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施工技术实用13篇

智能化施工技术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1

施工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包括现场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等,以及预埋工作。

第二阶段:综合布线施工。

第三阶段:前端设备安装。

第四阶段:机房设备安装。

第五阶段:分子系统调试与系统统调。

2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2.1 施工准备

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在施工现场现场筹建现场办公室。按照统一的布署和安排在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施工准备各项工作。与设计单位在签订合同后20-30天内取得联系,并组织技术人员出具能指导现场施工的施工图纸。由于土建项目早期动工,故必须首先出具与土建配合的,需预埋的各子系统的管线图。根据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的进展,在完成管线预埋图后,组织各子系统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配合土建完成前期的管线预埋工作。

项目经理部在土建工程进展到具备了大批智能化系统施工人员进场的条件后,立即组织人员进场,同时要完成如下工作:①编制工程施工综合进度表。②制定工程技术、质量、现场保卫、安全、消防、材料、设备机具、现场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③进场前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治安、防火、现场文明施工的教育;施工环境、工程范围、施工特点的介绍;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的专题介绍等,应组织施工队伍认真进行实施。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勘察施工现场,深入理解设计意图、熟悉图纸资料、施工要点。⑤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和专业特点的施工技术培训。⑥准备各种必备的施工资质、证书及合同书。⑦准备各种施工用的国家标准、施工规范及各种施工记录、报表。⑧按照现场总平面布署组织施工队伍、施工机具、设备及首批施工材料进场。

2.2 综合布线施工

由于楼宇智能化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系统相当庞大,要使整个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运行,布线系统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我们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施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桥架管线的敷设:桥架管线的敷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结构化综合布线施工的基础。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桥架管线的敷设时进行安装。②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楼宇智能化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线缆的型号、种类繁多,用线量大,在布线操作时,进行分层布线应按先水平后垂直的原则。③要对已布线缆在布线完成后进行校对,校对时应认真做好记录。校对正确后,对线缆进行固定绑扎,并在线缆两端作出明确标志。

2.3 前端设备的安装

各种信息设备及设备断口、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网络断口、远程终端设备及设备断口等等,都属于需要安装的前端主要设备,等到完全封闭后方能进行这部分前端设备的安装,否则成品保护问题很难解决。对于需在网架上安装的这类设备,注意高空作业安全,一定要遵循高空作业的程式。

应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的坐标点及其高度、角度等安装上述这些前端设备,预先膨胀螺栓或预埋吊挂件。造型前端设备在正式安装前,要进行技术复核,要求定位准确、安装牢固、再次对照设备定货单及施工图纸核对所用设备是否正确。一定要通电测试调整能够单机通电试验的设备后再行安装,并测试出终端或PC机的配置是否符合要求等,质量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安装。施工实施证明,对保证系统的一次开通,这些细致的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如果设备安装工序与线缆敷设工序相隔时间较长,那么为保证系统的一次开通率和可靠性,在设备安装前需重新复测线缆的性能。

高架及吸顶安装的设备一定要安装牢固,前端设备的安装按子系统进行,处理好相互连接的线缆接头并做好绝缘处理。施工实践证明,由于线缆接头处理不好而产生的电气故障约占总故障数的百分之八十。

为保障前端设备电源可靠的工作,一般均采用稳压电源集中供电。前端设备在远离集中供电的部分可能会采用就地取电。采用就地取电的设备,单相电源应选用三芯线,三相电源应选用五芯线,除线芯截面积必须符合容量要求外,其中黄绿双色线必须与接地体可靠连接。

向工程监理报验,在前端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及时组织,待监理检查合格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前端设备的有关资料,如开箱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在安装完毕后应收集好。相应的调试和安装记录应做好,以备检查或复核。

2.4 机房设备的安装

在各自的机房内安装各子系统的控制机柜,多个机柜并排安装时应排列整齐,机柜安装应牢靠平稳。所有系统的线缆最后都汇集到机房内,应分门别类的整理顺畅,按不同支路绑扎成束,并做好标记,否则可能比较杂乱无章。所有线缆接头应按规定做好标记和编号,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引出、引入机柜的线缆应有一定的冗余度。

根据设计要求,《楼宇智能化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备大部分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集中供电。在其输出端应配有多路输出配电箱,在前端应配有电源供电的交流电源互投柜。这些配电柜(箱)的所用线缆及内部配置应满足设备取用功率的要求,应满足电气设备规范。

机房内的机柜、金属线槽及其他设备均接地线。接地导线截面应大于4平方毫米,并与接地网可靠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机房设备安装完成后,及时组织向工程监理报验,待监理检查合格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开箱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机房设备的有关资料,在安装完毕后要收集好,并应做好安装记录,以备检查或复核。

2.5 系统的调试和统调

可根据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及系统技术要求和我们编制的调试大纲在前端设备和机房设备安装完成后,分子系统进行调试。应由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承担调试工作。必须使子系统的调试达到设计指标,经反复调整仍不能达到指标的,找出原因进行整改或返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系统的连机统调在系统的各分项工程完成后进行。统调方案首先要制定好,按照预定的方案检查系统及各种参数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与系统联动的设备控制是否灵活,系统间的通信是否畅通,为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有时要反复调整多次。

参加安装和调试的人员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包括单机、子系统和系统统调的各种记录、测试结果等各项记录。还要进行系统的运行试验,以验证系统的可靠程度,确认系统在功能方面的完备性、可靠性、并做好系统试运行记录。这些记录均是工程验收和日后维修、维护所不可缺少的技术文件资料。

邀请操作、管理本系统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参加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使其熟悉设备的安装方法、安装位置、调试过程及性能要求,以利于这些人员迅速掌握设备的故障诊断技巧、操作使用方法,更有利于今后的检修维护工作。这种现场培训是最好的一种培训方式。

对楼宇智能化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在系统工程验收前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培训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系统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的培训,另一类是对系统操作值班人员的培训。参加培训的部门主管、工程技术人员、维修及值班人员都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人员的素质应予保证。

3 结语

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按照设计要求,并严格按楼宇智能化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楼宇智能化项目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在投放使用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正常发挥其效用。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2

Keywords: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智能化工程技术应用现状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智能化技术就开始应用在建筑工程上了,同时在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智能化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1994年9月,国家科委、建设部联合8个部委局共同实施《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政府工程。作为“九五”科技计划中惟一的“双重项目”,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科委社会发展6大科技专项行动,并提出“以科技为先导,促进住宅科技与住宅建设的全面结合”的核心理论。1996年1月,上海市举办了我国第一届智能建筑研讨会,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广的作用。同年2月,建设部成立建设部科技委智能建筑开发推广中心,以协助有关部门管理我国的智能建筑市场。目前,中国智能化市场已日趋成熟,整个产业正在进入个性化、实用化阶段。随着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操作复杂的智能建筑技术及产品将被更加实用、便捷和个性化的产品所替代。

二、智能化技术显露出的问题

在建筑智能化的技术中,智能化楼宇建筑中多包含HVAC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消防、出入控制等多种设备和系统,这些设备和系统通常优惠来自各个不同的供应商,他们在供应以上设备和系统时,大多都只会关注自己所提供设备的应用情况,并不会考虑和顾及到他们的设备和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直接的互联。例如火灾发生时,火灾报警系统需要改变风门的位置,关掉风扇或进行其他操作,这就体现出系统之间的互动作用。

三、以一般项目中弱电系统工程常见问题

由于弱电系统工程对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涉及到的材料、器件、设备种类繁多,对技术要求严格,并且大多数设备为进口器件;除此之外,由于多易出现前期设计阶段的设备型号、规格、材料的确定方面不确切、不完善等原因,因此需要进行细致的检验抽查。对于弱电安装工程,国家已颁布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于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应当清楚知晓,并能够熟练掌握和娴熟运用,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的个体性和管理问题,往往在一些相对隐蔽和容易忽视的问题上要求不足,更有甚者在管理中会出现监管失控。针对一般项目弱电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主要有:

