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实用13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1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connotation; thre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 “全面、内涵增长”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 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 “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 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 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 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 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 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 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 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 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 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 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 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 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 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 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分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 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 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 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 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 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 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 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 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 相反。 (7)城镇联动紧。我们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 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 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 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 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 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 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 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 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 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 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 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 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 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 戒。

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1)新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即整个国家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是一体的,公共服务是均等的,农民拥有与市民相当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收入以及均等的公共服务,农村也拥有与城市相近的基础设施。具体还包括:

①.新型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总体背景,拥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体系,“内需为主、消费支撑”的需求体系,“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结构体系,由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组成的企业结构体系,充满活力的经济。

②.新型社会。以新型社区、新型社会组织和新型社会管理为基本要素,交往方式社会化、社会联系国际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民构成多元化和流动性、社会阶层橄榄型的包容和谐的社会。

③.新型环境。城镇主导背景下的城乡,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利用节约,环境保护有效,人与自然关系友好,共同塑造绿色低碳的环境。

(2)新的主要内容是农民市民化

①.让所有城镇化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升学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这三项城镇化的占比大致各为30%,其他形式的城镇化占10%。人口城镇化的新内容是让这三类人群尤其是农民工享受同城镇原来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和主线应当是保障1.6亿存量和未来增量农民工享受同城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

②.以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为关键点,推进内涵增长的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主要有三个区域:老城区、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城镇化的新内容是:通过旧城改造,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通过减缓新城的蔓延和扩张,提升城市的容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撤并,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③.着力克服“城乡病”,推进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在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进入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城镇化也有可能导致农村的凋敝和衰退,因此,防治“城乡病”,确保城乡健康发展和城乡双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3)新的基本动力是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在全球日益信息化以及重大技术突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新型城镇化拥有三大新动力:

①.新的拉动力。

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新型工业化,与基于智能化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需求拉动力。

②.新的推动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即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组织的产业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供给推动力。

③.新的源动力。

信息化作为当今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不仅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供求推拉力,而且直接决定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形态与质量。以上三化不仅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比以前更加强大的动力,而且决定了城镇化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征。

(4)新的发展方式是内涵集约增长

①.提升城市和乡村集聚区的密度。充分利用有关地上地下城市空间,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促进城市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和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②.优化城镇与乡村集聚区的布局。依托合理的城镇及乡村空间布局和便捷的联系渠道,提高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2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城镇化内涵与特征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的迁移,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漫长过程。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不仅低于城镇化率70%以上的日本、韩国,更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是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过程,本质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漫长过程,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二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三是地域性质和景观的转化过程,四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城镇化冠以“新型”二字,就包含了对过去传统城镇化的反思,对路径的选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以人为本[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人口城镇化,注重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实质提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目前由于“半市民化”问题突出,大量进城农民工尚未真正融入城市,要把促进有能力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二是优化布局。[1]优化布局就是要推动空间上接近的若干城市和小城镇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网络式对接与延伸。以河南为例,在布局上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提高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大力推进地区性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和县级城市扩容提质,有重点地发展中心镇,健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以大带小、以小补大、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三是生态文明[1]。坚持生态文明就是要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顺应自然规律,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合理控制城市开发边界,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四是传承文化[1]。传承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近年来,不少地方城镇建设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人情味淡薄,吸引力缺失。中原文化底蕴深厚,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应该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城乡关系深刻变革的新阶段,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自身所蕴含的各种红利将近耗尽,同时随着环境与条件的逐步变化,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以河南为例,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主要产业就业支持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的需要,出省务工农村劳动力超过1 100万人;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大量进城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处于半市民化“两栖状态”;三是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农村配套改革滞后,农民转市民后财产权益的保护和实现机制尚不完善;四是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模扩张过快,占地过多,用地粗放,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五是部分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超出财力,城市政府债务负担过重,财政和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六是城市社会治理体制和水平滞后于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趋势,个别地方出现了“城市病”的一些现象,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对城镇化工作方向、重点把握不准,一些地方在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实践中偏离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成、跟风赶浪、搞大呼隆,政府干预过多,干了很多本由市场决定的事,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新村搬不进、旧村拆迁复垦难、财政债务负担重、运转难持续,正如指出的“如果城镇化路子走偏了,存在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则可能积重难返,带来巨大风险”[1]。这些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1.遵循规律,积极稳妥,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超越现实发展条件而急于求成,不能盲目大干快上,由于受城镇化受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总结中国实践、借鉴世界经验、立足时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要搞行政命令层层加码,把提高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作为硬任务,不要揠苗助长,一哄而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要提升质量。新型城镇化是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发展过程[2]。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市场的“无形之手”用够,政府的“有形之手”用好;处理好城乡关系,不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把农民居民点都变成高楼大厦,绝不能非法剥夺农村土地,损害农民利益。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搞城镇化不能单兵突进,而是要协同作战,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处理好领导与群众关系。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选择和首创精神,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新型城镇化成果。

