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的概念实用13篇

执业兽医的概念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1

为确保兽药安全使用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于2012年年底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2013年正式在全区实施,为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石嘴山市惠农区按照自治区确定的“规范为主,示范带动,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新建先行”的指导原则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兽药使用单位提高了兽药使用管理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规范使用兽药的自觉性,兽药滥用现象得到遏制,但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现对其进行总结与讨论。

1 兽药GUP的概念及意义

1.1 概念

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动物疾病的特殊商品,兽药的规范使用关乎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GUP(Good Using Practice,译为良好的使用规范),具体指兽药使用单位(养殖园区、规模养殖场、动物诊疗机构等)在兽药使用过程中,针对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及主要职责、设施设备及条件,覆盖兽药进、存、用全过程的管理制度等环节而制定的一整套管理规程[1-3]。

1.2 实施兽药GUP的意义

1.2.1 促进兽药使用单位管理规范化。兽药GUP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特点,对兽药使用的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兽药GUP,要求兽药使用单位应当设立管理机构或专人负责兽药的采购、验收、贮存、清查、养护等质量管理工作,遵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制定并执行兽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使兽药使用与管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1.2.2 确保兽药安全有效。通过实施兽药GUP,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人员素质,设置与兽药储存需求相适应、与诊疗区和养殖区分开的兽药药房;要求兽药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兽药储存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定时对兽药储存温湿度进行记录;定期对库存兽药进行检查、清理、整理,定期对兽药储存环境进行通风换气,控制可能影响兽药质量的各种因素,减少或杜绝质量隐患;同时兽药GUP与生产环节的GMP、经营环节的GSP相配套,从而保证兽药使用安全、有效、稳定。

1.2.3 促进兽药保存与储藏设施条件改善。兽药GUP对兽药储存设施等有明确规范,包括保持兽药与地面、墙壁之间有一定距离的设施;遮光、通风设备;监测和调控温、湿度的设备;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防尘、防潮、防污染、防虫、防鼠及防火设施;与兽用生物制品及微生态制剂贮存要求相适应的冷藏设备等。实施兽药GUP有助于促进兽药使用单位兽药房硬件设施的改进,从而达到兽药品保存、储藏的技术要求[4]。

2 惠农区兽药GUP实施现状

2.1 宣传培训

下发《关于推行养殖场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通知》,告知规模养殖场兽药使用规范的时间、要求和相关政策等。发放《规范畜禽养殖告知书》《兽药使用规范管理手册》、农业部公布的禁用兽药等宣传彩页,对使用假劣兽药造成危害的行为进行宣传;开展兽药GUP知识培训,指导兽药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用药记录,推行兽药使用记录制度,引导建立用药档案,提升科学合理使用兽药水平,为开展养殖场兽药使用管理规范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2 调查摸底与试点

进行调查摸底,重点以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持有、动物防疫、兽医人员、兽药使用等情况对规模养殖场(户)调查摸底。通过前期摸底调查,截至2013年底,惠农区共有5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户)14户,奶牛存栏23 581头,肉牛养殖户3户,1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场)16户,饲养量达25 812头,3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户(场)68户,饲养量达282 380只,3 000只以上的小畜禽养殖场(户)31户,饲养量达912 000只,动物诊疗机构2家。最后确定3家规模养殖场开展兽药GUP试点工作。

3 惠农区兽药GUP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实施兽药GUP,试点单位结合实际,强化硬件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兽药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了兽药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维护合法权益。通过试点,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认识程度不够

认为兽药GUP不是行政许可条件,不是强制性要求,缺乏兽药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长效机制。购进兽药时进货后直接入库上架,未先进行验收,没有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进验收记录大多按照进货单据事后填写,不具备验收的意义。此外,兽药分类管理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检查过后出现药品随意摆放、各类药物混放甚至药品与非药品混放等现象,需要进一步规范。

3.2 兽医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惠农区符合条件的兽医(通过职业兽医师资格考试)有4人,按照法规,规模养殖场必须配备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兽医人员,因此专业兽医严重不足。许多养殖场由防疫员或养殖户兼任兽医,非职业兽医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假药和禁用药不够了解,对假药和禁用药的辨别能力较差,导致出现药物滥用的现象。同时,非职业兽医师担任兽医时认识不到用药记录的重要性,导致用药记录不规范。

3.3 兽药房硬件投入不足

新建养殖场由于前期进行了合理规划,兽药房硬件条件较好,但是一些老旧养殖场在建设初期没有涉及兽药房的规划,因此在后续改造中只能因陋就简,兽药保存条件差,无调节温湿度的设备,无避光通风防鼠防火等设施。兽药储藏条件不符合要求,部分兽药未按说明书规定的储藏条件进行储藏,无阴凉库、冷藏库、地架,存在药库面积与药品库存不相适应,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

3.4 兽药房管理不规范

个别养殖场的兽药房建在养殖区,从而导致监管人员无法进行正常检查。有些奶牛规模养殖场药品管理混乱,药品采购和使用记录不全,单头奶牛的高成本使得养殖户非常关注奶牛的健康,因此在奶牛疾病治疗上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特效药,甚至使用一些禁用药和人用药。

4 加强兽药使用管理规范的对策

4.1 持续开展宣传培训

增强兽药使用质量安全意识,采取媒体宣传、现场讲解、集中培训、街头宣讲的形式宣传畜禽养殖安全用药,大力营造畜禽养殖场(户)科学、安全用药的浓厚氛围。加强从事兽药质量管理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兽药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明确培训计划,健全培训档案,为加强兽药使用质量管理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

4.2 提高查处力度

对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兽药、未建立用药纪录或记录不完整真实或使用禁用药品和其化合物的,以及将人用药用于动物,未建立养殖档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打击超范围、超剂量用药和滥用抗生素类药物等行为,使养殖用药更加规范,使用监管更加到位[5]。

4.3 加强兽医机构队伍建设,提高养殖场兽医素质

加强基层兽医机构、队伍建设,推进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各项工作,推进兽医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养殖场兽医的素质,由于非职业兽医师担任养殖场兽医的情况很普遍,要规范兽药使用就必须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帮助其掌握兽药政策法规、药物使用标准和药物知识,因此应组织开展兽药安全使用培训活动,解决养殖户生产用药中的问题,加强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宣传培训,现有兽医素质较高的可以作为职业兽医师进行培养,展开培训,鼓励其参加职业兽医师考试,增强对假劣兽药的识别能力,普及兽药规范化使用的基本知识。

