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实用13篇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1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多采用诱思探究、巧设悬念的方法。一个好的新课导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创设出最佳的学习课堂情境,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巧借声像,以影(音)导入

当今发达的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大量的地理音像资料使学生耳目一新。在课堂中,把图像、音乐灵活的引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埃及”时,可这样导入:在大屏幕上播出埃及的风光记录片段:象形文字、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尼罗河及沿岸沙漠风光、朝拜的教徒、圆顶的清真寺等,并配以庄重、浓厚的充满伊斯兰教文化底蕴的音乐。在画面定格后,提问: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是非洲的哪个文明古国?它是一个什么国家?居民主要信仰哪种宗教?在学生惊叹埃及灿烂的古文明中,把他们兴趣盎然地引入新的学习中。

又如,在介绍“亚洲”前,教师可播放《亚洲雄风》这首歌,同时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图片,利用其中的歌词“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引入亚洲地形的教学。

2 巧设疑问,以疑导入

人的大脑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闪出思维的火花。在地理新课导入中,教师可提出一些精心设置的疑问,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如:在讲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时,先向学生发问:北冰洋就是北极地区,南极洲就是南极地区,对吗?让学生展开思索和讨论。学生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会急不可耐地打开课本,以学习新的知识。

3 巧用时事,以实导入

地理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与现实环境紧密关联,并能时时学以致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发生在自身环境周围的事情最为关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时事导入新课,创设课堂情境,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赋予学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地理学科。

如在“西亚”学习中,可这样导入:充分利用美伊战争的时事,先请一位学生介绍战争的现状,然后向学生提问“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积极回答后,在突出“石油”答案的前提下,再点出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顺理成章地、自然贴切地引出新课。

4 巧讲故事,以趣导入

在地理教学中,枯燥的地理基础知识往往会使人兴趣索然。教师能赋予内容以趣味,则乏味的内容会变得韵味醇厚,学生不仅乐学,并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这在导入中是十分可取的。

5 奇中揽胜,以“奇”导入

人们对新奇的问题总是抱有极大的猎取心理,有奇必有思,以奇引疑,以奇促思,这是地理教学导入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讲述“海陆变迁”时,不妨这样导入:煤是由植物变化而成的,现在人们在南极洲陆地发现了大储量的煤层;在非洲和南美许多近赤道的热带地区,人们又发现了古代冰川的痕迹,这是为什么呢?在学生们惊奇议论之时,热情洋溢地导入说“想知道原因吗?”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真相吧!

6 借助历史,以情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历史,情真意切地讲述,很容易激励和感召学生,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促进他们学习动机的升华。

如在介绍“日本”时,可用深情悲痛的语调讲道: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在唐朝时期,漂洋过海到我国学习文化、艺术、技术、生产等。但众所周知,就是这个国家,在满清时期对我国大肆侵略,引发悲壮的中日甲午战争,并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在二战时,又大举侵华,有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为证:死亡34万人,烧杀奸淫不计其数,一个古城变成了尸城!沉默良久,然后在学生震怒未尽之时,再引入主题:日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竟敢对我泱泱大国如此冒犯?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个国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7 温故知新,以联导入

旧知识的铺垫是学习新知识的阶梯,让学生借助已学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是导入常用的一种方法。

如:在学习“亚欧大陆地形”时,可采用以旧联新的方法,提问:a、陆地地形可分哪几种基本类型?b、亚洲主要以哪几种地形为主?亚洲地形有何特征?

8 观察地图,直接导入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2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

在现今新课改的要求与课堂导入构建理论的内容中,历史课堂导入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活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产生的问题积极的进行思考及探索,课堂导入的具体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趣味性。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看,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阶段,心理并不成熟,因此在学习中,兴趣的影响非常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朋友,这种情绪对学习产生的是一种积极的影响,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

2、针对性。课堂的导入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而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所以课堂的导入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3、新颖性。新鲜事物带来的新鲜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尤其是在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新鲜事物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对其产生好奇心。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应用新颖的内容及材料进行应用,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二、导入的策略

根据课堂导入的内容及初中历史课堂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课堂导入。

1、复习法导入。这种导入法主要是通过复习旧课引人到新课,也就是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采用过渡式导语或问题对学生的知识搭桥铺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表演法导入。这种导入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3、悬念导入法。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4、音响、影视导入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讲授新课前,适当地播放与讲授的内容有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学习情绪,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5、用时事,联系史实进行导入。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来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又能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的来源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运用时事导入新课,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的作用。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的功能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活动的开端,其效果直接影响之后课程的进行,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安定学习情绪。学生从课间休息时的游戏打闹到上课铃响后安静下来,需要有个过度转换阶段,这就需要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机敏的教师善于运用导入语,以自身的风度、清晰的声音、新奇的内容、精彩的语言三言两语控制全场,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思维尽快回归到课堂脑力思考的起跑线上,从而发挥开场白威慑全局的特有魅力。

2、吸引学生注意。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认识过程,需要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而注意力是否集中则是这种认识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集中在教学的内容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上课,才能“箭无虚发”,句句入耳,点点入地。教者轻松愉快,听者心倾神往。

3、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在导课过程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讲解,富有感情的朗诵、漂亮美观的板书、潇洒动人的风姿或一幅美丽的绘画、一首美妙的乐曲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4、沟通师生情感。良好的导课是接通师生信息的电键。一上课教师登台亮相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抹笑容、一句话语,如果一下子博得学生好感,那便取得了通往学生心灵的通行证,为教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情绪反馈打开了通路,铺平了道路,使教师的讲课建筑在学生对你的期待、信赖、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朴实亲切的导语会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师生的情感会在导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交流和升华。

