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实用13篇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1

0引言

徽州近代建筑是指徽州地区建造时间在历史学所界定的近代时期,即1840年至1949年期间建造的建筑。徽州近代建筑反映了徽州地区从传y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徽州社会近代化的直观体现。而且,徽州地区位于中国内陆,较于大部分开埠城市近代建筑有其扎根地域文化所表现的特殊性。因此,徽州近代建筑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福州大学的朱永春先生在《徽州民居》一书中将徽州近代建筑分为了三类,一类为“徽式”建筑,其建筑风貌延续了传统民居的发展轨迹,体现出传统徽州建筑的风貌特征;另一类为“西化”建筑,其特征是在徽州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建筑元素,但整体建筑仍然体现出了较强的徽州建筑风貌特征;第三类为“徽化”建筑,其特征为整体上学习西式建筑,同时吸收了徽州建筑的建筑平面功能布局,其建筑风貌已经基本偏向西式风格。其中,“西化”和“徽化”两类建筑出现了近代化的特征,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过程,因而是徽州近代建筑中应当关注的重点。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近代时期徽州地区“西化”及“徽化”建筑的风貌特征,将其与徽州传统建筑进行对比,比较其差异,总结徽州建筑在近代时期风貌特征的变革。

1西化建筑的风貌特征

徽州近代西化建筑体现了近代时期徽州建筑对于西方建筑文化表面及局部的模仿。这一类建筑的数量不多,具体案例有黟县南屏小洋楼、南薰别墅、旌德县江村黯然别墅、婺源县豸峰村涵庐等十余栋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西化建筑沿用了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形态,建筑体量并没有较大改变。而在建筑立面上,西化建筑学习了西方建筑的部分特点,将开窗面积增大,并且多设有窗楣,使得西化建筑具有了“洋味”的同时更增加了建筑立面开放性,并体现出了一定的设计性。总体来说,徽州近代西化建筑仍然体现出了较强的徽州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

1.1 开放性

徽州传统民居强调封闭性,外墙很少开窗,且开窗面积很小。正立面的主要立面构图元素即为门楼或门罩,或配以少量窗洞口。侧立面多为封火山墙,即马头墙,多高于屋脊,主要为三峰、五峰,马头墙根据建筑的平面形式而改变,使得侧立面显得较为丰富,但仍然以实墙为主,少有开窗洞口。近代传统民居延续了此种风格,依然体现了较强的封闭性,但是相对于传统建筑,这种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若将实墙视为底,门、窗等洞口视为图进行对比,通过图底关系的比例可以得出建筑立面的虚实比,继而可以看出其封闭性的具体程度,如图1-1和图1-2所示。

近代徽式建筑(图1-1)的立面虚实比通常在1:20~1:30之间,而西化建筑(图1-2)的虚实比通常在1:1~1:10之间,这大大超过了徽式建筑的虚实比。西化建筑立面虚实比的提升代表着建筑的开放性和相对开窗面积提高,建筑整体的封闭性降低,这反应在建筑功能上便是采光通风的效率提升,而传统徽州建筑的采光通风主要依靠天井空间,因此徽州近代西化建筑对于天井空间的需求逐渐降低,天井逐渐趋于闭合,如宏村镇刘宅及旌德江村黯然别墅便是闭合了天井。

1.2 有序性

传统徽州建筑的立面主要有4个元素,即门楼、洞口(门洞、窗洞)、屋顶、马头墙。而且,这些元素的数量也是相当少,这样就使得整个建筑立面相当简洁,变化较少。建筑立面主要由黑(屋顶)、白(实墙)、灰(砖雕、墙体)三色构成,形成了徽州传统民居的大体风貌。近代时期,徽州地区“西化”建筑增加了开窗的面积和数量,并对窗的形制做出改动,增加了拱形窗及几何形的窗楣,通过窗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具有设计感的建筑立面。

如黟县南屏村小洋楼。其大面积地使用了拱形窗及窗楣,通过拱形窗、折线窗楣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建筑的立面构图方式。以小洋楼西侧立面为例,墙面共有窗洞口10个,其中一层有7个,二层有3个。一层每两个拱形窗中夹一小方形窗,并都设置了折线形的窗楣;二层设置了三个拱形窗,窗间距相同,无窗楣。这样的排列显示出了现代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重复与对比。显示了徽州近代建筑对于建筑立面设计新的思考。

其次,对于山墙的设计也有突破了传统马头墙的形制。如旌德江村黯然别墅,该建筑在正立面二层顶部加了一排窗户,以满足采光通风和观景需求,使得整个建筑的封闭性降低。而在侧立面上,黯然别墅虽未大面积地增加窗扇及窗楣,但是却设计了新式的山墙。其山墙并非堆成形式,而是沿着屋顶坡度的迭落呈现出一种阶梯状的轮廓,与屋顶相呼应,显示出了一种新的立面构图方式(图1-3)。

除此之外,立面设计上面设计上还增加了新的元素作为装饰。如婺源县豸峰村涵庐,在建筑东侧的厨房立面上,不仅运用了曲线的山墙,更沿着曲线刻印了英文字母进行装饰,而且由于徽州地区对于英文几乎不了解,工匠还将字母D刻反了。这种以英文字母作为立面装饰的手法在徽州地区可谓绝无仅有,这也正印证了当时对于西方文化表面的模仿。

徽州近代“西化”建筑在建筑立面上部分体现出了西式建筑风貌,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有序性和开放性。但是整体建筑风貌仍然体现出了徽州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建筑的主体颜色仍然是黑白灰三色,墙体建筑材料仍然以空斗砖外抹白垩为主。建筑立面仍然以平面为主,较于近代徽化建筑在立面上的凹凸手法所形成的雕塑立体感显得过于单薄,而这些也反应了徽州近代西化建筑对于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仅仅是停留在了建筑元素表面的模仿这一局限性。

2徽化建筑的风貌特征

徽州地区近代徽化建筑在建筑整体风貌特征上已基本接近西式建筑。其数量较少,且建筑的建成年代相对较晚,如黄山区耿城镇沟村知还山庄、屯溪老街137、139、141、143号等建筑。相对于近代传统徽式建筑和西化建筑,其建筑风貌显示出了西式建筑的风格,其建筑立面更具有设计性,强调轴线对称,突出中心与规则的几何形体,运用三段式构图手法,追求外观端庄与雄伟,完整统一和稳定感。

徽化建筑在立面造型上运用了更为丰富的建筑元素,如西式立柱、拱券、线脚、檐口等。建筑使用了腰、突出了石柱等立面元素,凸出的腰线、石柱既分割了立面,又使得建筑立面凹凸有致,形成了强烈的立体感和雕塑感,塑造了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另外,徽化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立面比例的协调关系,如屯溪老街139号,其凸出的石柱将建筑在横向上分割成了三部分,左侧和右侧柱间距b,中间为入口处,柱间距为a;而水平腰线又在竖向上分割成了三部分,即一层高度h1、二层高度h2、女儿墙高度h3如图5-X所示,a=h1=h2(数值都在4-4.5m内),而b=h3(数值都在1.6m左右)=0.4a。可以发现徽化建筑在立面设计上对于建筑各个部分的比例相当重视。

知还山庄是徽州地区少有的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其整体建筑风格已经趋于西式风格,但是其建筑平面排布仍然延续了传统徽州建筑的平面形式,同时在立面造型上也沿用了徽州传统建筑的一些建筑元素,如柱础(图2-3)及雀替的使用。但是其建筑立面设计中运用了大量西式建筑元素,如变异的爱奥尼克式立柱(图2-4)、石质栏杆、拱形门窗、百叶(图2-5)等。据相关资料显示,知还山庄的建筑设计图纸由武汉专门运回而兴建的,这也是徽化建筑对于设计概念重视的一个佐证。

3建筑风貌的演进

徽州近代建筑在风貌特征的总体趋势可以归纳为一个由局部模仿到整体吸收的过程。近代早期的建筑只是局部模仿了西方建筑元素,整体建筑仍然体现出了传统徽州建筑的风格。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化由到开埠城市经商的商人和留学生所带回,他们精神上仍然推崇徽州传统的儒道文化。这就造成了他们中的大部分心理上仍然认为徽州儒道文化更具有优越性,对于西方文化仅仅是猎奇的态度。因此,对于西方文化他们仅仅是停留在表层,而且将表层的西方文化再加工,这反应到建筑上便是对于西方建筑语汇的模仿,或是使用西方建造技术、建造材料。而当近代建筑发展到后期,这一时期,先是光绪年间对于教育的改革以及对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到清王朝灭亡,再到民国的建立,这一系列变革对徽州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时,传统的徽州社会制度已经开始动摇,因此对于西方文化所代表的新文化的学习便由局部慢慢深入到整体,形成了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徽化建筑。

徽州地区范围广大,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而产生变异的建筑相对于建筑总数而言实为少数,它们只是零星分布在徽州各个村落中,并没有发展成整体现象。因此,徽州近代建筑所处的建筑环境――即村落和聚落的整体环境并没有得到相对的发展,基本停留在传统徽州村落的格局和布局状态。这样,建筑亦是失去了整体演变的土壤。所以,整体学习西方建筑风格的徽化建筑在徽州地区数量屈指可数,这亦反映出了徽州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

4结语

徽州近代西化和徽化两种趋势的建筑在立面造型特征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更具开放性和设计性。传统建筑的极度封闭到西化和徽化建筑的逐渐开敞的过程正是徽州传统文化逐渐衰弱、西方建筑文化逐渐渗入的体现。但是,无论是在西化还是徽化建筑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发现徽州传统建筑的建筑元素,这正是徽州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体现。因此,从徽州近代西化及徽化两种趋势的建筑的风貌特征的变化上可以看出,近代时期,类似于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只是被部分吸收,徽州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仍然占主导地位。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徽州近代建筑发展演变及其特征研究”资助 (编号.KJ2015ZD13).

图片来源:非特别标注处均为作者自摄或自绘。

参考文献

[1] 朱永春.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 梁俐.论清末民国徽州民居的变异[J].小城镇建设,2001(09).

[3] 过伟敏,刘佳.镇江近代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4] 张明皓,张艳锋.中西合璧 黯然别墅――江村的一座古建筑测绘与分析[J].古建园林技术,2006(01).

