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实用13篇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1

2.1对农民以及市场的需求重视的原则

在对新型农业科技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应该与农民以及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只有与市场相适应,农民才会更愿意接受新型的农业科技。在市场中对农民进行引导,将农业进行产业化的转型。当代的农民都是有自主经营权的。对新型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已经不能够用传统强制行政命令的方式了,而是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的考虑农民的需要,推出农民所需要的技术,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新型农业技术在农村进行推广。

2.2将政府作为主要的推广力量

在政府保留一支精良的推广队伍,是保证新型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推广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我国的经济进行转型期间,在民间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体系数不胜数,需要政府及时的站出来对市场进行规范,保证农民的利益。当前很多的农民不愿意投资一些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不能够理解中国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路线。对于这种现象只能通过政府出面进行调控,才可以保证新型农业技术可以有效的推广。

2.3加强服务的观念原则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2

(二)少数民族较多、文化素质低

全市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等24个常居少数民族,其文化根基差、传统观念落后,部分少小民族没有文字,其中有多个少数民族,虽然国家长期以来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培养和农业技术培训,但是其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仍然未能达到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

(三)传统观念重、文化经济滞后

大多数农民长期居住在边疆地区或边远山区,山高路远、交通通讯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收入来源少,农民的文化素质、学生就学率较低,农民文盲率占比较高,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非常不利。

(四)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教师队伍缺乏

由于边疆、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办学条件较差,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和教师不足,基础教育水平较低,延伸影响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教育;另外县乡科技培训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新型农民的培养能力有限。

(五)农民渴望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难以解决农民的经济收入,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农民必须掌握相应的生产经营技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获取高效稳定的经济收入。因此,广大农民渴望得到相应的专业化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创收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结合普洱实际,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

(一)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和方案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政策导向和要求,研究制定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研制培训方法及培训内容,针对性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使每位农民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逐步将当地农民培养成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

(二)完善体系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水平

1. 完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级为中心、县级为基础、乡级技术指导的培训体系,完善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和农业远程卫星服务站建设,形成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覆盖,加大电视、网络科技文化教学培训覆盖面。市、县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培训主体,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指导,充分调动各级培训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农民培训;积极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现代影像、图片、信息网络及远程培训设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训能力。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是新型农民培训的基础,各级培训机构要配备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整合科研院校教师和技术部门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培养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关键。

3. 改进教学及培训方法。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拓展学员思维空间,培养学员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学员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和农民素质教育等内容来编写培训教材。教学采取图文教学、远程教学、现场示范教学等方式,教师既要能传授科学知识又要能指导实际生产,贴近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业,丰富实践经验,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这样,农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型农民人才。

(三)研究农村资源现状、引导农民创新产业发展

调查分析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业资源状况和生产条件,围绕普洱市土地广阔、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切合自身发展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培训工作要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的内容,让农民逐步掌握相关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向标准化适度规模发展,使每一个地方都逐渐形成适宜当地的优势产业,每户农户都有效益良好的生产项目,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增加农民稳定的经济来源,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四)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

根据普洱市少数民族多、农民结构复杂、文化层次不均、传统观念重等情况,要有选择、有分别、有层次地设计制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一是要转变农民的文化传统观、传统生产方式,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和现代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首先进行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理论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操作、讲解,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教学,并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在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增加其感性认识,转变其传统观念,让农民真正学到有用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

二是对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农民,根据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文化基础较差分成两个层次,分班培训,按文化程度高低不同设置专业技术培训内容,基础较差的农民要进行相应的文化教育培训,使培训切合农民自身素质提高。

三是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低、汉语语言沟通困难、理解和接受能力差的情况,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简明易懂、深入浅出、易于掌握接受,使有文化基础的农民尽快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使文化基础差的农民提高其文化素质、学到和掌握相应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3

我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始终未变。一直以来,科学技术是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无疑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进而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型的有效途径。然而,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污染严重、农业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因素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在现实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不得不把环境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基于此,以低投入、绿色、可持续性为目标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历次兴起的科技革命不断证实,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即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然而,针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而言,由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克服诸如体制障碍、制度障碍等传统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的系统失灵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解决由于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变量引起的诸多新问题,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和传统观念一致,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研究。

1文献综述

自1992年里约峰会提出“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friendly)理念以来,其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并已经延伸到了农业技术创新领域。学者们首先肯定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如Jaffe和Palmer[1]较早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友好技术的扩散确实有利于“减排控污”,从而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BruceD等[2]也毫无疑问地肯定了农业在社会、环境和经济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求农户的创新,也需要再在商品和价值链其它方面的创新,包括基于环境友好层面的农业新方法、农业新技术等方面的规则和治理;JayShankarSingh、SharonL.Forbes等[3,4]以不同的环境友好农业技术为例,认为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提供了满足农业需求的所需潜力,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认可,国内外许多学者近几年已经展开了对该理论的相关探索,主要集中在技术特性、影响因素、激励政策等方面。国外方面,如SusmitaDasgupta等[5]对孟加拉国稻农使用IPM(综合虫害管理)和常规化学技术耕作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PM稻田养殖的生产力与传统农业显著不同,降低了农药成本,更具备健康效益和生态效益,比传统的水稻种植更有利可图,然而,由于诸如IPM等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外部性问题,使得农民很难单独采用这种技术;KathyS.Kremer[6]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的团队研究美国爱荷华州农民采纳新型土壤氮技术的决策过程,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极大地影响农户采纳该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决策,此后,HakiPamuk[7]和Benoit[8]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果;而TravisJ.Lybbert[9]则认为发展中国家有诸多因素制约贫困农民获得和使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10项政策措施促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采纳和扩散,其中包括鼓励公共和私人之间的互补性农业研究、帮助减轻风险、在信息和预测领域有更多的投资等。国内方面,沈宇丹等[10]率先提出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并分析了我国化肥产业政策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李学术等[11]从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当前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等需求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环境友好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葛继红等[12]以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施肥能力越强、示范户、拿到配方卡、参加培训次数越多及所在乡培训总人数越多的农户越倾向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肖焰恒[13]提出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概念相似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认识到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解决能源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效,然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外部性、高风险性与复杂性,如何获取长期、持续的生态与社会、经济效益才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标。鉴于此,在推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保障生态效益的同时如何提升农户、农业企业、区域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早在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增长理论之后已经基本成熟,伴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逐步将技术创新理论引入农业领域,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Cochrand在1958年提出了“技术踏车理论”,形象地比喻了商业性农业生产者在农业技术进步背景下的竞争和收益分配;万宝瑞[14]进一步指出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证分析方面,赵树宽等[15]采用VAR模型,引入技术标准为中间变量,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技术标准和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正向的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明显;王家庭[16]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刘红峰[17]建立两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份法分析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评价的因子及其综合水平,结论表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农业生产率增长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惟一正确的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连贯的过程,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基本认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及促进作用,由于视角和方法主要是对二者局部问题进行探讨,未能充分展示二者的相互关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学术和政策价值。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充分论证二者的关系,以为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与改革提供参考。

2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2.1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比较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现有工业技术为基础,其本质是农业科研成果研制、开发并在农业中应用的全过程,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全过程。毫无疑问,传统农业技术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多年来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将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耗竭、环境损失等问题作为一个被忽略的因素,虽然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但也促使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沿着不断加重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路径发展。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在遵循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效益和适用性创新原则基础上,以环境、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为目标,强调环境和资源变量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通过农业技术研发、推广、转化、应用来配置创新资源以实现价值增值和获取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过程。

实质上,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构成主体、创新过程、服务体系等方面是相同的,最重要的区别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1两者创新的驱动因素不同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采用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化肥、农药、机械等),并通过生产资料的规模投入来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因此,一般创新理论认为,市场需求的拉动力量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在这种因素的驱动下,农业生产经营是以对生态环境和环境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为主要方式,强调经济利益而忽略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自然持续力。

新技术的市场需求显然也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出发点之一,但由于环境问题存在负外部性特征,与其他创新活动相比,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驱动性相对较弱,这使得环境规制也成为了环境创新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之一[18]。基于环境保护的农业产业政策、法律环境、金融支持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环境规制,通过外界刺激迫使农业经营主体意识到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经济利好的,从而推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产生和采纳。与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相比,由于正的溢出效应和负的环境效应的内部化,环境规制会引致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动,并导致“双赢”的结果,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给各参与主体(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带来经济利益。因此,环境规制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另一个主要驱动因素。

2.1.2两者知识的供给源不同

化学、电气、机械等领域的现代工业技术是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供给源,农业新技术是以这些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展开研发设计。这些农业新技术具有易于引进和模仿创新的技术特性,从而迅速地实现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但却带来了农业资源耗竭、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农业生产的弱质性。

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不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把全新的系统工程方法、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保护学等理论纳入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对传统农业技术创新进一步的“突破”、“融合”。一方面,在传统农业技术的基础上,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将新理念、新知识引入到传统农业技术创新中,注重农业资源的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致力于尽可能减少废弃物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向“农业环境友好资源投入-环境友好农产品-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循环式生产过程转换,这是对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突破”;而另一方面,推进和实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需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一个合理的维度内,既能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又能保障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必须“融合”现有的农业技术成果,克服和改善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负外部性的同时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优势,这使得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实现环节和难度进一步增加。

