干部培训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1

2.体验式教学

即指那些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营造事件发生和情境,再现事件原貌或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让学员在事件中扮演相关的角色,从中得到体验、感悟、锻炼和启发。如,模拟一次红军战斗、红军生活的一个片断、模拟一次公共危机处理、模拟一次媒体应对,等等。与其它教学形式相比,在体验式教学中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能达到在做中学、在做中悟、在做中思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社会实践教学

即指那些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员到农村、企业、街道、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基层地方进行调研,让学员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百姓的所想所盼所苦,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工作能力。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多样,如入户调查、“三进三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助式调查。社会实践教学不仅使学员看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而且通过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加深领导干部对基层情况的全面了解,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拉近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弘扬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优良作风。

4.拓展训练

这一教学方式从它诞生到现在,风靡全球并逐渐进入干部教育领域。近年来,一些培训机构将红色元素融入拓展培训中,把革命传统教育内容与现代拓展训练结合起来,开发具有独特“红色”风格的拓展培训课程。这一教学形式集思想性、教育性、挑战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有利于磨炼学员意志、培养学员团队意识、激发学员潜能、开阔学员思维。

二、运动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1.教学空间的开放性

大多数运动式教学是在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即通常意义的教室以外进行。开放的教学环境不仅使教学选择和变化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容易使人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更容易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同的场面和情景,容易使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的想法,即使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也容易使教学受到干扰。就大多数教学场地而言,它们都不是专门的教学场所或者说专门为教学服务的,因而教学时容易受到现场环境、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如游客过多带来的嘈杂、极端天气对教学效果及行程的影响、教学场地的狭小与造成学员间的拥挤。同时,活动空间的开放性也导致学员的自由度大,学员的思想不容易集中,这就给教学组织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教学内容的直接性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书本、文字、音像等媒介。但运动式教学的内容载体却是具体的实物、场景、人物,如遗址、遗物、村容、村貌、具体人物与事件等。有些教学还没开始,但学员一到教学现场,就可能知晓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教学内容已经直观、整体、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与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由教师逐步引出、逐步递进的序列化呈现方式不同。同时,运动式教学的主题也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明确、集中,如组织学员体验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有的学员可能感悟出当年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的可能感悟出官兵一致的民主、有的可能感悟出理想信念的力量。因而运动式教学需要从多种多样的信息量中择取、凝练出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主题。

3.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动态性是运动式教学中最外显最根本的特点,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身体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等诸多活动中。教学过程中,学员思维活动、教学内容随教学场地的变动而变化,如果说课堂是“坐着学”,那么运动式教学就是“站着学”“走着学”,在动态化的教学过程中,更能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更容易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4.教学现场的情境性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运动式教学,几乎都强调教学环境的情景性。这些情景性,有些是老师事先布置好的,有些是在老师的组织下,由学员参加、互动共同营造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局限。教学环境的情景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呆板的教学内容“活化”、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了。

5.知识构建的体验性

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运动式教学中学员知识的取得不是靠“灌输”,而是通过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从真实的教学情境获取的,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能力、产生自己的情感倾向的,从而达到情意过程与认知过程的高度统一。

三、建立健全与运动式教学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形式

中国井冈山学院(以下简称中井院)自创办以来,根据中央赋予的功能定位和办学要求,依托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和优势,围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这一培训主题,加强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探索出了有自身特色的现场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并在教学管理上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与这些教学形式相适应、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学管理模式,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高效、平稳运行。

1.流程管理

即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现场教学、专题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学员论坛等不同教学形式的模式进行固化,形成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班次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及学制的长短,确定不同的教学线路,并对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工作环节进行细化和时间量化,精确到分钟,以图表的形式将每期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精细化的流程管理,使教学调度有章可循,保证了教学运转流畅,井然有序。

2.预案管理

一是为加强运行中的应变性和机动性,针对运动教学式干扰多变化大的特点,中井院建立和完善了突发事件协调处理机制,明确了在外带班组织员的临时处置职责。二是教学管理部门在做好每个班次日常教学安排的同时,还需要将每个培训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变因素尽量考虑周全,如天气和交通的突变、学员身体不适、游客过多,等等,并提出相关的工作预案,使带班人员在落实教学流程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三是教学管理部门密切关注影响教学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遇有情况,及时做好教学变更。

3.协商管理

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井冈山红色培训规模的日益扩大,运动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也越多。如外出实践教学食宿的不确定性、旧居旧址容量的动态性。针对这些问题,中井院教学管理部门与一些教学场所建立了与相关部门事先告知与协调机制,如前往原中央苏区兴国教学,一旦遇住宿有困难,则当地党委会提前通知,建议更改教学安排。教学中如有临时变更,教务部门会与学院相关的职能部门商量,尽量使各班次的教学安排既服从于学院教学的总体安排,又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班次多、资源紧的情况下,教学调度员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教学用车、教室安排、学员住宿、教师安排、教学点和教学线路等资源紧张的困难。

4.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线。为此,中井院自成立之日起,就强抓教学质量监控,将质量管理贯穿于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经过近十年的摸索,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教学评估为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是教学督导评估。即为每个培训班次安排一名教学督导评估员,由教学督导员负责对所督导的班次进行质量监督检查,组织学员对教学质量、教学组织、后勤保障进行评价。二是教学日志,由组织员如实记录教学计划内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各环节的落实、执行情况、教师授课情况、遇到困难或存在的问题。培训结束后,形成培训小结交给院领导。三是召开学员座谈会,院领导和学院各部门领导直接听取学员关于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听课评估,规定了学院领导、工作人员及教学人员每学期需要听课的次数,并且要求听课人对所听课程作出评估结果和提出意见建议,学期结束后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梳理相关意见建议。五是教学巡检。由院领导牵头组织一个教学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六是教学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教学分析会,由院领导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组织员、联络员、教学督导评估员在会上作中心发言,着重查找、分析、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2

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重点转移。该阶段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有:一是邓小平理论。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全党干部开展了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二是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三是全党干部开展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通知》、《关于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通知》。初步形成“一个重点”、“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的新体系。所谓“一个重点”,即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1996-2000年底,全国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加脱产进修的有466.2万人次。所谓“三位一体”,即“脱产进修”、“中心组学习”、“在职自学”共同构成干部学习系统。据统计,1996-2000年底,全国有3700万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脱产学习培训,约占全国干部总数的90%。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做到了“三结合”:学习与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相结合、学习与解决本地本部门改革建设中重要问题相结合、学习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干部在职自学,逐步成为干部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读书报告会,学习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了干部学习风气的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的步伐加快。在此期间,中央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一系列重要文件。除上述提及的文件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等。在此同时,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等。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为新形势下着力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有力地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得以落实。

