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特点实用13篇

媒介融合的特点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1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54-2

一、广电作为主体之一直接参与“三网融合”

传统媒体中只有广电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到“三网融合”的进程中,其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与电信、互联网进行业务方面的融合。围绕媒介融合产业的几个核心成员,即传媒、电信、IT和电子终端,融合壁全最高的就属广电业和电信业。因为两者都属于垄断行业,并且独立发展的轨迹和空间都已固化,-它们的融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媒介融合的进程。

二、纸媒(报纸、杂志)借力“三网融合”

如果没有“三网融合”的第三极——互联网,“三网融合”似乎只是广电和电信之间的竞合,互联网改变了竞争规则。所有涉及内容生产、发行的传媒业,特别是曾经作为内容提供“大户”的纸媒(包含了报纸和杂志),无不被网络数字化时代裹挟,冲击甚至颠覆了原有的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因此,纸媒唯有借助“三网融合”的技术和产业背景支持,才可顺利完成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媒介融合。

三、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催化”媒介融合

随着近几年通讯、IT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从原来的门户网站、电子出版物、网络电视的形态延伸至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更加广阔数字媒体领域。IPTV、电子出版、门户网站等具体形态的新媒体如何参与到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己经在广电、纸媒两部分内容里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不再重复。本小节重点阐述的新媒体主要指依靠“三网融合”主体之一的互联网而发展、融合的新媒体,并将其归为网络新媒体和手机媒体两大类进行系统性分析。

四、“三网融合”下媒介融合的特点

“三网”背景下传统媒体、电信、互联网的互动、渗入,基于云计算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瓦解了各媒介组织原本的核心竞争力,解放了内容、渠道、终端等对融合的束缚,媒介融合呈现出平台化、交互性、角色多重性、产业化等显著特征。

(一)平台化

源于工程学中平台的概念,指方便施工或生产的工作台。这里的平台化指一种中间性形态,是参与传媒产业链的各元素的集散地,并在此发生资源的聚合、关系的转换以及影响力的扩散等复杂的组织行为。

“三网融合”前,媒介之间限于简单的平台对接,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巨量的渠道、平台,由此给媒介融合带来了显著的平台化趋势。平台竞争是“未来三网融合下媒体信息产业最突出的特征,并具有高度的破坏性”:一方面,它提供了海量而丰富的创造和传播平台,另一方面,由于二者的平台上都聚集着数以亿计的受众群体,专业内容制造者因而拥有了传统渠道无可比拟的发行或影响力扩散途径。在“三网融合”提供的技术支撑和产业背景下,许多媒介组织提出“全媒体平台”的战略,借此在媒介融

合大潮中占据有利位置。例如近两年,报纸、广电等传统媒体纷纷尝试利用内容、渠道等原有优势,打造“内容平台+社交平台+工作生活平台”的综合平台。

媒介融合的平台具有开放与多样性的优势,其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网络概念,即各种层级不同的应用平台组成的阶梯式虚拟架构,也能是移动终端设备、自媒体、搜索引擎等具体的平台组织。“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介组织不向平台模式学习,很可能被平台的引领者打败,或者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或者沦为媒介融合竞争中专业的“打工者”。

1.移动设备平台

在相关政策与法规的限制下,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初级的媒介融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手机操作系统、通用借口、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等手机终端方面的改进,移动设备平台成为媒介融合的新宠。

以苹果为典型代表的移动设备进入人们的信息消费产业链中,开启了一种以终端构筑平台的模式,迎来了“Anytime,Anywhere,Anyway”移动传媒时代的新纪元。苹果并没有为其手机捆绑过多的功能,而是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打造一个具有完美用户体验的终端产品、开发具有开放程序接口的手机操作系统,以此形成的网络效应来构建一张无形的虚拟网络,再通过iTunes后台,把前段的需求与后端的应用程序供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交叉网络效应的多边平台。

据国内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最新数字,截至2012年1月份,我国的手机用户数己达9.8758亿,并将很快突破IO亿,其中3G用户数为1.3571亿。伴随日新月异的3G,4G等通讯技术,越来越多的媒介组织瞄准了庞大的手机终端用户群体,如《第一财经周刊》、网易等新老媒介都推出了各自的iPhone及iPad客户端下载,南方周末新媒体在App Store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除了主营产品iPhone和iPad版的南周阅读器之外,还利用《南方周末》口碑不错的作品进行二次售卖以实现内容的再增值,如新年献词汇编、专栏作家笑蜀、焉仔烈山文集等。

2.搜索引擎平台

在信息爆炸时代,搜索引擎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新闻、生活资讯等信息几乎都能在搜索引擎中找到,谷歌、雅虎、百度等搜索平台已然成为数字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制造者。2012年3月1日,百度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新浪微博内容己加入百度实时搜索,至此,我国几大主流微博平台(另包含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全部实现了百度的实时搜索,这意味着在百度的搜索结果中实现了实时显示与关键词相关的最新微博内容。事实上,百度等搜索平台在信息提供方面的强大并不是依靠其庞大的编辑组织和生产队伍,而

是聚合了来自系统外的各种力量,形成“1+N”的云团效应:1代表信息消费需求,由此带来了流量、传播力度等排他胜优势,N则指代希望借助“1”的影响力达成双赢的外界力量,并构成了搜索平台上源源不断的无限资源。

传统媒体既能以“N”的身份,借助百度等搜索平台增强传播影响力,也可以主动出击成为搜索引擎平台的参与者。我国传统媒体很早便开始自建网站,希望通过网络较强的容纳能力和传统媒体海量内容的优势实现报网、网台的互动,但网站信息搜索功能的缺失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瓶颈之一。

在报网融合方面卓有成效的纽约时报网站一直积极探索、优化站内搜索功能,除了丰裕的内容信息和细致的各种子栏目外,便捷的搜索操作也极大地增强了受众对网站的粘合力以及母报《纽约时报》的新闻品牌度。

3.社交网络平台

互联网发展进入Web2.0模式,信息聚合、分享、开放等特性催生了大量的社交网络平台,如Facebook,YouTube、微博等已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网络平台。仅仅两年半的时间里,新浪和腾讯微博的用户数加起来就超过了3亿,Facebook每天大概有5亿人创造信息、传播信息。以新浪微博为例,它既是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媒介平台,整合了当下最热门的各种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互动分享的社交网络、即时通讯以及搜索等,能让用户享受“一站式”服务的便捷;新浪微博又可以看作是一种新媒体,不仅有各种文字信息,还生产出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态的产品。

两年来,媒介组织己经逐渐学会利用Facebook,YouTube{微博等流行的社交网站平台来自己的内容,或者分享其他有用信息。对传统媒体而言,既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的转发、评论等应用功能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起更加具有勃性的关系网,还能借助新媒体拉近与年轻受众群体的距离,巩固并扩大传播面,并增强品牌核心力。

(二)交互性

交互性在传统的信息传播中其实一直存在,其早期的表现形式主要为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简单的效果反馈模式,媒介融合后则出现了论坛、跟帖、博客等较为复杂的群体性互动,经过短暂的过渡,“三网融合”带来的一系列技术变革对交互性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和以iPad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介入,解构了原本线性的交互模式,交互性在传播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组织在融合进程中进行的传播模式的调整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迎合当下的交互性才能满足受众的各种价值诉求。

技术支撑带来的传播变革。通信、终端等技术支撑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其在传播领域的表现之一是,Web2.0的交互性在内容制作、传播与反馈方面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线性传播的模式遭到进一步解构,传播的各环节出现交叉、模糊、融合的趋势。内容制作方面,手机录像拍照、数码相机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进一步降低了新闻、音视频等内容制作技术的门槛;博客、拍客、微博等新平台的兴起大大拓宽了传播渠道,即使没有受过正统的新闻教育或媒体训练,传统的受众也能通过网络传输、分享自制的节目,或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既能作为报道者进行讯息的传输,还能借助海量的信息渠道核查媒介组织的信息。

顺应交互性的趋势。2011年新闻集团推出全球第一款只在平板媒介发行的数字报纸—The Daily,这份既不以纸张为传输载体,亦不依赖网页呈现的数字报纸,旗帜鲜明地提出要顺应传媒的交互性趋势,“借用iPad独一无二的交互能力,创造世界一流的资讯内容,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新闻体验”。

交互性既能满足读者对参与性的价值诉求,媒介组织还能充分利用其具有的社交功能特征来确定选题、扩大新闻源、增强深度性评论、了解传播效果等。目前,我国多数传统媒体推出的iPhone,iPad版本都提供了一定的交互运用,如微博、邮件等各种形式的分享以及评论、收藏功能等。在南周阅读器和在iPhone的阅读界面上都能看到操作简单的互动应用,诸如南周的“民调”栏目还可当做寻找新闻源等功能的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2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资源传播和接收的方式,打破了旧有传播媒体之间分而治之的格局,使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趋势。这一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新闻采编工作的采编理念、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并向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正视这种变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职业素养和综合业务技能,努力成为高素质的媒体工作者。

1 媒介融合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挑战

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原动力,现代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则引发了传媒行业内外环境的深刻变革,促成了各类型媒体之间媒介功能、传播方式、信息所有权等要素的有机融合,并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以上因素都成为改变新闻采编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在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更多空间和便利的同时,也向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新的创作要求。面对当前形势,新闻采编人员要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不断丰富创作技巧,创作出更多的新闻精品,为推动新闻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点

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流程,具体表现为采编信息内容更加芜杂、信息载体更加多样等等。

2.1信息资源的芜杂

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信息传播主体范围的无限扩大,新闻信息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公众在成为新闻事件亲历者的同时,也乐于参与到信息资源的传播中来。但普通公众作为非专业人士,他们的知识结构、新闻素养和信息传播技能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使得信息资源的数量虽然不断激增,质量却没有得到保证。这就对专业新闻采编人员的信息价值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千淘万漉”出适合的新闻信息,并进行高水平的新闻诠释,成为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2信息载体的多样

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纸质和影像是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在载体,但随着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种信息设施设备被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使用手机、照相机、ipad、摄录设备等获取信息资源,这使得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不一而足。所需处理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化,直接提高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复杂程度。

2.3采编成果的多用性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方式由传统的单一式转变为立体式、综合式,如电视新闻报道,过去只通过电视播报的一种方式,但现在却可能还要通过网络电视、BBS主页辅助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而新闻采编人员在最初就应当考虑到这一点,使自己的采编成果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体。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的积极应对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资源发掘能力、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和新闻策划能力,以及全面的采、写、编、摄、播等综合业务技能。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形势,新闻采编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3.1信息价值判断力

