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地理学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理学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地理学发展

篇1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开展较晚,地理学科基础薄弱,直到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中国的奴隶社会时代的早期作品,如《诗经》、《管子》、《尚书》、《周礼》等,就是记录地理知识的典籍。

封建时代的历史记录除了《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和许多编年史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城市的描述,诸如《洛阳伽蓝记》、《汴京遗迹志》、《东京梦华录》等,也都主要记载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建筑、风水,内容浩繁如烟海,也很难被称为城市地理书。解放前,在我国地理研究中,城市地理领域是空白的。解放后,我们在苏联的地理工作者帮助下进行了少量的研究,主要对农业产业进行服务。城市地理仍是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80年代后,特别是党的以来,在城市规划动作受到重视和城市的普遍快速开展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进入历史上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在80年代,出版了大量论著。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领域的研究日益拓宽,研究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宏观和中观领域,如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系统。3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化宏观和中观的同时,微观的研究开始增加,城市交通、环境领域的研究也开始走入城市地理学的视野。数学方法逐渐被引进城市地理研究,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研究水平也大幅提升。

(二)关注重点研究课题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由于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非常接近;另一方面,规划领导部门认识到,地理工作者参加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在研究中国城市的地理环境方面,也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中的渗透日益突出

城市地理学和相邻学科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符合各级城市的法律结构的前提下,探寻和激发城市功能潜力,建立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实体,并实现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然而,为了进行这些研究,仅仅依靠城市地理学是不够的,所以与地理学接近的其他分支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开始。6这个交叉是多层次的,包括理论体系,方法和结论,移植和交叉引用。各学科通过跨学科交流,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并扩大了各自的研究领域。

(四)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团队日益成长,主要研究机构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项研究主要局限在综合性大学和地理研究所,开设城市地理课程和城市规划课程。80年代中期以来,国立师范大学地理系纷纷开设了城市地理课程,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城市地理学在系内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城市地理系地理课程的设立和研究该学科的大学的增加表明,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上升的趋势。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标题也包含了新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城市数字化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在生态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城市建模,GIS / RS及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总之,中国城市地理学从西方国家引进以来,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道路。与过去??相比,是向前的一步,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认真研究,高度概括,与引进的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特色的,定性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真正创建一个生动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研究局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有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城市系统,城市化的发展方兴未艾,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地理将更快的发展。

二.国外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西方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920年以前城市地理地理科学体系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超过半世纪。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9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人口激增。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很多世界级的特大城市。与此同时,一些繁华的港口城市,也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在此期间,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环境决定论备受推崇,特别强调区位条件决定城市的命运。当涉及城市内部时,则经常提到建筑形式,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建筑物和街道的形式,屋顶风格,材料的类型等。10(2)1920—1950年工业革命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城市,农村逐渐成了配角。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城市被罩上了绚丽的光环。世界开始进入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了人们观察城市、研究城市的兴趣。随之,关于城市的各种理论和学说也陆续问世。在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大学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芝加哥学派倡导从人类生态学角度考察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社会学家帕克、沃斯和伯吉斯,建立城市同心圆模型。城市地理研究受芝加哥学派的影响,更加偏重于实地考察和城市内土地的利用,克里斯塔勒就此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用以描述城市的规模等级,空间分布特征等城市发展规律。

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物质环境决定论;第二,注重城市的生态和空间形态的研究。这一时期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的研究方向。(3)1950-197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们对城市的重建,刺激了对城市结构和布局的认知欲望,城市地理学发展开始加速。二战结束后,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1958-1962年达到了顶峰。20世纪60年代,中心地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量革命可以被认为是城市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期间,数量地理学家布莱恩使用了一些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中心地理论,并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专著的数学理论,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统筹分析了城市规模和城市服务中心的关系。自此,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从城市景观特征转移到城市物质空间构上来。(4)1970年以来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美国和西欧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为背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偏重于社会学。

英国在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研究中走到了前面,他们将城市空间资源与城市 发展统筹考虑,强调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特别是在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应该只考虑经济因素,应考虑公平的空间。在这些研究中,城市地理学出现了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人文学派和行为学派认为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行为学派强调,要分析空间形式,首先必须分析个人的决策过程。11因此,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社会的不断恶化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减少,融入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的城市地理学开始受到多元化挑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我国城市地理学的成就及评价——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2]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 》硕博学位论文 2001年.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讨论城市地理在房产发展中的种种》.

[5]严重敏.《城市地理学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周一星.《城市地理学.现代地理科学理论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阎小培《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地理学报》1994年第06期.

[8]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第23卷第4期,2003年7月.

[9]《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篇2

地理情境;思维方法;开放性问题

初中地理在有些省市不属于中考科目,但地理学科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日益显著,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给学生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学好初中地理不仅是为了完成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通过生动形象的地理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地理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给学生:

1.通过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展示地理现象

比如,在学习“地图的阅读”内容时,我准备了各种用途地图、卫星图片等,还设计了“请同学们画教室”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深刻体会地图三要素。再配以典型的练习题,很容易就掌握了地图阅读的方法。

2.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向学生描述具体的地理情境

比如,用《沁园春•雪》诗句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雪景,北方学生更有切身体会,更容易身临其境。

3.通过简单的线条符号、示意性图形等把相关的地理内容板书到黑板上,再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对于所学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定期进行分类整理,逐渐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比如画“知识树”和“思维导图”,最终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学会分类整理,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直观、感性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具体而形象的符号系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的形式和本质,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地理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内容时,我们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请去过野生动物园或者海洋馆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旅游经历和体会。这种交流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野生动、植物的了解,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时结合实践,学生才能善于联系实际,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用来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走到一个偏远陌生的地方,如果没有手机等通讯设备,就可以利用地理知识来辨方向、找水源等。

三、教给学生具体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学习光靠死记硬背不可能取得好成绩,还必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地理概念和现象,推理和探究地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很强,某些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的形成,都是各种自然、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果。分析就是把复杂的地理现象、事物分解成个别要素或个别特点;综合的过程与之相反,就是把个别要素、个别特点结合为整体。要全面了解地理综合体的内部状况及特征,必须先分析再综合,才能获得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2.分类与比较的方法

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异同点,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入同一类,把不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排除出这一类。而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个或两类事物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3.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归纳就是要从个别性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前提下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而演绎的思维过程与之相反,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四、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离不开思考,勤于思考的人,自觉探究的能力也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应由易到难,同时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讨论的空间。学生的积极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促使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与同学主动交流和分享,发现自己的错误,迅速找出正确的方法,这比被动接受老师的答案效果要好得多。问题越开放,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越有益,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经常配合老师进行积极思考,自觉思维的习惯也就不难养成了。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作用都不容忽视,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面作用,我们的地理教学才能“教”有实效“,学”有成效!