2.2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

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力即是市场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加入环境规制的驱动因素,在对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突破”与“融合”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率,改善与优化农产品的质量、产量,从而带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和诸如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形成,最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相反,农业经济的增长会引起新的市场需求(如居民农业产品消费形式、消费结构的变化,农户生产技术的新需求等),在新需求引导下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展开新一轮的循环过程。

因此,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反过来,农业经济增长为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新一轮的提高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其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3变量、数据与方法

3.1变量选择与数据收集

一般来讲,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等是最常见的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的指标,然而,针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殊性以及数据的可获性,本文以1990-2011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期,选取“农林牧渔业专利申请量”(PatentApplicationofFarming,Forestry,AnimalHusbandry,andFishery,简写为PA)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程度”(Environmentally-FriendlyAgricultureTechnologyExtension,简写为TE)来衡量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推广程度;选取“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GrossAgriculturalProduct,简写为GAP)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其中,“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推广程度”是一个过渡指标,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和说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这三项指标中,“农林牧渔业专利申请量”和“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年鉴,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程度”是一个综合指标,由多项环境友好技术综合决定的,因此该项指标数据较难获取。借鉴国内外学者经验,本文主要选择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秸秆粉碎还田机拥有量为例)、农用清洁再生能源技术(以沼气技术为例)、节能高效农业机械技术(以节水灌溉类机械为例)和科学施肥技术(以免耕技术覆盖面积为例)等四项技术作为环境友好农业创新技术的代表,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算来确定四项技术的权重的大小,并计算得出1990-2011年“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度”的综合值,以代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其中四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中国农业年鉴》等。

此外,由于本文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为时间序列,一般会有异方差的存在,所以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使得数据趋势线性化,变换后分别记作LnGAP、LnTE、LnPA,如表1所示。

3.2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Sims)提出的VAR模型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19]。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判断变量是否是单整的,如果变量是单整的,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考察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建立协整方程。然后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分解分析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长期的均衡关系,最终探索二者动态的影响过程。

4实证分析

4.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发生,应该首先对宏观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对LnGAP、LnTE、LnPA的单位根进行ADF检验,以判断各时间序列是否符合同阶单整的条件,为随后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奠定基础。

通过表2的ADF检验值的结果可以看出,LnGAP、LnTE、LnPA的原始序列和其一阶差分形式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大于显著性水平1%、5%、10%的临界值,不能拒绝原假设,均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在二阶差分之后,原始序列二阶差分形式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5%、10%的临界值,说明分别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三组时间序列都为二阶单整序列,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4.2Johansen协整检验

为进一步分析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须进行协整分析。采用Johansen检验法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度”、“农林牧渔业专利申请量”与“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三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最大特征根迹统计量来评判的Johansen检验结果,第3行7.586>3.841,即在95%置信水平上拒绝的原假设,LnGAP、LnTE、LnPA三个变量之间最多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可以认为农林牧渔业专利申请量、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

方程(1)表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是同向变化的。在长期关系上,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PA)每增加1%,引起农业经济增长(GAP)增加0.375%,而环境友好技术推广程度(TE)每增加1%,则引起农业经济增长(GAP)增加0.542%。显然,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相比,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推广程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

4.3建立VAR模型

VAR模型对时间序列变量不作任何先验性假设,实质上是考察多个变量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所有变量滞后项的函数来构造回归模型。VAR模型的建立不但需要各个变量满足平稳性条件,而且需要确定反映变量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最大可能滞后阶数,从而保证模型估计结果显著。LnGAP、LnTE、LnPA为二阶单整时间序列,满足建立VAR模型的平稳性条件。VAR模型中确定滞后阶数的方法主要有LR检验统计量法、最终预测误差法(FPE)和信息准则法等方法,本文采用信息准则法来确定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在滞后阶数为4的时候,AIC和SC值最小。由此可以建立以“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农林牧渔业专利申请量”、“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这些变量的滞后值为自变量,滞后阶数为4的无约束VAR模型,即VAR(4)模型。同时,通过对VAR(4)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VAR(4)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即都在单位圆曲线内),说明本文基于VAR模型的结论是可靠的。

4.4G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上述分析已经确定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进行G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探索3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1)滞后1期,LnTE和LnGAP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LnTE和LnPA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LnPA和LnGAP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在短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程度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推广程度的来源,即创新是推广的前提,而由于从技术创新到推广应用有一定的滞后性,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是非常缓慢的。(2)滞后2期与3期,LnPA和LnTE是LnGAP的格兰杰原因,且因果关系是单向的,这表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诸如新技术的研发等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显现,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与应用持续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而农业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不能反哺技术创新与新技术的推广。(3)滞后4期,LnPA和LnGAP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LnTE和LnGAP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LnPA和LnTE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在长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推广程度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农业经济增长促进新一轮的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技术推广的基础、技术推广是环境友好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实现。

4.5脉冲响应函数

Johansen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度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具有因果关系。基于以上的VAR模型,可以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来详尽地描述变量间的动态特征。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用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冲击的反应,即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影响程度。运用Eviews6.0软件生成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图,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在最初的1期、2期都几乎没有冲击作用,第3期后开始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逐步增大,说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持续促进经济发展;而农业经济增长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是正向缓慢促进的,第7期以后趋于缓慢平稳的促进作用,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是缓慢并长期有效的。

(2)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推广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前小后大,由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特殊性且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技术刚刚开始被农业企业、农户所采纳时是暂时没有经济效益的,在第5期以后,作用才慢慢显现出来,逐步地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农业经济增长从第1期对技术推广度产生较强的影响,第3期开始下降,第8期以后则趋于稳定,表明通过经济的拉动能够提升农业生产主体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3)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程度的动态关系。技术推广程度受到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正向冲击之后,从第1期就逐步开始上升,在第3期后速度加快,第12期趋于平稳,这表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技术推广程度的有长期的正向影响,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一切技术推广的基础;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受到技术推广程度的正向冲击后,除了第1期、第2期上升效果显著,第3期到第7期有低幅度的波动,以后一直保持低速平稳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技术推广度长期内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4.6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方法是Smis在1980年提出的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MeanSquareError,MSE)按照其成因分解为自身冲击及其他变量冲击所构成的贡献率,从而将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具体量化,评价不同结构冲击所造成的影响。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方差分解,LnGAP、LnPA、LnTE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6所示。

(1)在LnGAP的方差分解中,能够找出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滞后1期,二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冲击均为零,但随着预测时期的推进,二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冲击持续增长且速度较慢,充分体现了现阶段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农户、农业企业到农业经济组织的生产活动都以重视经济效益为前提,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及其推广较为忽视,致使二者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滞后时间较长。但随着政策引导、观念转变、技术转换和经济支持,预测期时间越长,二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

(2)在LnPA的方差分解中,LnGAP对LnPA的冲击从第2期开始增长,在第14期达到最大,为27.08%,此后逐步减小,农业经济增长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缓慢且长期有效的,经济增长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LnTE对LnPA的冲击效果并不明显,仅在第11期达到最大,此后逐步减小,这表明在长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小,即二者的关系是单向的。

(3)在LnTE的方差分解中,农业经济增长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都对技术推广度在第1期产生冲击。农业经济增长对其的冲击在第5期达到最大,为71.25%,随后逐渐下降,但冲击都在40%以上。农业经济增长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度具有长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技术推广度也在第1期就产生了影响,最后一期达到最大值,为47.12%。这表明长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技术推广度的前提,这与之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一致。

5结论及启示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

(1)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广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在长期关系上,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PA)每增加1%,引起农业经济增长(GAP)增加0.375%,而环境友好技术推广程度(TE)每增加1%,则引起农业经济增长(GAP)增加0.542%。

(2)短期内,技术创新推广度在滞后1期即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且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是推广的前提;在滞后2期与3期,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开始逐步显现;在滞后4期,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推广程度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

(3)长期内,环境友好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广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是缓慢且长期有效的,农业经济增长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对技术创新的推广起到先强后弱的促进作用;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小,二者的关系是单向的。

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给出以下政策启示: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4

就业增收需要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有2个:(1)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挖掘农业生产的内部潜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向高效农业内部高端产业链要效益实现增收;(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的领域和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向非农产业就业,实现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但是,无论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或者是向非农产业就业,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收入长期无法增长的事实表明,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原因外,最重要的还是农民文化程度低、缺少就业技能、不会创业经营。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调查表明,技术工的年收入是普通工的3~5倍。现实的情况是农民创业经营的收入高于外出务工者,外出务工的收入又高于在家务农,因此,现阶段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就必须加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受教育水平对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已经被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所证实。澳大利亚经济学家侯赛因(Hossain)对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回报率进行了测算表明: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能带来私人收益,而且还能产生社会效益,有助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国内学者辛岭[16]运用明瑟(Mincer)模型说明农户教育投入确实能给农户带来收益,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农民增收1.77%。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民现代农业以现代技术装备和生产条件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经营,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现代产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为此,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经营管理能力。但是,目前中国农民绝大多数还是缺乏发展现代农民应有的文化、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养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当前,农村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农民目前的综合素质比较差,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民只有提高素质,分工分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战略任务才能实现;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才会对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有高层次的要求。农民家中的卫生状况及生活质量,不但与其收入有关,也与其文化素质有关。高素质的农民多了,自己就会主动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并积极参与。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中各种矛盾、利益冲突增多,需要培养出一大批符合要求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稳定的中坚力量,配合党和政府消除一些不稳定因素,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安定。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7]。

