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实用13篇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1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四,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论述来研究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浅析外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学者张庆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闫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张家政)、《涉外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略》(笔者)、《浅析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田雨)、《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杜琳娜),这些文章大体分析了目前中国外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相应对策路径。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专业课的两种课程教学角度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进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对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的对策和路径不够全面具体,同时实际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以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语专业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部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还是缺乏权威性著作和系统性论述,经验问题研究多于学理性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理论研究多于中微观理论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简单罗列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泛泛分析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对策和路径。因此,结合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对其内涵做出准确解读、对其理论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困境及其产生根源做出详尽论述、对其调适路径和对策方法进行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2

美国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以学术专著、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资料和翻译作品等形式提供给社会。美国所学者承担了多项国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完成了一批学术专著和调研报告,包括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著作、论文集和译著等。

美国研究所与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大学、思想库、学术团体保持着广泛的联系,每年接待来访外国学者和来宾在100人次以上,几乎每周都有外国学者的讲座或者座谈。同台湾、香港、澳门的学术同行交流频繁。近年来,美国研究所每年都同中华美国学会一起组织国际会议,邀请海外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参加。此外,美国研究所与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基金会、图书馆和实际工作部门保持着广泛的联系。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3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而且研究生无执业医师资格证,因此无法单独管床及进行临床诊治操作,从而使临床技能培训机会大大减少;此外由于面临就业困难的压力,部分内科学研究生在本科实习阶段开始忙于考研复习准备,很少参加临床转科实习,造成临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1.2研究生人数与教学之间矛盾突出导师指导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普通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考研队伍不断壮大,造成临床研究生人数大大增加。但医院各科室导师人数有限,故导师单独指导研究生的时间相应缩短;部分导师由于工作繁忙,不重视科研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1.3理论知识教育存在不合理之处

目前内科学专业研究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学习效率不高,很大原因还是由于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对新时代的学生缺乏吸引力,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不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尽管近年来各高等医学院校引进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为生动,易懂,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

2提高内科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策略

2.1积极培养内科学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内科学病种繁多、病情多变复杂,这就要求研究生进临床之前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对待科研要有严谨的态度,善于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提供对应的看法及应对措施。因课堂教学是培养及提高研究生能力的最基本环节,可以通过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病例讨论、专题小讲座、学术最新进展报告等,并定期在科室内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或专业知识讲座,让研究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科研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导师可以针对性指导学生学习内科学专业相关课程,以本专业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为切入点,进行有的放矢讲授,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本专业知识的学术进展,重视本专业发展的国际前沿学习,为今后的科研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重要依据。向他们传授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养成查阅参考文献习惯,让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临床能力制定相应的研究方向了解自己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外的进展最新动态,了解目前研究所达水平,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萌发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科研技巧,熟悉科研设计方法,了解实验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2.2创立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内科学专业教师增强自己的教学技术和授课水平,是创立优良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氛围的前提,教师的职业道德、授课水平、教学技术等都会直接影响研究生课内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对内科学专业教师我们制定了以下要求:

(1)努力增强自身的授课水平和教学技术。作为教师除了提高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水平外,应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讲座、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医学视野,及时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知识技术和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向学生介绍更新落后医学手段;

(2)提高教师的专业外语水平,为适应新世纪医疗科学的发展趋势,实施双语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及时更新内科学专业研究的新发现、新方向、新进展,还有利于医学研究生锻炼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医学能力;

(3)研究生多开展研讨性课程,采用启发式、双向式教学,开展PBL教学法,逐渐培养学生发散性、求异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学术梯队,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注重培养团队主义精神。定期组织研究生科研工作汇报例会,要求研究生对目前科研工作作出总结,并提出目前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不仅对研究生科研工作完成进度起监督作用,而且对科研工作遇到的难题集思广益。同时也增进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加团队的凝聚力,促进学术团队的形成和进步,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能力。此外,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研究生的学风学纪,建立一个严谨、勤奋、认真、负责的学习氛围,要完善和健全学风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老师学生严格执行。另外,积极构建竞争机制,强化导师指导小组的实际作用。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并完成相关课题设计及写作,多基于导师引导下进行,可见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与导师主导的科研项目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导师人格魅力、自身能力、学术水平、治学风格、个人修养等对研究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故必须要重视导师素质、能级建设。严格进行导师选拔,构建招生遴选机制,每年管理部门向学生进行导师问卷调查表发放,要求其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强化与研究生的交流,并予以学术指导,拓宽研究生视野,强化实际操作技能锻炼,培养其协作能力。

2.3提高内科学研究生的学术理论水平与临床实验研究能力

要想加强内科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首先要重视学术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进而增强实验研究能力。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明确科研理论,把握实验技能。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务必要时研究生明确研究方向,掌握国内外现状。考虑到内科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通过课题而进行,故在某一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必须要了解科学研究原理及实际方法,涵盖课题选取、方案设计及实施等步骤,同时经由形象化实验工作明确实验技术。故研究生选课后应从研究方向出发。针对在校理论学习而言,内科学研究生维持1年的时间,故在必修课选择时应从未来研究方向出发,合理进行选修课程的选择,同时兼顾纯理论及实验操作课程学习;

(2)重视综述书写。内科学研究生待明确研究方向后,应认真查阅相关文献,撰写成综述。经由综述书写可促使其明确自身所研究内容现状,基于此前提下提出自身设想,并于今后科研活动中进行验证,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并予以改进;

(3)重视科研课题选择。基于导师引导下,内科学研究生应对研究课题选择持认真态度,予以详细设计,进行开题报告书写。为提高选题新颖性及创造性,应强化标书学习,进行全面性查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明确自身研究课题主要内容,强化理论及实验操作准备工作;

(4)构建内部有效学习机制。强化内科学研究生定期学习,重视其相互交流。重视内科学研究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共同学习机制,譬如可通过专题理论学习、座谈、实验室操作等形式进行,进而实现互相促进目的;

(5)提高对外交流参加积极性,重视课题申报与研究工作的参与。内科学研究生应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等活动,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打好专业基础。明确临床最新进展;条件允许下可出国学习,参加学术交流与学习活动,接受专业培训。同时,研究生应重视课题申报与研究工作,将理论付诸实践,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为今后科研工作积累经验。此外,内科研究生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学习、科研态度,增强自身培养逆向型思维能力,积极采用新型技术或手段调整策略,进行全新的探索,提高自身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突破前人研究,并对医学伦理持尊重态度,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促进医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2.4增加内科学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几率

对国内外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要加以重视,便于扩大交流的同时了解本专业在各国新的研究动态和方向,扩大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研究生大胆向国内外专家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从而拓宽学术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其次在研究生毕业课题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定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课题进展,归纳课题成果,按照相关杂志期刊要求撰写成文并发表,参加内科学专业为主题的研究交流会议,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外语能力,随着知识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兴盛,研究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英语听、说、阅读、写能力,才能融入到国际医学界里,吸收先进的医学知识,进行国际医学交流,也是我国医学卫生事业与国际接轨、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实际的科学研究教学中,建议学生学习背诵本专业优秀SCI论文,定期进行最新专业文献的研究讨论,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学术交流讲座,辅导学生撰写英文文章,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阅读、写能力以及专业英语能力。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4

3.体裁分析与农业英语论文摘要

4.英语论文摘要的语篇模式与作者介入——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实证研究

5.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6.中国市场营销研究英语论文综述——基于内容及来源的描述分析

7.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

8.英语专业学生撰写英语论文常见错误评析

9.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思考

10.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11.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

12.中外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英语题目对比分析

13.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14.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学者国际期刊英语之对比研究

15.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对比研究

16.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外商务英语研究进展考察(2002—2012)

17.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技术》论文为例

18.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英语论文四词词簇特点研究

19.英语论文APA格式评介

20.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21.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22.生物医学英语论文的语言特征及写作技巧

23.英语论文写作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4.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的言据性研究

25.浅谈英语论文如何选题

26.论项目驱动下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27.中国作者与英语母语作者英语论文中的介入资源

28.二语能力背景与隐喻思维关系的研究——在学术英语论文答辩语境下对二语隐喻的实证研究

29.英语论文自动评分系统探索

30.英语论文写作与语言学习效果的关系——一项基于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的实证研究

31.英语论文MLA格式要求评介

32.非英语专业多学科大班博士生英语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33.课程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展望——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分析(2004-2012)

34.语篇模式与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

35.研究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调查

3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一次对全国112所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操作的调查

37.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的改革尝试

38.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及构建写作过程模型

39.浅析英语论文摘要结构要素之应用

40.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历时对比——以1990—1994年与2005—2009年英语医学论文中模糊限制语使用为例

41.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若干思考

42.基于语类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路径研究——以“文献综述”写作教学为例

43.等离子体物理学英语论文的用词与写作特点

44.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ERPP写作研究:回顾与展望

45.英语论文MLA与APA格式中参考书目格式的异同比较

46.英语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的时态形式及其意义

47.中外学术语篇中的重述标记比较研究

48.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9.从讲座到工作坊——英语辅修专业论文写作课的任务性和互动性

50.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51.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农业英语论文摘要分析

52.语类意识与英语研究论文写作

53.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54.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之失误例谈(一):语体

