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科技传播论文实用13篇

科技传播论文
科技传播论文篇1

1.2做好科学普及,为公众解疑释惑很多突发事件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禽流感、柑橘大实蝇、毒香蕉、西瓜膨大剂等等。由于普通公众很难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评判分析能力,因此农业科研单位要及时地做好科学普及。事情发生之后尽快安排专家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公众怎样尽量避免流感病毒从禽到人的传播,禽肉禽蛋只要经过简单的烹饪就可以完全阻断病毒的危害,大实蝇不是蛆虫,毒香蕉也没有毒,西瓜膨大剂是与西瓜本身就具有的一种生长调节剂一样的物质,均对人体无害,从而避免公众因不了解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猜测、误解甚至恐慌。同时,还可以帮助重建市场信心、帮助产业恢复生产。

1.3做好谏言献策,为救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一些严重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异常时有发生,如2008年年初南方冰冻雨雪灾害、2010年春西南5省大旱、汶川和玉树地震等。这些情况发生时,农业科技人员都能及时奔赴灾区,了解研判灾情,分析提出科技需求和对策建议,并立即筛选、整理、集成一批针对性强、实用度高、见效快的品种和技术;同时,印制相应技术手册或“明白纸”,将技术尽快送到农牧民手中,为实施科学救灾、减少损失、恢复重建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支撑。此外,结合研究撰写有预警价值文章,如“警惕北方越冬作物冻害损失”“从极端天气看农业减灾的紧迫性”等,谏言献策以降低突发事件导致的严重损失。

1.4做好典型宣传,塑造科研人员心系“三农”的良好形象无论是在SARS、禽流感、口蹄疫肆虐,还是在汶川大地震余震不断的时候;无论是在异常天气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生存,还是在农产品质量危及国家信誉的时候,不管是否在节假日,农业科研单位都在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制订指导农业生产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对相关工作动态、科研人员的先进事迹应及时收集、整理、,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理解农业科研工作和科技工作者,营造出农业科研人员关注国家需求、关注民生、心系“三农”、服务“三农”、勇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和形象。

2深入剖析农业科技应急传播的薄弱环节

通过近年工作的实践与摸索,农业科研单位在应急科技传播方面经受了一些考验,做出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舆情关注不足、应对能力不强等情况比较普遍,依然存在明显不适应的方面。

2.1管理模式滞后绝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尚未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科技传播管理模式,还在以常规的程序来应付。常规政务管理模式层级较多,且负责科技传播和业务管理的部门分离,致使事件突发后科技传播部门跟进滞后、介入不深,很难迅速形成有效的应急协调机制,造成信息难以整合、传递时效滞后,不能及时组织权威、引导公众舆论,在应急处置中处于被动地位。

2.2思想认识缺位一方面,受“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思维影响,农业科技领域的干部职工多年来只顾埋头苦干,形成了对外不宣传、少宣传的状态。另一方面,缺乏对现代传播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利用网络媒体、新媒体即时、互动的特点和优势做好应急信息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习惯于以被动的方式对待传媒。

2.3队伍配备不足当前,从事科技传播的人员基本为兼职,多是在完成本职工作还有余力的情况下“顺便”开展一些科技传播。因此,不仅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而且专业素养、能力水平都有很大欠缺,更无法满足应急科技传播的要求。

3亟需建立农业科技应急传播的快速反应机制

为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和涉农突发事件妥善处置的需要,必须制订应急传播预案,尽快建立一个统一指挥、反应迅速、信息畅通、准确、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科技应急传播机制。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报道、对内有声音,确保各项工作跟得上、贴得近、打得赢。

3.1实行归口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急,要求处置应对急,特别要明确归口部门和工作程序,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基本原则,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分析研判舆情,制定工作方案,不能乱中出错。

3.2严明科技传播要求应急科技传播的稿件要按照全面、客观、准确、及时、通俗的要求,按统一口径统一,严禁以下属单位或个人的名义自行。

科技传播论文篇2

2.1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必须加大生态环境科技传播力度,建立起政府全力主导、市场逐步推进、公众积极参与的新机制。政府全力主导,就是政府要科学有效地引导、规范和维护、激励全社会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为。市场逐步推进,就是将经济价值观念体系引入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与推广市场机制。公众积极参与,就是要让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决策与环境保护监督,并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等。

2.2科学规划,保障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总体规划与体系规划,要把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合理布局城市与区域内重要的环境基础设施,有效安排建设用地,切实保障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园林绿地等项目的建设需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统筹考虑,协调管理,发挥生态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2.3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强力推进城市的生态环境整治,下大力气创建一个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要以建设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2.4有效管理,科学规划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下大力气减少城市污染是当前的一个首要任务。要以创建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积极用循环经济观念来指导城市的污水与垃圾处理。要加强生态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加快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切实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

2.5提升宣传,引导公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积极提升科技传播力度,切实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使广大居民认识到自己在大自然中所处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应担负的环境责任,增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积极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高质量运行。要从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入手,通过各种教育以及宣传渠道向各级干部和群众普及生态学基础知识,使其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环境的功用、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导广大公众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城市现在还发展到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微博。教师可以使用博客或微博平台知识与教学思想,与学生交互。4)BBS。教师可以在网络上通过电子公告牌系统(BulletinBoardSystem,英文缩写BBS)教学内容,师生可以通过BBS进行丰富全面的交互教学,可以讨论问题,也可以通知,新知识点,也可以提交作业。5)微信。做为一款实用的个人通讯软件在近年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大多数手机都支持微信,通过二维扫码,加公众号等可以方便地让学生添加微信。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发到微信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与老师实时交互,当然更成熟和得到最广泛应用的还有实时通讯软件QQ。6)YY语音。YY语音是一款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即时通讯软件。由于YY语音的高清晰、操作简便、分享性好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教育行业已经使用YY开展网络教育,比较著名的有外语教学频道、平面设计教学频道、心理学教育频道、注册会计师教学频道等等,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安装后即可进行视频学习与交流。7)飞信。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基于真实的移动手机号码运行,可免费无限制地向飞信上好友信息,在近几年得到较好的发展。它融合了免费短信、语音、文件传输等多种通信方式,实现移动用户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在教育方面,可以通过飞信和移动手机组建一个实时的到达手机终端或PC机端的信息收发系统,方便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也可以基于班级或校级组建一个小型的信息交流平台。类似的有中国联通的超信,中国电信的班级云等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另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尤其是基于移动手机终端的大量应用也可方便地应用于现在教育教学应用,如掌中英语、有道词典、超级课程表、沪江英语、金山背单词、考试100、驾考宝典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科技传播论文篇3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

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各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能微不足道,有的可能引人注目甚至轰动一时,更有经久不衰的,也有潜移默化的,这些都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传播效果的实质所在。

任何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都可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构成受众的变化

如受众因获得信息而增长了知识、智能(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价值认知、关切态度和行为模式等。

2.2农业信息的特征影响

如农业信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积累性和恒常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和多面性,这些特征性质决定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

2.3效果形成过程

农业科技信息的扩散和效果的形成过程可大体分五个阶段,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技术、媒介的传达、主要受众接受、次要受众接受及受众全体的接受程度。

2.4影响农业信息效果的形成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传播者(编、导、播)、中介者(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受众(信息接受者的立场、经历、智能、心理、兴趣、个性特点等);

(2)信息因素: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性、新颖性、适用性及信息的可接受度等;

(3)媒介因素:各种媒介的成功应用,如书、刊、报、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的特点和优势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及受众的范围与接受程度。

3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研究方法的专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已出版了不少,但是,专门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却很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把传播效果分析研究提到议事日程,这既是传播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

3.1定盘分析法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发展过程来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首要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质及各因素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调查分析法。

3.2定性分析法

在信息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传播效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

目前,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在传播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在有些传播学的著作中已开始使用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实地观察法、小组座谈会法、深层访谈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中性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在定性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调查分析法在定性分析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在实践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使用的,所不同的是对于获取结果(材料)的分析上有不同的角度。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可以使定性分析更精确化,只有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尽管这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能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就其分析方法来讲,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调查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分析法。

4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抽象分析法。根据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传播效果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专题论证法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会碰到许多专题,可以针对某一个专题采取无结构的、面对面的、直接的论证。这种论证既包括“正面”的论证,也包括“反面”的论证,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对于研究传播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反面”的论证,有时比“正面”论证对研究传播效果更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一个时期很难确定传播效果的性质,有时“反对”者的观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由于采用专题论证法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集中,正反面两种观点所借用的材料既广泛又有代表性,便于深化研究传播效果。

4.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既是研究传播效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法,也是其他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个案分析法的关键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否则,即使个案分析如何深刻,也不可能解决带有普遍性的事物所要解决的问题。个案分析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个案。选择适当的个案,如农业实用图书,现在的图书传播体系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通过新华书店渠道销售,存在着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此体系可作为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基础。

(2)选择个案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的研究,可得出媒介具有二重性的结论,并为媒介的产业功能及宣传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济方面的准备。目前,理论界对媒介二重性理论和媒介产业化经营理论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是定性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依据。

(3)延伸性研究。在对已选择的个案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伸性研究方法.把个案研究成果扩展到相关领域,比如报业领域、网络领域等,进而形成系统的媒介传播理论。

(4)归纳性研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点的分析,寻找到一种理论的基本架构,并确定选择的个案在宏观的理论架构中的位置。归纳性研究不是指对个案研究本身的归纳,而是把延伸性的研究成果用归纳的方法把已形成的宏观理论系统化,进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5)应用性研究。定性分析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抽象出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并能够科学的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比如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效果理论,进而解决传播过程中的各类相关问题。

4.3集成研究法

集成研究法是定性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其系统化、理论化。目前,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许多传播学研究者或传播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现在可以运用集成研究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进而指导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4.4抽象研究法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理论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复杂的整体中抽取出来的过程和结果。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传播内容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具有复杂性。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群体必须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否则,所谓的传播效果就难以实现;受众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同样的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影响度的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传播者的决策行为。抽象研究法可以从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来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为传播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5科学预见法

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知识。运用科学预见法来研究传播效果,对研究者有很高很具体的要求。第一,研究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发现或创立具有传播学前沿的理论性问题和新理论。第二,占有翔实的材料,并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是非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在正确认识现有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传播效果作出科学的预见,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类传播活动的方向。

5结论

科技传播论文篇4

[6]李志民,万猛.网络时代的科技论文快速分享与多维表达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5).

