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电力体制机制实用13篇

电力体制机制
电力体制机制篇1

一 、电力工业体制的政策转变

(一)政企实现了分开,公司制改组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1998年的4月,电力部被撤销,并且政府的相关职能移交非常的快速、顺利。国家电网公司建立资本纽带的相关方案也已经取得了国家的批准,并且资金是由国家相关电网公司进行统一持有和管理的,那个时候,层层出资性质的企业实体制度基本上也已经建立。公司的实体化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并且电网的建设公司也逐渐实现了本部化。国家的相关电网公司作为国家国务院授权的投资方面的主体,以及投资经营方面的主体,也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并且开始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了。

(二)“两改一同阶”关于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依照“县是实体”“政企分开”的原则,以及“两改一同价”的相关要求,逐步地推进农村的电力体制进行实际性的改革,逐步把县级的相关电力企业进行改组,改组成为由省电力的公司独资或者是其控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把乡镇的管电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实现对农村低压的电网统一进行管理。然后上划到由省电网公司直接管理的系统中,并且可以在产权关系没有变化前提下由省电网公司来进行代管,或逐渐改组为省电网公司进行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工作在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实现了全面的开展。

(三)电力市场的相关供需矛盾初步得到了缓解

1998年的1—10月,国家的电网公司系统其售电量已经完成了8093亿kWh,与去年的同期相比较已经增长了0.16%。大多数的电网电力中供需的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化解。电网的停备容量也逐渐的增多。全国的主要的电网最高的负荷量备有达到1.6亿kW,停备的机组容量已经达到了1500—2000万kW之间。

(四)电力经营企业的外部环境紧迫

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并且国有企业也出现了普遍困难的状态,电力的用户承受力相对也下降了,政府对电价的调控也由之前几年的对控制通货膨胀考虑转变为对用户的承受能力进行考虑。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大了电力进行调整的难度。

(五)电力的财务上的状况有待实现改善

1998年的前3个季度,国家的电网公司其财务的状况基本上实现了平稳的态势,但是依旧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进一步对经营的状况进行改善,提高相关财务方面的工作质量,是电网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 、对于当前电价问题的最基本的认识

(一)关于电价的问题

《电力法》还有《价格法》在先后出台之后,我们国家对于电力的管理也逐步的走上了正轨,但是距离规范化的管理还有一定的距离。《电力法》在开始实施之前,我国对于电价的管理是非常模糊的,一般情况下就是中央投资的电力项目就为中央管理,地方上投资的相关项目就属于地方上管理,地方上什么级别的政府都可以对当地的建设项目进行定价,这也使得我市的电价机制不明确,对于基层电价管理的意识薄弱,并未实施统一的电价管理原则。在《价格法》出台之后,我市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指示,明确了垄断的产品需要国家统一进行管理,对全市的电价统一进行管理。

(二)关于电价水平的问题

我市电价的水平几乎是每年都有小幅的调整,发生这种调整的原因中,有上游涨价推动的原因,还有本息推动的原因,还有在成本上控制不合理的相关原因。但是不管是怎样的原因,电费年年的上调,已经让很多用电量比较大的用户感觉到了用电带来的压力了。再换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市的电价格普遍意义上还有上升的趋势。这是目前的原料价格与燃料水平所决定的。

三、在搞好整顿的基础上确立新的电价机制

混乱的电价机制也阻碍了电价进行改革的进程,所以说一定要加大对电价秩序进行整改的力度。最重要的是做好电价的整顿工作,抓好电价整顿也是电价进行改革以及电价机制形成的基础条件。在对改革进行深化的基础上理顺电价管理之间的关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改革分为四步走的总体思路,至今我们已经走了第一步,在国家的层面上我国已经实现了政企分开了,并且国家电网公司的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的主体也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就位。且第二步的改革正在稳步的推进,在新形式和新要求下,怎样在电价管理方面对政企管理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对目前电价机制的改革提出两条建议:

一是改变电价管理方式。普通居民用电与特殊用户用电都采用统一定价的方式,但居民用电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定价环节,相关部门应当在理清成本的基础上,制定许可成本和许可收益办法,科学核定输、配电价。若需要对电价进行大幅度调整,可以采取社会听证的方式。

二是理顺管理职责分工。合理界定宏观管理、行业管理和专业监管的职责范围项目投资在一定时期内,仍纳入国家调控范围。其他包括发电量、市场准入等,均由专业监管机构按市场方式管理。

四、结语

要想把相关的电力工作做好,就要全方位地进行管理,其最基础的就是要提高电价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电价的理论学问是非常深的,并且工作的相关设计面也非常的广,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搞好电价管理的队伍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早就出大批的优秀的电价管理人才。

电力体制机制篇2

2 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上的分析

2.1 电力设备是机电一体化的产物

电力设备包括的方向是非常广的,只要涉及到电力设备的工具都是机电一体化的产物,其中最基础的产物就是发电机,电能的输送是离不开发电机的,发电机是电能的来源,除了发电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变压器,变压器与发电机是基础的电力设备,电力设备的使用是离不开这两样设备的。发电机产生电能,再通过变压器对电压进行改变,变成适合工作与生活的电压,变压器的承载能力必须要足够的强大,是整个输电线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发电机与变压器结合,在具体的电力设备上与电动机和无功补偿装置构成了机电设备,因此说,电力设备是机电一体化的产物,也是核心的设备,只有电力设备发展的更好,才能够使电力设备在具体使用上事半功倍。

2.2 机电一体化的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上占据主导地位

电力系统是一个科学化的系统,电力系统比较复杂的系统,在使用的时候难度是很大的,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机械与电能结合在一起,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检测技术融合在一起,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提高。

2.2.1 实现信息的自动化传输

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电力系统的核心要素是非常多的,例如发电厂、变电器,这些因素使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更加便捷,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更加安全,这样用电管理的水平也能够提高。机电一体化将电力系统的的控制因素考虑在里面,可以实时对机电设备进行电能控制,防止电能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生不易察觉的故障,如果利用控制系统,在进行电能传输的过程中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将控制系统变得智能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就可以得到提高。

2.2.2 对事故装置有自动反应的能力

事故装置就是指反事故自动装置,这种装置就是一种报警的设备。反事故自动装置可以在电力系统出现危急情况或者电气运行中出现故障问题时发出预警,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将事故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从而有效避免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反事故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主要作用于事故发生后;另一种可以防止事故发生。前者主要借助继电器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找到故障点,采取维修或者更换等方式清理故障,进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后者主要是借助运行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一旦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运行系统可以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防止电压出现震荡、崩溃等情况的发生。

2.2.3 供电系统自动化

供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分配电力,电能从发电厂输出后,电力系统工作人就应该实时监控每个区域供应的电能,实现供电系统的智能化。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还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供电情况,代替以人工值班方式监控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和供电系统供电情况,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 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电力系统的中心框架,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在电力系统中起到稳定系统运行和提高运行效率的作用。比如变压器、互感器和其他自动装置等都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为电力系统快速稳定运转提供源动力,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快速运行和工作;二是机电设备可以代替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可以自动调节电压输出功率,避免电路发生严重损耗和短路等现象。例如,在计算机系统中预先设置好变压器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等指标系数,引入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方式,达到控制高压供电情况的目的,在应用上是十分广泛的。

3.2 技术的应用

将机电设备引入电气系统中,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其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3.2.1 控制应用

为进一步促使电力系统经济效率最大化,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力系统相关负责人就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当前运行情况展开控制活动。

3.2.2 保护应用

电力体制机制篇3

(四十六)小水电代燃料符合时展的主流。能源与环境是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主题。电能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在家庭生活中电能替代其他能源,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贫困山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广大农村居民在生活用能上普遍使用电能,不再沿袭千百年来用烧柴烧牛马粪来做饭、烧水、取暖,让农牧民“一步跨千年”享受现代文明,完全是顺应时展主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开拓创新之举。我国开发农村水电,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扬。 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在中国杭州设立,是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第一个联合国法律框架下的组织,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符合世界发展主流的重要成果,也是适应时代要求、国际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体现。

(四十七)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及相关问题。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必须以低廉的电价供应代燃料用电,使重点代燃料区的居民户特别是贫困户能够承受;二是使小水电企业能够生存巩固发展。围绕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而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主要有:

1.国家要在投入和税收上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一是较大幅度地增加代燃料小水电及配套电网建设的国有资本金比重,以大量减少固定成本(即容量成本)中的财务费用;二是农村水电增值税率超过6%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代燃料电量争取不收增值税,所得税减半征收,以减轻税赋,为以低廉的电价供应代燃料用电提供足够空间。

2.要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强化管理、提高信息化化水平。努力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运营效率,以减少折旧、工资、管理等容量成本费用和水费、材料、检修等电量成本(即变动成本)费用。

