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实用13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1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

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各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能微不足道,有的可能引人注目甚至轰动一时,更有经久不衰的,也有潜移默化的,这些都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传播效果的实质所在。

任何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都可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构成受众的变化

如受众因获得信息而增长了知识、智能(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价值认知、关切态度和行为模式等。

2.2农业信息的特征影响

如农业信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积累性和恒常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和多面性,这些特征性质决定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

2.3效果形成过程

农业科技信息的扩散和效果的形成过程可大体分五个阶段,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技术、媒介的传达、主要受众接受、次要受众接受及受众全体的接受程度。

2.4影响农业信息效果的形成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传播者(编、导、播)、中介者(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受众(信息接受者的立场、经历、智能、心理、兴趣、个性特点等);

(2)信息因素: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性、新颖性、适用性及信息的可接受度等;

(3)媒介因素:各种媒介的成功应用,如书、刊、报、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的特点和优势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及受众的范围与接受程度。

3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研究方法的专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已出版了不少,但是,专门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却很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把传播效果分析研究提到议事日程,这既是传播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

3.1定盘分析法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发展过程来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首要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质及各因素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调查分析法。

3.2定性分析法

在信息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传播效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

目前,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在传播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在有些传播学的著作中已开始使用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实地观察法、小组座谈会法、深层访谈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中性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在定性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调查分析法在定性分析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在实践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使用的,所不同的是对于获取结果(材料)的分析上有不同的角度。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可以使定性分析更精确化,只有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尽管这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能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就其分析方法来讲,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调查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分析法。

4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抽象分析法。根据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传播效果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专题论证法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会碰到许多专题,可以针对某一个专题采取无结构的、面对面的、直接的论证。这种论证既包括“正面”的论证,也包括“反面”的论证,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对于研究传播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反面”的论证,有时比“正面”论证对研究传播效果更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一个时期很难确定传播效果的性质,有时“反对”者的观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由于采用专题论证法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集中,正反面两种观点所借用的材料既广泛又有代表性,便于深化研究传播效果。

4.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既是研究传播效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法,也是其他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个案分析法的关键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否则,即使个案分析如何深刻,也不可能解决带有普遍性的事物所要解决的问题。个案分析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个案。选择适当的个案,如农业实用图书,现在的图书传播体系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通过新华书店渠道销售,存在着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此体系可作为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基础。

(2)选择个案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的研究,可得出媒介具有二重性的结论,并为媒介的产业功能及宣传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济方面的准备。目前,理论界对媒介二重性理论和媒介产业化经营理论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是定性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依据。

(3)延伸性研究。在对已选择的个案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伸性研究方法.把个案研究成果扩展到相关领域,比如报业领域、网络领域等,进而形成系统的媒介传播理论。

(4)归纳性研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点的分析,寻找到一种理论的基本架构,并确定选择的个案在宏观的理论架构中的位置。归纳性研究不是指对个案研究本身的归纳,而是把延伸性的研究成果用归纳的方法把已形成的宏观理论系统化,进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5)应用性研究。定性分析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抽象出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并能够科学的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比如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效果理论,进而解决传播过程中的各类相关问题。

4.3集成研究法

集成研究法是定性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其系统化、理论化。目前,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许多传播学研究者或传播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现在可以运用集成研究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进而指导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4.4抽象研究法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理论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复杂的整体中抽取出来的过程和结果。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传播内容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具有复杂性。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群体必须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否则,所谓的传播效果就难以实现;受众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同样的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影响度的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传播者的决策行为。抽象研究法可以从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来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为传播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5科学预见法

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知识。运用科学预见法来研究传播效果,对研究者有很高很具体的要求。第一,研究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发现或创立具有传播学前沿的理论性问题和新理论。第二,占有翔实的材料,并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是非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在正确认识现有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传播效果作出科学的预见,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类传播活动的方向。

5结论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2

1典范的概念及其变迁

典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面,广义指科学社群(ScienceCommunity)里的成员共同享有的信念、价值、世界观、宇宙观等全貌;狭义则是指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时,所采信的主要范例,如公式、公理公设等,都可以作为解谜的工具。在科学典范的革命过程,库恩提出所谓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和非常态科学(ExtraordinaryScience)概念,来阐释科学典范的转变过程。其认为任何一个科学社群在典范的导引之下,能建构出一个常态科学。而任何一个常态科学也无法解答每一个科学社群所关心的问题或谜题,此时就面临异常现象,当常态科学所无法解谜的异常现象愈多,意味着出现典范混沌的现象,即库恩所说非常态科学出现的时机。假如典范无法解的谜愈来愈多,则混沌现象将会恶化甚至产生危机,终至发生典范革命,这时新的典范将取代旧有的典范,否则此科学社群无法继续进步。根据库恩的说法,必须彻底抛弃旧有典范,否则无法解释旧典范所无法解答的谜。科学典范是如何转折或演变的呢?库恩提出科学的革命观,认为科学的进步并非如过去一般人所想象的渐进或累积,相反的,他认为科学革命才是科学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而革命的历程,就是一个典范全然、取代旧典范的过程。瑞哲(Ritzer,1975)具体指出典范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认为一个典范就是某一个科学领域对它所要研究的主题的核心所在,用来界定这个学科该研究什么?该问什么问题?该怎么问?该如何解释找到的答案?所以说典范是各学界中最具根本的、广泛的共识,它界定了各学界的理论、方法、研究工具和范例,甚至学术结构和学术信仰。

2大众传播理论与信息科技典范移转

认知的兴趣是决定典范谁属的重要基准。Burrel&Morgan(1979)则逐一整理诸多社会学理论和各个不同派别,提出社会本质和社会科学本质的架构,结构社会学派的四个类型是激进的人文主义、激进的结构主义(RadicalStructuralism)、解释性研究及功能主义等四个理论典范。Rosengren(1983)认为有关传播学界典范的争议问题,可从知识性的争议、政治上的争议、国际性的争议等三方面区分。而有关传播典范的争议,1985年全球传播年会(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即以终结争论,以典范的对话为主题,邀知名传播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评论。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的发展,迩来即有不同分类方法,有按各种理论出现早晚区分;有依拉斯威尔(Lasswell)所创见的传播模式中单元区分;有依美国学派或欧陆学派区分,但不论何种区分均无法掌握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轨迹;其建议以掌握主导传播研究的理论起源、传承、发展、及转折的整个脉络。故以典范作为思考架构,参酌大众传播理论的源起及重要转折,作为主要分界。Severin&Tankard则以主流的传播效果研究作为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分水岭,将传播效果分为媒介效果万能论、媒介效果有限论、中度效果模式、大效果模式。而对于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移转和新科技发展间的关系,McLuhan曾提出四阶段论,将人类传播历史分为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McLaughin&Antonoff(1986)则将信息传播事业按照服务性和产品内容探讨传播科技的转变对整个传播生态的影响。述学者论点,传播理论的典范移转与信息科技典范发展息息相关,而新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传统传播方式。

3网络传播的产生及影响

3.1网络传播中新传播方式的产生

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驱使研究者建构一个超越特定媒体或科技的传播理论。社会学家曾针对为何新媒介较历史上任何早期社会的传播过程都有效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整理出新传播方式的四个因素:一是表达性;二是记录永久性;三是迅速性;四是分布性。新的大众媒介由于其在社会中广泛被接受与使用,使得这些媒介不仅影响社会互动也影响个人心理观念的形成。传播科技发展的结果之一是,人们不再认为电视是一个统一或磐石般的体系,传送着同质的讯息给受众。这种科技发展的结果对以往假定媒体具有单一效果或统一信息的传播理论有所冲击。McQuail(2000)认为信息与传播技术最根本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数字化;透过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文本能够缩减成二进制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这对媒介机构所造成的潜在影响最广泛,并为人们所注意的就是所有既存媒介在组织、分配、接收与管理形式上的整合。网路传播所探讨的主体,既着重非多媒体、非超链接的网络传播形式,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新闻组、泥巴(Multi-UserDungeon,MUD)、电子会议、ICQ等,亦含多媒体传播与纯人机的传播,如搜寻数据、电子报、(非)同步远距教学、游戏等。若以Lasswell模式来比较传统传播理论与网络传播内涵的差异,可知网络社会中的网络传播,是以网络为中介和桥梁,网络成为未来传播的重心,而且不再有传统所谓传播者和接受者(或传播者与阅听人)的区别,所有沟通者都是网络用户。

3.2网络传播的特色与冲击

因特网提供的即时反应的双向功能,是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之一。电子化媒介的功能在于,一是储存信息,二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其对社会与人类的塑造为视、听系统的整合,全球村的形成,空间取向和时间取向的整合,重新部落化与个体创造性问题。

4网络传播对传媒媒介的冲击

因特网的特色在于无线传播信道、小区营造、电子商务,以及模糊信息提供者与消费者的高度互动特质。Poster(1998)则指出因特网与广播、电影、电视及印刷媒体的差异,其认为网际网络结合了广播、电影和电视,并且透过推播的技术来传达,使多对多的交谈成为可能,使文化事项同步接受、交流与再分配成为可能,使传播行为脱离国家的疆界,脱离现代性的领域化间关系,提供实时性的全球接触,将现代/晚现代的主体置入网络性的器械中。Postmes等(1998)将计算机描述成一种特别的非专一性(UniquelyUndedicated)的传播技术。Livingstone等(2011)亦提出:因特网所带来的新气象,可能结合了互动性以及那些对大众媒介来说属于创新性的特征:无限范围的内容、接触的阅听人幅度及全球性的传播本质。网络媒体具有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七大特性:互动性、个人性、立即性、全球性、多媒体、超链接与数据搜寻。谢清佳等(2000)从科技方面看,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两项前所未有的特性:可连接性、可达性。可连接性代着表它能够连接到任何想使用网络资源的人,在网络上分享信息或从事活动。可达性代表着它不受任何地域上的限制,可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不需花费昂贵的代价。从社会角度来看,因特网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社会形态,其中以日常生活模式与商业行为模式最为显著。苏席仪(2000)从网络上商品信息中归纳了其科技特性:信息量、时间性、空间性、多媒体、互动性、个人化与隐私性。许嘉惠(2001)指出网络包含了4种重要特性:开放性的全球联机、高速通讯能力、多媒体的传输能力及丰富的网络资源。

5结语

Bell(1973)比较工业后社会(Post-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前社会(Pre-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社会的特质,就指出后工业社会的重心不再是原料或能量,而是信息;更重要的是,后工业社会的竞争不再是原料或能源,而是知识与创新。因此把因特网可能构建的虚拟现象抽离出来,对传播研究及传播理论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新媒体正促进人类进入智能型社会。从本文分析可知,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的最大差异在于虚拟、互动、创意、快速的产生。随着科技进步,无线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届时立即性的讯息获得、反应,个人化的服务将应运而生。人们无法预测网络传播是否完全取代传统传播方式,但可预测其必对传统传播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网络传播类型众多,但因科技发展限制,利用因特网作为传播工具,在现阶段亦隐含传播瓶颈,其可利用网络特性而发挥到极至,亦会冲击传统传播产业。因特网特性使网络传播有别于传统传播,网络传播可发挥网络特性,对传统传播方式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结构性改变。一是社会结构层面,从文献得知,人们因网络传播兴起而排挤其他传播工具的使用时间。随着应用程度的普及,原有实体的建构逐渐消失,人际沟通方式改变,新的族群形成,法律修订永远跟不上科技的改变,新的社会问题衍生。二是内容结构层面,网络内容多元化、回复快速容易,具高度实时性,提供个性化服务。从消费、商务、工作到学习,无时无刻的信息获得,衍生不同于实体的商品。而消费通路的变化,导致不同经营模式的产生。三是传播经营层面,因特网突破时空限制,具有连锁性放大作用,新业者不再受频道限制。四是技术层面,具多媒体、失真与干扰小、超链结、数据搜寻、处理能量大等优势。五是阅听人层面,阅听人不必于固定时间守着媒介,反而因数据库的设计,可享受非定时、可重复的信息接收。六是现有科技环境下利用因特网传播隐含传播瓶颈:首先,网络技术成熟问题:在固网、带宽问题解决之前,需要考虑到网络宽带及传输的顺畅问题,在制作网络广播节目时,将声音加以压缩,会造成音质失真,形成经营瓶颈。其次,传输中断问题:网络广播的有线或无线接收,均依附于因特网,受到频宽的限制,网络上人数增加,网络拥堵问题立即出现。第三,收听习惯问题:一般的上网族已经习惯上网进行纯图文的阅读,网友是否能改变上网习惯,接受网络广播,还需时间上的等待。第四,网络盈利问题:网站何其多,虽然进入门坎低,然在众多网站中,如何让网友认知网络世界中所存在的网站,进而由人潮引进钱潮,是任一网站要努力之处。第五,知识产权问题:网络上立法尚未完备,对于音乐、图文、影片等在网络上进行广播,将出现知识产权问题。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3

虽然科技传播概念的使用还没有达成一致,在国内有“科技传播”、“科学交流”、“信息传播”、“技术传播”,英文中有“Scientific and Teclinical Communication”,有“Science Communication”,有“scientific Communicatmn”,还有“Technical Communication”,但对科技信息、科技交流、科技传播、网络传播等的研究却十分活跃。

1.科技传播

J.D.贝尔纳(J.D.Bernard)是最早注意到科技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之一,他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用一章(第十一章)专门讨论科技传播。贝尔纳认为,“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交流是科学家之间惟一的桥梁”,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除非采取某种措施,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因此“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划分为提供专门资料和提供一般资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科学出版物本身的职能和科学家之间个人联系的其他手段,第二部分涉及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从贝尔纳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科技传播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科学家之间的交流、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这三方面组成了科技传播系统。

W.O.哈格斯特龙(W.O.Hagstrom)将科学传播与科学奖励联系起来,提出了独特的“交换理论”。所谓“交换理论”,即主张科学家为了得到承认而相互交换科学信息。哈格斯特龙在《科学共同体》一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在他看来,科学家向科学共同体贡献心智是作为礼物,以换取得到承认作为回报。“在科学中,提交的手稿被科学期刊接受就确立了赠礼者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确实,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只能靠这样的礼物馈赠而得到——而且这还确保了他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声望。……科学的组织结构包含着以社会承认对信息的一种交换。”哈格斯特龙的贡献在于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科学传播的动因。

