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发展战略实用13篇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1

一、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为,我国己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提出要到2020年,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顺应形势发展和人民意愿,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2020年的奋斗目标进行了充实完善,并作出了重要部署。如,实现人均GDP翻两番,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等,这些任务只能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这是因为,新阶段中国还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主要包括需求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以及地区发展差距、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和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二是需要破解存在的一些“两难”的矛盾,如在新阶段需要解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投入的矛盾、保持经济稳定安全与深化改革开放的矛盾;三是面临国外强有力的挑战,特别是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廉价劳动力的挑战;同时,在我国社会总体形势平稳的同时,一些不稳定因素还长期存在并有所增加。面对这些不和谐问题,应该用发展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果把上述经济社会问题从经济战略方面予以归纳,可以说,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战略举措和相关的一些经济战略,往往是针对当时显露的一些突出问题而提出的。这样一来,提出的某些经济战略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经济战略虽然很有针对性,但由于对经济的运行及其长远发展缺乏系统的分析,往往存在脚痛医脚、头痛治头的现象。二是有些经济战略虽然设想很好,但在实际中却很难执行,使存在的问题不但没能得到更好地解决,有的甚至进一步加深了。三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老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说明原有的经济战略仍然在执行。四是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比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己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增大等。

上述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从整体的高度系统地分析中国经济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其需要调整的走向。我们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发展战略”向“新的科学的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

二、科学发展观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战略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呢?这就要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谈起。

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一切将无从谈起。而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中,必须辩证地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因此,只有使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党执政兴国才有稳固根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才有雄厚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

这样一来,科学发展观就成为了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战略的指导观。那它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战略调整又指明了什么样的方向呢?一是科学发展观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显而易见的问题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对于这些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显然要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单打一”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在长期时间内不一定有效。例如,三次基本产业结构不够协调,长期存在农业相对滞后、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过低的状况。这是在片面工业化战略指导下出现的结果。如果认为解决服务业比重低的问题只要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即可,这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实际上,解决服务业比重过低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需要对“三农”问题、工业问题和服务业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做出统筹安排——确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又如,解决个人收入过分悬殊问题,在中国也不是简单地通过收入再分配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与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实际上是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结构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单打一”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可行的发展战略,做到统筹兼顾,方能得到切实解决;二是科学发展观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难矛盾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比如,解决提高增长质量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矛盾,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加以解决;三是科学发展观为应对国际挑战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例如,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挑战,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就应当正确处理好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关系,以及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关系。总的来说,确立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方能解决经济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总体上来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就是要推动实施以人为本的经济战略、全面发展的经济战略、协调发展的经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以人为本的中国经济战略,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把以人为本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正确的经济战略要求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经济战略应该把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贯穿始终。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几个统筹兼顾既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全面发展经济战略的具体解释。协调发展的中国经济战略应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合力的一系列具体战略所组成,这些具体战略结合在一起,追求的是综合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上升。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要从主要注重物质资料的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从单纯追求数量扩张到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兼顾;从主要注重静态资源配置转到注重动态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中国又面向世界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的选择与调整本身就是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及认识成果。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观的不断演变和逐渐趋于成熟合理,这些国家的经济战略也随之调整并逐渐完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水平提高。科学发展观吸纳了人类历史上关于人的学说的有益成果,以人为本汲取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因素,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意蕴。同时,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世界各国关于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和基本制度,善于独立自主地搞建设,又强调要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充分运用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和成果来发展自己;既强调要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又强调要负起对世界应有的责任,让世界受益于中国的发展;既强调中国选择自己政治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又强调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强调要大力学习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既强调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又强调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归结起来,科学发展观不是经济发展的单赢发展观,而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也是对西方工业化国家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性创新。由此可知,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所以,由此制定的经济战略也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中国经济战略能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2

1、外需变得疲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从经济、金融、科技、产业等领域向社会、政治、军事、安全和国际治理等更广泛领域传导,全球利益格局的战略博弈更加激烈,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持续回落。2016年,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同比仍然下降,但从季度情况看,呈现逐季回稳向好态势。其中,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下降7.2%、6.3%和8.3%;第二季度,进出口、进口值分别下降0.2%和1.3%,出口值增长0.6%;第三季度,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1.1%、0.4%和2.1%,底部企稳的迹象逐步显现。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2017年外贸出口稳增长仍面临不少困难。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新兴经济体也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中国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制造业领域的传统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国际经贸规则逐步向高标准和“边境后”延伸是大势所趋,中国目前的开放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体系变革的新形势。

2、内需存在不足。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速度从10%到6.7%的回落,已经连续五年高位下行。目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最基本的问题是长期内需不足,而决定内需的关键不是发展速度,而是发展水平和比例,即全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总值占GDP的比例,我国这个比例非常低,决定了全社会的购买力和需求不足。据统计,我国全体个人所得收入占GDP 的比例只略高于1/3,世界罕见,相比之下,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都是50%以上。由于大量的东西没有人买,经济增长没有力量,形成过剩。这种过剩是因为体制内软预算约束造成的。但政府制度为企业制造大量的软预算约束现象时,企业就不会管市场的需求,仍然继续生产。如果把财政政策刺激抽掉,增速下滑会更突出。

3、存在债务风险。债务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处理不好会影响全国金融稳定和安全。自2015年5月国内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正式启动以来,发行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地方政府发债规模超过人民币3.8万亿元,其中84%儆谥没淮媪空务,共有14个省份通过置换完成当年预计到期债务的再融资。中国债务问题,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多数是以国企的名义凭借土地抵押变相从银行里借出来,但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出问题、地价下降,意味着抵押资产价值下降,地方政府和银行的杠杆率都在增高,这就很危险。如果是政府以市场上发行的长期债券为支撑,就可以遵循市场规律,没有什么风险。

二、加快发展新经济的战略建议

1、加快发展新经济和改造提升传统经济并举,打造经济发展“双引擎”。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动力。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同的。如果把经济发展比作一列火车,过去的动力是蒸汽机,后来是内燃机,现在进入高铁时代需要高速动力。新经济是创新经济、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新经济是创造出来的,可以“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微信、脸书、优步、滴滴打车等,都是这样。我们要加快发展新经济、创造新经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推动分享经济、微创经济竞相发展。同时,加快运用信息网络和智能化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发展新经济和改造提升传统经济,形成新的强大混合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转型发展。