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干部教育培训迅速推展。党的十五大后,根据“九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国家公务员培训日趋多样化:全面实行了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推行了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积极开展了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等。在此期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入,以专题研究班形式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迅速发展。中央先后举办省部级干部金融、财税、国际形势与WTO等专题研究班28期,参加学习的省部级干部1700人次;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举办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170多期,培训9800人次。这些专题研究班提高了领导干部驾驭金融危机和应对入世挑战能力。第三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大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以下简称“两大”战略任务),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到大发展时期。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有力推动着全党干部理论学习。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要求,中央政治局带头学习,新一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参加了中央举办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专题研讨班。2000多名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十六大精神、宪法及有关法律、政协章程的集中学习。领导们率先学习,为全党干部示范了榜样,全党出现了理论学习的新高潮。这是该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大特点。

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形成新格局。为了满足干部教育培训“两大”的战略任务的要求,中央抓紧建设浦东、井岗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并于2005年3月建成并开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这三所干部学院一起,共同构筑起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新格局,使部级干部培训基地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取得重大进展。为了实施完成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两大”战略任务,该阶段干部培训自身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下简称“三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不仅体现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党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五年规划(2003-2007年)》、中央中央的《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系列重要文件先后上,更主要反映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4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公布。关于公务员的培训问题,在该法的第10章第60、61、62条作了专门规定。然后,2006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又向全党全国人民公布了“关于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公务员培训条款,是公务员培训实践经验的结晶,又反映了新形势下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系统总结了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律和特点,又提出了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规章。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条例》的试行,不仅标志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三化”达到新高度,而且将进一步有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三化”。#p#分页标题#e#

基本经验

回顾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如下的基本经验。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在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尤为重要。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各级党政干部,他们的政治方向和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与国家民族兴亡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因而干部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对此,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始终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之中,特别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得到健康而快速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在服务工作大局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史实表明,无论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党的十四大至十五大期间,还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干部教育培训均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先后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在服务中干部教育培训得到了快速发展。可见,干部教育培训,一刻也不能脱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只有紧密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提供政治思想保证,干部保证及智力支持,其才有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必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坚持在完善课程内容体系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干部教育培训的价值取向,应为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服务。所谓高素质,一是体现在所培养的干部,应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忠诚马克思主义、忠诚党的事业,因而干部教育培训应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必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干训的中心内容,武装受训干部,并融化于干部脑海之中;二是体现在所培养的干部,应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健康素质,因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是多方面的,除政治理论外,还相应的是以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内容。上述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体系。培训实践也证明,这样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内容体系,既符合党对干部的要求,又符合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推进着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培养,从而也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尽管在教育层面上干部教育培训与普通教育具有共性之处,然而基于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因而其又有着显著的系列差异。据此,干部教育培训需不断地探索自身的规律性和特点,不断地加以改革创新。发展史实告诉我们,只有探索、把握和尊重规律,不断改革和创新,才是干部教育培训持续发展之路。譬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差别化,必然要求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从而使干部教育培训在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过程中发展自己。又如,干部教育培训应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因而应坚持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以实现干部教育培训重点的转化,在转化中达到干部教育培训自身的发展。

未来的展望

“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通过贯彻落实《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试行《条例》,进而实现党和国家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两大”战略目标,从中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有如下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关注和新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干部学员的主体性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于干部教育培训也不例外。更何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干部教育培训是培养各类领导管理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以人为本更应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准则。具体而言,今后干部教育培训将强化以干部学员为本,在教育培训中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性。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将充分反映学员主体的学习需求,按需施教。这就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设计,既要符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符合干部岗位职责的要求,也要符合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将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设计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将充分发挥干部学员的主体性作用。这就要求干部学员由“教育客体”转化为“学习主体”,让他们作为主体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等,充分发挥干部学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让干部学员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的评价。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3

坚持以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和我县审计工作中心,把握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审计实践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增强审计干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提高“依法从审”能力为重点,推动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熟悉审计业务、作风优良的审计干部队伍。

二、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突出抓好政治理论培训、审计业务知识培训、公共基础知识培训和其他知识培训,形成多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使全局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使审计干部的依法审计能力显著增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教育培训为审计工作服务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县委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构建和谐秭归,结合审计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审计干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干部的素质。

2、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培训为需求服务的原则。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审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需求,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对审计人员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坚持与时俱进,教育培训为创新服务的原则。围绕审计工作的新发展,遵循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更新培训理念,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大规模培训干部,将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于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审计干部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能力。

四、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培训。经常性地开展政治理论知识培训。对干部职工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xx大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我县审计干部深入理解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会用科学的理念去审视和研究审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进取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修养。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例文

(一)和xx届四中的学习培训,用理论体系武装干部

着眼于思想、量、实践、发展,多种,科学发展观、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新农村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培训,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

**,xx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培训。党校组织骨干教师研讨,教学专题,在每个主体班次中对学员授课辅导,把学习宣传到党每个培训班中。

(二)改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更新培训内容。以《干部教育工作条例》规定的内容为依据,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工作,创新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将公共危机管理、现代金融、研判、招商引资知识列入培训内容,真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培训、干部缺就补,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地与发展相,与干部成长需求相。

改进培训方法。在讲授式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情景式培训方法的和运用,使培训贴近、贴

近干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性和实效性。

整合培训资源。党校要“三制两库”即课题招标制、授课准入制、培训菜单制和课题库、讲师库的建设工作。引入竞争机制,在优化和整合培训资源上下功夫,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培训教材、信息技术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为干部优质的培训资源。党校c级网站教学专题听课活动。

学风建设。、省、关于学风建设的精神,教育党员干部在学习培训中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党校主体班学员的日常管理,学习培训纪律,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党校教师理论的要求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

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多种,调查,分析和解决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调动干部参学性,推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制管理。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汇总

(一)认真抓好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培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

着眼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发展,采取多种形式,抓好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

结合**实际,切实抓好xx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精神的学习培训。县委党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研讨,确定教学专题,在每个主体班次中对学员进行集中授课辅导,把学习宣传落实到党校的每个培训班中。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一是不断更新完善培训内容。以《干部教育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内容为依据,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工作,创新培训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及时将公共危机管理、现代金融、形势研判、招商引资等知识列入培训内容,真正做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就重点培训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与全县发展大局相适应,与干部成长需求相结合。

二是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在提高讲授式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情景式等培训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使培训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干部,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担负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

一是思想认识上不重视。虽然中央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对干部教育培新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从实践中来看,基层许多单位和部门依然存在着思想上重视不够的问题。对如何组织本系统、本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近期和中长期培训规划,只知道埋头苦干工作,不愿意参加教育培训。

二是培训资源不丰富。缺乏专业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机构,是当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方面,作为主要承担干部教育工作的党校和干部学院,从硬件设施上投入不够,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学设施配备上还欠缺,使党校教师、参训干部的学习都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基层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市县,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委托外地院校校开展培训成本又高,教育培训资源不丰富,培训渠道单一。

三是培训内容不适应。通过对参加教育培训的干部的调查了解,普遍反映在培训内容上存在着政治理论方面多、业务知识方面少;宏观政策方面多,实践操作方面少的问题。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干部面临的新问题越来越多,对干部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做一名在新形势下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党的干部,既要懂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又要懂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既要掌握宏观政策,又要熟知地方实际;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的脱节,使教育培训既解决不了干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

