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相关知识实用13篇

管理学相关知识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1

    学校管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的应用学科,它运用管理理论的原理方法来研究学校管理方法来研究学校教育中的管理问题,从而在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二者的结合部上形成一套独特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因此,从理论方法上来看它属于管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如果人具体内容这个角度看,它又属于管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2

马里兰大学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RobertSmithSchoolofBusiness,UniversityofMar-yland)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和全球商务与知识管理研究选修系列课程[6]。马里兰大学信息研究学院是ischools的成员之一,也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7]。这门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知识管理的理论、实践和工具技术,帮助学生在盈利或非盈利性组织的信息部门中工作。为了能管理组织的智力资本,学生还需学习如何决定组织的基础架构,具体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知识资本和相关术语;知识管理的历史、概念和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分析能力,且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课程。

3澳新及港台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与分析

3.1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

所调查的3所澳大利亚大学都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其中莫纳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知识管理专业设有知识管理的选修课程,信息和知识管理硕士文凭项目开设了全面的知识管理课程。南威尔士大学的法学院开设了法律服务中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学院开设了知识系统与技术。悉尼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设有信息与知识管理的硕士学位课程。而2所新加坡高校都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还开设有知识管理硕士专业。具体见表4所示。(1)莫纳什大学。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信息和知识管理硕士学位(GraduateDiploma)[8]招收一年全日制或两年在职学生,且只招收已经拥有信息和知识管理对应专业的初级资格证书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和知识管理理论,并更深一步学习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图书管理,档案管理,档案科学,信息架构,知识管理)。课程目标包括:掌握信息和知识管理以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认识和理解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领域的持续变革,借助专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于信息和知识管理的深层理解,提供符合澳大利亚图书馆和信息协会(ALIA)和澳大利亚档案管理协会(ASA)需求的信息和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2)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SchoolofComputerScience,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在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专业[9]。通过研究分析知识管理的文献和课程可以发现管理、技术和信息是知识管理的三个基础学科,而知识管理的专业学习中这三个核心主题领域的覆盖率存在着普遍差异。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着超过其他知识管理专业的独特优势,因为通信与信息学院还有两个与信息研究相关的硕士专业:信息研究和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支持知识管理的技术与信息需求。该专业把这三个基础学科(管理、技术和信息)并重,并把它们看作知识管理的三大支柱学科。学生可以选择通过课程和论文或者只通过课程来完成学业。选择课程和论文模式的学生要修习3门核心课程,6门选修课程并提交论文;选择只修习课程的学生要修习3门核心课程,8门选修课程。

3.2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

中国台湾地区在被调查的6所大学中有4所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成功大学在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其中工学院为工程科学系在职硕士班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管理学院在本科的企业管理、资讯管理和国际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并为管理学院博士开设有一门知识管理开放课程,为知识管理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台湾大学管理学院为资讯管理系和商学研究所的硕士和博士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该校的图书信息学系开设有知识管理学程,系统教授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台湾义守大学的管理学院也在本、硕、博三个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另外电机资讯学院资讯管理与医学院的医学管理专业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台湾政治大学管理学院在硕士和博士阶段为咨询科学系的学生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中国香港地区有2所高校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其中香港城市大学的信息系统学院为商务资讯系的硕士生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同时还设立有电子商务及知识管理硕士学位,该硕士学位针对有本科学历证书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商务人士开设旨在培养有电子商务和知识管理知识的管理者、专业人士和企业家。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在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并设立相应的知识管理硕士学位。具体见表5所示。(1)台湾大学。台湾大学的管理学院和图书信息学系都在研究生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其中管理学院的资讯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商学研究所开设有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课程,图书信息学系开设有知识管理学程。资讯管理专业的知识管理[10]旨在给学生一个关于知识管理及实践的综合视角,包括概念、理论和知识管理的技术,开发知识管理方案的流程和策略,知识管理相关的组织,管理和行为学知识。并要求学生参与一个知识管理相关的小组项目,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环节。图书资讯学系开设的知识管理学程源自于英国,是学校为了帮助特定群体的学生达到特定学习主题所规划的学习经验总和,并且透过规划必修、选修科目及修课流程来达到学程教学目标[11]。(2)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在知识管理教学、研究和推动其应用方面设置灵活,开设有香港及全国唯一的知识管理硕士学位[12]。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均衡的知识管理领域知识,使其对知识管理的工具、方法和设计与实现有深入了解,并熟悉知识管理领域的最新热门话题。该学科毕业生在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可以做首席知识官、首席学习官、创新经理、知识管理员和各种顾问等,或在组织和公司从事知识审计和实施知识管理项目。为了给学生最大的便利,该专业采用两种模式,学生选择其一修完30学分即可顺利得到学位。模式一要求学员修完10门课程,包含5门知识管理必修课,至少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至少两门选修课;模式二要求学员完成7门课程,包括5门必修课,至少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一门选修课程,另外还要完成学位论文。

4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与分析

在对于中国大陆高校的调查后发现,很多高校课程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全面或不够公开,甚至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调查不够准确详细,只有少部分学校在其网站对本校的部分精品课程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课程大纲。在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联系后,综合得到中国大陆开设过知识管理课程的情况如表6所示。(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知识管理课程全部开设在研究生阶段[1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授课、课题研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普通在校研究生和MBA学生开设知识管理课程。课程从知识管理与职业生涯设计、资源层面的知识管理、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战略设计这四个角度设计课程内容,其知识点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和自我知识构成诊断、知识社区与团队写作、知识创新与组织文化、知识和能力的价值链分析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开设有知识与创新管理课程。采取课程讲授、案例教学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知识与创新管理的概念、理论研究和实践三个维度,阐释知识和创新管理的系统研究成果,并以知识与创新管理的前沿问题为核心,引导同学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知识与创新管理的真谛。课程以三个案例和一个测试为核心,重点讲述知识管理的战略选择和创新的机制与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创新类型与竞争优势;创新思维与创新环境;创新体系与创新架构;创新过程管理:从创意到财富;创新范围:从产品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知识管理战略:从模仿到超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信息技术驱动的管理创新;组织学习与创新;知识与创新团队的管理。(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作为国内图书情报教育的先驱者,提供从本科到博士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管理教育[14]。表7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知识管理课程概览。对于本科生阶段的知识管理教育,学院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档案学专业学生开设了“知识管理”选修课,由不同教师任教,教材选用邱均平教授所著《知识管理学概论》[17],参考张润彤、柯平、董金祥等所著教材[18-2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知识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学会运用理论方法与工具来分析和解决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应有的基础。创造性地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视角全方位地构建了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在硕士阶段,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与商务智能研究方向,情报学开设有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研究方向,档案学开设有知识管理与数字档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知识管理与知识科学研究方向。博士阶段设立有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以及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知识管理流程和实施步骤、公司再造、业务流程重组等,并开设多门知识管理相关学位课程如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知识管理与科学研究。

5国内外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

我国于2009年和2010年相继颁布了六项知识组织相关国家标准[15],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知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蓬勃发展也是可以预见的。然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虽取得丰硕成果但仍有很多不足,对比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教育,给我国大陆知识管理教育的启示如下:

(1)尽快制定完善的知识管理学科体系,及早设置知识管理专业。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已经设立了独立的知识管理专业;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管理学院设立了知识与信息系统管理专业;台湾大学也开设了知识管理学程等等,这些知识管理专业拥有更大的自,能更好的根据自身需要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达到知识管理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通常是依附于其他专业下,作为一个研究方向或仅是一门课程,不存在独立的知识管理专业,这是制约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构建一个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完整、全面、系统的知识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促进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意义和价值[21]。

(2)完善知识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层次,丰富知识管理的教育形式。国外和港台知识管理的高等教育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而且知识管理教育形式丰富,形成了以正规教育为基础,远程教育、证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的知识管理教育。完备的高等教育培养层次使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形成了合理的格局,多元化的知识管理教育弥补了正规教育的不足[22],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知识管理教育,使得知识管理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知识管理学科的活力,促进了知识管理的良性发展。我国大陆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大部分集中在硕士层次,在承担培养大批次优质人才的本科阶段只有极少机构开设了知识管理课程。且教学形式上大都局限于传统正规教育模式,只有清华大学的总裁培训班开设了知识管理的培训课程。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于知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利于为硕士和博士层次的知识管理教育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也不利于知识管理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完善知识管理教育在我国大陆高等教育中的培养层次。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3

2.1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分析对于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创新、绩效创新这4组变量,分别按照表1的问项设置调查问卷,对于每个问项分别设置1.0、2.0、3.0、4.0、5.0的评分等级。为了有效地评价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协同性问题,本文设计了如下的评价机制。因为知识管理的考核纬度从创新型知识和效用型知识出发,而人力资源管理从提升型管理和补充型管理出发,本文认定根据这4个选项得分情况的一致性来判断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同度问题。在表2中,如果创新型知识、效用型知识、提升型管理、补充型管理的问卷平均得分同时超过4.0,则认为二者配置的协同得分为5.0;如果创新型知识、效用型知识、提升型管理、补充型管理的问卷平均得分有三项同时超过4.0,则认为二者配置的协同得分为4.0;如果创新型知识、效用型知识、提升型管理、补充型管理的问卷平均得分有两者同时小于4.0,则认为二者配置的协同得分为3.0;如果创新型知识、效用型知识、提升型管理、补充型管理的问卷平均得分有三者同时小于4.0,则认为二者配置的协同得分为2.0;如果创新型知识、效用型知识、提升型管理、补充型管理的问卷平均得分同时小于4.0,则认为二者配置的协同得分为1.0。这样,当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创新、绩效创新的原始数据时,根据表2的评分标准也就可以获得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配置的得分。2.2相关分析获得了一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配置情况以后,考察其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本文关注的核心内容。因此分别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后续的实证分析。本文选用公式(2)作为相关分析的数学模型,执行相关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配置、管理型绩效创新、技术型绩效创新、创新绩效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中,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配置和管理型绩效创新的相关系数为0.577,与技术型绩效创新的相关系数为0.601,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系数为0.432,并且都是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这表明,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一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配置情况越好,该企业的创新绩效也就越容易提升。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4

第一,知识的追溯。Barney(1991)和Penrose(1959)提出企业资源观(RBV),他们将知识作为关键资源以及竞争的源泉。正如企业所必须的人员、资产、公司名称等等一样,知识也是企业的一项资源,且是一项必备资源,是不可忽视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olanyi(1967)对知识的研究具有高度的影响,他认为知识是一种活动,可以描述为知道的过程,其中显性知识是人工的、可以编码的,而隐性知识是非人工的、直觉的、不可编码的。

