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型小城镇建设实用13篇

新型小城镇建设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1

一、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无法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发展规划不合理

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城镇发展规划上的不合理性矛盾最为突出。由于在发展规划上合理性不够,导致重复性建设现象很严重,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浪费很大,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有的小城镇,没有纳入到城市发展体系中,未能发挥后者辐射带动效应。有的建设规模过小,容纳人口只有几千人,难以对企业和人才形成强大吸引力。

(二)配套制度不健全

支持小城镇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力度也不够,有的政策不仅无法起到促进作用,还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譬如,近年在多地试点实施的土地流转政策,因流转政策不明晰、合同制定不规范、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户观念意识弱、土地承包不稳定、政策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导致无法大面积铺开。

(三)产业带动不明显

不少乡镇领导干部发展思维意识不够超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没有带领小城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导致近年小城镇出现经济增速缓慢、劳动力吸附性差、乡镇企业效益不好等现实问题。如果小城镇没有纳入附近城市规划体系中,又导致二、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嫁接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也因“水土不服”而难以获得很好效果。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发展对策

面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展获得良好前景。

(一)科学规划发展布局

要统一规划小城镇发展布局,防止重复性建设,避免有限的土地等资源被过度浪费。城市群规划时,要将小城镇一并考虑于内,使其充分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并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构建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良好态势。要保持政策制定的连贯性,在充分考虑小城镇人口增长、资源基础、地理区位等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适于小城镇自身特点的相应政策,既不忙目攀比,也忌因循守旧。

要以实现小城镇规模化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一批发展潜力大、自身基础好的重点乡镇,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在积累发展经验的同时,实现辐射带动效应。在扭转发展规模过小态势过程中,吸引聚集更多的乡镇企业,促进其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

(二)加快配套制度落实

小城镇要想获得更快更好发展,配套制度制定落地是关键。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突出抓好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的落实。

土地流转方面,应首先在国家层面做好相应立法工作,使土地流转全过程拥有法律支撑。秉持自愿有偿合规的原则,引导农民认清土地流转带来的得失,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专业中介机构负责此项事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信息、土地交易、手续办理等服务。户籍改革方面,要实时对接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的有益经验,条件成熟的小乡镇应大胆放开户籍限制,而以职业和居住地等要素确定身份和落户地,促进劳动力实现良性循环。社会保障方面,要将进城农民纳入乡镇社保体系中,在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方面,建立符合当地发展基础的社保方式,从而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确保其获得更大的归属感。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坚决关停重污染小企业、小作坊,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要做好土地资源集约化规划使用,在保持耕种土地红线基础上,使土地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

要抢抓小乡镇第二产业发展机遇,搞活乡镇经济发展格局,增强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小企业兼并重组,孵化一批具有行业知名度的大中企业。同时,以税收等政策为杠杆,引导城市企业向小乡镇转移,在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和开发乡镇剩余劳动力资源基础上,为小乡镇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三、结语

发展建设小城镇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小康社会宏伟发展蓝图的必由之路。必须时刻秉持实事求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立足小城镇发展实际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和发展理念,推动小城镇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2

三是坚持产业为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一镇一品”,引导小城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对有工业园区(专业园区)的示范镇,推进园区与镇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位于中心城区、重要交通通道节点或临近中心城区的城镇,建立仓储配送、采购销售物流园区,培育成为特色商贸大镇;引导具有资源禀赋的镇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成为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如许昌市神镇,坚持把钧陶瓷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围绕“产业+文化+旅游”的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国际陶瓷小镇,聚集186家钧瓷企业,从业人员2.1万人,年产值17.9亿元。同时,围绕“千年古镇”与“钧瓷之都”两大主题,加大保护古镇明清民居风貌,大力挖掘、弘扬、宣传钧瓷文化,进一步提升钧瓷的文化品味和神古镇的知名度、影响力。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3

Keywords: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green small towns

中图分类号: 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小城镇的建设力度,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和规范,促使小城镇快速发展,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解决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克服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倾向,应树立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以绿色小城镇为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模式。所谓绿色小城镇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这便为我们指明了处于转型期小城镇的发展方向——注重绿色小城镇的建设。这是在转型期小城镇所应顺应的趋势(即在转型期中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小城镇,我们应注重将其投入到建设绿色小城镇的行列之中),但首要的是要做好对绿色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

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现状首先表现为城乡分割,无论是从物质环境还是经济层面来看,小城镇建设问题多是由于资源投入的方式所引起的,而资源投入的方式又会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左右。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看,多数都是对大中小城市问题的考虑,反而对与乡村有着密切关系的小城镇建设则兼顾不够,这便产生一些问题就是导致城市规划的有关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太适用于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而小城镇本身单独立法和制定标准却很困难。因此,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具有较大差异的现状就呈现出来,但自上而下的小城镇规划也只能依赖现有的小城镇规划标准而有所作为,间接导致了规划管理体制只能被动的与之适应而无法得以调整;其次是地域分割,小城镇建设一直存在着自发性和盲目性,其中表现在行政区划中,由于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导致整个小城镇在建设中的重复浪费等;再次是部门的分割,由于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整个小城镇建设中各部门的划分有着一定的制约因素;最后是在管理制度方面,各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都很高,对管理和维护却很被动和滞后,这是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现状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2.2 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多数建设小城镇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是盲目的扩张和盲目的攀比,使得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脱离了实际。毕竟,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人口少,规模小,布局散,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都无法达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所必要的“经济门槛”,而小城镇一直处于农村系统中自然存在规划管理和政策导向不明确等突出问题。

小城镇建设管理应当明确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小城镇是城市的起点,是尚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属于“市”的范畴,从理论上已经完成城市化过程,不应包括在小城镇的范围之内,这是小城镇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二,小城镇建设为了避免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发展的倾向,对不具备城市化基础,水平较低的乡村集镇不应该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

3 转型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研究

3.1 规划编制完善度

对于小城镇建设来说,第一方面应有相应的总体规划,这是各级政府投入小城镇规划时必须做的,就目前来看,对所规划的镇来说并没有投入很大的建设力度,只是片面的对其规划,没有做深层次的调查研究。那么对处于转型期的小城镇我们应投入到绿色小城镇的建设中。因此,今后国家或各级政府在对小城镇做总体规划时应确切了解小城镇的基本情况,然后对其做更加切实可行的规划。

第二方面,规划编制的完善度还体现在对镇总体规划的实施上,无论是作为规划师的我们还是各级政府机构,尽管我们对镇总体规划经过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做出了一套完善的总体规划,但更重要的是将其落到实处,这对小城镇的发展和管理建设才有重要意义。

第三方面,主要是针对处于转型期的小城镇应注重绿色重点镇建设整体实施方案。在规划中应更多的注重“四节、一环保”,针对土地应做到合理利用,适时适地、合理规划。对建设绿色重点镇应在建筑设计方面尽量采取节能降耗技术。

3.2 管理机构建设

小城镇在管理建设机构方面需要一个城市和乡村全面协调的工作体系,而不是单一结构体系,这就需按照各级政府的职能进行分工,比如说设立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无论针对城市还是乡村建设,都应当做到管理层次分明,每个部门分工明确并配有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一定要体现出设立专项部门的意义。

3.3 建设管理制度

转型期的小城镇目标投向为绿色重点镇建设,那么管理制度也应侧重于此方面的设立。除设立健全的管理机构,还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便要求各级政府制定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健全城建档案、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绿化美化、镇容秩序、道路管理和防灾管理制度。

总体来看,无论是设立管理机构还是建设管理制度,前提是一定要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首先,县级政府创建绿色重点镇要做到责任明确,真正发挥出指导作用,进行详细的工作部署,给予基层提供便利的条件。其次,在市场经济越发紧张的今天,建设小城镇的基础必然要有资金的支持,这也就需要县级政府对创建绿色重点镇提供经济和政策的持,以便建设绿色重点镇顺利进行。

3.4 镇容镇貌

小城镇建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其镇容镇貌,这可以说是评价小城镇建设好坏的门户。因此,各级政府应注重对镇容镇貌规划的投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住小区和街道。居住是城镇居民的必备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于是就要求各级政府关注其是否有乱搭乱建的现象。

(2)卫生保洁。环卫情况体现了小城镇的整体建设风貌,所以要求各级政府设立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保证城镇无垃圾乱堆乱放,无乱泼、乱贴、乱画的行为。