篇3

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

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入微观。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了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2006,(8)。

篇4

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是一门研究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和时空差异的学科,是一门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在它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与更新。从两千多年前延续至今,我们围绕着历史地理学展开的探讨也在不断地加深和拓展。21世纪,历史地理学已经成为当代一门显学。综观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的探讨热点和今天我们学习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所遇到的疑惑,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历史地理学学科归宿问题;第二,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问题;第三,历史地理学发展前景问题。弄清楚历史地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对于我们了解21世纪的历史地理学、学习历史地理学以及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都有莫大的帮助和意义。

1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其前身沿革地理学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两汉时期。综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非常之大,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将其归纳为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第二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地理学的一门辅助学科。这种说法成为目前历史地理学界的主流观点;第三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第四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的科学。

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则将其归纳为三种意见:属于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历史学。2000年夏季,他本人就学界同人的看法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据我所知,历史地理多数同仁都赞成第一种意见,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们也应该看见后两种意见的合理成分,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虽然不是历史,但是由于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所以主要依据历史文献,使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成果为历史学所利用。至于是否构成一门独立学科,这不仅取决于这门学科的性质,还取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地位。历史地理研究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历史学或者地理学这些一级学科还无法相比。”另外,暨南大学的吴宏岐教授对此也有比较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对于历史地理学科归属的争议,我们不仅要看到主流的观点,也要去思考其他看法。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比较以上学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历史地理学属性呈动态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历史地理学本身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一个辩证统一体。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甚至是不同的研究群体都在影响这个学科的属性。因为历史时期它主要是研究沿革地理,所以它的学科属性被灌注沿革历史地理;因为它曾经为历史学研究提供辅助研究,所以就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辅学科;因为它近年来发展方兴未艾,所以就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将来随着历史地理学进一步深入发展,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也会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众多学者就历史地理学属于历史学或者地理学的问题纠缠不清的缘由了。

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历史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传统文献资料给历史地理研究提供大量的强有力的论证,此外野外考察也从另一个方面来支撑我们的文献论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工作的一步步深入,我们发现很多地理现象是无法通过实地考察来进行研究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但是现存的史料往往都不是完整的描述,这样传统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历史地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值得我们去借鉴。复旦大学的葛建雄教授有过这样的论述:“提高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途径很多,方面很广,但是提高研究成果的精度是最重要的任务。固然历史地理的一些分支和不少方面还是空白,需要填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但一般来说,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研究力量,扩大研究领域来解决,而精度的提高不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飞跃,必须取得重大突破。”并且他还进一步指出“要提高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的努力”。另外,西南大学的蓝勇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教材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较之葛建雄先生的观点更为具体些。他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即文献逻辑推证法、统计计量法以及数理模型法。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矛盾体,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是有优缺点的。如何有机整合新旧研究方法以及以后出现的更新的研究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这对我们更进一步展开历史地理学习研究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中,我们既要传承传统的研究方法的精华,又必须利用新的研究方法来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使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为历史地理研究作出贡献。传统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看似比较好掌握,很好上手,但是假如要更进一步,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古文字功底和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这样才能应用自如;新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看似不好掌握,不好上手,但是只要我们先补充一些统计、逻辑推理方面的知识,也会很容易接受这些新的研究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地理学在不断地发展,新的研究方法会越来越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千差万别的情况,来选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某种或者数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法。其实万法归一,只要你找到最科学、最简便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就是最好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

3 历史地理学前景展望

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前景,绝大多数历史地理人都是乐观的。近些年来,历史地理学专业在高校招生规模正一步步扩大,全国各地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人员也在逐年增加。而且国内历史地理学与国外的学术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强。所有的一切都为21世纪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土壤,使大家看到了历史地理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自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后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热潮延续至今。21世纪伊始,我们的政府更加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也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历史地理学研究覆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而且近些年来历史地理学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过程中又诞生了许多新兴的边缘性分支学科,如历史教育地理学、历史医学地理学、历史灾害地理学等,也验证了“并不存在唯一的历史地理学的信条”。历史地理学将发挥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的研究可以填补历史气候、灾害等方面的空白,成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历史人文地理可以填补历史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历史医学地理学、历史灾害地理可以对防灾救灾、疫病防治等问题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多方面、多渠道为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政策咨询,进而为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服务,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然我们在憧憬历史地理学美好前景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就像一个个陷阱在随时等待着它,阻止着历史地理学长足的前进和更好的发展。

3.1 学术态度有待端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历史地理学术界同样存在着功利主义。做学术的态度不端正,不是真正热爱学术,而是把学术当做通往名与利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便把它扔掉。例如,在历史疆域的研究中,常常因国家利益的改变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突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辽阔的疆域,不惜将不同年代的疆界拼凑在一起,搞成一幅极盛疆域地图。

暨南大学的李学武教授认为,现在学术界有三种学术态度,一是把学术当做妻子,做学术是出于一种责任;二是把学术当做情人,做学术是出于内心深处真正的热爱;三是把学术当做,用完了就扔掉。很不幸的是,当今的学术界有太多功利主义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做学问要坐得板凳十年冷。很不幸的是,当今的学术界充满了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令人堪忧。我们从事历史地理学,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一点至关重要,态度不好,一切皆枉然也。

3.2 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翻开厚厚的著作和各种论文,却发现太多掺水的东西混于其间,使得近年来历史地理学术水准出现下滑的迹象。为学术界所不齿的抄袭现象也屡屡出现,这不仅是学术水平的问题,更是作为一个学者的素质问题。近日,学术打假名人方舟子遇害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学术界一片污烟瘴气。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高低以及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取得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历史地理这门学科以后的命运。

3.3 对学术的投入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以至于政府对人文学科的投入明显不如理工类学科。历史地理学作为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明显投入不足,这严重阻碍了历史地理学的正常发展。有些学校因为教育资金不足,甚至选择关闭某些历史地理学专业。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历史地理学的交流受到了很大限制,这也严重阻碍了历史地理学的健康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要让历史地理学科为现实服务,让社会看到它的价值,为投入增加砝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与曲折的统一体,历史地理学也如此。我们既要看到历史地理学的美好前程,又要注意面对它所遇到的挑战。虽然现在历史地理学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无法解决或者不能圆满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历史地理学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探讨了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历史地理学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历史地理学自它诞生之日起,这些问题也就围着它慢慢展开了。今天我们要学习历史地理,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就不能不了解这些问题,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试问一个连历史地理学属于什么学科都不清楚的人怎么能学好历史地理学呢?更无从谈展开历史地理研究了。反之,如果我们了解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了解了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动向,这又可以极大促进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有利于历史地理学科自身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林甫,等.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吴宏歧,郭声波.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

篇5

[2]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旅游学刊,2010,25(10):13-17.

[3]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4-27.

[4]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5):76-86.

[5]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1):144-156.

[6]王坤.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9(7):54-59.

[7]聂长建,李国强.从“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12(3):62-69.

[8]张建华,刘仲英.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贡献激励机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966-970.

[9]石中英.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1-7.

[10]宣勇,钱佩忠.知识增长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1-26.

[11]杨冠雄.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J].国外人文地理,1988(1):43-46.

[12]王宁.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8-24.

[13]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14]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23(4):58-63.

[15]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22(11):70-77.

[16]杨奎松,谢维扬,赵世瑜等.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1999(4):49-71,205.

[17]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1990,9(1):78-87.

[18]Corley,K.G.&D.A.Gioia.Buildingtheoryabouttheorybuilding

[19]张茂泽.论学术批评[J].学术界,2001(2):85-99.

[20]保继刚,王宁,马波等.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21]毛丹.理想主义的改塑与解构[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3):99-108.

[22]保继刚,张骁鸣.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J].地理学报,2004,59(S1):132-138.

附1:《论我国地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大道.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与全球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11(02):147-156.

[2]柴彦威,塔娜.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近期进展[J].干旱区地理,2011(01):3-11.

[3]刘卫东,金凤君,张文忠等.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479-1487.

[4]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506-1512.

[5]方创琳,周尚意,陆玉麒等.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470-1478.

[6]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J].地理学报,2009(11):1363-1374.

附2:《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人文地理,2008(3)

2.朱桂凤.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冯琼兰.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高教论坛,2008(1)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1331)

附3: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李晓梅,项桂芳,彭花燕.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

业素质培养[J].十堰职业技术学学报,2007,(8).

[2]李向群,卢睿.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研究[J].南宁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7,(12).

