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用13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1

一、精英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创造本科生培养理念

精英人才和一般的人才是不同的,精英人才是在国家的人才中处在最高地位的。在每个行业和领域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领域中的人才,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能够为国家做出大贡献的人。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研究型大学要借助这一特点培养专业的人才。生物科学的专业有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以及增强技能,能够等适应广大人才发展的培养理念。学生要具有非常厚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实行生物学的应用研究。在有些研究型大学中还设立有机生命基地和理科基地这两个培育基地,都具有着这些特点。生物学领域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着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能够独立进行生命研究、生物技术研究以及调查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一)增强生物学科学生科研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是改革本科教学模式的关键方式,同时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在研究型大学中,校方可以激发学生多多参加一些科研训练项目的比赛,通过科研训练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建设相关的项目。培养其主动意识。在学校设立相关课题的基础上建设支持基金,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加训练的机会,提前让学生投入到科研训练中。科研训练在一些优秀的导师团队的共同指导之下,进行仔细的开题、考核以及结果汇报等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校学生在发表刊物上的效率。

(二)改变学生评估制度,建设选拨优秀人才的综合性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后期的学习水平结果评价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实行全面的学分制管理。在比较低的年级只能够每个班级要配一名指导教师,在高年级中就是三到五人配一名。基础班级要进行滚分式管理,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基础和相关的综合性素质,以此作为考核的方式和条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就没有在基地班学习的机会,随即安排到普通班进行学习。在对人才的培养中,可以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拨制度。这是为研究生培养优质的学生源。生物学科的学生可以在校内以及校外研读相关的硕士学位;基地班学生可以在本校研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唯有建设合理性和科学性强的综合性评价制度,才能够有效的呈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建设全面的优质学生选拔考核体系,普通班照样实行。改变传统的用考试分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其中学习成绩在综合考核中占据百分之七十,综合素质能力占据百分之十五,以此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在进行面试的时候主要是对学生的科研训练状况以及语言表达水平等进行考核,在这样的选拨过程中就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为培养人才建设优质的科研平台

(一)创新性实验技能训练为学生夯实实验基础

进行综合性的创新基础。这种实验室在原有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设计。使用整合课程资源的方式,把贯穿整个学科的实验依照实际的内容关联在一起。要建设出符合学校的的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比如像一些农业型的学校就是基础类实验,其中包含有动物学、植物学等。在生物科学的实验中有遗传以及分析等。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基因工程以及动植物生产技术等,其中就包括了生物科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让原本独立和不连贯的实验变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在设立研究小组的时候,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钻研。想要实验获得全面的成功,学生就会自主的、仔细的做好每一步的实验,仔细的记录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在实验中才能够更加的深入,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二)增强开放性实验教学

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是当前学校培养人才、提升专业素质的新措施。进行实验室的开放能够加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拓宽相关能力。把教学实验室以及科研实验室为学生全面的开放,在教学的时候生物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和设备也供学生观察。对一些对科研兴趣比较高的学生,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使其自主的选择实验的课题以及方案。以此方式让实验教学从注重结果变成注重过程。这对生物科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实际的作用。

(三)生物学实验中心创造优良的设备条件

在生物实验中心可以对相关的实验设备进行优化,很多学校在实验设备上有着奖金2000万的仪器和设别。按照基础、综合以及研究这几个方面建设实验教学平台,把生命科学的体系相融。在创新技能的训练中,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的活动。其中可以包含蛋白质研究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等。这些实验基本上都概括了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能,为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夯实了基础。进而增加了大学生的学术能力,每一个模块的技术都应该让校内外的专业人员进行知识讲座。其中主要详细的介绍这个模块中所牵涉的相关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然后再实行试验操作的技能锻炼。

三、改革学生课程,提升学生培养水平

(一)学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学生在培养和科学实践中都由导师负责。导师要指导学生的全过程,其中要对其思想品质和科学道德进行监督。导师要用诚信教学对学生进行任务素养的培育。建设完善的学术规章以及道德标准,把科学和学风融入导师的培训中。运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学术伦理方面实行教学,进而惩罚一些学术上的不端行为。在生物学的领域中导师要全程的参加到学生的招生工作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继续读研究生。通过考试、面试的双向选择进而录取优质的学生。

(二)浓厚的学术气氛为学生创造好的交流平台

学校要培养专业人才,每年应当恰当的邀请一些比较著名的专家为学生做一些讲座或者学生报告。实验室方面也可以定期做一些课堂学术讨论。以此方式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学院可以请一些网络技术人员,建设一些相关的学术论坛,制定合理的新课程进行培养。学校的学生最起码要在学校的论坛上做一次学术报告,并且需要参加一次国际性的会议,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参加活动。

四、为培养生物科学人才做提前工作

在生物学的领域中,人才培养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各大院校和单位中都有好评。优秀的毕业生在相关的企业和单位也成为了中坚力量。因此,在生物科学人才培养中做提前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增强。

(一)改革新生源的选报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生源的质量是保障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把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在学术的科研团队方面进行增强。进而吸引生源,提供学生科研锻炼的给水,使其尽快的对实验室进行了解,快速的和导师熟络。通过相关的讲座以及夏令营的方式进行招生宣传,以此增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在招揽学生方面的制度上可以进行一定的改革和优化,比如可以建设优秀生源的奖学金之类的制度,吸引校外的优秀学生。

(二)试着实施本研课程相通,增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试着把本科与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依据课程的设计模块与难易的程度进行分类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依据其实际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课程选择。有能力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更加专业和深入的课程,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五、结语

总之,每个研究型的大学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物科学的人才培养。其中主要坚持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良好的实验平台以及在人才的后继力量上做相关的工作。以此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生物科学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秦利,王振东,于洋.生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78-79.

[2]谢青,杨广笑,肖靓,刘幸福,苏莉.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8:161-162+184.

[3]刘海鹏,白丽荣,卢艳敏,时丽冉.地方高校转型期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2:189-190.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KT20115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51-02

创新是国家进步的核心和富强的源泉,人才是科技发展和进步的实施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型思维,为建成世界科技大国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在世界创新体系中仍处于追赶阶段,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不足,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与社会的创新知识经济发展和高新科技革命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教育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培养与社会发展脱节、学生对创新无兴趣、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等。江苏大学特别重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培养模式等,研究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21世纪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美国ABET指出,创新人才需要对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有坚实的基础,需要拥有对实验及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解决问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一个系统或项目。[2]美国为保持在世界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在高等院校进行了有计划的创新教育,创新产生的生产力占美国GDP的一半。[3]创新才能产生新的高科技产品,带动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4-6]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经历转型,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从投资推动型增长向创新推动和消费投资协调型增长,从“世界工厂”向“创新机器”迈进。要实现经济转型的成功,就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来创造财富。为此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需要高校不断地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的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制约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问题,[7]比如: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实践技能的考核;重视教师课堂授课,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的能力。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和考核体系上深化改革;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启发式、项目式、讨论式等);建立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政策;建立突出创新能力考核的评估机制。

1.以竞赛活动为引领,构建创新教育平台

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科技社团的招新总能吸引很多学生的加入。社团中有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大家在科技社团平台上进行科技兴趣培养、技术交流、协同研究、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活动。社团中的老同学自觉帮助和带领新加入的同学,指导学弟和学妹们进入学习和研究的殿堂。一些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也可以给新同学树立榜样,帮助新同学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提高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大学生可以参加的竞赛有很多,这些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迎接挑战的机会,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竞赛经验。从赛前的准备到参赛作品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更是对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

江苏大学对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竞赛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安排指导教师,提供实验室、专门的场地和设备、活动经费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学校实施“创新学分”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依托专业进行科技创新,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广大教师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江苏大学每年都会开设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和电子竞赛培训班,吸引了大量的热爱竞赛和喜欢数学的同学参与,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电子设计竞赛选拔赛组织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江苏大学学生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瑞萨杯”获得一等奖两名和二等奖九名的好成绩;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二组,全国二等奖二组,另有9组分获江苏省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江苏大学之所以每年都能为社会提供许多创新型人才,这与学校对学生竞赛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在竞赛中,学生的智慧和知识竞相迸发,创新思路不断涌现,在大学校园中出现了科技热、创新热的良好氛围。

2.以科研带动创新,营造研究氛围

科研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工作,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会感到遥不可及,从而对研究类工作没有兴趣。学校应当鼓励和提倡学生参与学生创新科研项目,通过参加各种科研项目,学生有了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和途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科研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研中去,消除科研的距离感,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如江苏大学电气学院有一位学生喜欢发明创造,提出了用计算机来实现示波器功能的想法。经学院向学校推荐,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给予了立项资助,并指派教师专门为其辅导和帮助。

江苏大学每年都有大学生科研立项,学校要求必须3人一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且每组都配备了导师进行指导,学生能获得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持,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帮助学生更快成长。

3.培养创新性思维,为社会注入活力

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思路,跳出课堂的死板教学,用实践去探索发现,进行专业对口实习。从大一开始,学生就应该去实习单位参观学习,亲身经历远比书上的几段话更形象具体,从而让学生知道现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走向社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而不是死板教条的人。