2.突出就业导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全国和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全国已经有2亿多,河南省有2 600万农民工和其他人员在城镇居住,处于“半市民化”状态,首先要解决好这些人员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高校毕业生、技工、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城镇落户率,应该尽量把他们稳定下来,而不是人为大幅度吸引新的人口进城。落实好已经转移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必须牢牢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以城镇集聚的产业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来决定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

要靠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要把推进工业化、发展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带动人口向城镇集中。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和生活环境。

要靠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中工作不好找,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缺乏技能。因此,要把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全民技能水平作为事关长远的战略来抓,围绕转型升级,以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为重点,把“80后”、“90后”农民工都能得到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在强化就业导向基础上,强化住房、教育“两牵动”。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要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与城镇户籍人口同享受住房保障待遇。保障农民工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不得跟风赶浪,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不得盲目大拆大建,逼农民进城,让农民“被落户”、“被上楼”。

3.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土地问题始终是城镇化的焦点和难点,关乎发展大业、民生大计。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加快征地,出让土地,获得丰厚的土地财政,导致土地快速非农业化,土地征用催生失地农民,农民权益受损。有些地方,农村“建新不拆旧”,耕地侵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乡村病”日趋严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来诸多土地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亟待破解的首要难题。

要严守底线,管住总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控制增量,优化结构,深化土地管理创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土地保障能力。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土地,农业现代化要保证土地数量和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决不允许借占补平衡之名,占用好地,用劣地、坡地生地来滥竽充数。要坚持发挥规划管控作用,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大力推进旧城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力度,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比例。逐步地搭建节俭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平台,坚持市场化运作,提高指标流转收益。完善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

4.创新城镇化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指出,财力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1]。改革完善财政体制,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和奖补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下转172页)(上接144页)务支出持续稳定增长。要着眼于“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推进与城镇职工、居民保险整合,提高统筹层次,做好异地衔接,进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污染处理、就业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要创新投资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挥好其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提供规范透明、成本合理、期限匹配的融资服务。要放开市场准入,对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探索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实现公商协同,以商补公,搞好土地储备和两级循环开发,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并合理分配,提高用于城镇建设的比例。

5.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创新城镇化管理机制。要突出建管并重,服务高效,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指出,城市建设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城市建设水平[1]。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定位,避免走弯路。基本要求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增强文化魅力,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力气去遇山推平,弯曲的河流改直,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上要求,“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特别要保护一些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庄,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城市的竞争力、活力、魅力离不开高水平管理。这些年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许多都与管理不到位有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加,对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只重建设而忽视管理,将给社会稳定埋下很大的隐患。因此,要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随着城市发展及时调整完善社区组织,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快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

城镇化的主体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必须顺应人民想过好日子,能过好日子的愿望,让农民“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因此,必须自觉把握城镇发展规律,产业成长规律和人口流动规律,增强运用规律科学决策的本领。推进城镇化方向必须对头,路子必须走正,不准破坏青山绿水,不准一味求洋求异,不准造新城为鬼城,不准让市民成为流民,不准一届政府一张图,不准乱举债摊大饼,积极稳妥发展,避免犯难以纠正的历史性错误,既要对现实负责,又要对历史负责,更要对人民负责。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24-02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最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闽粤赣边四个设区市(赣州、梅州、三明、龙岩)仅有两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闽西职院在其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弘毅笃行、技精业成”的办学理念,继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方面,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平台,产业对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要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设定专业教学标准。闽西职院坚持“立足闽西、面向海西,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呼应龙岩“1+2”主导产业(即重点培养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商贸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和“155”(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全国性产业基地: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长夜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要依照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龙岩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产业性(以产业集群为依据)、相关性(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专业)和有效性(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特征。同时,应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就无法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内涵发展便失去专业支撑。

特色专业是指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和明显的特色,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闽西职院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其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知名度饮誉省内外。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三、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

