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用13篇

无形资产的价值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1

因此,通过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未来投资价值分析,使更多的投资者在关注企业的财务报告及会计报表时,不仅要分析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每股收益情况及每股净资产,还要了解企业总资产中无形资产价值及价值构成情况。

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特征

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无形资产账务处理规定准则进行资产确认及价值计量的,所以结合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及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资产性确认及价值计量规定内容进行分析,将可以了解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其特征。

(一)现行制度下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无形资产的资产性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确认、其价值计量也应该得到反映。由现行制度第四十四、四十五条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计算账簿价格的计量规定可知:目前无形资产的确认及价值计量,实际上体现的是确定成本发生制,也就是说在购入无形资产支付了成本时,该项无形资产就被确认,支付成本部分就被计量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另外,制度还明确了无形资产使用目的的确认条件,由此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只是企业取得并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使用目的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不包括投资其他目的持有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所以,根据第四十六条规定,报表上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就是企业未来应该摊销的费用,而未来的费用摊销将会冲减当期利益。从这一点出发,企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低,未来所需分摊的费用就越少,影响企业未来利益减少的因素就少。

(二)新准则下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确认及价值计量规定中,强调了资产能给企业未来带来净现金流入的经济利益性和成本收益对应关系。第十七条也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说明新准则认可尊重企业对无形资产持有的适合目的选择性及该资产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贡献判断,并且认可企业选择适合目的的摊销方法。然而报表上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仍然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确定成本量。

(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特征

在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论是根据现行制度还是新准则计量的账簿价值额,反映的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确定成本量,而不是该无形资产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的经济价值量,是企业未来应该摊销的费用额。正因为如此,另一方面它客观上反映着该企业取得无形资产项目及其带来的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信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正是因为其存在潜在可以预测的经济价值,而该经济价值是能在企业未来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收益。然而,这部分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虽然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确认及计量,但却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收益,也即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投资价值。

因此,企业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少,说明取得无形资产项目的成本低,未来所需分摊的费用就越少;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收益就越高,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就越大。

三、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分析

在我国上市企业的会计报表中,投资者了解到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普遍较低的资产结构比率,表现为会计报表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额低,每股含净资产价额少的现实状况。对此有必要进行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分析。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山西G国阳(600348)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出口基地和最大的冶金喷粉煤生产基地。根据该企业2005年年报显示,该年度销售煤炭2422万吨,增长12.65%,销售收入71.76亿元,同比增长52.07%,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1.47%,该公司流通股19500万股,年度每股收益1.21元,每股净资产5.52元 。客观上该公司存在着巨大重置矿业权无形资产净值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账外资产。该公司实际存在着矿产权重估价值有9.75亿元,而账面价值记录只有近1亿元,有无形资产矿产重估增值8.75亿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如果把该无形资产账外价值加入在账面价值上进行反映将显示如下信息变化。

从G国阳企业2005年度会计报表分析来看,在没有确认矿产产权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是557902.17万元,其中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为9593.8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72%。可见,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账面价值很少,所占比率不足资产总额的2%,也就是说,该企业取得矿产产权的成本低,但并不说明未来企业行使开采权所得到的营业收益少。所以目前企业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额低,实际隐含着巨大的含益资产和极大的投资价值。

另外,如果企业对矿产产权重置价值在会计报表上进行确认及计量,那么该企业的资产总值将从557902.17万元上升到645402.17万元,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将变为97093.8万元,资产总值增加15.68%,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占资产总额比率上升到15.04%。假如企业的其他资产与负债要素不变就矿产产权重置价值无形资产在报表上的追加确认及计量,将直接导致公司净资产增加32.94%,每股单位净资产增加1.82元,每股单位净资产由5.52元变为7.34元。因此,矿产产权重置价值在会计报表上的追加确认及计量,直接导致该企业的资产总值、净资产总值及每股单位净资产额的增大,这一会计信息变化直观反映该企业稳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收益能力及投资价值。

四、分析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投资价值关系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投资者通过分析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报表各种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财政状况与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判断现在企业价值和将来的投资价值,然后进行自我责任的投资决策。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2

    一、企业价值评估管理中对无形资产因素的考虑

    1.对无形资产计量与企业价值关系重要性的分析。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计量对企业描述财务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能充分披露维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无形资产,就会低估企业账面价值,也不符合真实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不能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要想准确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首先要对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有相对的准确的定义。虽然无形资产的概念在世界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迄今为止关于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的概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国际评估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以其经济特性而显示其存在的一种资产;无形资产无具体的物理形态,但为其拥有者获取了权益和特权,而且通常为其拥有者带来利益。综上所述,无形资产可以归纳为由企业拥有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对这种定义首先强调了无形资产是一种生产经营要素非实体。无形资产有无实体性、非流动性、独特性、效益性、价值的不确定性特征。

    2.无形资产价值管理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必要性。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投资日益增大、数量日益增加、种类多样化、收益金额日益增多,并且来源渠道多元化,对这种特殊资源的强化管理显得更加必要。一项无形资产的要素从其设计、产生、长育、繁衍、投资、转让、收益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诸多环节。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对企业增值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巨大的延伸价值。目前,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对其运营全过程加以跟踪管理,容易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因此,现代企业中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综合管理机构,对无形资产这种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系统地管理,对企业所有无形资产的开发、引进、投资进行总的监控,并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本运营中的实施目标来协调企业内外相关部门的关系,使之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3.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中应考虑的因素。企业并购、公司上市、股权变更、企业清算、国有企业改制等经济事项的发生都会涉及到企业价值评估。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未来使用方面的各种配套因素以及影响因素。无形资产价值量的合理判断将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运营策略的效率和效果。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取得成本的不可分性,使得大量自创的无形资产不能确认和计量,有的即使确认入账,但计量的成本也不完整。当企业发生产权变动或产权交易时,账面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不能成为交易的价值基础。所以,当企业涉及无形资产转让、出售、合资、合作时,就应该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以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影响无形资产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后给企业的未来收益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所以在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要考虑与无形资产未来发挥效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如企业未来的研发能力、融资能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企业自身在整个行业市场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及该项无形资产项目的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与评价,全面计量并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而反映企业的真正价值,也使得所披露的财务报表具有相关性及可比性。

    二、现行无形资产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缺陷。由于无形资产的收益带有不确定性,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知识成果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难以准确地预计和确定,这为准确的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无形资产的评估应以基本的财务核算为基本依据,并应有一整套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评价体系,没有财务核算的无形资产评估是缺乏依据的,缺乏财会依据的评估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乎法律规范的。

    2.对评估对象和范围把握不准。一方面,由于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造成企业大量的资产流失:一是在中外合资合作过程中对中方无形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使其无偿被合资企业使用。二是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企业资产往往按账面原值折股,或者对国有无形资产不评估、计价,不入账,使得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被排除在股本之外。另一方面,有的地方、企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无形资产评估值越来越高,评估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

    3.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缺陷。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认定方法存在不少弊端:无形资产取得的时点难以确定,如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特别是自创的那一部分,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很难确定其取得的准确时点。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理论上讲,如果开发费用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那么对其采用资本化政策是合理的。问题在于,对于某项目而言,要明确地定出研究阶段何时结束或开发阶段何时开始往往是很难的且不易操作,为摊销带来不便,难以实现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实际成本难以准确计量,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是长期形成的结果,或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即使某些无形资产取得时点的实际成本可以确切计量,但这一历史成本不包括其潜在的价值,与无形资产的现行实际价值也存在着差异,没有考虑到无形资产的动态成本与收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是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效益,采用单一计量的方式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

    4.评估管理不规范,评估市场混乱。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评估机构都曾挂靠政府部门,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评估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后,主要的问题就集中在:一是评估机构无信誉等级。目前任何一家评估机构只要拿到评估资格,就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资产评估业务,不管评估专业水平高低,不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二是垄断严重。按国家有关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取得资产评估资格后,其执业范围是不受地方和行业限制的。但目前一些地区和行业仍存在封锁现象,限制其他地区和行业的进入。三是评估机构的自利行为的选择。无形资产评估市场大,利润高,诱惑力强,评估机构纷纷出动,极力把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权限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各自为政,加剧了评估市场的混乱。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及权威的管理部门,所作结论难以客观公正,从而失去其权威性。