新型农民论的主要内容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5

按照安徽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及单龙寺培训班工作计划,报县农委批复后实施。

1.1 选定理论教学培训场所,选择实训基地,落实参观学习企业,确定培训工作日程和具体培训实训内容。

1.2 遴选培训教师。遴选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授课教师。

1.3 选定培训教材。选择科学、权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材作为培训教材。教材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种类型。公共基础课重点培训政策法规、现代农业创业、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生态文明等内容;专业技能课,重点培训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融合、健康养殖、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农业标准化生产、储藏保鲜加工等内容。

1.4 实行免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部实行免费培训方式。培训补助资金由中央和省财政共同承担。补助资金由项目县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拨付到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由培训机构免费培育农民。

2 认真筛选参训对象

本次培训对象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成员等人员。在选择培训对象时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委确定等程序择优确定。筛选了50名培训愿望迫切、有培训需求的、初中以上文化、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茶叶生产、加工、种植大户、合作社成员、家庭农场主等人员作为本期培训班学员。

3 理论教学与实训并重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培训日程共15天,共分5个时段分别进行

3.1 理论教学。聘请了省、市、县农委多位专家教授、高级农艺师、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影像并茂。采取学员提问,专家解答等互动的形式,全员参与,内容生动、气氛热烈。在学习物联网课时采取学员全部上计算机操作、边听边学,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员掌握了很多的科技知识。

3.2 基地实训。组织学员到本乡莲花地标准茶园、诸佛庵镇三河茶叶合作社茶园等两个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聘请了县茶叶办高级农艺师和合作社负责人现场讲解茶叶的栽培技术、科学施肥和管理,现场使用茶叶修剪机修剪茶树、讲解剪枝技术,讲授科学采摘茶叶的要点等实践操作技能。由学员现场提问,专家现场解答并演示如何进行操作,使学员真切直观地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的魅力,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和信息的重要性。

3.3 参观学习。在教学期间,安排了参训学员到诸佛庵三河茶叶合作社、霍山县叶王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霍山县龙图工贸公司茶叶制造车间、汉唐清茗茶叶公司、江西婺源江湾农业机械制造公司、婺源心连心茶园等企业和基地参观考察、交流学习。三河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向学员介绍了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合作社成员构成、经营模式、茶叶制作技术、合作社及其成员的经济效益等内容。其他几家公司分别向学员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茶叶制作机械及其功用、茶叶制作技术、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等。在心连心茶叶基地,技术人员讲授了茶叶栽培、修剪、管理等技术,品尝了该基地生产的名茶。通过参观交流,学员们都有极大的收获,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4 开展入户指导聘

请了茶叶机械制造厂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别到开办有茶叶加工厂的学员家中进行入户指导。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的使用和保养茶叶加工机械、传授茶叶加工技术和机械维修技术。聘请了县茶叶办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一位有茶叶种植、生产等技术需求的学员全部开展了上门指导服务。

5 考试考核,颁发证书

在培训结束时,对学员们的学习成果进行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对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依据。及时开展认定和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登记管理,因地制宜,积极为职业农民创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后续跟踪服务。

6 跟踪服务,深化培育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6

1.2国内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技术扩散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技术扩散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工业技术创新的领域。直到目前,我国学者对农业技术扩散领域研究的广度、深度都还有待加强,远未形成系统化及规范化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农业技术创新内涵、农业技术扩散概念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辨析。如对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等的阐述;除此外,研究者们对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间的关系也较关注。第二,关于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本身的效益性、自然环境等都会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第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推广体系的作用及改进策略。第四,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模型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等。刘怫翔[3]提出了政府主导型和农户需求主导型两种模式。律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三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传播型、指导型和交互型;模式的选择主要依赖于该国或地区的政策制度、信息传播手段、农户素质及市场机制等因素。另外,国内有些学者对农业技术扩散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林毅夫[5]对杂交水稻的扩散机理、制度因素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徐玖平[6]等建立了四川地区的旱育秧技术扩散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等。“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梳理了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理论,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其次,通过引入在农业经济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四川省农业技术扩散的实际情况,实证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及农业技术扩散速度和区域农业生产增加值的关系;最后,根据理论的总结和模型的计量结果,提出了针对西部地区加快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相关政策建议及对策。

2农业技术扩散速度模型的构建

2.1农业技术扩散模型的建立

(1)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地区农业综合技术扩散增长速度模型我们应用(C-D)生产函数模型,根据农业生产部门规模报酬近似不变的特点,本文假设农业产出的技术影响因子为中性。

2.2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实证分析

2.2.1数据来源以及相关处理方法说明

本文把四川省农业部门历年的GDP值作为生产函数的产出指标,劳动投入量是四川省同期的农业劳动力人数,记为L;函数的资本投入量为四川历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记为K。我们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计算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地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α、β,数据来自《四川统计年鉴2000~2010年》及《四川省1995~20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所以采用Eviews软件对四川省农业人均生产率及人均投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

2.2.2农业技术扩散速度测定

应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化及非线性化方法对函数参数进行估计。

3加速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措施

(1)选择适宜扩散的农业新技术。首先,在区域农业经济带,应选用市场优势大的农业技术进行扩散,比如该产品具有的品质高、口感好、外观和色泽鲜、区位优势明显、耐运输能力强等特点;其次,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业创新技术,以适应该区域尽可能大的温差变化、土壤的差异性及虫害威胁等;最后,农业技术本身的复杂程度也是影响其扩散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尽可能选择种养、栽培技术复杂程度较小的进行扩散。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7

1 前言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方向,以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及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为 主旨,进一步加强农民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一支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主体力量。

2014年下9月初,根据达州市达川农发【2014】69号《关于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培训教学计划报送要求的通知》,我站培训承担培训任务,并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能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这一重点实施开展新型职业培训工作(也称为民生工程培训工作)。

我站在达州市达川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办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总体目标要求,如期开展专项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完成4期215人新型农机类的新型农民培训任务,创新了培训模式,让每个参加培训的职业农民不但掌握新型农业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为职业农民朋友创业致富创造必要的技术基础条件,也更有力地推动全市农机化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培训过程中,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我站选择确定了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种植与养殖大户等共4批培训对象,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制订了详细的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案,组织优秀的由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与研究生组成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选取结合本地实际的实用培训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培训,同时精心组织实施培训,严把培训质量关,关心学员培训期间的生活,培训后受到学员一致赞评。

2 培训新方式

我站在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的新方式方法式详细介绍如下:

(1)分级细化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站长为培训工作组组长、分别成立培训小组、管理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每个小组都明确责任目标,多次召开会议,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分解落实每位培训成员的工作任务和教学团队成员的教学任务,实行分工负责制,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障培训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2)健全培训体系

落实了培训师资队伍,课程由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研究生学历人员任教,上级指定的理论培训教材,往往介绍的是大平原地形上广泛使用的大型农机,而我市属于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形,往往需要的是中小型农机,因此在组织授课内容时结合了本市实用农机,还将本市最新农机类科研成果融合到授课内容中,制定详细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教案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讲义资料,满足培训教学需求,将教案课件刻成光盘,发给需要的学员,或将教案课件以邮件方式发给需要的学员,并开通了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3)重实训,学员参与式教学

与以往的培训不同的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但重视理论上的教学,更注重实训教学,课程设施符合本地职业农民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实训活动多样化,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如象我站的“农机操作与维修技术”培训班就是4天理论学习课程,8天实训操作课程,把学员组织到新型农机制造厂去让工厂的技术人员给讲解新农机具的设计原理,组装过程,故障排除与维修等内容,并让学员动手实际操作,还安排学员到新农机具使用现场(用户)处现场操作,由用户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

(4)注重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我们以往的培训比较注重农机方面的培训内容,这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时,我们不但将本市本单位最新农机具新技术融合到教学内容中,还特地聘请了农艺专家来讲授新农艺技术。如我站的“农机操作与维修技术”培训班,就请我市农艺专家讲授“高产优质蔬菜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还有的一堂课由农机农艺两方面专家来共同授课,如象“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新型喷灌技术”、“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技术”就是有农机农艺两方面专家共同组织课件材料并同台授课,使授课达到高质量高水准。

(5)注重政策法规与管理等内容的培训

我们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也讲授了“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农户经营管理”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内容,这些正是新型职业农民所需要的知识。

(6)培训生源的科学组织

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好处,是新型职业农民朋友积极主动自愿参加培训,通过与区乡农业技术站了解掌握职业农民的分布状况,培训需求等。

