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概念实用13篇

家庭环境概念
家庭环境概念篇1

2.1研究对象

根据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入组标准,从2308名来自四所小学、二所普通中学的儿童10--15岁)中抽取学习不良儿童211名,一般儿童218名。并按年级编为5个组,会计实测被试为429名。2.2研究工具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参阅国内外同类研究,选用、修订那些已被证明为有效\可靠的研究工具,将其汇总成本研究使用的问卷。测量内容包括:被试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和被试的社会性发展状况。通过考察研究中施测得到的所有同质性信度CronbachAlpha值,选择同质性信度在0.6以上的维度作为本研究将要探讨的内容。2.3研究步骤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深入中小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

修改测量工具,汇总成本研究的测量问卷。以学校为单位,班级为单元.集体施测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SPSS/PC+3.l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3.1.1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

家庭心理环境是家庭资源的一个子系统。。本研究选择的家庭心理环境包括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状况。

一般儿童比学习不良儿童具有更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且两者分别在P<.#5和P<.001水平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字习不良儿童更多地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中。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更多的是指责批评.往往是母亲护着孩子.而父亲则严格要求。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1.2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

从学校教育实践中观察到,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父母教养方式上有很大差异(P<.001)。虽然现在的学习不良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照应对其宠爱有加,但由于孩子本身学习不良,父母觉得“望子成龙”有可能成为泡影,因而对孩子的情感投资相对减少,而多代之以惩罚、干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孩子的学习不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3.2家庭心理环境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3。2.1家庭心理环境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

从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知道,家庭心理环境会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

a)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影响学习不良儿童亲子关系中的亲子依恋程度,且均在P<.05和P<.01水平表现出显著的作用。b)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对学习不良儿童条子关系中的父母监控维度有较大影响(P<.O5和P<.01)。父母教育态度一致和期望较高,必然增加对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即监控程度提高.C)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期望和父母关系对师生关系有一定影响(P<.05和P<.o1)。父母教育态度一致、父母期望高、父母关系好,当然会使学习不良儿童与老师的关系有所改善,这就是为什么强调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的重要依据。3.2.2家庭心理环境与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作为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部动因,是在家庭背景下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才对其社会性发展发挥作用的。父母教育态度与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父母对学习不良儿童教育态度一致性的程度,影响其对自己生理特征\道德伦理价值观\自我能力\自我形象和作为家庭成员的胜利感\与人交往的价值感\自我信任感等的理解,其结果是接纳或拒绝自己。b)父母夫系与学习不良儿重自我概念的发展有一定联系(P<,O5或P<.OI)。C)从总体上考察,父母期望的高低,对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某些影响,主要反映在自我概念的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等维度上。3.2.3家庭心理环境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行为

父母期望与学习不良儿童行为问题有一定关系,且几乎都在P<.O5或P<.01水平显著相关,即父母对其期望的高底.将会影啊学习不良儿童违纪、不成熟、焦虑感和攻击性等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3.3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3.3.1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往

在亲子关系上,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亲子关系由直接的影响且几乎都在P<.O5或P<.01上达到显著水平。师生关系与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并在P<.01水平上相关显著。总之,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3.3.2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

家庭环境概念篇2

二、家庭空间与智能化家具设计

在日常使用的产品信息化过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空间内的智能化、网络化系统环境总称为家庭智能空间。家庭智能空间也被称为数字家庭,是一个包含内容丰富的概念,泛指利用信息化手段把社区、建筑和家庭内的基本设施进行联网,实现智能化控制,创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适、节能与可持续的生活环境。未来家庭智能空间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设备、家庭求助报警等设备的互联和管理,以及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共享的系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普适计算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数字智能化生活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家庭智能空间的基础是家用电子设备与家具。如何能把智能化功能引入家具本身,使其成为家庭智能空间的一个节点,就是智能化家具研究的重点。同时,居住空间的多级分化状态,不同年代住宅在户型功能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住宅空间状态影响着人们对家具的需求。

三、智能化家具设计实践

在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以交互功能为主导的产品

一般是由IT企业主导的电子产品的家具化,例如早期的微软Surface触控桌面。产品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家庭环境之中,需要淡化数字化产品的特征,于是这类产品多以传统家具的面貌出现。

2.以起居功能为主导的产品

此类产品是由家具企业主导的附有初级数字化功能的产品,这种产品考虑到现代生活的需求,结合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把一些数字化功能集成到传统家具之中。这种集成相对简单,本质还是传统家具产品。

3.面对未来的智能化家具产品

这个层面的产品是本文希望探讨的产品。智能化家具设计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传统的家具与智能化功能的完美结合点。在设计中考虑木材、金属、玻璃和高纤维等传统材质的特质,以及产品造型的形式美感。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语境下,找到产品三要素:可用性、美学和实用性之间的平衡与统一。把物理功能(实体)与软件功能(虚拟)自然地赋予家具产品之中,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或相加。智能家具是“赋予信息与计算程序一个可触摸的实体造型”。

四、智能化家具研究设计方法

1.空间功能的分割与联系

一般家庭空间基本分为:客厅空间、饭厅空间、厨房空间、卫生间空间、卧室空间、书房空间以及收纳空间。传统的家具设计首先要依据空间功能来确定产品功能。智能家庭空间的网络化,可以跨越空间对人的束缚。通过智能化家具,我们希望把家人重新聚集在家庭公共空间,密切家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交流。

2.借鉴传统家具设计与其他产品的成功经验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博大精深,有非常多的元素和形式可以借鉴,特别是新古典主义家具,用现代的手法结合明式家具的元素,在智能化家具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用户的心理接受程度,从传统家具设计中汲取营养。借鉴其他行业(产品)的转型经验,找到成熟产品的多功能化和跨界的成功经验。

3.模块化(Modular)设计

作为产业化生产的手段,模块化是优化系统构成的过程,其特点是可分解为不同功能、规格的单位,有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可以自由组合,弹性扩展,模块间可代替。现在每个家庭都拥有大量的电子消费类产品,相应的设备充电和数据接口的要求也大幅增加。利用模块化设计概念,可以把不同功能的模块嵌入家具之中,进行灵活配置、自由升级,提高家庭空间的利用率。这些数字化应用功能的生活化,也会大幅度降低操作的门槛,提高数字化应用的亲和度。

4.用户体验的叠加效应

本文提出在智能化家具设计中创造一种人与家具接触、互动的“愉悦感”,来改变人对家具的传统观念和评判标准,从而体现智能化家具的差异化。这种“愉悦感”不仅体现在使用环节,同时也体现在消费和服务环节,这种“愉悦感”不仅是功能的良好体验,同时也是视觉的、触觉的,甚至是其他感官的一系列用户体验的叠加。这种叠加效应,促使产品超越固有的功能价值,进而向产品的体验价值转化。

五、结论

家庭环境概念篇3

1 复原力研究的兴起

随着20世纪前半叶全球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儿童身处逆境对其后续发展的消极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受当时医学分类模式的影响,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处境不利一定会导致适应不良,并产生诸如心理疾病和精神失调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但在后来关于个体危机应对过程以及压力缓解效果的研究中,人们却越来越多地发现:同样是面临高危或压力环境,有的儿童和青少年却能有良好的适应和健康的发展,传统的处境不利(高危)―压力―适应不良的单一直线模型受到现实极大的挑战。比较有影响的是Anthony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调查发现:某些来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虽然长期处于严重的社会心理逆境中却能发展出健康的情绪和高度的能力,于是他把这些儿童称为“适应良好的儿童”(invulnerable child)[2]。这可以说是复原力概念最早的萌芽,随后又有许多研究开始探讨为什么有的儿童和青少年暴露在高危(at risk)环境中却能有良好的适应[3],研究者假设有某些变量调节了高危环境与预期的适应不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致力于寻找那些成功应对的个体身上存在的保护因子或抗压力。学界后来将这些变量、保护因子和抗压力统一称为“复原力”或“弹性”。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复原力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而重要的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针对复原力的概念、结构、作用机制等做了大量探讨,研究对象也从儿童扩展到各个年龄段。