    5.未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特性,使估价无序。无形资产估价的特性表现在:第一是界定、鉴定无形资产的真实性。与有形资产不同,对无形资产评估首先以取得的无形资产产权的合法性和无形资产产权的效益两大依据来判定归属权。第二是无形资产的单一、非重复性带来的无形资产估价缺乏可比性。第三是科技快速发展与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无形资产估价的动态性。正是未充分认识无形资产估价的本质特征,使无形资产在权益变动中出现不评、漏评、抵评、错评等现象。

    由于无形资产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拥有的主要经济资源,企业无形资产的拥有程度和质量高低,将成为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合理会计估价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发展驰名商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为无形资产公平交易提供价格依据,并为保护企业无形资产提供经济依据。

    三、加强无形资产会计估价的对策

    1.认定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作用。一是统一无形资产评估管理机构,评估机构专业化.组织管理规范化。无形资产的评估及管理.应考虑无形资产的特性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评估机构应由懂技术、经济、财会、贸易、管理及无形资产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人员组成。可组建专业性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也可成为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会计或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的一个分支。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组织管理及其监督宜归口专职机构负责.实现统一管理。二是以资产评估客观、公正确定无形资产价值量。主要是考察知识资本的构成、知识资本的培育、筹措、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三是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应引导企业的长期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使企业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一方面,企业应把培育知识资本作为理财工作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另一方面,财务在运作资金时要有利于知识资本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战略。四是确认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行业信益等级制,通过等级制区分全国性的评估机构、地区性的评估机构,并与其权责相结合,以动态的信益等级打破地区性的垄断,充分发挥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作用。

    2.完善无形资产价值估价体系。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资产的评估大致有三条途径,即成本途径、市场途径和收益途径。无形资产的创制成本与其创造的收益水平往往对应性较小,采用不同的途径,如分别采用成本途径和收益途径进行评估,所得出的评估结论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可能采取多种评估途径进行评估,把成本途径、市场途径和收益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各种评估途径的结论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3.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评估对象的基本要求。评估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现行市场法、清算价格法及数学方法,只要综合使用各种评估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财政部已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但该准则仅属于评估的具体准则,重点规范了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评估结果的披露,对评估师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等基本要求以及在评估和评估披露中评估师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规范,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应由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及资产评估具体准则指南和咨询意见等多层次组成,从而形成我国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4.评估计价范围的界定。合理的对无形资产计价,在各种无形资产形成或取得的过程中,最基本的计价原则应当以成本性支出作为基本估价的价值,但是计价原则由于没有考虑无形资产在使用期内所能提供的效益,而是直接根据自创过程中各种费用的资本化的实际支出,外购过程中的买价及有关费用的实际支出,作为其估价价值,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考虑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在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按各种无形资产使用后在若干年内可能实现下的收益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其估价价值,这就考虑了该项资产的价值与收益的密切因果关系,如企业购入某项专利技术用于扩产增收或降低成本,若该专利技术缺乏适宜的市价资料,或不适宜用市价确定其价值,则可按其未来所能提供的销售净额或成本降低额的净额作为其估价的价值,以适应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动计价,此外,还可以考虑技术寿命计价方式,如果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无形资产是由许多具有不同技术寿命的个别因素组成的混合体,或是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导致其效率主要是由其技术寿命决定的,则该项资产的计价,应以其技术寿命作为主要的、决定性的衡量标准来确认其价值。与有形资产产权权益相比,在把握无形资产产权权益认定的法定原则与方法时,应特别注意其以下5个方面的因素:成本、效益、周期、期限、程序。

    5.评估参数的匹配。各个评估参数的选用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遵循统一的原则。各个参数应保持财务内涵的统一和计算口径的一致。收益额的种类和折现率的选用尤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匹配,不允许财务概念上的交叉和计算口径的差异,否则将导致误评。评估操作中一般应先选定预期收益额的种类,然后按所选用的收益指标的财务概念和计算口径选用与之相匹配的折现率。

    6.评估管理的法律支持。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化、有序性的工作,因此必须法制化,以法定规范要求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应建立以下法律规范:对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及评估系统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法律性和政策性强,必须由合法的专门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从而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规范的规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有统一的、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从而使管理工作法制化。对无形资产的认定和公布出必要的规定。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责任做出明确化的规定,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管制的解除和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导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生存和增长,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组织的重构和持续的创新。组织重构导致无形资产替代有形资产,创新活动则通过无形资产投资来实现,从而使得无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及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鉴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应当作为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3

一、企业价值评估管理中对无形资产因素的考虑

1.对无形资产计量与企业价值关系重要性的分析。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计量对企业描述财务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能充分披露维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无形资产,就会低估企业账面价值,也不符合真实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不能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要想准确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首先要对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有相对的准确的定义。虽然无形资产的概念在世界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迄今为止关于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的概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国际评估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以其经济特性而显示其存在的一种资产;无形资产无具体的物理形态,但为其拥有者获取了权益和特权,而且通常为其拥有者带来利益。综上所述,无形资产可以归纳为由企业拥有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对这种定义首先强调了无形资产是一种生产经营要素非实体。无形资产有无实体性、非流动性、独特性、效益性、价值的不确定性特征。

2.无形资产价值管理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必要性。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投资日益增大、数量日益增加、种类多样化、收益金额日益增多,并且来源渠道多元化,对这种特殊资源的强化管理显得更加必要。一项无形资产的要素从其设计、产生、长育、繁衍、投资、转让、收益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诸多环节。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对企业增值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巨大的延伸价值。目前,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对其运营全过程加以跟踪管理,容易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因此,现代企业中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综合管理机构,对无形资产这种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系统地管理,对企业所有无形资产的开发、引进、投资进行总的监控,并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本运营中的实施目标来协调企业内外相关部门的关系,使之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3.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中应考虑的因素。企业并购、公司上市、股权变更、企业清算、国有企业改制等经济事项的发生都会涉及到企业价值评估。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未来使用方面的各种配套因素以及影响因素。无形资产价值量的合理判断将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运营策略的效率和效果。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取得成本的不可分性,使得大量自创的无形资产不能确认和计量,有的即使确认入账,但计量的成本也不完整。当企业发生产权变动或产权交易时,账面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不能成为交易的价值基础。所以,当企业涉及无形资产转让、出售、合资、合作时,就应该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以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影响无形资产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后给企业的未来收益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所以在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要考虑与无形资产未来发挥效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如企业未来的研发能力、融资能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企业自身在整个行业市场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及该项无形资产项目的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与评价,全面计量并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而反映企业的真正价值,也使得所披露的财务报表具有相关性及可比性。

二、现行无形资产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缺陷。由于无形资产的收益带有不确定性,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知识成果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难以准确地预计和确定,这为准确的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无形资产的评估应以基本的财务核算为基本依据,并应有一整套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评价体系,没有财务核算的无形资产评估是缺乏依据的,缺乏财会依据的评估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乎法律规范的。

2.对评估对象和范围把握不准。一方面,由于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造成企业大量的资产流失:一是在中外合资合作过程中对中方无形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使其无偿被合资企业使用。二是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企业资产往往按账面原值折股,或者对国有无形资产不评估、计价,不入账,使得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被排除在股本之外。另一方面,有的地方、企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无形资产评估值越来越高,评估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

3.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缺陷。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认定方法存在不少弊端:无形资产取得的时点难以确定,如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特别是自创的那一部分,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很难确定其取得的准确时点。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理论上讲,如果开发费用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那么对其采用资本化政策是合理的。问题在于,对于某项目而言,要明确地定出研究阶段何时结束或开发阶段何时开始往往是很难的且不易操作,为摊销带来不便,难以实现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实际成本难以准确计量,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是长期形成的结果,或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即使某些无形资产取得时点的实际成本可以确切计量,但这一历史成本不包括其潜在的价值,与无形资产的现行实际价值也存在着差异,没有考虑到无形资产的动态成本与收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是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效益,采用单一计量的方式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

4.评估管理不规范,评估市场混乱。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评估机构都曾挂靠政府部门,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评估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后,主要的问题就集中在:一是评估机构无信誉等级。目前任何一家评估机构只要拿到评估资格,就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资产评估业务,不管评估专业水平高低,不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二是垄断严重。按国家有关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取得资产评估资格后,其执业范围是不受地方和行业限制的。但目前一些地区和行业仍存在封锁现象,限制其他地区和行业的进入。三是评估机构的自利行为的选择。无形资产评估市场大,利润高,诱惑力强,评估机构纷纷出动,极力把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权限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各自为政,加剧了评估市场的混乱。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及权威的管理部门,所作结论难以客观公正,从而失去其权威性。

