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科技论文范例

摘要:农业科技人才自身要多下功夫,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农业科技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主动将所创造、占有的农业科技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发展中,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尤其是年轻农业科技人员要主动深入到农业生产科研一线,在实践中增长感性认识,解决实践问题,服务农业转型升级。
科技论文范例

科技论文范例:成果低转化率下的农业科技论文

一、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所谓有效供给不足,是指缺乏有市场潜力、有推广价值、适宜转化的高质量农业科技成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不足。在数量上,全国每年鉴定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2000项左右;在相对数量上,根据2011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登记的科技成果以应用技术类为主,共有39218项成果,占登记成果总数的88.71%,其中及时产业即农业科技成果仅占15.73%;基础理论成果3083项,属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占10.12%;软科学成果1907项,其中农业科技成果约占9.15%,所占比例不高。造成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有:首先,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障碍。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活动遵循“申报、立项、科研攻关、项目试验、专家鉴定评奖”的程序。在现有农业科技考核制度下,农业科研人员对如何能顺利完成课题立项、出科研成果、获奖、或专著的数量等考虑较多,而对科研成果是否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能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则未给予同等的地位。隶属于不同上级政府部门主管的农业科研机构,大多有面向上级主管部门的倾向,机构之间信息沟通比较缺乏,使得面向市场统一研发农业科技成果的可能性极小。〔1〕

农业科研人员在课题立项时常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预测,而企业与农户则比较关注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及其获得收益的多少,结果农业科研人员与企业、农户的目标不一致。这就导致一方面科技成果不断被鉴定,不断积累和被存放,成果总量膨胀;另一方面,企业和农户对农业科技成果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产生较大差异,不能形成成果的有效供给。农业科研管理松懈,一些农业科研人员申请的课题经费有很大一部分并不用于课题研究,从课题申报到鉴定的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了全课题的50%以上,而用于课题项目研究的时间和经费则很少。研究项目在审批时缺少系统严密的论证过程,管理部门鉴定验收过程形式化严重,对农业科研成果不能严格把关,造成课题成果不成熟,质量不高。其次,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农、林、牧、渔业”R&D投入费约为88亿元,占国家财政农业总支出的0.8%,占农业总产值的0.11%,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约1%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强度2%~4%的一般水平差距就更大。很多农业科研成果因为得不到持续投入,使得中试、熟化研究难以进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较差。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主要是因为投入渠道单一,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是其主要来源,私人投资很少。近年来,尽管国家大力吸引企业、科技开发机构、金融机构、私人等渠道的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但投入总量仍然不够。第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流通环节不顺畅。我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之间本是分工协作的关系,但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三部门在上项目、争资金等环节互相竞争、重复立项,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都搞科研、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相互配合协调较差,存在非合作博弈的动机。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者不懂技术,而技术的持有者又不熟悉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流通,造成有农业科技成果的地方没力量推广,有推广人员却没满足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形成资金和人力的重复浪费。〔2〕

二、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对成果的有效需求是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要农业企业或农户形成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购买意愿;二是要有购买能力。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主体是农民,因此,农民的经济实力、文化素质及农业的经营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果转化率。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只有1/3对利用农业科技较为重视,多数农户对采用农业科技新成果顾虑较多,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动力不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当前我国70%以上的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很差,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农村人口中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所占的比例仅有1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居民比例不超过5%。受教育水平、风俗习惯、传统经验的影响,农民对采用新成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较强的风险躲避意识,阻碍着对成果的有效需求。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随着乡村非农产业的崛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使得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民都转移到了第二、三产业,非农就业收益显著提高,比较利益原则体现明显,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对成果有效需求的强度受到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制约。我国农村主要采取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这使得大规模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不能顺利进行,尤其是严重影响那些系列配套、综合性强的农业技术。

虽然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代替劳动力的作用,但仍没有缓解农业生产对科技成果有效需求强度低的矛盾。〔3〕另外,农业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疲软。有分析表明,农业企业要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及时步是成为成果需求的主体。相对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跟市场联系更为紧密,更了解农业生产的具体需求。尽管农业企业进入农业科研领域,并在此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成果转化注入了新的力量,但我国农业企业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涉农企业普遍基础较弱,农业开发研究能力并不强。在市场竞争中,尽管农业企业愿意采用新科技成果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农业企业自我积累能力不强,资金投入缺乏,农业信贷支持的比重较小,再加上新成果应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减弱了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表明,涉农企业的投入强度均低于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农业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的费用不到销售额的1%,开发资金短缺,有些农业企业甚至没有设立研发部门,削弱了其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收能力。农业科技成果与一般商品相比较,在供给和需求方面更具有复杂性。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生产对成果的有效需求是推动成果转化的两种重要力量,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体现了成果供给主体与目标主体的行为一致性;对成果的有效需求确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驱动力,两大系统的均衡程度紧密联系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另外,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与农业生产对成果的有效需求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难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不利于实现成果的转化,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组织体系,构建成果转化各环节间常态化的交流机制。

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功能不健全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目的在于通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导入新技术,改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虽经过几次大的调整,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已建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大多以农技推广部门或农业科研单位为中心,仍是利用行政手段和以推广技术为主的自上而下纵向直线型推广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诸如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信息不畅、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现有推广体系内部既没有明确分工,又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内部机制僵化,推广人员推广成果的效果与其个人利益没有直接联系,利益诱导机制、评价机制、驱动机制不健全,使得农业科技人员难以正常发挥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作用。推广机构的功能和职能越到基层越被弱化,多元推广主体之间没有明确分工,同一层级间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严重阻碍了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不但要接纳、消化、吸收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还要与成果需求用户对接。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行不畅,推广人员很少与成果需求方发生直接的信息联系,没有发挥推广体系应有的中介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完成成果供给方与使用方的对接任务,降低了用户对成果的有效需求。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基本上依附于各级政府部门,按行政区划设置,长期循规蹈矩地执行政府行政指令,多以单项新技术为中心进行推广服务,农业科技推广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率都不高,导致农业新科技成果的推广不能满足成果转化的需要。我国农业推广基层机构技术力量严重缺乏,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占农民总数的0.053%,这个比例对于农业发展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1〕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沟通不通畅,推广部门与相关单位之间不协调,缺乏对推广人员的激励机制,县、乡级的推广机构缺少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学科带头人,且中专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较高,从事常规作物推广人员的比例远大于从事其它经济作物推广人员的比例。农业科技推广投入的主渠道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民间资本一般不愿在此领域进行投资。但国家财政推广投入严重不足,且始终不及国家财政支农的其它支出部分,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一般为0.6%~1.0%,经费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我国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但不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将科技服务领域向产前、产后延伸,而且也不能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能够承担成果的供给与农户科技成果需求之间有效的双向沟通职责,难以经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

农业技术市场能够在供给方和需求用户之间传递农业科技并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经济产生联系的中介环节,在价格、信息、资源配置等方面对成果转化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技术市场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了途径,通过“技物结合”,物化型农业科技成果以实物为技术载体,以产品进入市场交易或有偿转让进行推广,能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有关农业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尚不健全,政府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能力不强,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产权激励机制、技术评估机制以及风险保障机制,还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科技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成果交易风险较大。〔4〕现有成果从科研立项、研发、试验、成果转化到产业化,主要依赖政府推行,而政府不可能迅速地传递市场上的一切农业信息,很可能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用户需求相背离。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满足成果需求者的多样性要求,由于存在市场信息不性和不对称性,传播渠道不通畅,配套服务不尽完善,实现转化成果供求均衡需付出很高的费用,成为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严重障碍。同时,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活动没有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常常出现农业科研成果外流、被占为己有以及坑骗民众的事件。另外,农业科技还面临“柠檬市场”问题,成果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存在逆向选择现象,高质量的科技成果难以寻得需求方,低质量的科技成果充斥市场,造成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交易不容易实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在政府支持下顺应市场规律来进行,除了有较强的研究开发机构外,还有较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我国少量的农业技术市场主要是由原来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成立的或由部分部门转变而来,由于部门职能转变和人员角色转变的不够彻底,使得农业技术市场的服务能力和功能不强,从业人员面向市场与农业只是进行简单的联络沟通,无法对农业科技成果作深层次评估和咨询,导致农业技术市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建立农业技术市场的一个必备条件是要储备充足的农业科技信息,而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不够发达,农业信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信息技术平台的辐射作用不够强大,地方政府在农业信息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

有资料显示,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之一。2001~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6.5亿元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均每年约3亿元,在整个国家农业科技支出中占比不足5%,地方财政也只有很少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总量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多数农业科技项目单位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在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分配不合理,重应用研究轻成果转化,使得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有限,甚至还有项目单位根本未设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银行贷款的申请难度也较大。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转化资金管理需要改进和完善,对东、中、西部地区投入重点不突出,项目投入分散,没有充分体现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果转化资金的效用;在行业结构方面,转化投入力度不均衡,种植业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比重明显大于畜牧业、加工业和生态环境的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比重;重点项目投入所占比重偏小,缺少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持续投入的支持机制,一般项目投入占多数,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和需求不相适应。〔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使得一些农业科研项目很难向纵深发展,也不容易进行大面积转化推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既需要政府、科研单位、高校、推广机构等主体的支持,又依赖于农户、农业企业的需求和积极参与以及市场机制下的商业运作。因此,要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首先,应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以市场需求定项目,以科研任务定经费”的方式,鼓励农业科研人员进行精细的农业市场实际调查,防止出现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与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建立利益诱导机制、激励机制,使利益分配合理化,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建立成果评价制度,形成成果转化动态跟踪机制。其次,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稳健增长的投入机制,联合财政、经贸、金融和银行投资,跨部门融资整合推动,进一步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制定合理成果转化资金利用的政策,吸引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新体系。第三,要在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归属问题清晰的前提下,改革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鼓励土地的有偿使用和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以基础教育为依托,以职业教育为主体,适宜开展农业科技普及的农村教育新体系,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第四,要健全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多种载体,培养一批农业实用技术人才,积极引进硕士和博士等高学历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要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园等新型推广组织,发挥其带头作用和载体功能。第五,要积极扶植和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及时提供农业成果信息,建立农业科技成果鉴定与评审机构、技术中介机构、管理机构和监督体系,完善与农业技术市场管理有关的制度、法律、政策与法规。

作者:张淑辉1郝玉宾2工作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2.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科技论文范例:农业转型人才培养的农业科技论文

一、农业转型升级对农业科技人才提出新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来看,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素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主要推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质量要求更加紧迫。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T•W•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动性生产要素,是提高各生产要素的结合度和生产效率,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代农业是技术主导型农业,对农业科技的支撑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科技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顺利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需要一支数量庞大、素质优良、层次多元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如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业科技实用人才等。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着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只有大批适应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求并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人才,广泛分布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的不同层次领域,才能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据笔者在广东省各地调研,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性不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选择各异,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粤东西北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类型、不同发展程度的农业产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显而易见,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需要一支数量庞大、素质优良、层次多元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既需要一大批站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具有现代农业产业思想的高端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还需要成千上万实干在农业生产一线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村科技实用人才。这些农业科技的领军人才、推广人才、实用人才,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分布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的不同层次领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群体,他们的数量多少与作为决定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快慢与成败。

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与农业转型升级需求不适应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人才是关键。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推广、应用的生力军和推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支撑,是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发展壮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过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尤其缺乏[1]。农业科技人才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层次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科技支农不力、农村科技人才匮乏阻碍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扎根基层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加紧缺,农业科技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且流失现象严重,队伍难以稳定,农业科技人才不“务农”,农业科技人才面临“断层”危机,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呈现削弱趋势等等,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2]。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广东省每万名科技人员中农业科技人员仅有43.27人,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仅有3人,农科大学生只有1.2人(相当于美国的0.58%);在农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6%,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只有9.2%;初级农产品产值与产后增值比例为1∶0.38,而美国则高达1∶3.72,日本为1∶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只占3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些数据对比,既显示了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差距,也意味着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巨大空间。

三、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创新思考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需要数量充足、素质高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实用型的农业科技人才,而现有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着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主体之间资源协调、资金投入、管理耦合等种种困境,单靠某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力量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需要政府、涉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农户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紧密联系起来,创新体制机制,多元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新机制。

(一)政府主导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研究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与现状,分析影响制约当前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在调查研究本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定位,厘清影响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相关人才的具体需求和应对措施。对比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型经验,从政策机制、科技贡献、人才素质、服务体系等影响力要素分析对比中,开展具体研究,解决关键问题。强化政府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中的政策与投入保障作用,确保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公益性,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3]。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主体、政策措施、方式途径等方面大胆创新多元化推进。遵循科学规律、注重业绩实绩,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立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权责一致、协调高效的战略性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服务新机制。结合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设计,建立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选拔使用机制、激励保障机制。根据各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不同特点,探讨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专项培养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培养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农业高校承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责任

农业高校与农业发展联系紧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4]。农业高校要主动发挥长期以来与“农业、农村、农民”紧密结合的传统优势,围绕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对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业科技实用人才的现实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积极探索,让承载着农村科技要素的各类农业科技人才“重心下移”,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及时线。农业高校要主动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加强联系合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各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不同需求,深入调查研究,区分不同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不同特点,设立不同目标,形成分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速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推广,积极探索建立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及长效机制。特别要在学生中加强“学农、爱农、兴农、强农”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加快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加速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转化应用,推广服务。

(三)涉农企业和农户主动参与,完善自身素质技能

涉农企业和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也要主动“转型升级”[5],要正确认识自身在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中的责任,提高完善素质技能。涉农企业要多方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物质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交流,选送骨干到农业高校进行培训,或利用本地本企业现有人力物力举办短期培训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提高企业人员科技素质和学习意识。大力挖掘和培养“乡土”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农业企业家队伍。农业科技人才自身要多下功夫,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农业科技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主动将所创造、占有的农业科技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发展中,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尤其是年轻农业科技人员要主动深入到农业生产科研一线,在实践中增长感性认识,解决实践问题,服务农业转型升级。

作者:吕剑红黄文勇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科技论文范例: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气象科技论文

一、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近期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经验丰富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障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构建以专业技术型为主的气象服务人才队伍是促进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专业性服务人才是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5]。在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怎样的气象预报项目,都必须在专业的技术人才带领下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不只是需要专业人员具有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关行业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大力培养各种气象专业服务人才,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质量。