2 复原力的概念与内涵

在早期,复原力常用良好适应(invulnerability)、应对(coping)和抗压力(stress resistance)等术语来表达[4]。由于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因而学术界迄今也未能对此概念达成很好的一致,不过还是可以从众多研究者的争论中发现:目前对复原力概念的界定主要遵循两种取向――“特质论”和“过程论”。特质论将复原力视为相对静止、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如Howard认为复原力是指个体能经得起困境及在困境中能适当调适的能力[5];Turner则指出复原力是一种卓越的能力,能帮助个体对抗逆境,以一种健康的感觉持续过有意义的生活[6]。过程论者更多地将复原力视为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如Rutter认为复原力是个体在压力情境中仍能获得良好适应的动力过程[7]。最近这两种取向有融合的趋势,而且特质论也从最初仅包括个人内部的心理特征扩展到同时包括存在于个体之外的保护因子,如家庭和社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Masten等提出复原力是调节压力、高危情境与消极结果之间关系的保护因子或保护过程[8],Rutter也认为复原力即是与危险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因素或保护性过程[9]。为了区分这两类复原力,目前基本达成的一致是:Resiliency一词用于描述作为保护因子的复原力,egoresiliency专指个人特质型的自我复原力,Resilience则用于描述成功克服灾难的过程。

对复原力内涵的探讨从早期比较零散地研究单个因子的效应逐渐过渡到对这些因子的组合进行系统探讨。目前,学界一致认为保护因子(protective factors)-那些与危险因素相互作用以降低或改变由高危因素导致消极结果可能性的因素[10]是复原力的本质内涵,并可作为复原力的操作定义。一般认为有三类主要的保护因子,分别是个体特质、家庭资源以及社会支持系统[11]。已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具有保护性作用的个人特质有:易照顾型的婴儿气质、幽默、自尊、自我价值感、高自我效能以及问题解决的策略等。在对具有复原力的青少年的研究中还发现关于人生哲学、自我意识的描述[12,13]。最近又有复原力生理机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14]:一些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激素在协助个体对压力情境作出反应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方面的保护因子有:婚姻和谐美满、父母民主的教养方式以及良好的亲子关系等[15]。社会支持系统则包括如支持性的同辈群体、成功的学校经验、良好的师生关系、生活转折点、社会福利机构等。研究已经识别出了大量的保护因子,不足之处是没有具体说明哪种保护因子对于某特定类型个体或某种高危环境的效应最显著;在探讨这

些因素时也常常是罗列而不太注重内部组成结构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与真实情境还存在差距。

Barbara等在总结了对复原力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后提出“概念结构太极图”[16],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复原力内涵研究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如图1所示,如果把显著影响复原力的各因素看作一个大的太极图,那么

图1 复原力概念结构太极图

以个体为基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体内部因素和个体外部因素两大部分。个体内部因素是个体固有的、内在的因素,生理因素(如一般健康状况、气质、性别等)和心理因素(如智力、认知风格、人格特质)是此内部因素小太极图的两极;同样地也可以将个体外部因素看作一个小太极图,以家庭为界分成家庭内部(如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和重要的家庭成员)与家庭外部因素(如同伴关系、社区资源)。

用大小太极图这样和谐、流动的结构来表征影响复原力的因素充分体现了在个体生理与心理因素之间,家庭内外部因素之间以及个体内部与外部因素之间存在广泛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如个体的生理状况会影响到其个性的形成,家庭内支持性的关系会促使个体与家庭外的系统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如此,个体的气质、性格等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家庭内外部关系系统的质量(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太极图的两极是等权重的,但实际情境中某些因素的缺失或减少可以由其他因素来补偿,它们共同构成复原力的组成元素并维持相对平衡状态。

3 复原力的作用机制和模型

3.1 复原力的三种机制模型

Garmezy等提出复原力的三种机制模型[17]:免疫模型(Immunity Model),在此模型中,复原力被视为一种类似注射的预防疫苗,个体可以经由接种疫苗-过去正向的学习经验-产生抗体以对抗类似的生活压力情景或困境;挑战模型(Challenge Model)指危机和压力反而促发和提高了个体应对困难的能力,帮助个体以有效的应对策略成功度过困境;补偿模型(Compensation Model),指当压力情境会导致个体应付危机情况的能力被削弱时,个体特性和所拥有的环境资源可以在其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使危机不至于对个体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如Barnard的研究发现[18]:那些来自高危家庭的孩子常常会有躲避父母或与家庭保持一定距离的倾向,但这反过来却促使孩子在家庭外发展社会连结,并从家庭外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和奖赏,满足心理需求。类似地,一些复原力良好的青少年虽然拥有负性的家庭生活经验,但却能发展出对寄宿家庭及学校的高度心理认同[1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2 家庭调整和适应反应模型(FAAR Model)

以家庭为单位时,也有类似于个体复原力的现象,研究者称之为家庭复原力,即帮助家庭在面临灾难和高危情境时仍能良好地适应并有效发挥功能的能力与特征。J Patterson于1988年提出家庭调整和适应反应模型来描述家庭复原力的作用机制[20] 。此模型认为家庭复原是在家庭信念的影响下,家庭面临的压力与家庭能力之间通过不断调整达到动态平衡并保持家庭功能良好发挥的过程。家庭信念包括家庭对压力和自身能力的评估、家庭成员的身份认同以及家庭怎么看待自身与外部系统的关系等。家庭面临的压力有大的危机、灾难,也有持续发展性压力和日常困扰;家庭能力指家庭实际和潜在的经济、精神资源,以及家庭在面临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家庭信念不仅会影响到家庭面临的压力的性质和程度,也会影响到家庭对保护性资源的利用。

在稳定时期,家庭通过有效运用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使家庭压力与家庭能力保持相对平衡。但是当某个时期家庭面临的压力明显超过了家庭一贯的调节能力并持续存在时,家庭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这时家庭就面临着危机。危机是家庭的转折点,导致家庭结构或互动模式甚至两者同时发生较大变化。这时具有复原力的家庭会通过减少压力源、发掘资源、提高应对能力或改变信念等适应与方式不断调整,最终使家庭功能得以恢复或增强,而不具复原力的家庭其功能则会被削弱。

台湾学者萧文在《九二一震灾心理复健学术研讨会集》中详细介绍了自己对“九二一”地震中受创伤家庭(在灾变中曾遭受重创而有家人重伤或罹难者的家庭)在灾后近两年期间的复原力变化历程的质性研究[21],其结果可视为对此模型的一个验证。研究结果发现,灾后家庭功能的反应形态主要为“先降后升型”,即多数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家庭在发生地震灾变之后,初期知觉到家庭功能有所下降,但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调整期后,家庭功能将出现反转上升的现象,即表现出复原的发展趋势,最终重新达到能动态平衡并使得家庭功能得以良好发挥。进一步访谈得出以下具有保护性的家庭复原力因子:正向积极的思考与行动、稳定家庭经济、增强家人

