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课程教案实用13篇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1

一、青海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开展现状

(一)武术散打课程的开设

课程设置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安排。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基本依据是,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武术散打课程的设置是指为促进学生散打专业技能的发展而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教学时数和时间安排,它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学院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武术散打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能够为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武术散打知识体系,并能提高学生的武术散打水平与爱好。

(二)武术散打教材的使用情况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是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武术散打教材是为实现武术散打教学目的任务服务的,指师生在武术散打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特定教育价值的教学材料或工具。课程内容、教材是相互联系的,是构成完整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武术散打的教学内容

武术散打教学内容是指在武术散打教学过程中,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而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其物质载体有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等。武术散打教学内容是实现武术散打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四)武术散打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是武术散打教学开展的形式,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对武术散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武术散打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通过观察,共收集到175例关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案例,笔者发现青海省普通高校中武术散打教学中主要运用了集体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形式和少量的个别教学。

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武术散打教学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术教学教师最常采用的是集体教学,占54%。集体教学能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就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集体教学也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同班同学的学习内容相同,学习程度相近,有利于相互切磋讨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仅次于集体教学的是小组教学,占29%,小组教学一般是在模拟实战和实战演练当中使用,教师将集体分为3-4个小组,小组内成员一对一的进行对抗,然后小组内部总结实战中经验与不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使用最少的是个别教学,占17%,个别教学是集体教学的重要补充,其优点表现在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因材施教,能保证每个学生掌握教师所教,但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使用个别教学,会忽视整个集体的教学进度。

二、促进青海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管理,提高管理者决策能力

加强相关部门决策者对武术散打的认识是促进青海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开展的重要保证,而普通高校的管理者是促进武术散打开展的直接因素。要改善武术散打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学校领导对武术教学的重视。领导者在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对工作的开展具有导向性作用。

如果学校管理者能够对武术散打教学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他们就会把武术散打教学看成是开展大学生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武术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硬件设施,为青海省高等院校的武术散打教学进一步开展提供较好的环境,会加强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奖惩制度、财务制度等等,并督促落实。在这些管理制度执行中发现问题,就不断修改完善;促使青海省高等院校的武术散打教学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人治为法治,使武术散打的教学工作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得到迅速发展。

笔者认为,要提高管理者对武术散打教学的重视,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高校管理者对武术散打运动的认识。

1.以表演、比赛形式展现武术散打的魅力

武术散打可以作为普通高校运动会、教职工篮球赛或学生篮球赛等比赛开幕式的表演,通过格斗、竞技、力量的展现,加深高校管理者对武术散打的印象。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部级、省级、校级比赛,并争取获得优异成绩,使领导通过了解比赛过程,认识武术散打运动的魅力,特别是认识到这项运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自身价值的作用,以争取高校领导对武术散打运动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2.加强武术散打的校园文化推广

中华武术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调查结果一方面显示高校管理者对于武术散打了解较少,对武术散打的发展情况关心也较少,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武术散打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较为广泛,对学习武术散打具有较高的热情。例如,在问到武术散打最重要的价值时,有20%的学生认为是强身健体的,有55%的学生认为是防身自卫的,有8%的学生认为是培养民族自豪感与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有5%的学生认为可以养成尊师友爱的武德精神,另外还有认为武术散打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身体协调性、形成见义勇为等价值。

(二)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直接实践者,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好坏。提高武术散打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武术散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目前青海省普通高等院校中武术散打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武术教师队伍学历偏低,科研能力滞后,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等,亟待解决。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经费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来源,设备器材是进行武术散打教学的重要条件。散打器材的完备是保障散打开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保证学生安全的重要条件。但调查中发现,专门针对武术散打教学的经费投入少,教学场馆设施陈旧是青海省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青海省普通高等院校的武术散打的经费投入现状,应加大武术散打的宣传力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四)优化课程方案,创新培养模式

课程方案是学生在校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依据。青海省普通高校中武术散打教学的课程方案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不当,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课程开设面窄等问题,为有效提高武术散打的教学质量,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地区、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社会需求为导向,寻求与社会相结合培养人才的切合点,制定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课程方案。进行武术散打课程设置时,应按照武术散打的知识体系,重点进行基础教学,能够覆盖一定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武术散打学习与训练;同时应考虑到武术散打课程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场地器材等,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武术散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玉玺.武术散打发展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0(03).

[2] 浅析开展大学生散打运动的可行性[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2

一、武术散打的定义

武术从定义上来看我们就可以指导其是属于技击性的一类运动项目,其运动的形式主要是搏斗和套路为主,兼顾内外双修,我们将武术散手称为散打,其属于武术搏斗当中的一种,散打对抗都是在所规定的台子上,所以我们又将其称做“打擂台”。两人以一定规则进行打、摔、踢等的过程是现代散打的主要形式,属于徒手格斗,是武术的重要组成。

二、武术散打对大学生人格健全的作用及意义

所谓健全人格指的是能够在生活当中保持健康、稳定及积极的心态,是人内心作用下的一种行为方式,具体的表现为自我意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及合理、人际关系和谐、道德品质良好、创新能力较强等。

(一)散打对学生品质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武术散打进入高校,因其本身所蕴含的武德使其更具有了新的含义。武术散打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并赋予了学生勇气。散打既满足了学生掌握自我防卫技能的愿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自强的能力。长期练习散打可以让人的体格更为健壮,精力也更为充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让人心理和生理上达到一定的平衡;练习散打还能够锻炼人的意志,使人精力充沛,身体的内部功能得到提高。

(二)武术散打对学生人格健全的影响。

笔者根据多年武术散打教学经验,发现学生经过武术散打学习之后整体上的乐观性、态度沉着性、敢为性、情绪稳定性等各个和人格有关的因素都得到了明@的提高,而不利于人格健全培养的紧张性、敏感性、忧虑性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并且这种变化还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明显,学生在内心平衡、理智、及沉着自信等方面的人格特点及因素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有效提高武术散打在学生人格健全培养的不足及教学建议

(一)问题及不足。

武术散打教学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健全意义和作用重大。但是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武术散打的形式、内容等过于死板,很多学生上过了几节课就觉得每节课都是大同小异的,最后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其次是课程的难度未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就使得其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竞争性的氛围及合作情境创设的不够,使得学生人格方面的合作及竞争意识等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教育建议。

在分析了当前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人格健全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后,笔者针对现存的问题和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武术散打教师进行了深刻的谈话,同时还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体出了下面几点可行性的破解之策,希望本人的几点意见可以对高校后续开展有效的武术散打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作为武术散打教师应该保证其教学内容在原有的趣味性、惊险性、合作性、竞争性及合作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与学生入学时候的人格因素、人格缺陷及特点等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利于人格健全培养的教学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效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来改进武术散打教学:

1.对武术散打的内容、要求及形式等经常性的进行变换,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该保证在每节武术散打课上都应该有新的授课内容,同时武术散打的复习内容也应该有所变换化,例如拳法的技术动作练习可以采用打靶练习、自由靶练习或者是空击练习几种方式。

2.所确定的难度要适宜,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对每一项练习的难易程度都应该确定,具体的项目包括有练习数量动作质量及动作的难度,使得全部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武术散打的信心和自信。

3.营造出武术散打的合作情境。在条件实战、打靶练习及攻防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每次课都要对调同伴,使得学生们能够体会和不同学生进行配合、对抗及协作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提出协作、合作完成任务的要求,使得学生在参与、协作、配合的的过程当中建立起互信互爱、相互合作和沟通能力及关系。

4.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适时的安排一些惊险性的练习活动,例如在腿法及拳法的条件实战及攻防练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击中的最少次数、以及被对方击中的次数,这样就利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产生恐惧及刺激的心理体验,从而有更强的担忧感及焦虑感,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过程当中逐渐的学会去克服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勇敢精神形成的目的。

5.为学生创设出竞争性的武术散打氛围,在课堂上适时的去进行竞争性练习的安排。例如条件实战、攻防练习及对抗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竞争活动当中体会到成功,从而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快乐,同时还可以在失败中体会到挫折,去学会情绪调节。教师还应该去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竞争,让学生逐渐的去适应竞争,从而在竞争当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总结

大学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校来说应该注重对其的人格培养。武术散打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当前已经在高校中得到普及,其实现了人文精神与武德思想的有效统一,同时也做到了对学生社会属性及人格教育的统一。而武术散打在学生人格健全培养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人格因素之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新性实现,故教师可以在武术散打课程上进行竞争性的氛围及合作情境的创设,对武术散打的内容、要求及形式等经常性的进行变换,适时的安排一些惊险性的练习活动。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需要,采取整体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6所中学作为调查对象。长春市十一高中、长春市实验中学、长春市第六中学、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希望高中、长春市第八中学并从每所中学分别随机选取学生50名,共300人;体育教师各2名,共12人,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阅并检索相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需要,设计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分别向参与调查的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学生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98份,回收率996%,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教师问卷共发放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100%,全部有效,有效率100%。

