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本质属性实用13篇

德育的本质属性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1

 

一、问题提出:为什么要探讨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

 

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简单地讲就是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属性。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理论指导实践,只有深刻地认识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我们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实践。一项教育实践的根本性质决定着该项教育实践的目的和手段以及运行机制等,属于教育实践中最深层次的必然性。离开了对这种必然性的认识,我们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根本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所以,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实践,我们首先要认识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这是从理论上得到的一个合理的推论。

 

当然,探讨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根本性质的必要性还在于解决这个问题有比较急迫的现实需求。在我国,对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进行不同定位在实践中会直接产生很不相同的效果。比如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则它须要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特别是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等文件的规定。由于这三个文件规定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数量和课程学时都非常有限,因此实践中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要采取课程教育的形式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有很强的对立性,因此如果我们把科研诚信教育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把我们的科研诚信教育和西方的科研诚信教育对立起来,从而直接影响我们借鉴西方科研诚信教育的经验。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如果把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定位于职业道德教育,那它在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就会和前一种观点产生的效果很不不同。首先,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因此就不需要严格执行前述三个文件的规定,高校要开设相关的课程也因此相对自由一些。此外,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色彩淡了许多,人们在借鉴西方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经验的时候拒斥的心理就会小些,迈出的步子因此就会更大些。由此可见,不仅理论上有要求,实践也迫切地需要我们去弄清研究生科研诚信教信教育的根本性质。

 

二、观点分歧:关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性质的两种常见观点

 

关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有两种常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提出这两种观点都比较自然。因为直观地来看,科研诚信的核心是诚信,而诚信乃是一种道德品质。作为一种道德品质,诚信也因此属于人的思想范围。所以把科研诚信教育归为思想政治教育至少从表面看来是有道理的。至于把科研诚信当作一种职业道德,进而提出科研诚信教育乃是一种职业道德教育,这当然也是一种合理的逻辑。所以对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人们提出上述两种观点这都不足为奇。

 

在学术界,持有上述两种观点的学者也确实都存在。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内容之一,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影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1]也有的学者提出“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主要应根据研究生实际存在的道德素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道德)教育。”[2]这类观点显然是把科研诚信或者说科研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研究生阶段的素质教育不应局限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科研道德素质教育、诚信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贯彻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切实强化科研道德意识、诚信意识;”[3]还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中“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学术道德教育,也没有建立学术道德相关的行为规范,或是虽有这些规范但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或威慑作用。”[4]可见,这类观点则明确地或暗含地把科研诚信教育看作是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

 

当然,关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除了上述两种常见观点之外,其它观点也并不缺乏。只是别的这些观点都很容易反驳,并不值得后面我们进行深入地分析。比如有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乃是一回事。这种观点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前面我们指出过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两者是一回事,又怎么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呢?还有的观点把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混同起来,这就更不值一驳了。排除了其它观点,所以我们认为关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性质的正确观点就存在于上述两种常见观点之中,因此后面我们也主要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批判分析。

 

三、批判分析:到底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

 

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到底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概念分析法。如果科研诚信教育概念的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符合,那它就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科研诚信教育概念的内涵和科技职业道德教育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符合,那它就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因此,这部分我们主要采用概念分析法来批判地分析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问题。

 

首先要分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根据权威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应该说,这个定义反映了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泛化的趋势,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中增加了社会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增加了道德规范。但就是从这样一个相对泛化的定义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从这个定义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乃是统治阶级的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所以有学者明确指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实质性追求。”[6]还有学者更加明确地指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和特定内涵的词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中的思想,并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无产阶级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政治也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而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部分……”[7]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中,教育内容是具有政治性的思想,是典型的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则是政府或政党等政治性组织;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或阶级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这些内涵可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它应当指称的是政府或政党开展的那些为提高公民或阶级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以传授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所有教育实践活动。至于不是政府或政党等政治性组织进行的,或者不是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这个目的的,或者不以传授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则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

 

接下来要分析的是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如果成立的话,那很明显它是职业道德教育这个属概念的种概念,因此可以先分析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职业道德教育简单地讲就是职业道德的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内容即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劳动中行为规范的总和[8]。可见,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本身还是简洁明了的。不过,我们前面提到过,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比较容易混淆,不少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是这样的话,论文这部分进行分析的前提,即科研诚信教育要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要么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就不成立了。所以我们在这里要进一步澄清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职业道德和道德的关系。主张职业道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推理的逻辑通常是:职业道德属于道德的一种,而道德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道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推理逻辑存在两个错误:其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即具有政治性的思想扩大为全部意识形态,而实际上只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才具有政治性,因而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二是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必须是政府或政党等政治性组织。道德虽然属于意识形态的一类,但道德本身也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种。三种道德中只有社会公德属于典型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反,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不属于典型的意识形态,基本没有政治色彩,因此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一般由包括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在内的职业共同体组织开展。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等职业共同体都不是政治性组织,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也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由政府或政党等政治性组织开展的条件。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并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它们是两个平行的概念。

 

明确了属概念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乃是包括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在内的职业共同体开展的职业道德培训,那么种概念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如果成立的话,就可以采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来确定它的内涵。那么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是否成立呢?关键就看科技职业和科技职业道德是否存在,如果科技职业和科技职业道德存在,那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就成立。然而科技职业和科技职业道德这两者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一回事,因为存在职业就存在职业道德,存在职业道德就存在职业。西方有学者指出,职业存在的条件有五个:第一,职业必须提供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第二,职业必须包含建立在理论或实践基础上的技能;第三,职业必须具有独特的需要逐步成文化的道德规范;第四,职业为了招新和训练需要组织和规则;第五,职业成员为了有效实践需要高度自治[9]。一个职业如果存在需要具备上述五个条件的全部或至少大部,特别是第三个条件必须具备。科技职业除了第三个条件之外,具备其它四个条件是显而易见的,不必多说。所以现在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科技职业道德是否存在?1942年,美国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发表《论科学与民主》一文,提出“四种制度上必需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态度,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10]一般认为,默顿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概括了科学的职业道德。当然并不是说科学职业道德1942年才出现。默顿的概括只是进一步证明科学职业道德确实存在。至于工程和技术的职业道德的存在则是一个更加明显的事实。在西方,甚至像软件这样的行业,人们都已经在探讨要将该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化的问题了[11]。科技职业道德确实存在,世界性的或各个国家的科技协会、科学院和工程院等科技共同体组织一般都有章程,这些章程其实就是成文化的科技职业道德。所以,可以断定,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是成立的。因此,运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乃是包括各类科技协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在内的科技共同体所开展的科技职业道德培训。根据这个定义所表达的内涵,科技协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等各类科技共同体组织开展的所有科技职业道德培训都包括在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外延之内。

 

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最后我们来分析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本身的内涵并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比对,从而判断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到底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

 

