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实用13篇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1

1临床资料

本组3090例,其中 妇科手术820例,产科手术2250例,分娩镇痛784例,外科手术136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28岁。

2麻醉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对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病史、检查、诊断、术式、麻醉方法和术前医嘱。向病人详细介绍麻醉的方法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解答病人的提问,消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和恐惧,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和相对稳定的心态,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

2.2 检查病人腰背部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和感染,嘱其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减少术中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及误吸,指导病人必要的体位训练,特别是呼吸方面的训练,指导病人深呼吸、咳痰,以减少肺部并发症。

2.3 术前用药: 一般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使病人情绪安定,减少麻醉意外,减少麻药用量,减小呼吸道分泌物,利于麻醉安全。

3麻醉护理配合

3.1 物品准备: 一次性腰硬联合穿刺包,,心电监护仪,氧气,麻醉机,气管插管用物,复苏用具,吸引及药品。

3.2 环境准备: 手术室温度一般控制在24260C,相对湿度45%50%。

3.3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入手术室前认真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龄、手术部位、皮试结果、术前用药、有无过敏史等。

3.4 将病人妥善安置在手术床上,行心电监护、吸氧、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5 建立静脉通路: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常用18G静脉留置针穿刺,并接上三通连接管,以便麻醉用药。在麻醉开始前常规预防性输入平衡液5001000ml,以防止腰麻后引起血压降低,术中确保静脉通畅,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输液速度。

3.6 固定体位: 协助麻醉医生固定好病人穿刺体位,常规取左侧卧位,背部与床垂直,双手抱膝,两腿屈曲于腹部,头尽量向胸部屈曲,使腰背部弓成弧形。

3.7 协助麻醉医生消毒、取药: 严格按照无菌技术,倒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检查、核对局麻药,协助麻醉科医生抽取局麻药,抽吸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术后感染[1]。

3.8 当麻醉医生穿刺时应站在麻醉医生的对面,固定病人的头颈及双腿,安慰、鼓励病人,使病人保持好体位,防止摔伤,利于麻醉医生穿刺。

3.9 穿刺完毕,协助麻醉医生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防止扭曲、滑脱,并立即使病人仰卧,调整手术床,在较短时间内使麻醉平面控制在手术需要的范围,一般注药后510分钟内完成。待平面固定后摆放手术体位,并密切观察,确保病人安全。

3.10 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病人循环的状态,心肌供血,心律变化及血液氧合的情况,常规吸氧。

3.11 应急准备: 病人在麻醉期间,可能因为原有疾病、麻醉药物等影响,会出现一系列生理紊乱。应掌握正确的应急方法,及时协助麻醉医生处理。

3.12 术后麻醉护理配合: 手术结束后协助麻醉医生拔除硬膜外导管,穿刺部位用无菌纱布及胶布妥善固定,如需接术后镇痛泵,应协助固定好装置。整理药品及器械。

4 护理体会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2

1 一般资料

本组1000例麻醉手术的病人,男性432例,女性568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35.6岁。分别为胸外、肿瘤、普外、骨科、妇科、小儿外科和门诊等手术。麻醉方法采用全凭静脉复合麻醉、静脉麻醉、椎管内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并发症的发生,静脉麻醉6例,椎管内阻滞麻醉10例,神经阻滞麻醉2例(见下表)。

各类麻醉术后的并发症

2 麻醉术后的护理计划、目标和措施

2.1 护理计划手术结束麻醉医师主持交接病人,根据麻醉方法,手术部位,方式和病人的个体特点,与当班大夫、护士制定护理计划(特护、专护和一级护理),并健全各项记录。

2.2 护理目标根据护理计划和护理方式制订护理目标,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当班医师。

2.3 护理措施根据麻醉方法,手术部位,方式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措施,一旦出现并发症,积极、主动、及时、准确的予以抢救治疗。

3 手术后护理及回访

3.1 手术结束后,协助麻醉医师完成术后的生命体征监护及护送的准备工作。

3.2 手术后的护送,应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清楚注意事项,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手术情况,对病人及其家属也是极大的安慰和鼓舞。

3.3 术后回访,一般术后1―3天回访病人,了解病人的恢复情况及对麻醉和护理的满意度,对以后的工作做出调查和整改。

4 结果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3

1.2 PACU监护设备 每个床位均设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多功能监护仪、麻醉机、电源插座多个。PACU 内配有多功能治疗车、呼吸机、电除颤、各种型号气管导管、简易呼吸器、各型号喉镜,可视喉镜、血气分析仪、TEG监测仪、麻醉气体、有创监护仪、局麻药喷枪等,另常规备有各种抢救用药和常用液体。

1.3 PACU 的开放与管理 PAcU 周一至周六7:O0~18:00常规开放,18:00以后有患者未出室需护士加班至患者安全离开。每天常规安排麻醉医师1名,负责处理PACU患者。护理工作由麻醉恢复室护士长统一安排和管理。

2 护理

2.1 护理工作程序

2.1.1 接班 即接收患者。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将患者送至PAcU 并向PACU 医护人员详细交班,交班内容:病人病史、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用药、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手术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处理,预计复苏时间、尿量、皮肤、衣物、病历资料等。术中麻醉医师和护士确认病人SPO 、心率、血压等平稳后方可离开。

2.1.2 监测 (1)初步评估和监测:观察口唇颜色、呼吸,轻拍肩部,呼唤病人,判断意识恢复情况;进行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监测,同时给予吸氧;(2)病人的动态监测:检查各种管道情况、观察伤口,检查皮肤情况、保暖、约束或保护等,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预处理。

2.1.3 麻醉复苏记录单及评分(1)在计算机麻醉程序系统内输入病人病历号,按麻醉恢复室复苏记录单格式填写病人人室时间、意识、肌松、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监测数据、吸痰量、恢复期间病情变化及处理、输血输液量、尿量等记录,普通病人每10 min记录一次,危重病人至少5 min记录一次;(2)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评估病人并记录在复苏记录单上,遇有特殊病情变化及时通知麻醉医师与外科医师。抢救病人时对医师的口头医嘱要重复并有第三人核对。

2.1.4 观察及转出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吸氧情况下SPO。≥95 ,Steward评分≥4,由麻醉护士提出,麻醉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护士护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班,病情较重需长时间监护的病人送入重症监护室(Icu)继续治疗,必要时可携带简易呼吸器等。

2.2 护理人员的管理

2.2.1 人员安排与职责 我科根据麻醉恢复室床位与护士为1:1比例设置,有8名麻醉护士,负责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的复苏护理、术后镇痛泵随访、手术间内麻醉耗材的补充、高值耗材的管理、请领、麻醉药品的管理、术中自体血回输和整个恢复室管理工作。在业务上接受麻醉科主任的直接管理。

2.2.2 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与考核。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4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ssisting role and effects of anesthesia nurses during anesthesia procedure an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anesthesiologists. Methods 61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esthesia nurse group (330 cases, anesthesia nurses acting peri-operatively) and Control group(280 cases, no anesthesia nurses participated in). Time courses from the entering-in operation room to the completion of anesthesia procedure were record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time courses of anesthesia nur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Complication of anesthesia were early discoveried and being given treatment. Conclusions Assisting of anesthesia nurses during anesthesia procedure, help anesthesiologists working with high performance and secure the peri-opetation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anesthesia nurse anesthesiologist peri_operation

近年,伴随麻醉学科的迅速发展和手术室护士角色的不断完善,麻醉护士这一新型角色应运而生,其在优化手术环境、有效管理药品及配合医生的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我们医院从2006年1月开始在麻醉科设置麻醉护士, 配合麻醉医生开展麻醉操作和协助麻醉医生对病人进行术中管理,在保障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病人术中安全方面均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参与的330例麻醉护理工作,浅谈麻醉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的配合对麻醉操作过程所需时间及术中安全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方法