篇6

第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更是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如在学习“日本”一节内容时,因为“事件”很多学生思想态度不是很端正,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我们真正了解了日本,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祖国,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就需要教师积累丰富的经验,在灵魂深处爱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生,用赞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用鼓励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用赏识帮助学生热爱地理课堂,热爱同学和老师,进而热爱生活,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 自主发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分析、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反映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力,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自主发现学习方法是笔者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来的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导向,以发现作为学习的结果的模式,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养成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的习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心理不成熟、毛躁、不认真是他们的特点,因此,问题要交代清楚,阅读课本的范围要交代清楚,以免学生盲目,目的不明确等现象的发生。另外,在学生以阅读课本来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引导、及时纠错,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亚洲内容时,可设计如下问题:“读教材2页第一自然段,找到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读教材2页6.1图、3页6.2图,分别找到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位置。”这样设计问题明确内容与范围,问题指向性强,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2.注重自主发现中问题设计的变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愉悦的心情,会使学生精神轻松,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设计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灵特点的问题,来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从而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东南亚”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未来的某天,联合国得到可靠情报:日本可能有威胁世界安全的行为,必须立刻截断日本所有的燃料和原料的运输通道,请同学们找到在东南亚的哪里最合适?”这样既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 “发现” 的结果要得到及时肯定的评价。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强化的功能,通过正确、公平合理的评价活动,可以实事求是地肯定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成绩,同时也可以找出其缺点和不足,明确今后自主学习的努力方向。如果是对某一个问题的评价可以进行直接评价,如“回答得太好了!你真棒!你真优秀!”等。还可以采取对于学生自己回答的一个问题进行自评和反思,独立思考判断自己有哪些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如果是针对整节课内容学生掌握情况的评价可以尝试多种形式,如分组竞赛抢答问题的形式,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等。这样就达到了有始有终的效果,在评价中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初中生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只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讨论,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同时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意见和意见的碰撞中,产生出思维创造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多向交往、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让组员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问题,指定方案、收集信息、相互启发、讨论分析,各抒已见,倾听采纳,互帮互助,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显示个性特长,合作中提高,合作中发现创新,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增强合作能力,培养团体意识。另外,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学生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学生一同前进,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更多的理解教材的机会,进而也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这种组内合作,可以强化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人人认真准备,出谋划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学习本身,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地理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有如下几种形式:

1.同桌式。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是经常化的,在地图中要寻找某一地理要素,如果采取同桌互助,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不同的页面中,寻找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时,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翻到不同的页面,进行对照,可以减少页面的翻动。例如:要查“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就可以一位同学翻到中东地图,另外一位同学翻到亚洲分区图,可同时对比二者范围,答案直观明了。

2.并列式。对于几个平行并列的内容,让各小组负责一项内容,开展小组间合作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汇报,达到全班共同学习的目的。如“气候类型”内容学习时,就可以根据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个部分,要求班级中的四个大组,分别就各带有哪些气候类型,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及该带气候的共同特征、作物类型进行说明。还比如三大宗教、三大人种、语言和国际组织等内容的学习,采取并列式的分组,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3.辩论式。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对人文地理部分的掌握,教材也相应增加了篇幅,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对人文地理的掌握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根据不同的观点分组,课前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如人口的增长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问题和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等都是很好的辩论题目。这时的分组可以采取全班分为两个大组进行。

四、 个人展示,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品质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更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连思维活动都受控制,一切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一句空话。而让学生走上讲台,由学生自己讲述教学内容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既消除了教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方多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引发学生的“自我需要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品质。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就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和默契,双方无拘无束,密切配合,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地理课堂上的学生个人展示主要的形式如下:

1. 需掌握的知识学生自由讲解。在每节地理课的教学内容中,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这样就可以设计成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自主发现的过程,了解这些内容,然后走上讲台模仿教师讲课,和平常上课完全相同,可以提问其他学生,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例如,学习世界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内容时,各个区域的位置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均可以掌握,因此,可以让学生到讲台指图讲解,既成就了初中生愿意表现的心理,也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2. 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它犹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但是千万不要忽略我们的学生的能力,在每个班级里都有智商比较高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对这些内容有不同的看法,另外,也可以由这样的学生作为突破点来带动其他学生,培养他们乐于思考,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发散思维。例如在进行“印度”一节教学中,水旱灾害频繁是印度的一大特点,为了了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就必须要解决旱灾是发生在雨季还是旱季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难点。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请学生到讲台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并阐明原因,最后给讲得最好的学生授予“班级好声音”称号,从而突破了难点,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班级学生力争上游,知难而进的学习氛围。

3. 同学有困难的问题帮助讲解。在我们的课堂上,每节课都有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或回答不出问题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契机,让地理擅长的同学去指导不太擅长的同学,甚至让学生去讲解、去监督,等等。注意人员不要固定,给大多数学生当教师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而那些需要指导的学生也解放了思想,更容易接受帮助,也更多的认为这是一种交流与服务的关系。能在完成学习任务上保持一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尤其注意那些有热情而实力不强的同学,老师适当给予点拨再让他们去“援助”别人,使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出来。例如,学习世界地理中的很多国家时,这些国家的邻国是学生需要了解的,但是在每个班级了都有一些学生不细心,不会识图,因此,就可以让接受快的学生直接讲解。另外,当某一个知识点一个学生回答不到位或理解不透彻时,也可以让另一位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具有针对性,又面向了全体学生。

篇7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整体优化状态,一种具有整体性、结构稳定性、功能优化性的稳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协调是系统整体性的内在要求。系统通过各组成部分的协同、整合,使其在运动演化中不断保持良性循环。

国外学者对协调(Coordination)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与技术层面。

宏观层面致力于探讨国际范畴财政、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如何克服协调失败(Coordination Fail-ure)、应对金融危机成为研究焦点,如Gautier P A(2009)对协调摩擦(C00rdination Friction)与金融危机关联的论述;Marshall D A.(2002)剖析如何通过改革建立起牢固可靠的全球宏观经济、财政与金融协调机制而从根本上减少由于协调失败而引发的金融危机问题;Manz M.(2002)则重点研究由于缺乏准确信息而导致协调失败进而引发的金融传染(Fi-nancial Contagion)问题。

微观层面则主要着眼于某一具体组织或机构(Organization)内部的协调失败问题。如Brandts J与Cooper D.J.(2006)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组织内部协调失败的观测。微观协调通常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模拟现实世界,探寻内部机理。如Davis D等人(2009)对求过于供市场的信号、类型及暗中串谋的考察,即Cooperafion Without Coordination;De-vetag G,(2003)对临界量博弈(Cfitical Mass Games)过程中合作和信息的实验模拟。

技术层面则完全是从协调技术(coordinationtechnology)角度探讨如何确立和完善合作过程中高效率协调所必需的技术手段。合作(CooperativeWork)需要三个层面的支持:交流(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与协调(Coordination),后者依赖于前两者的充分实现。

由此可见,国外学者较少对某一国家内部各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展开论述,缺乏空间维度的考察,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区域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金融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因而中国学者针对该领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孔祥毅(1998)最早提出了金融协调理论,新的理论和范式为进一步深入探析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昭示了新的研究路径。

然而,尽管后金融危机时代,诸多学者意识到金融系统的内外协调决定了金融的安全与效率,也做了一些实证研究,但是很多学者未对金融协调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或者不同学者界定的内涵外延存在交叉和冲突,导致金融协调的诸多层面尚未达成共识,其理论体系还比较杂乱。

此外,相关文献多致力于全国视角,对中观区域视角的研究还很不够。笔者将采用金融地理学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做一个全新的阐释,通过金融协调理论溯源、内涵、外延、分歧及共识探析,对金融协调理论进行梳理,框定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的研究主体与内容,同时凸显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理论溯源

一些学者认为,早期关于金融协调发展的思想理论没有明确的归纳总结,更多地隐含在金融发展理论中。如王原声(2004)指出,西方有关金融协调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麦金农(1991)的《经济市场化的秩序一一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金融控制》等著作中。前者通过系统分析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金融发展进行了研究,后者通过分析一国金融发展的特点和状态提出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两者均主张在平衡中央财政的前提下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这实质上渗透着金融协调发展的思想,对于金融的内外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刘刚(2006)则明确指出,金融协调论的理论渊源就是金融发展理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金融协调理论预示着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沈军与刘莎(2001)认为金融协调理论与可持续理论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较高阶段,与刘刚观点一致。