四是培训方式不科学。从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实践来看,在形式上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课堂教学多、实践考察少;理论灌输多、问题探讨少;传统手段多、现代化手段少;分层分级培训多、分岗分类培训少。首先,课堂讲授这种传统的理论培训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当期这个资讯十分发达的信息时代,干部学习了解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新动态的渠道十分便捷,很多理论政策只要一出现,就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很快进入了公众视野,许多东西干部已经相当熟悉,提不起干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次,你听我讲的填鸭式培训,干部在培训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在培训中得不到交流与研讨,理论与实践没有实现有效对接,使很多干部在培训后觉得“学与不学都一个样”。

五是培训机制不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规划、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和经费保障制度,不能实现有序运行。没有建立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生成机制,导致出现了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其次,没有建立奖惩机制,使一些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不够,干部教育培训力量相对单薄。同时就干部自身来说,由于没有把教育培训与提拔任用很好地结合,影响了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坚持“四个改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当前,要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这一要求,就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精神,改变过去就培训抓培训、为培训而培训的局面,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实现干部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是改进培训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要从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入手,切实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四种新理念。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要落实好新时期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关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在培训中要对不同层次的干部进行区别对待,使教育培训工作与干部的岗位职责相适应。要树立统筹联动的培训理念。把各行业、各部门的培训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形成联动的工作局面,使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来。要树立规模培训的理念。在做好重点岗位、重点对象的培训工作的同时,又要注重整体推进,切实扩大培训工作的覆盖面,使各类干部都能够有机会进行学习深造,以大规模的培训实现整体素质提高的目标。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5

一是锤炼党性,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突出理论武装,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课,特别是围绕中央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精神和要求展开研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提升干部的道德修养。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帮助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性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持政治理论素质带动综合能力提升,使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具备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领导发展经济、依法行政、总揽全局的能力,进而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服务发展,突出提升领导能力。坚持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干部进行培训,注重在教育培训中塑造干部,增强广大干部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在教育培训中营造调查研究之风,每次培训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些调研课题,鼓励干部放开手脚搞调研,并结合调查研究考察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实践能力。同时,设计好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培训课程,确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思路。通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设置内容,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提升干部的职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开展各种研讨交流式培训。**年,分两批组织从事党建、招商引资、经济工作一线的45名干部赴新加坡考察培训,学习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基层组织建设、城市管理、发展经济和公务员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并要求撰写调研报告,进行座谈研讨;其次,举办科级领导干部上岗培训。凡新提拔的科级干部,必须参加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再次,积极选送干部参加省、市委组织的培训调研。近年来,按照省、市委有关要求,调训科级以上干部到省、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学习42人次。

三是提高效能,注重岗位技能培训。岗位培训是学历教育的扩展和继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提高效能的重要途。各级各类岗位的干部,通过接受学历教育,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打下了较好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但这并非是“终身制”的教育。专业性的岗位培训,既弥补了一些虽然具有相当的学历资格,专业不对口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也适应时展的需求。近年来,**区围绕干部队伍建设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技能培训,做到了岗位培训的经常化。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区委主要领导为全区领导干部推荐了《以色列百年风云》、《光荣与梦想》、《决战朝鲜》、《这一年中国有三个皇帝》、《全球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随笔集》、《经济学笔谭》等11套书,区委组织部制订下发了活动实施方案,组织购买了3200多本书籍发给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其次,组织“创学习型组织、做学习型干部”征文竞赛。共征集论文102篇,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并将获奖论文编辑成册,发给全区干部学习;第三,分批开展干部实用英语、计算机知识、普通话、依法行政培训,提高全区党员干部的政务服务素质。通过开展读书、征文竞赛、调查研究、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全区上下主动学习的多了,调查研究的多了,撰写文章的多了,形成了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联系工作学习的良好风气。

二、创新培训方式,搭建党校阵地、专业机构、教育基地三个平台

培训阵地与基地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载体,也是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从培训机构的整体结构来看,着眼于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整体推进,在突出政治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与修养的培训上,形成以党校为主体的教育培训格局;在知识更新、专业知识研修的培训上,形成以高等院校等专业机构为辅助的培训格局;在主体课题的培训上,形成以基地教育为补充的培训格局。

一是扩容提质,注重强化党校教育的阵地功能。加强党校建设,把党校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进一步优化党校教师队伍,大力推行案例分析、模拟练习、互动式授课等方式,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员讲授为主转向教员学员双向互动交流为主、从课堂讲授转向学员自主学习、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以学员需求为中心的转变,让学习成为干部的一种乐趣、一项工作。**年以来,党校开办科干班、中青年后备干部班、党外干部培训班、积极分子培训班等30余期,培训党员干部、积极分子2700多人次;举办业务培训班30多期,培训人员3000多名;到社区、农村送课70多场次,听课人员达6500余人次。同时,积极做好函授学员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350余名经济管理专业和法律专业的大专、本科学员毕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三年来共有等8篇学术论文在省委党校理论研讨会上获奖,申报了2项科研课题,获省委党校、社科联研究课题立项,二个课题参加了市委党校的教学竞赛并获奖,7篇论文在省、市级的专业刊物上发表。

二是适应需求,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辅助功能。近年来,我区加强了与高校合作培训,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择优选聘教师,精心安排课程。首先,邀请专业教育机构讲学。从中央党校,省、市党校以及一些高校请教师讲课,提高了教学质量。**年,举办了6期科级领导干部双休日课堂,邀请专家、教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专题讲解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市场经济原理、区域经济发展、领导艺术和方法,进一步开阔了干部的视野,提升了实际工作的能力。每次培训班后,都要求结合学习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论文,召开论文交流会议,组织进行评比。其次,探索引入市场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实行培训机构质量评估制度和培训基地资源评估制度,认定合格的培训基地。进一步探索民办学校乃至民资进入干部培训领域,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让培训机构市场化运作,公平性竞争,倒逼培训机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

三是创新方式,着力打造基地教育的示范功能。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空间,建立一批有利于拓展干部战略眼光的干部培训基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体系,切实起到了党的工作服务于部门中心工作的作用。首先,建立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我区分别在宁乡的沩山和浏阳的文家市建立干部教育基地活动,开展了系列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干部教育培训活动,采用个案式、观摩式、模拟式等实践性比较强的形式,在真实环境中教育培训干部,激励全区党员干部奋发有为。其次,建立拓展干部思路的经济教育基地。分别与上海虹口区、厦门市结成对口培训友好单位,先后选派9名优秀科级领导干部分两批挂职锻炼。在珠江三角洲建立、长江三角洲建立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经济一线的干部,农村和社区的书记主任开展调研学习。再次,建立农村远程教育基地。近年来,投资400余万元建成7个扩展型和40个辐射型远程教育接收站,农村远教站点普及率达80%,无校村建站率达93.1%。

