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实用13篇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

篇1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这说明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审计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范经济风险、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理论和实际课题。本文试结合吉林省的实际, 就加强教育系统审计工作, 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意见。

一、我省教育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为了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 应该对目前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有一个正确的分析。自2002 年教育审计会议以来,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从各方面不断加大教育审计工作力度, 加速推进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各项改革, 在教育审计工作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理论研究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是教育审计工作逐步纳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 主要领导越来越重视教育审计工作。各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在院校长的直接领导下, 有些高校在党委书记或纪委书记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市(州)、县(市、区)在教育局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教育审计工作。全省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审计工作网络, 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重点开展了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预算执行和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使用、专项资金和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各类投资和建设修缮工程项目的审计及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业务。二是逐步重视和加强审计机构和审计队伍建设。省、市(州)、县(市、区)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普通高校普遍设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或设有内审职能, 配备了专、兼职的审计人员。据2005 年末数据统计, 全省省属46 所普通高校中, 设有内审独立机构的24 所, 占省属高校的52%; 设有内审职能的22 所, 占省属高校的48%。各地区设有内审机构的2 个,设有内审职能的7 个, 其中白城地区通榆县、洮南市, 长春地区农安县, 四平地区公主岭市、铁东区均设立了独立的审计科。全省教育系统已有专职审计人员107 人, 兼职审计人员318 人。三是逐步扩大了教育审计工作覆盖面。通过开展对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进行审计, 促进增收节支。据统计, 2005 年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省属高等学校审计的项目总计为40 599项, 其中财务收支审计19 870项, 预算执行审计15 928项, 基本建设审计1 674项, 修缮项目审计1 972项, 经济责任审计463 项, 专项资金审计202 项, 经济效益审计49 项, 其他项目审计441 项。审计资金总额6017 亿元, 其中查出有问题资金5 656万元, 纠正违法违规资金十多万元。对大型基建及维修工程完成审计111 亿元, 促进增收节支113 亿元。查处并移送纪检部门的经济案件28 件, 涉案金额111 万元, 受党纪政纪处分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 人。四是逐步出台了一批教育审计规范性文件。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在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同时, 积极制定或修订了一些用于加强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 有力地推动了本单位、本部门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据统计, 过去的一年里, 全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内部审计制度178 个, 进一步规范了全省教育系统的内部审计行为, 从而发挥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服务职能。五是逐步加强了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全省各级各类内部审计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 包括分期分批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署、教育部和省内审计机关举办的审计理论与实务培训班, 组织本系统审计培训、审计业务研讨, 聘请专家讲座等。仅2005 年参加培训人数为1 719人次。通过评选优秀审计项目、优秀审计报告等形式,在提高内审人员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时, 也促进了教育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六是逐步开始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和探索。“十五”期间,全国内部审计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我省教育审计工作为适应形势需要, 积极参与教育审计理论研究,加强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和交流,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等, 研究当前教育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探索进一步做好教育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这不但促进了教育审计理论发展和创新, 更为教育审计工作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这里, 应当着重说明的是, 在充分估价全省教育审计工作的同时, 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 全省教育审计工作从总体上说, 与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其表现, 一是全省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进展很不平衡。个别教育部门对教育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领导甚至对审计有排斥心理。致使这里的教育审计职能作用发挥不好,不能及时发现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能从审计角度及时向管理层提供所应该获取的信息。二是教育审计的覆盖面不够。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涵盖教育系统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工作目标, 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单位审计工作存在死角和盲点, 往往是出了问题领导才想起审计, 不能全面发挥审计的服务作用。三是教育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有的高校配备的审计人员不具备审计资格, 一些市(州) , 特别是县(市、区) 的教育内部审计人员大多为兼职,未具有独立性。四是审计观念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审计质量有待提高。以上这些问题, 都严重地制约了教育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很不适应, 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二、我省教育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当前, 全省教育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施行, 老工业基地的全面加快振兴, 使教育审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任务更加繁重。我认为, 在这种形势下, 必须将教育审计工作放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考虑, 放在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来把握。应结合我省实际, 重新认识教育审计在加强教育财务管理,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维护教育合法权益和良好形象, 推进其在全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一是教育经费投入渠道的增多和总量的增长, 加大了教育审计为防范教育资金风险服务的职责。“十五”期间, 吉林省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平均每年增长14112% , 省政府用于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增长6617%。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上, 总计投入21 亿元。其中国家专项安排6 亿元, 我省各级政府投入15 亿元。加大了对省属高校、重点学科的投入, 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有大幅度提高。同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相继出台了各类学校收费标准, 学费收入有了提高。全省教育财务管理总的情况很好,成绩很大, 这是主流。但是, 勿庸讳言, 一些学校也在教育资金的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省审计厅近三年来对我省18 所省属高校的审计结果,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账外资金问题。个别高校将资金账外管理, 账外资金总额较大, 主要用于发放奖金、支付招待费等。(2) 资产管理问题。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上, 将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账外管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 形成账外资产。(3) 后勤及财务部门和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有的高校后勤服务部门以及所属职能部门实行二级财务核算, 但不及时向学校汇总财务报表。校办企业与高校内部财务往来不清晰, 对校办企业的投资形成不少不良资产。(4) 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如在土地转让、学校基本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损失或负债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过大使学校面临风险等。据统计, 按照目前在校生规模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计算, 各贷款学校应偿还债务占高校自身收入总额的比例相当大, 风险很高,应当引起警惕。存在上述问题,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解决问题也需要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但是, 教育审计工作在教育经费快速增长、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的形势下, 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规避教育资金风险、保证教育资金的安全完整、维护教育部门和学校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责任。二是教育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加大了教育审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的职责。今后几年, 教育经费的投入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但教育经费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这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客观矛盾。这个矛盾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更加突出。“十五”期间,省政府和财政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贯彻国家政策, 保证全省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然而教育经费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比如, 中小学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拨款以及事业收入虽然有了一定量的增长, 但增长的速度还比较缓慢, 部分地区部分年度的初中生均事业费和公用经费, 甚至存在与上年相比比例下降的情况。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 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与此并存的是, 一些地方挤占、挪用、损失浪费、使用效益不高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从省审计厅对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审计调查情况看, 个别县(市、区) 财政部门滞拨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 个别的危房改造资金被挪用于归还基建欠款等, 有的县(市、区) 利用危房改造资金建设新校舍, 等等。我们还必须清楚地预测到, 在未来人口基本稳定、可动用资源和资金总量有限的前提下, 教育的发展模式势必由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为主。如何配合有关部门通过教育审计, 在督促教育经费足额到位的同时,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是需要教育审计部门下功夫研究探索的政策和实际问题。三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 加大了教育审计的职责。最近几年,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全社会各阶层对教育方面的问题日益关注, 对加强教育管理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高。显然, 随着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及市场因素的介入,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发生。如一些学校存在严重违规收费、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应返未返学生教材款、无依据自定标准发放各种补贴、领导自定工资标准等情况,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全局性问题, 值得予以重视。这也要求从事教育内部审计的同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发挥内审特有的控制及防护功能, 及时有效地促进管理, 堵塞漏洞, 从而防止各类违规问题及职务犯罪等现象发生, 为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 净化教育环境作出贡献。四是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对教育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 由于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不够完善,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 教育系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发案领域相对集中在教材图书采购、物资设备采购、工程建设、教育保险等领域, 贿赂手段复杂多样, 如回扣、手续费、赞助费、劳务费、管理费、附赠、报销各种费用或提供国内外考察等。违纪违法主体广泛, 涉案人员既有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 又有普通工作人员, “以权谋私”和“以岗谋私”的问题并存。近期发生在教育系统的若干商业贿赂案件, 教训惨痛, 发人深省。这也警示我们, 一定要充分发挥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职能, 通过对教育系统经济活动的事前建议、事中监督、事后评价, 向领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改进管理, 以有效减少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篇2

(一)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决算(草案)审签

时间:二季度。对象:市局处级干部和部分业务骨干。

(二)效益审计

时间:三季度。对象:市局、区县局处级干部和部分业务骨干。

(三)审计案例培训。主要内容为审计署下发的《较量》、《责任》、《为了人民的金库》视听教材。

时间:一季度。对象:市局、区县局审计干部。

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一)《行政许可法》培训

按照市有关部门的文件规定和统一部署,上半年分别组织市局处级干部和处级以下干部学习《行政许可法》。区县局干部按有关部门统一部署进行。

(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培训

上半年分别组织市局、区县局审计业务干部学习审计署新颁发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署6号令)。

(三)审计准则培训

下半年组织市局、区县局审计业务干部学习审计署新颁发的审计准则(审计署5号令)。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一)处级干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应用技术培训

时间:上半年。对象:市局处级干部。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级强化培训

时间:四季度。对象:市局、区县局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青年业务骨干。

四、专题研修与培训

(一)审计管理工作专题研修

时间:四季度。对象:市局处长、区县局局长。

(二)组织部分市局处级干部和区县局局长赴国(境)外学习考察,主要内容为国外的先进审计技术和管理方法。

(三)青年审计专家论坛

每季组织市局青年业务骨干开展业务学习交流(活动计划另定)。

(四)选派培训

选派市局部分处级干部、优秀青年业务骨干参加审计署、市委党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培训、境外学习考察、中长期培训。

五、公务员培训

(一)处级干部任职培训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市人事局有关规定,年内将分批安排市局近年新晋升的处级干部参加市人事局、市行政学院举办的处级干部任职培训。

(二)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市局机关干部参加双休日公务员实用能力专题讲座。区县审计局按有关部门统一部署进行。

(三)公务员初任培训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三季度组织审计系统的新进人员开展审计公务员初任培训。

(四)MPA核心课程培训

按照市人事局的要求和统一部署,适时组织市局机关干部参加“8+X”模式的MPA核心课程的培训,其中“8”为MPA核心课程,“X”为经济管理部门必修课程。区县审计局按有关部门统一部署进行。

六、审计专业职称资格考试辅导

根据审计专业任职资格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本市参加今年审计专业任职资格考试的人员的考前辅导。

具体分工:

一、培训中心主要负责: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决算(草案)审签培训、效益审计培训、公务员初任培训、MPA核心课程培训、审计专业职称资格考试辅导。

二、信息中心主要负责:

处级干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应用技术培训、审计干部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级强化培训。

三、法规处主要负责:

篇3

一、基层央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的业务发展逐渐呈现出“三化”的特征,分别为:资金清算集中化、业务处理系统化、金融管理信息化。目前基层央行基本设置内部审计、巡视、纪检监察三个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其中巡视是针对基层央行党委班子,纪检监察主要侧重于党风廉政建设、惩防体系建设,内审主要关注重要业务、重点领域,曾经对国库、发行、资金清算等基础业务专门开展事后监督的事后监督中心多数中心支行已撤销或合并,改由各部门或支行设立事后监督岗位自行监督,自行监督自己开展的工作。改革创新业务极大的促进了辖区经济发展,但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却未能及时建立健全。如分支行强力推进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服务民生的金融IC卡应用工程是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的民心工程,但在操作应用的过程中产生许多潜在的风险隐患,如何防范这些风险隐患,至今未有系统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基层央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层央行按照“分散控制与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风险管理。一方面上级行业务部门对本业务条线的风险进行纵向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本行内部审计部门对业务进行横向监督检查,通过多年实践,基层央行现行风险管理模式在促进人民银行履职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审计成果利用率较低,影响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作为风险管理推动主体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整改通知的形式发送被审计部门,个别被审计部门不能充分重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潜在的风险损失,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造成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取得良好工作效果。

(二)风险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一是目前基层央行的风险管理大部分是以部门业务制度的形式存在,风险管理缺少系统性的应对策略。二是目前基层央行部分员工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观念和规范意识不强。

(三)风险管理组织、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尚未形成系统、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也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进行事后的风险发现与管理,事前防范和事中监控不足。

三、内部审计在促进基层央行风险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

内部审计所固有的相对独立性,使其更能从全局的角度去识别、分析和评估风险,及时发现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风险预警,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作为基层央行内部管理的重要监督部门,具有经常性、综合性的监督特点,它能随时针对分支央行的业务工作开展审计监督,对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及时防范和化解基层央行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内部审计在促进分支央行风险管理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卓有成效地开展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审职能作用

根据人民银行垂直管理体制的特点,内审监督要针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实施审计项目,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一是要按照上级行统一布置的内审项目开展审计监督;二是要对行领导关注的问题做出审计安排;三是要符合内审创新转型的要求选择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监督。

(二)推进内控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内控管理的不断加强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建设有效的内控长效机制是组织管理层的职责,但作为组织内部一个重要环节的内审部门,在内控长效机制建设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积极发挥领导的“耳目”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全行内控管理现状,发现薄弱环节,向行领导提出内控机制建设性建议。二是要强化审计咨询。与审计对象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分析、评价其内部控制状况,剖析问题原因,从内审视角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其不断强化内部控制,达到内控最优化。三是要加强审计后续监督,积极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内控管理职责,切实整改审计发现的各类问题,促进内控长效机制建设。

(三)积极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工作,确保风险在可控状态

基层央行应建立“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定期对本行各业务职能领域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工作,参考总行风险评估工作试行办法中的程序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评价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科学。对于评估风险较高的业务职能领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科学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内部审计参与基层央行风险管理运作设想

内部审计参与基层央行风险管理审计应明确总目标,即以央行总体工作目标为标准,以基层央行内部控制状况的审计和评价为基础,监督评价各业务部门和单位在风险识别、控制和监督等方面的充分性、合理性、有效性。我们以基层央行国库业务为例,具体运作设想如下:

(一)风险识别

风险事件,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可进行多角度的分类,风险分类的不同,对于后面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有重要作用。搜集初始信息,主要是对近三年单位或部门各种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作为搜集对象,从大量的初始信息中,组织对单位或部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类分析。如国库业务共识别风险事件7项(见表1):

(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1.建立风险事件评估标准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要进行准确的风险事件评估,必须制定相对合理和准确的评估标准,这是风险评估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利用近三年国库业务监督检查结果为依据,采用分析性复核,经过反复讨论验证,而且为了验证标准的合理性,我们用今年监督检查结果进行进行了返回测试,返回测试结果是:参与人员都认可通过了测试。最后确定国库业务风险事件评估标准如表22.发生概率分析对照评估标准,对风险事件进行发生概率分析。首先形成可观的判定理由,在与评估标准对照,确定发生概率的等级,见表3:4.风险坐标图评估风险时,应根据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对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估,绘制风险坐标图。风险坐标图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具体应用,首先绘制风险坐标区域图。风险坐标区域图是通过把风险策略原则的边界,转化为坐标图中的一些险段,将坐标图分成几个区域,形成风险坐标区域图。罗在不同区域内的风险事件,其管理策略也不同,我们把风险策略原则边界转化为两条直线段和一条1/4圆弧线,对风险坐标图进行分区。如图1所示,我们把坐标图视为被三条线断分为4个区:其中红色区(A区)为双高风险区,绿色区(D区)为低风险区,靠近纵坐标的浅色区(B区)为高风险区,靠近横坐标的浅色区(C区)为高危险区。风险事件落在不同的区域,原则上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风险评估结果与内部审计工作

按照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图,风险事件评估和确定风险管理策略。对于1、2、3、7等风险事件,处于高风险领域,应高度关注,制定具体的操作策略,内审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对于4、5、6、8等风险事件,可适当放宽检查频率。对高风险领域的风险事件,要深入分析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内部审计参与基层央行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监督与评价应以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评估标准为依据

一是看能否有效识别并管理贯穿与央行的各类风险,不仅要识别某个部门面临的单独风险,而且还能从整体卅还能够识别每个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收集整合各种分离的信息,有效管理风险。二是能够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计量,使管理层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关注高风险的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而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三是能有效促进央行履行职责。

(二)内控机制尚需完善,内控评价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一是个别部门、个别支行在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和支行机构改革后,未及时根据内部科室业务职能的变化修订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二是上级行在有些制度制定和完善方面相对滞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金融业务发展较快,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老的制度不能覆盖所有的风险点,新制度又没能及时完善充实,致使内控出现盲点,造成一定的风险隐患。三是对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制不统一。有依据自身开展控制评价的,有依据本行外部监督开展监督评价的,没有形成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造成各行确定审计重点的不同。

(三)操作过程中技术性含量不足

一方面现场检查过程中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与抽样数量,容易引起检查风险。另一方面没有从全行的角度出发,对风险按照科学规定系统的加以有效识别和科学界定,建立风险评估框架;并且没有完全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风险,导致风险隐患的确定不准确。

(四)内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一方面长期以来,基层央行内审人员适应了查错纠弊的传统审计模式,对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对于风险审计评价的概念淡薄,缺乏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评价人员对标准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价与检查的结果,内审人员的水平不能满足现场检查时有大量信息判断的需要,造成检查风险。

参考文献:

[1]人行上海总部课题组,“内部审计对央行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中国内部审计》,2008年第3期.

[2]刘庆玉、王峰艳,“企业外部质量风险评估方法”,《质量安全管理》,2006年第5期.

[3]李恒新,“风险管理中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中国包装工业》,2007年第9期.

篇4

(一)财政审计进一步深化。在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注重规范财政收支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减少损失浪费。今年,我们对区2006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对预算分配、预算支出的审计,加强对部门预算、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同时还将区再就业资金纳入审计范围。通过审计,促进了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推进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我们已分别对区财政局、区统计局、区科技局、区残联、扬子江街道办事处、第三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等7家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揭示了问题,维护了国家的财经秩序,引起了被审计单位的重视,加强了被审计单位规范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的自觉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内容进一步拓宽。当前,再就业工作已被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再就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尤为重要,为确保我区再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到位,我们利用了1个月的时间对沙区再就业专项资金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基本摸清了再就业专项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运作。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思路进一步创新。今年,我局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注重积累以往经验,积极探索新思路,进一步深化审计内容,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同时,针对审计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出现不统一,导致同类事项的处理、评价口径不一致问题,认真总结和研究,逐步建立科学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面进步。经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系会议研究确定,20*年共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4项,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对沙区原友好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万萍同志、原红庙子街道办事处主任胡卫东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正在实施对沙区原民宗局局长沙吾提·艾买提同志、原雅山街道办事处主任徐军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预计11月底完成。

(五)区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临时性审计项目办理效率进一步提高。20*年,各级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审计项目均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前圆满完成,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截止目前,我局接到的临时性审计项目3项,即:友好南办事处办公楼装修、红庙子办事处办公楼装修及沙区法院信息化建设等审计调查,目前已全部完成。

二、扎实开展其他各项工作,有力推动审计队伍建设。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为基础,切实加强审计干部队伍思想建设。通过建立学习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年初制定了具体的学习培训计划,坚持每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促使党员干部树立勤于学习、终身学习理念。

一是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并撰写心得体会、电化教育、讨论交流、理论测试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着重学习了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市、区两会精神、《文选》、《中国共产程》和两个《条例》、两个《纲要》、保持共产党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及党报党刊登载的重要文章和社论等内容。并通过开展“三爱”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共管理教育及廉政教育等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审计人员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的意识,有力推动我局审计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是强化措施,积极组织审计干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参加了自治区审计厅、市审计局举办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再就业资金审计、清产核资等相关知识培训及审计局长培训班4次,累计20余天,培训人数达11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审计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审计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使我局审计干部都真正成为思想领先、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务实高效的工作高手。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年初以来,我局结合工作实际,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核心,认真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有效促进了我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一是深入开展以转变工作作风为主题的文明审计活动。今年,我局为了有效促进审计工作质量全面提高,开展了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为主题的文明审计活动,要求审计干部在工作中要善于换位思考,既坚持原则,体现审计的严肃性,又不以监督者自居,做到诚恳对人,以理服人。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充分体现我们审计队伍的文明素质,始终做到“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并聘请行风评议员,从细微之处约束审计人员行为,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审计人员在审计执法中遵守审计纪律和审计职业道德情况,保证审计队伍的纯洁性。

二是积极开展“万名干部下社区”活动。今年以来,我局在抓好审计工作的同时,广泛动员全局干部积极做好“万名干部下社区”及对口社区帮扶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抽调了一名思想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干部下派到社区,并及时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副局长及若干名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下社区进行调研,了解社区的机构设置、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建设情况以及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先后深入社区调研4次;为社区捐赠电脑等办公用品价值1万余元;与帮扶社区建立友好党支部,帮助社区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并确定了2个贫困户做为我局的帮扶对象(其中:1个是疾病缠身的老人,1个是残疾人),并利用节假日及“七·一”前夕,深入困难群众的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为其送去大米鸡蛋、清油等生活必需品价值190余元。

三是坚持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今年,我局坚持对三名长期帮扶对象(即长江办事处新兴巷社区居民阿依夏木·买买提、韩秀芳两户特困户和我局的一名贫困党员)进帮扶,经常关心和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节假日期间还为帮扶对象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品,价值900余元。

(三)严肃审计纪律,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我局为了进一步增强审计干部廉洁从审意识,保持审计队伍良好形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审计“八不准”纪律,要求审计干部要始终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同时,通过建立审计人员执行纪律跟踪回访制度,落实《审计干部外出执行纪律意见表》及《审计干部外出执行纪律意见书》,对审计人员工作情况、执纪情况、被审计单位意见反馈情况,做到及时了解,将调查情况在全局予以公布,做为年终考核干部的依据。通过学习教育和相关活动的开展,审计人员的依法行政、依法从审、廉政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认真做好审计案卷资料的完善及归档工作。今年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审计档案作为审计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每个项目实施方案都把审计资料的收集和归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审计组遵循审计项目作业规范,做到取证资料完备,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相对应;三是严格执行审计档案工作准则,严谨细致地做好审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资料完整、内容详实,从而为审计资料的组卷归档打下了良好基础;四是案卷归档前,实行各审计组自查或交叉检查,由档案员统一收集归档,以保证案卷质量。在沙区档案管理目标检查验收中取得了99.9分的优异成绩。

