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经济前景实用13篇

社区经济前景
社区经济前景篇1

二、发展社区经济前景广阔

2005年国家14个部委在联合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文件中指出:社区服务的宗旨在于为民解愁,为国分忧,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使社区居民生活事有所便、难有所帮、居有所安、闲有所乐。一部分经济学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重点发展五大服务产业,即旅游业、物业管理业、社区服务业、教育培训产业和文化产业。社区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便民利民是它生存的基础。而这反过来又为它营造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部分社会调查中得到证实。《经济日报》2005年上半年刊登报道:有经济工作者调查证实,64%的城市居民需要社区服务中的家政服务,50%的居民认为车辆寄存有待重视,18%的居民需要出租生活用品、物品等服务,62%的居民需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维修,42%的居民需要自行车、钟表、照相机等日用品的机械修理。还有42%的居民需要学习微机操作、书法绘画和烹调等。由此可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渴望在家门口就能直接享受到更多、更便利的服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服务性商品的吸纳性已越来越强,可以说提供多少就能消化多少。社区经济的特点决定着它是一种关联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发展前景是最好的。同时,社区经济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是很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小,需要的投资也不多,可以说,它正适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下岗失业而导致劳动力资源过剩的现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社区经济还处在较低的层面上,如,一些较大型的连锁超市、销售公司等还没能走进社区,集约化经营水平更是远远不够,商业覆盖区域也跟不上社区建设日益扩张的步伐,这种现状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从发展的眼光看,社区必须邀请那些大型从事社会服务的企业广泛参与进来,通过大型企业资金、技术的投入,扶持社区兴建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代销等,并且,发展“名、特、精”小商店,甚至可以兴建信息互联网络,开展电子商务等。当然,随着社区建设规模的扩大,金融、教育、IT、健身休闲场所、影剧院等也要走入社区。这些企业进入社区后,社区经济一定会迅速地发展起来。

从发达地区发展社区经济的经验看,有四种经营形式比较适合我省的社区服务业发展:一是统一经营型。对社区基础较好,社区干部擅长经营的,可由社区服务站统一经营或承包经营,利润定额并按比例上缴。二是资产租赁型。把街道和社区闲置的房屋或开发的服务基地租赁给经营者开办服务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街道只收取租金。三是统分结合型。社区实行统一管理,企业自负盈亏,税费由社区管理组织代收代缴,社区适当分得一些手续费用。四是完全自负盈亏型。社区对企业扶持多,但基本上不要任何回报,社区手握服务及收费标准,任由企业自己发展。但是,不管哪种经营形式,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文化、体育、娱乐等,突出服务业的“小、全、快、优、廉”的特征,广开经营门路,这样,就能不断拓展发展的空间。

三、社区经济应该纳入有序的轨道

社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经营方式。发展社区经济应防止出现两种倾向:

社区经济前景篇2

(二)风景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理论指出,外部经济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一个生产单位因其他生产单位生产行为的存在而受损的情况。在旅游景区经营中,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风景名胜等公共资源的破坏,产生外部不经济性;二是旅游景区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增加了边际社会成本;三是景区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形成的外部环境成本。这些外部不经济性通常没有纳入旅游景区经营成本中,存在于旅游景区与旅游消费者交易之外,是难以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控制的。如果对旅游景区经营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不加以控制,则社会的边际成本就会越来越高于景区的边际成本,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负担和危害就越来越大。因此,在旅游景区的治理中,必须构建避免景区经营造成外部不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控制外部不经济性。这需要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管理加以实施。风景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风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和治理模式的多样性。

二、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影响因素

风景旅游景区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取,必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生成的主要力量。

(一)国家法律法规是影响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首要因素。国家对风景名胜类公共资源的管理,是通过制度和监督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实现的。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风景旅游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文物资源,都是国家所有的公共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产。既有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更负有满足全社会长远发展需要的职责。在现有法律法规约束下,风景旅游景区通常走向传统的治理模式,即实行非企业型治理。由于我国风景资源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旅游景区的发展,特别是滞后于景区所在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在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的实践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现行的政策框架,使风景旅游景区治理逐步走向市场化,治理模式也不断创新。

(二)地方政府是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我国公共类旅游景区实行属地管理。景区所在地政府对景区的控制力度和管理导向,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当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来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时,就会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包括突破现有政策法规的框架,创新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创造适应市场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旅游景区治理新模式。因此,现阶段地方政府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设计者和实施主导者。

(三)风景旅游景区资本性质与结构影响其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运用。作为资本性质的旅游景区经营投入,不论其来源,都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追求资本的价值增值。但不同性质的资本在景区经营总资本中所占比重不同,会影响景区治理模式的取向。由政府直接投入或有国有企业投入的资本,通常要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国有资本比重较大时,国家对景区治理决策的控制程度就比较高。而私人资本以追求资本增值为目标。当这类资本比重较大时,景区治理将趋向高度市场化的模式。

(四)资源主管部门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受原有管理体制的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更多的是承担社会文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功能。因而,风景旅游景区主要隶属于资源主管部门,在性质上被视为事业单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能否创新,取决于资源管理部门对景区的控制力度。目前,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旅游景区在我国旅游业中核心地位的凸现,资源管理部门也在通过加大旅游景区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或是变更资源保护方式,来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五)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人们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市场导向就会增强。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处于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推动旅游景区经营的市场化水平,景区治理模式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从而影响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确立。

(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景区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构成了旅游景区主要的经营环境。旅游景区的经营是一个资源与资本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治理模式是实现这一产出过程的途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机制越完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等要素市场越发达,旅游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越有可能分离,景区治理结构越有可能完善。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旅游景区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吸引社会资金,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带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些都直接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取。

(七)社会公众影响力度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取的重要力量。社会公众对旅游景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监督上。这种关注和监督力度,将促使旅游景区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调整和处理好景区管理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公众利益和经营企业利益的关系。公众的关注程度越高,监督力度越大,景区治理模式就越有可能采取保护和开发内在结合的方式。

三、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动力机制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创新,我国旅游景区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动力所在。按风景旅游景区是否以市场机制进行经营管理,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体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化治理和非企业化治理。本文就几种主要模式,分析其动力机制。

(一)整体租赁经营模式的动力机制。这一模式是指在一个旅游景区内,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按约定比例由景区所有者和出资经营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这是一种市场化经营公共资源的模式,体现公共性资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特点。这一模式强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该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由当地政府主导,旅游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它是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机制不健全,旅游产业不发达,但旅游资源优势显著,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介质环境中产生的。该模式以景区旅游规划约束和景区投资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的经营合同约束为主。

社区经济前景篇3

1.1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概念内涵

景观是地球表面的动态系统,是包括地球表面的沉积物、岩石、土壤、动物、植物以及土地形态等复杂体,而且还包括空间结构内在的能量物质变换过程[6]。景观通常可以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大小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完全未受到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景观,称之为自然景观;第二类是指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景观,称之为人源景观。对这两类景观进一步划分,自然景观又可分为原始景观和轻度改变景观,人源景观可分为自然―人源景观和文化景观。自然―人源景观是指那些虽然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之后还是能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的景观,而文化景观则是人类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有意识地建立的景观[7]。乡村旅游社区是人类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在乡村社区范围内开展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其本身是一种文化景观。因此,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是指在乡村旅游社区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区域文化景观主要包括聚落景观、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方面,它是由地域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并产生和发展而成的[8]。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分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9],乡村文化景观的核心是聚落和土地利用[10]。

综上,我们认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是指在乡村旅游社区地域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文化景观的总和。如表1所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包括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部分,其中,聚落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各种房屋集合所形成的景观,包括民居、厂房、社区公共建筑等;民居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房屋景观,包括居民住宅内景、外观以及其结构和功能等内容;土地利用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由于不同用途的土地所形成的景观,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旅游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内容。

1.2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现有解释

(1)符号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形成及演化机制。陈岗等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景观的形成及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处于自在状态的文化景观经过旅游开发后就形成了旅游景观[11]。根据符号学理论,当旅游者对乡村社区景观产生“凝视”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乡村社区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吸引旅游者的时候,景观符号就从自在的景观符号转换成为乡村旅游景观符号,形成了新的“能指”和“所指”。作为自在的乡村景观的“改造”过程,实质是通过本地居民、当地政府、外来开发商等乡村旅游参与者的“意义博弈”最终形成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的过程。在“意义博弈”的过程中,由于旅游开发运营商的现代文化背景和旅游者的外来文化背景,使得乡村旅游社区遭受现代商业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冲击,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因此,旅游文化主体意义博弈所形成的旅游景观符号的现代化重构就是乡村旅游城市化的本质含义。

符号学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演化的解释是将社区旅游景观形成的过程视为意义主体博弈的结果。在符号学理论框架下,乡村旅游社区演化一定会导致商业化和城市化并最终会使乡村旅游社区景观走向消亡,也即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的演化是单维的(最终走向消亡)。这种单维演化理论是针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长期演化而言的,忽视了乡村旅游社区在某一阶段通过创新而走向复兴的可能,因此,符号学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解释存在一定局限性。