2、重点突破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新经济,要选择好突破口。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也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充分运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实现网上与网下、虚拟与实体相结合,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服务业,打造新的农业、工业、服务业新模式和新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包括智能机器人、3D打印、柔性制造、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产业。特别是智能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如阿尔法GO,将会在广泛的领域获得应用,带来生产和生活的全新变化。当然,也要高度重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3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集中体现在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农村地区小康目标的实现也与中小企业息息相关,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资金,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剩余劳动力的吸收都有赖于中小企业稳步平衡的发展。然而,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造成的全球经济的衰退,引发了中小企业生存上的困境,客观上也给县域经济平稳的发展以及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蒙上一层阴影。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夹缝生存,就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从市场,技术以及政策上全盘考虑,优化生存环境。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综合来讲,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经济社会转型所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的上涨以及国外经融危机危机余震所致,大的企业抵抗风险能力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强,在经济不景气的初期可以采取应付款账期的延长,自有资金的调动以及转嫁成本的方式来化解风险,而中小企业的命运则主要是停产,半停产或者倒闭,而相对而言,沿海地区中小企业销售的模式主要是出口导向型,因此,其受影响程度更大[1]。从中国自身国情来看,限制中小企业发展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的上升,细化的来讲,成本上升又与以下诸多因素相关:(一)劳动工资的上涨。随着物价的上涨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提高工资的呼声也愈演愈烈,其主要的外在表现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而且涨幅维持在0.1-0.2左右,虽然共融危机会使得提高工资热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提高劳动工资步伐的暂缓,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以往设置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而且,相关的政策大部分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制定,如违法成本,社会保险费用成本,裁员经济补偿等[2]。(二)原料价格的波动。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产业链下游的商品零售商以及工业品制造商,动力,燃料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指数级飙升势必会给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困难,虽然商品零售价以及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也相应的进行了调整,但是与整个生产成本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贷款融资受阻。在2008年,出于货币政策紧缩的需求,中小企业一方面面临资金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受阻,很容易发生资金缺边而出现的倒闭现象的发生。虽然金融危机后,国家对于企业贷款实行松动政策[3],但是出于贷款风险的考虑,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将款项贷给大型的项目或者企业。(四)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过于同化,对于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投入人力物力都比较少,而且中小企业大部分位于农村,技术人员的缺乏以及人员素质的普遍偏低成为中小企业人员结构的真实写照。而且,企业管理方面,大部分的决策采取家族决策的方式进行,势必会造成亲情的失落,经济的损失以及管理的漏洞,同时对于员工创造力以及积极性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的分析,大部分的经营者可能将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其实不然,外部因素只是说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决不是关键因素,真正限制企业发展在于企业自身,而且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产品趋同现象严重。最终的外在表现是产品与个性化的消费元素的不和谐性,趋同性造成了生意难做,市场疲软局面的形成。因此,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差异化的策略[4],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性的新技术以及新产品。其具体的做法在于政策以及企业自身,政策方面,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与各高校对口专业实行共建实体,技术转让的策略,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将产品以及技术传播出去。(一)在产品营销方面,主要有四种思路。第一,通过信息交互的形势,实现企业联盟的构建。第二,为了减少相应的市场风险,中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采取共营销的合作模式,通过大企业的信用能力以及销售网使得企业形象,生产管理以及产品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三,网络营销的策略。网络营销会使得打通营销渠道投入资金大量减少,而且,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给网络营销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淘宝网就是目前运行比较好的网络营销平台。第四,关系营销策略。为了稳定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企业与顾客或者潜在的顾客之间最好存在一个双向互动的环节[5]。(二)在企业管理方面,应该摒弃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明晰产权以及企业责任制度,按照企业内部制定的公司法来管理公司,这个过程需要相应的合同进行约束。为了避免企业出现决策随意或者盲目的状况,有必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企业经理人的引入,来规范企业运作。而针对中小企业处于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人员素质的影响,在企业内部则可以根据其产品特点举行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核心理念相关的活动,使企业上下一条心。(三)政府需要作出的努力是审批制度的改革,同时将企业需要的各类商业信息渗透到网络,报刊以及电视的边边角角,面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一方面可以在企业信用有保证的条件下,对贷款的门槛进行适度的降低,如允许中小企业以有形资产或者土地的形式进行抵押,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要加大财税扶持的力度,做到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扶持政策的公平。

结语:中小企业生产以及经营风险客观上不可避免,综合来讲,本文主要对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进行初步分析,从国内形势,国际形式以及企业自身三个角度论述了自己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通过对于影响企业各种因素的整合,归结出从产品自身开发,产品营销,企业管理以及政策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稳步发展的策略,为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张馨木,雷雨雯,李兴利.我国中小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1,12:72-73.

[2]秦志斌.关于中小企业战略性发展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1,17:184-185.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4

三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不仅造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同时催生了独具风格的“中国模式”,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抉择,质言之,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国家战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战略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战略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视角审视改革开放在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于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在发展新阶段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基于战略学分析进路,对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战略构成、战略经验等问题展开分析。

一、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突破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

战略的精髓在于选择,能否选择适当的国家战略,对于一国发展进步至关重要。国家战略得当,一国就可能掌握发展主动,顺势而起;相反,国家战略失当,一国就可能出现发展被动,陷入困境。改革开放前夕,经历“文革”浩劫的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传统的经济体制、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弊端丛生,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进行根本性转变,以适应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这构成了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当时,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制困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期待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参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实质是统制经济、命令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具有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源行政式计划配置、经济组织结构封闭化等特点。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依托国家(执政党)所具有的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加之苏联援助成为早期工业化的关键性外部条件,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科技体系,奠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显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殊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弊端逐渐暴露,其体制优势迅速消耗,中国的国民经济遂陷入低度发展状态。虽然早在效仿“苏联模式”构建计划经济体制之时,毛泽东就觉察到该体制存有弊端,提出要“以苏为鉴”,并先后进行过旨在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的行政性分权、旨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鞍钢宪法”等尝试,但并未从根本上纠正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体制弊端从反面构成了“市场化改革”的体制性背景。

(二)“后发困境”:“后发劣势”的现实性与“后发优势”的潜在性

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既可能利用后发优势而收获“后起之益”,也可能陷入后发劣势而遭遇“后起之弊”。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认为,落后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潜在优势,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化压力为动力,化动力为现实竞争力,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并称之为“落后者的优势”。对于后发国而言,后发优势客观存在,但其实现却需要理想的条件: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并且,两者发展时面临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应基本相同,只有这样,后发国的模仿才可能成功,后发优势才能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后发优势的发挥。例如,1973~1975年,我国大规模从美国、日本和西方引进技术,由于过于强调“先进性”和“规模大、速度高、效益大”,与我国当时的技术吸纳能力有较大差距,还与我国建国以后从苏联和东欧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工业体系和技术能力不能有效地匹配和协调,降低了技术引进效果,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果说后发优势的发挥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其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那么,后发劣势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却是一种现实存在。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利本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均揭示出落后国家(地区)摆脱发展困境的难度。新中国经济发展起点很低,缺乏推进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产生了显著的“迟发展效应”。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中央集权传统,缺乏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在产权、法治、信誉和文化信仰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后发劣势变成现实存在,尤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优势衰减之后,后发劣势愈发显著,成为必须突破的发展障碍。

(三)“赶超困境”:封闭条件下赶超战略难以为继

与“体制困境”和“后发困境”相伴而生的是“赶超困境”。中国历史上的大国传统、近代以来的落伍经历、现实中国际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严峻压力以及国家振兴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新中国具有强烈的“赶超冲动”。加之当时“以苏为鉴”,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就确立了赶超战略。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是一种把重工业作为突出固定重点的“倾斜发展战略”;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看,是一种以增加生产要素为主途径的粗放发展战略;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是一种以广泛发动群众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战略。赶超战略的实施,在短短十年之内,就迎来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现代化实现程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赶超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战略防御体系,但我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战略执行不是市场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即以片面追求GDP的增速为目标,不顾一切,采取争项目、争投资、争资源等措施所形成的。在当时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我国缺乏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以填补国内发展缺口的条件,为实施赶超战略,确立并执行了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这种政策的表现往往是不顾条件,大干快干,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起伏跌宕。总之,赶超战略是以资本密集、低就业能力、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这不符合中国人均资源稀缺、资本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

二、改革开放的战略内涵: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是在既有发展战略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加以改变的情况下展开的,当时,既没有成熟的理论可资参考,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体现出强烈的“试错性”和探索性。因此,改革开放战略一开始并不是以完整的体系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探索才逐渐呈现出较为清晰完整的发展脉络。现代战略的核心范式是“目标(ends)一途径(ways)-手段(means)”。有鉴于此,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其战略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战略目标,这构成制定战略的方向和统领;战略途径,这构成战略实施的具体“抓手”;战略手段,这构成与战略途径相配套的实施工具。

(一)战略目标: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归宿的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

国家战略目标是国家所要达到的战略预期任务,是一定时期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战略决策中的关键性因素。战略目标规定了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任务的提出既基于主体的利益诉求,也受发展的阶段性限制。改革开放战略最初是为了适应时代进步潮流提出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表明,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和关键抉择,既要摆脱我们党和国家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长期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实现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又要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赶上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发展目标日渐清晰:从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到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再到提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阶段性的准确把握和对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从发展层次上,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可划分为:第一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根本目标具有整体性,其目标在于使全体人们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国人民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具体目标具有渐进性,例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几经调整,最终的确立直到党的十四大才得以解决;第三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差别性,例如,开放之初,我们主要希望实施经济开放,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在加入WTO之后,改革战略具有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内涵,而在当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需要全面的开放,并致力于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为推动建立和谐世界而努力。

(二)战略途径:渐进式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间接路线”

