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实用13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1

一、研究方法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采用心理测量量表来测量评定的。国外用来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多,常用的有MMPI、SCL-90、16PF、EPQ、BDI、STAL、GHQ-20等,其中MMPI用得比较广泛。我国常用的量表大部分来自国外,使用较多的有:SCL-90、EPQ、16PF、UPI、MMPI、SAS、SDS、LES等。其中,SCL-90的使用最为广泛,近年在进行心理问题筛查时多与EPQ、16PF等结合使用。虽然这些测量工具对于研究我国民众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等诸多原因,使得这些测量问卷在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量表测试效果比较单一,有的只是针对某些心理因素或症状,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受试者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如在我国广泛应用的SCL-90量表,最早应用于评定心理治疗,包含了较多的精神病症学内容。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使用的量表显得尤为迫切。

文献中有些常模是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已是21世纪,不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大学生个体,变化都无处不在,所以急需建立新的常模,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与新常模的比较,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

在数据处理时,大部分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分别进行t检验、f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也有研究运用SA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

二、研究内容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不同学者的理解不一样。Diener指出心理健康的三个重要标志:(1)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2)积极性。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3)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学者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的康宁或完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有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与社会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宋德如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活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权威、为国内外研究所公认的标准。国内外很多学者作了长期的专题研究,提出了各自的心理健康标准。各种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不同。目前较受大家赞赏和认同的是世界精神卫生学会关于心理健康的4项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根据我国大学生学习与工作实际,岳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认知正常、情绪良好、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协调、自我意识恰当。高永贵等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的心理健康9条标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同志《在青年心理学》中提出的青年健康5条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做的3项新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状况,提出了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对比:①是否有满意的心境和正常的学习态度。②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③能否客观公正地审视评价自己。④有没有完整的人格。⑤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⑥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

3.大学生的健康现状

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中指出: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约占16-30%。而大学生因失恋、学业压力、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而自杀的现象更是让各大高校防不胜防。

李晶等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大学2年级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于1年级的新生来讲,大学生活要比高中生活丰富精彩,新鲜轻松,主要面临对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的适应,心理问题相对较少;3年级是比较稳定的时期,是他们进入专业课学习时期。进入高年级后,因面临就业,考研压力等,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所回升。

吕一军、牛等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优于男生,女生恐怖因子得分要高于男生,男生敌对性、强迫性和偏执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谢桂阳、程刚在对贫困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和精神症状5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偏高。而城乡生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有较多的不适应,加之自卑感和自身交往能力不足等因素,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不敢交往,不善交往或容易发生冲突,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经历着更多的矛盾与困惑。

齐平、张艺馨等在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合群,开朗,更加敢为,而世故性和紧张性的得分则更低。

邓香兰等研究表明,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他们可能存在更深程度的焦虑,敌对和恐怖情绪。

4.影响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

(3)大学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常常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学业、就业的压力,情感方面的挫折等,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5.干预措施

(1)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在各种心理干预形式中,个别咨询是最主要,并应用最多的辅导方式,也是最能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辅导方式。主要应用认知疗法、领悟疗法、森田疗法、放松疗法等。近年来,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也得到进一步加强。Deckro等采用松弛和认知行为技巧的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每周一次、每次90min、共6周,团体活动结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焦虑、悲哀和压力水平大大的降低。高文风等采用阅读疗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发现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团体的独特优势使得团体咨询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官锐园等以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的形式对1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9周的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查16PF,并通过主观评价量表判断训练效果。干预结束后,其16PF项目以及自评测量多数项目表现为明显改善。说明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短期效果。

(2)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教学作为干预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得到重视,继1987年浙江大学在国内最先系统地开设了心理卫生课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教育咨询机构,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种社会实践及校园生活中,提高适应能力,对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3)综合心理辅导模式。俞少华等将心理健康教学、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相结合对大学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干预结束后被试人格结构改善、心身症状减少、自我和谐促进、社交能力提高。黄万琪等对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模式进行了探索,采用心理教育、心理预防、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院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干预结束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前提高。

(4)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West等的研究发现非洲舞蹈和瑜伽都能减少大学生的知觉压力和负性情感。国内很多研究者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方案,研究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练太极拳的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且习练太极拳年限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利用健美操俱乐部、艺术体操选项课及女大学生经期心理健康教育等实验进行干预研究,证实了体育运动对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征、成因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以后的相关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2

一、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大部分关于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对象都是高等院校的在校女大学生,没有具体的分类。但有一些研究是针对女大学生群体中单独一种类型所做的研究。比如张小远等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刘斐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徐建平等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古丽巴哈尔・卡等对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有关于女大学生所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进行分类研究的,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研究方法方面,从以往有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约各占一半。缺乏质性研究。定性研究的文献模式多为描述性地说明我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强调一种逻辑上的分析与归纳,没有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具体的建议。在定量研究方面,数据收集方式主要为量表法和问卷法。其中SCL―90使用最多,其他量表如考试焦虑量表、自尊量表、躯体自信量表、16PF、UPI、MHT都有使用。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定量研究比重相对不够;研究使用的量表也多引用国外量表,缺乏自制量表;对有关如何干预的研究也较少。并且缺乏深入的质性研究。虽然各研究者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二、女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

