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类专业实用13篇

安全管理类专业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1

1. 专业达标、岗位达标的含义

岗位达标是指企业建立岗位标准,通过考核、评定或鉴定等方式,对岗位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素质、操作等进行全面评价,使之符合标准要求。企业开展岗位达标工作,目的是以生产线的操作岗位达标为核心,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并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实现岗位操作标准化。

专业达标是指企业依据国家和行业规范,在电气、机械、特种设备、安防设施设备等方面建立标准,以保证各项工作都符合要求。企业开展专业达标工作,目的是确保专项安全技术工作、生产作业和管理符合《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

岗位达标与专业达标是从两个不同层面上进行达标建设,相互交叉又相互补充,如同纵向到底与横向到边的两条线,形成一道网交叉覆盖于企业,更加全面的涵盖企业的全部。企业岗位达标与专业达标的有机的结合促进了企业整体达标的建设。

2.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建设的主要内容

烟草商业企业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就是以烟草商业企业实际为基础按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企业专业和岗位的评价单元和类别进行划分,制定相应的岗位和专业标准,确定达标评价的流程和方法,完成企业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建设工作。

对烟草商业企业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进行调研,企业应该从职责、管理、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全面详细地制定专业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此为依据设计检查表,逐一对照落实。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的评价单元和岗位类别应依据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评价单元、岗位类别和达标标准对照表进行划分,制定达标标准及达标评价流程和方法。

通过专业达标与岗位达标建设促进企业全面提升达标水平,通过细化的达标标准促进管理条件的达标,通过达标考核强化企业员工现场的风险控制能力,最终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专业达标、岗位达标的实施流程

3.1岗位达标

3.1.1岗位类别和评价单元划分

对照《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评价单元、岗位类别和达标标准对照表》内的岗位类别,按照企业岗位设置情况确定本企业岗位达标的岗位类别,按领导岗位、管理岗位、作业岗位三个层次分别划分岗位达标的岗位类别。按企业下属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各类管理岗位和作业岗位,应特别注意的是固定在企业现场作业的承包方和劳务派遣人员组成的岗位。对于重点相关方的管理应作为企业自身的一部分进行管理,不能忽视其对企业安全管理与达标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对各层次岗位进行划分上还应注意如下方面: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领导岗位至少应包括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与各县级营销部的主要负责人,其他分管领导可以根据领导分工情况进行具体分类;管理岗位,除包含各部门负责人外,应特别注意安全管理人员也应划分到管理岗位。同时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安全员应分别划分岗位类别;作业岗位应按作业活动的分类分别确定企业下属各部门的各类作业岗位类别,同时重点相关方应纳入其作业活动所在部门的岗位类别。

在岗位类别划分的同时,应按企业下属部门划分各部门的岗位达标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应对照《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评价单元、岗位类别和达标标准对照表》内的评价单元,按照本企业管理职责、生产工序、作业场所、班组等基层组织设置等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岗位达标的评价单元,其中应注意的是领导岗位应作为一个整体的评价单元进行划分;安全管理人员、部门管理人员岗位,应将管理部门或部门内的专业管理组作为评价单元,对部门安全员等岗位,应在所在部门内将其作为单独的评价单元;基层班组管理人员的岗位达标在其所管理的作业岗位评价单元内评价,不单独划分评价单元;当作业岗位的人员作业活动分散到不同区域进行时,不固定作业区域的人员可以按人员行政隶属关系确定评价单元,固定作业区域的人员可以纳入其作业区域所在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3.1.2制定岗位达标标准

根据《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评价单元、岗位类别和达标标准对照表》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岗位确定岗位类别,根据岗位类别制定各类岗位的达标标准,岗位达标标准的制定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第一,应按领导岗位、管理岗位、作业岗位三个层次分别制定各岗位类别的达标标准;第二,领导岗位至少应制定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安全分管领导、企业其他分管领导、企业工会主席等岗位类别的达标标准。企业其他分管领导宜根据业务分工分别制定各自岗位的达标标准;第三,管理岗位达标标准制定应考虑岗位特性、业务工作与安全管理关联度等因素。业务工作与安全管理关联度大的岗位,应制定专业的岗位达标标准。岗位特性相似且与安全管理关联度小的岗位,可制定同类管理岗位通用的达标标准;第四,作业岗位达标标准制定应考虑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现场管理等因素。各类因素相同或相似度较大的岗位可制定同类作业岗位的达标标准。

3.1.3 岗位达标评价和达标评定

确定下属本部门的各类评价单元的岗位达标评价频次。确定岗位评价单元的岗位达标评价流程。确定各类管理和作业岗位评价单元的达标评价结论的审批权限。

领导岗位各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内相关评价内容的评定可以通过述职和评议确定,管理岗位和作业岗位各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内相关评价内容的评定采取打分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评定方法,可以使评定的更加准确与合理,同时也保证了评定结果的真实与有效,有效的避免评定过程流于形式。

3.2 专业达标

3.2.1 专业达标标准的建立

根据烟草商业企业实际确定企业涉及的相关专业,各个专业确定专业标准。专业划分应合理,内容应全面,标准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专业设立应涵盖电气、机械、特种设备、安防设施设备等方面,标准的建立应涵盖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部内容。标准的制定应该考虑企业现在的实际情况,还应同时考虑近几年的可能发展的情况,标准的制定具有短期的前瞻性,以防止标准制定后短期内频繁的修订,或短时间后就不能满足企业实际使用的需求。

3.2.2 问题查找

将企业安全现状与制定的达标标准进行逐条的对照,找出差距和不足,对其中不符合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形成问题清单。查找问题时应安排相关专业的人员对照条款对专业范围内进行查找,以确保查找出的问题更加的全面与准确。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隐患的危害程度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制定整改措施时要考虑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的趋势,危险性较大的应优先投入资源进行整改,危险性较小的如条件暂时不允许,可考虑制定整改计划逐步完成整改。

3.2.3 考核标准建立和考核

对各专业人员对其专业内容进行培训,使各专业人员对其专业标准有充分的了解。制定各专业的考核标准,对照标准逐个专业进行考核。专业考核应从安全目标、技术标准、安全职责与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程序、风险特点与风险管理、管理与技能培训、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管理、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安全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使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安全管理相关内容都可以全面的掌握,更加有效的从人的意识上预防各类专业事故的发生。

标准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切不可好高骛远,制定不契合实际的标准要求。实现起来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对企业安全建设起到不了作用,所以要做到既符合标准又结合实际。考核时应考虑专业的能力要求,同时还应考虑企业实际工作的内容需求,两者应相互结合制定考核的标准。

4. 达标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管理手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是达标标准制定、达标评价的基础。企业在达标推进时,应对相关文件进行梳理和评审,确保其内容完整并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的文件有缺少的应对照标准的要求并根据企业的工作实际进行补充,新建立的文件加入企业安全管理文件体系。

各项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在流逝,科技与工艺在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岗位变化、人员变化、设施变化等各项标准也应及时修订,应体现持续改进的原则。因此,企业要密切关注达标工作,及时修正偏差之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达标。

