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实用13篇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1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的政治体制也面临着一次全面的改革。在这一大背景要求之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在维系国家安定、民族团结以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村文化建进程中,农村图书室的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相对于城市图书馆建设来说,我国的农村图书室建设不健全,文化设施也不完善,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困扰着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对农村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如何开展农村图书室的辅导工作,成为当前相关图书馆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一、县(市)图书馆对农村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的意义

农村的图书馆(图书室)是为农村群众提供各种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农业、农村、农民”事业的发展同农业图书资料的支持密切相关。对农村图书室的建设以及发展巩固工作关系到农村以及农民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县(市)图书馆要将农村图书室的业务辅导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农村图书室的建设发展和巩固工作,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使得农村图书室更好的为“农业、农村、农民”事业服务。

二、县(市)图书馆对农村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当前对我国县(市)以及农村图书室的调查发现,我国县(市)以及农村图书室普遍存在着工作人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工作面积广以及工作量巨大、经费不足等状况。当前,我国县市图书馆人员的工作配置比较少,并且随着村图书馆的逐步增多,使得其工作人员的作量也逐步变大,工作面积也逐步扩大。同时,当前上级文化部门给县(市)图书馆的资金支持比较少,仅仅能够满足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需求和图书馆购买资料的需要,对农村地区进行业务辅导的经费基本没有。因为工作人员的逐渐稀少以及活动经费的稀缺使得很多图书馆跌入低谷,甚至面临着关闭的危机。当前县市图书馆数量逐步增多同一定经费之间僧多粥少的矛盾使得各个图书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也受到影响。此外,相关部门对农村图书室业务辅导工作缺乏相关制度上的约束以及监督,使得其辅导工作往往不能真正的执行,形同虚设。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对农村的广大地区进行划片处理,将各个部分以辅导组的形式加以组合,然后相关人员利用辅导组的协作活动对农村图书室(图书室)加以辅导,取代传统的县(市)图书馆辅导人员对各个村的图书馆进行片面单一辅导的办法。

三、运用辅导组协作活动对农村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

(一)定义以及内容

辅导组协作活动,就是县(市)图书馆相关辅导部门将邻近的各个农村图书室(图书室)的辅导工作加以集中进行的工作形式。通过集中的方式,可以加强各个农村图书室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使其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达到相互完善、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进行辅导组协作活动时,县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条块相结合方法来进行。所谓条形辅导就是将各个农村图书室按照系统来对其进行划分辅导,而块状辅导则是利用对各个图书馆进行分片处理的方法来对农村图书室(图书室)进行辅导。当前我国农村因为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分布面积比较大并且分布很不均匀的状况,同时由于每个村的人口以及面积的不同又使得每个村的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也存在着各种差异,针对这一状况,对其按照地区划片组建辅导组比较合适。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其参与的辅导组数量加以限制,不能因为参与数量的增加而使得辅导效果降低,相对来说,每个辅导组参加的农村图书室(图书室)以十个到十五个为宜。凡是县(市)所管辖的农村图书室都可以直接参与到县市图书馆的协作辅导活动中来,但必须建立在自愿以及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在各个辅导组进行协作活动时,对于辅导组的正副组长的选择必须经过民主的选举,经过推选的正副组长每个月必须利用一天或者半天,对于本组所管辖的个农村图书室进行包括业务交流辅导、工作经验交流以及学术研讨等方面的工作巡检。辅导组的组建必须经过县市图书馆的业务辅导部门的牵头,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县市图书馆业务辅导部门协助主管部门将农村图书室的辅导工作做好。

(二)运用辅导组协作活动进行业务辅导的优点

对农村图书室(图书室)进行按照地区划片组建辅导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个方面通过分组集中的方式,可以对各个村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加以拓宽,使得各个村图书馆(图书室)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沟通,通过同其他村图书馆之间的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对于其他村图书馆(图书室)的优点加以学习,取长补短;第二个方面通过分片集中,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其工作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可以及时地加以解决;第三个方面各个图书馆之间通过交流与书刊目录的联合编制,可以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第四个方面可以促进各个村图书馆(图书室)之间的相关活动的联合开展;第五个方面,县(市)图书馆对各个村图书馆进行的实地调查活动变得方便,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第六个方面可以促进各个村图书馆(图书室)的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实现图书资源与图书馆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第七个方面使得各级领导可以对乡村图书馆(图书室)的工作加以审查,同时也方便了对上级指示的传达以及农村群众的意见的反映;第八个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村图书室(图书室)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辅导协作活动的相关策略

县(市)图书馆对农村图书室(图书室)的辅导组活动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为了使其能够顺利地开展,需要对以下问题加以重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在对按地区划片组建的辅导组进行辅导时,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体系的指导下进行,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来进行工作,以保证农村图书室(图书室)辅导组的辅导活动能够平稳、健康、有效地开展。

2、树立信心。在对村图书馆(图书室)进行辅导工作时,参与辅导活动的各级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领导应当树立信心,不能因为当前我国农村图书室(图书室)的现状而投鼠忌器、畏葸不前。要相信当前农村图书室(图书室)的情况只是暂时的,随着农村人民精神需求的逐步增加以及国家对于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视,农村的图书馆(图书室)事业必定会产生变化,慢慢的改变当前萎靡的现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3、建立长效的农村图书室(图书室)辅导制度。推进农村图书室(图书室)建设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新农村图书室(图书室)业务辅导工作是否能够长期有效的展开,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在农村建立一套长效的图书馆业务辅导制度对于农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在当前,建立长效的图书馆业务辅导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图书室(图书室)建设的宣传制度建设。在我国目前对农村图书室的相关调查中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对农村图书室建设主要保持的着一种观众的心态,而并非真正融入进去,成为参与者。这种现象的发生,同农村图书室建设工作宣传上的不到位有着密切联系,当前农村群众在对农村图书室建设的重要性上认识不足,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对农村地区进行图书馆建设宣传制度的建设,可以提高人民对于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主人翁”意识,转变其观念,使其由图书馆建设的观众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参与者,提高其对于图书馆建设的热情;二是加强农村图书室配套设施建设。农村图书室应当同文化站等其他文化部门合作,对当前本地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以及问题加以调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图书馆辅导制度的创建,将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农村图书室建设的制度保障,同时,农村图书室也应当加强其配套设施建设,比如图书资料的种类以及影像设备的增置等,同时,为各农村图书室自主的图书交流活动提供人员以及资金支持等。

在长效的农村图书室业务辅导制度建设时,县(市)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要有坚持不懈的理念、坚持到底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一暴十寒。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农村图书室辅导制度的真正长久和稳定,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4、加强农村图书室辅导队伍建设。在进行农村图书室辅导工作的过程中,由县(市)图书馆建立一支农村图书室辅导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农村图书室辅导队伍是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以及县(市)人口进入大城市,致使原有的农村图书室辅导从业人员大量流失,造成农村图书室辅导工作人员的匮乏。因此,在当前,建立一支农村图书室业务辅导队伍已经成为农村图书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农村图书室业务辅导队伍人才匮乏的问题,可以从当前农村图书室建设的整体出发采取战略措施,将农村图书室(图书室)辅导人才的定向培养列入大专院校招生计划,由大专院校直接向县(市)图书馆的相关辅导部门提供人才,或者由县(市)图书馆辅导部门直接从人才市场招聘优秀专业图书馆辅导人才,完成农村图书室业务辅导队伍人员的补充。同时,在进行新的人才招聘过程中,要加强现有图书馆辅导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实提高其农村图书室辅导的工作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紧急的措施,将原先或者优秀的农村图书室业务辅导工作者加以回召,采取平短快的办法,主办补习班或者短训班,分期分批的培训在职的或者离队的图书馆辅导工作人员或干部。除上述措施之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内部交流、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也可以进行图书馆辅导队伍的建设。

四、结语

在进行农村图书室业务辅导工作时,相关县(市)、农村图书室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农村本地的图书馆现状以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来进行,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长效的农村图书室辅导制度,制定相关政策,转变农村群众观念,使其真正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来。加强农村图书室辅导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帅. 公共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创新探析――以许昌市图书馆为例[J]. 科技资讯,2014,10:253+255.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2

