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的特点实用13篇

生物化学的特点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1

21世纪既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更是信息化的世纪。新时代的到来,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本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大学要逐渐推广双语教学,明确要求各高校在10%左右的专业课中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将生物化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基本理论以及最新的研究和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得不研究的课题。毫无疑问,应用双语教学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吸引学生努力地追踪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进展,也有助于使学生更快速地接触到国外生物化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年来,我们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双语教学的方法,不断摸索经验,为继续完善双语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 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

生物化学是生物领域的主体课程。要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生物化学课程有以下若干特点。

1)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抽象

生物化学主要讨论生物分子的结构、生命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分子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等。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最重要基础学科。生物化学的知识点密集,信息量大。有人认为生物化学的知识是个无底洞,其实这种比喻一点也不过分。由于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的本质,其研究范围涉及生命过程的所有环节。而生物分子种类繁多,代谢途径多变,反应机理复杂,内容抽象,多数人学习起来都感觉枯燥乏味。因此使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学习产生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感觉[1]。

2)知识点交叉联系,系统性和逻辑性强

生化物质的代谢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生化物质多种多样,每种物质代谢均包括合成与降解。而降解和合成的途径各有不同的方式;任何一种代谢方式又由多个化学反应构成;每个化学反应都由一种特定的酶催化;每种特定的酶又有不同的同工酶分子形式;每种同工酶又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同工酶催化反应所要求的条件不同,其催化的机理各异。各种代谢反应又互相交叉,所有代谢反应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系统,分支点多,物质的相互转变体系复杂。如此等等,足以说明生化代谢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尽管如此错综复杂,生物体的各种代谢途径却是有条不紊的,各种代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表现出极强的逻辑性。

3)学科发展迅速,新的实验方法不断出现,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

随着21世纪生命科学新纪元的到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生命科学推进到以核酸、蛋白质及其他重要生物大分子为中心的分子生物学时代[3]。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中领头学科之一,其知识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生物化学的各种现代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迅速向各学科渗透,使生命学科的各个领域的研究充满活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细胞学、遗传学、神经解剖学、医学、药物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都与生物化学的众多研究成果紧密联系。可以说,生物化学的发展是生物学各领域发展的领头羊。

如此看来,高等学校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是培养现代化生物科学人才的重要措施。

2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国内有识之士都纷纷强调在高等学校本科生部分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科学领域的重点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尤为必要。

1)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世界上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项新技术产生。同样,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各种新的实验方法和新的研究手段不断涌现。我们要培养的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应当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随时了解学科的新进展,随时掌握国际上的最新的实验方法和最先进的研究手段。而这些新进展、新方法、新手段等信息大多来自英文的报道。世界上权威的生物化学期刊、书籍、网络信息、数据库等基本上都是使用英语出版;国际学术会议也是使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双语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和应用英文,掌握生物化学学科的英文术语,因而可提高学生阅读英文专业原著的兴趣,有利于其国际交流能力的提高。深化开展双语教学,使学生更快速地接触国际生物化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追踪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进展;可见,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4]。

2)双语教学是促进学科教育发展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以信息、信息、知识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当今时代,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日益频繁。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国际上有关院校的交流越来越多。同样,本科教育也要与国际上的教育接轨。我校每年都派出部分本科生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短期访问、交流和学习。其它国家的本科生也经常来我校进行短期学习和交流。双语教学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进行教与学,一方面促使教师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接收和理解学科最新的信息和核心理论,并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接受国际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学生从观念上和知识格局上融入了国际行列,从而使自己逐渐成为高素质的开放型、开拓型优秀人才。

3)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

教师的英文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开展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还必须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汉语与英语进行授课。要达到这种水准,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和挑战。面对这种压力,教师在扩展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刻苦地提高个人的英语运用能力。压力就是动力。在上课中教师不断重复说专业词汇,在学生提问中不断使用英语。这种实践将使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样,教师在英语口语、阅读英文文献、提炼英文信息、撰写英文论文等教学和科研中就会得心应手。因此,通过双语教学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英语水平,又能使教师快速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方法探索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开展并非易事。几年来,我们在双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逐渐掌握了一些教学规律。

1)双语教材:学生的学习是离不开教材的。既然是双语,就必须具有中文教材和英文教材。双语教学是在某一个专业的全体学生中实施的,而不是优选出几个精英学生来进行双语教学的。如果只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对于一些英语水平稍差的学生就不容易顺利阅读原著,不能正确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不能正确掌握基本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就会害了一些学生。相反,若只有中文教材,学生没有阅读英文原著的机会,专业外语能力也就无法提高。因此,我们采用了一本中文教材和一本英文原版教材。这样,在讲授每一章后,学生可以综合阅读中文和英文教材,对照参考,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2)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是公认的。首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预先将要讲授的内容做好课件,上课时通过电脑设备在课室中投影出来,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在黑板上书写速度慢、浪费时间、又打断教学思维的弊端。其次,多媒体教学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又不影响授课的连贯性。第三,在同等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传授的内容比传统教学方法传授的内容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的信息量。第四,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4,5]。第五,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是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备手段。

3)引进国外英文版图片:生物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图片。为了搞好双语教学,我们特地从国外有关学校引进了一批生物化学的彩色英文版图片。这批图片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用英文标示。在教学中,每一章都采用相应的彩图,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的了解,加深了学生生化知识的英文语感。

4)引进英文动画视频:为了创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效果,我们从国外有关院校引进了一批制作精美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用英文原声解说,有利于学生锻炼专业英语的听力。配合每一章节的相应知识点,播放相应的英文动画片。清晰规范的英语讲解,配上动听的音乐,学生就能非常容易地理解有关内容,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高度集中,就连打瞌睡的机会都没有了。教学效果就成倍提高。

5)期末考试使用双语试卷:在进行了双语教学以后,期末考试使用双语试卷。即是部分试题使用中文,部分试题使用英文。其中纯英文题占总分20-30%。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试题比例是较合适的。

4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体会

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只有勇于实践、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的体会有:

1)双语教学应在高年级进行: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因而应该在高年级开展。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基础英语,此时对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难于接受。在低年级强硬实施双语教学难于有好结果。因此,双语教学应该在三、四年级进行。

2)时间必须保证:双语教学既有中文,也有英文,学习起来其难度要比单用中文教学大得多。因此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其学时数应该适当增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各学校的教学条件会越来越优越,双语教学这个新生事物必将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庆章,高学军.动物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与学习方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76-77.