3.要有可以依托的电网,以利电力电量平衡。通过调整负荷、电网补给以及必要时采用秸杆、沼气、薪炭林等“多能互补”措施,以保证可靠满足全年主要是枯水期间和高峰时段的代燃料用能。通过余电上网,促进小水电企业发展和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4.要以重点代燃料区居民户特别是贫困户能够承受的低廉电价,供应代燃料等生活用电;以盈利电价供应配套负荷用电;余电全额上网,执行合理上网电价,不足电网补给,执行发电价加少量过网费。以保障小水电企业取得合理利润,得到巩固发展,同时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益,保护和激发国家、集体、个人和各类经济主体举办经营农村水电的积极性。

5.要按照十六大精神,积极探索确立省、市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地位,实行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三权分离。企业行使完整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使用权的一部分量化给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代燃料户,参与权益分配;组建由政府领导、水行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代料燃户代表、小水电企业或供电单位负责人组成的代燃料用电协会,对代燃料工程建设、经营实行监督、协调、仲裁。有效实现政府+企业+代燃料户(股东)“三位一体”的开发运营体制和激励制衡机制,以保障实施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的载体和主体--小水电企业,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四十八)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的几种供电方式和体制形式。

1.代燃料电站孤立供电。一般指解决几户、十几户、几十户生活用能,且具有畜水条件的微型水电,自动化程度高,平时仃发蓄水,做饭、烧水、取暖、照明、加工时发电。每户所需发电装机容量较大,要求国家补助较多。解决两三千户一个项目区及以上的生活用能,若实行代燃料电站孤立供电方式和体制,一般则不可行。一是只有在较大范围(如县电网)综合考虑“户同时系数”、“县需用系数”、“调整负荷因数”,方可做到1户生活用能约需发电装机0.85千瓦。单靠代燃料电站孤立供电,每户所需发电装机较大,且不能利用农村水电企业已有网络,从而加大国家投入;二是一定时间内难以发展配套负荷,余电无法消化;三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成本高,不可能以重点代燃料区居民户特别是贫困户能够承受的低廉电价,供应代燃料等生活用电;四是缺电无处补给,供电可靠性差,不能保证可靠满足全年代燃料用能。

2.代燃料电站自发自供(包括“借网过路”),余电上网,不足电网补给。要有一个可以依托的电网,一般应是地方电网。只有是地方电网,才有利于在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按照政府的要求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具有的基础性、生态性、公益性的属性及特点,与代燃料电站签订并网或“借网过路”协议,实行余电全额上网,执行合理上网电价,不足电网补给,执行发电价加少量过网费。对代管、上划县来讲,正应通过贯彻落实中发[2003]3号文件和国发[2002]5号文件,取消代管、上划,把县电网划转回来。

3.代燃料电站只发不供,上网电价按平均含税成本加适当利润确定,代燃料供电和余电营销由供电企业负责。这个供电企业一般应是地方独立配电公司(即农村水电的发供一体企业或供电企业)。只有是这样,才有利于在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与政府签订责任书、与代燃料户签订供用电协议,承担代燃料供电的责任,确保完成保护退耕还林(草)和森林植被面积的任务,并对代燃料电站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供电、统一营销,获取应有的盈利。

4.地方独立配电公司统一负责代燃料电站建设、经营。对代燃料电站实行统一调度、管理、供电和营销,承担代燃料供电的责任,确保完成保护退耕还林(草)和森林植被面积的任务。实行统一核算,按股权分配收益;或实行分别核算,保持代燃料电站独立法人地位。

5.代燃料电站装机容量及相应的电站体制。要合理开发利用中小水能资源。代燃料电站项目按常规装机容量修建,大于项目所需生态装机容量的部分,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新建电站应实行股份制或一站两制,合理分配权益。项目属于原有电站改造、扩建,为项目所需的增容部分,作为生态装机容量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原有电站应实行股份制或一站两制,合理分配权益。

6.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业主。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项目业主可以是乡镇小水电企业,县级水电公司,省、市级水电公司,也可以是为项目而新设立的法人单位(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但是需要积极探索和明确的是:①通过政府出资人授权委托,确立省、市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的地位;②由出资人代表授权省、市级水电公司经营国家投入形成的小水电代燃料国有资产,并将其中的一部分使用权(30-50年不变)量化给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代燃料户参与权益分配;③省、市级水电公司和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代燃料户,以投入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县与户为使用权),对实施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按股权行使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依法有效行使资产监管与运营,按章合理分配产权权益,保障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形成良性滚动发展机制,促进小水电代燃抖生态保护工程持续快速健康实施。转贴于 (四十九)小水电代燃料电价要考虑年人均收入800余元及以下的贫困农民的承受能力。温家宝同志在十届人大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中国13亿人口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是3000万左右,人均收入625元。如果标准再增加200元,中国的贫困人口就是9000万。”这9000万贫困农民中应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我们中西部地区的重点代燃料区。按照水利部的综合调查统计分析,他们能够承受的代燃料电价应在0.18元/千瓦时以下或0.15元/千瓦时左右,丰、平水期还应低于0.10元/千瓦时。要按此要求进行电价测算与分析。

(五十)适应年人均收入800余元及以下的贫困农民要求的电价测算原则及相关参数取值。

1.电价测算原则。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依法计纳税金的原则,测算代燃料电价;并按照取得必要盈利的原则,测算盈利电价与综合销售电价。

2.相关参数取值。按代燃料电站实行自发自供(包括“借网过路”)、余电上网、不足电网补给,这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供电方式和发供一体的体制,考虑相关参数取值并据此测算电价。具体取值和要求如下:

①汲取民营机制,利用农网改造成果,努力降低造价,尽力做到单位千瓦平均投资不超过5000元。②按常规,发电设备年均利用小时应不低于3500小时,其中代燃料用电不超过1500小时。③中央财政投资和地方配套投资比例应不低于80%(区分不同情况,可以减免西部地区一些省区的地方配套投资,减免部分由中央补足);银行贷款比例应不超过20%,银行贷款利率6.21%,还贷期限20年,尽量做到用80%以下的折旧费即可逐年按期偿还本息,不再在成本中支付财务费用。④综合折旧率取为5%,按国家规定可将80%以下的折旧费用于还贷。⑤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管理费用按24元/千瓦计。⑥人员工资劳保福利,要在提高信息化水平,保持人员精干,保障人员收入,执行国家规定的劳保福利政策的基础上确定。取发、供电人员定额为0.005人/千瓦,年均工资为10000元/人,职工“四保” 基金按国家规定以工资总额的32%计(其中:失保2%,养保20%,伤保9%,育保1%),福利基金及教育附加按国家规定以工资总额的15%计。⑦水费(含水资源费)按一些地方的规定以每千瓦时发电量0.005元计;材料、检修费根据调查统计分析以固定资产原值的1.5%计。⑧增值税(含附加)综合税率6.48%;所得税率减半按16.5%计。⑨厂用电率0.5%,综合网损率12%。⑩取资产回报率为5%,用以测算盈利电价与综合销售电价。

(五十一)电价测算依据、方法、结果与分析。

1.电价测算依据。以国务院国发[2002]5号文件关于容量电价、电量电价的规定为测算主要依据。

2.成本、电价测算方法。采用区分容量成本和电量成本的量本利分析方法测算成本与电价。不论发供电与否均要支付的成本为容量成本,包括折旧、工资、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即贷款还本付息费用);发供电时才支付的成本为电量成本,包括水费、材料、检修费用,以及购入电力费用(未用于测算,仅用于分析)。

3. 成本、电价测算公式与数据、结果。按量本利分析方法和相关参数取值,其成本、电价测算的公式与测算出的数据、结果如下:

单位千瓦容量成本(折旧、工资、管理、财务费用)=(单位千瓦投资×折旧率)+(单位千瓦人员数×人均年工资劳保福利费)+单位千瓦管理费+扣除用于还贷的折旧费后的单位千瓦贷款还本付息费用=250+73.5+24+0=347.50(元)

每千瓦时容量成本=单位千瓦容量成本/[发电设备年均利用小时×(1-厂用电率)×(1-综合网损率)]=347.50/3066=0.113(元/千瓦时)

每千瓦时电量成本(水费、材料、检修费用)=0.005/[(1-厂用电率)×(1-综合网损率)]+ (5000×1.5%)/[发电设备年均利用小时×(1-厂用电率)×(1-综合网损率)]=0.005/0.876+75/3066=0.03(元/千瓦时)

每千瓦时发供电综合成本(即售电成本)=每千瓦时容量成本+每千瓦时电量成本=0.113+0.03=0.143(元/千瓦时)

每千瓦时盈利电价(含税)=(每千瓦时售电成本+每千瓦时售电利润)/(1-增值税综合税率)=[0.143+(5000×5%/3066)] /(1-增值税综合税率) =(0.143+0.082)/(1-6.48%)=0.24(元/千瓦时)

每千瓦时代燃料电价(含税)=保本电价(含税)=0.143/(1-6.48%)=0.15(元/千瓦时)

每千瓦时平均销售电价(含税)=盈利电价×[(发电设备年均利用小时-代燃料用电利用小时)/发电设备年均利用小时]+代燃料电价×(代燃料用电利用小时/发电设备年均利用小时)=0.24×[(3500-1500)/3500]+0.15×(1500/3500)=0.20(元/千瓦时)

