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实用13篇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1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方向: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体育管理方向、城市管理方向、教育管理方向、招标采购方向等

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建立起来,但如何对其完善及进行有效管理,在我国却长期处于空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诞生于社会急需拥有管理公共事业人才的背景之下。从在部分院校试行到目前开设该专业院校达到上百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余年时间逐渐发展起来。

在较多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中,并未细分专业方向,而主要是进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课程也较多为一些系统性的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学原理、公共关系学、管理伦理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但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所覆盖的范围,先天性地针对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领域,因此一些高校根据本校特色而设定了不同的方向。

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培养在卫生行政、医药卫生事业及社会医疗保险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不管是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医学类相关课程,还是面向医药卫生事业的实践活动,都突显了本专业浓浓的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相近的还有南方医科大学的医院管理方向和江西中医学院开设的卫生法学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则将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向定位于体育管理,除了在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之上增加职业体育管理、健身娱乐管理等相关课程能体现其特色外,就业方向也转向了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社会体育组织。

拥有建筑特色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专攻招标采购方向。作为全国第一个设置“招标采购方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这也离不开建筑行业的需要。因此,到从事招标投标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招投标业务管理工作、到招标机构从事招标工作、到建设与房地产企业从事工程招投标工作、到政府部门从事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到工程咨询机构从事招投标工作就是该方向的就业前景。

而以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的防灾科技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为应急管理,结合预防灾害发生,培养具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指挥辅助决策能力和一定的灾害风险管理、防灾规划组织能力的专业人才,故而专业课程也就多了灾害学原理、应急管理概论、灾害经济学、灾害风险管理、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与应用等。

除了以上详细介绍的各个方向外,陕西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为教育管理方向、西南政法大学为城市管理方向、淮南师范学院为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等。

相信看了这些介绍,你眼中的公共事业管理再也不是那个大而空的理论专业,而是行业针对性极强的专业吧!

交通运输

专业方向:汽车运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民航信息工程、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机场运行与管理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前,身在西安的妃子想吃到千里之外岭南之地的新鲜荔枝,要千里马日夜奔徙才有可能。现在,早上从岭南各地树上摘下的新鲜荔枝,下午就能到达我国东南西边的任何地区的超市、水果铺。同样,要参加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许多应试子弟提前一年,或者半年就需要出发,而如今从最南的海南到最北的黑龙江也不过短短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说,交通运输的发达不仅让物品在异地之间的便捷交换成为可能,也让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发生空间位移。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就是能运用统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法,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基本能力的人才。一般来讲,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所以开设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大学也因院校特色而注重培养在某一类型运输领域从业的人员。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管理专业分为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安全工程两个方向,主要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和大中型运输企业、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城市公交企业及相关单位培养高层次的运输管理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熟悉交通运输行政管理、运输企业管理、运输技术及运输实务,训练管理工程师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和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毕业后学子的就业领域主要是公路运输。同样以公路交通为侧重方向的还有山西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

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开设的交通运输专业则集中于航空领域,开设民航信息工程、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民航机务工程、民航电子电气工程、机场运行与管理等方向。中国民航大学设有空中交通管理、公司运行管理、机场运行管理方向,开设航行系统工程、系统分析及控制、交通安全工程、空气动力学、航空气象、航空运输的组织与管理、飞机系统、领航与导航、通信与监视技术、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等课程,就业领域为民航各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航空公司和机场等地。

有着“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之称,在铁路学科有着较强实力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则把专业方向分为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两个方向。通过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与枢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等课程的学习,铁路运输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局或公司、设计研究院、大型工矿企业、教育院校等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就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地铁公司、教育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就业。

新闻学

专业方向:财经新闻方向、经济新闻方向、法制新闻方向、国际新闻方向、体育新闻方向等

每个十七八岁的青年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如果说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还带着一丝浪漫的情绪,那么通过电视镜头和报纸文字传递给我们的则是一个更真实的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经济浪潮此起彼伏、社会百态冷暖人生……新闻学专业培养的就是走进这第一现场,用自己眼睛,用自己的笔传递出天下事的人才。

新闻是一个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的专业,从它的专业课程设置可见不一般。新闻学的主要课程包括理论与实务两类。理论主要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外新闻史等,通过记忆和理解就能转化为自己所得;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摄影、新闻编辑等,这些则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才能日有所长。记得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订阅了《南方周末》等深度周刊,也订阅了一些都市类报纸,通过阅读其中的文章,锻炼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同时,还常常以这些报纸的新闻进行评论,锻炼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另外,到微机室练习排版,扛着摄像机、相机在校园转悠,到摄影实验室冲洗照片等,都是新闻专业学子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2

(一)对高校学生的调查研讨

要有效掌握目前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并相应推动院校教育模式的改革,首先就需要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例如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信心、就业范围意向、当前的语言实践经历、对本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等方面做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意见。经由此类调查方式会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对目前自身所掌握的语言技能表现出不自信的心理,进而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未来岗位的职业需求,对自身的就业前景产生担忧。同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缺乏相应的语言知识实践机会,无法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外语实践工作中。学生均知道实践对于提升其英语水平的重要作用,因此也表现出渴望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但学生自身的实践主动性较为缺乏,并未认识到目前市场与企业对其专业语言知识的要求较为分散,很多实践工作需要学生自己利用假期机会去寻求。而学生在院校语言课程设置上则认为,部分教师存在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学生往往仅能学到固定的理论知识,无法将其与未来岗位工作实践相联系。这些调查问题都提醒高校,重视英语人才教育中的市场需求问题,需要校方与教师以市场为引导,积极进行教学思路与模式的转变与改善,为学生提供与市场职业需求相符合的教学内容。

(二)对本地企业英语人才招聘情况的分析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英语人才教育培养,就需要充分掌握市场中各企业对外语人才的具体知识与能力需求,以此“对症下药”在市场需求指引下做教学优化改革。例如,处于沿海港口城市的高校,应积极调查、拜访本地企业,了解其在英语人才方面的招聘情况与人才聘用条件。此类港口城市的企业多从事外贸、船务等业务,因此需要贸易谈判、报关、船务等方面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同时相应对学生的口语水平与公文写作技巧要求较高,并且相应需要熟悉了解外贸、船务方面的具体操作与业务流程。同时,此类企业较易受到际经济形势变动的影响,前几年的金融危机至今仍给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带来影响。对此高校就可针对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与市场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进。比如,鼓励学生从事基层到中西部就业,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是考研还是尽早就业或创业。以及在语言教育中对应开设与商务贸易、公文写作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打好市场所需的语言专业基础,提升其未来的市场就业竞争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改进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在市场导向下对教育理念做发展转变

1.英语人才培养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模式往往仅关注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教育传授,却因对市场需求认识的缺乏而忽视相应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人文素质不同于基础的语言专业知识技能,其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外语沟通、交际时,能否注意到不同文化下差异问题的能力,因此也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在岗位上的实际语言交际成效。学生经历高校的课程教育,虽然具备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技巧,但往往因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而对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价值观念、禁忌喜好等方面知识了解较少,进而在做外语交流时因缺少跨文化的思想沟通,而出现与对方在价值观念与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引发交际误会与障碍。部分高校英语毕业生即使上岗工作后,进行实际外语交流时,依然使用格式化、沉闷的交际方式,比如询问对方哪国人,是否是第一次来中国,喜欢中国的哪类美食等。不了解对方国家文化风俗、历史发展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整个外语交流进程,产生沟通障碍。为此,就需要高校英语人才教育基于当前的市场需求,转变教学思想,在课程教育中注重结合对西方国家文化、风俗、价值理念等方面的介绍,将日常外语交际中常用的打招呼方式、致歉方法、受到邀请时如何回应,以及对不同身份、辈分的对象在用语时的敬语与谦词变化,与不同国家人士交谈时的主要禁忌等教给学生,逐步让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能相应掌握跨文化交际下应注意到的差异问题,提升其文化素质,优化未来实际工作的交际能力。

2.英语人才培养关注对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

传统高校英语人才教育机制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多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做课程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没有自身思考与探究的学习空间,进而难以帮助学生有效建立起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思维。而当前市场中的英语人才,由于同时会受到中西方文化、价值理念的影响,就需要其运用批判、审视的观念看待与学习。相应的也需要高校教育工作基于市场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做创新意识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以逐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与辩证观念,适应未来市场岗位的就业需求。高校在具体的学生培养进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开拓与个性化培养,令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认同教师所讲知识,而需具备质疑精神,用于对教师传授的内容做思考探究,不盲目听从,能始终带有自身的观念认知事物。同时学生也应求新求变,具备对未知事物的主动探究精神,追求问题的多方面、多角度解决方法。因此为进一步培养发展高校英语人才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就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育思路。积极运用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生活案例、直观的知识展示等手段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并且相应引导学生对现有问题做自我探究、多角度解决,鼓励学生对问题做多种答案的探寻思考活动。以此逐步培养、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令学生从单一的基础语言型人才,逐步向具备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多元型人才方向转变,优化其在市场环境下的职业竞争能力。

(二)在市场导向下对教育课程做改进优化.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可分为四类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文化与跨文化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与实践课程四类模块。其中,高校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涵盖英语听说、写作,英汉翻译以及口译等英语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课程;而文化与跨文化课程模块则包含西方文化、英美概论、跨文化交际学等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提升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依据高校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师范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方向模块就包括英美文学、英语小说以及英语散文等外语文学方面的课程,而非师范类院校英语专业方向模块则主要涵盖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经贸方面的课程;实践课程模块则主要包含毕业论文、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等,旨在强化学生语言实践运用与外语交际能力,为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的实践运用课程。

虽然这四类课程模块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当前英语人才教育的各个方面、环节,但伴随目前英语人才市场与企业需求的变化,特别是目前各企业对外语人才能力需求与本行业知识结合愈发紧密的趋势下,就需要高校依据市场导向,在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改进为学生能依照自身的兴趣与就业意向,将英语专业课程与未来的职业工作联系起来展开学习。以此在高效学习期间奠定学生坚实的专业技能与行业知识基础,确保所学语言学识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岗位工作中。例如对于有意从事语言专业学术研究的学生,在课程上就可对应选取英语+英美文学、英美文化以及语言学的课程结构,以此专T进行学生语言文学知识基础的构建教育。而对于有意未来从事传媒领域的学生,则可以在课程中相应选取英语+传媒交流、传媒文化的课程组合。至于更倾向于今后在教育行业就业的学生,则可选取英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组合等。此外,对于愿意从事经贸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在课程上可以选取英语+口译、经贸写作、国际贸易等课程组合。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3

1、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亟需改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没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吸收的余地,学生只忙于记笔记,机械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真正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

王奇民的调查[1]表明,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1)传统的学习文化根深蒂固,教学指导思想和观念陈旧;2)英语教学的目的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背道而驰;3)教材、教学内容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运用要求;4)教学模式单调,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交际所籍的环境;5)学习方法被动、机械。从而出现了比如应试倾向严重等大量的问题。

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基本上是课堂为主,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张海涛指出[2],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沿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陈旧的程序,基本上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和体现教学过程及教师上课的规律,比较忽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束定芳曾在江苏某大学做过一个随机抽样调查[3]。参加调查的是40位参加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英语教师。调查的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令人吃惊的是,竟有70%以上的教师坦承自己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语法翻译法”。夏纪梅的调查[4]也显示,90%的被试教师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但77%的教师认为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应当是“指导外语学习方法”和“培养外语能力”。这两项说明,“不少教师懂得‘应该如何做’,但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的那样:“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5]

2、时代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国在经济、金融、贸易、科技等诸多领域面临着更多机遇,既具备专业知识、又能运用流利的英语与外界交往的高素质人才或实用性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的青睐。

据2008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6],在第一季度中,企业用人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例达97%,事业、机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比例总共仅占0.6%,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例为2.4%。而在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人数占总比例的19.4%,在这其中高校毕业生人数比例高达39.3%。

因此,探索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既能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又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的目的。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其次,语言学习的规律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训、实践练习。第三,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它具有实践性强、行为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英语语言技能的获得必须经过学习者本人的大量实践才能实现。基于此三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表达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7]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使学生更加真实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如此才能培养真实而有意义英语

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出路

1、构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框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高等教育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多媒体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指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音频、视频技术的综合利用,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信息进行储藏、加工、传播,从而达到外语教与学的最优化。它是以语言学理论、外语教学论、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统科学为理论依据的,是许多教育科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发展。[8]