科技传播论文篇5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山东省科技人才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科技人才激励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完善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构建合理的科技人才市场以及加强企业内部对科技人才激励这三方面探讨了山东省激励科技人才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 科技人才 激励 激励措施 一、山东省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1.科技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有待提高 近年来山东省科技人员活动人数不断增加,2006年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285381人,占全国的6.9%,但与上一年相比,该比例下降了0.22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178394人,占全国的9.43%,该比例也比2005年下降了0.39个百分点。另外,专业技术人员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男性占23.4%,女性占20.0%;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男性占4.2%,女性占2.2%,该比例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城市的水平。说明山东省科技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待提高。 2.科技人才使用的部门和领域不平衡 与其他城市类似,山东省科技人才在使用上也存在着部门和领域之间的不平衡。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很多具有自己的科研机构,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6%,城镇中小企业受资金、政策等的限制,专业技术人员仅占5.3%,其他类型企业合计占 24.1%。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中科技人才较多,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科技人才数量相对较少。科技人才使用上的不平衡是制约我省自主创新发展水平的一个因素。 3.科技人才流动速度快 目前山东省大多数企业的科技人才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很多科技企业缺乏人才,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留不住人才。有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开业三年以上的企业中,在同一家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员工占51.55%,工作1年~3年的占31.80%, 工作在1年以下的占16.46% 。 数据表明山东省科技人才流动速度快,企业难以留住人才,这是制约山东省自主技术创新的一大障碍。 二、山东省科技人才激励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激励政策存在缺陷 近年来,山东省颁布了很多的人才激励政策。2002年颁布《山东省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该《办法》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 ”,每月享受政府津贴200元;“山东省技术能手”每年命名一次,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2006年颁布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02年颁布的旧《办法》废止),该奖项每年度评审一次,并将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奖金数额提高到100万元,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的奖金数额分别为10万元、5万元、2万元。 从上述奖励措施中我们不难看出山东省在对科技人才激励的政策中,明显偏重于对科学家的激励,而对工程师和技能型人才激励不足。 2.薪酬制度不合理,制约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山东省多数企业的科技人员收入以工资、福利、奖金为主,基本工资比例平均高达70%~80%,风险报酬的激励形式所占比重相当低甚至没有。而工资和福利的差距有限,基本上对人的工作没有激励效果,奖金也具有一定的平均性,这种薪酬结构单一、明显缺乏激励特性,制约了科技人才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3.不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训激励 目前,国内多数外资企业实行“每年送10%至15%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出国考察、进修、短期培训”的制度。近年来山东省少数知名的大企业也实行类似的培训制度,但普遍不规范,还未形成制度化、公开化,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培训缺乏清晰目标,往往是市场上流行什么,企业就培训什么;培训方法和手段落后。培训前缺乏对员

科技传播论文篇6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istorical Origin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Zhai Jiequan ,Chen Shuangshu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e orig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TC) studi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TC studies grew up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it is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into a discipline.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there are three tasks need to be completed in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how to establish their own research framework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to develope a innovation paradigm of the STC studies.

Key words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istorical origi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科学技术的传播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三大基本现象。科技传播和科学技术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内在地与科学技术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科学技术相伴而生、一同成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但相比而言,科技传播研究的孕育与产生却已经到了20世纪。大约在20世纪上半叶,在一些看起来并不相关的研究领域,先后出现了一些针对科技传播现象的相关研究。在20世纪下半叶,科技传播研究成长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积累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科技传播研究开始朝向建立一门真正的学科的发展阶段迈进。而科技传播学要成为独立的学科,需要建立自己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确立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

1 科技传播发展的三大关键节点

科技传播的旅程起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最初内含在人类的知识与技能传承之中,后来则从属于人类知识教育的一部分,直到近代才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在近代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内出现了专门服务科学家交流新知识的科学杂志(如1665年就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同时诞生了两份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杂志《学者杂志》和《哲学汇刊》),科学家们也基于推进科学的需要积极面向普通民众传播新科学。例如,作为实验科学创始人的伽利略就曾用意大利语(而不是当时学者们惯用的拉丁文)和“对话体”(以三人对话辩论的形式)撰写了两部著名的“对话”――《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其目的应该就是以让普通人都能够读懂的方式来传播新科学。伽利略可以被认为是近代有科普意识的第一人,可以被称为近代科普之父[1]。

近代阶段的这种科学传播仍然是从属于科学的,并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科技传播真正受到社会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应该说已经到了19世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是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科普”一词(最早是在1836年)和被称为“科普者”的一批人。科学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科学论文里充满了“只有大学者们才看得懂”的专业术语,大多数领域的科学知识已经发展到超出一般大众所能理解的范围,于是出现于18世纪末期、表达“普及”涵义的英文单词“popularize”(意思是“使……通俗化”),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开始被用于科学与技术。“一种新的职业正在开拓,那就是科学普及者(popularizer of science)和科学

作家”[2]。

19世纪的科学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19世纪的技术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发明。不断涌现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而公众的兴趣又激励了科学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热情,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热衷于科普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职业演说家,他们撰写科学文章介绍科学新知识和技术新发明、周游全国发表科学演说、演示令人惊叹的科学实验,极大地促进了科普在当时的活跃,使科普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科普在当时还未成为一个研究的对象。学者们真正把科学普及作为研究对象,已经到了20世纪之后了。英国著名科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应该说是最早关注并研究科技传播现象的学者。在1939年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他利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讨论了科技传播(Scientific Communication)问题[3]。

伽利略时代科学家的科普工作、19世纪科普概念的提出、贝尔纳对科技传播的研究可以说是科技传播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的关键节点。伽利略时代的科学家们积极面向公众传播科学,并显示出了比较明确的科普意识,虽然这种传播主要还是基于让社会接受新科学的需要(即主要是源于科学本身的需要),但正是这样的目标和需要促进了科技传播最终走向独立。19世纪40年代“科普”一词的出现和一群热衷于科普的“科普者”的出现,意味着作为科技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普已被认定为一类特殊的社会活动,因而可以认为是科技传播真正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而贝尔纳在20世纪30年代对科技传播的关注和研究,意味着人们在这个时代已经认识到了科技传播的特殊价值,认识到了有必要将科技传播现象和问题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

2 科技传播研究的三大主要源头

我们可以将贝尔纳对科技传播的研究看作是科技传播学的发端。在《科学的社会功能》这部科学社会学的奠基性著作中,贝尔纳分析了科技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科技传播的建议,认为“科学情报(Scientific Information)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技传播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传播的问题”。通过改善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通过向民众普及科学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所起的作用,是贝尔纳关注科技传播问题的基本原因。贝尔纳之后的科技传播研究在许多方面事实上都是沿着贝尔纳所指引的方向发展的。例如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科技传播的理解也基本上像贝尔纳一样把科技传播分为科学交流和科学普及两大基本方面,科技传播研究大体上也主要围绕科学交流与公众传播两大方向发展。对科学交流的研究分析了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发展出了科技情报学这门重要的学科。贝尔纳所关注的科学与传媒、公众理解科学等等问题也成为后来科学传播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4]。贝尔纳所开创的是科学社会学传统的科技传播研究,是科技传播研究的第一个重要源头。

科技传播实际上包含一个广阔的领域[5],不仅包括科学共同体内(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包括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也还包括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传播扩散。而最早关注并研究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传播扩散问题的是社会学家和传播学家。例如,1940年代前后,美国学者瑞安(Bryce Ryan)和格罗斯(Neal Gross)就对衣阿华州杂交玉米推广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提供了范例,而且带动了其后对技术推广问题的大规模研究。20世纪50年代之后,技术推广和技术扩散研究甚至成为相当热点的一个研究领域,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卫生部资助和支持了许多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环保和卫生知识传播的研究项目。研究中得到的许多关于技术接受率、影响因素、传播网络等重要成果在60年代被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曾担任过美国传播学会主席)概括成了“创新扩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6]。传播学家也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采用―扩散论”。创新扩散研究可以说是科技传播研究的第二个重要源头,研究的成果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是如何传播扩散的。

科技传播研究的第三个源头是产生于欧美的“技术传播”(Technical Communication)研究。欧美国家的“技术传播”概念实际上与许多性质不同的职业活动相关联,成立于1971年的国际“技术传播学会”(The Societ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STC)就包括了科技作者、科技新闻、科技编辑、科技出版、科技培训、文档管理、技术写作甚至是翻译工作、广告工作等各种职业背景的会员。技术传播工作虽然可以服务于许多不同的职业活动,但需要的技能和要求却是相同的,这就是如何使科学技术知识和专业信息传播得更加准确有效。技术传播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探索准确有效传播专业信息的技术、技能、技巧和方法。技术传播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大学在20世纪初为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写作描述技术产品信息而设立的“工程英语”课程,之后便逐渐形成了以这种专业性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内容的“技术传播”研究领域。目前在发达国家,技术传播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职业化,大学里开设有数百个相应的专业。

科技传播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际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促动,科学社会学基于提高科研效率、增进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开始了对科技传播现象的研究;技术扩散研究基于对技术推广和扩散规律的关注,开始了对技术如何在社会中扩散的研究;技术传播研究则关注的是如何让专业技术信息传播得的更准确,对传播的技能与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对科技传播相关问题的研究,促进了科技传播研究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科技传播学只有某个单一的源头,尽管有些研究(例如创新扩散研究)目前并不被认为是科技传播研究的一部分,未来也未必需要将其转移到科技传播研究之中,但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科技传播现象、发展科技传播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科技传播研究需要充分借鉴和吸收这样的研究成果,发展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科技传播研究本身带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并内在地包含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从而形成不同研究方向的可能性,也自然可以形成不同的研究

