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实用13篇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1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2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

西方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很早就有,16世纪,莫尔就幻想人们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另外时间在田里实习;17世纪,约翰·贝勒斯主张从小教育儿童学习农业和手工业,凭自己双手谋生;18世纪的卢梭主张儿童必须学会一种职业,“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他特别推崇手工业尤其是木工;18至19世纪,裴斯泰洛奇主张学习知识和手工劳动放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结合起来;19世纪的欧文认为人类在劳动中实现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把劳动教育与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但这些劳动教育思想还多是停留在理论构想上,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

自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劳动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进一步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禾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克鲁普斯卡娅等人将劳动教育这一原则贯彻到对旧教育的改造中去,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中,也将劳动教育作为改造流浪儿童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并非马克思主义独创,但马克思主义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建立新社会的根本途径的思想高度,社会主义国家也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含义特别丰盛的、多方面的概念”,“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学生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也是沟通劳动与教育的中介。他所指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是个广义概念,它不再指一般劳动,而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劳动,劳动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其既有学习、自我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有美化校园、物质生产等活动,他将劳动教育的活动进行分类:

(一)按社会意义

一些劳动的社会目的性表现得很明显,如直接参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些则不宜使孩子理解,比如自我服务,两者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前者对于增加社会福利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二)按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

一些劳动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些劳动则是纯粹的教育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习惯,丰富道德经验。此外,除去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劳动外,还有一些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享受劳动快乐、体验公民自豪感的劳动。

(三)按智力和体力的相互关系

一种是脑力劳动,一种是体力劳动,再者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我们决不允许有没有脑力的纯粹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决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而只能是实现创造性意图的一种手段。

(四)按劳动活动的成果

一种情况是劳动能创造出物质成果,或者为创造物质成果做准备,另一种情况是劳动成果仅有精神财富而无物质财富,前者的劳动成果可以在人们之间分配,后者的劳动成果不是消费品,但对于社会也有价值。

(五)按报酬

劳动可以分成无报酬劳动和有报酬劳动,这两者的比列分配是以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为指导方针的。学生从社会无偿获得的福利越多,他们应为社会提供无偿劳动也要越多,同时付给个人报酬和工资的有偿劳动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让学生作为家用补贴,养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按照劳动在实现德、智、体、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还可按劳动工具的性质分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他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对年青一代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实现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其中全面指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出现欠缺;个性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结合,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和谐则是把人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并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人的内在本质如世界观、信念、意志力等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表现为四个层次,示图如下:

(一)劳育内在地包含有德、智、体、美育,并分别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发展

1、劳动教育与德育。劳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热爱人民的情感,反对奢侈浪费等意识,这些也是德育的目标,但劳动教育不仅强化了这些道德认识能力,而且实现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转化,使德育成果得以巩固和升华。

2、劳动教育与智育。“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劳动向儿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实、现象、因果关系、规律等情形,激发儿童的大脑和学习兴趣,这些都促进了智育发展,但劳动教育还实现了知识与生活联系,手脑结合,认识向实践的转化,使智育成果得以创造性运用。

3、劳动教育与体育。劳动教育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磨练意志力,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愉悦身心方面所起的作用同体育一样。但劳动教育比体育更有优越之处,如栽培花草树木、嫁接、剪枝等不仅需要体力,更多的是细微的操作,这些劳动可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样多种的结合,还促进机体的所有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户外劳动对于那些神经过度兴奋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影响。

4、劳动教育与美育。与一般美育中那种静止的、消极的、消费性的审美不同,劳动创造了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创造的美不仅指其物质成果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指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精神美,在创造中显示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在克服困难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集体成员相互协调工作中表现出秩序和和谐,劳动还塑造了人的完美外型。

(二)劳育是实现德、智、体、美育整合的平台,克服其各自内在的片面性

德、智、体和美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其中德、智、美育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层次,体育则是生理层次;“四育”培养重点也有所不同,德育偏重道德培养,智育重智力,体育重体质,美育重审美,各自都有片面性。劳动教育就成为联系“四育”的纽带,在劳动教育中使手脑并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智、体、美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得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培养。

(三)劳育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实现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

劳动教育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都有一些情有独钟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展示和发现个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四)劳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桥梁,克服教育因脱离生产而限制人的发展

他痛斥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学校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极力灌输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这一方面使劳动成为单调而繁重的体力活,“劳动也使人受到奴役,劳动分工剥削了人的自由”,劳动者沦为愚昧无知的会说话的牲畜;另一方面,知识丧失了实践的源泉,“变为奴役和压迫人的工具”,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这种脑力与体力相分离教育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就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使得知识联系实践,学校联系社会,学生得以将自身的个性、才能等“内在本质”在创造性劳动中展现出来,在劳动成果凝结出人的主体本质,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原则

(一)全面性发展原则

首先,劳动教育与德、智、美、体育结合,“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这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其次,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结合,不能仅有劳动,只有当孩子同时享受到其他的快乐,接触文化珍品和精神财富时,劳动的快乐才能展现出来;最后,脑力和体力结合,手脑并用,使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进行试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二)个性化发展原则

劳动教育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劳动不仅是为获得物质资料,更在于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使每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

(三)崇高道德性及公益目的性原则

要用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孩子,不宜过早地让他们参与有报酬的劳动,而是首先去做创造全民财富的事,让他们经历大量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都按本集体意愿,用于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应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和敬业乐群,让他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四)量力性原则

劳动中产生正常的疲劳是允许的,但不许导致体力和精神系统的过度疲劳。儿童劳动适度不光决定于负担量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而且还决定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恰当交替,以及劳动活动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孩子们的劳动不是进行一些零散的操作,而是基于一种有趣的计划进行,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2)尽早参加生产劳动;3)生产劳动的普遍性;4)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5)劳动的经常性的和连续性;6)劳动的多样性等。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首先,劳动教育实施需要准备好如下条件:

1、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孩子们早日投入劳动,劳动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劳动与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2、师资条件。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首先热爱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愿意参与到学生们的劳动活动中去;其次,要有一定的劳动的素养,拥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知识,精通某些劳动技能,能够担当学生劳动活动的指导者;再次,掌握劳动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本门业务内行的资格参加的”。

3、劳动教育大纲。劳动教育有两套教学大纲,一是必修课程,即低年级班有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劳动,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特点设计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二是非必修课程,是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天赋、兴趣、倾向的劳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工种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按年龄或兴趣组成小组,主管人一般都由最有才华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另由教师负责个别小组的指导工作。

4、劳动制度。劳动制度是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的各类不同劳动活动在教育上合理的秩序,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和交替;由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最适合个人天资和兴趣的那些劳动项目;拥有空余时间等。