作者:朱红霞马晓霞工作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科技论文范例:基层气象科技论文

1发展历史

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方支持状况,开拓力度的不同,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西部地区基层气象局,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才力量薄弱,导致气象科技服务存在诸多困难。以武胜县气象局为例,真正意义的科技服务发展比较晚,前面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主要以到乡镇收取气象服务费为主。90年代开始有极其少量的防雷服务,到2005年以后,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共同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有效的规范了防雷市场。随着最近几年武胜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再加上行政审批活动的有效实施,使得防雷技术服务、氢气球的施放业务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科技服务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2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武胜县为例)

2.1气象科技服务公众认知不够

武胜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县城规模较小,是全国农业县。经济文化发展也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普遍不高,加上宣传力度还不够,常规的气象科技服务业务虽已基本普及,但是很多群众还存在气象局就是免费提供天气预报这一意识,对气象有偿服务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的现象。一些建筑开发商认为防雷可有可无,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这一状况阻碍了武胜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2.2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受多部门制约

由于武胜县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较晚,防雷业务从开展以来都是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共同监管来进行的。这种体制和运行模式就决定了有一定的缺陷,而且存在个别领导为开发商说情,监管单位与开发商的关系和利益复杂化使得气象科技服务基根不实,保障机制薄弱,发展不稳定。

2.3执法力量甚微执法人员紧缺

基层气象局机构、编制限制,武胜没有专业执法队伍,执法人员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素质普遍不高,对当前形势下的气象行政执法不能很好胜任。这一系列的缺陷导致我县科技服务执法工作不能有效的推进。

2.4科技服务人才缺乏装备落后

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县局气象业务较多,任务繁重,每个人都同时兼职有1到2种不同的工作,很多兼职科技服务的人员也不是相关专业毕业,未经过系统培训,实践经验也非常少。而且气象科技服务装备更新换代周期太长,很多先进的检测、测试设备得不到很好的供给,缺少专业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设备。总之,人才缺乏、岗位角色混乱、设备落后等现状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严重制约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2.5科技服务业务结构单一种类较少

很多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以武胜为例,防雷技术服务占科技服务总收入的95%以上,其他气象科技服务项目发展不足或者根本还未开展。这一状况是导致气象科技服务不能综合发展。

2.6内部管理不规范

基层气象科技服务没有很好的管理和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没有体现责、权、利的平衡。单位也没有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对负责气象科技服务、参与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员没有一套奖励惩罚制度,这使得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另外科技服务财务管理也不是十分规范,这同样制约着气象科技服务良好的发展。

3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思路探究

从基层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基层气象部门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改革创新,规范开拓才能有效的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下面就上述问题,谈一谈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3.1加强宣传,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公众知晓度

只有公众理解到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确是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必须的活动,才能更好的去开展气象科技服务。我们一要利用“3.23”气象日、科技下乡、为农服务等机会深入城镇、乡村广泛宣传;二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主动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汇报和沟通;三是开展气象灾害调查时借机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服务。通过以上宣传措施主动出击,扩大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3.2加深同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以及联合执法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我们仍需要并努力加深与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一是从安全生产的思路来和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交流沟通,并且利用气象法律法规向政府和部门宣传。二是加强同建筑开发商的沟通协调,让开发商了解建筑物防雷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变被动与主动,甚至自主打好建筑物防雷品牌;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执法大检查。

3.3组建专业执法队伍提高执法质量

应积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但就目前各基层县局的人员情况来看,单独组织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不现实的。建议市局成立一支精干的执法支队,以市局气象执法支队为主体,各县区执法人员为成员组建全市统一的执法队伍,各县区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由市局行政执法支队来完成,县局不再单独执法,各县区辖区内出现了气象违法案件后上报市局执法支队,各县区执法人员要积极配合市局执法支队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市局应该对所有执法人员应进行系统的培训,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队伍整体水平,为气象科技服务保驾护航。

3.4壮大人才队伍提升装备档次

应积极争取地方编制,充实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招可用人才,留可用人才,建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县级气象科技服务人才队伍。还应加强相应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同时必须加强科技服务相关领域的装备更新换代。只有通过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和现代化的服务装备才能在服务对象心中树立一种良好的服务形象,为以后科技服务高标准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5拓宽科技服务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县级气象科技服务结构单一,不能适应以后政策环境变动后的市场需要,我们应当在防雷方面继续做深做强,同时加快发展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影视及广告服务、气象短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服务等项目。还应努力开发新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如借助武胜城市建设、工农业园区、旅游发展等开展病害虫气象条件预报、旅游指数预报等等。总之,通过发行和挖掘市场的需要,努力拓宽科技服务新的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3.6规范内部管理

要同企业管理模式一样,建立良好的发展体制。对气象科技服务财务管理要规范化,加强账户管理和财政预算制度。防雷技术管理方面要规范服务程序,推行标准格式文书,提升科技服务层次。全市科技服务实体特别是防雷服务机构在收费和服务上尽量统一,以减少客户的质疑。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措施来提升我们服务水平。此外也还还应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实体的党群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建立监督机制,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监督管理,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发展。

作者:卿洋华工作单位:武胜县气象局

科技论文范例: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论文

1文献述评

所谓协同发展,智库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如优胜劣汰理论一样,是自然法则对人类的贡献”。但是协同发展论又与优胜劣汰论存在本质不同,后者认为,某个物种的灭绝不是另一物种胜利的附带产物,某一物种的胜利是与另一些物种共同进化形成的,也就是共荣共存;而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的概念来自于系统科学,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它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问题,国内外学者有过相关论述。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ArthurLewis)提出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认为科技创新催生的工业部门会全部接纳剩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当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霍利斯•钱纳里(HollisB.Chenery)提出,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城镇化是各种表现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科技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K.J.Button)认为,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指出工业化及科技进步是城镇化的基础,对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张生瑞[2]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作了探讨,为科技创新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思路。黄群慧[3]指出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存在不协同因素,应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张新光[4]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伴相生,认为应该减少农民数量,降低农业比重,以科技创新来促进农业、工业与城市发展。胡振亚[5]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分析科技创新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问题,提出科技创新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机制,构建发展模型,以有效促进彼此间协同。还有一些机构或学者从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的角度研究科技创新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如湖北荆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李哲敏、刘卫柏等。以上学者大都将科技创新、工业化、城镇化联系起来,从科技创新带动工业化从而吸收农村剩余劳力的角度来研究,这是符合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实际的。在城镇化初期阶段,其直接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城务工提高收入不再是农民的需求,进城务工人员也希望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这源于中国城乡二元制度导致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资源匮乏。

因此,城镇化开始表现出不同特征,呈现出一场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争夺战,这种状态的持续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一表述首次写入党的文件及报告,表明城镇化的新阶段已开始。其核心概念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区别于城镇化前期阶段即在于此。“市民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实现公共权利均等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不再仅仅是通过工业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是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对于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文献还比较缺乏,只有少数学者提出过相关论题。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济武撰文称,长期以来,中国发展过于依靠“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投资驱动”,这种典型的低效率发展,又直接导致了“五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和“四高”(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典型低价工业化模式。同时他还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障我国14亿人口及后代福祉相传的生命线。中国的城镇化不能再走某些大城市甚至特大型城市那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突破城镇化过程中空间、人才、资源和效率瓶颈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应该通过科技创新集群化,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质量[6]。启迪控股围绕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思路,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城镇化齐头并进,通过成熟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甄晓非[7]认为,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紧密相关,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改变传统农村产业形态,使“三农”发生根本变化。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考察,他认为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且科技创新对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有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他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城镇化步伐,并且通过专项技术难题突破,增加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投入,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等,快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进程。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8]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和科技创新构筑湖北科学发展新动力。他认为,科技创新历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前,发达经济体将创造新的更高的生产力作为克服衰退的根本路径,中国也进入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以此提升国家竞争力。丁明磊等[9]分析了中国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并从战略规划、技术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和需求面政策、地方和基层工作、人才培养5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以上学者关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相互作用以及协同发展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科技创新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新型城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科技创新不仅可以通过带动工业化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两者的融合一方面能使科技创新产品得到充分应用,另外一方面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产品的应用使城镇化向持续、健康、智慧的方向发展。一直以来,科技创新给工业化提供了巨大的科技支撑,使工业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生产力,但是工业化却并没有同步推动城镇化。因此,鉴于目前中国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应该思考如何使其同步发展。在中国处于转型的现阶段,城镇化也面临转型,科技创新不仅要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农村人口转移,还需要与城镇化深度融合,与工业化同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2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现状

“未来的后人对于21世纪最鲜明的记忆,除了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之外,大概就是人口最终阶段的大迁徙彻底从乡间的农业生活移入城市[10]。”可见,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中国目前城镇化呈现粗放式发展形态,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科技创新政策对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外在集约性作用、内在倍加性作用和关键性作用。通过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满足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有效配置的要求[11]。但是,当前中国科技创新存在严重的城乡差异、行业差异以及地区差异,即科技投入集中于大城市而中小城市缺乏,大城市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而城郊缺乏,城乡科技投入差异化相当严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城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可是就科技创新来说,城乡差异表明科技创新并未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使得城镇化质量不高,表现为城市半径太大导致生活不便,城镇化粗放发展导致污染严重,城乡差异化发展导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等。中国科技创新与城镇化没有同步发展所导致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城市盲目扩张导致大城市半径太大

城市中心区扩张是城镇化的必然表现之一。城镇化是一个农转非的过程,是现代化的一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城市不断扩充其容纳能力及承载能力,而城市面积扩张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中国的现实情况在于将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城市规模的扩张及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忽略了城镇化的真正目的是让更多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不能否认城市扩张的意义,但如果城市扩张并没有给被城镇化居民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那么这种扩张就是盲目的。其后果表现为城市半径太大,处于城郊的居民被市民化之后生活方式并未有多大转变。如出行依然不便、观念形态上仍然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乏以及科技成果难以普及等。在现行城市规模基础上,若能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使城郊与中心区趋同,通过智慧城市的力量缩小城市半径,将是很好的选择。

2.2城镇化粗放发展导致污染严重

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而剩余劳动力转移本身就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可是目前中国城镇化主要依靠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驱使,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人口过快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承载力有限等各种矛盾也会伴随而来。国务院总理曾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国家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这都说明,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人居环境以及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因此,城镇化不是盲目造城运动,而是实现由“乡”到“城”的良性转变,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集成应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寻找符合城乡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3城镇化过程中的地区差异导致科技型人才分布不均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区差异表现为因传统城乡二元制度导致的城乡差异,这种差异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化下显得更加严重。科技型人才城市偏好非常明显,而且对于后代的教育更加重视,除非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否则城市依然是他们的。在中国城乡发展严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科技型人才主要分布于发达城市,中小城市即使拥有相关产业也难以吸引科技型人才。这一分布不均直接导致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延续粗放式发展状况,不仅不能带来经济发展,还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

2.4城镇化成果共享的户籍准入制度导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与西方城镇化进程不同,新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中央到地方,城镇化被当作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而非结果,其弊端就在于重“铁公基”等城市硬件建设,而轻公共服务及制度等软件建设,使得农民无法转化为市民,导致人的城镇化严重滞后。过去200多年国际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表明,城镇化可以为人的发展提供巨大空间,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完善社会治理,破除城乡壁垒等。但这种潜在机会要转化为现实,则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政府公共政策导向、国家土地政策、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公共服务公平供给等。高城镇化率并不必然意味着高水平人类发展。实践证明,过去几十年“摊大饼”式的城镇化走了一些弯路,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以致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在新的体制下自我强化,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入城市,致使城市不堪重负,农村出现土地荒芜,留下老弱病残,产生无人养老、养病、育儿等一系列新问题。

3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对策

科技是及时生产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大软实力。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说:“上世纪60年代的航天、70年代的电子、80年代的软件、90年代的互联网、新世纪的云计算……一些发达国家能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他们始终引领科技创新不无关系。在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引领发展[12]。”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城镇化给中国农村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等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但是在新阶段,农民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发展也面临转型,而中国城镇化却出现明显异化现象。由于对城镇化的片面理解,实践中城镇化异化成为GDP增长手段,城镇化作为一个要素聚集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却成为围绕GDP增长而作出的人为布局,导致土地财政、高房价、半市民化等社会矛盾不断,如鄂尔多斯耗资50亿建“空城”,造成全民追债现象。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1978-2012年,城镇化水平从17%提高到51%[13]。但是,如果按户籍人口来算,中国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如上文所述,这种偏差来源于中国城镇化的粗放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集约路径,建立“智慧城市”,以促进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具体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以科技创新缩小城市半径

城镇化带来城镇面积的大规模扩张,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但城郊被城镇化的居民并未能享受到与城市中心区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城郊居民而言,城郊公共交通偏少,设施简陋;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出行不便;教育以及医疗等公共资源不足,这些都导致城市半径太大,带来巨大生活成本等。因此,必须以科技创新缩小城市半径,提高科技创新产品转化利用率,增加快捷的公共交通,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交通网络、医疗网络等。“智慧城市”的发展必然会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而普通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必然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步骤。如当前微博等实时媒体工具让人们形成了通过发微博来信息的习惯,而民众的数以亿计的微博则成为大数据可视化处理的数据基础。同样地,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媒体工具为各种活动网络提供便利,即使身处城郊也能够通过创新媒体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3.2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强调“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较大潜力所在,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在这一政策导向下,中国从地方到基层都开始在城郊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初期的盲目扩张导致城郊污染严重,人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必须依靠科学的力量。目前,相关部门已启动城镇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绿色节能与绿色建筑、城镇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等一系列研究项目,对城镇化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也为如何利用先进科技解决发展难题作出了良好表率。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于经济结构转型、人口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功能布局优化,是一个从量的提升到质的转变的过程。科技园区本身承载着科技创新促动产业升级的重大任务,是产业聚集、人口聚集的载体。因此,产业升级是整个城市的系统升级,要利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而不是一味将污染产业移植到城郊;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加速。科技创新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有效推动我国工业化水平提高和城镇化发展加速。例如,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建立现代农业,将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在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其它产业而言,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利用先进技术处理污染源等,由此带动产业升级。