从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农村学校在阅读教育方面,一是条件缺乏,很多学校没有图书室或图书室的环境比较差、书籍数量少;二是管理不善,图书室基本成为了学校的摆设;三是教师素质不高,特别是在阅读教育的认识水平上和管理能力上比较低;四是学生没有阅读习惯,大部分学生只看教科书,读的课外书很少;五是阅读教育没有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考核范畴。鉴于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和我国农村地区阅读教育的现状,民进长沙市委会一直以来倾情关注阅读教育这一事业,不遗余力地推进农村阅读教育的发展进程。

牵线搭桥,引进“阅读·梦飞翔”慈善项目

改变阅读教育现状要有先进的观念,要有推进的载体。2006年,民进长沙市委会会员杨建辉、夏莹两位老师前往香港支教,看到香港学校对学生阅读教育非常重视,当她们谈到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孩子因为缺乏条件而很少阅读书籍,这一点引起了香港爱心人士的高度关注。同年,民进长沙市委会主动牵线搭桥,争取几位香港爱心人士来到湖南考察。“如果不早点做工作,这一代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兴趣的黄金岁月就会白白溜走了;这一状况也将削弱他们的学习效能,减少他们未来改变其命运的机会,并将进一步直接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这是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基金会负责人梁伟民先生考察后的感慨。

于是,在民进长沙市委会的积极争取下,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基金项目成功引入并推广到湖南。该项目引入之初,并不仅仅是只拿钱帮助建设学校图书馆,而是从长远的角度,从培养农村学生阅读习惯出发,在图书配备、师资培训、阅读习惯养成、考核评比、奖励制度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阅读关怀计划。

多方协调,赢得当地教育部门重视

项目的实施开始并非一帆风顺。一是项目开始并没有普及到农村每所学校,基金会对涉及项目学校的总投入每所也只有5-6万元,学校自身经费配套不充足;二是项目开始运作的标准很高,对学校开设阅读课程、教师培训、学生管理、督查考核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计划和流程,同时也将改变学校原有的教学计划。因此,项目引进开始并没有引起当地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和关注。民进长沙市委会和香港爱心人士针对这一现象,四处奔走,经过市委会的积极协调和香港爱心人士的真诚奉献,“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计划最后在宁乡县开始逐步实施,并得到了宁乡县政府和县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县教育局和参与学校不仅积极支持配合了这一计划,还主动参与,从图书室的投入上、管理制度上、考核细则上出台了许多好的措施和细则,为计划的推广和实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民进长沙市委会还积极发挥会内教师资源优势,配合“阅读·梦飞翔”基金项目开展了“城乡孩子手拉手”、“香港、长沙学子探访农村学校文化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阅读·梦飞翔”项目的影响力。

效果显著,实现农村孩子阅读梦想

“阅读·梦飞翔”社会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在农村地区学校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项目开始到目前为止,基金五期发展计划中已完成第二期,截止2013年上半年,基金会直接为湖南省农村小学建立图书馆112个、图书角4个、洗手间10个(5个在建),遍布宁乡、韶山、南县、凤凰、双峰等12个县市,投入资金累计800多万元,受惠学生超过65000人;同时,共有516名学生获得每年900元的阅读奖励助学金,192名学生获得96000元的表现优异(进步)助学金奖励;宁乡县菁华铺乡长槐小学等10多所学校获得上万元的基金奖励。

如今,项目学校图书室面貌焕然一新,内藏书籍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藏量增加,每所学校藏书都在6000册以上;室内圆形的书桌椅美观舒适,室内布置氛围浓厚,真正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环境。

学生的上课常规行为、学习和卫生习惯,都有明显的改进;学生不仅每天在学校有固定的时间看书,每周都可以到新图书室自由看书,平日也可以借书回家;每位学生都有个人的阅读记录册,都有个人的阅读感受。

通过教师培训讲座,老师们能够运用新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生也开始学会学习技巧。有的老师说,“我们见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他们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都比以前有进步,上课常规更大大改善”,“见到学生们的改变,我们真的感到很欣喜,也很惊讶”。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3

1 衢州市城市化发展基本概况。

衢州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一个农业型小城市发展为以工业为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年来,随着衢州的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城区不断向周边延伸,新建的住宅小区大多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根据“衢州年鉴统计”,2008年衢州市城区面积94.92平方公里,到了2013年已扩张到了606.57平方公里,2012年衢州市区(含柯城区)总人口126.4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4.57万人,自农村地区的人进入城市,城市的外来人口成为新市民,他们的文化素质亟待提高。通过对衢州的城市化率与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办馆规模人均GDP、城市规模、人口数量、服务质量、人员结构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城市化与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内在联系,为探索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室)建设与发展的新渠道提供依据。

2 衢州市社区图书馆调查的基本情况

2.1 衢州市社区图书馆(室)、村图书室(农家书屋)调查范围

调查区域为衢州市区的府山、信安、荷花、白云、双港、新新、花园、S家、东港、衢化等10个街道,36个社区、34个行政村图书室。2008年调查,市区是7个街道,现已经变成10个街道,社区也一样从原来的30个,变成36个社区、34个行政村,有些新成立的街道,没有设立社区,只有行政村来代替,原来29个社区图书馆(室),一个未建图书室,现已变成36个社区图书馆(室),34个村图书室(农家书屋)。笔者走访了以上这些社区、村图书室,主要是为了力求理论实际并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然后从这些社区、村图书室获取相关资料,诸如图书室、农家书屋的面积、藏书数量、经费来源、人员情况,配套服务建设等,启发和提升笔者的研究内容[2]。这一切都是笔者对衢州市社区图书馆(室)、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进行思考的实践基础和资料基础,时间跨度为1993一2014年3月,共21年。

3 发展历程

1993―1999年7年间衢州财政总收入达45.16亿元,2000―2009年10年间财政总收入331.37亿元,2010-2014年3月止衢州财政总收入达419.12亿元。从数据上看,衢州的发展推动了城区周边乡镇的城市化建设,由此也稳步推进了社区图书馆(室)、村图书室(农家书屋)的建设,建馆数量从4个增加到70个,藏书量增加了3.04倍,馆舍面积增加了15.4倍,还有总经费也增加了8.6倍。

3.1 衢州社区图书馆(室)基本元素

3.1.1经费。

2014年衢州市各社区图书馆(室)、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单位:万元),以上数据据不完全统计笔者从各家街道和社区调研得出。数据来自衢州市各街道、社区图书馆(室)。见表二数据的经费上看“财政拨款少,自筹比重大”是衢州社区图书馆经费来源的特点。社区图书馆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三部分:(1)大部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靠街道补助;(2)社区自筹、单位捐赠以及社会扶持;(3)业务主管部门的奖励和扶助,如市民政局在1997年开始直至现在也扶助了几个社区图书馆,每馆资金多少不定,根据每个社区图书馆情况拔给经费。

3.1.2馆舍。

有许多社区图书馆(室),特别同由居委会举办的社区图书馆(室),大多选择在居委会附近,开放时间就是居委会的作息时间,所以社区图书馆(室)的选址问题,影响了社区图书馆(室)作用的发挥。大多数社区图书馆(室)面积在10-50平方米,60平方米以上的槭不多,只有11个,最大的有200平方米(衢化街道滨一村社区图书馆),最小的仅有8平方米(信安街道斗潭社区图书室)。如此拥挤的阅读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室)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再加上不注重环境布置,必然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久而久之,读者就不愿再来了。总之,衢州社区图书馆(室)馆舍的特点:就是“馆舍面积偏小,独立性差”

3.1.3藏书。

衢州社区图书馆平均藏书量为1966.63册,而具体到每个社区图书馆(室),藏书量差异性非常大。藏书量最大的是坊门街图书馆(室),图书有30000余册,面积80平方米,订报刊有30种,里面有电子阅览室,严格按开放时间开门,每周开放时间为56小时(含双休),还配备了专职人员管理认真负责,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同。有的则名存实亡或昙花一现,发展后劲乏力,现处于勉强维持、难以为继的状态。这些图书馆(室)开放时间不固定,大部分时间是“铁将军”把门,书籍不仅少且单一。

