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用13篇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1

1.1缺乏社会实践

据调查,我国目前大部分大学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紧抓“两课”建设,理论教育相当成功,却忽视了体科生的专业特点,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仍然固守相对枯燥的课堂教育模式,以课本知识讲授为重点,没有向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这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变得空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足,思想没有转化为行动,没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想、能力的进步。

1.2 学生政治意识淡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进步,新思想、新事物、新潮流不断涌现,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少体育专业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普遍有着功利思想,认为思想政治可有可无,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是有利于将来就业的。此外,部分学生虽然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逐年加大的就业的压力下,不少体育专业大学生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而纷纷报考第二学历或考研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在没有时间保障的基础上为应付学校制度而学习思想政治,显得十分被动,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

1.3厌学现象明显

大部分的体育专业大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环境,思想性格各有差异,加之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高校处于多元文化的包围之中,国内本土文化以及原有的思想文化结构形态面临国外各种思潮的冲击,不良社会现象和风气给校园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面临这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往往让处于迷茫状态的学生产生排斥感,进而引起厌学情绪。

1.4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忽视整体差异

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作为高校相对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所固有的专业特点,他们灵活好动,兴趣广泛,表现欲突出,虽然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和身体素质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他们的文化知识教育这块却不令人满意,课程基础和试卷成绩较差。很多高校往往脱离体育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片面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忽略了体育专业学生的整体差异。

2.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近些年来,有些高校在体育专业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文化课的教育力度,较以往学生的文化成绩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其专业的技术又有所下降。怎样才能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成为国家的栋梁,这就离不开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良好的学习心态和优秀的学习作风,全面考量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而拿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着实保证学生的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共同提升。作为老师可以组织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猜或活动。从教练、运动员到裁判员都由他们自己担任,使他们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2培养政治意识

大学教育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政治意识。良好的政治意识是体科生学习文化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精神支柱和根本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理念,激励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崇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逐渐纠正不良的功利思想。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有益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治生活,促使学生能够在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抛弃功利思想,培养良好的政治意识。

2.3促进个性发展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教育.突出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指导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正视个体差异,坚持“教育从细”的原则,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进而言之,各个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高校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深的研究价值。不同的高校的受教育的人千差万别,文化基础也参差不同。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思想教育者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体育专业的学生特点,有效的改进工作方式和教育的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且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的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4强化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思想教育工作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切合实际可行的方案,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完善学校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不仅能规范学生的言行,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的特点可借助这些制度来让学生自我约束。在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中,要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有特点及国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法规,制定适应本校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特点的岗位责任和规章制度,同时有选择地将党和国家所倡导的先进思想、高点目标和价值观念融入其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结语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未来。为此,社会和学校应从体科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出发,针对现有问题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向更高的层次。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然而,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学生成长环境趋于复杂,而且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一些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还有些大学生则总是叫嚷着空虚、迷茫,对大学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者甚至无法完成学业,更提不上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了。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通过加强专业教育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一种办法。 

 

一、大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现有高校的教育模式,在形式上将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割裂开来,思想教育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及政工干部负责,知识教育主要由专业教师负责。专业教师往往只单纯从事专业教学,久而久之,在高等院校,出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高校体制问题;另一方面是认识问题,专业教师往往认为思想教育是专职辅导员及政工干部的事情,与己无关,也不方便插手。而实际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分不开的。大学生刚进校的入校教育,专业介绍,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就业方向等等,这些都与专业教育息息相关。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积极性严重降低,很多同学感到迷茫,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未能感受到学习内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专业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有积极主动的精神。因此,加强专业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热爱自己的专业,愿意献身于自己的专业,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可以更有效的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为完满的效果。 

另外,一项针对上海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初次就业时单位最看重的因素中,所学专业、毕业院校、学习成绩、社会实践和项目经验排在前五位,而这些基本上都与专业教育有关。因此,将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 

二、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及手段 

 

要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1、加强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让专业教师能够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应高度重视专业教师在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加强领导,健全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要将高校专业课教师队伍也加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队伍中来。要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转变观念,使广大专业教师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学校也要对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给予适当的利益倾斜,加强机制建设,为该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制定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工作要求和方式方法、工作目标与考核机制以及奖励措施。另外,在课堂上,注意在专业学习的工程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以情动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还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取得学生的信任。

由于知识方面的原因,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师,更易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拥戴,学生有了思想问题、心理困惑,愿意向教师坦言,这就为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找到结合点,创造了良好条件。要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为此,专业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工作: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专业思想和学风校风校纪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思想,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认真填写课堂情况记录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交流学习经验,向有关部门反映教学中的问题和提出建议,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课堂与作业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2、利用专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方式和手段进行,而专业实践活动无疑是一个具良好诱导作用的活动。要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改变大学生的生活作风,改变他们相对懒散的习性。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可培养学生的搜索相关资料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专业方面的实践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真正有效的实习是学生通过实习活动,加深了对专业背景的印象,同时对专业精神的认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通过让学生尽早的参与实习过程,能够直观了解所学专业的用处,通过专业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的实习,结合课本知识,学习的效率肯定会增强,加之对生产单位各项纪律的学习,肯定会对在校学生的学习思想有深刻影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利好。 