大学生需要独立的人格、独创精神,而不是亦步亦趋、循规蹈矩,填鸭式的教育必然会压抑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而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积累。当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后,创新和智慧的火花将会不断迸发出来。

因此,实践是创新性思维诞生的“催化剂”。不论是爱迪生发明电灯,还是现在苹果手机的产生,都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激发出创新性思维的火花,从而点燃了新的时代。

4.各方面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哈佛大学通过单独辅导、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在新生入学时教师会给学生一个箱子,里面是电子零件和一些工具,要求学生用里面的零件自己安装成一个机器。这种方法在学生入校时就给其灌输了一个理念――要具有创新思维,在没有一个工作图的条件下组装一个机器靠的是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对于新生来讲这是一个最有意义的“第一节课”。[3]

同志曾说:“无一流之文科,就无一流之理科;无一流之理科,就无一流之工科。”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某一方面很出色。世界一流研究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学科的组成架构,都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提高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办学。应当吸收世界先进的知识文化,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另外,还应加强跨国交流,扩宽学生的视野。通过交换学生、共同合作办学等方式,让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交流,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不断充实自己,这对创新思维具有发散性作用。

5.建立监督机制,构建教学保障体系

首先,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是要有高超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二是要有高尚的品质。前者是对教师专业性技术水平的要求,后者是对教师师德的要求。

除了要对教师每学期进行教学评定以外,还要建立督查小组,这是很有必要的。督查就是监督和检查,按照“检查―讨论―改进―监督”的体制,对每个教学教师进行督查,确保改进和建设工作的落实。对于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给予奖励,而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学校应予以警告和处理。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更是对教师素质的一种检验,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三、结语

实施大学生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具有创新性思维,应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创新竞赛,加强大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性能力。

21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教学模式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高校,就应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体系教育,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学以致用,使其将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关于创新性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丰富的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另外,不仅大学生需要创新,教师更需要创新,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8-59.

[2]邹纲明.化工工程教育改革与“大工程观”[J].化工高等教育,

2009,(3):15-22.

[3]马永红,万誉,李汉邦.从两个创业计划看美国大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1-62.

[4]陆必应,张汉华.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9-20.

[5]马帅旗,鲍存会.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6):14-15,3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3

万千事物在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中,无法避免时间和空间的伴随,时空印记成为GIS科学的建立之基。半个世纪以来,GIS的发展以时空数据为核心,以解决空间问题为目标,以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基础, 实现了对时空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已自成体系,并在诸多行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GIS研究和应用也从单一的专业研究室走向了生产一线,从空间数据管理和共享发展为空间信息服务,从技术升华为科学[1]。国际上对GIS科学的研究如火如荼,研究群体的壮大、应用领域的扩展、社会需求的增加给GIS人才培养研究提供了机遇。

一、GIS人才培养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从1998 年教育部设立GIS 本科专业开始到2008年底,我国已有超过160 所高等院校开办了GIS 专业,形成了地理、地质、大气、农业、林业、测绘、计算机、通信等不同专业背景学科、院校竞相申办GIS 专业的局面,呈现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2-3]。40余年的时间,我国GIS发展经历了当初引进国内、夯实基础、初步应用的第一次高潮,90年底初期地理信息产业化第二次高潮和新世纪的高速网络、数字地球为代表的第三次高潮。2007年前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较早地在原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基础上,结合学校领域优势与市场化需求特点,较早申办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专业,是对现有GIS人才培养的有力补充。

(一)GIS人才培养之行业应用

GIS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人类关于空间的问题,实现在相关行业中的应用。GIS的最共性、最基础功能和工具为行业问题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特别是在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但是,各行业各自又有自己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行业如何很好结合通用GIS工具和方法,做到为己服务,是行业GIS人员的主要和重要任务。各行业应用过程中考虑和攻关的重点不同,例如空气环境应急应用中涉及污染源扩散模型的建立,防洪应急应用中涉及降雨汇集模型的优化,物流管理应用中涉及GIS支持下的各业务流程设计等。我国高等教育中能源、水利、林业、农业、交通、城市规划、环境等专业在课程设计时很多设置了行业GIS课程,这对行业GIS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GIS产业的拉动离不开各行业GIS的应用,一些专家认为,未来凡是与地理信息空间有关的社会、经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90%以上领域都将会应用到GIS技术。各行各业的GIS人才培养,显然不能是规模化、统一化的培养模式,需要行业应用企业和部门,根据自己需求和业务需要,进行自我学习或组织行业培训。例如国土资源、交通、城市规划等行业已经较早的开展了这方面的培训。

(二)GIS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设置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力促GIS人才教育与GIS科技普及。但由于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各高校当初开设GIS专业的出发点,平台基础,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各有不同,导致高校的GIS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特别在课程设置、应用方向、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各自发挥[4]、[5]、[6],虽能在短时间满足一时的应用需求,但缺乏统一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的系统培养,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素质、高技术GIS人才的培养,长此以往,将制约GIS产业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高校为提高就业率,企业为较少岗前培训,两者联合形成了重应用,重职业化,重培训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致使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引进国外GIS高层次人才来满足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需求,给中国GIS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埋下隐患。

二、GIS人才多层次培养(一)GIS人才多层次培养之理论与方法

GIS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研究者在研究将地球装进计算机的进程中,更多关注地理信息的存在模式、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表达以及地理信息与人类的交互与共享方式,地理模型化这个世界是他们的坚持不懈的梦想。于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点、线、面的实体表达方式,矢量、栅格空间数据模型,单机桌面版GIS,C/S、B/S模式的网络GIS,以及新一代地理信息共享模式--G/S模式[7]。理论与方法是GIS学科发展的根基,因该领域人才培养具有时间周期长,培养难度大,投入风险大,社会公益性强等特点,人才的培养任务承担应以公办(公益)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应立足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知识与方法的传授,承担培养研究型人才重任。比如成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课程依旧保留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学物理方程等基础课程,它们是遥感信息提取、GIS空间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与短平快的计算机课程比较,虽难以讲授和理解,但为毕业生深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与方法层次上,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覆盖测绘学、地理学、遥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为重视人才培养与研究发展,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设置了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每年组织专家和学者围绕前沿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为该领域学术气氛活跃增色不少,为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

单位 优势与弱势 核心任务 具体内容

高校院所 理论层次高、方法前沿、技术全面系统;实践教学内容少、教学实践内容缺乏针对性 基础理论,方法技术教学与研究 GIS科学内涵、交互共享方式、数据采集、数据表达、工程技术体系、数据模型、数据标准、数据结构等方面

软件企业 市场能力强,实践机会多,公共需求把握准确,培训教材有针对性,趋于职业化;缺乏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研究 市场把握,平台研发 技术实现、市场推广、产业促进,桌面平台、网络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的研发

行业部门 行业技能扎实,行业需求把握好,行业标准熟悉;技术比较单一 行业应用导向和需求分析 交通、能源、环境、生态、地质、矿产、林业、农业、水利、政府、航空、军事等行业分析与行业应用模型研究与实现

(二)GIS人才多层次培养之基础平台研发

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不能直接服务与人类与社会,还需要结合社会与行业需求,制做成相应工具或应用平台[8],这就是GIS基础平台的建设。大类平台可以分为数据处理平台与数据管理平台,处理平台是指桌面或网络级空间数据编辑处理的大型软件平台,管理平台是指各地方政府组织建设的,为地方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网络平台。该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覆盖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GIS等领域,人才培养单位应以有培养能力的企业为主。例如国际上知名的的ESRI公司、MapInfo公司,以及中国的中地数码、武大吉奥、北京超图等软件企业,国家与各地方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为此类人才培养与GIS应用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各企业也意识到未来科技人员对本企业软件的熟悉程度与企业长期发展息息相关,会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以本企业软件为平台的专业技术竞赛,有效弥补了高校对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不足。其用户大会以及面向用户的GIS软件与知识培训,也为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基础平台的研发是个系统工程,软件企业会对研发风险综合考虑,特别是技术可行性、市场成熟度、人才的储备程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有针对性、快速培养出自己所需人才,缩短开发周期,加快市场推广。该层次人才如果由高校承担,不仅教学资源有限、针对性不强,而且也会影响制约对学生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显然有失合理,会出现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的现象。

三、结 语

GIS经过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从幕后到前台,从专业应用到大众化服务,离不开我国GIS工作者对GIS人才坚持不懈的培养,形式了由高等专业教育、科普教育、认证资格培训等组成的多元教育机制。但GIS研究涉及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基础平台研发、行业应用等多层次,也要求GIS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我国综合教育实力在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任务分解也日趋合理,就本领域而言,GIS基础理论和方法方向的人才培养任务应由科研院所和高校的GIS专业教育来承担,基础GIS平台方向的人才培养应该由有能力的GIS软件服务企业来承担,国家可以适当进行管理规范,行业GIS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各自专业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行业培训等来完成。这样,各有侧重,相互协作,互为补充,中国21世纪的GIS人才队伍将会有条不紊地逐步壮大,技术实力和产业化逐步增强。

参考文献:

[1]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4,2,(5):16-22.