3.1.4人员。

衢州社区图书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工作人员问题。“素质不高、专职人少、更换频繁”。一方面,由于社区工作人员编制数很少,基本没有图书馆专职人员,据统计,衢州社区图书馆(室)70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的只有7个社区,如坊门街社区、荷西苑社区、新荷社区、紫荆社区、花经一村、安装社区、上祝村等图书馆有各自社区1名专职人员。其余63个图书馆(室)都是兼职的,而且他们大多年龄都偏大,缺少专业知识。虽然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但由于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还有就是服务比较单一,服务产品也比较稀缺。对图书馆业务知识的不了解和较低的文化程度,决定着他们只能维持最简单的图书借还工作,不能有效地为读者推荐介绍书刊、指导读者阅读图书等;另一方面,大多社区图书馆与活动室、服务中心在一起,图书馆管理人员通常和其它工作人员合用,从调查看,蛟池街等社区图书馆聘请的是退休教师来担任的。

4 衢州市社区图书馆(室)、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缺少保障体系,开关随意性大

大城市往往会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政策,为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提供保障。如《北京市图书馆条例》、《深圳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等。衢州社区图书馆(室)从1993年开始建立直至今已有二十一年时间,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作保障,所以社区图书馆(室)的开与关随意性比较大。大部分社区图书馆(室)建成之后,因为管理落后、宏观调控不力,质量参差不齐。在建设初期投入不少,但后续资金严重缺乏,“重建设轻规划”、“重建设轻发展”的现象比较突出。大多数社区图书馆(室)的维持经费时有时无,没有有效连续性的保证。这就造成部分社区图书馆(室)建成后形同虚设,有的甚至蜕变成了麻将活动室,失去了当初办馆的意义。

4.2 布局不合理,缺少规划

从调查看,衢州社区图书馆(室)建设规有的主管部门做过,但实施时缺乏统一协调,可操作性不强,基本是谁主管谁来建或谁主建谁来管,整个城区社区图书馆(室)建设以点为主,布局整体性差,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的现象较为突出,跟不上城市发展和居民需要。衢州社区图书馆(室)在老城区相对集中,在新城区建设缓慢,整体建设不平衡,差距较大。在衢州还没有一个与城市化相匹配的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长期规划,对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目标、任务等基本上都出现在政府的报告中或者领导某些讲话中。

4.3 缺少资金,服务跟不上

由于没有经常性的财政支持,新书购置、管理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社区图书馆(室)的运转陷入困境。近几年,衢州经济发展迅速,但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2014年投入到70个社区图书馆(室)的总资金只有79.56万元,从1993―2014年统计数据看,每年投入到社区图书馆的资金增涨不多。虽然衢州社区图书馆(室)各项指数逐年增长,但由于投入不足,与衢州的城市整体建设相比落后了许多。

5 衢州市社区图书馆(室)、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对策

5.1 制定社区图书馆(室)发展规划、业务规范、完善法规、保障经费,使社区图书馆(室)建设有法可依,健康发展

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社区图书馆(室)建成以后如何谋求长远发展,避免走过场,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抓好,怎样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好,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早日绘制衢州市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蓝图,部署具体的实施方案。把确定下来的规划和方案列入衢州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纲要,要根据衢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建设的需要,切合实际地预算建设与发展经费,提交市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经费专款专用,由市、区财政直接划拔。

5.2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在规划城市建设时,要充分注意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目前国家在发展安居工程和文明小区时要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把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作为安居工程和文明小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争取财政支持,调动居民积极性。例如:2004年坊门街社区图书馆电子阅览配置了56台电脑,从市财政部和自己单位、社会捐赠及争取到万元以上的经费,顺利建起了电子阅览室,满足了居民的需求,给居民带来了极大方便。二是寻求社会力量,丰富社区图书馆藏书。三是借助创建考核,增加经费投入。每一层领导都对城市各类创建考核很敏感,借此更能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坊门街社区2002年为争创全国文化示范社区,从几千册到有建起藏书30000册的社区图书馆,并购置了规范的书架和阅览桌椅。

5.3 构筑公共服务社区网络

公共服务社区网络的建构,实现不同社区图书馆(室)信息快速传递,实现资源共享目标。这一问题,对衢州市而言,建议由衢州市政府牵头,先加入到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可以尝试建立社区、街道、区级、市级图书馆之间的流通机制,定时交换社区图书馆(室)之间的藏书,或者实行居民和社区图书馆(室)的图书漂流,也可借鉴深圳、北京等城市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经验,实现社区图书馆(室)与区、县图书馆、省市图书馆的联网,使社区居民无论身在何处、何地还是家门口,都能通过网络将各个网络馆的信息资源一览无余。望各地政府领导重视起来,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切实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协调促进社区图书馆(室)与其他信息机构的资源共享,提升社区文化,从而推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4

二、主要任务

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根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要。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整合各种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做到建得起、有机制、见实效、受欢迎。确保农家书屋公益性质,实行免费借阅制度。

2、坚持贴近农村、方便农民、服务农业的原则。做到在图书选配上,符合农民需求;在服务方式上,符合农村实际;在运作形式上,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3、坚持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合理安排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村级文化服务设施,村小学校舍、农村基层活动场所等,不搞重复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力求节约,合理安排,并与目前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和农民教育培训等各项惠农措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同步推进。

4、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原则。初期应选择文化基础条件比较好的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作为示范点,之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5、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对人口较多村和人口较少村实行不同的建设标准。对老区革命基点行政村、老少边穷及农村文化建设基础差的地区,在资金投入、出版物配送等方面应有所倾斜。

四、目标和步骤

1、到年全市1783个行政村计划全部建立农家书屋,其中,依靠各级财政补助新设立855家,依靠社会各界援助新设立249家,依靠各级财政补助、社会各界援助完成现有村级图书室改造669家,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广大农村的出版物公共借阅网络体系,真正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促进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2、在去年完成10家农家书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新设立100家;对已有64个村图书室进行充实改造,加挂农家书屋牌子;面向社会各界捐赠新设立农家书屋48家。

五、资金来源和管理

(一)资金来源:

1、建设资金政府资助部分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同时鼓励社会捐助。

2、据照省测算标准,新设立一个1000人口以上的村级农家书屋需资金17425元,新设立一个1000人口以下的村级农家书屋需资金11950元。省财政将区别各县(市、区)不同经济状况,并根据各地书屋的选点情况,拨付专项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向老区革命基点行政村倾斜。补助资金分为四档,我市除新罗区属第三档外,其余县(市)均属于第一档。第一档的省财政每家补助1万元;第三档的省财政补助6000元。其中老区革命基点行政村列入第一档。由于我市75%的行政村都在1000人口以上,为便于操作,并支持1000人口以下村级农家书屋建设。我市所有农家书屋均按1000人口以上的标准建设。即每个新设立的农家书屋均按17000元标准补助。其中长汀、永定、上杭、武平、漳平、连城及新罗区基点村,每个农家书屋省补助10000元,市补助2100元,县(市、区)补助4900元。新罗区非基点村,省补助6000元,市补助3300元,区补助7700元。对于改扩建的农家书屋每个补助8000元,其中市补助2400元,县(市、区)补助5600元。建设资金政府资助部分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3、农家书屋建成验收后,第二年开始每个农家书屋的后续管理资金为0.1万元列入各县(市、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出版物的更新、设备维修等。

4、对于个别农家书屋突破建设标准部分,由村级自筹解决。

5、“农家书屋”牌匾由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统一制作,制作费由市财政核拨。

6、未列入省财政补助,也无法列入改造计划的行政村,按新设立的建设标准,鼓励社会各界捐助。各县(市、区)设立捐建平台,设立农家书屋捐款资金帐户。以冠名、通报表彰等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鼓励国内外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捐建“农家书屋”,支持农民自己筹建“农家书屋”。捐助人可根据公布的“农家书屋”建设规划、资助标准,自主选择捐助对象,通过“农家书屋”工程组织机构,统一安排落实。

(二)资金管理:

1、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根据年度实施方案直接下达至各县(市、区)财政,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要加强对农家书屋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省财政厅和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印发的《福建省农家书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

2、各县(市、区)文化体育(出版、旅游)局设立农家书屋捐款资金帐户,积极接受社会各界捐赠,并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监督。

六、建设标准

1、人口1000人以上的村每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80种(张),同时配备福建日报、农业类报纸各1份以及5种农业科技类期刊。

2、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每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每种图书不得超过3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50种(张),同时配备日报、农业类报纸各1份以及5种农业科技类期刊。

3、出版物品种以农民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为原则,包括农村适用政治法律类读物、农村实用技术及科普读物、医疗卫生保健及生活类读物、文学艺术类读物、文化教育类读物、农村学生课外读物等。各县(市、区)文化体育(出版、旅游)局按照上述要求,依照我省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订购。