(二)其次,劳动教育实施有以下方法

1、树立榜样。孩子具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的天性,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经常树立颇具吸引力的劳动榜样。首先,教师的劳动榜样,这不仅指教师亲手做事,而且指教师整个精神生活的构成状态,也指其精神从与孩子们相处中所受到的鼓舞程度,同时,教师的劳动素养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那一面以及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也极具教育作用;其次,高年级以及已毕业的同学爱劳动的榜样,以高年级同学的娴熟技艺和精巧劳动激励低年级同学,让高年级生的劳动和精神生活成为低年级同学的理想和向往目标,这些学生榜样就是学生集体中自我教育的源泉。

2、复习。复习的性质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它具有教学和教育两方面的因素。从教学因素讲,通过劳过程或操作方式的多次重复可以练出扎实的技能和技巧;从教育因素讲,当学生把获得的技能和技巧成功地应用到公益性的创造活动中时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尊严和自豪感,“复习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习惯去完成同一种劳动的作业或过程,以达到劳动的社会目的、创造目的和审美目的”。

3、竞赛。对同一种劳动表现有良好才能的学生在完成劳动任务时可以比赛谁做得更好,比赛内容包括劳动的创造性、劳动技艺和劳动在美学上的完善。每次劳动结束后举行劳动成果全校性展览,选出最好的那件,而这也作为下次竞赛超越的样板,这种方法给学生开辟了取得相当大成就、争取冠军并在最符合他个人素质、能力和干的那个创造性劳动领域里成为优胜者的前景。

4、培养劳动兴趣。学生的劳动兴趣是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劳动的吸引力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动机,如追求因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带来的满足,意识到对集体的劳动义务和感觉到完成必要的劳动的责任,期望得到明显的物质成果,希望把某种新东西带人劳动过程等等,“我们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强化所有这些动机,同时力争使意图成为其中最有力的动机”。

此外,还有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结合,劳动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相结合,从取得小成绩开始,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体系等方法。

五、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一般劳动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活动是对一般劳动的“教育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动对象、组织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即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其劳动的对象一般不是原始的自然,而主要是被人改造后的自然,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劳动的产品中虽然也会伴随有物质产品,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产品,即对学生的精神改造和天赋的发挥,这些变化的实质是对一般劳动的再改造,集中、发扬和利用它本质的积极的方面,即自觉自由的创造这一方面,扬弃它非本质的消极的方面,使它脱开那种为生活所迫、强制和奴役人的外观。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凡是有参加劳动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参加的劳动活动进行“教育化”改造,使得学生参加劳动不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和手段。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3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4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5

萨文黎(Huldreich Zwinngli)在其所著的《教本》(Lehrbuchlein)中最先提出了劳作的教育意义――免于怠惰。他在书中写到:“所有的基督教徒应该切记:昔日住在玛西里亚镇(罗马的村镇)的人,若不熟练某种手工业,决不予以市民权的这段事实。如此方能免除万恶之源――怠惰,且肉体亦将因此达于强健而确保生长。”[8]

当然,以上种种只能算作劳作教育思想的发端,因为他们仅仅主张劳作的必要性,用文学作品等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劳作教育理想,还不曾有一个具体的实行计划。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教育权利逐渐从宗教转向世俗;特别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普及教育的出现,人们有了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可能。在启蒙者对劳作教育的基础设想――以现实生活为对象――之上,人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在近代教育史中逐渐走出两条不同的道路。

一、作为教育手段、原则的劳作

启蒙运动以来,许多教育家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将劳作看作是最适合儿童的活动方式,所谓“从作为而生感觉和思维,是自然的结果;从作为到思维是人类进步的顺序”[8]。由此,劳作成为这些自然主义教育家眼中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下面仅举具代表意义的几例进行分析。

最早将劳作思想作为教育原则应用于实际教育之中的是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的梅兰克顿(Philip Melanchton),在其为哥尔多堡(Goldberg)所创立的学校规程(Gesetze)中,对于学习法特别称之为劳作法[8],其意在于要求学生重视活动,重视学习的实习方面。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则是被人们提及次数最多的主张劳作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作为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创者,主张教育的任务是将自然赋予人类的知识、道德、宗教的种子,遵照自然的法则而导出。他借助和虔信思想提出了各种崇高的、纯世俗的教育任务。劳作教育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也被纳入其中,他甚至响亮地喊出了“从实践中学习”的口号[9]。具体说来,他认为人生来具有能言的口及能干的手,能将所有要实行的事情巧妙地表现,所以,最合理的学习方法便是,以心来学,以口来说,以手来做。因此,儿童幼时就应该练习手的使用,“务期其敏活”[8]。在夸美纽斯眼中,劳作活动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实现其教育理想的教学原则。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更是将其视为实现其直观教学的最重要途径。“直观和工作发生了密切的结合,因工作而直观深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裴斯泰洛齐的直观不是简单地将对象映于儿童的感官之前,它必须包含数(Zahnkraft)、形(Formkraft)、语(Sprachkraft)三个方面[10],所以直观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自由地把握直观对象,而手工的劳作,是完成直观最重要的第一种手段。因为在直观的过程中所需采用的“数”和“形”这两个手段,都以儿童的手工劳作为基础。尤其是“形”,又称为“身体熟练ABC”(ABC der Fertigkeiten,即身体技术力),其基础训练方法就是以手工工作为内容的所谓从事产业的基础体操。由此,手工劳作作为技术力教养的基础学科而在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学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

将劳作视为教育原则最典型的还要属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根据他的“表现自己活动的原理”(Prinzip der darstellenden Selbsttatigkeit),福禄培尔认为,正如游戏是儿童自发活动中最合乎自然的形式一样,劳作则“是他(指年长的儿童――引者著)的自发活动中最合乎自然的形式[11]”。福禄培尔尊重学生自己活动的劳作,并且将“自己活动”――即劳作原则扩充到教育组织的全部。在福禄培尔眼中,由于人类是由具有创造性的上帝依据自身所造出来的,所以,“人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和发生作用”[11]。劳作的训练,恰恰使其在自身之外表现出这种本质。基于此,“父母和教育者应时时注意让他们学会通过自己的手和依靠自己的判断去处理事情,并独立地处理事情……”[11]也正是由于上述的自我活动原则,海尔曼(Hermann)将其尊为劳作教育的真正创始者[8]。

二、作为教育目的、内容的劳作

近代以来将劳作作为教学内容的,要从实科教育思想说起。由于十七八世纪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明和发现,欧洲人的思想观念比起人文主义时期更加贴近现实、注重世俗。在此基础上的实学主义从实利、实用及实际生活出发,极力倡导对于自然界的科学、现实的自由精神,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正确而有用的知识。由此在教育上产生了重直观、重事实、重劳作的实科教育思想,而劳作课也自然成了他们的课程首选。另一方面,主张自助、自立的教育观念盛行,人们普遍认为对于人能做的最好的是教以支持自己,因此,劳作教育开始偏向于职业准备。劳作可以“维持其相当地位之物质的独立”,“使各人成为一般社会有用之一员”[8]。对于将来完全靠自己的双手来营生计的人们来说,劳作必然占据教育的重要位置。

