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农业发展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 综合生产能力
简阳市粮油播种面积239.93 万亩,粮油总产量72.4 万t;发展特色水果30 万亩,总产量10.95 万t;发展蔬菜29.9 万亩,总产量47.68 万t。全市已建成万头规模猪场28 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36 个,成功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3 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 个;生猪出栏125.10 万头,羊出栏92.70 万只,家禽出栏928.45 万只,肉类总产量12.13 万t。发展核桃14.4 万亩,花卉苗木2 万亩,香椿3 万亩,林下经济19.6 万亩。实现水产品总量3.1 万吨[1]。
1.2 产业化发展
简阳市着力规范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实现耕地流转66.7 万亩。推进7 个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建设,整合项目资金2.4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7.8 亿元,发展特色产业1.5 万亩,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50.24%,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87.56%,累计创建“三品一标”产品124 个[2]。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5 家。培育农业合作社1406 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2 个,省级示范社27 个;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40 个村、集体经营开发公司24 个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14 个。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37 个,培育种养大户4000 余户。
1.3 农业品牌创建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6.28 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8.52 万亩,新增产业3.18 万亩。重点打造“简阳晚白桃”、“简阳羊肉”和“简州大耳羊”3 个区域品牌,注册了“力盛”、“福海源”、“蜀娇”、“天宫山”、“土荡荡”、“如林”、“蜀台红香椿”和“新星红山鸡”等农产品商标40 余个。简州大耳羊获国家级新品种审定命名,简阳晚白桃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并进入2015 年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50 强;“蜀新1 号”核桃获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 年9 月获第13 届全国林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蜀台红香椿”椿芽获四川省森林食品“天府七珍”称号;注册农产品商标40 余项,其中驰名商标3 个、著名商标10 个。
2 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存在的不足
2.1 规划作用不够充分
简阳市制定了《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5 ―2020 年)》,但是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规划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产业准入条件与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方面的标准不够完善。简阳市纳入到成都市的代管区域的过程中,各方面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与变革,许多在规划中制定的标准与成都市的一些上位规划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农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大并且不够精准,一方面在规划中相关农业政策的设计的扶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精准的定位,对于相关涉农政策没有精确实施。第三是规划中关于涉农的相关项目的整合度不够高,各个涉农项目之间联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个涉农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进行项目建设,整合度不够高。第四是在项目和业主引进方面存在随意性和不可控性,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强。
2.2 “农商文旅”融合不足
现代农业是一种多功能农业,应该强调现代农业的生态、观赏、休闲、文化等多个方面。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发展、农业品牌建设等各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划安排。但是,对现代农业“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不足,所以导致了现代农业的各个方面发展各成体系,没有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融合优势,没有充分激发现代化农村的发展优势。导致简阳市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融合度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长,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受限。
2.3 对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保障不足
简阳市2019 年GDP超过500 亿,农业对简阳市的GDP贡献超过百分之二十五,在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中,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方式能够充分的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提升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生产能力现代化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但在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中没有提出如何提升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则体现为大多数的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种养技术、经营模式占比依旧较大土地规模化开发程度不高,农业科技程度不够高、产业链条不够长、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农业和农村资源碎片化现象严重。农村的生产能力依旧落后,生产技术依旧没有实现现代化。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导致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效率低,而且产量低、质量低且产量不稳定,没有经济效益。
2.4 对农产品深加工比较薄弱
简阳市规模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仅26 家、总产值约25 亿元,其中精深加工率仅为34.2%,产值仅占全省的0.15%、成都市的1.23%,且加工产品主要为泡菜、调味品、粮油深加工,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品牌影响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简阳市现代农业规划中,对农产品加工的相关规划中,建设重点是建设农业生产园区,巩固现有老字号品牌生产规模。对果蔬的加工仅处于初加工的状态,但是这一类农产品可以进行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而更多的农产品又处于未加工状态,在前期生产结束后就直接进入市场,价格与质量都不具备优势。完善规划中对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的规划,有助于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3 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优化建议
3.1 坚持规划先行
首先,针对原有产业准入与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在规划中不够完善的问题,要充分的设计产业准入条件、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标准等各方面。其次,充分考虑简阳市融入成都市的政策机遇与挑战,以及“空港新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加强简阳市涉农规划与成都市的各项规划的衔接。第三,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加大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与精准性,按照规划的农业政策精准落实在相关的农业项目中。第四,在规划中加强各项涉农项目的整合度,统筹规划涉农项目建设,做到系统性与特殊性兼顾。最后,在规划中要注重项目和业主引入方面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3.2 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农商文旅体”融合是一个系统构造,其中的五个维度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农商文旅体”融合是包括空间融合、业态融合、功能融合等多元融合,有助于形成新的及公共、生态、生活、生产于一体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利于更好服务城乡广大居民[3]。在规划中充分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可以借助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遗产、优美自然环境,培育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等各个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科学把握城乡统筹和三产融合发展大势,以农业为本构建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现代农业生态圈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4]。第一,实施“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互联网”、“农业+品牌”等一系列计划,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鼓励各类主体将创意运用在各个涉农规划中去。积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以“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契机,着力构建品牌运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田园综合体促进“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多功能、多业态搭建业务结构的综合运营,跨产业、多功能,就超于了原来的综合运营。综合体突破了原有的惯性用途,从而在思想上打破惯性思维。激发原来收到局限的资产和资源效能,形成乡村社会发展到广阔产业空间[5]。
3.3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
在规划中加大对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给提升计划,第一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重点研究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建立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体系,不断的提高常规农业技术的科技内涵和组装配套程度,大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等为主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合理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形成高效利用的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技术体系[6]。第二,需要全面拓展和延伸农业科技领域。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体系的配套和产业化开发[7]。促进农业各个科技领域相互衔接、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完成对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例如,农业科研院所、技术市场、电视大学、技术讲座等一系列的力量和活动。在简阳市的涉农规划中,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现代化水平。在后续涉农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村农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与农村生产设施的完善。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并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3.4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
第一,简阳市的樱桃、晚白桃等果蔬具有易腐败,保鲜难度大的特点,在采摘下树后,能够销售的时间便迅速的变短,所以在简阳市现代农业规划中应该注重对这一类易腐果实的保存。第二,就是演唱这一类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为其增加附加价值。第三,完善农产品的挑拣分级,做好差别化分类,细分市场消费类型,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在简阳的现代农业规划中应该注重农产品产后粗加工与精加工的品类与种类,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增强简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能。做好简阳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一方面,对于传统的以泡菜、调味品、粮油、面食加工等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提升这些企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加强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简阳的樱桃、晚白桃与猕猴桃等果蔬类农产品,要逐渐完成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转化,充分利用粗加工与精加工这两种加工模式,衍生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简阳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乡村发展服务中心2019 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工作总结和2020 年工作安排
[3]叶国伟,杨坤,李玲玲等.成都市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30 (22 ):199-201.
[4]李燎.推进融合发展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大邑县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J].先锋,2018 (9 ):35-36.