1.2.3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结果运用逻辑学方法进行归纳、推理、总结,得出论文结论,并以此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教学的基本情况

2.1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课程开设形式

表1 长春市中学散打课开设形式调查表(N=6)

开设形式学校数量(所)百分比(%)

必修46667

选修23333

在调查的6所中学中,有4所中学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展散打课,有2所中学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散打课,不管选择哪种形式开展散打课,都是把散打教学安排在体育课程当中,由体育老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散打教学活动。

2.2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程课时安排

表2 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课时调查表

学期学时学校数量(所)百分比(%)

2学时46667

4学时23333

4学时以上00

通过调查得知,在中学的学习中,武术散打只是作为体育课的一部分,一学期开设的学时很少,只对散打运动做简明的介绍和学习。在参与调查的中学中,有4所学校的一学期散打课程学时设置为2学时,2所学校为4学时,4学时以上的没有。

2.3师资队伍情况

表3 长春市6所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情况调查(N=12)

专业人数(人)百分比(%)

武术专项21667

非武术专项108333

散打专业00

从表3可以看出,长春市中学散打课程教师没有散打专项教师,12名体育教师中,武术专业的为2人,占1667,散打专业的教师一个没有,大多数学校武术方面师资严重缺乏,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片面地选择三大球类与田径专项方面的人才,其他专业的人才不受关注,所以武术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现在中学武术课教师大部分仍是一般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并非练习或学习散打专业出身。

2.4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教学设施调查

表4 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教学场地调查表(N=6)

场地情况学校(所)百分比(%)

有专业场地00

有地毯、镜子1833

普通体育馆21667

室外场地350

教学的体育硬件设施体现了学校对武术散打等相关学科的重视程度,同时,完善的体育设施也是开展课程必要的条件。良好的场地设施能够促进运动发展,如果教学设施较差,就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表4):在参与调查的6所中学中,没有一所学校有专业的武术散打运动训练场地,有一所学校教学设施良好,有地毯和垫子,占被调查比例的833%;其余3所学校是利用普通的场地进行训练教学,占被调查比例的1667%。3所学校是在室外场地进行教学。

3.影响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课程开展的主要原因

3.1课程设置不当

目前长春市中学散打课程安排只是穿插在体育课中,做简单的动作介绍,课时安排少,散打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实战教学、技术教学、战术教学,仅仅2-4个学时,根本不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只是了解简单的动作,不能深入了解散打运动。

3.2师资力量贫乏

专业散打教师缺乏是影响长春市中学散打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片面地选择三大球类与田径专项方面的人才,其他专业的人才不受关注,所以散打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现在中学散打课教师大部分仍是一般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并非练习或学习散打专业出身。由于教师自身没有经过非常系统的散打专业训练,因此对散打的理解不透彻,动作不规范,教学方法运用不好,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这样就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练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3教学设施不完善

散打课中所需用到的基本器材,如手靶、脚靶、护具等设施都具有一定的数量,可以保障基本教学。但缺乏保护性器材,如散打中的摔法,在学习中容易受伤,通常应在地毯上或者软护垫上进行教学,然而没有室内场地,导致无法配备相应的器材设施,不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照成不便,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打法,而无法深入学习散打的摔法,这就无法使学生完全掌握散打运动所拥有的远踢、近打、贴身摔等特点具体体现出来。

4.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教学发展对策

4.1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时量

目前中学散打的课时安排限制了武术散打教学、教法的有效开展,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对散打的了解,所以加大课时量,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武德的培养。首先,丰富教学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使一些案例更加生动鲜活,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及时阶段性考评;最后,及时构建科学合理的武术散打教材的理论体系,更好的规范教学过程,使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现阶段长春市中学缺乏足够的散打专业教师进行武术散打的教学,这严重制约了武术散打课程在中学的推广与发展。要在长春市中学发展武术散打教育,就必须培养和引进一批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全面、技术结构合理的新鲜血液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现有的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业务提高和外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使教师的自身素质获得提高,才能加快武术散打师资队伍的建设。

4.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影响我市中学武术散的教学与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场地设施较少。学生由于没有场地、器材,或是场地、器材不完善导致无法正常学习训练,使学生对武术散打运动的热情逐渐降低。学校领导应该重视武术散打的教学,加大经济投入,增加场馆,购买器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完善的环境,应该加大对场地的经济投入,建设室内或专用场地,通过增加场地的数量、提高场地的质量,促进武术散打在长春市中学的全面发展。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长春市中学武术散打课课程发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课时安排不合理,缺乏专业的武术散打教师,体育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散打训练;训练方法太过单一,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很难提高学生兴趣;缺乏散打必需器材。

5.2建议

为了使武术散打在长春市中学全面发展,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时量。(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任秀娟.温岭市中学武术散打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8):70-72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4

当下,随着思想的解放及西方先进文化在中国广泛渗透与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出现了危机,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武术散打便出现在我国众多普通高校的课程表上。散打,也称散手,具有竞技性、体育性、对抗性、防护性和民族性的优势和“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的武德修行,深受学生们的青睐,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培育与开展, 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心理和礼节素养, 培养坚韧个性与坚持、不轻言放弃的思想品格, 在高素质人才和知识分子中弘扬武术精神, 同时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国粹。可是,就本人多年的观察与调研,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的教师以及学校均没有充分重视武术散打的教学,其内容以及方法并未与时俱进的创新与转变,师资配备严重不足,且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差,另外落后的教学思想及上下人浮于事的态度,共同造成了高校中散打教学有效发展的桎梏。

2.大学散打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层面

有一些学生学习或选修散打, 主要基于获得格斗搏击技能、自我防卫或争强好胜的目的, 代表了一种功利与急于求成的思想, 虽不可过分贬低评价,但动机不纯不正,不仅容易走弯路,而且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另外,在学习散打的高校学子当中, 大部分学生武术基础差,手脚协调性不好,底子不足,或多或少的影响散打教学的进程、质量与效果,这同样是当下诸多高校散打教学不能绕过的一个学生层面的问题。

2.2师资层面

高校中进行散打教学的师资队伍及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技术水平难以保障, 专职人员的年龄、性别组合相差较大、比例差距大,女散打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况且诸多散打教职人员均在进行着兼职教学。如此,实施主体的数量与质量便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最终使受教者自身的学习能力、水平、兴趣、积极性与效果均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对散打项目和教学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非常不利[1]。

2.3硬件设施层面

专业的场地、器材及防护设施作为武术散打上课的基本物质条件,必不可少,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和训练激情,也会增强教学效果和身体防护。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中专业的场地普遍不足,器材陈旧缺失,防护措施难以保障,诸多学生与教师难以现有的教学器材满意度难以提高,何谈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

2.4软件层面

此处所指的“软件”是教学大纲、教材及评价体系。教材凝聚着思想与原则,记载着要求与方法,是知识传授与获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媒介物,而教学大纲则是教学内容的规范和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目前高校武术散打教材及纲要主要存在着诸如针对性差、先进理论欠缺、内容单调不足、考核评价体系僵硬呆滞等问题,束缚和困扰着了武术散打教学的实施,对于高校武术散打在高校的扩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2]。

3.改善建议及策略

3.1 加强宣传

对散打体育运动的宣传应该是多方位、多角度、宽视界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吸纳更多优秀的大学生与教师参与该项运动。借助网络及社团的优势,发挥高校特殊的传播功能,促进该运动在本校的推广和普及;借助高校现有教育模式,勇于突破藩篱, 实施竞技体育“回归校园”, 建立与流行文化、时代脉搏和国际趋势接轨的先进文化教育模式;引入市场和商业化运作, 充分利用多方位的资源与优势。不仅使学生体会武术散打的现实价值,同时也发展成一项集时尚、广泛性、刺激与实用于一体的综合运动,这是其未来发展与突破桎梏的关键所在。而另一种重要的宣传目的就是对武术精神的挖掘,让学生能够勇于挑战、付出、不惧困难,这也是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散打教育的终极目标。

3.2 充实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武术教师是高校散打教育的主体,倘若在高校中发展武术散打教育, 就必须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教师。该团队水平的提高和人才队伍的壮大, 不仅可以促进武术散打教育的开展, 对于提高学生的武术散打兴趣, 也具有重要的催化意义。

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必须加大教师专业培训与学习的充实力度,如此才能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手段与内容设计,保障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保证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发展余力、长久性与时俱进特征,,同时师资培训也是教师相互切磋与提高的一个重要机遇与过程。

3.3 增大经费投入

作为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场地和器材得到的重视程度与经费投入与散打教学开展的有效性是成正比关系的,除了要尽力设置专业的场地或者对普通场地进行改善、美化,美化图案字体、沙袋、压腿栏杆、脚靶和手靶的数量、防护设施等等,也是必需设施,对于提高学生成绩和人身防护非常关键;另外,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也必须得到充足的经费支持,对于保障生活、提高主体积极性与心无旁骛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武术散打要取得长远与有效的发展,充足的经费投入不可或缺,其中主管领导的支持重视是关键,市场化运作低重点。