1.高职院校要重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办学机制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政、校、企、行都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到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引厂入校、前店后校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集团化、园区化合作办学形式,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把学校建成企业培训基地。要围绕“一线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专业教学只在校内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空间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闽西职院深化“一线二双三证”(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书、资格证书和素质证书的目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部级、省级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推行高职单招改革试点和中职对口招生,坚持五年一贯制培养,通过技能高考、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招生。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2012年扩大到省级示范,2013年扩大到全部公办学校,2014年扩大到全部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高职的基本特质。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既擅长理论教学,又要精于技能培训。高职教师应当成为技术型、技师型、技能型的智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更加丰富。“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对教师而言,立德既要加强德育,也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占领人才高地。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闽西职院2012年和2013年开展市级、院级教学名师选拔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4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123-05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是我国面向未来提高国民福利与社会总体财富的新增长点。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要走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低碳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PhetkeoPoumanyvong和Shinii Kaneko(2010)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现象,它不仅是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也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变为城镇结构的过程。仇保兴(2012)认为低碳生态城镇对我国推行生态文明、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汪海波(2012)认为推进城镇化发展既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和适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实现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文辉,王大伟(2012)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绿色能源消费。Clin Stong Ho等(20131认为低碳城镇规划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低碳排放,有利于实现高水平利用低碳能源和低碳生产技术,有利于实现低碳消费行为。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本质上讲是在碳约束前提下,实现城镇化的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一、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

城市化(Urbanization)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在国内也被翻译为城镇化。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化与城镇化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寓意:前者代表工业在城市扩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后者代表优先发展小城镇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仇保兴(2003)也认为我国不直接用城市化概念而提城镇化概念是考虑到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提升质量的城镇化。以质量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国内学者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吴江等(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彭江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吴江、申丽娟(2012)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角度、层次对其界定,应从共性和个性、一般性和特殊性两方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共性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个性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具有差异性。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模式。国内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了一些观点。李志英(2010)提出了建设低碳社区设想,认为城市社区是人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是城市的细胞,建设低碳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毕军(2009)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指出低碳城市是低碳时代的空间载体和时间主体,是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融合,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魏后凯(2011)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非绿色的粗放型城镇化道路。急需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走一条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周金成,王家合(2012)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包容性增长,最大限度的为人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和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还有学者指出我国城镇化转型战略方向是低碳、生态、绿色,也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绿色、循环、低碳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国内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大多专注于城镇建设的某些方面,如城市社区、城市生态环境等,而缺少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共性。也要坚持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的个性。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政策创新、制度设计和技术进步,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是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建立低碳的城镇基础设施,形成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尽可能的减少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是正相关的关系,粗放式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削弱了大自然的碳汇功能;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增加了碳排放量。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关键。新型城镇化与碳排放的脱钩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相对脱钩,即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低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另一个是绝对脱钩,即在保持新型城镇化正常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量的绝对减少。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往往是一个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应以实现相对脱钩为目的,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相关措施不断优化,碳排放曲线将发生拐点,碳排放开始绝对减少。

如图1所示,X轴表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Y轴表示碳排放量,曲线n表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曲线m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量。在OA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甚至碳排放量增长的速度高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新型城镇化的增长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之上。随着低碳发展措施的推进,在进入AB阶段后,新型城镇化实现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量实现了下降,这个时候新型城镇化与碳排放实现了脱钩。

二、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然而,目前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还存在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落后的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决定着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当前我国城镇规划理念落后,没有将城镇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等进行统筹考虑,城镇建设目标价值单一,城镇建设过分注重城镇的硬件设施而忽视城镇发展的软环境。城镇规划缺乏稳定性,持续性。规划内容朝令夕改,调整随意性大,许多规划因为新任领导要求而被更改。城镇规划内容缺乏科学性。城镇规划没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为追求建设速度节约短期成本而严重违背城镇发展规律超前规划,城镇规划中激进式的大规模“围海造地”、“向山要地”。城镇规划中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的功能布局,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贪大求全,没有很好的结合本地区实际。

(二)日益增长的碳排放量

我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发展的背后是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201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4939.15万吨标准煤。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在低碳情景下,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需求量为52.50亿吨标准煤。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在不断的增长。我国因化石燃料消费而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由1985年的5.07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19.50亿吨,年均增长5.54%;人均碳排放量由1985年的0.48吨增长到2010年的1.46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201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1吨标准煤/万元,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能耗标准。

(三)高碳粗放的产业结构

城镇化发展要以强大的产业为支撑。目前我国城镇产业结构高碳粗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其次,第二产业仍然处在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发展模式中。特别是乡镇产业主要以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大,能源消耗高的小作坊为主。第二产业成为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再次,各地在发展实际中。盲目追求产业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自身资源、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色实现差异化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最后,我国产业布局缺乏宏观统筹,各地基本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发展产业,很少有区域间的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发展内耗严重。

(四)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镇建设中出现许多不切合实际的形象工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植被破坏,碳汇源不断缩小。城镇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之中。大量的工业废气加剧了城镇空气的污染。在全国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9.1%。