构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框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了以下一些理念:1)从课堂教学技术层面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两方面讲,它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2)多媒体网络图、文、声并茂,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形象的信息内容;3)能培养学生迅速、有效地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式学习;4)在课堂交互过程中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

2、强调“交际法”的英语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的种种弊端也在日益显现。人们开始认识到要使语言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仅向他们传授语言知识(即语法知识结构)是不够的,与语言知识同等重要的还有语言使用的知识,而后者恰恰是以往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忽视的。英语教学法学派种类虽然较多,但功能法(交际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交际法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它突出了听、说等主要交际能力,符合外语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要求,能满足中国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社会需要。同时,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亦适应学生积极参与的发展趋势。

3、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教材是为教育培养目标服务的,大学英语教学所培养的是为了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那么教材的内容就应该凸显其职业性和实用性。

面对职业的序列化、多元化以及人才层次的日益细化,大学英语课程内容设置必须得到及时更新。但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教材制约,而教材编写又受大纲所附词汇限制,导致更新过程相对较慢,费时较长。但无论如何,也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去那些严重滞后的课程,增设一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又符合现代社会急需的、最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4、配备“双师型”英语教师。教师问题被认为是教育的症结所在,那么,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基本上都提出了“有工作经验”和“有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是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具有相关职业证书就成了获取就业机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砝码。那么,配备“双师型”英语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类教师既有坚实的英语理论,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有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经验。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学校派专业教师进修深造,提升学历水平,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师能够了解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专业课教师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要求专业课教师能及时了解市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让这些教师变成学校与社会联结的纽带,以打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

5、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可以肯定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实用性与可发展性,那么在这一模式下,则可根据具体情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1)校企合作。学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可以考虑企业用人的计划与标准,并与企业一起制定相关计划,编写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分工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培养所需的英语人才,学校与企业一同做好对学生的订单式培养。2)分级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在分级教学方式上进行动态管理,也可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6、实施科学可行的英语能力评估方法。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面向社会、适应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英语人才。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评价要善于采用形成性评价,而并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而评价的具体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客观化的考试方法、实践性能力的模拟检测方法、英语素质的指标评价方法和实践技能的社会考察方法等。选择性地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都可以。在改革中真正摆正四、六级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更合理地运用

四、六级考试,做到以教代考、以考促教,使教学质量得到稳定持久的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符合时代要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得以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英语人才的必经之路。王忠国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就业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延续。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全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10]大学英语改革就意味必须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原来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必须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要构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框架,强调“交际法”的英语教学方式,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配备“双师型”英语教师,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此外,还要实施科学可行的英语能力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

[2]张海涛.公共英语大型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1(5)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6)

[5]李岚清.关于外语教学改革的讲话[N].文汇报,1996年9月3日

[6]lm.省略/gb/d-ata/2008-05/05/content_235412.htm,2008年5月5日

[7]孙瑞梅.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3(12)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4

外贸企业一直需要外销员、报关员、跟单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单证员、报检员等岗位的工作人员,但是要从事这些职业的毕业生必须考取国家通用资格证。在岗位和部门的发展方向上,以对外销售、报关、外贸单证方向为主,所以学校应给学生以充足的选修课程的权利,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也有向商务代表、涉外文员、翻译等方向发展的机会。

2.企业更喜欢聘用掌握多种技能的外贸人才。

在调查企业对外贸人才知识储备需求环节时,我们发现97%的用人单位觉得外贸人才应该更加重视外语的学习,96%的用人单位觉得外贸人才需要学习更多的国际贸易知识,78%的用人单位觉得外贸人才需要学习更多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知识。这充分说明外贸人才的外语水平和贸易实操经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外贸人才对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掌握。我国对外贸易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贸易纠纷,外贸人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做到知己知彼,学会用法律来维护企业利益。总之,学校一定要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的依据,加强学生的外语能力、法律意识,增加贸易知识课程、商务函电课程,还要兼顾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外贸人才应该熟练掌握外语技能和计算机知识。

我们还发现外贸企业对掌握小语种的外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去年外贸企业招聘岗位中,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数量占到总量的7.2%,今年已经达到了17%,比往年增加了几倍。另外,外贸企业进行招聘时非常看重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82%的用人单位都觉得外贸人才很有必要熟练掌握常用的of⁃fice软件,比如WORD,EXCEL和PPT,所以学校在对外贸人才进行培养时,尤其要加强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教授。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68%的企业觉得外贸人才考取报关员证书很有必要,49%的用人单位很看重报检员证书,41%的用人单位很看重物流师证书。这充分表明用人单位更喜欢掌握多方面知识的人才,因为只有充分了解跟贸易有关的其他行业的人才会对行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取得不同的技能证书,比如计算机等级证书、报检员证书、跟单员证书、物流师证书等。取得的各种证书可以为毕业生综合素质加分,在参加招聘会时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

4.实践经验丰富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90%的企业认为他们更喜欢有过半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外贸人才,他们认为经过实践的毕业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更扎实,能更快地融入企业,能更快地胜任他们所担当的角色,与同事相处更为融洽。这说明当今企业越来越看重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高职院校要增加外贸学生实践的课程,加强校企合作。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堂体系的设计

1.针对企业需求,确定高职院校课堂体系方向。

我们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作为依据,提出高职院校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堂教学体系,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作薪酬。同时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的文章,掌握课堂体系的基本理论,为高职院校外贸专业的课堂体系设计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根据企业需求特点,我们归纳出了培养外贸人才课堂体系设置的五大指导方向:(1)对外贸易专业人才定位:外语优秀、外贸知识丰富、精通各类专业知识。(2)加强外贸人才软实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客户服务精神。

(3)课程内容跟上时代变化:保持自己的专业特色,跟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学校要根据企业需求来设置课程。(4)课程设置要符合高职院校和教育部办学要求:紧抓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英语技能培养,计算机技能培养不能放松,法律知识培养是亮点。(5)加强实训课程和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提前进入职场,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需求。在课程设置构成上,要特别重视英语课程与贸易课程,一手抓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一手抓学生的贸易实际工作技能。

2.以就业方向引导课堂体系设计。

专业课程采用学生自由选课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就业方向,再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对应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是起到辅导作用。下面是根据当下就业形势,对意向最多的职位的分类:(1)就职于外贸类公司。外贸类公司主要负责国内外各种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办理各项交易手续、提货交货业务等。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外语进行贸易交流,需要刚毅果断冷静沉稳的素质。(2)就职于政府机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并负责监督实施,创造有吸引力的条件引进外资,统筹管理各利益方。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国内外经济政治政策方针,要能灵活周到地安排各项事务,要有过硬的沟通交流谈判能力。(3)就职于商业文化公司。商业文化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把我国的文化、体育、教育商业化后销往国际市场,让外国人来消费,增加外汇收入,增强我国软实力。有些商业文化公司需要将国外的文化产品引进中国,要求从业人员充分了解文艺体育等知识,熟练掌握外语和贸易知识,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4)就职于货运运输类公司。货运运输类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各种国际货物的物流运输,牵涉货物的收发、运输安全、物流单据的处理、与国内国际公司沟通交流。需要从业人员熟练运用外语、了解外国习俗和历史文化、国际贸易知识等,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

3.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

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部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理论课程主要是传授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实践做好准备。实践课程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课程是有针对性的,对于不同的专业强化的技能不同。实践教学是培养外贸专业人才最重要的环节,实践课程由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课内实践教学有英语口语训练、英语材料阅读训练、英语听力训练、英语影视欣赏、计算机应用实践、对外贸易的事务处理、电子商务实验等。课外实践教学有军训与公益活动、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辩论赛、社会调查、外贸业务模拟大赛、外语角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能更快地适应社会,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丰富的贸易知识和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用人单位特别青睐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发达国家对外贸人才培养的经验也表明,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互相补充是使学生快速成才的有效途径,扎实的理论知识可以很好地指导实际操作,而实际操作时又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达到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的目标。对于“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实务”“外贸函电写作”等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除了教授课本知识之外,必须安排充足的实践课时,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补充。还应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提前进入单位实习,熟悉企业氛围和业务流程。实践课程的设置还要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1)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在遵守教育部门相关规定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从实际业务中总结业务技能,实操内容来源于企业并反哺于企业,将企业需求与课程内容相统一,这样的实践课程才有意义,并与企业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跟随企业需求不断地更新实训课程内容。(2)实践课程的设置方式,可先由课堂上的仿真模拟训练再到企业实践,模拟训练力求做到与企业的真实环境高度相似,以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际操作时的低级错误。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后再到企业强化技能,更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多种实际操作技能。(3)实践课程的实施,力求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一是可以随时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业务的认识更加深刻;二是可以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体会职业感和责任感。

4.专业技能培养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的体现。

对外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流程和相关工作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岗位技能与必要知识。下面介绍需要着重培养的专业技能:(1)对外贸易函电的翻译能力。与国外企业沟通过程中,函电是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是贸易双方达成共识的重要文件,因此,翻译英文函电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一般情况下,对外贸易的日常函电句式比较固定,可以使用工具书查阅特殊商品的英语表达,对学生的语法词汇没有过高要求。(2)对外贸易函电的写作能力。对外贸易函电写作是指把己方的交易条件及具体要求做成文件给对方,对外贸易函电翻译是把对方的交易信息翻译成己方能读懂的信息。两种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相似的,学生在平日努力训练,牢固掌握这两门技能。(3)对外贸易单据的阅读能力。在贸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单据,例如商品明细单、发票单、物流单、提货单、保险单据、海关发票等,大多数单据都是英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常见单据的格式与常用搭配方式,能快速领悟单据中的中心思想与禁忌事项。(4)贸易故障的排除技能。双方在交易时常会出现摩擦与冲突,如部分商品质量有瑕疵、数量有误差、不能按合同规定准时交货等,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最大可能地消除双方的矛盾。这需要工作人员能按照国际商业惯例,灵活解决问题,以免影响贸易大局。

三、增强高职对外贸易课堂教学体系有效性的建议

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过程,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认知、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深入浅出;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既能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又必须让学生开动脑筋,努力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就会充满热情,学生也才会有轻松、愉悦的心情,课堂氛围才会积极活泼。师生交流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更是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5

一、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概念和指标

就外语专业而言,复合型外语实用人才即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宽广的国际商务、财经、金融等基础理论,熟悉有关规则和掌握专门专业知识,理解中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掌握使用计算机技能,掌握获取学术信息的科学方法,具备用英语从事专业业务操作能力的人才”。具体内容概括如下: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基础型技能;2.具有将外语的基本技能和其它相关学科较好融合与渗透的知识结构;3.具有运用外语技能从事专业业务操作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5.能够开拓创新,不断发掘自己专业潜力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新式的复合社会发展的培养目标转变了以前旧式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培养语言技巧,忽视社会专业实践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向,这些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首先,最基本的语言技巧要达标,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力;其次,突出专业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要凸显其商务专业优势,对于酒店英语专业学生,就要将外语与酒店服务管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重视其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再次,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立足于市场变化与社会发展,提倡开拓创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与适应力;最后,它对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明确学科方向、合理分布知识结构、优化课程组织体系、增加应用性知识课程、缩减部分语言理论性课程、实现多种课程的有机交叉与结合。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变革和国家经济之间的融合,根据以往相关调查和数据分析,本研究认为,复合型外语实用人才实际上就是外语语言加它科的外语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应采用“外语专业+它科”的培养模式,按照“五大模块叠加培养”的思路进行设计。“五大模块”是指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模块、它科知识和技能培养模块、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模块、确立实践能力和交叉使用及驾驭知识能力培养模块、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模块。“叠置成才”是指“五大模块”协同培养、学生“滚动式”,“立体式”成长、创新成果逐步突显的过程:

确立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模块;

确立它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模块;

确立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模块;

确立实践能力和交叉使用及驾驭知识能力培养模块;

确立创新能力和技能培养模块。

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1)注重培养优秀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英语教学只强调对语言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而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检验未来学生能否成功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标准,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以让学生具备社会敏感性和包容性。英语专业学生虽然经历了四年的学习生涯,但是对于西方的社会交际、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缺乏必要的了解,在日常交往中感到陌生,甚至出现尴尬的局面。在日常交流中缺乏亲和力,不能很好的消除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因此,为了消除交际障碍,在学生日常培养中就应该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介绍,例如学习如何正确的与外国人打招呼、致谢、道歉、赞扬、谦虚、受礼邀请,如何合理的使用敬语和谦词,如何避开禁忌和隐私,如何应用肢体语言等,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升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我国传统英语教育就是“填鸭式”,这种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外语专业的学生则肩负着传中西方文化的巨大使命,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就需要学习者运用批判的目光去求同存异,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思维模式上不随波逐流,思考问题采用开放性思维。对于研究成果,始终带着批判的目光进行审视,对于任何知识领域都带有强烈的求知欲。