3.3完善配套设施,吸引科技型人才

新型城镇化需要以人为本带动经济要素集约发展。其中,科技型人才是重要因素之一。科技型人才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传播者与携带者,科技创新成果如果没有科技型人才的传播与使用,科技创新产品将无法投入市场。目前,中国高新技术园区在吸引人才方面缺乏优势,高科技人才依然偏向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目前很多高新技术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层次很低,无法满足科技型人才的基本需求,如住房、教育等。因此,以科技创新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科技型人才,从而提高科技创新产品的转化及应用。

3.4优化科技创新制度环境

中国科技创新投入存在不均衡现象,发达城市科技创新投入多,但是城郊及中小城镇投入少,而阻碍城郊及中小城镇科技投入的关键因素在于制度环境。中国传统的二元制度催生出特殊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城郊以及中小城镇吸引力远不及发达城市,既吸引不到投资,也吸引不到科技型人才。科技成果的开发及应用需要大量投入,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引入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创建优越的制度环境,以吸引更多投资及人力资本。如上所述,政府的政策环境对于科技型人才吸引非常重要,因为政府始终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较大提供者,只有提供或引导提供了足够的配套设施以及各项支持,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及人力资本基础。

3.5促进科技创新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化运动是的,即使改变过去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传统城镇化路径,也不可能简单移植其它国家做法。面对新问题,只能用新理论和新思路来解决。科技创新无处不在,新型城镇化阶段,必须通过创新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在城镇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科技创新带来的转变,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和智力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SmartCity)建设热潮。美国、新加坡、韩国等相继建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中国极大的兴趣,并被正式列入中国城市发展规划。所谓“智慧城市”是这样一种城市,它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城镇化,一个硬件实力与软实力相配套的城镇化。智慧城市并不遥远,它始终和普通人的生活保持互动。不仅如此,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动植物、空气土壤、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互动关系。

4结语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认为,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应该是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新型城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工业化解决了农村人口转移的数量问题,但是城镇化的质量并未跟上,被市民化的居民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视角来考虑,将科技创新融入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倡导绿色、环保、智能、高效并且人性化的“智慧城市”,不失为一条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然而,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将面临很多制度困境,这是未来需要要细化研究的问题。

作者:甘丹丽工作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科技论文范例:生态化转型下的科技创新论文

一、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了大规模运用科学技术力量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先河,“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4]67,生产实践中的科学技术应用“表现为自然力本身,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5]。长期以来,资本支配下的传统技术创新注重于加速开发自然资源,转化为占领市场的产品,以实现资本增值,获取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多还要大。”[4]256但是,不断改进、完善工具—技术系统成为不断扩张物质变换规模的利器,在普遍化的竞争中加剧了无节制的生产增长,同时加剧了全球性资源、环境与生态的严重危机。“只要当今这种组织形式的现代工业文明带着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继续遵循着这种思维模式前进,鼓励人们为短期利益、局部利益而去操纵自然界,榨取自然界,那么,这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将继续其摧毁地球的进程而不以任何人的所作所为而转移。”[6]审视、反思科技成果的应用对生态、环境、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否定科学技术的社会思潮,似乎科学技术应用已然成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罪恶源头,“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起源于过去的技术进步的提法已经成为一股流行的游戏”[7]104。

有学者或以“回归自然”的口号疏离科技,或以“绝圣弃智”的态度否定科技,似乎只要放弃现代科学技术,人类就可以摆脱生态环境危机。显然,科技应用的环境悲观论警醒世人,科学技术成果滥用存在无穷祸害,无疑是深刻的,但是,“因为技术的缘故,我们想要的生活质量的许多东西才可能存在”[7]104;这种放弃现代科学技术以解放自然的片面性思路将造成人类文明失去物质技术基础的支撑而极大地降低地球自然系统的人口承载能力,导致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危机。自然的解放是按照人的本质实现“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诚如马尔库塞所言,“自然的解放并不是回到技术前状态,而只是推动它向前,以不同的方式利用技术文明的成果,以达到人和自然的解放,和将科学精神从为剥削服务的毁灭性滥用中解放出来。”[8]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以工业文明所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其旨趣不在于回归采集与狩猎的原始生产方式,而在于超越工业文明的历史局限性,提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效率,解决当前诸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创造着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人类文明的自觉发展需要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同时需要致力于消除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使生态化成为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工具—技术系统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存在者之间的联系,既展现了自然存在的丰富性,也展现了主体能力的多样性。作为有理性的实践者,人类通过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活动而成为地球自然进化的主导因素。人类要在地球上诗意栖居,践行对自然的尊重,引导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承担其调控者和建设者的应有责任,不仅需要进行社会体制与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革,而且需要通过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形成以生态合理性为科学依据,以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导向,体现了人的生态性生存和科技化生存的实践性统一的工具—技术系统,在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三个主要领域奠定以绿色技术为基础的物质变换方式。进入21世纪,新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等主导科学技术群落的迅速发展,分别对应着人与自然变换的三大要素,可以预期将提供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新途径、新形式,为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将工业化“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生产方式改造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的循环型生产方式,在技术层面上提供化解工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对抗、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手段。

二、生态化科技创新的社会推动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发生、发展离不开社会需要的推动,“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9]。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寻求新材料、新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途径以获取较大经济利益的需要,构成推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恩格斯预言,在现代公有制的新的历史时期中,“人们自身以及他们的活动的一切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在内,都将突飞猛进,使以往的一切都大大地相形见绌。”[10]当代,面对着千疮百孔的自然界,人类为摆脱深陷其中的生态环境危机,必须推进文明转型与质变。在制约物质变换的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从价值层面上颠覆了“以生产为本”的本末倒置:把人当成生产的工具,造成人的异化,把自然当成实现价值增值的资源,造成自然的异化;坚持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长期保障的需求作为及时要义,又赋予作为地球生物圈特殊智慧生命的人类看护、管理地球生态环境的使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先进生产力以挽救人类正在加速丢失的家园,必将有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转型,为开发循环经济技术、节约型生产技术、可再生新能源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将推动传统的工业化技术创新体系向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转型。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人类现实自然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致力于提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效率,必将为提升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利用、物质循环等绿色科技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任何时代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总是具有稀缺性的特质,工业文明的技术创新体系致力于通过机械化、自动化的手段提高单位时间效率,尽可能掠夺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以创造庞大的产值和利润。生态化科技创新体系则努力发展减量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提供靠最小消耗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工具—技术系统,致力于提高单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和再利用,逐步改变传统产业对物质资源的极端依赖性。

科技创新的新进展为实现物质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废弃物进入生产过程实现再资源化不仅成为现实而且其产品越来越具有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初步成效。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物联网技术渐趋成熟,把原子世界引入比特世界,从而使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联系起来,融为一体,通过对生产与消费进行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光热、光电技术进步提升了太阳辐射能的转换效率,急剧降低了太阳能生产成本,加速了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对于克服能源短缺及与矿物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368人类致力于提高地球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将拓宽科技创新生态化路径,从外部自然制约的必然性中争得生存的自由。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人类现实的可生存空间,致力于维护地球自然的生命活力,将推进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客观上要求实现科技创新向生态化转型。据《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0》指出,“在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经济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00万元人民币以上,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能源消耗仍处于总量上升的态势,环境质量总体尚未达到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拐点的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高于3.3∶1,基尼系数仍高达0.46,二元结构指数仍在3.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龄还未达到12年,人文发展指数低于0.850等状况下,此时正好对应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也是发展路径要求重塑的转型期”[11]。因此,需要实现科技创新从以往的大型化、大量化、高速化的技术开发转向多样化、信息化、省资源化的绿色技术,以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缓解人类生存压力且不对自然造成伤害的生态化转型。如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催化剂技术、分离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回收及利用等技术,避免传统技术对于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泛使用风能、太阳能技术取代煤、石油等污染严重且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缓解了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能源及其污染等问题。自然界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审美、精神等多重价值,长期以来,为解决物质匮乏,满足生存需要,积聚社会财富,人们借助于不断改进的工具—技术系统掠夺自然,人类生态足迹已经超过自然系统的修复能力,侵蚀地球自然的生态活力,损害其审美、精神的价值并最终在物质层面上影响地球自然对于人类生存的实用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保护自然环境,修复千疮百孔的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推动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生态化科技创新在强调发展环境、生态科学的同时,需要建立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和整个自然环境系统的预测、评价体系,以此来衡量、防范对生物圈和整个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现不利影响,也可以用以作为控制和消除的有效途径,减少、预防对自然造成的新破坏,协助自然创伤的恢复。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一步拓展人类活动空间,扩充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自然基础,必然为生物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应用空间。人类文明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与自然交往的范围,其谋生存的活动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地表自然界,发现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地表空间几近不可能。面对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改进工具—技术系统,一方面不断提升外部自然的人口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延伸人的体力、智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这种扩大人的活动空间的历史任务必将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重要动力,促使人类将未曾真正开发过的海洋深部和宇宙空间的大量物质和能量纳入社会历史进程,进入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系统,促进科技的发展创新在海洋、生物、外层空间等新兴领域进行生态转化。“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我们面临着如何替人———作为一个生理学单元———找到和创造环境的问题。这就牵涉到全部具体技术和其背后的自然科学的全部内容,还牵涉到建立在比我们目前拥有的深刻得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上的生物学技术。”[12]384生态化技术体系从传统的支持经济增长转向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力量。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不仅要发展符合人的需要的生态技术,而且同时吸收现有技术的合理因素,把现有的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在推进科技创新与突破中实现生态化生产力效用。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一系列高新科技形成了一种整体的力量,推动并产生一场物质生产方式的新变革,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1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恢复因人类活动而遭到破坏的环境,依靠科学技术提供的“点石成金”的“魔棒”,建立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关系,建设美丽中国,必将加速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

三、创新科技创新生态化的社会环境

“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嵌在社会之中的一个开放系统,由非常稠密的反馈环与社会连接起来。”[14]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和思维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置于“人—社会—自然”的有机整体中,无疑“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要把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就有破坏科学进步所必需的独创性和自发性的危险”[12]ii。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培育良好的社会生态文化氛围。首先,确立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满足人的需要为科技创新的双重社会目的。科技创新无禁区,面向未知的领域,循着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展开想象力的翅膀,探索新的自然界的奥秘。但是,科技创新需要社会导向,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需要奠定科技创新生态化的社会目的。人的目的论依赖于树立目的的能力,即在各种目标在事件过程中得以实现以前,预测这些目标之内容的能力;依赖于找出这些目标之实现和利用他们的各种手段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的帮助,以引导现实事件过程趋向预先标明的目标。满足人的需要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具有多重复合特性的社会系统。研究人员的课题选择是开放的、交叉的,研究成果应用的影响甚至可能是对立的,通过确立科技创新的社会目的引导科技发展,搭建凝聚和吸引科学技术人才的科研平台,提高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于人类的水平,使科学技术成果惠及普通民众。在科技成果应用上始终把环境效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在认可科学技术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合理性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效益。

科技创新的社会目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考虑科技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还要顾及科技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使单向直线段式的思维,转变为全程参与生态环境中物质能量的循环过程,取消与物质能量封闭循环路线的对立。其次,超越个体生存年代的时间局限性,在历史的视野中审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长远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立足现实,更要面向未来,通过科技创新生态化以发明未来。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视野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绿色科技是预测未来、发明未来的必由之路。绿色科技要充分吸收现有技术的合理因素,发展符合人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技术,鼓励在自由探索中推进物质变换的科技创新与突破。毋庸置疑,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例如,门捷列夫周期律、牛顿力学、细胞学说、孟得尔遗传定律、电学基本定律等,并且都已经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众所周知的巨大影响。但是,对于一些探索性强、结果很难事先预见的、以认识自然为目标的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强的技术研究,其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与其在生态环境的效应一样,具有间接性、滞后性的特征。因此,在鼓励科学研究中的自由探索精神的同时,极力避免“把追求个人财富增长作为个体自由的手段,那么,增加效率只能意味着对环境实施更有效的开发,并给生态系统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结果”[15];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引导和研究者的社会责任,积极推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研究,如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遗传工程技术;慎重对待难以事先预测生态环境后果的研究项目,如人工合成生命;坚决杜绝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破坏的研究项目,如与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的研究。再次,超越个体生存地域的空间局限性,在全球性的视角下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一方面,科学成果存在产权,尽管科学无国界,科技研究与创新成果的应用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为全球共享,但是,科技成果的获取往往从属于个体、团队、公司、国家的名义并被赋予了经济利益的含义,在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追求利益往往限制了无条件的共享。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也呈现出超越空间的整体性。自现代性开启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封建行会的封闭,使本来分散、孤立的利益主体逐步连成利益共同体,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依赖于地球生态系统生存的不同利益主体又具有了世界性,形成了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但是,“由于体现人类整体利益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滞后性的时间特点和发散性的空间特点,各个不同的个体、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仍然专注于追求各自独立的利益,对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的思考往往被追逐局部利益、短期利益的阴影所掩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破坏了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能力。”[16]

“真正的问题就在于,这种非个人的、受利润驱使的市场过程往往系统地让一些人把他人手中的财富剥夺过来与此同时破坏环境。”[17]当人类共同利益的主体与具体行为主体的现实利益产生矛盾时,企图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动力机制来兼顾两者之间的利益是相当困难的,更不必说建立一套以包括人在内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共同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体系。生态文明以人的需要为其社会目标,以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类自然—自在自然环境为中介,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系统整体性,在理性框架下努力探索逼近这一理想的现实途径。强调科技成果应用上,确立环境科学技术共享的机制。应该通过国家的干预与有关国际机构的介入,建立超越经济利益的途径与机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机制外也相应地形成环境保护,确保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得以及时转化成科学技术成果,在面临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下及时发挥作用。,需要制定倾斜政策,吸引人才推进生态化科技创新。社会目的引导科技创新的方向,“一个社会科学上的成功依赖于它能够把更多的自己的天才输送到科学中去”[18]。