采编人员的新闻价值判断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决定着新闻采编和报道的质量。在媒介融合环境中,采编人员要善于运用聚合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整合,从芜杂的信息资源中提炼和加工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并以最佳的方式和最合适的媒体组合形式将它们出去,达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以进一步提升专业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采编人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应当时刻保持着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敏感度,不断反思和总结新闻采编经验,这样,在具体的采编实践中才能把握住每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资源。

3.2新闻专题策划能力

加强新闻策划能力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各类型媒体之间的竞争重心将逐渐转变为媒体采编人员的信息资源发掘能力与新闻专题策划能力上面。这是因为,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便捷性,使新闻媒体在信息资源掌握这一环节中出现了“无差别化”,如何能够提高广大受众的关注热情,就需要采编人员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为广大受众提供一些恰到好处的解读与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断发生变化的外部世界,这也是新闻媒体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争取主动、提高收视率的重大举措,更是新闻采编人员努力提高的重要方向。

3.3综合新闻采编业务技能

媒介融合打破了各类媒体之间的业务樊篱,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范围。新闻采编人员不应当只熟悉电视媒体的业务流程,同时还应掌握一些全媒体业务技能,以适应现代新闻报道立体化的播报方式。具体来说,新闻采编人员需要能够熟练使用多种现代化采编录传设备,能够将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进行综合处理,还要具备采、写、编、摄、播等综合业务能力,以便能够同时为其他类型媒体提供更多的采编成果,如为报纸提供文字稿件与新闻图片、为网站提供影音资料,等等。

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新闻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日渐多元化和复合化,新闻采编的理念、方式和工作流程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新闻采编人员要努力适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职业能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的高素质新闻采编工作者,为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3

台网一体:打造对农节目收视平台。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相互渗透、整合,对农节目由台网互动向台网融合、“台网一体”迈进,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开创了对农电视节目传播的新局面。“农民网”是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官方网站,于2009年5月1日正式上线,实现了新媒体与对农电视节目的融合。作为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新媒体平台,“农民网”在对农民频道进行24小时网络同步直播的同时,也对农民频道的节目资源进行了整合,全力打造“随时随地的农民频道”。农民频道所有节目可以在“农民网”随时在线点播,和节目主持人面对面交流,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台网一体”在受众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官方微博:延伸对农节目在线服务。近年来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微博,以其内容简短、信息实时深受众多网民喜爱,成为对农电视节目与受众互动的重要平台。微博融合了博客、论坛等多种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各地对农电视节目相继在网站开通微博,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与受众进行直面交流,答疑释惑,解决难题。对农电视节目开通微博后,服务重点大都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二是利用微博手段,构建对农电视节目双向互动的服务体系,在线接受政策咨询,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三是通过微博,积极宣传对农节目服务内容,广泛征集受众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节目品牌和对农电视节目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

智慧社区:创新对农节目使用模式。随着对农电视节目与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对农电视节目的功能不断拓展。“智慧社区”是江苏常熟广电部门依托有线数字网络开发的一项集电视、通讯、互联网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信息化服务项目,对农电视节目的智慧化应用渗透到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常熟电视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所办的对农节目在“智慧社区”中的功能不断延伸,如新办的对农电视节目“智慧康博”,开设了“政务信息”等栏目和“村务公开”“健康档案”等52个子栏目,让农民能随时了解最新的村级政务情况、政策动态,增强了与农民的双向互动。农村居民只需通过点按电视机遥控器,就可知晓掌握生活知识,了解农事建议等,还能办理各种费用代缴业务。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对农电视节目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

手机媒体:拓展对农节目报道空间。对农电视节目与手机媒体的融合很好地适应了农业生产的开放性、移动性和变化性的特点。“浙江手机台”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重点打造的核心产品之一,提供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的《翠花牵线》《新农村纪实》《聚焦新农村》《农技110》《政策面对面》《新农村戏曲大观园》等节目的在线直播、节目点播回放。通过手机电视、手机报等媒介踏踏实实服务“三农”,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知识信息需求。

特点:像雾像雨又像风

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实现转型升级,有以下三方面的传播特点。

对农节目融合传播的资源共享。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是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的主要运作特征。首先是节目资源的共享。对农电视节目根据不同的媒介将共享的对农电视节目内容制作成文字、图片、视频等,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对农电视节目采编流程,以不同的媒体平台相继传播给各自的受众,提高对农节目的利用效率与传播效果。其次是可检索性。数字化技术使得对农电视节目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资源库成为可能,同时也为对农电视节目资源的搜寻检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农电视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它媒体共享电视信息资源,特别是视频资源创造了条件。其三是信息的开放性。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对农电视节目通过对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置与深度开发利用,确保各类“三农”信息及时、客观、全面的。同时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对农电视节目信息资源对每个人都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共享信息内容,都可以轻易地使用互联网、手机与接收信息,随时参与对农节目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展现了受众的平等话语权,信息传播也变得更加广泛与开放。

对农节目融合传播的互动方式。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对农电视节目具有多向互动的传播优势,得天独厚的多媒体特性,使得多向互动成为现实。一是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对农电视节目可以和广播、报刊实现互动,对农电视节目体现了多种传播媒介的组合,使多向互动成为现实。二是与电视网站的互动。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推出一档带有河南特色的对农拳头栏目《乡村服务社》,该栏目立足乡村、贴近民生、服务百姓,为城乡搭建互动平台,为百姓提供维权帮扶。《乡村服务社》建有官方网站,首页开设有《专家在线》《站长推荐》《站长帮忙》《有理说理》等栏目,对农电视节目《乡村服务社》和网站互相联动,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三是与受众的互动。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链接不同媒体的受众群,传者与受者一律平等,促使不同媒体之间的受众进行多向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

对农节目融合传播的个性特征。媒介融合使电视节目传播进入了个性化时代,对农电视节目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先,个性化传播。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与河南省农业厅、河南联通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合作策划推出了大型三农服务节目《12316-9#直播间》。《12316-9#直播间》利用联通公司的3G网络在全国电视节目中率先进行3G视频直播,每名“乡村情报站站长”配发一部3G手机,全省各地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新闻事件,不同季节农村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农作物病虫害,乡村情报站站长都可以通过3G手机和《12316-9#直播间》的农业专家实现互动,现场解答疑问。媒介融合下的对农电视节目使大众传媒和个性化传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达到了“点”对“点”传播的效果。

其次,自主性接收。媒介融合的大潮将人类带入了全新的数字网络时代,受众对自由和个性的追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受众可以主动上网或用手机电视收看自己喜欢的对农电视节目,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点播节目。媒介融合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以多种方式获得想要的“三农”信息,也能通过链接浏览互联网寻求在线帮助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其三,指向性内容。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在节目内容上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科技苑》是中央电视台节目整体结构中唯一的专门制作农业科教节目的栏目,《科技苑》栏目十多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为农业科技的推广默默耕耘,到目前共播出了2000多个小时的农业科教节目,介绍了5000多个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项目,每个节目几乎都刻成光盘发行,累计发行光盘40万张以上。《科技苑》不但可以网上点看、《手机报》订阅,而且指向性内容非常明确,打破了农业科教节目晦涩难懂的瓶颈,成功塑造了《科技苑》这个“中国农业科教节目的第一品牌”。

前瞻:农村是个大舞台

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出现,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步伐还将不断加快,对农电视节目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媒介融合催生对农服务新内容。首先,精准服务。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精准服务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服务理念,将受众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视为服务的出发点。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可以考虑到受众的收视习惯和延伸需求,实行个性化的手机电视内容定制,在有限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用户最感兴趣的“三农”节目内容,快速传输图文并茂、生动丰富的农业信息。

其次,立体服务。媒介融合拓展了对农电视节目传播者为受众服务的范围,使服务的内涵发生变化,服务的外延得以增加。辽宁白城电视台对农节目《美丽田野》设置了专门的热线电话,每天24小时开机,栏目编导轮流值班。一方面介绍各方面的专家给需要帮助的农民受众,另一方面,也会选择有影响或者有代表性的问题制作成节目呈现给电视机前更多的农民朋友。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网上视频来烘托采访的内容,如在采访《鸵鸟养殖》时《美丽田野》的编导下载了“鸵鸟心态”的视频,引出鸵鸟养殖规程,对同样服务内容采用不同媒介组合,使服务增值,魅力独具。

其三,营销服务。一个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在媒介融合的新格局下,对农电视节目积极利用媒介资源,为广大农民提供营销服务。河南周口电视台对农服务类品牌栏目《乡村服务社》集“特约记者站、农村服务站、文化活动点、产品代购点”四大特点于一身,通过《乡村服务社》品牌栏目带动,依托“快道(周口)乡村服务社有限公司”,做好“三农”相关的商品经营,搞好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服务,实现栏目与产品销售的“双赢”。

媒介融合刷新农业科技指导模式。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开拓农民的致富门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重要指导,从而为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远程培训。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利用自己传播迅速、普及面广的优势,通过介绍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开发经验,让农民及时了解最新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看到农业新技术的好处,学会农业新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方法,使这些农业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地得到推广和普及,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解决科技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福建广电集团公共频道开办的对农电视节目《农村新事》,从2010年3月起每月直播《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远程培训通过卫星、网络同步传输到全省15331个行政村,参加培训人数累计超过上百万人。

其次,上门救助。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坚持“实用”原则,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陕西杨凌电视台农业科技服务栏目《阳光大地》开辟“农事110”板块。“农事110”主动与当地两大农业院校(包括5个科研院所)的专家联系,以陕西本土农民受众为主开通日常救助热线,配备救助专车,牵头协调并组织有关专家一起到事发现场,具体指导农民破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难题。

其三,以点带面。湖北襄樊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在《热线帮忙》中,把农村受众的电话求助向农业技术专家请教,然后通过主持人口述的方式公开播出,以点带面,方便有同样疑难问题的农民对照观看。在节目播出过程中,《热线帮忙》还通过游动字幕的方式,把农民的供需信息播出去,服务农村供需市场,使受益者不再局限于个体或者小部分群体。

其四,个别指导。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主要作用是架起党和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只有农民真正具备了科技意识,成为科技型、知识型的新农民,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科直播间》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创办,每期请权威专家走进《农科直播间》,就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农资服务、涉农政策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直接与受众对话,实时直播。《农科直播间》以演播室嘉宾访谈为主,穿插外拍短片,将受众电话、手机短信引入直播节目中,与演播室嘉宾实现“点对点”交流。

