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用13篇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1

1.煤炭企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矿区绿色发展的背景

我国既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也是第一大煤炭消费国。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由于煤炭资源大量开发,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排放了大量的矿井水和矿井瓦斯,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沉陷,并引发了水土流失,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流失,引起地表干旱和植被退化,以及矸石粉尘,自燃烟尘和SO2、CO2的排放等,对煤炭矿区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因此,转变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所有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煤炭企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矿区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

煤炭企业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依托,以循环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绿色开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2.1 大力推进绿色开采,走科技强企之路

大力推进绿色开采方式,实现煤炭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矿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1.1 科技推进绿色开采。煤炭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水平,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矿产资源开发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无废物排放,着力建设生态环保矿区。铁法能源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引进应用先进的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和硬岩掘进机等采掘装备,综采机械化程度达到99. 5%,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达到99.92%,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在生产中通过精采细采,不断提高资源回收率,做到了精采精收,采区回收率达到86.4%。

2.1.2 煤矸石充填减负。铁法能源公司提出了“井下矸石不升井,地面矸石不上山”的工作目标。首先,利用以矸石充填井下贮矸空间为技术核心的矸石井下处理成套技术,使井下矸石不升井得到最大限度的实施。其次,利用地面塌陷区煤矸石充填复垦技术,将矸石填充到已经塌陷的区域,以“保障地面矸石不上山”。公司2012年新产生煤矸石323万立方米,而地面矸石山存量却减少了55万立方米,实现了负增长。

2.1.3 洗煤技术改造提升。在“十一五”期间,铁法能源公司围绕洗选系统改造累计投资6.13亿元,8个矿全部形成了技术国内领先的选煤集中控制系统;煤泥干燥系统已在5个矿井投入使用;在7个矿洗煤厂实施了洗煤灰分闭环改造。实现原煤全部入选,原煤入洗率达到43%,全年洗煤回收率完成68.45%,洗产品稳定率达到98%以上,年生产洗产品550万吨以上。

2.2 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集群化,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007年末,铁法能源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铁法能源公司以此为契机,先后上马了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瓦斯发电、油母页岩炼油,2×300兆瓦煤矸石电厂、水源热供暖等一批循环经济发展新项目,形成了煤—煤矸石—建材—建筑、煤—煤层气—发电、煤—热电联产、煤—煤机制造等大煤炭产业链。

2.2.1建设煤矸石发电项目。铁煤集团和大唐集团和共同投资兴建煤矸石发电厂,总投资30.17亿元。项目装机容量为2×300MW,主要燃用煤矸石、煤泥和末煤,燃料通过矿区铁路、电厂铁路专用线运至电厂,年燃料量为270.6万吨,其中煤矸石量为162.36万吨。煤矸石发电厂的建成可完全消耗掉集团公司八个矿每年产生的煤矸石、煤泥及劣质煤,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矿区生态环境。

2.2.2 发展煤层气开发及利用项目。铁法矿区煤层气资源总量为73.7亿立方米,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对煤层气进行综合利用。目前,公司拥有7个储气站,大小储气罐11个,总储气能力达22.25万m3,矿区抽采利用干线管网总长256km,6个气源矿井全部联网,可实现正反向输送煤层气来调节气源。现有煤层气用户20.8万户,其中,域外16.1万户。公司于2007年10月引进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17台,总装机总量0.85万kw h,日发电量5~11万kw h。

2.2.3 发展油页岩炼油项目。铁法能源公司建设油页岩综合利用有厂。项目建设一期60万砘/年煤矸石(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项目一期工程年可处理煤矸石(油页岩)60万吨,产页岩油2万吨,副产页岩半焦50万吨。项目的建设有效的利用了矿井废弃物---煤矸石(油页岩)资源。

2.2.4 发展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项目。为了消耗页岩炼油半焦和现有矸石山,铁法能源公司先后兴建五条空心砖生产线,设计年产量4亿块煤矸石空心砖,产生经济效益2200万元,年消耗煤矸石84万吨,保护耕地500亩,节约4万吨标准煤。通过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生产线的实施,实现了“烧砖不用煤,制砖不用土”,使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三统一。

2.3大力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走资源节约之路

2.3.1 加快节能改造步伐。铁法能源公司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节能绿色低碳发展,完善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工作,建立了资源节约工作量化考评体系。在内部模拟能耗市场化核算,实行用能精细化考核,提高了员工的节能意识。同时,加大对高耗能设备技术改造的力度,公司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主副井提升、主扇电机、大巷胶带运输机等生产设备全部进行变频技术改造、淘汰全部高耗能变压器、更换节能型锅炉、实施LED绿色照明工程等项目,实现了节能减排新突破。

2.3.2 引入水源热泵技术。通过高温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机组冷却循环水余热为矿区住宅供暖,不仅节约了取暖用煤,更减少了供暖煤尘排放和循环冷却水的损失。利用公司热电厂冷却塔的冷却循环水余热,为热泵主机提供热源,同时热泵机组产生45℃或60℃以上的热水,为矿区民用和公用建筑提供采暖。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减少用煤10万吨,每年可节水43万吨。

2.3.3 开发空心砖余热利用。利用ZFR-60型余热换热器将空心砖生产线的烟气余热进行收集,并通过闭式管网输送给厂区冬季取暖,多余热量供给浴池,实现了余热的全部利用,年节约标煤1260吨。

2.4 大力推进矿山生态化,走绿色发展之路

2.4.1 实施煤泥水治理。铁法能源公司就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了煤泥水治理工程,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改进各生产矿井的煤泥水处理系统,采取沉淀、离析等工艺进行处理,实现煤水分离,洗煤水重复利用。目前,铁法能源公司所有生产矿井的煤泥水全部实现了一级闭路循环,洗煤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杜绝了外排。

2.4.2 实施废水“零排放”。 铁法能源公司先后在六个矿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实施矿井水、生活废水净化工程,经过处理的矿井水和生活废水,再用于井下的除尘、灭火、注浆和地面生活、浇灌等方面。到目前,公司矿井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排放。

2.4.3 治理塌陷区土地。铁法能源公司因地制宜加大对塌陷区的土地治理和复垦力度,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国有土地的整理复垦。2002至2010年企业先后对已征的3870亩国有土地进行综合整理复垦。