篇2
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精神,按照“四化同步”的战略思想,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着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粮食生产,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河北省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以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加强高产创建和吨粮田建设,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艺管理现代化,建成了一批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粮食生产基地。2013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73.8万亩,总产673亿斤,同比增长3.6%,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二)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特色产业布局
河北省立足比较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大力推进农产品布局调整,打造了一批集中连片的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带,如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山区优质果品产业带、农区畜牧产业带、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等。同时,加快城市近郊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河北省蔬菜、畜牧、果品三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0%。畜牧业围绕肉类产业保质增量、牛奶产业上档升级和禽蛋产业提质增效三大目标,积极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出台并认真实施《关于加快全省乳粉业发展的意见》,下大力气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截止2013年底乳品企业主导经营的奶站达到了357个,全省2/3的养殖小区实行了“四统二分”饲养模式。打造了2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和1000个部省级示范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13年全省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448.8万吨、346.1万吨、465.7万吨;蔬菜产业以蔬菜示范县和生产大县为重点,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园608个,形成了满城草莓、乐亭甜瓜等特色产区34个,首都社区直营店和超市专柜发展到101个,在北京中高端市场日供应量达到1000吨,占比突破三分之一。2013年全省蔬菜面积达到1830.6万亩,产量达到7902.1万吨;果品生产按照稳定产量、优化结构、提升品质的思路,加快果品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大力推行果树品种改良、树体改造、矮化密植栽培、无公害防治和标准化生产,高标准建设了一批苹果、梨、核桃、红枣、板栗、葡萄等外向型现代果品基地。2013年全省果品产量达到1450万吨。
(三)提高技术装备,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坚持科教兴农、种业强农、装备助农理念,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一是强化科技支撑,组建了小麦、玉米、蔬菜、生猪、淡水鱼类等11个省级产业创新团队,编制了五年工作方案,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在农作物高效生产、畜禽健康养殖、果蔬提质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装备、微灌水肥一体化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二是强化农技推广,2013年推介主导品种40个,主推技术40项,培育科技示范户18万户,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9.9万人,普训农民600多万人次。三是强化种业发展,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种业发展规划,对良种研发推广实施奖励政策,2013年审定通过农作物新品种64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注册资本亿元以上部级办证企业达到5家,3000万元以上省级办证企业达到44家。四是强化农机装备,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8亿千瓦,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1%,玉米机收率达到60%,农村用电量606.2亿千瓦小时。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节水工程。2011年以来,河北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积极推广以低压输水管道灌溉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176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67个现代农业县项目,截至2013年底,铺设低压输水管道6247万米,配套改造渠道1839公里,新建改造渠系建筑物21800座,新建整治坑塘、塘坝398座,建引水堰(闸)1335处,扬水站(点)540处,更新配套机井22070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2.4万亩,其中管灌522.2万亩,喷灌7.9万亩,微灌29.1万亩,渠道防渗43.2万亩。目前河北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74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458万亩,有效灌溉率达78%,全面提升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省紧紧围绕“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再造河北秀美山川”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青山绿水硬环境”的要求,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建设工作,2013年,完成绿化造林430万亩,森林面积达到73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实现了沙化土地由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转变。三是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2013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全省5万个行政村配套改造、整体提升,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第一批8000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四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实施土地治理项目,2013年改造中低产田50多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70万亩。五是补贴深松作业,去年安排2.5亿元,对深松整地作业予以补贴,三年把麦田深松一遍。
(五)创新生产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一是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截至2013年底,全省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57971家,实有入社成员461.2万户,加入农户占全省总数的29.7%,覆盖了全省93%的行政村,已经成为河北省农村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一大批合作社的覆盖范围已从本村本乡向跨乡镇、跨县域,甚至向跨市、省域拓展。全省农民合作社拥有自主注册的商标4000多个,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质量认证3500多个,200多家合作社产品出口境外,加入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大舞台。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强化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2013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6100亿元,同比增长1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454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32亿元、利润162亿元,分别增长17%和25.9%。全省2/3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9000多元。三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2013年土地流转1538万亩,流转率达到18.5%,增长3.4个百分点。
(六)健全服务体系,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河北省下大力抓了五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累计新建和改扩建1064个基层农技推广站,配备了检测仪器、培训设备和交通工具,技术推广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成县级兽医实验室143个、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30个、县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121个,全省完成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5亿多亩次。三是农产品质检体系,累计建成省级中心1个、市级中心8个、县级质检站125个。四是信息服务体系,铺设了信息共享的快车道,完善农业信息网子板块21个,共建共享数据库14个,“12316”热线座席专家达到466名,实现与农民“面对面”交流服务。五是综合执法体系,市、县级综合执法机构分别达到16个、193个,在岗执法人员1938人,办理案件4460件,调解涉农纠纷563件,挽回经济损失3913万元,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推进示范区建设,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为切实推进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河北省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目前藁城、玉田、武强、肃宁、定州、武安等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2013年河北省启动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平山县、元氏县、隆化县、张北县等首批12个示范区,按照发挥“五个示范”的目标定位,强力推进,全力创建农业新型产业经营体系改革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示范,集聚生产要素、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的示范,创新农民群众受益机制示范和实施绿色开发、推进可持续发展示范,取得初步成效。
二、河北省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资源条件和环境约束增强
河北省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全省人均耕地1.36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2/3,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的1/7,按目前的生产规模每年缺水70亿方,农业用水超采问题严重,农业节水任务艰巨,后备资源不足已经制约了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需下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二)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偏低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河北省田间工程配套率不足20%,目前仍有1600多万亩耕地不具备灌溉条件。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偏低的状况已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延伸。
(三)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现代生产要素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农业生产成本提高,高成本导致粮食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粮食和农业安全面临的考验越来越严峻。
(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技术推广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河北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急待健全和完善,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数量不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够,保持农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加快科技进步的艰巨任务。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河北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业链条短,精深加工率不足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方式仍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为主,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水平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六)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仍不健全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仍很脆弱,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与当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极不适应,农产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产地认证体系亟待完善,保持农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监管压力。
三、今后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设想和建议举措
鉴于以上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将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坚持农业科技引领作用,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资源整合、品种更新和技术集成,逐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化、农业功能多元化、农业设施现代化、农业竞争性产业外向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业经营主体知识化,构建环京津服务功能强大、高效特色品牌集聚、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建议重点采取以下十项举措:
(一)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蔬菜、畜牧和果品三大产业,拓展农产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二)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围绕河北省农业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技推广体系全覆盖,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
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行农田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防洪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的农业机械研发推广,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四)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以环京津区域为先导,紧紧围绕蔬菜、果品、苗木、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每县建成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构建一批绿色有机的现代农业基地、独具魅力的农业休闲度假基地、优质天然的生态环保基地。
(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体系
