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实用13篇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1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然发现X射线,第二年,X射线经过科学家的探讨与研究,开始引进到了医疗领域中来,形成了放射诊断学,并为医学影像学奠定了基础。自那时起,延续到现今的100余年后,X射线就在医疗行业中展现了它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价值,有了X射线机,广大医生就能够看见患者身体内部疾患,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从而对患者进行科学快速的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与此同时,医学影像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USG)等先进设备也相机出现在了医学影像科室,形成了包括放射诊断的现代医学影像学。20世纪50年代开始,核素扫描检查也开始应用。20世纪70和80年代,CT及MRI、ECT等相继被开发问世。相比之下,最原始的X光成像似乎失去了从前的重要地位。

在各类先进医疗设备不断研究发展的今天,各项检查技术均有其专门性和先进性,而普通放射的价值和地位也不断的被挤占。甚至很多放射科医生也存在着疑惑,普放的技术单一,诊断价值有限,CT、MRI等其它影像设备能够更好的显示病变组织,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密度、临近解剖结构等,具有着普通放射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那么普通放射是不是彻底失去了其价值。

笔者认为,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不尽相同,诊断价值及限度也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而普通放射作为最基础的诊断技术,其作用也是无法忽视的。即使在医学影像学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否定普放作为CT、MRI等基础检查的地位。医学作为一门复杂的科学,其本身庞大体系的各个分支都具有着各自的独有价值,而普通放射也是如此,单一的技术下无不蕴含着其深奥的医学理念,这也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医学本身的复杂特质,其每一组成部分都在它庞大的知识体系中发挥着自身特有的价值。普通放射作为医学影像的一门学科,也不例外,对在职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绝对不会较任何一门其它学低。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其必备的基础职业素质,细致、有耐心、认真、刻苦等这一切,在普通放射科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大道理,笔者认为即使是现在正为普放的前途感到一片渺茫的同仁们也是心知肚明的。那他们还在为什么而坐立不安、愁眉不展?他们真正关心的又是哪一方面?我想,正是普通放射科的待遇和地位在医院系统中的不完全体现,造就了他们这一困惑。当然,我们不能与现实相悖,必须面对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普放也慢慢成了一门相对简单的技术这一现实。

大家都应该听过神医华佗的故事,华佗是一个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医生,一天一个人问他,你们华家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为高明?华佗是这样回答他的,他说我们家艺术最高明的就是我大哥,我二哥紧随其后,我排行第三,医术也是最不好的了。这时提问的人就产生了疑惑,继续问道,天底下谁不知道你神医华佗的名号,您怎么还这么谦虚?这时华佗说了一段非常有深意的话,他说:我大哥为人看病是在人们还没有感到自身疾病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人们医治了,人们对大哥的医术知之甚少;二哥为人看病是在人们的病情已经开始发作的时候,通过望闻问切了解病人疾处,开处方对病人进行治疗,人们对它才有所耳闻;我呢,看病的病人一般都是病入膏肓非常严重的时候,才给病人下药,所以人们以为我可以起死回生,神医在世,所以我的名气也最响亮,但是论起给人医病的水平,我和我的两位哥哥差的远哩!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医疗结果的重视。就算是在科技高度文明的今天,随着人们这一观念的根深蒂固,对医务人员的临床评价也有着很深的影响。临床医生在医院的地位就显得很高,而诊断医生在患者的心中就显得举足轻重了。特别是对患者进行基础判断,更难以避免待遇受冷。这是长久以来观念的差异引起的,而并不是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

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我们不能改变患者的观念。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作为一名普通放射科的医生,我们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发掘自身优势,不能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要时刻提醒自己临床诊断对后续治疗的重要决定性作用,没有正确的诊断作为引导,一切的治疗都是无法开展的。随后,我们跟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脚步,不要满足现状,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从而跟上大时代的形势。素质全面的医务人才才是今后社会发展的赢家,集各个学科知识体系为一身,既从事诊断,也能进行临床基础治疗,在进行临床基础治疗的同时也能对病患的X线、CT片进行分析。最后,作为普放的在职医务人员,我们要明确我们自身的位置,如果你刚进入普放领域不久,那就要认真的掌握普放的基础专业知识,在看似简单枯燥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要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才是一个能成大事者应有的风范;如果你是一个在普放工作很多年的同仁,对普放的技术有一定的掌握,有一定的临床经验,那么不妨对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深造,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普放学科领域,不断学习,突破自己。将现有的诊断技术升华。

总的来说,我们要对普放的发展前途有信心。坚信只要我们完全掌握了普放的技术,精益求精,就一定不会被社会进步的形式所淘汰,籍以本文与普天之下的同仁们共勉,大家互进互利,联手为普放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2

一、就业情况的随访

对近几年在我院实习的31个医学影像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随访研究,其中男生9人,占35.8%,女生22人,占64.2%,已工作或已签约县级、区级及市级医院或同等级医院的共19人,占61.3%,其中女生13人,男生6人,县级以下医院7人,占22.6%,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人,占16.1%,;其中从事超声工作的14人,占45.2%,从事放射技术工作的8人,占25.8%,同时从事放射诊断及技术工作的4人,占12.9%,均在县级以下医院工作;通过以上调查,得出影像学生近几年的就业率达到83.9%,加上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人,就业率达到100%。

二、就业前景分析

1、医学影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医学影像学科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2、医疗技术及医疗事业的发展

1970年代,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仪(简称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越来越强,能够对大量的来自高度检测仪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创手术为主的医疗技术革命,出现了许多以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学,通过最新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肿瘤和其他许多早期病变,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医生越来越倚重仪器设备的检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各项仪器检查结果成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无过错的重要法律依据,此仪器检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导致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科室的迅速扩张,出现医学影像人才短时间内的相对匮乏。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个人医疗服务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同时国家也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如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政府提出在2015年前重庆区域内三级综合医院将达到30所,以上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高端影像设备不断普及到县及县级以下医院,导致目前中国较多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西部医疗卫生单位对影像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这种医疗体制下,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影像专业人才,但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员编制,很多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学生来解决这种矛盾。

3、医院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都靠自我创收维持发展,床位越多,病人越多,设备越先进,创收就越多。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同级及同区域医院还互相开展“军备竞赛”,不断要在医院规模上压倒对方,同时还在先进仪器设备数量上压倒对方,先进仪器设备中大部分为影像设备;同时,部分区县级医院没有专门的影像技术人员,为了医院的发展,必须新招收专业的影像技术人才;以上几方面也是导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就业对策

1、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搞好实习的信心。充分估计实习中的困难,并作好应对措施。在医学知识方面,实习生在实习前有必要重温与影像学密切相关的临床知识和基础知识,尽快了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关医疗制度,为今后圆满实习做好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思考、提问、总结,尽量将所学书本知识与临床实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着重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技能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

核医学 情景教学 多媒体应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the scene teaching in the nuclear medicine introduction application, including the goal and the significance in implementation scene teaching, and the method and the effect by using the multimedia in scene teaching and so on. Moreover, it emphasized three kinds of scenes which designed in practice (question scene, objective scene and duty scene), and the received good effect.

Key word Nuclear medicine scene teaching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情景教学方法所创设的各种情景,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一般的东西形象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知识具体、形象和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在核医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的各种学习情境,会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愉快感觉[1]。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情景教学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核医学绪论实施情景教学目的和意义

核医学是应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以及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在核能和平利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核医学除医学外,它还涉及物理学、电子工程学、化学、 药物学、计算机技术、细胞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门学科,融入了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3]。同时它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融合多个学科于一体的课程非常困难,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刻版、单调,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核医学绪论为整个核医学的概括,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各论的教学效果。为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系统开展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情景教学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和故事情境来构建启发式课堂,设计难点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该方法可直接应用于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核医学绪论实时情景教学