[2]汤国安,龙毅,李云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9):45-47.

[3]袁铭,钱新强,严勇.GIS专业特色方向的实践性教学[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35,(4):221-223.

[4]顾留碗,王春,王岽.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GIS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测绘工程,21,(6):89-92.

[5]贺新光,陈丽娟,谭子芳.GIS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5,(6)85:-90.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4

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以学科竞赛活动为依托,引导和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科竞赛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径。

一、学科竞赛的内涵及蓬勃发展的竞赛活动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的形式多方位考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系列化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依照不同的标准,其包括多个门类的赛事活动,且具有规范化、系列化的特点。如依竞赛组织者来划分,有国际、全国性的竞赛与省级、校级地方性的竞赛;按照竞赛所依托的学科门类来划分,则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多个一级学科中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设计、车辆工程、计算机软件、设计艺术学等二级学科。目前,为国内高校较为关注的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主要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magineCup微软全球学生大赛(微软创新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

在我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有其独特的内涵。第一,它是面向高校大学生的规范化、系列化、多层级、多学科的竞赛活动。所谓规范化,是指竞赛活动是有组织、有章程、定期举办的;所谓系列化,是指依照不同的学科门类划分出不同类别的竞赛活动;所谓多层级,是指竞赛既有国际的、全国的,也有省级、校级地方性的;所谓多学科,是指竞赛涵盖了高校所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多个学科。这几点内在规定性,使大学生学科竞赛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不定期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区别开来。目前,为学界和高校普遍关注的学科竞赛,一般指那些竞赛规模和规格较高的国际、全国性的竞赛活动。第二,它是立足于高校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上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一方面,它立足于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另一方面,它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科竞赛是对教学效果、学习收效的一次大检验,竞赛成绩如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第三,学科竞赛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满足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及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深入推进高校的教学建设和改革。1994年首次制定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明确提出,竞赛“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这大赛,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后高校学科竞赛的先河。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看,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为例,1992年,首届 CUMCM 有 10个省市 79所高校的 314 个代表队参加。2009 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达到 4.5万多人,来自全国 1100多所高校,参赛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创历年新高。 再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9年报名参赛的学校达到 923 所,比上届增加20%, 参赛学生达到2.7万多名,比上届增长了30%。目前,大学生学科竞赛出现了三个变化趋势,一是参赛学生不断由专业向非专业扩展,二是参赛学生不断由本科向专科扩展,三是参赛学生不断由地方院校向军队院校、民办高校扩展。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显利认为,大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竞赛也从最初的几个地区的小范围活动,发展到今天全国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为大学生创新环境的营造创造出充分的条件。而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参加竞赛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的占60%以上;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竞赛对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新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有的竞赛已被纳入到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2007年初,由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 [ 2007] 1号)中,就针对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专门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 ”中,也把全国性学科竞赛成绩作为统计对象,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在高校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中,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以学科竞赛成绩为主要考察对象。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研与培养创新意识,许多高校还相继制订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由此可见,学科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看重。

二、国内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造就和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队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使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各类学科竞赛的蓬勃发展,及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看重看好,以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为题的研究, 正在成为高教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目前关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研究,整体上看还相当薄弱,可以说尚处在起步阶段。其表现之一,就是迄今还尚未见有这方面的专著出版;可见的多是“竞赛指南”“赛题解析”“竞赛辅导教材”或是竞赛活动资料汇编之类的教辅、教材。这些编著往往局限于某一竞赛学科,内容多是针对竞赛的组织和训练、赛题的解析而设计的。由于没有综论性的专著出版,使得学科竞赛虽然在国内一些高校开展得很有起色,但又存在着认识不足、研究不深的问题。而更为明显的症候是学科竞赛显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不过,有的编著选编的一些材料,对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则起到了基础性资料作用。如李大潜主编的《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中汇编了一些教育部文件、竞赛章程和会议纪要,还有一些领导和专家的讲话材料。这些对于研究刚举步时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迄今,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三个层面:一是关于人才和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论著;二是关于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论著;三是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探讨的问题涉及: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实践教学的关系;激励机制在学科竞赛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何把竞赛水平推上更高台阶的问题等等。从目前有关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研究者一方面在强调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又把参加学科竞赛仅看成是对学生“实施闲暇教育”的一部分。这说明对于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尤其缺乏权威性、引导性的研究成果。往往是一般泛泛而论、重复性议论的多,而系统性、建设性、创新性的研究少,更缺乏将学科竞赛置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教育发展战略下的深入探讨。其次,对于大学生怎样通过竞赛提高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科竞赛为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改进常规教学和实践教学带来哪些新的启示,通过学科竞赛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这些问题都还缺少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与定量、定性研究。三是对于如何构建起有利于学科竞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也还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四是缺乏对于当前学科竞赛的新动向、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包括对中外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比较分析,对国外学科竞赛经验的系统介绍。这些不足昭示了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使我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迅速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成倍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如何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创新人才,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十分紧迫的问题。而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大学生学科竞赛又有着常规教学所不及的培养功能,其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在学界和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组委会主任李大潜所说的那样:“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看,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竞赛能够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科学思维、动手实践的能力。学好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在高校,许多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地位,由于很少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其习得的理论和技能常缺乏实践的检验。这不能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的发挥,特别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践应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学科竞赛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科竞赛之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对创新创造的浓厚兴趣。竞赛赛题符合专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强调知识点和系统性相结合,关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竞赛由参赛团队分别设计、制作完成一个有特定学科背景的题目,其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一个课程群。因此,通过竞赛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的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很多学生正是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学会了互相谦让、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如 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必须利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出参赛装置。在完成装置后,还要进行认真的测试,一旦出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加以解决。竞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也给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活动带来新的启发。这样通过参加竞赛就可以深化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发展型的知识结构、开拓探究型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应知、应会、应用的能力。一方面,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了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知识、经验和能力反过来又为他们学好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这就为培养具有博、专结合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二,竞赛能够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应对各种挑战,同时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大学生学科竞赛以迅猛发展的科技进步为背景,立足于学科前沿,竞赛题目难度大,内容涵盖了多个交叉学科,突出了创造性、创意性,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所以,竞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创造的热情,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舞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但同时对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相应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竞赛既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敢于迎难而上、团队协作精神等优良素质和品格的一次大考验,也是对其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新领域、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创造新成果能力的一次大检验。可以说,学科竞赛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炼是普通课堂教学所远不能及的,因而被看成是实施创新教育、实现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增长才干、拓展素质、锻炼能力的有效渠道。另外,学科竞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专门舞台。通过广泛地组织竞赛,能够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实践证明,那些曾经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获奖者,毕业时一些国内外大企业和科研院所抢着要他们,有的毕业后在读硕士、博士学位,还有许多人毕业后很快成长为卓有成绩的青年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或是相关科研部门的领导,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已不能以几千万元计。正因如此,大学生学科竞赛也被看成是创新人才成长的“熔炉 ”。

第三,竞赛能够带动和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学科和专业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等方面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的综合外在表现形式。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其内容包括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组建学科队伍、确立学科方向、争取和设立学科项目、建设学科基地、建立学科制度、营造学科环境等方面。在高校,以何为基点科学地制定学科发展规划,上关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下及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在这方面,学科竞赛恰能起到晴雨表和校正仪的作用。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实际上也是对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效果、学科建设现状、学科建设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反映和体现。学科竞赛的功效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发现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使我们在赛后及时调整和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表现在,它使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即能够经常进入实验室,或是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从而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现状,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竞赛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正在于促进实现这些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发挥学科竞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以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蓬勃发展的学科竞赛活动说明,竞赛满足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带动了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为深入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5

一、两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概述

由于两岸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引入时间、学科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对公共管理学科在名称上阐释也存在不同。为方便比较,本研究中,将大陆公共管理学科与台湾公共行政学科均视为公共管理学科。大陆公共管理学科自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最早提出,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大陆出现。[2]1二十多年来,大陆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也有了多年的探索。[2]2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福建省首家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1月福州大学在原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八方物流学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更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以下简称“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3]2公共管理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57人,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共26人,博士23人、兼职教授15人,十余年来共培育学生1300余人。[4]台湾的公共行政学科在1960年代开始独立独立设系。经历了初始期、充实期、多元发展期,现已形成一套完整学科体系,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等台湾高校均设立了公共行政相关系所的学士班。[5]4台北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以下简称“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创校的台湾省行政专科学校民政科。目前已成为海峡两岸规模最大、学制最完整的公共管理相关系所之一。台大公共行政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6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7人,博士25人、兼职教授4人,共培育学生1200余人。目前设有大学部、硕博士班、进修部、硕士在职专班与硕士学分班。[6]