范式[7]。

3 科技传播研究的三大基本阶段

在20世纪上半叶,随着科学技术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和应用的高潮,科学技术传播现象也得以快速发展并变得引人注目,科学社会学家意识到科学技术信息的快速增长给科技情报服务提出了挑战,新闻学者注意到科技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新闻品种,从事语言教学和写作研究的学者看到了科技文本表达和写作的特殊性,社会学家和传播学家则发现新技术推广中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现象和过程。换言之,在一些看起来并不相关的领域中,人们似乎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一些与我们现今称之为“科技传播”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于是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科学社会学、传播学、技术扩散甚至是与语言写作相关的研究中。当然,最初的这些研究不仅分散于不同的领域,而且也是相当初步的,我们可以将这一阶段的科技传播研究称为“问题”研究阶段,不同领域的学者发现并意识到了存在这样一类需要研究的“问题”。

随着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在各自领域内不断深入的研究,到20世纪下半叶的时候,将科技传播作为“问题”的研究阶段过渡到了“研究领域”形成的阶段。最早达到这一阶段的应该说是科技情报学。受到科技高速发展和文献量指数增长的促动,到50年代中期,关于科学交流和科技情报的各种研究就慢慢实现了整合,形成了科技情报学这门新的学科。稍后达到这一阶段的是技术扩散研究,在20世纪中期前后大量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工业技术扩散研究的基础上,60年代前后也实现了理论整合,1962年罗杰斯就出版了他那本著名的著作《创新的扩散》。而在“技术传播”领域,分散于科技新闻、科技写作等领域的研究到70年代的时候,也逐渐被整合到了“Technical Communication”名下,并形成了大致的研究框架。例如在美国,20世纪上半叶成立的科学作者协会、技术写作协会、科技出版协会等相关组织,在1971年的时候就合并成了“技术传播学会”。

在面向公众的科学技术传播(国内外学者通常称之为“科学传播”)方面,尽管像科学普及这类问题很早就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真正将这方面的研究推进到研究领域的发展阶段,应该说已到了20世纪80年代。20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公民科学素质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受到了关注,从70年代开始就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而调查中也发现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原来对科学充满崇敬的公众对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开始有了很多的担忧,这就引发了80年代起始于欧洲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和传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提出了旨在提升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2061计划”;同一年,英国皇家学会了著名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

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与公众关系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所引发的社会对科学素质的关注以及公众理解科学运动,是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研究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的基本原因。到90年代的时候,科学传播已经成为科学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和《Science Communication》这两本专业期刊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尽管到目前为止仍在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研究领域仍然还没有出现类似于科技情报学或创新扩散理论那样的整合性理论体系,但社会已经意识到了科学传播不仅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需要给予系统的研究。

经过三十年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积累,科学传播研究目前正在向形成一门学科的发展阶段过渡。2012年5月和2013年9年美国科学院举办了两次以“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科学传播学)为题的学术论坛,邀请了世界科学传播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中讨论了科学传播研究的现状、学科融合以及科学传播发展策略、有效传播等许多科学传播领域的基础问题。作为世界四大名刊之一的《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也出版了论坛的论文专辑。这两次会议不仅第一次(仅据笔者的了解)在国际高规格会议上正式使用了“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这样的名称,而且从学者们在论坛上探讨的重要问题,大体上也可以看出构建“科学传播学”框架的初步尝试。因此,这两次论坛的举办可以视为科学传播研究由研究领域到学科过渡的标志性事件。

4 科技传播学的三大基础任务

考察近些年来国内外科技传播研究发展,我们可以认为,尽管学者们在科技传播的许多问题上还没有取得广泛的共识(例如科技传播包括的范围甚至是基础术语的使用等),科技传播研究还没有建立共识性的理论基础,但在许多问题的理解上也还是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也有了重要的突破,理论上广泛探讨了当代科技传播的背景、对象、内容以及传播的方法、策略等多方面问题,分析了科技传播与公众科学素质、公众理解科学等方面的基本关系,也在反思科技传播的传统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概念、新模型,特别是在技术扩散研究、技术传播研究、公众理解科学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媒体中的科技传播、社会情景中的科学传播、科技传播政策与策略等等问题也已经成为科技传播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科技传播研究正处在重要突破的前夜。

特别是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研究领域,受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科学与公众”关系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如对科学的“信任危机”)的推动,科学传播已经成长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实践领域和重要的政策议题,不仅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大众媒体、工业部门、科学共同体、科普团体、科普设施等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社会的科学传播活动[8],使科学传播呈现出繁荣的发展局面,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科学传播研究的不断活跃。“国际科技公共传播网络”(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n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通常简称为PCST)自80年代末就开始组织国际性的PCST会议,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余届,其目前的科学委员成员就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在美国科学院举办科学传播学论坛的2012年,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也举办了“科学传播会议”(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至今已举办了三届(每年一次)。正是因为科学传播的繁荣发展和科学传播研究的日渐活跃,科学传播研究界提出了建立“科学传播学”的呼声。

我们可以将美国科学院举办“科学传播学”论坛作为科技传播学迈向学科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但科技传播学真正要作为一门学科,还面临着三大基础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如何在理论整合和学科融合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与科技传播相关的许多研究仍然分散于科学社会学、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等不同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需要通过建立统一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充分整合其中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需要突破对科技传播的狭义理解,推动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在科技传播研究中的交叉融合,概括和提炼技术扩散、技术传播、健康传播、环境传播、风险传播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科技传播学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第二,如何实现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理论水平的提升,确立科技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拥有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和基础理论是一个学科立于学科之林的基础,科技传播学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学科的科技传播学需要在理论上实现突破,建立自己独有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并且能够用这样的理论指导科技传播实践,引领科技传播研究,指导科技传播政策。笔者近年来曾就科技传播研究的宏观微观分层、当代科技传播任务目标分层等问题做过一些讨论,也提出了科技传播的多重任务及整合模型等观点[9],对科技传播学的理论整合和基础理论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但在目前学者们对与科技传播相关的许多问题的理解上还不甚一致的情况下,科技传播学理论体系和基础理论的确立仍然任务艰巨。

第三,如何发展面向创新的科技传播研究,从而更恰当地确立创新时代的科技传播定位和价值。当代科技传播发展背景正在面临深刻变革,科学技术领域爆发的新革命引起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社会越来越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科技传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升,科技传播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使科学与公众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当代科学与社会的互动进程(包括服务科学与社会的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科技传播面临的重大任务。科技传播需要新的理解和新的定位,科技传播研究需要新的范式和新的理念,发展“创新范式”的科技传播研究,在创新范式的框架下建立科技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可以让科技传播学更好地适应创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5 理论整合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传播学的发展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的理论整合,两次理论整合都对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威尔伯・L・施拉姆将先前分散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传播研究成果进行过重要的整合,通过归纳、整理、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勾画出大众传播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创立了传播学这门新学科。施拉姆正是因为这种贡献而被尊为“传播学之父”。在20世纪60年代,埃弗雷特・罗杰斯将分散于农业社会学、公共卫生研究乃至人类学、教育学中关于创新扩散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整合,确立了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体系,从而将创新扩散研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由此,罗杰斯的名字在学术界几乎成了研究“创新扩散”的同义词。

尽管科技传播和科学技术拥有同样悠久的历史,但真正受到关注并得到研究却已经到了20世纪。在20世纪,与科技传播相关的科技情报、科技交流、科技写作、科技出版、科技新闻、科技教育、科技宣传、科技普及等工作得到迅猛发展,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科学素质等问题受到社会重视,学者们针对这些工作以及这些问题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就包含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科技传播研究成果。但到目前为止,与科技传播相关的研究成果不仅分散在上述这些不同的研究领域,在包括科学社会学、农业社会学、技术创新研究等不同领域,也蕴藏着关于科学传播、农业科技传播、技术扩散等与科技传播相关的丰富成果。当代科技传播研究所面临的情形与施拉姆、罗杰斯进行理论整合之前的情形十分的相似,需要通过理论整合形成统一的科技传播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首先,全面梳理分散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传播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深入分析在科技情报、科技新闻、科技普及、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科学素质建设以及在技术扩散、健康传播、环境传播研究等中得到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成果,从中归纳、概括、提炼对确立科技传播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有价值的结论,同时引进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将这些成果和结论系统化、结构化,进而总结科技传播研究需要面对的问题结构,根据这种问题结构确立科技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勾画科技传播学的基本体系,确立科技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对科学传播学的未来发展而言,这种理论整合对实现其学科独立显然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持续深化和拓展对当代科技传播实践的认识。当代科技传播已经发展到利用多样化渠道、传播多样化内容、达成多样化目标的新阶段[10],涉及多样化的形态和分层化的目标[11]。科技传播在实践领域上既有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科技传播类型,也有服务科学技术创新、推进科学与公众对话的科技传播类型[12]。科技传播研究领域因而也出现了诸如“普及范式”和“创新范式”等不同的范式和传统[13]。科技传播理论整合需要持有充分开放的态度和认识,不能自我窄化我们的研究视野,将科技传播理解为只有某种单一的形态和目标(甚至由此排斥其他形态的科技传播实践),否则理论的整合将无法实现,也无法建立开放的理论体系、回应当代实践的要求、推进科技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

再次,继续深化和拓宽对当代科技传播概念的理解。当代科技传播实践丰富而多样的发展,要求我们拓展对科技传播当代实践的认识,也要求我们拓宽对科技传播概念的理解。近些年来,国际科学传播文献也都通常对“科学”概念采取广义的理解,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医学等[14]。如果我们也给予科技传播概念以广义的理解,使科技传播不仅包括科学共同体内科学家之间的科学交流、面向公众的科学技术传播(即目前国际所说的“Science Communication”或“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也包括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和传播,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拓展和丰富对当代科技传播实践的认识,并在统一框架内对各种科技传播现象进行研究,从而使科技传播研究能够更好地回应当代创新提出的各种要求。

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之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阶段,经济社会迈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人类社会生活也发展到全面科技化的状态。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密,提升了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促进了科学技术创造、传播、应用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也给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传播实践提出了许多新挑战。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当前还是在未来,科技传播实践和研究都已经成为我们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全面认识时展要求的基础上,持续深化科技传播实践与理论问题的研究,推动科技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孟璞,松鹰.科普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4.