汪红烨等在对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得出结论:认为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症状上比男生表现得更为严重。郑金香等在对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中研究中发现: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蔡菊香的研究发现在统计10项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几项,说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王敏敏等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指出从10大因子分布情况看,女大学生在10大因子的每类因子中,45%以上的学生都有阳性症状问题。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恐怖和偏执五项因子的平均分数高于正常常模,但总体上属于较好水平。

很多研究者把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归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比如,杨静通过分析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果认为,专业选择不满意,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尤其是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就业难等一系列情况,对女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女大学生因情感原因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婚前、未婚先孕等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轻则影响学习、出现心理焦虑,重则还会引起轻生自杀。卢晓红通过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女生的心态受父母亲文化程度影响都非常大,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更大。总之,女大学生心理问题非常普遍,形成原因也是来自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一定要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

三、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方面,大部分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比如,周萍认为促进师专女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还有的学者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在如何克服女大学生成长中自身存在的不利因素方面,奚玲认为学校各部门应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胡军华等认为正确对待传统观念、普及生理卫生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解决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很多学者提出的建议也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当中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一)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加大定量研究的力度,增加质性研究方法。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定量研究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比重相对不够;而质性研究几乎没有,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范围上,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特殊群体的研究。比如同居对女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等等。还要增加纵向研究,用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连续性的揭示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上,应增加文化的视角以及女性的视角。女大学生地位的形成,传统的观念占主导因素,我们应从文化的视角去看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产生心理的问题原因,我们只有站在女性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才能比较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汪红烨,姜希.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1月第23卷第1期

[2]郑金香,吴真,吉峰.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3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3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8年以来9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成为其核心,到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群体。与此同时,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些调查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90后大学生具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但是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大背景的独特性注定90后大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以往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徐辉、彭秀芳、梁凌寒认为“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自我状态上存在差异,90后大学生被试中,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分值相对最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在自我状态上的相同之处,即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相对最高值的人数比例都是最少的”。王君君认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困扰;二是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困难;三是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刘艳艳认为“90后大学生在强迫症、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这些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比较突出”。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待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然后内心焦虑,有很多冲突,很多困扰。第二,对待他人:交际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叛逆意识强烈。第三,对待环境: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沉迷于网络,追求享受。所以对90后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

189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James将自我明确的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是自我的主动分布,后者是自我的被动部分。主体我负责认识、调节和指挥个体的互动,客体我是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客体。当个体自我意识指向自身时,即,对自身仪表、能力、性格的了解和认识等等,称为私我意识;当自我意识指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即,自己在他人眼中地位的理解等等,称为公我意识。在自我意识提出之始,由于James认为“主体我的本质是不可决定的。因此出于实证研究的目的,心理学家的兴趣应集中在客体我即自我概念的研究上”。所以在认知革命出现之前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我及有关的各个方面。80年代之后,受皮亚杰等认知理论家的影响,心理学对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慢慢重视起主体我方向。

蒋灿等人认为按照意识活动的不同层次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类型;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对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意识。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相当于James的理论中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由此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研究中很难考虑到它的所有层面,所以在研究中我们一般选取它的某些层面进行研究。

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Coopersmith,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并据此编制出自尊测量问卷(SEI),这是一个单维建构的问卷(1967)。在这以后逐渐出现了多维度自我意识问卷,美国心理学家E.V.Piers及D.B.Harris于1969年编制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5Self一ConeeptSeale),1974年修订了儿童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80项是否选择型测题,从六个方面考察自我意识,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但是这些测量还是主要集中在“客体我”方面,Fenigstein等人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CS)首先考察了“主体我”的方面。Fenigstein,Scheier和Buss(1975)提出了自我的两个方面的划分,即自我的某些方面是隐秘的、他人无法知道的;另一些方面是公开的,表现在他人面前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他们把自我的前一个成分定义为“私我”(private self),后一个成分定义为“公我”(public self)。赖文龙使用的自我认识问卷从个性自我、道德自我、倾向自我、社会自我、虚拟自我五个维度来研究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由于处在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学校环境的相对闭塞性造成了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打击。这时就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冲突,自我激励、肯定和自我否定、放弃在他们的心中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些比较偏激的思想,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走向危害社会的不归路。所以,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

李娇、金一波等人认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自我意识与害羞存在相关;王佳欣、陈健芷认为内在自我与人际关系困扰呈负相关,内在自我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孙阳春,范智勇认为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之间的关系紧密,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由此可见,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之间确实存在相关,自我意识的高低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并能够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所以,我们利用自我意识量表和SCL-90对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发现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状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徐辉,彭秀芳,梁凌寒.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95.

[2] 王君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49.

[3] 刘艳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02(2):174.

[4] 叶舒.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与自尊、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22.

[5] 明,金瑜.两种自我(ego和self)的概念关系探析[J].心理科学,2001(03):363-364.

[6] 蒋灿.自我意识量表的初步修订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7.

[7] 郭远兵.自我意识的研究概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26-27.

[8] 苏林雁,万国斌,杨志伟.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在湖南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01):14-64.

[9] 赖文龙.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2009(02): 495-497.

[10] 李娇,金一波,劳晓燕,严玉凤.大学生害羞与自我意识情况的调查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08):1264-1267.