促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与振奋的内心状态是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根据历史教学的发展,其课堂导入方法也呈多样性,各类课堂导入方法起到的作用不同,但是其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使课堂活动有效开展。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使课堂导入可以发挥出应有的安抚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加强师生沟通等功能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3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历史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就像是一首乐曲的“引子”①,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而言,刚刚接触这门全新的课程,课前导入如何?对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历史知识至关重要。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个人对导入技能的一些看法。

一、导入技能的概述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上课一开始时的一种教学行为,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认知准备,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期待和参与需求,从而使学生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②。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也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历史这一学科特有的性质,课堂导入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质量。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会将遥远的历史拉近学生,贴近现实生活,有效地把学生带入历史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会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建立起与新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③。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的几种常用方法

导人方法的正确选择,会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可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导入方法的选择尤为关键。通过笔者近来的观察与总结,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更适合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导入。

1.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复习旧课或原有知识对新课进行教学导入的方法④。这种导入方法可以使学生从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中,这样不仅回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对所要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复习导入法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一点,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旧知识,并不仅仅是指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而是要与所学新课相关的一些知识,对新课学习有一定帮助的知识。

比如,我们在讲《王安石变法》一课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方法。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商鞅变法》一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秦朝商鞅进行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使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之后的宋朝有一个人也进行了一种变法?为北宋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王安石。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北宋,领略一下王安石是如何进行变法,使积贫积弱的北宋得以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王安石变法。”老师正确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商鞅变法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王安石变法。

2.设置悬念导入法。这种方法就是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就有目的地设置悬念,提出一些与本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例如,在讲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老师讲:“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4号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说道:“五四青年节。”那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是怎么来的吗?是为了纪念,那什么是呢?就这样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激起他们对本课的好奇心。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效果事半功倍。

3.热点事件导入法。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如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翻转课堂、微格等已经广泛普及中学历史教学。学生了解新闻时事也是极其方便的,我们可以利用当前热点话题进行历史课堂的教学导入,利用热点话题进行新课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与当前热点相结合使遥远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我们在讲《抗日战争》一课时,可以利用去年我国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日”盛大阅兵进行本节课的导入。现在的初中生兴趣比较广泛,对于当今国事也比较关注,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当前的热点事件进行新课导入。

4.故事导入法。相对于枯燥乏味的阅读历史课本,学生更愿意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因此,历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以讲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可以用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故事有很多种,比如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古代神话传说等。利用有趣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要尽量简单化,导入时间需合理,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从故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教学中。

5.影视导入法。如今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比较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历史典故已经通过众多影视作品逐渐呈现出来。现在网络,电视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把有价值的一些影视作品带入历史课堂中,把学生的兴趣变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

比如现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历史教师在讲有关秦国的历史时,就可以以这部热播的电视剧作为历史课堂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影视导入法对于初中生这个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一些比较难的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课前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决定选用哪种方法。但是笔者认为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上这几种方法更为合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积极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课前导入极其重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技能的合理运用有如下积极的作用。

1.一个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将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遥远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在课堂一开始,要将学生从课间闲散的状态中迅速拉回课堂中,一个精彩的导入设计是极其有必要,它将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3.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前导入不仅会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我们学习过的旧知识,而且会为我们即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埋下伏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后续的历史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4.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会为学生清楚地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即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导入技能的有效运用,会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轻松学习历史。

四、课堂导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导入技能的合理运用使日常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对于导入技能的使用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入要控制好时间。初中一节历史课是40分钟,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如果课堂导入时间过长,则会影响这节课教学内容的整体完成进度,最终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2.导入要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简单明了。导入的设计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3.导入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课堂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中。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设计导入应该针对学生实际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4.课前导入方法应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并且要紧扣所要讲的教学内容,不能偏离主题,要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理解的材料。

5.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与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对历史知识的强烈好奇心。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不断更新和优化。课堂导入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将关系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务必特别关注导入技能的研究,不断加强课堂导入的训练和方法的选择,努力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注释:

①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5.

②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94.

③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5.

④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6.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朱汉国,郑国林.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叶小兵,姬秉新.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田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2013.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4

要重视在课堂上运用导入艺术。以下是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

一、演示实验导入法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的手段呈现物理概念规律,相较于语言讲授要来得更加直观生动。因此,实验手段一直是教师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在物理实验中,演示实验以其生动、直观、便于操作的优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导入环节,演示实验同样可以作为很好的导入方法来使用。

例如,在学习“电场强度”的知识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讲之前,我就给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首先对两根橡胶棒进行摩擦,使它们分别带电,然后将其中一根带电橡胶棒放在云台上,再用另一根带电橡胶棒去靠近它,这时候,发现云台上的橡胶棒开始转动起来。这个有趣的现象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再顺势提出问题:两根带电的橡胶棒并没有发生接触,也就是说,相互作用的电荷并没有接触,那么,他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从何而来的呢?就这样,利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小实验,再加上一个问题的引导,使教师带领学生顺利地进入了今天新课的讲授中。

二、类比导入法

类比方法是人们利用已知知识探究未知知识的重要方式。在物理课堂上,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如果能够利用类比的方式,从旧知识中找到与新知识的共同点,这

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物理课堂上,类比导入法也是教师经常用到的导入方法。在电场中,与这种高度差类似的是,电场中不同高度的两个点之间会存在电势差,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时,电场力会对电荷做功,而电荷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电场力对其所做的功也会越大。就这样,原本比较抽象的电势差概念经过这么一类比,立刻让学生明白了过来,从而有效地引起了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这就是类比导入法的功效。

