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实用13篇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1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意识到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老师们在教学中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们能够自主独立地去学习,制定好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在高中语文的课题上,能够让学生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们再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对学生们进行引导,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还能从这种教学方法中克服学生们对老师们的依赖性。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发挥出主导的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不仅要少教学生,而且还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有了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们在进行教学中,如何做到少教,在少教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高中语文课中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才能利用这一节课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效率是非常关键的。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要保证学生们能够自主地去学习,不仅保证在课堂中能够自主地去学习,而且还要保证在课外还能进行自主地学习。在教学的改革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明确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的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高中教学中要营造出平等、愉快的学习环境,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发挥出学生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于教学的效率也有所提高。在高中学习中,由于学生们学习的压力过大,加上老师们对学生们强权压制,就会导致学生们丧失学习的动力,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对高中语文实施“少教多学”的策略。老师们还要对高中的学生们一视同仁,能够构建一个师生平等、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对高中语文实施“少教多学”的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2

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新型化的要求。笔者认为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方面:

1、正确看待课程改革,树立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

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因为他们要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的新模式,还要面对家长和同事的质疑。并且很多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只关注考试结果,对新课程改革缺乏应有的信心。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度。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老师要辨证地看待学习方式

一般老师会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只有对话和提问才是最新的教学方法。其实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探索、接受、体验或者模仿等多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要辨证地看待学习方式的改善。

3、具备全面、开放的知识结构

语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个大千世界,涉及各种领域,重视各种观念的交叉与共存,语文与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全面、开放的知识结构。

4、要有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

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一些教师凭借教学参考书去教课,教死书。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活的知识,培养活的能力,教师必须提高独立钻研的能力。要能抓住作品的立旨立意,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找出语言特点、艺术特色等。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1、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力、情感的生成,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介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中各类注释,研究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语言特色。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依据学习要求以及提示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开展阅读,课文中有答案的划出来,养成作批注,做笔记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被动的接受知识已经形成了习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问题。高中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之中。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把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着学生能否在学习的道路上行走的长短。因此,学生应在课堂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课本,并利用各种资源(上网等)获得相关的辅导资料。

在课堂上,笔者结合教学目标设计足够数量的探究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开展学习活动,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组间巡视,对后进生开展辅导,对其他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用自己的思维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采取展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采取因人而异、因需而导、因材施教等有效措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设计上既要有拓展性较强的问题,也要有难度一般、基础性的问题,既要考虑优等生的认知能力,也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尽量兼顾更多的学生,在开展分组探究时注重优秀、中等、一般合理搭配,课堂提问时向优秀生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并要求他们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供其他学生借鉴。对于优秀生,可以在课堂作业以外专门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防止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学困生则注重基础知识训练。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因生夯实语文基础,注重课本知识理解与语言文字基本运用,对中等以上学生强调灵活运用与深入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4、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改的深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电教媒体,在声、影、形等方面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优势,活化了教育方法,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

5、重视课堂互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3

学校规定学生不准留长发、染发、烫发,可是一些教师的头发却是烫卷了又拉直,染过来又染过去,时髦得很。教师要求学生在教室里时刻保持安静,有的教师却穿着高跟鞋,留下的是有节奏的“乐曲”。有的教师禁止学生上网玩游戏、聊天,自己却在办公室里忙着“偷菜”“”聊QQ、打扑克,甚至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教师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有的教师的手机在课堂却时时响起来,有时还中断讲课,接听电话,当着学生的面发短信,没事偷着乐。有的教师在教室里抽烟,甚至还红头涨脸醉醺醺地站在讲台上,连书都忘带了。试问,这样的教师怎样教学生,让学生做到的,自己都做不到,怎么有说服力呢?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了。因此,教师在平时必须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形象无声地教育学生。

二、提倡学生进行建构主义学习

1.强调辅助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建构主义者认为,不应只教给学生基本技能和提高过分简单化的问题。相反,应鼓励学生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其中包含“含糊的”和结构不良的问题。因为学校之外的世界很少只需要基本技能和按部就班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学校应确保每一个学生经历解决辅助问题的过程。复杂问题并不只是难题,复杂问题有许多部分,问题中包含多重的相互作用成分和多种可能的解答。这些复杂问题应包含在学生将其所学运用到现实世界的真实任务与活动以及多种情境之中。学生在面对这些复杂任务时,教师要支持、帮助他们找到资源,保持前进的方向,将大的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等等。建构主义者的这些方面与情境性学习观相同,都强调学用一致的学习情境。