搭建各类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加快政策法律咨询、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种养过程监控等服务。健全农业生产资料配送网络,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承包作业、机具租赁和维修服务。
(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增加投入,逐步建立覆盖全省主要农产品种养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省、市、县、乡四级监测网络,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完善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支持农业生产的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和应用,发展农作物良种繁育、农业生产动态监测、环境监控等信息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七)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依托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各类农业园区,选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能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等。
(八)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抓紧实施河北省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快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九)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体系
创新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协助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各种形式物流组织实体,扶持农村营销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支持、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自办购销组织。
篇3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山西农业的特殊地位认识不足,对特色农业重视不够,对农业“特色”保护利用不力
谈山西农业,有3点必须关注:
(1)山西以煤炭为基础的资源型经济,日益受到环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和挑战,转型迫在眉睫[3-4]。对此我们准备不足,接续产业不仅不强,甚至不够明确。
(2)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2百分点[5]。贫困人口多[6],贫困程度深,到2014年底,全省还有贫困村806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8.5%,还有近10%的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省山区面积大,水土流失及干旱贫瘠土地面积比例大,生态环境脆弱;口粮自给率不足50%[7]。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整体脱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所以,农业的使命极其特殊,作用不可替代。
(3)一直以来,人们把干旱少雨、山多沟深认为是山西农业不变的劣势,形成了重工轻农的思维定势,总以农业小省自居,认为没有规模成不了气候。而忽视了正是坡多沟深造就了“杂粮王国”[8-9]、“黄金养殖带”[10]、“优质粮果带”[11],正是沟壑纵横成为了发展绿色、健康、生态农业的天然屏障;忽视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表里山河”的一些劣势正在变成优势;忽视了北京“护城河”、“后花园”不可比拟的特殊区位优势。没有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就没指望它成事,没给它应有的地位,其他自然就谈不上。说是特色农业,没有弄清楚到底特在哪里?没有特殊待遇,没有超常规的特殊支持,没有特殊的办法,没有特殊的技术,保护、利用、发掘“特色”的意识淡薄,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地膜和化学品,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12],严重削弱了山西农业生产绿色健康的天然优势,因而“特色”农业特不起来,也强不起来。
1.2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缺少总览全局的战略规划
现代农业以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为主要特征[13]。要求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机制保障为前提,以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手段为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最终形成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具备食品供应、吸纳就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的产业群。很明显它是一个整体推进和长期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不仅要有短期规划,还应该从战略层面进行中长期,比如10a甚至20,30a的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引领。而目前,除省里有发展现代农业的3~5a短期规划,运城市正在制定之外,绝大多数市县没有全面规划。全面规划的缺失,不仅谈不上规划引领,还放大了现行体制下,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以及一任领导一个思路的缺陷和弊端,使得哪些是必须坚持、必须坚守的不清楚、不明确,难以做到选对路径,一走到底。实际上没有规划等于家底不清、方向目标不明、路径不确定,容易造成政策的人为多变,难有科学性、连续性,加大了盲目随意和人为干预的风险,使有些本该坚持做的事情半途而废,走了弯路,影响了发展。比如农技推广体系的恢复重建就是深刻教训,而右玉的做法则可以给出很多启示。
1.3农业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4-15]。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化是纲,纲举目张。产业发展了,农民就业、增收及服务业等才可能顺势而上,农业现代化这盘棋才能满盘皆活,才会有整体的脱贫、全面小康和科学的新型城镇化。而作为产业的基础单位,山西的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布局分散、聚集度和科技含量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大的龙头支柱,3000余家龙头企业,总产值1252亿元,仅相当于一个多双汇。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甚或没有链。如:运城天和源集团,它的核心优势是晋南高档肉牛的养殖,但整个经营需要涉及饲料供给—兽医兽药—屠宰—牛肉加工—冷链物流等多个环节。目前刚刚建了冷库,是否再搞精饲料?再建屠宰场?就很纠结为难,大了吃不饱,小了不合算,还有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类似这样的问题企业都会遇到,如何连成链,形成产业群、产业带?靠一个个企业单打独斗不行,靠现阶段发育不全的市场作用有限,这种情况下,政府统筹协调、超前引导及政策激励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以支持单个企业为主,延长链条支持产业发展的投资、金融、保险等政策体系,社会化服务、现代营销等市场体系均不健全,发展的软环境尤其不好,比如:北部某市引进北京新发地集团投资20亿元建成的大型批发市场刚投入运营,附近就又批准在建同类市场。政府违背承诺,不守信,企业很无奈,陷入了欲罢不能、欲进又难的尴尬境地。不仅形成重复浪费,恶性竞争,影响了山西投资创业的环境和应有的信用,更阻碍着企业、产业的健康成长。缺少对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引导,对农产品加工这一关键环节重视不够,尤其忽视了山西省农产品“绿色、健康”的天然优势和特色,精深加工严重不足,功能保健产品严重匮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效益差。农产品加工以初加工为主,加工转化率仅为40%,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约为0.8∶1,远低于全国2∶1、发达国家3∶1的水平。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商品和经济优势,农产品生产最终“出口”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农业产业难以做大做强。
1.4尚未形成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格局
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没有产业的充分发育,没有农民的充分就业和脱贫致富,城镇化就无从谈起。只有链条拉长、产业做大,才能支撑和推进城镇化。即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16]。同全国一样,山西省的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相脱节,未形成协调同步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
(1)各级政府从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到实际运行基本处于割裂状态(分属农业厅、住建厅),没有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先导和依托,缺少以农业产业支撑城镇化的思路和规划,因此,不可能引导产业科学布局、合理聚集,影响着城镇化的方向和城镇化的整体进程。
(2)缺乏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靠科技创新发掘农业内生力,靠科学化、机械化促进规模化,靠规模化促进商品化,靠商品化促进产业化,从而形成产、加、销产业链条,使农民就地变身产业工人,并辐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辅助以教育移民、卫生移民等多种举措,充分发挥其加性和集成效应,进而推进城镇化的试点、典型和样板。缺少示范和引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已有农业企业布局分散、聚集度低、规模小,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难以发挥农业产业应有的吸纳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的独特作用,从而支撑和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5尚未形成给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产业发展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山西省目前还有约60%的农户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态。生产效率低下、利润不高,使得形成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尤其组织专业合作社面临困难。不少专业合作社,因无专业可合,徒具虚名,数量不少,质量不高。山西省种粮大户6000多户,家庭农场9000多个,农民合作社近8万家[17],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农民参与产业化的程度远低于其他省份。发展中的合作社因在融资、土地流转、基础条件改善等方面遇到诸多问题而难以壮大[18-19]。如:大同金农合作社经营不错,先后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社,也遇到了土地不能流转,无法进行长期投资以及融资难等问题。银行贷款要有国有土地作抵押,合作社哪有国有土地?所以,资金向农业倾斜,实际上很难落到实处。当然,合作社经营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比如,运城市家庭果园,收益很好,这样的土地流转成本高,农民不愿意,现阶段扩大规模就没有必要。迫切需要的是品种更新、科学管理、市场营销等服务,而社会化服务和技术服务却明显滞后。
1.6科技创新体系不科学,创新能力不足
其主要表现在:
(1)农科教职责不清晰,甚至交叉重复,不利于按特色农业的需求,履行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现实中往往造成错位、缺位、不到位。同时缺少有效的配合协作机制,难以形成人才、技术、转化应用的合力,甚至还相互掣肘。
(2)高效科学的创新机制尚未建立。科技发展规划没能与山西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创新链没能超前配置,难以起到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的评价奖励导向不明确、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科技人员诚信评价、信用约束体系缺失;科研人员不能够专注于研究开发,原来是跑项目找经费,现在是询价、招标、搞政采,加之检查汇报总结等等,需花去大量精力;农业科研单位收入偏低,队伍不稳的问题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农科院近2a已有多名博士因待遇问题离开,有多个岗位因无人报名而被迫改变招聘计划,2000年至今流出的高级职称人员已有近20名,而基本没有流入。
(3)人才队伍培养缺乏针对性,也无长远考虑。比如山西农业急需的农机、农产品加工领域人才匮乏。据了解,山西省农机研究院能绘图的不超过3人,根本谈不上队伍。2007年以来,我们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进“艺机一体化”[4,20],但由于省内从研发到加工都比较落后,而不得不依赖外省,成本高、效率低,不仅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也不利于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对策建议
2.1进一步明确现代农业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找准发展路径,真正体现特色,发挥优势
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坚定信心,把农业作为山西的民生产业和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充分发挥山有的农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病虫害少、生产条件易于控制、区位优越、是全国“综改试验区”的六大“特色优势”,把“什么还能吃?还敢吃?”的危机当作商机,走一条绿色、健康、精品之路,打造全国放心、高端、安全食品基地[21]。尤其要瞄准京津冀大市场,傍住北京来发展。不要只做护城河、后花园,还要成为首都的放心菜园、放心食品园、放心养殖园。要依靠高科技手段,深入发掘和利用特色农产品的功能、药用成分,大力开发主食化、方便、休闲食品,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疗、保健需求,创造高附加值精品,打造驰名品牌,提升农业效益。以新晋商精神,做强特色产业,支撑转型,拉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迈过这道坎,可实现农业的多重功效,一举多得。以色列、荷兰均是资源贫乏的小国,均能以高科技支撑农业产业立国[22],只要努力,山西也能。
2.2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
要摸清家底、深入研究,根据全省及各市、县的特色和优势,制定3个层级的短(3~5a)、中(5~10a)、长(10~20a)期科学规划,尤其是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目标导向。充分发挥综改区先行先试、自我改革的优势,真正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痼疾,实行大部门机制,突出顶层战略设计,制定与特色农业相匹配的特殊政策,创造特殊环境,采用特殊办法,创新特殊技术,助推山西农业真正走出特色之路。
2.3突出问题导向,创优发展环境,强化对农业产业的扶持与培育
重视解决农业生产最终的“出口”问题,把发展农业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对于振兴翻番的“七大产业”,要认真总结每个产业不大不强的原因、困难和瓶颈,对“十五”以来“1311”工程、“513”工程实施的成效、问题,进行回头看,开展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找准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准确发力。该放给市场的放到底,该政府做的做到位。比如,搞好规划统筹,明确目标方向,创造优质经济要素集聚和良性竞争的环境,培育企业能够自由健康发展的土壤。在目前特殊的形势之下,要从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税收优惠、行业服务、科技支撑、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引导协调、激励、服务和推动,从支持企业(点)变成支持产业(链),下决心下大力气扶持培植几个特色大产业,发挥核心作用,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2.4将农业产业作为立城(镇)的前提和主导,统筹规划,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认真总结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密切结合山西实际,打破部门阻隔,突出顶层设计,将农业产业化作为立城(镇)的前提和主导,作为城镇化的最终依托来设计和规划,实现两规合一或多规合一。积极开展依靠产业带动和支撑城镇化的试点工作。要注意探索模式,树立典型,因地制宜推进。要充分发挥产业吸纳、分散农民,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作用,要通过产业链条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让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让更多的农民在链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变身产业工人,持续增收致富。同时要与教育、卫生、生态移民等紧密结合起来,整体联动,协调发展。逐步将产业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的村镇,培育建设成各具特色的中小城镇,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城镇化。