4.按盈亏平衡点评价分析所测算电价。

当盈亏平衡时,保本点发电利用小时(即保本点单位千瓦发电量)=单位千瓦容量成本/ 【[平均销售电价×(1-增值税综合税率)-每千瓦时电量成本]×(1-厂用电率)×(1-综合网损率)】=347.50/【[0.20×(1-6.48%)-0.03]×0.876】=2150(小时)。

按发电设备年均利用3500小时计,超过保本点的发电利用小时为1350小时,其经营安全率=1350/3500=38.6%,符合一般经营安全率不低于35%的要求。

当盈亏平衡,容量成本已予摊销,丰、平水期不需外购电力时,保本点以外的发供电量可以用自供电边际成本测算代燃料电价,其电价(含税)=(每千瓦时电量成本+适当利润)/(1-增值税综合税率)=(0.03+0.02至0.06)/(1-6.48%)=0.053至0.096(元/千瓦时)。

根据前面测算的数据与结果,代燃料电价可以做到0.15元/千瓦时左右,丰、平水期可以做到0.10元/千瓦时以下,甚至可以低到0.053/千瓦时,从而能够适应年人均收入800余元及以下的贫困农民的要求。

为保障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的安全性和减少风险性,在确保以低廉电价供应重点代燃料区居民户特别是贫困户代燃料等生活用电的同时,应以盈利电价供应配套负荷用电,盈利电价应不低于测算出的盈利电价0.24元/千瓦时,亦可执行当前一般综合销售电价0.35元/千瓦时及以上价格;余电全额上网,上网电价应不低于测算出的平均销售电价0.20元/千瓦时;不足电网补给,下网电价执行发电价加少量过网费,按照反推,应不超过0.165元/千瓦时【=o.20-[0.03/(1-6.48%)]】。这也可考虑作为只发不供的代燃料电站的上网电价。

(五十二) 只要全面认真贯彻中发[2003]3号、国[2002]5号文件精神,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搞好运营,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除可取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外,可取得直接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益。

根据前面有关公式和相关参数取值,并考虑一部分电量的盈利电价会执行0.35元/千瓦时及以上价格,一部分电量代燃料电价在丰、平水期可能执行0.10元/千瓦时及以下甚至低到0.053元/千瓦时价格,以及实际运营中会出现上网、下网不合理的价差问题等,故仍以测算出的平均销售电价0.20元/千瓦时左右进行框算,得出:单位千瓦年可创税80元(其中增值税、所得税约各占一半),年可创利208元。

电力体制机制篇4

二、人才素质提升实施步骤

人才素质提升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就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原则开展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完成公司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优化

学习借鉴五大发电集团省级分公司机构设置的做法,根据母公司的职能定位,结合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特点和公司资本运营工作需要,对公司部室职能进行了优化,设立9个部室,分别是:总经理工作部、发展计划部、资本运营部、安全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党群部、监察审计部,员工在55人左右。

结合公司专业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公司在高管以下岗位设置上,突出管理职能,把岗位分为关键岗位(中层及高级业务经理)、一般岗位(业务经理)和辅助岗位。

(二)明确部门职能划分和岗位工作标准

公司各部门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关系到员工能力素质提升的标准和参照。结合专业化管理要求,公司组织各部门梳理确定职责范围和管理深度,列出各部门管理职责清单,同时,根据部门职责,研究确定各管理层级能力素质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使员工对照标准查找不足,明确素质提升方向,制订提升计划和措施。

公司从四个层次和四个维度制定岗位素质标准。四个层次包括高管、中层、高级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四个维度包括知识要求、能力素质、工作标准、学历职称经历。

(三)分析现有员工素质现状

通过从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经历五个方面,对公司现有员工素质现状分析,摸清现状,为下一步制定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奠定基础。公司高管以下员工现有35人。从年龄结构看,平均年龄41岁。35岁以下4人,占总数11%;35-40岁(含)12人,占总数34%;40-45岁(含)11人,占总数32%;45岁以上8人,占总数23%。总体来看,大多数员工处于年富力强阶段。从学历素质看,博士1人,硕士9人,本科22人,大专及以下学历3人,本科及以上人数占92%,表明员工文化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从专业结构看,电力相关专业13人(37%),经济管理相关专业10人,财务专业5人,其他专业7人,专业结构基本满足公司管理需要,目前还缺少金融管理、投资管理等专业人员。从职称素质看,具有高级职称16人,占总数46%;具有中级职称17人,占总数的49%;一半员工在职称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从工作经历看,有电力企业工作经历的20人(58%),其中9人有电力企业中层经历,没有电力企业工作经历的15人。

从分析结果来看,公司员工队伍学历素质相对较高,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但离公司专业化管理更高更深更细的工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专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作为电力板块专业化管理平台,必须有一批掌握电力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发电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的管理队伍,下一步,可通过员工后续学历教育、人才引进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二是职称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目前有一半员工没有取得高级职称,这离高标准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工作经历需进一步丰富。部分员工缺乏电力企业基层工作的经验,部分从企业竞聘到公司的员工综合管理能力需要提升,个别员工的敬业态度、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需要继续提高。

(四)制定人才素质提升计划

结合员工素质分析存在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对一制定提升计划。提升计划要经过部门主任和分管领导审阅,并将员工素质提升学习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指标。针对学历达不到本科,职称达不到高级职称的员工,在2―3年过渡期,通过学习和申报,提高学历和职称素质;到期仍然达不到本科和高级职称的员工将不能留在高级业务经理及以上岗位。针对业务能力达不到工作标准的员工,结合工作需求,制定个人业务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到发电企业学习、承担专项课题等方式锻炼提高业务技能;针对缺乏电力企业工作经验的员工,通过到企业学习锻炼的方式丰富员工工作经历;针对缺乏岗位相关管理知识的员工,公司将通过专题培训、座谈讨论、轮岗学习等方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三、人才素质提升保障措施

人才素质提升目标的实现,需要配套的管理机制予以支撑和保障。公司将通过五个方面的措施,确保人才素质提升顺利推进。

(一)以观念更新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组织员工开展素质提升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活动,使员工深入了解电力体制改革、集团发展转型以及电力板块专业化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更新观念,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意义,增强素质提升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参与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主动提升自身素质,在公司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以全面培养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公司通过建立立体化、全方位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层级人才能力标准,研究制定人才成长培养计划。对于公司高管,重点加强战略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提升。对于中层管理人员,重点加强研判能力、把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执行能力的培养提升。对于高级业务经理,重点加强业务技能、分析判断、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的培养提升。对于业务经理,重点加强专业知识、分析判断和执行能力的培养提升。

公司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丰富提升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助推人才素质提升。一是建立岗位准入制度。中层及高级业务经理岗位要具有本科学历和高级职称,业务经理岗位要具有本科和中级职称。对于学历和职称未达到要求的员工,给予2-3年过渡期,逾期达不到要求者,将不能继续在原岗位,公司予以岗位降级调整。对于逾期达不到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者,公司安排到辅助岗位工作,实行市场化薪酬。二是建立轮岗锻炼制度。中层管理人员原则上要有电力企业工作经历,对于没有电力生产企业工作经历的员工,公司可派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丰富岗位经历。同时,从电力企业中层中选调优秀人员到公司工作,锻炼提升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培养后备人才。公司还将通过与同行业先进企业交流学习方式,安排公司员工参加交流;通过选派员工参加专业协会组织的培训交流活动,掌握行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员工业务综合能力。三是建立“传帮带”工作制度。通过自由组合、公司推荐等途径,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对子,通过师带徒、干中学等形式,由管理经验丰富员工,结合具体工作,采取工作指导、面谈等方式,向帮扶对象分享工作经验、指导业务工作和解决问题方法,以干代培,用工作质量的提升促进员工素质提升。四是丰富培训形式。公司通过加强对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学习,提升对公司战略发展的认知;通过定期组织对最新的政策法规、行业信息的学习,增强员工对新政策的把握和贯彻力度;通过专题讲座、研修班、网络学校等方式,完善员工知识结构,提升员工素质能力;通过开展内部读书学习活动,分享个人学习成果,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以绩效考核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按照系统策划,整体设计,分步推进的设想,从基础抓起,制定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使员工明确工作要求和努力方向,更好地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以逐步加压的方式,将能力、业绩、贡献与岗位晋升联系起来,将考评结果与薪酬、培训、晋升相结合,加大奖惩力度,真正使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形成较为完善的压力和动力机制。

(四)以薪酬激励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功能,按照“对内公平、行业接轨、激励有效”的原则创新薪酬体系建设。薪酬体系建设以岗位重要性评价为基础,以业绩为导向,坚持薪随岗定、岗变薪变、一岗多薪的原则,使员工的工资收入既能反映岗位要求差别,又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直接挂钩,构建鼓励创新、创造、创效的分配制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岗位重要性评价工作。岗位重要性评价工作是薪酬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评价客观反映岗位工作难度、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合理确定岗位工资。二是合理确定岗级薪级差距。按照岗位重要性评价的结果,合理确定各岗位岗级,同时合理制定各岗级之间薪级重合度,即体现岗级差别,又为员工建立上升通道。三是强化薪酬激励功能。探索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奖金二次分配制度和总经理专项奖励制度,适当拉大关键岗位和一般岗位收入差距。同时,提高薪酬激励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薪酬激励功能。四是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将晋升、培训、荣誉等非经济激励纳入分配体系,创新奖励制度和荣誉激励机制,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提升荣誉称号的精神价值。