5.未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特性,使估价无序。无形资产估价的特性表现在:第一是界定、鉴定无形资产的真实性。与有形资产不同,对无形资产评估首先以取得的无形资产产权的合法性和无形资产产权的效益两大依据来判定归属权。第二是无形资产的单一、非重复性带来的无形资产估价缺乏可比性。第三是科技快速发展与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无形资产估价的动态性。正是未充分认识无形资产估价的本质特征,使无形资产在权益变动中出现不评、漏评、抵评、错评等现象。

由于无形资产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拥有的主要经济资源,企业无形资产的拥有程度和质量高低,将成为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合理会计估价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发展驰名商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为无形资产公平交易提供价格依据,并为保护企业无形资产提供经济依据。

三、加强无形资产会计估价的对策

1.认定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作用。一是统一无形资产评估管理机构,评估机构专业化.组织管理规范化。无形资产的评估及管理.应考虑无形资产的特性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评估机构应由懂技术、经济、财会、贸易、管理及无形资产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人员组成。可组建专业性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也可成为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会计或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的一个分支。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组织管理及其监督宜归口专职机构负责.实现统一管理。二是以资产评估客观、公正确定无形资产价值量。主要是考察知识资本的构成、知识资本的培育、筹措、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三是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应引导企业的长期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使企业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一方面,企业应把培育知识资本作为理财工作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另一方面,财务在运作资金时要有利于知识资本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战略。四是确认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行业信益等级制,通过等级制区分全国性的评估机构、地区性的评估机构,并与其权责相结合,以动态的信益等级打破地区性的垄断,充分发挥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作用。

2.完善无形资产价值估价体系。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资产的评估大致有三条途径,即成本途径、市场途径和收益途径。无形资产的创制成本与其创造的收益水平往往对应性较小,采用不同的途径,如分别采用成本途径和收益途径进行评估,所得出的评估结论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可能采取多种评估途径进行评估,把成本途径、市场途径和收益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各种评估途径的结论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3.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评估对象的基本要求。评估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现行市场法、清算价格法及数学方法,只要综合使用各种评估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财政部已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但该准则仅属于评估的具体准则,重点规范了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评估结果的披露,对评估师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等基本要求以及在评估和评估披露中评估师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规范,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应由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及资产评估具体准则指南和咨询意见等多层次组成,从而形成我国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4.评估计价范围的界定。合理的对无形资产计价,在各种无形资产形成或取得的过程中,最基本的计价原则应当以成本性支出作为基本估价的价值,但是计价原则由于没有考虑无形资产在使用期内所能提供的效益,而是直接根据自创过程中各种费用的资本化的实际支出,外购过程中的买价及有关费用的实际支出,作为其估价价值,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考虑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在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按各种无形资产使用后在若干年内可能实现下的收益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其估价价值,这就考虑了该项资产的价值与收益的密切因果关系,如企业购入某项专利技术用于扩产增收或降低成本,若该专利技术缺乏适宜的市价资料,或不适宜用市价确定其价值,则可按其未来所能提供的销售净额或成本降低额的净额作为其估价的价值,以适应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动计价,此外,还可以考虑技术寿命计价方式,如果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无形资产是由许多具有不同技术寿命的个别因素组成的混合体,或是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导致其效率主要是由其技术寿命决定的,则该项资产的计价,应以其技术寿命作为主要的、决定性的衡量标准来确认其价值。与有形资产产权权益相比,在把握无形资产产权权益认定的法定原则与方法时,应特别注意其以下5个方面的因素:成本、效益、周期、期限、程序。

5.评估参数的匹配。各个评估参数的选用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遵循统一的原则。各个参数应保持财务内涵的统一和计算口径的一致。收益额的种类和折现率的选用尤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匹配,不允许财务概念上的交叉和计算口径的差异,否则将导致误评。评估操作中一般应先选定预期收益额的种类,然后按所选用的收益指标的财务概念和计算口径选用与之相匹配的折现率。

6.评估管理的法律支持。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化、有序性的工作,因此必须法制化,以法定规范要求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应建立以下法律规范:对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及评估系统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法律性和政策性强,必须由合法的专门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从而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规范的规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有统一的、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从而使管理工作法制化。对无形资产的认定和公布出必要的规定。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责任做出明确化的规定,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管制的解除和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导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生存和增长,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组织的重构和持续的创新。组织重构导致无形资产替代有形资产,创新活动则通过无形资产投资来实现,从而使得无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及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鉴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应当作为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对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评价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卡普兰(Robert S.Kaplan)和诺顿(David P.Norton)于1992年提出的平衡记分卡法(Balanced Scorecard),该方法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运作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进行无形资产的度量。斯维比(Svieby E)1997年在他的《新的组织财富》一书中,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构建了无形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模式,用成长、更新、效率和稳定四个维度对无形资产进行度量。巴鲁列夫(Lev, B)于2001年提出无形资产的价值链记分板(Value Chain Scorecard),该方法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无形资产在创新三个阶段的价值创造机制。

国内的研究主要有:王新(2006)将企业的价值链过程分为购货、生产和销售三个增值环节,并从财务角度计算无形资产在各个环节为企业创造的超额收益,以此来评价无形资产整体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张涛、杨晨(2007)将收益现值法与实物期权法相结合,建立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模型,从知识产权对企业盈利以及企业战略发展两个方面的贡献程度考核知识产权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傅祖林、李化(2007)利用模糊数学和专家打分的方法,对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对一定的指标评价数据进行数据模糊处理,导出最终的量化参数,来客观评价企业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

可见,国内外对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评价研究主要关注无形资产的某项特征,如无形资产的创新能力。或者某类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如知识产权的贡献程度。笔者从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反映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无形资产评价工作的有益探索与尝试。

二、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的作用机理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不稳定的超额经济效益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资源和能力的集合。按照无形资产参与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将其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企业的价值是企业所能获取的净价值量,即经济租金,企业价值创造理论主要研究经济租金是如何产生的。不同类型租金的创造,需要不同类型无形资产的贡献,因此企业价值创造理论描述了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的作用机理,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产业结构理论:无形资产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基础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市场定位理论为代表。他认为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产业环境和公司的市场定位共同作用的结果(1997)。企业首先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结构,获得产业结构本身带来的竞争优势。然后在一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从而获得租金,创造企业价值。无论企业进行怎样的市场定位――选择的是总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差别化战略,都离不开无形资产的支持。这些无形资产可以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改变企业整体的生产与管理效率。这些资本共同作用改变了企业向顾客提品和服务的成本结构,有助于企业总成本战略的实现,同时也通过及时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而实现差别化的战略。

(二)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无形资产是企业异质资源的核心要素、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

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归结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认为:其一,企业是一系列资源束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企业的异质性资源。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也是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取经济租金的原因。异质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稀缺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能够为企业创造超额经济价值的资源。无形资产中无论是人力资本、组织资本还是关系资本都具有这些性质。其二,1990年,帕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常识”,并指出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特征:一是提供进入市场的潜能;二是对最终产品中的顾客利益有突出贡献;三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从过去的资本规模、投资数量等转化为无形资产的拥有和使用程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多表现为某些专有知识、技能、信息、客户资源、研发能力、管理创新等。

(三)企业关系理论:无形资产是企业关系的体现

关系学派认为,企业的资源可以跨越实物资产的边界在企业间流动,竞争优势的驱动因素可能源自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或者是企业间的关系。客户资本是企业最为重要的关系资本。其基础是客户网络、营销渠道、企业信誉、服务能力和客户忠诚度等。而供应商的信任和支持可以为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通过提高生产系统的灵活性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合作伙伴关系还可以表现为其他与企业生产经营有着至关重要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金融机构的关系可以使企业在必要的时候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

通过对这几个理论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异质资源的获取,核心能力的培养还是良好关系的建立都是无形资产的培养与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形资产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改善顾客关系来支持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创造企业的价值。可见,要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进行评价,就要考核无形资产是否在这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从而进一步确定其对企业价值的总体贡献。