4.4 积极推进兽用处方药管理

农业部的《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对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将兽药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分类管理,对杜绝兽药滥用、保障依法合理用药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有重大的意义。处方药必须凭兽医处方购买并由兽医人员使用或在兽医的监督下使用,没有配备注册执业兽医师、执业助理兽医师或登记的乡村兽医的养殖场,不得自行采购、使用兽用处方药[6]。

4.5 加强兽药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

2013年农业部建设了“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系统”和“国家兽药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查询系统为兽药监督执法工作以及兽药经营使用者辨别真假兽药提供了重要支持,追溯系统可实现对兽药产品的全过程追溯管理,通过兽药追溯体系的构建,更好地对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进行监管,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兽药监管人员少与监管任务多、责任大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增加监管频次、扩大监管范围,确保兽药投入品质量安全。

4.6 规范兽药使用行为

一是采购环节,兽药使用单位要建立兽药供应商审核制度,兽药供应商应为兽药GSP企业或合法生产企业;兽药进货人员须具备基本的兽药基础知识和真伪兽药鉴别能力,不得采购禁用药品、人用药品、原料药、假劣兽药等;采购兽药应索取票据存档备查。二是使用环节,兽药使用单位在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严禁滥用抗菌类药物及激素类药品。三是记录环节,兽药使用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重点包括兽药的购进、库存、使用记录及休药记录等。

5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实施兽药使用管理规范[J].中国动物检疫,2013(2):34.

[2] 吴庆春.药品使用环节应制定GUP[J].中国药事,2003(9):32-33.

[3] 张光辉,李伟,解金辉,等.加强兽药使用环节监管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4):364-367.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2

1影响我国畜牧兽医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制约原因

1.1对畜牧业投入资金和设施低于国际标准

与畜牧业较为发达的澳大利亚、阿根廷、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财政对畜牧业投入明显不足。发达国家畜牧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低耗能、轻污染的标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密度低、养殖面积大、科技化水平较高等为他们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畜牧业发展依靠的是市场,这就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畜牧兽医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尽管国家在各医学类、农业等高校设置畜牧兽医专业,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报考人数明显不足,这就导致高校降低了在该专业的投入,降低了教学标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相应的受到影响。除此以外,在一些偏远农村或地广人稀区域,畜牧兽医工作通常以家族式的形式得以延续,他们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受过专业的畜牧兽医专业教育,而是依靠经验对牲畜来开展卫生和防疫工作,由于缺乏科学指导,非常容易出现疫情,影响到人畜的健康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2进一步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方法

2.1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发展

由于我国畜牧业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养殖企业对牲畜的防疫和健康环境方面的投入偷工减料,加大了畜牧兽医工作的难度,原因就在于未能切实执行畜牧兽医标准化制度。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制度。在制度框架下,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在监督方面,不能局限于个别重要环节,要完全深入到畜牧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中;畜牧兽医要当好监督人和把关者,对企业牲畜养殖的各个环节密切关注,及时提出改正建议,确保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落在实处;企业要积极配合政府监督,重视畜牧兽医的建议,用实际行动确保畜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符合规定标准。

2.2畜牧兽医要身先士卒,用标准化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为了让畜牧企业从业人员真正理解到畜牧兽医工作标准化的概念,让他们树立健康养殖的理念,畜牧兽医要身先士卒,用标准化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他人树立良好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标准化”的内涵,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加深相关人员对于畜牧兽医标准化的认知,推动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高效运行。

2.3加大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培训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进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政府要定期组织畜牧从业人员对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培训工作。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并不是完全的依赖于畜牧兽医,而是要调动社会广泛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开展。尽可能让畜牧兽医标准化常识覆盖到畜牧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每一名从业者都树立“标准化”意识,只有具备了“标准化”意识,才能指导畜牧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才能规范工作中出现的不利于卫生健康的错误行为,才能推进畜牧兽医工作标准化工作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为了能让人民群众喝到放心的牛奶、吃到健康的肉类和相关食品,畜牧业工作必须要在畜牧兽医标准化模式下健康有序的开展。政府要加大监督惩罚力度,企业要自觉遵守标准规范,畜牧兽医要克己奉公、严于利己、用实际行动把“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邦.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7):34.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3

一、适应新形势要求、信息化发展

完善畜牧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强畜牧兽医行业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开展畜牧兽医行业信息员培训,拓宽信息渠道,推广信息来源,搞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灵活的畜牧兽医行业信息采集、整理、队伍;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站中的栏目,增加一些对畜牧兽医职业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栏目,例如“案例分享”、“疑难解答”等信息;最后,要加大网站的宣传、推广、普及,养殖户是畜牧兽医行业信息使用的主体,必须使他们学会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实际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建立网站的最终目的。

二、营造集群效应、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每个行业都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畜牧兽医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并用以指导生产和工作,加快产业配套建设,增强发展科学性,走产业化道路,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产业化理念,具有超前意识,由“单打独斗”向形成产业为主转变。必须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动作,才能提升全局的“战斗力”,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才能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应对疫病的发生,也只有资源共享了,才能提升全队的业务素质,这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畜牧兽医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保障生畜及人身的健康安全。

其次要调整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产业链条延伸经验。实行“政策引导,防疫站联合,畜牧兽医主动参与”的模式,从疫病预防、种畜禽检疫、技术学习、经验推广,实现配套衔接,形成从源头到结局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可以实现统筹兼顾,高强度防治疫病,而且能够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基本趋于一致,从而根本性地保障畜禽的安全性,实现根源安全。

三、重视行业薄弱环节、提升应对能力

每个行业的自身发展都有缺陷和不足,在我国畜牧兽医体制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和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影响了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应对能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行业薄弱环节,可从几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健全畜牧兽医行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畜牧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畜牧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畜牧兽医制度。

2.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畜牧兽医服务实体。

3.加强乡镇畜牧兽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如今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不仅承担了畜禽疾病诊治任务,还肩负着新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大乡镇畜牧兽医和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畜牧兽医业务综合素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质量。应该在行业中逐步推行官方畜牧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畜牧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畜牧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更追求的是生活的高质量,追求的是安全与健康。因此,对肉、蛋、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禽流感在全球泛滥,口蹄疫在世界各地蔓延,甲型H1N1流感正横扫五大洲,疯牛病正在一步步入侵人们的脑细胞。除此之外,猪瘟、鸡新城疫等古老的疫病又以新的流行方式威胁着畜禽,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也正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给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越来越重视兽医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一、适应新形势要求,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浪潮将现代人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每个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潮流,才能在发展中进步,在发展中提升。因此,兽医行业也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的观念,在行业中推进信息化的进程。