(五)以用人导向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在员工素质和工作业绩提升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是广大员工关心关切的问题,也是人才素质持续提升的动力。“选好一批人、竖起一面旗,选错一个人、挫伤一大批”。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用提拔那些政治坚定、品德优良、本事过硬、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重用那些忠诚敬业、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务实肯干的人。培养那些富有激情、干事创业、有发展潜力的人。把优秀年轻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使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二是坚持公平择优,注重实绩的原则。规范完善岗位竞争制度,逐步将岗位竞争作为岗位调整的主渠道,从制度上进行规范,通过竞争、择优录取,提高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做到公平公正、任人唯贤,选人用人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重实绩、看表现、听公论,能者上,平者下。

三是建立员工业绩评价机制。公司将开展员工业绩评价工作,结合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管理中关键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研究情况、建议内容、采纳结果、实施成效等情况建立台账,列明员工在这些工作中担任的角色、作用和成效,业绩记录作为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四是建立市场化人才选聘制度。对于个别专业性强的岗位,以及关键岗位急需人才,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拔,通过制定与市场接轨的考核和薪酬配套机制,发挥出市场化选聘人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人才素质提升。

五是推行辅助岗位社会化用工。辅助岗位是指替代率高,工作难度低,员工经过简单培训能够胜任的事务性管理岗位(后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等岗位)。该类岗位作为辅助岗位,工资水平参照社会化水平确定。在过渡期结束后,能力素质仍不达标的员工可进入辅助岗位。

[参考文献]

[1]余顺坤.《电力企业如何建立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社会科学及教育研究专集,150-153。

[2]王庆燕.杨东涛;中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生产力研究》;2010.10期。

电力体制机制篇5

在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系统在我国各个行业上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系统能够对火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控制,这样不仅仅能够减少火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促使火力发电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这项技术手段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动控制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点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一、火力发电机组控制一体化技术的实施特点和性能

在对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项技术手段自身具备非常多的优点,主要优点包括控制分散和信息集中化管理,这些优点不仅仅能够有效提升火电厂自动化管理水平,对于促使其在机组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加上这项技术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能够对整个发电过程中的电气设备进行监督和控制,借以实现电气系统的自动化,保证火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和管理水平都有一定提升。对于其自身特点来说,主要可以概括为7个方面,在这里笔者就针对这7个方面进行详细地论述。

第一,一般来说这项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监督控制的,也就是说这项技术手段在实施的过程能够保证其自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减少该项技术手段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通信功能限制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借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尽管在整个发电过程中采取的是一体化系统,但是由于整个过程中的一体化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因此可以对各个电气设备进行分层处理,有效提升系统自身可靠性。

第三,在整个发电机组不仅仅可以由操作人员直接操作,还能对操作人员提供授权服务操作,这两种操作方法都能够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升系统自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发电机组自动化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系统自身运行方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根据相应了解选取适当的操作方法,保证对系统的控制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

第四,在进行自动化系统和电厂之间的信息交换的过程中,通常采取网络通信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还经常会受到信息量的限制,对该项控制系统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点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减少其自身受到的影响,促使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加顺利地进行。

第五,在研究中还发现整个通信控制机的信息容量也比较大,并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第六,大多数监督软件都具备一定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管理能力,这两项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升信息软件的处理,减少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七,由于整个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自身结构还较为清晰,而且其自身组态和其他方面还比较灵活,因此对于检修和运行的便利性也有促进作用,对于减少大型火力发电机组控制运行系统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时钟同步控制

电气系统监控纳入DCS,因此,要求ECS、DCS2个系统的时标一致。在DCS系统中,MAXDNADCS系统中所包含的D1卡件具有一定应用能力,能够在标准条件下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并进行准确记录,而SOE信号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不需要运用D1卡件进行集中接入,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便捷性和高效性。通过研究分析可知,DC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不同方式下的对时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对不同时间源进行取用的基础上,能够以系统网络的上位工作站读取时间作为系统主时钟时间源,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基于DPU读取获得的GPS时间也可以作为系统主时钟时间源。在实际应用中,以上两种方式在同步时间和时间源的绝对精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相比较而言,以GPS时间作为系统主时钟时间源的方式下所获得数据的精准度更高。

以某电厂为例,若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时钟同步控制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后,应当选用一GPS时间作为系统主时钟时间源的方式进行对时,以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具体描述如下:MAXDNA系统中选用1对DPU作为TIMEMASTER(主时钟),这对DPU与其他DPU的区别在于,它内置了l块时钟解码卡,接收从GPS发出的IRIGB码时钟信号(主时钟),通过以太网专用快速传输协议进行DCS系统所有DPU的对时控制,可保证各DPUSOE记录的时间与GPS的时间误差小于等于1msoECS系统采用GPS装置串口对时及秒脉冲信号清零对时组合方式,对时信号分为两路。

(1)GPS串口对时信号:GPS对时报文通过ECS主站串口接收,通过以太网对时程序,定时(3分钟,时间可调)向系统上位站、通信管理机网络节点广播时间。各台通信管理机通过现场总线向本段内测控制单元广播时间,保证系统内所有单元时钟的秒级同步一致。

(2)GPS秒脉冲对时信号:在秒脉冲对时信号硬接线接入到秒脉冲对时通道时,应当掌握好测控单元的运行频率,促进单元时钟毫秒级的秒脉冲信号清零处理操作的顺利实现。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若测控单元秒脉冲在中断清零处理的过程中出现延时情况,其时间标记往往存在一定误差,并呈现出分散性特征。此种情况下,DCS系统与EC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其系统间对时偏差约在8ms左右,由此可知DCS与ECS系统一体化得以顺利实现,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三、经济比较分析结论

(1)按1台新建300MW机组控制系统应用计算,采用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机组自动化水平得到整体性提高,节约投资683.18万~742.82万元(其中:控制系统硬件资源减少约360万元、电缆减少380万元)。

(2)一体化控制系统研究项目费用的投入/产出比为1∶35~1∶37,技术应用的直接经济效益较高。

(3)按工程控制系统预算总投资3500万元计算,采用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可节省投资约20%。

(4)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综合技术性能水平高,按监控信息量直比是常规应用模式的约两倍。

(5)依据(3)、(4)数据计算,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能高于常规应用模式,性价比:1+(l-20%)×2=2.5倍。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在进行火力发电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因此在进行火力发电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涉及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选取适当的技术手段,这样对于减少火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在进行火力发电的过程中经常采取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一体化的技术手段,这种技术手段在运行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减少整个火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促使火力发电更加顺利地运行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进一步促使我国火力发电更加顺利地进行,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电力体制机制篇6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选用材料

水泥:要根据施工现场所属地区的气候环境与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水泥进场时必须有相应的出场证明、质量检测报告以及复试实验报告等相关文件,并对其品种、型号、等级、出场日期、包装等相关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为避免水化而导致裂缝的出现,通常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骨料:应根据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选择骨料,骨料也要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不同而进行骨料的喜欢选择,通常要求骨料中砂的含泥量应小于3%,碎石含泥量应小于1%。在骨料进场前同样要进行质量检测。

掺合料与外加剂:掺合料与外加剂应选择绿色环保产品,且无氨类、无毒害、无污染,并附有相关权威监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保障产品的质量与效果。此外,还应严格控制碱含量,其碱含量应小于3kg/m3。

1.2 优化配比

在保证选择质量条件的基础上,应以风电机组建设的质量要求为标准,以施工设计方案为依据,进行科学的设计,并进行反复的试验与调整,保障配比方案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

2 混凝土浇筑施工

2.1 浇筑前的施工检查

在浇筑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基础环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整度、预埋管位置等内容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为避免基础环上镀锌层别水泥泥浆污染,必须在施工前对基础环进行防护,通常使用两层塑料膜加一层编织布对基础环上部40cm高的范围内进行包裹防护。

2.2 混凝土的生产

混凝土生产应采用集中搅拌。在生产时,应严格按照配比方案进行配比,各原料使用量应使用电子称进行控制,保证施工量的精准,在集中搅拌时还应时刻注意砂石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一般的混凝土坍塌度应控制在14-16cm,所以在混凝土搅拌均匀出厂后应由专职人员进行混凝土坍塌度检测,符合质量标标准后才可进行浇筑施工。

