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研究实用13篇

中学教育研究
中学教育研究篇1

1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毋庸置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发挥实验操作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进行学生动手实验。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提供了大量让学生动手接触化学实验的机会。然而,部分教师不太注意研究这些探究活动的“教法”。不少学生也只觉得动动手很好玩,更有甚者。连玩的兴趣都没有。在这种状态下,错过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大好时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积极探索。改进实验,加强引导。同时,为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只有明确职责,加强要求,才能真正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在新教材中演示实验已经退居主流的时候。我们化学老师要开动老筋,对演示实验改进创新,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实验做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学生的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开展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新时期,我们要改变过往满堂灌教学模式,把时间留给学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优势,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实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模式,互助式学习是方法之一。互助式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它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不仅能够自己学习,而且实现了与同学进行沟通。从而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在以生生互助式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的差异,我们可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小组长牵头落实学习任务分工。这样,每个学生有事做,每个学生都能做,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在互助式学习中引进竞争机制。比如,是组与组问的竞争。对各小组在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等方面进行评比,评选优秀学习小组,调动小组问的学习竞争;还可以把小组间的竞争延伸到课外的预习、练习、复习等学习环节,全面提升互助式学习小组的作用。这样的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学生有深厚的学习氛围,又能像课外活动那样有较强的竞赛,让师生相互作用和生生相互作用在课堂上缩放出智慧的火花,共同成就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学生就会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就会更加用心的投入,从而真正的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中学教育研究篇2

一、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的内涵

总结提炼相关研究观点可知,生命教育本质上是根据每个个体生命的不同特征,遵循个体正常的生理规律,以个体的生命潜质为基础,通过良好的引导和教育促进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开启个体的精神世界,使个体的生命潜能得到激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注重个体生命发展的整体性,使个体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生命活力充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和生理的训练来促进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每个个体生命的价值,进而理解生命乃至生活的真正意义。

2.国外生命教育的发展情况

国外的生命教育起源较早,对生命教育的特点和实践传播方式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研究。在1968年初的美国,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在学校广泛推行和实践这一理念。美国的中小学成为贯彻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截止1976年,美国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中小学已达1 500余所,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美国的中小学层面基本得到普及。

日本在20世纪后期,在其青少年中出现了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甚至出现大量的自杀、欺侮、杀人等极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日本在1989年修订了新的中小学教学大纲,明确了“以敬畏生命、尊重人”的精神为德育目标。

3.国内生命教育的发展情况

1976年初,我国从日本引入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并逐步推广。1998年,台湾地区开展了针对中学生群体的大型系列生命教育活动,并获得了各级中等学校以及教育界领域许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也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同时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也积极开展了以促进中小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主题活动,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二、生命教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关系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和落脚点是人的生命。在我国,家长和社会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会高度关注其健康成长的状况,一旦进入学校教育,尤其是到了有升学压力的中学后,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点大多落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至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只以取得体育成绩作为教学目标。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要实现素质教育就离不开学校的体育教育。

1.生命教育是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思想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逐步形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积极主动把握学生的成长关键期,以生命教育作为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思想,开展一系列融合生命意义、生命本源和生命价值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2.中学体育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

中学体育教育不仅要以锻炼学生强健的身体为教学任务,更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目标。为了推进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其必须以生命教育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各类体育训练并积极配合教学,从而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和享受生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双重完善,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生命教育”视角下,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

当前,随着时展步伐的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看,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合理等问题。为适应时展的步伐,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应抓住机遇,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将生命教育融入中学体育教育的课程之中,强化师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1.在体育教育中,强化生命价值意识

中学体育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系列体育运动训练,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慢慢感受其自身的身体变化,增加心理体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的觉醒,从而使学生在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尊重和珍惜生命。同时,体育教师自身也必须怀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细心观察学生的发展,并根据学生情况,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体育知识、体育精神、体育技能,融入日常的体育教学中。

2.在体育教育中,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个体的生命是由多重生命层次构成的,同时,个体又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生态圈中,由此形成了个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在个性、爱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每位学生都具备自身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理解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对生命价值认识程度的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营造一个自由、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愉悦体验,同r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就感。

3.在体育教育中,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人的生命包含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中学教育的任务是要塑造学生的社会化生命,引导学生精神生命发展。因此,中学教育不仅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着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此外,学校也要通过团队化体育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集体感,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四、小结

中学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中更多融入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培养和强化师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征,立足于生命整体性的视角努力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树立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最终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

参考文献:

[1] 阳彭庄.生命教育视角下中职体育教育[J].信息化建设2016(10).

[2] 王开银.“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J].高职高教研究.2015 (31).

[3] 贾新建.生命教育回归与尊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4).

