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实用13篇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1

(一)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外国会计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外国在华的金融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其实早已看到了中国这一新兴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加入WTO后,他们会大举进入我国会计市场,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展开竞争。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对成本方面的考虑,他们必然把国际化置于本土化之中,雇用大量高素质中方员工,尤其是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和那些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专业人才,这从目前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和外国保险公司主要雇用中方人员便可看出。外国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用人机制,使他们能够在高素质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方位需求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失去关税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必须在国家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并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行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因为企业将不但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和一般信息披露服务,还会要求提供有关资产重组、上市运作、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市场预测等一系列更高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入世后的中国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等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将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他们也渴望得到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所以,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和内容上都将有巨大的需求。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入世后的我国企业必须按国际惯例去经营和运作,也必须遵守WTO规则,因此,到时众多的中国企业更加需要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为之提供全方位和高层次的服务。

(三)外国投资者对注册会师服务的需求

加入WTO后,会有更多的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外国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主体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中国的会计市场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为他们提供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如进行独立和公正的审计、提供规范和真实的信息及管理咨询服务等,以便进行科学决策。因此,入世后外国资本流入和外国投资增加,也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产生新的更大需求。要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中国执业注册会计师。认真办好注册会计师专业的高等教育,我国政府应增加对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教育的投资,并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注册会计师专门人才。目前大约有22所大学已实施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教育计划,设立了CPA专业,其核心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和管理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税法、经济法、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等。应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专门化高等教育,使高等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后续人才,并培养造就一批硕士生、博士生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共有执业的注册会计师6.9万人,行业非执业会员7万多人,行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05年,行业实现业务收入超过180亿元,继续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幅度。“十一五”期间,一系列金融、投资和企业改革措施的推出,以及市场体系的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将迎来大发展。

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主要是面向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的财经后备人才。通过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以及证券投资、信息管理等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使之能够胜任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业务,以及专业性会计和管理咨询工作。其毕业生也适合政府与事业单位、公司企业、金融证券机构等领域的会计和审计工作。

二、加强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的举措

后备人才的培养已经纳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才战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支持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上,将采取行业人才战略,着力推进行业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并采取五大举措支持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1)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以专项资金资助和对相关院校师资力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核评价为杠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2)建立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优秀学生到境外国际会计公司实习的选派机制。(3)积极推动和鼓励会计师事务所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优秀学生提供资助的助学机制。(4)建立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与相关院校的合作机制,畅通学生到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渠道。(5)建立开放、系统、递进的人才跟踪培养机制,实现深度、持续和系统培养。

三、对于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就业前景看好的理由和判断

(一)注册会计师是一个热门职业(下转第26页)

(上接第51页)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律师和医师是3个高收入的智力密集型职业。在我国,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每年都保持在60万人左右。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巨大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2

二、学情分析PowerPoint软件在小学教材中有着较大的篇幅,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所以这节课的练习任务采用分层式。电子相册的多媒体效果也比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已经有基础的学生,则侧重于知识的整合和具体应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白版式的设置方法。

(2)学会通过“格式-背景”来设置幻灯片背景图片。

(3)掌握艺术字的插入,并能够设置艺术字的填充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欣赏和分析完成品,了解电子相册的常见结构,明确学习目标。

(2)阅读课文,自主探究空白版式、格式背景以及艺术字的设置,然后给老师提供的素材设计并制作合适的封面。

(3)展示点评学生作品,并总结空白版式、格式背景以及艺术字设置的具体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分析现有作品,构思创新。

(2)通过对电子相册的分析,找出适合主题的背景和艺术字格式设置。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1)明确电子相册封面作用。

(2)格式背景的设置。

(3)艺术字的插入及格式设置。

2.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电子相册,制作切合主题的封面。

(2)艺术字的格式设置。

五、设计思想1.情境创设欣赏电子相册作品,请学生分析和讲述电子相册的内容,来明确封面的作用。解析电子相册的常见结构,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教法学法本课的重点将放在学生的操作上,学生自主探究版式、背景、艺术字的设置方法,然后利用老师给的素材进行拓展练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3.练习设计(1)根据课本,完成“加工坊”内容。

(2)根据电子相册内容设置合适的封面。

(3)为每张幻灯片设置合适的艺术字标题。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范例导入

激发兴趣

展示:电子相册《家庭旅游相册秀》,请同学讲述内容。

师:引出封面的作用。

分析电子相册的一般结构。

观看内容。

分析讲述。

通过多媒体展示引起学生兴趣,分析过程引发学生思考,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新知讲解

师:在制作电子相册封前,认识软件。

认真听讲,操作感受

帮助同学们熟悉软件操作界面。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65-68页加工坊内容,完成空白版式设置、格式背景设置、插入艺术字及格式设置。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演示解决:

(1)空白版式的设置。

(2)添加新幻灯片。

(3)格式-背景和插入-图片设置背景的区别。

(4)配色问题。

(5)注意及时保存文件。

选取一名同学,进行展示。

阅读课本,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解答。

让学生们先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解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

拓展任务

巩固新知

任务一:

   根据老师提供电子相册的内容,制作合适的封面。

任务二:

   为每张幻灯片添加合适的艺术字标题。

 

 

学生自主探究操作

 

有能力的同学完成拓展任务,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作品展示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和比评,比较作品的差异和最终效果。

欣赏,评价

直观感受背景和艺术字设置差异所产生的效果。

知识总结

   带领学生总结空白版式、格式背景、插入艺术字及艺术字格式设置。

回顾总结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3

要想了解会计职业的未来首先就要看一下会计职业的现状。国内会计行业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全国大约有1200万人;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全国目前大约有8万名注册会计师以及为数不少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第三种是“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或“CFO”,全国大约有3万人。现在的就业状况是初级会计人才供大于求,而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抢手货。美国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2005年美国最好找工作的专业当属会计专业,未获得注册会计师(CPA)资格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年薪在3.5万至4.5万美元之间,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能达到5万美元。工作几年后,他们如果跳槽到大公司当一名普通职员,或到小公司担任管理者,那么年薪将升高至5万至7.5万美元。当然,前提是他们要获得CPA认证。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目前会计职业需要的是中高级人才。从我国的从业人数来看,绝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在从事一线工作,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披露。依目前IT行业的发展速度会计也完全可以实现“自动化”,现在称

“会计电算化”,仍然需要有专门的会计在计算机上输入相关的分录,随着会计软件的发展完全可以实现只要将原始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便会自动做出分录——生成凭证——出具报表——提供财务分析数据,并同时提供相关的文字说明及视频、语音资料。而原始数据的录入工作很大程度上可能不再完全依赖专业的会计人员,每个岗位的一线职工也可以从事这项工作。举例来说:假设销售人员把产品销售出去后将销售的数量、单价等相关内容输入会计软件当中,系统就会自动根据这些数据来完成凭证——报表——财务分析数据这一系列工作,管理人员打开系统就会看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其他的数据也是一样,采购员录入采购数据,车间生产人员录入生产数据,仓库保管员录入入库、出库的数据等等,整个流程都可能由其他行业的人员来完成。那么现在1200万左右(以后还会增加)从事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将何去何从?