2.3 控制施工顺序

浇筑应从基础的中心开始然后向四周扩展,采用斜边分层浇筑,每一坡度都应循序渐进,通常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为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衔接时间在初凝时间范围内,在进行浇筑施工时应有专门的质检人员对混凝土凝结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做到在初凝完成前的及时覆盖。在接近基础环底部进行浇筑时,应在自基础环底部20cm处开始浇筑,浇筑厚度应大于50cm。在对底部模板进行浇筑时,应该先将该部分混凝土进行密实振捣,然后再在模板外进行混凝土铺高施工,防止振捣时出现混凝图漏浆情况的出现,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必须暗盘专职人员对模板、基础环、预埋管线、钢筋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汇报,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后续施工与工程质量。

2.4 浇筑要点

对于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应派专人用桶进行清除,然后再用木抹子进行两遍提奖,数遍抹压,在混凝土终凝前在用铁抹子压实打磨,避免出现裂缝。当前混凝土主要采用泵送的方式,坍塌度较大,在进行振捣时交容易出现泌水现象,为避免泌水情况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5 混凝土振捣

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动板插至下层混凝土下50cm左右处,是上下混凝土有效融合,形成一体。振动棒插入时应与混凝土泥浆表面形成45°至50°夹角或垂直。等到混凝土不再出现气泡与无明显下沉,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后,才可进行下一个点的振捣施工。振捣点的选择应均匀分布,并按顺序依次进行振捣,避免发生遗漏,通常振捣点的间距为30-40cm。还应严格控制振捣强度与时间,严禁出现过度振捣的情况。此外,在进行振捣时还应避免振动棒接触模板、基础环、预埋管线、钢筋等部件,以免对这些部件造成伤害。

2.6 现场取样

在混凝土进场前,应随机对混凝土进行坍塌度检测,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在浇筑现场也应加强混凝土坍塌度的检测,严禁往往混凝土中加水。在施工现场还应该每100m3混凝土内取样并制作三组试块,其中两组标养试块,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

3 质量控制

(1)混泥土浇筑施工前,应组织工程各部门施工人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技术工艺,并进行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同时应加强对项目施工人员与质检人员的管理控制,落实对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质量检测。(2)在进行每次浇筑施工时,都应有专人对混凝土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配料单、配合比、质保单等,只有符合要求的混泥土才可用于施工。(3)应对混凝土坍塌度进行随机抽样价差,每班不少于三次。(4)及时检测与记录混凝土出厂温度以及运输到场时间与温度。(5)为保证混凝土的光洁度与平整度,应选用优质的模板并进行合理的施工。模板刚度是保证混泥土表面平整的关键要素,所以在重复使用模板时应对校准器平整度,不得使用变形的模板。(6)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过程的控制,时刻注意模板是否变形,螺栓与扣件连接完好,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振捣时应以工程质量为标准,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振捣。(7)在完成浇筑施工后,还应按照规定对混凝土进行适时合理的养护。

4 结语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设计与施工人员在施工方案的设计、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各环节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朝勇,段雪霞.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0,12(04):159-160.

电力体制机制篇7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聚集的水化热大,在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以及受到内外约束的情况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裂缝产生,避免裂缝问题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结合近几年负责施工的韶关电厂11#机(1*300MW)、福建可门电厂一期二期(4*600MW)、荷树园电厂3#、4#机(2*300MW),阳西电厂一期首两台(2*600MW)、印尼穆印电厂一期(2*135MW)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试验原始数据、现场施工情况和工程施工日志,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了分析说明。

1 配合比不佳、原材料选择时水泥品种不佳使内外温差应力较大、骨料级配不佳使收缩应力较大导致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的水化热很大,内部热量不易散发,表面散热较快,内外温差产生的应力极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所选择水泥品种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影响很大,在对近几年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统计时发现,设计和规范允许条件下,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明显降低,产生的裂缝明显较少。具体数据如下: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也直接影响着水化热的多少,同时添加一定的高效减水剂可以降低水灰比,水灰比的降低,不仅可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也可有效的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长期体积稳定性,同时使混凝土的结构得到改善,使密实度及早期抗拉强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统计数据如下:

同时在选择细骨料和粗骨料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控制含泥量和针片状含量,因为如果含泥量过大、针片状含量超标都将极大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必然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抵抗自身收缩应力的能力,从而导致了裂缝的产生。砂子的细度模数和碎石颗粒级配及颗粒形状的差异都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集料级配曲线是否连续平滑圆顺,砂、石料的综合空隙率是否最小都影响着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必然影响着混凝土的抗

裂能力。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灰比)”的设计原则,同时在设计和规范允许下水泥选择比设计标号高且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添加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粗集料应选择级配合理、颗粒良好、线膨胀系数小的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和卵石,骨料宜采用多级配,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2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程度和责任心较低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及能够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执行极大的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在以往的施工经验中发现:现场制定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及合理性、浇筑顺序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薄层连续浇筑、是否出现冷施工缝、接缝操作是否正确(一般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过程中振捣是否密实、振捣过程中的泌水是否排除、混凝土拆模时间的掌握、现场管理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决定着最终的混凝土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质量事故。

3 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长宽尺寸较大,因此受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也十分大,有可能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断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地基承载力需要严格的控制,对于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地基必须进行强化或换填处理,并且根据地基承载力试验数据和相关规范要求合理的设置沉降缝。

4 缺乏有效的温度监测措施致使内表温差过大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较大并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混凝土表面附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就会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此时混凝土龄期较短,抗拉强度低,很容易产生裂缝。

通过对以往施工的数据统计发现,如果内外温差大于2O度,裂缝产生的几率将被大大的提高,具体数据如下:

根据以往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中的气温气候情况及各种养护方案,结合施工经验和实际温差应力计算,得出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温差不宜大于2O度,否则将有极大的几率出现裂缝。

温度控制的主要方针是“延缓温差梯度的产生,降低温差梯度”,在浇筑过程中详细计算并设计了分层浇筑的先后顺序、流向、浇筑厚度、宽度、长度、前后工序的搭接时间等工序,混凝土入模温度夏季不宜低于15摄氏度,冬季不宜低于5摄氏度,并加强振捣,严格控制好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并设抓人进行现场指挥协调,要准备好充足的人、料、

机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浇筑完成后应将表面较厚的水泥浆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浇筑后3h~4h内采用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并覆盖养护。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内部、外部设置温度测点,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作为施工温差控制指导依据。

电力体制机制篇8

制度与制度变迁

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是institution,“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诺思称之为“制度安排”。旨在提供一种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的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或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正式制约(例如法律)、非正式制约(例如习俗、宗教等)以及它们的实施,这三者共同界定了社会经济的激励结构。

根据诺思的定义,“结构”一词指制度框架,“变迁”一词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因此,所谓的制度变迁是指一种制度框架的创新和被打破。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存制度不能使人们的需求满足时,就会发生制度的变迁。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反之亦然。

我国电力产业管制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我国电力产业管制制度变迁主体主要包括:消费者、企业(在位厂商和潜在进入者)和国家。国家处于该结构的最上层,消费者则处于该结构的最底层。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创新的供给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和力量对比,其选择依赖于各自的收益和成本以及受影响的团体的相对市场和非市场力量。从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制度变迁各方权力结构和力量对比来看,国家的力量明显地直接决定着变迁的演进方向和轨迹,而消费者和企业仅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诺思指出在制度变迁理论必须包含的三大基本要素―财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中,国家具有暴力上的比较优势。因此,国家能规定和实施财产权。从我国的基本制度结构和权力结构来看,国家不仅在政治力量对比中处于绝对领导地位,能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从不同程度上约束其他社会主体及其行为。因此在我国电力产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实践过程中,政府或许不是制度创新的首创者,但必定是新制度安排的最终供给者。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电力产业实行的是严格的价格管制。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只能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来维持运转。这种严格的价格管制松动于我国国有经济效益严重衰退的时期。国有经济的持续低迷使得其对国家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少,而国家在社会发展目标越来越繁杂的情况下再也无力继续给予巨额补贴。出于缓解自身财政压力,国家不得不对其放松管制。

从放松价格管制入手,促使电力产业提高积累能力,减少国家财政补贴,促使企业自身建设发展,使原有亏损企业演变成盈利企业甚至是暴利企业,国家也从中得到了预期收益。但是,迫于消费者对电力产业远低于社会需求的供给能力和低劣服务质量的抱怨日益高涨,其他潜在进入者为分享巨大的潜在利润也在不断地向相关部门施加压力,国家为获取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集团的支持,不得不进一步推进电力产业管制制度变迁,将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准入管制和市场竞争方面。在我国正是出于经济政治利益的考虑,由国家主导的电力产业管制制度变迁遵循特定的演进轨迹,即国有经济控制下的行政管制―放松价格管制―放松准入管制。

从制度变迁分析我国电力产业管制体制的演变

(一)垂直垄断时期(1949-1984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业发输配售一体化,从燃料部、电力部、能源部到水电部,实施一直是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体制。1985年之前一直实行国家垄断经营、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由中央政府负责全国电力资源的配置,直接组织电力生产供应和电力投资建设,形成了纵向垂直一体化的电力行政管理体系,国有经济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禁止进入电力经济领域,其一切经济行为均需政府批准,完全按照政府的电力主管部门行政指令从事电力经济活动,政府对电力企业承担无限责任,这种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电力工业的发展,造成全国长达20多年的严重缺电。