科技与行业相关工艺技术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也在不断的完善提高,应对行业相关的发展动态进行关注,相关标准要求变动时应及时对企业的岗位达标与专业达标的标准进行修订,使其始终符合企业达标建设的需求。企业安全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随之提高,企业达标建设也能长久持续稳定地运行。

5. 结束语

企业专业达标、岗位达标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烟草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当做到管理规范执行,专业有标准依据,岗位有职责规定,狠抓专业岗位安全达标工作。同时要让调整、修改、优化标准成为常态,让烟草商业企业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工作不断持续改进,真正的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中问题,为烟草商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2

【摘要】: 各市安监局、省重点监管企业: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晋政发〔2010〕11号)文件要求及全年工作安排,今年全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将从2010年9月开始进入省级督 各市安监局、省重点监管企业: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晋政发〔2010〕11号)文件要求及全年工作安排,今年全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将从2010年9月开始进入省级督查检查阶段。现将督查的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的重点内容 督查检查的重点:2009年专项整治中确定为一类企业的关闭落实情况和 二类企业的隐患整改情况,特别是列为重大隐患的整改情况;2009年未进行专项整治企业的整治情况。 (一)对政府的检查内容。 1、市、县政府按照省政府(晋政发〔2010〕11号)文件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排部署情况及工作进展情况。 2、对三类企业实施分类整治的情况。一类企业是否彻底关闭取缔;二类企业是否停产整顿,对整改无望的予以关闭。通过整顿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要严把验收关,经有关部门验收和分管领导签字后,方可恢复生产;三类企业要加强日常安全监管,保证安全生产。对三类企业是否落实了监管责任,做到监管部门、分管领导和监管人员三落实。 3、组织市、县级政府检查的情况。在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整的基础上,各市、县人民政府是否在去年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组织对本行政区内一类、二类、三类化工企业继续组织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责成企业限期整改或依法给予处罚。对违法生产、违法建设项目和事故单位是否进行了严格查处。 4、2008年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和去年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中被列为重大安全隐患企业的整改销号情况。 (二)对企业检查内容。 1、属于一类企业的,是否关闭到位,关死关实,是否有死灰复燃现象,并已办理安全许可证注销手续。属于二类企业的,是否真停真整。整改达标的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了复产复工验收,并保持了安全生产条件。属于三类企业的,是否对09年专项整治中提出的隐患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切实加强了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保证安全生产。 2、是否存在违法生产的行为,如:隐患逾期未整改;事故未经查处;违法采购、销售危险化学品;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许可证或试生产备案超期继续生产经营;拒绝执法检查等。 3、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有违法违规项目的是否予以了处罚。 4、是否成立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制定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入开展隐患自查自整。将隐患治理作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管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山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晋政发〔2008〕30号)的要求,建立健全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5、深化专项整治以来排查的隐患及整改情况。是否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进行监控和整改,一般隐患要做到立即整改,较大及重大隐患的整改做到五落实,限期完成整改。 6、每年定期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对重大事故隐患,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上报。 7、对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设施)安全自动化控制和联锁改造是否实施情况。 8、重点监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监管三落实及现场执法检查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 9、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情况。 10、企业目前有无发现新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整改落实情况。 三、检查要求 省级督查检查组对各市要抽查一半以上的县,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成品油库。每个县的一类企业抽查率不低于30%、二类企业抽查率不低于20%、三类企业抽查率不低于10%。通过企业抽查检查,要对各市县级政府和企业的检查情况进行综合排队打分。检查结束后,各组要形成书面检查报告,向当地政府进行反馈,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专项整治不认真的单位提请政府督办或限期整改。 四、督查机构 督查检查组由省安监局业务处室人员和专家组成。督查具体安排和时间另行通知。 五、工作要求 1、各市、县要根据省专项整治领导组的总体部署,成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组,制定深化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配齐工作人员,建立专项整治责任制,做好专项整治的安排部署工作。要通过召开会议、公告、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今年专项整治的意义、措施、步骤和要求。 2、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整中,要按照国家及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省政府晋政发〔2008〕35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各单位的实际制订具体的自查自整方案,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组织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整改情况要在本单位以板报、企业内部报纸等形式进行公示,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驻晋中央及省属企业要成立专项整治领导组,组织对所属企业和单位开展自查自整工作。 3、各市、县要组织力量对各类企业进行排查。在去年化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基础上,重新确定三类企业名单。在7月31日前,各市局向省安监局上报《化工专项整治企业基本情况表》(附件1)(同时报电子版),要加盖市安监局公章和分管领导签字。 4、要认真组织对各类企业的检查。其中,县级检查比例为:一类企业100%,二类企业70%以上,三类企业50%以上;市级检查比例为:一类企业70%,二类企业50%以上,三类企业30%以上。并于8月15日前,将本地市级检查完成情况上报省局监管三处,并填报《全省化工专项整治市级汇总表》(附件2)(同时报电子版)。 5、省安监局在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查检查中,要按照规定的抽查比例,分别组织对政府和重点企业组织督查。对危险性较小、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企业,可以委托市、县进行督查。对政府和企业进行检查时,检查组要分别填写《省化工专项整治对政府督查检查情况表》(附件3)和《省化工专项整治对企业检查情况表》(附件4),并制作电子版。 6、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按照监管权限,由相关安监部门下达执法文书,并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处罚。 7、督查中,各检查组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政准则,不得向企业吃拿卡要,提出与检查无关的要求。 8、从7月底开始至12月底,各市安监局在每月25日前要向省安监局监管三处报送当月化工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书面材料及其电子版。 联系人:王珂 联系电话0351-6819779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二日

附件1:《全省化工专项整治企业基本情况表》附件2:《全省化工专项整治市级检查汇总表》附件3、《省化工专项整治对政府督查检查情况表》 附件4、《省化工专项整治对企业检查情况表》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3

作为一名从业十多年,并有多年外企安全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谈几点建议。

首先,安监人员亟待提高专业素质。目前一些地方的安监人员,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并具有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很少,其中很多来自部队的转业干部。安监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企业领导心理上的抵触。客观讲,大中型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专业水平,总体上要远高于一些安监人员。建议国家安监总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考虑,干部进入安监队伍之前,先安排他们进入有关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学习,并在毕业之前安排到企业实习。

其次,对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目前通过考试拿到注册资格证书的已有24.8万人。但十几年来,安监部门在如何发挥注安师作用的政策设计上不够给力。安监部门除了组织继续教育及培训收费外,没有就此出台过相应的利好积极政策。此外,从注安考试和注册本身也尚存不足之处,如考试专业跨度过大,要求考生掌握机械、电气、特种设备、职业危害、交通运输等五个专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啊!再者说,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求的安全管理是专业化管理,机械安全、电气安全、设备安全、火灾爆炸等都由各专业人员分别管理的,考试为什么就不能从企业实际出发,借鉴建造师的思路分专业考试呢?考试方式的改革既必要又可行! 建议考试和注册分类管理:其一按专业,即机械设备、电气、火灾爆炸、危化品、安全监管、安全中介服务(包括安全评价、安全标准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事故应急等);其二按行业,即矿山、建筑、危化品、金属冶炼、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安全中介服务等。