二、两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教学理念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积极回应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目标,全方位推进教学研究型的高水平学院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广阔的胸怀和国际的视野,吸取海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寻求科学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海西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型公共管理人才。[7]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的教学理念是依靠悠久的历史、完整的学程与雄厚的师资阵容,提供学子最佳学习渠道。面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多元化,除了努力扩展学生学习广度,以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更以系所丰富的专业资源为后盾,充实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在教学目标上,台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致力于培养公共部门与公民社会科学整合的专业人才、精通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创新人才,为政府与民间的专业咨询提供交流平台。[6]从教学理念层面上,两者的目标均是为社会输出高水准的公共管理人才。不同的是,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培养,而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则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二)招生模式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高中学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后,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报考志愿进行筛选学生。由表1数据可知,近三年来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福建省的招生百分比文科大致居2%左右,理科居5%左右,整体生源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出,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近三年来学生入学时的综合成绩有所提高。不过,通过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及填报志愿进行甄选的招生方式虽高效迅速,合乎公平,但也存在由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误区而在入学后频换专业的情况。台北大学则采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职考所考取的分数与所填报的志愿。台北大学还推出了“繁星计划”,旨在招收农村高中中名列前茅的学生直接进入台北大学就读。除此之外,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还允许对公共管理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可以在职考前,通过申请入学的方式,申请进入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就读。经过面试以及学测,最后综合考量学生的职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以及人性化的招生门槛设置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同时,能吸引到更多潜在的公共管理人才就读,提高学生日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近几年成为台湾地区最热门的报考系所之一。

(三)课程设置层面

表2可看出两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有不少相似之处。第一,两校都共同设置了行政学、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可见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学习上具有高度的共识。第二,两校均应对政务网络化的趋势而设置相似课程,台北大学为电子化政府,福州大学为电子政务。可见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两岸均敏锐认识到互联网在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中的重要性,积极把电子政务课程引入高校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培养能适应网络化并利用互联网的新兴公共管理人才。第三,从表3看出,两校都依循“由浅入深,从基础深入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大一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大二大三进入专业课程的修读;到了大四,两校均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对前三年所学理论进行一个梳理与实际运用。两校的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从总体比较、核心课程、课程类型三方面进行剖析。1.总体比较两校在课程设置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学分数上。福州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多达180学分。台北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仅有137个学分。43个学分的差别使福州大学在课程数目上远远超过台北大学。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的学生大学四年需要学习40门以上核心课程,相比之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只需修读35门核心课程。过多的专业课对学生而言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吸收效果不佳。反观台北大学,在课程安排上确实做的比较科学合理。选择与自身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计划最为贴近的课程。增加每门课的学分数与课时数,让每门课程的教学贯穿整个学期,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吸收。2.核心课程除去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双方在核心课程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台北大学的课程教学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上,共安排了宪法与政府、比较政府等9门政府管理方向课程;福州大学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共组织管理”上,安排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信息系统等8门针对公共组织管理的课程。核心课程的差异也反映出两岸学者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理念的差别,台湾高校更多把公共管理的研究视角放在政府管理上,对非营利组织关注较少;大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扩大到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组成的整个公共组织的管理。究其原因,其实跟双方在引入公共管理学科的时间有莫大关系。台湾的公共管理学科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当时国际公共管理还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的对象还局限于政府;而大陆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引进已经在西方提出“新公共管理”观点之后,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扩大到所有的公共组织。从该层面来看,大陆高校公共管理院系在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有助于培养具有广阔视角的公共管理人才,也更加符合国际市场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3.课程类型在课程类型分类上,福州大学做得非常细致,将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等9种课程类型。台北大学课程的分类就没有做的如此细致,只有校订必修科目、学院必修科目、学群核心科目3种课程类型。全面的课程类型分类有助于对大纲课程进行准确地分类,让学生对整个专业领域有全面的认知,切实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但是,从学分所占比来看,福州大学存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过高,占到总学分的53%。而真正深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限选课程仅仅占到总学分的15%。这种学分分配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力,也更能适应社会的就业趋势,但是不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相反,台北大学安排40%的学分放在公共管理学群核心科目的学习上。这种学分分配模式首先不会给学生造成过多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利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其次,把教学重点放在最关键的学群核心科目,也有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层面

普通课程的考核上,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大部分课程仅包括学生日常出勤情况与学生期末考考试成绩。反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课程考核会设置日常出勤、期中考、期末考、个人报告、团体报告、参访心得等多种考核方式进行组合,综合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给出最终的分数。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而在毕业考核上,两校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台北大学只需要修够学分数即可毕业,学生无需做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论文。而福州大学则要求学生必修完成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并纳入学生的修读计划,完成才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的加入让学生尝试将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实习的加入则让学生主动去反思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怎样才能去顺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做出适当转变。

(五)毕业去向层面

在建系十余年来,两系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均培养了上千名公共管理人才。多数学生毕业后参加公务人员选拔考试以取得公共组织中公务人员得任用资格。除了进入公共部门服务外,两系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非营利组织、企业就职。毕业的学子目前服务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市场销售等。与台北大学不同的是,由于近几年福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四年学习整个过程,实现了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在校生中共有126个创业项目在运营,实现工商注册31家,近500名学生参与创业项目运作,20个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人数近千人,其中不乏公共管理类学生。而在未来,如何将公共管理专业知识融入创业教育,让公共管理人才在自主创业中也能依靠相关专业形成特有竞争力是未来福州大学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本研究首次将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的视角放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毕业去向五个层面,深刻剖析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等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为本文观点提供强大的支持。但是,关于台北大学相关招生数据的缺失无法更为透彻对比双方在生源质量上得异同。以上研究反映出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在目标人才培养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性首先来自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引进时机不同。台湾公共管理起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对象局限于政府。大陆公共管理学科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进入新公共管理时期,研究的对象扩大到所有公共组织。其次,来自于教学方向的差异。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创新课程的学分占比。台湾高校则在思考欧美公共管理观点的引进与公共管理知识在地化运用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通过对比分析,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各有优劣。对于台湾高校而言,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加宽广的研究视角、多样的工具性课程教学、全面的课程类型划分以及职涯课程的教学可圈可点。大陆高校则可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多元化招生模式的加入能有效吸引潜在人才,保证生源质量并降低人才流失;其次,通过多样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学分分配侧重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扎实,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高校,都应理性看待这种差异,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公共管理学科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诞生、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其主体、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两岸高校来说,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不能只依靠教学,正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王文君教授所说:“院系应当在角色上发生转变,从高高在上的执教者转变成为社会及学生服务的服务者。在人才培养上,要同时倾听来自社会与学生的声音,作出适当转变。”面对公共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两岸高校都应用更主动的姿态,更开阔的视野,才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有水平,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

作者:谢俊慧 陈永福 单位: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公共管理学院.PAM与跨域治理———开辟两岸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新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5):F001-3.

[2]王乐夫.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F002.

[4]圣才学习网.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EB/OL].http://gggl.100xuexi.com/view/otdetail/20080714/B8B421D7-5A16-445D-A888-A867ED79F7A3.html,2008-07-1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6

Key word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multidisciplinary;cross;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289-02

1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建立创新教育理念 科学研究的理论越来越深。老领域的深入发展,新领域的创造性开拓,几乎都是横跨多个学科的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新的现象、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只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2 有利于开拓提高就业渠道 经济全球化竞争,关键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更快的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还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新的岗位上成为综合的高素质的技术或管理人员。

1.3 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进步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则注重挖掘创新能力。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技进步创新的新渠道,所以我们要大力建设交叉学科,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与培养一种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建立创新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这种创新思维方式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创新。

2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难以逾越的学科壁垒。各教学及科研机构在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时投入较大精力资本但是却无法得到相应回报,往往受到具体学科的限制。教师往往都是从事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涉及外专业的知识非常少。这种教学形式就无形之中形成了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不断的强化了以单一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实现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融合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更阻碍了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进度。因此,为了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型人才,必须首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消除学科专业界限以及淡化专业色彩等。

2.2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在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学生选择专业、课程以及授课时间的盲目性,需要实行导师制度与之相配合。目前,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但因政策支持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对于学科交叉地带的新思想、新知识等还不容易被接受,这样就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教师队伍组织难以获得支持、难以成长壮大,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阻碍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

2.3 固化的学科专业设置障碍。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制约,影响学生参与跨学科课题的积极性。由于学科交叉研究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学科专业间距离较大,由于知识背景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无法按照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课程,难以实现对学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3 多学科之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策略

3.1 转变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着眼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专门学习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营最有效的知识,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结合全校科学院广泛开展大讨论,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观念的转变。认清本学科目前所处的位置,存在的差距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目标,形成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共识。

3.2 优化资源,合理设置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要根据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这个模式下学生不再归属于某一个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的选择某一个专业或者几个专业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选择的空间,就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渗透,不仅推动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惠,更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了当今经济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宽口径课程体系,做到文科与理科工科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鼓励教师在学科专业课中不断开拓新领域,以精品课,优秀课为重点抓好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积极编写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教材,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3 系统管理,构建科学教学管理制度。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允许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时间,自由确定修业年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选修课比例,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我设计学习计划给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权,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制度保证。开展教师跨学科合作教学。又叫协同教学,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教师共同参与同一同一课程的教学,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念,参与合作教学的教师可以来自相同或相近的学科,也可以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其专业的综合性决定其与交叉学科多个专业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跨学科合作教学合作形式及合作程度多种多样,根据专业多学科跨度的专业特定,可以采取部分合作的形式,有专业人员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显然,单靠某一学科的教学时难以出色地完成整个专业的教学任务的,而合作能够实现教学经验的分享,有利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