三、多媒体导入法

自从多媒体工具引入课堂教学以后,这种集声音、视

频、动画、文字于一体的教学工具就展示了其强大的魅力。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原本封闭的课堂变得开阔了,原本单一的文字图片知识变得生动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工具成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导入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入方式。通过多媒体工具,可以使学生的多重感官受到强烈的刺激,这样,在刺激之下,学生自然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教师如果把这种注意进行恰当引导,即会很快形成兴趣。我在给学生讲“物体的平衡”这部分内容时,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名叫《平衡之王》的杂技表演。在表演中,表演者把各种各样的道具,如篮球、三脚架、椅子等一堆东西一个个地像搭积木一样搭起来,这些五花八门、形状各异的东西竟然神奇地立了起来。当学生看到这个神奇的表演时,纷纷感到惊奇无比。这时候,我就告诉学生,虽然这个杂技看起来很神奇,但是道理却很简单,那就是表演者掌握了物体的平衡。那么究竟物体之间到底是怎样达到平衡的,等我们学完了今天的内容以后,说不定你也能像那位杂技表演者一样进行这种神奇的表演了。听我这么一说,学生纷纷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了个好头。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5

1、趣味性,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到学习。

2、针对性,课堂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不可以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授新课作铺垫。

3、新颖性,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高中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复习导入法--明确目的,提问式导入。

“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复习了上一课的内容,而且又很自然地导入进了新课。比如,学习完海水运动后,要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问:(1)、洋流按成因可分为哪些?按性质可分为哪些?(2)、它们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会影响气温和降水吗?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到新内容。

2、设问导入法--针对教学内容导入 。

带有启发性的设问可以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新知识融会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达到内化、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以次来培养能力。比如,在学习天气系统时,对学生提出问题:(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明天的天气又会怎么呢?(2)、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由什么引起的呢?我们当地的“梅雨”和“伏旱”是怎么回事情?以此导入,效果就比较明显。

3、预习导入法--针对要学习的内容导入 。

教师应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设计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成分的心理准备,也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布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一定要具体,不要过多、过难,还要紧扣教学内容。

4、时事导入法--结合时事和热点问题导入 。

利用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国内外大事来导入课文。教材的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每天发生的事件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完全要看教师是否能灵活联系生活,如能应用恰当,应该是种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在学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时,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我国的青藏铁路,由此导入,学生的兴趣就比较浓厚,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5、创设情境法--运用相关情境导入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人文学科的教学中经常使用。要想起到好的效果,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内容相符并且能够深深的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整个身心。创设情境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学生的互动,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加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必修Ⅱ第四章第三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我应用该方法较为成功的案例。本节的导入我自制了幻灯片《地球,你好吗?》,选择了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破坏、沙漠化、海洋污染等多幅震撼人心的图片,配以相关文字以及环保音乐《地球,你好吗?》进行播放。在导入新课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大部分学生观看时愁眉紧锁,还有个别女同学在看到“惨死沙滩的海鸟”、“营养不良的骆驼”时,眼眶湿润。这样的导入,直接将学生带入到主题之中,同时本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以完成。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6

一、实验导入

高中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龄,这就决定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物理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物理教师可以紧抓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来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新鲜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对物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感觉到物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

比如学习《圆周运动》时,教师先做一个水流星试验的杂技,使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一开始就被充分调动起来。实验过程是:在试验小桶中注入水,然后把它转动起来,学生会发现水到达最高点时,却没有流下来。引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来做,然后找学生说说试验成功的关键,由此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之中。然后教师结合学生之前的经验,教会学生联合运动的相互关联性,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实例导入

中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墨守成规,毫无新意,一开始就给出物理概念,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受到压抑,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调动起来。老师在讲授新课前可以举一些身边的具体事例,把学生带进活生生的场景,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对这堂课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会使学生带着悬念与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如笔者在讲授《全反射?摇?摇光导纤维》时,一上课我就问:“大家都知道折射现象吧?”学生积极回应老师:“知道。”于是我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了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装满水的碗斜插入一根筷子,就会产生折射现象,等等。然后,我接着问:“如果我将一束光从空中斜插入水中时增大入射角,慢慢地增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一时语塞,都想找一句准确的话言或概念来表达这一现象,但是找不出来。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出了全反射的概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趣导入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高中物理实验性强,与生活实际也比较贴近,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想办法,抓住契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动能和动能定理》这节课引入时,可以引用下述材料:1940年11月7日,美国新建的一座跨度为850米的悬索桥,突然在一场大风中断裂,那天的风速是19米/秒。在风中,那桥扭曲的厉害,越跳越厉害,最后断裂。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够经受大量车马行人的桥,却经不住一阵不算大的风呢?”利用本则历史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想知道的念头,急于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努力去钻研、思考。

四、复习导入

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或凝神思考,或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或积极演算,或正反方辩论。而引发这一系列高质量的课堂活动,需要教师在上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时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成了一节课的关键。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多年的今天看来,除了创设各类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外,传统的由复习导入新课的方式,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如,“力的分解”一节我是这样引入的:先回顾“力的合成”,重点强调“效果”,即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就叫该力的分力。力是矢量,力的合成遵循矢量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提出问题:根据逆向思维,如果几个力依据“效果”,按平行四边形法就合成;同样“依据”效果,就可以对一个力进行分解,并遵循同样的法则。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原则,并加以运用。导入是“点睛”之笔,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和热闹,不顾及导入内容而使导入流于形式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王飞科.论高中物理课堂上多种多样的导入艺术[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2(14).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7

作为一名有着几年高中教学经历的英语教师,笔者总是经常听到同事谈起高中课堂气氛的沉闷和无趣,很多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气氛下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自然无法达到预期。反思这些课堂,导入没有吸引力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英语有言,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导入能够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一堂课成功的铺垫和开路先锋,保证课堂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有效导入的几个基本原则

1. 要有足够的趣味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具备了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学生才能真正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享受课堂并且沐浴在教师传授的知识中。此外,这种兴趣还会驱使学生进行不断的探究,从而保证学习质量。

2. 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呈现导入内容,这样学生便能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新的情感体验,真正融入到课堂主题中。

3. 要控制好导入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堂课的八分之一。导入虽然很重要,但是也要考虑到课堂整体进程。 如果用时过长,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而且会使整节课变得拖沓。