就像原来的一线操作工人需要学习自动化知识一样,现在的会计人员也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未来的会计职业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极有可能会被计算机取代,会计人员将从大量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创造、掌握更先进的知识使会计能更好地为经济服务。从现有的会计职业来看主要有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CT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法务会计师、财务高管、资产评估师、注册金融分析师(CFA),除了这些之外还有ERP人才。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仍然需要有专业的会计人员从事一定的数据录入及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实现会计的完全“自动化”,所以需要大量的ERP人才(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人才是ERP人才中的一部分)来从事这项工作,以早日实现会计的完全“自动化”。在无忧工作网上,笔者发现用友软件、神州数码、SAP、宇泰软件等从事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的企业对ERP实施顾问都有很大需求。据ER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估计,目前国内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不过千人,这相对于我国需要信息化的几十万家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用友公司培训总监杨宝刚对此深有体会。他说,用友每年有3万家U8(ERP产品)新用户,如果其中1万家用户需要用友来做实施,一个用户平均需要2个星期,而每个实施顾问一年的工作日只有50个星期。那么目前用友公司100多名实施顾问远远不够。按正常情况,用友需要400多名ERP实施顾问。推而广之,全国有2600万家企业,假设需要实施ERP的企业有800万家,那么至少需要ERP实施顾问32 000人。作为会计人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从知识层面上讲,必须有财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经验上看,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了解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从技能上看,还要求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看注册会计师(CPA),我国目前大约需要35万名注册会计师,现在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不足8万人,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在未来10年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人才更为抢手,拿到注册会计师资格后年薪可达5万至10万元以上。所以作为会计人员应尽可能精通专业知识,考取注册会计师(CPA)证书,以在未来的会计领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除了注册会计师(CPA)还有注册税务师(CTA)。目前,全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税务师的已达到62 000多人,其中执业注册税务师超过了2万人。全国已有税务师事务所2 600多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我国开办此类考试历史虽短,但发展很快。它已成为继注册会计师以后又一个炙手可热的执业资格。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后,政府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转变职能,相当一部分工作可能要由中介机构来做。因此,税务中介机构会面临很好的机遇,注册税务师这个职业也将火起来。注册税务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别人做税收筹划,也就是帮助企业节省开支,这项工作在国外非常普遍。在欧洲,税务咨询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近一个百分点,注册税务师是一个受欢迎的职业;在美国,税收咨询业年产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在日本,注册税务师的数量达7万多人。会计职业的另外一个前景就是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CIA是目前国际审计界惟一公认的职业资格。中国已有400多人通过CIA考试并获资格和证书。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高水平的专业内部审计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个行业可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优良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诱人的工资待遇。除以上的职业外,会计人员还可以选择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主任胡玉明认为,会计只有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系统的主要部分,会计行业的未来才能更好地发展。在21世纪,会计行业的资格证书是否有生命力,关键在于它能否解决从“如何做会计”到“如何用会计”的问题。事实上,在计算机程序的辅助下,“如何做会计”的人才早已过剩,而“如何用会计”的人才——即那些能立足国际视野,从会计信息看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知道如何改进的人才极为短缺。所以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的课程掌握经理人的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市场意识,要能够解决企业现实的审计、财务、会计、税务等问题。安然的分崩离析和安达信的迅速倒闭,令商务调查和法务会计的重要性空前突出。受此影响,市场对法务会计师(Forensic Accounting)的需求迅速增加,薪酬行情也逐渐看涨。据悉,在美国,初入行的法务会计师月薪在3万美金左右,资深的法务会计师月薪可达11万美金。

我国的法务会计刚刚开展,还处在萌芽阶段。法务会计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同时涉及会计、审计、法律、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法务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就像一个三层的大蛋糕:最大的底层是坚实的会计专业背景;中层部分是包括审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欺诈调查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小的上层部分是对法律环境的基本了解;蛋糕最上面的糖果则代表较强的沟通技巧,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法务会计师可在两个领域大有作为:会计商务调查和诉讼支持。在商务调查领域,法务会计师就像一名侦探,不仅要调查挪用款项、冒名员工等低层次欺诈现象,还要致力于发现、检验财务报告中的欺诈行为。在诉讼支持领域,法务会计师则需要在对财务活动进行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所以法务会计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财务高管目前也是稀缺性人才,许多企业不惜出天价年薪从海外聘请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曾有浙江企业愿出百万元年薪招聘财务总监,并不惜重金委托猎头代为物色,但最终因未有合适人选而放弃。所以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长为优秀的财务高管人才。

与财务联系比较紧密的还有资产评估师。中国资产评估行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而建立起来的,随着中国资产评估事业的发展,评估师力量不断加强。截至1998年底,执业的注册评估师已有1 4000多人,从业人员近6万人,授予资格的评估机构已达3 800多家,评估行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中介服务行业的重要成员之一。而要成为资产评估师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除掌握扎实的财务知识以外还需掌握机器设备、资产组成方面的知识,要精通法律。由于资产评估师在我国起步也比较晚,需要逐步完善但也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对注册金融分析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要想获得CFA的证书也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伦理和职业标准;财务会计;数量技术;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分析;权益证券分析;组织和管理。除了一部分财务知识之外,会计人员需要掌握金融和组织管理的知识。

总的来说,未来的会计职业要求会计人员不能再局限于进行会计核算领域,一定要掌握全面的经济和管理、计算机、法律及金融知识,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4

20世纪初,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就开始发展,但是由于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而时至今日,我国已经进入中国2.0时代,在新时期背景下,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审计数据分析的目标以及方法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正如我们所知,注册会计师行业属于高端服务型行业和智力密集型行业,因此,其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和企业管理升级上应当担当“智库”的重要角色,同时还应发挥其对其他行业的保障、促进的积极作用。在这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也应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现有业务。

纵观已有研究,关于云南省注册会计师发展方向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已有研究成果大部分侧重于政策导读,很少系统完整地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拟采用SWOT分析方法,着重讨论在新时期下云南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优劣势以及具有的机遇与挑战。综合分析了云南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结合于2013年12月17日召开的以“集思广益共话行业提供发展思路。

二、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战略SWOT分析

(一)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优势分析

1.低成本优势

目前,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咨询等服务的收费相对还是很低廉。在国内事务所还难以与国际“四大”事务所全面抗衡之际,低成本仍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四大”竞争主要的优势所在。一定程度上,低廉的收费可以为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得到一部分客户。

2.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

云南省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边缘地带,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是大西部的战略门户之一。其地理位置东邻贵州、广西,北接四川,西北紧依西藏,西接缅甸,南连老挝、越南,并与柬埔寨、泰国、印度等国遥相呼应,形成了向内地可延伸至中国经济腹地,向外可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特殊环境,从古至今,云南省都是中华民族和周边国家及地区友好往来和开展经济贸易的要道。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呈现快速推进的势头,对内实施西部大开发并针对云南省提出的”桥头堡”战略,为云南省带来了近百年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此发展机遇下,应为积极准备走向东盟做好充分准备。

3.人才储备优势

据2013年报告分析显示,截至2012年,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共有151家,通过CPA考试获取资格的人数为1 983人,占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总和的75%,拥有其他执业资质的人数为1 252人。在执业注册注会师中,有博士2名,硕士63名,本科880名,所占比例分别为0.1%、3%和41.96%。 由此看,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执业队伍,这为行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省先后在两所高校建立“CPA奖学金”制,4年期间内共出资40多万人民币,对超过80名学生进行了奖励,显著的体现了政策导向的巨大作用。当前,云南省各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有会计专业。云南注协在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和云南大学还建立了CPA奖学金制度,政策导向效果明显,同时,省财政厅从2010年起对考取注册会计师的每人奖励1万元,鼓励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的行列,为云南省注会行业储备优秀的人才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二)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劣势分析

1.执业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

目前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虽然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但在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和事务所的整体规模上来看与时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一定差距。云南省事务所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且总体规模不大的情况。根据2013年3月由云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行业收入实现了稳定、持续增长,首次达到十亿元,全年业务收入总计111 707.32万元,增长率为3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11 182.12万元,其他业务收入525.2万元。所以,从整体上来看,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上都属于中小规模,甚至年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事务所没有一家(其中规模最大、收入第一的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云南分所2012年总收入为95 767 468.54元),并且大部分事务所集中在以市区为中心的滇中经济带上,短期内没有任何一家本土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事务所基本业务以传统审计和会计业务为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类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在当前国际上,许多会计师事务所正努力转变自身发展策略,由单一的审计业务和会计业务扩展到结合财务咨询和管理、IT咨询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云南省的管理咨询业务虽有所发展,但业务类型狭窄(主要是记账、税务等),收入规模小。由以上分析可见,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在今后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将面临艰难抉择。

2.执业质量堪忧

中注协从2004年开始实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确定5年为一个检查周期,对全国所有事务所执业质量开展系统检查。从2008年起至今,云南省共抽调执业质量兼职检查员155人次,检查事务所127家、注册会计师1 594人,共抽取检查报告817份,共惩戒事务所25家,其中,公开谴责2家,通报批评17家,训诫6家,惩戒注册会计师65人,其中,公开谴责4人,通报批评20人,训诫41人。可见,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弱、执业水平普遍偏低,从业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单独承担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问题,大部分事务所都不具备条件,更不具备做好境外业务的经历和能力。当竞争压力增大时,会计师事务所经常会出现弄虚作假情况,普遍存在同行间互相压价、不重视质量的现象。