(7)妥善落实培训资源

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场地、专业设备以及新型实用农业机械。建立班级及学员培训档案,为学员详细准备了学习所用的各种资料,为培训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8)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培训环境,激发学员培训热情。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公示与悬挂横幅标语等,介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义、内容、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激发学员学习技能的热情。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使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充分了解党和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关心、支持,有效推进再创业工作。

(9)创新思路,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成功率。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认识到培训要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要求。同过去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从事高效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每年脱产学习一段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二是认识到培训要讲实用技术、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过去我们的培训着眼于实用技术,现在,新型职业农民有了发展的要求,不但要重视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重视管理方面的知识;三是力抓培训质量,上好第一堂课。在培训中,达川区培训办领导亲自上了第一堂课,传达了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宗旨,市农业局农机化科领导宣讲了达州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须知,增强了学员的培训热情;四是专家和专业老师亲临授课及现场指导。培训老师深入现场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教学,手把手地教各种操作技巧,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在互动问答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 五是注重培训成效。培训学员通过培训后感触颇深,非常希望得到更多培训机会,有很多学员向我们谈了他们培训的感受:第一,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找到求教的人,避免请人花钱的尴尬。第二,参加培训中把问题反映给老师,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员,实打实让科技在我们的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10)规范日常管理,正确处理矛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

一是成立班委会。建立班级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加强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对各位学员在我站的培训情况及时反馈到区培训办,对培训期间表现好的个人,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增强了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约束力。二是处理好生产与学习培训的矛盾。实行“产后”培训,在生产后开展培训,让农民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参与讨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从而不断提高发展生产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培训时间安排调整,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三是认真搞好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好培训台帐。严格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今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通过对学员的走访调查,我们现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培新型职业农民训工作后续政策跟进不及时,长大12天的长班学员不容易组织,学员培训的积极性还有待于提高。

(2)在确定培训实训内容上,还应将实训技术与创业技巧紧密结合起来。

(3)建议上级领导定期组织培训教师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尤其是实训教师的水平。

4 今后培训的打算

(1)及时总结经验,推介成功典型,搞好宣传报道和信息上报工作,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要做到将上期培训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图文并茂的跟进报道,上一期的先进典学员给下一期学员现身讲解,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网络答疑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将培训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并实行网络衔接,上级部门可以对培训实现动态管理与指导。

(2)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是培训的着眼点实现从个体培训到群体培训的转变。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对农民群体的培训。一是实用技术培训,以传统农业为主;二是创业培训,就是培训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组织领办人,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三是新型农民培训,就是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就业本领,顺利实现就业,并能小创业;第二个转变是培训主体实现了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变。努力整合各种农业教育资源,把单一的农业部门进行的培训,转变为农业科技部门、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社会力量参加的培训体系。组织一个农业科技讲师团,让讲师团常年活跃在农村。让身边人来讲身边事,新型职业农民更容易接受。

5 结束语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有较高生产技能、较强创业意识、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培育创业型的现代专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爱华.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几点思考[R].科技与企业,2012(3)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8

(二)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强劲动力。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掌握者和运用者。拥有较高科技素质的新型农民,能运用新的农业技术,实现科学技术更好地向生产成果转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说,农民的科技素质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农业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说,现代农业是一种“科技农业”,需要高科技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经营管理素质。现代农业,不再是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而是大规模的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而是彻底地由产品转化为商品,要占领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只有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才能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才能冲破世界市场的“绿色壁垒”,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说,现代农业是一种“经营农业”,是一种“管理农业”,需要具有较高经营管理素质的新型农民。

二、特征描述: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什么样的农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对新型农民的准确定位,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视野下来思考,“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具备新理念。思想指导行动,理念推动创新。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新型农民必须具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包括具有团结合作的理念,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富于组织性、生产经营及生活方式趋于组织化,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单打独斗、一盘散沙的状态,融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产业链之中,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具有开放包容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开放的农业,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封闭自守、安于现状的状态,敞开胸怀,打开视野,借鉴国际社会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既要吸收国际先进农业的合理因素,又要打造我国现代农业的特色元素。具有敢于创业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创新的农业,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小富即满、小富即安、恐惧风险的状态,要敢于创造和追求新的生活,具有鲜明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新的就业观念,勤而致富,富而思进,进而文明。

(二)成为新主体。这种主体性强调,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农民应该有这样一种主体意识、一种责任意识。是否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根本区别。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农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依附和依赖的地位,一切经济活动由国家和集体来组织,农民缺乏必要的自主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判断和创造性思维,也缺乏竞争压力和利益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现代农业中,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从事商品生产、扶持农民兴办乡镇企业、鼓励农民搞多种经营和基层民主管理活动,农民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在勤劳致富愿望的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主体性力量。他们不仅意识到了自己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而且通过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发挥了主体作用,为从整体上向当代新型农民过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三)掌握新知识。现代农业是知识密集型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知识化、智能化。这就要求新型农民必须掌握新知识,包括基础性知识,比如最基本的农业相关知识,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人才专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前提;包括跨专业知识,包括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种、养、加技术知识等,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只有具备跨专业知识,尤其是相近专业的知识,才能在生产中较好地开展工作;包括前沿性知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现代农业大大缩短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新型农民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产业创业开发能力,成为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

(四)学习新科技。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日新月异。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培育新型农民必须以“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具有优化的知识结构”为特征。这样的新型农民必须有科学的理念,用国际国内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武装头脑,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掌握高效实用的农业新技术,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生态及植保技术、以自然养猪法为代表的先进畜禽养殖技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的沼气技术等。

三、路径选择:怎样培养这样的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政府责任是根本,加强教育是基础,创新培养模式是重点,营造环境是关键。

(一)统一认识,强化政府责任。统一认识,强化政府责任是培育新型农民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培养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要由千千万万个具体的新型农民来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的素质决定着最终的成效。因此,新型农民的培育,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问题。尊重新型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新型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政府责无旁贷。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将贯穿于整个过程。这也决定了新型农民的培育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有长远规划,有大量投入。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扶助和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把培育新型农民纳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9

农业科技园区属于一个创新系统,在创新系统中,它的政策制度安排会影响创新效果,如好的园区科技政策能激励和引导园区企业进行积极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假设H2a: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政策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H2b: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政策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农业科技园区市场环境指的是农业科技园区企业所面对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对新农产品需求状况,市场竞争越激烈,园区企业创新动力可能越强,因此企业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市场对新农产品需求状况好有利于农产品推陈出新,也有利于企业创新。故农业科技园区市场环境好,则园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越好。假设H3a: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市场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H3b: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市场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农业科技园区金融环境指的是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工程中获得资金及金融支持的难易程度,农业科技园区金融环境越好,对园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高越有帮助。假设H4a: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金融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H4b: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金融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创新能力可以被看作是创新系统在创新过程中中把创新组织拥有的资源如知识积累和特殊技能(包括技术、管理等)转换成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会影响创新绩效。假设H5: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中,园区创新能力对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研究假设关系如图1所示。

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潜在变量和观察变量的确定根据对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创新理论的比较分析,以能够反映各个潜在变量的可以量化指标构造相应显变量。即以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园区信息宽带网的建设水平、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构造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潜变量,以园区政策制度与园区发展现状和目标的协调度、园区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能力两个指标反映农业科技园区政策环境,以农业科技园区企业所面对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对新农产品需求状况反映农业科技园区的市场环境,以获得技术创新基金和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从银行获得贷款难易的情况反映金融环境,以园区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的效率、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反映园区创新能力,以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加工新技术专利数量、农业新品种指标和园区产值反映园区创新绩效。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在变量共有6个,分别是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园区金融环境、要求创新能力和园区创新绩效,由相应的观察变量测量分别反映各潜变量,根据前文相关研究,本文设置见表1。

(二)数据来源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类型,实际变量用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来表示,定性数据则用等级标准来表示。本文实证研究时所使用的样本来自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和淮安等8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其中主要一部分来自对这几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的企业调查;二是来自这几个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的管理人员的调查;三是来自高校及研究院所农业经济研究专家教授的调查。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的调研,重点放在创新的各种类型农业科技企业;对于高校的调研,选取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4所与农业科技园区联系较紧密的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调查人员重点放在多次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教授以及从事技术创新方面研究的教师上。在相关农业科技园区的部分负责人的帮助下,项目组于2014年3月对孵化企业发放了180份问卷,对高校及研究院所发放40份,对各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放10份,总共发放230份问卷。共收回了187份问卷,回收率为81.3%,其中7份问卷由于所提供信息不全而属于无效问卷被排除,180份有效问卷。对于定性数据,调查问卷采用比较通行的李克特7点式量表。每个题项后有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五种对该题项的重要程度,分别用数字1~7表示。1表示“非常不重要”,7表示“非常重要”,6表示“重要”。数字越大,重要程度越高。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为了保障结构方程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先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1.问卷的信度。运用SPSS软件,采用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alpha)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如果a系数大于0.7,则信度是接受的,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各变量的a系数都大于0.7,总体为0.798,说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2.问卷的效度.运用AMOS软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极大似然法检验,效度越高则真实度越高,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问卷的效度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要求。