核医学绪论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形形色色和丰富多彩,包括核医学定义、范围和内容、核医学的发展历程、核物理、核仪器学、核药物学、放射防护和体外分析技术等,如果只是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难免有些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情景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用电影艺术手段,制作《核医学绪论》,其意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整体核医学的全面理解,而且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诠释这门新兴学科。 参考其他学科的多媒体制作方法[4],课程讲授过程中增加影视情景、动画和旁白的演示,根据教材、课程进展的需要,调节图像、控制图像,使其能静止或连续滚动播放、分开或合并,前进或后退,再配上文字、色彩,进一步增强其展示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绪论的有关内容,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了解难点,带着问题听课,可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查阅课外资料,挖掘和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核医学绪论情景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一)设计问题情景。创造问题情景,训练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来开发思维,激发创造能力。在教学中设置适当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在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景,列举现象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对从中产生的疑惑进入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使其已有的经验与认识被强烈的疑问打破,此时教师顺势抓住时机对问题作扼要概括和说明,使学生知道现象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这样一种积极意义的问题情景就形成了。如老师设问“核医学是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接着出现以下回顾性复习的概念:核素、同位素、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等。引出放射性药物的概念。在整个过程中,伴随着以上内容的动画演示、核暴的场景及医学应用的历史画面,让同学置身其中。接着以提问的方式让同学回答他们理解后的各种抽象概念的定义,让同学们设想他们诊治疾病的原理。问题情景激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外将一些问题以作业的形式,让同学们广泛发挥,也作为一种问题情景,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设计客观情景。客观情景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诱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在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主要利用包括声、像、图、文、三维立体电脑动画和即时电影等技术手段,以情节故事影片、现场报导、纪录片、媒体采访等灵活的方式以展现核医学的总论教学内容,师生交互来完成核医学相关内容的理解,以旁白来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以电影、动画和师生交流来阐述显像原理。此外创设案例情景教学,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概括核医学对疾病诊治的机理,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医患交往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系统地通过课堂资料、实验操作资料、生产现场和室外等记录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例如:在学习放射防护这一节,在教学中演示天然本底辐射,出现天空、大地、动植物、建筑和工具等存在的放射性。演示人工辐射中的军事、工农业和医学的应用资料剪辑片段等。然后引出放射防护的概念,留给同学们去自学,并请一位同学讲给大家讲解。

(三)设计任务情景。“任务情景”的设计是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学生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参与情景教学的具体制作。例如:讲授绪论后,对每届同学都布置参照此次教学模式,分成五组分别制作讲过部分的情景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课,同时也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这样一个任务既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激励性”情景,如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并制作成短片,对下一届的教学不仅有很大的帮助,更能从课程的开始就使同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核医学绪论应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对整体课程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通过情景教学法教学,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5]。采用情景教学时,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作全面的考虑,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情景来促进教学的开展,将情景教学应用到核医学的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赵蕾.生物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生物学教学,2004;29(5):19-20

2.刘开元,廖建梅.核医学课堂教学的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249-1250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4

2013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北京市3D打印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的新要求,北京市科委提出《促进北京市增材制造(3D)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的工作意见》,为此,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3D打印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联合工作组,组建了“数字化医疗3D打印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心”和“北京市数字化医疗3D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均获得北京市科委正式批准。他们以建立国内首创和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协同创新中心与服务平台”为目标,联合国药集团、京城控股、北大口腔医院等单位,牵头成立了北京市数字化医疗3D打印产业联盟,创新机制体制,加大投入,承担了市科委重大项目,围绕肿瘤靶标治疗、口腔种植、义齿、颅脑、颔面与各科手术,医疗辅具等5大应用目标开展工作。

为了给3D打印项目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2013年12月,北京工业大学专门将学校新建的教学科研楼四层作为“3D打印中心”用房,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了加快数字化医疗3D打印平台建设,学校安排预算、购置设备,目前已经投入建设经费8000余万元,并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他们开发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微创介入中心成功地为一名上颔囊癌患者实施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即组织间放疗,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在2013年和2014年举办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中,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科技部长万钢,北京市长王安顺等领导,听取了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书记郑吉春关于3D打印项目的介绍,并给予了肯定。这让北京工业大学的课题研究团队成员更加充满信心。

数字化医疗3D打印技术的研究背景

关于数字化医疗3D打印技术的研究背景,北京市数字化医疗3D打印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主任、北京工业大学3D打印专家组副总工陈继民教授给我们做了详细介绍,他说,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是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治疗效果不明显、痛苦大、副作用大等缺点。另外,在放化疗的过程中,除了杀死癌细胞,同时还会杀死好细胞,因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分辨细胞的好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曾经提出一个方案,即直接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体里面杀死癌细胞,而不是从外进行照射,这样能够准确的杀死坏细胞。于是,针对前列腺癌症这种相对来说比较规则的肿瘤体,国外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叫做影像导航的方法将放射粒子植入肿瘤内部。所谓影像导航,就是通过超声影像或CT扫描影像等观察到肿瘤的位置,然后通过穿刺等方法一点点的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体里面去,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前列腺的形状比较规则,肿瘤的形状一般也比较简单,因此,植入准确性也高。据了解,目前国外70%的前列腺癌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这种方法又被称为“内放疗”。

但是,“内放疗”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每个放射性粒子杀死癌细胞的范围是有限的,比如说,如果用碘125的放射性粒子,这样的粒子只有芝麻粒大小,那么大一点点的粒子仅能够杀死周围大概一点几到两厘米之间的肿瘤;另外,每个人的肿瘤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那到底需要多少颗这样的粒子、如何排布这些粒子才能把所有的肿瘤都杀死呢?这就需要有一套准确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形状,计算出来一颗肿瘤大概需要多少颗这样的放射性粒子,这样就能将放射性粒子分布到肿瘤体里面,从而杀死肿瘤,同时对周围正常的组织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或者说将影响降到最小。虽然这种“内放疗”方案很早就提出过,但是由于肿瘤形状不规则,如何将粒子正好按照医生的设想分布到肿瘤体中仍是最大的难题,所以这种治疗方法提出来以后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为了打破这一技术瓶颈,2013年7月以来,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市科委、中国医药集团等企业和医院经过多次交流和探讨,提出运用3D打印这一创新技术,并共同形成了“数字化医疗3D打印关键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与产业化发展计划”,从而开始了数字化医疗3D打印技术的研究开发。

数字化医疗3D打印技术治疗肿瘤的原理及临床实践

陈继民教授介绍说,数字化医疗3D打印技术治疗肿瘤是将传统医疗与数字化设计制造相结合产生的,其治病原理和国外提出的方法是一样的,主要是通过计算得知杀死一个肿瘤需要多少颗放射性粒子,然后采用3D打印的方法打印出一个手术导板。所谓手术导板实际上类似一个辅助的医疗器械工具,这种辅助工具是按照病人肿瘤的形状和大小做出一个导向模,这样,当医生在做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导向模很准确地将放射性粒子植进去,这是最初的设想。

2014年,北京工业大学承担的“3D打印肿瘤医疗导板成型装备及检测设备工程样机研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将其开发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微创介入中心应用,成功为一名上颌面肿瘤患者实施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即组织间放疗。陈继民说,所谓颌面肿瘤就是肿瘤长在脸部,如果用手术的方法把肿瘤挖掉,整个脸就会完全变形,而且那是一位女性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时机,其本人也不愿意做手术。因此,他们给这位患者实施了数字化医疗3D打印辅助“内放疗”技术治疗。他们首先用CT扫描了肿瘤的形状,扫描完后进行三维重建,这时头盖骨的形状就出来了,当时患者的肿瘤长在眼睛附近,长了肿瘤以后使脸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形。因此,他们首先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设计好医疗导板,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将导板打印出来,再根据导板的形状进行模拟,根据计算结果运用穿刺手术的方法将一个很小的放射性粒子直接穿进去,并把它布置在肿瘤的范围里面。在手术期间,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方向一个个把放射性粒子植到肿瘤体里面,这整个过程都是用3D打印技术来完成的,他们用这种方式,真正实现了“靶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于这次与内蒙古医院合作的临床实践已经有了相应的临床报告,如果想要进一步推广这一数字化医疗3D打印新技术,必须得到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取得注册医疗许可证。还需要在不同的医院做临床实验,临床实验后要把实验报告结果经过专家评估并认可后才能进行推广。目前,该技术的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中,并不断和其他医院合作,在进行临床实验。陈继民表示,只有真正的将该技术推广出去,才能真正造福于民,并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宣传推广创新医疗技术,利国利民

从理论上来说,除了可以治疗颌面肿瘤,这种数字化医疗3D打印技术对任何肿瘤都有效,而且这种手术并不是非常大的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因为它是用穿刺的方法,即用很细的银针一点点的穿进去,然后把放射性粒子一点点的植入进去,同时在每根针上标记一个刻度,当银针进到五厘米或者三厘米深度时,也就是肿瘤的位置,这个针就把粒子固定在那里,从而杀死癌细胞,完成整个手术过程。

与传统治疗肿瘤的方法相比,数字化医疗3D打印技术简单易行,准确率高,没有副作用,患者痛苦小,经济压力小,是医学界的一大创新技术。说到3D打印,在医疗上早已有过应用,陈继民教授说,以前他们是将该技术应用到牙齿上,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牙齿不一样,因此如果要做义齿就一定是个性化的。这就与治疗肿瘤一样,因为每个人的肿瘤也不太一样,也只能用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来实现治疗目的,所以这种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陈继民教授还表示,北京工业大学目前开展的这一医疗项目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他介绍说,北京市科委在3D打印方面目前主要专注于三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属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是做大型构件及零部件等,通过3D打印直接打印出来;一个方向是属于文化创意和个人消费,主要是3D设计和打印个性化时尚的产品,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医疗卫生和健康领域,这一领域由北京工业大学蒋毅坚教授领衔;目前已经正式启动了数字化医疗3D打印技术治疗肿瘤项目,这必将在医疗领域引起极大的关注。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5