[2] 中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暨华大基因中心.“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4):339.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2

1.1 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偏科现象严重

独立学院学生与一、二本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没有差别,但学生内部的异质性强,知识的系统性较差,偏科现象比较严重,对部分科目有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好,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自律性差,生活没有规律,用于上网或其他娱乐活动的时间较多。

1.2 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突出

独立学院学生由于缺乏坚韧的意志品质,容易产生挫折感,情绪波动大。因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容易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压力大,会造成内心时常动荡不安,大多数学生存在对未来迷茫、人际关系不和谐、抑郁、浮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他们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少学生进入独立学院也是无奈的选择,自卑、失落、难过,对独立学院的称呼特别敏感,这些都成为他们心灵上的阴影。

1.3 自主意识淡薄,团队意识不强

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弱,易受外界影响。他们的爱好广泛、兴趣多变,常常是通而不精。他们大多自我意识发展较强,个性鲜明,团队意识和服从纪律的意识较淡薄,部分学生自由散漫。

2 独立学院的校园非物质文化建设

在探讨独立学院校园非物质文化建设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目前独立学院在非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由于独立学院建校时间普遍较短,非物质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学校的文化及校园环境建设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更需要在办学实践中加强文化建设。独立学院的教师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险以及社会地位等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的教师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师流动性较高,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校园非物质文化;独立学院的非物质文化体系也不够完整,导致文化功能不健全,缺乏文化反思能力,一些不良信息会以自我复制的形式在校园内传播,对校风建设发生不良影响。因此,确立科学的非物质文化建设目标,按照科学的方法建设良好的校园非物质文化就成为独立学院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1 从“三风”建设抓起,探索校园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

校园道德文化作为学校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阵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具有导向、规范和自我教育功能。在独立学院道德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坚决抵制消极的、腐朽的文化侵袭,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方法上,要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化,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相对淡薄等特点,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学生从一般的感官愉悦中自觉接受熏陶并锻炼理性思维。

(1)要坚持抓好“三风”建设。校风、学风、教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风气是校园道德文化的最好体现。对于独立学院来说,除了进行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注意校风养成的特点,从一点一滴培养学生。要通过加强学习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积极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①尝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建设。信息化时代生活瞬息万变,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要学会利用紧跟时代潮流的形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接受,比如建立QQ、新浪等微博平台播报典型人物事迹,对道德文化进行宣扬;建设学雷锋网络互动平台;进行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播放优秀教育影片等。②在实践中培植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实践是道德习惯形成的关键和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活动、养成教育中的习惯养成等都是通过实践培养道德习惯的方式。③加强对校园亚文化的引导。校园亚文化也可称之为“非主流文化”,如课桌文化、宿舍文化、酒桌文化等。对反面的亚文化的治理和引导,有利于健康、主流、先进文化的生成。

2.2 充分考虑以教学型、民营性为特点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环境不仅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而且能凝结为一种能在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由于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水平和社会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起初往往对学院缺乏认同感,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倾向,这对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制度文化要体现浓郁的人文关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多从激励和诱导的角度规范学生行为,制度切忌刻板生硬,尽量减少使用惩罚。

(2)由于独立学院学校文化在初创阶段良莠不齐的现象较为明显,因此应该加强隐性的制度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对一些亚文化群体和非正式组织进行管理和规范,促进多种健康的亚文化群体和非正式组织形成自己的制度文化,从而对显性制度文化的作用进行有效的补充和促进。

2.3 科学设置学生组织,实现学生组织规范化、人文化运作

学校的组织文化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引导老师或学生走向共同目标。在独立学院管理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更加强烈,团队意识不强,更加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合理、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要着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自我管理”,培养学生干部的管理素养。学生组织干部的培养是学生组织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学生干部自身价值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主人翁意思、创造意识和效率意识,使学生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用、地位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完善学生组织制度建设,建设规范化团队。学生组织依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以往学生组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组织的工作重点和学生干部的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例会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条例。既有利于加强学院团委对学生组织的管理,也有利于保证学生组织干部相对独立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工作水平。

(3)发挥学生组织的合力作用丰富校园活动。在独立学院普遍扩招后,学校各方面的准备难以适应学生日益增加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载体、多手段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社会需求。

2.4 重视行为文化建设,形成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

大学行为文化指大学师生在长期的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的文化形态总和,是长期积淀而成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

(1)注重教师主导的文化建设。教师的文化观念、行为方式、风格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学生群体,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主导包括与高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建设行为、教学组织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行为、教师团队的培养行为为人师表的示范行为以及不倦探索的创新行为等。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3

虽然学困生只有一小部分,但老师不能否定他们的存在,不能置之不理,况且“培优转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表现特点,然后对症下药。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出,学困生的特点表现有:

1.思想上比较懒散,依赖性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作业常不交或得过且过。

2.感情上单纯、幼稚,易感情用事。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多数偏爱他所教的学科。

3.好奇心重,记忆等易受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影响。对于感兴趣的物理概念、规律等愿意记忆,而对于那些缺少实验,枯燥、抽象思维形成的概念、规律等则不愿记或机械记忆。

4.注意力不够集中,易走神、分心,观察实验时只看热闹,分析、概括等能力较差。

5.意志薄弱,怕辛苦,贪玩,自控能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

二、转化策略

针对学困生的表现特点,我认为物理教师应利用以下几点策略着手转化。

1.尊重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青少年血气方刚,自我意识、自尊心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然而,由于学困生常常得不到父母、老师、同学的理解、同情和尊重,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所以,教师做学困生思想工作时,不要动则批评、讽刺、挖苦他们,更不应该揭他们的“老底儿”,要满足他们想获得的尊重愿望。教师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人”,不要把学生当“成人”。有些老师看见“学困生”就“心烦”,是因为用成人的眼光看他们。我们要把学生当作正在成长中具有特定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儿童。要走进儿童的心理,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倾听,用儿童的大脑思考,用儿童的情感热爱,用儿童的兴趣相处。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温暖,自然就有“亲其师,信其道”。

2.赋予爱心,“增加感情投资”。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学生。师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但爱并不意味迁就放松,而是严而有爱、爱而从严。一个人暂时落伍并不可怕,怕的是心如死灰、无所依托。学困生本来就因自己差于别人而心灰意冷。如果教师对他们爱理不理,甚至冷若冰霜,那么只能冷上加冷,造成师生感情淡漠、僵化。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困生,照顾他们。对学困生要与优生一样平等对待,要有感情,要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前进。对学困生赋予爱,他们在心中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

3.寻找闪光点,引导学困生自我教育,树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树立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有位优秀教师说:“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观察学生的闪光点。”课堂上,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困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通过这样树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激起他们生活、学习的勇气,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鼓励他们大胆改邪归正,摆脱不良行为、习惯等,避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4.抓住好奇心,充分挖掘学科有利因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5.必要时联系学校、班主任、家长等各方力量教育转化。家长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有必要联系家长等共同把学生教好。

三、教学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而实验能大大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所以物理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学科中有利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发现和获得知识。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能产生持之以恒的巨大内在驱动力,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智力因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几点:

1.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或演示实验等引入知识,引导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注重从观察现象中发现个别特征,与物理变化联系起来,找出本质的东西。

2.学贵刻苦,教贵善诱。诱导是教学最本质的特征之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事例诱导,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物理现象,抓住本质,揭示共同属性,以培养分析、概括等能力。

3.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即注重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实验、分析、推理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同时,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以调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对教学过程感兴趣。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漫长过程。教师要改变观念,以“学”定“教”。在思想感情上,注意用爱心和耐心感化他们。要在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心声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要欣赏优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错点和失误,还要学会赞美、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置于既是认识主体,又是实践主体的地位。变“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处处为学生所想,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等心理特点出发,把学生引到“善好奇,爱观察,会学习,重过程,乐探索”的轨道上。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4

1.1 知识层次、结构参差不齐 我院成教医学生主要来自县一级以下的基层医疗单位,大多数学员来自乡镇卫生院。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知识库存与结构、人生阅历及受社会因素影响的程度等等诸多的不同导致了成教学员之间存在很大的个别差异,也使得成教学员群体结构具有复杂性。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更新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现状必然导致由于对同一学习内容的主观感受难易程度不同,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不同。