三、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层次分析法

AHP是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赛蒂(A.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它首先把问题层次化,一般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然后在构造判断矩阵的基础上计算方案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也称为最低层)相对于目标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大小。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由于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的评价过程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层次分析法可以有助于评价者对这个复杂系统进行模型化、数量化的表述,进一步确定无形资产各要素对企业价值贡献的相对权重。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5

无形资产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资源,作为企业筹资和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武器。统计资料表明,相对于企业市场价值的增长而言,企业有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的增长相对较慢。例如,美国非金融公司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1989年的平均2.2%上升到1990-1997年的平均2.9%,有形资产投资比重从14.1%下降到12.6%。与此同时,反映美国主要公司市场价值的S&P500指数却从1980年的135.76点上升到2000年11月20日的1342.62点。增幅近10倍。如果再考虑在此期间公司发放的现金红利,公司市场价值的增长更是远远超过有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的增长。上述不平衡现象说明,除了有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之外,企业在其他无形资产的投资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无形资产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为便于数据的统一,实证分析所研究的无形资产仅指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上披露的无形资产。由于各行业的资产结构存在诸多差异,不同行业对无形资产的数量及种类等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其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也大小不一。因此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分类中的电子行业2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其2005-2006年的年报为基础,分析该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评价与无形资产经营状况相关的指标。从而,分析我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中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

三、无形资产价值贡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无形资产比重偏低,其结构也不尽合理。无形资产的无实体性决定了其功能不能在感性上直观反映出来,只能存在于观念中,因而无形资产极易被忽视。其次,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意识,管理方法不科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尽管无形资产得到了初步认识。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还缺乏系统的经济管理理论和资产管理经验,缺乏无形资产投资管理意识,不了解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内容,更没有无形资产应用和保护的经验。如何保护无形资产,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无形资产的竞争能力和水平,是每个企业都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再次,对无形资产保值增值认识不足。尽管不少企业已意识到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重要性,但对其采取的措施则并不利于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后,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造成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披露方(如管理层、注册会计师等)具有不同的动机,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担心不当的披露可能会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6

一、无形资产特征及作用

(一)无形资产特征

无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组织管理要求,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公认一致的明确定义。本文认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使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外购或自创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相比于有形资产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形成和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非实体性。无形资产一方面没有物质实体,人们无法通过感官直接触碰,只能从观念上感觉;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无损耗、报废时无残值的特性也区别于有形资产。第二,垄断性。无形资产的垄断性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些无形资产受法律保护,使其不被非持有人无偿取得,不被用于非法竞争,如商标权、专利权等。二是有些无形资产只要能确保秘密不泄露于外界,虽不受明确的法律保护,实际上也能享受独占权,如专有技术、秘决等。三是有些无形资产与企业整体紧密相连,只有当整个企业产权转让时,该无形资产才能随之转让,否则别人无法获得,如商业信誉。四是不确定性。无形资产受到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影响,有效期限很难准确确定。同时由于有效期限的不确定,其价值也难以确定,继而与价值相关的投资、回收以及预计未来收益等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五是共享性。无形资产在有偿转让后可同时由几个主体共有,并于不同场合进行配置,在不影响其效用的前提下重复使用,避免机会成本和稀缺性影响。有形资产这类竞争性资产常常会受自身已被使用程度的影响而导致边际报酬递减;六是高效性。无形资产能为企事业单位带来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效益,即无形资产价值具有自身累积效应,企业超额获利能力的强弱与其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丰富度紧密相关。

(二)无形资产作用

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共同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作出了贡献。然而,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有形资产的可复制性导致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击败,而具有垄断性的无形资产形成的竞争优势更为持久高效。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低机会成本性与在价值创造中的不消耗性,是其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高于有形资产的体现。同时无形资产的积聚效益也使竞争对手很难赶超拥有先发竞争优势的企业,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超额利润。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护和发展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获得持久高效竞争优势的根本。据有关数据统计,21世纪以来,中国研究试验与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逐年上升,2013年经费的投入比重首次突破2个百分点。从经费支出情况不难看出,无论是企业、非营利组织抑或各地区政府,都纷纷将重点转移到了对组织有巨大价值贡献的无形资产上来。

二、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案例

(一)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2015年年底,一家名为BlueSpike的NPE将正准备进入美国市场的小米公司诉至美国东德州联邦地区法院马歇尔分院,指责小米通过Tomtop销售的智能通信设备涉嫌侵犯其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权。这场使小米公司还未来得及踏入美国市场就遭到“当头棒喝”的官司,将NPE这类拥有新型商业模式的专利授权公司带入了大众视野。所谓NPE,是Non-Practicing Entity的缩写,中文“非专利实施实体”或“非生产专利实体”。NPE是指那些拥有专利但不从事专利产品生产的机构。最常见的NPE应该是科研机构,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NPE则以专利授权许可为其主要盈利模式。NPE与一般公司一样,以努力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以分工明确且数量庞大的专业服务团队,作为NPE整体运营的强有力推手,为以专利诉讼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商业模式得以顺利实现巨额收益保驾护航。仅从专利持有数量来看,拥有98项专利、涉及“数据安全、深度检测、软件签名”等诸多领域的BlueSpike,其实并不算一家大型的NPE机构。而真正的“专利巨鳄”则当属坐拥18 000项专利并实现授权专利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的InterDigital 公司。InterDigital 1972 年成立于美国费城,是无线电话通信先驱者,世界上第一个无线通信网络就是该公司在费城建成的。进入 21 世纪后,InterDigital 转型为知识产权公司,以专利产品为公司赢利点。凭借优秀的算法研发能力和强劲的专利储备,Inter-Digital在全球范围内对包括苹果、三星、LG、诺基亚、爱立信、松下、三洋等多家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专利诉讼,为InterDigital创下了33亿美元的市值。手握众多优质专利,背靠专业运营团队,使得许多NPE凭借唯一的无形资产形成了强劲的核心竞争力,以非生产实体与各行业巨头分庭抗礼,凭借知识经济时代的东风赚得盆满钵满。

(二)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持久高效价值收益

从世界500强不难发现,在许多知名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无形资产的投入往往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微软公司多次进入欧盟公布的各行业研发资金50强榜单前三甲,其拥有的巨大无形资产软实力是使微软公司多年立于行业顶端的根本保证;戴尔公司早年独具慧眼,率先采用计算机直销体系,与供应商和客户双向结盟,市场占有率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而可口可乐公司凭借密不外传的配方和创意多元的营销,常年稳坐全球饮料公司第一把交椅,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产品遍布多个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单纯从经济和技术角度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相容性的传统掠夺式线性经济发展观,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沃尔玛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将“绿色供应链”理论引入了产品的实际生产销售环节,实现了组织设计上的突破创新。绿色供应链模式是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新型管理模式,并能有效实现资源的最高利用与环境的最低负面影响共存的理想状态。事实证明,多融入了一个环境维度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无论是对沃尔玛企业本身抑或对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持久高效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沃尔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包括供应商、配送中心、卖场等在内的所有环节,都必须足够环保又足够经济,即整个系统是最优的。这既能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又能降低企业所承担的环境风险。第二,供应链上游所取得的生产绿色化方面的成果,可以在供应链后续过程中得到放大,使企业不仅自身更容易达到环保标准,同时有利于促进供应链上其他利益相关企业共同实现绿色环保。第三,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采用的全新生态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原材料耗用和能源耗费,从生产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排污费、废弃物处理费等环境治理成本。第四,将节约下来的费用让利给顾客,不仅有利于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声誉和环保的品牌形象,而且也是吸引更多客源、开拓产品市场的渠道之一。这样就形成了经济环保且收益可观的商业流程,并在较长一段经营周期中都将发挥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企业合并后无形资产能够创造更大价值

