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型农业论文

摘要:新型农业是指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来装备、以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集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一体,高产、品质、低消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协调、高效、安全的农产农业生态系统,其目标是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型农业的特征是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成效凸显。
新型农业论文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农业科技系统创建思路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提升区域农科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把江西数量众多的农业科研单位简单的整合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够形成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单位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与联合共享机制,研究力量相对分散,缺少统一规划和调控,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①现有科技体制层次不清、力量分散,创新效率有待提高;②受地域和行业局限,科研院所条块分割、重复研究,造成人、财、物浪费;③科研、开发与生产相互脱节,造成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不畅,许多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④科研定位集中于产中阶段,而产前基础研究与产后加工环节科研力量薄弱[1]。大力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则有望解决以上这些长期困扰江西农业发展的问题,从而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来源江西是农业大省,农业在江西的经济发展中依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江西农业的发展对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推进江西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江西省委省政府长期紧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江西省政府的相关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进江西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从整体来说,现阶段的江西农业现代化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来源。

构建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

今年中央一号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地位,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江西省有不少地方农科所尤其是农业厅下属农科所都是事业与企业混合体制,不利于科研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中央要求“加强市地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地市(厅)科研院所首先应彻底改变小科研大农场的不良结构状况,将科研部分从大农场中剥离开来,按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纳入到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统一管理[2]。各级主管部门应站在有利于全省科技资源有效整合、有利于提升区域农业科技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全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摒弃部门利益,加强资金投入,科学制订方案,切实推动江西省农业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分类改革、优化整合现有的农业科研开发机构的工作。由于农业科技事业的公益性特征,农业科研机构的改革总体上宜实行非营利机构的运营管理方式。但对不同研究性质、类别和不同级别的研究所、学科、室(组)等,应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改革力度,进行结构性调整。对于农业基础性工作,应由政府根据工作重点、方向和实际需要,通过专项建设、基地建设、运行费补助和项目等形式给予长期支持和保障;在科研机构改革过程中,对于市(地)级农业科研机构,除少数具有明显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区位特点的予以保留,进行整合、重组外,原则上应按自然区划、生态类型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同一自然区划、生态类型区内各保留一个,并把主要力量放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二级开发及技术引进、开发、服务与推广工作上[3]。县级农业科研机构,除少数改建为区域农业研究开发中心的科研示范开发基地外,应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并,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是构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农业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要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调控,调整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形成以省和市两级为重点的全省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省级层次科研机构要重点支持以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机构群体;地方层次应根据农业发展需要,以及自然、经济区划,以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为重点,给以重点扶持,逐步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研究中心[5]。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完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江西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江西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建立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着江西农业主导产业组建若干个创新团队,设置一批科研创新岗位和成果转化岗位,建设一批综合试验站。要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要以岗位设置和实施重大项目为手段,不断抓好创新团队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与不同层次的农业科研院所与单位沟通与合作,积极深化改革,打破现有的体制障碍,通过以产业为导向的创新团队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实现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有机结合。要明确省级创新中心与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业务指导与管理关系,根据各地市所的现有优势,规划建设综合或专业试验站。各试验站归属于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管理,创新中心在各试验站设置科研创新岗位和成果转化岗位,明确责任任务,带动地市所的科技创新工作[6]。科研单位的定位。地级市农业科研单位不可搞“小而全”式的“综合性”科研所,应分析自己的特点,通过科学客观的论证,集中才、财、物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来突破和发展。

只有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并在优势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才有竞争力。建设好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扶持好各地市的优势学科建设,地市农科所应纳入全省农业科技创工作分工合作体系,根据各地市所现有的优势规划建设专业试验站和综合试验站。这样有利于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项目重报,设施重建,机构重设,不会造成经费、人才、物资等资源浪费。农业科研机构的整合与区域分工。从架构和运作机制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涵盖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和实用性技术研究领域的复杂大系统[7]。各区域、各部门农业科研机构优势互补、相互协作,有效促成农业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目前我省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学科专业过窄、缺乏计划和协作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我省必须优化整合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加快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区域分工明确、优势资源互补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3.1.3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要打破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低下,学科设置陈旧,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的状况,要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对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优化配置。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改变农业科技管理模式和内容。要推进灵活、公平竞争、蓬勃向上的运行机制建设,实行公开招标、竞争立项,人员自主结合、竞争上岗的办法,发挥每个农业科技岗位的作用。

保障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经费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政府是农业科研的投资主体。长期以来,江西省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对于多数地级市科研单位来说,获取科研经费渠道很少,农业科研单位发展举步维艰。所以,政府应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强 化农业科研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经费保障。应建立和完善年度预算拨款制度。依据国家的预算法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科研机构通过主管部门向国家财政报送“年度预算申请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执行。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科研机构应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对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常规技术研究给予预算拨款支持,同时,鼓励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科研机构通过合同方式,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接受企业社会的委托研究,并按规定使用和管理经费[8]。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机制。江西省应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稳步增加对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与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强度,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和农业科研经费占国家总科研经费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优势科研团队得到稳定的支持。另一方面,引导、激励农业企业及其他社会投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高效的创新投入体系。应改革国家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将公益类农业科研涉及的基础性工作、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技术攻关和重要应用技术研究等课题,以合同的方式定向委托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中心及试验站)承担;其余的应用性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等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提高农业科研管理和运行的总体效率。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拓宽农业科研经费的来源,鼓励企业和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新型农业论文: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湖南省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多元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湖南省逐渐打破了以政府为主的一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格局,基本实现了多元化。农村能人、农业龙头企业、乡镇涉农技术站所、多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农产品行业协会等都成为了提供湖南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力量。湖南农民合作组织更是实现了多元化,涌现了众多新型组织,有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以及专业协会,如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汉寿县金穗米业有限公司、长沙宇田农业合作社、湘潭溢绿园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近年,湖南省农科院积极开展科技兴农富民活动,组建了诸如农业经济、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业信息等数十种科技服务队,为构建湖南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新的力量源泉。

2.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湖南省科技兴农富民信息服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农业科技与农民实现了零距离对接。该平台不仅具有远程语音视频、短(彩)信互动、电话热线、网络在线咨询等服务功能,而且推动了科技进村入户。2013年2月,湖南在原有的“一体两翼”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从而实现了与国家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2013年2月湖南省商务厅通报了湖南参加2012年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情况。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湖南各地区共上报供求信息239,430条,比夏季对接会增长77.5%。其中供应信息227,510条,求购信息11,920条,上报产品信息6,710条,共涉及有效商户27,624个,信息量全国排名及时。共促成成交129598.517万元,比夏季对接会增长29.6%。其中意向成交71031.704万元,实际成交49237.618万元,成交额全国排名第二。

3.拥有一支庞大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湖南省农业科研队伍实力雄厚,以袁隆平、刘筠、官春云院士为领军人物,拥有湖南省农科院、14家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上百家科研企业。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村实用人才达95万人,占全省实用人才总量的21%。2012年底,全省发展农民合作社14,435个,比2008年末增长3.5倍,172.68万农户加入合作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建立更是为湖南扩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提高科技人才水平提供了可能。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已覆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在岗的科技特派员达到3,768人,累计选派10,512名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385个,创办和领办专业合作组织880个,创建利益共同体791个,形成龙头企业459家,带动项目总投资达44亿元。每年都有数千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乡村的田间地头,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服务。

4.湖南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引领农民合作。从2009年开始,湖南省委、省政府每年将建设100个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支持省级示范社的发展。在省级示范社带动下,很多农村能人、龙头企业和乡镇农业技术站所等,尤其是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和大学毕业生已成为推进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如安化阿香柑橘专业合作社的“阿香”成为湖南兼领柑橘和黑茶两大产业优势的“农字号”品牌。2012年,安化阿香柑橘专业合作社在8个乡镇发展基地32,000亩,销售柑橘1.2万吨;入社成员人均柑橘纯收入4,670元,比同乡未入社的农户高出1,110元。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及层次分布不合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力壮的农村“精英”大量外移,致使农村“空巢”化现象加重。而“留巢”人群多是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而市场观念淡薄的低文化人员,他们很难快速地吸收和转化现代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造成了农技推广举步维艰。据统计,2008年湖南省农业农村人才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2%、占农村人口的2.1%。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仅为2.7%,本科学历26.18%,具有高级职称的仅为8.94%,大多是低学历、低职称人才。农业行政管理人才绝大多数特[文秘站:]别是基层管理人员和农业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现代化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制意识。现有农业经营管理人才18,520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0.08%,远低于国家2%的平均水准。农业科技人才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绝大多数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和省市级农业部,极少分布于湘西地区(张家界、自治州、怀化)和县乡以下农业部。其中,43.2%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就职于省级农业部门,32.8%的就职于市级农业部,县乡以下仅占24%。而全省乡以下单位中仅有9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副高级职称的仅占6.6%。这种农业科技人才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分布不合理的局面限制了农技的发展。

