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实用13篇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1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其配套管网等附属设施。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内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发改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报批等相关工作,研究制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强价格监管。

第六条 住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划选址、建设和运行的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七条 财政部门负责筹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制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编制资金年度预算,做好资金筹措和监管工作。

第八条 环保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建成后的环保验收和运营监测监督工作,依法查处超标排放污水行为。

第九条 国土、监察、审计、水务、畜牧、农业等部门按照相关职能职责做好建设用地保障、资金使用监管、工程审计、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

第三章规划建设

第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应遵循“三优先”原则,即:优先大场镇、优先污染重的乡镇、优先涉及饮用水源保护的乡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第十一条 乡镇场镇常住人口达1万人以上的应当建1座污水处理厂;乡镇场镇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应当建1座污水处理站。场镇常住人口在0.3万人以上的乡镇污水处理站应当具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第十二条 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污水管网在2017年底前应实现全覆盖,场镇生活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达90%以上。

第十三条 污水处理厂(站)设计处理规模(吨/日)应当大于场镇常住人口×100升(人均用水量)×0.8(排水系数),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应当适量增大设计处理规模。

第十四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选址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污水处理工艺和规模应当综合考虑乡镇场镇建设规划、人口、财力等因素。

第十五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不同的建设模式,依照相关规定实施相应的项目审批方式。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组织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和防洪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并依法报批。

第十七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与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强制性标准。环保部门应确定3—5种成熟工艺供各地选择。

第十八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乡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将雨污分流纳入城镇规划,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施工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第二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竣工后,应当在住建、环保、水务等相关部门参与下组织竣工初验后进行试运行;试运行经环保部门监测合格后,申请综合验收。

第四章运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设(营运)单位应当制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运行管理人员须经住建和环保部门组织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二十二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时向住建、环保部门报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日常维护等相关统计报表和进出口水质监测报告。

第二十三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的日常运行管理,采取适合本地实际的运行模式。

第二十四条 环保、水务部门应当核定污水处理厂(站)所在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纳污总量,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站)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和监督。处理后的污水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__)一级B标及以上标准。

第二十五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成后应当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运。因检修、维护或突发事故等确需停运的,需及时向住建、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抢修并恢复正常运行。

第五章 资 金及收费管理

第二十六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应建立“向上争取、民间吸纳、县乡自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二十七条 区市县、园区发改部门应会同财政、住建、环保、水利、国土、农业、畜牧等部门,积极向中、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从国有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提取15%,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

区市县、园区发改部门应核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从场镇居民水费中适当收取生活污水处理费。

第二十八条 污水处理费收取实行代收制,由供水企业收取水费时代收。代收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足额征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在收费次月15日前,将污水处理费全额划转到财政专户。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根据住建部门核实的污水进水总量、污水处理数量(含污泥量)及环保部门认定的污水处理质量(含污泥处理质量),按发改部门核定的污水处理费标准拨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运营单位。

第三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严禁截留、挪用或转作他用。财政、发改、审计和住建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市政府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度快、效果好的地方给予一定奖励补助。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二条 对未完成当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的,扣减区市县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当年目标考核分,并约谈区市县政府和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

第三十三条 对擅自停止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责令立即整改;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监管不到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五条 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或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第七章附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2

2乡镇林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加快乡镇林业站改革步伐

近年来,中央下达有关政策,要求对林业进行专门的管辖建设,基于此乡镇林业站应明确自身建设目标,逐渐成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乡镇林业工作站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机制,开展针对性的改革工作,解决机构编制问题,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林业发展氛围。乡镇林业站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站长亲自调配、全面负责”的管理模式,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将生态工程建设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建立奖惩措施,获得良好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增强森林固碳总量,维护地区生态平衡。

2.2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保证林业工作稳定开展

林业工作站工作量十分大,大到各项林业工程、小到病虫害防治,这些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一方面国家需加大林业站建设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将资金落实到林业保护,统一管理,减少政府截流,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保证工作人员待遇,推动林业工作稳定开展。

2.3科学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当前,随着“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的逐步实施,林业工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如何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总体质量成为一大重点问题。一是要加强相关教育培训工作,转变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认知,加大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投入,改善林业调查设计工作环境;二是革新设备,提高林业调查规划人员待遇,由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野外工作占比十分大,这就导致工作环境恶劣,这就要求适当提高作业调查人员工资待遇,保证工作人员生活质量,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林业调查队伍建设,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专业性十分强,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技术,同时加强思想、法制教育,约束人员行为;四是加大技术研究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林业地理信息体系,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2.4做好营造林工作,提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营造林是乡镇林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内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的特点,必须加强前期调查规划,以区域物种、地质、环境、气候特点为基础,科学选择造林树种,提升造林成活率。同时,加强后期管护,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

3结语

乡镇林业站在推进林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乡镇林业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林业管理工作目标的合理设置,规范林业发展方向,为林业管理的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林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在实现森林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保证森林生态平衡,使林业健康发展。

作者:李林 陈刚 单位:贵州省水城县猴场乡 贵州省水城县猴场乡林业站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3

二、目标任务

(一)从2011到2014年,我县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全县规划配套建设乡镇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开展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探索建立“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卫生保洁制度,在全县各乡镇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二)2012年,我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马店、永兴、王人3个乡镇进行配套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立健全“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卫生保洁制度,探索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乡镇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促进农村环境改善。

三、建设内容和标准

重点建设:一是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二是垃圾运输设备,包括垃圾转运车及小型垃圾运输车;三是垃圾处理配套设施。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按照人口数量、分布情况,合理配置。垃圾中转站按照人口数量及《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的规定,镇区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乡镇,应按日垃圾转运量小于10吨的要求,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套相应的运输设备;镇区人口在1-3万人的乡镇,应按日垃圾转运量10至25吨的要求,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套相应的运输设备;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应按日垃圾转运量大于25吨的要求,建设1至2个垃圾中转站,配套相应的运输设备。按规划要求,原则上距县垃圾填埋场30公里以内的乡镇,生活垃圾送县垃圾填埋场处理;距县垃圾填埋场30公里以外的乡镇,结合乡镇区位,合理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马店、永兴、王人3个乡镇具体建设标准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垃圾日产生量、乡镇道路状况等灵活处理,配套建设村镇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四、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以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编制县域垃圾处理专项规划,确定乡镇垃圾处理方式,统筹城乡垃圾设施建设,推动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向乡镇、农村延伸。乡镇做好“一书两图”(垃圾设施建设项目实施说明书、现状图、规划图)的编制,根据人口规模、垃圾产生量,确定建设内容、明确建设时序,绘制垃圾设施现状图,编制垃圾设施规划图,合理布局,在图纸上标明建设项目的位置、规模、完成时限。要把村庄清洁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垃圾处理规划中,确保“村收集”环节落到实处。

(2)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公共事业,各乡镇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制定促进垃圾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拓宽建设融资渠道,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社会、群众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动员和鼓励广大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垃圾设施建设,引导群众自觉改善人居环境。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农村实际,突出重点,防止“一刀切”、盲目攀比现象。县城垃圾处理场有条件接收周边乡镇生活垃圾的,宜采用“村收集、乡镇中转、县集中处理”的模式,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地理位置相对独立且运输成本高的乡镇,宜采用“村收集、镇(乡)处理”的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县统筹,多个乡镇联合建设垃圾处理场,实行区域垃圾集中处理。在不适宜建垃圾转运站的乡镇,也可考虑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垃圾收集处理。

(4)经济适用,量力而行。垃圾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不同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卫生现状,立足现在,兼顾长远,按照减量化、资源化要求,合理选择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和技术,不贪大求全;根据地理位置、发展需求,建设既经济、适用、环保,又符合当地特色,与整体建设风貌相协调的收集处理设施。

(5)建管并重,提高效益。加快乡镇生活垃圾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小城镇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大对垃圾设施薄弱乡镇的配套建设;垃圾设施建设要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同步进行,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要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收集处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使用年限和效率,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运行质量。

