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现代农业论文

摘要: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整体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正视现代农业生产现状,把握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着力点,激活农业生产力要素,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现代农业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背景下发展成人教育论文

一、新疆兵团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兵团产业结构不断重组和调整,引起兵团职业结构的调整,兵团职工数量和结构发生巨变:一方面,部分兵团职工迁出;另一方面,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及移民迁入兵团各团场。加之兵团人才引进效果不甚显著,兵团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逐年下降。截至2012年,新疆兵团农业从业人员共有407142人,主要包括以下两类:及时,团场职工,以团场土地承包户和基层技术人员为主,团场土地承包户主要由“兵团第二代”组成。上世纪50年代初,一声令下,戍边的10万大军就地转业,“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拉开了屯垦戍边的序幕。而这部分军人及其家属,以及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自愿支边的知识青年,组成了及时代兵团人。他们的子女,就是“兵团第二代”。其大多出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文化水平较高,一般为初高中程度,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大中专水平,他们现在正处中年,虽然文化水平及个人素质较高,但知识结构相对落后,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掌握不足。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采用传统作业方式,不愿实现机械化;兵团的基层技术人员主要由本专科农学专业毕业生及少量“兵团第三代”组成,他们文化水平高,个人素养较好,年纪轻,干劲足,但却缺乏实践经验,在将农学理论转化为实践环节较薄弱,使得所学知识都成了“死知识”。第二,外来务工人员及季节工,这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河南、甘肃、四川、云南等农村地区。据统计,1966年,复转军人、大中专学生、知识青年、支边青年占当年职工总数的49%;但从1991年开始,兵团按计划陆续从内地接收农村劳动力充实团场一线,至2013年,这部分人已超过农牧一线职工总数的50%,他们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也偏低。只有少数人受过初中教育,大部分是小学文化水平,处于团场职工结构的下层,一般以出卖劳力,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为生。综上,兵团农业从业人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及时,团场土地承包户知识结构陈旧,观念较为保守,对新技术的采用意识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第二,兵团基层技术人员由于年纪尚轻,阅历较浅,虽然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技知识,但很难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第三,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较低,劳动技能不够熟练,效率较低。职工成员的构成结构决定了其亟须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现实。

二、发展新疆兵团成人教育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要发展新疆兵团地区的经济,就要提高兵团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然而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兵团农业从业人员,即兵团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这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强调的“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这一思想不谋而合。就新疆兵团农业从业者的具体情况而言,发展当地成人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转变兵团职工的观念,打破传统土地经营和管理模式

由于采用新技术的预期效果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而兵团职工又缺乏抵御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生产风险的能力,使得兵团职工的观念较为保守,认为传统的耕作方式更稳妥保险,不愿意采用机械耕作,这无疑给土地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阻碍,也使得土地产量较低,耕作效率不高。以成人教育这一形式对其进行思想观念上的更新指导,转变农业从业者的传统观念,进一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兵团农业彻底转变为现代农业。

2.提高土地承包户科技水平,促进生产机械化

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兵团土地承包户作为土地的责任人,身兼管理和经营两大任务。一方面需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更好地将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运用到实际的土地管理,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使土地发挥较大价值。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无疑是促进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所在。

3.加强基层技术人员转化实践能力,稳定职工队伍

职工是团场的基础,基层技术人员作为团场职工队伍结构的中流砥柱,对于整个团场职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对基础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帮助其将科学技术理论转化为生产实践,使其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对团场土地承包户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其职业效能感,稳定兵团职工队伍。

4.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

加强兵团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培训,是有效提升他们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其劳动技能、增强其建设新农村的能力、转移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关键措施,也是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增收、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于其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也有重要意义。

5.促使农业从业人员增收,实现兵团和谐稳定

农业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收入水平,通过成人教育这一形式对土地承包户进行科学技能的培训,促使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管理和经营土地,提高土地产量,增加自身收入。如此,外来务工人员收入同时得到提高,“百姓安,则天下安”,农业从业人员的安居乐业是兵团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

三、发展新疆兵团成人教育的策略

1.加大成人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兵团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是人才的孵化器,发展教育需要有经费支持。尤其在新疆兵团地区,兵团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收入水平较低,对于教育经费的承担能力有限,因此兵团成人教育的开展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并且要调动兵团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学费不宜过高,对贫困学习者可以提供一定的学费补助、助学贷款甚至减免他们的学费。

2.结合兵团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

(1)对兵团的土地承包户,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其思想观念,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效益,以及大机械化生产下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组织各类讲座进行科学技术的宣传,大力开展文化普及教育和科技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科技致富的意识,加强科技兴农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增强他们追求科技进步的愿望。

(2)对于兵团基层技术人员,需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他们能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多参与,多实践,并可为其创办一个技术人员学习互助小组,定期安排课程,方便技术人员相互学习和交流。

(3)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最迫切的是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及文化知识,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统一的集中的岗前培训,针对其从事的不同的劳动内容讲授不同的知识,训练不同的技能,使其“术业有专攻”,真正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其增收。

3.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充实职工业余生活

冬季是农闲时间,因此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对兵团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可以根据每人的学历及综合素质,开展初级、中级、高级文化课程及短期集中培训、中期培训及长期培训,学习时间由学员自己决定。另外,还可以根据兵团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技术人员,走入田间地头,对其进行手把手的实际操作训练,并将学习贯穿于整个生产时期。

4.完善考核及奖励方式,及时检验其学习成效

由于兵团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还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因此很容易感到疲劳,再者由于生理原因,成年人的记忆力减弱,适当的考核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可在学习过程中及学习结束后适当安排相应考核,并对学习情况者进行适当的奖励,激发其学习动力。

5.吸纳人才,树立模范,起到带动作用

为了调动广大农业从业者的学习热情,可以采取重点培养“科学技术学习能手”和带头人这一方式,首先将其作为培训重点,让其他的兵团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掌握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效益,自然会激发其他人的学习热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制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其丰富的科学知识,加之熟练的操作技能,使得机械化生产成为了现实,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无疑为其他团场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四、结束语

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机械化,而成人教育使得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这对于新疆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更加快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兵团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使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好地发挥其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实现新疆乃至全国的长治久安。

作者:王宏君 程雨丝 单位: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低碳经济论文

一、从低碳经济走向低碳农业

1.低碳经济的基本简述。

低碳经济是随着能源发展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理念。在工业化进程中人们对能源的消耗和掠夺造成全球气候严重恶化。很多环境问题的出现导致生态系统相对脆弱,自然灾害的频发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尤其对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相对严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国际社会签署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条约,例如《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等,在这些条例中设定了具体的减排计划,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开始发生变化,低碳经济逐渐受到世界组织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低碳经济本质上是通过对环境保护制度进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新型能源合理开发等目的。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的常规能源,这样就可以减少人们对常规能源的开采,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

2.低碳农业的概述。

低碳农业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农业发展方式和理念,主要是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以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等目的。低碳农业和现代化学农业有所不同,也不同于生态农业等回归自然的替代农业,其主要指的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这种农业既能充分吸收现代化常规农业的特点,也能够使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来增加农业产量。除此之外,低碳农业还能够吸收自然化农业发展理论中的各种优势元素,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低碳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还能为以后农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尤其在当今全球变暖以及能源紧缺的时代,走低碳农业的发展道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发展技术相对落后。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业品逐渐增加,虽然这些工业品的使用能够达到农产品增产的效果,但是长时间的使用也使其负面效果逐渐显现。湖南作为南方水乡,水资源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也为虫害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农产品在生长的过程中遭受病虫害的侵蚀现象严重,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人们习惯使用农药除病虫害,较多的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上,从而造成农业污染问题严重。作为水乡城市的湖南,对于农业的灌溉通常是漫灌,据统计,灌溉用水在农业总用水量中占比90%,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而且采用漫灌会有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因为渗漏或者是其他原因而流失,造成水源浪费。在我国庞大的人口面前,再多的水资源也不能保障用之不竭,很多的城市因为缺水导致农业干旱问题较为常见。水资源的节约是非常必要的。

2.农业制度不合理。

号称鱼米之乡的湖南在农业发展领域创造了较多的佳绩,但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所谓的三高模式造成很多农业发展阻碍,即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农业户缺乏减排增效的经济动力和社会责任。一些低碳农业用品和农业发展技术价格相对较高,较多的农民没有经济支持难以使用该技术,此外,农民长期使用传统的农业发展技术,对新型技术使用后的收获情况有所怀疑,不肯尝试使用,研发的新技术在投入使用方面占据比例相对较少。

3.农民对于低碳农业认识不足。

较多的农民居住环境在广大的农村,信息传播方式相对单一,外加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在新事物的接受方面速度较慢。较多的农民对于低碳经济没有足够的认识,低碳农业的发展也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此外,农民在理财方面都是精打细算的,他们习惯于使用效益相对较高的农业产品,作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技术在他们认为不够成熟,效益不高,所以宁可使用传统的农业技术也很少去尝试使用新型技术。

4.农业发展模式单一。

湖南地区农业在种植中主要是方块田种植,没有独特的模式,农业发展效益相对较低。近年来,城市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更多人选择到农村旅游,但是在农业种植区域较广的地区却缺少观光景点,农村发展应该抓住机遇,在这样的形势下实现旅游农业既能增加农村的环境效益,也能增强农民收入。

5.不可再生能源浪费严重。

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造成能源枯竭,能源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使得不可再生能源枯竭。无节制的开发对土地造成破坏,较多的绿地成为寸草不生的荒野,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呼唤。

三、湖南低碳农业的主要发展路径分析

1.改进农业发展技术。

湖南地区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发展技术,使用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针对农作物的污染问题可以采用有害物质减量替代技术,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农产品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其生长规律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同时还应该注意施肥的具体时间,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农产品施肥的效果,提高农产品产量,还能够避免不合理的化肥使用造成环境的污染。此外,还可以增加农家肥的使用量,这样能对土壤的生长条件进行改善,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在农作物上面的残留量,进而为生态平衡打下基础。针对农业用水问题而言,需要采取科学措施,发展管道输水或者是采用节水喷灌技术,例如滴管技术或是微灌技术的使用既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又能够让农作物有效的吸收更多的水分,避免水分下渗或者是流失现象的产生,最终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创新农业发展制度。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将低碳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计划,结合湖南的资源状况和农业技术水平,制定长期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走低碳农业发展路线。针对不同时期农业的生长情况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结合农业现代化进程制定相关考核体系,对低碳农业的发展效果实施客观的评价。这样就可以将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能够纠正,促进低碳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新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低碳农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严重缺乏,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支持。政府需要在现有的农业基础上加强资金的投入,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农业机械的投入能够更好的帮助低碳农业的发展和成熟。此外,对于高价低碳农业技术,农民在选择上有一定的困难,政府需要发挥财政补贴的作用。政府应该建立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引导农民选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产品。此外,在农业生产环境上政府也应当适当的给予补贴,按照农民对农业生态建设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引导农民实现农业生产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3.改善农业发展观念。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低碳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民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对农民讲解低碳农业的概念和其发展的必然性。以此来增强农民的低碳农业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能够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自觉的使用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对于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推广人员可以选择一些地区进行示范,通过示范强化农民的低碳农业意识,激励他们积极采用。