(2)传统经济学及地理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城市化解释。池静等应用经济学“公地悲剧”等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性被削弱、城市化和商业化日趋严重的现象进行解释[12]。乡村旅游资源公共产权的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在乡村旅游社区,农家乐的发展对公共空间无度挤压,公共管理的无效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短缺损耗了社区核心资源,损害了社区旅游品牌形象。钟伟运用城市化理论构筑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化问题”这一概念,探讨了“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两种不同情况对乡村旅游目的地造成的危害并从宏观背景、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13]。乡村旅游社区的主要客源是渴望体验乡村文化景观的城里人,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向往城市生活的农民,城里人虽然渴望体验“乡村性”浓郁的乡村文化景观,但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仍然是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在游客消费习惯的城市化和乡村旅游经营者向往城市化生活的双重推动下,乡村旅游社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不可避免[14]。可见,传统经济学和地理学相关理论重点关注乡村旅游社区城市化和商业化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但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历史过程和机制并未做详细深入的探讨。

2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演化经济学中的时间和历史等因素和经济地理相融合,借鉴达尔文主义的遗传、变异、选择及演化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报酬递增等概念对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景观演化给予了有力的解释[15]。相对于传统景观空间演化理论的解释,演化经济地理更加注重对区域经济景观演化的历史和过程分析,其假设更加“真实”,对现实问题也更具解释力[16]。因此,本文应用演化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将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置于演化经济地理视野下,借助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路径依赖等演化经济地理的基本概念工具,分析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的演化(图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由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的演化共同决定,这个演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过程,它们分别沿着各自的方向演化,每一时点将会形成一个演化面,最终形成景观空间演化。在该分析框架中,遗传机制、变异机制是景观空间演化的内部因素,选择机制、关键事件和起点状态是外部因素。

(1)遗传机制。正如生物体具有遗传基因一样,按照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三个层面在演化的过程中也存在遗传因素的影响,这种遗传基因实际上是乡村旅游社区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乡村旅游社区民居建筑风格的继承、相对固化的聚落分布等。

(2)变异机制。在自然界中,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生物体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体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变异对生物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理,就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而言,也存在变异,如在旅游等产业的冲击下民居建筑风格和聚落形态的改变、社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等。

(3)选择机制。自然界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解释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在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中,市场竞争机制是决定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方向的重要力量。

(4)关键事件。演化经济地理还认为,外部环境的突变对区域的演化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偶然因素的触发机制。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还受社区外部环境突发性因素影响,如交通条件改善、重大政策或社会因素影响等。

(5)起点状态。不同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起点不同,对其演化的方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3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体现了随着社区产业形态的变化而在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变迁,其本身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演化特征的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按照演化经济地理的理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路径依赖过程可以划分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锁定(或创新)阶段,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每一阶段都是随着产业变迁的变迁而发生演化且每一阶段都形成各自的演化过程和机理。

(1)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独特的民居建筑、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田园风光……,这些社区景观在外来旅游者“凝视”之前都只是乡村社区景观而已,旅游者的“凝视”使之从乡村社区景观转化为旅游景观。因此,在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的演化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向旅游景观空间的演化做准备或者创造机遇,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机遇成熟,乡村社区景观空间将开始向旅游景观空间转换。

(2)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阶段。当旅游者进入乡村社区并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时,乡村社区就逐渐完成了由社区景观空间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的转化。在遗传机制的作用下,乡村社区旅游景观仍主要保持着原有的乡村景观特色,但同时,旅游者的进入使得乡村旅游社区产业发生演化,社区逐渐出现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由此推动原有景观空间发生变异,主要体现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增多、旅游基础设施增加、现代化配套设施增多等方面。在此阶段,乡村旅游社区旅游产品处于开发成长阶段,供小于求,选择机制的作用尚不明显,因此该阶段主要是在遗传和变异机制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逐渐形成。

(3)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发展阶段。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加速,接待游客量快速上升,景观空间变异加快,吸引外来旅游投资商进入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商业用地增加,乡村集体用地减少。同时,社区民居内外景观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外来旅游投资商在乡村旅游社区投资建设的旅游商业服务设施,将使得乡村旅游社区城市化和商业化现象更加明显。此阶段市场选择机制已经开始产生作用,农家乐经营户之间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一些规模较大、营销和经营能力较强的经营户接待游客较多,规模不断扩大,侵占庭院景观,同时农家乐经营户和外来投资商也开始了市场竞争。

(4)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锁定或创新阶段。在路径依赖规律作用下,乡村社区旅游产业发展停滞或衰落,由此社区景观空间将进入一种“锁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固化,旅游设施长期缺乏维护,外来旅游投资商经营不景气并逐渐闭门歇业,农户接待游客量显著减少,乡村社区景观破败,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将逐步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如果此时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通过创新(变异)寻求新的演化路径,就有可能实现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创新。在促进空间创新环境的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将会走向创新和变异,从而进入新一轮演化。

4 案例研究: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

4.1 案例地与研究设计

前卫村位于上海市崇明县中北部,面积2.5平方公里,2013年有239家农户,500名村民。作为上海市远郊的一个村庄,前卫村于1970年由围垦而形成。建村以后以农业为主,19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乡镇工业,走上“以工致富”的道路。1990年代中期乡村工业发展逐步走向衰落,由此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1994年前卫村开始对外开展旅游接待,1999年8家农户率先改造自家住房接待游客,开辟了上海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先河。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后,前卫村乡村旅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村有108家农户开办农家乐。除此之外,前卫村还引进外来资本建立了“木化石馆”等景点。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前卫村旅游门票收入500万元,全年全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570万元,农家乐接待户收入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乡村旅游已成为前卫村主要产业。

为了掌握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和事实,研究者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和资料搜集等方法。其中,对前卫村的实地调研于2013年4月至7月陆续完成,深入访谈同时进行,访谈人员共计60人次,涉及前卫村“两委”干部、旅游公司负责人、农家乐开办者及普通农户等。

4.2 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分析

自1970年建村,到1999年正式开始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再到2011年开始进入路径锁定阶段,崇明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大致经历了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1970~1998),景观空间形成阶段(1999~2004),景观空间发展阶段(2005~2010)和景观空间锁定阶段(2011~)。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各个层面演化过程及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

4.3 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机制分析

如表3所示,在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前卫村围垦后形成的景观空间起点状态体现了农业产业特征,1978年中国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前卫村产业发生巨变,1981年开始和上海市长征联营厂合作开办工业,这一关键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其发展轨迹,传统农业产业发生变异,走上了村办工业的发展道路,乡村工业的发展使景观空间产生变异。1993年,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前卫村村办工业发展陷入困境,与长征联营厂和上海市牙膏厂合作失败这一关键性历史事件终止了原有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在遗传机制作用下,乡村工业发展阶段所积累的良好的接待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知名度为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打下基础。1999年8家农户率先开办农家乐并迅速走红这一事件直接推动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这一关键性事件更强化了前卫村乡村旅游发展道路。2010年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和上海世博会召开这一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得前卫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但与此同时,随着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逐渐崛起,竞争日趋激烈,选择机制发生了显著的作用,前卫村农家乐的吸引力逐渐下降。2011年前卫村老书记突然中风病倒使得其发展所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的陷入停滞和衰落阶段。因此,前卫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是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随着产业变迁而发生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演化过程。

社区经济前景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在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旅游产业的热潮推动下,中国旅游业未来 5年社会投资总量累计将达到 19 000亿元。而旅游景区在旅游产业中居于中心地位,投资者往往将旅游景区作为投资旅游业的切入点,因此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浪潮将继续澎湃前进。

但是在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实践当中,有一部分投资者在获得经营权之后,并不致力于景区内部建设和资源保护的继续投资,而是发生了投资变向,如投资于房地产、娱乐业,等等。这不仅违背了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初衷,同时也损害了旅游消费者和当地居民的权益,不利于景区的长期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这种变向投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考虑:一是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前,投资者就已明确这种思想;二是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投资者出于无奈而转向其他行业投资。对于前者,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商业投机行为,是以占据资源、炒作资本为主要动机的投资行为,大大增强了景区经营的风险性,政府应予以必要的行政监控,或设置有利于景区长远发展的进入机制,以避免资源的配置失当,如签订考虑全面的转让合同,采取严格有力的监管措施,等等。第二种情况,主要从外部性理论的视野对景区投资者变向投资行为进行动因分析,在投资者是 “经济人”这个假设前提下,认为只要使其投资景区建设、环境保护所获收益大于其他投资所获收益,则投资者就会致力于景 区建设 和环境保护 。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 出如果对投资者投资行为正外部性进行补偿,就能减少其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私人成本,增加其私人收益,同时,亦使社会收益增加,并进而提出 “连续补给制”的制度安排 。

二、变向投资行为的消极作用

(一)分散资金,增强景区经营风险性

投资于旅游景区的社会资本很多来源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其自身经济实力有限,投资变向会使其有限的资金分散,进而使其难以集中财务优势进行景区投资建设,将大大增强景区经营的风险。即便是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投资变向也势必减少景区投资建设,其多元化经营战略也会使其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难度加大,景区经营风险性也会增强。

(二)脱离初衷,危及景区发展持续性

转让经营权是当前许多景区管理和经营改革过中引入企业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其初衷是引入社会资本 ,促进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 。但是,这种变向投资行为显然违背了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初衷,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景区建设与经营,那么景区的内部建设、环境保护、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无法得到资金保证,这显然不利于景区的长期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浪费,损害旅游者的消费权益