[5] 贺为才,张泉.清末民初着“洋装”的徽州宅第[J].南方建筑,2011(01).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2

1 工程背景

该桥主桥为96m+160m+96m的3跨PC变截面连续刚构。箱梁为双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单箱单室断面,桥面总宽9.1m,箱顶板宽9.1m,底板宽5.6m,箱梁跨中及边跨梁现浇段高3.7m,高跨比为1/43.2,根部梁高9.2m,高跨比为1/17.4。梁高从合拢段中心到悬臂根部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其方程为h=(5.5/752)X2+3.75m。箱梁腹板厚45~100cm,箱梁顶板根部厚40cm,其它厚30cm。箱梁底板厚从跨中30c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至根部100cm,其变化方程为h=(0.7/752)X2+0.3,见图1。主梁采用C60混凝土,外加聚丙烯纤维(0.8kg/m2)。预制PC轨道梁跨径为18~22m,梁高1.5m,梁宽0.85m。主梁预埋钢筋直接伸入PC梁支座基座内,PC梁支座采用铸钢支座,支座的锚箱和支座固定架预埋在基座内一定深度,这样,PC梁与主梁通过支座连为整体。主墩采用双肢薄壁墩,壁厚2m,薄壁墩的两肢之间净距为6m,中间设系梁,墩身及系梁采用C50混凝土。

该桥设计荷载:跨座式双轨列车,按8辆车编组,单轴重110kN,单列车总重3520kN。设计最大行车速度75km/h。

2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在本文中,采用大型桥梁专业分析软件MIDAS建立轻轨连续刚构动力特性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桥跨结构和桥墩采用三维空间梁单元,其2个节点各有6个自由度,它们分别对应于3个线位移和3个角位移。并作如下假定:

(1)主梁与PC轨道梁之间没有相对位移并忽略支座等的弹性变形。轨道梁刚度与其质量和材料类型及截面形状有关,轨道梁下的铸钢支座实际上是弹性非线性的,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考虑到在本文分析的车梁系统中,轨道梁跨径为18~22m的简支梁,横向动刚度很大,其自振频率要远远高出主梁、墩和车辆的横向振动频率,可以近似地认为在整个车桥系统中轨道梁与主梁的振动是一致的。为简化计算,本文不考虑轨道梁的弹性作用。

(2)因振型分析对桥梁整体进行,即假定主梁节点的振型与PC轨道梁的振型一致,节点之间的振型由节点阵型按Lagrange插值确定。

(3)只考虑梁的圣维南扭转。

(4)为简化计算,模型中未考虑桩土效应,将各墩在相应的扩大基础顶或承台顶处直接固结。因本桥扩大基础及承台底均置于砂岩上,且全部为嵌岩桩。

由于结构的振动特性主要由结构的刚度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截面的几何特性和边界条件)和质量分布决定,故必须精确地模拟构件的刚度和质量。该桥梁动力有限元模型中主梁结构均采用变截面的三维空间梁单元进行模拟,梁单元的刚度即为纵梁本身的刚度。但梁单元的质量为桥面系的所有质量,除了纵梁本身的质量外,桥面铺装及桥面附属物将其作为均布质量也分配于主梁梁单元中,不改变主梁梁单元的其他性质。轻轨PC梁及相应构件均采用等截面的三维空间梁单元进行模拟;桥墩采用等截面的三维空间梁单元进行模拟。轻轨PC梁与主梁之间采用铸钢支座连接,即模型中处理为弹性主从连接,主梁与主墩顶处弹性主从连接,边墩墩顶设两球型橡胶支座与主梁相连,仅设竖向和横向约束。结构空间动力计算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3 分析方法及原理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是评价桥梁运营状态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各阶自振频率和主振型等。自振频率首先是表征结构刚性的指标,同时也是判断结构在动力作用下是否会发生车桥共振的依据。桥跨结构的固有自振特性和受迫振动响应,是动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桥梁的动力方程可写为

[M]{δ¨}+[C]{δ·}+[K]{δ}={F}

(1)

式中,[M]、[C]、[K]分别为桥梁结构的质量、阻尼、刚度矩阵;δ¨、δ·和δ分别为桥梁结构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向量;F为作用与桥梁空间梁单元的力向量,不计作用于桥梁单元的外力(风),由桥上运行列车通过轨道结构传来的轮对力Fw,即F=Fw。

求桥梁自振特性时,一般不考虑阻尼的影响。令[C]=0,{F}=0,则得到其无阻尼自振方程,即

[M]{δ¨}+[K]{δ}=0

(2)

式(2)具有非零解的条件为

[K]-ω2[M]=0

(3)

也就是式(2)的特征方程(频率方程)为

[K]-ω2n[M]{δn}=0

(4)

其中,[K]、[M]含义同式(1);ω2n为第n阶振型的特征值(自振频率);δn为第n阶振型向量,即主振型(模态)。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3

商标作为标注产品的符号,其本身便是独立的客体,具有如艺术作品般卓越出众的审美特性,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演变,中国近代商标在图形与设计上呈现出极为复杂的风格特征,既有传统样式,也有时代风格,还有大量兼容东西方元素的设计模式。中国近代商标设计具有三个基本呈像特点。

特点一,在商标设计中引用中国传统图形、文字符号。对传统图形符号的引用和喜爱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商标设计史,这种对符号的引用并非初级、简单的“拼接”模式,这其中还包括近代商标设计师对传统图形的选择、再塑和融合。这是中国近代商标设计极具特点的设计理念。

特点二,在商标设计中兼容中西方符号和元素。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与外商企业,这些企业希望通过这种带有中国符号或文字商标图形吸引更多的本土消费者。同时一些国内企业恰恰相反,他们使用了西方商标或某些表图形符号,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中西合并似的表现模式向消费者隐晦地传达出一种具有时代感的消费形象,迎合广大消费者对西方及西洋产品的普遍认识,一种现代、时髦、高品质的象征。

特点三,在商标设计中采用近现代图案方法。由于西方近代商标图形和平面设计的大量涌入以及中国商业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促使中国近代商标设计师选择更具有时代特征的图形符号,并对传统视觉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创造出了一批具有新意、独具特色的标志图形。

中国近代商标在图形与设计中,传统图形符号的对其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时的大部分商家尤其是外商都会慑于当时中国民众的反帝爱国情绪的经济政治局势,为了销售商品,在商标设计上使用中国传统的图案和文字表现形式。传统图形符号对于近代商标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两点:第一,图案大多象征吉祥、如意,寓意美好。这是因为商标图形本身便具有一层内在的象征含义,这层含义不仅令图形具有亲和力,同时所指层意之外,又融合了传统的含义,是图形表达更加丰富,富有人文内涵。商标图形中的吉祥符号为标志增添了一层寓意美好的含义,这层含义贯穿于受众对产品的整个消费过程,将伴随产品功能的消耗,影响着消费者的判断力与价值观;第二,图形外观精简美观,可视性强,特别是传统符号本身说具有的“标准化”特征,在图形选择与表意上具有相对稳定性,有益于特定信息的传达和观者的识别。在传统文化、语言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总习惯与追求、使用已经定型的象征体系,但这种情况也会造成近代商标图形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

根据种种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近代商标在风格走向上与表现技法上的基本特点:第一,具有多元化文化风格,体现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第二,形象鲜明写实,具有强烈的识别特征;第三,图像繁复,绘制精细,色彩艳丽;第四,在图形选择上具有整体一致性,商标图形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通过对中国近代商标发展的认识研究,我们可以将中国近代商标视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并涵盖社会大量信息的符号,通过这一符号,我们不仅可以深入到图形自身的双重寓意,即图形自身意义和被使用后的引申义,同时也可以反向为之,由这些复杂的意义归纳出中国近代商标设计的某些重要特征,进而揭示这一时期商标设计的发展状态,从中寻找我们可借鉴、可供参考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李幼燕.《理论符号导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左旭初.《中国近代商标简史》.学林出版社,2003

左旭初.《中国商标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4

1.从历史趋势着眼分析“长时段”特征

“缩放法”中的“放”是放宽历史的视野,将事件、人物、制度放在“长时段”中加以考察,是宏观分析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这种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在分析一些历史现象时有特殊意义,如2007年宁夏高考文综卷:

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

此题就是要求运用秦汉以后几千年的经济和思想特点分析“家齐而后国治”的观念。由于长时段的历史所涉及内容纷繁复杂,从具体事件、制度中概括阶段特征比较困难,因此,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看趋势。如2011年浙江文综卷第38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本题涉及的时间范围是“近代以来”,要求考生答出时间跨度超过150年的政治变革的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沦丧到国家独立。这一趋势事实上就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如果教师没有在近现代史的阶段复习中分析这类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学生就难以全面地分析出这三个变革趋势。引导学生分析此类长时段的阶段特征不仅可以深化历史理解,也可以提高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分辨历史事件是否反映历史趋势。例如,近代中国有袁世凯复辟帝制,有日本全面侵华,有“”,但这些事件不能反映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变革的趋势,因而不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领域的阶段特征。其次,要善于在比较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例如2011年浙江卷第38题要求“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在周秦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周秦之际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从重大事件入手分析“中时段”特征

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中时段”是个相对的概念,在古代史中可能指一个朝代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在近现代史中则一般指几年、十来年的时段。与长时段的阶段特征着眼于历史趋势不同,中时段的阶段特征应该从本时段中的重大事件入手。一般可以通过“界定历史阶段——罗列重大事件——概括阶段特征”三个步骤来完成。只有详尽罗列史实,才能做到特征概括的准确全面。如五四时期中国的外交,主要事件是参加“一战”、参加巴黎和会、参加华盛顿会议,三个事件反映的特征是不同的,如果漏列了其中一项,就会影响对当时中国外交的理解。又如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特征,如果只看到必修三的“新文化运动”,就只能看到“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这样的阶段特征,但如果联系必修一的“”,就能认识到当时另一种重要思潮是“爱国主义成为时代强音”。

阶段特征的把握还应注意不同史观的综合运用和史学新成果的引入。仍以五四时期为例,要看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特征(革命史范式),又应看到“共和制度逐渐巩固,北洋军阀统治下,专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文明史范式)。要看到“中国仍是被列强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仍是中国人民面临的最迫切任务”的一面,也要看到“开始参与国际事务,走出半殖民地的最低谷”的一面。

3.从历史背景切入分析“短时段”特征

这里说的“短时段”是将阶段特征缩到某一个时间点。给出一个时间点,要求分析它所体现的阶段特点,或者给出某种典型的历史情境,要求判断相应的时间点,是高考命题的常用手法。如2011年浙江卷第18题: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给出的历史情境提供的信息是:已经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但红军尚没有改编,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在逐步形成,但又没有最终形成。根据这一阶段特征可以判定最早可能出现在“西安事变前后”。这种短时段的阶段特征,一般可以从历史背景切入,将之纳入“中时段”中进行分析。如2011年浙江卷第21题: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着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

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将1899年这一时间点纳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时段”中,就可以发现:当时思想界的特征是维新思想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而排除错误的选项(本题还涉及史料的证明力问题,此处不展开论述)。

二、以“辐射法”深度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叙述历史的细胞和单位,掌握历史概念不仅是 历史学习的基本功,也是深化历史理解的关键。复习中可以用“辐射法”全面分析概念的产生、特征、影响等要素,从而深度理解历史。

1.步步为营,逐节梳理

就高考而言,有些历史概念要全面掌握其定义、时间、性质、主要特征、历史地位等方方面面,有些概念则不需要说出具体定义,只要能够理解其大致含义、主要特征,并能运用于分析问题就可以了。所以概念复习的第一步是根据“教学指导意见”和考纲要求将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概念逐一排查掌握。以必修一专题一为例,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明内阁制、军机处等概念属于前一类,要求掌握得比较“细”。而血缘政治、官僚政治、专制主义等概念则属于后一类,只要“观其大略”就可以了,要求掌握得比较“高”。

2.变换角度,全面掌握

无论哪一类历史概念,在掌握时切忌片面地、僵化地理解,而要善于变换角度,通过“移步换形”认识历史概念的多个侧面,形成对概念的多重理解。例如,对于“斯大林模式”,一般会从其政治经济特征入手,肯定它在推进苏联工业化中的积极作用,指出它给前苏联政治、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弊端。但这种常规的理解尚不足以应对高考的挑战。试看2009年浙江高考调测卷第39题: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材料略)

本题不但要求考生知道“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而且要求变换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的影响。这类对历史概念的“换位”审视在高考命题中屡见不鲜。多做变换角度的训练,不仅能深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也能有效地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纵横联系,形成网络

