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问题实用13篇

安全生产问题
安全生产问题篇1

引言

在建筑施工领域,工程生产的安全性是保障施工质量,铸就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灵魂。工程的安全管理作用范围较广,几乎涵盖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在进行现场施工作业时,无论是从施工的设备和技术,还是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安全防范措施,再到工程管理质量的监督,每一项工作是否开展到位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工程安全管理重在事先防范,只有时刻将施工安全牢记心头,才能保证施工队安全和质量,将施工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作用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安全第一的原则摆在首位,建筑行业是个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行业,安全管理的意识更是需要格外重视。众所周知,安全与质量两因素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换句话说,安全是质量的前提,质量是安全的保障。首先就应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可以强化质量意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控制,不仅仅是建筑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更是千家万户生命财产的保障工作。一切建筑项目的建设在进行最后竣工验收时,最关注的基本条件就是得满足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要求,然后才关注其使用满意度。如果建筑物的安全存在问题,那么后续的一切要求都无需再谈。因此,必须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控制放在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位置,作为整个项目实施的重中之重。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以及统一规程实施,适时的对各项安全因素进行检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不到位

施工企业不重视施工安全知识的普及,忽视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是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弊病。由于施工安全培训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大多数施工企业往往不愿意负担这部分额外开销,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也尽量能省则省,侥幸心理往往占据上风。施工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不强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之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而这些素质不高的农民工大多数都会选择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作,这是由于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对于人员的从业和施工考核并不十分重视。施工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大多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经常出现施工防护措施不规范,施工操作不到位的情况,难以保证施工安全。

2.2政府的监督不够全面,建筑企业缺乏自制力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督不够健全,而建筑企业本身又不能做到完善的安全管理,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具体说来,政府监督不到位的表现主要有:建筑安全的相关观念差,立法不全、执法不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较欠缺,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建筑施工中频频出现问题,而出现问题后又没有规范健全的解决措施。

2.3建筑施工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单位,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而这些安全责任主体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不合实际。例如,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制度往往不够完善,有制度的又缺乏可操作性或是不能按照制度认真执行。对日常管理中的安全检查不按时开展,检查前无计划,检查时缺少依据,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及时整顿解决。特别是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的部分问题习以为常,不予重视。施工单位多缺乏健全的安全教育制度,有的甚至根本不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不组织学习、不组织培训,形成“有制度不予实施,开展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因此,施工单位等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成为制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2.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如其他行业一般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当代建筑向多层和高层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也更高。先进的技术需要先进技术去操作,如果没有先进技术去操作,不但先进技术成为纸上谈兵,还可能增加事故的发生率、造成更为严重的事故。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往往要求得更高,施工单位应有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施工难度,如果没法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就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2.5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在建筑行业,一线的施工建设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差,安全意识也较淡薄,这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一项主观因素。据调查,在建筑行业,高素质人才在行业内部只占到10%左右,这部分人员多为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其他90%都是一线施工人员。从事施工建设的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差,再加上岗前培训不到位,使得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情况有很多,这样就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还有一些施工人员对施工建设用设备性能不了解,设备操作不熟练,违规操作设备,也易发生安全事故。

3、如何构建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1提高安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提高安全意识,主要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这对安全生产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层和领导层。必须要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建筑施工安全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是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建筑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要把施工安全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学习贯彻和宣传各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增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意识,提高水平。此外,建筑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的对象,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极为重要。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促使他们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规范操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除了必要的安生生产和技术知识培训外,充分发挥安全会议、板报、宣传标语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片的形式,放映具体的安全事故影片来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2严格执行建设程序,按步骤稳步实施工程

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应当严格执行建设程序。本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建设工程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要求压缩建设工程的合理工期。建设工程发包前,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工期定额,综合评估工程规模、施工工艺、地质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后,确定合理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工期。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时,建设单位应当将合理的施工工期安排作为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勘察、设计和施工工期确定后,建设单位不得任意压缩;确需调整且具备技术可行性的,应当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和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3.3重视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环节的安全性管理

施工企业应设置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技术人员,通过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实践有一定的经验、安全意识较高、并有一定的技术管理水平。通过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可以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在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如施工现场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施工用电安全,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预防自然灾害,防火防爆措施等。

3.4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持证上岗

上岗前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是及其必要的,在培训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在现在的中小型建设项目中,很多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培训的,同时也是无证上岗,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是必须的。对于有岗位证书及安全意识较高的人员可以优先录用,这样可以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学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对他们培训,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懂得建设施工的安全知识,让他们不断的掌握专业技能,确保自己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安全进行施工。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建筑行业永恒发展的一个关键主题,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建筑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履行职责,加强监督管理,重视建筑安全。总之,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为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问题篇2

根据几年来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践,对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梳理。

1.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制约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产物。当前,建筑市场还不够规范,一些建设项目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肢解发包、以邀代招、虚假招标、有的以重点工程时间紧为借口指定施工单位、泄露标底信息等问题。一些施工企业诚信缺失,为达到中标目的不择手段,有的借用或挂靠资质,人员、业绩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有的围标、陪标和串标,事后进行利益分配;有的签订“阴阳合同”,低报价中标、非法分包、随意挂靠、高资质投标、低资质进场、无资质施工的现象十分普遍,出现“一级资质中标、二级资质分包、三级资质承包、无级资质全包”的现象。结果导致施工中降低安全设施和安全投入,安全措施得不到落实,安全隐患屡见不鲜,导致事故频发。

2.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多年来,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体制,其中“企业负责”意味着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主要与工程的施工单位有关,安全风险也就由施工单位承担。建设单位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以“安全措施费”的较小代价,合法地转移至施工单位,使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获利和风险关系明显失衡。再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是每个企业的自觉行为和目标。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又缺乏激励机制,对违法、违章行为缺乏处罚力度。对安全生产没有发生事故的施工企业,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导致施工企业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或受挫。对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和不按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施工而发生事故的施工企业,又缺乏有力度的处罚。致使施工企业长期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处于“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方法,安全管理工作松松紧紧,抓抓停停,甚至存在“一来检查,马上就抓,检查一走,立即放手”的自欺行为;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和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分类不清,尚未建立起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事故隐患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安全事故。。