(五)发展滞后的基础设施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只注重形势上的美观而忽视城镇基础设施实际需求。城镇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智能低碳的综合公共运输系统尚未形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2011年我国各地区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厂只有677座。城镇的给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城镇排水系统经常因为突发性的雨雪天气而陷入崩溃。2010年我国有1034个县建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仅占县城总数的63%,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82%;县城污水处理率为60%。忽视了对城镇基础设施软件的建设,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精简高效的公共服务机构,科学先进的公共服务理念。

三、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要着眼于全局,要统筹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建设低碳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治理等措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机配合,产生协同效应。如图2所示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是前提,低碳基础设施是基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支撑,低碳排放的能源结构是关键,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是保障。

(一)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

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协调。首先,要更新城镇规划理念。把握好城镇建设方向,顺应时代要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低碳环保理念,强化低碳城镇规划意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抓手,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低碳城镇规划。其次,严肃城镇规划内容。避免“一个领导,一套规划”的现象。最后,科学制定城镇规划。要因地制宜对城镇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确定碳排放目标,选定合理的主导产业,合理利用好城镇空间结构和布局。要合理布局低碳基础设施,将低碳技术应用于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

(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是城镇健康运转的血液,同时能源消费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能源以高碳的煤炭为主。能源消耗的总量不断加大,低碳能源的推广利用率还相对较低。因此,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必须要改变当前的高碳能源结构。要制定长远的能源发展规划,通过中长期的能源规划,预测国家能源消耗趋势,提出国家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引导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要科学合理的控制能源的消费总量,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间能源消费总量;要注重节能降耗,不断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要大力支持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以降低新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要加大资金投入;另外,建立低碳能源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参与。

(三)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支撑,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必须切实改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产业。城镇化进程中要逐步淘汰高耗能的产业,要根据本地区的环境状况,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低碳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的选取低碳型工业产业进行重点建设,要重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要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产业,肩负着经济突破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进低碳服务业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政策作引导,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低碳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5

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四化”同步发展战略,2015 年5 月,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战略,如何推进绿色城镇化有序发展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内涵

城镇化发展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我国城镇化发展内涵呈现出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四种城镇化发展内涵类型。王素斋(2013)提出人口城镇化内涵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苏金发(2011)提出土地城镇化内涵是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张占斌(2013)提出经济城镇化内涵是农村要素流向城市;蒋宵宵(2013)提出社会城镇化内涵是提升农村人口价值理念。

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基本趋势。绿色城镇化发展是一种引领,决定着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要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体现绿色化,使其发展内容更加丰富。绿色城镇化是一种以生态环境可持续、人的发展文明性、城镇发展健康性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城镇集约发展与绿色相结合,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高红贵,汪成(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做到生态优先,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下促进经济发展。沈清基,顾贤荣(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发展与绿色相结合,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其特征应包括:健康性,即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生态性,发展同时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和谐性,即与周边是共生共荣的和谐环境。董泊(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有四个方面的新内涵,一是发展理念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城镇体系新,发展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化体系;三是实现途径新,是共同发展的城镇化;四是产业支撑新,将现代农业纳入支撑绿色城镇化的产业体系;绿色城镇化发展是以城乡统筹一体、产业节约集约、生态资源环境协调为特征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城镇化。

二、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绿色城镇化发展建设始终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围绕城镇化建设发展核心内容构建绿色城镇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际。