其实,早在宗教改革后期,我们就可以见到类似的主张:法国作家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就坚信“教育的目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8],所以,学生应该在实际生活中求知识,读书之余应作各种生计所需的锻炼手足筋骨的运动;路德教会的神学者、讽刺诗人安德雷雅(Johann Valentin Andreae)在其著作《基督诺婆利共和国》(Respublica Christianopolitana)中这样建议:“男生午前上课,女生午后上课,保姆和学者都是他们的教师。学生半日读书,半日做工,所做的工作,大抵为手工、家事、科学实验等,每一学生可根据其天才以选择职业。”[8]

这一劳作学校的乌托邦不久便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英国现实主义教育的重要人物弥尔顿(J・Milton)直截了当地建议,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于人生有用的知识,“应将有实践经验的人,如猎人、园丁、药剂师、工程师、解剖师、水手等引进校园”[12]。1697年,洛克(John Locke)甚至亲自为英国贸易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写了一份《工作学校计划》[12]。

主张以自然的发达而完成人类教育使命的法国教育家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对劳作教育思想亦贡献颇多。他认为劳动是自由人类社会的义务,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爱弥尔》中,他主张任何人都要自食其力,独立自主,不羡富贵,不屈贫苦。“一个人在那里坐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等于是在盗窃。”[3]正因如此,人必须学会一种职业技能,当年轻人掌握了一门正当诚实的手艺后,就可以不受世俗干扰,不必寄人篱下,不必利用手腕追求权势而“立身做人”。劳动教育使人永不失其地位和尊严,而卢梭的教育思想正是以自己的活动去获得自立性为主旨的,其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者那样思想”[13]的人。

费希特(Johann Gottlied Fichte)在他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也特别提到了劳作教育的重要性[14]:既然大部分受普通教育的人,注定属于劳动阶级,那么他们理应受到最有技能的劳动者的陶冶;此外更为重要的理由是,劳动使人将能永远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在世界上,决不需要别人的任何施舍,以实现“人依靠自己获得一种价值”[14],这是养成个人的自主性、人格的独立性的要诀。因此,在教育中引入劳作教育,使其成为国民职业的预备,毋庸置疑成为“新的民族教育的一个主要要求”[14]。

根据上面的简单梳理,我们发现,近代的劳作教育由于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其不同的劳作出发点必然在教育实践中走出两条相异的道路。将劳作视为原则的,侧重于探讨最合适儿童的“教育性”劳作作业,最巧妙的劳作教学手段等。对他们而言,最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劳作的心理学依据。当时普遍的认识是:儿童发展的顺序是感官先于理智、身体发育先于精神发展,所以,感官和身体发展是理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是符合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教育家们在此基础上论证劳作教育的必要性,并形成了一系列与发展儿童身心的“陶冶”目的对应的学生观、教学论等。而将劳作视为教育内容的,则侧重于探讨劳作的社会学依据。正因为任何一个人最终都要在社会上从事某一项工作,所以劳作作为一种职业预备教育在普通学校里有了存在的理由,由此发展出来独立的劳作科目及专门的劳作教师、劳作教室、工场是其显著特征。至于贡献,前者主要丰富了教学法,是活动教学理论的萌芽,后者则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基础。

这两种不同目的取向的劳作教育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大工业生产背景下,获得了新的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劳作视为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的协同体,同时还发展出劳作的社会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等等。在这一阶段,人们认识到手工劳作中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并存,手工还成为人格的表现,同时又有职业的陶冶功用与预备职能。因此,作为教学原则的劳作与作为教学内容的劳作都孕育了新的发展因素,还诞生了手段与目的协同的教育理论――劳作的陶冶理论。陶冶理论固然将劳作既视为原则又视为内容,但又不同于前两者的简单加和:作为原则,劳作不再是直观的辅助手段,而是在整个教育教学中以劳作精神为原则;作为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职业教育的准备,而是生发出劳作科目自身的陶冶教育意义,并且还被作为实施劳作原则的“刀刃”(凯兴斯泰纳语),从而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有机融合。事实上在我们今天看来,不论什么情况下,当人们把一件事情目的和手段勉强划分时,任何一项活动的价值决定于它能否完成目的的要求,作为手段的活动就往往成为苦役;相反,由活动中涌现出目的,目的便和手段密合无间了,而且一项目的达成后,活动并不中止而成为下一活动目的的手段,如此交替进行,目的也是手段,手段也是目的。

具体来看这些新的发展。首先在原则上,劳作的意义不再局限于辅助直观教学或是仅仅作为普通科目的课堂教学手段。自然科学的发达带来实验教学的发展,从而为劳作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认知心理学的繁荣尤其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提出在揭露旧式的书本学校弊端的同时,更是拓展了劳作原则的出发点和思路,也给劳作本身带来新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学校的实验教学,儿童可以亲手检验、重演书本知识,甚至可以尝试自编自导,验证自己的猜想等等。“若能将劳作作为教育的手段而教育儿童以创造地学习,则劳作确为有教授方法原理的价值之一方法。”[8]由此,探究活动教学理论的成长也开始了。

与此同时,劳作教育的德育功能也开始为人所称道。撒尔士曼(Christian Gotthilf Salzmann)最早提出劳作可以使人“因自己的劳作而知尊重他人的劳作,并知财产的价值,因有劳动阶级的经验而增强其人类爱,以自身成就某种重要事项,对于自己的能力感到满足”[8]。在这里,劳作的道德教育价值、人格教育价值显露无遗,“他为完成其教育目的――养成善良而快乐的人类,以手工劳动为最重要的手段,是超越于实利的价值,不能不说是在劳作教育思想史上放一异彩”[8]。由此,劳作教学的教育性思路得以大大拓展。以主张精神劳作而获盛名的德国教育家高第希(Hugo Gaudig)在其著作《自己活动的教育》(Erziehung Zur Selbsttatigkeit)中如是总结:“从来教学的价值,大半存于教师的教法;但劳作教学的价值,是在于学生自己活动的方法如何,即精神劳作的过程如何。”从后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越来越宽泛和倾向于非物质层面的劳作教育论最终走向了劳作陶冶。

而在内容方面,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普及教育的实现,使得学校从过去教养有闲阶级高尚清暇的处所变成教以劳动的场所,学校开始将培养实务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劳作学校的主张,是随着经济生活的要求,而成为学校生活化的要求”[8]。

