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移动互联网论文实用13篇

移动互联网论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1

图书馆建立的目的是为读者服务,其主要职能是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建立的移动图书馆的目的也是顺应时展潮流,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就如何依托移动互联网推进移动图书馆建设,本文从信息资源建设、移动服务创新以及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2.1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来源广泛、格式多样、种类繁多.尤其是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数字资源存储量惊人.如何让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需要立足客户视角,全方位实施改进.2.1.1对移动图书馆的多元化采访当前移动网络的兴盛直接带动了采访方式的改变,原来单纯的采访需要融入更多的网络形式才能体现技术的进步.采访者也需要及时更新采访理念,更多的把多元化的信息加入进来,像视频、音频和图形图像等.借助中国图书评论沙龙、豆瓣网等网络区域参考网上的不同声音,将大众倾向性的内容和系统的购买功能进行合成,有效地促进图书馆采访行动的完善,并可以借助元信息的规则来尽量增加馆藏,还要主动跟当地的图书馆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联动机制,不断实现图书资源的全民共享,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通过多元采访的形式丰富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图书馆的互动中来.2.1.2移动图书馆关于编口流程的改变普通的编口流程是指形成口录和便利搜索.移动图书馆的编口流程要重点关注三点:(1)对于标明参考文献时要做到尽量体现文献深度,全方位展开文献,尤其是有关多个专业和多个题目的文献,要做到增加类号和主题来标明,从而帮助用户实现以各种题目来搜索文献的目的(.2)图书用语尽量简单化,搜索用语尽量易于理解,也就是普遍考虑读者的文化程度,来提高其检索效率(.3)主导推动读者对编口流程的了解,其中一个优秀的范例为OpenWorldCat,其致力于将读者的编口流程参与和传统的图书馆编口工作者的参与进行很好的联合,将编口流程的范围扩散到了互联网用户.互联网用户能够为某一数据来源添加引用次数、说明和用后感等信息,以进一步填充元信息的各项属性,当然这要排除题目、著者、刊物和日期等元信息.即使一般用户无法接触到关键的编口信息,他们的主动参与也会给数据资源带来新的信息量.一些关键的元信息具有很大的适用价值,编口工作者要及时对各种来源、各种形态的信息进行扑捉和分类化管理,借助对元信息的分类化管理和加工,产生新的正规化的元信息.

2.2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

2.2.1服务的外延———变化性互联网时代的移动本质为即时性、私密性、便利性、精确性和定位性等,这是与传统网络的相比出现的新特点.当移动互联网在风生水起的时候,图书馆可以借助这一移动技术应用于一些场景、客户端和互联网等平台中(.1)对于移动场景而言,主要是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资源共享,读者可以借助于一些移动设备一无线的方式连接到远程的图书馆平台,来进行虚拟的访问,如账户登录或注册、搜索书名、查阅资料、预约下载和实时读取资源等各类网络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利用网络全天候的共享馆外图书资源,既节省了路程和时间,也避免了因为图书馆自身业务的变更而带来的困扰(.2)客户端的应用中,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终端的便于携带,人性化操作和灵活的控制,功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随时可以更新旧的应用和知识(.3)对于移动网络的便利,主要能够为客户实现定位和追踪功能,客户将终端通过互联网接入不同的局域网,在移动中实现账户的登录和资源共享,能够解决客户的身份识别、付款、资金管理、账户解析、数据判断等需求.这一功能会产生一个新的应用领域,让客户跨越时空来共享资源,从而满足大众对移动网络的应用需求.2.2.2网页和搜索的变更传统的图书馆主要是为大众提供信息数据,并没有提供搜索功能,这一点不如谷歌、百度和雅虎等搜索网站.因此移动图书馆要意识到在传统功能如信息收集和存放的基础上必须借助于网络来扩大业务范围,如开发搜索业务加强馆藏的影响面,推销图书种类,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2.1从页面的设置来看,移动图书馆要力求拓宽原来图书馆的狭窄业务,为消除缺乏搜索技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改变网络页面,满足不同用户的体验要求,利用技术手段改变系统的滞后性,将一个流畅、新颖、符合用户审美的页面提供给读者,如前面提到的谷歌和百度等网络.2.2.2.2从网页的搜索功能来看,移动图书馆要实现对馆藏信息的实时读取和收集,实现快速准确的网络平台检索功能.保证搜索功能的实现可以让读者尽情体验移动互联网带给他们的便利,并获取高准确度和更大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实现快速、强大和深层次的搜索体验,更搜索流程更便捷、高校,体现搜索技术的人性化设计和可视化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精确、优质的搜索结果.

2.3移动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更新

2.3.1移动图书馆需要成立迅速的反馈体制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势头下,移动终端用户数量也在大量增加,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不断出现,而图书馆却将要变成过时数据的存储地和发散地.移动网络作为新的数据提供平台,同时从更新速度和资源储量上快速进步.例如,搜狐网站的网页更新速度高达每日五亿页面.因此,对移动图书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但要实现信息的动态更新,还要让用户在体验图书馆信息的便利性的同时获取新的启发.此外,移动图书馆还要成立迅速反馈机制,如利用即时聊天工具、微博微信、语音、短信技术等程序来实现实时沟通,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将高效率的为用户节约时间当成首要目标,不断提高更新速度,在传统图书馆的业务基础上提高实效、扩大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成立迅速的反馈机制,让移动图书馆在管理上更为先进.2.3.2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维护信息版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的特色,因此信息的版权纠纷一直以来始终困扰着互联网的扩大和发展.数字图书馆也是提供移动网络信息查询功能的平台,同样在具备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面临着信息的安全维护和信息版权的产权保护的难题.移动图书馆可以利用各项网络技术来加强对信息版权的保护,区分不同重要程度的用户登录.利用以下手段:网络地址识别和账户区分、信息转载限制、数据加密算法的应用、提交版权申请避免侵权等.目前,国内的数字图书馆的开发才刚刚开始,有关移动图书馆业务中的信息版权维护的意识和维权行动还不多,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舆论,尤其是关于视频版权的维护和技术应用这一领域的案例很少,从而有关移动阅读的信息版权法规很不健全.因为移动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容易拷贝和更新,所以特别要对移动阅读这一领域的业务版权保护重视起来,伴随着移动图书馆的发展,信息版权维护也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2.3.3移动图书馆主管部门对待用户评论要理智移动图书馆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会得到包括用户在内的使用者的意见或建议,作为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吸纳合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即要具有包容的大局意识,及时采取措施,快速给出回复,使真正的有利于图书馆发展的好计策得以采纳,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用户还会给出对工作人员的评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当出现对工作人员的积极评价时,主管部门领导要借此正面肯定这一评价,树立大家学习的榜样,对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姿态给予积极评价;当出现消极评价时,领导要采取宽容的做法,让工作人员能够主动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改进.当然这一评价的来源也有可能存在偏颇,因此宽容的处理方式有时会起到积极的效果.另外,馆内还要采用严格的技术手段来有效监督用户的评价和上传的数据资源,来避免不良的信息和资源对图书馆造成坏的影响.2.3.4移动图书馆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素养为了将图书馆的效用更大扩充,移动图书馆必须对工作人员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图书馆相关业务的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移动图书馆网络的开发建立,更是直接对工作人员的技能本领的考验: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图书馆专业的理论基础;要具备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和无纸化信息搜索技术,能借助于互联网来汇集、处理和信息;要能熟使用各类数据搜索技术,方便地进行人机交互;具备相应的知识素养,可以与用户进行高效沟通;要具备全局性的服务意识和信息公开理念,要在自身的努力下,持续学习岗位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图书馆作为交流平台也要将自身优势进行开发,尽量营造出一个优越的学习氛围,让工作人员有机会充实自我,提高自我.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2

