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城市地理论文

摘要: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全球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10],全球化、信息革命、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等成为新研究领域.从国内看,城市区域化、城市连绵区的趋势明显,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市群规划、都市圈规划不断推出.
城市地理论文

城市地理论文:简述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地理研究

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代都城,自金代营建中都于此,经元、明、清三朝北京已经有八百多年的都城史了。八百多年中北京城不但有着自己的城市风貌和社会文化,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建筑、都邑景观。针对这些,中国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北京城市的发展脉络、城市结构、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地理特征.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以北京城市历史地理为内容的研究占有突出地位。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北京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变化特征,对于认识北京城市历史与发展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城的发展历程虽然可以上溯至辽,并经金、元、明、清各代,但明清时期作为封建王朝的阶段,有着不同于一般的意义。明清时期不但确定了北京城的空间格局,而且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发展、演变以及社会风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即以明清时期为基点,介绍以北京城市历史地理为主的研究成果。

中国学术界对明清时期北京城市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及时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侯仁之先生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明清北京城市格局的研究;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以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为代表,开始转向明清北京城市人口、商业布局等问题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北京城市研究的关注点逐渐增多,其中居民分布格局、贵族宅院选址以及寺庙等宗教建筑的分布等,均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给以多方位关注。当然,从时段上中国学术界对于明清北京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但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中,又不乏介入其他内容的研究。因此,本文仍然采取分类陈述的形式对相关成果进行介绍。

一 有关明清北京城市格局研究

明清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发展,为城市格局带来新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侯仁之先生就对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变化与城市格局特征形成了系统研究。侯仁之先生在《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一文中首先指出明清北京城在继承元大都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完成了南北城墙的迁建、紫禁城的兴筑与皇城扩建等重要城市改造与重建工作,这一系列迁建工程对北京城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①。

1.明清北京南北城墙迁建

明代北京南北城墙的迁建分为两个阶段,明初为及时阶段,迁建的主要对象为南北城墙,迁建中首先针对大都北部的空旷地将北城墙南移五里,然后将南城墙作相应的调整,向南移动五里。经过这样一番迁建,北京城城郭与元代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但整个城市发生了自北向南的推移,而且改变了元大都规则南北长、东西短长方形城廓形状,城市轮廓略显方形,同时由于积水潭引水渠的影响,新筑北城墙西南呈一斜角。侯仁之先生认为南北城墙的迁建完成于永乐十七年(1419),经过这一阶段迁建以后的北京城被称为内城。明嘉靖年间为北京城墙迁建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由于蒙古瓦刺部的频繁南下,屡屡对北京城造成威胁,开始致力于外城的修建。原议环绕京城四周,一律加筑外垣,后因物力所限,只修了正南一面,进而使北京城在平面图上构成了“凸”字形轮廓。对于外城修建南墙的原因,侯仁之先生指出当归于这里比较稠密的居民和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天坛、山川坛的存在。

在上述研究成果中,侯仁之先生指出自元至明由于政治、军事原因北京城市出现自北向南推移这一重要现象之外,在城市总体格局上仍袭元代旧制,既全城呈现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对称形式与以东西、南北向为主的街区规划风格。

2.紫禁城的兴筑与城市中轴线的强化

明初攻占元大都,在北城墙南移的同时,又平毁了元宫城,故明成祖继位后立即着手修建紫禁城与皇城。由于紫禁城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重建后的紫禁城对于北京城市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侯仁之先生就紫禁城以及与紫禁城相关的城市中轴线、大内宫殿建筑等展开了系列研究。

侯仁之先生首先指出明代紫禁城坐落在元大内旧址上,东西两墙的位置仍同元大内旧址,与北京城墙南移对应,紫禁城南北两墙也分别南移了400米和500米。紫禁城中外朝三大殿与内廷后三殿与元朝大明殿及延春阁一样,均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充分体现了中轴线的核心地位。侯仁之先生认为在北京城的设计中,城市中轴线的出现不仅仅确立了城市布局对称分布关系,而且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正因为如此,在侯仁之先生题为《北京紫禁城在规划设计上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再次强调了紫禁城与中轴线以及中轴线建筑的关系①。侯仁之先生指出,由于明代紫禁城南北墙均有向南的移动,元代延春阁故址已在紫禁城北墙之外,明王朝为了压胜前朝,在延春阁故址上堆筑起意为“镇山” 的万岁山,这座万岁山就是今日的景山。明人堆筑万岁山的寓意虽然在于压胜前朝,但在客观上却加强了中轴线的地位与象征意义。侯仁之先生强调元代设计大都时曾在今鼓楼所在处建“中心台”、“中心阁”,并以此作为全市的几何中心;明代随着城址南移,全市的几何中心也有相应的南移,万岁山取代了元代“中心台”的位置,成为全市几何中心。

侯仁之先生在《明清北京城》一文中进一步指出①,与元代宫阙相比,明代紫禁城的另一个变化在于紫禁城的前方。元代大内前方空间有限,除去拱辰堂、留守司等衙署外,没有其他重要建筑。明代紫禁城、皇城、大城依次南移,紫禁城前方大为拓展,利用这一拓展的空间,在中心御道两侧布置了太庙、社稷两组对称建筑,同时在承天门改为天安门之前,开辟了“T”字形宫廷广场。广场两侧的宫墙外,集中布置了中央衙署,其东侧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鸿胪寺钦天监等,基本为清代沿用;西侧为五军都督府,清朝兵制改变,逐渐废弃。清代北京城基本格局变动不大,除个别地方,基本维持了明代面貌。侯仁之先生上述研究成果在肯定了明清北京城保持着元大都以城市中轴线为核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这一基本格局的基础上,指出明代由于紫禁城、皇城、大城依次向南推移,而带来城市空间面貌的变化,这一切不但成为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精粹,而且为北京城市地理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 有关城市职能建筑分布的研究

由于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元大都的街区设计对于明清城市职能建筑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侯仁之先生在《元大都城》一文中指出①,元大都北城墙设有两座城门,其余三面城墙各设三座城门。每座城门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两座城门之间,除少数例外,也都加辟干道一条。这些干道纵横交错,连同顺城街在内,全城共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九条。这些纵横交错的干道,在城市结构中起着不同作用,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南北干道,全城次要街道或称胡同,基本沿着南北干道的东西两侧平行排列。干道宽约25米,胡同宽只6—7米。元大都城市街区的排列形式被明清沿承下来,成为城市职能建筑分布的基础。

在上述基础上,有关学者在明清北京职能建筑分布研究中,重点探讨了明清两代的衙署、仓厂、王府、庙宇等建筑前后时代空间演替规律、布局特点等问题。其中仅就中央官署的分布来看,一些学者指出元代中央官署与管理大都城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大都城的东南部以及中部,明代伴随北京城址的南移,城市重心一改元大都坐南朝北而为坐北朝南,即中央官署集中分布在紫禁城以南的千步廊两侧,清代官署基本沿袭明代旧址,同时一些官署也表现出向皇城东南部分布的趋势.对此李孝聪指出:“清代北京城官署机构多分布于东城,而平时进出紫禁城均由东华门一途,正是导致这种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①

应该肯定在北京城市职能建筑分布研究成果中,对于明清两代城市仓厂与王府位置关系的探讨是十分引入瞩目的,与这一研究相关的论述以刘小萌《清代北京内城居民的分布格局与变迁》与李孝聪、成一农所撰写的《清代北京城王府建筑选址与分布》具代表②。刘小萌首先根据北京内城八旗布局方位,即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并在北方;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并在东方;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并在西方;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并在南方,指出“王府不在本旗界内”这一现象。此后在李孝聪、成一农所撰写的文章中,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的探讨,他们的文章抛弃了就王府论王府的惯例,而站在北京城市空间演变序列中,探寻了“王府不在本旗界内”的原因,其形成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具见解。

清代虽不废分封之制,但一改元、明两代诸王出镇各地的旧例,所有分封的皇亲宗室皆安排在北京城内,建立府宅,这就使清代北京城内多了很多深宅大院。清王朝依据血缘亲疏将皇亲宗室分为“宗室”、“觉罗”,凡显祖(努尔哈赤之父)本支称“宗室”,旁系子孙称

“觉罗”,此外为了区分上下尊卑对宗室、觉罗规定了12个等级。在明确的等级制度下,尽管清廷对各级别宗室、觉罗府宅建筑形制有严格规定,但这些亲贵的府宅在空间用地与建筑规模上,均远远超过一般百姓,甚至突破了自元大都以来就形成的胡同之间六十余米宽度。

侯仁之、徐苹芳等先生早已指出,在元大都的规划、建设中,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已形成定制,并被明清所承袭.那么清廷如何解决这些颇具规模的王府用地问题呢?李孝聪、成一农论证了明清之间王府贵族用地存在前后承袭现象之外,还注意到明代仓厂用地与王府之间的对应关系。文章指出:“由于清朝政府完满解决了与蒙古王公贵族的关系,不再需要对蒙古地区用兵,北京城郊也不再有蒙古骑兵的骚扰,城西不必配置仓厂,城外可以建仓。”另外粮食物资进京漕路基本固定在城东的通州卸运,于是明代建立在西城的草料场、火药厂、铳炮厂、仓库尽数裁撤东移,这些旧日仓厂均面积较大,符合王府占地要求,成为王府用地的选址。现已证实因明代仓厂旧址兴建的清代王府主要有:

明太平仓 清庄亲王府

明西城坊草场 清慎郡王府

明阜成竹木厂 清果亲王府

明天师庵草场 清?亲王府

明山西大木厂 清郑亲王府

明台基厂 清裕亲王府

利用这些旧仓厂修建王府既可以保障宅院用地规模,又不至于破坏胡同基本格局。明代仓厂与清代王府位置之间对应关系的发现,既从北京城空间演变序列中探寻到明清两代职能建筑的位置变化,同时也解决了“王府不在本旗界内”的原因。很显然明代王府、仓厂旧址不存在与八旗位置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些旧址空地兴建的清代王府自然不可能保障宅主与自己属旗分布位置吻合,故出现“王府不在本旗界内”的现象。

寺庙也是为从事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学者所关注的职能建筑之一。由于寺庙很多,“寺庙在老北京地域空间上占相当大规模,据北京生活多年的老人讲,在北京旧城城圈内,无论站在何处,以你所站的地方为核心,以一百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或多或少总能发现一座寺庙”①。寺庙数量之多,已构成北京城市中重要的职能建筑。对于明清两代寺庙分布,李孝聪先生指出,元、明时期敕建的寺庙受城市规划与礼俗制度约限,多建在街道胡同路北,坐北朝南,布局规整,一般不打破原有街道,这一点在北城尤其突出。南城除沿用辽金旧寺较为规整外,新建者多随道路而随意布置方位。除上述元、明两代寺庙布局共有的特征外,明代北京城内因众多官署、仓厂占据大量土地,致使寺庙分布呈现几个密集区:(1)仓库周围,以关帝、观音、仓神庙为主,布置在仓墙外,乞神消灾。

海、金鱼池周围。(3)北城地势高,元代曾有斜街市、行市,不是主要民宅区,故多建大寺。(4)东、西城中部,东四、西四旧为元大都两街市所在,因行业崇祀而建庙。(5)南城两翼,土地宽广,多建大寺。

清代基本承袭明代寺庙,但也不乏新建寺庙,新建庙宇有以下特点:(1)皇城内增建寺庙。清朝废除了前朝在皇城内设置的众多内官监,在八旗满洲兵移人的同时,利用前朝旧庙或新建一些寺庙。(2)清代王府占地面积较大,在一些地段打破了胡同原有的格局,同时也拆除了一些小庙。(3)由于蒙、藏、满等民族信奉喇嘛教,喇嘛寺增多.(4)以满族早期信奉的萨满教为基础的宗教建筑——堂子,出现在北京内外城。(5)国家塑造正统神祠,导致庙内崇祀佛、道不分,且选址不择地,也不遵守坐北朝南的建筑定位,多在胡同的拐弯处、分叉路口建造。(6)清真寺、天主教堂数量增多①。

总的来看,明清时期北京城内职能建筑,除中央官署在选址上以接近紫禁城为首要条件外,其他建筑选址随意性渐趋明显,由于各类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受城市基本格局的控制,因此因地制宜安排建筑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王府还是庙宇都在选址上表现出变通的特点。

三 有关明清北京城商业与市场研究

北京城商业与市场研究是近年有关北京城市历史地理获得较大进展的研究领域。1989年高松凡发表了题为《历史上北京城市场变迁及其区位研究》的论文①,文中应用“中地论”理论分析探讨了明清时期北京城商业格局的空间体系,此后又进一步分析论证了明清北京城商业与市场,并将其融入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城市历史地理》一书中,构成了“城市商业与市场分布”一章的基本内容。2003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樊铧在题为《明清北京市场考》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又对市场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推动了这一研究的进展。

上述研究首先指出元代大都城内形成各种专业集市达三十多处,此外主要市场分布在三处:一处是城市中心的钟楼、鼓楼及积水潭北岸的斜街一带,由于积水潭为运河终点码头,来往货物均需经行于此,故这里是大都城的商业中心;一处为城市西南部顺城门内的羊角市,其位置相当于今西四一带;第三处是城市东南部的枢密院角市,相当于今东四灯市口大街。明清时期北京城商业与市场在元代基础上,又形成新的变化,总结起来看可以归为如下方面:————————

① 高松凡:《历史上北京城市场变迁及其区位研究》,载《地理学报》1989年第2期。

1.明代北京城商业中心发生南移现象,其原因与城墙南移等城市格局变动相关。由于北城墙南移,使在元代曾为商业中心的钟鼓楼、斜街商业区范围缩小,商业中心遂南移至地安门外大街一带。侯仁之先生的研究已经指出,明代北京城北墙南移的同时,南城墙也出现南移,由于大城南墙南移扩大了皇城与大城之间的可利用空间,加之嘉靖年间修筑了外城,为商业中心进一步南移到棋盘街和前门一带创造了条件。