人是一种追求目的论的存在物,人的主体人格在追求和实现目的中得到充分展示,在目的追求和社会需要的交叉点上将形成对于科技人才的强大的凝聚力。如果说,60余年来中国科学事业的长足发展,是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内化为各个时期的研究任务所形成的凝聚力分不开的。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发展,无疑更需要社会在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吸引一大批最杰出的人才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生态化科技创新当然也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但往往更具有公益的性质,或许需要人们承受部分的局部利益、当前利益的牺牲,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并且这种支持应当转化为政策与制度方面的保障。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本来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生态化科技创新在整体和历史维度中提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各种支撑,赋予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将帮助我们把建设美丽中国的梦转化为现实的美丽图景。

作者:陈墀成余玉湖工作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

科技论文范例: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技创新论文

1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及时生产力和人才及时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积累人力资本、提高科技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国内绕高校科技能力的指标体系、效率评价、人才培养等展开研究。Chenetal(2013)研究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Fuetal.(2012)研究了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培养与提升。Hausman(2012)研究了高校科技创能力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李瑛、崔宇威(2011)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以及政府拨款在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对效率没有影响。孙燕等(2011)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应该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中的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刘永等(2012)分析了大学科技园在高校科技创新链中的角色定位和关键要素,探讨了动力激活的措施和方法。隋秀芝、李炜(2013)认为在提升高校科研能力的过程中应逐步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的共享管理和跨越。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到,尽管不少学者研究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问题,但是,这些成果存在的不足较为明显:在研究视角上,已有研究忽略了政产学研用间的协同创新;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较少涉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机制、协同流程和协同方式等;在研究结论上,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数据资料和统计口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部分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协同创新视角,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分解与分析,重点建立省内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系统及其协同创新机制,分析不同范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2.1实证结果

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国家数据(NationalData)为基础,利用DEAP2.1进行我国2003~2011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考虑到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选择了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单位: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单位:万元)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单位:万人)为投入量,选择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单位:项)、技术市场成交额(单位:亿元)和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单位:人)。由于2011年教育性财政经费没有数据,因此,利用插值法得到了2011年各个省份教育性财政经费。另外,没有统计西藏自治区技术市场成交额,因此,本文只评价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单位2003~2011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2.2结果分析

从整体上,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位次由2003年第22位上升到2011年第19位,可以说,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一方面,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关。近些年,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科技研发体制机制建设,先后制定了“十一五”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等重要文件。另一方面,这些成绩与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采取多种举措支持高校加强产学研密不可分。近些年,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构建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社共赢”科技创新模式,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高校百名应用人才支持计划”等,积极鼓励高校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环境,注重培养和大力引进重要学术带头人,带动相关学科实现超越发展。同时,河北省高等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科研院所展开互补互助,不仅为后者提供了大批厚基础、高素质、宽视野、强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而且发挥了自身在知识技术向市场和社会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科技与生产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从个体看,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位次从2003年至2011年依次是第22位、第22位、第25位、第20位、第22位、第22位、第17位、第21位和第19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依次为86.2%、82.3%、80.5%、88.1%、90.1%、86.4%、89.5%、86.6%和62.8%。从结果不难看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基本处于较后的位置,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和国内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亟需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影响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有: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并存。《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显示,2011年河北省教育经费投入652.11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8.43%,仅比2010年多0.09个百分点,但比2009年低了0.28个百分点。二是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与科技创新绩效偏低并存。《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显示,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发表科技论文共42142篇,仅比2010年增加了4.25%,比2005年增加了13.1%,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出版科技著作933种,仅比2010年增加了1.74%,比2005年降低了10.34%,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R&D人员全时当量为7716.4人/年,仅比2010年增加了4.44%,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实验发展的资金为5204万元,比2010年减少了19.76万元。三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政产学研渠道不畅并存。虽然这些年河北省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不过,目前来说,河北省政产学研结合不紧凑,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较难以转化或者产业化率不高,这些问题与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影响了创新型河北建设和和谐河北建设。四是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比例较低与协同创新机制缺位并存。从统计资料显示,无论是在校学生(包括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还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等,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比例较低,另外,在高校科技创新能提升的过程中,一些协同创新机制缺位,影响了河北省区域科技创新绩效水平,亟需构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

3构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

为了进一步增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和和谐河北建设,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本文在冯锋、汪良兵(2011)的基础上,从协同创新的视角,考虑到系统内外协同机制的异质性,构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存在两个层面:省外层面和省内层面。在省外层面,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政治需求协同是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需要与国家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政治需求、各个省份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政治需求协同发展。资源配置协同是指河北省需要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地方科教发展协调起来,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和谐氛围。国际竞争协同是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应该与国际竞争协同发展,充分认识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纷纷深度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争取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状况,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持续发展协同是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需要与社会、资源、环境、人文等协同发展,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省内层面,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发展、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从图1还可以看出,在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中,不仅省内外协同机制不同,而且协同机制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省外层面,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对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外在约束和外部动力,省内层面产生的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发展、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则对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内部诱导和内在动力。在省内层面,各市出台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具体见萌芽状态。椭圆中图形越混乱越无序,越说明地方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措施与目的越不规范越不统一越不一致,越说明了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从图中3个阶段可以看出,随着政治需求协同机制、社会需求协同机制、共性需求机制和个性需求协同机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河北省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发展和跨越式提升,增强河北省综合竞争力,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4结论及措施

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研究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测算、分解和评价,构建了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模拟了不同范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具体来说,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协同创新本质属性似乎一种管理理念创新,是河北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超越的重要环节,因此,从协同创新视角研究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性;②以河北省为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模拟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发展过程,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本文认为,不同系统的协同发展机理、流程和机制存在异质性,所以,分别从河北省内外两个层面构建了高校科技能力协同发展系统,从中总结出各自的协同发展机制,有利于提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河北省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省内外高校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入,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和和谐河北建设,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在协同视角下,河北省应加强与国家、其他省份在政策倾斜、税收优惠、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协同发展;②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为了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河北省应不断加强地方政府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政治协同,同时应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同,另外,应该把握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之间的关系;③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为了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应积极向其他省份沟通交流学习,实现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同时,在制定高校科技创新政策时,努力实现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作者:梁翠王智新工作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科技论文范例: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论文

一、统计学方法的种类

医学统计学常用三种类型的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计量资料是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等一系列数据资料,如身高(cm)、体重(kg)、血压(mmHg)等。计数资料是指将全体观测单位按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如性别、血型、职业等。等级资料是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的方法测量得到。如临床疗效、癌症分期等。医学论文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有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常用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等,等级资料常用秩和检验、Ridit分析等。当然,有些资料可以相互转换,数量变量可以转换成等级资料,等级资料可以转换成计量资料。那么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使用情况如何呢?王倩等人研究了五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著中十年来统计学的应用状况,结果表明,1995年发表的论著较1985年有显著进步,文章中统计分析的使用率从40%上升到60%,使用了更多较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t检验和联列表分析均为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最近几年调查显示,近5年国内不同医学核心期刊的统计学使用情况中,t检验占25.9%、方差分析占10%、卡方检验占21%、Fisher概率占1.1%、秩和检验占2.1%、Ridit分析占1.1%。滕洪松等对山东省医学院校学报论著中统计学方法应用状况调查发现,常用的方法是t检验、χ2检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许小幸等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儿科杂志》共发表的776篇论著统计学使用情况调查发现,方法中提到统计学分析者占73%~85%,实际使用者占87%~90%,两种方法的使用比和多因素分析的使用比在2008~2009年有所上升。而赖娟等人对国内有较高水平两种中华临床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杂志》《中华消化杂志》)2005—2006年发表的643篇论著中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的使用率为86.5%,正确率为82.7%,t检验和列联表分析为常见的统计学方法。认为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率和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方法更加多元化,但统计学方法的未用、误用现象仍然存在。

二、常见的统计学错误类型

统计学是衡量统计研究设计是否严谨、资料收集和表达是否正确、统计分析方法选用是否合理、计算和结果解释是否的方法。正确应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是保障论文科学性的主要环节。然而很多调查显示作者正确使用统计学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作者(特别是临床一线的作者)对统计学知识了解不够,不能正确使用统计学方法,导致论文中统计学的错误较多。有些是科研设计错误;有些是统计方法描述不清,结论欠科学,或统计检验方法应用不正确;还有些则是统计表图不规范。王倩等人调查显示,最常见的问题是文章中仅有P值而所用统计方法不明、用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的比较。滕洪松等的调查也表明,较常见的统计问题有:只写P值而未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用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进行多组均数间的比较,等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等。沈进等人对8种医学期刊544篇论著的统计学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136篇论著中有明显的统计学错误,错误率为25.00%。主要错误类型及构成依次为:资料处理方法不当占61.76%,图表错误占14.71%,未作统计学处理占8.82%,率、比混淆占8.82%,其他错误占5.88%。章新生等辨析医学稿件中常见统计学方法误用情况包括两大类,χ2检验的常见误用类型有误用χ2检验替代秩和检验、误用χ2检验替代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误用χ2检验替代配对χ2检验、误用χ2检验处理相关性分析;而t检验的常见误用类型有误用两两t检验替代方差分析和q检验、误用t检验替代配对t检验,作者认为误用χ2检验主要是未结合实际情况和统计分析的目的来正确选用统计学方法;误用t检验主要是未充分理解研究资料是否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以及不能正确判断计量资料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因此,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加强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统计学分析方法的概念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要求。另外,有学者对比中文、外文医学期刊论文各388篇在统计学方法使用上的差异,在10种统计学应用错误中,缺检验统计量、缺P值或P值不、配对t检验未给出差值的均数和标准差及生存分析未报告中位生存期,这4种错误中文论文的出错率显著高于外文文献。

三、统计学方法的选择

由于统计学对医学科技论文的重要性,而其错用率又比较高,那么该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学方法?梁明佩等通过自制的统计学审核线路图对医学文稿进行快速审核,首先把握资料的属性,其次理顺文稿的统计逻辑,根据统计学公式进行核算,这样就可以较好地掌握三种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的统计学问题。王晓瑜等认为在统计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针对不同性质的资料,注意参数检验方法的使用范围,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于定性资料分析,不能将χ2检验视为万能工具,而对于定量资料分析也不能将t检验视为万能工具。另外,各种检验方法均有特定的应用条件,应根据设计类型以及变量类型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否则将影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要选择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必须要有一定的统计学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技巧,有些人虽然接受过系统的医学统计学的学习,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不能灵活应用、举一反三,遇到相同问题会处理,稍有变化则束手无策。笔者在参阅相关文献后发现,按照许小幸等的四步骤选择统计学方法比较实用,即明确论文的统计学分析目标(统计描述或统计推断)判断指标性质(定量资料、定性资料或等级资料)判断指标分布类型(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判断研究设计类型(是两组还是多组,配对还是成组),其所设计的统计学分析常用方法选择树形结构图也让人一目了然,无论是作者撰稿还是编辑审稿,都可以参照这四个步骤来选择统计学方法。总之,以上资料说明医学论文统计学应用总的趋势是:统计学方法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使用的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但误用率也较高。对于作者而言,有必要更加重视统计学的掌握,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而对于编辑而言,应为作者当好把关人,严格对待每一篇论文的统计学,保障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

作者:潘明志唐毓金梁明佩凌琼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科技论文范例:建筑企业科技论文

1科技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1.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多个要素,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1]科技创新能促使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技术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相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新形态,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循环流转,增强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则主要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展开,忽视了经济中传统产业以及服务业的研究。[3]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变,建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统产业,有必要站在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在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结构和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科技创新体系也具有一些新特征。

2.1系统复杂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发生在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而是一个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过程。构建科学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就要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用系统的思想和观点,通过企业内外诸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整合,较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人力、财力与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价值和效用。

2.2网络组织性

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而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运营环节当中。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主要有研发、技术管理、组织、设计、施工等。这些活动并不是按照线性方式序列进行,往往存在着多重循环、往复的交叉活动。所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应是由多个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群集型网络化组织。

2.3动态开放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制度、组织、管理、资金、信息等诸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建筑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纷纷跨越边界,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结成长期、稳定、互惠的关系,建筑企业的跨越区域边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淡化企业、部门等边界,使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子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特征。

3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建筑知识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中应该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并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撑,通过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实现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使知识的创新源动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研究、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教育与培训。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研究人才是建筑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而开放并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入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促使原有人才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逐步淘汰不适应企业知识创新要求的人员,形成动态激励机制,从而使知识创新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4]其次,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还需要与外部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获取信息,如相关行业近期的研究动态、近期的科技成果等,以增加和丰富企业的知识供给;也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本企业工作或开展讲座,通过交流合作来开阔知识创新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对知识创新人员进行科技教育与培训,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通过开放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使企业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再次,在建立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指导,加强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工程、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家的智慧,面向建筑市场的需求,科学认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促使建筑企业的科研工作、技术研发、标准化、信息化等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展开。

3.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配置相关的、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筑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规范、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为调控手段,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中介服务等参与者紧密结合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一是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企业转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基础研发系统。加强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形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工艺研发优势和高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施工企业和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利用勘察设计企业的深化设计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化能力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扶优扶强,提高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系统。通过大力促进建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筑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支持协调系统,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建筑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标准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演进,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带动建筑企业的自主创新,标准化与试验、检验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开放创新。因此,建筑企业构建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企业资源配置,激活科技要素,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加速企业的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3建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进行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创新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以及各要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要素,并且非技术要素带动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业务整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由其引领的管理创新成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的信息化有助于及时获取信息,依托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建筑企业的数据标准、信息规范、技术交底以及方案优化等,通过制度与管理的重塑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的良性互动。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面向市场需求,整合信息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组织、运行一体,决策、执行、监督协力,政府、企业、高校互动,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与智能化。一是建立市场导向和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独特定位、做出明确取舍、加强各项活动之间配称性的谋略。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建筑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依靠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职责,为企业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提供充分的施展舞台。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二是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中心的职能。建筑企业要形成以企业负责人为主要领导、企业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6]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包含三个层面。及时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管理决策层,主要针对能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事项。在这一层面中,企业科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预测创新项目及其经济效益,由创新委员会审查决定需启动的创新项目。第二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层。建筑企业应设立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部,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这一层面中,科技中心需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提出完善的科技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总结和完善企业科技标准体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科技创新实施的操作层。建筑企业的研发成果必须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凸显价值。许多情况下,复杂的大型项目都会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因此,科技中心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设计、技术、材料等创新方案。三是强化研发资源体系的管理,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对科技创新进行持久性的投入。对于新型结构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应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建筑企业要拥有充足的科技研发人才,形成由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创新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强培训,改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新型创新人才;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使科技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四是建立畅通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建筑企业要重视相关科技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根据科技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合作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目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的共享、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同时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开发创新网络,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五是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在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和知识产权负责人的引导与管理下,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并不断推动标准的演进,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较大化。