会中,霍勇教授带来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现状与未来》的精彩演讲。霍勇教授强调:因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 我国在未来15 年内将额外增加7500 万例心肌梗死患者,这是目前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在过去10 年间,我国STEMI 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却无明显变化,因此救治效率亟待改进。北京安贞医院的周玉杰教授就《左主干病变经桡动脉治疗策略》这一课题做了精彩阐述。周玉杰教授认为:左主干病变作为一类较为严重的冠脉疾病,在治疗时需要仔细评价患者病变情况并作出最优的治疗策略。目前尚需更多关于左主干病变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最佳血运重建的方案,且指南中关于心肌血运重建策略的循证医学证据大多集中在第一代DES 临床研究中。预计未来随着更多新型支架产品的问世和介入技术的进步,将会极大地促进对于复杂严重冠脉病变的治疗效果的提升。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徐亚伟教授以《生物可降解支架国内研究进展》为题做了详细的工作报告。徐亚伟教在报告中主要关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安全性,并以前瞻性,单组,开放性研究为关键词,简要介绍了囊括512 例患者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临床研究情况。距离、时间、屏蔽,放射防护一个不能少在这次大会上,刘惠亮教授作__了题为《心脏介入医生放射防护重要吗? 》的专场总结报告。这场报告的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与赞赏。

谈及这方面的话题,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中, 无论是术者还是患者,常常要接受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并且这种辐射剂量的增加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重要影响。但是,心血管病介入工作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放射防护方面的培训,工作中缺乏必要的防护意识,其剂量水平是常规X 线诊断工作人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随着我国心血管病介入事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增加,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辐射防护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后,刘惠亮教授首先分析了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的辐射风险。他指出,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接受的辐射主要是散射辐射,多数是由放射线在患者皮肤入射处散射而来, 小部分来源于X 线球管和影像增强器或者平板探测器。其产生的辐射效应主要以随机效应为主;随机效应的产生与累积效应相关,不存在阈值剂量,分多次接受相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可减少确定效应, 但不能减少随机效应。在介入操作中,术者的头部和四肢很少受到保护,因此常常接受高剂量的辐射。虽然在介入操作时,术者一般不会直接暴露在有用射线下, 因此一般不会出现确定性损伤。然而,随着介入器械和技术的发展, 手术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所需的辐射时间也大大延长。关于介入工作人员因严重辐射造成手部皮肤损伤和眼晶状体白内障发生的案例已有报道,因此必须受到广大同行的高度重视。

谈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术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时,刘惠亮教授认为, 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相比,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不需要卧床,患者痛苦小,已经越来越被国内广大介入医生所采用,目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绝大多数也都是经桡动脉途径完成的。但是,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由于其操作路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透视时间延长,以及更加靠近射线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使用该入路具有导致术者放射剂量增加的潜在可能性,这也引起了国内外介入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刘惠亮教授还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术者辐射剂量的因素,例如造影机曝光参数、患者解剖变异、手术复杂程度以及术者经验等。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术者,其接受的辐射剂量在不同术者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这就提示不同术者间采取的辐射防护策略不同对术者间辐射剂量的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另外,采取一些专门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辐射防护的专用防护器材,对术者剂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国外报道可减少大约30%的术者剂量;同时,近期报道发现正确使用铅屏进行防护可以减少至少80%的术者剂量。因此, 采用优化的辐射防护措施后,经桡动脉途径较经股动脉途径是否仍然增加术者剂量,已经成为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刘惠亮教授表示,采用拟人模体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则可以避免上述对术者剂量的各种影响,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由武警总医院心内科进行的一项关于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时对术者放射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发现,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时使用经桡动脉途径专用防护装置可显著减少术者放射剂量, 尽管采用了优化的放射防护措施,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较经股动脉仍然显著增加术者放射剂量。该研究还提示:在临床实践中, 术者应当根据具体的投射角度采取不同的放射防护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关于心脏介入治疗术者辐射防护问题, 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出于对职业照射放射防护问题的关注,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曾要求所有介入相关人员必须进行放射防护培训,并提出了放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正当性、最优化和剂量限值 的应用。其中,最优化原则 为放射防护体系的核心。正当性原则,即任何改变照射情况的决定都应当是利大于弊。最优化原则,即遭受照射的可能性、受照人员数量以及个人所受剂量的大小均需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剂量限值的应用, 即除了患者的医疗照射外,任何个人受到照射的剂量总和不应超过放射防护委员会确定的相应限值。多数患者一生中只经历几次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而心血管介入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受辐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术者剂量密切相关,因此把患者辐射剂量减少到最小,是减少术者剂量的根本。

刘惠亮教授认为,减少术者剂量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尽量减少X 线曝光时间, 辐射剂量与个人和射线接触时间成正比。接触辐射源的时间越短,接受的总剂量就越少。在满足临床需要的情况下,把透视次数、透视时间和电影时间减到最少,这对于时间较长的介入操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增加患者和术者与射线源的距离。距离防护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防护措施。距放射源的距离和剂量率的关系遵循平方反比定律。把到放射源的距离增加2 倍能使剂量率减少4倍。一般要求患者皮肤与放射源之间的最小距离是38 cm,不直接参加手术的人员应站在距射线管至少2 m 以外。三是合理应用屏蔽措施。根据射线的类型和用途选择适当的屏蔽具有重要意义。屏蔽措施主要包括铅屏、铅衣、铅围脖、铅眼镜、铅帽以及移动式铅屏等。导管室中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同时还应熟悉这些防护器具的使用,正确使用这些防护器具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介入人员的辐射剂量主要是由未防护器官如甲状腺,部分活跃的骨髓等的剂量决定的。因此,防护服的屏蔽系数和有效剂量之间无线性关系,而增加甲状腺保护围脖则可使有效剂量减少3 倍。

总之,随着介入治疗医学的发展和介入从业人员队伍的壮大,介入工作人员应增强辐射风险及防护意识,时刻牢记辐射防护。切记,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患者。在结束这个话题时,刘惠亮教授归结说。研究型医院更要建立研究型胸痛中心采访前记者了解到,武警总医院作为近年来新崛起的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刘惠亮教授的带领下, 于2013 年正式成立并于2014 年通过了中华医学会认证的胸痛中心。谈及该中心的学科建设情况,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建设研究型医院,更要建立研究型的胸痛中心。

随后他进一步介绍说,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后开展了多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首先完善和落实了各项胸痛中心的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包括急救体系(120 和999)、急诊科、医院管理机关以及心内科、心外科等相关科室的联席会议。在原有基础上,急诊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模式更加成熟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 入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2B)进一步缩短, 目前可以达到70 分钟左右,FMC-B 时间130 分钟左右,极大改进急救效率和效果。其次加强和EMS 以及区域内非PCI医院协作,争取更多病例可以采取绕行急诊方式。目前绕行急诊的比例为40% 左右, 显著改进了治疗效果;同时也采取一定措施,保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包括培训急救医生和家属谈话、导管室护士和技师全员培训、术者到位后再次和病人家属交待病情等方式。最后全面改进胸痛中心建设,尤其是开发倍肯远程医疗系统并投入使用,建立了完善的胸痛数据库。胸痛数据库不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也包括一般的胸痛病例。加强所涉及区域医院和社区的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理解胸痛治疗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同时开展多次医护人员的全员培训,贯彻和落实最新的指南和治疗策略实。同时,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也和其他医院胸痛中心协作, 争取构成多个胸痛中心的协同模式,进一步改进治疗效率。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6

1 对象

在我校2010级大专护理11个大班中,随机抽取一个大班为实验组(116人),一个大班为对照组(120人),两组学生均为经过高考录取的应届生,女性,年龄19-21岁,平均20.5岁,在课程安排,已学科目成绩等方面均无差异。

2 教材

《护理学基础》课程使用陶莉等[2]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系列教材《护理学基础》。

3 教学方法

两组授课内容、老师、总课时均相同,但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同。

3.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即理论内容由教师在教室讲授理论内容约1学时;实验内容由带教老师在模拟病房演示操作,然后学生分组练习,带教老师进行指导,最后进行教学总结,布置复习与预习,约2学时。

3.2 实验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理论和实训均在多媒体实训室进行,理论课授课约1/2学时,实训课授课约5/2学时。

4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授课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编写教学案例,设计临床情景,明确护理工作任务,制定规范工作流程。集体备课邀请附属医院临床护理专家参与,将临床护理新进展带入到学校并融入护理教学中,努力使教学与临床零距离接轨。

4.1 确立教学目标

依据学情,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知识程度划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

4.2 确立教学重、难点

皮内注射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按护理程序正确、熟练地完成皮内注射,操作一次成功。故将学习重点确定为注射部位的确定、注射手法、和注射注意事项。

由于此项操作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注射操作,很多同学对操作有恐惧感,不敢进针或者进针犹豫,导致注射失败,给患者造成损害,故将皮内注射的手法作为难点

4.3 编写教学案例

皮内注射法教学案例如下所示:

祝韵,男,23岁,因淋雨后出现发热、头痛、呼吸困难、咳嗽、咯铁锈色痰等症状来医院就诊,体查:T39.0℃,P100次分,R30次分,BP9060mmHg,双肺部湿音,神志清楚。诊断:“肺炎球菌肺炎”。医嘱:青霉素抗炎治疗,给予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

提问:(1)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

(2)作为当班护士您如何为患者解决这些问题?