五、建设管理

乡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要以规划为指导。垃圾转运站必须由有相应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垃圾压缩设备、处理设备、运输车辆等,应由政府进行集中采购。转运站站房全省统一设计,垃圾压缩设备、运输车辆由市统一政府采购;转运站站房建设招投标可由县统一组织。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六制”。要建立严密的审核制度和透明的资金拨付制度,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六、资金规模与筹集

(一)2012年计划完成马店、永兴、王人3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总投资约380万元,省承担资金266万元,县级政配套资金114万元。省级资金重点支持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和运输车辆、配套设施的购置。县政府发挥市场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乡镇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二)对乡、镇、村驻地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建筑工地等,可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收取垃圾处理费,具体征收标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方案报县政府审批,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必须用于乡、镇、村垃圾治理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设乡镇生活垃圾设施,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乡镇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周密部署,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好这项工作。为保证农村清洁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县住建委将制定下发《利辛县农村清洁工程管理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加强督促调度。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4

二、明确目标任务

自2011年至2013年,全县共需完成22个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其中2011年完成5个,2012年完成4个,2010年—2013年完成13个,实现农村乡乡镇镇都有汽车客运站。

三、严格建设标准

农村客运站建设要按照立足需要,合理布局,站路配套,便于车辆进站、便于百姓出行的原则进行,规划选址、建设标准采用交通部制定的《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00--2004)规定。建设规模对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乡镇(原区公所所在地),按四级站标准建设,其余乡镇按五级站标准建设。按照省交通厅提供的建设方案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标志字牌。

四、落实政策措施

农村客运站建设是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县际及县到乡镇公路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办函[2003]100号)和政办函[2005]124号文件精神,减免相关税费,办理手续一律从简。各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主动做好有关协调工作,为农村客运站建设提供“绿色通道”,努力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现将各部门服务性收费标准明确如下:(1)建设部门4000元/站(包括质监、建管、档案保管、乡镇城建站等服务性收费项目);(2)规划部门4000元/站;(3)国土部门3000元/站;(4)设计部门2000-2500元/站;未列税费项目原则上免缴。

五、明确职责分工

(一)乡镇人民政府

1、负责本乡镇农村客运站场的前期规划、初步选址、土地征用和拆迁工作,在上级规定的补偿标准内商定最优价格。

2、负责明确站场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和推荐建设业主。

3、负责协调征地、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为站场建设提供正常的施工环境。

4、负责站场建成后营运秩序和安全工作管理。

(二)交通部门

1、负责编制全县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规划,负责年度计划的衔接和上报审批。

2、负责全县客运站场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配合乡镇做好站场选址和业主确定工作。

3、负责上级补助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4、负责工程质量监督和组织工程验收。

5、负责对建成后的站场实施行业管理。

(三)财政部门

1、负责县财政配套资金的筹措,列入财政预算,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2、负责落实上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帐。

(四)国土部门

负责及时办理征用地手续,协助乡镇政府处理征地过程中的各类矛盾。

(五)建设部门

负责站场建设的规划、报建、设计、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组织站房建成后的质量验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六)税务部门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办函[2003]100号文件和省市重点工程的相关政策减免税费。

(七)林业、水务、环保、消防部门

各自负责及时办理好相关手续。

(八)电力、广播、通讯部门

各自负责做好用地范围内的“三杆”迁移工作。

六、加快建设进度

(一)县直各相关部门,当年有建设任务的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农村客运站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定专人负责,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建设进度。

(二)县交通主管部门要强化主导地位,树立主导意识,努力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三)工作时限:年初启动,7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建设,9月底完成室内外装修,10月迎接省市验收。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5

1、自然状况

乡位于**县西部,距县城45公里处。总面积98平方公里。行政机构改革后辖庙坝、铁炉二乡之地。面积大、区域长、山大人稀,特别是与晓道乡相邻的庙坝村、与紫阳县三台镇相邻的柳林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功能严重滞后。

2、社会经济状况

吨,农民人均自产粮食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目前,乡以集镇开发、新村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发展突飞猛进;以稳粮、攻桑、扩芋、兴牧为主的农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逐步壮大,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私营企业起步较好,个体工商户发展迅速,非公有制经济在铁炉的农村经济收入总值中比例越来越大;村级公路以岚大路为中心,贯通每个行政村;农村通电率达到100%;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实现了光缆传输,开通了程控电话。

3、村计生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人口计划执行良好,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软硬件投入力度加大,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三)计生服务职能现状

乡计生服站是一所集宣教、咨询、保健、康复、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计生服务站,是全乡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近几年,我乡计生服务站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一法五规”的相继出台,我站在县计生局的高度重视下,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服务站的内涵建设,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都取得了巨大变化,为全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服务站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业务用房紧张,设备极其简陋,工作业绩却十分突出。2007年,全乡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综合节育率%,已连续7年实现人口负增长。

全乡有村级计生服务室8个,均处于无房状态,基本设置在服务人员自己家中,服务条件更是十分恶劣,医疗水平难以满足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的需求。

(一)计生服务站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服务站现有三间二层100平方米的综合用房,面积太小,门面设计不规范,无候诊处。就诊人员稍多便在街道上等候,极不符合标准化、规范化乡镇计生服务站的要求。

2、根据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总书记“公共卫生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指示精神,推进全乡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计生服务站的服务条件,我站须新建350平方米的综合用房,用于宣传培训、咨询、药具发放、使各项业务趋于合理。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铁炉乡计划生育服务站

2、项目建设单位:铁炉乡计划生育服务站

3、项目新建地址:铁炉乡农贸市场

4、项目业主负责人:陈波

5、项目主管部门:县计生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生育、节育和生殖健康观念正在发生一系列转变,现代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也就发生了质的改变,已由过去的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发展到现时期的小康水平,并且逐步向富裕方向发展,由过去讲求身体健康向身心健康转变,传统的不孕不育治疗意识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作为计划生育部门,我们不但要有现代化意识,还要有超前意识,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计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计生事业的要求再也不是狭义的生育概念,它向着更深、更远、更广义的方向发展,加强服务站建设,巩固乡村计划生育服务阵地,为社区1万多群众全方位开展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服务,对于铁炉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每个计划生育家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贯彻法律法规的需要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一法五规”的相继出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乡计生服务站建设,是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保障农民的生殖健康权利,更好地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要,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四)人民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殖健康已由过去的难以启齿发展到现在人们的高度重视。健康的内涵也进入了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课题,所以必须加大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普及健康知识,使每个人懂得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习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亟待解决的课题,只有搞好健康教育,才能提高民族整体健康水平。

(五)巩固服务阵地的需要

由于我乡计生服务站设施不全,容量小、装备不齐,技术力量不足等现状,制约着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向更高目标发展。实施乡镇服务站建设,有利于乡村计生工作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为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生育、节育、不育和生殖健康系列服务,将服务站建成融宣教、咨询、保健、康复、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

三、建设条件

铁炉乡计生服务站位于铁炉乡农贸市场,位置理想,交通十分方便。

(一)地形、地貌、地居条件

按照集镇建设规划,现服务站占地面积属于农贸市场新开发地基,地基基本稳定,不再会由沉降现象发生。

(二)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现服务站综合楼座北向南,位于农贸市场北侧,在此处新建服务站环境优越。

(三)集镇规划条件

按照集镇规划,450平方米的空地修建三层350平方米的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用房,符合规定要求。

(四)“三通”条件

目前铁炉乡集镇水、电、路设施已完善,县供电局在铁炉乡设立了供电所,集镇供水工程于2002年建成,街道及人行通道硬化工程已于2005年竣工使用。

(五)施工条件

铁炉乡地理位置好,再加上近几年新集镇开发、房屋建筑工程未曾中断,石料场、采砂场均在本乡辖区内,并有符合建设质量要求的水泥预制厂,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计生服务站,条件优越。