1)在弱电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已经注重了各子系统的使用功能,但是却忽视了观感验收。例如,在室内各子系统的信息面板排列无序,标识有用计算机打印;在方入弱电井的控制箱内没有将接线放整齐等。

2)忽视了弱电系统的设备机柜安装要求:如机柜的安装要求平稳、牢固,应按施工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机柜背面墙的距离应不少于0.8m以便于安装、检修;各种接线端子的标志应齐全;机柜应该有良好的接地,UPS电源在安装时应首先考虑到梁、板的承重荷载;机柜内电源插座应固定在机柜上。

3)强弱电线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出现了其间距小于0.3m的情况。

4)通信线与其他弱电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出现其间距小于0.1m的情况。

5)弱电线缆的布放不平直,产生扭绞、打圈等等现象,有的线缆由于受到外力而产生挤压和损伤。

6)穿越楼层桥梁时,没有使用防火泥封堵或者根本没有封堵。

7)室外埋入地下的弱电配管,使用PVC管敷设,而规范规定应该是用钢管敷设。

8)消防弱电,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出现不足0.5m的情况。

9)主机房内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电路没有采用铜芯屏蔽导线铜芯屏蔽电缆,电源线里弱电信号线距离较近,甚至有出现并排敷设的情况。

10)主机房内均压环没有按照规定放置两个接地点。主机房内地板支架、吊顶内龙骨、墙面龙骨没有与接地网相连接。

11)施工单位容易忽视在主机房专用配电箱内低压配电母线上装设浪涌吸收装置,此装置必须具有部级检测报告。

四、针对以上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1)需要全程化监理。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不同于其他分部工程,其质量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一次性全部满足规定要求,因而监理时要竖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弱电系统工程存在许多隐蔽性强的工程,整体完工后,很难再进行检查和返工纠正。

2)弱电工程工程界面的确定是系统集成的充分条件。智能化技术本身是设计多学科、多部门、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将各个相关科学技术结全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使各个工程和谐沟通,铺好众多界面和接口问题,强弱电专业人员必须有效沟通,明确各自需要满足的系统需求,进而详细划定界面。

五、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上只是针对实际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而面对日后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如何将智能化技术更好的发展和应用于建筑中,已经成为一个各方不得不关注的课题。21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生态文明时代。从总的方向,国际先进生产力水平正在运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术,探寻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聚居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术是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在21世纪的智能建筑领域里,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含Bluetooth技术)、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等,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特别是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但是,更准确地说,智能化技术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1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正在开发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去处理垃圾、污水、废气、公害,节能、节水,消除电磁污染,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筑人工生态环境等等;也正在尝试运用高新技术有规模建设智能型绿色建筑、智能型生态建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结束语

综合上述,智能化建筑技术以其先进舒适、便捷安全的优势也逐渐走向一个广泛应用的时代。也正是由于在施工使用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这种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如何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已成为了建筑技术领域中被各方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小春,许立伟,赵瑞林.浅析对我国楼宇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其造价确定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6.

[2]施顺英,王国强,,浅析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应从什么地方抓起及具体措施,[J]智能建筑信息,2010.4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3

现代化电网施工建设逐渐朝着大型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在发展,随着国家加大了对电网建设的力度,其电网建设施工的过程和管理技术等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电网施工中合理的智能化施工技术能够帮助电网建设施工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更加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就此,简要的分析了以下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1电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1.1环境因素造成输电线路出现问题

电网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电网建设时,架设输电线路是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在架设输电线路时,其操作都在高空操作,很容易给电力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此外,大部分输电线路都是在室外,因为环境因素的原因,很可能造成输电线路故障,从而导致电网不能正常运行。

1.2建设地方偏远

我国电网建设的力度加大,已经在各个区域全面建设,电网的覆盖也在逐渐扩大。在电网建设中,很多电网由于受地区影响,一些输电线路建设在偏僻的区域,这些区域地处偏远,材料运输往往只能靠人工运输,造成了人力物力耗费巨大,并由于区域的偏远,事故往往经常发生,输电线路出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进行完善。

1.3电网建设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较差

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目前很多施工人员普遍专业水平较低,没有经过培训。造成在施工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进而影响电网建设后期的质量,造成电网在运行中出现故障。这些施工人员因为技术含量,会导致事故发生几率提高。

2电网工程智能化的主要特点分析

2.1智能化电网拥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

智能化电网对比传统电网拥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自动回避在运行过程中其他电波产生的大小不一的干扰形式。因为它的自动抗干扰能力高,从而确保了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了因为干扰造成停电的现象。

2.2智能化电网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在电网的运行中,如果存在用电安全隐患或者运行中的问题,由于只能电网的自动化控制,遇到这种情况,智能化电网会启动系统自带的预防及控制系统。同时,系统还会对电网内部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并对所产生的隐患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自动修复。

2.3智能化电网拥有很好的兼容性

传统的电网运行中,不能够接受其他能源的切入,否则就会造成整个电网的瘫痪。智能化电网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智能电网的运行中,可以随意切入其他能源,并且能够自动转换为适合的运行系统和模式,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节省能源的基础上还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4智能化电网节省成本性

传统的电网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成本的亏损,耗费了过多的金钱。与传统电网相比较,智能电网能够节省人力物力,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5智能化电网拥有较高的集成性

智能化电网能够自动的将电网中的信息进行集中整理,能够通过信息的储存实现信息共享。由于信息资源的共享,高效的网络平台就被搭造出来。能够使企业更加规范合理的管制电网系统,更加有助于电力企业对今后发展的分析。

3电网建设工程施工智能化技术

3.1数字化的变电站

数字电站化的组成主要是利用新型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等组成的,它取代了以往用的TA和TY。它能够很好的将过高的电压和电流,转换为低电平信号或数字型号。同时,还利用了高速以太网系统来采集数据和传送数据。并且运用了多种控制技术,比如断路器,来实现了变电站的自动化。

3.2智能化的配电网系统

智能化的配电网系统拥有灵活高效的网架结构,同时还具备有极高安全性的通信网络。由于这两点,使整个系统可以自由灵活的对故障进行修复,同时还可以满足其他能源的介入,间接的满足了部分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3.3智能用电的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智能电网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对用电量和质量等的要求,人们逐渐倾向于电网服务的便捷个性化。[1]主要体现为这三种:①便捷用电信息采集。实现不再抄表,而是利用信息技术自主采集用电信息,能够更加准确便捷的了解用电信息详细数据。②灵活售电。利用光线电缆,能够实现与家居进行结合,方便供电,售电。③智能充电。随着电网系统的不断提高,智能电网的系统的完善,电网系统已经能够实现智能充电。

4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的利用

在一些受地形限制的施工中,电网建设施工难度特别大,很多时候要依靠大量的人力和大型机械来进行建设,这极大地提高的成本,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快捷的完成建设,在电网施工中可以采用智能化设备施工。智能化施工极大的减少了资金的投入,也不受任何外界因素限制,所以目前我国在电网建设施工中已经逐渐开始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施工了。我国目前智能化施工设备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①单台设备的智能化;②机群智能化。

4.1单台设备的智能化

在施工中,可以对单台设备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因为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它可以通过传感器等,帮助施工人员采集资料,更加方便随时查看器械的运行状态。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可以对于一些特定有拉力和张力等的信息数据,通过主机进行交换,经过主机的处理,它能够自动化的对速度和拉力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操作的误差,继而保障了工程的质量,也较少了施工时间,从而为电网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4.2集群设备智能化