4.农业发展过程中使用新型能源。

低碳农业的发展对于能源调整是必须的,应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或者是风能等,也可以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这样既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也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我国农村,太阳能的使用已经是非常普遍,湖南作为南方城市,光照充足,使用太阳能有较多的优势。在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太阳能发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等。也可以利用风能发电解决农村的生活用电问题。此外,农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较多的农业废弃物,尤其是在湖南这种气温较高的南方城市,可以将农作物秸秆或者是禽畜粪便发酵做成沼气,这样既可以达到废弃物的再利用,也可以解决照明等用电问题。既净化环境又能减少农民的支出。

5.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农村作为休闲度假的地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但是在较多的偏僻地方,拥有碧水蓝天确缺少观光旅游的景点。农业是农村规模较大的植物生长区,可以将其发展为观光旅游的景点。将不同种类的农业设置为农园,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根据游客的需求改善发展规模和服务方式,在规模较小的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采摘或者是种植,让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益。除此之外,还可以发展设施农业,根据湖南农业种植的资源状况和气候条件,制定科学的设施农业发展战略,将其分为园艺农业和养殖农业两部分,采用安全无毒的发展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也适合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

四、结语

低碳农业就是为了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减少能源的使用,以此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这样的农业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绿色食品材料。所以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采用低碳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不断完善农业发展制度,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加大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费用,既能对低碳农业的发展给予宣传,也能够增强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

作者:钟芸香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现代农业论文:传统农业危机与现代农业教育论文

1传统农业面临的危机

清代康乾之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已发展到了顶峰。然而人口的激增也为此后的中国社会埋下隐患。据宣统年间统计,我国从康熙五十年(1711)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131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人均占地面积从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0.4593hm2降到光绪十三年(1887)的0.1606hm2。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粮食供应成为严重问题。因此,中国传统农业面临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亩产量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外,清代中后期中国对外贸易的衰落也增加了传统农业的压力。丝、茶一直是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丝至光绪六年(1880)达到82201担,次年丝的出口量逐年减少,至光绪十一年(1885)仅为57984担。茶的出口量起伏比丝更甚。光绪十四年(1888)出口量达到210万担。此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的茶贸易逐渐走向衰落,受到日本、印度、锡兰等国的挤压,出口量大大缩减。光绪二十六年(1900)时仅出口138万担。以九江口为例“,九江开埠之时,以出茶甚多,曾谓之茶埠。嗣以美国用日本茶,英用印度茶、锡兰两地之茶,九江茶商遂不振。今则出口较多,似不难复昔时之盛”。出口的萎缩导致大量茶商、茶农损失惨重。丝、茶对外贸易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生产技术的落后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印度制茶较中国优越的地方,在于机器胜于手工。中国的小农生产是不能与印度的大茶园竞争”。蚕丝业也是“咸同以来,蚕种受病,出货日少;缫丝守旧,成色日劣;遂到出口锐减,价格日低”。可见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对外贸易的衰落。此外,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兴起,也使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在经历工业革命后,进入了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农业革命时代。19世纪后半叶,美国人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光绪四年(1878),英国人托马斯将钢铁厂废渣制成“托马斯磷肥”并出售给农民;光绪八年(1882),法国人发明波尔多液防葡萄霜霉病,且及时地用于生产实践。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等。这些先进生产力让传统农业望尘莫及。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西方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施肥技术,又保障了农业收成。从此,西方农业技术开始真正超过中国。19世纪末,中国传统农业已失去其经验丰富地位。

2科教兴农思潮的炽盛

中国传统农业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播农业知识和发展农业生产中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的农业教育被当代学者称为“经验农学”。在这种农学体系下,农业知识主要靠经验的代代相传,即《管子》所谓“农之子常为农”,其“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然而,面对现代新兴的农业技术,这种言传身教家传世袭的教授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科技的教育需求,专业的农学教育机构的建立已是势在必行。清末,中国部分有识之士已注意到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与西方农业技术的差距,开始呼吁继承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并引入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教育,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光绪二十三年(1897),梁启超在《农会报•序》中指出“:秦汉以后,学术日趋无用。……学者不农,农者不学,而农学之统,遂数千年绝于天下,重可慨矣”。二十七年(1901),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朝廷:“大凡农家率皆谨愿愚拙,不读书识字之人,其所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今日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查外国讲求农学者,以法、美为优,然译本尚少。近年译出日本农务诸书数十种,明白易晓,且其土宜风俗与中国相近,可仿行者最多。”张之洞、刘一坤等还提出了兴农学、办学堂的具体方法。即:在京师设立农务大学堂;鼓励学生留学日本、欧美学习农学,并奖以官职;各省广印农学书籍,分发各州县“体察本地情形,劝谕绅董,依法试种”;每县设劝农所,邀请各乡绅董来讲学;在省城设立农务学堂,“选中学校普通学毕业者肄业其中,并择地为试验场,先行考验实事,以备分发各县为教习”,等等。此外,罗振玉与梁启超还分别办了《时务报》和《农会报》,鼓吹师法西方、科教兴农,重农兴学之风一时炽盛。

3现代农业教育的兴起

在朝野上下科教兴农的呼声中,光绪二十三年(1897),光绪帝下诏令兴农学,命各省督府劝谕绅民兴办农学堂,命总理衙门颁行农学会章程,命各学堂翻译各外国农学书籍。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壬寅癸卯学制”),把农业教育纳入正式的学制系统。在清廷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中,将学堂分为“普通”和“实业”两个系统。针对实业系统,清廷又制定了《奏定实业学堂通则》,将实业教育分为农、工、商三科。其中农科分初等农业学堂、中等农业学堂、高等农业学堂、农科大学四级。初等农业学堂“以教授农业最浅近之知识技能,使毕业后实能从事简易农业为宗旨”。中等农业学堂“以授农业所必需之知识艺能,使将来实能从事农业为宗旨”。高等农业学堂“以授高等农业学艺,使将来能经理公私农务产业,并可充各农业学校之教员、管理为宗旨”。高等农业学堂毕业生可升入农科大学。同时又规定对于章程中所列的科目各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情形取舍分合。随后,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农业学校很快在全国普遍开设起来。光绪二十三年(1897),我国及时所涉农专门学堂———杭州蚕学馆建立,创办者是浙江知府林迪臣。蚕学馆聘有日本教习,于次年4月开学。二十四年(1898),张之洞设立湖北农务学堂,聘请美国农学教习授课,并在美国购买农具、种子。该学堂分为农、蚕两科,是我国多科性中等农业教育的发端。同年,京师大学堂成立,未分科,只开设了农学课程。二十八年(1902),袁世凯在保定创办直隶高等农务学堂,这是我国大学专科农业教育的肇端,学堂聘请了日本、美国教习进行讲授。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批准京师大学堂兴建农科。宣统二年(1910),京师大学堂农科开始招生,教师悉聘日本人。京师大学堂农科是清廷学部举办的一所农科大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后,各级农业学堂在全国各省普遍开设起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效。据统计,宣统元年(1909),全国高等农业学堂已有5所,分别位于直隶、江西、山东、山西、湖北等新政办得较有成效的省份,学生已有530人;中等和初等农业学堂分布较广,在全国23个省份中,中等农业堂有31所,学生3226人;初等农业学堂有59所,学生2272人。而且,在当时农、工、商各科实业学堂中,农业学堂相对发展最快,办学成效最为显著。在各科实业教育中,农业无论是学堂总数还是学生总数都远高于工业、商业,分别占到实业学堂总数百分比的50.80%和47.80%。这一优势在中等学堂中尤其明显。由此可见,在清末农业教育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办学颇有成效。

作者:刘恒 刘秀丹 单位:贵州省博物馆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管理论文

一、按现代银行要求,建立符合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管理政策制度体系

信贷管理部门成立以后,针对农发行办贷管贷制度陈旧,信贷基础管理薄弱的现状,先后出台十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建章立制百余件,内容包括信贷政策、评级授信、审查审议、作业监督、资金支付、监测分析、系统操作等,基本覆盖了贷款业务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符合现代银行要求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一是连续7年信贷政策指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农发行业务特点,明确业务边界,指明信贷投向,确定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择优支持的领域,制定限制和退出政策。指引的对于各级行把好投向关,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两轮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出台评级授信管理办法,吸收借鉴现代银行内部评级方法和模型,建立了十余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农发行业务特点,针对“三类客户”和“六个分项”实行“区别对待、分别管理”。累计进行客户评级17.5万户/次,客户授信14.5万户/次,对于强化客户准入管理,提高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三是出台信贷审查管理办法,为实现审贷分离和前后台制约提供了制度依据。制定信贷审查标准化指引,明确审查要素和审查材料的标准及要求,加强了信贷审查基础工作,提升了信贷审查的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水平。总省行信贷管理部门累计审查各类业务4.4万余笔,其中对3.9万笔贷款提示风险8.1万余项,充分发挥了审查把关作用。四是制定贷款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规范信贷审查审议工作程序,实现了审议工作的标准化。总省行累计审议项目4.4万个,涉及金额4.1万亿元,其中否决项目699个,涉及金额310亿元。

借鉴现代银行先进经验,建立独立审查官制度,对有权审批人起到了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信贷审批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出台信贷作业监督管理办法,启动对审批后支付前前提条件落实、合同签约、资金支付等环节的审核监督,累计对4.9万个项目进行了6.1万余笔贷前条件落实监督,对资本金不到位、土地指标不落实、担保手续不完善等问题下达整改意见3万余条,涉及金额1.3万亿元,充分发挥了贷款发放前的风险把关作用。制定信贷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支付管理,确保了资金合规支付使用。六是建立信贷监测分析和风险排查制度,依托CM2006等系统平台,搭建起常规监测、重点监测、专项监测相结合的信贷监测体系,建立了前后台、上下级行联合共管的常态化监测工作机制。累计排查贷款客户7.9万户,退出4825户,收回贷款387亿元;累计向行领导提交监测分析报告上百个,向相关部门提交风险提示数百份,提示风险数千条,发挥了对信贷资金运行和办贷管贷基础管理的监测预警作用。