3.4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建筑知识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建筑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知识创新体系依托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强调开放与自主创新,强化科学研究、知识管理、教育培训与科学传播的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来驱动,以标准化为核心,强化产学研一体、政策和服务支撑的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体系则以信息化为载体,强化管理与制度的重塑。在现代科技发展催生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三个体系也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的,推动着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形态。

4结语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机遇。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创新新趋势,从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的协同互动入手,构建产、学、研、政、服多方协同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在现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复杂背景下,建筑企业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走出由科技创新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三大体系,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标准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载体构建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颂余萍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科技论文范例:金华市创新小微企业科技论文

1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生态圈”模型

为了深入掌握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笔者选择了33家小微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其中金华9家、义乌10家、永康8家、东阳6家,总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经过系统分析,发现不少金华市小微企业对于科技创新存在着“没动力、没实力、没能力、没价值”等消极看法,目前影响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中在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效力、创新环境以及创新激励五大方面。据统计,2013年金华市小微企业中只有不到1/3的企业有正式的科技创新计划,2012年只有28.3%的小微企业开展过R&D活动,金华市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的“生态”系统尚未真正发力。根据国内外对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结合深度访谈小微企业人士意见,概括出影响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创新动力可分为推力(如市场竞争、科学技术)和拉力(如市场需求、政策制度)两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要素能力(如资金、人才、技术、组织、信息)和动态能力(如投入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创新效力则可归纳为成果(如新理念、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新制度)和价值(如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额、销售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两种绩效[1]。而且金华市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并不是封闭式开展的,它要承受内部环境(如企业家、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科研条件)和外部环境(如政府、供应商、客户、金融、中介、竞争者、合作伙伴)这两类环境“场”的作用力,经过内外力量的共同发酵将创新动力最终转换为创新效力。与此同时,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持续动态地开展,创新效力会通过创新激励影响企业的创新动力,绩效奖励、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成果保护、新增订单等正向激励措施良性推动企业深入创新,技术外溢、资金困境、人才流失、市场歧视、需求下降等逆向激励则阻碍企业继续创新。根据调查,在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全程中,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一直在运动并供应资源,而且鉴于小微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偏弱的现实,许多金华市小微企业开始重视战略运营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这三条合作链,构建多种渠道的协同创新联盟。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生态圈”模型(见图1)以及相应的“生态”指标体系。

2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缺乏人才(70.8%)、资金不足(31.3%)、科研条件薄弱(25.6%)、政府扶持力度不够(22.8%)、知识产权保护不够(14.7%)、技术交易渠道不畅等,其他因素占11.5%。国内相关研究提出小微企业创新面临的主要困难为融资难、人才瓶颈、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环境不佳、信息缺乏等问题。有机融合调查研究与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t)深入剖析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生态圈”,发现制约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有四个瓶颈:主体动力不足、关键要素缺乏、动态能力薄弱和成果转化不易。

2.1主体动力不足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的主体包括企业家和创新者(如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等)两类。在调查中发现,金华市小微企业的企业家和核心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不足。金华市小微企业家多数是“土生土长”的“草根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不强,片面满足于技术引进带来的眼前利益,不舍得面向未来为自主创新买单,小微企业家能接受的投资回报周期为2~3年的最多占29.8%。84.5%的小微企业家认同科技创新具备的高技术、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但是担心沉淀成本高、创新风险大、投入产出周期长等不利因素,65.4%的小微企业家因畏惧创新成本太高而不愿投入。虽然政府出台了各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措施,但是小微企业家因为创新环境不佳和政策制度难以落地等种种现实障碍而内生创新动力不足。根据调查,金华市小微企业的核心科技人才最关注的因素为发展空间(31.2%)、工资水平(25.6%)、人才政策(16.8%)、研发水平(9.7%)。但是当前金华市小微企业中只有31.9%的企业制定了明确的科技奖励政策,只有28.3%的小微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30.5%的小微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创新预算,44.6%的小微企业家实际支持创新活动,73.8%的小微企业没有让科技人才占有股份。鉴于金华市小微企业的现行创新体制不完善,核心科技人才拥有主动创新意愿的只有29.6%,42.3%的科技人才认为小微企业的科研环境不佳,只有23.8%的科技人才对企业的创新激励感觉满意,核心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尚待激发。

2.2关键要素缺失

科技创新需要企业投入充足的精力、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多样化的要素资源来保障,要素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金华市小微企业因自身的实力较弱,客观上遭遇资金、人才、信息这三大关键要素缺失的瓶颈。根据《2013年10月金华市小微企业运行监测分析报告》[2],金华市小微企业10月净利润率在5%以下的企业占比为62.36%,净利润率在5%~10%的企业占比为33.97%,利润率在10%~20%的企业占比为3.08%,小微企业的微利经营严重制约了自身造血功能。在调查中发现只有42.5%的金华市小微企业认为自身资金充裕,小微企业的创新投入不高,2012年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足2%,而且95.4%的R&D经费支出靠企业自筹资金。70%以上的金华市小微企业认为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量小、融资渠道不畅成为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较大困境。科技创新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金华市小微企业的R&D人才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不到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则不足3%,而且核心科技人员的内部、隐形、外部流失等现象较为严重。根据调查,金华市小微企业不仅缺乏科技人才,也缺乏科技型企业家、科技型管理人才、科技型服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储备量明显不足。六成以上的小微企业家认为创新人才难以吸引和留住,而且人才的高工资、高需求,企业大多难以全部满足。人才瓶颈已经成为金华市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最严重“短板”,85.7%的小微企业渴求的创新人才加盟。科技创新非常需要企业掌握充分的信息,信息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而金华市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信息的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极度缺乏[3]。根据调查,38.6%的金华市小微企业不了解行业的近期技术信息,28.9%的小微企业不明确客户的近期需求信息,36.5%的小微企业不知道政府的近期政策信息,近三成的小微企业家无从寻找创新机会,部分小微企业有钱但是“不会投”,想“砸钱”但不知如何保障“投有所值”。

2.3动态能力薄弱

国内外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多维度的综合能力,既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也包括非技术创新能力[4],创新能力是基于不同情境的动态能力,既要关注创新内容也要关注创新过程[5]。动态能力以企业资源和核心能力为基础,强调企业要更新资源和能力来构建企业竞争优势。事实上,金华市小微企业不仅投入能力低,而且研发能力与管理能力更加薄弱。根据对金华市小微企业的调查,制定正式的创新计划的企业占比仅为22.7%,投入的96.9%的科研经费都用于较低层次的试验发展。小微企业的实际投入能力有限,创新投入为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最多占36.4%,其次是100~500万元的企业占比为28.4%,七成以上的企业不愿意大手笔投资科技创新。微笑曲线的两头是自主研发和自主营销,但是超过六成的金华市小微企业承认自身的研发能力较低,企业认为因投入不足导致缺乏研发技术、研发人才、研发设施等不利研发条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金华市小微企业九成以上是民营企业,多数实施家族化管理,八成以上小微企业尚未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创新体制,对于科技创新的项目管理水平较低,实施精益管理和绩效管理的企业不到三成。小微企业中支持创新的领导者拥护、科技制度、创新氛围等软管理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尤其是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业绩考核、培训、晋升、任用、流动、利益分配、资金配置、保障、技术入股等长效激励机制尚未切实落地。六成以上的企业家希望引进高层次的职业经理人等管理精英来帮助自己,金华市小微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软肋”。

2.4成果转化不易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是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与产业化,只有创新成果转化市场成功,创新价值才得以实现。然而,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只有25%左右,最终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6]。在所调查的金华市小微企业中,只有23.4%的企业表示曾经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功,32.6%的核心科技人才表示希望企业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研究成果转化困难,据粗略统计,大约35%左右的产品创新项目是由于商业上的失败而终止。而且金华市小微企业中认为创新成果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10%以上的不到六成,只有不到七成的小微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半数以上的小微企业对于科技创新带来的专利申请数、销售利润率、新产品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物性价值提升效果表示失望。甚至部分科技创新成果一直被束之高阁,根本未曾进入市场。还有部分金华市小微企业不太清楚如何进行技术成果交易。绝大多数小微企业认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成本太高,小微企业望而却步。

3促进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于如何破解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不能坐等政府、银行、客户等外部盟友上门服务,政府和银行等合作者能做的最多只是“扶上马、送一程”,企业的发展最终只能靠自身的“勤学苦练”。李艳华认为内部研发和管理知识开发对中小企业技术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但是由于内部资源匮乏,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与外部组织的互动获取知识[8]。因此不赞成企业“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虽然名字叫“小微”,但是拥有机制灵活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优势,建议金华市小微企业创新思路,采取多级借“制”、多元借“资”、多方借“智”、多维借“网”、多边借“台”等方式整合品质创新资源,先借力后消化吸收创新来突破瓶颈。

3.1多级借“制”集聚资源

总理提出要依靠制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9]。金华市小微企业要善于并敢于借国家、浙江省、金华市、本县、本区等各级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等多项利好企业科技创新的制度,让政府为企业“做媒”牵线搭桥,从而有效集聚科研资金、创新人才、科技信息、实用技术等创新资源。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要建立具体支持创新的产权机制、分配机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相关制度,系统完善企业创新体制,勇于探索“内部企业家”“、EAP(员工帮助计划)”等长效激励措施,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郁创新氛围,深入内部挖潜。

3.2多元借“资”破除困境

资金始终是压在小微企业头上的一座大山“,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多次提到的“痛处”。根据统计,57.5%的金华市小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只有不足1%的科研资金来源于企业外部。为了破解资金困境,建议小微企业两条腿走路,一是立足长远,以战略眼光增加研发经费投入,争取每年保障将2%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投资于科技创新,要意识到“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二是多元借“资”,在政府不断优化融资环境的扶持下,充分利用财政补助、科技银行、科技担保、风险投资、创业天使基金、科技保险、战略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或者合理借用供应商、客户、科研院校等有形和无形资产共同创新,从而打破科研经费单一渠道的融资现状。

3.3多方借“智”创意驱动

创新人才是小微企业自主创新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人才匮乏是金华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较大瓶颈。企业的发展关键要靠人才,小微企业鉴于当前自身人才素质不高的现实,在强化以人为本真正有效激励现有人才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多方借外“智”来创意驱动企业创新。不仅要借“人”,更要本着“不求拥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借“创新大脑”提升创新的“智力资本”。要向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社团、中介机构等单位,以及国内外高端人才市场借“智”共同激发创意,以创意驱动来突破创新能力瓶颈,并且帮助企业找准自身定位,有效实施“差异化”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3.4多维借“网”升级管理

吴晓波教授建议要为浙江传统产业插上“网络化”和“金融资本”这双翅膀来助其腾飞[10]。建议金华市小微企业要注重运营管理好以下三个网络:一是虚拟网,要充分发挥虚实两个网络的优势,借助网络整合品质创新资源。例如建议小微企业有效运用电子商务试行线上线下共同营销。二是信息网,美国小微企业普遍实行了“ERP”管理,而金华市小微企业真正进行“ERP”管理只有18.7%。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有效信息的现状,建议企业在内外多渠道构建创新所需的“信息通道”。三是产业链、创新链以及价值链网,小微企业要充分运用上下游企业、产学研合作单位、终端客户等同一链上的不同主体构建创新网络体系,探索多方位的协同创新。浙江大学教授应放天认为“技术、设计、商业、用户四者协同的创新模式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金华市小微企业可积极构建多样性的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围绕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网络化集成创新。

3.5多边借“台”护航风险

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伴随着创新收益高回报同行的是高风险。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结果既可能是成功也有可能是失败,而且现实是目前企业科技创新的失败率较高。金华市小微企业的实力弱,自我风险承担能力较差,既要富于企业家精神开拓创新,但是也要做好周密细致的风险防范。一方面,要注重自主创新过程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要学会利用外部的“大平台”为科技创新护航。充分利用政府和行业搭建的融资平台、人才引进平台、技术支持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产权交易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政府采购平台以及国际市场平台等广阔的空间,来降低企业自主创新可能面临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道德风险、人才风险等创新风险。例如可以利用政府牵头建立的“科技公共管家”“、爬山虎”中小企业成长联盟、网上技术交易市场等平台寻求所需的创新源。

作者:吴旻工作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论文范例:中小微企业科技论文

一、我国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保障机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认识到资金对于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做过许多工作和努力,通过颁布一些法律和政策文件从银行贷款、信用担保、税收优惠、基金支持、政府采购等途径给予中小微企业资金上的支持。我国于1999年批准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该基金是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由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实施。该基金通过无偿拨款、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2003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专门为中小企业立法,该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央财政支持专项资金。该法还原则性的规定了国家给予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等方面的支持。2005年,科技部和财政部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项目申请与受理项目、立项审查、项目监督管理及验收等内容。

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提出了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规定此平台的建设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和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的工作任务。2007年由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定该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统计局、知识产权局、中科院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原则性的规定了各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包括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创新产品和技术进出口的金融支持;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企业。鼓励中小企业上市融资。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投资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原则性的规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融资担保、信贷考核、税收优惠、政府采购、信用担保等。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具体的规定了从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财政、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银行支持、引进外资等方面支持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总的来看,从199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立以来,国务院及各部委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几乎每年都有法律或者文件从资金上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而且力度在不断的加大。

(二)我国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1.法律位阶不高,基本法律少、政策文件多

到目前为止,涉及到我国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法律主要只有2部,一部是2003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一部是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这两部法律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及各部委印发的关于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法律文件,虽然较多,但大都是政策性文件,没有上升到法律、行政法规这一法律位阶上来。

2.原则性规定太多而具体的规定较少,可操作性不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的保障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务院及各部门的规章和政策文件大多仍是原则性的规定,这些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差,难以落实,加上无法律责任规定等原因,造成虽有法律政策但是执行力不够,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困难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3.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资金的组织单一,对其法律地位缺乏规定