四、建设规模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乡镇计生服务站要求,本次拟建计生业务楼三间三层350平方米、其中门诊、药房80平方米,住院手术室120平方米,孕产、检查室60平方米,医护、更衣室40平方米,其它用房30平方米。使用面积330平方米,平面系数按70%计算,总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五、建筑方案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进行铁炉乡计生服务站建设的可研、设计、施工、监管等工作。以此次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完善基本功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医护人员的进修培训工作,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我乡服务站整体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生服务站在计生管理和生殖保健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努力为铁炉乡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良、高效的医疗康复服务。

(二)建筑设计的原则

1、规模适宜,经济合理的原则。按照国家对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规模。以最大限度压缩了必要的基建支出,服务站建设完全符合国债项目管理要求。

2、功能齐全、满足需求的原则。项目设计以全乡计生工作需求出发,满足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两大服务功能要求,建立健全妇产、妇检、节育、保健等医疗科室的分设,具备一定的专科特色。特别是能达到高危孕妇的筛选与分娩治疗。

3、立足本职,美化环境的原则。在满足计生工走中医疗、防御业务用房的基础上,实施绿化、栽植四季观赏树木、花卉、院内硬化、绿化、美化、室内洁净,力争达到站内林化、病房家庭化、服务优良化标准。

(三)建筑方案

坚持建筑标准和贯彻适用、经济和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为前提。

一是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选择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的要求。

二是采用砖混结构,建筑层为三层,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以上。

三是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净高度设计为3.0m—3.2m之间。

六、环境保护措施

1、术后、检查后的污物处理,严格按照国家对卫生部门污物处理的规定,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密封运往处理地深埋。

2、剧毒有害物按要求规范管理,单独存放,确保不发生新的污染。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环保要求合理设计,建专用垃圾处理系统。

七、组织机构

在县乡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和县计生局的统一指导下,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在全站全体职工人人关心的前提下,站内组建施工现场管理小组。组长由乡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陈波担任,成员卢祖凤、金忠武。现场管理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做好施工日志的记录,为办公室当好助手,做到勤汇报和统计报表工作,同时加强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工作,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八、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拟从2008年9月开始制作施工方案、图纸设计、自筹资金等项目前期工作。月开始施工,200年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工期为6月(180日历工期)。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

1、岚皋县建材市场建材价格行情。

2、水泥市场预制建材价格行情。

(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30万元。资金措施:申请项目资金25万元,单位自筹5万元。

十、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铁炉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检测手段多样化,诊断病情准确化,从而拓宽了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预计年可创收1万元。

(二)社会效益

一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育龄人员的生殖疾病。

二是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保障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去。

三是本项目的实施是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是有利于服务站提高服务水平,把计生工作做得更好,而为铁炉乡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6

我国目前环境治理重心、监测监管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城市,在城市点源污染的控制上取得较好的成效。近年来,伴随着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加快,乡镇经济飞速增长,资源与环境问题也紧随之日趋严重[1]。由于对乡镇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尚未建全、基层监督机制缺位、基层环保资金匮乏及社会公众环境意识薄弱等原因,造成乡镇工业布局不合理、种植业、养殖业规划管理不合理,环境形势非常严峻[2]。增加乡镇环保投入、加强乡镇环境监管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而在乡镇增设环保站,负责监管污染源的污染排放,是解决当务之急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浏阳市全市面积为5 007.75km2,现有4个街道办事处、25个建制镇、8个乡以及2个园区,主要的环保部门只有市环保局,环境监管和治理工作重心在城区,而在乡镇还没有专门负责环境监管的部门,故许多乡镇企业的排污情况常被疏忽。通过第1次污染源普查发现,浏阳市生活源主要集中在城区的淮川街道办事处和集里街道办事处,占全市生活源数量的36%;工业源集中在工业发展比较快的乡镇,如永安镇、洞阳镇、集里街道办事处、荷花街道办事处、大瑶镇、文家市镇。针对目前污染现状,市环保局在乡镇增设环保站,分派专业人员负责监管辖区污染源的废水、废气等排放。笔者基于第1次普查数据,介绍了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方法及主要内容,并讨论其在建设乡镇环保站的指导效用。

1建立普查信息数据库的意义

浏阳市污染源普查通过各类普查表格记录各污染源的产污和排污的第一手数据,其内容包括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经复查、审核后通过数据录入软件进入数据库,形成了最原始的普查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设污染普查信息数据库,为今后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它将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对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普查信息数据开发利用对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因子的选定及监测频次改进等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普查结果的信息数据相当的全面,又很繁杂,在特定的某项工作时并不一定需要信息数据库所有的信息,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不同的标准及要求建立不同的子数据库或设置不同的结构功能,可以为数据的提取、查询、更新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2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污染源空间数据库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污染源普查获得了大量信息和基础数据,其中包括gps定位的污染源地理坐标和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可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结合数据库技术与数字制图等技术,建立浏阳市污染源空间信息数据库,其主要包括属性数据库、图形数据库、模型分析库等内容。

2.1属性数据库

污染源空间数据可以采用分块管理。例如,按行政区划,分街道、乡、镇污染源管理;按环境因素分类管理,分大气环境污染、水体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按人为活动分类管理(也是此次污染源分类的方法),分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源污染、集中式综合治理措施等管理。

属性数据库设计建立在上述关系数据基础上,是存储、分析、统计、评价、查询、更新等核心工具,也是整个空间信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具备属性数据输入、数据库结构操作、属性数据内容操作、数据的逻辑运算、属性数据的检索、从属性数据到图形的查询、属性数据报表输出等功能[3]。随时可扩充和精简属性库字段、修改字段的名称及类型、建立一种动态属性库。也可以随意地提取数据库中的任何数据参与数据处理、制图、分析、评价,经图形提取得到的数据及分析、评价、决策模型运算的结果可返回数据库,以备其他模型调用或输出。

2.2图形数据库

图形数据库的电子图层(也称电子地图)是矢量化、数字化的地图,是对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数据进行处理的管理系统[4]。普查对各污染源排污口均采用gps定位,统一以经纬度记录坐标。运用arcgis等软件可以将使污染源准确对应地呈现在坐标图上,形成污染源分布图层,该图层与浏阳市行政区划图层相叠加,使污染源分布格局在行政图上一目了然。在gis平台中,导入污染源的经纬度、属性参数,可以形成一系列图层,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石油类排放分布及含量变化图。在这些图层的基础上,可以与已有的自然专题图层(地质图、土壤图、植被图、气候图等)或经济状况专题图层叠置(行政区划、工业图、商业图、贸易图),得到许多污染源专题图层。

建立污染源图形数据库主要是对上述污染源专题图层组织和管理,并创建维护图库,图形进库前建立拓扑结构,对输入的图形数据进行正确性检查,研究图形数据库数据格式、图形特征参数、图层分类命各和编码原则、对内部和外部属性数据库的调用及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等。在需要污染源与某项专题相关分析时,就可以从图形库中调取图层并提取相关信息经行分析,若是没有,则通过现有的图层叠置合成,并导入数据中储存,供下次调用。同时,信息数据库要进行不断地更新、维护,其本身的功能才会越来越强大,为环境工作服务的优势也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2.3模型分析库

污染源分析模型通常有gis数据模型的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5]。栅格分析模型是指由1个或多个特定的栅格数据为起点,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追踪目标的空间分析方法。栅格的叠置可以获取新的类型,如大气与污染源图层叠置,以污染源与大气的关系,可以计算出该区域内的类型和面积;或者行政区划图与二氧化硫的图层叠置,则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硫对区域内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矢量模型主要应用于拓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区、数据地形分析和空间集合分析,如浏阳市的古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一旦该公司发生泄露,需要多广的缓冲区域。

3空间信息数据库在建设乡镇环保站中的应用

浏阳市在各乡镇建立环保站就是在基层设置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监管企业排污情况,弥补乡镇工作力量的空缺,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小环境管理的疏忽。浏阳市共有30多个乡镇级的行政区域,每个乡镇的占地面积、人口数目、工业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固然污染源种类、数目、产生和排放的污染总量也不同。如果盲目建站,监管力量分布不到位、不平衡,就容易造成“东边洪西边旱”的情况,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选择建站地点,建站之后应该分派多少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哪些行业、企业的哪些指标监测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建站时必须考虑的。