3.4 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创设了武术教学目标的先决条件,因为和谐、尊重、民主、平等的双方关系,是学生精力、兴趣与热情投入的前提和提升教学与学习效果的保障;其次,教师应想法设法开发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学习,比如抓歹徒教学、人物扮演或武术明星动作模仿等;另外,在大学武术教学中,针对散打的特点及关键技术、素质,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一些比赛套路和项目,积极地组织学生多进行一些比赛,增强竞争意识,用比赛来促进教学,同时对学生的散打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从而给学生留有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完善综合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3]。

总结

高校中武术散打的开展及教学必将随着国家对体育运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高校散打教育教育教学的改革而不断前进, 而本文仅仅就这些方面提供一些抛砖引玉的意见与建议,为高校武术散打教学可以获得得到更好与长久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贺天津. 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现状分析[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 曾恒辉. 武术散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5

一、前言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许多体育学院各专业开始制定并实行教学改革。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需求,制定了新的教学实施方案。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新开设的《体能练习》课程开始成为专业必修课。可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与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特点和运动素质并不一样,对于一门新的课程,在制定该门课程教学大纲时如何制定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呢?况且,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又分为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两个专项,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专项要求。因此,根据《体能练习》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专业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03―2010八个年级武术套路专项班和武术散打专项班的男女生共计302人。其中武术套路专项学生男生98人,女生52人;武术散打专项学生男生124人,女生28人。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②测试法。对所确定的施测指标按照统一制订的测试要求和标准,由相同的测试人员在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进行测试。测试前告诉学生所测试的成绩将作为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记载,以保证测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性。③统计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软件按相关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获得本研究所需的评分标准。

三、考核内容的确定

1.确定考核内容的指导思想。尽管目前人们对体能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有专项耐力论[1]、机能能力论、大小体能论[2]、身体(基本、综合)运动能力论[3-5]以及身体(适应)能力论等,但都认为体能主要以运动素质表现出来,且在运动训练中基本都是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基本内容。[6]因此,我们在确定考核内容时,只要选取几项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学生体能水平,且对学生专项运动水平影响较大的身体素质就可以了。而且,运动素质测试简便易行,也符合“《体能练习》课程主要是解决学生在专项练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身体素质问题”这一课程目标。

由于《体能练习》课程受总学时数、考核课学时数以及学生人数的限制,考核内容不宜太多,要确定在一次课2个学时的时间内能够完成20~30人左右的测试为宜。因此,测试的身体素质指标一般应在3项左右比较合适。在选择具体的测试指标时,要考虑到学校教学训练设施的实际条件,所选取的指标是否易于操作,便于测试。对于那些经过理论分析认为有必要进行选取,而在实践中难于有区分度的指标,则应排除。

2.套路专项学生测试指标的确定。武术套路运动属于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内容丰富,动作结构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为全面。

首先,武术套路动作技术的结构是多元的,具有踢、打、跳跃以及跌扑翻滚的特点,要在1m20s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五六十个这样的动作,且要达到快速敏锐、迅猛有力的演练效果,对动作速度及速度耐力的素质要求极高。而且在“高、难、美、新”的要求下,要达到“高”的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下肢爆发力。从武术套路竞技的历史和现实来看,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才可能实现专项成绩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训练中,绝大多数专项学生都具备了较好的柔韧素质,而且目前的柔韧素质测试方法也不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另外,由于武术套路是按照事先编排好的动作顺序展现,是一种固定的编排好的程式,因此,我们在选择套路专项学生的体能考核指标时没有将柔韧和灵敏素质纳入其中。基于武术套路竞技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的分析,结合我们制订考核指标的指导思想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行家调查及课题组集体讨论,我们选取了立定跳远、10s仆步抡拍计次、400m跑这三项身体素质作为武术套路专项学生《体能练习》课程的考核测试内容。

3.散打专项学生测试指标的确定。散打比赛要求运动员能以灵活的步法接近或离开对手,能协调迅速地使用多种技术方法,在使用方法时能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攻击对手,能否取得良好的攻击效果,需要有良好的爆发力做保障。因此,良好的速度、力量及灵敏性对散打运动员竞技取胜十分重要。另外,散打比赛采用的是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2分钟,加上比赛中的暂停,每局比赛实际约3分多钟,打满3局约10分钟。因此,速度耐力对运动员竞技取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散打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十分全面,相关的研究也证明了散打运动员应具有良好的速度、灵敏、力量以及速度性耐力素质。[7-11]

基于此,在前述选取指标原则的指导下,最终确定了20s组合击靶(计次)、高翻杠铃、800m跑、4×8m往返跑这4个指标作为散打专项学生《体能练习》课程的考核指标。

四、考核标准的制定

1.考核标准制定的方法和步骤。首先,建立测试指标的数据库。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核准,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别建立关于散打专项学生的4项测试指标和套路专项学生的3项测试指标的数据库。其次,假设这些指标的测试成绩(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用X近似总体均值μ,用s近似总体标准差σ,则有:u=(X-M)/s,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其中的M和s可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再次,按照10%优秀率和5%不及格率的原则,运用标准正态分布表分别查出10%优秀率和5%不及格率的u值,结合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M和s,并运用u=(X-M)/s,分别求出各项目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对于优秀率10%,由u=(X-M)/s~N(0,1),得到X=M+us。由此,只要算出优秀最低成绩所对应的“u优”即可。利用标准正态分布的理论,P(u≥u优)=10%,所以,P(u

对于不及格率5%,及格的最低标准即为不及格的界限,面积为P(u

于是我们就可以运用公式X=M+us,分别求出各专项男生和女生各指标的x优和x及格的值。最后,运用各项目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并结合其X和s制定出更为详细的考核标准细目表了。

2.考核标准的制定。套路专项考核标准的制定:

①套路专项男生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1)可以得出套路专项男生各测试指标的样本算术平均数(M)和样本标准差(s)。

接着,按照公式u=(X-M)/s就可以分别求出套路专项男生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了。结果为:立定跳远x优=278.82cm;x及格=234.2cm。15s仆步抡拍x优=16.83个≈17个;x及格=13.07≈13个。400m跑x优=61.44s;x及格=74.30s。

②套路专项女生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2)可以得出套路专项女生各指标的样本算术平均数(M)和样本标准差(s)。

接着,按照公式u=(X-M)/s就可以分别求出套路专项女生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了。立定跳远x优=219.23cm;x及格=180.32cm。15s仆步抡拍x优=16.75个≈17个;x及格=11.69≈12个。400m跑x优=79.75s;x及格=95.57s。

③套路专项考核标准。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各指标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并结合其X和s便能够制定出考核标准的细目表了(见表3)。

散打专项考核标准的制定:

①散打专项男生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4)可以得出散打专项男生各测试指标的样本算术平均数(M)和样本标准差(s)。

接下来就可以运用公式u=(X-M)/s,分别求出散打男生各指标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800m跑x优=146.83s;x及格=199.02s。4×8m往返跑x优=11.17s;x及格=13.48s。杠铃高翻x优=90.65kg≈90kg;x及格=50.48kg≈50kg。20s组合击靶x优=57.49个≈57个;x及格=40.78≈41个。

②散打专项女生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5)可以得出散打专项女生各指标的样本算术平均数(M)和样本标准差(s)。

接下来就可以运用公式u=(X-M)/s,分别求出散打专项女生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800m跑x优=187.82s;x及格=235.99s。4×8m往返跑x优13.49s;

x及格=15.02s。杠铃高翻x优=45.12kg≈45kg;x及格=28.5kg≈30kg。20s组合击靶x优=56.17个≈56个;x及格=41.06≈41个。

③散打专项考核标准。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各指标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并结合其X和s便能够制定出考核标准的细目表了(表6)。

五、结论及建议

1.结论。(1)尽管目前人们对体能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但都认为体能主要以运动素质表现出来,且在运动训练中基本都是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基本内容。(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能练习》课程考核的内容应以运动素质测试为主。确定测试指标的指导思想或原则是:以《体能练习》课程说明和教学大纲为依据;对专项运动水平影响较大;具备条件,易于操作,便于实施;测试指标数目的多少以能在2个学时20~30人左右完成为原则,一般为3~4个指标。(3)套路专项的测试指标确定为立定跳远、15s仆步抡拍和400m跑。散打专项的测试指标确定为20s组合击靶、4×8m往返跑、杠铃高翻和800m跑。(4)在计算出样本算术平均数(M)和样本标准差(s)的基础上,按照公式u=(X-M)/s分别求出各指标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然后运用各项目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标准并结合其X和s,最后制定出考核标准的细目表。

2.建议。(1)考核内容在今后的实践中还应进一步检验,以求在有限的指标内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各专项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且是对专项运动水平贡献较大的指标。(2)考核标准也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调整,使得学生测试成绩的分布比较合理,做到两头少,中间多,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参考文献:

[1]赵志英,等.对体能的探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

[2]熊斗寅.浅析“体能”概念[J].体育学院学报,2000,(1).