1.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点国内的专家学者围绕城镇化建设发展核心内容,分别从城市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社会人文环境、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生态城镇化发展七个方面为出发点,研究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方创琳,王德利(2011)认为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围绕城市化发展质量为出发点,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与判别标准值,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做出了评价。曾志伟(2012)以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在研究新型度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三方面为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王博宇、谢奉军(2013)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为出发点,强调城镇化发展中内在质量的重要性,并由偏重数量与规模向注重质量与内涵提升转变,从经济动力、人口转移、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戚晓旭、杨雅维(2014)以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应将可持续发展贯穿到城镇化发展中,以可持续指标体系为核心,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市生活质量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曹红华(2014)以新型城镇中社会人文环境为出发点,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包含平等、幸福、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等相互关联的内容,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主。吕丹(2014)从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出发点,从人口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生态环境支持指数、城乡统筹指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五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李晓燕(2015)以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从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生态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围绕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点,分别构建形成了以城市化质量、新型度内涵、新型城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环境和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以城市化质量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方创琳,王德利(2011)根据城市化发展质量为出发点,提出以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为一级指标和12 项具体指标的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在经济指标建设方面提出效率指数、结构指数、发展代价指数和增长动力指数,更加注重经济效率的提高,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的影响;社会城市化质量指标包括人类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个方面;空间城市化质量指数包括水资源保障、建设用地保障、能源保障、生态环境保障四个方面,增设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科学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2)以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曾志伟(2012)以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构建了新型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三个一级指标和43 个具体的二级指标。其中,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度体现的基础,包括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工业三废利用产品产值等具体指标;新型城镇化新型度体现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具体包括人均生产总值、平均工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值等具体指标;新型度体现的灵魂是社会建设方面,具体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消费率等18 个具体指标。在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社会建设指标所占权重为0.411,超过经济发展指标,使新型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3)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王博宇、谢奉军(2013)从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方面出发,认为城镇化发展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表现,应综合全面考虑新型城镇化发展各个方面的关联度,构建以经济动力、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为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动力具体包括人均GDP、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等具体指标,人口转移具体包括总人口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等具体指标,基础设施具体包括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等具体指标,人居环境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等具体指标。一级评价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口转移(0.28)、人居环境(0.25)、经济动力(0.22)和基础设施(0.18),人口城镇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经济城镇化的直接结果,应增加城镇人口增长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等二级指标,完善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戚晓旭、杨雅维(201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出发点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支持方面,提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市生活质量、制度建设五个一级指标,在社会进步指标方面,涉及人口及社会保障、城市用地、教育、文化和医疗5 个方面,在经济发展指标方面涉及到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社会消费支出等7个具体指标,在生态环境支持指标涉及到空气质量、污水排放、大气污染排放等8 个具体指标,在城市生活方面涉及到建筑面积、供水、供热、供电等9个具体指标,在制度建设方面涉及到行政效率和管理指数两个指标,比较系统的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

(5)以社会人文环境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曹红华(2014)从注重新型城镇化社会人文环境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自然物质环境指标和社会文化环境指标,城市自然物质环境包含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设施完善、经济持续发展三个二级指标,社会文化环境包含文化繁荣进步、生活品质化和管理科学三个二级指标。

在社会文化环境指标中城市生活品质化所占权重最高(19.79),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6)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吕丹(2014)从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为出发点,根据全面系统性、主导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导向性等原则,选取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乡统筹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最重要的指标,所占权重达到0.4175,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均等化,充分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综合性,突出城镇化发展中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

(7)以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李晓燕(2015)从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认为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行为可以控制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两者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城镇发展中人口、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四个指标指数。其中,生态城镇化具体包括万元农业GDP化肥使用量,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处理率等8 个具体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更注重保持城镇化过程中与原有环境的协调度,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构建新型生态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结语

绿色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建设的方向与目标。针对目前专家学者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绿色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应增加生态产业发展指标,测评发展中的循环、环保、低碳经济水平;围绕城镇化发展与绿色化发展关系,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应增加绿色设施、绿色生活、绿色人居、绿色人文发展指标,测评绿色发展水平。

通讯作者:李茜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内涵、目标与路径[J].热点关注,2013,(4):165—168.

[2]苏金发.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经济曾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1,(4):111—115.

[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报—经济发展与改革,2013,(1):49—54.

[4]蒋宵宵.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驱动力研究—以“冀中南”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13,(4):47—53.

[5]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城化[J].中国人口,2013,(23):12—15.

[6]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3.

[7]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111—113.

[8]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J].地理研究,2011,(11):1931—1946.

[9]曾志伟.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4.

[10]戚晓旭,杨雅维.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2):51—54.

[11]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建城镇化评级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基于浙江省11个城市的数据[D].浙江大学,2014.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6

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聚集与扩散并存、动力机制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个性化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逐步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1年,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规模的扩张,而且是城镇质量的提高、城镇功能的增强、城镇结构的优化、城镇环境的改善、城镇个性的塑造以及城镇资源的集约节约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是两条不同的城镇化道路,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多年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从城镇化的机制看,新型城镇化在继续强调传统工业化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信息化、国际化的作用;从城乡关系看,新型城镇化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关系,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从城镇化方针看,新型城镇化总结了传统城镇化多年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在强调城市群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相关评价研究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最能够表征城镇化意义,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镇化的水平,这类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镇用地比重指标等三种,主要指标法通过测度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来对城镇化水平进行表征,不仅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状态,而且可以方便地用于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综合指标法又称为复合指标法,通常是通过构建由多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测度某一区域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法的优点是将表征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因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衡量。但是,由于其选用的指标较多,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性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研究区域所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在通用性和可比性方面也往往存在不足,因而难以推广或进行纵向横向多角度比较。因此,在实践应用中,主要指标法,也称作单一指标法更为通行。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型城镇的内涵和理念,在建立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发展的本质方面,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水平和质量。