投资者变向投资就会使得景区的内部建设、环境保护、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无法得到资金保证,导致景区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利用,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景区的资源价值,那么对于旅游者而言,同样的门票支出、在同一个旅游景区所获得的体验价值要低于景区没有转让之前所获得的体验价值,其旅游消费权益显然遭到损害。

(四)配置失当,影响当地政府与居民的收益

景区所在地政府将景区经营权转让给企业经营,其目的就是借助社会资金,走出景区发展的资金困境,从而能够更大范围的享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拉动效应。变向投资行为的结果是投资者占据资源却低效率利用,导致资源配置失当,从而富了投资者,穷了居民,严重影响了当地政府与居民的收益。以投资房地产为例,房地产投资的私人收益明显高于景区建设和和环境保护投资的私人收益,但是,房地产业的正外部性效应显然要低于旅游业,其扶贫功能和经济拉动作用业也要低于旅游产业,也就是说,其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远远低于旅游景区发展带来的社会收益。

三、变向投资行为动因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 (externality)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私人的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某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 “外部经济”;某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其造成的社会成本,则被称为 “外部不经济” 。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旅游景区的投资行为也呈现出明显的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景区投资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主要表现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文景观与民俗风情的商业化,等等。这已引起}土会的普遍关注,大量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而旅游景区投资行为的外部经济性具有直接性、突显较早等特点,是一种显性效应,如提高景区所在地的知名度,增加当地居民收益与就业机会,改造当地的交通线路、通讯设备、旅游设施,方便了当地人的生活等。但是,投资者并没有因当地居民和政府受益而获取额外的经济效益,相反却要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背上骂名。也就是说,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外部经济性没有得到额外补偿,而外部不经济性却要额外投入。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笔者运用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先来考察旅游景区投资行为外部经济的情况。假定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 “经济人”,其投入资金进行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私人利益为 ,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显然,环境保护的受益者不只是投资者,而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整个生态环境区域的所有居民和游客,故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如果投资者进行投资所遭受的私人成本C 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即有 ,则投资者显然不会进行投资,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投资保护环境是有利的。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得到实现,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投资者投人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则他所增加的私^成本为,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得到的好处为,故可以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投资者。

再来考察旅游景区投资行为外部不经济的情况。假定投资者不投入资金保护环境,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时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为。由于存在外部不经济,故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如果投资者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所得的私人利益大于其私人成本C 而小于社会成本C ,即的,则投资者显然会采取该行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也没有得到实现,也存在有改进的余地。如果投资者不过度使用资源,则他放弃的好处,即损失为,但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避免的损失却为。由于,故如果以某些方式重新分配损失的话,就可以使每个人的损失都减少,也就是使每个人的 “福利”都增大 。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景区投资者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产品的核心,是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的关键因素。从自身利益出发,保护资源,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收益之源。因此,应该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如果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则需要其资金投入量较大,私人短期收益却甚小,而社会其他受益者却投入较小,“搭便车”现象比较严重。那么,不投资环境保护所产生的收益损失比投资环境保护所产生的私人成本要小。因此,投资者又不愿意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值得一提的是,旅游景区的复杂性质,决定了投资者不可能完全承担起提供和维护景区部分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责任。因此,环境保护和景观资源保护的投资主体应是多元的,它主要包括国家财政、当地政府、当地受益居民、来访游客和景区投资者。

基于以上的分析,得出结论:部分投资者为了避开这个两难的困境,于是选择既不将资金投入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也不故意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背上破坏环境的骂名,而是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即变向投资,转向投资地产、饭店、餐饮、交通和娱乐业等短期收益较大的产业部门,以弥补自己投资行为的外溢部分。

四、连续补给一规避变向投资行为的制度安排

变向投资行为实际上还是对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利用,导致配置失当,应进行一个较好的制度安排,从内部引发投资者的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规避变向投资行为,运用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将投资者带回最初的轨道。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基于投资者是 “经济人”的假设,主要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 “连续补给制”这一制度安排,以补偿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正外部性,使其投资景区建设、环境保护所获收益大于投资其他产业部门所获收益,基于 “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认识,投资者将会重新选择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从而起到规避变向投资行为的作用。

所谓 “连续补给制”,就是景区经营权转让前后不问断地对投资者的正外部性进行社会补给,以激发其投资景区建设、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要包括转让前补给、转让后补给和转让期满补给三个内容。

(一)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前的社会补给

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前,政府应投资解决一些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维护,为投资者进行景区经营管理投资景区建设、环境保护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氛围,减轻其环境保护的资金压力,降低其投资环境保护的心理压力。政府投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可进入性。主要是指旅游者从城区进入景区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旅游景区的通达性。

2.历史性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原有景区营运过程中所遗留的重大环境问题,以及景区周边地区的原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治理,如污染河道的治理等。

3.社会治安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应为投资者的经营活动和游客的旅游活动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如增强警力,增加哨岗,加强巡逻,整顿社会秩序,协调当地居民与投资者、游客的关系,等等。

(二)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的社会补给

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采取经济杠杆调节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协调政府、当地居民、投资者三者关系,主要是税收、津贴和股权配置手段,其关键是奖罚分明,专款专用。具体措施有:

1.征收环境税。由政府向造成景区外部不经济的旅游景区投资者收取一定的旅游资源使用补偿费增加景区经营的边际成本,使边际私人成本向边际社会成本靠近,抑制景区外部不经济行为的产生,同时,对遭受外部不经济的其他企业或当地居民进行补贴。这种税收的征收,实际上是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外部不经济的经济惩罚。这里的环境税应该辨证的看待,看似增加了私人成本,实际上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制度安排,有利于缓解投资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2.成立环保基金会。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三方:投资者景区经营的门票收入、国家财政津贴、当地受益居民税收。同时,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或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来自以上三个方面的投资主体,成员之间互相监督,权力制衡,以确保环保基金的专款专用。这种环保基金的设置,实则是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外部经济的社会经济补偿,因景区生态环境改善可以带来更多的旅游者和经济收益,其直接受益者还是投资者。

3.采取股权配置,减少政府干预。投资者获得景区经营权转让后,根据转让条款应在一定时间期内付给政府一定的转让费用,往往是一个固定的数 目。这样政府就没有承担任何的景区经营风险。于是 ,政府在景区的经营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短期行为,损害投资者的经济收益,如政府官员或其相关人员免费游览景区,政府强行在景区内设立会议场所,政府换届后的承诺失信和优惠政策中断,赊账不付,开白条等,这些都会大大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但是,如果采取股权配置的方式来付给当地政府转让费用,则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短期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不分期按固定的数目付给政府转让费用,而是让政府以景区资源 自身价值入股,先根据资源价值和获利能力,投资者与政府协商一个合理的股份比例,然后根据盈利水平付给政府股息作为转让费用。当然,在转让初期投资者应该为获取经营权付出一定金额的转让费用。这样政府收益就与景区盈利水平联系在一起,可以减少不利于景区运营的政府短期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良性发展。

(三)景区经营权转让期满时的社会补给

目前我国景区经营权的转让条款中大都规定了投资者获得经营权的条件以及经营期间的行为要求,对经营权转让期满时景区资源价值的剩余索取权归属未做任何规定,这样,在经营权期满时,实际上是资源所有者获得资源价值的所有剩余索取权。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由于投资者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不负责任,投资者对景区资源进行保护时所获得的收益小于对景区不进行保护时所获得的收益,从而激励投资者对资源过度利用,而将资源破坏的成本强加给后人。因此从外部性理论出发,笔者认为在经营权转让期满时应对投资者予以必要的激励,鼓励其在经营期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环保投资,减少对环境破坏的短期行为。

1.给予投资者在经营期限期满时资源价值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这样就使投资者认识到,对于那些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的环保项目,或者位于经营权即将期满时的环保投资项目,投资者进行投资也同样会得到收益。投资者在经营期间内为保护景区资源进行的投资行为如果在经营期间内得不到补偿,在经营权期满时能够在资源价值的剩余索取权分配 E得到补偿。

2.给予投资者在经营期限期满时优先购买景区经营权的权力。这有利于避免在经营权期满时因资源价值评估不合理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于旅游资源的价值受人们的主观因素影响很大,不同的评估者对资源价值评估的结果相关很大,而我国当前对旅游资源评估还没有一个合法的程序。如果资源价值被低估,投资者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将得不到实现。如果给予投资者优先购买景区的下期经营转让权的权力,投资者如果认为资源价值评估过低,可通过优先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下一期景区经营转让权的方式使损失得到补偿。

参考文献

[1] 钱春弦.未来5年中国旅游业社会投资总量累计将达 19 000亿[EB/OL].http://www.cs.eom.cn.

[2] 阎友兵,赵黎明.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条件下景区保护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5(3):98—100.

[3] 叶红霞.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内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a7(8):121—122.