3.人才压力大

云南省注册会计师员工队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各个方面,不管是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都与先进事务所有很大差距。此外,最具有地域化的特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注册会计师人才缺口巨大,全省只有1人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测试,离达到建制规模还差很多。对周边国家的投资方向、贸易政策、法律框架、税收制度等具体情况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没有涉及应用性研究,缺少指导研究平台。小语种方向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则更加缺乏,特别是语言方面几乎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注册会计师人数情况表显示,目前该省注册会计师人数与其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不相适应的。从人数组成比例上看,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的中青年占71.6%;从地域来看,仅昆明市就占了绝大部分,为80.7%。从事务所人员结构上看,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境地,应努力提高执业人员水平,合理化行业结构。

(三)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机遇分析

1.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随着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正式召开,在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随即全文。在其中,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将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决定》的提出,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和高端服务行业,发展好注册会计师行业,对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服务业发展有着直接贡献。中注协指出,“注册会计师行业应不断完善和发展过去已有的业务,着力拓展新业务领域,努力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审计业务为主变为审计和咨询并重,以此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注协提出的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在为注会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的同时,也可以为注会行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且这也是增强内生动力的有力抓手,是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行业影响力、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云政办发[2010]45号文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等经济鉴证类中介行业。”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在经济方式转变的背景下,把握机遇,除了开展预决算审计,规范会计核算,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外,同时还应拓展专业咨询等服务活动等,使得在服务经济发展转型的同时,更好地发展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

2.“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将面临更多的机遇

近年来,云南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大集团、大企业战略以及“央企入滇”计划,产业西移、金融支持等举措,整合资源,重组资产,调整并对产业结构优化,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对外投资超过百亿美元,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为“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10年,云南省加大企业“走出去”力度,新批境外投资企业49家,实际投资4.74亿美元,同比增长75.57%;协议投资81.9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列全国第10位,跃居西部、沿边省区第1位,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鉴于此,云南省的一些优秀的事务所可以通过与当地事务所合作或设立海外办事处等形式提供全球性服务。此外,事务所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执业能力、管理经验及有关人员培训、职业道德训练方面的先进举措等,可增强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竞争能力,提高执业质量。同时,将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信心,可使外资进一步增加,并使我国企业进而向海外进行国际扩张,为会计和法律等服务领域创造更多的机遇。

(四)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背景在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重要表现如下:(1)云南省目前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人口基数的特别大,消费群体所产生的数据量是十分巨大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被审计单位逐步建立了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这些现状对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更大的挑战,需要在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审计方法以达到审计目标。(2)被审计单位所提供资料的质量不能保证。首先由于部分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不规范,导致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其次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存在诸多的漏洞,难以保证数据的质量。这样低质量的数据,将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严重的加大了审计难度,并提高了审计风险。因此,在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资料和数据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注会行业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审计环境的影响;对审计对象的影响;对审计证据的影响;对审计人员的影响等方方面面。然而,目前的云南省事务所人员具备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远远不够应对时代潮流的转变,这无疑给注册会计师未来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2.计风险因素日趋复杂化

一方面,随着会计行业的信息化,会计处理技术方法和会计环境也随之改变,会计系统产生了新的安全威胁。与手工会计相对比,在网络化环境下,会计安全的威胁因素具有手段更加先进、隐蔽性更强、舞弊发生时间具有前期性、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以及后果愈加严重等特点。会计信息化的挑战对审计提出了新的任务。另一方面,在会计师市场国际化的同时,审计风险同时也呈现出国内风险与国际风险并存的繁杂局面,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执业过程中,必须对各种因素全面考虑,不但要遵从国际惯例,而且还要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在国家、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

此外,执业环境严峻,也是审计风险日益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行业内部无序竞争严重,行业外部执业环境严峻。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混乱,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泛滥,无序竞争非常严重。行业内部互相压价,以远远低于省级物价管理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承揽业务,为达到争取客户的目的,对委托人和被审单位相关人员运用经济手段。由于事务所之间的无序竞争,引发了许多其他问题,很多事务所存在收费低、回扣高的现象,一些企业对审计费用的承受能力相对有限,企业出卖审计需求,事务所花钱买审计需求的恶劣现象泛滥成灾。事务所较为重要的费用主要包括市场开拓和维持费用、人力资源成本等内容。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5

    财政部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和实务公告基本涵盖了审计工作的重要领域,是规范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权威性标准,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的尺度。尽管国家以法律、法规等形式给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了较好防范风险的制度保证,但是从目前证券市场多数审计失败事件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注册会计师都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些准则,没有认真履行应有的审计程序,审计风险意识淡薄,审计工作具有很大随意性。下面分别加以评述。

    1.《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要求:(1)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多层次的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并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可根据需要委派未直接参与审计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复核。多层次复核制度的规定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尽管当前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都制定有这一制度,但真正严格照章办事的不多,制度往往成了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摆设,或者成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的工具。有时为了赶时间,抢任务,即使有三级相关责任人的签字,也是敷衍了事。例如,在“银广夏”公司审计中,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只进行了两级复核;(2)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必备的专业胜任能力,对于重要的审计领域和重要的审计问题,必须委派经验丰富,有较长审计经验和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人员担任。但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普遍按照会计报表科目分配审计任务,一些重要的会计科目如银行存款、固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甚至一些重要的分公司、子公司审计也分配给无足够审计经验的助理人员或新入门的大学生,有时为了节省审计成本,甚至交由实习的大学生。负责具体审计项目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和现场项目负责人,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疏于复核工作底稿,也就难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银广夏”时,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

    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划》规定,编制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总体审计计划就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重点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的关注、审计小组的组成及人员分工、对专家工作的利用等内容。现代经济生活日趋复杂,注册会计师特别是从事上市公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面对的上市公司不仅业务复杂,而且涉及的行业也很多,审计目的也各不一致。当前,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常年老客户,出于对他们的信赖,往往不编制完整的审计计划。当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发生重大的交易事项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新客户,如果缺乏事前周密的计划安排和对重大事项的关注,其后果可能更是严重。“银广夏”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来,一直都是中天勤为它提供审计服务。可能出于对老客户的信任,当该公司1999年变更主营业务后,盈利和收入都增长得离谱,中天勤却未引起关注。如果中天勤事先将一些引起关注的事项通过编制总体审计计划的形式落实下来,然后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告知每一个审计人员,可能就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漏洞。

    3.《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规定,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充分必要条件,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必须考虑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等因素,对于重要审计项目,不应将审计成本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在索取审计证据时,除了应取得足够多的证据外,还应该判断证据的真假。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审计证据,即使有时无法函证,也必须进行详细的替代性测试程序或采取间接函证方式,以排除伪证。可是,现在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出于对客户的信赖,或为减少麻烦,却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也未要求被函证公司将回函直接寄送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不能进行正常函证或回函率低的情况,也未认真实施应有的替代性测试程序。有时,对于非常重要的函证事项,在出具审计报告后,如果仍未取得相关回函,也就不了了之。例如,在“银广夏”公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将该公司所有的函证交由公司人员发出和回收,这样就难以避免回函不被涂改或被伪造。

    4.《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分析性复核》规定,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都可以运用。通过分析性复核,将会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会计信息和相关非会计信息之间以及将被审计单位与所在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进行比较,比单纯依靠抽查凭证、核对账簿报表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将公司一些重要的财力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每股净利润、应收账款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若指标数值异常,企业又无合理的解释,那么在审计中我们就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如果通过一般审计程序后还难以消除疑虑,从谨慎性原则出发,注册会计师完全有理由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例如在“银广夏”审计中,该公司2000年实现盈利4.17亿元,较1999年增长226%,每股收益由1999年的0.51元在股本扩大一倍的基础上,攀升至2000年的0.83元,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有违基本规律。

    5.《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利用专家的工作》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专家协助工作,注册会计师在利用专家工作时,应当考虑相关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其导致错报的风险。注册会计师由于受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对于许多重要的审计领域,如房地产项目的完工程度、矿山储量、农(林、水)产品存货数量和质量的确定、生物(制药)及IT等高科技产业、一些复杂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化学反应等,必须借助专家的工作,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尽管目前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就注册会计师利用专家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由于受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等诸多原因影响,利用专家工作还远远不够,由此导致的审计失败也屡见不鲜。例如在“银广夏”事件中,对于“银广夏”公司鼓吹的萃取技术,如果没有专家的协助,一般的注册会计师不可能获取满意的审计结果。