历史概念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概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复习中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官僚政治”这一概念出现于必修一专题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在教材[,!]中可以说是鳞爪偶现,但它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有着重要意义。复习中就应该引导学生纵横联系,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它:

从时间上看,它是秦汉以后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从特征上看,它不是以血缘为分配政治权力的依据,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由统治者任免并有一定任期的垂直管理体制;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体现为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郡县制等制度;从政治发展史上的作用看,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中的重要环节;从官僚的产生办法看,在否定了以血缘为依据的世官制后,先后形成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官制度。如果将官僚政治纳入整个古代政治体制中,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图:

通过上述纵横联系,学生就可能对官僚政治有深入、全面的理解,从而实现历史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三、以“问题法”多向梳理专题线索

现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框架是专题式,由于很多教师在一轮复习中遵照教材体系,所以在后阶段复习中可能会出现两种误区:一是认为专题线索的梳理在第一轮已经完成了,不再重视;二是仍然遵照教材的专题框架,大而泛。其实,从2010年和2011年浙江历史高考的命题情况看,拉线索的小专题形式在浙江历史卷中已悄然出现,如2010年高考卷第38题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小专题;2011年第38题中国政治变革的小专题,而第39题也带有苏联史的小专题色彩,这是2009年高考卷中所没有的新变化。因此,以小专题形式梳理历史线索在后阶段复习中绝不能忽视。

1.灵活选择专题

后阶段的专题复习要摆脱教材框架的束缚,做到依托教材、以问题为中心多向梳理。问题的选择可大可小,以经济发展的线索为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是“大线索”,从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到近现代城市化进程则是“小线索”,各有其不同的复习价值。要抓住重点问题,在调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多向的线索体系,以达到“围绕历史问题,梳理历史知识,理解历史趋势,形成历史认识”的复习目标。

问题可以是围绕现实热点的历史挖掘。例如,2011年初和年末分别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讨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我们可以将文化和教育问题作为线索。如教育问题的线索:从先秦“学在官府”到“私学”出现,从汉代太学到唐宋明清时期与科举制相配套的教育,从西学东渐和近代教育出现到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这样的线索梳理不仅可以深化历史理解,也可以变换复习视角,扫除二轮复习中容易出现的“腻味感”。

问题也可以是史学热点的教学运用。2009年、2010年的浙江卷中连续出现民国史试题就反映了民国史研究这一史学热点;2011年苏联史的试题则既是苏联解体20周年的纪念性时事热点,也反映了冷战史研究的学术热点。备考中教师要适当关注学术热点,作为问题选择的依据。例如,社会生活史是近些年来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新课程中也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中可以选取适当的切入点梳理线索,如从服饰演变看历史:从古代葛、麻、丝、棉纺织业的发展到近代纺织工业的兴起;从古代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到近现代中西融合、平等、多元的服饰趋向。这样,通过“服饰演变”的小专题梳理,运用和调动了经济、政治史知识,实现了知识整合和理解的深化。

2.多向梳理线索

问题中心的线索梳理还应该注意“多向性”。例如,自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引起的经济震荡至今没有过去,“应对危机”是近几年来经济史考查的重点,也可以梳理出很多线索:

一是从生产的角度应对危机的线索。前苏联和新中国前30年的计划经济模式是通过计划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20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政府干预经济模式;在几次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下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则改变了产业结构。生产的“计划、干预、升级”三种路径互为补充、相互借鉴,推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是从拓展海外市场的角度应对危机的线索。从工业革命前后通过殖民扩张和“炮舰政策”拓展海外市场,到通过自由贸易制度的拓展世界市场,不仅可以梳理近代欧洲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历史线索,也可以梳理从19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条约到世界贸易组织诞生的历史线索。

三是从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国内市场的角度应对危机的线索。从19世纪欧洲国家相继出台的工厂法和劳动法,到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紧急救济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 保险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法律的颁布,再到20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开始建立福利国家。

3.问题提升能力

小专题的复习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线索梳理,而是要通过问题设计,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专题知识的“题型化”掌握。下面以教育发展问题的线索为例,来说明“问题法”梳理专题线索的路径。首先提供材料:

材料一:《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材料二:蔡元培在1912年2月发表的《对新教育之意见》中将公民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五大内容之一,并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5

指纹这种表皮纹线形态是人类所特有的,并且由于遗传特性的差异,每一个人的指纹特征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的指纹甚至每个指纹的每一条纹线都是独立的且唯一的,指纹的这些特征使得其成为个人身份认定和识别的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因此我们把一个人的指纹与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特征和预先保留的指纹样品即可验证其身份[1]。尤其在各国警察机构中指纹识别为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指纹技术的历史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使用指纹来确认个人身份的国家。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古代最早的指纹应用时在秦朝,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田宅、人身买卖契约、订立抵押借贷等民事活动。到宋代随着犯罪案件的增加,指纹已经作为正式的判案工具应用于刑事诉讼领域。其中《宋史》中详细记载,元绛利用指纹明判欺诈案件的故事。

我国虽然应用指纹技术较早,但指纹识别技术科学化系统化却是近代西方人发明并完善的。在欧洲1788年,梅耶首先提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会完全相同。1889年,亨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指纹细节特征识别理论,为现代指纹识别技术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近代人体解剖学、遗传学、物理学、概率统计学等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实验话研究方法的日趋成熟使得指纹识别技术在近百余年内越来越被人重视并应用于生活中。

指纹识别技术从被发现起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商业买卖等民事领域。由于指纹具备稳定性和唯一性,刑事侦查领域也开始广泛采用。在司法领域中,指纹一直被视为物证之首。但在早期刑事侦查中,指纹由专门部门采集特定人群的十指指纹信息并按一定管理办法进行人工分类和储存,当有送检的犯罪现场指纹或嫌疑人的指纹时吗,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指纹特征用肉眼逐一识别对比,但人工识别方法效率低、速度慢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到上世界60年代末,在美国开始出现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此系统因其储存量大、对比话、便于查询等诸多优越性而受到重视并沿用至今。

二、指纹提取技术

指纹图像的采集是指纹识别的前提,指纹由图像采集设备转化为数字图像后才能用计算机处理。要获取良好的指纹图像非常复杂也非常重要,目前的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主要有光学技术、半导体硅技术、超声波技术。

光学技术:将手指放在光学镜片上,手指在内置光源照射下,用棱镜将其投射在电荷耦合器上,这样形成的图像中脊线呈黑色,谷线呈白色,这些多灰度指纹图像可用指纹设备算法处理[1]。该技术的优点是较为廉价且分辨率较高。

硅技术:使硅传感器成为电容的一个极板,手指成为另一个极板,利用手指的指纹脊和谷相对于平滑的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差,形成8位灰度图像。该技术的优点是所获得图像质量更高,更易集成到小设备中。

超声波技术:利用超声波到达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可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图波的特点,可发现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以此区分指纹脊与纹谷的位置[2]。此技术的优势在于能达到最高精确度对手指和平面的清洁程度要求较低。

指纹图像的预处理:在指纹数字图像系统过程中,由于受手指破损、按压方式或环境的影响,使输入的指纹图像是一幅含有较多噪声的灰度图像。指纹图像的预处理操作即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干扰,尽量恢复指纹的脊线结构将其变为一幅清晰地指纹图像。指纹图像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图像归一化、图像分割、图像增强、二值化和细化等过程[3]。

特征提取:常用的指纹特征描述方法是基于纹路结构特征,指纹特征可以分为全局特征、局部特征以及细微特征。全局特征包括基本纹路、模式区、核心区、三角点和纹数;局部特征包括端点、分叉点、分歧点、孤立点、短纹、环点、桥、曲率等。

三、指纹识别方法的原理及种类

指纹是人手指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遗传特性使得每个人的指纹不尽相同,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是对指纹的特征进行研究即特征提取中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总体特征是可通过人眼即可直接观察道德特征,早期的指纹识别即通过此方法进行处理。局部特征是指指纹的特征点,不同的指纹他们的特征点信息完全不同,特征点决定了指纹的唯一性,用指纹进行个人身份鉴定和识别主要是对鉴定的指纹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版或任意的两个指纹进行研究比较,对比有无相同的细节特征,从而达到个人身份的识别和鉴定目的[4]。

在早期的指纹识别方法中指纹对比一般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事先制定的指纹分类方法和指纹细节辨识方法对从现场采集回来的指纹与指纹库中指纹卡上的指纹进行人工肉眼识别,当时的人工对比主要是用于刑事侦破和法院判案,所以需保证人工对比的准确性[5]。

上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兴起,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已经被提上研究日程。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研究出单机版的指纹识别系统但限于当时的计算机设备条件的限制,其应用范围较窄。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趋成熟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已经由大型计算机处理、微型计算机处理发展到嵌入式处理阶段。尽管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已经体现了当前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四、展望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浪潮以及家庭网络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也面临着一次重要的变革,个体身份认证和个人信息交换需求量日趋强烈,指纹特征识别技术的进步和日趋成熟使得自动指纹识别技术在安保方面越来越具有潜力。指纹识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林华.指纹识别系统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6.

[2]解梅,马争.基于脊像指纹滤波算法[J].电子学报,2004,32(l):5-7.

[3]Rao AR.A taxonomy for texture description and identifieation[M].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90.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6

1.空间的形状和大小镇江传统建筑的空间多以天井为核心进行布局,三合院单元形状呈10m左右的方形,各单间的长宽比大致为2∶1,也有个别建筑因地制宜地变化。近代建筑平面组合较丰富,主要有“一”、“口”、“凸”、“凹”、“L”形或不规则形等,单间形状偏向于正方形,这不仅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还更加方便通风和采光。传统建筑多为一层,部分两层。在建筑内部体量分解,尺度宜人;建筑外部则较为封闭。总体来讲,空间的体量和尺度都较传统建筑有所扩大。

2.空间结构模式结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和构成的骨架,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方式,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1)传统合院模式。传统合院模式即三间两厢型,是近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原型之一,由此又可延伸出“明三暗四(五)”以及“目”字形四合院等形式。通过单院型、直接串联型、院落串联型等组织手法,产生了完整的建筑组群。2)里弄空间模式。里弄空间模式是在三合院组织结构上变异出的一种聚居形式。弄道为核心,建筑沿弄道两侧布局,建筑入口朝向弄道。弄道是一个半开放的灰空间,在这里常发生里弄内部的生活场景。其中一种为纵向串联式,即三合院在沿着中轴线的垂直方向串联,如吉庆里。另一种是大多数里弄使用的横向并联式,即三合院在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并联而成,如吉安里、东长安里等。3)内部回马廊模式。内部回马廊模式是镇江近代随着商埠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一种公共服务类的空间模式。以内部天井为核心,由四周回马廊组织小空间,提供了多人共同使用又互不干扰的一种集合式住宅模式,为近代时期众多旅馆建筑所采用,如新旅社、新中旅社、镇江公寓等。4)单间并联模式。单间并联模式指的是多个独立的矩形空间以并联的方式重复出现,通常此类建筑为沿街住宅或商铺,这也充分体现了镇江商埠民居的特色,如京畿路85号、87号住宅,吉瑞里沿街商铺等。通常单间并联模式不单独成宅,往往与线式或集中式空间相组合,形成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5)线式布局模式。线式布局模式主要通过廊道连接空间,是近代最为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之一。走廊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单个空间单元顺着走廊的垂直方向并列排布,紧凑合理。此种连接方式的建筑主要适用于多个大小、体量、作用、功能均相近的空间中,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中。也有通过连续的外廊或环廊进行布局的模式。6)集中式布局模式。集中式布局模式是利用垂直交通连接上下层空间的组织方式,连接空间具有公共属性。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地凝聚空间,使建筑功能合理而紧凑。当然,往往在一栋建筑中综合地运用集中式布局和线式布局共同联系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以得到更好的通达性。7)过渡空间连接模式。过渡空间连接模式通过过渡空间连接两个空间,常用在体量较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中,被连接的两个部分,往往具有中西不同的造型特征。如世界红十字会江苏省会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建筑北部为传统中式回马廊院落;南部为西方线式和集中式布局相结合的型制;两部分由一个西式入口空间连接和过渡,空间节奏多变却有序,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空间特征。