2.澄清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明代北京城商业以市集为重,按期而聚的观点,指出固定市场在棋盘街、东西江米巷、前门外、西四、灯市、地安门外、东西单、菜市口、崇文门外等地均形成固定市场,此外东四、新街口、北新桥、东安门、交道口等地以及朝阳、安定、德胜、阜成诸门外关厢也有市场与店铺存在。基本形成以棋盘街——前门“朝前市”为中心,东有灯市,西有西市,加上上述市场的布局规模。

3.肯定了明代庙市以及其他集市,作为固定商业市场的补充形式,以定期市形式所发挥的重要商业职能作用。并指出明代北京庙市中城隍庙市规模较大,此外土地庙、药王庙、东岳庙主办的庙市也占有重要地位。

4.清代前期内城商业市场一度衰落,商业贸易主要依靠庙会、集市以及摊商、小贩进行,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与清代将内城划为八旗营地相关。内城商业市场重新恢复大概在道光、咸丰以后,这时满汉分居制逐渐松弛,伴随内城店铺日益增加’固定商业网逐渐增加,终于形成正阳门街、地安门街、东西安门外、东西四牌楼、东西单牌楼以及外城的菜市口、花市的市场布局,加上庙市与专业集市共同构成北京城的市场网络①

明清北京城商业与市场是在元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伴随城墙南移,明代商业中心依次从钟鼓楼一带移至地安门,再由地安门移至棋盘街,同时在城内西四、灯市等处形成固定市场,这些固定市场的位置由明至清虽然略有变动,但在整体上保持着相对接近的位置,这样市场布局形式在理论上比较接近“中地论”中关于市场层阶的阐述。

四 有关明清北京城市人口研究

人口研究是城市地理中的重要问题,近年中国学者就明清时期北京城人口问题作了大量研究,其中值得介绍的是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这项成果研究了历史时期北京人口变化以及空间分布,其中有关明清两代的研究对于了解这一时期北京城市人口特征十分有意义。

《北京历史人口地理》指出明代北京城市户口由城市赋役户、卫所军户、官匠户、皇室服务人口构成,其中城市赋役人口明初仅为3300户,11550人,永乐迁都后,北京城市人口迅速膨胀,至嘉靖后期到万历初,北京城市民户为7.92万户,43.6万人,这些人口中内城为5.4万户,27万口。卫所军户洪武初为26880户,67200口,至明后期增至10万余户,68.5万口。万历年间属于匠户的铺户共计3982户。皇室服务人口正统前约5000人,明后期已增至1.5万人。这些人口分布在北京城各处,不但内外城的人口密度

不同,而且在明代实行的东、西、南、北、中五城人口密度也存有差异,对此韩光辉根据文献记载,将其整理如表1:

城中各区,西城人口分布密度较大,东城次之,中城又次之,皇城人口分布密度低.南城的情况比较特殊,人口实际居住空间不足一半,若以前三门人口分布集中区而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万—4万人。

清代由于旗人内迁,内外城的民族构成发生很大变化,户籍制度也趋于复杂,内外城实行不同的户籍制度。内城为八旗驻区,户口具有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独立户口编审体系;外城主要为汉人,其中也驻有少量旗兵,其户口属于北京城市户口的独立部分,不属于大兴、宛平二县,也不属于京师八旗。针对清代北京城市户口管理特征,韩光辉指出清代对明代既有继承也有变革,继承主要表现在城市户口管理与隶属关系均存在双轨制;变革主要表现在明代隶于工部或内府的匠户等,至清代已成为城市或州县户口的组成部分。

清代内外城的人口规模是探讨这一时期北京人口地理的重要部分。在韩光辉的研究中表明康熙二十五年京师八旗人口为54万,康熙五十五年为68万,清后期经庚子之役内城居民民族构成发生较大变化,旗人数额大为减少,宣统年间内城为23.4万人,外城为1.2万人。在京师八旗人口变化的同时,外城人口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雍正十一年外城居民约2l万口,至宣统年间内外城共316472人。上述人口数额的变动表明,京师八旗人口有下降的趋势,而以外城为主要居住地的汉人等人口虽然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率是较低的。对于清代北京城上述人口变化特征,韩光辉指出京师八旗人口数额降低与清中后期针对旗人人口增加,而朝廷无余财给之局面制定的分驻四郊、迁移京师的政策相关,这项政策出台后有效地限制了京师旗人数额,进而导致清后期京师旗人数额反而减少。而汉族等人口增长缓慢则与清代实行的限制北京外城人口增长政策直接相关。

清代北京内外城的人口密度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光绪八年(1882)内城每平方公里1.23万人,外城每平方公里11.3万人,对于城内各区人口密度可见表2:

清代各城区中,内城东、西、中三区人口分布密度虽在各区中偏高,但较明代明显减少,南、北城次之,皇城密度低。与明代相同,外城人口密度较低仅是表象,如不考虑外城的非建城区面积,这里的人口密度仍然较高,其中前三门人口密度已超过每平方公里4万人①。

明清时期北京城人口地理的相关成果展示了这一时期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并显示了城市人口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依存关系,从一个重要的角度构成认识历史时期北京城市发展进程的基础。

以上集中介绍了近年中国学者以北京城市地理为核心获得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发展特征,对于解读北京、认识北京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地理论文: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对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大力发展的研究现状,本论文对玉林市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设计实现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简单介绍了当前我国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同时从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和链接两个角度详细探讨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实现关键技术,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研究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存储技术

1引言

国家测绘局于2006年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在全国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城市作为试点,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总结经验,推动数字中国、数字省区的建设,并下发了《关于做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构建城市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要求。玉林市成为数字城市是玉林市经济发展的契机,因此,本论文重点探讨玉林市如何构建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

本论文将主要结合玉林市的地理空间特点,探讨玉林市发展与构建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主要技术和实现方案,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发展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式与应用技术,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数字化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很多城市成立了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各个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发展不平衡

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的必要性和需求不一,发达城市和地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加大力度和投资,然而一些不发达城市和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和地理因素等原因,还没有体会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没有合适的部门来投资进行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因此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存在很的差异。

(2)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质量不是很高

数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应用分析结果的性和系统应用目标的真正实现,而缺少数据质量保障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分析结果,将无法得到用户的信任。目前由于大部分城市在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时是将原来的纸质地图进行数字化、扫描矢量化等,原来的地图和现在的地图在进行益加或匹配的时候,会有精度不一致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产生影响。

(3)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比较盲目

在沿海和南方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进行gsi建设后,有一些城市比较盲目地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结果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损失,有些城市虽然建立了自己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但是从来没有应用起来,因此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要充分考虑各个部门和层次的用途需要,综合考虑,结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作用。

3数字化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设计

3.1 系统架构设计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用于存储各个部门公用的数据,并通过城域网与各个职能部门的数据节点进行连接,形成一种分布式的空间数据共享应用环境。由于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中的数据是各部门都需要的数据,因此又称其所在的服务器为数据中心节点,相应的其它专业部门的数据节点称为分节点。

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数据库是由中心节点和分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网络数据库结构,数据库之间通过城域网相互连接。平台数据的核心是中心节点数据库,它存储着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基本要素矢量数据、地名数据和相应的属性数据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通过元数据库和元数据平台来进行集成。而分节点则存储着相应部门的专业数据库,并通过中心节点提供的应用系统接口建立自身的上层部门应用系统来完成对中心节点的数据访问。

3.2 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探讨

(1)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存储技术探讨

在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中,都是将地理特征表达为带有分类属性的几何对象,然后以层(layer)为概念组织、存储、修改和显示它们,分层几乎成了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特征。gis分层思想给我们在地理对象的管理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实际应用中已广为开发者和使用者接受。因此,在本论文中,将采用基于图层的表达方式对城市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基于图层的数据组织方式如下:

① 对于地理位置上分布的空间数据,可以按空间范围划分图层,例如全国铁路交通图,就可由各个省市的铁路交通图组成。

② 对于空间范围相同的空间数据,可能由于应用的需要而人为地划分到不同图层里,即按专题划分图层,例如北京市交通图,按交通的种类可以划分为一级公路图、二级公路图、三级公路图、……。

③ 同样是对于空间范围相同的空间数据,可以按照空间数据的类型进行划分。由点状地物可以组成点图层,由线状地物组成线图层,由面状地物组成面图层,这种分层方式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这也是在本文中用到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它对于空间数据动态调用策略的实施非常适合。这里采用的技术手段也是将空间数据分层处理,每个图层数据存储在四个文件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点、线、面来组织空间数据以形成点图层、线图层和面图层。这种数据的组织方式也被称为简单型空间数据模型,每个图层只存储一种空间类型数据;但它不能构建拓扑,在某些领域中不能使用。

中国论文联盟(2)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链接技术探讨

对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平台,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需要存储,一旦当需要调用某个地理信息数据时,也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因此对于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的链接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在本论文中,采用索引图文的方式来解决海量数据的快速调用响应这一问题。

索引图层就是将应用系统中涉及到的地理范围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并由这些区域对象构成的一个图层。每个区域对象对应若干个在该区域范围内可见的图层文件,当该空间区域对象部分或全部包含于当前视野范围内时,这些图层中的空间数据即被调用。索引图层的制作对于动态调用空间数据机制能否更少的调用多余空间数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具体项目的空间数据的特点,索引图层中的区域单元划分得越细,就越能减少对视野范围外的空间数据的调用。有了索引图层,每当地图服务器从客户端得到新的视野范围后,并不用再对每个图层文件中的空间数据依次判断,而是首先判断当前视野范围内包含索引图层中的哪些区域对象,然后调用这些区域对象对应的图层文件,从而实现对相关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调用读取。

4结语

本论文对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设计构建,是对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因而是值得推广的,当然,更多的技术问题还有赖于广大技术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我国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的长足发展。

城市地理论文: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若干问题:海外学者的观点

1 前言

在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方面,海外学者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这些学者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英国,鉴于香港学者研究比较活跃,与海外学者有相似的研究风格,本文也包括了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这些学者,对中国的情况较为熟悉,研究方法能与国际接轨,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在国际的主流地理期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论文,取得了“印想深刻的研究成果”,“一些方面取得了的研究成果”[1],尤其是近20多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许多海外学者到中国进行考察,收集资料,与国内进行合作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2]。他们的研究: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在国际地理学界的地位,扩大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国际影响,结束了外国人抱怨中国地理文献少得可怜的时代[3];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提高,由单纯的描述、经验性研究,向概念化、模型化、理论化方向发展,拉近了与主流人文地理研究的距离。本文对海外学者在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方面的观点作一概括,目的是促进海外学者与中国内地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中国的城市地理学。鉴于海外学者论著盛多,遗漏在所难免,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2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近年来,在人文地理学界尤其是城市地理研究中强调“文化转向”、“制度转向”或“关系转向”。这些因素在解释城市化中虽然不可能替代经济因素,但其对重新解释经济因素对城市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政治经济因素在城市化中起重要的作用,海外学者在解释中国的城市化时大都强调要有政治经济的观点[4,5,6]。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力图使其概念化,有些理论与概念的提炼在国内外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

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世界许多地区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建国后,中国工业发展与城镇化是不相协调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认为城市是资本主义的温床,是资本主义的消费地和寄生地,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决心要实现城市由消费地向生产地的转变。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事实上限制了城市化,背离了城市化过程。ma和hansen在题为“现代中国城市发展”一书中对这一现象概括为“在城市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事实就是“减少城市化成本,来扩大工业化的发展”[7]。ma认为中国以农民和农村为根据地,反对修正主义,其意识中存在反城市化的倾向,提出了反城市化的概念(antiurbanism and counterurbanization)[8]。

这一概念提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控制城市化,发展工业化的真正动机是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考虑,还是从城市管理和国防考虑[9,10]。虽然仅是一家之言,但平均主义及意识形态对中国的城市发展政策及方针的确有较大的影响[11,12]。lin将其概括为“有限城市化下的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with limited urbanization)[13]。zhou和ma,针对时期城市“人口过剩”,城市人口超过城市经济发展的现象,概括出“表象城市化”的概念(spurious urbanization)[14]。ma和wei认为,指导中国发展考虑的是均衡、 国防和经济三大原则[15]。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中国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乡村人口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但这些人口进入工厂并未进入城市,出现离土不离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其他的发展中地区和国家并不多见。这一现象被称为隐性城市化(hidden urbanization)。传统的经济决定与城乡分割的城市化分析方法也受到了挑战。围绕着mcgee的desakota概念,有关学者进行了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分析[16]。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路径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有两条: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以前,以计划经济和以城市作为增长极的发展路径;另一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自发产生的,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及时条发展路径是至上而下的发展路径,与第二条发展路径相对应,ma及其他学者[17] 分析了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路径,揭示了随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遍布全国的城镇在中国城市化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化模式。虽然这一模式仍存在争论,但在主流地理学界,强调制度、私有化、地方化的大背景下,他代表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者的声音,以及与主流地理界的争辩。

随着外资流入及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一步加速[18],有的学者又提出了外向城市化(exourbanization)[19] 及外向驱动工业化(externally driven)及城市发展的概念与理论[20]。也提出了“二元城市化”的概念,认为一方面存在政府引导下的针对非农人口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存在农业人口自发的城市化[21]。国际化及外资促进了苏南经济转型,传统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苏南模式,被外资企业及外向型经济所替代[22]。 3 全球化与城市发展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全球化使资本、人口、技术、信息等要素跨国流动加剧,形成了许多跨国经济、政治、社会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空间结构重组。全球化突破了传统国界的限制,使得中外人文地理和城市研究找到了共同的理论基础。

全球化对城市与区域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城市发展受制于其在全球等级体系中的地位,社会空间结构受全球化的影响明显。全球化在不同层次的表现被认为是重塑城市的要素之一[23]。全球化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集中于作为全球化战略的全球资本和产业的重组及空间结构的变化。许多研究都试图解释全球市场力的运作与世界城市、全球化城市,全球化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地理研究跨越空间限制,成为一个新的学派,其强调从全球经济重组到跨国资本的流动性和建立全球城市网络及城市空间的变化。