2.优化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由于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课程建设上时应坚持“重视基础、突出专业、反映现代、趋向前沿、综合交叉”的原则。在强化课程建设时我们也应该强调以下五点内容:一是要转变观念,树立“课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的思想,制定相关教学改革政策,加大科研和教师队伍学习深造经费的投入,建立有效奖惩措施,促进课程改革和创新,紧紧围绕外语教学、双语教学、网络教学、课程建设国际化等方面,将“课程建设计划”、“教学培养和发展计划”、“教学名师奖励计划”等统筹考虑。二是要加强如何建设合理优质课程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学习与调研,深入学习比较,借鉴前人和西方优秀的教学理念,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修正自己的课程建设,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三是要积极采用先进教材,在大力引进西方优秀教材的同时,还要精选国内优质教材,结合专业方向,积极调整教师专业队伍建设,组织教师根据自己学生和专业的特点自编教材,做到 “国际教材与国内教材相统一、校外教材与校内教材相统一、正规教材与活页学习资料相统一、传统课本教材与电子文本教材相统一、主要教材与辅助教材(如音像文本、计算机多媒体形式、虚拟教学资源等)相统一”,使教材体系实现“现代化、开放化、多样化、弹性化”,充分发挥教材对教学的资源性作用。四是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要有章可循,明确学生专业学习目标,做到相关专业的积极学习、有效贯通,真正做到知识层面上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低年级阶段,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高年级阶段,做到知识的有机结合,积极利用多媒体平台,让学生发挥自身潜力,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保障。五切实改变学科学习过于立体、单一,实现学科的均衡性和综合性,改变以往教材“专、难、旧”等特点,重视教材的社会实践性,教材的选择也要与时俱进,让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做到学习内容与科技发展相互关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分析、乐于研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保障――多元模式共存

前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就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以下观点:各院校要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以市场需求和市场的中长期发展为基础因校设置专业及其他有关课程。虽然,我国外语教学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多元化模式早已存在于我国外语教学中,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则。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类型有五种:

1.复合专业型。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既掌握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这种模式被高水平的院校和各类外国语大学所采用。

2.专业方向型。这类模式是在牢固掌握外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开专业课程,并系统学习其相关专业6-8门课程。这也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例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系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商务专业方面的课程,比如商务函电的写作,国际贸易类的课程等。

3.外语型。即主修语种和辅修语种的结合。学生主修的课程应该达到本科毕业生所要求的标准,辅修外语也应该达到相关的考级水平。该模式被一般水平高校所采用。如本人所在的黄淮学院就是此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适应中小城市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做简单的翻译和语言教学。

4.辅修制。此模式为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另外开设辅修专业。学校给学生设置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和考试来获得辅修课程的专业证书,用来辅助主修课程的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

5.外语和职业证书。在外语学习的同时要获得一些职业证书,比如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考取普通话证和教师职格证,这也是对其知识和能力衡量的综合评价。也为目前我国高校所推行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可借鉴的模式。

无论高校英语教学采用何种模式,都要遵循两个原则:突出自身优势,坚持主次分明。

无论是作为教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要下定决心,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早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经济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并将我国培养的外语型人才推向世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培养人才是关键。

最后,要把英语专业的学生从单一培养的“经院式”人才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的培养模式关乎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国家的就业形势指导着学生的培养模式,市场发展的灵活性就要求学生培养的模式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弹性。除了关注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为他们迈向社会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界,1998,(4):1- 6.

[2]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6

1 构建“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理论依据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式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就是“工学交替”模式的先例。德国生产手艺精湛得益于其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卓有成效的“双元制”培训制度已成为欧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典型的“双元制”培训有几个基本要素,实行工读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约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每一职业岗位群的各项能力都有不同的时间要求。它注重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偏重于应用技术、实践教学,高度密切与企业的配合。双元制在实训实习中大量、广泛地被众多国家采用,充分说明它注重职业教育与企业的结合,与产业结构性转变的结合,而这恰恰是中国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软肋——掌握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的脱钩。要构建一个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工读紧密结合,多制度全方位满足社会和行业需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航的柔性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2 工读交替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学交替”模式解析

工学交替模式的“工”就是具体参与真实的项目,所谓的真实包括三个方面:即企业真正要做的项目、企业真正想做的项目和企业潜在的项目以及教师和学生真正开发的(帮企业创新设计的)项目。相对来说,教师和学生真正开发的项目更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得到很好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而且社会、学校和教师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工学交替”模式对学生培养的基本思路为“学习”和“工作”相结合,避免了传统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端。结合本地优势确定专业方向,明确办学定位,以岗位群细分专业而每个行业和产业都有大量的技术岗位群,例如:服装行业既有从事流行信息分析的情报人员又有品牌策划的策划人员,还有服装开发人员、服装生产加工人员、服装营销人员等等,这样就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也为专业的目标定位提供了依据。经过对行业和产业的技术岗位群的分析,可以找准专业所针对的岗位,从而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是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实验设计创新的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

2、2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课程模式构建的具体方案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课程体系的建立,强调的是科学性和统一性,是以现有社会岗位需求作为主要前提。

(1)服装专业“工学交替”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思路:从岗位能力出发,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以岗位能力为培养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在服装专业中,全部推行以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依据,围绕岗位能力进行课程的设置。如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服装行业的服装设计师、纸样师、跟单人员等,因此,通过对服装企业服装设计师、纸样师、跟单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将其能力进行分解,以对应的课程来体现各能力模块,从而构成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仅仅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还是不够的,经过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差不多90%以一的企业在招聘人员时都提出了要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连招聘推销员、业务员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这无疑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模块化的课程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要有体现企业最为强调的要求——工作经验,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课程体系总规划:根据工学交替模式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思路,先设置课程,再分配学时。课程设置分为几个环节。在总体思路上实行“共同技能平台+小专门化方向进阶”,逐步实现统筹的“大专业平台,小专业方向进阶”分流教学,组建核心能力课程群。①设置大平台的专门化课程体系。大专业平台下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大专业平台课程就是国家行业准入的上岗技能证的获得的需要。比如服装制版师、服装缝纫工、服装设计师,都分初级、中级、高级。②大平台方向课程和专业分方向进阶课程建设。这里的平台方向课程指为服装专业的专项核心技能,也就是职业技能岗位普遍需要了解并掌握的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当学生完成大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后,进入第二平台教学——平台方向课,进行服装专业专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这一阶段实践课程中,主要有两大概念课题需要实施,一是实用课程综合实践,主要是项目实用技能的训练;二是行业实习,是为了课程内容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和分方向进阶的需要。其带有研究性质的项目实践,主要目标是挖掘“创新思维”。分方向进阶课程完全进入工作室,在真实的工作室环境中完成所有教学任务。这一阶段更加注重教学实践,运用实际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完成能力”。③该模式的课程课时规划也要做相应调整。以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专业课程为例,第一年(基础理论与技能课程):必修课(应用文写作、英语、马哲、绘画基础、服装史,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作工艺,选修课(企业文化、字体设计、手工工艺、款式平面图绘制);第二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必修课(服装结构、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材料、服装机械、服装企业管理、服装营销与外贸、行业实习);选修课(立体裁剪、社交礼仪、外贸英语等);第三年(方向进阶课程设置),必修课(实训、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设计、毕业设计,行业实习),选修课(国画、绘画、高级制作工艺、高级服装制版等)。该模式学制为3年:将每一学年分为3个学期,其中前两学期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第三学期在企业集中实践或顶岗工作。该模式具有3个特征:一是上学交替进行;二是两个长学期集中理论学习,其间可根据需要组织实践;三是每学年两个长学期一般分别授课约1928周,短学期一般实践4~8周,其实践学时或学分所占总学时或学分的比例大约为35%~50%,该模式适用于应用性、操作性不很强的专业。具体课时分配见表1。

2、3 硬件设施和“双师型”师资的保障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空间与设施的保障;二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摒弃以“教”与“学”为主要框架的单纯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有效的实践场地和环境——这是硬件设施的保障。学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教学模式以外的各种教学可能上,更多的适合艺术设计教学规律的“非课堂教学”的“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会得到重视和实践。

实践教学空间的保障是指真实的学习用的工作环境,包括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一是要做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保障工作室的正常运行,这是培养高职艺术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二是教学实训设施设备的保障即能进行实践操作的与企业接轨的新型设备和设施。教学实训设备的投入必须要与企业接轨,满足平台教学和方向进阶的需要。保证教学所用的教学设备实用、超前,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缩短了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另一特色就是强调行业实习,也就是校外实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市场中进行磨练,接受社会的检验,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工学交替”实践教学行业实习设置可以概括为“两进两出”,时间安排在第二平台分方向课程结束时,也就是第四学期结束前四周;分专业方向进阶第六学期结束前十周。第一次进人企业实习是为了解艺术设计行业相关能力素质要求,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实践中找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进阶目标。第二次外出进人企业实习,进行了方向进阶的综合培养,这一次主要是为就业服务,把能力培养进行社会实践的综合运用,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要做到行业实习不流于形式,校外行业实训基地建设和跟踪管理制度极为重要。

由于服装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对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师资和工业项目是关键要素,其中对教师的要求更是重中之重。当前师资来源主要是服装专业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约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另外20%是由聘请企业或行业从业人员担任实训教师和兼职老师,由于学历、学位、职称等因素的制约,这些教师的综合软实力仍然停留在只懂理论不熟悉技能的瓶颈上。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保障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采取一系列师资队伍改革方案,解决教师队伍现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走进企业门,提高动手能力;走进校门,提升学历;走出国门,开拓创造力。

总之,通过探讨分析,构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消除现行的高职服装专业的弊端和偏差,培养出服装业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最佳途径。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7

一、国内医药院校涉外医药专业教育:历史、现实与特色

(1)历史回顾

国内医药高等院校涉外医药专业设置的雏形是“医学外语班”或“外语医学班”,至今个别院校仍使用该术语。

关于医学外语班历史,已有文献显示,中国医科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曾举办过外语医学班(如61届日语医学班)。从1977年开始重新恢复试办,在1977、78、80届本科医学系学生中先后开办了日语和英语医学班。旨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1]。由此可见,我国设置医学外语班的历史可能更早。

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需要,国内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试办英语医学班,成为医学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大胆改革和创新[2]。此后,相继有少数院校陆续开办医学外语班。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介绍表明,其俄语医学班与日语医学班分别创设于1981年和1984年;浙江医科大学从1988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组建英语医学班[3],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1989年开办了医学专业外语班并成为该院办学的一个显著特色[4]。内蒙古医学院在1990级医学本科生中试办了一期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班[5]。

外语医学班的特点是首先集中学习一年外语,然后从第二年开始进入尽量采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教学。外语医学班对于后来的涉外医药专业设置奠定了较好的办学模式基础。

(2)现实状况

根据本调查,近百所医药院校中的56所学校(58.33%)没有设置独立的外语专业,但有22所医药高校(此数字包含开设和未开设独立外语专业的院校)的医药专业设置了涉外方向。这些涉外医药专业按照专业设置频率排序依次为:护理学(涉外、涉外护理、国际护理、国际交流、英语、日语方向)、中医学(英语、对外中医、国际交流方向)、临床医学(英语、日语、俄语方向)、针灸推拿学(英语、国际交流方向)、药学(英语、日语方向)。上述涉外医药专业以英语为主要外语语种,日语和俄语方向的医药专业仅在个别院校有所设置,如哈尔滨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河南中医学院。

(3)办学特色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一些医药高等院校的医药专业更加重视在专业方向设置或课程设计方面体现强化基础和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国际交流型高级医药专门人才的涉外特色。为了突出“外语+专业”或“专业+外语”的办学特色,这些学校采取了多种途径:一是与国内有关外语学院或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交大外语学院和伦敦城市大学在中医学和药学专业、贵阳中医学院和山西中医学院与大连外国语学院在中医学专业的合作办学。这些院校的新生在进入医药专业学习之前需要在相关学校接受一至二年的英语专业学习,之后再返校修读医药专业课程和医药英语课程。二是通过双专业和双学位的办学形式来增强医学专业的外语特色,如山东泰山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和英语)”专业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英语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具备听、说、读、写、译能力。成绩合格者获得双专业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参加英语专业第二学位学习并取得规定学分者可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此外,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在结合学校特色学科的同时也力图彰显涉外特点,如广东药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医药国际贸易,英语特色班) 和保险专业(医药事业管理,英语特色班;国际医药贸易,英语特色班)。