三、镇江近代建筑造型的特征及演变

1.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传统建筑少有塑造建筑立面的概念,多是构造式的立面造型。近代建筑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因此呈现多元化的立面造型。1)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传统建筑多为双坡硬山式屋顶,通常正立面变化较少,侧立面变化丰富,从传统观音兜山墙到巴洛克式观音兜山墙,再到几何式山墙,这种变化凸显了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演进。传统建筑的外立面相对封闭,开窗较少,形成了图小于底的图底关系,门窗面积一般占到墙面的2.5%~16%。2)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外廊增加了外立面的层次,建筑被分为基座、一层、二层(或更多层)、屋顶等部分,呈现横向延展的构图方式。同时,十分注意运用材质的变化对立面进行构图的划分,也起到强烈的装饰作用。从图底关系上看,门窗占到墙面的比例多在30%~45%之间,大大增加了立面的开放性。3)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仿西式建筑一般为四坡屋顶,由于设计的介入立面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追求个性的独立。在强调横向的建筑分层关系的同时,更加讲求竖向的构图仿西式。西式建筑立面已经设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绍宗藏书楼建筑的立面分析,可以看到建筑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说明了西式建筑中已经有明显的理性设计倾向。这两类建筑开窗强调功能性,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多在14%~26%之间,比较均衡。4)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中西合壁式建筑立面是以上几种建筑立面的融合,既有传统建筑的封闭性立面特征,又有西式建筑横向或纵向划分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对多幢以三合院形式发展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的研究发现,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基本上有一定的模数和比例。5)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平屋顶作为重要的造型标志之一,墙体多呈直线型,没有过多装饰。注重建筑比例关系和对称均衡的立面布局,但多限于在水平维度上展开,没有中高层建筑出现。

2.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传统式样的门最常见的是磨砖大门,为平面型;外墙窗主要有窗洞型窗和砖砌花窗两种做法。近代时期,西式门窗通常采用拱券代替过梁,拱券加立柱是常用的形式,立柱在细部做法上则有了本土化的演变,如柱身的凹槽几乎都不见了,在柱头上做各种简化和变异。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通常采用中西造型要素叠加的方法,如在蒋怀仁诊所三层柱子的柱头上,将卷草纹的涡巻换为了类似兽头的图案。现代式样的门窗造型相对简单,尊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功能,已经体现出科学化、程式化的趋势和明显的设计特征。另外,与传统建筑的“彻上明造”不同,近代建筑则多做有室内天花,多在顶面和垂直墙面交界处设有多层线脚作为装饰。在近代建筑中,楼梯的位置十分重要,通风、采光、日照等均有讲究,种类形式多样,做法也有详细的规定。随着阳台、平台或外廊等出现,铸铁栏杆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也出现了。

四、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

1.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建筑材料从物质的层面决定了建筑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以石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就是拱券,而以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是梁柱式。近代时期除木材之外,水泥、机制砖、机制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出现都为建筑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镇江传统建筑为“构架式”结构体系,近代建筑结构则是“承重墙式”的砖木结构体系,砖墙和立柱共同承重,在一些建筑中还使用三角形木桁架结构。其次,建造技术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的墙体主要采用乱砖砌筑的空斗墙,清末发展为青砖清水墙“三走一丁”砌筑;近代早期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筑主要采用“一皮顺,一皮丁”的英国式砌法;近代中后期多用青砖或水泥砖“一顺一丁”式砌筑。外墙处理形式主要有、粉刷、拉毛、水刷石、贴面砖等方法。地面也不再是传统的“空铺”法,而用木板或彩色地砖等。另外,建筑的附属设施水、卫、暖、电等现代建筑设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致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2.设计师和营造所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创新和对建筑独立性和个性的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扩展和影响,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和新功能的需求,促进了设计师的出现。镇江的设计师群体具有本土化、文化选择矛盾性的特征,导致了镇江近代建筑的中庸性和非典型性,也影响了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营造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散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专业化的组织形式,还出现了水电、厨卫系统等新行业。另外,经营方式、制度法规的完善以及各种建筑规范的形成和设计思考的完善都使得近代建筑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总之,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技术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同时,西方建造方式带有本土色彩的折中和妥协。新兴技术运用范围小,技术发展程度低,建造技术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是导致镇江没有出现像上海、南京、南通等近代城市中的新型结构的建筑和现代式建筑的直接原因。

五、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不止于某些建筑演变;不止于表面的抄袭和模仿;不止于建筑单体本身,具有整体性特征。由于建筑结构和构造方式的变革,其演变具有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特点。建筑性质不再以封闭的家族为模式单元,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其演变总体呈现突变到渐变再到转型的特点,又以渐变过程中的文化矛盾性作为其独特之处。首先,这种演变是被动的、侵略式的文化传播,呈现突变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风格样式发生着渐变的西化演变。近代后期,现代式建筑转型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呈现出“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即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元素与建造技术要素为根基的“西化”表现,以及一种“不彻底”的现代转型方式。一方面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西化”,是一种不典型的、平民化的本土演进;另一方面,西方建筑式样也融入了传统的建造技术要素,发生了“本土化”演变。近代晚期,镇江的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转型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式建筑。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从最初的中西“二元并存”方式到前期的“自下而上”方式、中后期的“自上而下”方式。最初中西文化是以共存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商埠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的逐渐扩展,直至省会迁镇后,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才出现了现代式建筑的端倪,即自官方到民间的转变,如图5所示。镇江近代建筑特殊的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中小型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肇始(传统建筑的转型)、定型与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建筑发展演变的非物质动因来看,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必然结果。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与发展、交通区位的变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济制度转型等因素在近代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权重影响了近代建筑的发展。另外,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互动与转变也是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它们是建筑形成的非物质要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7

1 概述

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因此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它记录了过去发生的地质事件,对研究地质演变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岩石图像是目前矿物岩石类研究的主要来源,它对实现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油气藏的宏观性质如渗透率等的研究很有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岩石的深度信息挖掘,随着岩石开采技术的进步和显微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可利用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也越来越多[1]。

基于特征点的配准算法是基于局部特征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配准的基础,特征点的提取和描述又是进行图像匹配的基础和关键[2]。岩石铸体薄片图像的自动配准目前研究较少,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SIFT算法是由 David Lowe 于 1999 年提出的用于兴趣点的检测和描述的算法,该算法具有旋转、尺度缩放、亮度变化的不变性,同时对视角变化、仿射变换、噪声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该算法复杂度较高,且受光照强度的变化影响较大。SURF算法是对SIFT算法的一种改进,继承了SIFT算法的大部分优点,不同之处在于它用Hessian矩阵代替高斯差分尺度空间检测特征值,具有比SIFT算法更快的速度,可以达到实时性要求。

2 特征检测与匹配

2.1 SIFT算法

SIFT算子是以尺度空间的构造为基础的局部特征描述子,在构建好的尺度空间的基础上搜索尺度空间中的极值点(特征点),然后确定极值点的尺度信息以及位置,再确定极值点的方向(其邻域梯度的主方向),最终得到具有鲁棒性的128维的特征描述子。整个SIFT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2.1.1 尺度空间生成/特征点检测

首先通过尺度空间极值检测初步确定关键点位置和所在尺度,然后定位特征点位置。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建立高斯金字塔:使用高斯滤波函数对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图像在尺度空间下的表示可由图像与高斯核卷积得到高斯图像:

根据尺度函数建立高斯金字塔,金字塔第一阶的第一层为原图像。

建立DOG高斯金字塔:利用高斯金字塔同一阶上两相邻层的尺度空间函数之差得到DOG高斯差分金字塔的一层,如图1(右)所示。表达式定义为:

极值点检测:将中间检测点与上下层及同层的共26个像素点进行对比,如果该点的值最大或者最小,则将该点作为图像在该尺度下的一个候选关键点。

2.1.2 精确定位关键点

计算所求极值点相对于关键点的偏移量,若任意一个偏移量超过0.5,则说明拟合关键点应该在原关键点的相邻位置,在该DoG层不断迭代拟合,确定新关键点位置,直至偏移量都小于0.5(即稳定的关键点)为止。极值检测得到的所有候选关键点,必须通过两步检验才能确定关键点:一是它必须与周围的像素有明显的差异,即低对比度的点不要;二是不能有边缘点。

2.1.3 特征描述

确定特征点主方向:计算特征点的邻域梯度,使用直方图将0°~360°分为36个柱,每10°一个柱,柱高为对应梯度方向的累加值[3]。使用梯度直方图的峰值代表该特征点处邻域梯度的主方向,即作为该特征点的方向。当有另一个相当于主峰值80%能量的峰值时,则将这个方向认为是该特征点的辅方向。

生成SIFT特征向量:为了使描述符具有旋转不变性,需要利用图像的局部特征为每一个关键点分配一个方向。以特征点为中心取8*8的窗口,中央黑点为当前特征点的位置,每个小格代表特征点邻域所在尺度空间的一个像素,箭头方向代表该像素的梯度方向,箭头长度代表梯度模值。在每个4*4的图像小块上计算8个方向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绘制每个梯度方向的累加值,形成一个种子点。图像中一个特征点由4个种子点组成,每个种子点有8个方向向量信息,共产生32个数据。

一般情况下为了增强抗噪能力和匹配稳健性,通常将邻域范围设为16*16,产生4*4的种子点,此时每个关键点的信息就包含在128维特征向量里(4*4*8=128)。

2.1.4 SIFT特征向量的匹配

SIFT特征向量匹配的依据是相似性度量。采用优先k-d树查找各特征点的近似最近邻特征点[4]。两特征点中如果最近邻与次近邻的比值小于某个阈值则接受此点作为匹配点,当阈值降低时SIFT匹配点对数目较少,但匹配更加稳定。

2.2 SURF算法

SURF算子选取图像在尺度空间上的极值点作为候选特征点。SURF算子采用Hessian矩阵行列式近似值来构造金字塔。提取SURF特征点需要四个步骤:提取SURF特征、特征点定位、确定主方向、生成特征点描述符[5]。

2.2.1特征点检测

一般情况下通过三步来检测特征点:建立积分图像、使用箱式滤波器建立图像的尺度空间,然后在尺度空间上对特征点进行定位。

SURF采用的是Hessian矩阵行列式近似值图像,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Hessian矩阵如下:

在构造Hessian矩阵构造前为了保证特征点具有尺度不变性,先对其进行高斯滤波,滤波后再进行Hessian计算,公式如下:

求Hessian事先要进行高斯平滑,然后求二阶导数,针对离散的像素点它是由模板卷积形成的。

SURF不同于SIFT,SIFT中同层图片大小相同,不同层之间图片尺寸不同,所以进行高斯模糊时高斯模板大小是一直不变的。但SURF中图片大小一直处于不变状态,不同层得到的待检测图片是通过改变高斯模糊尺寸得到的。

当Hessian矩阵的行列式值大于某个给定的阈值时,将它作为下一步判定的点,取该点上下层及同层中的点进行对比,只有比26个响应值(同层8个点和上下两个尺度层的9个点)都大的点才能被选为特征点。

2.2.2 特征描述

特征描述从两点来进行:为了使算法具有旋转不变性,先计算得出特征点的主方向(统计特征点邻域内的Haar小波特征代替了直方图梯度统计),接下来将特征点的邻域旋转到主方向,对特征点进行描述。在特征点周围取4*4矩形区域(方向沿特征点主方向),统计每个子区域像素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Haar小波特征,Haar小波特征分为:水平方向值之和、垂直方向值之和、水平方向绝对值之和垂直方向绝对值之和(,,,)。将这四个值作为每个子区域块的特征向量,所以总共会生成64(4*4*4=64)维向量作为SURF描述子。

2.2.3 特征匹配

特征点提取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匹配结果。生成特征描述子后,先通过Hessian矩阵的迹来进行初始判断,加快匹配速度,然后采用欧氏距离来度量两个特征向量的匹配[6]。算法先计算最近邻的欧氏距离,然后计算次近邻欧氏距离,计算两者之间的比值,当比值处于某一给定的可接受的范围内时,该点才会被认为是在匹配点集中。

3 SURF和SIFT算法主要的不同之处

SIFT算法在使用时直接使用图像本身,而SURF算法是先计算出积分图像,然后对积分图像进行操作。我们知道,凡是使用过积分图像的算法在执行速度上都会有明显的提升,这是因为在一定区域内计算灰度值之和时,只需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即可完成,可以大大提高算法效率。

4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测试数据集来自“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岩石铸体薄片”显微图片,相邻图像两两建立匹配关系。采集图像时我们设置显微镜放大倍数为200X,图像重叠区域大小为52%,扫描位置和区域为15mm*15mm,聚焦方式为5-15次多点对焦。再根据采集需要设置相机分辨率。实验开发环境:Intel i7-4790 CPU 、8GB计算机、Windows7 64bit操作系统、MATLAB R2013

本验用SIFT和SURF分别对同一组薄片的不同分辨率的图片进行测试,记录匹配点对数和匹配时间。

待匹配图像第一组岩石薄片的256*192/34KB的图像,SIFT算法匹配点对数为126,匹配时间为0.830785s;SURF算法匹配点对数为29,匹配时间为0.729542s。

待匹配图像第一组岩石薄片的512*384/142KB的图像,SIFT算法匹配点对数为615,匹配时间为4.871552s;SURF算法匹配点对数为30,匹配时间为2.590403s。

待匹配图像第二组岩石薄片的256*192/36KB的图像,SIFT算法匹配点对数为198,匹配时间为0.892777s;SURF算法匹配点对数为29,匹配时间为0.734661s。

待匹配图像第二组岩石薄片的512*384/136KB的图像,SIFT算法匹配点对数为908,匹配时间为3.018182s;SURF算法匹配点对数为28,匹配时间为2.74686s。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图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SIFT匹配点个数远远大于SURF,匹配时间较SURF来说也比较长。随着图像质量的变好,SIFT匹配点个数呈现骤增趋势,匹配时间也在增长,虽然SURF匹配时间也随图像质量变好而增长,但SURF匹配点对数基本保持平稳,误配率没有较明显的变化。我们发现,在图像质量很好占用空间较大时,SIFT匹配时间远远大于同等质量下的SURF匹配时间。我们所采集的岩石铸体薄片显微图像一般占用空间较大,而且都在高分辨率下采集,所以使用SURF对岩石图像进行拼接可能过是我们后期要继续进行的工作。

5 结论

本文采用岩石铸体薄片显微图像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别采用SIFT和SURF算法自动提取特征点,对比两种算法在处理岩石显微图像时生成的特征点数量和算法运行时间,根据对比结果选择比较适合岩石图像自身特点的算法,为后期深入研究岩石图像配准与拼接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数据和平台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烨,程国建,马微,等.基于铸体薄片图像颜色空间与形态学梯度的岩石分类[J].中南大学学报,2016,47(7).

[2] 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研究[D].郑刚.国防科技大学,2011.

[3] 杨世沛,陈杰,周莉,等.一种基于SIFT的图像特征匹配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14,37(6):50-53.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8

一、中国建筑审美与近代西方建筑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很强的归纳性。先秦哲学家荀子说:“不全不不足以谓之美。”就是说艺术既要有丰富的、全面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集中表现生活和自然。中国传统艺术表达方式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独特的现实主义表达方式,大至于建筑小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攉取了自然、社会、心理的众多具体事物抽象出一种和谐的平衡,讲究“天人合一”,崇高自然,与自然相融相生,造成了中国艺术重性情的特殊风格。中国的传统美学不操纵具体艺术形态的发展方法,却引领着艺术发展的指向。

中国传统建建筑一直都稳定地维持着自身发展规律。但是,在明代,由于对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建筑技术的进步却没有推进审美的进一步发展,而局限在原有的审美体系中。审美主体渐渐在审美中的重用逐渐独立。到了清代中国传统建筑的堆砌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使中国传统建筑走向了辉煌后的没落。

在西方由于文艺复兴对人性的解放,从而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接踵而来的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更使科学技术与文化得以空前发展,其建筑也因此而具有更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文化影响力,为近代建筑美学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同时也给中国传统美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逻辑上的连续性和建筑审美发展态势产生的作用和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的社会审美变化,西方美学并没有从根本上被中国传统美学排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建造师们对建筑风格有了更多的追求,传统建筑形式构成中很多有具有隐喻含义的各种元素被提取出来,与西方偏重自然和写实的造型元素相结合,产生了一种中洋结合,相映生辉的民国初期特有的建筑风格。这种从各种形式语言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建筑语言自由地组合,使所谓的纯粹建筑时代成为过往。西方建筑与中国固有传统风格的结合,同一建筑存在众多符号的形式成为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中西建筑文化碰撞的融合点成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审美的历史转折点,是推动近代中国建筑风格多样化的原动力。

二、开平碉楼建筑的审美特征

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多种文化融合的大体系,正是这个特点,决定我们审美的多样性。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最具代表的儒、道、禅三家,一方面体现为相互差别的美学倾向,同时又共同塑造了中国基本的美学价值。儒家美学的“中和”之美,道家美学的“自然”之美,禅宗美学的“彻悟”之美,等都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特征,其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漫长的积累形成过程中,同时也在稳定地影响着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

但是,随着时代和国际化形势的变迁,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最早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审美观”又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本土审美的发展方向。

广东自古作为“南边蛮荒、瘴夷之地”,是中原战时难民的逃难地和失宠士大夫的流放地,人们本来就比较地厌倦封建文化,且历代作为中国主要的通商口岸之一,接触“西洋”更多,所以也更具开放传统,西方的东西,包括美学观念因此也受到了更多的欢迎。随着西方艺术与建筑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广东也率先步其后尘,从初始的“搬来主义”、“中洋杂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近代岭南建筑风格,其中开平碉楼的建筑应属代表之一,在岭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就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象征,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

世界建筑文化遗产开平雕镂是在广东特定的地理区域和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是长期动乱的社会生活和多种文化的综合产物。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鸦片战争后,随着五邑侨乡自身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融合、演进和发展,西方文化渐渐得到国人的承认和重视,以此为契机,西方各国的建筑形式随着民间传播途径和早期通商渠道进入开平碉楼及周边城镇。在抄袭和模仿过程中逐步创造出当地特有的中西交融的建筑形式,最显著的就是建筑材料与技术、各种构图元素以及装饰符号的混杂或融合。现存的碉楼很多建于上世纪20~30年代,已经运用了很多先进的建造技术。在建造中西方文化特征表现为灵活通变的创新型处理手法,主要是对西方建筑的吸纳整合。雕镂的造型千姿百态,有古罗马式、土耳其回教式、欧洲式、十六世纪英国式、德国堡垒式、教堂式、别墅式、庭园式等多种风格建筑(如图1-1),而碉楼内的使用功能依然是传统风格(如图1-2),房内长期居住依然是“中国式的生活”。这些民居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西式的特征下融入传统的装饰元素和手法,有如古代中外建筑最精湛的艺术博览,让人感受特有的艺术魅力。

罗玉明摄于开平碉楼(1-1) 罗玉明摄于开平碉楼(1-2)

开平碉楼的建筑艺术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开平碉楼的建筑已经不再仅仅限制于传统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大众审美趣味影响下的开平碉楼建筑已逐步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不再强调其中的个性理念,而注重其中内在的使用质量,趋于“中西交融”。融入了各自所吸纳的文化、个性等元素,建筑形式被提炼出来,赋予各种隐喻的含义,被用来表达文脉、地域、以及设计者的情趣。它见证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向近代文明发展的进程,是近代西方建筑通过民间传播渠道,对广东侨乡地区产生影响的产物,是建筑审美趋于“中西交融”发展历史的见证。

从哲学的辩证角度来看,社会发展是呈螺旋上升式发展的,审美是人类与时俱进的精神活动与精神依托,从现阶段的审美发展状况来看,审美主体结构主义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建筑审美中的主体已逐渐呈现出群体的特性。

首先,由于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建筑设计风格被迅速的复制和广泛的利用,建筑师本身的个体特征被迅速的符号化从而转化为全球化的群体特征。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已经阻挡不了对人们对外部事物的美观以及对内部进一步的文化要求。最初阶段建筑外观在功能性设计时,更多的是突出建筑外观的色彩变化和形态变化,随后随着人们审美和建筑品质结合层次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建筑外观的需求从建筑的视觉享受开始向文化层面过滤,因此具有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外观开始出现,这些建筑外观带有强烈的文化韵味,比如新古典主义建筑外观设计,将古典文化厚重和浓郁的特点体现在建筑设计上,而欧美原创主义文化风格则是将一些欧美文化特点渗透到建筑元素,信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差异化逐步缩小。

其次,正如美学家克罗齐所说的“艺术即知觉”,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人们更多的关注思考自己与各个事物之间彼此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结果,已不仅仅只是展现设计主体的独创性的发挥。人们对周边事物的审美观念更多的参与到事物现实发展当中。真正地影响着周围事物的外观和内部文化的体现”。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9

Application of neighborhood feature in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HE Yongxing1*, OU Xinliang2, KUANG Xiaolan3

(

1.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China;

2.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3, China;

3.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Commerce and Tourism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3, China

)

Abstract:

A new registration method of largescale scattered point clouds based on invariant features of neighborhood was proposed, which consisted of preliminary registration and exact registration. Firstly, the target point set was weighte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corresponding pointpairs efficiently.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distance features between points and their neighborhood centroids, this paper added an additional geometric feature vector of included angle to eliminate bad pointpairs, and then the preliminary registration was completed. Finally, the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 algorithm with improved invariant feature was used to register accurat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e good results of the preliminary registration and the better results of the exact registration, which have met the requirement of registering point clouds from different viewpoints.