由于单台设备智能化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在电网工程建设中,集群设备智能化也受到了追捧。集群设备智能化就是指不再局限于一种设备智能化,而是进行大规模的群体设备智能化。我国电网建设施工的智能体系中,主要是以单机设备和中控系统组成的。[2]单机设备系统能对施工进行监视,并对各种数据进行传输,这些数据就传输到了中控系统。人们可以设置不同的施工需求,中控系统根据这些数据,然后将施工需求进行结合,从而调整各项参数,输出施工作业模型。施工作业模型是智能化施工的重要体现,它对于施工中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完善,并根据需求进行建设,同时还提高了施工的监管水平,继而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还提高了效率。

5结束语

我国电网建设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不过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成果。在电网建设中,施工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电网施工技术已经逐渐跟上时代的步伐,广泛的运用智能化设备。电网建设施工智能化的运用,标志着我国电网建设的进步,也成了我国电网建设中心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4

前言

在电网建设工程中,智能化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实现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与它相对应的输变电施工技术和装备必须要朝着交互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方向的发展,更好的保障电网的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的运行。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要从两方面入手,即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施工装备的自动化、技能化,本文将对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电网建设的工程特点

1.高空作业、露天作业多

因为电网行业本身的特殊性,电网的架设大多处于高空,所以在普遍情况下,电网建设工作者需要进行危险系数较高的露天作业,这就出现了施工修理人员的安全难以保障的情况。而此外,大部分电网处于露天位置,除了很少情况下相关人员会在在电站内部工作,大部分都需要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施工,特别是还需受天气的影响。另外由于电网的修理是不能耽搁的,需要保障居民用电,这使得在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情况下,类似暴风、暴雨、冰雹、曝晒、大雪等,建设工作者都要继续进行工作,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安全上也存在更多的不定因素。

2.体力劳动、交叉作业过多

在输电送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送电线路在山林深处,若要进行机械操作便存在着机械运输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大部分只能靠人力。施工人员需要在翻越崇山峻岭,长时间的攀爬过后还要进行需要高度集中的电网建设工作,是极为耗费体力的,所以工作人员在施工中易出现疲劳、集中力不够、操作不得当等一些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电网建设施工过程十分复杂,但是建设工期又非常之短,且交叉作业较多,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丝问题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强化安全管理体制,做好防护工作,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3.电网建设劳动密集,但技术含量不高

在大面积的电网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但多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处于比较低下的位置,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导致事故发生的几率较高。解决这个弊端需要承包商在进行电网建设工程时,严格监控人员招收,实施竞聘上岗制度。在施工人员确定后,需及时给予安全教育和必需技能的培训。但现实是,大部分承包商关注的只是利益,真正能做到这些的并不多。

二、智能化系统在电网建设中的运用

现如今,现代的电网工程项目建设逐渐走向了系统化和大型化,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设备、人员、材料以及层级等内容,这增加了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输变电工程建设早电力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电力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跨大区联网、智能化电网以及特高压电网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对项目管理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建设的好坏对于整个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直接的关系,它决定着工程项目的安全投入运行,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形象,而且还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变电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与它相适应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提升,更好的适应电网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的加强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节约工程的成本,提升建设的质量,保证建设的安全,电力企业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缩短项目管理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大力开发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好的达到全面提升电力水平的目的。

智能化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思想,更好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服务,更好的提高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我国输变电工程的型式和等级具有多样性,而且输电线路以及变电工程中的导线、铁塔等规格、型式与种类较为复杂,再加上对应的的一些施工设备的用量大,种类多,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上述工程管理信息进行高效的分配和处理,这难免会出现一些遗漏和偏差,容易造成一些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发生。在输变电建设施工中,其数据量较大,计算较为复杂,再加上环境多变,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凭借着经验进行器具的选择,这就很容易造成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更有可能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人员分散等原因,使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损失,从而埋下安全隐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以其计算准确、运行速度快以及信息储备量大的优点,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电网建设施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大力提升工程施工方面的管理,要把工程量的计算、工程节点控制、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工程配套施工设备等方面和施工管理密切的配合,逐步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的高效协调,更好的提高电网建设的施工管理水平。智能化施工管理就是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系统对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处理、保存、维护以及使用,并且运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工程以及专家系统等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进行施工管理。智能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包括基本施工的计算,又包括了现场施工管理中所需要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施工规范以及安全管理等智能化管理平台,对于输变电项目中最薄弱、最底层的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智能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和研究,不仅能够实现施工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化、统一化、实时化和智能化,而且还能够降低施工的成本,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有助于输变电施工的科学、高效化管理,更好的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

三、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目前,基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和生活用电量的增加,其电压等级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对于电网施工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于交直流特高压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大型的牵、张设备配套施工共同完成。于此同时,对于一些快节奏的建设项目,工期越来越短,但是施工的质量却越来越多,在安全环保的情况下,对于牵、张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力研究和开发智能化的牵、张设备,对于提升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单台设备智能化

单台牵、张设备的智能化,要在整机方面集成控制中心运用微处理,使微处理器完成对放线数据的采集和监视,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数据的采集运用的是配置的测定张力的拉力传感器和测定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并经过总线传输通道,把牵力和张力的数据传送给主机控制中心。而主机控制中心要事先设定好程序,并且对数据进行快速的处理,及时有效的调节总张力或者是分张力,更好的达到牵、张设备智能化控制的目的,真正实现电网工程的智能化施工。

2.机群设备智能化

机群设备的智能化主要从两部分组成,即单机智能系统和管理中心系统,单机智能系统能够对牵张设备及时有效的实施多种功能,例如,状态测量、运行显示、通讯和调节等,通过智能系统的通讯单元模块,把施工中各个设备运行的真实情况传送给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并建立起一个集成化的施工作业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能够对施工系统内部的任何一个智能分支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且还能够对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进行全程监控,有效对的对于各个智能分支单机进行分析和调整,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更好的进行施工。机群设备智能化能够使操作人员实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使用参数的透明度,能够有效的防止错误操作的发生。

结语

根据上文,主要针对电网建设智能化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可知,要加强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研究和开发,增强施工智能化和自动化,有效的降低劳动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更好的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5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是指在沉箱下部设置一个气密性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室,并向工作室内注入压力与刃口处地下水压力相等的压缩空气,使在无水的环境下进行无人化远程遥控挖土排土,箱体在本身自重以及上部荷载的作用下下沉到指定深度后,在沉箱结构面底部浇筑混凝土底板,形成地下沉箱结构的新型施工技术。

该设计方法的模拟实验原理如图,将水杯杯口向下铅直压入水中,由于水封的作用水杯里的空气不会泄露而被压缩体积缩小,同时将会有部分水进入水杯,其体积等于空气被压缩后减小的体积。为了防止水进入水杯,可以从水杯顶部充入适当的压缩空气,使杯口处的水压力与杯内空气压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气压沉降工法的标准的施工顺序(以桥梁基础为例)。首先在施工现场进行更换土垫层,地基改良以及地面平整等作业。随后支撑模板,在箱底部浇筑挖排图工作室。然后拆除模板,然后设备安装。气压沉降法在浇筑工作室时候,刃脚与工作室内顶板是分期施工。从工作室的气密性角度来考虑,应尽可能连续浇筑混凝土。从挖排土以及箱体下沉开始,箱体混凝土的浇筑,挖排土,箱体下沉就形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流程如图:

具体的技术指标

(1)无排气环保螺旋机出土速度:16m3/h。

(2)远程遥控自动挖掘机,铲斗容量0.15~0.2m3,并配有专门的远程监视系统。

(3)减摩泥浆:钠基膨润土、纯碱、CMC,密度1.05~1.08g/cm3,黏度30~40S。

(4)配有专门的人员生命保障系统(包括医疗舱、减压舱等)。

现将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优点总结如下:(1)智能化气压沉箱在施工中,利用气体压力平衡箱体外水压力,沉箱底土体在无水状态下进行无人化远程遥控开挖,通过远程监视系统,沉箱在下沉过程中可以直接辩别并较方便地处理地下障碍物,同时避免了坑底隆起和流砂管涌现象;(2)对比常规的沉井施工方法,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方法由于气压反力的作用,箱体容易纠偏和控制下沉速度,可以防止突沉、超沉,且周边地层沉降小,对环境影响小;(3)相比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可显著减少围护结构的插入深度,具有可观的经济性。(4)现代化的气压沉箱技术可以在地面上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在无水的地下作业室内实现挖排土的无人机械自动化,不会产生污水等工业垃圾,排除的土体也可以作为普通土进行处理。(5)相比沉井施工,可以较快地处理地下障碍物,使工程能顺利进行。沉箱顶板封闭后,在下沉的同时可继续在顶板上往上施工内部结构,不像沉井那样过多受地基承载力的限制。(6)在市区狭小的地段往往地形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平面形状不规则的气压沉箱进行施工。(7)工作室内的压缩空气起到了气垫作用,可以消除急剧下沉的危险情况,同时容易纠偏和控制下沉速度及防止超沉,保证了安全和施工质量。(8)气压沉箱利用气压平衡箱底水土压力,作业空间处于无水状态,其优点是不需要进行降水和降压处理。(9)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诸如黏土、砂性土和碎(卵)石,风化岩等地质条件。(10)当气压沉箱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后,将使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向大深度、大面积的方向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可适用于软土、黏土、砂性土和碎(卵)石类土及软硬岩等各种地质条件;适合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周边环境复杂,地表沉降要求高,对周边建筑保护力度大的区域进行深基坑建设,以及旧城改造区域障碍物较多时采用,并可以向大深度、大面积的方向发展,满足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目前开挖深度可达40m。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采用气压沉箱法施工,由于压缩气体持续过程中抑制了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失,所以可以按照开挖短时间内的情况分析土中应力。在理想的情况下,在黏土层中采用沉箱法施工,对坑底土体几乎不卸载,故由于卸载产生的周边沉降大大被消除,同时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分布与沉箱下沉深度联系密切。在一定下沉深度下,某一深度界限以上范围的土体偏向沉箱位移,地表处达到最大值,地表以下的土体偏离沉箱移动,随着深度增大位移也不断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至零。计算中假定气压沉箱下沉过程中无倾斜和水平位移,这显然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虽然工程中沉箱没有设置减摩台阶,但由于沉箱不断纠偏,在沉箱与周边土体之间形成空隙,浅层土体由于侧向卸载在自重作用下偏向沉箱移动,沉箱下沉过程中其刃脚有明显的挤土作用,使得深层土体偏离沉箱移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注意土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此外沉箱设备工作室在有人状态下氧气含量保持19%~23%,气压小于0.4MPa,人员在高压常压环境之间转换有专门操作规程并有各种故障的应急预案,防止减压病的发生。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已应用典型工程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在上海市轨道交通7 号线工程12A 标(浦江南浦站~浦江耀华站)区间中间风井工程得到应用。风井结构为全埋地下四层结构,平面尺寸为25.24m×15.6m,深度约29m,地下一层设外挂风道。

结语:气压沉降工法虽然引入国内不久,但是已经投入到了工程应用之中,完成了预期工程控制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这种控制还不足够了解。沉降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对于这种动态的过程,从数据检测,信息系统工程,都要进行系列实验与完善。相信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一定会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6

Key words: prefabricated;prestressed concrete T beam;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162-03

0 引言

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标号混凝预制构件的生产、应用从数量上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其质量控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作为高速路桥梁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在高速路桥梁施工建设中常存在钢筋加工速度慢误差大难控制、张拉力控制不精准、T梁养生不到位,砼容易出现裂纹、裂缝影响砼强度和耐久性等质量缺陷,大多数缺陷都是因施工技术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造成工程质量不稳定。本文将以资兴高速公路第五标段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智能化施工为例,针对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钢筋加工、张拉压浆、砼养生从智能化施工的角度提出一套规范严谨、切实可行的智能化施工技术,以供同类工程作参考。

1 工程概况

资兴高速公路第五标段起讫桩号为K31+450~K45+000,线路位于资源县资源镇及中峰乡境内,全长13.55公里。本标段主线(含互通区主线)大中型桥12座,互通区匝道桥2座;除互通区C匝道桥采用现浇梁,其余桥梁均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共计1075片,其中20m装配式预应力砼简支T梁405片,30m装配式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T梁586片,40m装配式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T梁84片。砼采用C50预应力钢筋砼进行浇筑,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数字化加工,钢绞线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Φs=15.2mm,弹性模量Ep=1.95×105MPa。采用智能化张拉压浆施工,砼养生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养生。

2 智能化施工技术

2.1 钢筋数字化加工

钢筋数字化加工是当前较先进的钢筋制作工艺,是指将钢筋原材料通过数控钢筋加工设备加工成设计要求形状的过程,具有钢筋成品误差小,批量加工速度快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重点工程部位钢筋加工。本工程引入了这一先进工艺,配备一套数控立式钢筋弯曲中心,其钢筋加工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数控立式钢筋弯曲中心通过计算机编程储存按照设计要求画好的钢筋加工大样图来实现钢筋成品的精确加工,能自动测长、自动弯曲、快速成型,产品尺寸误差小。以预制T梁中加工程序较复杂的马蹄筋为例,采用传统钢筋加工工艺受人为影响大其成品合格率在70%~85%之间,采用数字化加工工艺合格率能达98%以上。数字化钢筋加工工艺不仅省时、省力,更生产出优良的钢筋加工成品、半成品为准确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供了基础条件。

2.2 智能张拉压浆

2.2.1 智能张拉

智能张拉的工艺:千斤顶的标定根据标定证书计算张拉书将计算的数据输入张拉软件内千斤顶放入相应的钢束上电脑启动张拉软件进行张拉。

智能张拉系统排除了人工控制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张拉控制更加安全、精准,其优点有:①智能张拉能够更加精准的分级张拉、分级持荷,通过时间-位移、时间-压力的曲线表能够直观的看出张拉是否正常,如图2所示;②分级张拉时,分级持荷时张拉控制力达不到分级张拉所需控制力时,系统会自动的给相应的千斤顶进行补压,保证分级持荷所需相应的张拉控制力,克服了传统人工张拉无法精准控制这一最大弊端;③持荷时间得到了保证,只要输入相应的持荷时间,电脑会根据持荷时间进行保压张拉,使力更好的传递到钢绞线内部;④当张拉过程出现断丝或滑丝等各种问题时,系统会提示并自动停止张拉,直至相应问题解决,才能张拉,与人工张拉相比,更加安全,更加规范。

2.2.2 智能压浆

智能压浆的工艺流程:试验室下达压浆料配合比将配合比数据输入软件内启动定量加水、定时制浆、高速搅拌桶按键制浆打开阀门将浆液放入低速搅拌桶搅拌启动压浆按键进行压浆浆液回满至低速搅拌桶启动稳压阀门进行稳

在压浆处理时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控制:第一,水泥浆强度为M50,以压浆料进行拌制,将水灰比控制为0.26-0.28,收缩率在2%以内;第二,拌合时间需要控制在2min以内,在完成水泥浆过筛之后,将其在储浆桶中进行存放,以低速的方式进行搅拌,保证其数量能够满足2根管道压浆的连续完成。同时,也需要做好时间的控制,从开始调制开始,到压入管道的时间需要控制在40min内;第三,在实际压浆工作中,要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处理,如果管道长度在30m以上,则需要对压力进行适当的提升,并在每个压浆孔道的两端进出浆口位置对具有阀门的短管进行安装,并在压注完成后做好封闭处理,保证水泥浆材料能够在稳压的状态下凝固,且整个系统阀门以及胶管位置的内径在10mm以上,避免堵塞现象。(图3)

