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课堂同步训练实用13篇

新课堂同步训练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1

首先,课堂训练必须具有针对性,若是对某一章节知识的课堂训练,我们必须选取相关的训练题。我们每一堂化学课都有既定的目标,课堂训练的内容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实施。其次,课堂训练必须具有梯度性,可以从简单的训练入手,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逐渐加大训练题的难度。最后就是典型性原则,设计的课堂训练题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作为各个章节的典型性训练题。

二、课堂练习的分类及设计

课堂练习主要分成三类,即是复习训练、针对性训练与预习训练。首先对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再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然后,在对应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安排一次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授课知识点;最后,利用预习训练进行课堂拓展,将下节课的授课内容蕴含其中。

1.复习训练

例如,在晶体与非晶体章节的教学中,在新授课开始之前,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晶体与非晶体的认识,我为学生们设计了如下的复习式课堂训练。对于课前复习训练的选择上,我们需要遵循基础性、概念性的原则,在回顾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信心。

【例1】现有六种物质,试按要求填空。

①BaCl2;②金刚石;③NH4Cl;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

(1)属于离子晶体的是_____,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____,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

(2)只有离子键的是_____,晶体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是_____。

(3)熔点最高的是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

【分析】本题属于概念性课堂训练题,只要学生们对晶体与非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做到透彻掌握,即可顺利解答。对于第一问,直接考察学生们对晶体类型的认识。结合晶体类型概念可知,干冰、碘片是分子晶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剩下的都是离子晶体。于是,我们可以顺利得到第一问的答案分别是①③④、⑤⑥、②。对于第二问,结合各类晶体类型及其包含的键态类型即可得答案为①、⑤⑥。最后一问需要学生们对各类型晶体的性质做到了解,原子晶体熔点最高,分子晶体熔点最低,可知第三问的答案是②、⑤。

通过以上的复习训练,学生们必然可以对上节课所学习的晶体知识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有助于本节课新知识的教学。

2.针对性训练

针对性训练是传统化学课堂训练采用最多的一种训练模式,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对于针对性训练,首要原则就是围绕新授课知识展开,将本章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训练,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就拿氧化还原反应章节的教学来说,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离子共存问题,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例2】在某电解质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Ag+、H+、Cu2+、CO32-、OH-、Cl-,那么,你认为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有___,需要进一步实验才能判断的离子有___。

【分析】所谓的离子共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肯定会向学生们讲:其实质就是看各类离子之间能否发生相互反应,生成气体或是沉淀。其中银离子与碳酸根、氢氧根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它们肯定不会共存在该溶液中。于是,本题第二问的答案即是Ag+、CO32-、OH-。再从氢离子和铜离子的角度出发,能够与其共存的只有Cl-,于是判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Cl-。剩下的离子则是需要进一步判断才可以确定的,对于氢离子,加入少量NaOH溶液,若是无明显现象,则可以判定其存在;对于铜离子,从溶液颜色进行判断即可。

通过对该章节的针对性训练,有效的帮助学生巩固了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并实现了对离子反应的应用实践。

3.预习式训练

化学课堂训练不仅要注重复习和巩固,针对下节课的预习式训练也是必不可少。在传统的化学课堂训练中,常常存在差生跟不上,优等生吃不饱的现象。通过预习式课堂训练的实施,不仅可以实现课堂训练的延伸,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实现课堂训练的全面性。

【例3】铝氨钒[NH4Al(SO4)2・12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将它溶于速水配成溶液,然后逐滴滴入BaOH 溶液中。已知,NH4++AlO2-+H2O= Al(OH)3+NH3,试写出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在本题的布置上,我是在离子反应性质章节教学完成后,在离子反应步骤与顺序教学之前为学生们选择了这样的预习式训练题。首先,我已经完成了离子反应方程式基本概念及性质的教学,学生们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离子反应基础。其次,这样的题型类似于开放题、探究题,很多事先做过预习的同学已经可以初步尝试完成了。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2

策略一:小步走,快反馈,训练要及时

课堂教学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面向全体学生,新授内容的教学宜采用“小步走,快反馈”的教学方法,确保课堂训练的及时性。新授内容应适当分成几个环节,每一环节教学之后及时进行适量的巩固训练,这样安排训练学习内容少、间隔时间短,既照顾到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也符合数学学科前后知识逻辑联系紧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前面知识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老化”,有利于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图形的旋转》一节的教学可分为四个组块:旋转概念、旋转性质、旋转作图、旋转应用,在每一组块里面及时安排适量的巩固训练,旋转概念学习后安排适量的辨别识图训练以巩固概念,旋转性质学习后让学生有机会及时应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以巩固性质,旋转作图也是对旋转性质的应用,教师示范后应立即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旋转应用让学生欣赏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美妙应用,体验感悟数学美。

策略二:重基础,有梯度,训练要有层次

课堂训练既要照顾基础好的同学,也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符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训练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性。新授课课堂训练选题应以基础为主,因为学生对新知识需要有一个熟悉 “老化”、形成技能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训练的思维层次,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既让基础一般的同学吃得下,也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吃得饱。基础题、中档题、稍难题的比例一般约为7∶2∶1。

策略三:敢放手,敢于等,训练要独立

我们这里确保课堂训练的独立性,不是说数学课不需要合作交流了,数学学科需要热烈的合作交流,但更需要静静的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课堂训练应遵循“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原则,问题应设置在学生的能力最近发展区内,敢于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尝试操作,独立“碰壁”“转向”,独立走向成功的彼岸;不要一看学生做不出来就急于讲解,因为听懂不等于学会,学生自己通过艰辛思考领悟得来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听讲得来的效果,我们要敢于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独立书写解题过程。这里我们强调独立书写解题过程,因为学生的解题思路从想出来到说出来再到写出来,其实是一个思维不断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应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过程。这样训练,学生才能体会数学思考的魅力,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策略四:勤反思,多提炼,训练要能拓展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3

【摘 要】传统的语文课堂在某些方面耗时费力,效率不高。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堂体系,打造活力课堂、有效课堂。【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