(3)污染排放。如果城镇中有河流湖泊景观,就要保证工业企业或私人无直接向江河湖泊随意排放的现象。

(4)商业店铺。一般城镇的主干道是商业中心,是城镇最繁华的地带,人流最多。为维持良好的镇容镇貌就应当执行让商业店铺无违规设摊及占道经营的现象。

(5) 户外广告。小城镇的主干道还是街道旁应做到灯箱、广告、招牌、霓虹灯等设置符合建设管理要求。

(6) 道路管理。镇容镇貌完整性主要表现在道路管理这一层面,因此,规划建设管理在道路方面要保证路面及照明设施完好、井盖完整及盲道的建设。

4 结论

我们可以从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中了解到小城镇应当是“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相对于我国来说多数小城镇的发展是“重建轻管”。本文特对转型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转型期小城镇应向绿色重点镇方向发展。此外转型期小城镇应加强管理建设,重要的是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引进,同时也要转变各级政府职能,使得转型期的小城镇更好更快的发展。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4

无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我们必须认识到城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渐进发展的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数量巨大,面对的困难也是我们难以预料的。目前在我国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城市城镇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空间布局缺乏合理性

中小城市应立足自身现有条件走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以“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科学规划、注重实效”为发展目标。目前,在城市规划制定的过程中,政府或政府相关领导甚至拥有自主决策权、规划主观性明显,缺乏应有的科学论证和听证环节,很容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使规划的方案背离市民的意愿和需要,偏离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另外,由于缺乏严格的规划审核,导致一些功能分区不科学,导致城市肆意扩张,布局混乱,影响城市的整体发展。在中小城市中,城市规划因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相对滞后,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先开发、后规划的情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过分追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情况十分严重。

(二)中小城市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失

城市过快的扩展往往超出城市现今运载能力的范围,人口过快过度的聚集很容易超出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范围,导致城市供水不足、供电紧张、交通不畅。这种不利的现象违背了城市让生活更便利更舒适的原则,造成时间和资源的严重浪费。现有的城乡的二元经济体制成为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障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实需要,阻碍了人才和各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此外,工作和居住在城市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因为面向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健全,不能为其提供社会保障。

(三)中小城市城镇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虽然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即“离土不离乡”;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农村地区仍是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力不足,这就造成大量从农村土地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不能通过城镇就业吸纳到工业生产中来。从农业生产部门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通过城镇就业吸纳到工业生产中来。中小城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严重影响了中小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

(四)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农村土地大量流失,地方城镇化建设无序、扩张无度,违法违章占地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失地农民数量增加迅猛。目前土地征用范围过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和补偿又严重滞后,这直接导致部分失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处于“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尴尬境地[1]。对于土地被低价征收的农民,他们为城镇化贡献了土地资源的同时,却可能要承受高房价的沉重负担。在国有土地转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的做法,往往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直接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因为征地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占到了此类事件的50%左右。这种以牺牲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代价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用系统哲学指导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关联和互相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民的思维中,都存在着无数的系统[2]29。中小城市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中小城市城镇化,势必会出现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需要组织者和指挥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系统哲学去分析和研究解决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各种困境。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需要领导干部具有系统哲学思维,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把握矛盾的运动规律,顺利解决诸多难题,从而达到推进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目的。

在推进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自觉运用系统哲学思考城镇化这一课题,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做出科学部署和规划。

(一)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坚持科学规划先行

整体性原理是系统论的最基本的原理,是一般系统论的核心,它科学地揭示了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它主要是指要素和系统不可分割;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2]31。

为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从大局着眼,科学规划,避免由于忽视事物整体性所导致错误认知结果的出现,从而保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定要把科学合理规划放在首位,特别是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始终,强化生态意识,努力打造各具地域特色的新型小城镇。

(二)运用系统层次性原理,加强产业支撑作用

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指的是,因为组成系统的诸要素存在种种的差异,从而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方面也表现出等级秩序性,进而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系统运行是否有效,效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层次分明,各司其职。该原理对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考虑城镇建设中各个行业的发展时,要明确各个行业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其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产业发展、市场繁荣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的重要作用。

(三)运用系统相关性原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系统的相关性原理揭示了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有机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系统的整体;系统同外部环境的相关性主要是指开放系统,即与外部环境有紧密联系的系统,与外界毫无关联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各个行业和要素间是彼此联系的,某一个行业或环节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城镇化的进程,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完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的实现又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就需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资平均在12元左右,如果我国一年增加1 000万城市人口,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就将要达到1万亿元,如再加上相关服务的投资需求,其数目是相当庞大的,这必然会成为推动未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民生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加快健全和完善卫生、商服、文体等场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搞好住房改造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5

作者简介:李宝轩,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主动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现实人的城镇化,但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单纯依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来缩小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的难度较大,新型城镇化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2]只有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城乡间才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中心镇建设质量不高,以“点”带“面”示范效应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全国范围看,重点中心镇布点呈现西部稀疏、中部居中、东部密集的态势。具体看也就是重点中心镇集中分布在少数相对发达地区。如,从东部地区看,大量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集中在京津沪近郊、河北中南平原地区、珠三角内圈层与西部地区、苏南和浙东北地区,部分地区的中心镇还呈现“临轴”集聚的特点,少数地区甚至出现中心镇轮廓线相接现象。比较而言,京津沪远郊、环京津贫困带、珠三角外圈层、苏北和浙西南地区重点中心镇密度则明显较低,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这种非均衡发展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特定区域间重点中心镇总体生产力水平差异日益加大。

其次,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受“重城轻镇”的传统思想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县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上,仍习惯于向城市倾斜。再加上地方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缺乏,导致重点不突出,中心镇建设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地区的培育方法不合理,导致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质量难以提高。如,在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部分地方选择将撤乡并镇与镇镇合并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捷径”。[3]表面上,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会使中心镇人口数量增加,但这并不是由产业发展、人口自然向建成区集中产生的结果,中心镇人口规模小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见,中心镇建设并未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许多中心镇的权利受限,自身发展活力、潜力无法释放,带动区域内其他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较慢,小城镇整体经济水平不高

首先,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城镇互动、民资与外资的共同带动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部分小城镇产业已具备转型升级的基础。但由于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少、自身发展要素受限,使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特别是工业)转型升级速度普遍较慢,成效不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小城镇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借鉴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强调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但由于区内多数小城镇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较小,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强,加上区域内城市发育成熟度较低,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许多小城镇常陷入产业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中西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盲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造成产业结构看似升级,但因发展脱离小城镇实际,使新兴产业转瞬间变成不良资产,反而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在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方面,小城镇普遍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从区域角度看,我国东部地区目前虽已处于城镇化的中高级阶段,小城镇竞争力较强,带动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但由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较高,东部地区小城镇“候鸟型”农民人数颇多。这些农民在小城镇大多没有归属感,用、住、行及文化方面的消费意愿并不强,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农民向小城镇靠拢的积极性不大。另外,在产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进镇定居的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消费能力有限。而社保制度、信贷体系不健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又制约了农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新居民”消费对小城镇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影响不显著。

(三)城镇化建设障碍重重,建设进展缓慢

一方面,因产业支撑力度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我国城镇化的进展缓慢。首先,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投资速度已有所降低,产业规模增幅逐渐减小,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不多。同时,由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替代加快,小城镇就业压力有所上升,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又进一步阻碍了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外来人口较少,加上本地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转移到发达地区务工,剩余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适应能力差,进镇意愿不强,致使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慢,小城镇始终“人气不旺”。

另一方面,二元体制依然是城镇化建设的深层次障碍。第一,农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由于缺少制度支撑,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弃土进镇”的决心较小。第二,我国小城镇社保制度不健全,多数小城镇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随着农村资源要素价值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认为农村土地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更保险。同时,因小城镇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已进镇定居的农民仍需靠自我积累来实现自我保障,这在客观上抑制了进镇农民的消费需求,使其生活方式市民化速度慢,阻碍城镇化进程。第三,成为小城镇永久性居民并获得相应社会权利对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部分小城镇却人为设定本地农民落户附加条件,跨省农民落户更是难上加难,导致大量农民长期徘徊在小城镇“正规”门槛之外。目前,虽有部分小城镇落实了以居住地划分小城镇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但因未触及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福利制度,新进镇农民与原镇居民始终无法融合成一个“镇民共同体”。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又加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四)小城镇规模与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小城镇高度分散,布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小城镇建设尚未编制总体规划。因缺少规划,这些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布局相对分散;各功能区间距离较远,建设成本较高;单一功能用地比例过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二,从微观角度看,小城镇发展与保护土地间存在矛盾。如,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后发地区许多小城镇建设者并没有按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利用土地。如,将小城镇发展看成是规模扩张,盲目推进“圈地运动”;以吸引开发商投资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目的,随意扩大产业用地规模,粗放利用土地;重视新区建设,轻视旧区挖潜改造,忽视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的提高等。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一)妥善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