Key words:

point cloud; preliminary registration; exact registration; neighborhood feature;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 algorithm

0 引言

随着现代三维扫描技术的提高,点云建模已经成为重要建模方式,对点云模型的处理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了对被测物体进行三维重建,首先需要获得物体表面的真实数据。但是,由于测量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每次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只是实体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可能出现平移错位和旋转错位。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多次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测量,并将从各个视角得到的点云数据转换到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下,以形成物体表面完整的测量数据,这个过程就是点云数据的配准。

点云数据配准分为初始配准和精确配准两部分。通常,初始配准是基于几何特征的配准,首先计算两个待配准点集的几何特征量;其次,通过对相似几何特征的比较来选取有效的匹配点对;最后,以匹配点对的几何特征(如法矢量等)为依据,计算刚体变换矩阵,进而完成初始配准。初配准只能从整体上完成点云的大致对齐,其精度并不高,故要引入二次精确配准。常用的精确配准方法是由Besl等[1]和Chen等[2]提出的迭代最邻近点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算法。由于ICP算法是一种迭代收敛的算法,它对点云初始位置要求较高,并且易受噪声的干扰而陷入局部最优[3],所以应加入初始配准来调整点云位姿,以此来提高ICP算法的准确性。初始配准的关键在于确定匹配点对,快速准确地获取匹配点对已成为点云配准的研究重点。

匹配点对的选取,通常需要提取点云的几何特征,如高斯曲率、法矢量、切矢量、局部张量、点与邻域重心的距离等[4]。

曲率能够表示测点的邻域形状变化,具有平移、旋转和缩放不变性,是描述曲面几何特征的重要依据。曲率估算的方法主要有:最小二乘法[5]、Voronoi法[6]和Taubin算法[7]。文献[8-9]对以上的曲率估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由于噪声对曲率估计的影响,基于曲率特征的点云配准方法鲁棒性并不高,而且时间复杂度较大。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10

高光谱影像波段达上千个,波谱范围广,分辨率可达纳米级,波谱信息丰富。在获取目标影像的过程中,利用几十甚至上百个波段对目标进行成像,它不仅可以获取空间域信息,还具有光谱域信息,即具有“谱像合一”的特点,但这也意味着他增加目标空间信息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冗余数据,带来了维度的危机,增加了目视解译的判别难度。当波段的数量成倍迅猛增加的时候,数据的分析量大而且处理缓慢[1]。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数据降维方法,它既能降低数据量,同时又可以消除冗余信息。

在高光谱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伴随着地面散射等多个步骤,其表述模型和最小反射率波长在此过程中都呈现出了非线性变化,除此以外,单个像元内可能会具有亚像元成分,并且其内部存在多种散射现象。在种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得高光谱数据具有了非线性的特点。而传统的数据降维方法主要是基于线性变换原理,以主成分分析为例,它的主要原理是实现波段各个成分的去相关,可将特征影像中的主成分信息通过计算和变换组合到新的特征空间中。计算方法简单,适用于线性数据,因此被广泛应用。但此方法并不能有效挖掘高光谱数据的非线性特征,造成了局部信息在某种程度上的流失。对于这样的一个困局,提出了基于流形学习的降维方法[2]。该方法是一种非线性数据处理手段,其目的是发现嵌在高维空间中待测数据的低维光滑流形。其中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E)这种流形学方法可以有效克服数据维数过大带来的灾难。

1.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降维方法

拉普拉斯算子是一种非线性降维方法,在数据从高维转换为低维的过程中,试图保留数据的嵌入流形的局部性质信息。它的主要思想是选取距离很近的样本点,在其从高维空间转换到低纬度空间依然保持样本点的临近。

如果样本是从高维向低维度这种转换过程中均匀采样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运用拉普拉斯矩阵来逼近。利用核函数分配一个权重高于近点的值参与计算:

Lv=λMv(1)

ν表示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形式表示的是从原始高维到低维数据数据最小非零特征值。与其他非线性降维方法相比,拉普拉斯特征降维的优点是它的简单性和较低的算法计算成本。最近邻域(NN)问题的定义如下:n个点在和d维空间X 里,即P={p1,p2,p3...Pn },找到最接近查询点所有的非线性降维方法需要一个k最近邻搜索,其目标是找到k最近的邻居的每一点为基础来表示流形。这种方法的不利方面由于计算成本大产生了一个非线性降维方法瓶颈。其对应于最近邻域NN,近似最近邻(ANN)被定义为:找到一个点q∈P,在近似最近邻域中查询点q,即所有数据的p′∈P,ε代表的是近似最近邻域:

D(p,q)≤(1+ε)D(p′,q)(2)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数据介绍

本文数据采用的是 THEMIS公司生产的VNIR400H 高光谱相机捕获的影像。其数据为2.8 nm的步长,覆盖的波段范围从可见光波段到近红外波段(370 nm-1040 nm)。图像分辨率为1像素为260毫米,260毫米×物理表面面积即是影像的面积。通过这样的高分辨率(每平方毫米30像素)仪器,可以获取可靠的空间数据。

2.2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壁画数据降维

首先,传统降维方法主成分分析(PCA)的主要原理是波段的去相关以及选取特征波段。从对比主成分分析(PCA)和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E)算法的主要原理和思想出发,可初步判定和比较着两种算法应用到二维空间中的能力。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的基本原理都是来自于图谱理论的,其主要的应用程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构建光谱分解邻接图,在数据处理中很可能会侵占大量内存,从而限制该方法在处理高光谱等大型数据中的应用。

实验数据参与降维的波段共200个,将该影像数据进行规格化的拉普拉斯(LE)降维处理,计算影像中的纯净像元指数。图为佛像数据样本经过降维后特征维数与剩余方差的关系,其中拉普拉斯前面5个分量就可以有效保留的原始佛像数据影像,仅采用各波段就能留存大量信息(如图1所示)。与此相反的是传统降维方法则需要大概35个分量左右,可见这种算法可以将信息集中在少数分量上,要远胜于主成分分析法。从速度上看,该方法也可以实现较快的信息降维和信息提取。表1显示在数据集上的实现k最近邻搜索加速比。最近的邻居的数量为K = 342。逼近误差为 005。K的最佳值为K = 35。

为了进一步证明基于拉普拉斯特征映射提取信息的有效性,将分别经过两种降维处理后的佛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降维后的数据分别进行了最小距离方法等三种分类方法,从数据的分类精度来判断信息的保留的准确性。

2.3基于拉普拉斯的数据降维效果评价

为了评价维度减少后的数据质量,将实验数据分别经过传统降维(主成分分析)和拉普拉斯特征映射降维,同时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三个常用的基于像素的分类,分别是最小距离、最大似然法和波谱角填图分类(SAM)。如表所示,其拉普拉斯降维(LE)方法的在最小距离、波谱角填图分类和最大似然等分类的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2%、931%和942%。相比于主成分分析的降维方法(PCA),分别提高了10%、33%和3%,有效提高了分类精度。

表2 两种降维方法的分类精度对比(%)

降维方法最小距离波谱角填图分类最大似然法

PCA82.0%79.8%91.2%

LE92.0%83.1%94.2%

选取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比较不同纬度下的两种降维所导致的分类精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PCA降维方法,拉普拉斯特征映射降维度有效降低了高光谱数据的维数,同时最大程度高质量地保留原高维数据的特征信息。

3.结论

本章针对高光谱数据非线性并且冗余信息量大这一特点,提出数据降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统的数据降维方法适合线性数据并且在波段去相关的过程中遗失了部分局部信息。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降维方法主成分分析作对比,发现试验区数据降维后大量的信息集中在了前5个分量。将两种降维度处理后的佛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实验证明相比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基于拉普拉斯特征映射降维方法均提高了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2%、931%和942%。这种基于非线性的数据降维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得高光谱遥感影像,它能够很好的保留数据的局部信息和数据特征。(作者单位:1.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2.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304);973项目(2012cb725301)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11

1 绪论

利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提取、组织和各种处理,同时用户可以检索相关数据,将信息进行导航。随着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的日新月异,图像可以更直观的反馈多媒体的各类信息,更加广泛的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如何在浩瀚的图片海洋里搜寻到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图片资料,进行有效检索和分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BIR利用图像的内容进行分析,将颜色、文理、形状等各类空间因素的信息,将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索引。在视觉效果和语义特征这两个层次中,视觉上的图像查询检索,可以客观的将图像中的特征检索出来,例如通过颜色来判别图像之间的同样性;图像的检索的同样性可以利用识别图像的技术来实现视觉特征的检索查询。

2 图像查询检索方法

图像查询检索的方法可以使用文本的图像检索的方式TBIR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方法(CBIR)。前者利用文本描述图像的特征进行检索,输出结果的图像是由图像名称来决定的而不是内容,查询检索的正确率较低。后者根据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进行分析和检索,将图像底层特征与图像关键词结合进行图像自动标注以提高准确率等。

2.1 基于文本的图像信息检索TBIR

TBIR是基于文本为基础的信息查询检索的技术。在查询检索前,我们通常会对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标示,用简单的文字去描述图像的具体内容,利用编号的方式将数据库中的图像关联在一起。在图像进行查询检索时,其实是对图像描述数据库进行的操作,利用传统的查询方式和语言进行检索,在通过对查询出来的结果对应图像数据库中的标示输出最终的结果。

利用人工方式见多图像的标示实现了查询分类的方式,人工提取标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提取过程存在着主观片面性,对图像语义依赖于不同的知识结构及理解能力等明显缺陷。

2.2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CBIR

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是以内容的描述作为基础。图像描述的内容有颜色、纹理、形状等视觉特征,还包含了对目标意义的复杂推理等的高层语义特征。检索进行查询的层次可分为基于原始数据的查询、基于特征的查询和基于语义的查询三类。

CBIR的核心是使用图像的视觉特征对图像进行查询检索。CBIR可以在图像的内容中找寻出线索,并不是直接在图像的文本描述朱查找,查询过程更加有效,适应性更强;CBIR其实是一种模糊匹配,查询条件查询出的结果可能挺多的,需要逐渐限制检索关键,最K确认查询结果;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来实现特征的提取和查询索引的建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检索目标来引导查询过程,可以明显的提高查询检索的效率;可以将多层次的查询检索的要求满足,在大型的数据库中完成快速的查询检索功能。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近似匹配技术。

3 基于图片颜色特征的检索方式

3.1 图像特征提取技术

特征提取CBIR是图像提取技术的重心。图像检索用图像内容作为基础使用图像处理和电脑视觉处理技术,在图像中获取内容。图像予以存在复杂性,所以很难直接对图像语义进行自动的提取。

现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数据库查询检索系统都是以图像的底层视觉特征作为基础的,特征由颜色、形状、纹理和空间的位置信息等。利用CBIR进行特征的抽取,将人观察出来比较相近的特征抽取出来。

3.2 图片主色调区分

3.2.1 图片主色调确认

物体都有颜色的特征,相近事物具有相近的颜色特征,可以通过颜色的特征来区分物体。颜色特征较容易提取,对于图像本身的特性依赖性比较弱。所以颜色特征用于图像检索已经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了。

根据人眼的生理结构,所有颜色都可看作是红(Red)、绿(Green)、蓝(Blue)3个基本颜色自行组合。人眼不能分辨多种颜色,对于一张图片的整体印象总是可以归结为几种颜色,可以选取多种有代表的颜色,作为主色调的候选项,就可以为一张图片的重要特征。