(3)请确立工作任务,并列出工作流程。

4.4 明确护理工作任务

确立本次课护理工作任务为:正确为患者实施皮内注射。

4.5 制定工作流程图

规范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4.6 精选课后思考题,如下:

(1)皮内注射的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2)皮试结果该如何判断?如果皮试结果为阳性,该如何处理?

5 授课

5.1 课前

教师将相关临床情景及案例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下次上课内容,分析案例,找出护理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工作任务,并按照护理程序列出工作流程。

5.2 授课

5.2.1 导入新课

授课在模拟病房运用多媒体进行,回顾发放的案例,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5.2.2 讲解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5.2.3 讲解理论内容

授课中教师灵活多变的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反思等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针对性详细讲解其知识掌握薄弱点,讲解时要注意将书本知识点与案例有机结合。

5.2.4 演示皮内注射

按照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操作,操作演示可通过角色扮演形式进行,教师扮演护士,请学生扮演患者和家属,以增加情景的真实程度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2.5 知识总结

演示完成后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5.2.6 手法练习

为了减轻学生对注射的恐惧感,在真人实做前先练习皮内注射手法,提供注射器、棉签、消毒液和高仿真臀部模型。

5.2.7 学生分组练习

学生每2-3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固定一个床单位,要求每组学生按照所操作病床的案例和情景进练习操作,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操作案例的特殊之处,并针对这个案例找出操作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做出调整、如何调整,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练习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课尾进行课堂总结。

5.2.8 课堂总结

教师结合带教中学生失误较多出对本次课重难点进行总结,强化掌握知识点。

5.2.9 布置作业

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所学知识,将下次课所学案例发放。

5.3 课后

授课老师根据本次课授课情况做好教学自评,找出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6 教学效果评价

6.1 期末成绩

将两组同学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成绩输入电脑,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处理,成绩见表1。

6.2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评价的调查。以无记名形式共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100%。问卷回收资料应用SPSS13.0处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7 讨论

7.1 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法丰富

每次课前进行集体备课,课中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由表2得知100%的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

7.2 解决了学生课堂练习时间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

本次课在总课时未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实验课学习比例,增加了学生实际动手实践时间,但授课效果未打折扣。通过表一可以得知,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要优于对照组(P

7.3 符合现今的职业教育理念

医学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专门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3]。本次课教学设计使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达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引导学生以临床护士身份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对临床护士的职业认知,培养其职业素养。通过表三得知100%的学生认为感受到了临床气氛,能够培养护士的职业情感。

【参考文献】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7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生物医学、理工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众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理工学科和生物学与医学分支,但没有一所高校(研究所)能够涉足其全部领域,一般都依托本校(研究所)的优势学科侧重发展。

我国现在急需医学物理师和医学仪器研发人才,目前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的医学物理工作者不到1人(发达国家已达到13人),医院中医师与物理师的比例是8∶1(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某些科室内,该比例已经达到1∶1),综合素质也急需提升。这说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核医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仍然大有可为。

在医学仪器研发方面,我国目前的自主研发大多局限于技术已经很成熟的中低端设备。国内很多医疗仪器公司和研究单位在近几年大量投资,力求自主开发国产高端设备。这说明国内医学仪器设备研发人才供不应求,而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就国内情况而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大多数研究限于普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的探索及改革,以及医学院校如何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等方面,对于核医结合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乎没有文献提到。医学院校开设的与物理师相关的专业往往不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但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部分相似,可作为借鉴。

一 南华大学核医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

南华大学的核技术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湖南省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于2000年在核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学校核学科优势,坚持核医特色,将传统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核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许多毕业生在各级医院里从事物理师、放射医疗设备维护等工作。2009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调整到电气工程学院后,在电子信息领域又有了新的学科优势。

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南华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校专业优势,在坚持核医结合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医学仪器方向,实现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这对于本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人才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核医特色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成为掌握传统生物医学工程的理论、技能和方法,以及核科学技术、生物物理、放射生物学基础知识,具有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技能,适用面广、素质良好的理工医结合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学生具备生命科学与电子、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核科学技术相关的知识理论,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胜任生物医学工程师和放射物理师的工作。

二 核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核医特色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和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针。结合南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新形势下的学科优势,借鉴国内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力求解决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优化教学计划与结构,开展新型教学和实践模式。

在教学计划中,兼顾电子信息、核物理及医学生理等方面,开设有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与图像处理、核医学仪器与方法、医学电子仪器原理、系统解剖学、生理学、放射生物学、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其中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学、核医学仪器与方法为特色课程。根据现有专业学术背景、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反馈以及一线教师的意见,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置,是核医特色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核医特色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熟练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掌握医学、核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医学仪器的构成原理;掌握肿瘤放射治疗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和运用现代信息资源的能力。

2.探索专业课分类选修模式

开展指导性分类选修的教学模式,注重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学生自身兴趣,高年级专业课将按物理师和医学仪器两个方向进行分类教学,其教学重点各有侧重。物理师方向专业教学将侧重于放射生物学,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学、核医学仪器与方法等课程;医学仪器方向则侧重于医学电子仪器原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与图像处理、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将专业选修课进行分类,是为了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或研究的方向有清晰的定位,同时也将不同专长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了均衡,拓宽了专业口径,避免专业面过于单一而影响就业。

3.改革原有的实习方法,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包括: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CAD训练、与理论课程相关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单片机原理,增加实验课时,课程成绩评估中加大实验成绩比例。根据指导老师的专长精心设计重点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并单独列入教学计划。生产实习是学生综合能力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同实习单位一起探索更加有效率的实习方式十分重要。毕业设计选题兼顾指导教师学术专长、学生个人兴趣及其意向的工作领域,提高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除了传统实践课程外,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再进一步细化实践内容。建议与多个医院和医学仪器公司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物理师方向的实践内容加入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在医学放射科系完成;医学仪器方向的实践则在电子系或与医学仪器公司合作完成。

4.逐步发展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常规教育模式相比较,在其实现的主要目标上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与扩展的外延。将产学研结合运用到人才培养中,以培养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开展以教学育人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核医特色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探索研究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培养与医院、科研单位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三 结束语

在坚持核医特色的基础上,做到依托学科优势,以学生为本,体现重基础、宽口径,交叉复合、强化专业的特点,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发挥南华大学核技术和电子信息学科优势,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在我国缺乏物理师人才的背景下,核医特色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8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12,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rom five aspects consist of orientation of market demand, basis of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post function as the goal, teacher's ability as a support and students' ability as a fundamental.Enable students to achieve full employment and perfect career.

Key words: bio-medical engineering;professional knowledge;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作为一个理工医相结合的高度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崛起于上世纪60年代,并从80年代开始,全球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类产品销售额每年保持6-10%的增长率,因而被誉为产业界的“常青树”,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如此大的规模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不言而喻。所以,大多医科类院校都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由于是新开设的专业,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套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造成了经济社会的求贤若渴、高校教育的捉襟见肘、专业人才的凤毛麟角互相矛盾的局面。所以,有针对性地作好思想教育疏导工作,并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未来职业规划,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圆其成才梦,是新设专业的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以及学校各有关部门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经过调查研究,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状态的突出表现为:初期缺乏对专业的认知,导致思想困惑迷茫;中期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导致心理压力加大;后期就业前景不明朗,导致缺乏学习动力[1]。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以上的顾虑,本文以安徽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对如何使学生对于未来求业择业有一个清晰而理智的认识作了探讨。

1 以专业特点为基础,培养什么人才

安徽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疗器械方向)是一个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医学科学于一体的新兴专业。所学跨学科的课程,既有医学成像原理和电离辐射防护的知识,又有图像重建算法和图像后处理内容;既有理科工科知识,又有医科内容。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培养方式以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术,可以从事各类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制、开发、技术支持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使毕业生具备在医学影像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经营管理、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工作的能力。