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据有关资料介绍,2012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180.8万人,比2011年增加328.3万人。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建筑施工是这些务工人员的主要选择。一线作业人员85%以上都是农民工,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流动性大,多少人员未受过安全培训教育,缺少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法制观念等都比较差。近年来,从发生的事故来看,他们既是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又是事故的受害人。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未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走过场,对设备的性能及安全装置不了解或不熟悉,违规违章操作时有发生;工程监理人员在监理工作过程中,重质量轻安全思想比较严重,部分监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规范不了解或不熟悉。

4.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同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队伍的扩大及队伍素质不高的现状无法适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方式、方法、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有深度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近几年来,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初步形成了框架,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但存在着诸多缺陷,需要亟待完善。

三、加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认真贯彻国务院“一个通知,两个条例,一个意见”。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的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速度、质量、效益与安全的有机统一,切实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以强化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规范生产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能力。

2.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解决建筑安全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筑市场不规范,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必须实施综合治理,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规范建设业主的市场准入制度,防止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投资者作为建设业主进入市场。二是加强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规范招投标行为,并明确在工程招投标中,将安全生产费用专项列出,不纳入商务竞标,并要求业主对该费用的使用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改变低价中标的方式,支持合理标价中标,防止一味追求压缩投资,为企业设备更新和安全投入提供一定的空间。三是着力培育建筑二级市场特别是劳务市场等,依托地方政府开办农民工培训学校,加强劳务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和基本技能,有组织和成建制地提供劳务用工服务。四是要提高建筑市场企业准入门槛,杜绝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资质能力差,管理混乱的企业和劳务队伍进入建筑市场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五是依法严厉处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挂靠等企业和个人行为。为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进一步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要根据本企业的施工生产特点进行持续改进,进行修订或重新制定,使之在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简单易行,便于落实,执行到位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二是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适用性强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宣传教育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遵守和执行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而发生事故。三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人,人的安全素质的高低,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提高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安全生产。

4.创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一是实现“五个转变”。即: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制手段为主转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政治手段,用法制法规的强制力、经济政策的引导力和宣传教育的影响力规范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从被动整改事故隐患向主动抓管理、抓基础转变,消除不安全状态;从阶段性的安全专项整治及运动式的安全监督检查向经常性、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监管转变,克服安全检查追求形式、走过场的弊端,真抓实干,讲实效;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事前防范,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二是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管体制,建立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为安全监管工作服务的安全技术与咨询、培训教育、检测检验等安全监管支撑体系,提高建筑安全监管保障能力。三是改革和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新观念,改革和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法,使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达到监督管理的目的,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效能,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问题篇3

有危险就有安全与之对应。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发展,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消除危险,保证安全,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企业财产,必须正确认识,认真对待,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1 当前船舶生产安全现状

船舶修造业作为多工种、多设备交叉作业的高危行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缺乏相对统一的,可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大部分造船企业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且密集作业,缺乏成熟规范的生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的企业安全意识淡薄,重效益轻安全,管理人员和设备配备不足,致使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总的安全现状有:

①员工安全教育未到位。大多数员工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作业,三级安全教育缺乏,员工缺乏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②无证上岗现象突出。很多外来焊割工、电工作业人员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企业注册安全资格证书》或《企业安全员资格证书》;有的企业负责人未经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③发包或出租不符合相关规定。一些船舶修造企业将项目、生产经营场所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与承租单位没有签订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缺乏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协调和管理。

④现场管理混乱。员工未带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上岗作业较多,高空作业缺乏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电器设置不规范;电线乱拉、乱接、铜丝代保险丝,线路老化和破损,无漏电保护装置;氧气瓶和煤气瓶混放等。

以上状况突显船舶生产企业对生产安全问题重视不够,随着船舶生产的发展,生产安全问题在企业生产管理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2 重视船舶生产安全的必要性

具备船舶生产安全条件是企业进入市场的法定条件。《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对船舶生产企业安全条件作了明确规定。什么是安全生产条件?在船舶生产过程中,避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也就是说,船舶企业必须要具备生产安全条件才能允许进入生产市场生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生产安全。

2.1 要树立人的生命与健康高于一切的理念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共同愿望。因此,企业在生产安全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强化安全工作领导,成立专门安全工作小组。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推进和实施安全工作各个步骤目标。

②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制订各生产车间,班组及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使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减少或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

③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举办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班,车间班组长安全技能培训班以及电焊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培训班。多层次多途径提高员工安全素质,规范安全操作行为。

④加强船台检查与除患排查治理。对“危险源”采取人盯人战术,实行分级管理风险控制计划,落实安全责任人和治理措施。

⑤制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企业成立生产安全事故领导小组,订立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重大危险源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效果评价,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2 树立安全是船舶生产质量保证的理念

有人认为船舶质量的高低靠的是生产材料的好坏,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的优劣,与安全无关。

其实不然,从大量的安全事故分析,许多安全事故多发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导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不安全的条件下人在进行某项操作时,工艺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作业环境、员工本身的熟练程度,自我感觉、工作任务的强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使操作者的心情紧张,心理压力加重,进而引起员工心理的疲惫。而疲劳会使人的惰性增强,警觉能力下降,在工作中会由于心理紧张度过低,产生厌倦情绪,心不在焉,从而影响其操作的规范性,危及产品质量。

2.3 树立安全是降低船舶生产成本的理念

从财务上看,船舶生产成本就是材料费、人工费、电费、水费、税金等总和。这些是硬成本,而生产安全是软成本,是一种会变化的成本。

硬成本看得见,摸得着,软成本却是雾里看花。软成本被监管严的时候,它不显山露水,成本为零;一不小心让它冒出地面,成本为中;对它漠不关心,放任自由,它甚至会大闹天宫,使人们感到既尴尬又害怕,难以收拾局面,此时的软成本会无限放大。如:重视生产安全,一切按标准化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船舶就能够按部就班高质量地建成,这时候不给船舶生产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安全成本为零;如果对安全稍一放松,作业不带安全帽或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有可能会遭到抛物伤及头部或从高空中摔下造成骨折,使人体受到伤害。增加了医疗费,从而增加了船舶生产成本,这时的生产安全软成本为中等;如果麻痹大意,密仓内涂装不通风,在装满油料的舱内不测爆动火焊接,就有可能会造成人员中毒身亡或酿成船舶火灾,造成灾难性后果,给船舶生产带来无限大的成本。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控制软成本,排除船舶生产中存在的每一个生产安全问题。