社区经济前景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地方将农村人口转移到一个稳定的地区,并实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目前我国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措施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治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治理措施的改进,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目前各个国家政治方针都从原本的统治转向治理,通过“治理”解决人民的需求。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是指无需依靠国家政府的强制要求,而是上下互动的过程,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进步和发展的机制。在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中,首先要明确治理具有互动性的特征,其并非国家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强制管理,而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经过协调,互动等,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过程。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则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居民、社会组织及相关单位和企业平等协调合作,从而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

由于全球关于农村社区治理存在多种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对以下几种理论进行了分析:①社区治理,即主要由当地政府、农村社区组织、居民等共同管理社区内的大小事务,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模式。该种方式使农村社区内,各个主体相互促进发展。②自组织治理,该种治理模式主要是保证新型村农社区建设的有序性和活力。③社会资本治理,该种治理主要是促进新型农村社区资本存量增加,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式。④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治理,即通过构建环境、经济、社会等指标体系,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

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中,我国政府对农村社区治理非常重视,主要是由于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经济基础差的问题,政府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有效推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由于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严重的资金问题,且其还处在建设之中,各项事务都比较繁琐,需要所有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才能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首先农村社区需要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让居民有目标、有动力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同时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要让社区居民真实感受到社区的进步和改善,居民才有信心和动力参与到建设中。为了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进步,其加强了科技的发展,各个政府部门通过开展多项技术培训,让社区居民提高种植、养殖技术。

但在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居民收入不稳定、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农村居民青壮年基本都在外务工,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在外务工,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相对不稳定,且农村居民所能够选择的行业相对较少,其经济来源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目前主要是由政府承担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但存在公共服务不完善的情况,即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并非居民实际需要的服务,而且很多非政府农村社区服务组织在发展期间,会出现资金不足问题,影响农村社区的发展。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发展阶段及模式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主要是从2006年开始起步,国家政府根据农村发展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农村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到2009年,我国进入农村社区治理发展阶段,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村社区居民和组织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推动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到2013年,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趋向于成熟阶段,主要是由居民和社区组织根据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有规划地进行发展。目前常见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有:①城市化社区管理模式,如我国深圳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城市规模的扩张也比较迅速,将城中村、城郊农村基本消除。在城市化扩张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主要是加强城市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②村民自治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农村社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进行规划,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促进民主发展。③就地城镇化治理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进行城镇化治理模式,将农村划分为农村社区,按照城镇化标准进行建设,并通过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推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四、加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措施

(一)加强农村社区民主自治模式的发展

在如今的农村社区发展中,要注重农村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即居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完成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使农村社区居民各个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另外,在农村社区治理中,政府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最好让社区居民自主完善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社区民主自治模式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能,不应随意将工作转移至其他部门。农村社区民主自治模式,需要全部居民参与到农村社区的治理中,因此需要通过对居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参与感,让居民认识到自己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以及自身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利益关系,使居民更加有动力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

(二)注重农村社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经济是农村社区发展中,居民最关注问题。在目前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非常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农村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应当结合自身的特色实现经济的发展。首先农村社区应当明确自身的主要发展产业,并加强对产业基地的建设,同时通过建设合作社,发展龙头企业等方式,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如今人们非常注重生态产品,而很多农村都没有被工业影响,其产品基本都属于生态产品,农村社区要意识到生态产品在如今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将其作为发展特色经济的主要方式。旅游业也是农村社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农村自然环境恬静,没有收到城市和工业的影响,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

(三)注重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社区居民的个人收入越来越好,但集体意识却越来越淡薄,导致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得不到居民的支持,因此需要让农村居民认识到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得到保障。要想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根据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建立有领导性强、规划性强等特征的领导班子,带动居民促进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其次还需要注重对社区闲置资产的利用,很多农村社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集体资产,其可以通过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另外通过对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也能够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农村普遍存在素质能力不强的问题,传统的经营理念不适合农村社区的发展,应当注重经济创新,如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一个居民的基本权利,我国目前非常注重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由于农村社区资金较为紧张,在建设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时,需要把握每一笔资金的用途,并可以结合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特点,对农村社区进行规划。首先要保证电力、网络、水质等基本服务的完善,针对不同的公共服务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使资金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即根据居民的需求改变社区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

(五)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

首先应提高政府对农村社区居民社会保障的支付比例,使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如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的形式募集资金。另外可以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运用机制。针对失去土地的居民,要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需要根据失地居民的实际情况,给予居民相应的补偿,并加强对居民的教育培训,让居民可以在其他的行业寻求发展道路。农村社区还需要加强对养老托残制度的建立,使老人、残疾等得到社会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率成为我国提高经济的发展方式之一,但如何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进行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需要注重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等。

参考文献:

[1]徐世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29-33.

[2]陈藻,冷天.“人”的城镇化背景之下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111-116.

[3]丁宁宁,李国锋,袁王月.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选择――基于多案例研究视角[J].农村经济,2015,06:56-61.

[4]贾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14,03:10-13.

[5]华芳英,鲍忠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07:23-26.

社区经济前景篇6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035-03

1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概述

1.1 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

对于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我国国内众多学者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就是为了协调公司内部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各个方面关系的一种制度,公司治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公司治理是指为了明确公司内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权利和义务分配而设立的一种指导和控制公司健康运行的体系,公司治理体系对公司内部的关键事务的决策和处理有着明确的规则和相应的程序,同时也提出了公司运行的目标以及实现公司目标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流程等。

广义的公司治理在包含了狭义公司治理的概念范畴之外,还包括了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薪酬制度的分配、财务管理以及公司的战略决策、企业文化的建构等相关重要制度,公司为了实现企业的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利益人员的共同利益而对企业的服务对象、功能、风险控制以及利益分配等有着一套完备的治理体系。

1.2 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对公司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来实现。

(1)按照公司治理所涉及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将公司治理机制划分为内部治理模式和外部治理模式两种。公司内部治理模式是在以公司内部人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公司内部机构的设置和权力分配等途径来解决公司内部利益关系为主要责任的模式。而公司外部治理模式则是在外部市场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竞争、并购等相关外部手段来解决公司的治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司内部治理模式和外部治理模式二者在公司的治理过程中是齐头并进的,公司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对二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利用和取舍,以实现公司的最佳运营。

(2)根据不同的国家所流行的公司治理模式可以将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在英美推行市场导向型的遵循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公司治理模式,日德则根据其公司股权的集中性和股东集中于银行的特征推行银行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东亚则推行协调大股东、经理层和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家族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等。

2 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现状及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2.1 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当前西湖旅游景区的管理是集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于一身,在“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之下实现西湖旅游景区的综合治理。当前西湖景区在管理模式方面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西湖旅游景区在所有权主体地位的缺失。西湖旅游景区在名义上是所有权归属于国家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的不同的下属部门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力,因此难免造成了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权的多极分化,西湖旅游景区所有权主体的长期缺失导致了管理多元化和收益分配混乱化,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在多个管理主体的施压下无法发挥自身的最佳优势,这不利于西湖旅游景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集约化景区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行。

(2)西湖旅游景区受到高负债下的债权治理的软性约束限制。西湖旅游景区的开发资金主要是来自于国家政府的财务支持、社会赞助以及国际上的相关援助等,而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西湖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去,对于国家性的财政支持西湖旅游景区不需担负任何的经济责任,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缺乏促使其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因此这种只具有形式而不具有内在约束力的高负债形式对西湖旅游景区的管理而言不具有任何的压力,因此这就使得西湖旅游景区的管理依旧停留在比较传统的模式,不利于景区治理的现代化模式的转变。 (3)西湖旅游景区治理的行政性治理色彩过于鲜明。西湖旅游景区在景区经营、官方腐败的消费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西湖旅游景区的管理中除了一些行政方面的压力外,没有其他的类似于企业绩效管理方面的利益压力,这种现状导致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缺乏一个革新的内在动力。因此改变西湖旅游景区的这种治理现状迫在眉睫,且对西湖旅游景区治理现状的改变和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2.2 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落后现状迫需革新。

西湖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的落后是当前西湖旅游景区发展的薄弱环节,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水平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入,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西湖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湖旅游景区由于其所有权主体地位的缺失、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面临着革新的挑战,因此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理顺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体制、创造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景区治理模式。

(2)西湖旅游景区的发展质量迫需提升。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旅游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消费群体的质量意识和旅游品味与日俱增,作为国内外旅游消费群体向往的西湖旅游景区应该根据消费市场的具体需求对自身的旅游质量进行更新提升,西湖旅游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应该突破其传统的解决方法如规模发展和大兴投资建设等,而应该通过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提升其旅游服务品质,通过西湖旅游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来推进西湖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 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创新

3.1 创新原则

(1)保护西湖旅游景区所有者利益原则。

西湖旅游景区在本质上其所有权是国家所有,中国全体人民是西湖旅游景区的所有者,而国家则通过对下级相关部门进行授权对西湖旅游景区进行管理,为了保护西湖旅游景区所有者国家的利益,西湖旅游景区不能采取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治理模式,而应该在保障景区所有者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革新景区治理模式。

(2)保护西湖旅游景区相关利益主体原则。

一个有效的旅游景区内部治理模式不仅仅可以维护好景区所有者的利益,还可以使得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得到可靠的保障。因此西湖旅游景区可以在市场化模式运行的同时在维护好相关利益主体权益的前提下,再来考虑企业的资本收益最大化,将西湖旅游景区治理的社会责任执行到位,实现社会绩效的最优化和社会责任的落实到位。