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是高校对在校研究生开展的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研诚信教育的一种,因此明确了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就会很容易明确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而要明确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关键又在于明确科研诚信的内涵。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编写的《科研诚信知识读本》,“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12]由这个定义可见,科研诚信并不是诚信这种社会公德笼统地运用到科研之中,而是要求科技工作者在掌握并认同的基础上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中真正做到诚信。而这里讲的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这些其实就是科技职业道德,它有丰富的内容,需要学习和培训才能掌握。所以说,科研诚信教育实际上培训的是整个科技职业道德体系,而不是简单地空谈在科研中要讲诚信。由此我们可以给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定义: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是由高校开展的对在校研究生进行的科技职业道德培训。

 

由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科技职业道德而不是社会公德,因此它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性,也不属于一种意识形态教育,特别是实施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高校在这里代表的主要是科技共同体而不是政府或政党这些政治性组织,所以很明显科研诚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符合。因此,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排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我们已经可以断言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了,不过我们还需要将两者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对比来加以检验。前面已经论述了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乃是各类科技共同体开展的科技职业道德培训。而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正是高校代表科技共同体对研究生进行的一种科技职业道德培训。由此可见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和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相符合。从外延来看,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各类科技共同体开展的所有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当然也包括高校开展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内涵和外延都符合,所以现在可以下结论说,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而这也就是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

 

四、本文结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

 

论文一开始我们提出探讨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性质的必要性,接下来从分析常见观点入手,指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要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要么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最后运用概念分析法,通过分析和比对思想政治教育、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和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三个概念得出结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就是——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结论至少从两个方面给予我们重要启示。

 

一方面的启示来自于我们澄清了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弄清了,和很多人所误解的相反,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并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首先意味着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教育的任务完全交给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极不妥当的,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这不仅是因为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都极其有限,更主要是因为教育性质不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代替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另外,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意味着它并不直接受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等文件规定的约束。因此,那些准备大力开展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大胆作为。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从分类学上来看,“人”属“灵长目”“人科”动物。人既然是一种动物,就应具有生物属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的必然规律。人作为生物体也必然遵循自然法则。除了生物属性决定于遗传外,有些行为属性也严重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人们常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为什么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因为打洞是老鼠这一物种 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是由其生物属性所决定的。遗传的物质基 础也决定了我们人类具有人类的行为特性。

对于遗传的生物属性,人们往往很容易理解。例如,父子俩、母女俩或兄弟俩长得很相像。既然人的外部特征可以因为遗传的力量而显得很相似, 那么,人的内部特征,例如神经系统的特征是否也可以因为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相似性呢 ?至少从理论上讲,回答是肯定的。因此,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健全的肢体、强壮的体魄是生命体得以繁衍的重要保证。因此,生物的遗传性应该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或者说是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于是,以长远的眼光来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尊重人的遗传特性,增强人的体质。这包括人口遗传基因质量的提高,减少遗传性疾病, 提高医疗保健的水平和质量,为全民特别是少年儿童广泛提供体育运动场所和设施等。

人有哪些心理特征

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而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具有意识,有精神,有心理活动。作为具有精神的个体,人的意识水平、精神状态、心理活动的能力应该是人的另一个基本属性,称之为精神属性。因此,心理素质应该是人的又一个基本素质。于是,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应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所谓的智力活动和意志、情绪、动机和性格等非智力心理特征等。

文明社会的发展和长期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文化知识教育是促进人类个体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显然, 对智力的开发和文化知识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根本不矛盾,而且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受到重视。当然,人的意志、情绪、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特征对智力发展和知识的接受与运用有很大的影响。素质教育必然也应该包括对人的意志的锻炼、良好情绪和性格的培养,正确动机的引导等。

人离不开社会

从生活方式来看,“人”是群体生活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因此,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是人的又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然会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人首先需要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自身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因此,从社会性的角度讲,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培养自律、自主、自立、自强;发展社会意识,培养团结合作、互助互利的集体精神;发展道德意识,培养道德习惯;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等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的本质属性可以用这样一个直观图来表示。图中的三个圆圈代表人的三个基本属性。 每个属性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生物属性与精神属性的联系靠神经系统来完 成。神经系统本身是生物体的一部分,但其活动的结果产生心理活动,即其功能具有精神属性。精神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中介是自我意识。只有通过自我意识,一个人才能确认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意义。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结合点是一个人的气质类型。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更多地决定于他的生物属性,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性格则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素质教育教什么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3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自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以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有多种不同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一元论观点,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只有一个,以政治属性论、转化属性论、社会化说、灌输论、意识形态论、阶级论等为代表。第二,二元论观点,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非单一属性,而是双重属性的统一。代表观点包括:政治属性和管理属性的有机统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第三,多元论观点,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非一元或二元的,而是多元的。有学者提出并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本质属性: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为政治目的性、内容历史性、手段多样性。

从整体上看,目前的研究大多从本质属性、特性的角度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这为我们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提供了有益启示,但需要明确本质与本质属性、特性的区别。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特殊性和规定性,是由事物自身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体现。本质是稳定的、深刻的、根本的联系,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本质属性,是由社会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具体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本质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决定,是相对稳定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特点,因此本质和本质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与本质属性相互联系,本质属性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本质决定本质属性。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的本质也就必然要体现出自身的这一特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成其自身而得以独立的东西。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三个本质属性,实践性、阶级性和教育性。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把握。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基础的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其他一般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在《实践论》等著作中,都系统深入的论述了人与社会的实践性本质。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他还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上是实践的”。这表明了人的所有思想,全部社会生活,都来源于人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以人自身为实践对象或工作对象,而不是以自然或社会为实践对象。尽管它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很大的能动改造作用,但都是通过培养人、开发人和调动人来实现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只能是实践。从出发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只能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从落脚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而正确思想的形成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动因,归根结底来自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知行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本质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只能在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还是无效;是正效果,还是负效果;效果是大,还是小,其效果的质和量,都不能用主观认识来检验,而只能用社会实践来检验。离开实践来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会失去客观的衡量准则,只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随意性,甚至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等实际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正确的理论、思想才有产生作用的基础和对象,才能真正发挥导向、激励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真正发挥生命线的作用。理论脱离实际,理论便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对象,理论的指导作用无以发挥,价值无法实现,理论只会成为抽象、空洞的概念和教条。

(二)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宣传和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有序和谐发展和稳定服务的,是思想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社会里特有的教育活动,它所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内容,是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的精神生产和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式,它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不论各个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对它的称谓有何不同,它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