1.2 年龄差距大,接受能力不同 我院成教学员年龄跨度大,从20~45岁之间,普遍年龄偏大, 有的已经工作数年甚至十余年,这部分学员大多数医学基础学科知识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等相对较差,但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大都过了最佳记忆年龄,机械记忆能力相对较差,但其理解能力相对较强;而较年轻的学员刚从学校毕业就继续读书,这部分学员医学基础学科知识相对比较好,但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因此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别很大,对知识记忆掌握的方法各有不同,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以及仅介绍基本知识往往不能满足其要求,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家庭、工作压力大,可支配时间较少 我院成教学员大多数是乡镇卫生院的骨干,要承担较繁重的临床工作,值班和上课常有冲突;有的已结婚生子,有一定的家庭负担,因此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于是大部分学员把希望寄托在面授时课堂有限的时间上,其余时间很少像在校本科生那样预习、自习和复习。因此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对难点要点争取讲透讲清,并为部分学员留有答疑和辅导时间。

2 成教学员学习的特点

2.1 学习目标明确 任何一个成教学员,不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总有自己的学习目的,也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需要。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当人们遇到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目标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动机推动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对成教学员来说,学习动力同样来自自身的强烈需要。目前,大多数成教学员低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已基本得到满足,他们学习的目的是要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职务、职称),争取稳定的职业,改善生活条件(工资、住房)。在各种各样需要刺激下,他们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导致一系列学习行为,并维持学习行为力争达到目标[1]。可见,成教学员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要比青少年清醒得多,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2.2 学习自制力较强 成教学员的学习是有目的的学习,是同现时的职业要求和生活目标密切相关的。成教学员学习常受间接志趣的牵引,因而对学习对象有特别的注意,从而保持较强的学习自制力,并由此产生毅力、决心、自信和信心,克服学习过程中内外不利因素的困扰。成教学员生理、心理上已经成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愿意自己作出决定,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这就决定了成教学员的学习必须是自我导向型的。

2.3 学习能力较强,善于自学 成教学员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较强,善于自律、自制,具有稳定的学习情绪和顽强的学习意志及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这些主观因素构成了成教学员自学的条件和动力,决定了成教学员善于独立自我学习的特点。自学也比较符合成人的学习心理,另外,自学也是成人客观实际的需要。由于成教学员是带着自己大量而丰富的经验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学习,是一种积极学习的过程,是以主体的姿态带着探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能力发展为目的,所以,成教学员的学习是自我指导型学习。

2.4 成教学员在校面授的时间短 我院成教学员的学习都是业余形式,每学期只到学校面授1次,时间也只有3~4周,学员大部分时间则以自学为主。面授教学是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利用集中学习的机会帮助学员感知、理解教材,引导学员自学,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是实施成人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和主要形式,是任课教师指导成教学员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和自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活动。面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指导学员自学,并帮助学员解决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面授比全日制课堂教学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否则难以胜任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

转贴于

3 改进成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方法

3.1 实施启发式教学 现代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视和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式教学即是按照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动的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2]。成教学员大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业务提高有较强烈的要求,愿意接受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因此教师教学方法要充分尊重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员自学的积极性,发挥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潜力和优势。在精讲有关内容的同时,采取自学阅读、提问答疑、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糖代谢”教学时,先用学员平常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的糖尿病病例使学员对糖尿病的“三多一少”、“高血糖”及“尿糖”等现象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随后指出这些现象均是由于体内糖代谢紊乱所致。再设问:正常人体内糖是如何代谢的?继之引入“糖代谢”这一学习内容。教学内容完成后,再对“三多一少”、“高血糖”、“尿糖”发生的生化机制进行小结,在复习强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基础理论与临床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机联系。

3.2 优化生物化学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其发展速度快,知识信息广,授课难度较大,也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学好的一门课程。它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同时,它又是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其理论和技术渗透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3]。由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都是分子水平的,学生难以直接感知;加上物质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反应式多,难以记忆;同时内容涉及面广,需要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才能理解,为了使成教医学生学好生物化学课程,几年来,我们在生物化学课教学中,根据成教学生的特点和生物化学学科的特点,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优化重组,化繁为简,由于代谢途径中反应式多,各条途径的反应特征有差异,学生搞清这些反应都不容易,更难体会各条途径的精髓,因此在讲完一个代谢途径后,立即归纳出净反应式,鲜明地揭示该途径的总结果及生理意义。通过这样对教材优化重组,化繁为简,使学员学到的知识并不是量的浓缩,而是质的结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没有降低教学水平,反而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把学生从浩繁的教材中解放出来,理解更透,记得更牢。

3.3 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是学生感到生物化学枯燥及学习被动的主要原因。由于成教学员大多来自于临床,他们希望在学习期间提高理论知识,为临床实践服务,所以教学内容要侧重于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工作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生物化学课程与后期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的密切配合。如在讲授酶时,把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概念和高烧对人体的危害、冬眠疗法、高温灭菌、低温保存生物制品等医疗工作措施联系起来。在讲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联系学生早已熟悉的一些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癌药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机理。这样把学生在工作中常常接触的问题联系起来,学生听课特别有兴趣,不再觉得生物化学内容抽象、深奥、难懂,认识到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作用和在医学中的地位,更加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

3.4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来表达某些信息的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内容,再现传统教学难以表述的内容,具有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平面板书立体化、信息摄取多元化、教育过程人性化等特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图片和动画内容生动活泼,直观性强,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先将一些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感性知识,再通过教师的深入讲解,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理性知识。另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表格的应用,图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列举事物,便于记忆。图表格式的系统化、条理化、简明化,是记忆外储的一种良好形式,图表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绘制表格的基本原则是简单明了、避免杂乱烦琐。设计合理、精美制作的表格能起到一览诸要,便于记忆的作用。并且,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应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适当应用提问、讨论和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形体语言的交流,建立“教师——媒体——学生”相互作用的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医学成人教育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和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态度和习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潜力,营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氛围和环境,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5

一、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

1.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

生物化学工程简称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工程应用,是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过工艺及工程进行工业开发的学科。它既可视为化学工业的一个分支,又可认为是生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化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业技术,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化学化工技术的主要前沿领域。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是最初的生物工程学概念,基因重组、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在21世纪整合而形成了系统生物工程。发展生物经济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措施。生物技术是我国需求最迫切、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小的领域之一,我国将把生物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点,把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把生物经济作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的“十二五”科技战略规划研究中,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是“十二五”布局的重点,突出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应用,努力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1]

2.食品生物技术及发展简述 3.生物制药技术及发展简述

生物制药技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药物制品的技术。生物制药现状: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发展也很快。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3]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同时,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将从100多个新药中遴选出10多个,作为重大新药创制重点支持对象,这些原创新药可能成为打入欧美市场的先锋。在这些新药品种中,生物药和化学药居多,其中疫苗、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抗癌药物等均有。