三、深化培训实效,健全考核评价、学用结合、监督约束三项机制

干部教育培训要增强实效性,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考核、任用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以考核指引培训、以培训促进任用的运行机制,以进一步激励约束干部,保证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一是强化管理,健全考核评价运行机制。组织部门对主体班次派专人跟班听课、跟班活动,实行跟班管理,对一些培训班进行跟踪督查,随时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在培训结束后,组织部专门邀请长沙市考试中心命题,对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将成绩记入本人培训档案,并通报学员所在单位。制定培训心得体会交流制度,通过撰写调研论文、开展座谈讨论,促进干部端正学风,增强了干部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地提升了教育培训的效果。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6

2.基本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围绕人防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和大局,按照不同类别和层次岗位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要围绕人防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干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对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党性锻炼为核心,注重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干部教育需求为导向,分级组织、分类实施,精心设计教育培训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教学管理,努力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和使用相结合。逐步建立干部任职培训制度和定期培训,努力避免和纠正"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把干部参加培训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干部选拔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按照新时期干部成长规律和人防特点,改革干部培训模式、内容、方法,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政治理论培训与科学文化、管理知识培训相结合。注重培训机制上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努力提高干部培训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

1.总体要求按照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锻炼、业务能力为培训内容,着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内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在职学习和脱产培训。

着力提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三表"重要思想。重点学习十六大报告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及同志重要讲话。还要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精读马列和同志的部分重要著作,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的理论。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保持思想和理论上的先进性,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提高创新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着力培养干部的宏观思维、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和事关人防发展稳定等战略问题的研讨,培养干部的宏观思维、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使干部具有开阔的视野,会敏锐地观察国内外、党内外、新时期军事斗争的发展变化,能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抓住事物的关键、本质和联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着力加强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把学习理论与加强党性和党风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广大干部的党性锻炼。以《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为主要内容,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对广大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教育,进行党的观念、群众路线和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的教育,帮助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着力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组织干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管理、法制、当代世界思潮、现代金融和现代wto实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跟踪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高和充实外语、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善干部文化知识结构,适应人防改革与发展对人防干部素质的要求。

2.具体任务领导班子成员:有计划、有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坚持处级领导干部每5年至少一次到党校、行政院校等培训基地学习轮训,累计完成个月政治理论培训的制度。一是向上级党校、行政院校选送处级领导干部,五年培训率达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制度,坚持经常性在职自学制度,并加强组织和管理,不断提高学习成效。

科级干部:要加强对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推进交流等方式,加强对科级干部的教育培养。按照"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方针,积极推荐科级干部到党校学习。

年轻干部:针对年轻干部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扎实功底,缺乏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系统了解,缺乏党内生活和艰苦环境严格锻炼,积极鼓励年轻干部自学,进行学历教育。

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养,不仅要让我们的干部进党校学习,还要强调在岗位上学习。学习不仅要把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观点,树立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需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人豪迈的理想信念。让我们的干部被群众公认为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能力,肯干事,干得成事的可信赖和可依托的干部。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

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是办党组的重要职责。由办党组书记负责,把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向和政策,研究和帮助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大问题,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坚持由党组统一领导,分管领导负责牵头抓,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人事秘书科具体实施培训计划,各有关科室共同参与、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2.资金保障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7

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2、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及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大局,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充分联系我县实际,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3、基本原则: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我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着眼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加强调查研究,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富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按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进一步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开放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训用结合,保证质量。正确认识教育培训与干部成长和促进工作的关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培训考核制度和在职定期进修制度,把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注重质量和促进使用的有机统一。

4、目标要求

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使广大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领显著增强。

健全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为主体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规范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更加完善。

今后每五年全县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普遍轮训一遍。全县每年培训科级干部300人左右,一般干部1000人左右,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00人左右,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00人左右。

三、突出党政干部重点,分级分类组织,实施全员培训

5、党政干部

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点,着力增强他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务实创新等能力。

党政正职的培训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实施。围绕党政“一把手”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坚持“急用先学、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组织班次,精心安排课程,确保党政正职每5年参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或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基地累计2个月以上的培训。县委组织部每年抽调10名左右党政正职参加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理论研讨班或专题培训班,培训党政正职50人左右。同时,坚持脱产培训与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相结合,实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12次的集中学习研讨制度。党政“一把手”不仅要带头开展学习,而且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组织好班子成员的学习。

其他科级领导干部的培训主要由县委组织部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负责。根据科级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特点,着眼于提高其领导水平和抓发展的能力,通过专题培训、新任培训和轮训等形式,确保每5年累计培训时间同党政正职一样(2个月以上)。县委组织部每年选调20名左右其他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同时联合相关部门每年举办4--5期其他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每期培训80人左右。

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的培训主要由县委组织部负责。根据党政领导班子年轻化的要求,着力抓好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等环节,继续办好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培训班。每年举办2期后备干部培训班,重点培训35岁左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

一般公务员的培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县委组织部和人劳局共同负责。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目标,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以及职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对公务员进行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培训时间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

妇女干部和非党干部的培训主要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妇联和统战部负责。对妇女干部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的同时,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教育。在各类干部培训班中,都要保证有一定比例的妇女干部。每年举办至少一期妇女干部培训班。针对党外干部的特点和需求,重点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培训,提高其政治把握、参政议政、合作共事的本领。每年举办一期党外干部培训班。

乡村干部的培训主要由各乡镇党委负责。以乡镇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为重点,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培训师资库的作用,充分利用乡镇党校、农广校、农村党员活动室等培训基地,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培训。坚持每三年把村级干部轮训一遍。

6、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点,着力增强他们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自主创新等能力。

由县委组织部会同经贸局、乡企局等部门,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政策法规培训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及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为个私业主创造学习、求知、深造的良好环境。按照上级要求,县委组织部将及时推荐和选送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省市培训进修,为我县培养一批知识层次高、能够适应现代竞争的优秀企业家。每年重点举办1--2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同时,企业也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培训活动。

7、专业技术人员

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点,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尊重特点,鼓励创新,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善于推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由人劳局牵头,会同各专业技术业务主管部门抓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以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科目的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培训1--2次。把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职务晋升或续聘的重要依据。同时,重点加强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帮助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使其尽快多出成果,真正成为全县的学术带头人。

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培训,由县委人才办负责。

四、突出理论武装重点,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培训内容

8、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积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大力加强党中央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教育培训。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继续加强党史、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夯实理论基础、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切实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

9、切实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县情教育。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要加强宪法、行政法、经济法和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要加强省、市、县情教育,把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生动教材,把研究和解决我县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重要课题,着力提高广大干部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本领。

10、全面开展知识更新和岗位技能培训。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工作要求和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干部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法律等知识,广泛开展各类业务知识的培训。围绕县上中心工作,加大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切实加强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和能力,引导干部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五、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切实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分工协作

坚持和完善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主管,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直机关工委、县纪检委、县政法委、县委党校、县政府办公室、县经发局、县人劳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局、县司法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分工负责,形成统一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具体分工是:

县委组织部负责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组织科级干部、优秀后备干部及县委序列公务员的培训等;县纪检委负责全县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培训;县政法委负责全县政法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宣传部负责指导干部的理论学习,组织对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的培训;县委统战部负责组织派干部的培训;人劳局负责指导协调全县政府序列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经贸局、乡企局等部门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经发局负责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财政局负责落实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县委和县政府其他有关工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12、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省、市、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细则》为主体,建立比较健全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办班申报审批制度。县级机关各部门举办以副科级以上干部为对象的各类培训班,必须进行申报,经县委干教办审核后,由县委组织部和主办单位共同发文,避免多头重复培训。

领导干部调训制度。经组织和本单位确定后,被抽调干部必须服从组织调训,任何单位不得以工作繁忙或其他理由拒绝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学习。

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加强领导干部脱产学习、在职学习和中心组学习的考核,探索试行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各部门、各单位对科级干部一天以上的外出学习须报县委干教办,以便及时进行登记换算学分。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新提拔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

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督察和通报制度。定期检查、考核和通报领导干部参加脱产培训、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和开展在职学习等情况,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1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进一步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党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注重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办学实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建立一批干部教育培训教学点和现场教学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的有益补充。

14、切实保障干部教育培训经费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富平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细则》的要求,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县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以保证重要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费主要包括教师培训、教师聘请、教材编写、基地建设等。各部门、各单位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在部门、单位年度预算中要给予安排。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应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加大投入。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8

(二)科学设计教学模块

1.政治理论与党性修养模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性教育,着力提升思想理论水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深入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掌握社会调查研究与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深入了解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精神、系列讲话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上述精神的战略部署。本模块课程共计52课时,占总课时量的27%。

2.气象现代化与全面深化改革模块理解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科学内涵、以及面临的挑战、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入了解基层气象现代化、县级机构综合改革的思路、要求和进展。该模块针对管理类和业务类青年干部,设置3门不同课程,管理类干部着重了解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总论、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与公务员管理等内容,业务类干部则学习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新发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资源利用等内容,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本模块课程共计60课时,占总课时量的31%。

3.任职综合能力培养模块掌握科学管理、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财务体制和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管理心理学方法,提高引导媒体、调节情绪的技巧,以及公文、文字材料写作能力,侧重对青年干部自身技能、综合素质及领导能力培养。本模块课程共计44课时,占总课时量的2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时事政策,设置《国情世情民情》专题讲座,使青年干部了解社会主义发展中世情、国情和民情概况,科学合理处理三者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实干兴邦的勇气和能力。挖掘湖湘文化资源和湖南红色资源,设置特色专题讲座《湖湘文化———圣贤人格与英雄气质》,使青年干部了解湖湘文化,增强人文素养。

4.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指出,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要求,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2013—2017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2015年前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案例课程占能力培训课程的比例不低于30%。因此,在本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中,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体验式教学、研讨与交流、座谈、考核与汇报等多种培训方法,同时,根据学员的需求与现代气象业务需要增加案例教学,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如,设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基层综合改革和气象社会管理等案例教学。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特点,安排了专题研讨、座谈交流和学员论坛等。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占总课时量的46%。

二、气象干部教育培训延伸思考

(一)创新教育培训理念

以现代教育培训管理理念为支撑,培训项目的开发,教学计划的编制,遵循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策划、分类组织实施、培训评估反馈“四环节”,教学组织遵循学计划、学要求、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考核、统一效果评估“五统一”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二)拓宽师资选聘方式

加强与高校、党校院所、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培训机构的合作,聘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和教授授课,丰富学员信息、拓宽学员视野,使青年干部既了解国内外形势、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又明确部门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任务,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养、增强综合能力。

(三)丰富培训教学方式

遵循成人培训规律,针对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用专题讲座、研讨、座谈、体验式、拓展活动等教学方式,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学员普遍欢迎。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9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弗雷斯特、阿吉瑞斯及舍恩等人相继提出“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等概念,并认为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学习是将组织成员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及战略进行有机、持续、无缝对接;以成员为主体,以教育培训为基础,有效地将教育培训全过程与不同层面、岗位、时间、目的及需求相匹配,保障、满足各级各类成员的培训需求,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提升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获得组织的永续发展。当前,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组织发展的主要形态与趋势。学习型组织最基本与最关键的特征就是教育培训,它围绕组织的战略目标展开,能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可以从数量、质量及结构上为任何一个正式严密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员保障与储备,建立组织人力资源优势、确保组织永续发展,增强成员对组织决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提高成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成员的潜能与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与战略的统一。当前我国提出建立学习型政府,而学习型政府的核心是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与社会满意度。[9]

在这方面,我国历朝历代具有重视官吏教育培训的传统,如秦朝时期“以吏为师”,私学作为官学的补充,与官学一起培养政治人才及治人官吏;汉武帝时期的“太学”,设五经博士,合格者分别授予官位,其中西汉太学鼎盛期入仕额在百人左右;隋唐时期的“科举”基本形成了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具备官吏选拔和教育培训两大功能,其中中央由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及弘文馆、崇文馆“六学二馆”构成;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官吏教育培养以两京国子监、府州县学为主体。在现代大型组织中,教育培训已经逐步发展为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涉及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理论,而教育培训制度在演化的过程中应保证演化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在确保组织需求与战略目标的实现的同时兼顾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诉求。我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构如图1所示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动因解构图。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演进的过程就是组织不断与外界互动,同时在互动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正如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霍斯曼建构的社会系统模型认为:任何社会组织都是人造的、开放的系统,都处于物理的、文化的、技术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决定着社会系统中人们的活动和发生的相互作用,只有适应了环境的变化,组织才能生存下去[10-11]。

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演进规律研究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管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始终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与基础性工作来抓,是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性工作,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维度看,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0-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年)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1-至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党员干部对党的性质及革命目标认识得还不是很清楚,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理念信念的培养。如在井冈山斗争中根据当时红军成分复杂,提出“加紧政治训练”[12];1922年成立的上海大学实际就是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延安大学是“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为目的”的培训机构[13]。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从制度设计上看,主要从军事斗争和局部执政的需要层面出发。如,干部教育培训针对干部的文化知识、军事知识普遍缺乏的状况,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短期培训班主要是学习文化和军事,强调实用性。制度设计极不规范,制度文本多为决议、讲话及决定等非正式文件。从组织管理上看,基本形成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中国革命战争特点为中心,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知识为基本内容,以提高基层干部开展政治宣传、军事斗争等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内容。并且干部教育培训早期囿于“左”倾思想,存在着过分强调苏联经验,与当时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际极不匹配,直到后期才有所好转,印证了组织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更好的存在与发展。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角度上看,基本不考虑个人成长因素与诉求,批量培养拥有高政治素养和革命斗争经验丰富的干部指导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是大量的工农干部进入党和国家的各级管理机构,其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执政效能;二是,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针对大量工农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系统的现状,培训治国理政人才和提高干部管理能力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14]。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从制度设计上看,主要是为了完成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任务。同时,加强党的领导作用,促进党的建设工作。从组织管理上看,中共中央认识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了一系列的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指示、决定和计划,按照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要求,在坚持执行分类培训的原则上逐步建立了面向全体干部,以高、中、初级党校及一些革命大学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使干部教育培训走上了制度化道路。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角度上看,此时干部教育培训仍服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为主,仍然不考虑个人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诉求,但教育培训已经打破一刀切,开始强调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如强调培训干部的类别与层次,强调轮训制度等,这契合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新要求,培养出了大批治国理政的党政干部和管理人才,尤其提高了干部队伍中相当一部分干部革命斗争经验丰富但文化水平不高,领导建设的本领极其匮乏,亟待补充知识的干部的能力。#p#分页标题#e#