(五)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我局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全体干部防火、防盗、防失密的安全防范意识,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坚守岗位,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截止目前,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六)认真开展依法治区、综合治理工作。我局为切实把依法治区、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以局“一把手”任组长,副局长和一名干部为成员的审计依法治区、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今年,我们在做好“五五”普法教育工作的同时,根据全区统一要求,组织开展了“法治六进”活动,并认真制定了可行性较强的实施方案,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之外还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干部反对分裂斗争,严厉打击“”,自觉增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意识。

(七)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今年我局在沙区计生委的业务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年初与政府办签订了《沙依巴克区政府系统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工作议事日程,组织全局干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乌鲁木齐市计划生育实施办法》等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文件,坚持参加政府办组织的计划生育例会,建立职工家庭计划生育卡片,及时编报笄生育统计报表。全局干部人数11人,女干部7人,未出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

(八)服从大局,积极参加沙区安排、组织的其他各项工作及各项集体活动。我局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服从区委、政府的安排,今年初抽调了1名干部到火车南站、3月份抽调了2名干部到九家湾村参加撤村建居遗留问题工作组的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多次派出人员联同纪检委、财政局参加青峰路、雪莲山拆迁工作组对拆迁户的补偿工作;先后15次配合政府采购中心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审计监督。由于被抽调、派出人员工作认真负责,组织纪律性强,得到了工作组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同时,我局还积极组织全体干部参加了全区组织的清理积雪、平整树沟等义务劳动6次及各类大型活动10余次。

(九)加强审计宣传,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截止目前,我局共为区委办、政府办、911室及上级业务部门分别报送审计工作信息32期,万名干部下社区专题信息12期,被采纳11期。

篇5

该局始终坚持把围绕省厅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的工作为中心开展审计工作,服务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作为审计发展的目标方向。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既要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又要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为领导决策服务。着力突出对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领域实施审计监督。

2010年来,该局共完成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850个,查出违规行为资金3.5亿元,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58.2亿元,已交上财政资金5 887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 986万元,挽回损失资金5 690万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资金4 025万元,调账处理2 638万元,提出审计建议1 325条,被审计单位接受采纳审计建议814条;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审计要情、审计专报、综合性报告32篇,被批示、采用13篇次。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项目规模和为时政节约资金数均超历史水平。其中对21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综合报告和开展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审计调查的报告等3篇报告得到省委常委、市委文清书记的重要批示。地方性债务审计中,根据审计发现的情况向市政府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债务风险,提高债务利用率等建议,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为了突出审计服务市委、市政府大局的目标,该局利用部门职能优势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规范市政府工作行为的审计建议》《关于加强市本级工程项目结(决)算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意见建议,均得到市政府采纳并以政府办公厅名义行文下发。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出台后,该局及时跟进,出台了《赣州市农村土坯房改造资金审计工作方案》《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促使专款专用,为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支持服务。

二、健全制度,构建审计发展长效机制

该局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审计操作行为,达到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一是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制度体系。争取市委支持成立了由市纪检、组织部、审计局、监察局、人社局、国资委等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多年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推行“评什么、就审什么”的思路,按照客观公正、权责对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把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分开、把集体作用与个人作用分开、把潜绩与显绩分开,制定了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三个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审计评价办法,使审计评价更加全面、真实和客观。

二是建立健全了系列项目审计操作规程。为更好地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行为,制订《赣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了审计审理制度、审计业务会制度、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审计进点时的公示制、审计过程中的“双向承诺制”;审计结束后的审计结果分析制度,整改情况的督查报告制度等。

三是健全了一套适合我市实际的工作制度。为促进提高质量,打造精品审计项目,制定了我市优秀审计项目评价办法,审计能手评价办法。制定了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各县(市、区)审计局考核办法和机关科室考核办法等,并将各种制度编印成《赣州市审计局制度汇编》方便审计人员运用。为总结借鉴1983年建局以来审计工作的经验和成果,编纂了《赣州审计志》。

三、探索创新,增强审计发展后劲

创新是审计发展的不竭动力。该局坚持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不断寻求审计发展新突破。

一是创新审计组织方式。近年来,审计署、省厅统一组织的项目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项目不断增多。2011年,统一实施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15户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审计和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经济责任审计;2012年,实施了社保资金审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调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调查、换届期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农村信用联社审计5个集中统一审计项目。面对审计人员少,审计任务重,项目要求高,时间要求紧的情况,该局整合全市审计资源,树立审计一盘棋思想,共抽调各县(市、区)审计局的业务骨干、部分企业的内审人员共630多人次,组成50多个审计组,由分管领导挂片负责,审计组长具体负责,协同作战。为提高审计效率,坚持市局与各县局之间、市局各科(室)之间不重复、不交叉审计,将财政审计与社保审计等各项专项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12345”的赣州审计工作模式。既:进行一次审计前集中培训;确保两个集中(集中全市审计力量,集中审计时间);开好三个会议(审计组进点会,审计组成员之间的审计情况通气会,审计工作调度会);坚持四个到位(坚持审计组长负责到位,坚持审计公告双向承诺到位,坚持审计审理复核到位,坚持审计整改督查到位);实行“五个统一”(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审计工作方案、统一标准口径、统一审计报告和统一对外公布)。

二是审计方式创新。2011年,该局大胆实践,探索实施了37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同步审计”新模式,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深化。实践中我们紧扣两办《规定》,以领导干部行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重大经济政策执行权和遵守有关廉政规定“四权一廉”作为审计的着力点。在书记、县长评价的区分上,按照“书记重决策,县长重执行”的思路,分清责任,分别评价。评价时把握以权定责、各有侧重;谁决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前错后纠,未纠问责。对可核实、能核实、核实过的问题进行评价,对那些无法核实的事项不予评价。审计效果得到市委的高度评价,有2篇综合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审计方式,得到省厅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三是审计技术方法创新。面对许多单位如银行、医院、税务等部门的海量数据,及时调整思路,全面推行审计信息化。目前,18个县(市、区)全面开通审计会商系统,实现了审计专网的互联互能、OA和AO的交互运用,2013年准备投入200万资金重点对审计系统进行国产化改造升级。同时,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审计,防范风险、提高质量。在社保审计中,构建好一个数据分析框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采集的社保资金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查找出重复参保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在对某银行的审计中,运用设计的模块,对银行数据进行筛查,查出违规放贷等情况,大大提高了效率。

四、建好队伍,夯实审计发展根基

提高审计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好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工作作风实、廉洁守纪好的干部队伍。为此,该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全面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队伍业务能力。制定了《加强审计人员学习培训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提高学历层次,采取视频培训、集中培训,走出去和请进来培训等多种途径开展业务培训。近几年来,共组织全市审计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8期,审计业务视频培训16期,参加人数达近2 000人次,组织人员走出去学习11期。2011年,组织局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审计局长、部分业务骨干等共52人,到南京审计学院进行了7天的知识更新培训。选派人员参加审计署、省厅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如参加北京怀柔基地培训3期17人次,为提高计算机审计的能力,派出5人参加省厅组织的计算机中级培训。对过培训学习,市局目前取得本科学历的有22人,占总人数45%;获得中级职称18人、高级职称8人,分别占总人数37%、16%;95%的人通过了AO认证考试。

二是转变干部作风,提高队伍执行力。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积极开展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社保审计等多个集中统一项目中,审计人员多个节假日、双休日,连续作战,加班成了一种常态。市局全体人员深入“三送”点与群众交流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共为“三送”点群众争取和给予资金扶助300多万元,办理好事实事40多件。坚持党风廉政建设长抓不懈,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建立健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实行审计政务公开、审计公示和审计回访制度,自觉接受被审计单位和社会的监督,树立廉洁审计形象。

三是注重实践锻炼,提高队伍操作力。在统一组织的几个大项目中,通过抽调基层审计局的大量骨干共同参加审计项目,同时开拓思维,“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聘用8人、借用8人、每年跟班学习7人等方式,在具体的审计项目实践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积极组织全市“优秀审计项目”“审计能手”评比,以先进评比促审计业务水平提高。推行岗位轮换制、审计组长轮换制与业务会议交流制,每季召开一次专题业务会,项目审计组长就审计中的实例进行发言,交流实战经验;交流轮岗了全体科室负责人等,着力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篇6

第二种认为审计产生于会计,但侧重面不同,应是”审计=会计检查”,而”会计检查=查帐”;

第三种认为审计独立于会计并列发展,是两个不同学科而持否定观点。

以上三种看法,以目前各家阐述的观点来看,都因立足于不同的学科,而无客观分析论述,因此,我认为对”审计=会计检查=查帐”这一观点的肯定或否定,应以它们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且以科学理论发展规律来进行分析,才能客观地认识审计、会计检查和查帐的相互关系,适应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现分成几个方面论述如下:

(一)”审计=会计检查=查帐”观点的理论

我国目前的会计学界可分三大学派,一是”大会计”学派,二是”大财务”学派,三是”财务与会计并列”学派。其中”大会计”学派认为:“在现代会计出现以前,会计这个概念包括了会计、统计、计划、财务、审计、分析等这样一些含义。”会计管理的一部分内容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即解决人类向大自然斗争取得的效果”,另一方面,”会计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财产的归属问题、剩余产品的交换与分配问题,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往来,以及各种债权、债务问题。”①则会计的范畴就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成本管理(或中国化的管理会计〉和审计,可以看出,”审计=会计检查=查帐”这一观点正是基于”大会计”学派理论作出的。