污染源普查的信息数据为建站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也是普查结果开发应用于指导实践工作的具体表现。首先,从图形数据库中提取污染源普查对象图层与行政区划图叠置,计算出各乡镇内的污染源类型,以及对该乡镇环境造成的威胁,从而确定在该区是否有必要建环保站,若该乡镇工业不发达,生活、农业污染源少且区划面积小,则可以考虑不建站,而从附近的乡镇环保站抽出一小部分量兼管就行。其次,如果有必要建站,则可以通过普查对象图层与交通图层叠置,选择污染源集中、交通方便的地点建站,这样可以最高效地做好污染企业的监管。最后,通过属性数据库,分析该区域污染源主要的污染物及排放量,再确定该环保站所需的污染动态监测、分析的仪器设备等,因污染源数量、分布状况及污染强度来确定分派的工作力量,如资金、技术人员等的分派。

4结语

在普查数据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浏阳市乡镇环保站的建设2010年将会全部落实,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减少了建站前期许多实地考察、监测的工作任务,环保站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又保证了环保站监测管理的最高效运作。空间信息数据库集成了海量的数据,同时将各类空间信息以一个整体显示出来,利用其来指导乡镇环保站的建设只是运用了一小部分的功能,随着3s技术的发展,污染源空间信息数据库结构和功能将会更加的完善,更好地应用到环境监管、环境政策的制定等工作中,将会更有效的服务于“两型社会”的建设。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7

“两规”不衔接。由于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不一致(村镇规划的规划年限到2030年为止,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到2020年为止),从而导致了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大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出现了有的建设虽然符合村镇规划,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问题。

有机构,但统筹协调差。虽然我县在各乡镇均设置了土地管理与规划建设管理专门的工作机构,但由于各乡镇人民政府与国土、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等站所之间缺乏必要联系和约束,既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也没有建立或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

有编制,但转岗离岗多。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其性质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财物均由乡镇自行管理)原有在编人员203名,现在岗仅剩64名。

有人员,但专业素质低。目前,全县乡镇在编在岗人员有64名。其中,退伍军人30名、非专业的大专(中专)毕业生10名、规划专业毕业生1名、考试录用23名。(原在编的203名中,有退伍军人94名,非专业的大专(中专)毕业生52名、规划专业毕业生1名、考试录用56名)。这支队伍懂技术、懂业务的专业人员基本没有,难以胜任专业性的规划管理工作。

收费项目有限,管理经费无保障。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承担着本区域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责,工作面广量大,但各乡镇没有将规划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之从1997年开始,中央取消了涉农的建房规费项目后,导致人员工资、社会保险和办公经费无正常的来源渠道。若按现行的我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等标准(年人均3.5万元)来测算,全县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在编的203名人员工资等经费年约需710万元,办公经费年约需360万元(年站均20万元),计约1070万元。

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设模式单调雷同。大多数镇区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功能不齐全,其建设的格局多数是沿路“走廊式”,其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建筑设计风貌也单调雷同。道路、给排水、通讯、电力等市政设施以及环保设施建设严重不配套,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等问题,有的设施功能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尤其是已建成的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运转极不正常,导致村庄环境整治成果难以长期保持,始终处于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广大干群对此十分不满。

针对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存在问题,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快速完善乡镇规划体系。要按照“因地制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县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的城镇空间结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结构,生产力布局、用地布局,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加快完善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布局建设规划、环卫设施等各类专项规划,最大可能使总体规划融入到我县的“双带引领、两级拉动、四轴推进”的整体发展框架之中。并要按照“集约用地、集中布局、便于配套”的原则,建议将全县集中居住区(点)、村庄保留点数量控制在120个左右。

(1)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要科学规划道路、供电、给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和

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村服务中心、健康活动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2)要注重规划的特色。要充分研究原有村落空间景观特有的山水、生态、宗族等意向和风土民情,挖掘其原生价值,彰显村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自然风景、传统风俗、特色风情交融的乡村景观,促进乡村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发展,并要做到一点一风格,一区一样式。

(3)要注重农民生产生活的习惯。在规划设置集中居住区过程中,要科学做好打谷晒场、农机具存放、畜禽饲养、菜园等场地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划。

在抓好村镇规划编制的同时,要突出抓好两大环节:

一是沟通衔接环节。在编制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及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用地边界范围时要及时与国土部门联系对接,以便国土部门给予政策和技术支持。

二是编制程序环节。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抓好初评、专家评审、公示和报批等程序工作,确保规划出精品、有特色、合民意。

1、突破瓶颈,在规划建设用地上加大保障力度。针对我县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土地跨组、跨村调整难以及建设用地取得难等问题,建议县政府:

(1)要立足高位协调,着力解决“两规”不衔接的问题。县政府要把解决“两规”统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下大力气抓好国土与规划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对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中居住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纳入近期和下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计划,确保集中住居区建设用地合法化。

(2)要立足跨村通融调剂,着力破解土地调整难的问题。①要建立与完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交易中心作用。②要探索建设“户口跟着新建(购)房屋走”与“土地协议置换”两项制度,破解土地调整难题。

(3)要立足用活政策,着力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问题。①要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②要积极组织向省申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获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二个项目的实施,对原农民的宅基地等建设用地复垦所形成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在保证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所需指标前提下,剩余的指标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全部统筹用于小城镇建设。③要千方百计争取省土地流量指标,破解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无启动用地指标难题。

(1)要组建代建公司筹资金。各乡镇要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代建公司,由代建公司向农合行贷款筹集建设资金,乡镇政府监督代建公司以约定价格低价出售房屋。

(2)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涉农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功能,按照各部门“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工作思路与“捆绑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则,整合交通、建设、环保等10多个部门涉农的资金和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励资金,将其集中投放到集中居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3)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后,农民退出的宅基地所形成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在保证农民集中区建设所需指标的前提下,节余的指标,建议由各乡镇自主参照城市国有土地收储和出让的市场运作方式,以地引资,所得净增收益资金全部纳入新农村建设基金统筹使用,增强村镇建设的造血功能,解决公建实施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村镇市场、教育、医疗等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要长期接力不掉捧。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到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变更。要一捧接着一捧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2)要长期执行不含糊。要始终做到“建设必有规划,动土必经审批”,坚决杜绝乡镇规划区与集中居住点以外的零星建设。

(3)要长期疏导不滞后。坚持“一户一宅”和“建新拆旧”的原则,要研究制订我县《村民建房管理办法》与《宅基地管理办法》,对有实际建房需求的农户要依法依规给予审批。并积极引导其入城、进镇、到点购房或建房居住,以减少违法建设。

(4)要长期控违不手软。①控违关口要前移。各乡镇要在各自镇区出入口设置卡口,加强巡逻,对拖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的车辆严格检查,对用于违建的建筑材料一律予以查处;②巡查要常态。村镇干部以及国土地、规划、城管等职能部门人员要层层驻点包片、不间断巡查,做到巡查全覆盖、无缝隙,将违法行为制止在苗头,消灭在萌芽;③违法建设处置要及时。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建设,国土、规划等部门要在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制止,并责令立即拆除。对拒不停工,不按期拆除的,乡镇村有关人员组织联合执法工作组进行。

(5)要长期坚持不松劲。①建房质量安全要监管。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要实现全覆盖。乡镇人民政府要组建监理队伍,强化对村镇建设工程的现场监督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要督促施工队伍按图施工,并要强化抗震设防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加强施工队伍和村镇建设工匠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②建筑品位要提升。集中居住区设计不仅要多样化,做到一个小区一个样式,彰显个性,而且建筑风格要一致,色彩要协调统一。③小区建设模式要灵活。在镇区规划控制区、村镇发展控制区的建设要采取统规统建,在其它规划区域内的建设要采取统规代建或统规联