再次,对于注安师的执业范围与安全评价师的合并问题由来已久,但均不了了之,原因不详。在注安师执业范围里,本来就有从事安全评价业务这一条,完全可以就此取消专门的安全评价师这一职业资格,而将目前的安评师转换为注安师(安全评价方向)即可。当然后续配套需做的只是在注安全师注册时,在现有行业类别之外增加一类“安全评价”业务即可(后续这类人员的考试如借鉴建造师实施分类考试,同样只需增加安全评价这一类别)。

最后,安全生产领域中介机构如何健康发展,也是需尽快解决的问题。目前,安全生产领域的中介机构,主要业务集中于安全培训、安全咨询、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和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等,但纵观目前现有的中介机构,凡业务规模做得较大的,无不与政府相关部门有关,这种关系或是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或行业协会,或是官员直接或间接投资或管理,或是与政府或官员存在某种灰色利益关系,而单纯依靠技术实力和专业水平参与竞争和发展的,实属凤毛麟角。而在目前国务院简政放权,三令五申退出直接参与经营性业务的大背景下,之前环保部已正式下属事业单位或主管行业协会限期退出环评业务通知,可未闻安监部门发声。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在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即由政府就某一专项工作进行公开招标,中标中介机构为政府指定区域或行业内的企业提供隐患排查、安全检查等咨询服务,而该服务企业不需付费,相关咨询费用全部由政府以财政预算的方式拨款支付给中介机构。在这种体制下,探索以中介机构的专业弥补政府安监人员在专业水平方面的不足和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方面的欠缺。可以说,这是一个政府、企业、中介三方均受益的机制。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3],提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的工作目标:2009年底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0年底前,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2012年底前,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水平,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无论对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还是政府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贯彻安全标准化管理,既是当前的一项紧迫性任务,也是今后的一项长期性工作。面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新形势,危险化学品企业中的一些传统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催生了一批新兴的职业岗位群(如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考评员等)。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为提供安全服务的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如安全标准化咨询机构、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安全评价机构等)创造了发展空间,也给化工类高职毕业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毕业生就业形势长期看好,化工操作岗位的职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前些年,随着企业改制和企业用工形式的变化,导致化工操作岗位的门坎降低。不少化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化工企业,大量使用未经正规专业教育、未经严格培训的临时工从事化工危险岗位作业。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又不具备基本的化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违规操作、冒险蛮干现象严重,极易导致事故发生。

2008年2月1日,江苏省安监局在全国率先的《关于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从业条件的意见》(苏安监[2008]14号),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危险作业岗位操作人员应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者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5年以上直接从事危险作业岗位操作的从业经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国民教育化工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或者具有化工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分管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至少有1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化工专业高级技术职称[4]。

2008年9月14日的《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提出,从2009年起,安全监管部门要把从业人员是否达到从业条件纳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行政许可条件。由于化学工业是技术密集的高危产业,涉及高温、高压、连续性生产,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技术性更强,危险性更高。《指导意见》同时要求,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应装备集散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在2010年底前必须完成自动化改造工作,否则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新建的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2009年6月23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公布并正式实施。

二、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广阔,职业提升空间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要求安全评价机构申请甲级资质应有25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按照不少于专职安全评价师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机构申请乙级资质应有16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按照不少于专职安全评价师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2009年9月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设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应有10名以上一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2009年10月21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咨询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一级咨询机构有不少于20名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考评员证书的人员,其中专职人员不少于10名,且有不低于10名具有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知识或化工生产实际经验的人员;二、三级咨询机构的各类组成人数要求分别是10、5、5名和6、3、3名。

伴随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考评员等以提供安全技术和管理服务为特征的新兴职业岗位开始出现并走俏。目前,国家对上述职业岗位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从业人员除应具备相关工作经历要求外,还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

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87号),取得安全工程或其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3年,可以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依据《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可以参加三级安全评价师的资格考试[5]。

自2004年9月举办第一次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以来,目前全国大约10万人取得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6]。据统计,目前我们国家仅高危行业企业就达20多万家,其他各类企业有几百万家,按每个企业配备一名注册安全工程师算,现有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很大。而来自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年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在4000~5000人[7]。因此,我国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才紧缺的现状短时间内将难以改变。

化工类高职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几年大多数是在化工企业的一线从事生产操作。生产一线的工作实践经历,使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化工操作经验和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对化工装备、电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更加熟悉,对化学化工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得到了提高和深化,而这些都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安全技术和管理人员所必备的职业素质。如果他们能进一步对安全管理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学习,积极参加并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他们将是充实安全管理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

南京工业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南通职业大学函授点于2010年在南通市首次增设了安全工程专升本专业。作为全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凭借濒江临海的区位优势,积聚了数千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并建成了7个化工园区。安全工程专升班的开设,填补了这个化工大市学历教育史上的空白,得到了来自企业和安全中介机构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的积极响应。招生宣传工作还得到了南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市安监局领导认为这是一次加强全市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契机。安全工程专升本班,除了设置规定的学历教育课程外,还将联合市安监局邀请市安全技术和管理专家,定期举办各类安全技术讲座和活动。

三、结束语

安全、健康、环保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个普遍要求。抓好安全生产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提出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逐年扩大安全等相关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因此,化工类高职毕业生以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将安全技术和管理作为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前景广阔。积极引导并鼓励有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经历的化工类高职毕业生向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等安全技术与管理职位方向发展,也是尽快解决我国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人才紧缺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EB/OL].http://省略/Web/Information/InformationView.asp.

[2] 安全文化网.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EB/OL].http://省略/Wencui/safety.

[3] 曲福年,尚连,田敏.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8(12):1-3.

[4] 徐荣,夏辉胜.浅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J].现代职业安全,2008,80(4):68-69.

[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chinasafety.省略/.