2.4.4 强化污染工程治理。铁法能源公司加大对噪音、烟尘和粉尘源的治理。仅2011年、2012年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2740万元,对12个单位的锅炉改造、除尘系统改造、更新净水器、落地煤场挡风抑尘墙、发电站噪声治理等21个重点项目进行治理,项目完工后达到设计标准,取得很好效果。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2

“生态文明特区”的经济开发应该是以知识为主的开发发展。就是在经济开发的过程中,预先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和文化等因素,突出知识创新在经济开发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清洁技术发展低污染、低排放和低能耗的低碳经济。

以知识为主的经济开发需要特别处理好如下几个要点:

利用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德国、挪威、瑞典等欧洲一些国家最近的经验告诉我们,环境保护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相反还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机会。德国的中小企业在最近的统计时段,利用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机遇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特区”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观念,变负担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这样不仅能将特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更能将其产业结构建设成低碳的绿色产业。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3

福建作为党的十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特别是位处福建省会城市的福州,更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这给美丽福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也赋予了新的内涵。而位于福州新区核心地标的龙祥岛就是座天然的生态岛,其城镇化建设必须是基于生态文明的保护性开发。为此,本文主要结合龙祥岛的开发建设工作实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实现生态文明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参考。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保护开发举措

国家六部委联合制定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并强调了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抓手。以下主要从五个方面结合龙祥岛开发建设实例,探析推进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的举措建议:1.科学谋划,集约开发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全国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陆续出现了一大批诸如生态新城、绿色新城、零碳城市等生态文明型新城镇,而龙祥岛开发定位为国际生态岛也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根据龙祥岛控制性详规明确了其总用地规模6.47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22.22公顷,可开发用地的总建筑面积为146.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91.7万平方米。从这些规划指标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龙祥岛的开发将极大保护了原始农田和自然资源,合理划定了生态红线范围,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龙祥岛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基于控规指标的龙祥岛城市设计将着重强调在开发建设岛内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和商业项目开发引进中,对自然植被、水域、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以及在公建配套和城市空间开发中,将集约开发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贯穿城镇化建设始终,实现生态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产生1+1>2的聚核效应。2.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而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复合生态系统,应该切实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同步解决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安定稳定问题,探索和寻求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道路。龙祥岛是一座自然生态的江中洲岛,在螺洲大桥未通车前仅靠两岸的摆渡往来交通,岛内现有两个主要行政村,岛上主要以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为产业依托,产业结构低下、公共配套设施薄弱、用地不经济、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这些都需要在开发过程统筹考虑并解决。通过提升岛屿开发后的产业结构,积极创造岛内就业机会和岗位,安定稳定原住民思想情绪,解决其后顾之忧的同时,改善和提高岛内原住民的生活品质和经济收入,实现在龙祥岛开发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步发展。3.因地制宜,生态环保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充分重视并科学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因地制宜,促进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龙祥岛曾被广大市民和海峡都市报等媒体评为“最拉风城市湿地”,其得天独厚的水域和湿地资源自螺洲大桥通车后吸引了无数的市民前来旅游休闲和观光观鸟,为此,在该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应用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严格控制岛内市政配套和基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强度;根据区域功能分区定位和土地性质限制,既要完成应有的基建配套,又能有效改善和维护脆弱的城镇生态环境,应有效依托现有的自然农田、湿地、河道等生态资源,建设形成农业科技园、百花园、珍稀鸟类大观园等生态主题园,保护和适当扩大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观赏性和互动性,促使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入成为龙祥岛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4.文化导入,凸显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除了其自身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做支撑外,还应基于所处的地域特性和人文特征建立生态文化体系,以此达到人文民俗与自然风貌的相互融合、和谐共生。龙祥岛作为福州江中湿地岛,以及其控规指标确定的低容积率低密度低限高的“三低”控制,应避免照搬照抄“千城一面”的问题,宜开发建设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仿古建筑群,使其掩映在自然植被中,与水天一色相得益彰。在此硬件基础上,导入闽越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等软性配套,积极打造又一张城市新名片,构建民俗文化村、闽商会议中心、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温泉度假村等功能分区,传播福州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利用大面积保护的原始生态湿地和耕地农田,积极倡导推广生态保护文化和知识,广泛引导岛上居民和上岛游客的绿色消费观,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5.产业升级,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型新城镇的开发要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就必须注重原有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和促进生态文明伴生的经济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资源为代价,而应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城镇一体化生态文明进程。如前所述,龙祥岛原有交通闭塞,岛上居民主要依靠农业种养殖作为经济来源,现借交通改善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就应转变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出台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如重点发展现代化农业种植示范、培训教育、会展演艺、养老养生、水上运动、旅游度假等方向的现代服务业,拓宽岛上原住民的就业机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升级改造,实现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齐头并进。

三、总结

当前,在全力推进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坚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相融相生,终将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格局。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4

“玛雅文明为何突然崩溃?”这个问题,曾让无数考古学家着迷。

经过论证,人们找到了答案:玛雅人不断毁林开荒,将涵养自然资源的生态空间无节制地转换为生产、生活空间,最终导致了生态大灾难。

玛雅教训告诉我们,任何先进文明和族群的存在,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正因如此,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市委书记孙政才曾用四个“绝不能”表明市委、市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金山银山,绝不能以影响未来发展为代价谋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绝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代价获取表面繁荣。”在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上,孙政才再次强调:“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5

2.1树立生态观念

推进“绿色经济”,生态观念的树立是第一步,因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只有当人有生态意识和生态动力时,才能实现绿色经济的高度发展。生态观念是一种重视生态系统完整、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的一种文化,生态观念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并对各个领域有深远的影响,如何树立生态观念,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前提与重要课题。首先,加强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通过视频、动漫等新的传播形式传播生态理念。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传播媒介的作用,如贴标语、组织生态活动等。其次,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每一种形式的教育中,如中小学生的课堂、大学生课堂、党员干部的培训课堂、各种公司的培训课堂。最后,通过名人效应注入生态理念,时尚是一种潮流,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追求,如果将生态元素与时尚相结合,会使生态元素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生态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只有当人们有了生态的观念,生产、消费才会绿化,“绿色经济”的发展才有思想基础。

