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农业资源论文

摘要:农业资源强调的是农业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统称,其中农业自然资源涵盖的是各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要素,如土地、水等资源,而农业经济资源强调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的社会因素及社会生产成果,如农机设备、道路交通设施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化管理与利用,使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从而推进农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农业资源论文

农业资源论文:探索休闲农业资源开发

一、南亚所休闲农业资源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

同时南亚所处于城郊结合部,疏港大道从旁经过,交通方便,离渝湛高速、徐湛高速的交汇处10分钟车程;距湛江市区仅20公里,坐车行程20分钟左右。南亚所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面积达468公顷,且土壤深厚,质地较好,含丰富的矿物质。目前建成科研基地200多公顷,科研试验设施近万平方米,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一定的空间承受能力。火山峡谷位于南亚所土地范围内,紧邻疏港大道。三条火山峡谷呈放射状分布,与直线距离仅1公里的世界玛珥湖地质公园湖光岩遥相辉映,他们均为同一地质年代火山活动构造出的神奇地质景观。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及原始的植物群落为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活教材。

(二)科技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南亚所取得了相关科技成果120多项,获奖成果5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30多项,出版专着20多本;农业行业标准21项;选育澳洲坚果、芒果、剑麻等新品种15个。这些都为南亚所发展休闲农业提供科技成果保障。南亚所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目前已收集保存了南亚热带植物139个科1437个种的种质资源3000余份,是国内收集和保存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单位之一。已建成芒果、菠萝、剑麻、荔枝龙眼、澳洲坚果、优稀果树种质资源圃,同时拥有生产规模达800亩、近80个品种的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南亚所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水果品种繁多,是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南亚所现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60多名,其士学位以上人员20多名,副高以上职称人员30多名,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科技人才保障。

(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通过申请国家修缮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所内主干道、通往各科研示范基地道路均已硬底化,示范基地已通水、通电,按照科研、生产、示范的要求,配套修建相关温室大棚或荫棚。修缮改造休闲餐厅、烧烤区、体验基地,完善相关接待设施,接待能力逐步加强。加强所内环境建设,绿化美化了环境。

二、南亚所今后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主要模式

南亚所科技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因此,南亚所今后发展休闲农业的模式为综合型,主要由科普教育型、农业观赏采摘型及参与体验型等类型构成。

(一)科普教育型

以南亚所丰富的植物品种、高新的农业技术为教材,通过现场讲解、科普试验、科普讲座等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教育、生态农业教育,为广大游客和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二)农业观赏采摘型

以科研、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开发观看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设施农业、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向休闲观光者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业生产过程,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以南亚热带植物园、优稀果园、休闲体验基地为重点,开发观景、赏花、踏青、采摘等活动,让游客观赏美丽景观,采摘新鲜水果,在享受美好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自摘、自食、自乐的快乐生活。

(三)参与体验型

游客可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自己制作叶脉书签、小盆栽以及植物标本;在烧烤区,学习打鸡翁,烤制乞丐鸡,在人工湖边可以垂钓或打牌娱乐;在休闲农业体验基地,认购地块自己动手种植蔬菜、水果,也可以自己动手摘菜,生火做饭,品尝新鲜品质、绿色无公害的瓜果蔬菜;在火山峡谷遗址区,游客可以结伴而行到三条火山峡谷内探险,体验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及原始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三、南亚所发展休闲农业应采取的措施与保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发展休闲农业在丰富城乡居民休闲、游憩的同时,将南亚所已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增强单位经济实力,提高职工福利的同时,也是推广展示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休闲农业所带来的社会、生态、经济效应。

(二)合理规划,整合资源

南亚所虽然资源丰富,但利用效率不高、产出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功能分区不明确,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因此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以《南亚热带作物科研创新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整合科技、自然、人才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南亚所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突出特色。在开发方式上,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三)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南亚所虽然在科技人才的层次和数量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目前真正懂开发、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致使所内的导引、休息、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管理与开发不完善,与休闲农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应根据我所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大对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确保休闲农业健康发展[3]。

(四)加强宣传,形成品牌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南亚所各部门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配合,优势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同时发展休闲农业资金投入少,项目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知名品牌,以致社会影响力不大,缺乏吸引力,对单位经济、社会效益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因此,要依靠自身的科技成果、资源优势,选择发展具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休闲产品,打造名品、名园,形成特色品牌。要将单一观光休闲型或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向观光休闲、科普教育、参与体验的综合型休闲农业发展,丰富休闲农业的类型或项目,形成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从而使休闲农业向多功能、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及户外广告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影响力,培育客源市场。加强与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及各种旅行社的沟通与合作,与周边的景区、景点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4]。

(五)完善管理,促进发展

根据南亚所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责任到人,防止服务无标准、卫生不合格、安全有隐患、产品质量差等管理混乱局面的发生[5]。在《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技开发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办法,体现奖惩分明,多劳多得,激发休闲农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创新我所休闲农业开发工作,推动休闲农业向前发展。休闲农业现已成为南亚所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实际过程中,要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不断创新,扎实推进,开发具有一定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和产品,实现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6],使南亚所的休闲农业走上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资源论文:滨海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应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浙江乐清滨海农业资源最有发展潜力。

乐清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农业环境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海域辽阔,滨海农业资源丰富。位于瓯江口北侧,北纬27°59′~28°23′、东经120°57′~121°16′的乐清湾从南到北纵贯乐清全境,海岸线总长125千米。全湾面积427平方千米,其中乐清占一半以上,拥有滩涂1.15万公顷,浅海水域1.2万公顷。资源丰富的海岸带和滩涂区,一向被誉为天府之地,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为振兴农业经济,加速对滨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就要树立“在海靠海,管海吃海。”的观念。乐清湾内水域辽阔,滩涂面积广,生物资源丰富,起步的产业应当是滩涂养殖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湾内水域农牧化,同时相应地发展加工工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建立符合滨海地区特点的大农业生产体系,作为当地今后的发展方向。

明确了方向后,就要进行具体的滨海资源开发利用。我们认为三大区域(即围垦段、滩涂段、港湾段),有利于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利用。

一、围垦段开发。乐清已围涂2700公顷,围涂利用率达70.86%。而且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7.7℃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在7℃以上,≥10℃积温在56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应实行“果基鱼塘”的开发模式。即以“两水”(水果、水产)为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发展以柑桔为主的亚热带经济果木,并辅以防旱措施,在低洼地深挖塘沟,扩大淡水养鱼面积,既确保柑桔产量的稳定和丰收,又发展了养鱼业。

二、滩涂段开发。滩涂是陆地的延伸。乐清现有乐清湾滩涂面积1.15万公顷,其中高、中涂面积8066公顷。分布在沿海的湖雾、大荆、雁荡、清江、南塘、南岳、蒲岐、天成、翁洋、黄华等11个乡镇的潮间带。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必须从滩涂高潮位直到低潮位的潮下带,建设好不同的生产基地:

1.对虾养殖基地:重点应放在半开放型的外湾高潮位滩涂区,即从蒲岐山头以北,总面积8200公顷。这里涂宽数千米,潮涨为海,潮落为滩。高潮位中段以上涂面(全市约2000公顷)不宜于贝类养殖,长期荒芜。把这些荒涂利用起来,分期分批进行围垦建塘养虾,将可建成700公顷以上集中连片的对虾养殖生产基地,近期可围垦的有胜利塘(从慎海至盐盆)面积569公顷(现正在围垦的胜利塘南片面积为267公顷)、翁洋塘(从海屿至黄华)面积约800公顷、蒲岐娄岙外塘40公顷、天成外塘34公顷等及其它小片面积合计约1470公顷。随着养虾事业的发展,相应地建立生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业,发展外向型产品,为国家出口创汇作贡献。

农业资源论文:浅论农业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农业资源强调的是农业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统称,其中农业自然资源涵盖的是各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要素,如土地、水等资源,而农业经济资源强调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的社会因素及社会生产成果,如农机设备、道路交通设施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化管理与利用,使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从而推进农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1、加强农业方面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完善

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为了确保农业方面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到位,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从目前我国农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农业法律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在农业自然资源中土地、林地等的流转、评估以及管理等方面没有严谨的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林地等资源的浪费;而关于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法律规范的不健全,致使农村道路交通、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在发展中存在较大问题,这些问题的不及时解决会对我国农业未来的合理化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化利用的及时步便是加强农业方面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完善,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制定农业自然资源的管理规范。土地、林地、水是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资源,随着资源浪费现象的日益增长,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该方面的法律规范,针对土地、林地流转、评估及管理等各方面做出详细的规范,确保各项农业活动的有法可依。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法律规范的制定,为促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加强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立法部门有必要完善从事农业方面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扶持,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完善的农业资源法律保护体系,及时修改与完善农业资源保护中不健全的法律部分,从而促使农业资源逐渐实现合理化发展与利用。

2、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目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加大农作物的产出量,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现象仍大量存在,而土地的过渡利用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流失、土地肥力的下降,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土地盐碱化便是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综合体现。森林、植被等的破坏,加剧了生态问题的恶化速度。农业资源的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没有形成集约化,仍以自主经营为主,极大的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科技手段没有具体落实到位,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使我国农业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等3大效益的综合发展,而强化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完善生态农业方面的立法规范,让更多科学合理的规范成为农业发展的综合指导,促使各项农业活动有法可依。例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让农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为农业创造更大价值;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农业发展中要加强对农民科学种田知识的培训,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在降低对农业资源的破坏程度的基础上提高农业产值,强化农业与相关研究机构、高校的联合发展,及时将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作用到实际的生产中,从而让农业资源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加强生态农业知识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对科学种田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多,因而各级农业部门有必要强化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3、总 结

强化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进其合理化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大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力度,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文章指出制定完善的农业方面的法律规范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合理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在法律强有力的约束下农业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生态农业作为一种集经济、生态于一体的新兴农业将会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的革新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主要实践内容

现在尽管各高校对于农业与资源环境专业设置的课程并不相同,但基本上是以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法、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监测与评价、遥感与信息技术等为主要课程。根据该专业设置的课程,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土壤与植物营养、肥料加工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于专业课程和学生就业领域考虑,为学生设计的实践内容包括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植物营养研究法和基础微生物学实验,土壤学、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植物营养学、植物学、农业气象观测、环境调查实习等,还包括在修完规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内容后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我校在如何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改革和探索,一直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的一些硬件设备不能及时跟上,尤其是实验项目和实习时间被删减或者压缩,比如只开设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通常一个实验室要负责几个班级甚至几个专业的实验,为了节约时间在每个实验前实验员都会把药品配好,实验材料制备好,学生来了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学生按步骤重复操作一遍,这个实验就算完成了;而一些野外实习则改为校内实习,试验时间也由长变短,更甚者将野外实习内容放在室内,通过幻灯片或者录像完成。由此可见,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普遍存在的问题有:①实验内容具有单一性、重复性和验证性的特点。②学生数量大,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实验,这样导致很多学生都是应付,并没有正真的参与到实验中去,更别说增强动手能力。对于产生的实验结果,很多学生不会考虑其中的原因,即使实验后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也基本上是敷衍了事,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认为实验本身简单,加上实验课前老师把步骤和结果都给点出来,另外,由于人数众多根本参与不进去,使学生从思想上认为实验课不重要,对实验产生一种轻视的心理。久而久之实验课就在这种应付中完成,实验课根本起不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更别说提高思维和创新能力。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很多知识并不是从书本上可以读到的,必须深入到野外自然亲自动手动脑来夯实基础,增加经验,而野外实习很多都流于形式,用看录像代替学生的“倾力亲为、身临其境”,这势必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成效。

2对农资专业实践改革的探讨

实验内容由单一独立向综合性转变。增强各个实验之间的逻辑性、连贯性,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使实验成为一条生产线,任何人的懈怠都会影响实验的进行,杜绝“打酱油”现象存在。利用多媒体和仿真技术先进行虚拟试验再进行真实实验代替实验员实验前灌输实验过程,图声并茂代替单一讲述,由被动变主动。加大实验课所占成绩的比重,消除轻实验重理论的心理。督促学生做到实验课前预习实验指导,实验课后认真对待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尤其写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进行认真思考。实验课是在校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是和理论基础课并重的,学生往往更加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而忽视实验课的锻炼,这往往与学校考核学生的方式方法密切相关。学校对于一个学生的考量总是更注重课程成绩的高低,实验课或实习课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有时甚至通过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实践课的忽视。

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真正的得到专业锻炼,增加学生的考核渠道势在必行,必须兼顾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整体表现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即使理论课再而实践课不达标,该课程也不能算合格。此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应改变传统的以课程为基础设置实验,应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来设置系列实验,把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设置成四大实验系列:土壤农化类系列实验、生态环境类系列实验,遥感与信息技术类系列实验、微生物类系列实验。这样就可以整合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环境,在系列实验室中可以完成综合性实验,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的探索又可以节约时间。开放实验室,使学生不仅在上课时间可以做实验,课余时间也可以进行实验,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这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付诸行动,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以往的实验课相比课余时间的实验相对自由,时间也相对宽松,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完成实验。实验成果的展示也不只是通过实验报告来体现,可以利用现在的网络新技术,如微博、论坛等,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而且还可以在网络上交流心得互相学习。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很多技术都要从野外实习获得,因此,推展实习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切不可不实习或“形式实习”。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应依据目前就业实际、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类型来建设我校特色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原则和互惠互利原则。实验基地可以为我们锻炼学生,是教学、科研的堡垒,但它更应该是生产的及时线,脱离生产的实践就相当于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实验基地是锻炼学生的熔炉,我们在利用它的同时也要不断给实验区所在地引进新技术,注入新血液,使之长期处于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科研和实习。野外实习要削减形式注重内容,通过学生习得经验,第三方评价,有效证书和回溯追踪等方式保障学生在实习中学到内容。一个学校的办学需要有特色,专业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以气象类专业为主的单科性大学。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应用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优势,依托这些学科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既体现学校综合办学的特色也体现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优势。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实践教学作用,是学校培养实用性、创新性和高竞争力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除了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更应该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力保每个学生在校都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树立在校他们以母校为荣,出校母校以他们为荣的办学理念。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教学计划修订和资源配置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深入贯彻落实“重基础、强实践”的办学理念。

作者:黄利东汪丽军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运气象学院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资源论文:探求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教课的改善

1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1.1精选教学内容

我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之前曾开设《农业环境学》课程。2009年修订的新教学计划将《农业环境学》改为《环境科学概论》。一方面是因为许多环境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是为学生以后扩大就业面和跨专业考研打基础。本系选用的教材是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学》(陈英旭主编,2001年3月及时版),该教材的优点是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共分为17章,包括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法、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但目前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教学计划对于《环境科学概论》的课时设置为32学时,不可能在规定的学时中讲完所有内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从中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精讲。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既要选择其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内容,又要对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因此,我系教师主要选择其中的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等几部分内容进行精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把握和对环境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养。