中学教育研究篇3

4.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教育"?——教育为理想的生活而存在 王海燕

5.教育的现代化与西方化 冉亚辉

6.港台及海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新动态 刘敏,钟柏昌

7.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评价体系生物试卷评析——以2007年(春)为例 陈时强,傅静

8.学校仪式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建设取向 李万龙

9.仁爱教育与儒家核心道德思想的融合 陈文辉

10.教学关键事件:价值与建构 邵珠辉,李如密

11.案例教学:新手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 张雯霞

12.形式运算:热点与软肋 陈曦

13.为数学学习设计教学 陶著琴

14.误差分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李良吉

15.物理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孙智勇

16.基于整合模式的复习课案例研究 鲁向阳

17.高中生物无形课程资源开发思路 张树虎

18.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以Word文档操作为例 吕萍

19.科学思维的培养:从方法论的角度 郭长友

20.用问题引领化学实验教学——"乙烯的制取、化学性质验证实验及理论解释"教学反思 李小军

21.课堂观察下的自我反思——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 杨勇,薛春兰

22.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鲁洁

23.论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 王啸

24.品德教育:从培养道德奴才到培养道德主人 张正江

1.满怀爱的深情 刘思明

2.数学教学观解析 喻平

3.课程概念述评 王俊,谢柳新

4.中小学校长:如何回归教育本位 朱彦体

5.示范性高中现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王海平

6.课堂观察:过程与启示——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课为例 陆蓁

7.数学课堂"有效理答"策略研究 朱月丹

8.品味数学美 刘召生

9.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试题命制的研究 叶兵

10.物理演示实验:创新与突破 邵伟红

11.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分类及思维策略 赵富宽,杨桂仙

12.化学探究中假设的特点与常见类型 吴良根

13."3×3列联表":挖掘"言外之意"——以"数系的扩充"一课为例 卓斌,陆明明

14."三会式":化学预习全攻略 王宝斌

15.问题、类型与思路 高振福

16.物理"自主解题"课堂五环节 卢惠林

17.数学探究:数学思想是灵魂——"对f(x)=ax+b/x(ab≠0)型函数性质的探究"一课评析 周建华

18.真:物理探究的根本——从"二力平衡"一课说开去 滕玉英

19.预设与生成演绎精彩 钱军先,芮国英

20.教师在思考中前行 朱华

21.反思:作为一种意识——关于教师反思的现象学理解 胡萨

22.问题意识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刘旭东

1.教育是一辈子的较量 赵玉成

2.教育创新与中华民族复兴(下)——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素质大讲坛"上的演讲 冯增俊

3.适应升学和就业双重挑战的高中教育改革——"美国文凭计划"初探 杨硕,洪明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视角透析 席晓圆

5.论自由思维与独立的母语评论 潘涌

6."推磨观摩":主题班会创意设计 董裕华,刘建东

7.追问教师人生的尊严与幸福 叶文梓

8.背诵与英语听力水平的模因论研究 刘伟伟

9.品读诗外之"诗"——由王维诗歌教学引发的思考 吴国锋

10.谈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 刘家毅

11.以"主问题"引领阅读教学 张艳

12.文言文教学的诗意化追求 路世成

13.英语课堂合作阅读的有效调控 钱浩杰

14.谈历史教学中的联想 刘金奎

15.导向优质教学的地理教学风格摭谈 完利梅,李万龙

16.本刊"案例评说""叙事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17.从写"酒"之句切入——高中语文诗词单元比较赏析例说 朱彦体

18.经典文本之价值解读——以《汪大娘》一课为例 徐金国

19.路瓦哉夫人的梦想——《项链》教学内容新悟 康举红

20.当预设遭遇"旁逸斜出" 耿翠霞

21.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导入 陈炳飞

22.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演进与启示 魏宏聚

23.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余文森

24.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马晓强

1.让科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胡作玄

2.教育创新与中华民族复兴(上)——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素质大讲坛"上的演讲 冯增俊

3.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的研究综述 刘前树,李广洲

4.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政策的内涵及其启示 王海平

5.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色与品牌建设 董林伟

6.新课程理念视角下的生物"有效教学" 丁志光

7.教育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 丁昌桂

8.数学史教育价值的演化进程——从HPM的视角 张国定

9."本能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周中森

10.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戚静宇

11.发挥高考题对教学的引领功效 张雪松

12.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再认识 章世倩

13.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反思意识 蔡蕾

14.关于数学导学案的研究 于明

15.物理问题与"问题教学"的相关探讨 曹玉芳

16.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陈石

17.化学课堂教学理念新变化 陆仁华

18.探究"平行四边形的识别"应该经历的五个环节 邹振兴

19."问题中心":教学设计的价值新取向——以"二氧化碳"一课为例 宋华强

20."前科学概念":合理猜想的前提 周爱萍

21.语言: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 曹澍

中学教育研究篇4

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某些思想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产生极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不经意中对学生的教育,其效益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例如,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给予表扬;可以对学生的灵活思维给予表扬……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凡的学生,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更加鲜活起来.四、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我们可以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仅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协作,共同思考.这样,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使学生领悟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

三、在联系生活实际中渗透德育

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动力.只有目的明确的人,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学习目的教育放在首位.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意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学习目的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七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星期使用垃圾袋的数量,计算出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分析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也使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和锻炼.