基于Polanyi的研究,Cook和Brown(1999)提出仅区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还不足以理解知识的性质,为了表明某人知道的所有东西,必须增加“知道”这一术语。他们认为,当人们拥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时,“知道”不是 “拥有”,而是关于“实践”,关于同社会及物理世界中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刘光岭(2004)在归纳知识派的观点时归纳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独特的专有知识和信息,其基础是企业的专有知识,学习是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第二,知识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的概念,指出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金、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应该是知识,在这个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将发挥主要作用,知识管理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关于知识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

一是从知识管理的目标定义,如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能力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IBM公司则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共享及应用,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应变力及创造力。

二是从知识管理的流程定义,如Rademacher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组发现、获取、存储、管理、开发、传播和使用知识的综合性活动。

三是从知识管理的对象定义,如Sveiby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从组织的无形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Nermati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组织在知识配置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对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

四是从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定义,如第二代知识管理的界定,区分开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强调人和组织的作用,重视学习,不断促进新知识的持续产生。

二、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的概念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1965年,Cangelosi和Dill首次提出了组织学习的概念,其后以Argyris和Schon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将组织学习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阿吉利斯(C.Argyris)和熊恩(D.Schon)在1978年的定义比较权威:组织学习是为了促进长期效能和生存发展,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实践过程中,对其根本信念、态度行为、结构安排所为的各个调整活动;这些调整活动借由正式和非正式的人际互动来实现。

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真正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将组织学习理论系统化并把它推向高潮。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彼得?圣吉(1990)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组织学习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均受到广泛的关注。至此,组织学习理论开始不断应用于管理实践,同时学术界对该领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

关于组织学习的研究,现已形成以下几种观点,其中,过程的视角是比较主流的观点,因为其充分反映了组织学习的动态性和整体性。

Stewart 关注组织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欧阳硕.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的互动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基于406个样本的实证[J].)

Pawlowsky在《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中,提出组织学习的四种范围:学习的不同系统层面:分别是个人、小组、组织和组织间;不同的学习模型,如认知、文化和行动学习;不同的学习类型:单循环学习、双循环学习和再学习;集体学习的过程,包括了鉴别与创新、知识交流与扩散、整理和修正并转化为行动。这个框架系统的阐述了组织学习的内容。

三、总结

尽管在商业实践中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两者密切相关,但在学术研究中却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相互借鉴不多。这种理论研究的相对隔离使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之间出现许多理论差异。但是,也有许多学者在不断进行两者之间联系的研究,其中,Senge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两者的概念结合起来,在一次专访中他提到:组织学习社群所需要努力应对的一些关键问题同样是知识管理要解决的,即组织知识的可持续创造、转移和扩散。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5

20世纪90年代后期,知识管理起源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由于学者们的切入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差异,目前对知识管理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概念。一般来看,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知识看作一种可开发的资源,通过确定、捕获、收集、组织、标引、存储、集成、检索和共享组织的知识资产,对组织的知识资产及相关事物进行综合、系统化和有效管理的科学[4-8]。

知识管理是知识的运动过程管理,包括知识创造、知识确认、知识表达、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基本环节(见图1)。知识创造是组织开发新颖的有创意和解决方案的能力;知识确认是在现有组织环境下考察并评价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组织是组织对得到确认的知识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结构化处知识管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断往复的转换过程,强调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扩散与共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换、扩散与共享,首先体现在知识是在社会、组织与个人三个基本层次上进行的[4];其次在每个层次上由人员、设施及相关活动三大基本要素实现知识的转换、扩散及共享[5]。可以说,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它们仅是知识管理的客观对象,能否通过知识应用而创造新知识是一个组织区别其他组织的根本所在。研究表明,这种创造是时时刻刻都发生的,只是大部分都保留在相关当事人的头脑中没有明确编码化,所以没有纳入或很难纳入组织的知识循环体系。其实,知识管理是每一个人或组织时时都在进行的工作,只是在以前没有显式化地发掘,如今因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成为一种组织的必需。所以,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朴素的管理思想,是当前管理科学的新发展[7]。

3知识管理视角中的情报学研究范式

3.1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的相互比较

从文献[9]可以知道:目前情报学主要是以用户情报需求为基础,以编码化的显性知识为重点,以信息交流为媒介,以决策为直接作用对象,以改变用户的认知结构为目的,来探讨情报在整个人类社会环境中的交流、决策和认知的作用机制与基本规律。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的比较如表1所示:与知识管理相比较,情报学目前更侧重于编码化显性知识的收集与分析,而知识管理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发现;情报学追求的是普适性的情报实践领域,期望能找到既适合个人、组织,也适合社会的情报模型,而知识管理以组织的知识资产管理为主要服务目标,研究更为专指和具体;情报学追求的是概念模型上的完美,知识管理追求的是技术上的适用;情报学侧重于客观外化行为过程的把握,知识管理更着力于知识的认知作用过程;情报学多立足于社会学的角度探索信息交流的规律,知识管理多立足于系统观来解决信息(知识)交流的技术实施;情报学主要研究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的知识生产、加工整理、传播与共享的问题[12],而知识管理主要研究的是组织层次的信息交流与传播问题。所以情报学与知识管理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只是作用方式和领域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因而在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应该有效吸纳知识管理的成分,使情报学更为完善。

3.2知识管理研究对情报学的启示

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对情报学的发展有以下启示:①有利于创新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以知识为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革新情报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基础;②有利于创新情报学的方法及方法论:不仅要对传统的文献收集、文献组织、文献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革新,还要引入知识管理的技术方法或相关方法,使情报学构建的理论体系能够与实践领域较好地契合;③有利于创新情报工作流程:以“知识流”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探讨从文献采访到知识采访、从文献组织到知识组织和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方法与途径;④有利于情报管理体制的创新:在当前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地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必须有新的管理体制。

3.3基于知识管理视点的情报学基本观点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情报学研究必须形成以下基本观点:①知识是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情报过程是知识的利用与创新;②情报事业是社会范畴意义上的知识管理,它不仅是社会与个体层面的知识管理与控制,更多地应研究组织中知识管理;③实现情报工作流从文献采访到知识采访、从文献组织到知识组织和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它是当前情报学研究的重点与发展关键,是情报学参与整个社会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④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是当前情报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从海量、分布、异构的网络信息中挖掘出符合需求的知识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⑤知识管理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可取代情报学解决知识需求无限性与知识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不意味着情报学的消亡,相反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促进会使情报学更加走向成熟与完善。

3.4基于知识管理的情报学交流体系重构

情报学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情报系统构成要素、要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影响情报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的研究,核心是知识交流过程及基于交流过程的行为研究。以知识为基本对象和核心概念重构情报学的交流体系是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情报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4.1情报学信息交流的总模型情报学所探讨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三大领域彼此间及内部的信息交流问题。认识这三大领域内部及相互间的交流特征、规律是由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人来实现的,因而人在整个交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基于此给出了情报学信息交流总模型,如图2所示: 这一模型较之于其他模型有以下特色[13]:①突出了人在整个交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为人的存在一方面使整个交流过程由自发的过程变为自觉的过程,同时使整个信息交流成为一个目标性更强的过程;②每一对象内部存在自交流过程,通过自交流过程在对象内完成信息(知识)的自组织和积累过程,从而使对象不断地从低级走向高级,从无序走向有序;③对象彼此间的交流,过去我们更多地在社会范畴内研究知识(信息)的交替循环过程,较少从自然、社会与思维三个基本范畴来研究问题。

3.4.2知识传递与交流的基本模式知识的价值(即情报化)是通过知识(信息)与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个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质是知识传递与吸收过程;情报工作流程必须提供完整的交流渠道以实现交流的顺利进行;情报体制必须创建相应的制度,并应用相关技术方法有效支持交流传递过程。因而要实现情报价值:①必须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②整个交流过程不是信源到信宿的简单复制,而是信宿基于需求的信息寻求过程;③整个交流是以认知结构改变即知识(信息)共享为最终完成形式。而且这三个过程,在每个个体内部都存在,只是该过程是以显性的方式还是以隐性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给出了知识传递与交流的基本模式,如图3所示。

该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传递过程,即知识创造主体基于对相关性原理把知识向相关需求者传播的过程;交流过程,即用户基于知识需求判断从信息交流渠道中获取需要知识(信息)并对之进行选择的过程;认知过程,即用户利用解释或重构的知识满足需求并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此交流模式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反馈:对获取信息内容与形式的认知反馈,对信息传递过程的信道反馈,对以不同方式存在的信息来源的信源反馈。

上述模式的主要特色有:①促使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和认知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②整个过程是主体有意识的积极主动行为,不仅关注知识(信息)以编码化方式传播的社会过程,更关注知识(信息)在主体内部作用机制;③模式能够解释引起信息交流与共享不畅的原因及分析影响因素;④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过程,而且也适用于自然和思维的信息交流过程。

4结论与讨论

以知识为核心对象和概念是情报学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唤醒的基本理念,以组织层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知识管理为情报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重构情报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体系提供了诸多的新思路和启示。在此笔者仅给出一点自身在学习研究过程的想法与体会,很多内容还有待以后的进一步具体化及深化。

参考文献:

[1]柯平.当代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情报学报,2004,23(5):377-384.

[2]翟秀云.图书情报学中的“知识流派”观点述略.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2):54-60.

[3]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6(3):193-198.

[4]刘春茂,徐久龄,张辉,等.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的综合研究∥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编.情报学进展(五).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7-135.

[5]李君君,韦淼.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动态阶段模型.图书情报知识,2006(3):96-99.

[6]邱均平,张荣.基于两种模式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14-17.

[7]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柯平,王平.从信息构建到知识构建:基于知识构建的第二代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4,48(6):20-24.