(三)战略手段:多力并举提升发展效应

三、改革开放的战略经验:三十年艰辛探索的历史启示

胡锦涛同志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业推向前进。从战略视角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十分有益的。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坚持长远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战略目标的选择首先来源于对战略主体利益的确定上。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的集体事业。改革开放的战略主体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相统一。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创造一个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团结稳定的社会大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支持并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而在战略利益的确定上实现了国家利益至上与人民利益至上的标准相统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生产力标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都体现了上述标准。在对战略主体和战略利益进行确定之后,战略目标的制定就有了可靠的依据。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上述长远目标,必须立足国情,体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从“三步走”战略,到“新三步走”战略,从“总体小康”目标再到“全面小康”目标,体现了我们对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准确把握。

(二)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5

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融合扩展出新的路径,对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平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融合,促使东部地区经济产业进行合理转移,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自身优势产业项目,将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到一起。

1“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的联系

“一带一路”战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将会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设计规划中,已经有24个省级行政区域正在加快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其中包括我国中西部的河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山西省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十几个省级单位,东部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海南省等数个省份。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缺少不了对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融合,也就是说,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地区经济融合之间有著密切的联系。[1]

2“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融合的挑战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在设计上是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因此与周边邻国的区域经济融合会有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于世界范围的经济融合发展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沿线的国家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而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带来阻碍。

3“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融合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平衡。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一方面,在经济基础上,东部地区有着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各个经济产业积累时间较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高于中西部区域。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基数较大,所以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中西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又不太明显。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过程中,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线路将贯穿我国的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将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联系到一起,重点着手于对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将东部地区的各个产业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推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改善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2]

4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途径

41“一带一路”战略与现有区域性经济战略的融合

当前我国已经将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但是在这些部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都是在各个区域内进行发展,相互之间也缺乏联系,正处于各自为战的发展阶段,这就会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统一,造成区域之间的合作出现衔接上的障碍。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建设中,包括了我国十几个省份,覆盖了我国大多数的经济发展区域,通过“一带一路”将各个经济区域进行有效的联系与协调,这种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有所区别,“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发展更侧重于各个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一带一路”为主线,将沿线的各个经济发展区域作为支点,力图从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发展的融合,最终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经济发展形势。

42“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间经济协调机制的融合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与其他的部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其重点是沿线各个经济发展区域的协同发展,这样的建设目标也需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建设有效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由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涉及的省份数量多,覆盖面积广,使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协同发展机制在设计上也有着与一般战略机制不同的地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进行协同发展应当进行区分设计,在进行分层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各个区域的实际发展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产业建设的情况,建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协同层次,在各个层次之间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整合。在各个经济协同发展层次之间应当加强内部的经济差异的协调,在各个层次中成立相应的协同发展的指挥中心,从各个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产业、法规政策、自然环境、人文风俗方面进行分化管理,设置相应的协调管理小组,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将各区域间的发展政策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市场开放式链接,对各个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与分工合作进行有效的调控,建设各个区域间的文化发展交流,在交通、旅游等产业上加强战略合作。[3]

43“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通道经济的双向融合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大多数的经济发展区域都属于单向的区域通道,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其经济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贸易,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当中,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区域通道上的双向发展。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发展沿线的铁路交通,促进区域经济陆上通道的发展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已经建设了数条跨国铁路班列,将铁路运输连接到整个东部以及中西部地区,将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区域从过去开放格局的战略后方转变为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平衡。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实现将各个省份的城市作为沿线发展的支点,对中西部地区的相互沟通进行重点建设。

44“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经济产业链的融合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会对区域经济的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东部的经济发展得较早,经济基础与相关经验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对中西部区域进行产业上的调整,根据其能源、制造、化工、新型生态农业等产业上的优势,与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信息产业、现代生物产业等进行有机的结合转移,在各个区域之间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根据自身优势对产业进行合理的分配。

45“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经济平台的融合

在已有的经济发展平台上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建设,能够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台进行合理的融合。将各个区域内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地方经济发展载体,依托现有的经济平台,对其内部从产业种类、模式、相关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融合,加强各个经济平台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对口支援。

5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加强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上各个经济区域的融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6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015-03

On the method of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y

Yuan Guang-ji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150030)

Abstract: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y,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mo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restructuring but also be able to drive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hich could get new vit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China's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y.

Key words:strategic new industries;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choose the standard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历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经济走出低谷,走向蓬勃发展的道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了猛烈冲击,我国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使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散去,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被世界各国赋予了摆脱经济危机、引领科技革命的历史重任,成为新一轮投资发展的重点。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但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因此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尤其是如何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特征,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培育准则,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词,社会各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倍加关注,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上尚无科学权威的统一界定。因此,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不仅是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的认知前提,也是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总理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1]。冯赫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2]。胡昱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它可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3]。朱瑞博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4]。万钢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首先,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 其次,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5]。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成长潜力大、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产业[6]。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国家未来综合实力发展具有根本性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正在快速成长的新产业领域,它以科学技术的重大新突破为基础,能够引发社会新需求,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其内涵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从需求角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能够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产业,其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大作用。其前景需要符合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要求;其次,从可行角度。“新兴产业”是一个相对于“传统产业”的概念,针对于技术的新颖性和市场的可开拓性而言,代表着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新水平和正处于形成发展初期阶段的产业。它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持续的产业竞争力,并且能够促进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成长性产业;最后,从构成角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科技创新方向,又代表产业发展方向。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备受瞩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来进一步认识、鉴别战略性新兴产业。

1.战略导向性。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和导向作用,它意味着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品、市场、就业、技术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全局性的,并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

2.科技创新性。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原有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产业,其发展应建立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基础之上。一方面,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等方面,将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又为各种创新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

3.“高新技术产业”性。(1)多重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一般传统性产业,最明显的特点体现在创新层面上。创新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市场、利润的不确定性。各国都在探寻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必须要迎合市场需求,一项产品的研发只有推向市场,被市场所接受并且带来可观的利润才是最终目的。再者,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发展中常常会受到旧体制、旧规范的约束。(2)外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知识产品的公共属性,新产品进入市场后内置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扩散,并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现象会将复杂的技术创新变为单纯的技术模仿。而当个人利润小于社会利润时,会削弱企业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4.低碳环保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条件恶劣,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我国积极提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低碳、环保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注的焦点和核心。把低碳、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环境压力所迫,另一方面,当前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已初步具备了发展低碳、环保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因此,低碳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5.产业带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而且同其它产业的关联度高、渗透力强、辐射面宽,对一国的传统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改造作用,能够与其它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二、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金融危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主要国家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并作为寻找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国际经验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产业和科技的发展方向,是一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总体经济实力的关键。针对我国而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全球经济尚未企稳,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切实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产业竞争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我国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日益强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高增长的世界奇迹。但是,这种依靠高投入、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道路,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注重节约资源,减少对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发展模式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经济发展道路,从拼资源、拼环境转变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正向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契机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智慧地球”、“低碳经济”等新的理念,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产业,这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影响。我们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主动。目前,我国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技术已经与国外同步,甚至超过国外。只要我们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完全可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主动地位,抢占科技制高点。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要想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要以世界上人均最少的资源、最薄弱的生态环境承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和规模最大的经济社会活动。为实现这一历史重任,必须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减轻资源、环境、人口的压力,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各国科技发展趋势,争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掌握主动权。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确发展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

界定和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前提,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总理反复强调,产品发展前景好、具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应,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是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科学依据[7]。结合学理的讲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在科技重大突破基础上,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二是应具有知识密集度高、创新活跃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环境友好、发展迅速等特征;三是具有比较优势,有条件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四是综合效益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和全局引领作用。

按照标准,现阶段我国选择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包括四大方面、七大重点产业:第一方面,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缓解资源与环境瓶颈制约为重点,优先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第二方面,以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信息产业;第三方面,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第四方面,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突破薄弱关键环节为重点,积极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准则:一是国家意志准则,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代表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二是产业关联准则,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三是市场需求准则,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四是技术自主准则,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五是资源环境准则,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绿色低碳的特点。六是就业带动准则,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四、结 语

值此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资源约束、激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走出金融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社会繁荣的根本途径。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EB /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02-04.

[2] 冯 赫.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N].人民日报,2010-12-28(14).

[3] 胡 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突出先发战略[N].学习时报,2010-11-01(7).