(二)集资办电时期(1985-1996年)

随着东南沿海的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电力短缺问题更加突出,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仅靠国家财政投资已不能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为迅速扭转电力短缺局面,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外资等方面的积极性,自1985年开始实行改革,一是实行以“电厂大家办,电网国家管”为方针的集资办电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兴办发电厂,对原有不计成本的电价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对新建电厂实行“还本付息”电价。二是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省为经营实体,逐步放松对其的进入管制和价格管制,给地方政府适当放权。管制方式是以中央政府和多个部委为主的各级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的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电力产业的迅速发展,截止1995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全国性电力短缺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集资办电政策的实施,彻底打破了国家电力部门垂直一体化垄断的格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入发电市场,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立发电厂。在此阶段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电力短缺问题。但基本矛盾并未根本触及,其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并没有打破,发电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也未形成。

(三)政企分开时期(1997-2001年)

1997年3月起的第二轮电力改革,开始涉及电力工业的深层次矛盾。首先实行政企分开,以国家电力公司宣告成立为标志。1998年撤销电力工业部,组建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其职能移交国家经贸委。在中央层面实现电力工业的政企分开,中央有关部委收回电力项目审批权和电价定价权。管理体制改革后,国家电力公司不再具有行政管理的政府职能,仅是一个生产厂商,主要负责对中央国有电力资产经营管理,但国家电力公司依然保持着垂直垄断的格局,原政企合一下的垄断体制的“双重矛盾”演变为行业垄断为主要矛盾。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力供应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这一变化导致发电市场开始出现竞争加强,电力工业产业组织结构垂直垄断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国家电力公司,集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于一身,几乎控制着全部电网特别是输电网和一半的发电厂。在发电市场上,独立发电公司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拥有电网和调度权的国家电力公司,由于缺少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市场竞争规则,独立发电公司处在非平等竞争的地位。电力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变得异常突出。为了实现发电市场的公平竞争,2001年国家决定在6个省市进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试点。目的是探索打破电力工业垂直一体化垄断、建立市场竞争规则、发展竞争性电力市场。

由于这次初步改革厂网不分,难以将改革引向深入,竞价上网很难实行,造成行政审批不力、规制滞后、不公平调度、交叉补贴、区域壁垒等问题。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令人沮丧的电力改革”。

(四)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电力直供等改革试点(2002年至今)

电力监管体系改革且厂网分开。2002年1月,中央政府批准了备受各界关注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组建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统一的电力监管体系,依据国家法律制定有关实施细则,监督法律和政策的执行和落实;二是对电网资产进行重组划分,成立国家电网公司管辖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五个区域性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管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电网;三是对发电资产进行重组划分。

培育发电市场竞争主体。发电资产重组划分的主要原则:各发电集团公司的资产规模、质量大致相当,地域分布基本合理,将现有独立发电公司、上市发电公司整体、均衡地划入各发电集团公司。尽可能将一个发电厂中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资产重组到同一家发电集团公司,避免“一厂多制”。在保持各发电集团公司在区域中的市场份额大致均衡不致形成市场垄断的前提下,将一省内的发电资产相对集中,便于新组建的发电集团公司设立分支管理机构以及安置原系统发电专业管理人员。将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现有风电除华能风电外、核电资产集中重组,分别各划入一家发电集团公司。中国政府决定以2000年的财务决算为依据,将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发电资产重组划分为5家全国性的发电集团公司。

建立健全电力监管法规体系。继国务院于2002年2月公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之后,于2003年7月公布《电价改革方案》出台了“容量电价由政府制定,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的两部制电价,并对输配电价、销售电价和电价管理办法提出了一揽子改革。国家电监会先后启动了对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华东区域电力市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改革试点工作。2005年2月《电力监管条例》正式颁布,全面启动电力监管条例配套法规制定工作,决定用2年的时间,建立起电力监管需要的、协调配套的电力监管法规体制。

准入管制和电价管制的试点化改革。我国已开始对准入进行管制,对某些电力项目引入竞争招标机制、替代传统的行政审批机制,为促进各投资主体之间公开公平竞争,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决定采用竞争的方式确定该项目及其投资方。这无疑为改传统的电力项目行政审批为实行竞争机制的核准制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前面提到的电力直供,也为改变传统的成本加总定价办法,最终建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定价机制奠定了良好的试点基础。

2004年我国电力市场的价格管制改革有显著突破:一是电价管制原则转为以价格结构反映边际成本,通过边际成本调节供求关系;二是新投产的机组统一电价,对发电市场引入了接近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对发电投资商提供了有效的市场信号、参照系作用和标杆作用;三是煤电联动机制,为电力市场的上游环节与下游环节定价机制对称化迈开了关键的第一步。

对我国电力产业管制制度的思考

(一) 对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评论

从电力部到国家电力公司,再到国家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等,“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已使发电领域呈现出“中央国有”的五大发电集团、三十多家“省市国有”的发电投资机构、三十多家发电上市公司抢滩市场、群雄争食的竞争局面。与过去20年集资办电改革明显不同:集资办电改革完全可由电力企业推动和主导,而电力市场化改革则必须由政府推动和主导。

“厂网分开”采用“资产划拨”的方法实施的,优点是简捷和省力,不用资产评估和转售,仅花一年时间就将1亿多千瓦发电资产分了出来,组建了五大发电集团公司,与电网公司实行了“法人分开”。但五大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仍同属于一个投资者国资委,因此未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群,也不可能开展真正的市场竞争气。在电力管制体制方面,旧电力管制体制的原则是“政监合一、分散监管,” 新电力管制体制的原则是“政监分开、集中监管”,其特点是在机构设置上,在政府部门的行政序列之外,设置相对独立的电力监管机构,政府部门负责制定电力政策法规,电力监管机构负责监督执行电力政策法规同时,在职能配置上,将电力专业化监管职能集中由电力监管机构统一负责。国家电监会的组建改变了原有垄断性行业管理和以政府行为审批为主的管理体制,以培育和规范市场主体,建立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为目标,通过制定明确的监管法规和透明的监管程序,遵循依法、独立、开放、透明的原则,依照国家授权,逐步对行业的准入、成本、价格、服务内容和技术、安全、定额、质量、环保、社会普遍服务等,实施统一的专业化管制。

(二)构建我国现代电力管制制度

完善电力法规,尽快组织电力部门的专家、经济学家等对《电力法》中的缺陷予以修正,细化有关政府管制体制的法规。包括设立独立的电力管制机构、管制职能分配、政府电力管制的范围、管制的手段等内容。设立独立的电力管制机构,提高管制效率为了提高电力产业的管制效率,真正实现政企分离,必须建立独立的管制机构,即将电力行业管制职能从电力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管制机构的真正含义是:管制机构可以不用取得总理或其他高级政界人士的批准就提高(或降低)电价或做出其他的重要决定。电力管制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法律范围内的电价标准负责,因此完善法律规范意义重大。

管制机构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分工是政府机构制定政策,管制机构执行政策。问题不在于管制机构是否独立,而在于政府能否给投资者一个可信的承诺。使投资者相信,他们将回收合理成本并赚取与他们所担负的风险相称的利润,让消费者相信,政府不会听任政府给予法定垄断权的机构任意收取垄断电价。为了保证管制效率,管制机构在确立职能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只有对不发生竞争的企业行为才实行管制;管制应被限制在绝对必要的地方;同级政府各部门除了宏观调控任务以外,与企业直接有关的管理任务都集中到管制机构,取消多头管制,尽最大可能避免多头审批;管制规定、规则、及管制指令应减少到最少程度,防止职能交叉和职能重复。规范电力管制程序,提高管制行为的透明度。管制机构应该拟订自己的办事规则,经过一定的法律手续审批后公布于众,接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设立专业部门把国家的法律、政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陈列归档,以便各方人士随时查阅和请求解释。管制机构对其决定拥有强制执行权,明确划分管制职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能源资源察赋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跨省、跨地区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解决电力供应、高效利用资源的基本战略。但是由于中央、地方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省为实体的电力体制,以及地方保护势力增强,省间电力交换的市场壁垒和行政性壁垒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实施西电东送障碍和当前深化电力产业改革的难题。此外,电力重复建设电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和管制体制的缺失有关。因此,建立集中统一的电力管制机构,将有助于统一规范电力市场行为,打破局部利益带来的市场分割和市场封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余晖.政府与企业: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制.福建出版社,2002

2.顾乃华.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规制的特异性及改革动力塑造[J].改革,2004(3)

电力体制机制篇9

机电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一体化设计

0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借助自动化生产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生产规模的合理扩大,技术先进性突出。生产力的提升对机电制造业提出了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满足多层次机电标准,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切实提升生产效率。因此,机电一体化发展迅速,在整个行业发展中意义重大。