[9]严怡民,刘晓敏,丰成君,等.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何佳讯,楼天阳.论信息管理:情报学特色与管理学视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1):15-18,30.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6

档案管理是当前事业单位自身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改革内容,并且也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工作。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逐步融入更加科学、新颖的管理思路,这样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具备足够的生命力和有效性。知识管理本身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深刻的内涵,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合理的应用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和落实保障。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应更多地关注当前与时俱进地发展需求,同时从更加科学有效地角度来调整自身工作。

二、知识管理概念分析

知识管理理念本身经过长期的发展,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知识管理中主要是对于传统含义中的显隐性相对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一阶段管理理念和思路停留在一个相对保守和传统的层面上。第二个阶段则是从个体的角度,对于不同个体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分析,更加关注沟通和交流,让信息管理更加高效和通常,同时也打造了一套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策略和思路,将管理模式进行了有效创新。知识管理思路本身具有成长性、发展性、创新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是现代管理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档案的内容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业务类别,同时也是各项活动进行的重要信息载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其本身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和方向,合理地对知识管理进行应用,对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效果和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三、将知识管理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的措施

1.对理念意识进行革新。当前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更多地关注档案本身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升认知水平,更多地关注和认同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从业人员,其本身也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开展对档案资源本身价值发挥的重要意义。结合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思路,将知识创造、知识组织、知识检索和知识服务的意识融入自身的工作当中。只有从思想意识上认同知识管理,才能将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更好地应用,体现出知识管理应用的实在价值。2.依据知识管理对当前档案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知识管理理念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落实和改进。应从更高的角度来摸索一套科学有效地方法展开相关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内部对于相关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上,应采取“试点”化的管理方式,从小范围的角度来分析考察以及总结经验。通过总结前期经验,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地对后期知识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理念和思路基础,从而有效保障知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采取流程化管理的方式,让知识管理理念的应用得到更好地推进。知识管理理念的应用本身应具备一个科学的开展流程,从知识目标的制定、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鉴别、知识的共享与传播、知识的开发、知识的利用、知识的保存、知识的评估以及知识的反馈等方面入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于现有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梳理,并且引入结构化、标准化的管理思路,这样整个知识管理的应用才会更加科学,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另外,在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也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的范畴,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制定出科学的工作规划,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制度完善上,要引入标准、规范的管理思路。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引入科学化的管理指标,切实地让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为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提供支持保障。4.做好知识管理应用的支持和保障。知识管理的应用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材料作为基础保障。事业单位内部应积极地给予相关的支持保障,并且在完成前期方案制定后,应初步地展开预算工作,积极进行审批和落实。结合知识管理需求,设置专项资金,从物质的角度做好支持。在知识管理工作开展中,也应定期做好监督管理,确保相关资金专款专用,确保知识管理工作的落实更加高效、顺利、有序,并且达到既定的目标。5.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为知识管理提供支持。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当前信息化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的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应受到人们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应用信息化管理,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并且实现了档案的全面分类管理。要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全面地对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对于信息化环境的发展特性、管理需求进行明确,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平台。6.构建一个学习型的人员队伍。知识管理本身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在新时期,档案管理队伍本身也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以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状态应对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和挑战。为适应时展的新需要,他们需要在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在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事业单位档案知识管理的先进性和高效性,从而体现档案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管理部门在人员管理中,应对当前队伍情况进行分析,提升现有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且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总之,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来说,应重视管理思路的创新和改进,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并且从一个更加科学的角度来展开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奠定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姜会.利用知识管理提高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水平[J].黑龙江史志,2014(16).

[2]司宝军.知识管理型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8).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7

1 引言

知识管理是目前学术界长兴不衰的研究领域,辐射了管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系统、管理实践、智力资本、组织行为和创新绩效9个领域,囊括了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方法论和应用三大宏观方面以及组织、人员、系统三大微观方面。

不同的学科对同一主题的研究,在视角、方法和目的上都会有所不同,例如管理学侧重知识管理中的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科学关注智能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内容;而图书情报学更倾向于对知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本文即是站在图书情报学的角度,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近5年来在该领域中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及发展的趋势。

对知识管理的发展动向,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探索,综述文献如邓湘琳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卢金荣、郭东强的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等;研究类文献如张勤、徐绪松采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探索,赵艳枝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对情报学界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张勤、马费成以共词分析为方法,对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进行了探讨,Murray从企业的未来创新变革的角度对知识管理的发展重点进行了阐述,Meams针对南非地区信息和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进行了趋势探索,Mohamed更多地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而Andriessen则提出了一个可视化的方法,来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绘图,揭示隐性知识,等等。

上述研究各具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源大多是国内文献,或者只是针对若干种国外期刊,不能全面反映国外知识管理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分析方法也不够完整,偏重于单纯的定性分析。本文从图书情报学的专业数据库(EBSCO LISTA)中提取2006年至今的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绘制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并以此解读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总结出发展热点和研究趋势。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EBSCO数据库中的Ljbrarv,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Abstracts(LISTA)。该数据库收录了600多种期刊及书籍、研究报告和学报的索引,主题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编写目录、书籍装订、在线信息检索及信息管理等内容,数据库中的文章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内容全面、广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本文选取LISTA中从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这段时间收录的知识管理相关文献,并下载了这些文献的摘要及关键词等信息。

在LISTA数据库中,以“KW=knowledge management OR su=knowledge management”为检索式,并限定时间为“2006年01月至2010年03月”,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检索结果1918篇,对这些以知识管理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文献进行关键词收集整理,得出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1918篇文献中,共包含不同的关键词5333个,其中除去本位词knowledge management,以及文献类型关键词Book,Nonfiction及Record,有效关键词为5329个,有效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为16413次,其中前100位关键词出现总次数为6699,占总数的40.82%,前30位出现的频率为25.97%。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前30位关键词的词频均大于60,且占据总词频数的25.97%。而前100位关键词也只占了40.82%,因此,本文的分析就以这30个关键词(见表2)为基础。

从表2中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也包括很多方面,如技术、服务、资源、企业管理、高校图书馆应用、信息素养等内容。那么,这些研究方向对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各有怎样的贡献率?它们是否有更进一步的内在联系呢?我们能否从这些文献中解读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和研究结构?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借助社会统计软件SPSS,对以上获取的关键词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以期构建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地图。

3 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及知识地图构建

知识地图起源于地理领域的地图,最早由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 C Brookes)提出,通过分析文献的逻辑内容,找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能够引起人们创造和思考的知识点并将其联系在一起,构成知识地图,通过知识地图揭示知识的有机结构。知识地图是基于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理论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起来的、国际上新兴的可视化研究方法,目的是应用图示的方法揭示出学科领域的发展及演进趋势、研究课题的扩散与传播、作者或机构间的关系等。本文即采用知识地图法,首先对表2列出的前30位高频关键词进行两两的共词检验,即对高频关键词两两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得出30*30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再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关矩阵,导入到SPSS中,通过关键词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来绘制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

3.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通过尽可能少的因子来描述尽可能多的指标及指标之间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研究对象的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对以上提取的30个关键词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图l所示,有8个因子被提取,这8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贡献率为74.943%,即是说,将这30个关键词分为8类,就解释了国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约75%的信息。而其中前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9%,根据“所提取的因子应能概括总体信息的60%以上”,本文将这30个关键词分为5类。另一方面,与因子抽取相配套的因子个数碎石图(见图2),则直观显示因子分析的前5个因子类别是比较明晰的,前5个因子对整体走势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变化最明显的部分,这说明将知识管理研究划分为5~8类都是合理的。

3.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依照“物以类聚”的原理,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的分类。其原理是同一类中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却很大。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系统聚类法对共词的相关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将这30个关键词按组间连接法,即将平均距离最小的两项合并为一类,最后绘制出30个关键词的共词龙骨图(见图3),初步反映关键词之间的聚类情况,然后参考前面因子分析的因子个数,将30个关键词聚合成5类。

该龙骨图直观显示了30个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度,其中越早被聚为一类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越紧密,而类的大小直接反映这个主题的集中程度和学者对它们的关注程度。一般来说,理论性强、研究方向指导性强以及较受重视的研究领域会形成较大的类。

3.3 多维尺度分析

在确定了聚类的个数和基本范围后,接下来通过SPSS中的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多维尺度分析图,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按照5因子要素,将30个关键词按照图3的聚类,最终绘制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见图4)。

图4中,横轴衡量了研究的应用性。越往右的主题与实践应用的联系越紧密;纵轴衡量了研究的理论性,越往下的主题理论性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类研究的实践应用性是最强的,D类研究的实践应用性相对较弱,A类研究的理论性最强,而C、E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

按照以上各种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30个高频关键词将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管理研究结构分为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企业组织应用、共享与创新、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以及信息素养五大类,如表3(表内百分比为各类在五大类中所占的比重数)所示:

同时,根据同一类中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次数,采用内部连接的平均值算法,得出这个主题的密度,根据该类与其他类的外部连接的总和平均值算法,得出该主题的中心度,并以中心度为横坐标,密度为纵坐标,取各个类中心度和密度的平均值为原点,绘制战略坐标图。其中密度反映的是字词聚合成主题的联系强度,也就是该主题的内部强度,它表示该类维持自己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一般来说,密度越高,说明分类中的各关键词联系越紧密,研究趋势趋向成熟;中心度反映的是一个主题和其他主题的相互影响程度,一个主题与其他主题联系的数目和强度越大,即类与类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这个主题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就越趋于中心地位。根据密度和中心度的计算方法,本文绘制出国外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发展的战略坐标图(见图5)。

从战略坐标图可以看出,五大类呈两级化的分布状态。其中A、D在第一象限,即表示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以及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中心,发展较为成熟,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而其余三类B、C、E则不同程度地分布在第三象限,表示企业组织应用、共享与创新以及信息素养的研究相对处于非核心的状态,其发展还不够成熟,未具规模。

4 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发展现状的解读

根据以上国外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地图和相应的战略坐标图,结合近年来知识管理发展的现状。以下对该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结构和特点进行简要解读。

4.1 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

分类A“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是五大类中最大的一类,所占比重高达45%,包含了9个知识点。这是知识管理传统的研究方向,涉及的研究内容范围较广。涵盖了资源、技术、服务、管理、专家等各方面,是对总体构架和理论基础的研究。A类研究在图书馆情报学研究中最受重视,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该类的密度和中心度最高。说明A类研究的核心度和成熟度在所有类别中都是最高的。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A类研究的理论性最强,而实践应用性中等。4.2企业组织应用

分类B“企业组织应用”在五大类中所占比例为14%,包含了6个知识点。这是管理学非常重视的研究方向,在图书情报领域也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该类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三象限,核心度和成熟度要低于A和D类,但高于C和E类。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B类研究的理论性中等,而实践应用性是最强的。