改革开放时期的主要制度文件与文件关键内容改革开放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现代化建设及社会主义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干部培训根据经济建设中心确定教育培训重点,突出干部队伍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及专业化,强调学习要“精,管理”。这为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培养一支能够担当领导改革与建设重任的优秀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从制度设计上看,主要是为了弥补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导致的干部人才队伍断层,在逐步恢复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快速、有效培养一批适应经济建设要求的干部队伍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组织管理上看,干部教育培训各项制度逐步确立,如培训与轮训相结合、健全干部脱产学习进修制度、计划调训制度、抽调地方党政干部参加脱产培训的计划申报制度、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基本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计划调训与自主参训相结合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以各级党校、各类干部学校为主渠道,以高校和电视大学、函授大学为补充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角度上看,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优先发展的情况下,开始关注干部个人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如,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着重抓紧学习经济学、科学技术、管理三方面的知识;针对“”后很多在职干部年纪已经很大的状况,提出建设“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四化的干部队伍,着力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年富力强的青年干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党中央提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十六字”办学方针,一方面将理论武装放在干部教育培训首位,全面开展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突出中青年干部的政治理论培训———根据青年干部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分批分层次有计划地进行交流、轮换,加大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的力度。更加重视理论武装,更加重视能力建设,努力造就、培养在新世纪能够担当重任的会治党治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从制度设计上看,在“三基本、五当代”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加大了制度建设的力度,实现了依法培训、依法管理,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从组织管理上看,建立健全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脱产进修制度、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和领导干部学习考核制度,初步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计划调训与自主参训相结合的干部培训体系。如,2003年国家下发《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要求5年内对县处级干部轮训一遍,之后又颁布了《进一步深化中央党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做出部署。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角度上看,开始国家建设与发展和干部个人职业发展与成长并重,如成立由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统计学及教育学等高层次专业人士和社会高端培训师参加干部教育培训的相关过程,强调干部自主参训、自主选学。如此,不仅满足了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考虑了干部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个人素养完善的诉求。

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创和探索———没有形成明确的干部教育路线和完整的方针、政策,没有建立起干部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确立了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和干部轮训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党校教育,形成了全国性的党校教育网,为后来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干部教育培训以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为方向,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及规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形成了党中央领导,由中组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渐进地循着一条稳定的路径演变[15],这条路径是从经验中演化而来,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特征:制度化———制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讲话、决议、决定演化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党内规章与国家法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科学化———干部教育培训从早期的注重干部思想与认识统一、强调政治觉悟与党性到当前关注国情、实际工作需求(包括岗位需求、组织需求等)、个人职业晋升及个人素养提升与完善等层面,形成了精细化、系统化的干部培训体系。国际化———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外的干部教育培训经验,引进境外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培训思想、内容及方法;另一方面组织选送干部到境外学习,合理利用境外培训资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形成走出去与引进来同步发展的国际化干部教育培训路径。总体上看,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无计划到有计划、从突击培训到经常化培训、从不成体系到建制化等过程。虽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主要以任务为导向、为完成任务而培训,但已经初步形成了将干部教育培训看成是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理念,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和干部培养的途径与渠道。

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发展趋势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2-0049-03

以若干专题构成一个教学单元,以若干单元构成一个培训班的教学内容框架,这是当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基本课程模式。专题教学是这一课程模式的基本教学单位。随着干部教育培训形势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一课程模式是否还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调整和转型值得深思。

一、专题教学课程模式受到多重挑战

挑战对省级以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来说是全方位和多层面的。

首先,2006年颁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化的要求,全国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纷纷开展干部教育,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形成极大冲击。

其次,党的“十七大”提出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要求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各级干部的学习机会、途径和渠道迅速增加。从负责培训的主体看,有各级党委政府干部培训主管部门组织的的培训,有“条块”系统组织的培训,有本单位组织的培训,从学习途径和渠道看,有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有高校的培训(甚至区、县基层干部到著名高校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网络在线学习,有各级党委政府开设学习论坛的学习,有党委政府、单位中心组理论学习等。这些培训互有交叉,各级干部往往具有多种身份、承担多重角色,从而使各级干部学习机会大大增多,而各类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方式是专题教学。各级干部接受专题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高,一般性的、缺乏深度的专题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再次,公务员招考制度规范化运行多年,干部队伍学历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各级干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高。基层领导干部与中高层领导干部的学历文化层次差别在缩小,基层领导干部与基层党校教师的学历文化层次差别越来越小,加之领导干部越来越见多识广,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比较优势越来越弱,专题教学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上述种种情况对基层干部培训院校形成多重挑战。以党校为例,党校系统从上到下,在专家数量、理论水平、科研水平、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都呈现梯次下降的趋势,省级以下基层干部培训院校的专题式教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理论水平相对较低,课程安排系统化整合较为困难。单元内的专题之间、单元之间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差,容易给学员留下“一锅煮”的印象。同时,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与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置于同一平台上比较竞争,其知名度、影响力、理论水平等方面的劣势不言而喻;基层院校教师与领导干部学历文化层次相比,越来越失去优势;基层院校教师教学中知识信息、前沿观点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的专题教学优势无疑在逐渐削弱,以致有些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学上满足不了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近几年对干部需求的跟踪调研印证了这一情况。在基层党校,2011年、2012年关于学员对师资选择的需求调研中发现,选择党校教师的比例分别是33.3%、21.0%,远远低于高校知名专家学者(69.0%、67.7%)和地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这一数据反映了不少基层党校教师的专题课已经难以满足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

二、基层干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在不断增强

从近几年对干部需求的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基层干部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在与党员干部学员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对系统学习、深化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有的学员甚至提出一次培训集中学习一个主题的愿望。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组织要求的层面看,对领导干部加强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的要求从来没有放松过。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对反腐倡廉的严峻局面,面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不能松懈。基层党校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学员评分为主的教学考核制度的制约,基层干部培训院校领导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的影响,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总体上是欠缺的,尤其是在系统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其次,党员干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渠道相对较少。基层干部工作的现实处境决定了工作之余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比较难。同时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再回到高校课堂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可能性较小,机会不多。

再次,领导干部岗位变动对新的理论知识需求比较迫切。领导干部岗位变动始终是工作常态,特别是换届后,岗位变动更频繁。对新岗位所需的新理论新知识急需弥补。领导干部面对工作越来越高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需要专业理论的指导来开展工作,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撑,很难对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决策。而理论学习有其自身规律。由于理论学习具有抽象思维要求高、较为难懂难学等特点,基层领导干部自学新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困难。