 

3、加强教学环节的管理 

要加强教育环节的管理。学生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的重点。只有加强教学环节的管理,才能从学生思想变化的现象中,寻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和着力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加强教学环节的管理,一要严明遵守各项教学活动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二要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与管理人员一道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保证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三要加强教学环节的检查,把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状况等都作为检查内容,保证教学环节的效果。 

总之,要注重专业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以人为本,以专业教育为纽带,贯穿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品质高尚的人格,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3

大学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仅仅对课程的理论内容、实验和课程设计提出要求。在往年的课程教学当中,我们虽然也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没有真正贯穿于教学当中。高校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后面临困难,很多学生内心空虚,没有精神追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他们认为成功的标准不是赚钱就是做官,再加上社会的一些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严重地削弱了德育的教育效果。强调素质教育在我国只是刚刚重新开始,不能放松,特别是在理工院校,很多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文化素质素养都是比较差的。他们知识单一,文化底蕴薄弱,文史知识缺乏。个别学生甚至还缺少社会公德,缺乏健全的人格。这种现象反映了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断层以及巨大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备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却备受冷落。大学培养出了很多技术型人才,却缺乏综合素质高的通才。由于社会所需要的大量人才同经济效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量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也是跟工业技术以及工商业管理有关的科学知识。这往往导致物质利益是很多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慢慢地就形成了忽视人文素质而重功利的思考模式了。正因为存在着种种的不足,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

作为专业课授课教师,要寓教于学,不仅要注重丰富自身的文化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中,为了生动解释课程内容,或是调节课堂气氛,要用实际的例子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唯有在个人思想品德、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态度上都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做到以理服人、躬身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精神道德品质,在名利等各类诱惑面前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第二,从点到面,点面结合,多引用身边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多用身边鲜活的例子来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家庭是构成国家及社会的基本元素,家庭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爱国必先爱家。且家庭的例子为学生所熟悉,也比较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例子,向学生展示勇于担当和乐于奉献的生活态度。

第三,避免教条主义,要针对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学生对条条框框的教育很难接受,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根据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个性素养等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平和耐心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时,尽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纠正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师要适当地给出正确的评论和引导,避免学生走入误区。

第四,利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帮助和引导。学生现在都比较喜欢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系,如QQ群就是一个流行于学生中的主要交流方式。作为专业课教师,加入学生的QQ群,有利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指正,更能理解教师的想法和良苦用心。通过QQ群中的交流,教师也可以随时监督学生交流中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和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听音乐、玩游戏,开小差,聊天的现象少了,积极发言的多了,乐于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把教师当做朋友;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规划,有的放弃了暑假的休闲时光,利用假期努力学习、积极备战,为当年的考研积极准备;部分谈恋爱的学生也能够正确地对待感情和学业,合理分配两者的时间;部分迷恋游戏、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当然,新方法也常伴有各种无法预见的不足与缺点,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逐个改正,做出适当的调整。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4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usic Major Students in Colleges

ZHANG Jingfei, XU Xi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As a special group in college students, music major college students have special profession, special educational mode and special way of daily life. In the continuously changing era today, the ideology of the music major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in pursuit of free creation is easy to be affected by the social trend. Their ideology even shows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As a result, how to innovate the way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usic major college students and form the effective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s a new topic faced b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t present.

Key words music major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ategy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我国迅猛发展,随之涌入的各种思想潮流与我国传统思想发生剧烈的冲突。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这场思想变革大潮中如何保持冷静的头脑,看清思想主流的发展,在学习和日后的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挑战。

音乐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一个分支,在我国高等考试招录政策中,存在文化课要求偏低,专业课考试一锤定音的不足。在全国高考考生中,特别是文化课成绩不佳的考生眼中,包括参加音乐专业在内的艺术类专业统考,是其顺利进入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的最佳选择。而自从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扩招以来,除了传统的艺术类院校可以招收艺考生外,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也开始招收艺考生。庞大的招生规模,造成高校在生源上的争夺,进而更加放宽对文化课的要求。这样的局面造成音乐专业大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学科的学习,而放松,甚至是放弃文化课的学习,更不用说被学生视为枯燥无味、学而无用的思想政治课程。因此,在对音乐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时俱进,选择合适的、有效的策略。