3 生产安全主要问题

船舶修造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使用电气设备多以及易爆、易燃、有害气体,各种作业相互交叉,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因而决定了生产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仅就我区造船业而言,生产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无序。一些龙头骨干企业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船舶检验严格,生产安全管理规范化。而一些设备落后,技术差、管理不严的企业却经常出现生产安全事故。为了与骨干企业抢订单、争生意,不惜采用非船用钢板作为造船材料,搅乱了市场,还影响了骨干企业的声誉。

②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及专业安管人员的素质与要求尚有距离。安全管理的理念、规范、技术、方式方法未能及时跟进、转变和提高,高学力的安技人才更为缺少,导致监管力量薄弱,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③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与承包单位、车间、班组没有签订生产安全协议,忽视安全管理,一旦出了安全问题相互推诿。解决的办法还是要大力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管理精神,改变目前大部分企业与船东的生产模式,由船东与船舶生产企业签订生产船舶合同,使真正有条件有资质的生产企业履行其名符其实的职责,彻底排除各种非安全因素,落实主体责任。

④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有些企业和投资人重效益轻安全思想根深蒂固,在安全投入上能减则减,能不投入就不投入。很多企业没有提取安全生产保证金,使得安全设施配备不齐全,安全性能和抗灾能力达不到安全要求。劳护用品配备、使用不足不全。如:有些企业缺乏起重设备,笨重的钢板还要靠人力搬运,容易使人受伤;怕花钱舍不得更换上船作业竹梯,使工人时刻有摔死摔伤危险。

⑤企业现场规范管理不到位。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作业现场无专职安全员监管。员工劳动防护用品配戴不齐,特别是高空作业缺乏有效防护措施,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缺少或过期现象较为严重。电器设备直接在场地上,电线乱拉乱接,线路老化和破损、无漏电保护装置和开关箱,船舱油污不清洗,未测爆就动火的现象还存在,作业人员“三违”现象比较普遍。

⑥培训教育制度不落实。一些企业未全面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外来务工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作业。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较低,特别是些外来承包队伍中的电焊工、冷作工、吊车工、铲车工,电工等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比较突出。

4 应对与解决策略

船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修造过程既复杂又多变。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针对企业存在的生产安全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

①强化政策引导。依照市场经济法则,规范市场准入,实行优胜劣汰。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撑,避免不良竞争,使造船企业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逐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

②强化资质审查。针对目前我国船舶修造企业准入门槛低,很多船舶修造项目采用挂靠或使用外包的实际状况,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对外包企业及相关人员进行安全资格和资质审查,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管理和监控。

③强化安全资金投入。要按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提取足额安全费用,保障重大设备、设施、人员培训、隐患整改资金到位。积极采用先进科技手段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④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为主体以及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禁“三违”行为(工班长为安全直接负责人,3人生产小组相互监督)。

⑤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特别对新工人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减少违章作业,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⑥强化外包队伍的管理。外包工程作业队伍的管理时船舶修造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筛选和严格考核,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外包队伍坚决不用。

安全生产问题篇4

煤炭产业发挥“一职一责、一岗一责”的管理理念,可借鉴吐哈油田的管理模式,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具体调整,树立起煤炭产业所特有的管理文化。例如吐哈油田地处火山岩地带,所设立立的采油点、办公区分布比较分散,除此之外吐哈油田内农田、丘陵、温米油田等广泛分布,给安全生产和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在生产和开采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这种复杂的生产环境和我们煤炭产业极为相似,因此提高领导阶层的管理能力和监管水平,改善改良生产设备,树立安全生产思想理念思想对煤炭产业和吐哈油田的安全生都会有至关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煤油生产而确立的“明确主体,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的管理理论,把“责、权、利”分解进每个员工思想深处,“全员参与,全员受控”极大程度的明细了责任分工,降低了生产的潜在隐患,使安全生产理念植根在每个吐哈人的心中,这一生产责任分工的指导方针,适用于每个煤炭产业,有利于把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形成自己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氛围,深入员工的工作思想和实践中,有效地确保了安全生产,减少了因员工责任问题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和生产事故。

2 细节成就安全,理念改变习惯。努力在生产中形成一种安全习惯, 树立安全理念

我们领导要在生产中源源不断地对员工植入“细节制胜安全”理念,使他们养成从源头保障安全的习惯,打牢安全的根基。切实抓好特殊时期、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从异常的声响听出设备的故障;凭一滴水珠发现管线漏点;从异常的数据牵出深藏的隐患……我们煤炭生产也要紧紧抓住“细节安全习惯养成”这条主线,持续推行“五源于”安全理念和“四个等同于”升级管理模式,不断强化培养员工“我的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责”的安全意识。坚持“一职一责、一岗一责”的原则,从领导层、管理层到操作层,层层划分责任区。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个阀门,都明确了具体的安全责任人,不留一处安全盲区。设立煤炭生产隐患、“三违”行为举报电话和曝光台,开展“属地明星”评选活动,执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把安全业绩与干部的“帽子”、员工的“票子”直接挂钩,激励全员强化“细节安全”意识,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3 广泛推行安全属地管理,持之以恒开展全员行为安全审核活动,有力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培养员工牢固树立“我要安全,我们要安全”的主动意识。推行安全属地管理,持之以恒开展全员行为安全审核活动,有力在装置现场发现任何违章行为,员工人人当起安全监督员,主动担负起安全监督的责任,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自觉地提醒其他人员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保证装置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层层划分责任区,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细节。

4 实行员工安全资质证积分制度,培养主人公意识

煤炭生产企业管理可实行员工安全资质证积分制度,对生产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现象等具体细节划分出等级,并表示评分数值,设立奖罚措施。例如,积分制度中的严重违章行为包括:生产过程之中、日常生活范围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每个员工的年度安全资质证积分满分为10分,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每次出现违规、违章问题就会相应扣除1分至2分不等,此外严重违章行为将扣2分至4分之多。员工违反安全生产条例或禁令,不服从领导监管等行为,将会受到公司设定的奖罚措施实施惩罚,以儆效尤;员工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违章行为的,惩罚加倍,绝不留情。同时,生产企业还可以把所有违章人员的违章扣分统一纳入个人安全资质证积分台账。当年扣完安全资质证积分的员工,离职进修,进行工作技能培训,直至考核合格后才允许再次上岗。从生产源头上排除安全隐患,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5 注重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创新,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安全生产文化