(二)审计、会计检查和查帐的联系与区别

要正确地识别事物,不仅要看到事物联系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事物不同的一面,然后才能分析判断事物是同质还是异质。审计、会计检查和查帐既有相互联系的方面,也有相互区别的方面。只有搞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审计、会计检查、查帐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要正确地识别事物,不仅要看事物联系的一面,而且要扑克事物不同的一面,然后才能判断事物是同质还是异质。审计、会计检查和查帐既有相互联系的方面,也有相互区别的方面。只有搞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l、历史上的联系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以会计最初萌芽时期来看,是人类对于自己所占有的财产物资计数,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对劳动成果进行分配3在这种需要的条件下?产生了会计。会计对经济活动有了一定的记载,这个记载的本身是否真实、正确,记载执行者的记载活动或行为,由于统治阶级的“绝对不放心”,则需加以审查。财产所有者十分关心自己的财产发展变化情况,所以,不仅需要会计,、而且还需要对会计进行审查,从而产生了审计p《孟子正义》”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概括了会计的基本含义,《周礼》上的2、”司会掌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武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说明已存在会计检查,”听其会计”也就是检查他的会计怎么样。而西周的”上计制度”(皇帝亲自参加听取财政会计,社会状况及军事形势等方面的报告),致使周五成为审计最高权力执行者。以致审计制度逐干戈趋于严密,而会计检查也一直同步发展,历代朝廷设专职执行,如汉代的御史府中的簿曹从事史,.职掌钱毅簿书,审核财务及赋税收支,唐代刑部的比苦,行使审计职权,当时称“勾覆”“宋代,权力集中于皇帝,更认识到审计重要,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设置世界上第一个以审计命名的行使审计职权的机构一一审计院,在公元1127年在太府寺中设置审计司”上自官禁朝庭,下至斗食佐吏,凡赋禄者,以或法审其名数,稽其辞受。”元代在户部设有审计科。明朝设都察院行使审计职权,户部管理财政,进行会计检查。清代设审计院,内务府中也设会计司管理财政,并撰就审计院官制草案(因朝廷腐败,未能实施)。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曾规定,内务府的收支,须按定额预算,由会计司查核。可见任何朝代对于审计及会计检查均很重视。民国元年,北京国务院设审计处,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置审计院,并制定”审计条例”、审计院编制法勿。民国十七年、(1928年)公布审计院组织法,后成立监察院,下设审计部,在各地设有审计室,并有职称,如“审计”、“协审”等。同时在革命根据地,也规定有审计制度(较为简单〉,主要是对年度决算,供给标准和开支单据等进行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财政部设望了财政监察词,到1955年,还成立中央监察部,各省市、各地区相应设立监察局(厅),大企业中设置监察室。监察对象不但是经济上的,而且一切违法乱纪都要监察。不过到1958年被取消,只剩下主管部门进行财务监督。所以可以说,1949至1982年里,我国只有会计检查,而无审计,然而,气会计检查一词的出现,却是在l962年编写的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会计原理》一书中正式提出,并被定义为‘会计检查就是”查帐”,并认为”会计检查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的一种事后监督,忘呆会计核算的必要补充,也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帐,在古代时由于军事上要用帐篷点将宿营,但由于制作昂贵,则对制作帐篷进行单独核算,登记其用度过程,f并将此过程称为记帐,登记帐蓬用度的簿子称为”簿帐”、。公元442年后,进入核算领域,逐渐被表示为经济收支事项的总称。古代审计也非单独只查会计上的帐,它是由就地稽查实物出入活动及其帐目,发展到查会计帐,且目前的帐的含义外延很广,如经济帐、政治帐等等。会计检查中的查帐,与审计中的查帐的含义及范围就有不同之处,只有审计中涉及会计事项时进行的查帐才与会计检查中的查帐有相似之处。

所以,审计、会计检查和查帐在各自发展演化历程中的相互联系,在此可用下面的图承表示(见图一)

2、目标上的联系、,

关于审计目标,国内外学者各有所述,如瑞典审计长伦尼勃格瑞2、作为独立的和客观的检查机构,为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政府管理机构而工作。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CS〉认为审计的目的是防错查弊,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1907年编写的《狄克西审计学》‘审计目标有”①察觉欺诈舞弊②察觉技术错误③察觉原理错误。”(美)诃姆斯〈AuthuaW·Holmes〉将审计目的概括为三个方面;①以超然地位报告财务现状及营业成果,②以独窍会计师身份担任管理当局或所有权人的顾时或代表,③揭发弊伪情事。我国李鸿寿、赵友良、陈荣法编《审计学》中认为是一是监督国家预算局执行,二是监督企业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三是加强巩固经济责任制,四是揭露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五是维护财经纪律;六是促使企业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王文彬、荒履申认为审计目的是“一是检查企业会计帐面是如何反映实际情况的,二是检查企业会计帐目和报表所反映的情况是否正确、真实,三是检查企业的财产、物资有无被贪污和盗窃,四是检查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蛋业经营管理水平,五是检查企业生产经营上和资金投放上的经济效益”等等。综合以上看法,我认为审计的目的应是社会对审计存在的最高要求,故谓促使社会各项活动达到社会效益最优化(观念上或实际上的)。

审计的目标总的来说,要使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理、合规和有效。而会计检查的目标,“通过会计检查,可以了解有关单位及其内部各部门是否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和制度以及国家的计划办事,会计核算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即检查有关单位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所以可以看出,审计与会计检查在目标上有一致的地方。

3、作用上的联系

审计的作用:纠正错误,防止舞弊,并向社会证明这些资料〈被审单位的资料〉具有一般的质量标准。它不仅具有审计监督固有的保护性作用,而且有建设性作用。具体为:①维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各种经济法规的贯彻执行,②维护财经法纪;保证财政、财务计划的顺利执行和国家财政收支平衡,③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④维护计划商品经济,保证国民经济的完成,⑤健全完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防范错弊措施,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⑥对经济活动进行见证。

会计检查的作用:①保证各项政策、法令、制度、计划和预算的正确执行,②维护财经纪律,③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的完整,④加强改善经营管理,⑤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4、体现各自职能方法运用时存在的联系

查帐可以说是被任何体现监督职能学科或部门所采用,是一种论证执行监督者所代表的一定意志的监督技术方法和手段,是审计在对经济生活中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见证中,为掌握事实依据时所采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检查监督对象的合法性、合规性及合法性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因此,三者联系可图示如下:

二、审计、会计检查与查帐的区别

事物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又有相互不同的一面,所以就有必要认清审计、会计检查和查帐的不同之处,以利对审计、会计检查和查帐三者的进一步认识。审计与会计检查和查帐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下列各方面:

l、性质上的区别

性质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审计、会计检查和查帐含义如下:

审计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它是根据所代表的一定阶级的利益的国家意志(具体为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斗政策及审计标准等〉,按照超然(克服任何有违自然发展规律的)形式,由独立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外的社会指定公认的审计人员,对社会各经济组织的经济业务活动及其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审核与稽察,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揭发弊端,挖掘潜力,达到改善注会经济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会计检查 是根据会计公认原则及各种社会制度而异的会计原理(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斗经济方针政策、法律及法规,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程序和其他有关核算资料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检查。

查帐 是各种经济监督学科或部门为体现其各自的职能而所广泛采用的监督技术方法。帐的含义外延很广,具体部门有不同的范畴。可以说查帐是实现各监督职能的工作过程或程序的一部分,是进行监督方式的具体体现。

因此,从上面三者含义的区别就已可以看到各自的本质内容。

2、职能上的区别

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监督、评价及见证,具体为:(l)宪法第91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监督职能乡是审计的主要职能,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依法对审计对象进行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包括对会计的监督检查〉,(2)评价职能。评价就是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经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以确证事实,依据审计评价标准作出客观、公正、符合社会意志的”两点论”的评价,既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且作出恰当的建议,〈3〉见证职能。不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都要进行见证,以使被审单位以见证的形式获得社会的公认,虽然目前,在我国行使范围有限,但随着政治体制改革促使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股份经济模式,见证职能将更加明显。会计检查的职能是通过会计业务本身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具体为:(l)检查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政策性,(2)检查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3)评价会计工作的质量及会计人员的水准。

3、目的上的区别

审计的目的具有会计检查目的所没有的有效性,是防错查弊,加强社会经济控制和管理,提高社会经挤效益,而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提高(促进)会计行为和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规性,查帐目的是保证符合各职能经济监督的准则,提高工作质量。

4、产生的效益上的区别

审计的效益与会计检查的效益虽都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但其内涵是不同的。审计效益中的直接效益可分为:(1)促进被审单位的健全发展,(2)巩固企业的财务基础,(3)增强企业信用,利于资金的有效调度,(4)保护所有者的利益,(5)有效地揭露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舞弊和错误。而会计检查产生的效益中的直接效益为:(l)确保财产资金的完整,〈2)保证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分配,(3)完善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4)增强企业会计基础,(5)揭露一定范围内的会计行为、会计事项的错误及弊端,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另在产生的效益中的间接效益来看:审计的间接效益有①教育意义,使类同行为或活动的经济组织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一切经济活动,②防止作用,通过审计监督、评价和见证,促使各经济组织一切以法律为依据,减少弊错,起”警钟”作用,③经济效益,使企业恪守各项社会公认准则,易于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减少无标准的事务处理,减少盲目性,如利于处理财产纠纷,保证各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被社会承认其合法性。而会计检查中的间接效益为①教育作用,使经济组织以公认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原理为中心进行会计活动,②防止作用,通过会计检查,促使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准确、真实、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减少违反会计准则及制度的会计行为,③经济效益方面,使企业易于发展合并或出让、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个人的关系,容易获得保险金(投保企业〉的给付,易使企业信用的提高。

5、依据标准上的区别

(1)在法律依据方面,审计据”审计法”或”审计条例”、”会计法”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方面文件为依据,-会计检查只依据”会计法”、财经规章制度等书面文件。

(2)在事实依据方面,审计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旬括已经发生的,或客观存在的事实,或与审计有内在联系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包括会计活动〉等方面的事实,会计检查只限于与会计行为,会计事实有关的事实为依据。总的是两者事实包括的范围不同。

(3)在制度依据方面,审计要以所有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各种制度、原则、、规程及各种管理制度等规定为依据,会计检查只依据财政部统一制定的各种制度、准则、规则及规程。

(4)在资料依据方面,审计是以被审单位的各种原女鱼凭证、帐册、统计报表、会议记录、业务记录、契约、合同及往来函件等资料为依据,而会计检查只能以会计凭征、帐册、报表等财务资料为依据

6、评价标准上的区别

审计总的来说是以审计准则及全社会经济利益为评价标准,立足于整个社会,而会计检查是以会计公认原则及各所属职能部门的利益为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立足于本部门。

7、执行机构、权力地位的区别。

审计的执行机构是我国实行监督的职能机关,直属国务院总理,事计人员由国家审计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派出,是由会计人员以外的人行使专口监督,且在执行任务中,具有会计检查执行者所达不到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处于其他任何经济监督部门的地位之上,有解除企业单位经济责任及社会责任的权力,而会计检查无专门机构,既可由会计人员自行检查,也可委派别人检查,权力受限于本部门,且往往是到上级的牵制或干扰,作出的决定或结论也受到主观或客观消极因素的影响。

8、范围上的区别矿审计范围广泛,它可以系统地组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包括会计活动实行全部或部分的审核稽察,评价及见证其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超越出会计检查的范围,因会计检聋只能在4个经济单位中对其会计活动,特别是其资料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衍检查监督,但并不能保证企业单位有较高的效益,体现不出有效性,约束力不够。

9、进行时间上的区别

审计对被审项目不仅包括事后审计,而且包括事前、事中审计,以查明效率及效果。会计检查一般均为事后,以防再犯。

(三)从现代科学理论发展规律来正确认识这一观点

篇7

一是认真学习了自治区党委及乌鲁木齐市委关于贯彻学习党的十会报告等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结合税务工作实际,对重大投资项目对区域税收的影响,振兴规划一系列政策出台和落实后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大家解放了思想,转变了思维,在政治上、思想上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是参加了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学习培训。按照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严格要求和教育处室干部,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水平和能力。