更多的学者所持的观点是金融发展理论只是协调理论渊源的一个分支,如王爱俭(2005)、祁敬宇(2002)等,将金融内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概括为系统论、制度学派、信息不对称、金融发展理论,加之中国古代哲学――协调性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不仅如此,笔者认为,金融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也蕴含了金融协调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科的发展,区域金融的分析方法将会越来越多地涉及演化经济学、金融地理学、博弈论等多学科,学科间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为更深入地研究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的观点

依据系统论的思想,金融系统可以是一个广义的金融系统,即一个以金融系统为中心的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在内的综合系统。金融的协调发展是一种针对系统内众多要素的综合协调、整体协调,同时也是一种动态长远的协调及优化的协调,其目的不仅仅是使各个要素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更重要的是要优化要素间的组合,使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子系统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和谐与否是关键所在,也是衡量系统协调度的重要指标。白钦先教授、孔祥毅教授的金融发展理论和思想中,已经带有越来越浓厚的系统理论和复杂性科学思想。

(二)制度学派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集中解决了四个研究领域的问题:交易费用和产权;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数量经济史;认知、意识形态和路径依赖的作用。制度学派认为,协调的制度能够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反之,亦反之。金融制度的演化、变迁也遵循此规律。通常情况下,由于存在惯性,随着环境变化的制度进化比较缓慢。然而通过研究金融协调的实施机制与外在环境,可以对导致金融失调的关键性制度进行变革,从而带动补充性制度的演化,最终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市场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银企网络的建立过程中,银行家与企业家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为了寻求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有效制度,促进企业之间与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建立金融的协调机制,通过融资过程中的学习交流与协调,构建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稳固的链接和较高的相互适应性,完善金融功能和提高金融效率。

(四)金融发展理论

刘刚(2006)把近40年演变的金融发展理论,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1969年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论;

第二是1973年麦金农一肖提出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

第三是内生金融增长理论(包括20世纪90年代以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等为代表提出的金融约束论);

第四是在世纪之交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包括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金融协调论的理论渊源是金融发展理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

(五)金融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学

金融地理学不仅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而且强调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强调事物发展的大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用复杂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而自组织为复杂系统理论的核心和关键;演化经济学又是探讨复杂经济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规律的,因此金融地理学、自组织、演化经济学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金融地理学突出了非经济因素对金融发展的作用,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因素众多、目标多样、情况复杂、彼此紧密相关的复杂巨系统。在这个复杂的巨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是紧密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因此经济、社会和金融这三太子系统存在关联性和互动性。任何一个子系统各要素的动态过程,都会与同样处于动态过程中的相关要素存在动态关联性(崔满红,2002)。社会、经济、金融三者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影响、交叉重叠,考虑金融问题必须结合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考察,并充分考察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的动态协调。

此外,金融地理学的“信息腹地论”考察了区域间金融资源流动和金融中心的变迁,而区际金融协调始终是协调发展研究的薄弱点,因而该理论拓展了讨论空间,提供了分析工具。

三、金融协调内涵、外延、分歧与共识

不同学者对金融协调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同,研究焦点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武巧珍(2004)重点分析货币制度与经济金融的协调,将其分为外部协调与内部协调两部分,其理论关注货币制度的变迁及其与经济金融的动态协调。窦尔翔、何炼成(2004)的研究则指出,金融协调一方面是金融自身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金融对经济的协调,从协调的对象上来看,前者是金融“本体因素”,后者是金融的“指向性因素”。王爱俭(2005)则解释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涵义,将金融协调稳定机制分为政府和中央银行间的协调、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及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其理论强调了机构协调层面。祁敬宇(2002)探讨了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将欧盟作为金融发展内外协调运行中的典型形态。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通过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协调,采取互相配合的、同金融发展有关的各种政策措施,达到既发展本国金融,又对世界金融产生整体良好态势的目的,其研究着眼于国际视角。王原声(2004)同样研究了基于国际视角的金融协调:金融发展内外协调的构成分为国际贸易协调、国际金融协调和国际投资协调等机制运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事实上,金融协调的内涵丰富多元,其研究范畴也很广阔,既包括“总量协调、结构协调、内外协调、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协调、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控制等”在内的宏观方面的问题,也包括“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协调、资产结构、银企关系、收益与风险”等微观方面的问题(孔祥毅,2002)。尽管在研究层次和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很多学者对金融协调内涵的理解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在充分把握经济发展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互补性和报酬递增的现实条件下,以金融效率为中心,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金融及其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们的收益、成本、风险状态和运动规律,并研究由此决定的内部效应与溢出效应,揭示金融内部构成要素之间、金融与经济增长、金融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构造金融协调运行的政策调控体系,以促进金融与经济高效、有序、稳定和健康发展(刘刚,2006)。

就金融协调的层次而言,学者倾向于采用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的划分方式,但是其意指却大相径庭。如祁敬宇(2002)与王原声(2004)是以国别为界划分内部与外部。郭金龙(2006)则认为金融内部协调应包括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当局、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外部协调包括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以及金融与社会的协调。显然其分类标准是从金融系统本身出发。其与杨大鹏(2004)对金融体系协调层次的划分不谋而合,即至少包括对社会、经济以及内部协调三个层次。窦尔翔(2004)则采用“金融本体因素”和“金融指向性因素”分别代指金融系统内部和外部。前者是指金融作为一个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因素:金融体制结构、金融总量结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后者是指金融对经济发挥作用赖以借助的渠道、途径或中介目标:体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因素、实体资本等。邵国华(2006)将金融系统的外部协调分为四个方面: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金融系统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金融业与非金融企业的协调、金融系统与金融国际化的协调。内部协调则涵盖两个层面,内部协调Ⅰ与内部协调Ⅱ。前者指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现有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业与证券业,银行业与保险业,证券业与保险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等分系统的协调。后者专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子系统的内部协调。蔡则祥(2005)将协调机制细分为“内部协调、外部协调、内外协调、综合协调”:“内部协调”是指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融资形式、对外开放等结构之间及其构成之间协调配合。“外部协调”主要是指在中国金融结构中,外资机构的引入与中资机构的输出的有机协调。“内外协调”主要是指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应遵循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综合协调”是指金融环境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统及整体制度框架相协调。“四个协调”之间相互交织、相互支持。尹优平(2007)则对区域金融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从机构、监管、区际、政策四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论述,基础环节是区域内外金融各自协调发展,关键保障是区域金融监管协调和区域金融政策的协调。可见,金融协调的层次复杂多维,导致其研究内容的

模棱两可及相互交叉。大部分学者从金融系统自身而非区域角度出发考察问题,导致其空间维度研究的薄弱,无法针对具体区域提出操作性强的协调发展战略。

金融协调的内容也通常被划分为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然而不同学者对这三个层面的理解和界定亦有所不同。如孔祥毅(2002)认为金融、经济、社会之间构成了一个宏观的金融协调关系,而金融内部,如在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制度之间,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则构成金融内部的微观协调关系。王爱俭(2005)将总量协调、结构协调、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创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控制等归结为宏观方面,而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协调、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的协调被归类为微观方面。郭金龙(2006)则将区域协调、内外协调、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协调、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都纳入宏观范畴。杨大鹏(2004)专门研究了金融体系协调的中观层面,即有关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问题。主要观点是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趋势是“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它可以在产业组织的层面上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王威(2007)重点研究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问题,将其分为微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宏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个层次,微观协调是基础,中观协调是衔接,宏观协调是关键。微观金融资源指广义的货币资源和资本资源,金融制度资源和金融工具资源构成了金融资源的中观层次。宏观金融资源体现的是金融资源各层次的整合效应,而不是某一具体“硬件”层次的功能。由上述分析可见,不同学者对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定位各不相同,微观协调和中观协调存在交叉和分类模糊的问题,因而目前迫切需要一个客观的划分标准,明确区域金融协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现存文献大多从中国的整体来研究金融协调问题,较少涉及对区域内和区域间金融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分析。尽管有部分学者意识到空间的重要性,但是在分析过程中很难有效贯彻该理念。如蔡则祥(2005)明确指出了区域协调主要指金融结构在空间上的协调,但是其分析仍主要着眼于整个中国;其中观协调意指金融机构的协调,而非区域视角,没有从空间和地理的角度来考察协调。尹优平(2007)厘清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认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既意味着区域金融业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金融发展上的合理分工。只有通过对空间上客观分布的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配置,才能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然而其金融产业分析和监管层面协调仍然主要地着眼于全国视角。综上所述,对区域金融协调的研究不能仅停留于整体宏观层面,必须深入到中观层面才能得出符合各地实际的研究结论。区域金融中观协调作为一项相对前沿和边缘性的研究工作,中国案例的研究将丰富国际学术界的相关讨论。