2.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既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又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的内容要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居民生活、生态宜居和集约协调等多个方面。

3.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各个统计及评价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4.易收集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代表性和可获取性,尽可能选取已经建立了政府和部门常规统计制度、统计资料比较健全、易于计算、容易获取的指标,做到指标的可采集、可量化和可对比。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以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理念为基础,根据河南省各城镇经济发展特点,遵循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我们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城镇的综合实力。准则层包括城镇发展、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指标层是具体评价指标,可以直接从统计资料或者计算获得。其中,城镇发展类指标具体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增长率、中心城区新增人口、县城区新增人口、镇区新增人口、新型农村社区新增入住人口等,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经济高效类指标具体包括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集约协调类指标具体包括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土地流转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比重,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与努力方向。生活方便类指标具体包括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燃气普及率、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和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环境友好类指标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要反映城镇化生态宜居、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见图1)。

四、结论

本研究遵循国内外城镇化评价原则,从城镇建设、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原来根据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简单评价,转为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衡量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综合水平,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提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新型城镇化引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雪.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7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已有10余年。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1]。然而,中国百姓熟知新型城镇化是在党的十,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2]。但实际上,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1)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轮城乡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对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3]。但是,受既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其可预见性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六点(表1)。

3 推行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

对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而言,“新型城镇化”虽然广为熟知,但一方面长期在局部范围或地区试行,另一方面常局限在城乡建设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本届政府执政的重要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涵盖范围持续扩大,其要求城乡规划学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4]。规划策略的实施必须以各地阶段性的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幅员辽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在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应秉承。评估现实差距-树立可行性目标-确立重点行动计划。的系统化思路,逐步实现基于内涵维度的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目标维度的发展方向确立和基于内容维度的实施安排。以发展路径为基础,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推行新型城镇化应采取以下四类策略。

3.1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

统筹协调策略涵盖区域与城乡两个层次。从区域上说,大体包含4个空间地域层次的协调与统筹:(1)以大多数现状城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规划区或都市区范围;(2)较为明确的市域范围;(3)跨行政界限的城市圈、城市群范围;(4)更大尺度的都市连绵带和经济区范围,在此区域内统筹更多的针对宏观政策、重大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城乡一体化层面,则较为微观地注重与城乡居民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就业水平及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

3.2 “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

所谓转型,一是向低碳绿色转型,二是向规模集中转型。低碳绿色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规模集中即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所谓升级,一方面指农业效率提升、工业低碳水平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指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协同升级。

3.3 “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5]。其中,资源节约即强化现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工程。环境友好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因地制宜、适度提高有污染企业准人门槛和处罚力度。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改造,打造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解决城镇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环境干预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3.4 “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

集聚紧凑策略包含三层含义,所谓集聚增长即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所谓混合利用即提倡各项功能混合使用,从而降低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出行。而紧凑开发指依托公共交通导向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土地利用。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指导战略,理清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树立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梳理重点内容并结合规划策略统一部署,同时及时纠正认知误区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谢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8(10).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8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9

“新型城镇化”的由来要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继而党的十正式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当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后,“新型城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尽管长期以来各行业和学界人士分别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不同的研究和定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城镇化”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直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至此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序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②矫正和弥补持续高速的城镇化所带来的弊病和损失;③使广大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④提供中国未来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建设有条不紊、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绿色低碳。深刻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主导因素以及实施路径,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

2.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统筹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①

以“包容、公正、有序”的理念推进人的城镇化,着眼于解决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如异地高考、养老问题等,为移民、进城的农民提供保障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同时应极力避免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出行的“城进农退”问题,改变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慢于经济城镇化的两个慢于状况,构造社会文化生态,创造城镇欢迎、接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社会环境。②

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其发展内涵不容忽视,必须深刻理解阐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各类资源日趋减少、“资源枯竭型”城镇接连出现、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速。这些问题无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努力摆脱现阶段对土地、资源、人口的严重依赖,坚定不移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仍应以改善民生为基本要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弊端和损失:忽视了农业经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致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受到制约;城市空间不断被侵占,城镇肆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与紧缺问题并存,亟待解决;传统资源被过度依赖和消耗,致使能源、材料濒临枯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监管力度,致使“三高”问题长期存在。2014年爆发的雾霾天使全国半数省区、30余个城市深受迫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为此,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质量效益型为主,必须坚持健康城镇化,坚持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

综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在此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发展与惠民并举的新道路。