间的情感连结、改善沟通、稳定家庭秩序、分工合作负起新角色的责任、重建家庭信念等。

3.3综合模型

James PC在探讨学业复原力时提及复原力的综合模型(图2)。此模型解释了同样是在高危情境下,非裔美国青少年在学业领域表现出个体差异(积极和消极结果)的过程和机制[21]。

图2 复原力的综合模型

此模型认为:人际环境塑造了个体在某领域或活动中(如学习)对自己所拥有的信念(如自尊、自我效能等),这些信念会使个体对此活动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行为反应模式一旦形成,不仅会直接导致个体在本领域的发展结果(如学业成功或失败),也会反过来影响到个体对其人际环境的体验,因为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个体互动的产物,也会被个体的行为反应所塑造。可以看出,“自我信念”在复原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更是一个意义产生的活跃过程,情境因素需要以自我系统为中介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并最终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此模型中的各因素都可以扩展到更大的概念范围以解释更多由高危环境造成个体差异的内部过程,因此该模型又被称为复原力的综合模型。

4 复原力的测量

复原力概念的不统一导致对复原力的测量也有不同思路。目前有关复原力的量表或从经验或从理论构想出发。有的只包括内在人格特质,有的同时包括内在和外在保护因子;有的测量一般性复原力,有的则针对特定情境和人群的复原力进行研究。国外流行的有Wagnild和Young的量表,Block和Kremen以及Connor和Davidson的量表(简称CDRISC)[22]。此外阳毅在其2005年硕士论文中(华师大)还整理了以下复原力量表[23]:Springer与Philip编制的个人保护因子问卷;Bartone等编制的特质性自我复原力量表,分执行、控制和挑战三个维度;Constantine等根据自己对复原力的理论构想编制了健康青少年复原力评定问卷;挪威学者Friborg编制的成人复原力量表,包括自我效能、对未来乐观的态度、有序的生活、家庭凝聚力和社会支持五个保护因子维度。

5 复原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5.1 研究对象涉及的范围、年龄跨度越来越大

复原力研究的对象从初期集中于青少年群体、贫困家庭儿童以及离异家庭儿童等扩展到更多的特殊或弱势群体。如癌症病人[24]、运动员群体[25]、少数民族人群[26]、天才和学困儿童[27,28]等。从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来看,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近年来年龄跨度明显增大,目前查到研究对象年龄最小的是Moshe I等在以色列幼稚园中对135名有不同程度行为或情绪问题的4岁儿童进行的提高儿童复原力的干预研究[29]。

5.2压力源或高危情境的类型不断扩展

压力源和高危情境的类型也在不断地扩展:从传统的日常生活困扰、发展性压力源、家庭变故(离异、丧亲)等扩展到恐怖事件[30]、虐待[31]、偏见和种族歧视[32]等更多种类的高危情境。

5.3 复原力的领域划分越来越细化和具有针对性

个体度过逆境的后续发展是多方面的,而以往研究复原力时并没有细分具体的发展领域,因此很多研究结果由于没有同类因变量而缺乏可比性。现在研究者开始致力于深入探讨特定领域的复原力,如学业复原力[33]、生涯领域复原力[34]等。

5.4 研究思路的转变

目前研究复原力的学者不仅在个体的层面来探讨复原力,也在个体生活其中的家庭、社区以及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来考察复原力[35-37]。

家庭环境概念篇4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概述与分类

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联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所遇到的瓶颈,都在与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必须先明确社会环境这一概念的内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种类,才能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一)社会环境概念的阐述《辞海》对“环境”一词有两种释义:一是广义的环境概念,指环绕所辖的区域,其环绕中心体可以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二是狭义的环境概念,指与人类主体相适应的外部世界,即人的生活空间,其环绕中心体是人类主体。因为教育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关注点,所以关于教育的环境,人们通常取用《辞海》中“环境”一词的第二种解释,以人作为环境中心体。也符合哲学意义上对环境的界定:“以人类为中心,围绕着人类而发展起来的一切外部事物,都可称之为环境,也就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外部条件。”因此,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内涵归类为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包括一切能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而在狭义上,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是指已经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融为一体,被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以期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成为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分类以未成年人为主体,依据不同标准,环境可以有不同的分类:1.按照空间概念划分,可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针对组成要素的不同和掌管领域的区分,社会环境又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环境等;微观环境是指与每个人生活直接、紧密关联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等。2.按照其构成本质划分,可分为硬(物质)环境和软(精神)环境两大类。硬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官的环境,即物质环境。如自然风景、教室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软环境是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的环境,即精神环境。如时间、空气、社会氛围、文化气息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按照状态划分,可分为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开放环境,即人与外部思想信息是敞开的交流;封闭环境,即人与外部思想信息隔离、排斥的。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现状

1.德育没有引起教育机构的足够重视中央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后,学校及其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失衡状况一直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在中学阶段智育甚至被视为测评学生的唯一标尺,德育在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在很多中学,各类主课占用挤兑德育课的课时进行考前复习的现象比比皆是,应试教育的成效与道德教育的重视呈现了反比增长。很多教育机构对德育教育应付差事的态度,致使其德育教育方式老套,内容陈旧,使学生对自身应当具备的道德水准和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没有产生认同感。2.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中的德育工作比起学校教育更显生活化,具有广泛性和参透性。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无形中成为未成年人德育的指向标。但迫于社会竞争和入学门槛逐年提升,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铺天盖地的以期开发智力提升成绩的培训班,替代了对未成年人身心精神层面的关注,未成年人从家庭成员身上感受更多的是焦虑与不安,这对未成年人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都有直接负面的影响。比如家长教导孩子公车上对不认识的人不必要让座,不能让自己累着,这种耳濡目染的不健康道德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使某些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3.不良文化现象和社会舆论的频频误导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青春期阶段是未成年人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去尝试接受一切新鲜事物的成长阶段,在此重要的德育教育时期,文化媒介的直接导向作用体现在未成年人的一言一行中,正向的积极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现象能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信息环境。反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法商贩被金钱利诱,无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将大量非法的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引入市场并大肆传播,市场的自控能力弱加之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使抵抗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弱但接收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的未成年人成为不良文化现象的最主体受害人群;随着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网络红人占据屏幕,他们所提倡和宣扬的不伦不类的价值观被众多未成年人追捧并效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为了成为“网红”不惜代价去整容成为“锥子脸”,更有甚者玩起“杀人游戏”。这些都是不良的文化传媒和社会舆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掀起另一波的挑战。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优化策略

目前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成长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塑造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认可,政府带头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建设出资出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也在逐年改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各领域内出现的破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良好运转的隐患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给出相对应的策略优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以期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出最大贡献。1.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提升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的根本是教育机构在思想上给予道德教育充分的认可,肯定其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思想认可、态度上肯定,才能在实际策略上有实质性的改变;其次学校教育应增加相应的德育课时,使其在教学环节占有一席之地,使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剔除主副课的概念,只有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建立德育课不比英语课次要的观念,才能使德育与智育并肩齐驱;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具体的德育教学环节引入与时俱进、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提倡适应当前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的德育教学理念,跟进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变革传统的未成年人德育评价理念,更好地平衡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优点之间的评比,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多样性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2.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首先,强化家庭教育中的自主意识。家庭教育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孩子教育的最近和最佳示范模本,切实提高自我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其次,家庭教育应该积极将社区、学校组织起来。组建指导中心,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学校和社区的帮助下,家长应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现代通讯设备例如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能充分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及时掌握和反馈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使学校、家庭以“责任”为桥梁,以“道德教育”为纽带,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再次,家庭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家庭内部和邻里间温馨和谐的轻松氛围,开展各式各样充满意义的活动。比如组织环保小达人评比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人意识,发起慈善捐助活动培养未成年人助人为乐意识。3.净化市场文化环境,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为导向,现代媒体人应坚守职业道德规范,为净化市场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一种积极正能量的舆论氛围作出承诺,防止和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袭,为网络传媒坚守一片净土;针对整治传播、扩散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垃圾信息的不法分子的相关法律亟待完善,需要扩大法律覆盖面,填补一些执法漏洞,使不法分子绳之以法。4.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主观能动性,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提供内在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未成年人作为受教育者,虽然是知识的灌输人群,但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常常发挥着重要的主观能动性,未成年人要通过在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中对知识的吸收、理念的渗透,最终完成自我教育和个性发展的过程。社会环境的改善是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只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中要给未成年人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条件和机会,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切身的体验中收获思想道德教育的硕果。

[参考文献]

[1]陆士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误区与对策[J].人民教育,2004,(18).