此外,当今的医学影像学科向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高级人才也要与时俱进,掌握专业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富有科学思维能力,勇于在专业前沿领域探索与创新,应具有使用新型功能设备和应用新颖科学技术的能力。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什么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指为开展医疗或医学研究,以非侵入方式获得人体某部分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2]。其中出现最早的装置是X线机,随着影像技术在不断地探索中改进,超声、磁共振、单光子等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的大量涌现,为医生在出示诊断中提供更为详细、精确的信息依据,涵盖了解剖、病理、功能、代谢等多个领域,更早、更准确地发现病变,也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帮助。具体体现在:现代医学影像率先建设并实现了数字化与网络化体系,成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数字成像技术将数据远距离传输,实现远程诊断;从传统的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映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为彻底治愈某种疾病提供了可能;从单一的诊断学过渡到了诊断与治疗并举的临床学科[3];从简单的信号传导跟踪到实现定量成像;电阻抗成像作为无创无放射损伤的成像技术,既能显示形态改变又能反映功能变化;利用多模成像技术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活体病理成像;单光子发射成像和正电子成像根据医学的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实现影像;无创、无害性的检查技术不断发展,辐射剂量的控制逐步得到强化等等[4]。时至今日,医学影像的应用领域已经遍布人体主要的器官和疾病类型,从神经疾病、代谢紊乱到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疾病,肿瘤诊治方面的应用也有相当进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可靠工具和活力平台。

3 以岗位职能为目标,从事什么工作

总结近些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去向分析可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综合性医院、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

3.1 综合性医院的放射科、放疗科、设备科、核医学科

从事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管理和维护工作,主要涵盖以下4个方面内容:①具有常规放射学、超声医学、核磁共振及CT等系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②具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电子学等有关理论知识;③在疾病诊断中比较熟悉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④比较熟悉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2]。其中,理论知识内容在本科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而技术应用及操作技能则必须在各功能科室第一线长期工作并积累经验才能够获得,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前沿技术的关注是医学影像技术工作者对自我提升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为良好开展工作必须做到的知识储备。

3.2 中外医学影像设备研发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教育培训机构

相关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市场和销售、研发和技术支持,产品注册和产品质量检测。前两者对从业者个人能力的整体水平要求较高,如沟通交际和处事应变能力,从事产品营销和市场推广等工作;中间两者看重专业素质,从事产品研制、开发设计、维修保养等工作;后两者主要是在品管部门,需要熟悉产品质量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质量检测、控制和监督工作,了解产品注册要求和撰写标准并能独立完成产品注册、申报、体系认证等工作。

3.3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

主要工作职责包括:组织拟订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医疗器械标准、分类规则、命名规则和编码规则;拟订医疗器械注册许可工作规范及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要求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拟订医疗器械互联网销售监督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监督抽验及安全风险评估;拟订问题医疗器械召回和处置制度等[5]。

4 以教师能力为依托,具备什么知识

生物医学工程本身是一门多交叉学科,教师具有多元化的学科背景对于研究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注重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的同时,将生物医学与药学、化学、统计学、材料学、电子信息学等相关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将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引入到生物医学领域中来,并将这种优势带到学生的学科设置以及综合实验当中,去启发学生的思维。理工科背景的教师深入临床接触病例,医科背景的教师参加理工科理论培训,任课教师深入行业调研,企业专家走进校园,充分利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的优势进行教学和科研,为共同促进学科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5 以学生能力为根本,锻炼什么技能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9

从不为人知到备受追捧,他将伽马射线放疗技术带到国人面前,为肿瘤患者打开一扇希望之门;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他带领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走在学科、临床双重前沿;从一无所有到设施齐备,他以医者之责和军人使命不断探索新天地,使中国伽马射线放疗技术为世界所刮目相看。

他,是夏廷毅,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涉足肿瘤放疗领域三十年,坚守空军总医院二十载。初春午后,记者在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办公室,与夏廷毅主任对面而谈,在他的讲述中走进中国伽马射线放疗发展历程,饱含艰辛,充满希望。

走进“丑小鸭”学科

命运总是在一个又一个拐点处为人指点未来之路,然而最终每一个小的偶然都会连缀起必然。正如夏廷毅与伽马射线放疗技术的相遇。

1959年,夏廷毅出生在贵州遵义农村,四兄弟中排行第三。背倚大娄山,南邻乌江水,故乡的山水险峻赋予他倔强的性格,也带给他格外多的磨难。夏廷毅父母都是镇上中学教师,全家持有城镇户口,却生活在农村,没有地种,平时吃粮全靠到二三十里远的镇上买。山路崎岖,往来不易,比路更让人心酸的是同伴们的奚落,不种地,还吃粮!那时家里十分困难,大哥、二哥十一二岁就外出打零工养家,夏廷毅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小学四年级,他不得不辍学一年,养猪补贴家用。贫苦和绝望交织的岁月,在夏廷毅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他发誓要挣脱。

远离困苦成为他发奋读书的最初动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油灯相伴,专注学习,即便身处动荡,周遭喧闹,也不为所动。1977年冬,恢复高考,还在乡下插队的夏廷毅参加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入贵阳医学院。成为当年当地仅有的三名考入正规高校的本科生之一。读书、分配,他同那个年代的所有人一样被组织和制度安排着自己的人生。但夏廷毅从未放弃努力。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在家乡遵义县医院,他又以惊人的毅力与聪慧的悟性迅速成为优秀的全科大夫。在不知未来将向何处去时,他默默准备等待机遇的垂青。

不久,夏廷毅的才能被领导看重,派他回母校学习病理学。梦想瞬间被点燃,“奋斗与狂热重新在我激荡的内心里燃烧”。他一鼓作气,考取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然而阴差阳错,他没有学成自己最向往的病理学,而是被调剂到肿瘤放疗专业。

3月的沈阳,春寒料峭,夏廷毅一个人在中国医科大学光秃秃的校园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不知何去何从。服从就要走进这个从未听说过的领域,放弃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刚刚燃起的希望似乎奄奄一息。最终,他决定试一试。在从沈阳返回遵义的列车上,夏廷毅辗转一路,心中夹杂着欣喜与苦闷。

长期以来,放疗医生一直被认为是医学界的“丑小鸭”。因为技术与设备的局限,放疗科在综合医院排名最后,受重视度较低。这一点,夏廷毅从读硕士第一天起就深有体会。第一年基础课,所有专业的硕士生一起上课,名单按照学科排序,放疗专业排名最后,他的名字也自然列在末尾。于是,当老师每次点到“夏廷毅”时,就会下意识地合上点名簿,“啪”的一声脆响,让人伤感。当他去上选修课时,能装两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只有五六个学生懒洋洋地靠在座位上等着上课。夏廷毅见此情景,心寒不已。

从偏远的故土走到求学的异乡,面临生僻的学科,夏廷毅想过弃学重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在求学中,他初次接触放疗技术,了解癌症治疗的各种手段,发现放射治疗技术有很多特点和优势,惊喜不已。梦想在心中生根,有朝一日,他要让放射疗法造福患病同胞。

逆风前行推行放疗新理念

1987年,夏廷毅硕士研究生毕业。求贤若渴的空军总医院经过多方考核,将他特招入伍并安排在放疗科。

1991年,带着医院学科建设使命,夏廷毅赴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四年转瞬即逝,他学成归来。国外优渥的待遇,诱人的学术环境都没能让他停下脚步。

然而以一己之力,带动学科发展,扭转长期形成的落后局面,何谈容易?夏廷毅推动伽马射线放疗技术亦是如此,逆风前行,步步为艰。

当时放疗科只有一台加速器,20来个人,年收入90万,技术员早上八点上班,上午十点半左右结束治疗。回国将近两年,夏廷毅一直“赋闲”。1997年4月,医院领导到放疗科来查房,关心地问道:“你这个洋博士回来两年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夏廷毅坦言:“这两年来,根本没有提供给放疗科必备的治疗设备!一个大夫没有像样的医疗设备,能有什么动静?”