所谓兽医行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兽医行业经济运行效率、兽医行业劳动生产率、兽医行业竞争力,在兽医行业生产、管理、经营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整个兽医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信息资源(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完善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强兽医行业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开展兽医行业信息员培训,拓宽信息渠道,推广信息来源,搞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灵活的兽医行业信息采集、整理、队伍;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站中的栏目,增加一些对兽医职业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栏目,例如“案例分享”、“疑难解答”等信息;最后,要加大网站的宣传、推广、普及,养殖户是兽医行业信息使用的主体,必须使他们学会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实际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建立网站的最终目的。

二、营造集群效应,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每个行业都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兽医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并用以指导生产和工作,加快产业配套建设,增强发展科学性,走产业化道路,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营造集群效应,加强群防群治,在当代是兽医发展的趋向和机遇。过去群体防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兽医的弱项,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自身健康的重视,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进行防治所引起的各种问题迫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代替药物。而中草药源于天然,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的特点必然成为人们寻求的趋势,这就为中兽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而通过群防群治形成产业化发展,则是兽医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产业化理念,具有超前意识,由“单打独斗”向形成产业为主转变。随着畜产品短缺时代过去,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兽医的行业要求也逐步提升。

其次要调整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产业链条延伸经验。实行“政策引导,防疫站联合,兽医主动参与”的模式,从疫病预防、种畜禽检疫、技术学习、经验推广,实现配套衔接,形成从源头到结局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可以实现统筹兼顾,高强度防治疫病,而且能够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基本趋于一致,从而根本性地保障畜禽的安全性,实现根源安全。总之,建立并完善兽医行业产业链条,让疫情预防、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整体行业素质改善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防治,有利于兽医行业的长远发展,全局发展。

三、重视行业薄弱环节,提升应对能力

每个行业的自身发展都有缺陷和不足,在我国兽医体制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和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影响了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应对能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行业薄弱环节,可从几下几方面入手:

完善健全兽医行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

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

加强乡镇兽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如今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不仅承担了畜禽疾病诊治任务,还肩负着新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大乡镇兽医和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兽医业务综合素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质量。应该在行业中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5

随着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新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构建。紧接着,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洋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相继开设了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国内其他水产高等院校内部也开始尝试该专业建设,但截至目前,仅有上述2所高等院校获批开设此专业。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那么,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所对应的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与传统的水产养殖专业有何区别和变化,值得从事相关教研工作的教师不断思考。笔者作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现将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的教学措施总结如下。

1 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教学导向

2009年,农业部在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执行。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增设水生动物类。我国的执业兽医体制正在与国际接轨[2],培养与之适应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的责任。水生动物免疫学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基础理论考试内容,在日常授课中应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作为一定导向,并与之适应。

此前,大连海洋大学仅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不适于本科生教学,更无法贴近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针对以上问题,大连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教研室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免疫学课程进行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级体系,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希望通过更贴合实际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养更多合格的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

2 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无论是兽医免疫学还是水生动物免疫学,其基础理论、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主要来源于目前完善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体系。然而,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相对于人类以及家畜,其差异十分明显。笼统地照搬人医以及兽医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内容应用于水生动物医学的免疫学教学,并不能很好地为初学者打好理论基础,致使其在以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中难以提高。

为此在水生动物免疫学的讲授过程中,在借鉴基础医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水生动物医学的专业特色,详细讲述不同分类地位的水生动物免疫学特点,以及其免疫学研究成果,同时对相应物种的免疫学研究进行综述。当然,有学者认为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最新研究的讲解更适合研究生教学。但笔者认为,在本科生教学中高度总结,合理归纳,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生活,并非笼统照搬实验结果和学术概念,会取得较好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研究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要求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创新学习。

3 采取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水生动物免疫学的授课内容比较抽象,并且对学生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厌倦、懈怠。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正式课程授课之前,需要提前让学生复习基础生物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相应的案例教学,结合案例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3]。例如,在讲授免疫球蛋白的基础理论时,引入目前在鱼类疾病防控中利用灭活疫苗来防控草鱼出血病。对草鱼在注射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灭活疫苗后会引起怎样的免疫应答进行拓展讲解,以及引入鱼类的主要抗体类型、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等。

通过引入实际相关案例,提出问题,通过现场教学探讨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将抽象的免疫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学生的W习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相关理论知识,体会到免疫学的实用之处和独特魅力。

4 利用互联网思维,引入微课教学

伴随数字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球教育资源程度日益提高。其中“微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时间灵活、形式多样、内容短小精强、主题突出[4]。在大学教学体系中,自主学习的时间远多于课堂时间,利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顺应当前高教改革背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水生动物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

目前,笔者通过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课程。学生通过教学内容少、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更容易掌握的微课形式,利用碎

片化时间自主学习,教学效果提升显著。例如:在讲授鱼类适用性免疫系统时,由于学生学习了鱼类主要免疫球蛋白IgM的微课视频,虽然学习时间较短,但形式非常新颖,学生对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以及鱼类免疫系统和人类免疫系统的区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产动物养殖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各种病害频发,免疫防治目前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热点,被认为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6]。可见,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水生动物免疫学方向的专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新专业的迫切需求下,构建更符合实际、更高效的专业教学已刻不容缓。如何有效地进行新专业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就业能力,是目前相关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7-10]。

6 参考文献

[1] 韩存志.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73次学术讨论会[J].中国基础科学,2002(3):5-8.

[2] 但学明,刘丽,孙媛,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兽医杂志,2014(3):99-101.

[3] 温建新,任慧英,刘文华,等.应用型高校兽医免疫学教学方法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40-5341.

[4] 程志波.大学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1):48-51.

[5] 李文坚.微课开放大学一种新的教学形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231-232.