[2]马安林.重视舆论环境、优化舆论环境———谈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环境的关系[J].贵州教育,2004,(06).

家庭环境概念篇5

1产品概念设计中的情景分析法

1.1情景分析法含义

情景分析法(ScenarioAnalysis)又称为脚本法,是指在假定某种现象或某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前提下,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进行预测的方法。它是一种多因素分析方法,要求结合设定的各种可能情景的发生概率,研究多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可能对预测对象产生的影响。情景可以直接使用历史上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景,也可以通过统计分析风险要素的历史数据变动得到。

1.2情景分析法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产品的价值离不开其使用情景,设计师只有将产品置于一定的使用情景中,考虑使用情景中人、产品的行为状态,才能够充分发掘需求。本设计案例中,运用情景分析法进行创新设计的流程是,首先确定设计的主题并定位目标人群,其次通过对产品设计中所涉及的“人”和“场景”进行分析预测,探索主要问题,再利用快速草图Sketch的方法进行解决方案的探索,最后利用3D打印及效果图对设计的最终方案进行展示。

2基于情景分析的多功能音响设计过程

2.1设计主题及目标用户定位

应用情景分析法进行产品概念设计首先需要确定设计的主题。主题的确定能够帮助设计者明确设计的目标,缩小设计的范围,同时所设定的主题应避免过于具体,以免对设计师的思维产生限制,本次概念设计的主题是“一款听音乐的设备”。在确定了设计主题之后,需要定位产品的用户群体并将设计目标具体化。目前市场上用于听音乐的产品多种多样,常用有Mp3、智能手机、CD、头戴式耳机等,但研究发现这些设备的针对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老年人由于生理状况和消费能力均低于年轻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所忽略。当前的老年人音乐播放设备市场混乱,充斥着设计简陋、价格低廉的相关产品,给老年人的购物选择及日常生活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扰。此外,考虑到与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相对较多,且比独居的老人购买力更高,综合考虑之后本项目将目标人群定位为:和家庭其他成员住在一起的老年人。本案例旨在设计一款老年人和其家庭其它成员都可以使用的音乐播放设备。

2.2使用环境调研及需求分析

(1)用户深度访谈情景分析法要求通过对同类产品当下的使用情景进行调查,预测新产品可能所处的使用环境。本案例针对年龄在50-75岁之间,且有听音乐习惯的老年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调研地点选择在苏州,方式以深度访谈为主。调研的过程是先从和老人闲聊开始,逐渐将话题引至其生活娱乐方式,直到清楚地了解老人的家庭状况、听音乐的所用的设备、对设备的反馈等信息为至。调研部分详细信息如下表所示。(2)产品使用情景分析情景分析法要求设计师对产品在不同环境中的操作方式、携带方式、放置形式进行考察,以此来预测新产品可能的使用情景。在本案例中,以一款市场已经存在的同类产品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索。探索结果表明,一款听音乐的设备,其可能的放置形式、携带方式、操作方式如下图所示。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和整理,本文提取出了以下三个关键的设计目标:①充电方便。②歌曲容易更新。③放在家中的时候容易发现。④避免设备的浪费。

2.3方案概念设计

在确定了设计的目标之后,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对创新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用快速草图的形式予以表达。其过程如图1所示。经过对创意方案的探索,结合前期的调研结果,本文得出下面的创意方案:将普通家庭音响与可移动音乐播放器整合成为一个系统,形成一种即可当作家庭音响,又能用于外出携带的多功能的音乐播放设备。其具体创意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该方案的概念可以基本概况为:多功能音响>=便携式播放器(A)+重低音音响底座(B)。当A和B在一起的时候,两者作为一个一体的家庭音响整体使用,且底座B能给便携式播放器A自动充电,并利用无线蓝牙技术自动更新A中存放的歌曲。和普通音响不同的是,便携式播放器A可以随时被取下来,方便老人外出时携带。

2.4设计方案呈现

(1)3D打印方案验证3D打印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够拓宽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便于设计方案的呈现、评审和交流,并有望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本案例在得到设计方案模型之后利用该新型技术进行了设计方案的验证。将用3DMax所建的模型导出并用3D打印机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打印,对所得到的模型进行结构、形状的分析,如图3所示。分析结果表明,概念设计阶段所产生的造型是可行的。(2)概念设计效果图展示效果图是对设计方案的精确呈现,它能够表达方案的预期效果,是产品创意设计中的必要环节。本方案最终的方案效果如图4所示。

3结论

本文从情景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开始,着重介绍了情景分析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将其与产品概念设计流程巧妙结合,通过用户调研、产品使用场景分析、草图设计、方案呈现等阶段,完成了一款创新型产品的外观概念设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最明显的是,调研过程存在调研群体太小的问题,容易使得设计师对需求的判断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就设计方案本身而言,某些同领域设计师反馈该方案中底座音响部分的扬声器垂直向上,可能影响产品的音效。因此,本次设计只是对当前存在的若干问题的一种探索,其中所涉及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相关人员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赛男.试论台式音乐播放设备的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04):126~127.

[2]刘兰兰.情境故事法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应用[D].无锡:江南大学,2008.

[3]赵琳.基于使用情境的家庭影院音响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4]杨艳石.3D打印技术驱动产品设计新模式[J].设计,2015(19).

家庭环境概念篇6

一、家庭因素

大学生虽然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和家庭,但是早年的家庭生活经历会影响其心理状况,其中主要包括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等。

1.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家庭成员间共同营造的情感气氛。如果家庭氛围温暖和谐,家庭成员彼此都是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成长中的子女感受到的更多是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样子女就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反之,若家庭氛围是严肃的、沉闷的,家庭成员间不能相互尊重,而是充满批评、斥责、抱怨,则子女感受到的更多是不安,在行为上谨小慎微,不敢尝试;或者敢怒不敢言,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思想,长此以往必将压抑子女的个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2.父母教育方式

父母教育方式对子女健康心理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以及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在常用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父亲养育方式包括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因子;母亲养育方式中包括温暖与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定,惩罚、严厉,偏爱被试5个因子,从以上11个维度评价父母教养方式。王丽芳、伍业光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模式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郭晓霞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神经质、精神质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精神质、神经质与母亲严厉惩罚和父母拒绝否认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且研究的回归结果也显示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母的惩罚、严厉对子女的精神质维度有显著预测意义;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子女的内外向倾向有显著预测意义;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对个体神经质有显著的预测意义。即父母如果经常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子女活泼、开朗、外向的性格特征,情绪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如果父亲经常拒绝否认子女的合理要求,母亲经常过分干涉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过度保护子女,则容易使其缺少同情心、固执、刻板或出现倾向的个性特征。因此,父母对子女越是表现出关心、理解的教养方式,子女越可能表现出喜欢交际的倾向;父母对子女过分干涉、惩罚等教养方式越多,子女就越容易地表现出不关心他人、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个性特点。