[2]石顺科.英文“科普”称谓探识[J].科普研究,2007(4):63-66.

[3]《科学的社会功能》的第十一章,标题为“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科技传播),国内中译本译为“科学交流”。参见:J.D. Bernal.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First M.I.T press Paperback Edition, 1967:292-308;中译本:[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希拉贾撒诺夫,等.科学技术论手册[C].盛晓明,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43-297.

[5]翟杰全.科技传播研究:疆域的扩张[J].科学学研究,2005(1):19-23.

[6]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翟杰全,张丛丛.科技传播研究:“普及范式”和“创新范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11.

[8]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he Public: Mapp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R].

[9]翟杰全.当代科技传播的任务分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9-145;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9-32.

[10]翟杰全. 科技公共传播:碎片化特性与当展策略[J]. 科普研究,2014, 4:11-16

[11]翟杰全. 当代科技传播的任务分层[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9

科技传播论文篇7

马尔凯曾提出:“科学与大的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科学家与外部人员直接的社会接触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也能通过科学家在一个特定时期对从特定的社会成员或一个特定社会阶层中普遍获得的文化资源的选择和解释中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 1 ]他将科学传播的地位勾画了出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郑重提出:“把科学技术传播到人民中去,这是中国科技政策的优先目标。” 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向公民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学校。[ 2 ]在国外,大学里的科学传播项目不完全源于拥护者的想象。20世纪中叶以来,这些项目出现前的几十年,科学传播和其相关学科已经教授给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以便他们拥有一些文科素养。[ 3 ]

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已经为全社会公认,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为科学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需要对称发展。国务院2006年2月9日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科学传播作为一门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需要大力发展,并形成学科定位。正如薛明扬提出,为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不断寻求科研方法创新,重点建设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势学科。其中,科学传播是一门值得教育者探索的学科。

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是科学传播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现今国内从事科学传播事业的科班出身人才十分稀少,研究所中负责科学传播事务的人员也大多是兼职,较少有独立部门。社会对科学传播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与中国科协已经开展符合科技场馆需求的科学传播教育人才等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同时支持试点高校(清华大学、北航、北师大、华东师大、浙江大学、华中科大六所高校)与科技场馆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试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完善科学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校科学传播专门人才培养工作。

从国内外来看,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传播专业是相对较晚形成的一个学科建制和研究方向,主要是因为各国教育部门较晚才认识到科学传播的这种教育投资有助于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繁荣进步。从国内来看,许多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为中国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基础。他们利用相关学科的育人资源,从能力、知识和素质方面培养了以科学传播为研究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4 ]在本科培养阶段,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①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设置的科技传播方向(授予传播学学士学位)。此外,复旦大学在哲学系内开设科技传播和科技决策本科课程(授予哲学学士学位,第二本科专业);在硕士培养阶段,主要有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设置科技传播方向硕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②和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科普研究所合办科技传播方向(授予传播学硕士学位)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也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硕士课程(授予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有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传播学博士学位)之外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博士课程(授予哲学或历史学博士学位)。这些学校依据自身特色,从不同角度培养高级科普人才,例如有的学校突出传播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有的学校着重理论研究方面的培养,但是它们都突出了共同的培养目标,即在传播学、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中培养文理交叉、多学科交融的科学传播人才。

科学传播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是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内大学开始科学传播学科的教育较早,它们的整个学科建制相对比较系统和完善。科学传播学科倾向于科学学科,课程目标主要是强调怎样更有效地传播科学,即向学生讲授科学传播的方法和模式。现以澳大利亚开设科学传播课程的几个大学科学传播专业培养阶段为例,③来与上述我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阶段相比较。

具体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众理解科学中心”来看,它在澳大利亚国内是唯一一个。从自1996年以来,中心基于科学传播学科设立了科学传播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学位。该中心旨在培养学生在职业科学传播中掌握沟通方法、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的基础理论。⑤因此,从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机制来看,国外科学传播学科建设已经形成并积累了许多经验。而科学传播在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建制,主要还以新闻与传播学、传播学、哲学、历史、教育和管理等学科为依托建立的科学传播研究方向来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当然,澳大利亚国内也有高校与国内培养机制相同,像中央昆士兰大学在科学和健康科学、传播学,以及新南威尔士大学在科学、媒体和传播学学科中开设了科学传播方向。

1 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加强了高等院校科技传播专业的发展建设,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科学传播人才。⑥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传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培B的科学传播人才授予新闻与传播学、传播学、哲学、历史、教育和管理等学科学位。现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含科学传播方向的本科(传播学专业)培养模式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考察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⑦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本科培养方案中,提出明确的业务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这种偏向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势必会弱化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从而造成学生对科学传播价值理念的忽视。此外,毕业生主要在国家科教、工商、文化诸职能部门以及媒体咨询行业从事管理与传播策划工作,[ 5 ]尤其为中央部委撰写重要文件和为科技决策提供支持,从表2本科培养模式中可以看到,在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方面亦凸显国家政治目标在教育领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到,从人才培养模式到人才市场需求来看,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科学传播培养经验,但是在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受到国家宏观政治制度和微观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制约。虽然社会各行业对科学传播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没有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

2 国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各国高校培养的科学传播人才主要依托传播学、教育学、各门自然科学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授予科学传播学位。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科学传播课程主要讲授科学传播或者误传播对政策结果形成和公众信念起到关键作用方面的历史和当代案例研究,包括最近黑客攻击气候学的邮件,核电厂选址,或者经典环境案例的伦理讨论,像二恶英污染案等。倾向于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与科学不确定性相关的科学传播政策理论和作榇播者的科学家的作用和媒体伦理。让学生掌握与媒体高效沟通的策略和较强的评估传播效果的能力。荷兰的屯特大学的科学传播――科学教育和传播硕士(MSc)课程模块包括:知识传递、科学报道、设计传播产品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包括:大众传播、传播策略和政策、危机和风险传播、营销科学和科学传播研究。该课程倾向于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撰写论文将传播与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北美的科学传播学科倾向于向学生传授传播理论和评估传播效率。例如纽约大学新闻系的科学、健康和环境报道项目(SHERP) ⑧着力培养科学新闻写作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 6 ]一般来说,国外科学传播专业培养模式如下:

研究表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科学传播的教学都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只是在学科的依托方面,中国倾向于依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而国外倾向于依托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虽然科学传播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在国外大学中,科学传播学科的课程结构也是复杂多样的。科学传播学科一般在4个方向开设:科学、教育研究、科学社会研究和传播研究。科学传播作为一门新学科,本质上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这4个学科为科学传播提供了4个强有力的支柱。它们都拥有很长的历史,因此为科学传播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信任度。在关于科学传播专业的建设问题上,国外一直围绕如下问题进行长期讨论:(1)是否存在一个科学传播课程的核心结构?(2)科学传播课程依靠课程的长度如何变化?(3)以理论引导和技能引导的课程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4)课程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怎样营销科学传播课程?(6)怎样衡量科学传播课程的有效性?等等。[7]这些问题除了对科学传播课程建设提出疑问之外,还表现出学科组织者对科学传播专业的市场需求的较强关注。国外高校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将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构建了一个根据市场对人才实际需求来设置和调整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国外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受价值理念的影响较大之外,在市场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保持双向互动。

3 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国外高校科普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科学传播学科尚未建制化,已有研究方向的培养体系尚待完善。实际调研中发现,目前国内科技传播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普能力快速提升的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产业经营、科普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这主要源于正规教育中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总体数量不足,没有形成科学传播和普及的学科建制。[ 8 ]科学传播学科的建制化,包括学科培养体系、学位点建设等是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形成和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在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建设中,没有将他们自身具有的前沿引领性、高效带动性和广泛辐射性的特征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中明确体现出来。

第三,科学传播人才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我国高校从事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和师资基地数量少、不集中,因此,课程大多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教师来承担,这主要是由于科学传播没有学科化而导致的问题;另外,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我国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更注重技能、实践方面的运用,而国外对科普人才的培养更加凸现价值观方面的引导。然而,正确的价值观是做好科学传播工作的前提条件。

第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职业观念有待加强。国内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复旦大学开设的科技传播和科技决策本科课程是根据市场需求设定的,然而,大多数学校忽略了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从事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的单位或部门对整体科学传播人才以及各类科学传播人才的来源不了解,导致科学传播人才和人才需求单位之间不能形成正常供需对接,由此,也必然不能满足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⑨

3.2 对策、建议

为有效解决我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科学传播人才的学科建制化是目前制约我们科普事业取得最大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可供探索的途径包括:建设科技传播与普及专业教育(本、硕、博)一站式的培养体系;整合和利用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资源;建设多类型、多专业基础的科技传播与普及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9]尤其是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科专业建设中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科学传播人才的引领性、带动性和辐射性培养。由此,树立科学传播人才的领袖形象和完善人格,构筑多元人才教育培养格局,才能推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趋向系统、完善。

2)科学传播人才的职业化是目前制约我们科普事业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二。积极完善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吸引、激励与使用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通过设立更多的科普研究、实践等岗位吸引科学传播人才,不仅鼓励已有的研究实践骨干留在科学传播领域,而且造就一批高水平科学传播专家学者。结合积极就业政策拓宽科学传播专业人才就业平台,弥补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缺乏。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从事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单位、相关高校、科普研究机构建设科学传播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通过启动相关研究项目、加强科普研究基地建设、聘任科普学科特聘教授和兼职导师等相关举措,增强科普研究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0 ]建立新的执业资格制度,特别是一些条件成熟的专业技术职务,应当尽快向执业资格制度转化。