1.2补充新内容

由于所选用教材的出版时间距今已有十几年,书中一些内容难免跟不上当今环境科学发展的新态势,体现不出相关领域的近期研究成果,所以要把本学科的新理论、新科技成果等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备课,比如通过电视新闻、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各种手段收集有关资料并整理,把国内外在本课程相关方面近期的科学知识和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例如,本人在讲土壤农药污染这部分内容,介绍有机氯农药的特征和危害性时,补充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的概念,并告诉学生2001年首批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12种POPs中有9种为有机氯农药。这样既强调了有机氯农药的特性,又使学生了解了POPs的相关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由于《环境科学概论》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导论性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一方面会认为与本专业联系不大;另一方面会觉得该课程很多内容比较科普化,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使他们意识到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会对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比较行之有效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互动式教学和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2.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集文本、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视听的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使客观事物以视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富有吸引力,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例如,本人在备课过程中通常结合教材,利用互联网查阅下载相关文献资料,采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并将相关知识点的近期研究成果呈现给学生,这样既能弥补教材在这方面的缺失,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下载相关视频,课堂上结合相关章节给学生播放。例如,本人在讲到固体废物污染时,给学生播放卫生填埋法、焚烧热能回收技术和热解法处理城市垃圾的视频,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这些处理技术的具体流程及其操作原理和方法。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生认为可以拷贝老师的教学课件,这样他们上课就不认真听讲。而且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呈现的时间短暂,会使学生对授课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透彻。所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比如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可以通过板书演算和推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上,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和领会。因此,采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黑板板书相结合,能更加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

2.2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能使师在共同思考探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气氛活跃的教学氛围。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最简单的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也可以利用一些经典案例,设计若干个讨论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再进行点评和总结。比如,笔者在期中和期末时会分别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学生针对本课程内容自由设计一个研究课题,由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总结,然后一组派一名代表以PowerPoin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针对其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本组同学负责解答,可以看出学生的表现非常踊跃,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3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以概述性为主,其中很多是概念和原理性的知识,如果单调的讲书本内容,就会使学生听起来很枯燥。实际上,不断出现的许多现实环境问题与书中的理论内容是相对应的,所以在讲课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实例。例如,2011年江苏无锡太湖蓝藻爆发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这一事件与书中水体富营养化这部分内容紧密相关;最近我国频发的雾霾天气与本课程绪论中的洛杉矶烟雾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与大气环境这一章中的光化学烟雾有直接联系。在讲到书中这些内容时与实际环境事件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在讲完每一部分的污染处理技术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相应的污染处理场地,比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场地等,让学生观察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以增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

3结语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观点和态度,为将来从事各项与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要上好这门课程,不仅要精选教学内容,还要补充相关内容的近期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极广的知识面。同时还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领会程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该课程积极性,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者:刘翠英徐向华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利用转变过程分析

作者:陈报章李广策赵青单位:地理系

宇宙体系各层次的物质发展都是辩证的过程,人类利用农业资源的历史过程亦如此。农牧业的生产是人类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辩证发展史中的及时个飞跃,它完成了只能以“天然产物”作为食物的“攫取经济”到能进行食物生产的“生产经济”的转变,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的农业起源于何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认识尚不一致图。但现有考古学、民族学和古文献资料清楚地表明,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到耙耕农业,再到犁耕农业萌芽的辩证过程阁。纵观整个农业资源利用史,可清楚地看出从“手工时代”到“工业化时代”,再到“生物化时代”的辩证过程川。人类农业的辩证发展史,必然决定了其认识史和科学方法史的辩证发展过程画6]。目前,传统农业正探索着向现代化、生物化农业的新时展,而现代农业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因此,在农业资源利用的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地理学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农业地理学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手段,应尽快充实、调整和发展,以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史、认识史和科学方法史辩证发展过程的简要分析着手,初步探索现代农业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史表1中概括的历史事实和趋势表明,人类利用农业资源的生产历史已经历了三个时代,发生过两次农业革命。及时个时代是农耕起源前的攫取经济时代,人类仅仅为了生存被动地采集、猎取自然资源,历经近360万年;约距今1万年前后,发生及时次农业革命,人类从此跨入有目的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阶段,进入以维持生计为主要目的的手工农业时代,延续达万年之久闭;十八世纪农业机械化的萌芽,标志着第二次农业革命开始,进入了以生产商品为主要目的的工业化农业时代,延续了近300年,在1970年前后发展到了顶峰,现在正酝酿着第三次农业革命,探索着向综合化、生物化农业的新时展。

自从原始农业出现以来,人类主动、积极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三个时代的顺次出现,标志着农业资源利用在否定之否定的变革中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农业是作为手工农业的对立面出现的,而生物化农业又是作为工业化农业的对立面出现的。工业化农业取代手工农业是人类利用农业资源的巨大进步。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采用一整套工业化方式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生产系统与城市消费系统分离,破坏了物质循环,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微电子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和系统科学理论在农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目前被视为“高度现代化”的工业化农业的技术系统必然转变为综合化、生物化的农业技术系统。

2农业资源利用的认识史

人类对农业资源利用认识的发展是沿着螺旋式轨道进行的,即对农业生产由直觉的整体认识过渡到经验的细分化认识,再到经验的细分化认识与理论的整体认识相结合。农业经验知识,是把农业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而得到的,包含有天才的思想,孕育着现代以至未来农业科学各种理论的胚胎。1840年李比希的经典著作《有机化学在农业化学和生理学上的应用》的发表,标志着农业认识史进入了以实验为依据的农业经验科学知识阶段,即把农业生产中各种技术问题、经济间题和生态间题,从农业生产总体中分离出来,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农业经验科学以单科单项的细分化深入探究为特点,大大提高了人类对农业的认识深度,从而创造了工业化以至高度工业化的农业技术系统,使农业资源利用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但工业化农业的技术措施、设施和手段,在按单科单项知识加以使用时,往往会出现互不协调、互相干扰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因此,经验农业科学必然向系统农业科学发展。

现代系统科学的出现,为开展农业综合研究,实现经验农业科学单科单项知识的系统化提供了方法学基础。农业系统学就是在农业整体水平上把各农业学科的知识予以系统化[]3〕,其框架关系如图l所示。

3农业资源利用的方法史与生产史和认识史一样,作为精神生产工具的农业资源利用方法发展史,也必然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i正过程。即从直觉方式分析方式分

析与综合相结合方式的辩证发展过程(表2)。

4现代农业地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农业资源的利用,在生态形态、经济形态、技术形态及其结构上,都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当前,第三次农业革命正在酝酿,综合化生态农业时代即将来临这种特色尤为突出。地理学在农业资源更高层次合理利用的研究中是大有作为的。我国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地理学应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拓宽研究领域,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更新研究方法,通过科学实践及与相邻学科交叉、渗透、协作配合,不断充实和发展其理论基础。

4.1从农业结构的变化看农业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拓宽

从农业资源利用的辩证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农业是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的经济,已形成具有复杂产业链的多层次结构。农业结构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应是地理学的研究课题。现代农业地理李应突破只研究生产结构的旧观念,遵循农业系统学原理,拓宽其研究内容。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发展农业不能要求单一模式,也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是要遵循农业资源利用的辩证发展规律.切实依据各地域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农业目标结构和农业模式结构,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使之不断周整和优化。

4.2现代农业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更新

农业资源利用方法史的辩证发展过程表明,经验农业科学的分析方法已不能适用于现代综合化生态农业的研究,因为农业生产整体结构或功能上并不存在各学科之间的明显区分。因此,现代农业地理学,必须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采取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多学科综合描述、多指标综合评比和多因子综合实验的方式来建立其学科研究的方法体系.综合描述,是将所有有关经验学科对局部和片面的现象、外部联系的观察和记载加以系统化。

综合评比,是将所有有关经验学科做出的单项比较加以统筹,并研究相互间的祸合关系与过程,提出综合评价模型(包括计算机模型)。

综合实验,是多因子的综合系统实验。由于受到时间、经费、实际精度等条件的限制,很少进行实际系统的实验,而更多地采用综合模型实验。实验模型包括缩小模型、直观相似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型等。现代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应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向着高度细分与高度综合的高层次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比如,对于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研究,可采用图3所示研究程序,即利用电算技术和仿真建模技术,将农业经验科学的单科描述、单项比较和单、复因子试验与农业系统科学的综合描述、综合评比、综合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联系区域投入结构及流通、市场结构,建立区域生产模型,并进行优化应用。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投入生产效能探究

作者:赵曦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长期以来,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都是以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农产品的高产出,这种生产模式不仅导致农业产业结构不协调,更导致农业资源浪费,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成为现阶段人们所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对现阶段农业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所谓农业资源是指农业在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1],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而社会经济资源则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经济活动中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如比值分析法、生产函数法、包络分析法、能量效率分析法和因子)能量评价模型等[2],其中比值分析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它通过资源消耗系数来评价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消耗系数就是农业资源效率的倒数,即单位农产品对资源的消耗量或占有量[3]。农业资源消耗系数越高,表明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越低,反之亦然。

1沈阳市农业资源效率分析

1.1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由耕地资源消耗系数的大小来反映,考虑到复种指数,农产品多样性等因素,现把耕地资源消耗系数计算为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农作物产量的比值(即单产的倒数),以便更的衡量农业生产效率,其中农作物产量包括粮豆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麻类、甜菜、烟叶、蔬菜和瓜果,沈阳市2001~2006年耕地资源消耗系数如表1所示。沈阳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2003年全市耕地面积降到历史低谷,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近6.67万hm2[4],这主要是由生态退耕所致。2004年,中央政府对退耕还林政策做出适宜的调整后,沈阳市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同时农作物产量也不断提高。除2002年外,沈阳市耕地消耗系数呈现下降趋势,由生产1kg农产品需要1.03m2的耕地下降到0.94m2,说明沈阳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单位农产品消耗的耕地资源明显降低。

1.2化肥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化肥因素的作用在整个农业技术进步作用中的贡献率高达52%[5]。沈阳市近年来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化肥施用量也随之逐渐上升(如表2)。尽管不同种类化肥消耗呈现出波动趋势,但化肥总量的消耗一直明显增加。

从表2中看出,氮肥、磷肥、钾肥的消耗系数都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而复合肥的消耗系数在2002年有一定程度降低后,一直呈现出升高趋势,这说明不同种类化肥利用效率有所降低。为了更的判断各种化肥资源利用效率,现对农作物单产与单位耕地不同种类化肥施用量进行相关分析,如图1~4所示(2002年数据除外,r0.05=0.8783,r0.01=0.9587;n=5)。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不考虑2002年的情况,沈阳市2001~2006年每公顷耕地氮肥、磷肥的投入量与农作物单产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单产的提高并未伴随着氮肥、磷肥投入量的增加,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能存在着氮肥、磷肥施用不合理的情况,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浪费。

在该研究中单位耕地钾肥投入与农产品单产显著相关,复合肥投入与其极显著相关,说明近年来沈阳农业单产的提高与化肥资源尤其是钾肥和复合肥投入量的增加有着密切关系。但其农业消耗系数的增加说明产量增加的幅度低于资源投入量增加的幅度,因此如何以更低的化肥资源投入实现较大单产的提高是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重点。

1.3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试验主要是以资源的投入量来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其水资源消耗系数为沈阳市农业灌溉用水量与农产品总产量比值的倒数。其水资源消耗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01~2006年灌溉水量波动性较大,水资源利用系数变化也较为明显,主要是由于灌溉用水量受降水情况变化影响较大。从2004年到2006年农产品产量提高幅度较大,水资源的消耗系数却相对增加,因此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降低。

1.4其它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为了更加的计算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现按照农业资源消耗系数的方法进一步计算了农业生产中其它资源的消耗系数,其中包括农药、农膜、柴油、电力4种资源。沈阳市2001~2006年除电力外,农药、农膜、柴油消耗量都显著提高,其消耗系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在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的同时,此类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却在降低。从表4可以看出,沈阳市农业用电量有一定程度降低,尽管2006年表现出大幅增加,但还是明显低于21世纪初期水平,同时电力消耗系数的波动也较为明显,但总体有所下降,可见农业电力资源利用率在不断提高。

2结论与讨论

2.1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2001~2006年沈阳市耕地资源消耗系数降低,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2003~2004年随着播种面积的减少,农产品产量大幅降低,由此可见土地才是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以现代农业科技水平,要实现大幅提高单产还有一定困难,只有合理保护耕地资源,不断完善土地使用的法律法规,才能保障粮食产量的健康平稳发展。

农业用水量受降水环境影响较大,沈阳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在全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还应不断发展引渠灌溉、滴灌渗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同时提高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001~2006年沈阳市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减少了电力损耗,为城市发展节约了大量能源,未来农业的发展也应在保障不影响农业产量的同时不断的提高农业电力的利用效率。

2.2发展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

化肥投入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面,沈阳市6年间化肥投入总量不断提高,不同种类化肥利用效率有所下降,尽管农产品单产提高与化肥施用量,尤其是钾肥、复合肥的施用量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以化肥投入量的增加来提高单产并不是一项科学的农业技术,不仅影响农产品品质,更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还应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化肥投入的使用状况进一步规范,以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农药、农膜、柴油等化学产品的投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消耗系数不断增加,说明此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所下降。这类化学物质投入量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也说明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它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发展可持续农业就一定要规范此类化学产品的利用情况,不能以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协调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优化。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利用近况与提升方法

作者:郭金瑞闫孝贡边秀芝刘剑钊任军吕中新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长春农安县农安镇农业站吉林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可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1吉林省农业资源基本状况

1.1地理位置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位于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46°18′之间。东南以鸭绿江、图们江为天然水界与朝鲜相望,东与俄罗斯接壤,南邻辽宁,西接内蒙古,北界黑龙江省。全省幅员面积18.74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2%左右。

1.2热量资源

吉林省根据热量分布特点可大致分为温带和暖温带,年平均气温呈纬向分布为主、经向分布为辅的规律,南北走向的热量差异大于东西走向的差异,温度以南北变化为主,总的变化趋势是自南向北逐渐递减,南北温差较大。全省年平均气温为5.1℃左右,随纬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地形对其也有一定影响,东部山地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中、西部平原地区。全省最热月份一般在7月,最冷月份在1月。全省≥10℃积温呈西部多,中东部少的分布特征,平均在2600~2800℃•d之间。

1.3水利资源

吉林省全境河流1119条,年径流量450亿m3,30km以上的河流有220多条,形成了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和绥芬河等5个流域及第二松花江、鸭绿江(干流)、浑江、牡丹江、拉林河5大水系。境内主要湖泊有长白山天池、松境内主要有松花湖、月亮泡、大布苏泡、查干泡、波罗泡等10余个,大多分布于中西部。年降水总量为1165亿m3,全省地下水资源天然储量为112.2亿m3。