2.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服务方式滞后。目前湖南公益性农技机构一般实行单一功能的“官办、官包、官管”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化的农村种养 结构,技术、品种快速更新,生产规模悬殊带来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并且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仍采用以典型示范为主,辅以培训、咨询、发放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提供服务。而农村现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不齐全,提供信息化服务有限,因而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时间长、见效慢,风险高,地区差异特别大。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2012年510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103项农业科技成果,占比20.2%,其中50%以上来自长株潭地区,湘西地区仅占8%左右。据湖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4.1亿元,却只比上年增长了3%,及时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仅为3.6%。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信息化机遇。国家自2005年起为推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如《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并多次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湖南借此机遇于2011年底推出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方案,并通过了论证。

2.农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3]。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湖南各地掀起了农民工返乡热潮,返乡农民工与工商企业、合作组织3股主导力量积极投身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当中。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成为湖南省当前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三大趋势。

3.国家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力度。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尤其是在2011年颁布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后,农业机械化政策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十一五”期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351亿元。而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湖南可以乘势而上,取得长足发展。

(四)威胁(Threat)分析。

1.经济全球化风险。经济全球化不仅能为湖南农业科技的发展带来机遇,更多的是带来多方面的威胁。一方面,跨国公司提供的丰厚待遇吸引了湖南省大量农业科技人才,直接导致了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农业科研成果保护意识较差,大量未被及时有效利用和转化的科研成果被国外一些科研机构抢占,有些甚至被抢先获取专利,严重制约了本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2.市场机制风险。在计划体制时期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仍是自上而下的服务传递模式,或称行政指令驱动模式。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而在许多新的技术未经证实或并未被充分掌握时即被广泛应用了,致使事倍功半。目前湖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农、牧、林、水部门自成体系,分属不同管理机构,各体系之间缺乏沟通联系,并存在利益冲突,从而造成农业科技服务资源的重复浪费。因而,湖南省新型农业科技体系的构建将会面临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运行机制的威胁。

3.自然灾害。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加剧、工业化致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农业自身污染越加严重、以及各种农业生产事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迫使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越发举步维艰。2011年成灾面积高达1879.82千公顷,增长24.13%,因灾经济损失合计2,670,254万元,与上年相比虽有所降低,但是仍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5%。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危害可见一斑。

(五)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湖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拥有较好的内部优势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长株潭地区更应以SO战略为主体战略,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及加大农机扶持力度的重大机遇,将自身优势发挥至。湘西地区农业科技服务发展落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好以WO战略为主体战略,抓住机遇弥补自身不足之处。湖南各地区农业科技服务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为弥补区域差异性,建议湖南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时辅以ST战略,因为诸如经济全球化、市场机制、自然灾害等风险是很难避免的,唯有以己之长规避风险或者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做好防御措施。虽然不适宜采用WT战略,但是建议学习其所采用的防御性措施,如加强农村教育、完善农村金融等。综上,湖南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本着利益较大化和地区差异化原则采取混合战略组合,整合现有资源,“构建主体多元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二、构建湖南省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一些地区认真学习近期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组织开展宣传周活动,主张“建立健全多元推广制度,加快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所谓“一主多元”是以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为 主导,会同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完成现代农业技术“一公里”的推广[4]。之所以选取这种“一主多元”的推广体系,是因为该体系有利于有效地建立起农业新型化社会服务体系平台,并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进村入户的效率大大提高。为了更好地实现“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及时点是要以地方主导和特色产业为核心,实现农业技术推广关键技术成果开发的产业化;第二点是建立起由龙头企业、开发基地和生产农户合作联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第三点是要抓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

(二)提高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为提高湖南农业科技技术成果转化率,各市州相关部门要加强农业科技计划的市场引导、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由基层政府牵头,联合企业和高校院所,集中人财物重点支持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成长潜力大的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当地企业的转化,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为保障项目的实施质量,应抓住本省农业技术强的特点,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品质丰产高效种养等,鼓励项目承担单位注重原始创新,扩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突破,着力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转资金转化项目的管理上,注重各个环节的协调。

(三)创新农业科技多样化服务方式。立足湖南农业现状,针对农业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服务。包括利用广播、报刊杂志、电话、互联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进行信息的和农产品交易活动的开展,尤其要重视产前、产后的信息服务质量。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流来了解农民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引导其采用恰当的技术。开展生产和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服务,尤其是利用物技结合、连锁经营服务等方法,推广应用品质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创新成果。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尤其是依靠科技示范园区(场)。

(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参考中国农科院与北京雷力公司合作采用的“大讲堂、农博士、样板田”模式对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指导与示范。各科研院所与农民合作组织密切合作,采用基层现场培训与信息化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省农科院的专家对基层农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进行培训,培训数百名智能农博士直接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并在农民身边建立农业新技术应用的“样板田”,让老百姓看得见、学得会、用得着,不仅能达到提升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而且能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集成示范推广效果

新型农业论文:国内外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的经验模式比较

论文关键词: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服务模式 合作社

论文摘要: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构建的经验,对现代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比较分析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依据。

农业服务体系,也有称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多层次、多环节、多回路的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系统化的服务,达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网络体系,是综合性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机制。它是和农业生产部门(农场和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组成了一个包括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贮存、运输、加工、包装和最终产品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农业综合体(或称农工商综合体)。它包括系统结构、服务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狭小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克服自身的规模较小的弊病,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这种服务体系的发育程度,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点。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有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对此进行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所在。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纵观国外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的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其农业服务体系基本都处于成熟期,成为现代农业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农业服务构成了政府、合作社和私人公司三个层次的网络体系,即公共农业服务系统、合作组织农业服务系统、私人(公司)农业服务系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互有所补而又自我发展,形成了“政府+农户”、“私人(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农户”三种常见的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农业的发展以及合作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对农业服务的支持主要通过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的公共农业服务体系。政府不仅承担着从战略角度统筹、规划、引导、援助等促进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任务,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一系列服务,如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等,使公共农业服务系统更加充满了活力。

2、“私人(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私人的农业生产服务公司,包括独立经营的家庭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主要为农业提供系统的购销、加工以及产中服务,其服务范围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私人公司,不仅在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及时客观地反映市场运行状况,成为调节农业产品结构和组织生产的“指示器”,使得农业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基于高度的专业分工建立起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由不同行业所组成的农业物流供应链供销一体化体系,通过后向一体化(主要是农用物资供应商与农场主的结合)与前向一体化(主要是农场主与农产品销售商的结合)为农业提供生产和经营方面的各种服务,在客观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对国家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起了重大的作用。

3、“农业合作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服务体系中,合作组织系统为农民提供销售、购买、信贷、运输、仓储、灌溉乃至电力、电话、医疗保健、住房、植保、灌溉、家畜品种改良等方面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即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是农民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联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多方位的服务性质,其宗旨是代表农民的利益,为农民服务,其服务内容以流通领域的生产要素供应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服务为主,重点是产前和产后服务,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经过多年发展,因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根据它们的显着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及时类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以某一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第二类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主要特点是跨区域合作与联合,以共同销售为主,其运作遵循使用权拥有、使用者控制、谁光顾谁得利三个原则;第三类是以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所建的合作社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主要根据社员的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主要有农产品销售服务、信用服务等。

二、国内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农户”服务模式是以国家的有关涉农政府部门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政府涉农部门的农业服务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设在县、乡(镇)两级的各类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设在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站、植保站、良种站等政府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机构。其服务的对象的主体是农民,提供服务的特点是无偿或微利的,提供服务的性质是社会化的。有关部门还采取政令、法律、试验等

手段,以“深化改革,抓好落实;扩大试点,重点突破;完善机制,巩固成果”为总要求,以求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加工流通企业被喻为“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龙头”。公司(龙头企业)为保障生产原材料的批量与稳定供应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与农户合作,与农户通过合同契约的关系相联结,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通过引导和扶持,帮助农户建立生产基地,规定公司向农户提供关键性的生产资料和产中服务,保障产后回收部分或全部产品,农户则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并保障按要求向公司提供全部或规定数量的合格产品。

3、“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我国至今仍普遍存在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形式,一般是松散的组织形式,会员入会只交纳少量的会费,依靠大户投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合作组织收购和推销产品通常采取买断制、推销、中介或保险机构等经营形式。由于合作组织的财产基本由农民自己投资形成,决策者也主要是由农民担任,组织自主性、独立性、凝聚力相对较强,容易被农民接受。