2.强调协作和相互作用。许多建构主义赞同维果茨基的观点,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需要经过合作和相互作用,所以学习中的合作倍受重视。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同时又能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并与他人共同协商和合作,共同建构学习。要实现这种转变,学生必须彼此交谈和倾听,在合作和协商中找到共同的基础并改变个人的理解。因为在个体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容易形成定势,很难突破,尤其是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会走入死角,这也是学习成绩徘徊不前的原因。而合作学习,大家互相交流,弥补了自我思维的局限性,实现了资源共享,激起了思维的火花,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锻炼其语感能力。语文学习过程中通常通过朗读教学来提升字音的判断、字形的区别和写作水平。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被师生所忽略,因此,很多学生的朗读水平都很低下。在课堂上,学生通常都是齐声朗读,但是这种效果却并不好,齐声朗读过程中往往面无表情,停顿无序,个人朗读时声音较弱,朗读起来感情不足,这都是由于教师的错误教育理念所致。许多教师片面认为朗读教学应该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事,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朗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太大的作用。这样一来,在高中教育阶段,语文朗读很难得到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因此也很难得到提高。

二、朗读的方式

(一)自由朗读。

刚开始上新课文时,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课文的内涵,可以适当安排自由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自由朗读由于随意性较大,学生按照自己的情感进行阅读,对文章有自己的认识,自主探索作品,自由空间较为广阔,符合认识新知,独立品读的要求,其次,通过自由朗读,学生可以自己发现朗读中的难点,例如字音、断句等等方面的问题。

(二)齐声朗读。

齐声朗读强调读的过程中与原文保持一致,做到不丢字、不加字,通过这种朗读方法,可以让学生的眼力与口读能力都能读的更加准确。齐声朗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注力,通过专注来准确获取作者的本意。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较多,适当安排齐读,对于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部分学生对古诗文很难掌握,掌握齐声朗读,可以把握或熟悉古诗文的语言习惯,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文言文。

(三)熟读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熟读背诵的作用,熟读过程中掌握了古诗的韵脚等原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好文言文。但熟读背诵要避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在欣赏的基础上熟读背诵课文。只有用一种品味的方式,才能理解古诗的真正魅力。例如在读李白的相关诗文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出他的豪放飘逸,同时浪漫主义色彩较浓;读杜甫的相关古诗文时,可以体会出他的忧国忧民思想,现实风格主义较强。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策略

(一)精选朗读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精选朗读材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知识水平选取恰当的诗歌或古诗作为朗读材料,例如采《离骚》、《陈情表》这样的精典诗文最适当朗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应该仅仅把朗读的素材局限在课本上,可以延伸到课外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教师进行范读。

教师范读是朗读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自己示范朗读,为学生做榜样。教师范读时应该注意自身真实情感的表露,让学生感觉到课中美文的魅力,同时又能感觉到教师自身的魅力。教师通过生动的表情和形象的肢体语言,让学生获得听觉上的享受,也体会课文的审美情趣。与录音相比。教师的通过示范朗读可以使文章更加形象与富有感染力,教师通过范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朗读声中融入到文章内容中。

(三)指导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有利于学生真正学会朗读,只有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朗读。朗读技巧包括语速、语音和语调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仔细教会学生掌握这三方面的内容,掌握朗读的规律,把控语速、语音和语调的能力。首先学会使用符号来标注课文,用()标注轻读、()标注重读、(/)标注停顿,明确标注文字的朗读规律,朗读过程中把握朗读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文的意境。其次理解原文的意境。教师应该加强文章情感的教学,通过大量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觉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意境。朗读是一次二次创作的过程,因学生个体的差异朗读的方式和情感表达也会不一样,教师应该尽量采用不同的朗读技巧,让学生自由的朗诵,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

(四)利用多媒体渲染朗读气氛。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产生亲临其境,最后与课文作者产生共勉。朗读教学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营造一种特定的朗读背景,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使学生的朗读更加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另外,课文的文化寓意,很难用语言精准的表达,如果能用音乐或图片营造一种情境,在朗读诗词的时候配上音乐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既能渲染朗读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致,又能唤起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获得感悟。配乐朗读不仅能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朗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结语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教学,加重朗读教学的比例。朗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有利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规律,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但朗读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5