[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运动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专业课参考教材,2002.

[5]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体育院校成人教育教材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叶伟.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8]赵光圣,等.散手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之关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6

1994年2月1日,在师开训动员大会上,刚入伍两个多月的罗铁江赤膊上阵,表演梅山硬气功和散打,前来参加开训动员仪式的军区首长,在观看了他的精彩表演后,勉励他要把武术特长运用到训练中去,为部队培养出更多的武术人才。

新兵集训结束后,罗铁江成了师直属侦察营警侦专业的武教头,每天晨曦初露,他就带着100多名年龄比自己大、兵龄比自己长的连排长和老兵们,一招一式地开始了训练。半年后,他又执起集团军侦察兵专业的教鞭,与40多名全军精选出来的校、尉军官及侦察兵尖子一起进行梅山武术气功、擒拿散打的教学与训练。使部队侦察兵训练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士兵”和“爱军习武标兵”。

在当兵的日子里,罗铁江深知现代化军队必须用现代化知识进行武装的道理。因此,他在高强度训练的同时,努力加强政治思想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利佣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复习高中文化课程,并顺利地考取了石家庄陆军学院。在学院学习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从一名“武林高手”成功地转换成为一名合格的“侦察兵”,并以优异的成绩在毕业时分配到了驻港部队,成为警卫连的一名排长,随后,又调入侦察连担任连长。其高超的专业技能与训练能力得到上级首长的高度赞赏,他本人也成为了各部队侦察专业的“抢手货”,从而调入某集团军教导大队担任侦察教员。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7

一、课程教学内容要围绕“实效”下功夫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实践课的重要性。不论是警卫搏击还是驾驶技能训练,不论是消防技能还是边防战术,都是为掌握这一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着眼于与部队实际相适应;在组织教学时,要精心设计,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要重实效

1)课堂教学内容

每门技能课都需要根据部队的需要,根据课程的核心能力进行内容设计。如警卫搏击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学员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格斗技能和较强的组织教学训练能力。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柔韧等;格斗是指散打、擒拿等搏击格斗技能:组织教学训练能力则是指除了培养具有快速反应、伸手敏捷、格斗功底扎实的警卫人员,又要具备会组织训练、带兵的能力。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能满足提高耐力等身体素质的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能满足格斗技能的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能满足组织教学训练能力的需要等都需要精心设计。现在的警卫搏击课程就是原来散打课程而来,目的是为了更加贴近警卫部队实际需要,通过吸收其他格斗类项目的实用技术,博采众长,使警卫搏击课程内容源于散打而超越散打。游泳技术与水上救护是由游泳课程转化而来,以及驾驶技术内容都作了相应调整等,均是通过到警卫部队调研,根据警卫部队的实际需要,围绕实效来设计教学内容。

2)丰富技能课课外训练内容

为了调动学员训练的积极性,除正常的课堂教学训练外,还可采取一些措施来调动学员课外训练的积极性。如警卫搏击课程,计划在近五年内,先在警卫系举行散打比赛,条件成熟时,建议学院运动会增加散打比赛项目。同时要加强与公安部及武警部队的联系交流,组织优秀学员参加公安部、武警部队的竞赛,在提高学员训练的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因人而异

1.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有了好的内容还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是事倍功半。如笔者在给警卫一队2010级普本新生进行警卫基本技能强化训练授课中,在进行耐力科目训练时,刚开始要求跑2000米,有部分学员就很勉强,但逐步经过3000米、4000米循序渐进的加量,最终在第9次课即刚好一个月时,所有26名学员全部跑下来5000米。如果不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设计再好的教学内容,也无法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柔韧技术也是在上本课前从无基础到强化训练结束后有8名同学竖叉下去,其中4名同学横竖叉都能下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其他内容上,也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因此,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课程内容而异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包括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绝非文化课程的专利,技能类课程充分将这些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同样能使技能类课程教学效果大为增色,甚至起到教学效果倍增器的效果。如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能起到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这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讲,可以起到以下良好的效果:

(1)通过网络教学,能够使学员更易于把握总体授课情况。学员通过查看老师的教案、讲稿、教学日历等便于自学和巩固复习。

(2)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拓宽了学员的视野,如添加的相关视频、使学员不仅对本专业课理解更深,掌握更好,而且对相关技能项目有了更深了解;通过上传一些最新理论文章,让学员们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到本专业前沿知识。

(3)通过论坛互动,了解了学员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有何要求等,教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如学员把学习中碰到的难点反馈到平台上,方便了授课老师针对问题,进行及时指导。通过网络课程作业,有利于老师了解学员掌握程度,通过网络还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各种顾虑,拉近了学员与老师的距离,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最优化。

(4)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正是由于网络教学丰富的内容,学员可以较为自主地学习,师生之间无障碍地沟通交流,改变了以往只是课堂训练,被动接受的单一模式,使学员学习训练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三、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显然,不论是注重实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都需要老师来具体完成。师资水平决定着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千方百计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1.外出进修

鼓励青年教师报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包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短期的体育教学讲座、学习班、科学教学方法学习班等,是促进教员知识更新,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安排教员到相关军事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本课程方面最新的信息,从而使教员在教学中积极采取对策,提高科学化教学水平。

2.到部队挂职锻炼

技能课教员应当增强业务能力培训,深入到部队基层实践、锻炼,同部队组训参谋进行探讨学习,吸取好的教学经验;并要不断的安排教师深入到部队工作实践当中,对现实情况和需要进行了解、调查和搜集,以此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技能类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3.对外交流

增强对外交流,包括国内外两个方面。有机会可以走出去,同国外同行直接交流,有利于了解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理念;国外同行来我院进行交流时,多与其进行交流探讨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国内方面,鼓励参加体育教学及相关技能的学术交流,这些都是开阔视野的机会,并能将新知识融入到课堂。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8

武术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重要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格,在运动特点上也保留了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它所具有的技击自卫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使其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群加入其中。为了了解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笔者对辽宁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在对辽宁省高校普遍调查的基础上,以大连民族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沈阳建筑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渤海大学、辽东学院等16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教育、武术的文件,理论书籍及代表性文献,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阅读有关高校体育与武术教学及其改革的有关文章,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针对辽宁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的开展现状、学生对武术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现行的武术课程的建议等情况,通过现场亲自发放、信函、他人协助的方式,对辽宁省16所普通院校1―4年级的在校本科大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4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93%。

3.访谈法

对已经抽样的16所普通高校的武术课采取了现场观摩,并与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访问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听取他们的经验、感想与意见,就当前出现的问题和成果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2.0 应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行绘图。

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形式逻辑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演绎、归纳、分析、综合, 以保证论文的缜密性。对武术在高校体育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武术项目的开发进行案例分析,提出积极开发利用武术资源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辽宁省普通高校中开展武术教育教学思路和对策。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武术师资现状分析

1.教师的专项结构

教师作为教学要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笔者首先对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武术师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武术教学对武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为武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技术动作规范,而且还要熟知武术各流派的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文化教学与技术教学有机地结合,使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真正被发扬光大。在各院校担任武术教学的教师当中,最后学历以武术专项毕业的教师只占61.1%,这些教师经过大学武术专项课的系统学习,在理论知识、文化修养和技术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对教学内容相对也比较熟悉,因此具备足够的完成武术理论与技术教学任务的能力;而有38.9%的教师是非武术专项毕业的,他们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明显不足。经座谈发现,大多数武术专项教师在教学前能熟知教学内容;而非专修武术的教师则需要通过温习或向他人学习,因而在教学中也就很难再有拓展的空间。这种现象也反映了高校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2.职称结构

职称是评定教师从业情况的综合指标,职称晋升是教师非常关注的一项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多(37%),中级职称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而具有初级职称人数达到了19人(35.2%),从而为武术在高校的开展在师资上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对于武术教学来讲,初级职称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教学经验不足、知识储备相对较少的问题,所以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修深造。

3.学历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根据调查结果当前各高校武术教师都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但现任教师队伍中高学历教师所占的比例严重偏低,目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人数仅有2人(3.7%),除此之外,还有4人是硕士在读,这与国家要求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人数达60%的需求相差甚远,可见高学历武术师资在普通高校中还十分匮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1.套路教学内容设置情况

套路作为武术运动形式之一,有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之分。从统计结果看,各校在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有所不同, 绝大多数学校在内容设置上还比较传统、单一,只有个别学校在套路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相对较好,而且拳术套路开设情况普遍好于器械套路。目前各校武术教学内容对于普通高校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体育院校教育系武术普修课教学内容相差无几。因此,各高校应对现有的武术教学在项目的设置、难易程度等方面重新定位,要遵循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作为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使武术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