体系构建新课程是一项全新的教学改革,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立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为此,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体系如何构建,作一点粗浅的探索。一、建立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体系即构建“四步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第一步:自主学习第一环节提示、设问。在学生自学课文前,教师要做一点“提示”,或展示本课的导学目标,或介绍文章的背景,或指点自学方法。并沿着“理解探究发挥”的路子,设置具有引读性、探究性、开放性的导读思考题。第二环节阅读、思考。学生依据导读思考题,通过独立阅读,弄清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逐步教给学生读书的一般方法,如第一遍泛读,了解大意,圈出生字词。第二遍细读,划出疑难词句,表明问题所在。第三遍品读,划出优美词句,品析美点。第二步:合作探究学习第三环节讨论、切磋。学生处理学习阅读文章后,必须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就要通过四人小组、八人小组,甚至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切磋,并允许学生保留不同意见。第三步:精讲点拨第四环节归纳、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后,教师要通过精讲点拨把分散的认识集中起来,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把错误的片面认识纠正过来,把学生没有认识到的知识补上来。第四步:迁移训练第五环节练读、练写。练读,主要是指朗读,通过反复吟诵,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练写,除字词句段章一般性练习外,包括结合课文内容的作文,如改写、缩写、读后感以及借鉴课文内容和形式的命题作文。二、建立以课堂为主阵地的阅读训练体系(一)随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新课标的阅读目标,阅读训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随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即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1.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法知识、文学知识等);2.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特别是识字、阅读和作文的能力);3.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体验(对语言的含义能迅速而准确地捕捉);4.要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词汇量、优美句子的积累量、优秀诗文的储备量等);5.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质(使用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流畅、严谨、有条理)。(二)注重阅读类型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以课内阅读为本,以课堂为主阵地,让学生学会在文章中捕捉信息、分析信息、总结概括信息,并能用书面表达出来。为此,要根据各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不同文体、不同题型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学会指代类、原因类、概括类、思想感情类、病句类、比较类、寓意类等的答题方法。让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答题能力。三、结合课堂教学,建立作文训练体系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作文目标,就要努力实现写作训练的科学化,序列化。我们通过实验,初步构建了“四级六段”作文训练体系。第一级:基本功训练,因七年级新生来自不同学校,作文书写等基本功参差不齐,因此让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是必要的、必须的。(一)书写训练,要求字迹清楚、工整、文面整洁。(二)纠正作文过程中出现的常用错别字。(三)基本学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四)语句要基本通顺、精练。(五)学会分层分段,概括大意。第二级:观察力训练(七年级),分两阶段,一是一般性观察力训练。基本上能把观察对象用语言描绘出来。二是深入观察力训练,能把观察对象的特征、习性等本质内容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侧重于练习记叙,描写。第三级:分析力训练(八年级),分两阶段,一是分析起步阶段。结合课文阅读,学会一般性分析,能画结构图。二是分析入门训练。学会写作文提纲,分门别类地分析素材,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侧重于练习说明、议论。第四级:表达力训练(九年级),分两阶段:一是语感训练,结合课文学会准确地说出字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章法训练,分析研究不同文体,以及优秀文章的结构章法。侧重于练习语感和结构章法。四、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训练体系(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学内容为平台,给予学生对话机会,使他们能正确使用普通话,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二)利用课本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一课进行训练。新教材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其中一、三、五单元把写作、口语交际融入综合性学习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二、四、六单元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作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以此来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综合性训练。利用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不同目标的训练。如诗歌朗诵会、演讲赛、辩论会、课本剧等。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改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要取得成效,光靠构建新的课堂教学体系是不够的,还需要系统的语文教改实验。【参考文献】[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4

一、引言

教学技能是影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熟练掌握教学技能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素养。教学技能是一般“技能”在教学情景中的迁移或具体表现。根据心理学理论,将基本教学技能具体描述为“是能够有效地完成某一方面教学任务的一类教师教学行为,同一类的教学行为在其行为方式和功能上有某种共性。教学技能可以通过描述、示范、模仿和训练获得”。由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编写、李克东主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一书中则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等。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影响都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时空平台来实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学者孟宪凯对教学技能进行了以下分类: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和课堂组织技能。这种分类和设置更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也便于开展训练。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播客技术从音频到视频,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整套符号的载体,人们通过它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表达,交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别是与移动数字播放器结合后,使这种交流沟通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播客语言。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在教育领域也日益发挥它的潜在应用价值。它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的一种方式,以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将教学过程、教学心得、课堂实录、教学课件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和思想的交流,并让全社会得以分享其价值。

二、基于播客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构建的技术要求

基于播客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依托教育学、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先进有效的训练方法。它通过确定训练目标,把复杂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过程分解为若干项容易掌握的训练环节,利用录像技术对受训者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录制,通过视频回放,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和开展评价,同时通过受训者得自我反思,不断总结,以此来提高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效果的一种系统的培训方法。

1.建立以播客技术为主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网站

该网站主要以支持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主,师范生不仅从书本上,从课堂上学习相关的知识,也通过网站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概念和内容,并且可以观看到其他的案例视频,既包括专业教师的视频,也包括学生的训练视频,而且可以将自己的训练视频上传导网站,多次观看,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因此,从这个训练过程中,师范生能够掌握和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网站可以建立自己的训练档案,把自己的训练视频、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以及自我反思全部保存下来。通过登陆自己的账号,多次观察,多次反思,便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同时,在这个网站上还提供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相关资料和热点文章以及最新发展动态,有利于帮助学生开展自学和利用网络学习。

同样,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网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站上,通过学生的评价,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不但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在网站上呈现更多的相关资源,教师可以及时答疑,掌握学生学习的优点和缺点,强项和弱项。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增加这方面的相关讲解,也可以直接在课程学习中加入相关内容,教学相长。

2.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网站主要模块功能介绍

(1)教学技能

这个模块,主要对课堂教学技能及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包括概念、特点、应用方式、评价标准等,主要以文字为主。

(2)资源库

资源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师提供的课例视频,一般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二是当学生上传视频后,该视频自动进入资源库,供其它人观看、评价和参考学习。

(3)我的训练(重点模块)

“我的视频”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视频名称

显示该学生最新上传的视频。学生可以在线观看并提供下载支持。

②技能初评

指学生在进行训练之前,从理论知识上对相关技能进行自我的初步评价,并显示得分。

③师生互评

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可以分为任课教师和相关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可以分为本班同学和相关同学。评价能够在线填写和提交。