4.3 共享与创新

分类C“共享与创新”在总类中占8%,包含了4个知识点。这也是一个研究的重点,位于战略发展图的第三象限。因为该类的主题相对较窄,虽然目前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受主题范围的影响,其核心度相对较小,成熟度也不高。知识地图显示c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应用性较强。

4.4 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

分类D“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是5大类中的第2大类,所占比重高达28%,包含了6个知识点。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日益膨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服务逐渐难以满足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求。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知识服务及涉及到的知识整合、组织、处理、检索、存储等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类中的关键阋“United State”直观地说明了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美国是研究知识服务、组织和检索的翘楚。该类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其核心度和成熟度仅次于A类。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D类研究的理论性中等,而实践应用性则相对较弱。

4.5 信息素养

E类“信息素养”是最后一个被聚入的类,其研究比重占五大类的5%,包含了3个知识点,位于战略发展图的第三象限。虽然这一类的核心度和成熟度相对其他4类而言比较低,但是近年来图书情报学对信息素养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多,而信息素养也逐渐地被视为一个单独的研究主题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中,并且在各大高校中,也被认为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养指的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信息需求,发现知识和利用知识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这都涉及到了知识的管理和应用。所以将知识管理相关的服务、方法融入到信息素养的规划和实施中,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知识地图显示E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应用性中等。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上五大类别,图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还包括许多其他内容,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管理、互联网、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知识转移、竞争情报、社会网络、搜索引擎、本体等内容。这些研究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因此,五大类只是涵盖了图书情报领域对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全部。有些新兴的研究因为发表的成果还不够多,尚不能体现在知识地图中。有的类别下包含了很多小类,对于具体的研究方向而言,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分研究。此外,有些类目名称虽然不同,但内容可能是一致的,这在分类和研究中也应注意。如智力资本和知识工人,本质上都是对知识人员的描述,但是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类别。这是因为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角色背景是不一样的,在企业管理中,知识人员承担着智囊团的角色,而在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中,知识人员大多是指服务的提供者。

以上5类研究结构,与Ponzi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及Subramani等人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结合两者的研究,他们将知识管理的研究结构大体分为:①从公司战略的高度认识知识管理;②“学习”的相关研究;③组织信息处理和IT支持;④知识管理的实践。本文的各类结构基本可以在他们的结构中找到对应点,如针对企业公司的知识管理应用、信息处理及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情景学习和信息素养等。不同的是,Subramani在文中提出的“知识哲学”在本文中没有反映出来,这应归结为研究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在国内研究中,张勤等人对知识管理研究结构采用更细致的标准,划分出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人力管理、组织行为理论与创新绩效几大类,这些也都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

5 结论

综合以上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

·总体上看,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但实质上,无论是组织应用,还是知识的检索与服务,各个类别下仍可概括为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应用两大维度。

·国外知识管理的三大系统——信息科学系统、管理科学系统、社会学系统,相互交织与作用,形成了知识管理领域内容纷繁多样的研究主题,从而构成了以“技术一管理一人”为主脉络的庞大研究体系:国外知识管理从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二元范式并存发展至今,逐步融入“人”作为参与信息和知识流程的各种角色,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正逐步成熟,促进知识管理学科的更全面深入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研究方向如基本理论技术和企业应用的研究外,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信息素养和共享与创新中的应用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尤其是技术创新和创新绩效管理,这些都是近年来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虽然在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国外仍有一些差距,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力量的增强,国内的研究也对世界知识管理的科研成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勤,徐绪松,共词分析法与可视化技术的结合:揭示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管理工程学报,2008(4):30-35

[2]邓湘琳,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59-61

[3]卢金荣,郭东强,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8(1):190-192

[4]赵艳枝,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挖掘,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02-105

[5]张勤,马费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探讨——以共词分析为方法,情报学报,2008,27(1):93-101

[6] Murray A J. Workplace innovation: The enterprise nf the future:Tipping points on the horizon. The Journal nf Information &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2008,38(2) : 155-162

[7] Mearns M A. Trends in the theoretical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calapproaches applied in doctoral studies i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manvgemenl: An exploration of ten years of research in South Afri-ca. SAJIM: Soulh Afric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10(4) : 7-23

[8] Mohamed M. Knowledge management teehnalogles: The "continuumi-zafion" nf 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ology,. The Journal of lnforma-Lion &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2008,38(2): 167-173

[9] Aodriessen D, Kliphuis E, Mckenzie J, et at. Pictur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developing a method for analysing knowledgemetaphors in visuals.

Electronic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9,7(4) : 405-414

[10]陈强,廖开际,奚建清,知识地图研究现状与展望,情报杂志,2006(5):43-46

[11]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基于CSSCl的我国管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55-58

[12]钱峰,基于SPSS知识地图的国内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情报科学,2008,26(6):924-928

[13]魏晓俊,基于科技文献中词语的科技发展监测方法研究,情报杂志。2007(3):34-39

[14]岳洪江,思峰,国外管理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的町视化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91-94

[15]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9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8

对知识管理的发展动向,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探索,综述如邓湘琳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卢金荣、郭东强的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等;研究类文献如张勤、徐绪松采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探索,赵艳枝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对情报学界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张勤、马费成以共词分析为方法,对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进行了探讨,Murray从企业的未来创新变革的角度对知识管理的发展重点进行了阐述,Meams针对南非地区信息和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进行了趋势探索,Mohamed更多地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而Andriessen则提出了一个可视化的方法,来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绘图,揭示隐性知识,等等。

上述研究各具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源大多是国内文献,或者只是针对若干种国外期刊,不能全面反映国外知识管理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分析方法也不够完整,偏重于单纯的定性分析。本文从图书情报学的专业数据库(EBSCO LISTA)中提取2006年至今的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绘制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并以此解读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总结出发展热点和研究趋势。

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EBSCO数据库中的Ljbrarv,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Abstracts(LISTA)。该数据库收录了600多种期刊及书籍、研究报告和学报的索引,主题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编写目录、书籍装订、在线信息检索及信息管理等内容,数据库中的文章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内容全面、广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在LISTA数据库中,以KW=knowledge management OR su=knowledge management为检索式,并限定时间为2006年01月至2010年03月,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检索结果1918篇,

1918篇文献中,共包含不同的关键词5333个,其中除去本位词knowledge management,以及文献类型关键词Book,Nonfiction及Record,有效关键词为5329个,有效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为16413次,其中前100位关键词出现总次数为6699,占总数的40.82%,前30位出现的频率为25.97%。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前30位关键词的词频均大于60,且占据总词频数的25.97%。而前100位关键词也只占了40.82%,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9

源于上世纪末的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使得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不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都已经面临一个伟大机遇和挑战。早在1959年,彼得・德鲁克就在其著作中提出“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的新概念。1986年,卡尔・斯威比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出版以知识管理为书名的第一本知识管理著作。随后,彼得・圣吉(1990)提出“学习型组织”,强调企业就是以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学习的团队。此后,Nonaka&Takeuchi(1995)从知识角度研究了日本企业,提出“组织的知识创造的概念”,以此阐释日本管理体系的知识管理和经济特征,与此同时,Nonaka,Edvinsson、Steward、斯威比等人提出了知识资产的概念,使得知识管理相关环节、概念框架、IT应用等研究也在逐步地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

一、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知识管理研究起源于信息时代,Ponzi(2002)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采用文献目录计量的方法详尽分析了知识管理思想的发展。根据Ponzi(2002)的研究,知识管理思想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1995年以前都处于比较缓慢的发展期;从1996年至1999年,知识管理文献开始以指数形式增长;2000年文献数量有所回落,在近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又开始反弹。知识管理的发展过程说明知识管理并不只是一时的热潮,而是一种伴随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演进过程。

第一阶段(1986-1995):知识管理研究的早期阶段。计算机科学和企业战略文献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计算机科学文献将知识看成是在IT的帮助之下可以管理的更好的“对象”,企业战略文献以Hed-lund(1994)、Nonaka(1994)的著作为代表,他们将KM重新定位为一个“社会过程”而不是一个“IT驱使的概念”。这一阶段,针对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研究对于知识管理的影响要大于针对企业战略的相关研究。

第二阶段(1996-2000):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扩张阶段。知识管理文献以指数形式增长,并且学科宽度也从1995年的3个学科(计算机科学、商业、图书馆和信息科学)扩充到了1999年的13个学科。这一阶段增长最快的出版物强调的多是管理知识的IT工具,而被引用最广的出版物却都是来自于组织科学领域的文献(如Nonaka、Senge等学者的研究文献),强调的都是知识管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对于知识管理的探讨实现了从“IT、数据库”向“IT作为一种交流和协作工具”视角的转变(Ponzi,2002)。

第三阶段(2001- ):知识管理研究的稳步发展阶段。由于很多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投入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收益,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理论研究学者和业界人士都开始冷静地思考知识管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也回归到稳定增长的轨道。这一时期,大量企业在知识管理实践方面的挫折和失败,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前一阶段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强化了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纠正了将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时尚”和“管理热潮”的错误观点,从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进展。可以预见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知识管理仍然会以一个争论激烈的论题出现,并在实践和争论中,逐步的得到完善和健全。

二、知识管理研究的多维视角

相比知识和管理两个单独的术语,知识管理具有更为复杂而统合的内涵。在知识管理的术语下,各种不同情境、不同视角下的不同主题得到了探讨。基于不同的价值观、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反映出实际情景的不同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聚焦于现实的不同方面、专注于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了利用这些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出知识管理概念及相关理论发展的一个全景式概述。

1、信息技术视角。

IT文献和技术的发展给知识管理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IT学科中的知识管理文献将知识看成是可以由信息技术来管理的客体,知识的客体观类似于将知识看成是一个物质化的集合,可以被购买或者被放置到需要他的任何地方,换句话说,这一视角将知识看成是具有物质性的信息。从信息技术视角来看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基本上根基于IT的管理系统或者等价物。基本的假定是:信息技术能够加速知识的流动,同时提供一个现代系统来存储正式的知识和知识个体间的知识共享。

2、组织知识视角。

与基于IT视角的知识管理比较,组织知识视角的知识管理大多是参与者导向的,组织知识方面的文献为这一视角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如基于资源的企业观点(Bamey,1986,1991)和基于知识的企业观点(Grant,1996;Kogut&Zander,1996;Spender,1996)。组织知识视角的知识管理坚持认为知识不同于信息,知识根植于人,知识创造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相联系。