2.散打教学内容设置情况

在调查中,有11所高校开设了武术散打课,并且开课也以选项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攻防技术更感兴趣。通过对高校学生对“喜爱的武术教学内容”的调查,也证明如此,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兴趣要高于武术套路。在高校体育课的武术教学内容中,有部分学校把散打列入教学计划中。武术散打运动因投入少,使用的器材和场地简易,技术动作相对套路而言简单、实用、易学,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攻防技术水平。因此,在制定武术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加大散打教学的比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状与分析

经调查,高校武术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分解与完整法等。这说明了武术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与简单化。武术套路教学要求直观形象,其中最直接、最生动的就是教师的示范,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分析动作,才有利于学生理解动作、掌握动作及培养他们武术的攻防意识,因此,教学方法是武术教学改革中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包括教学用书、直观教具(图片等)、现代化视听工具(幻灯片、电影、电视、电化教学等)。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目前,在辽宁高校实际体育教学中,高校武术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教育目标只是定位在身体形态的完善、技能的提高和发展上,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五大领域的目标相差较远,特别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大领域。

2.目前辽宁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开设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习武要求。

3.目前,辽宁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仅仅停留在武术技术、技能的传授上,没有挖掘武术之明礼修德、正于精神的内涵,没有将武术教学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没有把武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是等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

4.辽宁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师队伍中,武术专业的教师比例偏少,这是导致学生习武兴趣不浓,重技术、轻理论教学的重要原因,也是未能把武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的一个根本原因,武术教师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二)建议

1.在武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业务水平很难一步到位的情况下,现阶段要重视开发好武术“礼”的教育资源,发挥武术“以武冶情、以武修身、以武养心、以武立志”的育人功能。

2.建议在辽宁省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中,逐步推行武术“段位制”,培育高校武术文化,让武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发挥武术育人的功能,像CUBA(篮球)一样,把武术培育为高校的优势项目,使其真正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骆红斌.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126-128.

[2] 李斌.试论武术精神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J].武术科学,2005,(5):24-25.

[3] 杨涛.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96-98.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9

当前,我国约有800多所学校有新闻传播学教学点,《传播学导论》课程是高校所有传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传播学导论》源自西方,不仅理论庞杂,涉及到社会学、符号学、新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理论思辨性强;而且理论解释力强,但应用性不足。传播学中的许多理论对媒介对现实的影响具有穿透性的解释力,如媒介即讯息,但是理论与传播媒介的各项实际运用与操作关系甚远。在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学来无用,因而不愿多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与教授法相对立,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传媒情境中,通过师生间互动、平等对话和讨论,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传媒情境的思辨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一种寻找理论和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描述真实的传媒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学到的传播学理论思考、解释传播现象,学生的课堂反应和教学效果反响很好。本文将选取武汉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解释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来解释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过程。

一、《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研发案例

《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案例可以取材于人类社会中的传播现象,传媒实践中经典性的活生生的真实事件。但是,课程中所要呈现的案例,则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精心的挑选,选中的案例首先要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应具备一定的时事性、新鲜性和典型性,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只有选择合适的案例,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述大众传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在当今各种媒介铺天盖地的覆盖下,这一现象太为常见了,学生们也觉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且在很多现象中要想很明确的证明现实环境是由拟态环境转化的太过武断。在众多传媒现象中,笔者选定了2008年发生在武汉的一个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本来仅仅是现实中的一个普通冲突,一个说话不礼貌的武汉公交女司机骂了车上的东北乘客,被同行的两个东北男人在公交车上打了一顿;但经由武汉经济电视台一次报道“东北打人者不是人,简直是畜生”直接引发了网络和现实中武汉人对东北人臭骂的现象,现实社会中承袭了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点。以下简称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

(二)讲课过程中呈现案例

讲课过程中,在合适的时机将准备好的案例在课程上呈现,呈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讲述是最常用的一种,或者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呈现,或者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堂阅读,也可以提前一次课就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案例材料,上课学生陈述的方式等。不管采用哪种呈现形式,最主要的是需要把案例中的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讲述清楚。

例如: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为了让学生通过现实现象来更好的理解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理论,采用多媒体呈现案例的方式。首先,呈现了武汉经济电视台对这一事件报道的视频,视频中首先记者对武汉司机宋汉芳在医院的镜头,在车上被两名东北男人打的镜头,采访了宋汉芳的亲人们,公交车司机对这一事件的愤慨,视频中的旁白和主持人的言论都是同一个观点,两个不是人的东北人殴打了公交车司机。然后,图片和文字呈现两名目击者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乘客“高山无语”在博客中透露:“我亲眼看见是她先出言侮辱上车的东北妹,也是她先用手推开东北妹,她以为在她的地盘、她的车上,没人敢把她怎么样,更何况她作威作福习惯了。此时东北人并没有说什么,所谓东北人等车等烦了才大打出手,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噱头,只是东北妹说了一句‘你们的车好慢’,仅仅这一句,至少我没有听见东北人说第二句话。可司机大妈却没完没了,而且是她先动的手,一旁的东北男才这样愤怒”。该网友指出:“这个女司机不但脾气不好,而且性情暴躁,乘坐她开的车你不要企图向她问路,要是向她问路,我保证她会把你损得狗血喷头”。目击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在博客上写道:“当时我在车的中间,听到有个女的在前面说,怎么来车这么晚。那女司机说的什么我没听清楚,但语气非常不好。因为我也是外地人,对东北口音听得非常清楚。那女司机就说了一些之类的话,后来我伸头往前面看的时候,就打起来了。”最后,文字描述这一事件的进展,2008年9月,一则武汉经济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武汉女司机被打”播出后,一些传统媒体和网站在不断转传的过程中,标题从《公交司机被打》到《东北人打武汉公交司机》,到《东北男人打武汉女公交司机》,再到《2个东北男人打1个武汉公交女司机》,一件普通的社会冲突事件,被传媒演变成不同地区籍贯人之间的冲突,网上各大论坛形成了以区域划分的武汉和东北两大PK阵营,互相攻击、谩骂,无所不用其极。大概用将近6分钟的时间呈现该案例的来龙去脉。

(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

所呈现的案例,具备趣味性、实践性能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认知这一事件的兴趣,但是,对于案例中所蕴含的知识却不可能通过了解了案例就可以知晓,这时需要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结合这一案例中的表现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教师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提问方式。

例如,在前述案例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即现场目击者了解这件事情的渠道与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了解这一事情的渠道有什么不同?2.现场目击者会不会参与到网络上的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会不会参与到对骂的队伍中?这两者行为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会有现实社会中的一起小纠纷会发展到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怎么样解释这种现象的转变?现实社会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5.这一原理能同样解释网上流行语“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和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医闹现象发生的契合性吗?

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的环节,教师已经从传统课堂的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上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讨论及其发言的情况适时引导,防止学生讨论的话题分散或者跑题,使学生仅仅围绕所呈现的案例进行讨论,才能较好的实现其教学目标。

(四)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给出评价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从案例的讨论中总结概述出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如前述案例中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可以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期末考试和试卷分数以不同的权重参与到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评定,从而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动力。

二、《传播学导论》课程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选取的案例应具备针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意思是指选取的案例要具备理论的针对性,课堂上所选的案例能涉及所要讲述的理论知识点,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而不能仅仅是为了案例而讲案例;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传播学导论》课程面对各科背景的学生,理科类、文科类和艺术类都有,对于理科和文科类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搜索、总结和陈述案例,而对于艺术类的学生则需要选择事件的来龙去脉简单、清晰,篇幅不是很长,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很多的案例,从而更有效滴激发起艺术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具备时事性。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就是实时发生的新事、奇事和大事。而《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主体一般是与媒介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具备非常关注时事的专业素养。例如,讲解第三人效果假说时,2011年之前用的是芜湖蓝藻引发的水污染事件中的抢水现象,可在2011年春天日本发生地震之后在中国沿海发生的抢盐风波之后,假说案例就更换为分析民众的抢盐行为。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10

学校体育有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教育任务,体育课的教学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多元化的需求,随着大学校园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校园里不断的出现了以学生自发和学生参与为主的体育类的体育文化社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武术社团作为最有特色和最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就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总结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为今后社团的壮大和规范化发展提高科学性的参考意见。

一、现状分析,

(一)武术社团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

武术社团内部组织机构,管理机构等内部建设不完整,社团运转不交混乱,社团内部的机构设置是决定社团内部职务的分工,权利义务的归属,任务分配及责任的承担等。如果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就会出现先管理方面的混乱。没有任务的具体分工安排,领导者的决策等。社团组织活动就无法开展,没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二)武术社团内部活动计划实施方案缺失