3.家庭经济状况

除了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主观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之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就其年龄阶段来看,大学生无论从认知、情感还是个性上都趋于成熟、独立,但是在经济上还不能做到独立,大学期间所有的学费、生活费等支出仍需要家庭的支持。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成本相对以往大大增加,这对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在大学中,部分学生相互攀比吃穿、数码产品等用品,无形中也加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潘清泉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正向预测作用。

二、环境因素

大学生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很多学生初来乍到,感到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寒窗苦读十几载,终于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来到向往的大学,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进入大学之前,觉得大学是神圣、美好的,对大学充满美好的期望,但来到大学后却发现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感到处处不适应、事事不顺心,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或者愤怒等不良情绪,若不及时调整,必然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在大学之前,学生完全以学习为导向,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未必尽如人意。来到大学之后,学习依然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还有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方面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可能会逃避此类活动,不愿意参加,更无法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心理发展。

三、个性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性因素有很多,比如性格、气质类型、归因方式、自我概念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集合了个体对个人的本性、独特性和行为模式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包括了对自己的全部认识和信念。我们的行为方式通常是由内而外的体现。罗杰斯认为个人的自我概念和真实自我之间并不一定一致,大部分人有可能通过扭曲真实的自我而获得良好的自我概念。对真实自我的扭曲程度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评价也相对客观、真实,也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缺乏,在进行自我认知时可能出现自我认识偏差,比如自卑、自负、以自我为中心或过分苛求,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除了高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应采用和谐、温暖的教育方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子女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和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家庭环境概念篇7

关键词 场域;家庭学习场域;必要性;创生

一、家庭学习场域的理解

1.家庭学习场域概念界定

场域(field)一词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他说:“我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network)或一个形构(configuration),这些位置经过客观限定的。”依据布迪厄的理论,首先,场域是一种客观相对自主的存在。其次,场域是一种客观的关系系统。再次,场域内部充满斗争性。与布迪厄的场域概念相联系的还有“资本”与“惯习”。资本是行动者行动的动力资源。惯习是从内部揭示行动者的“性情倾向”。笔者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家庭学习场域定义为,家庭成员通过争夺文化资本达到有效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体社会化而形成的客观关系网络。了解场域内部的运行机制是创生家庭场域的必要前提,笔者将场域内部运行机制建构为“冲突—博弈—平衡”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动者之间从冲突开始,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客观关系。

2.家庭学习场域构成要素

(1)行动者。家庭是由夫妻之间姻缘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血缘关系、兄弟姐妹之间亲缘关系等构成。在家庭学习场域中,笔者将行动者分为家长与子女。(2)学习内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作了科学地说明,“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家庭学习场域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化。学习内容包括:①社会知识与生活技能的掌握。②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行为规范是指调整人们各种行为的、具有普遍性的规矩和方式。③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3)学习媒体。学习媒体是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家长和孩子间传递信息的工具。(4)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影响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家庭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二、家庭学习场域创生的必要性

随着“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出,现代社会全面进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给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冲击。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应适应时展的潮流,走出原有家庭教育的误区,实现家庭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学习场域中教师与不同的学生建立不同的场域,教师需要在不同场域中不断变换角色。但由于“惯习”的影响,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公正的教育。而且学校教育虽具有系统性、有效性,但也存在着不足。美国教育家伯顿?怀特就曾指出:“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几年质量不高的学校教育大概也不会对孩子有什么严重妨碍”。科尔曼与詹克斯的研究发现,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学生成绩变化与诸如社会经济层次等家庭变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些研究都表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学习场域理应成为学校学习场域的必要补充。

三、家庭学习场域的创生

1.行动者之间权力的平衡

在布迪厄看来,一个人拥有资本的数量和类型决定了他在社会空间的位置,也就决定了他的权力。在家庭学,家长占据更多的资本,而孩子仅占据极少的文习场域中化资本,这就决定家长在场域中的权力。家庭学习场域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在认同与对抗中不断博弈、整合、重组而成的。家长在场域中往往通过权力来彰显自己的权威,以期达到预期的威慑作用而使场域正常运行。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如我们预期。家庭学习场域的创生要求家长必须弱化自己相应的权力,赋权于孩子,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权力适当平衡。特别是现代网络时代,父母已失去了知识权威的优势,孩子也有参与家庭重要决定的权利。家庭学习场域中,家长需要尊重孩子,与孩子一起学习。这样父母的权威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家庭场域也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状态。

2.隐性教育策略的选用

理论界对隐性教育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本文中隐性教育是指家长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孩子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在隐性教育过程中,家庭场域中的父母有明显的教育意图,但孩子无明显的受教育意识,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了道理。因此,在家庭学习场域中,首先家长要创设情境,使孩子自己去领悟某种道理,有时也需要父母的引导,通过此方式使孩子在无意识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家长要树立榜样。孩子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大多数受到父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润物细无声”。总之,隐性教育避免了空洞、灌输的说教,启发了孩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孩子亲身体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悦的事情,并使促进场域中的行动者相互发展。

3.外来者的有效介入

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及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文化资本。在文化资本较弱的家庭中,其家庭学习也相对较弱。因此,必须有外来者有效介入家庭场域从而打破现有稳定的场域以达到新的平衡。(1)教师的有效介入。教师通过家庭联系,传授给家庭场域中的家长与孩子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等,同时通过传递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如学习作品)等来增加场域中的文化资本。这样,家庭成员通过增加文化资本实现社会化,从而在社会中实现最大的价值。(2)社区的有效介入。这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家庭学习场域中的行动者处于主体地位,要自觉加入到社区的学习场域中。充分利用社区学习中心、社区图书馆等文化资源,与社区其他家庭互动学习,以达到增加自身场域文化资本的目的。

http://

参考文献

[1]L.D.Wacquant,TowardsaReflexiveSociology:AWorkshopwithPierreBourdieu[J].SociologicalTheory,Vol.7,1989.

[2]闫旭蕾.教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家庭环境概念篇8

一、研究起源

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理性地审视了女性在后现代社会个体化进程中传统角色退却与复归的矛盾境地。风险社会引发的个体化导致男女在平等化过程产生新的矛盾[1],封建社会的传统性别特征在此过程中得到复归与强化。

根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 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1.6%和54.8%,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7.7和 4.4个百分点[2]。一些传统的性别观念不仅没有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趋于消失,相反,持“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观点的人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3]。风笑天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认为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在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仍延续复归传统的趋势[4]。

二、性别角色意识的概念内涵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乔治・米德使用此概念来说明人们在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性别角色”在此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在性别角色发展初期,人们普遍认为两性差异主要根源于自然的生理特征差异。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们逐渐意识到男女两性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社会性文化因素,因此对性别意识的影响因素有了新的认识。关于性别意识,目前学界尚未统一界定,不同学者对性别意识有不同的认知。概括来看,主要可归为两类。

一类是微观的内涵探讨,强调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两性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如李国华认为,性别意识是指人类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关系、地位、价值、权利、责任、使命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其核心是两性关系[5]。另一类则是宏观的社会建构,强调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如李慧英提出,性别意识就是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6]。刘伯红认为,性别意识是在承认男女不平等的前提下,从性别的角度积极地发现妇女问题,探讨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除不平等[7]。

三、性别角色意识复归的影响因素

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通过对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个体逐渐形成自我性别角色意识。因此,分别将家庭性别观念传承、教育职业期待差异及社会文化氛围偏向等三个因素作为影响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复归的因变量。