D.克兰(D.Crane)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是专门讨论科学交流问题的著作,她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对乡村社会学和数学领域的研究,综合评述了自己对科学交流方面的研究,对科学创新的扩散、科学交流与影响的本质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克兰的研究无疑对科学交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翟杰全在《论科技传播》中将“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认为科技传播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拥有者传递给接受者,使接受者了解、学习和分享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基本功能是把科学家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吴国盛在《科学走向传播》中指出,“传播”首先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观念。“科学传播”就是把“传播”的理念引入对“科学”的理解之中,用“传播”的态度看待科学、对待科学。科学的“传播”化,表明“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现代观念已经或正在进入科学事业中,进入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中。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2.科技传播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对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1974年Meadow发表的《Communication in Science》一书。Meadow指出,人们试图通过建立信息传播的模型,用行为科学理论来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的重点是学者为什么和怎样进行学术研究,他们是如何互相交流的,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发表研究成果和其他信息,出版发行机构和图书馆在学术信息传播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等。张勇的《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从信息的作用、信息化、信息网、信息技术以及科技文献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中介)传播、网络和网络化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和现实状况入手,研究了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科技信息传播的三种模式与应用途径。本人的《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一文把知识创新看作是创新信息的运动过程,认为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创新信息与人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的过程,知识创新只有基于创新者的信息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创新中信息运动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邹志仁的《情报交流模式新探》提出应当依据信息交流的主体及其关系来建立信息交流的模式,并根据“终结元”介入程度将交流分为直接交流、准中介交流和中介交流。信息栈是严怡民在《现代情报学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信息从生产者向使用者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并且是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王琳认为栈理论和“中介元交流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者的模式标准都是建立在对信息交流主体及其关系的客观反映基础之上的。但与中介元相比,使用“信息栈”的概念术语除了表明其传递的中介作用外,可以更加突出和强调它的吸收和利用信息并使之增值或衰减的功能,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实质。

3.信息网络化与科技传播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网络传播正在改变着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模式。Michael Nentwieh在《网络科学:信息传播技术改变学术交流模式》一文中,就信息传播技术(ICT)如何通过改变学术交流模式而改变科学研究的模式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模型:ICT是个独立的变量,另有一系列相关变量,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新的体系,即网络科学(Cyberscience)。Rice在《网络分析和网络传播系统》一文中对CMC系统(电脑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指出,网络已日益重要,而CMC系统的采纳和运用又是重中之重。CMC系统通过电脑和电信网络的联合作用来促进大量联网使用者之间的创造、处理、存储、修复、信息交换等各方面的能力。Leah A.Lievrouw和Kathleen Carley在《在“telesclence”时代科学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中研究了在计算机、电话、传真机以及其他电信设备的工作环境下,科学家们是如何采用一种新的方式——“telesclence”来进行研

究的。文章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刊物文章或者有组织的科学会议的数量不再增加,取而代之的是新电子基础设施上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Leah A.Lievrouw在《传播、意象和科学知识:一个概念框架和个案研究》一文中指出,科学家交流行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他们交流渠道、风格与信息、网络的复杂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Roosendaal H.E,Geurts P.A.T.M,Vall der Vet P.E.等在《科学传播的发展:关于资源链的思考》中分析了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并指出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是与科学研究和教育相伴随而变化发展的。燕今伟的《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从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人手,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最后分析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岳泉等的《网络信息传播透析》指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郝金星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初探》中研究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文章通过研究网络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型。

信息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益,使得科学家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Walsh和Maloney探讨了网络对科学研究的合作结构和合作生产力的影响。他们认为,科学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多,网络技术更能促进科学的团队合作。互联网技术可能改变科学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合作生产力。Walsh和Bayma在《虚拟大学:电脑网络信息传播(CMC)和科学研究工作》和《电脑网络和科研工作》中对电脑网络信息传播可能给科学研究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他们通过对四个领域科学家的访问,讨论在科研组织中网络传播的影响,认为网络传播能够催生新的合作机制,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科学工作必需的一部分。他们发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使用网络的频度不一样,这是由于不同领域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工作组织造成的。Stephanie Teasley和Steven Wolinsky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传播:远距离的科学合作》,论述了网络是如何支持远距离的科学合作的。网络通过快速的信息传播、协调大量复杂的实时关系,增强科学研究间的协作。特别是联合实验室——“无高墙的实验室”:高性能的网络结构连接政府、企业和院校,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正是这一整体支持着远距离的科学合作。Kouzes、Myers和Wulf在《联合实验室:在网络上进行科学研究》中指出,现代许多复杂的科研成果都是多个研究机构合作的结晶,基于计算机的合作被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科技传播的理论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传播学确立数十年来,传播模式创立了数十种,数量之多表示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的兴旺和人们对其的重视。

1.拉斯韦尔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D.拉斯韦尔(H.D.Lasswell)。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被称为“拉斯韦尔公式”,也称“五W模式”。

这一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但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有能揭示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2.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C.E.Shannon)和韦弗提出了有关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式,该模式是从通讯工程的技术设施中抽象出来的,它将通讯原理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从而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模式虽然提出了“噪音”的概念,但仍是单向、线性的模式。为弥补和发展申农—韦弗模式的不足,M.德福勒(M.DeFleur)提出德福勒模式。德福勒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是如何获得反馈的,而反馈则使信源有可能使自己的传播方式更有效地适应信宿。

3.马莱兹克模式

G.马莱兹克(G.Maletzke)1963年提出了关于信息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在该模式中,他把信息传播放在一个受到各种社会力量、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中进行考察。传者和受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着互动、双向的信息传播,整个传播过程是在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完成的,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系统。

4.米哈依洛夫模式

米哈依洛夫(A.L.Mikhailov)将科学情报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分解为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提出了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他认为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交流是正式过程,情报的使用者与创造者之间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交流是非正式的。这一模式的提出,可以说开创了情报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情报交流模式。该模式简单明了,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缺陷在于它只是对情报交流的一个粗略描述,作为情报交流系统基本要素之一的“情报”并未在模式中得到反映,而且模式也没有考虑到环境对情报交流过程的影响。

5.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

Hurd研究了新技术背景下科学交流的新变化,提出了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该模式立足于网络媒介,颠覆了基于纸质载体的信息交流模式。Hurd认为,无形学院仍将存在,网络工作站增进了成员之间的联系,成员们依靠网络保持联系,学术信息、原始数据被保存在服务器上供他人使用,网络提供相关研究信息和预印本文献。

三、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为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在考察分析比较前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知识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可以看作是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每一个完整的阶梯都可以分为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而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在信息运动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中,平缓面进行的是“问题”指引下的信息集聚活动。这个界面具有很强的信息加工处理功能,不仅吸取外部信息,而且也发送信息。信息集聚是对知识创新中的信息加以选择和协调,分析和综合,就如同潜能处于高度积蓄状态,稍有机会就能成为契机。转折点的关键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这一介入使得信息集聚爆

发出巨大威力。创新者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某一信息的刺激,使之豁然开朗,产生飞跃。转折点可以说是创新成功的瞬间。倾斜面形象地反映出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而导致创新的产生,表达了科学认识中的“顿悟”对知识创新的强有力推动。此时,知识创新中的关节点已经突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信息从模糊到清晰、从零散到系统、从潜在到显现,并在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运动,急剧上升,从而进入知识创新的高潮。

在知识创新的阶梯攀登过程中,信息运动曲折上升,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息运动的积极主动性。引入信息传播流,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信息运动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着创新的全过程。信息运动,特别是与外来信息的交流不仅表现在平缓面的信息集聚活动和各界面、阶梯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更突出地表现在转折点启发性信息的介入。

第二,把握了创新的发展趋势。知识创新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有停滞,甚至倒退的时候,信息运动也常常可能出现阻滞。但对于有毅力的知识创新者来说,这种停滞是暂时的,随着信息传播的发展,特别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知识创新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状况,信息运动的总趋势也是上升的、前进的。

第三,突出了创新者的信息能力。如图7所示,增加信息流宽度,缩短每一阶梯所用的时间,就意味着增强知识创新的时效性。要达到这一点,要求知识创新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能力,即拥有很强的信息意识,从而能敏感地捕捉各种信息,特别是启发性信息,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处理信息,另辟蹊径利用信息等,这样,信息传播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4

一、科学松鼠会:让科学流行起来

科学松鼠会官方网站于2008年4月上线,以群体博客的形式各类科普短文。网站上线短短半年时间里,总访问量就超过了200万。科学松鼠会的运作模式是嵌套式与联通式的结合,集媒体、书籍出版、线下活动为一体,微博传播作为整个传播链条中的一环而存在。微博平台的设置是辅助了科学松鼠会的科技传播,充当了科普团队动向的平台、科学知识的讨论平台、科学活动的宣传平台以及科学传播创新的实践平台。

2013年5月19日,百度应用中上架了科学松鼠会的Android应用程序,科学松鼠会APP是松鼠会网站的非官方应用程序,免费且没有内置广告。APP中适时更新的内容和微博内容实现了交互补充,佐证了媒介多通道的架构要求,力图在内容共享互补的基础上,带来受众的多重体验。

二、科学松鼠会微博的传播路径:多级裂变式传播

微博进入科技传播领域,打破了以往科技传播的单向模式。传统的科技传播是以政府、官方机构或科技类媒体为主导,借助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让用户普及科技知识的过程,是中心广场式的两级传播,受众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介计划传播的信息。而以微博为载体的科技传播,传者与受者处于同一平台,二者可以频繁互动,相互影响,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多级裂变传播模式。借助于微博的多级传播优势,科技传播的信息可以不断扩大信息量,一条信息发出之后,通过粉丝转发,再通过粉丝的粉丝转发,可以增加评论,并且补充新的相关资料,信息量增长。在不断转发的过程中,受众人数也不断扩大。就传播信息量和受众规模来看,相比于传统的科技传播,微博科技传播的效果更胜一筹。科学松鼠会微博是微博科技传播的典型案例,在信息源及传播路径上,相比于传统科技传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1、信息源

科学松鼠会微博依托于科学松鼠会官方网站,是官网的二级传播渠道,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接近93%的微博内容源于官方网站的主题文章,在微博上以文章摘要或文章引入语加官网文章超链接的形式呈现,粉丝阅读微博信息,了解文章概要,然后点击链接进入官网详细阅读。据笔者统计,科学松鼠会官方网站的科普类文章基本都以类似形式在新浪微博。

此外,科学松鼠会所关注的380位微博用户的微博信息以及其微博粉丝的@求证的内容也是科学松鼠会的重要信息源。科学松鼠会关注了380个微博,主要分为媒体官方微博、政府部门微博、高校教授学者、公益组织、影视明星、媒体记者以及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在这380个微博中媒体官方微博、高校教授学者以及媒体记者所占比重最大。这些微博主体在微博上相对活跃,并且对科学类话题感兴趣,它们往往会提供一些独家新闻,比如新浪微博注册名为“烧伤超人阿宝”在2013年5月19日了一条微博宣称胶原蛋白没有美容的功效,短短70字的博文迅速引发微博热议,并在微博上形成正反方两方的大辩论。科学松鼠会第一时间看到该微博,召集食品营养类专家撰写了详细解读胶原蛋白功能及作用原理的文章,并在微博上,得到广泛转发和评论。

微博具有社交媒体的性质,微博用户可以以互粉的形式形成微博交际圈,但是相对于人人网、开心网等一些SNS网站,微博又更具开放性。只要注册新浪微博成功,用户就可以通过搜索,查看自己想看的主页,信息搜索与浏览无门槛。这样的属性使得科学松鼠会微博可以通过搜索热点人物或热点话题的主页,多方了解热点信息,给自己的编辑团队提供素材。

总之,科学松鼠会微博拥有强大且稳定的信息源,这是其维持活力,在微博上吸引粉丝,维持自身传播力,发挥科普作用的基石。

2、初次传播——圈内传播

微博的信息推送以粉丝为前提,只有关注了科学松鼠会的微博,该微博的信息才会自动出现在用户的信息页面,如果不是该微博的粉丝,查看科学松鼠会微博的信息就需要通过

关键词 搜索来完成,浪费时间且不便捷。因此,科学松鼠会微博的初次传播是在其粉丝圈内完成。

粉丝是科学松鼠会微博的忠实受众,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内查看到科学松鼠会微博的更新信息。以科学松鼠会微博2013年8月22日的一条关于“风暴与洪水对你所在区域所造成的惊人改变”的微博为例,笔者统计该微博前后共转发1362次,评论105次,赞85次,传播范围较广。为了了解科学松鼠会微博初次的传播范围,笔者对这条微博进行转发的微博博主进行了调查。

从转发该微博的1362位微博用户中随机抽取200位进行了“是否为科学松鼠会微博粉丝”的调查,通过使用新浪微博自带“微关系”功能,逐个点开它们的主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有78位微博用户是科学松鼠会微博的粉丝,122位微博用户非科学松鼠会粉丝。由此可见,科学松鼠会微博的初次传播范围相对于再次传播的范围小。

对这78位粉丝的主页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这部分用户的微博身份标签以“高校学生”“高校教师”“媒体记者”“媒体”等为主,且微博活跃度较高。而122位非科学松鼠会粉丝的微博用户的身份标签分类众多,博文质量数量参差不齐。由此可见,科学松鼠会微博的忠实粉丝多是文化程度较高,且对科学类信息有需求的群体,粉丝的社会层级覆盖面较狭窄,这也说明了科学松鼠会微博初次传播范围较小,多是圈内人的交流互动。

3、再次传播——圈外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已经不再是单向传播模式,信息传播的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一条信息从最开始发出到抵达最后一个受者,可能会经历无数的把关人。在新兴媒体微博平台上,信息的传播模式是裂变式的,呈发散式的网状结构。

微博的再次传播,以粉丝的转发为动力。科学松鼠会微博博文推送给粉丝,获得粉丝的认同,粉丝转发评论博文,并@自己的好友,形成信息的二次传播。在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传播中,还存在以就某话题相互沟通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循环多次传播。