在众多“走向世界”的我国本土优秀企业中,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首的海尔集团,无疑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无论是其成长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的经历,还是其20年间形成的独特企业文化体系,抑或其力挽狂澜、极具魅力的CEO,都使这个在观念、战略、组织、技术以及市场方面坚持创新的老牌企业话题不断。近年来海尔集团先后兼并了18个困难企业,而后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勇于创新,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成功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创下了高额业绩,并正式跃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牌企业之列。有学者分析认为,海尔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最为关键的是海尔不完全依赖资金投入来拯救劣势企业,而是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去盘活被兼并企业的有形资产。其核心要点如下:第一,输入管理模式,运用OEC管理重塑企业灵魂。海尔集团的“OEC”管理理念强调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使企业的每一份子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这有力地针对了被兼并企业管理不到位,员工懒散惰怠、凝聚力差的情况。而责任到人、责任到岗、上下连坐的管理原则,一方面鞭策下属员工时刻警醒、自觉高效,另一方面也激励上级领导加强监管、认真负责。第二,传递企业文化,协调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念。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组织管理学均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发展的力量源泉”。海尔集团在兼并初期开始有计划地向被兼并企业渗透传递优势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整合员工思想观念,培养统一的价值认知,为高效管理模式的推行与企业生产要素的重组铺平道路,进而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如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市场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再卖产品、开拓市场理念、先难后易等。第三,利用品牌效应,拉动被兼并企业共同发展。海尔的品牌在业界是“高质量、高信誉、高美誉”的保证,为实现合并后的强强联手,海尔对所推出新产品的质量进行更严格的把关。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品牌运营,以海尔本身庞大的市场网络和极高的消费者美誉度,为新产品高效快捷地占领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海尔集团成功运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实现每兼并一个企业便盘活一个企业, 以一个名牌带出了一群名牌。

三、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影响因素

(一)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

无形资产的价值包括无形资产年收益的评估值和有效期限内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值,即为无形资产在未来收益期内可实现的收益额折现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先进程度常作为评价其收益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遵守法律制度以及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一项无形资产的先进科学技术含量越高,获利能力就越强,相应对企业的价值贡献就越大。

(二)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

是指无形资产产生收益的年份长短。一方面,无形资产越先进,科技含量和领先水平越高,有效的使用期限就越长;另一方面,无形资产的行业重复程度越低,其具有实际超额收益的期限就越长。

(三)无形资产的运用范围

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指其特定主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运用该无形资产所获得超额收益的价值。对运用范围的正当拓展会成为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驱动因素。反之,不正当的空间拓展则很可能会成为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抑制因素。

(四)无形资产的成本

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无形资产的成本确定边界较为模糊,同时不易于计量,尤其是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成本计量更为困难。实际上无形资产的创造发明成本、法律保护成本、发行推广成本等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

(五)无形资产的成果使用

运行状态良好的企业能更加充分地运用所掌握的无形资产来创造价值,降低无形资产的不必要损耗,增强其获利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将无形资产再转让,相比于使用权转让的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对原企业的价值贡献更为显著。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生产角度来看,无形资产作为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其中所凝结的人类劳动实际上是一种理论价值;而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超额收益,不仅依赖其本身固有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会受到使用情况的影响,最终可实现价值是衡量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根本依据。

作者:李欣宇 林新波 张宁 秦棠霜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生工学院 理学院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7

一、我国现行无形资产确认及计量方面的缺陷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为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确认是指将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记录并将其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与国际准则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及缺陷:

第一,无形资产确认原则、确认范围的不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其一,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其二,该资产的成本可以可靠的计量。这两个条件无论是对外来还是自创的无形资产均适用。但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为遵循谨慎性原则,一般只有在能够确定为取得无形资产而发生支出的条件下才能将无形资产的成本计量并确认为无形资产。按照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而商誉仅对产权变动商誉确认,对自创商誉由于其成本的不确定性并不予以确认。

第二,无形资产计量模式的局限――违反客观性原则。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日趋增长,相比之下,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变得越来越小。这就使得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的计量模式逐渐不适合计量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根据《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此种计量模式虽简单易行,但缺乏合理性,使得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

第三,现行无形资产成本定价对国家的危害。从国际、国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为了向社会展现自身形象或者诱骗股东,或为了体现领导者的经营业绩,或处于其他不良目的,往往利用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信息,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关联方交易,是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受现行无形资产成本定价限制,其交易价格远远低于实际公允价值,以至于在财务报表当中夸大目标公司的利润,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国家税收同时在这种关联方交易中流失。

第四,现行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模式不利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产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人力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理应予以确认并加以计量,使作为人力资产载体的人――企业职工成为相应部分资产的所有者。而在现今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原则下,这一点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必然会有损职工的积极性。

二、对现行确认计量无形资产方面的改进措施

第一,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要仅局限于《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而要从实际出发,对自创的商标、品牌、质量认证体系、绿色食品标志、环境管理体系等新的无形资产均进行确认,以全面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第二,自创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尽可能资本化,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计量。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对自创无形资产研究和开发支出尽量资本化,以便将来对自创无形资产合理确认与计量价值。专利权、商标权等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确认的无形资产,可采用成本法,其最终入账价值不仅包括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登记费、律师费等相关支出,还包括研究与开发费用。对于非专利技术,由于无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承认,因此最初入账价值应以研究与开发费用为准。

第三,无形资产确认并予以计量后,应对其定期进行评估。无形资产在确认入账后,应建立无形资产评估系统,根据评估价值来调整其账面价值,以真实反映无形资产价值。因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在某一特殊时点进行了确认,在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可能得以延续、发展,也可能走向消亡,它是一项可能随时变动的资产。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8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就是说,当前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由于企业以一定货币量获得的无形资产通常在多个期间发挥作用,为企业带来收益,因此,企业需要在各个期间对应摊销额予以计量,以反映无形资产在各期为企业作出的贡献。由于不同时间单位货币的价值不相等,若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而采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无形资产摊销公式,则不利于反映原无形资产在相同基础上的各期获利情况,不利于企业对无形资产和报表数据等的纵向比较。所以,需要把无形资产的每期摊销额换算到相同的时点基础上,这样使得数值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原无形资产在同一基础上的每期真实摊销额和获利情况,有利于企业对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更好地管理无形资产,并据此作出恰当合理的生产经营决策。

一、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公式的修正建议

准则指出,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额是指无形资产的成本扣除残值后的余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一般应当视为零。设无形资产的入账成本为C,使用年限为n,选用银行贷款利率r作为折现率,则受不同因素影响的无形资产应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

(一)直线法

设基于同一时点下,无形资产每期摊销额相等,均为A,Bi(i=1,2,…n)为第i期该无形资产摊销额的入账数额。则基于同一时点下,各期摊销额满足以下关系:

直线法适用于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或收益每期均匀实现的无形资产,修正后的每期摊销额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使得基于同一时点时的无形资产每期摊销额均相同。

(二)双倍余额法

设基于同一时点下,无形资产每期摊销额相等,均为A,Bi(i=1,2,...n)为第i期该无形资产摊销额的入账数额。则基于同一时点下,各期摊销额满足以下关系:

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或专利权的使用情况与产品产量密切相关。因此,产量法适合于此类无形资产的摊销。修正后的每期摊销额,更能体现当期产量用来补偿耗用的无形资产资源的数额,体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以上经过修正的直线法、双倍余额法、产量法等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均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能够更加准确、合理地反映与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这样使得无形资产的每期摊销额能够剔除货币随时间推移而带来的价值变动对数额的影响,真正体现企业各项无形资产每期的实际获利能力,便于企业比较各生产经营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或收入的来源及变动情况,弥补未经过修正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未考虑货币价值随时间变动的不足,有利于企业根据各期现金流量及收益情况制定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

二、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建议

新《企业会计准则》指出,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其持有期间不需要摊销。但是笔者认为,该类无形资产支持着企业某些产品的生产或维持企业的高速运转,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规模的现金流和收益。根据配比原则,应将产生的收益与带来收益的对应成本相互配比。因此,对于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尽量寻求一种较为合理的摊销方法予以摊销。

笔者认为,某项无形资产使用年限不确定,大都因为该无形资产技术尤为先进或复杂而不易被仿制(例如,KFC的炸鸡秘方或可乐的配制方法等)。在此,笔者假设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为n(且n无限大),净残值为零。根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不同,其摊销方法也可以分为直线法、双倍余额法、产量法等。在此,笔者以直线法为例,探讨该类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与其他摊销方法的基本思想相一致。

双倍余额法、产量法等摊销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上述的直线法思路基本一致。该类建议摊销方法主要适用于使用年限无限大的无形资产,例如KFC的炸鸡秘方或可乐的配制方法等等。这类无形资产一般情况下可被企业一直持有,使企业不断获利,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为该类无形资产设定一个合理且有限的摊销年限,在该年限内对该类无形资产予以摊销。