1.移动互联网增加了育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育空间更加开放,不再局限于教室或者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和自由。但同时,学生受到不良信息影响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监管难度远远大于传统互联网,这就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另外,作为一种便携式移动网络工具,移动互联网比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更加自由,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更强,网络安全不可控因素增多,加重了网络问题社会化和社会问题网络化。

2.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首先,大学生难以辨别飞速增长的信息的真伪,容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减少了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思想、政治观念激烈碰撞、交融,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都对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其次,日益便捷的网络增强了大学生学习的惰性,影响了课堂学习效果,妨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纵容了大学生学习自控性差的弱点,部分学生上课只带一部手机,随时上网看小说、看视频等,影响学习效果;课后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造成了时间、精力和金钱的过度浪费;需要提交作业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网上下载现成的资源,自己不思考、不动手,难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这增加了大学生学习的惰性,长此以往必将遏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再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垃圾污染大学生的心灵,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网络上充斥的暴力、色情、迷信等垃圾信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给大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影响,而大学生又处于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甚至形成扭曲性格。最后,过量的信息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移动互联网快捷的信息传递使各种网络诈骗、手机短信诈骗更加猖狂,影响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移动互联网使大学生回避现实的沟通而更倾向于虚拟沟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移动互联网使上网不受时空限制,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荒废了学业。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1.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新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探索新的理论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提出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增强教学的时代感、新鲜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师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进行即时互动,共同获取与课程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课堂知识竞赛,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掌握教学效果;创建思政课教学QQ群,进行课后互动,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一直实行新闻播报法,学生自己充当新闻播音员、解说员或记者,向大家播报新闻资讯、讲解新闻事件和人物事迹、分析新闻现象等,学生播报并评论之后,教师给予客观、准确的点评和总结。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参与播报的学生,都会利用移动互联网完成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人员的联系、材料的传输等,充分发挥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2.拓展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新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理论灌输,而应该探索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活动,由单一课堂向学校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转变,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围绕鲜明主题或重要事件举行手机摄影大赛和作品展示活动;开辟网上旅游,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虚拟体验,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与现状。在学生进行虚拟体验后,组织学生集体或自主进行实地参观,这样可有效避免随意参观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3

传统会展服务往互联网方面的发展,首先是在PC端。PC端的会展服务,是第一代的互联网会展服务。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也随之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将来,以智能终端为渠道的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将会成为主流。对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来说,其涉及的知识产权比起传统会展服务更为复杂。商标、专利、版权、网址、域名等方面都有移动互联网的特质。

2.1在版权方面传统会展服务在会展过程中产生和涉及到了大量的智慧成果,如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等等。这些智慧成果在移动互联网上,也是版权所保护的对象。所不同的是,这些智慧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展示给移动互联网用户,而网页在物理上,则体现为数字代码,是数字产品一种。以代码形式存在的数字产品,也应受到版权法的保护。所以,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来说,在版权方面受到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图片、文字、设计或创意,还有代码形式存在的数字产品。除了上述列举的集中受保护的对象以外,还有网页的设计和创意,也是版权所保护的对象。随着移动互联网会展的快速发展,对于网页设计和创意的保护,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所保护的重点。另外,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虽然伯尔尼公约已经在大多数国家成为法律的一部分,但也仍然存在着在非缔约的国家或地区便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而互联网具有无国界的特点,所以对于版权的保护来说,在非伯尔尼公约的缔约国就会显得比较困难。

2.2在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是传统会展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传统会展服务来说,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包括对于参展商品或服务、展会本身商标权的保护,对参展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而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与传统会展服务来说,不同的是,那些用于展示网页上商标标识所使用的数字代码,受到版权法的保护;用于展示在网页上的专利或专利产品所使用的数字代码,也受到版权法的保护。还有,如前所述,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商标权和专利权也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所以也存在着地域性的特点。在一个国家受到保护的商标权或专利权,在另一个国家并不能同样受到保护。在这一点上,商标权和专利权显著区别于版权。虽然在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全世界多数国家缔结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没有制定统一的工业产权法。《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只是确立了几项原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参加《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参加缔约的国家或地区受到保护的商标权或专利权,也能在其他缔约国或地区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一点上,不同于伯尔尼公约。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存在着无国界的特点,因而在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2.3在域名方面传统会展服务是在具体的场馆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空间,而互联网是虚拟的空间。对于移动互联网这样的虚拟空间来说,域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是区别网站的根据。2007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的域名为,2007上海汽车零部件工业展览会的域名为。由于域名的类似,导致300多家的参展商搞错了展会,损失巨大。上述案例说明了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中域名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在知识产权法中,网址或者域名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1992年东京大会认为,知识产权可分为“创作性成果权利”与“识别性标记权利”两大类。相应地,知识产权的客体就可以分为创作性成果和识别性标记两大类。显然,域名就属于识别性标记。识别性标记为知识产权所保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标记体现了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是制止不正当竞争的需要。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上,域名是否为一种知识产权,并没有确定的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域名的争议通常与商标权关联在一起,所以一般法院在处理时,将其作为知识产权的争议。在于移动互联网会展的域名来说,由于其也存在无国界的特点,所以在保护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目前在国际上,对于域名的保护并无统一的国际公约。域名的保护还是国内法上的问题。而每个国家的法律状况差别是相当大的。

3、结语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4

以位置服务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当前IT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紧密联系,深入公众日常生活。其应用覆盖国防、安全、国土、水利、测绘、电力、交通、农业、规划、城管、环境等多个领域。据赛迪顾问(CCID)和长城战略咨询(GEI)估计,2010年以来,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就超过700亿美元,我国导航市场规模超过800亿元。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保持至少30%-40%的复合增长,到2015年计划实现1500亿的产值,在2020年形成4000亿元的产值[1]。在技术进步、需求引领和服务模式创新的共同驱动下,位置服务已经形成了多种新型的创意服务模式,将形成涵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在内的新型创意产业和兴趣产业。

近几年来,位置服务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家科技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下一代卫星导航定位及位置服务重大专项。科技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信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列为前沿技术及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将空间海量数据处理、智能化交通技术、交通系统信息化等关键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突破技术,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列为需要建立的重大技术系统。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2011年8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与湖北省合作,依托武汉东湖高新技术示范区,建立以位置服务为主体的地球空间信息服务产业集群[2],用以支持相关关键技术和创意模式的科研及产业转化,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发展。

位置服务的应用服务的市场包括政府市场、行业市场和大众市场。政府市场涉及到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涉及到国家公共安全、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应急、救灾等等。行业市场主要是以各行业,各个专业部门和工业部门、某些机构的需求为主,是目前应用普及的主体。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表明,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我国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环比增长23%。Morgen Stanley预测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PC用户[3]。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和免费地图/导航软件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地图、消费电子导航以及基于个人位置服务的创意服务等大众服务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大众市场必将成为位置服务的主体。

“位置”、“实时性”、“身份”和“交互性”是移动互联网有区别与传统互联网的关键特性,是移动互联网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的根源。这些特点与位置服务“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为所有人(Anybody)和事(Anything)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4]”的宗旨是天然贴合的。因此,在2011年8月召开的第10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位置服务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标准配置。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行为也证实了这一看法。Pew最新研究报告显示,58%的智能手机上网用户使用过位置服务,其中用在导航和获得位置相关推荐的占55%,分享自身位置信息的占12%[5]。2011年2月,著名风险投资公司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把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热门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到了一起:Social(社会的)、Local(位置)和Mobile(移动),第一次提出了“SoLoMo”这个概念。这一概念也成为公众领域位置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概括。