4 结论

国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科学教育和市场理念的规约,而中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逐渐导入科学教育和市场理念,但是从根本上并未改变政治、政策和制度的干预和约束。因此,针对我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尽快建立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科学传播学科,推进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的职业化,结合积极就业政策,拓宽科学传播人才的就业平台,不仅如此,积极创建科学传播人才l展的吸引、激励与使用机制,这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真正为国家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中国科技大学科学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的前身――编辑出版学(科技传播)专业创办于1987年,至今已招收17届本科生,是全国培养科技传播领域学士、硕士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基地,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并曾2次作为中国科技传播教育的唯一样本在国际科技编辑大会上介绍。

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的科学传播专业自2004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已走向科技传播工作第一线。2007年12月1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中心”正式成立。如何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面向社会、惠及大众,如何让社会各界理性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成立的出发点。“中心”旨在探寻中国社会文化条件下科学传播的现状和规律,搭建科学家与媒体之间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科学传播事业做出贡献。“科学传播中心”肩负起教学和研究两项任务。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培养既懂科学传播理论又懂科学传播实践方法的人才。在教学方面,坚持国际共同认定的科学传播的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公众理解科学和世界各国科学传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中国科普实际情况,坚持将中国现实情况和社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传播人才。从2004年招生到2013年,已经招收52名硕士生,27名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媒体、企业和国家事业单位承担着科学技术传播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③在此感谢澳大利亚皇家研究所Cobi Smith博士提供的信息。

④http://asc.asn.au/about/tertiary-programs/

⑤http://cpas.anu.edu.au/about-cpas

⑥迄今已有近300名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在美国的出版、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工作。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纽约时报,以及《科学美国人》《自然医学》《大众科学》《国家地理》等杂志都有该专业的毕业生加盟。

⑦在国家教育体制内,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通常从如下理论和观念出发:第一,从行为科学角度,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努力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要求。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能力高水准化;第二,从教育学角度,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相关拓展理论,在培养科学传播人才的过程中,考虑情境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知识高开放性;第三,从文化观角度,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层面的培养,还要强调文化层面的熏陶。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素质全面性。因此,这些理论从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个方面为培养高级科普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⑧迄今已有近300名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在美国的出版、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工作。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纽约时报,以及《科学美国人》《自然医学》《大众科学》《国家地理》等杂志都有该专业的毕业生加盟。

⑨笔者曾到蝌蚪五线谱网站访问了部门主管,就在职工作人员数量,各部门的职责,历年招聘人才的情况,人数、招聘标准和要求、人才缺口、科普专职人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较少与人才的就业需求相挂钩。科学传播人才较少知道科学传播单位的情况,科学传播单位不了解科学传播人才的来源,当然也就不知道到哪里可以招聘到合适的科学传播人才。因此,科学传播单位通常招聘的人才仅是相关专业的人才,例如中文、计算机等专业人才。最为缺乏的是企业科学传播人才,科学传播策划与组织和科学传播创作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林聚任,等.译.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56-157.

[2]徐善衍.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公民素质[BE/OL].[2005-9-28].

[3]Schiele, B. Claessens, M. Shi, S.K. (2012) Science Communciation in the World , Springer,pp.241-257.

[4]张婷,郑保章,王续琨.科学传播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J].上海:新闻记者,2007(9):17-19.

[5]汤书昆.我国大学教育中的科技传播专业设计模式[J].合肥:教育与现代化,1999(3):57-58.

[6]江世亮.科学传播太重要了,不能仅由科学家承担――从纽约大学SHERP项目思考科学记者的培养[J],上海:新闻记者,2008(2):39-42.

[7]Mulder, H. A. J. The Stat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Programs at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08, Vol.30, No. 2, pp.277-287.

科技传播论文篇8

最近二十余年来,有关科学传播的课程、专业和研究方向受到国际上很多高等院校的重视。本世纪初,科学传播的概念传入我国,我们开始认识、传播和研究这个领域,而教学则更迟一步,有关科学传播教学的研究就更少了。但这无疑是一个需要研究和值得重视的领域。我们曾在《科普研究》上就科学传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中外对比研究,而本研究专门聚焦于其中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探讨。在此依然,因为从我们接触到的国内外该领域的概论性书籍、该类课程核心内容来看,一般都可以归结到此框架内,只是侧重点可能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很重要,它往往产生于对科学传播概念的理解不同,对当下科学传播的目的的认识不同,对科学传播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同等原因。

本文通过网络资料、纸质资料和通信访谈等形式,对国内开设“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较有影响的四所大学,即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行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调研,使用“为何传播”、“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为分析框架,旨在展示整理后的调研内容并在上述框架下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教师和研究者了解并思考我国“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现状提供一些资料和一定的讨论方向。

由于科学传播专业、方向或课程大多设置在硕士阶段,本文以硕士阶段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为研究对象。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科学传播的课程,主题都聚焦在科学传播上,《科学技术传播理论研究》是其中的概论类课程。北京大学是最早传播科学传播这一概念的高校,也最早设立了科学传播中心并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我们选取其中概论类课程《科学传播导论》为研究样本。湖南大学把科技新闻记者的培养作为其重要的教育目的,我们选取其中概论类课程《科技传播理论》为研究样本。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传播以科技为背景展开科学传播的教育与研究,我们选取了其中概论类课程《科学传播专题研究》作为样本。如上所述,该四所高校在科学传播教育方面各有特色,这也是我们选取其概论课程的原因。

一、“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整理

为了便于比较,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学校分别进行呈现(表1、表2、表3和表4)。

表中四所高校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定位并不相同,按以上顺序分别是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课。但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得不出课程定位与课程内容之间的明显异同关系,因此课程定位这一因素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我们不必把它作为分析要素。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术语的使用上,有“科学传播”、“科技传播”和“科学技术传播”几种,不同的用语与其课程内容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词语的使用习惯问题,而其包含的意义要从具体语境中去把握。因此,在这里也不作理论,都统一在“科学传播”这个术语之下。但是我们发现,这四门课对“科学传播”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中科院大学和北京大学主要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即科学(传播主体)与一般公众之间的传播,而湖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则是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即科学传播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正规教育体制中的科学教育、技术传播和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这一不同使得课程的内容明显不同,因此我们把对科学传播的广义和狭义的认识作为分析要素。

二、“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本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整理和阐述,将四所高校“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征归纳于表5。√表示对科学传播概念之广义或狭义的认识;表示有;—表示无,表示部分涉及,表示涉及较多。

科学传播中“为何传播”很重要,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传播出发点和目的,不同利益背景的群体也会有不同的传播需要和目的,因此现代社会的“为何传播”是比较复杂的。而不同的“为何传播”就决定了要“传播什么”;“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又几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往往是“为何传播”的内容会紧跟着“传播什么”的内容在同一章节中出现。新的“为何传播”的理念或理论还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创新,如“对话模型”、“双向模型”在科学传播中的出现即如此。所以“为何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如何传播”。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对“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讲述,主要表现在它们涉及到了当代的多文化背景下的,多视角的科学传播需求、目的及其传播内容。而持广义的科学传播概念认识的课程则较少有这些内容,而将内容集中在科学传播的科学发展目的、经济发展目的这些维度上进行展开。当然,关于“如何传播”都是部分涉及,在一门课中将科学传播的实践进行全面介绍有一定困难,进行各种具体实践就更不可能了,需要其它课程去承接。但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对“如何传播”涉及得多些,说明这样的课程比较重视实践。同时,从表1至表4也可以发现,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所用的教材涉到很多外文译本书籍和外文书籍及杂志,涉及面更广泛,更具有前沿性。

结语

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科学传播(包括技术传播)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我们较为熟知和容易理解的内容,由于它往往自身带着一定的或很强的功利性,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利益驱动就会有运作主体。而多文化背景、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则功利性较弱,需要科学传播者、研究者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推进研究、教学和传播。这一思考或许对我们未来新开设“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有所启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课题“关于我国科技传播人才需求和培养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ZH09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伯恩斯 等,《科学传播的一种当代定义》[J].《科普研究》,2007(6):19-33

②吴琦来,普宏,孟雷,《中日高校培养科学传播人才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科普研究》,2013(4):46-53

③莫扬,《我国高校科技传播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普研究》,2006(2):31-35

④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站.[EB/OL].jwjz.gucas.ac.cn/coursepubl-ic/default.asp,20130222.

科技传播论文篇9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 2.0时代,网络科学传播迅速发展。截止到2013年,我国科普网站数量达827个。其间,一个以民生实用科普为特点,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类网站――果脯网,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而备受关注。果脯网由中国科协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和负责运营。果脯网设有新闻热播、健康生活、奇幻科学、身边技术、科学人文、轻松阅读等频道版块,各频道设置不同的栏目,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流人群提供生活科学知识和生活资讯,讲究时效性和实效性。果脯网寓意有三:第一,“果脯”为“中国科普”的谐音;第二,果脯为水果去除水分保存的食物,为实实在在的干货;第三,果脯是北京的特产,意蕴果脯网地处北京,具有一定的京城特色。网站从科学的角度解读受众身边的大小事,彰显科技魅力,从而引导受众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和理解。

1 果脯网科技传播内容特点

1.1传播内容注重科学性

1.1.1 保证了其传播信息的科学、真实与准确

果脯网由中国科协主管,具备科技传播的资源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目前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共198个,其中中国科协团体会员有181个,领域涵盖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科普和交叉学科等,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果脯网的稿件,主要是由中国科协成员和外约专家撰写,也有部分为受众群体提供,但都是经过网站编辑审核方能公开,保证了其传播信息的科学、真实与准确。