    6.《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规定: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前,应当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与业务流程、所处经济环境、所在行业等情况,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应当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以识别和理解对会计报表、审计过程或审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交易事项。同时,准则还规定在注册会计师连续接受委托时,应当及时更新和重新评价以前获知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在很多案件中,注册会计师之所以未能发现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会计是经济活动的反映,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和生产经营实务,仅局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就可能发现不了问题。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包括利率、财政、税收、出口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国家对行业的鼓励和限制发展措施,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合格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宏观经济知识背景,重视从电台、报纸、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技术权威、国家相关部门定期的国民经济景气指标等方面收集同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客户有关的背景资料,特别是要重视收集同被审计客户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相同或相近,规模、技术水平相当的同行业其他公司经营和财务指标,从宏观上把握被审计客户的整体情况。此外,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购买和股权变更情况较多,伴随每一次重大产权交易,上市公司都会不同程度地变更主营业务,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要不断更新和补充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以“银广夏”公司为例,根据相关背景资料,该公司上市之初,以生产软磁盘为主业,后通过兼并收购等一系列资本运作,由单一产业公司发展为拥有2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业实业公司,从牙膏、水泥、海洋物产、白酒、牛黄、活性炭、文化产业、房地产到葡萄酒和麻黄草,但盈利水平始终貌不惊人。“银广夏”公司“咸鱼翻身”的奇迹,是该公司1999年从国外进口一套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对于“银广夏”公司生产经营的上述重大变化,作为主审会计师有必要从各种渠道详细了解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相关背景知识及从事同类产业相关企业的情况。如果主审注册会计师做到这一点,“银广夏”公司也不至于胆大妄为地造假到如此地步。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6

一、我国的审计风险准则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新闻会,宣布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境内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执行,这标志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步入了实施阶段。其中涉及审计风险的准则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一般原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和《审计证据》。

二、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分析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引入,必然会在降低审计风险、发现并揭露管理层财务舞弊、提高审计效率、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思想和审计理念,无疑给习惯了制度基础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一)缺乏大量能够满足要求的人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执业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和经验要求很高,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涉及较广泛的经济、金融、价格、估值、法律等专业知识;而审计单位的经营性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必须使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知识对其进行测定和验证,以大量的数学模型和分析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分析、评估。这种高素质人才的相对缺乏,已经成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广泛有效开展的瓶颈。

从审计人员招聘的角度看,多数事务所在员工招聘、使用方面过于强调其会计、审计背景,这种“窄口径”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员工知识背景雷同,无法满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知识的多元化要求。

(二)短期审计成本提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初衷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风险的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减少以后实质性测试的范围,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但是在推行初期,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审计成本增加。

首先,在对企业经营环境、法律环境、战略管理、内部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收集过程中,数据必须充足,风险分析和评估才能成为可能。由于目前我国的信息系统建设仍然比较落后,银行、企业、税务、工商等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并没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大了信息的采集成本。同时,企业的经营战略、竞争战略、新产品开发等信息属于商业机密,信息采集困难。

其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分析性复核为主,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需要审计人员大量的职业判断。为了解决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事务所需要大量借助外部专家的工作,并通过不断加强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培训以及相关行业专长的构建培育自身的专家团队。这也导致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短期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三、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应采取的措施

(一)开发审计人力资源,重构知识框架

为了贯彻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我国注册会计师需要重新构建专业知识框架。专业知识是指构成注册会计师知识主体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组织和机构、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其中会计、审计、财务、税务及相关知识,为其职业生涯提供核心的技术基础;组织和企业知识能够提供有关客户运营及其环境的知识,并为职业技能的运用提供背景;信息技术改变了注册会计师发挥作用的方式。将我国注册会计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与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相比较,尚欠缺的是组织和企业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 组织和企业知识涵盖了下列学科领域:经济学、商业环境、公司治理、商业道德、金融市场、定量方法、组织行为、管理和战略决策、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与全球化等。所以应在注册会计师的资格前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和在职学位教育中加入相关学科的学习与考核,并通过案例教学使注册会计师能够根据战略目标对上述内容进行整合。同时应开发一系列教育培训教材,为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教材支撑。

审计技术的计算机化,是适应财务会计信息电子化、提高审计质量的现实要求。尤其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以大量的数学模型和分析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分析和评估,应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可以适当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使用信息系统、应用信息技术控制的技能,还应当能够与团队一起在评价、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注册会计师协会要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积极支持事务所应用和推广先进的审计软件。同时,组织依托社会力量进行技术咨询,为大型事务所应用和推广相关计算机审计技术提供服务。注册会计师协会还要大力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进一步实现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并进一步做好为事务所提供法规信息、市场信息、人才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的工作。

就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应从招聘入手,改变事务所从业人员的结构。人员招聘要更多强调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将招聘范围扩大到所有的财经类专业和部分理工科专业,要引入一些法律、工程技术、计算机等非会计、审计专业的人才,并对项目审计小组进行科学配备。人才的多样化能够较好地实现专业分工,根据不同的行业设置专业化的审计队伍,便于对行业环境、行业的特殊政策进行全面的研究,多角度、全方位地识别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并根据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从而大大提高审计资源的配置效率。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7

字典

关 键 词:风景园林、注册风景园林师、执业注册、勘察设计

Key words: Landscape, registered landscape architects, registered practitioners, survey and design

1.我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1.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强化建筑师的法律责任,保障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并逐步实现与发达国家工程设计管理体制接轨, 1994年09月21日,国家建设部/人事部了《关于建立注册建筑师制度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建设〔1994〕第598号)。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在建设领域内实行勘察设计行业执业注册制度。

1.2

为了加强对注册建筑师的管理,1995年9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国务院令第184号);1996年7月1日,建设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建设部令第52号),对于注册建筑师的考试、注册、执业和继续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具体工作做出了科学系统的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使中国的勘察设计行业执业注册制度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寻。

1.3

1997年9月,建设部、人事部下发了《建设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设办〔1999〕222号),决定在我国实行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并成立了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1999年4月7日人事部、建设部下发了《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印发《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及《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认定办法》的通知》(人发〔1999〕39号)。

1.4

2001年1月4日,人事部、建设部了《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及〈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人发[2001]5号)。其中《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我国国情并参照国外注册执业制度的通行作法,对我国逐步推行勘察设计行业执业注册制度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安排,成为我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面实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注册制度。《规划》中将我国勘察设计行业执业注册资格分为三大类,即:注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景观设计师。并于其他问题中说明注册景观设计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城市及小区景观设计和广场设计。注册景观设计师执业制度目前尚处于论证阶段,待条件成熟时,参照注册建筑师的模式和管理办法成立全国注册景观设计师管理委员会,指导开展执业注册工作。

到目前为至按照《规划》及现行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体系(图-1),已经完成了对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注册设备工程师的执业注册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2.我国现阶段勘察设计市场管理体制

2.1

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3号);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单位的资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等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法律规范。《条例》规定国家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国家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注册执业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只能受聘于一个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未受聘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不得从事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活动。《条例》从法律角度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阶段我国勘察设计市场以有资质的勘察设计企业为服务和竞争主体,企业资质与从业人员资格双重管理的市场管理体制。

2.2

2001年7月25日建设部颁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93号); 2007年6月26日建设部颁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对从事勘察设计的企业资质分类和分级、资质申请和审批、监督与管理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颁布了新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对21个行业的相应工程设计类型、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及规模划分等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标准》中明确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是指:风景资源的评价、保护和风景区的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园林绿地、景园景点、城市景观环境;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工程、风景园林道路工程、园林种植设计;与上述风景园林工程配套的景观照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乙两个级别,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如下表(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园林专业是该专项设计资质的主导专业;园林专业含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景观设计专业、环艺专业,且尚未实施注册管理。《标准》中对注册人员的专业在未启动注册时专业设置做了对照表(表2)。从中可以看出园林专业的注册专业名称为风景园林,这与《规划》中的“注册景观设计师”存在矛盾,这也是产生专业名称之争的主要根源之一。就专业名称问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已于2005年11月在给建设部有关领导《关于加强风景园林行业与学科管理的建议》一文中表明了坚定的立场。2008年10月12日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章程》,把“推进风景园林师执业注册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写进了学会的章程,可见学会对推进风景园林师执业注册制度的高度重视。