2 当前位置服务应用分类

近年来,以位置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发展迅猛。截至2011年9月,在Apple公司中国和美国应用市场上注册的位置服务相关软件分别达到367件和805件。基于Android系统的位置服务应用情况也类似。这些位置服务应用大都超越了单纯位置导航的应用范畴,围绕大众信息服务的需求,涉及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将这些应用大致分为“位置签到、位置分享及基于位置的社交应用”、“基于位置围栏(Geofence)的用户监控及消息通知服务”、“生活导航及优惠券集成服务”、“基于位置的娱乐应用”、“基于位置的电子商务应用”和“基于位置的用户环境上下文感知及信息服务”几类,见表2-1。当然,本文所列举的代表性应用相互之间也在不断融合,其类型界限并不分明。

可以看出,这些应用为用户信息增加了地理标记的维度,将线下商家和线上用户位置/签到相结合,并在位置服务中引入能吸引用户兴趣的游戏因素,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加用户的活跃性和黏性。

另一方面,这些应用通过广大用户的参与及位置信息的分享,能够使得后台的数据处理机构获得社会行为感知和分析的数据基础,从而为掌握人类群体行为,引导社会发展都具有显著意义。这些应用也共同构成了位置服务网的业务层主体,是泛在测绘(ubiquitous mapping)概念的实际推广。

3 位置服务内涵分析

“SoLoMo”一词本身很好地概括了当前位置服务的特点。但对于其内涵,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位置服务,位置服务计算的特征是什么?“Social”、“Local”和“Mobile”结合的源动力是什么?以及如何把握位置服务的特点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开发。

我们从社会性、本地化和移动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其内涵。

3.1 社交网络、社会计算与社会感知

“SoLoMo”的“So”体现了位置服务的社会性。本文认为,位置服务中的“So”有三层含义:(1)指结合位置的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2)指位置服务计算中的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特征;(3)指位置服务所具有的社会感知(Socially Aware)计算发展方向。

3.1.1社交网络与位置服务

自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Stanley Milgram提出著名的六度分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推断以来,社会网络的小世界(Small world)效应已被大量实证研究所证实。社会网络是一个具有较短平均路径长度和较高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的复杂网络。这类网络具有高速传播的动力学特性。人们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能够在社会网络上形成明显的社团现象[6]。以此为理论基础形成的社交网络服务成为了近年来互联网世界的潮流应用。

以facebook、twitter、Google+、MySpace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服务在全球已累计有超过20亿的用户。这些应用目前都已经具备了“位置分享”、“位置签到”、“位置标识”等位置服务的初级功能。Pew于2011年9月最新报告称,28%的美国成年人在2011年至少使用过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SNS服务,而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4%。ACM SIGSPATIAL GIS已连续2年举办了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 Based Social Networks,LBSN)工作组会议,二者结合也成为一种新的学术研究方向。

社交网络与位置服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整合。首先,用户的位置可以反映用户的社会属性,包括用户的经历、工作环境以及其年龄、身份、兴趣爱好等,这些知识能够促进社交的构成;其次,依附于位置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热点事件等形成了社交的话题,丰富了社交的内容;最后,“位置”连接起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本地化促成社交活动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O2O)互动。

3.1.2社会计算与位置服务

现实世界的经济和社会行为往往构成一个复杂系统。传统计算较为容易描述单一个体在单一时刻的行为,然而对于系统中个体间复杂的相互影响过程以及系统表现出复杂行为,难以通过“硬计算”描述。由此,人们提出了社会计算的概念。随着Web 2.0技术的发展,社会标注(Social Annotation)等计算形式已经在大众分类、网络搜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Flickr、Wikipedia等社会计算系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位置服务具有鲜明的社会计算特点。首先,社会计算面向的是一个大众计算系统,而不是专家计算系统。位置服务同样如此;其次,社会计算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计算的受众。而位置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也是服务的对象。因此位置服务具有社会计算众包(Crowdsourcing)特性;最后,社会计算主要用以处理一些难以定量描述的“软”计算。而位置服务中“兴趣”点、“热点”事件等关键因素都具有高度的社会属性,非传统计算模型能够刻画。

3.1.3基于位置的社会感知

社会感知计算指通过人类社会生活空间部署的大规模多种类传感设备,实时感知识别社会个体的行为,分析挖掘群体社会交互特征和规律,引导个体社会行为,支持社群的互动、沟通和协作的一种技术。随着位置服务内涵的不断扩展,定位技术向位置社会感知发展成为趋势。

首先,以GPS为代表的位置传感器是当前分析人类活动,感知人类社会属性的最普遍、最现实的传感器。随着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基于位置的社会感知具备了研究和应用的条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等学术团队都在进行以移动手机定位为感知手段,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社会经济状态、生活节奏、移动性、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反应研究[7];其次,基于位置的社会感知获得的群体社会交互特征和规律本身也是位置服务的内容。Foursquare通过用户签到数据的汇集,为《华尔街日报》提供公众活动数据分析[8],形成了以位置为核心,面向金融投资领域的信息咨询服务;最后,定位技术解决的是地理位置(Position)的确定问题,基于位置的社会感知则是将地理位置向社会位置(Location)延伸:一方面通过用户位置感知用户所在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地理位置背后的社会属性及其相互关联性,形成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基础。

3.2 位置参与下的本地化信息服务“SoLoMo”的“Lo”代表位置服务本身。“Lo”包括三层含义:(1)指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2)指发现网络信息中的位置知识;(3)指位置服务中的本地化(Local)倾向和特征。

3.2.1基于位置的服务

对于LBS的定义,目前尚未完全统一。Wikipedia认为LBS是“一种通过移动设备的地理位置和移动网络而构成的信息和娱乐服务”。GISWiki则认为LBS主要用以提供“考虑到用户各自当前位置的网络信息。这些网络信息也涉及到时间以及用户个人兴趣等方面。”ISO则强调LBS的服务反馈及服务属性一定要“依赖于请求服务的客户端或其它对象(人)的位置”。从这些概括可以看出,LBS至少涉及两层意思:(1)通过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2)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

LBS不仅指传统的“导航”信息服务。由于人类活动具有区域性特征,以“位置”为内容的导航服务往往只在用户处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时,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此类服务难以给予用户长久兴趣刺激,从而缺乏用户黏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位置”的地位必然从服务内容转化为服务构成的输入性关键要素。通过对用户及相关地理位置的定位和社会感知,“位置”要素能够参与诸如信息搜索、信息通信、电子商务、信息分享传播等多个传统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并显著提升这些服务的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因此,以“位置”为服务构成的输入性关键要素的网络服务,都可以被认为是LBS或“位置服务”,是当前位置服务的发展倾向之一。

为了提升LBS的服务形态,提高用户黏性,就需要在服务内容中引入一些随机变化、不确定的因素,减少甚至消除用户体验疲劳。在位置服务中,有三类要素是值得关注的:(1)空间位置(地图位置)。随着人类的城市建设及其他相关活动,人类社会所存在的空间位置信息是不断变化的。传统导航服务已然侧重于把握这些变化,因此构成了当前位置服务最成熟、最普遍的服务形态。但地图位置相对变化较慢,确定性大于不确定性;(2)用户位置。用户在不同时间出现在不同位置,具有高度变化性。以签到(Check In)为主要形式的位置服务(如Foursquare等)正是运用了这一方面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吸引了人们的关注。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用户位置的获取以不再是技术瓶颈。但大众轨迹的存储与运算,仍然有待技术创新;(3)热点事件。任何事件都离不开其发生的“位置”。一旦将公众事件与其发生的位置自动关联,现有互联网中的文本信息、图片、视频等都将成为位置服务的元服务数据。这些数据将是位置服务中信息量最大、最具有不确定性的要素。组织好这些要素,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3.2.2网络信息中位置知识的发现

