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实用13篇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1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in A Hospital

HUANG Weixu YANG Haoxian TAN Guangxiang

Guangdong Provinc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enter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s,Guangzhou 510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est results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level of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in a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put forward optimized suggestion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Methods Using "FD-3013B" intelligentγradiometer and "451P" radiation survey meter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n nuclear medicine workplace,and Using "LB124" surface contamination meter to conduct detection of surface contamination. Results The radiation maximum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e surroundings was 1.01μSv/h,the maximum of surface contamination was 2.14 Bq/cm2,the annually maximum effective dose among professional staff was 2.02mSv. Conclusion The site of the nuclearmedicine department is appropriate,and the layout is rational. The monitoring results for the radio protection and surface contamination in workplace accord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However,there are inadequac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staff and the public,protective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 Nuclear medicine;Radiological protection;Surface contamination

核医学是放射医学的一个分支,在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中起着重大作用。随着它的不断普及、发展,在应用的同时带来的危害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状况既关系着周围的环境安全,也关系到工作人员及就诊患者的身体健康[1]。本文中的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核医学科为新建放射工作场所,配备有PET/ CT、ECT等大型医用设备,开展诊断、治疗等核医学项目。核医学科病房位于医院医技楼首层,主要包括储源室、注射室、治疗室、PET /CT室等房间,其放射性有害因素主要是γ射线及β射线以及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废水废气等。依据国家相关标准 [2-4],笔者对该院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状况进行了检测与分析。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

FD-3013B智能γ辐射仪、451P型加压电离室巡测仪、LB124型表面污染仪,所有使用的仪器均在检定有效期内。

1.2 检测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l34-2002)要求进行检测。由于是新建机房,为验证防护屏蔽效果,利用模拟最大日常工作状态用源进行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的外照射水平监测;在完成所有用源操作后再对检查室、注射室、给药室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表面污染检测,以排除外照射的影响。外照射水平监测及表面污染检测每个检测点的测量面积为100cm2[5]。

2 检测结果

2.1 现场调查

2.1.1 核医学科用源 该核医学科所使用的放射源包括非密封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源种类、用途、日最大操作量和年最大用量见表1。

2.1.2 核医学科布局 该核医学科按照清洁区到高放射区顺序设置;PET/CT检查室、ECT检查室、注射室、给药室、储源室、甲测室为控制区;候诊室、洗手间为监督区;办公室、资料室等房间为非限制区。放射性核素不操作时均存放在储源室的屏蔽容器内,核素操作时均在有铅砖屏蔽的通风橱内进行, 通风橱排气系统使用专用管道,排气口高度高于周围50m范围内建筑物屋顶3m。废液及患者排泄物均排入独立的专用下水道系统,经三级核素衰变池衰变达标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2.1.3 核医学科分类 依据该医院提供的日不同核素操作量,根据加权计算该核医学属于Ⅰ类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6]。

2.2 检测结果

核医学科及其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结果见表2;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检测结果见表3;人员分装放射源时工作位置辐射水平检测结果见表4。

3 讨论

该核医学科整体布局与工作流程相适应,患者、医护人员各自有独立通道, 具有独立下水道排放系统及衰变池,布局较为合理;该工作场所地板与墙壁接缝无缝隙,表面易清洗,使用通风柜并带有清洗及去污设备,满足国标Ⅰ类工作场所的装备结构要求[2]。该核医学科具有相关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安全保卫制度、废物处理制度、事故应急预案,并组建了以院领导为组长的放射防护小组,基本具备了控制潜在照射和事故照射的应急处理能力。但在检测过程中同时也发现科室工作人员为操作方便,把注射操作工作从注射室移至储源室,由于注射室和储源室防护设计时使用的铅当量并不相同,分别为8mm铅当量和2mm铅当量,导致现场放射防护检测时储源室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偏高。经现场调查后,已告知科室操作人员将注射车移回注射室使用,避免由于防护不足导致公众受到照射情况的发生。

该核医学科由于按国标要求使用了宜清洁的地面及台面,除32P敷贴室外,其他测量位置表面污染水平均在本底范围;32P敷贴室表面污染水平最大为6.28Bq/cm2,经检查为盛放敷贴物的托盘被污染又未及时更换所致。

由于该核医学科为新建科室,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开展时间较短,我们只能通过工作场所外照射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估算职业人员年剂量。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该核医学科周围环境剂量率最高点为1.01μSv/h,按照最长工作时间每年2000h计算出年剂量为2.02mSv,符合国家标准[1]的限值要求。

4 建议

进一步完善外照射防护措施。为防止工作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操作人员一定要注意使用防护用具,特别是为了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应佩戴专用防护眼镜,并注意不要直接注视放射源。

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按照原设计方案,已服药或注射后的患者应在专用病房或专用候诊区等候,但检测现场发现很多患者由于注射后休息时间较长,到处随意走动,甚至进入清洁区休息,使规划设计的分区功能流于形式。建议加强管理,告知患者相关规定,并在醒目位置悬挂告示及标志,以切实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戴富友,胡传朋,程晓军,等. 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监测结果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09,18(3):303-304.

[2]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77.

[3] GBZ120-200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

[4] GBZl34-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广州市所有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院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5]、GBZ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6]和《广东省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调查,收集医院基本情况、核医学科场所设置情况、核医学诊疗设备及核素使用状况、核医学诊疗年人次和放射防护管理落实情况等资料。核医学诊断年频率(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年诊断总人次/2018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1000;核医学治疗频率(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年治疗总人次/2018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1000。2018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资料来源于广州市统计局(1490.44万)[7]。参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8]标准:核医学诊断年频率≥22.1人次/千人口为Ⅰ类医疗保健水平,年频率≥1.0人次/千人口为Ⅱ类医疗保健水平,年频率≥0.02人次/千人口为Ⅲ类医疗保健水平;核医学治疗年频率≥0.47人次/千人口为Ⅰ类医疗保健水平,年频率≥0.043人次/千人口为Ⅱ类医疗保健水平,年频率≥0.0043人次/千人口为Ⅲ类医疗保健水平。

1.2.2场所表面污染监测依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9],采用LB123污染监测仪及其β/γ探测器在非工作状态下现场监测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情况,采用厚度为0.3cm的铝板作为遮挡板,排除场所表面污染测量中γ射线的干扰[10]。监测场所包括99mTc注射室、18F合成室、分装室、注射室、休息室、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设备(SPECT)机房、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设备(PET)机房、131I分装室、131I治疗病房、洗手池、卫生间和放射性废物桶等。β放射性物质(如18F、131I)在控制区(如回旋加速器机房、放射性药物注射室)<40Bq/cm2,监督区(如回旋加速器控制室、PET/CT操作室)<4Bq/cm2即为合格。

1.2.3个人剂量监测依据GBZ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1],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发放、监督佩戴和回收个人剂量计,采用FJ427A型个人剂量检测仪测量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为3个月,全年分4个周期,以4个周期个人剂量当量之和为年个人剂量当量。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当量≥20mSv/年判定为超标。

2结果

2.1开展核医学诊治疗医院基本情况

广州市共23家医院开展临床核医学诊治工作,均为三甲公办机构。省直管医院5家,市直管医院2家,区直管医院1家,高校直属附属医院15家。开展医学诊断20家,占86.96%;开展核医学治疗17家,占73.91%;同时开展核医学诊断和治疗14家,占60.87%。从事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313人。拥有核医学设备70台,其中SPECT设备(包含SPECT/CT)26台,占37.14%;PET设备(包含PET/CT)12台,占17.14%;回旋加速器5台,占7.14%;其他核医学设备(如甲状腺功能仪、骨密度仪等)27台,占38.57%。

2.2核医学诊疗项目开展情况

核医学诊疗项目以SPECT影像诊断为主,20家占86.96%;PET影像诊断10家,占43.48%;放射性药物治疗8家,占34.78%;敷贴治疗5家,占21.74%;粒籽植入治疗2家,占8.70%。使用放射性核素为99mTc20家,占86.96%;使用18F11家,占47.83%;使用131I8家,占34.78%;使用32P3家,占13.04%;使用89Sr和125I各2家,各占8.70%。

2.3核医学诊断和治疗频率

2018年广州市医院核医学诊断165498人次,年频率为11.10人次/千人口,达到Ⅱ类医疗保健水平;核医学治疗18326人次,年频率为1.23人次/千人口,达到Ⅰ类医疗保健水平。

2.4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和管理情况

23家医院均配备至少1台活度计和(或)表面污染监测仪。12家医院5种个人防护用品(铅围裙、铅帽、铅颈套、铅手套和铅眼镜)配备不齐全,占52.17%,其中未配备铅手套10家。23家医院均成立放射防护管理机构和明确人员职责;20家制订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占86.96%;11家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占47.83%;21家制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占91.30%。