外资是全球范围内城市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力。2003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及时大外资输入国。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区位选择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与一般的公司区位选择不同,外资区位具有一些独特性,如对地区环境较为敏感,尤其是政府政策及中国的转型经济。leung 指出中国外资分布不均衡主要是由于现存的亲缘关系的不平衡[24]。eng和lin进一步指出新建立和已建立的社会网络的重要性。社会网络不仅有利于接近市场,也有利于处理与地方的关系[20]。hsing强调台湾生产厂商与地方政府官员的文化亲近的重要性。共同的文化因素在最初区域全球化阶段尤为重要,如香港资本向珠江三角洲流动,台湾资本向福建的厦门和漳州流动都是明显的例证[25]。但是,随着地区全球化的深化及各种形式、水平的竞争的发展,这种文化联系对外资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 市场和公司的作用加强。 如在2000—2001年,大量的台湾资本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流向长江三角洲[6]。

海外学者也对中国大都市内外资的投资区位选择进行了研究。大都市区的外资投资区位选择,在城内遵循经济合理性,可以从经济和政策方面进行解释[26]。除传统的如靠近铁路、集聚因素、劳动市场外,靠近高速公路、品质宾馆外资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区位选择促进了城市的转型,加速了城市多中心发展格局的形成。开发区的政策对外资的区位选择影响重大[27]。

全球化的生产加速了世界城市的发展,城市区域成为迅速成长的新的经济和空间现象。这些城市区域是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节点,在货物、资本、技术和信息流动方面起枢纽作用,以其大小和经济实力对各城市产生重要影响。国际城市区域肯定会重塑中国的区域经济和城市化模式[6]。在近二十年来,外资的大量流入,使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投资的密集区,促进了城市区域的成长,被称为崛起中的国际城市区域[28]。虽然对国际城市区域尚未有一个标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城市区域的潜力和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海外学者对中国国际化城市区域的研究集中于上海一长江三角洲[22,26],香港一珠江三角洲[16,29]及京津地区[30,31]。wei对苏南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苏南模式并向西方学术界深刻地阐明了地方政府及地理环境对国际化的决定性影响[5];对杭州的研究揭示了转型和国际化交互作用促进了杭州的发展及转型[22]。此外,通过分析京津地区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及挑战,阐明了制度及地理区位条件在国际城市崛起中的重要性[31]。

全球化对城市社会空间产生深刻的影响,全球化与中国经济转型结合,使得中国的城市空间更趋复杂化。这种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城市社会分层现象。一方面存在大量的下岗工人,另一方面涌现出私营企业者,外资白领等,其收入差距巨大,出现城市社会的分层与极化。从上海房地产价格空间差异入手,发现住房商品化使得上海在解放前所形成的社会空间复活,城市商业发展,住房私有化都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原因[32]。②全球化加剧了中国沿海与内地的差距[33],使得大批劳动力涌向沿海,沿海城市在享用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城市社会问题[34,35]。③全球化也促进中国乡村人口向大城市迁移。事实就是乡村人口迁移选择以本土关系为纽带的路径[36],这种被概念化就是“地方的力量”(power of place)。 ④由于城市内部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及大量外资企业在中国沿海的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设立总部和分部,服务业的逐步开放及集聚化的要求,我国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的建设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30]。

历史上全球性的贸易、人口流动等是全球化的重要背景,对全球化起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成千上万的华人移居海外,形成了强大的华人集团,ma和他的同事把海外华人群体(chinese diaspora)作为一个包含地点的系统。这个空间动力系统由源于同一地点的人群所组成,包含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关系的构成及分布[37]。这一理论与概念,在与西方主流理论的争辩中,增加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声音,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对恢复了海外华人的祖国情结,在构建全球部落和民族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38]。一个全球华人“资本主义”的帝国,从美国曼哈顿到硅谷,从香港到台北,再到珠江三角洲东莞的村庄,还有其他许多地方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4 体制改革与城市转型

最近中国城市研究集中于在全球化和市场化下的城市过程和机制转型[6,39]。中国体制改革是渐进性的、实验性。不是简单的拷贝西方资本主义,但希望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6,27]。转型时期,海外学者很少用资本主义描述中国的经济性质,但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剧,资本主义的色彩似乎越来越浓[40]。影响中国城市转型的体制因素较多,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财政和行政分权、政企分离等方面。许多人认为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转型的影响最为关键[6,23]。wei提出从中国体制改革的三大过程,即地方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及地方、政府及海外投资者三大主体进行剖析,来研究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机制[33]。研究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是世界各国罕见的,并从分权,市场化,国际化及空间结构重组来分析导致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因素,弥补了主流理论对转型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国际化及其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的不足[23]。wu认为,城市转型是一种城市过程,不仅指土地开发和住房商品化的具体过程,而是根本性的政治经济过程[41]。

体制改革中较大的变化之一是城市的政府与管制行为,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对转型经济,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在组织经济中的作用都有一些新观点[33,40,4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体制行为趋于市场化,国有企业改革,地方拥有更多的财政自主权,住房商品化,土地租赁市场的建设,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也靠市场力量推动。私有化现象相当明显[43]。地区组织和政府、城市地区、街道办及居委会等具备更多的管理职能,这反映了政府意欲创造一个可管理的社会,以对付诸如社会救济、下岗工人再就业、流动人口等问题。政府分权和服务职能的市场化,引发了中国城市向企业家城市的努力。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中国城市逐步由生产地向企业家城市(entrepreneurial city)转变,其结果使城市之间及城市区城间竞争加剧,这种“地点营销”(place promotion)在世界其他地方并不多见[41]。

的确,中国的城市转型创造了新的城市空间,这些新空间,从国营百货店租赁柜台到城市写字楼、摩天大楼、高新开发区、科技园,到外国零售店、购物中心及购物综合区、乡间别墅、大学城、开发区、金融街和商业中心,构成了新的城市景观和城市空间。这些空间包括如下几类:一是城市社会空间,二是城市消费空间,三是城市边缘空间,四是城市全球空间[41]。

城市社会空间:由于从福利分房向住房商品化转变,引起城市生活和产业的深刻变化[44,45]。原有依附于单位福利分房,使工作地与住处在一起的情况在减少,大量商品房建成。城市社会差异从房价空间差异可明显反映出来,均质的社会均衡被打破,出现了富人区和穷人区的隔离。这种社会空间的分异受以下几种因素制约:历史发展的差异,住房供给形式,全球化的程度,城乡的体制及文化历史。

城市消费空间:近年来,城市消费由改革开放初的货摊式走向超市、购物中心、步行街,现在郊区购物广场也相当时兴。根据不同档次住宅,周围形成不同档次的消费空间。城市消费及服务业国际化趋向明显。许多城市根据文化传统及国际影响、品牌等建造光怪陆离的消费空间以提升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现象展示区。伴随零售业的改革及对外开放,零售业向多元化发展,家庭、私营、外资及股份制企业构成城市的新的商业网络,形成了新的城市消费空间[46]。

边缘空间:边缘空间是有种族和族源等原因产生,是城市隔离及城市体制所引起的。由于在土地和住房市场的排斥,乡村进入城市的人口不得不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把城市村庄作为居住地,形成“城中村”[36]。

全球化空间:由于外资大量投入而产生的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金融贸易区等。国内主要城市争相发展中央商务区(cbd),提升国际化,争取成为国际资本向服务业投资的集中地。一些国际盛会如2008北京奥林匹克,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创造更多的全球化空间。

5 城市地理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近20多年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在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但面对世界人口较大的国家,变化如此巨大的城市。检讨目前的研究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许多研究仍沿着传统的研究路径,重经验研究,忽视理论概括和模型建立,与主流地理研究相比较,仍有一定的差距;②详实的、的数据分析及野外考察不足,使得分析较为肤浅;③政治经济体制对城市及其转型有重要影响,但分析性论文仍然偏少;④与主流地理学界的交流仍待加强;⑤现代地理技术与方法如gis在城市地理的应用仍然有限。

目前,中国城市地理发展面临理论与方法创新的艰巨任务。应该看到,完成这个任务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①中国在比较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改革与发展,中国经济不断开放并与西方接轨,中国提升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并不断有新的内容,中国城市发展、结构、转型的速度与尺度是世界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这为中国城市地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条件;②改革开放以后,大量中国学生在西方国家学习,他们在理论上相对训练有素,方法上与西方接轨,这些海外学子成为中国与西方联系的重要纽带,近些年中国学者也广泛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为城市地理的理论与方法更新提供了人才和知识支持;③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和世界有关组织的支持下,80年代以来,中国统计机构越来越多的统计信息,有助于经验性的研究及理论提升与概念化;④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个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西方较为现代的研究方法的扩散,为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掌握先进的研究技术与方法,提供了机遇。

中国城市地理的理论应如何建立?近年来,我们已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流学派中引进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理论,在没有形成我们的理论与概念的情况下,借鉴这些概念和理论是必然的。但问题是中国是否会经历几十年前发达国家城市转型的过程,在多大程度上,这些理论适合于中国,如果现存的西方理论不理想,是否还有重建理论和概念的可行途径?如果现存的理论应用不是十分理想,是否还有理论借鉴,这些理论是否可用于理论重建上?

6 结语

目前,中国城市地理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欧美城市空间的不断变化创造了新城市地理,那么,没有理由怀疑正在经历巨大转型的中国就不能产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新城市地理。这种新城市地理如何产生?

近来,许多研究试图理解全球化的运作与世界城市、全球化城市、全球化城市区域的关系,新的学术思想不断涌现。如果城市是社会构造或人类建造为人类服务的人工物,那么不同国家的相互交流,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可以解释城市变化的根本逻辑[23]。尽管呼吁人性化的城市转型,许多中国城市研究仍处在科学主义的控制下,中国城市的社会构造和人类故事没有受到学者应有的关注。作为在地球上最早建立文明的国家,文化和社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沿着城市地理“民族学派”的路子,与社会科学方法相结合,揭示中国的城市转型机制,创建中国城市地理学将是中国地理学的重要走向。

城市地理论文:城市地理经济研讨

一、从化市地理资源概括 从化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部,北连粤北山区,南接珠江三角洲平原,总面积1984平方千米,属半山区。它地势自北向南倾斜,东部高,多以山地、丘陵为主,西南较低,以丘陵平原为主。从化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2403.9mm左右。它夏长冬暖,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并且全年雨量充沛,干湿两季分明,所以特别有利于农作物和水果的生长。独特的地貌条件和光、热、水、土的优越组合造就了从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它的农林产品多,品质好,比如荔枝、青梅、红柿、杨桃等名贵水果,尤其是荔枝和大红柿名扬海外,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都备受欢迎。从化市地处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区域面积被划分为流溪河、小琶河和莲麻河三个流域,并且市内共修建水库,山塘等蓄水工程300多宗,所以从化市水资源十分丰沛,其中广州70%的生活用水由从化流溪河提供。 此外,从化市境内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经地质部门探明储量的矿物不下4类,其中铁、莹石、石英石、钾长石、高岭土等储量较为可观。另外,还有稀有金属钽铌矿和被称为宇航珍品的铷銫矿等。在珠江三角洲可谓是矿产资源丰富。 二、从化经济发展现状 作为广州市经济发展的腹地,更作为广州市的重要饮水供应地,从化市境内生态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其温泉更是享誉中外,因此被称为广州的后花园。2000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计划,其中北优战略不仅直接促进了广州北部花都、白云等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将从化作为“北优”战略的重点。并且在07年明确提出将从化定位为广州的副中心轨道,要求从化加速产业转型,这就为从化经济起飞做了铺垫。 为了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从化市政府开始实施“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柱,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以三高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近几年,从化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狠抓基础建设。目前,国道105、106线贯穿全境,京珠高速公路穿越西南部,街北高速公路也已建成。现在,从化至珠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只需要2小时车程。全市570多公里村道进行了彻底改造,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以及高速公路、村道为骨架的公路网。同时建成文化旅游景点达10余处,其中广裕祠、五岳殿等7个景点被列为广东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化正逐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逐渐形成了旅游、房地产、汽车、化妆品等支柱产业。 但是,与周围其他兄弟县市相比,从的发展总体上比较缓慢,与其资源的丰富度相比,从化市的发展更是处于劣势,它并没有从分的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以从化市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从化经济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经济总量仍然较小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2009年从化市的GDP总量为1509777万元,远远低于同类县市,如增城4814551万元,花都5414821万元和番禺的8638281万元,虽然近几年从化的经济总量不断标新,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广州市属其他县市,但是由于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经济总量也没有得到明显的飞跃。 其二,相关类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由于近年来广州市区吸引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化,从而带来了市区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各种资源不足等问题,而为广州市的卫星城市,从化就应当承担起转移这些压力的责任。目前,广州市区到从化市区的道路主要有广从公路、京珠高速、机场高速、街北高速等干道。从化到广州也已纳入广州一小时经济圈。但是与其他区市相比,其交通衔接还不够紧密,高速公路收费比较高和公路客流量比较大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其三,产业结构比较简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从化市的经济发展大多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没有围绕资源的深加工进一步发展,所以就没有形成庞大的产业结构系统。在它的工业内部,主要是以生产建材、食品、化纤和服装等初级产品为主,它的深加工比重较低,各工业之间的深度联系比较小,影响了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比如它的龙头产业,旅游业,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化市风光旖旎,环境优美,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岭南及时泉”的从化温泉更是世界上著名的稀有小苏打,氡元素名泉,含有微量的稀有元素,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温泉。但是,面对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化只是简单的重复开发以温泉渡假、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并且各个度假村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因此也就无从进一步深入发展与旅游业有关的其他产品了。 三、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 从化经济发展的滞后对于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和珠三角国际化都市群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区域发展,不利于广州构建首善之区的要求。并且由于在广州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过分吸收人口和产业,给广州市的经济和环境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所以广州正式将从化定为其北部生态卫星城市,着重建设现代化产业,生态宜居为特征的广州新城区。因此从化市应当利用其内外部资源,从分发展经济,以尽快赶上兄弟区市。 首先,应当利用特色地缘优势,坚持非均衡发展策略。对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从化市,应当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到重要地区的重要项目,将这些经济资源向那些经济高地倾斜,重点开发一些产业基础好,有相对竞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和产业,打造经济起飞的增长极,从而带动增个地区和产业的发展。比如,首先应当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重点加强境内产业基础较好的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等重点园区的建设,充分完善园区内相关的配套设施,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使工业园区成为广州甚至是珠三角产业转移优先考虑的地区之一。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引进产业的同时,不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要考虑到社会公平。因为在实行非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区域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也可能会对原本贫弱的地区和人群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让所有人都能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果实。 其次,以旅游业为龙头,以三高农业为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特殊旅游地,未受污染的绿色山区市,广州大都市的“读书桃源”,资源突出的旅游业理应成为从化市的先导产业。但是目前从化市的旅游业景区设计单一,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而且经营管理不善,所以面对珠三角周围的竞争对手,如长隆旅游集团,清远漂流,珠海海泉湾等,从化的龙头产业也并没有飞腾起来。因此,从化市应当重新定位旅游业,利用本土特殊的山、林、水、色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分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高龙头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从化市也应当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本地特殊的气候、土壤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充分发展“高质、高产、高量”的三高农业,充分利用卫星城市的特别优势把自己发展成为广州甚至是珠三角的农产品供应地。 ,从化市在充分准备好自己城市发展的硬件后,也应当及时加强自身城市的宣传和营销,尤其是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的宣传,树立起从化休闲时尚之都,生态环保,宜居宜业的形象。,争取区域性的合作,促进资源与经济的发展。由于从化市的经济实力有限,而资源产业化又是区域化发展的大事,单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目前,从化应当重点争取广州和花都等地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以及资源开发性的项目。同时,从化在行政区域上属于广州市,所以从化也应当积极主动的加强与广州的联系,为自己经济发展争取一个更为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