圈外的传播还包括微博圈子外其他类型媒体对信息的再次传播。当一个话题在微博上转发与评论发酵一定程度,引发了微博舆论场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热点,势必会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传统媒体诸如电视、报纸的介入,话题传播影响进一步扩大。以2013年5月份微博“胶原蛋白”事件为例,科学松鼠会微博“关于胶原蛋白的科与普”博文,引起粉丝的高密度转发与评论,再加上微博场上其他舆论领袖的言论呼应,引发了全民对于胶原蛋白美容功效的质疑。随着微博舆论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加入这个事件的传播,5月25日,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报道首次报道。7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针对胶原蛋白进行了深度报道,揭露胶原蛋白并没有美容功效。劝诫广大消费者谨慎选择美容保健品,事件渐渐冷却。这一事件是微博与传统媒体就同一事件共同发力的典型案例,也说明了科学松鼠会微博具有很强的圈外传播效果。当科学松鼠会微博内容引起了圈内与圈外的共同关注,事件的热度会直线上升,信息的普及程度被放大。

总之,科学松鼠会微博在科学松鼠会科技传播体系中属于一个链接点和端口,基于微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以及受众的广泛性,它往往成为受众了解信息的入口,处于信源的地位。而在科学性事件的传播中,科学松鼠会微博时常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出现,拆穿流传的科学类谎言,与传统媒体一道正视听,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①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教程》[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②刘华杰:《科学传播读本》[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③翟杰全,《科学传播: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开放》[J].《科普研究》,2012(10)

④潘煜,《科学松鼠会的传播特色及其传播效果》[J].《科技传播》,2010(2)

⑤俞陶然,《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效果研究——以科学松鼠会为例》[J].《新闻世界》,2012(7)

⑥朱晓虹,《时尚与草根——论科学松鼠会科普创作特色》[J].《新闻爱好者》,2012(11)

⑦罗红,《让科学的坚果啃起来更容易些——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话语方式探析》[J].《科学与社会》,2012(3)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5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6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7

Abstract

Atpresent,aswavesof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surgeforwardthroughouttheword,mediaanalysisasanimportantcategoryofcommunicationresearchisdemonstratingitssignificance.Worldwide,usesandimpactofthe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havebecomeahottopicfordiscussion,thuspushingforwardresearchinthewholeareaofmediaanalysis,attractingmuchacademicattentiontothearea.InthemainlandofChina,mediaanalysishasalsoreceivedalotofattention.Inrecentyears,scholarsinthemainlandofChinahaveexploredmanyissuesinthearea,resultinginmanypublications.Thispaperattemptstomakeasurveyoftheirresearchachievementsand,onthebasisofthat,analyzethefeaturesoftheseachievements.Owingtothelimitationoftimeandtolimitedmaterialsavailable,thewritercannotpossiblymakeathoroughlycomprehensivestudyofall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Therefore,thewriterchoosestocarryoutthestudymainlythroughacontentanalysisofthearticlespublishedinfour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journalsinthecountryfrom1996to2000,asimilaranalysisofthepaperssubmittedtoseveral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conferencessince1995,andadiscussionoftworecentbooksonmediaanalysis.Asthewriter’sknowledgeofandreadingintheliteratureofthisareaofresearchareverylimited,andthematerialsavailablearealsoverylimited,thispaperisboundtohavesomelimitations.Omissionsmayalsobeunavoidable,butcertainlynotintentional.Thewriteroffersthispaperjustinthehopeofinvitingmorecomprehensivestudiesof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inthemainlandofChina.

KeyWords:mediaanalysis;newinformationtechnology

(正文)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范畴,主要指的是对如下内容的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在西方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讯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诚然,传播学发展史上曾出现一些对传播学界有深远影响的媒介分析成果和理论,如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HaroldInnis)的传媒的时空偏向理论,促使媒介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真正登堂入室的麦克卢汉(MarshallMacLuhan)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传媒理论,等等。但是,比起学者们反复挖掘、成果极为丰富的传媒效果研究或在许多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传播学研究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传媒内容分析来,以媒介技术本身为焦点的媒介分析,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原本算不上是一个显赫的研究范畴。然而,近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社会现实,却使媒介分析的现实意义,清晰地凸现。因而,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

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虽然,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历史尚短,媒介分析领域中尚未出现象麦克卢汉理论式的独树一帜的、闻名遐迩的媒介理论。但是,我国传播学术界的成果发表、学术会议交流等学术活动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文。尤其是随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浪在全世界的高涨,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社会影响等媒介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在我国举行的一些传播学研讨会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不少新闻传播学学术刊物涉及的重要内容。此外,专门涉及媒介分析领域的书籍也已出现。

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输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拟通过如下几步研究,透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新闻记者》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中涉及媒介研究的文章篇数、在刊物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与论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这四家刊物的原因,仅是出于对三种情况的综合考虑:地域分布(这四本刊物,两本在北京出版,两本在上海出版)、兼顾主要面向研究界与主要面向业界的刊物、可行性因素(主要是指刊物对笔者而言的易获得性)。笔者丝毫无不重视其它新闻传播学刊物之意。

■通过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进行这种梳理。这里笔者只可能把范围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几次学术会议,不敢妄求全面包括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所有学术会议。

■通过对《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明安香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两本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探讨我国传播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研究在专著这一层面的成果。笔者坦承,由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而研究只能建立在对资料文献的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局限性在所难免,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一、概况透视

透过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近年来的学术刊物的内容、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交流以及书籍的出版,我们可以领略学术界的研究动向。

I.1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往往是人们观察学术界最新动态的一道窗口,因此,笔者希望先以分析若干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刊物为切入口(按季刊、双月刊、月刊排列),进入对于近期我国学术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

《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年份*总篇数⑴*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⑵

1996年502;4%

1997年467;15.22%

1998年498;16.33%

1999年508;16%

2000年5114;27.45%

总计:246共计:39;15.85%

《新闻大学》(季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1045;4.81%

1997年1175;4.27%

1998年1174;3.42%

1999年1088;7.41%

2000年11913;10.92

总计:565共计:35;平均比例:5.88%

《国际新闻界》(双月刊;1998年度第5-6期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11419;16.67%

1997年1119;8.11%

1998年9913;13.13%

1999年10321;20.39%

2000年9726;26.80%

总计:524共计:88;平均比例:16.79%

《新闻记者》(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2986;2.01%

1997年3427;2.05%

1998年3397;2.06%

1999年37419;5.08%

2000年42731;7.26%

总计:1780共计:70;3.93%

以数据点折线表示,媒介分析文章在这些刊物中所占百分比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下几点:

1.这四种刊物在最近几年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常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2.在四种刊物中,《国际新闻界》发表媒介分析文章最多,不但按篇数计算数目最大,而且在总篇数中所占百分比也最大。

3.四种刊物中,《新闻记者》刊登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最小,但1999年起该刊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篇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

4.1996年-1998年期间,《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

以上几点中的第一点显示了媒介分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刊物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它和《国际新闻界》的宗旨目标及特点有关。这一刊物以“透视环球传媒,追索今昔流变,拓展研究视域,提升学术品位”为其宗旨目标,具有重视国际传媒业最新动态、重视介绍国外情况的特点。自美国以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标以来,信息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迅速投入应用、因特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全世界范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猛烈、传统的传媒业正面对一场新的社会传播事业结构调整──这一切已成为国际传媒业近年来的新动态。而美国和一些其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使介绍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介绍这些国家传媒业近况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些显然都促使《国际新闻界》较其它刊物更多地刊登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文章。此外,自1997年以来,《国际新闻界》每年都有一期或若干期有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栏目,集中刊登有关文章。1997年第四期中有“最新传播技术手段研究专辑”栏目,下有5篇文章,按我们本文中所下的定义都属于媒介分析文章;1998年第四期中有“新媒体研究专辑”栏目,收有6篇文章,均属媒介分析文章;1999年第三期中有“网络传播研究专辑”栏目,收有5篇关于最新传媒──网络的文章;第四、五、六期均设有“网络传播”栏目。2000年第一、五、六期均有“网络时代”栏目。设有这样集中刊登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文章的专栏,显然也有利于该刊较多地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关于上述第三点,《新闻记者》上的文章体裁不一、且以短文居多大约与此不无关系。作为一家面向业界的刊物,相对而言,它所刊登的理论性、学理性探索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中所占比重是有限的;它重视传媒业界同仁间的体会交流等,大量的文章涉及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方面的体会。当然,随着电脑、网络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日益渗透,随着我国新闻传媒业技术手段更新的过程的进展,我国新闻工作者将会在其传播实践中对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其影响等,体会日深。在被称为我国“传媒上网热之年”的1998年过后的1999、2000年,《新闻记者》上刊登的媒介分析文章明显增多,正可说明这一点。

在这四家刊物中,《新闻与传播研究》可说理论色彩最浓。1996年—1998年期间这家刊物所登载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而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探讨传播技术手段、传媒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媒介分析研究,正越来越受到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界的关注。

I.2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也是观察学术界动态的一道窗户。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1995年“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以来,探讨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等的媒介分析文章,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会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显示,“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研究”系当时对论文分门别类时的一个类别。但是,当时这一类别下的论文篇数尚不多,仅有两篇,题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和“试论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十字路口的选择”。(论文集总共收入论文59篇。)1996年,当暨南大学新闻系为庆祝成立50周年而举办“面向21世纪的新闻与传播”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香港和内地3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介的学者会聚羊城各抒己见时,会上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中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5篇。这5篇论文绝大部分研究信息高速公路,研究正在迅速崛起的因特网(当时称“国际互联网”)。1997年,“全国第五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杭州大学召开,60余名学者以“传播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论文宣讲与讨论。会议收到的46篇论文中有5篇论文属于讨论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媒介分析文章”。信息高速公路、电脑互联网络与大众传播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了台上台下的热门话题,不但在会场上引发学者们的热烈发言,而且在会场外的个人交谈中也引发种种议论。会议结束后,有关论文很快被《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学争鸣与探索》等刊物登载。

1999年10月至11月,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接连举行了三次较大型的学术会议。10月下旬,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99传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30多位中外学者在会上所宣读的论文中,探讨信息传播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的媒介分析论文有5篇,以研究因特网为主。10月底至11月初,在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40余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10多篇。紧接着,12月7日至9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上发表的50余篇论文中,有10来篇属本文所说的“媒介分析文章”。

2000年10月20日—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近70篇论文中,可归类于“媒介分析”的文章达16篇,占总数的23.19%。2000年12月13—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技传播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即是网络传播。

从这几次会议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围绕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传媒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而言魅力有增无减,在1999年以来的五次学术会议上,媒介分析文章尤其成了会议内容的一个重头。这一点,同笔者梳理有关学术刊物近年来的文章内容所发现的情况,是吻合的、一致的。

I.3书籍

1998年4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撰写的《传播科技纵横》。此书分十五章,阐述了传播科技发展进程中各项重大进步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这十五章是:“古代信息载体与传播手段”,“近代印刷术的诞生与发展”,“摄影术、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近代通信手段的重大发明与发展”,“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当代印刷术和出版业”,“当代广播电视新技术”,“当代计算机业与通信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交流”,“因特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当代多种媒介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传播技术在当代新闻传媒中的地位”,“传播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传播新技术的管理”和“信息高速公路展望”。书中追踪最新信息传播科技及其应用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宽广的社会影响的,占10章之多;这10章中,尤以探索计算机业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业及其正、否两方面的社会影响的部分占了重头:作者以整整八章的篇幅,对此进行了阐述。鉴于对建立在以往的传播科技的物质基础上以往的传播方式,学术界早已有过许多论述,达成许多一致的认识,作者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对信息传播科技的最新进展、最新发明及其对于传媒业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方面的影响上,这种选择显然使《传播科技纵横》得以涉及开拓空间较大的课题。书中不但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系列最新传播科技手段作了描述,而且涉及了一系列围绕传播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大课题的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传播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管理,传播科技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及国家的信息传播政策,等。

以传播科技的发展的利和弊为例,该书在对卫星直播电视的探讨中,既谈到卫星直播电视的利──对于扩大电视的覆盖面、扩大电视传播的范围、促进国际电视传播中的作用,又探讨了卫星直播电视的弊──对卫星的轨道资源的国际争夺和电波越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冲突问题。作者指出,“正因为通信卫星具有打破以往电视传送所受到的时空限制的能力,因此不仅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发射电视直播卫星,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购买或租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利益与国际政治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争论。一项是技术问题,即卫星轨道问题,因为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得到认可,而目前世界各国对卫星轨道位置争夺激烈;另一项是社会问题,即电波越境带来的影响。

电视直播卫星所带来的电波越境,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但使用不当或别有用心,也会造成国家间的不和甚至相互憎恨,破坏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氛围。……在DBS电波越境的争论中,西方发达国家持‘信息自由论’的立场,要求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承认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而反对的国家则持‘信息论’的立场,要求在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总格局内制订出具体的规则,并强调应事先取得他国的同意。……

80年代,美国国际电视进入西欧,为已经风靡西欧市场的美国影视片推波助澜时,欧洲传播界也纷纷指责美国为‘文化帝国主义’,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民族文化,许多国家对电视台(尤其是对有线电视网)播放外国节目的比重作了限制。当国际电视的浪潮推进到亚洲地区以后,这种矛盾就更为尖锐。对于卫星电视来说,进行有效的国际管理确实困难重重,……”⑶

该书在有关因特网的章节中也讨论到了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在简述因特网的特点和功能,各国对因特网的应用在促进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效能后,该书即谈及因特网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黑客”猖狂入侵重要的网站网点,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虚假信息虚假新闻流传,色情内容泛滥于电脑空间,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

再以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为例。《传播科技纵横》谈到了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构成冲击,但以更多的篇幅,探讨后者如何能“借着因特网之势另有一番风光。”⑷因为,因特网上信息流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人们在网上广泛浏览之后,更愿意访问每日能提供客观、真实信息来源的节点,而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已建立权威地位的著名新闻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就是说,现有新闻传媒上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必须看到,现有新闻传媒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特网并非可以完全包容和替代。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刷报刊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不可能完全被网上电子报刊所代替。”⑸尽管如此,该书作者强调指出,传播科技的新发展必然导致新老传媒间的激烈竞争,作为新一代媒体的因特网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它与传统的大众传媒间在传媒市场上对受众的争夺。“各类媒介均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影响力的大小,此消彼长,则是不言而喻的。”⑹而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还在改变以往各种传媒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情况,竞争之中还出现了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多种多样的媒介在推进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方面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⑺