1.1 选取2007年4月~2007年12月本院手术患者610例,其中,麻醉护理参与330例麻醉手术,对照组280例,ASA分级Ⅰ~Ⅲ。

1.2 麻醉过程配合:包括手术前配合、手术中配合、手术后的护理等几个方面[1]。

1.2.1 术前配合

1.2.1.1 术前的心理护理:麻醉护士在术前访视患者,介绍有关麻醉在手术中的重要性,及配合麻醉时的注意事项,并安慰鼓励病人,缓解紧张的情绪,消除恐惧心理,使之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麻醉和手术,提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和安全性。认真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1.2.1.2 手术前一日按照麻醉医生的麻醉预案,准备好各台手术所需要的各种麻醉常规用品,通过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的沟通进行麻醉评估,减少麻醉与手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2.1.3 麻醉用品的准备:麻醉护士根据麻醉医生的麻醉预案准备齐全的麻醉用品及急救物品,做好各种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各种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并将这些物品放置于便于观察和有利于操作的位置,以便及时处置各种突况,防止抢救时手忙脚乱,延误时机。

1.2.1.4 调整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当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这种环境可防止病人因麻醉前用药而致口腔、呼吸道粘膜干燥,不适感。

1.2.1.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检查麻醉前用药,各种皮试反应结果,医嘱执行情况,了解术前一日的饮食和睡眠情况等。

1.2.2 术中配合

1.2.2.1 建立静脉通道:为了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确保病人安全,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穿刺部位避开麻醉及手术区域。

1.2.2.2 配合麻醉医生:协助病人取得正确的,有利于各种麻醉操作顺利进行。麻醉病人由于全身或局部知觉暂时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消失,病人已失去自身调节的能力,同时,的变化可致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受限。

1.2.2.3 麻醉操作过程的配合:麻醉诱导时,物的浓度、剂量,注射速度,用药时机,都会对麻醉的深浅和插管成功与否产生重大的影响,麻醉护士协助麻醉医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麻醉操作,按照麻醉医师的要求,及时准确给药,克服习惯性思维造成错误,抽好的药品贴标签后定位放置,使用过的药品袋、瓶、安瓿保留好,患者离室后方可处理。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提示医生采取必要的措施。

1.2.2.4 麻醉深度的监测:用药后,应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体征变化。根据麻醉医生的医嘱合理掌握麻醉深度?在维持麻醉期间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按麻醉医师医嘱给药,所有药物严格核对,配合麻醉医生随时调整好,以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病人保暖和防躁动。

1.2.2.5 输液输血的配合:协助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手术中失血情况,如吸引量、纱布块血量、手术野失血情况来决定输液量,以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输血前应与麻醉医生一道严格执行查对工作。在输液过程中,应保证静脉通道,在麻醉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入量。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1.2.2.6 抢救技术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器材、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及时报告麻醉医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1.2.2.7 术中监测: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尿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用药后的反应,使用监护设备,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麻醉深度等,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防止脱落[2]。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麻醉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1.2.2.8 保证书面记录完备有效: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 ,完整、清晰、准确、实时记录麻醉记录单,整理填写各种医疗文件[3]。

1.2.3 术后配合:麻醉清醒过程,尤其是全麻病人在苏醒期呈浅麻醉状态,躁动不安,病情变化多端,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在此期间发生。因此,本阶段的护理应是整个麻醉护理过程中的重点之一。

1.2.3.1 正确评估病人:评价麻醉病人的神志、呼吸、血压、四肢活动力、皮肤颜色、意识、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肌张力恢复情况及肢体运动、术后出血等情况并记录[4,5];

1.2.3.2 及时有效监测:做好生命体征及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工作,及时对症处理;

1.2.3.3 安全而充分地进行术后止痛: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及手术部位、时间、创面、手术方式等情况综合评估,提供最佳术后镇痛方案,选择最佳镇痛方式。

1.2.3.4 呼吸的维持与呼吸机的撤除:仔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时地做好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维持及撤除。

1.2.3.5 交接工作:与麻醉医生共同护送病人回病房,并向值班护士详细交待麻醉方法、术中情况、护理记录、复苏情况、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及术中出入量等。

1.2.3.6 术后回访:告知病人麻醉术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咨询、干预和支持。

2 结果

*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对610例病人麻醉时间的比较可以看出:有麻醉护士参与的麻醉护理组在急诊手术及行全身麻醉的选择性手术病人,麻醉操作时间显著缩短,工作有序性增加。

本研究中麻醉护理组患者术中术后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率失常、低血压、躁动等并发症出现31例,在监护中及时汇报麻醉医师后得到及时处理,而对照组中上述并发症出现65例,其中包括呼吸机故障3例,导管连接脱落2例,虽然得以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的麻醉意外,但对手术医师的操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讨论

麻醉护士是近年来适应现代麻醉学科的发展而设立的工作岗位.现代围手术期护理理论是指从病人决定手术开始到术后康复的全程护理[6]。随着麻醉学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数量日益增加及功能日益精确和品的不断更新和种类的多样性,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护理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麻醉学专业近几年飞速发展,国外麻醉护理工作及其教育已自成体系,形成独立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麻醉学的发展,并成为临床麻醉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麻醉护理工作尚未形成规模,仅有一部分医院设立了麻醉护士并从事麻醉师的配合工作,其工作内涵,工作范畴,教育与国外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起步阶段。

2 随着麻醉医生逐渐朝向全科医生的发展,麻醉护士的工作内涵也不断拓展.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师,完成日常的麻醉监测与治疗工作、负责麻醉前的准备、麻醉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麻醉用品、急救物品、毒麻药品的领取、发放和管理、麻醉器械的准备、特殊液路的建立,病人安置,配合全麻插管、参与病人围麻醉状态的管理[7]。

3 麻醉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在药品、一次性物品、器械等方面严格按规定行事,杜绝浪费,减少消耗,为医院节约开支,给医院带来效益及信誉,使病人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

4 麻醉护士应提高专业技能,要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专业培训,把麻醉过程中的对症处理模式向预防性综合治疗模式转变,不仅能极大地降低麻醉风险和手术过程的突发事件、高危事件、减少围术期并发症,还能最大限度降低医疗风险保证病人安全。

4 结论

由于麻醉护士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330例患者麻醉操作全程有麻醉护理人员参与,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使得麻醉操作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全组无麻醉意外发生。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操作和协助麻醉医生术中管理病人,有利于麻醉医生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 有效保障病人术中生命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减少了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苏帆.麻醉手术前评估与决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8.

[2] 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3] 张绍兰.护理记录取代整体护理病历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73.

[4] 彭小贝.单纯静脉麻醉患儿麻醉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护理杂志,2006,23(5):76-77

[5] 自智萍,易亚玲,王琦,等.全麻患者恢复期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吉林医学,2005,26(5):463-464.