筛选后,本文可以将表1中的22种颜色确定为主色调的候选项。

接着需要确定图片的主色调与哪种颜色最相近。可以先获取到每个像素点的具体颜色,在22种颜色中选出与其最接近的颜色,并将其归为这种主色调。查询出主色调的像素点占的比例,比例大的确定为图片的主色调。

在确定像素颜色的时候,利用欧式的距离公式进行构造色彩的距离公式:

,D是距离,代表24种主色调候选数值;检索图片中的任意的一个像素点数值。公式可以让色彩的书籍映射到欧式的空间里,将色彩的差异进行计算,转化到欧式空间里的距离上,距离短,择色彩接近,利用找寻之间的最小距离来确认颜色归属于22种主色调之中的哪一种,终统计出22种主色调中频数最高的一种,将其作为该图片整体的主色调。

3.2.2 确定图像分块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对于图像的注视来提出对图像的兴趣,对于不引起兴趣的区域,人们很少进行注视。随意注视的重点分布可以客观的反应人们的视觉感知特征。视觉感知的获取可以利用视觉跟踪技术来获得用户的关注点。可以采集用户对于图像感兴趣位置的数值来代替采集所有的数值,明显可以提高图像查询检索的效率。

提高了用户感兴趣的的视觉感知点,根据视觉感知技术的研究成果,可以在采集图片像素点的RGB值之前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常用的分块方法是将图像平均分成块。可以在保证所取像素点能够代表图片主体特征的情况下,尽量少取像素点。将图像的像素点密集度进行确认,并为每个不同的区域赋予不同的关注权重。在进行图像设计的过程中,多数采取图片中央位置作为主体,用户的关注度最高,应赋予较高的权重;边缘多为背景,用户关注度较弱,需要赋予较小权重,因此我们对分割后的图片区域按着用户关注度从高到低分为A、B、C级,等级越高,所应采集的像素点应该越多。

4 结语

论文在图像的搜索方式和引擎上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以图片的颜色作为特征判定的图像检索系统,利用图像的颜色特征、图片主色调信息实现简单的“以图搜图”。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医疗、Web应用及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预防犯罪、建筑、工程、服装设计、地理研究、广告、新闻、遥感、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领域。

参考文献

[1]赵宏伟,李清亮,刘萍萍,等.特征点显著性约束的图像检索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02:542-548.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12

二、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1.根据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贴近专业的教学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各个学科均有交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选取学生十分感兴趣又并非完全熟悉的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采用问题启发、案例启发、情景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启发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主动完成知识的重新建构。如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当授课对象为管理、经济、法学等专业学生时,可运用案例启发,选取“开平矿务局的变迁”案例进行教学。开平矿务局是洋务派兴办的最具成效的民用工业,实行“官督商办”,招股集资,也是中国最早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股份制企业。伴随它的发展,曾发生中英关于开平矿权的纠纷及诉讼案。通过这一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认识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深入思考洋务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当授课对象为教育、英语等专业学生时,可选取“留童”为案例,播放纪录片《留童》中幼童被派出洋的缘起、在美国的学习生活经历、最终被撤回及回国后的遭遇等视频片段,以具体、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贴近学生专业的教学内容,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理解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进而思考洋务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及特点,进行差异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探究理解教材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最终能够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2.在课堂实践教学中,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实践方案。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获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渠道越来越便捷,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往往对于本专业知识具有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愿意为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创设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如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指导其进行“重走长征路”课堂展示。引导学生对长征的路线、经过省份、长征中的故事及红色景点、长征精神等进行梳理与和诠释。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进而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弘扬长征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可组织其进行“东京审判”模拟法庭。指导学生搜集、阅读有关抗日战争、东京审判的资料,由学生分别扮演远东军事法庭法官、检察官、辩护人、日本战犯、证人等不同角色。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其认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缘由及其侵略罪行,深刻认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运用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自身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提前一个月向学生布置课堂实践任务,在学生准备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其进展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实践成果后,教师进行全面、详细的点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3.在评价体系中贯彻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应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评价中。单一的考试方法、呆板的考试内容无法发挥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功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评价体系可分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两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可采取开卷方式,注重考核内容与形式的设计,改“重记忆”为“重思考”,推动学生在考试中学习。在平时成绩中,可灵活贯彻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部分专业学生平时成绩以小论文形式反映,引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与书本“对话”,初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艺术类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学生,可提交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画作等;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可提交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关的视频作品;计算机专业学生可提交电子版作业,如网页、电子杂志、PPT等。教师在学生题目选定、论文写作或作品创作中,应反复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论文写作或创作思路,恰当地予以启发、引导,使学生由“动脑”、“动心”,达到“入脑”、“入心”,激发出学生蕴藏的巨大潜能,促使其完成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篇13

1 研究背景

气候变化既包括缓慢的、连续性的周期性变化,也包括快速的、不连续的突变。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显著的增暖趋势。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100年(1906年-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1]。相关研究表明,中国近百年地面平均气温的变化和线性趋势与北半球大体一致[2]。但由于受季风影响,我国气候与全球气候的年代际变化有不同之处,降水比气温有更明显的年代际变化[3]。

关于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问题,近些年来已经成为大气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4]:李红梅[5]等对近40年我国东部盛夏日降水变化做分析,发现降水特性的变化,不仅表现为线性趋势,还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郭其蕴[6]等、吕俊梅[7]等、缪启龙[8]等研究指出,在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亚夏季风经历了由强到弱的年代际变化,夏季风强时中国东部、华北地区多雨,长江流域少雨,而夏季风弱时情况则相反;丁一汇[9]等研究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东亚主要异常雨带有不断南移的趋势,造成了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周连童[3]等利用我国夏季降水资料分析得出我国夏季降水在1976年前后发生了一次跃变;黄荣辉[1011]等研究认为在90年代末东亚夏季气候可能又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张永领[12]等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进行诊断分析,发现长江三角洲和汉水长江三峡在1974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郝立生[13]等研究发现华北降水近50年表现为减少趋势,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突变发生以来减少更加明显。

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时间尺度的还在继续的过程[14],由此引起季风环流变化,导致我国东部各地区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降水特征,因此有必要利用更长时间尺度的降水资料,来探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由于EOF法在提取物理量场时空变化的信息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大气及地球科学各领域[15]。但在相关研究中,鲜有对分解出的时间系数做进一步处理后再分析讨论的。因此,本文以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6月-8月)降水量为研究对象,选取更长时间尺度(1951年-2012年)的降水序列,运用EOF法详细探讨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型,再用MannKendall检验和功率谱法对时间系数做进一步处理,分析各分布型的时间演变特征,并揭示其与季风指数的关系,为预测未来我国夏季降水空间分布型的变化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东部季风区1951年-2012年夏季(6月-8月)降水作为研究对象,降水数据来源于国家气候中心所提供的东部季风区138个气象站点的逐月(6月-8月)降水资料。各气象站点的地理分布范围(图1)

图1 中国东部季风区138个气象站点分布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EOF法对夏季降水场进行分解,再对得到的时间系数做突变检测和周期分析,探讨各分布型的时间演变特征。EOF法[16]即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是气候统计诊断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其基本原理[17]是把原变量场分解为正交函数的线性组合,构成为数很少的互不相关的典型模态,每个典型模态都含有尽量多的原始场的信息。EOF法没有固定的函数,能在有限区域对不规则分布的站点进行分解,展开的收敛速度快,并且分离出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

如果把一个气象要素场看成时间和空间的函数,EOF方法可将气象场分解为只与时间或空间有关的两部分,与空间有关的部分由正交函数组成,称为特征向量,表示原始场的空间典型结构,对应特征值大小表示该空间典型场的权重;与时间有关的部分表示各正交函数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时间系数,表示该典型场随时间的变化[18]。

3 结果与讨论

3.1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对中国东部季风区138个气象站点1951年-2012年夏季(6月-8月)降水总量的原始场作EOF分解,得到前5个特征向量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见表1。

表1 前5个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

把方差贡献率作为衡量逼近原始场程度的指标[19],第一经验正交函数的方差贡献率最大,具有与展开资料矩阵的n个样本最相似的特征[20];第二经验正交函数的方差贡献率次之,具有与展开资料矩阵的n个样本第二相似的特征,以此类推。因此,只需选取前几个方差贡献率足够大的经验正交函数,就能够概括原始场的主要特征。

如何选取经验正交函数?分离出的经验正交函数究竟是有物理意义的信号还是毫无意义的噪音?要回答此类问题,就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16]。本文采用North等(1982)提出的计算特征值误差范围的方法来进行显著性检验。经计算发现,只有前三个特征值通过了检验,并且前三个特征向量的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3%,足以表征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场的变率分布结构。图2为前三个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图。

3.1.1 第一空间分布型

由图2(a)可知,第一特征向量的各分量全区均为正数,而且夏季降水有四个正的高值中心,分别位于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东南沿海和东北平原。所以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一致偏多或一致偏少,即“总体一致型”,空间分布型的特征为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我国大陆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季风带来大量的海洋水汽,降水沿着季风输送方向逐渐减少,越靠近水汽发源地降水越多,所以形成了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的降水空间分布格局。

3.1.2 第二空间分布型

第二特征向量代表的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第二常见的雨型。图2(b)中显示夏季降水从南到北呈现出“+ +”交替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南北涝(旱)中间旱(涝)型”。总体看来,等值线大致呈南北向纬度地带性分布,江淮流域大范围地区为负值,并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增,以南的华南地区和以北的黄河流域均为正值。这一特征向量代表的是江淮流域的降水趋势与黄河流域、华南地区相反的空间分布类型,即若江淮流域降水多,则黄河流域、华南地区降水少,反之亦然。这一分布型主要是由于西太平洋副高每年夏季的南北季节性移动所造成的。每年7月中旬,副高移到25°N-30°N附近,长江流域因受其控制而炎热少雨,进入伏旱期,而此时黄河流域正处于雨带,华南地区则不受副高控制,加上台风等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因此降水也较多。

3.1.3 第三空间分布型

由图2(c)可见,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第三大雨型大致以长江流域为界,呈现南正北负的分布格局,即“南涝(旱)北旱(涝)型”。其正的高值中心分别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北部,负的高值中心位于华北平原、辽东半岛以及四川盆地。关于“南涝(旱)北旱(涝)”的形成原因,有专家认为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有关,夏季风强时,中国东部、华北地区多雨,长江、华南地区少雨,形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弱时则相反,形成南涝北旱。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主要有三种空间分布类型,分别是“总体一致型”、“南北涝(旱)中间旱(涝)型”以及“南涝(旱)北旱(涝)型”。

3.2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

3.2.1 趋势分析

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每一种空间分布型的特征向量都对应一种时间系数,反映了该降水分布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若某年时间系数为负数,表明当年降水与所对应的空间分布型相反;时间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分布型越典型。图3为前3个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标准化时间系数与其10年滑动平均曲线,分析如下。

图3(a)为“总体一致型”所对应的时间系数,1951年-2012年期间均为正数。第一时间系数作为第一经验正交函数的权重,反映了我国大尺度的旱涝年的分布,时间系数大

对应的是涝年,反之对应旱年。由图可知,第一时间系数的[JP]数值大部分在0.12附近振荡,其中高于0.14的年份为1954

图2 前三个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

图3 时间系数与其10年滑动平均曲线

年、1995年、1998年和2008年,为我国夏季降水的涝年;低于0.11的年份为1967年、1978年和1989年,为我国夏季降水的旱年;20世纪50-90年代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变化一直平缓,到了90年代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连续出现了几个大尺度的涝年,最近几年又有趋于稳定的趋势。