4、“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十农户”服务模式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以集体所有土地和其他共有资产为边界的组织,它汇聚了社会组织、合作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的交叉功能,在农业服务中具有双重经营体制的作用,承担着乡(镇)村范围内的管理协调、生产服务、资产积累和政府委托的某些政权职能。其中的生产服务业主要以产中服务为重点,同时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等产前服务和贮存、运输、销售等产后服务。

5、“市场+农户”服务模式

该模式中的“市场”是指具体从事商品交换的场地,一般是由场地或集散地的农村社区集体利用其公用土地建立起来的场地设施,目的是利用市场集散商品的效应,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农产品销售场所,也为村组集体建立一个出租摊位和收取管理费的创收窗口。在这种模式中,农户与市场之间通常不存在固定的产品产销合约关系,农户只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客户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市场带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主要源自市场的客户集聚效应带来的较低交易成本。

6、“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主要是那些为农民提供各种综合配套和系列化全程服务的个人和经营组织。目前,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为农产品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一些熟悉销售渠道,掌握较多客户资源的专业大户和运销大户,他们往往在从事自有产品销售的基础上,组织周围村民的货源,联系外地客户,帮助双方达成交易,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有的还为双方提供库存、运输服务。这种模式,对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地区来说,起到了疏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当地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三、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1、相似性分析

世界各国基于本国国情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各具特色,但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现有模式也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呈现出平稳的渐进的发展态势。

及时,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来看,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起到重要作用。政府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服务模式,根据本国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地逐步实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辅以政策倾斜,协调工农发展关系,促进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与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第二,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与其他组织相比,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生产者自己拥有和控制的组织具有许多的独特的优势,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主体力量。综观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服务项目,可以发现它们为农业生产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占有的优势和主体的地位。国内近几年发展的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为农户服务模式正在逐渐兴起,而且成为今后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科技服务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受到十分重视的运用,往往将最尖端的技术首先应用到农业。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中都把科技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通过科技服务,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以及化学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服务为科技兴农、科技兴村、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捷径,使我们今天的农业朝着生技化、信息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发展。

2、差异性分析

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体系根据其职能可分为公益性的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和经营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类,分工明确,功能健全,达到了十分发达和完善的程度。而国内目前仍处于此类体系的初步构建阶段,面临着较多问题与障碍。

首先是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方面存在差异。农业服务体系在发达国家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即农业生产本身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结成一体,共同经营和发展,形成农工商综合体,实现所谓的农工商一体化。而国内现代的农业服务模式还处在产前或产中或产后某一阶段的服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其次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在发达国家,农业服务是一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其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国家有关的政府部门农民组织起来的各种合作社、私人企业、专业性服务公司及个人等,它们互补优势,彼此配合,强调及时、高质与创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任何服务都可以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得到满足,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国内农业服务体系还处于以单向服务与政府服务为主,合作经济组织和其它私人服务机构为辅的服务主体单一化的服务阶段,创新能力受限制,农户获得各种服务的渠道较少,农户及村干部对现有服务项目的满意程度较低,导致农业服务供求结构差异较大,总供给不足,目前尚未没有形成系统化、全程化、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的有效完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再次是服务实体化方面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上以合作社为主,它是农业生产者为了克服生产与经营中的困难以维护自身,经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企业实体化运作,立足服务办实体,体现了合作社系统所特有的服务优势。而国内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服务模式基本上还处于松散联合的形式,处于联合体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大企业抗衡还存在着市场和金融的风险,同时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如供销社在农业服务中所发挥 的作用越来越不受重视。

是农业服务体系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国外的整体农业服务体系处于成熟期,其法制、体制基本完善健全,机构设置合理,职能职责划分明晰,资金保障有力。而国内受计划经济与“小农意识”的长期影响,农业服务体系普遍处于“线断、网破、人散、质弱”的状态,管理机制混乱、权责模糊、资金匮乏、人员素质低下以及混岗使用等现象严重,严重地制约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小结

对比国内外农业服务模式,可以发现尽管依据国情,各国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具特色,但政府、合作经济组织与科技服务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以及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中,需要政府加速农业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农业法律监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信用合作社作用,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创新供销合作服务方式,在继续推进农业“八大体系”建设基础上,重点加强五大体系即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种子体系、植保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大棚的智能监控系统是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结合农业大棚特殊应用环境,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的大棚环境监控系统,通过精密的动态监控方式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功耗低、性价比高等显著特点。

[关键词]物联网;监控;无线

1.绪论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为了推动信息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y,uns),并将其作为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信息产业群[1]。

物联网主要应用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绿色建筑、智能检索、环境监测和智能家居(smart home)等领域。其中智能家居因其应用前景广阔、潜在市场需求巨大、发展迅猛受到社会广大关注。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音视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集成,从而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常应用的管理系统,满足用户对家居生活安全舒适、便利环保等要求[2]。

新型农业大棚系统利用精密的动态监控技术对环境及土壤温湿度实时检测,通过无线技术实现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该系统将与大棚环境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2.总体方案

该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左半部分作为探测节点,包括传感器、单片机、执行单元和通信单元四部分;右半部分作为监控主机,包括通信单元和计算机两大部分。

探测节点中,传感器主要包括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度传感器三种,分别对环境、土壤温湿度及光照度进行检测,所测的数据直接送给c8051单片机处理,根据预置数值及实际工作情况,再通过启动执行单元调节大棚环境。其中,执行单元包括天棚百叶控制系统,用于调节环境的温湿度;滴灌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土壤湿度;光照度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光照度,同时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主机。

3.zigbee技术

除zigbee通信系统外,本系统还结合用户端的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法,采用access数据库平台和ado数据库连接技术,并使用delphi编程语言实现界面、管理、查询操作以及gprs平台上的数据收发[5]。

4.结束语

在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大棚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系统从实际应用需求角度出发,阐述整体架构及总体设计部署方法,结合zigbee通信技术,提出一种有效的新型农业大棚设计理念。

作者简介

杨国军(1964.3-),男,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农机设计。

新型农业论文:莆田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发展对策

摘要结合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莆田市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总结了对策,以期促进莆田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构成;设想;对策;福建莆田

近年来,党和政府根据深入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大环境,先后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浪潮的迅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农村的主要对象是部分妇女、老人以及缺乏技术、技能的劳动者,而我国农村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本身早已“网破、线断、人散”,其残存的部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上述形势的新需求,为我国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莆田市作为改革开放和地多人少的沿海省市,作为海西建设的核心区域,这方面的矛盾尤其突[1-3]。因地制宜地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灵活高效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

1基本构成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任务也对福建省莆田市的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此,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就必须建立一个队伍健全、普惠、机制灵活、高效运作的综合性科技服务体系,其基本构成如下。

1.1异军突起的网络科技平台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应用和普及,一大批依靠网络运营平台而开发的现代信息服务应运而生。这种迅猛扩张的现代信息服务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规模向农村渗透、蔓延。因此,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必然包含无缝覆盖、方便简捷、成本低廉、运营灵活的多种网络服务平台。如音像服务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无线网络平台等。这方面,福建省及各地的网络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1.2日渐盛行的专家服务团队

10年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进城的背景下,面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网破、线断、人散”这一严峻的现实,由福建省南平市率先提出并实施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之一。现已成为我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莆田市委市政府结合推进海西经济区战略部署的实施,提出了实施农业“三百工程”和组建“科技服务团”的工作计划。目前已建立起一支由108位专家学者组成、融合了八大专业服务内容的技术团队,为“三百工程”的实施和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支撑性的人才队伍。

1.3应运而生的民间服务社团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应运而生的民间农技社团组织迅速成为支撑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4]。虽然其中各社团的发展不平衡,部分社团的运营也存在诸多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市场的考验,一些了解市场需求、善于经营管理、贴心农业农民的民间社团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农民的个体生产必将日益向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变,从而逐步实现由个体经营向现代化家庭农场与社会化组织相结合的形式演变。这种演变加快了农业科学化、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我国陕西杨凌、山东寿光、上海嘉定、台湾等地的实践和成效充分肯定了这一发展趋势。福建省莆田市农业发展的历程也逐步呈现出这一演变的发展趋势。把民间农技服务社团纳入新型农技服务体系既是拓展民间服务社团的有效服务领域,也是增强新型农技服务体系而实现双赢的必然选择。

1.4形成合力的政府涉农机关

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连续几年发出一号文件,力图在新形势下统筹解决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异,带领广大农村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各地党委政府也把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协调,纷纷加大投入、扶持力度,政府各涉农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支农惠农举措[5],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发展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各地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政府的各涉农机关支农、惠农的举措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亟需在加快新农村和海西建设的热潮中,拧成一股绳、织成一张网,为加快福建省、莆田市的“三农”发展提供保障。