三\有效导入的几种基本方法

1. 通过图片、录像或音乐等。学生对这些方式有直观的体验,所以更容易提醒注意和兴趣,迅速进入状态,同时也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而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导入方式。在Book 4 Unit 3有关卓别林非语言幽默艺术时,可以先放映一部跟课文内容契合的卓别林主演的“淘金时代”,让学生们在笑过之余能对卓别林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的那个时代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教授Book 2 Unit 5 Music 这一话题时,则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片段,并且让学生猜测所欣赏的音乐分别是哪种形式(乡村,流行,爵士,古典乐等),使学生在沐浴音乐的同时也接受了新话题的引入。

2. 通过介绍背景知识。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关于文化、人物和国家地区介绍的,对于这类题材的文章,可以通过呈现它们的背景知识来进行导入。比如在教授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以及Book 7 Unit 5 有关Peru这个国家概况之前,我要求学生分组在网上搜索各国著名节日和秘鲁这个国家的背景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通过关键词、图片等形式做成幻灯片,由学生代表向其他同学做介绍,这样既能使学生锻炼口语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的同伴们更容易接受这些知识。

3. 通过小游戏。游戏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一种形式。教师可根据一些课文的特点适时地通过游戏进行导入,为整节课创造出第一个小高潮。Book 4 Unit 4 是关于Body language 的一个单元,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笔者组织几组学生上讲台前做“你表演我猜”的游戏,一位学生根据黑板上的语言提示做出各种肢体语言,另一位学生(背着黑板)猜测其动作(用英语说出)。通过这样的游戏,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4. 通过与学生的问答。巧妙的提问有时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导入方式。当然,问题一定要设置得合情合理,不仅要与课文内容契合,同时最好能与学生的日常经历相结合,让他们有话可说。Book 7 Unit 4 Sharing 是关于志愿者工作的一个单元,笔者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作volunteers. 笔者分别提问了三个学生,其中一个是校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树立了志愿者这一概念,顺利地进入了课文的主题。

5. 通过新闻导入。多数学生对新闻比较感兴趣,如果能把新闻融入到课文主题的导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Book 7 Unit 1 living well这一单元时发生了分子在昆明火车站的暴行,笔者将这一事件作为导入,痛斥他们的罪恶行径的同时也告诉学生们,我们一定要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并且“好好活着”。这样的导入不仅引入新闻,同时也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课堂导入的几点体会。所谓教有法,无定法。我们应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同时还要考虑我们的教学对象和各异的教学环境进行改变。经常变换导入方式,才能不让学生厌倦,而是保持新鲜感,才能有利于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我们的教学也才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8

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学中,有时出现教师提问一个不算难的问题,而学生却回答不上来的现象。这并不是因为学生水平低,而常常是因为教师提问得太泛,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就要求教师提问的内容要明确、准确,让学生明白教师到底要问什么。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有教师一直问学生能不能根据以前学习“9加几”时使用的“凑十法”,来想想“十几减9”可不可以也用类似的方法呢?这样提问,学生一定很难想出“破十法”。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以前学“9加几”时,是把9变成10,那计算十几减9是不是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数先变成10再拿去减呢?这种提问方式比前一种提问方式更有针对性,能帮助学生思考。又如《认识图形(一)》这堂课,在让学生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征这个环节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类物体———长方体的特征时会说:“长方体有四个尖尖的地方,还有六个平平的长方形。”这样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及初始经验处于“生活数学”范畴,不足以反映数学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学生便不明白观察的侧重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怎样描述才算完整准确,然后让学生描述第二类物体的特征。这样,学生就会根据之前的经验进行描述,并且为以后学习其他物体的特征打下基础。提问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提问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教学活动进行下去的有效方法,所以提问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课堂学习层层深入。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这课时,可以先安排路程一样、所需时间不一样,让学生分辨谁跑得快;接着安排所需时间一样、跑的路程不一样,让学生分辨谁跑得快;最后安排在路程和时间都不一样的情况下,问学生谁跑得快。这样提问,就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问形式多样化。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有的时候一直是教师在提问,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如果课堂上夹杂着学生提问学生,小组之间互相提问,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层次更丰富,还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例如当一节课快要结束前,让学生针对这节课给同学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解答。又如在上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再在课上向别的小组提出问题。在学生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总结,不经意间学生就获得了知识。

(三)讲解技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内容要教师细心讲解。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交流合作。④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良好的讲解技能,帮助学生学习。举一反三,适时归纳总结。讲解知识点时,不仅仅讲其中一种情况,而要讲多种情况,注重“变式”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梯形时,学生可能很容易就理解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但教师在黑板上要画出几个大小不一样、视觉角度不一样的梯形,让学生明白这些图形看上去不一样,但都满足梯形的定义,所以它们就是梯形。教师不应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而要关注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巧妙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认识上。所以,讲解时不仅要举一反三,还要适时归纳总结。讲解要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是教师一味地讲,也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倡让学生自学,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而是要教师适时指导、点拨。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和角》时,教师可以先拿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学,再提问学生直线、射线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并进行讲解。讲解要有条理性。讲解的线索要清晰,对先讲什么、再讲什么了然于心,要抓住重点和突破难点,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内容、备课充分。讲解的条理性不仅仅体现在顺向思维上,还可以充分利用逆向思维辅助教学和学生学习。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学习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时,除了强调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外,还要强调10角等于1元,10分等于1角。这样讲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者的关系,并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讲解是一堂课的中心,教师讲解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讲解技能,方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课堂组织技能