网络文本信息的位置知识发现工作已有所开展。2006年Silva等人对3775611个互联网页面进行了分析,共发现8147120个位置地名,平均每个文档含2.2个地名词汇[9]。Google于2011年推出了GeoTagger功能,通过地理位置将所有的网页内容索引起来,使用者可以嵌入到网站的任何一个页面里。然后GeoTagger自动分析网页内容,找到里面所提到的任何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关联索引,建立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网页的关系数据库[10]。Wikipedia正在推出基于位置访问的身边百科。通过对现有内容的位置知识发现快速获取用户身边的百科信息[11]。Longitude是一个基于语义的Web实验项目,为《纽约时报》内容提供了位置知识发现工作,并将其新闻通过带若干“Times T”引脚的google地图界面展现给读者用户[12]。

网络图像的位置信息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Canno、Nikon、SONY等数码相机主流厂商于2010年起陆续推出了多款携带GPS芯片的数码相机。通过这些相机能自动将照片位置写入图片的EXIF信息中。摩托罗拉也于近日提出了名为StoryPlace.me的LBS应用,让用户在任何一个地点与软件上的朋友或家人分享创作的影片[13]。当你的朋友在靠近您创建视频的地点时,用户会收到观看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事件的提醒。

拥有海量带有语义和社会属性的位置知识,是位置服务构成的制胜因素。依靠用户签到获取位置知识是一种好的解决思路。同时,在现有海量网络信息中发现位置知识更应该引起位置服务研究的关注。

3.2.3本地化信息服务

位置服务的另一个发展倾向是通过定位和基于位置的社会感知,使服务自适应地“本地化”。“本地”是用户获取信息服务的主要兴趣指向之一。事实上早在传统信息时代,以平面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商就已经重视“本地化信息”,比如报纸的“本地新闻”、“身边新闻”等。在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通过IP地址的分布信息,已经能够自动识别用户所在的城市等初级位置知识,从而向不同城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本地门户”。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移动定位精度不断提高,隐伏区(如室内)定位的各种解决方案也开始投入应用,服务的“本地化”将呈现从米级到城市级多种尺度共同发展。

“周边局部化”信息的获取是服务“本地化”的初级形态。当前的诸多LBS应用已经完成了诸如周边兴趣点的评价和推荐、周边人群的社交推荐、周边商品售卖信息推送等本地化。

随着互联网移动性的不断增强和定位精度不断提高,用户请求服务的“本地”也经常发生变化。对于一部分信息服务而言,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服务,用户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对服务内容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因此,“本地化”的第二层意思是指服务应与用户自身环境相适应,形成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用户环境通过社会感知手段获得。位置服务能否自适应地根据用户位置变化,探知其请求服务时的真实需求,是当前位置服务发展的一个研究难题。武汉大学也设计了一套基于位置的网络信息自适应推送系统。

3.3 作为服务载体的智能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SoLoMo”的“Mo”表明了当前面向公众的位置服务其核心技术是“移动定位技术”,其服务载体是“移动互联网”。

3.3.1移动定位技术

移动定位技术是位置服务的基础核心。定位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位置服务的服务质量。

目前,大范围移动定位技术可分为三类:卫星定位、地面蜂窝网络定位和混合定位。在卫星定位方面,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民航组织以及欧洲空间局等倡导发展的一种全球性的位置和时间测定系统,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其中如GPS、GALILEO已经在一定精度上提供了开放的服务接口,基本满足SoLoMo的发展需求。以地面三角测量定位原理为基础的蜂窝网定位方法也在移动互联网络中普遍使用。这些方法包括基于网络的定位和基于终端的定位两类。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Cel l-ID、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定位(Time of Arrival,TOA)、信号到达时间差定位(Time Different Of Arrival,TDOA)和基于角度测量的定位技术(Angle Of Arrival,AOA)等。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A-GPS(Assisted GPS)和增强型观察时间差(Enhanced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E-OTD)。主流的移动定位技术见表3-1。

此外,基于WiFi、Bluetooth、Zigbee和RFID等技术构建的移动矢量定位方法在室内和其他隐伏区获得了很好的定位效果。室内栅格定位方法也获得广泛发展,比如利用二维码和手机拍摄功能的定位、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建立的接触式定位等[14]。以这些技术为基础构成的室内位置服务,是当前位置服务发展的一大热点。

3.3.2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

以新一代智能手机、智能导航仪为代表的移动互联平台设备已经相当普及。智能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等开发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社区化。开放地图API和地址解析API已经成为各大地图服务商必然的发展方向[15]。Layar等围绕位置服务形成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接口丰富了位置服务的前端用户体验[16]。各类微机械陀螺仪(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gyroscope,MEMS gyroscope)也已经成为移动互联设备上的标准配置,为位置服务计算提供了更多的传感源数据。这些都构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位置服务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在网络层面,包括WCDMA、CDMAZ000、TD-SCDMA在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系统,已逐步取代GSM系统为主的2G移动通信网络体系。同时,我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及国际组织也已经开始完善4G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能够满足位置服务中“多无线多网络融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集成终端使用任意一种网络提供的业务”的服务目标。

表3-1典型的移动定位技术

4 面临的问题

位置服务有两个重要方面的创新值得注意:首先是应用模式的创新。地理信息及其附属的时间信息引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本身就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其次是理论算法的创新。在位置服务新颖的服务模式背后,其实存在着很多深刻的理论算法问题,亟待研究。

4.1 亟待发展的关键技术(1)提供“位置”的技术,也就是定位技术。室内外定位的无缝接轨是当前位置服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感知位置的社会属性相关技术。前文已述,位置服务中的“位置”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更是社会位置。因此诸如位置与人的关系(地图匹配、交通方式识别、用户频繁模式挖掘、用户环境判定)、位置与位置的关联关系以及基于位置的社会网络链路预测等都是值得关注的。

(3)数据处理的技术。据Foursquare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参与签到的用户已经达到20亿人次[17]。位置服务中的用户轨迹、位置知识等毫无疑问是海量数据。因此,如何解决大众轨迹数据建模和数据挖掘、大规模时空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等也是位置服务中面临的问题。

(4)位置知识发现相关技术。包括网络信息(文本、视频、音频、图像)的位置知识发现技术以及未知位置的预识别技术。

(5)位置服务的终端感受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

(6)面向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技术。隐私保护是位置服务中具有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公众对于分享位置的热情远远大于保护隐私的担忧。但我们认为,用户分享位置是期望获得有利于生活的信息服务,并不是为了刻意暴露隐私。目前以时空匿名、位置混淆或空间加密等方法实现的隐私保护牺牲了定位准确度,从而影响了位置服务的服务质量。以可信第三方参与的隐私保护体系则显然不符合当前位置服务发展模式。在SoLoMo体系下,用户必须提供或分享自身的位置才能获得服务,同时诸多服务如基于位置的社交、基于位置的电子商务等又必须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二者结合必然构成用户隐私。因此,结合零知识、匿名认证等技术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协议亟待设计,而借鉴诸如数据库推理、隐私保持的数据挖掘等工作将有助于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的深入研究。同时,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系统于移动互联设备也需要像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于PC一样,形成面向公众的独立产品。

(7)位置服务的终端设备集成技术。包括智能微机械集成技术、位置服务大容量电池技术等。

(8)面向位置服务的近距离无线通讯(NFC)技术。这类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位置服务终端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让用户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有助于位置服务“本地化”的开展。

(9)位置服务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包括位置服务云计算技术、位置SaaS服务化接口技术、位置服务社会计算框架等。这是位置服务的核心技术,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完成。