三是加强了计财工作业务学习。为了确保计财工作更加规范,高效的运转,针对工作的需求,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每周业务学习例会制度,把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抓好处室每位干部工作计划的工作落实,以电算化的全面应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了收入进度查询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减轻了基层负担。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和票证工作

1.结合实际测算下达2013年度地方级税收分征收单位税收计划建议和报告。

2.及时了解、监督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做好月份税收计划完成情况报告并及时上报。

3.积极落实税收分析例会制度。按时召集各处室及区(县)局召开税收分析例会,收集、汇总税收分析例会资料。

4.认真组织20__年税收会统报表年度会审工作。组织了系统内9个区县税务局税收会计统计人员进行20__年税收会统报表的年度会审会议;参加了全疆报表会审工作,及时准确地将反映乌鲁木齐市地税税收完成情况的报表上报自治区地税局。

5.组织安排布置20__年全系统税收统计的企业划型及相关年报表统计工作。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年初安排布置对全系统纳税企业、个体工商业户按规模进行企业大、中、小、微型的划分工作。为准确反映我市各类企业的税收分类情况,我们多次与区局计财处、中软公司和乌鲁木齐市国税局沟通联系,将自国税取得的数据导入税收征管软件中,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并按规定时间将20__年度统计报表上报区局。

6.进行税收会计检查。利用市地税局税收票证检查的契机,5月份对8个基层单位进行了税收会计、“三代”税款手续费审核工作的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给予解答,并要求改正,对被检查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结合当下实际工作对税收会计、统计及相关工作流程进行了重申,并下发。

7.按月根据各区(县)局上报的数据报区局,税收电旬报。编报市局税收收入进度表,每月根据各区(县)局上报的银行对账单与人民银行进行市级收入的对账,每月对国税代征两税两费数据进行统计;

8.根据区局工作安排,开展了税收调查工作,安排各区(县)局6月份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审核。

9.拟定2013年税收票证各项工作 通知、安排、计划。

10.认真开展了2013年税收票证检查工作。此次检查对市局系统11个用票单位,176个持票人,货物运输业代征,邮政门市代征,进行了检查。检查范围为20__年1月至2013年5月的税收票证使用、管理和税款缴库情况。重点检查征管系统票证管理中票证数据的查询核对。对检查单位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通报,并监督进行整改。上报了2013年税收票专项证检查的报告。

针对“营改增”工作的推进,重点检查货物运输业代开票情况,并要求货物运输业代开工作近期要严格票证、手续费等结报、缴销、申报工作。

对检查单位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通报,并监督进行整改。上报了2013年税收票专项证检查的报告。

11.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税务总局令28号《税收票证管理办法》,要求各区、县局要做好票证的盘点、计划领用票证工作,特别要做好2013年下半年的票证领用计划,已便合理的使用票证,避免造成税收票证的浪费。对已停用的各类税收票证做好清理造册工作。

(二)税收分析及重点税源工作

每月21日给区局上报重点税源企业数据;上报一季度重点税源企业分析报告;上报20__年全年、2013年一季度税收高风险企业数据核查报告;上报20__年纳税大户税收核实数据。

(三)财务及经费管理工作

1.每月对本系统的经费报表进行审核、汇总、考核和管理,按时上报区局。每月审核汇总本系统“三代”税款手续费明细表、结报单,提供经费结余情况表。负责市本级经费会计业务,进行账务、报表的处理。每月完成本系统房改资金账户的会计业务工作。每季与财政部门对账。

2.部门决算工作:组织召开本系统20__年度部门决算编报会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核算单位的决算,及系统决算,并对2013年财务情况进行了分析及绩效评价。参加区局部门决算会审工作。

3.根据自治区地税局《关于做好20__年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信息数据更新工作的通知》,对各预算单位20__年单位信息和人员信息变化情况,进行了数据更新工作。为了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本次报送工作采用会议形式集中编制,由各预算单位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财务人员参加。各单位认真审核上报的信息,保证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且与相关报表数据保持一致,同时报送相关的文字说明,为次年的统计工作打好了基础。

4.系统税务经费统筹工作。今年我局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地方税收收入征管,适度控制税收征管成本,增强统筹调度资金的能力,实现在税收征管经费筹集和支出方面逐步实现计提标准统一、无差别化管理的目标,依据市财政对乌鲁木齐市地税系统税收征管经费实行“固定基数、增长提成”的方案,在系统内推行税收征管经费总挂总提,统筹安排使用的经费管理办法。这种新的经费管理模式的实施即有利于各区(县)局更好的依法征税,而非任务征税。又有利于改变各区(县)局之间收入不平衡的的现状。更有利于基层干部专心抓收入,抓队伍建设,集中精力投入到组织收入工作中去。

5.市局在保基本、持均衡的前提下,着力向基层倾斜,合理统筹安排支出,确保经费收支平衡。对15个预算单位的支出情况进行了测算,核定了固定公用支出及人员支出。由于市局统筹安排使用的经费只占税收征管经费固定基数的60%,在用于保证各区(县)局基本固定支出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税收工作,经费不足部分可由各区县财政部门按照税收征管经费固定基数的40%及税收收入的增长提成予以弥补,由各区县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同级地税部门。各区(县)局应加强税收征管,严格税源控制,应收尽收,保障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将争取到的税收征管经费由于本单位的能力建设以及为纳税人服务支出、办公经费补助等方面。

6.同时,对市局机关、机关服务中心、干部培训中心、机关工会、稽查局、第一分局上报本部门2013年预算收支情况。通过对这六个核算部门上报的预算支出情况进行审核,并结合历年来实际收支,核定的预算收支情况,做到了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厉行节约,统一标准,综合预算,取得预期效果。

7.完成了本系统“小金库” 长效机制工作档案报表报送工作。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档案报表包括《单位开设银行账户情况表》和《单位非税收入收缴情况表》,涉及16个核算单位。清理后规范账户65户,清理20__年上缴非税收入 87.69万元。包括资产出租出借收入81.74万元,资产处置收入5.59万元。通过治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努力克服消极思想和懈怠情绪,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查找不足,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认真落实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建设,从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将“小金库”治理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常抓不懈,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

8.进行了系统规范职工食堂管理调研工作。落实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对20__年系统存在津补贴发放不规范的问题整改情况的工作。

9.“三代”税款手续费工作。上半年年共核拨手续费2100万元。

(四)基建项目及政府采购管理

1.完成了2013年各基层单位上报的基建计划的收集整理、过会和批复工作,并按基建管理相关要求向自治区地税局上报了2013年基本建设项目计划及预算资金的申请。累计申请基建项目资金700万元。(2013年市局共上报区局新建基建项目两个,分别为市地税局档案馆和米东区地税局职工食堂项目,批复6个基层单位基建项目8个,其中包括:1、米东区对局办公楼进行整体粉刷及整修。2、经济开发区对旧办公楼征收大厅进行整体装修。3、稽查局拟对职工食堂进行扩建并整体装修。4、天山区对局办公楼的五楼、六楼进行改造以及对解放北路税务所改造装修。5、县局对局办公楼二楼露天晒台进行全封闭改造。6、培训中心对二楼多功能厅主席台等进行改造重 修。

市局要求各单位在接到基建批复通知后尽快组织相关人员成立领导小组,严格执行财务、基建等有关规定,并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要求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局计财处将对新批复的基建项目的开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对接做好了县地税局甘沟乡税务所前期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组织多家单位开展了新追加的税务所配电工程项目(全室内)的竞价谈判,目前该税务所正处于施工阶段。

同时,组织协调了甘沟乡东风村的援建项目,加紧完成设计院设计规划,确定项目施工方案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3.开展了市地税局档案馆立项等各项资料、申请的前期申报工作。

4.开展了市局系统闲置资产(房产、土地)摸底调查工作(目前此项工作仍在继续),同时推进同国税局资产置换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5.下发了2013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并就2013年的政府采购工作作出了相关要求。

6.完成了2013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政府采购报表的报送工作。

7.共完成了36笔政府采购申请的审核、批复工作,其中集中采购6笔,分散采购(自行采购)30笔(经财政局批准集中转分散2笔)。

(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1、完成了各单位20__年资产占有使用权登记年检及审核上报工作。

2、完成了各单位20__年资产信息报表的审核上报工作。

3、完成了基层单位上报的资产处置审核、核销工作。

4、协调组织开展了市地税系统资产盘点条码设备配置工作。

(六)审计工作

1.按照区地税局工作安排,配合自治区审计厅对我局进行了延伸审计工作。期间,陪同区审计厅工作人员前往市局所属4家单位(沙区、新市区、头区、经济区)实地查看,核实了应征未征及减免税、欠税等数据情况。

2.陪同区审计厅工作人员前往2家企业(自治区钢铁运输公司—头区、新疆蓝天石油化学物流有限公司—沙区)进行了实地查看,核实了企业申报等情况。

3.对税率执行情况进行了核实。区审计厅工作人员通过区局数据库筛选了一些企业数据,经市局征管处核实情况后,回复报送了核实结果。

4.配合市审计局对我局系统单位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年度审计工作,提前安排好审计办公场所和所需办公用品,随时按其要求协调所属单位接受审计及报送有关资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5.根据《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的规定,按照市局人事教育处的要求,我处抽调所属单位人员成立审计组,于2013年5月28日至30日对乌市地税局原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哲同志和水磨沟区地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桑希华同志,履行经济责任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及领导的支持配合,审计组顺利完成了审计工作。

(七)车辆管理、装备工作

1.年初,根据区地税局车辆配备管理规定,安排布置了市局系统各单位上报本年及下一年度的车辆购置计划工作。汇总后,经市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分别上报了2013和2014年度车辆购置计划的请示。

2.根据区地税局核定给我局系统公务用车车辆编制情况,按照《自治区地税局计划财务处关于核定乌鲁木齐市地税局车辆编制的通知》(新地税计财便函〔2013〕33号)和《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重新核定全区地税系统公务车辆编制的通知》(新地税函〔2013〕155号)的相关规定,给我局系统核定公务车辆总编制247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15辆,执法执勤用车232辆。

虽然此次重新核定车辆编制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工作量大,但是接此通知后,及时统筹安排,领会文件精神,认真统计所属各单位的管辖机构数、纳税登记户数、人员编制数等各项数据,对所属各单位的现有车辆进行了摸底,按照“保持存量、统筹安排增量”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核定了所属各单位的车辆编制,经市局研究同意按时上报了《乌鲁木齐市地税局关于核定车辆编制报告》。

3.根据《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乌鲁木齐市地方税务局公务车辆编制的批复》(新地税函〔2013〕183号)规定,及时对所属13个单位分别下发了核定的车辆编制通知。