55.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56.“以写促学”提高理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57.中国英语学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问题与出路

58.理工科英语科研论文“引言部分”研究空间构建对比研究

59.模因论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

60.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

61.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国内CSSCI期刊论文的分析(1994-2013)

62.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

63.基于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英语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6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65.科技英语论文编辑文字加工中的语态处理

66.中医药主题英语论文语言模式特点初探

67.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农业英语论文摘要分析

68.近30年国内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研究

69.医学英语论文的撰写中英、汉表达差异的探讨

70.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7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72.科技英语论文中语态使用的对比分析

73.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探究式学习体系的思考与构建

74.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75.加拿大英语专业博士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评估对我国外语专业博士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启示

76.英语医学论文写作模式分析

77.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78.SCI医学英语论文写作格式和技巧

79.过程写作法在IMRAD医学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80.本科英语专业文学论文的选题

81.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82.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原则

83.再谈英语论文写作规范

84.“过程”与“体裁”的良性互动——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论证

85.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论文写作研究

8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7.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语用交际功能——基于科技英语论文视角

88.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89.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创新教育策略探究

90.中国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手稿中立场标记词块使用研究

91.基于VBA的英语论文文献自动生成工具

92.英语元话语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

93.英语论文写作研究——以“易得”论文写作软件专家系统为案例

94.语料库驱动的科技英语论文词束研究

95.浅谈化学专业英语论文写作

96.人际意义的创建与维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的互动问题研究

97.修辞结构理论视角下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修辞关系对比研究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5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数据显示,在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与2011级的学生中,24%打算考研,其中就有9.6%打算考取英语专业的研究生。 在打算考取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同学中,大约有69%的同学有意向考取英语语言文学这一大方向,21%的同学有意向考取外国语言学及语言学理论,剩余10%则有意向考取翻译学研究生。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根据数据,将调查对象的报考方向及报考目的分为两大类:传统类和创新类。

1.1传统方向:

1.1.1文学:文方向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文学素养、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大多数同学报考的就业目的是日后成为教师和研究人员。

1.1.2语言学:语言学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普遍设置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学科。主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学生报考的就业目的主要是中专教师及研究人员。

1.1.3.英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英国、美国的传统及现代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宗教、社会学等领域。大多数学生旨在进入外事外贸部门、各大新闻媒体等。

1.1.4.翻译研究、翻译学:主要研究中西翻译理论,翻译史,口、笔译技巧。学生选择其的目的很明确,即在外事外贸部门、大型企业从事翻译工作。

1.2创新方向:

(1).双语词典研究;(2).国际新闻;(3).同声传译;(4).国际商务英语;(5).导游翻译研究。(由于研究对象选择新兴特色方向的极少,所以不一一进行详解。)

2国内跨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就业前景应该较为乐观,但由于目前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招生过于火热,造成了英语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紧张局面。原因有以下几点:大多数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仅围绕英语学习,然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仅仅是一个交流工具,加之其他专业学生热衷学习英语,使英语成为一个广泛的“专业”,英语专业学生丝毫没有太大优势;其次,现在各大公司招聘时,英语仅作为一块敲门砖,企业需要懂得诸如计算机,金融,法律等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绝非只懂得英语的单一人才,因此英语专业本科生跨考势在必行。英语专业学生跨考优势显而易见。英语专业本科生跨考的劣势也尤为明显,绝大部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高中时候出身于文史哲学生,数学,推理逻辑等方面能力欠缺,因此在跨考时将面临很多挑战。

2.1英语专业跨考专业分析

从数据分析(以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2011级英语专业学生为例,下同),英语专业本科生选择跨考专业大多为以下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媒,法硕等,现就对以下教育学以及新闻专业专业进行简要分析:

2.1.1教育学:

教育学属于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它拥有二级学科,诸如特殊教育学等。二级学科之下,还分为诸多教育学方向,如德育原理等。教育学考研不考数学,只考政治,英语及专业课,相对于报考工科及商科较为简单;其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重点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在研究生阶段重点研究教育理论及方法,对以后走上教师岗位大有裨益,相对于本科英语师范生更具竞争力;

2.1.2新闻专业

英语专业学生选择报考新闻学,不论是在报纸杂志,还是在电视新闻等,一个拥有较好英语水平的学生更具竞争力,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来,走出来”思想的指导,这就要求具有更多具备良好英语素质的人才,英语专业学生无疑是最佳人选;

3国外考研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出国读研也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在真实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之中,资料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绝大部分的受调查对象对于攻读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出国读研方向感到十分模糊。针对这个问题,从大量以往现实资料中不难看出,语言类专业本科生出国深造的方向大多局限在文科类,商科类,传媒类以及教育类。同时从收集的数据中,语言类专业本科生几乎不会选择理工科类作为深造方向。

3.1.1文科类(这里局限于英语专业)

由于调查对象本科是英语专业学生,所以笔译或者是口译专业也是很好的选择。英语专业学生也有资格申请语言学、文学以及欧美文化研究等专业。但是此类专业要求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极大,所以申请此类专业的学生占很小比例。

3.1.2商科类

商科类之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可以提出申请的专业有:工商管理、金融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会计以及保险等。以上商科类专业是以理论知识主,不太注重本科的专业知识背景。所以选择商科类的学生占大部分以上。

3.1.4传媒类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化以及网络的普及程度,各类媒体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媒体类专业又为英语专业本科生敞开了另一扇大门。传媒专业一般包括以下类别:大众传媒、广告学专业以及公共关系等。对于传媒专业国外录取要求类似于商科类专业,对于专业背景知识需要没有严格要求。申请此类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比例也是占到多数。

3.1.5教育类

除了上述之外,值得英语师范生注意的是,出国攻读对外英语教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的学生也是占到一定比列。很多选择对外英语教育或者教育方向的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本科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05.

[2]张大凤,英语专业本科生跨专业考研问题研究 ,华章, 2011年25期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6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2—0047—08

引 言

目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化,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更清晰地探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尝试对2002-2011年国内外期刊论文数据库中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当前,国内关于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尚未有统一规范的表述。焦建利等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技术,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系统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在概念的界定基础上我们认为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改善,具体包括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 研究样本的选择

国外文章选择的研究样本为学术论文,以数据库的地位和权威性为参考,最终确定的外文数据库包括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Wiley Inter Science和EBSCO等四家国外知名数据库。因此,首先以国外文章这四个外文数据库为研究范畴,时间跨度为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别以检索项“Article titles”和检索词“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er training”、“teacher education”、“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检索方式进行检索;然后在结果中筛选出与技术相关的文章,其中技术类的关键词包括网络、在线论坛、Moodle平台、电子书、多媒体、交互电视等;最后剔除无关样本,共获得有效样本文章115篇。

国内文章的选择是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进行检索,检索词包括“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化”、“技术支持教师教育”、“技术支持教师培训”、“教育技术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等;时间是2002-2011;匹配方式是模糊,剔除会议报道等无关样本,共获得有效文章样本204篇。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内容分析法就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地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2]这种研究方法被大量用于分析文本材料,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文献分析法是按照研究课题的需要,对教育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进而探索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结合这两种研究方法开展本主题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辅以文献分析,力求研究的结果更加真实全面。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表的生成均使用Microsoft EXCEL2007软件。

3. 研究类目与分析单元

国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主要从文章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关于研究主题的分析类目主要以焦建利对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分类为参考。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归类、合并,并请两位专家对分析类目进行了评判,最终将研究主题的分析类目分为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媒体技术和工具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和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ICT)能力研究等六个维度。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梳理主要从文章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研究主题分析单元的划分过程与国外一样,通过对样本文章研究内容的分析和归类,最终将研究主题分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Web2.0工具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等六个方面。

三、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

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

(1)文章数量分析

(2)研究主题分析

①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在线讨论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在线学习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网站支持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虚拟网络教室面对面培训研究、远程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及教师在线学习专业发展课程的效果研究等。例如,Kathleen Roskos等依据“人是如何学习的”设计了三个在线教师专业发展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框架都包含知识类型、认知需求层次、交互层次以及感官细节等内容,并且模块内容强调陈述性知识(事实和概念)和低层次的认知需求(记忆和理解)[6]。Catalin-Cosmin Glava和Adina-Elena Glava将在线学习平台BSCW(Basic Smart, Cooperate Worldwide)作为虚拟教室来为职前教师进行培训,这种方式为职前教师提高学习技能、改善个人协作能力和学习任务设计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遇。[7]此外,Ditte Lockhorst等对远程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对培训结果并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而任务教学(预先设计的结构、个人角色和任务自身的驱动力)和小组活动过程对教师在线协作学习都有着明显的影响。[8]

② 媒体技术和工具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及移动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电子书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Web2.0工具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电子档案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交互式电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例如,Franklin Teresa等通过一个案例研究介绍了如何将PDA技术与普通高校中的教师教育项目相整合。[9]同样,P. Sepp?l?和H. Alam?ki通过一个移动学习项目介绍了如何将移动设备应用到教师培训中。[10]由于在职教师受工作时间所限不能参加面对面的培训项目,因此,电子书成为一种在不同培训项目中整合多种培训课程的重要工具。如Laura Monica Gorghiu等介绍了信息与传播技术(ICT)与教师培训整合的一个项目——欧洲在职教师未来培训的一种方式(FISTE),项目中的课程内容和网络指导通过电子书中的桌面创作软件呈现给教师。[11]此外,Leonard A. Annetta和James Minogue对交互式电视(ITV)对其在不同教龄下初中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始的五年内,交互式电视作为一种工具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对于有5-20年教龄的教师,利用交互式电视开展培训的效果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了稳定的递减趋势;且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其培训效果要好于16-20年教龄的教师。[12]