区域金融学者普遍持这样的观点,即协调是一种动态过程,是在动态变化中追求其效率,是一种协调中的效率(杨大鹏,2004),即金融协调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协调的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实现制度和系统环境的改善,实现系统的优化和系统效率的提高(尹优平,2007)。此外,学者们对金融协调的方式,亦基本达成共识,分为三个方面:市场机制协调、计划和行政制度协调以及网络协调。市场机制协调主要指经济运行行为主体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依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在相互竞争的市场中形成的一种协调发展;计划和行政制度协调作为市场机制协调的补充,这种协调主要依靠行政权威来进行;网络协调是指经济网络组织理论所强调的介于市场、企业或政府之间的中间力量的协调(王爱俭,2005;刘刚,2006)。尹优平(2007)对第二种协调方式存在异议:作为制度决定中的重要变量,政府往往在金融制度中发挥超强影响,但是其目前还远没建立起有效率金融制度所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精神;只有由市场主体自发形成的或虽由政府部门推动但必须得到广大参与者认可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正的发展。显然,其论述蕴含了金融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的自组织论点,即只有诱导式和限定边界式的他组织者才可以出现在自组织过程中。

四、研究构想与现实应用

金融地理学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为金融提供了一个新经济地理学表述。在研究对象的界定方面,金融地理学不仅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视角,而且充分利用了地理学的先进分析工具。此时的金融不再是狭义的“小金融”,而是广义的“大金融”,即一个以金融系统为中心的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在内的综合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和谐与否是关键所在,也是衡量系统是否协调的重要参照指标。区域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区域可以是诸如欧盟、东盟的跨国界区域,狭义的区域则指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笔者将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定位于一国中观区域,而非国际协调视角。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协调问题,如以美国经济学家福兰克尔(J.A.Frenkel)为代表的“溢出效应”学说,以美国经济学家库柏(R.Cooper)为代表的结构性相互依存性理论,国内外学者已经作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空间维度研究的严重缺乏及国内外研究中比较普遍地存在忽视地理空间效应的倾向。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是区域金融发展质和量的统一。

所谓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各区域自身的协调发展,既包括区域自身的微观金融协调,也涵盖了其金融、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第二,各个区域之间的金融发展要协调,即长期被忽视的区际协调问题,孔祥毅(2006)提出的区域金融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以及郭金龙(2006)阐释的外延开放性,意指区际协调层面,遗憾的是,始终缺乏该层面的深层次分析;

第三,城乡金融协调发展问题,这个问题学者只是浅尝辄止。这同时也为金融地理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突破点。

按照金融地理学的研究逻辑,可以把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分为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逐次展开。金融地域运动起始于各经济地域的金融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因而空间差异的比较分析自然成为协调发展研究的出发点。金融产业是地域运动的物质载体,成为考察的关键内容之一。此外,由于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实质是金融资源在区域协调配置的效率与程度,即提高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与效率。因此可通过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全面反映区域金融各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金融地域理论认为,金融产业的中级成长阶段以集聚效应为主导效应,而在其高级成长阶段则以扩散效应为主导效应,它直接决定了金融地域运动的方向,造就了金融体系的空间运动格局。那么我国区域金融地域系统的发展是否遵循集中――分散规律,区

域金融成长是否符合“威廉姆森倒U形”曲线,其金融成长差异是否最终会自发趋于收敛(σ趋同、B趋同、俱乐部趋同等),金融系统的空间结构如何演变,金融中心如何定位,其演变规律和机理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构成空间过程的分析主体;空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区际之间的互动和耦合,通过金融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良性互动,带动其金融产业成长水平提升,最终实现金融地域系统的效率改进和协调发展。城乡金融地域系统长期以来在学者的研究视野之外,这是由于按照传统理论,金融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是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的空间排列与组合,其严格遵循金融中心的“国际性”门槛,站在城市角度分析问题,没有认识到金融中心的层次性(如国际金融中心、国内金融中心等),其金融中心、金融支点和金融增长极也仅限于分析金融等别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这将导致研究过程中将乡村地区和城乡边缘区排斥在直接腹地和扩展腹地之外以及城乡金融网络的缺失。因此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城乡之间的金融协同、协调发展成为金融地理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篇8

一、鄂尔多斯模式简介

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诞生了一个明星城市——鄂尔多斯。作为我国的第一产煤大市,坐拥“羊、煤、土、气”等巨大财富。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使得鄂尔多斯的经济总量迅猛翻倍,财富急速膨胀。作为一种成功的经发展方式,“鄂尔多斯模式”开创了与著名的“深圳模式”和“温州模式”不一样的发展方式,那就是每个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区域特点和要素禀赋,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经济腾飞之路,不能简单的生搬硬套,这对中西部的资源大市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既先进又适合本区地情的发展模式, 鄂尔多斯市后来居上, 一跃成为12个盟市中经济发展最强劲、最活跃的地方, 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1]

二、鄂尔多斯模式解析

1.强势的地方政府以及正确的经济政策使鄂尔多斯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特征就是减政放权,随着权力的层层下放,地方政府既拥有更多资源和权力来发展地方经济,又有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追逐经济效益的原始动力和兴趣。另一方面,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的分配份额比例下降,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的需要和本地的财政收入,更加迫切地需要利用政治力量主动实现当地经济利益最大化,主动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这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的力量无法推动大力度的经济增长,因此在这个阶段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适宜的政府介入和正确的政策可以引导当地经济步入正轨,像“旗帜”一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不但不能盘活经济,甚至会将经济指向一潭死水,破坏经济秩序。

2.萨缪尔逊指出:“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2]21世纪初,鄂尔多斯政府提出了“思想开明、改革开放、经济开发、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正是鄂尔多斯市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正确政策的实施,再配合其资源禀赋优势,鄂尔多斯经济出现腾飞。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的力量逐渐强大,非行政因素开始成为主导,政府的介入逐步减少。这时,经济发展转型越来越受到民营力量的影响和市场力量的推动,民营经济和市场力量的壮大更能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鄂尔多斯的区域内生能力渐行渐强。

城市地理学家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基本思想是:假如一种经济活动在一个城市被集中到一定的数量,以致这种活动支配了这城市的经济活动,那么这种经济活动就成为它的主导职能。[3]20世纪90年代初,鄂尔多斯市政府提出“抓大放小”,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以经济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企业主体。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内部经济实力的束缚,其主要依靠简单的煤炭开采挖掘,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卖出来实现财富的积累。当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便提上日程。鄂尔多斯通过对煤矿的整合重组,煤炭资源的开采基本实现正规化、机械化。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鄂尔多斯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挖煤”——“卖煤”模式,于是大力发展煤炭工业的关联产业,如煤炭深加工、煤间接液化、“煤变油”、新型煤化工等,壮大高附加值、低污染、高科技、竞争力强的煤化工体系。与此相伴的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培育生态农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三、鄂尔多斯模式对庆阳市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1.在我国,所有的能源资源在产权上都属于国家,因此在企业体制上形成了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开发模式。目前,庆阳的能源资源开发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长庆油田和庆阳石化等大型国企负责,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企业实力强大、技术水平高、对财政收入贡献大、对地方经济的带动能力强等。但鄂尔多斯模式的经验表明:庆阳市必须努力扶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延长产业链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以有效地推动以能源产业为中心的其他服务行业的繁荣。因此,庆阳市政府应该树立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财政增收的蓄水池、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的观念,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同时积极邀请民营企业家参与能源开发,准许个体参股能源企业,鼓励民营企业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