(一)家庭性别观念传承

家庭是个体出生之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家庭教育和性别意识观念的传承对于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家庭角色分工、父母的观念和言传身教使个体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对自身未来的性别角色形成相对固定的认知,伴随家庭中对性别刻板印象的不断强化,子女将传统性别意识内化为自身的性别角色观念[8],传统封建性别意识家庭氛围下成长的个体其性别角色观念复归传统。母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已有研究表明,在职的文化程度较高的母亲受传统性别观念影响较少,与低文化程度的母亲或家庭主妇相比,其子女的性别观念更为“去传统化” [9]。

(二)教育职业期待差异

随着年龄增长,学校教育作用逐渐超越家庭,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复归的过程中,教育职业期待差异影响显著。教育文化的氛围决定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发展的程度,教育文化的水平决定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发展的质量,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明显的性别期待差异[10],教材内容也是影响女性性别角色的重要因素[11]。而在职场中,组织环境和领导支持对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深刻,母亲文化程度与职业、单位类型、工作单位岗位变动、对工作自我现实满意度、所在单位女领导能力以及社团参与情况对高层次女性人才的性别意识产生显著的影响[12]。

(三)社会文化氛围偏向

社会文化氛围的偏向是影响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重要因素。《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认为城乡结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不同程度影响女性性别意识,地域文化、流动状况等也是影响女性性别意识一个主要方面[13],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依附性、跨市迁移对男女性别意识也有显著影响[14],且大众传媒和商业广告的偏向对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发展具有消极作用[15]。

四、超越传统性别角色意识的路径

传统性别意识的回潮,女性社会角色的弱化,对男性依附性增强,使得女性在就业机会、资源分配、性别利益等方面日益边缘化,这既弱化了女性整体社会地位,也背离了国家倡导性别平等的价值理念[16]。因此,超越传统男女角色,探寻新型平等性别角色意识构建路径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一)加快女性性别意识现代化

超越传统男女角色,构建新型平等性别角色意识,应该以改变家庭性别角色观念为基础,提高家庭中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现代化。首先,应树立良好的性别意识,将其从传统角色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实现女性自身观念的转变。其次,应在家庭内部提倡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重视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的权益意识,提高女性自主独立意识。最后,在人际互动中,提高女性社会参与水平,发展女性主体意识。

(二)增强性别意识教育主流化

作为社会人,个体的性别意识受教育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影响。要实现个体性别意识的现代化,就必须发挥教育制度的核心作用。从学校教育而言,将现代性别角色意识教育纳入现有教育政策决策体系,设置性别角色教育课程,改革教科书中的刻板印象内容,进一步提高公众性别角色意识认知教育程度,脱离传统性别角色观念。从职业教育而言,引导女性性别职业角色,提高女性就业层次,将女性职业发展纳入制度化框架,以解决女性职业“天花板”问题。

(三)提倡性别意识政策法制化

社会环境对于个人意识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一方面,政府和社会环境对于构建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性别角色意识存在的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应持续普及与巩固义务教育,努力推进城镇化、市民化社会的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女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差异。另一方面,将性别角色纳入公共政策的制定范畴,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赋予男女性别角色平等以法律强制力保障,不断推进性别角色意识主流化进程,逐步消除社会性别歧视,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公正。

五、结论与展望

提升风险社会下我国女性性别角色意识,需要在厘清概念的前提下从家庭、教育职业及社会文化氛围三方面着手。具体而言,首先应加大对性别角色意识等基础概念和内涵的研究;其次是认清风险社会下我国女性性别角色意识所面临的家庭、职业、教育及社会文化等影响因素,从加快女性性别意识现代化、增强性别意识教育主流化、提倡性别意识政策法制化等角度进行理论建构和对策实施,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提升风险社会下我国女性性别角色意识,发挥女性在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42.

[2]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EB/OL].中国妇女研究网,2012-10-27.

[3] 包芳,吴炳义.透视性别意识对妇女地位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6):29-31.

[4] 风笑天,肖洁.中国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城乡差异研究[J].人文杂志,2014,(11):107-116.

[5] 李国华.人类性别意识的演变及趋势[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3):37-39.

[6] 李慧英.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讨论[J].妇女研究论丛,1996,(3):5-7.

[7] 赵金.性别平等和大众传媒――访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刘伯红[J].青年记者,2008,(16):54-57.

[8] Sutfin E.L.,Fulcher M.,Bowles RP,Patterson C.J.,“How Lesbian and Heterosexual Parents Convey Attitudes about Gender to their

Children:the Role of Gendered Environments,”Sex Roles,2008,(58):501-513.

[9] Hoffman,Lois W.,“Effects of Maternal Employment in the Two-Parent Family,”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283-292.

[10] 冯惠敏,蔡安烈.中国女性发展的教育文化的环境建设刍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75-179.

[11] 吴文菊.教育和传媒偏向对女性低成就动机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2,(6):58-59.

[12] 孟祥斐,徐延辉.高层次女性人才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J].妇女研究论丛,2012,(1):12-21.

[13] 陶春芳.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

家庭环境概念篇9

创新方法,以差异的视角进行个性化教育。新生入校后,学校通过对学生多方面、全方位的测试和访谈,掌握每名学生的入校原因、具体问题、家庭环境等情况,汇总出综合分析,作为个性化教育的依据。各班建立班级管理委员会,依据每名学生的综合分析,确定1至2个突出问题作为阶段帮教突破点,并制定出学生阶段性自我发展目标,用“每天进步一点点”来引导督促、激励、唤醒每个学生进步的愿望。最后是组织全员帮教。针对每名学生已经确定的突出问题,班级管理委员会按各自职能开展帮教工作,力争实现每名学生的每个突出问题得到明显改变。

家庭环境概念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来自沧州3所大专院校,其中1所为医学院校,1所为师范院校,1所为工科院校。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方法,在3所学校的一、二年级随机抽取10个教学班总计469人(男生234人,女生235人),平均年龄16.8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的选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调查利用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学家H.Fitts于1965年编制、台湾林邦杰在1978年修订的第3版,共70个题目,包含自我概念的2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10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和自我批评。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林氏修订版)从条目内容来看,并无不适合大陆人群的内容。近年我国大陆已有一些人使用这一量表,认为其效度很高。本研究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Cronbaeh α=0.7795,具有较好的内在信度。

1.2.2 测量过程将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装订成册,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集体测试,测试在50分钟内完成。为保证客观性,问卷不记名。

1.2.3 数据统计测试结束,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数据通过手工录入计算机,数据统计处理运用SPSS11.5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方差共变量分析。

2 结果

2.1 主效应和共变量的确定 以性别、学校、年级、来源、父亲文化、母亲文化、是否独生、父母离异和家庭收入为自变量,分别以自我概念结构3因子、内容5因子、自我批评和自我概念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enter)。按照自变量进入最佳回归议程的频率高低依次为:性别、母亲文化、经济收入、来源、父母离异、是否独生和年级。因此,采用多元方差共变量分析方法研究自我概念时,主效应为性别和来源,共变量为母亲文化、经济收入、父母离异、是否独生和年级。

2.2 不同性别、不同来源高职生自我概念多元方差共变量分析以性别和来源为主效应,母亲文化、经济收入、父母离异、是否独生和年级为共变量对高中生的自我概念进行多元方差共变量分析。性别主效应的Wilks’Lambda值=0.906,P

结果表明;①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差异在各维度上有不同的特点。在伦理自我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

3 讨论

3.1 高职生总体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这与用自我概念量表在台湾中学研究结果:男女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没有差异性以及黄希庭运用同样的量表对老年人自我概念研究结果;老年人自我概念在性别上也不具有差异性是一致的。Fitts(1965)编制此量表时,强调性别对分数影响不大。