从上述可见,越来越多的医药院校在其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中更加强化国际视野和对外交流能力,因而力图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专业特色,在专业教学中体现外语特色,以求实现“外语”与“专业”的互动发展,使外语学习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载体,凸显非外语专业教育的外语特色。

二、国内医药院校涉医外语专业教育:历史、现实与特色

(1)历史回顾

文献检索显示,迄今为止,关于国内医药院校外语专业设置状况的全景式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因此我们只能从一些相关研究文献中获得零星、散落的相关信息。

关于医药院校增设外语专业、培养专门领域翻译人才的建议与设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6]。但那个时期开设外语专业的医药院校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自1989年,西安医科大学外语系就设置了医学英语专业并开始招生[7]。在2001年以前, 全国只有西安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招收医学英语(西医英语)[8]。此种情况得到了有关文献的进一步证实。何建芳指出,当时国内只有一、两所高校开设有医学英语专业[9]。

医药院校开办独立的涉医外语专业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数量渐增。但目前国内究竟有多少医药本科院校开设了外语专业?外语专业涉及哪些语种?对于这些问题,已有相关文献由于缺乏全国范围的实证调查,因而无法提供确切的答案,只好在行文时使用“大多数”、“一些”、“十余家”、“越来越多”等字样。一项最新研究报道,全国23所中医药院校中有13所(比例约占57%)学校开办了英语专业[10]。显然,如此统计数字并未真正反映国内医药院校外语专业设置全貌。

(2)现实状况

依据本调查,目前国内40所(41.67%)高等医药院校设置了独立的外语本科专业,外语语种涉及英语、日语和对外汉语,其中英语专业在被调查医药院校中设置比率最高(92.50%),这也充分反映出英语作为当今国际通用语在医药类院校外语专业设置中所凸显的语种优势。小语种外语专业设置院校数量极为有限――日语专业仅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和温州医学院有设置,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学校也只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安徽中医学院。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伴随着一些医药院校增设外语专业,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些原本较早设置了外语专业的医药院校因与其他大学合并导致其外语专业渐次消失,如西安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江西医学院等。合并重组高校从其学科专业全局发展战略出发都取消了原学校的涉医外语专业。

(3)办学特色

对上述设立外语专业的40所医药院校的专业介绍资料审视发现,9所院校的外语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主干学科支撑、培养目标定位、主要课程设置、就业去向规划等方面与医药学科没有任何关联。比如,遵义医学院英语专业划分非师范和教育方向,但英语(非师范)相关介绍并未体现任何医药特色。32所学校的外语专业设置体现“与医药相关”的特点。(资料显示,长春中医药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与医药无涉,但其英语专业设置了中医药翻译方向。)

医药院校设置涉医外语专业与高校改革创新、体现办学特色以及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1998年12月,经教育部高教司审核批准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即既掌握外语又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比如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领域结合而培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由此可见,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与基于学科类型划分的高校类型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特别是单科性高校在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专业办学特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因为“单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根植于其具有历史积淀的传统学科优势”[11][1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语境中,培养具备特定行业领域基础性专业能力和一定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医药领域对外交流的需要,医药院校办学模式在学科门类方面逐渐打破传统的单一学科格局、走向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融合。在医药学科氛围浓厚的高校中设置和发展外语专业成为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突破原有“公共外语+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重要路径。外语专业涉医特色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的方向设置、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领域等方面。比如英语专业的涉医方向名称有医学、医学英语、医药、医药英语、医药卫生、医学科技、中医、中医药、中医药翻译等。这对凸显高等教育专业办学特色和增强高等教育社会职业适应性都具有现实意义。

三、国内医药院校中的医学外语复合专业

在本调查中,北京大学成为96所医药院校中唯一一所自主设置医学外语复合专业的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2002年创建的“生物医学英语”五年制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卫生背景下拥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及一定的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坚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能熟练地用英语和所学医学专业知识在医药、公共卫生、医药信息管理、医学英语教育等领域从事国际交流、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该专业融合了医学和外语的双重学科特性,在培养模式(“英语+医学+第二学位”)、学位授予(从2009级开始将学位类型从文学学士调整为理学学士)、课程设置(英语课程与医学课程比例达到1:1)等方面特色鲜明: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体现“比医学相关专业强的语言优势,比语言专业强的专业优势”。

上述专业办学在全国独一无二,真正体现了“人无我有”的特色。然而,创办其他高校所没有的专业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的,因为没有专业设置自的高校无法采用“人无我有”的方式创办特色专业[13]。

四、关于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的思考:基于相同学科支撑的涉外医药专业与涉医外语专业的比较

对国内近百所医药本科院校外语专业设置现状调查发现,除了北大的生物医学英语复合性专业以及未设置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的院校之外,22所院校的医药专业设置了涉外方向,32所学校的外语专业具有医药方向;其中,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在9所高校(重庆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均有开设。

基于调查,我们认为,相同的两个学科专业交叉形成的涉外医药专业与涉医外语专业之间如何区分其专业定位从而形成各自更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这就关乎注重外语特色的非外语专业与体现相关专业知识的外语专业之间的分野问题。以英语教学为例,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3号)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较高和更高要求体现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与所学专业领域结合的特点。文件指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习得水平可以达到所学专业领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此外,针对非外语专业开设的英语选修课程的类型逐渐多元化,类似于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鉴于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和医药专业二者的交融现象,有研究指出,“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加医学专业(如中医药对外交流、翻译、医学、医药、中医药、中医药贸易方向等)……随着招收就读中医学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学生和针灸推拿专业对外交流方向的学生,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界限已经不再泾渭分明。”[14]

尽管当今学科发展呈现出不断分化又不断融合的趋势,但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仍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体现在其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就业方向、课程设置、学制、学位等维度。因此,具有相同学科支撑的涉外医药专业与涉医外语专业之间的严格区分是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的必然和内在的要求。

下面,以本文被调查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的两所中医学院的相关专业设置数据(表1)为例略作阐释。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中医药以及西医基本理论,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知识,能独立承担中医医疗工作,同时还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熟练读写本专业的英文书刊以及对外交流,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学生毕业后适于在各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医学院校、医学临床科研机构工作。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熟练地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同时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对基础中医学、针灸学和中药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有广泛的了解,能够适应21世纪中医药国际化趋势的需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在教育、文化、医疗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精读、泛读、口语);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西医(内科学、外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经选读、伤寒学、温病学、金匮要略等;专业英语 基础英语、基础阅读、口语、视听、英语写作、基础翻译、科技翻译、高级英语、英美语言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解剖学、生理学、针灸学等;西医英语、中医英语

学制 五年

学位 医学学士 文学学士

(资料来源:参照被比较院校专业介绍资料整理而成)

在表1中,两所中医学院的两个专业虽然具有相同的支撑主干学科和专业学习年限,但是二者的分野也较为明显:

第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位类型的不同体现了所指专业的主导学科定位:医学(中医学)还是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学科基础具有跨界性。而医药院校设置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体现了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文理学科交叉”的趋势和途径。正如总理在2010年5月4日与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所寄语的,“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大学专业作为育人的基本组织形式,与学科密切相关。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归属于学科门类之下,因此,每个专业有其特定的主导学科支撑。

第二,培养目标/就业去向的叙写勾勒出不同专业基于社会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培养类型定位:医学工作者还是语言工作者?涉外医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有较高的临床医疗技术、一定医学科研水平和国际医疗医学交流能力的应用性医学工作者,而涉医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专业医生,而是培养医学外语领域的语言工作者。针对涉医英语专业,有研究者指出,“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那些医学课程当然不可能使其具备一名专业医师的水平。但是,社会需要一批在医学领域开展宣传、交流、信息情报等方面的人才”[15]。因此,无论是早期关于增设医学外语专业呼吁中的人才需求诉求,还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医药院校外语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定位探讨,医学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语言基本功、能熟练运用所学外语从事与医药卫生领域相关的翻译、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外语工作者。

第三,在专业的所有区分维度中,课程设置成为核心要素,它对专业和学位类别、培养目标、就业去向起着区分性定向作用。“专业是课程的组织,课程的有机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因此,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设置[16]。尽管两所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均由英语专业课程、医学专业课程和医学英语课程构成,但是英语专业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在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浓缩版的特点,而且这两类课程的组合比例可以实质性地反映特定专业设置的主导学科取向,而医学英语作为特定学科领域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简称ESP)成为两类专业课程设置达成共识的重叠课程板块,这是学科交融在课程设计层面的集中体现。两类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具体可由图1来表示。由此可见,课程是专业与学科互动的中介和桥梁。正是课程设置的学科比重调整促成医药院校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的根本分野。

五、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成为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所以外语教育就不能局限于外语专业,外语教育直接影响各门学科,不论文、理、农、工、医、政、法、财、经、管等都有关系”[17]。在高等外语教育领域,外语对于非外语专业教育而言不是专业而是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价值,需要与专业领域紧密结合。对于外语专业教育来说,外语既是专业也是工具,除了把外语作为研究对象(如外国语言、文学、文化),更需要把外语与特定专业领域相依附。因此,本文以医药院校为例的基于学校学科类型的高等外语教育特色研究,对于高校外语教育实践与研究跳出固守纯语言的疆域、关联其他学科领域,从基础外语走向专业外语,培育基于外语的专业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科大学. 试办外语医学班 培养医学专业人才[J]. 人民教育,1981 (2):40-42.

[2] 周庚寅,袁而恩. 英语医学班病理解剖学试卷及教学反馈分析[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82.

[3] 刘志成,成红. 英语医学班教学效果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3(2):37.

[4] 陈雷等. 关于中医院校专业外语班教学改革的研究[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2):142.

[5] 巴图等.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班考试成绩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 1997 (4):255.

[6] 江乐, 武志敏. 关于增设中医外语专业, 培养专门翻译人才的建议和设想[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987 (8) :15.

[7] 范晓晖. 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专业教学的思考[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8.

[8] 李永安. 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统考通过率看我院中医英语专业[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62.

[9] 何建芳. 高校医药专业英语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3 (5):302.

[10][15] 王璁,吴青,陈铸芬. 谈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09(8):38,39.

[11] 张涛. 单科类院校寻求特色发展的探索――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2009 (12):15-17.