1 影响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1)思想感性化,缺乏理性。音乐是一门开放的艺术,需要自由的思想,需要天马行空般的创作灵感。因此,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思想非常活跃,思维空间感无限放大,对音乐世界中的美感狂热地追逐。在他们眼中,一切新鲜的事物、所有新潮的思想,都可以成为其创作灵感的一部分。这种极度感性的思想,会造成音乐专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周围人的感受,宽己严人,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视如空物。对音乐的感性化的狂热,会占据他们学习的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时间,一切表面上与音乐无关的文化课程,都会被忽视。在音乐专业大学生严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己无关,自己追求的是音乐,是艺术,清高的艺术教育与呆板的、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天壤之别。这种不理性的思想会非常容易被社会上非主流的、负面的思想潮流所影响,并在狂热的感性思想的发酵作用下,作出冲动的行为,这对正确树立三观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2)痴迷专业修为,忽视文化修养。音乐专业大学生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无非有以下两点:第一,对音乐的喜爱、甚至痴迷;第二,文化课成绩不足以实现大学梦,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强化音乐专业成绩。无论是哪种类型,音乐专业大学生能在专业和文化课程上都表现突出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进入大学后,专业课程的设置占据着整个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一周、甚至一个月才有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即便如此,音乐专业大学生也不珍视该课程,逃课旷课的情况非常普遍,考试则是能作弊就作弊,不能作弊就突击一下,至于考试成绩,及格就行,就算不及格,也满不在乎,因为多数高校会安排补考或重修,这些往往只是形式,及格率可以说几乎是100%。从学生到学校对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漠视乃至无视,造成了原本文化课基础薄弱的音乐专业学生,视野狭窄,文化修养不足,这样造就的只是一个个音乐工厂标准化产品,而不是具有灵魂的音乐人才。

(3)家庭环境宽裕,自我意识膨胀。不可否认,艺术类专业是个高消费专业,音乐专业自然也不例外。高校音乐类专业学费一年过万元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除学费外,乐器的采购、学生自行聘请老师课外教学练习的费用也是非常昂贵。虽然大学有奖学金制度,但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大多数音乐专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宽裕。而现今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及爷爷奶奶一大家人的溺爱中成长的他们,骄傲、自我、任性、单纯的个性表露无遗。这些造成音乐专业大学生的言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形成一个团结、稳定的团队,这在日常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中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给其人生的发展制造障碍。

2 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1 结合实践活动,落实课堂教育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枯燥、空洞。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在各种思潮涌动的今天,音乐专业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直观的、浅显的思想,而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主流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思想,在音乐专业大学生看来,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以他们现有的社会阅历和思想深度,根本无法透彻理解主流思想的精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育在如今的社会现实下,已经失去了育人的功能,必须走出课堂,通过对大学生周围发生的、具有正能量效力的事件的分析、讨论,让音乐专业大学生参与这些他们所熟知的事情,进而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三观,如何树立主流思想;同时,用大学生习惯的、接受的方式,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地点,进行“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习“三个代表”这样具有时代鲜明烙印的思潮,而不是强迫他们去接受百年前那些理论性过强的文字内容。这样才能将正确的、积极的、符合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深刻地载入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心中,而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

2.2 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团队意识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自由的追求是无休止的,他们需要自由,需要个性,没有自由和个性,他们的创作和学习都是没有灵魂的,就如同复印机COPY出来的文件一样,毫无价值。只有原创,才是音乐的灵魂。所以,对于音乐专业大学生追求自由,追求个性的思想,一定要鼓励,要保护。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在音乐专业大学生个性发展和教育教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一味以教师的威严来强压,更不能惩罚学生。正确的做法,是当冲突发生时,进行积极的引导、沟通,通过换位思考,以帮助学生、服务学生为出发点,让其个性的发展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个性融入共性,让个性在共性的发展中展现耀眼的光芒。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具有不同的特点的音乐专业大学生,成立一个学习小组。这个小组不仅仅在专业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文化课学习中也可以发挥互助的功效。此外,这个学习小组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磨合成熟后,还可以成立一个表演团队,在校内外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团队协作的成果。

2.3 少立优秀标兵,潜移默化补差

有人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既然是骄子,那他们骨子里多少会有一股傲气,简单来说就是不服输不服气的态度,这一点在音乐这个相对来说比较高雅的专业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传统的教育中,往往在一个团体中树立或者评选一个优秀标兵,团体内的其他个体都以这个标兵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但在音乐专业大学生团体中,这样的做法却值得反思。第一,作为优秀者的标兵,会容易自我膨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失去前进的方向,会造成思想极端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狂妄、甚至疯狂将很难得到控制。思想政治教育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将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第二,团体内其他个体以标兵为榜样,若标兵树立的思想是牢固的社会主义主流思想,那团体其他个体业的思想也会相对主流。若标兵的思想在日后发生偏差,则容易将整个团体带离正确的轨道。另外,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个性和傲气会产生抵触标兵的情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为何其他个体一定要事事以某个所谓优秀标兵为榜样?所以,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尽量避免在团体中树立优秀标兵,而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人都是优秀,人人都有优点,人人都争标兵的现象,不让优秀者有机会目中无人、傲视一切,也不让落后者感受自尊的伤害而失去进步的动力。