3、组织学习视角。

在组织学习的视角之下,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非正式的、集体的学习,这一领域的著作大多关注的是“将知识的本质理解为一种资产或者一种储备”,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更为静态的观点”。组织学习视角的知识管理对于知识则采用了一种动态的观点,关注知识是如何变化的。简单来说,组织学习视角的研究认为学习就是创造和开发知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会影响到更进一步的学习。组织学习的基本模型包括“单环和双环学习”(Argyris&Schon,1978),“开发一探索”(March,1991),“信息获取一信息传播一信息翻译一组织记忆”(Huber,1991)以及组织学习的4I模型(Crossan et al.,1999)。在这些模型和方法中都强调了要鼓励个体通过直接的社会交流和相互作用来共同学习,并通过学习过程来推进知识在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组织层面的流动,而知识管理也应该注重对于上述动态过程的管理。

尽管有大量的知识管理研究文献,但是关于知识管理的统一的定义却仍然缺乏。文献中的一些定义归纳于表3-1中,我们还对每一定义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评述。现有的知识管理的定义显示出以下特点。

1、定义主要突出了知识管理的信息处理过程,如获取、改进、存储、检索和。

2、大多数的定义都是业界人士和咨询者所提出的为流行出版物所作,尽管组织科学流派中的研究者们(如Nonaka、Hedlund等)也采用了知识管理这一术语,但他们并未给出定义。

3、大多数的定义将重点放在管理已经存在于组织内的知识,而未考虑到竞争优势来源的知识创造的

重要性(Nonaka,1994)。

4、大多数定义的重点都在于如何使得知识可用,而没有注重去开发利用这些可用知识所必须的能力上,这也决定了组织从其知识中获益的程度(Haas&Hansen,2005)。

简言之,每一个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都只是关注了组织知识管理方面。

尽管上述定义没有一个是完全准确的,当然也没有一个是完全不准确的。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会随着公司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也会不一样。拥有高级的计算和交流工具的信息技术学科将知识看成是一种提供IT系统来存储信息的技术活动;而研究组织知识的学者们将知识看成是企业的资产,并强调对其进行综合利用的必要性;组织学习方面的研究则指出了创造知识的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为了理解知识管理的根本,我们应该就广义上的知识管理的界定达成一致。上述视角的整合一直较为缺乏。这是为什么大量的研究都采用rr视角的方法,或者将知识简单看成是一种资产(Davenport,Long&Beers,1998),而更为重要的对于过程的关注却缺失了的原因(McDermott,1999;Ruggles,1998)。

综合上述不同的研究视角,一种可行的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知识管理是一系列通过获取、共享和应用知识来推进组织运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活动和实践。

在这一定义中,获取知识的过程指的是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包括从组织内外获取已有知识,同时还包括创造新的知识;而共享和应用过程指的是知识在被应用于完成组织任务之前所必须的对于知识的捕获、存储、存取和转移。与现有的定义相比,这一定义突出了下述特点。

1、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和实践,而不是一个包含知识的系统。

2、知识管理不仅仅包括知识的鉴别、创造、捕获、存储和检索,同时也包括知识的应用。

3、不同于其他定义假设知识管理可以自动地导致组织绩效的提升,本定义明确表明需要通过实施知识管理来改善组织运营,也就是说知识管理不会自动地产生绩效和收益。

三、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层辨析

(一)知识管理不等于信息管理

首先,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正式的有意的行为已经在很多企业得到实施。但实际上,我们也相信很多的知识管理的实践和努力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知识管理,而是在知识管理的区域进行了一些活动。企业通过使用知识管理这一术语来界定非知识管理活动,但其出发点仍然是希望从知识管理的宝库中获益。

其次,对知识管理概念的这种“生搬硬套”只是一种直觉逻辑。当我们频繁的将知识管理的特征归纳为通过借助适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时,知识管理从学科建立之初就在被频繁地看成是信息管理的近亲。因此,知识管理也就被很多企业看成是在组织中采用适当的IT工具来管理知识的活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商业智能(BI)、在线分析程序(OLAP)、商业绩效考核(BPM)、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liP)、协作管理、群件、搜索和检索技术的应用、语义网络以及语义文本挖掘工具的应用、文档管理、图像管理、网络会议的应用、在线学习的应用、专家定位器(专家黄页)、最佳实践数据库的应用、企业信息门户(EIPs)都被看成是知识管理工具,而包含有部署或使用上述应用工具的项目也被称之为知识管理项目。EIPs、文档管理、最佳实践等更被认为是知识管理最为热衷的应用,在知识管理文献中有大量包含以上内容的案例分析和描述。如今,很多的门户开发商们将他们的搜索和检索能力描绘成知识管理已经见怪不怪了,就好像只要使用门户,那么一个人和组织就可以自动的来管理知识、发现知识了。在上述所有的IT应用中,第一代的知识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应该就是最佳实践数据库了。

由此可见,在知识管理领域中,很多人已经开始将其当成是另外一种跟IT有关的管理时尚。现在普遍的观点是知识管理需要组织内部深度的文化变革,也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管理和员工行为Grossman(2006),Davenport&Prusak(1999),McDermott(1999)等大量学者就认为,将组织的知识管理重心由技术转向人和流程对于更为有效和有益的管理知识更为重要。

(二)知识管理需要IT支持

当我们打开知识管理的黑箱,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要素,例如内容管理、实践社区、知识检索、分类体系等。当然也有非技术的要素,如组织流程、社会、文化要素。Marwick(2001)认为知识管理包括的因素众多,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适当的结合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活动,但在很多时候也需要应用适当的技术。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指的是组织中管理知识的整体努力。相反,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Management System,KMS)则是知识管理项目中的信息技术要素。通过提供一定的能力来推进大量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交流、记录和储存,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在Alavi&Leidner(2001),Davenport &Prusak(2000)等学者看来,技术也是知识管理项目的一个关键的使能器。

(三)知识管理要重视人的因素

IT领袖们所导致的最大的概念混乱就是把知识管理简单看成是有关技术的问题。通常,人们开始一个知识管理项目时都是专注于技术需要,如一个数据库或者一个门户。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人和流程,Berkman(2001)认为技术只是这一完全的文化活动的一小部分。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都有这样一种深刻的理解,即知识管理不应该只是孤立的站在一旁,其应该帮助我们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推进人与信息的联系和人与人的联系。知识不能跟定义中说的一样转变为一项物体或者由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信息技术是信息传播的关键,但却不能有效地捕获和存储隐性知识,只有人能做到这一点(Senge et al.,1999)。Ruggles(1998)所开展的一项对于431家企业的调查研究显示,如果知识管理没有关注人的问题,那么就不算是知识管理实践。

(四)知识管理要关注组织文化层面的因素

必须承认知识管理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更应该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技术可以协助人们建构良好的知识管理活动,但知识管理的成功却不能仅仅只是基于技术。技术作为知识管理项目一个关键的使能器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组织氛围、组织文化和结构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方面。正如Mason&Pauleen(2003)所说的,知识管理是一个深入的社会过程,其必须考虑到人文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10

管理人员相关知信行现状

管理人员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知识的知晓情况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相关调查中,知道应加强自然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人员较高,达到84.21%;但是知道加强空调等机械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仅占到38.60%;知道打扫卫生时要保持地面湿润,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知晓率最低,仅占8.77%。对于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加强空调等机械通风、打扫卫生时要保持地面湿润,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知晓率不足50%。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对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年龄因素与相关卫生知识的得分高低之间有关系。31~40岁年龄组段和20~30岁年龄组段的得高分的人数较>40岁年龄组多。性别、文化程度、所学专业等因素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知识得分的高低没有关系。对卫生管理工作态度的调查情况经过问卷调查,有77.19%的人非常热爱自己从事的管理工作。82.46%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培训管理和考核是提高本单位卫生管理质量最有效的方法。84.21%的被调查者认为卫生行政监督等监督机构,能够有效地改善本单位的卫生状况以及其他状况。63.16%的人认为每半年以内应该有1~2次的卫生监督指导。87.72%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领导很重视卫生工作,会定期巡查,但只有80.70%的单位会因管理得当而进行奖励。对卫生管理工作行为的调查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有89.47%的人会主动思考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解决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时,有84.21%的高级管理人员会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待老板同意后实施,只有5.26%的人会自己独立处理。遇到紧急情况时,有82.46%的高级管理人员会选择提出解决方案,待老板同意后实施,只有1.75%会自己独立处理。关于了解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途径行为的调查显示:通过“老板交代”途径了解规范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比例仅5.26%,一方面可能是老板不重视相关卫生工作,也可能是老板不了解相关的工作,所以不能予以规范性的指导。通过自己定期学习相关的知识来了解规范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占14.04%,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培训了解规范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比例最高为80.70%,说明当前情况下,加强相关行政部门的培训是了解规范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讨论

本次调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为82.64%,明显高于《珠海市食品行业管理人员卫生知识、行为调查》报道的食品行业管理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60.21%[1]。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效方法的卫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公共场所管理人员都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但是掌握的知识并不全面。比如,打扫卫生时要保持地面湿润仅占8.77%、知道加强空调等机械通风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的仅占38.60%。这样提示我们,还要加强干预,进一步完善管理相对人员的卫生知识。在本次调查中,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31~40岁年龄组段的高分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组的人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效方法相关知识以及其他卫生知识更加能够不断学习、全面掌握。性别、文化程度、所学专业、工作年限、现从事工作类别5个因素均不是相关卫生知识高分率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样本量偏小,也可能因为宾馆、酒店的卫生管理工作并不受性别、文化程度以及严格的专业性限制,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累积和不断地学习,都可以使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相关卫生知识,从而达到更好地管理宾馆、餐厅的效果。这样更加提示我们,对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后续的卫生知识培训、不断强化、更新卫生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了解规范的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途径,有75.44%的人认为,可以从相关行政部门的培训来获得,且82.46%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培训管理和考核是提高本单位卫生管理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与《泰州市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得出的52.4%的人认为卫生部门开展的卫生知识培训是获取相关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的结论相似[2]。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认知程度和卫生行为合格率提高,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以及卫生行为的监测[3]。对于卫生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和需要紧急处理卫生管理遇到的问题时,大部分的高级管理人员会选择提出解决方案,待老板同意后实施,仅有少数会自己独立处理,制订相关制度或解决遇到的卫生问题。说明高级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自限和自主处理的积极性都不高,往往卫生行政监督相关指导意见都是直接传达给高管而不是老板本人,这样就导致在执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甚至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掌握了一定的卫生知识不一定就能形成相应的卫生行为[4]。我们既要有针对性地抓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卫生知识水平,更要从政策、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促使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