(3)信息公开化原则。

一个科学可靠的信息披露制度对西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有着极大的辅作用,因此西湖旅游景区在治理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信息公开化的原则,给相关利益主体以及投资群体一个有效的信息获取路径,准确分析好西湖旅游景区运行的财务状况、业绩等,为西湖旅游景区相关管理者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4)可持续发展原则。

西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当前许多旅游景区的治理为了短期的目标而不惜浪费资源,不利于景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西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要在保护西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循环运营。

3.2 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西湖旅游景区经济型治理模式

(1)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任何旅游景区的建立需要国家政府在旅游资源、财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旅游景区的建立还需要诸多资金的支持,而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有股东以及外借资金的支持,资金问题解决后,就需要解决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等。如此综合分析,可以知道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如下:政府赋予西湖旅游景区管理机构的经营权,并依靠其旅游资源入股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政府还可以派遣代表进入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结构中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西湖旅游景区的员工、消费者、债权人等军事西湖旅游景区的利益相关主体,并通过不同的形式从西湖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获得不同形式的报酬,而不同的利益主体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在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关系。

(2)基于公司治理的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

为了实现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西湖旅游景区需要对其以往的行政型的治理模式,选择基于公司治理的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来对其进行管理,经济型的治理模式可以在“公司化”的前提之下,实现以市场为导向、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为目标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基于公司治理的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所强调的是:景区的治理不仅仅要关注景区所有者的权益,同时需要关注并平衡利益相关者如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社区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因此可以构建起基于公司治理的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结构图

由图1可以看出,基于公司治理的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结构包括了西湖景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部分。首先在西湖旅游景区内部治理方面,西湖旅游景区管理的公司董事会是公司内部决策的关键所在,而对旅游决策整个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则是由公司的外部董事来完成,而监事会则是对公司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跟踪监督和评价等。其次对于西湖旅游景区的外部治理方面,由于西湖旅游景区的一部分股权是由一些银行掌控着,因此这些银行可以对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进行有效的监控评价,而政府对西湖旅游景区治理的参与持股,则可以为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运行打上一针强心剂,对公司的持续安全经营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综上所述,基于公司治理的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可以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监督制衡的机制,有利于公司内部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平衡和激励,从而保障西湖旅游景区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4 西湖旅游景区经济型治理模式实现路径

(1)强化西湖景区治理中董事会的监督职能。

建立独立的董事会制度是西湖景区实施经济型治理模式最佳的成本最低的治理手段,同时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佳的效果,强化西湖景区治理中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西湖旅游景区治理董事会在责任方面的强化,董事会应该对西湖旅游景区所进行的各类投资方案等进行比较严格科学的审核评议,然后再进行科学的决策以实现责任的落实到位。二是完善西湖旅游景区经济型治理模式中董事会的构成体系,以保障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利益的相互制衡和信息的沟通共享等。

(2)建立公司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当前经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西湖旅游景区经济型的治理模式需要在公司内部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从而实现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采取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等方式来解决当前所存在的冲突问题等,同时辅之以动态的监控评价系统,以实现西湖旅游景 区经济型治理模式的顺利运行。

(3)构建景区治理模式咨询委员会。

在构建基于公司治理的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的同时可以考虑引入一个科学合理的景区治理模式咨询委员会,该景区治理模式咨询委员会可以综合组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形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性的研究分析咨询团体,利用科学眼光对西湖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经济型治理模式进行实时的跟踪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预防性地处理西湖旅游景区将面临的一系列经营问题,从而推进西湖旅游景区经济型治理模式的更新完善。

(4)加强市场对西湖景区的外部治理。

加强市场对西湖旅游景区的外部治理主要可以从金融市场和需求市场两个方面的分析控制来着手。首先在金融市场方面可以引导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之下借助金融支持的优势条件为西湖旅游景区的重大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和对策建议,与此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到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过程当中去实现其内部监督的作用,在内部监督的前提下,西湖旅游景区可以受到相关投资者的监督和实时分析评价,从而对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其次在需求市场方面可以从景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相关的革新建议。西湖旅游景区治理可以从需求市场对西湖旅游景区服务和产品的反馈中来对其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反思,并逐步根据需求市场的情况逐步完善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模式。

(5)将竞争机制引入到西湖景区的治理中。

在市场化经济日益深入到社会各个角度的背景之下,我国旅游景区也面临着市场化改革的巨大挑战。在信息资源高度流通和共享的社会中西湖旅游景区无法在国家所提供的温室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发展。由于旅游产品的公共性特征和技术方面的弱势使得旅游景区的治理面临着改革的必要性。因此,西湖旅游景区的治理需要接受市场化经济所带来的挑战,将竞争机制同时适当的途径逐步引入到西湖旅游景区的经济型治理模式当中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不断更新自身的治理模式和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用创新的思维为西湖旅游景区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西湖旅游景区的经济型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杨春丽,朱姝姗,张同健.旅游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绩效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21):88-89.

社区经济前景篇7

景区;植树造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改进策略

1景区植树造林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1植树造林现状分析目前,景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它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地方生活环境;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的旅行需求,其具备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1]。随着社会审美需求的变化及竞争压力的不断变化,景区的植树造林活动也陆续得到落实和重视,但是植树造林中的科学性和整体协调性依然有待提升,针对地方种植规律及特点的分析不足,对于植树造林活动的经济效益过度重视,在不同阶段的景区管理及结构调整需要在后期的实践中亟待改进。

1.2植树造林中存在的不足在绿色意识有了较大提升W的社会现状下,各景区虽然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在其实践中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在各项工作的执行力不强,同时也可以通过造林的成活率进行评价。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植树造林的种类少。按照种植种类的不同,植树造林活动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景区植树种类的多元化发展,无法拓展景区植树造林的结构[2]。其次,客流量过大,降低了植树造林活动的质量。在节假日期间,较为著名W的旅游景点都会迎来客流量的高峰期,此时,人为活动无意间的破坏也极易降低植树造林的成活率。第三,管理不足,造成景区树木被偷盗、砍伐现象时有发生,无法保障景区环境的完整性。

2景区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分析

2.1.1制定较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于景区而言,进行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依然在于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因此,在景区造林活动的经济效益分析中,需客观的进行评价,将人工造林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景区自身的资金投入进行比对,从而得到相应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景区的前期投入计算中需将人力成本、采购成本、管理成本等纳入计量范围。

2.1.2重视风险因素分析在市场竞争中,风险与效益是并存的,要想提高景区植树造林的经济效益需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如植树造林中加强对群众需求的分析,有意识的调整植树造林的结构,从美观度及环保角度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按照景区现有的地质条件来进行树木的种植,降低树木种植中病虫害的出现概率,提高景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合理安排植树活动,避免因季节气候原因造成的树木死亡。强化管理,以技术为引导降低其管理中的经费开支,提高植树造林的科学性、技术性。

2.1.3拓宽景区的发展思路景区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从多角度入手,片面的依赖政府补贴、旅游收费是非常不可取的,此时,拓展发展思维,提高景区资源开发意识及资源利用率十分关键。景区可以拓宽服务内容,增设污染性小的旅游项目,在保障种植密度的前提下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

2.2生态效益分析植树造林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对于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特别是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今天,除了能够有效地改善地方气候环境外,植树造林对于缓解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也十分有利。加强景区植树造林,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管理者需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3提高景区植树造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措施

3.1科学计划,确保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景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科学的规划,管理者可以按照景区长远的发展规划来进行引导,为该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较好的环境。如科学选址、种植品种选择及种植团队的构建等,按照景区现有的条件安排好上述工作,制定阶段性种植目标,确保植树造林活动有序开展。同时,制定较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群众参与监督等形式来降低人为因素的破坏,适当的奖惩与激励,确保景区植树造林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3.2加强树木种植管理在景区植树造林过程中,加强对树木的种植管理能有效地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第一个生长周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可以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后期,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树种,并根据树种各生长周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生长期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树木健康的生长,才能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会极大地降低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其中生物防治法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是利用病虫的天敌或者益虫、益鸟进行病虫害治理。

3.3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营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营林过程中,因此,在进行种植时,可以积极的应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在造林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遗传技术等高新技术,将经济性、生态性良好的树种遗传到后代,提高所有树木的综合性能。

4结语

植树造林既是我国长远发展大计中的重要支撑,也是延缓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恶化的有效途径,景区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份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其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有利方法,因此,在景区的管理中,管理者需做好环境效益分析与经济效益分析,提升景区植树造林活动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加强景区植树造林团队的技术培训及能力培养,降低植树造林活动中的风险,在现有营林技术的支持下拓展和提升景区自身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社区经济前景篇8

摘 要: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背景下,通过对商丘经济发展的概况及

>>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河南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濮阳市经济转型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中原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 基于邯郸纳入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背景下的支柱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中原经济区一体化背景下的邯郸市发展对策 中原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升级模式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开封工业发展策略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探析 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问题探析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及对策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路径选择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流动人口犯罪对策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巧媳妇”惠民工程问题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对工程硕士教育的思考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构想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农资企业的发展前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商丘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EB/OL].(2011-03-02)[2012-02-18]. .

[3] 鲁明中、张象枢.中国绿色经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31.