二、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科技支撑体系

2005年3月,总行党委做出引进工商银行CM2002系统的重大决策。由总行信贷管理部牵头组织,在工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行上下共同努力,改造后的农发行信贷管理系统(CM2006)于2007年9月正式上线,使农发行信贷业务一举摆脱了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实现了信贷信息系统零的突破。2010年8月,针对CM2006系统不适应农发行业务特点等问题,总行信贷管理部又牵头启动对系统的升级改造,新增作业监督等九大模块,以及无纸化办贷等19项重要功能,于2012年9月上线运行,使系统对农发行信贷业务的科技支撑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4月启动无纸化办贷,实现从贷款受理到贷款发放的全流程无纸化。通过与工行的战略合作,农发行在高起点上完成了现代银行信贷信息科技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信贷信息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有力提升了农发行办贷管贷、风险防控和经营管理水平。除CM2006系统外,信贷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风险客户统计系统、银税系统、国土资源系统等的对接及应用工作,使农发行信贷信息系统综合管理与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具有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科技支撑体系。

三、按现代银行要求,建设信贷管理人才队伍

截至2013年6月末,总、省、地三级行信贷管理条线从业人员共约150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8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信贷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队伍视为农发行信贷管理事业的“及时要素”,坚持用现代银行信贷文化塑造人,用现代银行专业知识武装人,用现代银行激励机制引导人,努力建设一支符合现代银行要求的人才队伍。一是着力培育现代银行信贷文化,不断丰富信贷管理专业文化理念内涵,使信贷管理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意识,将合规办贷管贷与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业务始终。二是大力加强现代银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卫星视频系统、行校联合办学和现场培训、在岗培训等方式,累计举办培训班3000余个,培训人员达25万人次,信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三是不断完善现代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条线考核评价方案,每年评选“信贷管理单位”,同时对出现违规操作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引导各级机构和各级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提高内部执行力。经过不懈努力,一支技术精干、作风过硬、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信贷管理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四、总结

信贷管理部门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强化信贷基础管理,认真履行审查把关职能,大力加强信贷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协调服务作用,在打造现代银行办贷管贷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和成果是信贷管理战线广大干部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改革闯关的进取精神,体现了不惧压力挑战、大胆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展望未来,信贷管理部门将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改革目标和总行党委的工作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勇于锐意进取,不断创造农发行信贷管理事业新的辉煌,为农发行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单位:农发行总行信贷管理部

现代农业论文:农机化新技术现代农业建设论文

1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1.1是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农业生产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所以农机的普及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须条件,而农业机械是科学技术的具体体现,通过农业机械才能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业,发挥其高效品质的作用,达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的目的,农机化推广是科研及生产之间的桥梁纽带,能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农机化推广工作,要通过一些试验把近期的科技成果及技术在生产中进行实践,检验新技术装备的各方面特性,比如实用性、安全性、性、适应性、经济性,经过实践总结,不断改进,才能形成标准和规范的机械生产模式及配置方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在农机化发展中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1.2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增产增收

农机化推广工作能把近期的科研成果、科学技术及新产品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另外在农机化技术推广过程中,对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及农机合作组织的培育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及农业增效的手段。

1.3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机化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传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农机、农艺、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融合问题,农机与农艺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长期磨合才能使其相互融合,达到应用的生产效果。在推广方面,有的机构性质不明确,在投入上经费不足,推广力度不够,还存在农机农艺难以融合的情况,所以对于农机推广工作,需要深入的细节还很多,任重而道远。

2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2.1增加投入,提高服务

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中,经费短缺是很多地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经费不足导致推广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上不去,服务能力低下,推广工作开展不利。所以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明确公益性职能的定位,对于推广工作的条件加以改善,完善运行机制,对于工作活力及服务水平都非常重要。

2.2努力创新,提升成效

坚持创新完善机制,采用多元化、服务品质化的工作方式构建新型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农机化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协作长效机制,对于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快新成果的转化,促进新产品、新技术能及时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完成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离不开推广人员的努力,推广人员的思想意识及工作能力对于推广工作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要积极开展推广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在思想意识方面加以强化,促进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使其在业务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以适应新时期推广工作的需要。在高校、职业院校吸纳毕业生加入到推广队伍中来,加强队伍建设,发展村级农机推广人员队伍,提高推广一线的技术力量,促进推广工作质量的提升。

2.4加大宣传,建立试点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加强宣传,提高各级群众及领导对于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广泛应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进行农机推广工作的广泛宣传,传播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引起农民的注意和重视,加深其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识。要建立示范点和推广基地,通过实地的示范作用,让农民朋友在实际的操作中对新技术、新产品有直观的感受。充分认识到先进生产技术和新机具的优势,转变传统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生产行为。

2.5大力实行农机补贴政策

新技术、新产品刚开始推广价格都要高一些,这对于农户来讲有一定负担,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各地的收入水平不一样,在生产成本上都会有自己的考量,所以在推广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在推广中的补贴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农机具的更新换代,科学配套,合理布局,综合当地的生产情况,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新型农机具的引进及推广给予一定的政策及补贴扶持,促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3结语

农机化技术推广既是一种技术活动,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和经济活动。农机推广部门在推广工作中,不但要大力强化推广工作的公益职能,更要注重引导和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积极调动各部门能积极参与到新技术的现场试验中来,推动示范点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和服务体制,把科研院所、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等各方面的力量都整合进来,通力合作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把新技术、新产品等科研成果普及运用到农业生产及时线,发挥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和新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于艳翠 单位:大安市联合乡农业机械推广站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绿色经济论文

一、绿色经济视角下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湖南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长株潭一体化以及衡阳承接产业转移区的建设,衡阳市及其周边衡南县、衡阳县、蒸湘区等县区绿色现代农业园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衡阳市充分利用武广、湘桂高铁、在发挥大湘南中心城市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突出发展特色等方面,重点建设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然而,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1、政策扶植力度不强

政府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大。如在现代农业园区企业的税收优惠、三农财政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仍不够完善。同时,在引导上、下游联动方面,没有形成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且在给予绿色产品的绿色通道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2、人才储备不足

绿色经济视角下现代农业园区运作的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不多,经营管理机制滞后。高校、科研机构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不多,对农业园区的经济模式、生态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园区的生态链和产业链比较短,也还没有形成相关得理论知识,这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农业产业工人、农民、政府公职人员、消费者等都缺乏对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学习。

3、没有形成区域特色

衡阳城区、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以及周边衡南、衡阳县等农村地区,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目标,园区建设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和科学的总体布局,项目建设重复较多,布局的随意性太大,甚至项目因人而定,造成同质产品泛滥,市场差异化程度低,竞争力低下,造成了区域性的优势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优势。

4、服务体系不完善

相关软、硬件服务体系不完善,硬件建设不多,软环境建设较差,招商引资能力不足。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密切的相关产业服务体系还尚未形成,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的沟通不畅,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难以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二、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衡阳市在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并尝试适合区域经济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农户主导型等模式。

1、政府主导型

政府在总体规划、发展方向、政策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委托市场化的主体开展具体的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农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与政府的发展目标相稳合,农业开发区可以摒弃眼前的利益,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例如,衡阳市各县区设立的农业开发区是由有关职能部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市场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各项事务。

2、企业主导型

依托由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建立的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政府部门坚持“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紧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统筹安排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手抓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一手抓扶持产业化经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如祁东县黄花集团、香芋集团、金鹏草席集团等。此模式是比较适合于资源丰富、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园区。

3、农户主导的合作生产模式

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的主要方式,或者提供自己的劳动力。此模式农户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土地使用费及经营管理,通过以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把其他周围农户的土地使用权租赁过来,实现规模经营,既保障了农村土地在农民自己手中的流转,又保障了生产效率。例如,衡阳县角山镇的水稻园区生产的水稻,该品牌以水稻农业合作社为依托,将20亩以上的大户和零散的农户相结合,以农业合作社为平台,打造“角山米”这一大米品牌,促进水稻的销售。

三、绿色经济视角下衡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策略

1、完善软环境与硬件设施,搭建现代农业的公共行政信息平台

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衡阳市及县市区的绿色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合理规划现代农业园区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乡一品,一县数品”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格局,避免项目重复、恶性竞争发生。运用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流入,对于区域内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给予重点扶持,完善人才吸收机制。政府、企业搭建现代农业的公共行政信息平台,让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位、零距离。

2、注重产品多样化,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联结机制

农业产业园区应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区位优势吸引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农业企业或机构,实现企业规模和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联结机制,以一家核心龙头企业为主体进行产业链设计,带动其上下游产业聚集和发展,不同利益主体通过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经营,将某种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而又不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一功能环节以合同契约进行联结。如衡阳市雨母山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区域的整体产业链及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3、加强市区与周边郊县的良性互动

从生态经济角度出发,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市区、城郊、县域地理环境不同的农业区域的比较优势,现代特色农产品在城市的商业规划、行政管理、企业发展、产业一体化中,系统地进行规划,重视市区和周边区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避免基础设施和农业项目的重复建设,以防出现同质产业园,同时避免恶性竞争导致本地区经济利益受损,应当发展本区域有特色、有潜力的农业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和农业园区的双赢局面。

4、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

现代农业产业链能否取得成效,决定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又取决于“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和“公司+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没有最终产品品牌溢价,就没有整个产业链价值的提升,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且规模化必须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园区应统一设计制定生产标准,公司为主体,有权对进园区的人进行筛选,进园区人员必须服从公司管理;农户是生产主体,是独立的经营者,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内部考核方法、内部分配等。

作者:贺旭红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低碳经济论文

一、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1.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的驱动因素分析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度的提高。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危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据美国气象局调查资料显示,在相同气候条件因素下,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最为严重的是农业。而农业生产所释放以CO2为主温室气体约占全球人为因素所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农业生产所用的有机化肥数量过多、农业废弃物燃烧过于严重;一方面是农业耕地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所致。而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是相互影响。

2.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后者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为确保低碳经济理念下,实现农业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协调性,必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我国对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度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发展由高碳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理念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愈加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间发展的协调性。参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开展以防治水土污染为重点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依法调整部分污染严重难以投入农业生产活动的耕地,提高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水平,做好农作物秸秆焚烧利用工作,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用水,有效解决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脏、乱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3.现代农业科技因素的驱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低碳理念的引导下,国家大力研发各类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农村沼气工程,它以秸秆、生活类垃圾等为原料,在减少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秸秆还田技术,它既能够培育地力,改善土质的酸碱平衡,又能够作为动物饲料、肥料等使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低碳式发展,又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农业协调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业产生过程中的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较大化,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不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在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为确保现代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经济主体,按照各自生产机制的特点,将各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促使它们协调运转。