[11] 王佳欣,陈健芷.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8):862-864.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4

一、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

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朱营周(2001)提出,应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方法等四个方面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龙晓东(2003)提出构建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以多种活动方式为载体、以实证性调查和分析为依托,教学、咨询、研究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体系。总体来看,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某一方面为对象进行的研究,深入、具体,操作指导性强,值得借鉴。

二、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1994-2012)中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题名,只检索到115篇文献,其中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献只有不足7篇。通过分析已查阅的有关文献,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理论研究层面:潘柳燕等(2007)从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构建。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学者们认为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目标和内容,这是学者们的共识,但在课程体系构成以及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实践研究层面:段鑫星等(2004)总结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经验,实践1+5教学法,即“课堂教授+新概念作用+心理影片+心理调适+网上辅导+学年论文”;潘柳燕等(2007)认为,应围绕“一个中心、三个特性、四个延伸、五个结合”教学模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韩丹(2007)探讨了团体咨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从已查阅的国内有关文献看,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内容研究和课程实施模式探索与总结两个方面,这反映出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等重大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

三、关于项目化教学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将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课题,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项目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两个方面。

(一)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研究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倪海珍(2010)认为,将项目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朱佳雯(2012)认为,项目教学的价值理念和方法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借鉴。

(二)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运用项目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有人认为应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类型,分别探讨项目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还有的学者认为应针对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点的不同,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活动。

综上所述,关于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题,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主要表现在:一、现有研究虽全面但不够深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项目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比较多,但是关于具体方略运用的探讨比较模糊和薄弱;二、研究成果虽丰富但不够新。文献检索表明,已有的有限的相关研究成果重复严重,有些文章内容相近甚至大体相同,同一成果往往被多人引用;三、现有成果理论阐述多,而实证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探索研究,较少有具体的实证研究。当然,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还是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资料和一定的理论借鉴,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倪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探索[J].青春岁月,201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5

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刘一民等认为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5”。

史燕、马云等在研究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时认为:“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这主要是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如月经期的生理变化、害羞、自信心不足、怕脏怕累、娇气等,都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锻炼意识和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一些体

育心理学工作者们的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育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Riggs认为:运动可使血液循环中的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氨(单胺类物质)含量上升,而抑郁症者血液中这两种物质含量均较低。Eills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感到愉快舒服的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体育运动有助于达到这一水平,从而使个体感到愉快。

2.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智能发展。雷城如认为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智力的正常发展及开发大脑潜能有积极的作用,它不仅能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大学生长时间读书写字,低头弯腰使流向脑部的血液受到限制,就会直接影响到大脑的营养供给,引起头晕、脑胀、认知效率下降。这时候进行体育活动,就可以增加脑部的循环血量,使大脑获取更多的能源物质和营养。美国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后,脑组织中的核糖核酸会增加10%~12%。核糖核酸能促使脑垂体分泌神经激素――多肽组成的新蛋白质分子,有人称之为“记忆分子”。这种物质对促进人的思维和智力大有益处。

3.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最好的手段。在现代的生产方式中,高技术的运用和单调工业化的生产使现代人在相对封闭状况下独立操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人际关系疏远。体育活动则打破了这种隔离与孤独,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练习与比赛,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一系列的研究说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

4.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常常伴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和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它要求参加者必须具有较大的意志力,来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克服人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克服竞技体育中面临的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培养不断克服困难和阻力的意志品质,并使之达到统一,完成预定任务。而在这一过程

中,意志的各种基本品质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5.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态。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应激反应明显低于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会使消极情绪得到调整。已有大量研究可以证明,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与降低焦虑及抑郁水平、提高自尊、维护良好的心境及积极情绪状态相关;Mclnman等人对锻炼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状态、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Hayden等人研究发现,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对临床病人的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身体锻炼可以明显改善焦虑、抑郁和自尊水平,这说明体育锻炼存在着长期的心理效益。Ryan调查的1750名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焦虑症的一种方法,80%的人则认为,身体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或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6

以论文题目、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为线索,收集近5年来公开发表(国内外)的文章(不少于30篇),收集与论文题目有关的理论书籍(1-2本)。

(二)分析

1、对收集的文章逐一认真阅读

2.列出:各篇文章研究了什么问题?有哪些观点?

(三)分类

1、理论层面的研究:学者谈理论的“原文观点”

2、实践层面的研究:学者谈实践的“原文观点”

(四) 撰写(不少于1500字)

共3个部分:

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

主题部分:介绍当前学术界对本课题不同角度研究的现状

总结部分:对本论文选题价值进行评估。

(五)注意

文献综述中介绍某人的观点时,要详细注明该人姓名、发表刊物名称、文章题目、页码。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文献综述样本)

前言部分 (研究的意义)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等特点,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关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理论研究到教学实践,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课题。

主题部分(介绍当前学术界对本课题不同角度研究的现状)

一、理论层面的研究 于勇认为:“体育锻炼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体育锻炼中从事每一项运动都要求运动者对外界事物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从事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捷、灵活。体育锻炼能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下作、交际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体育锻炼可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 显提高,肌肉力量、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于 勇.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体育科技,2008(3):343-345.)正如李安民,等指出的能“改善和调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适应繁重的学习生活及来自各方而的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健康人格,为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其次,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在活动中要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内心冲突,这对培养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起着积极的影响”( 李安民,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运动员自信心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4).)