七、出版物供应

1、各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农村的实际,参照我省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向当地新华书店采购农家书屋所需的出版物。

2、各级新华书店统一供应农家书屋所需的出版物,负责送出版物到村。出版物供应以保本为原则,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3、各村根据限额订阅的报纸、期刊归入农家书屋统一管理、使用。

4、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按照我省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向农家书屋捐书,捐赠的书籍由各级文化出版行政部门会同组织单位做好配送。

八、出版物更新

为确保农家书屋长期有效运作,各地从书屋建立第二年开始,每年按照10%的比例对出版物进行补充更新。出版物补充更新所需资金由各县(市、区)财政、乡镇和村级组织承担。

九、书屋选点

1、“农家书屋”应尽量选择在农户相对集中,附近有学校,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方便村民借阅的地点设立。

2、书屋场所一般不另外建设。现有各部门、各单位人士援建以及乡、村组织或群众自办的书屋、图书室、阅览室、读书社以及小学校舍和村级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符合农家书屋标准的可通过充实改造,加挂“农家书屋”牌子,实行“一点多牌”。

3、“农家书屋”可优先选在村部(党员活动室)、村文化活动中心(俱乐部、文化室、文化大院),也可建在学校(包括人口学校)老人活动中心(老人协会),以及藏书较丰富的“文化中心户”、“文化专业户”等。

十、管理人员

优先考虑由我市农村六大员中的文化协管员担任,也可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伍军人、原村干部和“文化中心户”、“文化专业户”户主以及其他合适人选担任。

十一、组织机构

1、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委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计生委、市文化与出版局、市新华书店联合成立“农家书屋”工程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市“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市“农家书屋”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与出版局,主要负责制定本市“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实施方案、书屋管理等规章制定,审定书屋选点,筹措安排和管理工程资金。

2、各县(市、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会同本地区有关部门设立相应组织协调机构,按照市“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农家书屋”工程。主要负责制定本地区“农家书屋”的实施计划以及书屋管理等规章制度,负责书屋选点,筹措安排和管理工程资金,组织出版物的采购、配送,对“农家书屋”进行业务指导,培训书屋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表彰奖励。

十二、实施及管理

1、各县(市、区)将市里确定的新设立农家书屋数量及已有图书室的改造数量,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分解到乡镇。

2、各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会同乡、村党组织及自治组织根据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初步选点,然后由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和县(市、区)财政部门联合对初选的村户进行考察确认,报市“农家书屋”协调小组办公室。

3、各县(市、区)文化出版部门会同乡、村党组织及自治组织,积极做好农家书屋场所改造,书架桌椅配备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

4、市文化出版行政部门对新设立的农家书屋和经充实改造条件比较好的村图书室进行验收,对符合农家书屋建设标准的,即挂统一的农家书屋牌子。

5、在实施的方式上,可建立以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为龙头,村农家书屋为基础的农村读书借书网络体系,不断充实丰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藏书,由乡镇文化站对各村农家书屋图书进行流动配送、交换使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农家书屋图书时常更新,保持活力。

6、农家书屋建立一段时间后,对管理规范、服务较好、具有一定经营条件的,可在书屋管理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颁发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书屋管理人在保证书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可开展出版物经营业务,获得的经营收入,按规定比例用于购买新的出版物,不断扩大书屋规模。

7、加强农家书屋的管理。农家书屋的管理以各县(市、区)为主。各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定期对书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书屋运营情况进行考评,对考核优秀的书屋及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合格的要及时加强管理,必要时应予以调整。

8、充分发挥县(市、区)图书馆的作用。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可依托图书馆组织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传授图书馆管理知识和技能,如图书分类、编目、检索、借阅管理等业务知识;指导农家书屋建立健全借阅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帮助管理人员做好借书证的发放、借书押金的缴纳、图书借阅登记等工作。

9、农家书屋每月开放的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县(市、区)文化出版行政部门每月应走访一遍辖区内农家书屋,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每年应重点走访部分农家书屋,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解决困难。

10、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领导。组织各新闻媒体对“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情况和服务“三农”的先进典型进行充分报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舆论氛围。

11、全市文化出版系统部门要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可采取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指导“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

12、各级党委农办要把“农家书屋”工程纳入“三农”工作的总体布局,加强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指导、协调。

13、各级老区与扶贫办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挂钩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农家书屋”建设。

14、各级文明办要把“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指导、协调。

15、各级发展和改革部门要积极协调文化出版行政部门做好“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制定工作。

16、各级科技部门要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契机,组织农民阅读科技图书,普及农村科技知识。

17、各级机关党委、教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等部门要广泛组织发动有关单位和干部群众开展对“农家书屋”捐书活动。

18、各级民政部门要把社区图书室援助活动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向“农家书屋”捐书活动。

19、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农家书屋”工程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充分的财力支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20、各级农业部门从有利于发展农业的角度,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5

由旗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组织,阿旗新华书店具体承办的“乡村图书室”文化工程,符合中央精神,在丰富农村牧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提高农牧民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既是为广大农牧民办好事、做实事,也是培育新型农牧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具体行动。

在此,我代表旗委、旗人民政府,对首批“乡村图书室”启动揭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乡村图书室”建设慷慨解囊、积极捐助的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表示衷心的感谢!

“乡村图书室”文化工程,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加强嘎查村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农牧民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乡村图书室”文化工程的实施,对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农牧民群众生产技能、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实施科技兴农、兴牧战略,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

为推动此项工程进一步向纵深开展,切实为我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做出贡献,我谨提出几点希望: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6

二、进一步明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

(一)主要任务。通过加快建设农家书屋,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阅读场所,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每个农家书屋原则上配置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

(二)基本目标。在“十一五”期末建设农家书屋近1000家的基础上,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我市218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2011年,全市要完成840家农家书屋建设目标。2012年6月底前,完成360家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三、采取扎实措施,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遵循整合各种资源、多渠道投入资金、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一)建立健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责任制。从2011年开始,各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对县(市、区)政府文化工作考核指标。实行任务完成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各地季度任务完成情况应在每季度末上报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广局)。

(二)整合利用文化资源。充分结合和利用现有文化中心、计生服务室、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文明村等建设成果,发挥各类农村图书阅览室等文化设施资源的作用,对具备条件的增挂农家书屋牌子。

(三)增加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资金扶持。对市区农家书屋工程,市本级将结合“基层文化设施扶持行动”予以资金支持。各地要适度增加财政投入,整合利用各种文化资金、资源和社会捐助资金,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同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冠名、挂牌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捐助农家书屋建设,扩大投资来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加强对农家书屋工程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详见附件),协调小组负责审定全市农家书屋工程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统筹安排文化资源和资金,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各地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县(市、区)、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人员名单于2月底前报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7

1“爱农图书室”建设的背景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的农村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之一。2011 年1 月12 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计划今明两年全国将新建农家书屋30 万家,到2012 年将基本实现全国“村村有书屋”的目标,这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3 年①。农家书屋工程,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三农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2006年成立了三农服务中心,每年为北京郊区乡镇农村派出教师进行技术服务,深受农村和农民的欢迎,教师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平台上理论技术得到发挥,同时自己的实践技能大幅度提高。在此背景下,教师们看到了北京郊区农民技术的落后,文化知识的缺乏,农民对知识的渴望。早在2007年就在平谷区白各庄建立了第一个“爱农图书室”,2012年在房山区窦店镇白草洼在当地农家书屋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二个“爱农图书室”。馆员参加了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如何上架、如何分类,解决了一些书屋管理的实际问题,同时锻炼了馆员的工作能力,使高校图书馆走出了象牙塔,积极投身到三农服务工作中,开拓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天地,受益匪浅。

2“爱农图书室”建设的实践

2.1 我国农家书屋的现状及问题①

2.1.1 农家书屋的现状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精神,农家书屋目前都是在行政村或自然村建立,采取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形式管理,同时按照“政府规划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运行机制”的

思路建设与运作。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图书不少于1000册,期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各地政府投入的不同,农家书屋的建设也有所差别。从我们调研和掌握的情况看,基本上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属于完善和发展中的农家书屋。这些地方的农家书屋动手早,建设快,现在其借阅图书已经走向了正规,有固定的场所和专门的管理员,藏书已经接近万册,有一定的读者群,基本上满足了附近村民阅读学习的需求,能为村民解决一些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种是建设初期的农家书屋。这些地方的农家书屋建设时间不长,规模比较小,没有固定的场所,