(四)农业科技园区对园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假设的检验根据表2和表3可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要求,可以对作用关系假设进行检验。1.农业科技园区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作用模型的估计和评价。运用AMOS软件估计农业科技园区环境对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得出,估计结果较好,可以接受此模型假设。2.农业科技园区对园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模型的结果解释。本文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结果分析,见表5和图2。表5说明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系数的实际P值都小于本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标准0.05,故本文的9个假设都是成立。路径系数分析(见图2)显示,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中的基础设施环境对园区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路径系数分别为0.741和0.661,假设H1a和假设H1b成立。这说明农业科技园的基础设施环境(如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园区信息宽带网的建设水平、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等)对园区的创新能力如园区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的效率、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以及园区的创新绩效如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加工新技术专利数量、农业新品种指标和农业科技园区产值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同样可以看到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对园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也较显著,路径系数是0.625,假设H5成立,说明农业园区创新能力同时又是园区创新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农业基础设施环境即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又通过园区创新能力对园区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同样,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和园区金融环境也是一样直接地或通过园区创新能力间接地对园区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10

。然而,现实中农户测土配方技术采用率低,全国技术采用率不足1/3。因此,如何使农户积极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就成为理论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根据农业技术扩散理论[5-6],由于新技术采用存在一定风险,在新技术使用早期,少部分愿意承担风险农民先采用,之后通过这些农民口头传播、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学习和接受新技术,这些信息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农民的社会网络[7]。社会网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组织之间或其他实体之间交往(包括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等)的渠道[8]。因此,关注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时社会网络的影响机理能够提高农户技术采用率,加快苹果产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网络理论在农业技术扩散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多[9-10]。如鞠洪云等[11]认为技术扩散是社会性过程,将社会网络引入技术扩散过程,能够深化对技术扩散的理解和认识,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旷浩源[12]通过个案分析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扩散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和信息等隐形知识在社会网络中流动,能够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增加潜在采用者的范围和总量[13],但是异质性的社会网络会导致信息损失[14]。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少量国内外学者就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进行探索性研究。旷浩源[15]认为由于新技术采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农户在技术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可靠熟人已采纳或介绍的技术。进一步讲,社会网络在农户技术信息交流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刘亚[7]通过问卷调查法与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民社会网络及其对信息交流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是农户交流和获取生产经营信息的主要渠道。与此研究结论相类似,Ramirez[16]在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灌溉技术行为的影响时,发现农户通过各种社会网络获取技术信息,以提高技术采用率,并且已采用农户主要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网络传播技术信息。还有学者认为,农户社会网络强度越高,越愿意和网络中其他农户共享技术信息,有效促进新技术扩散,同时农户的个体网络中若存在已采用技术的人能够提高其技术的采用率[17];与此类似,Foster[18]在研究农户采用新型高产量种子时发现,邻居有过购买经历的农户购买这种新种子的概率增加。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逐步成为研究农户技术采用的前沿领域。但是,已有研究尚存在有待深入讨论的科学问题,具体表现为:(1)从研究对象看,学界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或养殖为主的农户技术采用为例,就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开展研究,尚未考虑以种植高价值农产品的农户为例,深入研究社会网络对其技术采用的影响。(2)从研究方法看,多数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尚未从实证分析角度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程度及机理。本文以农户技术采用模型为支撑,利用苹果主产省的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种植户在苹果生产中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程度及机理,以期有助于提高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效果及应用水平。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成员于2014年5-8月在全国4个苹果主产省(陕西省、山东省、甘肃省与河南省)开展的大规模实地调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最终确定了12个样本县,36个乡镇,1 080个样本农户。通过实地调查,共完成1 086户农户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 079份。有效问卷分布如表1。剔除重要指标缺失,最终得到有效样本888个由于本次调研问卷设计时,只包括了种植户2013年的情况,因此下文所涉及的数据均为截面数据。。

此次调查采用调查员与苹果种植户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方式。调查主要包括村庄与农户两个层次,其中村庄层次的问卷主要包括村庄的基本特征;农户层次的问卷主要包括农户与家庭基本情况、苹果种植投入与产出情况、合作组织参与情况、苹果销售情况以及农业保险等方面。

(二)变量设置

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苹果产业实际情况,将影响苹果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因素归纳为社会网络、农户个体禀赋两大类。

1.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可以区分为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两个维度,且它们的作用机制也有所区别,大多数研究忽略了对社区层面社会网络的分析与探讨[16]。基于此,本文将社会网络分为家庭社会网络与村庄社会网络。

(1)家庭层次。

在已有的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将社会网络分为网络规模、网络资源、互动频率等三部分,以亲友数量、礼金支出、亲戚关系、党员干部政治关系等若干指标作为变量。在章元等[21]、张顺和郭小弦[22]、杨汝岱等[23]、胡枫和陈玉宇[24]研究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特征,本文选取以下具体指标作为家庭社会网络的变量:①网络规模。选取送礼金额作为变量,这是因为中国作为典型的“关系型”社会,家庭送礼是维护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因此,送礼金额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家庭的社会网络。②网络资源。以亲戚朋友从事其他职业人数(包括村干部、农资商、农业技术推广员等)作为变量。这是因为农户通过血缘或地缘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种植户获得资源可能性。③互动程度。以种植户和村里人经常交流种植技术的互动程度作为变量,赋值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法。互动频率越高,种植户对技术的认知水平越高,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也越高。详见表2。

(2)村庄层次。

以村庄拥有技术员人数作为村庄层面社会网络的变量,这是因为技术员是新技术的传播者与供给者,有技术员的村庄,种植户获取新技术信息渠道更丰富,能够充分了解新技术的特点,进而提高农户采用新技术。见表2。

2.农户个体禀赋

结合已有研究结论[25-27]及苹果种植特点,选取农户基本特征、农户认知、家庭特征为反映农户个体禀赋特征的变量。具体变量选择如下。

(1)农户基本特征。①户主年龄。随着户主年龄增大,其思想意识更趋于保守,风险厌恶程度更高,采用苹果种植新技术的可能性越低。②户主文化程度。户主文化程度越高,获取和理解苹果新技术知识的能力越强,越能认识到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采用可能性。③苹果种植年限。户主苹果种植年限越长,种植经验越丰富,对苹果生产过程把握更准确,采用苹果新技术的积极性越高。④户主风险偏好。一般而言,风险喜好的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高于风险规避的农户。⑤村干部经历。担任过村干部的农户信息获取能力较高,能够较快了解和采用苹果新技术。

(2)农户认知。本文以农户是否认为化肥施用过量影响苹果品质、农户认为自家化肥施用配比是否合理作为农户认知水平的变量。农户认知水平影响农户的决策行为,农户对化肥的危害与化肥配比合理性的认知水平越高,其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也越高,因此,农户认知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3)家庭特征。①家庭人口数。苹果生产管理、技术采用需要较多劳动投入,农户家庭人口数越多,对果园进行精细化管理程度越高,采用先进技术的可能性越大。②苹果种植面积。相对于小规模种植户,大规模苹果种植户进行专业化和现代化生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较高,采用先进技术的概率更大。③苹果种植收入、非苹果收入所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采用新技术需要额外资金投入,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采取新技术的积极性越高,因此,苹果种植收入越高或家庭非苹果收入占比越高,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可能性越大。④家庭是否收到测土配方反馈结果。收到测土配方技术反馈卡的家庭有利于农户采取这项新技术改善苹果生产。⑤家庭合作社参与情况。合作社作为苹果生产技术的传播者,可以帮助农户理解和接受新技术。

(4)地区虚拟变量。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各异,导致农户对新技术采用积极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了分析不同地区之间苹果种植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行为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引入了地区虚拟变量由于本次调研省份包括两大苹果优势区(黄土高原、环渤海湾),陕西、甘肃、河南属于黄土高原优势区,山东属于环渤海湾优势区,为了分析两大优势区种植户技术采用的差异,同时控制省域层面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因素,故在实证分析时引入陕西、甘肃及河南三个虚拟变量,将山东省作为对照组。。

模型控制变量的定义具体见表3。

四、农户技术采用情况分析

从调查情况看(表4),在888个有效样本户中,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农户比例达到30.8%,区域间差异明显,其中,山东省样本苹果种植户采用比例达到最高为34.7%;陕西省次之,达到32.8%;甘肃省比例为23.7%;河南省样本种植户采用比例仅为8.8%。由此可见,虽然配方施肥技术作为一项环境友好型技术,但实际中种植户采用比例不高,主要是因为这项技术属于新技术,种植户认知水平偏低,造成技术采用积极性较低。样本种植户技术采用的描述性统计见表5。