活动计划是社团内部活动的总规划,需要有具体的目标,活动方案、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俱乐部的活动计划可以分为一学期的活动计划和一年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的详细制定是保证社团活动有组织有阶段性和有目的开展的重要保障。如果一个社团没有阶段性的活动计划,那社团在组织活动时就无法有目的的进行,没有目的性在活动开展时就比较混乱和没有秩序性。同时,具体的实施方案就是针对活动计划进行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实施方案的制定是社团活动计划开展的基本保证。实施方案根据阶段性的活动计划可进行具体的实施。就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高校的武术社团这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社团活动组织不规范,没有目的性,阶段性、无法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较为单一

武术社团的组织形式及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目前,武术社团开展的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剑术、刀术、棍术、枪术等,武术表演套路为主。很少涉及对抗性的教学内容,如;散打,自由搏击、女子防身术等。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这些对抗性的武术技法比较感兴趣。由于武术社团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没有很好的满足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武术社团的发展和壮大。武术社团的特点和积极性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大学生在参加武术社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能够强身健体和培养意志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武术的学习,真正的掌握武术的知识和武术特有的技击性。武术本身具有这种特性,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武术套路的演练,把武术各种具有攻防含义的武术动作有机的编排成一定的套路,来让练习者进行练习,同时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对抗的表现形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武术散打,散打的技术动作比较实用,基本动作由拳法、腿法和摔法组成。练习者可以通过散打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在社团活动组织方面也比较单一,除了每周2次的武术教学指导外,基本没有开展其它任何形式上的活动。学员很难在社团中学得较为全面的武术知识和掌握全面的武术技术。在参加武术社团中的学员,由于武术基础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一样的要求和进度,不然会出现有的学生已经会了,不需要再学了而有的学生没有学会。社团在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会员的具体掌握情况针对性的安排学习内容。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影响了武术社团整体的发展。

(四)缺乏武术专业教师的指导

高校武术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社团,学生是社团的主人,主要管理和组织都是有学生完成,学校的管理部门这是起到监督和协调的作用。在教学内容和组织方面也是由社团内部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社团的主要负责学生基本上是社团内部的骨干承担。由于学生的武术专业水平不高,在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实践知识,在社团内部对其他同学进行武术技术方面的指导时总是会显得力不从心,教学效果无法保障,教学内容也统一,在没有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情况下进行武术技术的教学显得没目的性和系统性。教学水平的不一致,导致武术社团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对不统一。学校体育教师队伍里有不少武术专业的教师,但是武术教书一般都不承担对武术社团的武术教学和指导,由于学院没有明确教书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工作量和课时费等相关政策,所以,大部分体育教师都不愿意主动程度各个体育类社团的活动中目前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师相对较少,专业师资数量无法满足高校武术教学,更无法满足学校的各项武术组织的指导需求。同时很多武术专业的教师在专业水平上也参差不齐,有的武术教师是其它专项转成武术的,在武术教学和武术指导方面都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武术社团的教学任务和效果。

(五)专业场地器材的稀缺

专业场地器材是社团发展和壮大的基本物质保障条件,由于学校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场地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备和投入不够,专业武术场地和武术器材数量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武术社团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随着武术社团在学校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热爱武术的学生和喜欢参加武术社团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场地就会越来也相对减小,器材的数量也随着人数的增加不断减少。导致,最终无法满足学校武术社团的基本需求。专业场地和器才数量和质量的不达标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武术社团的壮大和发展。

(六)社团经费数量较少,经费渠道单一

社团的正常开张是离不开经费保障的,经费是社团组织教学开展活动的经济基础。如何活动的组织和比赛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运作。目前,武术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由参加武术社团的学生自己向社团所教的会费,还有一种是院团委根据社团准备组织的比赛相应的划拨的专项经费。学员所向社团缴纳的会费数额相对较低,一般一学期5到10元。根本满足不了社团的正常开支。院团委所划拨的专项经费也仅仅是能够开展活动的基础保障,想要把活动做大做强基本实现不了。于社团本身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自身能力的不足,通过社会上的一些渠道来募捐一些社团经费也是相当有限的,社团的影响力不足,在为企业或是个人做宣传时也无法给对方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的自身想要在他们身上得到所得的活动费用。

二、结论

高校武术社团是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体育类社团,本身承载着很多教育意义。经过分析,总结出现状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社团内部制度的不健全、开展活动单一和教学内容的不科学性,同时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触动你地和器材以及经费的不足也是影响社团发展的客观因素。总结目前存在的额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三、建议

(一)规范社团内部管理机构的建设,健全和完善做到责任统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二)增加和补充教学内容,丰富活动的组织形式,根据会员的不同学习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学。

(三)建立体育教师的工作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参与性,同时提高引进武术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学校重视,增加场地与器材的数量和面积的投入,扩大武术社团在学校里的地位。

(五)扩大经费渠道和增加划拨数额,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小青.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探索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6).

[2] 尹双双,王珍.论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J].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11

1987年,他在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习期间,适逢黑龙江省武术馆在全省范围公开选拔武术散手集训队队员,杨维凭借自身的实力幸运地被选中了。一年后,在集训的42人中又选拔出12人,杨维成为正式队员,并在同年举办的“黑龙江省武术散手比赛”中一举获得70公斤级冠军,在“黑龙江省武术散手擂台选拔赛”中获“最佳擂主”的光荣称号。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接受了加拿大全国空手道协会副主席、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副主席育娃博士(Dr?郾Yuwa)的训练。

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理论和实践水平,杨维进入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深造。此间,他先后向牡丹江师范学院郭仪老师学习现代散打和泰拳,向哈尔滨船舶学院张亚东老师学习现代散打和空手道,向黑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教官李永焕老师学习柔道,向黑龙江省武术馆教练徐金胜老师学习八卦掌,向哈尔滨市体校武术教练张植彬学习武术器械,向中国公安大学武术教官马雷老师学习现代散打和国际军警制敌术,向许世友将军的四师弟罗广汉老师学习少林链子枪,向齐齐哈尔武术协会主席、尚氏形意拳大师李文彬老师学习尚氏形意拳,向欺世二桩传人姜兴拳老师学习欺世二桩拳法。在这些老师的热心指导下,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在全国武术比赛和国际邀请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返乡执教 名声鹊起

1989年,因在全国武术散手比赛中受伤,杨维便利用恢复治疗调整的机会,四处寻师访友继续学艺,曾先后两次去少林寺,一次去湖北省石首市寻拜师叔释行好学习少林金刚功法,还与好友、武林名家广泛交流。1990年他应铁禅门创始人臧晓忠先生之邀,赴浙江丽水传艺并交流。1991年他先后应邀南下广东军区、北上齐齐哈尔武警部队授拳,并利用闲暇时间笔耕不辍,整理所学。1992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武术专著《少林金刚硬气功》,极为畅销。1993年,他获武术文化知识国际大奖赛三等奖,显示出扎实的武学理论功底。

1993年,他返回家乡担任青冈县体委武术教练,兼青冈县公安局巡警队教头。此时的他在黑龙江省武林已有很大影响,来自省内外向他学习武术的人越来越多。在青冈县体委的大力支持下,杨维创建了武术学校。他不仅带领学生刻苦训练,而且还广泛深入挖掘民间武术瑰宝,在《少林与太极》、《武林》、《武术健身》、《精武》、《武魂》等杂志上广泛宣传,慕名来访者一时间络绎不绝。他先后接待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武术同行和武术爱好者近1000人,仅一年就收到武术同行和武术爱好者来信万余封。他从来对来访者都是以诚相待,耐心解答来访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当然,其中有时也会有故意的挑战者。

一次,从河北来了一位形意拳师傅。他原以为杨维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小老头,可见面一看知道是一个年仅27岁的年青人,于是口出狂言在众人面前非要和杨维比试出个高低不可。杨维无奈,只好迎战。他使用杨氏八卦铁砂掌的虎扑掌法,击中了来者的胸部。那人临别时握着他的手说:“真没想到你的掌力如此了得。”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彼此相互交流。像这样比武较技的故事还有很多。

杨维号称“青侠”,在青冈当地人中颇有声望。“青侠”,意为青冈的侠客,仗义为人,抱打不平。县城内凡有不平的事,大家都要找他去帮着理论,为此青冈县的土霸王集会专门研究“整治青侠”计划。他们要砸杨维开的酒家。那一日晚,土霸王们一行7人,5人进屋围攻杨维,其他2人在酒家外边守候。室内的5人用桌椅板凳当武器大打出手,杨维一再忍让,最后实在忍无可忍才痛下“杀手”,当场3人吐血、2人受伤。事后这些土霸王们一见到杨维总是远远地避开。

油城创业 成绩斐然

1995年5月18日,杨维考取了散手道黑带三段,被接纳为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理事。为了追求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他决定奔赴油城大庆,全身心普及和推广武术散手道。杨维的到来,给一家大庆公路职业高中带来了无限生机。经大庆石油管理局培训部批准,这家职业高中更名为保安职业高中,成立了“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中国黑龙江分部”,并修建了精武馆。从此,杨维先生开始执掌中国黑龙江散手道发展大业。