中学教育研究篇5

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学教学改革一个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法学教育中实践性别主流化——女性主义法律教学的议题与策略

法学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探讨

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优化财税法学教学为例的考察

实例研习教学法——本科法学教学方法之我见

比较优势:西部地方性理工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

加强理工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思考

论“会计法”课程教学的困惑、生存与发展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法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取得成效初探

教育法与教育法学(上)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知识结构调查报告

大学学生组织的问题与反思——2006年10月18日在法大的讲座记录

“制度主义”谬误与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现代化

日本法科大学院成功了吗?

兰德尔时期哈佛法学院的教育改革(1870-1895)

韩国新法学专业大学院(LawSchool)制度

案例法在美国法律教育中确立的历史契机:兰代尔及其后

美国教育平等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研究——与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

论法律思维及其养成——以法理学本科教育为例

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办学模式的创新

关于修订医事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思考

关于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民法教学法改革、创新的探索体验

EmployerInvolvementinHigherEducation-ErosionofAcademicFreedomorResponsivenesstoNewRealities?

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处分规定的对策思考——以美国大学生行为规则为参照

论文写作的过程与要领

法学、政治学教育高地人才培养质量测评项目研究报告

民法学者、民法繁荣与民法发展

律师学院(InnsofCourt)——英国大学之外的法律教育机构

我们需要更加职业化的法学教育——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法学教育改革报告

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本土化演进

论案例在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教材中的地位

如何在传统课堂中训练律师技能——以许霆案及其改编案例中的模拟练习为例

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以温州打火机案为主要线索

适应·反思·建构——中国高等教育三十年

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之分析及解决——以本科生法学专业为基础

法律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法学教育怎么了?

在法治的脚步声中前行——新中国公法学教育的发展

法律教育与法律文化的互适与共生

法律e化与互动教学——着重主动学习与专业多元之教学方法

优秀法学教学团队之建设路径论析

诊所法律教育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从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比较切入

完善法学专业实习指导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应届本科生提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研究

《会计法实务》课程教学初探

积极改革推动德育教育发展锐意创新培养学生全面成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实验班德育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经验

中学教育研究篇6

研究表明:对少年儿童来说,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交往活动是在游戏中开始的,可以说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正如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游戏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所在,基于此,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大多教师都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游戏活动,如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体育游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目前,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本文重点研究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体育游戏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因为有兴趣儿童才愿意去参与活动。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的情节之中扮演各自角色,更好地体会、认识生活。如游戏《大鱼网》,一部分同学扮演围网捕捞的渔民,另一部分扮演活蹦乱跳的鱼儿。孩子们在游戏设计的精巧情节中,体会了捕鱼的过程,了解了渔民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了渔民辛勤劳作的生活。

2、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存在,重视对象、体验、快乐,强调了自由、开放、不断创新,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交往的社会性,重视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摆脱了传统的以竞技项目和注重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体育游戏式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性的,而是丰富的、对话的、开放的、快乐的,是以快乐体育为主的,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的教学。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竞争意识是现代人重要的心理品质。竞争性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竞争性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竞技比赛,比赛是表现竞争性最为直观、最为激烈、最为清晰明显的社会现象。游戏精神就是鼓励学生全力以赴,尽全力克服困难,达到胜利目标。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体育游戏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的有利手段。

4、有利于消除疲劳和娱乐身心

在体育课结束部分来进行放松性游戏,以此来转移学生兴奋点,消除学生上课的疲劳,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娱乐身心,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之余,有了更好的娱乐效果,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在体育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为了充分活动开学生的身体,激发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得做做准备活动。此阶段游戏的运用分为两种,即一般性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前者是指全面活动身体,克服惰性,逐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采用“贴膏药”、 “网鱼”等游戏,此类游戏容易组织、容易理解、而且效果不错。而专门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与完成基本部分内容有关的韧带、关节、肌肉,以及系统机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2、在上体育课过程中的运用