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根源来看,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和历史范畴,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分,思想道德教育无疑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政治手段,通过它来灌输宣扬符合本阶级利益的价值理念、政治观点和文化思想,并使之合法化、制度化,而被统治阶级为实现其政治企图也都自觉地利用它达到目的。在思想意识领域,统治阶级掌握话语表达权,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要让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念得到普遍灌输,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内化,塑造成符合统治阶级统治理念所需求的人才类型,并付诸于行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统治秩序的和谐。马克思主义不但公开承认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对一个阶级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阶级意识和阶级思想的教育。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上来看,作为统治阶级实施社会治理的工具,它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从而达到宣扬、灌输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统治阶级)要求的政治理念,实现社会统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目的的、随意的、潜移默化的,并且同时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而有些社会活动虽然有很强的目的性,但都不是以政治为目的的,因此,这些活动从目的性上讲都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性和阶级利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反映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它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还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等,都无不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表现为浓厚的意识形态性和思想领域里特有的统治性。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三)教育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也不同于诸如艺术等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它反映教育领域的矛盾运动,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和宗旨,从而与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实践的本质属性。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作为一种促进人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教育价值表现为对人的物理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的促进和提升,特别是对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的促进和提升。其实现路径在于通过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对个体的成长进行引导和激励,使受教育者的内在心智得到启蒙,了解自身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内容并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奋斗的目标,最终达到自由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社会的新发展,更加突出了它教育实践的本质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意识到人自身的改造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在主体人的发展和客体对象物的发展关系中,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主导方面。人的主体性发展,再不是过去时代的那种片面性、抑制性发展,而应当是精神、智能、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所面对的对象化世界,是人本质的展现,要使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全面地复归于人,为人所掌握、所驾驭。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精神文化,用人类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塑造人、开发人,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实现人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侯丹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5-17.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56.

[4]张艳新,罗洪铁.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有效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8-10.

[5]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49-52.

[6]段建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9,(11):57-5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4

人们所认识到的这些音乐教育的功能,实际上只是音乐教育的“副产品”,人们把音乐教育只是作为“其他学科”,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纯属认识上的误区。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同样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应当属于智育的范畴,而不应当用美育来淡化它,更不能用德育来统辖它。

为什么说音乐属于智育的范畴呢?

第一,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很显然,德智体三育就概括了当时已经设置的课程。体育的概念是很明确的,并且学校所开发的课程也用此名。德育显然包含了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尽管许多人认为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但我们不能将实现某一目的的辅助手段混同于其目的本身。因而,音乐不能属于德育范畴,应当属于智育范畴。

第二、音乐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智育,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样我们要判断一门学科的教育是否属于智育只好把它与“典型的”的智育学科进行类比。?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所有的智育课程都有作为劳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属性,音乐课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属性。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音乐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音乐方面的消费成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商业化,音乐工作的职业化,使得音乐人的工作与其他职业没什么区别。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矗?2.在音乐学科中,无论是音乐创作、鉴赏、表演、评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并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门学科。而无论从事其中哪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诸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学习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若不同的话,那是在学习器乐过程中,还需要眼、耳、手、脑甚至嘴各身体器官的精密协调。)遗憾的是人们习惯上以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教学来衡量、看待整个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几首歌,奏几首曲,其教学方式是“匠人传艺”式的,无须思维,更无须创造性。这实在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在音乐课中学习演唱、演奏技能、技巧,同其他应用学科的基本技能一样,仅属于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和目的。?3.音乐同文学一样部属于艺术领域,既然文学跟语言联系在一 起属于智育课程,那么,音乐依理应当纳入智育课程。从本质上讲,音乐作为一 门学科,其特征与其他“智育学科”没什么两样。

第三,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加强音乐审美来培养应有的音乐能力,这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它是基本素质教育之一。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5

(二)把握好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关系

人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精神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从根源上讲,人的精神属性依赖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工协作中逐渐生成的。警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最明显的精神属性就是其意识形态属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建立在这种属性之上。因此,要大张旗鼓地灌输“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筑牢维护人民民主的思想根基。另外,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建立在物质属性的基础之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注重解决民警的现实困难,坚持刚柔相济,实行从优待警。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的人。从现实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着眼于培养警察的使命意识、职业精神,增强对公安事业的认同,提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从长远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警察个体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关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公安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进行思想引导,坚定政治立场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思想导向的引导,最根本的目标是确保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立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有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倾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警察必须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当前,一些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国人民警察队伍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思想交锋不可避免,这就需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着力点,培育警察的忠诚意识和奉献精神,打牢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政治基础。另外,要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功能。历史环境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人对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警察作为具体的人,除了受法律的约束外,其行为还要受到道德的调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在宣传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警察的价值选择提供正确的导向,倡导积极的、进步的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履职能力,完善素质结构

人的劳动能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人的劳动能力表现有很多方面,警察的劳动能力突出表现是职业技能,即警察履职能力。警察履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素质的拓展。人的素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程度及智力、体力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是一个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共同构筑的整体,其形成是以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教育过程、社会过程和历史过程综合运动的结果。[5]可以说,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警察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等,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推动素质向能力的转化,还能促进警察个体能力转换成群体能力。在警察队伍建设中,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启蒙和催化的作用。

(三)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实践证明,只有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警员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才能提高,公安工作才能搞好。当前,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个别警员存在畏难情绪,但从全局的角度看,公安工作不能因为任务重、警力少、待遇低或者个别人的抵触而畏葸不前。在物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更需要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去启发警察的职业精神和思想觉悟,提高他们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6]此外,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还有调解人际关系的功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人际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的完善和发展贯穿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警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融洽。警察道德教育通过引导,使警察能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理顺和完善自身社会关系。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警察的压力排解和职业倦怠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依靠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创造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观条件,借以提高警察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认识,是加强警察人际关怀的必然选择。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维度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形态下可行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将“敬业”纳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敬业”这一民族传统上升到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标准。这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描绘了宏伟蓝图,提供了具体确切的理论遵循。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的不仅是坚强的理论基石,还要有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气魄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方法。当前,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依旧存在,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构建仍需加强,一线干警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等,这些都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急需破解的现实困境。加快理论途径与实践路径的有机融合刻不容缓。

(一)实现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设计者和工作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要通过观念更新,使思想符合实际,丰富和完善理论设计,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一要充分认清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职业道德是从业者时刻遵守且信仰的理念和原则。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培育警察良好职业操守和具体行为规范的一种长期性教育,是伴随警察职业生涯始终的教育。当前,必须走出忽视公安政治工作的误区,把警察的职业道德指标作为警察入警、晋升的重要标准。[7]二要结合生动的公安工作实践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推向更高层次。理论离不开实践,公安工作实践既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问题,也检验着教育的成果。三要搞好警察培养对象的教育,把好入口关。警察学校是警察职业生涯的起点,要从端正入警动机开始,搞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要重点考察警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状况,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要以教育为引导,以监督为保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设计,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现警察职业道德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既有以理想信念为支撑的核心价值观,又有在具体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给警察队伍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尽快建立以警察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职业道德体系。2012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上一些行业也相继确立了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对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了信念确立、职业定位和精神鼓舞的作用。显然,要发挥好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统领作用,不仅要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体系。只有进一步挖掘警察职业精神的内涵,才能增强警察队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真正使警察职业精神成为广大民警的最高理想和最高追求。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6