建、自建。(1)配套政策要到位。具体要在银行贷款、贷款贴息、拆迁补偿、新购房屋补贴、房屋交易、户口迁移、房地产调控、土地置换、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来激励农民进城、入镇、到区居住。

(2)小区配套设施要完善。要加大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道路、给排水、强弱电、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幼儿园、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健身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以“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小区吸引更多农民到集中居区入住。

(3)推进措施要配套。在抓好人口集中的同时,要着力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和乡镇工业项目集中区建设,来加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使之互为支撑,相辅相成。

/:请记住我站域名/3、宣传教育再深入,典型示范引导再加强,在营造浓烈氛围上下功夫。借助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开辟专栏、专版,全方面多角度地宣传。

(1)要讲明意义,让广大干群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2)要讲明政策,让干部群众明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要讲明做法,让干部群众明白“怎么做”。

(4)要树立典型,让干部群众明白“要建成什么样子”。

要坚持“规划先行,总体部署、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在跨村建设小区中,有重点选择最优的集中居住点进行先行先试,实行以点代面,逐步推广,并及时总结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定期召开现场会,参观学习、印发材料,以及电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让农民切身体会到集中居住的优越性。通过广泛宣传,激励广大干群参与规划实施与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规划实施和集中居住建设工作的浓烈氛围。

(1)目标任务要明确。县政府要根据县乡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把各乡镇年度要完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数量、规模及序时进度等任务和要求要明确到位。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8

2010年,以党的

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文秘杂烩网极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新机制,服务新方法,考核新手段。紧紧围绕惠民计生、和谐计生、文明计生,夯实基础抓规范,打造亮点抓示范,优质服务抓模范。切实发挥好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计生队伍的骨干作用,基层组织的自治作用,综治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提升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水平,努力争创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县。

二、主要目标

1、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95‰以内;

2、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5%以上;

3、出生统计求实率达到95%以上;

4、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7%以上;

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

6、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

7、各项计生工作指标达到省、市规范要求,整体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工作重点

(一)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增强新时期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是2010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人口计生系统的一项中心任务。要用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统一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各级干部的思想,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做其事、见其效,用实际行动推进各项工作。要学以致用,紧紧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好抓手。每一个计生干部都要做到熟悉《决定》精神实质,会解释、能应用。上半年,县人口计生局要对全县计生干部组织一次中央《决定》精神理论考试,考试结果书面通报全县。

(二)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为目标,全面深化计生服务体系建设

1、强化计、卫合作,拓宽服务领域。实行计、卫合作,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拓宽服务领域,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县计生部门要探索通过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实行院、站“一体化”管理。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乡级计生服务站也要因地制宜推进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2、加强中心站建设,提高辐射能力。要以国债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投入力度,今年6月底前完成基础设施和相关技术服务设备配套建设任务。9月底前,龙湾镇、朱各庄镇、大营镇要达到昝岗镇“一街、二园、六中心”建设标准,并能依托中心站自主开展普查、避孕节育手术、生殖健康、孕期保健等常规活动;县技术站和昝岗镇联合探索育龄妇女孕期有偿保健服务工作,为推进基层优质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依靠自身技术服务水平提高辐射能力。

3、推进县、乡计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县、乡两级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实行双向流动,统筹安排技术服务力量和人员结构,有效解决乡级计生服务站技术力量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技术人员双向流动管理办法由县人口计生局组织制定并会同乡(镇)共同组织实施。通过科学整合服务资源,统筹安排技术力量,努力使县、乡计生服务站尽快“活起来、富起来”,切实发挥好计生服务站的作用,提高计生服务效能。

4、严明责任、量化标准,抓实以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县、乡两级计生服务站要以“四定”(定岗、定责、定任务、定奖惩)为主要抓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定以绩效工资为核心内容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乡技术服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业务资格考试和培训,达不到上岗资格的待岗培训(或自学)一个月,之后经考核仍不达标的,取消执业资格,退回人事劳动部门另行安置。对在岗人员,通过绩效工资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优质服务,推进各项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在强化县、乡计生服务站技术服务的同时,同步推进药具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以及计生行政服务工作。

(三)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双文明”建设活动

“双文明”建设活动是推进农村生育文化建设,营造依法生育氛围,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生育观念的重要措施和手段。2010年要借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的东风,在搞好婚育新风进万家常规宣传活动的同时,制定出台“双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双文明”评选标准和相关要求,大力推进“双文明”建设活动。各乡(镇)要结合中央《决定》宣传和“双文明”建设活动,全面加强村级计生宣传阵地建设。全县223个村做到村村有人口文化大院、计生知识长廊、宣传展室和计生宣传一条街等。宣传形式要多样化,宣传内容要规范化,突出特色,贴近实际,注重实际效果。年内创建生育文明村30个,生育文明户5515个

,分别比去年提高50%和10%(创建标准见雄计育领字【2008】9号文)。各乡(镇)创建的婚育文明村必须要成为计生工作的样板村,年底县将对“双文明”创建活动组织检查验收。

(四)改革社会抚养费征管机制,依法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制定出台《雄县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使用实施细则(试用)》,借鉴“安新征收模式”,大力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一是建立征管新机制,成立社会抚养费征收机构,组建征收专职队伍。从县人口计生局、各乡(镇)计生办、县法院、县纪检监察局抽调专门人员,组建好专职征收队伍。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新机制健康运行。三是选择条件具备的乡、村先行试点,成熟后再向全县推开。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征管机制的改革,采取试点与委托征收相结合的模式,逐步扩大县集中征收的村数。凡是县确定集中征收的村,各乡(镇)要积极配合,保证集中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凡是确定集中征收的村,由所属乡(镇)计生办据实申报该村规定时限内的政策外出生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并立即停止委托征收行为。县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将对县计生局、各乡(镇)社会抚养费征管用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违反规定要求,擅自征收甚至弄虚作假、不配合集中征收工作的,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五)协调联动,综合治理,下大力抓好性别比治理、流动人口管理、城镇违法生育治理工作

按照“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落实“三定一考”工作模式,抓好以下“三项工作”的综合治理。一是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真正把“关爱女孩行动”落到实处。计生与妇联、团委、教育局等部门要组织好计生家庭的贫困女学生扶助活动,今年计划从计生事业费中拿出2-3万元资助这些贫困女生。严厉打击“两非”和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通过卫生、药监、公安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切实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势头,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实行举证奖励制度,每查实一例举证,奖励乡(镇)计生办3000元。向社会公布“两非”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一经查实,奖励首报人1000元。奖金从“两非”案件的罚款中列支。同时,将举证“两非”案件作为考核乡镇计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确保每个乡(镇)全年举证“两非”案达到一件以上。县人口计生局要会同卫生、药监等有关部门加强调研,积极创新综合治理性别比的工作方法和举措,通过大力宣传和“两非”案件的查处,有效震慑“两非”行为,把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在正常水平。二是继续完善“以房管人”和“以企管人”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模式。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和分析,按照“管用、有效”的原则,推进工作规范化运作。同时向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雄州镇、昝岗镇、龙湾镇、朱各庄镇大力推广。建立切实可行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各乡镇、村都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组织建设,彻底解决漏登、漏管问题。乡(镇)要设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明确专职人员。流动人口较多的村或企业要有专职管理人员,并建立流动人口协会,逐步实现“属地化管理、居民化服务”的目标,力争使全县流入人口建档和服务率都达到90%以上。三是继续组织开展好城镇违法生育治理活动。对城镇违法生育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社会抚养费征收,党政纪处分和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三到位”。开展城镇职工计划生育普查服务活动。由县人口计生局制定城镇职工普查服务工作方案,并会同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六)认真开展“阳光行政、便民维权”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便民维权活动”的工作要求,突出抓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落实。畅通监督渠道,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环境,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提升计生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优质服务水平。县、乡都要设立计划生育公开栏,公示政策法规、审批程序、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收费标准、负责人员以及行风热线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实现“职责履行到位、权利保障到位、程序知情到位、接受监督到位;依法办事,文明执法,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便民维权活动,实现阳光行政,切实维护群众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张岗乡年内要完成新建计生服务站的扫尾工程,实现集中服务和“一站式”办公。