2.2创新“绿色”技术

“绿色经济”是一种将传统经济绿化或是将保护环境活动利益化的一种经济行为,无论是绿化传统经济还是从环保活动中获得利益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都是需要产业技术的升级与创新。而我们说的技术是指“绿色技术”,是为了使产业绿化的技术,如污水处理技术,不是指生产新型产品但有高排放、高污染的技术,如何实现绿色技术的升级与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课题。首先,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我国如今的教育体制无法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需要改革教育体制。其次,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最后,国家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在新时期,科学技术无论对经济的发展还是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拿下这个制高点,我国的“绿色经济”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并最终取代传统的经济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6

一、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同时,党的十八大精神也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我国的土地超过90%分布于县域,县域人口又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自然资源也大都分布于县域,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因此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生态文明观念淡薄

我国县域民众的生态意识和相关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态观念、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总体上不强,生态文化、生态教育发展较为落后,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进展步伐相对于城市较慢,又由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分布较分散,致使人们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感受不是那么强烈,还存在较为依赖政府的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眼前利益,短期效应还在左右着许多人的决策,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对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县域生态文明及道德观念还很淡薄。

2.整体统筹不足,长远规划欠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而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迫于政绩考核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基层政府为完成招商指标而招商,降低门槛,引进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又出于税收的考虑,对这些企业不进行严格监管,于是县域内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为追求GDP 增长,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过度开发,耕地、湿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锐减;农民为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收益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衡,难以恢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说明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保障机制中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欠缺。

3.县域生态文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县域产业大多规模小、散乱分布结构不合理,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滩涂养殖、风电等项目的规划和发展,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各种休闲度假村、山庄、农家院的乱建乱设严重影响了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经济要发展,要不断加大投入和产出,但县域诸多项目却存在产业层次低、环境风险高的特性,发展与保护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之中,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县域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将成为首要问题。

4.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大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国家投资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导致治理标准低,综合配套差,进度慢,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给生态环境建设带來了许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不断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继而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

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1.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长期的培育。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媒体的宣传作用以及学校的教育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课堂上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等等,力争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加大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县域民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身身体健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只要让生态文化理念逐步渗透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在县域民众心里生根发芽,彻底转变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与环保双赢,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科技创新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只有以科技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路径和模式、重点和难点、前景和风险,比如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如何提高县域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如何开发生态农业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只有科技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地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结合。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循环生态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间的循环生态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

绿色产业既包括环保产业的内容,也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是人与环境的中心环节,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4.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条。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完善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应从县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产业化机制、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绩考核机制等等,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加大投入、科技引领以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课题编号:

L13BZZ007。

参考文献:

[1]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7

何谓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动态生

成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之上,由教师合理、及时地把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不可能所有的教学都在教师的预设之内,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基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初中化学有效课堂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教学机智,把握动态生成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对于课堂中所出现的动态生成问题往往会视而不见,在这种教学态度的影响之下,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动态生成的有效课堂构建呢?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动态生成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进行有效把握。唯有如此,方能有效构建基于动态生成的化学有效课堂。

例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当中,在笔者的组织下,很多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实验完毕之后,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何我在实验的过程当中用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石灰水并未变浑浊呢?实验中所用的大理石表面明明已经出现了很多小气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并未一笔带过,而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当中,我们必须用稀盐酸而不能用浓盐酸,唯有如此,方能取得预期的实验成效。

在上述教学片断当中,某些意料之外的实验现象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笔者机智有效地把握住这一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并引导学生对该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通过该问题的探究不仅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学成效显著。

二、运用课堂提问,促进动态生成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大多是由学生自发形成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为了更好地促进动态生成,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需提出相关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促进动态生成的发展。

例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当中,用简易装置完成该实验之后。笔者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的实验装置是简易装置,你们能否自己设置实验装置,从而促进实验更好地完成呢?”该问题的提出立刻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最终对简易实验装置进行了有效改进(如下图所示)。

上述教学片断中所呈现的动态生成是由教师的提问激发而成的。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有效促进动态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优质、高效。

三、运用课堂反思,升华动态生成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动态生成,在一堂课的结尾阶段,笔者均会要求学生当堂对自己的课堂所学进行反思。课堂反思是一个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巩固课堂所学的重要过程。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8

一、中国医院建筑实践反思

我国基础建设较薄弱,但经过不懈努力,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后,逐渐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医院综合素质、建筑设计水平。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筑设计意识不断调整,建筑得以转型。目前的医学观念还较传统、医疗体制还不完善,学科的分类虽有所细化,但仍需调整。近些年,国家在医院建设这个领域中虽有所投入,医院发展迅速,但在各种制约下,同发达国家比较,对医院的总体建设投入低,投资差距相差甚远。另外,我国的社会互助文化氛围不足,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更重视物质、对精神略显不够;对形式重视、忽视内涵。鉴于此种现状,医疗环境内涵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二、医院建筑设计促进生态系文化统整体性、有机性的形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生态文化建设,是树立于生态价值观的理念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人与环境、尤其是是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有机互相发展的整体。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对医院建筑认识走向新的高度。让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医院建筑是技术、人文、自然结合有机结合的综合体。我们在建设医院建筑时,特别是适合医院发展的建筑,需要使用建筑中的生态文化的“环境观”,在建设医院建筑时,需要首先考虑到以患者的健康为目的,在建筑中包含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学研究等多重功能。医院应该是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相互渗透的“健康中心”。在建筑设计中,对设计师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思考如何利用“移情变气”、“物我融合”等环境心理,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医院。要求设计师在建筑环境中,深入研究“人•各层次环境”的理念认识,形成有机生态系统。更深入的研究如何拓展医院建筑作为的中介环境的深层内涵。使患者在医院中能切实感受到“三分治、七分养”,进一步使传统医院转变为生态医院,深层次发展,达到的高层次的健康要求。医院建设的初期,由于在工业文明大发展时期,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医院的建筑设计上,未能综合考虑各种功能的设计,在内部的空间设计上各自集中、相互分离、不能形成有机整体。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总结了以往各种经验教训,意识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必须共同进步,医疗建筑在建设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外在设计、使用用途,更重要的是医院的精神文化,使患者达到“三分治、七分养”的状态,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患者更好的治疗与康复。