媒介融合激活对农节目受众市场。首先,热情参与。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节目受众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意见表达,更注重反映和表达他们的主观愿望。河南周口电视台通过随机电话抽访、邮寄调查问卷、短信群发、入户调查等方式,走访了一千多户农民家庭,发现农民最关注的对农节目内容是:农民负担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其中包括农村经济的政策、科技致富信息、新型种植养殖技术、乡镇干部的腐败现象、乱收费、乱摊派等。这说明,对于农村受众来说,对农节目是农民群体的代言人和忠实可信的朋友,是公共参与的重要手段。

其次,满足需求。在媒介形态不断创新、融合,媒介渠道增多,受众日益多元化、分众化的今天,对农电视节目要创新节目的形式,提高节目质量,加大农民娱乐节目的制作,为农民提供真正喜爱的电视节目,从而满足他们的心理诉求。对农节目要重视农村电视节目议程设置,多为农民提供“合口”的精神食粮。节目内容要多反映农村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风貌,要多把镜头和话筒对准农村,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把触角深入到农村中去,反映农民的智慧、农民的伟大,在新媒体环境下满足农村受众的多样性需求,以此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其三,受众细分。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改变了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受众细分使融合媒介纷纷推出了个性鲜明、具有针对性的“三农”节目。媒介融合传播形态满足受众的细分要求,使得受众获得及时、多角度、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事实证明,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原有的受众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而且受众群的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性别比例也在发生着变化。农业电视节目应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切合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的实际,为农民受众提供想看、能看、爱看的节目。

(作者单位:常熟电视台)栏目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1.幸敬华:《从“垄上频道”看媒体如何履行为农服务职责》,人民网,2012/03/30。

2.卢小雅:《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人民网,2012/07/18。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4

在当前关于媒介形态的理论与发展实践中,特别是在传统媒体转型领域,媒介融合无疑都占据着主流,“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经常出现在文章中的句子。从舆论宣传的角度看,媒介融合确实能够有效扩大舆论传播范围与效率,提高舆论影响力,这也是当前相关部门正在力推媒介融合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媒介形态发展的角度看,融合并不是规律和趋势,而仅仅是手段和方法,分化才是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1 媒介形态多功能一体化

追溯最早的有关媒介融合的论述,应该是在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尼葛洛庞帝在一次演讲时提出聚合的概念。他用三个圆分别代表印刷出版业、电脑业和广播和动画业,三个圆的中间有交叉和重叠,体现出聚合的情况。尼葛洛庞帝认为这3个行业正在走向汇聚,“所有的传播技术正在遭受联合变形之苦”,他认为,这三个圆重合的地方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1 ]

以此作为起点,传媒业界和学界开始了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可以说,尼葛洛庞帝有关媒介融合的论述,即使是从今天来看,也是切合实际的,也非常具有理论价值。但是后人们在对媒介融合理念进行阐述时却更多地重视三个圆圈交叉的地方,也就是融合的部分;而纷纷忽视三个圆圈中没有交叉的部分,也就是分化的部分。

到了19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浦尔教授对于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阐述将这种倾向发挥到极致。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传播形态聚合的主要原因。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 ]“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概念主要是指⒌缡印⒈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3]

实际上,浦尔有关媒介融合“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就是尼葛洛庞帝的“三个圈”合成一个圈的趋势,或者说那么多的媒介形态最终变成了一个媒介形态。

致力于媒介形态演变研究的传播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也认同这个趋势,他说:“我认为媒介会朝着类似人类的功能和形态发展,尽管我没有用融合这个词,但是我曾经提到,随着媒介形态的进化,每个媒介所能做的只会越来越多,直到所有的媒介形态都融合为一体。”[4]

国内学者在探讨媒介融合时,也大多秉持这个观点。很多人甚至认为未来将会出现一种融合所有媒介功能为一体的超级媒介,而这个超级媒介则以互联网为基础,彻底代替所有的传统媒介。有人认为,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形成一个终极融合媒介,在物理形态上表现为新的媒介终端,这个媒介应该叫“融媒”。这是媒介的最终形态,也是最终表现形式,现在的手机终端、电脑终端已经初现端倪。[5]

2 媒介形态只会越来越多

媒介形态到底会不会最终融合为一个“超级媒介”,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的学者罗杰・菲德勒在他的《媒介形态变化――发现新媒介》一书中,引用了1950年代美国对于当时一种名叫“万能运载器”工具的研究给予媒介融合以形象的分析,他说:尽管媒介融合被一些人鼓吹,但是我们不能够预测,人们家中的各种媒介,比如电视机、广播、报纸、期刊、书籍、电话、传真机等会由某个“超级媒介”取代。那种认为所有媒介形态将融合成一种“超级媒介”的设想,几乎与流行于1950年代的“万能运载器”一样难以实现。人们以为所有的交通工具和交通形式将被“融合”成一种“万能运载器”,这种“万能运载器”将汽车、轮船、飞机和直升机等所有交通工具的功能“融合”为一身。既能够飞、还能够跑,还能游。尽管多部邦德电影里都有类似“万能运载器”的展示,很能抓人眼球,但是,在实际的运营中,这种汽车飞机船从来没有被人们使用,也不可能推广开来。

实际上,1885年,卡尔・本兹发明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06年,飞行汽车就被发明出来。之后飞行汽车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却从来没有获得市场认可。但由于它比较吸引人的眼球,一直都在持续地被“发明”出来,2011年7月6日,美国一家名为“脱离地球”的公司又发明了“飞行汽车”,2013年5月,美国特拉弗吉亚公司又研发的“世界首款”飞行汽车。它们都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

同样,一个想把所有媒介形态的功能都融合起来的“超级媒介”,也不大可能把所有的功能都表现得特别好。[6]根据菲德勒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全能,实际上出现的并不是集众家之长的“万能媒介”,而是集所有媒介的短处的“四不像”。

尼葛洛庞帝等人在分析“媒介融合”时认为:媒介融合实际上是一种强调传播新形式的创新机制,而这种创新机制则是由媒介业和数字技术的汇聚融合而产生。再进一步,媒介融合的内涵实际上是在肯定媒介形态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这是媒介形态演化的基本规律,也进一步验证了媒介形态“‘越来越多’的历史”①。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尼葛洛庞帝在着重阐述“融合”对未来媒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时,并没有特别强调“分化”的内涵,而后来的研究者的研究更是一直在强调“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实际上,现存的媒介形态不会因为媒介融合而变得越来越少,而是由于媒介融合而越来越多。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媒介环境千变万化,受众需求丰富多样,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现在的媒介形态变得越来越多,更多元、更丰富。

3 新媒介形态出现是分化的结果

对于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保罗・莱文森认为,人是媒介形态进化的“自然环境”,媒介形态进化遵循“人性化趋势”,任何一种媒介形态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形态功能的补救或补偿,媒介形态呈越来越“人性化”的趋势。[7]

而菲德勒认为,媒介形态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都被迫去适应和进化。否则,就得死亡。新媒介绝不会自发地或孤立地出现――他们都是从旧媒介形态中逐渐进化出来的。每个媒介形态都在这个系统中共同相处于共同进化。每当一种新媒介形态出现时,它就会影响其他媒介形态的发展,其他媒介形态也会主动积极地适应它,并共同进化。[6]

可以看出,莱文森有关媒介进化的理论是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中得到的灵感,从费德勒的媒介进化理论中,我们也能看到自然进化论的影子。但是,他们都忽略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另一个主要内容。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他认为进化是包括两个进程的进化:一个进程是渐变,就是指生物从祖先到现在状态的逐渐演变,也称为“前进进化”;另一个进程是分化,就是生物从祖先分裂出去创造新的生物分支的过程,也叫做“分支进化”。[8]在生物学中,渐变和分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彼此独立的过程。渐变让草莓大如李子,但不会产生李子,分化则能做到这一点。[9]达尔文这样描述:“因此,在任何物种后代的变异过程中,在一切物种都努力增加个体数量的斗争中,后代的性状越分歧,它们就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4]

实际上,媒介形态的进化与分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媒介融合只是媒介形态进化与分化所采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新媒介形态的产生源自于两种方式:

一是尼葛洛庞帝有关媒介融合理论的三个圈中,其中相叠的部分,新媒介形态从那里产生,也就是融合产生新媒介。“媒介融合”推动一个新媒介形态的产生是以一种“组合”的方式,媒介融合通过把传统媒介的某些功能、渠道、内容、产业形态等当成创新元素,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吸收借鉴融合别的媒介形态(也包括新媒介形态)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元素间的重新整合,最终的结果是新的媒介形态被分化出来。这是融合进化。

二是这三个圈中,没有相叠的部分,媒介形态独立进化。其作用机制是:媒介形态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逐步量变进化,直至完成质变实现分化。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党报在媒介环境的变化中逐步改版,最后转型分化为都市报。这是自身的独立进化。

在图1中,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这样的两种进程,传统媒介在刚开始的时候是独立进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融合进化,一个一个的媒介分支被创造出来,当然也有一部分分支依然在进行着独立进化,比如党报,比如某些现在依然存在的短波电台。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媒介形态由于不能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而消失。

从媒介形态演变的历史来看,在数字媒介还没有出现的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介形态较少且单一,各媒介形态间的融合表现在吸收借鉴别的媒介形态的一些传播方式方法上,如电视出现后,报纸开始读图时代。这些年来,数字媒体不断发展,使各种传统媒体有了融合的基A和条件,媒介融合也变得更便利更快捷,新的媒介形态通过融合而创新速度加快。这是一个呈几何几数的过程,随着新型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融合的速率加快,媒介分化的进程也会加快。媒介会越来越丰富、多元。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媒介世界,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4 媒介竞争要求媒介发挥优势

媒介形态为什么要分化?这主要是媒介形态竞争的需要,在媒介竞争中,媒介需要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勉强获得竞争优势,获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导致生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一种生物在生存竞争时必须要把自己的某些特性,也就是独特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勉强”应对竞争。达尔文说“自然界青睐极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为了保证跑得最快这个特性和竞争优势,在其他方面,主要就是体型上做出了巨大牺牲,以至于它不能够保护它到手的猎物,它还进化出了长长的尾巴,以保证快速奔跑时的方向。[10]可以说,猎豹的整个身体构造就是为了保证跑得最快这个独特优势和核心为目标的。