(七)严格转化标准,落实分包责任,切实做好计生后进村转化工作

根据计生后进村转化标准,落实县、乡党委政府领导联系后进村制度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全面落实后进村分包转化责任制。加大对计生后进村转化督导力度和调查解剖力度,努力推进后进转化工作。要实实在在抓几个反面典型,尤其是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目标完不成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确保我县后进村转化率达到90%以上,促进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均衡发展。

(八)全面落实计生奖励政策,不断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惠民计生”、“和谐计生”建设

继续完善“以县级奖励扶助为主体,乡(镇)、村和县直部门相配合,全社会参与”的一体化奖励机制,逐步完善“少生奖励、困难救助、服务免费、政策优先、贫困扶持、养老保障”的利益导向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惠民计生”政策。根据省、市人口计生委普惠性政策的出台情况,整合完善现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做好我县的普惠性政策与奖励优惠政策的有效衔接工作。兑现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认真落实农村18周岁以下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夫妻每人每月10元的奖金,兑现农村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夫妻双方各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确保县级奖扶到位率达到100%。各乡(镇)、村,特别是有条件的乡(镇)、村也要把奖励扶助作为推动“惠民计生”、“和谐计生”的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地制定好本乡(镇)、村的奖励扶助办法,并抓好落实。同时,积极动员企业、名人、富人参与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贫困救助。县将把此项工作作为各乡(镇)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年终考核时予以加分。认真落实农村独生子女中高考加分政策。协调有关部门依据《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制定好本系统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并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的惠及每个计生家庭。抓好“少生快富”工程,积极开展“关爱女孩”困难救助等活动。发挥我县民营企业多的优势,在民营企业相对集中的乡(镇)抓好民营企业对农村计生家庭“一帮一”试点,探索企业参与计生家庭救助和“少生快富”工程的新路子。要加大奖励扶助宣传,扩大奖励扶助的影响力,把利益导向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创造优良政策环境

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机制,坚决执行“一票否决”。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每年专题研究计生工作分别不少于四次。各乡(镇)对涉及人口计生事业的重要工作,要随时研究,及时向县委、政府报告。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调控手段,创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环境。

(二)加强基层队伍和组织建设,把好第一道防线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队伍待遇的落实。着力解决好计生干部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问题,提高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手抓队伍管理。制定出台《雄县计生队伍管理办法》,3月底前,全县计生系统全部落实以“四定”(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为核心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要结合正在进行的农村“两委”换届工作,建强农村“两委”班子和计生专干、小组长队伍。在村“两委”换届中,凡是违背计生政策的,一律不得提名为村“两委”干部,更不得担任计生干部。村“两委”换届后,计生干部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乡(镇)要积极探索育龄妇女小组长薪酬和工作挂钩的机制,奖优罚懒,有条件的乡(镇)可适当增加小组长待遇。

(三)严格考核,落实奖惩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9

(一)总体目标

年底前10个镇基本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乡基本达到省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镇除外);各镇乡30%的行政村达到省级生态村考核标准。

(二)阶段性目标

(1)3月底前完成镇乡垃圾中转站、乡镇所在地生活污水管网、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工作;

(2)4月底前完成《镇乡环境规划》审议及上报审批工作,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3)5月底前完成主集镇公共绿地、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及沿街美化、亮化工程建设。

(4)6月底前完成镇乡垃圾中转站、乡镇所在地生活污水管网、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建设并投运;

(5)6月底前完成主集镇公共厕所、农民休闲场所和农村改厕、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工程建设;

(6)10月底前完成创建材料的编制工作并报省环保厅;

(7)11月底前过省级考核并上报环保部。

三、主要任务

各镇乡根据编制的《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结合本镇乡目前现状,抓住重点,认真开展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要求。各创建村要认真编制《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省级生态村考核要求。

(一)加快建设或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实施生活污水接管工程的镇乡及生活污水处理厂,要加快镇区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采用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镇乡要完善集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氧化沟、塘、人工湿地等),确保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创建村也要因地制宜,按照“先试点后选择,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积极探索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新模式,建设污水治理设施。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就近接入市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村收集、镇乡转运、市处理”的机制,确保辖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镇区绿化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镇乡所在地市政基础设施、居民休闲场地等公共设施,做到供水排水网络完善、供电、讯设施齐全、饮水卫生安全、农贸市场完善、公厕数量及管理达标要求。加大镇乡所在地公共绿地建设和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工程建设,使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以上,主要道路两侧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辖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0%以上,农田林网化率达到70%以上。

(四)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管理。建设和完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综合利用率和养殖污水排放达标率,严禁直排。

(五)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做到镇乡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村庄环境整洁、不留死角,无脏乱差现象、无白色垃圾。

(六)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强化秸秆禁烧工作的领导,建立秸秆禁烧工作责任制,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收到实效。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各镇乡村要把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列入镇乡和村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主抓,同时,要成立创建办公室、调配人员,负责协调创建活动各个环节的落实。各镇乡村要立足实际,认真制定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单位和人员,并健全协调制度、责任制度、检查监督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

(二)营造创建氛围。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积极开展有创意、影响大、效果好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工作对推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全民特别是各镇乡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积极行动,自觉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大资金投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村,关键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各镇乡村、园区要对照创建标准、围绕薄弱环节和设施,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和保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市场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环境设施使用和服务收费制度,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的支持。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10