在关于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问题上,主要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整体效益论”,另一种是“体质教育论”。整体效益论者认为,学校体育的涵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身体教育的同义语,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性和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其放在动态发展中考察[1]。在认识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目标等问题上具有多维性特征。增强体质只不过是学校体育初级本质的表现,是学校体育一个方面的本质;对人的培养教育则是学校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促进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才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征。而且他们还认为,学校体育已超出增强体质的独特功能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用,具有“健身”、“教养”、“教育”、“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美育”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功能。因此,主张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体质教育论者则从学校体育是以发展身体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出发,认为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他们指出,这种把什么都扣上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帽子的观点是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否定。如果一切东西都是本质,就成了什么都不是本质,离开本质功能去完成其它功能,学校体育就名存实亡。因此,体质教育论主张,学校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身体,其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以上两种观点各自都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毋庸置疑,不同观点的相互探讨既可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学术理论的相互碰撞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也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学术争鸣之繁荣,最终促进学校体育事业之发达。然而,尽管两种观点截然不同,但是我们却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两个同样的问题。其一,双方都把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混为一谈,而不是从学校体育的本体来分析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二,双方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区分学校体育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别。因此,两种观点均未能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作出真正的阐释。

2学校体育本质的逻辑学分析

2.1学校体育的概念界定

明确学校体育概念的含义是探讨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前提条件。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界,关于学校体育概念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然而,把学校体育归属于学校教育范畴已是当前认识的主流。对学校体育的归属问题在这里不准备做详细的论述,为了学术研究方便,采用比较权威的2000年12月新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中学校体育概念,即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2]。

2.2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分

许多年以来,很多学者、专家一直对学校体育的本质问题论而不清,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无法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学校体育本质属性”作出明确的区分。因此,在探讨学校体育的本质时,弄清两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一言概之,事物的本质是指决定它是什么的东西。换句话说,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这事物就是它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事物。而事物的本质属性则是指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对此,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是这么解释的,在事物的说明方式中所包含的第一要素,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叫做属概念,而该事物的诸属性质叫做种差[3]。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述为进一步区分“本质”与“本质属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点分析来更准确地把握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别。

2.2.1事物的属概念揭示了该事物的本质,同时“属”比“种”更接近于第一本体即本质事物的属概念既揭示了它的本质,也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了。例如,“水”这一物质的定义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里的“水”这一物质的属概念就是“液体”,它揭示了水的本质,换句话说,水是液体而不是固体或者气体[4]。由于属概念又可以分为好几个“属”或“种”,所以亚里士多德又试图从本体论角度解释最接近本质的本体,把本体分为三级:个体、属、种。为了更好的区分“属”和“种”,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对把“属”和“种”进行相比较:由于“属”比“种”更接近于第一本体,所以“属”比“种”更加本位,第一本位即本质是指最根本的东西,是决定事物区别其他一切的东西[5]。虽然两者表面上都体现了本体,但前者比后者显然更贴切,更能体现事物的特性,而后者所指的太泛泛。

2.2.2事物的种差是种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了该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种差能揭示该事物与众不同的特征即该事物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水的种差“无色、无味、透明”就揭示了水这一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无色、无味、透明”是水三个缺一不可的属性,共同决定了在同一属概念中“水”这一概念不同于其他种概念[6]。但是,这时物质的内涵完全超出了“无色、无味、透明”的范畴。所以,随着概念内涵的扩大和外延的变小,就需严格地对已发生变化的概念作出严格区分,而不能混为一谈。同时,我们如果说事物的本质是独一无二的话,那么它的本质属性却可以有多种。#p#分页标题#e#

2.3学校体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分

通过以上的探讨与分析,已经明确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别。运用逻辑学的原理来分析,可以帮助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校体育的本质。

2.3.1学校体育的本质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由于学校体育属概念可以分为几个属和种,即学校体育既是体育的子系统,又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学校体育概念的属概念是“文化教育活动”,但从学校教育这个系统来看,德、智、体、美是组成学校教育的各个子系统,要想把学校体育与学校智育、德育、美育区分开来,学校体育的属概念理应选择学校教育,至于文化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哪个更准确,运用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原理分析发现,学校体育的第一本位是学校教育,第二本位则是文化教育活动,所以学校教育是属,而文化教育活动则是种,显然,作为学校体育的属概念来讲,学校教育比文化教育活动更准确。根据属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这一逻辑学原理,因此,学校体育的本质既不是“增强体质”,也不是“娱乐身心”等,而只能是学校教育。这就从属概念上划清了体育与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和音乐等的区别。

2.3.2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上文有关“学校体育”本质的界定中,可以看出“身体练习”是学校体育的种差。依据种差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这一逻辑学原理,就可以确定学校体育概念的本质属性是身体练习,即“身体练习性”。因为只有身体练习才是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范畴中的德育、智育、美育等相区别的本质属性。至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等等只不过是学校体育的“附随属性”并不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我们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学校体育脱离了学校教育就不能成立,同时这也反映了学校体育的“学校教育性”。学校体育与其他种概念的本质性区别在于学校体育本身的“身体练习性”,离开了身体练习,学校体育无从谈起,就像无源之水,也就不能成立。所以,“学校教育性”和“身体练习性”是构成学校体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

3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7

第一,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很显然,德智体三育就概括了当时已经设置的课程。体育的概念是很明确的,并且学校所开发的课程也用此名。德育显然包含了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尽管许多人认为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但我们不能将实现某一目的的辅助手段混同于其目的本身。因而,音乐不能属于德育范畴,应当属于智育范畴。

第二、音乐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智育,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样我们要判断一门学科的教育是否属于智育只好把它与“典型的”的智育学科进行类比。?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所有的智育课程都有作为劳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属性,音乐课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属性。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音乐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音乐方面的消费成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商业化,音乐工作的职业化,使得音乐人的工作与其他职业没什么区别。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矗?2.在音乐学科中,无论是音乐创作、鉴赏、表演、评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并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门学科。而无论从事其中哪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诸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学习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若不同的话,那是在学习器乐过程中,还需要眼、耳、手、脑甚至嘴各身体器官的精密协调。)遗憾的是人们习惯上以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教学来衡量、看待整个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几首歌,奏几首曲,其教学方式是“匠人传艺”式的,无须思维,更无须创造性。这实在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在音乐课中学习演唱、演奏技能、技巧,同其他应用学科的基本技能一样,仅属于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和目的。?3.音乐同文学一样部属于艺术领域,既然文学跟语言联系在一 起属于智育课程,那么,音乐依理应当纳入智育课程。从本质上讲,音乐作为一 门学科,其特征与其他“智育学科”没什么两样。

第三,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加强音乐审美来培养应有的音乐能力,这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它是基本素质教育之一。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8

一、教育与德育

在任何层级的正规教育中,教育一词的概念包括三种相互关联的道德准则:一是教育必须含括导人向善的道德目的;二是教育的内容必须是有价值的,能够使人获益;三是教育的方式必须符合道德标准,是道德范畴容许的方式。因此,如果说教学一词的概念属于教育方法方式的范畴,课程便属于教育内容,而德育则属于教育目的的范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教育自古便带有鲜明的德育目的性与属性特征,但是从近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的德育目的性与以往相比较来说有所削弱,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中,德育的属性相对不再特别突出。但是总体来说,德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中的最重要与最终极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官方教育机构更是明确地将德育列为各项教育目的之首。因此,从教育的概念与含义层面上来说,德育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更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内化的哲学命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德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属性与功能也得到了不断的强化,而作为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方针与理念中最为重要的音乐教育,无疑要在其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二、德育与音乐