③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信息技术和工具的支持之外,还需要教师本身在培训项目上有学习活动的参与和情感认知上的投入。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研究主要有:教师培训中技术工具对教师的认知和动机影响研究、教师的情感态度研究、教师心理需求研究和教师接受程度的研究等。例如,Steffen Schaal围绕数字概念图工具对职前科学教师的认知和动机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常使用可视化的数字概念图工具能够增加教师的自信程度,使之更容易接受培训的主题内容,同时能够帮助教师掌握足够多领域内的知识结构。[13]Fezile Ozdamli等对中学教师基于协作学习培训中的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期望学到关于如何制作视频、博客应用、展示个人研究、基于网络的教育实践和wiki在课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14]

④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评价研究主要包括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教师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培训中的政策性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参与者指导评价、电子档案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评价和智能技术评价等。例如,Brian J.Richards在持续一年的培训项目课程中,对教师进行了一项诊断性的语言测试。这项测试主要探索教师在学习外语时所面临的语言方面的困难,并对学生显性和隐性的语法知识进行了评估。[15]而Martin Valcke等针对信息与传播技术(ICT)教师培训开展了一项政策性评价研究,研究问题包括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的有效性和学校政策与ICT教师培训的关系两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有关ICT方面的政策并不健全,对教师培训的关注程度不深,学校的政策与在职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出现偏差。这项研究及其评价结果为学校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6]

⑤ 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混合式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混合式学习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Myint Swe Khine和Atputhasamy Lourdusamy,在教师教育中通过结合面对面教学、多媒体CD-ROM和在线讨论等混合方式进行了模块教学。结果发现:这种混合式学习方式得到了受培训教师的认可,并且当满足面对面培训时采用基于活动的指导、呈现的CD-ROM材料具有真实性并且与情境相关以及实施多元评价以鼓励在线参与三种情况时,会产生最佳的培训效果。[17]而Bopelo Boitshwarelo通过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探索了混合式学习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一是学校应该为教师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提供支持,并管理好ICT资源以方便教师使用;二是政府应该支持个人和机构接触使用ICT;三是培训者应该采用混合方法来开展优质的ICT教育实践。[18]

⑥ 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ICT)能力研究

几十年来,世界各个国家的学校一直在寻找不同的方式来帮助教师将信息与传播技术(ICT)整合到他们的教学策略中。[19]教师ICT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Jong Hye Kim等在教师培训项目中设计了教师ICT素养内容,包括信息社会、信息设备、信息处理和信息操作等四个部分。在教师培训课程中每一部分内容被分为两组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处理被认为是教师ICT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应该整合到教师ICT素养培训的课程中。[20]此外,Michail Kalogiannakis对希腊全国范围内的ICT培训项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为受培训教师提出了建议:一方面,为了跟上信息技术的步伐,教师需要广泛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了解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以便使ICT资源与学习能够有效地整合,而不是作为一个附加的工具和资源。[21]

(3)研究方法分析

(2)研究主题分析

从图5中可以看出有关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比较多。与国外研究相比,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此外,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也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研究主题。从国内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的研究现状来看,其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虚拟学习社区和学习共同体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研究和远程教师教育的绩效评估研究。例如,程思岳从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努力构建网络时代教师终身学习新体系的角度,论述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混合性教学组织、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型学习的实施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型学习的过程性综合评价,从而探索出一条大规模、高质量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途径。[22]随着网络化学习的推广和终身学习的深入人心,虚拟学习社区正逐步成为广大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理想平台,在这个平台下的教师可以拥有共同的目标,共享信息资源、开展协作与对话。马秀峰等论述了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专业发展形式以及虚拟学习社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23]此外,闫寒冰将绩效评估引入远程教育,考察了教师教育与远程教育中的绩效评估,并从两者整合的视角探讨了远程教育绩效评估的设计原则、实施原则与管理办法。[24]

②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活动设计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研究等。例如,何克抗教授对制定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意义作了分析,并对该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以及标准的贯彻与实施等问题作了具体地阐述。[25]丁卫泽等以南通大学为研究样本,对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和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与评价进行调查,最后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及建议。[26]

③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谢海波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和专业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的网络工具、资源、服务及环境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包括自主学习、交流协商、专题讨论、协作研究和评价反思等五种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27]在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多元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式。例如,杜玉霞提出了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包括以校本培训为主的长期发展模式、以县为主的区域资源整合培训模式、以网络研修为主的开放发展模式和以自主研修为主的个性发展模式,并探讨了这些模式的特点和应用方法。[28]

④ Web2.0工具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Web2.0工具的应用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Web2.0工具能更好地支持教师的知识建构、社会协商和实践参与,促进教师多元智能的发展。在当前已有的文献研究中,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Web2.0工具主要有Blog、Wiki、Moodle和Sakai平台。例如,阳燚等人从教育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出发,对Blog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利用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新思路。[29]刘峰等对利用Moodle平台开展教师培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研究,并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和青海省西城区教育局联合启动的“青海省西城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中基于Moodle平台实施的教师培训为例,对培训实施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解析。[30]另外,Wiki作为一种社会性软件,因其对结构化知识的积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例如,高燕等针对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Wiki支持下的教育技术培训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高校远程支持系统的“交流中心”模块中。[31]

⑤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包括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反思、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支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等。例如,汪颖在分析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系统的外部保障系统和内部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层面上增强外部保障系统的理解与研究、中观层面开放学校管理、微观层面以提升教师能力为核心的优化方案是保证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系统生态持续平衡发展的措施。[32]张进良等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信息技术可以从环境建设、观念更新、培训革新、促进反思和深化研究等方面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33]

⑥ 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自2004年12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我国中小学教师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之后,有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各类培训拉开了序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钟晓燕等通过质性研究对重庆市北碚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作为当前促进西部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之一的教师培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针对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基本框架;[34]同样,谢超以海南远程教师培训为个案,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新课程远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建设和实施条件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35]

(3)研究方法分析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可以发现,从文章数量及趋势变化上来看,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国内外关注的一个共同主题并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研究主题上来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媒体技术与Web2.0工具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两个研究趋向。而在国内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教育部在2004年12月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在2005年5月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在全国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并一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评价研究上,相对于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相关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层面,尚未在实践中深入展开。此外,由于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研究主题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研究取向,如国外注重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研究,而国内倾向于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混合研究法是国内外共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但由于各国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这些研究方法在主导研究范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前所述,研究方法并不好坏之分,我们应当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以及可能的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等,以便更好地为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需要选择研究方法时提供依据。[37]

五、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技术支持高校教师与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与突破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社会成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重任,其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将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内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层面上,对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中主要围绕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型、现状和策略等方面展开,而对网络技术、新兴媒体技术和Web2.0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却研究不多。此外,职前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探索其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师院校作为职前教师培育的重要基地和摇篮,进一步加强对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已迫在眉睫,探索有效地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与方法也势在必行。

(2)相关评价研究的缺失与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逐步完善离不开评价的支持和参与。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为了确保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有计划的活动。相对于国外评价研究的发展,国内关于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开展了相关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国外文章从评价量表的开发、培训项目的评估、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应用到技术支持教师培训的成本效益评估等方面都有所研究。例如Jung Insung对在线教师培训和面对面教师培训两种方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线教师培训比面对面培训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8]因此,如何结合技术环境下的特点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相关的评价研究是今后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研究范式的困境与转变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7

一、国内研究现状概括

我国关于专业设置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专业设置历史、专业设置问题及对策等方面,从制度层面研究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管理机制的较少;对“政府放权”必要性的论述较多;对“政府放权后”有效运行机制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概括如下。

1.专业设置理论研究。

(1)专业设置的定义研究。研究者对于“专业设置”有不同的解释,赵婷婷等(2005年)认为专业设置主要指学校在学科专业内容和制度方面的建设,包括专业名称、内涵、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1]。阳荣威(2006年)认为专业设置指高等学校专业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的一种存在状态[2]。

(2)专业设置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龚怡祖(2001年)提出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专业设置口径、方向、时间、空间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3];汤智(2003年)认为专业设置的实质是选择一定领域的知识组成一定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人才[4]。樊平军(2011年)从知识视野出发,认为专业设置实质上是官方知识的选择与控制过程[5]。

2.专业设置历史与现状研究。

(1)专业设置历史研究。多以专业设置发展历程为主线,分析不同时期本科专业设置特点,如汪晓村等(2006年)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历史特点,提出新时期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重构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关系,重视市场导向功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功能[6];刘少雪(2009年)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历史轨迹进行系统梳理[7]。

(2)专业设置问题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重复设置、专业结构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根源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不足”。如周光礼(2009年)指出现行高校专业设置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政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8];怡炜(2012年)建议政府留更多空间给高校,实施“有限政府”管理方式[9]。