一、坚持体制创新,加强四大建设

第一,加强站院一体化建设,在服务追求上为群众着想。针对县乡服务站所工作量减少、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设备资源闲置、满足不了人民群众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新需求的状况,夏邑县委、县政府及人口计生委决策者们认识到,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实行“站院一体化”是解决计生服务机构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2009年,县政府专门召开卫生、计生、人事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议,统一各部门思想,坚定不移地进行体制改革,在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基础上,创建计生医院,并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序列,形成了“站院一体化”的新体制。在“站院一体化”建设中,他们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职能独立原则。保持计生服务站和计生医院的职能相对独立,即原有服务站性质、职能、编制、经费渠道、工作任务指标、服务方式不变。计生医院遵照医院管理有关法律和规范,围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不孕不育、生殖保健、妇科病诊治等开展工作。二是特色突出原则。认真履行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人员培训、信息咨询、优生指导、随访服务、生殖保健等职能,突出计生特色。拓展服务内容以生殖、生育和家庭保健为中心,以育龄群众为重点,突出生殖健康特色。三是统筹效能原则。使资源配置优化,资本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做到行政统一管理、设备统一使用、人员统一调配、绩效统一评估,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二,加强县乡(镇)村阵地建设,在服务环境上让群众满意。近几年来,夏邑县加大投入,把建设重点放在县站、乡(镇)服务站和村室的新建、改(扩)建上,放在医疗器械的配置上,着力构建新型服务网络。在建设标准上,注重“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引导化、功能多样化”;在建设资金上,除用好国债资金、盘活闲置资产、引导资金合理投入外,县乡(镇)两级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加大投入力度,三年来仅财政投入就达2000万元;在奖补标准上,夏邑县制定了新建乡(镇)所奖40万元、改建乡(镇)所奖15万元、新建文化大院奖2万元的全市最高奖补标准,仅2010年奖补资金就达800万元;在奖惩措施上,纳入人口计生目标管理,实行建设验收达标后目标管理奖分和“一票否先”制度。由于措施得力,解决了阵地建设的瓶颈问题,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夏邑县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服务站新建一栋2800多平方米的计生综合服务楼,购置了大型彩超、钼靶X光机、心电监护仪等先进医疗器械,站内全部进行了标识、美化、亮化,一所花园式的服务中心呈现在育龄群众面前;新建会亭、济阳、业庙、太平、胡桥、刘店、杨集、车站等8个乡(镇)所,改建城关、李集、王集、孔庄等4个乡(镇)所,全县乡(镇)所均配备了阴道镜、红外乳治疗仪等设备,并按标准进行了标识;新建高标准文化大院50个,村服务室128个,全县700多个村室均配备了康检床、药具柜、血压计、听诊器等设备。截至2011年底,全县新建乡(镇)所达到17个,占全县乡(镇)所总数的70%以上。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在服务能力上使群众放心。夏邑县高度重视计生队伍建设,为解决乡(镇)所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2011年3月,县政府按照“县聘乡(镇)用、双线考核”的原则,通过考试,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0名技术人员充实到会亭等5个中心所;从卫生系统选聘24名技术精湛的医技人员到乡(镇)服务所兼职从事生殖保健服务;另外又从教育系统选聘24名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兼职计生政策宣讲教员;对服务中心主任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调整后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同时,不断完善学习、培训、考核制度,增强全县各级计生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一是以学习促业务,县人口计生部门坚持每周二、周五集中学习,进行闭卷考试,现已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30期,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4次,组织县站、乡(镇)所20多名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二是以评议强责任,按照“德、能、勤、绩”标准,在系统内开展“下评上”活动,在农村开展“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活动,在城镇开展“工商户、流动人口评计生”活动,对评议结果、整改效果进行张榜公布,有效调动了全系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三是以制度促管理,在制定《计生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每周一工作汇报制。县计生委主任、乡(镇)分管领导在每周一的工作例会上,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本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第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过程中给群众方便。2010年,夏邑县投入60多万元为各乡(镇)、县站配置了计算机、摄像机、指纹仪和打印机等,建立了“信息化计生服务管理系统”。 目前,夏邑县80%的已婚育龄妇女的头像、指纹、信息已采集完毕,“信息化计生服务管理系统”正在试运行。该系统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易用性。实现MIS系统数据导入,不必要对大量育龄妇女信息进行重复输入;在采集育龄妇女的指纹、头像后,可通过人名、编号、指纹等进行人员查找,便于育龄妇女的准确及时查询;在康检时,可随时调出育龄妇女以往的各种检查信息,便于医生进行病情诊断。二是安全性。可设置多级权限管理,县人口计生委、乡(镇)计生办可分级及时准确掌握康检情况,提高康检效率,更好地为育龄妇女服务;通过指纹验证,防止他人未经允许使用系统,防止他人代检;通过数据备份功能,可减少意外情况导致的数据丢失。三是精确性。采取指纹分级分组管理,提高了指纹的识别速度。四是扩展性。可同时配接多种影像检查设备,影像多路视频输入,配备多种报表,随时查询打印所需的常用报表及个人信息。五是方便性。联网后全县育龄妇女不用携带任何证件,可在县站和任何乡(镇)进行孕检,检查结果会自动保存到本人电子档案中。

二、坚持机制创新,建立三项制度

第一,建立县乡(镇)联动制度。夏邑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计生部门、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优质服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计生部门和卫生部门联合,县、乡(镇)联动机制,乡(镇)村两级计生干部负责人员组织和宣传培训,计生医院、乡(镇)所技术人员负责普查、体检,在全县形成了上下互动、相互配合的良好态势。

第二,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县优质服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县人口计生委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分管副县长、计生委主任亲自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导部署下步工作。

第三,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制定综合考核方案,对乡(镇)组织配合情况和技术人员工作情况按参检率、治疗率、满意率、知晓率及相关保障措施落实指标等,确定档次、类别,与目标考核、工资奖金等挂钩,严格落实奖惩措施,每两个月一通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服务质量上水平。

三、坚持管理创新,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突出宣传教育,转变群众思想观念。针对群众长期形成的县站、乡(镇)所的职能就是结扎、引流、放环的旧观念,夏邑县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广大育龄群众摒弃传统思想,树立县服务站、计生医院“站院一体化”新形象。一是利用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在节日、集会期间设立咨询台、义诊台,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县站、县计生医院的服务环境、服务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二是定期邀请村级管理员、育龄妇女代表到县站、计生医院、乡(镇)所实地参观考察,免费健康体检,使她们亲身体验舒适的服务环境、精湛的服务质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使她们口口相传,不断扩大县站、计生医院及乡(镇)所的影响力。三是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县乡(镇)技术服务机构视察,展示新时期技术服务机构的良好形象,赢得广泛支持。四是把对县站、计生医院的宣传纳入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总体规划,贯穿计划生育宣传活动始终,达到宣传氛围浓厚、宣传效果良好、群众观念逐步转变的目的。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11

⑴、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特别是税费改革的推进,经管站历来承担的职能和任务大部分已经不存在,目前经管站主要负责农民负担的监管、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签定、农经年报等。因此,可将乡镇经管站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入乡镇政府,其他职能并入"农业服务中心"。

⑵、将专业相近、设置过多过散的农林、水管、畜水、经管等站所综合设置为"农业服务中心"。

⑶、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不少乡镇设立了国土、城建、环保、房管等机构。为理顺管理体制,可以将专业相近的国土所、城建站、环保站、房管所等站所综合设置为"村镇建设发展中心"。

⑷、为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可将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合并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承担计划生育技术工作,同时受乡镇政府的委托和授权,承担乡镇政府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也可将计划生育指导站承担的技术指导服务性工作并入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办公室仍行使其行政职能。

⑸、将广播站与文化站合并设置为"文化服务中心"。

经综合设置,乡镇的事业单位为4个:农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发展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

第二、合理确定乡镇事业单位编制配备。根据上级有关乡镇分类的统一标准,结合乡镇实际,同时考虑到免征农业税后乡镇的实际供养能力,可以将一类乡镇的事业编制控制在40名以内,二类乡镇控制在30名以内,三类乡镇控制在20名以内。对于水利管理人员的补充,可采取《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处理。同时,要从严控制编制,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增加编制。实行聘任制的事业单位,所聘人员不得突破编制限额。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的编制也要从严掌握,在编制总量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第三、坚持多法并举,开掘分流渠道

一是"退"。所谓"退",就是"内退"和"清退"。对临时人员一次性给予一定标准的生活费补助,一律实行清退。对年龄及工作年龄达到一定期限的,实行提前退休、离岗退养或内部退休。

二是"下"。所谓"下",就是到下级单位任职。比如在不突破村组干部职数的前提下,从分流对象中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贫困村(社区)、班子战斗力弱或不健全的村担任非选举干部,给予同级干部工资待遇或享受自主创业人员的待遇。

三是"创"。所谓"创",就是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四是"歇"。所谓"歇",就是歇岗,让干部轮流离岗创业、就业和学习。

五是"转"。所谓"转",就是将有经济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改制为经济服务组织,提供社会服务,自负盈亏。改制转体制的事业单位,其人员不再占用事业编制,也不纳入事业单位管理。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12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对象年龄为18—49周岁,以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跨乡镇异地居住30天以上的流动人员。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为重点管理对象。

二、流出人口的管理

1.凡是离开户籍地到异地经商、务工的18—49周岁的流出人员必须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的人员虽不办理《婚育证明》,但对已婚育龄妇女应加强管理。

2.流出人员在离开户籍地前,持居民身份证、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已婚者还要持结婚证,到乡镇计生服务站办理《婚育证明》。

3.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首先到乡镇计生服务站进行生殖健康检查,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再办理《婚育证明》;已婚育龄妇女到流入地应及时提供流入单位的名称或地址和联系方式;每三个月寄回由流入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4.对违法生育者,在流出前应缴清社会抚养费(一次性缴纳有困难的,要签订分期缴款协议),再办理《婚育证明》。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流出人员进行必要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政策解答和提供必要的服务。

5.对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各乡镇计生服务站要主动做好每年二次的联系工作,了解她们的孕情、环情及其生产、生活等情况,协助现居住地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乡镇计生服务站在了解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后,不得再要求其回乡接受避孕节育情况的检查。