2.5场所表面污染情况

共监测医院核医学场所816点次,不合格16点次,占1.96%;其中131I治疗病房8点次,放射性废物桶6点次,PET机房地面2点次,均为控制区。

2.6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

313名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个人剂量当量为(0.83±0.12)mSv,其中年个人剂量当量<1mSv259人,占82.75%;1~<5mSv53人,占16.93%;5~<10mSv仅1人。无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当量超标。

3讨论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3

1放射源的保护

一旦放射源的管理应用失误或放射源丢失,会导致护理人员、病人和社会人员遭受核素照射,对其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院核医学科针对放射源实施以下的管理措施:(1)把放射源集中放置到房间的固定位置,同时在其上遮盖铅防护屏风;(2)存放放射源的房间内安装监视器,有利于随时的监测,房门为铅防辐射门,门上张贴具有辐射有关的警示标志;(3)存放放射源的房间须实施实名登记管理,无关人员禁止进入;(4)进入或输出的放射源与药物必须认真记录,主要内容有:日期、放射源种类以及应用情况等。

2护理管理

2.1构建放射防护管理机构

医院领导应加强对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同时构建医院放射防护的工作组织,小组由预防保健科进行整体的负责,同时安排专人对放射防护管理工作负责。为了保证辐射治疗的安全,以及确保医务人员,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法人代表必须签定有关辐射环境安全的保证书[2]。医院核医学科与放免中心主任应负责放射性同位素的保管工作,不准出现失误。按照国务院、卫生部门等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安装工作的具体情况,医院制定了放射防护工作的管理制度,介入诊疗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医院放射事故的应急方案,医务人员培训学习,放射工作地方与个人剂量按时监测制度等。

2.2医务人员的管理

护理工作责任制度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由于核医学病房和普通病房的护理管理不同,不仅需要普通病房的有关制度,同时也应按照核医学科的特征与工作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放射性核素的购买、存贮、签收与应用的制度;核素注射室的应用步骤;储源室的有关安全管理规章等;放射性意外事件的应急解决制度;应用核素资料管理规章;放射性废物处理管理;常规应用核素的步骤、核对制度;工作地点与医务人员的防护监测制度。确保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根据规章实施管理[3]。核医学病房工作的护士,不仅需要拥有专业工作技能,同时尤其重要的应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以及优质的心理素质,坚持按照医疗护理操作步骤实施护理干预,认真落实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不仅要保证工作认真的完成,还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实施保护,最终保证每项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安全。

2.3放射病人的护理

针对每位来院核医学科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查的病人,护理人员须为病人以及家人进行全面的讲解有关核医学科检查环境,检查步骤等情况,确保病人对检查流程具有详细的了解,缓解病人的害怕、焦急、烦躁的负面心理,促进患者主动接受检查与治疗。另外,护理人员也须全面掌握病人的过敏史,尤其是需进行碘放射性核素检查的病人,防止其产生不良反应。一旦病人口服放射性药物,病人自身即可看作为会流动的放射源,可导致外照射或由于呕吐等诱因产生表面或空气污染,因此,强化对口服放射性药物的病人的监管十分必要。护理人员须促使病人全面认清自身的疾病情况,告知病人在监管区域内活动,进而降低对其他病人以及环境的污染。同时,护理人员还须建议接受放射性核素检查的病人多喝水,进而促进放射性核素的排除,降低性腺与膀胱对核素的吸收量。

2.4放射病房的管理

管理病房的工作中,护士需要合理安排床位,并且在床位间装置相应的铅屏风,尽量防止病人之间发生核素的相互照射,确保病房的空气流通,进而确保放射性气溶胶的有效排出。管理好治疗期间的放射性垃圾处理,告知病人科学处理排泄物与污染物。

3结论

总的来说,核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提高了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然而放射性核素出现的危害也必须高度重视[4]。我院通过制定系统的完善的规范制度,加强对放射源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自己以及病人的放射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放射性核素对护理人员、病人、社会人群的伤害,同时也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说明临床核医学的放射科防护与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不但须根据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来保障,同时也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护管理手段来实现,适合临床工作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碧珊 单位: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喻洁,黄鹤,马新兴,等.核医学科项目放射防护评价中平面布局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1):75-76.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开展调查,调查本市9所医院核医学科室的环境,并对278例医护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其中男167例,女111例,年龄24~52岁,平均(32.17±4.06)岁。

1.2  研究方法:调查前,调查者与本市各医院核医学科室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得到同意后下到科室进行检测,并发放问卷,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出27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回收率为89.57%。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核医学科及周围环境测量:见表1。

表1  核医学科及周围环境测量结果

测量位置空气比释动能率范围(μGy/h)平均值(μGy/h)放射源库0.12~0.27 0.19分装室0.09~0.16 0.13分装室操作位置3.09~4.04 3.62治疗室0.10~0.15 0.13给药室0.11~0.26 0.18ECT室0.10~0.88 0.23骨密度室0.10~0.21 0.15放免室0.09~0.15 0.132.2  核医学科表面污染监测:见表2。

表2  核医学病房表面污染监测

测量位置活度浓度(Bq/cm2)平均值(Bq/cm2)放射源库0.34~0.42  0.37分装室0.17~0.26  0.24操作者手0.21~0.24  0.23治疗室0.12~0.21  0.18给药室0.12~0.24  0.18ECT室0.16~0.19  0.17放免室0.14~0.21  0.16

2.3  职业人员个人剂量调查:对调查人员进行检测,其个人受照有效剂量范围(mSv)在0.05~2.22之间,平均0.28 mSv。

2.4  医护人员防护中存在问题:见表3。

表3  核医学科室医护人员防护中存在问题

防护情况例数构成比(%)防护物品不足3111.15 医护人员意识不高269.35 制度执行情况不佳4114.75 废弃物处理不当217.55 药品存放、使用方法不正确3512.59 3 讨论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已受到当今社会普遍的关注,为减少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各种危害因素,根据放射防护三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3.1  制定防护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根据医院情况,制定相应的放射管理制度以及防护制度,并实施配套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对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理和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理做出相应规定,使相关科室能够协同处理较复杂的突发事件,一旦遇到重大事故能够及时上报,处理较妥善。安排人员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察,使医院中形成良好的防护管理氛围,确保人员安全。

3.2  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医护人员对职业危险的认识程度对其主动、自觉采取防护有直接影响。在定期开展职业防护要教育的同时,要指定专人进行管理与监督,督促医护人员自觉、自愿进行职业防护。操作时,医护人员应做好放射防护,穿戴工作服、帽、铅衣、手套及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工作时应佩戴剂量仪,同时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进入体内,要定期体检,为其建立健康档案。

3.3  加强医护人员防护培训,规范操作过程:每位核医学医务人员在正式工作前接受职业风险防护培训,在熟悉放射防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才能持证上岗,而且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辐射安全规程操作。在操作前,医护人员无放射源的情况下充分作好准备工作。用药时应在有屏蔽的铅玻璃进行。对于辐射强的射线,最好在玻璃罩上加一层薄的铅防护层,而且要做好韧致辐射的防护[4]。吸药时要戴口罩、手套、防护用具,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注射时最好使用注射器防护套。一旦放射性药溅到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以减少放射性照射损害程度。如果工作台或地面有发生放射性药物外溢,应及时用纱布抹洗干净并将纱布装入专用、内衬塑料袋的放射性废物容器中,按放射性废物规定处理。用过的棉签和一次性医用手套不可随处乱扔,也应放置上述在专用放射性废物容器中,集中处理。废物容器表面显著位置应标有核素种类、废物类型、和存放日期,放射性废物应有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存放和处理,该人员应熟悉管理原则,掌握剂量检测技术,设存储登记卡,处理过程要记录备档[5]。结束后,医护人员最好在离开放射源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其他整理工作[6]。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医护人员要尽可能缩短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增加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而且严禁在活性区内吸烟、饮水及进食。

3.4  合理布局及增加防护设施:首先应通过合理布局减少核医学病房环境的污染。应按放射性活性区与非活性区将工作场所分开,采取清洁区、活性区的三区制原则布置,并按照放射性水平的高低依次序排列[7]。将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等,分配在常年的上风向,保证无放射性物质污染。低度活性区如病房走廊、治疗室等,一般是不直接操作放射性物质,但有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或辐射的区域[6]。高活性区如分碘房、操作室等,直接操作放射性物质,通常设在病房末端。医院必须保证核医学工作室人员防护设施和物品的齐全,同时,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核医学病房内配备可视对讲机,医护人员可以在既不直接接触患者、又不影响工作、且可以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可视对讲机与患者沟通。

3.5  加强给药后的患者管理:患者口服或注射放射性药物后,要嘱咐 患者在病房休息,要求其在5个半衰期内不要随意离开自己的病房,同时避免与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接触,以尽量减少患者带来的照射[6]。而且患者住院期间,其使用的卫生器具应要冲洗彻底、单独存放。

4 参考文献

[1] 李传琼,崔邦平,代文莉,等.核医学科护士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学论坛,2005,25(5):373.