用创新理念推动企业走向未来。例如,去年东一联合站员工在日常检修中发现问题,并对刺激性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触电式报警器,提高了使受限空间生产的安全系数,降低了事故风险。此外,员工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和不足,大胆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技能,完善生产设备的不足之处,该站员工用自己的创新思想和先进的技术水平结出“五关控硫法”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硫化氢的干扰因素,员工的职业技术水平、工艺设备水准、药剂选配能力、现场操作管理技能以及对环境的检测和保护职能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安全生产效率,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具体表现。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当中我们感到,良好的矿产资源的开发秩序是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的一个基本保障,扎实的矿山安全生产基础又会进一步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巩固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成果。下面我就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山安全生产提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网络有效运行。

健全煤炭生产单位分工责任制,各级领导要明确自身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必须把安全生产列入重要工作议程,认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动态和状况,职责分明,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力度,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安全生产问题篇5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196-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也开始突出,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还需要有关人员及部门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以下本文就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析。

2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来看:首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已经有所提高,政府和民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有关部门根据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对餐桌食品安全问题的控制和管理。从数据来看,2002年我国食品质量合格率仅仅只有89%,但是截止前年,我国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可以说明食品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2]。此外,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出现的食物中毒现象已经有所好转,食品中毒人数也出现了锐减,这也说明食品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目前我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事件依然存在,以及企业在食品安全保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安全意识问题不足。

3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不足

虽然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消费过程中也会更加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但是就具体来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知识依然缺乏,认识程度依然不足,导致消费者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区分食品是否安全[3]。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会特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生产食品的原材料,也不会重视食品的营养问题,而是受广告促销影响来进行食品的购买。这种现象很容易引发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和安全。

3.2部分企业诚信缺失

从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来看,食品生产相关企业在职业道德上以及诚信方面的缺失是重要原因。食品企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利润,大量生产廉价食品,并在其中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因此容易引发规模不一的食品中毒事件,引起社会的恐慌。

3.3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足

企业的生产目的是获取高额的经济盈利,因此,要避免出現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要求政府能够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但是从当前我国食品监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食品监管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首先,目前我国食品监管的体制还存在较多不足。尤其在制度上,过去存在多头管理的缺陷[4]。多头管理会导致食品管理的权限较为分散,导致各个部门无法看清自己的管理职责,最后出现各部门和人员管理职责不够清晰、管理力度不足以及管理效率下降的问题。2015年以来,部分市县组建了“多合一”的市场监管局,这虽然有利于整合行政执法力量,精简机构,减少多头管理的缺陷。但是却弱化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一是因为专业执法人员会分散到其他部门,二是由于政出多门,基层执法人员疲于应付,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其次,就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法制建设来看,我国目前设立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存在较多漏洞,因此给了不法企业和个人以可乘之机,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

3.4食品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诚信和道德方面的缺失是导致出现大量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但食品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也是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者的生产水平不高会直接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第一,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对工程控制和监管不够严格,那么就会引发各种食品生产污染现象的出现,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我们经常说的微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等,就是生产过程中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而出现的污染问题。食品生产过程中,企业会对食品进行原材料的收集、加工和运输处理,生产时间过长会导致食品腐烂变质,继而出现各种病菌和毒菌,从而引发人体的各种疾病。化学性污染也是如此,食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化学物品残留对人体会造成直接的伤害;第二,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也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受本企业的经济能力影响,部分企业在生产技术和设备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包装技术不合理、冷藏措施不到位等,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4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4.1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和推广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和推广,重点在于指导消费者应该如何进行食品的筛选,以及曝光市场上的有害食品。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够在食品消费过程中掌握方向和方法,避免受广告商和促销活动的影响,因小失大,形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4.2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和不足是导致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必须要从企业自身问题着手,强化企业领导者和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规范企业各个环节的生产行为,提高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安全性。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必须要重视食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生产过程中因为技术操作不当以及设备落后等原因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本企业的社会形象,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4.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制建设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政府能够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监管,加大法律监管力度:首先,要求政府能够完善技术性法规,即对食品安全技术检测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标准会让市场准入机制,從市场源头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控制;其次,要求能够健全食品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各个地区在食品监管方面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要求政府能够根据各地的特殊实情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确保地方食品安全监管效果;最后,要求加强国际食品安全问题法律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也需要特殊对待。

4.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还要求政府能够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首先要求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明确监管目标和监管职责,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无缝隙。要求政府能够建立健全奖励和惩处制度,使各部门和人员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能够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保证食品监管的效率;另一方面,要求能够加强对市场准入机制和召回制度的重视,不仅要保证食品进入市场前的质量问题,还要求保证能够顺利回收出现问题的食品,禁止问题食品进一步在市场中流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问题篇6

质量问题是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施工进度,没有能够保障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继而对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施工单位没有指定出具体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在整个质量控制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系统。对土建工程而言,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和控制体系,整个施工进程中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会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

成本控制是施工单位在保障自身效益的同时,满足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要求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的工程施工单位对成本控制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投标过程中,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提高自己中标的机会,通过压低整个工程成本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严重制约了整个项目的效益水平。在施工环节中,施工单位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工作,同时现场的一些规章制度并没有起到明显的约束作用,使得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管理显得很混乱,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成本控制应该贯穿在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阶段,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进程中并没有针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工程材料的采购、工程机械的使用以及其他费用的管理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环节中没有注重对资源的节约,进而出现了施工成本过高的情况,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效应。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谁和管理。一个项目,严禁业主方肢解分包,严禁多次转包,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加强安全法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施工企业对目前有的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加强适合本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的法律,标准和制度的补充完善,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危险较大的部位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应有应对措施。方案须经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整个项目工程应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人。监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是否有相应的安全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方案施工。