1999年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先生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该书不但对90年代初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新媒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性的描述,还对学术界和社会上围绕它们的讨论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按自己的框架,综合研究了众说纷纭的概念,论点,预测,通过系统的分析,将有关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⑻此外,该书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建议。该书聚焦于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分十一章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印刷媒介: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当代多种传播媒介的互相竞争与融合”,“新兴电子传播媒介”,“‘第四大众传媒’的崛起: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政治、法律”,“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文化”,“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和“赢得进入信息社会的‘护照’”。按照该书主编、课题组负责人明安香研究员的归纳,该书是从五个方面,对研究重点展开探讨的,即:

■“从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最新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崭新高度和视野,重新回顾和探讨了人类信息传播”。

■“宏观地探讨和展望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所处的空前重要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对书中重点探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新技术’作出界定,并回顾和概括当前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发展的主要种类、特征及其现状”。

■“简要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便以此为背景更好地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探讨和预测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将会给传播的大众传播在一系列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根本变革;并对于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众传媒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及理论研究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⑼

[page_break]

书中对媒介发展进程的总结、归纳式研究,对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传播高新技术同大众传播的关系的分析,对世纪之交我国在信息高新技术、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都反映出课题组对有关问题的深思,并有助于启发人们探索思考。例如,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首先以历史的视角,概括性地分析了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法则,再分媒介形式,新闻采访、写作报道和编辑方式,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的大众传播中的根本性转变。作者对于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老传媒遵循的法则,表达了深具概括性的观点,即:旧媒介在同新兴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纵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遵循生存第一法则,千方百计谋求生存下去,而为了生存下去,旧媒介又会遵循变革求存的法则,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新媒介要在原有的媒介世界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就得遵循优胜法则,即在方便、兼容、简便、可靠、可见、价格适宜等一系列方面显示出其超越旧媒介的优胜性,并遵循经过一个(一代人时间的)过程的“一代人法则”;旧媒介和新媒介在激烈竞争中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遵循长期共存法则。⑽

书中对新闻与传播理论体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探索,也颇具特色。该书建议“重新构建新闻与大众传播的理论体系”,并认为这就是要建立“网络传播学”这样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理论体系而又根据崭新的网络化传播环境形成全新的特色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书中探索性地提出,根据目前的情况,“网络传播学”至少应涵盖这样几类内容:网络传播环境学、网络传播生态学、网络传播采访学、网络传播媒介学、网络报道学、网络公众学、网络调查学、网络传播法规学和网络传播伦理学。⑾

与论文相比,书籍由于篇幅大得多,论述问题可以在全面、系统、深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内容覆盖面当然也可大大超过论文。如果说近年来我国学术刊物上的媒介分析论文各自探讨了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或有关理论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的话,那么《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则对以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新媒介概括性地进行探讨,并对传播科技发展与变化加以总体研究,还对围绕科技、传媒、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

目前,随着网络运用的逐步推广,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已开始被推上网:1999年下半年,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新闻学评论》已在网上出现,这是一家没有印刷版的网络刊物,而且是专门有关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网络刊物。有关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的研究是该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刊的栏目之一“个人频道”下的“大洪视点”,集中刊载了闵大洪先生有关网络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的一系列论文。2000年5月28日,上海14家主要新闻传媒机构联手创办的东方网正式开通,“网络媒体研究”成为这一网站上的专题栏目之一。由于《中国新闻学评论》在网上推出和“网络媒体研究”在东方网上出现时间还不长,目前笔者尚无法对此作更多的讨论,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上述讨论到的都属于我国学术界在媒介分析领域、尤其是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研究领域的成果发表。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一领域的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据有关论文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当前的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极为重视,“1996年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课题,如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2000年设立项目《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⑿有关成果发表和正在进行的有关项目,显示出我国传播学界围绕着与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关的许多问题,已进行并在继续进行许多探索。

二、特点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说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传播新技术及其特点、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领域的研究,已产生了以论文为主兼有书籍的成果。这一部分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成果的特点。

II.1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

介绍、描述性内容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我们此处称为“媒介分析”的领域的成果中占重要位置,这可说是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特点之一。如果略加细分,不难发现,本文第一部分中谈到的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的媒介分析文章中,大量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或介绍性的,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刊登的“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与思考”,“中文报通过因特网走向世界”,等,《新闻大学》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等,《国际新闻界》刊登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新闻战”,“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西方通讯社是如何在哥伦比亚工作的”,“数字时代的BBC”“美国记者如何利用E-mail”,等,《新闻记者》刊登的“一份跨国界的免费出版物──兼谈电子网络”,“网络上办影展光盘上存照片”,“新闻传媒网络化发展新趋势”,“记者要学会数字化生存”,“美国《时代周刊》见闻”,等,“全国第六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的“因特网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及趋势”,“从新闻提供者到公共论坛:《人民日报网络版》个案分析”,等等,可说都属于此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一般以小见大,往往从某些具体实例入手对最新传播技术渗透到传媒业工作和人们社会生活的现状作描述、介绍,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刊登的“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作者:闵大洪)一文,对亚太地区三家大型日报——日本的《朝日新闻》、台湾省的《中国时报》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的概况进行了介绍,提供了诸如访问人次、电子版网页编排、内容、电子版上的广告等资料信息,由此切入到电子报纸的发展这一课题,探讨了电子报纸发展的技术基础──因特网,以及与电子报纸的特点有关的电子报纸发展的动因。

又如,《新闻大学》1998年冬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作者:陈思劼)一文,主要是对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网页的一些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作介绍,并对这些网页进行比较,介绍的信息包括这些网页的主页网址、上网日期、网页数、容量及主要栏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广电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关系问题略加探讨,但从全文来看,这一探讨部分所占篇幅颇小。又如,《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三期刊载的“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作者:杜跃进)一文,是透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一家小报《圣何塞信使新闻报》创办的(与“美国在线”AmericaOnline联网的)电脑联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使中心”的实例,透过这一“信使中心”提供的电子报纸、通讯服务等网上服务的情况,来以小见大──观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并进而讨论美国新闻业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采用对美国新闻业的传播方式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文中谈到了反映这种影响的四个方面:新闻媒体物质形式的演变,新闻内容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对受众的影响。但介绍性内容不但所占篇幅较大,而且还贯穿于讨论分析之中。《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二期登载的“数字化时代的BBC”(作者:彭兰)一文,描述了BBC近年来的沿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向前迈进的情况,即: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需要,英国广播公司BBC实施自己几次根据形势进行修改、补充的对近期、远期发展规划,采纳数字化技术,退出一系列新广播、电视频道和服务的发展状况。文中具体对BBC的一系列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新服务、新频道作了介绍及特点分析,为读者描述了BBC数字化广播(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的缩写)服务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计划。

再如,《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发表的“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透过两家并非由传统传媒中著名的大型媒介机构创建的传媒网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McGrath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万维网电视”(TVontheWeb)网站──的成功实例,探讨办出特色在传媒网站获得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中对这两家传媒网站的网页设计、内容、办网站的方针、策略等,作了介绍分析,以“办出特色”为主题,将这些介绍性信息串在一起,作为讨论这两家传媒网站的成功的一大原因及其启示的基础。⒀

这类文章当然并非遵照同一模式,虽说总体而言都带有这样的特征:以小见大,以介绍实例为主引出或融入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但是,其中有的在介绍和讨论方面都较宽泛,有的则突出重点的色彩较浓。由于偏重情况介绍描述,此类研究往往在理论问题探讨方面就涉入有限,从而出现谈得较宽泛而缺乏细化深入的分析,几笔带过等情况。然而,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自有其作用,对此我们不能忽视。这类研究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用的新近资料,而新近资料的积累,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的有些研究中,作者提供了或由其本人采用调查、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而得的量化的第一手资料,或通过网上研究、图书资料研究等而获得的来自其他学者实证性研究结果的量化的第二手资料。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传统上重思辨、重定性研究而对定量研究重视不够的情况而论,这种量化的资料的提供,可以为学术界进一步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辨式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量化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作为一种手段,对事物(的质)进行精确量化,有利于对事物、对事物的质的系统研究和了解,也有利于使论点的展开、定性的阐述具有扎实的依据从而增添说服力。因此,上述提到的那些研究提供的量化数据的积累,对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而言,就可说另具一层意义了。

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信息传播新技术大量涌现,发展之迅速,真是创历史之最。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媒介分析研究,客观上需要先从介绍、描述与最新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新情况入手。此外,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济实力、科技优势等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走在前面,这些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新经验、它们在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因其参考作用而值得介绍。这也必然使我国传媒研究成果中覆盖这方面的内容,从而增添了介绍、描述性的内容在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中所占的比重。

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文章中似以描述性或介绍性为主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的文章居多,但也有一些文章是讨论分析性的,或以此为主的,如:探讨网络出版物与法律法规的“电子网络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作者:张西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一期。),分析互联网络的“互联网络:一个虚拟的社会”(作者:张锦,《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三、四期。),探讨网络时代媒介把关人角色的变化的“从‘Gatekeeper’到‘Heads-upDisplays’”,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的“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作者:石艳红,《国际传播界》,1999年第三期。),等。此类文章中还有对某一媒介分析理论进行探讨的,如:讨论著名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四期刊登的“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和作为“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之一的“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作为探讨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自然就较为突出分析讨论。

II.2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

从上面梳理到的我国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成果来看,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也是一个特点。笔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在对问题的展开中往往铺开面甚广,以概括性、综合性地阐述为主。例如,“电子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文将传统媒介的新闻出版法规面对网络出版物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归为九点,对建立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上出版中要解决的法律道德问题,分“名誉侵权问题”、“著作权问题”、“保密和泄密问题”、“黄色、凶杀、暴力一类图文音像信息引起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予以展开,逐一讨论。“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一文对于网络媒介为受众成员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所带来的变化之分析讨论,分“网络受众的定义及其图示”、“个体化和主动化的网络受众”、“网络受众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网络受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和“网络受众:为自己把关”五个部分展开,铺开面较广,在论文的篇幅范围中来看,这种处理法带有综合性的色彩。

就书籍来说,上面讨论到的《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中,相比之下,后者对理论探讨更为偏重。因此,笔者此处拟集中考察后者在讨论分析问题中是否也具有重概括性、综合性的特色。笔者感到,此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同样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的特征。这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讨论了诸多问题上。对此,我们在上一部分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次,这表现在此书对其所讨论分析的问题,在展开中似乎也偏重概括周全。试以该书的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为例。这一章概括了“媒介发展的基本法则”、“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新闻采访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报道和编辑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发行和传送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关系的根本变革”和“媒介角色的根本变化”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力求全面概括的展开方式。这七个方面构成了这一章的七个节,而每一节的展开,同样体现了这种偏重概括周全的特色。例如,第二节“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分“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电视:数字式、高清晰度、互动式家庭影院”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三点展开,显然最后部分以“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为名,可以将除了这一节的标题中点到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其他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进去,这看来同该书的讨论注重全面概括有关。在具体到这些小点(目)的阐述中,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仍然可见。即以这一节的第一点“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为例,其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印刷报纸因其特点不会“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的看法及理由,报纸等印刷媒体的变形三部曲──即出现电子翻版、电子变版和多媒体版,以及反映报纸发展另一种趋势的便携式电子报纸及其特点,覆盖面相当广,由此也可见力求概括周全的特色在书中得到了层层体现。

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著述中出现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自有其原因。首先,它同选题有关。我国不少媒介分析文章的题目都较大,题目本身要求覆盖面较广,注重概括性、综合性也就自然而然。其次,我国在传播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早期,围绕媒介的技术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更新同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等而展开的媒介分析研究,当然更是处于早期。对于早期的研究来说,重概括性、综合性正适应学科建设积累的需要。此外,对于书籍而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不少书籍似乎往往兼具专著和教材的特色,而且事实上在使用中也扮演专著与教材的双重角色,对于问题的分析阐述力求概括周全,与教材要全面概括、传授基本知识的客观需要相吻合。对于我国的媒介分析领域而言,这些已有成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术界还需要在媒介分析领域向形成独特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努力。

II.3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

从选题来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具有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的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兴起与特点,因特网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大众传媒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伦理问题,传媒网站建设,卫星电视,网络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网络时代受众角色的变化,新、老传媒的关系,计算机(电脑)辅助新闻学,等等,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一再关注的问题,这些选题,无疑是贴近我国传媒业新发展的现实的,也是追踪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动向的。这一特色,大约同媒介分析这一研究领域本身的性质、特征有关。媒介分析本身,是一种考察传播技术的发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变迁的研究,首重新发展、新变迁往往很自然。当年,媒介分析理论家麦克卢汉正是在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提出其媒介理论,为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用媒介技术史作主线把文明发展史串起来的研究传统作出关键性贡献的。虽然他的著述涉及了媒介技术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但是当时的新兴传媒电视无疑是他的研究突出关注的。关注媒介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向,是媒介分析的需要使然。追踪发展动向除了可以指追踪实践方面的发展动向外,还可以指追踪理论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动向。在后一种意义上,我国的传媒分析研究的选题,总体上来说也是可以说具有追踪发展动向的特色的。当笔者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中经常关注的问题同国际上的一些新闻与传播学学术刊物——如《传播学杂志》(季刊;由美国国际传播学协会主办)、《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季刊;由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主办)、《加拿大传播学杂志》等──中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中的同类研究的关注点相比时,笔者发现,两者相当吻合。即使国际上的这些刊物上的同类研究不少在时间上领先了一步,但是我国的研究并非在时间上远远落在后面。事实上,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少引征了国外学者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有的还参照了网上提供的最新资料,注释中出现有关网站的网址与上网日期,可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展不同,各国传媒采纳高新传播科技的发展情况也不同,各国媒介分析研究的起始时间、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国际学术界所经常关注的问题中也有一些尚未构成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例如,对于电子出版在学术性信息传播(scholarlycommunication)中的应用,对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等,国际上学术界常有论及,但在我国学术界现实的媒介分析研究中,似尚未引起多少注意。关于前一问题,迄今为止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术信息沟通中,最主要的手段仍然是印刷传媒,这大约是影响关于电子出版与学术性信息传播的关系成为关注热点的重要因素。关于后一问题,对于现阶段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离众多的人们感受虚拟社区的存在,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影响到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研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它尚未构成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热门选题,也就很自然。