[2] 马庆杰,罗云霄.核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6.

[3] 黄善珠,韦琼兰.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认知调查及自我防护对策[J].广西医学,2009,31(2):263.

[4] 朱寿彭.放射毒力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5.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5

并且X-CT不断更新换代和迅速普及,其应用占医疗照射的比重持续上升,因而成为医疗照射防护中颇受关注的热点。此外,如图1所归纳,传统的与数字化的X射线透射型成像,加上临床核医学中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SPECT和PET),以及非电离辐射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实时灰阶B超和彩色多普勒成像)等各种医学成像技术彼此互补,又相互交融形成可充分发挥综合诊断优势的大影像医学。当代医学影像已从形态学向组织学和细胞学水平发展。这不仅显著提高诊断质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图像的采集、显示、存储、传输与处理方法,并且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放射学和远程医学。

如今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见图1)已投入使用并不断完善[4]。影像医学的发展改变了放射诊断医疗照射的结构。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在统计放射学数据时,也收列MRI设备数及其应用频率等[5]。近代放射学不仅在疾病诊断上显现出特有优势,而且随着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跨越诊断范畴延伸为介入治疗。新兴的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为基础,主要利用经血管或非经血管穿刺及导管介入技术,在影像监视下对一些疾病施行治疗,或者采集活体标本明确诊断。鉴于其特殊性,介入放射学的防护也成为医用辐射防护的又一个热点课题。电离辐射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杰出成就。如图1所示,从医用辐射三大分支学科的蓬勃发展到影像医学的形成,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崛起,无疑为人类防病治病带来了巨大利益。

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日益突出的医用辐射防护课题。医用辐射防护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影响面最广的重点之一。为此,放射卫生人员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并尽可能熟悉各种医用辐射,掌握其发展趋势,致力于趋利避害,搞好医用辐射防护,促进医用辐射技术更好地发展并更好造福于人类。分析评价模式放射学、临床核医学和放射肿瘤学的基本状况(单位、人员、主要设备等),是反映医用辐射发展动态和分析评价其应用与医疗照射水平的基础。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相互比较,除了统计绝对数外,往往还统计以各地区人口数平均的相对拥有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初估计,放射学经费占整个卫生保健事业费的6%~10%[6]。现在可能要占更大比重了。

因为近一二十年来,医用辐射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肿瘤学的投入相当可观。例如高性能的电子束CT售价将近3百万美元,全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装置(PET)可达5百万美元。显然医用辐射事业的发展既是反映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医疗保健水平,更是依赖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为了分析比较全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医疗照射水平,WHO和UNSCEAR一直在寻求合适的分析评价模式。WHO出于分析的目的,将不同国家分为4类:欠发达国家(leastdevelopedcoun-tries),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转型期经济(economiesintransition),发达的市场经济(developedmarketeconomies)[7]。而UNSCEAR在其1988、1993和2000年报告书中,为了从可得到的有限资料外推至全世界各种医疗照射水平,选取每单位人群的医生拥有量为特征参数,把不同国家或地区划分为4类医疗保健水平:凡每1千人口至少有1名医生的为Ⅰ类;每1千至3千人口有1名医生的为Ⅱ类;每3千至1万人口有1名医生的为Ⅲ类;超过1万人口才有1名医生的为Ⅳ类[5,8,9]。这是UNSCEAR根据多年来收集分析世界各国各地区医疗照射资料的经验得出的。为便于比较,UNSCEAR采用每千人口诊治人次数来表征各种医疗照射应用水平,而这种应用频率与单位人群中医生拥有量之间有相互关系。同时,单位人群中医生拥有量通常又是在大范围统计中可以得到的。UNSCEAR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明确强调,将各国分为4类只是提供评价医疗照射的模式,并不表示对医疗保健质量的任何判断。

此外,各国各地区对“医生”的定义也有一定差异,导致医生数量存在不确定性。并且以全国数据的平均数为基础来划分,可能掩盖一个国家内部地区间的重大差异,尤其是大的国家更明显。因此UNSCEAR在采用这种分析评价模式时,还结合具体情况对少数国家的分类进行了个别调整[5]。UNSCEAR采用近十多年形成的分析评价模式,在现有条件下处理了各国各地区不同时期有关医疗照射数据的相互比较和概括评价,外推出全世界医学放射学实践的水平,并对分析评价发展趋势做出贡献。在借鉴其评价方法时,应了解其局限性。同时在引用和比较UNSCEAR报告书中有关医疗照射的频率与剂量水平数据时,必须了解这些背景。表1列出1998年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反映医疗保健水平的有关参数。顺便将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数据列于表2。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1949年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医院床位仅0·15张,医生0·67人;而不断进步至1965年以后,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医院(含卫生院等)病床数和医生数均突破1以上;1985年达平均每千人口医生1·36人,1990年以来又从每千人口1·56人增加至1998年的1·65人[10]。由表1可见,不仅全国平均数,而且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自辖区内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都超过1人。尤其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医疗条件更优越。

当然明显存在着城乡差别。例如河北省1998年每千人口医生1·59人,而省会石家庄市达6·06人,是全省平均数3·8倍多。又如天津市,每千人口医生数市区(不含郊县)高出全市平均数近三成[10]。因此在分析评价医用辐射发展动态和医疗照射水平时应注意到与此相关的问题,并多做综合分析。如果按每千人口医生拥有量,我国属UN-SCEAR划分的Ⅰ类医疗保健水平国家;由于我国人口多,虽然医用辐射设备绝对数相当可观,但单位人群平均拥有量不高,相应全国平均的医疗照射应用频率水平也不高。因此UNSCEAR将我国划为Ⅱ类医疗保健水平统计。截至199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计共有6·7万多家各级医院(含卫生院,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5万多家),各类卫生机构31·4万多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2·4万多人[11]。其中从事放射学、介入放射学、临床核医学和放射肿瘤学的各级医疗机构呈不断增长趋势;各种医用辐射设备的配置不断增加;尤其X射线诊断已经普及到卫生院一级,所以很值得认真关注和掌握其发展动态。

放射学发展现状

X射线诊断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兴起于20世纪10~20年代,50~60年代我国放射学迅速发展,而70~80年代以来出现质量上的飞跃。近一二十年来,综合应用多种成像技术的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以及远程放射学等均以方兴未艾之势蓬勃发展[4]。与放射学事业发展相适应,X射线诊断设备的研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系列化已有相当规模,并向国际化水平迈进[12]。我国放射学设备研制生产直至广泛应用均有很大飞跃。据1999年全国性调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X射线诊断(含介入放射学)的单位、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和主要放射学设备数见表3。为节省篇幅,地区分布简化为按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6大区统计分析。则列出每百万人口的单位、工作人员和主要设备数以便于比较。鉴于X射线诊断设备,从传统的到数字化的,品种繁多。

调查中划出X射线CT和牙科X射线机、乳腺摄影X射线机、有X射线的体外碎石机等三种专用X射线机单独统计,其他各类X射线机则按通常习惯以毫安容量分档统计。由表3可见,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约4·2万家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放射学服务,医学放射学工作人员逾12·6万人,各种X射线诊断设备约6·6万台。还有其他影像检查设备MRI(磁共振)443台。就从事放射学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和主要放射学设备的绝对数而言,华东区拥有量最多,但华东区在6大区中人口也最多。由表4可见,华北、东北、华东三大区按人口平均拥有量均高于其他三大区。按人口平均拥有量,西南和中南区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在X射线诊断设备中,近些年X-CT和600mA以上X射线诊断机迅速增加,X-CT绝对数已经居世界各国第3位,但X-CT在所有X射线诊断设备中仅占5·6%;而200mAX射线诊断机占32·5%多。同过去相比,牙科X射线机和乳腺摄影X射线机有明显增加,但在所有设备中的比重仍较低(仅占3·7%和1·1%多)。而国外这两类专用X射线机相当普及。例如牙科X射线机超过1万台的国家有巴西(7·5万台)、德国(7·4万台)、日本(5·7万台)、加拿大、法国、英国、瑞典、土耳其等。这些国家牙科专用机比其他X射线诊断机多,瑞典高达9·6倍,加拿大达3·8倍。乳腺摄影X射线机美国逾1万台,德国3·5千多台,法国2·4千台,均超过X-CT数倍[5]。因此,当UNSCEAR按其分析评价模式外推世界平均水平时,出现牙科X射线机相对量最大,乳腺X射线机比X-CT多。表5比较我国与世界平均的每百万人口各类X射线诊断机拥有量。UN-SCEAR外推4类医疗保健水平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归一化数据是1991年至1996年的平均数[5]。