媒介的竞争也是如此,竞争青睐极端。传媒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在没有充分竞争的时代,传媒供小于求;必定是以综合性的,提供全面、丰富信息和服务的传媒形态;传媒在发展,不断地有新的竞争者加入,随着竞争者的增多,要想从中出类拔萃,赢得人们的关注就变得相当困难。要让人关注你,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再将长处充分发挥。

将独特性发挥到极致的结果便是分化,是在融合各方优势基础上的分化。分化以后,才能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才能让受众关注和使用。

在如今传播渠道越趋多元,媒介形态越发丰富的竞争格局中,毫无疑问,综合性的媒介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必须分化。所以说,在当前的传统媒体转型中,当务之急并不是数字化,而是专业化、细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数字化转型。综合性的内容,即使数字化到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平台中,也依然无法获得竞争优势。

以前传统媒体讲“马太效应”,也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数字媒体时代,“马太效应”进化成“赢家通吃”。在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前二、三位的仍然可能有赢利机会。可是在新媒体上,赢家真的是通吃,根本不会给落后者留下多少市场空间。在新媒体中,受众相互间很容易进行交流和沟通,每个人都习惯于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从而导致“羊群效应”。在这种效应下,市场份额的细微差别一定会被放到很大,在新媒体领域排名第一的媒体与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差距会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用某种产品的人越多,感到不得不采取同样做法的人就越多,否则,人们就无法与别人顺畅地沟通交流。笔者称其为“沟通效应”。比如即时通讯软件,QQ和MSN,使用某种软件的人数越多,人们就不得不也使用同类软件,否则无法与别人交流。因此QQ才能这么火爆,MSN却怎么也发展不起来。而现在,微信才有这么多的拥趸。

人流、关注都在朝着某一个领域的“赢家”集聚,这就更要求分化。当然,这种分化可以是以融合作为手段和方式的。

5 融合是手段,分化才是目的和结果

融合绝不是媒介形态演变的最终结果,也不是目的,而是媒介形态变化中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如何在媒介形态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好地把握媒介形态演化的历史与未来,还需要有多维的辩证思考。

莱文森说:“在英语中,convergence所指的通常是过程,而非终结状态。”[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认为,媒介的“融合”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她认为,媒介融合将促成媒介形态的多样化。经过媒介融合,媒介产品变得更加灵活,媒介间才容易相互嵌入。媒介融合的结果当然不是产品单一化,而是媒介形态格局变得更加多元、个性化。最终,市场提供的媒介产品越来越多,受众就可以更容易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产品。[ 1 1 ]这样的理解,笔者认为更符合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

针对媒介形态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上汇聚的现象,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或移动互联当成一个媒介形体汇聚的媒介平台,而不是一个媒介形态。这样的理解就完全能够解释为什么互联网、移动互联平台中媒介形态融合的问题。在论文《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中,彭兰认为:“媒介融合并不仅仅意味‘合’,更意味‘分’。”[ 1 1 ]

媒介融合与媒介分化都是媒介形态演变中不可缺少的进化进程和机制,如果没有媒介形态最开始的分化状态,媒介融合就无从谈起。在媒介形态刚开始分化的阶段,传统媒介之间虽然是界限分明,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内容共享等方式进行初步的融合共享。在互联网技术取得突破后,新兴媒体出现的频率加快,媒介的融合速度加快,但是各个媒介本身的独特性却愈发明显了,媒介也被融合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种类。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化。

注释

①美国传播学者埃弗里特・罗杰斯和其他媒介学者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即“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参见Rogers,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26页.

参考文献

[1]曹漪那,付玉杰.从尼葛洛庞帝“三圆交叠”说看媒介分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2):223.

[2]刘颖悟.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73-75.

[3]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24-27.

[4],田维钢.媒介融合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访谈[J].声屏世界,2012(1):25-27.

[5]靖鸣,徐轲.媒介形态的擅变:媒介融合催生“融媒”[J].视听,2010(1).

[6]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发现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9-170.

[7]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达尔文.物种起源[M].舒德干,等,译.北京:北京大W出版社,2005.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5

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形势的催逼下,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则直接加速了国内媒介融合的步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数字技术为不同的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为不同传媒形态提供了新的基础。传统媒介之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是一个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包容、转化整合、共生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特点

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界正在探索的一个前沿性课题。根据最早提出此概念的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的本意,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近几年,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对融合媒介做出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他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媒介融合的基础就是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出现;二是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全面反映新闻事件全貌,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各媒体之间的合作与渗透,这包含了内容和技术的合作与渗透。

二、培养媒介融合下新闻从业者的必要性

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而要求在跨媒介介质的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也必然催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出现了“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主要特点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新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而是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以适应不同媒介不同受众群的需要。因此,对媒介从业者的要求不再是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通才记者”,而是要培养跨媒体记者。记者需要具有全新的头脑,全新的思维方式,能在网络上自由穿梭于文字、音频、视频之间,不仅会使用采访本、照相机,而且会使用录音机、摄像机、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根据采访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采访手段。

三、高校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按照传统媒体的特点与人才需求为基础的,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合,这种按照媒介种类来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我们也必须抓紧改革现有的新闻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体系,以适应新型人才需要。

1.师资结构重整。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于能够胜任媒介融合教育的教师极度匮乏。媒介融合的特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业界实践经历,其次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使用多种媒介工具,例如懂得摄像、摄影,会创建网站、管理网站、使用图片编辑软件、音频视频编辑软件。纵观现有的新闻传播专业师资,大多都是新闻相关专业科班出生,理论功底深厚,但是实践方面难免欠缺,更遑论熟练的多媒体技能。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请进来”,即直接从媒体中引进优秀资深从业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专兼职俱可。来自媒体前线的从业人员能够将从业经验和业务技能这些“一手货”直接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吸引力。不过这种“请进来”的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高校在师资方面缺乏变通机制,有的硬性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否则不能授课,这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进课堂可以说是一个不甚合理的规定,因此,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上也应更加人性化,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二种措施,就是“送出去”,为那些有意到媒体单位实习、提高的教师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这样,教师就可以改变以往空谈理论,把最新的媒介技术、动态和趋势带到课堂上来,将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达到教学的完美境界。

2.课程体系的革新。首先,针对媒介融合的要求设立新的课程,例如媒介融合理论课程、融合新闻学、数字新闻学等;其次,更新传统课程,例如,新闻编辑学要加入网络数字编辑,新闻采访学应加入网络在线采访等,新闻写作学要加大多媒体写作的训练。再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宽广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深厚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各类媒介技术操作能力教育。高校可以尝试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拓宽包括新闻专业在内的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3.培养环节的变革。长期以来,高校的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真正从事新闻业工作的较少,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不能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借鉴世界知名新闻学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经验,其教学核心理念是:新闻实践,是培养新闻人才最有效途径。“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理念,对于我们革新新闻培养模式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高校应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改变以理论考试评定成绩,重视实践操作环节,将实践操作纳入学分考核指标中,督促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经验。通过课外讨论、媒体参观、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等途径,实现“知行”合一。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开设媒体融合的实验室,把实践和实习结合起来,把平面、影像、网络等在数码技术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交互式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这样既可以实现报纸、电视和网站的多种媒体内容的和共享,节省资源,又能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中做,做中学。

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地方媒体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或联合办学,一方面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传媒工作实践实习基地,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6).

[3]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6

传媒已经由大众传播发展至现今的分众传媒。在分化的同时,各个媒介形式之间却是藕断丝连。在国外,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电子媒介在技术层面、组织层面乃至资本层面的合作一直在进行。因而媒介发展至今,既出现有单一媒介形式的垄断寡头,也有媒介融合体的垄断寡头。而就全球媒介行业看,居于主导地位的垄断寡头无一不是媒介融合体,比如新闻集团、迪斯尼集团等等。

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有些概念还未普及就已经被更新,而由此衍生的媒介形式日新月异。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尽管媒介分化趋势仍旧继续,但媒介融合趋势已日渐凸显。与之前分化与融合过程不同,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引发的媒介融合对于原有媒介而言,不是互补而是替代的,其结果是颠覆性的。

技术最新发展表明,媒介融合的技术障碍已经被攻破,不同媒介方式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有线与无线之间,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存储、显示之间,已经具备联盟的技术基础。应该说,数字技术打破了媒介的介质壁垒,使同一内容多介质实现成为可能。

媒介融合凸显竞争优势

媒介之所以融合,除技术原因外,融合的优势是驱使媒介走向融合的内在动力。所有媒介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即实质上都是信息产品。而信息产品有两个特点:第一,可以无限制地、几乎零成本进行售卖、复制;第二,可以重复使用。而媒介融合将使信息产品的两个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即在信息采集制作成本既定情况下,通过不同信息产品表现形式、不同销售形式获得收益最大化。

与所有的制造型企业类似,媒介融合引发的媒体集团化可以降低管理和交易成本,通过集团内部以及不同媒介产品之间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集团化和全球化,摆脱单纯的规模经济,建立有机的结构经济。研究表明,媒介融合的结构优势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价值链之间的联结点实现交叉销售。

媒介集团通过营造内部的价值系统进行盈利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利用交叉销售、交叉推销和优先进入权,这些都可以体现在对价值系统不同层面的联结点的发现和管理上。比如,迪斯尼创作了一部电影,它可以在付费电视上播映该影片,可以制作和销售电影声带,可以制作副产品电视系列,也可以制作音乐光盘、书籍以及在迪斯尼专卖店销售的各种商品。这些不同形式的媒介产品,都可以和最初这部电影的版权采购环节发生联系,并且在不同产品价值链的不同层面发生关联,从而构建结构优势。

价值链中共享价值活动出现的“联结点”以及对“联结点”的优化整合带来的整体利润是孤立单一的销售所望尘莫及的。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缺乏在媒介集团内部结构中进行交叉销售和交叉促销能力的公司只能处于劣势。当迪斯尼与美国广播公司合并、时代华纳与特纳合并时,双方的公司特别强调“协作利益”,这些利益就是以垄断实力为基础的。

二、价值系统确立的竞争结构可以树立市场上独特的竞争优势。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7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出现的。技术的融合,主要是指所有媒介内容的数字化。当文字、图像和声音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以后,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就被大大扩展了,这就是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自由流动。如“电子报纸”就是将报纸搬上网络,但在编排方面甚至版式设计上都保持着原有的报纸风格;还有“网络电视”,人们通过机顶盒的发明和使用,把互联网和电视合为一体,这就是“网络电视”。再如“手机报”,人们将报纸编排的内容,通过网络发送到手机用户,再一次打破了已有媒介的界限,开辟了一个新闻视听的新时代。