[6] 徐国勋,屠丽君.护理管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15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5

1.2 PACU监护设备 每个床位均设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多功能监护仪、麻醉机、电源插座多个。PACU 内配有多功能治疗车、呼吸机、电除颤、各种型号气管导管、简易呼吸器、各型号喉镜,可视喉镜、血气分析仪、TEG监测仪、麻醉气体、有创监护仪、局麻药喷枪等,另常规备有各种抢救用药和常用液体。

1.3 PACU 的开放与管理 PAcU 周一至周六7:O0~18:00常规开放,18:00以后有患者未出室需护士加班至患者安全离开。每天常规安排麻醉医师1名,负责处理PACU患者。护理工作由麻醉恢复室护士长统一安排和管理。

2 护理

2.1 护理工作程序

2.1.1 接班 即接收患者。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将患者送至PAcU 并向PACU 医护人员详细交班,交班内容:病人病史、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用药、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手术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处理,预计复苏时间、尿量、皮肤、衣物、病历资料等。术中麻醉医师和护士确认病人SPO 、心率、血压等平稳后方可离开。

2.1.2 监测 (1)初步评估和监测:观察口唇颜色、呼吸,轻拍肩部,呼唤病人,判断意识恢复情况;进行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监测,同时给予吸氧;(2)病人的动态监测:检查各种管道情况、观察伤口,检查皮肤情况、保暖、约束或保护等,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预处理。

2.1.3 麻醉复苏记录单及评分(1)在计算机麻醉程序系统内输入病人病历号,按麻醉恢复室复苏记录单格式填写病人人室时间、意识、肌松、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监测数据、吸痰量、恢复期间病情变化及处理、输血输液量、尿量等记录,普通病人每10 min记录一次,危重病人至少5 min记录一次;(2)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评估病人并记录在复苏记录单上,遇有特殊病情变化及时通知麻醉医师与外科医师。抢救病人时对医师的口头医嘱要重复并有第三人核对。

2.1.4 观察及转出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吸氧情况下SPO。≥95 ,Steward评分≥4,由麻醉护士提出,麻醉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护士护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班,病情较重需长时间监护的病人送入重症监护室(Icu)继续治疗,必要时可携带简易呼吸器等。

2.2 护理人员的管理

2.2.1 人员安排与职责 我科根据麻醉恢复室床位与护士为1:1比例设置,有8名麻醉护士,负责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的复苏护理、术后镇痛泵随访、手术间内麻醉耗材的补充、高值耗材的管理、请领、品的管理、术中自体血回输和整个恢复室管理工作。在业务上接受麻醉科主任的直接管理。

2.2.2 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与考核。

2.2.2.1 新护士培训 首先是为期一周的入科教育,由护士长负责,主要学习医院及科室有关规定、护士礼仪、核心制度,带领其熟悉手术室环境、麻醉恢复室各功能区、各类麻醉耗材、药品的用途及所放位置、熟悉麻醉恢复室各种记录表格、各班职责等。在以后3个月培训期间逐一培训手术室基础理论、技术操作、无菌原则、消毒隔离技术以及恢复室专科操作及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有:麻醉机、监护仪的使用,简易呼吸机的使用,电子止痛泵的配制与使用,硬膜外导管拔出,血气分析仪的操作等。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以后每月行理论、操作考核各一次。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6

        本组3090例,其中 妇科手术820例,产科手术2250例,分娩镇痛784例,外科手术136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28岁。

        2麻醉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对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病史、检查、诊断、术式、麻醉方法和术前医嘱。向病人详细介绍麻醉的方法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解答病人的提问,消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和恐惧,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和相对稳定的心态,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

        2.2 检查病人腰背部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和感染,嘱其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减少术中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及误吸,指导病人必要的体位训练,特别是呼吸方面的训练,指导病人深呼吸、咳痰,以减少肺部并发症。

        2.3 术前用药: 一般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使病人情绪安定,减少麻醉意外,减少麻药用量,减小呼吸道分泌物,利于麻醉安全。

3麻醉护理配合

        3.1 物品准备: 一次性腰硬联合穿刺包,,心电监护仪,氧气,麻醉机,气管插管用物,复苏用具,吸引及药品。

        3.2 环境准备: 手术室温度一般控制在24260c,相对湿度45%50%。

        3.3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入手术室前认真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龄、手术部位、皮试结果、术前用药、有无过敏史等。

        3.4 将病人妥善安置在手术床上,行心电监护、吸氧、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5 建立静脉通路: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常用18g静脉留置针穿刺,并接上三通连接管,以便麻醉用药。在麻醉开始前常规预防性输入平衡液5001000ml,以防止腰麻后引起血压降低,术中确保静脉通畅,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输液速度。

        3.6 固定体位: 协助麻醉医生固定好病人穿刺体位,常规取左侧卧位,背部与床垂直,双手抱膝,两腿屈曲于腹部,头尽量向胸部屈曲,使腰背部弓成弧形。

        3.7 协助麻醉医生消毒、取药: 严格按照无菌技术,倒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检查、核对局麻药,协助麻醉科医生抽取局麻药,抽吸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术后感染[1]。

        3.8 当麻醉医生穿刺时应站在麻醉医生的对面,固定病人的头颈及双腿,安慰、鼓励病人,使病人保持好体位,防止摔伤,利于麻醉医生穿刺。

        3.9 穿刺完毕,协助麻醉医生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防止扭曲、滑脱,并立即使病人仰卧,调整手术床,在较短时间内使麻醉平面控制在手术需要的范围,一般注药后510分钟内完成。待平面固定后摆放手术体位,并密切观察,确保病人安全。

        3.10 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病人循环的状态,心肌供血,心律变化及血液氧合的情况,常规吸氧。

        3.11 应急准备: 病人在麻醉期间,可能因为原有疾病、麻醉药物等影响,会出现一系列生理紊乱。应掌握正确的应急方法,及时协助麻醉医生处理。

        3.12 术后麻醉护理配合: 手术结束后协助麻醉医生拔除硬膜外导管,穿刺部位用无菌纱布及胶布妥善固定,如需接术后镇痛泵,应协助固定好装置。整理药品及器械。

        4 护理体会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7

病人入手术室后麻醉前的工作:①询问病人昨夜睡眠情况及有无发热、来月经等。②复核病人姓名、拟施手术、禁食禁饮情况、麻醉前用药执行情况、带来的病历与病人是否一致。检查血型化验单及拟行的输血(成分输血)和输血浆代用品的准备情况,检查病人的活动义齿是否已取出,查看病人的贵重饰物是否已取下。然后开始监测病人各项主要生理指标及心电图(ASA提出的基本监测项目为:体温、动脉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建立好静脉输液通道。③护理和麻醉准备过程中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噪音,噪音本就是使人非常生厌的声音,特别是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本就是非常的紧张和恐惧,这时再听到使人生厌的噪音更加使本就紧张的心情更加紧张。有时平时不是噪音的声音,当患者在紧张、恐惧的时候,也成为噪音。如,医护交流说话的声音,还有心电监护仪声,开门声,人员走动等各种声音。这时应将各种仪器的声音开到最小,尽量减少人员的走动和医护之间的说话,准备物品尽量在患者进入手术间之前准备好等。④麻醉医生要主动和患者聊天,了解患者的心理,主动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耐心加以疏导。介绍一些类似手术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向亲人一样的关怀,一个微笑,一个体贴的动作,让病人获得安全感。⑤操作前和患者交代清楚,尽量得到患者的配合。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减轻患者有种上了手术台就任人宰割的不良心理。如麻醉的摆放,只要患者可以自己动。我们尽量指导患者自己动,手术患者自己可以动的也尽量自己动,约束四肢时对患者说明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贴电刀负极板时也向患者解释其目的等,以得到患者的主动配合。这些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

麻醉后管理

术后病人转送至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或恢复室)、ICU或病室,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护送,护送中应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监测。病人送达后要作好交接工作,如经搬动致病人情况出现明显波动,经处理但病人未稳定前,麻醉医生不得离开病人。

麻醉病人的术后监测:达到下列指标者,麻醉病人术后离开PACU标准:①呼吸方面:病人回病房或回家前其咳嗽、吞咽反射应已恢复,自主呼吸并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清除呕吐和吐出痰液的能力,呼吸平稳而无困难,呼吸空气10分钟以上能保持SPO2>95%或达术前水平,皮肤、黏膜色泽红润。②循环方面: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者可转回原病室。③神志状态:病人神志完全恢复,已清醒,能正确定向,可回原病室。④病人在恢复室由于严重疼痛或躁动等用过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者,应警惕再度发生呼吸和神志抑制的可能,应在药物作用高峰后观察一段时间才能送回病房。所以,静脉注射哌替啶,药效高峰在10分钟内,应在用药后至少20分钟才能转出;若系肌内注射,峰效延至30~40分钟,转出时间也相应延至用药后1小时。静脉注射吗啡则其峰效时间为注后20~30分钟。⑤局部麻醉特别是椎管内麻醉病人,待循环、呼吸稳定后可转回原病室。