1、医疗环境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关键之一

记得有句话曾说过说,环境改变心理,心理可以影响疾病。当医院环境舒适宜人,注重生态文化发展,患者心情舒畅,热爱生命、更快恢复健康。舒适宜人的环境能有效的减少或消除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良性循环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在治疗及康复期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在“人•各层次环境”中达到和谐状态,使患者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由此分析,医院建设的外在和内在环境共同影响病人的康复,如何营造良好医疗环境当之无愧成为现代医院建筑设计重点之一。

2、医疗与生活兼容性环境

近些年,“生物-心理-社会”这样的医学模式已得到认同并广泛推广,这种模式主要强调生物、心理及社会这三因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一理论,促使着医院建筑机能的转变发展与进步。一般性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创造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环境场所,主要从安全,舒适,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等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然而医院是专业化的医疗保健环境中心,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更多思考,需要能够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康复适应需求。在建设中,注意治疗、保健、康复、医学研究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形成“环境-心理-生理”的医学模式概念。所以,现代医院建筑应是全新的状态、诊疗同生活兼容的空间环境,仍旧以维护人类健康为目的,但更好的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同社会发展、环境建设达到更好的平衡。

三、结语

现代医疗技术装备日趋完善,但在提高医疗器械、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出现在高科技之下的空虚和冷漠。医生诊疗开出各种检查单,治疗中用各种新药,使用高端仪器,这样的冷漠,是危险的,需要更多的反思及调整。医院在建筑设计上努力寻求高技术和高情感的平衡,一方面,科学的角度,属于较复杂的系统科学的内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在有限的空间内处理技术和情感的需求;另一方面从哲学上观之,医院建筑需要从环境上走出“纯技术”的状态,做到不但能服务于人,又能体现人们“尊重大自然”的追求这一更深的境界。

作者:黄玮雯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冯珠娣,艾理克,赖立里.文化人类学研究与中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1).

[2]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9

[作者简介]黄 娟(1963—),女,上海崇明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湖北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以我校为例”(2011133)的阶段性成果。

改善民生、保护环境是近年来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两大重点、热点问题,其背后是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这两大问题、两大建设给予了诸多关注,但将二者结合起来认识和思考的成果却较少;实践工作中,人们重视前者胜于后者,两大建设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甚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生态与民生、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深刻认识两大问题的关系、推动两大建设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从生态视角认识民生问题、从民生角度认识生态问题,深入认识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与民生

生态、民生的概念、内涵、任务与目的是什么、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如何实现生态与民生的有机结合等,都是本文欲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民生的概念与内涵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本文所指的生态建设,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与生活。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要表现为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面。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是我们主要的民生问题,因此,作为社会建设重点的民生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生态与民生的辩证关系

生态与民生是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它们的概念、内涵、任务与目的各不相同,但这两大问题、两大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生态影响民生。生态是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制约和决定民生建设的前提和关键。生态不和谐将会破坏民生建设,“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①反之,生态和谐可以促进民生建设,因为生态和谐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生态和谐也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生态和谐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民生影响生态。目前,教育不公平、就业不充分、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完善、基本医疗不具备等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生态问题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生态问题的背后是民生问题,生态问题是民生问题的延伸,只有解决民生问题才能缓解生态问题。社会和谐是生态和谐的重要社会条件,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促进生态和谐。因此,加大民生与社会建设力度,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充分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提供基本医疗,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支持。

(三)生态与民生的最佳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也就是说,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社会和谐是生态和谐的社会保障。生态与民生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统筹考虑两大问题,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我国先后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但至今没有认识到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致使民生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状态,改善民生却破坏生态,保护生态却影响民生。为避免生态与民生的冲突与对立,摆脱生态与民生的相互制约,实现生态与民生的互促共赢,我们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民生社会建设、借助民生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保护生态,让生态为民生引领方向、让生态成为民生起点和终点。

二、生态民生化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10

一、理论引导

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理论、团体动力理论和共生效应理论是人类发展研究史上的重要学说,诸理论从不同角度诠释出团体的开放性特征和组织体系内各种属性的联动与合作效能,引申出团队之于个体、其他团体,以及整个社会关系的共生协同下致使最终产生出一种新功能、新作用、新效果的动态体系。团体理论为我们如何有效进行社团的管理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指导性思路。由此推论,要获得理想的团队,首先要建立共生关系。要体现共生关系的质量与价值,首先要优化共生关系。“优化”的实质含义就是针对团队而实施的一种有效引导与管理,它体现在思路、手段或方法中,包含了整个运行过程中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一切行为过程。

二、理念定位

新时期的少儿社团建设应具有宏观的目标定位,体现教育的多元性与价值的立意高度。学生文艺类社团以兴趣为切入口,在此平台上应注重专业性、教育性和文化性的有机结合。遵循原则,以人为本;重视基础,重视发展。运用社团的组织特性引导少儿形成多种能力与素养,是组织运作与发展的策略依据。

三、组织建构

各方通达,资源丰厚且运行自如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建构模式。然而,学生类社团由于自身行为相对受控,致使团体运行受牵制。管理者只有充分明晰本社团现状,理顺组织网络形态,客观分析自身优势与劣态,适时调整与改良,才能有效实现建团价值。在理念目标高度一致的前提下寻求共建也不失为良策,前提是遵循自然,符合需求;动机是资源互补、资源互享。

四、管理方式

1.经费管理。

落实有效的社团经费机制是促成组织团体从正常化向良性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社团经费应提倡固定投入与多渠道筹集相结合,宏观掌控并有效投入的思路与作法。即:形成单位、组织机构经费分配的稳定行为,使团队常年的外请专家训练经费、年度器材及服装设备购置经费、常规活动经费等得到首要的、可靠的保障;利用社会赞助款项,使大成本活动在经费上获得相应扩充;在出访交流等高成本的活动中形成家长的合理分担,促使活动的相关约束因素得以缓解,在有效拓展活动机遇的同时赋予家长相应的配合度与责任感。