对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采用上述建议的摊销方法,可以使企业的会计计量更符合配比原则;有利于企业分析收益产生的来源;使企业的会计数据更具有用性;使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掌握各项资产的使用及获利情况,从而制定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各项政策。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规定的直线法、加速摊销法以及产量法等摊销方法,能够合理地反映与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但却忽略了无形资产每期摊销额未考虑货币随时间推移而发生价值变动对数额的影响。对于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则并未给出合理的摊销意见。基于此,笔者对使用年限有限的原有无形资产摊销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即在原摊销方法基础上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并给出了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建议。笔者选用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计算公式给予了一定的修正,使得利用修正后的摊销公式计算出的每期摊销额,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无形资产在摊销当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或现金流量,有利于企业管理者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方针、有利于投资者正确理解财务报表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45-146.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1-23.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9

2.确认范围过窄。按《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着作权、土地使有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包括计算机软件、专利、版权、电影、客户名单、抵押服务权、捕捞许可证、进口配额、特许权、客户或供应商的关系、客户的信赖、市场份额和销售权等,其范围明显较我国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互联网上的域名、质量认证体系、绿色食品标志等不断产生,这对我国无形资产过窄的确认范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计量模式的局限。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计量的关键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国际会计准则提出了五种不同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场价格、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其中传统惯例是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的提高,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开始使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感到力不从心。根据《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此种计量模式虽简单易行,但缺乏合理性,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这样处理使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成本不能得到全部确认,同时也不符合收益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大多数无形资产在尚未开发成功的会计期间里可能不产生任何收益,却要负担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而在开发成功以后,受益的会计期间仅负担少量的申请、注册费用,这显然很不合理。因而,忽视这类商标、品牌、商誉、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计量显然是失策的。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主要是面向过去,而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誉、人力资源等主要是面向未来,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要求改变现行滞后的会计计量模式,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前瞻性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降低决策风险。

二、知识经济时代自创无形资产如何确认、计量

1.扩大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论是外来的还是自创的均应确认入账,以满足一贯性原则的要求,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不要仅局限于《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而要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出发,对自创的商标、品牌、非专利技术、质量认证体系、绿色食品标志、环境管理体系等新的无形资产均进行确认,以全面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2.对自创无形资产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计量。目前资产评估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①成本法。将历史成本按照评估基准日的计价标准计算,再减去应扣损耗和贬值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比较客观,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随意性。但是有些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难以确定甚至与实际价值相去甚远,因此,该方法在无形资产的评估中用得并不多。②现行市价法。以现行市场价格为计价标准,据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要求有一个充分的市场条件,而目前我国的交易市场还不够活跃。同时,无形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来说有很强的个体特征,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这种方法的使用。③收益法。通过估算被评估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据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比较能体现无形资产的意义,只是评估过程中的未来收益需要预测,内含报酬率也需要操作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收益法的主观性比较强,但在实际的无形资产评估中使用得比较多。以上几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无形资产。对于自创无形资产,应根据不同种类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计量:

(1)专利权、商标权等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确认的无形资产,可采用成本法,其最终入账价值不仅包括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登记费、律师费等相关支出,还包括研究与开发费用。在会计处理时,为防止开发项目可能遭受的失败,在相关无形资产没有正式取得之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设置“研究开发费用”科目,用以核算为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等所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注册登记费、律师费等全部费用,待开发成功后再予以资本化,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开发失败则予以费用化,一次或分期转入当期损益。

(2)对于非专利技术,由于无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承认,因此最初入账价值应以研究与开发费用为准,具体操作可参照(1)的程序。

(3)对于商誉,由于其与企业整体资产不可分割,对其成本费用也无法单独准确划分,但商誉的本质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资产,因此可比照收益法估价入账,也可采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10

一、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理论框架

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二是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是否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李晓宁(2011)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对2001年以来的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进行了分析评述。

首先,无形资产与企业市场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研发支出对股价变动存在显著影响;专利权的引用次数与企业市值密切相关;知识产权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次,无形资产对市场价值的影响会因行业属性的不同而不同。Amir和Lev(1996)以移动通讯行业为研究对象,发现财务数据所提供的无形资产对公司价值的解释较低,而企业披露的未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无形资产却具有较好的价值相关性。邵红霞,方军雄(2006)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无形资产对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具有显著影响,而在非高新技术行业中,技术性无形资产比重的增加反而会损害毛利率。再次,相对于有形资产,投资者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更为敏感。Aboody和Lev(1998)研究发现软件开发的部分支出资本化能够反映当期的股价,也能预测未来两年的运营利润及净利润,这意味着无形资产的确认具有价值相关性,披露无形资产研发信息能够增加投资者的信息含量。Orie(2002)研究发现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一致性程度与公司的无形资产水平显著负相关;薜云奎和王志台(2001)研究发现相对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更为显著;李寿喜、李若山和洪剑峭(2005)研究表明投资者对无形资产价值具有更高的预期。

由此可见,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者的价值判断都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关系受到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特点的制约。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体现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双向关系(如图1所示)。一方面,无形资产的构成和规模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为了公允表达企业价值,需要充分披露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这种双向关系形成了两类研究议题,一类是在细分无形资产类别的情况下,探讨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另一类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探讨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二、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判断

电子商务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其价值变化遵循Metcalfe法则,即它的价值会以用户数量的平方增长。这一独特成长模式对传统的价值估值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价值评估成为电子商务企业价值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方晓成,李姚矿(2010)的分析,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评估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主要以相对价值评估法和一些体现电子商务企业特点的经营指标,如访问量、点击率、客户数量等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第二阶段在“科恩风暴”后,投资者对电子商务企业高昂市价提出质疑,使得价值评估回归收益法和实物期权法。第三阶段随着人们对电子商务认识的深入,逐渐将顾客价值理论纳入价值评估中,建立了考虑顾客价值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此外,秦志华,王永海(2013)基于商业模式的分析,指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来源和实现机理,可以作为网络企业价值评估的依据,从而构建了基于商业模式的网络企业价值评估框架。

综上所述,与传统企业相比,电子商务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其价值评估除了涉及传统的现金流、折现率等因素外,还要考虑网络因素和客户因素。虽然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这些因素无法在“无形资产”项目下得以确认、计量,但在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中,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互联网域名、订单等均可视为无形资产。因此,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由于受到“可单独识辨”的确认原则约束,报表所能体现的“无形资产”价值是极为有限的,许多不易识别但对价值有重要影响的相关信息有必要在资本市场上进一步披露。这些信息有助于电子商务企业价值的准确判断。

三、电子商务企业的无形资产结构分析

(一)研究现状

在会计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的无形资产是非常有限的,加之电子商务企业存在时间较短,样本数据难以获取,关于电子商务企业无形资产的研究尚且较少。Rajgopal(2003)研究了电子商务企业网络优势的价值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在以网络访问量定义的网络优势的条件下,网络优势与股票价值显著正相关,并与分析师一年后和两年后的盈余预测显著正相关。蒋秀莲等(2011)分析了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无形资产,指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注意力”资产,具有信息性、无摩擦、可持续等特点。

现有研究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无形资产尚处于一种模糊的认识状态,既没有专门的确认计量标准,也缺乏价值相关性的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判断和市场估值,既不利于市场监管也不利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企业无形资产结构划分

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具有重要影响,它是企业价值的重要来源。因此可以根据价值相关性框架,基于提高信息质量的目标,从价值来源视角分析电子商务企业无形资产的结构,确定电子商务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重点和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Amit和Zott(2001)基于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等,提出了四维价值空间体系。龙海泉等(2010)以这一框架作为理论基础,指出电子商务企业价值由四个维度构成:效率、创新、互补性和锁定,并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揭示了电子商务企业的三种核心资源和一种核心能力。这三种核心资源分别是原创内容资源、匹配数据资源和关系网络资源,一种核心能力是汇聚资源的能力。这三种资源和一种能力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其本质就是电子商务企业的无形资产。