首先,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避免因重点中心镇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弊端。各地可考虑选取差异化路径建设重点中心镇:东部地区城乡、镇、村间的界限模糊,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中心镇建设应以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县城和城关镇为重点;中部地区城乡差别较大,发展中心镇应以城关镇和少数建制镇为主;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应按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城关镇。

其次,应继续探索中心镇发展新模式,通过中心镇带动一般小城镇发展,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应转变“重城轻镇”的观念,抓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机遇,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制定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中心镇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具体的调查研究、政策拟定、督促考核等工作,引导中心镇在各方面先行一步,使之成为带动作用较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如,可在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市场建设的项目安排方面优先向中心镇倾斜,并出台“高含金量”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中心镇经济发展;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可采取联合、集团化等模式,推动大中城市的优质资源向中心镇延伸扩展;适当增加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等。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地方应努力做好重点中心镇社会资金筹集、科技创新、镇村统筹等工作,带动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最后,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在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地理区位、土地面积、经济和人口规模、财政收入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心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管理权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将中心镇率先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带动效应好”的现代化小城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小城镇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全面提高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应成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小城镇培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结合”。

第一,小城镇建设应与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打造根植性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应选择“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此,应制定特色产业培植计划,引导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4]基础好的小城镇应实施园区化战略,以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为平台,吸引与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大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高、精、尖、优”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如,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性技术,重点培养创新型企业;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打造共生性技术创新平台等。另外,积极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品牌。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小城镇品牌,提高镇域产业品牌效应和产业竞争能力。

第二,小城镇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首先,东部地区小城镇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的社区服务业,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进城农民的收入,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5]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应立足于本地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富余农民、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带资金、带项目在小城镇创办实业,并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当地的经济总量和就业机会。同时,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应结合实际,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注重发挥“后发优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坚持“进得镇、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则,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6]一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较多的农地财产权;完善农村地价的评估机制,建立合理的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加快农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建设,探索农地有效流转方式,鼓励农民割断与土地的“脐带”,使其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强农民完全融入城镇生活的能力。二要逐步构建以居住地为基础、以身份证为核心的身份统一的户籍管理体制,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三要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小城镇社保投入,完善社保体系,提高社保水平,吸引农民进镇定居。制定面向全体居民的基本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层次,使每个居民都有一份医保、社保。四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培训投入,鼓励企业参与“新”居民技能培训,培养专业技能型劳动力,增强“新”居民就业能力,从而带动“新”居民乐业,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合理规划,走紧凑型小城镇发展道路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6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新城镇建设离不开发展城镇经济,这就要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模式。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其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2011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了中国首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部级专项规划《“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凸显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作用以及国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外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地方政府的基础措施。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发行摘取和发行股票上市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另外,由于金融风险的问题,中小企业发行债券也是非常困难,难以获批。企业的自留资金和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的首选和主要融资方式。这其中,获得银行贷款也是受到各种规定的限制,非常难以实现的。

一、新型城镇化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和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是融资难。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少,同时缺乏信贷支持。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有向银行贷款的经历。银行贷款几乎成了企业自有资本外的主要融资方式。尽管如此,多数企业因为抵押物不足,企业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差,信用度不高等问题,贷款也不能顺利实现。除了银行借款,直接融资也是另一途径。直接融资是指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直接融资也是非常难。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市门槛高,虽然深圳证券有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块,但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甚至微小企业来说,门槛还是高,想获得直接融资难度非常大。债券市场发展的相对缓慢,很难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中小企业债券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获批上市的债券很少。

除了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外,中小企业还可以进行租赁融资、存货融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对这些融资贷款的方法和渠道不熟悉,且这些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基本也不能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截至2013年1月,创业板有355家公司,中小企业版有701家公司。这相对于中国近1 100多万户的中小企业来说真是凤毛麟角。河南省在创业板和中小企业版的公司分别有8家和22家。融资渠道窄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融资渠道的单一,使得融资结构无法优化,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各种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中小企业中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各类指标都不能和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对抗市场波动的能力非常有限,能够持续经营十年以上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这必然影响自身从银行贷款,从而使得融资环境不理想。另外,中小企业的资本构成大部分以自有资本和银行贷款为主导,缺乏必要的有效抵押物,又难以让银行资信作出准确评级,因此在向银行贷款中遇到较大困难。

中小企业再融资(SEO)平台的相关政策不完善。中小企业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中小企业融资。按照国际惯例,再融资的信息披露程度要低于IPO的要求,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但是,中国在再融资制度方向仍存在缺陷。较高的再融资的门槛有利于控制股东圈钱,但却把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拒之门外。冗杂的再融资审批程序也会使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失去一些良好机会。再融资工具也比较单一,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是定向增发和公司债券。

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博弈。根据测算,中国的银行贷款大部分投放给了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大企业的覆盖率可以达到100%,小型企业则为20%。特别是一些科技型企业由于难以得到资金支持,面临技术外流的风险。[1] 银行也是盈利机构,银行的所有者也为了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银行在选择客户的时候通常要考虑风险,因此有实力,信誉好的大企业才是首选。中小企业贷款通常具有金额少、时间紧迫和频率高等特点,但是银行在审批上受环节多、时间长,而且支行往往没有房贷的审批权,所以延长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周期。贷款的抵押条件过于苛刻和贷款成本相对较高也是阻碍中小企业贷款的原因之一。

“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在中国“影子银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主要是指委托贷款、银信合作、信贷理财产品等等。在银行信贷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通过“影子银行”获取融资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但是“影子银行”的作用从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子银行”通常只是在狭小的地域进行,很难进行跨区域的大规模的经济活动。资产规模小,资金来源有限,抗压能力较差。“影子银行”的业务大多游离监管之外,缺乏规范性和合法性,容易产生民事纠纷。

二、创新融资方式,破解新型城镇建设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工作平台的透明度。目前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银行贷款,导致财政透明度过低,证券化是解决透明度的重要方法。证券化的前提是市场化。证券化之后,如果要向市场发行债券,市场就要判断地方政府的诚信,在评判的过程中就存在监督。同时,要完善现行的会计准则,明确如何计算地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区分一般性预算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完善融资平台的治理结构,规范发展,提高运营效率。

加强风险控制。有些地方政府借新型城镇化之际,过度进行投资。我们应该关注投资过度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相关部门也应该控制地方政府融资的冲动。建立风险控制体系,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到风险监督,层层把关,减少盲目投资。建立审计职能,或者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对融资平台进行审计。把风险控制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防止贷款越多政绩越大的怪象,打破上届地方政府贷款下届地方政府还钱的怪圈。

2.加强中小企业再融资的功能。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小额快速融资,调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审核权下移到深交所的步伐。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需求紧和金额小的特点。因此要在制度上进一步创新。再融资的发行条件要进行修订,再融资不能像IPO那样要求,过严的发行条件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造成大量公司粉饰业绩和寻租空间。可以把审核重点从持续盈利能力的硬性条件,向披露新型的完整真实和透明度上倾斜。

完善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无论是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还是企业的资本结构,都对中小企业的再融资有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再融资功能,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企业规模要符合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扩张要考虑效益和成本的关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综合实力,努力达到再融资的门槛。合理的选择再融资方式,分析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优缺点,重视债券市场,利用好财务杠杆的作用,维持稳定的公司资本结构。

3.加强银行的作用。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的GDP贡献超过60%,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是非常难,仍然是通过亲属或民间借贷进行融资。

银行业要统一思想,把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工作防止战略高度,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建立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信用评级办法。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适当简化贷款的审批程序。针对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推出差异化产品,帮助中小企业从创业期向成熟期转型。

银行要控制风险,落实中小企业的多样化担保。抵押担保是常见的贷款方式。常见的抵押方式有房地产抵押和有价证券质押等。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不具备这些抵押条件,因此在担保方式上不能搞“一刀切”的行为,要创新融资方式,保证信誉良好、内部管理规范的企业顺利获得贷款。开发供应链融资产品,主要包括仓单质押、存货抵押和应收账款融资。

4.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规范“影子银行”,首先要明确“影子银行”的概念。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影子银行”的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风险的不可控和监管的困难。国际货币基金将堵路的“影子银行”定义为“在受到监管的银行体系外的金融中介活动”。这样的定义未免过于宽泛,不利于监管,因此要加紧对“影子银行”概念的研究。