4.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参照农业经济生产总值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采取的推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遵低能耗、低碳化及低污染的原则,借助市场与行政调控手段,再结合农业生态保护成本及其服务价值,来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制约机制。及时,建立以农业废弃物排放为主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财政生态补偿力度,采取“以能代赈”的措施,大力研发风能、沼气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撑;第二,征收农业碳排放税。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期目标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短期目标是增加低碳类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筹集更多的环保资金。

二、提高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措施

1.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革新农业经济生产机制农村之所以不断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为,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体制过于落后于时展步伐。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大低碳经济发展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低碳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用意,确保低碳经济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另外,改革农业经济生产体制,需要在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机制,制定有效措施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促进低农业经济的发展。减缓农业经济生产环境污染问题缓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明确我国所追求的GDP增长应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持续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次,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领下,实现资源配置的化,发挥其引领作用,做到收入产出的较大化,加快经济产业的转变步伐。

2.选择综合化农业发展道路,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作为农业经济生产发展大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急需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科技化、机械化、低碳化、循环化的综合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依照资源化、持续化、减量化的原则,选择正确的生产技术,多方位、多层次的增加农业经济生产收入,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整合利用。加大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整体水平差,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偏低,人作为主导其它事物发展的主观因素,影响事物发展的各方面,只有作为劳动主体人的素质提升了,才可以从根源上革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所以,我国若想成为农业经济生产大国,就必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素质、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化团队。另外,还需不断开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额度,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适当培训,调动其农业生产积极性。

3.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低碳区域农业资源整合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借助区域政府间的行政调控手段,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建立起有序的低碳农产品市场机制,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认证标准、低碳产品检测标准及农业生产标准等,在确保各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具体措施为:及时,建立低碳农产品品牌市场,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低碳农产品;第二,政府加大农产品企业扶持力度,紧抓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市场增值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的节能减排;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开推广低碳农产品信息;第四,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生产制度体系,确保低碳农业经济生产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农业生产发展的科学角度来重新审视农业经济生产的相关制度,争取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制度,谁污染谁治理,鼓励农村企业发展低碳融资。

4.不断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逐步改善传统形式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施药数量,降低对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料,如:动物粪便、生物肥以及又复合有机肥等,加快生物型农药研究力度,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害虫灾害,可选择抗病植株的方式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另外,大力发展可循环性农业经济模式,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建立低碳农业生产技术试点基地当前,我国正处在低碳农业技术的探索发展阶段,建立低碳农产品技术试点基地能够有效整合各区域间的农业技术资源,共同研发低碳农业技术,逐步建立起以农村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链,依照市场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技术资源,组组建区域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由点及面的方式逐步辐射带动提高区域内的低碳农产品生产水平。

三、结语

低碳农业经济是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兼具、周期性较长的全新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逐步解决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走出一条低污染、低消耗、高科技、高产量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

作者:杨柳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小额信贷论文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户融资需求上升,小额贷款支农力度趋弱参与到现代农业中的农户越来越多,现代农业高产出、高投入的特点,使以农信社为主导的支农融资性需求更加紧张。然而,由于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农信社有效支农资源不足,加上社会信用环境整体欠佳、服务政策的落实上热下冷等现象,且近年来小额农贷不良率保持较高水位,种种原因使小额贷款支农力度持续减弱。农户可担保抵押的物品有限,支农小额贷款不良率较高农民除农村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林权、小型农机具等资产以外,其他有价值的财产较为缺乏,而且由于认证、登记、评估等社会机构及体系的空白,导致农信社抵质押产品(目前主要为商品房、商铺、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存单)与农村农户财产不匹配,导致支农支小难度加大。农户信用等级良莠不齐,导致支农小现代农业高产出、高投入的特点,使以农信社为主导的支农融资性需求更加紧张。额贷款风险较大因不同区域、不同农户个体性差异,信用履约程度差异很大,加上农业本身弱质性特点,以及投资理财观念与能力的欠缺,支农小额贷款风险仍然很大。组织宣传工作不到位县乡村各级组织的参与力度不强,政府部门往往热心于获取信用社的贷款或者搞形象工程,采取的实质性工作措施不多。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由谁统一组织一直没有明确,县联社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搞宣传发动,又要搭建平台,还要忙技术操作,超负荷唱主角。协调工作没有做到位,乡镇和政府部门参与创建信用工程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信用工程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相关建议

进一步强化组织协调工作,为推进此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与党政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领导机制和信用工程的长效机制;加强与乡村负责人的协调互动;加强与关键客户群体的联系,增进其与县联社的感情。以注重管理为基础,提升创建和评定工作水平严格把关,加强管理,对把关不严、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信用社(部)及相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完善措施,注重实效,将信用户评定指标与乡村信用环境联系起来,实施“一村一策”,对信用环境好、无不良贷款户的村扩大授信额度;强化考核,抓好落实,把信用工程建设情况纳入各网点综合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实施奖惩。加强营销手段创新,拉动农户有效贷款需求对信誉好的农村种、养、加、运大户,放宽贷款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贷款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手续,逐步打开小额信用贷款的市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承包荒坡荒山等财产认证、登记、债权处置管理等工作体系,拓宽小额农户可抵押资产范围,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社会担保基金组建,引入并推广小额贷款保障保险制度,建立有助于农信社持续支农支小的长效风险补偿机制。

三、构建诚信工作体系

借助金融维权会议制度,强化信用宣传服务与征信工作管理,发挥司、法、政、税、财多部门力量,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作者:吴变兰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生态农业论文

一、传统农业存在的生态问题

1.传统农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诸多的环境问题与现行有关农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合成化学杀虫剂和肥料污染土壤、水和空气,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据国务院2010年及时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1]我国的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量据世界首位。然而,由于农业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这会直接引起生态危机。人类已经从事农业上万年,但是只有在过去的50年左右,农民严重依赖合成化肥、农药、化石燃料和农业机械。在这半个世纪的崛起中,农业大幅通过提高作物产量、植物品种、机械化和合成化学物质输入,增加收益。例如过度耕作,过度放牧,过度使用的水和创建新农田或新牧场,直接导致沙漠化,使得生态系统失衡,更容易引起干旱。世界上的人均耕地面积一直在下降,我国也是如此。

2.传统农业威胁生物多样性单一栽培正在侵蚀生物多样性,土壤中过剩的氮威胁着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减少生物的生长繁衍。农业是依赖生物多样性而存在的,但与此同时,也会威胁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侵蚀生物多样性,不仅因为它有利于单一栽培,也因为这些单一栽培取代不同的栖息地。例如大米的生产方式的单一栽培,排挤当地野生品种。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超过80%的农民栽种现代水稻品种。在印度尼西亚,这导致了1500种当地水稻品种的灭绝。传统农业对合成化学物质的依赖减少了昆虫的多样性。杀虫剂杀死了野生蜜蜂和其他有益的物种。此外,传统农业还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3.威胁人类的健康土壤侵蚀改变了土地的肥力和营养,食物供应变得更加密集。饲养场和工厂化农场(鸡、猪、牛、羊)是密集型的单一栽培,为了增加产量,他们过量使用化学物质如抗生素。最常见食源性病原体绝大多数是与动物有关的产品,其中大部分来自农场和工厂的加工设施。由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动物性饮食在我国逐年上升,成为危害环境和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慢性疾病的诱因大多是这种饮食的转变,在1950年之前,麻疹、肺结核和衰老是三个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但在1985年以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农药残留进入我们的身体、空气、水和食物,提高患某些癌症的风险以及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高速肉类生产导致更大的病原体风险,在养殖的牲畜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产生耐药菌株微生物,人吃了这些肉会转移到人体内。我国肉类饮食逐年上升,而这些高饱和脂肪的饮食导致慢性退化性疾病,是在富裕人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二、传统农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1.过于追求市场利润如果我们现在的农业系统是有害的,不可持续的,但为什么还被延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强大的经济利益,那些受益集团得利于当前的农业现状。因为,农民为了从他们的作物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率,严重依赖外部输入(如合成化学肥料、化石燃料、农药、机械等),但更大的收益率一直喜忧参半,据农业经济学家分析,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农业利润主要是以降低成本,扩大生产等。然而,每一新的一轮削减成本技术已经导致了增加产量和更低的价格,消除最初的盈利能力。因此,追求更大的收益,农民越来越依赖非农形成的资源和遥远的农贸市场获得盈利。

2.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生态是万物生长的自然生存状态,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盲目地任意地从事各种活动,生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只有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为活动创设条件。否则,人们违背生态规律就会带来各种危机。生态危机是人类活动的负性后果,生态本应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2]在人类的农业活动中,人既要掌握与利用生态农业规律,使生态农业符合与适应人的需要,又要服从农业发展的自身规定性,受制约于生态规律。否则,一旦生态危机的出现了,会给人造成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害和困扰,甚至会中断人类社会发展,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如果人类能深刻认识到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消除盲目的活动,及时作出卓有成效的应战,那么生态危机就会嬗变为人类的美好的契机,整个人类社会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构建的途径

生态农业体系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水平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调控和政策支持下,通过农业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多方位的整合,使生态体系协调发展。在经过沉痛的工业化负面效应的反思以后,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应运而生,并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生态农业体系是基于相对较少盈利的农业,使用更少的非农输入,使得动植物生产保持一个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采用适当的生态技术生产规模,并过渡到可再生能源。这对建构生态农业体系是前提和基础。生态农业体系应更少的依赖化学物质的输入和减少经济效率,同时把生产成本分流给社会。

1.运用生态系统方法简而言之,生态系统方法是一种建立或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和价值的方法的总和。生态系统方法强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共生,如应考虑到长期或短期的生态利益,即所有可以预见的和确认的生态及经济后果;加强政府内部机构间及社会各个组织的协调统一;在各级政府与当地民众、土地所有者及相关方之间形成紧密合作的一体关系;积极加强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合作交流;采用生态科学技术;建立生态信息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如良好的土壤管理,通过科技检测对其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进行维护和有效管理。传统农业倾向于只强调土壤的化学性质。一英亩良好土地的土壤可以包含4吨的生物,构成土壤的生态系统,包括有机质、有益的细菌、真菌、线虫和原生动物。如果管理得当,这些土壤生物能执行至关重要的功能,不容易受到害虫侵蚀。种植不同的作物能缓解生态问题。单一栽培更容易受到害虫及其市场价格的波动。通过作物品种还可以创建更多的更加细化的市场管理。此外,通过不断移动动物的不同放牧地区,循环放牧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足够的植被。它也可以节省饲料成本,增强土壤肥力。