原创内容资源是指电子商务企业所从事的主营业务和提供的主营产品。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业创意,通常表现为“域名+用户界面”。市场定位和经营主题是原创内容资源的核心内容。电子商务企业将网络资源与企业的传统资源相融合,以一种新的思维和方法进行资源重新配置,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客户提供新产品或者新的服务体验,并通过网络外部性将之迅速扩大,从而实现经济效益。而且,电子商务企业在竞争中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一旦某一家企业在某一领域得到客户认可,就很难有其他企业介入这一领域。因此企业网页就成为电子商务企业最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分类,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将域名视为商标,将用户界面视为版权纳入无形资产管理范畴。

匹配数据资源是指电子商务企业支持交易的数据库系统和相关管理系统,它体现了企业的管理能力,通常以软件系统的形式存在。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在客户的参与中完成的,而通常客户的网络体验分为两部分:空间存在感和互动。空间存在感源于网络技术赋予网络用户的信息广度和深度,互动来源于网络用户对于信息响应速度和对所获得信息的可控性。空间存在感可以导致网站的高度重复访问,而互动为用户提供了较好的保持信息的能力。电子商务企业需要以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持空间存在感和互动的实现。因此,在现行会计准则下,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企业核心的无形资产。

关系网络资源是指电子商务企业在业务活动中拥有或控制的关系网络和与之相关的信息优势。它一方面表现为电子商务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及竞争者建立的网络结构,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这种网络结构上衍生出来的信息优势,包括知识的获取、共享、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由于这类资源的可辨识程度较低,目前无法纳入无形资产核算体系。

汇聚资源的能力实质上就是电子商务企业的创新能力。熊彼特在创新理论中指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结合,这种生产函数的重组会使经济形态发生本质变化。”电子商务企业的产生就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而能够提供这种创新能力的是企业初创期的核心团队。因此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核心团队也成为其又一重要资产。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企业能够在财务框架下得以体现的无形资产包括域名、网页版权和业务处理系统,而创业团队和关系网络虽然无法直接反映,但可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实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四、电子商务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框架

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反映了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Hamel(2000)将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分为四个方面:客户界面、核心战略、战略资源和价值网络。基于商业模式框架,电子商务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对商业模式的贡献参与到价值创造中,如图2所示。

商业模式构架下,电子商务企业的核心团队提供价值主张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以域名和网页所形成的客户界面为基础,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其经营活动,最终以成本收入结构决定企业价值。在此过程中,域名、网页和管理信息系统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资源,在经营活动中建立的关系网络转化为价值网络。通过商业模式要素的传导,电子商务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实现了价值创造。在整个商业模式中,管理信息系统处于核心地位,将客户界面、价值网络、核心战略和战略资源联系起来,它是电子商务企业其他无形资产是否能够实现价值相关性的关键,也是其商业模式是否能够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

电子商务的成功核心在于供应链的整合和管理系统的应用。面对多元化的需求,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优化模型实现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难题。因此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需要对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产品管理、仓库管理、会员管理、跟踪订单、电话下单系统、促销管理系统等多项管理活动进行整合。通过信息系统,管理者可以实时地通过多项指标确定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而及时做出资源调整。同时,这些系统存储了大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模型科学地预测并管理库存和销售,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作为电子商务顺利实现的后台支持,有助于企业与优质供应商和忠诚消费群体实现直接联系,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供应链,是电子商务企业核心资源和竞争能力的体现。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是以供应链管理系统为主体,通过构建的价值网络和商业模式创新得以实现的。核心团队、管理信息系统和关系网络是对电子商务企业与价值影响较大的无形资产,这些信息会影响投资者对其企业价值的判断。因此,电子商务企业一方面应在现行会计准则下,通过商标、版权、软件、专利等将域名、网页和管理信息系统纳入无形资产核算,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在报告中披露核心团队和关系网络信息。同时在诸多相对模糊的无形资产项目中,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的重点。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的价值增值提供了新的空间,电子商务企业的无形资产与其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但在现行会计准则下,电子商务企业会计信息所提供的无形资产却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对其无形资产构成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其无形资产主要由域名、网页版权、业务处理系统、核心团队和关系网络构成,其中域名、网页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商标、版权、专利等方式纳入无形资产核算,而核心团队和关系网络则是不可忽略的非财务性无形资产。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对这些无形资产的有效配置和优化整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特别应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专利保护为价值增值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施东明,吕先培.无形资产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0,(3).

2.邵红霞,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无形资产明细分类信息的再检验[J].会计研究,2006,(12).

3.李晓宁.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中的问题与改进――我国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探讨[J].会计之友,2011,(10).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11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一类特殊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并能为其提供权利、特权或优势,不具有实物形态,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长效资源。无形资产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企业能力、技术、文化、制度、信息、权利及市场关系、企业形象等诸多方面,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其他资产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如垄断性,价值优越性,难以复制性,收益报酬的递增性,使用的长期性等。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无形资产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首要资产。在当今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赢利能力的扩大和价值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其二,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难以被竞争者模仿和替代的,由核心价值观、核心技术、组织和管理能力、市场知识等所构成的,能够支撑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系统。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来看,无形资产是其主要构成要素。因此,拥有一定量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企业要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长期竞争优势,就不能忽视无形资产管理。其三,无形资产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我国《担保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可以作为抵押财产,这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广阔的渠道。另外,无形资产可以作为资本投资入股是一项国际惯例,我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亦对此有着明确规定。当前,企业间的租赁、转让、兼并等经济行为十分频繁,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必将通过不断的运用和交易而得以充分体现。总之,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强大的价值创造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认识的提高,无形资产价值占企业价值的比重将愈来愈大。

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有效管理的现时举措

(1)加强理论宣传,强化管理意识,建立相关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企业的资产管理更多注重的是实物型资产的管理,且形成了一整套相当丰富的经验。而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则存在着管理观念陈旧、管理知识欠缺、管理意识不足等种种问题,在无形资产的开发、评估以及保护等方面也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措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加强无形资产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并通过各种途径在企业普及无形资产的相关知识,倡导人人关注无形资产的组织氛围。(2)重视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当前,企业普遍存在无形资产流失现象。一是企业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自我保护的能力。在企业内部加强保密措施的建立,制定并完善无形资产相关制度、流程,按不相容岗位的规定对无形资产的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形成有效的内部管理约束机制,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与损耗,通过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合同等形式,最大限度地防止商业机密和企业核心技术的外泄。二是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通过创建人性化、多元化、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防止因关键部门、关键岗位人才流动过于频繁而造成的无形资产流失。三是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加强自我保护。我国的民法、刑法以及一些专门性法律中对无形资产的保护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应充分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企业自身应有的权益。(3)加大对无形资产的利用力度。一是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二是加强无形资产营运,对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各类无形资产进行充分的运筹和谋划,使无形资产价值的增值最大化。三是加强无形资产的转化。要提高无形资产的利用效率,把无形资产的各种信息尽量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并符合市场需求,使无形资产转化为市场所能接受的有形资产,使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4)构建无形资产绩效评价体系。无形资产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对无形资产在一定时期运营效益的考核。这对于评价经营者管理绩效、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根据无形资产特点,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构建无形资产绩效评价体系。这些指标应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应能反映无形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增值能力。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12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一)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它不像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有形资产那样,使人们能一目了然的证实它的存在

无形资产的无物质实体性是人们对无形资产表面特征的认识,是区别于其它资产的显著特征。但无形资产的无形性是相对的,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二)无形资产包括的内容项目比较广泛

无形资产表现形式多样化,例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配方工艺、商标权、特许权、商誉、著作权、计算机软件权、网络资源、研发能力、企业文化、市场资源等等,它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有形资产一起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做出贡献。

(三)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长期超额的经济利益

这也是对资产作为经济资源这一本质属性的突出强调,无形资产引起的未来经济利益可能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节约成本或企业使用该无形资产引起的其它超额利益。

二、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企业价值创造是指企业资本投入的回报高于资本成本时创造的价值。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源泉来自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企业经营的资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形资产,包括土地、厂房、 设备等;一种是无形资产,包括特许权、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商誉、客户资源等。有形资产是硬件资产,看得见,摸得着,每天都在发挥作用,容易为人们所重视;无形资产是软件资产,蕴藏在企业内部,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无形资产的积累越来越显化,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经营企业的主导资源,企业经营无形资产已势在必行。严格地讲,无形资产是会计学的定义,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则往往称其为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它泛指各种非物质形态的未来收益要求权。正如美国巴鲁・列弗教授在其所著的《无形资产――管理、计量和呈报》一书中指出:“无形资产、知识资产和智力资本这几个词是可以互相替换的。这三个词使用的非常广泛,会计学的文献中一般使用无形资产的概念,经济学家一般使用知识资产的概念,管理学和法律文书中一般使用智力资本的概念。”