[12] 曹如军. 综合与特色: 单科性大学发展问题的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4):52-55.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8

在全球化的今天, 外语, 特别是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外语还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而大学作为英语教育的主要阵地,将英语专业分为英语文学和语言学、翻译、英语教育学、双语(英法、英德、英西)等方向。英语专业各个方向的大学本科学生能力的侧重、英语能力水平现状、以及社会对英语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需求现状等,都是急需探究的问题。

二、英语专业不同方向就业需求度的调查和分析

1.1问卷调查

1.1.1.外贸经济类用工单位

通过在2013年山东省秋冬季高校毕业生服务“蓝黄”两区专场招聘会上发放问卷100份,有效收回84份,被采访公司从事的方向多数为电子配件进出口(30.1%)教育培训机构(26.5%),服装经营(21.7%),而且受访公司所需英语专业人才的部门中销售部占25.9%,市场部门占18.5%,人力资源部占16%,产品开发部占11%,采购部占11%,生产部占17.3%

数据分析小结:受访公司多为外贸商务类公司,公司看重学生交际能力以及业务水平。与英语相关工作中,销售类、市场类、国际贸易类缺乏英语专业人才。由此可见,主修英语专业,兼修经济类专业作为双学位,对于学生进外贸公司具有极大帮助。员工能力要求SPSS数据分析:口语能力占33.1%,翻译能力占22.2%,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占30.7%,实操能力占14%。其他能力要求:学习能力12.0%,交际能力43.3%,业务水平36.2%,情商水平8.4%。

数据分析结论:超过一半的公司看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相当大一部分看中员工翻译能力。那么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尤其是偏向口译的同学在这些受访公司中很受欢迎。[2]企业还注重职员的学习交际能力和适应业务水平的能力。

1.1.2 对未就业英语专业不同方向本科学生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应届毕业生对此课题的认识,科研小组对山东大学(威海)2010和2011级的英语专业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27份,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5%和55%,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学生占50%左右,翻译方向15%左右,双语方向以及教育学方向均为10%左右,符合大部分高校目前英语专业方向设置以及学生人数分配规律。

企业对员工能力要求的认知度

被调查者中,对用工单位会看中能力的认识中所占百分比:翻译能力占56.9%,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占33.3%,文学修养5.2%。除此之外,专业修养之外,其他能力比例分析:交际能力35%,业务能力28.5%,学习能力25.2%,情商能力11.4%。数据分析小结: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认识到实际工作更看重翻译这种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他们认识到应聘外贸经济类工作,学习能力重要的同时,交际能力和业务能力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3]

工作类型的倾向性以及薪酬待遇期望度:

被调查者对以后所倾向的工作类型:教育培训39%,金融外贸28.5%,外事翻译16.3%,国际旅游8.1%,学术研究8.1%,而且,他们所期望的初步薪资情况,2000元以下占5.7%,2000-3000元占4.9%,3000-4000元占64.2%,4000-5000占19.5%,5000元以上的占5.7%。数据分析小结:英语专业不同方向学生侧重教育培训、外事翻译类等与专业息息相关的工作,此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期望进入企业,应聘金融外贸类工作。大部分学生对薪酬待遇要求在5000元以下,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1.2电话采访和实际采访

1.2.1针对教育培训类以及科研类用工单位

此类工作与英语专业息息相关,课题小组采取专访以及电话采访的形式,对威海华兹华斯教育培训机构和山大(威海)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进行了采访,并对其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对英语能力要求极高,专八知识水平是基础,教育学知识是辅助。由于专业与工作贴合度极高,采访结果统计显示,此类工作薪酬远远高于普通经济贸易类职位的薪资。再者,工作与外贸经济类工作性质不同,大部分此类用工单位也就对业务水平、交际能力提出了较低要求。其次,在能力要求方面,除了对学生翻译和口语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外,“听说读写译”等扎实基本功在此类用工单位看来,尤为重要。[4]

1.2.2有关双语方向用工单位

资料收集显示,英语专业双语方向就业状况良好,但是薪资、福利保障等远不及翻译方向学生。原因一:大学本科主修双语方向,削减了学生对单门语言的学习精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度。原因二,大部分双语方向毕业学生单门语言能力不及其他英语方向的学生,用工单位在能力考量时,会更看重其他方向学生。原因三,目前国内乃至世界很少有用工单位对员工要求多种语言能力。

但是,一旦有用工单位需要双语能力以及多种语言能力的学生,那么双语方向的学生各方面待遇便会远远超过英语其他方向的学生,毕竟双语能力(这里不包括汉语和英语双语能力)人才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十分欠缺的状态。

参考文献: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9

从性质上来讲,外交学、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性的学科,这也使众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国际问题“研究”之上。然而,由于外交学、国际政治学科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或类似名称的专业,相应的也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外交学、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外交学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性质使他们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他们却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一、教材匮乏

作为一门从西方引入的新兴学科,中国国际政治学者固然已经翻译或自己编写了一批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的教材,但这远远不能满足这两个专业本科学生的需要,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中国学者自己撰写或编写的教材大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由于作者态度不严谨或水平不够(这两者通常难以分开)而使教材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或不准确、不清楚之处。举一个例子,就国内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教材和学生常读的著作而言,夸张一点说,除了秦亚青教授的《权力·制度·文化》之外,其他大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述问题。教材是面向学生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著作,对学科建设和知识传播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在教材中出现错误或纰漏,其影响毫无疑问是极坏的。

二是中国学者翻译的国外经典教材和著作,很多存在翻译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当前中国国际政治学科教材匮乏,引进国外经典教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翻译国外经典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翻译的质量。影响学术著作和教材质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著述者的学术水平,另一个是学术态度。如果说国内国际政治方面著作的质量问题是由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和态度所致的话,那么国外经典著作和教材中译本里的问题则大部分是由中国学者所强加的,是在翻译为中文过程中“次生”的。举一个例子,笔者最近使用的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一书,是著名学者罗伯特·杰克逊和乔格?索伦森所著的国际关系学经典入门教材(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and approaches.2003年版)[1],这本书被誉为“全世界最好的国际关系学入门教材”之一,比较适合做入门教材。然而译著中却存在着中文表达问题、非通用译法、排版问题、笔误以及原著本身问题等40处错误,其中只有三处属于原著本身的问题,其余都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次生”的[2],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名著的中译本中并不鲜见。分析这些错误可知,只要译者本着为原著者更为读者负责的态度,多一点认真的态度,类似的错误肯定会大大减少。

三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不分层次。由于教材不分层次,就造成一个问题,对本科初学者来说有些太难,但又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目前我国本科专业使用的教材、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目,很多都是研究生使用的。就拿《外交学概论》课程来讲,本科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鲁毅、黄金祺等教授所著的、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外交学概论》一书。而据笔者了解,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研究生也使用的此书,类似情况在很多专业并不鲜见。

教材的好坏,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因素,教材选用不当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就业困难

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也不容乐观。这当然不只是这些专业的问题,也有就业结构问题,文科大部分专业就业都有一定的困难。然而这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去思考问题的原因与出路。

由于国际政治学科的研究性质,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难看起来就成为必然的了,因为研究性岗位毕竟太少、只能有少数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然而数量众多的国际政治、外交学本科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难道就只是为学术研究培养点、又必定被大量被淘汰吗?事情显然不是这样的。据笔者了解,我校历届国际政治、外交学专业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中都存在

大量这样的现象: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报考语言类专业未必录取而调剂过来的,这种现象长期存在,造成一种厌学的氛围,十分不利用教学,更不利用学生的成长,当然推而广之也不利于学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据统计,在某些院校的就业比例大概只有10%-2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科性质,还有就业的大环问题。但我们的探讨不能停滞于此,只要外交学和国际政治学界人士共同关注这一难题、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情况完全可以发生变化。

欲求药方,需先找病因。我们国际政治、外交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具备优良的素质,虽不能说学贯中西,他们大都比较了解国情和世界形势,具有一定的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知识基础,外语基础较好,并且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开放、合作意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难以就业呢?笔者以为,问题在社会不了解、不接受他们,没有给他们提供机会。国际政治、外交学专业的学生比较适合从事涉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工作。但从外交部等国家机关到出版社等事业单位到外企,他们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依然把目光聚焦在外语类人才身上,而较少把优先权甚至是平等的竞争权利提供给外交学和国际政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无疑更合适,因为他们既能用外语进行交流,又掌握了大量社科知识。原因何在?显然,专业品牌还没有形成,社会对这类专业还缺乏了解。我们没有尽最大努力让外界了解我们、接受我们。外交学、国际政治学界同仁应共同努力,向社会各界介绍外交学、国际政治学专业、介绍我们的学生,使大家了解到我们学科和学生的价值。若干年后,也许外交学、国际政治学专业就会成为热门专业。

三、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问题

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性质直接决定了本专业的研究型方向,致使我们的本科培养方案很像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下移。经常有学生抱怨所学课程无用,除非他们毕业后考取涉外部门或继续读研究生,而这样的学生只能是少数。基于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实现就业这一点,我们必须调整这种研究型的培养方向。由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必然是系统性的,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个人很难找到一个全面、满意的药方,因此我们只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我们的培养方案必须做出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课程设置。大学不能太功利,大学的第一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但是学生一旦毕业,生存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需要,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应用性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在保留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外,我们不妨开设一些世界经济、国际法方面的选修课,以及高等数学课程,同时使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就业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几乎不了解社会,更不要说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践经验。关于这一点,教育部前不久已经正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3]。如果真能实现这一点,学生在毕业时就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还具备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会大大改变他们的就业前景。

但是教育部这一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或者说我们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的愿望能否真正实现,则要看改革力度。如果我们能够把压力变成动力,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课程与社会接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外交学、国际政治学专业就会取得成功。

笔者提出的这些问题在一些顶尖的高校或许并不明显,但是在其他绝大部分院校,这些现象已经长期存在并越来越严重。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帮助学生是教师的职责。笔者再次呼吁学界同仁共同努力,使社会各界了解到我们学科和学生的价值,使我们的学科蓬勃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10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一个培养具有统筹、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换句话说,交通运输的专业人才,就是要有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极强的交叉性,首先体现在学科性质上――既有一般工科特性,又有管理学科特性,还有系统工程学科特性。比如开设的专业课程既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交通工程学基础,又有运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其次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不仅掌握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胜任交通运输部门的技术工作,而且具有系统工程师的素质,能在大型的规划设计中担当“总体”的角色。

由于交通的涵盖面极广,在不同的院校,交通运输专业的内涵有所差异。比如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由早期的铁道管理系发展而来,是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重要专业。该专业以铁路运输管理为主,同时覆盖了道路(含城市交通)、航空、水运等现代运输方式,具有大交通特色。从西南交通大学该专业毕业后,主要面向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就业。铁路运输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局或公司、设计研究院、大型工矿企业、教育院校等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就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地铁公司、教育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就业。

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却因为学校的学科特色,更倾向于天空,如学校在“交通运输”专业下,分别设有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民航运输管理、民航机务工程、民航电子电气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机场运行控制与管理六个本科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与航空有关。那不用多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的学子,就业领域与西南交通大学则大相径庭。

由于不同院校专业方向的不同,也导致了在不同院校学习的课程也有所不同。除了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主干课程相似外,西南交通大学该专业的课程主要围绕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等展开,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专业的课程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对该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在了解该专业的基础上,还要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去查询该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陆地系――飞奔在阳光大道

陆地交通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运输方式,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那么与陆地交通运输相关的专业都有着什么特点呢?

【物流工程】

现在电子商务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你的鼠标在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网站轻轻一点,你所购买的物品不久后将由快递人员送到家门口。与对物品的流通进行设计与规划相关的专业就是物流工程专业。

物流工程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法学等的交叉学科。学习内容偏工程,主要有物流系统仿真、预测原理、电子通讯技术等技术性课程,以及物流设施设备、货物运输组织、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等的需要较高专业技术的规划设计课程,涉及物流规划的编程设计与运算。该专业需要学习者拥有良好的计算机能力以及制图等工程类基础知识,侧重于技术人员的培养,突出的是技术设计能力。

这个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现代物流学、系统工程、运筹学、数据库等常见的物流作业需要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以及采购与供应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生产运作管理、项目管理等侧重于企业内部物流流程方面的知识介绍以及方法,其中涉及专用的物流模型和软件(如FLExsIM),还有一些是如国际物流和物流系统规划等的从大环境出发为企业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课程。

物流人才在全国来说非常缺稀,因此物流专业的就业面很广,生产、运输、仓储都有涉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有铁路局和大型重工企业,以及各汽车企业,后者往往是大多数毕业生偏爱的。还有许多近些年发展快速的专业物流企业、第三万物流企业等对于专业的物流人员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而这种企业的待遇相对更好,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会更高。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专业开设和我国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而铁路正是陆路交通运载量最大的一种运输方式。本专业要求较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信号分析、测量与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信息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所涉及到的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设计和开发能力,同时要求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本专业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通设备的测试、控制、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并重;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并重,掌握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电、算、机、光等技术。

其专业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多学科交叉的高级技术人才,专业方向包括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精密仪器及机械等。主干学科由交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组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车辆构造及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控制工程、交通设备控制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振动与噪声测控技术和交通设备动力分析等是必学的课程。

由于专业中设计多个方向的课程,载运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有很多的选择,比如选择继续读研同学既可以选择学习本专业的三个方向,也可以选择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方向、电气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计算机技术方向等。在就业中能适应多个岗位的要求,在许多行业都有本专业的学生,而并不是局限在铁路行业,比如交通运输领域(包括汽车、铁路、航空)的中外各生产和管理部门、电子电器研究和开发部门、测控和仪器仪表研制单位、计算机和网络通讯公司等,也可进入高校从事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因此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比较稳定。而对于希望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专业的选择将有更大的空间,可以选择EE(Electronic

Engineering)、ME(Mechanical Engineering)、CS(Computer Science),甚至有学生申请成功MFE(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海洋系――欲乘风破浪

水是地球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地球表面积的70%左右都是被水域覆盖的,所以,要实现异地物与物的空间转移,不征服海洋可不行。