[4] 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19-28.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7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 世界范围内的多数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地进行着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步将此项调整提到日程上来。事实证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必然趋势和方向。 近年来,各个国家也纷纷出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和壮大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我国也正陆续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而且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在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强调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中央统筹国内外局势,既着眼于现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历史经验表明,科学技术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

发改委张平主任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具体意义如下:

2.1 国家层面

2.1.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2.1.2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将深刻影响或改变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2珠海层面

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海被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促进本市经济的稳定、 快速与可持续性的发展。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珠海市传统的六大支柱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增长压力,珠海的经济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同时随着能源的日趋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一种新兴的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进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模式也随之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珠海传统的产业模式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为此,珠海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而其突破口就是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今国际和国内大力倡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有助于推动珠海市经济的腾飞,在新一轮大发展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

3.珠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珠海具有如下优势:

3.1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坐落于珠江口西岸,背靠粤西南,毗接港澳,地处珠三角核心区;方便快捷的“一桥双港、五纵三横、两铁一网”交通网络,独一无二交通优势。

3.2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对于新能源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装备制造业、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文化休闲娱乐业等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条件。

3.3珠海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具有高效灵活的政策体制和政府管理机制优势。

在珠海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与规律,结合技术发展和未来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立足珠海市的现实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选择符合我市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安排新兴产业间的布局,探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政策措施,努力把珠海市打造成为中国主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王忠宏,石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发展观察,2010,(1).

[2]任晓.“十一五”温州新兴产业兴起之路径[J].市县走笔,2005,(11).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8

直接投资产业发展战略是以“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为向导,以中国沿线国家为市场,以中国优势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2014年,在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上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市场情况,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了新的指示,要求国内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突破传统思想框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摈弃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理念,将实现自身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作为自身发展目标;鼓励各大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直接投资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进而带动自身科技创新的发展,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积累更多资本,为实现国内经济的多样化、全面化、科学化发展,实现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一带一路”及直接投资发展战略概况

自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以来,在国家政府、各大企业以及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并与周边众多国家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为实现“共创经济,实现共赢”的和平发展理念以及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概况。2013年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并在同年11月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将其作为实现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面发展统筹战略之一,这一举动引起国内外媒体及学者对“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广泛关注。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深入发展,2014年在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上,我国又对“一带一路”做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完善,所成立的丝路基金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又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带到了新的高度。伴随《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文件的正式,相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势必将对国家经济的腾飞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与实用性。

沿线直接投资发展背景。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来说,采用直接投资能使国内企业获得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控股权,在此基础上既能学习与了解部分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及理念等无形资产,又能快速掌握其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利用其他国家的生产资源,降低国内生产所消耗的资源,促进我国的生态平衡建设,加之国内众多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当中,其实际作用日益明显。自20世纪40年代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战略兴起以来,西方众多经济发达国家将其作为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近几十年发展,世界各国的直接投资金额持续上升,据统计,仅2014年世界各国的直接投资金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国内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战略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尝试利用直接投资发展自身经济并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协助下逐渐发展稳定,然而在这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我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所占份额日益增大,现已连续两年成为对外投资流量第三的国家。伴随“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战略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阐述中除将发展对外贸易,实现互联互通作为其发展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外,还表明了“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对我国直接投资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分布情况分析沿线国家发展直接投资的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布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提升迅速,现已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前期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不可否认的发展现实则是当前我国仍为发展中国家,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一带一路”则是基于当前国情,以我国经济为核心,以我国周边国家为合作伙伴的发展战略所建立的,而且就其沿线国家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市场潜力、跨度最大的经济长廊,沿线国家较多,横贯印度洋、西太平洋与欧亚大陆,西南方可达也门、印度;东南可接印度尼西亚;东北连至蒙古、俄罗斯;西北可到立陶宛、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等国家,总涉及国家多达64个,并覆盖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海湾合作委员会、独联体经济联盟、欧盟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多个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国,覆盖国家人口共计30.8亿人,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44%,涉及国家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与经济转型发展国家为主。

沿线国家的地域优势明显。沿线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山水相连,在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与我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同处亚洲,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共同利益与经济发展目标,从其地域分布来看,对其进行直接投资具有两大优势:其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大部分沿海国家拥有丰富的经济发展资源,尤其体现在海洋资源、开发空间、国家人口以及经济总量等方面,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开采资源,可以使其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经济贸易与合作伙伴,若我国利用直线投资发展战略与许多沿海国家利益共存,对国内经济及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二,“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更容易建立融洽的国际关系。在历史的发展中,沿线国家与我国长期以来保持着较为和谐的关系,在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现已基本达成发展共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为双方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国际关系来讲,“一带一路”战略都是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首选。①

沿线国家的市场潜力较大。现阶段,沿线国家主要以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型发展国家为主。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分布情况来看,众多沿线国家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虽有少数国家依靠内地石油资源,但其国家人均GDP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不大,对于其长远发展而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并不利于持续化发展,与我国合作创新自身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沿线部分少数依靠石油等资源发展经济国家所希望的,据相关资料统计,沿线64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现已高达21亿美元左右,并且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总量增长迅速,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现已突破5%,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对其进行直接投资对国家经济与社会企业的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发展我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能使我国企业获取国外丰富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缓解我国能源危机,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带一路”沿线发展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挑战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发展,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现已与沿线多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关系,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受市场环境、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发展还有待磨合,当前国内众多企业在沿线直接投资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可持续化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但也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投资产业不稳定与文化差异等因素,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当中,受自然灾害影响,多数依靠海洋产业发展经济的东南亚国家经济收益不断下降,过度打捞引发的一系列海洋资源问题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困难,也对我国直接投资发展形成多方面阻碍;其次,选择与科技水平较低的国家进行投资本身存在一定风险,通常情况而言,前期投资主要以基础设施领域为主,投资费用相对较高,管理维护较为困难,加之不同地理环境下文化思想的差异,投资风险自然增加。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产业战略过程中对东南亚地区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当地文化传播水平不高,许多的群众认识不到经济转型带来的益处,致使各类投资项目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难以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作出贡献。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复杂。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思想差异以及其国内局势不稳定也为直接投资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当前,部分沿线国家长期处于政权混乱、教育水平落后、居民物质生活偏低的困境中,对其进行直接投资不仅未能为我国直接投资产业发展战略营造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反而会危及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定。

例如在中东地区的阿富汗、伊郎、叙利亚等依然存在政府权力混乱、恐怖主义盛行、宗教势力冲突等现象,并且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不断从中攫取利益,导致中东地区国家关系日益复杂,国家官员不仅办事效率低,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官员更热衷于内部斗争甚至还有不少的现象,沿线国家的社会稳定性给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战略的发展带了众多不确定因素。③

完善“一带一路”投资计划的建设性意见

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当中,“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将其作为发展导向,发挥国内企业自身优势,利用直接投资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发展是当前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综合沿线国家实际发展国情,深化直接投资细节,降低投资风险,对实现国内经济的持续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针对当前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挑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

遵循“以点带线”发展理念。在产业直接投资过程中讲究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忌讳舍近求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泡沫经济出现,避免给投资者与被投资者双方造成巨大损失。“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战略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稳抓稳打,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遵循“以点带线”发展理念。从周边国家的投资入手,对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有利于风险掌控,投资双方越近,越利于发展问题的解决,也利于国内企业对投资企业的机械设备及人员管理,还能有效加快产品运输效率,除此之外,遵循“以点带线”发展理念还能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让更多国家看到“一带一路”经济模式的益处,看到双方经济发展成绩,更利于“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产业的持续化发展。

针对性投资,找准经济发展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多蒙俄地区、中东欧地区、中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等众多区域,受区域环境影响,各大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水平有着明显差异。例如在中东欧地区、西亚中东地区、中亚地区,原油产业丰富;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海产、煤矿丰富。过度的开采并不是实现经济持续化发展的明智之举,也不是国内企业直接投资的首选项目,若想让直接投资持续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收益,首先要从优势产业开始逐渐渗透,找准投资方向,建立生态发展观,在投资过程中不能仅凭粗略的调查,对其进行盲目投资,要深入各国实际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进行考察与调研。此外,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当中,我国要实现经济的和谐发展,在“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过程中还要准确把握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势力纷争,争取做到互相扶持、共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④