(3)专业设置管理问题研究。谭正航(2012年)从法学角度指出由于在设定政府与高校的权利与义务时,政府权力的开放性和义务的模糊性、高校权利的限定性和义务的不确定性,妨害了高校自落实[10];也有学者(兰利琼[11],2011年;线教平[12],2013年)从管理学角度指出必须构建政府、高校、市场专业设置制衡机制,中介评价机构是保证教育主管部分更有效进行宏观管理、高校更有效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相应比较成熟的社会评估与中介机构的监督,高校盲目设置专业在所难免;还有学者从组织形态和文化传统角度指出一些高校习惯于依据行政指令办事,集权化、官僚化管理倾向严重,对待权力的态度比较消极[13]。这些多角度、多学科归因分析,为系统深入地研究高校专业设置自有效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借鉴。

3.专业设置比较研究。

(1)发达国家专业设置管理策略研究。基于我国本科专业设置的问题,有些研究者提出研究与借鉴国外高校在专业设置管理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由此,出现一些介绍国外专业设置管理策略研究,如卢晓东[14](2001年)、纪宝成[15](2006年)等学者对英美等国家自主灵活设置学科专业进行深入研究;汪晓村(2008年)提出我国政府应借鉴国外经验,利用政策、法规、经济、信息等手段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高校应形成内部管理机制[16]。

(2)发达国家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研究。总结和介绍欧美国家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的研究比较多。美国偏向市场模式,“美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要在院系层面,院系教师集体拥有专业设置权力”[17]。“州政府通过多种管理手段规范大学的专业设置行为,尤其通过设立高等教育委员会对大学专业设置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18]。英国偏向学术权威模式,“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的学术管理思想在英国高教体制中根深蒂固地传承下来,不同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课程”[19]。德国偏向政府和学术权威混合模式,“在过去,德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开设课程及晋升教授都必须经过州政府批准。现经过改革,将原来由州教育部批准设置学科和专业改为由专家评定设置,由专家组决定某个大学是否可以设立某个学科专业”[20]。日本偏向于学术权威和市场混合模式,“传统日本学科专业设置特征是政府从宏观上发挥高校专业设置的主导作用,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自比较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主导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也在逐步调整之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是开始慢慢强化高校的办学自”[21]。虽然国情不同,但国外本科专业设置权运行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具有一定启发作用,这些国家专业设置管理的具体程序、各责任主体的权力划分均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国外研究进展

1.专业设置历史与功能研究。

国外学者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且成果数量甚多。在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涌现出大批专业问题著作,如都塞(P.L.Dressel)及里查(D.J.Richard)的《大学专业的回顾与展望》(1970年)、麦亨利等(D.E.McHenry & Associates)的《大学专业的问题、变异与选择》(1977年)、法锐赛(W.H.Faricy)的《专业组合》、波而顿(C.K.Bolton)及波耶尔(R.K.Boyer)的《大学专业的组织发展》等。这些文献对高等教育发展变革、专业形成演变及专业设置的历史及功能的研讨较多,或者针对单所高校设置的专业或单个专业种类进行研究。实际上,早期很少有学者把专业建设与管理作为一个单独问题研究,通常把这个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或大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

2.专业设置管理问题与现状研究。

从最新趋势看,过去强调政府权力主导的德国和日本更倾向于进一步扩大高校权力,如日本希望改变一切皆由文部省官员主导的传统,强化第三方评价;但是美国学者对高校自由设置专业和课程表示了极大忧虑,如高等教育学习联盟主席罗伯特・詹姆斯基(Zemsky, Robert)和国家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中心副主席琼妮・芬尼(Joni Finney)(2012年)认为,由于美国高校在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的开设上“几乎什么都可以”,给予学生选择并变换专业极大的自由度,甚至可以自主组合、创造专业或方向,多数学生在海量专业和课程面前常常一筹莫展,带来“专业课程碎片化”,学生对本专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问题;走出困境,有必要对专业设置和管理进行改革,限制老师和学生在专业和课程上的选择余地[22]。

3.市场介入高校专业设置研究。

美国学者对现有专业评估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如林赛・伯克(Burke, Lindsey M)与斯图亚特・巴特勒(Stuart M.Butler)(2012年)认为,评估和认证制度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应建立专业的雇主认可机制,认证机构声誉应由市场决定,而不是政府[23];席琳・法黑(Fahey, Shireen J)(2013年)指出,高等教育应面向社会和未来设置专业,对专业和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持续评估和修正,而不是终结性论证[24]。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国内外关于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别,在研究重点上,国外研究关注于专业设置功能、专业设置的管控、市场介入等,国内研究关注于专业设置的历史与现状、专业设置的问题与自、专业设置的中外比较等;在研究动态方面,国外研究呈现出加强专业设置宏观控制的趋势,而国内研究正处于推进专业设置权力下放的层面;在研究视角上,国外研究较多地从课程、市场等角度切入,国内研究则基于政府放权的研究视角。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存在以宏观研究为主、微观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等问题,国内外研究在内容、动态、视角上的差异,实质反映了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的社会环境差异,包括市场经济成熟度和影响程度的差异。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我们认为未来需要加强以下研究。

1.推动高校建立专业审查制度和市场适应机制的研究。

从国内研究状况看,大部分研究者认为“高校专业设置自不足”是关键制约因素,很多研究者提出政府应转变职能,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颁布,高校拥有更多专业设置权,关键制约因素不再是政府管得过多、过死,而在于高校没有建立起面向市场办学的适应性机制。高校作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体,被赋予更多专业设置自,如何用好专业设置自成为关键,因此,下一步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的重要方向是推动高校加强自律,建立严格的专业审查制度,同时,加强市场调研与市场反馈,建立市场适应机制。

2.推进市场介入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监督途径与管理机制的研究。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放权后,市场和社会的介入制衡有助于推动高校发展,从而更有效地为市场输送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最终形成良性互动。在国内目前研究中,有些研究者指出高校专业设置应面向市场需求,建立市场制衡机制,但往往点到即止,对于市场如何介入、其途径与机制如何构建等问题没有进一步论述,这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空间。市场介入高校专业设置是国外研究的重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研究可以从借鉴国外高校市场监督机制入手,深入研究发达国家如何引入市场监督机制、如何保证委托机构或市民社会及公众媒体能够公平、公正、有效地监督高校专业设置,从而推进中国特色高校专业设置市场监督运行机制的研究。

3.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从趋势上看,扩大和落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反映,符合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是高校面向市场依法办学、增强办学活力的必然选择,放权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必然。按照伯顿・R・克拉克的国家权力、市场和学术权威的三角协调理论,高校既需要一定的自治权,又倚赖于所在国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介入。权力下放不是对高校放任自流,扩大高校自、减少审批的同时,政府应建立起必要的监督机制,这既是国际经验又是现实要求。因此,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研究应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4.进一步深入明确本科专业设置责任体系研究。

目前,部分学者已明确指出影响高校专业设置自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政府与高校的权利与义务不确定性。在政府放权背景下,明确本科专业设置责任体系应成为专业设置管理中需重点探讨的方面。在此方面需深入研究政府、市场、高校在专业设置中的责任范围、履责程序和工作平台,明确政府、市场和高校各自的责任形式。特别是如何构建教育部、高校主管部门、高校三个层次在专业设置、调整与退出中的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监督形式、审核方式与内容等各方面的权力划分、在不同程序上的权力边界,市场介入模式、程度、性质和组织方式及市场社会的参与形式与策略,专业设置管理信息公开与利用策略,只有明确这些内容,才能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设置管理的可操作性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婷婷,吴蕾蕾.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98-103.

[2]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4.

[3]龚怡祖.大学专业设置模式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72-73.

[4]汤智.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依据的哲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6):18-21.

[5]樊平军.知识视野中的中国大学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汪晓村,鲍健强,池仁勇,虞晓芬.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32-37.

[7]刘少雪.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设置及管理机制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周光礼,吴越.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62-75.

[9]怡炜.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D].安徽大学,2012.

[10]谭正航,尹珊珊.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办学自制度的立法完善[J].高教探索,2012(2):10-13.

[11]兰利琼,李茂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中的权力制衡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41-50.

[12]线教平.高校专业设置如何破除“行政之茧”[N].现在教育报,2013-04-11

[13]彭阳红,钟华.高校落实专业设置自的现状与问题――基于湖南省的调查分析[J].云梦学刊,2011(2)118-121.

[14]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02):18-23.

[15]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6]汪晓村等.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7]唐卫民,王彤.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及启示[J].大学,2010(5):83.

[18]旋天颖.美国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对大学专业设置的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6(9):43.

[19]张文军,张健,许为民.个体主义文化传统对英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2007(3):148.

[20]袁东,郭德红.德国大学改革新趋向[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88.

[21]贾汇亮.日本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的目标、策略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2(9):31.