2.程序管理。

有序促成有效,有序体现素质。无论是组织团体中的结构布局抑或团体运行中的制度、计划与考评流程,其根本目的都是促成目标思路的一致性和达到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它同时贯通了组织与家长间的有效呼应与协作。建立规范有序的标准化管理流程,以集中带分块,以统一带多层,确保团队管理体系上的集中和统一。然而,制度不代表专制。制度设定既要体现严谨、规范、科学,可操作性强,又要具体考虑制度实施的对象特征、实施的现状条件与实施的反馈价值,在强调组织系统的刚性管理的同时体现出组织系统的柔性化特征。

3.团员管理。

(1)团员招募与梯队建设。

建立严谨规范、公平公正的开放式团员招考制度与方法,广纳人才的同时体现团队的规范与规格。任何专业、任何形式的团队都应高度重视梯队建设在社团发展中的灵魂作用,梯队工作应关注长线衔接,运行目标应以有效呼应与接轨上一级团队为主要动机。

(2)以人为本与自主性激发。

处于心智与行为尚在发展阶段的孩子组织,应注重人本关怀。教师应努力促使团队成员因共同的目标愿望去建立信念与责任;在与团队共呼吸、同命运的过程中获得欣赏与尊重;在团队优化发展的进程中感受信任与需要。在运用制度有效规范成员行为的过程中也需相应建构其自控与遵循、自律与自理的能力,注重自主性的激发,即:个体之于团体的专注力;个体之于团体的自律力;个体之于团体的协作力。

(3)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

以教育评价为依据,以价值评价为目标。少儿业余文艺社团应依据组织的可操作特征,设定鲜明、直观而集中的评价维度,在学习中体现对“专业”的评价,在行为中体现对“品德”的评价。此间,“动态评价”与“激励评价”两种方法应有效地关联与渗透:

动态评价针对于考察社团成员的过程,应遵循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情感性原则与公信力原则。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段贯穿评价行为的同时应注重体现评价、认知、提升的有机关联。

激励评价应形成常态,教师要注意把握其出发点,语言要富于引导性并具有判断意图。评价点兼具共性示范,能有效调动团员认知提升,在满足评价体情感需求的同时能有效激发其再次进取的动力。

4.教师管理。

(1)资源利用,资源互享。

良好的发展平台与事业机遇是成就教师“自我实现”的动力,创业的首要选择在于自身所面临的资源条件。教师个体既是知识、技能、文化的输出源,又同是相关信息的接纳体,在其有效输出自身资源的同时关注于所处资源条件下的反馈力,这是用人方与被用方的问题焦点,实现有效的资源互享是构筑双方共赢的切入点。

(2)相互建构,协同发展。

教师个体与组织团体的共同发展是一个互利共生的整体性目标,教师个体在团体的共生效应中发掘出自身的最大化优势,求得个体各自最优化发展,是组织整体实现最根本、最强势发展的高度利益目标。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感与成就感,首先在于开发其职业原动力与塑造职业荣誉度,引导其形成自主性与主体性的心智模式;成就其建立学科带头人的意识与能力;促成其完善自身的职业行为与素养。在团体组织彼此依存、资源交互的形态中,促成教师与团体的共同建构与互守。

五、活动形态

艺术是实施教育的载体,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人文性。只有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整合,促使人性教育作为灵魂与纽带贯穿于始终,以音乐教化育人,有的放矢地体现寓教于乐,才能达到专业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生效应,才能实现教育的全面性与根本性。

1.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增进艺术文化素养为主体目的。

专业,是艺术团的首要衡量标准,而体现在专业行为中的文化含量则是判断团队素质与高度的重要前提。有效的专业技能训练可促进艺术文化的同步提升,而良好的艺术文化素养则有助于专业技能更有效、更完美地表达。通过设定蕴含一定专业水准与规格的演出任务,能促使团员们在紧张的集训过程中得到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在有效促进他们对艺术的多元认识、理解与表达的同时更促进团员舞台文化感与表达力、审美品鉴与性情品味的建树,类似活动有助于团员自身艺术修养与格调的形成。组织者在此类活动的设计操作过程中应注重把握情趣高雅、创意独特的基调,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同时更应努力凸显以青少年演员为主体的表现原则。

2.激化专业展示动态,寓教于乐,以贯穿德育为主体目的。

将常规活动激化为特定的教育载体,是学生社团组织的一种特征。有创意的活动形态既能调动人们的感受力,又能增强动机效应,更成为团队自身特殊的文化语言与信息特征。设计重点在于几个角度的思考:

①节目形式与内容设计需具对象感,有针对性。注重活动中的动情环节,拔高主题亮点,此为点睛之笔;

②有效设计演员与观众间的互动:节目互动、语言肢体互动、游戏互动。诱导团员丢弃演员的角色意念,忘我投入;

③主持串词有意图预设,能有效体现旁引作用;

④艺术指导借助之后的团队民主生活会时机,在合适的情态中进行相关活动及事例的再现,引发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以团员为主体的讨论模式,促使团员自由地表达主观思想及情感。

3.创设专业交流机遇,以互动借鉴、交融艺术文化为主体目的。

艺术活动作为感性认知的动态过程,促进了参与者感觉活动系统的极大发展,奠定了个体实现优越化发展的重要机能素质。学生的艺术团体中如能有效推进成员从感性认知到统觉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便进入了教育行为的高段境界。艺术的最终价值存在于它的文化性,而文化具备多元与互补的性质特征。不同形态的艺术文化相互碰撞,能促使个体或群体建立起更强的探究力、实践力与创新力。促进多元艺术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欣赏与借鉴,由此培养学生在面对各方殊异的艺术文化内容时,自身能形成具有理解判断与重组建构的思维,客观地进行诠释表达,体现深厚的艺术文化思想底蕴。在艺术团的各类出访、接待交流活动中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与设计都成为一种重要媒介,在场景中激发互动;在互动中引发话题,在问题中形成观点。团员在感受异国人情物态的同时,体悟了中外人文文化的异同,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为今后自身步入国际社会奠立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学生艺术团体中多意图的活动设计并不意味着对艺术形态及专业定位的变异,而是探索如何立足本质规划目标,在创意独特的过程中体现一点多效应的理念与行为。此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面临之后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其思想智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实施有效引领,这是艺术团组织发展中的重点目的。在建构高境界、宽视野的同时,艺术教育已不仅仅是解决知识传导与审美培养的功能,而是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理念与文化价值。如此,学生的艺术团体组织才可能真正体现出其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六、实施策略