体育课程中,教师可根据小学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有针对性的运用体育游戏,对促进学生运动技术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作为运动技术的基础,而游戏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其次,在游戏技术运用中,许多动作都必需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才能建立一定的动力定型。通常学生在练习此项运动时会感到枯燥泛味。如果采用比赛的游戏形式来练习此项运动,则很容易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体育课结束时的运用

在体育课放松整理活动中,经常采用趣味性较强、运动负荷较小的游戏来练习。让学生在游戏活动后身心上得到放松,从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状态。如“哈哈一笑”、“掷鸡毛比远”等体育游戏。总之,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还可以达到消除疲劳、放松身体的目的;诱导学生参与体育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小学体育游戏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的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常常因为对游戏的组织工作不够周密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游戏的组织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的考虑,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如何用最省时间的方法调动队形;如何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不同性质的游戏应该采用什么不同的队形;如何分组;分队比赛的游戏,当学生人数不等时如何处理等等。对不适合体弱和病残学生参加的游戏,可组织他们当任裁判工作。

四、小结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锻炼价值,它深受学生喜爱。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适时、适量的进行教学。评定游戏时,要公平合理,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使参加者通过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和技能。

中学教育研究篇7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高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高中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与高中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不同的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高中学化学的教材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不仅具有巨大的智力价值,还具有极大的精神道德价值,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观念和道德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表现出科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高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体现了中学化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化学教学本身的客观需要。

1、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果能结合化学课上的生动实例,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而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组织教学,潜移默化地熏陶,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逐步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自然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使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同时得到升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熟。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形成正确的微粒观。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量变到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无机物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物中各种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即使同一种物质分子里不同官能团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苯酚分子中,苯环与羟基的相互影响。此外,结合相关内容,还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

2、爱国主义教育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加深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陶冶爱国主义情操。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化学史,在很多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辉煌的化学文化。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如今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蛋白质和核糖核酸。标志着我国化学科学技术达到新的水平。这是千万化学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些丰富、生动的史料,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的故事,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以及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的故事,这些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3、社会责任感教育

充分发挥高中化学的学科优势,加强对学生安全、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渗透安全意识教育。高中化学教材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有些实验的试剂或产生物易燃、易爆、易挥发,有刺激性、毒性和腐蚀性,在操作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正常进行,要对学生强调安全知识及急救措施的教育。其次,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地球的索取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地球上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大气污染,全球气候的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森林被过量砍伐,土地沙漠化等人为和自然的灾害不断,地球环球问题日趋严峻。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需担负的职责。第三,加强食品卫生方面的教育。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涉及到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知识,这需要教师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方式、用量等进行明确的说明,特别向学生说明的是食品添加剂一定要与国家的规定相符合,禁止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添加剂加入到食品内。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三聚氰胺、毒奶粉等事件,让学生明确犯罪分子是将三聚氰胺、麦芽糊精作为基本原料,将其专门添加于原奶内,提升蛋白检测量,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4、人文素养教育

结合化学史以及相关化学家的经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战胜挫折的勇气。比如讲述诺贝尔在制备硝化甘油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氟单质的制取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顽强勤奋的优良品质,勇敢地面对暂时受到的挫折,冷静地思考。培养顽强不屈,勇于创新的精神。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 通过灵活应用化学知识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教学,进行揭露迷信、拒绝伪科学、拒绝、珍爱生命、崇尚科学的教育。通过探索事物本质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破除迷信、识别伪科学、远离、保护健康的认识和能力,均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爱敏,化学教学与德育[J],学苑教育,2011(10).

中学教育研究篇8

1.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是我国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有20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各条战线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因此,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资料表明:我国的企业用人占主体地位,占就业市场比例的95.4%%,且各技术等级的需求人员倍率均大于1。而满足这一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主要是依靠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特色的职业教育。因此,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由此,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肩负着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大责任,可谓任重道远,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2 教学改革的需要

2008年12月9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改教学大纲》拉开了我国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序幕。该《大纲》将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以及“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德育课作为中职德育教育的必修课程。在传统的中职教育过程中,教育的重点放在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上,学生的德育教育处在从属地位。新的中职德育教学大纲的颁布实施,客观要求对现行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中职德育教育的有关规定,从而培养出德技双全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是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改革的需要。

1.3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需要

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2005年以来,中职教育进入了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之路,学生生源从应届初中毕业生扩展到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人员,使中职教育对象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整体来看,中职学生是法律意义的未成年人,最大年龄19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为16.8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普遍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未养成,甚至有些学生初中属“困难”毕业。加上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专业,更多的学生是由家长做主选择专业,这种选择往往不适应学生的兴趣、性格和价值取向,因此,加强德育教育是提高中职学生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