[22]Zemsky,R.and J.Finney.“Changing the subject:Costs,graduation rat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thinking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A].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Journalistic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from National Crosstalk[C].Ed.by W.H.Trombley and T.Sallo.San Jose,Cal.: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and Higher Education,2012.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8

一、 自身学习态度的问题。

专家们以自身的经历谈外语教育研究,发现专家为什么是专家,他们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勤”:勤学习,勤钻研。而我却是懒,思想懒惰,行动更懒惰。作为教师,这是致命的缺点。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给人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徐锦芬老师说她是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做完家庭主妇该做的事情后,比如中午从厨房收拾完后,直接走进书房。而我却是直接躺倒床上,睡得着就睡了,睡不着就玩手机,这就是区别,学习,做学问的态度不端正。做学问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去多读书,广泛的阅读,积累一定的综合知识,再广泛阅读与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边读边悟,读多了,自然而然对领域内某些问题感兴趣,再深入研究,走向学术的道路。所以通过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明白,只要自身学习态度端正了,搞学术离我们并不遥远,是自然而然的道路。

二、职业危机感及责任感使命感与外语学术研究的关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世界正向我们走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作以后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是一个涉及到我们以后还有没有谋生的本领技能的现实性的问题。学术是智能不能取代的,是立身之本。沈骑教授和王文并教授就这个问题谈到:外语教师自身未把外语教学工作搞清楚,只是简单地备课,教书,未把学科发展纳入自己的职业使命中来;当前的外语教学者缺少形而上的素养;一心只教自己的圣贤书,世界在迅速发展,不关注外语这门学科外部世界在发生什么。这些我都对照了,自身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把教书当做一种谋生的工具,不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行业最新研究动向,更别说为社会的发展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境界高,内在提高,能够看见很多问题。只有当我们把外语学科的发展当做自己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搞好学术才有真正的内动力。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9

二、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经济学科(门类)”所属“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类)中的基础性专业,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还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有时特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硕士学位点之一。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既有在《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传统的鲜明特色与突出优势,又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崭新特征与现实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专业一直是河南省连续多年的省级重点学科。该专业名师辈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有所成和富有成就的优秀硕士毕业生,成为高校、政府与经济职能部门的高级精英人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熟悉经济史、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对于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有较清楚的了解;具有能够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计算手段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从事经济类专业适合的相关工作。

1.掌握扎实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应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四、修业年限

本专业硕士生学制一般为3年,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按一定标准、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五、研究方向

1. 经济体制转型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2.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研究

3. 现代企业制度与人力资本发展研究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型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补修课7 大类(其中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为学位课程)。

(二)课程体系

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时

开课学期

任职

教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第一外国语

考试

54

54

2

4

1、2

公共基础课

1)中级微观经济学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2)中级宏观经济学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3) 中级计量经济学

Advanced Econometrics

考试

考试

考试

54

54

54

2

2

2

1

1

2

院定

专业基础课

1)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

Advanced Political Economy

2)《资本论》研究

Research On

考试

考试

36

36

2

2

2

2

导师组

专业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MarxismEconomics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Socialism Economics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

考试

考试

考试

36

36

36

2

2

2

2

2

2

导师组

学术活动

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听取学术会议报告, 1 学分

1

1

实践环节

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1 学分

1

4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中外经济学名著选读

Selected Materials of Marxism Works on Economics

2)政治经济学前沿

3)经济思想史

考查

考查

考查

36

36

36

2

2

1

2

2

2

院定

院定

院定

补修课程

(跨专业研究生)

考试

54

≤4

1

公共选修课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 全校性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类的课程,不计学分。

考查

36

1

3

七、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两部分。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原则上32学分, 其中必修课22学分,选修课8学分,学术活动与实践环节2学分。论文研究18学分。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学术活动

实践环节

32学分

开题报告 2学分

18 学分

中期考核 2 学分

预答辩 2 学分

学位论文 12 学分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既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又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1、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导师指导和本学科老师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2、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3、研究生应博览群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认真学习基础理论和钻研原著,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4、培养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严谨治学和勇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和能力,使研究生具有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九、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和修满所要求的总学分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高起点、新视角和前沿性,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由院系组织集中进行开题,由若干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教授或副教授参加,以学术报告方式集中进行。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10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248-02

0 引言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到如今已过了六个年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业已达到50%以上。然而,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迅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不平衡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多,而西部地区数量则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失均衡,中东部地区发达城市较多,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的需求较大;而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对人才的需求也就小一些。因此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会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控制数量和规模,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人们的思想重视,中东部地区的教育比较发达,学校的数量较多;而西部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区位等各方面原因,在教育的发展上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两者在教育发展上的差异也导致高校的分布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经济的发展关键还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的就是教育。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以及一系列扶持西部的政策下,我国应该着重加强西部地区对教育的投入,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

1.2 生源质量较差

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统计结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中大部分都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甚至还存在不少跨专业的生源,很少有一本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专业性较为欠缺,实践能力较差。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同度较低,绝大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不会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我国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学术学位研究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同。虽然国家如今制定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战略,但是几十年形成的认同体系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得不到认同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培养成果并没有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预期。特别是单位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没有突出的实践能力,而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比,他们在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上又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仍需改进。

1.3 双导师制未得到有效落实

专业学位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更加务实。然而,受多年来实际教育情况的影响,多数教师往往还是采用学术学位教育的方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的学生,很少涉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为了有效的弥补这个缺陷,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3年共同《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共同来完成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这一方式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根据笔者的了解,校外导师往往只是“名存实亡”,很少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有些同学甚至到毕业都没有与校外导师见过面。双导师制的设置由于要求校外的一些比较成功的人士参与,而这些人往往又工作繁忙,因此实施起来有不小的难度,大部分学校对这项制度的落实都不够理想。

1.4 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经过研究生期间的几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研究能力可以说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而最能够反应一个研究生学习成果的就是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提高其实践能力。但是,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家的统计数据: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能够联系实际并进行创新,达到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脱离实践,过度的注重理论研究;还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较差,离合格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专业学位论文达不到培养目标规定的标准。

近些年来,国家对专业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愈发关注。虽然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专业学位论文的管理,但是由于并没有合理有效的监督措施,学生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的论文偏于理论,没有创新,这与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相差甚远。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加大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缩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差距

在西部大开发、支援西部的战略环境下,国家应该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针对西部地区弱点进行最有效的扶持,从而减小经济以及区位的劣势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着重加大对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学位学科的投入,尤其是重点学科以及一些专业性学校的建设;另一方面,应该制定一些有关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惠政策,从而能够吸引优质的生源,并逐步的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区域优势。此外,国家应该鼓励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把东部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西部来拉动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应该鼓励走出国门考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武装自己,进一步的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2.2 大力宣传教育,吸引优秀生源

众所周知,生源质量是保证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应该通过媒体以及校内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它,让同学们知道专业学位是和学术学位相同层次的教育,同时学校应该积极的对专业学位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在宣传推广的同时应该进行政策上的引导,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优惠的政策以及就业上的帮助,以此来吸引优秀的生源。

2.3 落实双导师制,保证培养实践性

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双导师制的相关措施,但是这一政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双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吸收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来。但是,校外人士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不可能为了参与教育而放弃自己的生活,这就使得双导师制无法得到较好的落实;另一方面,学校的圈子相对还是比较窄,这就使得学校接触到的人员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影响双导师制良好落实的一个因素。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落实双导师制。政府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方面,积极的利用政策引导学校和企业的对接,行成校企固定合作,增大校外导师的来源。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减免税收的方式鼓励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人士走到校园里去给学生传授经验,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企业派出人员去校园传授经验也能够增大自己企业的影响力,并且能够优先获得学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来补充和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样,通过双导师制的落实,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企业也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形成了双赢的结果。

2.4 建立专业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学位论文是最能够反应一个研究生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的载体,它是研究生学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

首先,论文的选题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导师应该全程参与和指导学生论文从开题到答辩的整个过程,同时应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以及学生的就业目标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能够有效的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学位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导师、学校以及教育部门针对学位论文要严格把关。在论文的开题、中期以及答辩环节应聘请相关专家并至少有一名校外专家的参与。同时,应建立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淘汰不合格的论文,褒奖优秀的论文。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竞争的选拔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造能力。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把握机遇,改善自我,提高管理和教育水平,积极的响应国家的政策和措施,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良好的发展。同时,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专业性人才,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王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09.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11