媒介融合是媒介新闻资源的共享。一个媒体集团内部不同的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媒介融合达到分享新闻资源、共享一切的目的。比较典型的如一些报纸的电子版的新闻大都来自该报纸的印刷版,现在我国还不允许报业集团涉足广播电视,所以现在报业集团的新闻资源的共享,主要是报纸和网络的共享,因此媒介融合可以达到综合利用媒介资源的目的,降低媒介传播成本,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效率,充分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群体。

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产生了“融合新闻”。融合新闻不是媒介之间在新闻报道上的合作和联动,而是根据不同媒介的需要,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

媒介融合是媒介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新闻媒介融合发展,新闻传播走向“融合新闻”。“融合新闻”无论是作为媒介组织间的合作,还是作为未来新闻媒介的新闻生产模式,都是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整合与重构,这种变革对于各类型传媒实现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说媒介融合推动了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比如对于新闻来源,新闻的采集和,过去主要是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以及新闻热线,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手机、博客、BBS、播客等都成了不容忽视的新闻信息源,且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东南亚海啸、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第一时间发出的报道都是出自“草根记者”。

融合新闻需要由团队合作来完成,如果某地发生了一个突发性事件,编辑部立刻向现场派出采访小组,小组由有经验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录像记者或熟悉各种技术手段的“多媒体记者”组成。他们将采集的素材迅速传回编辑部门,然后再由精通各类媒介的编辑在图表制作和设计网络交互式传播的专家配合下,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也许他们的第一批产品是用于网站的简讯、图片或是用于广播的口播新闻,紧接着也许是为电视提供的能够比较完整地表现事件现场的电视节目,最后也许才是为报纸提供的既有更多文字信息,又有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的深度报道。

如河南口报与大河网共同主办的《焦点网谈》栏目,实现了记者与读者的直接互动。再如大河网与河南移动联合推出的“手机报”业务,推出了数字报纸业务。报网互动为区域性报纸打破传播的区域限制提供了渠道和平台。

媒介融合促进媒体经营模式的融合。媒介融合不仅产生了优质的新闻,使报纸上多了可读性的深度报道、电视上有令人惊叹的画面、网络上有更丰富的信息,媒介融合还拉动了发行量、收视率和网页浏览量的提升,促进了媒体经营模式的融合。对多媒体平台进行打包销售的策略,实行广告套餐,给媒体带来更多利益。

媒介融合对新闻创新的影响

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传统媒介要创新发展,就要走融合之路,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合。

媒介融合促进新闻理念的创新。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使新闻媒体出现许多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面临许多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理念要不断创新,解决媒介融合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媒介融合促进新闻理念的创新,新闻理念的创新又反过来加快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发展。理念一变大地宽,理念更新了,才能出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有新视角,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媒介融合就是新闻传播手段的创新。媒介融合特别是新闻融合,就是运用多种新闻传播手段将新闻报道出去,其实际就足新闻传播手段的创新。反过来说,新闻传播手段创新的表现就是融合。新媒体新闻一般都简短、直观、重视标题,这些传播手段,现在被传统媒体创新并运用。如报纸开始强调色彩的运用,重视发挥图表的功能,版面设计也较多使用模块化,一版都有重要新闻的导读等。

媒介融合促使新闻内容深度创新,增强新闻内容的竞争力。“内容为王”是新闻传播的立足点,可读性是新闻的生命线,这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力的关键。新媒体具有多维、互动、形象等特点,因此,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创新,突出表现在增强新闻的深度、厚度、可读性上,并增加与读者的互动。媒介融合为新闻内容的深度创新提供了基础。新闻内容的创新要注重策划,向策划要可读性、要深度,有策划才会有亮色。

媒介融合要求新闻采编体制的创新。新闻采编体制、业务流程在媒介融合的背后要有新的突破。旧的采编体制要调整与改革。现在有一些广播电视集团已建立新闻采编中心,统一采编制作音频、视频节目,然后向下属的广播电台、电视频道、网站输送。有的报业集团也对所属的子报、网站、手机短信所需新闻采取共同采访分类制作的方式。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8

1 概述

1.1 媒介融合的概念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课题,但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核心概念仍处于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

美国新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1 ]。他强调了“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之后,美国学者李奇・高登提出了媒介融合的“五种融合说”,总结了在不同传播语境下的6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使得媒介融合的概念更加清晰具体化[ 2 ]。

国内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2 ]。此外,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熊澄宇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 2 ];中国人民大学高钢认为,媒介融合的本质在于“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 2 ]。

虽然各学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一个共性:媒介融合并非排他或者替换,而是互补共享,在传播过程中保持自身的个性优势。而媒介的传播偏向维持着媒介自身的个性优势。

1.2 传播偏向的提出

伊尼斯在他的著作《传播的偏向》中提出了“时间-空间偏向”理论。他认为:“根据媒介的特征,某种媒介可能更加适合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而不是空间上的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另种媒介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v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 3 ]。

传播偏向理论又将媒介的传播偏向分为了四大类:口头传播偏向、书面传播偏向、时间偏向和空间的偏向。由于时代的局限,伊尼斯的大部分研究放在了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上,只有少部分涉及了广播传播偏向。其继承者麦克卢汉则有涉及对电视传播偏向的讨论,却还是无缘于新媒体时代的研究。之后也有学者对传播偏向论进行相关研究,梁艳芬等人的《伊尼斯传播理论的学术渊源》,从伊尼斯的学术渊源和思想谱系,探讨了传播偏向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从具体媒介的传播上进行传播偏向相关研究的有:胡婉婷的《论网络媒介的传播偏向――对伊尼斯传播偏向论的推进》,杨腾飞的《电子书的传播偏向――以亚马逊电子书Kindle为例》,廖雨思的《对电视养生节目节目话语的传播偏向研究》,胡昌龙的《微博的传播偏向研究》等;而操瑞青的《传播媒介的消极偏向:由批判三部曲解读波兹曼的媒介批判理论》则从媒介传播偏向的文化批判视角进行论述。

以上大部分的研究几乎都围绕着媒介传播偏向的理论渊源、单一媒介偏向以及文化批判几个方面展开,对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导致媒介融合多元化的趋势却鲜有甚至没有相关研究。直面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媒介,依循前人的研究路径来探索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特点是我们的荣幸和责任。

2016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其主要针对新媒体影响下公众获取知识产权信息渠道的方面进行相关调研。调研中发现,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涉及新媒体、传统媒体和最原始的人际传播,形成了以新媒体为主导,传统媒体和人际传播三者交织的传播格局。为什么新媒体没有取代传统媒体而一枝独秀?传统媒体为何能在新媒体环境中仍能占有一席之地?而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却也并未因时代的变迁而消亡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将以公众获取知识产权信息的渠道为研究基础,从媒介传播偏向的视角对新媒体时代农民获取信息媒介传播偏向进行相关研究。

2 媒介的传播偏向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乡镇、农村3个地域公众最常用的获取知识产权信息的渠道均以计算机网络、电视台和报纸为主,辅以图书、电话、电台,而农村公众还热衷选择像乡政府、村能人、农技员以及集市等人际传播渠道。由此看来,农村公众在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首先会选择兼具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新媒体;其次选择单一偏向的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作为补充媒介;再而可能会选择去集市道听途说或是同邻居闲聊,虽然这些道听途说可能不够客观,渗入许多个人感情,但这却是任何时代所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见表1)

所谓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其含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 3 ]。像报纸媒介,其本身具有的图文并茂,保存时间长,传阅率翻阅率高等特点决定了其偏向于空间的传播,但其时效性和消息相对滞后的特点却导致了在时间传播上受阻。相反的,电视传播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撑下,其信息采集、处理与达到了与事实现场的同步效果,使得电视在传播的时间偏向胜一筹。当然,因为传播的时效性也造成信息在保存时间上的缩短,以致其在传播的空间偏向上稍逊于报纸媒介。

在农村地区,按照“时空偏向”理论解释:报纸媒介因为具有空间偏向,更适合于广泛传播;而电视媒介的时间偏向,则更适合于生活节奏较快的城市地区。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公众获取信息时除了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外,还习惯到集市、商店等人群较多的地方打听相关信息,或者跟邻居聊天,或者跟村能人取经等,人际传播方式在农村地区依然占势。农村公众在选择报纸渠道上相比城镇少了很多,但其他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都在相应增加。这说明了农村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乡土本色使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写道:“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统万有的真理,这是乡土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特点”[ 4 ]。同样的,乡土社会的人在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时也是不追求“万有真理”的。这就使得农村公众在训责获取信息的渠道时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可以说,任何媒介在乡土环境中都适用,却没有哪一单一媒介独自在这里适用。

其二,对新媒体的新鲜好奇感使然。新媒体的数字化和交互性特征是其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数字化作为新媒体的技术基础,使得新媒体可以海量的存储信息及光速传输,让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能够共享资源,实现媒介大融合。交互性即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每个新媒体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到媒体信息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这与传统媒介的单向、线性地接信息模式完全不同。在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的用户拥有更多的参与感,而这种新媒介的参与感又恰与人际传播最为贴切。

伊尼斯认为,一个社会的主流媒介,只达到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平衡还不够,还需要将人际传播在内的如口语传播作为桥梁来平衡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是理想传播方式。笔者比较赞成伊尼斯的观点,毕竟人是社会中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除了需要时空带给我们历史感,还需要情感给予我们当下感。在人际传播中,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有强烈的参与感,可以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而且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情感的因素在其中发挥着纽带作用,或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传播效果只有在人际传播中才能真正实现。

人类的现实生活极其复杂,交流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任何一种单一偏向的媒介都不可能满足人类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海量信息,从信息量的角度来说,可以说相当充足。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面对着同一信息,公众也时常会翻开报纸看看相关报道,也会偶尔打电话问问请教相关的专家学者。正所谓媒介有偏向,生活却无偏向。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性正是因为其包含了时间、空间和感情的三位一体之结合。因此我们说,新媒体时代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趋势不可阻挡。