1996年5月18日,杨维带领保安职业高中代表队参加“首届大庆石油管理局职业技能大赛”,2人获全能一等奖、3人获全能二等奖、12人获单项奖,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大赛开幕式上,杨维精彩的武术表演也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年6月,他带队在黑龙江省职教工作会议上,为原黑龙江省副省长周铁浓(现任中国政协副主席)做了精彩的武术散手道和特技表演,受到高度评价。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1月18日,他获得了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黑带五段和国际级武术裁判资格证书。

开拓进取 赴俄讲学

1997年7月,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在中国区的三位理事――杨维、佟庆辉、黄剑君,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召开了“中国散手道协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会上,他们集中研究并讨论了散手道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并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了开展这项活动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杨维当选中国散手道协会筹委会主席。

1998年,黑龙江省体育运动总会、大庆市体委联合主办首届黑龙江省武术散手道擂台赛,来自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绥化、讷河、青冈以及大庆保安职高、大庆康安公司、大庆市建二公司、大庆大图公司等10余个代表队近80名选手,分别进行了男子轻、中、重量级和女子无级别比赛。

2000年12月28日,杨维受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委派,赴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讲学。在伏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搏击联盟俱乐部,他接受了俄罗斯全国散打冠军、瑞士国际散打比赛冠军获得者谢尔盖耶夫的挑战。比赛规定只戴手套,可以采用任何踢、打、摔、拿和地面控制技术。在短短的5分钟内,杨维将谢尔盖耶夫连续放倒了5次,最后以散手道转身摆踢击中谢尔盖头部,造成其休克,结束了这场比赛。当时《俄罗斯远东日报》在显著位置进行了专题报道,一时间散手道威名远播,在俄罗斯得以迅速普及和发展。俄罗斯远东散手道联合会成立。2001年7月10日第一批俄罗斯散手道教练员赴大庆培训,有4名教练员通过考核,得到了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颁发的黑带四段证书。同年9月,俄罗斯远东散手道联合会主席米沙赴中国考察北京前卫体协自由搏击对泰拳比赛,同时走访了中国散手道协会的18个基地,参观了中国散手道协会的教学与训练情况。2002年6月在伏拉迪沃斯托克还举行了“首届中俄散手道擂台邀请赛”,这一古老而又璀璨的中华民族瑰宝,已在俄罗斯开花结果。

回国创业 屡创佳绩

中国散手道事业在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的指引下,以黑龙江为龙头,逐渐在全国发展。目前,黑龙江、辽宁、河北、四川、重庆、广东、福建、江苏、贵州、安徽、山东、陕西、湖北、海南等地均掀起了散手道运动的热潮,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理事会的中国人由原来的4人增加至80人,报刊的宣传文章也由原来的每年10余篇增至100余篇。杨维不仅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写文章宣传和弘扬散手道,到大学里普及和推广散手道,还出版了几十部武术专著、百余集武术VCD光碟,与广大散手道爱好者和各门各派的师傅相互交流,为了将中华武术早日推向世界,他还精心编著并出版了《实用散手道教程》、《学练散手道》、《散手道基础课程》、《散手道黑带教程》等系统而权威的散手道教材,并陆续翻译成中、英、俄、日、韩等多种文字,向世界各国传播和弘扬中国武术,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喜爱和欢迎。

“事业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杨维博士时刻以这句话为座右铭,并不断激励自己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而苦苦耕耘。

2005年3月,杨维完成了历时8年的国外访问、交流与学习,并获得武术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即被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现为阜阳大学)以特殊人才引进,任体育系武术教师、副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杨维把散手道引进学校,作为学生的必修课。2005年10月“首届全国散手道工作会议”召开,11月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中国散手道协会”,并在重庆市举行了盛大的新闻会,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主席梁守渝教授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温哥华赶赴山城出席并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2006年3月,在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举办“首届中国散手道协会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班”、“首届中国散手道协会观摩表演赛”,10月在成都举办“国际武术散手道峰会”、“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论文报告会”、“世界散手道高手乐山大佛论剑”和“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名家汇演”。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12

起源于中国的散打与起源于韩国的跆拳道都属于东方的传统技击项目。经过多年的演变与发展,两者的技术体系特征有一定相似性,但是在表现形式特别是发展推广模式以及世界影响力上已相差甚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跆拳道现已成为亚运会、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开展,具有非常高的推广和普及度。但是,武术散打作为一项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与底蕴的现代体育项目,其在国内外的大众化普及与全世界的推广上的程度还远远不足。〔1〕

本研究在分析研究跆拳道发展的模式、机制和特点,总结出跆拳道在世界的成功传播的经验,对比分析散打运动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借鉴跆拳道的成功的经验,对散打运动的推广和普及提出合理建议。

2 跆拳道的发展推广的历程与现状

跆拳道的运动特点是以脚为主,以手为辅,手脚并用,内在讲求精神气质的修炼和培养,外在要求是搏击格斗修炼的一种武道。跆拳道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在大自然中获取生存保卫自己安全而总结出来的有规律的防卫对抗技术。随着历史的长时间演变和发展,跆拳道在朝鲜半岛几经起落,直到上世纪中叶,朝鲜的自卫术正式命名为跆拳道,跆拳道的名称终于规范并一直沿用至今。〔2〕

自上世纪50年代起,跆拳道走出韩国开始了推广之路,在推广过程中采取现代的营销方式,1958年起韩国的一些跆拳道组织和协会就开始组织在东南亚等地区进行巡回表演,扩大跆拳道的影响范围,并且之后有计划地向上述地区派遣教练员以普及跆拳道。随后一些部级以及国际级跆拳道协会和联盟的成立,也为跆拳道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联盟和组织的成立直接推动了跆拳道比赛的增多,跆拳道比赛被越来越多的综合性运动会所接纳。1966年跆拳道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跆拳道联盟成立,之后跆拳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发展,1980被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和接纳,这一决定极大了促进了跆拳道运动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和流行。目前,跆拳道运动已经成为众多国际体育组织和比赛的正规项目,同时也是风靡世界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成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3〕

3 跆拳道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传播过程中的经验

3.1 跆拳道的技术特点在推广过程中的优势

要熟练掌握跆拳道是一个复杂艰辛的过程,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较容易地学会跆拳道,跆拳道在发展推广过程中,继承了传统跆拳道精华,并且积极借鉴各国搏击术的长处,最终演变成为一项以腿法为主的徒手攻防的搏击术,被称为“腿的艺术”。 跆拳道腿法技术多样,组合多变,是比赛中得分和实战中有效的克敌方法。在实战中,手臂也可以结合运用,辅助腿的应用进行实战,具有较高的灵活性。〔4〕跆拳道上手的难度不高,相对易学,一般的学员只要掌握前踢、横踢、下劈3种基本的腿法和步法就可以参加到跆拳道的比赛中。学员的身体素质在跆拳道运动中要求不高,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少,是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这些技术特点与较低的要求是跆拳道能较为普及的前提条件。

3.2 跆拳道的快乐学习过程与较高的观赏性,吸引更多人参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压力,内心的压抑就需要释放,跆拳道提供了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通过肢体相互激烈对抗来宣泄内心的压力,高声呐喊又可以宣泄情绪,因此跆拳道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加入其中。

跆拳道经常有踢木板的方式,实际上所采用的木板一般都比较脆和薄,稍微用力就容易折断,这也是木板在跆拳道考核、表演时经常被采用的原因。它可以让旁观者非常直观地看到和感受到踢打的效果,内心会有崇拜的感觉,这也就鼓励和刺激他们也会尝试参加到这项运动当中。

跆拳道的实战练多在同一级别学员之间展开,实力水平接近,并且由于跆拳道腿法高度发达,各种腿的技法动作幅度大,变化多端,但是跆拳道腿法讲究快与准,伤害性其实并不高。并且跆拳道的规则相对简单明了,击打者只要使用规定的动作以一定的打击力度击中目标便可得分,比赛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正因为如此,跆拳道练习者积极参与实战,更多的人欣赏了精彩的比赛也愿意加入其中。

3.3 严格段位设置,激励练习者不断晋升

晋段制度是跆拳道的特点,共分为十级九段,每段都用不同颜色的腰带加以区分,并且有相应的证书。每一个练习者,不管什么水平都有段位,即使初学者也有自己相应的段位,并且初级的段位对练习者水平要求不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申请更高级的段位,这种晋升制度给了练习者目标和标准,可以激励练习者不断地训练以获取更高的段位。

跆拳道对服装也有严格的要求,除了腰带的颜色不同,其余的装束都基本相同,跆拳道的服装为白色,简洁大方,一起进行训练时,整齐划一的服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代表着干练与坚韧,吸引旁观者不自觉地想加入其中。