1.4降水资源吉林省的年平均降雨量呈经向分布为主、纬

向分布为辅的规律,东西走向的降雨量差异大于南北走向的差异,降雨量以东西变化为主,总的变化趋势是自东向西逐渐递减。年降水量各地相差很大,全省各地年平均降水量400~950mm,东部山区雨量丰沛,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50~800mm之间,西部降水量最少,在350~450mm之间。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虽然基本上是雨热同季,但由于冬春季节降雨较少,中、西部春旱现象十分严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而冬半年(10~5月)占全年的20%左右。其中,冬季降水很少,一般仅占3%~5%,春季降水量逐渐增加,约占全年的10%~20%,夏季降水量骤增,约占全年的60%~70%。秋季降水量较夏季大为减少,但稍多于春季,一般约占全年的15%~20%。

1.5土壤资源

吉林省土地面积18.74万km2。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36%,平原占总面积的30%,台地占总面积的28%,其余为丘陵。全省土壤共有19个土类、73个亚类、161个土属、543个土种。其中黑土、黑钙土、淡黑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占52%,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看,全省现有耕地395.3万hm2、草原11.3万hm2、林地786.5万hm2、水面1.0万hm2、果园0.4万hm2、可垦荒地面积2.2万hm2。全省大部分农耕土地土质条件优越,利用价值较高,土壤结构好。黑土及黑钙土占全省总面积的10.6%、淡黑钙土占9.1%、白浆土占10.6%、棕壤土及暗棕壤土占18.7%、灰棕壤土占17.6%、草甸土和冲积土占6%、盐土和碱土占8%、沙土占4.2%。还有草炭土、水稻土、栗钙土、高山苔原土等土壤类型。

1.6动植物资源基本状况

吉林省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吉林省林业用地面积达876.9万hm2,占土地面积48.6%。森林覆盖率达36%。可利用草原面积达132.4万hm2,主要集中西部地区和林间草地,以及林下草场。西部是欧亚草原的最东端,是全国羊草草场的分布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保持较好的原始自然面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以野生动植物为主的土特产资源特别丰富。野生植物有2700余种,已知野生动物有1100多种。其中有珍贵动物100余种,珍贵中草药材和食用植物900多种。最为珍贵的有“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1.7农业社会经济基本状况

吉林省农业社会资源丰富。从经济角度看,吉林省交通运输条件占优越地位,京沈、沈大、长图、四海、平齐等铁路贯穿全境,并与全国主要铁路干线连接通往全国,全省铁路里程4000余km;公路以长春、吉林、四平、通化、白城、延吉等城市为中心,各县、镇为网络形成3万余km的辐射公路网;这对促进农工商综合发展、沟通全国和省内各地区物资交流、加速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繁荣农村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大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7万台,万亩耕地平均动力1600kW,综合配套比达到1∶3。到2005年,粮食主产区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大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1万台,万亩耕地平均动力2000kW,综合配套比达到1∶4。到2010年,大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4万台,万亩耕地平均动力2400kW,综合配套比达到1∶5,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功能齐全的农机管理和服务体系。

2吉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

2.1土地利用现状

吉林省土壤资源质量较好,耕地垦殖率为28%强,林地占地面积为47%,草地占地14%,合计农、林牧用地占全省总土壤资源面积的89%以上,除西部部分盐碱地之外,基本没有不毛之地,难以利用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1.5%左右,这是吉林省土壤资源较好的重要标志。耕地土壤主要是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新积土等,其中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黑土土层厚度一般在20cm左右,土壤肥力较高,新积土和淡黑钙土质地较轻,砂粘适宜,利于耕作。

2.2光、热资源利用现状

吉林省自然资源尚没有被充分利用,部分资源尚有开发利用的增产潜力。就光、温资源而言,各地目前已利用了25%~40%,还有60%以上没有充分利用,现实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地区也是资源开发及农业科技进步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即西部粮食生产潜力大于东部及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光、温资源充足,只要解决水分和土壤问题,加大科技投入,产量会很快提高。中部地区是吉林农业主产区,主要以玉米为主要栽培作物,目前对光热的利用主要通过品种优化和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对光热的利用效率;就全省平均而言,目前粮食单产是自然资源生产潜力的一半左右,在目前气候土壤条件下,仍可使粮豆单产增加一倍。

2.3水资源利用现状

吉林省水资源总量为40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57亿m3,地下水113亿m3,重复量66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约48亿m3。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21m3,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220m3的68.5%。耕地亩均水资源量672m3,约占全国平均1436m3的46.8%,是北方缺水省份。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125亿m3,折合水深600mm,降水约60%集中在夏季,20%在秋季,春季占15%,冬季占5%。从水资源利用方面看,吉林省水资源可以分为东部湿润区、中部半湿润区和西部半干旱区3个区域。

3吉林省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业资源具有整体性、有限性、地域性、动态性、多用性等特点。吉林省的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农业资源特点的正确认识和有效的农业资源管理机制,导致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严重问题。

3.1资源的有效供给减少,质量下降

近20年耕地面积明显减少,有机质含量减少20%以上,甚至有“50年后黑土地将不复存在”的说法;我省自垦殖以来,一直靠优越的自然条件取得农产品,不注重用地养地结合,忽视投入。尤其是西部地区,广种薄收,掠夺式的经营,导致单产总产低而不稳,土壤肥力下降。种植结构不合理,喜肥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土壤有机质急剧下降。据土壤普查表明,我省自1959年第1次土壤普查至1980年第2次土壤普查期间,土壤改良有机质平均每年减少0.08%,现在大部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已低于2%以下,个别地块不足1%。草原因“三化”而产草量成倍降低;降水量减少、土壤蓄水能力下降、过境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水分不足已成为吉林省农业生产的及时制约因素。

3.2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遭受污染

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城乡企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和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使土地、水源、生物等农业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盐碱化、沙化、退化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农业种植业结构趋于不合理。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41万h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3%,年表土流失量达1亿t,仅此一项每年流失的养分超过一年的化肥施用量。在耕地中,吉林省尚有低洼易涝地100万hm2,易旱地133万hm2,两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以上。

3.3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吉林省降水利用率不足10%;灌溉水利用率不足30%;全区化肥用量144万t左右,而利用率不足35%;有机肥使用率不足30%。此外,由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投入数量和结构比例的不合理,导致资源的高耗低效。

3.4社会资源投入低

吉林省农业的社会资源中除劳动力资源外,其它资源均不富余。农业投资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脆弱;化肥、农药和农膜生产不足,同时对土地造成较大污染;大中型农机具减少且农田机械化水平下降;单位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程度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生产过程具有很大的趋同性,很容易造成售卖难,从而导致经济上的惨重损失和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3.5土壤面源污染严重

吉林省的黑土带是全球范围内三大黑土带之一,总面积达110多万hm2(吉林省境内),其中耕地占75%以上,是吉林省主要的土壤资源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目前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黑土区由于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加上大面积推广高产作物品种和不合理的耕作与不平衡施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黑土区土壤养分的再循环率降低,土壤肥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表现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结构退化,同时地表水和城市空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

3.6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低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作物秸秆、薪柴和多种有机废物是农村的主要能源,目前利用量约为5280多万t标准煤,占农村能源消费的70%左右,但主要用于直接燃烧,不仅利用率低,而且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吉林省畜牧业近年来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2006年,吉林省畜牧业实现产值500.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6%;然而相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养殖业所带来的废弃物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2004年吉林省畜禽粪尿产生量为11267万t,产生COD总量为332万t,BOD总量273万t,NH3-N总量33万t。吉林省大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没有进行干、湿分离,管理粗放,且规模化畜禽场建在市郊,使养殖业和种植业发生脱节,畜禽粪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结果导致养殖业单向运作,不能形成粪便-沼气-肥料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既浪费了有机肥,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4吉林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方向与途径

在吉林省特有的资源条件下,构建了举世闻名的黄金玉米带、品质大豆产区以及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品质粳稻区等农业产区,上述多数产区已被国家确定为农产品优势产区。东北地区的粮食、畜禽及特色产品在国家均占有重要位置,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率达60%~70%,粮食综合加工能力已达较高水平。

4.1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吉林省中部平原是典型的黑土分布区,土质肥沃,雨热同季,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形成了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的东北黄金玉米带,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中部,已被国家确定为专用玉米优势产区。该区玉米播种面积近100万hm2,平均单产为6000kg/hm2,超过世界平均单产。该区玉米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t,接近吉林省玉米产量的2/3,玉米单产水平、人均占有量、商品率及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吉林省特殊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为生产品质稻米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病虫害少,稻米品质上乘,具有发展“绿色”大米的优势。因此,多年来以品质好的“精品特性”深受欢迎。如吉林梅河大米一直享有“皇粮御米”之称,在国内外均有很好的市场。水稻是吉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品质粳稻产区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及湿润区的中北部,播种面积53.3万hm2左右,年总产量稳定在300万t以上,是我国重要的品质水稻主产区之一。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吉林省属于春大豆适宜种植区,这里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照充分,十分有利于品质大豆生产,吉林省东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中北部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纬度较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大豆脂肪的积累,是我国高油大豆的优势区域,其内在品质与美国大豆相当,是吉林省重要的大豆出口及大豆加工原料生产基地。

4.2促进畜禽产业发展

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宜、基础环境好是吉林省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三大优势。据2005年统计资料表明:全省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000万头、525万头、410.10万只、18122.5万只。吉林省农民有长期发展畜禽养殖业的经验,特别是粮食和饲料资源丰富,饲料成本相对较低;从地理位置上看,吉林省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非常适合奶牛生长发育,世界上高产的奶牛几乎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发展乳品产业具有优势;吉林省还是国家6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省份之一,也是目前全国5个没有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的省份之一,其畜禽养殖环境和基础好,畜产品品质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4.3大力开发特色产品产业

吉林省东部湿润区拥有丰富的林特产品资源。其中,人参等中药材,林蛙、木耳及各种山野菜、寒地果树资源十分丰富,吉林省现已建立了大规模的林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吉林省的林特产品是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保健营养型产品。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适合于梅花鹿、貂、狐、貉等经济动物的生长。被世人称为“东北三宝”之一的鹿茸角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很好的市场。目前,吉林梅花鹿存栏达2万余头,年产鹿茸达到30000kg左右,成为农业经济的新亮点。

4.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提升

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实施高新技术创新战略。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吸引人才的基础上,搭建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实施综合技术集成提升战略,在加大高新技术的攻关力度,提升常规技术的成果水平的基础上,开展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物安全标准体系、检测技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在确保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构建高产、品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集中技术力量,开展优势学科的攻关研究,实现农业技术在重点学科的突破和跨跃,并迅速进行示范与产业化,为吉林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状况及潜力

1现状概述

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由于农业资源在深度开发和广度开发两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使得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远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特别是1978年以来,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使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作为主要标志之一的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保障了我国以占全世界9%的耕地(以实际面积计)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

1•1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1•1耕地资源概况以土地详查数据(反映1996年10月末的状况)计[1],全国耕地面积1•3×108hm2,其中水田0•29×108hm2,占22•0%;望天田0•04×108hm2,占3•4%;水浇地0•22×108hm2,占16•7%;旱地0•74×108hm2,占56•8%;菜地0•02×108hm2,占1•1%。可以看出,质量相对较好,有灌溉设施的耕地(水田、水浇地、菜地)仅占39•9%,其余超过60%的耕地均受到各种限制因素制约,质量相对较差,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如坡度在15度以上耕地有0•19×108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8%,其中更有0•06×108hm2分布在25度以上,不适宜用作耕地。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耕地障碍因素包括18项:即水土流失、干旱缺水、耕层浅薄、排水不畅、盐碱化、沙化、沙漏、过粘、过酸、砾石、土壤污染、白浆土、砂姜。其中比例较大的障碍因素有水土流失型0•454×108hm2,占耕地总面积34•3%,干旱缺水型0•425×108hm2,占32•0%;耕层浅薄型0•26×108hm2,占19•6%;过酸型0•09×108hm2,占6•8%;沙漏型0•074×108hm2,占5•6%;渍涝型0•068×108hm2,占5•1%;盐碱型0•063×108hm2,占4•7%;沙化型0•026×108hm2,占2•0%;潜育型0•029×108hm2,占2•2%。扣除同一耕地受诸因素多重限制引起的面积重复计算,受主要障碍因素限制的耕地占总耕地的63•5%。由此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作物生产能力。

1•1•2后备耕地资源概况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反映1996年10月末状况),目前可供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即未利用土地中的荒草地、沼泽地、盐碱地和水域用地中的苇地和滩涂)为0•62×108hm2,其中荒草地0•48×108hm2,占76•8%,盐碱地0•09×108hm2,占14•7%;沼泽地0•04×108hm2,占6•9%;滩涂0•008×108hm2,占1•2%,苇地0•002×108hm2,占0•3%。这些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坡陡土薄的山地、干旱缺水的西部或低湿渍涝的洼地,大多存在引起水土流失、盐碱、沙化等威胁。按生态适宜性评价,约可开垦面积最多不超过0•066×108hm2,约占10•7%。其中可垦荒草地585×104hm2,占荒草地面积的12•3%;可垦盐碱地22×104hm2,占盐碱地的2•4%;可垦沼泽地22•65×104hm2,占沼泽地的5•3%;可垦苇地7•21×104hm2,占苇地的34•1%。可垦滩涂24•67×104hm2,占滩涂的32•0%。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1991年至1993年主持的“四低”、“四荒”调查,表明我国可开垦的后备耕地为0•095×108hm2,由于这一调查时间较早,此后又有一定开垦面积,所以可认为全国大致有0•067×108hm2左右的可垦后备资源[2]。

1•1•3农业水资源利用概况在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1995年,全国建成各类水库84775座,总库容4797×108m3,其中大型水库387座,库容3493×108m3,中型水库2593座,库容719×108m3。全国已拥有大、中、小型固定机电排灌站49•57×104处,装机容量2106×104kW,排灌机械保有量6824×104kW,拥有机电井356×104眼,装机容量2900×104kW。666•67hm2以上灌区5562个,其中3•3×104hm2以上74处,2×104hm2~3•3×104hm299处,控制灌溉面积0•225×108hm2,全国有效灌溉面积0•504×108hm2。以1995年末计,全国农业用水(包括种植业、林牧业灌溉用水、农村人畜饮用水)量达到4265×108m3,占当年全国总用水量的81•0%。灌溉用水量3928×108m3,占92•1%,灌溉面积0•50×108hm2。其中种植业灌溉用水量3760×108m3,占农业总用水量的88•2%,灌溉定额为7845m3/hm2,实际灌溉面积0•48×108hm2,林牧业灌溉用水168×108m3,占农业总用水量的3•9%,灌溉定额为9840m3/hm2,灌溉面积0•017×108hm2。