音乐是与人类相伴时间最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最为紧密的艺术门类。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人类活动的记录,便有了音乐的记载。而音乐的多功能性也一直与音乐的发展历史相伴相长。在人类文明史中,东西方都对于音乐的教育功能有着清晰的记载和极高的评价。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将音乐称为灵魂的舞蹈,而在我国的古典音乐艺术理念与审美标准中,音乐的德育属性与功能则表现的更加突出和鲜明。儒家的音乐理念一直是我国古典音乐的重要标准,儒家十分强调音乐对人的教育,或者说教化的属性和作用,也就是强调音乐的德育功能,认为音乐是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的真正目的在于对人们人格的塑造以及对于道德水准的提升。而这一点与现代教育的理念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因此,我国的这一音乐艺术理念也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更加带有时代的特征,同时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发展潮流,也有待于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具体而言,音乐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有助于培养个人审美能力

音乐对于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包括审美观念的建立、审美结构的完善、审美标准的提高,而从教育的整体性而言,美育与德育从来都是一个互相统一,有机关联的整体。可以说,美育既是完整德育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品德完善与塑造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当前在我国已经盛行多时,并仍在蓬勃发展的“学琴热”。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因此,学习钢琴,小提琴,以及各种乐器的学生数量在这十几年来近乎呈几何级数增长,近几年来更是有着愈演愈烈之势。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略显功利主义的一面,但从整体的发展情况和方向来看,这种理念和方式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通过学习乐器,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门乐器演奏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音乐,思维能力也更强,对于音乐,乃至其他的艺术的审美判断以及鉴赏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虽然在大多数的专业演奏技术学习过程之中,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刻意的,或者是专指转向的有意而为之的设置一些专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也正是由于这种方式才使得学生的这种审美能力的产生飞跃并最终能够作用和实现与自身的德育教育之中,并能够起到相当作用的。

2.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从某种意义而言,音乐本身并没有鲜明的善恶概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的高尚或者低劣。但实质上,作为音乐表现的基本单位和方式,绝大多数音乐作品却都有其自身的思想性与意识指向。因为,无论如何或是高深的,或是浅显的,或是宏大的,或是短小的音乐,都是出自人手,都源于人的思想,精神,或者某一状态下的情感宣泄与冲动,就像标题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现象一样。而在音乐历史的记载之中,没有任何一位作曲者或者演奏者会在自身的音乐中传达自身思想、精神与情感世界中“恶”的,也就是道德缺陷或者低下的一面,即使这为作者本人的道德是有瑕疵,或根据世俗的标准是不完美的,但音乐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强大的功能,能够自然地使人朝着正确的,积极的,阳光的一面去展现自己的思想、精神、气质,当然也包括自身的道德标准。

就像伟大的浪漫主义歌剧作家瓦格纳一样,据史料记载,瓦格纳在个人的生活习惯上有着不够为人所称道的一面,如他习惯于用借来的钱来满足自己奢华的生活,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他的歌剧中传达出一种近乎宗教式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倾向,而世人在聆听和感受他的那些伟大的歌剧作品时,根本不会想到,或者考虑到作曲家个人生活习惯上的瑕疵,而是深深地被他的作品而感动,同时也会自然接受其中的道德标准,甚至去实践这种道德标准。在我们当前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更是如此,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是各种器乐标题音乐及各种类型的歌曲,而这种音乐的思想性与指向性更加明确,换言之也就是在道德标准和属性的传达上更加清晰和具体,因此,也就会对学生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之中,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享受的同时,更加直接的受到音乐作品中的道德观念的影响,从而起到构建自身正确道德观念的作用和效果。

3.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音乐,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在表面看来貌似没有直接的关联,因为音乐长期以来都是一种公认的抽象性的艺术。而正是这种抽象性使得其很多本身便具有的具体的功能和作用没有被充分和完全地认识到和承认。对于音乐与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建立之间的关联,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也正是由于这种抽象性使得这种关联实质上更加紧密,更具有内化属性。首先,从抽象性的角度来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他很多艺术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其具备了一种专属于自身的反映世界,表达思想,表达情感,表达精神的方式,同时,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方式,更是一种完整的体系,也就是这种体系能够足够完整,足够精确,足够丰富的表现一种思想,精神与人生态度。

换言之,也就是音乐中能够包含和表现出完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只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出现而已。在学习和实践音乐的过程中,只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如欧洲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实践,对于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是可行的。另外,从具体的角度来讲,歌剧及艺术歌曲,此类的音乐与文学结合的音乐表现形式,则具有更强,更具体的实用功能。因为,尤其是在古典音乐尤其是我国古典音乐及传统戏曲曲艺之中,文化传承的作用、价值和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已经超过了其音乐的属,而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与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其人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来体现,此类的古典音乐作品在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建立方面有着更加直接和具体的作用和价值。

4.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正如有句名言所说,音乐是无国界的,但是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是有国界的。每个音乐家,及其所创作的作品,也必然会带有其所属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思想与气质。就像我国的很多作曲家一样,虽然现在全世界都在运用欧洲古典音乐的音乐理论和手法在创作音乐,但无论是创作手法多么纯熟,其创作的作品也必然会带有自身的民族特色与气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音乐作品,尤其是我国的古典的、传统的、民族的、民间的音乐作品,都是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民族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一

方面,虽然音乐的方式是抽象的,但取得的效果却是具体的,因为通过了解自身的民族音乐,可以从另一个抽象的角度更加了解自身的民族,能够从最细腻,最微观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认知自己所属的民族,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从而培养出学生的爱国情操与热情。结语音乐与德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艺术审美理念之中,历来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在当前全新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潮流之下,音乐势必要在我国总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我们除了要不断汲取营养于历史,更要着眼与未来,因时而动,因时而变,不断增强和提高音乐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这样才能使其真正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03).

[2]刘再生.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111-112.