1对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涵义的阐述

1.1对机电控制系统涵义的分析

对于机电控制系统,主要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生产程序的设置,实现对装备的远程控制,达到对生产过程的掌握,其主要特征是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立足机电控制系统自身的性质,自动化是其突出的特点,与通信领域的能力进行结合,达到对整个过程的全面监控,同时,强化对细节的检测,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立足机电工作人员,其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压力,减少人工失误,一旦遇到机械生产环境威胁,能够借助智能机电控制系统对人的操作的替代,有力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立足机电行业自身,在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下,整个行业更具整体性,能够高效地提升生产效率,综合控制能力得以增强。

1.2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阐述

自动化控制技术依赖的是控制装置和控制器,先行进行生产程序的设定,在无需人力协助的情况下,遵守生产规程,与人力控制相比,其优势十分明显,如借助硬盘驱动,能够实现伺服系统的精准定位,即使运行环境比较复杂,也能实现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

2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应用途径的分析

2.1对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装备中应用的介绍

对于自动控制而言,其核心和关键性的内容就是装备和控制器,简言之,就是如果需要进行装备运转速度的记录,借助控制器测试就能够实现。很多机电企业都关注新型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例如,PLC技术。将控制器置于机电控制装备中,能够实现整个生产系统的有效合成,在生产监控中,能够有效、快速地发现问题所在,防止出现较大程度的损失,实现了对产品的全面优化。在整个自动化进程中,控制器的作用是实现了对人工的替代,借助精密仪器,避免误操作的产生。

2.2对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微型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的介绍

这一应用主要是借助控制装备实现模型的构建,通过微信计算机,实现对生产程序的有效控制,其优势十分突出,首先,实现了对自动控制和机电规模管理的调整和协调,使得单元性的技术得到有效结合,生产价值巨大,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生产时间被显著缩短,对产品使用寿命也产生了正面影响,给企业减少了相对一部分投入。立足这些优势,需要研发人员不断进行新机电模型的研发,切实满足生产需要。其次,立足安全,将自动化融入微型计算机,对危险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增强,能够及时发现生产漏洞,有效控制机器的运行状态,降低损失。再次,立足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奠定了技术基础,主要体现在传感检测领域。

3对机电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的全面阐述

机电一体化设计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领域,主要体现在机械、电子等领域,只有不断强化机电一体化加工技术,才能实现对整个机电控制系统的完善,加快机电智能化发展进程。机电一体化的集点是网络化、模块化、智能化和微型化,尤其是模块特征更加明显。鉴于制造业的庞大规模,类型复杂,在进行机电一体化产生研发的时候,要注重模块化,形成产品标准,注重新型机电产品的研发。微型化的特征主要立足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受时刻限制,较大程度地提升了机电一体化的影响力。

3.1对机电线路中一体化设计的分析

这一领域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电子线路方面。传统的机电控制中,实现了线路与装备的隔离,设备运行中,很难实现对产品的全面、及时的了解,设备使用率不高。在应用机电一体化之后,微型计算机和控制器作用于系统,工作效率提升。在一体化设计中,产品质量被优化,工程流程被简化,因此,机电企业需要重视引进,对传统机电设备进行淘汰,发挥科技的力量,加快模块经济的发展。

3.2对机械装置中一体化设计的介绍

对于机电控制而言,系统性突出,能够实现对机械、控制、生产装备的有效统筹,加快一体化设计,因此机电工程师需要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融入一体化设计理念。要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深入进行探讨,引进机电人才,重视实践活动,营造协作氛围,借用科技改变一体化模式,提升综合实力。

3.3一体化设计在机电功能模块中的发展

这一应用主要是指对整个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统筹,将各个部分进行联结,借助控制器实现对各个部分的控制。模块一体化设计要立足整体,突破单一部分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体化的优势。要立足企业实际,选择最佳机电组合,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对于机电一体化而言,其是在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有效实现对企业投资和收益的关系的调整,切实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智能化发展速度。因此,对于机电企业,需要重视研发机电一体化产品,加大信息使用,发挥自动化的优势,促进经济模式的转变,节约投资,提升人员素质,强化人才建设,形成机电一体化的整体营销战略,树立企业品牌。

参考文献:

[1]王亚.机电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3):178.

电力体制机制篇10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飞快发展,它是集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接口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传感器测试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机电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1汽车制动系统机电一体化简介

汽车制动最初采用了机械制动,后来发展为液压制动,并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制动模式。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人员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制动系统上,研发出一种完全靠电路控制、不需要油液的汽车制动系统,称为BBW系统。BBW系统完全舍弃了传统的液压制动,无压缩空气和液压油,整个系统连接机械很少,无液压运输管道,全程采用电路电流进行能量传递,借助数据线传送制动信号,有效节约了传感器和运输管道材料,大大降低了制动反应时间。

2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优点

(1)安全性高。通过设定报警、检测、保护等程序,遇突发状况可以快速启动保护模式,防止事故发生。(2)数字化特性明显。机电一体化的高数字化特性使得其具有很高的生产性能,可以高效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准度。(3)实用性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通过快速编辑程序,利用数字化加工技术快速实现机械加工,方法简单有效。(4)应用范围广泛。机电一体化技术具备多样,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适应能力非常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BBW系统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案例

3.1BBW系统工作原理汽车发出驻车制动信号时,借助踩踏制动脚踏板,将制动信号传输至中央电控单元,通过电控机械制动控制单元进行电机开启操作。电机通过皮带驱动丝杆和斜盘齿轮,使得旋转丝杆的螺母沿着丝杆螺纹方向转动,和制动器活塞紧密触碰,加速制动摩擦片发生挤压,并挤压至制动盘上。待完成上述流程后,挤压作用造成密封圈发生变形,进而使得电机电流快速升高,故整个制动过程需及时借助制动控制单元对电机电流开展动态监测,一旦电路电流超过固定额度,制动控制单元将及时自动断开电机的供给电流。当制动操作完成后,旋转螺母将顺着丝杆方向旋转到原来的位置,迅速释放活塞压力,降低制动盘的失衡度,进而促进活塞回到原来状态,使得摩擦片和制动盘分开.3.2BBW系统结构汽车全电路制动BBW系统分为三部分:车轮制动单元、中央电子控制模块、电子踏板单元。BBW系统的详细结构如图1(1)车轮制动单元。车轮制动部分主要由制动执行器和制动执行器ECU两部分构成。该制动单元通过电路的电力能量进行电子控制和制动,因此系统输入电信号和功能电流信号。借助电流或电子转子的转角进行系统制动夹紧力的预估,因外界环境因素及器件破损原因,在预算系统制动夹紧力时,除了该估算指标外,还需配合力矩传感器和集成力对系统的制动力或制动力矩进行实时估算,以提升系统制动的准确性。(2)中央电子控制模块。这是BBW系统的主要控制部分,通过对自制动踏板传达的汽车制动信号进行反应,借助制动器调节进行汽车制动;通过对驻车制动信号进行反应,及时完成驻车制动;通过对车轮传感器信号进行分辨,来判定车轮状况,确认是否出现抱死、打滑问题,进而及时做出处理,采用制动控制车轮制动力,进而对汽车的抱死和驱动打滑进行预防。(3)电子踏板单元。全电路制动控制的BBW系统摒弃了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机械式传力结构、液压油及真空助力器,借助踏板模拟器对踏板上力和速度进行转变,并以电信号方式传输到中央处理器(ECU)。通过对踏板模拟器输入、输出等特性曲线的认真分析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借助人体工程学的技术应用,最大程度提升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高效提升汽车制动速度和距离。3.3BBW系统技术要点(1)系统执行器能量需求。通常鼓式制动执行器所需功率为100W,盘式制动执行器所需功率达1kW;常用的12V车辆电气系统通常无法满足电气制动的高功率要求,可选择搭建42V电压系统,电压升高会造成安全隐患,故设计时需考虑高电压带来的安全问题。(2)容错需求。BBW系统因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液压元件系统,故没有独立后备执行系统。虽然容错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很多种技术进行缓解,但最根本方法还是配置后备执行系统。若节点、电子控制单元等出现问题,在保持现有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启动装置的后备执行系统进行汽车运行的调整。(3)抗干扰问题。汽车在实际运行时可能会遇到各类故障信号,故汽车需设置抗干扰控制系统。目前,常见抗干扰控制系统包括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其中对称式抗干扰控制系统是借助两个相同CPU、相同运算程序进行制动信号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非对称式抗干扰控制系统则是借助两个不同CPU、不同运算程序进行制动信号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两种方法各有侧重点。(4)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BBW系统的汽车,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汽车实时的精准定位,并可及时补偿能耗,同时能自动调节汽车运行状态,提升汽车运行的安全效率。(5)驱动技术要求。汽车的BBW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系统执行元件来完成汽车制动需求,当脚踏板传送制动信号后,通过电信号的传递,控制系统可实时接收制动信号并发出制动指令,通过执行元件将制动指令及时传递给执行单元,开展制动执行,同时将制动执行效果实时返送回控制中心。3.4BBW系统制动实效通过四个阶段的运行比较,相较于传统制动系统,全电路制动控制的BBW系统在第二阶段的反应速度方面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本阶段使用了更先进的电能制动器,有效降低了制动力产生的时间。实践监测发现,全电路制动的BBW系统制动力增加周期不超过0.05s。第三阶段全电路制动系统因其和汽车防抱死系统具有较高的协调配合度,使得汽车制动距离更短。第四阶段全电路制动系统因使用了电能制动器,制动力消失时间更短。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比传动的制动技术有更多优势,由于智能化程度比较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动灵敏度和制动效果显著提升。此外,全电路制动系统可以和其他控制系统更好地协调,从而显著提升汽车制动安全性。