6.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对流出人员寄回的《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要及时认真审核,发现情况及时汇报和处理;对流出人员必须要季度登记,及时变动,保证底数准确。并主动与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联系,互通信息,互相配合。

7.符合再生一孩条件的流出人员,提出生育申请的,计生部门要及时为其办理二孩准生证。

三、流入人口的管理

1.流入本区的人员,要持本人的身份证和《婚育证明》三天内到居住地的村(居)委员会或单位登记,15天内到居住地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交验《婚育证明》。

2.现居住地计生部门对流入人员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查验《婚育证明》,乡镇计生服务站在《婚育证明》上加盖查验结果印章,并进行登记建档。

3.对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要定期进行孕、环情监测,对监测结果出具《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对没有办理《婚育证明》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环情监测后,要向流入地反馈,限期补办《婚育证明》。

4.流入本区的人员,到居住地乡镇计生服务站交验《婚育证明》后,方可到相关部门办理暂住证、劳动就业、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

5.流入地的乡镇计生服务站,对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要建立档案,每季度提供一次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优质服务,并及时向户籍地出具《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6.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公安、劳动、工商、计生等部门,对流入人员进行排查,建立流入人员计划生育档案,定期与户籍地的计划生育部门联系,及时反馈流入人员的婚育情况。

7.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流入人员开展生产、生活、生育等全方位服务。了解流入人员需求与愿望,帮助他们解决劳资纠纷、住房困难、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为其提供计划生育系列服务。

8.加强辖区内出租房的管理。明确房屋出租者在计划生育方面的责任并与之签订责任书。

9.建立完善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乡、村每年都要与辖区内的企业单位,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责任状。

四、行政执法

对不按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经通知后逾期拒不补办或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流入人员;对招用流入人员或出租(借)房屋给流入人员,拒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区人口计生委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流入人员违法生育的,流出前没有缴清社会抚养费或流入后违法生育的,由区人口计生委对其征收社会抚养费。但违法生育者在户籍地已受到处理并缴清社会抚养费的,区人口计生委不再处理。

五、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齐抓共管单位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按照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履行部门的各自职责,齐抓共管,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综合治理办公室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作为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建设部门审批施工许可证等证照时,要查验用工人员的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并将审批结果反馈到现居住地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公安部门每季度要将流入育龄人员暂住登记情况反馈给现居住地计划生育服务站。每年两次(6月、12月)向区人口计生委提供流入人员的死亡、迁出、迁入、出生、暂住等情况。

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同时,每年两次(6月、12月)向区人口计生委提供当年发生的婚姻情况。

工商部门每季度要向流入人口现居住地的计生部门,反馈办理营业执照和查验《婚育证明》的情况。

房管部门每季度要向流入人口现居住地的计生部门,提供区外户籍人员购房的详细个人档案情况。

教育部门在办理入学入托手续时,向区人口计生委提供区外户籍学生的家庭成员情况和家庭住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办理《劳务用工手续》时,应将办理《婚育证明》作为外出务工条件,每季度将办理情况反馈区人口计生委。

与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用工单位,要负责被招用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并接受属地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检查。凡出现违法生育的,将予以一票否决。

六、考核奖惩

1.考核内容。流动人口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查孕环率、验发证率、清查验证、宣传教育、“三生”服务、群众满意度。

2.考核口径。①区内跨乡镇居住的流动人口到现居住地未满3个月,违法生育的,纳入户籍地考核;3个月后违法生育的,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实行双向考核。②区外出的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纳入户籍地考核。

3.奖惩。对管理到位,服务优良,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区政府将予以表彰;对疏于管理,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严重的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取消计划生育综合评先资格。

乡镇环保站工作计划篇13

1、乡镇林业站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调动群众参与退耕还林

乡镇林业站主要是运用标语、广播、宣传册等向当地的群众积极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和意义,促使广大群众深刻意识到退耕还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自觉树立起保护农村经济和生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退耕还林工作中,有助于早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1.2有助于保证林业资源的安全

乡镇林业站作为我国唯一的基层林业综合执法和管理机构,其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是其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职责,其主要承担着以下重要工作:一是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林业资源进行调查、造林检查验收,掌握该林业站管辖范围内森林资源和动植物变化情况;二是协助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好林木采伐工作,并积极配合开展林木采伐伐区的调查设计,监督并验收伐区工作;三是协助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开展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程;四是根据法律法规保护和管理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等;五是调查并处罚所有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案件;六是配合地政府发部门构建全镇护林网络,由此可以看出乡镇林业站在保证我国森林资源安全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3有助于开展林业管理和保护

乡镇林业站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后的管护工作,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管护措施,承包到个体,针对那些无法承包的个体指定专门的护林员,制定了严格的护林员工作制度,切实杜绝了偷苗现象,不仅如此,在做好退耕还林管护工作时,乡镇林业站还落实了退耕还林合同的签订和分户建档立卡,并由实现专人、专柜[1]。

1.4有助于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乡镇林业站积极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建设的新要求,为乡镇林业建设提供了实用技术和全方位的服务,选派了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上山示范指导、进村入户、科技培训等加强对林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另外,乡镇林业站还积极参与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自身管辖范围内构建的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中,让其成为科技示范基地,通过乡镇林业站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走上科技兴林之路。

2、乡镇林业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林业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大量的 造林绿化及资源管 护等工作需要基层林业部门去完成.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 沙源治理工程等六大林 业重点工程的深入实施,今后的造林,资源保护等工作任务会更加繁重. 自1989 年国家林业部成立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负责管理全国基层林业站建设以 来,全国各地加快 了基层林业站建设的步伐.据统计,至 2005 年底全国林业站总数已达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80%以上,基层林业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已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作用得 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但近几年,在国家行政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林业站的建设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管理体制,人员编制,基础建设资金等诸多方面受到制约,乡镇林业站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有关林业站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林业 发展的新要求. 乡镇林业工作站的职能乡镇林业站是林业工作的基层管理,服务组织,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腿"和"触 角",是各项林业工 作延伸基层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乡镇林业站具有五大职能,即党和政府林 业政策法规的宣传站, 森林资源保护的管护站,造林绿化和林业生产的组织管理站,林业技术的推广站和 为林果农服务的服务 站,肩负着组织造林绿化,林木管护,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宣传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 工作和管理任务.就当前我国各地乡镇林业站建设现状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林业站管理体制不够健全;(2)资金投入有限,基础设施比较薄弱;(3)乡镇林业站队伍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3、进一步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对策

3.1加强乡镇林业站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要保证乡镇林业站资金渠道的稳定、可靠,适当提高林业站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并将乡镇林业站各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中,省级财政部门应该保证每年年初便安排一定的资金充当乡镇林业站补助经费。另外,成立独立账户用于专项资金的管理,实现专款专用。

3.2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还有近30%的乡镇林业站无自有办公用房,有27%的缺少必要的通讯设备,如此极大地影响了护林防火、伐区检查验收、案件查处、调节林权纠纷等工作的效率。因此要重视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将标准化林业站建设作为突破口和示范带动点,建设林业站必须的业务用房,改善办公条件,配备林业业务工作必须的交通、通讯工具等。当地政府部门要将加强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政策的形式给予林业站支持,推进乡镇林业站提高自身管理服务水平[2]。

3.3广泛接触林农,开展技术培训

乡镇林业站在林业业务和组织上起着呈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1)制定林业调查规划方针时,应帮助并指导林农做好规划设计,尽可能为林农提供优质的种苗,安排好生产进度。(2)在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技术过程中,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有计划、合理的安排并普及,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造林技术,以便后期更好地指导林农开展相关工作。(3)作为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人员,首先自身要树立起对该工作的重视,在平时注意跟林农多接触,经常性深入农户家中,跟好跟农户的关系,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林业站作为政府部门建立的最基层事业单位,其不仅有助于调动群众参与退耕还林、保证林业资源的安全,还能够有助于开展林业管理、保护和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乡镇林业站建设,早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计划目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