1.5探索新型的乡村农技队伍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进一步稳定、加快农村经济提升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乡村农技队伍成为我国各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6]。近年来,农业部先后对30万人左右的基层骨干农技人员进行指导培训,这是“全国基层农技人员冬季大培训”活动启动后首批开展的培训之一。江苏省从2009年起将在3年内实现所有行政村农技员全覆盖。2009年在8 000个村先行实施的农技员“包村联户”服务机耕已启动。该服务将集中培育18万户农民科技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高效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辐射推广。浙江省慈溪市建立网络平台,对180名农技义务信息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方便农技信息和交流。福建省直接从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入手,由省、市、县(区)、乡镇为农村技术员给予专项固定补助,表明了福建省各级政府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高度重视。上述的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以及近日国家提出的大学生村官等,更是对这一基础性工作在人才管理、培育和使用上的制度创新。

2初步尝试和近期设想

最近,在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结合莆田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西经济区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努力探索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其一期工程初步建立了市级网络技术服务平台(12396网络平台)和1个区级分中心,在3个县区的5个乡镇、21个行政村分别建立了信息站和信息室。构建了部分农村适用技术、农业专家和科技文献、专利技术等数据库,在所建的市、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基本形成了4级互联互通的技术服务网络,并着手对乡镇、特别是村级农技员、信息员的技术培训,积极推动技术网络服务功能的实现与拓展;积极参与市科技服务团的组建,并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初步形成了网络内外互动、专家学者和基层农技员互补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同时,还在积极争取把该服务体系纳入福建省和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12396农技服务体系。

下一步计划与莆田市其他涉农部门、民间社团、通信运营商携手共同拓展、建设具有莆田市特色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其基本构思是,在莆田市“三百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并完善莆田市星火科技12396农村科技多媒体信息远程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到企,为农村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农村技术人员、党员、干部提供个性化的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初步选定条件较好的部分行政村建立首期多媒体远程服务信息点,主要包括开通星火科技12396专家电话服务热线;建立星火科技短信息系统和互联网视频qq群;进一步完善12396网络平台,丰富网站内容,提高服务功能;加强农业相关信息资源的规划和数据资源整合,争取实现与全福建12396平台的信息共享。

3对策

3.1加强领导

当前,认真抓好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重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福建省莆田市农村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现行农技服务管理体制不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也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的要求。要尽快建立一个真正能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有效服务的综合体系,必须重构农业服务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多部门参与、政策配套、服务规范、监督严密的宏观调控机构,以便加强领导、协调、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才能促进农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3.2科学规划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它牵涉到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也必将影响当地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对此进行、稳妥的科学规划。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在深刻认识和了解当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组织涉农部门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架、组成、目标、任务、管理及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讨,从而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科学规划,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清晰地描绘出一幅蓝图。

3.3因地制宜

农业生产是一个具有强烈地域和气候特色的产业,现代农业的范畴更拓展了它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和做法,但切不可照搬照抄或生搬硬套。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地域特点、气候条件、主种(养)品种及产前、产中、产后的不同环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较大程度地满足各种多样化的需求,为当地的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更的保障。

3.4齐抓共管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又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基础的重要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步下降,但决不能被忽视。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永远是一个基础性、决定性的产业,要求各涉农部门齐抓共管,才能促进农业的稳定、协调发展。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城镇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关系

摘要:民以食为天,所以人类社会想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农业着手,河南省作为产粮大省,对整个社会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城镇化建设的大趋势下,河南省如何利用自身的农业优势,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是当前急需考虑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

一、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快但整体水平低

河南省城镇化一直处于发展阶段,但与全国水平比较,还是存在有较大的差距。一些重要经济指标仍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如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GDP总额、进出口总额指标占全国的比例均在10%以下。河南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但GDP占全国5%,进出口总额占2%,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相差8.9个百分点。差距仍然是比较大的。

(二)人口基数大但质量低

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仅要求人口的转移,还要求人口素质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近年来受到国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河南省人口增长过快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人口生育分布仍然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由于历史沿袭问题,农村人口仍是高于城镇人口,尤其是农村生育率大大高于城市。城乡人口数量差距仍然越来越大,农村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影响了农民增收创业,同时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三)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

河南省城镇化率除总体水平低于国家水平外,其内部各地市也是不均衡的,依托省会城市郑州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较高,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点,地区差异明显。通过比较2016年全省18个地级市城镇化水平数据发现,高于省平均水平的地级市有9个。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城镇化率较高,为71.02%,黄淮地区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等市还处于较低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化率平均水平。

二、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分析

(一)土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少

河南省人多地少,经营分散,加上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大量征用了较为平整的可耕种土地,补充新进土地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农业规模生产,提高了规模经营成本。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转移至城镇发展,但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占用着大量的土地,造成了农村、城市土地双占现象。

(二)农村土地流转不活跃不规范

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方式不规范,土地流转大多是村里流转,街坊邻居因为熟识,往往口头协议了事,一旦出现纷争很难通过法律层面解决,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地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从规模来看,土地流转多是小规模的零散农户之间的流转,占比较小,土地流转市场并不活跃。

(三)农业资金支持有限,基础设施薄弱

河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农业物质基础设施与服务基础设施。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拖慢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省市地区财政资金有限,且投资倾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镇地区,这就直接造成了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且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概述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为了提高收入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城镇,去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利地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用地与农业人口的减少,想要缩小城乡差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土地流转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制定宏观产业政策,出台优惠措施,扶持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让其能够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就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机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生活保障,土地就更容易流转,也更容易达到规模化经营。

(二)注重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首先,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服务设置的重要方面,加大金融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专项专用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升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从而改善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其次,加强建立农资销售服务体系,为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后顾之忧。引导农资组织多发展多样化的服务。然后,建立农产品营销网络,提供营销平台,使得优势农产品能够走出去,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制度化、系统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搞好职业培训,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业转移人口适应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市民化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促进职业分化与提升。

(三)成立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改革试点区

选取一些基础设置完善、有着科学规划和农业基础的地区作为新城城镇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改革试点区,确定指导的中心思想、欲达到的目标及改革方法。同时考虑各地各种实际的现实情况,结合当地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及城镇化水平,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地选择合适的路线、方式、逐步推进二者协调发展。

(四)政府出台合理优惠政策,带动生产要素入股

农民从事农业规模经营,面临着很多困难因素。面对着种种难题,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出台相应的合理优惠政策。为农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方便,引导、鼓励、支持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相关的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切实提高整体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比如为农户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为农户提供市场供求信息,方便农户自主调整生产重点,鼓励优势农产品走出去,出口到省外、国外。

作者:贾宁 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发展基础

摘要:

我国劳动力众多,具有庞大的农民基数,但总体素质相对较低。而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从事农业生产者必须要具备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科技素质、思想素质、法律意识、市场经营管理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及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型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意在解决未来农业发展中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效性;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各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方面也正朝着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大量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新型的生产机械不断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农业生产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总体来看,农业生产日趋产品多样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未来的农业发展倾向于绿色、有机、环保的发展趋势,生产手段也朝着科技化、智能化的精准农业方向发展。这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的农民便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农民将成为一种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这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就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的发展来看,培育新型农民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农民的素质、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对于新农村发展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培训教育工作中,必须要下大气力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职业农民的多方位素质,使其在文化素质、生产技能、道德水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市场意识等方面都能多方位的提高,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农业发展需要。

1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培训组织情况不够理想

在具体的培训工作落实上,由于宣传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实际的培训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培训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组织工作不到位,农民培训工作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并非某个部门单独就能完成,需要社会的各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当前组织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以政府为主体,存在行政命令和计划分配的问题,这也导致培训的组织缺乏灵活性和合理性。

1.2培训内容及形式比较单调

新型职业农民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相对来讲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于现代事物及信息的掌握也相对较多,所以在培训形式和内容上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力求丰富多样,增加互动性及实际操作内容,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能够学有所得,学而能用。但是在实际的培训教学中,在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上,存在单一枯燥的问题,往往理论知识过多,而实践内容过少,操作性差,大容量信息使学员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培训的质量。另外有的课程在讲解时术语过多,超出学员的接受能力,理解上存在困难。

1.3培训效果考核不科学

培训效果是要通过考核做出评定的,在操作层面上,考核的设定不能真实反映出培训的效果,缺乏科学性,往往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多数地方的培训结束后只是对学员进行一些机械的测试,所采用的办法仍然是学历教育的方式,由于学员的文化水平存在差别,测试的结果受文化基础影响,难以真实反映所学的情况,导致效果评定缺乏客观性。

2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的措施

2.1科学制定培训方案

培训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在培训时一定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认真分析目前农业的发展层次和市场的需求,要深入基层,对农民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充分的调查,真实了解农民的切实需要之后,再根据这些需求点进行培训方案的制定,对于培训的方案、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等方面,哪些地方应当侧重、哪些地方应当作为了解,在方案的制定中都应有所规划。尽可能多听取农民的真实想法,了解其切身的需求,同时也要了解受训农民的文化程度,采取易学易懂的教学模式,使其真正能够学会听懂,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进行应用,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及高效性,这样才能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法律意识及市场经营能力的作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2培训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提高效率