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资金的组织为国家创立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该基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困难,但是因为其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基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其对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科技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持,虽然有创新基金的支持,但随着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基金的支持显得越来越不够。

4.融资信用担保体系无法律保障

银行认为给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较大,信用担保机构如若给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不仅仅能分担银行的贷款风险,而且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融资可能性。我们国家虽然在《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规定给予担保机构资金、税收、政策的支持和优惠,但是在实践中,担保机构却很少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并没有通过法律建立一个统一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同时也没有确立担保机构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法律地位。

二、域外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保障机制的启示

1.通过立法设立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当好“大管家”

美国国会早在1953年就通过立法,以小企业办公室、小型军工公司、重建融资公司、小型国防企业管理署为基础,组建了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署。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规格进一步提高。小企业署是美国联邦政府的独立机构,其经费由美国财政负担。小企业署专门为中小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提供融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是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后盾[7]。半个世纪以来,美国联邦小企业署直接和间接援助的中小企业已近2000万家,到2003年底,小企业署组织的贷款存量约21.9万笔,总额超过450亿美元[8]。日本也早在1948年就制定了《中小企业厅设置法》。同年,在通商产业省设置了中小企业厅,并在通商产业省的九个地方派出机构——通商产业局商工部内设立中小企业科,各都、道、府、县也设立了商工科或中小企业科,形成了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行政组织网[9]。该法规定了中小企业厅为中央管理机构,负责全国中小企业融资、技术、担保、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2.通过立法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做好“担保人”

日本政府依据1958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与各都道府成立的信用保障协会共同组成了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中小企业融资时,由信用保障协会对其债务进行担保,信用保障协会承保的债务由信用保险公库进行保险,以此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10]。信用保障协会约为70%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担保,信用保险公库则为信用保障协会提供了约60%的再担保[11]。

3、通过立法规定向中小企业进行政府采购和分包,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做好“保障人”

美国1953年颁布的《小企业法》中明确规定,美国联邦采购局专门设有小企业采购代表处,专门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向中小企业的商品采购。美国通过立法规定,政府采购合同的23%必须给中小企业[12]。美国还规定,10万美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合同,要优先考虑中小企业。50万美元以上的货物合同和100万美元以上的工程合同,中小企业都必须提交分包计划,要将合同价的40%分包给小企业[13]。

4.完善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体系

日本政府根据1949年出台的《国民金融公库法》,设立了国民金融公库,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小额贷款;1956年制定《中小企业振兴资金助成法》,1953年出台《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1963年出台《中小企业基本法》,将原来的中小企业政策进一步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制订了《中小企业投资扶持股份公司法》、《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扶持法》、《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等法规,后又颁布了《中小企业高度资金贷款特别会计法》等,形成完备的中小企业资金法律体系,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14]。美国政府为扶持小企业的发展,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方面,以《小企业法》、《小企业技术创新法》为基础,先后又制定了《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经济政策法》、《小企业投资奖励法》、《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加强小企业研究与发展法》、《联邦技术转让法》、《小企业担保信贷法》等一系列法律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保驾护航。意大利于1991年10月通过《扶植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法》,该法律特别侧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给予大力支持,凡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创新投资都可享受优惠。韩国近十年来,已形成了一套从宪法的有关条款到《中小企业基本法》[15]的法律体系。

5.实施专项创新计划,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提供保障

美国实施的“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这是一项竞争性极强的科技计划,其宗旨是帮助中小企业参与联邦研究与开发计划,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形成。它是根据美国1982年《小企业技术创新法》而制定和实施的。该法规定,凡是年研究开发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实施“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每年拨出法定的一定比例的研究开发经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小企业技术创新法》还规定,每年研究开发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政府部门,要将财政预算的1.3%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开发活动。该计划还允许某些私营投资公司可以向中小企业管理局借到3倍于自身资产的款项,并享受低息及税收优惠,从而进行风险投资。截至1995年,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所属的500多家小企业投资公司已向近7万个中小企业投入了约110亿美元的风险资金[16]。

三、完善我国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议

科技创新是一个很复杂又连续的过程,涉及的面非常广,特别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资金是困扰其科技创新最主要的因素,为了能发挥中小微企业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使其为国家为百姓造福,我们应当构建完备具体的法律体系以保障资金供应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促进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1.提升法律位阶,完善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196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和美国的《小企业法》、《小企业技术创新法》都是其国家的基本法律,这样定位能提高中小企业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为其筹集资金奠定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建议将此两部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更名为《中小企业基本法》,使之成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体系的龙头,乃至整个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的龙头。借鉴日本的立法制定《中小微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里有关科技创新资金保障的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在《中小微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里予以规定,形成我国比较完整的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法律保障体系。

2.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资金的组织进行多元化扩充,并明确其法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设立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来源提供了一个合法有效的途径,但是这种单一的提供资金的合法组织并不能满足中小微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的需求,应当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资金的组织进行多元化扩充,除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外,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科技银行,科技银行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可将科技银行定位于国家政策性银行,以保障其法律地位。

3.设立统一规范的担保机构

我国中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时贷款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保难,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机构为其贷款进行担保,一般的担保机构也不太愿意为中小微企业进行担保,我们需要在法律里统一规范担保机构,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科技贷款进行担保。日本政府早在1958年就颁布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值得我们借鉴。

4.构建全国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一个最根本原因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确实可以解决银行不了解、不信任中小微企业从而不愿放贷的问题。这个全国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可以由中小微企业管理机构来承担构建,也可以通过法律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构建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5.设立中小微企业管理机构

我国尚无全国性统一有实权的中小微企业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的中小微企业管理局或中小微企业管理科因为诸多原因无法承担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减负、税收方面的服务。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也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的支持力度,但效果不太理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究其原因,不是缺乏政策,也不是缺乏金融市场,而是缺乏将政策、金融市场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有效粘合的实施机制。日本和美国早就通过立法设置了全国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从贷款、担保、减负、融资等方面为支持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议我国在基本法律规定中设立中小微企业管理局,明确其任务、职责、地位等。

6.加强投资引导

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单靠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得遵循市场的规律,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引导民间投资、风险投资的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力度。日本为此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投资扶持股份公司法》、《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扶持法》、《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美国也先后制定了《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经济政策法》、《小企业投资奖励法》来引导各种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我国虽然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但是其法律位阶不够,引导方式单一,我国应借鉴日本和美国的做法,制定《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民间投资、和风险投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力度。

作者:沈红卫欧阳劫龙慧工作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科技论文范例:高职校科技管理论文

一、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结合密切,它围绕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新兴行业、骨干企业人才需求,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通过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开展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其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大小有赖于它科研水平的发展。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适应当代科技创新要求,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重视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就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需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提高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科技管理工作应在高职院校科技发展中起着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的作用,在科研经费、科研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监督、指导、实施作用,“其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科技工作的正常运转。”[1]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必须加快科技管理模式、科技管理手段和科技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转型,实现自身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对于促进高校科技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们大多办学时间不长,且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故在科研管理方面难免有着先天不足。

(一)管理观念陈旧,管理形式粗放。我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至今仍存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潜在影响,科技管理观念陈旧,手段简单,形式粗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在许多高职院校中科技管理部门只注重简单的程序化管理,仅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通常展示的工作状态主要是接收上级项目申报文件并将相关文件下发到各系部,然后等待科研人员前来申报项目或报送各类数据、工作计划,科技人员再把项目材料汇总上报,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审批等。这是一种浅表性服务和经验式的科研管理模式,它不仅不具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性,而且组织协调效率低,实际执行能力也很弱。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管理形式粗放,科研管理工作者与学院教师、科研人员沟通不足,导致无法很好的调动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相当部分教师都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在科研方面搞不出什么名堂,只是为评奖、应付职称而已。他们偏重教学轻科研,即使申请到科研项目也只花少量的时间做一点表面文章;并且只求数量轻视质量,在专家评审过程中极尽所能的拉关系走门路,形成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不良风气。

(二)信息网络化程度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开始融入到科研管理领域。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注意到信息网络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管理人员运用网络化能力不足。许多科技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并不能很好的掌握科研管理所涉及的统计学、情报学、概率论等知识;不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科研管理项目和科研成果的统计、归档、资料的查阅和交流的电子化;不能利用信息手段对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和科技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的业务处理,以达到提高科技管理效率的目的。二是信息网络建设不够健全,没有搭建起相应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信息网络不健全,不能发挥现代高新电子技术应有的优势,不能及时地研究信息,不能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专门的信息数据库,并形成有效的网上信息传递机制,这使得不同地域或者学院之间信息沟通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制约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联合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专利、产权保护意识弱。在我国,高职院校是知识产品的主要产出基地之一,其成果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众多领域,比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权以及其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知识产权等。然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并没能成为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强大拥有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对知识产权知识了解较少,对专利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他们往往把科研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申请、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结题、鉴定以及报奖上,忽视了专利申请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许多科技人员为晋升职称而盲目,使得许多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丧失了专利或专有技术的保密性。二是科研人员无力承担专利费用。有些高职院校规定专利费用从科研人员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支出,这对一些科研经费相对较少的课题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至使不少科研人员因为难支付以及维持专利费用而放弃了对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和产权保护。三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不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学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有些科研人才在调离或辞职时带走科研成果或专利,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给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四)成果产业化少。我国高职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推出,但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被转化利用。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在高职院校中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大部分的科研成果都被束之高阁。这使得大量的科学研究流于形式,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不到推进作用。造成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未转化的原因诸多:一是许多科研人员研发不是以市场为导向,项目选题与生产实际脱节。高职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没有突出专科院校的独特性,科研项目无重点、无特色,理论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市场定位不,科研成果本身不成熟使成果游离于市场边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有些科研成果虽然理论依据充分,在实验室中也能得到有效的验证,但在实际应用中不方便,不适用于推广应用。二是高职院校对自有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一项好的科技成果要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首先要让需方认识和了解。高职院校科技管理部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担当各种科技信息的传递媒介,它是各种校企合作会议的组织者和承办者,各种科技成果会、展示会的组织参与者以及充当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工作人员之间的牵线者等。[2](p33-35)他们为科研成果与需求企业之间架起桥梁、连成纽带。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监督管理、验收鉴定工作比较重视,管理也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但对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意识却比较薄弱,与企业沟通不畅,导致企业对高校有哪些成果不是很清楚,自然就谈不上成果转化。三是科研人员与学院仅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先进性,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作为最终目标。无论是对学院的综合实力评价,还是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晋升考核,都是以篇数,出版专著部数,获奖成果等级和数量为评价指标,对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并没有明确要求。受这种考核政策的影响,很多科技人员专注于课题申报、研究过程和成果奖励的申请,而对科技成果能否走向市场漠不关心。四是企业采用成果的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形成产品要经过小试、中试放大、小批量生产等一系列的实验,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支出,这就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中长期投资。由于企业资金不足,投融资体制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比较注重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短期利益,不愿从高职院校购买科技成果,致使大部分科技成果游离于市场之外。

三、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科技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实现科技创新的能力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各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观念,加快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根据各校自身特点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科技管理政策,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强学院科技实力,发挥其特有的专业优势。

(一)创新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观念的转变是新时期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基础。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与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相结合,做到管理规范化,管理目标具体化。近年来,高职院校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学校科技管理工作相应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作为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和敬业精神,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将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灵活地运用于科技管理全过程,并且善于组织协调,做好学校、社会与科研人员的桥梁,使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善于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分析科学前沿信息,并作出正确、果断的决策。精细化管理需要依赖于完整、规范的制度,才能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高职院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公正与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严厉禁止采取剽窃手段或请“”代劳而骗取科研奖励的急功近利行为,提倡求真务实、追求的科学态度。对于有科研成就的人员,可以采取一定比例的项目津贴作为奖金,或在晋级、职称评定和工作考核中予以量化的鼓励政策。给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以实现其人生价值,较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新性。有计划地组织和建设合理的科研梯队,形成持续稳定的研究队伍。科研管理部门还要加强项目检查监督,建立创新的动态追踪管理体制,组织同行专家采用定时多媒体汇报和现场查验的方式,集体评议,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项目评审验收注重评价科技活动本身而不是注重对人的考核评价,要能反映科学的内在本质,保障其所取得的成果评价的科学性、严肃性及公正性。

(二)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高科技管理模式,是高校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科研管理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技术工具,是学校上水平、上层次的有效手段。[3](p119-120)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熟练运用各种科技统计软件,对各种科技信息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建立强大的“信息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科研资源的分享率,实现科研资料的共享化,为科研人员提供强大便捷的检索服务,避免科学研究的重复性,打破学校、专业界限,突破封闭性,形成群体优势,开拓高校科技创新的新局面。同时,应用近期的数据网络技术,建设好科技管理部门的在线管理系统。对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如立项、审批、研发、鉴定验收、申请奖励或专利,成果转化等及时跟踪指导、检查评估,通过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科研管理决策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及时研究信息、技术成果,寻求科研合作对象,借助网络信息渠道实现高校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良性流动循环,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健全院校的信息网络,加快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是信息时代科研管理手段的一种变革,对实现科研管理创新,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专利、产权的申请与保护。知识产权是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层次,增强高职院校科技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做好知识产权工作,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法制观念,加深他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紧迫性和主动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其次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的奖励机制,也是提高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可以把知识产权管理的创新性、经济性与法制性结合起来,制定一套既符合国家科技发展客观要求又符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学院可设定专员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设立专项或配套资金用于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护的具体实施,并建立相应的专利申请与审查制度。对于授权后的专利,学院再予以相应的奖励政策,给予科研人员一定的奖励资金,并在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中,加大对专利成果的权重比例,同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防止知识产权因人才的流动而流失。