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目前中国没有针对“影子银行”的相关法律,虽然银监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和《银监会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通知》,但仍然没有覆盖到“影子银行”整个体系,中国迫切需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弥补法律上的空缺。

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对于“影子银行”概念的不同理解,既影响对规模的估算,也影响对风险的判断。目前中国的信贷总量达到80万亿元,官方的银行信贷有47万亿元,两者之差就是“影子银行”规模,大约33万亿元。这么大的规模,一旦出现风险,很可能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7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生态平衡”、“产业优化”、“节俭节约”为基本特征;以“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为核心思想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规划[1]。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小城镇城市设计现状

2.1小城镇城市缺乏创新性

目前,我国小城镇城市设计普遍存在规划理念套用、盗用、以及、滥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小城镇城镇规划的优化发展,导致小城镇建设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某小城镇在进行城镇设计时,并没有结合自身水文与地质情况就对“海绵城镇”设计理念进行生搬硬套,从而导致小城镇建设出现不合理性,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2小城镇地域特性缺失严重

我国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历史人文城镇地域特性,具有独具个性的空间与生活魅力。但是,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多数地区过于注重“现代化建设形态”的追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城镇地域特性与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小城镇风情遭到破坏,小城镇城市设计取向同质化发展。

2.3缺乏完善的规划体系

目前,我国小城镇城市设计在规划与建设中多借鉴与大城市的规划体系,尚未形成独立的小城镇规划体系,从而使小城镇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往往出现投资力度大、目标设计不合理、技术短缺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发展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应建立自身完善的规划体系,用以有效引导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从而促进小城镇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4小城镇城市设计模仿现象严重

小城镇自身的用地规模以及人口规模,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时,应对空间尺度以及产业结构建设进行合理把握。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许多小城镇并为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考虑,在建设构成中盲目的模仿大城市空间规划格局与产业发展结构,从而导致小城镇功能出现混乱[2]。

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市设计策略

3.1促进“小而美、体而宜”设计理念的提升

在小城镇形成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镇发展特色与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得以体现。加之,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计更侧重于人文理念、生态平衡理念的体现,对城镇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品质的重视得到了提升。因此,在组织开展小城镇城市设计时,应注重对小城镇发展特色、规律以及逻辑的全面分析与探寻,并在基于小城镇发展特色、规律与逻辑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小城镇文化与地域特色的规划建设。

3.2注重“微、精、低”城镇地方特色的凸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人本化”、“安全化”、“节约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等规划设计,为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在此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在革新传统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应注重小城镇“城镇特色的设计”。对此,小城镇在进行城镇设计时,应注重对城镇承载力的思考,用以保证城镇土地规模与城镇人口的有效匹配,从而保证城镇道路系统、基础建设设施以及景观系统建设符合小城镇“微化”特色。与此同时,由于小城镇建设资金有限,因此要想保证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合理性,迎合新型城镇化规划需求,小城镇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自身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合理利用建设工艺技术与建设材料,实现在有限的资源内,构建具有生态化、节约化、人文化的城镇特色,应以达到“精利用、低投入、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强化“和谐、亲切、慢节奏”小镇生活特性

宜居性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进行小城镇城市设计过程中,应保证小镇居民生活的高品质与高舒适性。对此,可从小城镇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空间环境、公共安全以及生活便宜性等方面进行考虑,遵照因地制宜的建设理念,设计“慢行开敞空间”,从而为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旅游出行以及人际交流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小镇生活和谐、亲切、活泼及日常化的特性。

3.4增强“系统化、实用性”的小城镇建设

由新型城镇化规划内涵可知,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而言,其“新”与“型”主要在于城镇规划建设观念、技术、体制以及地域文化的“新变革”以及经济、交通、建设、生态等产业的“转型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在实现“新发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发展。将传统“招商引资模式”向“招贤引智模式”进行有效转变,并在依据自身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对社区、产业等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与此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制定管理方案,用以保障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实施的规范性、系统性与优化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从而为小城镇城市设计体系的系统化发展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深化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城乡规划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与此同时,在新型城镇化提出与全面推广的基础上,小城镇设计逐渐趋向高品质空间环境、高舒适性生活环境的目标发展。因此,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构建个性化、特色化、宜居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城镇空间与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小城镇设计与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8

1、城镇化发展现状

2010年,东明县城镇化水平为37%,比2005年提高了个10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个2百分点,高于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的山东省平均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城镇化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并将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全县城镇人口为25.83万人,其中县城区人口15.3万人,6个建制镇人口达到10.53万人。此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菏泽市第2位,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

但总体来看,全县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建设水平在明显提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同步;二是城区规模偏小,辐射带动力不强,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小城镇i三是城镇规划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镇化体制机制仍待破除。

2、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1 宏观层面:我国城镇化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城镇化既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城镇化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大调整,大变化,不仅带来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也将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转变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市场化、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伴随着改革的深层次攻坚,伴随着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既要注重效率,又要体现公平;既要统筹全局。又要兼顾地区差异;既要放眼长远,又要立足解决当前,还要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国家特别制定了配套的综合性政策,统筹谋划。

2.2 中观层面:山东省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精神,科学加快山东省城镇化进程,山东省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2.1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提出:推动全省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涵:城镇化发展由依赖工业化,向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多力支撑模式发展;城市发展由扩大规模、扩张空间,向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等宜居宜业的内涵式发展;城乡发展由“重城轻乡”、“城乡分治”,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由粗放式用地、用能,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区域发展由依靠中心城市带动,向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实行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

2.2.2 城镇体系发展要求:山东省积极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其中东明县位于“一带”(鲁南城镇带)西端门户位置,应紧紧抓住鲁南城镇带崛起的宝贵时期,在中心城市菏泽的辐射带动下,积极融入菏泽城镇密集发展区,努力实现城镇发展的新跨越。

按照《山东省城镇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要求,东明县被列为城市总人口规模不超过20万人的小城市。

2.3 微观层面:全县发展要求。东明县位于全省的欠发达地区,由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内仍以集聚发展为主。因此,实施城镇化战略,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继续加快引导人口向城镇有序集中,发挥城镇的规模效益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镇总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持续改善农村地区设施水平和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

3、新兴城镇化发展策略

3.1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东明县城镇化进程,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为主线,一是大力加强城镇经济实力,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努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为人口转移奠定支撑基础;二是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三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四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民生,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缩小城乡差别。依靠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城乡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3.2 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东明县城区为核心,以东明集镇、陆圈镇、三春集镇和刘楼镇为中心镇,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中心镇为骨架,一般镇为基础,形成“一心、两轴、四区”的多层次城镇空间格局。

①一心:以东明县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陆圈镇、武胜桥乡、菜园集乡为组成部分,加快一体化发展,形成城镇化重点推进核心区。

②两轴:以县域交通干线形成的城镇发展轴线,其中106国道为主要发展轴线,省道高兰公路为次要发展轴线,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

③四区:县域范围内按地域及产业分布特征划分为四大城镇经济区:

东部经济区(中心城区、陆圈镇、武胜桥镇、大屯镇):主要产业为石油化工、食用菌、蚕桑、中药材等;

西北经济区(菜园集镇、沙沃镇):主要产业为旅游业、速生林业、畜牧业、莲藕、水产养殖业等;

南部经济区(东明集镇、小井镇、马头镇):主要产业为石油化工、西瓜生产、食品加工等;

西南经济区(刘楼镇、三春集镇、焦园镇、长兴集镇):主要产业为水产养殖、化工、水果、食品加工等。

3.3 提升各级城镇发展水平:将全县城镇划分为三级:一级为县域中心城镇,即东明县中心城区;二级为4个中心镇,分别是东明集镇、陆圈镇、三春集镇和刘楼镇;三级为8个一般建制镇,分别是焦园镇、大屯镇、小井镇、长兴集镇、沙沃镇、武胜桥镇、菜园集镇和马头镇。

各城镇职能分工如下:

东明县中心城区:东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的能源工业型城市。

东明集镇:县域中部中心镇、工贸型小城镇。

陆圈镇:县域东部中心镇、工贸型、旅游型城镇。

三春集镇:县域南部中心镇、农贸型小城镇。

刘楼镇:县域西南部中心镇、农贸型小城镇。

焦园镇:以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农贸型小城镇。

大屯镇:以农业、林业为主导产业的农贸型小城镇。

小井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贸型小城镇。

长兴集镇:以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农贸型小城镇。

沙沃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贸型小城镇。

武胜桥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贸型小城镇。

菜园集镇: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农贸型、旅游型小城镇。

马头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贸型小城镇。

3.3.1 加速提升东明县中心城区的区域中心地位:围绕建设菏泽地区强市的目标,加大对中心城区的支持力度,强化中心城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功能,增强中心城区对全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区位和人才优势,依托县开发区,着力推进石油化工业和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旅游、科教、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经济实力。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景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