3.4 加大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机构,设立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专项启动基金。对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给予特殊的前期研究进行培植和支持,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平台配套。有重要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的课题,重点投资,加大投资力度。

以项目为纽带,直接组建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抓新兴前沿学科的纵深探索,学校投入的资金用于平台硬件建设,平台集中使用管理,开放共享,定期考核,补贴运行等。

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培养拔尖人才,组建由拔尖学术带头人领军的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创新团队。启用一位人才,带出一支队伍,建成一个平台,形成一个特色。加大投入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的力度。

总之,交叉学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变革,这种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能力。突破了单一学科培养人才的局限,拓展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空间。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21世纪符合时代人才市场需求的品牌专业,培养一批善于打破科学壁垒,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容,陈金娥.化学专业开放型实验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赵云云.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1期.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7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07801

1管理学科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

管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高度交叉、博大且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会计学等作为其知识体系的支撑,同时又往往需要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工业工程、机械、电子技术等理工科知识背景相结合;而在其具体的研究与应用中,它总是与实际的行业和企业现实的生产、运营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管理学的专业人才,需要是基础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整,且又综合素质强、实践工程能力过硬、经验丰富、并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这也是当下创新时代社会所真正急缺的人才。

中国已开始进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阶段,人才培养及其质量成为了当今国家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及普遍关注的问题。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培养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主要机构、所必须承担起的时代重任与神圣使命。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管理学科来说,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的主要趋势之一。

2多模块分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的定位

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来实现。而高校的实验实践教学则是高校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泛的知识结构;而实践教学不单是学生知识转化和能力检验的过程,更是发现问题、引发创新思维的根本途径。为适应高校现今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应该切实根据自身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侧重点、学科类型、所在地域环境、服务面向和行业背景等特点,按照服务面向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原有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单一实验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验实践教学,切实为人才培养创造优良的软硬件环境和成才渠道。

2.2做好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的方针政策

高校的实验实践教学,对于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出色地做好实验实践教学,分而治之、不同对待将会是高校正确的方针政策。一切围绕本校本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基于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以自身对于实验实践教学的定位为大基础,切实根据各方面特点、培养优势和具体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构建出最适合和更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进而以教学体系为指导,分步分块细化、建立制度、具体落实,切实做好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

2.3构建基于管理学科的多模块分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管理学科来说,若要培养出当下社会急需的、具有工程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我们应以企业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建立多模块分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应主要囊括基础型实验、综合性实验、技能实训、项目实践、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个模块;同时,各个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内部也应该分别具有分层性,从基础到综合、由小到大、层层衔接、循序渐进,以多层次特性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加培养的人才优势,确保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3多模块多层次实验平台的规划与建设

为了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明确了实验实践教学对于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后,如何更好地以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指导思想、更切实且富有成效地完成实验实践教学成为了当下很多高校和学科努力探索的课题。

3.1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实验实践教学离不开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与支撑。正是认识到了实验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近几年很多高校纷纷开始大力新建或扩建各类专业实验室或实验中心,配备各种先进的与社会同步的专业设备和教学仪器,一时间国内高校的各类各专业实验室在数量上急剧增加。但是,在实验室内的实验实践教学毕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涉及到实验室的开放和设备资产的保管问题;学生在实验室内的实践活动和在设备上的操作训练等在时间和次数上都极为有限;这对提高学生实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开设综合性实验实训和项目实践、延展实验教学功效、充分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等属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收效甚微。另一方面,这些实验室或中心在建成运营后普遍出现了实验开出率低、资源闲置率高、使用能效较低等问题;很多专业实验室也只为本校本专业服务,共享、互通意识淡薄,专业学科之间、院际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交叉合作普遍缺乏,进而更加剧了实验室之间同类仪器设备添置过多、资源利用率低下、使用能效不足等问题。

作者简介:

管杰(1978-),男,江苏镇江人,大专学历,研究方向:现场安全生产。

3.2承担实验实践教学媒介的实验平台概念

由此,如何发挥和最大化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建立切实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实践教学媒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一个连接实验室资源、丰富实验实践教学形式、拓展实验实践渠道的开放式综合性实验平台则能很好地承担起这一媒介作用。实验平台应基于具体的学科,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开放式的在线平台中心,并以平台连接各个相关的实验室、实验中心、实训基地、甚至是校外企业的研究中心,以平台为基础整合各大实验资源,以一带多拓展平台的触角、最大化实验平台的辐射面积,以在线载体衔接各大线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从而共同形成一个极具学科特色、又集综合性、多功能性、实效性、广覆盖性于一身的大实验平台,为高校(本校、其他学校)的实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甚至企业的项目研发和技术支持效力。

3.3实验平台的规划与建设

成功的实验平台建设应该包括前期平台的搭建和后期平台的运营与维护两大部分,缺一不可。前期搭建有确定的时间周期,从着手规划到建成投入使用;后期的运营与维护部分,则将贯穿整个实验平台的生命周期。一个真正对培养人才发挥实效的成功平台,离不开前期创新有效的规划和科学切实的搭建;而后期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对平台的不断维护、测试、改进、完善则更加重要,它是平台运营真正富有成效的保障,也更是一个成功的实验平台成功的真正来源。

对于前期的平台搭建,我们应该从自身的平台定位、规划设计、资源整合、在线系统研发、与其他基地洽谈合作、技术衔接等方面入手、逐步搭建平台的硬环境,同时更要根据制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实践项目、环节衔接、先后顺序等,形成科学、好用、吸引学生又易激发兴趣的实验实践软环境,共同组成实验平台的前期雏形;另外,我们在规划建设时还应充分考虑平台所基于的具体学科,使得更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平台的功能模块、开发增设对口实用的实践实习渠道等,保证平台建成后能更有侧重地服务于所需的人才培养工作。

4开放式综合性大实验平台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8

2.1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生源现状

运动科学专业的招生对象是参加高考的理科高中毕业生。由于学制、课程设置、毕业所授予学位、就业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河南运动科学专业生源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每年的实际录取人数都能满足招生计划的需要,但其中大多数的学生都由其它专业调剂过来的,有的学生甚至根据就不了解该专业。这就出现了被录取的学生不报到,选择复读、转专业甚至转学的情况。导致出现生源不稳定。如表1所示近四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报到人数分别占录取人数的83.33%,71.67%,58.33%和73.33%。以河南省2011年录取的运动科学专业的44人为例,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省唯一设置运动科学专业的高校,2011年国家高考二本分数线是531,而运动科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550分。从图1可以看出,被录取的学生高考分数多集中在553和554的高分。按照我国学位授予的规定,除了经教育部备案的个别学校的“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外,其它体育院校的运动科学专业只能授予教育学学士[3]。面对高考这样的分数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不了解,且只能获得一个教育学学士学位专业的难度则可想而知。

2.2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课程体系是才人培养模式中的核心,研究河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培养就必须从其课程体系着手。将运动科学专业的学生全都培养成为从事临床体育康复工作上是不现实的。目前,河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与其他本科专业基本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总学时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2600—2800学时[4]。表2结果提示,从河南省运动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本专业设有体育保健康复方向和运动生物学监控及应用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可供本科生自由选择。除课时比例外,4年学制的要求就使得无论学生选择哪个方向都又比医学院校的学生少了1年的见习实习时间。应该充分利用课余及寒暑假开展学生见习实习,与医学院、医院、健身房等机构形成固定的多方向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专业师资是专业构成的主体,是专业构成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5]。运动科学属于理科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在本科期间对他们的培养应考虑该因素,注重本科主干课程与高中课程接轨,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自由选择方向的基础上应该给学生配备多方向的导师,实行本科导师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有限的学制内增加见习实习的机会,加强动手操作和科研能力。

2.3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就业现状

设置该专业的初衷是为竞技体育医学服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运动科学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就业面也因此越来越广,主要是在医疗康复部门、体育科研机构、各级运动队、体育健身俱乐部、营养指导、养生保健、体育测量等领域。就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的各项素养来说,目前还很难适应这样领域的岗位需求,造成了考研率高、就业面窄的现状。以2011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毕业总人数共45人,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有37人,录取人数26,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57.78%,录取人数占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的比例为70.27%。从表中可以看出,多数毕业生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专业仍然是本专业即运动科学专业;还有少部分毕业生报考体育类的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学管理等专业);选择跨专业考研的毕业生共6人,占据录取人数的23.07%,所跨专业有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法律硕士、神经学科和民族传统医学等医学专业。以上这种状况令人半喜半忧,喜的是优秀的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非常丰富,表现出了各科优势;忧的是当前他们在专业理论及科研能力上适应不了社会相关工作的需求,才造成了这种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率高”局面。据调查,除考上研究生的26人外,其余19人极少能从事运动科学专业工作。又因为他们虽然获得的是教育学学士学位而在本科期间又不颁发教师资格证,教师岗位的竞争中就不及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虽多数岗位属于医院等医疗机构,他们又未获得相应的医师资格证,竞争力又不如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因此,大多运动科学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不太相关,这就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精力去适应全新的工作。这种就业的局面是导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招生难的最主要原因,很难形成良性循环。