作者:周婧炜 许小燕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11

一 研究现状分析

知识管理最早发生在企业活动中,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教育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知识管理的衍生。学者黎加厚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认为,教育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与知识管理联系密切,一些学者从教育技术视角探索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应用,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研究主题主要涉及知识管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知识管理工具与平台研究、知识管理与教育资源建设。相关研究多为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提供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新思维、新解决方案。典型的如王悦,宋晓梅提出以知识链(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发现、知识传播和共享、知识使用和更新)为框架对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进行分析,并构建新的知识链模型。吴长城等以教育大发现学习社区为案例探讨知识管理实践模型及应用策略。甘永成以知识管理和e-Learning相结合视角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从2005年开始知识管理工具研究,涉及“知识地图”、Blog、Wild、BBS、SNS、RSS、社会标签等开发利用。如利用Blog、SNS、Wiki开展教师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王芙蓉引入Web2.0新技术和业务模式来设计实现教育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1)如何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对知识或信息有效获取、组织、共享和创新?如何适应移动性、碎片化的现状是教育知识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

(2)忽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及系统化,由个人与组织(集体)的隐性知识所构成的隐性知识资源,对于知识应用和创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应该引起教育知识管理的重视。

(3)能否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及二者的共享与创新,是知识管理发挥最佳效能的标志,也是教育知识管理的核心。相关理论研究丰富但实践层面缺乏。

(4)对“人”的作用重视不够。知识管理的三个重要元素中:人、技术、过程,最核心要素是人。教师和学生应当成为教育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目前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较多。

微博近几年迅速兴起,相比较博客、播客、WiKi等Web2.0应用,微博最大的特性在于信息的快速生成以及由此构筑的人际网络互动,其表达信息的即时性、开放性更适合人们日常表达的网络应用方式,对于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有着天然的实践优势。但目前微博在国内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非常少,仅有郭力维一对微博社区知识交流与传播的研究;曾睿等分析了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模型。

如何将微博有效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中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文在文献调研基础上,主要回答两个关键问题: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教师教学是教育领域知识产出的关键环节,微博如何在这个具体应用层面更好实践教育知识管理?

二 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理论,其指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知识转化过程包括: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知识管理是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知识创新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知识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技术支撑,本文以SECI模型为指导,分析微博的技术特性在教育知识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应用优势。

1 知识获取:泛在环境中的信息快速汇聚与重组

微博最大的特性在于信息的快速生成。微博以140个左右字符及多媒体呈现的微内容信息,且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客户端和外部API接口等多渠道更新个人信息。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使微博用户在泛在环境中快速获取信息。

微博通过关注、转发、搜索、评论、回复、收藏、私信等方式实现了信息重组。通过绑定不同的信息共享平台账号,包括多个微博账号、SNS账号、IM账号、电子邮件等,实现信息同步更新。通过添加好友关注,能同步获取关注者的最新信息。通过绑定第三方聚合工具,如RSS,实现内容订阅更新。通过搜索机制,如新浪网的“微博搜索”,可以检索新浪微博的完整数据库,获取大量信息。使用TAG标签搜索,通过输入相应的标签名,可查找相应的微博记录或贴有相应标签的人。通过推荐机制,拥有相同TAG标签的用户会被系统自动聚集,并在搜索时被自动推荐,还可通过对微博条目被转发次数、受评次数、留言内容等来实现信息推荐机制。

虽然微博生成了大量碎片化、非结构性信息,但大量信息是以某一知识内容或某一话题为核心快速汇聚,其蕴含了集体智慧。微博的信息聚合与重组实现知识分类、显性知识的显性化、集体智慧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2 知识生产:多渠道隐性知识显性化

知识生产关键要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及社会化。组织内部的多数知识,是以隐性的状态存在。隐性知识集中存储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中,是组织成员所具有的独特经验,因此难以传播,需要借助交流、互动、观察等方式实现知识转化的社会化。微博是以话题聚合信息的社群化传播,并能快速聚合多种形式的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不仅是短文本,也可实现长文本交互及微盘存储。这解决了教育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瓶颈。微博所提供的知识内容多形态表现的功能,使学习者可以利用微博作为学习笔记,利用图片功能图片日记,或输入链接,直接发送视频,并可点击观看和收听。

3 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人际社会网络的主题知识共享

微博是以个体和群组讨论的方式围绕某一主题的传播与交流,并且知识内容表达更精练简洁。通过比较稳定的“关注一被关注”关系,微博主与自己的粉丝、粉丝和粉丝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密切的人际社交互动关系,极有利于在信息交流与共享中达成群体共识。微博是以微群和话题聚合为核心的互动方式。话题聚合是围绕某一主题的言论内容的聚集区,而微群是某一类用户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聚集区。微群需要用户向群主申请加入,才能在群内发表知识言论。微群使群成员更集中关注某一主题而深入探讨某些知识言论,可对群内成员知识言论进行转发、回复、评论、分享,或将同样知识言论转发至多个微群。如此使知识交流更便捷、更有效,极利于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而基于微博的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状态和开放性能有效汇聚各方专业人士和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协作和知识建构,能够达到群体智慧升华和知识创新。

4 知识网络:微博功能拓展

微博是以个体知识为核心向四周发散交流传播的互动过程,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人发挥了核心作用。通过微博关注机制可实现人与人和人与资源的关注链接,有利于构建分布式知识网络。但微博社互中生成了大量碎片化信息,这些隐性知识在显性化过程中需要有效组织。微博提供开放的API允许第三方软件的介入,目前已有很多工具介入微博应用,虽然不能有效实施知识管理,但可以针对知识管理开展功能拓展。如可视化技术支撑的微博话题或热词类聚、微博用户使用兴趣挖掘建模以实现个性化信息推荐、微博话题分类与导航、微群的主题类聚、基于微博数据库的知识图谱,从而实现对碎片化信息的有效管理,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

三 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教师教学是教育知识产出的关键,教师教学过程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如何提高教学专业水平。本文探讨微博如何与这两个关键环节有效整合,从而提升教育知识管理水平。

1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管理:促进学生课程学习的知识转化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管理应实现对课堂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师生缺乏在课堂以外的交流互动,比较注重学生显性知识的获取与系统化,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学习。而微博与课堂教学整合有利于组建一个跨越教室内外的课堂社区,从而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构建适合课堂交流的知识分享机制,实现对课堂教学隐性知识的管理。

课堂教学中隐性知识获取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元化互动、探究及深度讨论,并经过显性化、组合和内化三个阶段。通过探究和讨论等知识共享形式,学生头脑中隐性知识逐步显现化。但显性化的最初状态是零碎的、非结构化的,需要学生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这就完成了组合的过程,组合也实现了学生个体知识转化为团队知识。内化是团队知识经过组合过程,新创造的显性知识可以在组织成员间传播,又转化为课堂中其他学生的隐性知识。微博应用于课堂教学知识管理的流程如图1所示。

(1)课前或课后提示导学

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利用微博在课前教学通告,课后这堂课的重点、难点、下一次课会涉及的知识点,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尤其是要求学生课前获取必要资源并上传到微博,在课堂中评价学生微博资源并进行鼓励,有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取。

(2)有效的师生沟通及答疑解惑,开展对隐藏在学生解决问题中的隐性知识的评价

微博与即时聊天工具的有效结合,如腾讯公司在QQ工具中嵌入腾讯微博,通过即时聊天工具,用户随时分享微博动态并即时回复、评论、转发知识信息。如新浪微博在微群中植入聊天室,在线群成员都可以进入聊天室,参与实时互动交流。如此微博可成为一种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教师通过微博能及时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并要求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经验和体会上传到微博中共享,从而加大了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中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和评价。

(3)教师合理组织主题讨论,实施生成性课程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知识转化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预先规定好的教学流程传授知识,而微博的应用有利于教师从预设式向生成式教学转变。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进度,主题讨论,通过微博短信提醒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基于主题(或问题)进行关注、评论、回复、收藏。在这种互动中,学生是处于积极状态,教学中相关问题的争论焦点、思想碰撞的火花、学生个别化的瞬间灵感,借助各种终端即时反馈到微博中,而教师可顺势将这一生成性过程逐步引导到课堂探究中。另外,可利用微博分组开展课程专题研究和实践,各组组长在课堂上汇报交流,教师全程参与小组活动交流,并通过微博给学生提供导航、资源等帮助。

(4)开展多元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良好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极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组合与内化,是知识管理的必要环节。微博记录了学生参与课堂社区交流的全过程。记录可按两种方式进行整理,一是按照时间顺序,二是按照活动主题或项目。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课程成长记录发起形成性评价活动。微博采用跟帖式评论的交流模式,参与评论的学生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评论,也可以对已有评论进行回复,还可以对评论性言论进行再评论,从而形成了以学生成长记录为核心的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利用微博平台开放性,可要求家长关注学生微博并参与评价。

教师可发起微活动、微投票,展示学习作品,学生投票并跟帖互评,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教师也可通过私信,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交流,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真诚鼓励和中肯评价,对于课堂社区中潜水者督促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教师可结合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将学生参与课堂社区的成长记录纳入课程考核的总结性评价范畴。对学生微博行为的评价蕴含了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多层面评价,但评价标准要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过程的具体需要制定。

(5)课堂内外的链接及资源的管理,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微博现有功能还不能有效实施知识呈现与管理。可利于可视化技术聚合微博社区中的主题词或讨论的热词,如专业教育微博系统cirip.ro的标签云工具,从而构建课堂知识图谱。利用微博开放的API功能,与博客、播客、专题论坛及网络课程等知识共享平台进行绑定。学生利用手机微博实时传送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资源,从而扩展课堂内外的知识链接。由助教管理课堂社区各类资源,制定资源评价机制,减少信息垃圾,从而实现社区中师生共享的大量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6)课堂教学中知识管理顺利开展,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