2.4 创新教育工具,充分利用新媒体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作为互联网成长和发展重要力量的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使用新兴互联网工具的人群。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速,QQ等即时聊天工具已经是大学生的标配,很难想象还有哪个大学生没有QQ。不管是强势的QQ、微信,还是曾经红极一时又边缘化的UC、微博,新媒体始终存在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而音乐专业大学生,由于思想更为开阔,比其他专业大学生更容易和迅速接收这些新鲜事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待音乐专业大学生时,更要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教育工具,改变原有死板的板书教育和纸面教育,建立微博,开通微信、QQ等音乐大学生经常使用的聊天工具和自媒体。通过这些工具宣传正能量,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思想的事件。同时,开发音乐专业大学生专用的APP软件,通过软件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植入其中,让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起来。这样,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随着他们的QQ、微信、微博及其载体手机充满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2.5 校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

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几乎全部是90后,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其的溺爱程度相当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乃至整个家族都视其为至宝。音乐专业大学生因其多数家庭较为富裕,这种过度溺爱的情况更是普遍现象。在学校里,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千万百计地将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到主流的社会主义思想上,十分不易。但学校并不是学生生活的一切,家庭是不可分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家长应该加强思想学习,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潮对家庭,尤其是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影响。例如,各大电视台为争夺收视率,在音乐选秀节目中,没有底线的炒作,甚至宣扬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音乐专业大学生出于对音乐的单纯追求,容易在思想认知上发生偏差,爱屋及乌,爱乐及人。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积极引导,指导学生在音乐上感性认知,在思想上理性学习。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主动与家长、学生展开联动,定期举办论坛活动,针对音乐界出现的各种好的、坏的现象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剔除腐败、低俗思潮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影响。

3 结语

音乐专业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不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方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适合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教育策略,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教无类,从过去简单的说教、课堂的板书、枯燥的纸上教育,积极主动改变教育方式,利用新媒体作为创新教育工具,拉近传统高高在上的理论教育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距离,配合家庭教育,为音乐专业大学生树立主流社会思想,抵制低俗思想提供保障,让他们未来都能成长为德艺双馨的、受人尊敬的音乐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寇荣,王国新.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策略探究[J].才智,2014.31.

[2] 严悦幸.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山西教育教学,2013.5.

[3] 孙雪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25.

[4] 彭赛丰.浅谈高师音乐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向结合.当代教育论坛,2009.2.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5

青少年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群体。了解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是我们研究和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前提。而当前高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现状,是促进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现状

(一)青少年特别是“90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

“90后”,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波及大江南北,显示出了明显的成效,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虽然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和谐的社会氛围为“90后”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相对于前几代人而言更加便利的条件,但当前青少年,特别是“90后”的思想道德状况,仍需要我们的关注。

2009年底,相关部门了《中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显示,“胸中有爱、关注社会”是“90后”青少年的总体风貌。但是升学压力大、学业负担重,依然是当前中学生最致命的精神枷锁[1]。

那么,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是哪些因素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产生了影响呢?从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与环境看,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青少年从呱呱坠地到慢慢成熟,他所接受的道德教育的最早场所就是在家庭里,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教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把德育灌输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甚至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3]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校风校训、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等,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是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起到巩固作用。要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并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示范,同时,也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好。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总体情况较好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根本前提。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平常所进行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多地强调了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并很好地与自身的专业课程及专业特点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思想品德素质相比其他师范类专业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专业优势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条件。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我国多年来一直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实践,致使一部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因而,作为师范专业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勇于探索创新、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来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引起重视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观基础。但目前,高校师范生中也有不少人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师范生就必须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即使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要勇敢地去面对,而不是逃避现实,要学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对自身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也可向心理辅导老师或者心理医生求助。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不仅要求学校加强对中学政治老师的培养,更要求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要求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百多年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挥毫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4]青少年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成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发展。因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不仅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也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准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高校在培养师范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师范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建设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思想品德课老师所教授的除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做人的道理,他们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者。由此看来,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要求高校进一步做好师范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素质培养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所说:“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5]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踏上社会,有很大的可能将成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因而我们背负着的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来影响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而良好师德的养成,除了师范生自身注重修养以外,也来自于高校对于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培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习氛围和风气,校训校德以及学校老师的榜样作用,都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注重对师范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这些“准老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也有利于师范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师范生自身的道德修养,用师德感化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应首先学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理解。在以后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所学理念传递给青少年,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师范生应明确,作为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准,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把“育人”融入“教书”之中。因此,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应努力学习、掌握教师道德理论,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示例作为鞭策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其次,师范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