专题教学的功能是就某一教学主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讲解和阐释,提供一定的知识信息量和某一领域的前沿学术观点,给学员以理念上的启示和观念上的冲击。但专题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达到让学员系统掌握理论框架、理论原理与理论分析工具的目的。在不能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员对现实问题的判断与分析容易产生一知半解、生搬硬套、断章取义。理论教学则是以学科教材或经典著作为基础的较为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理论,以达到让学员掌握理论体系、原理和理性分析工具的目的。理论教学的规律是教与学更需要抽象思维、学习相对艰苦、掌握理论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它不是学习一两个专题能真正掌握的。基层干部有学习理论的需求,有学习理论的学历和能力基础,而专题教学又难以满足这种理论学习需求。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专题教学优势在削弱,基层干部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在增加,而专题教学难以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基层干部培训院校以专题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需要及时调整和转型,以适应基层干部教育的新需求。

三、基层干部培训课程模式转型的方向与举措

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课程模式要适时由专题教学为主向专题教学和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并重转变,在课程安排中增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体系性。

其一,根据不同班次类型和特点,调整专题课的比例,增加系统理论教学课程,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基层干部培训院校往往存在两校合一(党校、行政学院)或三校合一(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办学格局,要根据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不同的教学目的,增强不同类型主体班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学制等要素确定不同班次的培训教学模式,形成诸如研修式班次、研读式班次、研讨式班次、研学式班次等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不同侧重点的几种办班模式,避免教学计划设置“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要通过建立课程设置的教学委员会集体研究等机制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明确不同模式班次的课程设置总体要求,根据不同模式班次的课程设置总体要求安排不同班次的具体课程。党校主体班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单元的教学,加强单元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适当加大课程数量和比例,在主体班中作为必修课给予安排。要通过加强师资配备、整合校外资源等办法加强这一单元的教学。根据理论学习的新需求,也可以针对特定对象,开办理论学习班。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讨,则以专题研讨班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制较短的班次,则仍以专题教学为主;学制较长的班次,要突出系统理论学习,专题课的比例要降低,学制越长,比例越要适当降低一些,使专题教学和系统理论教学保持适当的比例,从整体上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其二,要扬长避短,发挥基层干部培训院校优势,做强特色专题。专题教学优势在削弱,但基层干部教育并不能由此而完全放弃专题教学。专题教学因其时效性强、结合实际紧密等特点,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面对挑战,基层党校一定要扬长避短,发挥基层党校优势,做强特色专题。与知名专家学者相比,党校教师在学科理论、宏观问题把握方面是“短”,但在对学员的需求了解、互动式教学、市情区情县情的熟悉等方面相对是“长”;与政府或职能部门领导相比,党校教师在工作经验、了解实际情况等方面是“短”, 但在学科理论、互动式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等方面相对是“长”;同时,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宣讲又是党校的职责所在、特色所在;人文素养的欠缺在当前不少领导干部中又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要做强做优政治理论与方针政策宣讲课、人文修养等专题课;做强做优能力导向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课程;在深入基层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强做优市情、区情、县情类专题课。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外聘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讲坛的比较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基层党校教师在备课选题上要及时转型,做强特色专题。同时,要严格把关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的专题教学备课质量,尤其是严格把关讲授式专题课质量,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其三,要在主体班中加大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等与各级干部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课程与经典学术著作的系统学习,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理论学习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基层党校开设的经典著作导读课受到学员的欢迎,满足了干部的理论学习需求。应积极鼓励基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开设理论教学课程。一是要保证教学时间,达到系统学习的目的;二是以选修课形式安排。选修系统课程的比例要适当加大。由于干部培训进修班、中青班等主体班学员来自各个系统、政府部门等,需求的个性差异很大,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是满足不同学员个性需求的有效途径。系统课程更应采用选修课形式,让学员根据个人需求和工作需要自行选择。

实现基层党校课程模式转型,必须辅之以必要的配套措施。一是要加强马列主义哲学、党史党建等党校传统特色学科的建设,设置完备相应的教研部门,配齐配足教研人员,加强学科建设。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一些传统特色学科在部分基层党校有所弱化。上级党校要通过教学评估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党校的督查,党校传统的特色学科应该得到加强。否则基层党校的学科优势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比较中将更加难以显现,党校姓党的特色也难以突显。二是上级校院要加强对基层校院的教学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办师资培训班,加强对基层院校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教学技能培训;通过上级院校牵头组织相同学科的备课,加强马列主义理论、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教学的上下级联动备课,提升基层干部培训院校老师的理论教学水平。三是要探索完善符合理论教学客观规律的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特别是要打破理论教学完全由学员评判的做法,要尊重并按照理论教学的客观规律设置教学评估办法,加强对学员理论学习的必要考核,以促进深化学员的理论学习;要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将系统学习、教师导读与个人自学、小组(团队)讨论交流结合,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深化学习。四是基层党校要严格把关本校教师的专题教学备课质量,尤其是严格把关讲授式专题课质量,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因为就当前的干部教育现状和形势,除了少数多年坚持不懈研究某一学科领域而有所建树的教师,绝大部分基层党校教师在与知名专家学者同台竞争失去学历优势、信息优势和研究深度优势的情况下,较难胜任讲授式专题课教学。在通过外聘教师等办法弥补专题教学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基层党校教师开设理论教学课程,与市情、区情、县情等紧密相联的课程以及能力导向的课程,在与外聘专家学者的比较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没有这些必要的配套措施,基层党校课程模式转型就很难实现。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11

二、党校文化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特征

党校工作是在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专门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以及理论专业人才的机构,党校工作政治属性鲜明,培养的领导要具有鲜明的忠于党、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人民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培养机构。党校文化的鲜明政治属性是由党校机关的性质、地位以及职责使命所决定,党校的一切活动都与党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连,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价值体现要做到“党校姓党”,党的文化也不例外,也要突出鲜明的政治特点,其功能是要促进党的建设的发展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将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塑造为忠于党和忠于人民的公仆。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成为党校的核心课程,也是党校文化政治属性的鲜明特点和集中反映。

(二)鲜明的校园特征

党校作为轮训培训党的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重要场所,党校文化又与机关文化有明显的区别,也不同于单纯的校园文化,党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文化鲜明的校园特征使其具有明显的以校园文化为重点又与机关文化相融合的特点,是以广大党员学员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物理空间,以校园文化为特征的党员干部群体性的政治文化。因此,与单纯的校园文化和机关文化相比,党校文化集合了党校校园的物质、认知和规范文化特点,并共同构成完整的党校文化。

(三)鲜明的干部教育培训特征

与其他教学机构相比,党校的培训对象是以广大党员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为主,与其他高校以专业学科知识培育、学历教育不同的是,党校培养对象是以党员干部为主。党校自身的职责使命,也要求其切实以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为主要职责。从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行为准则等方面看,党校的各项教学活动都是以围绕干部教育这个特殊使命和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党校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干部教育培训特征,始终是以促进党的事业和建设发展,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高为其核心价值观来践行。