一、目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点,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意义比较大。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进行处理。比如,教师自身的素质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无法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的评价体系还存在着缺点,对学生质量的考核仅仅依靠文化课的成绩,不考虑其他部分,导致学生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如何提高自学能力的教育。在求学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在进行着课本公式的练习和作业的高质量完成,对于研究定义来源、试验过程、实践活动等没有进行充分的发展;对于课本中存在的疑问,在教师直接强行灌输的教育中,一点点的丢失掉,自主学习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差,成为了学习的奴隶,被动的接受。中学的语文教育中运用自主学习战略研究不多,但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我国教育还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进行全盘的讲解,学生对讲解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并且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是全对的,学生没有反驳的权利。从自主学习的角度看,传统的教育可以很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任务,但是不能引导学生拓宽思维,进行开放式的思考,获得新的体悟。自主学习的思想在一些国家获得了空前的成果,国内也进行了效仿,但没有进展,特别是国语教育在这个领域内几乎空白。上述的现状,自主学习模式运用国语教育中,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习惯进行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短板,并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分析的能力,对学生一生发展作用极大。

二、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关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想让自主学习策略得到更好的落实,学生必须要积极地配合,并且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针对当前高中写作教学中,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的情况,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于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激发,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对于语文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内在美进行感悟,并通过参与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行深入的体验,这样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得到很好的激发。语文写作教学本身可以很好地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功利的问题,并且一改以往应试教育形势下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的写作技能练习的过程充满乐趣和自主性,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这样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共同的运用,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魅力,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更好地参与到写作学习当中。

(二)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改进

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基础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喜欢写作,并且掌握较多的写作技能,而部分学生则对于写作缺乏足够的兴趣,不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针对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情况,教师要以人性化的角度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改进教学理念,真正地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进行落实和执行。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只有真正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感受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适当地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写作练习内容,给他们制定符合他们自身水平和特点的写作学习任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合理的分组,采取互帮互助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成长和发展。在对学生写作评价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进步”,及时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6

交流小组组织策略顾名思义是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分配的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学习,从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团结、共同协作的精神。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中采用交流小组策略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针对教学任务制订小组分配方案。该过程必须针对教学计划和班级内部学生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醉翁亭记》文言文语法学习和翻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和作者的心理情感进行教学方案设定,将学生分为注重情感分析组、注重语法分析组、注重翻译语序分析组,利用小组内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分解学习,然后进行小组学习心得交流教学。

第二步,实施交流小组合作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计划,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小组分配教学。

第三步,小组之间进行学习成果交流。由每一个小组选取代表就其组内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

2.交流小组组织策略的应用效果

交流小组策略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单方面地发展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通过交流小组策略对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组织教学还能够在传统的合作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合作教学对学生团队力量和协作精神的培养,从而全方位改进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合作教学的教学效果,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学质量。通过交流的方式打开学生的策略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过程探索组织策略

1.过程探索组织策略的应用

过程探索组织策略主要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建立已知、未知、合作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教学构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其应用的详细内容为:教师针对学生对课程内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已知内容的分类;其次,根据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梳理程度进行未知的分类;最后,根据分类结构对学生展开合作教学。

例如,在学习《群英会蒋干中计》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过程探索组织策略的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根据《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信息调查,从而掌握学生的已知知识内容和未知知识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将他们分为两组进行课堂教学,两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最终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内容;最后,根据组与组之间的学习成果,由教师对《群英会蒋干中计》课堂的关注点和重点知识内容进行结构梳理,帮助学生强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2.过程探索组织策略的应用效果

过程探索组织策略的应用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和强化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课下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整体、全面进行知识内容的梳理。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7

一、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训练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关键,是教学的立足点。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也没有停顿断句常识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普遍存在的问题,“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最好方法。熟读或背诵课文,当试题或课外阅读中出现一些实词解释,就能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就能提高阅读能力,诵读和背诵是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教师针对文本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在引导学生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点拨,疏通文章大意,既解决学生在字词句上遗留的问题,也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用大问题统领全文,也是教师在引领学生疏通文章的过程,以问题疏通课文的方式,比单纯地逐句逐段地疏通要有效得多,这样可以引发学生不断思考,由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将各册课文中出现的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和常见的文言句式所在的句子挑出来,再选择一些简短而典型的例句来记忆背诵,使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需要一定的语感和材料积累,为学生提供掌握文言知识的感性材料。这个工作,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可以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改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安排,不断创新,激活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显然,口语交际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然而,当前我国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笔者在此谈谈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1.课本材料的运用