麻醉病人术后回访:麻醉病人在麻醉恢复期应由专护看管,得到有效的监测治疗。麻醉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随访,一般病人应在术后1~3天随访,并作好随访记录,危重病人已发生或可疑有麻醉相关并发症者应根据病情增加随访次数。

讨 论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8

1 围手术期合并症导致“麻醉意外”因素分析:

“麻醉意外”是手术麻醉期间发生的未能有效预测或预防性处理的可危及手术病人生命安全的严重麻醉并发症。任何事物的演变有其内在的规律,物不但对神经功能发挥作用,同样对神经支配的组织、器官产生作用,因而。麻醉期间生理功能监控成为当代临床麻醉管理的核心。因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合并症使机体生理功能变化复杂化,增加了麻醉科医师麻醉期间生理功能调控、维护生命安全的难度,若对合并症不能适时有效地识别或有效地处理,尤其是麻醉期间忽视这些合并症对病人生理功能的影响,麻醉期间发生“意外”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分析相关病例资料,认为围手术期合并症导致“麻醉意外”的主要因素有:

1.1 缺乏围手术期诊疗的理念:存在合并症46例患者发生“麻醉意外”均有术前识别缺失、治疗不当等,调研其原因均存在“没有意识到……”的说词。显示其部分麻醉医师缺乏应有的围手术期诊疗理念。正确的理念是质量的保证。临床麻醉学在国外又称为“围手术期治疗学”,即麻醉科医师临床麻醉的技能不是单纯地以“无痛、肌松、镇静、无知晓”为管理目标,而是整体分析手术病人机体生理功能特点,适时、有效地监控手术、麻醉状态下机体功能的变化,给予有效地营养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关并发症,维护其生命安全。因而,整体分析、监控围手术期病人机体生理功能变化是麻醉科医师最基本的工作理念。“麻醉意外”案例分析显示,相关麻醉科医师专业技能相当地娴熟,因缺乏围手术期诊疗的基本理念,不能有效地整体分析、监控手术病人的生理功能,麻醉前不能有效地识别并充分治疗合并症,麻醉期间出现“难以解释的生理功能变化"SL不能适时有效地治疗而导致“麻醉意外”。如女性、42岁,拟腰硬联合神经阻滞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快速扩容同时L1-2间隙硬膜外置管,L3-4间隙布比卡因15mg重比重液腰麻,恢复平卧位后5分钟麻醉平面满意准备手术时病人出现显著地低血压、心率快伴重度低氧血症,行紧闭面罩吸氧时病人咳大量泡沫痰,听诊双肺湿罗音。意识到发生了急性心衰。当场医师不能解释并不能有效处理而急会诊。电话指导治疗同时迅速到场,检查全导心电图、结合术前胸片并详细询问病史,考虑为病毒性心肌炎致肥厚性心肌病。术后进一步检查超声并经心脏内科专家会诊确诊肥厚性心肌病。

1.2 缺乏学术沟通致相关专业医师“共同缺位”:46例存在围手术期合并症手术病人中31例手术主管医师和麻醉医师都未能适时有效识别并充分治疗,且基本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肺部感染等常见内科疾病。随着新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医院手术病人成倍增加,医护人员高负荷工作状态下不能适时有效地知识更新及学术沟通,尤其是相当部分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快速提高,但整体分析与处理能力不足。如小儿手术病人人院后发生肺部感染,儿科治疗“痊愈”一周内手术,麻醉科医师应用氯胺酮麻醉,术中出现急性肺水肿、低氧血症或支气管痉挛等“意外”。调查发现相关手术医师对物的副作用不知晓,麻醉科医师未详细询问病史或对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痊愈”后病理生理变化与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不足。作者对此种现象称为围手术期诊疗的“共同缺位”。这种“共同缺位”的现象在基层医院并不少见。尤其是麻醉科体制未到位的医院,麻醉科医师思维观念停留于“麻醉术”状态,而手术医师对麻醉学科理论与技能发展知之甚少。加之工作量增大同时,医护人员缺乏知识更新机制与愿望,管理者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医疗质量内含建设缺乏相应的措施而出现“共同缺位”现象。

1.3 围手术期合并症处理与麻醉操作时机把握不当:46例患者中13例“麻醉意外”为合并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拟行下肢、下腹部手术者,术前血压调控“正常”。人手术室血压≥180/110mmHg。麻醉科医师主观上认为椎管内麻醉后生理变化使血压自然降低而先实施麻醉操作。而患者不能耐受麻醉刺激或椎管内神经阻滞生理变化导致血压剧烈波动。诱发高血压病危象、一过性脑缺血、急性心衰肺水肿、心绞痛发作等“麻醉意外”的发生。尚有1例合并高血压病的胫腓骨开放骨折老年患者急诊人手术室。监测血压240/130mmHg,病人诉头痛、视力模糊。麻醉科医师嘱病人舌下含化硝苯地平片同时给予咪达唑仑5mg肌注。观察30分钟血压降至140/90mmHg后实施椎管内麻醉操作,手术开始时手术医师发现患者下肢加压结扎带未定时松解至小腿、足部缺血坏死,最终实施截肢而形成医疗事故。这些案例表明术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若术前未能适时诊断,手术日心理紧张、恐惧或术前治疗不充分等。病人接人手术室后病情可出现反复或加重,若麻醉科医师对其风险认识不足,盲目地麻醉操作,进一步加重患者生理与心理伤害刺激则可诱发严重内科并发症的发生。因而,麻醉科医师须具备基本的常见内科急症处理技能,有效地识别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风险因素,学习积累围麻醉期处理经验,尤其是把握高风险合并症处理时机及麻醉操作与管理对这些高风险因素的影响。丁香园麻醉疼痛版中有学者强调麻醉科医师须有“9811”风险意识,即98%的手术病人常规处理没有问题,但1%的麻醉病人可能存在对物的高敏或发生麻醉操作意外:1%病人因术前存在合并症危及麻醉的安全。麻醉科医师重点管理对象是两个1%,而非98%。同时,这些案例提示麻醉科医师须掌握常见围手术期合并症应急处理技能,树立整体分析、病情评估理念,动态地评估手术病人整体生理功能变化及与手术、麻醉的相互影响。适时调控生理功能指标,切忌孤立地评估、处理合并症或盲目地麻醉操作与

管理。

1.4 麻醉监测不到位致围手术期合并症识别与治疗失误:会诊处理的63例“麻醉意外”案例不同程度地存在麻醉监测不到位现象。其中21例术前确诊为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患者,麻醉期间仅常规监测Bp、SpO2、ECG和RR等指标,缺乏血糖、血气或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电解质监测意识与风险判断技能,其中因高血糖症11例、高碳酸血症6例、低钠血症4例等因素导致麻醉苏醒延迟。更有1例术前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急诊剖宫产孕妇,入室先行椎管内神经阻滞麻醉操作,5分钟完成操作后发现病人重度紫绀,意识不清,连接监测发现SpO242%、心率28次,分钟,紧急准备复苏抢救药物、设备时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虽孕妇心肺复苏后快速剖宫产取出新生儿经抢救保全其健康,但产妇最终成为植物人。当今。多功能监测仪普及到所有开展手术麻醉的医院。监护设备的使用极大地提高麻醉科医师麻醉管理质量。但围手术期如何有效地规范应用监测仪器?如何针对个体病人病理生理特点确定适宜的监测方案?值得麻醉科医师认真地思考!这些教训提示麻醉科医师不能满足于麻醉手术病人的常规监测,须依据病人个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生理变化特点,确定适宜的围麻醉期监测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末梢血糖监测、快速电解质检测、适时血常规检测等辅助检查目前均可达到适时监测的要求。作者单位2007年以来,麻醉期间常规监测末梢血糖,不但适时调控合并糖尿病手术病人麻醉期间血糖值,尚能适时处理危重手术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症。此外,当今循证医学时代,证据化临床诊疗应当是临床医护人员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基本理念。麻醉科医师围手术期诊疗证据就是个体化的生理功能监测数据,因而,数据化麻醉管理应当是当代麻醉管理的基本特点。