④学习反思

主要是训练者经过课堂教学训练后,观看视频后,参照师生的评价意见,写出自己的学习反思,可以在线填写和提交。

⑤我的信息

学生相关信息,并且可以管理和上传视频。

⑥我的视频

主要显示该学生最新上传得视频。

⑦我的说课:主要是能让学生上传最新的说课文稿。

综上所述,该网站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站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与课堂教学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并且每一位受训者能够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进行保存和管理,包括视频上传、下载和删除;对自己的训练技能进行初始的评价,并且观看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提交自己的教学反思,还可以上传自己的说课文档等环节。同时师生还可以对网站上其他的视频发表评价。

三、基于播客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构建的理论模型

一般来说,训练模式模型的构建是指对相应的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及操作方法、手段做出一定的规范,详细具体地说明教学活动的逻辑步骤,以及各步骤所要完成的任务,并为教师运用模式简要地提出原则、方法和技巧等。根据目前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特点和播客技术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成的训练模式理论模型,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检验模式的有效性。这种模式以项目为核心,建立训练目标,然后围绕目标,通过观摩样例,教学设计、说课、教学实践、评价和反思等环节展开,服务于训练目标这一核心。

在这个以播客为主的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训练目标

受训学生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训练目标,进入到训练平台中,进入“我的训练”模块。

2.相关知识学习

这一部分主要是基础理论的学习阶段,比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为进行技能训练做好的重要准备。另外,可以利用学校统一组织的见习机会,亲身体会课堂教学的氛围。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模拟教学之前取得一些基本的正确的性认识,指导实践层面上的教学如何实施。

3.编写教案

受训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这份教案,不仅包括一般教案的特点,而且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所应用的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每位受训者需要将自己的教案上传到网站上。在编写和设计教案的时候,他们可以有选择的观看一些优秀的示范课视频和其他受训学生的视频,这部分的学习可以通过“资源库”开展。

4.教学实践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这一阶段就可以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即开始角色扮演。在模拟的课堂中,受训学生登上讲台,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教学,其他小组成员,则扮演学生。在这一阶段中采用视频方式记录受训学生的教学行为。教学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以内,原则上实现两到三个教学技能训练,目的是保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真实性。训练结束后,受训学生将自己的视频上传到网站上,该视频不仅存放在每位受训者自己的账户里,同时自动保存在资源库中,供其他师生的观看。

5.分析评价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受训学生的视频会到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网上,学生可以自行观看。根据视频,每一位受训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先写出自己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和专业教师也写出评价,全部在网站上,这样方便受训学生多次反复的观看,仔细体会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受训学生根据师生的评价反馈,再次修改自己的教案。

6.自我反思

在自我反思中,每一位受训学生结合自己的训练视频和相关师生的评价,根据每个阶段的训练,认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下一轮训练奠定基础,反思的结果也将会保存在每位受训者的电子档案中。

7.新的训练

根据师生评价以及受训学生的教学反思,受训学生对自己的教案和所使用的教学技能进行修改。经过教师考核,如果受训者达到了训练的目标,就可以转入新的技能的训练,反之,重新训练。

通过这套训练模式,有效地训练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促进师范生技能的形成。

三、结论

通过对基于播客的师范生课堂教学能训练模式的应用,同时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这种训练模式,可以解决或弥补部分传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的不足,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理论的应用,又是实践的概括。

1.有助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形成

利用播客形式训练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可以弥补了传授纯教学理论的抽象性,便于师范生接受内化;目标明确、操作具体可控的训练策略训练便于师范生观察模仿,减少了教学的复杂程度,模拟的教学环境可以减少真实教学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师范生比较顺利地迈出从学生到教师的第一步。因此这种训练模式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

开展基于播客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研究丰富了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论研究。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应具备哪些基本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各项技能、策略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规律是什么,如何掌握,如何运用等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创了对师范生教学能力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同时对课堂教学技能的教学的研究,也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3.作为教学信息平台和构建视听化的学习社区

教师可以在播客平台上训练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资源以及其他教学信息,便于学生在训练中一边学习,一边开展训练。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4.作为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成长档案袋,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播客可以有效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信息,以及个人知识形成和认知提升的渐进轨迹信息,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学生个人成长的轨迹,它更重要的是对革新现有的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具有导向作用。

播客的可点播性和可定制性决定了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步调,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这种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既可以满足不同人之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写作式的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

5.作为师生沟通的渠道

播客提交评论、发表意见都是非常容易的,这便于师生之间开展互动。它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新的兴趣点,有助于师生双方交流主题的迅速展开和深入,从而提高师生的交往质量。

总之,利用播客技术,构建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平台,只需依托校园网或互联网,具有设置门槛低、易于掌握和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既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又能提高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微格教学研究会.微格教学研究,1995.

[2]李克东.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孟宪恺.微格教学基础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5

二、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性

课堂训练的难易既要照顾基础好的同学,也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符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训练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性。新授课课堂训练选题应以基础为主,因为学生对新知识需要有一个熟悉“老化”、形成技能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训练的思维层次,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既让基础一般的同学吃得下,也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吃得饱。基础题、中档题、稍难题的比例一般约为7∶2∶1。

三、敢放手,敢于等,确保课堂训练的独立性

我们这里确保课堂训练的独立性,不是说数学课不需要合作交流了,数学学科需要热烈的合作交流,但更需要静静的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课堂训练应遵循“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原则,问题应设置在学生的能力最近发展区内,敢于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尝试操作,独立“碰壁”“转向”,独立走向成功的彼岸;不要一看学生做不出来就急于讲解,因为听懂不等于学会,学生自己通过艰辛思考领悟得来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听讲得来的效果,我们要敢于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独立书写解题过程。这里我们强调独立书写解题过程,因为学生的解题思路从想出来到说出来再到写出来,其实是一个思维不断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应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过程。这样训练,学生才能体会数学思考的魅力,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勤反思,多提炼,确保课堂训练的发展性