2.早在18 世纪末,马尔萨斯和李嘉图就认为有无充足的自然资源对实现一个农业社会及其紧接着的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其后以Wright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通过对单一国家的个案分析或国家间的比较研究,论述了能源资源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4]因此,庆阳市必须因地制宜的发展能源产业,坚持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通过产业的辐射效应带动其它相关产业聚集,产生聚集效应,最终达到低成本和聚集经济效益。怎样发展能源产业呢?仅仅依靠简单的“挖油”——“卖油”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属于能源开发的微利模式。不但造成高消耗和高污染,而且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外流,不能带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分工的日益深化与不断演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分工不断深化与演进的过程,而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5]

3.庆阳市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采用适度重工业化的策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油气炼化等都是庆阳市的支柱产业,能源工业的特点和属性也决定了其属于重工业范畴,这些都是庆阳市的战略性产业。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努力探索经济发展转型,这是在实现财富的原始积累和经济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庆阳市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需慎之又慎,一定要打好经济基础,切不开在工业化水平低的情况下“扔二举三”。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走在全国前面的珠三角模式和长三角模式是成功的,这是一种对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指导意义的经济模式。同样的,成长于西部地区的鄂尔多斯模式对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庆阳市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学习他人的成功之道,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切不可简单的复制和粗糙的模仿。另外,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必须考虑到能源资源的开发对自然生态的负面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

参考文献:

[1] 易培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简评鄂尔多斯模式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1-2.

[2] 萨缪尔逊等.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87.

篇9

2095-3283(2012)08-0042-03

作者简介:李站(1988-),山东章丘人,黑龙江大学2010级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东部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第十届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

一、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西伯利亚联邦区是按照2000年5月13日联邦总统令成立的。该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尤其是天然气、煤炭、石油、水力等燃料动力资源、森林资源储量丰富,均占全俄的80%以上,金属矿的蕴藏量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20世纪30—80年代,苏联时期的“生产力东移”战略使西伯利亚地区成为全苏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苏联解体、俄经济转轨后,俄资源配置及生产开始遵循市场原则进行,西伯利亚地区转向“自我发展”模式。一方面,该地区生产的大量油气和矿产资源及其衍生品作为国家可控资源和产品用于出口,为俄经济复苏提供了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联邦中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且也中断了地区内和跨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该地区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在“自我发展”模式下,西伯利亚巨大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与俄西部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许多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大大低于全俄平均水平,尤其是西伯利亚近北和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被媒体称之为“第四世界”。

二、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如果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大,那么对消费品的需求就会多,从而吸引企业进入这一市场(与需求相关的后向联系)。企业在本地的集聚使本地区消费品种类及数量增加,促使消费者生活成本下降(与成本相关的前向联系),实际工资的上升,这又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随着劳动力的迁入,本地区消费支出份额随之增加,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此,形成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循环累积因果链”。据此,可以将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描述如下:

(一)初始条件的差异

在工业经济时期,市场容量(外部需求)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俄西部发达地区人口较多,地理上靠近欧洲发达国家,使得该地区的消费市场容量远大于西伯利亚地区,本地市场规模优势明显。此外,由于历史及地理优势等原因,西部地区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上明显优于西伯利亚地区。这就使得西部地区内部交易成本及其发展对外贸易的成本远远低于西伯利亚地区,这为西部地区开拓国外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在两个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地区,由于突发的某种“震动”,一方获得优先发展,随后在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中,取得先机的一方发展成为核心地区,另一方则成为边缘地区。在初始条件上,西部发达地区相较西伯利亚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这正成为西伯利亚地区逐渐被边缘化的开端。

(二)区域政策的作用

俄罗斯经济转轨后,联邦政府取消了对东部地区大量的政策支持,转而侧重靠市场调节发展东部地区。这使得在市场规模、资金及基础设施上不占优势的西伯利亚地区更加丧失了经济发展的支撑。当西伯利亚地区丧失联邦中央政府的“强制优惠政策”后,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生产要素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分配。由于初始条件的劣势,西伯利亚地区“市场规模效应”及“生活成本效应”较弱,从而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聚集力”缺乏;与此同时,工业在自身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下,所创造出的“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使得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本要素和其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向西部发达地区汇集。

(三)最终结果

西部发达地区的集聚效应构成了对东部地区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巨大拉力;反过来,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西部发达地区的集聚效应,二者呈现一种正反馈机制。在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不断增强,两地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四)政策的“延迟效应”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当经济系统处于一种均衡状态时,外来的一个短暂冲击不会使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立即改变,而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继续原有的经济均衡状态。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区位的粘性,即通常所说的“路径依赖”。近年来俄罗斯联邦政府日益意识到西伯利亚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计划,如《西伯利亚1997年至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纲要》《西伯利亚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2020年前)》等,这些措施使西伯利亚地区的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然而,西部发达地区在初始发展中形成了生产要素的累积机制,经济转轨后市场作用更推动其快速发展。尽管近几年联邦中央开始实施东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伯利亚地区经济振兴,但由于区位粘性的存在,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没有立即得到提升,与西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

李 站: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李 站: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三、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联邦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渐形成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区域聚集力,形成良性的累积循环。

(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经济增长极

1资源开发的“带动”效应

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中,能源的开发与供应成为所有发展项目的重中之重。根据点轴理论,几乎所有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都产生和聚集于“点”上,并由线状基础设施(铁路、航道、公路、邮电通信等)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聚集于各级“点”上的产业及人口等,又会向周围区域辐射其影响力,取得社会经济运行的动力,这就是生产轴线的辐射原理。在西伯利亚地区,要充分发挥能源开发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同时,在东北亚区域内,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能源优势显著,加强该地区的能源等资源的开发,不但会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全俄经济的振兴,而且还将成为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强大的聚焦作用。

2科学技术的“溢出”效应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溢出效应,需要利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使科学研究深入到该地区生产的主要环节中去,可以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根据该地区生产的需求进行科学研究,适当降低军工产品的生产,扩大轻工产品、食品等与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的生产,把科学技术用于优化该地区的经济结构,缩短产业结构升级的周期。同时政府要适当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企业的创新研究,缩短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周期。此外,由于西伯利亚地区距离俄罗斯国内主要市场——西部发达地区较远,发展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运输成本较低的工业产业可以较好地解决产品运输距离问题。如俄罗斯的一些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都有意利用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科技潜力在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石油加工工业、进口替代机器的生产等。

3地缘优势的“连接”效应

西伯利亚地处欧洲与亚太地区的中间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可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市场中连接欧洲和亚洲市场的中间环节,但需要在西伯利亚地区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使其逐步与国际交通运输网络接轨,以充分发挥该地区的“连接”优势。西伯利亚运输业的发展首先与远东—西伯利亚—欧洲这一运输走廊的建设有着密切联系。虽然面临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竞争,但这一运输走廊势必会对途经的西伯利亚地区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重要阵地。俄罗斯实行东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旨在协调全俄的区域经济,还将进一步利用东部地区靠近亚太地区的地缘优势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及东北亚合作。

(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区域聚集力

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决定一区域“本地市场规模效应”与“生活成本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它制约着“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作用的发挥,从而是一区域经济自组织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力,降低交易成本是关键。对西伯利亚地区来讲,降低交易成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加强“硬环境”的投入

发挥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开发这个“增长点”的辐射带动作用,需要由线状基础设施(铁路、航道、公路、邮电通信等)向外辐射。沿着主要线状基础设施(主轴)方向的辐射强度最大,从而引起或加强在该方向上较大规模的集聚。这就要求西伯利亚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辐射”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同时,交通运输业不仅是西伯利亚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对俄罗斯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合作与融入亚太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运输走廊与重点运输线路的铺设,该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强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使生产力实现充分汇聚,实现生产力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之间的最佳空间结合,提高区域的组织水平和规模收益。