3.建立与中国勘察设计市场相适应的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相关意义

3.1

建立与中国勘察设计市场相适应的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风景园林设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保证专业技术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事业蓬勃发展。但是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风险责任小、利润空间大,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景观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从业者有如过江之鲫;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或有规范、标准而不执行),于是风水先生也堂而皇之的做起了所谓的“景观设计”;更有甚者将天、地、人、神列为了设计的基本原则,所谓的“景观设计师”俨然扮起了能统御天、地、人、神的上帝的角色;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建立和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可以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现在风景园林设计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提高专业技术成果的质量,为建设方提更供科学的专业的技术服务,从而提高专业美誉度,增加社会对风景园林学科及专业的了解和认同。

3.2

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法治的原则。随着设计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建设方在要求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的同时,对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各专业的负责人、设计人的从业资格和工作业绩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勘察设计行业管理从现有的企业资质管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个人执业资格管理为主的轨道上,规范市场秩序。

3.3

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的大量需要,促使众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由于各高校的办学历史和能力、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不尽相同;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风景园林核心课程体系,各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导致专业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差异悬殊,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良莠不齐。实施注册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首先是考试,各高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否通过国家执业资格注册考试是检验其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和试金石。这样既能促使各高校的专业教学大纲向国家的职业资格注册考试的考纲靠拢,又能保持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促进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到纲举目张。

3.4

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不仅能使国内风景园林设计市场健康发展,而且能为相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执业资格制度是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依法进行管理的通行做法。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行业要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目前,我们的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专业分别与美国、英国开展了试点互认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为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5

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是实现风景园林学科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执业注册制度是集专业教育评估、国家注册资格考试、执业注册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风景园林学科设计理论和实践的中心环节,注册风景园林师做为这一中心环节的“核心人物”其作用至关重要。古人曾讲过“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源泉”。正是基于正本清源,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考虑,经过学会内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使得风景园林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设为国家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的设立为实施专业教育评估和职业资格认证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实施风景园林行业的执业注册制度推上了日程。因为只有建立实施执业注册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培养人才和社会使用人才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和事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4建立与我国设计市场相适应的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途径和相关执业注册制度

4.1

建立与我国勘察设计市场相适应的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途径笔者个人认为有两种:其一是根据《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中对勘察设计执业注册资格的分类直接组建全国注册景观设计师管理委员会,指导开展执业注册工作。但是由于“景观设计”一词所涵盖的内容太过宽泛,导致与其对应的专业过多,不利于专业注册的开展;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导致所谓的“景观设计市场”鱼龙混杂饱受诟病。虽然如此,景观设计师一词仍是当下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词汇,鉴于目前的社会情况,笔者认为非用注册景观设计师这一称谓也未尝不可,但是要加上一个定语那就是“环境”。然而环境一词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从广义讲,以任何一个物体为中心,其周围的物体都称之为其环境;百度百科关于环境一词的定义一为: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所以我们还要先给环境下个定义:环境者,环人之境也(代氏定义)。根据这一定义,风景园林设计师所从事的工作即为室外环境景观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是室内(装饰)设计师所从事的室内环境景观设计。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居住环境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景观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环境景观设计师虽然承担着创造和改善人民居住、人群生活、乃至人类生存环境的任务,但是由于环境景观建设工程与土木、建筑工程相比较而言并非直接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且环境景观建设的投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比重很小,所以一直以来相关专业并不为国家和社会所重视,相关执业注册制度的建设也相对落后,其中也包括室内(装饰)设计师。《规划》第六条其它问题中分别将注册室内(装饰)设计师和注册景观设计师作为专题论证的对象。为了不使注册名称过多,保持《规划》的严肃性,也可以实施统一的注册景观设计师称谓并分为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个专业,同时划清相关的注册执业范围,修订相关的设计资质标准,为其执业注册做好铺垫和准备。

其二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全国注册风景园林师管理委员会,将注册风景园林师纳入《规划》中的注册工程师体系,直接在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专业划分总体框架下的17个专业以外增设风景园林为注册专业。因为现在已实行的相关注册专业均是参照注册建筑师的模式和管理办法进行的,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模式。这样做看似低调,却将注册景园林师纳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的管理体系,为快速、顺利的事实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提供了根本保证,同时也能确保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权威性。

4.2

注册风景园林师是勘察设计体系的执业注册资格,但是目前风景园林学科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可能全部从事设计行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施工与监督管理暨工程体系同样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同样需要与之相应的执业注册资格,即注册园林工程建造师。目前我国建造师的专业划分有14个专业,其中只有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与园林工程有部分内容相关。一方面:由于专业跨度较大,考取相关资格有一定难度,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又未必熟悉园林工程;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数量的建造师才能取得相应的资质;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系则要求每一项园林工程都要由具备注册建造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其需求量也相当大。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急需在注册建造师体系中增加园林工程专业,以理顺风景园林学科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执业资格认证的关系;理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标准与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系的关系。

5结语

风景园林设立为国家一级学科是学科发展的里程碑,它把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建立将是风景园林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它将开创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事业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8

1980年12月23日,财政部《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会计师职业开始复苏。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1992-1993年出现的以“老三案”为代表的案件暴露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中审计准则缺位等问题。财政部与1995年12月25日颁布了第一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并与199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1996~1998 年出现的“新三案”为代表的案件揭示了事务所挂靠政府的弊端和审计准则出现的问题。1997~1999我国会计师行业全面脱钩改制。在此期间,我国从1999年到2003年先后制定和修改了18个“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并于2004年5月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法》。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历程中,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国际审计准则的发展趋势,我国大力推行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2006年初,建立起了一套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又与国际准则相接轨的审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包括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其中包含22项新制定的审计准则以及26项修订完善审计准则,体现了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特点。

2006年修订的审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该项准则实施五年来,在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强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31日,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 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会议上批准了最后3项明晰化项目准则,对国际审计准则做出重大修订。同时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要求日益提高。为适应国际趋同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中注协对审计准则进行修订。该次修订涉及38个审计准则,并在2010年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会议上,经审议原则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的38项审计准则。该审计准则于2012年1月1日施行。

二、修订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上言,修订后的审计准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进一步实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全面趋同。其主要表现在修订后的审计准则更加注重风险识别与风险应对,更加能够体现审计准则中的风险导向理念,以及风险导向思想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其要求注册会计师合理运用职业判断,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识别、评估和应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于此同时,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强了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管理层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沟通的责任。

以审计准则第1101号为例,对审计准则第1101号等16项审计准则进行修订并改写。 对于第1101号审计准则,首先表现为名称上的变化。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和一般原则》改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准则名称的变化折射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2008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了新修订的七项国际审计准则(IAS s),其中包括IAS 200。原国际审计准则“IAS 200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改名为“IAS 200独立审计师的总体目标,以及按照国际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无疑我国审计准则的命名与国际审计准则是相互照应的。

第1101号审计准则的变化还体现在结构上。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包括6章,而之前的审计准则分为8章。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将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范围、职业怀疑态度、合理保证、审计风险、重要性等部分章节按照其性质特点,归类划总为具有整合性特点的章节,使得修订后的审计准则的结构更加清晰条理。同时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增加“定义”部分使审计准则更加容易阅读,增加了审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执行性。

与原第1101号审计准则相比,新的审计准则修订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增加了对注册会计师遵循审计准则的条款,取消了注册会计师、管理层和治理层责任条款。

修订后的审计准对审计目的进行修改,将财务报表合法性的基础由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变更为更为广泛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同时,该准则先提到审计目的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随之提出注册会计师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表审计意见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修订后的审计准则逻辑更加清晰,说明了审计目标与实现手段的本位关系,更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目标。

关于注册会计师应遵循审计准则的条款,修订前的第1101号审计准则并没有单独列式,而只是有一些笼统性的条款做出规定。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不仅在原则性条款上做出了规定,还在第五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对其单独列示,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对审计准则的遵循更加严格。

新旧第1101号审计准则对比可以发现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取消了注册会计师、管理层、治理层责任的条款。但这并非意味着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完全不提管理层以及治理层责任。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不对管理层或治理层设定责任,也不超越法律法规对管理层或治理层责任作出的规定。并且将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认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作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构成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修订后的审计准则更加辩证地规定了管理层或治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之间的本源关系,使得对审计实质的理解更加清晰。