讲评要讲解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更要暴露典型错误,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变个别同学的典型错误为全班同学的经验教训。课堂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教师巡视,然后选择解题过程正确规范的和有典型错误的进行正误对比板演或展示。讲评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题多解:本题还有哪些解法?哪种解法更为优越?一题多变:添加或减少条件后怎么解?条件与结论置换后怎么做?图形运动变化后怎么解?讲评要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要与学生一起提炼解题过程中所蕴含的解题规律、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6

而且七年级数学的很多概念都和六年级联系不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似乎出现了全新的平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这些知识很陌生,学起来有些吃力,而且高强度的知识涵盖,让他们应接不暇,课堂学习十分紧张,课堂训练准备不足,无法当堂明确知识点,造成课下作业错误百出,数学学习能力下降。

一、纠正数学课堂训练弊端当堂知识当堂吸收

因为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增加,而教学过程中课堂数学训练占用课时较多,所以有些老师精简了课堂训练时间,甚至有的老师取消了课堂训练,都改为课下作业,学生课下做完教师集中评判,而后找出共性问题课堂上再加以重点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首先加重了他们的课业负担,其次无法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者存在学生个别数学不能理解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学生们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吸收,这十分不利于七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无法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对于这种错误的数学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加以纠正,保障学生充足的课堂训练时间,引导学生当堂知识的消化,发现错误和问题当堂解决。

二、以当堂训练方式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

当堂训练必须贴近七年级新人教版教材内容,抓住课堂上所讲章节知识重点,围绕学习的主题展开课堂训练。当前一些教师普遍的作法是在课堂上做《随堂课时练》中的习题,这样以来,学生课堂训练的内容被圈定了范围,数学学习的广度不够。而且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随堂课时练》平时在家里都做为预习的习题,课堂上做学生的兴趣无法有效激发。因而教师在当堂训练中让学生解答的题目要力图创新,要拓宽思路多找贴近教材的,学校发放的练习书之外的内容来让学生们作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做题兴趣,开拓他们的眼界,多见识不同的题型,还能够避免有些自作聪明的学生提前找寻解题答案课上不动脑,直接抄写答案的现象发生。凸显课堂训练“稳、准、精”的特点,让学生抓住知识点的同时开放思维,牢固掌握课堂内容,跟随老师所讲快速提升数学水平。

三、七年级数学课堂当堂训练要制定具体方案

当堂训练不是“拿来主义”,是需要教师周密设计的。教师因此要在课前做大量习题搜集工作,选择适合本课时所做的训练题,不能超纲也不能太过浅显,不能过多也不可过少。教师在具体课堂训练的方案上要下功夫,要编制当堂训练方案。

首先教师要构建知识网络图,例如下图:

根据知识网络图确定课堂训练的基础题,一般此类题型出3~4题即可,如概念判断题,给出多项式问有哪几个项,常数项是哪个,一次项系数是多少,属于几次几项式等。这些基础题训练的是学生对课堂概念掌握的情况。

其次是当堂训练题,这类题目可出4~5道,题型要具有特色,围绕课堂内容多种方式呈现。如应用题方式,多种解题方式以及设问方式等。就上述知识网络图而言可以出单项式或者多项式的应用题。如:于长方形广场的四角设计一块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形花坛,若半径设为r,广场的边长为a米,宽度为b米,则请同学们列出表示广场空地的面积的式子。

最后要进行拓展提升题目的训练。这个可以联系本堂课知识点,如可依据上一题列示给出具体的数据带入计算结果。或者结合下一堂课内容进行知识拓展:K=__时,5xky与-x3y是同类项。当然教师要在课堂上初步讲解下一堂课的部分内容,才能在本堂课上做下一课的拓展训练题。注意讲解下堂课的内容不可过多过深,点到为止,让学生心存好奇,迫切想知道下堂课到底讲什么,回家后自觉地去预习。

综上所述,面对七年级数学这个承上启下的教学过渡期,数学老师紧密围绕新人教版教材,结合课堂知识点内容,做好课堂当堂训练方案设计,把握好课堂传授的大好时光,强化当堂训练,将学生课堂上没有吃透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答题解惑,不让学生带着未解决的问题下课堂,是促进七年级数学课堂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数学教师要对当堂训练进行科学的规划,既不能拖慢教学进度,更不能敷衍了事,要精心设计合理调度训练内容,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一步步地巩固知识,逐渐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尹建梅.七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学周刊.2012(09)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7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09

新课程设定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长期蕴含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挖掘,因势利导,而课堂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二维目标是显性的,是可以测量的,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可归结为一句话:“理解知识,学会运用,”影响这二维目标达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科学训练是核心要素。

一、课堂核心要素解读

课堂教学有三个核心要素:讲、学、练,讲即教师的讲授,学即学生的学习,练即学生的训练,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不会或者不会学,才需要教师的讲,因此,讲要讲在当讲处,讲是对学的解惑和点拨,讲是为了学,或者说教是为了不教,常言道:“听到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重要的概念、技巧、思想方法需要学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因此,练要练在该练时,练是对学的弥补和深化,要学得好必须练得好,可见,讲和练都是为学服务的,讲练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做到即讲即练、边学边练、以练促学,我们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学为本。

课堂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另一条是暗线,明线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在学和练;暗线就是每一步都有教师在指导、引导,它不是放羊式的,教师是“讲”“学”“练”的设计者,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怎么讲怎么学怎么练、讲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练到什么程度,都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设计展开学习活动的,讲、学、练并不是各占三分之一,教师要根据具体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安排。

二、“训练”及其科学性分析

所谓“训练”,是使受训练者获得一项行为方式或技能的教育过程,高中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包括阅读、写作、解题、实验、考察、表演等感知、尝试、操练、探究、体验活动,涉及动作技能和行为习惯,训练既包括教师层面的活动,如训练的设计、训练的组织、训练的评价等,也包括学生层面的活动,如训练的展开、训练的反馈、训练的矫正等。

这里所说的训练包括课堂例题、课堂练习,也包括课外作业,课堂例题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课堂练习的主要功能在于对新知识的及时巩固,课外作业则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课堂练习的巩固、补充和深化,本文主要讨论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练习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按照性质和特点,练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心智技能的练习,如阅读、作文、计算技能的练习;二是动作技能的练习,如体育技能、劳动技能的练习等;三是文明习惯的练习,如卫生习惯、礼貌习惯、守时习惯的练习等,具体的学科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练习方式。