2.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要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必须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农业实质上就是把生态环境效益列入目标,采用节约资源、构建循环、保护环境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步入生态文明的一种实践方式。”这不仅是一个可持续的食物系统,还有诸多其它社会系统的协调。农业生态体系的子系统如食物系统,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即农业生态农场,农民合作社等通过农贸市场,向当地消费者直接营销食物,把生产风险与社会共同承担。据估计,世界人口将继续增加,在未来的50年将增加约18亿人,所有的增长将发生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加上继续迁移到城市)。这使得农业生态体系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会产生更接近消费者,降低能源成本,农业运输、存储和减少包装费。此外,它还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废物循环系统(如废水灌溉),既能创造经济发展,又能改善粮食安全。例如CSA模式,农民可以通过增值产品或直接从农贸市场或营销策略获取更多的利润支持农业。消费者购买“共享”一个农场和接收部分收成。在生长季节和保障市场的开始时就支付给农民足够的工作收益。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他们的食物供应和输入。因此,我们应扶持更多的生态农场业务。

3.统筹生态农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着眼长远利益(如适当考虑保留表层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园区),而不是只看短期利润。例如,一个农业生态体系的区域可能是不可持续的干旱气候。生态农业体系是动态的,这意味着它必须使其发展能应对变化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经济背景。生态农业体系在整个社会环境和食品体系中,它是的系统。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生态农业体系中的经济活动的基础,生态农业体系应基于一个公平的经济组织和自由发展的愿景。生态农业体系还以经济可行性、社会公正、生态文化和基于整体的科学方法作为支柱。生态农业体系的推广不应用硬性的规定和强力的行为。相反,它能挑战生产商实践和广泛的参与,并长期的影响农业发展。同时,随着形势的有利发展,消费者想获得更多的参与和学习,更多关心并积极参与生态农业的食物系统。关键的目标是从生态视角统筹农业发展。

作者:伊广英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代农业论文:信息化现代农业经济论文

一、信息化在国内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信息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平台中提供的大多是关于当前国家与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及某些农业经济学家对国家重大农业经济发展政策的深入解读,反而具有农业生产指导作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与突破相关信息较少。同时,农业信息平台上共享的农业信息大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素质较低的农民与某些地方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人员不能理解。农业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农民自身、与农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及一些如农村生产合作社、农业信息中介等私营机构,不同的农业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内容的倾向性与侧重点不同,因此要求农业信息平台中提供的信息具有明确的定位与分类,只有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信息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同样进入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近年来政府对于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使得人民逐渐认识到先进农业生产信息与技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一些地方政府与农民仍然片面坚持“勤劳致富”的传统观念,忽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种传统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三)农业信息利用率低农业信息的最终使用者大部分是农民,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程度低,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于农业生产信息的吸收与利用程度低,这也严重制约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四)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缺乏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农业经济想要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推进新型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大多是不具备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知识的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难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落实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优化职能机构,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新型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机构与个人及农业生产信息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起统一、规范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并不断完善信息与传播过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农业生产专家、大众媒体与信息服务机构、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自身在内的综合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农业生产信息的收集与定位分类工作,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对于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针对性与实践操作的指导性,同时还应该不断开展农业信息下乡工作、组织农业科技生产队伍进驻农村对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加强农民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新观念,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二)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积极运用先进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具有的真实直观的引导作用来进行农业经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宣传和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信息化基地项目首先就是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农业村镇作为信息化基地,可以采用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地方企业资金与技术投入、国家农业经济政策扶持、农民自身收集等方式,为基地大部分农民安装计算机并接入农业信息共享服务网站,建立农业信息化农民专项培训队伍,帮助基地农民通过计算机获取具有农业生产指导性的农业信息,并不断完善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就是注重农业信息使用者———农民自身的信息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者获取与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以保障农业信息能够最终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具体可以通过网上远程教育、建立统一农业生产专业信息技能培训平台,建立相关职能机构对于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工作实施严格监督;另一方面由政府做担保与引导,组建一个具有丰富农业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的农业经济信息化专家队伍,同时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向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四)实现传统信息服务与农业信息平台对接虽然互联网对于信息的收集、共享、交流等方面相比于传统媒体平台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受众是各地的农民,而相比于互联网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等在农村的使用者数量多很多,因此现阶段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要逐步推动传统媒体与农业信息共享平台结合,使得农业信息能够更高效、高质量的传播。当下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项目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纵观现阶段现代农业大国的发展趋势都是从传统的机械化农业逐步走向信息化农业。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就是农业经济的信息化、产业化建设,通过建立涉及多渠道综合型的农业信息服务与交流平台、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开展现代信息化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等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业增收的目的。

作者:许世亮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人民政府

现代农业论文: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论文

一、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

若要天下安,农业必须稳。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仅只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更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稳定的内在需求。可以说,积极有序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1.1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有所恶化,农业资源不断减少,加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尚处在较低水平,农业若想进一步取得发展,就必须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是说,通过经营理念、手段等方面实现现代化,改变传统的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外延扩张发展农业的思路,通过农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要的举措

作为世界人口及时大国,无论何时解决温饱问题始终是我国一切工作的基础,这也是现代农业建设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粮食供给仍是产不足需,长期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仅仅凭借传统农业的发展,要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目标根本是不现实的。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与农民增产增收问题,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无疑是选择。

1.3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建成小康社会必由之路

我国小康社会的建成,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同时,本应逐渐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处于历史高位,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城乡发展失衡与日益扩大的差距,成为目前国民经济建设中较为突出的矛盾之一。在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无疑是建设新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而水利则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然而,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现有水利工程显然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小型农田水库病险问题突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河道防洪质量未达标准;节水灌溉的面积占农田总面积比例偏低。可以说,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以水利工程为代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然。对农田灌溉用水库要及时除险加固,有效治理河道和滞洪区,使之符合现代农业要求标准;对大型农田灌区配套节水设备,改造和治理中低产农田,这样才能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采取措施提升农田产出率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措施

采取措施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迫切任务,是满足农民收入增长需求的有效措施,更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不二选择。当前,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是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决定性的力量。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手段、技术和形式等,还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束缚,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所以,必须以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和生产力水平为依据,通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土地产出率及农民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首先,应大力推动农业科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开展适宜的农业科技展示或农业技术示范活动,努力使农业科技直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其次,要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形势需求,推进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建设多元化、充满活力的农技创新推广机制;再次,要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整合各方面科技资源和力量,形成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合力。

2.3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要不断提升农业机械装备的水平

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如何,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基本已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但不容忽视的是,农业生产中节水灌溉的水平依然较低,部分地区玉米、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机种机收率还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要鼓励和帮助农民购置机械装备,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装备的水平和比例。

三、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产业传统、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别,只有正确认识以上不同,依据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继承优良传统方法,发挥本地优势,才能少走弯路,不断在探索中前进,从而牢牢把握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动权,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次,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人是及时生产力,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所在。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始终,且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起决定性作用。对于现代农业生产而言,人力资源配置应当有助于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力自由流动,怎样才能确保总量供给能够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农业从业人员技术如何提高,以真正使农业发展由过去的重物质投入转变到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正确轨道上来。再次,建设现代农业,一定要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家庭经营,是指在土地承包权属不变情况下,通过经营权流转,构建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态。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承包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切莫使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动承包土地流转。实践证明,家庭经营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机统一,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四、结语

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整体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正视现代农业生产现状,把握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着力点,激活农业生产力要素,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刘云祥单位:准格尔旗农牧业局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滴灌技术研究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进入高产、高效、品质、低耗的现代农业,对灌溉用水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滴灌节水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之一。滴灌技术有其强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此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滴灌技术,滴灌设备

**是**最干旱地区之一,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7%,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灌溉,没有灌溉就没有**的农业。为此,大力发展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就目前**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而言,本文重点分析滴灌节水技术。滴灌技术在我国已算不上“高、新、尖”技术,但其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设备质量低下、不顾条件盲目推广、滴灌工程效益不佳、管理落后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滴灌技术的顺利发展,需尽快加以解决。

一、滴灌技术的特点

滴灌技术较之传统沟灌和畦灌,具有显著的优点。

(一)节水、节肥、省工

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控制温度和湿度

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

(三)保持土壤结构

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四)改善品质、增产增效

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设备质量问题

通过多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我国已能独立生产相对成套的滴灌设备,部分滴灌设备产品性能水平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一些关键设备,特别是首部枢纽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上来讲产品品种少,缺乏系列化,配套水平低。并且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市场上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另外目前滴灌设备市场混乱,鱼目混珠,缺乏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价格无序,售后服务差,也制约了滴灌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设备管理问题

我国滴灌工程往往存在着一边建一边丢的现象。很多地区安装了滴灌后,使用不长时间即成了摆设,有的拔掉滴灌带(管),但继续使用输水主管道,成了“管灌”;有的则直接放弃不用,又恢复了沟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管理不善。

(三)设计问题

由于滴灌系统工程一般为较小工程,设计、施工有可能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和施工。致使工程从设计上就存在诸多问题,安装时往往又是组织临时队伍进行安装,故很难保障质量。

(四)使用技术问题

没有建立相应的滴灌灌溉制度,仍沿用传统的灌溉制度,一次灌水量过大或灌水时间过长,灌水定额过大,与传统沟灌方式没有多少差别,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优越性。另外目前大多数农民还习惯于手工追肥紧接灌水的传统,即使设计安装了施肥装置,也很少使用或不用,形同虚设。对于滴灌的理解仅限于灌水任务上,由于基本上仍然使用固体颗粒肥料,并需事先溶解,不但增加了堵塞灌水器的机会,且由于施肥器一般容量较小,每次施肥量有限,在目前大多数菜农仍采用传统肥量的基础上,显然觉得太少,也太麻烦。因此使用滴灌后,必须相应改变原有的灌水制度和施肥制度(包括肥料用量、施肥次数、施肥方式、肥料类型选择等),才能充分发挥出滴灌的优越性。

三、建议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发展灌溉一定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农业作物布局和管理水平都差别较大,在充分考虑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宜上则上,时机不成熟的不要盲目发展;在发展规模、速度、档次上更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一哄而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任何先进技术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否大面积推广,关键在于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支撑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是很难长久维持和发展下去的。滴灌工程投资相对较大,可以说是一种昂贵的先进灌水技术,必须要高产出、高效益来支撑,施工前必须做好投资分析和经济评价,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农民的投资。滴灌作为的节水灌溉方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但其较大的优点在于通过与其他农业先进技术相结合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忽视了这一点,单纯就节水效益来抓滴灌,在任何情况下是很难推广的。因此要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滴灌工程的首位。