3.新型城镇化的主导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推行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并非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象征是城市的形成,然而城市的形成并非简单的“圈地运动”。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市”即指市场。过去的城是因为先有了市场,人们在市场上交易、生活,然后城才慢慢形成,谁也没有刻意造城。像魔都迈阿密和中国上海等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是无意中形成的,其后来的发展规模和实力远在人们预料之外,一些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如此。因此,城市化,市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③

目前,新型城镇化已由政府全面主导逐步向有限主导转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政府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建设、土地利用、体制改革等发面发挥作用,市场主导具体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解决人口转移、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

4.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关于如何选择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问题,一度出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但随着大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又出现了小城镇发展观点。通过反复的争论、分析、探索后,关于道路选择问题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即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应该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各地从实际出发,走综合协调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资源环境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也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必不能采用相同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④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实际布局来因地制宜地确立城镇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具体问题提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层面。

5.1人口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却没有解决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没有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由于农民缺乏文化素质和一技之长,所以在城镇中的社会地位无法提高,这就违背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竞相涌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负荷过重,形成城市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过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人口的不合理转移致使大中小城镇发展畸形化。

5.2资源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资源短缺、资源浪费这些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强调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相违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化农业还未彻底实现在,这些都直接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建设城镇,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源过度消耗,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城镇建设与人口需求的严重不和谐致使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鬼城”这样的怪现象。

5.3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和产业对生态环境平衡遭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大量绿色植被遭到破坏、生活环境严重恶化、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水资源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无不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和伤害。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6.总结与展望

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阶段极具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建设、城乡发展的关键指导战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核心、内涵与路径,发掘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十分必要。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今年以来,取得突破性成果,24省出台户改方案。2015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北京指出,将扩大新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名单不久将会公布。新型城镇化必将蓬勃发展,拉动内需,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佳彬.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3(9).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10

3.新型城镇化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只有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才能更好地推进城镇化的良胜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变“土地城镇化”为“人的城镇化”。当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要任务是让已经进城、有稳定工作及住所的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应分两个层面来实现:一是在战略层面加强国家的顶层设计。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标准底线”和“制度底线”;二是在战术层面,各地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两个底线”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逐步为农民工提供各项无差别标准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通过政策创新进一步破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难题。唯有如此,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才具有可操作性,户籍制度的障碍也会不攻自破。当然,要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还要给予农民工和当地市民一样的公民权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才能进一步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创造条件。

4.新型城镇化要求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巴西和墨西哥的城镇化教训给我们的警示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以产业为支撑。“既要有城,更要有产”,产业的发展为城镇的成长提供持续的动力,城镇的成长进一步助推产业的发展。这一点,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各地已基本形成“共识”,提出了“产城融合”的理念。各地在制订“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指导意见”时,都把“产城融合”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以统筹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以产兴城、以城聚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城镇内在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应该由市场调节,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就目前来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传统服务业是二三线城市发展的基础,如果忽视这一点,盲目追求产业升级和高科技的发展,将会使这些城市失去活力。因此,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既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转型,又要大力发展并优化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传统服务业,从而促进各级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11

一、新的发展目标――坚持人的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 “人的城镇化”,把“增加人的福祉”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人的城镇化”区别于“物的城镇化”,二者是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人的城镇化”是实现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变,实现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人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的转变。“物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其核心是土地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的城镇化”是“物的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目标。如果只是追求“物的城镇化”,即便是经济发展速度再快,生活居住空间再宽敞,但是没有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缺少了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忽视对人的基本价值关注,这种城镇化也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才构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本内容。

中国新型城镇化要求从过去重视“量”的扩张转变为对“质”的提升,从“外延式”到 “内涵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造城运动”,而是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实现 “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工能享受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市民一样的生活,这才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新的发展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开启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中国城镇化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城镇化水平是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提高的趋势。钱纳里对 1950 年到 1970年约 100 多个国家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新型工业化是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要求,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展的明显特征。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大大地提高了现代工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了对现代生产过程的控制,促进了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新型工业化是区别于以往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新”的自觉应用代替了。”

三、新的发展路径――统筹各种关系

统筹兼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解决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各种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

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总结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历史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决定了我们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覆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坚持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下,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从外延的扩张到内涵的集约发展道路,从城镇数量的增加到城镇质量的提升,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完善保护土地市场,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完善城镇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生产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和创新功能。

总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字体现在关注人,注重人。相对于传统城镇发展模式,“新”是指城镇化建设是有规划的、开放的、集约的,更重视内涵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型,也是一种城镇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的跃迁。

参考文献:

[1]周十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12

公路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等轨道交通方式的出现,给公路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以公路为主体的运输网络开始向公路与轨道并重的模式转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了以构建城市群为单位的城镇发展体系,对于公路发展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明确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路发展理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新型城镇化内涵