院领导几经考虑,果断将放疗科1999年的设备购置计划提前一年执行,提供50万美金用于购买X刀。在当时,这已经很难得。夏廷毅从临床实际出发,提出必须同时配置一台CT,否则X刀难以发挥作用,还不如不要。一言既出,全院哗然。几经周折,在夏廷毅的坚持要求下,最终院领导又追加5万美金。他利用学术研讨会机会,前往美国和日本,购回所需设备。

这只是开始,少有人能料到,夏廷毅即将给中国肿瘤放疗学科带来怎样的颠覆。多年的抱负一旦有空间施展,被责任激发,便爆发出加倍的能量,势不可挡。

肿瘤放射治疗已有近百年历史。镭和X线被发现后,很快就被用于临床肿瘤的治疗。伽马刀治疗肿瘤起于瑞典,1990年代中期,头部伽马刀进入中国,并快速发展。我国技术人员根据原理,吸收创新,研制成功30个钴-60放射源旋转聚焦治疗机,价格只有进口机器的三分之一,使用范围也从单纯治疗颅内肿瘤扩展到全身。

2000年,在医院支持下,夏廷毅引进国产多源旋转聚焦式全身伽马刀。他对中国自主研发、具有独创性的全身伽马刀设备前景乐观。临床实践证实了夏廷毅的判断。

然而,大环境并不尽如人意。夏廷毅回忆到,当时整个业界对中国的全身伽马刀持怀疑态度,有的医技人员根本不懂放疗技术,就搞技术封锁,加之个别医院使用头部伽马刀适应症掌握不严,治疗效果不好的传闻不绝于耳,这给中国伽马刀的发展埋下恶性循环的种子。

2002年,关于中国伽马刀使用问题的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部分医学专家认为:中国伽马刀其实就是钴―60放疗机的翻版,没有任何价值,应该取缔。

夏廷毅最后一个发言:“请问在座的专家有谁用过伽马刀吗?再请问在座的学者,又有谁清楚患者使用伽马刀后的效果呢?”一连串的问话,在场的专家学者听在心中。

倔强率直的性格让他多年来敢于拍案而起,只为肿瘤放疗能够真正发挥所长。虽有理论基础,兼有事实依据,但在很多时候,探索者仍须挺身而出自己呐喊,争取空间,捍卫权利。

多年来,在伽马刀使用上,夏廷毅始终强调把握适应症,严格规定使用者资质,限定医院的条件以避免滥用。他先后组织编写《伽马刀临床应用规范及操作指南》等专著,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夏廷毅一边在临床中坚持科学使用伽马刀放射疗法,一边以大量患者临床病例数据加以证明,从诸多质疑中突围。他曾在博客中指出部分同行的两大学术症状:恐权症――遇官就怕;崇富症――见钱眼开。“有些所谓专家一知半解,扩大表面矛盾,忽视本质内涵,随意把一项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否认掉……这一事件反映如果不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技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的评估体系,以及对不负责任的伪科学、假权威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话,中国的自主创新很难得以顺利开展。”

坚守医者仁心

干净的白大褂,金丝边眼镜,目光炯炯,精力过人,同时任空军总医院、总医院两地肿瘤放疗科主任的夏廷毅,更加忙碌。

采访当天上午,夏廷毅出门诊到将近一点,后面的几个病人,都是加号的。午饭匆忙解决,午休无法保证,他没有怨言。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夏廷毅理解其难处,牺牲自己休息时间,尽量加号多看两个病人。

随着现代化肿瘤放疗技术发展,肿瘤放射疗治疗已经不再是单一技术,而是涉及计算机、医学影像、放射生物、放射物理和临床肿瘤治疗等多项技术高度配合的综合过程。伽马刀技术则在解决肺、肝、胰等体部实体肿瘤和颅内肿瘤方面作用显著,而且本身无创、不需麻醉、无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越来越多的患者把期望寄托于此。

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曾收治过一位来自山西的女患者,四十多岁,做了直肠癌根治手术3年后复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检查中发现肝脏也有癌转移。当她来到空军总医院求治,最终夏廷毅使用新装备的体部伽玛刀,为其实行放射治疗。经过了10天的治疗,该患者盆腔肿瘤以及肝脏转移癌明显缩小,身体和精神状况也有好转。十年间,还有贵州、山东等全国各地的肺癌、肝癌患者经由夏廷毅伽马刀放射疗法治疗,有效提高了生存率。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10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实例――

病例1:在某三甲医院的放疗病区内。一位70岁的转移乳癌的妇女唐××在单独接受大剂量放疗的第九天,白细胞低到几乎不能恢复的地步,最后这位患者由于严重感染而不幸死亡。

病例2:同一病区内的另一位69岁肺癌伴有脑转移的患者张××在接受同样大剂量的射线治疗同时,注射了一种名叫SOD的药物,3天后病人的白细胞仍保持在安全值(1.0×109/升),第八天时恢复至正常值(5.0×109/升)。该患者没有发生感染,顺利地完成了放疗计划。

病例3:有一位年轻的鼻咽癌患者刘××,在“照光”过程中副反应严重,因唾液腺遭射线破坏导致严重口干。口腔发炎。牙龈坏死出血等,患者已到了不能忍受进一步放疗的地步。此时,医生给他加用了SOD注射剂,不久上述症状大大减轻,最后患者坚持完成了放疗治疗。

病例4:某男性白血病患者夜间突发强烈,疼痛难熬,痛苦不已,经服用多种止痛剂无效,前来医院急诊。医生诊断为海绵体硬结疼痛,给他注射一针SOD后不久,疼痛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么。SOD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它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呢?

能干的“清道夫”

SOD的中文全名叫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由McCord和Fridovich两位学者在1968年发现的。它广泛地分布在机体血液和内脏中。临床使用的制剂是从牛或者猪血中提取的。SOD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所以,它不易进人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发现是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这门学科的推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对许多疾病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SOD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现代自由基医学证明:一切需氧生物(包括人在内)皆不能离开氧而存活。进入人体内的氧的绝大部分(96%~99%)都通过体内一种叫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催化剂还原为无害的水。但余下的氧(1%~4%)却转变为对身体有害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过氧化氢等。虽然机体内某些生化反应需要活性氧的参与,但所需的量极微且所需时间非常短暂。过量的活性氧如得不到及时清除,可对机体造成危害。而SOD在体内其他酶的帮助下,能将多余的活性氧彻底清除。因此,SOD被人们誉为机体内的“清道夫”。

治病的“能手”

SOD除能治疗辐射损伤及白细胞减少症外,还能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风湿性关节炎及消除肌肉疲劳等。此外。还有一种前已叙述的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疾病――海绵体硬结疼痛,SOD由于能阻止多形核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故能取得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疗效。往往一次注射后疼痛就会减轻,甚至完全消失。SOD治疗该病的另一个优点是治疗安全。而用手术或其他药物疗法会产生一些副作用,甚至是很强烈的副反应,如手术疗法引起阳痿的发生率就很高。

金无足赤。SOD也有副作用和不足,首先,由于SOD是一种蛋白质,临床上发现其应用时可发生变态反应(俗称过敏反应),有时甚至是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因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次,因为它是大分子,不易进入细胞内,阻碍了它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由于SOD在血液和器官中被排除的速度比较快,停留的时间较短,这也妨碍了它提高治疗的效率。

前景展望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11

近年来,正电子核素及其标记的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极其活跃。随着分子生物学渗透入核医学领域及pet或pet/ct技术的发展,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放射性药物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对肿瘤正电子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正电子断层显像 放射性药物 核素

近年来,我国正电子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我国核医学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1]。至今,全国已有近60台pet和pet/ct,近100多台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设备(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coincidence detection,spect with coincidence)运行,据初步统计已完成数万例病人检查,其临床价值已得到了肯定。国外各种pet显像剂高达数百种以上,然而,目前我国pet显像的所有检查中,应用的pet药物95%以上为氟[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糖(18f-fdg),这无疑大大限制了真正pet的潜在功能和作用。因此,研制和开发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pet药物是当今推动和发展我国pet、pet/ct事业的关键所在。

    1   pet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概述

    pet显像包括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和pet断层显像设备,两者缺一不可,pet放射性药物的开发利用是pet显像的成功条件之一。pet所用的药物多由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的发射正电子核素,如碳[11c]、氮[13n]、氧[15o]、氟[18f],它们是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元素(表1),本身或其标记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真正反映了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发射正电子核素为超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适合大剂量或多次注射进行动态研究;引入体内湮灭辐射产生的成对γ光子互成180°,为pet采用符合探测电子准直显像技术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定位,从而大大提高了探测灵敏度和改善了空间分辨率[2]。

    近年来pet、pet/ct技术的不断发展,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在肿瘤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5]。

    2   肿瘤正电子药物研究应用

    2.1   代谢显像

    包括葡萄糖、氨基酸或蛋白质、磷脂和核酸代谢显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正电子核素标记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在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多[6]。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肿瘤代谢显像剂,即18f-fdg与天然葡萄糖的化学结构相似,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成6-磷酸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6-po4)不能继续进一步的代谢反应;且带负电荷,不能反向通过细胞膜离开细胞;另外,肿瘤细胞内使18f-fdg-6-po4去磷酸化的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极低,所以18f-fdg-6-po4最后滞留在肿瘤细胞内。通过pet或符合线路spect探测18f湮灭辐射后发射的高能γ光子,再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就可以获得反应体内葡萄糖代谢的状态和水平的18f-fdg在体内的分布影像。由于恶性肿瘤的异常增殖并具有旺盛的糖酵解,因此在18f-fdg肿瘤代谢显像可见肿瘤病灶处出现异常增高并且持续存在的18f-fdg摄取,摄取增高程度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和所处肿瘤增殖周期的不同阶段密切相关[7]。通常,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能够反映线粒体磷酸化活性、乏氧程度以及葡萄糖转运体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因而18f-fdg用于诊断肿瘤时,能够根据肿瘤活性对其进行分级、分期;依据肿瘤对18f-fdg摄取的基本影像特征,并结合半定量分析、病灶形态和位置以及放射性的时相变化,可以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再分期;寻找转移瘤的原发灶;手术或放疗后组织坏死与残余肿瘤灶的复发鉴别诊断;监控治疗的疗效及预后评估等[8]。但是,18f-fdg是一种相对非特异性的肿瘤代谢显像剂,有报道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9]。