1.1 让学生进行复述。复述是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将课文有条理、清晰地表述出来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作为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体裁、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确定不同的复述要求,可以复述全文,也可以复述片段,可以是基础复述,也可以是创意复述。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9

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最基本的语言教育,是高职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知识,要想熟练掌握它就必须要学习语言知识的文化,而对于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却是高职英语教学工作最忽略的,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一般侧重于英语语法、翻译能力以及词汇等的学习,而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却很少。

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以后的交流中能够正确地使用英语语言,英语正确使用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英语的文化知识。正如语言学家多拉所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然而在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中教师往往会忽视英语文化的重要性,造成高职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不知该怎么合理地使用英语,造成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出现文化理解上的误解,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将本国的文化内涵应用到英语交流中,造成文化误解。

1 文化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1 文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由于忽视文化教育,因此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语法、词汇等,而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改变了英语教学内容以及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其最为直观的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课本英语主体等开展一些具有英语地域性质的文化讲解与传播,让学生在了解当地文化特性的基础上轻松地学习英语知识。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应用环境分辨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1.2 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界之间的语言交流势必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如何避免跨界人们在交流时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交流障碍是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认识不断提高,增加了他们与以为英语母语人交流时的自信,避免了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发生误解的现象,因此文化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

2 文化教学遵循的原则

2.1 语言为主、文化为辅的原则。语言与文化是相互统一的,它们不能单独存在,文化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语言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区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课时,坚持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原则,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以语言教学带动文化教学。如果没有文化教学的语言教学是不能真正实现语言教学效果的,而过分侧重文化教学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2 相关性原则。文化教学要始终与语言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文化知识时要遵照英语知识的内容而开展,文化知识不能脱离语言内容而存在,因为文化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如果文化教学不是按照语言内容而开展就会丧失其存在意义;同时文化教学也要与学生的日常交际情况相结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分析学生未来可能会交际的发展方向,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文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文化知识的动力。

3 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3.1 创新高职英语教材改革,提高教材的实用性。虽然在“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在教材使用方面侧重了对学生的实际技能的培养,但是学生应用英语技能时还是缺乏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因此高职院校在教材的选用上要根据学生在就业后所可能面临的人群而对他们进行相应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教育,让他们了解对方的文化。

3.2 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有的教师认为开展文化教育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革,其实不然,就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英语教材是完全可以有效开展文化教育的,因为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文化教育话题,其包含了很多具有西方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知识,而这些可能因为受到我国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感觉不到其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比如英语文化中的“dragon”,我们可能在学习的时候认为其是皇权的象征,是代表权利、是美好的意思;而具体到西方英语国家它是代表邪恶的,是恶意的意思。可以说这样的例子在英语教材中是非常多的,只是我们对待其的思维一直停留在我国文化环境中的原因,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突破自己的传统思维。

3.3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联系性。英语学习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而单独存在,因此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文化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参与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英语手势,而学生要对教师的手势进行讨论,分析教师手势的意思,以及在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下所代表的意义;其次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自主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或者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观看具有代表性的英语文化影片等,让他们感受英语文化情境;最后教师要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实现有效整合。教师要避免在英语教学中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也要避免单纯地进行文化教学,而是要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整合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4 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具有形象、直观、动感等优点。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之上辅以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短片,加强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的地理状况和风土人情,多角度观察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各种社交活动中人们的穿着、相互交谈的话题、体势语言和社交礼仪,以及朋友间如何交往,重要节日如何庆祝、进行哪些娱乐活动等。这些富有情趣的观察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培养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以达到语言、情感上的沟通。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文化导入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在语言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手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将会大大提高文化导入的效率,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语言现象。