城市地理论文:谈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中,信息已经成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作为城市,一般都具有人口密集、信息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等特色,从这一方面来说,在城市中实现地理信息查询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研究和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文具体对关于WebGIS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这一技术在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WebGIS;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研究

1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现代化的需求,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应运而生。这主要还是因为城市中的生活环境、经济需求以及信息资源都比较丰富,地理查询系统在其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民,并且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在发展中更合理的规划,推动城市经济的向前发展[1]。

2WebGIS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2.1WebGIS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

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主要是将集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且能够同时应用于城市的规划以及管理和建设中,从而更好的实现为企业、人民进行服务。其具体在城市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利用相应的地理信息技术将城市中的地理环境以及互相之间存在的联系在信息空间中表现出来,然后通过对相应的数据整理,使城市的地理环境用信息的形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并且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和资源优化整合,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促进城市的发展,最终实现这一系统对城市综合发展的推动作用。

2.2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在政府中的发展

从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在政府中的发展来说,我国在一九九九年的时候,已经提出了利用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不过在最初的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中,由于建设中不仅投资大而且见效慢,因此都是政府方面进行建立的[2]。不管是在城市规划还是土地的使用等方面,政府都有着的使用权利,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政府要想实现对城市更好的规划、发展,就必须借助这一系统进行更科学的决策。早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一些发达城市相继开始建立以政府应用为主体的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

2.3企业中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发展

企业中的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益较大化,当然,在企业进行这一系统的发展中,政府已经为其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这一系统的利用,能够使企业在管理和决策方面更加快速、的进行,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通过管理以及决策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的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最初在为城市提供公共设施服务的企业中建立,在这一系统的建立中,主要涉及了城市中的用水、用电、煤气、交通、电讯等方面,除此之外,一些大型企业中,也逐步对内进行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4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中的综合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使企业详细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资源以及其他商业要素的分布情况等,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和总结,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科学决策,促进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使其能够最终激烈的市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获得长远的发展。虽然这一方面的应用目前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但是在市场经济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中,这一技术终会成为未来企业在市场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式。从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中的综合应用来说,一些城市为了更好的为市民提供方面,进行了一些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使用[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了,这种系统可以使人民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对城市信息空间分布的了解,将企业,政府以及社会连接成一个整体,对城市中的资源实现优化整合,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根本的改变。

3WebGIS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极大地的便利人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使人们对于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在互联网在Web上面甚至出版一些空间上的数据,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空间浏览、查询以及分析数据的强大功能,并且这也是GIS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WebGIS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出现了。WebGIS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联网技术在GIS应用中的产物,可以通过WWW的强大功能得以扩展,使其从某种意义上真正成为适合大众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总的来说,它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开放式地理信息初查询系统以及互操作的应用

当前的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使用,在数据共享、管理以及互操作等方面都面临着严重的阻碍。在实际的应用中,对于不同格式、代码、精度以及时序等如何实现共享和互操作已经成为了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难题,如果能够将开放式的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应用其中,这一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地理信息查询系统作为一个集成平台,通过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能够确保不同的地理信息查询系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沟通[5]。开放式的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具体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在构建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时候,按照相应的软件框架以及开放地理位置的操作规范进行。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将分析处理技术、数据库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结合,可以保障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确保其的开放性和组织性,最终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

3.2无线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应用

随着当前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掌上电脑等移设备已经得到了普及。在作为网络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发展来说,在无线互联网领域进行发展必定会产生相当大得反响。移动地理信息查询系统是通过将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地理信息查询系统以及移动定位技术进行综合形成的[4]。这种技术的形成可以更好为人们进行服务,比如在生活中为人们进行导航、定位以及紧急救援等。这一系统的诞生能够将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功能切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发挥,并且还能推动网络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发展速度。

3.3利用分布式计算实现的地理查询信息系统

目前,分布式计算在网络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分布式计算的广泛应用是在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的,作为地理信息来说,其本质上是分散开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在其中进行查询、浏览等操作,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需要通过分布式的地理信息查询系统作为基础,然后用分布式计算来实现。这一系统可以对网络中的数据实现有效的分析和管理,并且可以将空间中的不同服务进行集成,这样就能够更加快捷的为用户提供需要的信息。当前,分布式的网络地理信息查询系统主要应用于网络通讯、客户机等方面。

4WebGIS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关键技术

4.1系统软件的构建

WebGIS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构建主要是依靠WebGIS计算模式,然后使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采用数据库以及客户端四个部分构成,按照Web的使用特性以及网络的实际情况,将GIS的功能在客户端的以及服务器端的空间处理功能分配要采用混合模式进行,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服务器和客户端两个方面的负载的均衡。这一系统的构架中,数据库主要依靠SQLServer2000和ArcSDE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同时还能够实现对路网的快速查询。利用ArcGISServer能够利用栅格的方式进行空间数据的,同时还能通过矢量方式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这样就可能促成服务器和客户端的交互,并且保障服务器端负载的均衡,有效的实现对访问的快速反应。前端地理信息以及统计信息的表现技术,要想使数据和表现实现分离,就需要将基于XML的矢量图形作为标准,从而较大限度的保障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按照系统要求,以ArcGIS和ESRI公司为系统的开发平台,空间数据库引擎为ArcSDE,通过这一系统能够实现对非空间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存储,同时还能实现与客户端的互操作;利用Arc-GISServer进行地图的,能够对服务不断的实现优化,利用SQL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的服务器,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路网属性关系数据库的管理。Internet服务的需要使用Tomcat6.0作为网络服务器,对分发和处理用户的请求;系统的开发语言应该是JAVA、JavaScript和JSP。

4.2系统实现

用户通过对这一系统的使用,能够实现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访问,并且还能进行地图、交通信息、公交换乘路线以及交通路线诱导等。管理原在其中可以在登录系统以后,进行增加、修改以及查询,如果需要进行交通事故信息的增加,管理员就需要进入交通事故的管理网页,然后点击增加交通事故信息,进入到交通事故信息的增加页面,将需要的增加的交通事故信息添加进去,添加以后管理员还要点击导出按钮,这样才能保障将添加的内容以XML的形式出来。交通事故信息以后,用户就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查询需要的信息,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进行路线的选择,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城市堵车现象的发生。路由分析是这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交通诱导。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对系统进行设置,设置完成以后,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查询,明确每一个站点的功能,与此同时,用户还能够将道路上存在障碍点的地区导入到地图中,用禁行的标志标示出来。公交换乘路线的实现。通过在系统中输入起点和终点,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系统中就会出现多种乘车路线供用户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路线的确定。

4.3GIS软件

比较常用的GIS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的管理、计算机的图形、CAD以及图像方面的处理软件等,那么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及时,数据输入。主要指的是将多种来源以及多种形式的信息等系统外部的各种原始信息借助互联网技术传输给系统内部,并且将这些信息转换成为方便系统内部进行处理的格式,如地图或者遥感图像的数字化、以磁盘或者磁带的形式录入各种信息等。第二,数据的保存与管理。关于这一方面主要涉及的地理元素的地理位置、表示连接关系和属性的数据以及如何进行结构组织的构造等。同时通过空间数据库保存下来,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连接、查询和提取。第三,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指分析单幅或者多幅图件和表示其属性的数据,通过对各项指标的量测用新生成的图件来表示计算的结果,并且在空间定位上进行函数之间的转换,如错误的纠正、格式的变性以及预处理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WebGIS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中的建立和应用,不仅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为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技术基础,还可以推动政府对城市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最终推动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过,当前这一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在城市中更好的应用,但是,相信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这些问题在未来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从而能够有效加快城市的发展脚步[6]。

作者:王雪 单位:辽宁省基础测绘院

城市地理论文: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

1城市地理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内容更新缓慢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全球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10],全球化、信息革命、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等成为新的研究领域.从国内看,城市区域化、城市连绵区的趋势明显,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市群规划、都市圈规划不断推出,由此引发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其时代性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明显.这些成果已经或者正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显然,城市地理学教学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近期的研究进展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地理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而当前的城市地理学教学,大多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更新较为缓慢,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增加城乡协同发展的教学内容,但仅有个别院校的教学内容涉及该内容,教学中依然是有“城”无“乡”.

1.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和方法论教学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绝大部分高校应紧跟社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而受“理论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经费短缺等因素影响,高校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依然明显.在城市地理学教学中,表现为强调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而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由知识到能力转变有关键作用的实践教学和方法论教学涉及较少,特别是忽视城市地理学日趋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潮流,即使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相应的环节,也多以认知性为主,极少有针对性的、综合性强的设置课程设计、城乡调查实习或强调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等,学生的工程训练程度不足,对所学内容多停留在认知层次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应用不灵活,动手能力差,很难将理论方法转化为技能,这既限制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也影响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

1.3案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城市地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这也为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来源,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用案例的时候,往往过多的考虑案例的典型性,忽视前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区域的案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案例教学应有的作用,但选用不同区域的案例,由于案例的背景不同,每个案例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介绍,不仅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明显缺乏感性的直观认识,增加了其学习压力.更为关键的是忽视了各章节内容上的联系紧密、关联性强的特点,选用不同案例,不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割舍前后章节知识间的连贯性,也掩盖了城市地理学的系统性,学生很难通过不同区域的案例建立起各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使案例分析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4现有教材存在较多不足

目前,国内城市地理学教学多选用由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合编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该教材较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近期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5],但教材仍然有不足.(1)我国城镇设置模式多样,这是导致学生对城乡划分、城市地域、城镇人口统计相关概念内涵不清的重要原因;(2)我国有按户籍统计和按居住地统计两个人口统计标准,与之相关的城镇人口、常住人口、非农业人口等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有必要对其辨析;(3)虽叙述了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但缺乏对内在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解释,而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城镇化道路的选取极为重要;(4)城镇体系的规模、职能、空间结构互为联系,理应对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发展机制、类型、相互作用关系系统及城市群做出系统阐述;(5)缺乏对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阐述;(6)虽然各章节中有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叙述,但较为零散,如果能将研究方法与手段作为独立章节阐述,则效果会更加理想.

2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地理学教学提出新要求

2.1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2.1.1我国亟需城乡规划人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11].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结构转型不断加速.另一方面,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长期以来的城乡分离政策和城乡规划脱节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加深[12],工业化与城镇化引发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3],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抓手[1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更是将我国城镇化列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较大两件事之一[15].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作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并颁布《城乡规划法》,编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法律、规划,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显然,我国亟需大量具有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和技能,能从事城乡规划、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1.2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的具备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办学条件压力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培养的人才质量大受影响[16],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必然制约学生的就业.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扩大,加之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提出的更高要求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

2.2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旨在培养能从事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城市地理学在城镇化水平测度、城镇化进程及资源环境效应、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等内容上,可供选择的教学实践切入点多,可操作性强,综合训练程度高.课程将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课程与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课程有机衔接起来,并且与地图学、GIS、RS、地学统计等技术课程联系紧密,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转变的关键环节,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领域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训练上作用突出.但如前所述,当前的城市地理学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地位明显不符.因此,城市地理学教学必须紧扣时代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

3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设想

3.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城市地理学而言,其教学理念就是要树立教学服务就业、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的思想.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引下,摒弃以传授理论为主的错误观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核心,以工程化训练为重点,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规划制图能力、野外调查能力、定量计量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系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在师生关系上,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的人才观念和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上,更新考试模式,改变以往重理论、轻能力的局面,以考核能力为重点,弱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核,强化关于理论与方法应用的考核,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考核中的占比.

3.2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应紧扣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本着“原理—方法—实践”的主线,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理论教学内容:(1)城市概述部分,增加我国城镇设置模式,为城市地域、城镇人口统计等相关概念的讲述奠定基础;增加城镇人口、城镇非农业人口、常驻人口及建成区、城市规划区等内容.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增加市带县和省管县的优劣势分析;(2)城市产生与发展部分,增加城镇发展的内在经济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部分,进一步充实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方法,增加城镇化进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4)增加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内容,特别是定量计量化和GIS、RS手段;(5)增加城镇体系,介绍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及空间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系统阐述城市群的内涵、特征、类型、判别等;(6)增加城乡统筹发展内容,包括内涵、评价、途径、模式等,增加城乡结合部;(7)删除理论性过强的城市经济区及应用较少的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内部空间结构仅保留城市地域结构模式、CBD、开发区.