2.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在学生方面

一方面,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学生过分强调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具体表现为:肯定诚实守信否定投机取巧、丢弃绝对服从推行等价交换、放弃传统吸纳时尚、厌倦墨守成规偏好标新立异、冷漠集体看重个人、轻视责任关注功利、反感约束崇尚自由、畏惧集中追求民主、免论差异讲究平等、淡化合作强调竞争、承认共性张扬个性,社会价值取向的这些变化在中职学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中职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张扬、自我欣赏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作目标,为了实现自我,摆脱一切约束和束缚,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自私封闭、唯利是图的泥潭。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的基础差、集体观念、规范意识有待提高。大部分中职学生是因初中成绩较差,中考难以升入理想学校才被迫选择职业学校。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通比较好的高中才是优秀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就是“末等公民”,具有较强的自卑感、意志消沉。在校园里,一些学生经常上课不遵守纪律、随意逃课、旷课,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老师的批评教育而对老师心生怨恨、辱骂和敌对老师,频繁发生一些恶劣行为。此外,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加上学习习惯差,他们在中职学校对全新的专业课也不感兴趣。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出口成“脏”,明知学校规章制度不可以违反,自控能力差、明知故犯。由此,凸显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任务艰巨。

2.2 在学校方面

中学教育研究篇9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

[1] [2] [3] 

%和%。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其中思辨类论文达篇,又占有绝对优势(%)。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篇,仅占.%。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中学教育研究篇10

法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12世纪,经过多次改革,如今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18 世纪以后,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逐渐传播,法国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以经院哲学和神学为支柱的旧大学,在学术上因循守旧、脱离实际,组织结构上封闭守旧,政治上与世俗国家政权格格不入,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潮流,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在这种情况下便应运而生。18世纪初,路易十五继位,法国对外扩张,与英国争夺美洲、印度等地失败,使法国政府明白国家急需一批实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为挽救“国危”,争夺海外殖民地,也急需军事人才,于是开始办起了军事学校和工程学校,如路桥学校(1715 年)、桥梁公路学校(1747 年)、巴黎矿业学校(1783 年)等[2]。法国大学为其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合格军事人才和基础建设人才,显示了大学的应用性和精英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为了恢复在战争中深受重创的高等教育,大力扶持大学的发展,同时也大力发展大学里的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大学、高等技术教育、工程师教育和其他特殊类型教育(药学、建筑、商校等)的高等教育体系,对学术性和专业性两种教育目标有着鲜明的区分。

我国和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均是培养实践型人才,但是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在教育体系、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上两国有明显差异。

二、 中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比较

(一) 中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比较

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3个学位层次并存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目前,硕士层次专业学位已有39种,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有教育博士、工程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和口腔医学博士共5种,学士层次专业学位有建筑学学士1种。

法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在大学、高等技术教育、工程师教育和其他特殊类型教育(药学、建筑、商校等)中均有体现。在研究生层次,法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包括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此外,法国拥有本科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职业学士教育[3]122,强调与企业紧密接触, 其目的是使学生一毕业即能融入职业界。

法国学制系统复杂。因此,人们习惯于用Bac(即高中会考文凭)+X的形式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4]。LMD新学制对学位的规定是这样的:第一阶段教育即高中毕业会考通过后,接受3年高等教育,可取得学士学位;接受5年高等教育,可取得硕士学位;接受8年高等教育,也就是拿到硕士学位后再学习3年,可获得博士学位。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大致与法国相同,比较显著的差别是,法国LMD三级学制,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结束通过考核可获学士学位,分为普通学士文凭和职业学士文凭,其中职业学士文凭是由相当于我国大专层次的大学技术教育文凭过渡而来的。我国也有专家学者提出应试型高职学位制,张盛仁教授在参加今年的湖北省政协会议时提出,为了吸引更多青年接受高职教育,让他们能体面就业,并使职业教育与国外通行做法接轨,应该考虑给高职教育毕业生授予专门的学位。这种提议,既能与国际接轨,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体系。

(二) 中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比较

1. 培养模式。第一,培养目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法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泾渭分明,区分度很高,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言,其专业性更强,更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是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各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正如马丁•特罗所言:“高等教育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第二,培养过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方式大体可以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工作的比重大于学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以在学校学习为主,较少参与社会实践。

法国学术研究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和实验室研究工作撰写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后取得学位。专业学位硕士则更注重实践,通过课程学习,在企业或与之相关的部门或行业进行实习,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撰写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后取得学位[3]124。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题目大部分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学习期间至少有6个月在企业或相关行业开展工作,学生课程学习占60个学分,而在企业实习占30个学分。

2. 教学组织形式。截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人,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人,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接收在职人员的比重大,他们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但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之相反,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却忽视了对职业养成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还停留在教师课堂授课,学生集中学习的传统模式。