2 围手术期合并症的有效识别与充分治疗:

综合上述,围手术期合并症的有效识别与充分治疗应建立于规范的术前检查与评估之上。随着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及各专业诊疗指南的实施,常见围手术期合并症的识别应当是能够做到的。而对其充分治疗尚存在不少的争议。实际临床麻醉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提高或理顺,对此,提出下述围手术期合并症有效识别及充分治疗的措施与各位同道讨论:

2.1 提升围手术期诊疗理念,强化在岗麻醉科医师临床诊疗技能的培训:人类任何理念的形成需要知识获取、社会支持与干预措施等三要素。麻醉科医师围手术期临床诊疗理念的培养同样需要不断地围手术期诊疗知识的学习培训、获得相关领导与其他专业医师的支持条件下的学科管理体制的完善、临床技能考核措施的落实以提高麻醉科医师学习与应用的动力。为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等学术组织提请卫生部实施的专科医师培训、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均是以围手术期诊疗为基础,强调围手术期诊疗在麻醉学科专业技能中的重要性。但现实问题是对当今在职麻醉科医师,尤其各级各类医院麻醉学科带头人或骨干(中高职称麻醉科医师)围手术期诊疗理念与技能培训。大量事实证明,只有目前在岗骨干麻醉科医师具备围手术期诊疗理念及相应的技能,方能逐步带动全体麻醉科医师围手术期诊疗水平的提高,进而降低围手术期合并症导致的“麻醉意外”发生比率。如今,卫生部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开展基层医院内科、外科、儿科等专业医师的培训,麻醉学专业预计不久的将来也会开展。关键是麻醉科医师培训的内容仍是传统“麻醉术”还是围手术期诊疗,是实施三级学科培训还是二级学科教育,值得麻醉学界关注。

2.2 完善、提高麻醉前病情评估质量,明晰手术、麻醉适应证:因术前合并症导致“麻醉意外”关键原因是麻醉科医师或/和手术医师术前对合并症未能有效地识别并充分治疗。严格依据麻醉前病情评估流程,全面询问既往病史、手术麻醉史基础上,细致地对基本生命体征、重要脏器进行系统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等进行整体评估手术病人的病情,适时发现合并症,并评估术前治疗效果。然而,因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新卫生体制下政府与医疗保险部门对医疗费用的控制;民众对慢性疾病知晓、诊断与治疗的依从性低;少数病人或亲属对既往病史或手术麻醉史有意或无意的隐瞒;医院辅助检查设备不足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术前手术病人重要疾病信息采集不全或遗漏,术前病情评估缺陷,甚至遗漏重要的合并症,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对此认为,围手术期临床医疗服务中有必要引入健康管理的理念与措施,从手术病人健康维护的角度,全面、详细地采集病人个体健康风险数据,评估手术、麻醉风险同时有效地评估手术病人存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及对麻醉医疗安全的影响,从健康管理的角度评价手术、麻醉的适应证,制订适宜维护手术病人健康安全的手术、麻醉计划。健康管理理念与技能不但可完善术前准备与手术病人生理功能的调控措施,尚可改变传统生物学模式下医护人员单纯的疾病诊疗理念,增加手术病人心理、社会、环境等健康风险因素分析、评估与调控,尤其是麻醉前病情评估中关注手术病人心理状态、亲属支持状况与手术麻醉对未来健康环境的影响等。有助于对手术、麻醉适应证与时机的全面评价,拓展围手术期临床诊疗思维空间,重新审视手术、麻醉适应证。

2.3 提高麻醉前合并症治疗质量。提高相关病人手术麻醉的耐受力:虽然当今大多麻醉科医师临床技能在麻醉期间可以有效地调控手术病人术前合并症的病情。但术前合并症对机体生理、病理功能的影响因个体差异而千差万别,加之,手术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与麻醉科医师技能不同,术前合并症对麻醉期间生理功能调控的影响同样是参差不齐。所以,除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外。原则上所有术前合并症从理论、麻醉医疗安全角度考虑均应当进行充分治疗,尽可能地使手术病人麻醉前健康状态调控于“最佳”状态。如高血压病患者麻醉前血压应当调控到≤130/80mmHg;糖尿病患者麻醉前应当调控至GIu8.6mmol几以下;室性心律失常者应当调控至室性早搏≤8次/分钟等。而对目前围手术期合并症治疗中争议较大的麻醉前降压药物的调整、术前肺部感染者手术时机的把握、月经期能否手术、阻塞性肺功能障碍者手术指标的确定等,尤其是术前合并二种及以上合并症危重手术者手术时机的把握建议以现有临床诊疗指南为基础,结合各自医院设备、技术条件,尤其是主麻医师的技能水平个性化地评估与把握。多学科会诊或病理讨论是危重手术病人术前处理的基本原则之一,麻醉科医师应当充分认识多学科会诊的重要性,主动参与、申请与主持危重手术麻醉病人多学科病理讨论,有效地评估麻醉前合并症治疗效果及对麻醉医疗安全的影响,不断提升自身围手术期诊疗质量。“先做学生,后做老师”是当今麻醉科医师拓展临床诊疗技能应当遵循的基本途径。此外,各级各类医院的学术委员会以自身医院设备、环境与医护人员素质为基础,依据相关临床诊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9

1了解术前病人心理需要

通过调查1300例病人结果发现,术前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术前担心疼痛357例(27.5%),担心麻醉是否会影响宝宝的健康279例(21.5%),关心主刀医生及手术效果220例(16.9%),紧张要求关心照顾110例(8.5%),担心疾病性质58例(6%),担心室温50例(3.8%),关心预后情况38例(2.9%),要求保留脏器10例(0.8%),不要输血20例(1.5%),担心经济问题12例(0.9%),其它21例(1.6%手术时间长短、手术等),125例病人表示无特殊问题(9.6%)。根据调查结果,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2制订规范化指导语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收效最快。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误导病人,产生知得其反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曾有一位病人谈到手术怕痛问题时,一位年轻护士对病人说:怕痛让麻醉师多上点麻醉就行了。第二天病人打完连硬测麻醉平面时,不管针头、针尾碰到皮肤她都叫痛,目的为了可多打点麻醉,使得麻醉医师无法正确测试平面,延误了手术时间。应用规范化指导语后,事先告诉病人麻醉过程,指导病人密切配合,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设计的语言,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往往通过设计的语言,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制订了以下10条规范化指导语。

2.1担心疼痛 :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另外,我院麻醉科的学术地位、临床经验,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大部分医生具有一定的临床麻醉经验。上完麻醉后将测试麻醉平面,到时麻醉师会用针头点刺手术范围表面的皮肤,您需分清刺痛与点触感觉,希望您如实反映。术中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

2.2担心麻醉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实施剖宫产术中使用的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这种麻醉方式是一种局部麻醉,不是全麻,不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请您放心。