有的是和村委会合二为一。藏书数量不多,没有专人负责,是村委会的人兼职管理,一旦遇到村委会开会,就无法开放。这些农家书屋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其开放时间受村委会的限制而不是根据村民阅读需要,因此难以满足村民的需求。不论农家书屋其规模大小、藏书数量多少,它都是一种新生事物,是一种新型的农村图书馆。从它

的性质、职能和提供的服务来看,它是图书馆的一种形式,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农家书屋的建成和发展使我国的图书馆领域形成了一个从省到市、再到

县、再到村的网络,这个图书馆网络覆盖了我国的各个地方,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它不仅应该具有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而且在建设初期就应该采用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农家书屋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才能使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

2.1.2 农家书屋的问题

我们在参与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发现,目前各个农家书屋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管理好农家书屋。现在农家书屋的管理体制是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但这些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普遍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懂得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图书管理的基本规范,收藏的图书上架混乱,查找不便。在图书数量不多时还能应付,一旦藏书的数量和品种达到一定规模,就会影响农家书屋的进一步发展,农家书屋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形同虚设的情况,农家书屋工程也有悖于建设的初衷。现在,各地的农家书屋在新闻出版机构和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与帮助下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些企业无私捐赠了适合农民需求的出版物。几乎每个农家书屋都面临着有效管理的问题和困难,对于图书馆来说,我们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仅仅做一名旁观者,帮助农民解决这个困难责无旁贷②。

2.2“爱农图书室”建设的实践

2.2.1 高职学院建设“爱农图书室”的优势

2.2.1.1 人才优势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学院每年派10多名教师到郊区挂职服务,为郊区三农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部门肩负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责任,图书馆集聚了有专业学科背景、掌握图书分类、熟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高素质人才。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不仅可以在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作用,而且同样可以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

2.2.1.2 资源优势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伴随着学校的诞生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资源,形成了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体系。教师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教学素材这些资源已经逐步积累起来。为服务于京郊农村、农民、农业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图书馆能积极投身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寻找对口单位,善于发现和寻找切入点,就能使自己的特色资源在农家书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借助于农家书屋这个平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出微薄之力①。

2.2.1.3 时间有保障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每年有长达2个多月的寒暑假,为图书馆参加农家书屋建设提供了时间保障。尤其是寒假期间,正是农家书屋一年中利用率最高时期。在这个时期,图书馆员参加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建设,不仅能保证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学习和掌握图书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还可以针对每个农家书屋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培训,帮助农家书屋管理员开办各种实用技术讲座,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服务新农村的学习中心、信息中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2.2 “爱农图书室”建设的实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和乡镇建设的“爱农图书室”―――北京房山区窦店镇白草洼村“爱农图书室”。房山区窦店镇白草洼村已经有自己的农家书屋,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与挂职教师联合建立了“爱农图书室”并挂牌,为了使这个地方的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利用经常到书屋与当地接洽,帮助书屋的管理员科学、有效地管理图书,送去图书馆下架的期刊、报纸,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家书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使这些地区的农家书屋逐步走向了科学管理和发展的轨道。

2.2.2.1 开展管理员的职业培训

在实践中发现,农家书屋的管理比较混乱,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对白草洼图书管理员进行了职业技术培训,从图书分类介绍、分类上架、分类管理要领、管理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对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使管理员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2.2.2.2 “爱农图书室”使用情况

“爱农图书室”建设一年以后,我们做了调查问卷(如表1):

“爱农图书室”调查问卷

性别 A:男;B:女

年龄 A:40岁以上;B:40岁以下

文化程度 A:大学;B:高中;C:初中;D:小学

您对图书室的了解情况 A:非常了解;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您认为建立图书室的重要程度 A;重要;B:比较重要; C:不重要。

您去图书室的目的 A:浏览报刊;B:借书; C:查阅资料

您每周去图书室的次数: A:1―2次;B:34次; C:5次以上;D:几乎不去

您每次去图书室的时间: A:1小时以内;B:1―2小时; C:3小时以上

您使用图书室的目的 A:生活需要;B:娱乐休闲; C:其它

您觉得图书室的藏书量: A:少;B:还可以;C:足够;D:其它

您到图书室能否找到所需图书: A:找到全部; B: 找到大部分;C:找到少部分。

您查找书刊的办法: A:在书架上找;B:询问工作人员;C:其它;

您喜欢下列那些类型文献; A:就业;B:法律;C:体育;D:教育;E:投资; F:卫生;G:娱乐;H:致富;I:农业知识。

您对图书室的满意程度: A:满意;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您还需要图书室提供的服务: A:增加图书品种;B: 增加致富信息图书; C:电子阅览服务;D:开展农业技术、文化知识、医疗保健等讲座。

注:表示单选,表示多选;

表 1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70%以上的村民知道本村有图书室,其中90%以上的认为图书室很重要,且喜欢看教育、法律、娱乐、农业、卫生等方面的书籍,但是由于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如电子阅览,农业技术、文化知识、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讲座等。因此,增加藏书品种,满足多层次需求是农村图书室努力建设和完善的地方,也是农村图书室建设和服务的发展方向。

3 “爱农图书室”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3.1加强管理员的作用

农村图书室除具备基本的借阅功能外,还可以提供一些与其功能相关的更广泛、更深入的服务,这就有赖于管理员的积极热情与主动创新意识。管理员应结合本村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等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向村民推荐不同图书,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利用图书室。在完成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可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主动开展诸如电子阅览、农业科技讲座等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村民的多种需求。图书馆学科馆员有义务到当地农村,为农民做关于图书情报方面的讲座,让农民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3.2不断更新馆藏图书

知识在不断更新,科技在不断发展,农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图书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3.3提供适合村民的人性化管理

农村图书室的服务对象就是村中的几百户村民,管理员对村民个个都熟悉,不需要办理借阅证,只需登记即可借阅,借期时间较长者,督促催还即可,即可节约办证成本,又可拉近图书室与村民的距离,让村民走进图书室、了解图书室、利用图书室的文献信息,发挥图书室服务村民的作用。

3.4加强高校和农村的双方管理

虽然做了一些对农村管理员的培训工作,但是没有系统地完善后续的工作,图书馆还应该为当地管理员提供工作手册与规范借阅内容。

3.5做好现有书屋的管理,发展农家书屋是农村图书信息服务

社会服务是图书馆的一项职责,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与当地各行各业结合,为其提供信息服务。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图书信息服务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岳琳.2011 年农家书屋研究综述,今传媒2012 年第2 期:143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8

乡镇领导实行交叉任职,职数为10名: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1名,党委副书记兼镇长1名,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名,党委委员兼副镇长1名,党委委员3名,人大副主席1名,副镇长2名。镇机关所设“四办六站所”,设主任或站长一职,部分工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增设副主任或副站(所)长一职。

二、镇党委、政府的职能

镇党委、政府的职能是: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切实履行发展经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努力把工作重点放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服务型政府。一是宣传法律政策,促进村民自治。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乡镇民主政治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组织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保护农民兴办各种经济组织,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加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疫情、险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搞好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信息服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五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接待上访群众,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三、乡镇机构设置及职能编制配置

1、乡镇机关内设机构设置为:

(1)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2)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

(3)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

(4)城乡规划建设办公室

2、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

(1)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含民政、经管、统计、残疾人服务)

(2)文化广播站

(3)劳动保障事务所文化综合服务站

(4)计划生育服务站

(5)水管站

(6)乡村规划建设管护站

3、乡镇机关内设机构职能及编制配置

(1)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承担党委、人大、政府、纪委以及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的各项日常工作;负责党团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人事、宣传、武装;抓好国防教育、兵役、民兵、统战等工作;组织协调各项中心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8名,设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党政秘书和档案文秘管理干事1名;组织纪检干事1名;人大统战、群团、宣传干事1名、综治干事1名等岗位。

(2)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承担工业、农村、林业、水利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经济结构调整、项目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统计等工作,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等农村经营管理职责,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5名,设办公室主任1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理员1名;经济发展助理员(第一、三产业)1名;工业及中小企业及安全生产助理员1名;农村经营管理及统计助理员1名等岗位。

(3)社会事务办公室:主要承担人口和计划生育、村镇规划建设、环境卫生治理、应急抢险救灾、民族宗教、残联、教育、卫生和为民服务制等工作,负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的宣传、咨询、培训和落实,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4名,设办公室主任1名;人口与计划生育助理员1名;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卫生助理员1名;民族宗教和文教卫生助理员1名;为民服务制助理员1名等岗位。