2改善投资“软环境”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资源丰富,是国外投资者眼中的宝地,然而外国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却步履维艰,投资成效并不显著。俄罗斯虽然制定了保障外商投资的法律,但是仍然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突出表现在投资法规不完善,缺乏明晰的税率和货币政策,从而导致外商纳税负担过重,特别是交通运输税过高。因此,制定稳定的外商投资政策是西伯利亚地区进一步吸引外资的当务之急。

四、结论

近年来,俄联邦中央日益意识到西伯利亚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加快了该地区经济的开发。西伯利亚经济振兴将为中俄经济合作提供新的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推动中俄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目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实行这个经济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 过竞争,调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迅速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个体制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影响到 高校的专业结构与方向,进而影响到中学,特别是高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地理学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已有数百年之久。既然它能发展到今天,仍成其为一门科学,肯定有自己的生命 力,否则这门科学会被历史淘汰。而一般人,对地理学了解不一定十分全面。地理学什么,有什么用,知道得 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高考取消地理说明教育部门的一些人对地理学的内容和作用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一举措更 加剧了地理学科走入低谷和地理专业产生“危机”的程度。

地理学走入低谷,就社会原因而言不是地理教学改革本身所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但改革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地理学的科教工作者要宣传自己,宣传自己的专业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 是历史的“专利”。现在似乎一提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其实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自 己的立足点,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学在中学教育方面,不仅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可 以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它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对学生进行建设、保卫家乡、热爱乡土的教育;能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国,进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对学生进行国际 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学生进行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唯物主 义教育,并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获得关于生产资源分布知识,关于人口、环境、 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知识。此外,在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的应用上也都 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为此,地理教育,无论在中学课程中,或在大学为培养地理师资所设立的地理系都没有被砍掉过。无 论在中国,在世界其它国家重视程度时有起伏但都依然保留。只要肯定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大学师范地理 专业也定会被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搞经济建设,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强国。在这种形势下 ,中学教育会强调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而地理教育其重要程度是应当削弱呢,还是应当加 强呢?结论是更应当加强。因为地理学来源于实践,也必然要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无论 是地理知识教育、地理技能教育、地理智能教育,地理教育中的德育都和实践,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上述种 种地理教育更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许多地区,盲目上马了许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重污 染小型企业(如小造纸、小冶炼、小化肥、小水泥厂等),它们虽为部分人或局部地区带来了暂时的经济利益 ,然而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国家、百姓,以致于子孙后代造成严重危害,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效益。这 些小企业经营者及其决策者们多是地理文盲。所以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仅只地理工作者知道是不够的,更主要的 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尤其是一些决策者,党政工作者了解,才不致使地理学走入误区。

地理学摆脱“危机”,还要克服不可忽视的自身存在的矛盾,即要解决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特有的环境条件 下地理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就其综合性来说,无论哪一个专业都难以比 拟;但就其研究领域中自然经济各要素的深度来说,哪一个要素都有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就其实用性来说,也 不及许多专业产生经济效益明显。这是它在今天市场竞争的经济条件下不及其它许多学科之处,在竞争中处于 劣势地位。

地理学究竟要占领哪一个领域?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发展?尤其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建 设挂钩?地理学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其研究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偏离方向,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综合性 和区域性的特点。如研究投资环境如何优化,研究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特点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全球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都能发挥地理科学的优势,体现地理科学综 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不少大学地理系更名,就是想要竖起一面改革的旗帜,与经济建设,社会实践挂起钩来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便广招生源。其实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地理系叫××系(有的叫“城市与区域信息科 学系”,“城镇规划与建设系”,“国土开发与建设系”,“旅游系”等),而在于它的实质。关于地理学的 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可作专题研究。这里需要认识的是地理科学今天不能仅是少数专业人员掌 握的科学的武器,而是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劳动者及中青年,人人都应具有的知识,因而地理科学的发展会 激发人们对大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视,而对地理教育的重视也会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如下若干问题。

1.高考不考地理,名曰“克服应试教育、而抓素质教育”,但在当前高考作为学校指挥棒是学生学习主要 驱动力的现实情况下,结果是造成学校对地理教育不重视,学生更不重视。有的由于对地理课时的删减,教学 计划完不成,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后果而言,高考取消地理,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举措。

2.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许多重要规定得不到落实。如规定高中一年级96学时,平均每周3学时,许多学校每周 只开2学时。理由是每周两天工休日,课表排不下,此外还规定高中三年级地理有选修课,实际早已名存实亡了 。

3.知识与理论脱离实际,重知识教育,轻技能、智能教育。教学大纲及教材安排实习、实践活动、校外调 查研究活动甚少。反映有关人地关系的上述活动更少。如原大纲中规定阅读课外读物,看地理影片、电视节目 ,参观天文馆、气象台、自然博物馆、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 每年应不少于一次”。九年制初中新大纲在乡土地理部分笼统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缺乏明确的 要求与规定。

4.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5.大多数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电教设备不足,经费不足,难以安排正常的实习实践活动。

初、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去向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相当一部分是分流就业。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地理知识 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最基本的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变动的可能性要比计划经济时期大得多。 任何人都很难说没有面临新的择业的机遇与可能,而具有广博地理知识的人会在新的择业中占一定优势,更容 易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当一个好村长、好乡长、甚至是合格的县长、市长,应当说必须具备广博的地理知 识与能力,所以如果对中学地理教育不重视,不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

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

1.改进师范大专院校地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内容,突出应用技术课程比重,增加实习、实验比重,提高师 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与能力。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需要,必将要求各项地理活动的开展。地理教学大纲是指导中 学地理教学改革,完善人才素质学科构成,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准绳。因而制定或修 改以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计划及地理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孙景沂先生在《中学地理教 学参考》94年7-8期和96年9期中先后介绍过编制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的探索和编写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从 文章介绍看,在适应形势要求、内容更新与改进方面都大大优于现行高中大纲,建议地理实践活动安排要加强 ,要具体,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贯彻实施。

3.在课程设置方面初中以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为主,高中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主较为适宜,应保证时 数不得随意删减,加强对统考的严格管理,保证其严肃性,把好质量关,更应当恢复地理在高考中的原有地位 。

4.在地理教师任职资格方面切实落实教师法所规定的要求,非师范地理专业毕业的地理教师均属不合格的 师资,这部分人应通过进修达到符合要求的水平。

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省地市,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组织好现任教师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是提高对新 教材的授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实践活动的能力。

6.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满足教材内容和实验、实习的要求,建立电化教室,将录像、幻灯、投影作为重要的 教学手段。全国统一编制地理图片、录像片、幻灯片、投影片,及时与教材同时配套出版发行,供应。

篇11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成为了挑战。地理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就需要不断的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冲动,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层次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处于焦虑状态,为了满足需要而产生的驱动力就是动机。教师的需要,包括生存、认知、情感、道德等现实需要,以及超越自我的潜在需要如;获得学生、家长、同事的认可等,这些,都会成为教师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动机,促使教师积极地寻求自我发展。

地理教师肩负着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学科相关的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任务。地理教师和其他教师一起,肩负着促进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责任感是促进地理教师寻求自我发展的内部动机。当他们感受到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回报时那种喜悦和快乐,更是促进地理教师寻求自我发展的外部动因。这两种动因将会持久地、稳定地对地理教师发挥作用。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来说明怎样来增强地理教师自我发展的驱动力。

一、内部动机――增强思想素质和道德责任感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教师具有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发展,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的责任。家长把子女送进学校,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自己的后代能否在其毕业后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教师的身上。整个社会都不允许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不负责任。

作为地理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根据《规范》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增强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责任性。转变思想观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到自己工作目标的第一位,“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做一位真正的服务型教师。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本地乡土地理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设地理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自身各方面能够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树立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以及数字地球的广泛应用,都为地理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地理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利用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学生获取最新地理知识和发展最新地理学科方面的能力。