(二)掌握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文明礼仪修养,其专业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伦理道德修养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因此必须培养师范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素养。师范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也要明确教师职业素养的具体表现,一般体现在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上。当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通过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充分地将丰富的课程形式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其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情操会在课程中体现出来,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产生效应,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求知心态,产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素养的塑造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应在努力学好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使自身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素养、综合的实践能力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科研技术能力,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情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起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作用,同时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提升个人人格魅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与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一位受学生普遍敬重和爱戴的教师,其人格必然会在他的学生那里再现出来,而且是常常在学生身上得到更高基础上的再现。”[6]

心理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师范生中有不少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咨询。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应谨记,现代教师的任务已不仅仅是教好书、上好课,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疗方法。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格力量,塑造高尚人格。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它建设得好坏将对我国一代甚至几代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的关系也日益凸显出来。因此,高校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师范生的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个人人格魅力的形成,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厥轩.中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EB/OL].http://.cn/l/2009-11-23/1046181478.shtml.

[2]李小龙,注解.论语全解·子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辛香茹,辛香玲.青少年公德教育刍议[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24.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6

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有着更为明显的特点,他们头脑灵活,对于新事物和新思想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是却缺乏自主钻研的精神,所以在文化课基础方面较为薄弱;他们性格大多外向、率直,广泛的结交朋友,而且为人处世往往是他们最擅长的活动;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大多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他们常常处在竞技的状态下充满活力,但是他们在自我约束能力方面却较为薄弱,容易冲动,而且法律观念不强,爱好打抱不平却不会选择正确的方法,经常由于打架斗殴而影响了社会对他们这一群体的认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使得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面临重重的困难。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1.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同的民族、文化已经社会体制对当前的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冲击,由于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现象客观的认识,在辨别能力方面不强,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而造成自身价值观的扭曲。

2.教育因素的影响

体育专业的大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有着 一定的束缚性。为了考取体育专业,需要更多的时间训练,这必然会造成文化课基础的薄弱,而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显然也是无法有效的应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种形式。

3.个人因素的影响

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往往在文化基础课方面较为薄弱,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尚且如此,对思想政治类书籍的学习也就更加无从谈起,甚至有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之甚少,认为这类书籍枯燥无味,缺乏实用性,这导致了学生们在思想政治认识上滞后,迫切需要学生们在学习与求知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读书习惯。另外,体育类大学生在教育与体育改革大潮中,考虑最多的是个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即未来就业问题。而用人单位却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更加重视,这也造成了大学生为了培养专业技能而忽略了个人修养的塑造,在实际就业过程中更加艰难。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通过上述难点问题的分析,我们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难点的主要源头可以认为是社会因素,但是个人因素才是更为直接和根本的问题所在。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只要有效的把握这两方面的问题,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1.个人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切入点

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承担着学生这一角色,同时也应当强化他们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应当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将个人的学习目标与社会角色紧密的相连。与此同时,明确新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素质要求,自觉的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从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方向出发,意识到自己还存在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并且努力的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2.学校教育是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首先,要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进行转变,以此来满足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新时期的大学生们思想活跃,而且热衷于时代的热点问题与现实社会的突出矛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在着眼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明确阐述的同时,将其赋予更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能够将学生热衷的热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促进学生树立更高的思想政治需要。

其次,要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细想政治教育需要。当前,大学生处于一个学习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树立,同时更要注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学校要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要求以规范和制度的方式进行制定,使学生在学校校规校纪的约束中,自觉养成履行道德规范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且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最后,要树立崇高的人格形象,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教育实践证明,能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莫过于言传身教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自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引导学生,坚固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结束语

对于当前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应当根据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出发,有效的探寻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蒙军,王成科,宋晓宇,黄梅.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01)

[2]刘英杰,孙永泰.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J].体育科学研究,2009(02)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7

随着我国艺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美术专业也逐渐呈现出从精英化走向普及的趋势,许多综合性大学也增设和开办了美术专业。对于美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一件系统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新的形势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为此关于高校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引起关注。由于现阶段针对美术院校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所以笔者对目前理论界的一些与本选题相关度较大的研究成果梳理如下: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美术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中起先导作用。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而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居首要地位。因此,培养美术院校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是美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新形势下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面对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困惑和消极现象,如何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些都是当前美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美术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美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建立美术专业教育、美术师范教育、成人美术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多种层次的人才,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只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在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抓专业知识的教育,又要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实现美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如果仅仅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且美术人才的素质也难以保证,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美术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作用,是通过提高思想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的