4.2 应用和创意模式发展问题随着当前位置服务应用的不断普及以及定位技术、地图服务接口的进一步开放和完善,SoLoMo门槛越来越低,大量同质化的服务蜂拥而上,导致服务泛滥。当前,以签到和导航为特点的两类位置服务占据了位置服务的主要市场。新的创意模式亟需发展。

此外,在位置服务应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比如电子地图的版权保护问题,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位置服务应用(尤其是地图测绘和使用)的许可与准入政策问题等,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解决。

5 总结

SoLoMo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和产业形态,反映了面向公众领域的位置服务的主要特征。普遍认为,诸多具有SoLoMo形态的应用产品助长了今年8月的伦敦骚乱事件。可见SoLoMo具有巨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影响力,值得人们研究和思考。

本文认为,首先,“位置”已经不是“位置服务”的唯一服务内容,而更多的是生成服务的输入性关键性因素。位置是当前感知用户环境的最有效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身份、兴趣、学历、经历等。因此定位传感(sensing)向基于位置的社会感知(aware)发展是一个趋势。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5

视觉是人接收外部环境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人获得的80%的信息都来自光线。听觉是人类对声音检测的结果,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我们通过响度、音调和音色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区分,不同的声音会给带来愉悦、欢快、紧张、焦急等感觉。触觉是体表机械接触(接触刺激)的感觉,由压力与牵引力作用于感受器而引起。从信息量的大小来看,视觉、听觉、触觉依次减小。我们通常使用听觉和触觉来辅助视觉上的设计,比如提示音和手机的震动。

2.认知成本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把认知分成两个系统:推理和直觉。推理系统通过理性思考和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资源,认知成本较高但结果精确;而直觉系统则主要依赖情感、记忆、经验和直觉迅速做出判断,认知成本较低但是结果相对粗略。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习惯进行费力的思考,而是满足于相信一个可以快速进入其脑海的似是而非的判断。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激活大脑皮层的大量区域,比如语言、决策、学习、抽象思维、情感、自主运动等区域,认知成本较高,而在执行一个熟悉的、习得行为时,大脑的认知更像是骑自行车滑行下坡,认知成本较低。

3.操作成本

在人机交互系统中,人用手指、手掌敲击键盘,滑动鼠标,按下按钮,在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表面触摸和滑动,在显示器前挥动游戏控制手柄。除了通过动作与机器进行交互之外,声音也是一种重要的交互形式,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语音交互作为一种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迅速普及。用户可以通过声音来与移动智能设备上的语音助手进行交互,除了语音输入短信和邮件,还可以实现查询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等操作。眼睛除了作为感受器之外还承担着效应器的职责,眼控技术可以通过眼睛发出一系列连续型的操作命令,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眨眼来控制GoogleGlass拍照收发短信和查询天气、路况。

二、基于交互成本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原则

1.移动应用设计中降低交互成本

不同的交互成本需要耗费不同的脑力资源。从人机工程学视角来看,不同种类的交互成本耗费的资源从多到少为:认知成本、感觉成本、操作成本。在移动应用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费力度较低的操作成本来代替费力度较高的认知成本。降低用户行为的交互成本可从降低感觉成本,降低认知成本和降低操作成本三方面进行。

(1)降低感觉成本

首先,根据格式塔原理来优化我们的视觉,通过视觉上的编组将功能相近的对象归为一类,划分功能组、逻辑层次以及从属关系。其次,降低视觉噪声,专注目标信息,通过删除,组织,隐藏,转移来保留界面的核心元素,以保证其被快速浏览。再次,使用低频用色保证信息易识别,利用视觉对比度来突出重要信息。

(2)降低认知成本

首先,保持界面、交互、操作的一致性,简化用户心理模型;其次,依靠识别而非记忆,通过信息的适时呈现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引导,确保交互行为的顺利进行;再次,使用图形表达功能,抽象的图形可以比文字表达更多的内涵,更具趣味性和识别性。

(3)降低操作成本

首先,增加手势操作的流畅性,注视焦点转移的流畅性以及界面转场过渡的流畅性。其次,转换输入方式,自动保存用户的操作结果,让用户选择而非输入。再次,充分利用移动智能设备的传感器,使用语音、扫描识别(二维码、条形码、文字等)、LBS技术来降低操作成本,增加用户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2.游戏设计中提高交互成本

与移动应用的设计相反,游戏设计往往通过提高交互成本提升挑战难度。游戏需要玩家仔细思考,在屏幕上四处搜寻,用键盘或其他设备瞄准并射击敌人。为了达到游戏时的心流状态,许多游戏增加了不止一种交互成本,例如有的游戏同时具有感觉和操作的挑战难度。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6

1.3是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有力工具时效性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要求。运用传统的人力管理方法,不能做到事前预防和及时解决问题,会造成问题滞后,不利于企业更快发展。使用移动互联网便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高效率。

2移动互联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探究

(1)借助移动互联网,企业在进行招聘、招聘信息时,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报纸、电视广告等渠道,可以在网上招聘信息,以便招到合适的人才,消除信息不对等的损失。此外,企业人才的流失也是企业的运作成本的一大开销[3]。在网上信息,应聘者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本公司的招聘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来应聘,可以提高企业招聘的效率,节约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2)企业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改变员工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将对员工培训的方式由课堂面对面的讲授改为远程授课,这样极大的放宽了培训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员工不易出现抵制情绪。而且网上有大量的培训开发软件可以利用,内容讲授方式不同,员工可以结合自身兴趣来选择自己易于接受的方式,提高接受理解效率。对于企业想要培训的内容,移动互联网上也有最新最先进的信息,员工可以从网上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和内容,方便快捷,不仅能促进员工自身的学习能力,更有助于企业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3)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发展的同时,绩效考核机制也在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片面的绩效考核体制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与时俱进是不可抗拒的。各种绩效考核模式在网上出现,企业要做的就是参看各种绩效考核模式和案例,找到符合自己企业管理的模式并加以运用。(4)快速在移动网络上建立人力共享数据库。人力资源数据库由内部数据库和外部数据库这两部分构成。企业内的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内部数据及时有效地了解到企业当时的实际人力资源状况。及时看到问题,分析问题,提前解决问题[4]。不同企业也可以在别的企业共享的外部数据中了解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他们的经验使自身企业更好发展。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7

2.电力营销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要求电力部门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科学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高效的服务。从现今的电力营销模式来看,存在着操作过程复杂化、操作环节众多、操作时间过长等问题,再加上管理机制存在很大的漏洞,一些用户的资料和业务档案没有很好的保存。

3.信息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网络安全问题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互联网模式下信息比较集中,如果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信息遭受窃取,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电力营销系统存储了大量的客户信息、电力市场信息、营业信息等,与客户和电力部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很可能对客户的财产安全和电力市场造成损害。在现阶段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之中,一些部门过分的关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信息化安全建设则没有足够的重视,致使电力营销服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4.服务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电力营销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对电力营销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服务人员有基础的业务素养以外,还需要其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数字化处理能力、信息分析、汇总能力等。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很多电力营销服务人员并不具备系统而专业的电力营销知识,精通数字化处理技术和电力营销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电力营销服务的措施

1.注重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电力营销经营理念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做出改变,应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宗旨,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电力行业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创新营销策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具体的措施如下:一是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增强与客户的联系和交流,倾听客户的心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利用微博、微信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或就相关服务问题与客户进行互动。二是利用网络技术为客户打造出一个不受交易时间、地点限制的网上营业厅,为客户提供实时而高效的服务。三是,科学规范管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高效化,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2.建立科学、高效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

按照“部分试点,全面推广”的思路,逐步完善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方面要确保电力部门之间信息无障碍传递交流,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客户交流、互动平台,按照统一部署,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业务流程的指导方针,实现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思路,重点拓展和打造营销决策分析、营销高效服务、营销实时监控等、互动服务等功能。