表5显示,种植户中亲友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数越多,采用这项技术的比例越高于未采用的农户比例,说明种植户由血缘或地缘形成的社会网络能够提高其信息交流能力,进而提高新技术采用水平;主动和别人交流种植技术的种植户采用比例达到最高(92.70%),说明种植户和别人技术交流越频繁,采用技术的可能越高;种植户所在村庄的技术人员越多,采用技术的比例高于未采用比例(22.63%>14.34%),说明技术员越多的村庄能够有效传播新技术的知识,增强种植户对新技术认知,提高农户采用这项技术的可能性。

苹果生产的中坚力量是户主年龄46~55岁的种植户,相对于其他年龄组,该组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比例最高。户主的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这类种植户采用技术的比例最高,种植苹果年限在20年以上的种植户采用该技术的比例最高,风险喜好的种植户采用技术的比例高于风险规避种植户的采用比例。对化肥危害和化肥施用合理性有认知的种植户采用这项新技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种植户。苹果生产的家庭规模主要以低于5人为主,与其他规模的家庭相比,这类家庭采用技术的比例最高。苹果种植面积小于等于10亩的种植户采用比例最高,且非苹果收入占比低于50%的种植户采用比例达到最高。收到反馈卡的农户采用这项技术的比例明显高于未收到的比例。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种植户新技术的采用比例。

五、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

(一)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Stata12.0统计软件,估计二元logit模型,结果见表6。

1.社会网络

(1)家庭层面。

网络规模。家庭年送礼金额对苹果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且影响为正。送礼金额越多,表明家庭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当农户与社会网络中亲戚朋友进行交流时,接触新技术、新信息的机会越大,能够有效提高农户对新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的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其采用新技术,因此,广泛的社会网络可以有效促进苹果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这一结论与Bandiera[17]相类似。

网络资源。亲戚朋友从事其他职业人数对苹果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系数为正,且根据边际效应,种植户采用技术的概率增加2.2%,这与Ramirez[16]结论相类似。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具有不同经历,能够带给种植户不同方面的信息(如新技术),因此,亲戚朋友从事其他与苹果种植相关职业(村干部、农资商、农业技术推广员等)的人数越多,种植户获取与苹果新技术的渠道越丰富,能够使其充分暴露在新技术信息环境中,帮助种植户理解和接受新技术。

互动程度。种植户和村里人经常交流种植技术对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种植户交流越频繁其采用技术概率会增加1.1%。这说明种植户和地缘上距离较近的农户交流种植技术的频率越高,越有可能获取新技术信息,加深农户对技术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其采用这项技术的可能性。

(2)村庄层面。

村庄拥有的技术员人数对苹果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影响为负。这说明,虽然村庄中的技术员作为苹果生产技术的供给者和传播者,但在种植户进行生产过程时没有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管理农户使用新技术,降低了农户采用这项技术的积极性,这也说明当前村庄的技术员队伍在农户生产过程中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

2.农户个体禀赋

(1)农户基本特征。

农户风险偏好对技术采用的影响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系数为负,这与王静和霍学喜结论一致[28]。可能的原因是,爱好风险的农户能够使用其他先进生产技术改善苹果生产,而风险厌恶的农户在技术认知达到一定水平上更愿意采用这项技术。

农户基本特征中其他变量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如户主文化程度。这与林毅夫[29]认为教育程度是决定农户采用新杂交水稻及采用水平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存在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当前49%苹果种植户的文化程度是初中水平,差异不明显,同时对种植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大,故而户主的文化程度虽然影响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农户认知。

农户对化肥危害认知与化肥施用量合理性认知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化肥施用量合理性认知影响为负,与预期不符。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种植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化肥施用危害认知不足,导致其对科学施肥技术的需要不高,影响其采用测土配方技术;种植户对化肥施用量合理性的认知水平越高,自我控制与管理化肥施用数量或结构的水平也越高,导致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3)家庭特征。

苹果种植面积对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不符;家庭是否收到配方施肥反馈卡对种植户采用这项施肥技术的影响极为显著,且系数为正,这与葛继红等[3]结论一致;农户合作社参与情况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用这项技术。可能的原因是,规模大的农户相对于小规模农户的自身化肥施用与管理的水平较高,同时由于大规模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成本高于小规模农户,从而导致大规模农户更多地选择自己管理化肥施用,节省果园投入;收到反馈信息的农户能够清楚了解到自己苹果园土地中N、P、K情况,农户能够依据这些测土结果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施肥(包括施肥种类、时间、数量),以改善苹果种植的施肥方式。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苹果专业化合作社在苹果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先进的种植技术、信息能够通过合作社进行传播,能够有效地帮助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理解和接受新技术,同时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使更多农户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新技术,提高科学施肥的采用比例。

(4)地区虚拟变量。

地区虚拟变量对苹果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不显著,且系数为负,这说明地区间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差异不明显,但总体上环渤海湾优势区(主要是山东省)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技术的积极性高于黄土高原优势区(包括陕西、甘肃省),这与前文描述性分析结果一致。

(二)社会网络影响效应分析

运用Stata12.0统计软件,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技术的影响效应并进行效应分解采用Stata12中函数khb进行影响效应分解分析。,结果见表7。从表7中可以看出,社会网络的4个变量对农户技术采用影响的总效应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关键因素,这与Ramirez[16]的结论一致。

具体讲,亲戚朋友从事其他职业人数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最大(1.085),且其间接效应(0.637)大于直接效应(0.447),这说明农户的社会网络中网络资源对其技术采用的影响最大,同时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中介作用产生。其次,送礼金额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也较大(0.615),其中直接效应为0.295,间接效应为0.320,这说明网络规模主要是间接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再次,交流种植技术的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为0.381,主要是间接影响(0.365>0.017)。最后,村庄拥有技术员人数对农户采用技术的影响最小(0.099),且影响主要是间接的(0.118>-0.018)。

上述分析表明,社会网络中网络资源相对于网络规模、互动程度及村庄社会网络对种植户技术采用的影响程度最大,这说明现阶段,苹果种植户获取生产新技术的途径主要依靠关系网络中的亲戚朋友,这是因为种植户比较相信来自这些群体提供的技术信息。社会网络对种植户行为的影响过程主要通过中介作用产生,这是因为新技术的采用存在风险,而种植户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主要受到自身社会网络中的亲戚朋友、村庄内其他农户、政府等影响。种植户从这些群体中获取的新技术信息越丰富,对新技术的理解和辨识能力越高,降低使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而在生产决策时倾向于选择这种新技术以改变苹果生产。这与旷浩源[15]的研究结论类似。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11

1新时期下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

农业科技推广的范围要有针对性,推广的方式方法要具有广泛性,要能够适用到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针对农民的特点,联系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我国应采用方便且易推广、易学习的方法来促进农业科技普及。建立优秀示范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的推广法。在一定农业区域中,以行政村为单位,良种良法直接落实到田地,技术措施要领直接落实到个人,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进行指导,设立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做好榜样,带领周围农民进行科技学习,争取做到周围辐射户对农业新科技都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达到能够了解基础知识并进行运用的目的。印发资料、广告宣传手册推广普及法。将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技术方法、操作要点、技术原理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印成简便易读的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农户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户较易掌握,并可对照操作应用,而文化基相对较弱的农户在科技人员和周围其他人的帮助下也能掌握,达到一定的农业科技普及传播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活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非常受农户欢迎。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科技讲座推广法。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训讲座,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培训人员明确重点,掌握所推技术的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对科技示范户、新型农民,要使其掌握主推技术的技术要点。通过面对面的传授,有利于将技术及时有效地传达,科技人员或者农户有问题也可以在现场得到有效解决。政府出台政策、实施技术和实物配套捆绑相结合的推广普及法。实行技物结合,利用农资实物、配方新肥料等,推广应用农业新科技和农作物优良品种。实践证明,技物结合连锁服务推广普及法,可以让农户等看科技的效果,在第一时间开展新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减少群众的盲目种植,形成农业产业。

2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方法配套应用

在了解推广方法之后,我们最终是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够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广泛推广、充分运用,以达到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

2.1按照“专家团、技术员、学习户”的思路建设服务体系

政府或企业提供科技专家开展培训班或讲座,讲述理论知识,技术员亲自到田、地中指导农户学习理论知识并实践。公司为农技人员提供工作津贴与补贴,通过企业、农业技术人员双向选择的方法,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设立优秀学习户、先进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生活补助,提高农户学习的积极性。

2.2转变培养模式,让学生学以致用

现代农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投身到农业、农村锻炼实践中,与农户进行交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也有利于农户对理论知识的了解。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也让农户学到更多新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进行社会化培养,带来的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农户文化基础的提高。

3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充分运用各种条件资源,提高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由科技大国转变为科技强国。第一产业农业的科技应用,有利于我国经济提高,经济方式的转变。在未来,我国不仅仅要进行科技发明,更要致力于将他们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忠云.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的实践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05).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12

Analyses on the Theory a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king Sino-Isra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

LI Li-wei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Station of Shigezhuang Baodi, Tianjin 3008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Sino-Isra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 the theory a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analyzed apply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ation method. It drawed that the model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relied mainly o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de while other’s cooperation subsidiary, and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core technology was the key.