3.4 政府支持,重视学校的传播效应

跆拳道之所以能以较快的速度风靡世界与韩国政府的重视是密切相关的。韩国国内各类别的新闻媒体对跆拳道的推广活动进行大量的宣传报道,增强国民对跆拳道这一国技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韩国还经常有计划的向国外派出免费的教练团与表演团队,扩大跆拳道的影响。跆拳道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政府积极推动跆拳道进入奥运会,进入奥运会之后更是扩大了跆拳道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跆拳道的普及与推广。

跆拳道是韩国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在课外的时间还积极地开展跆拳道理论学习、技能练习的各种活动,跆拳道也成为韩国最受欢迎的课外运动项目。除了中小学,韩国也重视跆拳道在大学的传播,大学里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跆拳道在大学的流行提高了跆拳道的社会地位,获得韩国国人的认同。韩国跆拳道依托学校为基础,迅速地蔓延开展,保证了跆拳道有长期稳定的传播对象与新的参与者,跆拳道运动才能经久不衰。〔5〕

4 跆拳道推广的成功模式对散打运动的启示

4.1 改良散打技术动作,完善竞赛模式

在保留民族传统武术技法及特点的基础上,现代散打应该在技术层面进行适当改良,技术规范方面尽量简单化以吸引大众参与,并且通过完善比赛的规则等方面提高散打的观赏性。这就要求散打一方面要走体育化道路,剥离那些不适合向竞技化方面发展的拳法和腿法等技术,或者进行规则限制,简化技术的种类, 对散打技法进行创新组合,在实战中创造千变万化的拳、腿、快摔等技法组合,从而增强散打比赛的精彩程度。另外一方面,散打还要积极从中国传统武术中吸取和提炼内容和技术,丰富散打技术体系,使散打的攻防招法蕴含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武术理念和技术。

4.2 争取政府支持,加强普及和宣传散打运动的力度

散打运动作为中国武术的精华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财富。政府领导应该加以重视,提高认识,并且采取可以具体实施落实的方案,前期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慢慢转变成社会的风气和习惯。

首先要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对散打在国内外进行广泛宣传与正确引导,让观众对散打有正确的认识,让更多的人能欣赏散打运动,并逐渐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散打运动中,体会散打运动的魅力,在国内形成良好的氛围,然后再向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可以借鉴跆拳道的推广模式,为散打运动在国际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武术教育只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在学校扎根形成常态化的发展。韩国的跆拳道依托于学校向社会辐射推广,我国也应该将武术散打逐步落实到广大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当中,让其成为学生广泛开展参与的健身方式,在高一级别的学校应该采用建立武术散打队或学生社团等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练习武术散打的习惯,以期实现终身化和社会化。

4.3 在散打运动中注重礼仪规范,加强武德教育,统一散打服装

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仪制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而武术是发扬传统文化的绝佳载体,因此,在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推广过程中要注重“礼”的培养和发扬。“未习武先习德”是长久以来习武者遵循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在散打的训练、比赛、推广中,散打练习者和教练员往往忽略了散打运动的礼仪,丢掉了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因此,加强散打习练过程中礼仪规范与武德教育势在必行,要认识到练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还是培养内在修养和修为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跆拳道的服装是跆拳道文化的一部分,这对散打服装的规范有一定的启示。相关组织和部门应统一规范散打的服装,在服装的设计上要符合散打运动的特点,并且要突出民族特色与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散打专用服装的统一,可以加强散打的辨识度,形成自己的特色,让散打更具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其中。

4.4 完善竞赛规则,举办国际性散打赛事,增进国际交流

散打运动的竞赛规则决定了散打运动技战术发展的方向,是散打运动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散打运动要吸收国外优秀搏击术的长处,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对规则进行科学的修改,使其对散打运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

闭关自守必将阻碍武术散打的发展和传承,我国武术散打的各级协会应当着力组织各级别的赛事活动,增加散打运动的交流。还要积极举办国际级的散打赛事,扩大散打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并且还可以举办不同拳种之间的切磋交流赛事,与国外优秀的搏击术进行切磋交流,使其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散打的国际化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韩国的跆拳道运动在几十年的推广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跆拳道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经验有以下几点:(1)跆拳道的技术特点适合大众的练习,在推广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跆拳道重视礼仪及精神价值的培养;(3)跆拳道的快乐学习过程与较高的观赏性,吸引更多人参与;(4)段位设置严格,激励练习者不断晋升;(5)得到政府支持,重视学校的传播效应。

5.2 建议

跆拳道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模式对我国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地促进散打的普及和发展,建议采取以下策略:(1)改良散打技术动作,完善竞赛模式;(2)争取政府支持,加强普及和宣传散打运动的力度;(3)在散打运动中注重礼仪规范,加强武德教育,统一散打服装;(4)完善竞赛规则,举办国际性散打赛事,增进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周直模,樊守政,张芙铭.中国武术散打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3).

〔2〕丁峰,王明建.中国散打与跆拳道之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篇13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武兼备”环境

文武双全是中国古人的人格理想,文人以武学为好,武人以儒侠为尊。“文武相融”的文化品牌的核心是“ 融”,即现在说的和谐。在多年的园本武术课程建设过程管理中,我们鼓励教师教育教学中外显武术的“精、气、神”,具体体现在日常教学的每一天,让家长、幼儿感受到“快乐、健康”的正能量。对于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升上面,鼓励教师们多读书,多反思,以文修性、以文修身。

1.“以武传神――人人参与”。我园户外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有“站似一棵松”之意与武术文化精神相得益彰,场地上错落有致的大小山坡与跷跷板、梅花桩有机组合,构成了生态、灵动、和谐的武文化景观;室内的共享空间和楼梯墙面,以武德为元素,以文字加图案的方式巧妙融人武文化理念;二楼和三楼的转角处,武术小人与招式组合成层次错落的画面……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武文化的“精、气、神”的气息,教师、家长、幼儿每天徜徉其中,晨间活动、区域活动、教学活动融入武术课程,切身感受武文化的精髓。

2.“园所兴旺――人人有责” 。共同构建园所的共同愿景――建成一所富有传统“武德”、充满“武艺”融和氛围的市特色幼儿园。其次是引领、指导员工建立与园所共同愿景相一致的部室(团队)愿景和个人愿景,从而建立起员工个人――团队――幼儿园三个层次的愿景体系。通过对团队愿景的诠释和反复宣传、沟通,使幼儿园每一位员工正确认识学“武”止境文化品牌。我们激励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团队目标中去,愿意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构建刚柔相济的“集思广益”管理机制

遵循凝心聚力,汇武成林”的管理理念,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学武止境”人文关怀特色的管理文化。

1.健全规章制度,体现“武德”之刚。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体现“武德”刚性管理的关键。我园对已有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进行修改、整理与补充,形成了“武之规”(规章制度)10条,“武之本”(岗位职责)10篇,“武之律”(考核细则)10篇。同时,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确定了我园教师、幼儿、家长的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规范用语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幼儿园管理制度,汇编成《武园文化手册》发放到每位教职工手中。

2.实施人文关怀,展现“武德”之柔。我们逐步探索并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柔性管理模式,即充分尊重和满足不同教师的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将教师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实现管理的双赢。(1)申报活动指导。凡是园内的大型活动都由教师主动申报担任活动指导人员。活动指导教师从方案策划、组织联络、物品准备、宣传报道等方面进行统筹,活动指导举措增强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让80后、90后教师发挥了敢想敢做的优势,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2)组建武术社团。我园开设的武术社团着眼于教师兴趣爱好,请有特长的教师轮流与担任武术社团负责人,其余教师自主选择参与。武术社团融合了“武术指导专家”、“家长后援团”、社团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促进了武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打造德才兼备的“厚积薄发”教师队伍

在“学武止境”文化品牌滋养下,我们将“武”所具有的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坚韧不息、的品质与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有机融合,效果显著。

1.打造一支“德高品正”的教师队伍。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制定了“盛幼教师行为规范”;开展“武德在我心”征文、“武术伴我成长”沙龙、“木兰扇”评选等活动,引导教师用更深的师爱、更大的耐心、更多的宽容来对待幼儿。

2.打造一支“追求高远”的教师队伍。我们注重对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对年轻教师群体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新秀,为其搭建“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了“园级优秀班主任” “园优秀班级”评比等活动,充分尊重不同教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教师们提供广阔的舞台,鼓励他们秀出独有的风采,展现各自的价值。

如何在今后的武术课程中有效呈现“学武止境”的长效管理,充分发挥武术内涵的教育作用,展现武术特色活动,是幼儿园一直不懈努力的工作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2]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3]中国教育研究会网站《幼儿园混班运动游戏的有效开展》2012.11

[4]林丽容.浅析武术套路教学的语言应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5]虞定海.《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研究》,2010.2

我的理想

福建省安溪县第六小学四年7班 李小真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一个远大的理想。包括我也是。我的奋斗,只为实现我的理想,完成我的梦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设计师。

我想当一名设计师,不仅仅是为了报答父母。更是为了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祖国添上彩色的翅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