三、修订的审计准则所产生的影响

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体系更加完善,思路更加清晰,对审计工作的指导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和企业会计工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体系对会计师事务所产生的影响

1、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使得审计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修订后的审计准则,通过改变准则结构以及对审计的各方面进行更加科学的阐释,有效地提高了准则的可理解性和执行的一致性,使得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的时候,更加能够合理、条理地安排审计工作。

2、修订后的审计准则有效地提高注册会计师识别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修订后的审计准则进一步加强了审计实务中的风险导向理念的。修订后的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并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时,不仅需要考虑企业的内部控制,而且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同时,审计准则在修订后扩大了审计证据的内涵。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到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都为审计证据。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更加科学的审计模式,相对于之前其他的审计模式,更能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错报,降低审计风险。虽然风险导向模式可能会增加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成本。但无疑,该审计准则从科学的源头上完善了审计原理,从而在实务中提高注册会计师识别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3、修订后的审计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风险导向模式要求执业人员随时观察被审计单位自身的变化动态,同时要求执业人员识别行业变化动态从而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在分析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时候,执业人员需要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战略管理情况和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识别出信息的真伪。这些都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执业经验,并且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一定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对行业情况的了解。可见,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对执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

(二)修订后的审计准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中的会计工作是以会计准则为前提的,而非审计准则。但是企业会计工作的执

质量会受到审计准则的影响。审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注册会计师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能够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减少企业运行过程中发生错报的可能性。

四、关于修订后审计准则的思考

(一)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如何应对修改后的审计准则

修改后的审计准则不仅提高了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准则理解与执行的一致性,而且为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提供了依据,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修改后的审计准则。然而,新修订的审计准则使得审计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使得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对新审计准则的执行只停留在表面层面。这种表面层面的执行不利于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高,十分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

为了使得执业人员具有能够在审计准则的要求下,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能力以及较好的分析能力。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提高执业人员素质。主要表现在注重对员工的后续教育,以及增加对员工的在职培训。

(二)我国会计服务市场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如何解决

虽然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的会计服务市场,我国仍具有严重不足。我国的会计服务市场上,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广泛存在。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的缺陷和审计准则的执行只能停留在表面层次等问题。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想要做大做强,其不仅仅要依靠审计准则的完善和会计事务所自身的完善,还取决于我国市场经济下,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海外对我国事务所的需求状况。这些制约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瓶颈,并非审计准则的完善所能解决的。

改善我国的会计服务市场的道路,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增加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建设,增强其内部控制以及提高执业人员的素质,同时要持续完善执业准则的建设,以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提高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服务。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我过的经济建设水平,使得我国更多的企业可以做大做强,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所承接业务对象的质量,并且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企业选择我国的会计服务,从而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真正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彭洁流.审计准则变迁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2:046

[2]滕琳.新审计准则带来的思考[J].新理财,2011,1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9

风险导向审计以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指导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和整个审计流程,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2003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修订了与审计风险相关的准则,提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其中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对此,我国也加大了审计国际化力度,在新审计准则中规定按这种准则和模型来开展审计工作,被称为风险导向审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将对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二、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技术提高。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90%以上的业务是审计和会计业务,没有经济方面、法律方面等多元化的背景,不利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实践。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仅具备丰富的执业经验,还要有广博的行业知识、法律知识等,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尚缺乏这种综合性的人才。同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广泛采用了分析性测试程序,而分析性测试程序是以数理统计的广泛运用为前提的,而在我国,目前相当多的注册会计师并不具备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无法熟练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对各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二)风向导向审计所需的信息严重不足。

目前国内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对行业风险及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明显储存不足,信息系统的建设达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导致风险评估不正确,这都会严重影响审计结果。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必须要掌握宏观环境、监管环境、行业状况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等方面信息,判断企业的诚信,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以满足注册会计师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评估、业绩衡量和持续改进的需要。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很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数据积累还严重不足。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与效益问题。

在实务中,执行风险评估程序主要依赖于外部审计证据,而搜集外部证据又没有专门的、固定的途径,使得搜集外部证据的成本较大,如何降低审计成本使审计效益大于审计成本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不仅需要培训注册会计师,使他们熟悉业务流程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并且还需要更多审计经验的合伙人及注册会计师的参与,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初期,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必然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增加。另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增加了审计的质量要求,肯定也会增加审计的工作量。会计师事务所总是要讲求成本与效益的,成本能得到补偿是实施好新的审计模式的前提。但在会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往往不可能与收费的增加同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推行。

三、提升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对策

(一)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重新构建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 加强注册会计师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中,增加数理统计方面的要求,强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执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怀疑态度,对管理当局提供资料真实性要有怀疑态度。我国应借鉴国际惯例,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精神,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怀疑态度,对相互矛盾或者可靠性存在疑问的文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由简单的“审计程序执行到位”转变为“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的综合审计理念,增加发现和揭示重大错弊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同时,还必须通过后续教育和工作培训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 增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改进和更新审计技术和方法,减少审计误差。

第一、由传统手工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随着会计操作的电算化、网络化,这就需要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等辅助手段进行审计,以便获得充分、有力的审计证据。第二、强化制度基础审计。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下持续有效运行的。审计机关应强化制度基础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予以充分重视。第三、进一步探求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和方法。风险导向审计主要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不仅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同时更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因素,主观的和客观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建立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机制。

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建立各种资料库,收集各行业资料,将获得的企业信息及时在网上公布,以满足会计师有效判断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会计师事务所自身也应该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及时更新客户所在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为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四)解决会计师事务所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冲突。

为了能在基本上不提高收费的条件下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西方各国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在实质性测试的方法、程序和抽取的样本量方面谋求工作时间的减少,以缩小审计成本,使审计成本和经济效益能达到适当的平衡。其最明显的举措便是,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中,行分析性测试只是作为常规程序的辅助手段,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则至少是与交易测试和报表余额详细测试并重或是更为主要的手段。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10

近年来,会计舞弊问题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安然事件使美国公众谈“股”色变,银广厦案件使许多国民黯然神伤。不断发生的财务丑闻严重地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社会公众开始质疑资本市场、质疑注册会计师。为了提高审计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中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48项审计准则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一)国际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及现状

国际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两个阶段。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萌芽时期,50年代至90年代为发展应用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基于审计风险观念的控制模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成熟,使得研究开发新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成为可能,在国际性大会计事务所的牵头组织下,经过审计实务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不懈努力,新的审计方法被不断开发出来,其中,1997年毕马威研究小组提出的BMP审计模式率先揭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内容,其他国际事务所也先后开发了各自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这些审计模式虽然在结构框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原理相同[1]。监管者和学术界也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予以了肯定,认为其可以提高审计的功效。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不断地证实了这种审计模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一新的审计方法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二)国内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起步较晚,与国际相比有着很大差距。2002年之前,审计理论和实务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解停留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下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之后才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逐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2003年,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推动下,谢荣教授负责的“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与方法”开启了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系统研究。2004年2月,陈毓圭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拉开了国内理论界全面关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序幕。此后至今,国内审计界的专家学者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务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探讨和研究,2006年2月,财政部了新审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全面贯穿于新审计准则之中,标志着我国已正式步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时代。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和技术优势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主要区别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的主要区别及特征如下:

(二)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相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战略风险分析技术。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分析技术和波特分析技术,对客户的战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对行业利润的合理预期。

2.经营风险分析技术。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价值链分析技术、波士顿分析技术和SWOT分析技术,对客户的经营业绩做出合理的预期。

3.业绩评价技术。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和标杆管理分析技术,对客户的经营业绩进行总体评估。

4.剩余风险检查技术。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将传统查账技术和现代审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客户会计报表中的剩余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可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2]。

由此可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主要采用了战略分析和系统分析工具,这就大大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三、目前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面对的挑战

现阶段在我国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引入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条件

能否正常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收到预期效果,常取决于被审计对象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内控是否有效等等。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才刚刚引进,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审计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在某种程度上仍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中国许多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由于受被审计单位管理、内控制度水平的影响,风险导向审计短期内难以全面推行。

(二)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动力投入更多的成本开展风险导向审计

一方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之前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人员成本会比较高,而且会计师事务所要进行大量的初始投入,如客户信息库的建设、审计软件的投入、员工的培训等,所以将会导致审计总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审计关系的失衡及审计责任的缺位,市场上仍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执业环境下,绝大部分事务所没有动力投入巨大的成本开展风险导向审计[3]。