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但那些围绕传播技术新发展、传媒新发展展开的研究显示出追踪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的特点,而且那些探讨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本已在达到其红极一时的顶峰后长期陷入较少引起注意的寂寞的低谷,但近年来,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又再度受到国际上学术界的关注,重新引起学术界的探讨。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专门关于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的书籍频频出现:1995年,加拿大McGill-Quee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JudithStamps撰写的《改变对现代性的看法: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GlennWillmott所著的《麦克卢汉,或逆向的现代主义》;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PaulBenedetti和NancyDehart合编的《通过反视镜向前:有关麦克卢汉的看法和麦克卢汉提出的看法》,纽约BasicBooks出版社发表了W.TerrenceGordon撰写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进入理解的出口》;1998年,加拿大BlackRoseBooks出版社出版了PaulGrosswiler所著的《方法即讯息:以批判理论重新思考麦克卢汉》……一些广泛阐述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播新动向、社会新变迁等的书籍,也纷纷论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迅速沟通学术新信息为己任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性刊物,也及时反映了学术界对麦氏及其理论的新兴趣。围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998年3月,在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题为“麦克卢汉的遗产”的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各抒己见,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宝贵之处、对其理论的要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进行探讨,尤其是结合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麦氏理论中的“凉”、“热”媒介区分说、按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划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阶段的观点等,进行了新的分析。⒁学术性刊物中,《加拿大传播学杂志》近年来一再刊登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以及这一理论的重要源头──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在该刊1998年第一期和第三期刊登的学术论文中,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几乎占了半数。美国《传播学杂志》1998年也曾刊出题为“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的评论文章,对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出版的专门关于麦克卢汉的书籍,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国际上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新关注,还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的学术沟通中反映出来:因特网上曾出现有关麦克卢汉的网页,如:和。我国学术界在对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这一动向。在我国近年来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提出应重新认识麦克卢汉学说、认识其作用的论文有之,专门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也有之。

从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对我国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恐要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虽然,大多数媒介分析研究的成果中似乎并没有直接引征麦克卢汉的著述,但是,我们从如下事实中,可以看出,麦克卢汉的理论所提供的思路──即从媒介技术的影响的角度考察传播科技与人类文明变迁的关系的思路,却影响着这些研究。这一事实即:这些研究大多数都着重探讨传播新技术对大众传媒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较少换个角度探讨社会的其它方面对传播新技术的应用的影响,如:社会决策对于决定传播新技术的命运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于传播新技术的采纳过程的制约等。

结论

中国大陆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等活动表明,在媒介分析方面,中国大陆学术界远非一片空白。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起步,并且还将继续研究。我们已经开始讨论许多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本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努力,日积月累,我们终将取得日渐成熟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过高估计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虽然,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大量研究以介绍、描述性内容为主也好,分析讨论偏重综合性、概括性也好,都自有其原因,我们对此可以用“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概括;而且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指出过,在现阶段而言,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讨论分析中突出综合性、概括性对学科建设的积累,也有很大贡献。但是,一切存在的,又并非“都是合理的”:事出有因的状况,并不总是等于理想的状况;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也应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面向未来,追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应追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在扎扎实实的资料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注:

⑴*笔者在统计篇数中没有把报道式消息、文摘、书讯等包括进去。

⑵*在本文中,“媒介分析文章”指的是:总体来看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文章。

⑶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32页。

⑷出处同上,第194页。

⑸出处同上,第194-195页。

⑹出处同上,第230页。

⑺出处同上,第233页。

⑻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出版推荐意见书之二”。

⑼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⑽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4页。

⑾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290页。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8

科技传播(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是指科技知识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共享的过程。它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生产者、拥有者输送到社会以便供其他人学习和应用的任务。

二、 聚焦新形势下科技传播媒体

最近几年,国内科技传播研究渐见繁荣之势。“科技传播”成为一个“时尚”用语,受到国民的青睐。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无线通信网迅速发展,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诸新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文化、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

2.1 手机媒体开创新时代

如今的手机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担当起“掌上媒体”的重任。手机的媒体形式包括手机新闻、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等。诚如,手机新闻嵌入眼球,用户数量可与印刷版的、报纸网络版的读者相媲美 ,为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手机电视成为新技术下的又一颗金蛋,其产业发展不可估量。手机媒体正在成为新广告媒介,其实用性比较强。

2.2 移动电视的强制收视

移动电视作为新兴媒体发展速度之快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其特点移动性强,覆盖面广、反映灵巧,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欣赏与宣传功能外,还具备应急息的功能。例如火车移动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是固定的,强迫收视是最大特征。移动电视可谓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强制性传播使受众者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会降低移动电视的收视率;另一方面,传播内容的强迫性有利于拓展“闲置经济”利润空间,在乘车、行路等闲置时间里,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被它俘获,促使受众者自主的接收信息、了解时事动态满足其精神需求。这种即时、海量、互动为特征的网络文化蓬勃发展 ,其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善用新技术、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进行科技传播,使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也是当今媒体人的责任。

2.3 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

2002年,博客风靡中国。“信息爆炸”的互联网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同时能够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不管是走向商业道路,还是代表机构或是个人,博客一时成为公众网络信息的“代言人”。博客实现了“三位”的传播效果,即横跨个体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等类型。博客的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话语自由,但是受外来信息的冲击,博客世界里的自由同时带来了负面的东西,需要人们理性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自律的意识。

总之,交互网络电视(IPTV)、数字电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日俱增,科技传播迎来新的媒体环境。第四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第五媒体以移动技术为主导 ,闯进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 提高国民获取科技传播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如何提高国民获得科技传播的主观能动性是本文力求探索的。

3.1 多元化媒体传播

在全球信息“爆炸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中心地位正在受到挑战,有去中心化的趋势。以前单向灌输式的传统主流媒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统一的舆论环境。当前社会舆论环境是相对宽松的、参与意识普遍强的氛围下,传统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微博、博客、信息等形式抢占舆论制高点,新媒体是传统主流媒体的延伸。这样的环境中促使国民主动的接受信息,但是再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信息的分辨成为国民的又一困难。李长春于 2012 年 9 月 14 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一手抓传统媒体发展、一手抓新兴媒体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媒体,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新兴媒体发展之路,当好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兴媒体的排头兵,为全国创造新鲜经验。①

尽管目前传播者成分多元,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化,传播内容复杂化,但是传播模式有效的互动缺乏,舆论引导方式和平台有待优化。在受众者主动接收媒体信息的同时,要为受众者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式,避免在海量信息获取中难以理想辨别,失去真正的自我;利用媒体自身优势,结合网络媒体的特点,满足受众者精神上的需求,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深加工过的新闻内容,实现舆论引导的最优组合;充分利用传播平台进行具有影响力的舆论引导,实现媒介舆论、政府舆论、受众舆论互动重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同时,要给予公众平等的地位,提供公开、理性而多元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讨论的舆论环境。

3.2 开放性科技传播

传统媒体符号传播单一化,现代媒体传播利用声音,文字,图案等符号,组成特有的传播单元。网络信息来源多元、广泛,国民或组织机构借用媒体信息,且互联网的讨论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占据,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快、内容宽,信息即使等特性,促使国民在第一时间接受到信息,过滤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并且发表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主动“参与新闻”,使信息传播实现网络的“面对面”交流,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使其具有包容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可以成为问题讨论的自由论坛,互相交流题材或问题。经调查80%的国民主动接收新媒体信息,20%的国民通过电视接收事实动态,这部分国民多为退休老人。

3.3 推进媒体的舆论公信力和传播力增强

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参与信息传播的人数急剧增加,导致了信息数量激增,一方面满足不同需求的国民在媒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另一方面导致信息太滥,大量垃圾信息混迹其中。目前,网络成为国民获得信息的第一落脚点,但是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中,某个信息对国民产生兴趣时,往往会考虑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人们需求的有效信息,会对高质量的信息有一种强烈的需求,并通过其他媒体求证信息的真伪。诚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受到限制,而新媒体的发展实现异地之间交互信息传送,可以缓解许多人要求学习而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在网络中,一般的信息传播者往往是出于个别的目的而信息,因此,很难同时产生共鸣效果、累积效果和遍在效果。②国家科技传播能力与对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内的知识进行高效汇聚、加工、扩散、分配与利用的能力有关,表现为社会、组织与民众的知识扩散与学习能力,是社会实现知识编码化、外部化、社会化、共享化并将知识转化为人力资源与公共资源的能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媒体的舆论公信力和传播力,推进国民主动、积极获得科技传播的能力。(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注解

①吴晶晶.李长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N].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②彭兰.试论网络传播中专业新闻机构的舆论功能[J].当代传播,2000,(01):25-26.

参考文献:

[1]吴晶晶.李长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N].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9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image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曾说过,“争夺强权的斗争不仅以政治压力和军事力量这样的传统方式来展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争夺人心的斗争”。而这场赢得人心的战争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传媒在海量的数据、事实面前,它不是照样传递客观信息,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对信息加以筛选,经加工整理,强化自己的观点、满足本国在政治、外交方面的需求。这些信息经过传递最终会在国际公众脑海中定格,形成国际形象。所以可以说,传媒虽然并不能决定国际公众的思想,但它却可以左右国际公众的思想。徐小鸽教授就曾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传媒业迅速扩张,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散播信息能力的提升,其实质是对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争夺。在这场较量中,我国由于新闻传播实力较弱而处于劣势。西方媒体包装下的“中国”就是中国在全球信息传播中力量失衡的一种体现。只有在客观分析国际新闻格局的背景下,总结中国科技发展中的特征,才能辨识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科技形象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新闻传播格局“西强我弱”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信息传播网络,垄断了世界传媒的声音。据相关资料,占世界人口1/7的发达国家占据世界新闻总量的2/3,2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基本上主宰了全球国际新闻的报道。3 4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滞后,致使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中总是处于劣势,它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日益加剧,中国也不例外。资料显示,新华社的日发稿量为200万字,美联社为1700万字,合众国际社为1700万字。中国海外发行的报纸只有人民日报等少数几家,美国海外发行的报纸杂志有400多家。中国中央电视台仅第4套、第9套节目实现了全球覆盖,美国的卫星电视节目已经占到全世界卫星电视节目的50%以上。5在全世界的互联网服务器的内存中,中文的信息只有0.4%,而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6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自由散播信息的能力能够增加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劝诱潜力。7中国传媒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对等导致中国在国际舆论中话语权的缺失。由此,中国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哪怕中国通过调整国家的行为表现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来努力改善已有的国际形象,很大一部分相关信息也会被西方媒体过滤掉,而达不到国家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中国国际科技形象发展存在三大矛盾

1、多维性与统一性的矛盾

国家科技形象是国家科技实力的综合反映。科技领域的各个要素在国家科技形象中所占的地位、表现形式和影响力都不同。各要素之间不能替代和取代,更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等同化或平均化。各种科技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国家科技形象的多维性特点。

多种科技要素的综合传递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整体形象。如果各科技领域协调发展,表现出很强的统一性,则有利于国际公众对该国国际科技形象的认知。反之,在国际公众中易于形成混乱的国家科技形象。

我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科技事业几经波折。历史的原因使得我国各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差距相当大,虽然在部分领域获得了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成果,但部分生产部门仍保留有十分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这种反差给构建中国统一的科技传播形象造成了困难。

2、连续性与突变性的矛盾

对于国家科技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连续性特征。良好的科技形象基础有利于促进国际公众对科技形象认知的良性发展,不良的科技形象基础则将成为建立良好国际科技形象的巨大障碍。

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会促使特定国家在某一特殊时期进入跃升期,包括科技发展水平在内的综合国力会大幅提升。这种变化打破了国家科技形象连续性变化的轨迹,更多的呈现突变性。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了重大变革,科技领域也不例外。国际公众“落后的中国”的固定思维在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事实的冲击下,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认识,这是我国科技传播必须解决的一个命题。

3、多元性与主导性的矛盾

当前,科技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这种多元化首先表现为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具体而言,科技传播依托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纸、期刊、图书、电视、广播等,同时新兴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也对其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重要的传播组成部分。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传播主体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将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的者和传播者。这种多元化导致从传播源、传播途径和受众形成复杂的网络。

新闻媒介是舆论的激发器、承载者,它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需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团结、激励国民,维护国家利益。坚持舆论的主导性是科技传播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

科技传播多元性与主导性是一对矛盾体。对科技传播“收”的过紧,一定程度上会使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科技传播内容的可信度较低。对科技传播“放”的过开,则不容易把握对外科技传播的声音。能否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科技形象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形象中面临阻力

1、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滞后性

近年来,国内业界专家对于从问题出发的、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技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较少。例如:如何通过科技新闻传播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如何将传媒产业同新兴的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结合等科技新闻传播与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鲜有论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宏观战略研究和总结科技传播的发展状况。上述科技传播的研究着眼于科技传播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指导意义,不能真正解决科技传媒业在塑造国际形象中面临的问题。

2、科技新闻传媒的边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型的业态,伴随其中的是社会阶层的多元化,科技传媒领域和受众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都给商业媒体了巨大的拓展空间。我国在科技新闻领域的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都受到商业媒体强烈的冲击,科技新闻传媒的定位常常在主流媒体、大众传媒二者间游离,个性和特色日渐模糊。同时,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传媒最为重要的新方式,其个性化服务、互动式服务和多媒体服务直接触动了传统媒体的市场根基,在科技新闻传媒领域也不例外。

中国媒体的科技新闻在新闻总量中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总体水平不高,一些部门还将科技新闻编辑部门撤并。据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中国部分中央级报纸及北京市属报纸为期半年的调研统计,科技新闻的平均比例只占3%至4%,个别报纸甚至仅为1.6%,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科技新闻传媒呈现边缘化趋势。