1.1.2文章内容引文列据,论证严谨

果脯网的网站文章通常由其固定的格式,从提出论点到论证过程以及得出结论都非常完整,在文章末尾通常会列出相关阅读,以扩展受众的知识面,同时也表明网站的分析遵从科学主流。果脯网分设15个频道,每个频道下设5-10个栏目,内容丰富多样。笔者从各频道随机抽取十篇文章进行分析。根据样本笔者发现,果脯网的文章60%来自网站编辑,40%引用自其他专业权威网站,如新华网、中国文物网等。笔者对列举的十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文章中都有引用出处,主要包括外文报刊、论文期刊和新闻导语,其中,40%在文章中引用条数为2条,五条以上和一条的文章比较少。每篇文章结尾处得出结论,解答疑问。由此可见,果脯网对文章质量的把关是很严格的,无稽之谈、逻辑混乱的文章很难通过编辑的把关。引用文章,则会在标题下方标明引用出处。

1.2 针对热点事件进行科普

公共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具有显著性和突发性,并且与公众密切相关的特点,因此能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而对公共事件的科普范围扩大,也很容易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况且科学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科学,提高公众对科学传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公众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和态度去处理任何复杂的问题。果脯网注重对社会公共事件捕捉,用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科学道理传授给受众,注重结合网络新词,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笔者通过对果脯网文章的研究,总结出从果脯网上对2014年5月的一些热点和公共事件的追踪报道(见表1)。

社会公共与

热点事件 果脯网追踪报道 发表

时间

黄海波

事件 黄海波女主角:不是人妖是

两性畸形 5月27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舌尖2:采蜂蜜造假惹众议 5月13

方舟子批舌2: 鱼腥草、蕨菜

不能随便吃 5月20

大学生自制泡面版舌尖2 网络爆红 5月26

《舌尖2》变味儿:美食片拍

教育片 5月2

苏-27UBK高速路起降 专家:普通高速公路无法用做飞机跑道 5月26

微信营销 微信点赞有风险,不要乱点赞以免被骗! 5月5

警惕朋友圈里善意的伪科普 5月27

微信营销:大四毕业生卖肉加馍

日进万元 5月1

快播禁播 快播公司为何被重罚? 5月21

名画《蒙娜丽莎》 名画《蒙娜丽莎》被证实为3D画作 5月9

深圳暴雨 水火无情之暴雨求生 5月12

端午节 端午粽子美味却需“悠着点儿”吃 5月27

表1 果脯网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2014年5月报道主题

一览表

由此可见,果脯网借助于社会热点,寓教于乐,从科学的角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具有显著性和可读性。

1.3 立足于“趣、软、平”,提高可读性

科技传播涉及人类一切科技传播行为和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科技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以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为特色,就决定了传播内容的专业性、知识性。对专业性强科技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更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领悟力。面对不同的社会受众,如何把许多前沿性、专业化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科普文本,这需要网络采、写、编人员能熟练运用“趣、软、平”技法,科普文本使用诙谐幽默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把生硬难懂的理论形象立体化,最后让整篇文章平实易懂。

“高、尖、深”与“趣、软、平”结合首先表现在网站文本的主题选择上。在果脯网,既有寻天揽月、车船飞机、神秘星空等专业和前沿的介绍,也有健康生活、科学人文和书里书外等娱乐和休闲类知识。果脯网注重软新闻和硬新闻之间的平衡,让受众在获取社会感知的同时也得到了放松休闲的目的。其次,也表现在文章的写作手法上。其实,越是专业领域的科技传播就越需要通俗的写作手法,例如,5月10日在果脯网身边技术频道中的一则文章“你不一定知道的海上钻井平台”,文章对自升平台和半潜平台进行了介绍,图文结合,长短句交叉使用,语言平实,介绍了一般人难以了解的钻井平台及工作原理。

2 满足不同层次受众需求的立体传播渠道

果脯网作为一个带有社会网络属性的科普网站,充分重视并利用多种网络平台,力争打破传受之间的隔阂,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及不同身份的受众的需求。果脯网从受众的广泛性、复杂性和隐蔽性入手,设置了十五个频道,包括满足学生群体的“帮你学”,有迎合普通白领的“身边技术”,有适合留学生或外国人的“English”,活跃分子可以参与“论坛”,而学者可以参考“百科”。同时,果脯网融合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形成一个结合线上和线下传播的立体模式。

2.1 线上传播

果脯网的线上传播主要是指网络传播,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据统计,参加调查的中国人每天花掉44%的休息时间上网,这个数几乎达到了丹麦人平均上网时间的三倍。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据统计我国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包括浏览新闻与查找信息、和其他人沟通、浏览休闲娱乐内容、登录社区(见图1)。

图1 网民上网目的示意图

针对目前我国网民的上网习惯,线上传播是果脯网科技传播的主要阵地。以果脯网网站为中心,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为辐射的一系列传播方式,其中果脯网作为重点,下设十二个频道,包括新闻热播、焦点关注、奇幻科学、身边技术、健康生活、防癌抗癌、科学人文、轻松阅读、书里书外、帮你学、百科、问问、论坛、商城、English,对不同身份和年龄层次的受众打造专有栏目,例如English是果脯网国际传播的窗口,帮你学有提升吸引中小学生对网站的浏览量。果脯网的分别开发了android 和iphone 客户端,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受众需求。

同时,果脯网设立了论坛、问问、用户交友等板块,受众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不同的主题展,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把科普分享给更多人,也提高了网站知名度。

2.2 线下传播

线下传播是指区分与网络传播,主要包括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虽然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传播范围不如网络传播,但是作为生活中最直接、最丰富的传播方式,往往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网站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前期做好调查选择走进的学校,以中小学校为主,有效地的为学生普及了自然科学知识,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除此之外,开展摄影活动、美食聚会和名师帮你学讲座,将虚拟网络世界的人聚集到现实世界,让受众对科技亲身体验,增强了用户黏性,有力提升网站的影响力。

3 构建受众中心论的“半掘客”模式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提和瑞典学者斯文.温德尔在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提出受众中心论,其本质就是传播活动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播内容为受众喜闻乐见,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随着传播事业的发展,受众中心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掘客是受众中心论发展的结果。

2004年10月,美国人凯文・罗斯创办Digg. com,这是全世界第一个掘客网站。从2005年的三月开始渐渐为人所知,最初定位于科技新闻的挖掘;随后从新闻类扩充到其他的门类。掘客的核心理念就是发动网民进行新闻挖掘,受众改变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转而成为集传播者和阅读者为一体的全程参与者。

在国内,掘客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主要分为综合性掘客新闻网站和专题性掘客新闻网站, 很多其他门类的网站也渐渐把掘客模式融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比较流行的掘客网有一二挖掘、掘客网、一起掘客等。

果脯网作为一个大型综合型的科普网站,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栏目设置,论坛、问问和帮你学非常注重于受众的直接和间接互动。网站内容以网站编辑采写为主,用户参与为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半掘客模式。

掘客丰富了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也带动了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网站信息编辑是以管理员为核心,而掘客网站则将权利下放给用户,使网民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掘客奉承受众中心原则,融合新闻投票功能,例如2014年3月11日,果脯网发动受众进“行果脯网十大新闻评选”,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评选,使科学传播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普及公众。

掘客模式改变了行之多年的新闻传播模式,传统网站的新闻是由编辑推荐的,编辑的喜好决定网站的内容,而掘客模式把新闻筛选的权利给了公众。果脯网是科普网站,对文章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硬性要求,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给及受众编写及筛选新闻的权利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从果脯网随机抽取了60篇文章,对果脯网的文章来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果脯网的文章来源主要分为果脯网编辑、果脯网受众和其他主流媒体,其中23%的稿件原来果脯网受众。对受众编写的篇稿件进行细分,反映了受众在不同频道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见图2)。

图2 果脯网稿源与内容主题分布示意图

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模式通常是点对面、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拥有传播资源控制权的记者或编辑通过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受众大多是被动接受,从而导致信息来源过窄,受众的对象性差、选择性弱等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掘客网站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以一种更倾向于平等地位的形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渠道是以无数个网络页面(用户个人主页)为传播工具,将信息呈现出来,扩充了信息渠道的分布、丰富了信息内容、受众的对象性更广泛、选择性增强、反馈及时。

分析果脯网的传播模式可知,网站新闻的传播过程是非常灵活并且双向可逆的,同时传受双方的身份可以自由转化,如图3。

图3 果脯网的传播模式示意图

4 结论

科学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科技传播和扩大科普范围,提升其影响力是学界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互联网为更大范围的科技传播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持,同时,新的理念和方法也被应用到科技传播中来。我国科普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更为开放的传播环境促进了我国科技传播的发展,同时,科技发展的速度越快,社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对科技需要、期望与恐慌也越明显,于是,从传播上保持特色并且建立新的交流沟通模式至关重要。

此外,科普网络如何在科技权威性与掘客草根性,内容繁多与受众细分,内容的科学严谨与文本表达的通俗易读之间获得权衡,需要网站与科学网迷们思考。

参考文献

[1]Bowman,Shayne.&Willis,Chiris.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r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M]. 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2003:7.

[2]赵明月.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的新路径探析――以“果壳网”为例[D].暨南大学,2013.

[3]李浩鸣.科技新闻的基本要素及其辩证关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5.

[4]李力.互联网从“内容为王”到“功能为王”[J].发现,2007(5):37-39.

[5]鄢光让,向寒松.应大力倡导受众中心论(之三)[J].当代传播,1999(3):14-17.

[6]王凡华.掘客网站的现状与前景探析[J].现代视听,2007(11):27-28.