二、实践层面的研究。

孙秀芝认为:“田径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忍不拔、奋发进取、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等良好

的心理素质;而在球类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可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孙秀芝.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3):106-107.)杨祥全认为:“太极拳特别强调‘知己’功夫的练习,‘看熟’、‘懂劲’的阶段也就是‘知己’的阶段,通过‘知己’功夫的锻炼,可以明显提高太极拳锻炼者对‘自我’的认识。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的提升都极有利于练习者健全人格的培养。”(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63-66.)张小田认为:“游泳、滑冰、跳马及双杠等既具有表演风格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要求学生不断克服怕摔跤和去怕担风险等胆怯心理,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 张小田.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81-83.) 李晓新认为:“体育舞蹈具有增进人际交往和友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高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李晓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7(3):99-101.)赵小静认为:“健美操、艺术体操课是人们交流思想、打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人们自我封闭的意识在这里得到彻底解脱,活动中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 赵小静.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课对大学女生身心健康功效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5):110-112.))

总结部分(从2个方面撰写)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7

1 亚健康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N·布赫曼(Berkman)提出亚健康(sub-health)的概念,即指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非特异性的疾病前状态或特异性疾病临界状态,即人体活力减退,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下降,生理功能减弱的状态,无器质性疾病的一些功能性改变。

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①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②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③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④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①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②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③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④某些病原携带状态;⑤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⑥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谢雁鸣等通过设计《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调查问卷》,分析亚健康状态亚型人群的症状特点,结合医学知识,把亚健康归纳为心理性亚健康、疲劳性亚健康、睡眠性亚健康、胃肠性亚健康、体质性亚健康、疼痛性亚健康和其他型亚健康等7个亚型。

亚健康状态是国际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略从治疗转向预防的一个根本性转变。目前,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由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最前沿的有关人类健康的边缘科学,综合各种方法进行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疲劳

疲劳是亚健康状态中的最常见症状,是因体力、脑力消耗过多、劳动过度、刺激过强等非病理原因引起的反应能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时的机体状态,也是长时间负荷过重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分为脑力疲劳与体力疲劳2个方面。

2.1 西医对疲劳的认识

机体的任何活动都要消耗能量,机体内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和氧结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些能量被储存在ATP中,供细胞进行各种生理活动使用。在正常情况下,葡萄糖、脂肪等营养物质和氧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或泌尿系统,及时排出体外。当机体进行长时间或高强度的活动时,相应的功能器官就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这种活动。这时线粒体中生成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加快,氧供应相对不足,营养物质不能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是生成大量的乳酸、氨、尿素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而且由于疲劳机体清除能力降低,这些物质还会在组织中堆积过多,会使组织细胞中毒,出现肌肉酸痛或头晕、头痛等体、脑疲劳症状,进入体液,运行全身,会进一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性疲劳反应。因此,这些物质被统称为“疲劳毒素”。

当机体内“疲劳毒素”产生过多,“疲劳毒素”首先在疲劳组织细胞中堆积,给疲劳组织中的细胞造成损害,进人体液后,造成体内环境的污染,使全身的细胞都受到损害。

(1)“疲劳毒素”对脑组织的损害:“疲劳毒素”在大脑内堆积,能损害脑神经细胞,轻则出现犯困、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重者可诱发脑神经细胞凋亡。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导致神经元丢失,是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基础。

(2)“疲劳毒素”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疲劳毒素”对心肌细胞有毒害作用,从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心电图可见各种心律不齐,以及sT段改变等。进入血液中的“疲劳毒素”会损害血管上皮细胞,使血小板和胆固醇很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硬化,心、脑血管意外可以致命。

(3)“疲劳毒素”对免疫系统的损害:“疲劳毒素”进人体液,运行全身,在脾脏、淋巴组织中过度堆积,将导致T细胞功能下降,白细胞介素、a-干扰素等免疫因子生成减少,自然杀伤细胞的数目和活性都有所下降,削弱了机体抗病能力。

(4)“疲劳毒素”对肝脏的损害: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很多“疲劳毒素”都需要在肝脏中解毒、代谢,因此“疲劳毒素”在肝脏中的浓度是很高的,对肝脏的损害是最大的。长期高浓度的“疲劳毒素”可诱发肝细胞凋亡或被动死亡。

另外,“疲劳毒素”对泌尿系统、皮肤肌肉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疲劳毒素”可导致肾小管受损,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毒害肌细胞,出现肌肉酸痛、肿胀、疲乏无力等症状;在皮肤中堆积,使皮肤细胞中毒,使皮肤变黑和粗糙。

疲劳不仅损害机体的健康,导致疾病,而且能使机体早衰,缩短人的正常寿命。如科学家Harman发现“疲劳毒素”中的氧自由基及其诱发的氧化反应长期毒害的结果是引起生物衰老的重要原因。

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使“疲劳”被纳入疾病的范畴。然而,并非所有的疲劳表现都是病态,只有过度、过久的疲劳,即慢性疲劳综合征,才被美国CDC(Centers for DiseaseControl,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为一种疾病。 转贴于