培训工作的开展要特别注意效率的提高,只有提高培训效率,才能使农民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使更多农民受益。在培训形式上要灵活多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生活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的教学形式。例如,利用农闲时间进行集中培训,或者采用送教下乡,把培训工作送到田间地头,在生产现场进行指导。除了讲课培训外,可以通过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采用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要比单纯的理论讲授的效果要好,对于农民受益也更大,培训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2.3建立科学的培训考核机制

农民培训效果的测试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学历教育的方法,应该结合农民在生产中实际能力,根据实际能力的提高来判断,这种评估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也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同步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果不能依靠考试和是否能拿到培训结业证书来衡量,即使是考试,也应该形式灵活,样式多种,不能一味笔试。根据培训科目建立多方位的评价体系,才能对培训工作进行有益指导,从而形成培训工作的良性循环。

作者:刘文会 李秀云 冯国艳 王玉 单位:榆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农业发展与对策分析

1新型农业的内涵

新型农业是指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来装备、以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集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一体,高产、品质、低消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协调、高效、安全的农产农业生态系统,其目标是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新型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2.1新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新型农业的特征,及时是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成效凸显,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科技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结果高效化;第二是农业产业服务与职业化,包括农户、合作社、政府三级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形成,产生了现代的职业农民和农业企业家;第三是农业产业链正在延长,如如今逐步形成绿色、蓝色、白色农业三组鼎立;农业功能多样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已经逐渐形成。

2.2新型农业的主要类型

新型农业的主要类型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及时,生态农业产业,农业生产中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不用化肥、农药及其他合成的化学制品,成本高、产出率低,将会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存在;第二,高科技农业,是指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业形式,包括数学农业、太空农业、精准农业、立体种养,生产出高产、品质农产品等;第三,观光农业,将农业和旅游、生产以及消费融为一体,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形式。

3新型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取得的成绩

当前新型农业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表现为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农业投入不足和要素大量外流的矛盾、参与国际竞争与保护国内产业的矛盾、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当前新型农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及时,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进一步改善: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城镇化率提高49%;第二,农业产出增加、质量和结构优化:2006年,我国及时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正式进入依法监管阶段;第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农作物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农业机械化已经到了中期阶段。农业就业占全国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五,农业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发育。

4新型农业发展的推进策略

主要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及时,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策略,包括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并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同步;转变资金向城市工业流动的偏向。第二,实施分阶段、分区域、重点突破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指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5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10元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大于96%;第三,确定发展战略。包括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发展战略、实施通过农业对外开放促进农业建设的战略。

5新型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及时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保障措施调节好“两个积极性”:一是种粮农民积极性;二是主产区积极性。依靠国际贸易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不靠的,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第二是深入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未来一个时期,要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重点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建立质量安全体系方面下功夫。第三,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建设.第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稳定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制度,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作者:郭占魁 单位: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展望

1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1.1种养大户快速成长嵊州市积极鼓励扶持种养大户发展生产,嵊州市种养大户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据不统计,目前,在种植业领域,嵊州全市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82户,其中茶叶大户30家(66666.7m2以上)、花卉大户30家(66666.7m2)、香榧15家(23333.3m2以上)、竹笋8家(13333.3m2以上)、水果15家(4hm2以上)、蔬菜35家(3333.3m2以上)、粮食15家(33333.3m2以上);在养殖业领域,长毛兔29家(500只以上)、生猪20家(500头以上)、鸡4家(5000只以上)、水产7家(33333.3m2以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嵊州市为减轻种植大户资金压力,采取先送农资上门、收获后再还钱的支持方式,2013年,嵊州市政府继续加大对种植户和养殖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农户共同承担保费。

1.2家庭农场初具规模从2013年5月17日嵊州市首个家庭农场嵊州市七一家庭农场成立,几个月来,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嵊州悄然兴起。嵊州市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培育引导力度,分层推进家庭农场发展深化“兴农”文章。通过对全市农业经营主体的摸底调查,逐步筛选出一批具备家庭农场创办条件的种植、养殖大户,对其进行“点对点”指导,依据农业经营者规模、雇工情况,实施分层分类发展。对经营市场化程度高、雇工人数较多的农业主体,引导其办理有限公司形式的家庭农场;对产权清晰度不高,以雇工经营为主的,引导其发展为个人独资企业类家庭农场;对以家庭经营为主无雇工经营的,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从业者,引导其办理个体家庭农场。截止到至2013年11月底,嵊州全市在册登记家庭农场77家,其中在册公司制家庭农场3家、个人独资企业类家庭农场4家、个体家庭型农场70家。注册资本达1.12亿元,户均注册资本达146万元。

1.3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日趋完善近年来,嵊州市涌现了一批以专业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为代表的新型经营服务性组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大大降低了农户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资源要素利用效率。目前,嵊州市已建成各类农副产品专业市场19家,年成交额达25亿元左右,其中浙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20.5亿元,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定点市场,为我市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2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的主要模式

农业经营体制问题直接决定着农业效率的实现,近年来,嵊州市农业经济模式开始由家庭经营向多主体共同参与、利益共享、多方位合作的经营模式转变。

2.1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以生产基地为依托,实施“民主管理、规范运作、利益联结”的模式,发挥了聚集效应,指导和带动农户,有效解决发展效益农业中的资金、技术、信息、销售难题。如嵊州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桃形李基地种植面积120hm2,年产值近1000万元,规范运作,编印了《嵊州市无公害桃形李生产标准》,并建立示范基地,加大设备投入,增强凝聚力。强化对农户服务,邀请专家培训指导,设立技术服务点,随时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打造品牌,“羲之牌”商标被评为2007年嵊州市著名商标。自1997年以来“羲之牌“桃形李连获“省品质水果”、“省品质农产品金奖”、“省农业名牌产品”、“省绿色农产品”、“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全国农博会金奖”等多项荣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十分重视网络销售,通过农民信箱等渠道了解需求信息,拓宽了销售渠道,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专业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合作社集研发、生产、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发挥主导作用,服务农户,带动成百上千的农民发家致富。如嵊州市健而康果蔬葛根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生产绿色无公害的安全、健康农产品,为农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工具,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及信息咨询服务,合作社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实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现已与多家农林科学院,医学科学院交流合作,生产的紫背菜、红肉蜜柚等保健果蔬长期为各大超市,各种大中型酒店,蔬菜市场供货,同时受到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2.3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模式以龙头公司为依托,一般由农业龙头企业主动发起组建合作社,组建大面积基地,引导和带动农户科学种植生产,按标准统一收购社员产品。如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与西景山村合作,建设有机茶基地,帮助西景山村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以保护价收购社员茶叶,目前,已在嵊州、安吉,以及江西、福建、湖北、安徽等地建立茶叶基地10800hm2,成功联结农户8万余户,2002~2009年连续8年在全国茶叶加工行业中茶叶收购、加工、出口及时,是目前中国厂房面积较大、加工能力最强、联结基地和联结农户最多,集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生产加工、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绿茶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在“华发”的示范下,嵊州其他30多家茶叶生产企业纷纷在省内外建立基地,由此联结和带动了更多的农户,走出了一条农业龙头企业依靠产业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特色发展之路。

3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障碍,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跨越式发展,值得进一步思考。

3.1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为主体,家庭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户是农业基本经营单位。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史,皆把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化的基本形式。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尊重现实基础、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坚持以“农民”为本,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步伐相适应,要更加着眼于服务、带动广大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3.2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与先进发达地区农业经营主体相比,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足。不论是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家庭农场、专业经营服务公司、联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相对缺少,实力相对较弱,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业经济性服务组织,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农业流通业态发展相对滞后。嵊州市应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释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围绕嵊州市茶叶、果蔬、花卉、竹笋、香榧、长毛兔等优势产业,凸显区域特色,打造区域品牌,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提升新型农业主体自身发展水平。尤其是要大力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嵊州市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多方位的服务。

3.3鼓励支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嵊州市农业经营模式相对单调,以比较传统普遍的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3种模式为主,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等高级的农业经营模式较少。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发展农村发展合作经济,促进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嵊州市应充分发挥现代新有机农业园和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两大项目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积极探索适合嵊州区域特点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合力。

3.4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目前,嵊州市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相对滞后,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发展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土地流转阻力重重,农业财政金融支持不足,特别是一些专业合作社、种养殖户融资存在很大困难。嵊州市应继续推动农村土地有效流转,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确保土地有序流转。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推动农民以承办经营权入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大财政补贴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结合“浙(嵊)商回归”工程,着力吸引浙(嵊)籍企业家回乡投资现代农业,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构建农业专业服务平台,完善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机构,增强公益性服务机构支撑保障和服务能力,做好农业专业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工作。同时,应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