[6] 肖克宇.水产动物免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 王蓓,王忠良,蔡双虎,等.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特色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71-73.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6

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诊断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内容。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的影响,中兽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在古代中兽医为我国畜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社会发展,中兽医只有调整适应当前形式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意识到我国现代兽医发展不仅起步晚,而且由于各种社会原因道路十分曲折,进步缓慢,尽管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兽医行业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以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当代兽医行业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适应新形势要求,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浪潮将现代人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每个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潮流,才能在发展中进步,在发展中提升。因此,兽医行业也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的观念,在行业中推进信息化的进程。

所谓兽医行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兽医行业经济运行效率、兽医行业劳动生产率、兽医行业竞争力,在兽医行业生产、管理、经营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整个兽医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信息资源(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建立行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网络建设。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兽医行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这个信息库集疫情预防、疾情治疗、案例分析、技能提升、疑难问题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全国各地的政府、研究所、大学、企业、防疫站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这些数据,以进行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享受信息化的便捷。

同时加速推进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建立以各省兽医行业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农业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县乡的兽医行业信息网络体系,并使兽医行业信息网络与畜牧业科研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

完善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强兽医行业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开展兽医行业信息员培训,拓宽信息渠道,推广信息来源,搞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灵活的兽医行业信息采集、整理、队伍;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站中的栏目,增加一些对兽医职业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栏目,例如“案例分享”、“疑难解答”等信息;最后,要加大网站的宣传、推广、普及,养殖户是兽医行业信息使用的主体,必须使他们学会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实际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建立网站的最终目的。

营造集群效应,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每个行业都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兽医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并用以指导生产和工作,加快产业配套建设,增强发展科学性,走产业化道路,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营造集群效应,加强群防群治,在当代是兽医发展的趋向和机遇。过去群体防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兽医的弱项,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自身健康的重视,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进行防治所引起的各种问题迫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代替药物。而中草药源于天然,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的特点必然成为人们寻求的趋势,这就为中兽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而通过群防群治形成产业化发展,则是兽医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产业化理念,具有超前意识,由“单打独斗”向形成产业为主转变。随着畜产品短缺时代过去,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兽医的行业要求也逐步提升。而小规模的发展,独立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全局统筹的大方向,“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动作,才能提升全局的“战斗力”,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才能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应对疫病的发生,也只有资源共享了,才能提升全队的业务素质,这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兽医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保障生畜及人身的健康安全。

其次要调整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产业链条延伸经验。实行“政策引导,防疫站联合,兽医主动参与”的模式,从疫病预防、种畜禽检疫、技术学习、经验推广,实现配套衔接,形成从源头到结局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可以实现统筹兼顾,高强度防治疫病,而且能够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基本趋于一致,从而根本性地保障畜禽的安全性,实现根源安全。总之,建立并完善兽医行业产业链条,让疫情预防、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整体行业素质改善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防治,有利于兽医行业的长远发展,全局发展。

重视行业薄弱环节,提升应对能力

每个行业的自身发展都有缺陷和不足,在我国兽医体制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和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影响了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应对能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行业薄弱环节,可从几下几方面入手:

完善健全兽医行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

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

加强乡镇兽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如今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不仅承担了畜禽疾病诊治任务,还肩负着新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责任。由于兽医社会地位偏低且专业性特强,难以从社会上吸纳到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得不采取“近亲繁殖”和“自我膨胀”的方式解决,“子承父业”、“半路出道”的现象比较多见。他们之中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吸纳能力较差,不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很难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因此必须加大乡镇兽医和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兽医业务综合素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质量。应该在行业中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7

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诊断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内容。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的影响,中兽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在古代中兽医为我国畜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社会发展,中兽医只有调整适应当前形式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意识到我国现代兽医发展不仅起步晚,而且由于各种社会原因道路十分曲折,进步缓慢,尽管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兽医行业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以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当代兽医行业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适应新形势要求,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浪潮将现代人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每个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潮流,才能在发展中进步,在发展中提升。因此,兽医行业也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的观念,在行业中推进信息化的进程。

所谓兽医行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兽医行业经济运行效率、兽医行业劳动生产率、兽医行业竞争力,在兽医行业生产、管理、经营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整个兽医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信息资源(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建立行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网络建设。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兽医行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这个信息库集疫情预防、疾情治疗、案例分析、技能提升、疑难问题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全国各地的政府、研究所、大学、企业、防疫站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这些数据,以进行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享受信息化的便捷。

同时加速推进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建立以各省兽医行业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农业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县乡的兽医行业信息网络体系,并使兽医行业信息网络与畜牧业科研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

完善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强兽医行业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开展兽医行业信息员培训,拓宽信息渠道,推广信息来源,搞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灵活的兽医行业信息采集、整理、队伍;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站中的栏目,增加一些对兽医职业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栏目,例如“案例分享”、“疑难解答”等信息;最后,要加大网站的宣传、推广、普及,养殖户是兽医行业信息使用的主体,必须使他们学会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实际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建立网站的最终目的。

营造集群效应,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每个行业都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兽医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并用以指导生产和工作,加快产业配套建设,增强发展科学性,走产业化道路,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营造集群效应,加强群防群治,在当代是兽医发展的趋向和机遇。过去群体防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兽医的弱项,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自身健康的重视,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进行防治所引起的各种问题迫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代替药物。而中草药源于天然,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的特点必然成为人们寻求的趋势,这就为中兽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而通过群防群治形成产业化发展,则是兽医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产业化理念,具有超前意识,由“单打独斗”向形成产业为主转变。随着畜产品短缺时代过去,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兽医的行业要求也逐步提升。而小规模的发展,独立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全局统筹的大方向,“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动作,才能提升全局的“战斗力”,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才能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应对疫病的发生,也只有资源共享了,才能提升全队的业务素质,这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兽医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保障生畜及人身的健康安全。

其次要调整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产业链条延伸经验。实行“政策引导,防疫站联合,兽医主动参与”的模式,从疫病预防、种畜禽检疫、技术学习、经验推广,实现配套衔接,形成从源头到结局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可以实现统筹兼顾,高强度防治疫病,而且能够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基本趋于一致,从而根本性地保障畜禽的安全性,实现根源安全。总之,建立并完善兽医行业产业链条,让疫情预防、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整体行业素质改善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防治,有利于兽医行业的长远发展,全局发展。

重视行业薄弱环节,提升应对能力

每个行业的自身发展都有缺陷和不足,在我国兽医体制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和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影响了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应对能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行业薄弱环节,可从几下几方面入手:

完善健全兽医行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

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

加强乡镇兽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如今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不仅承担了畜禽疾病诊治任务,还肩负着新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责任。由于兽医社会地位偏低且专业性特强,难以从社会上吸纳到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得不采取“近亲繁殖”和“自我膨胀”的方式解决,“子承父业”、“半路出道”的现象比较多见。他们之中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吸纳能力较差,不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很难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因此必须加大乡镇兽医和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兽医业务综合素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质量。应该在行业中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8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兽医工作者保障人民健康的地位日益突出,使得兽医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挑战,社会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动手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的畜牧兽医工作者,但是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师资力量的紧缺,以及部分学校与师生轻视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得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下降,根本不能满足工作实践的要求。