(二)重视规划设计安装工作

无论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滴灌工程,还是一个单独的温室或大棚滴灌系统,均应重视规划设计以及做好安装工作。

从设计上来讲,首先要考虑当地水源、土壤、作物种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微灌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仔细设计,出具设计图纸,若有条件,好请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或进行指导。二是要注意系统设备的完整配套性。过滤装置、施肥装置、调压控制装置、压力表等设备应该是必备的,缺一不可。若条件允许,自动控制设备也应考虑上。三是要选用质量有保障的设备。为减少投资而降低对质量的要求以及减少配套设备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工程安装更要精心组织,好选有经验的专业安装队伍进行安装,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三)重视滴灌制度研究

滴灌作为一种先进的滴灌方式,必须配以先进的灌水技术才能发挥其优越性。灌水技术主要是指合理的灌水制度,包括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灌水起始点、灌水上限、灌水定额的确定、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等等方面。另外研究滴灌对土壤养分和盐分运移的影响等也有助于合理滴灌制度的确定。

在传统沟灌方式下,农民根据作物的长势、生长阶段及土壤的水分状况,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具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而滴灌条件下,能够给作物根系层土壤创造一个最适宜水分状态,而要实现这一点,仅通过从表面观察作物长势和土壤水分状况是很难确定的。因此,应尽快通过灌溉实验,根据不同地区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作物种类,按照滴灌的要求特性及作物的生长状况,制定出滴灌条件下合理的、便于实施的灌溉制度,以指导农民进行合理滴灌,发挥出滴灌应有的效益,促进滴灌事业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四)重视滴灌过滤和滴灌施肥工作

滴灌灌溉水进入管网之前必须进行严格净化,这是保障滴灌灌水器能正常工作的前提,因此过滤这一环节绝不能简化。很多滴灌工程的失败就是因为在过滤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由于水流量较大,好进行两级以上的过滤,对于单家单户的小水源大棚或温室,也要尽量选择质量较好的过滤器。对于过滤器要定期的清洗和保养,使之一直工作在状态下。通过滴灌施肥,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淋溶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品质和滴灌效益的充分发挥等具有显著效果。“若不结合滴灌施肥,则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滴灌”,只有滴灌技术才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因此,设计安装滴灌系统时,必须考虑配备施肥装置,并把滴灌提高到灌营养液的角度来看待,同时尽快研究生产适合滴灌系统使用的液体肥料,研究和推广滴灌条件下的施肥技术和方法。

(五)加强基层专业管理部门建设,做好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

基层农业部门直接面向生产及时线,是先进农业技术的最有利的推广者,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通过这些部门的协同工作,作好农业的综合配套技术服务,能促进设施农业的顺利发展。特别是滴灌技术,滴灌制度的确定和应用、滴灌技术的配套农业技术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的误区,必须加大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的力度。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

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为农场规模扩大,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资本品,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农民传统的耕种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许多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处在犹豫观望状态,一些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脸面,为了在人前抬起头,这种思想与市场经济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2、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丁领域,机械化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役畜生产,但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3、农户经营规模小型化和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矛盾突出。土地属分散经营,大片作业受到限制。4、作业成本居高,农民热情降低。由于油料涨价、机车空行程多、机车老化耗油增大等诸多因素,使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降低、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构成农机作业各项成本中,油料成本已变成主要成本。油料的价格变动对农机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若成本过高,则农民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急剧降低。5、农机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县、乡、村二级农机服务网络缺乏服务手段,特别是在农机具作业过程小更显得无所作为,使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不适应市场化、国际化需要。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围绕该法,完善配套措施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行业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加。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除采取政府补贴、部分出资的政策扶持外,还可通过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发挥政策调控功能,以调整、优化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依法对农业机械作业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一定补贴政策,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农机经营主体的竞争力。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应尽快建立农业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有一定基础、区域经济明显的市(县),进行重点示范和扶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通过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超级秘书网

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政府间的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加强农业机械标准化、质量监督等领域的交流,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扩大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输出和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扩大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国外先进农机企业到我国合资或独资办厂,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提高我国农业竞争能力和农业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农民收入提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症结,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更好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力度,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建设论文

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中心,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1.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土地流转、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增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幅达到10%。二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商协会的组织作用,鼓励跨领域深入合作和同行业联合发展,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力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量达到88万户。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针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层次高、知识新、效果好的专题培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今年力争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5万人次以上。

2.创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一是培育服务主体。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组织相互补充、协同发展。二是创新服务机制。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创新财政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项目化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三是拓展服务内容。坚持专业化、全程化、一站式的目标,创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业信息、农资供应、粮食仓储、农机作业等生产经营服务内容。

3.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机制

一是创新财政支持机制。财政资金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园区、高效农业产业、农产品保供等重点领域倾斜。逐步优化财政支持方式,由项目补助向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贷款等多种方式转变。二是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机械、农业设施等各类权利和资产的抵押质押模式。优化无锡现代农业发展基金运作,重点支持一批成长性好、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大的现代农业项目。三是创新农业保险机制。推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完善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改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保险覆盖面。

二、坚持以推进依法治国为保障,推动农业法治建设开创新局面

1.牢固树立法治意识

一是增强法律至上意识。保持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绷紧法律红线不能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这根弦。二是增强权力法定意识。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遵循法律授权、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三是增强权责一致意识。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作为,坚决克服懒政行为,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为。

2.构建农业执法体系

一是理顺工作职能。理顺综合执法机构和行业机构的关系,做到权责明确、高效。行业机构负责产业指导、行政审批、检验检测等事前事中管理职能,综合执法机构负责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事后监管职能。二是增强执法能力。推进农业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下移,加大执法投入,强化执法培训,严格执法程序,统一执法证件,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开展专项行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农业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和不合格不安全农产品,严厉打击破坏农业资源环境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3.认真开展农业法治宣传教育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干部队伍的普法教育。将宪法法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依法行政等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相关学习讲座,增强农业干部队伍的行政执法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普法教育力度。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农民群众采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三、坚持以从严治党为根本,推动农林系统作风纪律建设得到新加强

1.落实从严治党工作责任

一是要深化认识。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较大政绩,形成党组书记亲自抓、支部书记带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关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要精心谋划。坚持党建工作和“三农”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党建工作抓细抓实,成为深化农业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三是要狠抓落实。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管党治党规律,按照树立科学理念、遵循客观规律、积极改革创新、注重实际成效的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严格监督考核,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2.严格强化干部教育管理

一是把好思想教育关。坚持以党性教育为核心、政德教育为基础、作风教育为根本、廉洁教育为关键,筑牢从严管理干部的思想防线。引导全委同志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提高党性修养、修好为政之德。二是把好选拔任用关。严格对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源头上从严管理。坚持公道正派原则,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执行政策程序和标准,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三是把好管理监督关。要认真执行干部管理各项规定,对存在问题的干部该提醒的提醒、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要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

作者:吴满良

现代农业论文:城郊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1长安区城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长安区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目前,经过几年发展,长安区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带四板块”。“三带”主要是指南部观光农业产业带、西部苗木花卉产业带和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产业带。其中南部观光农业产业带主要包括陕西省阳光雨露现代农业、西安添福农业观光园、尚耕农业、宏府农业、一品花卉等十余个现代农业园区。西部苗木花卉产业带以细柳为中心,沿西太路、韦斗路建设,目前面积已达到933.33hm2。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产业带以王莽鲜桃、清水莲菜生产观光、城郊葡萄、东大垂钓为重点,目前面积已达到3200hm2。“四板块”主要是指西部设施蔬菜板块、中部特种蔬菜板块、东部瓜菜板块和畜牧业板块。其中西部设施蔬菜板块包括高桥、灵沼、马王等街道,以发展反季节精细菜为主,面积已达到666.67hm2。高桥5个百亩温室大棚集群、马王千亩生态农业示范和灵沼食用菌系列化规模开发是西部设施蔬菜板块的重点建设项目。中部特种蔬菜板块包括黄良、王曲等街道,以发展各类叶菜、韭菜、大葱等时令蔬菜为主,面积已达到666.67hm2,形成了黄良苔韭、王曲韭菜、杜曲特种蔬菜3个特色产品。东部瓜菜板块包括大兆、砲里等街道,以发展西甜瓜等瓜果为主,重点建设内容有设施西瓜示范、嫁接育苗、大田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及信息服务和市场推介等工作,面积已达到1666.67hm2。畜牧业板块包括斗门、杜曲、郭杜、黄良、东大、兴隆以及沿山各街道,以发展生猪、蛋鸡和牛羊养殖为主。生猪基地主要包括斗门、杜曲等10个街道,存栏量已达到11.06万头。蛋鸡养殖园区以郭杜、黄良、东大、兴隆4个街道为主,存栏量已达到130万只。牛羊基地以沿山各街道为主,目前存栏量已达到3.5万头。

1.2城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城郊街道作为长安区西南部经济、文化中心,下辖5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居人口67560人,其中纯农业人口为48137人。城郊街道占地面积244km2,位于西沣景观大道、环山旅游公路、西太公路辅道交汇的黄金地段,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条件充足,水资源丰富。种植的作物种类多样,有小麦、玉米、果树等。近年来,近郊旅游又带动了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上王村为中心,辐射环山路周边各村及整个沣峪山区的旅游接待网络。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城郊街道也在尝试发展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无公害果蔬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目前,城郊街道辖区内已建设成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阳光雨露、现代农业展示园、大秦岭、果业中心、添福耕园、尚耕南山庄园、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等,占地面积超过200hm2。2013年还启动了广润、恒瑞和景润3家示范园的建设项目,占地约60hm2。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高新技术蔬果温室、大棚和品质果树种质资源展示区。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集现代农产品研发、种植养殖、自种自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家乐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近3000个就业岗位。

2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典型案例的发展特点分析

2.1尚耕南山庄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尚耕南山庄园以农业观光旅游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和养生餐饮为特点,将农业科技、农业观光、都市休闲、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旨在打造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高科技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示范园。建成后的尚耕南山庄园将分别由文化创意生态园、生态农业体验园、太空育种种植体验馆、餐饮娱乐服务中心、黑凤鸡产业发展中心等部分组成。南山庄园主要经营太空蔬菜、花卉种植、黑凤鸡养殖、养生餐饮服务等项目。该庄园从2010年5月份开始试营业,现已形成年接待能力20万人次,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2添福耕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添福耕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与城郊休闲体验、旅游消费、农业生态保护融为一体,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回归自然需求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不断促进长安区农业增产增效,进一步提升上王村农民收入,建立起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的互动机制。园区现已成为长安区颇具代表性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是加深城乡产业互动和融合的典范。添福耕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功能规划为种植区、养殖区、景观区、活动区、服务区、关中农产品作坊体验展示中心等,并进行具体分区。园区规划有采摘园、垂钓池、儿童乐园、设施农业、田园风光区、生态养殖(水产/禽畜)等项目。在休闲活动安排方面,生态农业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可参与的活动项目有采摘体验、垂钓、植物组织培养、老式农耕活动等。该园区已成为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追求野趣,体味“住24小时农家屋,干24小时农家活,吃24小时农家饭”乐趣的理想度假园区,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之地。