作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按照这个界定,作业可分为三类:一是阅读作业,包括为预习或复习而阅读教科书,以及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阅读参考书等;二是口头或书面作业,包括熟读、背诵、复述、书面回答问题、演算习题、绘制图表、作文以及其他创造性作业等;三是实际活动作业,包括实验、观察、测量和制作标本模型等。

所谓“训练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训练的时机适当、训练的方式适切、训练的数目适量、训练的难易适中、训练的要求适度。

“训练的时机适当”,是指练在该练时,如新知识的记忆需要当堂训练,而不是课后训练;新方法规律的运用需要课内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对于作业、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及时讲评,附以变式训练,即时矫正、即时强化、即时巩固,这样才能收到成效。

“训练的方式适切”,主要指选配的题型与训练的目的相匹配,如概念辨析最好选用选择题,检测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最好用填空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选配解答题,训练的方式也要与知识的特点相吻合,是动口、动耳、动眼,还是动手、动脑;是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完成;是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还是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抑或是一题多解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都要依据知识特点来设定。

“训练的数目适量”,是指练量以学生经^努力当堂能够完成为限,又不偏少。

“训练的难易适中”,是说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难易适中,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

“训练的要求适度”,是指训练的要求应该根据课标要求、考纲要求和学生基础来确定,有些能力的训练必须一次到位,有些能力的培养只能按照高中三年的学习分层次逐步培养,分步到位,而有些学生又必须根据其发展水平适当降低训练要求。

三、科学训练的实施意义

1.科学训练符合掌握学习的观点,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教师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即要有正确的教学和学习策略,而科学训练符合掌握学习的观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2.科学训练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科学训练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科学训练中的训练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了背景材料,学生通过解答不同的训练题,从不同侧面对概念、原理、定理、规律、方法等加深了理解,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比如概念教学,要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而把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去操作、去体验、去感悟,这样,学生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概念的拓展与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构建完整的概念体系。

3.科学训练符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陶行知提倡“做中学,做中教”,反对“教而不做,学而不做”,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他认为,唯有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获得的知识才是理论与实际、思想与行为结合产生的真知识,陶行知还认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而科学训练恰恰体现了“教学做合一”。

4.科学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起着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科学训练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然缩短了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传授时间,但课标要求完成的任务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这就要求教师对备课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要求教师课前要多下功夫,以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要优化课堂教学必须研究课堂训练的优化措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依据,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训练,做到重点突出、精益求精、切实有效,因此,科学训练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5.科学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任何一种学习都离不开训练,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才能加深理解、逐步掌握,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将来要参加高考,因此对基础知识要烂熟于心,基本技能及思想方法要了如指掌,题型规律要了然于胸,易混点、易错点要一清二楚,答题要迅速、准确、规范,这种应试能力的学习是一种非常专业的学习,犹如竞技体育比赛一样,需要专门的、专业的、专项的科学训练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与境界。

四、科学训练的实施要点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知识的讲解上,对训练的关注度不够,远远达不到科学性的要求,表现在:课堂练习不能当堂讲评,甚至不能当堂完成,匆匆忙忙走过场,练习效果很不好,课堂例题、课堂练习、课外作业题型重复,缺乏合理的梯度;作业数量失当,时多时少;作业批改不及时,有让学生代批甚至不批的现象;作业讲评难以坚持,随意性大,有重结果轻过程、重解题轻反思、重完成轻规范等倾向;作业讲评后的矫正强化训练几乎没有;等等,究其原因,一是课堂教学目标模糊,目标达成意识薄弱,不知道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什么、运用什么、掌握什么,只是将课堂当成讲堂,将教学变成程序,完成程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二是训练题选取不够精当,训练题选配盲目――忽视了训练的指向性与针对性;训练题选配随机――训练角度重复或要点遗漏时常发生;训练题选配随意――选题不能突出重点、题组不能突破难点,三是训练题结构不合理,题量过大,不能当堂完成;题量过小,达不到“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的要求;思维量不足,达不到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在实施科学训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训练要有目的性,训练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基础题重在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学会运用;能力题重在熟练方法运用;变式拓展题重在变化拓展,组题要照应两个基本事实:一是高考考情,要将考点能级要求、重要考点的考查角度在训练计划中布点安排,不遗漏;二是学情,以中等生的学习水平作为练习的基点,重点是巩固新知、强化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2.科学训练要有针对性,在科学训练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题要面向所有学生,选做题则面向基础较好的学生,以利于因材施教,确保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练习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练习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3.科学训练要有多样性,科学训练的多样性主要指习题类型多样化,在题型上,应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等概念性、思辨性比较强的题目配合使用,还要加强对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变式练习;在性质上,应设计顺向性练习与逆向性练习、类比练习、静态练习与动态练习、书面练习与实际操作练习等;在结构上,可以设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应用练习和开放练习,同时应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适量的题与题之间彼此相关的题组,使之能更好地揭示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使所学知识趋向系统化、网络化,特别是在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时,设计一定比例这样的题组,能促进知识结构的整体化。

此外,还要注重问题解决,课外作业的设计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而且问题解决要逐渐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问题解决与常规练习的重要区别是练习着重寻求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寻找创造性的方法,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体现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拓展到课外,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体现学习的价值;要注重条件的开放性、问题的开放性、思路的开放性、结论的开放性。

4.科学训练要有层次性,训练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注意沟通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训练的层次性,要先模仿、借鉴,再拓展,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训练,又要有一些变式训练,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的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训练,以利于强化学生实践训练,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

5.科学训练要有及时性,要以导学案作为课堂练习的载体,及时训练,应保证课堂练习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要“趁热打铁”,即学即练、边学边练,从而使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纠正,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要及时检测,教师在集体补救之后,应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再次出现,达到纠正、巩固的目的。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8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然而,新课程改革至今,还有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转变或没有彻底转变。课堂上运用的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式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理解能力,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教的结果不言而喻是一些学生听不懂或者说似懂非懂,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研究、探索一种促进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仍是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本人认为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解决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所谓“先学”,就是先让学生自学探究,即引导学生依据学习内容,围绕目标,自学思考题,独立、认真地读书、看书、操作、思考,从而对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所谓“后教”,就是同学们合作探究,就相关疑难问题进行“兵教兵”,即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思维快的同学帮助思维慢的同学,通过互动,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运用上课所获得的知识,解决类似的或更深一步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再实践,再探究,巩固、深化认识,形成能力[2]。一句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就是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学,全过程让学生自己读,全过程让学生自己思考,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不少,但对自主学习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维列鲁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的过程[3]。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它是基于外部奖赏或惩罚而作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主要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则从行为、环境、个体的内在因素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基于学习行为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现实之间的对比来对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4]。