(三)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不足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从以会计、审计知识为重心向以管理知识、行业知识为重心转移。由于审计的重心转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但长期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过于集中在会计审计方面,无法满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知识的多元化要求。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出发点,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有限,如果忽视或错误判断任何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风险就会大大增加[4]。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约束制度

应先从立法上应完善对注册会计师在各种情况下审计责任和违约责任的规定,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加强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力度,选派“独立性”较强的监管人员,以削弱监管部门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

(二)根据增值服务合理提高审计收费

依照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会增加事务所的审计成本,在目前国内各事务所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直接提高审计收费又不可行。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可以是,在审计过程中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调整审计程序,让客户感到他们获得了审计以外的很多增值服务,如提供内控建议、管理建议书等,这样可以在不削弱本所竞争力的情况下合理的提高审计收入。

(三)提升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传统的审计方法采用的是标准化的审计程序,即使注册会计师不懂管理知识、行业知识也可以进行审计。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后,由于审计重心前移,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技能的培训可以弥补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工作不到位的缺陷。根据国外的审计经验,分析程序对于差错防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审计人员在这方面技能的培训。此外,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还可以在保证审计效果的情况下提高审计效率,降低事务所的审计成本[5]。

(四)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信息平台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人员必须掌握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监管环境、法律环境、行业状况、经营风险、财务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以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只有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才能满足审计人员了解企业战略、评估经营风险、进行业绩衡量等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建立部级的信息库,并督促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本地区的信息库,从而整合为一个能够获取充分信息的平台,便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能充分获取相应资料,降低审计风险,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还缺乏全方位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践基础。我们应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和国际实务经验,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风险评估为中心的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窦中华.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及其发展.财会研究.2008(8).

[2]董丽英.试析新审计风险模型及其运用.财会月刊.2007(5).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11

财政部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和实务公告基本涵盖了审计工作的重要领域,是规范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权威性标准,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的尺度。尽管国家以、法规等形式给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了较好防范风险的制度保证,但是从目前证券市场多数审计失败事件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注册会计师都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些准则,没有认真履行应有的审计程序,审计风险意识淡薄,审计工作具有很大随意性。下面分别加以评述。

1.《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要求:(1)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多层次的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并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可根据需要委派未直接参与审计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复核。多层次复核制度的规定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尽管当前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都制定有这一制度,但真正严格照章办事的不多,制度往往成了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摆设,或者成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的工具。有时为了赶时间,抢任务,即使有三级相关责任人的签字,也是敷衍了事。例如,在“银广夏”公司审计中,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只进行了两级复核;(2)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必备的专业胜任能力,对于重要的审计领域和重要的审计,必须委派经验丰富,有较长审计经验和具有一定能力的人员担任。但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普遍按照会计报表科目分配审计任务,一些重要的会计科目如银行存款、固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甚至一些重要的分公司、子公司审计也分配给无足够审计经验的助理人员或新入门的大学生,有时为了节省审计成本,甚至交由实习的大学生。负责具体审计项目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和现场项目负责人,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疏于复核工作底稿,也就难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银广夏”时,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

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划》规定,编制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总体审计计划就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重点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的关注、审计小组的组成及人员分工、对专家工作的利用等。生活日趋复杂,注册会计师特别是从事上市公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面对的上市公司不仅业务复杂,而且涉及的行业也很多,审计目的也各不一致。当前,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常年老客户,出于对他们的信赖,往往不编制完整的审计计划。当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发生重大的交易事项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新客户,如果缺乏事前周密的计划安排和对重大事项的关注,其后果可能更是严重。“银广夏”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来,一直都是中天勤为它提供审计服务。可能出于对老客户的信任,当该公司1999年变更主营业务后,盈利和收入都增长得离谱,中天勤却未引起关注。如果中天勤事先将一些引起关注的事项通过编制总体审计计划的形式落实下来,然后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告知每一个审计人员,可能就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漏洞。

3.《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规定,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充分必要条件,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必须考虑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等因素,对于重要审计项目,不应将审计成本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在索取审计证据时,除了应取得足够多的证据外,还应该判断证据的真假。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审计证据,即使有时无法函证,也必须进行详细的替代性测试程序或采取间接函证方式,以排除伪证。可是,现在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出于对客户的信赖,或为减少麻烦,却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也未要求被函证公司将回函直接寄送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不能进行正常函证或回函率低的情况,也未认真实施应有的替代性测试程序。有时,对于非常重要的函证事项,在出具审计报告后,如果仍未取得相关回函,也就不了了之。例如,在“银广夏”公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将该公司所有的函证交由公司人员发出和回收,这样就难以避免回函不被涂改或被伪造。

4.《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分析性复核》规定,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都可以运用。通过分析性复核,将会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会计信息和相关非会计信息之间以及将被审计单位与所在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进行比较,比单纯依靠抽查凭证、核对账簿报表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将公司一些重要的财力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每股净利润、应收账款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若指标数值异常,又无合理的解释,那么在审计中我们就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如果通过一般审计程序后还难以消除疑虑,从谨慎性原则出发,注册会计师完全有理由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例如在“银广夏”审计中,该公司2000年实现盈利4.17亿元,较1999年增长226%,每股收益由1999年的0.51元在股本扩大一倍的基础上,攀升至2000年的0.83元,超乎寻常的速度,有违基本。

5.《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利用专家的工作》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专家协助工作,注册会计师在利用专家工作时,应当考虑相关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其导致错报的风险。注册会计师由于受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对于许多重要的审计领域,如房地产项目的完工程度、矿山储量、农(林、水)产品存货数量和质量的确定、生物(制药)及IT等高产业、一些复杂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化学反应等,必须借助专家的工作,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尽管目前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就注册会计师利用专家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由于受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等诸多原因,利用专家工作还远远不够,由此导致的审计失败也屡见不鲜。例如在“银广夏”事件中,对于“银广夏”公司鼓吹的萃取技术,如果没有专家的协助,一般的注册会计师不可能获取满意的审计结果。

6.《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规定:注册师在接受委托前,应当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与业务流程、所处环境、所在行业等情况,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应当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以识别和理解对会计报表、审计过程或审计报告有重大的交易事项。同时,准则还规定在注册会计师连续接受委托时,应当及时更新和重新评价以前获知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在很多案件中,注册会计师之所以未能发现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会计是经济活动的反映,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和生产经营实务,仅局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就可能发现不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包括利率、财政、税收、出口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的,而国家对行业的鼓励和限制发展措施,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作为一个意义上的合格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宏观经济知识背景,重视从电台、报纸、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技术权威、国家相关部门定期的国民经济景气指标等方面收集同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客户有关的背景资料,特别是要重视收集同被审计客户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相同或相近,规模、技术水平相当的同行业其他公司经营和财务指标,从宏观上把握被审计客户的整体情况。此外,我国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购买和股权变更情况较多,伴随每一次重大产权交易,上市公司都会不同程度地变更主营业务,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要不断更新和补充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以“银广夏”公司为例,根据相关背景资料,该公司上市之初,以生产软磁盘为主业,后通过兼并收购等一系列资本运作,由单一产业公司发展为拥有2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业实业公司,从牙膏、水泥、海洋物产、白酒、牛黄、活性炭、文化产业、房地产到葡萄酒和麻黄草,但盈利水平始终貌不惊人。“银广夏”公司“咸鱼翻身”的奇迹,是该公司1999年从国外进口一套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对于“银广夏”公司生产经营的上述重大变化,作为主审会计师有必要从各种渠道详细了解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相关背景知识及从事同类产业相关企业的情况。如果主审注册会计师做到这一点,“银广夏”公司也不至于胆大妄为地造假到如此地步。

二、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时要注意的问题

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有重要意义。在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项目经理人员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要时刻树立风险意识,以警觉心理从事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健全一套严密、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并将这套制度推行到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和每一项业务,促使注册会计师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执业,加强工作底稿的内部审核工作,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12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一直以来,审计风险来自于被审计单位某些固有风险因素。例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受到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因此,仅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实施抽样审计就很难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抽取样本量的大小也很难说服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制度基础审计存在的缺陷,国际审计组织开发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种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审计质量又能提高审计效率的新思路。首先,它要求注册会计师评价客户的控制环境,并鉴别会计报表重要组成项目;其次考虑到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审计目标;最后根据审计目标确定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它克服了制度基础审计的明显不足即审计资源在低风险和高风险审计领域的分配不当,防止造成低风险审计项目的审计过量和高风险审计项目的审计不足。