2.5加速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现代农业经营制度
根据山西省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要注意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度挖掘后进地区的潜在资源,扶持种养能手、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起步。
(2)根据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培育、壮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专业合作社有“专”、有“业”,有“作”可合、有利愿合、有钱好合、有章法能合,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
(3)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主体集中,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分散吸纳农民深度参与,构建与山西农业特色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经营制度,从生产关系层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6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提升创新能力
根据新时期“三农”工作内涵的深刻变化、山西的实际需求以及现存问题,科学划分和厘清农科教的职责任务,建立分工明确、合作有力、有机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农科教的统筹规划(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协同发展。充分尊重农业科技创新以及队伍成长的规律,积极研究探索新常态下提高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政策和办法,建立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人员考核评价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奖励激励机制。通过正确导向和科学管理,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营造事业、感情、待遇都能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并根据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配置科技创新力量,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教育改革,摒弃大而全,建立与山西特色农业、特色产业需求相匹配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制度,造就特色人才队伍,为特色农业提供持续人力支撑。总之,既要充分发挥山西的自然特色和区位优势,也要充分依托综改区的大背景,发挥这一政治特色和优势,大胆先试先行,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制定上下真功夫,真正走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给力经济转型,促进富民强省。
参考文献:
[1]山西省统计局.2015山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路丽虹.58个贫困县2020年全部“摘帽”[N].山西晚报,2015-11-11.
[3]霍海龙.山西省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22):5-6,15.
[4]闫菲菲.论我国煤炭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以山西省煤炭企业为例[J].财经理论研究,2009(5):50-53.
[5]王娟玲.农业“艺机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9):1040-1045.
[6]解睿,何燕,刘枫.山西农村城镇化制约因素及其措施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5(8):46-47.
[7]许晶晶.山西“粮事”你知多少?全省口粮自给率48%[N].山西晚报,2015-10-17.
[8]郭峰峰.晋陶泉:打造三晋“杂粮王国”[N].科学导报,2015-11-03.
[9]王敏.打响山西“小杂粮王国”品牌[N].山西政协报,2009-03-04.
[10]赵万国,李志荣,兰世和,等.关于朔州市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J].畜牧与兽医,2014(6):66-68.
[11]王娟玲.科技创新和产业带动是山西农业破题的“金钥匙”[N].科学导报,2014-01-21.
[12]王风文.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13]王定祥,谭进鹏.论现代农业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2015(9):23-28.
[14]郭光荣.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C]//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村农业改革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论文选编(上册).昆明: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014.
[15]策划,郭金相,崔忠银,等.以农业产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N].农民日报,2014-09-15.
[16]黄晋太,郭丽娟.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中国现代化的终极目标[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
[17]王引荣.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农村工作通讯,2015(8):36-37.
[18]孙才仁,王玉莹,张霞,等.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问题,2014(1):1-11.
[19]党德宣,林何莺,王引斌,等.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483-487.
[20]王娟玲.农艺农机结合是推进山西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破口[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6-30.
篇4
近年来,沙坡头区始终围绕“建基地、培龙头、兴科技、拓市场、创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发展优质粮食、苹果、硒砂瓜、设施蔬菜、清真牛羊肉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2013年,沙坡头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2 780hm2,硒砂瓜种植面积达33 347hm2,经果林种植规模达到10 000hm2,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460hm2,鸡、猪、肉牛、肉羊饲养量和奶牛存栏分别达到321.64万只、30.05万头、3.9万头、33.98万只和1.16万头。
2 主要措施
2.1 优化产业结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充分发挥沙坡头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传统种植优势,按照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典型示范引领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以硒砂瓜、设施蔬菜、苹果和养殖业为主的环香山地区硒砂瓜产业带、引黄灌区设施蔬菜产业带、南山台扬黄区经果林产业带、南北部养殖业产业带和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四带一区”农业产业格局。今年,我们认真组织实施了粮食创高产计划,创建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区4个、千亩展示区9个、百亩核心攻关点12个,落实总面积5193hm2。
2.1.1 设施蔬菜产业
沙坡头区设施农业以日光温室、小拱棚蔬菜和供港外销蔬菜为主,涉及9镇、62个行政村和2.4万户农户,建设形成以镇罗、柔远、东园、腾格里沙漠为重点的7460hm2的设施蔬菜产业带,种植日光温室蔬菜5467hm2、小拱棚瓜菜960hm2、大拱棚207hm2、供港蔬菜827hm2。同时,围绕提质增效和稳定设施农业面积,大力实施设施农业效益倍增计划,建设提质增效示范点10个,累计改造旧棚8135座,建设阳畦地拱棚1071座,沙坡头区设施蔬菜的95%以上外销。
2.1.2 硒砂瓜产业
今年,硒砂瓜种植面积达到33 347hm2,其中落实增施有机肥14 967hm2,条覆膜种植20 400hm2。通过加大奖补力度、建立香山“硒砂瓜”品牌生产销售企业信息平台等经济调控和行政干预管理手段,全面推行“三统一”控水、“四推行”控肥和一瓜一标、一年一印等品质品牌保护措施,建成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核心区14 467hm2,核心区平均单产1238kg,667平均产值较非核心区增加117元左右,实现了产销两旺,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1.3 清真牛羊肉产业
以夏华、正通公司和佳昊养殖合作社为龙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以生态移民区为重点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带,培育专业合作社6家,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3个、规模肉牛养殖场3个、肉羊养殖场(小区)2个,种植优质饲草68 000hm2,扶持发展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优质农产品龙头企业。
2.1.4 奶产业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沙坡头区的奶牛养殖总量有了大幅增长,基本构筑起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初级形态。截至目前,已建养殖园区(场)12个、机械化挤奶台15个,新扶持建成沐沙奶牛标准化示范场1个,存栏奶牛2300头。当地已与黄河乳业、夏进乳业、伊利乳业和娃哈哈等乳品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牛奶收购价在4.2元/kg左右,社会效益良好,市场潜力较大。
2.2 畅通营销体系,品牌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通过多层次、大范围地召开产销对接洽谈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抱团闯市场,着力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了服务本区市场、抢占外省市场、覆盖全国市场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格局,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坚持以打造品牌、扩大销售、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为目标,以宣传保护香山“硒砂瓜”“沙坡头”蔬菜、“穆和春”清真牛羊肉等农产品品牌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名牌、创名企、创名家的“三创”活动,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自治区名牌产品9个,通过品牌创建和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达到了产品优质优价、产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2.3 壮大经营主体,产业链条延向深领域
积极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方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动、市场拉动,在解决农产品难卖、连接市场、活跃流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沙坡头区农业特色产业链条逐步向更深领域延伸。经营主体涉及蔬菜瓜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机械服务等多个领域,服务方式也已延伸到技术信息、物资配送、加工、销售、保鲜储运等全程综合服务领域,现代化产业服务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共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3822个,其中龙头企业有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4个、专业大户3327户、家庭农场298个。
2.4 完善基础设施,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再提高
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始终将民生水利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始终把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533hm2、新增耕地5040hm2,节水灌溉面积达12 133hm2。今年,在常乐、镇罗、柔远等镇建成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1780hm2,通过土地流转和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单种玉米较常规种植节水率、节肥率分别达到58.40%和26.00%,为实现水权转换、支持工业经济发展、调整种植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科技服务范围达到全覆盖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进行调研,以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病虫害防治、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以及牛羊肉排酸、种猪生态养殖繁育等特色种养技术为重点,积极推广新技术42项、推广新品种68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4%以上。同时,大力推进“阳光工程”等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步伐,加大对农民种植、养殖、管理技术的针对性培训,建立“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富”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机制,鼓励技术人员领办、创办各类示范点,并以此为平台开展技术创新、示范引领、科技培训等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向效益型方向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基础薄弱
硒砂瓜及设施大棚连年种植,轮作倒茬不够,土壤肥力不足,作物生长环境逐步恶化,致使病虫害频发和产品品质下降,经济效益较低。同时,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缺乏资金保障,部分无能力外出打工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比较大,不愿土地流转,因而农业规模化效益体现不足。
3.2 畜牧养殖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沙坡头区鸡产业禽流感疫情频发,造成产业整体萎缩。生态移民区群众经济实力差,基础母牛饲养成本高,群众养殖积极性不高,肉牛补栏进度缓慢。
3.3 农业投入不足
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上,由于资金缺乏,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滞后,影响了农业技术服务活动的开展。此外,金融部门支持农业的力度也较小,农户融资困难。
3.4 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从事产业技术指导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且结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技术推广和效益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5 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业集中度较低
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掌握核心技术较少、市场开拓力不强,部分种养户仍然沿袭传统的小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低,生产经营农户和个别企业小而散、小而乱,相互封闭、各自为政,难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优势。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我们将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思路,以大力实施结构调整、扩规提质、科技兴农和名牌带动四大战略为支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化进程。
4.1 以创新观念为引领,明确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若干意见》的精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围绕建设“三带三区一地”的目标,在壮大特色上下工夫、在发挥优势上找路子,进一步优化引黄灌区优质粮食和设施农业产业带,壮大扬黄灌区经果林产业带,提质环香山地区硒砂瓜产业带,培育南北部养殖业产业带。