县城向北不要跨越日东高速公路,向南不要跨越新日铁路,向西拓展生活居住区,向东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3.3.2 重点发展中心镇:中心镇要在充分发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龙头作用的同时,按照突出优势、张扬特色、找准定位、加快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搞好城镇建设,在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向较为综合的职能类型发展,在发展产业方面,要在目前已有的初步分工的基础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档次和企业的技术水平,形成自己的主导工业,引导乡村的发展。

东部的陆圈镇要发挥石油资源丰富和菏东高速、新兖石铁路、菏东公路(一级汽车专用线)等交通设施的优势,进一步发展采油、石化和其他相关产业,以此提升聚集人口的功能;此外要充分利用五霸岗、窦崮堆古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掘旅游业潜力。中部东明集镇在省道高兰公路的便利条件下应发展工业产业及发挥西瓜生产基地的优势。南部三春集镇和刘楼镇则应在106国道的便利条件下分别发展工业产业和农业,成为南部工贸型、农贸型城镇。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9

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第一次是由浙江省政府提出,其在2006年出台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见》文件中提出,并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是“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形态上存在着多种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县域中小城市为主,而正是以县域中小城市为主的城镇化建设规模和建设层次存在发展不协调问题,十报告提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应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分工,加快对以县域为代表的中小城镇培育”为代表。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议应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建设城市群为主体、以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为核心,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紧凑集约、低碳绿色、以人为本与四化建设同步的特色道路。

一、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含义及特征

新型城镇化质量区别于传统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地域运动过程中,部门和空间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等空间载体能够高效运转,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城市住房、居民教育、城镇医疗和户籍等各种政策制度,使得城市文明和城市居民素质能够逐渐提升,同时能使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能够更加和谐。针对河北省城镇化质量,提升其质量的基本动力是GDP的增长,同时完善的制度和政策建设是提升其质量的基本保障,改善河北省城市环境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基本条件。

城镇化质量具有地域性、抽象性、相对性、综合性等特点。地域性指我国的各个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同时每个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环境等特点。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其不同特点,发展其不同品质。城镇化质量的抽象性是指城镇化质量区别于一般的有形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城镇化质量不像产品服务质量一样可以用词语进行描述,不同区域城镇化质量既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又存在时间上的分离性。因此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居民的现实感受和亲身体会才能证实。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质量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这是相对性的特点。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意义

在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其就业情况、住房条件、交通设备、医疗和教育设施的完善程度至关重要,如果解决不当,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的不和谐。因此应对河北省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可以更加综合全面的测度城镇化质量,判定其城镇化发展的真实水平。同时新型城镇化质量能综合地反映城市发展品质,通过对不同地区城市品质的测度可以判断其在省内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城市存在的差距。同时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城市功能、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要素的发展程度的全面集中体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与评价,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对检查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和模式是否适合本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可以方便其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使其可对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调控,以实现最终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目的。

三、河北省城镇化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有不同的标准体系。本文在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时,借鉴不同的参考文献认为在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时应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标准,遵循差异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河北省不同区位城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判定其新型城镇化质量高低时,应从省级层面、市域层面和县域层面不同的区域层面进行分析,数据统计也要选取不同的统计口径。所以在河北省城镇化质量指标选取和质量划分标准上要遵循差异性原则。只有遵循差异性原则才能准确揭示出不同层面的城镇化的真实水平。

(二)目的性原则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议应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建设城市群为主体、以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为核心,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紧凑集约、低碳绿色、以人为本与四化建设同步的特色道路。因此在河北省未来城镇化道路上,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在测度新型城镇化质量时,要关注城市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同时要关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速度是否存在超前或滞后的问题。

(三)多样性原则

由于河北省不同区位城市的城市职能不同,在评价不同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时,要因地制宜的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去测度,不能简单的制定一套城市化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在进行城镇化质量评价时,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银边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种子新型城镇化质量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空间、就业等要素进行综合测度和评价。

课题来源: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河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与政策建议(课题编号:HB15YJ010。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10

城市是人类历史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标尺。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至2011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1.3%,此举,使世界经济结构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由全球第七位跃升为第二位,成为世界的一极。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每年以建筑总量占世界50%左右的规模和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拉动贡献率达到50%,直接影响甚或左右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专家则形象地将城市化比喻为拉动社会发展的经济航母,认为中国是又一成功的实例。中国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按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增速,未来3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佳良机。

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单向发展大城市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创新性地将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形成纵、横双向城市群发展模式。尤其是将星罗棋布、连结城市和乡村的万千个建制镇,列入城市化建设的范畴,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目标,将世界城市化理论创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并指导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小城镇,对于加快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带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在加快建设**经济区过程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将世界城市化模式完善为新型城镇化。并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城乡统一,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全面实施并融入部分新型农村转移为具有城市功能与生活水准的社区的全面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引领,就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通过城镇连接起来,用城镇统领城乡,关联和促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其中,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区域整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建制镇2万多个,如果每个建制镇城市功能完善,能够承载平均3万左右的人口,其总体人口承载力即可达6亿以上,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一半左右,真正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半壁江山。

我镇作为万千个小城镇的成员之一,其发展进程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着,独具特色。总结分析其发展实践与经验,对于助推和促进**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健康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个普普通通的贫困山村,经过xx年的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明星镇。现我镇规模企业发展到80多家,产值达到xx亿元(xxxx年),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前列,被确立为联合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试点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进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探索实践,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村建镇,体制创新,在城镇建设中发挥核心和枢纽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由落后的山沟农村发展成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集体富裕的新农村,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达到镇级规模。xxxx年,**由村变镇,实现了资源统筹、职能整合、运转顺畅。产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镇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核心和枢纽作用。

一是高质量地开展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镇政府遵循节水与节地、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规模经营与集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全面完善公共设施。建成了工业、生活、农业、休闲娱乐4个园区,进而带动商贸、餐饮、旅游、文化事业的繁荣。现已基本实现电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土地集约利用、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有效地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按照生产要素资源合理集中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了镇区工业经济园区和**开发区工业经济园区,结合行业特点组建了耐材、制药等集团公司,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庆州集团的耐火材料从每吨几十元发展到几万元,太龙药业在**省医药行业中第一个实现股票上市。全镇经济实现了由资源开采型向产品深加工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产品经营型向资本运作型的转变。xxxx年完成社会产值xx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xx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4亿元,人均收入达到xxxx元。

三是在村并镇、民改居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将本镇所有村民全部转为居民户口,成为全省首个全居民镇。村改居后,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镇域全部纳入城镇化管理,居委会的管理体制,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办公经费等仍然由镇财政统一发放,对于需要住房的群众,修建公寓楼以最优惠的成本价格销售,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福利待遇。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在城镇,采取两高一带战略措施,即企业高度集中,居民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有了居民的集中就可以建立居委会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区、居民小区、商业服务区、文化休闲区,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兴工业,做到工、农、交、商、旅及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证了全镇土地统筹规划安排,合理布局,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水利事业、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发展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现代农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新型城镇化促进了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

我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外开放的建设理念,一方面根据我镇的地形地貌、历史传统进行合理规划安排镇域空间,合理配置使用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源,一方面对外引进短缺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为维持生计导致山体资源破坏、水土资源流失、林木资源砍伐的现象。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威力,**人开始了资源利用的大整合、大调整。从向自然索取为主开始向给予和保护为主,水源不足就投资上亿元实施引黄入竹工程,从xx多公里以外引黄河水到**,供全镇生产、生活、环境利用;封山育林,全面恢复生态,广植竹子,延续**竹文化勘察景观,设计线路,开发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利用紧邻嵩山,位于**、洛阳之间的有利区位,吸引外来客商发展商贸物流第三产业;利用省会人才、技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生物制药等等,都是建设新型城镇、发展新型工业、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和显着效果。

(四)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把全体居民的基本利益、长远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让全体居民都能得到实惠,并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镇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有:

解决饮食问题。针对长期困扰全镇人畜饮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问题,镇投资上亿元,架设32公里引水管道将黄河之水翻山越岭引到**,解决了我镇千百年来的缺水问题。由于我镇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地,耕地面积狭小,粮食短缺一直困扰着**人的吃饭问题,特别是撤村并镇后,居民进入城镇,基本上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因而解决粮食问题将成为居民生活最为紧迫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采取粮油定量供应和福利商品供应相结合的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解决居住问题。将所有村民转为居民,使居民角色发生根本变化,为解决居住问题,镇里投资x亿多元,规划建设了振东新区,建设居民公寓xxxx多套,家属楼xx多栋,新建住宅面积xx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xx平方米,基本解决了全镇近x万人的居住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全镇xx多家企业,带动xxx多人就业,吸纳了全镇绝大多数的适龄就业人口,基本解决了全镇居民家庭的就业问题。xx%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比例达到xx%。在**耐火材料企业中xx%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人,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人也有一定比例。xxxx年**人均收入达到xxxx元,在全省各乡镇中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解决人的城市化问题。我镇不仅把城市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好、解决好,而且始终把人的城市化文明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在**的企业群中现有高级工程师40多人,工程师150多人。同时,还曾选派大批人员到**大学、**理工大学、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定期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员工的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林镇兴建了设备齐全的卫生院,所有居民均免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居民水电入户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电话入户率达到98%。镇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建学校,免除所有在校学生的一切学杂费,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所有老年人免费办理养老保险,承担孤寡老人的赡养费用,年底为群众免费置办年货。

(五)打造城镇软实力,推动城镇文明建设

为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人制订和总结出**精神,即爱**,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精神朴实无华,起到极大的激励效果,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品牌。基础设施是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的空间场所,镇里配套建设中小学、卫生院、广播电视、文化广场、影剧院等设施,从精神层面培养居民的文化素质,如长期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等;一年两次的三评制度(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和十项八好(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团员、好公婆、好夫妻、好妯娌、好媳妇、好少年)的评选制度、月评好人好事制度,评出了好风气,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职业能力,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城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30多项部级荣誉。

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使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干部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省委书记**在视察**城乡统筹发展情况时指出:关键是做到了四个好。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有镇委书记**、镇长**那样长期稳定、廉洁高效的班子核心,使这个团队的思想高度统一,决策精准科学,管理效率显着提高,这是**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二是有一支好的队伍。好的班子带出了好的党员干部队伍。这支队伍是在**精神感召下开拓创新**模式的过程中锤炼、凝聚而成的。三是摸索出一条好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村办集体企业,不断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壮大工业基础,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全镇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四是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这个体制机制就是建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成就了**的过去和现在,开创了**未来的美好前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三、深化发展**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在我镇调研座谈中,镇党委书记**、镇长**等同志认为,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所取得的初步成就,是**人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但是,新型城镇化对**来讲仍然是个崭新课题,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有信心、有能力按照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建成生态宜居繁荣现代新**,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在于:

(一)抓住**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全镇工作的战略重点,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纽带和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使命也是动力。我镇从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良好,条件优越,对开创**深层次、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继续发挥工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效应和引领作用,依托城镇,经营城镇,发展城镇,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乡一体、持续发展的秀美城镇。以此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的发展模式。

(二)贯彻“经营城镇”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根本解决建设资金短缺和项目运营问题

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政府在城镇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总是有限的。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与开发,将城镇作为最大的资产,加以充分利用和经营,采取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经营城镇”理念,则可盘活城镇资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城镇建设和项目运营中的积极作用。政府从一个单纯的投资人角色转变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服务人、监督人,把大量的投资、管理、运营工作交给市场来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政府从繁琐的城镇管理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大大加速城镇建设的步伐,提高城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城镇开发管理模式,也是**在新起点上创业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举措。

(三)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

我镇山多地少,植被覆盖较好,文化积淀深厚,又临近嵩山,地处**、洛阳两大城市之间,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条件得天独厚。2007年镇政府决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规划将北山、南山和长寿山全镇27平方公里打造成个性鲜明的**风景区。在适宜的地点开展相应项目,比如北山确立发展现代农业,长寿山确立发展家禽散养基地、观光林业等,同时还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丰富完善了旅游项目。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长寿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党委、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际,将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打造**、洛阳的“后花园”及**经济区“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城镇。成为可供省内外游客观光游览的秀美山城和投资兴业的宝地。

四、关于支持和推广**镇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建议

(一)应加大对**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

我镇作为联合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和**市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是全省第一个全面实现“农转居”的小城镇。虽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就,但仍然面临许多持续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问题,需要大量投入和持久建设。因此,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包括制度建设上的先行先试管理权限,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与保护、城镇综合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便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

1.资金支持。建议在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国家投入比例,如增加税收提留、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市重点镇建设专项经费扶持等。

2.第三产业的扶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失调,难以适应全面进入城镇化后居民城市生活水平的发展需求,影响着城市的综合化发展。建议对我镇给以特别扶持,如对商户实行阶段性减免税收、简化审批手续、帮助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

3.生态与旅游设施建设的支持。我镇在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确立建设秀美山川、营建生态山城的发展目标,已着力开发建设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形成**都市区西部“后花园”之一。这项系列工程已具有区域公共设施的性质,需要持久建设和大量投入,建议省、市政府有关部门予以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4.技术与智力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农民转为居民之后,城镇面临着加快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以及城市专业管理水平等紧迫问题,我镇作为先行先试示范城镇,更感其紧迫性和现实性。政府应当给以相应的扶持手段和政策,比如:高科技项目的先期试点,城镇管理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等,鼓励更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5.交通环境的支持。尽快实施镇内310国道改道工程,为城镇发展创造空间,将现有国道改造成城镇内景观大道和主要商贸街区;尽快打通****西路、陇海西路至**快速通道,开通城际公交线路,以促进我镇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的推广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从我镇发展经济、建设城镇、改善民生的做法和成果中,看到我镇立足本地实际谋发展,正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之路。**“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经验,必将在**经济区建设和**都市区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在推广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方面,我们认为应把握几个原则:

1.分层级推广的原则

我镇合村并镇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的经验,对于大城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县城及县域内重点镇,工矿商贸城镇等基础设施较好、工业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借鉴意义,可考虑先行先试,分层级逐步推广实施。

2.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把握好**经验的精神实质,立足当地实际,由点到面,示范带动,分阶段实施,有序推进。确保科学、健康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经济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11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伴随产业升级、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区转移聚集的城乡一体化过程。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高度重视。中共十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为“长远的城乡一体化,包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必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各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以工业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落后的传统农区,而传统农区的城镇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传统农区通常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其城镇化水平受小农经济结构和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问题可以促进传统农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对推进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区城镇化进程中产业选择的误区和原则

1.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产业选择的误区

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科学选择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目前,根据“三规合一”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新型城镇社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但是在“三规合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规划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常常出现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现象。由于追逐政绩、目光短浅、缺少科学决策等原因,大多数管理者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么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要么盲目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工艺或淘汰技术项目,从而造成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和谐。具体来说,传统农区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舍近求远,重工轻农,忽视农业产业的升级,无法形成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二是顾头不顾尾,产城分离,产业发展不考虑城镇建设规划或者城镇建设规划不关注产业发展,形成了脱离农业发展工业、脱离城镇发展产业的局面。产业发展缺少城镇依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城镇建设没有产业支撑,缺乏就业吸引力,人口分散,城镇成为“死城”。

2.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产业选择的原则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必须坚持优先选择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的产业的原则。首先,可以依托传统农区小城镇的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与当地的资源、区位相适应的产业;其次,可选取当地实力雄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为龙头企业,带领其他中小企业与当地农户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再次,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能够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或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形成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

根据对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与发展条件的分析,城镇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培育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逐步构建比较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因此,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融合起来,即传统农区的城镇建设要注重产业的选择,产业发展要以城镇建设为依托。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吸引人口的集聚,通过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具体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以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拥有特色农业和农产品优势的传统农区的城镇功能定位,可根据资源优势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种养殖业或农产品深加工。具体的产业选择可以有以下三种。一是标准化的蔬菜、水果种植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多,传统农区可以通过发展大型的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传统农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二是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精加工业。小城镇可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化的农产品种植及精加工业,打造小城镇的“城市名片”。如河南省信阳市盛产毛尖茶叶,主要茶叶产区可围绕毛尖茶的种植、加工、交易、流通等环节形成茶叶产业集聚区,通过茶叶产业链的集聚实现规模效应,扩大信阳毛尖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产业的繁荣进而带动城镇人口的集聚,促进产业与城镇的协调发展。三是品牌化的生态畜牧业与相关产品深加工业。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以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做文章,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如河南省潢川县的华英集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同时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以物流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传统农区的城镇功能定位,可以利用便捷的空间优势、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园区,形成农产品收集、储存、深加工、运输、批发、销售等环节的冷链物流系统,成为农产品流通的枢纽,进而带动传统农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对于传统农区拥有良好工业基础的城镇,可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参与大城市产业分工,为大城市的工业产业提业配套服务。规模化工业产业的集聚,可以促进人口、资金、物料等生产要素的集聚,相关深加工、服务业的集聚及基础设施的集聚,从而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型小城镇。