提高思想素质最根本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目的,以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勤于思考,勇于开拓,拼搏进取,百折不回。而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大学生在不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由教育的客体变为教育的主体,学会独立地调节自己的道德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具有保证作用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大学生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历史,认识现实,在正确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学习、研究、解决矛盾,克服思想方法上的主观片面性。帮助大学生自觉认清个人成才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认请任何人成长都需要社会这个环境条件。帮助大学生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基础上设计并追求自我成才月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懂得自我教育是培养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能力,使之经常对自己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等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形成自律行为。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8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可以把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明,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具有辐射作用,通过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二、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是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它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和渗透,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为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理念追求、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不断作用于全校师生员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育人氛围,重在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和教育,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健康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肯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三、建设校园文化和改进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和谐校园文化要靠身处校园内的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推动,而业已形成的这样的和谐文化又会对身处其中的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的育人理念要体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对他们的熏陶,同时又要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迈上新的层次。

(一)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构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大力开展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特点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实践动手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大学精神,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培养文化担当意识。能否有效传承和创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力和创造力。高校不仅是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以主流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应把传承、创新、交流统一起来,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努力掌握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培育体育专业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进而引领社会风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二)用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发挥人才培养职能,着力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才兼备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引导体育专业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积极探索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灵活运用多种符合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思维特点的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构建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认知内化、实践体验为基础,以信念升华、意志坚定为目标的“融入型”教育模式;通过“生活改变计划”、“班级道德实践”、社会实践和调研等,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生活体验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与行为习惯。二是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中,通过有效管理和引导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制度认同与行为习惯养成。成立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设计的社团机构,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评、职业导航、创业咨询等服务,帮助体育专业大学生确立职业方向,树立“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等观念。

积极支持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创业计划竞赛等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和培训,营造鼓励创业的校园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学生在学习方式、经济状况、就业需求、人际关系等方面日趋多元化。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才为目标,形式多样、灵活方便的学生社团活动,为有不同志趣爱好和思想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同时也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通过重点扶持,正面引导,规范管理等措施,按照“突出学术科技型,加强理论学习型,优化志愿服务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工作思路,使学生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影响更加深远。可全面开展特色化的社团活动,学生社团不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臂的延伸和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湛红艳.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2.08

[2]郭广银.高校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贡献[N]人民日报 2012.02

[3]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无校园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2009.09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9

一、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艺术生被高校招收进来,他们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会有一些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美术学生专业上的不同,第二个是学生自身方面的不同。这些特点构成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先了解他们的特点。

(1)学生自身特点。学生自身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从学业的角度考虑的特点,首先就是美术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的大学生都是通过艺术特长招生进入学校的,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课程基础比较薄弱,如英语、思想政治等。这些比较薄弱的课程压力较大,再加上专业课程的压力也不小,所以就形成了学业上的双重压力。其次就是美术专业学生的经济压力较大。我国高等院校中,学费较贵的专业之一就是艺术类院校。而且在上大学之前,专业课的学习也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这样,学生在上学时可能还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最后就是美术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近些年,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就业形势却没有好转。这样,就造成了美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会比较困难,再加上美术类大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比较低,这样更是雪上加霜。

(2)学生思想特点。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美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但有的缺乏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课的原因,长期都受到艺术的熏陶,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情操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们的思想都比较活跃,能够想常人所不敢想,能够追求比较新鲜的事物,崇尚科学。这些虽能够培养美术学生的个性思想,却也使得他们在强调个性发展的同时,忽视了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良好情操。②美术类大学生的感情十分丰富,但有的纪律性却不是很强。美术类专业的大学生长期受专业的影响,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热爱,同时也是爱憎分明,情绪容易受到各种事物的干扰。而且有的缺乏明显的纪律性,做事情习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学习不是很努力,学风也比较懒散。③美术类大学生比较注重实践,但是在工作中团队意识不强。艺术类大学生可以说是高中就学习自己的专业,在进入大学两年后都比较注重去社会上实践,希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又通常崇拜个人主义,有的欠缺团队观念,这也是由于他们的纪律散漫导致的。

二、加强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上面已经简要分析了美术类大学生的基本特征,说明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主要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重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向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和帮助美术专业大学生,塑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师范类美术专业大学生大部分都会在毕业以后从事教育工作,为人师表。因此,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这些未来的老师,才能够对他们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一言一行影响下一代。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自身修养的需要。有的美术类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思想上比较散漫,个人主义思想比较浓厚,而这些思想上的不足会对他们自身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不利。因此,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新形势下加强美术专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总结历年的学生工作,我们发现师范类院校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花足够的精力,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发挥全员教育的作用。

(1)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主阵地。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程,这也是高校主要的思想教育渠道,因此,必须坚持和加强。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在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程时,个别学生可能会表现出漫不经心和无所事事的态度,对这一课程不够重视。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教育,定时举办一些思想教育类的讲座,举办一些答疑活动,让美术类的大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帮助大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树立艺术育人的理念,完善实践育人格局。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实践的观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特征。师范类高校要树立艺术育人的理念,艺术育人讲的就是学校从学生专业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实践育人指的就是美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然后根据社会上的具体实践和学生个人特征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品格、良好习惯和价值观。