杜威的教育学说中对待劳作的态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观点。在他心目中的民主社会里,决不能忍受一些人仅仅得到产业上单纯的、机械的熟练,另一些人却仅仅承受作为装饰品的知识的陶冶。因此,人人都须学会劳动的技能,他那句著名的论断“教育即生活”,就是说教育不能是生活的预备,但却可以是职业的预备。“在如前所说的工业制度下,儿童毕竟要参加工作”[15],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这种作业(指劳作作业――引者注)的社会意义把它们看作是社会自身赖以前进的各种过程的模式;看作是使儿童确实感到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手段;看作是使这些需要由于日益发展的人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而得到满足的方式”[15]。另一方面,“在杜威看来,生产劳动是最有教育意义的活动”[5]。新旧学校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做的学校”,一个仅为“听的学校”。劳作(work)则是近代文化发展的契机,是发展儿童潜力的最佳手段。

在此期间一个值得注意的并且后来也被证明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劳作教育出发点的是:探讨劳作原则自身的教育意义。这条将手段与目的融合、最终走向陶冶的劳作之路是由耶拿大学的数学教授华格尔(Erhard Weigel)开创的。他本是力学、工学界的权威人物,因有感当时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的不足,致力于从事教育改革的研究,一心要“养成一个活泼的知识所有者”[8]。他先以三年时间在自己家中集合数名儿童悉心研究,后于1689年在耶拿创办实验学校。华格尔基于儿童的天性,主张动手的活动。因为在他看来,人类的精神有三种形态的作用:第一是活动;第二是因活动而所生的知识;第三是因知识的作用而感到精神的愉快。

这种劳作的陶冶理论,深受文化教育学派的影响。我们知道,在欧洲工业文明兴起以后,虽然人类生活的范围、内容和物质条件大为改观,但同时一些批判人士也反省到,现代社会面临着一个意义匮乏和迷失的危机:科学能够改善人生活的面貌,但它却不能取代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无力单独地解决克服这种意义危机的问题。相应地,新兴的文化教育学派注重从历史文化和生命阐释入手研究教育。教育不可能不劳而获,并且只有在劳动活动中,思想和道德修养才得以锤炼和提高。而针对当时的国民学校,凯兴斯泰纳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学校按照伦理化的道德品质的标准教育一大批人,而他们的知识力量却不足以创造出甚至纯精神文明的财富,也不足以依靠纯脑力劳动,赢得陶冶性格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教师的产生,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16]

另外,这种劳作的陶冶理论,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日益增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影响。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人们意识到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文化得以发扬,必须依靠全体国民共同协力从事各种身体的及精神的劳作。有用的国民的养成,成为现代教育最大的任务,所以,教育就不能不与劳作相结合。

除了文化教育学和国家主义的影响,从单纯个人目的来说,劳作对于性格陶冶的作用也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一方面,各种才干和技能只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得到发展,而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具备了劳动能力也就意味着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自立能力。人生在世,幸运转瞬会变为不幸,继承的财富会重新失去,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估价为自己获得必要生存条件的优势和学会尊重那种通过劳动汗水和艺术心血创造幸福的人”[16]。另一方面,性格最终是通过行为形成的,劳动锻炼使人学会敬业,学会认认真真地做事,勤勉、忍耐、尊重、平静、正直、秩序、细心、俭约、清洁、勇敢、责任、友爱、自信……种种美德似乎都与劳动沾上了边。因此,这一时期的劳作教育,人们开始关注在劳作过程中学生的所有行为是否都带有周密的思考、认真和诚实的印记等等。总之,这一时期的劳作教育被认为具有强健学生体格,丰富学生经验,鼓励创新,增进学生对于产业的兴趣,并陶冶学生性格,避免其轻率和流于空谈等多种功能。一言以蔽之,“达于身体的、精神的自己活动之自立性的教育,即是所谓劳作教育”。我们认为,这种以个人生活为本位,以国家社会为目标的劳作理论,即使对于当前的教育实践也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天降人才”绝不能是“两脚书橱”,而应该是脑、体、心和谐发展、有创新能力的未来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总而言之,劳作的根本原则在于陶冶,在于创造性,它必须能启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未来文化的创造者。教育者必须在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适当、自如地选择、组织、使用各种劳作原则和劳动内容,使“劳作”精神具体、生动、深刻地得以体现,发挥出现实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济先生对当前劳动教育的建议很有几分见地:走“与当代科学技术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并将其“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内容”,使其“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课内所学生产知识的应用问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开展实验、鼓励个人和集体的科技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和研究。教育自生活出发,而归于文化的接受与创造,是现代教育根本的特征。而审视劳作原则的精髓,在现代教育的条件下继续发挥其教育功能,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贤江全集(第3卷).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2] 尸子.

[3] 易・系辞.

[4] 孟子・滕文公上.

[5] B・霍尔姆斯,M・麦克莱恩.比较课程论.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论语・子路.

[7] 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 李化方.欧美劳作教育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0]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夏之莲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 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3] 卢梭.爱弥尔(上).李平讴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6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7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矗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即使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

(一)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侧重就业的学生进行一些职业预备教育。

(二)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也有不少曲折,但是总的情况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的开课率较高,初中次之,高中的开课率最低。

从现在开设的劳动技术课项目来看,可以发现“电子制作技术”、“英文打字”、“电工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项目开设得较多。其原因是这些项目的科技含量较高或是与物理、英语等文化学科的教学有较密切的联系,可以促进这些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这些项目与学生的文化素质相接近,实用性又较强,开设这些项目的社会阻力较小,学生家长容易接受。

在中学开设的劳动技术课教学项目的科技含量的大小是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科技含量较高是指:学习这些技术需要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为基础,又不需要学生掌握高深的科学理论,而是与学生的文化水平相适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教学一些现代技术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当然,学习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也需要一些基本劳动生产技能做基础,就是说,基本的劳动生产技能还是需要学习的。

主张在中学劳动技术课中设一些科技含量较低项目的同志,主要是从大纲的可行性来考虑的。他们认为目前一些学校未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开设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可以转变这种状况。主张在中学开设科技含量较高项目的同志认为,目前劳动技术课开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认识问题,影响认识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经济与师资问题;三是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转贴于

1.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从我们近期的调查来看,全国在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的学校是极少数。三年级下学期开课的几乎没有。校长们公开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与中考。很多地区反映,高考与中考的录取率是评定各地教委领导和校长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甚至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有的地区给学校规定了高考指标;有的地区,甚至对下属县市按高考成绩排定开会座次和发言顺序。由于劳动技术课不是高考与中考项目,有些地区甚至不进行考查,不少学校对劳动技术课采取应付的态度。就是劳动技术课开设较好的省市,应试教育的阴影也始终影响着劳动技术课的开设。