三、加强原材料进场及施工机械的管理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与施工安全相关材料的质量是安全施工的基础,材料不合格,安全就难以保证。由于建筑施工中所需的与安全有关的材料种类较多,用量较大,采取全数检查难于实现的,但采用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控制不严或未按有关规定对应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复试的材料不进行复试,致使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留下了安全隐患。施工机械的质量对安全的影响很大,由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施工机械的种类多,流动性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查的方法往往会产生遗漏。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重使用,轻管理,导致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加之部分安装人员素质不高,不按安装技术规程进行安装,使安装质量得不到保证,留下了安全隐患。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选择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强的人员来担当该项工作;采购材料要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须在合格的供货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施工企业应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材料进场时,工地负责人应会同业主方、监理方等有关人员进行联合验收。检查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书面材料和实物的质量,对安全帽、钢管、扣件等应进行见证取样及复试,复试合格后,材料方可用于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须提供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说明书,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时,须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来安装,安装完毕后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安全生产问题篇7

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一观念。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要顺应这一观念来对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化工行业作为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也必须对旧的生产模式进行改革,以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促进化工企业的经济发展任何一个行业的主体都是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对于化工行业来说,要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工作安全意识的同时,加强对人员技术水平的培养。企业要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的生产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降低成本,也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观念淡薄我国的化工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是我国现阶段化工行业的现状。中小企业由于管理模式存在漏洞,只看到了经济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这些中小企业设备陈旧,工艺水平也较为落后,对安全设施的投入更是少的可怜,平时也不注重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大型企业虽然设备比较先进,但是缺乏先进的管理方式,在设备的维护和安装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问题都为日后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足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主要由安全监督部门和企业的领导监管,一线的员工对安全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安全监督部门也常常忽视对安全的检查,企业的安全管理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在小型化工企业中,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并不完善,难以起到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3)技术发展与企业发展不匹配化工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薄弱,设备和企业的生产技术不达标,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多企业对易燃易爆品的堆放和管理都存在问题,管理的力度不够。在设备的检测过程中对细节的重视度不够,没能及时向上级汇报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发展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脚步,企业对安全管理上的技术投入不足。

3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地位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从源头实现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安全。(1)增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要做好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对生产进行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把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要深刻的意识到安全生产对促进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要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防范生产事故的产生,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解决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化工行业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企业要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也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保障系数。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要求员工必须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工作,同时,在管理层建立监察小组,坚持每一天都对生产所用的设备和原料都进行监察,保障员工的安全,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3)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管理活动,它是否落到实处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问责制度,将安全问题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因为化工生产过程复杂,对设备的利用率也非常高,很多不安全因素都是由设备引发的,所以化工生产所使用的设备也需要专人定时定点进行检查,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排除机械故障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要要求员工时刻进行自我检查,杜绝违规操作,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4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对化工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所引发的损失。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投入更多精力对安全问题进行监管,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作者:李平利 单位: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问题篇8

我国从事地质勘察工作已有多年,在地质勘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地质勘查工作的危险性较高,并且工作环境恶劣,是事故产生的高发行业。所以对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方面,我需要格外注意。同时,在多年的勘察工作中,许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中既有旧问题的遗留又有新问题的产生,对于这些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研究和解决,以便地质勘察工作更好的发展。本文就通过对地质勘察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暴露出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以一系列改革措施,望对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地质勘察就是对这些资源的勘查和开采的方法的前提,所以,做好地质勘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十分有必要。在地质勘察中所面临的问题有技术上的,但更重要的是安全方面的问题。体质勘察的工作环境往往都十分艰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如何安全的工作是最主要的问题。

安全工作是各行各业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在地质勘察中也是如此。安全工作进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在地质勘察这种高危险的工作中,操作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造成工作人员的损伤,还有资源的损失。而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是对工作人员的保护,也是对资源的保护。所以,对地质勘察安全生产管理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的一大问题,我们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仔细分析研究,并提出适当措施解决问题。

二、目前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地质勘探队伍缺乏安全生产的监督、约束机制

地质勘探队伍原本直属于中央各部门,而如今地质勘探单位成为独立法人。这种直属单位的变化,使得原本加在地质勘探队伍上的行政约束力消失了。行政约束力的消失,意味着勘察单位很有可能置工作人员的安全于不顾,对安全生产管理忽视,在勘察工作中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缺乏约束机制,难免有些不法勘察单位无视法律,进行非法勘察和开采,加大工作时间,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地质勘察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急需建立、健全

正是由于上述第一条问题,所以地质勘察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急需建立、健全。旧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形势,新的标准又没有建立,这两方面的缺失往往造成勘察单位的迷失。所以,关于地质勘察方面的法律法规急需建立,为勘察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做出阐释,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了维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地质勘察安全生产的新旧问题交杂

地质勘察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历史遗留的旧问题,也有发展产生的新问题。我国在地质勘察上有着多年的经验,在这些经验积累的同时也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如今,改革开放来,我国地质勘察发展迅速,又有许多发展新问题暴露出来。新旧问题的交杂,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麻烦。

4.工作人员的基础差、个人素质不高

有部分勘察单位在录用勘察人员时,对员工的各方面欠缺考察。工作人员的工作基础差,在工作操作时安全意识不强,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方面。心理素质指的是在地质勘察工作时,遇到危险不慌不忙,能够及时做出反应。身体素质是指工作人员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的相当的,共同决定着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某些工作人员在勘察时经常违规违章,不仅造成勘察工作的进度缓慢,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基础差和个人素质不高的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5.安全管理制度不全面

某些勘察单位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视不够,实施时的监管力度不够。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安全生产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勘察单位对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忽视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勘察单位应当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分派专门的监管人员,监督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行。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将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不完善的地方及时修正。勘察单位全体应该自上而下形成一体,共同对安全管理制度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修正。

6.管理团队形同虚设

由于勘察单位中领导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底层人员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从而导致监管力度的不够。作为管理团队应该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对监管任务要贯彻实行。管理队伍就是要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行,对与不遵守制度的员工,要及时制止,防止安全意外的产生。此外,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根据产生的问题及时调整监管制度和监管力度。

7.现场管理不到位

在地质勘察现场通常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出现,所以对现场的管理就十分重要。总体来说对于勘察现场的管理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通常情况下,在勘察现场,对于遵守制度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有可能有危险,所以一定要严加管理,防止违章行为出现,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在现场管理方面要全面做好应急措施,防止意外的产生,同时在意外产生时将伤害减到最小。

三、对地质勘查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改革措施

1.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对管理进行规范化,只有对管理的规范化才能实现管理的合理化。作为管理机构应该深刻意识到管理工作对于地质勘察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做好每一次的检查记录。同时,无论检查事件的大小都要认真仔细的进行,不可形式化、表面化。对于安全检查不合格的项目,一定要彻底整改,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