科技传播论文篇10

读了《自然》杂志关于新形势下科学与媒体关系的几则报道,有一些感想。

首先,科学与媒体本应成为好朋友。6月25日《自然》杂志的社论说得好:科学与媒体都坚信三点——“下结论是需要证据的;证据对所有人都应该是开放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质疑的”。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科技界对媒体是心存戒备的。“防火防盗防记者”这个玩笑说法,至少有两层含义:某些官员怕记者报道自己管辖范围内存在的问题,所以防记者;科技界怕记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歪曲了自己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这是常有的事,我本人深有体会),所以防记者。我们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将这种不友好的、甚至是敌对的关系转化为良性、互惠的关系。

其次,博客在科学传播中的地位不可低估。科学传播的意义无需赘述,科学界与媒体都有义务参与和推进科学传播大业。在过去,不通过大众媒体,公众是难以听见科技人员的声音的。有了博客,对科技感兴趣的公众可以直接阅读科技人员开的博客并与其会话。3月19日《自然》杂志的社论,也提到了博客这一新兴媒体在科学传播方面的潜力。目前,无论在外国还是中国,很多记者都十分关注科学家的博客,一方面,他们试图从中找到值得报道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本人一向是热衷科学传播的,过去,我的传播渠道无非是报纸杂志,科普讲堂。自从2007年4月在科学网开博以来,才发现这个渠道甚为宽阔。两年多来,我贴出了800多篇博文,它们共获得了148万多次点击,5200多条评论,平均每天的点击量是1800多次,平均每篇博文获得6条评论。

再次,弥平两种文化的鸿沟,要从源头抓起。为什么本应成为密友的科学家与媒体记者会形同路人?原因之一是,新闻界从业人员多半是文科出身,尽管他们努力去理解科学技术最新进展,往往仍感到力不从心。而理工科背景的从业人员在传播技能方面又有较严重的缺陷。解济之道,是我们的高等院校要加强对科学传播专业人员的培养。2008年6月在瑞典召开了第10届科学技术公共传播国际会议,有关学者在会前、会上进行的调查表明,发达国家有不少大学都设立了专门的科学传播计划,有的设在人文学院,有的设在新闻学院,也有的设在理学院。这些科学传播计划都包含四大块:科学技术的内容、教育学的内容、科学技术论的内容和传播学的内容。我国也有少数机构设立了科学传播计划,如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中心,等等。但是,与社会对科学传播专业人员的强烈需求相比,这样的科学传播教学研究机构还太少太少。

科技传播论文篇11

目前,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虽总体上处于上升势态,但十年来教育传播的研究发展很不稳定。据统计显示,1998年发展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又趋于平缓;2002年发表的文章是2003年开始上升,后面几年又有回落;同时研究的人员少,直到2006年到2007年间才出现了一个研究的高潮。这期间,我国的电教工作者发表了大量教育传播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一些重要的教育传播学教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这一时期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热点是围绕着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定位问题展开的,人们热衷于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和研究,而无暇顾及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便没有大的进展。

由于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的引入和我国学者对建构主义研究的关注,以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本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猛速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无暇去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从而导致我国的教育传播学出现了研究的缺失。

2对教育传播学理论研究相对重视,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

纵观整个教育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严重滞后,理论研究的持续性不强是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理论研究的持续性不足,理论指导教与学的研究就显得薄弱,这说明理论体系建构相对滞后,因此不能形成学科强有力的基础。与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编著的繁荣景象对比,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编著基本上属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从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编著来看,目前拥有的教材指导书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如宣伟伯、余也鲁著的《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高蕴琦、林克诚等编著的《教育传播学》,魏奇、钟志贤著的《教育传播学》,邵培仁编著的《教育传播学》以及南国农、李运林编著的《教育传播学》等。这些著作中即便近年来有的进行了修订,但内容更新仍然比较少,新的理论著作就更少。

2003年金振坤主编的《远程教育传播学基础》一书,从某种层度上讲也只是教育传播学的一个子系列研究———远程教育传播研究,但已经是新世纪以来少有的与教育传播学相关的论著了。

还有,教育传播学理论指导教与学的深度、广度也明显不足。这些都必然导致学科研究的推广度不够大,从而无法使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效应用的工具与方法。

3研究作者所属机构集中在高等学校

由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未对教育传播的研究足够重视,研究作者所属机构几乎集中在高等学校。资料显示,教育传播学研究论文的作者85%来自高等院校,小学教师却只有5%。这说明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研究者对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及实践应用相对重视,其他部分则相对疏忽。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并且鲜活的教学实践也孕育着新的传播模式和理论。不仅高校的研究者需要走向教学实践,一线教师也需要通过研究教育传播的理论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4教育学界专门就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较少,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教育传播学,在有些论文中只是做很少的描述。此外,专门供教育传播研究的文献也较少。而教育技术专业作为教育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受研究领域界定的困扰,尤其是AECT94定义的出现,使得教育传播学这一基础理论的研究时兴时弱,还曾出现过研究断层现象。

从发表的文献类型看,我国理论探讨类文章较多,占45%,因而教学实践类较少;从发表的刊物级别看,一般刊物居占54%,国家核心刊物仅占45%,说明论文总体发表层次较低,总体质量有待提高;从期刊论文分布情况来看,教育界的一些研究较为关注大众传播领域,有跟着市场打转之嫌,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偏少。就算是教育技术界,目前专门研究教育传播学的学者也很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教育技术界主要的任务是开发技术,再加上网络技术的挑战,教育技术界顾及不到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这也造成对教育传播学的忽视。而目前,研究也大都专注于技术、认知、技术哲学等领域,水平有待提高。

5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的互动和合作偏少

从上面提到的专著编著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国内学者中以传播学作为学科背景的较少,大多属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背景。纵观传播学的刊物,传播学界对教育传播的研究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而且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的学者的合作很少。

在期刊论文方面,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者中,大多数研究者来自于教育技术学,传播学领域的学者介入的较少,即便有也多是一时的关注,缺乏持续性,成果偏少。另外,从的期刊分布来看,教育传播学方面的论文大多发表在电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科技教育类期刊以及高等院校的学报上,在传播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少。

6过多专注于学科的界定划分,对教育传播学的地位不够重视

就目前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现状来看,很多学者过多专注学科界定划分。基于某种教学媒体的单一教育传播现象研究有所重视,而理论层面研究太少。而且缺乏研究的持久性、深人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致使我国的教育传播学研究多停留在表面,没有体现其作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地位。在广大从事教育传播活动的一线人员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地位凸显不够。再加上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教育传播史学研究的缺失,使得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大而空,显得枝叶不全、纵深度小,指导教育传播活动的效力不足。

科技传播论文篇12

一、科学松鼠会:让科学流行起来

科学松鼠会官方网站于2008年4月上线,以群体博客的形式各类科普短文。网站上线短短半年时间里,总访问量就超过了200万。科学松鼠会的运作模式是嵌套式与联通式的结合,集媒体、书籍出版、线下活动为一体,微博传播作为整个传播链条中的一环而存在。微博平台的设置是辅助了科学松鼠会的科技传播,充当了科普团队动向的平台、科学知识的讨论平台、科学活动的宣传平台以及科学传播创新的实践平台。

2013年5月19日,百度应用中上架了科学松鼠会的Android应用程序,科学松鼠会APP是松鼠会网站的非官方应用程序,免费且没有内置广告。APP中适时更新的内容和微博内容实现了交互补充,佐证了媒介多通道的架构要求,力图在内容共享互补的基础上,带来受众的多重体验。

二、科学松鼠会微博的传播路径:多级裂变式传播

微博进入科技传播领域,打破了以往科技传播的单向模式。传统的科技传播是以政府、官方机构或科技类媒体为主导,借助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让用户普及科技知识的过程,是中心广场式的两级传播,受众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介计划传播的信息。而以微博为载体的科技传播,传者与受者处于同一平台,二者可以频繁互动,相互影响,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多级裂变传播模式。借助于微博的多级传播优势,科技传播的信息可以不断扩大信息量,一条信息发出之后,通过粉丝转发,再通过粉丝的粉丝转发,可以增加评论,并且补充新的相关资料,信息量增长。在不断转发的过程中,受众人数也不断扩大。就传播信息量和受众规模来看,相比于传统的科技传播,微博科技传播的效果更胜一筹。科学松鼠会微博是微博科技传播的典型案例,在信息源及传播路径上,相比于传统科技传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1、信息源

科学松鼠会微博依托于科学松鼠会官方网站,是官网的二级传播渠道,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接近93%的微博内容源于官方网站的主题文章,在微博上以文章摘要或文章引入语加官网文章超链接的形式呈现,粉丝阅读微博信息,了解文章概要,然后点击链接进入官网详细阅读。据笔者统计,科学松鼠会官方网站的科普类文章基本都以类似形式在新浪微博。

此外,科学松鼠会所关注的380位微博用户的微博信息以及其微博粉丝的@求证的内容也是科学松鼠会的重要信息源。科学松鼠会关注了380个微博,主要分为媒体官方微博、政府部门微博、高校教授学者、公益组织、影视明星、媒体记者以及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在这380个微博中媒体官方微博、高校教授学者以及媒体记者所占比重最大。这些微博主体在微博上相对活跃,并且对科学类话题感兴趣,它们往往会提供一些独家新闻,比如新浪微博注册名为“烧伤超人阿宝”在2013年5月19日了一条微博宣称胶原蛋白没有美容的功效,短短70字的博文迅速引发微博热议,并在微博上形成正反方两方的大辩论。科学松鼠会第一时间看到该微博,召集食品营养类专家撰写了详细解读胶原蛋白功能及作用原理的文章,并在微博上,得到广泛转发和评论。

微博具有社交媒体的性质,微博用户可以以互粉的形式形成微博交际圈,但是相对于人人网、开心网等一些SNS网站,微博又更具开放性。只要注册新浪微博成功,用户就可以通过搜索,查看自己想看的主页,信息搜索与浏览无门槛。这样的属性使得科学松鼠会微博可以通过搜索热点人物或热点话题的主页,多方了解热点信息,给自己的编辑团队提供素材。

总之,科学松鼠会微博拥有强大且稳定的信息源,这是其维持活力,在微博上吸引粉丝,维持自身传播力,发挥科普作用的基石。

2、初次传播——圈内传播

微博的信息推送以粉丝为前提,只有关注了科学松鼠会的微博,该微博的信息才会自动出现在用户的信息页面,如果不是该微博的粉丝,查看科学松鼠会微博的信息就需要通过

关键词 搜索来完成,浪费时间且不便捷。因此,科学松鼠会微博的初次传播是在其粉丝圈内完成。

粉丝是科学松鼠会微博的忠实受众,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内查看到科学松鼠会微博的更新信息。以科学松鼠会微博2013年8月22日的一条关于“风暴与洪水对你所在区域所造成的惊人改变”的微博为例,笔者统计该微博前后共转发1362次,评论105次,赞85次,传播范围较广。为了了解科学松鼠会微博初次的传播范围,笔者对这条微博进行转发的微博博主进行了调查。