3.整合电力营销网络资源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电力营销服务水平离不开整合电力营销网络资源,具体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构建完善的电力网络营销系统。电力营销人员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精美的电力营销网页,并利用微信、微博、APP等平台及时向客户电力服务信息。二是要实现统一服务。拓展电力行业业务,与互联网、物联网、有线电视台、电信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统一服务。三是强化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系数。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客户信息、档案信息、市场信息设置安全防火墙;强化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做到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严格信息存储、传递程序。

4.加强电力营销服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队伍,是提升电力营销信息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首先,电力部门应为电力营销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定期开展基础知识技能与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其次,电力部门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数字化处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和发掘高素质的电力营销大学生,为电力行业储备更多的人才。再次,提升电力营销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鼓励员工不断学习电力营销知识和信息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8

2.1设计说明图1所示的横向三层结构的关系是:管道性能是业务质量的基础,业务质量是客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客户体验衡量管道性能和业务质量的最终表现。图1所示的纵向三段,涵盖了影响用户感知的“端”(终端)、“管”(网络)、“云”(应用SP)三个关键要素。

2.2管道性能层管道性能层包括以下三个子层级。

(1)资源层

网络是由网元相互连接而成,网络性能是建立在网元健康、可用的基础上。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讲,除了物理网元,空中接口也是性能的重要基础,重点关注覆盖、干扰、容量、组网结构等指标。模型将网元与空中接口放在一起,称为资源层。

(2)接入层

提供把网元接入到网络的承载服务,包括以下指标:接入性:接入时延、接入成功率等;保持性:链路中断概率等;完整性:误块率、误帧率、吞吐率、重传率等;移动性:同频切换成功率、异频切换成功率等;状态迁移性能:终端在各种状态间迁移的成功率等。(3)互联层:在相互连接的网络基础上,提供从终端到终端或终端到应用服务器的端到端承载。互联层是将影响用户感知的问题评估和分析的对象缩小到管道承载的那一段,也称为端到端承载,包括以下关注指标:接入性:接入成功率、寻呼成功率、接入时延等;保持性:中断概率;完整性:重传率、吞吐率、语音质量等。

2.3业务质量层业务质量层包括以下两个子层级。

(1)业务层

KQI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业务接入:语音业务接入成功率、视频播放启动时延大于XXs的比例等。业务使用:网页完整加载成功率、网页下载速率、视频质差出现频度等。业务释放:语音业务挂断成功率。上述分类参考TMFGB923a的建议。业务KQI对应的应该是用户可以感知到的质量要素,并使用用户可以理解的非技术性用语定义。有些业务的释放过程对用户不可见,如网页浏览,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设计这个类别的KQI。

(2)应用层

在业务质量层基础上对各类APP进行专项建模分析,相关KQI指标参考应用层具体内容。

2.4客户体验层

用户层的指标来自用户调查或行为统计,与直接来自网络的KPI/KQI有本质差异。这些指标是综合性的外部因素,作用于复杂的、个性化的心理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这使得面向用户层指标的管理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更复杂。典型的用户层指标优化服务包含建模过程,将这些主观指标和可优化的KQI/KPI建立起关联。识别出影响这些主观指标的KQI/KPI后,并通过主观指标的监测通过学习方式来识别出相关性。客户体验层的相关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投诉率、离网率、净推荐值NPS、CEI、QoEScore。

2.5“端-管-云”

对于影响用户感知的“端”和“云”的问题,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基于业务层KQI的定界错误码进行识别;第二,通过三比法则(同比、环比、周边对比)根据数据特征进行问题粗定界。依托华为SmartCare解决方案,当前上海联通已具备自动粗定界的能力,自动粗定界能力的关键要素是对KQI数学特征的学习并固化到故障树中,形成机器自动判决机制。模型的应用上海联通从2013年9月开始对该模型进行实践应用,并将KQI指标纳入2014年考核指标中。基于对该模型的实施管控,截至2014年9月30日,共发现476次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络事件、网络隐性故障或性能类问题,通过网管中心管控流程,共计关闭其中454单问题,关单率为95.3%。绝大部分的网络事件,通常没有网管告警,且用户投诉还没有升级到网管中心。通过对该模型近一年的应用,2014年上半年每万用户移网本地投诉率从2013年同期的10.99降为6.80,降幅为38.2%。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9

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在网活跃智能终端数量达到8.99亿,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6.20亿。全球专业市场调研机构预测, 中国广告商2016年将向移动广告投入221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超过欧洲、东南亚成为推动全球移动广告产业增长的推动者。随着中国网络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移动社会生活形态的影响将继续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1、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互联网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

曾几何时,移动互联网还仅仅被人们视作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传统互联网和电信业巨头采取的种种战略转型举措早已深刻说明,移动互联网不单是一种时髦应用,更是一股席卷ICT领域的破坏式的创新浪潮。移动互联网时代摧毁沾沾自喜的领先者、淘汰麻木不仁的守旧者的速度,比当年互联网兴起时对落后者的淘汰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2、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分析

目前,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传统的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研究的深入,一些运动子网络,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得到信息,所以,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是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研究高新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是现在的主要任务。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2.1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

在对移动互联网中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时,需要分析路由协议的网络扩展需求,以实现络路由技术和理论的改进。同时,为了保证动态变化网络在有基础支撑网的环境条件下,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显得至关重要。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不仅包括对主机的研究,还包括对限定子网络的研究,但是,能够实现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的前提是这些主置相对比较稳定。高速变化的拓扑关系会对网络流量分布和路由策略实施带来影响。同时,移动网络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也会对路由协议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仅要对子网络的动态拓扑路由进行管理,还应该对移动网络主机运动进行处理。

2.2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

由于新型移动互联网具有动态分布、大规模变化和拓扑频率高等特点,因而需要结合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对移动网络的系统结构、运动模型和分配策略等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描述时,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一定要保证将网络拓扑动态复杂高速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来,使得其能够与移动网络运动主体拓扑复杂性相符合。第二,要充分考虑网络动态变化特点,对网络动态变化的路由协议具有较好的启发式。第三,在拓扑描述方式上新的理论应对传统网络前缀有一定的兼容性。

结论

总而言之,在分析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现状的技术上,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旨在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有互联网络的理与协议只能满足固定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而无法满足新型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提出应研究新的互联网路由理论与协议,以满足现代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要存活并成功,必须贴近用户,有解决用户某一个重要需求的关键亮点,而且做得精致。如果能抓对移动互联网的特质,不断开发出好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核心价值,企业就有机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更新保障互联网安全发展[J]. 杨波. 中国新通信. 2015(21)

[2]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与对策思考[J]. 杜跃进,李挺. 信息通信技术. 2013(04)

[3]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热点之研究论述[J]. 贾浩. 电脑迷. 2016(09)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10

一、引言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九章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传统教育形式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下正在进行颠覆性的创新革命,而正在兴起的联通主义在某些方面更好地解释了网络时代的学习发生过程,为解决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中学习资源建设是核心,因此,就必须借助互联网教育大环境,结合联通主义精神内涵,设计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移动学习资源。

二、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现状

发展移动学习教育,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因此,资源建设的定位和水平直接决定了移动教育的办学质量。然而目前移动学习资源存在着数量多、覆盖广、形式多样等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重复率高、针对性低、含金量小、碎片化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移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且更是在线学习资源建设所要突破的窠臼。当前移动学习资源的这种现状就迫切要求有一个适合互联网思维的理论来指导在线学习资源的建设,提高在线学习资源的整体质量,保证移动学习的效果。