三、党校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一)为干部教育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干部教育培训是以为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己任,也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校是宣传党思想理论的重要场所,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党的理论的主阵地,党校文化氛围是否浓厚会直接影响整个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文化是土壤,构建丰富多彩的党校文化内容,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受训过程中陶冶情操,升华品质,提升领导水平的内在驱动力,《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规定,进一步把党校教育作为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因此,抓好党校文化建设能为广大受训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

(二)干部教育受训重要资源载体

党校文化体现了党校的价值取向,也是新时期党校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引导功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党校要通过文化建设,积极搭建各种教育平台,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党和人民培育出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通过党校文化建设,积极发挥党校文化的社会功能,将党校文化的政治性、先进性从校园传播到社会中来,提升培训效果。

四、党校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一)注重党校思想文化建设

通过举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活动,注重党的理论学习,推进主题教育走向深入,通过举办各种专题活动,不断丰富党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内涵,既要凝聚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也要将党校的思想文化氛围作为培训干部的重要载体,倡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化宣传活动,加强党校文化载体的资源整合工作,通过直接组织领导干部上讲台,推动思想教育干部教、教干部等模式,不断将第一线、第一手的管理经验、工作实践、典型案例贯穿到教学中。

(二)注重教学文化建设

积极发挥党校在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中“熔炉”作用。要把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规律研究贯穿于党校教学工作始终,突出受训人员在党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构建具有干部教育特色的班级文化为着力点,培育优良学风。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方式,突出学员自我管理特色。积极促进学员内生动力生成,丰富和改造主观世界、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三)注重管理文化建设

探索党校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规律,加强党校教学的管理,持续不断贯彻党校姓党的工作原则,尊重教育规律和办学实际,用科学的管理提高校委班子的治理能力,用科学的理念引领学校的转型创建、科学发展。坚持领导垂范、党员模范、群众规范,实现科学发展。

(四)注重人文文化建设

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充分发挥“看齐”在党校教学中的功能作用,切实解决建“什么样党校”的问题。通过定期召开文化建设研讨会,集思广益,发挥智库与决策作用,接受广大领导干部受训人员的导向性意见,及时总结归纳,梳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不断提炼党校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元素。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12

近年来,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适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需要,进一步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从2004年开始,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针对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20几家单位和200余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历时两年编写完成了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这批教材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宪法学习读本》、《当代世界问题概论》、《世界历史十五讲》、《外国艺术精萃赏析》、《外国文学》等9种全国干部学习读本和《领导科学概论》、《人权知识干部读本》、《公共危机管理》、《中外企业经典案例》、《中国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6种全国干部学习专业知识读本。这是在“十五”期间编写出版的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又一批面向全体干部主要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教材。

这批教材本着保质量、出精品的原则,每一本教材都组建了强有力的编写班子,由有关部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和学术领域的权威人士任主编和副主编,吸收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同志参与编写。每一本教材都经过了反复论证和多次修改。各教材编写单位和编写人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教材编写的新思路、新办法,确保了本套教材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是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取得的新的重要成果

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编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切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是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取得的最新的重要成果。

这批教材及时吸收和充实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新成果。如《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书稿形成后,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时对书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注意围绕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展开,反映社会保障领域内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这批教材充分体现了干部培训教材建设方面的新发展。如《宪法学习读本》大量采用案例、图表、图片等形象化表现手段来阐释宪法知识,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在体例上采取历史线索和专题叙述相结合的形式,把党的历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重大事件和重点问题梳理出来,按历史顺序分成二十八讲进行专题讲解。《外国文学》尝试把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按时展顺序排列在一起,创造了外国文学教材编写的新体例。

这批教材充分满足了领导干部学习的新需求。如《公共危机管理》、《领导科学概论》、《人权知识干部读本》、《世界历史十五讲》在一些干部学习培训的相关班次中进行了试读、试讲,征求了学员的意见。《中外企业管理经典案例》一书向国内30多家企业征集案例素材,部分作者还深入有关企业,实地研究开发案例。

总之,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适应了广大干部的学习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面向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一套好教材。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好用好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胡锦涛同志在《序言》中强调,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要使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序言》精神,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好用好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一是要把学习这批教材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干部培训教学论文篇13

3、骨干教师培训坚持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业务指导与品格熏陶相结合;阶段培养与长期跟踪相结合。市南区教育中心教师将对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跟踪听课,一学年不少于2次,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主持一次校级的学科教研活动。中心教师在听课指导后对骨干教师做出相应评价,附于骨干教师培训手册中。

4、骨干教师培训要坚持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每位骨干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课题,结合教学实践确定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课题的确立要小而实,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年末,将自己的科研论文附于骨干教师培训手册中。

5、加强骨干教师的相互学习,成立骨干教师学习小组,确定各小组的组长,以课例为平台,至少开展一次骨干教师培训组课例研讨沙龙。学校应创造条件支持骨干教师的相互交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6、骨干教师培训时间为一年,对于按时出勤,认真完成作业的骨干型教师培训期满由市南区教育中心颁发骨干教师结业证书。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48学时,24学分。

7、对于参加集中培训,缺勤超过三分之一的学员(包括公假)以及作业不按时上交的学员,不予颁发本年度的骨干教师结业证书。对于五年内没有完成轮训的骨干型教师,市南区教体局将取消该教师的骨干型教师资格。

8、骨干教师配发市南区教体局统一印制的《骨干教师培训手册》,每学期一册,及时规范填写,学年末上交教育中心师训部。

三、培训具体安排:

具体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培训地点

负责人

20__年7月25日-29日

开展集中培训,由中国教育学会聘请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对市南区骨干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专题、新课标与教师素质的专题培训,并分别观摩语文、数学特级教师示范课,组织开展研讨互动。

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

贵州路小学、定陶路小学阶梯教室

师训部

20__年7月30日-9月10日

完成骨干教师作业,发送到市南教育中心师训部学员论坛,由师训部教师评定作业等级。

网上交流

教育中心网站学员论坛

王冬梅

安晓兵

20__年9月21日下午

语文骨干教师集中培训:

1、20__级语文骨干教师汇报课(3节)

2、骨干教师纸上评课

3、发放证书

专题课例

互动交流

宁夏路小学多媒体教室

王冬梅

栾海莹

20__年9月28日下午

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

1、20__级数学骨干教师汇报课(3节)

2、骨干教师互动

3、发放证书

专题课例

互动交流

文登路小学

多媒体教室

安晓兵

20__年10月22日

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语、数、英、艺)

1、集中培训讲座

2、公布本年度培训计划

3、确定各学习小组人员,选出小组长

专题讲座

贵州路小学

师训部

20__年1月

骨干教师阶段性培训反思

网上交流

网上论坛

师训部

20__年10月-20__年5月

各小组相互听课,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组课例式研讨沙龙。

学员交流

各校教室

各学习小组组长

20__年9月-20__年6月

学科教研员跟踪听课,一学年不少于2次,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主持一次校级的学科教研活动,组织相应的片、区级骨干教师观摩课。

跟踪指导

互动交流

学校

师训部

学科教研员

20__年6月

结业典礼,发放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证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