二、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4]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集应用文科、应用理科、工科及艺术学科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6500余人。学院设有管理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印刷工程、应用外语7个教学系部,开设有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低空无人机操控与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商务英语、涉外旅游;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包装技术与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等30个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等3个专业被评为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等7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在我院的7个教学系部中,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占有重要比重,是我院的重点专业组群之一。其中开设的8个相关专业,占到全部专业的26.7%。因此,根据我院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教学的需要,学院图书馆建设具有生物化学工程特色的开放存取文献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由于纸质文献购买成本较高,采购资金相对紧缺,难以保证年购进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新书数量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单凭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资源,距离满足我院生物化学工程类教学和读者的需求差距较大。因此,图书馆应依据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文献建设和读者需求及时调整馆藏结构,加强开发利用互联网生物化学工程类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生物化学工程类纸质文献资源不足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为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类教学服务。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6

1.专业的多样化导致物理教学内容的差别。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要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来决定的,各专业的性质及特点都各不相同。物理学作为

一门基础学科,对设置该课程的各个专业,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和专业的相关性。而对于一个特定的专业,物理学实际上已经成为把物理学的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的一门边缘学科,如医用物理学、工程物理学、影像物理学、机械物理学等。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要求和侧重点也大不相同,教学大纲的设置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规划、要求来制定。

2.实验条件还不能充分满足各专业的实验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多,各专业的特点也很突出。而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目前大多都还是停留在最普遍的基础课实验阶段,实验条

件和实验环境在充分体现和满足专业特点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具有专业特点的物理实验仪器不够充分或没有,如空吸作用、电泳和电渗、光电比色计等;(2)课时紧张导致与专业相关的物理实验只讲不做,流于形式;(3)实验室条件距要求相差甚远,如X线特性的验证、X线半价层的测量、X线照射量率的测量等,这些实验只能在条件完善的实验室才能进行。

3.物理教师缺少与专业相关联的知识储备及实践活动。物理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在承担高职院校各专业的物理教学中,基本都缺乏对所任教专业深入细致的了解,缺乏针对和专

业知识相关的边缘知识的充电学习和实践探索,从而使物理教学和专业知识不能更好地相融,对涉及专业知识的物理教学内容经常是避重就轻、主次颠倒,教学过程空洞而又乏味,不能游刃有余。而恰恰这些和专业相关的物理知识正是该专业的学生最应该着重掌握的。比如,在对血压计原理的教学中,若教师亲自实践过“血压的测量”再进行教学,和没有实践过相比,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二、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能,一是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为后续专业课奠定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二是在全方位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中,物理教学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特点及差距,笔者认为,优化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优化选择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突出专业特点。物理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开设在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中。尽管很多内容相同,但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内容的重

点、难点是大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同样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优化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优化选择教学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完成教学内容。对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授课内容,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逻辑性强、推理缜密的内容,应当采用“问题―探索―精讲―归纳”的方法,如连续性原理、伯努利方程、多普勒效应、感应电动势等;对于和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的内容,采用了“演示―讨论―点拨―实践”的方法;对于直观性强或侧重于了解的内容,则采用“观摩―讨论―阐述―自学”的方法,如虹吸现象、毛细现象、电疗和磁疗等。当然,良好的教学方法可灵活运用,合理搭配,再适当配合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每节物理课都上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这也正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互补性以及教学活动的综合性与开放性的具体体现。

3.优化选择教学方法对学生个体有着更强的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基础和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特点,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

萍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方式。比如,课堂中的提问方式和所提问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来决定;成绩考核也要把学生个体的基础和程度加以考虑,不能一蹴而就。既要鼓励个体,又要把握同步,尽可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提高。

4.优化选择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也必须遵循此教育规律,既要针对教育对象不同个体“人才”的特点,还要根据不同专业“教材”的特点,把两个“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综前所述,我们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不同进行物理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正是具体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材施教”原则的充分体现。总之,所谓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都是针对具体专业、具体课程内容、具体学生个体等来完成的。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心灵与思想上的密切交流乃至全方位积极互动的过程,每位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来优化选择教学方法。为了更

合理地优化选择教学方法并行之有效地加以运用,教师还必须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逻辑学的进修和学习。教师对教学方法多样性的认识越充分、对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物理基础情况了解越深入、对教材的内容了解越深刻,则选用的教学方法就会越生动、越巧妙、越实际,当然这也就是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1.完善和创造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不仅仅是因地制宜,更要创造和完善条件来进行。比如,讲X线的产生和X线机的原理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X射线管,再带他们到合作办学的医院放射科见习X线机,之后进行课堂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随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是一个精心设计、细心揣摩的过程。在此之前,首先要做到多方面了解学生、全方位吃透教材;教学

过程中,更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并通过提问、作业、课下交流等形式随时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以便总结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利弊,更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

3.加强教师对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从容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来加强物理教师对各种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学习。(1)安排物理教师跟某专业课教师系统性地随堂听课,这要由学院教务处像工作任务一样作系统安排,并作适当考核,否则会半途而废或流于形式;(2)定期听取专业课教师的专题讲座;

(3)对物理教材中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虚心请教专业课教师;

(4)由学院委派到专业网点定期进修或见习等。总之,接受过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物理教师,能够更加从容地胜任高职院校中各种专业的物理教学,从而更加合理地优化选择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7

1.教师对教材和教学重点把握不准

新课改后的化学教材,教学知识重点有些改变,教师对新教材的了解不够完善,教学的重点把握的不太准确,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头绪,思维混乱,对酸碱盐知识的区分点不明确,很容易记混。学生只理解表面知识,并不清楚各物质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发生不同反应的条件、温度及特点梳理不清,让学生越听越糊涂。

2.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甚至息息相关,常见的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一旦教学变得空泛,脱离了生活实际,这些化学知识便成为枯燥的知识点,无法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也会变得失去吸引力,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学生缺乏实验训练

化学反应要通过实验才能明显的感知出来,但是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因为是很平常的反应,反而容易忽略实验教学。不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亲自观察,只借助教师的讲解,很难对酸碱盐知识理解透彻。缺乏实验课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对酸碱盐具体的反应变化没有直观的印象,很容易混淆知识点。

二、有效解决酸碱盐教学问题的策略

面对上述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为了更好的实现酸碱盐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记忆这些物质的特性和化学变化,学好这部分的知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做出调整。

1.总结归纳酸碱盐知识特性,把握教学重点

要想理清酸碱盐各物质的特性,离不开对教材知识的挖掘总结,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教学重点知识,对各物质特性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对学习酸碱盐知识的目的要明确,才能引导学生合理的记忆掌握知识点。教师分别归纳总结酸性物质、碱性物质跟金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总结酸碱之间中和反应以及物质的变化,对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标记清楚,帮助学生正确区分记忆,对于特殊的物质变化,尤其提醒学生注意,盐与盐之间的反应变化都按类别归纳,方便学生明确掌握。特殊的反应也要特殊记忆,这样在酸碱盐知识的学习方面学生才能有清晰的条理,不容易弄混。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通性也要理解清楚,便于学生复习,在老师深究教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重点,充分了解酸碱盐知识。