3.3构建课程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状况的重要手段.城市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科化”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实践教学:(1)设置课程设计,内容可以考虑与其他章节练习紧密、综合性强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该部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大型课程作业(课程论文),可以考虑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定等,该部分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定量计量化能力为主;(3)相关专题图制作,如城市大中小位置分析图、城市区位图、城镇体系现状图、规划图、城市建成区范围与城市行政区域等,该部分以培养学生规划制图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为主;(4)城乡区域调查,可以针对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发展与区域交通及经济发展关系、城乡结合部、城市实体地域调查等内容,该部分以培养学生野外调查相关技能训练为主;(5)选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以及大学生科研立项,这部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4积极推行“一案贯穿式”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17].城市地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适合案例教学.案例选择既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更要从课程特点出发,站在整个课程的角度去选择案例.城市地理学各章节联系紧密,连贯性强,好选择用同一区域的案例,即“一案贯穿式”案例教学.这样既能克服因采用不同区域案例而花费较多时间介绍的缺陷,又能够将前面所学内容连接起来,有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城市地理学各部分内容间的相互关系,使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更好地掌握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避免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体现课程的实用性以及理论与方法的可操作性,而且一例多用还能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建议选择院校所在地的案例.因为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与生活,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概况等有了较为的了解,对案例的掌握和分析更加,提高学生身临其境的仿真感,缩短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18],学生们也倍感亲切,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既方便了实习等环节的开展、使认知更加深刻,也方便教师不断的完善案例.建议选择院校所在地的城镇体系规划作为总案例,将总案例分解成城市产生与发展、城镇化进程、城镇职能体系、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计算等模块,进而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去设计案例教学.

作者:张守忠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城市地理论文:创建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综述

1平台总体架构

考虑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标准统一性、数据安全性、数据维护更新实用性、平台操作稳定性、平台应用扩展便捷性及不同层次用户的功能需求多样性等方面因素,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架构模式,以分层模式进行设计,以组件和服务的方式进行开发,将面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不同应用与服务统一封装起来,降低各层内功能操作的耦合度。平台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综合各类专题信息,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建共享、数据更新与维护的完整体系,为测绘单位内部及外部相关部门提供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从平台总体架构中可以看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综合考虑了基础支撑环境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平台应用与服务体系等组成方面,同时依据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安全支撑体系、共享服务体系等建立各类专题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成为科学、规范、高效的有机整体。其中:①基础支撑层,构建平台所依托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础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等;②数据访问层,使用Oracle11g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OLEDB、JDBC、ODBC等方式进行属性数据的访问,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进行空间数据的访问;③业务逻辑层,由各种组件组成,所有数据处理都集中在这一层完成;④用户表示层,实现数据生产入库、数据管理、数据更新与维护、数据共享与及专题子系统应用扩展。

2平台建设内容

2.1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

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平台构建的基础,平台信息化标准体系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严格参照与遵循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实际生产与应用情况,在现行标准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完善、细化,制定了可以支持平台自动化无损转换、监理、入库处理的数据标准,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从生产制作、监理、转换、入库、应用、更新、质量检查与控制、数据交换、服务分发等全过程,指导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研发,规定平台构建实施的各个环节、步骤、所提交的成果和对应的检查规范。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成果主要包括:《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处理与入库标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规范》、《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处理与建库标准规范》、《城市规划成果数据处理与建库规范》、《影像数据建库标准》、《元数据标准规范》、《城市数据交换及共享安全规范》等40余个标准。

2.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平台应用及专题扩展应用的开发。在具体建设中,结合城市勘测单位的数据情况及实际需求,实现了测绘单位内部及与城市勘测密切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内容全覆盖,建成综合、精准、动态、现势、多分辨率、多层次、多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能够支持空间数据搜索、数据更新、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融合及数据深度挖掘等。建库内容主要包括:地形数据库、地下管线数据库、规划成果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影像数据库、路网数据库、控制测量数据库、测绘基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元数据库等各类空间及属性数据库。

2.3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开发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开发采用EsriARC-GIS10作为GIS平台,采用Oracle11g作为数据的物理存储介质,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NET作为开发平台,利用Esri公司提供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对于C/S架构模式部分采用C#和ArcEngine组件开发核心组件库、通用组件库及基础组件库,并以此三种组件库来搭建平台及专题应用子系统;对于B/S架构模式部分采用ArcGISServer应用接口及WebService实现各类服务、系统定制。平台开发以服务测绘及相关各部门应用为宗旨,主要分为对内和对外服务:①对内服务主要指对城市勘测单位内部服务,主要包括:辅助测绘生产部门进行测绘数据生产、协助信息中心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更新与维护,为单位内部提供统一集成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及的GIS操作功能。②对外服务主要指对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服务,主要包括:基础底图的数据分发服务、专题应用子系统建立等。平台针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功能进行设计开发,从大体功能上划分为4个主要应用模块,如图4所示。

3平台应用实例

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紧密围绕平台的建设框架,在该框架基础上实现和扩展了若干个应用子系统。以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城乡规划一张图为例展示平台构建的合理性、实用性及先进性:①依托平台构建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市政设施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能快速实现诸如爆管分析、断面分析、三维分析等的功能操作,图5为地下管线三维展示;②依托平台为建设发展局提供数据接口与共享服务,规划处室经办人可以借助基础地形底图数据及规划专题数据进行业务审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决策分析能力和规划科学性,图6为城乡规划一张图展示。

4结语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以服务测绘单位数据生产及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应用服务为宗旨,是整个城市信息化系统的承载。在数据标准化生产、监理与转换、入库与更新、共享与这一主线上,充分整合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地理信息一体化服务体系,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成果目前在市政、规划、城管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成功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平台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平台成果将在教育、卫生及其他领域得到更深入、更普及的应用。

作者:郑建敏 单位: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城市地理论文:地理国情监测下的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研究

摘 要:目前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这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覆盖全国的工作,且过程中需要建立获取大量的像控点。要实现统一管理像控点的入库,得到像控点资源在不同区域空间和不同时间随时共享,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就必须建设像控点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像控点;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

国家城市地理信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非凡。我国近年来的地理测绘工作已经由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战略逐渐向建设国家信息化转移。目前的地理监测资源和服务特点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逐渐增长的管理业务需求。基于以上综合因素,国家地理测绘积极响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需求,从而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以求顺应社会发展、拓展业务服务、提高业务水平的服务战略,最终满足甚至超过服务社会、民生的各项需求。

1像控点数据库

1.1 设计数据结构

试验区对采集的像控点数据及时分析,其具体数据根据不同内容可划分为空间坐标、概略、影像和像控点选取四类信息数据。空间坐标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平面和大地坐标信息,以及例如经纬度、东坐标、北坐标等相关的基础信息。概略信息数据主要包括类型、展点图和采集设备等基础相关辅助信息。影响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左右影像以及抓获其左右影像的时间、色彩和分辨率等相关信息。像控点信息数据主要包括采集像控点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采集地点及详细说明、采集时间等信息。

1.2 设计物理储存

像控点相关数据可以根据它们的储存方式来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图形、文件和属性数据三大类。图形数据主要包括经纬度信息,并且这部分信息不但被记录在属性表,而且另外还以空间数据的格式进行备份储存,以便展现更加形象可观的像控点位置信息。文件数据主要包括照片、视频和展点图等数据,这些数据通常以文件格式进行储存,并且通过一定的路径平台与属性数据实行关联。属性数据主要包括空间坐标、概略信息、像控点选取等信息数据,这些数据通常以属性表进行储存,并且通过一定的路径平台与文件数据实行关联。

2 像控点数据管理

输入输出像控点数据和及时纠正高分辨率影像等服务是像控点数据库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用户包括项目管理者、像控点采集员等。

像控点数据库管理系统可根据设计和管理需求、系统功能量中分类方式进行分类。按照数据库设计和管理需求,可分为文件数据和数据库两大部分;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数据的输出、查询、输入和浏览四个功能,同时增加了第五个功能即数据检查功能,以至于确保数据的完整与。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针对操作系统的实现,由于操作人员包括项目管理者、像控点采集人员、高分辨率影响纠正作业员等,他们的相关技术水平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对操作系统要求操作简单明了、步骤简单。系统操作界面以大家最为熟悉的Arc-Map界面为主,如图2所示。

3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为更好服务于政府对社会的宏观管理和重点规划决策,我国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工作分三步走(图3所示)。

首先,建设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有对基础和具专题性质的两种地理基础信息数据的建设。其次,基于数据库建立共享信息平台,通过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及从传统的拷贝硬数据转变提升为提供在线共享地图应用、数据信息等信息的服务,从而大大提升地理监测对社会各界对地理监测信息的不同程度的需求。,为了根据各项地理监测数据提供国情监测数据报告,最终为政府作出重大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数据依据,需要根据相关开发接口建立不同专题的相关应用系统。

建立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逐步开展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及时步,是能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基础和关键。往期的测绘工作内容仅仅定期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非常有限,专题的地理信息更加匮乏。虽然各自单位和部门拥有属于自己的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但各数据库的建立基于不同的标准,无法达到统一,且无法实现及时共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然而在新的背景与形式下,应逐步扩大对地理要素的服务范围,对专题地理信息数据要加大采集力度,从而形成统一、、标准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平台、数据管理实现共享数据。

3.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分为7个不同分库(如图4所示),7个分库根据比例和分辨率而被细分为子库。如数字线划图,城市区域储存地图数据一般以大比例尺进行储存,如1:2000等。数字线划图子库储存位置、属性和形态等信息的主题主要由道路、水系、地貌、植被等人文和自然。每个子库还会根据多事态数据分别储存历史库与现势库。

3.2 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是用来专门储存具体相关业务的地理信息。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可按照不同的行业分为不同的子库,如国土资源、城市规划、水利等子库。它们又可根据业务的不同功能,划分为具体类别的二级子库,如水利子库范畴下的二级子库可分樗资源、工程建设、防汛等子库。具体相关业务的功能及范围大小决定了其子库的种类多少。

具体业务功能的资源需求是建立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重要依据。如防汛功能,除了通过河流的专题地理信息来测量其位置意外,还要测量记录与其本身防汛功能相关的水量、报警水位等信息。

4 以水利行业建设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

城市水系主要由自然河流、池塘、湖泊等组成,常见水利主要有水库、防洪墙、进出水口等。他们按照业务功能的不同,所需的专题地理信息也不同,水利行业主要业务需求有抗旱、建设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等,因此其所需的专题地理信息服务也应围绕具体业务而展开。

防洪业务需要预测洪水警戒线和城市水淹警戒等,并且根据及时时间得到的实况数据而分析模拟出不同的预警调度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的参考,从而及时有效的知道防洪工作。因此为了满足防洪业务工作的开展,人工与自然防洪水利工程需要被包含在水利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中。

水利工程又可按照防洪的功能划分为分洪、蓄水、排水、防护等工程。其中蓄水工程中的典型工程就是水库,它主要功能是拦蓄洪水、对下游的防洪起减轻作用和消减洪峰等。因此水库的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中需要包含水面面积、库容等信息。

5 结束语

建立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现已成为当前我国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工作任务,并且工作内容已由传统的定期更新数据库,逐渐转移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动态监测,并逐渐扩散服务范围。我国近年来的地理测绘工作已经由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战略逐渐向建设国家信息化转移。目前的地理监测资源和服务特点已经逐渐能满足社会各界的逐渐增长的管理业务需求。基于以上综合因素,国家地理测绘积极响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需求,从而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以求顺应社会发展、拓展业务服务、提高业务水平的服务战略,最终满足甚至超过服务社会、民生的各项需求。

城市地理论文:平湖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

摘 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城市的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其建设与应用将为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文中从平湖市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背景与历程、建设目标与内容、成果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字城市 地理空间框架 公共服务平台

1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在城市的信息化过程中需求越来越大,地位更加突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06年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我省积极推进省内市县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已有21个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平湖市于2011年申报并于11月,获得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批复,将平湖市列为浙江省2011年县(市、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2012年12月4日,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嘉兴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平湖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数字平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书》,平湖市正式成橛墒 ⑹小⑾厝级部门联合领导、共同协作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的城市之一。项目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建设于2014年11月27日通过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组织验收。

2 数字平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目标和内容

2.1 建设目标

运用“3S”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制定统一的数据规范、开发规范、应用规范与其他规范,整合平湖市现有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立平湖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平湖市统一的多尺度、多类型、多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开发运行于政务网、互联网的平湖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制定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长效运行管理机制,解决城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难以集成共享和应用问题,为城市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基础平台、技术保障和制度保障,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

2.2 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数字平湖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构建及与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互联互通的实现、应用示范系统建设、支撑环境建设、标准规范与政策机制建设等。

3 平湖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技术设计

3.1 设计依据

技术设计遵循国家统一的标准规范,统筹考虑政府宏观决策、应急管理、社会公益服务对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同时兼顾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以后的扩展。

3.2 技术框架

平湖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地理信息资源为基础,综合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数据集成技术,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将多源、多尺度、多类型的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组织,实现海量信息的高效管理与持续更新,提供地理信息便捷、高效、安全的在线共享服务。项目设计采用“层服务模型”思想,通过层次划分将其分解为若干个逻辑平台,降低实施的复杂度。“数字平湖”地理空间框架主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管理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技术框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按照各项任务之间的关联关系,数字平湖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内容可分为五大项,分别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应用示范建设、支撑环境建设和标准规范与政策机制建设。

4 平湖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应用

平湖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开展了多领域的应用,建立了规划管理、地名管理、房产管理、水利管理、综合管线、环保监控等13项信息管理系统示范应用。

5 结语

数字平湖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浙江和数字嘉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将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各行各业应用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框架。可以让不同部门拥有的地理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改造,通过分布式和集中式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交换、共享、集成以及应用,为平湖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快捷的、多元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促进平湖市经济的发展。

作者简介

钱杰(1983-),男,浙江省平湖市人。学士学位,平湖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主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

作者单位

平湖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浙江省平湖市 314200

城市地理论文: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摘要: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可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本文以铜仁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研究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技术路线以及业务功能模块的实现,以期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铜仁市;国土资源管理

0 引言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城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平台[1]。其目的是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整合基础地理信息资源,通过共享环境和机制,搭建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2]。

“数字铜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于2012年列入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城市,建设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五项应用示范系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一个强GIS应用的部门,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被列为示范应用之一,希望通过该的建设,改变国土部门传统的办公方式,由纸质化记录、存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向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转变[3],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数据中包含的空间信息,利用GIS技术提供的浏览、查询、分析功能有效的辅助国土管理的业务分析。