3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多面人才

运动科学专业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唯有实验和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应有的专业技能。应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自由选择方向的基础上应该给学生配备多方向的导师,实行本科导师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有限的学制内增加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和科研素养的提高。

3.2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实习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到骨科医院、医学类高校、康复保健中心等机构形成固定的多方向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使学生认识医疗器械,做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深入社区义务健康咨询,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强化基础知识并锻炼专业技能,要贯穿于整个四年大学教育过程中,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3提高适应能力,更新就业观念

使高考生、高校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医疗器械类等)了解运动科学专业,实行有针对性的招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意识,提倡大学生创业。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9

(一)独立学院所处的教育环境

我国独立学院是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教育机构,作为中国高考扩招而高校资源短缺的产物,获得了民间资本的青睐并迅速繁荣。据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布,截至2015年5月,全国有275家独立学院。独立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下属二级学院或分校,而是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

如今,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高考人数的逐年减少,独立学院不仅要和公办本科院校竞争,还要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竞争。如果独立学院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将会大打折扣,学科建设也将面临发展困境。因此,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

在传媒行业迅速发展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据国家教育部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1080所高校设有新闻与传播类7个本科专业:307所设有新闻学专业,55所设传播学专业,225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365所设广告学专业, 80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43所设网络与新媒体类专业,5所设数字出版类专业。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在校本科生约23万,每年平均毕业约5.8万人。

(二)新闻教育所处的全媒体环境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新闻传播领域频频出现“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等叫法。何谓“全媒体”?是指媒介信息传播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表现形式,全方位和立体式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其实质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

对全媒体这个概念的阐述可以明确地认识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以及新技术对人的创造性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在全媒体时代,人们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对于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媒体从业者来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增强学习新技术的信心和能力至关重要。

二、找准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的新闻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出既有较强新闻专业能力,又能适应全媒体发展需求的人才呢?这类人才既要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出的理论型人才,又要区别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这值得独立学院的领导者和新闻教育界的实践者认真思考。

(一)研究人才市场要求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传统的传播模式已经在全媒体环境下发生变化,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也必须跟上这个变化。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和融合化是新科技推动下媒体发展的四个主要方向。这个“四化”对新闻传媒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培养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新闻院系来说,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明确了全媒体环境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明确全媒体时代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出适应市场的人才。

(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学科地位和知名度比较低,无论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无法和重点院校相比,因此,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定位绝对不能照搬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重点院校主要向主流媒体输送毕业生,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不能把目光也盯在主流媒体上。独立学院必须从学校实际和学生素质出发,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非主流媒体、新媒体或是地方媒体是合适的选择。

(三)找准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定位,独立学院要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的新闻学专业要本着突出基础理论与实用性的原则,以社会需求和新闻业的变化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新闻人才为目标。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立足培养具备系统新闻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和宣传政策法规,具有较强新闻意识和较高的写作能力,熟练掌握新媒体时代传播技能,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从事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广告行业以及文秘工作和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三、建设“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金字塔”型人才,即学科基础相对宽厚,似金字塔的底部厚重而稳定,同时兼具专长与特色技能,宛如金字塔的顶部高耸而突出。知识面广、学有专长的“金字塔”型的新闻业务人才,将受到全媒体时代传媒市场的青睐。

独立学院的新闻教育要加强专业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使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拥有更大的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学科基础要“宽口径、厚基础”

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的从业者应该为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靠新闻学专业这一门学科,而是需要新闻专业与自然科学、人文系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学科融合,打通与这些学科之间的阻隔,将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因此,我们要探索建立“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其与全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相配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学好新闻专业的课程,还应开设文、史、政、经、管等学科的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培养学生宽厚的学科素养。

(二)专业建设要“显特色”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新闻媒体最青睐“一专多能”的人才。因此,新闻教育要探索“宽口径、厚基础”普遍性和有特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国内部分新闻院系尝试将人才培养特色化,如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细化为国际新闻、法制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等,以寻求适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尝试。如,青岛农业大学新闻学专业根据学校特点和办学资源,培养涉农新闻采编人才、农业传播技术人才和农业传播媒体设计人才,毕业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欢迎。这类成功的尝试值得独立学院借鉴。独立学院应根据享有的办学资源和学校地域环境,确立可行的差异化办学定位,办出新闻专业的特色。

(三)课程体系要“板块化”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分配好学分和学时等。“板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六大板块”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开设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与新闻专业相关的周边学科的课程,重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语言应用及文学课程,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新闻史论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新闻实务课程,主要以采、写、编、录、播、管等类型课程为主,提升学生的全媒体技能;新闻选修课程,结合学习兴趣,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设新闻选修类课程;新闻实践与实习课程,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新闻实践活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板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避免传统理论课程占主导和一些课程重叠开设情况的出现,对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教学工作要“三突出”

独立学院在科研水平上没法跟重点院校相比,但是在教学质量上完全可以超越一些公办类院校。依据课程设置,本着“三突”原则展开教学,即:突出基础性、突出前沿性、突出实践性。老师的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授课中要努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突出基础性;教学内容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和全媒体发展趋势,让学生及时了解媒体前沿信息,突出前沿性;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系,培养实践技能较强的实用性人才,突出实践性。

(五)新闻实践要“双管齐下”

新闻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重视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基于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采写、编辑、录播、经营、管理等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生实践平台势在必行。在实践方面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措施。

1.新闻院系+新闻媒体:积极建设校内实践园地的同时,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的广播站、校报、校园网、社团报刊等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动手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新闻院系要与新闻媒体展开合作,积极利用社会媒体的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新闻媒体业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夯实业务基础。

2.假期实习+毕业实习:新闻专业在实习教学上可采取假期实习(或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假期实习(或社会实践)有助于让新闻学子更广泛地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毕业实习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和升华的过程。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令世界充满了机遇和风险,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秀华、李永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J].学术论坛,2014(04)

[2]张霆.媒介融合发展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10

    一、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勇于开拓创新。

    2、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现代教育观和艺术观,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达到“一专多能”。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规定的等级要求。

    4、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重要内容

    1、课程设置

    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学士学位课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方面起到瓶颈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舞蹈学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论,获得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几门学士学位课程。

    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主要进行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旋转练习、技术技巧练习,主要为学生学好民间、身韵、排练等专业课服务,适合全程开设。学生将从中获得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具备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鲜族舞、维族舞、秧歌、花鼓灯、云南花灯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授课内容。旨在掌握各类民族民间舞的表演风格和特点,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类民间舞的律动,获得较强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这门课程也应该全程开设。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以元素训练(提、沉、冲、靠、拧、倾、曲、圆)、步伐训练、技巧训练、短句训练、表演性组合训练为主。目的是掌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动、静、刚、柔、气息协调一致的运动审美规律,了解中国古典舞蹈的神韵所在,增强身体进一步的开放和表现能力。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服务于其它专业课程,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剧目排练课选取单、双、三人舞、群舞等优秀舞蹈剧目为教学内容,于二、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艺术形象,增强舞蹈表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舞蹈语汇的表达能力。

    舞蹈编导课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交叉,于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编导理论知识,能大胆的进行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编创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等舞蹈教学演出和一些群众辅导和编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纲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为基本内容。在二年级全年开设,加强对中外各少数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绍,简介外国舞蹈的文化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真谛,树立起正确的舞蹈历史观,并能学以致用。

    艺术概论是一门概要地、系统地阐述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这门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累,适宜在三年级开设。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风格的舞种、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创作原理;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  舞蹈艺术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表演创作能力进人更高的层次。

    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 懂得基础乐理,才便于深入学习音乐。视唱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练耳发展音乐听觉及记忆力,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节奏和调式、调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一个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视谱、听音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开设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台化妆艺术、自娱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组合等课程。各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体现办学特色,又要与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师范性问题,在当代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可以不断探讨。但是,至少要在第六个学期安排两周左右的教育见习,第七学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实习,并且与艺术实践(采风或者舞台表演)相互交叉进行。

    2、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从微观上,每一门必修、选修、限修等课程,无论期中、学期末考核,都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

    科目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备注

    芭蕾基本功训练

    一、基本完成动作元素,30分 。

    二、准确把握节奏、规范地完成动作元素,30分。 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肢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40分。 技能

    编导常识与舞蹈赏析 一、能够自己自编结构完整的教学训练组合或者简单剧目,30分。 二、能够基本把握教师的意图以及舞蹈音乐的情绪以及结构,动作元素发展具有一定主题性并有较合理的舞台调度,30分。 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所编导剧目较有创意以及较高的思想性以及表现力,40分 理论与技能