2.改变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授教的方式,以学生为本,利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比如,利用酸碱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创造出一定的化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看似复杂的化学反应。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碱NaOH、小苏打的用途以及常见化学反应,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还便于学生回家观察实验。教师还可以介绍酸碱盐在化工、纺织及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碳酸钠在玻璃、洗涤剂、造纸等行业的广泛应用等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自己观察生活中的酸碱盐变化,如何去除水垢、如何清除铁制品的锈迹,让学生自己利用酸碱盐的特性发现生活中的小窍门,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还有观察化学反应后试剂颜色的变化,了解人体中常见的酸碱变化,让化学知识真正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养成善于观察化学现象的好习惯,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有效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3.通过必要的实验,充分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的物质特性通过实验可以很直观的区分,所以在学习初中化学时,一定不能忽略实验课的作用。教学时除了关键知识点的讲解,还有必要借助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区分实验现象,理解酸碱盐的物质特性,直观的感知和观察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酸碱盐的化学反应变化,加深学习的印象。化学微观的离子反应通过实验观察,变得很形象,通过感知形成化学思维。教师带学生观察酸碱盐物质的实验样品,学会通过颜色、气味、形状等各自的特点来分辨,吸引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奇妙与乐趣。通过PH试纸的测定判断酸碱盐物质的分类。通过实验,让学生实地体验感受酸碱盐的特性,帮助学生构建酸碱盐知识的框架体系,进一步加深这部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认识,帮助提高酸碱盐教学的效果。实验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教师在传授实验基本技能和操作步骤的时候,对实验应注意的关键点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同时在实验课上可引入一些趣味实验,特殊的鉴定试验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会举一反三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酸碱盐知识,需要带领学生熟练掌握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盐之间的化学变化,了解这些相关物质之间的反应变化和化学性质。酸性物质和金属之间的反应,酸性物质与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反应,碱性物质与金属、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都要区分清楚,并能熟练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只有理清这样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才能总结方法和规律,真正的将酸碱盐知识活学活用,不用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各种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明白了反应原理,学习化学自然会变得轻松,酸碱盐教学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知识涵盖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确实很多,对于容易出现的误区,教师需要重点讲解,借助习题训练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真正融会贯通,并能学会举一反三。比如,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还与反应的温度、浓度等多种条件相关,并不能一概而论,要善于分析物质特性。对于浓盐酸、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自观察,分析两种物质打开瓶口时的变化,用水稀释后状态如何,有什么样的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这样学生对这两种物质的区别就很明确,浓盐酸瓶口有白雾,浓硫酸吸水性很强,稀释后产能大量的热,对于两种化学物质的基本特性和差异就有了深刻了解。同类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需要学生准确掌握的,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推断硫酸与金属之间的反应以及盐酸与金属物质的反应,对于物质的个性之处,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便于学生记忆。通过积极自主的思考与探索,逐渐将酸碱盐的知识渗透到化学课堂,总结和强化关键点的区别和差异,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化学思维。

三、结语

要真正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酸碱盐的知识和初中化学的重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并提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归纳知识重点,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到初中化学课堂中。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挖掘教材,构架合理的知识框架,合理借助化学相关实验,了解各类化学物质的特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意义解决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8

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讲可以看成是由烃衍变而来.有些可通过化学反应直接转化而来。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补充完善物质转化链,帮助学生认识每一类物质在有机化学中位置,理清前后物质间的关系。当乙酸乙酯一节知识学完后,就可由同学归纳出以下流程式关系链。

有机化学教学遵循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法,每一特殊物质的教学又从结构着手推测性质。链中有许多结点,在每一结点上的代表物质可按多个角度进行三维发散:

1,结构简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用途

2,结构简式分子式通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重要的同系物物理性质的共性和递变性化学性质的共性和特性

3,结构简式物质类别二元或多官能团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特性

链中每一个结点经过发散,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最后编织成三维立体网络,不仅串联起所有知识,也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创造思维能力。

二,网络要提取

通过三维发散后获得的网络中知识包罗万象,针对高考要求和学生常见错误,要进行提取。常可设计成题组,引导同学从中提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如从反应类型和条件角度可设计如下的题组织教学:

①属于加成反应的有哪些?哪些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

②属于氧化反应的有哪些?哪些物质能发生氧化反应?

③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有哪些?

④哪些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

⑤哪些反应需要加热、加压和催化剂的条件?

⑥哪些反应需要用水浴加热?

通过题组,进一步明确网络重点,深化网络要点,发挥网络功能,培养学生从网络中

提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网络要变形

对流程式关系链进行加工重组,有多种变形式:

1,分层式

图中上层都是烃,下层为烃的衍生物。它特出了烃和烃的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途径。

2,长方形式

这一框图建立于上面框图的基础上,把烃和烃的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改变了方向,它侧重于训练逆向思维能力。

3,四边形式(双三角形式)

这一框图中烃和烃的衍生物综合交叉于其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还有很多变形式,但不论是那一种,仔细地观察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都会找到一个其同点,有三种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如下所示:

而且C物质还有如下的反应特征:

具有这一反应特征的物质最可能的是乙醇,由此作为切入点,就能突破各种类型的有机化推断题。

在流程式关系链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形变,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转化关系网,激发了学生兴趋,优化了学生思维。

四,网络要创新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9

从物理性质看,有机物的一些物理性质存在内在规律,如果抓住其中的规律,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有机物。

1.状态(常温)气态:n≤4的烃、新戊烷、甲醛、一氯甲烷、一氯乙烷、一溴甲烷。

液态:低级(十碳以下)醇,醛,酸,酯油酸等。

固态:苯酚,草酸,苯甲酸,硬脂酸,软脂酸等。

3.溶解性:①有机物中含憎水基团(-R烃基)和亲水基团(-OH,-CHO,-COOH)憎水基团-R部分越大越难溶于水。②能溶于水的:低碳的醇、醛、酸、钠盐,如乙(醇、醛、酸)乙二醇、甘油、苯酚钠。③难溶于水的:烃,卤代烃,酯类,硝基化合物。④微溶于水的:苯酚、苯甲酸。⑤苯酚溶解的特殊性:常温微溶,65℃以上任意溶。⑥相似相溶:有机物均能溶于有机溶剂。

4、沸点:①同系物比较: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即C原子个数的增大)而升高。②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沸点随支链增多而降低。③衍生物的沸点高于相应的烃,如氯乙烷>乙烷。④饱和程度大的有机物沸点高于饱和程度小的有机物,如脂肪>油。⑤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有机物沸点高于不形成氢键的有机物如:乙醇>乙烷。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两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芳烃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因此甲酸具有酸和醛的双重性质。

从结构决定性质看,有机化学的学习一般有其固定的规律与方法:典型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在课后整理知识时,遵循这条线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断键”规律──正确书写反应的关键

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同学们面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有些茫然,如果能抓住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键”规律,则对正确书写反应产物,配应方程式将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乙醇主要化学反应的断键规律:

三、抓好相互联系──达到知识融会贯通

在有机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性质、用途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之目的。如重要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在有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是确定突破口。有机物的官能团往往具有一些特征反应和特殊的化学性质,这些都是有机物结构推断的突破口。比如: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或酚类物质(产生白色沉淀);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煮沸后生成红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醛基,等等。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10

1.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

生物化学工程简称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工程应用,是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过工艺及工程进行工业开发的学科。它既可视为化学工业的一个分支,又可认为是生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化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业技术,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化学化工技术的主要前沿领域。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是最初的生物工程学概念,基因重组、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在21世纪整合而形成了系统生物工程。发展生物经济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措施。生物技术是我国需求最迫切、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小的领域之一,我国将把生物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点,把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把生物经济作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的“十二五”科技战略规划研究中,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是“十二五”布局的重点,突出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应用,努力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1]