加强与投资国家的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减少投资过程中产生的利益摩擦,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连带效应,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引导的国际化投资当中,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对降低直接投资风险有着重要发展意义。在实际建立过程中可以通过政策、民心、贸易、资金各个方面来进行搭建,还可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资金合作平台促进双方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稳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经济的发展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目前,国家外交部门与商务部门极为关注境外周边国家的投资管理制度,而且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例如《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规范对外投资合作领域竞争行为的规定》等相关政策为我国直接投资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推动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把握好当前的投资时机,为中国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重视“一带一路”投资中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仅是一份保险,更是一种指向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国际经济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固然重要,但是防患于未然也必不可少,因此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主导性作用,利用自身优势为投资者提供详细的国际信息资料,要实地考察投资国家的风俗民情、宗教、文化等方面内容,并将其作为投资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为直接投资做好铺垫。为促进“一带一线”沿线直接投资产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还先后了《国际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等风险评估资料为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然而国内银行对企业直接投资的支持较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也应利用自身在国际上分支众多的优势广收情报,丰富资料的筛选手段,做到去粗取精,分析信息资源对投资者的利弊,并与投资者建立良好的联系,协助投资者在正确的时刻、正确的地点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引导企业完善投资方案,降低直线投资风险,实现“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产业的健康、持续化发展。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英国国立桑德兰大学)

【注释】

①王敏,柴青山,王勇等:“‘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国际金融支持战略构想”,《国际贸易》,2015年第4期,第35~44页。

②苏杭:“‘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问题研究”,《国际贸易》,2015年第3期,第18~21页。

③李丹,崔日明:“‘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经贸格局重构”,《经济学家》,2015年第8期,第62~70页。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9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发展的先导性

作为着眼未来、超越传统的新经济形态,其深度融合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一是引领发展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应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为绿色、低碳、智能、普惠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能有效破解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二是代表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源于当代最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又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其竞争空间一定是全球范围,核心技术一定是世界前沿。当今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纳米、生命、信息、环境和认知科学相融合为特征,集中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方向。三是引导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作用,反映未来的发展重心和政策走向,引导资本关注、研发投入、人才集聚,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存量升级、增量上档,重塑产业格局,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局的带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需要,不是一般的产业概念,而是为了解决重大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而科学选择的特殊产业,“正外部效应”明显,超越经济意义,带动全局、影响社会。一是关联度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突破现有技术体系,交叉融合多种科技要素,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很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其产业链条长,带动系数大,不仅包括由重大技术发展形成的最终产品,也包括围绕重大技术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体系,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二是渗透性强。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场,内化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溢出和扩散,往往会引发诸多产业的技术更新。既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整体效率,又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渗透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辐射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力强、辐射面广,关系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促进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带动生产体系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甚至改变整个社会面貌。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的内驱性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源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没有定型设备和标准体系,也缺乏显性需求和配套政策,无论技术工艺还是产品市场,都需要从头做起、“无中生有”,特别依赖创新驱动。一是依靠重大技术突破。与需求拉动、资源供给和区域转移等形成的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核心技术的突破诱发产生,是从“凝聚物质资源”到“凝聚知识技术”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控制价值链构成,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益。二是需要体制机制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新的体制机制与之匹配,有赖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保障,完善经济、科技、法律等相关制度,健全人才、市场、金融和考核评价等体系。否则,技术创新的种子难以破土成长。三是要求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能否走过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发展阶段,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市场的接受程度。这就要求从研发、设计、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强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的商业模式,积极引导大众体验和消费,努力培育和占领市场。同时要看到,“创新”常常伴随“风险”,“新兴”往往比较“脆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于一体,发展中可能面临较大的技术选择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等,需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对待。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快速的成长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长远盈利特征,产业成长性强,在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等方面大大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发展前景远大。一是市场空间大。战略性新兴产品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随着营销渠道臻于成熟、营销方式不断完善、产品的公众认知度提高,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二是发展速度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以创新为动力的良好基因,又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吸引,还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具有快速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其投资规模、产出份额、产业增长率等均高于一般性产业,呈现出非线性发展态势。三是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在技术垄断和供给不足情况下,通过控制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向、掌握产品标准和商务规则,又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始终占据高端领先地位,保持较高利润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再到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最问题。但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因此,2010年年初中央又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资源和环境约束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能源总产量的18%,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之首,水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相当严重.但我国的CDP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9%左右,因此发展方式粗放问题突出。要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资源的接续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为此,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知识密集度高、资源消耗量少、环境友好、效益明显、且具有较强成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我们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发展加工制造业,部分企业充当了别人的加工基地。而高附加值环节发展缓慢。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居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真正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各国把程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后发国家既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也可能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转向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四)我国面临的产能过剩、动力不足的问题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部需求急剧减少。且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由此导致的产能和动力问题都决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首先。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加重了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其次,虽然我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但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动力的缺失问题将困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其发展能够极大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也在客观上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后危机时代的新支柱产业缺失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从本质上理,这次金融危机属于世界产业周期的危机。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展。例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二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000年美国的高科技泡沫破裂后。标志着IT产业作为推动美国与世界经济增长引擎时代的结束.此后缺乏新的支柱产业跟进导致产业空洞的形成,在高科技时期形成巨额剩余的资本开始流向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形成了支撑经济增长的畸形支柱产业——虚拟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由于缺乏实体支柱产业所产生的危机,因此后危机时代,不但需要重建金融新秩序,更重要的是要再造实体产业动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经济的未来支柱性、产业的辐射带动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政策的导向性等特有属性.使得后危机时期的新支柱产业可以且必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不仅对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引导产业高端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占据价值链高端,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且综合效益好。将它们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淘汰产业层次低、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增强二三产业的实力,同时带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研发、设计、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和现代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强化自主创新,可以调整要素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自主创新是关键。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业变化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有助于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能引导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为企业资源互换、技术合作、委托研发、成果出让创造条件,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争刨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推进节能环保,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提出了较高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大幅度改善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现状,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到集约型的良性轨道上。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煤炭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等,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月生.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2] 邹德文, 姜涛.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 理论月刊, 2011(1).

[3] 龚慧群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培育经验及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2).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10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应用

收录日期:2017年2月8日

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仍然是“和平和发展”,如何进一步扩大国家间的交往与合作,实现共赢的目标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当下亟待考虑的问题。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中国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z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既顺应世界全球化发展潮流的要求,也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模式转型以及国内各产业要素流动调整转型、国际产业转型的要求,其立意之深、辐射之广、贡献之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和认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加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交通、贸易、投资、人文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双边或多边的经济贸易合作发展,搭建跨地区、跨文化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带动我国及相关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处于一个异常尴尬的局面。国内步调不统一、各国文化冲突和矛盾、战略沿线国家政治动荡、恐怖主义的威胁和侵扰、大国间的博弈和掣肘等因素严重阻碍和影响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成为当前困扰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键性难题。本文从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出发,引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探究,为我国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相关矛盾纠纷的解决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以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视角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潜在障碍和问题,旨在通过以法律的框架和方法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发展扫除障碍,明确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一带一路”的实施,为其提供矛盾解决手段和方法,以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现状及矛盾分析

(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现状。2015年3月27日在海南亚洲博鳌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性的解读,为世界各国了解、认知该战略提供了支持,也为战略的实施和开展提供了文件性的支持。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15)。“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和平、合作、发展、共赢)、“五个合作重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三个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来表达。

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从外交合作和具体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外交合作看,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我国与相关国家达成了外交共识,通过沟通、协作、相关政策完善等方法进一步推动战略合作,为战略的实践操作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从具体实践来看,围绕着对“五个合作重点”的推进,通过国内、国际间的政策、交通、贸易、资金、文化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实现国家间战略的逐步推进,构建跨区域的、以经贸合作为载体的合作框架。