课堂组织技能是一堂课有序进行的保证。教师要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还要考虑细节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破坏课堂的秩序,这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经历中积累经验。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数学活动。小学一年级必不可少的学具就是学具盒,在认识各个数、数的加减法等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都应用到了学具盒里的小棒,这需要教师先利用小棒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9加几》这堂课,学习“9+5”时先要让学生摆两堆小棒,一堆9根,另一堆5根,接着从5根小棒中移动1根小棒到9根小棒中凑成10根,最后让学生理解“凑十法”。这两堆小棒的颜色如果没有区分就不容易理解“凑十法”,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一堆小棒用一种颜色,另一堆小棒用另一种颜色,这样学生可以一眼看出9变成10是从另一个数中拿了一个1过来凑的。这虽然是个小细节,但如果忽略了,学生摆小棒时颜色多种多样,就容易造成思路混乱。学生有了“凑十”这个基本思维活动经验后,学习后面的《8、7、6加几》时,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凑十法。合理掌控课堂局面。在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喜欢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造成混乱。所以,小组合作前教师要讲清楚规则,越是低年级越要讲清规则。例如上《9加几》这堂课,教学第一个知识点“9+4”时,不能一下子放手让学生摆小棒计算,教师要一步一步指导,一边示范一边讲清楚左边摆几根小棒,右边摆几根小棒,让学生跟着一起摆,到了第二个活动时就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去摆小棒计算了。这个过程必不可少,越是低年级越要重视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只有在第一个数学活动中,学生有效完成、积累了基本的操作活动经验后,后面的数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显然,教师只有经过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合理掌控课堂局面,才能组织好一堂课。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9

课堂导入技能是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关键部分,通常所说的课堂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既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策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使其更积极地向课堂学习状态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显示,课堂导入技能的选取适宜与否及导入技巧的运用如何,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37.8%的影响比率。

按照新旧知识的链接方式及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机制和原理的不同,常见的课堂导入技能类型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即直接法导入新课、复习法导入新课、类比法导入新课、反例法导入新课、实际联系法导入新课、趣味法导入新课和设疑悬念法导入新课等几种类型。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几种常用导入技巧分析

在上述对于课堂导入技能含义分析及其基本类型讲解的基础上,从中挑选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高中数学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进行分解和剖析。这三种方法分别是复习法导入、反例法导入,以及设疑悬念法导入。

第一,复习法导入就是利用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新的知识点,现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方法的运用结构比率中占有32%的较高比例。复习法导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旧知识的学习提出新的问题,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达到思维启发的目的。它的基本设计思路是复习与要传授的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点,分析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例如在学习反函数的时候,预先复习函数的概念和定义,以及他们之间值域与变量域的对应关系等;在学次曲线方程的时候,联系一次直线方程。

第二,反例法导入就是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平时忽略或者容易形成定势思维的知识点用反例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学生对于错误原因的一种追本溯源的探索欲望。反例导入方法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教师通过精心的陷阱和误区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出现思维错误,然后再纠正错误并解析其原因。比如在讲授三角函数两角和与两角差的公式时,可以通过一些公式之间的联系来直观地进行推理,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候容易犯的错误之一,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法来认识到这种直观思维和定势思维的不足。

第三,设疑悬念法导入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从侧面不断地创设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悬念和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探索求知欲望。悬念设疑法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教师通过悬念或疑问的巧妙设计,以此抓住学生的好学心理,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启动积极思维,比如在讲解幂函数和幂运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张厚度仅0.01cm纸张的折叠来说明幂运算的值增长速度,折叠16次后可以达到一棵树的高度,而折叠28次后将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然后问学生要达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高度,需要折叠多少次,这自然会引发学生对幂运算无限神奇的遐想。

三、高中数学课堂中导入技巧所要遵循的原则

根据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技能基本内涵和基本类型分类的陈述,并对三种常见导入方法进行深刻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在更为普遍和通常的意义上认为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首先导入技能和方法的采用要坚持目的性原则,即导入方法的采用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进行,不能喧宾夺主地为了导入方法的新颖而盲目地采用,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是关键。其次是导入技能能够实现新旧知识点的关联性原则,导入是新旧知识的阶梯和桥梁,也是知识模块间的纽带,导入的目的就是通过新颖的导入方法将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直观和明显地表达出来,而不是使之变得更加晦涩难懂。再次是导入技能的采用要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求知探索欲望,导入方法的采用不能离开教学的目标对象,必须考虑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畏难心理,多采取鼓励和表扬的导入方法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中来。最后是导入方法的采用及设计要简洁,导入方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但其在整堂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能只导不讲或是导得多讲得少。

四、总结

本文研究和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导入技巧的应用,导入技巧是旧知识回顾和新知识开启的重要连接纽带和桥梁,主要分析了复习法导入、反例法导入及设疑悬念法导入新课等三种常见的导入技巧和技能,在这些基本导入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讲解中,结合参考了具体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分析,在本文最后,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晓苏.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3).

[2]张冬梅.试论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3).

[3]王仁堂.试论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7).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10

那么,如何加强课堂教育管理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构建课堂教学目标管理体制。为深化各学科教学常规管理,革除课堂教学中存在 各种弊端,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大面积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学校可以推行以目标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制,教务处对年级组实施教学目标管理,年级组通过学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落实教学目标,做到分级管理,逐步健全,完善教学目标管理的目标系统,操作系统和评价系统。

制定课堂教学管理常规。 俗话说,不依规矩,就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课堂教学就应该由常规。如《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和《教学常规奖惩条例》。在此基础上,还可分学科制定《学科教学目标管理常规》,主要从学习、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分析、教研和总结等方面进行优化控制。对课堂教学要求,突出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科特点和年段特点;坚持讲练结合、测评结合。遵循基础性原则、主体性原训、训练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同时还应注意五忌五要: 一忌教学内容面面俱到,重点要突出;二忌教学环节松松垮垮,结构要严谨;三忌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教法要灵活;四忌教学语言平淡罗嗦,语言要简洁;五忌板书杂乱潦草,板书要规范等。使课堂教学管理逐步进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科学管理好课堂教学的段落