[6] 江苏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从业条件的意见[EB/OL].http://jssafety.省略/swordcms/jssafety_theme/static/zwgk_guifxwj/800003965.htm.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5

1.2对安全工程(职业卫生)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职业卫生的管理也逐渐纳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做好一名合格的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仅需扎实的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而且要具有过硬的与本企业生产过程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与技能。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4年的培养方案可划分为校内学习和校外企业实训2个阶段。因此,可将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同样设置成2个阶段。其中,校内学习阶段主要是给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使其学习并熟练掌握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通过校内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由学校负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程的选择以满足基本的学分要求,一般通过3年时间完成;而企业实训阶段主要由企业为主导,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到企业从事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训过程中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相应的实训方案以及毕业设计等任务要求,在实训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安全技术,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促使学生将前3年所学到的理论分析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促使学生培养基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3+1”培养方案的设想

2.1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3+1”培养方案是“卓越计划”提出的一种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照“3+1”培养方案,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联合培训人才,本科4年时间里前3年进行专业基础及技能教育,最后1年根据行业生产特点进行专业化的实训实践。培养方案由企业和高校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重在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行业相关技术的全面了解。在实训过程中,企业将全程参与教学,指派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及方法的“实操性”,增强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

2.2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优化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职业卫生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与管理以及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职业病危害辨识与控制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从事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程设计、管理、教育培训、监察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对国内已加入“卓越计划”的安全工程专业相关院校的培养方案制订经验,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职业卫生方向)的师资力量及实验、实践条件设计具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对原有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课程体系设置为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人文和社会科学类、通用技术基础类、高级专业技术类、企业实践学习类5个课程体系模块。通过上述课程体系设计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卫生类课程的基础能力,并依托职业卫生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设计、实验、现场测试等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化、力学、职业病预防医学等基础理论能力、以及企业生产管理过程所必需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行在企业现场授课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考虑了企业各生产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灾难预防及应急工作的需要,设置了跨学科选修课程,确保学生具有多行业的灾害防控能力,以满足各类型企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

3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的构想

为了确保“卓越计划”中对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明确要求,高校应针对学生“3+1”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为学生个体(分组)配备2-3名导师,导师应包括在校专业教师及实训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人员构成。“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在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双师型教师”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4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为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指派导师过程中应侧重选择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的高校“双师型”教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方向)所安排的企业实践学习可划分为工程项目设计、实际操作技能锻炼、现场实践等3方面内容。作为学生导师,“双师型”教师应全程参与到学生培养方案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去,全面落实导师负责制。

3.1高校导师的条件

作为“卓越计划”的导师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外,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国内有关“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基本满足学生导师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成为“卓越计划”导师应至少具备以下3方面素质及技能:(1)应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2)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属行业发展动态,熟知本行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掌握行业发展变化,能够对本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提出有价值的建议。(3)具备较为成熟的社会沟通、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与行业企业有着广泛的交流,从事过一定数量的服务于行业企业的科研合作项目。

3.2指导方法

“双师型教师”作为导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特征等对学生大学4年学习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尤其在工程实践、实训阶段应重点把握学生进行工程项目的选题、深度、质量等3方面要素。其中在项目选题时首先要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参考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知识结构及内容,并在学生进行充分沟通的前提下,结合实训企业的基本生产特征,确定恰当的工程实训项目的工作任务及内容。另外,学生实训项目的任务及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度,体现在实训工作量、工作内容复杂程度以与企业生产符合度等方面。实训工作量应既能保证学生实训工作时间安全充实,同时保证学生有时间对工作任务及实现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合理计划,而不是将所有时间用于赶进度而忽视的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因此,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在联合培养实习生的过程中要定期沟通交流,确保学生工作时间安排合理,当出现与工作安排不符合时应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为了确定实训质量,导师应在项目选题阶段明确项目完成验收的量化指标,并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成果指标要求。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学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阶段性工作成果,导师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完成质量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作为学生最终实训成绩的判定依据。

3.3实践训练

企业类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导师应优先选择那么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能代表国内生产水平的行业领先企业。同时,高校导师应与该企业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项目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高校导师与企业能够及时、高效地沟通,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全程把关与监督。在设置学生实训任务内容时应从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生产实际2方面着手,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订学生实训的总体任务及阶段性成果要求。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除了完成实训所要求的任务外,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了达到较高标准的工程实践类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高校导师及企业导师应自毕业论文选题、任务书的下达、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以至论文答辩等阶段进行跟踪指导,相互沟通交流确保论文工作达到“卓越计划”对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标准。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6

机器人工程专业需要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作必备的知识、技术,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是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3、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向: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类方向和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类方向。经管类方向要求侧重掌握互联网经济和商务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工程类方向要求侧重掌握互联网技术和商务信息相关知识与技能。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站设计、建设与推广和网络维护工作;可从事网络商务贸易活动、网络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各级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等工作。

4、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本专业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

5、大数据技术专业

大数据技术被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医疗卫生、商业分析、国家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等方面。全社会已形成“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时代特征。 大数据技术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大数据项目实施工程师、大数据平台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平台开发工程师等。

6、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7、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以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理论和技术为主,还借助新闻学、法学、情报学等学科的优势,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又具有一定网络信息传播知识,且懂法律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空间安全毕业生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运维、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就业方向有政府部分的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包括法律的制定;安全企业的安全产品的研发;一般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安全的协调。

8.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需要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9、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就业率≥85%。各地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7

通过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发现建立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必要性,怎样才能建立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怎样才能发挥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应有的作用,下面我就建立专业安全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重点事项做简要说明:

1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建立

首先应认真分析施工特点,开展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源且较长时间存在的危险种类进行划分,根据危险种类拟定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分类及专业化体系管理范围。根据以往施工安全管理经验重点应建立以下六个专业化管理体系:(1)施工用电管理;(2)机械安全管理;(3)脚手架管理;(4)消防安全管理;(5)防护设施管理;(6)土方开挖安全管理(一般在项目初期基础施工阶段)。

体系的建立应结合项目结构特点,体系人员确定应从监督层、管理层到施工作业班组层层选择,可通过调查、推荐、考试等多种形式,不仅在知识面上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而且要有较强责任心。体系人员不仅要能够查出安全隐患问题,而且还要能对查出的责任范围内的问题进行落实整改,因此应选择专业知识扎实,责任心强,能有布置落实整改问题的专业人员。

专业体系人员均确定后应组织成立专业体系,确定专业体系负责人及监督人,一般选择工程专业管理人员为负责人管理专业安全管理体系日常会议、检查等活动,安全监督人员对专业体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一般项目组成的安全专业管理体系只有管理人,未设置监督人,从而造成专业体系监督缺失,造成专业体系管理涣散,逐渐活动频次减少或检查活动敷衍了事,直至专业体系管理名存实亡。

2 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确定

管理职责应确定各专业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人、监督人、体系成员职责,并要确定专业安全体系管理职责范围,做到工作思路清晰、责任明确。在职责确定时应注意,每个项目范围内设置的专业管理体系不是互相孤立的,是互相支持的关系,因此要充分考虑各专业体系管理、检查中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可多个安全管理体系共同开展活动。

管理职责及范围应涉及到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方案的审核、参加施工安全交底、实施作业过程安全措施落实的检查、作业后的验收(包括机械整体验收及负荷试验、脚手架使用前验收挂牌、施工用电线路验收、防护设施搭设后验收、消防设施设置后的验收等)、使用期间的检查维护,拆除工作期间安全管理活动等,随着施工的开展管理职责还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3 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运行及活动开展

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在职责范围内开展相关活动,运用专业的知识技术能力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并能有效的组织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在管理中应开展的活动有:(1)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2)特殊工种的能力认定工作;(3)专项安全检查工作,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季节气候特点开展针对性检查并制定检查计划和检查频次;(4)关键工序、设施设备开展检查验收工作;(5)结合施工实际审查专项方案、措施的合规性和针对性。(6)专业问题数据统计分析,对突出问题制定专项预防措施。