3.5 积极开展课外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英语学习如果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没有办法熟练掌握英语实用技巧的,英语文化教学是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它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因此课后文化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学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分析西方国家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获得其中的差异后,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这些差别,避免出现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导致的交流故障;其次学生在可以休闲时间可以多听听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影像制品,以此增加自己对英语的听觉、视觉感受,让自己沉寂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提高英语感受;最后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英语活动,比如学生参加高职院校英语社团组织,通过社团认识具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他们可以进行学习交流,或者可以参加英语专题讲座等提高英语文化的氛围。

3.6 改善高职教育中的教师队伍,改进工学结合模式。针对目前高职英语专业教师的现状高职院校要提高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首先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一线挂职锻炼,选送现有教师到本科院校或兄弟院校甚至开展跨国学术交流;其次引进人才,聘请企事业单位跨文化交际人员做兼职教师等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都非常重要。同时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学生增强现场工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优势。

4 结束语

学语言就要学文化,没有语言,交际范围极为有限,但若没有文化,那就不可能有交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知识外,还必须加强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导入,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尽量消除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达到自如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10

(2)忽视作文讲评。传统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注重写作技巧和指导练习,忽视了作文讲评这个重要环节,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知道自己写作的优点和缺点。通过作文讲评可以发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经过教师的个性化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改正,对作文进行修改,从而取得进步。作文讲评这一环节的缺失也是学生作文水平不能快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高效教学策略

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制定一些解决策略,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1)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双向培养。高中生的作文水平主要体现的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具体来说,要给学生一些词语、修辞、句式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根据素材进行创新写作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例如教师在讲完《滕王阁序》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续写和仿写练习,续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仿写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这种作文训练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2)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高中生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不同。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认知能力和作文水平的差异,保证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对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应该鼓励多写一些文章,包括周记、日记等。通过基本功的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对作文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不断探究和积累,在写作方面有创新和突破,使自己的文章在考试时取得高分。

(3)对学生的作文及时进行教学评价。高中生的作文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学生写的作文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对学生可以给出一些个性化指导,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明确自己文章的优点和缺点,不断修改自己的文章,通过修改获得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给学生上作文评价课,针对学生的作文优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对于学生作文的不足,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通过作文评价课都能有收获。

(4)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量的积累会引起质变,学生课外书籍读得多了,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拓展知识面,而且自然而然积累了写作语言。学生在写作文时,把课外书中看到的语句和材料转化为写作资料,对于任何作文题材都能轻松应对,而且使文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看《意林》、《读者》、《美文》和四大名著等课外书籍,不断提高文学修养,增长见识,可以对其中的故事和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在写作文时巧妙运用。

(5)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高中作文的很多题材源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并且养成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学生可以主动对生活中见到的触动比较大、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用纸笔记录下来,当作作文题材,要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情,包括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的事件和让人感动的故事,可以记录下来,并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境界有提高,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将其作为素材。

(6)对学生的进步要充分肯定。学生在作文方面有进步,教师要给予高度评价。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产生学习自信心。同时,对学生文章的不足,不能一味批评和指责,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给学生正面的鼓励。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作文交流会,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传阅作文。让每个学生看同学的作文,学习别人的优点,如果发现有不足的地方可以进行讨论,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作文和讨论进行正面总结和点评,避免责骂和批评。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既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发展和提高。其中,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在各类语文考试试题中,占有考查分值最大的就是写作。不仅如此,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把阅读理解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进而推动语文教学有效而长足地发展。

一、激发学生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持久稳定的喜好心理。真正有兴趣,学习语文就无“愁苦”可言。而兴趣并不会无故产生,心理实验证明,成就感对兴趣有诱发作用。学生在语文上很少有甚至没有成就感,这就打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对语文也就淡漠了。反过来,若能使其有所成就则能使其兴趣增加,兴趣增加则学习状态就会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那么效率自然相应提高。

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者,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教师在传授写作技巧和基本功之后,要组织或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知感悟生活,并让学生在习作中提炼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

三、分模块训练,帮助学生收集材料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爱国主义;2. 远大理想;3. 传统美德;4. 奉献精神;5. 弘扬正气;6. 见义勇为;7. 艰苦奋斗;8. 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9. 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10.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11. 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12. 环保意识的增强;13. 做人与处世;14. 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