2.食品生物技术及发展简述

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应用的一个学科。它包括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术加工过程,也包括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食品原料加工品质的基因、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制造食品添加剂、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食品加工和制造相关的其他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最新的研究状况表明,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展望21世纪基因食品的发展,未来生物技术不仅有助于实现食品的多样化,而且有助于生产特定需求的营养保健食品。[2]在与环境协调的粮食生产方式方面,生物技术将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并使农作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目前人们之所以对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存在争议(如对人类健康、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等),主要原因在于公众对目前的基因食品管理体系不够信任,科学家与公众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随时公开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以博取信任的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

3.生物制药技术及发展简述

生物制药技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药物制品的技术。生物制药现状: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发展也很快。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3]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同时,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将从100多个新药中遴选出10多个,作为重大新药创制重点支持对象,这些原创新药可能成为打入欧美市场的先锋。在这些新药品种中,生物药和化学药居多,其中疫苗、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抗癌药物等均有。

二、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4]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集应用文科、应用理科、工科及艺术学科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6500余人。学院设有管理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印刷工程、应用外语7个教学系部,开设有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低空无人机操控与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商务英语、涉外旅游;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包装技术与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等30个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等3个专业被评为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等7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在我院的7个教学系部中,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占有重要比重,是我院的重点专业组群之一。其中开设的8个相关专业,占到全部专业的26.7%。因此,根据我院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教学的需要,学院图书馆建设具有生物化学工程特色的开放存取文献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由于纸质文献购买成本较高,采购资金相对紧缺,难以保证年购进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新书数量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单凭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资源,距离满足我院生物化学工程类教学和读者的需求差距较大。因此,图书馆应依据生物化学工程类专业文献建设和读者需求及时调整馆藏结构,加强开发利用互联网生物化学工程类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生物化学工程类纸质文献资源不足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为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类教学服务。

三、生物化学工程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

1.开放获取运动与文献资源建设

开放获取是一项学术共产主义运动,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使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免费地获取所需要的学术文献信息资源和科学技术成果。2010年10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5]这也是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办。它的召开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同时也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我国生物化工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是力争到2020年实现生物技术的跨越发展,使生物技术研发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生物新产业,形成2~3万亿元的产值,力争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我国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生物化工职业技术教育及大量生物化工类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力支持,因此,与生物化工类有关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我国开放获取大发展的这一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生物化工类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大力加强生物化工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强符合本院包括生物化学工程类在内的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逐步建设起各种类型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的文献资源及其数据库,逐步完善馆藏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生物化学工程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举要

生物化学工程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的文献资源类型较多,冶金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本院的教学科研需求及其他各种条件,采用分类型、分步骤逐步建设的方式,进行累积性生物化学工程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及其数据库的建设。如可建设包括《环境监测实验》、《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原理与工艺》、《精细化学品合成原理》、《水环境信息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习指导》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教程》、《生物化学习题解析》、《食品生物化学》、《药物生物信息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随书光盘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化妆品观察》、《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食品工业科技》、《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资源环境与工程》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现期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技术资料:近期国外精细化工配方与技术专辑》、《生物医药世界》、《浙江食品工业》、《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食品用化学品》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建国后过期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环境与发展报》、《环境资源通讯》、《江西环境工程学院》、《上海环境报》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电子报纸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广东省生物制药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化妆品检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食用菌风味食品加工》、《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文档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gb 5413.10-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 4789.1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t 12990-1991水质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 pfu法》、《ny/t 1723-2009 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标准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201010191826.2一种微生物制药发酵废液的处理方法》、《200810060362.4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水环境监测系统》、《200710301188.3通过发酵制备精细化学品的方法》、《200720068207.8具备环境监测功能的手持电子装置》、《01127161.2用石决明制取药物或保健食品加工工艺》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专利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国外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代际优势》、《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生物医药发展趋势分析》、《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预测》、《重典背后的隐忧:水污染治理模式分析》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研究报告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食品生物化学》、《水环境监测》等高职高专生物化学类精品课程资源在内的《生物化学工程特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资源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成“十二五”科技规划重点[eb/ol].http:

//gov.cn/gzdt/2009-06/08/content_1334487.htm,2009. 06. 08

2 赵 军、韦 薇.21世纪食品的展望与绿色安全食品的开发[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0):97~98

3 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或年内.期末产值3万亿[eb/ol].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11

1.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

生物化学工程简称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工程应用,是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过工艺及工程进行工业开发的学科。它既可视为化学工业的一个分支,又可认为是生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化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业技术,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化学化工技术的主要前沿领域。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是最初的生物工程学概念,基因重组、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在21世纪整合而形成了系统生物工程。发展生物经济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措施。生物技术是我国需求最迫切、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小的领域之一,我国将把生物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点,把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把生物经济作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的“十二五”科技战略规划研究中,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是“十二五”布局的重点,突出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应用,努力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1]

2.食品生物技术及发展简述

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应用的一个学科。它包括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术加工过程,也包括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食品原料加工品质的基因、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制造食品添加剂、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食品加工和制造相关的其他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最新的研究状况表明,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展望21世纪基因食品的发展,未来生物技术不仅有助于实现食品的多样化,而且有助于生产特定需求的营养保健食品。[2]在与环境协调的粮食生产方式方面,生物技术将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并使农作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目前人们之所以对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存在争议(如对人类健康、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等),主要原因在于公众对目前的基因食品管理体系不够信任,科学家与公众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随时公开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以博取信任的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

3.生物制药技术及发展简述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12

点击化学;基因载体;药物设计

1点击化学的基本概念

点击化学是是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K.Barryless提出的一个模块化合成概念,它是一种新的快速合成大量化合物的方法,是一种革新了传统有机合成化学的合成方法。由于点击化学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速率快、选择性高、产物易分离的特点,点击化学具有的这些优异特性使得其可以采用“分子裁剪”手段来模块化合成一系列包括梳形聚合物、星形聚合物和超支化聚合物等在内的复杂化合物及生物医学材料。

2点击化学反应原理及特征

点击化学的反应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环加成反应、非醇醛的基化学、碳碳多键的加成反应,在这四种点击化学的反应类型中,研究较多应用也较为广泛的是催化的端基炔和叠氮化物生成的Huisgen1,3-偶极环加成反应。其中,Sharpless研究小组发现经由铜离子的催化Huisgen1,3-偶极环加成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产物获得率,甚至能够省去后续的提取纯化的过程。因此,近些年来,Huisgen1,3-偶极环加成反应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合手段,点击化学主要是通过高效可靠的具有区域选择性的化学反应来完成分子片段之间的拼接,即结构骨架和组件模块之间的连接。点击化学的核心在于利用C—X成键反应来实现大量的新化合物的模块化制备,这是因为C—X成键反应具有高效可靠且可选择的特性,这些特性在药物分子的设计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点击化学反应主要具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所用原料易得;第二,产物获得率高,易纯化;第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第四,模块化的合成快速高通量;第五,副产物对环境友好。