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1.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当前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变化。联通主义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儿”,更加强调知识的连接性、流动性、情境性、适应性。西门思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同时也概括出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八条原则:①学习和知识存在多样性的观点。②学习是与特定的节点和信息资源建立连接的过程。③学习也可能存在于物化的应用中。④学习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⑤为了促进学习,我们需要培养和维护连接。⑥发现知识、观点和概念之间关系的能力是核心的能力。⑦流通(准确、最新的知识)是所有联通主义学习的目的。⑧决策本身是学习的过程。此外,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管道比管道中的内容更重要”,也就是说在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中获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本身更加重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联通主义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体系,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方面全面揭示了学习发生的过程,已经逐渐成为新型学习方式的理论支撑。

2.互联网思维、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移动学习的内在相关性。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思考方式,其典型特点是实现“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互联网思维的三个核心本质是链接、去中心化和社群化。

联通主义表达的是“关系中学”和“分布式知识交互”的观念,它指出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时应该关注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方式和连接方式,方便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者和教师的交互。联通主义同时也指出网络中的知识生长方式是通过与其他节点的交互而建立的新连接,学习者必须具备学习的能力,有能力找到分布在其他网络节点的个人所需的知识,在这种交互和建立新的连接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下讨论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非常有必要,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待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将为我们今后无论是移动学习还是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参考。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要点和联通主义的理论内涵,笔者发现其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相扣性。互联网的差异化思维和联通主义学习观中强调的学习和知识的多样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就要求相关学习资源建设人员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容属性;互联网思维中的分享社会化属性加联通主义的“关系中学”就要求在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中要注重情境属性;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数据化思维、创新跨界化思维结合联通主义中的知识生长和“管道比管道内容更重要”的思想就要求注重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管道属性。因此,三者有效的融合、启发才能更合理地指导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四、联通主义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

移动学习资源是支持开展移动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移动学习资源建设需要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联通主义代表人物乔治・西蒙斯认为内容、情境和管道形成知识的意义。内容开始知识的循环,情境使其有意义,管道使其关联、流通并可获得。根据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观的解释,我们主要考虑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设计、情境性设计和交互性设计三个方面。

1.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内容性原则。移动学习资源设计除了要遵循一般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如学习资源的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和技术性外,由于移动学习还具有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环境复杂和学生与教师分离等特点,所以我们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时也要考虑这些特点,还要遵循移动学习本身的特点,并设计出符合移动学习规范的资源,在具体设计中要遵循学习内容微型化、知识性等特点。①微型化原则。移动学习本身是一种碎片化、片段式的学习,移动学习中的学习者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目标性不强、强烈的学习动机弱等现象,所以在设计移动学习资源时要注重对资源进行微型化处理,具体包括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微型化,把一个知识点细化为多个小的知识点,这些小的知识点就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中所说的知识节点,移动学习者通过这些小的知识节点的学习,通过寻径和意会进而建构起个人内在的知识逻辑网状图。②知识性原则。在线网络知识具有动态性、隐性和情境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设计与开发学习资源时要考虑网络知识中知识的这种特征性,保持知识的更新以及知识之间的链接和流动,以促进移动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2.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情境性原则。联通主义认为内容开始知识的循环,情景使知识有意义,管道使其关联、流通并可获得。知识只有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者兴趣,所以我们要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情境性设计,情境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中就是学习者连接各个知识节点的网络和路径。因此在资源设计时要遵循移动学习者的特点,创设真实直观的情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直观的进行展示,为移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之间连接的建立过程也就是联通主义知识观中强调的意会创设情境,使学习者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知识的意义。

3.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交互性原则。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交互是连接和网络形成的关键,连接的建立和网络的形成本质上体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知识资源之间、知识资源与知识资源之间的交互,因此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有利于移动学习中的知识转化和联通。在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学习者不仅需要与教师、与同伴进行交流,更需要与学习资源本身进行交互。具体包括移动学习资源本身的交互和移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两大块。

移动学习资源本身的交互性设计体现在界面的交互设计方面,要求移动学习资源的界面设计保持简单并且导航方便,尽量让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进度,随时暂停和保存学习内容,做到学习过程是可以控制的。此外,学习资源的组织形式也要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尽量做到纵向和横向两条线索的排列组合。

移动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交互性表现为学习者可以对资源进行评论、可以通过邮件、论坛和社交账户,如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与专家、教师、同伴进行交流。此外还可以开设与该学习内容相关的主题帖,方便网络中学习者之间自主进行交流,构建起交流与沟通的通道,以实现移动学习者的社会互和优化学习体验。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互联网思维为牵引线,研究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进而得出了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要注重内容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交互性原则,这些原则与联通主义所强调的内容、情境和通道是一致的,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章只从理论层面讨论设计原则,没有将该设计理念应用到具体的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是本文的局限之处,笔者希望后续研究者可以在该研究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实证研究,设计开发出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军,陈丽.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05):11-28.

[2]梁林梅,刘永贵,桑新民.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研究论纲[J].现代教育技术,2012,(01):5-9.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11

“互联网+”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概念

作为国家战略,其实“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项宏观课题;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广阔想象、发展空间的理论体系。

关于“互联网+”理论体系,我曾经《从互联网“+”到“加减乘除”四则预算》和《“互联网+”火了:突破要从O2O开始》等文中有初步阐述。但正如上述标题所言,互联网“+”并不是加减乘除的“加”,互联网“+”代表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而互联网“加”则为将互联网的工具和时代红利作用于传统行业的一种物理机械式的反应。

当然,“互联网+”亦衍生发展出“+互联网”、“互联网化”、“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概念。首先,“+互联网”即逆向“互联网+”。互联网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并非任何人和机构的特有专利。如果及时转型,传统企业亦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弯道超车,逆袭互联网公司。这与逆向O2O由线下逆袭线上的原理是一致的;其次,“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互联网化。事实上,与农业化和工业化类似,互联网化即“像水和电一样深深融入社会每个角落,让每个行业和组织都以更高的效率运行”(马化腾语)。但由于“互联网+”更加形象生动,因而被选为国家战略,迅速得到普及。再次,“互联网+”包含两个阶段:“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前者为人们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后者即移动互联时代的“互联网+”。

“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

3月18日,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湖南召开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新闻会提出“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增幅明显放缓,手机网民规模占比进一步上升。专家指出,这是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明确信号,随着互联网的创新与发展,互联网与经济活动的结合正在逐步深化,通过O2O等新型商业模式将实现对传统商业发展的整合和改革。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阶段,O2O则是“互联网+”的具体体现和突破口。“互联网+”即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有机融合,O2O则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互联网+”和O2O本质上均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区别仅仅在于空间维度:虽然线上不等于互联网行业,线下不等于传统行业,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两者存在诸多共性。进一步说,“移动互联网+”则相当于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这与目前大热的移动O2O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移动互联网+X”的无限可能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1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通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不仅丰富了互联网信息内容,也对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通过自身独特理念、价值、方式及渠道的构建,移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促进作用。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有6.49亿,2014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使用率为64.1%。其中,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有43.8% 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非常喜欢的占6.7%,比较喜欢的占37.1%。

1.1 终端平台移动化

用户上网从电脑向平板、手机转移,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的上网速度和观看清晰度明显增强,手机用户的数量处于明显迅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之前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终端移动化,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发现的新闻或者关心的话题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或者评论,从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跨越了官方媒体的审查,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播的跨时空。

移动互联网在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的设置环节中以微信、客户端等APP为代表成为新的信源。基于“去中心化”的基本属性,互联网成为新的公民表达各自意见的领域,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渠道。

1.2 舆情传播强关系化

互联网时代传播呈网状,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多是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中,网络社交多是基于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传播的强关系,如微信、腾讯QQ好友,一般移动社交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亲人,这种基于熟人信息的传播模式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信任成本,使得移动互联网比之前的受众之间有更强的关联程度,传播效果也会相对之前有更强更为迅速的影响力。