2.经济与师资问题

经济与师资问题是始终困扰劳动技术课开设的一个大问题。经济问题与地方的经济实力有关,也与中央和地方对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没有制定必要的政策有关。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设施与日常教学经费至今没有可靠来源,基本上是靠学校自己筹款解决。有些地方每年给劳动技术课拨专款,但据了解大部分用于购买计算机,真正用于劳动技术课的经费少得可怜。就是在一些劳动技术课开设较好的学校,劳动技术课的日常经费,特别是设备的维修费与学生的学具费的开支也感困难。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问题更为严重。劳动技术课开设十多年了,在我国的师范院校还没有这个专业设置。有些热心于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大学领导希望开设这个专业,得到的回答是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没有这个专业,不能开设。大学不开设劳动技术专业也有客观原因,就是大学也没有师资和教材,特别是,由于现行大纲所规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较低,按现行大纲的要求也很难设计大学课程;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劳动技术课教学法,大学更很少有人来研究这个问题。如果现在大学还不来考虑这个问题,不投入力量来研究劳动技术课教师的培养,到本世纪末,劳动技术课教师的培养问题仍然提不到日程上来,这将影响到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8

在私有制与阶级消亡的社会发展阶段,劳动教育是否依然肩负改造的使命?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那里找到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从劳动的概念入手改造黑格尔的主体性哲学,而且逐步地把劳动概念纳入实践观的理论框架,深入揭示了启蒙运动以来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问题”。[2]马克思首先指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体现,是人类自我生产的活动,也是最基本的生存实践,但私有制与分工不仅导致劳动需求异化为外部束缚力量,也使得劳动产品从劳动者那里剥离,还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人对物以及人对人的依附关系,进而指出“现实的异化劳动为未来的人类解放做了物质准备”[3]。马克思把劳动的解放,也就是从异化劳动转化为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与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结合在一起,并“科学地设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劳动的基本样式”[4]。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劳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成为我国出台教育制度、确立教育思想、制订教育目标的指导性思想。

劳动教育必然要体现劳动之于人的存在、之于人类社会的改造价值,否则既可能失去“仰望星空”的站位,也可能失去“脚踏实地”的品格。劳动教育的改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改造。要通过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能够“安抚学生的浮躁与功利情绪,消除学生好逸恶劳的意识,避免道德的滑坡与人生的颓废”[5];其二是社会的改造。要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提高实践品位,为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努力进取地工作、踏实充盈地生活、和谐平等地与人相处奠定良好基础,为消除生产方式、生产机制、认识范式、文化心理中存在的如虚化浮躁、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傲慢歧视等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其三是学校教育生态的改造。劳动本身蕴含着学习、观察、探究、思考等过程,与洞察自然、提升智力、追求真理、热爱生活、改造实践高度相关,是改革学校教育范式的重要突破口。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孜孜以求地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原因之一是他看到儿童被传统学习方式困扰时,敏锐地感受到孩子们“内部的精神力量和动力眼看就要消耗殆尽,无能为力的情况眼看就要来临,他们的头脑即将停止对知识的思考”[6]。如果我们认为,导致孩子们“即将停止对知识的思考”的教育方式,依然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借助劳动教育来改革学校教育理念与文化。

二、劳动教育为何被边缘化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一直坚持的教育方针,但略作思考就会发现,德、智、体、美“四育”中的任何一个都可有效融入学校生活,而劳动教育似乎一直都没能很好地融入这个体系。人类社会的教育系统,一旦从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独立出来,成为知识(文化)传承与生产的专门部门,劳动教育就被迫走上了“流放”之路。面对浩如烟海且快速增容的知识体系,要实现有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文化知识传播,学校教育就不得不倚重间接知识传授,最终形成了一个庞杂但成熟的符号化运行体系,从而对具有“体知”特点的劳动教育构成巨大排斥力。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更像是一个孤独的孩子,站在一边看着小伙伴们快乐游戏,似乎偶尔的参与就会打乱同伴的节奏。

劳动教育的这种尴尬处境,更加让我们对那些在劳动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教育家们充满了敬意。就我国而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所面临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教育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教育组织形式要适应生产实际、学生需要参加生产劳动等,创造出了生动灵活、富有朝气、效果斐然的新教育模式。在外国教育史上,苏霍姆林斯基在管理帕夫雷什中学期间,为了“努力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劳动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专门拟定了劳动教育大纲,成立了100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创造了学校劳动教育的一个奇迹。遗憾的是,那些曾经灿烂辉煌的劳动教育实践,在越过特定历史阶段之后,就逐渐走向沉寂。

那么,在当前劳动教育全面式微的背景下,究竟如何才能够使其有机、有效、有力地嵌入学校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真正实现它的教育意义?这还需要无数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的努力。

三、劳动教育应如何实施

从劳动教育本质及其被边缘化的分析来看,劳动教育绝不是用来调剂学习节奏的应对措施,也不是刻意降低姿态的“耕种”或“劳作”,而是与提振国民精神、引领社会生活、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合格接班人相关的系统工程。全面、正确、科学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应遵循以下五个实施导向。

第一,劳动教育要有完整的体系,包括明确的教育目标、完整的教育内容、合理的实施方案、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小学校要确保劳动教育符合实际、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关键是要精心做好实施前的方案设计。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极难的系统规划过程,不仅需要以科学、严谨、细致的态度投入,还需要丰富的学科知识、深刻的人生感悟、充沛的想象力去支撑。劳动教育方案设计可按照彼此呼应的五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是根据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劳动教育总体目标进行细化。例如,方案规划者需要将“劳动素养”这一整体目标进行第一级细化,将其分解为“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等。然后再进行第二级细化,将“劳动心态”分解为“劳动认识”“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等。还可进行第三级细化,将“劳动情感”分解为“劳动喜悦感”“劳动充实感”“劳动美感”等;第二步是形成多样化、层次化、结构化的劳动教育大纲,使其能够响应劳动教育目标,符合学生特点与需求,对劳动教育的单元任务、展开方式、课时分配等提出原则性要求;第三步是将劳动教育大纲转化为在不同空间发生、以多元方式实施、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具有严格时间序列的安排、活动、项目,形成课程化的教育内容;第四步是针对不同教育内容,确定组织原则、设定活拥氐恪⒐娣妒凳┕程、制定安保措施等;第五步是设计科学、合理、灵活的评价体系,劳动教育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成长虽难以评价,但可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态度、劳动作品质量、劳动技能娴熟度、劳动方式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组合评估。

其二,劳动教育不是独立的,要恰当地融入其他“四育”中,并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劳动教育的安排、活动、项目(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课)中体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综合目标;二是在其他“四育”的课程中恰当地嵌入劳动教育内容,如在文科类课程中加入劳动观念与态度的培养,在理科类课程中强化劳动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艺术类课程中加大工艺与产品设计能力的培养;三是上述两个方面要在场地、课时、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从而避免以上各育在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的冲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效结合,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从劳动教育空间的角度。将一些具有社会正能量传播效果、学校无法提供场地的教育活动,设定在社区或其他公共场所;二是从劳动教育内容的角度。学校可以出面寻求企业、街道办、社区组织等的支持,争取一些中小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三是学校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其三,劳动教育没有统一模式,劳动本身是丰富的,存在于社会与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系统筹划的劳作、手工、实验、实践、实习、科技活动等,都是劳动教育的形式。这就决定了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具有广阔的发掘空间。学校应将这种发掘和学校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形成“体知”与“认知”学习彼此交融的新生态,从而将劳动教育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劳动教育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尽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教育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科目中自主选择手工作坊、参加科技活动、加入服务组织等。这种状态的劳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的人文思想、科学精神、艺术灵感等方面不断地生成与生长。