各项活动不仅要能查出问题,更要注重问题的整改落实,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分轻重、主次安排整改时间,对严重安全隐患会造成事故的要立即停工整改并派专人督促此项工作。整改工作要严格遵循“三定”原则及PDCA管理循环,其中“三定”原则即: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责任人,并做到整改要求边界清晰,才能使整改有时间紧迫感、整改措施清晰明确、整改负责人有责任意识,才能有效的开展整改工作;PDCA管理循环是指:P( 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或处理),通过两种管理手段的应用,才能更有效的开展检查活动,逐渐减少直至消除安全隐患。

4 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奖励考核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8

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虽然近些年重大事故有所减少,但实际上落实一岗双责仍停留在纸面上,因此本文提出了“网格化”管理方法,即通过实施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将“网格化”管理办法和本工程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密切结合,形成安全防护屏障,能够切实提高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成效,降低安全风险,减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努力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和专职安全人员管理方法。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至施工现场,用活用好安全管理团队,明确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职责,及时纠正现场安全隐患,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以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为轴线,健全并完善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制度,落实“班组标准化”活动和“单元预警”的开展,重点发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不断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安全隐患统计办法,以实现“大安全”为目标,调动来自上级主管单位、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和各类安全专职人员的力量,依托统一的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的平台,按时间、类型、部位、环节分类,通过采集大量的安全隐患数据,最终达到熟悉安全隐患发生的规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1. 基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网格划分及职责

业主单位为一级网格,监理单位为二级网格,施工单位为三级网格,现场施工区域按照路、桥、隧分部分项工程分类,3个级别管理人员分别对应现场施工点进行管理。为明确一岗双责要求,将项目部领导班子划入三级网格,监理办路桥隧专监划入二级网格。

1.1 一级网格

一级网格人员由业主单位专职安全人员组成,落实业主单位安全管理职责,负责本区域网格化的组织,编制网格管理方案;监督二、三级网格人员部署情况;组织所在区域的定期、不定期隐患排查和隐患分类、登记、销号;根据预警级别参加班前会;监督隐患整改情况等。

1.2 二级网格

二级网格人员由监理办安全监理工程师和其他专监组成,落实监理安全管理职责和网格管理方案;监督三级网格人员部署情况;对业主下发的文件、组织的活动进行贯彻落实;对所在区域进行定期、不定期地隐患排查和隐患分类、登记、销号,监督隐患整改情况,发现所在区域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立即要求该网格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业主;根据预警级别参加班前会;落实其他工程管理人员一岗双责,由安全专监和其他专监对关键节点共同验收;督促并参与三级网格的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演练;监督施工单位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监督区域内的三防工作等。

1.3 三级网格

三级网络人员由施工单位领导班子和专职安全人员组成,落实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职责和网格管理方案;对业主下发的文件、组织的活动进行贯彻落实;领导班子按照领导带班制度对所在区域进行巡视,专职安全员须在所在区域进行值班,及时消除所在区域的隐患,对业主和监理检查的隐患进行整改;组织区域内的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演练;保证区域内施工人员防护用品的发放,监督施工人员对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对各类设备和支架等进行验收;根据预警级别组织班前会,推行班组标准化,创建优秀班组;确保有效做好区域内的三防工作;发现人员违章作业,坚决制止,并有权在安全紧急情况下,要求停止作业活动并采取必要措施,同时安排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定期对所辖区域的消防器材、机械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如实上报生产安全事故,做好伤员抢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参与事故调查;策划部署所辖工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现场危险源分布情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每日向项目安全部长汇报所辖工区内的安全生产状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2.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网格化管理应用

2.1 领导定点、全员定责

领导班子严格按照所属网格进行值班,强化对责任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检查和指导,要赋予专职安全员相应管理权力;各级各类人员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岗位和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明晰责任主体,分解责任目标。

2.2 配置定量、监管定位

施工现场按照网格区域设立专职安全员值班点,要求采用简易防护棚等视界良好、便于回收的设施,值班点内须放置桌椅、防暑药品、饮用水、施工方案及简单图纸、扩音喇叭等物品,值班点设置“网格管理信息牌”,明确当日预警等级、值班领导、工区负责人及安全员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促进施工现场基层沟通交流;专职安全员至少每隔15分钟对网格区域进行一次巡视,要对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台设施设备、每个工艺流程逐一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并根据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标准,确认等级,确定治理方案。安全专监每日对所属网格区域的安全专职人员部署情况进行巡查并登记,熟悉网格区域内的施工进度,及时开展验收工作,监督隐患整改情况,对安全隐患频发和隐患集中爆发时要组织施工单位召开现场会,研究解决办法。

2.3 培训定岗、信息定时

网格区域内每日召开班前会,“班前会”以网格区域为单位召开,蓝色和黄色预警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召集并主持;橙色预警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召集并主持,监理组安全工程师每周参加一次;红色预警由项目部安全部长每日召集并主持,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参加,网格区域内的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参加一次,总监每月参加一次,并以网格区域为单位做好每天班前会交底记录。

对每日排查出的隐患,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和安全专监上传至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的安全隐患模块,通过大量和长期的数据统计,发现隐患发生的规律,为今后的隐患排查提供可靠数据。

2.4 应急定制、奖惩定格

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体制、机制和编制,落实队伍、装备、物资器材,强化演练,及时处置事故,事故发生时,网格内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上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一安排事故处置;通过督查、检查、考核等形式,奖优罚劣,每季度根据立功竞赛情况设立优秀值班点称号,对发生安全事故和突破控制指标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

结语

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是一项创新工作,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框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需要。网格化管理对于落实责任,一岗双责方面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真正的本质安全还需要各方的努力。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9

上文提到,安全技术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从哪种路径、方向上入手,发挥出专业英语的实用价值可知,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应集中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设计两方面,下文笔者将深入论述,具体内容如下:专业课程设置:安全技术管理类知识涵盖面非常广,内容也很复杂。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安排、课时比例上就可以看出来。为迁就该专业学生能够抽出时间,以平和、积极的态度学习专业英语,需要从优化、升级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角度提出培养计划。一方面,在英语课堂上,多引入文化类、思想类的知识内容,并把它们巧妙的结合到英语活动实践中来。如:老师提出一个理论观念,安全管理在西方理念中的体现价值,学生们分为两组展开讨论,分别以生产论、资本论两个论点来论述,各种思想、观点碰撞摩擦,有关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英语文化便会激起学生们的思维意识,使其热爱专业英语。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10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市、沿河各镇对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深化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非法从事水路运输经营活动的予以坚决取缔,对证照手续不全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停业整顿,对证照手续齐全、具备水运条件的进一步加强监管。通过专项整治,使水上交通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水运业户和船舶、船员等从业人员的管理得到明显加强,水上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实现全市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全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全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成立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领导组。

(一)专项整治领导组

专项整治领导组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全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有关工作制度,对全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市专项整治领导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专项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组长:*市交通局局长