3、科技新闻传播产业化进程缓慢

我国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进程缓慢,目前的主流经营模式仍是围绕着传播内容将相关环节联系起来的,这种产业经营实体彼此间相互联系很弱。它对于传播产业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利用率较低,开发出的产品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这种经营模式只是在一个初级层次上运营。对于单个传媒企业而言,经营成本低,运行效率低,产出效益低。而对宏观层面上而言,在社会维持如此低效益的经营实体则需要付出很大的经营成本。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进程缓慢直接导致中国科技新闻传媒业缺乏同世界传媒集团竞争的实力,在对外宣传中往往受制于人也就不奇怪了。

4、对内、对外科技新闻传播方式不加区分

我国在科技新闻传播中对内、对外传播方式不加区分的现象比较突出。对科技事件,通常用对本国国民的传播思路和传播方式对国际公众。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受众对于同一种表达常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会有相反的效果。乔舒亚•库珀•雷默在《淡色中国》一文中也提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传播信息的误读。文中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郑必坚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这一说法是对“中国”回应。汉语的“崛”是一种象形文字,看起来像一座略有裂痕的大山正在被什么东西冲破。这个字也许在地理学意义上所做的讨论多于国际政治意义:它描绘的是一场地震。“peaceful rise”这个词在国际知识界广为传播,随之产生的效果却与郑必坚的初衷相悖。8

5、国际传播渠道不畅,传播能力较弱

由于我国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发展不足,整体新闻传播能力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科技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媒体。话语权的缺失导致西方媒体帝国可以根据其国家利益的需要筛选中国科技信息,影响甚至左右本国国民乃至国际公众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舆论导向。即使中国科技传媒将部分中国科技的实际状况通过部分渠道传递到国际社会,但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经过多次信息丢失,最终在到达受众时信息很可能与现实已经发生了很大出入,因而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6、科技传播体系组成部分相互割裂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指由承担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机构、组织(包括各类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学会、科技出版机构、科技媒体组织、科技咨询及中介机构等)构成的网络系统。9在我国科技传播实践中,专业科研单位、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普组织各自拥有相对固定的从业人员团体,组织机构和人员之间的联系较少,没有有效整合专家资源,科技传播体系还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以孤立的传媒资源与国际高效运转的传媒体系抗衡显然是一场力量悬殊的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7、科技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随着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构建适宜科技新闻传播特色的定位和经营模式是决定科技传播单位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新闻单位过去属于事业单位,缺少考虑市场因素,因此从业人员结构缺少市场营销、组织策划等方面的人才。这对于科技新闻传播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及其不利。

同时,科学技术向纵向深度发展和横向交叉发展,要求从事科技新闻传播的工作者不光具备新闻功底,而且要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基础,否则很难准确把握科技事件对社会经济所蕴涵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长期沿袭前苏联文理分科的模式,从事新闻的工作者专业层面较单一,对科技成果进行二度创作有很大的难度。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适应科技快速发展下科技新闻传媒的新需要。

8、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存在预期悖论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10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

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各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能微不足道,有的可能引人注目甚至轰动一时,更有经久不衰的,也有潜移默化的,这些都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传播效果的实质所在。

任何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都可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构成受众的变化

如受众因获得信息而增长了知识、智能(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价值认知、关切态度和行为模式等。

2.2农业信息的特征影响

如农业信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积累性和恒常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和多面性,这些特征性质决定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

2.3效果形成过程

农业科技信息的扩散和效果的形成过程可大体分五个阶段,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技术、媒介的传达、主要受众接受、次要受众接受及受众全体的接受程度。

2.4影响农业信息效果的形成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传播者(编、导、播)、中介者(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受众(信息接受者的立场、经历、智能、心理、兴趣、个性特点等);

(2)信息因素: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性、新颖性、适用性及信息的可接受度等;

(3)媒介因素:各种媒介的成功应用,如书、刊、报、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的特点和优势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及受众的范围与接受程度。

3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研究方法的专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已出版了不少,但是,专门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却很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把传播效果分析研究提到议事日程,这既是传播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

3.1定盘分析法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发展过程来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首要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质及各因素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调查分析法。

3.2定性分析法

在信息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传播效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

目前,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在传播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在有些传播学的著作中已开始使用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实地观察法、小组座谈会法、深层访谈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中性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在定性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调查分析法在定性分析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在实践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使用的,所不同的是对于获取结果(材料)的分析上有不同的角度。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可以使定性分析更精确化,只有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尽管这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能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就其分析方法来讲,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调查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分析法。

4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抽象分析法。根据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传播效果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专题论证法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会碰到许多专题,可以针对某一个专题采取无结构的、面对面的、直接的论证。这种论证既包括“正面”的论证,也包括“反面”的论证,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对于研究传播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反面”的论证,有时比“正面”论证对研究传播效果更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一个时期很难确定传播效果的性质,有时“反对”者的观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由于采用专题论证法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集中,正反面两种观点所借用的材料既广泛又有代表性,便于深化研究传播效果。

4.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既是研究传播效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法,也是其他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个案分析法的关键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否则,即使个案分析如何深刻,也不可能解决带有普遍性的事物所要解决的问题。个案分析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个案。选择适当的个案,如农业实用图书,现在的图书传播体系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通过新华书店渠道销售,存在着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此体系可作为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基础。

(2)选择个案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的研究,可得出媒介具有二重性的结论,并为媒介的产业功能及宣传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济方面的准备。目前,理论界对媒介二重性理论和媒介产业化经营理论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是定性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依据。

(3)延伸性研究。在对已选择的个案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伸性研究方法.把个案研究成果扩展到相关领域,比如报业领域、网络领域等,进而形成系统的媒介传播理论。

(4)归纳性研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点的分析,寻找到一种理论的基本架构,并确定选择的个案在宏观的理论架构中的位置。归纳性研究不是指对个案研究本身的归纳,而是把延伸性的研究成果用归纳的方法把已形成的宏观理论系统化,进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5)应用性研究。定性分析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抽象出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并能够科学的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比如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效果理论,进而解决传播过程中的各类相关问题。

4.3集成研究法

集成研究法是定性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其系统化、理论化。目前,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许多传播学研究者或传播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现在可以运用集成研究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进而指导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4.4抽象研究法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理论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复杂的整体中抽取出来的过程和结果。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传播内容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具有复杂性。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群体必须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否则,所谓的传播效果就难以实现;受众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同样的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影响度的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传播者的决策行为。抽象研究法可以从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来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为传播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5科学预见法

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知识。运用科学预见法来研究传播效果,对研究者有很高很具体的要求。第一,研究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发现或创立具有传播学前沿的理论性问题和新理论。第二,占有翔实的材料,并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是非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在正确认识现有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传播效果作出科学的预见,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类传播活动的方向。

5结论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11

法国是新闻学的发源地,而对于信息与传播学的研究,却比产生传播学的美国晚近半个世纪;[1]但是,起步虽晚,发展却十分迅速,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跨学科研究尤为引人注目。鉴于国内对此缺乏系统的介绍和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法文资料的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地阐述这一发展的轨迹和内涵,以供研究者参考。

研究的兴起与学科的设立

法国的信息与传播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以考察报纸为主,重点是广告。到了70年代,一些大学的教师借鉴美国学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关于传媒、社会与传播的影响问题,以及精英文化与图像等问题,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今天研究的大多数问题,在这个阶段都已经提出来了。[2]

与研究相适应,1971年底,技术专科大学全国教育委员会向大学咨询委员会提出建议,要求创建信息与传播学组别。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一些大学的管理委员会的支持。

1972年2月25日,巴黎人文学院举行会议,决定设立一个新的学科,在考虑“表达学”、“告知学”等名称后,最后决定取名为“信息与传播学”。其理由是:“信息”一词比较具体,能使模糊的“传播”概念趋于清晰;同时,这种结合可以服务于职业方面众多不同集团的利益。

巴黎人文学院的这次会议,今天被视为法国信息与传播学领域的“奠基性会议”。这次会议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目的是将信息与传播学组建为大学的一个学科,并且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一个分支机构。经过多次反复之后,1975年1月20日,大学咨询委员会将“信息与传播学”设为第52组。更为关键的是,同年在现今的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校首次允许颁发该学科的博士预备资格证书。[3]

1975年11月,“创始者之父委员会”组织了主题为“信息学与传播学之间关系”的研讨会。1978年,这个委员会成为一个学术性协会,并且更名为“法国信息与传播科学协会”,同年在贡比涅组织了首次信息与传播会议。此后,法国信息与传播科学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组织有关研究员、大学教师、专家和博士论文准备者交流研究情况,探讨学科的改革与发展。1982年,阿尔.马特拉尔与伊.斯图尔特应研究与工业部长让-皮埃..谢韦内芒的要求,介绍了法国信息与传播研究的情况,并对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相比出现的落后局面发出警告。他指出:经济、工业活动的确重要,但是社会、文化活动同样甚至更为重要。法国的传播学刚刚现身学科的组织机构,这种迟缓与日常生活和公众讨论中大量存在的传播与新技术问题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他提出一系列建议,要求从制度上落实关于信息与传播学的教育与研究。

自从1975年设立信息与传播学学科以来,大学相关教学研究人员不断增加,从最初的27人,扩大到1992年的257人、1996年的363人和2000年的450人。这些大学无不与人文科学、法学、政治学联系在一起,表明信息与传播学具有稳定的渗透性。

1993年,全国大学委员会有关小组起草了一份确定信息与传播学研究范围的文件。这个文本(1999年6月11日修改)认为,信息与传播学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信息与传播概念的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象和实践的特性的研究,应用不同科学方法的研究;(二)过程、生产和使用的研究,接收、信息和传播的研究;(三)信息与传播的角色、个体和制度的研究;(四)信息的内容、特性及其传播效果与描述的研究;(五)信息系统和接触信息系统的研究;(六)不同形态的传播媒介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信息社会的来临要求政府对于信息与传播领域的研究采取正确的战略,要有新的制度观点和政治意愿。2001年,国家科学研究部根据皮埃..莫格兰提供的该方向的科学报告,决定创立巴黎北方人文科学院,以促进信息与传播学的研究。[4]

研究机构与团队

法国研究信息与传播学的机构与团队,主要设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大学,主体是大学教师和研究生。法国不少大学都成立了新闻或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团队或实验室,如巴黎第二大学、巴黎第三大学、巴黎第十二大学、司汤达大学、波尔多第三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高等学校、里尔新闻高等学校等。这些中心、团队普遍承担指导博士预备资格的学生研究信息与传播学的任务,或指导博士生撰写相关论文。

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传播学研究所是法国研究信息与传播学的顶尖机构,创办于2006年,旨在汇聚不同研究部门的智慧与能量,创造各领域需要的信息与传播学知识,以改变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信息与传播学这一未来主要知识领域研究的落后局面。

这个研究所认为,信息、知识和传播是21世纪科学研究的中心。传播作为过去世纪获取自由的价值,也可能成为冲突的因素,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不足以创造传播的人文和社会革命。这是传播问题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和政治战略之一的原因。50多年来,信息与传播领域的变化是深刻的,人们已经改变了世界,但还没有真正掌握在开放社会传播的概念、理论。因此,必须建构信息与传播的科学定义,研究它在当代社会的地位的理论。

研究所有5个研究方向:一是语言和传播,包括:神经系统学、认知学、心理学、语言和表达,演说、辩论、谣言、互动与传播,技术应用、模型建立、人机对话,娱乐与知识产业,档案。二是政治传播、公共空间与社会,包括:媒介、舆论、民意测验与政治,价值、实践、产业与民主之间的信息与传播,大众传播与新技术,公共时空中的个体、社团和社会联系,人与信息系统,组织中的生产和交流。三是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包括:文化产业与传播全球化,从信息社会到传播社会,知识、产业、网络和文化对话,认同、文化与传播,文化多样性、不平等、全球化、政治对策与全球化的冲突。四是科技信息,包括:科学文化技术在开放社会中的传播、普及、适应,在知识、产业与知识分享之间的信息系统,知识、认识、文化与南北不平等。五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包括:信息与传播的概念与理论,鉴定与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团体在公共空间和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与责任。

传播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范围巨大而内容丰富。在这个研究所看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各个科研所都与这一新的知识领域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涉及认识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信息与工程科学技术涉及人、企业、信息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技术与互动;生命科学涉及语言、认知科学和认识方法;人文社会科学涉及信息与传播革命对社会和全球化的影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涉及系统模式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将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作为理论目标,通过不同学科的

集聚和合作,思考信息与传播在认识论中的地位。目前,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涉及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有200至300人。研究所制定了2007年至2010年跨学科研究项目,目前正在实施。[5]

法国新闻研究所是法国最早研究媒介的大学研究中心,由巴黎大学创办于1937年,1969 年归并巴黎第二大学。它原先侧重研究媒介法规和历史,出版了《媒介与社会》、《法律与新闻》等著作,其中尤以5卷本《普通新闻史》最为著名。1957年,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推动成立了国际信息与传播研究联合会,旨在汇聚信息与传播研究者评估和促进媒介领域的理论和实践。2007年7月23至25日,在国际信息与传播研究联合会成立50周年之际,它与巴黎第三大学合作组织了信息与传播研究国际联合会第50次年会,主题为《媒介、传播、信息:50年的理论与实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法国新闻研究所改变了媒体研究最初的构想,逐渐转向信息与传播的跨学科研究,赋予符号与符号学更多的地位。自1961年进入政治研究学院之后,这个研究所开始从事教育,颁发毕业文凭。它在法国最早设立新闻方面的博士预备资格学习,目前设有两个博士预备资格学习,即:传媒与多媒体研究,传媒与多媒体接收和使用研究。

这个研究所的媒体跨学科分析研究中心,汇聚了对大众传媒和传播技术进行探讨的社会学、符号学、经济学、历史学与法学方面的研究者和团体,包括16名常任教师及近百名博士论文准备者。它组织年度研讨会和促进长期研究项目的研讨日,还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传播与政治研究所、文化与传播部、经济部、媒介发展局以及国内外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该中心主要展开4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媒介生产体制,包括:记者身份及实践、电视新闻变革的社会学研究,媒介免费和报纸发行的经济学研究,媒介内容的符号学研究,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历史学研究,媒介法规的法学研究。二是媒介和传播的国际化,主要进行媒介国际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三是公共问题媒介化,包括:以历史学观点透视公共空间(特别是报纸和电子媒介)的变化,以社会学观点分析在传播技术普及的背景下当代公共讨论的角色(政治家、记者、知识分子、协会、公营和私营企业),以符号学观点探讨媒介公共讨论的更新,特别是它们的视觉和话语安排。四是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融合与运用,着重研究多媒体网络和服务的技术、运用和博弈,研究视听传媒、电信或信息用户之间的分合路径。