4.为了进一步加强今后全局系统公务用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就市局系统公务用车管理工作下发了《乌鲁木齐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公务用车车辆的具体配置标准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5.根据《自治区地税局计划财务处关于上报车辆购置计划的通知》(新地税计财便函〔2013〕50号)要求,定编后重新上报车辆配置计划。接此通知后及时安排了此项工作,按照新定的车辆编制数,汇总了缺编的单位重新上报的车辆配置计划,经市局研究同意按时上报了《乌鲁木齐市地税局关于2013年车辆配置计划的请示》。

6.根据区地税局工作安排,需各单位对现有车辆进行三方(控办、车管所、单位资产)信息核对工作。为完成好此项工作,努力解决好车辆的遗留问题,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安排布置所属各单位将现有所有车辆进行认真、仔细地摸底清查,并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7.服装的后续配发工作。对系统13个单位,服装配饰进行了发放。对新增人员服装、鞋帽、领章帽徽、领带等发放。

三、其它方面

1.积极配合市审计局、区局督察内审处对我局20__年税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2.积极准备材料,按月参加市政府经济运行会。

3.为其它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做好数据的解释使用数据共享服务工作。

4.进一步加强了与财政、统计、经济与发展改革委员会、人民银行、国税局等部门的工作协调。为其它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做好数据的解释使用工作。协助市财政局、市委财经办、市统计局、市委秘书处搞好税收情况的分析。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工作中的预见性还需进一步加强,有时有忙于应付的现象,使一些工作在完成的过成中没有深度。

2、对区、县局业务指导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经常下基层解决基层工作中的难题和问题。

3、要 继续加强学习,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向书本学习,以适应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需要。

4、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主动沟通,及时汇报,工作做到早安排、早打算、早落实。深入基层、掌握情况,及时决策。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及措施:

1.完成上报车辆三方(控办、车管所、单位资产)信息核对工作。

2.做好新的车辆登记簿的注册登录工作。及时汇总上报满足条件的报废车辆工作。

3.对清理出的车辆遗留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上报,逐步解决好这些问题。

4.开展本系统20__年度内部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对市局所属15个财务核算单位的20__年度内部财务收支情况实施审计,审计面达100%。具体工作为:制定审计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进行实地审计、拟定审计报告底稿并分别下发被审计单位、收集各单位意见反馈、拟定审计决定并下发被审计单位,收集各单位整改情况。最后按单位分别整理装订完整资料。

5.继续配合自治区地税局和指导区、县局做好税收票证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和遵守《税收票证管理》的各项规定。对今后税收票证领用、发放做到有效、及时,积极到位地为征收第一线服务。

6.继续做好县地税局甘沟乡税务所和东风村援建项目的各项施工工作。

7.继续推进市地税局档案馆的前期立项等各项工作。

篇8

二、开展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探索管理审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要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总结推进内部审计实现全面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新经验和新路子,探索开展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新模式、新方法。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审计理论研究,采取以会代训、现场交流等形式,组织内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活动,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注重内审信息的编写和宣传,及时反映内审工作动态,宣传内审工作成绩,扩大内审工作的影响。

三、加强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省、市内审协会提出的专业胜任能力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一般性教育培训与高层次教育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内部审计准则、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教育力度,提高职业化教育的针对性、效果性和规范性水平。具体要求:根据省、市内审协会年培训计划,结合实际,科学安排,抓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的落实。

四、搞好部门联动,加大创新力度

做好内审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多部门联动。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协会这一行业协会特点和优势,围绕大局、服务大局,组织相关部门内审机构针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调查研究、理论探讨等方面开展有益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建议,加强和促进各部门配合联动能力。要充分体现内部审计新理念,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改革传统审计模式,创新审计路子。引导内审机构及人员努力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审计职能从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二是审计方式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三是审计目标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转变;四是审计对象从财务活动向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支持保障活动转变;五是审计内容从注重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转变;六是审计手段从传统手工操作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

五、抓好“评先树优”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以典型引路,是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年,全区有5个内审机构和13名内审人员分别被省、市评为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善于挖掘好经验、好典型,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内审“双先”、“双优”的事迹和经验,本着总结、借鉴、探索、创新相结合原则,通过宣传典型经验,借鉴成功做法,指导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加强内部审计基础管理工作

内审基础管理工作关系着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基础管理工作做起来很繁琐,往往容易被忽视,在这方面,我们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数据统计及上报方面,还存在上报不及时、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另外在报送工作信息及编写业务论文方面对照先进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全区内审机构及会员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基础性工作,及时准确上报总结及相关报表,编写工作信息及业务论文,真正反映出内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及时掌握内部审计动态,分析内部审计情况,研究内部审计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七、围绕服务,进一步发挥内审协会的职能作用

篇9

结合本局实际,制订了“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主题教育活动从20__年5月下旬始至7月上旬结束。主题教育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与《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其他法规制度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法纪意识、廉政意识、监督意识,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廉政准则》的指导思想。

二、围绕主题教育内容,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围绕教育活动主题开展了如下活动:

1、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活动。20__年6月7日再次组织学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廉政准则》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学习问答》等学习。

2、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审计工作向高层次发展”主题,提出四个创新,即:创新审计技术,以全面推行计算机审计为重点,辅以传统审计,提高审计的效率;创新审计方法,将计算机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测评方法、抽样审计方法等先进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促进审计执法水平的提高;创新审计内容,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民生工程审计等工作,努力提高审计监督的层次;创新审计管理,以科学整合审计资源为重点,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审计活动及其关系进行统筹协调,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达到推动审计工作向高层次发展,上台阶、创水平。

3、组织开展“审计提升年”活动。今年是贯彻省审计厅开展“抓建设、练内功、提效能”五年行动计划活动的最后一年“审计提升年”。“审计提升年”活动提出“四个加强”、“四个提升”即: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升审计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审计勤政廉政能力;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监督,提升审计成果运用。通过落实审计执法责任制,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审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提升审计质量目标。

4、组织观看电教片活动。组织观看了中央纪委组织摄制的《贪之害——贪权、贪钱、贪色警示录》、《欲之祸——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案件警示录》。通过观看使参加主题教育活动得每个人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自律意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以“八荣八耻”荣辱观为行为准则,立党为公、廉洁从政,经受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廉政意识和纪律意识。

5、组织反腐倡廉教育专题学习活动。在组织学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廉政准则》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学习问答》同时,组织学习了审计署编印的《审计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警示录》案例。通过不同的案例,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打牢廉洁从审的思想基础,防患于未然。

6、积极参加建党89周年纪念活动。20__年6月29日,局机关党支部组织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部分党员参加区直工委组织召开的建党89周年纪念大会,使党员受到了教育,在工作中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优良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7、组织参加《廉政准则》知识测试活动。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组织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区纪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于七月五日上午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知识测试,党组书记和局长测试卷按要求上报,其他参加测试人员,经批改测试成绩良好。

8、组织观看反腐倡廉文艺演出活动。根据区纪委安排,组织派出3名副科以上干部参加省纪委组织的反腐倡廉文艺巡演,受到教育。

三、完善制度建设,开展流动审计能手活动

近几年来已建立起一套规范、有效的审计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30项制度,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审计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本局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审计质量和审计执法水平,激发审计人员工作热情,在总结三年来开展的流动审计能手活动中,流动审计能手发挥并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等应有的作用,决定继续开展流动审计能手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区审计局流动审计能手评选办法》。随着《评选办法》的实施, 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审计质量和审计执法水平将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四、清正廉明审计,树客观公正形象

近几年我局建立并实行完善审计公示、兼职廉政监督员、审计回访、廉政监督卡、审计组廉政承诺和报告制度,促进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公正行使审计监督权,树立了清正廉明的审计形象。今年我们继续执行勤政廉政六项制度以及其他反腐倡廉工作制度,提高了审计人员廉洁自律和反腐倡廉意识,保证了审计客观公正,继续树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审计形象。

五、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篇10

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是各级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权限法制化的基础,是审计部门依法审计、依法处理违纪违规问题的依据,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全面掌握、准确应用的基本要求。在全省审计系统开展学习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活动,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二十字工作方针的需要,是明确“坚持科学发展、继续狠抓质量、强化过程管理、实施精品工程、培养过硬队伍、提高整体水平”36字总体要求的需要,是树立“监督体现服务、制约体现促进”12字审计理念的需要,是审计执法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需要。通过学习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就是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审计人员都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手中都有那些权利,怎样才能准确的应用好手中的权利。应该说,我省审计系统的绝大多数审计人员能够比较好的掌握和应用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但是也有个别地区和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审计严、处理宽的现象;在对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定性方面,存在着定性不准,特别是对不同单位查出的相同的违纪违规问题,存在着定性不一致的现象;在处理处罚方面存在着处理偏宽、偏松,对性质相同的违纪违规问题处理处罚尺度不统一的现象。通过学习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提高审计的执法质量,提升审计的公信力,保持和维护审计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开展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重点

学习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要以各级地方政府法制部门在各种媒体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法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为主要内容,积极学习掌握做好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密切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带着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问题,从工作指导思想、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排查,有针对性的选定重点学习内容。要集中精力认真开展是否在审计工作中贯彻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调查研究和专题讨论活动,认真总结本地区、本部门在贯彻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三、学习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活动的方式和具体时间安排

学习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活动的方式,主要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

为搞好学习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活动,各地市审计局要利用各单位内部网站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将审计机关行政执法依据集中刊登,供大家下载自学,在进行自学的同时,各单位还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进行集中强化学习。必要时省厅将根据各地市审计局开展学习情况适时举办专题讲座进行辅导,并对各地区、各部门在学习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3月10日至4月10日,各市、县进行组织动员,在内部网站刊登行政执法依据供大家下载自学。

(二)4月11日至5月11日,各市、县集中采用多种学习形式进行强化学习。

(三)5月12日至6月12日,各市、县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写出贯彻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调研报告上报省厅,根据情况必要时举办专题讲座进行辅导。

(四)6月13至23日,对各市、县的学习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五)6月24至30日,各市、县对学习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上报总结材料。

四、几点要求

篇11

刘家锋(196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字符识别技术等;

金野(1979-),男,湖北咸宁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

基于图像分类的图像美学评价研究

高寒, 唐降龙, 刘家锋, 金野(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 150001)摘要:提出图像类别及图像内容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并由实验验证审美特征对于不同的图像类别体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因此确定图像类别对图像审美的影响。通过分析现有的图像审美特征的着重点,建立专用于图像审美的图像预分类方法,并确定对各个图像分类有效的审美特征,通过已标签图像的数据训练,计算各审美特征的权值,最终建立起内部先分类后审美的图像审美系统。

关键词:图像审美; 审美特征; 敏感特征集合; 图像内容; 分类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3)04-0039-04