2.3关心主刀医生及手术效果 :您的手术情况将由负责手术的妇产科医生向您解释。我院是三级乙等医院。您要相信我院妇产科医生的医术、医德水平。如手术过程中有疑难情况,会及时组织全院有关科室和有经验的专家亲临解决,您尽管放心。

2.4要求关心照顾 :病人早上进手术室时,会有护士、护士长迎接并关心您,为了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我们手术室为病人设置了背景音乐。在手术等候期间,您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您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或麻醉师反映。我们将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请您放心。

2.5担心疾病性质 :首先希望手术结果属良性。但有时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您也要承受得住。人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要相信目前医学在不断发展,有不少治疗和控制肿瘤的方法,如:化疗、放疗介入疗法,中药等。另外,有些肿瘤只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远期存活率是很高的,术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按时随访,完全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2.6担心室温 :手术室内温度按规定应保持在摄氏22℃。当伤口消毒前,巡回护士会把空调暂时关闭,有时因特殊手术需要,室温可能会低于22℃。如您觉得冷,一定要及时向巡回护士反映,我们备有特制的小棉被为您解决怕冷问题,您不必忍受不说。

2.7关心预后情况: 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预后情况也各不相同;如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及尽早下床活动等,都能有利于术后早日恢复,由于手术室护士对病人(您)出室后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很难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估,应由主管您床位的护士、医生根据术后情况为您作具体解答。

2.8要求保留脏器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该保留有关脏器。如病变累及附近脏器,手术医生会根据病情与家属及时联系,在家属同意情况下,再决定手术方案,应该相信医生和家属的决定。

2.9术中不要输血 :麻醉师会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判断您是否需要输血。一般介于可输、可不输的情况下,会尊重您的意愿,尽量不输,但术中出血非输不可时,一定得输,否则会影响生命安全。当然输血有可能会带来血清感染的凶险,但其发生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2.10担心经济 :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术中我们会根据您经济状况,保证手术的情况下,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如您实在有困难无法解决,可借助有关机构反映,以解决您的经济问题。

3掌握交流技巧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10

1.1 在麻醉状态下,病人全身或局部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一般冬季的手术室以22~24℃为宜,室温过高,会影响体机散热而使病人感到烦燥,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快,特别是麻醉时间过长,手术创面大,大量输入库血等。可使病人体温下降,出现寒战,心率失常。对全身麻醉的病人,尤其是小儿、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

1.2 手术室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为宜,室内湿度过高,空气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机体水分蒸发慢,病人感到闷热,不适,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机体水分蒸发快,而散失大量热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对病人十分不利。因此,巡回护士应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做好适当调节。

2 的配合

2.1 麻醉的配合:麻醉开始,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如全麻气管插管时让病人平卧,用压脚带固定好病人手、脚,备好吸痰器,硬膜外麻醉时病人取侧卧位,取低头、弓腰、抱膝的姿势,使脊椎棘突间隙充分展开以便穿刺等。

2.2 手术的配合:手术中常将病人安置成合适手术需要,又要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充分暴露手术野,使病人舒适。避免神经损伤和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

3 心理护理的配合

绝大多数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都存在恐惧、紧张的心理,巡回护士应配合麻醉医生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巡回护士应站在病人身边,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主动安慰病人,指导他们怎样配合手术,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耐心解释他们所提出的疑问,使病人尽量在短时间内对我们产生信任,获得安全感。

4 麻醉的配合

4.1 静脉复合麻醉及全身麻醉的配合:在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三个阶段,手术室护士应密切配合。麻醉前了解病史及病人全身情况,禁食、禁饮情况等,首先了解静脉麻醉常用药的性质、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项,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静脉给药,诱导期将病人适当固定于手术台上,防止因诱导兴奋而自手术台跌下,擦伤皮肤及发生骨折。在维持麻醉期间,手术室护士应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按麻醉医师医嘱给药,所有药物严格核对,苏醒期应配合麻醉医生随时调整好,以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病人保暖和防躁动。

4.2 基础麻醉配合:此种麻醉小儿多用,而小儿呼吸功能不健全,易产生呼吸抑制,所以要配合麻醉医生严密观察小儿呼吸及缺氧情况,随时做好气管插管及切开的准备。成年人可有梦幻般的感觉及烦躁不安等精神异常的情况,因此手术前固定好病人,以防病人躁动影响手术。

5 输液、输血的配合

5.1 输液:麻醉和术中体液的纠正,是手术中循环管理的重要手段,静脉通道的建立几乎是每个手术病人所必需的,静脉给药方便,起效迅速,可快速补充血容量、能量及利尿解毒。特别是失血多、严重脱水的病人,巡回护士应迅速建立2条或以上的静脉通道,以18号留置针为宜。在麻醉医生指导下输液、输血,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容量稳定,对小儿、老人、心功能不全者,一定在麻醉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入量。

5.2 输血:手术中血液的丢失是很正常的,手术室应协助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术中失血情况,如吸引量、纱布块血量、手术野失血情况来决定输液量,以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输血前应与麻醉医生一起严格执行查对工作。需大量输入库血时,应经过加温后输入,以保持体内温度的恒定。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遇有皮疹或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在麻醉医生指导下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和再次进行查对工作。

6 病情观察的配合

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瞳孔变化、用药后反应、尿量等,并及时作好记录。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11

Study on the nursing coordination of prone position surgery

LIAO Jia-yu,LUO Shu-ying,YAN Jie

(Operation Room,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Sichuan 64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ne position surgery,so as to pursue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for guaranteing the patient safety. Methods:The plac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prone position surgery from Janurary 2005 to June 2007 in our department were analysed.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were pursu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type of operation,anesthetic way and different patients. Results:The operative field in all patients was exposed well,which filled the requirements of operator and anesthetist.All patients were smoothly operated,one case developed conjunctival injection and 5 cases skin pressure flush,without other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Pursuing the suitable posture and various protectiv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perative way,anesthetic way and patient individual condition can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complications as well as patient safety.

【Key words】Prone position;Operation;Nursing Coordination

手术摆放原则:手术野暴露良好,不影响病人呼吸循环的功能;使病人感觉舒适,且不压伤肢体;固定后能保持原位,不致术中移位[1]。手术中病人的摆放和固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手术时病人不当,不但增加手术的困难,而且可能导致组织受压、肢体残废,甚至病情恶化。现将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进行的209例俯卧位手术摆放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09例手术病人,男123例,女86例。年龄15~76岁,平均44.3岁,其中60岁以上25例。麻醉方式:全身麻醉148例,持续硬膜外麻醉61例。手术方式:椎管肿瘤摘除9例,脊柱内固定取出19例,椎间盘及髓核摘除86例,各类脊柱内固定92例,其他手术3例。手术时间:1小时内29例,1~3小时131例,3小时以上49例,手术时间最长5小时40分钟。其中椎管肿瘤平均手术时间3小时40分,脊柱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约3小时,椎间盘摘除和内固定取出手术时间较短,平均1小时左右。

2 摆放及护理

2.1 物品准备:JT-2型脊柱手术托架、大枕头1个、海绵膝圈2个、小软枕2个、棉花、小海绵垫4个或小棉被1床、包布数张、约束带1条。

2.2 病人心理护理

2.2.1 术前访视: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首先查阅病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手术及麻醉方式,充分估计术前、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护理措施的准备。然后探视病人,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方面的信息,并向病人讲明手术与手术成败的关系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提高病人对手术的应激能力,减轻陌生感和不安恐惧心理,缓解焦虑,使病人处于一个最佳的适合手术治疗和护理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2.2.2 术中心理护理:手术日接病人入室至全麻开始阶段,应注意心理疏导,关心、体贴病人,在进行各项操作或护理时应主动向其讲解,使其能主动配合。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的病人,手术全过程处于清醒状态,心理护理应贯彻始终,给予病人全面关怀;同时注意谈话、操作都要轻柔,使病人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利于放松心情,愉快配合手术。