二、外部动机――增加地理自身的成就感

对于地理教师来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和较强的地理能力,以及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学校。

地理学科是兼有文、理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常常表现为一种个人的综合素质,而目前应试性的教育评价制度难以较为准确地对之进行评价。中考不考地理,高考也只有很少部分学生选考地理,因此地理学科对于学生升学的贡献也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地理学科在中学仍然处于“副科”的劣势地位。所以,增强地理教师成就感的关键在于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地理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化。具体表现在: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2、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必须具备的探索性操作能力;3、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4、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显然,这跟过去只局限于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在地理课上的行为表现两个方面的评价来说,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给学生一个更科学、更客观、更有利于满足其身心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体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是学生在学习地理中真正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使地理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回报,增强了地理教师的成就感,使地理教师真正能够实现快乐教育。

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对于中学地理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地理新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地理教师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地理教师不仅要增强思想素质和道德责任感,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力争做一名新时代真正为学生服务型的教师。

篇12

一、加强思想认识教育,激发地理学习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引起思想认识上的重视,才会产生学习上的动力,而原发动力是激发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状态的内在因素。首先,利用名人轶事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科学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史上许多地理名士的伟大事迹,来教育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地球村”公民,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人类居住环境发展史,对地球的现有保护和改善未来更有一种义务和责任。其次,利用地理学科的广泛联系性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有些人片面认为,地理属于文科类学识,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学了也不多,不学也不少”。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其实,地理学科不仅与语文、英语、政史、音美等文科性较强的学科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与数理化等学科渊源很深。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相关联系点,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广泛性和生动性,从中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和学习情感。最后,联系地理学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综合性比较强的地理文化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将来,应对社会挑战的优秀人才必然是具备多方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仅就个体而言,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严重缺乏地理学识的人是难以“走出”家门、走出“地球村”的。换言之,一个人具备一定的地理学识,必定有助于他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开拓。

二、运用电教媒体手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挂图、投影仪等手段,以多媒体设备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首先,可以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例如在教学“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等内容时,我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直观演示了数年来洋流影响海洋生物分布的研究性影音资料,让学生从形象生动、鲜活实在的媒体教材中学习、了解和掌握更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它的演示效果是语言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其次,有效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地球自转公转”等内容时,部分学生对于人工和实物演示,要么难以会意,要么时间不长又产生模糊混淆。我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设备对天体运行方式实行模拟演示,运动的方式和角度立体感明显,而且一目了然,既有助于学习理解,又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能够营造浓厚的地理教学情境。如教学“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时,我运用电教媒体演示了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惨烈场景,如汶川大地震、特大洪涝灾害等,让学生从身媒体演示中产生强烈的情感震撼,加深认识。

三、突出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地理合作教学

篇13

地理信息科学主要是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是针对现代地理学中的比较复杂的、范围又比较广泛的内容而进行的解析处理与技术保障,通过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不难看出,在全球变化性问题上,地理信息科学有一定的处理功能,例如:社会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毫不夸张地说,新世纪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时代,是依赖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的时代。

2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

地理信息科学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理论基础,以核心技术遥感、全球定位及相互渗透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集成化技术系统。当前,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成熟,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高科技的地理信息系统与企业,而我国因为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大规模的体系动作,许多的科研项目还停留在研究阶段,更没有被公众广泛认知,可喜的是,在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新技术大扶持与推动工作,先后成立了“中国GIS协会”和“中国海外GIS”协会,以及应运而生了相关的高科技企业,同时在国家的职能部门中也设立了测绘信息局与信息系统,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与科学的探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地理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遍地开花,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3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

那么究竟地理信息科学在哪些方面可以得到应用与发挥呢?我们在这里举例说明一下,就我们的城市电子地图来说,此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我们浏览城市分布全貌,通过输入起点、终点,还能查询出公交车的路线,并提供相关车次信息,获取沿途的换乘信息与道路信息,其信息量之大,实用价值之大,不仅体现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超强功能,更实惠和方便了我们日常生活;又如,在医学上,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制作血管分布图、内部器官的结构图,这样,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微观手术的实现,使我们看到,地理信息科学真的离我们很近。也正是因为以上种种优点,它正逐步影响与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也只是地理信息科学被广泛应用的冰山一角,它不仅在城市交通与规划上得以应用,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预防,以及水气管道等领域,都有其发挥空间。那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未来将有怎样发展前景呢?就目前而言,地理信息科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收集储存海量的人文地理信息,也正在航天技术中进行着不断的尝试,而一般地理复杂方程的建立,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其得以应用,地理信息网络系统正在迅速发展,在遥感影像成图,数学模型与信息模型,还有复杂的地理现象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这些无疑说明,地理信息科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4地理信息科学的框架结构

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是将遥感、定位、遥测、虚拟地理环境及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等集合成一体化的天地信息网络系统,再运用信息机理研究、全球定位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3S集成理论应用研究等,实现地理信息技术的探讨与完善,在从技术理论过度到实践应用,构建推动社会前进的包括文化发展、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人文科学的完事体系。新一代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在互联网的交互作用下,不仅仅局限于集成库的数据收集,而是在遥感、遥测、定位、地面观测、社会统计这五个数据源的作用下建立的数据库集合,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还会将多媒体引入数据收集中,建立更全面的关系数据结构,还要发展元数据与数据仓等技术,为此面向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图像与图形结合、知识与属性连接、推理机与逻辑库等问题。地理信息科学严格来说,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建立整个学科体系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技术层这个层面的研究主要依靠遥感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以及其他空间信息为设施基础,在这些技术支撑下探讨与分析如何处理、描述地理信息的基本问题,并由此构建研究地理信息的可运用机理。(2)理论层地理信息科学是建立在地理学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的学科,它通过地理信息的运动机理,与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强大的存储与处理功能进行区域化服务,进行可持续发展。(3)应用层所有的理论与研究均要对我们的社会,我们所生存的空间发挥其作用,才能得到应用,作为强大的地理信息科学也一样,在如此强大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下,面对我们全球的变化问题,它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对我们的生活进行了决策性的服务,并通过持续性发展继续指导着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

5地理信息科学在产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集成化一体信息网络系统的框架内容也在日趋完善中,与基础设施相关的众多学科领域也在大力筹建中,为此,我们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前提下,必须快速解决这一学科中所面临的问题。(1)遥感影像的系列成图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没有参考的问题,大地图集就是可以参考与借鉴的系列成图的典范,当然,这经过了几世纪,几辈人的努力,从文字描述到地图制作,才获得了如此伟大的进步,才最终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为新一代的遥感影像系列成图问题,因系统间符号与数据结构相冲突,达不到完整统一的制作要求。那么在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我们是否可以完成这项工程呢?答案是尚未成功,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功能的不断深入开发,遥感影响的进一步普及应用,我们终将会解决系列成像问题。(2)改变地理信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在地理信息科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数据库与辅助设计相结合,使地理信息系统得以完善,然而,出现的新问题是:由于系统中不支持模型的综合运算,不能使运算结果可视化,这一问题只有通过改变系统中对地理现象客观规律的软件,可将专题地图自动自成,才能取得这一阶段性的突破。(3)计算与信息模型的问题模型有实物模型与信息模型之分,信息模型是在信息系统中运行的,而我们的地理信息科学中,有遥感信息模型、复杂性地理信息模型、料子体元遥感信息模型等这些信息模型的系数与指数都会随时空或新因素发生变化,那么系统对其计算结果也会产生辩证逻辑计算,这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要进行大量计算处理的研究工作。

6结束语

地理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其应用价值与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目前,仍处于发展中阶段,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成长壮大,这门学科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相关技术也属于高科技知识产业,对人才的培养也有较高要求,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们也欢迎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一起为我们的新兴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侯景伟,孔云峰.地理信息科学的时空哲学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1):18-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