已述及UNSCEAR外推数据的局限性,这个相对比较仅概括反映各类设备所占比重的趋势。我国人口众多,31省份的按人口平均水平同样也掩盖了不同地区的显著差异。临床核医学发展现状自从1896年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和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镭以来,可视为核医学史上里程碑的重要进展有:20世纪20年代生物学中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方法,1925年用于实现测定人体的血流速度;30年代研制成功回旋加速器,并用于制造人工放射性核素;40年代建成核反应堆,放射性核素制剂在临床与科研中使用;50年代先后研制出扫描机和γ照相机;60年代99mTc发生器和99mTc标记显像剂陆续用于临床核医学;7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把核医学推进到定量与动态核医学的新阶段;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SPECT和PET)先后问世,并在80年代后迅速发展[13];90年代分子核医学崛起[14]。我国核医学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开始引进SPECT,增加速度颇快,仅1991年至1993年就又新添84台SPECT。90年代以来,被誉为可进行活体生化显像的PET已装备了13台。据1999年全国性调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有临床核医学科的医院862家;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逾5·6千人;主要的核医学诊断设备1330台。

临床核医学单位、工作人员和主要诊断设备按6大区的分布。表7列出按每百万人口归一的单位、工作人员和主要诊断设备数。由表7可见,6大区平均水平以包括首都在内的华北地区条件最好,其次是东北、华东地区,平均水平西南地区条件相对较差。

我国临床核医学主要诊断设备数量还远不如发达国家多。UNSCEAR外推1991~1996年平均每百万人口设备拥有量,对γ照相机,Ⅰ类医疗保健水平为7·2台,Ⅱ类为0·3台,Ⅲ类0·1台,Ⅳ类0·03台,世界平均水平2·1台;而我国仅0·08台。对尖端设备PET,Ⅰ类0·2台,Ⅱ类0·002台,Ⅲ类、Ⅳ类没有,世界平均水平0·05台;而我国仅0·01台。但近一二十年来,我国临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包括放射性药物研制等)工作质量有较大提高。放射肿瘤学发展现状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于1986年成立后,先后于1986、1994和1997年三次进行我国放射治疗单位、人员和设备等基本状况调查,这三次调查是按专科学会系统进行的[15]。1999年,我们通过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系统进行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列于表8,同样按6大区给出分布情况。表9是折算为每百万人口的拥有量。

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有795家医院能施行放射治疗,放疗工作人员逾1·1万人,各种主要放射治疗设备1670台。按6大区分布,华北5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每百万人口拥有量较高,华东、东北、中南稍逊,而西南、西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0比较迄今我国四次调查的主要结果,反映近十几年我国放射肿瘤学事业不断发展的概貌。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的发展必须尽可能与实际需要相适应。据估计,我国每年肿瘤新发病人数约150万[15],加上原有的肿瘤患者,显然对放射治疗需求量很大。我国恶性肿瘤已上升为居民死因的第二位,据调查预测,20世纪末的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约为140万人[16]。虽然前三次调查[15]与本次调查方法不尽相同,但完全可看出发展趋势(见表10)。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放射肿瘤学事业的进步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缩影。由表10可见,1999年可开展放射治疗服务的医院是1986年的3倍多;主要放疗设备中,医用加速器增长最快,十几年净增约5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高比活度放射源生产水平的提高,近距离后装机重新赢得青睐,增加了将近4倍。新崛起的立体定向放疗技术近些年迅速发展,其设备增长速率居世界各国之首[5]。

X射线治疗机是放疗设备中逐渐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一般呈下降趋势。表10反映我国主要放疗设备的增长日趋合理。而且可喜的是,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近几年来不断上升。据报道,70%的低能加速器,90%的后装治疗机,80%的钴治疗机,50%的γ-刀和X-刀,70%的放射治疗模拟机均是国产的[17]。表11比较我国1999年主要放疗设备调查结果按每百万人口归一与UNSCEAR外推1991至1996年相应世界平均水平。由表11可见,虽然我国近几年放疗设备增长很快,但人均拥有量仍不高,相当于UNSCEAR评估模式的Ⅱ类医疗保健水平。我国目前远距离放疗设备每百万人口拥有量与东亚、中美地区平均水平相当,好于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东欧和非洲地区,但远不如西欧和北美地区[18]。在我国放射肿瘤学发展现状中,放疗单位设置的合理布局、增加配套放疗辅助设备以及放疗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是必须重点加强的。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6

Keyword: Nuclear radiation; Medical emergency; Emergency rescue;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成立了辐射应急医学准备与救援网络,我国于2004年1月正式加入该组织,以便对核事故医学应急国际救援请求作出快速响应。全球众多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大国纷纷建立核应急专门机构:美国能源部医疗护理和辐射应急援助中心/培训场所[Radiation Emergency Assistance Center/Training Site,REAC/TS,由橡树岭联合大学(Oak Ridge Associated Universities,ORAU)负责日常管理]、澳大利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机构、法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瑞典放射医学中心等,它们的职责包括设计医学应急计划,进行人员培训,对辐射事故受害者进行诊断、治疗,开展国际交流等。尽管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提升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能力,以适应国家长期能源战略规划,但现阶段部级的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仅有两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队伍数量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不小差距。

1、 核辐射医学应急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核能源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核辐射医学应急领域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内外也建立起相应的核辐射医学应急机制和应急队伍,但我国的核医学应急和应急队伍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及运行机制相对滞后

突发事件,尤其是核辐射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单纯依靠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支应急队伍,都很难胜任。在队伍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协调联动。

1.2、 核事故条件下人体内污染快速检测技术

对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核素分布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人体吸收模型才能进行有效的刻度,对应不同的探测器,由于其能量分辨率相差很大,对刻度用放射源的核素选择也有不同的要求。应急状况下,在检测流程规划时,为了减少检测时间、加快检测速度,需要合理调整测量参数。

1.3、 核电站危害因素检测关键技术

与核电站设计不同,核电站内部结构以及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差别巨大。必须仔细研究核电站结构,判断中子外照射、空气中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可能出现的位置,并且判断其对职业健康的影响。

1.4 、放射性危害因素在线监测系统构建关键技术

放射诊断、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和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射线种类和能量各不相同,对传感器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诊疗场所筛选适宜的传感器,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因素。传感器的布点和通信传输也是技术难点,需要结合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一确定。

2 、核医学应急关键技术

2.1、 国家核辐射突然事件卫生应急队建设及运行机制的完善

作为部级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队伍的建设、运行机制及经验对开展全国核辐射医学应急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引领作用。队伍建设和运行期间,队伍装备目录及配套实验室建设指标、实验室改造标准、应急队员选拔及培训指标、规范化工作流程制定以及队伍演练培训模式等多项关键技术指标都具有首创性和指导性。此外,应急预案的编制、队伍运行规范的制定、跨省演练模式、无脚本演练形式、桌面推演和网络演练方式、分级响应体系的架构、应急演练示范片的制作等多项内容在核辐射医学应急体系中均属首次。

2.2、 创新核电站危害因素检测以及核事故条件下人体内污染快速检测的关键技术

项目组对核电站的长期工作积累了长时间、大量的辐射监测数据以及丰富监测经验,为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制订提供参考。同时,本项目将进行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全身计数测量方法的研究,是国内标准化测量的开创性工作,为全行业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3、 职业性放射性危害因素在线监测系统构建关键技术

通过在线监测系统标准规范的制订,规范和促进放射诊疗机构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避免因传感器选择不当、通信协议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等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现了“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危害因素监测终端(放射诊疗机构)”三级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联动机制,实现监管部门、放射诊疗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的数据共享和预警联动。

3、 未来核辐射医学应急发展方向

要建立起核辐射医学应急卫生信息管理平台,该系统应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大数据的采集:各子系统都有大量的数据需要采集、输入和分析;(2)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系统整合:由于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采用的报告系统各不相同,需要构建一个可以兼容各系统的统一的系统。

4 、结语

重点阐述了我国核辐射医学应急的关键技术,即卫生应急队建设及运行机制、核电站危害因素检测以及核事故条件下人体内污染快速检测以及职业性放射性危害因素在线监测系统构的构建。最后,建议我国建立统一的核辐射医学应急卫生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核辐射医学应急的协调统一管理,提高我国核辐射医学应急效率。

参考文献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7

1.临床核医学的质量保证

1.1管理机构的建立

在医疗机构实施和完成质量要求和目标的过程中,其质量管理机构─质量控制组织具有总体领导、规划、指导、实行和检查改进等多重作用,是质量保证的核心和基础,其构成包括质量控制组组长、副组长以及对各个医疗领域具体负责的质控组成员。临床核医学的质量控制组织结构构成基本按照上述结构形成,人员分布呈倒树状排列。通常由医院的分管业务院长任组长,核医学科主任任副组长,若科室设有副主任一职,其将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而具体地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其下一级分属为各个组的负责人,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组、体外分析组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组等。