尽管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众说纷纭,但都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策略性、持久性和自我调控性,强调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

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分六个步骤①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②教师指导学生自学;③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④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⑤引导学生讨论、更正; ⑥当堂训练。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

1.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等组实验设计:选取赣州中学 2012 级高一年级二十个理科平行班中的两个班(7 班、9 班)为实验组,再选取与实验组各方面基本条件相同的两个班(8 班、10 班)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班从第一次月考之后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为了更准确反映课题实践研究的效果,我们通过学习兴趣水平问卷和初步测试(第一次月考),获取实验前数据。实验实施近 6个月后,又对学生学习兴趣水平和学业水平进行复测。

2.实验时间

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

3.实验控制

两个班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都由同一名教师任教。实验采用相同教学用书(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上册,人教版)及参考用书。两个班学生的基础接近,其它情况非常相似。在实验时,高一年级(7)、 (9)班教学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高一年级(8)、 (10)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4.测量工具

(1)学业水平测验试卷

用于实验研究过程中检测学业成绩情况。第一次月考试卷和实施实验后的学业水平测试卷都是全校统考,且由教研室统一出题,所以试卷的信度和效度都得到了保证。

(2)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以新课程所提倡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为依据,拟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期望通过这三个维度来检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效果。

(3)教师访谈

采用半开放式的访谈,主要想了解实验班任课的化学教师对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看法,并提供意见。

(三)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六个月的实验教学,通过对学生第一学期期末学习成绩的分析和实验后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研究者认为面向学生发展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对化学课教学有积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不仅在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上比对照班要好,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表明该实验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五、结语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主、协作的学习环境,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2]顾彭飞.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解与感悟[J]. 中学教学参考,2010.7.

[3]徐红芬.洋思模式的审视与超越[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3.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9

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整体来看,英语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训练在课程设置导向、训练途径和实践模式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课程导向:重理论知识轻技能训练

自《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受到重视,“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扩展为“教师教育类课程”,如“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中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等,课程更加细致、系统,针对性更强,但是教师培养还需要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类课程。英语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往往被归入“英语教学法”课程,但限于课时、传统和教师培养者的理念,英语教学法课程往往偏重理论传授,如各种教法流派、教学理念等,压缩或省略教学技能训练,这将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

(二)训练途径:重社团比赛,轻系统培训

师范生职业技能是指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教学理论,运用教育专业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专业技巧和能力(潘绍兵,2009)。技巧和能力必须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师范生只有接受系统的实践锻炼和强化训练,才能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素质和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高师院校普遍将学科专业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强化往往依靠学生社团组织比赛,但由于比赛的人数限制,学生得不到普遍锻炼。而且学生也得不到专业老师的系统指导,进步不明显,成就感不强,因此积极性很难保持。

(三)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造就师资的方法,认为教学做合一是贯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马啸风,2003)。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技能培养离不开专业实践环节和综合实践环节,包括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及教育实习活动。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实践环节,部分院校也仅对师范生进行一些常规的实践锻炼活动,如教育实习活动,实践模式十分单一。教育教学实习工作的开展由于实习时间短,使实践环节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再加上在校期间重视理论的学习而轻实践锻炼,直接导致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英语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自主训练模式

(一)自主训练的组织与管理

训练中心有严格的入部规则和组织形式。课堂教学部属于中心设立的七个训练部之一,遵守中心制定的规章制度,同时,根据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需求在入部考试、登记、入会、日常训练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要求。

1入部规则

为强化学习动机,加强竞争意识,中心制定了严格的入部规则,学员需通过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进入部内学习。

课堂教学部的考试形式主要为面试,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段10-20分钟的中小学课段进行展示,由指导教师和部长共同评判,选择具备一定教师素质和培养潜力的学生,以期待他们能通过短期的、强化式的、教师指导下的自主训练得到迅速提高。为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也为其他同学进行示范,带动更多同学自主训练的热情。

在入部之初,每名学员需填写会员登记表,除基本信息外,登记表中还包括对学员教学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学员预期学习效果及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训练等的调查。课堂教学部结合学员的情况以及需求,制定自主训练计划,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组织形式

外国语学院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校社团组织,由外国语学院负责,并有专门教师负责中心日常管理工作。中心下设七个训练部,每部设部长一人、副部长一人,负责本部门日常工作的开展,团结、带领本部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每个训练部还配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员训练。

课堂教学部部长主要负责选拔学员、制定训练计划、组织活动,副部长主要负责学员考勤、日常管理、配合部长组织活动。每期学员25~30名,分为5~6个小组,每组选出组长一名,在自主训练和各项活动中监督和鼓励组员,以提高小组的合力。

为确保学员的学习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心制定了学员奖惩制度。

(二)自主训练内容

自主训练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创造等方法来实现训练目的的活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后,需要做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将教学理论内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提高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进一步训练教学技能。

自主训练内容主要面向初中英语教学,是根据教学法课程对教学技能的分类来划分的(见表一),是对教学法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自主训练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已经开设了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学生,重点训练学员的教学技能,弥补教学法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得不到充分训练的不足,使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反复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1常规教学技能

常规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训练而逐步形成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掌握相应的常规技能(冯展极,2006)。自主训练活动主要选择教案编写技能、说课技能和试卷分析技能等进行训练。训练在教学法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着力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深化学生技能的层次。如对教案编写技能的训练,首先训练三种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的具体设定,以保证教学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教学时间能得到合理分配,解决学生在教案书写中常见的教学目标大而空、重点难点找不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训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在教学步骤中的体现,以避免教学目标与教学步骤脱节的问题。