1.发展历程及改革目标。“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在重庆科技学院一直为本科生的重要课程内容(课程名称为采油工程II),由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协同教学。2014年,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后,结合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将本门课程作为专业学位课开设。通过课程改革,进一步探索完善学校工程硕士研究生“246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校内外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把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组建学生学习团队,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团队意识,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加强教材或者电子读物的建设,跟踪技术前沿,适时更新教材内容。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专业教材。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从2009年开始,由教育部提出的实行全日制培养的硕士类型[1,2]。目前工程应用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类专业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可借鉴的系统专著也较少。传统教材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针对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而缺少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即便传统教材中出现了应用实例,也基本与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出现较大的脱节,无法达到培养国家亟需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工程性极强的应用课程,目前研究生教材极少,而且仍然注重水力压裂、酸化的基本原理,对于各种新工艺的介绍、优化过程较少,也极少涉及目前国内外现场应用的典型案例。(2)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健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在于直接应用于企业,培养结果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在于是否适合企业的需求。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之一在于实行校企联合培养,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否健全是衡量联合培养成效的一大标准。目前重庆科技学院乃至国内其他石油类高校均不同程度地与石油企业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但由于起步较晚,联合培养机制均不健全。例如,研究生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企业导师等合作培养不够深入,缺乏专门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3)现场实践应用要求高,校内理论教师教学难度大。校内教师主要擅长理论教学,而“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课程重在让研究生掌握与现场最为贴近的实际应用、较新的工艺技术,师资结构将影响本门课程教学效果。随着油田企业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学校导师教学缺乏与现场生产交流互动,缺乏对现场生产难题的把握,课程方案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4)教学模式需适应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要求。随着油田企业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学校导师教学缺乏与现场生产交流互动,缺乏对现场生产难题把握,课程方案设计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偏差,不利于学生解决增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组织方式改革。该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包括四大部分:基本理论课、现场实践、协同学习、撰写课程论文。基本理论课将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涵盖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现场实践包括现场新技术新工艺施工学习、技术研讨、专题调研、施工方案编制。协同学习除了平时课堂的提问、抽查、讨论以外,还可组建学习团队开展协同学习(专题讨论、专题调研等),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个性化的能力发展。撰写课程论文注重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同时采取团队协同教学,即教学团队由校内外专家组成,校内完成教学量的80%,20%由校外?<彝瓿桑?均根据自身专长作专题讲授,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时更新教学资料来源,编写校内教材。《国外油气田工程》、国内外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国内外的年度科技发展公告以及国内外各类期刊资料,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传承性和先进性。同时,组织课程组教师(包括校外指导教师),收集当前油田使用的最新增产工艺技术,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将现场最新资料重新整合编写进校内教材。教材中,增加现场应用技术案例比例,重点体现新工艺、新方法的适用条件、优化方法、效果评价方法;同时,给出现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设定可能出现的问题供学生交流讨论。

3.充分利用好学校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领域培养的工程环境和条件。(1)重庆科技学院与中国石油共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真实地教学环境和条件能够直观讲述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但本科教学期间更多地注重展示,实操和问题解决的环节较少。为了将现有条件更加充分地应用,可增加实操和解决问题环节,去掉流程展示环节的实训。(2)目前石油科技馆已基本建成,馆内以虚拟仿真教学科研实验设备为主。其中,酸化压裂实训仿真操作平台、井下工具教学实训设备均可以实现虚拟仿真模拟,可以模拟酸化压裂过程中的工具、工艺操作,设置故障。(3)校外研究生工作站。目前企业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建研究生工作站8个,为了进一步用好校外工作站,学校与相关企业进一步签定合作协议,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工作站管理制度。每年向校外工作站派出研究生开展校外实习,特别是油田企业研究院,让研究生参与研究院的研究工作,直接参与现场应用和科学研究,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着力打造应用型研究人才。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养、进修、引进等方式建设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团队精神好的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既要真正实现既学习知识,又为学生寻求深化专业研究方向、确立课题切入点提供指导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企业生产现场的结合,促进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12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篇13

〔中图分类号〕G25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4-0013-07

Keyword Analysis-based Research Progress in Chinas Pat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Design Facing National Interest and Public InterestCao YutingZhang Zhongrong

(Fuji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Fuzhou 350003,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the documents of Chinas patent system research from aspect of patent design,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 application,and service for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of patent system.The paper used the methods of keyword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system design points and adjustment strategies facing national interest and public interest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of patent system,based on the academic articles of patent system research included in CNKI.Facing national interest,the design points were considering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answe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licts and disputes.Facing public interest,the design points were protecting genetic resources rights and interests,guaranteeing access to patent medicine for public health,and promoting gree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pread.The paper suggested the further research could be studies from three aspects:the theories and models of optimum system design allowing for the related variables of national interest and public interest;highly-efficient patent system with the ability to both attack and defense in the realization of maintaining national interest and safeguarding public interest under international rules;synergistic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patent system and other policies.

〔Key words〕patent system;keyword analysis;content analysis;national interest;public interest;system reform

@制度可以泛指国家为保障发明创造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而形成的与专利直接、密切关联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方面的在规制和规范意义上的一种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专利制度产生了大量的专利文献,已成为人们进行科研生产最丰富的情报源之一。而专利制度研究自身是专利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义专利情报研究值得探讨的领域。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自己的专利制度。《图书情报知识》1985年第2期即刊发了《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文,充分显示国内图情界对专利制度关注时间之早。伴随国际化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国内涉及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的研究文献从本世纪起大量涌现。这些文献为洞察国内外专利制度发展现状和趋势,丰富国内专利制度的理论基础,开展专利制度功能分析与最优专利制度设计,运用专利制度指导知识产权战略实践等奠定了基础。从图情视角观察,笔者发现当中有一类文献是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角度,采用词频统计分析、知识图谱分析、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知识产权(专利)研究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概貌、热点、趋势和前沿领域分布[1-3],从中指出专利制度是知识产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进而为相关研究提供方向性参考。然而,笔者研究亦发现,鲜有学者从关键词分析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视角去深入探索我国专利制度的研究主题,特别是涉及制度设计的相关内容。

目前,图情界正围绕专利情报开展一系列研究,专利制度也是其中之一。鉴于为专利制度研究、设计、实施提供情报服务的需要,本文以专利制度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关键词分析为出发点,以专利制度设计分析为研究主线,旨在以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视角来分析我国专利制度研究内容。之所以选择该视角,是因为时至今日,专利制度已逐渐突破地域性,激励技术创新的同时,在发展中开始注重维护国家利益、平衡私权与公共利益,而制度设计本身正是利益博弈的结果。

2017年4月第37卷第4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Apr.,2017Vol.37No.42017年4月第37卷第4期基于关键词分析的我国专利制度研究进展Apr.,2017〖〗Vol.37No.41研究思路、方法和分析流程

1.1研究思路和方法

专利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激励创新、公平正义到社会修复的历程[4]。学者们做了长期跟踪研究。笔者通过使用文献分析工具对国内专利制度研究领域的大量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开展专利制度研究的主体是高校的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而进一步通过人工筛选,对小范围文献进行阅读理解发现,从制度设计视角来看,这类机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面向:“面向技术创新”探讨的是专利制度如何实现专利权保护维度和信息公开的最优安排,对国内技术创新和社会福利两个变量进行权衡;“面向国家利益”和“面向公共利益”则更多的是探讨利制度如何进行功能扩展和策略性转型,对国家间技术创新和社会福利,以及专利的私权和公益等更多因素变量进行协调[4-6]。同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非均衡性,即后两个“面向”的研究较前者相对不够深入,但它们又是专利制度发展的趋势和核心需求之一。

基于上述认知,本文认为专利制度研究的核心是制度设计,而在设计上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考量,是对开放、绿色发展的回应。由此设计了如下研究思路:首先,因为期刊论文是对研究成果较为理性的阐述与总结,根据研究需求,本文选取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博硕士论文作为补充。其次,因为关键词是作者或机器标引出来的用来描述文献内容的重点词汇,本文利用关键词构建“文献-关键词”形式的资料集。对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类型、分时段进行分析。最后,在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视角下,对相关文献分主题进行内容分析,总结有关于专利制度设计的结论。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主要采用:①分类和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据高频关键词的语义和文献的内容特征,对高频关键词和文献进行了分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专利制度设计的要领和调适策略。②关键词分析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关键词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从一定角度揭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7]。内容分析主要是分析信息内容侧重点与联系,以定性为主,侧重内部特征。本文以关键词分析为出发点,采用解读式内容分析法,通过精读、理解并阐释文本内容来传达笔者所理解的作者意图。

1.2分析流程

如图1所示,本文整个分析流程划分为3个核心阶段:

1)文献检索阶段。就国内专利制度研究中文文献而言,从CNKI收全情况来看,以此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是可行的。笔者经过多次试检,最终确定检索策略为:以((((题名=知识产权?或者?题名=专利)或者(关键词=知识产权?或者?关键词=专利))并且(主题=制度?或者?主题=政策))不包含(主题=商标?或者?主题=著作)),检索收录的2000年以来的核心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之所以选择2000年为检索起点主要是考虑2000年第二次大修改专利法以来,国内专利制度的建设开始进入战略主动期。

2)关键词分析阶段。首先是抽取高频关键词。本文采用分词工具(NLPIR)穆畚闹魈庵谐槿「咂倒丶词,合并CKNI在线论文数据库(KNS5.0)提供的高频关键词,以避开标引者效应。其次,开展关键词分析,确定密切相关关键词,最后进行分类。分类依据和做法是:通过词频分析和语义分析[7]将高频关键词经由剔除无关词、无指向性词和合并同义词等筛选整理获得的有效关键词切分为三大类(构成一级分类),并将有效关键词各自归位到所属的一级分类中(构成二级分类),划分规则是一级分类为本文研究提炼出来的具有概括性的词汇,二级分类为文献中的有效关键词[7]。

3)文本分析阶段。对分类后的文献开展文本解读和更深入的全文内容分析。

2制度设计视角下我国专利制度研究的关键词

2.1高频有效关键词分类分析

本文检索时间为2016年5月30日,经筛查检获核心期刊论文3 033篇,博硕士学位论文3 286篇。表1是对核心期刊论文和博硕士论文提取的频次排序前50的高频有效关键词的筛选和分类。