常务副组长:*市交通局老干部协理员

副组长:沿河各镇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的副职

成员:沿河各镇船舶管理员

(二)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地方海事处,负责全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安排,跟踪了解全市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协调解决专项整治中的有关问题,负责专项整治情况的收集、汇总、梳理、通报、上报等工作;汇总、收集和处理全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有关举报案件。

办公室主任:*市地方海事处处长

三、专项整治检查的内容

(一)对企业(业户)检查的主要内容

1、是否按照市政府本次专项整治总体要求,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是否制订了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配齐了工作人员,建立了专项整治责任制;是否对企业(业户)内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隐患进行了无一遗漏的排查摸底;是否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了认真整改。

2、是否履行了相关审批手续,是否领取了合法的证照,有关证照的来源是否合法;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事船舶运输的有关人员是否取得了相应的资质,各类资质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

3、运输船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是否取得有关证照;是否存在违法运营的现象;是否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是否做到了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4、是否建立健全了水上交通安全责任制,是否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安全营运的各项制度规定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是否建立了企业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分管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否落实了重大安全隐患跟踪排查治理的机构和责任人。

5、是否贯彻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山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和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建立了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制定了有效防止超速、超员、超载、人与大牲畜共载等重大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是否依法设立了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是否按时主持召开了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影响水上运输安全的重大问题。

6、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机构;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员工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是否制订了符合本单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是否按规定如实上报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事故,是否存在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现象。

(二)对沿河镇、各有关单位及行管部门检查的主要内容

1、是否按照本次专项整治总体要求,对辖区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是否对辖区内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的隐患进行了无一遗漏的排查摸底;是否对排查摸底中发现的非法水运企业(业户)都列入了取缔名单,并实施了取缔;是否对不具备安全营运的水运企业(业户)都列入了停业整顿名单,并采取了停业整顿措施;是否对证照齐全、具备安全营运的水运企业(业户)加强了日常监管;是否对所有列入取缔、停业整顿的企业(业户)进行了公示。

2、是否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业户)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格局;是否将水路运输经营工作纳入了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实行了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

3、是否建立健全了水上交通安全责任制,是否对考核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实行严格考核;是否建立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班子成员和各级管理部门“一岗双责”的水上交通安全领导责任体;是否落实了每个重点水域、重点船舶的监管部门和责任人;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召开安全例会,研究解决水上交通安全问题,会议确定的事项是否得到全面落实。

4、是否建立和落实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事故举报奖励制度、事故责任约谈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制度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等各项制度。

5、是否建立了能够适应当地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需要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是否配足配强了监督管理人员;镇人民政府是否配齐了乡镇船舶安全专管人员;是否建立了本地区水上应急救援体系,编制了应急预案,配置了相应的人员和装备;是否落实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经费、装备。

6、是否建立健全了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是否对不认真履职、不作为、乱作为的有关镇、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事前责任追究;是否依法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组织了调查处理,并按时结案。

四、专项整治的方式

此次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企业全面自查自整、各镇、各有关单位及行管部门全面排查整治"的方式进行,要做到对全行业、全领域、各级各类企业的全面覆盖。

(一)企业(业户)自查自整

全市水运企业(业户)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水上交通运输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进行对照检查,并分类采取措施:

1、凡存在违反国家有关水上交通运输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非法违法营运行为的,要立即停止非法违法营运行为,并主动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如实报告。凡不如实报告的,要对营运单位依法进行查处,同时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2、凡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立即制订整改方案,并明确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资金,限期进行整改,凡不积极整改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3、凡证照齐全,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确保营运安全。

(二)各镇、各有关单位及行管部门全面排查整治

在水运企业(业户)自查自整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和有关镇人员对辖区内所有水运企业(业户)进行无一遗漏的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1、对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许可,无任何证照,非法从事水路运输的要列入取缔名单,并实施取缔。

2、对证照不全(包括证照过期)或虽然证照齐全但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水运企业(业户),要列入停业整顿名单,责令停业整顿。

3、对相关证照齐全、符合水路运输条件的企业(业户),列入正常水运企业(业户)名单,加强日常监管。

地方海事处(交通局)要将本辖区内所有水运企业(业户)按上述三种类型分类登记造册,并经分管副局长、局长签字后上报市人民政府。同时,要将以上三种类型企业在市各新闻媒体上公示。

五、专项整治和检查的步骤

全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为期1年时间,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和宣传发动阶段(半个月)

各有关部门要成立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组,根据市专项整治领导组的总体部署,制订本单位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配齐工作人员,建立专项整治责任制,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发动,做好专项整治和检查的安排部署工作。

第二阶段:企业(业户)自查自整和行业管理部门排查摸底阶段(2个半月)

所有水运企业(业户)都要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山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市政府的要求,自查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制订整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面整改,自查自整情况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辖区内所有水路运输企业进行排查摸底,将排查出的三类水运企业(业户)进行分类登记和分类整治,由单位一把手签字、局分管局长、局长签字后报市人民政府。

第三阶段:整治阶段(6个月)

市专项整治领导组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迎接省、市、县三级联动检查工作组的检查,按检查的要求进行再整改。

第四阶段:“回头看”再检查及总结阶段(2个月)

为巩固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确保取得实效,各企业(业户)和行业管理部门要来个回头看。市专项整治领导组对专项整治工作认真、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专项整治工作不认真、走过场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批评,对问题突出的责令延长专项整治期限,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深刻理解水上交通安全安专项整治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举措,对于推进我市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有关镇一把手是本行政区域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要通过层层签订专项整治目标责任书,把专项整治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各单位,落实到人。各水运企业(业户)要落实水上交通专项整治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是企业(业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制订本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层层签订专项整治目标责任书,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措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按时按要求整改。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11

1.管理策略。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实现资金安全目标的重要基础。CD公司以会计基础工作为抓手,总体部署、系统梳理,比对“一本制度”及流程标准化管理环境下财务管理要求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差异,细化工作要求,将提升资金安全管理与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有机结合,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促进政策、标准执行到位,有效保障财务集约化成果,通过巩固基础工作成果,改善管理薄弱环节,强化管控措施,规范经营管理。