课堂结构,主要指教师课堂推进中的几个活动阶段,如课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就是两个不同的段落。课堂段落不同于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学过程的环节是教学过程展开和发展的基本程序,它与学生内在的认识过程相一致。例如,凯洛夫关于教学过程四环节: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观点,就是从人的认识过程的特点出发提出的,而课堂段落只是课堂教学外在活动阶段的划分。加强课堂段落的管理,并使之相互有机衔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一堂课的课堂段落大致可分为侯课、导课、课中、结束几个部分,下面分别对几个课堂段落的管理做些探讨。

1 侯课

侯课是教师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师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这是一堂课的序曲,也是课堂活动的第一个段落。研究表明,侯课有积极的教育教学意义。对教师来说,侯课可以使教师在开课前及时准确地进入角色。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侯课是教师守时、负责、爱生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唤起学生对这节课的重视,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学生情绪,使他们意识到就要上课了,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在教室内侯课,还有助于与学生的沟通,增进师生交往,融洽课堂气氛。相反,如果上课铃响了,教师才匆匆忙忙走向教室,即使不迟到,也需要一点时间镇定下来,稳定情绪,这样,45分钟的课可能就变成了44分钟甚至更少。另外,经常性匆匆忙忙上讲台对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也有不利影响。

2 导入

导入时一堂课、一个新单元或一个新段落的开端,它主要起着集中注意、酝酿情绪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导入一般安排在上课之初,课中如出现单元转换、教学中断等情况时,也可以进行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一般不占用过长时间,实践经验表明,2—5分钟内完成导入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导入的类型很多,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联想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故事导入、直观导入、悬念导入等。要运用好这些导入方法,关键是要把握住课堂导入技术的几项重要内容:(1)引起注意。导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同时使其与教学任务无关的活动迅速得到抑制。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精致的彩色图片、物质燃烧的强光、爆炸的巨响、鲜明的对比试验、教师声音、教态、动作的变化等等,都可以使导入内容新颖,抓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导入过程中引起和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途径有:加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设疑提高加深思考,以及把智力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上课之初就让学生动起来等等。(2)激发动机。激发动机是课堂导入的主要任务,可以通过提供典型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说明新学内容的重要性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组织指引。组织指引是强化导入效果,以及将导入效果渗透于整堂课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需要解决: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明确即将学习的课题,安排学习进度,提示学习方法,指引教学的重点等。(4)建立联系。主要指通过一定的导入设计,例如短暂的复习联系、提供背景资料、回答问题等使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技能发生联系,从而为新知识的顺利学习奠定基础。

3 课中

教师要管理好课中这一主体段落,除了要认真设计好教学的每一环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以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本身吸引学生外,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课堂偶发事件和问题行为。课堂教学中,各种不期而至的“偶发事件”常令教师头疼不已。例如,静静地课堂中一学生突发嚎叫;正放录音时教室突然停电;讨论问题时两个学生突然扭打起来;一学生做鬼脸引起全班哄笑、、、、、、。这些偶发事件及其他各种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如处理不当,都会引起课堂内混乱,从而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认真应付各种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好课堂中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管理任务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妥善处理各种“偶发事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机智素养,以及掌握了一定的“应激”方法与技能。教师教育机构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他的创造力、审美鉴赏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及其有机统一的程度。一般而言,创造力、审美鉴赏力、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其教育机智的水平也相应较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勤于积累,有针对性地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这样,当课堂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就可以凭足够的教育机智,冷静镇定地进入“应激”状态,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

4 结束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11

1 质疑“堂堂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堂堂清”和“深到底、宽到边”的教学设想。设想学生每节课带着问题来,通过课堂教学一次性地从深度和广度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当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表面好像实现了“堂堂清”的目标,而实质并非如此。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性地到底到边,更不可能“堂堂清”。此外,在所谓“清”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用“今天你又有什么收获”这样单一的课堂小结来日复一日地提问,而学生波澜不惊的回答似乎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习惯期待,似乎这样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和要求。恰恰相反,这不仅削弱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而且阻断了学生持续不断的研究思路,容易割裂知识的前后联系,不利于知识网络的有效建构。

2 评书“且听下回分解”的启示

评书是一种老少皆宜、源远流长的口头文学艺术形式,采取明笔、暗笔、伏笔、惊人笔、倒插笔、补笔、掩笔等七种笔法。这七种笔法的使用对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其中每次评书说演最后的“且听下回分解”最让人觉得难以割舍。每次都抖出一个个“扣子”,将观众急于要知道的结果设成悬念,一直到下一次说书的一个段落结束时,才道出真相,从而吸引观众一次次连续收听评书说演。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课堂教学小结重视和研究不够。其实,“小结”与“导入”一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好的课堂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升华的作用,使整节课“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像听完一首名曲,余音袅袅,余味无穷,达到理想的境界,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影响。

二、“心智数学教育方式”的课堂教学小结作用与原则

《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一书,介绍了美国研究学者马扎诺、盖蒂、迪安提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九种策略。按照教学效率的高低依次为:类比与对比,教学效率为45%;记笔记、总结,教学效率为34%;及时鼓励学生,教学效率为29%;作业和练习,教学效率为28%;非语言类表述,教学效率为27%;合作学习,教学效率为27%;课前预习,教学效率为23%;实验假设,教学效率为23%;问题引入,教学效率为23%。而教学效率的定量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小结在九大教学策略中对教学效率的影响位居第二。因此,我们应对课堂教学小结的作用、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1 课堂教学小结的作用

“心智数学教育方式”认为,课堂教学小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课堂小结可以对本节课的中心内容“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掌握重难点,巩固记忆。

知识系统,承前启后。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指导实践,培养能力。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质疑问难,发展智力。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堂小结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改进教学。

活跃气氛,情感交流。新颖的课堂小结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交流更为顺畅,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课堂小结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吸引到课堂小结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2 “心智数学教育方式”课堂教学小结的原则