(4)城乡规划建设办公室:主要承担全镇用地规划、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指导各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镇内道路建设,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核定编制4名,设办公室主任1名,规划助理2名,新农村建设助理1名

4、乡镇事业单位职能及编制配置

(1)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承担民政事务、民政资金发放、救济优抚、扶贫与移民事务、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农村各项统计、残疾人登记、帮扶、就业社会化服务等职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9名,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民政干事2名,扶贫与移民干事1名,经管干事2名,统计干事1名,残疾人服务干事1名。

(2)文化广播站:承担乡村图书管理、广播影视、广电宣传、文化、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公益性文化职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4名,设站长1名;科技推广、科普培训、青少年校外活动干事1名;乡村图书管理、广播影视、广电宣传、文化、文艺演出、体育干事1名;教育干事1名。

(3)劳动保障事务所:承担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资金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劳动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5名,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劳动社会干事1名,劳动技术培训干事1名,社会低保、失业登记、救助干事1名。

(4)计划生育服务站:承担计划生育“三查”、生殖保健、生育技术、生育咨询、孕情监测、计划生育宣传咨询、计划生育新技术推广、培训以及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公益职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7名,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计划生育“三查”、生殖保健干事2名;生育技术、生育咨询、孕情监测、组织与实施干事1名;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咨询计划生育新技术推广干事1名;培训以及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公益组织与实施干事1名。

(5)水管站:承担全镇水利设施建设维修的规划、指导,负责全镇水费的分解与收缴及农村安全饮水等职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9

山西:省财政每年每人补助5000元

山西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高校毕业生村干部的工资、津贴、补贴、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均比照当地全额事业单位在职管理人员政策执行,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并保证正常晋升和按时足额发放。山西日报消息,从2008年起,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每年为每名高校毕业生村干部补助5000元,市财政每年为每名高校毕业生村干部补助2000元;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负担。

湖北:到贫困县任职户口可留现籍

恩施晚报消息,按照湖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统一部署,“大学生村官”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按月发放。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为西部地区人均每年1.5万元、中部地区人均每年1万元,东部地区人均每年5000元;省财政补贴资金为每年5000元,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

此外,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到贫困县等艰苦地区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

扬州大学建大学生村官孵化基地

扬州大学医学院与江都市浦头镇人民政府日前举行共建大学生村官教育实践基地签字仪式,携手共建大学生村官孵化基地。

“基地建立以后,我们将适时安排报名参加“村官”计划的“准村官”以及有志于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学到孵化基地挂职锻炼,采取结对、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大学生参与农村各方面工作,增加他们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缩短学校与社会的适应过渡期。”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家庆说。(郑云)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寄语大学生村官:

当村官是去任职不是去镀金

“你们是新农村的建设者而不是享受者,你们是去做事而不是去做客,是去任职而不是去镀金。”5月4日,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与全省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时,推心置腹地这样说。

他说,大学生们自愿选择到农村工作,几个月来,看到的遇到的和过去想象的很不一样,尤其是面对人地两生的环境和农村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思想和心理有波动、有反复,这是正常现象。越是这样越是不能动摇。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不缺乏专业知识,但对基层农村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因此必须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向当地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要摆正位置,处理好与所在村干部、与村“两委”的关系,上靠组织靠班子,下靠党员、干部和群众,多沟通、多融合,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心交心。

针对大学生村官提出的一些迫切要求,李纪恒要求云南各地要尽快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和跟踪培养制度,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县(市、区)直部门领导帮扶、乡镇领导接对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帮带制度,构建起“四位一体”的帮带责任体系,为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配备不同层次的“导师”,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条件的县(市、区)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干事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让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记者张文凌)

秸秆的启示

“小范书记有知识、懂技术,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带来了更多的致富信息。”山东省高青县青城镇小魏村党支部书记王泽胜谈起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范永健,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小范书记”毕业于山东泰山学院生物科学系,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刚到小魏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时,他总想干点轰轰烈烈的大事,让小魏村旧貌换新颜,家家户户住上花园式洋房,买上轿车,享受到和大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范永健感觉这些想法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要干好村官,还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小魏村是一个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村,多年来,菜农囿于传统观念,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结果蔬菜的品质一年不如一年。菜农们纳闷得很,愁得没办法,好多人打算不干了。

小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扎到棚里测量温度和湿度,仔细查看土壤和蔬菜生长情况。经过研究,他开出了一个当地菜农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药方”——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

望着满脸狐疑的菜农,“小范书记”侃侃而谈:“秸秆生物反应堆是一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瓜果菜产量、改善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创新技术。该技术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的作用下,能将各种农作物秸秆定向、快速地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从而实现资源科学利用,使蔬菜增产提效。简单地说,就是用秸秆替代大部分化肥,用植物疫苗替代大部分农药,减少生产投入,提高产量……”

秸秆生物反应堆听起来很新鲜,但真正推行起来却遇到了抵触。小范并不气馁,苦口婆心地“游说”菜农。最后终于有两户菜农答应试试看。这一试可了不得了,去年年底,两户菜农所种的黄瓜、西红柿等大棚蔬菜产量亩均增长10%,直接增加收入1800多元钱。“小范书记”一炮打响,其他农户纷纷找他帮忙给自家棚里弄上几个反应堆。

如今的“小范书记”,成了小魏村家家户户的“座上宾”。(刘恒波 张卫国 张强)

孙玉良:用文化包围农村

5月1日大清早,未进边渡口村村口,便听到锣鼓声声。只见老老少少十几人敲着大鼓,跳着秧歌,朝三农文化图书室走去。小小的露天会场已聚集了上千人,图书室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村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村民们说。

上午9时,三农文化图书室在河北省任丘市辛中驿镇边渡口村向村民开放了。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图书室凝聚着大学生村官孙玉良的心血。在这间不足36平方米的图书室里,摆满了新新旧旧的文学、历史、法律、农业等方面的书籍与杂志,村民们可以坐下来细细地品读书中的文字,也可以借了带回家。

图书室开放当天,好多其他村子的村民也好奇地来看“稀奇”。郭家口村的一位姓杨村民不无感慨说:“听亲戚说,今天这里开了个图书室,特地跑过来看看。我平时也挺喜欢看书的,买书太贵了,借又找不到借的地儿,真希望我们村也有这样的图书室!”

孙玉良今年已经41岁了,与那些刚大学毕业的村官们不同,他是在1990年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文凭,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当上的村官。

“在当选村官以前我就有办乡村图书室的想法”,孙玉良说。一名村民因地头纠纷与另一个村民口角,失手闹出了人命,如今还在服刑,这对孙玉良的触动很大。他说:“百姓居家过日子,难免矛盾纠纷,但是只要村民素质高一点,互相让一步,就能过去的。可矛盾双方往往寸理不让,这让我很头疼。”

边渡口村妇女主任刘玉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孙玉良在说服村民捐钱时就绕过了她家。刘玉仙很生气地找到了孙玉良,“这样有益村民的事,怎能没有我的份呢?好歹我也是村里的一分子,多少是我的一点心意!”随后,拿出了100元捐到图书室。

三农文化图书室不仅受到村民的广泛关注,相关政府部门也都纷纷施以援手。所在镇政府拿出5000元,并向任丘市委有关部门报告,取得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等部门的支持。在镇党委书记王海龙眼中,“孙玉良是一个有激情、很有文学素养的干部,肯为农民办实事。三农文化图书室的建立,符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喜欢看书、写作的孙玉良,以文会友,在网上结识了很多人,三农文化图书室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今年2月初,孙玉良在新浪博客中发表筹建乡村图书室的博文,迅速引起网友的关注,并被中国大学生村官网等多家网站和论坛转载。他也到一些名人博客中留言,希望获得更多的图书。数以百计的网友表示支持并表达了捐书的愿望,共收到网友捐款两千多元,捐书两千余本。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10

仅仅形式上的“送书下乡”己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农民们迫切希望,能够贵在把“送”变为“种”,在农村逐步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然而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说明农村并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源泉,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尚有卧虎藏龙,分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大量的民间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布于农村,大量的生产能手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知识养分直接来自农村,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农民知识分子,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培育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把送书下乡变成播种精神文化的长远方针来抓,是刻不容缓的。