[参考文献]

电力体制机制篇11

1浅谈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控制

1.1机电一体化的具体含义。机电一体化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指将机械与电力相结合,而机械和电力则包括了很多的东西。机械技术主要指机械技术,焊接技术等,而电力技术则包括电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这些技术大部分都已经趋近于成熟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运用,甚至在很多的工厂它已经取代工人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工具。机电一体化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发展起来的,它代表了现在工业化技术的一个融合与综合利用。从更加简单根源的地方说起,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就是机械与电能,机械通过各种组合形成机器,而通过提供能量给这些机器,让它们能够运作起来,在辅以各种技术,让其拥有不同的功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各种的机电一体化的产物,如电视,冰箱等等,它们已经渗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也离不开这些机电一体化产物。

1.2智能控制。智能控制,一个兴起的词语,代表了现在的高科技与先进技术,也是未来机械电力发展的一个前沿方向。智能控制旨在让机械等实现自动控制,甚至是自动修复等。而智能控制不像是传统的机械控制,它所包含的技术是更为复杂庞大的,在现如今计算机和各种软件快速发展的年代,智能控制是各种技术结合的最高成就。因为现在的机电等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便,如效率低下,出错率较高,有的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控制和辅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控制孕育而生,它有着极高的准确率,稳定性和修复能力。同时,智能控制的有着不同的分类,第一种是复合控制,第二种是分级递阶控制系统,三是专家控制系统,四是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五是自我控制学习系统,六是进化计算与遗传算法。这些不同类的智能控制方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如进化计算与遗传算法就是用来计算各种复杂的数字,而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则是与现在的触屏手机,指纹解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智能控制由原来的单一类别转变为现在的更为多样的类别,可以完成的工作也越来越多样化。就拿手机来说,一开始的原来的手机只是简单的通话与联系,而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却如此的丰富多彩,触屏功能,定位功能,记忆功能等等等,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对手机的所有要求。而现在国际上的一些智能机器人等的发明也在说明智能控制的前景十分长远。

2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用优势与作用

2.1使其性能更加完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让机电一体化的性能更加的完善,因为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控制器等实现其功能与作业,这就使得机电一体化在分析数据时变得更加快速和准确,智能控制可以准确的指令给机电一体化,然其在特定的程序下完成自身的工作。同时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改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存在的错误指令,这就让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准确率和完成率大大提高。

2.2提高其安全性能。机械等在工作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安全性,因为一般的机电仪器所含有的能量较高,体积,密度与质量等都较大。一旦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如引起爆炸等,会对周边的生物,建筑等造成极大的毁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威胁。而智能控制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在智能控制中加入安全检查及报警系统,当检测到机电一体化系统出现故障和问题时,智能控制就会提前让机电设备停止运行,发出报警,这样可以极大的避免机电一体化系统出现重大事故与危机。智能控制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程序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检修,使其恢复到原有状态,这将极大的节省人力与物力[1]。

3我国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存在的问题

3.1智能控制技术不够成熟。虽然我国的智能控制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改善中,但是与其他先进国家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的智能控制技术发展到现在,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2]。因为技术的不成熟与不先进,使得智能控制的功能性能不与够完善,在将智能控制运用到机电一体化中后,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那么突出,甚至于智能控制给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很多时候,智能控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同时智能控制的成本也非常高,但是因为其不够成熟,不能使得工厂的收益超过其成本,这也就导致许多的工厂并不乐于使用智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智能控制的发展带去了阻碍[3]。

3.2易出现突发状况。智能控制是一项非常精密的系统,所以在智能控制的使用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而这些无论是多么小的失误都会给智能控制的工作带来影响,即使是一个代码的错误也会带来无可估量的后果。而这些失误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与安全威胁也是巨大的。很多外界的因素也会对智能控制造成影响,如电力的变化等。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工作人员的开发人员更加仔细耐心的对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3磨合度不够。机电一体化系统毕竟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成熟的产业,而智能控制是一个刚兴起的学科,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与问题。在将智能控制融入机电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手段也不是那么的尽善尽美。因为其磨合度不够,在实际运用中很可能出现系统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去完成作业,甚至会出现停滞不动的现象。在很多的领域,智能控制要实现的目的也是不相同的,在对智能控制的开发中,还会出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有将智能控制投入到具体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智能控制系统与机电一体化系统之间的磨合度。

4结论

只有更快的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更快的增加。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人类在其中扮演了控制的角色,而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融入计算机等高科技,让其能够自动运行,计算与修正,能够让我们的生产有着高的效率与质量。智能控制是未来社会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华昌.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才智,2014:134-165.

电力体制机制篇12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含义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紧密集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一门先进技术。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①结构组成、②动力组成、③运动组成、④感知组成、⑤职能组成等五大要素有机结合组成。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五大组成要素的内部及相互之间必须遵循结构耦合、运动传递、信息控制与能量转换四大原则。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容主要有:①机械技术。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③系统技术。④接口技术。⑤自动控制技术。⑥传感检测技术。⑦伺服传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机械理论与工艺都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智能化发展。自动化就是设计时已按需要输入特定功能的程序,使用时只需要人们起动后就能定时或行程中自动感应信号就能自动完成整个加工或生产程序。

2.2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智能化发展。智能化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

2.3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人性化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要有完善的功能,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也要协调,让人们在使用中感到更简单、更方便、更自然、更接近人们的生活习惯。所以类产品人性化是必然发展方向。

2.4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数字化发展。微控制器和接口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产品数字化奠定了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也为数字化设计、控制技术和制造技术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环保性、高可靠性、通用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对话界面。

2.5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网络化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必须朝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技术的兴起普及和飞速发展,促使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兴起实现。

2.6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系统化发展。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有RS232、RS485、DCS人格化。

2.7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绿色化发展。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乱开乱伐资源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带来了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

2.8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自源化发展。自源化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运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许多场合没有电源就无法使用电能,自带动力源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2.9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微型化发展。微机电系统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器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和系统。它们具有耗能少、体积小、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信息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2.10 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模块化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具有远大前途的工作。研制有集减速单元、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有视觉、有图像处理、有识别能一体化控制单元、有测距功能的机电一体控制单元等。

3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非常广泛,手机、电脑、家用电器、数控车床、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等无处不在,其最典型的主要有:

3.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用电器自动控制、高智能机器人、机械手等,这些都将按人们的意愿完成人们想要做的事和人们不能到达要完成的工作。

3.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食品、饮料包装机械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使整条包装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自动化控制水平有很大提高,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机械控制的同类设备。

3.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人才为条件,以信息技术为主导,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高新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模式的全新机械制造业,其基本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全球化、环保协调化的绿色制造。

电力体制机制篇13

2 、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食品、饮料包装机械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使整条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使其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机械控制的同类设备。可以大大改善食品饮料包装生产设备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国内、国际竞争能力。

3 、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企业的CIMS是将人与生产经营、生产管理以及过程控制连成一体,用以实现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产品发货的整个生产过程全局和过程一体化控制。

现场总线技术(FBT) 现场总线技术是连接设置在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之间的数字式、双向、多站通信链路。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取代现行的信号传输技术就能使更多的信息在智能化现场仪表装置与更高一级的控制系统之间在共同的通信媒体上进行双向传送。

交流传动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由于交流传动的优越性,电气传动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由交流传动全面取代直流传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复杂的矢量控制技术实用化得以实现,交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已达到和超过直流调速水平。

开放式控制系统 “开放”意味着对一种标准的信息交换规程的共识和支持,按此标准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厂家产品的兼容和互换,且资源共享。开放控制系统通过工业通信网络使各种控制设备、管理计算机互联,实现控制与经营、管理、决策的集成,通过现场总线使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的控制设备互联,实现测量与控制一体化。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一台中央计算机指挥若干台面向控制的现场测控计算机和智能控制单元。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分布式控制系统与集中型控制系统相比,其功能更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当前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潮流。

二、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1、 数字化。 微控制器和接口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通用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控制操作、诊断和修复。

2、智能化。 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3 、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4 、模块化 。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从而避免利益的冲突,并能使之标准化、系列化。

5 、 人性化 。人性化是各类产品的必然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更自然,更接近生活习惯。

6、自源化。 自源化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因而对于运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带动力源具有独特的好处。

7 、绿色化 。工业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所以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8、 微型化。 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微机电系统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和系统。微机电系统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小结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产品与装置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有利实现整体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缩短开发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周期,加速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有利推动传统产业发生深刻变革,同时,随着新产品的研发及高精密等设备的发展,要求新一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及系统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从而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