“心智数学教育方式”认为,课堂教学小结应当依照以下的原则进行。

第一,突出重点难点。课堂小结应做到语言精练、内容准确、紧扣重点,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记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激发求知欲望。课堂小结不单是总结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更是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从而自觉学习更多知识。

第三,注意前后联系。讲台如舞台,教学似评书,既具阶段性,又不乏连续性。评书演说讲究悬念,需要设置“扣子”。教师进行小结时要善于把握时机,成功地把学生注意力迁移到下一节课,促使学生自觉预习,为下节课学习作好铺垫。这样,一节节相对独立的课时教学便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教学系统。

第四,学生自主小结。指导学生自己小结,不但能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也利于学生的语言智能的发展,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甚至会有新的知识和方法出现在学生的总结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形式多样化。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小结不仅应关注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包含围绕知识点的“本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围绕数学思考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围绕情感态度的“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等。

第六,注重迁移升华。教师对课堂小结要进行适度提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需要的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以获得更多的方法和结果。同时,也要让课堂小结充满活力,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后,设法在学生心中留有余味,并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

第七,关注精神生活。教师可以通过总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数学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当成一种享受。学生总结数学的过程因此而成为享受快乐的过程,课堂必将成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殿堂。

三、“心智数学教育方式”课堂教学小结的方法

1 构建网络法

把课堂教学内容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地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快速再现课堂教学内容,起到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这种概括性结尾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它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此法可由教师实行,也可引导学生来做。

构建网络法可运用图示、表格、纲要信号等形式进行概括总结,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知识之间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在高三复习课上,笔者指导学生整理章节知识网络,作为课堂知识小结。学生采取了多种方式,有网络图、框图、树形图、倒树形图。图1是一个学生对《模块二》立体几何的知识网络的总结。她采取了果树形图,把知识模块画成立体几何这棵大树上的一个个喜人果实,形象直观。通过构建网络法,学生在整理、展示的过程中就会整体把握所要复习的基础知识。

2 首尾呼应法

课堂教学应首尾衔接自然,照应“良好的开端”。课堂教学小结既要处理好本节课的课首与课尾的呼应,也要处理好本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对问题式引入,课堂小结应力求较好地解决所提出的实践性、情景性、探索性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直接式引人,课堂小结要对课题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进一步升华。对复习式引入,课堂小结要突出先从已知引向未知,后由未知走向已知,再产生更多未知的过程体验。对悬念式引入,课堂小结要让学生体验惊奇、疑惑、矛盾的心理认知冲突。对直观式导入,课堂小结要体现由点及面,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路线。对故事、诗文式引入,课堂小结也要采取故事、诗文的形式。如在“等差数列求和”的教学小结中,笔者采用了诗文式小结:“等差数列要求和,倒序相加是首要;通项求和相结合,知三求二互迁移;基本元素把握好,函数方程主旋律。”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教学时,笔者采用瑞士数学家目尔梅的名言“代数无非是写出来的几何,几何无非是画出来的代数”导入。课堂小结照应引入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诗句:“数形本是相依倚,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数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启发学生认识到数与形的完美统一。

3 布惑置疑法

在课堂教学小结中,巧设悬念,立“疑”激趣,可拨动学生的好奇心,引人入胜。悬念的设置要因时而宜,因材而异。如新章节的“绪论课”就可考虑用悬念性结尾,通过展示有趣的“片断”或精彩的“镜头”等方式,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高中数学绪论课的教学小结中,笔者采用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名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同时提出了暂时没有解决的疑问:运动是相对的,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如果在宇宙中看地球的运行轨道就不再是椭圆,而是一种空间曲线,它的方程如何,形状怎样?我愿与同学们一起研究。这引起了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悬念性结尾,“收”中欲“展”,使学生思前,觉余音缭绕;顾后,兴味盎然,欲奋力再攀。

4 讨论比较法

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通过讨论进行类比和对比,认清它们各自的本质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深刻,记忆更清晰牢固。讨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对数运算”的课堂教学小结中,笔者引导学生将指数与对数的概念、性质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掌握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理解运算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如图2)。

5 达标巩固法

课堂教学小结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合适的实践活动,这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从而得到接下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题组测验、解题竞赛、板演展示等形式。

在“类比推理在几何中的应用”教学小结时,笔者提出以下两个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标巩固:(1)三角形有“五心”,即内心、外心、重心、垂心、旁心。我们已知四面体也有内心,探索一下四面体有没有类似其余的“四心”。(2)请将有关四面体的结论进行系统总结,并判断其正确与否,不正确的举反例说明,正确的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严格证明。

6 反思评价法

充分发挥课堂小结的评价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会了哪些知识,更要反思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通过自评,同学互评,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这一节课中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够的,能更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从而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反思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针对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自主写出课堂教学小结、数学学习日记或数学学习小论文,强化课堂反思评价的功能,记录学习成长与发展的成功历程。

在“几何概型”课堂教学小结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串用于总结本课。

(1)几何概型的概念是什么?

(2)几何概型的特点是什么?

(3)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是什么?

(4)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是什么?