其四,劳动教育应该因地制宜。校园是开展劳动教育最主要的场所,要想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就要求学校开设充足的劳动教育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办一些工作室与小型作坊,开放通用技术实验室,开辟一些种植园等。然而,这样“自给自足”的劳动教育虽然便于组织与管理,但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只适用于极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对于一般学校来说,最现实的路径是利用周边现成的劳动教育资源,如城市学校可以遴选一些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公司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农村学校则可以就近争取若干土地、山林、草场等场地开展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可采取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策略,先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再向学校周围延伸。

其五,多元化的劳动空间具有教育价值。课堂、实验室、工厂、企业、商场等,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空间。多元化的劳动教育,需要各种空间的承载,这是必然的逻辑,但这种认识没有看到劳动空间本身的教育价值。物质空间本身可以作用于认识、情感、态度的建构。因此,让中小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空间环境,不仅是劳动教育自身的需要,也为学生感悟自然、观察生活、认识社会提供了机会。在不同劳动空间中见到的、听到的、触到的、体会到的、反思过的某些情景、现象、事物,既有可能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认识的深化、观点的形成,也有可能永驻记忆深处,成为人生阅历,化作生命的供养。

参考文献:

[1]朱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63-167.

[2]王晓升.从异化劳动到实践:马克思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兼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批评[J].哲学研究,2004(2):21-28.

[3]刘同舫.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J].哲学研究,2007(3):9-15.

[4]陈学明,姜国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13.

[5]杨晓峰.“身体”视域中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价值与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49-52.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9

1劳动教育的价值

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1-2]。

1.1以劳树德

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道德偏差。同时,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缺乏自律、错误使用网络工具等问题亟待解决。纠正大学生的偏差行为,关键是改善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尤其是让学生加深对劳动精神、劳动观念的体会,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切实认识到劳动能创造美好人生、美好生活。对道德的亲身实践也必然能增进劳动者的道德认知。大学生可通过走进农田、工厂、企业、社区等,为之服务,为自我服务,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3]。

1.2以劳增智

现如今,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和学习方式,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能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更规范,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还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深刻[4]。在劳动中,大学生要用心观察劳动对象的特点和劳动环境的变化,思考劳动手段的优化方法和劳动资料的革新手段,学习劳动技术的科学原理。在劳动中用心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改良,提高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

1.3以劳强体

劳动是强健体魄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大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研究表明,劳动是多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效率,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5]。大学阶段正是青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能够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参加实践,不但能使大脑得到放松,提高效率,还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1.4以劳育美

劳动实践本身就是美,体力劳动有力量之美,脑力劳动有智慧之美。劳动创造美好的人生和生活,劳动提供了美的来源。在劳动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来提高人文素养;通过以劳育美、以美育人来感受美的各种形式;通过对劳动美的感知、体验和追求来提高审美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劳动不仅仅创造了美,劳动本身就是美[6]。

2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劳动品质

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几乎没有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共同输出,其区别仅仅在于脑力和体力输出的比例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学习也是一种劳动,需要专心致志、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劳动品质。

2.1培养专心致志的劳动品质

我们在劳动过程中,要让专心致志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冲动,而这种冲动的触发,就需要培养和树立他们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让真正认识到劳动改变人生,改变世界的价值内涵,并发自内心的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享受劳动,自发自愿地培养专心致志的劳动品质[7]。

2.2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是锻造劳动品质的核心内容。从当代学生实际状况出发,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主要是强化意识培育,只有不断实践,增强专业素养,磨砺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真切感受到吃苦耐劳品质带来的强大内驱力[8]。

2.3培养诚实守信的劳动品质

诚实守信的劳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劳动关系建立诚实守信的劳动之上,建立在每个劳动者将其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落实到诚信劳动的行动之中。同时,诚实守信的劳动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诚实守信的劳动态度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兴企,失信毁企,诚实守信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9]。

2.4培养团结协作的劳动品质

现代社会的劳动分工变得日益细化,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细,越需要加强协作,因此劳动分工和劳动协作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10]。因为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将个人力量融入团队的力量,将个人愿望结合团队目标,才能超越个体的局限,真正发挥团队的协作作用。

3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方法

3.1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劳动教育的实质化

将劳动科学的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劳动教育真正具体化、实质化;以课程知识目标、课程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大纲;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实际,设置相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并设置相应的学时学分;规定合理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表现纳入评奖评优的考察中,同时设立劳动教育的专门奖项[11]。

3.2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充分发掘劳动教育元素

劳动教育课程的实现不仅可以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设置该课程,而且还应该在讲授专业课程过程中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本身就是劳动教育最好的载体,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劳动教育的元素,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12]。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还可以通过实习环节来实现。譬如师范专业可以将各类中小学实践基地作为服务性劳动场所,使学生不仅在大学课堂中亲历劳动教育,还可以在不同学段中亲历劳动教育的实施,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不断深入的过程;各工科专业结合专业知识,到附近企业或本专业实训实习基地,观摩和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参加跟班生产劳动或顶岗实习,相对独立地参加企业生产管理或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园艺专业结合林学专业知识,到附近园林实训实习基地,参加育苗、种植、园艺等劳动实践,推广林业技术革新,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体验劳动者的奋斗与奉献;英语专业利用学校小竹林举行土地开垦活动,在农作物播种、发芽、丰收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同时,各专业与学校团委协同合作,鼓励学生到各社区服务中心参加疫情防控宣传、日常急救知识和法律知识普及等劳动实践,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3.3加入实习环节观察,构建逐渐递进的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坚持全过程育人,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各环节,统筹小学、中学以及大学三个学段中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功能定位和育人目标,使劳动教育课程在纵向上螺旋上升、有序过渡、逐渐递进[13]。结合学校师范生培养特色,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观察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寻找一以贯之的劳动教育课程线索,让学生亲历不同学段劳动内容的连续过程,不断深入获得对于劳动本身的深刻认识。

3.4对接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劳动教育素养

高校要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加入劳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方面。这就需要在原有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上,不仅仅是加强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讲授,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方面,还要将其作为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素质培养的提升过程[14]。因此,劳动教育要与职业生涯规划、学科竞赛、大学生创业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教育素养。

3.5衔接学生第二课堂,形成劳动教育良好氛围

高校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在全校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同时与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协同合作,以衔接学生第二课堂[15]。通过社团组织、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将活动过程变为劳动实践过程,并将劳动科学教育内容贯穿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3.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可以辅导员(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思政教师(劳动价值观)和专业课教师(与专业相关的劳动实践)为基础,成立了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通过引进专家对他们进行课程规划和设计的指导,开展日常教研室活动,组织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安排定期考核来组织教学,并在评奖评优、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10