3 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农村的日常交流重视人际传播是事实,但当代的年轻农民或现代农民每当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不像年长的村民找村能人咨询,而是首先会想到上网,因为网络具备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特征和优势,它融合了多种媒体的功能,是一种兼具多元偏向的新媒介形式。总之,现代农村选择多媒体集一身的网络媒介,既是迎合了媒体融合本身目的即为了让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畅通和多元,也是为了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在互联网和数字传播技术条件下,许多媒介的个性可以实现共享。如手机报的出现,不仅实现将报纸自身进行了媒介形态的转变,消除了传统的报纸媒介时间偏向的阻隔。同时将移动互联网时空偏向的媒介传播形式引入进来。至此,报纸真正意义上实现时空的跨越,不再担心传统媒介传播偏向带来的阻碍。

新媒体的传播已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而更多地呈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使用传播媒介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多的是通过新媒体的使用来实现和他人的交流沟通,以及满足个人内心交流所需。

4 结论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体本身是一个集视、听、触、嗅、品于一体的综合媒介。随着文字、印刷品、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的外在媒介的出现,人的感觉渐渐地被分割成若干部分。文字分离了人的视觉系统,广播分离了人的听觉系统,虽然电视将人的视觉、听觉进行了融合,却最终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了。如今,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仅集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而且将人的感情也尽可能纳入技术的框架内,并对人体感觉的完整性施以了新时代的观照,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让人重新找回了一个完整的人的感觉。

参考文献

[1]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9.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9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2、传媒行业的合作趋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各有优劣势,在竞争中合作是他们进行优势互补、战略重组,占据新世纪主导地位的现实需要。

(1)传统媒介渴望与网络媒介共舞。1999年1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新闻业与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上,美国在线董事长凯茨说:“如果你们观察一下美国在线,你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记者和消息来源。但是,每天从美国在线获得他们感兴趣新闻的人,比全美国11家顶尖报纸的读者总数还要多;在黄金时间,我们的读者和CNN或MTV的观众一样多。”[9]

有学者提出,在网络传播时代,要发展壮大,传统媒介必须具备:一流的新闻信息产品;一个影响面广、可靠的内容系统;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与合适的网络媒体整合[10]。许多传统媒介已有品牌、资金和人力优势,但缺失因特网技术。网络传播时代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介产品的营销,因此,与网络媒介整合则是其致胜之道。从现实层面看,传统媒介利用自身资源与电信、ISP等有网络资源的单位整合,能快速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降低成本,聚集足够的能量抗衡更强的竞争对手。

(2)网络媒介只有与传统媒介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双赢。网络媒介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仍然有自己的缺陷。首先,正茁壮成长的网络媒介在不能自己采制新闻的情况下,需要汲取传统媒介的内容、人力资源等养分。原创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的命根,网络事业飞速发展,却并不拥有能吸引大量眼球的内容。网络媒介从诞生起,就从传统媒介获得新闻源。其次,传统媒介长期形成的政治属性和政策优势、机构组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都是令网络媒介望尘莫及的,而这些因素对一个新闻媒介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一日千里的网络媒介看到传统媒介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与传统媒介的整合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四、政策法规的支持

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分割管理对传媒发展的阻碍,便纷纷调整政策思路,开始为媒体松绑。

1、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政府与联邦通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许多解除电信媒体管制的政策和法规。如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它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1998年1月1日,在新的电信传播法案获得通过后,引发出一场电讯、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跨国、跨行业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浪潮,电讯拍电影、芯片放卫星、微机打电话、软件播新闻,业务的不断交叉,使美国的电讯、电视、微机、软件、互联网、卫星服务和媒体企业厮杀混战成一团。2003年9月,美国又制订了新的有关放宽广播电台经营的法令,如放宽一个企业经营的电台户数规模从占全国户数的35%放宽到45%等等[11]。

欧盟于1997年《迈向信息社会之路》,规定不同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和电脑信息和数据,认为网络融合不仅是不同技术的融合,而且是不同业务(包括电信、电视、广播和电脑图像及文本数据业务,以及交互型多媒体业务)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让用户通过地面广播网、卫星网、电缆网和宽带电话线(如ADSL)享用各种宽带数字业务。

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2、国内政策的松动

受到国际政策环境的影响,媒介领域的融合化和全球化大潮也波及到中国,对中国广电媒介、电信及互联网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1998年曾提出过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合为一体的设想,但后来因中国电信拆分,导致该设想无疾而终。不过,三网融合始终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并被认为是行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在宏观政策层面点燃了新的希望火花。

目前看来,三网融合从技术上来讲不存在障碍,从现实必要性上来讲也不存在争议,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我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报刊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到如今的电视、网络和电话三个产业的融合,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向实践跨越,并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虽然“融合媒介”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目前都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今天媒介的融合趋势,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长远看,媒介融合的洪流是无法阻挡的,不止于内容的融合,更应是从媒介形态、结构、技术、功能、乃至传播方式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加奇特,功能更加全面的新型媒介,但是他们始终是由媒介融合发展而来,传承着各种媒介的优势,同时又会具有某些新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

[3]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第12页

[5]数据来源:CTR市场研究

[6]根据CSM媒介研究全国127城市收视率调查2006年的数据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

[8]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10

2014 年 8 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围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强调应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加强媒体融合,注重对传统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打造,在新时期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建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和新型主流媒体”。

同时,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这意味着“互联网+”的媒介融合时代正式到来。

“互联网+”作为国家推出的行动计划,无疑有助于媒介融合认识的不断深化。正如媒介生态学者尼尔・波斯曼所认为的那样:无论是哪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它的迅速发展都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种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下,会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教育和文化形态[1]。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电视行业究竟该如何转型与融合?能否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创建以电视为中心的“电视+”模式,将成为一种融合思维的新尝试。

一、媒介融合的现实之困:电视与“互联网+”

目前电视在推进“互联网+”的媒体融合实际上是一种媒介繁殖式的嫁接,绝大部分所进行的尝试都无外乎于以传统媒体为主、为母,把部分互联网因素用单一线性的方式与电视进行简单粗暴的拼接,基本招数是推进新闻客户端、影音播放器,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研发“摇一摇”等。这些拼接后的新媒体产品与媒介形态都是以辅、以子的概念存在着,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互联网+电视”的尝试,必然使电视在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时式微势危,使传统媒体的转型、融合与升级之路收窄、僵化。法国著名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曾经就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中指出,从人类使用媒介的历史来看,任何一种新媒介其实还是某种意义上的旧媒介,因为这与人类的媒介使用习惯密不可分,相比于对媒介工具使用的历史,人类的媒介使用习惯的历史更为悠久[2]。

因此,当一种新媒介出现时,它必须要寻找到与旧有媒介的共性与差异,在原有旧媒介习惯中比照改进媒介基因,在这种媒介进化中嵌入既有的社会结构场域,并持续与之互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要做到媒介融合的理性再造,必须要深刻剖析互联网与电视的基因文化图谱。

为互联网与电视的这种基因异质性的存在,从媒介融合的效果上看,虽然电视机构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诸多不懈探索,但仍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一直处于媒介融合发展中的弱势,对于互联网的运用只停留在媒体繁殖阶段,并未实现媒体增值。对于传统电视行业来讲,这种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媒介融合方式是无法长久成活的。

1、用户VS受众

互联网的使用者是用户:围绕“用户”需要和诉求进行精细化的分析,以分众化、个性化的内容吸引“用户”反复使用,培养用户惯性。如移动互联网简化的页面设计,新博推送文章等都是以用户的精细化需求出发。

电视的使用者是受众:对于电视来说,长期以来都处于话语权的中心,传播、控制、主导着内容和形式。电视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掌握着主动权,电视与受众是单一线性的播受关系。

2、平台为王VS内容为王

互联网是平台为王:内容+关系是互联网构建的重点。打造媒体平台,社区化、生态化、系统化是互联网在商业网站与客户端建设中的服务、内容社交化倾向,并且可不断复制。

电视是内容为王:电视长期以来的“内容中心论”是靠高质量的内容掌握传播中的主动权。但因为互联网版权问题的出现,使得内容的复制变得异常简单,文化工业下优质内容的价值出现急剧损耗。让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受到挑战。

3、服务为主VS传播为主

互联网是以服务为主:互联网的用户粘性养成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为技术性、便捷性、互动性、舒适性的体验。比如提高网站显示的清晰度、回看、下载以及离线播放的切换,定制信息的推送和大数据下的云备份等。

电视是以传播为主:电视拥有“传播”“内容”“受众”形成的一条链式反应结构。电视在这个链条中处于最初的一环,掌握着“传播”的权力,“受众”在链条中居于最末端也就是被动接收“内容”的一端,链条具有单向度和非回环性特点。

4、产品经理思维VS艺术创作思维

互联网是产品经理思维:互联网提供的内容都可认为是以用户为前提的产品。注重的是产品设计的更新、产品效果的分析、产品技术的优化,产品渠道的拓展,产品市场的运营、产品数据的挖掘等等。

电视是艺术家创作性思维:电视强调形象性、视觉性,注重的是感性的表达与灵感的呈现,强调直觉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并刻意营造视觉奇观和通感体验,是典型的艺术作品创作模式。

二、媒介融合的逆向思维:用“电视+”主动拥抱“互联网+”

传统线性思维下的媒介发展过程昭示着新旧的媒体的融合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该以谁为逻辑起点实现协同化融合,媒介理论所强调的逆向思维的价值给了我们重要的启发。在信息技术的架构下,媒介的社会存在和生产机制已然变成了一种全面、复杂的网格化融合。融合的逻辑和近路是以信息技术范式的弹性为基础,以特定技术的高度聚合为系统。而今天,我们以传统媒体为思维起点,关注和剖析传统媒体的基因特性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因为,英国媒介研究学者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就认为“新媒体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杂交化的过程,它是一种新理念与旧有技术的持续性发酵”[3]。这也印证了美国受众研究学者詹姆斯・韦伯斯特(James Webster)和英国学者肖恩・摩尔斯分别对媒介与受众收视习惯的研究结果,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即使受众的媒介接触平台变得更为多样化,但人们收看电视的习惯被现代性的工作生活惯例所形塑的状况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人们的媒介消费习惯仍然主要受到了日常生活节奏的影响[4]。

正如喻国明的说法,如果将互联网看成是一种新媒介而电视视作为传统媒体,那么互联网应该是一种三维媒介,电视即是一种低维度媒介、二维媒介[5]。高维度的媒介物种本应拥有高维度的基因,正是这种不同的基因特质带来了互联网与电视融合过程中的排异性。因此,媒介融合的思维方式不能简单一味的用“互联网+”去涵纳植入其他媒介,而应尊重不同的媒体特性和基因属性,从逆向出发,依据不同的融合主体进行差异化的融合。传统电视行业在媒介融合的逻辑下,应以电视的文化特性为融合载体和逻辑中心进行融合粘聚。