4.2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建立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争取土地整理、农发、农资、小农水等国家和自治区扶持项目,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大力实施13 333hm2高效节水现代农业项目,改善农业生产综合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3 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对于已注册的农业品牌,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建成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区20 000hm2,追施沼渣沼液核心保护区1333hm2。同时,对通过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的产品,要逐渐完善产品标准化生产档案制度,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
4.4 以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篇5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
3、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初期的耕地极大的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进一步出台推进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组织,服务内容涉及销售、信息、科技、物资、加工、劳务、金融、经营决策、政策和法律服务等诸多方面。全市各类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整体规模小、服务形式单一,特别是信息、金融、经营决策和法律服务等方面更为缺乏。如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项目可研、决策咨询及相关的农业担保、保险等系列服务,以及提供法律咨询、契约公证、合同仲裁等服务还较欠缺。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建议措施
1、加强农民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二是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特别是资金支持,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争取做到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能把农民工转移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整体效果。
2、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治理要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使之迅速壮大成长,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推广和探索龙头企业联系农民的机制,种养殖户和企业要形成利益联合体,逐步实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让农民分享到产后各环节的利润,使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实现互动。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竞争优势
篇6
为落实将福建省建成生态强省的梦想,福建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能源生态研究中心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组成9名专家课题,分赴全省9个市区市,开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调研。在2015年历时7个月调研中发现了福建省发展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认识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因此,虽有十二个类型成功的典型模式,但至今没有大力宣传推广,在政策、资金上支持力度也不够。1998年成立的由福建省发改委、农业厅、财政厅等8个涉农厅局组成的生态农业试点县领导小组及由8个厅局与福建省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组成的专家组也停止了活动。为此,在循环农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或瓶颈也未能及时协作攻关,建设的示范场普遍存在农业机械化与标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做大做强福建省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福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1.1 福建农业资源潜力分析 福建省属多山省份,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90%,福建省农业用地比重小,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50%,耕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的问题十分突出[1]。福建省果园面积541.91khm2,茶园面积242.93khm2[2]。福建省丘陵区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年降水量达到1 400~2 000mm,全省年平均气温15~21℃,全省有70%的区域年积温都在5 000~7 600℃。福建省农业生物物种也十分丰富[3],现有果树有品种3 000多个,野生果树资源282个,药用植物有600多种,粮食、蔬菜、茶树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使得福建省丘陵区成为全国土地生产潜力最高的区域之一。
1.2 影响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2.1 丘陵区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南方丘陵山地普遍存在“旱、瘠、酸、粘”的缺点,加之许多不合理、过度的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系统退化过程,2011年福建省的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1.22万km2[4]。另外洪涝、台风、霜冻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发生频率也比较高。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灾害也呈上升态势,目前影响较严重的入侵物种主要有大米草、空心莲子草、水葫芦、松材线虫等。
1.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不高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2014年福建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达122.61万t(按折纯量计算),氮肥使用量达到47.47万t[2],每hm2实际施肥量已经超过1 400kg,农药和地膜使用量也逐年增大。2014年福建省生猪存栏数达1 149.35万头,牛存栏数为67.79万头[2],生猪和牛产生的粪便量约达4 200万t,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是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的祸首之一。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已对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此外,福建省每年产生的稻草、花生藤、甘薯藤等秸秆量约达700万t,这些秸秆资源主要被用于栽培食用菌、饲喂家畜或秸秆还田,但目前还约有30%的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总体来看,福建省农牧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还比较大,必须有效开辟农牧废弃物资源化转化途径,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解决农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生态破坏等难题。
1.3 以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福建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民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新时期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任务。基于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福建省新农村建设、摆脱贫困的重大需求,也是现代农业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要途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是局限于第一产业的循环,而应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关联、相融合,是各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为此,必须结合福建省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区域资源和农业发展的自身特色,将循环农业技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着力解决区域农牧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防控与生态经济效益提升等难题,进而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2 福建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福建省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12种典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类型,包括丘陵山地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茶园循环经济模式、林下经济开发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水田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立体养殖循环经济模式、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农业模式、畜(禽)-生物垫料-有机肥(种植业)模式、沿海低湿地立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东南沿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循环经济模式、亚热带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家庭休闲农场促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乏有许多的成功的实例,但从总体来看,福建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水平较发达省份仍有差距,农业机械化、标准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例如,在福建南平地区,一些奶牛场采取了“牛-沼-草”的循环模式,通过牧草种植、草地消纳沼液及牧草利用,实现了沼液生态达标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但由于牧草种植区域均分布于小片山地中,牧草收割时缺少有效的机械化手段,利用人工每收割1t的牧草,需要200元的成本,生产成本也大幅上升。另外,一些循环农业模式也缺乏较为严格的技术规程和生产标准,实施过程人为性、任意性很强,不利于农业产品质量监管,也不利于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
此外,循环农业实施过程往往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物质能源等多领域产业,各产业之间的链条衔接较为复杂,各产业链在协同运作过程经常会遇到各种的技术难题和技术瓶颈,往往由于某个循环链节的实施不成功,反而降低了企业的效益,这些都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政策保障方面,还未能形成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激励,如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机制等,政府管理部门在典型示范宣传推广、资金扶持等方面均有待加强。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期规划 根据福建省建设生态强省总体目标和任务,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编制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期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同时,在建设全省三大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各地区的重点发展模式,构建不同区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如在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闽西北地区,发展以水田、果茶园为主的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生态高值化的绿色产业带。在经济较为发达、物流设施完善、生态相对脆弱的闽东南地区,发展农牧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产业模式,形成产业集聚。
3.2 完善法规政策,推动机制创新 应制定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循环农业法规政策和产业政策,创新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生态补偿技术指标体系。将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和协调监管职责范围之内,形成循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政策、法律和技术的多点支撑,逐步推进福建省区域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扶持生态家庭农场,推动规模化与产业化 近几年来,以家庭农场单元为基础的生态循环模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有相当部分的家庭农场存在管理水平低、科技水平低、生产效益低以及规模小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独门独户的小规模的家庭农场进行调整和改造,探索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要加大对家庭农场在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扶持,注重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并结合农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3.4 注重标准化生产,提升机械化水平 循环农业模式往往是多个循环链条和多个产业的融合和联动,只有实施较为严格的技术规范,方能实现不同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资源的优化分配与高效利用,因此应注重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同时,注重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利用,如食用菌培养料上床机械、适合于丘陵山地生产的施肥机械、小型收割机等机械研发。通过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等减量化农业机械的应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缓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推进企业、农户增产增收。
3.5 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促进成果转化 循环农业要发展,农业科技是推动力。各级政府应统一组织协调,加大循环农业科技研发过程人力、物力的投入,建立灵活、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循环农业模式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突破,同时要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培育乡土人才。各级政府应积极搭建科企合作和科企农联动的桥梁,对于成功的技术模式和科技成果,加快力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市场化、产业化。
3.6 紧抓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 循环农业在全省已有发展成功的先例,建议每个设区市抓1~2个典型示范场,以点促面,以典型带动全面发展。并积极开展循环农业在全省的宣传与普及,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企业或农户能主动融入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推动增产增收,形成整体效益,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而推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翁伯琦,雷锦桂.以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推动生态强省建设的思考[J].鄱阳湖学刊,2012(5):93-102.