2学在农家长智慧,时代催生有文化的农民农村文化让农民唱主角,农民自办文化日益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的重要形式。在遵义市的广大农村,农民自发创建“四在农家”活动,“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它是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自发、自觉的社会行为,是遵义农村的农民群众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一种实践。

   “四在农家”活动的开展,可逐步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项活动也可促进改造乡村公路,改善居住环境卫生,建立文化娱乐场所。在各村自建图书馆(室)将改善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难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其中,市级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镇村,建立农村自己的图书馆(室)是发展农村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让即使是边远山乡的农民也有书可看,有报可读,这是遵义农村“四在农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还需要我们市、县级图书馆有长远的规划,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以满足农民朋友,尤其是农村孩子对知识、对阅读的要求。

3农村图书馆(室)建设的现状导致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乡镇图书馆(室)尚未列入乡镇政府对乡镇公益事业的发展范围。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制只到县,而没有到乡镇,乡镇图书馆是资助或民办事业,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二是缺乏办馆经费,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文化站由县的文化主管部门划归乡镇政府管理,而随着乡镇企业转制,文化站因经营部门剥离而失去经济支柱,从而导致乡镇图书馆(室)经费得不到保证,难以购置新书吸引读者;三是图书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服务工作不到位;四是藏书质量不高,藏书多为东拼西凑,或发动单位、个人捐献,或凭个人爱好随意采购,没有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室)建设的采购机制,不能满足农民读者的需要;五是文化主管部门扶持力度不够。在抓乡镇、村图书馆(室)建设上,面上工作做得多,深层次、实质性工作做得少,特别是在乡镇图书馆(室)的巩固与发展问题上未下功夫。例如:遵义市海龙镇的某村,在市图书馆的扶持下建起了村图书室,但却没有巩固,更没有发展,一段时间后,当市图书馆下去检查村图书室时,却发现所辖镇企业竟把图书拿去作烟花、爆竹的包装纸了……

4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图书馆(室)的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农村图书馆(室)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怎样发挥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

411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农村图书馆(室)建设的力度。制定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将方案落实到县、乡镇各级政府,要把图书馆(室)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要对图书馆(室)建设有明确目标,任务及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当成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重要事来落实,列入干部考核.目标责任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

4L2通过政策法规促进乡镇图书馆(室)事业的发展。通过法律形式,使农村图书馆(室)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有法律保证。

4L3广开图书馆(室)经费资金渠道。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的办法酬集资金,购置图书资料。

4L4培育人才。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图书专业管理队伍,分期分批组织到发达地区先进的图书馆学习,地(市)、县级图书馆应义不容辞担任起培养乡镇、村图书馆(室)专业人员的任务。培养他们具备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培养他们具备信息开发、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服务的能力,成为知识的“导航员”。

42充分发挥各地(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其馆藏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乡镇图书馆(室)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建设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主要可以通过建立业务辅导站和图书流通点帮助提高农村图书馆(室)服务水平。

421建立业务辅导站。有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实力雄厚,对乡镇图书馆(室)的建设投入大、起点高、设施全、藏书丰富、自身发展后劲足。对这样的农村图书馆(室)公共图书馆应经常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对其藏书结构、图书加工整理、读者活动、图书借阅、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开展辅导活动,使其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服务工作。同时利用这个乡镇图书馆(室)的优势,开展业务协作协调,把服务工作延伸辐射到周围乡镇的农民读者中去。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11

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农村中大力传播新型生育文化,积极弘扬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的生育文化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需求,增强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目标任务

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目标是:促进农村的生育文明,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乡风文明,提高农村人口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任务是:通过传播人口理论、国情国策、法律政策、男女平等、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思想和认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通过加大对生育文化阵地、设施环境、机构队伍、工作机制等建设的投入,为传播弘扬生育文化创造物质条件。

三、主要内容

1、整合资源,开展“一校三室”生育文化阵地建设。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规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县80%行政村完成“一校三室”生育文化阵地建设。去年底前有30%的村行政达标,今年底前60%的行政村达标,明年底前80%的行政村达标。在生育文化阵地建设中,要遵循“因地制宜、一室多用”的原则。一是单独或与村其他活动场所相兼用设立人口学校,配置桌椅、电视、VCD等宣教设施,并定期开展教育培训等活动。二是可单独或与村卫生室联合设置计生服务室,配备相应的孕检、避孕药具柜等设施设备,相关科普知识上墙,服务人员提供宣传咨询服务。三是在村阅览室设立人口计生图书角(柜),2000人口以下村需购置有关人口计生内容图书100种200册以上、报刊杂志3种以上、音像制品15种以上,2000人口以上村需购置有关人口计生内容图书150种300册以上、报刊杂志4种以上、音像制品30种以上,供村民借用、阅读。四是在村计生服务员办公室内,应存放相关宣传品,形成较浓的宣传氛围。

2、抓住关键,重点关注农村生育文化建设三个群体。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在继续把户籍地已婚育龄人群作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重点的同时,还必须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群体:一是广大青少年尤其婚前农村青年。要通过开展婚前服务项目等适宜形式,向他们及时提供宣传和避孕服务,以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二是农村企业中的育龄人群。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聚大量的育龄人口。应通过企业、计生协会等组织形式和载体,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育龄人群的宣传咨询和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服务,实现既推进企业生育建设、又促进企业生产的目的。三是流动人口中的育龄人群。流动人口具有年龄结构轻、社会地位不高、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多的特点,必须按其需要提供宣传和避孕服务,维护其获得计划生育知识信息的基本权利。

3、因地制宜,优化农村生育文化宣传环境。在农村进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环境整治中,要不失时机地优化、美化人口计生环境宣传,具体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可结合村(居)民公园建造,建设生育文化园区和园地,设置有关生育文化标志、长廊、实物等景观。二是在村(居)民委员会所在地,设置人口计生宣传窗(栏),张贴人口计生墙报,做到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在村口路边等合适场所,布置数量合适、亮丽醒目的公益广告或墙头标语。三是规范、更新人口计生标语,体现时代精神,内容文明温馨。对各种场所人口计生内容上墙,要做到少而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防止多而滥,有利于美化农村整体环境。

4、强化服务,积极开拓生育文化传播途径。在采用会议、办班等传统面对面传播方式同时,根据群众求知求美求健康的心理,组织有关专家、志愿者开展生殖健康等专题宣讲活动,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要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行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广场宣传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提高生育文化的群众参与度。要根据现代传媒影响大、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坚持办好电视、广播专题节目,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传播平台。要通过购置图书、订阅报刊杂志、发送宣传资料、制作发行宣传品等途径,为农民群众提供形式新品种多、质量高、数量足的生育文化产品。

5、创设载体,增强农村生育文化传播动力。全县农村生育文化建设,总体上仍以深入开展全国第三周期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重点内容,创设具体的生育文化建设项目和载体。继续抓好生育文化园区和生育文化特色村创建工作,开展市级生育文明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促进生育文明建设。

四、工作要求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12

二、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

乡镇图书馆是为该区域群众提供服务最基层的图书馆,是县级图书馆与村级图书室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发家致富本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活跃农村文化的重要阵地。为了使农村服务阵地不流失,更好地为农村读者服务,县级图书馆在乡镇图书馆和村级图书室建设中心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

1、做好宣传积极争取领导关心,政府重视。

一是开展送书下乡活动,这就要求图书馆走出馆门,面向社会,主动向社会宣传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促使人们了解图书馆。然后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图书馆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二是利用版面宣传,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图书馆的有关决定和行业条例,宣传省州县领导视察图书馆的消息、图片等。如目前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扶持乡镇文化站的设施建设,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推动数字化文化服务进乡村等十方面内容。三是通过对乡镇图书室的调研,撰写调研专题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分管领导反映基层图书馆的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

通过宣传让各级政府和领导真正把图书馆的建设列上议事日程,把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列入地方建设规划,把图书馆购书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把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情况列入各级领导的工作日程,争取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的关心,从而保障乡镇图书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2、抓职工素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县级图书馆人员的学历达标率不高,专业不对口,专业人才匮乏,大多数是经业余函授等形式进修达标的,表面看有大专文凭的不少,实质上专业知识相当薄弱,知识结构也不合理,对各项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乡镇一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则连这样的条件都不具备。再加上撤乡并镇、人员精简等给县级图书馆的辅导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一是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大,出现了新的管理员;二是具备电脑、外语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较少。鉴于这种情况,首先抓好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让原来没有从事过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通过短期培训,掌握一些图书馆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使他们尽快胜任本职工作;其次,县级图书馆组织部分职工到省馆或州馆学习先进经验及业务知识;再次,利用县图书馆现有的阵地和资源,广泛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分批分期组织乡镇管理员参加轮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及新农村建设服务。