从转发该微博的1362位微博用户中随机抽取200位进行了“是否为科学松鼠会微博粉丝”的调查,通过使用新浪微博自带“微关系”功能,逐个点开它们的主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有78位微博用户是科学松鼠会微博的粉丝,122位微博用户非科学松鼠会粉丝。由此可见,科学松鼠会微博的初次传播范围相对于再次传播的范围小。

对这78位粉丝的主页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这部分用户的微博身份标签以“高校学生”“高校教师”“媒体记者”“媒体”等为主,且微博活跃度较高。而122位非科学松鼠会粉丝的微博用户的身份标签分类众多,博文质量数量参差不齐。由此可见,科学松鼠会微博的忠实粉丝多是文化程度较高,且对科学类信息有需求的群体,粉丝的社会层级覆盖面较狭窄,这也说明了科学松鼠会微博初次传播范围较小,多是圈内人的交流互动。

3、再次传播——圈外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已经不再是单向传播模式,信息传播的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一条信息从最开始发出到抵达最后一个受者,可能会经历无数的把关人。在新兴媒体微博平台上,信息的传播模式是裂变式的,呈发散式的网状结构。

微博的再次传播,以粉丝的转发为动力。科学松鼠会微博博文推送给粉丝,获得粉丝的认同,粉丝转发评论博文,并@自己的好友,形成信息的二次传播。在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传播中,还存在以就某话题相互沟通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循环多次传播。

圈外的传播还包括微博圈子外其他类型媒体对信息的再次传播。当一个话题在微博上转发与评论发酵一定程度,引发了微博舆论场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热点,势必会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传统媒体诸如电视、报纸的介入,话题传播影响进一步扩大。以2013年5月份微博“胶原蛋白”事件为例,科学松鼠会微博“关于胶原蛋白的科与普”博文,引起粉丝的高密度转发与评论,再加上微博场上其他舆论领袖的言论呼应,引发了全民对于胶原蛋白美容功效的质疑。随着微博舆论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加入这个事件的传播,5月25日,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报道首次报道。7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针对胶原蛋白进行了深度报道,揭露胶原蛋白并没有美容功效。劝诫广大消费者谨慎选择美容保健品,事件渐渐冷却。这一事件是微博与传统媒体就同一事件共同发力的典型案例,也说明了科学松鼠会微博具有很强的圈外传播效果。当科学松鼠会微博内容引起了圈内与圈外的共同关注,事件的热度会直线上升,信息的普及程度被放大。

总之,科学松鼠会微博在科学松鼠会科技传播体系中属于一个链接点和端口,基于微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以及受众的广泛性,它往往成为受众了解信息的入口,处于信源的地位。而在科学性事件的传播中,科学松鼠会微博时常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出现,拆穿流传的科学类谎言,与传统媒体一道正视听,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①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教程》[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②刘华杰:《科学传播读本》[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③翟杰全,《科学传播: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开放》[J].《科普研究》,2012(10)

④潘煜,《科学松鼠会的传播特色及其传播效果》[J].《科技传播》,2010(2)

⑤俞陶然,《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效果研究——以科学松鼠会为例》[J].《新闻世界》,2012(7)

⑥朱晓虹,《时尚与草根——论科学松鼠会科普创作特色》[J].《新闻爱好者》,2012(11)

⑦罗红,《让科学的坚果啃起来更容易些——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话语方式探析》[J].《科学与社会》,2012(3)

科技传播论文篇13

当前,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科技产品取代了旧一代落后的产品。虽然新的科技和产品出炉,但是没有被日常农业生产广泛的应用,农业整体生产效益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农作物的数量繁多、土壤构成比较复杂、农业生产收到季节以及地域的限制、耕作土地面积大,但是耕作效率不高等特点。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科技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指导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人员远远不够,造成供求远小于需求的局面的发生。

为缓解农业科技供求远小于其需求的局面,本文提出利用新兴手机软件――微信来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当前,农业科技信息建设主要依托电视、计算机以及开一些农业科技的讲座来满足农民需求。虽然传统的传播方式获取信息比较方便,而且费用节省。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说电视节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且所讲的知识也不一定适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农村地区的电脑覆盖率不广,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或者网络;且农业科技性的讲座不会经常性地召开,农民获取农业科技就不及时。

在这一大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最新研究出来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并且广泛被农民所应用成为燃眉之急。本文提出将最新的手机软件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中来,是因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正逐步成为这一信息终端的典型代表。而微信作为近两年的热门新兴软件,普及面广,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

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是指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微信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进行的农业传播,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科技传播技术的有机统一体;微信软件作为新兴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综合使用图片、文字、音频、小视屏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传播农业信息。

1.1农业科技传播主体多元化

农业科技传播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农业教科研单位、媒体、非政府组织等。他们互相分工协作,组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其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农业科技传播政策、为农业科技传播行为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建设各类无线通信设施等。农业教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核心主体,通过日常的科学研究,生产和创造了农业科技知识,可通过手机微信软件上的公众平台向农户传播信息。电视台、 广播电台等作为媒体组织,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渠道,也是主体之一,他们可通过制作农业节目,以微信视频、微信通知等形式来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非政府组织,比如社区、自发成立的农业协会等,他们可以通过平时的一些种植所得出的经验,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促进共同发展。

1.2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

众所周知,伴随着微信软件的不断升级,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实时语音、实时小视频、视频对话、语音通话等。传播主体可以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例如政府公众平台可以最新的农业科技政策;高校科研机构可以最新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荐给农民最适合他们生产所用的技术或者产品等。通过综合的传播技术途径,全方位地展示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和产品,让农民可以较好地使用并应用。

1.3整合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渠道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代表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偿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微信传播作为手机媒体,是继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后产生的一种媒介;根据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观点,手机媒体功能相较之前几种媒介做出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微信作为本文所研究的手机软件对象,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升级,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强大。通过微信不仅只是简单的收发文字或者语音信息,还可以分享网页,查看新闻,现在还可以拍小视频发送,通过微信观看视频,更可以随时随地跟平台后台人员交互信息,后台人员还会解答农民的疑问。

1.4农业科技传播对象广泛

通过微信软件进行农业科技传播,所有接触微信这一手机软件的群体均成为潜在传播对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智能手机的价格不断走低,在农村用户中微信软件较其他手机软件具有较高的占有率,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文化程度、农业技术需求等因素,选择关注合适的微信公众号学习,互动交流。此外,微信软件作为手机媒体,它可以在群众需要的任何时候提供在线帮助,比如说,农民在种植之前,想咨询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合适,平台可以安排人员解答;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施什么肥料,什么时候施肥料,平台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告诉你最新的合适的肥料,怎么施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微信不会占用其他时间,在需要的时候,它可以无时不刻地帮助用户解答。

1.5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精准

微信平台根据受众的需求,只发送用户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至微信平台,同时,微信平台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实时发送集成了语音、视频、文字等手段的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地解答群众的问题。这些途径都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科技传播的精准性。

2基于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实施的可行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手机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且微信作为近两年稳定迅速发展的上网应用软件,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成为农业传播框架下的可行性选择。

2.1技术可行性分析

移动网络和手机互联网交互性能的提升促进了移动通讯媒介技术条件的成熟,并逐步被运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内容制作、传输与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为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微信平台的可以集语音、视频、实时信息交流等传播途径,传播声像并茂的农业科技知识,使得农民更容易接受。

2.2用户可行性分析

通过微信平台传播农业科技,用户主要是现在在使用智能机,使用微信的这一群体,不单单是局限于在农村的农民,因为有些农民虽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其家人或者子女,可以向他们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和产品。而且现在智能机越来越普及,几乎每人都有一款智能手机,加之现在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基于微信平台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变得十分可行。

2.3政策可行性分析

农业部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国家对各大电子制造厂商和移动通信厂商发展智能终端市场、推广和普及中低端智能机型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都将极大地提升微信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可行性。

2.4传播实践可行性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手机应用逐渐丰富,为微信传播农业科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以前,由于手机功能没有现在那么强大,而且网络信号没有现在覆盖率这么广泛,以前只能是收到文字短信啦传播农业科技。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信软件的日益更新,不再是以往的文字短信模式,可以通过微信收发实时语音信息、实时拍摄小视频传播等。微信软件可以集语音、视频、文字、图片、实时交互等多功能于一体,更好地向用户传播农业科学技术。

3微信应用于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议

3.1 政府

政府要制定切实相关政策法规,使微信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同时,加大对手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在微信上提供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信息。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几乎已经人手必备,但是由于有部分使用群体的自身文化素质不够,所以没有广泛地应用其功能,尤其是手机微信这一类软件,更别提通过手机软件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应该拿出经费,派农技员下乡,深入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教农民学会使用微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专家互动,获取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

3.2农民

由于现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老一辈的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应用能力远不如年轻一代。但是,永远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问几个为什么,碰到村里举行的学习讲座,或者农技传播人员下乡传播技术的时候,要积极参加,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平时的农作中来,受益自己。

3.3微信平台

微信作为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热门软件,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微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信息不道德、安全性问题、不符合社会发展等。所以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及一些个人行为,对信息进行监督,加强对用户身份的审核,最好实施账号实名制,对利用微信进行不良消息散播等一系列不正当的行为进行打击,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微信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淑芳.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探索与展望[J].东南传播,2013(2):88-90.

[2] 王光宇.发挥微信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4(7):112-116.

[3] 聂飞燕.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93.

[4] 马彩红.浅析报纸的生存状况――基于 “补偿性媒介理论” 的思考[J].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

[5] 童正茂.手机新媒体的功能承载与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68-169.

[6] 张晓霞.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J].新兴传媒,2014(4):118-119.

[7] 鲍立泉.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