篇7
所谓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实质是通过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生产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服务体系的建立使传统农业变为新型农业的过程。因此现代农业的核心应是科学化,发展方向是集约化,发展目标是产业化。因为现代农业首先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进而使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其次,现代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达到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和优势互补。再次,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它从对农作物的施肥到灌溉,以及对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都体现了对农作物生长条件的改善,土壤肥力保护,以及具有高效、低投入和对资源环境最少负面影响的特点。最后,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能进一步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最大程度实现了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发展现代农业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尤其是人均耕地面积匮乏,要增加粮食生产必须转变经济方式,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并以“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为战略重点,要不断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发、选育、引进,并不断扩大良种覆盖率。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通过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扭转粮食总产量虽逐年增加,但增幅越来越小;单产虽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的局面。同时,要加大对农用种子、化肥、农机具以及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因农资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而减少农民收入的现象,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
(二)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它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发展生产首先要发展农业,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装备农业,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不断夯实经济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发展现代农业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工作的一个核心目标。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才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农民收入提高了,还可以开辟更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期,以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便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还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持久繁荣。因此,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达到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加快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使农民实现多环节增收,进而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不断增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还能生产出更多符合人们需要的农产品,在满足国内农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更大程度地提高农民收入,以此激发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种粮积极性。此外,还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试行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供有利保障。
(四)发展现代农业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活动,是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性最大的物质生产部门,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07年,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另外,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从长远看,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可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以及合理引导农村节约集约用地,防止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生产行为;有利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加快重点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也有利于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搞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应围绕主导产品,构建产业之间相互依存、产品和中间产品及废弃物交换利用的产业循环体系,建立一个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和支持。应从思想上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充分调动其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对农户投入资金和劳力而兴建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可给予适当补助,并运用税收、补助、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在法律、法规指导下积极开展资源开发和进行资源有效保护的意识。
(二)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支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在因素和关键。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我国人多地少,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有限,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客观上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从业层次的提高,应积极开展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有条件的地区要鼓励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采取各种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资金返乡创业。在创业过程中,采取扶持政策使其逐步成为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
(三)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并提高征地的透明度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土地集约使用,以降低农民种地成本,达到提高效率、增加收入的目的。随着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原来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既有利于稳定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应尽快建立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用地听证制度,提高用地透明度,有效制约乱占耕地现象的发生,在征用土地时,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以及今后的生活来源等问题,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保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否则,土地集约使用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人口承载力与农村人口压力之间的矛盾。当前,无论是农村土地资源还是其他资源,都无法得到有效扩大,从而容纳更多的人口,因此,只有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才能降低农村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才能提高农村的规模经济效益,稳定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首先应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现实需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其次,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从实际出发,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积极承接城市产业链的延伸,为城市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进行配套生产,大力发展联系城乡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以此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最后,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制度保障,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要从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出发,广辟外出务工经商渠道,加强国家和地方立法,协调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的关系,并在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子女上学政策以及就业政策等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不断提高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控。
(五)积极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减少,农村信用社也存在商业化倾向。应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保证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需要。一是对农村信用社体制进行改革。农村信用社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改进授权授信机制,在风险可控、法律要素齐全的前提下,简化贷款手续,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努力增加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信贷资金。二是大力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农民成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并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严厉打击高利贷。三是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和信用担保制度。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从特定品种入手,积极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办法和范围,加大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保费补贴等手段,扩大投保范围。同时,还要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和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拓农村担保业务,并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路子,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于农村担保领域,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六)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今后应不断探索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同时应不断调整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分配关系,健全规范财政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转移支付制度及财政转移方式,增加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敏,金霞.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经济问题探索,2008(4)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理论前沿,2007(1)
3.吴海峰.粮食生产大县稳定增产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经济要参,2008(62)
4.刘兆征.正视农民收入现状,探索农民增收途径.经济问题探索,2008(10)
5.秦元芳,吴昊.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创新.经济问题探索,2008.9
6.王雪峰.当前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及对策建议.经济要参,2009(36)
7.胡映章.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农业经济导刊,2006(9)
篇8
1、对当年度被新评为省级、市级、市级的农业龙头企业,且带动本地农户效果显著,分别配套奖励人民币5万元、3万元和1.5万元。
2、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兴办农业企业,直接投资农业产业。对工商企业当年度投入(资)农业产业的,享受企业技改政策;对引进、新办的农业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0万元以上,能带动农户,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奖励2万元;对技改项目财务投入50万元以上的,奖励1万元;对出口创汇20万美元以上的,奖励1万元。
3、鼓励农业企业建立、联结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农业企业直接投资建立的生产基地,面积在100亩以上,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且通过镇、市有关部门验收的,奖励0.5—2万元;对农业企业通过“农业订单”形式联结本镇广大农户的生产基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符合合同规范、服务周到、保护价收购等条件的,配套奖励1—3万元。
4、扶持农业企业进行各项认证。对新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当年度每件配套奖励1万元;对新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认证的,当年度分别奖励0.5—2万元。对新获得境外食品许可证、认证的,当年度每件奖励1—2万元。对新获得QS认证的,当年度每件给予适当配套奖励。
5、扶持名牌创建。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对农产品注册商标,对新成功注册的商标,每件奖励5000元;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名牌(著名)称号的,配套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对在各类展销评比活动中获奖的,给予一定奖励。
6、扶持发展农产品流通。对发展超市、连锁、配送等现代化流通业态,将本镇农产品打入县市级以上超市、连锁、配送的,给予适当奖励,对本镇农产品打入大中城市及外县市,并长期设点销售的给予适当补助,对参加各类展销会和开展品牌宣传、推介的,给予适当补助。
二、加强特色基地建设,扶强扶优马渚农业主导产业
1、加强优质稻米基地建设。规范实施万亩稻米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核心示范区的村,补助5万元;“三新技术”示范区实施新技术、新模式示范的,给予适当补助。
2、扶持做大西山白杨梅产业。新发展种植的杨梅,且连片面积3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按上级规定予以补助;对列入千亩高产生态白杨梅示范基地的,按上级规定予以配套补助;对实施西山杨梅速生矮化和品种选育科研示范基地的,经予适当补助。
3、改造发展其他林特产业基地。对当年开展低产茶园改造、新发展茶园和对老茶园进行改种且连片面积在20亩以上,按上级规定予以补助;对华东中药植物资源圃建设给予适当补助。
4、规范发展畜禽业。对符合规划,落实防疫、环保等措施,建立健全生产、防疫、财务等台帐(档案),常年存栏家畜300头以上,家禽3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给予适当奖励。对试验、示范有推广价值的新型农(渔)牧结合模式,给予适当奖励;对引进符合规定的畜禽良种,给予适当补助。
5、优化发展水产业。对开发“马渔”牌生态甲鱼,为养殖户提供优质苗种和技术服务的苗种场给予2--3万元的补助;对从湖南引进中华鳖原种的,给予30%内补助;对淡水新品种的引进试养、白对虾早苗繁育等技术攻关,按投资额的30%以内给予补助;对新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基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给予适当补助;对发展休闲渔业、探索淡水产品加工的,按投资额给予适当补助。