(四)促进成果转化,强化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知识经济时代下,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新的技术成果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加以转化应用,就一文不值。高职院校及科研人员要加强市场观念,以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科研管理部门可通过参加各种会议,走访企业,查阅网上共享资源,来加强信息沟通,了解市场动态及企业的需求,并结合院校专业领域优势来确立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研项目,减少科研的盲目性,提高成果的质量,为将来成果转化打好基础。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把本校的各项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并与各系统、行业间建立大范围的技术成果互联网管理数据库,积极组织和承办各种校企合作会议,各种科研推广交流活动,为校企合作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尽快为科研成果寻找“企业归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将科技成果转化置于战略地位,以成果产业化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核心,制定一套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科技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以政策为导向鼓励高校教师重视科研成果推广、转让和产业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各相关院校、企业、政府等的合作,积极开拓技术转移市场。可与其他高校联合建立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发展自主的高校产业;也可与区域企业建立合作开发的关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种形式不仅能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还能通过企业的技术设施、运营和市场为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打开途径,使科学前沿性的知识成果很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古小琴工作单位: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论文范例:企业创新科技管理论文

一、完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从集团层面完善下属各子公司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大型集团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项目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科技成果是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项目实施而产生的,且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通过市场的考验,才能称为有效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应用科技项目的鼓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机制两方面进行考虑。1.完善科技项目鼓励机制。科技项目是为研发企业创新型产品、设备、工艺或服务而开展的一次性科研活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快速、核心手段之一,其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与其它技术创新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大型央企集团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立项积极性不够、项目成果不明显、项目实施效率较低等影响科技项目效果的不良因素。通过完善央企科技项目鼓励机制,提升央企内部或与外部合作科技项目开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央企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科技项目鼓励机制可以通过在央企集团层面建立有效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角度切入,如《科技项目申请流程》、《科技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科技项目节点进度管控办法》、《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制度》、《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办法》等。通过建立涵盖科技项目各个环节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落实科技项目鼓励机制,加快科技项目实施进度,提升科技项目研发效率,以推动央企技术创新。2.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即将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经过生产、销售环节投放市场,为企业盈利,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是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大小的关键影响因素。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是完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提升大型央企集团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可以通过在集团层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按照科技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多少和科研能力效应大小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用以鼓励在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子公司和个人。

二、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培育协同创新机制

科研院所作为国有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企业不愿或无力开展的研发工作,例如,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工作,某些高新技术、市场竞争前技术和高难度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其主要为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业公共科技产品和共性关键技术,为实现国家目标而服务。研究性高校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其科研工作多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是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的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基地。依托研究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央企的协同创新机制,解决一些前沿性的开发工作耗费人力、物力成本,研究难度大的问题。是高难度和高成本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模式。

1.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充分发挥研究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央企技术创新工作中重要作用的创新性方法。通过搭建实体化的产学研服务交流平台,在协同创新研究院内汇集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技术和人才资源,对接央企优势产品和优惠政策,采取有组织的科研模式,以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的,通过服务沟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帮助各方进行突破式发展。并从企业、产业和市场需求出发,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央企技术升级。通过协同创新研究院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协调发展。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协同研究院框架下与央企各子公司展开技术研究,央企各子公司在协同研究院框架下展开技术应用研究,并负责技术创新成果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方面的工作。通过多种分工与合作模式,最终将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国际合作、聚集高端人才的国际成果转化平台。

2.利用信息手段搭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除了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之外,央企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搭建能够协同创新的网络化创新服务平台。例如,通过微信手段搭建即时沟通和交流平台,通过物联网搭建技术、成果、人才即时共享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可以共享央企的技术难题、行业前沿技术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期研究成果,形成一种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良好沟通途径,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核心技术的创新优势与央企成果转化的创新优势良好结合。

三、形成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

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完善的、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研制周期过长、产品推出速度过慢等各种问题,在大型央企集团公司内部,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各子公司的优势资源,实现集团内部的资源利用较大化,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模式。

1.建立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完整体系。目前,国内外学者认可的项目管理体系包含九大部分: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而大部分央企的科技项目管理都没有涵盖项目管理的完整体系,一般只着重于项目成本管理和时间管理,但对成本和时间的管理也并非按照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开展,只是简单的将科技项目分为开题立项、阶段审查以及评审验收等几部分内容,对项目管理是松散的。在开题立项阶段,只要符合科技项目立项条件并通过专家论证,便可以编入科技项目实施计划。但有些科技项目仅仅只关注了市场技术难题和新产品开发,而没有为央企未来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和储备行业经验丰富技术,在短期内能够保持某类技术或产品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长远来看,由于不能拥有独有的先进技术,在以后的竞争中会永远处于行业追随者的地位。在阶段审查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跟踪检查项目的进度以及在财务方面的保障情况,实际的检查力度不足,没有达到科技项目跟踪与管控的目的,效果欠佳。评审验收阶段,科技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项目研究成果及验收材料内容进行审查,主要评价成果是否按立项合同书指标完成,并没有对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效评价。松散和单一的科技项目管理模式不利于充分利用央企内部有效资源,建立涵盖九大内容的完整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将九大内容贯穿于项目的立项、阶段评审与验收的各个阶段对于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效用,提升央企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建立科技项目应用评价与奖励机制。建立科技项目应用评价与奖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科技项目成果的延续性,使科技项目研发过程形成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成果等为企业发展产生持续性效应。科技项目应用评价应在项目完成的半年或应用一年后进行,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技术含量、效益大小、先进性、竞争力提升水平、知识产权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不同等级的奖项,并对科研团队给予名誉和物质的奖励,并对好的研究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组织交流,促进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建立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

科技成果评估过程是对科技成果产生前和产生后各项活动的进行深入、客观分析研究的过程。科技成果评估过程的有效性是央企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定心丸”,而科技成果评估过程有效性的保障条件建立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央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占领市场,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利益较大化,而在央企下属的各子公司内部,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具有市场价值,无价值的科技成果不仅浪费了资金成本,还降低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果建立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也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应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1.市场评估指标。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等只有进入到生产活动,批量投入市场,才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科技成果评估的核心指标是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前景,且市场推广前景指标应作为科技成果指标评价体系中可量化的、占比重较大的一项指标。市场推广前景的量化评价标准可包含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年产值、销售额、利税额等,这些实际的可量化指标可以非常的体现科技成果的推广前景,央企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评价下属子公司某项科技成果所产生的价值。

2.R&D能力提升评估指标。科技成果所产生的价值不仅包含立竿见影的市场效益,其产生过程中所带来的研发(R&D)能力提升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价值,R&D能力是央企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对央企未来长远发展所带来的是其他影响因素无法比拟的影响,是央企保持长久活力和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关键。央企下属子公司R&D能力的评价标准与通常R&D能力所包含内容类似,一般为科研人员学历构成、科研人员职称结构和专利拥有数等指标。通过R&D能力提升力度评估实现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活动,主要包括评价该项科技成果产生之后所能够培育出的科研人员构成,所能够提升高水平科研人员的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知识产权数量。

五、搭建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经过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估,可以确定各子公司内部可快速投放市场的科技成果,在对于大部分的子公司来说,由于传统机制的流程复杂,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化市场推广的速度较慢,通过科技管理模式创新,在集团层面形成具体的保障制度,搭建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1.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制度。在集团制度层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是央企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畅顺通道的基础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的构建涉及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企业多个环节,在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需涵盖所有与成果转化相关环节,科技成果首先经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和小批量装机验证,才能大批量投放市场,在生产制度建设上,对于科技成果中新产品的生产构建合理的样机试制制度,对于小批量装机构建合理的产品小批量试装制度,等,都是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重要组成。为了保障科技成果投入生产活动之后,能够得到有效产品改进和市场扩张,此时,能够直接获取客户产品体验的售后服务环节对于产品的评价就显得非常关键,通过有效制度将售后服务环节获得的有效信息迅速采集,才能促使科技成果有效改进和快速进入下一轮新的科技研发,产生新的科技成果。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设保障制度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科技研发基金是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一种良好方式,其可以用于资助或奖励央企内部从事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研发的科研工作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研成果类别,分别确定资助的形式和资助金额。同时,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畅通无阻,也可以将科技研发基金这种良好“润滑剂”添加到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这种科技研发基金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锦上添花”作用。从科研氛围上拓宽了科研工作发展的道路,也从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六、结语

企业的科技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央企这种包含众多子公司的大型集团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和完整的科技管理机制,促进央企技术创新高效、有序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是央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笔者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将会对科技管理创新模式在央企内部的应用实践展开深入研究。

作者:郭健1夏利锋2王绍丽2工作单位: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2.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论文范例:地区特色科技管理论文

1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政府科技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国际形势

为了竞争的需要,各沿海大国均已制定国家长期海洋发展战略,调整政策,把海洋作为重点突出。总之,制定科学的战略指导海洋经济发展,是世界范围的海洋竞争的大势所趋和海洋开发的基本走向。未来寻找、探查海洋深处资源,将会对海洋科技仪器、设备等提出更好高要求,这些科技产品不断创新与发展,必然引起海洋科技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将会成为各国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舟山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东海区域的建设、建设海洋强国和国际科技竞争中,应发挥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竞争态势特别是科技领域的海洋经济竞争加剧,要求政府广泛参与推动决定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发展。国际上主要沿海国家科技发展的经验表明,科技管理就是生产力,海洋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体现了一国的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

1.2舟山群岛新区自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舟山群岛地处我国大陆向大洋延伸发展空间的海上要冲,以海促陆、以海引陆、海陆联动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基本形成,海洋产业取得较大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与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地区相比,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1.2.1面临机遇

(1)国家海洋战略。从国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许多年里,海洋经济将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家领导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海洋产业更是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1]。全国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将进入新一轮时期,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沿海区域发展规划相继实施,东部率先科学发展对海洋科技的需求更加凸显。可以预计,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海洋经济发展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舟山群岛新区的建立也将会随着全国海洋经济政策的不断改变而盈利啊更大党的机遇[2]。

(2)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大改革试验。试验区的建立,对于国海洋战略空间拓展和经济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舟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是舟山富含有丰富的海滩、港湾、海涂湿地等资源,都有利于增强海上能源、海洋矿产、船舶工业等产业实力,提升海岛城镇军民宜居水平,有利于我国打造向太平洋拓展战略空间的国防前哨和海上基地,开发、拓展和保护我国海洋空间和油气、海底多金属结核等海洋战略资源,确保我国包括石油、矿石、煤炭等大宗散杂货储运中转和远洋集装箱物流的安全,确保我国南北连通、江海直达、东出太平洋、南下台湾海峡的海上贸易通道安全。另外,舟山要研究制定战略创新产业与国家和长三角科技发展规划对接的思路与对策;要积极参与和衔接长三角区域科技规划的实施,借智、借技、借力发展,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争取进入全国乃至世界产业前沿。浙江舟山海洋综合开发实验区的建立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3)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的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要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海洋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综合发展能力;同时,要需求体制创新,加强海陆统筹发展,推进海洋文明建设,建设空间配置合理、综合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突出、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战略指出,要把浙江建设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及清洁能源示范区。在这样的战略目标下,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将成为实现目标的有利武器。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完善国家沿海区域发展布局的战略部署,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决策,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是统筹陆海、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3]。

(4)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战略。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要依据海洋特色,充分发挥优势,将新区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中心。对把舟山建设成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部级海洋科教基地,群岛型花园城市作为首要目标,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家一项海洋经济战略决策。新区的建立,要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大舟山海洋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建设,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要不断发展渔港,海洋旅游等各种产业,要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

1.2.2面临挑战

随着国家将舟山群岛新区设立为全国的第四个新区,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舟山群岛新区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海洋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体现新区作为海洋实验区的真正意义,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区的主要目标,在探寻海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努力为建设新型的海洋新区而努力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挑战。

(1)要应对海洋开发和海域使用综合管理能力滞后的挑战。浙江省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资源的开发利用多由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独立组织进行,存在无序、过度使用海资源的现象。不论是海洋开发的难度和风险上,和陆地资源开发,它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都比前者大。海洋资源从前期的调查、观测阶段,还是更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利用阶段,对科学和技术合理运用都十分依赖,要不断实施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海洋资源科学管理和开发的总体技术水平、规模和效益。在基层管理力量,管理制度上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从基层海洋管理基础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海洋管理体制。近年来,虽然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二十几项,为海洋基础管理打下了基础。但是更所的人已经意识到,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今的不少法律、法规已经难以跟上步伐。因此,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制定《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法》等海洋法律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管理机制还应加快与国际法接轨,积极参加国际海洋会议,通过会议不断完善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律体系。,在海洋管理上,还应加强海上执法队伍建设。我国海域面积十分宽阔,国家应加大投资,组建一支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法效率高的队伍,从而优化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治化机制,真正做到依法治海[4]。

(2)要应对海洋产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巨大冲击。海洋生物作为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品、药品和工业原料,同时,海洋生物在维护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中也具有举足轻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与人类的发展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本前提。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海洋里得到了丰富的资源,使得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减少了许多磕绊,但是,人们在向海洋索取的同时,又无形中破坏了海洋环境,也没有更多的去进行反思自己并加以改正。如今,海洋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正糟受着巨大的破坏,其中许多破坏正改变着海洋生态群落的结构和组成[5]。大规模的海洋开发尤其是过度捕捞、海水养殖污染、围海造地、船舶/航运污染、石油开发、临海产业污染、海洋和海岸工程等将会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削弱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甚至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6]。

(3)要应对海洋产业发展智力科技支撑薄弱因素的挑战。与上海、广东等海洋省市比较,浙江海洋科技力量还是存在较大不足。舟山科技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拥有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的人才来支持发展,但实际上这样的人才比例在舟山还是较低。适用于海洋产业发展的科技,目前还是依靠引进,舟山相关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还是较为薄弱。另外,由于发展环境的原因,人才吸引力不足,没有建立相关的人才保障制度或者相关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综合起来,浙江海洋科技人才匮乏,系统水平较低,产业配套不等,这也造成了没有足够的科技来支持海洋产业发展。

(4)海洋产业结构内涵层次较低。近年来,浙江省的海洋产业层次结构渐趋合理,但就以舟山群岛新区来说,其内涵层次依然较低,创新理念,深化内涵,提升层次都亟待完善。其主要表现在:及时,海洋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海洋矿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船舶等重工业型海洋产业和海洋生物药业、海水利用业、深海产业、海上风力发电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比较低;第二,目前仍以资源初加工为主的海洋传统产业,产业链比较短,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少;第三,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科技、通讯、咨询、设计、广告营销、保险、法律服务等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同时,目前浙江海洋经济各产业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传统产业升级缓慢、生产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萎缩,而政府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浙江的新兴海洋高科技产业市场竞争激烈,潜在风险增加,发展前景难于乐观。而且浙江对海洋类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政策性倾斜及研究开发投入不高,导致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缺乏实在的动力[7]。