1•1•4粮食生产能力概况1995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666•17×108kg,约是1949年的3•6倍。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者占粮食总产量的85•6%(水稻占39•7%、小麦占21•9%、玉米24•0%),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相比,这一比重增加了5•0%,其中水稻比重下降了4•0%,小麦和玉米比重则分别增加了4•6%和4•4%。表明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构成有了明显变化。首先是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比重增加,杂粮、薯类和豆类所占比重下降;其次是由于杂交品种玉米和地膜覆盖玉米的推广,单产和播种面积增长均较快,并对全国粮食产量的增长起到很大作用;小麦主要由于单产增加,使产量提高;两者的增长幅度快于水稻,使后者的比重相对降低,在粮食总产量中,灌溉水生产粮食约占粮食总产的73%,比1980年增加8%,灌溉水生产效率为1•04kg/m3,比1980年增加0•33kg/m3。

1•1•5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率分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和政策创新;二是科技进步;三是物质和劳动投入。制度和政策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其贡献率可以超过其他要素,但由于它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不属于时间上的连续变量,一旦经过转型期进入新制度稳定期后则可看作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要素,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不够显著,而且一些政策要素往往转化为改变其他生产要素的条件,所以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生产函数分析中,可以仅把物质、劳动投入和科技进步作为变量。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发现物质投入项内肥料投入费用、机械投入费用及其他投入(灌溉、农药)费用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相关性较好。为此在构建1986年~1995年期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率分析模型中,以肥料投入费用、机械投入费用、其他(灌溉、农药等)投入费用、劳动力投入费用、科技进步投入作为投入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年均增长状况与水稻、小麦、玉米等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平均增长状况,计算要素贡献率,即以生产函数模型揭示各投入要素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相对贡献份额。在选择粮食作物的年均增长状况时,一般采用产量或产值作为度量值。如以产量为度量值,其缺点是难以反映粮食品质差异,尤其是近年来高产低质品种出现积压,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重点已由提高产量转为改善品质,因而科技进步因素难以在产量分析中得到充分反映。采用产值作为度量值可以部分弥补这一缺点,但需要把产值统一折算到初始年的不变价格,这点是可以做到的。为此把重点放在粮食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与投入要素增长关系的分析上,据此计算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对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贡献率均居各项之首,其中水稻和玉米的科技进步投入贡献率均大于50%,处于重要地位。水稻、水麦的劳动投入贡献率是负值,其原因是生产规模缩小,单位劳动投入下降。

2近期(2010年前)农业资源变化趋势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然会给我国农业资源带来更大压力。今后,特别是到下个世纪前期,农业资源状况的变化趋势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2•1耕地资源变化趋势分析耕地资源变化取决于占用耕地和新增耕地两方面因素的彼此消长状况,以及由于农业基本建设引起耕地内部的变化。

2•1•1减少耕地的可能性减少耕地主要包括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和生态退耕所减少的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主要是由于新增居民点(城市、建制镇、集镇、农民住宅)、工矿企业、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建设用地[3]。根据全国48个二级农业生态区分析汇总,从1997年到2010年期间新增居民点面积可能达到240•6×104hm2,其中需要占用耕地129•6×104hm2,其他建设占用耕地约154•7×104hm2,合计占用耕地284•3×104hm2。其中需要占用水田66•72×104hm2,水浇地43•18×104hm2,旱地174•42×104hm2。平均每年占用耕地20•31×104hm2,可低于1986年至1995年之间50×104hm2的水平。生态退耕指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采取退耕措施。我国现有0•06×108hm2耕地位于25度以上的陡坡(其中有相当部分辟为梯地,但具体数量尚无数据)。根据48个二级生态区的现有人均耕地数量、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预测到2010年全国可能退耕18•35×104hm2。建设占用与生态退耕合计使全国耕地减少302•67×104hm2,其中水田66•72×104hm2,水浇地43•18×104hm2,旱地192•77×104hm2。

2•1•2新增耕地的可能性新增耕地主要包括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所能增加的耕地。如前所述,后备土地资源数量较大,但考虑到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真正适宜开垦的比例不大,根据48个二级农业生态区汇总,至2010年全国约可开垦耕地209•26×104hm2,其中可辟为水田43•21×104hm2,水浇地48•93×104hm2,旱地117•12×104hm2。土地整理指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复垦指对工矿废弃地的重新开发。根据48个二级农业生态区现有人均居住用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均土地占有量,估算到2010年全国通过整理与复垦可得到耕地28•53×104hm2,其中水田18×104hm2,水浇地10•53×104hm2。上述三方面合计可增加耕地237•79×104hm2,其中水田61•21×104hm2,水浇地59•47×104hm2,旱地117•12×104hm2。

2•1•3耕地内部变化趋势通过农业基本建设,至2010年,全国可望把望天田改造为水田面积约161•95×104hm2,旱地改造为水浇地面积24•98×104hm2,合计增加灌溉面积186•94×104hm2。

2•1•4结论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到2010年,全国耕地总量尚难以平衡,增减相抵后,耕地面积净减少64•88×104hm2,全国耕地总量下降为1•29×108hm2,但其中水田增加到0•30×108hm2,望天田减少到0•027×108hm2,水浇地增加到0•22×108hm2,旱地减少到0•73×108hm2,菜地持平。由此认为在数量下降的同时质量将有所提高。

2•2农业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2•2•1农业需水分析预计到2010年,全国农业用水总量为4379×108m3,比1995年增加2•7%,其中灌溉用水量4022×108m3(种植业灌溉用水量3816×108m3,林牧业灌溉用水量206×108m3),比1995年增加了2•5%,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1•8%,与1995年大致持平。由于推广节水农业,种植业灌溉定额可能降至7275m3/hm2,林牧业灌溉定额可能降至6750m3/hm2,全国灌溉面积可达到0•56×108hm2,比1995年增加了11•8%,其中种植业灌溉面积0•524×108hm2,比1995年增加9•3%,林牧业灌溉面积0•031×108hm2,比1995年增加78•9%。

2•2•2解决农业用水的投入分析解决农业用水需求的投入主要包括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根据解决农业用水投资估算(1995年不变价,下同),到2010年在开源工程方面需增加供水量191×108m3,总投资约512×108元,年平均投资25•6×108元,在节水工程方面,节水能力655•8×108m3需要投资1226•3×108元,年平均投资61•3×108元。两者合计总投资1738•3×108元,年均86•9×108元。由此可以纯增灌溉面积0•059×108hm2(其中种植业灌溉面积纯增450×104hm2,林牧业灌溉面积纯增134•73×104hm2,并使其中喷滴灌面积从现在的0•008×108hm2增加到0•1×108hm2)。从1949年以来,特别是从1991年~1995年水利投入趋势分析,这一投入水平应是可以达到的。

2•2•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资金的产业流向逐渐开始由“以农养工”转向“以工哺农”。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国家势必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特别在农业科技开发和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同时随着化肥、机械等物质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其边际产出已呈现下降,而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主体的农业新技术投入的相对回报率已呈现上升势头,这将促进社会增加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使之逐渐成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主要部分。根据分析,若以产值计,水稻生产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90%以上,小麦生产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50%以上,玉米生产的科技进步贡献可达70%以上。

2•2•4粮食生产能力发展趋势由于耕地质量有所提高、数量下降不多;包括水利建设在内的农业基本建设水平可以上到一个新的台阶;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将起到更大作用;所以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在2010年可以在目前水平上得到显著的提高。以粮食产量计,经48个二级农业生态区汇总,全国届时可达到5973•83×108kg,其中水稻2128•48×108kg,小麦1429•54×108kg,玉米1622•49×108kg。灌溉水生产效率可提高到1•36kg/m3,比1995年增加0•32kg/m3。

3对策

中国农业资源的粮食生产能力始终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很多,本文主要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对保障实现潜在粮食生产能力提出一些思路。

3•1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完善公共物品投入的约束机制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已由70年代的1元~2元/工日提高到目前的10元~30元/工日),粮食生产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迅速丧失,而耕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却日益突出,粮食生产已由综合比较优势转化为综合比较劣势。目前我国主要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的国内平均批发价格已分别高于国际市场的27%、48%和55%。这种价格差距无疑会给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带来强大的外部压力。这种压力随着我国进入WTO会越来越大。粮食是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粮食短缺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危的政治问题。从国家安全考虑,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不能依赖于国际粮食市场。面对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为了把粮食自给率和生产能力控制在安全水准之上,必须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投入是耕地资源相对较贫乏国家抵御国际粮食市场压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手段。在粮食生产中,按照投入物品的收益范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私人物品,它们的收益范围仅限于直接投入的农田,收益可以体现在农户的粮食收入中,如化肥、机械和农药等。另一类属于公共物品,它们的收益范围为一个村庄、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对于某个农户(村庄或地区)而言,这类物品的收益外部性极大,如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等。激励(或约束)这两类物品投入的机制是不相同的。就私人物品而言,只要解决好农产品的税收、价格调控和收益产权界定等问题,就会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总的来说,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农业政策调控和制度创新(如粮食保护价和土地承包制等)都较好地解决了农户私人物品投入的激励机制问题。1986年~1995年期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单产的农户投入费用分别增加了46•5%、30•7%和34•5%。这是保障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步上升和大灾之年粮食生产仍不出现大幅度减产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农业本身是一种弱势产业,我国许多地区粮食生产又缺乏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从短期和局部利益来看,存在着种粮不如买粮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对粮食生产给予公共物品投入是一种国家安全投资、国家安全又是一种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所以,在粮食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通常不太愿意向农业生产的公共物品给予更多的投入。虽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作为制止粮食生产下滑的约束机制,对粮食生产的土地投入和产量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当地本身利益出发,在执行这个政策过程中,他们更愿意选择行政干预的手段实行粮食强制性定购,以此约束粮食生产的下滑趋势;而非选择用增加对农业公共物品投入方式来缓解粮食供给瓶颈。这是近年来农业生产公共物品投入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1986年~1994年期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平均增长率为3•07%,其中对农业生产起直接影响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3项费用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0%和-6•11%,尽管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投入作用有滞后性,但是,近10a来基础设施投入增长幅度减小和科技费用支出呈负增长对粮食生产发展肯定已经起到负面影响。在农业生产公共物品投入收益外部性较大的情况下,通过立法保障有关农业支出规模是解决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不足的有效方法。事实上我国《农业法》中已明文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是由于执法约束过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农业投入法规并没有有效执行,近年来,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呈比例增长不明显,具有十分显著的波动性。为此必须加大“农业法”对各级政府农业支出的约束力度,根据我国国情,对政府财政支出应实行双重(同级立法部门和上级政府)监督制度。必要时,农业支出,特别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3项费用支出可以实行逐级包干制。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中,加入农业生产公共物品投入的有效约束机制。

3•2优化配置农业资源,调整粮食生产格局

我国地域辽阔,粮食生产赖以发展的农业资源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农业资源特点,分析区域内部农业资源组合关系和区域之间农业资源协同关系,以优化配置农业资源为目标,调整全国粮食生产格局。根据对全国12个一级农业生产区和48个二级农业生态区的研究,认为在一级农业生态区的层次上,在粮食生产方面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东北农业生态区:本区农业资源组合条件好,特别是水土资源组合条件好,要素投入效益高,对粮食增产作用明显。应通过加强水利排灌工程建设,增加水稻和豆类作物,使之成为我国未来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域。

(2)黄淮海农业生态区:本区农业资源组合条件较差,水资源紧缺,应依靠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挖掘增产潜力,增加耗水少的玉米(作为饲料作物),提高小麦单产,继续保持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

(3)长江中下游农业生态区:本区光热资源较丰沛,水资源充裕,土地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发展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条件优越。应保持原有地位,但应调整粮食内部结构,增加玉米比重,大力发展饲料粮作物,扩大品质稻米生产规模。

(4)江南农业生态区:本区地形主要是丘陵山地,但多为缓丘低山与山丘间盆地谷地相间分布,光热水与土地资源组合条件尚好,在盆地谷地具有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如能依托区内经济实力,提高水资源开发水平,增加水利设施的可供水量,则增产潜力较大。

(5)华南农业生态区:本区光热水资源丰沛,组合良好,但平地资源较为贫乏,坡耕地所占比重较高。由于本区经济发达,以工补农的能力强,今后应加大投入,提高基本农田的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复种指数,以弥补陡坡耕地退耕和经济建设占用耕地所减少的产量。

(6)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农业生态区:本区热量不足,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较差。主要应以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灌溉面积为重点,通过农业基本建设,改造适宜继续耕作的农田,不再外延扩张,并逐渐退出陡坡耕地,保障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

(7)黄土高原农业生态区:本区土地资源质量差,水资源贫乏,组合不佳,水土流失严重,但光热资源较为充裕,部分地区农业资源组合良好。今后应通过水土保持和提高水资源开发水平,发展粮食生产,并重点在汾渭平原和渭北陇东旱塬建设生产基地。

(8)四川盆地农业生态区:本区是我国传统的粮食生产区域,开发历史悠久,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今后主要应提高水稻单产,扩大饲料粮(玉米)的生产规模,以适应该区肉类生产基地的需要。

(9)云贵高原农业生态区:本区耕地资源贫乏,光热资源差异明显,水资源利用难度大,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条件差。只能依靠改田改土,建设基本农田,以自给为目标;在光热资源较差的地区,需依靠地膜覆盖技术及培育生育期短的新品种。

(10)横断山农业生态区:本区山高谷深,地形破碎,水资源不易开发,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条件很差,主要措施是陡坡退耕还林,搞好水土保持,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

(11)西北农业生态区:光热资源丰沛,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数量大而质量差,总体组合较差。粮食生产集中在绿洲内,由于灌溉得到保障,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但也存在春季用水紧张现象,为此应适当控制春季集中灌水的小麦比例,增加饲料玉米面积。(12)青藏高原农业生态区:本区气温低,辐射强,水资源短缺,粮食适种面积小,但仍有一定增产潜力,应以建设水浇地和提高肥力为重点,辅以适度开发宜垦后备土地资源(青北高原盆地和一江两河谷地)。

3•3确定粮食生产科技主攻领域

由于耕地后备资源短缺和城市化过程需消耗相当数量耕地资源,未来我国发展传统粮食作物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产。1978年~1995年期间,我国粮食单产有较大提高,如果说前期靠制度创新,那么后期主要靠农户私人物品投入。农户物质投入(除劳动以外的投入)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中的贡献率分别为222•8%、83•5%和75•4%,而今后粮食单产增长的支撑点应放在农业科技进步上。未来我国粮食生产科技的主攻领域是加快育种科研与良种更换工作,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发展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技术。