以微信为例,微信好友的添加主要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朋友圈中“雷达加好友”“面对面群聊”也是半熟人的关系,基于双方同意的熟人间传播容易形成较高的信任度,转发率、可信度以及到达率都明显

增强。

随着手机制造成本的下降,价格的降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3G和4G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用户的年龄跨度增大,其中低收入低学历的群体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的传播在社会舆论形成流变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与传统互联网舆论传播共同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对一”“多对多”的精准传播很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实现深层次的舆情渗透。

1.3 传播形式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视听化语言更好地增强用户的体验,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出现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形式共存的网络舆论场。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由此产生,其重要表现为信息来源多样化、分析视角多角度化、文本信息零散性及信息要素缺失性。

信息传播的碎片同时还带来了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及网络意见的异质与分裂。在移动互联网中,有相同情绪的受众很容易形成聚集,这种情绪互相感染,形成同样的舆论。同时“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推动,某种程度上也会混淆公共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视听。另一角度来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对受众来说,反而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和客观认识。

2 网络舆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环境的特性,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出其“双刃剑”的作用。该现象为舆情工作的引导提出的巨大挑战。

2.1 政府部门组织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被减弱

网络舆情的控制是当今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行使各项重要权利的阵地与途径,网络为群众的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诉求表达、沟通交流、建言献策的途径与方式。

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政府主导舆论的场面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强化这一点。网民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图片、视频信息。政府部门在移动舆论场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个别政府部门缺乏处理经验及相关技巧,从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应对不及时导致失去舆论的引导地位而处于被动

局面。

2.2 线上线下联动增大的发生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通信工作使用的便捷,促进了具有相同或相似看法受众的聚集,同时也便于同类受众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表达。

移动终端的位置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现实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查找附近人”可以与一定距离的用户连接沟通。当微信内容真假难辨信息安全性降低的时候,微信舆情就会在民众恐慌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监管部门在微信舆情形成扩散的短时间内认识不足应对迟缓风险评估不够,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微信舆情危机,并进而转化成为现实中的。

2.3 网络舆情内容的碎片化为舆情研判带来难题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上表达诉求,分享观点、意见,由此产生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条的超大数据量构成了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这些数据在拓展人们视野、激增信息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令人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从而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并导致网络谣言产生。

作为发表意见的渠道,网络舆情常常为负面的,如情绪型言论、诚信危机、语言暴力和媚俗化。自媒体作为“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体现出网上数据无限性和网民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它的即时交互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行甄别、吸收、评价、传播。同时,个性化的观点更易找到认同的关注者,不断被强化,导致舆论偏激情绪的加剧。

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既可以是信息者,又同时接受其他用户的信息。他们的信息相互交错,衍生出新的结论,使得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碎片化的信息在转发的过程中被标题党断章取义,从而影响网络舆情的研判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效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政府应将移动互联网看作汇聚民意、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资源,正确客观的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交流互动、提升自身的舆论研判能力,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3.1 提升政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

舆情分析能力和研判能力是引导网络舆情的前提。政府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

舆情分析和研判是整个舆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在继承传统数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碎片化的信息为网络舆情资料的收集带来更多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建立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的立体化的舆情监测系统。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数据分析机构为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等信息研究机构。

由于网络舆情的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实现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体系,有效应对舆情,首先应该提升政府人员的新媒体素质,将媒介素养尤其是移动媒体素养纳入到人才建设中。最基本的是能够会用、爱用、善用各类新媒体。

3.2 强化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

议程设置是引导舆论的重要环节。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之间存在信息的关联。通过议程设置,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和媒体联合引导舆论实现合力效应。

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舆论引导,需要重点打造开放和平民化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与民众直接沟通,有利于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中活动设置,积极组织群众就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开展讨论、建议等活动,同时通过合理奖惩机制的运用,保持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优化政民关系。

3.3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

危机管理是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进行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积极稳妥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是掌握主动、正向引导舆论的关键。

网络媒体危机事件中,病毒性传播的危机信息特点会导致短期内的强舆论漩涡,并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作为危机处理的主题,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舆情的前提下预测舆情走势来适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13

近年来,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作为当代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其已经引发了当代中国最为庞大的信息革命。加之,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的不断增速,使移动终端及城市配套网络建设逐渐深入到了社会各个群体当中,从而使国内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受到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并从自身行为改变、生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在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不断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卓越背景开展当前各行业的互联网+就变得十分必要。高校安全管理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氛围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新兴人才,他们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好奇心,使他们成为了当代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使用最为灵活与普遍的群体。然而,由于互联网技术所本身具有的虚拟性与信息化,使当前难以对其中较为复杂与多样化的信息及内容开展良好的管控。因此,将这些基于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新安全现状及内容加入到当代高校安全管理当中将至关重要,并将成为未来高校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的重点。

2移动互联网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在当代校园安全管理中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其既给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重要的有利影响,而且还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有利影响方面而言,移动互联网作为当代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其能够与高校安全管理相互结合。通过在现有校园移动互联网络系统当中渗透互联网管理理念与规范,建立校园内部局域网络监管,或者云储存空间等,将可极大程度上带来校园内部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净化,从而给校园安全管理中现存的移动互联网安全漏洞给予极大的弥补,实现整个校园内部安全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的建立。针对不利影响而言,移动互联网尽管能够利用较多手段加以内容的净化、使用的规范等,却也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外延性及信息化等特点,难以在每个时间节点内对整个校园内部学生互联网信息的使用加以监管,并且难以实现对内外部沟通链接渠道之间的防控,将会较为容易使校园学生受到来自于互联网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逐渐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增加,在现有校园管理管理中添加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与防控将十分重要。通过坚持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移动互联网在当代校园安全管理的作用,将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从而帮助高校良好安全文化氛围的打造。

3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提出的创新安全管理建议

在上文中作者对移动互联网与校园安全管理之间的结合和冲突进行了分析。能够发现,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应当对其加以合理化、科学化使用,但也应当逐步加强使用过程中的防控与管理,从而增强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用的规范性,使其功能性作用得以最大化效用的发挥。为此,在本部分当中作者将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提出些许创新的安全管理建议。

第一,强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移动互联网中信息的传递、分享与储存变得更为迅速,从而使传统媒体逐渐开始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向新媒体的过度。由于这一因素的存在,致使当前互联网络开始充斥着大量五花八门、品种多样、来源渠道广的各种信息。如果在获取信息时不加以筛选、过滤与辨别,将会给尚且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与阴影。并且由于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传递渠道多样,使其信息能够无时差、无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使其难以加以监管。因此,就应当逐渐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逐渐养成自我辨别、保护与防护的意识。在此过程当中,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建立相应的弹窗、问卷调查、视频观看前安全警示片等,让学生逐步在日常上网过程中了解到安全知识,从而使学生易于养成互联网安全的思维与意识,并借此逐步打造较为完善的高校安全文化。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案例教学。案例是最好的老师。单纯使用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将会使校园互联网安全文化建设变成教科书式教学,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校园安全管理中,应当多利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可以从网上寻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网络犯罪、诈骗、、传销等案例,并对其中的惯用手段及引诱标志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利用这种思考、求知、探索与养成的方法与方式,逐步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防控意识与保护意识,使其在日常移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减少受到互联网安全威胁的几率,为营造良好高校互联网安全管理氛围带来巨大帮助。

4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对当代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不但会引起当代安全管理中出现较多的漏洞,从而需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排查内容及风险体系,而且还能够不断实现当代安全管理的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时代重要生产力实现国内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针对国内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与校园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些许有利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利用本文的研究作者谨此希望能够增添高校安全管理多样化的手段与工具,从而不断加强现代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为国内优秀人才培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