[4] 商丘市政府.2011年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11-07-06)[2012-02-18].http:///zwgk/system/2011/07/06/010256714.shtml.

社区经济前景篇9

经济规制,即政府经济学、管制经济学、公共规制经济学,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市场经济中政府如何通过经济规制纠正市场失灵,以提高市场经济效率,提高社会福利。由于传统的市场经济难以避免地会陷入因市场缺陷所带来的市场微观失灵,因此需要对市场经济中的活动对象进行有效的规制,以改善市场经济存在的不足。

旅游产业是一个多产业协同、跨产业发展的产业综合体,对市场经济的拉动力和推动力都是无可比拟的,但旅游产业也存在自然垄断、结构性竞争等现象。在旅游产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中,既有竞争机制下的市场经济,如提供食品的餐饮企业,提供住宿的酒店服务等,又有资源垄断下的公共或准公共物品供给,如国有道路、公共景区等。因此,由于旅游产业具有市场经济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特征,对其进行政府规制势在必行,而经济规制也就成为了旅游产业政府规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一 “二次创业”以来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云南省旅游产业历来是云南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自200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的重大决策以来,云南省连续三年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紧紧抓住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全省旅游产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云南省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提高了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

为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云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加快旅游发展,使旅游产业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主要旅游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知名度不断扩大,省内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这些都奠定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1.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云南旅游产业按照“二次创业”的要求,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旅游产业愈加发挥其经济带动的作用。2005年~2011年间,云南省旅游总收入由430.14亿元递增到1300.29亿元,国内旅游收入由386.15亿元增加到1195.7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由43.98亿元增加到104.56亿元(见表1)。云南旅游产业继续保持了全国领先、西部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据初步统计2012年云南共接待海外旅游者4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9%;接待国内旅游者1.963亿人次,同比增长20.2%。云南省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702.5亿元,同比增长31.2%,经初步测算,2012年旅游增加值预计将达650亿元,同比增长近100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6.5%,⑥超额完成了2012年初的既定目标。在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云南省旅游产业依然保持了持续上扬的发展态势。

2.旅游产业整体规模达到一定水平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多产业融合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覆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不同的领域。近年来,随着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从2005年~2011年,云南省住宿和餐饮业单位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由2354家增加到了3324家,见表3。

截至2011年7月,云南省A级旅游区(点)达到168家(其中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33家),⑦ 这些都成为了云南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对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旅游产业基础设施还需不断完善

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完善除了和旅游企业组织有关,还与其当地的民航、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的基础设施紧密相关。只有不断改善与旅游产业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从源头上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近年来,云南省非常重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开工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特别是“二次创业”以来,铁路、公路、内河航道和民用航空航线里程数都有了相应的增长(见表4)。

云南省作为西南边陲的重要省份,其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不仅连接了省内各主要景区,还辐射临近的省市和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今后几年,随着一批交通枢纽工程即将完成,如沧源机场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昆曼公路的全线贯通、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航运的开通等,云南省联通周边东南亚国家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这将极大地促进云南省旅游产业更快速的发展。

4.云南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产业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随着“两强一堡”战略的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制订了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一系列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得以出台,使云南不乏一些精品名牌的旅游产品。如今,云南省一系列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城镇已经享誉国内外:在欧洲旅游协会举办的“2005欧中旅游论坛上”,昆明和丽江同时获得“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称号,全省已经有昆明、大理、瑞丽、潞西、丽江等城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大型媒体共同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云南共有10个景区入选。这一系列的成绩不仅增加了云南的知名度和“亮点”,更提升了云南旅游产业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旅游产业还需要更多这样的旅游产品和品牌来加速云南经济的发展。

二 云南省旅游产业经济规制部门及法律法规

经济规制主要由经济规制部门来制订和实施。对云南省旅游产业进行经济规制,主要是由经济监管部门依照相关经济规制法律法规来执行。与云南省旅游产业政府经济规制有关的部门有: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委员会(挂省中小企业局、省乡镇企业局、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黄金管理局、省盐务管理局牌子)、省财政厅(其中,省非税收入管理局为副厅级内设机构)、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挂省对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局、省政府口岸办公室牌子)、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旅游局、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见表5)。

这些与经济规制有关的部门,有权对云南省境内的旅游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但实际上这些规制部门大多需要联合执法,在对旅游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时多部门同时行动。如,在对云南省境内旅行社的市场行为进行规制时,就有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旅游局等部门同时行动。

三 云南省旅游产业经济规制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较早就注意到了旅游市场中出现的各类经济问题,并开始制订相应的经济规制。云南省旅游产业“二次创业”以来,有相当数量的法规政策旨在解决旅游产业中的突出经济问题,初步形成了适合云南省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特点的经济规制体系。但是,随着旅游市场化的深化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省旅游产业经济规制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旅游景区垄断性经营,导致旅游服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虽然旅游景区本身的资源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但其中的文物资源、土地资源、风景资源等事实上都由当地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和经营。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快速提升,政府管理机构的企业化经营也逐渐成为景区管理的主体,一些为此成立的国有控股公司或企业成为旅游产业的主要推动者,如云南世博集团有限公司、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方面,这些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享有垄断经营特权,因此很容易让景区走上单纯的资源消耗道路,不断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而很难让其去投资开发新的项目。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的垄断性经营使旅游景区的管理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景区的发展只是单纯地在现有景区资源的基础上再造和扩大。而节假日期间景区却往往出现游客量超载,核心景区人满为患的状况,导致旅游安全面临极大的压力,旅游服务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同时,这些垄断性的企业利用政企不分的制度缺陷,实行自治管理并对自身进行规制,为应对节假日期间的游客量压力,常利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这些垄断性企业的行为一旦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不仅会损害旅游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更会扰乱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旅游景区的垄断性经营问题关系到云南省旅游产业“二次创业”时期旅游项目创新点的建设,对有垄断经营特点的旅游管理企业进行相应的规制,将有助于云南省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旅游景区社会公益性体现不足

在我国,凡占用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公共旅游资源而存在的旅游景区,作为人类遗产都带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但是,一些旅游景区却逐渐成为“旅游经济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断进行商业化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旅游景区社会公益性问题已经成为了关乎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2007年4月26日,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中国6处世界遗产被罚黄牌警告,其中就包括云南三江并流景区和丽江古城景区两处世界遗产。大会要求这两处景区就其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做出解释,如解释不透彻,极有可能被列入濒危名录。大会尤其关注了三江并流景区出现的矿产开采、水坝电站建设问题,如不将这些问题彻底解决,将可能被吊销“世界遗产”的称号。⑩

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了云南旅游产业中现有的生态景区资源,一些未被完全开发利用的景区和旅游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笔者在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境内的沧源壁画景区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利用景区湿地采砂、种植甘蔗等农作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景区峡谷内被誉为“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以及铁杉、“见血封喉”等珍稀植物数量锐减,给我国的生物多样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这些公共景区的现状给云南省众多的地质和森林公园景区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不断通过旅游景区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旅游景区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让旅游景区在发展的同时也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3.旅游景区定价缺乏科学性和透明性

由于云南省旅游产业经济规制部门无法对景区维护费和资源补偿费等旅游景区成本进行定价,也难以验证其旅游景区成本的真实性,因此这些拥有垄断特权的景区管理企业就有了高成本运作的动机和倾向。一旦经济规制部门缺乏监管,如石林风景区这样的5A级景区就会出现定价机制失控,景区门票价格步步高升的情况,而公共景区的社会公益性也将变得更难落实。

同时,这些垄断性行业的定价过程也缺乏透明性,定价过程难以被监督。目前,云南省规定旅游景区定价和交通运输定价都需要举行听证会,然而消费者在听证会上只能选择垄断企业制订的定价方案,很难真正参与定价,这类听证会也往往成为“涨价会”而丧失了听证会原本的作用和意义。

4.旅行社恶性底价竞争严重

我国旅行社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往的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和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垄断地位被迅速蚕食。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达到23690家,同比增长3.98%。但随着一些“散、小、弱、差”旅行社进入旅游市场,大量的同质产品使得低价格竞争层出不穷,旅行社的底价竞争严重。到了2011年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毛利润只有5.05%,同比下降0.27%。12

随着利润率的下降,云南省旅游市场中旅行社之间的恶性底价竞争直接发展成为“零团费”,甚至是“负团费”。进入21世纪以来,“零团费”和“负团费”的问题逐渐占据着云南旅游市场,近年来甚至出现了1700元“北京—昆明—大理—丽江6日双飞”的旅游团。事实上,“零团费”和“负团费”问题的本质是欺诈游客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在“零团费”和“负团费”的旅游产品中,长期充斥着导游欺客宰客、产品以次充好、服务质量严重不足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游客不但没有享受到底价的福利,反而陷入了高价的陷阱。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与旅游产业市场化之后带来的激烈竞争和产业结构转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旅游市场仍然缺乏相应的经济规制和监管,以解决旅行社、导游及景区各方面的利益冲突。

四 完善云南省旅游产业政府经济规制的具体对策

针对云南旅游产业政府经济规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旅游产业政府经济规制的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云南省旅游产业的经济规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经济规制立法,纠正市场失灵