4.以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传统农区的诸多小城镇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或人文优势,因此可以依托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具体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生态农业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有机农业为主导,发展有机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业,在利用资源优势的同时最大化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形态,打造低碳、生态型城镇。

二是民俗文化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传统的民俗文化为基础,利用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拓展相关产业,如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手工艺品加工、民俗文化体验服务等。通过打造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品牌,推动文化资源向多元化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高小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文化型小城镇。

三是生态旅游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风景名胜、生态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古迹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依托,将观光旅游业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优化传统农区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如江西省婺源县,以建设“世界文化生态公园与中国最美乡村”为目标,通过科学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城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副中心郊区集镇、一百个文化生态景观村”的三级城镇框架体系,使婺源形成了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另外也可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以农村、田园生活体验等形式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如河南省安阳市近郊的几个乡镇打造了包括休闲、娱乐、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应用到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既促进了传统农区小城镇人口的聚集,也促进了产业的聚集;既加快了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完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了“四化”的协调发展。

三、促进传统农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为基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通过产城融合,使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四化”协调发展。

1.产业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发展规划要先行。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农区的城镇总体发展规划过程中,产业发展规划是其关键所在,是其先决条件。因此,要通过做好产业规划,使小城镇发挥出其自身功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当经济产业相对合理时,城镇化发展速度才会相对更快。当然,传统农区小城镇的产业选择能够做到低能耗、轻污染、可持续发展即可,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求。具体来说,经济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可以优先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较为落后的小城镇可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小城镇的人口集聚性。

2.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结合

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根据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选择特色化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物流业、深加工工业、生态旅游及休闲农业等,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产业集聚。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工业园区等形式的产业集聚区,扩展传统农区小城镇的地域空间;通过对小城镇与产业园区的空间合理布局,同步规划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相应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城乡共享共用的社会事业,使小城镇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劳动力的集聚,而生产性人口的集聚最终会带来生活性人口的集聚,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传统农区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就近转岗就业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劳动人口层次的整体提高,带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提高,重点需要解决基础教育问题,加强农民的业务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合理控制人口总量,继续实行适当的生育政策。

3.新兴产业培育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纲纳・缪达尔认为,当城镇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镇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其本身吸聚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镇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因此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培育新兴产业可以实现传统农区产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产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相结合

作为产业集聚主要载体的产业园区,因其拥有政策支持、区域优势、产业配套设施和先进管理体制等,通常能够吸引人、财、物等资源的集聚。因此,传统农区的小城镇承载力提升要着眼于产业园区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园区建设的关键,也是小城镇产业集聚的关键;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房地产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产业园区建设的保障,也是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的保障。因此,政府应在产业转移、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产业向产业园区集聚转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传统农区小城镇向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对小城镇的管理体制进行变革,促进产城融合;对传统农区的小城镇与城市进行合理分工,使之优势互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

总之,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建设不同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必须根据其自身的资源、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将产业规划与城镇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特色化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培育新型产业,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企业活力,2011(8):26.

[2]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

[3] 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

[4] 杜永红.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模式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4):92.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1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集约土地、集聚产业、集中居住、集合发展”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镇为主体、统筹安排、积极推进”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以中心城市的标准建设小城镇”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整合资金资源,强化规划引导,依法拆旧建新、完善功能配套,妥善安置农民、提升环境条件、促进和谐稳定,着力民生改善,着力形象提升,全面加快推进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规划先行原则。坚持“三规合一”,依据《市村镇体系规划》和各镇小城镇总体规划,对需要异地搬迁进社区的村(居),进行摸底调查,依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小城镇镇区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合村并点,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统筹安排原则。小城镇建设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与镇中村改造、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迁户并村、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与体现城乡一体的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设规划相结合,加强资金整合和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公开透明、政策配套、市场运作,促进互利共赢,鼓励农民进市区、进组团、进镇区、进社区。

——政策创新原则。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制订计划、分批实施”的要求,注重改革创新,突破体制束缚,积极探索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意见,加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尊重群众意愿原则。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把保障群众权益、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规划修编,引领城镇社区建设

要牢固树立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现代性、生态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理念,把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落实到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年12月底前要编制完成11个镇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相衔接,根据区位、资源、产业等特点,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

各镇(街道)要澄清辖区内所涵盖村的数量,按照镇区、产业聚集区和主要道路两侧村庄分类进行统计。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规划确定每年拟启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对于已经启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和拟启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都要分阶段明确具体任务,科学编制规划,制定推进时间表,分期分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12年拟启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要在今年12月底以前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评审。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既要考虑与城镇的产业配套、设施衔接,也要着眼于接纳周边村融入,一次性规划到位。要严格执行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加强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品位

发展楼宇经济是打破土地制约瓶颈、提升城镇品位、增强综合功能的重要手段,是改善环境、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各镇(街道)要本着计划安排、奋发有为、适度超前的原则,努力提高楼宇的规划设计档次和建设水平。要立足高标准、高境界,大视角、大手笔的“两高两大”理念,超前规划,打造发展高地。建设一批独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智能化、现代化写字楼、酒店、商贸楼等。

鼓励开发建设单位参与楼宇项目建设,对按期完成楼宇项目工程建设任务的,在土地拍卖收益、收费、税收等方面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创新服务机制,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营造宽松环境,促进楼宇项目建设。以发展楼宇经济促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市场的形成,带动周边信息、金融、餐饮、购物等企业聚集发展,建设功能良好、配套齐全的新型城镇商圈。2012年,克井、轵城、承留、思礼、坡头等镇要建设不低于7层的楼宇20栋以上。

按照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要求,突出抓好道路、绿化、供热、供气、供水和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围绕“五个一”提升城镇功能,配套商贸、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各镇要建设或改建一个大型的购物广场或便民超市(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一个星级酒店,一处开放的休闲公园(面积不小于30亩);要建设一处农贸市场,一个镇级幼儿园。围绕镇区关键节点建设,抓好综合提升。各镇要实现有一处靓丽的镇区入口,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一条特色商业街,一片美丽的镇区夜景。

(三)建设新型社区,促进人口集聚

以“改善人居环境、集聚城镇人口”为目标,积极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大规划、大建设,对镇中村进行大改造、大提升,促进镇村繁荣和民生改善。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制订计划、分批实施”的原则,先行安排对产业集聚区规划区内的村、对组团及项目区内的村、对建设用地与一般农用地区域村、对镇区、迁户并村区及土地三项综合整治的村进行整合搬迁。在镇区或镇区周边,选择合适地点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小城镇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的有机统一。要重点做好规划选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吸引人口向镇区集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高标准,每个社区内要建设一个综合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可综合设置社区管理中心、标准化卫生所、便民服务超市、计划生育室、社会保障室、警务室、档案室、文化活动室、人民调解室、公共活动中心等。有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可建设小学、公交站、农贸市场、配电房、养老院等。要积极推广代建、统建和自建等多种模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代建、统建必须征得全体村民的同意。

坚持政府“主导规划、主导土地、主导政策、主导拆迁”的原则,对镇中村、商业街区打破地域界限,统筹规划布局,集中连片开发,建设新型社区,加快镇中村改造步伐。加大拆除力度,拆除镇中村有碍观瞻的建(构)筑物,对老街道实施“穿衣带帽”彻底改造,做精沿街立面,强化综合整治,美化靓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形象。2012年,要启动坡头、思礼、轵城等3个镇中村改造项目,在镇区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0个以上,新增住房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镇区人口2万人以上,带动全市城镇化率增加1.5个百分点以上。

(四)强化运营管理,提升城镇形象

坚持以中心城区的标准管理小城镇,以推行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为核心,以建立高效的城镇管理体制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为举措,以服务人民群众和提高居民素质为根本,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在各镇集中开展违法建设综合整治活动,建立健全违法建设的预防、发现、制止、报告、拆除、查处工作机制。