2.3 摆放及护理

2.3.1 俯卧位摆放方法:在摆放前应根据病人躯干长度及宽度调整好架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头架的距离和高度(此的摆放人员要求较多,一般需要6人)。麻醉后,麻醉师站在病人头部,负责保护气管插管,托住头、颈部;两人分别站病人左右侧,另一人负责双腿,托住肩背部、臀部及下肢。先将病人搬至侧位,再将其翻转至俯卧位,同时4人平稳的将其抬离床面,另2人迅速把架摆放于手术床上,将病人稳妥地安放在架上。

2.3.2 俯卧位的护理

2.3.2.1 眼和面部的护理:眼受压可导致视网膜受压而失明[2]。俯卧位时患者的头部用马蹄形头托固定,前额和颧骨是头部的主要受力点,因头托架稍硬,应在受力点衬垫棉块或海绵垫以缓解局部压力,同时应注意调整面部皮肤与头托的接触部位,使前额和两侧颧骨受力点均匀,应避免眼睑皮肤接触头托对眼睛构成压力压迫眼球。

2.3.2.2 四肢的护理:双臂向上呈自然弯曲放于头架两侧,前臂垫薄软枕,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并用包布包裹以免接触金属头架或手术床;两膝关节下垫海绵膝圈,胫下垫大枕头,高度以足呈自然状态,不顶压大拇指为宜;约束带固定在大腿根部,松紧适度。

2.3.2.4 躯干的护理:俯卧位时因病人胸部及腹部受压易引起通气不足,腹部受压还可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血压下降及脊髓手术区域失血增多。俯卧位的4个支撑点分别为:两侧肩峰前侧面及两侧肋部、双侧髂前上棘。胸部及腹部悬空,达到胸、腹部不受挤压的目的,使病人在通气时,胸腔和腹腔可自行舒缩,以维持正常的呼吸频率。由于手术托架支撑面不够柔软,为避免皮肤受压,可用4块海绵垫分别垫于支撑点,或用一棉被放于手术架上以缓解局部压力,预防受压部位皮肤压伤;但在用棉被时应注意胸腹部位应留有足够空间以免影响呼吸,而在用海绵垫衬垫4支撑面时应注意衬垫稳妥不移位。

2.3.2.5 性器官的护理:女性病人俯卧位时双乳是重要的保护器官,摆放时将两侧护送至架中空处,使双不受任何挤压,避免损伤。男性病人俯卧位时要注意外生殖器,避免受压、水肿的发生。

3 结果

全部209例俯卧位手术均顺利完成,部分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颈4~5骨折伴高位截瘫4年,行“嗅鞘细胞移植术”病人术后出现眼眶压红明显,结膜轻度充血,术后1天回访恢复正常,视力无影响。5例出现皮肤压红,均发生于手术时间3小时以上、较消瘦的病人,改变后迅速恢复正常,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4 护理体会

手术应综合考虑麻醉师、手术医生、手术护士和病人四方面因素,既能最大限度减少改变对病人生理的影响,降低麻醉风险,又能充分显露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操作,使手术顺利进行,更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4.1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暴露良好并能保持原位,不致术中移动以便手术医师的操作。同时手术也是麻醉的重要问题,对于麻醉病人,由于全部或部分知觉丧失,病人已基本失去自卫调节能力,因此,改变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变化可转明显,若不注意或及时护理,最终可出现缺氧、CO2蓄积、低血压、心动过速以及神经损伤或麻痹等并发症[3],轻者增加患者痛苦,延迟康复,重者可造成呼吸循环衰竭或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在安置时,护士必须和麻醉师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在改变之前,麻醉的深浅度更需要事先调整适宜,麻醉过深将削弱代偿机能而引起循环骤变;过浅则易致病人咳呛或扰动而妨碍安置。同时须切实注意负重点和支点是否正确合理;已安置的是否保持固定不移位;对呼吸循环是否仍然会产生不良影响。输液应选用静脉留置针,最好建立在上肢,以利于观察和麻醉师给药。

4.2 随着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作为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侧重点不应只是机械地操作、配合医师完成手术,而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真正掌握手术中病人的实际需要,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让他们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手术治疗。应根据病人年龄、性别、手术类别、手术时间、麻醉方式、营养状况、皮肤状态等情况,术中对病人实施个性的护理,如对椎体骨折或伴截瘫者在摆放搬动病人时一定要保持脊柱在同一纵轴位转动,避免加重损伤;而对椎间盘摘除、内固定取出实施持硬麻醉者,摆放过程中应与其沟通,取得病人的合作,在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病人卧位舒适。对手术时间长、较消瘦、卧床时间较长的病人,在骨突及受压部位应适当加厚衬垫;对女性病人、尤其较丰满者应特别注意的保护,应将两侧护送至架中空处以免压伤。全身麻醉者,额及双侧颧骨应衬棉垫或海绵垫以缓解压力,对清醒病人,可嘱其适当调整头部位置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4.3 俯卧位是外科手术中(特别是骨科)一种常用的、安全的,做好的摆放和护理,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麻醉安全,满足病人的舒适需要,手术护士还应做好:

4.3.1 摆放时、摆放前,应检查各管道是否通常,线路是否理顺、受压,电极粘贴应避开受压部位;摆放时需要多人协助,将病人抬起、轻轻翻转,保持头颅、躯干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因扭曲而至脊髓及神经损伤[4]。麻醉师站在病人头部,负责观察病人情况,保护气管插管,托扶头颈部,此时巡回护士应重点保护输液通道不滑脱、上肢不受损,翻身时双上肢平举放头上,输液侧肢体向上,便于保护以免滑脱,将病人稳妥地安放在架上,各骨突部位垫好衬垫。头放置在头架时,需特别注意保护眼睛,可在翻身前将病人双眼涂上金霉素眼膏,并用眼贴敷于双眼睑处使双睑闭合;将病人眼睛放于头托凹陷处,避免眼睑部皮肤接触头托;同时注意调整面部皮肤与头托的接触部位使其受力均衡,并在前额或两侧颧骨受力点垫好棉垫或海绵垫,防止皮肤和眼球受压。再次检查各管道有无脱落、是否通畅,线路有无扭曲受压,受压部位衬垫是否稳妥、有无移位。

4.3.2 手术期间,必须随时检查有无改变,支撑物有无滑动或失效,各管道是否通畅。注意随时检查置于头架两侧的双上肢是否包裹完整,保证肢体不接触金属物,防止旁路灼伤。无论何种手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都应注意加强皮肤的保护[5]。如1例眼眶压红,结膜充血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因手术部位在颈部,为不影响手术医生手术操作,术中不能定时适当抬起病人头部缓解局部受压,同时手术时间也较长约3小时。因此除加强骨突部位衬垫,对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巡回护士每1小时左右抬起头部一次,以减缓头面部所受压力,并检查病人眼睛,前额和双颧骨受压情况,适当调整受力点,改善颜面部血液循环,避免眼睛受压,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4.3.3 手术结束,将病人翻转仰卧位于平车上后,检查病人有无皮肤压红,若出现皮肤压红,用75%酒精纱布湿敷。在翻转时仍应注意保持躯干平衡及各管道、线路的通畅不滑脱。

在手术全过程中,病人的行为和能力受到限制,而俯卧位可造成病人许多生理学方面的改变,如导致呼吸、循环等系统功能障碍,亦可能有神经损伤、皮肤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6]。因此,正确、稳定地安置手术,既便于手术者操作,又便于麻醉师准确地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让病人平安地渡过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1.

[2] 王恩真.神经外科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7.

[3] 刘俊杰,赵 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0.