2辅助教学技能辅助教学技能的运用能创设情境,带动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英语。自主训练活动主要训练英文游戏辅助教学技能、英文歌曲辅助教学技能、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技能等。如:组织英语教学游戏过程中,训练学生使教学任务与游戏任务基本吻合,教学任务在游戏活动中得以完成。

3课堂教学技能

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训练而逐步掌握的。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教态练习、课堂用语练习、板书设计技能、微课技能、语篇教学技能和语法教学技能。在自主训练中,语法教学技能是训练的重点及难点。在训练中,首先,指导教师对初中语法脉络进行初步梳理。第二,要求学生讲解中考英语试题,讲题时遵循三个原则:准确、清晰、透彻。最后,小组合作重点研讨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讲解语法,选一项重点语法进行20分钟的教学展示。经过分层的反复训练,学生的语法知识更加扎实、系统,语法教学技能也得到了强化。

(三)自主训练方法与形式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所以,教学技能自主训练的方法以练为主,运用“三明治训练法”,即“训练-指导与反思-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训练中,以部长组织学员自主进行教学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师辅导与学生自主训练有机结合。

1学生自主训练为主

自主训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由部长负责组织活动、安排训练、考核评定等一系列活动。学员入部后,部长将学员进行分组。训练主要遵循“训练-指导与反思-训练”的过程:首先由学生展示对本次训练主题的理解和准备,多数以课段形式呈现;展示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之后,部长根据自主训练计划带领学员开展以竞赛为主的活动。

自主训练的另一个特点是指导教师和部长共同设计各个层次的任务,由部长带领学生进行训练。如在课堂用语的训练中,自主训练的任务主要包含5个层次:第一,确定需要掌握的基本课堂用语50条,这50条课堂用语由指导教师和部长共同确定,既能保证课堂用语的准确使用,又能控制难度,适合学生背诵;第二,由部长设计课堂用语竞赛,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也保证学生背诵的准确性;第三,由教师设计模拟课堂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将课堂用语应用到教学中提供实践机会;第四,部长将学员教学过程录像,学生当堂进行观摩,分析课堂用语使用方面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第五,针对问题集中的部分再次练习。经过部长带领的自主训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主动性得到了发挥,训练效果明显。

2教师指导为辅

在课堂教学部,学员的集中训练始终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教师在训练中起到辅助学员练习的作用。每次训练约1/4时间为教师指导时间,指导教师根据学员自主训练计划,制定相应的教师指导方案。训练前,教师为学员指出训练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自主训练过程中,教师从旁指导并适时给予学员一些评价;训练结束后,教师根据训练中学员的普遍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课堂教学技能。

3其他实践活动为补充

英语教学法与中小学实际教学脱节,也是毕业生不能胜任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课堂教学部还组织中小学实地观摩、与中小学生联谊等活动,使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技能训练的要求和标准。

(四)自主训练评价方式

在评价方式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自主训练中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员结业成绩是将平时训练成绩与最终的考核成绩相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形成性评价是在平时的自主训练中进行的。每次自主训练活动学员都会取得相应分数,依据学员的训练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或扣分,主要包含三种评价方式:指导教师点评、学员之间互评和学员自我评价。在这三种评价方式中,又以学员间互评和部长对学员的点评为主。这对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是一种促进。指导教师的点评则是对学员提出的具体建议,以及对训练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的讲解,而学员的自我评价则是学员对于自身的认识,找出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每节课学员获得的分数将在期末结业时汇总,与结业考试成绩一并计入结业成绩。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训练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和训练全过程的检验。每学期训练结束后,将进行结业考核,考核内容一般为说课或微课,由教师评判。指导教师根据学员水平给出结业考试成绩。结业考试成绩(40%)与学员的平时成绩(60%)构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合格的学员可获得中心颁发的教学技能合格证书。

大庆师范学院实行“双轨双证制”,“双轨”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两条轨道,“双证”即毕业证与教师职业技能证两种证件。考核通过的学员可以领取该项目的单项训练合格证书,并继续参加其他项目的学习与训练。最终训练中心各项训练项目学习、考核均期满合格的学员,将获得大庆师范学院颁发的外国语学院职业技能训练等级证书。持职业技能训练合格证书可免考相应的外国语学院教师职业技能课考试科目。上述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与实践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冯晓燕.美国“高质量教师”引发的争议及启―――基于“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的立场[J].基础教育参考,2008(11):29-33.

[2]冯展极.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冯展极,李晓凤.教师职业技能课外训练课堂化模式探究―――以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8): 83-85.

[4]李爱秋.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色与启示―――以美国伊利诺大学(UIC)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为例[J].教育科学,2009(6):79-84.

[5]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孟令坤.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行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4-55.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10

2.“后教”。“后教”是指在学生完成自学的过程后,在教师指引下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例如,针对前面给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例子,教师在学生们自学结束后,可以让同学向全班先分享下自己自学过程中思考的答案,表达自己对本章知识学习的看法,这个时候,有不对或不足的地方,可由班里的同学给出意见或作出补充,在几乎全班的答案都较为统一之后,教师再站出来,做出最后的总结,对其中有些知识点加以修正,并对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教师开始进一步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

3.“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是巩固学生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的必备渠道。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收尾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当然,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练习题的时候,应当遵从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把学生的基础打好,再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拔高,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教师在选择当堂训练的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有代表性,能起到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效果,切不可过易或过难。与此同时,“当堂训练”的形式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而有所变化“当堂训练”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训练形式的选取,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探究。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优点

1.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还有教师的引导和完善。通过这些渠道,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这也是此种教学模式最为直观的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师“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会让数学课堂显得沉闷枯燥,降低W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论在学习的主体上,还是课堂的教学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它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效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11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公民道德感和责任感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目前我校的思想政治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校部分教师总是担心学生这不懂、那不明,从而形成了错误的教学模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校在考察某些学校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推行了导学训练稿教学模式。导学训练稿进入我校课堂实践教学已有一年之久,导学稿训练稿使用后,从教学模式上打破了传统模式。