在自我概念的具体维度上,如在自我认同和伦理自我维度上,男高职生显著低于女高职生;在自我批评维度上,男高职生显著高于女高职生。本人认为主要是由于男高职生自身性别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处于青春期的男高职生一般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自身有着较高的社会期望,敢作敢当,但由于其自身能力和社会经验的不完善,失败的体验相对也较多。这也就导致男高职生自我认同的降低和自我批评的增多。

3.2 不同家庭来源高职生的总体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差异

家庭环境概念篇11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各维度显著相关[3]。弗兰克尔[4]认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就是人们想要达到目标的决心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过程,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一旦他遇到一点挫折,他发现的不是挫折给人带来的意义,而是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自卑心理、忧郁焦虑等心理,这些心理都能成为自杀行为的诱发因素。

生命意义感也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5]。有研究显示,缺乏生命意义感与精神病理有大致的线性相关:意义感越低,则精神病理的严重程度越高[6]。

Crumbaugh[7]将生命的意义界定为是一种能给予个体存在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借由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个体可以获得“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Steger[8]将生命意义定义为对个体存在的意义感和对自我重要性的感知。Baumeister[9]也提到人要觉得生命有意义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即:目标、正当化、效能以及自我价值。他认为,肯定自我的价值、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追求个人独特的使命及目标,是一个人感觉到自己生命是有意义的主要条件之一。

很多研究者都提到生命意义和个体存在的价值感之间的关系。那么生命意义和自我概念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自我概念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自我评价:它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我们“自尊感”也称自我价值的认识[10]。如果我们对自己有很高的评价就认为我们有很高的自尊感。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太大的价值,我们就会有更多否定性的自我概念。自我认同也是自我概念的一个方面。陈秀云[11]的研究就发现大学生自我认同状态对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有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积极看待自我的人也能更积极地看待人生,看待生命的意义。

自我概念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透过经验以及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学习而来,所以有其可塑性[12]。弗兰克尔[4]认为由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所面临的情境不同,所以每个阶段的生命意义都是独特的,人的整个一生就是由一系列独特的人生境遇所组成的,因此,不同的人看待生命的意义也是独特的。还有研究者认为个人的生命意义会随着年龄、身份、角色、时空的转变而转变[13]。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儿童对自我概念的发展要早于对生命意义的觉察[9,11,14]。如果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有关。那么是否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呢?

本研究旨在考查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是否存在相关。如果存在相关,考察是否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选取湖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本科在读学生为被试。随机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1份。有效率为93.5%。其中男生205人,女生216人,大一157人,大二116人,大三90人,大四58人,文科212人,理科209人。

(二)研究工具

1.自我概念量表

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Fitts编制,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林邦杰进行了中文版修订,量表共70 道题,包括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批评9个维度。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471—0.9008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03[15]。

2.生命意义量表

原生命意义量表(Purpose in Life Test,PIL)是由Crumbaugh和Maholic在1964年依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所编制。台湾学者宋秋蓉[16]对其进行了中文修订,包含20个题目,分为生命热诚、生活目标、自主感、逃避未来期待5个维度。本量表在信度方面,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数为0.847,适用于大学生人群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数为0.870。五个维度解释了总方差的90.32%。肖蓉等[17]人针对大陆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也表明,PIL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其内部结构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1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检验

对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和生命意义各维度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道德伦理自我和未来期待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之外(r=0.022,p>0.05),其他自我概念的各维度和生命意义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其中自我批评维度和生命意义各维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二)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回归分析

以生命意义为因变量,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全部进入回归方程显著(F(8,412)=70.648,P

三、讨论

(一)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除未来期待和道德伦理自我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外,其他自我概念中各维度和生命意义感各维度间均呈显著性相关。 其中自我批评和生命意义感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越积极,生命的热诚也就越高,生活更有目标,在生活中的主动性就越强,对生活越少逃避,对未来更充满期待。

相关分析结果符合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也和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比如,王亚杰[18]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显著相关。杨牡娟[19]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生命意义感呈显著相关。陈秀云[11]用自编的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来自不同家庭氛围的学生的生命意义总分及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家庭氛围融洽与否影响生命意义感体验。江慧钰[20]在探讨人际关系和家庭气氛与生命意义之关系时发现:家庭气氛融洽的学生,其生命意义相对较高,即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会受到其家庭气氛融洽与否的影响。

未来期待和道德伦理自我的相关不显著。表明对自己有高的道德伦理评价的大学生和对自己有低道德伦理评价的大学生,在对未来的期待上没有显著差别。关于这一点,其他的研究还很少,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从理论上说,道德伦理自我和未来期待没有直接关系,但可能有间接的关系。比如,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道德伦理属于超我,其受到早期父母养育环境及文化的影响[21]。而一个人对未来的期待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大学生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感的预测作用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感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批评是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进行预测的最显著的三个变量。

这一结果也和心理学相关理论一致。例如,自体心理学就认为,一个人内在的自体影像影响一个人生命的各个方面[22]。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早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满意关系会让一个人在面对未来生活时更积极且更有安全感[23]。人际沟通分析理论也认为早期家庭环境塑造了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脚本[24]。阿德勒[25]认为自卑是影响一个人生活的主要因素。一个陷入自我批评的人总是负面看待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只盯着自己犯的错误。这种对自己的态度会限制一个人的自主性、逃避生活而不能客观地看待生命的价值。根据艾瑞克森的看法,人必须解决自我价值和建立认同感的任务,才能发展满意的生命意义感。如果一个人不能明确和巩固个人统一性,他们就可能体验到抑郁,甚至绝望。这种感觉再加上无意义感和自我贬抑,就是埃里克森所称的“统一性混乱”[26]。

基于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确实具有密切的关系。对于那些自我价值感低及自我认同混乱的学生,就很容易感到生命缺少意义,从而导致他们对生活悲观失望。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一生的事,而大学生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对自我认识混乱对未来人生茫然的时期。对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是大学生积极面对人生的关键环节。由于自我概念在生命意义感上的显著预测作用,所以通过改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通过培养对大学生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批评的培养来提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生命的热诚。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概念来让学生主动探索生活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使大学生能更积极健康地面对未来。

四、结论

第一,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第二,大学生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感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批评是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进行预测的最显著的三个变量。

参考文献:

[1]周觅.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与趋势[J].咸宁学院学报,2012.

[2]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等.医药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9(1).

[3]徐洁,常美玲.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关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4]弗兰克尔.追寻生命的意义[M].何忠强,杨凤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5]王军,葛小锚.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9).

[6]Yalom I.D.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M].New York:Basic books,1980.

[7]Crumbaugh J C.Everything to gain:a gudi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M].Chicago: Nelson-Hall Company,1973.

[8]Steger,M.F.,Frazier,p.,Kaler,M.,&Oishi,S.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6,53(1).

[9]Baumeister R F.Meaning of life [M].New York:The Guildford Press,1991.

[10]勒弗朗索瓦.儿童发展心理学[M].王全志,孟祥芝,樊国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陈秀云.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表编制及初步应用[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12]于璐,宋微涛.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

[13]董文香.生死教育课程对职校护生生命意义影响之研究[D].台北:嘉义南华大学,2003.

[14]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l).

[15]林邦杰.田纳西自我观念量表之修订[J].中国测验年刊,1980,(27).

[16]宋秋蓉.青少年生命意义的研究[D].台北:台湾彰化师范大学1992.