二、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是为了适应当前审计环境的诸多变化及注册会计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所做出的调整,然而风险导向审计在实际应用中同时也面临着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

(一)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能适应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和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在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薄弱,注册会计师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审计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操作时会遇到重重阻力。虽然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但其中许多内容还是非常原则性的,相当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层次,内部控制尚缺乏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由于企业不能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风险导向审计的正常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风险导向审计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

理论上风险导向审计能够降低审计成本,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的分析确定固有风险;关注被审计单位已设置的内控制度,识别影响财务报表的控制风险;通过对风险的更好评估,认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水平,确定注册会计师收集何种证据及其数量,并把审计力量在审计业务之间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但实践中风险导向审计并没有有效地降低审计成本,新的审计模式扩大了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工作量,审计成本不可避免地有所增加,然而现实市场竞争激烈,该部分成本无法转化为审计收费的同步增加。

(三)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主动控制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不但要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市场状况,还要对其所处行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状况等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因此注册会计师仅熟悉审计、财务、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要掌握战略管理、营销分析、业绩评价、金融分析、信息系统技术等一切与公司运作相关的管理学知识,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了职业判断的水平,进而影响审计效果。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态度显得尤为重要。注册会计师只有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坚持以职业怀疑态度并实施审计工作,才有可能发现可能发生的重大错报,而且职业怀疑意识和能力越强,发现重大错报风险的概率也就越大。

此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实质性测试主要以分析性程序作为获取审计证据的手段,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运用分析性测试程序,寻求数据间的内在关系来构建模型,这也必然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在我国,目前还有相当多的注册会计师不具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能力,这势必影响到风险导向审计在更广范围内应用。

(四)与风险导向审计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法律风险的增加,如果法律风险越高,对注册会计师的约束越强;反之,注册会计师会低估审计风险,导致必要审计程序缺失,不能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审计目标,从而产生审计失败。目前,判定注册会计师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有《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等。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有些规定并不统一,使实际司法判决不一;有些法律用语还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标准,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细则;审计职业界和司法界对一些重大问题还存在分歧。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在2007年6月11日了《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但对于其中诸如“不实报告的认定”、“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合理保证”、“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等还是未有一个清晰的说明。这些都将导致我国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风险仍然较小,有悖于架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初衷。

三、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高低直接相关。因此,应进一步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其设计、运行、评价、改进等环节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使决策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各司其职、有效制衡,严格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及企业财务的监督,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内部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强化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督,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

(二)提高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素质

第一,中注协以及各地方注协对执业注册会计师进行定期职业培训时,应把对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经营战略、经营环境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作为培训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审计人员大多是财会相关专业背景,应在培训中开设管理咨询、营销、金融等课程,注重在风险评估与分析性复核中分析方法的运用,提高注册会计师运用现代分析方法的能力,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在招聘人员时,可以考虑聘用法律、金融、管理、计算机等非会计、审计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进入相关的审计项目组,以便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其他专业知识时直接提供支持,使审计人员尽快达到风险导向审计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

第二,由于审计是一种依靠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的职业,在很多情况下,都要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他们的职业判断是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并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通过后续教育和工作培训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增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和超然独立性执行审计业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三)加强信息技术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应用

要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加快信息库的建设,在平时就要注意收集客户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搜集行业资料、参加行业组织的交流活动、查阅客户永久性档案等方式,充分了解客户所处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状况、生产经营的季节性与周期性、行业的关键指标与统计数据等,以此作为与审计客户具有可比性的行业数据。考虑到即使在同一行业的公司之间差异仍然很大,注册会计师还应具体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等,从而确定所审报表中项目数据的合理性。对于经营活动特别复杂的客户,可考虑利用外部管理专家的工作,行业指标可关注一些金融界网站上的行业板块部分。此外,还应进一步强化支持风险导向审计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推动社会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在政府、银行、注册会计师协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之间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四)完善相关法规体系的建设,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意识

结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客观实际,以及目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当前主要工作就是修订相关法律,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首先,有关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应以《注册会计师法》的规范为主,其他法律法规的规范为辅,主要以修改《注册会计师法》来对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加以明确。对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要加大赔偿额度与处罚力度,并对赔偿之外的处罚程度给予更加明确的规定。其次,就是要在《注册会计师法》中对注册会计师的各种违法情节按其对会计报表影响程度的高低予以明确划分,即哪些构成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构成重大违法行为,哪些构成犯罪,对于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应按其程度追究民事、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最后,考虑到对注册会计师出具业务报告这种专业行为有无过错以及对业务报告本身是否存在虚假的判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法院由于缺乏专业水平而对案件认定偏差的情况。笔者建议应成立专门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构,负责对注册会计师执业中是否存在过错和出具的业务报告是否虚假或者符合准则要求做出专业鉴定,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应该作为司法机关追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参考依据。这样做才能使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不得不考虑因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的法律后果,从而在客观上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泽霞,邓川.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辨析.财经论丛,2006,(3).

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篇13

一、1993年至2002年审计意见类型的统计分析

在1993-2002年度间,全国共有1006家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占历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总数的13.75%;其中1993—2002年度历年分别有4、6、37、48、99、149、187、178、153和145家公司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分别占当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总数的2.2%,2.1%、11.5%、9.1%、13.3%、17.5%、19.7%、16.4%、13.1%和12.1%.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比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的重大变化。从1995年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1995年的非标准审计报告比例是前两年的5倍之多,增势迅猛;虽然1996年略有下降,但此后一直上升,直至1999年的非标准审计报告比例达到历年之最19.7%;自2000年度后有开始平稳下降的趋势。而实际上,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背景在此三个阶段的重大变革。

二、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变化的制度背景分析

1994年以前我国非标准审计意见很少,到1995年才有大幅度上升。而这种大幅成倍增长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与1995年12月25日颁布了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1———7号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及《独立审计实务公告1号———验资》,要求从1996年1月1日起执行。至此,我国才从真正意义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当年的年度审计报告是于次年的4月30日前完成的。因此,上市公司1995年的审计报告实际上是在1996年4月底前出具的。由于有了一个具体的、权威的执业规范指南,注册会计师1996年出具的A股上市公司1995年度的审计报告中就出现了较多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也反映了“老三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意识。

1997年以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顺势增多,行业制度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1997年———1998年的“新三案”的发生,使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注册会计师作假的处罚力度,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虽有寻租的机会,但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执业的谨慎使更多的会计问题暴露;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1997年———1999年的事务所脱钩改制工作的展开。财政部和证监会在1997年发出通知,首先要求执行证券期货业务的事务所必须在1998年12月31日之前,在人员、财务、业务和名称四个方面按规定与挂靠单位脱钩,全国事务所必须在1999年12月31日前,在人员、财务、业务和名称四个方面按规定与挂靠单位脱钩。这种脱钩一方面明确了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所必须直面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减轻了来自权力政府机关等各方面的压力,事务所能在相对较好的环境下,“独立、公正、客观”地执业,上市公司中一些原本就隐藏的问题或新发现的问题被暴露出来,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也就增多了。1999年度的非标准审计报告比例达到历年之最19.7%,这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全面脱钩改制的完成在同一年,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而应是制度变迁的直接效果。

自2000年以来非标准意见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且自2001和2002年没有一家公司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很重要的原因包括一是自2000以来我国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出台使各公司的会计信息本身在不断的完善;二是中国证监会出台的有关政策对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和终止上市规定中因审计意见类型的不同对上市公司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2001年底中国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一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该编报规则规定:如上市公司拒绝就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的事项作出调整,或者调整后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仍然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进而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后,立即对其股票实行停牌处理,并要求上市公司限期纠正。上市公司一般不会轻易接受因为这类事项而被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也不会轻易出具这类保留意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标意见的出具。三是在2000—2001年间,因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从事金融机构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准入门槛,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了一场旨在保牌、保资格的声势浩大的重组、兼并、合并等规模化发展,尤其是在已知旧所将解体、新设合并的新所将成立的时期出具的审计报告,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难免失去应有的职业谨慎,因为一旦旧所不复存在,就失去了原本可以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主体,旧所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也就可能动摇在持续经营状况下的谨慎,致使审计报告质量逊色,导致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减少。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