三、创新发展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及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
1、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对探索建立生产基地、科技人员、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区域性、专业性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对特色主导产业的各类研究工作和恢复、振兴本镇名特优农产品,确有成效的,给予一定奖励;对采用各种形式与科研院校、所开展技术合作和研究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
2、探索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民职业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对当年新流转土地、符合条件的有关村、农户、经营主体、土地中介服务组织等,按上级文件规定给予奖励;经登记注册,依法成立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当年开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100亩以上的,配套奖励每亩20元;新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面积100亩以上,对相关村、合作社、经营者给予适当配套奖励。
3、规范专业合作社建设。对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经市农林局考核验收确认,当年被评为星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按上级文件规定给予奖励。在通过市规范化合作社验收的前提下,对示范型、服务型、实业型的专业合作社,各给予2万元以内奖励;对有效开展技术、信息、信贷、营销等服务的,给予适当奖励。
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当年新购置的国内外先进适用农机具,根据上级文件规定执行,对购置插秧机、高压喷雾机的给予适当配套补助,配套补助总额不超过5万元;对实施机械化插秧的农机服务合作社、村、农户,根据实施的内容和提供的服务,按上级规定给予配套补助;对推行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按实际投入给予适当配套补助。
篇9
实际上,我国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还有较大的不足之处。通过开展调研即可发现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是中国农业产业的总体竞争实力还不够强。农业产业在市场竞争之中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与营销企业间。尽管农产品加工行业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具有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和我国的总体农业产值比较起来还处在相当低的水平上,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机制和质量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农业工艺技术和设备发展滞后、农业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等具有非常大的关系。
二是尽管我国广大的基层农业种植户具备了参与到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进程之中的良好愿望以及热情,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广大农户的参与度还相当低下。农民群众渴望通过参与到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体系之中以提升个人经济收入,并且得到实际帮助,例如,法律、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然而,到现在为止,我国诸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所提供服务被限制在信息层面之中,组织运作的规范性不够强,难以较好地适应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农户的参与度不高。
2.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2.1 强化领导实施宏观调控
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是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大事,这一系统化工程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全面指导之下来加以实施,尤其是当地领导一定要将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组织有关部门快速解决与农业经济产业化相关的各类问题,健全完善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化的重点发展项目。要通过完善领导激励制度,让各单位、各环节均能参与到分工之中,而且还能进行合理地配合,产生出合力,一起推动农业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依据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之所需,还应发掘出农业经济之巨大潜力,依靠宏观调控的重点作用,不断改进现代农业经济的整体结构。要强化现代农业经济区域性重点产业开发以改进管理能力,注重发掘出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资源,有效规范现代农业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途径,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
2.2 打造农业经济主导产业
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应要以名、优、新以及特等为特点来实施产品开发,从推动本地资源以及开发名优产品抓起,对于农业资源优势最为显著、发展优势最为突出的开发项目,着重进行培养。要运用良种扩繁等形式来推动发展,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农业支柱性产业,全面围绕主导性产业来建设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进程一定要实施好农业规模化发展模式,创建农业经济生产性基地,利用基地所具有的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当地农民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进而产生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行的新格局。在深化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中一定要始终坚持市场化原则,持续完善农业经济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分布、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要运用农业经济优势资源的转移以及农产品品种结构的改进,塑造一流品牌、打造鲜明特色、形成一流精品、提升经济效益,真正让自身农产品具备极强的市场化竞争实力。
2.3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开办,积极探究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多元道路显得愈加重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以农户主体加以组建,在这类合作社当中,农户的人数最少要占总人数的80%。如此一来,即可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较为详尽地掌握农业作物在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诸多环节的信息,对于政策的了解也会更加齐全,从而为农民群众争得合理利益。在管理手段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民主制管理,入社者完全自愿,退社也完全自由,使用民主决策的办法来开展生产经营,更有创新活力。和别的股份制、公司制企业所具有的差别是,合作社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推邮迪掷润最大化,而是要为全体社员也就是农户们提供农业交易需要的各类服务,而交易之后所形成的盈余只留下一点属于公共积累,而绝大多数均依据交易额以及股份制形式分配至入股者。各地政府应当在今后办好具备示范性特点的专业合作社,其后再引导别的合作社从下而上和循序渐进地发展。在合作社发展中一定要做到始终坚持以广大农户为主体,展现出专业性; 始终坚持自愿管理的原则,落实民主管理措施; 始终坚持明晰产权关系,确保成员们的切实利益。
2.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为了推动科技成果实现新的转化,从而为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往深度与广度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应当采取以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一是要完善农业科技转化网络建设,建立起科技转化的成果推广工作,这也是科技进入到农业领域结合部,推动农业科技加快创新步伐的重点。要积极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机制改革,不断加快农业科技教育、产学研的一体化进程,落实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促进现有的成熟农业科研成果加以推广运用,强化农民群体接受与运用农业技术成果方面的能力。要积极鼓励以各家科研院所为基本依托,建立起科贸农相互结合的科技型企业,不断强化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彼此促进的关系,完成科技成果往现实生产力所进行的转化。
二是要不断提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之投入。不管是农业科技创造,还是通过科技手段把潜在生产力切切实实地转化成现实之中的生产力; 不管是农民群众的知识创新,还是农业龙头企业中各类设施设备之改造和更新,均需极大的投入。所以,要强化科技和经营企业之间的联合,真正让农业龙头企业成为技术研发以及对外推广运用之主体。要健全完善各种形式、多个途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并且明确农业技术活动是属于公益性事业的范畴,需要如同国家办国防事业与教育事业一样,明确国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要地位,并且明确农业技术投资以及推广投入的最低额度。
三是倡导农业科技采用各类方式切入到农业产业化研究之中。要从农业经济产业化趋势以及农业科技之特点抓起,要么由农科院所自身科研成果来办科技类企业,从而扎扎实实地带动农户。当然,农业科研院所还可利用自身特长为各家产业化组织提前、户中以及产后的全过程服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农业科研院所还可将自身科研成果视为资产加以入股,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组织建设。
2.5 培育农业产业化专业人才
我国的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进程十分注重于培养,形成鼓励农业类专业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局面,其所培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开看,那些不仅具备市场意识,而且懂得经营管理、技术指导的农业经济产业化专门人才。要依据公开、公平、竞争之原则,积极改进高层次人才资源的配置工作,健全人才柔性流动体系,推动我国农业类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市场化与职业化,让高素质的人才能够进入到农业企业之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过程。农业经济产业化一般都伴着科技的极大进步,而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最后还是由农民们加以完成。所以说,唯有在农民群众进行了实践之后,各类农业科技成果才可以转换成生产力,从而推动农业经济新技术与新成果能够得到极大地推广。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间需要用好懂得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部门所缺乏的精神愉悦,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产业从比较低的效益往比较高的效益中转变,持续延伸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满足当前市场之需求。所以,强化农民职业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政府要针对农民群体的职业培训不断提升投资之力度,力求举办各类农民技术培训,从而产生以政府化办学为主要方式,以社会办学进行辅助的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让农村从业者均可及时地得到农业科技新成果的应用步伐。农民群体的职业教育要将知识教育、素质提升等加以结合,建立规模化的经营管理布局,落实农业经济产业化对于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之所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中国特色社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的产业化运转就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开发一定要以科技实力为基础,以宏观调控政策为主要支撑,运用主导产业的积极带动以及农民经济组织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集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为一体的综合化经营管理体系。我国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应当在党和政府的统一指导之下,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与农业经济主导产业等管理措施,大力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创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社会化服务机制,推动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化实现更大的发展。
篇10
1、农村水利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300万元,重点用于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灌区水利设施配套;水毁修复100万元,重点用于水毁工程的修复;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500万元,重点用于列入*年度省千库保安工程项目建设,小型水库、面上重点山塘除险加固,清溪口水库、内庵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河道整治100万元,重点用于河道险工险段处理。
2、农业综合开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800万元。重点用于小流域中低田改造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3、生产基地机耕路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5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机耕路建设。
4、农业现代化装备。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90万元。其中农机补助170万元;农业信息化装备50万元;"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70万元。
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1、粮食生产。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340万元。其中粮食风险资金200万元。其它主要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救灾种子储备、农药化肥储备贴息、超级稻工厂化育秧工程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等。
2、特色产业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680万元(县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300万元)。其中用于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农业产业80万元;茶叶产业250万元,主要用于茶叶良种化改造、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毛竹产业250万元,主要用于毛竹基地新造、笋竹两用林和低产林改造、竹林扩边和示范工程建设;其它特色产业100万元,主要用于良种化改造、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县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的经费主要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试验推广,农业科研,农业科技示范区(点)建设,科技型农业企业培育等。
3、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00万元。重点用于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标准制定,营销体系构建;中国有机茶之乡和"武阳春雨"等农产品品牌建设;组织农产品参展参会等。
4、林业生态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750万元。重点用于生态公益林补助、阔叶林改造工程、地上人工造林、迹地更新和绿化示范村奖励。
5、生态养殖业发展。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80万元(生态村建设资金中安排50万元)。其中用于能繁母猪、后备母牛补助90万元;用于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和标准生态养殖场建设90万元
6、农家乐发展。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30万元(三产扶持资金中安排)。重点用于农家乐的规范化管理、宣传推广和特色化发展等。
7、农业安全保障。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70万元。其中动物疫病防控经费200万元;病虫害统防统治经费10万元;植物疫病防控经费10万元;防汛抗旱经费50万元。