2.勘察单位加强监督

再好的安全管理制度都需要执行,都需要监督。勘察单位要加强监督力度,采取有效的考核手段,对于安全事故绝不姑息,赏罚分明。同时还要定期对管理小组进行检查,召开报告会,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3.提高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提高工作效率,勘察单位要对全体勘察人员开焊培训活动,对勘察人员的心理和技术两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药注重对勘察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面对危险的自救意识。通过对勘察人员的专业培训,不仅仅可以提高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安全性,对工作效率也有一定的提高。

四、总结

地质勘察工作对于我国资源的有效开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加强地质勘察工作中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时,需要做好更全方位的规划,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确保勘察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展开。将安全保护意识落实到每一位勘察人员,全方面保护勘察人员。同时,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保证安全工作做到实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地质勘察安全生产的管理不仅仅加强了对工作人员安全保护,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问题篇9

引言: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很多的化学产品具有易燃易爆和高温、容易腐蚀等特点,还有很强的毒性,使得潜在的危害性较大,这给化工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化工企业要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保证化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背景及现状简析

1.1时代背景

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来得快,时代前进的步伐可谓是日进日新;而当代各个行业、企业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残酷竞争,光是经济效益的较量已经无法胜任当今的时代主题,碎片化的时代,复杂因素的交织,使得事物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因一果的局面,因而要在当代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多个因素来考量,从而提高整体效益。从18世纪欧洲古典主义学者提出“人道主义”的号召至今,“人道主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这个主张体现在生产方面,则是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安全生产。

1.2政策背景

十报告提出:“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

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化工行业的生产对象几乎都是易燃、易爆、易腐蚀的高危险物品,稍有操作不慎,就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必须以十的要求为导向,严格进行安全生产。

1.3行业现状

化工行业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业,小到我们衣服的染料、我们用的纸巾,广到我们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以及天然气。但同时,化工行业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一方面,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优胜劣汰,很多企业正在积极从安全问题抓起,力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降低生产风险。而另一方面,化工行业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且不说每年发生的中小企业的安全事故,大型的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亦是堪忧:中石油4年来已发生6次爆炸事故。化工安全问题警钟长鸣。

2、增强化工安全生产的意义

化工生产的前提是保证安全生产、由于化工生产中涉及易燃、易爆以及有毒、有害性物质相对较多,存在一定的高温、高压设备,工艺相对复杂、操作要求严格,如果管理不当或者生产中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甚至毁灭整个工厂,给企业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安全生产事故会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现代化工企业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化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3.1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不够,安全管理技术也不够。安全意识的提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今的大多数化工企业,都只重视企业眼前的利益,对于安全生产设施的建设不足,在化工生产中使用的人力也是没有化工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普通农民工,而且对于这些员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也是远远不够的。最严重的问题还有设备的年久失修,生产环境比较恶劣,而企业的高层对此不重视,往往出了问题才知道严重性。

3.2检查工作比较松懈,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每天进行检查和预防。但是因为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也就对化工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最终导致事故预防工作“形同虚设,摆摆样子”。

3.3化工生产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化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发现不足并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3.4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建立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也是比较欠缺。企业在安全管理部门建立的时候都显得比较“吝啬”,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没有办法维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5安全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化工企业不重视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得宣传教育活动成为走过场,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另外,有的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培训的范围和覆盖面比较窄,不能从根本上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有的企业在进行员工安全生产培训过程中,教学秩序比较混乱高,教学质量很低,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4、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要求我国有关部门及企业有关部门不断提高化工安全生产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同时有关部门要做好企业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其中,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由具有相关专业水平的人员来担任、负责,化工企业从上到下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生产安全行为规范,并且保证有关规定实施的有效性。对于基层的化工生产人员、运输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4.2化工企业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化工安全生产是由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协调统一来完成的,所以,各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都应该将员工的生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即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同时,不断健全完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让员工更好地认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最终成为一名有责任心、又细心的生产员工。

4.3结合现代化安全技术更好地继续安全生产管理。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要更多地结合如今的现代化安全生产技术,必须要更多地来保证新的安全生产技术能够尽快地运用到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实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进行改善和更新。

4.4排除其他相关物件的不安全因素,切实地创造安全、良好及有序的工作环境,依据化工生产过程复杂、操作要求高的特点,化工企业应该及时地更换陈旧的设备,对设备及时检修并加装安全防护装置,建立应急报警系统,一旦出现险情能尽快让全体员工得知,并为脱离险境赢取时间。

4.5做好化工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

企业要加强对化工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全面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重视培训的实际效果,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层次、对象以及岗位,具体展开不同形式的安全技能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理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根据化工企业员工的职责要求,做好实际的安全管理和现场的技术管理;还要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的渠道,不断创新实际培训方法,做好相应的评价和考核, 凡是考核不合格的员工, 一律不能上岗。

结语:化工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化工生产安全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因为其涉及化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仅单个工序、单个部门做好安全管理是不能完成任务的。所以,在安全生产中,我们必须强调生产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协调统一,同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生产员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水平,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师立晨.危险化学品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4:57-64.

[2]王升文.浅议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J].广东化工,2011,03:41+40.

[3]李延平,王红侠.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9:200.

安全生产问题篇10

一、电力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生产问题

1.日常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对日常管理有所忽视。企业对设备的检修记录、实验报告等资料保管不认真,严重影响设备的管理与应用。同时对安全器具的管理很混乱,许多正在使用的安全器具存在质量问题,企业缺乏定期检测安全器具的意识,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已经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这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隐患。

2.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

在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惯性违章的现象,所谓习惯性违章操作是指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并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囊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等等。指挥者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操作,都会造成电力作业安全隐患。许多操作人员没有按照严格的规范来检修,在没有断电的时候就开始作业,还有就是无票作业,检修人员没有填写修理票就开始修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3.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目前,一些电力企业的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严重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意识,在电力企业中没有形成有关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在电力管理实践中,领导缺乏安全意识不仅仅会影响基层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还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力度。在检修作业、电力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作业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掌握的不到位,导致发生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加上对安全器具使用不当等,进而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电网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的事故。

4.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虽然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是一些单位的安全生产仍然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到实处。领导没有对安全生产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对安全问题不了解,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使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细节掌握不牢,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人员进行作业,加上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忽视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加强现场管理