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教师对主题设定、积极性和对新技术的应用关系到课堂社区的成败。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微博行为。推选助教辅助课堂社区管理,并注重发挥社群中紧密互动学生的带动作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根据课程学科性质、不同教学内容等灵活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2 教师个人与教师组织知识管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知识管理关键是隐性知识的管理。教师教学经验、教学体会等大量实践性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状态存储于教师个人头脑中,难以传播共享,需要提供及时记录、交流、研讨、反思的知识共享环境和配套的运行机制。微博可作为教学笔记和教学反思工具开展对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管理。基于微博构建知识交流平台,基于平台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教师组织隐性知识的管理。

(1)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课堂社区中的课程教学评价、教学笔记、教学反思工具

教师是一个反思性实践者,教师教学知识就是在反思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而微博课堂社区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一个微环境。课堂社区中师生沟通促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想法和学习问题,也可开展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并调整教学行为,改善教学效果,在反思与实践中促进了教师教学隐性知识转化。

教师的教学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有可能会遗忘。而微博与手机结合,以140左右字符及多媒体呈现的微内容信息,非常适合作为教学笔记,在课余时间教师随时记录教学灵感,教学问题,并可对之设置标签进行整理。教师通过微博关注专家、名师,拥有兴趣相投的同伴,从而构筑了教师个人的学习社会网络,来进行求证问题的解答,获取资源。教师随时查看、整理零散的教学记录和互动信息,促使教师经常化的进行教学反思。

(2)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教师组织的隐性知识管理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立足于教师群体,通过教师之间的专业经验等的分享与对话提升对教师群体的知识进行的管理。其充分利用了微博跨时空限制的主题知识共享机制,进行本校、外校教师及专家间的交流互动。如开展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对相关教学问题点评和指导、团队专业课题研究、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等,从而促进跨学科的知识经验交流、跨领域的课程设计和发展。图2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学习模式。

共同体合作平台构建策略:建议搭建专业微博平台,如借鉴企业级微博平台Yammer、Present.ly,在学校内搭建教师研修平台,也可搭建校际间的教师知识联盟平台。在平台管理上要具有以下关键功能;(1)进行教师认证、专家认证、甚至实名制(2)由专业人员管理平台,对信息进行监管。(3)群组可设置为私密组和公开组(开放、社会化)。(4)平台要有效支撑知识组织与快速分享。具体策略如:标签分类实现对信息和好友的个性化管理;微博与博客及专题论坛的绑定,通过一个微博管理多个博客(论坛),并可对多个博客(论坛)进行信息跟踪;知识挖掘与推荐机制;微博信息同步分享等。

共同体协作环境构建策略:强化专家型教师实践经验的扩散与共享,如通过平台认证推选专家构建微博社群,由学校组织某一学科的优秀教师参与微博社群,上传或记录自己相关教学技能和教学案例等。如此也可汇聚大量教师粉丝,通过互动交流、专家引领,新手教师共享专家教师的经验,加速其专业成长。学校推动定期的平台共享交流,邀请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育专家加入,由专家组建教学专题研究社群。

共同体共建资源构建策略:微博易生成大量碎片化教学信息,可借助“微刊”并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开展协同编辑资源。共建者通过微刊的编辑模板添加、协同编辑资源,并可进行评议、关注和推荐。对协同编辑完成的资源进行,形成版本标签。共建者可对版本修改、评议、关注、推荐。微刊中的资源一旦就同步在微博中共享。共建资源期间可产生多版本,由于具有版本标签,共建者可对新旧版本进行比较、评议,以便推选出被广泛接纳的最终版本。平台可认证推选“科学顾问”,其是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由专家来评审最终版本。

教学知识库构建:专业微博平台使教师成为教学知识的使用者和建设者,并能快速汇聚大量资源。微博通过关注机制实现人与人和人与资源的关注链接,通过相近主题链接教师社群,相同标签(如TAG标签)链接教师社群和教学知识点,如此构成了分布式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从技术上可构建结构化的知识链表数据库,这是一个动态的教学知识共享数据库,基于数据库的知识聚合与挖掘必然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共享深度,促进知识创新。

(3)教师知识管理需要有良性的配套运行机制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12

一.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知识管理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管理学领域。知识管理是对组织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流、整合、内化、评价、改造的全过程管理,其目的在于实现知识共享,增加组织的知识总量,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宏观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关注整体,是对一个组织系统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及相关资源的管理,任何一个管理过程都应考虑组织整体效益的实现。组织还应有与外部环境交换知识的通道,从而保证知识来源的丰富性。组织成员通过共同努力,更新组织的知识,提高组织的知识总量。知识管理的目标定位是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显隐知识的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个人首先通过摹仿习得他人的隐性知识;接着将这一部分隐性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出来后,外化成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再与先前的显性知识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在组织内共享;最后组织中的成员将其内化为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在实际的转换中,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隐性知识社会化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重新组合、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这四个转换环节是知识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并由此形成一个循环上升的知识增值系统。

从微观角度来说,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价值链的管理,清除影响知识价值链形成的阻碍因素,加快价值链的形成速度,使组织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通过对知识管理定义与管理过程的分析,知识价值链可以具体化为如图1所示的K9知识链。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知识管理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即知识生成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交流管理,由此又形成诸多知识管理工具。网络技术、人工能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知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较常见的专家系统、数据仓库等都在知识管理中得到了应用。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技术在发展中注重创造新的资源和过程,重视技术手段的运用,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同时,教育技术一直是抱着一种开放的态度来促成自身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能带动教育技术的进步,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也能引发教育技术的关注。知识管理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意义也正是如此。教育技术关注较多的仍然是可以传播和表达的显性知识,未能对价值更大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也未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而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隐性知识比显.陛知识更能创造价值。从这点出发,教育技术可吸收和借鉴知识管理关于隐性知识的管理理念。

二、教育技术借鉴知识管理理念的可能性分析

如前所述,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两者却存在着诸多相同或相似的方面,这就为教育技术借鉴知识管理的理念提供了可能。

1.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都具有整体观

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所需实现的都是组织的整体效益。知识管理关注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总量与核心竞争力,组织的知识储存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后续发展潜力。教育技术服务于整个教育系统,注重提高系统的绩效,并且一直致力于去寻找能够完成这一使命的方式方法。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在教育技术领域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即可说明这点。归结起来,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即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和学习,进而提升个人素质,组织智慧。

2.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都具有相同的知识观

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一系列开发过程,实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达成管理目标。教育技术则从关注信息转变为关注知识,通过对知识进行整体研究,实现教育组织中知识的发现与再创造。而两者最终都需创设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平台,增进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同时需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促使知识流动系统的形成。

3.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都倡导人本主义的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存在于知识管理中,也存在于教育技术领域。知识管理认为只有组织中的人才能创造知识、更新知识、利用知识,因此对知识的管理最终须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教育技术也一直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即不仅要关心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还要积极倡导为教育者提供一个再学习的平台。

4.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在技术手段上的相同点

两者在技术层面也有着共同之处,即两者都运用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由这两种技术还衍生出来许多新型的交流和学习方式,如Blog、网络社区、电子邮件系统、知识资源库等。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可以相互借鉴彼此在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时的经验和成果。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学习平台,营造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教育组织的绩效。管理知识的过程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教育功能的实现,吸收知识管理的理念,也是教育技术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进行的一次努力。

三、利用知识管理,创新教育技术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思想、知识转化理论、知识价值链的形成等理念,均可以引入到教育技术中来。通过借鉴这些理念,教育技术可以为学习者营造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或者教育者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面对面交流、网络社区等直接或间接共享到他人的经验、技能等,从而最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教师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组织智慧。

1.知识分类思想对教育技术的意义

知识管理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胜知识,而且更关注隐性知识。教育技术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致力于将显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学习者,并为学习者所熟知和掌握。学习者对更加重要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则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在面对面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或多或少能够通过一些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到隐性知识。但是在非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这种隐性知识的学习就被完全忽略知识分类思想提醒教育技术相关人员应该更加关注开发和利用隐性知识。

2.知识转化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教育技术必须关注隐性知识对学习者的作用,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创设一种能让学习者感觉到这种知识的存在,并且学习和使用这种知识的环境。知识转化理论详细阐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并且强调隐性知识只有被转化成显性知识才能被认识,而显性知识在被学习者学习并内化为隐性知识后才能达到提升个人素质的目的。教育技术已经能够成功地将显性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转化成各种产品,然后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也能够利用这些产品来促进自身的学习。但是教育技术还未能创造出一种有效的机制去利用隐性知识。教育技术通过借鉴知识转化理论,思考利用隐性知识的途径,创设能促进隐性知识转化成能被学习者利用的显性知识的环境教育技术还应该具备合并显性知识和显眭知识的能力,以及鼓励学习者与教育者将自身的知识拿出来共享。

3.教育技术对k9知识价值链的借鉴

K9知识价值链的对象是知识,如前所述包含有九个过程。教育技术在AECT94定义中则划分为五个范畴——设讥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其对象界定为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相比之下,K9知识价值链更具有操作性,同时还揭示出知识在传递过程会不断地增值。教育技术可按照K9知识链的划分方法,将实际开发知识的过程细分为获取、开发、利用、管理、更新和评价知识。此外,教育技术还应该要创造出具有增容性的学习环境——能支持知识的螺旋上升,提高知识的总量和价值。

4.知识管理环节的划分对教育技术的启迪

知识管理通过总结k9知识价值链,得出知识管理包含四个过程: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和知识交流管理。从这点出发,教育技术在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明确教育知识的来源:应该包括已经被认识到的可以拿来学习的知识、还掌握在少数教师、专家、学习者头脑中不能被传播的知识以及新创造的但还未纳入到教育领域中的知识。其次,应该运用一定的鼓励机制和技术手段识别、提取和组织这些知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当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之后,教育技术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库、专家系统等手段将这些知识积累起来,并进行管理。学习者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资源库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将自身独有的知识拿出来供所有人使用。知识通过交流和共享获得增值,这也为产生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5.教育技术在技术层面上吸收知识管理的成熟经验

知识管理运用了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教育技术可以吸收这些技术在知识管理中应用的成熟经验,来促进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教育技术和知识管理一样都很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可以整合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创设组织成员的交流平台,还能利用其中的群件技术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知识共享的基础通讯设备。知识管理应用的另一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已经在实践过程中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技术可以尝试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

知识管理为发现、分析和管理教育信息资源提供了一条综合的途径。教育技术可以吸收和借鉴知识管理的很多东西。何克抗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技术学》一书中,甚至将知识管理视为教育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育技术相关人员已经开始试着去研究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应用知识管理的途径。