图3(b)为“南北涝(旱)中间旱[HJ1.91mm](涝)型”所对应的时间系数。由图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后时间系数为负。60-70年代为正,从80年代开始由正变为负,说明降水类型由70年代之前的“南北涝中间旱型”转变为之后的“南北旱中间涝型”。直到90年代中期后,降水类型开始在“南北旱中间涝型”和“南北涝中间旱型”之间转换,但大多数年份的时间系数在0值附近正负振荡,其绝对值较小,说明无论是“南北涝中间旱型”还是“南北旱中间涝型”,都并不典型。

图3(c)为“南涝(旱)北旱(涝)型”所对应的时间系数。由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之前,时间系数大多数为负,此时对应的我国夏季降水场为典型的“南旱北涝型”;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时间系数有所上升,但幅度较小,徘徊在0值附近,呈现较弱的“南涝北旱型”特征;90年代后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到2010年前后,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夏季降水呈现出典型的南涝北旱特征;最近几年该时间系数逐渐减小,南涝北旱的特征有所减弱,并且有转变为南旱北涝的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总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50年代到60年代“南旱北涝型”比较典型;60年代到70年代末,降水类型为“南北涝中间旱型”;80年代到90年代转变为“南北旱中间涝型”,到了90年代之后,“南北涝(旱)中间旱(涝)型”逐渐不典型,之前不显著的“南涝北旱型”降水特征则重新开始变得典型;最近几年该空间分布型又有减弱并转变为“南旱北涝型”的趋势。

3.2.2 突变分析

MannKendall检验法[16]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更适用于类型变量和顺序变量,计算也比较简便,可以明确突变开始的时间。

由图4(a)和图4(b)的UF曲线可见,第一和第二时间系数均未检测出突变的发生。

由图4(c)中第三时间系数的UF曲线可见,1951年-1956年和1970年-2012年UF的值大于0,时间系数为上升阶段;1957年-1969年UF的值小于0,时间系数为下降阶段。在1973年前后UF曲线和UB曲线有一交点,位于信度值1.96之间,随后UF曲线开始做小幅波动,到1991年后持续上升,并于1997年前后显著上升,超过了显著性水平的临界线,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时间系数的这次上升趋势是一次突变,时间开始于1973年前后。这与前面第三时间系数的趋势分析结果大致相同,即我国夏季降水第三空间分布型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之前为“南旱北涝型”,70年代初期之后为“南涝北旱型”,这一空间分布型的转变为突变。从90年代开始,该空间分布型变得比以前更加典型。

3.2.3 周期分析

功率谱分析[16]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分析周期的方法,它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将时间序列的总能量分解到不同频率上的分量,根据不同频率的波的方差贡献诊断出序列的主要周期,从而确定出周期的主要频率,即序列所隐含的显著周期。

图4 时间系数MK突变检验曲线

对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EOF分析中前3个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做功率谱分析,得到结果见图5。可以看出,第一时间系数存在50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峰点超过99%红噪音标准谱);第二时间系数存在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峰点超过99%红噪音标准谱);第三时间系数存在50年左右的主周[HJ1*4][HJ]

图5 前3个时间系数功率谱分析

期(峰点超过99%红噪音标准谱)和2~3年左右的次周期(峰点超过95%红噪音标准谱)。

4 季风强弱对我国夏季主要降水场的指示作用

我国夏季降水的多寡、雨带的起讫及移动均与季风活动密切相关。近10年来,为了尽可能地反应季风的物理实质,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定义了不同的季风指数。本文采用李建平等[21]所提出的动态标准化季节变率指数来探讨季风强弱对我国夏季主要降水场的指示作用。该指数不仅能够描述不同季风区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及其与雨量的关系,而且还可以用来划分全球季风系统的地理分布[2223]。

李建平将全球对流层季风系统按纬度分为热带季风系统、副热带季风系统和温寒带中的季风区三类。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受热带季风系统中的南亚季风、南海季风,以及副热带季风系统中的东亚季风影响。图6从上到下依次为东亚季风指数(EAMI)、南亚季风指数(SAMI)、南海季风指数(SCSMI)、EOF1时间系数、EOF2时间系数及EOF3时间系数对比图。表2为上述季风指数与EOF各时间系数的相关系数。

图6 各季风指数与各时间系数对比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第二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与季风指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东亚季风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461,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验,与南海季风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277,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第二特征向量所代表的空间分布型为“南北涝(旱)中间旱(涝)型”,说

表2 各季风指数与各时间系数的相关系数

明当东亚季风高指数或南海季风高指数时期,第二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值偏大,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涝中间旱”的降水格局比较明显,即黄河流域、华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降水偏多,而江淮流域降水则偏少,反之亦然。反映东亚季风及南海季风的强弱对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第二降水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二者的季风指数对降水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5 结论

(1)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6月-8月)降水主要有三种空间分布类型,分别是“总体一致型”、“南北涝(旱)中间旱(涝)型”以及“南涝(旱)北旱(涝)型”。

(2)第一空间分布型反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平均场,第一时间系数反映了大尺度的旱涝年。其中1954年、1995年、1998年和2008年,为我国夏季降水的涝年;1967年、1978年和1989年,为我国夏季降水的旱年。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量一直趋于平缓,90年代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最近几年降水量又趋于平缓。对其时间系数作MK突变检验和功率谱分析,未检测出突变的发生,但发现其存在50年左右的显著周期。

(3)第二空间分布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典型的[JP2]“南北旱中间涝型”,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为“南北涝中间旱型”,70年代末后转变为“南北旱中间涝型”,90年代以后该降水空间分布型无论是“南北旱中间涝型”还是“南北涝中间旱型”均不再典型。对其时间系数作MK突变检验和功率谱分析,未检测出突变的发生,发现其存在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JP]

(4)第三空间分布型在20世纪70年代初之前为典型的“南旱北涝型”,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转变为较弱的“南涝北旱型”,9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2010年前后呈现出典型的“南涝北旱型”,最近几年时间系数逐渐减小,南涝北旱的降水特征有所减弱,并有转变为南旱北涝的趋势。对其时间系数作MK突变检验和功率谱分析,发现70年代初空间分布型的转变是一次突变,并且该分布型存在50年左右的主周期和2~3年左右的次周期。

(5)通过建立东亚季风指数、南亚季风指数、南海季风指数和EOF各时间系数之间的联系,发现第二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与东亚季风指数和南海季风指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东亚季风及南海季风的强弱对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第二降水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IPCC.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the Synthesis Report of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等.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01716.(REN Guoyu,CHU Ziying,ZHOU Yaqing,et al.Recent Progresses in Studies of Regional Temperature Changes in China[J].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5,10(4):701716.(in Chinese))

[3] 周连童,黄荣辉.关于我国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8(3):274290.(ZHOU Liantong,HUANG Ronghui.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Summer Climate in China and Its Possible Cause[J].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3,8(3):274290.(in Chinese))

[4] 施小英,施晓晖,毛嘉富.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9,64(7):861870.(SHI Xiaoying,SHI Xiaohui,MAO Jiafu.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East Asia and Its Impacts on Rainfall over Eastern China in Summer[J].Acta Geographica Sinca,2009,64(7):861870.(in Chinese))

[5] 李红梅,周天军,宇如聪.近四十年我国东部盛夏日降水特性变化分析[J].大气科学,2008,32(2):358370.(LI Hongmei,ZHOU Tianjun,YU Rucong.Analysis of JulyAugust Daily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19582000[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08,32(2):358370.(in Chinese))

[6] 郭其蕴,蔡静宁,邵雪梅,等.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58(4):569576.(GUO Qiyun,CAI Jingning,SHAO Xuemei,et al.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East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Climate of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ca,2003,58(4):569576.(in Chinese))

[7] 吕俊梅,任菊章,琚建华.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对中国降水[JP2]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1):7380.(LU Junmei,REN Juzhang,JU Jianhua.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 Monso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Rainfall over China[J].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04,20(1):7380.(in Chinese))[JP]

[8] 缪启龙,张磊,丁斌.青藏高原近40年的降水变化及水汽输送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0(1):1418.(MIAO Qilong,ZHANG Lei,DING Bin.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Changes and Water Vapor i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Last Four Decades[J]Meteorolog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Research,2007,30(1):1418.(in Chinese))

[9] 丁一汇,孙颖,刘芸芸,等.亚洲夏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未来预测[J].大气科学,2013,37(2):253280.(DING Yihui,SUN Ying,LIU Yunyun,et al.Interdecad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ies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Its Projection of Future Change[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13,37(2):253280.(in Chinese))

[10] 黄荣辉,陈际龙,刘永.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J].大气科学,2011,35(4):589606.[JP2](HUANG Ronghui,CHEN Jilong,LIU Yong.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Leading Modes of Summertim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Eastern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East Asia[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11,35(4):589606.(in Chinese))[JP]

[11] 黄荣辉,刘永,冯涛.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和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内动力成因[J].科学通报,2013,58(8):617628.(HUANG Ronghui,LIU Yong,FENG Tao.Interdecadal Change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around the Late1990s and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Internal Dynamical Cause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58(8):617628.(in Chinese))

[12] 张永领,高全洲,丁裕国,等.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3):161168.(ZHANG Yongling,GAO Quanzhou,DING Yuguo,et al.Analysis of Time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al Trend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Catchment[J].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06,22(3):161168.(in Chinese))

[13] 郝立生,丁一汇.华北降水变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5):593601.(HAO Lisheng,DING Yihui.Progress of Precipitation Research in North China[J].Progress in Geography,2012,31(5):593601.(in Chinese))

[14] 赵平,周秀骥.近40年我国东部降水持续时间和雨带移动的年代际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6,17(5):548556.(ZHAO Ping,ZHOU Xiuji.Decadal Variability of Rainfall Persistence Time and Rainbelt Shift over Eastern China in Recent 40 Years[J].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2006,17(5):548556.(in Chinese))

[15] 丁裕国,梁建茵,刘吉峰.EOF/PCA诊断气象变量场问题的[JP2]新探讨[J].大气科学,2005,29(2):307313.(DING YuGuo,LIANG JianYin,LIU Jifeng.New Research on Diagnoses of Meteorological Variable Fields Using EOF/PCA[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05,29(2):307313.(in Chinese))[JP]

[16]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05113.(WEI Fengying.Modern Climatic Statistical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Technology[M].Beijing:Meteorological Press,2007:105 113.(in Chinese))

[17] 李欣欣,邵雪梅.东亚夏季风影响下的中国东部降雨空间特征格局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6):729732.(LI Xinxin,SHAO Xuemei.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tern Analysis[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0,46(6):729732.(in Chinese))

[18] 舒廷飞,罗会邦.晚春初夏西太平洋副高突变特征及其年际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1):1726.(SHU Tingfei,LUO Huibang.Abrupt Change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During the Later Spring and Early Summer[J].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03,19(1):1726.(in Chinese))

[19] 高留喜,刘秦玉,吴洁晶,等.山东春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4):5054.(GAO Liuxi,LIU Qinyu,WU Jiejing,et al.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 Precipit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J].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3,18(4):5054.(in Chinese))

[20] 施能.气象统计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133134.(SHI Neng.Meteorological Statistical Forecast[M].Beijing:Meteorological Press,2009:133134.(in Chinese))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