与传统的人工压浆相比,智能压浆更加规范,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存在优点有:①浆液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根据实验数据,只需启动定量加水、定时制浆按键,浆液就能充分搅拌;②压浆更加迅速,3根管的只需2个大循环即可压完;③压浆稳定时间及压力更好控制,只需将稳压阀门调制0.5-0.7MPa之间,系统会自动稳压至设定时间,保证了孔道压浆的充盈度,排除了人工压浆控制的不稳定因素。

2.3 自动喷淋养生

预制梁浇水养生环节,本工程摒弃人工浇水养生的传统工法,采用先进的自动喷淋养生系统(如图4所示),按照图5所示工艺流程对预制T梁进行规范化的浇水养护。

首先根据图4在主水池进水管上安装好电磁阀,同时根据需要水量在水池上方安装好浮筒控制器,当水池水位下降,进水管路电磁阀打开进水,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电磁阀自动关闭,以保证水池的水能够供应喷淋系统。调节电结点压力表,下限为工作值0.3MPa,上限为安全值0.5MPa,打开自动控制系统电源开关,压力水泵开始工作,将水池里的水抽到储压罐里,当储压罐内压力达到0.3MPa时,电结点压力表在压力作用下向喷淋时间继电器及电磁阀提供开启信号,喷淋开始,此时水泵仍在抽水,保持罐内压力,当达到0.5MPa时,电结点压力表指挥水泵电源断电,水泵停止工作。根据一次性喷洒时间来调节喷淋时间继电器时间,时间到后自动停止喷淋。喷淋停止后,测试梁体表面水分蒸发完毕时间,根据此时间来调节水泵时间继电器,当延时时间到后水泵再一次自动工作抽水,如此周而复始直到养护期满为止。

自动喷淋养生的优点是:①能保证养生期间全天候、全方位、全湿润的“三全”养生标准,这是人工养生不可比拟的;②基本实现了过程全自动化,整个梁场养生仅需1名兼职人员即可完成所有梁板养生,传统人工养生则至少需要2名专职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③设备成本低、拆装方便,一套自动喷淋养生设备就可满足一个粱场的养生,一套设备的制安费仅需1万多元,配套设备也均为小型电器设备及PVC管,在一般市场均可采购到;④节约用水,自动喷淋养生水经高压雾化后喷洒于梁板上,节约了养护用水,减少了积水,又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3 结论

本文所研究的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已经生产500余片,钢筋加工成品检测合格率98%以上,加工速度快而且能降低成本,智能张拉压浆对张拉力控制精准,安全方便,压浆稳压好,压浆饱满度好,速度也更快,自动喷淋砼养生连续有保障,砼表面无裂纹、裂缝,砼强度上升快,说明T梁智能化施工技术控制效果好,并且技术措施切实可行。建议将本工程的智能化施工技术推广应用到更多同类工程项目中,以期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7

节能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施工呈现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形势,并逐渐的与世界先进技术向融合,随着科技发展,节能技术进一步完善。在未来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力度,促进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健康长远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工作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定义

1、建筑智能化技术内容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消防与安全防范技术、声频与视频应用技术、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技术。

分别对应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未来的智能化建筑将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2、发展阶段: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智能化系统、定制智能化系统和可持续智能化系统阶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可持续智能化系统是行业发展的主方向。

二、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施工概述

1、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建筑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和现代建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包括信息化、公共安全、建筑管理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整个系统进行整合,达到最优的效果,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智能化技术的兴起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新的进展,实现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此项技术传入我国时间还不是很长,使得应用时还有许多问题,导致很多智能建筑的控制系统不能正常运作,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大力研究电气节能施工,保证智能化建筑的控制的正常运行。

2、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

智能化建筑中的电气节能施工是实现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技术,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目前建筑行业中能源消耗最大的是电气耗能,因此我们对智能化建筑中电气节能技术进行优化,降低能耗,更好的实现对建筑的智能化控制。

3、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

第一,满足智能建筑的功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施工时,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类型进行施工,针对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合理分析,然后才是满足电气节能的要求。 第二,考虑实际经济效益。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着眼点,应该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而不是用更多资金的投入去节能。在实际施工中要合理选择节能设备,根据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对于节能增加的投资,要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回收。 第三,采用先进的技术。首先要分析哪些能耗是与实现智能化建筑功能无关、与环保理念相悖的,再考虑采取什么节能措施。这些技能措施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否则不仅达不到电气节能的目的,还会增加多余的能耗。

4、国内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技术的缺陷

国内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限制了智能化建筑中智能化控制的实现,也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其缺陷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照明的光源及照明控制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电能的浪费,建筑过程中,照明耗电占了能耗的一大部分,不合理的照明光源和照明开关控制方式都可能会导致电能的巨大消耗,不利于建筑智能化控制的实现;第二,建筑的通风施工不合理导致空调制冷耗电过高,导致电能的浪费,有的建筑在施工时没有考虑到通风的因素,不合理的施工和不合理的运作系统,导致建成使用时由于不能通风不畅而必须常年加大空调制冷,使得耗能增加;第三,整个系统运行的不协调,使得智能化建筑的整个控制系统得不到良好的应用,给建筑施工带来困难,造成耗能的增加;第四,建筑施工时,内部排水、采暖通风等系统施工不合理也会在实际应用中造成耗能增加。

5、我国化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研究

5.1供配电系统节能施工

5.1.1合理确定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位置: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附近,可有效地减少配电距离,相应地也减少了输电线路电缆的投资,降低了工程费用。同时由于输电距离短,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线损也较少。

5.1.2合理选择和确定变压器容量及台数:根据智能建筑物对电能的使用情况合理选择和去顶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比如人口比较集中的居民小区或者工业区的配电系统,应适当地增加变压器的台数,并采用大容量的变压器,一般情况下对于该类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配置一般是两台或者两台以上,具体根据该区域的用电量多少而定。

5.1.3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基于我国电力供电部门对用电用户月均功率因数要达到0.9以上的硬性指标,为了不和上级部门的用电要求产生冲突而又能较好地实现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目的,建议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人员在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施工时进可能地在系统中设置些无功率补偿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用电功率因数。

5.2层高施工:如今,智能建筑的层数逐步的增加,而为了让高层用户使用到优良的电气设施,在电气施工时需要格外注重布置管线的情况。由于智能建筑的生活功能较多,因此布置的管线也比传统建筑多,除了有一些普通的空间风管、强弱电电缆、电视天线、消防线路之外,还有一些布线的桥架和数据线。这些线路都需占据一些空间,因此,智能建筑的楼层也高于一般的建筑。在布置高层线路时,要注意线路的连接性和互扰性。

5.3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建筑主要的命脉系统便是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和连接其他的各式终端,而在电气施工中如何将这些复杂错节的线路都安排整齐,并且达到高效化和经济性,需要认真研究每条线路的具体走向。线路的走向主要分为两种,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结语

中国目前正处于各类建筑高速发展的时期,提倡和发展绿色建筑对我国能源节约以及自然环境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 ;使建筑更加易于运营管理 ;采用技术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运行,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所以,智能化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实现建筑电气节能对节约能源、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电气节能潜力很大,应在施工中考虑各种可行的措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采用技术先进、高效节能设备,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8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财产安全,而且还维系到人们的生命。从近几年来看,我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十大类商品中,房屋住宅质量问题一直位居前列,可见,建筑施工技术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因此,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注重影响施工技术方面的各种主要问题,不断强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才能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真正引人良险循环的轨道,从而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的优质工程。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

(一)技术管理问题

施工技术问题没有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相关领导对施工技术工作缺乏重视力度,认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该是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应该承担的,同时还过度依赖社会监理单位,这样就忽略了企业自身技术管理的职能和作用,企业内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开始大量流失,致使施工企业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监督管理队伍,进而导致施工技术逐渐下降。

(二)建筑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建筑施工材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物质条件。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否符合施工需要,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很可能会出现工程返工,甚至严重时还会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常见的建筑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包括:建筑材料经检查出现质量不合格问题;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没有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没有对质量合格证进行检查,致使不合格的材料用于施工。