作者:任亚磊单位:中共嵊州市委党校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构

现代农机合作社集农机、土地、合作于一体,通过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农民捆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除了为成员提供种肥统购、产品统销等服务外,一些合作社还在粮食烘干、储藏、过腹转化等更大范围为成员和其他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自2009年末成立以来,通过依法规范,不断发展,入社成员由最初的7户发展到如今的2436户,成员由本村扩大到周边的6个村。三是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现代农机合作社采取土地折资、二次分红等措施,吸引农民土地入社,发展规模连片经营,促进了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变。特别是近两年全省大力推广克山县仁发合作社的入社土地保底、国投资产平均量化到每个成员、公积金记入个人账户作为出资、可分配盈余始终“为零”、合作社始终没有“无主资产”等做法,农民带地入社步伐明显加快,2013年全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面积达1100万亩,带动土地规模经营面积4000多万亩。四是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现代农机合作社吸纳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发挥大机械作用,使先进农业科技得到物化,提高了农业先进技术到位率,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收。2012年全省农机合作社种植的玉米、大豆平均单产分别比普通农户高28.6%和9.8%、亩成本平均低24.5%和6.7%,入社成员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1474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870元,实现了转入与转出土地农民都受益。近6年全省农机合作社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这类以现代农机为载体、以土地为核心、以合作为纽带的综合经营性合作社,坚持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破解了“大锅饭”难题,找到了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有效途径,是充分体现龙江现代农业发展特征,与现代经济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科学匹配,使转入和转出土地的广大农民都充分受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创造的合作社盈余以土地分配为主、国家财政投入收益平均分给成员、公积金记在个人账户等同投资、未分配盈余始终“为零”的合作社没有“无主”财产做法,适合土地规模较大的合作社,也适合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得到了国内专家和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我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务院领导“预示了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新时期第二次农村改革的‘小岗村’”的高度评价。

现代农机合作社是我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一大创举,成为全国亮点和龙江特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在全省大力推广,使现代农机合作社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主力军和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加快构建起富有龙江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向更高层次迈进。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坚持高起点创建,提高农机合作社建设水平。具体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尊重农民意愿。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只有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才能够把好事办好。要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农民需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发展,让农民自主选择合作社发展模式和农机装备。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围绕四大粮食作物主产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特别是充分考虑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因素,根据各地农业生产需要组建现代农机合作社。合作社建设规模,与可规模连片的土地相适度,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循序渐进发展。三是合理配置机械。按照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标准和入社土地面积,突出先进性、配套性,兼顾区域农作物特点,重点配备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急需的农机装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充分满足农机合作社全程标准化作业的需要。四是实行多元投入。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财政扶持、农民出资、金融投入的方式组建合作社,推动合作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市场化。特别是要把金融投入作为重中之重,挖掘融资租赁的巨大市场潜力,从根本上破解现代农机合作社投入大、农民建不起的难题。另一方面,抓好原有农机合作社规范,迅速达到应有带动能力。着力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坚持土地分配为主。我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成功之处主要是实行了土地入社,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农民将土地交给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土地分配占合作社可分配盈余60%以上,使合作社与农民成为一个整体。土地入社不仅解决了土地规模化问题,也解决了农民组织化问题。从我省发展看,土地入社是较高层次的土地流转形式,它既是农民与合作社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成员参与分配的重要依据,更是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标志。坚持土地分配为主,符合国际合作社基本原则和我国的现行法律,同时也是对稀缺性土地资源价值的一种有效补偿。二是国家投入所得的收益平均分配给当年合作社成员。过去国家对合作社的投入大多流失,少数人得了好处,国家的投入资金实际上成了个人投资的匹配资金。但是国家对农机合作社的支持是对入社的广大农民的支持,是对所有入社成员“联合”的支持,这种“联合”也是国际合作社联盟所说的“人的联合”。现代农机合作社应将国投资产按每年的成员数量平均量化给社员,并作为分配的依据,使全体社员在享受国家支持合作社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体现公平性,这是合作社法规定的,必须坚决执行。三是合作社不形成无主财产。合作社的财产实行联合所有,“合作社财产是每个成员个人财产的相加之和”,既有合作社财产总数,又有单个成员财产的具体数额,做到财产关系明晰。合作社财产“联合所有”不能有“无主财产”的一个重要意义体现在公积金上,提取公积金要与盈余分配一致,并且等同于投资。合作社财产“联合所有”,不能有“无主财产”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合作社不能出现未分配盈余”,合作社的盈余或者分配给成员,或者提取公积金记在个人账户等同投资。合作社要将个人投资和公积金计入社员账户,做到公开、公示,使每个社员都知道在合作社拥有的资产数量。通过明晰产权,避免合作社成为合伙企业、股份企业、个人企业,成为个人谋利的工具,也避免走“一大二公”的道路,合作社成员真正成为合作社的主人。四是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进出自由。

现代农机合作社不同于公司制企业,是以为广大农民服务为根本,不以追求效益较大化为目的,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只有农民能够参与合作社民主管理,每个成员的意愿能够得到充分表达,“一人一票”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才能真正体现出合作的本质,体现其持久发展的生命力。合作社对生产资料采购、基础建设、利益分配等重大事项,要做到一人一票,民主决策,在充分发挥理事长经营才能的基础上,将决策权交给社员。要实行社务公开制度,对合作社经营管理、重点项目、资金使用和利益分配,实行全程监督,维护社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防止少数人说了算和资本合作主导劳动者合作现象发生。同时,合作社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做到成员进出自由,这是增强发展活力的一条重要原则。

作者:王忠林单位:农办、省农委主任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制约因素分析

1.1农民的乡土情结制约了其离开乡土的步伐我国自古“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致使农民具有一种传统的恋乡情结。由于自身身份的限制,大多农民仍然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特别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或是在退休之后。多数农村老年人习惯了农村的慢节奏、安逸的田园生活,习惯了田间地头的闲聊漫语,还是不习惯城市里住在高楼大厦里的现代生活。这些原因都制约了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导致产生大量空闲房屋。

1.2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系,曾经极大地释放了农村产业的生产力。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也亟需步入正轨。然而,条块分割、分散、小规模的田地,难以实行机械化操作。目前,尽管一些地方已经规划了农村产业园建设,但规模依旧较小、进展缓慢。

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议

2.1维护农户土地承包权,推进土地流转我国有58.0%的农民进城打工,土地流转面积仅占21.2%。因此,需要加快出台相关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

政策,让土地成为可以抵押、转让、买卖的生产要素,逐步由市场决定其配置。在保障农户长期对土地享有收益权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大胆、快速转让土地,让土地可以自由流转,实现其效益的较大化,同时让农民也能够得到较大实惠。

2.2加快对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就近进城、进社区加快放开中小城镇的户籍限制,可以有效解决农民期盼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农民就近进城或进入社区,可以依旧形成“熟人社会”,避免心理不适问题,维护地方稳定,有利于社会和谐。农民进城或进社区应与农村宅基地相挂钩,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鼓励农民用土地换新房。对转变为城镇户口的原农民,应及时保障他们享有城镇居民待遇。

2.3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规模经济推动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改革,推进农村产业园建设是当务之急。农村产业园的建设需要外来资金的带动,因此鼓励、支持企业、银行、社会组织等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基地,与农户、村集体达成合作制,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当前已经发展起来的有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到2012年底,家庭农场已经达到87.7万户,经营土地面积0.35亿hm2,户均年收益18.47万元,使土地效益得以提高,同时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2.4推进农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农产品市场周转推进农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需要大力培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降低各种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全国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8.9万个,入社成员53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0余万个,全国实行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土地的村、组约有2000个。但是,针对全国土地总量来讲,这些仍然是较小的一部分,土地的集约化发展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因此,必须创新企业、银行、社会组织进入农村的方式,让他们成为参与者,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引领者,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张宝成单位:中共临沭县委党校

新型农业论文:生物技术对新型农业技术的作用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技术中的应用

所谓新型农业技术是以新兴技术来带动农业的发展,以生物经济的非农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深入,我国进入了工农互补、城乡共荣的发展阶段,研究新型农业体系的技术应用体系,研究在利用常规农业技术的同时合理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近期成果来拓展农业新的领域。生物技术价值的主体是人,农业生产运作基本上是靠人为的进行操作,农业的发展既能满足农民的生存需求,保障农村的建设。