为保证临床核医学的质量水平,质量控制组织的工作内容如下:开展科室质量控制工作,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考核职责,配备质量控制设备、设立专职或兼职质控管理人员对日常质控工作进行管理,并培训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其具体工作的日常质量控制进行测定和记录,做好每项质量控制工作,还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去发现和寻找问题,及时进行整顿和改进,以实现医疗质量的保证[2]。

1.2为保证和维护质量要求建立各种制度

在临床核医学领域中,为保证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需建立多种严格的规章制度,按照其在医疗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被分为2种:核心制度和普通制度。又因临床核医学的实践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因此,除学科总体制度外,针对各部分的实际工作内容和特点又建立有不同的规章制度。①核心制度主要包括有核医学科工作制度、放射性药品及配套药盒管理和使用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放射性同位素订购、保管、使用和注销制度、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等。②普通规章制度有核医学科工作职责、放射源和放射辐射监测方案、核医学检查统计登记制度、诊断质量控制制度、标本管理制度、体外分析结果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制度等。

1.3为保证质量进行定期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从新进人员和在岗人员两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对新进人员应采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即上岗前必须具有医师资格证书、护士资格证书、核医学大型仪器上岗证或检验大型仪器上岗证,以及辐射工作人员上岗证等资质证书,并接受有关放射防护、辐射危害等方面的岗前培训。在进入正式岗位后将与其他在岗职工一起接受定期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①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参加由国家、省、市环保或卫生等行政部门定期举办的各型各类放射工作培训学习班,并达到其考核标准;②参加医院、科室举办的各种业务学习和讲座,促进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③有条件地参加国内和(或)国际上的各种业务学习班和(或)专业学术会议;④定期前往国内外一流院校和医院进行短期进修学习;⑤鼓励科室技术工作人员参加第二学历的考试和学习,努力提高科室人员的后续学历水平和再教育水准。

1.4操作规范的建立

目前国内各家医院基本上是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作为本单位的放射性核素显像操作规范或范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修改和完善。各家医院所使用的体外分析测定仪器以及采用的方法、原理不尽相同,因此,所建立的操作规范内容也就存有很大的出入。目前,国内多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和2006年《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作为各个医院核医学科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指南和规程。

2.临床核医学的质量控制

2.1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应从多方位进行,包括人员出入、管理制度、放射性药物制备及操作步骤、放射性药物的验收、发放以及质量检测等。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检测又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其他等几个方面进行,①物理学方面包括:药物性状(色泽、澄清度、颗粒大小等)观察、放射性核素的鉴别、放射性活度和放射性核纯度的检验等;②化学方面包括:溶液的pH值测定、化学纯度和放射化学纯度检测等;③生物学包括:溶液的无菌、无致热源和无毒性等测定;④其他有药物的包装、品名、生产日期、有效期、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的洗脱速度、洗脱效率等。

2.2体外分析技术的质量控制

体外分析技术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求核医学各实验室根据自身所选用的不同测定方法、仪器、试剂来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将有众多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测定结果,如各种系统误差和(或)随机误差等因素。因此,室内质量控制(IQC)和室间质量评价(EQA)就成了评判实验室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方法。国家临床检验中心要求,在进行体外分析测定同时必须实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质控品的高、中、低值测定,必要时也可仅测高值或低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实验误差和保有高质量、精准度的检测结果。但不同仪器和试剂测定的同一项目结果却存在很大偏差,因此,国家和省市临床检验中心对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多数检测项目开展了各实验室间的质量评价工作。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改进和提高。

2.3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目前,放射性核素显像仪器主要包括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在这些仪器的日常质量控制中,分别要求进行日质控、周质控和月质控,必要时也需年质控。γ照相机和SPECT仪需运用面源、点源和四象限铅栅模型分别行固有均匀性、固有空间分辨率、固有空间线性、固有能量分辨率、系统灵敏度、最大计数率、全身扫描分辨率等指标的测试和校正,此外,SPECT仪还需行旋转中心漂移和总体性能等项目的检测。PET仪主要进行模型测试和均匀度测试。在每次质控测试结束后,均应在相应的质控表中进行必要的结果记录、填写日期和签署测试人姓名,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保存[3]。

2.4检查报告的质量控制

2.4.1核医学显像报告单一般由4部分组成:报告常规内容、检查图像、影像所见和诊断结论,以及医师签名。①报告常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或住院号、检查号、临床诊断、检查名称、放射性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检查日期和所用仪器等。在上述各项内容填写完毕后应进行逐项认真核对,以避免犯有不必要的低级错误。②检查图像:应选用影像清晰、分辨率高和质量好的图像,并具有诊断代表性,与结论相关。③影像所见和诊断结论:应简单书写影像的采集方式、时间和其他介入性程序,要准确描述检查影像中所看到的阳性结果和重要的阴性结果,以及一些重要的客观定量指标值。如有需要,应与早期同一检查影像结果进行比较。④医师:包括报告医师和审核医师。报告医师完成显像报告后,直接提交给审核医师,在审核、修改并最终通过后,先后签署报告医师和审核医师的名字并派发出检查报告。

2.4.2体内诊断和体外分析报告单由4部分组成:均由报告常规内容、检查结果、正常参考值和医技师签名所组成:①报告常规内容,在填写结束后应进行认真的核对。②检查结果:将测定项目的数据结果准确无误地填写在报告单相对应的栏目中。③正常参考值:在报告单中的各个测定项目的对应栏目右侧填写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利于临床医师和患者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④医技师:包括实际操作的技师或检验师和审核医师。在操作技师或检验师填写完成报告单后,应将检查报告单、临床申请单和室内质量控制结果一并交付给审核医师,在审核合格后,要先后签署报告技师或检验师和审核医师的名字并派发出检查报告。若审核不合格,应给予患者重新进行检查或测定。这样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了医疗工作的良性循环,确保了放射性核素的安全使用,从而降低了医疗风险,保障了医疗安全和辐射安全,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75.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3-164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8

放射性是指某些发生原子核能变化的物质释放出的一种可以用某种特定仪器观测到的射线。随着医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放射性在医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的医学领域也不断增多,当前我国的放射性医学检查主要包括X射线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等。

2、当前我国放射性医学检查的应用情况

2.1、X射线检查

X射线检查技术是当前医院对人们身体进行检查和疾病监测的常用手段,主要原理就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对人体内部器官进行透视和摄片,常见的X射线检查主要包括X光透视、摄片、造影、断层摄片、CT等,X射线的使用目的主要是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病变,使医生对病人身体的内部状况和脏器病变情况有所了解。

2.2、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和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来对人体疾病进行记录和测算,根据人体反应研究得出结论。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检查中的应用首先是测定人体器官的功能,通过将放射性的药物应用于人体,利用放射性检测设备检测其在脏器中的变化,或是人体血液和排泄物变化,对不同时间的放射性物质的变化状况绘制曲线,进行测算分析,得出所需的数值。在我国当前的医学检查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算人体的消化功能,吸收功能,人体血细胞的实时状况和功能性等[2]。

放射性核素检查的应用除了曲线参数的获得之外,还包括影像的摄取。具体的说就是将放射性的药物导入人体,观察内脏对放射性药物吸收的反应与正常内脏进行差别比较,并使用能够显像的医学设备,如γ照相机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等,来对病变取像。这种显像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变化过程,因为人体内脏器官对放射性核素药物的摄取,取决于器官的当时的功能状况,包括代谢速度和血流速度等,因此这种显像是动态的。而大多数发生病变的器官,在初期对放谢性药物的反应已经与正常器官有所差异,因此这种检查方法能够检测到人体器官疾病的早期状态。当前这种检查手段主要可用于人类的心血管功能检测,神经系统反应检测,脏器肿瘤显像,呼吸系统例如肺栓塞等的早期检测,人体内分泌系统和血液系统的功能性显像检测等等,应用渠道非常广泛。

2.3、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的使用载体是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在当前医学领域我们所使用的同位素大多是人工合成的,也就是通过核反应生成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用于示踪剂的131碘、32磷、51铬等,这种同位素的优点就是具有较高的感应度和放射性,易于检测和计算。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通常是将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导入人体,通过人体的血液流通和新陈代谢等过程,进入到人体的内脏器官当中,用放射性探测器来查看和测量示踪剂在人体当中的运行过程、运行轨迹、运行速度,以及最终到达人体的哪一部分,通过计算、观察和与正常脏器运作功能的比较,得出人体脏器的疾病诊断结论。这种检查手段非常方便,而且对人体的损伤很小[3]。