(1)加快育种科研与良种更换工作。建国以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共选育出5000多个品种或组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3~5次品种更换,每次更换使产量提高10%~30%,在促进粮食增产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新品种更换速度很慢,通常需要7年~8年,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作物品种改良出现了“滑坡”现象,具有突破性的品种很少,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粮食增产的要求,特别在当前出现粮食结构性过剩的形势下,品质粮食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任务。为此,要加大重点品质粮食新品种培育的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特别是优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技术,如单倍体育种技术等。当前应根据目前分离得到的植物基因种类,改良现有品种和培育抗病抗虫抗除莠剂及肥效反应显著的品种;要健全粮食种子市场体系、完善育种成果推广的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保护知识产权,为国内外种子公司创造一个合适的育种环境,使育种科研成果走向商品化和产业化;应激励社会力量投向育种科研领域,让社会需求直接引导育种方向,避免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应力争今后良种的更换速度提高到5a左右1次,到2010年良种更换2次~3次。

(2)推广科学施肥技术。近十几年来,我国化肥使用量已有长足增长,1988年~1995年期间,增加了86•1%(年均增长率7•1%)。化肥一直是我国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1986年~1995年期间,化肥对稻谷、小麦、玉米增产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6•6%、41•8%和41•7%,但近年来化肥过度使用也出现不少负面影响,一方面出现报酬递减趋势,另一方面不少地区由于化肥过量使用(主要是氮肥)导致化肥污染,除山西、黑龙江、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外,其他省和自治区的化肥使用量都超过发达国家防止化肥污染的安全上限(225kg/hm2),长江中下游江湖水质与农业污染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在数量较大的情况下,目前化肥利用率只有30%~35%,而发达国家要超过60%,加上氮磷钾肥比例不协调,化肥增产效应下降,而生产成本却在上升。为此,政府要加强对化肥产品结构的调控,逐步减少不稳定、易挥发的碳酸氢氨等肥种的数量,扩大磷、钾肥和混合化肥的生产,在宏观上改变化肥供给结构不合理状况。各级政府应利用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因地因季因品种指导农民合理施肥。从长远看,可以逐步通过农业服务产业化推行施肥专业化,即由专业化公司负责施肥指导工作,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3)发展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技术。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粮食生产经营又相当分散,提高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较为困难,粮食生产与非农产业、经济作物相比,劳动投入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都要低得多。据调查我国1995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每个劳动工作日平均净收益为18•59元,而水果、蔬菜生产分别为29•97元和31•69元,一些非农产业的净收益还要更高。在巨大的收益差距驱动下,劳动力从粮食生产中转移出来也是相当自然的事情。要使粮食单产水平持续增长,用机械替代劳力是必然趋势,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指标。1986年~1995年期间,机械投入增加对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增长贡献分别为51•8%、20•4%和13•1%也说明了这一趋势。随着粮食生产劳动投入进一步减少和粮食生产向精细化迈进,农村对农业机械需求的数量和品种将会提出新的要求,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农机科研力量,开发新产品适应新形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农业机械和土情、苗情监测仪器,以及与节水农业相配套灌溉设备。

(4)确保农业基础建设资金。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中低产田的改造。我国现有耕地2/3是中低产田,每公顷粮食产量比同等条件下的高产田要低2250kg~3000kg。其次,如前所述我国目前还有约0•67×108hm2左右宜垦后备土地资源以及数千万公顷可用于整理复垦的土地资源,未来这些土地的逐步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偿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使耕地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占补平衡,维持未来粮食生产的土地投入规模。无论是中低产田改造,还是土地整理复垦与宜农荒地开垦,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能够做到,瓶颈主要来自资金不足。据前述农田改造和新增耕地规模,按农业部在各地试点的单位面积费用粗略推算,到2010年,全国中低田的改造费用共需143•85×108元,土地整理复垦费用299•6×108元,宜耕后备资源开垦费用261•78×108元,合计约705•23×108元。加上农业用水投资,则到2010年累计投入要达到2443•53×108元;为达到这样的投资额度,首先需要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保障年平均增长3•5%以上,还需要通过增加耕地征用费和土地复垦基金,以及宜耕土地开发使用出让费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3•4积极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影响

一般认为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农业这样的弱势行业而言,将受到较大影响。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制度建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在近10a来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食价格随之上扬,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比国际市场高10%~70%,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比较优势。在加入WTO后,经过一定的过度期,将实行单一税制度,并且按WTO的要求将削减关税,开放外贸经营权,允许对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制,这样国际市场农产品(主要是粮食)由于价格低于国内市场,所以进口将增加,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应该看到,上述问题确实是我国加入WTO后将要面临的挑战,会使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充分暴露出来,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压力,但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的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为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供了机遇。

首先,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我们应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益、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这就需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使之既能增强国家安全所需的粮食生产能力,又能间接减少农民用于生产粮食的成本支出,减缓国内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速度,降低国内粮食的市场价格。增加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无疑是资金来源,为此可考虑利用加入WTO后会出现有利于外资参与我国农业资源开发的局面,充分利用外资以弥补我国资金不足的状况;同时应调整粮食生产的补贴支持重点,在我国目前约270×108美元的支农资金中,应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保护价格的补贴资金,减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补贴资金,并在WTO允许对农业生产的国内补贴支持框架要求(我国每年对农业生产可补贴485×108美元,还有215×108美元的上调空间)内,把补贴支持资金的重点集中在农产品生产补贴方面。

其次,应按照届时贸易需求关系和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差异,以及资金、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将逐步实现竞争、充分流动的态势,适时调整农业资源的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加入WTO既对我国市场产生冲击,也为发展优势粮食品种拓宽更加广阔的国外市场空间,有利于品质稻米、品质特产玉米等的大规模市场准入出口,这对于我国粮食生产尽快推进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发展品质粮食品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提供了市场动力和机遇。为此在粮食生产发展战略方面应增加能够从加入WTO后受益的种类,调减受冲击较大的种类,通过扩大受益种类的出口弥补有些产品进口增加所带来的农业贸易赤字。还应注意的是,在加入WTO后其他行业的某些变化也将有利于粮食生产发展,如一般认为加入WTO将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化肥、农药的价格。仅就此将显著降低目前的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此外如前面提到的减少对购买生产资料的补贴,也将缓解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扭曲现象,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分配效率。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利用效果与经验

一、脱贫致富

1.有效地帮助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帮助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是WFP援助项目的一个主要目标。根据4071隆德县的监评报告,由于项目的支持,项目区林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人均净增纯收入10.28元。畜牧业也获得稳定发展。畜牧业纯收入比基期年增长17%。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项目前的130.2元,增加到1998年的564。6元,净增434.4元,增长3.34倍,基本摘掉了贫困帽子。另据14份有效调查问卷表明,WFP项目实施使脱贫人口占项目区贫困人口的80%,主要原因是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加之农民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2.粮食安全程度提高。通过项目建设,各项目区粮食安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有些地区除实现粮食自给外,还能为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粮。如海南2719项目,自1985年实施以来,不仅解决了项目区内的粮食自给问题,而且积极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到1992年已提供16.6万吨,对项目区外的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作用。

3.各项公益事业得到发展。(1)教育。宁夏隆德4071项目区儿童入学率由实施前的90.2%增加为1999年的96.4%。四川2606项目区,项目实施前小学、初中的入学率仅为50%,项目实施后的1989年上升到81%,1994又达到了98%。(2)医疗卫生,WFP项目的实施还使许多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一些乡兴建了卫生院,村办起了医务室,医院里的病床数量大大增加。如2697项目所在的甘肃靖县就在项目区兴建了17个医疗院所,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医疗条件。(3)项目区农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11个项目区人口死亡率平均从项目实施前的7.07‰降低到5.78‰。项目区的计划生育工作随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得以顺利开展,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4)信息传播。粮援项目的实施,也使大多数项目区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广泛,方式更为先进。一些地方开通了程控电话。许多地区由于项目后通电,增加了电视机。(5)饮水、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表现为:一是解决了项目区的饮水困难。在宁夏隆德4071项目实施后,如果按1990年项目区农村人口50015人计算,可解决6个乡、60个行政村约2.9万人、1.5万头大家畜、1.4万只羊、1.3万头猪的饮水困难。二是节省了劳动力,为项目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在隆德4071项目实施后,由于供水范围缩小,可节约项目区农户的取水时间,以每户每天节约0.5劳动日计算,项目区解决的3200个缺水户每年可节省劳动力58.4万个。三是改善了饮水卫生状况,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健康水平。四是项目区塘坝、涝池数量的增加,方便了交通,减少了水土流失。(6)使不少项目区改善了交通闭塞的状况。如宁夏隆德县4071项目乡村道路子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了项目区60个行政村,140多个自然村,45000多人的行路难、行车更难问题。

4.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1)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项目区在实施了粮援项目后,化肥投入水平、良种化比例、地膜覆盖等新技术的采用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新增了很多机械设备,农机总动力大大增加。(2)耕作制度发生了变化。有些地区增加了耕地的复种指数,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3)劳动强度降低。(4)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项目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普遍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8个项目区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过去的11.1平方米提高到18.8平方米。由于薪炭林的增加,使农民的做饭、取暖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不少地方通过项目兴修了水电站,做到村村通电,解决了农民的照明问题。

5.项目区人口素质得到提高。WFP粮援项目十分重视培训,其活动内容中扫盲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占了较大的份额,使项目区农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生产技能不断提高,竞争意识逐步增强,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总体上提高了项目区人民的素质。

6.扩大了项目区人口的就业、较好地安置了移民。WFP粮援项目,不仅在实施过程中为众多的农民提供了短期就业的机会,而且还在项目建成后带来了许多长期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项目区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三)生态效益

1.生态平衡和各业的良性循环。粮援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农林牧渔业各业综合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内各业的良性循环。宁夏隆德4071项目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的项目活动,使农林牧用地结构趋向合理,项目工程规划陡坡耕地全部退耕,中坡耕地适当退耕,使项目后总耕地面积比现状减少1530.6公顷(减少9.7%),林地增加1606公顷,增加36.1%,草地增加683公顷,增加17.7%。农林牧三者用地比例分别由49.2%、13.9%、12.1%调整为44.4%、18.9%、14.2%,使农林牧用地结构趋向合理。

2.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协调发展。(1)控制水土流失。宁夏隆德4071项目水利子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6175.4公顷,连同项目前的治理面积8416.9公顷,使治理面积达到14592.3公顷,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4.3%。总拦泥量73.02万吨,总蓄水量674.46万吨,平均侵蚀模数由5790吨/平方公里降到4036吨/平方公里,侵蚀量由184.84万吨减少到111.82万吨,治理效果显著,可延长水库寿命,并保护下游地区农田不受洪害,使广大农民间接受益。(2)治理盐碱地。在统计的16个开发项目中,共治理盐碱地1.6万公顷,其中2672项目曲周项目区盐碱地面积由11067公顷减少到3552公顷,减少67.9%。(3)提高森林覆盖率。在调查的16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森林覆盖率平均由项目实施前的11.3%上升到实施后的18.5%。(4)降低水域捕捞程度。WFP为6个渔业开发项目提供援助,总援助价值1.095亿美元。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进。

二、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经验与问题

(一)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经验

1.中国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利用外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成功地利用了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及无偿援助,改善了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了项目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主要经验是没有被动地依赖外资,而是利用无偿援助和贷款这一有利时机,通过以工代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2.集中资源进行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无偿援助和贷款项目在项目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地区恶劣条件,政府向相关项目提供高比例的国内配套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中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在我国与无偿援助和贷款机构的合作中,一条特殊的成功经验就是政府对项目强有力的支持与参与。中央、省和地方各级政府都保障保障内配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由于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援,绝大多数项目都能按时完成。通过有关部门对项目的合理设计和管理及项目后期管护,使一些项目活动在贷款结束或无偿援助不再提供后仍能保持持续发展。

4.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项目内容。1987年农业部提出了更适合国情的“一业为主,发展,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新立项原则。与以往单一项目相比,它有以下一些优点:能够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特别是促进妇女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便于项目执行单位均衡地安排资金和劳力,提高效率;利于把近期(如种植业、渔业)利益和中长期利益(如畜牧业、林业)更好地结合抵御风险;通过农林、农牧、渔牧等的相互结合,形成新的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护农业环境;符合我国财政投资体制,把各项专业投入汇集起来,扩充资金力量。

5.做好评估工作。不论是贷款机构,还是无偿援助机构,均要派出评估团通过实地考察对我国申请的项目进行评估,并在项目准备时采用“参与式评估”方法,有助于了解项目区农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确保项目活动适合当地实际情况,避免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式开展项目活动。

6.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凡是项目搞得好的地区,都有一系列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监测评价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

7.借鉴成功经验。由于各地项目开始时间不一致,前边搞的项目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及做法,后来的项目注重学习这些经验,避免走弯路。

8.搞好技术培训。(1)无偿援助项目及贷款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知识和业务水平。(2)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包括农民技术人员,以便在工程施工中发挥各自的作用。(3)农民及其他施工人员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9.搞好工程质量监督和监测。(1)质量监督。各项目区都把质量监督工作放在首位,项目区下属各施工单位都设有专门的质量检查监督员,各县设有项目质量监督组,对工程质量进行的监督。(2)进度监测。通常由省、地、县负责同志与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定期检查或抽查。(3)财务审计。为避免无偿援助、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的损失,做到专款专用,各级项目财会工作坚持按计划拨付资金(WFP则为援粮),事后追踪检查,每年年末由主管部门、财政审计部专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我国农业利用外资中的问题

1.国内配套资金筹措困难。国内农业资金来源多层次、多渠道,资金管理分散,政策上不协调,一些农业外资项目的配套资金没正式列为国家或地方基本建设投资;配套投资主要渠道之一的国内银行贷款,其贷款指标不易全部落实;配套投资中地(市)县保障的部分因财力有限,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农民投劳折资不合适,无形中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挫伤农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再加上各级政府投资多向工业倾斜,对农业项目不够重视,导致用于农业外资项目的国内配套资金很贫乏。

2.贷款的项目单位缺乏外汇偿还来源,加大了汇率风险。在农业利用国际金融贷款的项目中有一些项目不具备出口创汇能力,而某些开发性项目,由于我国现行对外贸易政策,使许多农业项目投产后其农产品因没有出口配额而无法组织产品出口创汇,加大了还贷压力。同时,由于缺乏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管理体系,不利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这一方针的贯彻。不少项目由于缺乏合理的还贷机制,无形中增加了项目的负担,降低了项目的还贷能力。

3.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有些项目设计未充分考察未来市场的因素,影响了项目的效益;(2)有的项目在规划中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照抄;(3)没有正确理解集中与分散的关系;(4)有的项目区、项目点缺乏代表性,开发潜力不大,难以发挥项目示范、催化作用;(5)有的项目规划没有纳入当地综合发展规划,或城乡发展计划,有的项目区没有按计划实施,改变了用途,影响到项目工程的完整性;(6)有的项目对建设中不可预见的因素估计不足,缺乏应变能力,不能提出替代措施或次优方案,最终影响到项目的建设;(7)个别项目的设计未注意农民的近期利益和远期目标的结合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结合。