    其他专业课程均有如上所示类似的评分标准。

    从宏观上,毕业生要获得学士学位必须有具体的要求。比如1、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45学分。2、学生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150学分(包含公共必修课学分51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80学分、专业限选课学分10学分、专业任选课学分最低4学分),并完成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专业教育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且外语、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确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建设。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突出专业基础课的能力特点。增设专业选修课,按照舞蹈学教学计划的要求开出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按照学习规律进行调整,重点是能力的形成,明确每一门课程应该达到的具体能力,各课程群应该形成的能力单元,注重学习能力、学习策略、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3、改革教学方法。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4、努力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促使全体教师把教书与学习相结合,树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多渠道交流探讨的机会,建立学习制度及学习共享系统。

    5、教书与科研相结合,大力推进校本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反思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多搞科研,尽量把教学问题列为科研课题。

    6、建立导师制度。给学生配备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7、加强形成性评价,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记录在案。

    8、完善终结性评价,实现考核手段多样化。考试采用表演式技能考试、笔试、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把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11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01-01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以全面发展为基础,而全面发展应以创造性的发展为最高目标。 大学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潜能的挖掘、知识领域的拓宽、专业技能的训练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1)培养创新人才是立国之本。知识经济的出现,将知识创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知识创新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全球经济出现一体化趋势,这种趋势导致各国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而竞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并占领高新科技的制高点。尤其在中国,只有紧紧抓住了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是真正抓住了现代化的关键,抓住立国之本。

(2)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多少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能否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将成为制约知识创新的直接因素。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技能,而且应当具备创造性地解决专业领域内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更需要大批创新型杰出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重中之重,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核心任务,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作为教育重大改革试点,明确了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着力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二、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甘肃农业大学从 2005 年起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制定了《甘肃农业大学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细则(试行)》《甘肃农业大学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工作条例》《甘肃农业大学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指导和规范科研训练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

(1)科研训练的重要作用。科研训练是对个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设计方案、独立研究、自选指导教师参加科研训练,能够系统地应用理论知识,挖掘个人创造力,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锻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敏锐的创新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极大地丰富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同时,科研训练又需要不断地探索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训练的机会,在研究中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科研训练的管理运行模式。在管理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逐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2355”管理\行模式。一是强化师生互动和教学互动“两个互动”。二是完善学生自主创新型实验教学机制、科研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机制、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开放运行服务创新教育机制等“三项机制”。三是构建制度与经费保障、组织管理、运行管理、条件保障和激励措施等“五个体系”。四是重点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进行综合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科研数据和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五种能力”。

(3)科研训练的实施效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甘肃农业大学不断完善科研训练项目运行管理体系,形成了以服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教务、科研、团学一体联动、协调管理的体制,使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组织管理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实施为学生尽早参加科学研究提供平台,创造了机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从科研训练立项项目的类型来看,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科技发明、实物制作、工艺改进等,研究的内容涉猎较为广泛,有专业知识的应用研究,也有兴趣爱好的追踪研究,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也有深入的理论探索。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设计方案,自选指导教师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参加各类专业和综合技能的培训与竞赛,极大地丰富了创新教育的内涵,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锻炼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学生科研训练立项、考核和结题的机会,宣传科研训练的组织、实施及注意事项,营造一种参与面广、组织到位、影响良好的创新活动氛围。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12

一、找准定位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从目前情况看,在相当多的高校中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尽管也有一部分高校教师能够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但是也应看到,在为数不少的高校里存在着“教学与科研”关系处理不当之倾向。目前,根据教学与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定位不同,本科院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把科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往往科研实力雄厚,有众多的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侧重于研究生的培养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科研与教学内容的切合度较小,这种类型的大学往往是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并重,学校对教师在专业方向上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切合度。教学型大学一般是指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地方性大学,包括刚升格本科不久的地方性大学,教师的科研容易和教学改革相结合,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类型的大学往往是重教学轻科研。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二、高水平的科研能够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首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是教科书,但现有教科书实例或资料性内容较少,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缺乏学习兴趣,自然会影响学习效果。科研工作有助于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使学生及早接触学科前沿。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仅能比较有效的解决书本和时代要求之间的知识断层,而且“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创新,还可极大地丰富和更新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拓宽本科生的知识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其次,科研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品位,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更为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而且需要严谨审慎的治学态度,细致缜密的研究程序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既可以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品位,又有利于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还有利于教师把在科研中养成的治学态度、思维模式、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以及怀疑精神向教学转化,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高水平的教学又促动科研水平的提升

高校教师的科研动力,往往源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改革的需要。一方面,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应掌握的应是处在不断更新之中的知识,而大学教材上的知识却是固定的,常常满足不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中间的断层就需要教师来填补。而要胜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使自己能够站在学科前沿上,不断地汲取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这就促使教师不得不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大学生正是充满好奇的年龄,教师面对他们提出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要想处于不败之地,就不得不思考并努力解决这些新问题,这也促使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可以说,师生互动的教学对高等院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课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可以使自己的科研不流于低级的为做科研而科研,提高科研水平。

总之,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不应该是一对矛盾,大学教师参与科研,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诸多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亦能发现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

四、科研教学互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科研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高等院校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创新的生长点,问题意识是促动主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尽管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在一个相对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里,相对具有更为开阔的思维和视野,但长久受制于应试教育而形成的被动学习习惯使他们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仍然不能摆脱应试性学习思维,大部分学生既提不起发现问题的兴致也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广博的本学科科学知识,而且,要把自己在科研中形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好奇心和进取心,独立探索的自觉性,以及不满足和怀疑精神等。”传授给学生,积极尝试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

总之,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不仅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学生创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后,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掌握学科最新成果,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深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1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12-03

探索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是时展和教育创新的大势所趋。高校的创新教育模式,就是向学生提供最广阔的思维激荡交锋和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智慧平台。这一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依靠“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企业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师生、学生与学生、校企相互连接,享有丰富信息资源的学生一起学习、直接切磋、激荡思维,真正实现“将市场带入教室”的设计理念,共同成长为21世纪合格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一、目前商科课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是要在变幻莫测市场环境中探索诡谲博弈的经营之道。这就需要在经营课程设计时更贴近市场,更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现实问题。努力培养学生对企业经营的市场的认知、流程设计、风险控制和价值挖掘能力,是工商管理类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现代管理高技能培养的迫切要求。目前,商科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重逻辑推理能力,轻情商素质培养。目前很多老师将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作为最主要的训练思维的方式,而忽视了情景和竞技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而认知能力以人文交际和融入商业环境为理念,在课堂课外通过模拟市场竞争、仿真市场设计、场景案例分析、数学建模等形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二)重标准化教学,轻流程再造过程。在商科教学中,每一位老师的任职经历和知识背景不同,授课思路也不尽相同。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化思路束缚了教师的发挥空间;企业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已经不仅是涉及一门课程,往往是若干门专业学科交叉,形成多部门配合的“业务流”(Business Flow),如纳税申报流程,涉及企业管理、财务、税务局、银行等多部门,按部就班地“填鸭式”教学无法深入到企业实际和体会现实曲折,不仅容易造成观点片面,而且导致关键点控制失败酿成企业损失的后果。

(三)重对风险度量,轻全面风险意识。商科教学中过度重视对风险的度量模型构建,因为其侧重于市场历史信息(如价格波动、成交量)等模型推演,忽略了形成市场信息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如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微观环境)。全面风险框架在不仅仅局限于风险度量,而是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四个环节紧密结合,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从而实现董事会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

(四)重预防风险危害,轻挖掘风险价值。当前教学理念偏重防范而轻治理,忽视了危机管理和战略改变所蕴藏的价值。应学会危机管理,正确战略定位,让学生知道如何在挫折中坚定信念、逆境中抓住机遇、创新商业模式、挖掘企业新的价值增长点。“化危为机”这种步入社会所具备的能力在传统单向教学中很难培养。

二、“认知、流程、风险和价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优势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内涵。“认知、流程、风险和价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种真实市场竞技,让实验者感受和提升对竞争市场环境的认知能力,遵守和改进业务规范的流程控制能力,掌控时局的风险管理能力,引领企业价值文化品牌的领导能力。企业完全竞争环境设计图见图 1。

1.认知是基础。认知是个体对现实社会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调节和自我感悟。认知强调“自我感知性”,符合“90后”大学生强调“自我”的时代个性,是从真实环境中的感性上升到抽象逻辑的理性必经的过程。在认知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模拟经营、创业设计、职业技能训练、项目策划、营销方案等情景式和竞技性教学,丰富认知能力培养课程内容。

2.流程是执行。认知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和合作意识,而流程控制则是严格要求员工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设置审核权限,找出存在的关键点和风险点。企业流程控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工作流控制,如生产加工、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程序等;二是涉及对外往来的工作流控制,如销售、采购、申报纳税、合同订立等。在教学环节中,通过设置岗位分工明确的业务流程实训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以会计电算化中基础实训为例,其流程设计包括:(1)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的安装流程;(2)建账、删账、备份、引入账套的流程设计;(3)基础设置,包括企业内外部资源、财务资料等环节;(4)凭证处理的流程设计,包括制单、审核、出纳签字、记账、自动结转、结账等环节。(5)报表处理的流程设计,包括报表、报表格式、报表公式设置、报表生成及保存等环节。