2舟山群岛新区政府科技管理的特点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由1390多个岛屿组成,占拥有港众多湾,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美称,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海洋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舟山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特别是一些关系着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海洋战略性科技资源,都开始往舟山群岛新区聚集,使得舟山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发展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和规律。

2.1科技与现代海洋产业紧密结合

在舟山的经济中,海洋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标志。舟山新型海洋产业的发展,对于舟山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舟山科技资源与海洋产业联系非常的紧密,海洋工业、渔业,旅游业的发展中,科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要求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必须发挥企业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协作与联合攻关,提高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组建产业发展联盟,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海陆协作,依托龙头企业,引导重点突破,培植壮大新兴海洋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在技术、物流、产品配套等方面的互补和共享,推动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形成。依托新区丰富海洋生物资源,进一步提高海洋生物科技研发能力,大力发展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化妆品、海洋生物药品。牢牢把握新型海洋产业革命趋势,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围绕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新能源、海洋新兴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8]。

2.2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

综合比较,舟山海洋科技与上海、广东、山东等相关海洋省市较为薄弱,舟山科技发展慢,海洋科技人才稀缺造成了在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前提下没有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目前的舟山海洋产业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小,配套条件、资源共享性差和产业链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独立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不多,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整体水平不高,在国内市场上可以称为优势产品的更少,尤其是海洋能源开发、船舶工业、港航物流等。多以中低技术为主,高新技术比重较小,多数属于小项目、小产品。同时,舟山自身开发研制的科技运用在海洋产业中较少,技术依靠引进,人才也依靠引进,自身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不足。因而海洋高新技术对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新的海洋产业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9]。

2.3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科技的辐射性

舟山的科技发展是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中心辐射到的边缘区域,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区域科技资源的海洋性。作为浙江海洋科技的重点城市,舟山地区几乎涵盖了海洋科技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科技问题,在发展中机遇中,强大海港、航运行业,会带动舟山-宁波港的海港物流业经济发展,并从中带动一大片物流、海港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是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舟山享受整个长三角的创新科技较少,科技力量薄弱,高校和海洋科技研究院较少,舟山海洋科技的辐射范围不大,但对于东海的海洋发展以及未来全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却起着重要的作用[10]。所以,舟山科技资源的战略意义从社会角度看是非常重要明显的。

3舟山群岛新区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在海洋科技竞争和新区建设需要的背景下,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同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舟山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也是部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其科技发展必须要有“先行先试”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舟山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科技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因此,舟山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必须服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舟山市科技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政府干预科技活动、进行科技管理更具有效率。

3.1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

要以支撑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推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总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市科学素养普遍提高,科技创新环境条件明显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使舟山成为浙江省海洋科研和教育中心,成为国内重要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成为国内、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现代海洋科教基地。同时,进一步完善海洋科学城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有序推进主要功能区块开发建设,基本建成科学城空间总体框架;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集聚众多海洋科技研发孵化机构,形成若干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龙头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成为浙江省内海洋科技、人才、高新企业的集聚高地和“海上浙江”示范基地。中远期,建设成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经济高新区和“海上浙江”核心区,成为国内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内独具特色的海洋科学城。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目标是政府科技管理定位的前提因素之一,政府要提供科技活动者所需要的公共物品,以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研单位以及企业为创新力量,为科技物品提供创造条件。同时,结合舟山市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独特的海洋特点构建完善舟山政府科技管理系统。

3.2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

市场的缺陷需要通过政府的科技活动干预与弥补。要使市场能够自由并充分对科技领域发挥作用,政府就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干预,政府只有在市场效率低下或市场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政府才应该加强科技干预。另外,政府干预科技活动手段应该多样化,要依据市场调控能力的大小,来控制干预程度的强度,同时,也必须发挥政府在市场中得作用,要提高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效率。根据舟山独特的管理特点,具体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3.2.1突出海洋重点

要重点抓住以海洋创新为主,优化配置跨区域、跨学科和跨部门的海洋科技资源,构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紧密合作、联合攻关、优势互补的科技兴海模式,集中抓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示范。3.2.2创新技术结合舟山科技的特点,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

3.2.3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市场在科技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旦市场失调,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以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科技兴海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提升科技支撑海洋产业发展的能力。

3.2.4注重社会服务

科技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大众,要使科技管理真正服务于大众的科技需求,促使科技发展惠及民生。要从以往单纯关注科技对GDP的贡献,逐步转变为利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必须处理好舟山与国家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国家科技活动提供服务。

3.2.5海陆统筹发展

舟山海岛众多,以沿岸陆域为依托,海域发展为空间、海洋资源为对象、海洋产业为主体,实行港口、滨海滩涂、海岛与海域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海陆统筹、以陆带海、以海补陆、综合利用,通过示范工程和基地建设,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

3.2.6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并举、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确保海洋经济发展建立在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环境生态化,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4舟山群岛新区政府科技管理的职能定位

政府科技活动的基本范围是那些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科技领域,但是,由于科技发展状况的不同,不同政府间的公共科技领域所包含的内容也肯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带来的便是政府介入科技活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当前舟山市的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项制度没有完善,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不能明确划分,这里面也包括了私人领域的科技产品不能够得到有效供给。因此,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和海洋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领域介入不同的力量。

4.1支持纯公共科技领域

纯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其本质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包括:基础科学研究、部分共性技术、科技基础设施、减灾、国防、科学普及,竞争前技术研究等,作为政府部门,一定要全力支持纯公共科技领域,因为政府是这些的主体。政府在参与科技管理的过程中有时直接充当了消费者角色,因此,政府的作为,在纯公共科技领域中便成为了关键,尤其是可以防止其他外部条件的干扰。政府是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因此,舟山在纯公共科技领域中,政府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于舟山市现阶段来讲,有两个方面的科技活动需要政府支持:及时,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要将创新海洋科技放在及时位,对于主要研究基础研的科技创新,它属于纯公共科技的范畴,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第二,科技普及。舟山群岛新区的建立要求政府进行科技普及,提高人的科学素养,科技普及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

4.2适当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

所谓准公共科技领域,是指科技活动中和科技产品具有部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这样的特性会导致活动过程中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因此,政府有必要适当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但是也不能由政府来组织和投资,也就是在依靠正常秩序的同时要加强政府对准公共科技领域的扶持。现阶段舟山的准公共科技性质突出的领域有以下几类:及时,高科技,关键技术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企业和个人层面无力承担,而科研院所改制后存在供给缺位;第二,公益技术,如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等;第三,具有生产的弱竞争性和消费的弱选择性的公共服务:如技术扩散、专业技术服务等。对于以上的相关领域,其特点是外部性强。因此,政府在准公共科技领域需要发挥作用,应该适度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

4.3着力扶持海洋科技领域

在未来的舟山科技活动中,海洋科技领域作为重要领域来对待。舟山海洋科技存在高端人才匮乏,先进技术稀缺,制度不完善等不足,而对于舟山群岛新区来说,海洋科技将是舟山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根本。要加快高深技术研究,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海洋经济保障服务能力。政府作为海洋经济的主导部门,加强对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和发展潜力的海洋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从中培育一批有专业技术特色的小巨人。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创办海洋技术开发中心或组建海洋科研生产股份制企业。把产学研联合拓展到企业技术创新的全程。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的科技竞争的不断激烈和我国海洋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舟山市科技发展的进步,舟山市要依靠海洋的特点,明确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定位和目标,结合舟山科技管理和科技发展的特点构建并逐步完善舟山市政府的科技管理体系。因为现今全国和舟山市的海洋科技能力薄弱,各类海洋科技领域,科技产品和科技活动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机制不完善,供给主客体不明确,使得公共科技领域和海洋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难以有效供给,因此,舟山市政府的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和海洋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程度的大小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定。

作者:郭力泉崔旺来工作单位:浙江省舟山市科技局

科技论文范例: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研究论文

国内科技创新研究刊物发文统计表

2是针对“科技创新”的1009篇发文在各大刊物中的分布情况,由于篇幅限制,仅选取发文量在前14位的刊物,可以发现7大专业科技类刊物发文总量为427篇,占总数的一半左右,《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等半月刊由于总发文量大,其在“科技创新”上的发文均占总量的10%,而《中国科技论坛》、《科学管理研究》因单期发文量少和出刊周期长原因,尽管属于专业科技研究期刊,但发文量仍然相对较低。可见专业类刊物是我国科技研究发文的主体,而一些经济类、社科综合和教育类期刊也具备一定的发文量,科技与经济社会在各方面存在紧密联系,随着联系性的增加和这种内在规律的表3是1009篇中一些主要作者的姓名和发表文章篇数,排名比较靠前的有陈东明、梁燕、翁伯琦、朱学新等,发文量都在3篇以上。由于绝大多数CSSCI期刊都有在一定期限内同一作者不能在同一刊物多次发文的要求,而其他作者发文量仅在2篇及以下,还有未被本表统计的其他作者均以1篇的数量发表,这些人员绝大多数为高校、社科院及有关科研机构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这种研究的分散化不利于科技研究专题的形成和知识研究的连续性,应当积极关注科研研究的团队性和集群性,以体现科技创新领域研究的规模经济。

国内科技创新研究被引情况分析

根据2000~2012年10月所有关于“科技创新”的文章被引排名前10位,钱平凡在2004年发表的《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被引频次较高,达到了16次,其次是西南财经大学刘诗白教授撰写的《论科技创新劳动》一文被引同样为16次,方旋、周叔莲、肖元真、周静、王章豹、唐炎钊、刘凤朝、冯长根等发表在《管理世界》、《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科技论坛》、《科学学研究》上的多篇论文被引率高达10次以上,特别是距今最近在2007年发表的《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一文能够达到12次的被引非常难得。从被引率情况看,有4篇与科技创新的评价有关,集中在高校、区域的范围上,这体现了目前随着科技活动的逐步开展,社会对科技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情况和影响效率因素有着定量测度的需要,对于一个对象而言,是什么影响着它的科技创新效率和如何进行测量,以及由此引发的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这是当前学术界对科技创新研究的重点。在宏观层面上,如何根据产业集群的需要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资源合理的匹配也是热点问题,科技创新并非一个狭隘的概念,而是随着地区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具体情况而运动,这也使得社会对科技创新未来的趋势走向非常的关注。罗友和(2004)认为科学技术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科学技术是一种公共品。它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共享性,几乎所有使用科学技术的人或机构都能普遍受益,从而形成溢出效应;二是科学技术创造成本十分昂贵,但是复制它却很廉价,使得此类创新具有很高的风险性。〔2〕所以从“经济人”假设看,绝大多数经济主体都会选择搭便车,享受科技成果却谨慎付出,所以科技工作只能由“公共组织”政府来进行主导,但对政府主导科技创新的研究成果却没有需要的那么多和深入,这是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研究的一个弊端。从被引期刊来看,呈现出了经济、管理、科技期刊的分化现象,一些发文量大的专业科技期刊,如《科技进步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的文章被引次数并不高,普遍为2左右,而《管理世界》、《编辑学报》、《经济地理》、《中国高等教育》等众多期刊单篇科技创新文章被引超过5次的现象,这充分体现了当前一部分专业科技类期刊在科技创新研究领域领导力的弱化。除了专业期刊外,一些领导人和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的论著也被广泛引用。主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的文献》、《新华日报》、《论科学技术》、《科技与法律》等媒介上发表的“科技”专著被引高达47次。吴敬琏和熊彼特等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的《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和《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等一些专著也成为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研究的根本理论基础。这充分说明我国广大的科技研究工作者在进行独立创新上取得的成就不足,还没有脱离上述论著的讨论框架和根据实际构建出新型的科技研究范式及理论,并且值得关注的是数理方法被大量引入并不代表科技创新研究的评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因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改进,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基于前人的理论基础搭建分析模式,然后采取多种多样的规范和实证分析方法去讨论现象和原因,但有理有据的改进建议却表现出“虎头蛇尾”,这是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研究工作的重大不足。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科技创新研究领域的回顾和总结,有以下结论:①我国科技创新研究在CSSCI层面比较薄弱。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效率评价、战略发展等宏观层面,在操作的基本面上缺乏针对科技创新的实践研究,严格来说科技研究的正常路径是先实现围观操作层面的科技创新分析,得出大量资料后才能够实现大方向上制度分析和宏观层面的评价及政策调整,但目前通过研究范围看对宏观层面的论述过多,在微观上也主要集中于高校、企业等群体,对热点问题结合的问题探讨非常的少,即使有也大部分属于一笔带过,缺少深入细致的分析;②发文的刊物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几大专业科技类刊物,而在综合社科、经济管理、教育等其他期刊上发文比较分散,在研究的方向上也不具有趋同性,很难形成科技研究的规模性。当前从事科技研究的主要为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有关研究人员,而具体到科技经济组成部分的企业却很少在发表科技研究成果,这体现了“产学研”链条存在脱节,企业中的知识管理转化机制不顺畅,使得众多的成果不能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表现。说明当前在企业中知识管理普遍受到弱化,给予有关的科技研究人员激励不足,应通过加大科技创新考评权重,使得广大科技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爆发出来;③从被引情况来看,目前科技研究过于注重宏观层面的效率评价,而缺乏对已有成果的比较和总结,对于科技创新一线的实时动态和成果没有紧密的联系,而是仅停留在一些比较大的理论基础上采用一些经济学、数理统计学和博弈论的方法进行规范分析,一些比较主流的创新思想占据着当前研究的主要部分,虽然目前研究成果非常多,但基本没有脱离这个框架,即使有创新也大多是采用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自出创新分析范式和理论模型的能力非常薄弱。应当对一些比较新颖的科技创新新方法进行研究,如李伊力(2009)解决了人们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思维障碍,阐述了科技创新一种新方法:TRIZ的核心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流程。〔3〕总而言之,科技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需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也需要研究范式的创新化和实用化,继承理论基础、实事求是的创新分析方法、坚持以实用性为导向是未来我国科技创新研究的重要原则。

本文作者:王娟工作单位:南京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