(5)平面上有长为12cm,宽为10cm的矩形ABCD,有一半径为1cm的圆O在矩形对角线交点处把一枚半径1cm的硬币掷在矩形内(硬币完全落在矩形内),求硬币不与圆O相碰的概率。

在均值不等式的课堂小结中,笔者要求学生课后对均值不等式进行研究并写出研究论文。其中,学生王坤写出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均值不等式的几个推论》被收入了志鸿网。

7 研究开拓法

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小结时可恰当地把学习眼光由课内引向课外,或介绍有关课外读物,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带着超课堂预设而生成的问题继续课后的探究和研究。如在“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堂教学小结中,笔者运用建模的思想,引导学生总结研究函数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将指数函数研究的基本思路拓展到任意函数,结合函数图像的作图,采用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12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我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上找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1、提问导入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问题,突出课的中心,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条件。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明白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等,学生便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思维,达到教与学的成效。

2、 情景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 2 What should I Do?这个单元的时候,老师可以假装自己头疼或感冒,使用句子:I have a headache.或者I have a cold, What should I do ?以表演和创设情景的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能被老师创设的情境牢牢抓住,从而为开展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

3、谈话导入法

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开始前几分钟和学生作随意交谈(Free Talk),以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问与答来实现的,其特点是直接、明确,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4、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等手段导入教学。直观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加生动,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利用课本教材,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创设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生动、活泼。直观生动的课堂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师生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来。

总之,同样一堂课,着眼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就是好方法。课堂的导入要起到凝聚、激发和铺垫等作用。上课伊始,学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但主要的还需要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如何在刚开始就抓住他们的心,顺利地转入课堂教学,这里,导入的技巧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导入法在应用时,各种方式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因地制宜,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导入方法,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篇13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误区

好的课堂导入让人眼前一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不要走入误区。首先,课堂导入只是引子,所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5分钟为宜,不要拖沓,找准切入口。找切入口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经验,又要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

其次,切忌生搬硬套。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这就需要教师们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不同的班级可能需要不同的导入方法,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二、英语课堂导入的几种技巧

1.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教育科学的发展,教师们完全可以做到活用媒体、情景导入。首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导入教学,它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以人教课标版必修一的Unit4 “Earthquake”为例,上课前老师可以先给学生通过课件播放汶川地震发生时那几秒钟的视频,再播放几张地震发生后的悲惨图片,画面触目惊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我提问:“What happened in these pictures? Where did these earthquakes happen?”这样的导入,主题鲜明,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可以使用音乐导入法。以The Sound of the world为例,上课前老师先给学生放两种不同的音乐。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音乐,所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设问题,制造悬念。

巧设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及时解疑,使学生恍然大悟,会产生一种喜悦感。听过一位初一老师讲方位介词“on,in,under,at”的课,课前他将几位同学的学习用品藏在教室内的不同地点,上课时装作发现其中一位学生的书不见了,就问:“Where is your book?”全班同学都在关注他。这位老师又接着问:“In your desk? In your bag?”这位学生找了找,摇摇头。这位老师又说:“Let’s help him find his book.”一会儿,一位学生举起一本书,说: “It’s in my desk.”那么 “in”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随意交谈,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利用上课刚开始的两三分钟和学生进行Free talk,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例如,在学习“Good friends”时,我在问了几个学生有关天气、日期等情况后,便悄悄地引入新课。例如,Teacher: Do you have friends? Student:...Teacher:What are your friends like? Student:...Teacher:Could I be your friend? Student:...这种随意交谈使学生感到很自然、亲切。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开始上新课。这种导入,会使学生对新课的印象深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复习,预习及提问导入法。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可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从而更好地引入新讲授课题,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只有复习内容和新讲授内容有较大联系才能使用。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特别是让学生明确几个关键点,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的预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二是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

5.游戏活动导入,让学生乐起来。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必须有效抓住和利用这一特性,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教学游戏,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由游戏引入阅读文章,即使文章较长,学生们也能以饱满的热情学习。

6.适当利用谚语,导入新课。

利用谚语时,尽量选用常用的、理解难度不大的。例如:在学习“Healthy Eating”时,可这样导入:There is a famous saying: “Food is the number one need of the people.”So eating is important in people’s everyday life, especially healthy eating.然后将题目写在黑板上,直接进入课文。这种方法别出心裁,出奇制胜。

7.动作表情导入法。

在英语课堂上,体态语言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学生们都是熟悉的。我们可以利用师生间彼此熟悉的一些动作导入新课,即生动又亲切。例如:教授Body Language时,教师可跷起大拇指,点头、摇头,让学生猜是什么意思,接着板书,呈现wave,shake,nod,agreement,disagreement,proud等单词,告诉学生这些动作都称之为“Body Language”。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Body Language”的含义,也为讲课作了铺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作和表情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动作表情在课堂上的使用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官印象。

8.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的魅力在于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导入新课,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加强他们的好奇心,自然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例如,学习课文“An unusual experience”的时候,可以这样向学生介绍导入:

Teacher:The text tells us a story about “A UFO”.One day, while Ted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 UFO arrived in front of him. Then, an alien got out and walked into a souvenir shop. While the alien was looking at the souvenirs, the shop assistant called the police. But before the police arrived, the alien left the shop and went into a museum. While the alien was visiting the musuem, Ted called the TV station. Do you think it is an unusual experience for Ted?这样,用比较浅显的词语介绍了An UFO,使学生首先对课文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这样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课An unusual experience中。

9.自我介绍导入法。

自我介绍导入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缩短距离,又可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例如:在教The secret is out.这篇新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作自我介绍:“I am an English teacher. I have been here for ten years. I have taught English for fifteen years. How old am I? Can you guess?”当学生猜不出时,便对学生说:“Everybody has secrets. Me,too. What are my secrets? Sorry, I can’t tell you.”至此,教师引出了课文的关键词汇(secret),接着导入新课The secret is out.

又如:讲授 First aid的对话时,教师可以这样导课:上课铃声刚落,忽然捂住膝盖,痛苦地连呼“Oh”,学生们感到非常恐慌。有的学生就问:“What’s the matter?”于是教师就表情痛苦地向他们讲述了原因:Yesterday when I was playing in the street,I knocked into a bike and the girl on the bike fell down. I was hurt,and so was she.然后就自然过渡到对话内容,并用自己代替文中的“a child”,使对话内容变成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学生们感到非常亲切,兴趣倍增。

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催化剂。在教学设计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课前导入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必须开动脑筋,采取积极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坚持精心准备课文的导入,切实落实英语导入的有效性,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