(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矛盾分析。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国内步调不统一、各国文化冲突和矛盾、战略沿线国家政治动荡、恐怖主义的威胁和侵扰、大国间的博弈和掣肘等因素是阻碍战略实施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动荡,南海问题的不断发酵,成为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相关国家间信任和合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和矛盾分析仅从法律制度及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层面进行,对国内当前相关制度实施过程中潜在的矛盾进行剖析。

1、国家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不健全造成企业利益损失。“一带一路”背景下,不断加强国家、地区间的经贸合作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而目前我国的进出口法律制度不健全,对外贸易经营体制不完善,有些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面对贸易纠纷时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机制保障,导致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交往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利益损失的风险变大。

2、贸易纠纷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造成较大的诉讼压力。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范围广,参与实施的国家多,各个经济实体的发展程度不同,发展的环境也不相同,导致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传统的纠纷解决多是依靠司法裁判进行,不仅恶化了贸易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增加了法院工作的压力。

3、各国间不同体制矛盾造成的冲突多元化和复杂化。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路线上,涉及到亚、欧、非等区域的65个国家(含中国),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体制不同,文化等国情条件的差异阻碍着经济合作的进行和战略的实施,也造成了不同体制下纠纷、冲突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对当前的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新的考验。

4、专业领域人才缺乏造成战略实施的推进受阻。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因素对于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战略沿线国家的国情差异较为明显,投资项目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走出去”企业是否有既熟悉沿线国家国情又了解“一带一路”政策的高端人才,而调查发现,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甚至超过资金和技术需求。尤其以律师等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更是迫切。同时,在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过程中,法律人才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引入

(一)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纠纷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传统的以诉讼进行解纷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型纠纷案件。因此,面对多元化的纠纷和冲突,亟待一种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类纠纷、缓解当前诉讼压力、减少冲突和矛盾并维护合法利益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实现有效的诉讼纠纷解决。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能够以多种手段和方式对纠纷进行分析解决的机制,它能够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多元化主体的多样性需求。而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不是对传统的司法解纷机制的颠覆,是基于维护司法权威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对当前现行的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拓展和完善,是实现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相补充、相衔接、相配合的纠纷解决渠道,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结合我国自身特色对相应法制体制提出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具体实施

1、针对我国当前对外贸易法制体制不完善现状,要转变观念,完善立法,健全制度。加强对外贸易、进出口、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的立法,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新要求,为相关主体提供有效的司法保护和矛盾解决机制,保障相关主体的合法利益。

2、针对纠纷多元化的特征,要不断完善以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为主的社会救济网络结构。针对日益多元化的纠纷制定不同的救济机制和救济网络,不仅要发挥公力救济的权威性和终极性,同时也要注重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效力的发挥,使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能够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缓解诉讼的压力,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和效果,满足多元化纠纷的需要,实现纠纷解决机制的升级。

3、针对不同主体之间冲突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现状,要建立健全诉调对接机制。健全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对接,发挥各类不同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纠纷调解的可操作性,实现多元化纠纷的有效解决。

4、在当前依法治国背景下,重新定位法院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引导机制。随着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律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法院地位的不断加强,承受着巨大的诉讼压力。但是,纠纷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不仅是对法院司法资源的严重考验,也是对法院司法解决效果的考验。因此,亟待对法院重新定位,更好地发挥法院的协调、引导作用,从而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构建以法院为核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引导和协调机制。

5、不断加强战略实施中法律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成败关乎人才的成败,进而关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而教育和人才的发展在于对其的重视程度和规划程度。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法律人才的培养,这其中既包括法院人才的培养,使其实现专业化、范化,保障法院司法作用的权威性,同时在战略实施中更要加强律师队伍的建设。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强调更有效地发挥非诉讼调解机制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律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解纷机制的效用发挥。因此,要不断加强律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发挥律师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三、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旨在加强区域性的合作交流与发展,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世界新局面。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有开拓者“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观念,也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和看法,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固守传统的诉讼解决问题观念,用多元化的思路去应对,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去解决问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对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具体应用,是对我国当前法制体系建设的一种完善和思路的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

[2]何茂春,张冀兵,张雅M,田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障碍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

[3]刘顺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法律策略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5.

[4]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5]沈静.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11

新中国成立后,参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实质是统制经济、命令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具有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源行政式计划配置、经济组织结构封闭化等特点。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依托国家(执政党)所具有的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加之苏联援助成为早期工业化的关键性外部条件,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科技体系,奠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显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殊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弊端逐渐暴露,其体制优势迅速消耗,中国的国民经济遂陷入低度发展状态。虽然早在效仿“苏联模式”构建计划经济体制之时,就觉察到该体制存有弊端,提出要“以苏为鉴”,并先后进行过旨在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的行政性分权、旨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鞍钢宪法”等尝试,但并未从根本上纠正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体制弊端从反面构成了“市场化改革”的体制性背景。

(二)“后发困境”:“后发劣势”的现实性与“后发优势”的潜在性

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既可能利用后发优势而收获“后起之益”,也可能陷入后发劣势而遭遇“后起之弊”。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认为,落后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潜在优势,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化压力为动力,化动力为现实竞争力,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并称之为“落后者的优势”。对于后发国而言,后发优势客观存在,但其实现却需要理想的条件: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并且,两者发展时面临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应基本相同,只有这样,后发国的模仿才可能成功,后发优势才能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后发优势的发挥。例如,1973~1975年,我国大规模从美国、日本和西方引进技术,由于过于强调“先进性”和“规模大、速度高、效益大”,与我国当时的技术吸纳能力有较大差距,还与我国建国以后从苏联和东欧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工业体系和技术能力不能有效地匹配和协调,降低了技术引进效果,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果说后发优势的发挥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其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那么,后发劣势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却是一种现实存在。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利本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均揭示出落后国家(地区)摆脱发展困境的难度。新中国经济发展起点很低,缺乏推进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产生了显著的“迟发展效应”。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中央集权传统,缺乏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在产权、法治、信誉和文化信仰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后发劣势变成现实存在,尤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优势衰减之后,后发劣势愈发显著,成为必须突破的发展障碍。

(三)“赶超困境”:封闭条件下赶超战略难以为继

与“体制困境”和“后发困境”相伴而生的是“赶超困境”。中国历史上的大国传统、近代以来的落伍经历、现实中国际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严峻压力以及国家振兴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新中国具有强烈的“赶超冲动”。加之当时“以苏为鉴”,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就确立了赶超战略。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是一种把重工业作为突出固定重点的“倾斜发展战略”;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看,是一种以增加生产要素为主途径的粗放发展战略;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是一种以广泛发动群众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战略。赶超战略的实施,在短短十年之内,就迎来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现代化实现程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赶超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战略防御体系,但我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战略执行不是市场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即以片面追求GDP的增速为目标,不顾一切,采取争项目、争投资、争资源等措施所形成的。在当时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我国缺乏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以填补国内发展缺口的条件,为实施赶超战略,确立并执行了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这种政策的表现往往是不顾条件,大干快干,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起伏跌宕。总之,赶超战略是以资本密集、低就业能力、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这不符合中国人均资源稀缺、资本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改革开放的战略内涵: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是在既有发展战略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加以改变的情况下展开的,当时,既没有成熟的理论可资参考,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体现出强烈的“试错性”和探索性。因此,改革开放战略一开始并不是以完整的体系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探索才逐渐呈现出较为清晰完整的发展脉络。现代战略的核心范式是“目标(ends)一途径(ways)-手段(means)”。有鉴于此,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其战略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战略目标,这构成制定战略的方向和统领;战略途径,这构成战略实施的具体“抓手”;战略手段,这构成与战略途径相配套的实施工具。

(一)战略目标: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归宿的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

国家战略目标是国家所要达到的战略预期任务,是一定时期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战略决策中的关键性因素。战略目标规定了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任务的提出既基于主体的利益诉求,也受发展的阶段性限制。改革开放战略最初是为了适应时代进步潮流提出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表明,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和关键抉择,既要摆脱我们党和国家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长期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实现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又要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赶上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发展目标日渐清晰:从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到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再到提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阶段性的准确把握和对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从发展层次上,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可划分为:第一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根本目标具有整体性,其目标在于使全体人们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国人民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具体目标具有渐进性,例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几经调整,最终的确立直到党的十四大才得以解决;第三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差别性,例如,开放之初,我们主要希望实施经济开放,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在加入WTO之后,改革战略具有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内涵,而在当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需要全面的开放,并致力于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为推动建立和谐世界而努力。