纪晓岚先生在《论城市本质》一书中指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城市化的载体和基础,同时在对我国城市化历程总结和分析后,提出我国城市化的未来发展四大途径:农村城市化、区域城市化、建新城市、城市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有关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问题、发展规律及趋势等研究成果不断出现。著名区域经济学专家程必定教授认为,城镇化有“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变型”两种形式,“人口转移型”是发生在城镇化初级和中级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结构转变型”则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是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对城镇化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如国内王成新、姚世谋等指出城镇发展应兼具速度和质量[2]。叶裕民教授则认为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城镇现代化,其终极目标为城乡一体化[3]。而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认识方面也有多种理解,朱洪祥以山东省为例,构建了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计算城镇化质量指数,并以此分析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4]。

城镇化加速推进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市民化农民工大量增加、城市空间过度扩张、耕地被大量占用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城镇化转型变得迫不及待,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和发展要求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则认为新型城镇化是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城乡环境统一规划,生态补偿全面实施,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和谐发展[5]。单卓然、黄亚平定义了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概念,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三大内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6大核心目标:平等城镇化、幸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和集约城镇化[6]。除上述观点外,还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一体化发展[7]。

2 新型城镇化对公路交通的发展要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13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增长至2015年的56.10%,表明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从城镇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跨越。2016年中央8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可以看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转移与身份转变是核心,城镇空间扩张是载体,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最终目标,生态环境是承载者和约束条件。人口、空间、经济、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才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然而,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存在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不相协调,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因此,亟待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即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向提升质量内涵转变:由过去粗放式用地、用能转向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由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转向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利用具体的指标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的统计描述和综合评价。

(一)构建原则

1.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内涵,反映其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便于有关部门进行具体操作。

2.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既要从现实状况出发,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也要区分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可比性。

3.先进性与动态性原则。应考虑指标选取的先进性与导向性,同时考虑动态延续性,保证其客观地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遵循以上构建原则,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口、产业、空间、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具体框架如下: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安徽省区域位置优越:西接河南、湖北,东临江苏、浙江,北靠山东,南临江西,人口较多,在未来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安徽省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因此,研究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对于该地区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与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以安徽省2015年度各地市为样本,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数据来源于2016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二)方法选择

目前,人们开发出的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多是采取咨询评分的方法确定权数,如综合指数法,专家评价法等;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即根据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如主成分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主观赋权法一般适用于综合评价指标数目较少,各指标对综合评价值确定的重要性易于区分,并且各指标间相关性较小的情形。当很难区分指标的重要性时,可选用客观赋权法,利用各指标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提供信息量越多的指标所赋权重就越大,反之所赋权重就越小。

由于本文综合评价指标数目多,难以区分各指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选用因子分析作为综合评价方法。

(三)综合评价

根据统计资料,将上述指标的实际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6.0进行因子分析。

1.适合度检验。采用KMO检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这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KMO=0.615>0.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sig值P=0

2.相关系数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由输出的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及其方差贡献率可知:前4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6.215%,表明前4个因子已经包含了原11个变量86.215%的信息量,故可用这4个因子代替原来11个指标来评价安徽省各地区2015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取前4个因子即可。

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输出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因子在非农人口比重、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人口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人口城镇化因子。第二个因子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空间城镇化状况,命名为空间城镇化因子;第三个因子在非农就业比重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产业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产业城镇化因子。第4个因子在污水处理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环境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环境城镇化因子。

4.构造综合评价模型。以所选取的前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W1,W2,W3,W4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模型:

F综=F1*W1+F2*W2+F3*W3+F4*W4

F1,F2,F3,F4分e表示前4个因子得分,将前4个因子得分,代入模型得出2015年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2所示:

由综合因子得分可知:合肥、马鞍山、淮北、芜湖、铜陵、蚌埠、滁州等7市综合得分为正,表明这些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在综合得分为正的城市中,合肥综合得分最高,排名第1,其他城市依次分列2-7位。亳州、宿州、阜阳、淮南、六安、宣城、池州、安庆、黄山等9市得分为负,表明这些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安徽省评价水平,其中:阜阳、宿州、亳州等3市得分较低,综合排名依次分列14-16位。

五、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是安徽省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总体来看:安徽省南部城市高于北部城市,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二是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F1得分均较低,说明这些城市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且F1所占的权重较大,说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因此,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应重点加大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通过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市民化等途径,使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带来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

[3]王冬年,盛静,王欢.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6(6).

[4]顾君颖,韩亚琼,王允.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5).

[5]李栋林.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6.

[6]王际宇,易丹辉,郭丽环.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