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采取多模式办学,较常见的是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生既可以学习理论知识,也有更多实践机会。由此,学生增强了适应市场的能力,企业也能有针对性地获得所需人才,学校则可得到来自企业的资金支持,产生三方共赢的局面。第二种是校校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三) 中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规模比较

法国的高等教育起步早,发展成熟,其专业学位教育的规模和种类都远远走在我国的前列。由1982年开办专业学位研究生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增长,与研究型硕士教育相比,增幅大,增速快,截至2006年,法国专业硕士占到硕士学位总数的69%[5]。这些数据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法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研究生教育已经从学术性教育向应用性、职业性教育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法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参见表1)。

我国从1991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两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的调整,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硕士生的比例从2008年的6%提高到25%,预计2011年将达到30%以上。与法国相比,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规模仍然偏小,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硕士生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以学术型为主体,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服务社会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

(四) 中法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法国的大学技术教育文凭(DUT)属于短期职业教育文凭的一种。课程分为普通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种,一部分专业课有企业聘请的专业人员讲授。第一年没有考试,升级主要参考平时成绩。第二年学生必须参加为期10―16周的实习。这是为毕业后可以直接参加工作而设计的,但相对理论化一些,毕业后可以继续深造,如上工程师学校、商校和大学等。

大学科技教育文凭(DEUST)是一个两年制的国家文凭,相当于中国的“大专”。职业教育部分经常在企业里进行,而理论课程则在大学里完成,注重实践,每年都有实习。

管理科学硕士文凭(MSG)是为企业培养金融、管理、市场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国家文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课程涉及了管理中的大部分领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科学与技术硕士文凭(MST)与MSG相反,MST是为企业培养理工科专业人才的国家文凭。课程设置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到企业实习是获得文凭必不可少的条件。MST毕业后可以继续读大学第三阶段的DEA或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 ,或者申请上工程师学校及高等商校。

职业学士文凭是一个大学三年级(Bac+3)的独立的国家文凭。1999年推出,课程由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而制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理论课与专业课两部分,还要进行3―4个月的实习,目的是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专业设置主要以新科技和新服务为主,比如FranceDIY.org、电子商务等。学生毕业一般可以在非常专业的部门开始工作,也可以继续学习深造,比如工程师学院等。

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其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市场需求,1974年由法国教育部推出,这是一个Bac+5的国家文凭,相当于中国的硕士。

大学职业教育学院(IUP),是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文凭。其专业性极强,甚至可以说在法国独一无二,使得有些企业上门要人。而很多IUP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第三阶段的DESS。为了与国际接轨,IUP也有增加DESS课程的趋势,使该文凭变成一个Bac+5的文凭。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分。在课程设置中,不是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体,而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因人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其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大纲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专业学位教育无从谈起。

三、 借鉴与启示

[JP+1]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到1990年试办第一个专业学位,再到如今初步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3]29。但与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比较,还有许多不足,由此,学习、借鉴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一) 构建三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系统和有关社会机构为社会成员提供接受专业学位教育机会的教育制度安排[3]15。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由职业学士职业硕士职业博士贯穿而成,其导向明确, 分类合理,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而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对学位类型进行明确区分,在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混淆,区分度不大。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由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因此,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的背景条件下,从2010年起,在部分高等学校开展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显得及时且必要,这对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JP3](二) 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导向性

笼统地将研究生教育科研和专业教育统一起来,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Y.加塞特指出:“必须把科学从专业中区分开来,只保留绝对需要的那部分科学,目的是为了知道专业本身,因为当今的专业教育显得非常混乱。”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因而,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国家发展和人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加快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应用型为主转变。

(三) 优化办学结构和办学模式

中学教育研究篇11

合作学习模式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不再是以前的教师说了算,要给课堂上的学生创造一些自学、自控、自我认知的机会,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不再是一味的枯燥课堂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该如何运用呢?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老师:今天的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立定跳远,希望同学们先热身,做好课堂准备。

练习进行到一半时,很多同学开始抱怨。

学生甲:这好无聊啊,每次体育课总是这样子,太单调了。

学生乙:老师,这样学好累啊,我都跳不动了。

诸如此类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于是这个时候就果断地转变方法,教师将一些技术比较好的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技术好的就是组长,剩下的学生自主选择要加入哪个同学带领的小组中去,由技术好的同学亲自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方法顿时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不仅如此,很多学生的成绩也明显提高了不少。之后的体育复习课上,教师还让几位组长交流了各自的学习要点,找出存在的漏洞,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二、启发与探究相结合