基于上述目的,本文以铜仁市为例,研究如何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结合国土管理工作的业务需求,建设一个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以期为数字城市在其他行业的应用推广建设提供参考。

1 系统建设技术架构

该系统主要面向铜仁市国土资源局内部使用,涉及到大量的空间图形操作,并且对GIS空间分析要求较强。考虑到要保障一定的响应速度,以及GIS图形处理需求和对平台安全性、稳定性考虑,系统采用已经成熟的C/S(客户端/服务器)的架构模式,系统架构划分为四层,分别是数据库层、通用组件层、应用层及用户层,如图1所示。

数据库层由国土专题数据库、土地登记数据库以及专项数据库库组成。各种专题数据库集中存储于市国土局数据中心,为各科室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在通用组件开发上,选取ArcGIS产品作为系统建库和系统建设的GIS软件平台:数据库平台选取Oracle11g,系统功能开发选取ArcGIS Engine 二次开发组件以及常用的C#.Net插件式框架[4],更易于后期的维护和扩展;应用层由六个子系统组成,是面向国土资源局各科室用户提供功能支持的应用系统集合;用户层由局领导、系统维护人员以及各科室工作人员等组成。

2 专题数据库建设

专题数据来源于市国土资源局各科室相对分散的专题数据,包括城镇地籍、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隐患点、矿产资源规划、土地开发项目六大专题,以及土地登记及其他专项业务数据。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各比例尺地形图、航摄影像、地名等)将通过数字铜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直接调用数据资源服务,在此不再重新建设数据库。

从国土专题数据的数据量以及安全性考虑,将使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 11g来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用ArcSDE10.0作为中间层服务进行管理,实现多源数据的无缝集成。数据库划分见表1。

其中国土空间数据库是以矢量数据结构描述的六大类专题要素,包括地理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及相关属性信息,各专题按一定则分层组织,并按国家规范规定的专题要素分类与编码标准进行要素编码;国土登记数据库存储国土地籍办证业务流程中填写的表单数据,主要面向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的办公业务;国土专项数据库存储其他专项业务的属性表,如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指标数据及文档信息。

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根据各科室的日常工作内容以及对空间数据的需求,系统研发形成了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收储管理、地质环境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土地开发项目管理等六个功能模块,实现了以地图查询、地图浏览、专题制图、数据编辑、统计分析、规划审查、土地办证、统计报表输出等为核心的“八位一体”结构,形成了一个业务一体化和图文一体化的国土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界面如图2所示。

3.1 地籍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给地籍科使用。系统实现了对地籍、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统一管理、浏览、查询、专题图件(如宗地图)及报表输出、统计分析等常用功能;还实现了历史数据对比浏览、宗地历史回溯等功能,避免地籍数据在变更前后容易产生的权属纠纷问题。

同时针对国土部门的土地登记业务,研发实现了城镇土地使用权初始记、转让登记、查封登记等权属登记办证功能,初步实现了国土办证业务的信息化。

3.2 土地收储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给土地储备中心使用。系统实现了土地收储地块数据的统一管理、数据浏览、查询及统计分析功能。其中的拆迁改造分析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在城市旧城改造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很快完成拆迁区的拐点坐标、拆迁面积、所辖宗地等情况的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应用该功能,不仅统计速度快,结果,且避免了人为的各种偶然误差。

3.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给规划科使用。系统不仅实现了各类规划指标的管理及查询功能,规划科可以随时掌握年度指标的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还实现了规划数据的变更入库、数据历史追溯、面积统计等功能,方便规划科将每年的变更调查数据及时更新到数据库中;同时与业务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规划审查分析功能,图文表的分析结果用来辅助于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查工作。

3.4 地质环境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给地质环境科使用。系统实现了全市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三维模型、地质环境专题数据的查询、浏览、动态管理等功能,为灾害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3.5 矿产资源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给矿权管理科使用。系统实现了矿产资源专题数据的浏览、查询、数据维护管理功能;同时与业务相结合研发实现了矿区重叠性检查、矿区环境分析等功能,用来辅助于矿权审批工作。

3.6 土地开发项目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给土地开发中心使用。系统实现了全市土地开发项目数据和指标表的统一管理、图形浏览、查询、数据维护管理功能。

4 结束语

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是基于数字铜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示范应用系统,建成后已投入到铜仁市国土资源局使用,初步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无论是资源调查、规划、利用、耕地保护还是土地征用、储备、供应、登记都离不开图,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了以图管地,并且通过信息化提高了国土管理工作效率。

城市地理论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设计探索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城市建设开始进行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则能够使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框架的建设内容、目标和流程展开了分析,然后对应用目的设计问题展开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项目设计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都在进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建设,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发展。随着该项工作的逐渐深入,一批城市基础信息库和交通、规划、城市管网等系统得到了建立,并且在城市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应用,继而使城市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因此,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问题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开展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

1.1 框架建设内容

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时,还要明确框架的建设内容。首先,需要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即根据国家和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实现城市区域1:2000和1:500的基础数据更新完善。在此基础上,需要完成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和数据库的建设,以便实现数据的科学管理;其次,利用框架数据,可以完成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而该平台的建设需要满足政务用户、社会公众和综合管理用户的使用管理需求,并且能够在政务网和互联网环境中分别运行;,需要结合应用经验完成典型应用示范建设,并且完成支撑环境的建设,从而为框架的建设、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框架建设目标

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前,需树立框架的建设目标。具体来讲,就是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并围绕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满足城市管理和政府决策需求的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而该框架的建设需要实现城市地理空间资源的整合,并且利用“3S”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完成数据建设、开发和应用等规范的制定[ 1 ]。此外,框架的建设还要完成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以便使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和共享问题得到解决,并且更好的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保障制度和技术,继而更好的促进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1.3 框架建设流程

从建设流程上来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将分为3个阶段。在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立项调研工作,并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在设计阶段,需对框架建设需求展开分析,并且通过建立示范工程完成框架总体设计,同时完成数据分类编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报告、标准化文化和完善总体方案设计报告的出具。而经过专家论证后,则可以进行方案的具体设计。,在方案实施阶段,需完成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和网络施工等工作,然后进行连网、组装和试运行,从而实现框架的修改和完善。

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应用项目设计

2.1 技术路线

在设计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应用项目时,需要先确定设计的技术路线。在建设基础数据库时,需完成政务版、公众版和涉密版这三套数据的建设,以确保数据库建设能够为政府宏观决策的制定提供一系列和多尺度测绘技术数据。同时,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各部门及行业也能够获得基础地理信息,并且完成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所以,数据库需要由DOM数据库、DLG数据库、测绘基准数据库和DEM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构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实现各种数据的更新,也能够完成大比例尺数据的缩编[2]。此外,也可以将元数据和地质信息等数据转换为数据库的数据格式。在建立数据库之前,需要采用分块或分幅进行合格数据组织。从技术流程上来看,需要先完成数据质量检查。若数据有错,需要完成数据处理,无错可以建立数据库,然后完成系统安全设置。完成安全设置后,需要对系统进行运行测试。如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则需检查数据是否出现错误。如果系统运行正常,可以提交检查和验收。

2.2 平台建设

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方面,需要完成应用集成和开放的服务平台建设,以便为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交换、共享服务。首先,针对广域网或政务专线网,可以使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New Map进行平台建设。根据相关的建设规范,可以先完成平台的硬件、软件和网络配置。而根据城市的具体需求,则可以实现特定应用的二次开发。其次,平台建设需要以基础数据库为依托,需要对数据库中的要素进行提取、扩充和重组,从而使政府实际应用需求得到满足。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完成与政务应用和社会化应用有着密切联系的交通、居民地和水系等要素,然后进行地址数据的扩充。根据各部门应用需求,则能够实现专题数据重组,然后完成各行应用系统开发[3]。从平台功能上来看,平台需要拥有包含网络分析、配图等功能在内的通用功能。对不同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则能够使平台拥有专业功能。此外,利用二次开发API,则可以完成复杂应用的开发定制。

2.3 应用示范

在进行应用示范系统建设时,还要使系统为各种数据应用服务提供支持,并且具备各种GIS功能。具体来讲,就是包含空间量算、专题配图、数据检索和空间数据浏览等功能。利用空间量算功能,可以完成距离、角度和面积等数据的量算。利用数据检索功能,则可以根据单一条件或组合条件完成数据查询。而利用空间数据浏览功能,则能够完成图层控制、放大和漫游等操作。在实际建设应用示范时,需要利用信息公共平台进行公众服务系统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应用部门为主导,完成城市公交智能调度、公安警用信息、园林绿化管理、动态执法管理等多种系统的建设,并且完成平台应用模式的总结,从而更好的进行系统的应用推广。此外,还要完成专业数据传输设备和存储设备的配备,并且使用先进的网络服务器和安全设备,从而为空间数据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撑环境。

2.4 体系建设

在应用项目设计的阶段,还要完成空间数据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需要为空间数据提供信息访问服务、地理注记服务、特征操作服务、地理特征分析服务和坐标转换服务等多种服务。利用该服务体系,将能完成数据的协调管理,并且为数据提交、处理、更新和应用提供保障。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建立信息标准规范和管理机制,并且完成数据共享、安全、更新和维护等方面的管理机制的建立,以便实现对数据库和平台信息的有效管理。为此,当地政府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且在全市范围内完成数据生成、更新和管理机制的统一建立,从而实现城市地理信息的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领导小组的建立,从而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空间数据的管理、更新和维护[ 4 ]。此外,还要进行地方性的技术规程的建立,并且完成基础设施分发服务中心的建立,从而更好的实现数据基础设施的管理。

3 结论

总之,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城市公共服务和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所以,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框架建设和应用项目设计问题的研究,以便使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快。

城市地理论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之探索

【关键词】数字城市;发展现状;模式创新

引言:“数字城市”的设想最早由已故大师王之卓院士提出,直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才被社会广泛认识和了解。从上世纪末我国也积极加入数字城市建设浪潮,经过大胆探索,数字城市在中国逐渐形成以“数字森林”、“数字国土”为代表和以“数字流域”、“数字景区”的两种建设模式。这两种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门或区域内部管理的工作效率,探索了数字城市建设的方向,但仍存在两个无法回避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带领业内的院士、专家等一批精英,经过反复探索调研,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建设“数字城市(省区)地理空间框架”的解决办法,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等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认可。2006年,启动了及时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字潜江建设,自此拉开了中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序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因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一、河南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现状

我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蓬勃发展,已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分批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遴选出逾130个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超过了我国地级市数量的三分之一。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如火如荼,成为政府和经济社会的热点。河南省作为全国首个数字省区建设试点,在数字河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先后有15个市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列入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的试点或推广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占全省所有市州的比例约80%,覆盖人口和国土面积占比超过80%,成为全国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数目最多、推广范围最广的省份之一。在总结全国已建成数字城市空间框架的城市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其它数字城市建设,如数字郑州、数字平顶山,会更加注重开发真正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系统和培养人才队伍,为应用系统的更新和维护打好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着力更新方法和软件的研究,着力试验信息产业和相关技术的融合、注意吸收相关部门的经验,探索城市建设多专业、跨学科的融合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工作的融合。经过多年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践的反复探索,逐渐形成了基于地理空间框架的数字城市建设模式。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模式创新与作用

(一)基于地理空间框架的数字城市建设模式,创造了一种高效、快捷、节约、科学的数字城市建设模式。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多部门、跨专业融合参与建设,分三步进行:一是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二是数字城市应用系统的研发;三是多应用之上的社会延展服务。基于地理空间框架的数字城市建设“三步走”模式,及时阶段是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第二阶段是建设数字城市应用系统。第三阶段是基于百姓民生多应用之上的社会延展服务。因此,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整合了社会资源的空间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创造了一种高效、快捷、节约、科学的数字城市建设模式。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对于提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有重要作用。1、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现势性是行业应用系统科学决策的关键。数据的现势性是应用系统的生命力。将框架共享数据源的更新维护工作,纳入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设内容中,同时,针对仅仅使用框架服务的应用系统,其办公过程中所用到的专题数据的更新维护过程,也纳入到日常办公业务中,使专题数据的更新维护过程与业务数据的更新维护过程同步进行,确保了应用系统的现势性和科学性,为应用系统的现势性和科学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数字城市应用系统的现势性和科学性,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的参考依据,使决策指挥更科学、合理、及时。在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上研发的数字城市应用系统,其现势性和科学性使各部门突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各行业的应用系统,及时地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具有现势性的分析报告。二是为城市基于信息化的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从而提高了政府科学决策的科学性。三是拓展了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的应用渠道。四是增强了城市的应急保障能力。

(三)基于地理空间框架的数字城市建设模式是促进城市快速、低碳、经济、科学发展的有力手段。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高了整个城市在规划、市政、交通等方面的决策科学性,使得城市的建设工程缩短了开发周期,从质量、功能特点、区位选择上都更符合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据估计,科学决策能使建设工程的使用寿命至少增长五年,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决策让城市的建设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拉近了五年。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创新了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使得城市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为许多地区在城市建设、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快速、低碳、经济、科学发展。

(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立的强大动力。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进了测绘生产信息化、测绘管理信息化、测绘服务信息化的进程,有力地促进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实现。首先,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各种支撑环境建设)为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整理、加工、传输、交换、管理、服务奠定了扎实的装备基础。其次,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各种政策法规、标准以及目录与交换体系的建成,使各种海量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被有效管理。因此,数字“某地”地理空间框架工程的建成后,某地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成设也就有了质的进展,并随着当地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对经济社会服务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也不断完善。

(五)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做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对地理国情的摸底。地理国情监测建立在丰富翔实的地理信息资源积累基础之上,需要快速动态掌握近期地理信息掌握实时的地理国情信息。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更新是实施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手段。一定时期内地理信息的变化量反映了同时期同区域地理国情的变化量。因此,实施地理国情监测需要掌握基础地理信息及其变化情况。通过对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对地理国情信息进行整合与统计分析,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综合、、现势性强的数据支持,是实施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手段。地理国情监测是数字城市的基于多应用之上的社会延展服务。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资源环境、生态状况的调查、监测、评估与预测,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客观、的地理国情信息,从这个角度上说,地理国情监测是数字城市基于多应用之上的社会延展服务之一。