(三)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低

由于在近几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增多,使得一些农民工进入到了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中,由于一些农民工缺少专业化的施工技术培训,对施工技术缺乏认识,常常在施工中出现不规范操作问题,他们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只是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指导,所以极易影响工程施工技术。

(四)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发展速度慢

由于近年来,智能化建筑的普及率以及应用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将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工程的管理需要将各个子系统提升到总承包建设中。在智能化建筑的水平中,基本上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该项工程的建设水平不够高,因此工程的质量也十分的有限。部分工程还存在着一定的残缺,这就导致了整个工程水平受到了限制。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实施要点

(一)建立组织保证制度

1.强化目标管理,针对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层层落实,按照工程以及分部分项工程,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明确其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通过细致的操作,确保工程施工技术目标的实现。

2.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并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随时掌握工程的质量动态,从而实现对分项工程的全面质量控制。

3.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引导全体员工树立“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思想理念,确保工程的施工技术。

4.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加强对于员工的技术培训。同时,要对物资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要做好施工器械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要采用质量预控法,将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控制,达到预控为主的质量管理目标。

(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物资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因此,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健全,做好物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对物资材料进行确定,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能力,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提供设备的全部型号规格和数量,保证工程中使用的设备材料的一致性。其次,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物资的检验工作,通过抽样检验和试验等方式,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性能。然后,在对材料进行验收后,要及时填写《综合验收单》,明确合同单号、材料单号、数量、外观等,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三)加强智能化管理技术

在当今的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中,人们对高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新技术的应用日渐增多,智能化管理技术就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智能化技术又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它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将“GPS定位技术”、“精密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集中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人工智能”这个词语最早是在1952年提出来的,主要是由智能控制系统、处理语言系统、专家系统、识别图像系统以及识别语言系统等组成。智能化技术诞生至今,在控制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主要有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技术几个方面,智能建筑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其发展也日新月异,研究者们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综合自动化、仿生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加入更加实用的功能,在中国兴建的大型建筑将占全球一半,而现代大型建筑的主流是智能化大厦,因此智能化大厦的弱电系统研究及实施,成为自动化控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将现代大厦建设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大厦,并保有今后进一步的扩展性。

(四)确保施工技术安全

安全技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确保项目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为建设项目增值。同时安全是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不同于建筑工程施工,其安全隐患点不同,在施工中要特别针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施工规范,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项目无论大小,至少要配备应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进班组前、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后还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受到社会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因为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障人们所居住的建筑物的质量,而且还能逐渐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提高工程施工技术及进行工程安全管理时,都应该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和积极的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人民打造优质放心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季萍,张彪.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探讨[J].企业导报,2013,16:194.

[2]马正祥.建筑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9

建筑智能化工程

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十个子分部工程。

1、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是指: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用户接入网(xDSL、HFC和FTTx 等)、VSAT 卫星通信系统、微蜂窝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公共及紧急广播系统等。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通信系统不同于电信级的主干通信系统。但他们确是构成信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通信手段已是建筑工程的必需。

2、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各独立用户终端计算机连接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主要有以太网、ATM交换网、令牌环网络。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由现场数据采集/控制设备(DDC)、传输网络、和中心主控制设备组成,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实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要求。主要实现:

1)对冷热源系统的控制管理功能

2)对空调与通风系统的控制功能

3)对变配电系统的监视功能

4)对照明系统的检测控制

5)对给排水系统的监视控制功能

6)对电梯与电动扶梯系统的监视功能

7)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主要设备间的数据通信

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报警探测器、传输线路、相应联动模块及设备、区域控制器或集中控制器组成。主要功能是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在早期发生火情时提前预警,当火警确认后,通过联动功能启动相应的灭火系统,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5、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通过利用科技手段、综合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对所保护的对象采取技术防范措施的手段。包括:入侵报警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等。

6、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是所有通讯系统的基础,是网络系统的物理媒质层,它主要为通讯提供物理链路,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目前主流为主干采用光纤,水平及接插件主要采用超五类和六类非屏蔽系统。

7、住宅(小区)智能化

通过各种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报警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实现居住环境的极大改善,目前主要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为住户提供使用上的便利及安全保证。

住宅(小区)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有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快带接入网、家庭网和控制网。

物业管理系统包括有建筑设备监控装置、物业管理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和自动抄表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有周界防越报警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电子巡更装置、访客对讲及电控锁装置、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求助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

8、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发展,促进了防雷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生产,包括:信号防雷、电源防雷。接地系统对电子产品尤其通信系统尤为重要,接地系统直接影响到智能化系统及产品的正常安全运转。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要点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

建筑智能化设备需求调研智能化方案设计与评审招标文件的制定设备供应商与工程承包确定施工图深化设计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工程检测管理人员培训工程验收开通投入运行。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实施要点

智能化系统的深化设计应具有开放结构,协议和接口都应标准化和模块化。可从招标文件中了解建筑的基本情况、建筑设备的位置、控制方式和技术要求等资料,然后针对智能化产品进行工程生化设计。

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

例如:在室内墙壁和吊顶上安装消防及保安的各类探测器应与建筑装饰和机电施工协调定位。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的划分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的确定贯彻于设备选型、系统设计、工程施工、检测验收的全过程。在工程合同中应明确各系统供应商的设备、材料的供应范围、接口软件及其费用,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扯皮现象,影响工程进度。

设备、材料的供应界面的划分

设备、材料的采购供应中要明确智能化系统设备供应商和被监控的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界面划分。主要是明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机电工程的设备、材料、接口和软件的供应范围。

例如:空调空调工程承包商提供的设备有变风量空气处理机,新风机及其控制系统等设备,各种阀门、风门等,电动调节阀、执行器和风门驱动器等(也可由监控系统工程承包商提供);监控系统工程承包商应提供的设备有温度、流量、压差与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等设备及相应的软件等。

系统设备接口界面的确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变配电设备、发电机组、冷水机组、热泵机组、锅炉和电梯等大型建筑设备实现接口方式的通信,必须预先约定所遵循的通讯协议。当设备控制器对外采用非标准通讯协议时,则需要供应商提供数据格式,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承包商进行转换。

例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以通过TCP/IP通讯协议或RS232接口方式等共享其它系统的部分数据,实现各系统的交互与联动;冷水机组、热泵机组

、锅炉设备也可以提供设备的通信接口卡、通信协议和接口软件,以通信方式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相连。

智能化系统施工界面的协调

主要是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涉及的机电设备和各系统之间的设备安装,管槽敷设及穿线和接线,设备调试及相互配合的问题。

例如:在智能化工程施工中需要确定控制阀门的安装位置与线路敷设,传感器的开孔与安装,调试过程中相关方投入的人力、设备以及责任,需要在施工前予以明确,一免出现监控工程施工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

参考文献:

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10

由于人类对建筑方面的要求愈来愈高,再加上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技术正凭借着其舒适、安全、领先、便捷的特征逐步迈向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新时代。正因为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使用者众多,运用广泛,因此在建筑技术领域内,该项技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变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1 当前我国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情况

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沿海等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建筑施工是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今该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领先的。20世纪90年代初建设成功的北京发展大厦当前已被我国认定成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应用的最初模型,而我国大陆第一座智能化的商务大厦则是建于1993年的广东国际大厦。伴着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提升,我国智能化建筑数量日趋增多,比方说现在建成的超过180m的建筑均具备相对健全的智能化功能。依照相关统计数据,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运用主要反映于行政机构、金融业、医院以及商业等公共建筑中。