4.有关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5.项目后管护及可持续发展有待加强。

6.项目执行中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有待于加强。在已完成和正在执行的外资项目中,参与机构大部分为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在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中参与较少,在统计的21个项目中,只有6个项目成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项目的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充分了解非政府组织的桥梁和中介作用,以此来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其创造性,探索新的外资管理模式。

三、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农业利用国际金融贷款的对策建议

1.关于配套资金问题。在政策上外资项目的国内配套资金要有固定的来源,并尽可能纳入财政预算;在国家综合部门建立国家利用外资国内配套基金,改善配套投资紧缺的状况;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各方面资金向农业投入;加强国家财政资金在配套投资中的引导作用,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在配套中的特殊地位,引导已保障的地方资金,约束地方财政按计划兑现配套投资。

2.优化农业利用国际金融贷款的投向与布局,不断提高项目经营效益。农业利用国际金融贷款的投向要坚持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向一致,与国内投资相配合,同时要符合不同渠道的权益和要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今后农业利用国际金融贷款的产业重点是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

3.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重点抓好这些成果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技术成果的引进要紧紧围绕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以及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与扩大出口创汇来进行,防止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

4.建立健全农业利用国际金融贷款的偿还机制,完善项目产品出口政策。要坚持有偿使用、讲究信誉、承担风险、谁借谁还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对外借款的宏观调控和项目管理,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管理机制;多利用长期优惠贷款,调整债务结构和币种结构,增加借款的货币种类,同时使借款的币种结构与出口创汇尽量保持一致;通过税收和建立风险基金等方式将一部分项目的社会效益转化为财务效益,增强项目的偿还能力。

5.大力培养农业利用国际金融贷款管理人才,并加强对人才的管理。

(二)我国利用无偿援助(以WFP为代表)的建议

1.关于未来援助对象的选择。继续利用WFP“脆弱性贫困制图与分析系统”及“参与式评估”进行未来受援地区和受益者的确定,保障资源用于最脆弱人群,建议未来WFP粮援项目援助对象的选择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缺粮、贫困区域、少数民族贫困山区。选择要件包括:具有一定规模并具明显开发价值的资源优势;具备开发潜在的资源优势的配套条件;增产增收潜力大,受益面广,脱贫量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生态可容。

2.重视项目成功经验的示范与推广。

3.加强项目后管护和持续发展。WFP粮援项目的突出贡献是为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项目区未来的致富奔小康和腾飞提供了依据。但WFP的援助仅仅是一种催化剂,未来的过程仍需项目区本身艰苦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援助效果的持续增长,援助区域的不断扩展和持续发展。

4.关于项目执行全过程。一是领导重视、各部门支持、各专业配合。二是各级政府要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保障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进行支持,并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乡规民约,调节并引导项目按计划完成。三是项目的具体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必须稳定,以保障项目管理和项目协调的连续性。四是注重宣传示范,切实发挥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五是强调妇女参与,切实发挥妇女参与建设、参与管理的作用。六是建立健全项目执行全过程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做好项目各项工作的监评工作。

5.加强宣传和沟通工作,积极争取WFP无偿粮援资源。

6.精心策划,注重后备项目的设计内容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其他建议

1.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扩展我国以工代赈。从外资项目所起作用及产生的效益看,以工代赈是一种独特有效的扶贫开发手段,它不仅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而且对参与者是一种激励和促进,具有持续减少贫困的特殊作用。因此可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扩展以工代赈的规模。

2.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利用粮食援助加强农业保护。加入WTO应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对我国有利的规定,保护国内农业的发展。一些WTO成员国就利用粮食援助作为一种生产和消费手段来处理产品的过剩,促进海外市场的销售。我国也应充分利用粮食援助工具,来调剂我国农业生产的丰歉,维持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

3.加强项目后期管护,做好示范推广工作。效益的高峰期一般是在项目建成后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后才出现。在项目竣工后还有必要调整力量,继续设计、扩大新项目,加大示范推广工作.扩大治理范围,巩固项目成果,扩大项目的影响。

4.提高资金的滚动利用效果。项目后期建设中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无偿援助或贷款项目结束后,资金滚动利用,坚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走以项目养项目的道路至关重要。

农业资源论文:诠释利用农业资源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是依赖资源很强的产业,资源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业生产方式。致力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主要目标是挖掘农业资源的潜力,并使之得到恰如其分的利用,做到农业资源少投入而又能高产出,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试图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寻求一条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路径。经过15年的实践,我省摸清了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设计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模式,在实验区得到实证,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了示范。但是,仍有耦合技术应用、地力培养、优势资源转化、生态生产力理念等问题需要解决。必须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精神,做到四个“作为”和四个“一样”,促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系统耦合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

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把单项技术作为研发活动主要方式的倾向,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衔接,致使大量科研成果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同样,任何一种农业资源要素,很难单独对农业生产发挥其应有作用,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农业资源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因此,高效利用农业资源非得“耦合”不可。

“耦合”是指两个以上系统要素之间,通过自由能的流动,而形成的紧密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演变的关系,构成高一级的新系统,新系统具有的全新性质是原有系统所不具备的。利用这一原理,在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耦合技术,优化区域农业资源配置,形成多时序搭配的时间结构、多区域组合的空间结构、多物种依存的物种结构,可以获取整体优化效应而得来的额外效益。研究表明,通过合适的耦合技术,生态效益增加5%,经济效益增加77%。然而,这些道理目前尚未得到普及。对农业资源配置,人们大多只停留在“综合”、“协调”的宏观层面上,还没有触及耦合在微观层面上的许多技术,其中包含不同农业资源耦合利用模式中各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配量、时序安排、整体管理技术、物质能量转化顺序等一整套耦合技术。耦合技术在农业科研中是薄弱环节。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引导各类投资重点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的精神,农业科学研究也要向耦合技术这一薄弱环节倾斜,将其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加强研究,使耦合技术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一样,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

培养地力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生产体系需要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作保障,而土地可持续利用又需要足够的有机物质回归土壤,使之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土地越种越肥的局面,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然而,当前农田基本建设着重于兴修农田水利,平整土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等,而忽视培养地力,土壤贫瘠化日益严重,历史上对培养地力十分有效的冬季绿肥耕作制度保留无几,对培养地力有贡献的畜牧业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表现出与植物生产发展不甚协调的状况。据测算,全省8个设区市中,6个市农业与牧业发展未达到协调标准。如果植物生产没有相应规模的动物生产相匹配,两者之间难以形成物质、能量的旺盛循环,就不能提供足够有效的有机质回归土壤,最终将导致土壤“饥饿”。统计显示,福建农田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属于贫瘠和严重贫瘠级别的达60%以上。可以看出发展畜牧业,其意义不仅在于供应肉产品,培养地力也有此需求。我们设计的以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与土壤三者组成的循环系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既能增产,又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达到减少外部资源投入、获得高产出的效果,彰显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因此,要像抓水利建设一样,抓地力培养。

培养地力需要政策导向或立法保障,使土地资源每年有足够数量的有机肥源投入,其中包括在农业耕作体系中应有一定比例的绿肥或养地作物,应对冬季绿肥和果、茶园套种绿肥的面积进行宏观调控。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并调整其结构,为培养地力打基础。当前,福建节粮型畜牧业(养牛羊业)比例过小,耗粮型畜牧业(养猪业)比例偏大,这种情况不利于调动农业资源潜力。因此,从培养地力角度,也需要大力开发草地,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优势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并作为民生项目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发展农业要从过去“以农为生”转变为“以农致富”。

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富农之道在于尽快把优势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要发展能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特色农业,形成规模,为农民开辟致富之路。我们设计的特色农业生产体系,单位土地纯收入比传统模式高6至8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两倍。那种“大而全”、“特色不特”的农业生产效益很低。福建属亚热带气候区,其特点是水热资源丰富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亚热带果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除茶叶外,福建多数特产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缺乏竞争力。为此,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

要探讨特色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打破部门行政分割管理的局限,从优势资源着眼,调整农业结构,全盘考虑,统一规划,确定特色农业布局。以企业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有效载体,尽快制定与国际市场相衔接的特色农产品标准。通过标准实施,形成规模生产,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商品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打开国内外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农业生态功能要从生态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

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加强生态省建设”。发展经济忽视生态效益,将造成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最终制约经济发展。而解决生态问题离不开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解决生态问题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发展农业生产只重视物质生产能力,即经济生产力,而忽视了农业生产对维持和改善环境的能力,包括调节大气成分、净化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营养物质循环等各种生态功能。所以传统农业生产是以消耗生态功能来换取经济生产力,在农业物质生产获得增长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及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对传统农业方式进行反思,提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等各种替代农业生产方式。这些替代农业生产方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变传统以消耗生态功能为代价的不合理生产方式。因此,应把这些生态功能价值看作生产力,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像重视经济生产力一样,重视生态生产力。

实际上,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而且创造了生态效益,一般农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生态效益往往高于物质效益的十倍以上。因此,合理评价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不但要考虑其物质生产能力,还要考虑其生态生产力。当前,要着力研究适合我省情况的生态价值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努力提高生态补偿能力,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精神,制定适合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效益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使生态生产力发展有的制度保障。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性资产会计问题

关键词: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会计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新晨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地计量。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研讨

一、社会资源匮乏社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社会资源对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化肥是社会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据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占40%~60%。苏联解体前,苏联工业发达使塔吉克斯坦化肥的使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用量,年使用量在15万~20万t,但是从1991年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化肥使用量急剧下滑,由1991年的15万t减少到1994年的6万t,此后基本维持在5万t左右,2010年塔吉克斯坦化肥的使用量仅为4.5万t,平均每公顷用量为60kg,是世界平均用量的1/2,是中国平均用量的1/6。化肥用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工业薄弱,化肥生产能力较低,加之近年农资上涨、农民收入低等因素造成了化肥使用量的减少。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出率的重要手段。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延续,塔吉克斯坦的各种农机具数量并未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增加,反而均呈减少趋势。1991年塔吉克斯坦农业机械拥有量较高,拖拉机达到3.7万辆,平均千公顷耕地拥有46辆,是同时期美国的2倍,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数量也达到发达国家千公顷耕地拥有量水平。然而到了2010年塔吉克斯坦拖拉机保有量只有1.36万辆,较1991年减少了67%,播种机、谷物收获机和采棉机拥有量分别降低了53%、56%和94%,其原因是独立后的近20年,农业部门使用的农机设备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没有得到更新和维修,从而导致目前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很低,一些地区的小麦、棉花、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主要还靠人工劳作。

化肥和农机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塔吉克斯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劳动力资源的匮乏对塔吉克斯坦农业的发展更为不利。无论从资源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塔吉克斯坦劳动力资源都很匮乏,据塔吉克斯坦2010年官方统计,仅在俄罗斯打工的就有100多万塔吉克斯坦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其中农村人口占到70%,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大多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年轻劳动者,他们长期远离农村使得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同时大多数农业生产者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导致田间管理粗放,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和新观念也难以推广。

二、塔吉克斯坦农业发展分析

根据1965—2010年塔吉克斯坦农业总产量变化趋势图,可将塔吉克斯坦农业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1965—1990年是农业平稳增长的及时阶段,塔吉克斯坦一直是苏联重要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地,尤其是棉花。因此,在此阶段苏联向塔吉克斯坦投入了大量的农业物资,保障了农业总产量的稳定增长。但从1991—1997年农业进入了急剧下滑的第二阶段,由于受到苏联解体和国内动乱的双重打击,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农业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97年农业总产值降到历史低点,比1991年减少了50%,棉花总产量减少了57%,蔬菜总产量减少了45%,在这严峻的状况下,塔吉克斯坦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使农业自1998年开始进入了快速恢复的第三阶段,截至2010年塔吉克斯坦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2.29亿美元较1997年增长15倍,粮食和蔬菜总产量分别达到了历史较高的125万t和190万t,分别比1997年增加了2倍和4倍,籽棉总产量稍降达到31万t。总产量的不断提高得益于主要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由表2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主要作物单产水平总体呈增加趋势,尤其是2004年之后作物单产水平提高较为明显,到2010年小麦和蔬菜单产分别达2503.0kg/hm2和24710.0kg/hm2,是1997年产量的1.97倍和2.01倍,同时籽棉单产也增长了18%。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恢复的原因是塔吉克斯坦采取的一系列农业恢复措施,而在这些措施中农业政策、农业贸易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对塔吉克斯坦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塔吉克斯坦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1991年苏联解体迫使塔吉克斯坦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来帮助本国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业政策是土地经营权的转变。1992年,塔吉克斯坦按照《法》的规定,把大部分的山坡土地转让给了私营部门农户,1995年10月9日塔吉克斯坦总统签署了《关于把5万公顷土地划给公民发展私营副业经济的命令》,1997年12月1日总统又签发了类似的命令,决定再把2.5万hm2土地划拨给公民发展私营副业经济,到了2007年塔吉克斯坦的土地经营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由1991年国有农场占农用地的98%,转变到2007年私营土地占到了农用地的70%,并且土地经营私有化的趋势还再不断加大。土地私有化不但调动了塔吉克斯坦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使农业生产和市场更好的结合。同时,塔吉克斯坦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国际援助来帮助农业发展,截至200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向塔吉克斯坦共捐助了6.3亿美元用来发展塔吉克斯坦的农业,此外亚洲开发银行为了帮助塔吉克斯坦农业恢复,于2008—2010年也援助了4000万美元。因此,国外农业援助政策和国内农业政策对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2.农业贸易农业贸易是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发展的间接动力。当代交通的发展促使农业贸易快速发展,农业贸易不但能够补充本国农产品需求,而且还能给本国农业发展产生间接动力。塔吉克斯坦近15年农业贸易采取进口粮食的同时出口经济作物,并且农产品进出口值逐年增加。近年粮食进口值接近2亿美元,粮食以小麦为主,年进口量在90万t左右,其次是进口糖料,年进口值平均在5000万美元。由于大量进口的农产品满足本国需求,使得塔吉克斯坦能更好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农产品,增加外汇带动农业发展。棉花是塔吉克斯坦及时大出口农产品,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年出口值保持在1亿美元左右。其次,近年蔬菜和水果随着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农民种植水果和蔬菜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塔吉克斯坦水果和蔬菜的年出口值也突破1亿美元,为塔吉克斯坦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总之,塔吉克斯坦农产品贸易充分体现了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对农产品贸易坚持的两个原则,首先是提高居民的粮食保障水平,将生产的农产品(谷物、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供应本国市场,并进口农产品满足其需求;其次是扩大棉花、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增加外汇带动农业发展。