(六)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有助于实现地理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对技术的需求推动了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城市工程对现代技术的需求是广泛的。还有随着数字城市地不断深入,更加强调对城市信息的感知和城市生活中的智能决策与处理,为移动技术、云计算、传感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强烈需求。数字城市建设对现代技术的普遍需求,必将引领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技术快速发展,从而为地理信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极大地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为地理信息产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有关部门调研,按小口径计算,一个中型地级市对数字城市初级阶段建设需要再投入18-20亿人民币,仅仅“十二五”期间,这方面的投入应该达到数万亿人民币。不难看出,数字城市建设将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一个固定的市场,并随着数字城市深层次应用地广泛渗透,使地理信息产业链向前延伸,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

三、结语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战略部署,也是破解我国中西部城市发展难题、赢得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它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结点,对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构建,夯实技术装备支撑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施地理国情监测、促进地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转化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以加快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抓手,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科学发展,更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

作者简介:

简述了“数字城市”的时代背景,对河南省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大传略意义与作用,对数字城市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方向进一步了探讨。

城市地理论文: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研究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以其强大的数据可视化、空间数据库管理以及空间分析功能,为园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以成都某开发区园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为研究背景,对GIS技术在园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阐述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设计,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平台,结合可视化开发语言Visual C#进行集成二次开发,实现了显示、查询、编辑等GIS常用功能以及三维显示和三维分析功能,为开发区管理部门提供多层次园区地理数据与决策依据。

关键词:园区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 Engine 三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以其强大的数据可视化、空间数据库管理以及空间分析功能,为新建开发区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构建新建开发区地理信息系统已是必然趋势。

本文结合成都某开发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践,对采用ArcGIS Engine作为GIS开发平台建立园区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系统融合当今GIS的主流技术—— 组件式GIS和数据库技术,能够较好地为开发区建设管理服务,为展现新园区信息提供了一个平台及可视化窗口。

1 需求分析

从开发区园区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能够对新园区地形、建筑物、管线等数据进行统筹管理,记录新园区从规划初期到竣工建成的整个建设过程;提高园区设施管理的效率,便于查询和分析,对今后日常维护、资产管理、各种资料的保存及新园区改造提供依据,并可直观地展现三维立体的园区景观。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的体系结构。服务器端存储系统空间数据库,应客户端请求发送不同用途的数据,由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客户端只需要安装ArcGIS Engine Runtime(运行时)即可。

系统以目前在世界上占主流地位的开放型GIS软件—— ArcGIS地理信息处理平台为基础,采用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 2000和ArcSDE 9.2相结合的技术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确保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及数据的深层次挖掘问题,为前端GIS应用功能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2 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需求分析,将系统设计为10个功能模块来实现,分别为数据加载模块、数据编辑模块、地图浏览模块、影像播放模块、查询检索模块、三维显示模块、空间量算模块、三维分析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地图打印模块。

3 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构成

本系统的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重要和基础性的工作,数据库中包括地形、规划和工程勘察数据以及系统配置数据,构成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能力的园区空间数据中心。

3.2 基于Geodatabase的空间数据组织模式

本系统需要对园区建筑物、地下管线、运动场等多种地理要素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管理,涉及的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且各类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为了实现统一管理,采用新型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Geodatabase来设计和管理系统的地理数据库。系统Geodatabase中的矢量数据包含要素数据集(Feature Dataset)和要素类(Feature Class)两种数据结构,要素数据集是具有相同空间参考系统的要素类的集合,如基础地形要素数据集;要素类是存储相同几何类型和属性的要素的集合,要素类是各要素数据集中具有点、线或面几何特征的地理实体,如道路线要素类。栅格数据集包含表达连续地理对象的栅格数据,栅格数据集能够表示一副影像图、一个表面、一个以格网采样的环境属性,或者有关特征的对象图片,开发区园区用地的遥感影像图(QuikBird卫星数据)是采用栅格数据集管理。关系表中的表文件是记录的集合,本系统地理数据库中的关系表为项目设计方案信息表。

4 系统开发与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采用Visual studio 2005+ArcGIS Engine 9.2作为系统的开发平台,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程序设计,通过Visual C#开发语言调用ArcGIS Engine组件库的组件,利用相关接口和函数开发系统功能,实现了数据加载、数据编辑、地图浏览、影像播放、查询检索、三维显示、空间量算、三维分析、系统管理和地图打印功能。

4.2 主要功能实现

以地图浏览、三维显示和三维分析为例进行说明。

(1)地图浏览。

地图浏览界面主要由地图显示区、图层控制区、菜单栏和工具栏组成。

地图浏览功能可进行视图控制和图层控制操作,主要是利用ArcGIS Engine中己封装的工具条控件(ToolbarControl)和目录树控件(TOCControl)实现,使用工具按钮对地图进行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方便用户观察目标和快速定位。图层控制窗口用来显示地图的图层,可以控制图层的显隐以及图层在上层或下层的控制,便于用户选择感兴趣的图层和显示方式进行地图浏览和查询分析,提高查找效率。

(2)三维显示。

通过显示园区三维地形模型和地物模型,可以为开发区管理人员提供对园区布局和资源的可视化预览,提供可视化的分析和决策环境,以地形表面模型建立为例进行说明。

①创建TIN(不规则三角网)。

从1∶500园区用地现状地形图中提取出测量点,测量点数据含有高程信息,使用测量点创建TIN。TIN用不规则三角网表达地形表面,三角形的网点存储Z值(高程值),从而建立了园区用地现状的地形表面模型。

②在TIN上叠加建筑物的高度。

在TIN上分别叠加用地现状地形图上的居民地和规划园区单体建筑的建筑高度,从而得到叠加居民地的地形表面模型和叠加园区单体建筑的地形表面模型,按照不同的高程段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展示了园区不同时期的三维地形景观,如图1和图2所示。

(3)三维分析。

三维分析是在创建了表面模型数据基础上的分析,基于ArcEngine的接口和函数二次开发实现,三维分析功能可以为用地规划和建筑选址提供决策依据,以剖面分析和视域分析功能为例进行介绍。

①剖面分析。

系统可根据地形数据绘制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表示沿两点连线前进时地形表面上高程变化的情况。首先,在TIN上选择两点,然后根据选择的两点创建剖面线(Polyline对象),然后计算出TIN与Polyline对象相交后的三维线(含有Z值的线),根据三维线对象在TIN上绘制图形要素,根据三维线上每个点的距离和高程信息绘制地形剖面图。

②视域分析。

视域分析功能实现了两点通视分析。首先需建立视线瞄准线,创建视线瞄准线可以判断某点相对于另外一点而言是否可见。如果地形遮挡了目标点,则可以分析得出这些障碍物,以及视线瞄准线上哪些区域可视,哪些区域不可见。在瞄准线上,可视与遮挡的部分分别以不同的颜色表示。

5 结语

本文结合成都某开发区园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践,探讨了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在园区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法,在开发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1)为了便于设计开发和维护管理,需要采用合理的GIS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组织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关联的GIS数据库,这是实现GIS功能的前提条件和系统开发成败的关键。(2)选择ArcGIS Engine作为系统的GIS开发平台,能够满足新园区信息管理对GIS功能的需要,较好地实现系统集成。利用可视化开发语言Visual C#进行开发集成,能够方便灵活地实现GIS大部分功能。

城市地理论文:有关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同时人们对于城市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城市的发展对于人们的自身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此人们把注意力转到了促进城市发展和研究上来,其中城市的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是现在我们在城市之中一项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将我们已知的多源化数据集成理论和道路的实时路况以及虚拟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地理信息集成系统,这也是信息集成系统应用技术的一个重要实践应用。这项技术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城市的地理信息进行研究和思考,有利于将传统的城市地图转变成为现在多样化的城市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城市地理信息; 集成应用技术; 城市实际应用

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不断的提高我国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技的发展除了对于国家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之外,也对我们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像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发展,并且地理信息的系统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现在的有车一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出行的地图以及汽车的自动导航等功能备受关注,这也是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一个缩影。现在人们对于这个动态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我们对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和发展,保障这个技术的多样化和功能的增加,并且有一个良好的呈现形式,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功能要求。目前,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发展过程是占有很大比重的,因此我们应该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保障其发挥较大的作用。

发展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于生活要求的提升,人们的生活从以前的单调变为了现在的数字多源化,通过网络等技术将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来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有关部门对城市的管理。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其目标就是冲扽的利用我们现在空间之中的一些数据和资源,加强之间的联系,以便实现最终的信息共享,方便人们的生活。现代社会的发展比较复杂,不仅结构比以前相比要相对复杂一些,同时其功能也不断的增加,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也是我们现在构建数字城市甚至数字地球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我们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对社会发展的动态进行监测、以及帮助人们解决一些难题等。

城市的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和一般的信息化处理系统有一些不同点,这就是这项技术不仅仅要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还会将各个系统之间的动态进行分析,比如对大气的监测系统等功能。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发展还不是非常完善,还存在一些信息上的空白区域,不能更好的发挥其各项系统之间的协作功能,而我们加大对于这项技术应用的研究,就是促进各项技术之间的交流和共享,促进这项技术更好的发展。

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

3.1 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

为了发展数字城市以及数字化的地球,我们应该对于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发展提高重视的程度,针对现在其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包括了信息的集成以及空间数据的集成和存储等方面,以下我们会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于我国现在这个技术的发展能有一定的帮助。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同时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如果我们在开始设计这个技术的时候没有一定的预见性,就会使得这个应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出现过时及落后等问题。我们应该将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保障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能够真正的为人民群众来服务。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的规范化是一个衡量国家综合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在保障这一点的前提上,才能使得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能够顺利进行。我国现在的很多城市大多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系统,根据城市之中的相关需求,将各级城市的信息进行交流和沟通之后,由上级的部门进行整合,进行比较分析,完善城市的地理信息集成体系,这样就可以避免各级系统之间的重复现象,可以节省城市建设的成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得最终集成应用系统的确立能够反映各方面的观点和意志,满足大家的要求,促进这个技术的顺利执行。国家的相关部门可以将城市的发展特点进行总结,针对需要制定整体的标准和规范,也有利于以后保障全国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技术联网。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比较先进的城市或者是国家的经验,从中抽取精华,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和策略,保障这项技术的应用符合自身城市的规范和发展前景,这样更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资源优化。

3.2 空间数据的集成和存储

一般来讲,空间的数据集成和存储是有一定的复杂性的,而针对这个数据的管理方法来看,怎么处理文件的存储以及数据库之间的应用及管理是实现这项技术的关键性因素。文件的存储及应用的模式比较复杂,就导致了其关键性和完整性很难保障,尤其是数据毁坏之后的数据恢复,和这项功能比起来就有一定的差距了。我们在实现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的完善过程中,应该保持数据库方面的高处理效率。

不过从我国现在的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实现城市地理信息集成的标准和规范化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不地方,比如说我们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的系统。城市的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的系统建立关系到了很多的行业和部门,这些有一部分是需要政府来进行调解才可以,当然也是需要各方面进行合理的协调才能使得实行的过程较为顺利。

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应用技术中的人为因素

根据现在的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技术方面我们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其中所涉及到的人为的影响因素。很多的情况之下,都是由于这些对系统的实践运行或者是管理的水平重视不够的人为因素,才会使得这个系统的运行不顺畅或者是发展出现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此的研究力度。只有使得人为的因素和这个管理的技术进行一个完整的契合,才能够保障集成系统的顺利进行。

首先来讲,就是领导层面上对于这个技术的重视程度的问题,领导对于这个城市的发展重视程度,在一定的层面上是影响了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术实施的关键。这个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整体的系统建设工程的耗时比较长,成本相对较高,其中参加这个技术实施的部门很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发挥领导层面的作用,加强对这个技术实际应用的组织,保障最终的城市地理信息集成系统顺利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根据这个技术实际的发展情况来成立一个解决问题的小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也代表政府和各个方面进行沟通。很多的城市本身都是设有这个小组的,但是其组织的方式比较松散,也没有一个固定的领导者来对其进行规范化,因而不能在较大的程度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要对这个组织重新进行计划和编制,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划,及时的解决地理信息集成技术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协调这个技术和其他的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可以共同进步和发展。

来说,就是人才的培养问题,只有保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达到标准,才能真正的保障一个实施和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的队伍的质量有保障。一个城市的地理信息集成技术要想得到发展,则必须应该有一个属于自身的人才和技术队伍,并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才能真正的保障城市地理集成技术的顺利应用。城市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前景,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从各方面都进行合理改革,才能真正的使这项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5.结语

我国的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术在投入使用的初期,应该对这项技术的各项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考虑,在总体上保障其顺利实施,减少实际应用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以及低水平的城市建设。城市地理信息集成系统的确立包括了规范化以及标准化,这个数据是我们应该进行充分考虑的因素之一,只有综合技术方面的因素以及人为的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的促进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和建设。

城市地理论文:历史城市地理学视野下的市镇研究

[摘要]市镇是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市镇体系作为城镇体系的基层构架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历史时期市镇的发展使当地城镇体系更趋完善、复杂。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市镇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乡村城镇化的核心和枢纽。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市镇风格各异。

[关键词]市镇;城市化;城镇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研究方兴未艾,城市管理学俨然已成为一门“显学”。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近20多年来,有关城镇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研究城镇的大量专著和论文得到出版和发表。目前学界对城镇体系下的市镇研究颇为关注,论著层出不穷,多集中于研究市镇的经济功能和市场框架。有些学者从经济史、社会史的角度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对市镇的研究日益深入,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吸收城市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以探求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市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市镇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完善

市与镇在宋代以前是不同的,市是指商业贸易之所,镇则指军事重镇。自宋代以后,镇开始演化成工商业中心,其军事上的意义已经降到了次要地位。明清时期,市与镇已经同列。市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是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和兴起的。市镇的发展是农村市场发展的产物,它们主要是作为农村市场中心地而存在的,并发挥着城乡市场媒介的作用。[1]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探测器,既属于乡村研究的范围,也可视作是城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商品化程度、交通条件和人口密度等因素。