3.风险是管理。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Merton指出:“现代金融理论有三大支柱,依此为资本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目标设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绩效评价五个基本阶段,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改进工作流程,提高营运效益和效率,降低企业风险的损失可能性。

4.价值是引领。引领价值是从风险中寻找机遇,发觉战略合作伙伴和创造商业模式。价值洞悉分析包括三方面:潜在合作者、自身、客户、供应商的优势和劣势;预先、追加、中断、维持、放弃投资的时机和空间;“应该做什么,应该放弃什么”、“设定阶段性任务”、“对阶段性结果作出评估”的计划和行动。企业唯有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道路,洞悉价值持续增长点,专注所长和巩固所有,品牌价值才能长期延续,企业信誉才能不断增长。

(二)“认知、流程、风险和价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1.“沟通、执行、组织和领导”统一。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层次,“认知、流程、风险和价值”,相辅相成。认知源自于竞争环境,流程是认知的延伸,风险是流程的提升,价值是风险的战略抉择。四个层次又各有不同,认知强调感知力,流程注重执行力,风险更关注判断力和洞察力,价值取决于企业品牌文化的领导力。在完全竞争环境下,学生通过竞技经营感知时势变化无常并快速融入社会,通过真实业务流程和部门分工体验执行高效,通过对当前热点问题风险诊断训练组织和协调,通过洞悉市场先机和危机处理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和品牌文化。“四位一体”的能力模型,旨在塑造学生“沟通、执行、组织和领导”的企业家特质。

2.“教、学、赛”相辅相成。创新实验课程提供了一种以仿真实战为场景,体验式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它通过直观的业务流程,注重行业技能的传授、模拟企业现实运行状况,重视沟通与实践,让学生站在企业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促使教师在实践提炼出更具说服力的案例素材。此教学方式与“学生为主,教师引导,教学相长”的交互式思路不谋而合。既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应变能力,又可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市场周期变动,亲身感受企业经营者面对市场竞争的刺激与残酷,领悟作为决策者所需掌握的“意会性”技能。在全真的商战环境中,创新实验竞技比赛通过培养学生的共赢理念、沟通合作、职业操守、领导能力、个性特质和所学管理技能相融合,提升学生适应市场的“就业力”和“创业力”。

3.“仿真、竞技、价值”的模式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育完全竞争环境,使学生在“竞技、合作、风险”的环境中体验真实。一是仿真性。通过构建完全竞争环境,将市场风险和企业应对风险措施完全拷贝到教学环境中。二是竞技性。通过制定近乎实战的、透明公平的比赛规则,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市场的精彩和刺激,意识到职业操守和商业信用的重要性,市场行为必须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三是价值性。完全竞争环境创造性地把“战略Strategy、计划Planning、控制Control、执行Action、评估Evaluation”SPACE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来,在竞争中学会协作,在协作中发现自我优势,从学生的“价值模式复制”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挖掘”,更好地树立学习目标和职业定位。

三、“认知、流程、风险和价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设计

“认知、流程、风险和价值”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必须既有利于提升学生迅速了解市场、融入社会的感知能力,又有利于培养朴实严谨、扎实肯干的学习作风;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迁移、对学科体系全面深入的理解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以致用、敢为天下先的创造和参与热情。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设计的核心在于构建完全竞争环境,能力层次包含认知感悟、流程控制、风险管理、价值创造四个方面,设计平台包含学生课堂、课外实践、教师技能提升、校企合作支持四个平台。

(一)夯实认知层面基础,提升学生社会感知力。认知是对环境的自觉反射。认知层次在整个课程体系处于基础地位。如果缺乏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投入再多的精力训练逻辑能力,只会让学生对简单而现实的道理钻牛角尖,训练出来的学生就会变成“书呆子”。

1.学生课堂设计平台。分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模块。学科基础主要满足现代企业对基础应用技术(主要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技术)和职业素养。主要课程有职业道德、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数据库基础、统计学实验、EXCEL等课程。专业基础主要满足人才培养对专业能力建设的要求,主要课程包括手工模拟实习、纳税报税实习、电算化基础、防伪识钞技术、出纳实习等。认知基础课程力求展现现实专业操作场景,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团队协作、职业敏锐等能力,树立诚实守信等基本的道德规范。

2. 学生课外实践平台。在实训课程中开设ERP沙盘基础实训课程。ERP沙盘基础是在学生学过公司理财、基础会计等管理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全国ERP沙盘大赛的规则,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销售、采购、生产、融资、财务决策过程,基础课程以物理沙盘为平台,以制造业为模板。

3. 教师技能提升平台。教师需要具备一线企业的工作或实习经历,在课堂设计时按照岗位分工组织教学,制定《岗位责任书》,制定基础实训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契合现实竞争环境的模拟实训教材。

4. 校企合作支持平台。设立“学生实践基金”,举办各种企业家讲座,介绍其创业经历以及讲授一个优秀创业者所需要的素质。与企业搭建实习和参观平台,了解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人力资源政策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二)强化流程控制素质,训练学生业务执行力。流程控制是对专业胜任能力的精通。流程控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居于中坚和核心地位。

1. 学生课堂设计平台。流程控制能力专注于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能力提高,以及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主要课程设置有手工综合模拟实习、税务会计实训、财务报表编制、全面预算管理、ERP供应链实训、营运管理实训课程,财经法规、企业会计准则。此模块的课程均为会计专业核算与管理能力的核心主干课程,强调任务式导入和业务流程设计,制作与企业接轨的《内部控制手册》、《安全工作》,在组合岗位轮换中体验性格、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巩固学生专业理论成果。

2.学生课外实践平台。此阶段安排供应链沙盘实训课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供应链沙盘模拟企业在订单下达、库存控制、前期资本预算、债务融资各环节的决策过程,让学生学习如何保证整个供应链和谐顺畅的控制能力,即无论市场是轻微波动还是剧烈震荡,企业都能处之泰然,应对自如。

3. 教师技能提升平台。平台设立“青年教师实习基金”,安排青年教师到大中型企业调研,调研计划可以抵扣一定教学任务量。通过调研熟悉行业运营基本业务流程,并将之转换为实训手册或教材。

4. 校企合作支持平台。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定岗实习提升就业竞争力。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设立“优秀实习奖学金”,奖励在岗位中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学生实习生。

(三)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市场洞察力。风险管理是跨专业的融合。其在整个实训体系中处于延伸和拓展地位,同时也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学生课堂设计平台。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主要是设计跨专业综合类实训课程,其特色将全部专业课内容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专业理论、业务流程基础上,识别和分析项目风险,并提出应对风险措施,是综合性较强的一种实训形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课程有OFFICE在财务决策中运用、风险管理实训、高级财务分析、高级经济学等。

2.学生课外实训平台。此平台安排行业沙盘实训课程。行业沙盘实训针对不同行业的风险点和关键点制定规则,在沙盘设计上融入更多的行业信息和市场因素,如政府政策、投资环境、国际市场变化、产业信息、竞单会等指标,让整个决策因子更富波动性和戏剧性。此模块可与电子沙盘相结合,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登陆远程服务器就可网络竞技。

3.教师技能提升平台。教学部门应加大与企业联合的纵向课题研发力度,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的疑难问题,为企业建立全面风险防范机制。通过搜集第一手资料建立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库,并出版解决企业现实业务的案例教材,利用专业背景为企业进行后续培训和政策指导。

4.校企合作支持平台。为满足创新实验室软、硬件投入,学校应设立“创新教育设备基金”。建立集在线教学、考试、培训、案例阅读、资源下载、课后交流于一体的网络平台,统筹学生、教务、行政管理,开通官方微信、微博、QQ群,拉近师生距离,规范新闻宣传。

(四)挖掘价值创造潜力,塑造学生战略领导力。价值创造是跨能力的升华。价值创造是在企业面临危机时展现出力挽狂澜的领导力、处变不惊的心理力、快速协调的公关力等领导决策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引领和升华地位。建立价值能力层次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提升预测市场的判断力,从而引领品牌文化的前行方向。

1.学生课堂设计平台。此平台将毕业设计与未来职业规划紧密结合。对于未来有志于毕业创业的学生,可将论文设计改为创业方案设计。主要课程包括职业能力规划、项目策划、公司治理、资本运营、市场调查等。

2.学生课外实训平台。此平台以创新实验,组织参加全国性竞技比赛如ERP模拟经营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广告作品大赛、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大赛,等等。创新实验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以目前权威的学科竞赛规则为蓝本,训练学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应具有的企业经营预测、创业设计、投资分析、心理适应等综合能力。

3.教师技能提升平台。通过担任政策顾问、独立董事等社会兼职发挥优秀教师服务企业、造福社会的智力优势。定期参与各种学生职业和创业教育学术研讨,并与各兄弟院校交流比赛和办学经验,对创业创新教育的“双师型”教师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和评优倾斜。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