除了示踪剂之外,放射性同位素用于人体的检查物质还有198金、铟-113胶体、碍-99m胶体等,这些是用于扫描的放射性物质,通过肝脏对金-l98的吸收情况,也就是肝扫描,可以来检测肝病变的状况,因为肝脏对金-l98的吸收是一个动态过程,医生通过同位素造影术,就能够检测到金-l98在人体肝脏的分布状况,从而对肝脏的功能性做出诊断。这种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扫描来得出检查结论的方法,同样能够用于检测人体的心、脑、胆等脏器,使用简单,对患者基本不会造成伤害。

3、我国放射性医学检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人们对于放射性医学检查的认知存在误区

放射性的医学检查虽然在当前医学领域已经使用的十分广泛,尤其是X射线、CT、造影等比较常见的医疗诊断手段,但是人们对于放射性检查的认知仍然有很多误区。例如许多患者认为放射性检查的辐射力度很大,会对人体造成很大损伤,因此坚持拒绝接受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而另有许多患者明明不需要进行放射性检查,却为了保险起见,强烈要求医生进行,或是在进行放射性检查时不注意防护措施,超出了安全使用范围,对自身有造成一定伤害的可能。针对这些问题,医生在进行放射性检查项目前,应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对检查的目的性和科学性进行解释,尽量使患者配合,在检查过程中,要随时告知患者的检查状况,做好对患者的防护措施,减少问题出现。

3.2不可忽视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毫无疑问,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是有损伤的,无论是示踪剂在人体的导入还是射线和影像等医学检测的辐射性,都会对人体和细胞功能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在放射性检查的开展过程中,要重视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确保其的安全使用范围,在发挥放射性检查优势的同时,避免辐射超量的情况,尤其对于孕妇和备孕夫妻,要详细询问状况。对于从事放射性医学检查的工作人员,要重视对他们工作规范和操作过程的培训和要求,严格做好放射性物质的存放,检查过程符合要规定程序,积极做好防护。

参考文献: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9

“会员单位的需求,是辐射协会工作的目标和出发点。”对于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会长戎明海表示,辐射协会将竭尽全力,用心做事做成事。

细分行业,服务更具针对性

2016年5月31日,电磁环境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磁专委会”)正式成立。这是辐射协会继2014年5月24日成立了医学辐射防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医学专委会”)、2015年10月28日成立了工业辐射防护专业委员(以下简称“工业专委会”)以来,又新设立的专业委员会。

依托医学、工业、电磁三个专委会,2016年辐射协会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与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和从业人员专业成长。

2016年3月9日,医学专委会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了“广东省核医学科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与经验交流会”,广东拟建、在建或改建核医学科的15家医院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宣讲了核医学诊疗辐射安全与防护法规标准,介绍了广东核素治疗现状,剖析了典型案例,分享了核医学科规范化建设的经验,与会人员观摩了PET中心、核素治疗病房实况并进行了现场提问和解答。本次现场会对规范全省核医学科建设,加强诊疗辐射防护,做好患者与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6月8日,辐射协会和广东省医学会联合举办了“广东省首届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技术与辐射防护学术报告会”,来自省内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18家医院及相关技术服务单位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分别就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的管理、技术及质量控制和植入治疗的护理与辐射防护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10月13日,工业专委会举办了“广东省第二届工业辐射安全与防护学术交流会”,得到省内外同行的积极响应。交流会以工业辐射安全与防护为主题,交流工业辐射安全与防护前沿学术成果,促进辐射安全与防护科技成果的创新与转化,提交的论文和报告学术研究水平较高,为提升工业辐射安全与防护水平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11月17日,电磁专委会举办了“广东省首届电磁环境管理与技术交流会”,大会宣讲了国家和省为了推进电磁行业健康、顺利发展,维护电磁辐射环境安全和保障公众健康,已经或正在出台电磁辐射环境监管新政策、新标准,以及电磁辐射监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除已举办的四场学术交流会外,12月,医学专委会还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学术交流会,分享医学辐射防护技术与经验,提升医学辐射安全水平。

“细分行业成立专业委员会,协会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服务。”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启泉表示,辐射协会举办的“广东省首届电磁环境管理与技术交流会”,对公司员工确实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

立体宣传,服务更具有效性

“受到核辐射为什么要服碘”“发展核电能不能减少雾霾?”“第三代核电技术先进安全有优势” ……经常浏览阅读“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了深圳西卡梅同位素有限公司总经办副总经理罗旭的日常习惯。

作为“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微信公众号的忠实粉丝,罗旭认为,当下微信推广越来越普遍,辐射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定期推送科普文章,对核技术应用的普及起到很好的科普作用。“而且,这些文章通俗易懂,有利于公众对辐射防护行业的理解和认可。”

顺应形势,奋力作为。在坚持办好会刊《广东辐射防护》和官方网站的基础上,辐射协会不断创新和提升公众宣传平台与手段,为辐射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微信公众号开通一年多以来,共推送辐射防护文章200多篇,目前粉丝已达千人,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微信文章多次被国家核安全局、江苏“核与辐射安全”等多个省市行业微信公众号转发,扩大辐射协会对社会的科普传播影响。

不满足于传统宣传手段,辐射协会还开启核与辐射动漫科普视频制作,让科普“活”起来,让公众更直观、更实效地接收科普知识。“通过约谈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现已和一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电磁辐射动漫科普脚本已初步成型,后续还将计划逐步针对输变电、核医学、核电、通信基站等内容分别制作科普动漫视频。”辐射协会副秘书长周新民说。

此外,针对社会上对输变电电磁辐射存在的顾虑和担忧,辐射协会还协助广东电网编写了《绿色电网情 守护南粤蓝――科学认识变电站、高压线》宣传册和宣传折页,及时印发给各地级市环保部门和广大群众,产生良好反响。

力己所长,服务更具专业性

2016年初,佛山化纤厂商提请协助解决14枚闲置放射源的收贮。辐射协会佛山办事处及时协调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当地公安部门以及有关单位,于1月11日到现场进行处置,将放射源从设备上拆卸,并通过专门的运输工具收贮到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

2016年1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在放射科上层新建了手术室,手术室的医务人员担心放射科的射线装置在工作时会对自己和病人造成辐射伤害。辐射协会于1月21日应邀派人到该院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值均在辐射安全值范围内。同时组织了专家现场讲解,消除了医务人员的疑虑,项目进度得以顺利进行。

……

会员之需,协会之责。辐射协会始终牢记初衷,尽己所能,力己所长,努力为会员单位与行业排忧解难、热情服务。

一年来,辐射协会努力推介会员单位的业绩和技术成果,提供闲置放射源交换平台,提供辐射防护产品、仪器设备、人才招聘信息,协助企业收贮废旧放射源,及时高效协助办理环保手续、年检、电离电磁辐射检测、室内空气检测等相关咨询和技术服务。

在辐射安全培训方面,辐射协会严格按照环保部和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组织开展广东初级辐射安全培训、考核与发证工作。为了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把工业与医学分类培训,完善了培训大纲,设置了专门的课程与教材,充实了师资队伍。协会联合省医学会,为医学参训人员申请到了部级医学教育项目学分为每人8分/期/年。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_始,为方便相关企业人员就近参加中高级培训,协会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沟通,邀请具有中高级培训资质的机构来广东办班,为各会员单位节省了时间和参训成本。”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副总经理彭志刚说。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核安全处副调研员梁冠智表示,辐射安全监管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辐射协会继续做好辐射安全许可证培训工作,力争不断提高质量,为企业输出专业人才,提供技术保障。

迎合需求,服务更具实用性

辐射协会自2014年开展创建“广东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示范单位”、“广东省医用辐射安全放心示范单位”、“广东省绿色电磁示范单位”活动以来,已有三批共43家单位被评为“示范单位”。

“创建活动对于促进核与辐射行业提升辐射防护水平,增强公众对辐射行业的认知和支持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周新民透露,2017年辐射协会将继续评选“示范单位”,并评选一批“广东省辐射防护技术支持信得过单位”,为辐射行业健康发展树立更多标杆。

谈及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不少与会理事单位代表认为,辐射协会应多组织现场观摩会,促进行业学习交流,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水平的提升。

作为国内大型核承压设备国产化的专业制造基地之一,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在辐射协会的鼓励和支持下,也于2016年成为了第三批“广东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示范单位”,“但我们仍希望协会能创造更多机会,安排示范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其它示范单位的先进经验,以更为严谨的态度来做好公司的辐射防护工作。”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廖一兵说。

而在课题开发方面,不少与会代表认为,辐射协会可以有更多深度的研究。对此,戎明海表示,辐射协会承担的《核医学科的布局和辐射安全防护要求研究》,在2016年初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评审,被评为优秀等级。该项目为标准修订、政策制定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2016年辐射协会还承担了环保部委托的《风险资本介入对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的影响和对策研究》,期间组织了课题小组,进行了广泛调研,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为核技术利用单位防范风险资本的负面影响和政府监管提供依据。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80-01