1 强化思想教育,树立职业责任感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畜产品安全问题屡屡可见,像是瘦肉精及苏丹红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了信任危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应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从我国现代经济化社会发展中的事实看来,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者光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能力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穿插一些职业道德教育,始终对学生坚持进行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同时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不怕脏、不怕累的积极的工作态度。

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般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灌入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并且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完全掌握动物解剖学中的各名词概念。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形式,针对动物解剖学中的各名词概念的命名原则进行总结,简单介绍其中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开拓性学习,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使其通过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活动而不断进行重要学习内容的重复,进一步记忆并掌握重要的知识内容。

(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并讨论

可以在临下课时,故意设计一些问题、悬念,例如为什么给犊牛用桶喂奶会容易发生腹泻?下次课堂可以此作为开场讨论,学生们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在课下一定会进行大量的查阅,这样既促进了淀粉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讲课时,也可以提出相关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还可以布置一些有关下次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进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注意难点重点的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的教学改革方向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并勇于创新。

(1)对动物解剖学中概念与术语的学习方法

在动物解剖学中,有很多难理解的名词、概念及术语,这时就需要多培养学生们动脑思考的能力,有时可以将概念或术语进行分解记忆,例如鼻窦,就是在鼻腔旁边肌肤的内外骨板之间的腔隙,它主要有额窦与上颌窦,完全可以记成鼻腔旁边的窦。有关于动物解剖学中的很多概念和术语都可以这样去理解并记忆,学生们不但能充分理解名词的概念意义,同时记深刻。

(2)对动物解剖学中各器官位置及形态构造的学习方法

在动物解剖学中,各个器官的位置以及形态构造都是比较复杂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多结合挂图、活体以及尸体标本等素材来加深记忆与理解,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与畜牧生产以及兽医临床紧密联秒到一起,切忌死记硬背。

(3)对动物解剖学中细胞组织的学习方法

在动物解剖学中,各个器官的组织结构都非常抽象,在学习器官的细微结构中,细胞组织部分由于肉眼看不到,所以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因此,要利用到显微镜,由低倍到高倍,注意观察器官部位的典型构造,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锻炼其动手能力。

4 重视解剖学中的实践操作

想要学好动物解剖学,必须要注重对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两部分的结合,理论是由实践操作中获得的,同时实践也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解剖课程,既要认识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又要能够充分掌握对实物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标本都是用福尔马林浸泡进行保存的,由于其发出的味道较为强烈刺激,在进行观察的时候有部分同学只远远的望上一眼,更有胆小的同学因为害怕不敢用手去触摸,针对这一现象,作为教师,在进行讲解操作教学时,应当有意识的不戴手套来触摸,并引导学生们对标本的准确理解,进一步促使学生用手触摸并他细观察,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5 强化师资力量

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由从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亲教师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也可以录用有教学爱好的从事动物解剖相关工作的人员,统一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同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办相关的教研活动,展开教师之间的理论学习与思想讨论,有条件的还应积极深入各种实践场所进行实践锻炼,强化对教学质量的提高。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9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陆续出现了小反刍兽疫的病情,造成养羊的大量死亡,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对此,相关部门对活羊跨省调运实施了禁止等防控手段,以此来预防小反刍兽疫病的蔓延。在此基础上,该文针对小反刍兽疫的概念,从该兽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角度展开分析,从而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1 小反刍兽疫的概念

小反刍兽疫也被称为羊瘟,主要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作为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发热、肺炎、口炎、腹泻等。绵羊和山羊容易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其中,山羊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都相对较高。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小反刍兽疫归为需要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对于我国来说,该疫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

2 流行病学特征

对于小反刍兽疫病来说,绵羊和山羊是仅有的自然宿主,而且相对于绵羊,山羊感染该疫病的可能性更大,同时临床症状也相对严重。在山羊中,不同品种对于小反刍兽疫的感染性存在一定山羊,比如,长角大羚羊、野山羊、东方盘羊等就容易感染发病。

在传播途径上,小反刍兽疫可以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和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该病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不过多发于干燥寒冷季节以及多雨季节。在病羊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存在大量病毒,而且接触病毒污染后的圈舍、用具、饲料、饮水等,也可能出现间接感染的情况。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通常在4~6d,少数情况下能达到10d左右。该病会造成腹泻、呼吸困难以及流产,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死亡。因为该病的病毒为有囊膜病毒,而且在自然环境下没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只需维持1h的50℃环境就能消灭该病毒。同时,在pH值大于11或者低于4的情况,该病毒也会失去活性。醇和常规清洁剂也能够杀灭该病毒,包括2%浓度的火碱和苯酚都可以来有效消毒。

3 临床症状

在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后,山羊的临床症状相对明显,而绵羊症状则比较轻微。病羊一般会突然发热,经2~3d后,体温可以升高41℃左右。发热持续时间大约为3d,发热后期也是死亡集中的阶段。在易感羊群中,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一般会超过60%,病死率也在50%左右。发病初期出现水样鼻液,之后会形成大量的黏脓性鼻液,对鼻孔形成阻塞并导致呼吸不畅。眼睛流出分泌物,并产生眼结膜炎。病羊口腔内膜通常轻度充血,并且逐渐发展成糜烂状况。初期在下齿龈周边区域多出现小面积坏死,少数病羊会快速扩展到周边组织,比如齿垫、硬腭、舌等,坏死组织在脱落后将产生浅糜烂斑。同时,部分病羊口腔只会出现温和病变,而且在48h以内自行愈合,往往这类病羊可以较快地康复。大部分病羊会出现严重腹泻或者下痢的情况,并导致身体快速脱水,引起体重降低。怀孕母羊感染小反刍兽疫会造成流产。此外,一些特急性病例会在发热之后迅速死亡,并且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在对该类病羊进行剖检时,可以发现回盲肠瓣充血以及支气管肺炎等表现。

4 病理变化

在病理变化上,病羊口腔以及鼻腔黏膜通畅糜烂坏死;发生肺尖肺炎和支气管肺炎;部分病羊形成出血性或者坏死性肠炎,在盲肠、直肠以及结肠近端都呈现出条带状出血、充血,并出现斑马状条纹;部分病羊发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形成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的情况,脾脏肿大并导致坏死病变情况的发生。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加强管理