2.范围和目标。以规范报销相关业务为重点,按照基础工作创优达标要求将通用制度和标准流程、前端业务和会计反映、传统方式和信息化手段、问题分析和管理提升相结合,本着全面性、前瞻性、通用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建立一套分类合理、覆盖全面的CD公司报销业务操作指引;以同业对标管理提升为平台,将资金安全管理提升至整个公司层面,在公司涉及会计报销业务的各部室、各基层单位范围内全面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明确财务报销流程、时点、附件资料规范等要求,建立起公司上下一致、规范、统一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从流程上保障资金安全;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结合内控建设整体推进计划,将内控建设成果与资金安全管理紧密联系,通过内控流程完善提升工作,实现管理层级清晰,控制点、风险点明确,工作内容详实,监督控制有的放矢的资金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加强顶层设计 确保资金安全。CD公司本着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巩固财务管理成果,确保资金安全的目标,对照指标体系逐一梳理考核事项,成立工作组织,编制资金安全管理方案。按照资金物料管理、薪酬往来款项管理、资产税金管理、工程内控管理、成本预算管理、总账电费管理、会计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综合管理八类将指标进行分解,各岗位专责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总体协调本专业管理工作,从提升专业管理角度查找影响数据质量因素,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立即制定措施整改提升。将专业管理提升措施汇总,按照协同处理和部门内部处理两类进行划分,按照不同要求分级组织,根据推进需要制定不同措施精心组织资金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2.借助“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提升会计基础管理。资金安全管理是一个日常性、连贯性、长期性的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庞杂。随着财务集约化工作的逐步深入,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而贯穿核算始终,作为重要环节之一的报销业务,更是业务部门参与度最高的工作流程。会计基础资料失真直接导致的就是财务信息不准确的重大风险,为保证我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我公司采用审批流程与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双重管控双重保障的模式,加强过程管控效果。在审批流程管控中以经济事项真实性、规范性、合理性、合规性审核为主,采用“五位一体”管理理念,建立上至职能部室下至基层班组的专人负责的预算填报及业务报销专责队伍,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专业经理两级审批负责对报销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核,财务专业负责对经济业务的规范性、合规性进行审批,通过层次审批保证基础资料质量。随着目前财务信息化程度的增强,审批流程已内嵌入管理系统中,为更好地发挥流程管控作用,CD公司从归口管理、层级管控两方面优化流程,结合内控建设完善,系统梳理财务业务融合流程,关注重要风险点和控制点,在系统流程基础上加入费用预算、资本性预算与现金预算上报环节校验核对,执行环节后续实施跟踪比对,在经济事项的计划性和计划执行全过程的完整性上增强管控,确保审批流程、全面预算管控流程双重发挥管控效果,财务业务高度融合,制度标准宣贯快速响应执行到位,也为报销工作及相关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流程保障。

3.以会计基础工作创优为契机,规范报销业务把牢数据入口关。随着财务集约化的不断深入,会计凭证基本依靠业务集成生成,会计凭证作为财务管理基础数据来源和追本溯源的依据,会计凭证是否及时、准确、规范,直接影响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在现形势下会计凭证质量主要依赖于业务部门报销业务原始单据的质量,因此,CD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创优不仅仅局限于财务内部提升,而是将其提升至企业依法治企、风险防控、预防职务犯罪、通过经济事项全覆盖提升管理水平的公司层高度进行总体安排与布置。

结合国网公司通用制度规定,完成《国网天津CD供电公司原始凭证管理手册》编制工作,分别从报销资料规范、系统操作规范、报销方式区分等不同层面共同规范各类报销业务要求,把牢基础数据入口质量关,确保接收高质量基础数据。

图1:前端业务处理规范手册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12

2.积极开展以部门点检员为主的设备点检和以外委维护单位为辅的设备巡检和消缺工作。完善部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体系,签订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书、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外协单位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一岗双责”的原则,及时召开设备异常分析专题会,分析、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产生的安全问题,布置下一步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坚持部门专业负责人带头现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隐患按照“五定”原则整改闭环。

二、通过教育和奖惩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1、通过制定部门安全日学习制度,要求各专业固定时间参加设备部组织的安全培训,分班组或者集中学习方式学习;同时要求设备部管理的XXXXXXXXXXXX公司派人参加学习,了解学习内和要求;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利用周四下午两点至三点一个小时,以《电力安全规程》、《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重点要求》、各专业各工种安全知识为学习重点,针对电力企业检修作业中的主要安全危险隐患,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火灾伤害等高风险事件防范知识进行培训强化;及时宣贯行业及集团内部的事故通报、当月当日安全主题、现场发生的异常故障等不安全事件为重点进行学习讨论;同时规范安全培训台账,切实提高部门员工的安全意识。从7月以来共组织XXXX次,要求长期合作的外协三家单位加入设备部日常学习,同时检查三家外协单位的安全学习XXXX次;三种人重新培训和申报XXXX人次,新入厂培训人员CXXXX人次。

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外协单位组织学习力度不够,通过提醒项目负责人加以督促和改进。

2、严格执行公司反违章管理办法,加大对各类违章的考核力度。共查处现场各类习惯性违章XXX人次,回复整改各类检查通报XXX份,针对隐患问题和现场违章问题,下发考核单XXX份,考核金额XXXX多元;进场的各类外协检修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反复强调的安全红线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同时现场作业管理人员时有监护不到位,设备部人员对负责的项目责任心不强,对现场监督的力度不够;解决的办法明确岗位职责,适当奖惩项目负责人,以督促改进。

3、根据部门对外协单位安全监管要求,各专业参加外协维护单位的早站班会和班前会,组织部门专业负责人以上员工与XXXXXXX项目负责人每早八点半召开部门早例会,布置当班重点工作、通报消缺情况,同时强调并及时传达公司安全管理规定。全面梳理XXXXX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培训活动。检查发现问题如海德物业班组建设需要规范,提出定责任定作业标准的整改要求,多次检查其作业范围分工一岗一责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多次要求和考核落实作业区域的定质量问题;检查发现XXXXXX作业前安全交底不够详细、尽实,通过对工作票的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懂,不问,不听,导致工作票的填写存在大范围的错误;解决方法协助外协单位做好规范化管理,强化学习认识,理解工作票的各类资格责任,要求学习安规,以求达到安全文明标准化,确保施工、设备维护、消缺过程中的人身设备安全。

三、 开展多种安全活动

1、 集中力量搞“一周一区域”文明生产整治活动;分专业分区域进行文明生产整治,通过清理系统、设备和区域卫生,掌握各个区域的安全和文明工作特点;目标是清除基建遗留痕迹及尾工,做到“设备管道见本色,区域无杂物。”同时全面查找消除设备、系统及安全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渗漏点,共查出各类设备、安全设施隐患300余项,通过治理发现的问题给全厂文明生产面貌带来改观。

2、 多做应急演练,组织至XXXXXX公司针对日常工作的风险进行了现场应急演练,年度完成的应急演练现场处置方案内容,有心肺复苏,高处坠落,消防应急演练,都是具有工作实际意义的临场学习;通过现场观摩和总结提高了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不足和解决办法

1、外协单位承包活动执行两票三制仍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需加强部门及外委维护单位工作票专项培训,工作票要求的安全措施基本工具都缺乏,工作负责人对现场的安全知识不全面,做不到四不伤害,有些交叉作业的防范意识不强,工作票问题将通过再学习和严肃考核来强化认识。

2、操作和施工人员进场后各类行为违章多,体现在未按照规定,作业前增加安全措施,临时性的施工加工场地脏乱差,容易发生各类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需要强化专业项目负责人对维护单位各类违章行为的考核力度,彻底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外协单位的宣贯力度,同时需要外协单位树立安全文明的责任心。

3、检查很多,但是各类安全文明检查发现的问题回复的不及时,需要下一步调动各专业负责人的积极性。

4、目前通过学习贯彻公司的安全岗位职责,强化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不断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让人人有安全防护措施的知识。