该中心每年举办研究班。2006至2007年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大众传媒的环境报道:1994-2004的电视新闻》、《媒介对公共问题的建构》、《公共问题的叙事方法》、《社团行为与媒介》、《媒介对公共事业的共建》和《公共健康预报模式》。[6]

创建于1978年的司汤达大学传播战略研究团体,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唯一的国际传播讲台直接相联。[7]自1997年讲台创建以来,几乎每年聘请一名具有国际声望的客座教授给博士预备资格和博士学位攻读者授课。这一团体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四:一是信息与文化的产业化,二是公共空间的变化,三是技术的社会介入,四是知识、信息研究、语言自动处理的界面和系统。[8]

法国一些新闻社团也参与信息与传播学的研究,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公共机构传播负责人联合会。它创建于1989年,思考、研讨的范围广泛多样,包括:传播的变革及其在公共机构中实施的条件,一般公共传播的原则、模式、方法,公共机构的职能、改革以及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公共传播中新闻的处理、对话以及广告营销活动,传播与公共服务,危机传播与应急传播,公共传播与政治传播,政策供给的表达,权力运作的跟踪,选举阶段的传播,公共讨论与决策,公民传播与普遍兴趣,内部传播,外部传播,特殊的公共传播,等等。

这个联合会还建立面向社会的传播俱乐部,由会员或专家主持,推出社会与传播相交叉的思考主题,主要有:“公共机构与国际关系”,“儿童、青年与公民”,“公共决策与商讨”,“经济活动与公共资料”,“伦理与广告”,“欧洲与舆论”,“健康、环境与信息”。

近15年来,为了更好地认识公共传播的特点、组织和形象,这个联合会研究了不少重要课题,例如:“公共决策者的期待与实践”,“传播负责人对于组织和职能方面的期望”,“法国人对公共服务传播效果的认知”,“法国人与本土集团的关系”,“记者与公共传播者的关系”,“公共传播者的地位与职业”,“公共资料的传播与信息市场”,“公共传播者与公共机构传播服务结构的变化”,“本土团体中的传播负责人和互联网”。该联合会集体出版的专著有:《本土公共传播》,《公共传播》,《公共应用传播》,《关系的意义―公共服务传播的组织》以及《理想的公共讨论》等。[9]

研究杂志与专著

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还没有形成研究信息与传播学的环境,与美国、英国、德国相比显得迟缓。以这方面的研究杂志为例,当时只有《传播》和《传播与语言》。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法国信息与传播领域发生的巨大转变,这类杂志迅速增加,目前已发展到30多种。这些杂志建构了理解信息与传播领域变化所必需的知识,包括理论的、经验的、历史的、批判的和比较的知识,有力地推进了信息与传播学研究的发展。[10]

法国这类杂志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杂志,如《传播》、《网络》、《论辩之神》、《传播问题》、《传播探索》、《传播与语言》、《媒介与信息》、《传播研究》、《突尼斯传播》等。第二类是专门性杂志,如《合金》、《法国图书馆公报》、《传播与组织》、《档案员》、《信息、互动、知识》、《新闻学手册》、《媒介、报道与社会》、《政治话语》、《公众与博物馆》、《终端》等。第三类是普及性杂志,如《电影》、《传播与战略》、《视听新档案》、《媒介构成》、《媒介学手册》等。除了这些纸质出版物之外,还有一些在线杂志,如《信息与传播战略》、《信息、决策、知识、媒介》等。

《论辩之神》杂志由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创办于1989年,在2001年国家研究部对同类杂志的调查中获得最高的评价。[11]它是面向国际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杂志,主要合作者是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它的办刊宗旨是:开放思考,建构理论,增添经验,保护多元化。它不把传播简化为操作、技术或市场的性能,而是优先研究传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强调科学研究的角度,注重分析和假说的理论框架,而不是经验现实的说明;始终力求使传播进入认识范畴,而不使它仅仅成为经济和政治的主张。在编辑方法上,每期围绕一个专题,以利于给多种观点尤其是国外观点应有的地位;面向广大公众,防止将信息与传播局限于一个学科。它力求办成一本科学的、多元的、非教义的杂志。它与“信息与传播革命”的无数诺言保持距离,同时不让政治家、实业家、研究机构和新闻界垄断信息与传播的话语。[12]

近20年来,《论辩之神》出版了40多本专辑,500多名作者参与撰写,发挥了开拓者的作用。杂志研究的重心是6大领域:信息与传播学认识论,世界文化共存的对策,从认识到传播,舆

论、成见和表现,认同、文化、传播与信息社会,政治传播的变化。[13]

《论辩之神》特别注重跨学科研究,认为信息与传播学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第一个阐述信息与传播,从哲学到经济学、从社会学到修辞学、从文学到教育学,很多较早的学科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这一学科从多个逻辑开始发展,借鉴其他工具和方法显示其独创性。因此,杂志组织发表了不少跨学科的专题论文。比如,新的传播形式改变了企业的经济生活,迫使重新思考政府调控的模式,广告、市场营销、经济智能同样都需要在供求之间更新调整方式。而面对传播与经济互相渗透这一新的现实,经济学和信息与传播学之间的对话却很有限,传播作为活动领域还没有被经济学家确认为理论素材的对象,信息与传播学从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长期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与新近经济活动的联系却是薄弱的。为此,杂志组织了《经济与传播》专辑,努力促进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对话,集中研究了网络问题、知识产权的地位、网络在非物质经济中的重要性等新问题。又比如《社会心理学与传播》专辑,着重强调了近50年来社会心理学与传播学的联系。这些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思考的空间,深化了人们的认识。[14]

《网络》杂志在2001年国家研究部对同类杂志的调查中,仅次于《论辩之神》而位居第二。这本1983年由法国电信集团创办的双月刊,也是国际性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杂志。它面向整个传播领域,而尤其是电子传播领域。电视成为每期重要的内容。许多讨论致力于思考传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每期集中论述一个主题,并注意给国内外不同的研究团队对话的机会。已发表的专辑有:《传播:新的方法》,《新闻社会学》,《电视社会学》,《体育与媒介》,《法律与传播》,《视觉新思维》,《电视与社会讨论》,《接收的理论》,《媒介、认同、情感文化》,《科学行为:建构与传播》,《视听生产模式与角色》,《顾客与供应商关系经受网络考验》,《博客》,以及《视听传媒与数字化: 艰难的起飞》。[15]

波尔多第三大学信息与传媒研究中心于1991年创办的半年刊《传播与组织》,是研究企业、机构、协会等各种组织传播的唯一法语学术杂志。它设有专题论文、访谈、分析、研究状况、经验、书刊目录等栏目,除了发表许多论文外,还依靠欧洲、北美和非洲的通讯网,提供反映国内外研究趋势的信息,以利于读者更新知识。15年来,它发表的专题论文主要有:《传播与归属感》,《组织与传播》,《组织的变化:传播的前景》,《面对理论的公共关系》,《内部传播:交叉视角》,《地方传播》,《企业的回忆》,《宗教机构的传播》,《传播研究方法》,《传播与医院》,《企业中的协商和调解》,《诱导与传播》,《计划管理与传播逻辑》,《传播途径的教育》,《质量与传播》,《危机与传播》,《欧洲与传播》,《组织空间与传播》,《跨文化与组织传播》,《组织的共存》,《忠实化与个性化》。2007年第一期的专题论文为《概念的迁徙:人文社会科学中组织传播视角的建构》,它从形成组织的传播现象出发了解组织的功能、活力,扩大到考察组织中传播的现象和通过传播分析组织,力求将组织传播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如何引进多学科的概念?不同学科与信息传播学之间的关节是什么?哪些是将它们联系起来的认识论的纽带?为了构建一个原创的科学空间如何迁移概念?归根结底什么是组织传播方法?围绕这些问题,13名作者从社会心理学、人类学、语用学、认识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探讨了他们借用的概念和设计的理论框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6]

法国信息与传播学方面的专著近年来也有明显的增加。据媒介批评行动协会网站的不完全统计,这类专著的数量,2000年至2003年为24部,2004年为17部,2005年为44部。这些专著不仅涵盖面广,涉及传播与媒介的历史、政治、法律、管理、经济、实务以及受众等许多方面,而且学科视野开阔,涉及语言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有经验总结,又有理论探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信息与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例如:《1830-1939年:报纸的世纪》,《新闻的文体》,《记者在勒庞现象中的牵连》,《大众传播的武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选举与电视》,《媒介伦理》,《媒介、谎言与民主》,《媒介中的性别歧视》,《现代传播概念的起源》,《语言与传播》,《传播的思考》,《传播的发展》,《文化与传播》,《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业的性质与变化――理论与经验性研究》,《新闻业:模糊的职业》,《媒介是什么?实践、身份、影响》,《认识媒介战略的力量》,《记者之间的互动》,《免费报纸的影响》,《互动产品与多媒体》,《面向信息领域的内容产业》,《被传播征服的社会》,《法国视听传播的新景象》,《新闻社会学》、《媒介社会心理学》、《媒介人类学》等等。[17]

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不少作者追踪时代,贴近现实,推出了新作。例如2006年媒介社会学家德.米泽在《信息不适时代》一书中指出,在媒介普遍存在和信息持续不断的时代,媒介消费者深感这些强迫其狼吞虎咽的信息难以满足,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不适”时代。他从新闻消费的视角看待媒介,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思路,引导人们如何摆脱“信息不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8]又如2007年斯特法讷.奥利维斯教授在再版的《工作中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企业管理的文献将传播归纳为保证成功的一些技术,而忽略了事物的多样性,看不到传播在工作中的作用。实际上,传播不仅处于工作、生产、组织方式的最新变化的中心,而且也是重组企业劳资关系和权利关系的枢纽。该书阐述了辛迪加运作和企业的社会关系,以及管理和组织工作的新形式所涉及的传播的轮廓,阐述了传播在职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活动中的运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掌握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颇有助益。[19]

概括杂志与专著对于传播的看法,法国目前存在4种主要的见解:第一种对于社会和技术的看法都很乐观,认为新社会出现的技术更加具有民主性、人际化和互动性;经济逻辑是重塑南北关系的全球变革的执行者,教育作为这种传播变革的补充之一,可以使这些国家跨越工业社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它将社会对此的反抗视为“变化恐惧症”和陈旧观念。第二种则恰恰相反,公开指责世界传播产业的偏航以及技术对社会关系的整体性冲击,认为新的服务没有改变什么,信息社会的意识只是巩固北对南统治的劳动国际分工的借口。第三种是以规范参考的名义在传播理想与传播产业之间提出反驳,认为传播是一种领先于技术的价值,公共智慧是这种传播二元论的把关者。第四种表现为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双重怀疑,认为参与者是受骗上当者,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他们的文化直接揭露这种传播的圈套和假象。这四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反映了传播技术优先与传播价值优先的对立,以及社会开放优先与社会控制优先的对立。[20]

领军人物的传播思想

法国信息与传播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是多米尼.沃尔通。他现任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

任,领导信息、传播与科学实验室的工作。作为巴黎政治研究院的法学士、社会学博士,他早在1985年就担任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传播项目的负责人,1987年创建并领导该中心传播与政治实验室,1989年创办并主编《论辩之神》杂志,1998年起主持编撰《传播》丛书。他还担任政府公共视听改革委员会委员、广告稽核办公室伦理委员会主席、法国电视集团和法国2台董事会成员等重要职务。他在传播领域从事了20多年的科研和领导工作,曾获得国家骑士勋章、法国文化教育骑士勋章和乔.蓬皮杜奖。[21]

多米尼.沃尔通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文化、传播、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他撰写了许多研究传播的著作和论文,主要著作有:《电信与社会》,《明天的信息》,《住所的狂人―民主社会中的电视》,《头版的恐怖行动――媒介、恐怖主义与民主》,《战争的报道》,《传播思考》,《一种对新媒介的批评理论》,《互联网:稚嫩的生存手册》,《另一种全球化》,《电视与文明》,《拯救传播》等,其中多数已译成英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意大利文出版。近年来,他着重研究信息与传播全球化所产生的政治和文化影响。[22]

多米尼.沃尔通站在全球的高度研究传播问题,关注全人类的问题。他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新见迭出,不同凡响。透过他发表的大量作品,可以发现他特别重视传播的民主功能、人文精神以及促进文化共存的庄严使命。

强调传播的民主功能。多米尼.沃尔通认为,传播是20世纪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它同时经营我们政治哲学的两种遗产: 18世纪的自由和19世纪的平等。传播作用于世界和社会的每个人,它处于个人、家庭、社会、政治关系的中心,而且越来越全球化。通过传播,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建立一种关系。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传播,就没有社会,更没有民主。[23]传播是承认个体自由和平等的民主的象征,赋予每个人在人际交流中的地位。不尊重相异性,就没有传播。传播应该反映社会的异质性,这是传播的民主功能。如果媒介不能很好地反映多样性,不能沟通的危险就会增加。因此,确保个人之间的自由传播,确保平等吸收,是民主社会的基准。传播只有在自由、平等的个人之间展开才是可靠的。这是它如此脆弱而又为民主所不可或缺的原因。传播不仅是科学和文化活动,而且也是民主活动,因为传播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作与娱乐,政治与教育,经济与跨文化关系。总之,信息与传播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当代社会的中心。拯救传播,最终是捍卫民主的理想。[24]

强调传播的人文精神。多米尼.沃尔通认为,传播的基础不是技术,而是人与社会。人们能够与机器度过时间,但不能保持人与社会的良好关系。技术的进步不足以构建人文和社会传播的进步。在人们的想象中,地理距离的缩短可以带来文化距离的缩短。他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地球村是一个需要政治设想的技术现实。技术越是缩短地理距离,文化距离越大,迫使制定人文主义计划以利于人们接受。否则,信息和传播作为过去世纪自由和进步的因素,可能成为21世纪冲突的因素。[25]