[17]肖蓉.生活目的测验(PIL)在大学生中的应用及其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

[18]王亚杰.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19]杨牡娟.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20]江慧钰.国中生生命意义之探讨:比较分析与诠释研究[D].台北:慈济大学,2001.

[21]查尔斯·布伦纳.精神分析入门[M].杨华渝,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2]Taggart.M ,Marcella Bakur Weiner.D.自体心理学理论与实务[M].林明雄,林秀慧,译.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23]Cashdan S.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M].鲁小华,等,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家庭环境概念篇12

1.以人为本

住宅新概念的提出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我们不能脱离人来探讨未来住宅的发展。在研究人居生活需求的同时,需要营造高标准、个性化、多层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现代新住宅,满足人们需不断提高住宅质量的要求。所以,在新概念住宅中,静谧、清新、体现十足的个性特征的多层甚至小高层住宅花园化渐渐成为一种新的设计主流,大面积退台设计、入口大堂花园式设计比比皆是,诸多独栋、联排或叠拼住宅的设计手法被更多地运用到多层住宅的设计中来,同时“情景花园住宅”也进入人们的眼界,渐渐成为当代住宅的新宠。

景观环境的设计理念也日渐深化,使居住体验更能体现人文本质。依山就势、与当地地脉等人脉相融通和谐的设计,极大的尊重了景观的均好性。同时出色的规划和景观设计使住宅透出弥足珍贵的文化底蕴,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绿化,进入式草皮和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的各类植物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通过园路铺设、布置桌椅、点缀小品等措施适当吸纳人流入绿地, 在保护绿色的同时将人的行为融入绿色,让住宅用户乐于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享受温馨阳光的呵护, 感受鲜花绿叶的芬芳与清香的快乐。

2.绿色生态住宅

真正的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是全面的,它即适应当地的生态而不破坏当地的生态,具有绿色、生态、节能、低碳、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它综合运用了当代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建设成为一个小小的舒适完美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了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舒适健康经济的居住环境。随着我国住宅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住宅要求的提高,绿色生态住宅作为新的设计概念被广泛提起并且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成为当代住宅设计代表性新概念。

绿色生态住宅是以与自然相和谐为宗旨,在进行住宅的设计时候要大量采用更适合人类生存。同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低碳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所以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要考虑节约能源并讲究回归自然。所以绿色生态住宅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风,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建材上要使用更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绿色环保型建材,主要使用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装饰材料等高科技材料。使使用的材料降低天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废弃物治理与处置应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垃圾处理举措措施.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并由小区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居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绿色生态住宅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应用高科技进行细节处理,提高人们住宅生活的舒适度。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建造高技术集成型住宅来塑造高品质的生活。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3.亲情住宅

住宅在满足以人为本和绿色生态需求后,更应体现亲情这一元素。亲情住宅这种新概念住宅的提出直面现在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同时邻里关系不断疏远。通过这种新概念住宅的功能设计,同时营造一种亲情社区氛围,加强了住宅社区的亲情沟通和相互的邻里交流,这无疑是一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概念住宅形态。

亲情住宅的“亲情”主要体现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上:在住宅家庭内部,住宅户型设计上,让一家三代人可以同居一处。使家庭内部三代人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还同时使子女可以更好的照顾老人。比如每个别墅底楼配有主卧并带书房、卫生间。这样,有老人的家庭,老人就可以在这一层独立居住、也十分方便老人的出行。这种情况下既可让老人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减少了两代人之间观念上差异的冲突,又方便子女照顾老人和老人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家庭的和睦发展。

邻里之间,在“现代邻里,都市街坊”的规划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中国的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相结合,并且给“街坊”这一古老词语赋予了新的含义,让传统的四合院落感重新回到现代居住小区。在邻里的相处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培养邻里的亲情,比如将整个园区都种上果树,一户一棵,四季瓜果飘香。

4.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住宅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住宅设计概念的创新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认真体会品味生活,把生活所需的元素融入到现代住宅的设计中,切实提高住宅的设计质量,创造优美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家庭环境概念篇13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20世纪初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之一,与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bel)同为近代欧洲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她宣传个性自由,强调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和自觉的精神,“呼吁通过教育改造世界,促进世界和平”①,培养具有完备健康人格的青年。1907年在罗马开办“儿童之家”(Casa Dai Bambini),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环境育人②思想及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新教育运动和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社会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社会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她认为教育本身的目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生物目的,即培育个体的自然成长;其二是社会目的,即锻炼儿童适应和利用社会环境的能力。这两个根本目的的完美结合才称得上是理想的教育,而理想的教育应该在“有准备的环境”(Prepared Environment)中去开发儿童的潜在能量,使其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充分的发挥。蒙台梭利首次提出“有准备的环境”的概念,这与我们目前常用的“构造环境”的概念大体一致,同属于社会环境范畴之一。因为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是“构造环境”,是人化的自然,这对于感官(或称感觉)发达而思维相对较弱的儿童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儿童对周围的环境的模仿能力极强,虽然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模仿,为此,教育者必须提供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美观舒适的生活设备,实用安全的教学教具,构成一个真实,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环境,让儿童有机会独立、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学校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潜力应以一种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任何压抑这种冲动的教育方式都是必须摒弃的。她猛烈抨击传统教育中用惩罚和奖励逼迫和诱惑儿童屈从的做法,认为这是学校长久以来形成的看似光鲜,实则极为失败的教育方式之一。而真正科学的教育的根本原则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其按其本性去表现自己。在“儿童之家”中,蒙台梭利鼓励儿童自由活动,她认为只有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科学的训练,才能令儿童全面而健康地发展,而学校正应是为儿童创造这种条件的育人环境处所。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儿童学会创造性地完成自我希望达成的“作业”,而后逐步修正和改进自己,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完成一种质的提升。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一样,都受到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思想的影响,她竭力反对学校对儿童的身心的束缚,主张以儿童为主体,强调顺其自然和儿童的自我教育,“老师必须去引导孩子,但不能让孩子感到老师无处不在”,应“随时准备提供孩子所需的帮助,但永远不要成为孩子及其实践之间的障碍”。当然,她在关注学校环境育人功能的同时,过于重视学校环境的客观作用,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完全忽视教师说理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未免有“环境决定论”之嫌。

三、家庭环境育人思想

蒙台梭利的家庭环境育人思想受到柏格森(Henri Bergson)和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等人的影响,她提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彼此密切联系的特点:其一是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蒙台梭利认为人类的成长要经历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成长的“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是在后天环境中成长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其二是心理具有吸收力。她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对外界环境感知的特殊的鉴别能力,即“吸收心理”(Absorbent Mind),儿童可以从与环境互动和情感联系获取印象和文化,不断发现和塑造自己;其三是发展具有敏感期。她将儿童的敏感期分为感觉敏感期(0~5岁)、秩序敏感期(1~4岁)、语言敏感期(2个月~8岁)、动作敏感期(0~6岁)四个层次,并逐一论述了其不同的特点;其四是发展具有阶段性。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均有其特定的身心特点,第一阶段(0~6岁)、第二阶段(6~12岁)、第三阶段(12~18岁)。更重要的是,儿童上述心理发展的全部时期,家庭作为第一维度的教育环境一直贯穿其中,所以,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家庭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她主张“教育应始于诞生”,遗传、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必须统一起来,而父母就是儿童的决不可替代的启蒙者。父母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在儿童的感官和心理上发生作用,因而,家庭教育必须改变单纯关注孩子的生活所需的观念,更多的关注“改善孩子健康状况和拯救孩子生命这一积极探索的精神……加强孩子的思想生活,并使其从中获益”。因为思想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类的生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