首先,在养殖场落实封闭式管理制度,彻底消毒养殖场的进出车辆、用具以及人员,禁止其他车辆和闲杂人员进入到养殖场内。其次,对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尤其是禁止跨省调运活羊。在省内调运上,同样对动物检疫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在购买或者出售羊只上严格依照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最后,对于小反刍兽疫区的饲草、饲料以及用具坚决不购买,更不能购买疫区的羊只或者样产品。此外,强化饲喂,将优质牧草提供给养羊,并且合理补充精料,促进羊只自身抵抗力的提升。

5.2 加强消毒

首先,构建完善的消毒设施,在养殖场大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池长约4m,宽等同于大门宽度,深度在0.3m左右,将消毒液或者消毒粉剂放入消毒池中,并且按时予以更换,在进入车辆消毒上,主要利用石灰、2%的火碱等。在养殖场门口建立消毒通道,两侧以及顶部都要加装紫外线灯,并在底部设置消毒垫,在进入人员消毒上,可以采用百毒杀、过氧乙酸制剂、2%的火碱等。养殖区入口也需要设立消毒通道和更衣消毒室,以此来对进入养殖区的工作人员进行更衣、消毒。对于皮毛和仓库,应当在密闭环境下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第二,认真落实消毒制度,每周消毒养殖畜舍、粪污处理场地、场区通道、用具等一次。选择无毒或者低毒消毒剂来实行带畜消毒。在每批羊出栏之后,需要对羊舍彻底打扫,并予以消毒处理,大约6d后才能够接入新羊。粪便在堆积发酵之后才能运出储粪场,饲养人员应当勤洗澡、勤换衣,并且消毒处理衣物和鞋帽;第三,不能同时使用碱性和酸性等不同种类的消毒剂,最好交替使用;第四,在病死羊处理,严格实行国家畜医管理部门制定的规定,实施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坚决禁止食用和倒卖病羊。

5.3 加强药物预防

首先,对养羊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其次,在养殖饲料中加入适量的中草药,比如板蓝根等,从而促进养羊抵抗力的提高;最后,实行肌肉注射羊全清的处理,做好辅助预防的准备。

5.4 加强疫情预报

对于存在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应当向地区动物防疫部门及时汇报,同时对羊只活动予以限制,严禁出场,并且协助动物防疫部门进行诊断处理。

5.5 疫情处置

在疫情处置上,执行“早、严、快”的原则,彻底消毒并坚决扑杀,对疫区严格封锁,从而防止扩散。

6 结语

加强调运动物的管理工作,同时提高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能力和水平,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疑似疫情,消除疫情隐患。

参考文献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10

一、基本情况

(一)所属。《广西畜牧兽医》(以下简称为杂志)创办于198年,19$S年起国内公开发行;创刊时为季刊,X999年第一期开始改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期刊主管单位原为自治区农业厅,主办单位为自治区畜牧局和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共同主办;后政府机构调整,目前改由自治区水产畜牧局主管,自治区畜牧总站和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共同主办,并有区内30多家本行业的有关企事业单位协办;杂志编辑部挂靠在广西大学的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内。是广西畜牧兽医行业目前唯一的一份专业科技期刊。

(二)办刊宗旨。宜传党和政府有关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展示广西畜牧业生产业绩和科研成果,传递最新畜牧科技信息,介绍畜禽引种、品种改良、饲料及饲养新技术,交流畜禽疫病防治经验,同时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不仅为各级政府领导提供咨询,而且为提高广大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和业务素质及广大养殖业主的生产、经营水平提供帮助。

(三)杂志的类型。属技术综合类科技期刊,双月刊,逢单月出版。正文16开本,3个印张(48页)。

(四)读者对象。杂志的读者主要包括各级畜牧行政部门的领导及管理人员、本行业行政执法人员和有关科技人员、兽药及饲料生产、经营者、养殖场及饲养专业户主。

(五)发行方式。2000年之前为自办发行,2001年起开始邮局和自办发行并举。

二、保证杂志质的主要措施

杂志办刊的内容、编排、印刷的质量逐年得到提高。2002年、2004年和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二等奖;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年出版的200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2001年,全国}2878种中国科技.期刊的畜牧兽医类中,总被引频次为第34位,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为第35位;②在全国2878种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中为2163位,从上述数字看,《广西畜牧兽医》在全国省级畜牧兽医类杂志中,排位是上游水平的。

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工作来保证杂志的质量:

(一)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本刊编辑队伍主要依靠挂靠单位—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大力支持。在11个编辑部在编人员中,编辑人员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主要为广西大学的在职或退休教师’,均为畜牧兽医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及专家。这充分保证了刊物文章与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定期的学习和培训。编辑部每期例会中,针对上一期杂志的质量问题进行学习,此外还派编辑人员参加科技部期刊处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如新闻出版局、工商局等组织举办的专业学习班。迄今已有4人取得了责任编辑岗位资格证书。

(三)稿件实行“三审、四校、一通读”制。

即初审(主编)~二审(有关专家)一三审(主编核审);一校(栏目责编)~二校(责编交换)~三校(学科副主编)~四校(主编)一通读(编辑人员轮流承担)。

三、办刊的特色

经10多年的办刊实践以及密切结合广西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如下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栏目的内容安排。根据广西畜牧业生产及科研的情况,分别设有“科学实验”、“调查研究”、“畜牧生产”、“畜禽疾病防制及临床经验”、“畜牧致富”、“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实用技术”、“基础知识”、“文献综述及文摘”、“读者信箱”和“简讯”等11个栏目。以实用性、应用性的内容为主,主要面向畜牧兽医从业技术人员;也及时反映广西畜牧业科研工作的主要成就(获得省级二等奖的成果项目均以概述的形式刊登)。此外,对当今国内外研究进展、动态也有所反映(综述、译文栏目);为了加强与读者的联系,专门设立了解答读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疑问的“读者信箱”栏目,深受读者的欢迎。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11