从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两个方面出发,农业技术的进步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生物技术主要是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进行运用和展开的。目前,生物技术界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领域,被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都是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今天的中国生物科技事业应该时刻往这一方向努力,实现生物技术的多重价值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对于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技术方面,例如,光合作用机理研究,通过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增长,提升作物的产量,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另一个就是生物固氮,通过提高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实现DNA重组改造共生真菌,促进植物作物的根系生长。还有就是转基因技术,用转基因植物来生产具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及其他特殊化学性质的物质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生物技术的应用,既能提升农业的生产能力,还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未来生物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实践道路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带来的社会价值也是巨大的,所以应该加大政府的关注力度,通过政府的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操作技术,对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发展道路和空间,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产业。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要正确发挥政府对生物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方向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和调动地方、企业、金融等力量参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

同时,积极的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为生物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于有建设性的农业项目予以鼓励和支持,通过反复的实验和测试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的生产状况,保障农业技术发展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农业生产的生物技术应用应该形成产业化,通过行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双方的效益的化。

,发现生物技术的发展潜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行业间的发展都是具有相互性的,相互促进能够实现产业链的形成,从总体的实力上加强竞争力,带来更多的集群效应,让农业发展有更多的保障,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以农业的进步来支援工业的发展。同时生物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解决更多的实际应用问题,让现实问题得到更加快捷和方便的解决。

新型农业技术体现的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生物技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效益,生物技术和农业的联系程度将会日益的加深,未来会有更为广泛应用。

作者:刘阳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新型农业论文:创新型农业科技才能发展思考

以创新激励为核心的农业科研制度环境

在所有影响人才培养与成长的环境中,制度环境最为重要。建设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制度成长环境,迫切需要围绕创新激励为核心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一是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从国家宏观管理来看,我国实行的是科技和教育分立的管理体制,农业大学和农业科研院所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资源分享与利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移推广等诸多方面存在弊端。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理顺管理体制,弱化行政职能,鼓励产学研结合,增强国家农业创新的整体实力,推进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二是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产权保护制度。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许多农业科技成果产权保护成本过高,以至无法实现正常有效的产权保护,例如,基于农民的生产留种权,许多农业育种创新成果几乎以公益性质无偿提供给生产者,或者出于风险因素等其他考虑,农业科技创新部门可能主动放弃科技创新成果产权。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权保护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产权保护制度,有效激励广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三是要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应成为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成长制度环境创新的重点之一。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及成果转化,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面临的创新风险巨大,整个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例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还可能面临社会舆论的道德压力、政策禁止等风险。因此,在国家宏观层面应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保障机制,减小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实践顺利进行。

以培育创新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的政策环境

国家科技人才政策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营造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政策环境,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强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等问题难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需要政府部门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二是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受制于多种制约因素(如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工程,一般性人才政策缺乏足够的政策引导力,很难满足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特殊政策要求。因此,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予以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与政策引导。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从国家长远发展的全局战略出发,制定并健全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造就政策体系,例如,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农业工程师队伍建设与培训计划等。

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环境

要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体制。在推进产学研进程中,政府的职责主要包括:①建立以政府引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发挥政府组织协调、资源调控、公共管理等优势,统一规划当地的校企合作,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②创建一批部级、省级、县(市)级农业科技实训基地,政府投资兴建或支持一批以高校、职业学校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实验室或交叉型综合实验室,在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中建立一批农业科技教育基地。③构筑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作用,确保校企合作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④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农科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通过资金引导或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扶持充分调动和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⑤建立校企合作的政府投入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农林科技人才的教育基金,切实解决农林院校在安排学生教学实习和工作实践时经费严重短缺困难等问题。

全社会范围内自由、宽容、重农的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氛围是宏观人才环境中最为隐秘的环境要素,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自由、宽容、重农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自由气息与民主氛围。现代科技创新活动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具备各种才能的人才组成一个创新集体,现代创新活动呈现协作化、群体化的趋势,整个社会范围内都应该营造一个充满自由气息与民主氛围的创新环境。二是求异思维与宽容文化。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性,而原创意味着原创者依赖于自身的创造力,意味着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意味着有新的发明、发现或创造。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打造一种提倡争鸣的求异文化和宽容理解的社会风气。三是重视农业与尊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亟需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重视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尊重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文化氛围。在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工作待遇的同时,积极营造一种尊重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舆论环境,使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与鼓励,进而为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消除观念上、思想上的障碍,注入更多的精神动力。

微观组织环境

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三大微观组织主体是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无论在哪种组织主体中,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微观组织环境因素的强力支撑。

(一)完善的科研条件与重大研究项目支撑

农业科技人才不同于一般的科技人才,有着极其复杂的工作对象与工作环境,不仅有仪器、设备、设施等非生命体,而且更大量的是具有生命的物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此,农业科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相当艰苦和复杂、可变且不可控。这就要求在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塑造中,必须提供一个保障良好的工作条件环境。首先,良好的工作条件意味着良好的科研仪器、设备条件,特别是大型专有仪器设备及专业性实验室、实验场等,确保农业科技开发拥有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其次,对于塑造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而言,重大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撑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袁隆平院士曾承担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石元春院士曾承担的“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等都为他们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就要求,一方面,农业科技人员所在单位应尽可能密切产学研联系,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自身向市场筹资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投入。另外,还应当加强和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物质待遇等。

(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是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特别是管理机制中所蕴涵的鼓励科技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的价值倾向,对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选拔机制方面,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一定要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拔与用人原则,坚持公开选拔,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方法选用农业科技人才。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应建立一套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体现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特点的人才评价指标和参数体系,着重考察创新人才的知识层次和科技创新实绩。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物质待遇,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机制,针对农业科技人员所处的艰苦工作环境,应特别注重非物质因素激励措施的实施。

(三)尊重科学、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也是影响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工作阶段的成长环境构建需要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的创新氛围。首先,这种创新氛围必须建立在科学精神之上,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必须树立埋头苦干、不怕挫折、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其次,创新的组织氛围还意味着悠久的科学传统积淀,不论是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还是农业科技企业,在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同时,都应注重自身科学传统的积淀。再次,创新的组织氛围还意味着严谨而宽容的治学精神,重在强调学术求真,容不得半点掺杂,重大农业科技创新事关国计民生,一旦其创新成果系造假或掺假所为,将有可能对我国的整个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四)以团队合作精神为核心的和谐人际关系

现代农业科技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使得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以团队研究的形式集体创新。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需要建立一个以团队合作精神为核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意味着以科学团队为核心的同事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据统计,1901—1972年间,在28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2/3的人是与他人合作取得成果的,且合作研究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团队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资源或者个体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合作与互补,形成科研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转机制,从而使科学创造的整体功能得以增值放大。特别是重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根植于涉及自然的复杂大环境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若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仅凭个人的奋斗努力,很难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积极营造农业科技人员之间的团队协同氛围,这是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所必须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

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特别是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而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造就必须以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为前提。从宏观层面来讲,应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为核心,完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政策支持体系;从微观层面来讲,应从资源配置、培养与管理机制创新、学术氛围营造、团队协作等方面狠下工夫。

作者:刘川宁闫祥林刘志民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新型农业论文:新型农机化促农业现代化措施

1以新型农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1.1农机化发展环境优化

杭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特别是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思路不动摇,相继出台了((杭州市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实施意见》、《杭州市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财政补助办法》、((杭州市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实施办法》,从目标任务、资金投人、项目管理、奖励措施以及政府考核等方面为农机化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2农机装备结构优化

截止2007年底,全市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达57.42万台,总动力达307.06万千瓦,涵盖了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产后加工、设施农业、农村运输等多方位农机服务领域。主要机械存量分布为:耕作机械1.80万台,联合收割机888台,水稻插秧机100多台,油菜收割机械40多台,茶叶加工机械2.6万台(套),有各类运输型拖拉机4.39万台,排灌机械16.69万台,植保机械8823台,水产养殖机械3.76万台,畜牧机械7887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3.23万台。有冷藏保鲜库18.67万立方米(农机统计口径),微喷滴灌推广应用3.5万亩。

1.3农机作业水平较高

2007年,全市机耕面积2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6.08%,机收面积147.03万亩,占收获面积的96.07%,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1.22%,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机械植保1059.18万亩,机械深施化肥31.64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90.3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此外,水稻机械化插秧有了新的突破,油菜机播机收试验取得较大成效,水果机械化自动分级作业量1835吨。全市农业生产中的耕整、排灌、植保、脱粒、农副产品初加工、农村运输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85%,90%,80%,85%,75%,95%。

1.4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较快

全市已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27个,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ro犯个、农机专业户6.94万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股份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等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

1.5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广迅猛

近几年,杭州农机发展注意了结构的优化,一批适合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机械得到了快速推广,主要是名优茶炒制机械、渔业机械、果蔬分级机械、冷藏保鲜机械、设施农业机械以及畜禽养殖机械。特别是名优茶炒制机械,2006年一2007年就发展了近万台。微喷滴灌技术广泛应用于果园、茶园和菜园,果蔬冷藏保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