【航海技术】

说起航海技术专业,可能很多考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开轮船的”,这一习惯思维是由于该专业在我国就是从海洋船舶驾驶转设而来的,比如大连海事大学的航海技术专业的前身就是海洋船舶驾驶专业。但随着该专业的日趋发展成熟,该专业的要求也不仅仅限于海洋船舶的驾驶,还包括对船舶运输的管理、对航海等法规的了解等。

当然,该专业的基础还是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能操作海洋船舶驾驶,能设计航线,能识别和运用各种航图、导航仪器仪表和GMDSS通信设备。在此基础上,还要懂得船舶运输管理,组织船舶航行。同时,由于该专业毕业后,所工作的环境是公海和内海,因此还要了解航海和海商法等法规,以免错误操作而引起争端。

由于技术是基础,所以航海技术的专业课程首先就由船舶操纵、电工技术、航海力学、航海仪器、GMDSS设备及通信业务、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等构成。为了对船舶的熟悉,还要学习船舶原理、船舶结构与设备等课程。另外,航海英语会话和阅读是奠定海外沟通的基础,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是安全顺利航海的前提,船舶安全与管理船舶货运、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航运经济与航运市场管理等是合法航行和经济价值最,大化航行的参考依据,这些课程也是必学的。

目前国内开设航海技术的院校并不多,一般可将其归为两类,第一类是依靠学校相关优势学科而开设的,如重庆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另一类是结合学科及地域优势而开设的,如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烟台大学等所在地都是我国著名的港口。

考虑到航海技术就业领域的特殊性,目前招生批次大多位于提前批次,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体检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大连海事大学要求报考航海技术专业的考生身高1.65米以上、五官端正、无平足、无口吃、无色盲(弱)、双眼裸眼视力均在4.7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到4.9及以上的身体健康、学习英语的男生。其他院校的标准也并不多,以学校《招生章程》公布的信息为准。

【轮机工程】

如果说航海技术专业还能从名称上大概判断出专业是学什么的,那么轮机工程就往往会让初次接触的学生不知所以然,听起来仿佛很熟悉,但要说明白轮机工程是学什么的却只能摇摇头。

从学校的专业介绍中,轮机工程是培养具备机械原理和轮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符合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sTCW78/95)和我国海船船员适任标准的要求,基本具备A类船舶二管轮任职资格,并能在海洋运输各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修、监造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更简单地讲,轮机工程培养的学生就是管理船舶所有机电设备和动力装置的技术人员。

该专业在大多开设院校中都设有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分为轮机管理和船机修造两个方向,前者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工程流体力学、电路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轮机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轮机监控技术及应用、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自动化、轮机维护与修理、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等。后者课程的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轮机工程材料、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路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自动化、船机制造工艺、船机检修工艺、船舶检验、船舶动力装置设计、摩擦学、故障诊断技术等。重庆交通大学则设有轮机管理与船舶动力装置设计与制造两个方向,但两者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和就业领域没有较大的差别。

轮机工程与航海技术是两个紧密联系的专业,因此一般开设了航海技术专业的院校,也开设有轮机工程专业。由于轮机工程专业毕业后所就业的领域与航海技术一样,因此在体检要求方面也与航海技术相似。

从该专业毕业后,找工作基本上是不用愁的,但工作强度比较大,一般靠离码头需要加班(及时对轮船的情况进行检查、维护和修整),环球航行需要倒时差,如果遇到旧船,工作强度会更大。再者,机舱高温、高噪音。虽然有集控室,但平时保养仍需亲临一线。另外,航海还有其特殊性,譬如说,长期远洋不能经常和家人团聚。所以在选择时,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就业领域再谨慎填报。

天空系――借我一双翱翔的翅膀

曾几何时,飞上蓝天是人们遥不可及的梦想,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航空运输的发展,坐飞机已经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而载领人们翱翔蓝天的飞机操作员,就是飞行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

【飞行技术】

飞机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培养飞行员的专业,也就是说培养会开飞机的人的专业。也许有许多人认为该专业只注意培养飞行技术,但事实上还会培养对飞机性能的了解。

飞行技术专业的学习由三大模块组成,其一是理论学习,主要包括陆空对话、民用机飞行原理、航空气象学、空中领航学、机组资源管理、航图、航行情报学、空中交通管制学等对飞机的了解,对飞行气象的了解和一些基础知识。在完成一到两年的理论学习后,就要上飞机进行飞行训练。飞行训练结束后,还要进行毕业设计才算整个学业的完成。一般来说,理论学习和毕业设计是在招生院校进行,飞行训练是由与招生院校联合培养的航空公司指定训练地点。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11

地方师范院校大多由师专和教院合并而来,英语专业单一,大多只有英语教育专业。长期以来,地方师范学校承担着为本地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使命,国家包分配的行政管理模式使得学校缺乏生存危机。近年来,师范院校的英语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尚好,但还是有许多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于教师外行业,在企业或者对外中介机构供职,从事进出口贸易、翻译、旅游等工作。

随着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市场不断开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市场的开放,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使得地方师范院校渐渐感到面临着生存竞争压力,师范生就业难度也不断加大。地方师范院校大多地处中等城市,作为省属传统文理院校,既无区域、经济优势,又无学科、科研特长,地方师范院校普遍面临着严峻的发展转型及重新定位的问题,师范院校大多选择了综合化发展之路。师范院校非师范化成为转型发展的一条路径,其中,英语专业转型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贸易渠道的不断拓宽,商务英语类人才供不应求。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提出,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制定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国内一些高校敏锐地发现这一变化,开始进行复合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主辅修型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部分高校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2007年,教育部批准在对外经贸大学首批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此后,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迅速,地方师范院校也相继设立商务英语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90%以上设有外国语学院的师范院校都设置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大量开设,使得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呈现出过度化趋势,地方师范院校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优化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显得尤为迫切。

一、认真反思传统师范教学模式,准确把握商务人才需求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肇始就来自于语言教育,近代大学的发源也来源于外国语言教育。地方师范院校办商务英语专业必须认真分析传统师范教学模式问题,准确把握商务人才需求特点。

1.充分认识地方师范学校英语专业的办学局限。师范类院校的语言专业办学历史长,经验多,但长期局限于教育界,对商界介入不多,较少涉及外贸、营销等。地方师范院校由于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外贸人才需求不大,受此所困,地方师范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特点研究不够,对外向型经济人才需求估计不足,外语人才培养长期沿用“经院式”培养模式,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重语言文学轻语言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师范性、语言性、单科性特点,忽略了语言的文化性、交际性、工具性特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关注很少,学生就业主要面向教育系统或者从事信息翻译工作,只有少数人到企业从事商务活动。在课程设置上大多以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第二外语、英语笔译、实用英语语法等英语专业课程为主,把语言学、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英语外刊选读、英语口译、高级英语、高级写作等作为选修课程,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学科内容很少,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老化。即便设置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由于商学院与外语学院分立,语言教学和商务教学很难融合,商务课程的深度、广度以及针对性往往有所欠缺。

2.理性反思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观念。商务英语专业初设时期,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理解为“商务+英语”,更兼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教学惯性,把商务英语专业实际办成了“英语+商务”,或者更简单地理解为商务翻译,从而商务知识和商务实务成为英语专业教学的点缀。实际上,当今世界技术翻译水平不断提升,翻译技术工具不断成熟,对纯粹语言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尽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英语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向人才市场,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能适应商务要求的毕业生并不多见,大量的毕业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业务实习和锻炼才能适应外贸业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负担,加大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许多企业、外经贸公司已经拒收单一外语类毕业生。

3.准确把握当今商务人才的需求特征。在当今经济战线,外资商社、三资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中小型外经贸企业、民营企业、涉外宾馆饭店等企事业单位作为地方经济的主战场,在这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瞄准的就业市场中,涉外商务、货运、船务、商务文秘、外贸销售、外贸跟单、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涉外商务谈判咨询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管理等技术应用型岗位无疑应作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潜在职业目标。这些岗位需要从业人员不仅需要较强的语言能力,还需要交际沟通技巧,并熟悉掌握基本的贸易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能够具体运作国际商务业务环节,具有很强的技能型、应用型、实践型特点。

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研究学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积淀优势的前提下,对地方企业外贸实务和社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修订传统的教学计划,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寻找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缩短毕业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时间。

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一方面强化专业教学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强化专业能力的市场性;必须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并重、语言交际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并重;在课程设置上,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学术性”、商务知识的“实用性”、专业发展的“适应性”、职业能力的“技术性”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认真设计。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一年打基础,开设英语基础课程,强化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引导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素质、能力、兴趣的基础,选择合适的专业和职业方向;二年学专业、三年练技能,二三年级开设商务专业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英语课程,充分体现个性化,在学生专业和职业方向上,以行业和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业务进行操作的能力,并了解熟悉会计核算、产品出口核销、出口退税、出口收汇、报关单、信用证、核销单、货运单、提单、货运保险、货款国际结算等国际通用惯例;四年做实务,四年级在校内或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并进入有用人意向的企业顶岗实习。

1.强化人才培养的复合性。随着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增长,企业都力图用最少的人干更多的事,一人多岗、一人多职、岗位变动轮换现象已十分普遍,对人才的智能迁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核心当然是英语,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是基础,语言学、语言文学、翻译等语言素养必不可少,在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中更多地设置英语语言材料和场景,在教学中开展全英语浸入式教学,努力增加学生英语信息输入量和使用机会,在工作语言状态下直接学习国际通用的相关商务知识;同时还必须广泛涉猎人文地理、自然科技等知识,具备计算机、经贸、法律、财务、金融、管理、公关、文秘、传播等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多个岗位要求。

2.强化专业教育的专业性。专业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技术教育,不仅强调复合性,更强调专门职业的导向性、研究性和专业岗位的专业性,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的扩散性和迁移性。良好的专业素养是专业人才的关键属性,传统的语言训练、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分离教学的方式很难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原有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开设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外贸会计、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谈判口语、法律英语阅读、国际金融、进出口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实务、海关报关实务、国际货运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学等课程,事半功倍。

3.强化商务人才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只有在使用中才有价值,学而不堪用、不足用显然是失败的。商务英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外贸业务能力和英语专业水平二者必须在实务操作上实现有机的集合。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外贸财务、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对于没有商务经历的学生来说往往云山雾罩,不明所以,必须强化教学的现实性,让学生觉得有用、能用、管用、好用。要结合实际开展主题教学,如以“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为主题,优化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未来创业素质和商业头脑;以“工作语言”为主题,优化基础英语、商务英语、进出口业务模拟谈判等课程,加强语言训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业务能手”为主题,优化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进出口单证制作实训、进出口业务综合技能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实务操作技能。要加强实习实训,建立商务英语实训中心,模拟商务及外贸业务情景,模拟处理各种商务及外贸业务,熟悉外贸流程。要将考证与学习结合,引导学生参加剑桥商务英语水平考试(BEC)、翻译证、口译证、商务秘书证、外销员证、单证员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等资格证书考试,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4.强化语言交流的文化性。专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谋生教育,更是生命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自由思考、自主思考、文化思考、批判性的思维方式等能力的培养,以期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产生有益影响,这不仅仅是职业需要,更是人生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比职业能力更重要。因此,还应广泛开设人文课程,特别是语言使用国的文化背景相关课程,如基督教发展史、西方文明史、国家史、文化交流史、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加强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领域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民情风俗、生活习惯、惯用语等,了解文化背景,使得学生具备文化反思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和商务谈判中正确处理文化差异,避免交流障碍,产生常识错误,误判谈判风格,从而提高国际交流效果和获得商务谈判利益。

三、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

在当今时代,大学已从“象牙之塔”走上“十字街头”,关门办学已经无法在竞争激烈的院校市场中获得一席生存之地。由于大学办学层次、服务对象、服务区域的不同,大学也产生了层类分化。地方高校生于地方,长于地方,地方高校地方化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高校地方化要求学校办学向地方开放,地方参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地方高校要研究地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开办商务英语专业,脱离地方政府、企业现状和需求,故步自封、独善其身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地方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为依托,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之路。

1.广泛吸纳办学智慧。建立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机制,积极吸纳地方行业、企业、产业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科建设发展、招生计划制订、学生就业创业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事务中,广泛征求地方意见。

2.大力推进课堂开放。聘请地方外事部门、招商部门、外经贸部门等行政官员以及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职场精英等以兼职或讲座报告形式,对学生进行外贸商务外事等实务教学,为学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就业信息等。

3.大力推进校地结合。积极开展对外服务,与地方海关、进出口部门和外贸企业等建立稳定、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提供决策咨询、英文资料翻译、管理骨干外事培训、企业业务人员培训等服务;开展嵌入式教学,以班级企业冠名方式进行订单式培养,联合建立起实习实训生产基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企业生产、外贸实务操作结合,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和就业机会。

4.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与国外大学、企业建立交流合作关系,通过师生交流互访、休学旅行、交换生、双学位、海外合作办学项目等方式,扩大师生眼界,开阔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惯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地方师范院校在激烈的生源竞争、市场竞争、就业竞争中,在学校的办学方向及发展定位上,无所作为、消极等待当然没有出路,而一味求高、心态浮躁也不可取,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实现师范性向多科性的转型是关键。客观审视评价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实际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则是提高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赢得生存空间和获得社会声誉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司[1998]106号.