总结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多与政府经济规制中仍然存在法律盲区有关。进一步完善云南省旅游产业政府经济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依法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全面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和市场退出等行为,及时纠正旅游市场上出现的市场失灵,整顿和治理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统一市场。

同时,对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制政策,应该进一步加大执法的力度和范围,树立经济规制法律法规体系的权威性,对旅游企业破坏经济规制法制性和权威性的行为要依法坚决予以打击和严惩。

2.打破旅游景区的垄断性经营格局,加强社会公益性

目前,云南省的大部分A级旅游景区仍由政府以及具有垄断性质的旅游企业经营和掌握。对云南省旅游产业进行经济规制应该树立市场竞争主体平等的观念,对于有资质、有能力进入垄断性产业的企业,无论是国有控股资本还是民间资本,都应一视同仁。如在一些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权的出让问题上,就应该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一致的前提下,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

对于自然垄断性的产业,不能寄希望于被规制企业“公共利益”意识的觉醒。在通过有效的经济规制打破景区垄断性质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社会公益性的体现,让公共旅游资源真正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提升全省社会福利水平。

3.进行科学的政府定价,防止景区门票价格过快上涨

一直以来,发达国家大多沿用公共利益理论形成的关于政府价格规制的政策主张,这些主张也奠定了政府价格规制的基本方法。

目前,云南省旅游产业经济规制还没有形成一套可以科学地进行政府定价的、有效的政府定价机制。关于公共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涨的问题,可以在考虑在现行门票价格刚性特点的情况下,对景区门票价格进行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对景区门票价格的设定上限进行政府规制。如利用RPI-X的价格上限规制方法对景区门票价格进行限制,具体公式如下:Pt+1=Pt(1+RPI-X)。

其中,RPI为价格指数,X是由规制部门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效率增长百分比,Pt表示当前景区的门票价格,Pt +1则表示政府可参照的规制价格。

同时,对于一些公共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政府也可以通过门票补贴等形式来进一步降低景区门票价格,让公共旅游景区真正惠及旅游者。

4.正确划分旅行社业务性质,合理确定成本

政府在采取价格上限对旅游企业进行规制的同时,还应当合理确定旅游产业相关行业的成本,正确区分旅游产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与非生产经营成本,防止旅游企业将非生产经营成本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制止旅游产业内的恶性低价竞争和产品服务变相涨价等行为。

对于云南省旅游市场中各类旅行社来说,必须降低受规制企业的社会负担,重新合理核定挂靠旅行社的导游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防止旅行社将运营成本转嫁到导游从业人员身上,而导游最终增加旅游消费者经济负担的行为。

通过对云南省旅游产业政府规制的研究不难发现,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不过,在云南省旅游产业中,一些市场失灵、政府规制失灵的问题给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大的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加快云南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其他各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都是至关重要的。

注 释

①W·吉帕·维斯库斯、约翰·M·弗农、小约瑟夫·E·哈林顿.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②⑤⑧数据根据2005~2012年《云南统计年鉴》整理

③统计数字统一四舍五入后取小数点后两位

④旅游外汇收入均折合为人民币计算

⑥云南省旅游局.2012年云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1702.5亿

⑦根据云南省旅游局网站公开信息整理. .

⑨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资料整理.http:///.

⑩杭州网.中国六处“世遗”被世界遗产大会亮“黄牌”[EB/OL].http://.cn/2007 0622/ca1330

932.htm

11新华网.景区门票涨价:负债难行还是乱涨价[EB/OL]. http:///a/20090920/001192.htm

12中国经济网.2011年全国旅行社总数为23690家同比增长3.98%[EB/OL].http:///jd/201208/31/t20120831

_23639634.shtml.

参考文献

[1]王健.中国政府规制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171~242

[2]杨建文.政府规制:21世纪理论研究潮流[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3]让-雅克·拉丰.规制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谢地主编.政府规制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吴文智.中国公共景区政府规制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6]史蒂芬·布雷耶.规制及其改革(李洪雷、宋华琳、苏苗罕、钟瑞华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吴振球.政府经济规制理论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社区经济前景篇10

(二)旅游循环经济及其运行模式

旅游循环经济,就是在旅游业中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从旅游市场的开拓与培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旅游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实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4]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就是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业运行的资源循环、环境友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许多学者普遍认为旅游循环经济运行包括三个方面,即:旅游企业内部的循环、区域旅游循环和旅游的社会循环。

(三)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及其运行模式

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就是指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应该从旅游企业长远发展出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旅游资源的使用量,尽量避免或减少人类活动给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减少对旅游景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保证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生态性,实现旅游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5]旅游景区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就是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旅游景区的清洁生产、合理承载、资源有效利用、污染合理控制、产品环保、购物和娱乐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二、峨眉山风景区旅游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峨眉山风景区的基本情况

峨眉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地势陡峭,素以“秀甲天下”而闻名。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国家旅游局将峨眉山景区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峨眉山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独特的地质地貌。

(二)峨眉山旅游景区旅游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区管理上缺乏旅游循环经济理念

目前,峨眉山景区内的旅游企业的循环经济意识和理念不一致,有的企业相对比较重视,有的企业意识薄弱。虽然,峨眉山景区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大多数旅游企业缺乏自觉的旅游循环经济意识,对旅游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够,对旅游循环经济倡导的3R原则运用欠佳。例如:峨眉山景区周边的农家乐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燃料大多以燃煤为主,这些都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2.旅游景区游客过度承载

在旅游旺季,由于游客的过度承载,使得峨眉山旅游景区内住宿、交通、餐饮供给严重紧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空间承载压力加剧,到处人满为患,排队坐缆车、排队上厕所、排队看风景;在部分景点出现游客随意丢弃垃圾、食物、矿泉水瓶等现象,甚至有游客将垃圾丢弃到悬崖地带,无法及时清除,造成景区环境污染。

3.部分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较低

景区内部分旅游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体现为:景区内的居民砍伐新鲜竹子,卖给游客做拐杖使用,游客用完后就丢弃,没有回收利用,造成自然资源浪费;景区内的酒店大多为游客提供一次性用品等。

4.部分景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峨眉山景区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多为当地居民,有相当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资源的再利用、废物的再回收等意识不强,只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

社区经济前景篇11

一、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

(一)价格普遍偏高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低门票价格政策,并采取价格双轨制,这使得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普遍较低。自从2000年国家将一些景区的门票价格制定权利下放给了地方之后,国内一些著名景点如北京故宫、安徽黄山等国内著名景点门票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其他景点。到2010年,黄山的门票已经是每张230元了,几乎占到了城镇居民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4%,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这样高价格的门票占了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一半。由此可见,我国的景区门票价格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明显偏高。

(二)价格持续上涨

近些年来,国内旅游景点门票的价格一路走高,例如黄山景点门票的价格从1980年的区区0.5元增长至2002年旺季的135元,再到2010年的230元,除去物价上涨的一部分原因,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咋舌!且国内其他景点甚至是不太著名的景点门票价格的增长也是如此。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各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跟风现象严重,如《中国旅游报》曾刊文《景区涨价爆发多米诺效应》中提到一些景点如黄山、蓬莱阁、刘公岛、九华山等价格接连调整,形成多米诺效应。甚至一大部分小景点也借助此机会跟着盲目涨价,由此造成我国景区价格偏高。

二、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

(一)景区的管理体制混乱

政出多门、体制不顺是旅游景区门票上涨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旅游业普遍存在景区管理体制混乱,管理机构臃肿等现象。例如,文物单位归国家文物局管,国家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管,国家地质公园归国土资源部管。国家森林公园归口林业局管,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属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地矿局、水利部。以张家界武陵源为例,它头上的桂冠有归属建设部的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归属国土资源部的国家地质公园,归属林业局的国家森林公园和归属国家旅游局的5A 级旅游景区。这种混乱的管理体制最终将导致门票的定价权限不明确,各部门只为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全局的利益,同时也孕育了景区门票涨价的土壤。解决我国景区门票问题的关键要从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出发,不动其根本,很难彻底改变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的现状。

(二)景区收益过分依赖门票

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中存在着景区收益过分依赖门票收入的问题,许多景区将门票收入当成整个景区经济的总来源,是景区存活的命脉,离开这一部分收入大部分景区将丧失正常运行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财政对旅游景区的拨款不能保障景区正常的运行和维护,景区需要别的经济来源来支持景区来的正常运营,而提高景区的门票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门票这棵“摇钱树”也成了景区的“救命稻草”,因此很多景区都堂而皇之地将提高景区门票价格作为发展和维护景区的有效途径。

(三)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跟风现象严重

不少游客都会在游览完景区后反映:相对于景区所提供的来说,门票价格偏高。这也就是说明,大部分景区根据其自身情况相比较而言所制定价格偏高,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很多景区知道根据自身情况来说所制定的门票价格偏高,但依然跟着涨价,这就说明不少景区跟风涨价,借机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全然不顾后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旅游景区大大小小数量众多,处于层次相同、功能相近、特色相似的类似景区也很多,因此同等景区会有一种相互的价格“攀比”心理,如同等景区的价格升高,如自己景区价格不上涨会觉得在资源、客源、受欢迎程度等方面低人一等,因此,很多景区不会考虑太多只是觉得大家都一样,就会很自然地跟风涨价,也不考虑自身各方面的因素,一味盲目地跟着涨。这也是造成全国大量景区几乎同时涨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影响