    11c-蛋氨酸(11c-met)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氨基酸代谢显像剂。与18f-fdg比较,11c-met在正常脑组织中摄取低,肿瘤摄取高。在恶性程度高的脑肿瘤中,11c-met pet显像灵敏度为97%,低恶性肿瘤灵敏度为61%,临床上常用于脑瘤术后或放疗后复发、坏死的鉴别诊断。近年来18f-氟乙基-l-酪氨酸(18f-fet)、18f-氟-α-甲基酪氨酸(18f-fmt)和18f-氟环丁羧酸(18f-facbc)等应用于肿瘤显像时具有较高的靶本比。此外,11c-氨基环丁羧酸可用于肿瘤显像,13n-谷氨酰氨在肿瘤中较多浓聚,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化疗效果。

    11c或18f标记的胆碱(11c-choline,18f-choline )参与细胞磷脂代谢,已有应用于脑瘤和前列腺癌诊断的报道。张锦明等[10]对3例脑内和14例肺内占位病变患者同时行petn-甲基-11c-choline和18f-fdg显像,利用计算机勾画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发现13处恶性占位病灶的11c-choline pet显像仅有1例为假阳性,11c-choline pet显像漏检1处肺癌肾上腺转移病灶。因此,11c-choline pet显像可能有望成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有效方法。de jong等[11]研究表明11c-choline pet显像对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术前分级具有优势,故该方法在评价前列腺根治术及放疗的疗效和判断肿瘤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hara等[12]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不明确的小的11c-choline放射性摄取可能是一些较小的目前尚无法用其它影像方法检测到的转移灶。11c-choline pet显像在前列腺骨转移灶的检出灵敏度高于18f-fdg pet和常规全身骨扫描。

    11c与18f标记的2′-氟-5-11c-甲基-1-11c-甲基-1-β-d-阿糖呋喃尿嘧啶(11c或18f-fmau)可通过较简单的动力学模型估算细胞增殖速率;3′-脱氧-3′-18f-氟胸苷(18f-flt)是目前认为一种反映肿瘤细胞增殖状态较为理想的核酸代谢显像剂,将在精确、适形和调强放疗中确定生物靶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其肝摄取很高,有可能限制了其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4]。

    2.2   受体显像

    目前pet肿瘤受体显像主要有神经多肽、类固醇和σ受体显像等已应用于多种肿瘤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案选择与预后评价,其中神经多肽受体显像广泛应用于临床。用18f、11c、铜[64cu]和镓[68ga]等正电子核素标记奥曲肽(octreotide)进行的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和治疗已用于甲状腺癌、胃肠道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嗜铬细胞瘤、小细胞肺癌等[13]。18f、68ga等标记血管活性肽(vip)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14],为胃肠道vip受体阳性肿瘤(胃肠道胰腺肿瘤)、小细胞肺癌、脑膜瘤、多种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高发性或高死亡率肿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方法。

    18f-16α-氟雌二醇(18f-fes)已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pet显像,雌激素受体显像还可对抗雌激素( 三苯氧胺)治疗过程进行监控与疗效评估,标记配体摄取率的降低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18f标记的孕酮及其衍生物已应用于pet显像。18f标记的16-fdht、16-fmib与20-fmib已成功地对狒狒前列腺进行了显像,其中 18f-16β-fdht具有较高的前列腺与软组织放射性比值,可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期﹑预后及激素治疗疗效评估[15]。18f-fch 可以与前列腺内的雄激素结合, 前列腺癌的诊断联合应用18f-fch 肿瘤代谢和7α-18f-17-α-甲基-5α-双氢睾丸酮(7α-18f-mdht)肿瘤受体显像具有较好的临床前景[16]。

    11c-n-methylspiperone可与多巴胺受体结合,用于诊断垂体瘤。11c-benzodiazepine 可显示pk型结合位点,用于脑肿瘤诊断[17]。

    18f-α-(4-氟苯基)-4-(5-氟-2-嘧啶基)-1-哌嗪基-丁醇和18f-1-(3-氟丙基)-4-(4-氰基苯氧基甲基)哌啶是两种性能良好的σ肿瘤受体正电子显像剂,后者是σ1受体的选择性配体。18f标记的α-黑色细胞兴奋激素(18f-α-msh)已应用于对黑色素瘤的研究。此外,交感神经系统显像剂11c标记的羟基麻黄素可应用于嗜铬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显像。

    2.3   乏氧显像

    18f-氟米索硝唑(18f-miso)为硝基咪唑类肿瘤乏氧显像剂,是临床应用最早的18f标记的乏氧组织显像剂,目前已实现了自动化合成,且广泛应用于临床,显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62cu和64cu标记的bisthosemicarbazone(bts)衍生物-atsm为非硝基咪唑类肿瘤乏氧显像剂,研究表明这类乏氧显像剂可选择性地对肿瘤进行乏氧显像,同时有望成为正电子核素治疗肿瘤的放射性药物[18]。

    2.4   细胞凋亡显像 

    大量实验室及临床应用研究表明活体核素示踪细胞凋亡显像具有明显优势[19],其中用正电子核素标记annexinⅴ进行pet显像可以提高影像的质量[20]。ito等[21]应用11c-annexinⅴ进行pet细胞凋亡显像,结果表明11c-annexinⅴ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检测细胞凋亡的pet显像剂。murakami等[22]比较18f-annexinⅴ和99mtc-annexinⅴ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显示18f-annexinⅴ在小鼠的肝脏、脾脏和肾脏的摄取较99mtc-annexinⅴ在这些部位的摄取低,该现象提示18f-annexinⅴ在显像方面比99mtc-annexinⅴ更具有优越性。文献报道annexinⅴ被重新命名的anx a5可通过大肠杆菌dna的表达获得,利用anx a5与生物素结合并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可以检测动物模型体内、体外的细胞凋亡[23]。

    2.5   反义显像和基因表达监测

    64cu、68ga等正电子核素标记反义寡核苷酸进行反义显像的研究受到国内外不少研究者的关注[24]。lendvai等[25]应用68ga分别标记磷酸二酯寡核苷酸(po)、磷硫酰寡核苷酸(ps)及2′-o-甲基磷酸二酯寡核苷酸(ome)并进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68ga标记方法不会改变寡核苷酸的杂交能力。sun等[26]以64cu标记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过度表达的一段寡核苷酸的肽核酸结构(pna),结果说明该标记产物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中的特异性分子探针,而且有助于患者的特异性放射性治疗。尽管目前反义显像的研究还存在许多困难,但可以预测正电子核素标记技术的应用将大力推动反义显像研究的发展。

    正电子药物在肿瘤基因表达监测或调控研究主要在基因表达和体内组织杂交。关于前者的报道较多,是研究的热点。目前正在研究的相互匹配的标记基因和标记基质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hsv-tk)/核苷衍生物及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基酶基因/ffsp等,其中关于hsv-tk/核苷衍生物的研究最多。

    应用18f、14c或124i等正电子核素标记阿昔洛韦(acv)作为放射性探针,注射入构建的携带hsv1-tk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动物体内,然后应用pet或micropet进行体内hsv1-tk基因表达显像,从而用于基因治疗时体内基因表达监测。

    2.6   其   它 

    氟离子(18f-)在骨骼中的摄取率反映了成骨活性与骨血流量,在更新快的骨骼组织中具有高的摄取与浓聚,因此,18f-临床应用于骨肿瘤与骨转移灶的诊断[5]。正电子核素标记的抗肿瘤药物显像有:18f-氟尿嘧啶(18f-fu)可用于腹水癌、肺癌等肿瘤显像,尤其18f-fu用于肿瘤化疗的预测[27,28];18f-阿糖胞苷可用于白血病诊断等[29]。

    3   前景与展望

    目前,许多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的pet放射性药物可以通过自动化合成模块,快速获得供临床应用的pet药物。我国fdg pet、pet/ct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有陆续新的正电子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前应用研究报道[30,31],诸如13n-氨水、18f-miso、18f-fet、18f-或11c-胆碱、11c-raclopride、11c-β-cit的等报道,但距临床使用还需大宗样本量的临床试验研究和验证;同时应积极研发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的正电子药物。

    肿瘤pet放射性药物是当前核医学放射性药物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获得具有特异性或靶向性的前体或分子探针,这些终产物具有优良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能,能满足临床需要,并能真正解决临床问题[32]。肿瘤pet放射性药物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这需要从事化学或放射化学、药学与医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研发出新型pet药物,使pet、pet/ct在生化、生理、病理、药学研究与疾病诊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3]。

【参考文献】

  [1] 王荣福. 符合线路探测正电子成像与临床[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 3-12.