2.2 中医对疲劳的认识

疲劳属中医学“虚”、“虚劳”等范畴,为中医临床中的常见症状,包括体劳、心劳和房劳。 在中医古籍中常被描述为“懈怠”、“懈惰”、“四肢劳倦”、“四肢不举”及“四肢不欲动”等,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多用“周身乏力”、“四肢倦怠”、“神疲乏力”等描述。

《黄帝内经》中已认识到产生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素问·宣明五气》中关于“五劳”的记载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劳则气耗,劳则气伤,认为各种活动过度均可引起疲劳。《灵枢·大惑论》云:“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指出思虑过度可导致疲劳。《素问·举痛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欹”。指出气血不足是产生疲劳的基础。

肝主筋,《素问·五藏生成论》云:“诸筋者皆属于节”,《说文解字》中对筋的解释为“筋,肉之力也。”均指出筋是连接关节和肢体运动的重要组织。《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八,肝气虚,筋不能动”。《素问·五藏生成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摄”,肝木受邪后“肃杀而盛,则体重烦冤”都指出肝藏血主疏泄的正常功能是人体活动能力的重要保证。脾主肌肉四肢,“脾病者身重”、“脾气虚则四肢不用”,可见,脾之气血与疲劳的产生密不可分。《黄帝内经》论述“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各脉者肾也……太过则令人懈惰”。《灵枢·海论》云:“肾虚,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提示肾阴、肾阳之盛衰也是引起疲劳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基于脏腑学说,疲劳的产生主要归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正如《素问·示从容论》所云:“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

3 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过劳死”

鞠宝兆认为疲劳有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不同发展阶段。疲劳发生的第一阶段是以肝的调节失职为主,表现为生理性疲劳;第二阶段以肝脾失调为主,气阴轻度耗损,呈现亚健康性疲劳的次临床状态;第三阶段发展为脏腑功能劳伤,气血阴阳亏损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形成多种慢性衰弱征象的疾病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也称为生理性疲劳(体力性疲劳)和疾病性疲劳(疲劳综合征)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导致五脏机能失调,精气血耗损,特别是先天之本的肾和后天之本的脾功能明显衰弱,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过度训练疲劳综合征,发生病理性疲劳的虚损、虚痨病变。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8

1.2.4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可简单解释为做人的道理和应有的品德。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发展与升华,是个体依据社会伦理要求而确立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他”,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道德健康是最高层次的健康。

上述4个层次的健康,共同构成了健康的基本内涵;4个层次的健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并不是四种健康,而是“一个”健康的4个方面,我们平常所说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实际上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4个层次的健康所做的综合性或单一性描述与说明。从其判断标准看,4个层次的健康依次趋向于社会化。生理健康的标准个体化色彩最浓,道德健康的标准则最具社会化色彩,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介于二者之间。从外显性和对社会的影响来看,亦是如此(见图1)。

1.3 健康概念的本质表达

健康的“四层次说”,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健康怎么样”,但“什么是健康”,仍未给出明确答案,这也是以往关于“健康”的论述中经常混淆的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健康究其本质是指人与环境自觉的和谐统一的良性关系状态。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这里所说的“环境”(对个体而言)既包括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也包括外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环境)、自然环境,还包括交互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指:天与人、身与心、内与外、人与我、我与理五种关系;这里所说的“和谐统一”主要指上述五对矛盾在发展中相互依存,平衡协调,即“和而生物”;所谓“自觉”是指健康状况的获得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不是盲目的追寻过程,而是基于科学理念,依靠科学手段,有意识、有目的的追求过程。每个人都有获得健康的权利,但没有人是生而健康的,没有人在变化的环境面前会永远健康。“自觉”构成了健康的主观条件,“环境”构成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谐”与“动态”构成了健康的基本特征。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不仅仅贯穿于人类生命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 在横断面上也有它的复杂性, “健康”与“疾病”同处于一条直线的两端, 在特定条件下, 健康和疾病共存。

基于上述定义,以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健康学将是一门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它建立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体育与健身学、营养学、保健学、生态学、遗传学、哲学等学科之上。

2 健康素质及其量化表达

2.1 健康素质

健康素质是表示健康的可能(潜在)状态的一个范畴,是现实健康的基础。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健康状况与健康水平。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对个体及他人的健康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健康素质属于广义上的科学文化素质,但又区别于科学文化素质,它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发展、转化、升值的推进剂,是人所拥有的创造性能力得以发挥的可能性平台。具体而言,健康素质包含以下四个层次的内容。

2.1.1 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是以健康为对象的一种精神现象,包括3个要素:“知”——对健康的认识活动和了解程度;“情”——对健康的情感与情绪;“意”——对健康的价值认可程度和执著程度。健康意识从主体角度可分为个人健康意识和群体健康意识;从客体角度可分为自我健康意识和他人健康意识;依据自觉程度可分为潜健康意识和显健康意识。健康意识是健康素质的基础层次,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提高有助于个体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能力的更新、充实、提高;健康意识的淡薄,则会制约健康素质的提高,并最终决定个体的健康水平。健康意识决定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特征,遵循“感性、理性、科学”的递进发展历程。