按照农业部的规定,西部地区,每个乡镇要建设2-3个动物报检点。我州目前乡镇数量为86个,应建设动物报检点为172-258个动物检疫报检点。

(二)定点屠宰检疫相对规范,农村散宰检疫有待改善。

    我州43个动物定点屠宰达到了集中屠宰、同步检疫等农业部相关屠宰程序要求。

    农村个别偏僻村落存在无定点屠宰场所,离城镇距离远,存在不规范屠宰情况(极少数)。

我州个别定点屠宰场设立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达标,应加强监督监管,促使定点屠宰场负责人建设标准化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动物产地检疫率比前几年有明显提高,达到了90﹪左右。

    目前,禽类分散饲养有一定的比例,由于规模不等,数量不一,分布过散,出栏时间不统一,报检率普遍不高,一定程度影响了产地检疫。

我州上市及流通领域的猪、牛、羊、马等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99.9%,散养鸽、鸡等禽类的产地检疫率一直影响着动物产地检疫的总体水准。

(四)逐步实现了动物卫生监督联合执法。

    根据州食安办文件要求,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节假日联合公安、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开展了联合大检查。

 

二、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督

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目的:

    一是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          

    二是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

    三是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实施检疫的法定主体:

    《动物防疫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

这两条明确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实施检疫,此规定确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唯一的检疫执法主体。

动物实施检疫的法定范围:

   《动物防疫法》第三条明确了动物的种类和动物产品的类别。

    动物包括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动物产品包括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 一)检疫申报

国家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根据检疫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动物检疫申报点,并向社会公布动物检疫申报点、检疫范围和检疫对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动物检疫申报点的建设和管理。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受理检疫申报后,应当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

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动物检疫申报点产地检疫程序

     ①货主申报----②审查申报材料----③受理----④检疫人员到场、户、点实施检疫 ----⑤查验临床健康、耳标、免疫档案等----⑥实施现场检疫----⑦合 格---⑧监督消毒,出证。

在这程序中不受理则说明原因。检疫不合格则无害化处理。

(二)产地检疫

动物产地检疫的概念

—是指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官方兽医所进行的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

2014年1月至截至目前,全州共产地检疫畜禽  172.7 万头(只),其中生猪11.5万头、牛2.4万头、羊44.5   万只、禽114.3万只,其它动物0.0682万只。

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经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离开产地。

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经检疫符合下列条件,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一)来自非封锁区或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户);

(二)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三)临床检查健康;

(四)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五)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农业部规定。

产地检疫程序:

    (1)报检:动物产地检疫实行报检制,动物在出售或调出产地前,畜主须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前报检。  

   供屠宰或育肥的动物提前3天,种用、乳用或役用动物提前15天,因特殊需要出售、调运或携带的动物可随报随检。官方兽医接到报检,对动物实施临栏检疫。

(2)查验相关证明进行疫情调查

    了解当地疫情,确定动物饲养地是否非疫区。查看免疫档案,查验畜禽标识。检查按国家或地方规定必须强制预防接种的项目(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动物必须在免疫有效期内。

(3)临床检查

     对动物实施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

    (4)检疫后处理

    经检疫不合格的不予出证,发现动物传染病时,隔离动物,并立即县畜牧兽医局报告。按照国标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规定对患病动物实施生物安全处理。对污染场地、用具实行严格消毒。

检疫合格即被检动物来自非疫区、临床检疫健康、免疫在有效期内、规定的实验室检验项目结果为阴性的,由官方兽医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三)屠宰检疫

动物屠宰检疫的概念:

    动物屠宰检疫是指对被宰动物所进行的宰前检疫和在屠宰过程中所进行的同步检疫。

    其中,宰前检疫是对待宰动物进行活体检查;屠宰的同步检疫是在屠宰过程中,对其胴体、头、蹄、脏器、淋巴结、油脂及其他应检疫部位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的检疫。

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向屠宰场(厂、点)派驻(出)官方兽医实施检疫。屠宰场(厂、点)应当提供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官方兽医驻场检疫室和检疫操作台等设施。出场(厂、点)的动物产品应当经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加施检疫标志,并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014年1月至截止目前共屠宰检疫畜禽232.1万头(只),其中生猪    11.3万头、牛羊30.04万头(只)、禽 190.8万只,其它动物0.0052万只。

屠宰检疫程序:

    一、宰前检疫

    屠宰畜禽由产地运到屠宰厂(场)后的宰前检疫,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1、入场检查。畜禽到达屠宰点后,在卸车前,由官方兽医实施检查和监督。

(1)查验收缴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核对畜禽种类、数量,检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出证机关是否合法、是否有官方兽医签字。

(2)核对猪、牛、羊等动物是否佩带畜禽标识。

(3)向户主询问运输过程,了解运输途中病畜禽健康情况。

(4)对运载的畜禽作群体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初步检验,确认无重要传染病的前提下卸车,发现可疑畜禽及时做好标识并赶入隔离圈,进行详细的个体临床检查,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认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和程序执行。

(5)对运载工具清洗、消毒后准予出厂。

2、待宰检查。对不同货主、不同产地畜禽要分圈存放,在留养待宰期间尚需随时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可疑,转送隔离圈,进一步检查。

    3、宰前复检。在正式屠宰前再做一次以群体检查为主的健康检查,经过检查,认为健康合格者,准予屠宰。

二、宰后检疫程序

1、动物屠宰后应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同步检疫。

2、内脏检疫。重点检疫有无猪瘟、猪丹毒、猪副伤寒、口蹄疫、炭疽、结核、弓形虫等疫病的典型病变。开膛后,立即对肠系膜淋巴结、脾脏进行检查,内脏摘除后,依次检查肺脏、心脏、肝脏、胃肠等。

3、胴体检疫。重点检查有无猪瘟、猪肺商、炭疽病、猪丹毒、链球菌、胸膜肺炎、结核、旋毛虫、囊尾蚴、住肉孢子虫、钩端螺旋体等疫病。 

4、摘除畜禽标识。读取畜禽标识信息,摘除畜禽标识并回收,检疫不合格的凭畜禽标识编码追溯疫源。

5、复检。上述检疫流程结束后,官方兽医对检疫情况进行复检,综合判定检疫结果,并监督检查甲状腺、肾上腺和异常淋巴结的摘除情况,填写宰后检疫记录,并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四)运输检疫

跨省、自治区、自治州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货主应当填写《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向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跨省、自治区、自治州引进非乳用、种用动物,货主应当填写《跨省引进非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向州、县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符合下列条件的,准许引进:

(一)输出和输入饲养场、养殖小区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二)输入饲养场、养殖小区存栏的动物符合动物健康标准;

(三)输出的乳用、种用动物养殖档案相关记录符合农业部规定;