1.活动品牌化。

活动,是艺术团呈现的主要形态之一,是团队思想行为的信息媒介。团队开展活动不在于量而在于质,除了娱乐性与欣赏性外,其重要意义在于借活动所挖掘的一定意义上的美育价值与社会功效,这是艺术团应追逐的价值目标。建立鲜明的活动品牌定位,是团队实现高层次发展的意识与途径。品牌活动非指LOGO表面的直观有形实体或是单纯性的形式与规模,而是具有深刻内涵,可聚焦关注度并能引发群体精神意识上的认知、认同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同时也是团队规格地位与文化高度的直观界定。

2.创意独特化。

艺术团的动态过程蕴含无限的创造,是团队充满生机,鲜活发展的重要体现。每个团队都具有自身特定的愿望与动机,这些主观意图应依赖于怎样的艺术行为去呈现,才能使信息传导与植入力度最大化?这需要组织者精心构思与策划。要善于发挥并运用团队中的创新性智慧资源,立足本体挖掘与表达自身的个性特征。少儿文艺社团的显著特点在于成员的健康童趣与活泼率真,组织者应立足于此基点,在有效确立专业性、教育性与文化性兼具的目标定位前提下,用心发掘独特的呈现视角,建立独特的思维创意,体现团队自身的特定形象行为。促使团队具有自身标志性信息语言的品质效应,是确保团队在芸芸众生中独树一帜的重要法宝。

3.运作社会化。

少儿艺术社团作为相关学生在家庭、校园之外体验社会、感知社会的良机与平台,提供给学生更多促成自身建构及创造力培养的可能性。团队组织者应有效地运用并掌握好这个平台,用心构建起以资源纽带为指标的各类社会共生关系,搭建起与社会相关联的信息、资源互通渠道,用心打造理念与行为呼应下的合众效应。随着时代的进展,社团管理者们应更加专注于把握联袂的多元性和产生的深远效应,注重追求理念互通与文化共赢。即:理念上的共识性;能量上的互补性;行动上的一致性。

4.管理自主化。

少儿艺术社团是建立在社会共生资源下的组织系统,管理自主化既是团队生存的客观形态,又是团体运行的必然趋势。自主化管理方式促使团队自身拥有更大的自主性与开放式空间,能有效引发团体自我动力,促成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忧患意识并激发自身形成不断学习,积极突破能力上限,迸发出更多创造性工作的热情与动力。少儿艺术社团的自主化管理模式呈现的是一种有序形态下的自主发挥,是团体与个体条件转换、能力与资源交互循环的动态过程,其重点在于有效建构管理机制并体现效能,确保团队形成长效发展的生命力。

5.主题时代化。

思想意识是推动人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是在社会的认知阶层里建立起意识形态的。在少儿艺术社团中注入“主题时代化”的概念与行为,既是一种文化策略,又是一种社会态度,更是对青少年儿童实施理念教育的一种方法与途径。对于学生社团而言,组织行为中的文化导向是促成自身思想动态的强大因素。团体的行为是否兼顾时代化与主题性,考证的是管理者认识境界上的高度与敏锐度。而通过艺术的载体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意图,则是社会对其的判断标准与评价因素。内容的选择取舍与手法呈现始终处于前沿地带,体现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时尚与新颖。在有形的艺术行为中融入无形的思想内涵,藉此呈现时代主题特征,体现历史教育意义,讴歌当代主旋律。少儿艺术团在多角度扩展文化内涵的同时凸显的是团队思想与精神立意上的高度,体现了青少年儿童与时俱进,参与社会大发展的鲜明立场。

七、结语

团队的生成、运作与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众多艺术教育工作者专注而辛勤地跋涉着。对少儿文艺社团的正确定位与理性运作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课题,时代求发展,目标无止境。应深层次地理解立团的根本使命,更应创建性地谋划团队的有效发展。面临团体建设中的所有困惑与难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不断地实践探究中获得答案。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11

可以想象,今后10年,中国林业在过去长期探索总结的经验和取得的显著成果的基础上,仍然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推动各项生态建设事业整合和优化,走加快林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积极融入全球生态治理变革的发展道路。

但是,今后10年,中国林业生态建设能否保持这样的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林业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以及业已形成的建设力量和全球生态治理趋势。但有一定可以肯定,那就是与过去相比,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将有很大不同,这既是因为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面临着错综交织的经济社会问题和生态危机,也是因为目前正在显现的全局性挑战和机遇将显著影响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进程轨迹。

(一)全球生态治理趋势

现在,世界经济规模已在1950年基础上翻了两番,经济增长消耗的自然资源超过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供给,导致气候变化、自然污染和环境破坏。人类的“生态足迹”,即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索取,已到地球生态系统再生产无法满足的地步。经济增长到了某一节点时,边际成本越来越大而超过边际效益。此时,应该停下增长的步伐,否则进入“非经济增长”的泥沼,即增长的成本超过带来的收益。美国等富裕国家已经到了这个节点,转向“后增长社会”(Post-Growth Society)。此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弊大于利,不应再为单纯为GDP增长而牺牲生态环境、社区家庭、工作生活等等,而应该对经济发展进行重塑而不是重振,着力提高自然资源和改善民生,关注社区、家庭生活和自然世界的可持续。

我们可以从国际社会40年可持续发展探索,看看当前和今后全球生态治理的趋势。从1962年莱切尔・卡尔逊《寂静的春天》的问世开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可分为3个阶段。在此当中,林业国际共识不断加深,林业多功能价值尤其是生态功能价值不断展现,林业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显著。