三、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的组织机制
1、培养新型农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480万元。重点用于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等。
2、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2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带动农民增收奖励、新办和引进农业加工企业补助、农民合作社(产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和等级评定奖励。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现代农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1、村庄整治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5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补助,10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2、生态村建设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点用于生态村建设补助。
3、清泉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县财政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省补助资金除外)。重点用于清溪口水厂建设、水厂管网延伸、区域性供水工程建设及全县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设。
4、扶贫开发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50万元。其中下山脱贫小区基础设施建设100万元;低收入农户生产性贷款贴息、贴损50万元,主要用于低收入农户生产性贷款和低收入集中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贷款的风险担保、贴息、贴损。
五、相关说明
1、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意见编制重点扶持项目导向目录,并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后予以。导向目录应对欠发达乡镇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对经济薄弱村兴办农业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源口水库库区内改善种植结构的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对低收入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的补助"门槛"降低到连片1亩以上、补助标准提高50%。
2、扶持资金的申报兑现程序:
(1)项目申报。申报: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项目单位要按照项目导向目录认真负责地编制申报方案,并由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统一报各相关主管部门,并抄送财政局。立项:由各项目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县财政部门根据乡镇(街道)申报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核,提出项目资金拼盘初步意见,上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经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各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县财政局下达立项计划。
(2)项目验收。下达立项计划后,项目主管部门要会同项目所在乡镇(街道)根据立项计划书进行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监督管理。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所在乡镇(街道)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项目相关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项目相关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组进行项目验收。
(3)资金兑现。相关主管部门在项目验收合格后,会同财政局提出资金安排意见,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兑现(县农业农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拨付到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然后分拨到有关单位和农户。项目实施主体是县级单位和龙头企业的,可由县财政局直接拨给项目实施单位。
篇11
《意见》提出,到2015年,福建每年安排省级以上财政专项资金3.5 亿元,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并明确了设施蔬果、设施畜禽、设施食用菌、设施花卉、设施林业、设施渔业等各个产业的发展目标,还提出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项目实行用电用地政策优惠。
为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意见》明确,将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省级以上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 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培育建设150 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从2014年开始,省级每年培养2000名专科学历、1 万名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新型职业农民,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全省形成50 万名规模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探索“定向委培”、“校企共建”、“绿色通道”等方式,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篇12
1.2生产条件农耕区年平均温度7~8℃,元月份平均气温-3~6℃,7月份平均气温18~20℃,≥10℃积温1700~2700℃。无霜期110~160天。年雨量650~850mm,东岔局部地区可达900mm以上。
2围绕空间布局,明确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2.1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供需基本平衡粮食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经济安全,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基础条件差、粮食生产不确定因素多的农业市来说,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既是“三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点,也是服从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更是我们农业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2.2大力发展以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发展能力继续把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来抓。按照突出优势、扩大规模、延长链条、提升品牌的要求,围绕做精果品产业、做强蔬菜产业、做大马铃薯产业、做优中药材产业,坚持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闯大市场,因地制宜地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2.3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下大决心,下真功夫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
2.4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
2.4.1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具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队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所在。
2.4.2加快品种更新步伐。重视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提高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天水市农科所、天水农校的育种能力和水平,加快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新品种选育进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4.3加强技术协作交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内引外联,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相关技术研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农业技术开发,推广资源节约型、绿色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立体复合型、物质循环型技术;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国外先进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充裕的技术储备。
篇13
二、总体要求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四)基本原则。
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国际合作,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农作物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坚持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对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增强其创新能力。
(五)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显著提高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三、重点任务
(六)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重点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推进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为种子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的扶持力度。
(七)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加强高等院校农作物种业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提升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为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八)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积极推进构建一批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力争到“十二五”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基本实现“事企脱钩”。
(九)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在企业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大幅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和调整企业布局。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十)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建立优势种子生产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鼓励种子企业采取与制种合作社联合协作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增强种子生产能力。
(十一)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在现有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基础上,建立国家和省两级种子储备体系。国家重点储备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子及其亲本,保障杂交种子供应和平抑市场价格;省级重点储备短生育期和大宗作物种子,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市场调剂。种子储备任务通过招投标方式落实,国家重点支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要主动参与投标。
(十二)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进一步规范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保护测试、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和品种跨区引种行为,统一鉴定标准,提高品种审定条件,统筹国家级和省级品种审定,加快不适宜种植品种退出。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强化品种权执法,加强新品种保护和信息服务。
(十三)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依法纠正和查处骗取审批、违法审批等行为。全面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加强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加大对种子基地和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抢购套购、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对进出境种子的检验检疫。
(十四)加强农作物种业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国内优势种子企业开拓国外市场。鼓励外资企业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种质资源,规范外资在我国从事种质资源搜集、品种研发、种子生产、经营和贸易等行为,做好外资并购境内种子企业安全审查工作。
四、政策措施
(十五)制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按照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编制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明确今后10年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调整和优化农作物种业资源配置方式,在原资金渠道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农作物种业财政和基建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作物种业,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六)加大对企业育种投入。按照“资格认证、定期复审、优进劣退”的原则,择优支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中央财政增加“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投入,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并购优势科研单位或种子企业,促进“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发展壮大。
(十七)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加大农作物种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试验、种子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
(十八)创新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改进现有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修改和完善商业化育种成果奖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评价体系。在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方面探索建立品种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十九)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人员进入种子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企业所在地政府要参照有关政策解决进入企业科研人员的户籍问题。
(二十)实施种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具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一)完善种子生产收储政策。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加大高效、安全制种技术和先进适用制种机械的推广使用,将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完善种子收储政策,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种子储备给予补助。
五、保障措施
(二十二)完善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完善种子法律法规和规章,健全并改进品种测试、品种审定、品种保护和品种退出制度,完善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违法行为处罚标准,制定育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人员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