2.1.2 健康观念 健康观念是主体反映健康现实,在意识中创造理想化健康模型的思维活动的成果,同实际的健康活动相对应,表现为健康理念、健康箴言。如“生命在于运动”,“养生胜于治病”。健康观念依存于社会实践,“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3]。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健康观念,健康观念的升华加上人生阅历的练达,就形成了健康智慧,即一种对人生的基本态度。

2.1.3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在健康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健康实践检验的对健康规律的反映。依据人们反映健康规律的深刻性和系统性程度,健康知识可分为健康常识和健康科学。健康常识是对某些健康事实的判断和描述,健康科学是通过一定科学概念体系来理解和说明健康的知识系统。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多元到一元,由谬误到真理,由相对到绝对,是人类健康知识运动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一过程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过程。

2.1.4 健康能力 健康能力是社会和个体基于主观意识和观念,综合运用医学、运动学、保健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健康知识,利用客观物质条件和资源,针对特定环境,实现健康状态,达到健康目标的现实力量。健康能力是健康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基本途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是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智慧、健康观念转变为现实行为的表现,是实现健康的桥梁与手段。

上述4个层次依次递进,共同构成健康素质木桶,共同决定个体健康素质的高下。从知行关系来讲,健康意识最接近于“知”,健康能力最接近于“行”(见图2),正如孙中山所说:“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 [4]。

2.2 健商:健康素质的量化表达

在智商(IQ)、情商(EQ)等概念传入中国并获得普遍接受之后,“健商”(HQ)悄然登陆中国。我们认为,健商是健康素质的量化体系,代表着一个人的健康能力和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健商不是先天就有的,它与一个人所受教育、知识水平、个人品格有密切关系。健商理念的核心是心理养生,健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2.2.1 狭义健商 狭义健商主要指“具体健康”或“健康硬件”,内容包括 :①体商(BQ),即“身体成本”的状况,如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适应性、耐久力、暴发力、抗逆性等。若测试不及格、刚及格的便要有针对性地锻炼和补救了。②心灵商(MQ),即心理状态的数字化。以α脑电波和脑啡肽为基本指标,定级为4级。一般人可达1级,注意心理养生者可达2级,善养心者可达3级;那些心理障碍、心理不正常或有心理疾患者则不够1级,而为0级,心灵商是心理养生的核心。③心缘商(RQ),即人际关系的数字化。有四种情况:我行,你不行(自负);你行,我不行(自卑);我不行,你也不行(嫉妒);你行,我也行(尊重别人和自信)。以末一种的RQ值为高。④性商(SQ),难以启齿的性问题大量存在,且对健康的影响举足轻重,性问题的定量使人们对自己健康的了解更加全面。这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影响,交织成网,其中一个不正常便会牵动全局。

2.2.2 广义健商 广义健商是健康素质的具体化,内容包括:①健康意识,即自己对健康重视程度的量化;②健康知识,知识可带来健康,为增进健康,每个人都要积累和丰富健康知识;③健康智慧,成功需要智慧,而增进健康就是最大的成功,许多智慧已可数字化为商数(Quotient),如智商(IQ)、情商(EQ)、逆境商(AQ)、发育商(DQ)、成熟商(OQ)、职业商(JQ)、财商(FQ),加上健商(HQ)共同构成健康智慧;④健康能力,即由“知”转化为“行”的能力,是实现健康的关键一步。

3 健康概念的表达体系

我们平常所说的健康问题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的核心就是大健康观。大健康观包括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构成要素、健康素质、健商等内容,关键是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构成了研究健康问题的理论前提(见图3)。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纵坐标为个体,横坐标为社会。健康意识是健康素质的核心,健康意识的强与弱决定着健康智慧的完整性,它是健康知识的原动力。没有健康意识就不可能有健康智慧的完善、健康知识的求知欲和较高的健康能力。与健康意识相对应的是健康资源和健康环境,它们是激发健康意识的基础条件,无论这些条件是否充足或良好都会对健康意识产生刺激作用 [5]。如果健康资源短缺或者健康环境恶劣最终将会削弱健康意识,而影响健康素质的完善;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都会激发和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使人们的健康素养和智慧得到完善,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去获得健康知识和增强提高健康能力的信心。对于健康有着两个相对应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个体);另一个是个体的集合——社会。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健康有着不同的要求。个人的健康意识是通过社会的健康意识作用于人而产生的,在社会的影响下,他的心理趋于社会化、理智化。人的这种社会化和理智化的心理也就是他的健康意识。换言之,只有社会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加强,个人的健康意识才会随之得以强化。同样,健康智慧、健康知识也是如此,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个人的健康智慧也就无法形成;社会的健康资源短缺,就无法满足个人对健康知识的求知欲望,健康能力的提高必将会受到影响。健康要素之和从个人的视角可以被称为健商,从社会的视角可以被称为健康素质,它们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与健康的四个层次共同组成了健康谱系。

综上所述,当我们对某一群体进行健康考察时,应当对健康谱系中各因素都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既不能仅仅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以及道德健康来评价健康的水平,也不能单单地考察个体的健康水平,而忽略了社会健康素质的状况,同时还应对健康资源和环境状况对健康素质的影响程度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制约健康素质发展的各因素,建立提高健康素质的战略发展规划,使得人口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Lalonde M.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M].Ottawa:Government of Canada,1974.