2 目前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智能化楼宇建筑内大部分涵盖了电梯控制系统、出入控制系统、hvac系统以及消防等多样系统与设备。此类系统与设备的供应商通常都不同,且其在提供上述系统与设备过程中大部分仅会重视自己供应的设备的运用情况,却不会综合考虑其所供应的设备、系统同别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为使得多样系统之间能够实现直接的互联与通信,设施管理人员要对多个系统界面进行操作,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影响设备管理效应的发挥。除此之外,此类子系统的封闭性会较大地影响到在改造与扩建过程中对产品的选择性,使得设备选型按性价比挑选供应商与产品变成了不可能,就算是系统部署之后,也无法确保修配件供应商进行修配,再加上后期设备的维护费用昂贵,使用产品不便捷,这无疑会增加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各个子系统无法直接支持互动,使操作变得更加复杂,举个例子,火灾发生后,火灾报警系统要变换风门的位置,把风扇关掉,这就是系统间的互动作用;对用户而言,其务必要面临不一样的用户界面来对不同的子系统进行管理,使生产率大幅降低,加大了管理人员的使用学习负担。

3 以一般项目中弱电系统工程监理为例简单阐述下列几大常见问题

因弱电系统系统有着很高的智能化要求以及严格的技术要求,其大部分设备是进口器件、牵扯到很多种器件、材料与设备种别,再加上时常在前期设计阶段出现对设备规格、型号、材料的确定不健全、不精确等缘由,故要认真地进行检验抽查。国家针对弱电安装工程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要求,其规定:施工队伍应具备熟练掌握并运用弱电安装的能力。然而,因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与个体性问题,在部分易忽略与比较隐蔽的问题不能处理到位,甚至还会出现监督、管理失去控制的局面。通常来说,一般项目中弱电系统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对弱电系统的设备机柜安装要求不够重视,如机柜要求安装得牢固、平稳,应依据施工图的防震要求加固;接线端子的标志当清晰、完备;在安装过程中,ups电源柜应先考虑到板、梁的承重荷载;为了方便检修与安装,机柜背面墙之间的距离应超过0.8m;机柜要接地。

3.2 在弱电施工时,施工单位岁重视各子系统的使用功能,但却将观感验收忽略掉了。如:当弱电井放入控制箱后,未把控制箱中的接线放整齐;未按照一定顺序将室内各子系统的信息面板排列好,没有以计算机打印好标识等。

3.3 穿过楼层桥梁时,未进行封堵或以防火泥封堵。

3.4 消防探测器、弱电到梁边、墙壁的水平距离不足半米。

3.5施工单位易忽略将拥有部级检测报告的浪涌吸收装置装设在主机房专用配电箱中的低压配电母线上。

3.6 强、弱电线缆交叉或者平行敷设时,存在间距不

0.3m的情况。

3.7 室外埋进地下的弱电配管依据规范应采用钢管敷设,而非pvc管敷设。

3.8 主机房中均压环未按规定安设2个接地点,同时,主机房中吊顶内龙骨、地板支架以及墙面龙骨均未和接地网相连。

3.9 通信线和其他弱电线交叉或平行敷设过程中有间距不足0.1m的情况。

3.10 主机房中活动地板下方的低压电路未采用铜芯屏蔽电缆或者铜芯屏蔽导线,信号线与电源线之间相距不远,更有甚者存在并排敷设的情况。

3.11 弱电线缆没有平直地布放,出现了打圈、扭绞等现象,部分线缆深圳因外力的影响而受到损伤与挤压。

4 解决上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4.1 确定弱电工程的工程界面,为系统集成打下良好的铺垫。事实上,智能化技术就是设计多部门、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性工程,其本身就要求把所有相关科学技术联接成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加快工种间的交流与协调。做好大量接口与界面问题。对于强弱电专业而言,务必要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明晰自己的系统需求,然后再具体地划定界面。

4.2 需进行全程化监理。与别的分部工程不同的是,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的质量务必要在建设时一次性满足所有的规定要求,故在监理过程中要树立并增强全面质量管理观念。但是,由于弱电工程中有大量隐蔽性强的工程存在,使得整体完工后返工与检查、纠正的难度增加,因此务必要及时追踪,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刻修正。

5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智能化技术的实际施工情况所作的简单剖析,但是在未来,智能化技术发展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怎样实现智能化技术的长远发展并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建筑当中变成了社会各界极为重视的课题之一。

5.1 政府积极鼓励并高度重视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对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且在资金、科学研究以及政策等上给予智能化技术以支持、引导。不管是在智能建筑设计研讨会上,还是在上海市指引智能建筑文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无不彰显出政府对智能化建筑技术领域的竭力支持与高度重视。

5.2 限制我国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发展的问题

5.2.1 与传统的技术领域不同的是,智能化建筑技术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但其技术的发展尚未健全与城市,还有待于提升。虽然是如此,此项技术依旧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状态中。

5.2.2 技术协调理顺是制约当前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的一大问题,同时它也是智能化建筑建设时确保技术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既要协调好智能化各大专业子系统,又得协调好工程项目的立项、施工、方案、监理、设计、物管以及验收全程,并统筹兼顾,协调好技术资质管理。

5.2.3 要想实现产业化,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是必要前提。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当中依旧是以具备国外技术系统产品设备为主。

5.2.4 如今我国极力发展的智能化技术并非是一种设备单一、技术单一的产品,其是多技术、多学科、多专业综合应用的总体反映。

5.2.5 智能化建筑牵扯的学科与专业多样,是交叉学科系统工程。目前,智能化建筑的问题中以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分离最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孙小春,许伟,赵瑞林.楼宇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其造价确定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6.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11

0 引 言

通过对大量现役混凝土桥涵结构物的调查和检测表明,相当部分的桥涵结构物质量隐患是由水泥混凝土质量波动大造成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配合比不能被严格执行,拌和设备计量误差不能被及时掌握,拌和设备控制数据被随意改动等情况,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最终导致水泥混凝土构件易出现早期开裂,耐久性降低,服役寿命缩短等问题,从而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研究桥涵结构物施工质量管控系统,在第一时间掌握影响施工质量的相关参数数据,通过严格的工艺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水平和效率,确保实体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无论从桥涵结构物本身,还是其对交通事业发展的影响来看,桥涵结构物施工质量管控系统的研究应用意义重大。

1 管控系统的技术组成及原理

运用GPRS无线分组服务技术连接Internet对混凝土拌和站工控机进行数据传输,采用B/S+C/S系统架构(C/S架构用于数据信息采集,B/S架构可使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分析),用户只需登录远程服务器系统网页即可实时监控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过程,查看各项统计数据,平台采用J2EE架构,使各项业务独立管理,分布实施。

2 前期调研

为了让本管控系统更加切合实际需求,首先对桥涵结构物关键施工质量参数进行了梳理,影响桥涵结构物关键施工质量管控技术的指标一览表见表1所列。表中各参数的功能需求与监控阈值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充分调研,参与调查的共计71家单位,类型涵盖建设、施工、检测、监理各类。

3 在345国道南通东绕城公路的应用情况

3.1 工程概况

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起于张芝山镇,向北跨越通启运河,与宁启高速公路交叉,经通州城区西,跨越通吕运河、团结河,在西亭附近止于602省道,路线全长约24公里。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本次实验选取了2个标段共4台拌和站、1台压力机进行桥涵结构物施工质量管控系统的安装应用。

3.2 系统硬件安装

首先对工地设备的品种、型号、精度、操作系统、可改造程度等进行相关的调研分析,然后安装数据采集模块,其中,拌和站数据采集单元由拌和站工控PC和专用接口程序组成,提供拌和站运行过程中数据自动采集功能;混凝土强度管控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不符合采集要求的加以改造,部署采集终端,构建试验数据采集子系统,可以直接采集试验设备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数据,采集过程独立于试验过程,属于第三方试验数据采集,防止试验数据造假。

3.3 拌和站的数据分析处理

3.3.1 各材料用量的实时监控

通过实时监控可以实时查看最近几盘混合料的生产情况,如图1所示。系统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最近生产的每盘料各材料的实际用量和理论用量。