3.种植业结构调整塔吉克斯坦自独立后为了满足本国粮食的需求,提高粮食自给率,塔吉克斯坦通过不断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来满足本国粮食需求,由1991的23万hm2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1万hm2,此后基本维持在40万hm2左右,但近3年(2008—2010)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45万hm2,同时,由图3可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主要是小麦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自1998年后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hm2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此外,塔吉克斯坦通过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来更好地实现农产品贸易,增加农民收入。由图2可知,塔吉克斯坦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除农业急剧下滑的几年低于30万hm2外,其余各年均保持在35万hm2左右,从图3可以明显看到棉花播种面积历年维持在25万hm2左右,是塔吉克斯坦及时大经济作物,占经济作物的70%左右,但自2007年后棉花的播种面积明显下降,从2007年的25万hm2下降到2010年的16万hm2,棉花播种面积减少了36%。取而代之的是蔬菜和水果播种面积快速增加,蔬菜从2007年的6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近8万hm2,增长了30%,水果的播种面积增长高达1倍,从2007年的1.1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2.1万hm2,蔬菜和水果的播种面积增大体现了塔吉克斯坦当前不断发展具有更大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

三、小结

综上所述,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在经历了稳定增长和下滑之后,近年已开始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该国的自然条件相比,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首先应增加耕地面积。由于塔吉克斯坦国土面积的93%是山地,难以再大量开垦耕地,因此塔吉克斯坦应减少城市化占地和不合理的耕种,开展土地复垦的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加大复种面积。其次挖掘化肥增产潜力。短期内政府可以适当加大化肥的进口量,同时塔吉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引进外资建设化肥场,到时国内化肥总量的增加也会带动化肥价格的降低,使农民可以加大化肥用量提高单产增加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便愿意购买化肥形成良性循环。第三,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塔吉克斯坦棉花、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比小麦在贸易上有明显优势,加之塔吉克斯坦粮食需求总量小,在粮食安全方面受国际市场影响小,所以,可以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创外汇以提高农民收入,由此改变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以及农业耕作管理粗放的局面。第四,塔吉克斯坦可以加强同中国区域间的合作来发展本国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塔吉克斯坦一方面可以利用卡拉苏口岸使得塔吉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农业贸易更深入为两国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可以和中国新疆进行农业科技合作。近年中国新疆膜下滴灌先进技术已经在塔吉克斯坦棉花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得到了良好效果,同时塔吉克斯坦拥有丰富的棉花种质资源,可以为中国新疆棉花引种和培育高产抗逆等优良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因此两地农业科技合作会使两国农业互利共赢。

作者:牛海生克玉木·米吉提徐文修赛尔达洛夫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塔吉克斯坦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及策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合理利用鹤壁市现有的土地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和名优特新农产品资源,并找出尚未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环保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使鹤壁市农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让广大农民率先步入小康社会。

1资源状况

1.1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鹤壁市总土地面积317.39万hm2,其中耕地上报面积149万hm2,荒山与难以利用土地面积54.34万hm2,可复垦荒地和适宜植树种草荒地面积30万hm2,其他为城镇、乡村和道路、林业、水域等项占地。现有耕地的质量情况和生产条件是:旱地面积40万hm2,分布在西部山区和丘陵区,该区有机质含量在1.5%左右,自然肥力较高,但由于缺乏灌溉条件,干旱缺水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水浇地面积107万hm2,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东的平原地区,其中东部砂土区面积接近30万hm2,漏水漏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6%~0.8%之间,土壤肥力低;中部高产区土壤质地为轻壤土、中壤土,部分地段为黏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1.6%之间,是鹤壁市粮食作物主产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经济效益差。

1.2农作物秸秆资源

近年来,全市粮食总产量8.5亿kg左右,年油料总产量约0.55亿kg。粮食、油料产量与农作物秸秆产量按1∶1.2的比例折算,全市每年秸秆总量达到11亿kg。其中,小麦、玉米产量达8亿kg,秸秆总量达9.6亿kg。

1.3淇河水资源

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方脑岭,从林州市流入鹤壁市,至浚县淇门汇入卫河,全长161.5km,区内河段77.5km。淇河是华北地区没有被污染的河流之一,其水质常年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

1.4其他资源

鹤壁市的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有黄连木次生林、柿子、核桃、淇县无核枣、酸枣、高钙小米、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小河白菜等。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淇县无核枣、黄连木次生林、高钙小米等。

2资源利用状况评价

2.1土壤资源利用状况评价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布局不太合理,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如西部丘陵山地和中部火龙岗地区,大部分耕地没有灌溉条件。大力发展林果业、生产以具有太行山代表性的品质柿子、核桃、大枣等干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当前生产中农民却盲目种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忽视了传统的谷子、红薯等耐旱作物的种植。盲目种植玉米等需水量较大、对土肥条件要求较高的作物,干旱年份造成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品质蔬菜生产面积小、分散且分布不尽合理;品质小麦面积小,技术标准缺乏规范。

2.2作物秸秆资源评价

农作物秸秆是食草动物的主要食料。目前,鹤壁市的秸秆还田和秸秆利用程度还很低,大量的玉米秸秆被农民作为废弃物就地点烧,既造成了空气污染,也浪费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为此,市政府每年都要成立专门的秸秆禁烧机构,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投入大量的资金,阻止农民焚烧秸秆。这样以禁为主的手段措施,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容易造成与农民的对立情绪,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

2.3名优土特产资源

2.3.1淇县无核枣淇县无核枣(也叫软核蜜枣)历史悠久,相传为周朝贡品,是全国独有的名优特产品。该枣果肉厚、汁多、甘甜、含糖高达58.49%,乃枣中上等佳品,而且座果多、病虫害少、无僵裂现象。2008年,经河南省科委、省林业厅、河南农科院和山西等地果科所57位专家教授鉴定,一致认为无核枣可作为河南省一个新的优良品种推广发展,建立基地。该枣树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很适合鹤壁市西部山丘荒地种植,通过繁育栽植或酸枣树嫁接,可大规模发展。

2.3.2小河白菜浚县小河混汤白菜分布于小河乡的两个自然村。其产品以熟食混汤、纤维素少而出名,市场销售快,价格高。如对产区的土壤、水质、环境以及产品的营养成份进行化验、研究,破解其机理,并加以应用,则可扩大生产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白菜产业”。

2.3.3缠丝鸭蛋和淇河鲫鱼淇河许沟段由于受温泉水质的影响,生产的缠丝鸭蛋和淇河鲫鱼品质均优于其他地区的产品。但由于产区受水域面积影响,产量较小。

3资源利用方向

资源的合理利用应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应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适用性,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1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1)西部山地坡度大,土层薄,石砾裸露多,水土流失严重,应封山育林,严禁放牧,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种植核桃、柿子和淇县无核枣等耐旱干果树种以及耐旱高产品质牧草等。

(2)中部平原区土壤肥力高,地下水源丰富,可充分利用鹤壁市的畜禽粪便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生产,建成全国较大的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从而形成蔬菜出口和蔬菜加工基地。

(3)东部沙区土壤通水透气性强,昼夜温差大,种植模式以大枣间作花生、红薯为主,也可发展适量的西瓜、大葱等经济作物。

3.2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利用淇河水和品质有机肥资源,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3.2.1实施目标采用安全、品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建立30万hm2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包括建立肥料咨询服务中心、蔬菜产品指标监控中心等,每年可利用有机肥10亿kg左右,生产无公害蔬菜50亿kg以上。

3.2.2项目意义有效利用鹤壁市天然淇河水资源和丰富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资源,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和效益,建成全省较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年产值实现100亿元。

3.2.3实施措施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金融部门在贷款方面予以倾斜;对现有的蔬菜日光温室进行技术改造,克服原来日光温室存在的增热、保温、贮热、调热差的缺陷;制定技术规范,严格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程序;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资金、技术进入鹤壁市蔬菜生产市场;成立专门组织,对蔬菜生产基地进行管理和服务。

3.3实施品质粮食产业工程

实施品质粮食产业工程,是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措施之一。鹤壁市的小麦、玉米单产连年在全省名列前茅,已经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品质粮食主产区,实施品质粮食产业工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3.3.1争取纳入国家品质粮食产业工程范畴鹤壁市浚县是全国品质小麦生产县,淇县东部也属于粮食主产区。因此,我们抓住了国家于2004年以来启动的品质粮食产业工程,积极申报项目,详细汇报情况,争取把浚县、淇县纳入品质粮食产业工程县。

3.3.2大力推广品质小麦、品质玉米品种近几年来,鹤壁市品质麦、品质玉米从试种到推广,发展速度迅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宣传引导等多种形式,普及品质小麦、品质玉米在生产中的应用,把作物良种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3.3开展食品安全生产示范鹤壁市承担的食品安全生产示范项目对今后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内,要经过研究、试验、示范,总结、探索一套质量认定标准和监测体系,形成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标准,从而在鹤壁市农业生产中推广,把鹤壁市建设成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市。

3.3.4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一是要结合农田林网、农林(农果)间作和村镇林建设,建成乔灌草结合、防护效益突出、经济效益优良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二是坚持以节水灌溉为主,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形成标准化的节水灌溉示范区;三是加快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力度,较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3.4挖掘乡土资源,打造鹤壁农产品品牌

淇县无核枣,太行山柿子、核桃、花椒,东齐香椿,小河白菜等这些传统名牌乡土产品,是鹤壁市农产品生产中的瑰宝。只有大力发展这些具有鹤壁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才能增加鹤壁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才能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3.4.1迅速扩大资源数量资源开发以资源数量为基础,资源数量是资源开发至为关键的限制因素。目前,鹤壁市的无核枣、柿子、核桃、花椒、香椿以及小河白菜等产品在市场上非常走俏,但由于资源数量少,形不成规模优势,打不进外部市场。以无核枣为例,目前全市无核枣栽培面积不足1万hm2,而真正进入盛果期的只有4000hm2左右,产量大约5万kg,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以至于市场上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优的产品。

3.4.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当前,鹤壁市的乡土名优产品仍然存留一定数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柿子、核桃为例,由于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和人为破坏,现在存留的数量较少,而且多为散生,树龄长,常年无人管理,造成树体营养不良、病虫害严重,结果能力急剧下降。因此,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强对现有资源的管理,尤其是要增加科技投入,通过土肥水管理和整枝修剪管理,使其健康生长,重新焕发青春,大幅度提高产量。

3.4.3引入新的技术模式一是品种选优和品种更新,例如在无核枣方面开展品种选优,在发展柿子、核桃方面选择薄皮核桃、甜柿系列等;二是种植方式的更新,如柿子、核桃、大枣的密植、早产、丰产栽培模式,改过去的柿子核桃十多年才结果为现在的三五年进入产果期;三是栽培模式的更新,如对东齐香椿可以发展部分保护地栽培模式,做到淡旺季合理调控;四是间作模式更新,主要是推广乔木(如核桃、柿子)、灌木(如花椒、玫瑰)和草本植物(冬凌草、药材)等立体间作模式。

3.4.4大力发展贮运加工产业通过分级、包装,贮藏、运输,初加工、深加工,可以有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销售量,提高产品生产后劲。当前,在达到资源较大化之前,我们就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在农产品贮运、加工方面的投入,并且通过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和联姻,形成鹤壁市的优势农产品品牌。

3.5推广和普及农村沼气

目前,农村沼气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原有沼气技术的基础上,现在已经解决了沼气使用存在的安全问题、除臭不问题以及沼气功能单一问题等。鹤壁市丰富的人畜粪便资源为发展农村沼气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沼液、沼渣还田又为培肥地力、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鹤壁市推广和普及农村沼气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重视。农村沼气作为“六小工程”之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的问题,农村沼气项目被列为国债项目。农业部颁布的《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沼气建设的内容和项目区补助办法,市、县两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当加大对有关政策的学习和理解,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早日在鹤壁市推广和普及农村沼气。

农业资源论文:农业资源投入增产效率

1引言

农田生态系统是利用自然资源与人工添加资源生存与发展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产出是两类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最适宜的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下,当水分与肥力能充分满足需求时,作物的较大生产力便由当地的光热和温度条件决定,这是在条件下作物产量的理论上限,称作气候生产潜力[1]。作物生长依赖的自然资源主要指光照、降水、气温、土壤及自然肥力,但自然资源受到地理区位限制;土壤结构不佳,供肥能力不足,病虫害猖獗等亦会影响作物的产量。为弥补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必须向农田生态系统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而当地却短缺的资源,即能减少农田内部消耗并增加其生产力的人为添加的物质与能量,常用的添加资源有:人工辅助动力(农机、电力、人力、役畜),肥料(农家肥、化肥),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农用塑料薄膜,灌溉。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生产力,需合理利用两类资源,尤其不应盲目追求人工添加资源投入水平的提高,而应以满足需要为限,因为,随着人工添加资源投入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将增加,投入资源对增产的贡献率在下降,即投入资源的边际效益减少,所以,尽可能节俭、适度地投入人工添加资源不仅经济上合理,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寻找制约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了解资源投入产生的增产效果,并据此评价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在这方面,已有的方法主要是比值分析法[2]、生产函数法[3]、包络分析法[4]、能量效率评价法[5]、因子-能量评价法[6]、能值评价法[7]等。但目前我国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还未形成理论体系,许多理论问题尚在探索和完善之中。本文以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添加资源为对象,探讨其投入的增产效果。然而,农业生产需投入诸多种类的人工添加资源并收获多种产出,在缺少每种产出和特定资源对应数据的条件下,先用TOPSIS法对多种产出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借助农业资源的边际投入量研究各种人工添加资源的边际利用状况,以期能够较为客观、地了解安徽省各市种植业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地区差异,并在资源利用研究方面有所改进,为从可持续利用角度评价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供方法与依据。

2研究方法

2.1农业资源的边际投入量

仿经济学“边际效益”概念,用边际投入量MRi度量农业资源投入的增产效果:MRi=Δri/ΔQ(1)式中ri为某种具体资源(如电力、农膜、水等);Q则为农业产出(如谷物、棉花、花生、蔬菜等),由于缺少与特定产出对应的投入数据,为便于讨论,本文对产出做了综合,即Q为农业综合产出,综合的方法见2.2章节;Δri及ΔQ为特定资源投入与综合产出在不同时段的变化量。由公式(1)可见,从效果来看,农业投入资源ri有3种利用状态:(1)MRi>0,表示Δri与ΔQ同方向变动,即ri增加或减少,Q相应增加或减少,这表明追加资源ri还有提高产出的余地,此时,MRi越小,表示为了获得同等产出增加量ΔQ,需要追加的资源量Δri越少。(2)MRi<0且Δri<0,表示ri减少Q却相应增加,这意味着现有生产方式可以实现节约资源ri的目标,是较理想的资源利用状态。(3)MRi<0且Δri>0,表示ri增加Q却相应减少,这就意味着在现有生产方式下,ri的增加不能产生“增产”效果,继续追加ri已无必要,因而应减少ri的投入。当资源ri处在(1)状态和(2)状态时,表明其得到了较合理的利用,尤其使资源处在(2)状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