(二)战略途径:渐进式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间接路线”

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克劳塞维茨”的英国战略思想家李德哈特(BasilHenryLiddellHart)提出了“间接路线(IndirectAp-proach)”原则。他认为,战略中最重要的是一方面心里永远记着自己的目标,而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行进的路线,即在追求目标时要适应环境,随时改变路线,尽量采取侧翼的行动,以求找到一个暴露的弱点。从战略方面来说,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往往就是一条真正的捷径,这与《孙子·军争篇》中“以迂为直”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与采取“激进式”方法推行改革的一些转轨国家不同,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路径是一条典型的“间接路线”,即渐进式的迂回战略。中国选择这一战略途径源于对改革初始条件的清醒认识和利用。中国计划控制的相对松弛、经济的二元结构及非均衡发展、单一的以及相对一致的意识形态等等初始条件,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适宜走一条渐进道路,进而决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框架和实施时序:“由易到难”地推进改革,先进行增量改革后进行存量改革;通过“利益补偿”与“体制替代”获得民众对改革的支持,以化解改革阻力;经过“双轨制”作为中介联结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对地方政府“分权改革”来培育市场的竞争主体;由局部制度创新带动全局制度创新,等等。通过这些“迂回”的战略途径,保障了改革开放的稳步进行,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随着中国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的改变,改革开放的战略路径也不断变化,其路径演变共同之处在于,依据国力选择合适的战略路径,不致使“咬下的分量超过可以嚼烂的限度”,并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加以调整。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间接性”和“渐进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经济结构战略而言,在我国现代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重点实施倾斜式的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化战略,待我国进入工业化的成熟阶段,且具备“城市反哺农业”的条件时,及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新型工业化战略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2)就技术发展战略来说,在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相当落后,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落差巨大的情况下,实施“以技术换市场”的战略,通过引进外资,以获得技术溢出,同时大力实施技术引进,通过技术模仿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待我国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国内技术人才储备充裕之时,提出了自主技术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3)就区域发展战略而言,在我国不具备推进各地区同步发展的条件下,我国实施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待到条件具备即开始实施包括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4)就开放战略而言,在开放初期,实施对外特惠的外向战略,引进资本和技术填补国内缺口,在国内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待条件成熟时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再向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演进。

(三)战略手段:多力并举提升发展效应

战略手段指实施战略具有的一整套工具,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在内。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可资运用的国家权力和可资选择的战略手段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改革开放战略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作为后发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方大国的特殊性。整体上看,与国家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战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改革为手段带来改革效应。改革既构成战略本身,也是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改革形成的体制性释放效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例如: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集体生产条件下的“搭便车”现象,产生了制度激励,降低了生产监督成本;通过企业改革带来了效率提高,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效益也稳步提高;分税制改革促进了地方政府围绕经济发展的制度竞争和制度创新,形成经济发展独特的驱动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使资金能够向高效益的环节流动,大大提高了资本要素配置的效率。(2)以开放为手段带来开放效应。通过实施开放战略,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走开放式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校正国内要素结构失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通过融入国际产业链和国际价值分工体系,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改变了原有的劳动力资源闲置或低效率配置状态;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了国际市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使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得到稳步提升;通过加入国际组织,一方面利用国际规则保护和发展我国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形成的“竞争效应”和“规则意识”反过来推进国内改革,促进我国改革深化推进。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经济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发展开始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行,中国已成为世界的中国,世界也成为离不开中国的世界。(3)以创新为手段带来创新效应。如前所述,改革与开放本身既是战略,也构成手段本身,两者都是创新的伟大实例。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互相依存、互为动力的动态过程。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折射着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正是在这样一个解放思想的伟大历史变革中,党在理论上日益完备成熟,在指导战略上更加高瞻远瞩,在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中更加清醒坚定。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本身就是一次全方位的探索创新过程,也正是改革开放所激发出的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使得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一部创新史造就了“中国奇迹”。(4)以学习为手段带来学习效应。学习效应的发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改革开放伴随中国转型全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利益分配和重新分配的过程,其中潜伏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决定了转型中的学习同样也是一个需要大胆探索和创新因而同样具有极大风险的过程,是一个在学习中创新,创造性的学习的过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需要向国外学习,例如学习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和经验,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干中学”,以“摸着石头过河”边总结经验,不断“试错”,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逐渐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前行。

三、改革开放的战略经验:三十年艰辛探索的历史启示

同志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业推向前进。从战略视角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十分有益的。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坚持长远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战略目标的选择首先来源于对战略主体利益的确定上。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的集体事业。改革开放的战略主体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相统一。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创造一个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团结稳定的社会大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支持并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而在战略利益的确定上实现了国家利益至上与人民利益至上的标准相统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生产力标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都体现了上述标准。在对战略主体和战略利益进行确定之后,战略目标的制定就有了可靠的依据。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上述长远目标,必须立足国情,体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从“三步走”战略,到“新三步走”战略,从“总体小康”目标再到“全面小康”目标,体现了我们对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准确把握。

(二)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战略路径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制于战略主体的能力、能动性和外部环境。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战略路径的选择上要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改革开放战略的重心在于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任务决定了中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也应服务这个大局,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发展领域,制定具体的战略措施时则体现为不同的战略重点。例如: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邓小平同志提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农业也是重点。”在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明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表明经济发展重点的转变。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巨大规模的国家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多层次、多相关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开放一开始从试验开始,但这是在大系统之中的突破,因此虽然是“单兵突进”却具有全局意义,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展开,这种系统性更加显著。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构成了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两个基本点”;另一方面,改革逐渐走向“整体性、系统性”方向,开放逐渐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这都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系统性特征。

(三)战略手段的选择上:坚持自主性与特色性相统一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018-08

一、问题的提出

甘肃占据我国大陆部分的地理中心,主要省城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从自然区划来看,甘肃地处东南季风湿润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三大地貌交汇处,也是我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的交汇地带;从政治、民族角度来看,甘肃是典型的多民族集居区域,是西北较大的少数民族,如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交会地区与过渡地带。从交通区位来看,甘肃处于东亚和亚洲中部分野及亚欧大陆内外流域分界线两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历史地理枢纽;从生态角度来看,甘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与整个西北地区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正是由于甘肃在全国具有上述的地位,所以甘肃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里,甘肃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从“陇中苦甲天下”、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贫困省份发展成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经济体。这60多年来甘肃的经济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甘肃60多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与教训,对甘肃未来经济的发展将非常有意义。

将“发展战略”引入经济学的关键人物是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他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中首次使用“发展战略”的概念,之后,“发展战略”一词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政策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国家或区域基于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综合考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做出的具有纲领性、前瞻性、宏观性、全局性的总体谋划。它制定和指明了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目标、价值去向、发展阶段、发展重点以及为实现以上目的而实施的重大政策措施。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发展经济意愿以及如何发展经济的集中体现。

本文从两个方面立题。一是对60多年来甘肃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回顾、梳理;二是对实施的这些经济战略进行反思。既然是反思,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肯定以往经济战略在甘肃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功劳,并客观、科学地指出在战略决策和战略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继往”是为了“开来”,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倘若一味地歌功颂德而忽视、回避、甚至掩盖矛盾和问题,那么反思以往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就失去了的意义。在文章最后部分,作者针对甘肃应该继承和发展的经典战略进行充分讨论,深刻挖掘和分解经典战略的内涵。

二、1949—1978年甘肃经济战略的演化与反思

从建国初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30年中。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中国经济选择的是以“赶超”为目标的、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战略,在具体发展模式上,选择的是以内陆地区为重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30年中,受全国经济宏观战略导向的影响,甘肃没能提出具体的、明显具有“甘肃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但关于甘肃如何走工业化道路问题开展过讨论,也曾多次明确指出甘肃经济建设的方针及奋斗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甘肃实际上已经选择了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审视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进程,这种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在国家宏观战略的导向下,以经济体量扩张和高速增长为特征实现经济的外延式增长。在内容上,这一经济发展战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即:依靠国家扶持和自身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对农产品、矿能等初级产品的开发,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积累丰富的生产资料;在产业发展次序上,突出发展重工业,然后是农业和其他产业,伴随着重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通过重工业牵引带动农业、轻工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最终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地方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速度型、数量型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战略。