要想将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就必须将探究教学运用到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讲究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去发现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自己去理解教学内容的核心以及学习中所需要掌握的要点,并且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某些具体的事物作为课堂内容的参照物,给学生提供一条可以自主讨论、自主想象和研究的途径,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还让学生们了解到与周围同学沟通交流的重要性,既锻炼了学生,又达到了教学目的。下面的教学案例就告诉我们这种教学方法的巨大优势和特色。

老师:讲解教学内容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都在电视上看过发射高射炮吧,那么它是如何发射的呢?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单手投篮,希望大家在学习这个动作的同时好好地想象一下高射炮是如何发射的。

教师的这番话很快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很多学生都看过,都在议论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课堂气氛明显不同。之后教师继续提出疑问: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高射炮的发射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同学讨论一番过后,教师就告诉同学们一些真正的影响因素,这其中包括了底座的稳固程度、瞄准器的精确度、炮弹的质量等。之后就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参考这些因素去理解投篮过程,分小组进行讨论练习。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讲解小组内部成员的看法和意见,最后教师就会综合这些看法,做出一个总的评价,告诉同学们什么才是最正确的投篮姿势。

三、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讲解教学过程中的每个动作细节是体育教学的首要前提,没有提前的准备工作就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完成教学目标,细致的、完整的讲解过程更是不可或缺的,讲解要抓住核心和重点,清晰明确,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白教学内容,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而示范则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只有规范的、准确的教学示范动作才能使每个学生知道最终的标准是什么,示范教学强调的是动作的简明扼要,交代清楚到位。二者的结合才是最重要的,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到具体的动作要领。中学的武术教学课就是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好诠释。

中学教育研究篇12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师 入职教育 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近10年发表的200余篇的文章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此方法的重点在于能克服定向研究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入职教育的定义

入职教育是指为初任教师提供的为期至少一年的有计划、有系统而持续的支持和帮助。其目的在于帮助初任教师克服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减少挫折感,尽快适应教师角色。体育教师在职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也称在职培训),是体育教师参加工作后的整个教育的总和,该过程相对职前教育来讲要长得多,是终身性的,并且是在职前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现场、研讨会议、正规课程、咨询服务等,对体育教师进行各方面,尤其是教学技能方面提高的教育过程,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入职教育是初任教师学习教学技能,学习怎样运用自己知识进行教学的教育,教育的时间多为一年,但是根据初任教师自身能力,完全掌握的时间为0-5年之间,而在职教育是教师能力与知识的继续提高和完善,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

(二)国内关于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

通过查阅资料关于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形式、必要性及体育教师入职教育改革等方面。

通过对入职体育教师的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我国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集中培训,其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长达一个星期,有的短则2-3h;入职培训的内容与方法因校和地区而异,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内容,多以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情况介绍、教育教学指导为主。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师入职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入职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培训活动形式化;认为关于体育教师入职教育应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入职教育政策法律保障机制;合理调整入职教育内容,丰富入职教育形式;完善教师入职教育评价机制等。

通过整理资料发现我国关于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入职教育是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桥梁,应该加强对于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视。关于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此类研究还比较少,当前我国体育教师入职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专业性弱,可选择的培训方法少,对于入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进而培训效果差,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因此,应加强对于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视,学习国外的教育制度,丰富教育方法,内容、制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我国教师入职教育方面的实践研究较少,相当一部分在介绍国外经验,探讨入职教育的重要性,调查并描述初任教师的困惑,只有少量文章对我国入职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且难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而我国入职教育的形式严峻,内容、形式单调固定,专业性差,不能满足教师入职需要,因此,需要大量的针对性研究为我国入职教育服务。而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不管理论探讨还是实践研究,都不够全面深入,应加强对于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

(二)建议

1.建立健全教师入职教育政策保障体制

在教师入职教育方面,我国早有校内的师徒式教学指导,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又普遍开展了初任教师集中培训。因此可以说,我国的教师入职教育已开始朝制度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专门法律和规章,只是在1999年实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用一条款就新任教师培训加以说明。这显然容易造成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即把教师入职教育看作是教师在职进修(或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没能视其为一体化教师教育中的一个独立的过渡环节。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针对教师入职教育制定立法,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将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纳入教师资格和任用制度,使之成为获得正式教师资格及转正定级的必要条件,淘汰不适合担任教师者。

2.构建完善的教师入职教育组织和管理体系

除了制定相应的制度,还应该完善教师入职教育组织管理机构。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一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入职培养评判组和学校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三位一体”的教师入职教育组织和管理体系,以及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入职教师的合作培养模式。

3.改善教学指导

除了制度理论方面的完善,还应加强教师入职教育实施。笔者认为,应优化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导师帮带形式,以及多种模式综合使用。还可以加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种入职教育模式的效果。

4.入职教育内容

教师入职教育内容方面,现阶段比较集中。笔者认为,新教师的入职教育必须强调文化理念的教育,课程应为新教师提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欧阳常青.论高校新教师的入职培训[J].教育与现代化.2003(2).