Key words: agricultu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theory and model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通常是指通过不同国家之间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和扩散来实现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以达到使合作各方均获得最大利益的国际技术转移的一种形式。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是实现中心城区、滨海新区、郊区“三层”产业联动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合作的成败,而且还影响科技合作的成本、风险以及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企业的形象以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科技能力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本研究以天津中以示范农场、天津中以农业示范园、天津中以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基地、天津中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和中以智能化示范牧场5个中以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为例,分析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与模式。

1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分析

1.1 产品创新与新增长理论

以罗默、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阿格亨-豪伊特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产品品种增加和产品质量升级是产品创新的两种具体形式,产品创新是经济的行为主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结果,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1]。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国际市场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使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正在逐步缩小,所以当前天津市农业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提升水平的重要时期。新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完善高效的科技体系支撑和引领[2-4]。只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引领支撑能力,才能加快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步伐,才能实现中心城区、滨海新区、郊区“三层”产业联动及城乡一体化发展。

1.2 国际技术差距理论

20世纪60年代,波西纳提出的国际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已完成技术创新的国家,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利用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差距,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进行该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实现技术的转移[5]。当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设备陈旧已成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以色列、荷兰等国家农业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高科技信息化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科技已成为其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国际技术差距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才能真正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从而提升天津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6]。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及技术产品,使天津较快地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和带动天津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2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模式分析

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农业国际科技合作的模式不同,不同的农业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具有不同的效果。按合作的主体划分,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可分为政府层面合作型、企业层面合作型[7];按合作的内容划分,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可分为外资与技术引进型、引进设备型、引进技术型、引进核心部件型、互访型、引进技术专家型和输出核心技术或产品型;按合作的目的划分,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可分为产品产业化型、技术输出型、技术输出型、二次开发型、R&D型和联合开发型。该研究主要根据合作内容与途径来划分,分析农业科技合作的主要模式。

2.1 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也称国际技术引进是指国家或企业引入国外的专有技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所必需附带的设备、仪器和器材,用以发展本国经济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做法。该国际科技合作的目的是引进国通过引进较高的科学技术及设备,来提高本国或企业的农业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该模式最大特点是,前期引进方需投入较大的资金,购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如引进方对引进的技术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或该技术生产的产品不被当地农产品市场或国际市场认可,则引进方将承担较大的资金风险。目前天津中以农业科技合作的模式多为此种。5个天津中以合作项目全部是在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引入以色列的先进设备或新产品,进而带来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等技术贸易。

2.2 互访与交流

互访与交流主要是合作双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国际科技合作。主要包括国际科技合作企业(科研单位、院校和研究所)在科技合作过程中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家互访与交流。该模式特点是通过互访与交流能增加合作双方的信任度,为今后进一步科技合作打下良好基础。该模式主要体现科技合作的社会效应,即通过互访与交流,扩大了科技合作项目的社会影响力[8]。如2010年11月—2012年1月天津农业中以科技合作项目区领导、专家与以方领导进行了多次互访与交流,为天津中以农业科技合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国际学术会议

国际学术会议主要是通过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达到提升本国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但该模式合作的主体主要是不同国家的在某一研究领域有比较优势的专家或学者,通过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将科技成果转移到其他国家。其最大特点为理论性较强,农业技术应用到实践环节,将通过一个较长的时期。

2.4 农业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主要指在农业科技水平相当的国家或地区,合作伙伴在科研项目上合作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该模式的合作层次较高,但该研究成果如不被农业企业或农民认可,成果转化与推广难度将较大,前期的合作研究不能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天津5个中以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中,仅有梦得集团与以色列企业有部分合作研究,其他项目区该合作模式仍未取得突破。

2.5 建立农业科技合作基地

建立农业科技合作基地是指由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提供新技术或新品种和经验较丰富的技术专家,直接在技术水平较低国家的科技园和产业化基地,建立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和孵化器,或建设农业技术示范工程等。该模式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性与示范带动效应。该模式合作层次很高,双方的投入较大,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其农业的生产方式上设施化水平不高,生产者观念落后,周边区域的综合环境与示范区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风险的发展思路不对接,该模式的推广难度就会加大,很难提升该国农业的总体科技水平。

3 结 论

产品创新与新增长理论和国际技术差距理论是天津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理论基础,而选择不同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会对国际科技合作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科技合作的本质在于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扩散来进行科技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达到合作各方的最大效益,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嬴得更多话语权,再造新优势。因此,就天津目前的情况来看,天津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应以国际技术贸易的合作模式为主,其他合作模式为辅,关键还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从消化吸收中逐步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才有可能进一步发挥乘数放大效应[9]。

参考文献:

[1] 朱勇,吴易风.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了理论发展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9(1):21-39.

[2] 杨丽.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5):18-21.

[3] 李成木,王圣俊,傅国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贸连锁经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5-16.

[4] 刘贵峰,赵建武,杨伟,等.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1(6):502-504.

[5] 崔学峰.均衡增长理论与演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1(11):40-43.

[6] 魏秀芬,郑世艳,邸娜.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绩效潜力的支撑机制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2(3):87-89.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篇13

近40年,无论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阿氏模型在中国农业推广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却一直未变。然而,这期间中国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有学者就开始提出要创新农业推广体系[1-2]。在认识到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3-6]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一主多元”的农业推广体系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7-12]。王济民等人总结了多元推广体系的四大类型和14种模式[13],然而我国的多元推广体系并未完全形成或成熟[14],仍然处于“悬浮”状态[15]。农业推广学界对此也一直纠结在“一元、多元”,“ 主体、主导”,如何“协作、合作、协同”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创新“现代农业推广体系”[16]。为此,笔者追溯农业推广体系的理论源头――阿氏模型,发现阿氏模型并不是什么“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而是一个“推广服务系统单边简单组织化,而目标团体系统农户松散化的农业推广框架”。由于“推广服务组织未能实现多元协作的结构化,从而不能实现协作推广,更不能合作推广,也就谈不上实现协同推广”。无疑,创新和构建“一主多元”的现代农业推广体系对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提出了新要求。

一、对阿氏模型的剖析

H?阿尔布列希建构的框架被许无惧[17]率先引入中国,后经张仲威、汤锦如、高启杰等凝练为图1所示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18-20]。该模型一直被农业推广学界视为农业推广工作的框架,奠定了中国农业推广学的假设前提、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过程抽象为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其逻辑假设是推广服务系统是先进的、主动的、教导的,而目标团体系统是落后的、被动的、接受的。

国内众多学者依据阿氏模型,并在传承和发扬荷兰A?W?范登班 、德国H?阿尔布列希等人的教育学、行为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认为:农业推广就是一种把新的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成果,通过教育、沟通和干预等方法,传授、传递给农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转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愿改变行为,最终实现增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而农业推广学则是研究推广沟通过程中农民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行为自愿变革规律以及诱导农民行为自愿改变,提高推广效率的一门应用科学。侧重于农民教育及其行为转变。

遵循阿氏模型,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等推广组织被视为推广服务系统,且是先进的、主动的、教导的;传统小农、社会化小农等被视为目标团体系统,且是落后的、被动的、接受的;农业推广过程也仅仅是这两类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基于阿氏模型的农业推广学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客观产物,适合于传统农业转型期以小农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活动。

毋庸置疑,阿氏模型对这个特定时期中国农业推广学的形成与发展,对指导中国农业推广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原因

在现代农业条件下,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正由社会化小农逐渐转变为职业农民。伴随着土地的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正由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不断走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大生产,越来越多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逐渐形成。农业推广的目标团体系统已经由分散的个体转变为组织化的农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而阿氏模型的推广服务系统是组织化的,目标团体系统却是没有组织化的松散的农户。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农业推广的目标团体系统已经发生了变化,阿氏模型已不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条件下的农业推广框架。因此,必须从方法论的高度来全面分析农业推广系统的主体、客体和推广方式,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内涵和特征[21-24]相吻合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一)现代农业推广的主体分析

1.正在形成协作关系的多元推广主体。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视为对农民的教育,将农民视为推广的对象,忽视了现代农业推广最终目的是农业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不可避免地轻视了农民的农业推广主体地位。?Υ耍?高启杰已经初步认识到只有从事推广工作的农民才是推广主体,而其他接受推广的农民则是受体[20]。其实,受体也是农业推广的主体之一。而简小鹰和于水等则明确提出农民是农业推广的主体[25-26]。从《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来看,推广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教育,而且包含研发和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应用的主体也是推广的主体。

现代农业条件下的职业农民,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经不再是阿氏模型所描述的农业推广末端的推广对象,只能被动的等待接受农业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和教育,而是以农业推广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以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向上下游各类农业推广主体提出需求,亦或接受政府或非盈利组织的公益性推广服务,亦或购买通过市场配置的推广服务。其中,政府公益性推广服务也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契约形式来实现。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属的推广机构等推广主体也将以满足这些组织化的新型?r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化的推广服务。组织化的农民与其他推广主体之间由被动与主动转变为主动与被动,由落后与先进的不平等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基于契约的协作关系。