[2]田中恒男.健康学概论[M].东京:大修馆书店,1983:18.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9

[3]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267-268.

[4]姚本先等.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9-8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10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负有培养高等级职业人才的教育任务,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目标的实践过程中,社会进入发展的高速期和转型期,社会环境、舆论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因此,更应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特色的教育模式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实现高职教育各项任务和目标,为社会提供急需的建设性专业人才。当我们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时候,我们应该从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出发,综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思想成熟度低、就业竞争压力显著等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出现心理障碍、心理负担等各种心理问题,给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进而会导致成材速度和质量的下降,不利于高职院校正常的教育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新时期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一项根本的教育内容,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形成具有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加速他们的综合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和工作体系,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在论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前提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探寻出高职院校新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对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改革作出重要层面上的基础贡献,形成提高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新方法。

1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职业技能的应有型人才的使命。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环节,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创作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2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需要,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妥善处理各种心理困惑,减轻心理负担,全面提高心理素质,这符合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1.3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进行高校教育改革离不开高职院校,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指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可以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进程,进而实现高校教育改革的有力达成。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成熟度低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健全,不能公正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加之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能积极有效地处理和面对,容易因现实和理想差距过大,而直接影响其情绪,使其造成心理负担和心理障碍。

2.2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显著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职院校学生渴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但他们在面对学习和就业的压力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其心理状况,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考试的压力和就业压力已无形中增加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2.3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认识误区

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出现道德困惑、认识失调和心态失衡,导致形成心理疾患,表现出规范行为、违纪行为的泛化。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生活环境也存在认识的误区,这会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行为习惯,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和生活。

3改革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提高高职院校全体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高职院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增强心理健康教学。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意识,在结合高职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源情况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需求,注重培养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高职大学生。

3.2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为学生在职业定向、职业分析、职业兴趣等方面的了解与测试提供服务。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理论水平,通过健康职业人格教育、岗位环境心理适应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就业岗位挫折心理教育等内容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3.3优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编写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专用教材,重视活动课和心理训练课,重视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训练,紧张的放松训练,对自卑者的自信心训练,对抑郁的合理认知技术训练,对挫折与压力的心理承受训练,就业心理指导训练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复杂、长期、综合的系统工程,这是高职院校、学生、社会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应该在立足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新的思考,通过提高意识、优化课程、完善机构等一系列措施创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形成对学生长期发展、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樊永生,莫秋树.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2(07)

[2]许素梅,孙福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初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11

二、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虽在专业教育中得到一定培养与提升,但这远远未能达到最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究其原因,一是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存有待提高之处;二是农村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深受诸多因素影响。

(一)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开放范围有限,致使教育效果不佳。大部分高校针对农村大学生所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范围仅限于校园内部,更甚者只针对班级、宿舍或是个体等领域,这样的教育范围虽能对特定对象进行更加精准地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心境得到一定程度沉淀,但同时也与学生家庭、社会产生越来越远的距离感,以至于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际,不仅不利于全面增加农村大学生心理素质,还难以将家庭与社会所具教育资源与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其次,教育课程设置欠缺实际,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一来,各高校更多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作一门可供农村大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并未有将其真正融入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意识。二来,高校针对农村大学生执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仍是沿用传统教学教材与方式,不仅致使专业教学内容陈旧、毫无创新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性也得不到有效提升,这种流于表面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对培养、强化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造成极大阻碍。最后,尚未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质,创新改革受阻。多数教育者开展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仅是片面地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解析,并未真正看清其建设、发展本质,以至于产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开展与普通专业教学课程无异的思想,并且认为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使用教学手段就是对应专业教育模式,从而不会主动、积极地顺应新时展潮流和现代农村大学生个性成长特征,对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以致使自身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率停滞不前。

(二)影响农村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的因素

因农村大学生自小所处教育环境相较于城镇来说,基础教育设施与教学资源均较为落后,且教育重点基本放于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重视,但不符合实际的教学措施与方法,并未使农村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农村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素质相对较低。同时,社会与家庭教育环境因素,对农村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定位和社会角色也具有极为深远地影响。由此可见,人们研究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时,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三、促进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优化路径

根据前述几个要点可看出,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发展是大势所趋,各高校须以现代农村大学生个性成长需求为标准,紧跟现代社会发展脚步,以下述路径为参考方向,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与改革,让农村大学生得到更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第一,扩大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围,促进家庭、学校及社会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首要任务是,打破心理健康教育固有教学范围,从多方面、多层次视角延展专业教育辐射面,让农村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均可接触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高校实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行为时,可积极接纳新式教育理念,将对应教育范围从学校扩展至学生家庭、社会领域,如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既可结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推动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升级,也可与学生家庭、相应社会教育组织建立良好沟通、交流体系,以便及时获取农村大学生最新教育反馈,以此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指明方向。第二,正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围绕农村大学生学习需求开展理论、实践教学。高校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与教育方案时,万不可轻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强化农村大学生个性发展水平的作用与意义;相反,各院校须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有清楚且正确地认知,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思维,将“重心理咨询与辅导,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农村大学生学习需求为中心,所开展理论结合实际的全新教育形式,让农村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新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获得有效提升同时,充分展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优质高等人才中的不可或缺性,进而使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充分重视。第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设本质,强调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作用。创建符合新时展要求与标准,满足现代农村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前,各院校教育管理者不但要充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和相关知识理论,以此为其实施下一教育步骤奠定坚实概念、理论基础;还应明确知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设、发展本质意义,全力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使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停留于表面形式,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实质性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中,不断强化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将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12