(3)思想教育要体现专业特点。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为目的,以社会的基本道德为规范,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结合美术专业的基本特征和现状,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其次,充分调动美术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老师是学生的向导,老师专业课的强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老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变化。因此,美术专业的老师必须起带头作用,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积极引导好美术专业大学生。再次,高校要拓展美术专业的实践基地,把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注重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实践的同时,更要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深化。

总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根据他们自身的特征再结合专业的特点实施教育,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积极探索创新途径,才能够提高美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丽,陈晓敏.试论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的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2005(3).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10

青年一代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学生就像一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有着青春的朝气,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其进行恰当的教育,可以发掘其巨大的潜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年轻一代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对于职业的倾向性更加明显。在其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就业去向中就可以看出这样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宽泛的知识面,可塑性更强,更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但高职高专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轻。他们都是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年轻一代,他们是这个社会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他们生活于一个科技发达的年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但对传统也具有很强的排它性。

高职高专大学生都是由年轻人组成的队伍,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对于新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在众多人众中,高职高专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人,他们占了青年人中的很大一部份。他们同时也兼具了各种才华,他们各方面有着独特的能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青年一代的重要性

很多青年学生对于未来都没能有一个深刻的思考,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也没有进行细心的规划,以至于学无以致用。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只是制定一个目标,同时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在不断的奋斗当中也在实现着人生的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有助力于认识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在做的就是进行自我定位,知道自己处于一个怎么样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有着其独特的效果。有助于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心理障碍,有助于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需要、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2.职业生涯规划是奋斗的不竭动力。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确立起人生的奋斗目标,引导着学生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职业生涯规划在制定的时候就有了深刻的思考,制定的目标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对于个人的发展自然也就起着鞭策的作用,推动着个人不断向前奋进,向前目标奋进。

3.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一步步实现目标的时候,既满足了其物质需求,也使得其精神世界得到了丰足,并且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其方式更为灵活,更能为现代青年学生所接受。但无论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1.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深度。当代青年人获取知识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网络,在网络上的东西很容易让青年人接受。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与时俱进,也能让他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得到更好的思想指导,使其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深刻。

2.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职业目标更具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喊喊口号,而是对未来职业目标实实在在的计划。没有一个好的指导,就不能制定既远大而又符合实际的职业目标。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网络从宏观上来把握未来职业的方向,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切合实际的思想指导。

3.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更好地结合起来。职业理想应当与社会理想相结合,这样才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出正确的选择,制定既有利于个人成长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职业生涯规划应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未来职业理想的确立、职业目标的定位和职业分析的过程的展开,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其职业规划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同时,也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之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职业生涯规划当中,可以给学生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指导,使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有一个方向,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推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只有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好,才不至于做出对社会有危害的事,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使其职业生涯更加地光明,更加地灿烂辉煌。

职业生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大事”,关乎其未来的命运与发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可以有效地对人生做出规划,对事业做出计划,使其生活更有节律,事业更加得意。但与此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具有更好的德行,在其职业道路上走得更顺更远。

结语:高职高专大学生都是与就业接轨最为密切的群体,都是祖国的未来发展的希望,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对未来有一个更加明朗的认识,职业目标职业理想更加能够符合实际并且更加具体,在他们的职业道路上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琳,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中国高考研究,2007年第4期

[2] 赵敏,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十二月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11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下乡”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

虽然,2008年的“5.12”地震已经过去了四年了,但带领大学生们唱响“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时代主旋律,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走进灾后重建的社会实践场景还历历在目。

陕西省略阳、宁强等地也属地震重灾区。西安音乐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赴略阳地震灾区进行慰问演出,同学们克服水土不服、蚊虫叮咬、烈日暴晒、住宿条件差等困难,走进部队、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学校,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送去欢乐,增强大家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心。“略阳文化宣传灾区服务团”获得了宣传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委颁发的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的光荣称号。

这次赴略阳灾区的慰问演出活动,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学们在实践报告中写到: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迅速决策,亲临现场指挥,部队、医疗等单位及时赶赴灾区救援,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主流媒体24小时滚动报道灾区现场的情况,我被深深的触动了,明白了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理解了老一辈共产党员对待国家、人民的那种深切情怀。真正的体会到,党和政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系群众,情暖人间的真切举动。

观众的掌声如雷贯耳,久久不能平静,我深知这掌声是对演员最大的褒奖、最大的赞扬。我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乡亲们面前,把最美的歌声送给他们,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