2.3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

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的主题是科研基地、科技展示、农业观光拓展、科普教育。其主要为农业科技专家提供科研育种平台,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展示中心规划为“1心5区”共6大功能区:“1心”为管理服务中心,“5区”分别为“现代化农业展示区”、“工厂化育苗区”、“新优品种展示区”、“品种选育创新区”和“休闲体验餐饮区”。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西安市各区县现代农业发展,帮助区县建设农业示范圆点24个。工厂化育苗区为蓝田、长安、灞桥、户县、高陵、周至等6个区县的蔬菜生产示范点培育种苗110万株,积极引导各示范点进行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与区县蔬菜生产示范点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辐射示范面积达4666.67hm2以上,推广蔬菜高效种植模式7个,有效带动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自2010年以来,展示中心已组织培训市、区县农技干部9251人次,接待各区县农业技术人员、高校学生、种植合作社、专业户及游客等15万多人次。

2.4阳光雨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

阳光雨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是以建设高新技术蔬果智能温室大棚、现代农产品研发、种植养殖、自种自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自2009年建设以来一直围绕“一心、两轴、两带、四片区”建设布局,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含量”的建设理念,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效衔接,将园区公园化建设理念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现已初具规模。该园区以现代农业为载体,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打破传统一、三产业的界限,带动周边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农耕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园区以蝴蝶形“农耕文化展示馆”为核心,将农业高科技成果展示融入其中,以生态休闲的参观环境为依托,使游人步入其中放松心情的同时,对现代农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以呈“十”字形建设的园区南北主干道和东西景观大道为“两轴”,将园区划分为农业生产展示研发带和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带,在“两带”中又将园区划分为高科技农业生产展示区、果树采摘领养区、农耕文化体验区(QQ农场)、亲水种植养殖区的“四片区”总体发展布局。

3城郊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城郊街道地处秦岭北麓,距西安市中心仅30km,辖区内有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旅游也较发达,这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城郊街道以发展农家乐为主体,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但随着经营的进一步深入,农家乐变得没有特色,“土”味丧失,客源不稳定,农家乐发展出现了潜在的危机。因此,探索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农业经营新路子,对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城郊背靠秦岭绿色屏障,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城郊辖区内的秦岭野生动物园、青华山、净业寺等旅游景点是西安市民休闲度假的之地,城郊有着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优势。同时,城郊作为长安区的主要农业区,其具有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前景广阔。

4城郊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城郊街道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增强科技研发水平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整体效益有待提高。从城郊街道农业园区来看,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靠政策扶持来维持,从中反映出了城郊街道农业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尚未显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合一”的综合效益。其次,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农业园区发展的瓶颈。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园区内技术人才储备普遍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农业园区建设的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筹集社会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此外,土地流转工作推进缓慢,大面积连片土地供给不足。

4.2建议

4.2.1统一认识,强化领导

要充分认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深层意义,应以建设工业园区那样的热情来建设农业园区。要专门制订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进业主。要成立园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为园区建设提供服务。要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把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府主要是增强服务职能,加强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抓好典型推广,在制定政策、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引导发展方面多下工夫。

4.2.2因地制宜,合理定位

要立足当地农业和旅游资源,充分考虑农业生产要素的区域差异性,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行合理区域布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运用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手段,使农业园区成为农民、市场、企业三者相连的纽带。有目标的引进新品种,让农业园区在新品种的引进、研发、试验和推广上起到农业科技孵化器的作用。要做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在致力发展农业园区的同时,要实现企业与农民的互赢。

4.2.3多方筹措,增加投入

管好和用活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资金,整合涉农部门的力量、资金和项目资源,重点向农业园区建设倾斜。还要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多渠道筹集各类社会资金。在抓好农业园区规划的前提下,加大宣传力度,千方百计引进企业,广泛吸引龙头企业参与开发农业园区建设。同时,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入股或进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承包开发。此外,要加大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作者:胡艳青张燕辉王妍琰付崇毅单位:西安市长安区城郊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西安市长安区园艺工作站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1塔庄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稳定粮食生产,落实惠农政策

针对大量土地流转和粮食效益偏低,以及稳定种粮面积与结构调整种植的矛盾的现状,通过推广“粉干专用稻”、“再生稻”、“品质稻”,实行“粮经轮作”,组装配套机械化和统防统冶,以规模化、专业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通过落实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再生稻催芽肥补贴、水稻保险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1.2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农业

引进福建绿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土地流转1000亩,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种植甜椒、尖椒、西红柿等20多个品种,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闽清福猪良种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林洞村发展生猪养殖,项目投资1200万元,其中包括130万元配备养殖污染整治设施,占地103亩,年出栏生猪近12500头,产值2250万元;引进吉发养殖场,在下庄坂工业区发展鳗鱼养殖产业,用地面积48.5亩,注册资金50万元,总投资1800万元;引进盛世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景观苗木种植;引进福州施恩织和农有限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建设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形成花卉区、养生食用植物区、中草药区、苗木绿化区、科研区等五大区,以产业化、结构化发展台湾特色花卉种植。同时将林洞、秀环、炉溪等3个村列入福州市外环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发展万亩蔬菜基地,大面积种植芋头。

1.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蔬菜、花卉苗木、名优水果、畜禽水产养殖、油茶、茶叶等六大产业。

(1)以下庄村为龙头发展平原地区万亩芋生产基地,以饭洋村为龙头发展半山区千亩菜豆生产基地,以林洞村为龙头带动高海拨地区种植反季节西红柿、花椰菜千亩生产基地;

(2)根据本地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大力引导花卉苗木产业。以盛世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和施恩织和农有限公司为龙头,将花卉苗木产业打造成本镇的新兴产业;

(3)推行梅溪两岸常绿果树带的发展战略,引进台湾客商和优良品种,大力优化品种结构,推进葡萄、脐橙、无核柿、板栗、橄榄等果业的发展,建立了5个千亩水果基地,以上汾村龙晶提子葡萄园为主的千亩葡萄生产基地、以饭洋村为主的千亩脐橙生产基地、以溪东村为主的千亩板栗生产基地、以黎家村为主的千亩无核柿生产基地、以秀环村为主的千亩橄榄生产基地,促进了名优水果优化升级;

(4)以抓龙头和建基地为突破口,压缩散养数量,扩张牛、羊、生猪以及家禽、鳗鱼的规模养殖,壮大畜禽水产龙头企头。掀起山上养牛、竹山养羊、冬闲田养鸡和鸭、山塘水库养鱼、溪河水域养蛋鸭的热潮,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散养养殖生猪,通过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逐步演成“畜牧业-带动种植业-转化增值”,形成“猪-沼-菜”,“猪-沼-果”良性循环产业链;

(5)调整坡地、梯田,山地开发,在梅坪村及周边村发展特色油茶1000亩;

(6)以玉台绿茶为中心,进行老茶园改造,引进优良品种,实施山地开发,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成为年产近500亩品质绿茶基地。

1.4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发展品牌农业

以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通过对农产品统购统销,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实现生产销售规模化。炉溪芋专业合作社带动炉溪及周边村种植芋1100亩,实现产值890万元,梅坪村成立梅坪农业合作社,种植油茶300亩,坪街村七叠溪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册农产品商标3个,并建设百亩无公害蔬菜示范片,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茶口村大力发展粉干加工业,依托茶口粉干协会和老林粉干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等产供销模式带动茶口粉干发展,并建设茶口粉干交易市场,将“茶口粉干”品牌进一步做大。

2塔庄镇现代农业的不足之处

(1)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低,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和示范作用弱。

(2)项目开发深度不够,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设施以及先进农艺相互交融的程度比较低,一产向二、三产延伸渗透仍显不足,农业旅游两业交叉融合不明显。

(3)土地流转存在一定的困难。

(4)农业人才短缺。

3塔庄镇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塔庄镇把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根据农业资源和劣势,以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作为强大动力,不断优化布局结构,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块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现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3.1落实“粮安工程”

把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先后在坂尾、饭洋、下庄、梅寮等村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并实行“6个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浸种、统一播种、统一专用配方肥、统一化控、统一病虫害防治)服务,展示蔬菜、水稻新品种,并及时组织现场观摩和咨询活动。建立4个示范片,即溪东村的品质稻示范片、饭洋村的再生稻示范片、梅寮村的粉干专用稻示范片、坂尾村的机收再生稻示范片。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增收,确实保护好耕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3.2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适度规模化经营。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种植仍占主导地位,土地流转仅3700亩,己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改变现有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合作社、企业基地与农户之间合理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打造“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以不断提高基地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3.3巩固提高特色产业

培养壮大蔬菜、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养殖、油茶、茶叶等主导产业以及品质稻、粉干专用稻、中药材、花生等特色产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开发建设冷冻、冷藏设备及高标准加工包装车间,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载培,开展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认证。

3.4抓好龙头示范带动

重点抓好福建绿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设施农业龙头企业、闽清龙晶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生产基地,以采摘葡萄旅游为特色,形成七叠温泉-龙晶葡萄的旅游线路,成为集休闲、采摘、科普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龙池、茶口、上汾3个村依靠盛世阳光现展有限公司,发展种植乔木、水生观赏植物、山垅田养泥鳅、垂钩乐园、生态超市、林下土鸡土鸭养殖;溪东村依靠施恩织和农有限公司,逐步打造生产型与休闲观光农业合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养生休闲园区;下庄村以闽清县吉发养殖场为龙头发展特色鳗鱼养殖;林洞村以福建省闽清福猪良种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发展生猪养殖;壮大老林粉干专业合作社,经分散加工、成品粉干回收、集中精包装等流程,统一销售至东南亚、福州、厦门等地区,实现粮食加工转化,带动粮食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产后附加值,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给予政策倾斜,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形成带动力强、辐谢面广的产业龙头,努力培育新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格局,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5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造就现代农业人才队伍。通过开展“田间学校”、“阳光工程”科技培训,开通“12316”农业服务信息平台,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每年新发展30多名科技示范户,培训新型农民1000多人,促进农民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作者:黄冰煌单位:福建省闽清县塔庄镇农业服务中心