进一步充实各镇城管、环卫、园林、市政管养队伍,完善职能,健全制度,制定落实城镇管理、园林绿化、门前三包、城管执法等方面综合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强化激励机制,使城镇管理手段法制化、管理方式属地化、管理机制精细化、管理目标长效化,全方位提高城镇管理效能,实现“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拔高城镇形象。2012年,每个镇要开展一项以上“部级生态镇”“国家卫生镇”“文明镇”“省级园林镇”等创建活动。

三、政策扶持

凡在小城镇、组团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一律停止单家独院式住宅的规划建设和审批,全部推行多层、小高层、高层楼宇建设,统一实行单元式住宅社区管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实行代建制,可以利用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建设,也可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进行建设。

若实行代建制,代建管理费最高不超过工程总投资额的3%(包括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等)。代建项目一般应通过公开招标程序在代建单位预选名录中择优选择。代建单位由市政府投资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企业的开发资质、资金实力、业绩、信誉、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等因素,对申报进入代建单位预选名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资格审查后确定。

若利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府每年将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各镇按要求进行建设,最大户型不得超过国家规定面积。

若进行市场化运作,每个项目的安置开发比例不得高于1:1.5。

(一)土地政策

1.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要符合市域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等,并纳入全市土地供应计划。

2.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要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国有划拨或出让方式供地的,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原村(居)建设用地在地面附着物清除后,由政府组织复垦或盘活利用等方式进行处置,若涉及征用时,不再对原村(居)进行补偿。

3.凡在小城镇、组团等规划区内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设用地可按有关方式予以供地。

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可利用已批复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

(二)税费减免

除国家和省明文规定不得减免的行政性收费按规定缴纳外,其它由本市收取的(不含企业收取的各项费用)基础设施配套费、拆迁管理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费、住房所有权登记费、土地登记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墙改基金、工程质量监测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市政府规定权限范围内的各种服务性收费减半征收。

本方案下发之前已缴纳相关税费的,不予调整或退还。

(三)产权办理

1.以国有出让形式供地建设的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可依法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

2.以国有划拨方式供地在小城镇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和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建设的农民住房,参照保障性住房予以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如上市交易,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的有关政策,按照基准地价的5%依法补缴该房屋分摊土地的土地出让收益及相关税费后,允许上市交易。

3.以农村宅基地审批方式供地在小城镇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可依法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不得上市交易。

(四)拆迁补偿

对于需要异地搬迁进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的农户,原则上实行“一村一策”,对搬迁农户进行合理补偿。被拆迁人的合法房屋及附着物,一般采取货币补偿和住房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货币补偿价格由镇(街道)和被拆迁人共同认定的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按拆迁公告时周边同等结构房屋现时价格评估确定。

1.对主动拆迁进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的农户,按原房屋面积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2.先拆迁后安置的村(居)民需租房时,按每户每月700元进行补助。补助期限为协议签订之日到社区安置房交房之日。

3.搬家费按每户1200元进行补助。

对原村(居)办公用房、公益事业用房,以及原集体土地上的乡镇企业用房、其它非住宅房屋或建(构)筑物,按评估价格一次性给予补偿,不再进行安置。

(五)住房安置

1.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各镇(街道)视具体情况确定,原则上单套建筑面积最大不超过144平方米,最小与保障性安居房面积相一致。已建成的保障性安居房可用作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安置。

2.每人享受的安置房面积按“40+10”执行(即每人按市政府公布的安置价享受40平方米,同时每人还可按政府公布的成本价再享受不超过10平方米),户型内其余超面积部分按市场价结算。

3.鼓励农民入住高层、小高层,对选择高层、小高层住宅的农民,原则上每人按当地政府公布的高层或小高层安置价享受50平方米,户型内超面积部分按成本价结算。

4.对安置面积达不到最小户型的住房特困户,经所在村(居)和镇(街道)审定并公示后,报市政府批准,其住房按最小户型安置。

5.夫妻一方符合安置条件,其家庭在外人员每人可按成本价享受不超过30平方米的安置房。

6.在被拆迁村建房的外村人员,参照拆迁评估中的货币补偿和住房安置进行。

7.在对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进行建设的同时,还要按照社区规划,配建一定面积的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等公共服务用房。

(六)资金支持

1.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可整合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迁户并村资金、危房改造资金等,统筹使用;

2.可通过村集体或开发商自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银行贷款、拍卖社区商业用房、对冲拆迁补偿款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筹措;

3.每年从全市商服用地及商品房住宅用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数量资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金,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七)待遇扶持

1.凡进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入住的农民,依法依规保留其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不得超过剩余承包期),享有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分配权力。

2.对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给予一定补贴,补贴金额及方式由当事人和镇、村、组协商确定。

3.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可自由选择参加新农保或面向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参加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须放弃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与个人分别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享受相关补贴政策。

4.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均可自由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可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享受相关补贴政策。

5.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有5年的生育政策过渡期和奖扶政策过渡期,过渡期内仍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过渡期满后执行城镇计划生育政策。

6.对进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入住2年以上家庭或人均耕地不足0.3亩村的失地农民家庭的义务兵发放非农《优待安置证》。对持非农《优待安置证》的退役士兵,统一实行自谋职业货币安置和指令性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政策。

7.新型农村社区“五保”对象按城镇“三无”人员予以生活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可按规定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四、工作程序

(一)确权登记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结合工作重点,科学安排,明确目标,分轻重缓急对需要搬迁的村(居)进行摸底调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集体建设用地、集体资产、农业生产设施、承包地、宅基地、房屋产权等进行确权登记。确权登记结果应与被拆迁地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并由镇(街道)负责在各村(居)予以公示。对确权登记结果提出异议的,要进行二次确权、公示。公示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不得再擅自搞任何建设。

(二)公告

公告包括拆迁补偿方案和房屋安置方案公告。各镇(街道)要紧密结合有关部门,拟订拆迁补偿方案和房屋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对两方案有不同意见、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市有关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听证。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妥善予以解决。

(三)签订协议

拆迁补偿方案和房屋安置方案后,各镇(街道)要按照补偿安置方案,与搬迁村、组代表就补偿安置等事项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协议应明确规定拆迁方式、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方式、安置地点、安置房用房面积、搬迁期限、过渡方式、过渡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法等内容。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经村(居)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三分之二以上住户签字同意后,由各镇(街道)以文件形式呈市政府报批。

(四)房屋拆迁

房屋拆迁由搬迁村所在镇(街道)统一组织,可以委托持有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拆迁单位实施拆迁,也可由群众自行拆迁。对在一定期限内主动完成拆迁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五)居民回迁

安置房建成后,经规划、国土、消防、住建等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按规定申请办理初始登记相关手续。搬迁村原所在镇(街道)要统筹、协调做好居民回迁安置工作。安置房选房方式由村(居)决定,一般采取抽签方式,抽签过程应由公证机构公证。选房结束后,各镇(街道)应将选房结果、余房情况等予以公示。

五、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服务协调,加速项目推进。各镇(街道)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整合镇一体办、村镇办等,健全领导机构,充实领导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新型小城镇建设篇13

近年来,河南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城镇体系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面临新形势,必须把握机遇和挑战,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有效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一、何谓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3)聚集效益佳。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5)个性特征明显。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6)人本气氛浓。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7)城镇联动紧。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巨大

2011年,河南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显著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明显。。一是各类建设规划编制步伐进一步加快。省域城镇体系规划、38个设市城市和86个县城总体规划在2010年全部修编完成,180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编制完成。二是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迅速增加。2010年底,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65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8.8%。三是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速,随着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城镇数量逐渐增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底,河南省38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1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01平方公里。四是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两规衔接、五个层次”的现代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以郑州为核心、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五级城镇体系框架。2010年底,河南省共有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含省管济源市)、88个县城、50个区和949个建制镇。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城镇特别是各级城市集中,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贡献率提高明显,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著。河南省17个省辖市(此处不含济源市)市区2010年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5%;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2﹕51.7﹕44.1,明显优于全省14.1﹕57.3﹕28.6的产业结构。

(二)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明显

1.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

长期以来,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虽然近几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全国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2.城镇体系不尽合理

河南省城镇体系还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其经济实力不太强,集聚和辐射能力也较弱,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等级排名不高。其二,河南中小城市规模偏小。这主要表现在河南中等城市数量较少,作为节点的承上启下作用不突出,一些省辖市市域人口虽然已超过1000万,但中心城区人口却不足100万,有的还不到50万,很难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小城镇数量虽多,但是规模小且功能不全,在发展上服务带动乡村地区的功能较弱。第三,城市职能分工不尽合理,尤其是专业化职能不突出。各城市同构和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严重,互补性较差,城镇体系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产业支撑能力较弱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