从性质和内涵上讲,电视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影响力最大的视觉文化。它具有以下特征:

1.高技术文化。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可不断机械复制的影响文化。

2.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它是一种声像一体、生动直观、明白易懂的影像文化。它是一种在电视传播实现了“信息的共识分享”基础上实现的“全天候”文化。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休闲文化。超越年龄、角色和身份界定的“大公共”文化。

3.消费文化。它是视觉文化中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体验文化。渴望行动、追求轰动,包括体验、窥视、宣泄和冲动的体验,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和欲望的创造[6]。

因此,传统电视行业必须以电视文化为融合基点,整合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势资源,引进互联网思维,用“电视+”主动拥抱“互联网+”,通过传统媒体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碰撞裂变、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各种媒介生产要素,在资金、人才、空间上突破,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激发融合发展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新闻生产力。从而实现体制机制、生产流程、产品形态、传播方式等的系统创新和整体转型。

三、媒介融合的中心粘聚:以“电视+”为中心的策略

在媒介融合中,要让电视成为融合粘聚中心,打造“在播-在网-在场-在商”的多元电视传媒服务产业链。

(一)电视+电商

电视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在媒介融合中应充分得到重视和放大。2006年5月,托夫勒在与海蒂合作著述的《财富的革命》[7]一书中曾经多次使用了prosumer(消费生产者)这个名词,虽然它是在表达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生产与消费的合一现象,但这种消费环节和生产过程相连接的主流消费经济模式在我们今天的电视内容生产和制作中同样适用。

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电视受众也是用户,要让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满足其消费需要,并在消费过程中使用户参与到新一轮生产过程之中,使电视用户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循环。这一逻辑可以适用于电视与电商的融合,譬如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电视节目《女神的新衣》、深圳卫视播出的《宅人食堂》等,就是电视和电商的双平台对接尝试,创造了“内容即商品”、“内容即价值”的“电视+电商”内容、平台、技术、资本融合模式。

(二)电视+社交

电视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具有聚众的作用,因此,电视本身就具有社交的功能,而“电视+社交”所形成的就是一种社会化媒体。美国传播学者霍华德・莱茵高德(Howard Rheingold)确定了社会化媒体的三大核心特点。

首先,社会化媒体有可能使每个人在网络中同时作为内容的生产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其次,社会化媒体的力量来自于它的用户之间的连接;第三,社会化媒体可以让用户自行协调相互之间的活动的规模和速度[8]。因此,电视+社交就是一种媒介融合的形式,为受者与受者之间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形式的融合提供了平台,其特征是受者与受者之间的融合。依托信息技术的强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等传播特征,拓展电视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如新闻现场亲历者直接将图片和视频通过手机等移动工具上传到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媒体上,并展现在电视上,形成“参与式新闻”[9]。

(三)电视+产业

“媒介即讯息”的提出者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讯息,并且在他笔下媒介有着更为深刻而广泛的意义[10]。同样,梅罗维茨的关于“媒介情境”的理论,也从技术和情境入手,关注人类如何受到不同媒介本身特质的构建,以及媒介与人类及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为信息载体和中介物的媒介(medium)一直是媒介理论关注的重点,这种媒介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谈及的媒介(media),而是一种泛媒介。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融合,可以是多形态的电视产业融合,形成“节目+会员+渠道+产品”的“电视+产业链”的协同化发展。

形成“电视+产业链”的三级进阶,第一层是建立呼叫中心。使传统的电视台通过热线与观众形成连接,将热线这一沟通渠道变成商务网站和呼叫中心;第二层是观众变用户。将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内化为消费者;第三层是在拥有信息中转站和海量潜在消费群体后,与采购、分销、供应等多重渠道商进行合作。形成“频道+渠道”、“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把节目变成服务、把频道变成渠道。例如:电视+汽车、电视+美食、电视+教育、电视+婚恋、电视+房产、电视+医疗等。

(四)电视+大数据

大数据具有海量(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 (Velocity)和灵活(Vitality)等特点,其战略意义在于通过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受众反馈的价值,拓展用户分析广度与深度。大数据(big data)技术为传者了解受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使传播具有了针对性。

电视+大数据是要打造“智慧融媒体”,构建生态级媒体云平台。即以电视为中心重建用户连接,融合的媒介就已不再仅仅是传播信息内容的载体和渠道,而是一个生态场域,媒介融合后的电视将成为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智能传播平台和用户沉淀平台。

通过自身或者借助互联网抓取用户的信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画像,以数据收集为基点,将会走向政务云、商务云、产业云,最后是区域云,是服务区域方方面面的云平台,“电视+大数据”的融合就是要建立区域型生态型媒体平台。

媒介融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超级体量的开放性、动态的复合概念,既包括传统媒介的新媒介化、数字化、网络化、视频化、终端化、互动化,也蕴含着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叠化、意识形态化与文化价值的多元化;还包括各类不同属性传媒机构之间的重构化。以“电视+”为主导,挖掘“融”的能量,打破过去以媒介类型划分的组织结构;以电视文化为逻辑起点,建构以产品和服务为项目的信息形态,打通体制以内和体制以外的资源要素,兼容并蓄新旧媒介的技术属性,从而更为全面地满足受众对于媒介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最广泛的用户聚合。

参考文献:

[1] 郑征予.电视文化传播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 Debray, R. Media Manifestos. London: Verso. 1996.

[3] Livingstone, S,New media, new audiences,New Me-dia and Society, 1999 .

[4] Webster, J & Ksiasek, T. The dynamics of audience fragmentation: Public attention in an age of digital media.Journalof Communi cation,2012.

[5] 喻国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经济观察网[EB/OL].http:// .cn/2015/0205/272205.shtml.

[6] 徐瑞青.电视文化形态论――兼议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 (美)阿尔文・托夫勒.吴文忠译.财富的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11

融合新闻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融合媒介的基础上进行传播的新闻类型,也称多样化新闻。如今的融合新闻和媒介融合的研究探索在传媒界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对融合新闻的研究中,主要是从新闻应用学出发,对新旧媒介之间以及各种新媒介相互之间的融合方式进行探索。我国对融合新闻的发展研究还处于起跑线上,面临着复杂的发展背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新媒介日益壮大,旧媒介不断整合,两者愈来愈频繁合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融合新闻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又使新闻传播界面临怎样的新挑战,这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

二、融合新闻的发展状况

“融合新闻”这一理念,最早是在2004年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发展时间较短,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但是,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融合新闻的研究进程十分快速,到2006年,美国芝加哥论坛公司及媒体综合集团就对该理念进行了媒介融合的实践,使之得到了有效的验证。美国媒体综合集团将其旗下的电视台、报纸、网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闻中心,而芝加哥论坛公司则开发出另一种不同的实现模式。之后,中国的融合新闻理念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整合的基础上暂露头角。

一方面,传统的新闻媒体在经营方式上显得单一,信息来源不足,信息的接收也具有诸多局限性,为了改善这些方面的缺陷,传统媒体必须对新闻的传播机制作出全方位的变革,这就有必要借助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平台进行辅助传播,如博客、论坛、手机短信等。将博客日记载入传统报纸、利用手机彩信的方式征集照片发表到报纸上都体现了新旧媒介的交流合作。而且,传统媒体除了利用新媒介搜集、新闻之外,还开发出手机报、电子报、网络广播电视、电子杂志等新的新闻传播形式,这些融合媒介便是融合新闻的载体。

另一方面,新型媒介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传播机制还不够健全,甚至没有独立的信息采集权,因而不得不依靠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新闻来源丰富、受众广泛,在传统媒体的帮衬下在新闻传播领域逐步融合。例如,每周二、周四都在报纸上长篇刊登的《焦点网谈》栏目即是河南报业网与《河南日报》共同主办的,该栏目是在网站上进行征稿,再由报社工作人员协助刊登到报纸的,是新旧媒体密切合作的产物。

三、融合新闻的特点

融合新闻的理念核心就是打破传统新闻报道载体的限制,整合重构各种传统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制作出比传统新闻传播活动更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在融合新闻的采集和传播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展示,并且鼓励新闻报道的接受者参与传播及反馈信息。而不是如同传统新闻报道模式一样,只能进行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传递,向受众呈现出的新闻内容相对浅显单一。融合新闻注重对原始信息的加工拓展,能够挖掘出更大的新闻价值,是一种全新的互动化、个性化、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方式。

(一)视觉传达多样化

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融合新闻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图像交织在一起,为受众呈现更加形象、生动、立体的多维视觉效果。例如电子报,它不仅在传统的纸质报纸基础上使用了互联网络进行新闻的传播,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广泛,还在以前报纸网站的基础上融入了各种多媒体功能,使新闻的表现效果更加明显深刻。报纸网站的功能只是单纯地将报纸内容复制到网站上,而作为融合新闻模式的电子报,不但移植了纸质报纸上的新闻内容,还添加了信息检索、动态链接、视频插入等功能。从新闻文字,我们可以获取对该新闻事件的研究分析;从新闻图像,我们可以了解到新闻动态;从新闻链接,我们可以获知更多相关信息。人们可以利用看、视、听等各种方式接收到新闻内容,使得新闻的传播过程更加便捷、人性。例如《浙江日报》与北大方正合作开发的新型电子报, 就添加了朗读功能,使人们能够轻松“听”新闻。所以说, 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融合新闻具有更多样化的视觉表现手段, 新闻的表现范围也更加广泛。

(二)新闻业务整合化

融合新闻整合了所有的新旧媒介,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各种制约,协调了各个媒介之间的资源,各取所长,建立了一个具有很大优势的新闻采编传播流程。首先,集中各种媒体的新闻信息来源采集新闻素材,比如传统媒体的采访、征集以及网络媒体中各种原创信息。其次,根据不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对新闻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制成各种类型的新闻产品,如图像、声音、文字等。最后,按受众类型利用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在坦帕新闻中心,不同的媒体设立着各自独立的运作机制和工作人员,但同时也设立了整体规划协调组织――多媒体新闻总编辑。多媒体新闻总编辑首先安排好整个中心的新闻采集活动,然后统一规划出各种新闻素材的传播方向和传播渠道。