四、知识管理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现状

1.校园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建构校园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社会对于教育技术提出的要求。教育技术通过构建校园知识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知识源和知识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校园网工程后,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途径,但由此也引发了赢息垃圾、信息冗余和信息无序化等新问题。教育技术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校园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校园中存在的信息如学生信息、教学信息、教育资源、头脑中的知识、知识行为、知识资产等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促进校园内知识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利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集体智慧完成创新知识的目标。

2.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培训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新特征。然而,在远程教育领域,存在着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一方面网络信息膨胀,另一方面学习者迫切需要精炼的知识。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借鉴知识管理的理念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是知识管理可以为远程教育的核心——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理念和技术。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要达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佳化、教与学效果的最优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实质就是一个知识流的过程,即知识如何以最佳方式和最好的效果从教育者传播到学习者的过程。另外,深度标引技术、知识挖掘技术、知识关联技术等知识管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资源库建设。

其次,远程教育的另一核心要素就是卜学习者和教育者。两者均可借助个人知识管理来提高个人的知识总量,完成学习和工作的目标。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帮助个人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准确地表达知识,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个人的竞争力。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和教育者是分离的,但是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可以让任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得都能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外化为一个学习组织可以分享的知识,教育者也可以针对这些情况做出最为恰当的指导。

五、结论

知识管理对教育技术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是无法得出结论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知识管理能够促进教育技术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深入。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预测教育技术今后将关注的焦点:关注整个教育系统。传统学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形式都应纳入到教育系统这个整体中来。教育技术应该从整体出发,探讨系统利用教育知识的方式。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应该能够使用公共的教育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系统的效益最优化。

管理学相关知识篇13

1 缘起

1.1 世纪之交的西方影响

1999年的全国竞争情报学术年会上,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 0f Competitin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SCIP)秘书长盖伊・D・科尔布在学术报告中提出了当前国际竞争情报研究的4个热门主题,其中之一便是“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2001年6月7―8日,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sCIC)、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等共同举办的“新世纪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专题讲座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两次会议的成果,在国内情报界引起了高度关注。

1.2 国内学者的快速反应

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与其学生段宇锋合作,首先发表文章就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关系作了科普性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概念、内涵和范围;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作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联系和区别两个方面共8点讨论。文章强调指出:知识管理并不完全是对企业信息中心内部网的管理,而是要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知识资源、企业资料、数据库文档,尤其是工作人员脑子里的智力资源进行管理;在我国,竞争情报工作已经为各领域、各阶层人士,特别是管理者们所重视,而对于知识管理却缺乏足够的认识;随着知识管理在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中所发挥出的巨大力量,知识管理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主流模式。

2001年,南京大学倪波教授与其弟子丁蔚发文阐述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着重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情报学在不同经济环境条件下研究重点的差异,它们处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不同层面之上,两者在外延上相去甚远,在具体操作模式上也各具特色,但在目标和思想上有一些重合之处,彼此有相互借鉴的作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情报学的研究重心将不可逆转地从竞争情报向知识管理转移。并从宏观角度阐述了这种重心转移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环境的变化、企业竞争思想的变化导致的。

同年,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和李艳发表文章,他们对美国竞争情报学会的两种核心期刊《竞争情报杂志》和《竞争情报评论》1998-2000年刊载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读,发现目前竞争情报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是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

这两年内,此论题见诸文献虽数量不多,却都是大家灼见。一是科普性介绍,此为必不可少的发端;二是不同层面的分析,拓展了学术思路;三是三方专家的论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既全面又重点清晰,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方向性基础。

2 发展

2.1 两者关系认识与辨析期(2001-2003年)

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3校专家发表高见,引起图书情报界极大关注。近年来,多层次、多角度的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关系讨论不断升温,截止2008年8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文章中同时含“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关键词的文章就有200多篇。

2004年以前,理论界对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关系认识与辨析期。有的讨论了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相互关系,比较早地提出了实现企业竞争情报中知识管理的一些策略问题;有的则从知识经济角度论述了加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必要性和促进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发展的三种主要措施;有的从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起点、过程、范围、技术手段、人的作用、目标等方面分析,阐述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关系密切,并指出竞争情报是显性知识管理,从其起点到最终成果都与显性知识管理相一致,所以竞争情报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显性知识管理。还有的初步提出了企业竞争性知识资源开发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学余娜的硕士学位论文《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融合研究》,该文在分析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联系的基础上,旨在寻求两者的结合,也即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两者的融合与互动,如何利用竞争情报的方法来辅助知识管理工作,又运用知识管理的思想,特别是隐性知识管理的理论来促进竞争情报实践。借鉴性地提出了“隐性竞争情报”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支持隐性竞争情报管理平台的组织,构造了三种有利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融合的组织结构模型,提出了“学习型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问题。

2003年底,秦铁辉等进一步理清了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关系脉络和研究思路,总结性表述了关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两者的产生背景、作用主体、终极目标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相异性主要表现在关注范围、时效性、成果利用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还指出了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交叉与互融主要是在共享信息平台、工作流程的互融关系上,人力资源是联系两者的纽带;强调要实现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良性互动。

这一时期,竞争情报的知识管理策略、知识管理措施、显性知识管理特点、隐性竞争情报一批关键词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表明研究者们开始利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将该论题研究逐渐向前推进。企业竞争性知识资源开发的理论框架,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融合与互动,融合型组织结构模型,互动型竞争情报管理平台,学习型竞争情报系统等则是这种研究的初步思路和设想。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个别案例分析,但还很单薄。尽管如此,从两者关系认识与辨析期起步,这些成果还是可喜的。

2.2 两者关系的广视角、多层次理论研究期(2004―2008年)

2.2.1 互动说 2004年,秦铁辉等对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研究更加投入,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两者关系,明确提出了“互动说”。他们引用竞争情报专家杰拉德的观点,认为竞争情报就是实实在的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表亲”,它们是相关关系。并指出:两者在内容构筑上相互补充,工作过程中相互交融,实施方法上相互借鉴,目标上相互推动,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从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发挥各自的特长、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三个方面分析了互动关系的表现。关于互补关系、相似关系、过程交融,作者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还有学者认为可以把竞争情报称为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的一个交叉点,将“企业”和“竞争”作为纽带,从这一领域更多的去探讨知识管理与情报学之间的互动问题。另有文献给出了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互动关系示意图,或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两者的互补关系和若干互补方面。

2.2.2 系统论 作为国内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最早研究者之一,3年多来邱均平教授从国内研究中发

现了不足,开始从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竞争情报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从概念层次和系统建设上的共性与差异对这两个系统作比较分析。文献16则具体讨论了竞争情报子系统(CIS)的功能和知识管理子系统(KMS)的功能,并阐述了两者共建的意义,给出了一个共建模型,如图2所示:

2.2.3 整合观 天津师范大学李新峰、北京大学黄蕾的学位论文比较早地明确提出了“整合”的概念。2007年黑龙江大学郭妍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的CI与KM共享技术平台结构(见图3)与“系统共建图(见图2)”有异曲同工之处。

文献[20]指出,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整合就是知识竞争,知识竞争具有决策服务性原则、知识与情报的互补性原则和人文主体性原则;知识竞争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加工和短期情报服务,而将关注竞争性知识的挖掘,以人的竞争性智慧的提升为期待成果;知识竞争实施将包括信息共享平台搭建、知识过滤功能建设、商智测试系统等相应有待发掘的内容。较好地呼应了黄蕾提出的“智能竞争力”说。文献21更是用简明图示方法比较好的描述了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提出了信息和知识――运作主线、企业――服务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目标的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合力作用(见图4)。此外,有的文献已经深入到两者的组织子系统的整合研究之中,使得整合研究更具体、实际了。

2.2.4 重组观 提出运用知识管理的知识重组原理对竞争情报进行信息重组,即将各种信息源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重新组合成新的信息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的信息需求,其主要任务一是排除“噪声”辨明情报的真伪;二是进行竞争情报的深入开发,即情报创新;三是隐含情报的重组。

2.2.5适应观 强调情报与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情报具有知识属性使得竞争情报也含有知识属性,从而使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紧密联系起来。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的行为障碍、过程障碍、组织障碍延缓了竞争情报工作的推广,削弱了竞争情报的效果,造成了消极影响。为克服竞争情报工作中的三类障碍,可以充分利用其知识属性,与知识管理进行整合,最终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适应性竞争情报系统。

2.2.6 转移观 研究了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中知识提升与转移过程;分析了知识提升过程和知识转移及其信息分析方法;提出构建企业知识转移的平台;讨论了知识转移平台对知识转移的影响;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的方法;实现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整合。

不难看出,整合观、重组观、适应观、转移观都是从一个侧面对互动说的补充和深化,是对系统论的一种诠释。这一阶段,国内学者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提炼两者关系并进行多层次理论研究,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相关到趋同,找规律并设法构建系统,使该论题讨论和研究逐步深入核心领域。这就是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在理念、方法、机构、组织等诸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共享的系统、互动的平台,为企业生存发展构筑一个高层次的竞争智囊。

2.3两者关系结合实际应用研究起步(2005-2008年)

2.3.1 系统与共用知识平台设计研究 殷天石在对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深入探讨之上,设计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系统,主要研究了文本自动分类和个性化服务技术以及两者在竞争情报系统中的设计和实现。鲍杰已经具体接触到了竞争情报过程中的知识分类、知识特性以及知识间的转化问题研究,知识管理问题分析和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研究。秦铁辉等举例分析了现有软件系统对知识管理系统、竞争情报系统功能实现的现状及有待完善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知识管理人员和竞争情报人员共用的信息技术平台模型。汪路明则给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智能化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

2.3.2 相关子系统及应用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批研究者用知识管理的理念研究情报网络等问题,把知识管理应用研究从理论引向实践,引向竞争情报工作的具体领域。他们将知识管理理念融入人际情报网络的构建过程中,论述知识管理导人人际情报网络中的思路与支撑方法;研究了构建人际情报网络的原则、方法、流程及实现的主要功能和体系结构;并重点阐述人际情报网络构建流程中的模型确定、知识组织与知识获取。有的研究为验证成果的可行性,按照已设计的人际情报网络构建流程,利用开发的系统,以某个具体企业为实例构建人际情报网络,并展示系统实施的结果。有的则对竞争情报中的知识流及转换机制进行研究。这些探索虽然是初步的,却是有益的,值得大力提倡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