3点击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点击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应用深度也较为成熟。本文将重点介绍点击化学在合成基因载体领域、合成药物释放载体领域以及药物设计领域的应用。在合成基因载体领域,研究者以经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以天冬酰胺为基且含有双硫键的聚乙烯亚胺的衍生物P(p-Az)X-SS-PEIs,然后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以天冬酰胺为主链以聚乙烯亚胺为侧链的高分子刷。然后可以通过对这样的衍生物作为非病毒的基因载体研基因载体进行了研究。经由研究发现,该衍生物P(p-Az)X-SS-PEIs可以与质粒DNA和浓缩DNA结合成为纳米粒子。体外实验发现被降解的高分子刷不仅细胞毒性较低,并且转染活性较高。这样的研究结构表明,这种可还原降解的高分子刷在基因载体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同时也表明了点击化学在基因载体领域巨大的应用价值。

在合成药物释放载体领域,点击化学同样因为其特有的优点而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药物载体作为药物释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药效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如何将药物释放载体更加有利于药物药性的释放,是点击化学在合成药物释放载体领域的目的。以一种抗癌药物阿霉素盐酸盐(DOX)为例,研究人员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将其与炔官能化的L-谷氨酸结合,化合成了载药聚合物PGAALK-DOX。然后再将该聚合物与二氧化硅模板上的PVPON通过氢键结合,通过调整酸碱度破坏氢键之后就可以将PVPON去除,从而获得多层的PGAALK-DOX。这样一来,就可以用多层的PGAALK-DOX来组装载药聚合物的胶囊,这样的胶囊可以控制载药的剂量和药物的位置,并且能够持续释放药性2h左右。

在药物合成领域,点击化学的应用时最为广泛的。直接使用点击组件模块的过程对于新型药物的快速组合是非常适用的,这中途径可以较大的减少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优化需要的时间。就以HIV蛋白酶为例,HIV蛋白酶是造成病毒成熟至最终阶段的重要原因,因此,HIV蛋白酶抑制剂成为了治疗和控制AIDS的最有效药物之一。然而,由于具有抗药性的突变HIV蛋白酶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新型HIV蛋白酶抑制剂的需求也在随之增加。研究人员应用点击化学手段,通过靶向Huisgen叠胺-炔基环加成原位化合除了新的有效的HIV-1-Pr抑制剂,这种新型的抑制剂对4中HIV蛋白酶都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

4结论

点击化学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速率快、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等特点,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点击化学在药物发现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了极大的应用价值。关于点击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得以快速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合物合成方法,目前人们对于点击化学还停留在研究阶段,真正的应用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通过目前点击化学的应用现状不难看出,点击化学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其他相关的领域同样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将来,点击化学反应将与自由基聚合转移技术、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等结合,更多的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的特点篇13

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题型。此类题型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条件隐含、关系复杂,思维容量大,考点涉及范围广,难度较高等特点。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的实施,推断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新颖,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此类试题是多数学生的失分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现结合“推断”专题复习教学中的点滴经验,探讨有关推断题的专题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推断题特点

1.试题中提示性的化学语言为解答推断题提供了“路标”。常常分为以下几类:物质颜色、物质特性、物质的特征组成、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物质用途、物质类别、反应类型及典型反应条件等。

2.问题的设置呈现一题多点。根据题意,问题的设置一般为考查物质的化学式、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用途、物质所起的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等。

二、推断题解题思路、步骤

解化学推断题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现象和物质的性质,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顺推、逆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1.审题:通阅全题,深挖细找,反复推敲,弄清文意或图意,理出题给信息。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运用逆推法、顺推法、讨论法、筛选法等合理的方法进行严密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将推得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要另行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三、推断题复习策略

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运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推断题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题型,它和物质的鉴别、检验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物质的鉴别、检验专题复习与化学推断专题复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推断题首先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有效整合教材知识,是中考化学备考的重要策略之一。应根据推断题的特征,探究推断题的复习策略。

(一)对于重点学习研究的物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比较多,而中考试题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试题一般给出“常见物质”的范围,即在初中化学里重点学习的物质。这些“常见物质”可分为以下六大类:单质有O2、H2、C、Cu、Fe;氧化物有H2O、CO2、CO、Fe2O3、Fe3O4、CaO、CuO;酸是HCl和H2SO4;重点学习的碱是NaOH和Ca(OH)2;盐是NaCl、Na2CO3、CaCO3、NaHCO3、CuSO4;有机物是CH4、C2H5OH。以上“常见物质”几乎涵盖了初中化学的所有重点物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善于从题干中找到“突破口”

解答推断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掘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如物质的颜色特征、现象特征、用途等,即解题的突破口,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有以下几种。

1.以常见固体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特征颜色的物质:①常见的白色固体有CaO、CaCO3、P2O5、Mg(OH)2、CuSO4、BaSO4、AgCl等;②常见的黑色物质有CuO、C、Fe、MnO2、Fe3O4;③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是Cu;④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是铁锈(Fe2O3);⑤常见的黄色固体是S;⑥暗紫色晶体是KMnO4;⑦常见的蓝色固体有CuSO4・5H2O、Cu(OH)2;⑧常见的绿色粉末是Cu2(OH)2CO3(铜绿)。

2.以溶液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有色溶液:①蓝色溶液是含有Cu2+的溶液,如CuSO4、Cu(NO3)2等溶液;②浅绿色溶液是含Fe2+的溶液,如FeCl2、FeSO4、Fe(NO3)2等溶液;③黄色溶液是含Fe3+的溶液,如FeCl3、Fe2(SO4)3、Fe(NO3)3等溶液;④紫红色溶液是KMnO4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3.以沉淀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常见具有特征颜色的沉淀:①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且能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蓝色沉淀是Cu(OH)2;③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④不溶于水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体产生的白色固体有Mg(OH)2、Al(OH)3等;⑤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BaSO4、AgCl。

4.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物质的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点,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推断题的解答。如:O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制作碳酸型饮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H2O常用作溶剂;稀HCl、稀H2SO4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胃酸(HCl)在人体中能帮助消化;熟石灰[Ca(OH)2]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CaCO3常用作补钙剂;石灰石或大理石常用作建筑材料;浓H2SO4、固体NaOH、CaO(可作食品干燥剂)常用作干燥剂;酒精(C2H5OH)常用作内燃机、火锅的燃料;CO和CH4常用作气体燃料;NaCl、CH3COOH是家庭厨房常用的调味品;NaCO3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NaHCO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焙制糕点;氨水用于消除蚊虫叮咬的红肿。

5.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

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表现为元素组成的特征。如: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②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③常温下是固态且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Fe2O3和Fe3O4;④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6.以化学反应类型特征为突破口

一些图示性的推断题,既没有给出物质的颜色,又没有给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只能依据图示中给出的物质之间反应的情况和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复习时既要对常见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归纳,又要对典型的离子间(产生沉淀、气体和水)的特征反应和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典型反应进行归类总结,积累解题的突破口。

7.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常见的特殊化学反应现象: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S在O2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的是Mg,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的是白磷、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Fe;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红的气体有H2和CO,“二黑生气变红”的是CuO与C的反应,固体由红变黑的反应有Fe2O3还原为Fe、Cu氧化为CuO;反应放出热量最常见的是CaO与H2O的反应;吸水后由白变蓝的盐是CuSO4;溶液(或固体)加酸放出CO2气体的反应是碳酸盐与酸反应;固体加酸放出H2气体的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是可溶性碱与可溶性铁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是可溶性碱与可溶性铜盐反应;能溶于盐酸或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Mg(OH)2、Al(OH)3;加碱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反应是铵盐与碱反应;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与BaCl2或Ba(NO3)2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