1导学稿训练的有效环节

导学训练稿的基本环节设计,有效环节主要包括:导学目标、自学思考题、堂上练习、周周练。1.导学目标: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课前通读下节课所学内容,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留待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预习导学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可操作性,体现导学的目的。2.自学思考题:以分析和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为立足点,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合理寻找解答课本重点难点问题,总结学习中的经验,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通过预习等学习活动,对一些教学目标已有初步的认识,但仍有部分知识点无法解决。如果这些知识点学生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询问老师等方式,仍百思不得其解,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性问题则应引导、启发学生回答。运用性问题则要组织学生开展微型讨论,集思广益,最终求得问题的解决。精讲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少讲,而是质量上的精。它要求教师的讲授内容精要、分析精辟、语言精练、节奏精美。3.堂上练习:从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精选、精讲、精练。训练内容应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探究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同桌、前后四人桌、全班为单位均可。教师在学生讨论探究时要引导学生紧扣导学训练稿,避免陷入形式主义。要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讨论,激荡思维,取长补短,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2导学训练稿的有效撰写

一份完整的导学稿主要包括稿头内容、教学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教学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与当日作业等内容。对于导学稿的撰写,学校要求按照“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完善定稿”四个步骤进行。首先由教研组集体商讨,确定每课的主备教师,其他教师协助查找资料,并提出研讨意见形成“共案”;其次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完成导学稿初稿;然后经教研组长初审后,下发全组教师,大家共同提出修改意见;再经教研组集体研讨,修改充实完善,教研组长审定签字后交主管领导审批,最终交教务处制成正式文本印发。导学训练稿的设计要求,要依据课标,紧贴教材,适当拓展,不能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不同课型的导学稿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稿的编写原则上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12

标,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掌握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以致用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经过反复操练和实践之后,才能掌握英语知识,熟练交际技能。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步:理解—操练—运用,其中,操练活动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尤为关键。

二、如何有效组织语言操练

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不再是一个需要管教的被教育者,而是有着强烈学习本能的生命。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堂操练,提高教学效率。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处理好操练这一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操练环节可以通过机械操练、情境设置、活动或游戏来完成,但是要注意操练的质和量。操练不但形式要多样化,而且面要广,量要适当。在这个信息时代,课堂教学更要求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教学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三者是紧密相关的,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缺一不可。现在的老师都很有创新精神,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但是怎样才能把握好操练的面和量,做到有效训练呢?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强化课堂训练的次数,重点和关键点要达到7~12次训练次数;进行梯度设置(梯度含内容梯度、问题梯度、要素梯度、资源开发利用梯度、时间梯度、空间梯度、置换梯度),以达到确保课堂教学流畅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组织小组活动,并以亲和力、相互关照、利用物质空间、倾听、关注、有序等要素来评价小组活动的效果。新课标“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英语课堂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

是互动的课堂,师生共同探讨,组织有效的语言操练,从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除了强化课堂训练的次数,还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操

练,小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敏感,更喜欢学习新语言等信号,但同时也有好动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可将单词放入句中,用整体化,编儿歌加动作,使之表演化,改变朗读节奏,使之韵律化的方式操练单词,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组织有效语言操练的意义

“外语是一种工具课”,而掌握工具的重要途径则是练。既然操练是“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那么在对每一个语言项目的操练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才能够从不同角度接受语言技能操练,才能使语言操练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操练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新颖灵活的操练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操练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抓

新课堂同步训练篇13

师生共为主体,既着眼于师生双方都能从双向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收益,更着重于建立起民主平等、互亲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共为主体,既体现师生对实践活动价值的尊重,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更体现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重建,强调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心情舒畅的教育教学氛围。

二、创设教育氛围,双向和谐活动

师生双向和谐活动,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的优良教育教学环境。和谐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而要产生"和谐"的感觉,必然要对其有恰到好处的把握,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它反映出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对学生实行必要的引导又教学相长,只有真正实现对学生高效的培养,才能真正达到师生双向和谐活动。学校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又为实践服务,而这种实践活动必须师生共同参与。只有共同参与,互为主体,双向活动才能达到和谐。

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过程为实现改革目标创造了理想的内外部条件。为此,就需要对整个学校工作的内容、方式、组织、形式、途径作重新考虑和安排,为探索新型活动板块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型课堂教学手段和活动辅导方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

三、以训练为主,构建和谐主旋律

"以训练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是建立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之上的。语文既然是一种工具,那么,语文教学的实质就应该是使用这种I具的技能训练,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技能的培养,单靠教师讲是难以形成的,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就和教练员培养运动员一样。为了突出语文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初中语文教材将课文的"学习重点"改称为"训练重点",这都为我们实施"以训练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的教改实验提供了依据。

四、构建和谐教学的基本模式

这里所说的"教学模式"主要指以阅读教学为主、以一节课为单位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结构的相对定型化。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问的安排,一堂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定标提示。即确定训练目标,教师作提示性讲解。讲解的内容由课文和训练目标来决定,如解题,有关作者、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的介绍,与训练内容有关的语文知识讲析,也可根据训练要求,进行诊断性测试与补偿。一般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

第二步:指导训练。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目标要求,学生开展各种训练活动。一般占有25分钟左右的时间,最少不应低于20分钟。

第三步:答疑小结。即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对训练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有共性的疑难问题作出解答,也可以相互质疑,师生讨论解答,或者由教师总结讲析,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训练效果。一般占用时问10~15分钟。

"模式"不是绝对的,而应根据训练日标、训练内容、课文特点等灵活变通。三段式的基本模式,应以第二段为主,学生的训练时间,应不少于一堂课的二分之一。

五、把握模式的基本特点

该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训练为主",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牢牢把握如下几点:第一,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活动,牢记"训练"为主,要有时问保证。第二,练的过程,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活敦须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训练活动,服务于学生的训练活动。第三,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训练"为主,指的是全体学生,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训练就不全面,训练目标将难以实现,这是该实验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就"以训练为主"这一点来说,不妨借鉴音、体、美教学的方式方法。音、体、美也是技能训练课,教师土课,几乎不存在"满堂灌"的现象,他们总是在确立了教学目标,布置了训练任务后,就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训练为主"。语文课既足以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为最终日的的技能训练课,就应该像音、体、美教师那样去"训练"学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语文教师应向音、体、美教师学习。

六、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第一是讲与练的关系。"以练为主"要以练为中心,讲为练服务。教师少讲,要讲到点子上,讲在关键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针对性,有说服力,且能激发兴趣,启发思想。点到为止,不可包办代替,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