从关键词的分类上看,在制度设计层面分析专利制度研究内容,可以概述为:

1)面向技术创新。这里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服务国内发展。学者们在为专利制度设计有效驱动我国技术创新、增加社会福利而不断探索:从结合国情和国家战略,适应产业技术创新的趋势,解决专利质量低转化低维权成本高等存在问题,多方面研究完善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上的制度内容。

2)面向国家利益。同发达国家一样,我国要做好专利制度的国际安排,在履行国际专利保护的同时,注重国家利益。学者们结合了相关协定和公约,以及专利制度的本土化问题和全球化趋势,探讨相关专利制度设计和调适策略。

3)面向公共利益。因应传统知识、生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公共健康、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的专利制度安排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可见,3个“面向”在制度设计上的考量是不同的,本文在后续内容中将主要关注后两个“面向”。

2.2高频有效关键词时段分析

从关键词在时段分布上看,专利制度研究的热点与我国知识产权(专利)发展相随相合,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制度设计上的考量。

面向国家利益:2000-2008年是我国完成加入WTO和入世过渡期,世贸体系中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规定了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的国际标准,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开放、更具竞争性的国际环境,侵权风险陡升。例如,制药企业就因2000年我国被动开始药品知识产权保护而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以美国“337”调查为主的技术贸易摩擦在涉及领域和数量上迅速增多。为应对入世对我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学者认为我国专利制度在设计上应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同时限制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过度扩张。2009年以来,经济全球化加深,跨国企业等利益集团对贸易摩擦的重要影响引起关注,学者提出除考虑对其垄断行为进行限制外,也注意到对国内外技术差距这个客观事实应如何制定知识产权(专利)策略。以TRIPS为主体的世贸体系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体系,是南北博弈、知识产权引进、知识产权数据引用的聚焦点,是我国专利制度设计绕不开的国际知识产权的两大维护运作体系。

面向公共利益:2000-2008年间,公共健康危机、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侵害是TRIPS实施后造成的新的国际社会问题,引起热烈的知识产权变革讨论,但仅有公共健康议题在各国共同商讨下取得一定实质性进展:对TRIPS修订允许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和平行进口。2009年以来,除继续深化前期两项议题的研究和协商以外,在全球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下,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绿色化和生态化问题。上述议题都成为学者研讨专利制度设计的重点。

3制度设计视角下我国专利制度研究的考量点

基于1.1节的阐述,本部分重点关注我国学者关于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考量的专利制度设计的思想,归纳制度设计要领,以及相应的调试策略。

3.1面向国家利益

知识产权(专利)的概念本身包含“国家利益”的属性,为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维护本国利益,设计和运用好专利制度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战略平衡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考量点。据此,学者研究提出了两大制度设计要领“区分国内外创新”和“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

3.1.1设计要领:区分国内外创新

处于经济赶超期的发展中国家,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良来逐步提高自身技术能力[8]。这种诉求反映在专利制度设计上,就是权衡考虑国内外创新对本国利益的影响。

研究发现,学者常通过以下5个要点的分析,来考虑制度的设计:专利保护水平(最优水平假设估计和现有状态测定评价);专利相关条约协议;各创新源泉的贡献度;国内外技术差距;外国居民持有专利监测(对本国发明的阻碍程度、本国市场的垄断程度等)。学者基于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2种调适策略:

1)求解最优专利保护水平区间。李平等人[9]认为我国自主研发与专利申请、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三大国际技术引进路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最优保护水平区间就是各创新源泉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区间的交集。笔者认为,这是根据各创新源泉的贡献度进行权衡和取舍,筛选出国内外创新共用的一个最优的专利制度。当专利保护水平位于该交集区间内时,自主创新和外部技术引进都发挥显著的作用。

2)实施“合乎规则”的差别化保护。差别化保护是根据国内外创新的优劣关系,选择专利制度标准。贺京同等人[8]指出,可利用差别化专利宽度的政策工具,当区域内外技术差距大时,施行较窄的专利宽度,以直接投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并辅以研发补贴使得本地企业进行独立研发;反之,则以技术许可方式引入先进技术,并引导本地企业接受许可和进行二次创新。在我国,这种保护在有关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统一规则下,成为专利制度开放性问题[10]被欧美所诟病。因此,学者也在研究如何让这种差异合乎国际规则。代表类型1是对国外创新给予亚国民待遇、对国内创新适用本国专利制度:唐春[6]提出最惠国待遇原则下的一体化审查授权制度。代表型2是安全例外原则:纪新等人[11]提出当有实际证据证明确实存在对本国经济安全的重大威胁时,利用安全例外原则放弃国际义务的承担。笔者认为类型1是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更具可行性,可作为常规措施,类型2适合作为防守型策略方案。

3.1.2设计要领: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

我国正值贸易摩擦的高发期,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的专利壁垒[12],而专利壁垒是引发贸易冲突和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是专利制度不得不考量的功能。

研究发现,该要领上学者的分析要点包括:贸易国有关贸易的知识产权(专利)立法(如美国337和301、欧日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等是否构成贸易壁垒);国际知识产权(专利)相关条约协议(利益代表,合理性和公平性程度);跨国企业专利情况;专利-标准关系(重点关注标准必要专利和极大可能成为标准的专利,国际标准化组织的FRAND原则);专利相关贸易纠纷案例(如专利诉讼);专利联盟;国外应对贸易摩擦和纠纷的制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专利制度的博弈。学者基于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3种调适策略:

1)推动形成国际专利壁垒规制。现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而主导建立,我国学者在研究中提出3点主张。一是开展知识产权多边合作,联合利益诉求一致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相博弈,构建有利于全球经济利益平衡的国际知识产权新秩序。例如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发展同盟[13],建立东北亚知识产权合作机制[14]等;加强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成员国的双边、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15],突破美国的战略挤压;通过战略对话要求美国修改337条款的不合理因素[16]等。二是加紧填补规制专利壁垒的国际规则空白,界定专利壁垒的判别标准,推动签署相应国际条约予以约束[17]。温芽清等人[12]提出从背离知识产权制度主旨、违反知识产权法定义务、造成国际贸易损害三方面标准判定知识产权壁垒。三是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DSB)解决贸易摩擦,支持WIPO在DSB中先发挥专业性、咨询性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国际组织的执法救济职能[14],并以积极应诉和据理力争的态度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利益。

2)建立技术标准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反垄断规制。从文献研究可以看到,私权性质上的基础专利壁垒向公权性质上的技术标准等国家层面贸易壁垒转化,将构筑难以逾越的贸易壁垒。为此,学者提出:一要重视专利标准化问题[18],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必要专利数据库,分析预警遭遇技术标准贸易壁垒的风险。二要剖析和应对重点行业利益集团的专利标准化、专利丛林布局等活动。三要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19],应对跨国公司等利益集团在我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2015年《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的出台,将缓解专利壁垒带来的竞争压力。另外,学者指出有必要效仿美日等国,设计构建我国知识产权不公平贸易调查机制[20]。

3)建立行业专利联盟。国内学界与业界观点较为一致,提出应由国家支持和牵头,在重点行业成立专利联盟,降低成本和风险而专注于创新研发,在遭遇贸易纠纷时,能共同研究并积极应诉。同时发展专利制度、专利保险制度。

3.2面向公共利益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专利制度为激励技术创新而赋予的私权不断扩张,在全球环境资源急剧恶化、人权受到损害的背景下,为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专利制度有必要进行革新,以协调私权与公益的关系,重点解决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等知识产权问题。

3.2.1设计要领:保护遗传资源的权益

我国遗传资源丰富,但也流失严重,增加专利制度在遗产资源保护的功能,符合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公共利益需求。2008年我国《专利法》的修改加入了此项规定,这也是我国对遗传资源保护最集中的体现。但我国专利制度对遗传资源权利的保护仍具有局限性,与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公约要求还有差距[21]。

研究发现,该要领上学者的分析要点包括:遗传资源权益保护的正当性;“生物海盗”与“生物剽窃”态势;生物技术实力;关于遗传资源的国际公约;国内遗传资源保护制度;保护遗传资源的典型或标杆国家制度;专利制度是否最优政策选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博弈。学者基于@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2种调适策略:

1)扩大遗传资源的保护范围。我国专利制度中没有详细定义遗传资源,仅解释遗传资源的含义是指利用遗传资源的遗传功能完成的发明创造,保护范围十分有限。因此,从学者研究看,明确定义是首要调适方向。一方面从与《名古屋议定书》等国际公约要求接轨的角度,将衍生物纳入遗传资源利用之中[21]。另一方面,重视保护与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应包括传统利用农业生物及遗传资源的知识、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技术创新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惯法,传统地理标志产品等5类[22]。但也有学者将相关传统知识解读为遗传资源信息权,将其与环境权一同作为在先权利对专利权的授予进行限制[23]。

2)完善遗传资源信息披露制度。《专利法》关于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内容过于狭窄,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实行规范、适度从严的披露标准比较有利,应要求提供“事先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共同商定的条件”的相关证据[21];而且应强调信息披露义务、甚至是强制信息披露。在国际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力推动修改TRIPS协定的相关条款,促使发达国家执行信息披露。作为配套的技术监管措施,我国应启动清查、收集和保存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工作,建立遗传资源信息数据库,并进行相应专利分析预警监督,进行生物多样性审查,在国知局设立检查点。此外,学者们对于建立与信息披露制度相配合的“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和“遗传资源专门立法”已形成共识。