从推广最终目的来看,正是这些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大规模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实现产业化。所以,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同样是农业推广的主体,是实现推广目的之最终执行者。各类农业推广主体之间通过协作,才能最终实现农业先进技术的传播和产业化,来实现推广的目的。由此,阿氏模型中的两类系统的关系其实反映了传统农业转型期分散化的农民与其他农业推广组织这两类主体之间的关系。而现代农业背景下,重构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必须反映组织化的农民与其他农业推广组织的协作关系。

总之,现代农业条件下必须明确农业推广的目的,构建起政府所属和大学科研院所所属推广机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其推广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组成的推广机构形成的组织独立、功能交叉的多元推广主体协作系统,共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对于此,有学者探讨了各类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27],但对多元推广主体协作系统及其构建仍缺乏深入研究。

2.其他社会团体亦能成为农业推广主体。本文中其他社会团体主要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外的社会群体,包括分散的个体和组织化的群体。其他社会团体出于公益或者追求利润的目的,从事农业推广也非常符合“加强农技推广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活动[28]”的原则。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认为,技术本身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组织、政策等社会因素构成了技术设计和技术应用的模式[29]。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最终就是要实现社会强有力的需求刺激农业技术向前发展,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要最终服务农民,回馈社会[30]。从终极需求角度来看,包括其他社会团体在内的大众群体的市场需求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农产品价格与质量、食品安全、农业生产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大众群体关注的因素都能成为影响需求的因素,都会引致相关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从供给角度来看,其他社会团体将以分散化的个体或者组织化的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农业推广当中。国外的NGO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就是例证。而国内亦有此类组织,比如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31]。此外,其他社会团体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其所汇聚的群众智慧和意见可以为解决现代农业推广技术的创新和制度安排等复杂问题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与价值判断。

(二)现代农业推广的客体分析

如上所述,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视为教育或者传播与采纳,忽视了农业推广客体的研究。高启杰曾经指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客体是指被推广的具体科学技术成果[20]。其实,农业推广的客体反映了农民的需求。现代农业条件下,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需求,不仅仅是农业科技成果,还包括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现代农业推广的客体,而且伴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以上推广客体存在递进的关系。

阿氏模型针对分散化的小农,侧重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教育式推广,并且暗含了:在此推广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创新、扩散应用的过程彼此分离,参与的主体相互割裂,最终结果就是农业推广中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32-33]。现代农业推广必须重视农业推广的客体,始终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树立全过程的农业推广理念,并且要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这个全过程。虽然推广主体侧重有所不同,但是多元主体注重协同且不固定死板。农业研发和推广机构的新成果会主动寻找能够快速推广和应用的伙伴或者直接进行大规模应用,而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会主动提出需求、寻找机会、积极学习,甚至参与到研发当中,并且不断尝试管理创新和组织变革。以现代农业推广客体为基础,各推广主体在推广过程中将形成越来越多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和“企业+科研院所+农户”等各种形式的联盟,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各种农业信息平台不断建立和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与壮大。

(三)现代农业推广的方式分析

在农业推广中,“推”是手段,“广”是目的,即农业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适应于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侧重于通过教育或信息传播的方式来进行公益性农业推广,其“推”更多的指对农民的教育、说服乃至强制。这种手段在现代农业的背景下,是不能实现“广”的。而现代农业的推广方式应实现高级化、现代化、网络化、产业化和协同化,将更多的以市场化的、提供服务的形式来实现。其“推”更多的表现为:诱导、追寻、协作。现代农业是三产融合的多领域科技集成的科技密集型产业[23]。在其产业体系中,分工越来越专业,更多的农技服务组织将直接运用先进科技知识和装备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他们将直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而不单单是教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其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再进行运用。农业推广中的教育恐怕将局限在一些无法提供专业服务的领域和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农业工人的培训。

综上,适应于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仅描述了农业推广活动中先进与落后两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仅反映了农业推广复杂系统中的教育或者信息传播这一小部分内容。它没有对农业推广复杂系统中的多元主体进行展开,特别是已经组织化的农民,忽略了研究农业推广的客体,既不能反映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复杂性和方式的变化,也不能反映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创新和自我提高,更不能真实、全面地揭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客观规律。基于上述缺陷,必须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三、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思路

(一)重构框架模型的基本要求

农业推广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都承认农业推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它更是一个钱学森所定义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34]。而且农业推广学本身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需要众多学科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支持。因此,作为农业推广学重要的理论基础,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既要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系统的复杂性,又要能体现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还要能为重新定义农业推广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奠定基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重构框架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综合集成研究一直是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各种问题的重要研究思路。我国学者提出的WSR方法论恰恰是指导综合集成研究的重要方法论[35-36],而且便于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它对于指导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赵国杰和王海峰将WSR方法论进一步改进为ZKJ方法论(主体客体交互作用方法论)[37-38],对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更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在ZKJ方法论中:主体(Z)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K)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客体;交互作用(J)是实践和认识活动,即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过程与结果);实践中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程序或方法;实践就是以主体、客体、中介为基本骨架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动态过程[37-38]。

基于ZKJ方法论分析我国现代农业推广系统,可以得出该系统由农业推广的环境、主体(Z)、客体(K)和农业推广的交互作用或实践(J)构成。农业推广的环境,即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农业推广的主体(Z),即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四类。目前政府的推广主要通过其所属的行政型推广组织来实现,大学科研院所的推广主要通过其所属的教育科研型推广组织来进行,社会团体的推广主要通过各种社团推广组织来实现,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推广则通过各种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实现。农业推广的客体(K)即农民需要的是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农业推广的交互作用或实践(J),即各类相关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各类客体的生成和普及应用的过程,以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重构的框架模型

基于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基本要求和基于ZKJ方法论的我国现代农业推广系统,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具体见图2。

在重构的模型中,主体系统中的各类主体保持自己组织上的独立性,在功能上虽然各有侧重,但并不分割;既可以独立发挥各自所侧重的功能,又可以兼有其他主体所侧重的功能;既可以独立运作,又可以和其他主体进行协作,实现各种协作组织上的创新,向着图3所示的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演化。

客体系统在农业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内容,以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需要。农业推广的实践过程系统反映了多元农业推广主体相互协作实现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过程,侧重实现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具体方式和手段创新。

反映各推广主体协作关系的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的理论基础是亨利?埃茨科威茨提出的三螺旋创新模式[39]。该理论被相关学者高度重视,应用到众多创新领域中。在农业推广中,也不乏相关案例。涂俊和吴贵生就以宝鸡市农业专家大院为例,用三螺旋模型论证了图4所示的农业推广体系制度创新[40]。

现代农业推广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往往与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和社会帮扶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吸引了其他各种社会团体(盈利的和公益的)参与其中。并且这些社会团体在农业推广中也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建设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四螺旋的农业推广案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团队做出巨大贡献的“绿岭模式”。该模式中的四螺旋主体分别为地方政府、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和河北邮储银行。在图5所示的此四螺旋的运作机制中,政府主体搭建平台,在大学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持续进行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且进行监管,实行企业准入制度,保护农民利益;农业企业主体组织产业化生产,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a业化经营模式,并且成为大学的研发示范基地;大学主体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市场策划、技术研发、示范培训、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帮扶;社会组织主体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提供金融支持。并且企业与大学的专家以技术入股方式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而大学专家不仅提供了主打产品薄皮核桃从种苗到栽培管理的技术指导,而且还提供了市场信息、品牌策划、企业管理、科技研发等全过程的增值服务。最终帮助企业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拥有产前、产中和产后完整产业链的薄皮核桃龙头企业,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之路。“绿岭模式”是围绕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实现了的四螺旋协作农业推广,具有代表性。当然,在“太行山道路”中,也出现过其他案例。比如在政府的支持下,有的社会团体主动向大学购买农技推广服务,免费提供给农民和合作社,并且还帮助其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四螺旋协作推广系统并不排斥三螺旋推广系统,它是三螺旋推广系统的拓展。各地可依据四螺旋协作推广系统的原理,因地制宜,进行多元协作推广体系的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

(四)新旧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对比

图6在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下展示了适应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所表示的农业推广。可以发现,阿氏模型中的推广主体之间缺乏协作,功能割裂,客体单一,推广手段或者方式上仅侧重教育或者传播的手段。这说明适用于描述农业转型期的农业推广的阿氏模型已经不能反映全面现代农业条件下的农业推广复杂巨系统。

而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揭示了研究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农业推广的基本思路,即农业发展环境―农业推广系统主客体的结构关系―农业推广系统中主客体的作用过程―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该模型最根本的前提假设是:农民是组织化的农民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再是被动的推广对象,而是农业推广主体之一。在此前提假设下,农业推广可以定义为:各类主体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快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各类主体在保持自己组织独立的前提下,部分具有其他主体的功能,按照“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四螺旋创新模式进行协作,来构建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实现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侧重于研究对农民的教育,也不是侧重于研究农业技术的传播扩散,而是融合二者,研究各类主体如何协作来实现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的机制和过程。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也将从“农业推广的环境、农业推广的主体、农业推广的客体和农业推广的实践过程与结果”4个维度来展开,进而从这4个维度实现多个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