8.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推断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如:①条件是“通电”的反应是电解H2O;②条件是“高温”的分解反应是高温煅烧CaCO3,CO还原Fe2O3和Fe3O4,C还原CO2、CuO、Fe2O3、Fe3O4等;③条件是“催化剂”的反应有H2O2分解、KClO3分解;④条件是“加热”的反应常见的有CO(或H2)还原CuO;⑤条件为“点燃”的反应一定有O2参加。

9.以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的名称为突破口

常出现在推断题中的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的名称:大理石和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生石灰(氧化钙:CaO);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铁锈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CH4);煤气(主要成分:CO);纯碱、面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NaCl);双氧水(主要成分:H2O2)等。

10.以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推断题中常见的物质之最: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组成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CH4;最常用的溶剂是H2O;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天然存在最软的矿物质之一是石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最简单的原子是H。

11.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常见的特定实验结果:①能溶于酸且无气体产生的白色固体一般为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②能溶于酸且产生气体的白色固体一般为CaCO3、BaCO3等碳酸盐;③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或产生白色沉淀,同时得到无色溶液)则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2+、Fe3+、Fe2+的物质;④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后出现不溶物,则原混合物中原来就可能含有CaCO3、BaCO3等不溶物,或者是原混合物中某些物质间能相互反应生成CaCO3、BaCO3、Mg(OH)2、Al(OH)3、AgCl、BaSO4等沉淀;⑤加足量酸,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一定是混合物,其中既有AgCl、BaSO4等不溶于酸的沉淀,又含有CaCO3、BaCO3、Mg(OH)2、Al(OH)3等溶于酸的沉淀。

12.以具有特性气体为突破口

常见特性气体: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NH3、SO2、NO2;②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O2;③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有H2、CO、CH4;④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⑤有还原性的气体有CO、H2;⑥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CO。

(三)掌握常见物质间的特征转化

熟悉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不仅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还会对化学推断,特别是框图型推断题的推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框图型推断中经常用到以下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四)熟悉七个“核心”变化

以O2、H2、Fe、H2O、CO2、CO和Na2CO3等七种物质为核心的变化,在中考推断题中是不可缺少的“命题元素”,相关转化关系如下。

氧气的变化 氢气的变化

碳酸钠的变化 铁的变化

水的变化 一氧化碳的变化 二氧化碳的变化

(五)构建物质间转化关系网

关注对“框图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框图素材”应分散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在学完一个单元或某一阶段后,用框图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以“点”到“线”到“面”的知识间转化关系网,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度”。例如,在学习“氧气”和“碳和碳的氧化物”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以“CO2”和“O2”为中心的由“点”到“线”到“面”的元素化合物间转化关系网络。

以上只是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建立知识网络,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四、题型归类解析

根据推断题的形式特点,一般分为框图型推断题、密码型推断题、实验流程框图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表格型推断题等六种常见形式。

(一)框图型推断题

例1.下图表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 ,G可能是__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

(3)写出标号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

【试题解析】根据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可得F是铁、B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钠、E是硫酸铜,由图示可知A可能是碳或氧气,G能够与碳酸钠和铁反应,则G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D既能与碳酸钠反应又能与硫酸铜反应,故D可以是氢氧化钙。

【方法点拨】本题属于框图式推断题,这类题型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在审题时首先找到“题眼”,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在此基础上理顺相应的转化关系。解题的突破口有:物质的颜色、用途、类别、状态,反应的条件、特征、现象等。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及转化规律则是此类问题解决的基础。推导出结论后要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题意,答题时要看清是要填名称还是化学式等要求。

【参考答案】(1)Na2CO3;盐酸(硫酸,写化学式也对);

(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3)①Na2CO3+Ca(OH)2=2NaOH+CaCO3;②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4)CO2; Na2CO3、CuSO4

(二)密码型推断题

例2.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 “队员”(填物质名称)。

【试题解析】可以选择特殊位置,例如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说明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能和稀硫酸、氯化铜反应,稀硫酸能和铁反应,铁能和氯化铜反应。由分析可知,D是二氧化碳,C是氢氧化钙,B是稀硫酸,A是铁。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两两反应,统计每种物质参加反应的个数,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对号入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2)除铁锈;(3)Ca(OH)2+CO2=CaCO3+H2O;置换;(4)氢氧化钙

(三)实验流程框图型推断题

例3.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此外还有一些不溶性杂质。若废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该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处理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废液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的 除去。进行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2)金属X是 ,其加入废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 ,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题解析】(1)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组装过滤器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和玻璃棒,其中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2)从图框中可以知道,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金属X得到了不纯的铜,根据题干要求及废水中的成分并结合最后得到物质为硫酸亚铁晶体,可以判断金属X为铁;铜排在氢后面,不与酸反应,而铁排在氢前面,与酸反应,因此为除去混在铜粉里的铁粉并且得到FeSO4溶液,把金属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并过滤即可,故溶液Y为稀硫酸。

【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1)不溶性杂质;漏斗、烧杯、玻璃棒;(2)铁(或Fe);CuSO4+FeTFeSO4+Cu;

(3)稀硫酸(或稀H2SO4);H2SO4+FeTFeSO4+H2。

(四)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例4.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可知,一定有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只有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而盐酸不能与碳酸钠共存;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说明还有氯化钠,因为过量硝酸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完,硝酸银与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有HNO3、NaNO3和Ca(NO3)2;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在操作、试剂均给定的情况下,只有选择氯化钡溶液。因为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没有明显现象,而氯化钡可以反应完碳酸钠,消除碱性的干扰,滤液仍为红色可证明有氢氧化钠。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推断题的关键是“咬文嚼字”,分析题中的每一步所描述的现象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从现象分析实质,作出判断,同时要熟悉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物质的性质,抓住物质的特征寻求突破口,然后顺着题意层层深入,逐步推出存在或不存在的物质,对于现象不能确定的只能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参考答案】(1)Na2CO3;HCl;(2)HNO3、NaNO3、Ca(NO3)2;(3)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仍然呈红色

(五)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例5.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①A+AgNO3 B+ Ba(NO3)2

②A+H2SO4 C+ HCl

③A+Na2CO3D+NaCl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

【试题解析】本题属于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题目给出了三个反应式,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判断A、B、C、D的组成,根据①可以判断A中一定有钡离子,B是含银离子的沉淀,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以判断B是氯化银,那么A是氯化钡;根据②可以判断C是硫酸钡;根据③可以判断D是碳酸钡。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推断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如气体、沉淀等实验现象,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和离子结合特点,依据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答案】BaCl2;AgCl;BaSO4;BaCO3

(六)表格型推断题

例6.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OH、HCI、MgSO4、K2CO3、BaCl2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 ; B ; C ;D ;E 。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表2

两表对照:题中表1的现象A有2个“”,B有2个“”、1个“”,C有1个“”,D有1个“”,E有3个“”;表2对应的现象是BaCl2有2个“”,K2CO3有2“”、1个“”,HCI有1个“”,NaOH有1个“”,MgSO4有3个“”。故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方法点拨】该类试题一般给出物质范围并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参考答案】(1)氯化钡;碳酸钾;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镁

(2)2NaOH+MgSO4=Na2SO4+Mg(OH)2;

Mg(OH)2 MgO+H2O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