3.2.2设计要领: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的可及性

专利制度在给予药品专利保护、激励新药研发的同时,也应该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的经济可及性。而TRIPS协议,因为忽视药品特殊性且较高的强制许可限制条件,加剧了公共健康保障与药物专利保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此,探寻我国在TRIPS协议框架下解决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可及性的路径,成为国内研究的主要方向。

研究发现,该要领上学者的分析要点包括:专利制度的私权与健康权的法理关系;药品行业的最优专利制度组合;关于公共健康专利药品的国际公约;公共健康药品专利情况;我国涉及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的药品消费市场情况;专利制度是否最优政策选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公共健康药品的专利制度的博弈。学者基于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3种调适策略:

1)灵活降低强制许可适用标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维护公共利益限制专利独占权的主要方式,在解决公共健康问题上,更是关键途径。我国却设立了比TRIPS协议更高的专利药品强制许可条件,且为“零实施”。为此,灵活利用TRIPS弹性条款、降低强制许可适用标准,提高实施效率已成国内学者共识。具体策略包括[24-26]:采用灵活的强制许可理由,并将启动强制许可作为压低药品价格谈判的筹码;明确并扩大“公共健康”“药品”范畴;放宽未充分实施标准,比如缩短认定为未充分实施的时间阈值;免除对申请人“具备实施的条件”等资格相关条件的限定,扩大申请人范围,同时增加被申请人协助实施义务;简化程序、对相关费用做出界定。

2)适当提高药品可专利性。对于药品行业,较优的专利长度和宽度组合为延长保护期限,限窄授予范围[27]。我国药品专利已经与TRIPS协议接轨采用了比较充分的20年保护期标准,而授予专利标准相比很多国家来说较为宽松,如《专利实施细则2014修正版》明确对已知产品(化合物)的新用途授予专利。为减少药品市场垄断,应对仅细微改变药品(化合物)的组合结构或仅轻微改变剂量但疗效相当的“类新药”,不授予专利,尤其是对新用途更应拒绝授予。冯晨晨和孙静的研究都很好地支持了这种观点[25,28]。

3)发挥专利特殊保护机制作用。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已于2008年专利法修改中加入“提前实施例外(Bolar)”,明确药品上市许可过程中出现侵权问题的处置方式。根据学者研究,还需其他特殊保护途径,提高药品可及性,包括:基于专利权利穷竭理论的药物平行进口路径[29];运用排除条款;鼓励政府资助的公益性发明,免费公开使用等。

然而,随着美国推出TPP协议,国际上知识产权制度异化倾向明显,TPP限制了TRIPS的弹性条款,在可专利性标准、专利保护期、宽限期及药品试验数据资料专有权和专利链接制度等方面加强了保护。这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公共健康权而限制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调适难度。

3.2.3设计要领: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

国内学界认为现有专利制度有必要对气候变化做出回应,发挥修复环境的功能,设计实施有利于绿色技术发展的规则。

研究发现,该要领上学者的分析要点包括:专利制度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的正当性;绿色技术的最优专利制度组合;国内外关于绿色技术的专利制度;绿色技术专利情况;快审的绿色技术专利质量评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绿色技术专利制度的博弈。W者基于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3种调适策略:

1)优化绿色快速审查机制。学者提出建立快速审查制度,不仅是出于尽快授权的缘由,也是含有变相延长保护期的解释。2012年,我国已明确优先审查涉及低碳技术、节约资源等有助于绿色发展的重要专利申请,且自优先审查请求获得同意之日起一年内结案。为避免审查质量不高,许多学者提出应加入质量控制环节。例如,取消审查前置程序;建立快速实现社会公众对绿色技术专利的异议和无效审查请求的机制[30];建立绿色技术规范和目录清单,作为审查指引;建立绿色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和专利数据库[31],方便实审和保障信息公开;提交与在先技术对比的绿色自评报告,加快审查员的“绿色”评判;等。此外,学者还提出效仿专利审查高速公路(PPH)和其他国家开通的绿色专利快速审查通道,建立全球绿色PPH[32];生态化重构专利制度[4,33],将“绿色性”也列入专利审查的实质性条件。

2)将“环境保护”纳入专利强制许可。建立类似于公共健康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制度,包括明确气候变化技术类型,明确政府使用条款、设置合理许可费的定价机制等。例如,焦晓菲[34]提出根据发展中国家急需的、能明显达到减排效果的绿色技术的功能、成熟度、利用率等指标建立绿色技术评价体系,明确强制许可范围,并可动态调整。而柳福东、朱雪忠等人[35]的研究反映出,相比公共健康药品专利,绿色技术专利的强制许可更艰难。因此,还需替代性策略,以鼓励绿色专利集中与共享。例如,利用特殊待遇来激励自主创新;建立绿色技术发展基金;引导企业构建绿色技术共享专利池;等。

4结语

现阶段,我国专利制度的科学决策已提上日程,借助专利制度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智力支持是专利制度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且具有紧迫性。本文以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和博硕士论文库为数据源,在制度设计视角下,分析国内学者专利制度研究,以呼应本研究支持课题中专利情报支持专利制度科学决策的需求。

结果显示,制度设计视角下国内专利制度研究的文献特点是研究内容日趋丰富,除涉及“面向技术创新”这一专利制度研究的中心主题外,“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研究主题凸显,核心设计要领包括区分国内外创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以及保护遗产资源权益、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可及性和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等。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认为专利制度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深化研究:纳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关变量的最优制度设计的理论和模型;在国际规则下实现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公共利益的“攻防兼备”的高效专利制度体系;专利制度与其他政策法规的协同创新和发展。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专利制度尚需进一步关注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作为课题阶段性成果,笔者下一步还将就3个“面向”做联合分析,并积极探索信息(情报)机构如何建立嵌入式专利制度决策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孙宁,陈雅.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1):69-75.

[2]蔡伟,王建冬,郑玉凤,等.我国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共词网络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0):116-121.

[3]纪蔚蔚.1998-2007年知识产权研究成果计量分析:从CSSCI被引文献的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80-83.

[4]金明浩,闫双双,郑友德.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专利制度功能转变与策略[J].情报杂志,2012,31(4):85-89.

[5]吴志鹏,方伟珠.试论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宏观安排的三个维度[J].科技管理研究,2003,23(2):22-25.

[6]唐春.基于区分国内外创新的专利制度设计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2):70-78.

[7]李姗姗,张国强,徐桂芬.基于关键词分析的ERP系统研究热点评述[J].情报科学,2012,(8):1272-1276.

[8]贺京同,冯尧,徐璐.创新模式、技术引进策略与差别化专利宽度[J].南开经济研究,2011,(6):94-108.

[9]李平,宫旭红,齐丹丹.中国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区间研究:基于自主研发及国际技术引进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13,(3):123-138.

[10]徐棣枫,陈瑶.中国专利促进政策的反思与调整:目标、机制、阶段性和开放性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94-100.

[11]纪新,徐红菊.国际技术贸易各方利益之法律分析:以专利技术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3,(5):89-93.

[12]温芽清,南振兴.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壁垒的识别[J].国际经贸探索,2010,(4):65-71.

[13]李晓玲,陈雨松.国际知识产权贸易谈判的新方略[J].环球法律评论,2011,33(1):150-160.

[14]赵梅生.试析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及对策[J].电子知识产权,2014,(7):77-80.

[15]徐添添.基于贸易摩擦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1):188-192.

[16]张换兆,许建生,彭春燕.美国对华337调查研究与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2014,(9):139-142.

[17]徐元.当前我国出口遭遇专利壁垒的挑战与对策[J].国际贸易,2014,(5):30-35.

[18]种栗.专利标准化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J].标准科学,2012,(10):82-85.

[19]王振宇.我国知识产权及其制度面临的风险及防治[J].求实,2011,(2):46-49.

[20]朱旭云.我国知识产权不公平贸易调查制度之构建[J].知识产权,2015,(3):70-74.

[21]韦贵红.遗传资源专利保护机制探析:兼评《名古屋议定书》的履行[J].法律适用,2015,(2):40-44.

[22]薛达元,郭泺.论传统知识的概念与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9,17(2):135-142.

[23]田红星.遗传资源领域的权利重构:环境权、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信息权的博弈[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2):41-47.

[24]崔灵平.药品专利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25]冯晨晨.Trips下中国适用强制许可制度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3):63-65.

[26]⒘⒋海朱雪忠.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相关的“公共健康”含义[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2):73-78.

[27]姚颉靖,彭辉.基于药品专利制度优化设计的多重维度实证分析[J].现代情报,2010,30(10):133-139.

[28]孙静,赵红艳,马丽平,等.我国专利保护制度下涉及重大公共健康问题高价药品的经济可及性[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5):509-516.

[29]胡蕊.国际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与公共健康利益的协调[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0]徐升权.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2010,20(5):19-25.

[31]杨宇静.论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4,(5):124-129.

[32]胡允银.全球绿色专利高速公路的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14,(7):202-20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