[2]刘阿娜,等.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高校培养模式的对接[J].职业时空,2006,(10):26―27.

[3]黄赞琳.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1-93.

[4]孙力.培养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复合人才的教学新模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100―102.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12

(一)吸收国际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在融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经过了“移植”“借鉴”和“本土化”等不同的过程。“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工作导向”等一些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在我国已深入人心。从1985年起,上海就开始了政府间的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并逐步拓展到整校制合作和专业合作。目前,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已扩展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加拿大等20多个发达国家,国际上各种先进理念和做法对上海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多元发展的制度框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中产生了很多新职业,特别是在服务行业领域,许多国家正在尝试将教育、培训与就业结合起来。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就形成了由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组成的全国职业教育基本体系。这种体系的实体机构主要包括综合高中学校、职业学校、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社区学院和企业培训中心。多样的机构形成了美国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式,美国职业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强调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所学的应用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上,可以申请继续深造,进入有相应专业的四年制大学学习专业课程[1]。除美国外,日本的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法国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大规模、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体系,瑞士及西班牙“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教育体系,都给我国特别是上海的职业教育发展开拓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上海职业教育进一步贯通学生发展通道,中职学生毕业后,既可以选择到高职继续就读,也可以通过高考方式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就读,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引入国际职教办学模式,深化校企间的合作与互动。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全面引进了“双元制”模式,并在上海市电子工业学校等学校开始试点。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上海职业教育不断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及澳大利亚TAFE学院和“新学徒制”教育理念,将企业纳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从本世纪初校企合作的各种企业冠名班,如上海市金山石化工业学校的“巴斯夫班”、“拜尔班”等,到目前校企间专业、师资、课程、教学等全面的合作,校企合作已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近年来,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上海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目前,已经建成了现代护理、交通物流、电子信息、商贸、旅游、化工、建筑、现代农业8个以专业为纽带的行业性职教集团,以及嘉定、徐汇、闵行、黄浦、浦东新区等12个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特点的区域职教集团。但是,目前校企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还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规模和相应的机制。集团成员间的合作也还比较松散,除了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制约外,缺乏长效的运作机制也是重要的原因,这也是今后职业教育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三是吸收国际终身教育理念,拓展服务领域和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在《1994~1997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迈向技能型的澳大利亚》和《1998~2003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通向未来之桥》两个国家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所有人进行终身学习[2]。所以TAFE学院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的束缚,建立了“职业教育―就业―继续教育―更高层次就业”的终身教育模式。同一时期,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也将职业的终身教育作为促进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上海职业教育在国际终身教育思潮影响下,也在不断拓展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一方面,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多样性的职业教育培训选择,使就业者能够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实现更高层次就业。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面向社区下岗或失业人员、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培训;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鉴定等,职业教育的终身发展功能得到不断强化。

(二)拓展教师和学生合作交流,在互动中促进质量提升

作为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和地位的关键因素,改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质量一直是各国的重要关注点。自1980年开始,我国不断派遣职业院校教师出国访问、进修、考察,同时也聘请外籍教师来华任教,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师资与国际的交流。在国家层面的师资交流基础上,为学习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上海市非常重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自2011年以来,先后2次邀请德国职教专家12人次来沪开展专业教学法培训班,支持247位中职校长及教师赴德参加培训。2013年,上海市教委进一步明确,重点支持以专业学习为主,能够获取学分、证书、互免学费的中长期校际合作项目;加大对中职校学生赴海外游学、实习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往能力。这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的国际合作交流将成为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常态。

目前,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的方式有多种,一是聘请外籍教师或专家开办讲座;二是派遣教师赴外方学校短期进修,上海很多职业学校每年都会选送一大批骨干教师分别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进行教育考察和专业培训;三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组织国内外的教学研讨;四是培养一批“双语型”、“双师型”骨干教师,并把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专业课教师任职资格的基本要求。上海职业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形成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案例,如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引进“外脑”,由一位外籍“东方学者”,打开了培养人才的国际之路。玛丽?莱姆来沪后,在中美合作护理专业中引入国际公认的美国护士资格考试,找到一把培养护理人才的“国际标尺”。她首次引进20 多种原版国际护理优质教材,还带来了护理批判性思维、护士交流技巧、人类生长与发育等课程,培养的毕业生“国际通用”。学校每年聘请20多名外籍教师,派出数十名优秀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专修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课程,为上海培养紧缺高端护理人才[3]。上海市医药学校的中澳合作项目“现代物流(医药专门化)”专业,完全移植澳大利亚TAFE物流专业证书的相关课程。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先后派遣七批共19名教师赴澳大利亚进修,有14人取得TAFE证书,其中3人获得TAFE体系国际培训师证书①。这意味着他们具有对从事澳大利亚TAFE体系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的资格。教师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有效推动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

在加强师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上海市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如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从2005年起,通过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部牵线,与英国杉顿中学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书,开展了两国学生间的课程合作交流活动。至今,两校已在旅游地理、历史、体育、商务、艺术等多门学科上进行了课程交流以及师生互访活动,极大促进了两校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YFU(国际学生交流协会)国际交流生项目,不仅将本校的学生送出去,还吸引了泰国等国外学生来校学习。

(三)开发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在合作中扩大资源共享

职业教育适应工作世界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标准基于国际化的专业教学标准,而这一教学标准正是基于行业标准。201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86号),组织上海市和天津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展开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发达和先进地区重点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接国际产业发展,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将国际行业技能标准融入专业课程内容。早在2002年,上海深入开展课程教材改革,已先后制定了66个专业教学标准,为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2011年,上海市制定并颁布了《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沪教委职[2011]38号),提出要“鼓励学校将国际行业标准融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服务规范,增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逐步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教学标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为此,在原有的66个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2011年,上海市先行试点开发了护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国际邮轮服务等13个专业,涉及8所中高职院校,分别借鉴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在这些专业教学标准中,既有对国外相关行业和岗位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又包含了对软技能的课程和教学要求,对教师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标准有了很大提升,预期按此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对更高层次和领域的岗位适应性将更为增强。

二是鼓励学校将国际行业标准融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2013年开始,上海组织开发了52个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并在6个试点学校实施。目前,上海市多所职业院校都参与了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在开发团队建设方面,除了国内行业、企业专家外,还邀请了一批跨国企业的专家,特别是熟悉相关国外职业能力标准和课程开发的外籍专家,参与开发的全过程。这一方面有力地保障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接受和学习的过程。

三是扩大资源共享范畴,推进国际间教学标准互认。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各国行业间的技能标准要求也越来越相似,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讲,其所培养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同一行业的某一具体专业领域所需求的专业技能也是非常相近的。为此,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专业教学标准互通互认,是培养面向变化的工作世界的人才的必然途径。

(四)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对接中实现课程改造

国家鼓励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而专业与课程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体现。在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引进与中外合作方面,我国也做了大量的工作。199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英国文化委员会开展“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支持我国建立一个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导向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项目建设6年间,我国引进英国NVQ文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标准体系和考评技术,还专门颁发了《关于在中英合作项目文秘和行政管理证书引进试点单位实施督考和颁发证书的通知》,决定参照英国NVQ质量保证体系的经验,在试点单位实施督考制度并对参加培训和通过考核者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1999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实施“中德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4年间在7个试点地区的7个职业领域中开发了职业标准、教材和教学大纲,面向社会招生并颁发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英国苏格兰资格监管局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SQA-HND项目,由鉴定中心根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对苏格兰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进行论证[4]。对于与我国职业标准要求基本衔接一致的苏格兰课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鉴定中心进行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参加该苏格兰课程学习合格的学生即可获得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这些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认证同国际的接轨。

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上海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也在不断深入,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有影响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了对一些重要的职业(工种)技能标准和资格证书的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就中等职业教育来看,目前上海中职已经有13所学校的22个项目与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涉及到模具、数控、汽修等二产类专业以及饭店服务与管理、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三产类专业。

(五)提供多样和有选择的教育供给,在发展中增强模式创新

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对学生“眼睛”和“手”的训练,而忽视了“脑子”和“心”的训练,而国际上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好的经验。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上海各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MES)“工作过程导向法”“能力本位教学模式(CBE)”“教学工厂”等等,并与学校的专业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功效。如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一些海外合作项目,德国外教“驻扎”上海,用严谨的“德国标准”培养学生,其中“中德合作通信技术专业”以岗位群的职业特点为依据,以工作项目为引领,凸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学过程的评价。除了毕业证和各工种技能证书,全校每年有约七成学生考取了德国工商行会颁发的技能证书,这相当于拥有了在欧盟各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通行证。商贸旅游学校与世界知名法国蓝带厨艺学院合作,将其培训课程引进中国。今后在学校课堂,全球顶级主厨将手把手培养带教“学徒工”,同时引入的还有国际认证的蓝带料理、甜点、烘焙、餐饮服务等职业资格标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上海云丽莎艺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云丽莎艺术设计中心”、与中国黄金集团合作建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中国黄金创意产业中心”、与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喜玛拉雅美术馆合作成立喜玛拉雅综合艺术学院(筹)等,搭建了集教学、产品设计研发、市场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平台。

随着上海培训市场的发育壮大和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模式也在不断拓展变化。向特殊的职业培训领域拓展,是上海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又一值得关注的发展动态。目前,除了学校整体合作、专业合作、课程合作、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外,中外合作的模式已经拓展到培训领域,拓展到合作开发教学标准和培训标准、合作进行项目开发等方面。

应该说,在上海职业教育领域国际合作办学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国外原版英语教材及教学辅导教材的引进,外籍教师的教学,使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实训教材的引进,对最新行业知识和生产技能接触和了解机会的增多,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增强;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引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增加了砝码。同时,大批跨国企业进驻上海,也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职业学校虽然在合作形式上多采取合办一、二个专业的形式,但其带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上海市医药学校的“现代物流(医药专门化)”、上海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护理”、上海市商业学校的“国际商务”等专业,已成为这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通过对国外的专业与课程模式进行科学的借鉴、移植和创新,将在合作专业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在其他未合作专业中实行嫁接推广,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展望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才培养与工作世界的对接。作为整个教育领域合作开放的一部分,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开放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处于整个教育开放的薄弱环节,无论合作规模还是合作形式都相对较散,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伴随着工作世界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一)转变合作理念,从自发走向自觉

目前,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处于自发状态。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国际化行为,都缺乏一种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办学实践多是一些零散的、应急性的行为,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在学校内部也缺乏专门负责的组织机构。从长远来看,这种意识上的“自发”状态必然要向“自觉”状态转变,要意识到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自信、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间的人才培养竞争,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日益国际化的需求。具体来看,重点是进一步深化基于项目的教师和学生交流:第一,要在合作的面上进一步拓展,要使尽可能多的师生都能够享受到项目交流带来的好处,这就需要政府方面提供资源、信息和政策支撑;第二,要在合作项目的深度和选择上,能够与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心理阶段相吻合,体现出职业院校合作项目的独特性和适应性;第三,要将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学校层面的具体操作有机结合,使学校能够在有效的政策支撑下,有信心、有动力地做好项目中的师生交流和教育质量提升。

(二)扩大合作规模,从零散走向集中

以国际水平教学标准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为例。目前,我国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国际间的合作:一是深化对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成为国外各个行业上岗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和依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也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执行起来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能够获得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比例非常低,作为入职的标准,特别是对上海来说,面对众多的跨国公司和企业,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已经势在必行。二是扩大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由政府层面直接引进国外主要行业重点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供职业院校学生及社会在职人员选择;同时对学校提供支持,鼓励学校与国外职业院校合作,共享国外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体系。三是改造现有课程和教学,依托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实现课程和专业与国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对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均是按照国内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设计和安排的,按照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还需要在课程方面进行改造和对接。