(二)中国生态建设的未来趋势

从1998年起,中国林业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2002年,总理带着100余名科学家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世纪。现在,推进生态建设,创造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国家基本政策。在十会议上,同志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有很多亮点,其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且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事实上,中国当前的增长模式已对土地、森林、空气、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要素产生了巨大压力,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压力也日益增加。今后,只有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增加,把这些压力转化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在解决中国自身诸多紧迫环境问题的同时,开拓绿色科技的新全球市场。如果转型成功,那么到2030年能源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的生产预计将会显著减少。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工业占GDP的比重将下降;工业领域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企业比重将下降;能源、原材料和生态服务要素的定价将更加合理。

一言以概之,取决于所处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生态建设的未来趋势是:生态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生态现代化将成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外的第5个现代化方向,以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绿色增长为目标,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重要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为动力,承认生态资源资产价值并基于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进行提质增量的综合管理。

新时期中国林业

发展战略的坚持和调整

今后,中国林业仍然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并根据新形势进行战略调整:通过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林业产权和治理改革,逐步建立起支撑林业生态建设的制度框架,坚持基于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承认、评估并管理以森林、湿地统、荒漠生态系统等为基础的生态资源资本,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生态现代化。

这一战略的调整是面对时代要求和形势发展,我国林业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而科学的回应,加强林业建设促进绿色增长。2011年12月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主题是“提升多种功能,促进绿色增长,把现代林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提出新时期林业建设要加强生态建设和关切民生改善。2012年5月,赵树丛局长在甘肃考察林业工作时强调,林业建设要高举生态和民生两面大旗。正如上所述,有效性、安全性和包容性的林业生态建设战略,让我们对绿色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丰富,为林业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为认识新时期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

第一,有效性。要求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林业生态建设有效性的要求在于坚持发挥林业多功能,以促进绿色增长为目标,通过林业生态建设一方面提高生态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创造更多绿色就业岗位,发挥集合和增效的作用,带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协同发展。

第二,安全性。要求坚持和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林业生态建设安全性的根本要求是,在实现经济增长时,既不能超过自然生态极限边界(如9类“地球边界”)造成生态危机,又必须促进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在消耗和生长中实现存量扩增。在9大类“地球边界”中,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用途改变等已经透支或接近临界点,亟需改变逆转并促进有关自然资本增长。我国林业包括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生态系统,基本覆盖了除海洋外的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和加强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主体的地位,发挥林业基础作用,促进实现绿色经济的安全性。

第三,包容性。要求发展林业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林业生态建设包容性建立在自然资本公平利用和合理分配的基础上,尤为关注消除贫困,创造“包容性财富”(inclusive wealth),帮助贫困地区人群改善民生。据联合国环境署分析,全球绿色投资1/4(即全球生产总值的0.5%,约合3250亿美元)将投入到林业、农业、淡水和渔业。在向绿色经济过渡中,林业除了增加自然资本外还发挥多种效益:森林工业附加值到2050年将比常规情景增加约20%,大量贫困人口直接获得补贴和各种收益,工作岗位数量明显增多。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我国生态和民生林业建设,必将创造规模巨的大“包容性财富”,促进自然资源和财富公平分配,有利于在山区林区加强民生保障和促进民生改善,实现绿色经济所强调的包容性。

林业生态建设新战略的核心内容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是林业转型升级的最核心的任务。今后这些年,中国林业生态建设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挑战,除了上述所谈到的4个方面的问题外,事实上,现实中的挑战还要更多。

第一,制定国土生态空间规划战略。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针对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区规划,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林业主体功能区划,拓展生态利用空间,优化生态建设布局,为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增长奠定科学的规划基础。

第二,建立全国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搜集分析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资产信息,包括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资产存量、流动和成本效益分配,有助于人们了解林业生态系统所覆盖的服务领域,调整林业与农业和相关领域关系,让林业获得优先投资的机会。林业生态健康状况和生态资产信息分析不是简单地计算蓄积和面积,而是全面评估林业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影响和趋势,以及林业生态服务的规模、价值和质量。这需要建立林业生态健康和生态资产年度报告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大每年作本区域林业生态健康和生态资产状况报告,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推进森林治理和产权改革。针对破坏森林资源及阻碍林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推进森林治理和改革,建立透明、公平、有保障的分配机制,授予权利人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森林资源产权。同时,围绕林业产权改革,加快推进林业市场化进程,包括生态服务市场建设、林业碳交易体系建设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衔接等等。在这一进程中,在制度建设上要从以行政权力为核心向以民事权利为核心的过渡,在资源配置上要从以行政分配为主向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过渡,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林业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

第四,加强森林、湿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经营的协同管理。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里约+20”峰会后里约三个公约都涉及到的核心行动。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需要构建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政策框架,核心内容包括确保利益相关者参与,关于森林利用的透明而易得的信息和问责机制,各类林业补贴、经济工具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及能力建设和技术服务。

第五,推动财政政策改革和经济手段重组。要向绿色经济转变,需要改革林业政策框架,综合考虑和改革调整林业和相关领域财政政策和经济工具,逐步建立和不断加强公共财政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的制度框架。同时,林业不但是资源产业,而其是其他产业及相关生计的支撑,如能源领域(低成本木材进入并成为可再生能源)和农业领域(森林保持土地肥力,持续提供食物,其资产随时变现投入耕作)。这需要对林业政策与相关领域政策进行评估,确保政策效力不相互抵牾,不产生侵占林地和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逆向行为,

第六,调动绿色投资。林业将为绿色经济投资提供难得的机会。一个重要政策是公共政策采购计划。林业以及林业下游产业应该占有公共政策采购的重大份额。另一政策是掌握在重要投资机构手里,鼓励投资机构坚持绿色贷款,拒绝对不可持续或者非“绿化”林业项目投资。尤其是,林业具有别的领域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REDD+”机制作为“绿化”林业的融资催化剂。目前,生态产品为公共产品,尚未吸引明朗而稳定的投资。森林生态服务有效调节气候变化,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或者“REDD+”机制吸引了投资。这是各国和林权者从森林生态效益获益的极好机遇,也为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创造宝贵经验。为深入推进“REDD+”,获得更多经验,当前最需要做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制定方法学指南,促进各国一致达成解决“REDD+”有关问题尤其额外性问题的认识。二是建立保护碳权和公平受益的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依赖森林生活的人们的碳汇产权(尤其实根据传统或者习惯法获得),让其获得适当的收益。三是研究建立小规模“REDD+”模式,确保当地利益相关者获益,让“REDD+”具备让当地社会或人群公平受益的包容性。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12