四、引导学生对词汇和句子的积累

词汇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词汇和句子的积累。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句子:首先,从课文中积累。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其用词精确、生动形象。所以,教师可以在上完新课时,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其次,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词汇的重要来源是课外阅读,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多读名著、读报刊杂志,并引导学生在遇到用词形象生动、句式优美而又灵活、修辞方法丰富的句子进行摘抄,然后将这些有价值的材料熟记于心,并在恰当的时候加以利用,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电视、广播是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词汇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从生活中积累,并观察语言运用的语境,让学生学习灵活运用。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在写作时自然会有充足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

五、编辑优秀作文本或者张贴优秀作文

如果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文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班上也有不少优秀作文。这些作文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中好的作文对全班同学能起到示范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12

一、典故溯源法

相当一部分成语出自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或外民族语言。如果不明白成语产生的背景或是来源,那么理解成语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成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以绘声绘色的故事来讲解成语,让学生在时空穿越和历史情境中感受和体悟成语的魅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神话寓言故事类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历史故事类成语如“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完璧归赵”等,来自民间的如“水到渠成”、“雪中送炭”等,来自外民族语言的如“醍醐灌顶”、“夜自大”等。

二、古今比照法

由于成语脱胎于古代语言,许多词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古今语言又有一定的承接性和连贯性。因此,通过古今比照,加以区别,让学生在比照中掌握成语,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古今词义相比,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日下”中的“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已经泛指所有河流。有的词缩小了,如“乳臭未干”中的“臭”,是气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词义缩小了,指不好的气味。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苟且偷生”中的“偷”原指“苟且、马虎”,现已转移为“偷窃”。有的感彩发生了变化,如“灯红酒绿”,在古代是指饮美、环境华丽、夜饮聚会的欢乐场面,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现在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古今语法比较,如词类活用现象,“春风风人”的“风”的名词用作动词,“汗牛充栋”中的“汗”名词的使动用法,“飞沙走石”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厚此薄彼”中“厚”、“薄”的意动用法,等等。

古今特殊句式的比照,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的判断句式,“见笑大方”中的被动句式,“唯利是图”中的宾语前置句式,等等。

三、结构分析法

成语是一种结构固定的词组,通过分析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准确地辨析成语的音、义,灵活地运用成语,从而提高成语教学效率。成语的语法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高瞻远瞩、云蒸霞蔚、改弦更张

2.偏正式:得意忘形、面面相觑、不经之谈

3.主谓式:胸有成竹、群贤毕至、鞭长莫及

4.动宾式:包罗万象、混淆黑白、草菅人命

5.连动式:一蹴而就、借花献佛、刻舟求剑

四、情境表演法

在成语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编故事、创设情境或者现场表演等,可让枯燥无味的成语变得活灵活现,如身临其境,在学会成语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悟成语,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成语教育和文化教育。

我要求学生创设一定情境,然后构思一段话,尽可能地多用成语。有的学生表达得相当不错:“中考名落孙山,百无聊赖的我整日碌碌无为,一天好友约我去海边散步,面对一望无际、此起彼伏的大海,我若有所思,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的一生不也如此吗?谁都渴望一帆风顺的日子,但曲折坎坷在所难免,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只要奋发图强,明天会更美好!”短短的一句话,就用了11个成语。

我还借鉴电视节目中的“你演我猜”栏目,让一个同学表演成语,另一个同学来猜。如让学生表演“相依为命”,两名同学背靠着背,头无力地贴在一起,一脸的无助,表情真实而自然,一下勾起了大家的恻隐之心。“相依为命”,所有学生都深深地理解了这个成语。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语的记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还可以将一些成语让学生编成小品、话剧等利用课余时间演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

五、幽默问答法

充分运用汉语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将一些成语幽默组织到一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笑声和欢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成语知识,感受成语的魅力。

问:“最远的地方有多远?”

答:“九霄云外、天涯海角”。

问:“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13

学案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目标就要注意梯度发展目标,并积极拓展内容空间。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人生观、世界观等处于成长期,因而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学习的主体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和学案设计的思路、内容方面必须体现出这种差距,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保护,同时在学习、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呢。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注意梯度发展原则,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课后巩固等要有适当的梯度效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用作文评价的原则来说就是要保证基础等级和力求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包括课文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字词、句法知识、写作背景、作者思想情感等相对固定的内容,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发展等级也就是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比如作品中语句在特殊环境下的含义,对作品拓展式的阅读和探究等,这些发展层次的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探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