5、通过集中整治,边检查,边整改,利用统一行动完成面貌改善的任务。

五、2021年安全管理计划

1、按照公司安全管理总体部署积极开展各类安全定期工作和专项活动,将部门每周四的安全日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安全管理类专业篇13

一、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

(一)学科归属上存在的争议。学科归属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影响很大。普通高等院校都将交通相关专业归入工学门类,但它属于机械汽车类还是土木道路类,不同高校曾有不同认识,这给其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带来了不少困扰,导致其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进行了反复调整①。因此,必须慎重考察专业归属问题。1998年,教育部将原有交通相关专业统一于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交通运输类,原有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专业目录中被取消。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正式批准设立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并将其分别列入法学和工学门类,同时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置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但事实上,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到底归属于管理学、法学还是工学门类的争议②仍然存在着,且仍需要进行讨论。

(二)行业知识需求和学科属性分析。分析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应从交通管理工作对知识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实际需求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管理,参与道路交通规划与组织。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新闻传播乃至法医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而核心需要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其对知识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是基础。交通管理对象是人的交通出行行为。研究表明,尽管人是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但也是最难改变的因素。③因此,从研究和实践来看,干预交通行为最经济也最符合人本精神的措施仍然是针对交通设施的工程措施。从系统角度看,道路安全、有序、畅通与否,深受交通规划和交通工程设计好坏的影响。大量实践证明,不科学的交通规划和设计严重制约着交通管理水平,且无法通过路面执勤执法加以改善。由此可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和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必须掌握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与其他部门实现无缝对接,共同为交通有序出行创造一个基础性环境。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扎实的工程学知识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安院校毕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工作,主要是承担社会管理任务,与工科院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不同,后者更加注重具体技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公安院校毕业生侧重系统规划和设计,需要对城市交通管理宏观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而工科院校毕业生更侧重系统建设,需要掌握具体的实践技术,如计算机编程技术等。

2.管理是统领。管理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基本定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驾驶人、车辆的管理,还包括对交通安全、执法活动、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这些工作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学知识为指导和统领。当然,这种管理还必须建立在对法律特别是工程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是空中楼阁、无水之源。

3.执法是职责。执法是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对于交通警察来说,其执法任务主要是路面执法和交通事故处理,但“法律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社会”的,因此,执法必须建立在对交通出行行为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综上所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以交通出行行为和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知识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为统领、法学知识为重要内容,以信息技术等其他知识为支撑或补充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由于工学的基础性地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归属工学门类之下,并置于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之下,体现了公安学和法学特色,而以交通管理工程为专业名称,正是对本专业学科属性的准确描述。

(三)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群设置。按照实战部门人才需求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其培养对象应具有如下四种能力:一线执勤执法能力——掌握法律和交通管理基本知识,能够完成一线执勤执法工作,确保规范、理性执法;事故处理能力——掌握交通安全原理和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事故勘查、鉴定、处理、追逃的能力,确保事故得到公正、规范处理;交通工程设计能力——掌握道路交通运行基本原理,能够开展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以推动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有序、畅通;交通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学、系统科学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交通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完成交通管理辅助决策任务,提升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鉴于上述能力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着“通专结合”的原则,在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后期,以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为发展方向,将若干门课程设置为一个课程群,进行适度有区别的培养,这也符合一线实战部门存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才专业化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涉及心理学、工程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的研究方法、思维模式各不相同,给学生认知带来诸多困难,为此,必须要构建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框架。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建立在学科知识框架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一是研究个体驾驶行为,以规范出行、保证安全为目的;二是研究群体特征(即交叉口和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用于指导交通工程设计,确保点段交通出行的安全、有序和畅通;三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状态及影响因素,以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结构,提升系统运行效果。上述理论框架是课程设置的基础,但课程体系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原则。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目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层次递进性,④结合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特征,提出优化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五点原则和方法。

1.分层次构建体系。通常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修完理论课程后再修应用课程,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按照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尽管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个体组成群体,群体构成系统”的规律,但不同层次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较强的支撑关系。如研究个体特征的驾驶行为理论虽然为研究点段交通运行的交通流理论提供了部分知识基础,但后者更多地建立在相对独立的研究基础上。各个层次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构建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上述特征,分为三个层次,且每一层次有相应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

2.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必须紧密衔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在不同时间点介入形成若干门课程,但必须注重这若干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先修课程为信息系统,有的学校将这种关系紧密的课程分割安排在第二个学期和第七个学期,这就破坏了学习的连贯性。因此,构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尽量将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紧密衔接起来,前后相隔最多不应超过两个学期。

3.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研究并解决对象抽象问题。人、车、路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并不是以单个元素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它们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并非交通系统元素的物理特征,而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抽象的研究内容,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为此,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按照“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实践应置于理论指导之下。如为深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首先,学习驾驶技能,形成对安全驾驶的感性认识;其次,学习交通心理学、道路工程、车辆构造等理论课程,掌握交通安全基本理论;再次,学习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等应用课程,掌握事故处理、秩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最后,参加交通管理一线实习,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区别实务知识体系和教学知识体系,确保教学中认知的系统性。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突出主干课程,并逐步延伸至支撑课程。如在设置事故处理系列课程时,一种安排是借鉴事故处理的实务流程,先安排事故勘查课程,后安排事故处理与调解课程;另一种安排是先讲授事故处理与调解一般原理,后讲授事故勘查课程。前者虽然符合实践工作流程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但由于事故勘查课程距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较远,容易造成认知碎片化。而后者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先对事故处理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学习事故处理相关技术细节,符合“由面到点”和“由易而难”的认知科学规律。事实上,实务知识体系是面向工作流程而非认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要警惕业务知识体系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干扰,即实务知识体系对教学知识体系的干扰。

5.强化方法论教育,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对应用知识的理解。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多是通过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具体交通实践问题而获得的。如交通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交通行为的。由此可见,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重课程中的方法论部分,而不仅仅是应用知识部分,否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会因未能深入理解掌握方法论而增加对应用知识的学习难度,而且还会因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不能妥善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尽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但“应用型”不等于“操作型”,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如实战部门要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仅要能够执法,更要能够做好说理执法,这就需要执法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主要课程和各学期课程安排。根据上述分析,应结合不同阶段学习目标,安排相关专业课程(见表2)。大一两学期基本不开设专业课程,因此在表中不涉及大一的课程安排。

三、结语

2011年,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公安高等教育的一大突破,填补了公安高等教育一级学科的空白,为公安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顶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全国公安教育者为公安学科的丰富、完善添砖加瓦。通过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对一线实战部门繁杂的知识需求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笔者论证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归属工科门类的理由,并描述了多学科交叉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四个能力培养目标,并建议按照三个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群,以“通专结合”的方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五点原则,特别是注意到“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交通管理工程和交通工程”“教学知识体系和实务知识体系”的区别,并希望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确保课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一线实战部门知识需求的人才。

注释:

①朱明轩、孙静怡、曾应昆:《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②宁乐然:《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龚鹏飞:《论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的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