[4] 曹 畅,刘秋秋,郭 静.骨外科手术俯卧位的改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A):30.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12

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患者115例,年龄8个月~68岁,其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88例,硬膜外腔阻滞麻醉17例,骶管阻滞麻醉10例。

护 理

麻醉前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麻醉前1天手术室巡回护士应探视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检查结果、手术方法,向其介绍麻醉的重要性,配合麻醉的好处,麻醉方法、,麻醉后的感觉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安慰鼓励,同时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认真解答患者的提问以解除或减轻其恐惧与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积极配合麻醉医生[1],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前穿好病号服,不要戴贵重物品等。②麻醉前物品及环境准备:麻醉前协助麻醉医生备好麻醉机、氧气及负压吸引器装置、静脉输液用品等,并检查仪器功能是否正常,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按医嘱准备及急救用药,完善的麻醉前准备工作对确保麻醉安全至关重要。通常应在室温20~22℃,相对湿度45%~50%的手术室内为患者进行麻醉和手术。室温过高、相对湿度过低时,患者可有口唇、呼吸道黏膜干燥难忍的感觉。室温过低时患者易患感冒,因此必须注意保持温、湿度适宜的手术室环境。③认真执行核对制度:接患者入室,要严格查对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时间、部位、麻醉方式及麻醉前用药、各种皮试反应结果、有无贵重物品等。④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建立和保持静脉通畅,不仅是麻醉手术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麻醉及术中给药、补液、输血以及术中出现危险时实施抢救的重要通道。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套管针,20G套管针的最大流量60ml/分,18G套管针的最大流量100ml/分,16G套管针的最大流量210ml/分,14G套管针的最大流量360ml/分[2]。通常用16号或18号静脉留置针穿刺,手术患者一般不宜使用头皮静脉针,均需使用套管针。穿刺时要向患者解释,鼓励患者,妥善固定留置针,连接三通,保证通畅,告知注意事项。⑤预防性补液,防止血压下降:因椎管内麻醉使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可使血压下降[3]。因此,麻醉前常规做血压、经皮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等监测,及时了解各项生命体征,输入一定量液体,可有效预防因麻醉而致的血压下降。

麻醉中的护理:①麻醉时的护理:麻醉穿刺时,巡回护士将病人摆好侧卧,腰部向后弯曲于一侧床沿,双肩在同一垂直线上,膝部紧贴腹部,脊椎与床面平行。护士应在麻醉师对面固定患者头颈及双腿。此时患者的紧张心理达到最高峰,应注意对患者的态度要和蔼、亲切,注意解释每一步操作,与患者沟通,动作要轻柔,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肌肉放松,便于麻醉师顺利操作。②麻醉中的护理配合:麻醉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协助麻醉医生根据手术要求变动病人,调节麻醉平面。在改变时动作要轻、稳,变动时,要防止导管扭折或滑落。协助麻醉医生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随时作好治疗或抢救的准备。

麻醉手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协助麻醉医生拔出硬膜外导管并检查该管是否完整,移动病人时动作要轻柔,使病人保持平卧位。尤其是腰麻病人要严格去枕平卧6小时,以防发生术后并发症。用温盐水擦净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患者穿好衣裤或盖好被单。协助麻醉医师总结术中用药、输液量、出血量、尿量等并做好记录。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手术完毕与麻醉医师一同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主管医生、护士交代实施手术的名称、部位、麻醉方法及术中患者基本情况。并告知家属手术顺利,预防术后并发症,并认真做好术后回访工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麻醉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头痛:腰麻后头痛主要是低压性头痛,多由于腰麻穿刺后脑脊液经穿刺处漏入硬膜外腔,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导致血管性头痛,腰麻后头痛常于术后1~3天感头痛,并随改变而加剧。为预防其发生,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前及麻醉时应告知患者不要随意抬头,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并强调其必要性及重要性,以引起患者的重视,防止发生低压性头痛。术中术后应注意输入足够量的液体,防止脱水。②尿潴留:是腰麻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支配膀胱的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较晚引起的。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前应给予留置导尿管,对于手术时间较短的患者,嘱患者术后尽早排尿。③化脓性脑脊膜炎:腰麻操作中未执行无菌操作,或者穿刺点感染等,均可引起,病情严重,可致死亡,因此要注重预防,操作中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掌握麻醉禁忌证。

讨 论

因此,手术室巡回护士不仅要在麻醉前、中、后做好准备及护理工作,而且要懂得麻醉的基本知识、原理,能协助麻醉医师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要点篇13

1.临床资料

1.1择期手术病人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6~63岁,体重42~67kg,手术均为平卧位。术前查体无颈部活动受限,无张口困难,张口度大于自身2横指(约4cm),无心脏病、糖尿病、无咽喉部疾病、无通气障碍或呼吸功能障碍。ASAⅠ~Ⅱ级。

1.2术前常规禁食,麻醉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钠0.1阿托品0.5mg术前半小时肌注。

1.3手术部位:剖腹探查8列,开腹胆囊摘除12列,子宫切除6列,体表包块切除4列。

1.4麻醉全部选用喉罩(LMA)全麻,面罩吸氧辅助呼吸下依次静注咪达唑仑7.5~10mg苯磺酸阿曲库铵25mg构缘酸分太尼0.2mg,辅助和控制呼吸约2~3min后麻醉深度适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置入喉罩,调节喉罩不漏气,通气正常,生命指征正常后,联接麻醉机行静吸全麻。喉罩(LMA)置入方法:盲探置入法4例,喉镜指引置入法16例,一次插入成功12例,二次成功6例,三次成功2例,无一例失败。

1.5并发症:2例术后胃胀气,经置入胃管缓解,6例术自诉咽部轻微疼痛,3天后缓解。

2.术中护理

2.1了解喉罩(LMA):喉罩(LMA)主要由通气管,通气罩,充气装置三部份联接组成,使用前需进行充气和放气检查有无漏气现像,消毒灭菌备用。本组病例我们均准备3号,4号两个型号备用。

2.2术前复习病史,了解有无喉罩(LMA)全麻的相关禁忌症,如心脏病心功能障碍、糖尿病、咽喉部疾病、颈部活动受限、张口困难、通气障碍或呼吸功能障碍、急诊饱食、牙齿松动等,有活动假牙应取下。术前了解拟行手术,体型体重,手术部位是否作好标记等相关信息。

2.3术前访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了解麻醉,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进行必须的告知义务,进行心理护理,减少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使其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能较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2.4患者入手术室前准备好喉罩(LMA),麻醉机,喉镜,气管导管,吸引器及吸引管、吸痰管,多参数监护仪,检查氧气是否充足等。

2.5患者入手术室后采取平卧位,肩下可用布类或软垫适当垫高,以便于使头后仰伸,静脉通道应尽量建立在上肢,应尽量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一个通道静脉输液,一个通道便于注药。静脉留置针可确保术中输液畅通。多参数监护仪监护生命指佂。

2.6麻醉诱导: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诱导。给氧去氮后,遵医嘱依次静注全麻药物,待患者意识消失,麻醉深度适宜后,协助麻醉医师使患者头后仰伸位,将充气圈已抽气的喉罩(LMA)递给麻醉医师置入,充气圈充气后人工通气,观察胸郭起伏情况,通气管有无气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通气通畅,喉罩是否漏气,必要时予以调节,生命指征变化尤其是SPO2的变化是否正常,正常后再联接麻醉机行静脉全麻维持。

2.6手术结束后,要待其苏醒,有认知,能配合才能拔除喉罩。拔除喉罩后给予吸痰,给氧。患者能配>:请记住我站域名/

2.7术后24小时随访,了解病人术后有无声嘶咽痛和胃胀气等并发症情况,并报告医师随访结果。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