任放给市镇定义为:“明清时期介于县城和村落之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商业实体。”[2]在樊树志看来,市和镇作为地理概念和地理实体,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某种特定阶段的产物。市是由农村交换剩余产品而形成的定期集市演变而来的,镇是比市高一级的经济中心地。[3]胡如雷强调市镇的建立必须以一定数量的工商业户的定居经营为前提,它与市集的“朝实暮虚”有明显的差别。[4]刘景纯认为,市镇是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小城镇。[5]在笔者看来,市镇是构成城镇体系的基础环节,是沟通城乡的重要桥梁。同时,作为一地理实体,市镇有着独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经济职能,是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历史城市地理学不仅要研究历史时期的都城,而且要研究历史时期一级行政中心城市、二级行政中心城市甚至集镇及其相互关系,把区域内的各级城镇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因此,作为城镇体系层级中的市镇体系也是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国土开发范围的扩大,地域经济的繁荣,也导致了边防军事重镇和大城市草市的兴起,成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伊始。据记载,我国军镇设置始于北魏,沿长城一线设置六大防御北方民族的军镇。到唐代,这类军镇除仍在北方设置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西北、西南、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小城镇前身的草市,兴起于南北朝时期。中唐以后,由于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手工业、商业的兴盛上,随着水陆交通的发展,草市的设置也因地方经济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在广大农村交通要道之地逐渐兴起了大批集市,从而发展成为农村的商品交换中心。不仅如此,有些草市由于其形成因素不同,又具有不同的职能,从而向专业市镇发展。这样就形成了由都城——道级驻所城市——府州级驻所城市——县城——镇及草市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城镇系统。

五代、宋元时期,草市逐渐演化为商业性集镇。镇市是比草市更高层次的经济中心地,宋代镇的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镇市成为县市与草市之间的市场建置,并在镇市设置监镇官,“诸镇监官,掌警逻盗及烟火之禁,兼征税榷酤。”镇这一地理层级,各地称呼差异不大。至于市这一地理层级,各地称呼各有不同,诸如:市、店、步、埠、墟、集、场、行之类。市的用法最普遍,因而市镇并称,使市镇成为一个专门名词。市也称为店,以北方为多。它们大多处于交通要道或交通发达之所,政府常在此设置场务征收商税。市也称作步。宋代扬州附近的瓜步镇在唐代称为瓜步,是“舟舻津辏而遥系江南”的一个草市,瓜步镇就是在瓜步草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市也称为集,盖取市集之意,市镇因而也可称作集镇。北方的地方志中多有市集、镇集或集市镇店的条目。市也称为亥市和场,多见于四川等地,当地俗称“场集”。市也称作行,苏松一带较常见。市也称作墟,岭南尤为多见,《广东新语》有对其的详细描述[7],李龙潜先生认为:“明清时期广东的墟市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没有固定字号商铺的定期市场,称为“墟”;二是设有固定字号商铺,“常日为市”的常开市场,称为“市”;三是“市与墟兼之”的市场,可称为“墟市”。”[8]加藤繁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认为清代广东的农村墟市比中国其他地区发达[9]。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广东清代以后一口通商成为对外贸易中心,商品流通发展的结果[10]。市的名称存在地域性差异表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普遍现象。它的名称虽因地而异,但结构功能却大致相同,体现了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在宋代,随着地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体系等级系列逐步完善,已有明显的等级规模关系,市镇体系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是市镇迅猛发展的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城镇数量的增加、地域分布的扩展和城镇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市镇间人口规模等级形成。②农村集镇大量兴起。③小城镇人口增长迅速。明清时期城镇地域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江南市镇蓬勃发展。由于商品性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对外贸易量增加,从而促进了沿海地方港口市镇的发展,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形成。

2市镇与城镇化

城镇化是乡村变成城镇的一种复杂过程,也被称作城市化、都市化。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不同学科有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有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不同概念。社会学家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城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镇中,并被纳入到城镇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城镇发展而出现的城镇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人口学家认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结果。城镇化就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镇地区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镇地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性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把城镇化看成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在城镇集聚的过程[11]。上述对城镇化的不同理解,不是互相抵触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并,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看得见的实体的变化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镇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的过程。甚至包含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在纵剖面上,对城镇化也有不同的理解。国外有人把城镇化过程追溯到几千年前城镇出现的年代,分古代的城镇化和现代的城镇化。国内也有人把城市在地球上出现之日起到乡村城市化完成,城乡融合时止这样一个长过程作为城镇化过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化只是工业革命以来开始的过程。笔者认为,自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城市化就揭开了序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城镇化方式,中国的城市化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即:①古代传统城镇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指明清以前的城镇化过程。②近代时期,主要指明清时期。城镇化出现了新的因素。③近现代时期,主要指晚清民国时期。④当代城镇化阶段。历史地理学着重探讨前三个阶段的城市化进程,其中主要侧重于对城镇化的空间发展过程及对城镇体系层级的探讨。

市镇网络体系也应是历史地理学应研究的内容。所谓市镇网络,是指市镇在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平均每州县市镇数、市镇密度、市镇平均间距等方面,通过市镇网络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市镇发展水平。市镇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市镇数,可用区域内的市镇数除以区域单位面积求得。市镇密度的计算可以采取不同的标准,据研究范围而定。有的学者将市镇密度称为市镇率,认为市镇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内的市镇分布状态,可以用单位面积内的市镇总数和该单位的总面积相比,求得一个百分率来表示[12]。与市镇密度相关的概念还有市镇贸易范围和贸易半径,能反映出市镇体系的层级关系及市镇群体的辐射力量。市镇是最基层的中心地,它总是分属于一定的行政区划中,与行政中心地构成相互联结的网络。因而,州县区划的几何形状和治城的位置往往影响市镇的空间布局。一般而言,县治在其区划中的位置有三种,从而导致市镇空间位置亦不尽相同。一是县治位于区划范围中心。在这一情况下市镇往往较均匀地分布于县治辐射而出的交通要道上,形成“众星拱月”式结构。二是县治位于区划中心,市镇偏离两翼,这种结构发生在条形区划中。三是县治居于一隅,市镇分布呈扇形。[13]

城市化、城镇化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历史证明中国的城市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像西欧的城市是在与领主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城市起源早,与王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成为各级政权机构的所在的,是按“王制”规划而构筑的。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新趋势,即大众城市发展基本上停滞了,只是逐渐地增添了某些经济职能的色彩。城市化的道路则更多地表现为许多市镇的兴起,城市化的主流则演化为由经济职能为主导的市镇群的形成。市镇是城市的微型或缩影,是城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城市通过市镇与广大农村保持着密切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完整体系。市镇是部分地脱离农业生产,以从事手工业、商业或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实体,它占有一定的地域,拥有相当数量的非农业人口的居民集结点,它是一个社会实体和地理实体。

综上可知,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市镇风格各异。因此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市镇研究不仅要探求其空间分布的地理差异和其内部空间结构特征,更要注重对其产生如此差异和特征的自然环境的探讨。不仅要进行对微观市镇社区的研究,而且要进行对区域市镇的比较研究,力求做到点线面的结合研究。

城市地理论文: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管理

摘要: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模拟测绘模式已经演变为数字化测绘模式,如今正在向信息化测绘新阶段转化。测绘成果负载着大量浅析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管理 图数据库在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发展 浅谈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间数据交换技术应用 浅谈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数据库研究 浅谈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构思 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思索 刍议地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制图应用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更新探讨 社会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库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空间数据库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GIS技术在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应用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初步设计和实现 如何维护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哲学思想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启示 面向旅游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探讨 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 >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管理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管理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数据库;GIS;数据采集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实用化,市场出现大量的基础地理数据的需求,它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和采集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基础地理数据的时效性、性方面。相关采集维护部门使用了数据库和GIS等新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在技术的各个发展阶段采用了各种管理方式和建库模式。 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库方法及模式 1.基于文件方式的管理数据库 在应用初期,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多数向测绘部门购买,而测绘部分所拥有的地理信息通常采用各种图形文件存储,例如:CAD图形,而信息的使用者为了方便对数据的查询、提取和维护等管理工作,通常采用数据库的方式将地理信息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分别维护地形图和数据库。它的特点就是数据库与图形数据相对独立,数据库的安全性差和局限性强,时效性差。 2.以地形图为基础的建库模式 一般将地图上的内容按照GIS的数据要求(即:点、线、面注记),按要求转换成GIS的数据格式,而且利用GIS的一些数据库存储技术,将基础地理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起来。 3.独立于地形图之外的建库模式 在建库过程中较大考虑GIS用户的利益需求,建立了区别于基础地形图测量的建库模式,测绘成果基础地形图只是作为数据库更新维护的一种数据源,目前地形图仍然是数据库更新维护的主要数据源,这样在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和建设中有如下特点:数据库能满足GIS用户的需要,数据库中数据要素分类就是当前GIS用户所需要的地理要素,如行政区划、道路要素、河流要素等,即通常所说的三线一区划,外加使用频率较高的建筑物、绿化等要素。数据库的时效性较前两种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工作比较复杂,由于基础地形图仍然是数据库进行更新维护的主要数据源,而数据库的设计室直接针对GIS用户使用并没有考虑基础测绘的成果标准,这样在数据库的更新维护中就势必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二、基于测绘的面向对象建库模式及实现 为了较大化地克服以上建库模式的缺点,在建库过程中既考虑GIS应用的需要,也考虑到较大更新手段测绘的具体要求,建立面向地理实体对象并以测绘作为主要更新手段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模式,过程如下: 1. 库结构中要素分类时对测绘过程、标准的考虑 根据在城市基础数据库中的作用不同分成三大类: 1.1 GIS需要但是基础测绘不能实地采集的数据,如行政区划、街道面、邮政区划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基础测绘中虽然不可能直接采集得到,但是可以借助基础测绘或者其它形式的信息获取。 1.2 基于GIS的需要而且是基础测绘能可采集的要素,如建筑物的结构、楼层、门牌号等,道路要素的材料、宽度、车道数等,绿化要素的面积、植物种类等,各种管线要素的分类等等。这些要素针对GIS用户数据使用的情况分析和基础测绘的方便考虑,不同的要素区别对待,建筑物在GIS分析使用要求其整体完整性,在基础测绘也能保障其完整性,所以在测绘更新维护中就要求超越图幅的范围保障实体的完整性;绿化在GIS分析中使用大多数是用来显示物种和统计面积,这样在测绘更新维护中可按照图幅的要求,在图幅范围内保障绿化的完整性,必要时可以与图幅边界构成封闭绿化面。 1.3 GIS用户不常用但是基础地形修测必须表示的地理要素与文字注记类,这些要素可以按照实大小区别表示,或可采用点状要素的形式来表示,在比例尺范围内能表示就按比例来表示,如漏斗、电线塔等实体;文字注记的内容除了按照地形图的注记要求外在实体的属性中同时输入,这样就能同时保障地形图的出图和GIS的查询分析。 2.建库过程中测绘成果的利用 为了使用已有的测绘成果,可以利用相应的工具将数据转换成其他的格式。在转换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保障没有信息损失和信息转换误差。 2.1保障符号库的统一 在地形图中很多地物多以符号块表示,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时期的地形图由于采用的标准不一致可能存在相同类型地物采用不同符号块的情况,在采用工具转换之前必须将这些同样类型不同符号块的实体采用统一的符号块来表示。 2.2线状地物的同类连接和共边的处理方法 在CAD环境中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在线状地物表示时可能存在同一实体多段表示的情况,为了地物表示的合理性和不影响GIS分析,需要将这种类型的实体加以相应的连接处理;在地形图中为了图面的美观,对于共边的地物进行了人为的处理,但可能缺乏科学性,为了减少这种误差,需要进行处理,如围墙和建筑物相交时,在地形图表示上扩大了围墙的表示,压缩了建筑物的真实范围,在处理时,取围墙的中间位置作为围墙的位置和建筑物的边界。 2.3面状地物的封闭性检查 为了提高工具的处理效率和保障入库过程的顺利,对于建筑物、河流、绿化等面状地物必须检查封闭情况,从而保障面状地物的完整性。 2.4注记位置的调整 为了能自动化提取地形图中某些注记作为地物实体属性转换进来,为了图面的美观,注记的插入点可能在较小面积或不规则建筑物的外面,这样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把注记移到建筑物内,以保障处理时能识别。 2.5测绘工作对数据库时效性的保障作用

数据库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测绘过程的结构要求和要素分类,在基础测绘的同时就可以直接利用的数据,采用特定的编辑软件对数据进行修改,经比较后取得信息,直接加以利用。从而保障了基础数据库的现实性要求。 2.6 数据库成果的利用及过程质量监控

在数据库中不仅保留了基础地理信息,同时保存了有关维护的信息,通过完整的管理系统在过程上保障了数据库成果的合理使用与质量控制。 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构成 1.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线划图(DLG)

矢量数据库是传统空间地理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空间信息产品。空间信息矢量图数据库包括了各种基本比例尺数据库:1:500、1:1000、1:2000、1:1:1万、1:5万、1:10万等多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数据库,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分步建库的原则。 2.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 在城市管线普查和竣工测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对城市地下管线及其它地物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输出的综合性空间信息。 3.城市基础正射影像图(DOM) 通过航空摄影或其它遥感数据经过传感器取向纠正和地形影响的消除后形成的图像。 4.元数据库 是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描述,包括数据集的数据分类名称、比例尺、数据生产时间和生产者等,以利于用户了解使用数据库,提高数据库的共享度和利用价值。 5.区划与地名数据库 这些地名主要是自然地理的名称、市政设施以及公园、旅游区、保护区、名胜古迹、纪念地,各级政府所在地等,依此建立的地名数据库。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又采集了道路名称、铺设材料、宽度等属性信息,还采集了道路两侧有现实意义兴趣点门牌号信息,如医院、超市、宾馆、车站等等。 

四、结语

使用基于测绘产生的基础数据库管理实现了测绘生产和基础地理信息应用的和谐统一,在时效性、性方面满足了地理信息用户对地理信息采集维护的高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数据库的有效性运行,推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行业的使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小冬 叶嘉安等编.《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10年. [2] 张新长 张青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科学出版社. 2010年. [3] 承继成等编.《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