(四)输出的精液、胚胎、种蛋的供体符合动物健康标准。

跨省引进乳用种用(非乳用种用)动物应当在《跨省引进乳用种用(非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有效期内运输。逾期引进的,货主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2014年1月至截至目前,全州疆外引进非种用备案羊5.6万只、牛6970头、猪1725口,动物产品803吨。处理动物卫生案件375件,总计罚没款84.7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设施设备不全,手段落后是制约检疫工作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12

自从我国加入到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过去传统的兽医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够对当今国际形势发展进行了适应,这也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完善当前兽医的工作模式。伴随着我国新《动物防疫法》的实施以及颁布,我国的兽医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法律法规保障,与此同时,对于我国的兽医工作也提出了更加严格以及更高的要求,我国实施动物防疫、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动物卫生监督这样三位一体的动物疫病预防全新的模式。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以及动物卫生监督是对于我国兽医工作的完善以及补充,更加是科学、合理预防动物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是新动物防疫法全新的体现。动物的防疫是我国新动物防疫法规定具体的体现以及概念,不仅仅包含了我国动物产品以及动物检疫,更加是对于动物疫病流行、传播以及预防的重要工作。

一、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动物防疫过程中存在着村兽医待遇低,补贴少,近些年来,村级畜牧兽医每个月仅仅有三百元补贴,财政不能落实到位,已经成为了阻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良好开展的根本因素。除此之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人们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存在缺陷

动物防疫过程仅仅是针对某一个特定传染病而研制出来的疫苗来实施免疫,这也就从本质上导致了有些动物养殖户将由于其他病毒所引起动物的死亡归类为防疫措施没有起到自身的效果身上,进而,这些养殖户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有一些养殖户轻防重治以及重养轻防的思想十分严重,养殖户也没有一定的全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群众并不了解我国检疫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所以,在养殖户对于动物产品以及动物实施采购的过程中并不会向相关单位索要有效地检疫证明。

2.动物防疫人员缺少责任心

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不管是对财力还是对人力和物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有些兽医站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很少,有些兽医站从事防疫工作的财力有所欠缺,有些兽医站从事防疫工作检测治疗的手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并不能够真正起到自身的作用。除此之外,有些动物防疫人员没有很强的责任心,这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最为有效和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保管疫苗的过程中,有些兽医站的防疫人员将几瓶疫苗放在了自己的挎包里面,在二十摄氏度温度里面从早上带到晚上,采取这样保管方式所保管的疫苗早就已经失去其自身的效果。

二、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健全基础设施

想要保证动物防疫工作能够很好地实施,就要求各级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于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意识,进而对动物疫病操作的规程进行规范,以便能够很好地提升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对于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加强对其进行领导,进而从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以及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强化人们从事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紧迫感以及责任感,以便能够尽快对新形势动物防疫的工作进行适应。动物疫苗的使用、储藏以及运输等等过程都必须要在低温条件下实施,所以,我国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必须要积极努力争取到我国政府支持。

2.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做好技术工作

想要充分利用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实施流行病学的调查能够为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提供一个信息以及数据,以便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前沿阵地作用。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云南省昭通市动物检疫人员实施业务方面的培训,对于各项工作职责都要很好的明确,只有配备一个具有很强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以及很精湛的技术,才能够真正使我国动物检疫工作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此同时,想要做好疫情报告工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就必须要加强云南省昭通市兽医站的建设工作,兽医站主要负责动物产品以及动物自身的检疫以及防疫工作,不断推广新的兽医技术。动物卫生一直都是对动物卫生进行监督和执法的基层组织,起科学性很强、工作难度很大、涉及面很广,具有法律性以及政策性,兽医站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情况以及我国动物检疫情况,因此,要求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动物卫生工作。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从人们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存在缺陷以及动物防疫人员缺少责任心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又从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健全基础设施以及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做好技术工作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欧阳艳,许小成,隋士元,马明筠. 浅析畜禽粪污的生物发酵床处理模式——湖北省宜昌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模式之四[J]. 业. 2012(05).

执业兽医的概念篇13

一、基本情况

    (一)所属。《广西畜牧兽医》(以下简称为杂志)创办于198年,19$s年起国内公开发行;创刊时为季刊,x999年第一期开始改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期刊主管单位原为自治区农业厅,主办单位为自治区畜牧局和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共同主办;后政府机构调整,目前改由自治区水产畜牧局主管,自治区畜牧总站和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共同主办,并有区内30多家本行业的有关企事业单位协办;杂志编辑部挂靠在广西大学的动物 科学 技术学院内。是广西畜牧兽医行业目前唯一的一份专业科技期刊。

    (二)办刊宗旨。宜传党和政府有关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和 法律 、法规,展示广西畜牧业生产业绩和科研成果,传递最新畜牧科技信息,介绍畜禽引种、品种改良、饲料及饲养新技术,交流畜禽疫病防治经验,同时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不仅为各级政府领导提供咨询,而且为提高广大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和业务素质及广大养殖业主的生产、经营水平提供帮助。

    (三)杂志的类型。属技术综合类科技期刊,双月刊,逢单月出版。正文16开本,3个印张(48页)。

    (四)读者对象。杂志的读者主要包括各级畜牧行政部门的领导及管理人员、本行业行政执法人员和有关科技人员、兽药及饲料生产、经营者、养殖场及饲养专业户主。

    (五)发行方式。2000年之前为自办发行,2001年起开始邮局和自办发行并举。

二、保证杂志质的主要措施

    杂志办刊的内容、编排、印刷的质量逐年得到提高。2002年、2004年和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二等奖;在

三、办刊的特色

    经10多年的办刊实践以及密切结合广西畜牧业 发展 的需要,近年来在如下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栏目的内容安排。根据广西畜牧业生产及科研的情况,分别设有“ 科学 实验”、“调查研究”、“畜牧生产”、“畜禽疾病防制及临床经验”、“畜牧致富”、“ 法律 法规和行政执法”、“实用技术”、“基础知识”、“ 文献 综述及文摘”、“读者信箱”和“简讯”等11个栏目。以实用性、应用性的内容为主,主要面向畜牧兽医从业技术人员;也及时反映广西畜牧业科研工作的主要成就(获得省级二等奖的成果项目均以概述的形式刊登)。此外,对当今国内外研究进展、动态也有所反映(综述、译文栏目);为了加强与读者的联系,专门设立了解答读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疑问的“读者信箱”栏目,深受读者的欢迎。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