现代农业论文: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三明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耕地面积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国集体林权改革试验区、福建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作物主产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当前,三明市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分散的小农生产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加快转变。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9.44亿元,增长4.8%;现代农业产业总产值865亿元,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532元,增长12.3%。在三明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资金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相比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在产业经营和金融需求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农业集约化经营逐步推进,规模化金融需求明显增多。2013年末,三明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9.9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0%,其中流转给170家农业企业7万亩、6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7万亩、1071家庭农场5.7万亩。相比常规农业,现代农业资金需求大成为集约型农业的基本特点,特别是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和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

(二)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多方位金融需求增多。目前三明市已形成水稻制种、食用菌、茶叶、莲子等20条特色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条前、中、后各环节结合更加紧密。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涉农金融机构通过积极整合农业产业链,使原来分散的信贷主体相互合作、制约,农业产业链金融应运而生。

(三)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特色化金融需求增多。表现在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特色金融需求不断增多。截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05家、家庭农场1945个。

(四)农业功能向纵深演变,创新型金融需求增多。近年来,三明市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加速融合,逐步形成了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物能源农业、休闲农业和文化创意农业等多种新型业态,创新型金融需求逐渐增多。

(五)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金融需求增多。农业科技项目及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都需要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普及也亟需金融支持。目前全市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57家,农机作业服务面积98万亩,总收入达5500万元,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涉农贷款稳步增长

“十二五”以来,三明市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支农方式,拓宽金融支农渠道,加大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一是涉农贷款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2011~2013年全市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420.74亿元、506.24亿元、58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1%、20.32%、15.6%。二是涉农贷款占比逐年提高。2013年末全市涉农贷款占比为52.16%,比2011年末提高1.64个百分点。三是涉农贷款增幅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幅。2012年、2013年涉农贷款增幅分别高于同年各项贷款增幅1.28个百分点和2.43个百分点。

(二)金融支农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三明市农村金融取得长足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相互竞争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面不断扩大,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1.正规金融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三明市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等,其中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截至2013年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97.72亿元,占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33.79%;辖内农行、工行、建行、中行等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94.55亿元、70.75亿元、70.23亿元和38.9亿元,占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重分别为16.16%、12.09%、12%和6.65%;农发行涉农贷款余额48.26亿元,占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8.25%。此外,兴业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在支农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2.小额贷款公司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补充作用。小额贷款公司一般将客户定位于“三农”及小微企业,通过细分农村金融市场和提供差异化的“三农”金融服务来实现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2009年三明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启动,至2013年末共成立19家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全辖各县(市、区)全覆盖,注册资本金共计3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31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3.77%。3.保险业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末,人保财险三明市分公司先后开展了水稻种植保险、能繁母猪保险、森林火灾保及蔬菜种植和烟叶保险等农业保险试点。目前,三明市“三农”保险的业务覆盖面和承保率居全省前列。其中,水稻承保218.64万亩,承保率达到99%;森林承保2421.46万亩,承保率达100%;农险综合赔付率50.73%,实现了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4.资本市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一定进展。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6家企业在沪深股票交易所上市,其中永安林业、青山纸业、福建三农、福建金森等4家企业为涉农企业,上市融资合计10.94亿元。

(三)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探索

1.着力支持农业集约化发展。一是不断深化和拓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林”资源。至2013年12月末,全市累计发放林权证抵押等各类贷款75.73亿元,贷款余额31.78亿元,累计支持林业开发约1180.76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49%。二是推出土地经营权流转贷款,盘活“地”资源。截至2013年12月末,辖内明溪县、将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586万元,沙县累计发放土地流转项目贷款1.51亿元,土地流转贷款贴息795.6万元。

2.着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截至2013年12月末,三明市金融机构对规模化经营主体的贷款余额达22.96亿元,增长49.07%。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余额分别为22.35亿元、5353万元、820万元,分别增长47.31%、174.37%、107.59%。

3.着力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三明市金融机构陆续推出订单农业贷款、果树所有权质押贷款等多种模式,为农业前、中、后产业链条各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13年末,全辖农产品加工贷款余额38.18亿元,同比增长9.78%;农副产品流通贷款余额8.91亿元,同比增长61.1%。

4.着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3年末,辖内部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创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贷款余额1.2亿元,增长20%,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2.3亿元,增长29%。

5.着力支持农业农机化。三明市金融机构推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收益权质押贷款,对凡享受补贴购置农机具的农户给予优先信贷支持。据不统计,2013年末全辖农机抵押类贷款近3亿元,增长25%。

三、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流动性不足,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乏力

当前三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林业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巨大。但另一方面,2013年末,三明市各项贷款余额1121.87亿元,居全省第8位,各项存款余额1197.47亿元,居全省第7位,金融机构贷存比高达94%,流动性明显不足,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导致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较之全市金融机构贷存比普遍高企,邮政储蓄银行三明分行贷存比仅24%,其农村资金“抽水机”的角色仍未改变。在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为追求利润较大化,尽可能将资金投放于见效快、回报高的项目,从而弱化了对风险相对较高的现代农业的金融支持。

(二)组织体系不全,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合力不强

一是银行体系不够完善,竞争性、多元化的银行体系尚未形成。目前辖区银行业机构不多,农发行、兴业、中行等尚未实现各县(市)全覆盖,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也有待加快。二是农业风险分担机制缺失,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2013年末全市保险密度为1276元/人,保险深度为2.1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茶业、花卉、水果等特色农业保险品种还未开发。三是资本市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较弱,全市仅4家涉农企业成功上市。

(三)多元化需求难以满足,金融对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较弱

1.农业集约化金融需求对接方面:三明市较早推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及农村住宅抵押贷款,但因《物权法》《担保法》有关限制性规定,这类贷款模式在实践中推广难度较大。由于有效抵押担保物不足,涉农企业、农业大户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银行贷款支持。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对接方面:由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其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存在运作不规范、财务不健全等问题,客观上导致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3.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对接方面:由于农业产业链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大,辖区金融机构推出的信贷产品往往停留在小范围试点和个别品种的推行上,并以支持单个项目或服务某一领域为主,可复制推广的信贷产品较少。

4.农业基础设施金融需求对接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耗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商业银行普遍不愿意介入,而政策性银行受限于资金规模,支持能力有限。二是金融机构信贷方式创新受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制约。如辖内宁化县集体持有91%以上的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造成承贷主体无法落实。

5.农业农机化金融需求对接方面:农机具抵押率不高,一般不超过50%。同时,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因自身实力不强、产权不清晰或运营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符合银行信贷发放标准。

四、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及政策扶持体系,以顶层设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1.加快法律制度建设,消除农村融资担保法律障碍。一是积极推动《物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真正赋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二是完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健全农村土地产权登记、流转制度,建立配套的抵押资产处置机制,促进土地抵押市场及土地金融的发展。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土地金融制度及监管体系,明确由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业务,保障土地抵押业务的规范性及农民生存权益。

2.重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金融支农长效机制。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杠杆效应。通过财政奖补、贷款贴息、担保补助、风险补偿、保险补助等方式,逐步建立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金融支农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建议允许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性大额贷款利息收入适用营业税免征政策,给予小额贷款公司享受农村信用社同等税收待遇。

(二)有效增加信贷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一是金融机构要大力组织存款和挖掘内部资金潜力,通过新增存款或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规模及授权授信等信贷政策,不断拓展资金来源。二是当地人民银行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支农再贷款规模、再贴现额度,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辖内金融机构给予适当政策倾斜。三是争取在沙县农村金改区放宽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存贷比例限制,加大当地贷款投放力度。四是地方政府要加强与域外银行合作,如通过银团贷款、协议贷款等战略合作方式,引进域外资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重点项目。五是加强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强化对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监测考核。

(三)加快培育各类金融载体,完善多元化金融支农体系

1.做大增量与盘活存量,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多层次银行体系

(1)做大增量,加快引进和增设各类金融机构。一是积极引进区外银行,吸引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来三明设立分支机构。二是加快完善县域银行机构网点建设,鼓励和引导中行、兴业银行、农发行尽快到网点空白县设立营业性机构,支持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发展。三是尽快实现村镇银行辖区各县(市)全覆盖。四是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农村合作基金,推进“互助资金”模式的村级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工作。

(2)盘活存量,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一是支持农发行深化改革。以粮棉油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为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扩大辖区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鼓励邮储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三是加快辖区农村信用社改制步伐。四是拓宽民间资本向正规金融转化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五是深化沙县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形成“可持续、能复制、易推广”的现代普惠制农村金融制度示范样本。

2.拓展农业保险功能,强化现代农业风险保障一是创新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品种。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承保范围和覆盖区域,试点开办茶叶、毛竹、花卉、水果等具有当地特色支柱性产业的特色农业保险。二是完善保险补贴机制。加大中央、省和市三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分担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三是探索开办涉农金融领域的贷款保障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四是引导其他商业性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五是积极推动中央和省政府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3.积极借力资本市场,拓宽现代农业投融资渠道积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拓展现代农业多元化融资渠道,逐步由高度依赖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举的方式转变。一是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引导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高成长性、创新型农业企业到场外市场公开挂牌与转让。二是鼓励农业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三是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以中央、省级、市级财政资金为主,引导社会闲散资金,通过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直接投资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而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提升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对接成效,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对金融资本的需求

1.提升金融与农业集约化金融需求对接成效。地方政府要加快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推动各县成立土地信托公司,建立土地、宅基地抵押登记、评估、流转平台,确保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抵押贷款工作顺利进行,着力解决农业集约化经营贷款需求。

2.提升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金融需求对接成效。一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及产业特色鲜明、运行机制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二要创新推动订单、存货、仓单质押等权益类贷款种类,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三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当增加贷款额度,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并提供一定利率优惠,满足其差异化资金需求。

3.提升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对接成效。一要大力推广农业供应链融资产品,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二要探索推动大额农贷发放和管理办法,重点满足特色优势农业重点产区、重点加工区和商贸流通区的信贷需求。

4.提升金融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成效。一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商品基地建设等基础设施加大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支持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二要积极探索以项目未来经营收益权、土地使用权、大型水利设备等作为抵(质)押物,创新农田水利贷款抵押担保方式。

5.提升金融与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对接成效。一要积极探索开办基于仓单、存货、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权益质押贷款业务,满足农机制造企业资金需求。二要通过发放农机小额信贷、农机抵押贷款,以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等多种方式,不断改进农户购机融资服务。三要加快引进中国农银金融租赁公司到辖区开展农机具融资租赁业务试点。

作者:课题组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中心支行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