(三)新闻载体数字化

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逐渐模糊了各种媒体之间的分界,新闻的传播终端数字化特点越来越突出,互联网服务商及电信服务商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并快速介入到传播终端领域,开发出多种可移动的数字终端来承载新闻内容,人们的信息生活日益便捷。因此,电脑、apad、手机、电子报等数字载体成为电视、报纸、广播之外,人们接收所需信息的上佳工具。

四、融合新闻带来的挑战

融合新闻的产生不仅给新闻传播界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多种挑战,这种全新的新闻形式给传统新闻传播机制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我国的融合新闻发展起步比较晚,媒介融合的的程度还不够深,形态还不成熟。无论在媒介融合还是融合新闻的研究实践中,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一)融合新闻对媒介内部管理和规制提出了新要求

融合媒介是融合新闻的基础。因此,融合新闻要发展,首先得有一个完善的融合媒介管理体制。而如今的媒介管理规制存在行业分割和区域分割的特点,使媒介管理在跨媒体、跨地区的发展上处处受阻。另外,媒介集团的管理模式和内部组织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传统新闻传播活动的媒介往往是单一的形态,只使用少量的技术手段,因此,各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新闻采编流程和内部结构,如日报的运行周期为24小时,电视需要操作来完成新闻滚动。而融合新闻对各种技术手段和媒介形态都有全方位的运用,就必须打破这些流程和结构,建立新的体制。融合新闻的采编管理必须实行跨媒介的团队合作,重组并整合各种媒介的新闻生产流程。

(二)融合新闻对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融合媒介的基础上,要生产出优秀的融合新闻,传媒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更优秀的才能。融合新闻的发展急需的两种人才,一是可以熟练掌握多媒体集团内部整合传播策划手段的高层管理,二是可以熟练运用多种新闻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全能记者。融合新闻的高层管理人才与传统媒体管理者不同的是,这类人才只能在现实的媒介竞争中磨练出来,具有多种媒介工作经历,对各种媒介都有相当程度地理解。而全能型记者编辑则需要通过高校培养以及对现有新闻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来获得。在我国,这两方面人才都还需要加大力度去培养。

(三)融合新闻要求公民拥有更高的媒介素养

融合新闻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界各类型的专业媒介新闻业务的融合,普通公民在网络媒介的支持下同样可以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之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融合新闻的传播者,各个传播者之间地位平等,且没有具体的条约规定对其进行约束,新闻信息良莠不齐在所难免。让每一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严格自律、奉公守法是新闻传媒界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五、结语

融合新闻的产生是多媒体技术发展推动媒介融合进程从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它是一个以融合媒介为操作平台、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特定人群为受众的新的新闻产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立体性。新媒介从产生到发展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新旧媒介的合作交流时间更加短暂,媒介融合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融合新闻相比于传统新闻,在各个基本要素上都表现出很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现状,更是传媒界今后所追求的发展方向。我们只要把握住融合新闻的本质,理清思路,为它找到新闻传播界的正确定位,就一定可以让融合新闻成为传媒界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方洁.美国融合新闻的内容与形态特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05):89

[2]冯艳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融合新闻[J].科技信息.2009(19):34-36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12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 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网络媒介 传统媒介 合作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1)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 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媒介融合的特点篇13

2.全媒体的信息整合能力

全媒体传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信息量大大超过需求。媒体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从新闻事件的第一时刻的报道,转换为对新闻事件合理筛选和深度解读。②所谓合理筛选,就是精确把握受众的信息需求,为用户定制媒介信息的量和形式,避免受众被信息的所淹没。传媒人生产的内容要实现跨媒介平台的流动,同一内容既有适合报纸的图文版,又有适合电视的视频版、还有适合IPTV的互动版,多渠道多平台的,给从业人员的跨媒介整合传播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制作人员需具备全媒体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当新闻发生的时候,记者要能根据新闻的要素,选择合适的媒介平台和展现形式,并通过互动平台及时评估新闻报道的效果,调整后续报道的方向。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实施媒介联动,参与的媒介从业人员要熟悉各种媒介形式的运作规律,深谙不同媒介传播的利弊取长补短,整合和配置不同媒介的资源,发挥资源最大化,获得最优的传播效果。

传统网络新闻实务课程对媒介融合能力构建的不足

网络新闻实务是一门近几年来在全国新闻学专业广泛开设的文理结合的实务类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网络新闻业务素质,在笔者所在学院一直将该课程作为网络传播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来打造。该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在学习该课程前一般学生已学习过平面设计、网站开发、网站动画设计、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新闻摄影等专业前置课程。学生应通过网络新闻实务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完成全媒体业务采写编评的综合训练,加深对不同媒介形态的理解,完成融媒介能力的蜕变,但从传统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来看并不是很理想。

1.教材建设滞后,实验案例不足

由于国内和国外新闻传播课程体系上的差异,加之网络新闻实务是一本相对较新的课程,在国外引进契合该课程的教材少之又少。国外教材以克雷格的《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为代表,但该教材仅仅涉及网络新闻的采写,对其它媒体形式少有谈及。在国内高校相关教材较为常见,其中以彭兰的《网络新闻编辑教程》、詹新惠的《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实务》、李凌凌的《网络传播与实务》、张鹏的《网络传播技术与实务》,这些教材的作者高屋建瓴,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对网络传播现象做一番独特审视,对网络传播给传统传播学理论带来的挑战与问题,选择重要的对象进行研究。像彭兰老师的《网络新闻编辑教程》以网络新闻的选择、加工、整合与延展这四个层面为基本框架,系统梳理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及具体操作方法,涉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新闻信息的编辑,以及新闻专题组织、论坛管理、受众调查、博客运用、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等,对网络新闻编辑的新工作领域进行了前瞻性思考。③这些教材都很优秀,但普遍都存在一个时效性的问题,绝大多数教材是在2010年前出版的,互联网发展很快,新的应用和服务形式层出不穷,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同时教材的编写人员大都在教材中体现了教学案例,但这些案例不具备实验室上机动手操作训练的可执行性,很难转换为学生实验室实验的指导。

2.教学实践平台缺乏,实验师资不足

囿于新闻传播教育传统的文科理念,国内很多高校新闻学院都存在实验室建设缓慢,教学实践平台缺乏的问题。像网络新闻实务这门课程仍沿袭传统教学法,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单一形式,课堂知识的信息传递总体上呈现单向路径。学生缺乏实践与应用环节,所接受的刺激不能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具体就网络新闻实务这门课程而言,教学实践平台的缺乏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媒体形式缺乏直接的感受,而学生全媒体素养和不同媒介信息整合能力的提升恰恰是要以这种直接感受为基础,再通过媒介融合试验中心的媒介融合来塑造。遗憾的是很多高校的新闻学院跨媒介的教学实践平台是缺乏的。同时很多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都是文科背景,技术类的实验师资严重不足。网络新闻实务实验教学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不同媒介形式内容的采写和媒介内容的转化,都要辅助于适合的计算机软件。大型媒介融合实验室软硬件环境需要具备跨学科专业基础扎实的师资来拓展和完善,并编写试验案例,指导学生的试验过程。复合学科背景师资的严重不足,是影响高校新闻传播全媒介教学实践水平的一个瓶颈。

依托媒介融合实验室网络新闻实务教学改革策略

媒介融合实验室在国内并无明确的概念,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地探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实验室应具备多功能、可扩展、融合性的特点。多功能是指该实验室能承担过去多个类型实验室才能承担的教学工作;可扩展是指该实验室能根据未来的需求进行修改、更新,增加新的功能;融合性指的是该实验室不仅是一个小型的媒体信息的采集中心,还是各类信息的加工中心和中心。④以此概念为参考,笔者所在高校也在积极进行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尝试,四川外语学院融媒介实验室由四部分组成:印刷媒体实验室、视觉传播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和跨媒介实验室。建成了集采、写、编、排于一体,不仅能输出报纸的大样,而且能够完整地制作数字报,还具有平面广告制作、网页制作、图片处理与管理、数据调查分析等多种功能的媒介融合实验室。网络新闻与实务课程依托媒介融合实验室多种媒介的实践课,在仿真或真实的媒体环境中进行,不但可以让学生试验将不同的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介形式并创作出媒介产品在融媒介平台上,而且可以通过融合新闻的制作,让学生体验对多种媒介资源的创造性复合,实现学生由技术复合到内容复合、创意复合、经营策划复合的能力再造。

1.设计媒介融合案例,编写实验指导教材

融媒介实训案例的不足,一直是当下网络新闻实务教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总结现有市面上的教材,对其中案例加以分解和深入,与业界应用结合,从主流网络媒体获取一些最新案例,从案例的策划、实施到效果测评等多个环节加以梳理,编写实验指导教材是推动网络新闻实务教改走向深入的关键。融媒介案例实训是网络新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大新闻实践中融合新闻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再现其内容生产的过程,从策划、素材采集、编辑制作到内容各个环节设计实验过程,让学生去完成各个环节的实验。实验完成后根据实验结果,教师从不同的媒介视角进行分析解读和点评。此外,当前在业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产品并无定型,媒介内容生产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融合新闻的制作。通过网络新闻实务课程构建学生的融媒介技能是该课程的高端定位,课程中的实训案例的编写也尝试在融媒介产品研发上做出探索,结合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尝试进行融媒介新闻的创作,让学生参与主导研发的过程,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和辅导,根据不同媒介的特性为内容制作选择合适的媒介形式,对其中创意新颖的融媒介新闻产品,通过融媒介实验室综合平台推荐给业界,形成媒介产业价值的良性互动,推动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以行业需求拉动媒介融合实验室自身建设。

2.模拟教学仿真媒介环境,提升媒介融合理解力

所谓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充当各种角色,根据所提供的背景资料,进行模拟性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在网络新闻实务教改中使用模拟教学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媒介融合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多媒介平台,基于整合方正鼎新数字报刊解决方案、开源CMS和电视录播系统,让学生在实验室熟悉有多种媒体采、写、编、评的全部流程,并掌握基本技巧与方法。实际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全媒体报道小组,模拟实验目标设定为对重大热点事件的全媒体报道,学生在小组内部的角色可以进行轮换以体验不同的业务流程。学生模拟实验不限时间,穿插在一学期授课过程中,不限地点课下同学仍可以通过管理员分发的账号通过校园网继续自己的实验,最终实验成果为实际对用户的媒介融合报道作品。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在模拟教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受众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传播技巧,完善自己的实验作品。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传播媒介和内容表现形式造成传播效果的差异,有助于深入理解跨媒介传播的原理,加强技巧与方法的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