[3]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04).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9

(二)关怀德育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1.此“关怀”非彼“关怀”在笔者提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以前,学术界比较广泛使用的是关怀德育这一提法。然而在细细研究现有的关怀德育理论之后,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与其说是关怀德育,不如称其为关怀伦理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研究。可以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关怀”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别的,可谓此“关怀”非彼“关怀”。简单地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是狭义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怀”是广义的“关怀”。关怀概念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尤其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派为代表。美国学者吉利根(C.Gilligan)在批判科尔伯格“以正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创建了关怀伦理,提出要注重道德教育中的“不同的声音”,她认为女性更加倾向于以关怀和责任作为核心价值来解决道德问题。之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Noddings)将关怀伦理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教育的关怀模式。关怀伦理学的其他代表人物萨拉·拉迪克(S.Ruddick)、琼·特朗托(J.C.Tronto)亦对关怀伦理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关怀伦理逐渐地突破女性性别主义的局限,关怀的概念界定亦逐渐明确,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情感。可以说,西方关怀伦理学派为关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关怀理论传入我国之后,关怀伦理思想以及关怀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启示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亦仅局限于此,并没有把关怀放到更为广阔的古今中外思想长河中。而古今中外的关怀思想,如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爱思想、西方的自爱、博爱思想,甚至佛教的慈悲思想、基督教的圣爱思想,这些都应该是广义关怀的应有之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概念,正是基于这种广义的关怀。甚至可以说,这种广义的关怀伦理思想与正义伦理思想共同构成了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如果说正义伦理的要旨表现为做须做的事情、得应得的东西,那么关怀伦理的精义则是为了被关怀方的利益而自觉地做比须做的更多的事情、得比应得的更少的东西。”[6]可见凡是强调对人、对物、对社会重视、挂念、付出的思想,都是关怀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共同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这种建立在更为广泛的关怀思想基础上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更具有包容性、更富有生命力。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一词也可以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狭义的德育特指道德教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德教育是指“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狭义德育,更加强调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广义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基本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有不少学者常常以德育一词指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怀德育中的“德育”是侧重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教育内容则是较广泛的,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7](P4)5大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上也必然涵盖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其关怀理念也必然贯穿于这5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法制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这也进一步说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缩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范围,而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整个过程中,突出并坚持其中的关怀维度,以期在进行以关怀为主线的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或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衍生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都落脚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促使其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把关怀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一层更具温情的色彩。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引入关怀理念,所以在明确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关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对关怀概念的理解是理解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首先,从中文字面上分析关怀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关怀,得到的解释是“关心:关怀备至、亲切关怀,关怀青少年成长。”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关怀等同于关心。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一步查找关心一词时,得到的解释是“(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心群众生活,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8]可见,在中文释义中,关怀的对象包括人或者事物,关怀意味着对人或者事物的重视和爱护,常常关注、挂心、挂念。其次,如果我们从英文字面上对关怀概念进行分析,关怀则可以被翻译成以下英文单词或词组:carefor;showlovingcarefor;showsolicitudefor;solici-tude;thought。这些英文单词或词组的含义分别是喜欢、计较、尊重、照料;眷注、关注;挂念、渴望;思想、思索、关心。通过对关怀一词的英文释义的查找与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充分地理解关怀一词的含义,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尊重、挂念、爱护的心态,更是一种为了实现这种良好心态而进行的思索、照料的行为。关怀是一种在心理动机和行为结果上都强调关爱他人或事物的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关怀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怀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变化。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言,与更加强调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突出其中的关怀维度,强调关怀性和政治性并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关怀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且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品质,进而最终促进被关怀者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政治教育中融入关怀理念,运用关怀方法,通过具有关怀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被关怀者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解读

要正确理解上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还需要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性和政治性、关系性和动态性、自然性和伦理性、情感性性和知性的辩证统一中去把握。这也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关怀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关怀性和政治性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与本质与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属性的落脚点在于事物的一种性质,本质则落脚于事物到底是什么的事物。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迄今尚无定论。有学者坚持思想政治本质属性是一元论的观点,有的学者坚持二元论甚至是多元论。但有一点基本趋于达成共识,即认为政治性或者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之一。笔者坚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二元论,认为关怀性和政治性同时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所以仍然把政治性视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强调社会或社会群体促进其成员形成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关怀取向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就明确地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在中国社会,这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是指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这就决定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属性。这也顺应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关怀性也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符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关怀理念融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试图通过更富有关怀价值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关怀敏感度、值得被关怀和懂得付出关怀的人。所以,关怀性不仅仅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一个特征,而应该上升到本质属性的地位。总之,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和关怀性的两大本质属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双重目的时,更加侧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加侧重培养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具有关怀品质和被关怀品质的人。

(二)关系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P56)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即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中。”[10](P24)可见,人本身就是作为一个关系性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结点。通过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结点,社会构成一个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处于社会整体中的这一个个体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向心力,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从而产生社会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基于对人的关系性本质的充分认识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既符合人性的需要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需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强调的关系有三大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怀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怀关系。在第一大类人与人的关怀关系中又可以细分为人与自我、与熟人(父母、师长、朋友、恩人)、与陌生人三类。可以说,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处于这样一种交错复杂的关系体系中,其关怀素质的养成有赖于与以上各种关系的关怀互动。从动态上分析,完整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至少包括以下4个环节:第一,具有关怀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发现受教育者明示或暗示的被关怀的需要;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付出关怀、对受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第三,受教育者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互动中体会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满足被关怀需要;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被关怀者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关怀品质,并实现角色转换,能够以关怀者的身份关怀他人,真正成为值得关怀和懂得关怀的人。纵观以上4个环节,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均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怀关系中进行的,一旦在某一环节上关怀关系破裂,则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在那一环节戛然而止。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与动态性相辅相成,使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关怀关系中动态进行中,完成整个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三)自然性和伦理性的统一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然性是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它以人的同情、关怀的自然情感为基础,使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具有自然的人性基础。孟子在其《公孙丑上》中表明“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认为看到他人受苦的恻隐之心是仁爱行为的诱因。同时,西方思想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中也着重论述了同情,这种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的情感,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这种恻隐和同情的情感是促成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情感因素。在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正是同情、关怀这种情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关怀行为,促使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促进受教育者被关怀品质的养成。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具有关怀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的关怀较多地来自伦理关怀。关怀伦理学派代表人物内尔·诺丁斯(N.Noddings)最先提出“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两个概念,她指出:“自然关怀是原始的、自然的,无需做出任何伦理努力的。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是不同的,后者必须作出前者并不需要作出的努力。”[11]可见,在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实施主动关怀的积极德性,也来源于两种:一种是自然关怀,一种是伦理关怀。自然关怀的心声是“我想要去关怀他”,伦理关怀的心声是“我应当关怀他”。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多是出于职业职责要求而对受教育者进行关怀,表现出较强的伦理关怀倾向。当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关怀素质,促进从伦理关怀向自然关怀的转变。这种发自内心需要的自然关怀将会更具感染力。二是指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承担关怀者的角色,对受教育者付出较多的关怀和爱护。“如果说正义伦理的基本精神是平等地划分权利义务的界限,那么关怀伦理的基本精神则是为了被关怀方的利益而自觉地承担更多的义务、放弃一些自己的权利和利益。”[6](P67)可见,关怀这种伦理思想强调付出大于收获,甚至不求回报,它是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而关怀思想指导下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为了保障受教育者的利益和满足其需要而自觉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付出更多关怀。因此可以说,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伦理性。自然性与伦理性这一对关系在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统一的,其主要表现就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同情、关怀的自然情感为基础,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出伦理努力。同情、关怀的自然情感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自然生理基础,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一自然情感,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的程度则有待考量。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如若达到教育效果,还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做出伦理关怀努力,并致力于把源自伦理关怀的行为转化为真正来自内心需要的自然关怀。惟有如此,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其预定目标。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10