Research on Image Aesthetic Evaluation Based on Image Classification

GAO Han, TANG Xianglong, LIU Jiafeng, JIN Y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uggests the importance of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image content in aesthetics and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that aesthetic features reflect different adaptability on different image categories, therefore, determines the impact that image class makes on the image aestheti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focus on imag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pecialized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image aesthetics can be established. After that, through training labelled image data and calculating the value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image aesthetic structure that internal classification is ahead of image aesthetics can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Image Aesthetics; Aesthetic Feature; Sensitive Feature Set; Image Content; Classification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智能化的程度逐步发展,计算美学(computational aesthetics)[1]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渐渐得到计算机各领域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美学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图像美学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和萌芽阶段,目前为止并没有成熟的方法。各专家学者都致力于寻找带有创造性的,对审美评估具有重大影响的美学特征描述,也试图从人类认知方式上研究如何将计算机审美智能化。但是过多的特征描述会使审美评价结果中庸化,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从人类认知出发的各项研究都较为繁复,因为人的视觉系统本来就难于分析。

合适的图像美学描述[2]在对图像进行美学价值分析中具有关键作用。如何选择合适的美学描述对图像审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经过研究分析,从国内外各学者的实验结果中,不难发现,对于不同类别的图像,影响其美学评价的关键性描述是完全不同的。

为此,寻找图像类别与审美规则之间的关系,并以之作为突破点,建立新的图像审美方式则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1图像内容对审美的影响及分类设计

1.1图像内容影响力验证

本课题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图像内容对于图像的审美有着先验性的影响,不同内容的图像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各种类别的图像审美标准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接下来的研究将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课题中选取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图像特征进行审美计算,其中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各占约50%,能较好地反映图像类别与图像审美特征的对应关系,同时也能体现出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两大类图像特征在审美评价时对图像不同类别的敏感程度。对单一特征审美结果与图像标签的一致性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results with the image tags日景夜景静物人物对比度72%45%67%55%饱和度75%39%68%66%反色69%78%62%52%清晰度55%41%62%79%三分法则65%72%70%54%黄金分割61%76%74%61%对角线59%67%66%61%

表1说明对于不同类别的图像,各审美特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有的审美标准与公认判断的审美标准大相径庭,因而并不应该成为这一类图像计算机审美的依据。同时,也证明了图像分类对于计算机审美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图像内容的差异来帮助计算图像审美价值就成为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已有研究表明,基于图像内容将图像进行分类,作为审美评价的一种预处理是可行、且有效的。

1.2审美特征分析

目前,大多数对图像的分类方法都是基于图像检索的图像内容分类方法,重点在于“匹配”,而图像审美则更注重于什么样的图像内容会带给人更高程度的美学感受,这是基于图像审美的图像分类方法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通过已有研究对图像可提取的各种特征的分析可见,色彩是审美中比重很大的一部分,可以从颜色分布,颜色对比,颜色和谐性[3]等多个角度对图像进行审美。这些特征对于评价彩色图像也确实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对于黑白图像,则完全没有作用,不仅浪费了计算时间,也由此降低了黑白图像其他特征所带来的审美效果。

除颜色信息外,图像的主体区域识别和理解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图像审美的标准。人在审美时对于不同的图像内容多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作为图像审美的重要依据,需要从提取图像主体区域得到全面应用,以实现更科学,更符合主体认知角度的计算机图像审美系统。

为了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图像审美,图像主体区域的识别和分类不能只依托已有的用于图像检索或者图像理解的分类方法。由于计算机图像审美是一个全新的目标,就需要从以往的分类标准中,提取和构造适合图像审美特征并且能够帮助图像审美评价的分类方法。第4期高寒,等:基于图像分类的图像美学评价研究智能计算机与应用第3卷

1.3图像分类方法设计

经过对前文研究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各种图像特征的含义进行延展,可得出用于图像审美的图像分类首先需要给出如下几个目标:

(1)明确颜色信息的有效范围;

(2)更好地运用亮度元素;

(3)将有主体图像和无主体图像区别对待;

(4)依据大众的审美习惯,将图像主体划分;

(5)分类结果要具有一定的纠错性。

基于以上原则,可将图像分为如下几类:黑白图像、夜景、静物、动物(包括人物)、人脸、风景、无主体图像。分类方法详述如下:

(1)计算图像饱和度[4]如公式(1)所示,饱和度为零的为黑白图像分类;

s=0, if max=min

max-minmax+min=max-min2l, if 0

max-min2-(max+min)=max-min2-2l, if12

其中,max为RGB中最大值,min为最小值,l为亮度;

(2)计算图像亮度分布函数:

l=12(max+min)(2)

亮度较低的60%像素点的平均亮度值低于50,其分类为夜景图像。深色像素比例越高,图像为夜景图像的概率越大;

(3)用sobel算子边缘检测[5]进行前景背景分离,计算公式为:

Gx=-10+1

-20+2

-10+1*A, Gy=+1+2+1

000

-1-2-1*A(3)

提取图像的主体区域,无闭合边缘的图像为无主体图像;

(4) 对于有主体的图像进行内容识别[6],计算其主体属于静物、动物和人脸的概率,剩下的概率为风景内容图像;

(5) 若图像无明显主体,则将其内容定义为风景图像;

(6)对图像进行分类后,会得到一个7维向量,存储这幅图像属于上述7种图像类别的概率。

1.4图像分类结果处理

对于以上所提出的七个图像类别,待分类图像可能不仅仅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别。例如一幅图像是夜景图像的概率可能为0至1之间的任意数值,根据其像素亮度分布函数进行断定;若一幅图像有主体区域,则其内容为静物、动物、人脸、风景的概率和为1。待分类图像的分类结果为一个7维向量,记录这幅图像属于各个图像类别的概率值,7个数值的和基本上不为1。但可以将向量归一化,使7个数值的和为1。将此向量作为图像的预分类结果,即此图像属于各个分类的概率分布函数。

2图像类别与审美特征的对应关系研究

2.1图像类别对应的敏感特征集合确定

在进行图像类别对图像审美影响的实验时,每种图像特征根据已实现的研究都有一个基础模型,对于图像审美价值都可以附上这幅图像是“好”还是“坏”的标记。

人工分类完成,并附注了标签的图像用一种审美特征进行计算,分别记录所有“好”图像和所有“坏”图像用此审美特征进行评价所得的计算值,如果两个值有明显差异,证明此特征对于这一类图像的审美评价有影响;如果两个值差异较小,证明此特征对于这一类的图像没有审美帮助,因而不属于此类图像所对应的敏感特征集合。

2.1.1数值特征

(1)符合单调函数规律的特征

对“好”图像和“坏”图像的特征值分别求其平均,若两个平均值之差小于特征全部平均值的10%,则认为此特征对这一类别的图像没有明显评价作用,反之则将此特征加入这一类图像的敏感特征集合。运用贝叶斯最小错误率规则如图1所示,确定分类标准,即阈值。

(2)符合门函数规律的特征

对于这一类图像特征,需要确定两个阈值以作为上、下界。本课题中首先采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配合贝叶斯最小错误率规则进行阈值计算,但由此得到的参数并不准确和科学,且由于要确定两个参数,也要考虑这两个参数之间彼此产生的交叉影响。

经过分析和研究,决定采用以下算法实现阈值参数的迭代求取,具体步骤为:

(1)首先对所有“好”图像的特征求取平均值x;

(2)在所有图像特征分布中,以x为分界线,对小于x和大于x的“坏”图像特征值分别求取平均值a、b;

(3)坏”图像特征中心a、b与“好”图像特征中心x的差小于特征全部平均值的10%,则认为此特征对这一类别的图像没有明显评价作用,反之将此特征加入这一类图像的敏感特征集合;

(4)此时为迭代的第一轮,特征的上、下限分别为:

min1=0.5(a+x),max1=0.5(b+x)(2)

(5)以此分界线重新计算“好”图像的特征中心和“坏”图像的两个特征中心,再根据这新的特征中心计算新的阈值;

(6)迭代计算上、下限直至matlab所支持的精度,得到阈值minn和maxn作为审美的结果标准。

2.1.2位置特征

前景、背景分离可确定主体区域的中心,三分法则和黄金分割法则都在图像中确定了4个最优点,以突出物体与这4个点的最近距离作为图像的相应特征。

边缘检测得到的图像线性元素特征,可用直线距离计算函数,计算其与两个对角线的最近距离作为审美特征。

2.2特征集合的权值确定

对于已经确定的敏感特征集合,运用已确定的分类标准再次对图像进行审美评价,结果标注为1和-1;测试所有此类图像,统计符合此特征审美标准计算结果的图像所占总图像的比例,可得到此特征对于这一类图像审美的可靠程度。

统计图像分类的敏感特征集合中每个特征的可靠程度,归一化之后,再根据此向量值设定特征的权值。将全部七个图像类别的特征权值向量合并至一个矩阵中,则形成审美特征在图像分类前提下的权值表。

3功能测试和系统分析

3.1系统流程及实验结果

用于系统测试的图像共有200幅,分类的混合矩阵[7]如表2所示。

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得出系统的分类评价指数如表3所示。

准确度错误率查准率查全率调和平均数74%26%79.1%68.6%73.5%

由审美结果的评估数据来看,本系统较好地实现了模拟人类对图像的审美评价,其中得到的查准率尤其可观,即判定为“好”图像的审美结果就具有极大可能使用户感到愉悦。但同时查全率较低,则表示也有一部分用户认为审美价值较高的图像并没有被系统识别出来。

3.2系统不足分析

系统在呈现了对审美有效预测的同时,也仍有着不足之处。分析归纳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图像分类方法设计得不够人性化和精细;

(2)图像内容识别技术的限制;

(3)审美特征计算不够精确;

(4)图像好坏的分类标准确定得不够细致;

(5)图像的多元化理解和个人偏好造成的审美标准偏差。

4结束语

本文首先验证了不同类别图像在审美标准上的差异性,为图像审美课题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提出了专门用于计算机图像审美的图像预分类方法,拓宽了图像审美预处理的处理范围,进行了人性化的思考,加入了人性化的分类条件和方法,不拘泥于已有的用于检索和用于匹配的图像分类方法,为今后的图像分类课题也提供了参考。

同时,又建立了“先分类,后审美”的新型图像审美系统,针对以往图像审美特征的盲目堆砌提出了更为科学的审美机制,运用模式识别方法训练数据,得到符合样本规律的审美预测程序。经过验证,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对图像的审美评价,对于设计行业、摄影行业等都能起到良好的辅助效用。

在本文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地进行审美特征的计算和分析,对新提出的审美特征进行运用,则有进一步提高审美效果的可能性;若能更深入地探究图像类别、图像内容与审美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将有利于提高审美的准确性,并适当提高审美的预测能力。

参考文献:

[1]HOENING F. Defining computational aesthetics[C]//Proceedings of Eurographics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Aesthetics in Graphics, Visualization and Imaging. Switzerland: Eurographics Association, 2005:13-18.

[2]LUO Y, TANG X. Photo and video quality evaluation: focusing on the subject[C]//Proceeding of 2008 10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ECCV 2008).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2008, 5324: 386-399.