诊 断

躯体性亚健康大多以个人主观感受为主,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指标检测多为阴性,故在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生物学诊断标准主要有症状标准诊断法、量化诊断法和MDI健康评估法等。

1.症状标准诊断法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了诊断标准,其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持续或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严重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且目前患者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个人生活及社会活动能力较前明显下降,休息后不能缓解。

(2)同时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①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②咽痛;③颈部僵直或腋窝淋巴结肿大;④肌肉疼痛;⑤多发性关节痛;⑥反复头痛;⑦睡眠质量不佳,醒后不轻松;⑧劳累后肌痛。

(3)排除下述的慢性疲劳:①原发病的原因可以解释的慢性疲劳 ;②临床诊断明确,但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治疗困难的一些疾病持续存在而引起的慢性疲劳,该诊断是一个排除诊断,应在确信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以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作为特异性诊断依据。

2.量化诊断法

亚健康的诊断需要做综合量化分析,检查分为一级检查和二级检查。一级检查即一般的体格检查。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一级检查不能查出病因时,可用二级检查,如运动实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脑电图、标准量表的心理状态测试。还可采用微观手段进行个体化体检,如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血液超高位形态检查与疾病相关的DNA和基因PCR检查等,都能发现人体微小的生理改变。如果各项检查结果基本为正常、正常高值或临界状态,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任何一种临床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而又难以确认为某一疾病时,即应诊断为亚健康。在明确亚健康诊断前,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疾病。

3.心理功能衰退指数(MDI)健康评估法

很多学者用世界流行的MDI健康评估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定量研究。根据被测者的实际检测状况逐项打分(采取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对应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进行综合评价。其标准是85分以上为健康状态,70分以下为疾病状态,70~85分为亚健康状态。MDI所依据的提示包括,依次排列的对心血管疾病检测及中风预报、恶性肿瘤征象提示、脏器病变提示、血液及过敏提示、体内污染测定、内分泌系统检查、肢体损害探测、服药效果探测等身体性指标,以及几年来增加的心理和社交障碍指标。

4.应用直流脉冲的亚健康诊断仪诊断法

近年来,国外推出了一种名叫“亚健康诊断仪”的医学仪器,其主要性能是用于诊断受检测者的生命整体情况、精力的储备、人体的反应能力,并对疾病作出预测。

鉴 别

亚健康状态需要和一些常见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耽误了干预时机。

(1) 贫血 贫血患者也可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心慌、多汗、晕厥、月经不调,但尚有面色苍白、黏膜发白、易感冒、血色素低等症状,可以通过血常规化验和骨髓穿刺鉴别。

(2) 器质性心脏病 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风湿热、肺动脉高压、病毒感染等病因引起的器质性心脏病,也可有胸闷、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但一般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相应的阳性体征,而亚健康状态却表现正常。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篇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讲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依照其生理心理发展特征,采用专业技术和相关知识理论进行心理咨询,开展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的教育活动。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问题,以增强心理健康、心理潜能的开发,促使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新一代的社会建设接班人。

2.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童其他事物一样,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只有充分了解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国内外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呈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全体性和全面性特点。其中基础性源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人才的教育目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保障。同时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化,各国都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例如:美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重点强调张扬个性,实现自我;而我国也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目标。主体性重点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上都以大学生主体地位作为指导,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实际情况,采用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常态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作为对象进行的,因此体现出全体性特征。当然,高校教育除了关注心理健康外,还包含了很多领域,包括社会适应、职业心理、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全面均衡的促进大学生成长。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分析

1.新常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了更快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顺应时代特征进行路径创新探讨,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利于全面揭露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还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教师投身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于增强效果,累积经验,从多学科教育中多角度的揭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这也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全新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投入研究。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综合成长。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误导成长方向。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综合性人才,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探讨,帮发展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掌握知识技能,用健康的心理素质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身社会建设。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利于构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学生自身特点、教学环境以及教育者的风格等,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将会呈现出多样的个性特征,但又具备普遍的规律和操作模式。目前适用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医学模式、教育发展模式和教育综合模式等3种,它们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根据各种情况,有针对性的采用合适的模式构建出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方式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中

因此在路径创新过程中就必须打破“学科本位”思想,整合跨学科知识,加强各门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在加深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学科间的互补,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整合,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性素质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同音乐课程的整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达到舒缓身心、释放情绪的目的,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焦虑、孤独、彷徨等心理的调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需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目的。课堂教学是充分展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途径,也是实现集体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应当立足课堂教育的优势与特点,指导大学生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目前,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例如:心理网站的建立,主要利用计算机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教育咨询帮助;通过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沙龙、挫折考验训练等团体活动,向大学生普及宣传心理学相关知识,传播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与适应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