核技术在临床医学检验和诊断中得以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动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在临床检验和诊断过程中应用核技术时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核放射,影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在核医学科实施必要的放射防护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医院核医学科开展放射防护的具体概况和提高防护水平的主要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6所不同规模的医院作为主要调差范畴,以6所医院核医学科内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内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资料收集。6所医院核放射科总共有30名工作人员,其中男性19名,女性11名。年龄23~50岁。工作年限小于6年10名,大于6年20,超过12年8名。

1.2 方法

首先调查人员制定好低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士个人剂量的检测数据、核医学科内所拥有的放射防护用品和剂量,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放射防护用品的情况等。总需要准备30分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时采用的是突击调查方式。要求调查对象在现场领到问卷后要立即填写,采用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形式。在将所有问卷回收后需要淘汰不合格的问卷,然后使用 Excel对合格问卷内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2 结果

发放的88份调查问卷均是采用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形式,88份问卷均全部回收且有效,有效率100%。问卷结果显示,6所医院的核医学科均配备有充足的放射防护用品和设施,基本的口罩、铅帽、铅手套、铅衣以及眼镜、围裙等均配备充足,工作人员在核医学科工作时均有按照要求佩带。但科室内护士的个人剂量检测数据为 0.24~3.26 mSv,低于2002发行的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规范标准。

3 讨论

当前医院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设置和用品都准备得比较到位,工作人员工作时也能够按照要求穿戴和佩戴相关放射防护用品和工具。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核医学科医护人员的个人计量检测数据均没有达到职业规范要求的标准,如此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水平,笔者在研究多个文献并总结多年经验后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合理管理放射源。对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源进行分析发现,放射源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患者及其排泄物、医疗废弃物以及医疗药物和物品。这些放射源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如作为放射源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叮嘱他们不能随意走动,有专门属于他们的卫生间和候诊室;医疗废弃物应该统一摆放和处理,每天都有专人将这些废弃物搬运到其他安全的地方;所有的医疗药物和物品无论是在存储还是发放使用方面都要进行有效登记,并实行责任制。

(2)增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很大原因在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是否有较强的放射防护意识。只有这些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放射防护对自己和对他人的重要性,从而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做一切工作的准则,才能够真正实现减少放射源,减轻放射污染率的目的[1]。

(3)科学计划工作方案和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核医学科检验和诊断工作通常都有一个标准的步骤,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开展就能够完成工作。但是由于每一步骤需要用到的物品和仪器各不相同,科室内每天需要开展检验和诊断工作都比较多。所以,若能够在每天工作事前就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方案,确定哪一个事项先开展,哪一个事项后开展。并且确定后还提前准备好所有需要用的设备和仪器。那么将能够使操作步骤流畅开展,有助于避免因为慌乱而延长接触放射性物质时间的现象出现,减少放射物质对身体的危害[2]。

(4)工作人员应该有自我防护意识。所有在核医学科内工作的医护人员都应该有最基本的自我防护观念。工作期间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穿戴好铅帽、铅眼镜、铅衣、个人报警仪、铅手套等用品和仪器。且所有的操作均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要求步骤进行;尽可能争取更多屏蔽时间;在每次完成操作后都需要使用专门的药水洗手洗脸[3];对操作完毕后产生的放射性废物需要统一放置到专门的地方;一旦操作现场发生放射泄露必须要立即封锁现场,防止放射污染扩散。同时要立即采取屏蔽和净化等放射污染消除处理。

(5)所有工作人员均要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每年都要对巩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详细的健康期间,体检项目包括肾功能、眼晶体、血常规以及肝功能等多个项目,每一个项目检查结果均要符合实际。对于体检结果显示有异常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立即进行休息调整。体检时体检人员还应该鼓励工作人员要加强锻炼和摄入更多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4]。

(6)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核医学科管理人员应该对核医学科的辐射危险有最科学的认识,并且能够秉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开展核医学科放射防护工作,真正把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当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两个工作同时抓起。并在实际工作患中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所有必须要用到的防护设备和器械都需要准备齐全,并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要按照要求使用这些防护设备。尽可能改造和扩建核医学工作场,使核医学工作场能够成为独立存在,不对其他工作场所产生不良影响,确保核医学工作场工作过人员身体健康的同时保障工作场周围人们的身体健康。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促进核医学科防护工作的发展。

总而言之,核医学科是医院一个重要科室,在提高疾病诊断率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核技术本身就属于放射性较强的技术,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危害。所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核技术对工作人员的放射污染,针对核医学科特点进行必要的放射防护操作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赵国良,朱乐明,毛应华,金慧英,荣曙,杨龙.某军区医疗单位2012年放射防护检测结果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3,30(05):339-341.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11

核医学;外照射;个人剂量

因为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接触开放型放射性物质,例如处置放射性药物、为病人注射、测量在病人体内的放射性标志物和所有其他接近经过核医学治疗或诊断的病人等,所以受到的平均年有效剂量比其他医学放射职业类别相对要高〔1-6〕。为了保障辐射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职业危险控制措施。采用个人剂量计监测职业暴露状况,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够评估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分布和变化,从而为改善防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GR-200A型LiF(Mg,Cu,P)探测器和TLD469型剂量盒。

1.2对象选择在天津市7所综合性医院的核医学部门从事诊断和治疗工作的104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医院的编号分别为1、2、3、4、5、6、7。各医院人数分别为33、15、15、16、13、7和5人。

1.3方法根据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7〕,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的方法,以3个月为1个周期,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全部人员连续监测12个周期。将每个工作人员在每年4个周期的监测结果累加作为年有效剂量。

1.4质量控制每年定期委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监测系统进行校准。常规性能检验的周期为6个月,精确度和准确性>90%〔8〕。

1.5异常数据处理对于在每个监测周期出现的受照剂量≥1.25mSv的情况,向当事人的工作单位进行调查核实,排除虚假照射的情况。

2结果

2.1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平均值所有工作人员在各年度的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调查水平5mSv,也低于标准中规定的限值20mSv〔7〕。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各医院内部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247~0.597mSv、0.224~0.915mSv和0.263~0.999mSv;极差分别为0.350mSv、0.691mSv和0.736mSv,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所有工作人员的平均值分别为0.421mSv、0.528mSv和0.602mSv,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见表1。

2.2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区间分布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个人剂量≤1.0mSv的人数分别为97、92和84人。呈现下降的趋势;>1.0mSv的分别为7、12和20人,呈现上升的趋势;>2.0mSv的都分布于编号1和编号4的医院。≤1.0mSv的人群2011-2013年平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10mSv、0.344mSv和0.353mSv;>1.0mSv的人群2011-2013年平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1.953mSv、1.934mSv和1.649mSv;2组人群组内平均值差值分别为1.643mSv、1.590mSv和1.296mSv,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3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度平均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将每个工作人员连续3年的年有效剂量计算平均值,低于1.0mSv的94人;介于1.0~2.0mSv范围内的有8人,其中,7人属于编号1的医院,1人属于编号6的医院。编号4的医院所属的1人为2.724mSv。其在2011年为最高值4.709mSv,在2013年为第二最高值2.020mSv。编号1的医院所属的1人为3.578mSv,其在2011年为2.228mSv,在所有人员中位列第二;其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3.718mSv和4.787mSv,在所有人员中都为最高。

3结论

3.1连续3年的平均年有效剂量低于1.0mSv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0.4%。介于1.0~2.0mSv范围内的占7.7%。表明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3.2所有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的平均值呈现上升的趋势反映出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工作量在逐年增加。各医院内部的平均值范围的极差升高反映出在医院之间工作量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更加突出了。需要重点关注在编号1和编号4的医院内高于2.0mSv的人员比较集中的现象。

3.3在全部工作人员中,个人剂量≤1.0mSv的人数与>1.0mSv的人数的差距逐渐缩小,2组人群的组内平均年有效剂量的差值逐渐缩小,呈现出从高端和低端向中间集中的趋势。

4讨论

临床核医学属于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对放射性药物进行淋洗、分装、给药与注射,从而近距离直接操作放射源;与用药诊断或治疗后的患者交谈及处理并发症状,有时需要携扶患者,不可避免地与病人进行近距离交流;用药后的患者形成一个流动的放射源,以上这些都增加了受照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工作单位要对核医学工作场所进行合理设计和分区,减少用药前后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流动,同时合理分配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加强用药后患者管理,以减少工作人员受照量〔9〕。工作人员需要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和规范化,缩短受照时间,注重使用屏蔽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10〕。

参考文献:

〔1〕秦永春,徐小三,杨小勇,等.2010年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13.

〔2〕胡新梅,路建超,王忠立,等.宝鸡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有效监测现状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2,38(5):312.