[2] 胡森,波斯尔斯韦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43-145.

[3] 杜静.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动因、价值取向与实施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4] 韩春利.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与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

[5] 吴琼先.我国体育教师入职教育培养的必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9).

中学教育研究篇13

1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式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创新型教育;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立足于理论与实践、过程与形式、情感与价值3方面作为教学目标。而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设计入手,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学形式作为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师教学规划过程中突破传统、双向教学,引导学生多样化发展,进而展开教学设计、系统规划教学内容。1.1教学内容规划。在设计体育教学时,教师结合新课程教育内容要求,将提纲教材作为基础,在理论与实践提升上,注重体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某些体育项目历史发展阶段、成就、今后发展形势等,甚至延伸至其他学科内容中;在过程与形式上,教师将体育与健康项目研究作用、方法、途径、问题解决思路等列入体育教学中;在情感与价值上,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倡导和谐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进行体育竞赛等,健康发展,将其作为教学内容。1.2教学活动规划。在理论与实践上,根据体育概念中的内在联系与动作掌握程度,同时结合学生当下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的融入教学活动中。过程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展示空间,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可以小组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同学间相互改正错误;在交流、互动中掌握动作技能。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结合体育教学,谈一谈怎样自主学习;在情感与价值上,以学生兴趣激发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体育教学中,学会合作学习,进而培养自己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创新、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和思想意识;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机会。例如,到社区内普及体育知识、服务群众、宣传体育精神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笔者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凸显新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协调性。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活动与三个目标相连接。因为,三个目标包涵了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关键部分以及重点内容;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性;基于中学学生角度看,完善的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基础,完善的人格是一项综合体。但如果中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也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立足于三个目标与教学融合,科学规划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实现教学创新

2.1创新教学形式。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前,学生就被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一些观点认为:学生之所以学习能力不同,主要由于自身天赋的不同进而导致结果的不同,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力是微弱的。在这样的观点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也只能根据正态划分,取班级平均成绩为标准,进而展开体育教学,但这样的教学形式只会导致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将学生个体差异抛之脑后,将考试内容中的知识灌输至学生脑中,与新课程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生健康发展。中学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成长阶段所需要素,进而实施针对性教学引导、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开展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原有能力上得到知识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它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特点,关键在于怎样挖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特点,挖掘潜力,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将学生潜在力量挖掘出来得到能力的提升,健康发展、协调发展。2.2创新教学评价。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制度中通常将日常测试、模拟考试、期末考试等各种考试形式作为教学评价的方法之一,其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作为教学评价,应该考虑怎样考试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综合性;怎样考试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考试内容主要对学生体育概念、理论知识进行考察,但是这样的考试形式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体发展状态。对此,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指出了教学评价对学生健康发展、技能提升的意义,要求学校不要只立足于理论知识,也对从三个目标进行评价,并且这种评价是双向的。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标准等,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进而保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公平性,使之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发挥多媒体优势

3.1立足于学生培养兴趣。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兴趣对人具有推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调动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根据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势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动作技能等一些实践性的提升缺少融入,进而让学生感到体育教学缺少趣味性、枯燥单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消除这一弊端,发挥多媒体特点,结合动画、影音、图形等形式,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运用声音特点形成听觉刺激,进而营造轻松、多样化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学好动作要领,提升身体素质、健康发展,实现教学目标。3.2突破体育知识难点。体育与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具有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想要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具有一定难度。而我国中学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有着较多动作技术,如跳高、跨栏、跳远中助跑、起跳、落地等动作要领。在教学中这些动作需要学生不断地反复练习,否则他们在脑海中很难形成完整的结构动作,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完成连贯动作,这已成为中学教学中的教学难点。而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展示,将抽象的动作变得形象化,进而让学生在短时间中形成连贯的动作想象,稍加练习,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得到技能提升。3.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体育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的主体性;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进而能够充分研究动作技巧,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多听学生建议,让学生各抒己见,掌握学生思想特点而有针对性教学,这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具有帮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合作学习、进行任务研究等,培养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4结语

体育与健康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人格、实践技能的提升具有帮作用,对学生今后发展影响深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师还需要立足于教学实际、教学活动、创新形式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笔者分别从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式、实现教学创新、发挥多媒体优势3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所帮助,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王涛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大田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勤慧.德育融合,促使中学体育课堂流光溢彩[J].现代教育,2015(11).

[2]李吉松,葛卫忠.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探析——以四川绵阳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3]刘雨.简论中学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实践[J].现代交际,2016(1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