3.3.2 材料误差分析

根据查询条件,可以查询出各个材料的具体用量,其误差以折线图的方式展现,同时以不同的颜色显示预警线,材料误差分析图如图2所示,添加剂误差较大出现了超预警值的情况,其余各材料误差控制较好。

3.3.3 预警查询

通过预警查询可以了解到每盘料材料误差的具体情况,预警查询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最近一盘料的碎石1出现了超预警情况(以红色数字显示),因此根据监测数据要求,施工单位对这档材料的计量装置、投放设备进行检查标定,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波动。

3.3.4 产能分析

根据筛选条件,可以按季度、月、周统计查询具体项目部的生产能力及预警情况,产能分析如图4所示,监测周期内拌和站初期产能相对较低,预警率却较高,主要原因是未对材料计量投放装置进行校核,通过整改后,后期拌和站不仅产能提高了,其预警率也控制的很好。

3.4 试验室数据分析处理

通过压力机数据查询模块可以查询每次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数据和压力曲线,具体如图5所示。

4 结 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桥涵结构物关键施工质量管控技术的应用将桥涵结构物的施工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事后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了以预防为主的管控效果。

参考文献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12

一.智能化技术概况及其特点

智能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是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一般来说,智能化技术具有环保、节能、实现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机器自动化程度及智能水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等优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化技术在处理不同数据的时候,无论是对陌生的数据还是对熟悉的数据,都能够正确的估计,而且还能忽略掉驱动器对它的影响。第二,智能化技术能够帮助提高机器的控制性能。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智能化控制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技术,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对象的模型进行有效的控制,只需要充分的考虑、分析机器变动的时间和性能的变化,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分析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机器性能。第三,智能化技术在运用的时候,根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机器运转的实际情况,不但可以实现近距离的自动调节,还能实现远距离的自动调节。

二.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一)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高速、高精、高效化

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主要表现在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等智能系统上。电气工程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依据就是电气工程运行的速度、精度、及其效率。利用智能技术,改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而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实现高效、高精、高效化的运行目标。

(二)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实现对机器运行图片的动态跟踪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当中,能够实现图形的智能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用户要通过图像截面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数控系统的观察和控制。智能化的图形方便用户的使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通过窗口、菜单就能观察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从而更加方便控制电气自动化系统。所以说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实现对机器运行图片的动态跟踪。

(三)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数控系统的集成度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采用的是高度集成化的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的可编程集成电路CPLD、EPLD芯片,此外,还应用了LED平板显示技术,这不仅可以提高集成电路的密度、减少互联长度、改进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能够提高电气自动化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要点

(一)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方面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一门新兴的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学科,在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选择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学科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来设计,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通过综合这些实验来验证。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方式主要靠大量的实验以及人工来完成的,没有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量比较大,设计效率低下,设计出来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方案或图纸精度和可靠性比较低。智能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是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环保、节能、提高机器自动化程度及智能水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等优点。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环节当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辅助人工进行设计,使设计从人工迈向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时代,增加了设计数据的精确性和设计的多面性,降低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从构思到设计完成所用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应用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首先,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智能的采集系统全部模拟量和开关量的有关数据,并能够及时的储存、处理这些数据信息。第二,智能化技术具有显示画面的功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模拟、显示的画面适时地反映出来,此外还能够适时地反映系统运行的电压、电流情况,利用这些动态画面,自动控制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第三,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在控制电动隔离开关以及断路器的时候,可以利用鼠标进行远距离的控制,有效的调整励磁电流,实现停机操作,但在操作的时候,还是需要有值班人员的。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例如数据信息、设备故障等问题,这就需要对故障进行诊断,排除故障,恢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人工检测和排除故障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并且效率比较低。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可以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提高故障诊断以及故障排除的优势,此外,利用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对故障检测设定自动定时检测系统,对电气设备进行跟踪检测,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从而更早的排除故障,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可以实现故障诊断的智能化,能够大大改善操作者的作业环境、减轻工作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要点主要包括: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方面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文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2):164.

智能化施工技术篇13

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应用

当前的社会发展非常倚仗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存在不仅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还能创造出更多、更负价值的新技术,例如智能化技术,这种技术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笔者从事建筑电气工程行业,见证了智能化技术在本行业的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现就该技术的应用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本行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建筑电气工程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高层建筑随之出现,这些建筑的诞生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给电气工程、各种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工程的使用功能要更多,同时施工的时间要进一步缩短,相关从业人员也希望一些更加简便、高效的技术应用到其中,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目前,建筑电气工程中要使用的设备包括电缆、变压器、照明灯以及其他电器设备,这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施工技术效率较低,必然会影响建筑的进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智能化的技术能够简化各项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

2智能化技术概述

现如今,自从有了智能化技术之后,许多工作都能在更加快捷的状态下完成,现代建筑中的电气工程也希望能够借助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提高工作的效率,智能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难度,降低了施工的成本,以前多个人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加一台机器就能完成,而且,施工的质量也更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方式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丰富了建筑施工的手段,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促进了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智能化技术还会实现较大的突破,必将赢得更多人的欢迎[1]。

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1)智能化技术带来的新的要求。智能化技术属于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还能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但是,我国目前的建筑电气施工人员往往综合素质较低,有的工人甚至没有文化,对一些专业知识所知甚少,他们在理解方面存在问题,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应当具有智能化技术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只有在具备专业的人才之后,才能保证智能化技术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出其作用,提高工作的水平。(2)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现如今的电气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将GPS定位系统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就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发现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故障。这样施工人员就能及时想出解决的对策,将问题进行化解,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在以往的施工环节中,人为的操作还会导致各种意外的发生,例如火灾、人员伤亡等问题,在使用智能化的技术之后,各种失误情况明显减少,施工质量大幅提升。

3.2在故障检测环节中的应用

(1)监控和控制施工质量。在使用智能化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其能够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控,能够发现肉眼察觉不到的问题,这样就能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智能化技术能够通过互联网将问题传送到监管人员的电脑中,也能提升监管的效率。这种技术和方法在传统的施工技术中是不存在的。现如今,建筑电气施工工程也在积极进行变革,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得到应用,这些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产值,深得施工企业的欢迎[2]。(2)解决经常出现的问题。在传统的施工环节中,一些施工问题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之后,也很难解决,这就给电气工程的质量带来了隐患,而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将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传统的诊断方式往往非常复杂和繁琐,使用的设备也比较陈旧,出现问题之后也难以发现,出错率较高。而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升检测的成功率和故障的排除率,例如在检测电梯故障时,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快速地找出问题的原因,找出断开的线路,如果使用传统的方法,则可能要消耗半天的时间,由此可见,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3)优化电气设备的设计。在智能化技术的帮助下,电气工程的设计能够得到明显的优化,因为建筑中的空间非常有限,使用到的电气设备较多,如果不进行优化,势必会浪费更多的空间,浪费消费者的经济投入,例如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在建筑当中使用仿生学的方法优化建筑的样式,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在二十一世纪当中,任何事物都在进行优化,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设备也需要不断优化,提升使用功能,减少资源浪费。

4对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展望

智能化技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说明其应用是比较成功的,当然,智能化技术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变,才能适应未来建筑行业的需求,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笔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增加其使用的频率,在现实施工过程中,要鼓励施工企业应用。笔者认为,现有的智能化技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正处在全速发展的阶段,需要智能化技术的大力支持,在未来的电气施工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必将淘汰落后的技术,其应用的空间必将得到扩大,所以,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提升应用的效率。

5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飞速发展,电气工程的施工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电气施工技术应当提升综合水平,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未来,智能化技术将改变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提升施工的效率,并逐渐成为一种自动化技术,为建筑施工改革做出贡献,当然,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阶段还不高,其上升的空间还比较大,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继续研发新技术,促进智能化技术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作者:唐明 单位:江苏索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