〔3〕冯泽臣,娄云,马永忠,等.2010年北京市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J〕.首都公共卫生,2012,6(2):69.

〔4〕袁贵红,余静,王意银,等.2008-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调查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11(12):1433.

〔5〕姚元虎,章龙珍,徐凯,等.2002-2011年间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4):410.

〔6〕周捷森,黄文琪,冯小武,等.南昌地区医院不同工种放射性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5):5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07-2008.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12

第三条国家对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实行国家、地方二级管理。

第四条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贯彻执行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

第五条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放射卫生防护机构和卫生医疗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平时做好医学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核事故时组织实施医学应急救援。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

(二)指导地方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援工作;

(三)负责向国家核事故应急机构提出核事故时的卫生防护与医学应急救援建议;

(四)组织审查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方案,检查医学应急响应准备情况;

(五)负责国际间的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组织工作;

(六)负责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信息。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卫生部核应急办)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宣传贯彻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方针政策;

(二)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医学应急准备工作,指导、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医学应急救援措施;

(三)组织医学应急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检查有关单位的应急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训练和演习;

(四)负责医学应急救援时的组织工作及其后果的卫生学评价等。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专家咨询组和顾问组,聘请有关专家(兼职)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一)提供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技术建议与咨询;

(二)协助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做好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方案的评审工作;

(三)指导并参与核事故应急放射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四)参与核事故后的卫生学评价工作。

第九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一)开展核事故应急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方法、技术的研究,在卫生部核应急办的领导下做好部级医学应急救援的准备和响应工作;

(二)负责实施各级医学应急机构技术骨干培训和演习;

(三)负责起草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方案;

(四)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和交流,建立相关数据库;

(五)参与放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和长期医学观察,指导抗放射性药物的贮存与使用;

(六)参加制定核事故时保护公众的剂量干预水平和导出干预水平导则,协助核设施所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核事故卫生防护措施;

(七)指导和必要时参与核事故现场的放射性污染监测;

(八)负责日常的值班工作,通讯联络,资料接收、传递;事故时的医学应急救援情况通报,总结报告的起草,并能随时转为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指挥中心。

第十条核电厂所在地的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的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的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制定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并报卫生部核应急办备案;

(三)组织、协调和指挥辖区内各核事故医学应急单位做好核事故现场受照人员的救护和医学处置的准备与救援工作;

(四)根据核电厂周围人口的密度,建立核电厂周围30至50公里范围内的放射性背景资料、人口分布、居民健康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技术力量的分布以及气象、交通、通讯能力的资料数据库;

(五)开展核电厂运行后周围公众的放射卫生评价,定期对生活饮用水、食物以及主要居民点近地面空气等进行监测和评价;

(六)定期向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提供有关调查、监测和评价资料;发现问题随时报告;

(七)开展对核事故可能波及地区的基层卫生医疗单位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技术培训,对核电厂周围居民进行有关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

(八)完成卫生部核应急办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十一条核电厂运营单位按国家规定编制的核事故应急计划应包括详细的场内医学应急方案,并在提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审评的同时报卫生部备案。

第十二条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有关专业机构,为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技术后援单位。

第十三条全国各级、各类卫生医疗单位必要时都有承担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义务。

第十四条抗放射性药物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根据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工作的需要负责组织生产和供应工作。

第三章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十五条核电厂运营单位在进行核电厂选址和设计工作时,应当进行放射性本底、周围公众健康情况的调查和卫生学评价,并将调查、评价结果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指定的其它部门。

第十六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应当相互衔接、协调一致,其主要内容是:

(一)目的、基本任务;

(二)应急响应组织、职责、程序;

(三)烟羽应急计划区和食人应急计划区的范围;

(四)干预水平和导出干预水平;

(五)医学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详细方案;

(六)医学应急准备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器材和其它物资;

(七)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之间相互配合、支援的事项及措施。

第十七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根据各自的职责,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组建应急专业组,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第十八条参加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定期参加核事故医学应急演习。

第十九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在接到发生核事故的通知时,应立即按规定的响应程序进行工作。

第二十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与卫生部核应急办和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建立约定的通讯联络方式。

通讯联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可靠的通讯手段,确保专用线路在事故期间绝对畅通无阻;

(二)各通讯联络点、联络人、替补人应定期进行通讯演习和检查,以保证事故时的通讯联络畅通;

(三)用于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的设施、设备和通讯联络系统、辐射监测系统以及防护器械等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二十一条核事故医学应急状态分下列四级:

(一)应急待命出现可能导致危及核电厂安全的某些特定情况或者外部事件。核电厂内医学应急组织和人员进入戒备状态;人员到位,设备、仪器等应急物资准备就绪。

(二)厂房应急事故后果仅限于核电厂的局部区域,核电厂场内医学应急人员按照场内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的要求采取医学应急响应行动,并通知场外有关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组织。

(三)场区应急事故后果蔓延至整个场区,场区内的人员采取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行动,通知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厂外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组织可能采取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行动。

(四)场外应急事故后果超越场区边界,实施场内和场外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

第二十二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根据核事故发生、.发展的情况适时选用隐蔽、服用稳定性碘制剂、控制食物和饮用水源等防护措施。

控制通道、撤离、避迁等防护措施的实施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

第二十三条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的报告办法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二十四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的有关情况告知当地公众,告知的方式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五条进入核事故现场的核事故应急响应人员必须服用稳定性碘制剂、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穿着防护服装,尽可能地避免过量的照射。

第二十六条在核事故处于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时,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根据核电厂或地方政府的要求决定是否赶赴现场协助工作。

在核事故处于场外应急状态时,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在国务院的统一指挥下派出人员赴现场指导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行动,必要时直接派出救援力量参加医学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七条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有关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

第二十八条场外核事故医学应急状态的终止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场外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情况决定。

第二十九条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做好核事故医学应急状态终止后受污染地区居民的健康监护工作。并对受过量照射的人员进行医学随访观察,根据病情确定观察时间。

第三十条核事故医学应急状态终止后,核电厂运营单位应向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提交详细的事故报告。

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及时向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提交场外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总结报告。

第四章培训和演习

第三十一条卫生部核应急办负责制定各级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培训计划,编制统一的培训教材,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地方核事故医学应急组织应根据卫生部核应急办制定的医学应急救援培训计划制定当地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核电厂运营单位应当对职工进行核安全、辐射防护和核事故医学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

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篇13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以及生物学研究的一门学科,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独立学科。核医学成像技术与超声成像技术、X线CT(X-CT)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当今医学诊断的四大影像技术, 在临床诊疗中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超声、X-CT、MRI所获得的影像基本为解剖结构成像, 图像清晰。而核医学成像是以核素示踪技术为基础, 以组织吸收功能的差异为诊断依据, 以放射性浓度为重建变量, 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和显像剂、示踪剂引入机体后, 探测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靶器官的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γ射线, 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 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和受体密度的信息, 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 因此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这也是核医学成像最有特色之处。近年来, 由于同时反映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的新型核医学显像仪器的问世, 将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反射型断层仪(PET)即SPECT/CT,PET/CT, 改写了传统的核医学影像由于引入放射性及仪器分辨率的限制不能提供病变细微结构的历史, 这是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从事核医学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核射线诊断治疗疾病, 并开展医学研究, 在工作中接受过量射线照射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 因此做为核医学工作人员必须注意对核射线的防护。

用于核医学显像及治疗的放射性药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包括伤口)侵入, 核医学工作人员操作时应戴口罩防止气溶胶或放射性灰尘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同时应穿隔离衣, 戴套袖和围裙进行操作。进入高放射性区应穿易于清洗的橡胶或塑料鞋, 以便污染时易于清洗, 戴医用乳胶手套, 分清正反面, 以防止交叉污染。操作液体放射性物质时, 应在塑料、不锈钢、玻璃或搪瓷的台面或盘内进行。操作r放射性核素时, 根据其剂量大小在工作人员和放射源之间设置铅砖、铅玻璃等防护屏, 操作β放射性核素时, 应使用原子序数较小的材料(如玻璃、有机玻璃等)制成的防护屏和戴防护眼镜, 以保护脸部和眼部。

核医学临床检查中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大多为r源, 半衰期短, 剂量较大, 每天重复次数多, 且患者注射核素后将成为活的放射源, 因此必须注意外照射的防护, 给患者摆放时要熟练操作程序, 尽量减少同患者直接接触时间。接受核素治疗的患者, 尤其甲癌患者, 其活动范围应限制在病房内, 患者的排泄物应使用指定厕所, 患者的一切用具及衣物均应看作被污染品, 未经监测不出病房, 待其放射性剂量降至允许水平时, 方可到公共场所。医护人员在患者周围停留时间应限制在最低限度, 对施用核素治疗的患者作手术时, 应尽可能推迟到血液中放射性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并尽量将放射性浓集的器官屏蔽起来。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