[2] 王荣福,李路平. 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原理及其应用[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2, 22(6):567-571.

[3] wahl rl.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3. 157-251.

[4] 张春丽.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a]. 王荣福. 符合线路探测正电子成像与临床[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40-73.

[5] 王荣福.放射性正电子药物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 2006, 21(1): 80-83.

[6] jager pl, vaalburg w, pruim j, et al. radiolabeled amino acids: basic asp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oncology[j]. j nucl med, 2001, 42(3):432-445.

[7] 王荣福. 核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63-67.

[8] kelloff gj, hoffman jm, johnson b, et al. progress and promise of fdg-pet imaging for cancer patient management and oncologic drug development[j]. clin cancer res, 2005, 11 (8): 2785-2808.

[9] matthies a, hickeson m, cuchiara a, et al. dual time point 18f-fdg pet for the evalu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j]. j nucl med, 2002, 43(7):871-875.

[10] 郭哲, 张锦明, 田嘉禾, 等. 11c-胆碱pet显像的临床初步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3(3): 198-200.

[11] de jong ij, pruim j, elsinga ph, et al. 11c-cholin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after treatment of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j]. eur urol, 2003, 44(1):32-38.

[12] hara t, kosaka n, shinogra n, et al. pet imaging of brain tumor with [methyl-11c] choline[j]. j nucl med, 1997, 38(6):842-847.

[13] 马寄晓, 叶大铸. 奥曲肽及其类似物用于肿瘤治疗的进展[j].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学分册, 2005, 29(2):79-84.

[14] weiner re, thakur ml. radiolabeled peptides in oncology-rol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biodrugs, 2005, 19(3):145-163.

[15] 张春丽, 王荣福. 肿瘤受体显像[j].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0, 24(3):124-127.

[16] 李彪, 朱成谟.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4(2):93-95.

[17] 周克, 杨勤, 向燕.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现状与进展[j]. 西南军医, 2005, 7(2):47-48.

[18] 陈刚, 王荣福. 核医学肿瘤乏氧显像的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8(3):335-337.

[19] 王荣福, 刘萌. 放射性annexinⅴ活体细胞凋亡显像在肿瘤应用研究及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2004, 20(10):1616-1619.

[20] collingridge dr, glaser m, osman s, et al. in vitro selectivity, in vivo biodistribution and tumor uptake of annexinⅴ radiolabelled with a positron emitting radipisotope[j]. br j cancer, 2003, 89(7):1327-1333.

[21] ito m, tomiyosh k, takahashi 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ligand, 11c-annexinⅴ, for pet imaging of apoptosis[j]. j nucl med, 2002, 43(suppl 5): 362p.

[22] murakami y, takamatsu h, taki j, et al. 18f-labelled annexinⅴ: a pet tracer for apoptosis imaging[j].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04, 31(4):469-474.

[23] boersma hh, kietselaer bljh, stolk lml, et al.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nexin a5: from protein discover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j]. j nucl med, 2005, 46(12):2035-2050.

[24] roivainen a, tolvanen t, salomaki s, et al. 68ga-labeled oligonucleotides for in vivo imaging with pet[j]. j nucl med, 2004, 45(2):347-355.

[25] lendvai g, velikyan i, bergstr?觟m m, et al. biodistribution of 68ga?觟labelled phosphodiester, phosphorothioate, and 2′-o-methyl phosphodiester oligonucleotides in normal rats[j]. eur j pharm sci, 2005, 26(1):26-38.

[26] sun x, fang h, li x, et al. micropet imaging of mcf-7 tumors in mice via unr mrna-targeted peptide nucleic acids[j]. bioconjug chem, 2005, 16(2):294-305.

[27] strauss lg, conti ps. the applications of pet in clinical oncology[j]. j nucl med, 1991, 32(4):623-648.

[28] 王荣福. pet在消化道肿瘤诊断应用[j]. 实用肿瘤杂志, 2005, 20(2):95-97.

[29] 刘长征, 王浩丹, 胡雅儿. 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08-110.

[30] 王明芳, 罗志福. 肿瘤增殖显像剂3′-脱氧-3′-18f-氟代胸苷[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5,29(5):227-231.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12

2月18日,星期三,天气晴好。

下午1点15分,我们生物医学工程XX级全体同学,共30名,在学校大门集合完毕。1点30分,我们在王平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前往本次实习的地点,重庆市中山医院。

在路途中,王平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及重点,并且提出了一些参观实习中需要注意的纪律和要求。

我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习的重点在于各种医疗仪器,医疗器械和设备,本次实习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对于我们所学过的各种仪器设备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识,从而把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中的技术联系与结合起来。中山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山路上,这家医院占地面积并不很大,但是它拥有的设备和仪器却在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心脑血管和放射治疗中心,具有其他医院所不具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和治疗方法手段。因此,我们此次参观实习的对象选择了中山医院。

由于医院是一个特殊人群聚集的地方,病人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秩序,避免高声喧哗,以免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要随时留心,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走马观花,一无所获。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中山医院。

这是闹市中的一个并不十分显眼的大门,院落也不大,医院中心广场树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后面的幕墙上书写着中山医院的历史和现状。院内绿树成荫,间或有鲜花点缀其中,气氛祥和。三三两两的病患正在午后的阳光下散步或聊天。我们的到来显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毕竟医院里是难得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的。

中山医院设备科的孙科长欢迎了我们的到来,并且向我们介绍了此次参观的安排。我们将依次参观放疗中心、心血管治疗中心、icu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心脏影像研究室以及检验科等。在孙科长的带领安排下,我们开始了本次参观实习。

一、 放疗中心

放射医学就业前景篇13

RI的概述

所谓的RI就是也即放射信息系统。顾名思义这项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一些与患者信息相关的工作不仅要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记录和保存而且要可以有效做出图文诊断的报告另外对于整个放射科的硬件和一些资料信息等进行有效的统计和管理。放射信息系统不仅有着自身的优势而且还有着相对于其他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RI在运用的时候不仅可以记录和保存患者的就诊信息而且还可以对患者的影像诊断报告和一些自然资料进行记录和保存。②RI对于患者信息的记录和保存具有较长的时间性这对后期的跟踪走访有很好的帮助。③RI对于医生撰写诊断报告书可以提供一定的建议和过往的检查报告作为医生的参考而且系统在提供这些信息的时候速度很快有助于节约诊断的时间。④RI可以有效对医院放射科一定时间内的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量进行统计和管理不仅确保放射科工作资料的有效保存而且便于需要的时候对资料进行查阅大大提高了整个放射科的工作效率。

RI的主要组成部分

既然RI是一个完整的有效的系统那么自然是由一些不同的部分所组成的。下面将对这些组成部分进行论述。现阶段的RI主要是由至少1台以上的服务器、相当数量的报告工作站和相应的网络环境、若干的登记工作站所共同组成。通常情况下服务器是需要有主服务器和辅助服务器的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预防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启动辅助服务器确保整个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也是为了保证相关信息和资料可以得到有效的记录和保存。另外RI中的登记工作站主要是为信息和资料而工作的把患者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记录下来并且有效保存进数据库中确保在有需要进行查阅的时候可以随时进行查阅。最后RI中的影像报告工作站和其他影像设备联系起来以方便诊断医生在撰写诊断报告的时候随时从数据库中查阅所需的信息和资料而且影像保证工作站在诊断报告书撰写完毕之后会自动对报告进行保存。RI的这些组成部分及其自身的功能不仅对放射科工作的精确性做出了贡献而且为放射科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做出了贡献更是为我国医院放射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推广使用RI的重要的意义

前文中已经对RI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自身优越的功能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这都是希望可以促进RI更进一步的使用下面笔者将对RI的推广运用进行更深入的阐述希望可以更有效促进RI在现实中的运用。医疗事业作为关系我国民生事业的重要因素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医疗事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RI的推广使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医院放射科的硬件设施的体系使得整个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有了一定的保障。其次RI系统的广泛推广使用可以将现金的科技信息技术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相结合使得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真正为广大的人民群主提供服务让人民真正享受到科学技术的成果让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更科学的保障。再次RI的推广使用有效推动了我国医院放射科设备建设的发展为我国医院放射科的检查和诊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使得放射科的工作精确性得到有效提高。最后医院放射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有效提高了医院放射科的工作效率使得放射科的资料、信息、图片等资料可以得到有效的记录和保存以便今后对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

医院的硬件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医院诊疗水平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医院的放射科硬件设施建设更为重要。医院放射信息系统对于医院放射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效果。在文字针对现代医院放射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对放射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的功能以及推广使用放射信息系统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希望可以促进自身工作的进步也可以为放射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