[3]ZHANG Q, ZHAO C, GU Z, et al. A color harmony measure model with shape information[C]//Computational Sciences and Optimization, 2009. CSO 2009.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IEEE, 2009, 1: 627-630.

[4]宋麦玲, 李欢. 一种基于 HSV 颜色空间的图像检索技术[J]. 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2007, 1(1):200-201.

篇12

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十分短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生态环境状况堪忧,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应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积极主动有效地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措施,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各级审计机关要通过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监督,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国资源环保工作的中心,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利益,防范资源环境风险,保障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充分发挥审计在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主要任务。

一是检查资源环保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政府履责绩效,促进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行为;二是检查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揭露存在的偷漏拖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分析评价资源环保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检查资源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揭示和查处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资产流失等问题,促进加强资源环境管理,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安全。

(三)发展目标。

一是要普遍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从今年起,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每年应至少开展一项资源审计和一项环境审计,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地区的市、县级审计机关每年至少开展一项资源或环境审计。

二是要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各级审计机关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

三是要全面实现资源环境审计多元化。各级审计机关在开展财政、投资、金融、企业、外资、经济责任等项目审计时,应当将资源环境内容纳入审计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因地制宜突出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

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统筹规划、全面审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要求,抓住资源环境领域里的重点项目、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

一是土地、矿产、森林、水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治理,特别要重点关注乱采(挖)滥伐、无序开发及侵占、围垦河湖等导致资源损失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以及非法出让、转让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二是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特别要重点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源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管理运营不善、重点流域断面水质不达标、城乡土壤严重污染、规划环评不到位、工业企业“三废”(废气、废水、固废)违法排污等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是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特别要重点关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等较为严重的问题。

四、不断创新资源环境审计方式与方法

(一)积极开展合作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上级审计机关要根据环境保护跨行政区域的特点,积极组织相关审计机关和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水、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共同关注的区(流)域性生态环境事项,通过平行或联合审计的方式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并建立协商机制,加强审计情况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审计报告分别提交给当地人民政府,审计结果及整改措施和效果互相通报,做到目标统一、重点突出、分工明确、成果共享,促进跨行政区(流)域环境问题的解决。

(二)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重大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等(如国家大江大河及湖泊治理规划、退耕还林工程和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要积极试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得到顺利实施,资源环保工作措施和规划得到落实,突出问题得到控制或纠正,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管理、改进工作。

(三)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一是积极探索使用行业主管部门已有的监测、测量技术方法(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等),以及其他监督检查手段与方法(如排污费核定和污染物减排核算办法等),并将得出数据与主管部门数据进行比较,对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分析,为资源环境审计提供线索和数据;二是积极开展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如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信息系统等)的安全性、稳定性、合理性和效率性,对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进行核查,以推动被审计单位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和改进管理。

五、着力构建资源环境审计整体工作格局

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重点,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整体工作格局。

(一)财政审计要关注各级政府制定、执行资源环保政策制度和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资源环保财政资金的情况,揭露其资源环保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和资金分配、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不合规、不真实等问题。

(二)投资审计要关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规划布局、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生产运营等环节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环保产业政策,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的合法性、效益性,揭露其建设项目违反国家投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等问题。

(三)金融审计要关注银行贷款的投向及用途,关注“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情况,揭露其违背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支持“两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企业审计要关注企业执行国家资源环保政策法规情况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使用效果,以及其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运行效果,揭露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五)外资审计要关注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外贷援款环境项目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绩效。

(六)经济责任审计要关注领导人履行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尤其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的情况,揭露其由于决策失误、履责不当和管理不力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

六、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

(一)完善审计工作机构。各省(市、区)审计机关要按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设立或完善专门从事资源环境审计的工作机构。市、县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明确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资源环境审计人员,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培养审计专业人才。各级审计机关要不断充实和培养资源环境审计专业人才。一是要适当招收具有资源、环境专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业工程等)的人员充实审计队伍;二是可以采取选送业务骨干到主管部门或基层单位挂职交流、从资源环保部门选调专门人才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三是要积极组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业务培训,帮助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高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资源环境审计要求的专业队伍。

(三)积极聘请外部专家。审计机关应当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专家档案或专家库,聘请在资源环保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通过直接参加审计项目或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指导、帮助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弥补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上的不足,提高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七、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关内部组织协调机制。要针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特点,建立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协调机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协调内设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审计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整合资源环境审计资源,积极构建资源环境审计整体工作格局。

(二)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关与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各级审计机关要与本级资源环保主管部门加强工作联系、协调配合与信息沟通,建立和完善合作审计工作制度、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工作信息通报制度等,加强协调与交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部门监管的合力,共同促进和推动本地区资源环保工作。

(三)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各级审计机关要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总结审计实践经验,制定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发展规划,研究制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指南,以及其他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不断促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篇13

审计收费除了受以上微观因素影响以外,还可能受到行业和地区因素的影响。国外关于行业特征与审计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户对事务所的选择方面。Eichenseher & Danos(1981)、kwon(1996)、Hogan & Jeter(1999)and Cairney & Young(2006)分别就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此外,Cahan (2008)对行业的成长性和同质性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内的刘爱东教授对行业与地区影响审计收费的研究较为深入。刘爱东、胡雅兰(2005)通过审计收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业和房地产业以及被审计单位所在地的人均GDP与审计收费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刘爱东、周以芳(2008)以2003―2005年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回归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和房地产业显著影响审计收费,而电力、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还有一些行业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呈现出不一致的特征,如信息技术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社会服务业和综合类。刘爱东、刘锦芳、胡雅兰(2009)通过选取具体的行业特征指标对行业和地区因素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特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地区因素却显著影响审计收费。肖作平(2006)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Wald法对行业和审计收费进行研究,表明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李志荣(2010)对代表行业特征的具体指标和审计收费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某行业内部的企业数目与审计收费负相关,而行业内的竞争程度、行业固定资产比重和行业管制与审计收费则呈现负相关关系。阳军、孟卫东、魏力伟(2010)利用2001―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所在地域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袁丹如(2012)从行业同质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角度,通过2003―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在同质性较高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规模效应较显著,从而降低了审计成本,也减少了审计收费。曹国华、林川、丘邦翰等(2012)对2007―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公司所在地域的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越高,审计收费也越高。

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资产规模和结构,竞争程度和审计风险也不尽相同。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较大不确定性,行业特征更加突出,同时我国国土辽阔,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地区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行业因素影响审计收费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地区因素大多数学者也只是将其作为审计收费回归模型的一个控制变量进行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行业和地区因素为视角,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各地区审计收费的稳定性及差异的稳定性,以期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拓展和跨地区发展以及市场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假设提出和变量选取

2001年,我国证监会公布了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等13个行业门类,每个行业具有不同的市场集中度。笔者通过计算行业内每个企业的销售额占行业总销售额比例的平方和,即赫芬因德指数(HHI)来体现该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当某个行业内部企业数量一定时,赫芬因德指数越小,该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就越低,说明该行业内企业规模越相近,竞争就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经营相对较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也相应降低。所以,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赫芬因德指数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正相关。

企业的资产可按照其流动性的强弱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现金、银行存款等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很强,可以满足企业日常的支付和偿还到期债务的需要。企业持有较多的流动资产有利于增强偿债能力,从而降低财务风险。与流动资产相比,非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相对较弱。固定资产是非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较多的固定资产会影响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财务风险随之增加。不同行业拥有不同的资产结构,当行业的财务风险较大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会加大,从而影响审计收费。所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审计收费正相关。

在证监会公布的13个行业门类中,我国政府对其中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实行了管制。根据高雷等(2008)的观点,受到管制的行业主要包括四个一级行业门类(采掘业、电力与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子、房地产)和五个制造业次类。与其他行业相比,受管制行业的企业经营者在资金运用等方面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当国家对管制行业的监督不到位或违规惩罚力度不够时,这些行业的经营者发生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必然上升。所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会计师事务所对管制行业企业收取更高的审计收费。

在我国,上市公司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由此导致各地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定价时,必然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实证研究中,由于跨地区的大型中央企业分公司可能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和地区,而审计收费则是由总公司整体进行披露,所以按照公司注册所在地进行划分。为了便于比较,笔者把各省区划分为五类(如表1所示),经济发达程度和物价水平依次降低。此外,审计收费还会受到各地相关规章制度和市场交易习惯的影响。所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地区经济越发达,审计收费越高。

在研究行业特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时,为了把其他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也同时纳入回归模型进行验证,本文还设置了一些重要的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及其定义如表2所示。

(二)样本选取

本文的研究样本选自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除了ST与金融类的上市公司和审计费用披露不规范的公司以外,最终对707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了以行业和地区为视角的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另外,本文还选择了2010―201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数据与地区数据进行审计费用稳定性的分析,其中包括2010年的637家公司、2011年的656家公司和2012年的707家公司。本文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和EXCEL。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列示了除金融保险业以外12个行业的审计费用和行业特征均值统计。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采掘业(B)、交通运输和仓储业(F)、信息技术业(G)的审计费用较高,均值分别达到了134.32万元、137.04万元、123.46万元。其次是电力与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批发和零售贸易(H),这两个行业的审计费用均值都略高于100万元。其余7个行业审计费用均值都在100万元以下。由于交通运输和仓储业(F)、电力与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的固定资产比重分别为0.4075和0.4646,显著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其审计费用也处于较高水平。而采掘业的政府管制特征也导致其较高的审计费用。信息技术业(G)的赫芬因德指数(HHI)高达0.6714,意味着其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进而说明这一行业较高的审计收费源于其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和较强的行业垄断性。

我国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发达程度和物价水平,所以审计收费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地区一、地区二、地区三、地区四、地区五分别代表: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从地区一到地区五的审计收费均值和极大值都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说明经济越发达,审计收费就越高,假设4得到验证,但审计收费极小值与地区的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各地区的审计收费标准差也从地区一至地区五逐渐减少,说明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企业间的审计收费存在越大的差异。

(二)基于行业特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笔者在借鉴前人审计收费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视角,将审计收费自然对数作为解释变量,将体现行业特征的赫芬因德指数、固定资产比重和行业管制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根据以上模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沪市A股2012年707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R2、调整R2和F值都显示出模型较好的拟合程度。在代表行业特征的解释变量中,赫芬因德指数与审计收费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体现行业竞争程度的赫芬因德指数越小,行业内规模相当的企业间竞争就越激烈,审计费用也越小,假设1得到验证,但资产结构、行业管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均未通过检验。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和跨行业发展导致行业划分不够精确。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定价时对行业风险关注较少也是原因之一。在控制变量中,总资产、子公司数目和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收费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公司规模越大,公司业务越复杂,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收费就越高。

(三)各地区审计收费稳定性分析

沪市2010―2012年A股上市公司的所在地区与审计收费均值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经济发达程度逐级递减的各个省份,纵坐标表示审计收费均值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年的审计收费折线呈现出大致相同的高低起伏趋势,说明各省份的审计收费在时间上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审计收费普遍较高。此外,还发现不同省份审计费用的差异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