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领导必须要重视,严格的要求一线的每位工作人员,让他们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电力开展安全生产中,基层班组管理是其重要基础,电力企业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基层的工作要抓实抓细。如强化现场管理,提升现场指挥者的综合素质等。另外,电力企业要定期的对企业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和考核,对那些操作规范的工作人员进行表扬或奖彰,对于存在有违章操作的过程行为要及时的进行纠正。要认真的总结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重复性和多发性的安全事故,提出改进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同时,对于薄弱环节的治理要加大力度,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作业水平,进而提高生产质量。

2.强化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应树立安全生产、加强预防的思想,领导者应保持严谨态度,始终坚持职责意识和忧患意识,尽职尽责,积极采取严格的措施确保生产的安全性。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重点应放在预先发现危险潜在因素和防范措施上,要善于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此外,应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开展安全生产的思想建设工作,通过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同时,各级领导也要加强责任意识,推进安全生产措施的实施。从领导到员工,每一个人都应具备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以安全为首要的生产作业环境,让每个员工都保持谨慎,安全意识牢记每个人心中,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完善日常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应加强对日常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日常的各项管理措施,通过日常的管理规范促进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的建立,做好防范工作。将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上,从日常工作的细节抓起,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加强生产工器具的管理,对于不符合要求,损害程度较大的器具进行报废处理,避免因生产工具不合格而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对试验报告、设备检修记录等资料加强管理,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时、规范、准确地记录设备档案。

4.完善安全职责

所有的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都必须有安全管理规定,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的落实到各个环节上。电力企业还需要明确管理的最终目标,制定详细的奖励与惩罚制度,并将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制度,并且严格遵守执行该制度。让每个员工实实在在的实现安全生产目标,重视一线员工安全生产的管理,增强企业人员的责任感与重视感。制止企业员工的不恰当操作行为,提高内部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利用责任制来协助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使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有制度可依。每位员工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以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保障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结语:电力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更关系着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对安全生产必须高度重视,制定合理的生产规定并且严格执行。从平时生产的点滴做起,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谈电力管理过程中注意的安全生产问题[J].价值工程.2013.10

安全生产问题篇11

1.1化工生产中的所需原料、半成品与成品种类繁多

化工生产中所需原料中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有毒害的危险化学品,因此这给生产中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副产品和成品的贮存以及运输过程都提出了特殊要求。

1.2生产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工艺条件较为苛刻

化工生产从所需原料到产品,需要经过许多复杂的加工单元和加工工序,必须通过多次反应、分离才能完成。生产工艺的参数前后变化往往会很大,工艺条件的控制也非常严格,略有偏差就会发生爆炸等危险事件。

1.3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

因为装置连续化、大型化、工艺过程复杂化,以及工艺参数要求变得苛刻,所以,现代化工生产过程往往都选用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控制系统。但如果维护不好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则性能下降,也会因检测和控制失效而引发事故。

1.4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生产规模大

现代化工生产装置的规模越来越大,装置的大型化使生产效率有效地提高,但是规模越大,贮存的危险物料就越多,潜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因此也会造成更严重的事故与后果。

2安全化工生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于安全问题的意识不够,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有待加强,并没有得到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充分重视。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的制度也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完善,各级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还没有严格的安全准入标准,某些指导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为何如此薄弱,主要体现如下:(1)各阶层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新上岗的员工不仅没有严格的安全准入标准而且缺乏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2)企业管理阶层对安全生产管理做不到全责履行;(3)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更是有欠完善。

2.2安全管理混

在进行专业的操作时,化工生产工作人员的技术不够专业,因此不能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另外,工作人员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这也会严重影响整个化工生产的质量,同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从而导致发生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很多新建化工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未能落实到位,化工建设项目的准入制度没有完善,安全投入没有保障,另外执行制度不够严格。

2.3设计不得当,布局不合理

大多数化工企业中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在安全设计上有疏忽,无法达到规定标准水平,造成了整个安全设计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漏洞,设备布局不够合理,从而,在选择生产设备的时候出现失误。化工生产设备选择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大大增加,同时也给各阶层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最终使个人与企业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化工生产的工作环境大多数是在高温高压湿度大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化工生产设备极易被腐蚀,从而出现生锈的情况。化工生产设备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有有毒气体从生产设备中泄漏出来,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3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3.1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化工生产工作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若要有效地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化工安全生产离不开各阶层化工生产工作人员的努力,在工作人员的生产工作过程中,须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保证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应对化工生产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相应的指导,教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其自身专业技能,使化工生产工作人员都熟练工作中的操作流并能掌握其技巧。同时,化工企业应积极配合安全员的检查工作,并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化工生产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安全意识。

3.2建立学习型安全组织

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化工生产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生产安全意识,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各阶层员工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生产企业可以组织各部门主管及员工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给予他们勇于指导、敢于提问的权利。领导小组应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并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每次事故发生的源头,及时解决。工作小组应积极带领各阶层工作人员,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从而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全体职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3.3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律化

化工企业各阶层相关管理人员应深知自身的岗位职责,并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牢记安全生产的口号,奠定良好的安全生产基础。化工企业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应与其签署安全责任书,有效落实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化工生产时,需要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不定期的安全检查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操作,企业要设立隐患排查的台帐,方便找出隐患的源头和规律,并加以处理与解决,从而改正违章行为,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化工安全生产还需要化工企业各部门之间积极配合,及时处理产生的安全事故,以保证现场的安全,从而不断完善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各阶层管理需要有效地进行监督,从而更顺利地实现化工安全生产的企业目标。

4结论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不能有麻痹思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生产企业能够合理、科学、有效地安全生产管理,才可以实现其安全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此外,还要学会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及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使劳动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以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谋 单位:乳源东阳光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J].企业研究,2011(18).