2以新型农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重点

农机化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布局,有重点地推进,构建具有杭州自身特点的农机结构体系,走有杭州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

2.1积极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

粮油生产劳动强度大,实现粮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农民呼声较高和各级领导最为关注的问题。发展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要从增强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引导农民购置高性能、先进的粮油作业机械,提高配套农机的质量,集中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机插难点,提高杭州市50个粮食功能区机械化装备与作业水平。通过努力,到20ro年全市农田机耕面积占可耕面积的90%以上,机械收割面积95%以上,机植保、机排灌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插13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ro%以上。

2.2大力推广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

按照杭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50条产业带建设的需要,重点装备适合果园、茶园、桑园、菜园的中耕、植保、开沟、起垅、铺膜,苗木起挖、移栽、畜禽养殖、特种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等机械,改善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作业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之成为都市农业建设中农业机械化的新亮点。

2.3不断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杭州市农村以钢管大棚和“智能”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农机必须顺应设施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喷淋滴灌温控技术,重点引进推广多功能的园田管理机,在设施大棚中开展机耕、开沟、起垄、铺膜、育苗、植保、移栽等作业,增加喷淋、滴灌设备和面积,使设施农业的机械化装备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2.4加快生态型农业机械化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到20巧年要实现生态市的目标。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为此,根据生态的要求,要积极发展生态型农业机械。积极引进使用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新型适用农业机械,如:化肥深施、物理诱虫、河道清淤、秸秆粉碎、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处理、加工和农作物秸秆汽化处理、制作有机肥料等农用机械,把生态环保农用机械作为一个新的发展亮点。通过新型环境农机的使用,使农村种养业的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2.5切实加强产后加工机械化

产后保鲜、加工是提高农产品效益的关键,也是至今没有解决的难题。随着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产后保鲜、加工滞后的矛盾日益显露。为此,农机化发展要努力弥补这条“短腿”,加速发展冷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应用,积极引进推广果品分级处理、打腊包装、蔬菜脱水加工、果品远红外烘干等产品加工机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以新型农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3.1认真规划,完善方案

按照《杭州市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实施意见》的要求,对购机补贴、“以机代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名优茶机械推广、果茶菜桑园喷滴灌、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秸秆还田、“平安农机”、水产与畜禽养殖机械化、果蔬冷藏保鲜等十大项目进行认真的规划,真正把政策用足用好,把项目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来。

3.2壮大组织,拓展服务

农机化服务要在优化中拓展和提升,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其一,要积极培育、鼓励和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认真抓好机械化耕作、播种、植保、收获、初加工及产后存贮等环节,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作用,推进农机产业化进程。其二,要积极抓好农机培训机构、推广机构、监理机构的建设,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农机管理、农机技术推广和农机监理人材队伍。其三,要抓好农机标准化工作,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机安全生产三个方面,抓好农机标准化课题研究,建立起集农业机械化标准修订、推广、实施、管理于一体的杭州市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使各项农机服务进一步规范化。

3.3加大投入,推动发展

首先要继续贯彻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激发广大农户购置适合本地的农业机械,使购机补贴政策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次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农机化建设项目,项目的确定要附合杭州市实际,对全市农机化事业有带动作用。项目批准后,要制定项目实施和管理办法,使项目实施、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其三,要积极开展农机服务,以农机服务来吸引完成资本积累的企业主的目光,引导他们积极投资农机化事业,形成国家、集体、个体一起办农业机械化的局面,促进农机化发展。

新型农业论文:农业机械在新型设施大棚中的应用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投资是农业机械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对农业机械在新型设施大棚中应用的一系列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对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问题及前景进行分析,对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新型设施大棚概述

新型设施大棚的作用是将智能化控制系统或将物理技术应用到大棚种植上,模拟出最适合棚内植物生长的环境,采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度传感器等感知大棚的各项环境指标,并通过微机进行数据分析,对棚内的水帘、风机、遮阳板等设施实施监控,从而改变大棚内部的生物生长环境。具体分为:温室大棚(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智能大棚(自动化温室)。

二、农业机械应用现状

1.耕作机:是能一次完成耕地、整地等多种作业项目的土壤耕作机械。可简化作业过程,提高作业效率,有利于争取农时,及时进行播种或栽插。由旋耕机和松土机、滚笼耙等组成的联合耕作机,可一次完成土壤的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由圆盘耙、钉齿耙、弹齿耙、滚笼耙和镇压器等不同类型部件按不同的方式组成的联合耕作机,可在犁耕后一次完成播前的种床准备耕作。由铧式犁和驱动型碎土部件组成的联合耕作机,在中国通常称为耕耙犁。其铧式犁犁体的翼部较普通犁体短,在翼部外侧配有旋耕器。后者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配置方式有立式、卧式和斜置式三种。当犁体翻起的土垡上升到犁壁翼部抛出时,旋耕器上的旋耕刀将土垡切碎,从而可把铧式犁和旋耕机的作业特点结合起来,松碎全部耕层土壤。对拖拉机功率的利用率也较高。

2.微喷灌系统:微喷灌是一种通过低压管道将水送到作物植株附近并用专门的小喷头向作物根部土壤或作物枝叶喷洒细小水滴的一种灌水方法。微喷灌的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既可以定时定量地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量,又能够提高空气的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现已广泛地应用于蔬菜田、果园、花卉、药材及饲养场所等的降温灌溉。微喷灌系统包括水源、供水泵、控制阀门、过滤嚣、施肥阀、施肥罐、输水管、微喷头等。3.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智能蔬菜大棚温度控制系统,包含系统温度采集、温度显示、加热器控制电路等系统硬件的设计理念,改进了系统的控制算法,利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该研究设计的蔬菜大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良好,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造价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三、存在问题

1.操作不便:由于新型设施大棚空间有限且存在大量的支架,对于卷帘机、耕作机等大型机械的使用造成了不便,难以让大型机械应用于新型设施大棚。

2.科技含量低,智能化程度差:现存的新型设施大棚并未能实现喷灌调温等一体化,对人工依赖程度大,智能化程度较低。

3.成本高:新型设施大棚造价高,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新型设施大棚在中国农村的覆盖率低,使得农业机械在新型设施大棚中的应用难以较快推广。

四、市场及前景

1.市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设施大棚机械运用的发展条件更为成熟。实际上,物联网技术是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在温室环境里,单栋温室可利用物联网技术,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测量控制区,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和具有简单执行机构的节点,如风机、低压电机、阀门等工作电流偏低的执行机构,构成无线网络,来测量基质湿度、成分、pH值、温度以及空气湿度、气压、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再通过模型分析,自动调控温室环境、控制灌溉和施肥作业,从而获得植物生长的条件。对于温室成片的农业园区,物联网也可实现自动信息检测与控制。通过配备无线传感节点,每个无线传感节点可监测各类环境参数。通过接收无线传感汇聚节点发来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和数据管理,可实现所有基地测试点信息的获取、管理和分析处理,并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方式显示给各个温室的用户,同时根据种植植物的需求提供各种声光报警信息和短信报警信息,实现温室集约化、网络化远程管理。此外,物联网技术可应用到温室生产的不同阶段。在温室准备投入生产阶段,通过在温室里布置各类传感器,可以实时分析温室内部环境信息,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在生产阶段,从业人员可以用物联网技术手段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等多类信息,来实现精细管理,例如遮阳网开闭的时间,可以根据温室内温度、光照等信息来传感控制,加温系统启动时间可根据采集的温度信息来调控等;在产品收获后,还可以利用物联网采集的信息,把不同阶段植物的表现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反馈到下一轮的生产中,从而实现更精准的管理,获得更品质的产品。

2.前景:通过机械化设施农业的试验示范推广,改善了透光性也方便了温度调控。机械作业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劳动力,一方面有利于作业增量增产,另一方面也改善了作物的质量。这是一项技术、经济效益高、深受农民欢迎的生产方式。有广阔的需求前景,有望成为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新型设施大棚中使用农业机械是建立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吸纳新技术,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途径,既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推广应用对策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农业机械在新型设施农业中能否应用,取决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现场会,组织观摩、入户动员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机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优点和好处,用身边的事例启发、引导群众,使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设施农业建设中。二是加大农机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积极引进先进适用、功能齐全的设施农业装备,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档次和水平;大力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以科技创新促进设施农业效益的提高。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化科技培训,采取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相互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大轮训”,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大示范园区建设力度。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共建的方式,建立新型设施大棚,展示当前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变,以示范园区辐射带动规模发展。五是加强政策扶持。农业机械在新型设施大棚中作用巨大。在发展设施农业中,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设施农业机具,如经济作物小籽粒种子直播、良种培育、幼苗培植移栽、联合收获等机械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组织协调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企业,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机具,促进早日实现新型设施大棚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作者:李锦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