多米尼.沃尔通反对那种认为“个人和社会‘装备’越好、规范的传播越能得到保证”的技术主义。他指出,传播不满足于信息和信息更快地流通,而是着眼于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实际上,传播的提速和技术的改善并没有增进互相理解。技术的传播性能越迷人,人们对社会和文化的传播越持保留态度。技术根本不能排除整个社会内在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的困难。技术性能越是允许互动,人们越是觉得它使传播远离规范、远离相互理解。技术的传播越完美,人们发现它距离人文传播越远。[26]最重要的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在于承认自由和平等地进行交流的价值和合法性。传播处于人际交流的中心,涉及传播的人文主义眼光,置于其中的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语言;与其说是利益,不如说是思想。应该从传播的技术和经济中解脱出来,重新发现传播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促使技术社会化以避免社会技术化。承担信息与传播的人文主义责任可能是新的范式。[27]

多米尼.沃尔通认为,传播的普及化的确是技术进步和报纸、广播、电视媒介市场发展的结果,但它也是由传播作为民主理想的价值带来的。这是功能传播(按需要传播)与规范传播(按理想传播)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西方国家文化中是基本的。传播作为传递是为复杂社会的功能所必需的,因而催生了各种市场甚至各种交易,但是传播也是民主文化的最重要的理想之一。传播在民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反对传播意识形态偏航的一道基本的防线。在信息饱和的世界上,捍卫与真实性、著作权、保护隐私、人权相联系的总的原则,明天比今天更重要。信息与传播越多,越需要规范管理,以避免信息自由成为弱肉强食法则的同义词。[28]

多米尼.沃尔通认为,互联网掀起的不再是一个波浪,而是一场真正的海啸。人们赞扬互联网的威力或信息社会的胜利,然而缺乏质疑的精神。[29]互联网不可能神奇地创建一个各种信息都能够自由安宁地传播的社会。[30]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不是最佳传播的同义词。混淆信息传播能力与检验能力,这是屈服于技术意识形态。取消中介是一种技术业绩,不是认识的进步。任何一个公民没有能力检验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媒介、信息、图像、资料越多,产生错误或“贪污”的可能性越大,越需要职业中间人在信息与传播流中进行检查、分级和选择。[31]

强调传播促进文化共存的庄严使命。多米尼.沃尔通认为,联合国组织国际共同体标志着第一次全球化,信息社会适应了受经济逻辑支配的第二次全球化,文化共存构成了面对世界多样化的第三次全球化的范式。[32]令人奇怪的是,当人们用放大镜诊断经济全球化的时候,却遗忘了思考这一决定明天的和平与战争的“另一种全球化”,即组织世界层面的文化共存。贴近个人和社会的技术的成功,产生了更为显著的文化、社会和宗教的不同,增加了相互理解的困难。世界越开放,文化认同越显得重要。新的关系在认同与传播之间形成。昨天,认同是传播的障碍,明天它将成为传播的基本条件。为了更好地传播,必须寻找时机,强化认同,并重视使我们分离的东西。[33]

多米尼.沃尔通在分析三种层面的文化(个体文化、团体文化、国家民族文化)后指出,如果说新媒介能够很好地保证前两种文化的传播,那么更适合捍卫共同文化的是传统的大众传媒。昨天,全国性媒介既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要素,也是向世界开放的一个要素。伴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出现,今天是主题媒介和个性化媒介盛行的时代。这使个人更容易找到自己想寻找的东西,但也使每个人局限于个人的选择。因此,个人不应将全国性传统媒介与个性化媒介对立起来,这两种媒介是互补的。同时,文化和媒介越是被分割,就越应该保护全国性媒介作为集体认同载体的地位。过去应该确保国家文化之间的开放与传播,今天应该避免全球化削弱文化的集体认同。所以,处理好文化-认同-传播的三角关系,成为未来世纪社会和政治的重要战略。[34]多米尼.沃尔通提出了信息社会文化共存的3个要点。首先,要规范互联网,限制世界文化

产业的聚集。其次,教育不要把社会简化为世界最大的互动信息系统管理的市场。第三,在世界传播组织中制定关于信息、文化和传播产业的特别章程。总之,要将信息、文化和传播的重要问题纳入新的全球化之中。[35]

多米尼.沃尔通还谈到了法国文化在文化共存中的优势。在他看来,法国文化既与历史认同紧密联系,同时也一直向世界开放。这就构成了一种与哲学、文化、政治和宗教价值相联系的普遍主义,可以使它在欧洲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全球化。如果法国引领讨论文化多样性、保护信息自由、研究互联网的法律框架,它显然不会强调世界文化产业的构想,而会注重普遍的人道主义。今天,在越来越开放的世界上,法国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幸运,因为它的文化产业在个体、团体和民族三个层次全面展开。凭借这样的优势,法国能够致力于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而且也是尊重共同文化多样性的全球化。[36]

多米尼.沃尔通认为,至少在21世纪初,从一个信息体系问题过渡到建构世界性文化共存的义务,这是一项政治博弈。在这一文化共存的初期,每个人应该懂得尊重他人,否则就将导致文化冲突。在全球化时代,物理距离的终结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扩大了文化距离。传播的基本价值是避免文化冲突引起文化战争。[37]

传播是50年来变化最惊人的领域之一。但是,尼.沃尔通认为,法国在这个领域没有产生重要的科学文化,因为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思考的“迟缓”比技术和经济的“迟缓”更明显。他认为,传播是21世纪与科学、国防、教育、健康同样重要的课题,应该认真对待,充分认识它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38]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新闻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20世纪初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4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丁淦林:《与历史同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p.114。

[2]Dominique Wolton. HERMèS et la recherche en communication au CNRS.

[3]博士预备资格简称DEA,是法国大学第三阶段的第一学年。

[4]Thierry Lancien. La recherché en communication en France Tendances et carences. MEI N°14 2002.

[18]Denis Muzet. LA MAL INFO(Enquête sur des consommateurs de médias).sites.省略

[19]Stéphane Olivesi.La Communication au travail (Une critique des nouvelles formes de pouvoir dans les entreprises).pug.fr

[20]Dominique Wolton. La communication, un enjeu scientifique et politique majeur du XXI ème siècle . 省略rs.fr

[21]Parcours Dominique Wolton. 省略rs.fr

[22]同上

[23]Dominique Wolton. Penser la communication. 省略rs.fr

[24]Dominique Wolton. Il faut sauver la communication. 省略rs.fr

[25]Dominique Wolton. Laboratoir,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et Enjeux scientifiques. 省略rs.fr

[26]同[23]

[27]Dominique Wolton. La communication, un enjeu scientifique et politique majeur du XXI ème siècle. 省略rs.fr

[28]Dominique Wolton. Mensonges, médias et communication. 省略rs.fr

[29]Dominique Wolton. Internet : petit manuel de survie . 省略rs.fr

[30]Dominique Wolton. Une théorie critique des nouveaux medias.省略rs.fr

[31]同[28]

[32]Dominique Wolton. De la société de l’information,à la cohabitation culturelle.省略rs.fr

[33]同[23]

[34]Dominique Wolton. L'identité culturelle franise, à l'heure de la mondialisation de la communication. 省略rs.fr

[35]同[32]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12

1.科技开发的实质

什么是科技开发,至今仍无公认的定义,根据国内以科技开发为主导职能的机构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试将它概括为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成果转让,提供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的综合类科技研发活动。与其他类别传统的开发研究工作相比较,科技开发的评价标准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2.科技开发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已有专门从事科技开发的直属国家政府的机构——中国科技开发院。该院是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经国家批准成立的科技开发机构,与有关省、市政府合作设立分院(办事处)和创业中心,现已设立十二个分院(基地)。所属机构(企业)从事涉及计算机、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交通、能源等领域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开发业务。

3.科技开发前景

(1)科技开发工作的功能与服务对象已经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事业型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事业型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在转制或改制过程中,需要更新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科研单位则正在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填补着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所遗留的空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渴望早口脱贫致富,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这一切与科技开发信息有效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科技开发信息的传播成为科技开发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网络化使信息的来源空前广泛,大众媒介的传播作用在科技开发工作中显得尤其的突出。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曾指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另一个是“虚拟环境”。现实环境就是客观存在的于你的周围,能够被人的自身直接感受和验证的环境;然而人的经历毕竟有限,人的很多经验是通过他人获得的,这就是“虚拟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科技开发“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它的构成正是传播媒介。

(二)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现状

1.科技开发传播信息化

新闻传播为科技开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科技开发可以通过新闻传播进行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全球性技术的传播信息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科技开发的新途径。大众传播有利于迅速而有效的将创新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接受者,能带来知识的觉醒。传播手段的发展动力演绎了科技开发方式所推动的经济社会前进过程,“传播是社会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状态,并使属于这些状态的社会关系与之相适应。”

2.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结合之不足

(1)科技开发结合新闻传播现实研究不够紧密。对新闻传播在科技开发过程中的政策法规、经营与管理等现实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既缺少对科技开发研发项目中导入新闻传播经营个案、科技开发媒介传播信息资源共享等微观问题的细致研究成果,又缺少为现实服务、影响决策的战略性研究报告。

(2)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研究不够系统,科技开发传播自身建设缺乏规划。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信息的研究显得零散、滞后,缺少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新闻思想的精神实质去解剖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科技开发传播基本上停留在方法操练或对策咨询层次,从而在总体上无助于新闻传播对科技开发最大效益的的发挥。

(3)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交流合作。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横向联合、科技开发实体联合,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科技开发新闻传播条件,克服因经费、人员、方法等限制而难以进行相关信息资源整合构建项目的弊端,科技开发机构应有侧重的成立能广泛利用新闻传播整合有效资源的信息业务部门。

3.建设科技开发信息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市场经济下的科技开发需要信息支持。科技开发主体和科技开发服务客体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准确、及时、系统的市场信息作为正确决策的前提,成为在市场经济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因素。基层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也需要现代信息网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作出决策、提出对策的依据。

(2)信息时代我国科技开发工作对传播信息化有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对国内外市场的认识与把握还很肤浅,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管理、信息、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设置了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壁垒。这除了与我们自身一些科技开发管理观念与手段都落后于国际化的商业竞争需要之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信息体系与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准备的不充分。这就更需要科技开发职能部门在市场传播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以完备的信息服务来弥补自身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以必要的信息支持来减少科技开发服务过程的大幅波动与市场风险。

(三)积极主动构建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体系

1.建立科技开发传播体系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数是科技开发服务质量的核心。要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数据资料,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并考虑投入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标准化科技开发信息数据库的规划建设。

2.培育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服务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承担着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功能。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机构。

3.建立健全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13

1.科技开发的实质

什么是科技开发,至今仍无公认的定义,根据国内以科技开发为主导职能的机构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试将它概括为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成果转让,提供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的综合类科技研发活动。与其他类别传统的开发研究工作相比较,科技开发的评价标准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2.科技开发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已有专门从事科技开发的直属国家政府的机构——中国科技开发院。该院是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经国家批准成立的科技开发机构,与有关省、市政府合作设立分院(办事处)和创业中心,现已设立十二个分院(基地)。所属机构(企业)从事涉及计算机、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交通、能源等领域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开发业务。

3.科技开发前景

(1)科技开发工作的功能与服务对象已经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事业型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事业型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在转制或改制过程中,需要更新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科研单位则正在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填补着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所遗留的空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渴望早口脱贫致富,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这一切与科技开发信息有效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科技开发信息的传播成为科技开发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网络化使信息的来源空前广泛,大众媒介的传播作用在科技开发工作中显得尤其的突出。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曾指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另一个是“虚拟环境”。现实环境就是客观存在的于你的周围,能够被人的自身直接感受和验证的环境;然而人的经历毕竟有限,人的很多经验是通过他人获得的,这就是“虚拟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科技开发“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它的构成正是传播媒介。

(二)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现状

1.科技开发传播信息化

新闻传播为科技开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科技开发可以通过新闻传播进行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全球性技术的传播信息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科技开发的新途径。大众传播有利于迅速而有效的将创新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接受者,能带来知识的觉醒。传播手段的发展动力演绎了科技开发方式所推动的经济社会前进过程,“传播是社会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状态,并使属于这些状态的社会关系与之相适应。”

2.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结合之不足

(1)科技开发结合新闻传播现实研究不够紧密。对新闻传播在科技开发过程中的政策法规、经营与管理等现实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既缺少对科技开发研发项目中导入新闻传播经营个案、科技开发媒介传播信息资源共享等微观问题的细致研究成果,又缺少为现实服务、影响决策的战略性研究报告。

(2)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研究不够系统,科技开发传播自身建设缺乏规划。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信息的研究显得零散、滞后,缺少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新闻思想的精神实质去解剖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科技开发传播基本上停留在方法操练或对策咨询层次,从而在总体上无助于新闻传播对科技开发最大效益的的发挥。

(3)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交流合作。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横向联合、科技开发实体联合,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科技开发新闻传播条件,克服因经费、人员、方法等限制而难以进行相关信息资源整合构建项目的弊端,科技开发机构应有侧重的成立能广泛利用新闻传播整合有效资源的信息业务部门。

3.建设科技开发信息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市场经济下的科技开发需要信息支持。科技开发主体和科技开发服务客体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准确、及时、系统的市场信息作为正确决策的前提,成为在市场经济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因素。基层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也需要现代信息网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作出决策、提出对策的依据。

(2)信息时代我国科技开发工作对传播信息化有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对国内外市场的认识与把握还很肤浅,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管理、信息、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设置了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壁垒。这除了与我们自身一些科技开发管理观念与手段都落后于国际化的商业竞争需要之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信息体系与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准备的不充分。这就更需要科技开发职能部门在市场传播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以完备的信息服务来弥补自身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以必要的信息支持来减少科技开发服务过程的大幅波动与市场风险。

(三)积极主动构建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体系

1.建立科技开发传播体系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数是科技开发服务质量的核心。要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数据资料,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并考虑投入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标准化科技开发信息数据库的规划建设。

2.培育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服务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承担着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功能。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机构。

3.建立健全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