安全生产问题篇12

1电力管理中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1相关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到位,电力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操作,工作人员不认真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操作规程,使用安全装置的方法时不得使用人员伤亡的事故和电网设备的损坏发生。

1.2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电力供电的管理没有尽心尽职,大多数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并且技术也并不达标,这就使得电力现场没有办法根据相关的流程去实施,这样一来不管是技术要求还是行为规范都不能得到保证。设备维修记录、检测报告、设备记录的处理不够及时、不准确。存储不当,工作管理不当,安全隐患不足

1.3习惯性违纪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常见违纪行为。习惯性违反违反规章制度的列表和违反劳动纪律等安全生产事故中所有可以看到。

1.4运营管理细节决定成功或失败的网站操作程序不及时进行修订程序实现的非严格管理的紧急救援计划并不完美正常周期的设备维护,开始测试工作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没有仔细分析,现有的缺陷的细节问题不考虑经常忽略看似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安全管理很容易让一个大问题我们应该记住,在电力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2电力管理中安全生产问题解决措施

2.1对于电力设备的安全生产问题可以先从加强电网的宣传力度做起。首先是要先确立一个安全用电方案,要将一切和电网相关的注意事项写入方案当中,并且要选择职业素质高和责任心比较强的管理人员来负责这件事。其次,就是要懂得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除去土地资源,可以在一些空白的墙面绘制关于电网的图表,用一些令人愉快的图画来表露出电网的使用规范,与此同时,定期在开展和电力设备有关的活动,让所以人都参与进去,从中增加对用电行为规范的了解。

2.2其次就是将用电管理机制进行修改和强化,宣传问题已经做到了,就需要将安全用电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机制的修改必须要将合理用电和违规用电的对应注意事项以及处罚标注出来,对于一些恶意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应该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才能在大家心中树立一个行为规范。其次机制的强化还要考虑到专业技能的问题,现社会高校的专业当中虽然有电力专业,但是毕业之后真正从事对口工作的学生并没有多少,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员大多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对于一些专业知识自然不熟悉。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尽量多安排一些专业的人员来对此进行强化和管理,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

2.3电力设备还需要搭配合理的电网,前面说到的加强宣传力度和强化管理机制都是主要针对大部分的用电方面,而搭配正确、合理的电网就要从电力设备的架设方面做起了。搭配合理的电网需要电力部门将地形和环境相结合进行考虑,不仅是要在考虑到周围环境不被大范围影响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植被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搭配电网,特别是一些严防不稳固的地理位置更是要考虑到植被给电网带来的致命性打击。同时,电力部门要定期对电力设备的线路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就要进行及时的维修,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网的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问题篇13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8日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规范方面的法律体系刚刚得到初步完善,虽然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具有了整体稳定的局势,但是也依旧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作出阐述与分析,对于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全意识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企业欠缺安全意识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企业的发展中,强化产品安全生产需要投入资金成本,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了利润与安全之间的冲突。所以在安全意识方面,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具有侥幸心理,重视经济利益追求而忽略安全生产投入;二是在欠缺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企业使用滞后的管理办法,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乱。

(二)安全投入问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安全投入问题集中体现为人才投入以及资金投入欠缺。在人才投入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以及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生产技术人员是预防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保障,但是在企业生产中安全管理人员往往具有较小的升值空间,这导致了安全生产人员工作积极性欠缺。而缺乏在企业技术人员方面的组织与投入,也导致了技术人员对生产设备的操作以及工艺欠缺了解,从而为安全事故的产生埋下隐患。在资金投入方面,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环境有待改善,如企业管理机构有待健全、企业现金生产设备等配置不足、企业在老化工业区的改造方面存在不彻底现象、生产技术落后或者设备超负载运转等都是导致安全生产隐患存在的重要原因。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策略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安全意识欠缺以及主体责任不明确是导致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从强化宣传与提高认识等方面来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在此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进行高度重视,并对生产流程做出全面防范。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安全风险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理念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最为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实践中,企业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重视处理向强调预防转变,通过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来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应急处理知识作出讲解来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认知。另外,可以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从而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重视培训的规范化以及考核的严格化。在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宣传以及培训的基础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必要确保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在企业中有必要开展企业、车间以及班组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特种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持证上岗,企业负责人也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以及安全知识素质。生产过程中则有必要依靠禁令来对员工生产行为做出规范,从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条例的贯彻与落实。另外,企业有必要对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以及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做出严格的监督与考核,以便确保培训工作以及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性。对于培训机构工作的开展,企业有必要实行动态的监督与管理,可以通过对培训机构课堂秩序、教学情况以及到课率做出抽查来对培训机构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教师队伍听课、讲课比赛来推动教师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安全培训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来提高企业领导以及各级员工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与认知。

(二)对应急体系进行完善。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其目的在于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然而,危险化学品企业规模以及储存规模的扩大和集中生产导致了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如果对安全事故所进行的应急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法不当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升级以及失控,并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对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做出完善十分必要。

首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要重视应急机制的构建。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构建统一指挥、合理结构、灵敏反应、高效运转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地方安全管理委员会要发挥出自身的参谋作用,通过调动企业安全管理主动性与积极性来构建合理的安全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工作考核机制以及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安全管理格局。

其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要重视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应急预案应当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作出动态调整是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中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要强调危险化学品存储以及集中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在对应急处理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以及完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对事故进行有效且快速的控制,从而将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在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中,需要确保应急预案本身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应急预案要具备针对性。即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这要求在应急预案的标志中要广泛听取管理专家、技术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意见;二是应急预案要具有及时性。一旦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安全生产问题,即需要针对潜在的风险编制应急预案,从而确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能够以应急预案为依据来进行及时的处理;三是预案演练要具有有效性。预案演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成效,所以针对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各个企业重视预案演练的定期组织,从而通过预案演练来对预案中的缺陷以及不足进行查找、分析以及修正,以确保预案体系构建中的科学性以及预案本身的有效性,并可以实现企业工作人员面对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反应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安全投入。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安全投入是重要的基本保障。在此方面,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投入的重要主体,应当构建资金投入机制,在依据相关规定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提取的基础上重视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以及宣传资金。同时,有必要重视人才投资,通过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来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安监部门有必要对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进行监督,合理引导和增加企业投入安全生产费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对安全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对安全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其中,安全生产资金应当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检查与排除、危险源的分析与监控、安全生产设备与设施的构建、安全管理队伍以及应急队伍的构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与宣传中。另外,有必要将对企业的安全评价与企业的经营生产许可证颁发与更换进行结合,从而确保在准入门槛方面紧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安全生产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首先有必要对专家培养、引入以及退出等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形成各专业人才结合、结构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管理队伍来发挥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同时,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对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定向培训以及校企联合等模式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并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启敏.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