3、合理布局,扎实抓好网络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央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被称为文化建设的“二号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县级图书馆是该地区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同时也是该地区业务辅导中心。随着乡镇图书馆的蓬勃发展,广大农民求知求乐求美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村读者,县级图书馆要及时根据各乡镇环境、人口集中与分散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积极向镇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提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镇政府所在地设立镇中心图书馆,然后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在被撤并的老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分馆,在自然村建立图书室,在偏远的村庄不集中的地方设立流动图书点。随着村级图书室的逐步设立,县、镇、村三级图书馆(室)网络建设逐步健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在信息资源传播设施,把“共享工程”与政务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基层文化中心相连接。网络的健全,使知识信息、传播渠道更畅通,县级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将愈加显现,使更多的农村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一步扩大服务面。

三、县级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县乡图书馆是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桥头堡。开展农村读书活动,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民自身的内在要求。做好广大农民朋友精神上的加油站,是县乡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心所在。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篇13

新渥镇文化活动中心坐落于新渥村九里溏边上,于2007年投资建成,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共投资60万元,配有室、健身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排练厅、宣传窗等,是我镇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是我镇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场地,也是我镇农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及重要意义,农村文化礼堂,是指根据农村行政村人口规模,人员构成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设施规模,开展建设的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它可以利用既有空间设施。如旧祠堂、旧房、也可以根据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主要建设包括,文化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五个基本标准,按照两堂五廊“两堂即”礼堂“五廊指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设计。

一、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应处理好的关系

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除了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推进,狠抓工作落实之外,还要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在布局上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

目前,在全省全面开展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建一个文化单体建筑,而是要打造一个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长效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因此,在文化礼堂的布局上,首先要强化整体意识,整合村级文化资源,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名称、统一标志、统一风格、统一管理的要求,统筹规划利用好村级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努力实现村级文化资源布局从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文化场馆功能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着力提高村级文化场所和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同时,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发挥好每个文化分中心的功能作用,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的原则,尽可能合理利用好每个活动场所、每一条文化长廊、每一件文化设施,提高村级文化场馆和设施的使用效率,方便农民群众参加活动。

(二)在功能定位上要处理好“思想性”与“娱乐性”的关系

要围绕“文化殿堂、精神家园”的要求,进一步提炼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要把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主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普及科普知识的大课堂,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在文化礼堂活动载体设计上,不能简单停留在“求热闹,求娱乐”这个层面上,还要善于把思想引导与文化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文化展陈、文化交流、文化娱乐等活动引领农民价值观的转变。要进一步拓展文化礼堂的功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政策宣讲、科学和法律知识普及、生产技能培训等,积极构建农村新的教育引导体系。要充分利用文化礼堂的?“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窗”等展陈载体,全面展示农村的历史沿革、文化古迹、乡风民俗,宣传农村的道德模范人物、先进工作者、好婆婆、好媳妇、老寿星、“文明示范户”、“五好家庭”等,进一步弘扬主流价值、传承村庄文明、架起党和群众联系沟通的新桥梁,使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对农民有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三)在建设路径上要处理好“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关系

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有一套明确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包括对文化礼堂、文化学堂和文化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布置也有一系列比较明确的操作指南。但是,标准和要求并不是模子,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各地既要注重标准要求,更要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坚持建设标准,是推进文化礼堂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质量保证,而挖掘地域特色是确保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只有抓好主流文化与乡土特色文化的融合,做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文章,文化礼堂才能真正焕发魅力,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才可能有真正具有可持续的动力。因此,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着力打造“一村一色”、“一堂一品”的农村文化礼堂,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路径。

(四)在工作任务上要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文化设施管理是文化设施作用发挥的关键环节。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一定要坚持“建”“管”并举,既要保质保量建好礼堂,更要管好用好文化礼堂。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文化骨干,真正发挥好农民群众在文化礼堂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文化礼堂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的长效投入机制、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确保农村文化礼堂持续发挥作用。

二、新渥镇文化中心建设的背景和前期工作

新渥镇有人口1.5万人,是浙江的药材主产区和集散地,素有“江南药镇”之称,历史渊源,文化底蕴丰厚。新渥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的探索实践,对每个村的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按照省里开展“文化活动中心”建工程的目的和要求。新渥镇党委政府及文化站高度重视,考虑到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后发挥的效用和当前的建设资金问题,通过与文广新局、新渥镇、新渥村等相关单位沟通,经过多方协调,最终达成共建新渥文化活动中心的意见。由镇政府提供地基(价值11万元),镇文化站出资24万元,新渥村负责建设(并负责其余配套资金),所有权归镇文化站所有,使用权三家单位共同所有。而后经多方征求意见,最终把文化活动中心的定位在集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学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活动中心。

三、新渥镇文化中心图书室效用发挥作用

图书室。图书室自创办以来已经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在活跃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们通过开展读书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农民群众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积极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人生难题的良好习惯。为了管理好图书室,使之发挥作用,成立了图书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赔偿制度、图书管理办法、图书管理员岗位责任制等图书管理制度。并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图书室长期有效运转,目前,图书室共有图书10000册,图书涵盖了政治法律、文化艺术、实用技术、历史文化、科普健康、经营管理、教育体育和工具书等类,不仅可以为农民群众传递科学情报,也满足了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当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新渥镇合理规划,在农民家门口建成了自己的图书馆――“农家书屋”。让文化气息溢满了每一位农民朋友的心田,让科技的力量走在农民致富的最前沿。“农家书屋”,我们的家。

“农家书屋”,是精神的憩园,为我们敞开了鉴古观今的窗户。年逾古稀的陈大伯,一来到农家书屋,便捧起中国历史名作,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还念念自语地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史书告诉我们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预知未来社会发展,教人事宜,启人智慧,开阔眼界。他不仅自己阅读,还经常向村里的老人、青年、学生畅谈阅读心得和感受,带动全村读书热情。走进农家书屋,孩子三两成群的捧着一本书,欣赏着童趣;青年捧着科技书,探讨着科技种植药材知识;老人捧着家庭医学,学习着养身之道。至从有了农家书屋,村里喝酒、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渐渐多了,离开了赌桌,走进了书桌,阅读带动了村里人,给人们带来了好习惯,更带来了收获。

“农家书屋”是致富的田园,为药农们打开了科学种植药材的门径,新屋村的陈大伯,可是远近闻名的种植药材大户,他在种植道路上遇到许多坎坷,造成不少损失,他感慨地说:都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呀!他请懂行的专家,购买书籍,跑了许多弯路,自从有“农家书屋”以后,他非常开心,一有空余时间就往农家书屋跑,近年来他扩大规模,改良品种,药材越种越好。每当问起他时,他都激动地说:感谢政府,多亏了“农家书屋”给我提供了技术。书籍是我们永远的朋友,书屋是我们永远的家园。

四、多功能排练厅和文体活动室作用的发挥

多功能排练厅不仅为文艺骨干提供了排练场地,也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场地。几年来随着我镇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百姓投身文化活动中来。我镇就成立了民乐队、婺剧队、秧歌队、腰鼓队、舞蹈队、书画队、篮球队等15支文化队伍,同时还采用了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对这些队伍进行培训,这些年来已经有上百多人参加了县里的舞蹈、书法、民乐、健身操、声乐等培训班学习。

还有宽敞室外活动场地――灯光篮球场。设置了健身器材。白天这里,是青年小伙的天地,他们自如地耍着篮球,留下了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一到晚上,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上随处可见农民的身影,读书声、音乐声、锣鼓声响成一片,农民吃过饭后,都习惯的到文化中心来凑凑热闹,中青年人在球场上跳健身舞,小孩子在相互追逐,老年人绕着九里溏散步。

新渥镇文化礼堂是新渥镇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龙头,也是方向标。近几年,我镇文化站以新渥镇文化礼堂为依托,组织开展了18场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会演,充分展现我镇农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真正达到乡村艺人欢聚一堂展才艺的目的。将“文化礼堂”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育和创建文化示范村上,使文化真正融入农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形成了群众文化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