智力资本是为解释企业的市场价值同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异的各种无形资产的总称而提出的。斯堪迪亚公司首创的智力资本模型体现了智力资本的构成和价值表现:即智力资本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耦合。20纪90年代末美国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比大约是2比1,这个数字相当于1945年到1990年间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比平均值的2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有价值的前五位公司中,其市场价值大约是其账面价值的13倍,位居前两位的微软和可口可乐市场价值分别是账面价值的21倍和26倍(1997年6月数据)。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间的这种差距就是市场赋予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总之,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现有的无形资产存量决定了企业当前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无形资产的增长、更新速度及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换句话说,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能量来源,其直接或潜在地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发展状况

由表1可看出,2003年到2007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公司数目和无形资产总额是逐年增加的,2007年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公司所占比例几乎达到96%,无形资产净值总额的增长幅度较之2003年更是惊人地达到了162.25%。从均值上看,每所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的数额也是逐年增加的,2006年、2007年的增长幅度较之2003年分别达到了46.82%和100%。制造业上市公司中中间位置的无形资产数额也在逐年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制造业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在提高,尤其是近两年公司较之以前也愿意更多的披露无形资产信息。但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还是很小的,每年的增幅也很小,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

四、制造业与其它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状况的比较分析

根据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分成了13个大类。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状况如表2。

从表2可看出:一是制造业的规模最大,公司数目最多,占到所有上市公司的58.23%,这也导致了制造业的无形资产总额高居榜首;传播与文化产业的公司数目最少,只有11家,比例为0.72%,而它的无形资产总额也是13个行业中最少的,只有63 692.33万元。二是采掘业的无形资产平均值最高,为214 370.99万元,是传播与文化产业的36倍,金融、保险业无形资产平均值位居第二,数值超过10亿元。三是至于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13个行业均不高,最高的也没能超过7%,这说明无形资产规模还太小,远远赶不上总资产的扩张速度。四是制造业主营业务利润作为制造业的核心利润来源,是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无形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是各行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与无形资产的比率,衡量的是各行业单位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程度。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在2007年度,金融、保险业的无形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最高为17.92,说明该行业单位无形资产对其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程度最大;其次是房地产业,为9.47;社会服务业的无形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最低为1.68。行业之间差别较大,金融、保险业与社会服务业的差距为11倍左右,制造业的单位无形资产对于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处于各行业的中间水平。

五、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要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造业上市公司应进一步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加大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

尽管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增长,但是就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讲还远远不够,无形资产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有着显著的贡献,所以企业应当在发展有形资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另外,从制造业资本市场对无形资产能够做出及时、恰当的价格反应这一点可以看出,加大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有利于公司融资规模的扩大,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扩大无形资产的会计确认范围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增加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的七个具体项目构成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化无形资产,譬如客户关系、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网络资源等,但是所占份额很少,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导致大量的广义上的无形资产游离于账外,使得无形资产的信息含量被低估。可以进一步扩大项目分类的构成,便于指导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更好地进行归类,从而正确地估计无形资产的价值。

(三)加强和规范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披露情况

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的披露情况各异,有的公司没有披露无形资产的任何情况;有的公司只披露了无形资产的净值总额,而没有披露无形资产的具体构成情况;另外大多数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其无形资产明细构成的披露的较为混乱,例如,很多具体的事物名称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大类并存,没有认真地将具体实物归类;或者将几大类合并记账,造成理解和统计的困难,不利于准确的细化研究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

(四)在充分利用和发展现有无形资产的基础上,加大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投入

占制造业无形资产绝大部分的是以土地使用权为主的权利类无形资产,而可以为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高附加值,超额利润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数额比重偏低,尤其是现在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劳动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银行利率上调、出口政策调整,制造业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正经历一场大的变化,如何顶住压力,生存下来乃至成功实现转型,拥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是关键。提高无形资产的含金量无疑会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需要制造业上市公司做多方面的努力,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加强自己的研发能力并拥有知识产权,从而使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价值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于玉林. 无形资产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新红,师萍. 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管理研究[J].西安电子科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3] 景莉.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陈洁,苑泽明.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竞争优势研究[J]. 现代财经, 2008(6).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13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提出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产的组成由以有形资产为主转变为以无形资产为主;企业的投资也由以物力投资为主转变为以智力、人力投资为主。企业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进行无形资产的研发。会计核算的新环境,必定对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提出新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要求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尺度一致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无形资产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间的业务交流也更加频繁。企业根据对方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来决定是否与其发生业务来往。这就对企业编制会计报告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类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计量的尺度必须一致。对于同行业的两个对无形资产投资基本相同的企业,如果价值计量的尺度不一致,很容易出现最终报告的无形资产信息存在很大差距的现象。这样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比较、决策。

(二)知识经济要求客观合理地核算研发中发生的全部费用

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投入到无形资产研究开发当中的费用很少。因此,能否客观合理核算研究开发费用将不会对企业的经营利润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企业资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部分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超过了有形资产。企业投入到无形资产研究开发当中的费用在全部耗费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能否客观合理核算当期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将会直接反映企业当期经营利润。

二、我国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由于研究开发的不确定性和自创的不易确认性,现行的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遵循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然而,仔细分析很容易发现:对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不仅《企业会计制度》与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不一致,而且不能应对知识经济条件对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提出的挑战。

(一)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最新的无形资产价值计量规定,企业自创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包括研究过程中的耗费。而企业外购的相同无形资产的价格确是依据所购单位耗费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确定的。这样相同的无形资产在不同企业的会计报表中,由于来源不同入账价值也就完全不同了。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也就失去了相互比较的价值,不利于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比较同类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影响了投资决策,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

(二)违背了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研究开发费用与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相比注册费、律师费,研究与开发费用都是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经济实质部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自创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应当以研究开发费用作为价值计量的主体,而不是仅仅依据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计量。然而,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计量原则却恰恰相反,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忽略了研究费用,都违背了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歪曲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三)违背了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中的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凡支出的收益仅及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收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耗费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受益期是无形资产的整个有效期,一般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而不仅仅是当期。因此,研究开发费用都应当划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然而,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却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划为收益性支出,《企业会计准则》也将研究费用划为收益性支出,计入发生当期损益。违背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不利于企业正确核算当期的经营成果。

三、完善我国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的具体思路

结合知识经济条件对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的要求,完善我国现行的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方法,有利于客观正确地核算无形资产价值,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利润,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设立与“管理费用”并列的“研究开发费用”科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资产和投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的资产从以有形资产为主体转变为以无形资产为主体,企业的投资从以物力投资为主体转变为以智力投资为主体。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其拥有多少有形资产,而在于其拥有的无形资产的多少。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和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费用在企业管理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研发成功,将会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占有比例,完善企业的资产结构,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效益。为了使会计信息能够间接反映企业发展战略,就必须要求正确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因此,应该将研究开发费用从“管理费用”当中分离出来,设立与其并列的“研究开发费用”科目。

(二)以价值计量反映企业研发能力为出发点,借鉴自建固定资产价值计量模式

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量能够间接反映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能力和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结合企业自建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模式,设立“在研项目”中间核算科目与“研究开发费用”费用核算科目。通过“在研项目”与“研究开发费用”科目,合理计量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反映企业高科技研发资金投入量和研发能力。企业进行专利、非专利技术或商标等某项无形资产的研发时,将研发过程中投入的相关资金全部计入“在研项目”科目借方核算。研发成功了,将申请无形资产产权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借方,作为入账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将“在研项目”借方发生额全部转入“无形资产”,作为入账价值。研发失败了,将“在研项目”发生额全部转入“研究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通过计量“在研项目”借方发生总额以及“研究开发费用”期末余额,能准确了解企业在高科技研发上的资金投入量,掌握企业研究开发的成功率。最终,较为客观地计量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解决当前价值计量存在的缺陷。

参考文献:

1、毛洪涛,万云.会计最新制度、准则――深度阐释与案例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于玉林.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李百兴.论知识经济下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及计量模式[J].四川会计,2000(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