经过大地震,灾区人们的伙食可想而知,然而他们却把有限的腊肉和土鸡都送给了我们,表达对同学们的关心和喜欢。一位同学受了风寒,胃病发作,疼的浑身冒虚汗,可他却坚持演出。同学们之间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演出换场的时间非常短,大家都会围过来帮助演员快速的换衣服,整理头发,绝不影响节目的进行。

每次演出结束,我们都会听到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站在那里久久的不愿离去,很多孩子们还找我们签名,合影留念,把我们当作崇拜的偶像明星。其实,他们顽强的意志、坚强的勇气才让我们崇拜和敬佩,大灾过后我们需要的正是这分弥足珍贵的爱与坚强!每当天真可爱、笑容灿烂的孩子为我献花时,我会给他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希望他们尽快走出阴影,回到快乐、幸福的学习生活之中。

这场灾难令我意识到,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一盘散沙 ,我们表现出的这种空前的凝聚力,让全世界震惊了,也感动了我们自己。我们看到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

我们用真诚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响亮的乐器带给略阳人民美好的精神食粮,但更多的是从略阳人民那里学到了不惧困难、坦然面对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决心和行动;从武警和消防战士身上学到了为了保卫人民的财产安全,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从人民教师身上学到了点燃自己、照亮学生的蜡烛精神;了解了当地的干部自大地震以来从未休息过一天,为了震后重建,顾不得自己的小家、亲人,而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的人民公仆们……

通过赴略阳文化宣传灾区服务团的演出,同学们了解了国情、社情和民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动手能力,增长了才干,思想觉悟、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实践是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延伸,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一、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人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在基层,生活条件比起校园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大学生通过每一次对社会实践结果的观察、比较,都会增强思想理论的信度和效度,强化对正确思想理论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提高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2]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进一步了解社会及国情。大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也是了解和观察社会的一个过程。当今的大学生阅历浅,生活经验匮乏,加之艺术类学生固有的特点以及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头脑中理想化的东西过多,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及不合理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认识。社会实践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使大学生有机会深入社会、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使他们更多的了解当前社会的总体形势,从而认清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加强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好的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三、加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能深刻感受到老百姓的需要和中华儿女在灾难面前的坚强,有利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怀。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人是社会的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更好的完善自我。因此,通过对社会的接触,学生们不断总结正确的思想意识,逐步实现思想的升华,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三下乡”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学生们完全投身社会与百姓密切接触,即锻炼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又给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寄予的殷切期望,希望经常送文艺演出到基层,传播音乐文化、促进基层的音乐教育事业,大学生们都深感责任重大。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社会实践,引导音乐专业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我们的职责。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12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四,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论述来研究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浅析外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学者张庆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闫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张家政)、《涉外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略》(笔者)、《浅析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田雨)、《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杜琳娜),这些文章大体分析了目前中国外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相应对策路径。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专业课的两种课程教学角度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进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对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的对策和路径不够全面具体,同时实际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以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语专业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部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还是缺乏权威性著作和系统性论述,经验问题研究多于学理性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理论研究多于中微观理论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简单罗列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泛泛分析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对策和路径。因此,结合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对其内涵做出准确解读、对其理论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困境及其产生根源做出详尽论述、对其调适路径和对策方法进行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篇13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方方面面,承担这项任务的主体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教师也应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R到淌π同育人机制,明确专业教师在育人机制中的责任和义务,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联通,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效地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意义

1.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就要求在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中,要探索多层面的协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除了校内相关部门单位的协同育人是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外,必须发挥好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二者间的协同、融合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2.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高校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效也较明显。但是仍然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的问题。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专业学习、职业生涯、思想困惑、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问题时,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则可以把学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协作融合,把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重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调、配合,使专业知识讲授、专业技能训练、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科技文化活动、主题教育实践等实现有机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合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4.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专业教师既是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大学生优良品格形成的引导者,将专业教师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言传身教,不仅减少主观性教育的痕迹,同时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增强教育效果。

二、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沟通交流。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相应的技能训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工作者的事。还有些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部分辅导员老师会在专业学习、生涯规划上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但也觉得自己不需要和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交流。这些认识上的误区都给协同育人工作带来了障碍。

2.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探索不够,协同育人方法不新。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工作实践不多,方法也较为陈旧,探索不够。协同育人的方法大多仅限于一些信息的交流传递,较难研讨出协同育人的有效办法。在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专业课教师一般承担科技活动的指导,辅导员负责组织发动,各做各的事,协同育人的效果不好。

3.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好“三进”工作,最重要的是“进头脑”。一些大学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缺乏认同,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社会的负面影响,或者把自己生活中的不良和负面情绪传达给学生。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有的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偏离了方向,必须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进程中,高校教师应该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素质,以一种积极、向上、阳光心态传递给学生,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

三、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组织保障

1.建立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享和交流平台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