(一)以课堂教育为主,提升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确立课堂化教育的主导地位。课堂化教育是适合劳教人员特点、固定教室和时间、由教师集中授课,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有效的主导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规范和落实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二是夯实教育矫治基础工作,落实好实施课堂化教育所需的设施、经费、场地、时间和人员。加强教育矫治基础工作,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统一规划、编写实用的新教材和教学大纲,建立多媒体教学体系,构建心理矫治工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设置各级教育专项基金、健全教育专项基金管理、使用机制,确保开展课堂化教学的专门教室、设施、设备满足教学需要。三是根据劳教人员的罪错成分、恶性程度、年龄结构、民族特点、文化基础、学习需求灵活设置教学科目,确立教育矫治内容,并进行合理编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立基础必修课科目、分类教育科目和若干选修科目,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教学,教学班人数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探索符合管理工作模式改革的教学方式。四是课堂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劳教人员实际情况,掌握程度分为了解、识记、运用和理解四个层次,将基础必修课科目、分类教育科目和若干选修科目的内容设置。

(二)在教育中加强思想行为渗透式教育。

在目前劳教经费紧张、场所安全压力突出、生产模式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为了使生产、管理、教育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开展课堂化教育的同时,以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直观的活动内容为教育载体,将系统的教育目标体系和抽象的教育内容分解、转化成具体的项目分类、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直观的活动内容,实现教育工作的活动化和活动具体化。譬如,通过主题教育、影视教育、案例教育等将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宗教政策、风俗习惯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通俗理论与经典实例与汉族和少数民族各自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和经典史例教育有机糅合,强化对劳教学员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教育;通过读书看报、写日记周记、文化辅导、知识竞赛等具体活动,加强对劳教学员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加强对劳教学员潜移默化的思想行为的渗透式教育,使之与课堂化教育、习艺劳动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易于文化基础、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各异的劳教学员的普遍接受和理解,更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和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三)创新帮教,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

一是突出个案矫治。各劳教场所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个别教育的谈话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个案分析制度、集体会诊制度、挂牌攻坚制度、重点顽危确定转化制度、交流评比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奖罚办法,将个别教育向个案矫治深化,进一步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和规律性。尤其,加强个案分析,其主要对象为危顽、难改造人员、“三类”等典型的重点人员和其他行为表现异常突出的典型学员。二是强化分类矫治。根据各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尤其社会治安形势、违法犯罪特点和各类劳教人员违法原因、矫治方向、行为特征、思想实际、改造特点、群体和个体典型案例、管理策略、矫正方式、教育内容、转化方法、分类矫治规律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突出分类教育主题,建立攻关课题,深挖教育转化规律,从不足或失败中总结成功经验等具体措施,强化吸毒、三类、、多进宫、外省籍、难改造等重点人员的分类教育矫治,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三是切实加强延伸性的社会帮教。目前,许多劳教场所社会帮教,仅限于帮教的社会有关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的捐赠、讲座、参观、联欢等活动,以及亲属的会见、谈心、通信等形式的帮教,劳教人员改造中出现的一些诸如家庭破裂、家庭困难、子女就学就业、照顾老人、劳教人员解教后安置就业、进行操守保持综合监督治理等深层次问题都没有有效解决。四是以地域和民族特点分类,突出和创新地方少数民族劳教学员的分类管理分类教育的特色。由于西北、西南等省份的少数民族较多,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他们各自都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习俗和民族心理。对少数民族的劳教人员,在遵守国家的劳教政策、法规和基本执行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当根据他们特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习俗、民族心理和劳教场所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措施,强化、创新具有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的分类管理教育工作,从而更好的体现人性化特点,并进一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

二、加强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创新

(一)开展“个别教育”和“心理矫治”的创新。

劳动教养场所收容的劳动教养人员较90年代相比,日趋复杂,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法纪观念、行为方式等均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有的已经在心理上表现为“病态”,如“恋物癖”的劳动教养学员,他们见了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对这样的劳动教养学员,如果不对其进行心理矫治,他们有可能发展为所内作案,继续违法犯罪。应该说,每个劳动教养场所都有患有心理疾病的学员,这些人心理表现为畸形发展,有一些已表现为变态,不单对场所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也给场所的教育改造秩序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对这部分人要进行“个别教育”和开展“心理矫治”的创新。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开展心理矫治之前,要对所有劳动教养人员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判断他们是否患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做到公平,也便于后期工作的保密性。目前这方面的测试方案也有很多,常见的有SCL—90,WM2000等心理测试软件。测试完以后,可以将“有问题”的测试结果与被测人员过去的档案及现实表现结合起来,分析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然后再制定严密的矫治方案,在进行心理矫治时,可以改变以往由大队干警包干的做法,改为心理专家或由有一定相关知识专业的社会热心人士,社会团体等来所进行心理咨询,便于对有心理疾病的劳动教养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开展心理矫治的同时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劳动教养人员中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减轻压力,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等等。使他们自己能够解决一些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这种授人以“渔”而非“鱼”的做法,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对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矫治的效率。

三、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

一是建立入所严管封闭专队。对新入所劳教人员,组织为期一个月的入所教育训练。期间,开展适应性教育矫治,进行服教生活指导,进行劳教法规、劳教人员守则、内务队列、所规所纪、安全生产、心理健康、禁毒知识等内容的入所教育,帮助劳教人员分析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后果以及被决定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使其认识所犯罪错,明确矫治目标和努力方向。二是落实“6361”制度。坚持每周一下午全所集中上课教育,另半天由大队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凡全所性的教育,劳教人员必须参加,大队不得随便安排生产劳动。三是对临解教人员,每季度举办集中出所教育学习班,对劳教人员进行巩固性思想教育、前途政策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教育,帮助劳教人员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针对劳教人员不同罪错性质特点,开展各种分类教育活动,如针对吸毒人员,进行吸毒型教育矫治,积极从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入手开展禁毒教育;对普通劳教人员进行财产型教育矫治,通过改变认知、行为矫治等方法,矫正导致其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建立教育矫治质量评价体系。

按照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目的性、重点性、整体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原则,从法制观念、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就业能力、文化素质五个方面,分阶段地对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开展教育矫治工作。

(三)建立一支较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一是配齐配强师资力量,打造一流民警教师队伍。二是形成“教育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层层落实的课堂化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教研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教员工作职责》、《学员守则》等规章制度,使课堂化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形成劳教民警专业化管理教育格局,将管理、教育、生产、生活卫生专业民警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专兼职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专司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四)建立检查、考评机制。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11