(二)关怀德育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1.此“关怀”非彼“关怀”在笔者提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以前,学术界比较广泛使用的是关怀德育这一提法。然而在细细研究现有的关怀德育理论之后,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与其说是关怀德育,不如称其为关怀伦理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研究。可以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关怀”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别的,可谓此“关怀”非彼“关怀”。简单地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是狭义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怀”是广义的“关怀”。关怀概念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尤其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派为代表。美国学者吉利根(C.Gilligan)在批判科尔伯格“以正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创建了关怀伦理,提出要注重道德教育中的“不同的声音”,她认为女性更加倾向于以关怀和责任作为核心价值来解决道德问题。之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Noddings)将关怀伦理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教育的关怀模式。关怀伦理学的其他代表人物萨拉·拉迪克(S.Ruddick)、琼·特朗托(J.C.Tronto)亦对关怀伦理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关怀伦理逐渐地突破女性性别主义的局限,关怀的概念界定亦逐渐明确,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情感。可以说,西方关怀伦理学派为关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关怀理论传入我国之后,关怀伦理思想以及关怀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启示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亦仅局限于此,并没有把关怀放到更为广阔的古今中外思想长河中。而古今中外的关怀思想,如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爱思想、西方的自爱、博爱思想,甚至佛教的慈悲思想、基督教的圣爱思想,这些都应该是广义关怀的应有之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概念,正是基于这种广义的关怀。甚至可以说,这种广义的关怀伦理思想与正义伦理思想共同构成了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如果说正义伦理的要旨表现为做须做的事情、得应得的东西,那么关怀伦理的精义则是为了被关怀方的利益而自觉地做比须做的更多的事情、得比应得的更少的东西。”[6]可见凡是强调对人、对物、对社会重视、挂念、付出的思想,都是关怀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共同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这种建立在更为广泛的关怀思想基础上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更具有包容性、更富有生命力。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一词也可以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狭义的德育特指道德教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德教育是指“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狭义德育,更加强调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广义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基本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有不少学者常常以德育一词指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怀德育中的“德育”是侧重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教育内容则是较广泛的,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7](P4)5大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上也必然涵盖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其关怀理念也必然贯穿于这5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法制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这也进一步说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缩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范围,而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整个过程中,突出并坚持其中的关怀维度,以期在进行以关怀为主线的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或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衍生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都落脚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促使其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把关怀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一层更具温情的色彩。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引入关怀理念,所以在明确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关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对关怀概念的理解是理解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首先,从中文字面上分析关怀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关怀,得到的解释是“关心:关怀备至、亲切关怀,关怀青少年成长。”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关怀等同于关心。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一步查找关心一词时,得到的解释是“(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心群众生活,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8]可见,在中文释义中,关怀的对象包括人或者事物,关怀意味着对人或者事物的重视和爱护,常常关注、挂心、挂念。其次,如果我们从英文字面上对关怀概念进行分析,关怀则可以被翻译成以下英文单词或词组:carefor;showloving carefor;showsolicitudefor;solici-tude;thought。这些英文单词或词组的含义分别是喜欢、计较、尊重、照料;眷注、关注;挂念、渴望;思想、思索、关心。通过对关怀一词的英文释义的查找与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充分地理解关怀一词的含义,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尊重、挂念、爱护的心态,更是一种为了实现这种良好心态而进行的思索、照料的行为。关怀是一种在心理动机和行为结果上都强调关爱他人或事物的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关怀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怀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变化。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言,与更加强调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突出其中的关怀维度,强调关怀性和政治性并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关怀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且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品质,进而最终促进被关怀者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政治教育中融入关怀理念,运用关怀方法,通过具有关怀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被关怀者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解读

要正确理解上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还需要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性和政治性、关系性和动态性、自然性和伦理性、情感性性和知性的辩证统一中去把握。这也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关怀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关怀性和政治性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与本质与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属性的落脚点在于事物的一种性质,本质则落脚于事物到底是什么的事物。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迄今尚无定论。有学者坚持思想政治本质属性是一元论的观点,有的学者坚持二元论甚至是多元论。但有一点基本趋于达成共识,即认为政治性或者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之一。笔者坚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二元论,认为关怀性和政治性同时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所以仍然把政治性视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强调社会或社会群体促进其成员形成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关怀取向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就明确地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在中国社会,这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是指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这就决定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属性。这也顺应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关怀性也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符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关怀理念融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试图通过更富有关怀价值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关怀敏感度、值得被关怀和懂得付出关怀的人。所以,关怀性不仅仅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一个特征,而应该上升到本质属性的地位。总之,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和关怀性的两大本质属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双重目的时,更加侧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加侧重培养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具有关怀品质和被关怀品质的人。

(二)关系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P56)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即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中。”[10](P24)可见,人本身就是作为一个关系性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结点。通过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结点,社会构成一个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处于社会整体中的这一个个体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向心力,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从而产生社会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基于对人的关系性本质的充分认识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既符合人性的需要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需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强调的关系有三大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怀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怀关系。在第一大类人与人的关怀关系中又可以细分为人与自我、与熟人(父母、师长、朋友、恩人)、与陌生人三类。可以说,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处于这样一种交错复杂的关系体系中,其关怀素质的养成有赖于与以上各种关系的关怀互动。从动态上分析,完整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至少包括以下4个环节:第一,具有关怀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发现受教育者明示或暗示的被关怀的需要;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付出关怀、对受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第三,受教育者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互动中体会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满足被关怀需要;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被关怀者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关怀品质,并实现角色转换,能够以关怀者的身份关怀他人,真正成为值得关怀和懂得关怀的人。纵观以上4个环节,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均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怀关系中进行的,一旦在某一环节上关怀关系破裂,则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在那一环节戛然而止。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与动态性相辅相成,使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关怀关系中动态进行中,完成整个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三)自然性和伦理性的统一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11

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指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学校体育概念的本质属性是身体练习,即“身体练习性”。因为只有身体练习才是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范畴中的德育、智育、美育等相区别的本质属性。

我们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学校体育脱离了学校教育就不能成立,同时这也反映了学校体育的“学校教育性”。学校体育与其他种概念的本质性区别在于学校体育本身的“身体练习性”,离开了身体练习,学校体育无从谈起,就像无源之水,也就不能成立。所以,“学校教育性”和“身体练习性”是构成学校体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都把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相混淆,然而,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学校体育的功能之间是不能直接划等号的。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身固有的诸属性,即特有的特征,而学校体育的功能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则是这些属性的外在表现,也是学校体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各种作用,即学校体育对人的物质机体与人的精神思维以及社会物质与社会精神的多种作用。当然,两者之间也不是毫无关系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12