(一)景区价格上涨对客源的影响

尽管近几年来人们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但景区价格上涨的幅度相对更高。据调查,张家界旅游门票价格上涨前后,其旅游客源市场分布情况发生了变化,调价前,张家界三大客源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华北、长江三角洲,占整个旅游市场中的比重为46%。调价后,这三大客源市场的比重提高到50%。从全国经济层次水平来看,这三个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人们收入较高,价格的上涨对此地区影响不大,比重之所以提高是因为其他地区客源减少。由此可见,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有较大影响,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客源量减少。

(二)景区价格上涨对旅行社及其他行业影响

与景区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首数旅行社,景区价格上涨首先导致客源下降,这一后果对与景区合作的旅行社影响最大,因为旅行社为保住客源和运营良好,势必不敢直接将大涨的价格直接加在客源身上,肯定要有一部分内部消化,降低利润水平,这就导致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存在利益冲突,长久以往矛盾必将激化。

再说其他行业,比如说酒店业,通过对黄山风景区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整理发现,在黄山门票价格上涨后,黄山市各档次酒店的入住率较涨价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是的二、三星级酒店,相比较而言,四、五级星酒店则基本没受影响,这说明了景区价格上涨影响了普通家庭的客源出游,导致经济型酒店的运营受到了显著影响。不仅酒店行业,旅游业收入占比重较大的餐饮、购物、娱乐行业等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三)景区价格上涨对景区本身的影响

对于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首先倍受影响的肯定是旅游景区本身,由于客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实际总收益水平不一定会上升,另外,此做法还会不断强化景区收益依赖门票收益的经营思路,对景区的长远发展不利,还有景区的自身形象也会受到影响,门票涨幅太大不仅会受到大部分群众的排斥,而且其品牌形象在群众心中也会受到影响,抑制旅游景区的长期健康发展,湖南凤凰古城收费事件的一系列后果,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四)景区价格上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门票价格过高影响到大部分人的旅游计划和旅游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旅游热情,对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景区门票的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也是对社会效益的一种冲击。另外,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层次,为国民的生活服务,而景区门票价格的盲目上涨与这种目的背道而驰。再次,景区门票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普通家庭客源的出游率,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这种情况不符合我国的国情。长久以往,若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四、基于景区门票价上涨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景区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基本上每个景区所属单位都有很多个,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这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能循序渐进,把种类众多的所属单位在景区中的权利合理地交接,一步步融合各家,在这种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管理系统或体制,使得景区的运营及各项措施可以及时有效、更为直接的得以实施,责权统一,所属明确,避免“有利大家分,有责相互推”的现象。

(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给予必要支持

价格上涨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景区的各项维护与正常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除去个别国家保护景区资金支持较充裕外,大部分景区的正常运营多依赖于门票收入。所以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很是必要,毕竟从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来看,旅游景区的正常开放是为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为了更有效的支持旅游行业的发展,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景区的审查与监督,加强支持资金的监管,避免浪费。

(三)理性合理涨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景区的运营成本提高,单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不够的,在对很多景区的收入及成本进行分析后,认为涨价的确是必要的,但盲目的不必要的涨价也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涨价是必须的,那就必须要求景区能够根据国家政策、自身情况及所在地区情况合理地安排涨价的幅度。

(四)公共景区回归公益属性

景区旅游总收入的提高,绝不仅仅是事关当地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多考虑如何让广大民众以较低的出游成本享受到高质量的景区服务,恐怕比单纯计算旅游收入重要得多。因此,景区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应该积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公益职能。从长远来看,景区不但不应该涨价,相反还应降低门票价格,让利于民,还景于民,把景区变成吸引游客的根源,通过差异化的细微服务赢得市场份额,景区经营的前景才会更长远。

杭州西湖景区名扬中外,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丰富。每年都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到此游览。但在2002年,杭州西湖实行了一项惊人举措——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理解。但是,门票免费后,尽管实际年减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景区管理部门却增收逾亿元,带动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旅游创汇年均增16.8%。西湖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带动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

五、结论

一般来说,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行为,其客流量的大小也受供求关系的制约,但又不是唯一因素,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盲目涨价,得不偿失。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说,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而存在的,服务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层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养。若仅仅因为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而使得这种本应有利于社会的、有利于经济的服务行业发展受阻着实不应该。为此,景区、群众、政府及其他相关行业应该积极正确地面对和解决景区门票上涨问题,使人民出游更加顺畅,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王英娴. 博弈论视角下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的有关探究[J].中国外资,2013,(04).

[2]汪季清,纵萌萌.对规范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几点思考——透析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现象[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08).

[3]邓敏敏.景区涨价爆发多米诺效应[N].中国旅游报,2002-04-04.

社区经济前景篇12

普查调查不可替代的政府统计职能

和大多数人一样,笔者对统计的了解是从一次次的统计调查开始的。

经济普查,基本查实了全区二、三产业的规模、布局和结构,查清了二、三产业的效益情况、技术现状、生产要素以及常规统计无法全面反映的服务业发展状况等情况。

人口普查,一个异常庞大而严谨的系统工程,一项艰巨而光荣的重要任务,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社会行动。做好人普工作对于摸清区域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为石景山区战略转型、CRD建设和“十二五”规划制定提供准确人口数据,更好地贯彻“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统计部门的各种非经常性调查,比如“发展西五环体育产业带及奥运场馆赛后利用调查”、“石景山区人才资源状况调查”、“首钢职工(家庭)对首钢搬迁后社会建设需求调查”等专项调查,建立并畅通了反映企业诉求、民情民意的渠道,为各级党政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突况优质的统计服务至关重要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加。做好统计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科学的判断和政策依据,具有特殊意义。

石景山区统计部门在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启动应急统计机制,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指标信息旬报制度和数据旬报制度;增编《统计专报》,及时将经济发展新动向、新情况和分析建议报送区主要领导;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发展合力,结合工作职责,不断提高统计快速反应能力;创新统计服务模式,利用移动短信发送平台,将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地发送给两会代表和政协委员;印制发放两会专刊,为两会代表参政议政提供了参考依据。

战略转型为谋划区域蓝图献计献策

当前,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进入了“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首钢涉钢产业迁出以及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全面展开,今后五至十年,石景山区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

长期以来,首钢对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涉钢产业的搬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石景山区产业的空心化,也为石景山区战略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市领导在多次调研后,提出要把石景山区建设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更明确要求首钢区域的打造要“跳出房地产、超越CBD”,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有机板块。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的阶段,区统计部门加强统计预测和统计分析,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完善重点企业跟踪方法和途径,为区域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统计服务。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统计监测和分析,并结合发展现状和产业特点,提出发展建议。

招商引资用独特的笔触展现发展成果

社区经济前景篇13

二、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地居民作为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景区的发展极为重要。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应该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在促进当地居民经济条件、就业条件等发展的同时,也达到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长远发展的目的,使当地社区居民和旅游景区和谐发展,并在经济利益等方面达到双赢。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短期内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居民不满、环境破坏等社会环境问题,而社区参与到旅游景区的管理之中,可以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这样让社区居民更加认可和配合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利益

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都注重于旅游投资商和政府的利益,而很少考虑到当地社区居民合法利益。当地社区居民作为景区开发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合法利益不容忽视,但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和就业增加的积极意义没有给社区居民分一杯羹,反而他们承受着旅游发展带来的物价飞涨、交通阻塞等不利影响。

(三)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是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而当地社区居民是民俗文化的主体,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的管理当中能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在保护传承旅游目的地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旅游者享受更多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

三、当前我国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参与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当前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模式。直接参与一般指在直接参与到景区的经营中,例如景区导游、区间车司机、景区环保人员等。间接参与是社区居民依然会从事当地传统的活动,可以保证原有社区传统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生活生产场景持续存在,这一部分居民是在间接参与之中。

在这两种模式中,社区参与由于发展程度低,所以存在一些问题。

(一)参与人数少、范围窄

在景区经营中,只有少数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利,大部分居民感受到的是社会成本的上升。大部分景区给予社区居民的参与范围也非常有限,只停留在服务人员的范围之内,这种人数少、范围窄的社区参与降低了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二)参与意识缺、层次低

旅游开发的初期,社区居民关于参与景区管理的意识欠缺,且缺乏一些旅游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在社区参与过程中以层次较低的经济参与为主,而在重大事项上,当地社区居民在高层次的决策层影响力有限,

四、社区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一)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

当地社区居民不仅在文化素质上普遍偏低,而且在专业知识上缺乏指导,这直接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范围和层次,旅游景区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培训教育的机会,在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增加他们的服务技能,使社区居民有主人翁意识以及认可自我价值,才能更好的为景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居民自主参与

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是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经营所面临的困难之一。社区居民的收入有限,不足以支撑经营项目的展开。因此,对社区给予财力与物力的支持,政府可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或小额贷款,尽力鼓励和扶持他们参与到景区经营中来。

(三)提供工作机会,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工作机会和条件无法自主获取,自身利益也面临侵害。因此,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其合法权益,给社区居民提供优先就业权和经营权,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让社区居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社区参与合法化、制度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