(三)注重实际效果,从合作迈向发展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篇13

一 问题的提出

网络平台建设、网络渠道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学习支持服务是现代远程教育产业生产服务活动的四大领域。这四大活动领域的产品或服务及其价值实现构成了现代远程教育产业的价值链。在这产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产品或服务的转移都会发生交易。正如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1985)[1]所说,“交易之发生,源于某种货物或服务从一种技术边界向另一种技术边界的转移。此时一个行为阶段结束,另一个行为阶段宣告开始”。洪盛(1992)认为,在市场容量和资源供给既定的静态条件下,一个人或组织可以在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两种生产方式之间、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之间进行选择[2]。

产品或服务转移,或者是市场外包方式,或者是通过远程教育组织系统内部纵向一体化方式,或者是纵向约束,这是现代远程教育产业生产服务组织作出的不同战略选择。然而,不同的选择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选择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本文拟在分析中国远程教育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研究其不同经营模式的成本效益条件,为中国远程教育产业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分析工具。

二 中国远程教育产业价值链分析

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中国第三代远程教育经过10年的发展,产业经营模式已初步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价值实现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价值链结构,如图1。

在实践中,产业分工角色大致为:(1)远程高等教育院校通常扮演教育服务提供者和教育内容产品提供者两种角色;(2)IT硬软件开发生产企业主要扮演技术产品提供者角色,但有时也扮演教育内容产品提供者角色,而正规文字教材、视听教材通常由出版社提供;(3)远程教育内容产品主要靠网络、通讯营运企业传输配送,但正规文字教材、视听教材通常由物流企业配送;(4)以学校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建立的各地远程学习中心提供学习支持服务;(5)产业用户为社会各界在职或非在职学习者。

三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产业战略外包与纵向关系运用

1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产业经营模式

盛洪(1992)[3】]认为,分工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的操作分开进行。由于分工,一个人或组织减少了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从而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远程教育产品的生产或服务的专业化分工实践中,形成如下三种经营模式。

(1) 选择市场交易,可采用战略外包。C.W.L.希尔、G.R.琼斯(Charles W.L.Hill、Gareth R.Jones,2007)[4]将其定义为:“战略外包是将企业价值链活动中的一项或某几项或一些企业职能交给一家技能和知识只专注于某一活动的独立的专业企业的决策。”本文所研究的远程教育生产服务活动外包指远程高等教育院校运用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将具有明确标准和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生产活动转移给具备条件的其他生产服务组织的经营决策。

(2) 选择企业内部交易,可采用纵向一体化联合生产。若是经济组织内部分工,就需要统一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这就形成科层组织管理。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1937)[5]认为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不同组合中的讨价还价被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市场交易。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1971)[6]认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考虑到长期和短期契约都有问题,纵向一体化很可能就有必要了。”

(3) 选择市场交易,但实行纵向约束。生产要素在经济组织内部分工,管理交易费用会随着产业价值链的延伸而增大,可能使纵向一体化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减增加的管理交易费用。如果上游生产组织将下游产品或服务外包,可能出现搭便车或双重垄断加成问题。于是上游生产组织就可能采用最大零售价格、配额或特许权费等纵向约束手段来解决问题。

2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产业营运战略运用的特征

(1) 教学媒体产品配送实行战略外包。新媒体产品和正规文字教材、视听教材的传输配送服务分别由网络、通讯营运企业和物流企业承担,远程教育培训服务提供者或者教育培训内容产品提供者从设施设备投资的成本效益考虑,几乎不可能将科层制延伸到媒体产品的传输配送服务领域。

(2) 学习支持服务实行特许连锁经营战略外包。学习支持服务经营网络目前有三种类型:(1)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全国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电大分别以独立事业法人单位协议加入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区域和地方管理中心和学习中心为试点项目提供招生组织、日常教学教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考试组织与管理、教学辅导等支持服务;(2)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如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近30所高等学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合作,为其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招生组织、教学教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考试组织与管理等校外支持服务;(3)普通高校网络学院自建学习中心系统。三种体系均由院校本部统一品牌、服务标准、程序、收费和收益分配标准,本部特许经营并进行质量监管,加盟机构直接面向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3) 在教育培训内容产品和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制作方面,有两种倾向:其一,院校内部纵向一体化。从课程开发设计、学习技术支持平台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开发设计到演示文稿PPT、网上文本、CAI课件、流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内容产品生产制作都由远程教育院校在内部组成项目团队实行纵向一体化运作,如中央电大统设课程建设模式。其二,内容产品和技术产品分项战略外包。远程教育技术产品由于技术和设施设备的专业性和投资成本效益特性,远程教育院校通常将其战略外包,如招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习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平台。内容产品也有不少的外包案例。

四 远程教育产业战略外包与纵向关系成本效益分析

远程教育产业组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中无论是采用战略外包或纵向一体化战略,主要考虑的是成本结构带来的长期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形成。鉴于远程教育院校在产业组织中的核心地位,本文重点分析其战略外包与纵向关系成本结构。

1 远程高等教育技术产品和内容产品专业化分工生产的成本效益

远程教育内容产品是为了特定学习需求而生产的,学界认为有如下特点(马费成、靖继鹏,2005)[7]:(1)外部性。(2)累积再生性。(3)开发成本高而复制成本低。

在专业化分工生产条件下,假设:

A 每次完成给定任务或者单位产品后,下一次完成该任务或单位产品的时间将减少;

B 单位产品完成时间将以一种递减的速度下降;

C 单位产品完成时间的减少将循环一个可以预测的模式。

设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专业化分工生产总成本为:

图2显示,在 的条件下,产品生产边际成本虽然始终为正数,但随产量的增长而有规律地下降,从而导致总成本虽随产量增长而增加,但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却越来越快,这就是专业化分工生产的成本效益和优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远程教育教学技术产品和内容产品战略外包成本效益分析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日益发达,专业化分工日益市场化,生产服务战略外包已是一种国际趋势。然而,生产服务战略外包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

设远程教育产品外包采购成本为 ,则

外包采购成本 中,采购价格 和市场交易费用 取决于产业市场结构,具体情况如下:

(1)孙洛平等(2006)[9]分析了市场结构与交易费用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交易费用为零;②卖方垄断市场条件下,市场交易费用很小或接近零;③在多个买方对多个卖方市场条件下,交易费用随参与人与交易人数的增加而减少;④在双边垄断市场条件下,市场交易费用达到最大。

(2)产业组织经济学研究(Jean Tirole,1988)[10]表明,产业市场卖方垄断程度越高,勒那指数值越高,则外包采购价格 越高,反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外包采购价格 趋于边际成本 。

由上述规律可以判断出:远程教育教学技术产品和内容产品生产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越高,外包采购成本 越低,因而对远程高等教育机构产品外包的激励就越强。

3 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纵向一体化生产成本效益分析

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采用纵向一体化生产,可能会产生两种成本效益。

(1) 范围经济

根据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要求,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通常形成一定的专业课程包,其中的每种内容产品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设: 代表一组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集合, 代表 的某些子集合, 代表产出 不在子集 中并等于零的产出向量 。

纵向一体化生产实质上就是采用科层制组织方式共同或者联合生产同一专业课程包的多种内容产品。这时,内容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将降低,联合生产的产品品种越多,专业专业化程度越低。由于产品间的高度关联性,可以共享技术和生产管理条件,固定性开发成本和固定性管理交易费用可在多种产品之间分摊,从而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但上式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成立,只有联合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上时,范围经济才出现。这是因为随着规模的扩大,联合产品的共同固定开发成本和固定组织管理费用分摊到每种产品的份额逐步降低,使得追加成本 低于独立生产成本 ,范围经济就出现了。

(2) 增加的管理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

纵向一体化联合生产,增加了生产组织的复杂程度,生产组织月复杂,规模越大,管理交易费用虽不成比例增加,但也会跳跃式的增加。只要增加的管理交易费用仍低于外包市场交易费用,纵向一体化联合生产仍然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正是由于存在范围经济以及和增加的管理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激励了远程高等教育服务机构纵向一体化方式生产的选择。

在我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盟主的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开放教育教学内容产品的整合中主要采用“需求引导,项目合作,协议约束,反馈调整”的系统一体化运行方式。学界有人概括其特点为(李国渝,2009)[12]:(1)科层制组织方式,减少了市场交易费用;(2)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3)管理层级多,组织管理费用大。

4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外包纵向约束成本效益分析

由于远程教育教与学在时空上具有分离性,为帮助学员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通常远程教育服务提供机构在外地均设立了远程学习中心,由后者前者提供学习终端设施设备、招生宣传、生源组织、学生学习支持、学籍和日常管理、收取学费等服务。这好比产品制造商与分销商的纵向关系。

为什么中国的远程教育机构通常都是委托外地的企业或事业法人单位建立远程学习中心呢?这当然有一个成本效益问题。在外地均设立远程学习中心,必须考虑所在的城市用户的规模,因而一所学校在一个城市通常只设一家校外学习中心。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双重垄断加成收费,即高校网络学院和校外学习中心都在各自的服务边际成本之上垄断加成收取费用。丹尼斯•W•卡尔顿等(Dennis W.Carlton、Jeffrey M.Perloff,2005)[13]认为双重垄断加成收费提供了纵向一体化或纵向约束来增加联合利润的激励。

设远程高等教育服务机构本部生产远程教育教学内容产品边际成本成本如下:

式中, 分别为校外学习中心的追加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这时,远程教育教学内容产品到最终消费者--学员时,已是双重垄断加成后的价格。由于双重垄断加成价格的存在,给上游经济组织强烈的纵向一体化激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部近两年来在北京、海口等城市直接设立校外学习中心、奥鹏在各地直接设立合资学习港,实际上都是受强烈的纵向一体化激励,企图将双重垄断收益 全部独占。这也是各地电大分校工作站强烈反对中央电大本部在地方直接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的根本原因。

但是,为什么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在地方直接设立校外学习中心不能成为普遍情况呢?原因有二种:一是双重垄断加成价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成人教育主体已多元化,市场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在成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除了在成人教育资源配置明显薄弱的地方,如等欠发达地区外,国内大多数地区很难形成远程高等教育服务的双重垄断加成价格;而在欠发达的地区,远程高等教育服务需求又不旺盛。二是直接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交易成本高,联合边际收益可能不增反而下降。

然而,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对外地学习支持服务外包不加约束,双重垄断加成价格在成人教育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直接的后果将是招生规模以及在校生规模下降,从而导致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收益下降;同时,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又不可能对校外学习中心进行内部监督,道德风险必然存在。鉴于此,目前68家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的高校普遍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的模式,即校外学习中心必须经本部特许而且只能统一使用本部的品牌,执行统一服务标准、教学管理程序和收费项目及最高收费标准,以此来对校外学习中心进行纵向约束。

五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产业的四大生产服务活动领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以及每一领域内的生产服务活动具体分工越来越明显,形成了独有的产业价值链和经营模式。

产品或服务转移时,教学媒体产品配送普遍实行战略外包,学习支持服务实行特许连锁经营战略外包,教育培训内容产品和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制作方或者纵向一体化或者分项战略外包,都是基于自身的成本效益和市场竞争条件而形成的。

远程教育内容产品生产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越高,对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内容产品战略外包的激励就越强;当存在范围经济和较低的管理交易费用,远程高等教育服务机构就会选择纵向一体化方式而不选择战略外包方式。只要存在范围经济或者双重垄断加成价格,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就有将外地学习支持服务纵向一体化的激励和冲动;然而远程教育产业和成人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由于竞争的需要或者管理交易成本过高,外地学习支持服务实行特许连锁经营战略外包有其必然性。可见,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上,市场竞争和成本结构条件不同,远程高等教育服务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都取决于成本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6] 奥利弗•威廉姆森.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灵的考察[A].载: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3] 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2:33.

[4] C.W.L.希尔,G.R.琼斯著,孙忠译.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321.

[5] 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A].载: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4-107.

[7] 马费成,靖继鹏,信息经济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62-63,177-180.

[8][10]泰勒尔著,马捷等译.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82.

[9] 孙洛平,孙海林.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6-103,143-147.

[11] 丹尼尔•F.史普博,余晖等译.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6-139.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