2.2TOPSIS方法

用TOPSIS法(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8]确定农业综合产出Q的思路是:将各市的农业产出作为样本,先建立由m个样本(即m个市)和n个指标(即n种农业产出)组成的讨论对象,则n个指标构成了一个n维空间,每个样本对应此空间一个特定点,共有m个空间对应点;再在此空间中找出两个参照点:所有指标的较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构成的空间点X+(较大参照样本)、X-(最小参照样本);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样本与参照样本X+、X-间的距离(即空间两点间的距离)d+、d-;计算贴近度Q作为农业综合产出。具体操作步骤是:(1)选择指标并建立矩阵。根据研究目的和指标的可获取性,建立一个由m个样本n个指标构成的矩阵X=(xij)m×n,xij为指标实际值,i为样本序数,j为指标序数。(2)数据标准化处理。通常xij是有量纲的,为排除量纲及数量级的差异造成的影响,需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处理,这样处理后的矩阵为X′=(x′ij)m×n。x′ij=xij-min1≤i≤mxijmax1≤i≤mxij-min1≤i≤mxij(i=1,2,,m;j=1,2,,n)(2)式中max1≤i≤mxij、min1≤i≤mxi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较大、最小值,各元素取值为0≤x′ij≤1。(3)用标准化矩阵X′中各指标的较大值和最小值确定较大、最小参照样本X+、X-。对产出而言,较大参照样本对应最理想的样本状态,最小参照样本对应最不理想的样本状态。X+=(max1≤i≤mxi1,max1≤i≤mxi2,,max1≤i≤mxin)X-=(min1≤i≤mxi1,min1≤i≤mxi2,,min1≤i≤mxin)(3)(4)用欧氏距离计算各样本与X+、X-间的距离d+、d-:d+i=∑j=1n(xij-xj+)2,d-i=∑j=1n(xij-xj-)20≤d+i,d-i≤1(i=1,2,,m)(4)一个样本所有指标均达到较大值,它与较大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小(d+=0),与最小参照样本的距离较大(d-=1);而一个样本所有指标均为最小值时,它与较大参照样本的距离较大(d+=1),与最小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小(d-=0)。对产出而言,d+i越小表示i样本与期望越接近,d-i越大表示i样本越远离最不理想状态,则i样本状态越好。(5)用一个指数(贴近度Qi)来综合d+i与d-i。对产出来说,Qi越大,表示i样本状态越优。若样本各指标均处于(即d+=0)则Qi=1;若样本各指标均处于最劣(即d-=0)则Qi=0。Qi=di-d-i+d+i0≤Qi≤1(i=1,2,,m)(5)。

3结果与讨论

为了解安徽种植业资源利用的增产效果及利用的合理性,选择的农业投入资源为: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r1(kW/hm2)、用电量r2(kW/hm2)、化肥r3(折纯)(kg/hm2)、农药r4(kg/hm2)、农膜r5(kg/hm2),灌溉面积r6、节水灌溉面积r7、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r8(%),单位耕地面积从业人员r9(人/hm2)。农业产出指标则采用:各种作物(包括谷物、棉花、花生、油菜籽、芝麻、黄红麻、烤烟、蔬菜)的单位面积产出(kg/hm2)。用公式(1)-公式(5)式处理2003年与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9-10]提供的基础数据:先分别对两个时间点的农业投入指标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并得到各农业投入指标的变化量,以便比较和讨论;再计算相应时点的农业综合产出及其变化量;然后据此计算资源的边际投入量,得到2002年与2008年安徽各市综合产出变化量ΔQ、各种资源边际投入量MRi(表1)。先看安徽省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投入情况。相比2002年,2008年大多数市的农机总动力r1、用电量r2、农膜r5、节水灌溉r7、水土流失治理r8的投入量增加(Δri>0);而大多数市的农药r4、灌溉r6的投入量减少(Δri<0);化肥r3、从业人员r9投入增加与减少的市大致各占一半。巢湖、安庆、马鞍山、滁州市除少数几种农业资源投入增加外,大多数农业资源投入均减少;其余市则是大多数农业资源投入增加。再根据MRi的符号与数值大小讨论农业资源追加投入的效果。

由表1可见,亳州、六安、马鞍山、芜湖、池州、安庆、黄山市的综合产出均增加(ΔQ>0),而ri有增有减,相应有MRi≥0也有MRi<0:Δri≥0时,MRi≥0,即Q随ri增加而提高,表明还可以用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产出,芜湖、黄山、池州、六安、亳州市即如此;Δri<0时,MRi<0,即ri减少Q却在增加,这表明在现有生产方式下,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也可以继续增产,这样的资源利用最为理想,正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所要追求的生产方式,安庆、马鞍山市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在这种理想状态,因为它们有较多种资源满足Δri<0(即MRi<0)。合肥、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巢湖、宣城、铜陵市的农业综合产出均减少(ΔQ<0),而ri有增有减,相应有MRi≥0也有MRi<0:Δri<0时,MRi≥0,即Q随ri的减少而降低,表明要增加农业产出就不宜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即可以通过追加农业资源投入来实现增产,巢湖市(除MR1、MR2、MR5<0外,其余MRi≥0)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此状态,类似的还有蚌埠、阜阳、淮北市;Δri≥0时,MRi<0,即ri增加Q却在相应减少,这表明在现有生产方式下,ri的增加已不再能增产,继续采用“追加资源来提高农业综合产出”的生产方式已不可行,是改变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投入的时候了,宣城市(除MR4-MR6>0外,其余MRi<0)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此状态,类似的还有铜陵、滁州、宿州、淮南、合肥市。

4结论

(1)从安徽省特定地区的农业资源利用效果来看,增加农业资源投入,在亳州、六安、芜湖、池州、黄山市带来农业综合产出的增长,致使MRi>0,表明在这些地区,还有通过增加资源投入以获取更高农业产出的余地,但在配置资源时要注意投入量应适度。而同样增加资源投入,合肥、淮北、宿州、蚌埠、阜阳、宣城、铜陵市的农业综合产出却未与之同步增长,反呈负增长,致使MRi<0,表明在这些地区,因为资源投入已达到或超过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资源量,致使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因而仅靠扩大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业综合产出已难以为继而且不经济,只有改变生产方式、在生产实践中减少不必要的农业资源投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走资源节约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当地农业才可能持续发展。多种资源投入减少时,淮南、滁州、巢湖市的农业综合产出随之减少,以致MRi>0,表明在这些地区,也有通过增加资源投入来提高农业综合产出的余地,如要增产便不宜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同样是资源投入减少,马鞍山、安庆市的农业综合产出却未因此减少,反而增长,以致MRi<0,表明在这两市,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并实现了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2)就具体农业资源而言,在安徽省,灌溉、化肥、农药、水土流失治理等资源投入的边际效率较高,表现为处于2.1章节所述的(1)状态和(2)状态的城市多,而农业机械、用电、节水灌溉、农膜等资源投入的边际效率低,表现为大多数城市处于2.1节所述的(3)状态。

农业资源论文:山西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摘要 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业的生产方式。基于山西省光热水土和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维度特征,对山西省农业资源利用的困境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构建以高效种养技术、减量化技术和资源化技术为核心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以实现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大的目标。

关键词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困境;技术;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83-02

Study 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YAN Xuan-mei 1 ZHANG Xiao-ling 2 LEI Jin-xia 1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s,SAAS,Taiyuan Shanxi 030006; 2 Shanx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Abstract Agriculture resources utilization way decides the metho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some exten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heat,water and soil,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lemma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utilization,furthermore it build a technology system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which taking efficient farming,reduction and resource technology as the core.It established technology pattern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 local condition to achieve efficiency.

Key words agriculture resources;efficient utilization;dilemma;technology;Shanxi Province

1 山西省农业资源基础特征

1.1 气候资源

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介于4~14 ℃之间,呈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的分布趋势。年日照时数在2 200~3 000 h之间,作物生长期间(日温≥0 ℃)的光合有效辐射为1 840~2 200 MJ/m2・年;作物活跃生长期(日温≥10 ℃)的光合有效辐射为1 300~l 800 MJ/m2・年。全省各地太阳年总辐射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较高地区年辐射总量达605.1 kJ/cm2。

1.2 土地资源

山西地貌复杂,土地类型多样。2012年全省耕地面积为405.094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11 hm2,其中坡度在15°以上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7.6%,宜开耕的荒地很少,耕地后备资源缺乏。全省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均耕地较少,而北部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人均耕地较多。

1.3 水资源

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13》,2011年山西省水资源总量只有124.3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6.65亿m3,地下水资源量94.95亿m3。全省地区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是运城市,最少的地区是朔州市;人均水资源最多的地区是晋城市,为600.74 m3,最少的地区是太原市,为130.33 m3。

1.4 农业废弃物资源

农业废弃物资源具有显著的资源化特征和污染物特征。据调查,2012年山西省农作物秸秆生产量达1 680.89万t。全省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9.30万、0.93万t,占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总量的1.68%、1.43%,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山西省确定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2 山西省农业资源利用的多维困境分析

2.1 光能利用率较低,种植结构单一

据资料分析,光能利用率的理论值为5%~6%,我国北方高产区的光能利用率已达2.5%。山西省与全国各地太阳辐射总量相比,仅次于青海、西藏自治区、宁夏、甘肃、新疆,属我国光能资源高值区范围。但种植结构单一,耕作制度简单,设施栽培较少,光能利用率较低。仅以种植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来论,山西省南部作物光能利用率为1.07%,北部光能利用率为0.31%~0.43%,光能利用提升的潜力巨大(图1)。

2.2 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承载量加重

从图2可知,1980―2012年山西省耕地面积整体呈锐减趋势,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耕地承载量不断加重。全省人均占有耕地由1980年的0.16 hm2减少到2012年的0.11 hm2,而1 hm2耕地承载人口由6人增加到9人(山西统计年鉴1980―2013)。北部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人均占有耕地较多,但质量差,耕地生产能力低,粮食单产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东西部干旱、侵蚀严重,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

2.3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山西省水资源总量不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贫乏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346.03 m3,低于国际500 m3的缺水标准(图3);1979―2012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基本呈平缓下降趋势。区域工农业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据计算,山西省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目前仅为45%左右,按正常要求75%计,约浪费水量30%。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

2.4 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

山西省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总体不超过50%,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全省农作物秸秆中,作为生活能源利用的有684.81万t,作为生产用能的有111.98万t,二者占秸秆资源总量的47.4%。畜禽粪便利用率低,畜禽粪便的无序排放以及畜禽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激素、铜、铁、铬等物质长期过量累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全省畜禽养殖污染约占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50%以上[1-2]。

3 山西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3.1 高效种养技术

3.1.1 立体种植技术。山西省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步,有效积温与无霜期对大多数作物相对有余,发展立体种植可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全省适宜推广以粮食作物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菜、牧草、绿肥、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之间的间作套种为主的立体高效种植技术,重点发展以麦为主的棉、油、菜、瓜、豆、薯等复合群体组合,以玉米为主的麦、菜、豆、薯、食用菌等间套组合。如:春小麦复播大白菜、萝卜等;玉米套马铃薯、甜瓜、红芸豆,水果玉米回茬秋菜、玉米间作南瓜;西瓜套甘蓝,核桃套谷子、大豆等;果园套种麦、药、豆、薯、花生、瓜、绿肥、牧草等。

3.1.2 立体种养技术。山西省平川、丘陵、山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9.7%、40.3%、40%,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形成林、果、草、粮、畜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循环利用的多元结构。立体种养重点推广“畜禽养殖+农产品种植”“林草+生态养殖”“农作物+水产养殖”等生态农业技术。如山西阳城一带发展桑叶养蚕和桑园养鸡循环立体养殖项目,形成“桑―蚕―鸡”循环立体养殖生态农业;山西左权麻田镇西安村在莲菜地中养殖鸭、鱼类,形成菜―鸭―鱼农基鱼塘生态模式等[3-4]。

3.1.3 庭院立体种养技术。庭院立体种养是以农户庭院为基础单元,实施立体种养。山西农户庭院面积较大,适宜发展农村庭院立体农业,重点发展以蔬菜、果树、食用菌、养殖为主的庭院立体种养农业。随着农家乐、观光农业的发展,种、养、加立体配置与休闲观光相结合,形成“庭院休闲观光+庭院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

3.2 减量化技术

3.2.1 节水技术。山西省主要采用以下旱作节水技术: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旱作农田土壤水库建设技术,以秸秆、地膜覆盖为重点的覆盖保墒培肥技术,以机械化旱作和保护性耕作为主的耕作保墒技术,以集雨补灌为重点的高效种植技术,以平衡施肥和抗旱保水剂应用为主的化学调控节水技术,以抗旱品种繁育推广为重点的生物节水技术,以农田整治、输水节水和田间节水为重点的节水灌溉技术。

3.2.2 节农资技术。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生产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代替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使用数量和次数,达到提高利用率,减少排放的目的。如测土配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测土配方技术重点搞好氮、磷、钾肥的合理匹配,防止盲目增加化肥投入量,提高有限肥料的利用率等。

3.3 资源化技术

3.3.1 畜禽粪便利用技术。一是畜禽粪便能源化技术。山西重点发展“畜禽养殖-沼气-绿色果菜”的能源生态工程,典型技术模式有:“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五个一”工程能源生态模式、“五配套”能源生态模式。二是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分为堆肥化技术和复合肥技术,使用最多的是堆肥法。山西受水热条件的限制,不适宜沤肥还田,用畜禽粪便制成有机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三是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山西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主要运用于鸡粪和猪粪的加工。鸡粪经干燥后可适量代替部分精饲料饲喂畜禽。猪粪使用氧化池处理,混合液喂猪,解决粪污环境问题,提高畜禽粪便作为肥料的利用率,增加养殖业收入。

3.3.2 农林枝条秸秆再利用技术。一是农林枝条秸秆肥料化技术。山西水肥条件差,应重点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小麦秸秆覆盖可采取休闲麦田旋耕覆盖、休闲麦田粉碎覆盖、人工播种旋耕覆盖、旋耕播种机旋耕复播覆盖、播种搂播种旋耕复播覆盖和复播田硬茬播种粉碎覆盖等模式;玉米秸秆覆盖可采取半耕整杆半覆盖、全耕整杆半覆盖、免耕整杆半覆盖、秸秆地膜二元单覆盖、秸秆地膜二元双覆盖等模式,秸秆翻压还田可因地制宜地采取整杆翻压、秸杆粉碎翻压等模式。二是农林枝条秸秆饲料化技术。枝条秸秆饲料化技术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复合处理法。枝条秸秆通过粉碎、压块、膨化等处理的物理法和通过氨化、酸化、氧化剂等处理的化学法,大大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是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三是农林枝条秸秆能源化、原料化技术。山西省重点发展以小麦秸秆、棉花杆等农作物秸秆和果树枝条、固体废弃物为原料,代替木柴、液化气的“秸秆煤炭”加工技术,以解决做饭、取暖、洗澡等生活用能的问题。同时发展秸秆深加工技术,使其进一步转化为建材、人造丝、糠醛、木糖醇和生物油等,提高农林枝条秸秆的附加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