在场所(基地),学校组织陶艺、木艺、布艺、电工、钳工、摄影、烹饪、野外生存训练、无线电测向、农作物种植、军训、野炊、垂钓、篝火晚会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等活动,深受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全省已建成的19所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年接纳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达30万人次;已建成的460所较大规模的劳动实践场所,年接纳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达120万人次。其中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白城市洮北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校一次可接纳学生350人和10名指导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2. 当前影响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尽管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领导认识不到位。有的城区教育局以为有没有劳动实践场所都行,建设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积极性不强。

(2)场所建设数量有待提高。吉林省现有城区22个,有14个区兴建了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有9个区设有劳动实践场所;县(市)38个,有3个县建了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大多数县没有建劳动实践场所。较大规模劳动实践场所数量、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仅场所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还没有行动,而且已建成的劳动实践场所设施还简陋,劳动实践场所开设项目也较少。

(3)和新课改衔接不紧密。新课改规定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开设技术类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同时予以时间保证。现有的劳动实践场所(学校)课程设置与新课改要求衔接不好,多以简单的军训、手工包饺子等体改综合实践活动,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要求。

(4)场所建设运行经费短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单独立项列支,也没有纳入到收费项目中,只是场所建设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越是场所建设好、教学内容丰富的场所(学校),经费越是短缺,制约了场所建设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综合实践教师队伍还很不稳定。

二、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基本思路

“纲要”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结构中,显示其所担负的责任、目标的重要性。

1. 以“纲要”为依据,确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方向。(1)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初步掌握获得从事基本劳动和劳动技术活动的能力;(2)为素质教育搭建平台,发挥场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3)学校劳动实践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增添了场所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4)学生“三个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多样化、复合型适用人才。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模式的场所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 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创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新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设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各地应利用乡校合并的契机,把闲置的学校改建成为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目前,吉林省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模式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的,做到了劳动实践场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改变。

3. 加强场所建设管理。建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落实“纲要”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和高中通用技术教育,加强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这是场所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场所建立后要加强管理,发挥育人效益。目前,综合性实践场所管理基本上采取由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筹措建设资金,实践场所(学校)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由同级人事、财政部门解决编制、人员和经费。这些做法还要坚持下去。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每学期初,确定各学校到综合实践场所(学校)参加实践活动时间表,定期安排学生到场所参加劳动、实践、创新等课程内容的教育活动。

三、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几点的建议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12

劳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受教育者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是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一体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性教育。

劳动教育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劳动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智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劳动教育可以健体,锻炼我们的肌肉和感官。通过劳动使我们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智者,克服困难征服困难的勇者。在劳动中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激发学习欲望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作为未来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可以在劳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劳动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载体,劳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所以劳动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应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

二、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来,注重对高职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劳动教育,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实际调研我们发现,现在高职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综合状况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许多学生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习惯,认为别人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不用向谁负责,也不用和谁去合作。最后的结果是在高职学生中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劳动观念淡薄,厌恶劳动,不愿干体力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基本的寝室卫生都搞不好;不尊重劳动人民,鄙视劳动人民;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随意浪费水、电、粮食;劳动意识薄弱,一些毕业生贪图享受,到了单位不屑干如扫地、打水、擦灰等体力活,不愿下基层,眼高手低,频繁跳槽,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学生不知劳动的意义何在,排斥劳动,更谈不上热爱劳动了。这些现实无情地告诉我们,现在高职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当前社会发展是不协调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对学生今后事业发展不利,甚至会被社会所淘汰。

三、进一步完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劳动教育周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使劳动教育周在加强学生管理、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从劳动周的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和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劳动意识,转变劳动观念

意识改变思想,观念决定行动。在我院部分学生中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勤工俭学有点丢人”、“劳动无用论”、“打扫卫生是在浪费时间”等消极思想,对于劳动教育周的开展存在抵触、不理解、消极应对等负面情绪,因此,我们必须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加强意识引导和观念转变,提高学生劳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劳动教育周的顺利开展和预期效果的实现。

(二)丰富劳动内容,构建相对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在保持原有劳动教育内容和效果、适当调整时间安排和劳动强度的基础上,系统安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劳动项目,例如,将劳动周的学生分派到学院各个部门,在辅助教师工作的过程中,实践办公室礼仪、体验办公室规则、感受办公室文化、学习办公设备的使用,提升职员化水平;学习传统技艺,感受文化魅力,激发爱国情感,学习剪纸、风筝、中国织绣(丝带绣等)、中国结、包饺子、包粽子等;进行生存教育,介绍出行常识,并以下达任务模拟出差的形式走出校园加以实践,提高独立外出的办事能力;进行吃苦教育,可以采用种植菜地、护理花圃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农业常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使学生低下头、弯下腰,提升动手能力,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

(三)重视劳动考核,健全保障制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坚持育人原则、明确评价主体(坚持属地或属人原则)、细化评价标准(坚持岗位责任制、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重视评价结果(注重奖罚分明、建立劳动档案、将劳动评价与学生综合考评和毕业考核等相结合)等。此外,还应加强统筹协作,如加强劳动教育的集中统一领导、打造专业的教学团队、强化教材建设、营造教育氛围、注重社会合作等。

参考文献:

[1]张杨.史爱华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7)

[2]刘猛.劳动教育・从陶行知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3)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篇13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教师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 教师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

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每天的值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值日小组,冠名教室的美容师,把值日工作分配到人,落实到每组的值日组长,实行轮流值日;值日组长必须把值日情况做好记载,尽量记录做得好的同学,然后由组长对他们做出反馈奖励,提高组长的积极性;开展比卫生活动,每天放学检查教室环境卫生,好的小组奖一个五角星,每两天抽查个人卫生一次,好的个人奖一个大拇指,结果同个人考评结合起来;新书发到学生手中,便开展包书皮比赛。结合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如穿衣服|、洗手帕、整理书包等。劳动竞赛不仅开展于校内,并可延伸到家庭,如配合家长制定劳动计划,放手让学生参加劳动,培养劳动兴趣。竞赛还应适时,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帮妈妈活动, 我疼我的(家长)活动,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而且使他们懂得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持之以恒抓好劳动教育工作。

一、思想认识到位,要使我校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真正重视劳动教育关键要抓好老师的教育思想转轨。

二、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要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套具体分管劳动教育教学的组织。我们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组成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三、保证经费的投入,劳动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劳动实践为改善劳动教育教学的条件为鼓励教师热心劳动教育教学我们在教育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统筹安排适当倾斜保证劳动教育经费的投入。

四、提高质量抓师资,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对劳动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较为重视。我校挑选劳动技能上有一定专长的教师担任劳动课。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的做法一是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二是评选校级青年教师劳动优质课。

2、制定《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为使劳动课教师规范地上好劳动课也使学校领导准确评价劳动课我们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劳动课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定了《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践证明该《评价方案》使教师教有标准领导评有尺度同时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3、组织培训和外出学习。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劳动课骨干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

五、专题研究促使劳动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我们以劳动课教学大纲为指针方法上采用试点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做法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以下专题的研究

1、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