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要建设什么样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提出了五方面举措: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二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三是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四是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五是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因此,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就是要在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基础上,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解决决定权掌握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手中的问题,解决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本上是变相任命制的问题,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充分尊重民意,发挥党员和群众在干部选用的关键步骤和关键环节上的主体作用,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如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明确了建设什么样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接下来就是如何建设的问题了。我们认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从制度、教育和培训上来具体抓好抓实。

(一)抓制度,健全选人用人的机制

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培养规则。一般情况下,“上级提拔使用什么样的干部,基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干部。用好一个人,激活一大片;用坏一个人,挫伤一大片。”[2]因此,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注重工作实绩,讲公平公正公认,严格按照制度来选人用人,不断健全选人用人机制。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围绕“使选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钻营得利”的要求,切实抓好选人用人制度建设,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着实的制度保障。

(二)抓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

教育是千秋大业,是放眼未来的伟大工程。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离不开教育。从古至今,向来官风决定民风,官德影响民德。因此,抓好干部队伍的素养教育,提升干部队伍的官德修养,不仅对于民风民德有很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能进一步达到“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的效用,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效。

抓领导干部的素养教育,对其道德门槛要求理应更高。当前,关键要从“亲民、为民、富民”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的要求、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之风的要求、批评和自我批评之分的要求等方面,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学习,提升干部队伍的官德修养。

(三)抓培训,增强领导干部的能力

培训是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是在短期内适时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新时期,“一大批学历高、眼界宽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基本上是从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是一支充满朝气和怀有更大抱负的干部队伍。但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与群众打交道少,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少,因此这些干部习惯于从文件里找工作方法,从领导讲话中找应对之策”[3]。因此,抓培训,对于新时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当前,抓领导干部队伍的培训,就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要求,切实从如下方面来抓好抓实: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及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增强领导干部班子成员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

二是加强能力素养培训。切合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实际,加强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的能力素养培训。同时,认真抓好抓实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素养培训。

三是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要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学员论坛等方式,切实帮助干部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境界,增强为群众服务的实干能力,同时更多熟悉和善用新时期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方法。

三、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意义

(一)净化官场生态,促进社会和谐

所谓官场生态,或称政治生态,它是指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及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其是领导干部与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一种息息相关、彼此共处的状态。它的良好状态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政通人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干部队伍更新状态,打破干部队伍中不正常的选人用人潜规则。同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还有利于选拔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人进入干部队伍中,这将大力推进我们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进程。

(二)以良好的官风促进民风

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诸如执教的有“师德”,行医的有“医德”,从艺的有“艺德”,因而为官的也有“官德”。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就是使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人进入干部队伍中,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大有作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为民服务。而为民,正是官德的核心,优良的官德是凝聚民心的巨大力量。

因此,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在保证选人用人中把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干部选拔进入干部队伍中的同时,能够通过这种至上而下的道德影响形式,以党员领导干部的高尚官风,良好的政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正向大变化,进而达到“官风正,民风清”的良好效果。广大领导干部要自觉行动起来, 端正行政行风、树立政府形象,以良好的官风政风促进民风。

(三)提高执政水平,密切干群关系

执政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府为民服务的水准和质量,而执政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与领导干部是密切相关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在保证了选用领导干部质量的基础上,必然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提高政府为民服务的水准和质量,进而树立和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密切干群关系。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篇13

0 前言

“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将如何发展农村生产力,如何促进农业的发展、如何改善农村落后的条件、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等作为首要问题。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农业科技在现在农业的发展中有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结合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深入开展综合性的研究,为重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 农业科技新体系的建设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最基本的思路为:以部级的农业机构为主构建部级农业科技的创新中心,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依靠当地明显具有优势的名师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等,从而组建区域性、部级、省级的农业科研中心点。有效的整合知识、资源、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跨越式的发展。要完善农业的布局,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农业综合性的生产力,需要合理布局、科学管理、明晰职责、高效精干。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以及技术推广的活动,根据农村发展的需要,通过理路体制、优化布局、明确职能、充实一线、精简人员、创新机制等改革,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体系。

2 加快人才的培养以及农科队伍的建设

科技发展中人才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加快速度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术、大规模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与一支能够符合国内外竞争的农科管理的人员,以及能充分适应、实用的新农村建设农机推广的人才队伍。首先,吸引外来技术人员。创造一定的职位能够留住大量的外来技术人员,发挥他们的技能,从而实现以事业聚集技术人员、用法制保障技术人员,在专业的技术岗位上实现科举设置,使技术人员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其次,加大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科技项目带动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技术教育,建立开放式的终身受育的体系,使人们不断的掌握新技术,并且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要以科技创新为主

3.1 动植物品种的选育

现代化农业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高产、安全”的目标,紧扣“提质增效”去寻求着眼点和着重点。例如:加强玉米、马铃薯、小麦、油料、蔬菜等作物新品种的创新、研究、应用,要提高育种的技术和效率,从而培养出绿色、优质、高产、专用的新品种,使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尤其是还要加强牲畜的饲料作物的改良和选育,充分运用细胞克隆、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提高品种的质量以及育种的效率。

3.2 加强农作物的丰产的技术研究

可以重点发展玉米、小麦、油料等农作物的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常见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可持续高产等关键性的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等,从而有效的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和收成。结合上面粮食作物的发展,如马铃薯、蔬菜、大麦、食用菌等优势的特色作物进行丰富的栽培,并研究其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的特色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

3.3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环境的和谐促进生态的平衡,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和退化的程度制定相关的治理和保护的措施,进行目的性的综合治理,从而改善恶劣的环境条件,促进农业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例如: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持水土的酸碱平衡等,这些都强有力的加强了耕地质量技术以及地力的培育技术,从而更好的抑制了耕地的退化,使土壤的肥力增加。

3.4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农业信息网络设备的建设以及相应的数据库的建设,注重使用数字化对农业进行管理和控制,在农村可以研发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的检测预报等,也可在农村设置远程数字化以及可视化信息服务的设备;这样不仅能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员,而且还能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科技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