一、智育功能

有人可能会问:“音乐课何来智育功能呢?”我们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很显然,德智体美四育就概括了当时已经设置的课程。因而,作为音乐课是独立的学科应当属于智育范畴。第二,音乐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智育,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所有的智育课程都有作为劳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属性,音乐课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属性。音乐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础。②在音乐学科中,无论是音乐创作、鉴赏、表演、评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并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门学科。在音乐课中无论进行那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等等诸多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课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③音乐同文学一样部属于艺术领域,既然文学跟语言联系在一 起属于智育课程。第三,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音乐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应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演唱,和乐演奏,随歌随舞等活泼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利用音乐的魅力来能改善学生的情绪品质。即为智育。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句话映射了音乐可以丰富人的头脑,扩大想象的空间,是智育的基础。

二、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即“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可将德育功能理解为德育本质: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看,道德是维持社会性存在的重要基石,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从本质的形成的角度看,道德教的本质是不断形成的、需要有所构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与德育不表、内容与方法等在逻辑上的联系。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身心,而且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使其行为变得高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真理转化为有血有肉的具体行为和行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教育和善良情感的形成,而以情感育人是音乐学科育人的一大优势。”因此音乐课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在音乐课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加强德育教育才是关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音乐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德育阵地,教师应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理解高尚的情操与道德,来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行。

三、美育功能

美育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音乐的特点是它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生动的节奏,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乐声,为音乐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美的感受。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受音乐美,而应在音乐教学形式上展现美。音乐课,就是教师运用和掌握美的规律,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判断、鉴赏能力和创造才能,从而造就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念、应有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个性的过程。美育对德育、 智育、 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音乐课的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四、体育功能

德育的本质属性篇1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94-02

中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知识的增长只是一个方面,在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学教育特别是语文素质教育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除应突出语文课程本身应有的知识属性外,还应突出语言的工具属性、表达的艺术属性和人文塑造的道德属性等属性。

一、中学语文教育应突出知识属性

语文课承担着母语教学的重任,除向学生传授汉语言文字与文学知识外,还担负着传播中华文明的使命。语文作为一门容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包罗世间万象、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知识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突出语文科知识属性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也是大纲考查语文教育成效的主要手段和考点。

字,“语言原子”,是词的基本成分。“字”的知识性包括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大约有3500个常用汉字,这构成了语文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文字基础。

词,“语言分子”,是句的主要成分,有明确的意向,能表达语言某种“味道”。词的知识性包括词的分类、组词、词义和词的运用等,对词的掌握是学习理解句子的基础,对词的运用是写作成败的关键,所谓“恰到好处”“词不达意”都是对用词的评价。

句,“语言有机物”,是文章的组成部分,能完整地表达某个内容或某种情感。“句”的知识性包括造句、单复句、分类、修辞等,是语言使用的基本形态,是连“词”成“文”的关键,“词”用得好不好要放到句子中评价,“句”写得好不好要放到文章中审议,因此,“句”在学习“词”和“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文章,“语言”的完整展示,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语文知识、语言工具和文学艺术的完美融合。“文章”的知识性包括文章的“读”和“写”两个方面,即文章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读”是学习别人如何运用语文知识,“写”是展示自己如何运用语文知识。“文章”的知识性完整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语文科学习目的。

标点符号,语言的“添加剂”,多数只是断句的需要,但某种特殊符号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能起到特殊的“调味”作用,是文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标点符号”主要包括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语言的运用除了“语义”之外,还有“语气”,语义通过字、词、句来表达,语气则是通过标点符号来实现,其知识性主要是文章中如何体现语气的运用。

二、中学语文教育应突出工具属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既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突出工具属性。

首先,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应教会学生正确地用语言表达感情。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复杂的语言,人在生活中会与不同经历、不同文化的人产生交集,语言就是他们沟通交流的工具。语文作为语言的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的原则,从“听、读、说、写”四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在长期学习和积累过程中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以熟练地使用语言并畅快自如地用它来表达情感。新课标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语文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交际作用重视不够的问题,将着眼于“考”转移到着力于“用”上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在语言使用中的“力量”。

其次,语文作为学习的工具,应教会学生正确地用文字表达内容。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帮助主要表现在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上,也表现在对内容表达的书写能力上。例如,学数学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好了,在其他学科的审题、归纳概括、书面表达上会有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字、词、句等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入手,在教学字音字形、专有名词、字母符号等基础知识时,有意地加入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课中常见的词句来做练习;在阅读理解、习作写作时,适当加入其他学科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训练;也可试着让学生完成一些具有科普特点的写作训练,锻炼学生对抽象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样,不仅丰富了语文的学习素材,也让语文的工具性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当然,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从语文的角度,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充分体现在阅读理解和概括表达上,这是语文作为学习工具的根本。

三、中学语文教育应突出艺术属性

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的艺术,二是“写”的艺术。“说”的艺术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在教学活动始终,教师依赖这种特定的语言艺术传播知识,与学生进行知识信息交流,并产生情感的融合和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增添课堂魅力和教学效益。教学语言涉及语言、美学、修辞等多个层面。语文教学语言上“说”的艺术,除语文课要求教师“说”的标准规范外,还要体现语文传递的文学语言“知识性、情境性、暗示性、贴切性”的美妙。要让文学、语言与艺术完美融合,不可或缺的是教师使用教学语言对这种艺术的再现,包括“说”的字、词、句,“说”的声调、音质,“说”的肢体语言与内容演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时的“说”有较深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教师只有吃透教材作品的内容实质,对教材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感受、想象和体验,才能以准确、鲜明、生动的教学语言向学生艺术地再现教材作品中的形象。因此,语文教师应加强文艺学和美学的修养,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用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形象化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品味课文潜在的意蕴,将“教学活动、内容演绎、艺术感召”融合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写”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写作的语言使用上。课本里的范文本身就能很好地体现“写”的艺术,例如,“好雨知时节”中的“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将“雨”和“风”写得很“知性”、“神化”。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文时,应同时将作者这种“写”的艺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写作中加以体会和运用。“写”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立意、内容、顺序结构和表现手法是写作的四个重要方面,其中,表现手法是展现习作“美”与“活”的重要途径,是展现写作艺术的最高境界。只有具备“完整、艺术、人文”的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这就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培养追求上进自我完善的人”这个根本相统一了。因此,“写”是艺术,也是手段,还是中学语文课所特有的魅力。

四、中学语文教育应突出道德属性

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承载着人文价值。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其道德属性上。在人才培养和道德培育过程中,中学阶段是人知识增长与品德培育的重要阶段,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应担当这个责任,找寻并把握语文教学和道德培育的最佳契合点。一是从课本中找。语文课本里关于美德的篇目很多,例如,“羊跪反哺”、“九死其犹未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教师既不能将这些篇目当成单纯的故事来讲,也不能将它上成纯粹的道德说教课,最佳契合点是使教学活动充满感性和愉悦的享受,使课堂轻松快乐不枯燥,使学生深受教育。在授人知识的同时,用这些“故事”、“典范”培养学生的性情品德。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是一个长期的、多范围、多方位、多层次的渗透过程,语文教师应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