(一)在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甘肃经济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低基数、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土地革命的完成以及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极大地激发了甘肃人民经济建设的热情,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解放,特别是“一五”计划的实施,为甘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8年,是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铺开的时期。这一阶段,甘肃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2.89%,重工农业年均增长率为8.72%;国民收入增长率除个别年份外大都处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见图1)。尽管当时经济增长率较快,但应看到这种高增长是建立在异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之上,是一种低基数的高速增长。

2 波荡起伏的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8年。这一时期,甘肃经济受国家大背景的影响,时好时坏,几遭挫折,发展速度起伏明显,但总起来看还是在向前缓慢发展。全省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5.47%,国民收入递增了4.8%,人均国民收入实际增长了2.77%。这21年中,甘肃经济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增长速度波荡起伏,大起大落(见图2)。二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农业与工业比例关系失调,甚至工业内部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也严重失衡。1957年,甘肃省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比重为59.22:40.78,到1978年,二者的比例关系调整到22.15:77.85;1957年,轻工业与重工业的产值比重为40.62:59.28,而到1978年,二者的关系已调整至18.08:81.92。

(二)1949—1978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1 奠定了甘肃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纵观改革开放前30年甘肃工业的发展,也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甘肃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三年恢复和“一五”建设的8年中,甘肃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一五”建设时期,国家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施资源开发战略的指导下,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重点部署了156个重大工程项目,其中有16项落户甘肃。兰州化工厂、兰州炼油厂、“铜城”白银、“钢城”嘉峪关、“镍都”金川以及工业新城兰州都是在这一时期围绕资源开发而兴建和发展起来的。1949—1957年的8年中,甘肃经济增长之快、取得成就之大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可以说创造了甘肃“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阶段是1958—1978年。受当时政治大背景、大环境的影响,甘肃工业发展由快速发展转向缓慢发展。但作为全国整个战略布局的后方基地,甘肃依然是国家工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的重大部署中,东部地区一大批电子、军工、轻工及工矿企业搬迁至甘肃,为甘肃工业带来长足发展。可以说,时至今日,甘肃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工业布局。

2 确立了甘肃在全国交通布局中的枢纽地位。这一时期。甘肃建立起了以兰州为核心节点的公铁航立体交通体系,兰青、兰新、宝兰、干武铁路干线相继通车,一批公路干支线也陆续建成使用,民航设施得到整修并投入使用,这些交通设施的修建使甘肃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历史地理枢纽”的战略地位得以在现代交通体系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甘肃在国家战略中地位凸显。

3 大规模开发水土资源,短期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围绕水土资源开发,甘肃重点建设了刘家峡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和盐锅峡水电站以及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皋兰西岔电力提灌工程、三角城电灌工程、靖会电灌工程等大型水电工程设施;大规模开发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沿岸滩涂荒地资源,重点建设了“陇东粮仓”。水土资源的规模开发为甘肃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今受益。

(三)1949—1978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

改革开放前30年,全国上下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中央政府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过分干预经济运行,地方没有自由发展经济的空间和话语权。当时甘肃只是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者,在战略决策上缺乏自。我们不能因为地方发展自的有限性,而把所有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当时的计划体制。虽然当时甘肃不能左右国家宏观战略的决策,但在战略实施的环节上还存在一些失误,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失误,并认真反思。

1 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忽视农业和消费工业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致使经济结构严重扭曲,农业与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由于经济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巨大缺陷,使得经济效益低下。这一阶段没有把经济效益放在突出位置,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时期,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只看重“多和快”,不看重“好和省”,经济效益为零甚至为负,致使有限的生产要素被大量地白白浪费。

同时,在这一阶段没有把消费放在与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处理生产与消费二者的关系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生产,不重视消费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甘肃省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一直严重失调,尤其是时期,积累率与消费率之比仅为54.1:45.9。

2 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没有从省情出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应该依据省情稳步前进,不应操之过急而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欠发达省份,在这样一个区域发展经济更应该步步为营而不应急躁冒进。只有认清这一点,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符合客观省情,才能使经济稳步前进,否则欲速则不达。不可否认,当时很多人也对省情较为了解,由于在和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没有太多的经济自,只能被大环境挟裹着向前发展。但甘肃在三线建设和之后等相对具有自由发展空间的时候仍然犯了急于冒进的错误,至今值得吸取教训。在三线建设中,由于对建设项目在布局中缺乏平衡、协调,造成项目布局不合理,并在建设过程中过急过快,使得建设项目与社会、自然环境不和谐。结束后,甘肃又犯了“左倾”冒进错误,希望在短期内把因动乱导致的损失补偿过来,使得经济发展再次违背经济规律,让几近崩溃的国民经济再次遭受挫折。

3 缺乏科学管理制度。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由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特别是在企业中一定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管理制度。“”前,我省在调整经济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探索出一套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但是在“”期间,却被当做资本主义的“管、压、卡”、“物质刺激”、“利润挂帅”、“条条”等遭到批判,当做“修正主义”的“黑货”被废除了、结果是经济管理混乱,企业生产无法正常运行,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高,事故增多,企业效益很差。事实证明,现代化的大生产没有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不行的。我省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管理制度,培养管理人才,实现管理现代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与反思

(一)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

改革开放之后,从产业发展战略到区域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并趋向成熟的过程,而每一个战略的决策都是依据当时、并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把农村问题提升到战略层面,提出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措施。80年代末期以来甘肃陆续出台若干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发展战略的最完美体现是“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为甘肃工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和发展方向。针对第三产业,甘肃从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实施大经贸”战略,接着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12年甘肃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做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争取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从“抓两头、带中间”的三大块战略到“再造河西”战略,再到2009年甘肃省委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甘肃的区域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伴随着兰—白一体化、酒—嘉一体化、金—武一体化、平—庆一体化等战略的实施,甘肃依据本省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详见表1。

(二)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1 产业发展战略始终是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不夸张地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一个区域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与比例;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建国初期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受“唯工业化”思路和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影响,甘肃“二元经济”现象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提出了若干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如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农业发展思路,1983年提出的“两西工程”建设,以及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这些战略措施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展开,主张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关于发展第二产业方面,不同时期甘肃也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如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岸两翼”战略,90年代提出的资源加工增值战略和“双带整推”战略以及本世纪初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等。“工业强省”战略落实到具体产业上主要包括: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培育发展含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技术和生物产业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含石化通用设备、机械电工电器设备、汽车及专用设备在内的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关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甘肃提出了“敞开大门、东进西出、实施大经贸”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提出大力发展包括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业、金融和信息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2012年初,甘肃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战略措施。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产业来支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最终靠产业的发展程度来考量。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大都把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战略的重点,可以说这些战略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也符合省情和产业发展方向,当然成效亦很明显。

2 由非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不断明晰。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由于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较少,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更有效的办法是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把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突出发展的产业或重点发展的地区,使这些产业或地区优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或地区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甘肃大体上实施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但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步凸显,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在深刻总结过去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不断明晰,目前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突出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在非均衡协调发展上,更加强调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域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的关系、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3 由区域到整体,甘肃经济发展战略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甘肃省就地理疆域来看,可分为五大块:一是陇东和陇中黄土高原,包括兰州、白银、天水、庆阳、平凉、定西六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二是陇南山地,包括天水市的一部分和陇南市;三是甘南高原,主要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管辖的范围,包括大夏河、洮河、白龙江上游以及阿尼玛卿山和黄河大拐弯以南地区;四是河西各地,包括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和武威五市;五是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各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市场发育程度、生产要素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支持重点区域发展是改革开放后甘肃一直坚持的工作思路。以河西地区为例,1983年,为解决温饱问题,甘肃实施“两西工程”建设,重点之一是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1997年,甘肃又提出“再造河西”的发展战略;新世纪以来,甘肃也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河西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受外界发展因素的影响和本省发展因素的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出现日益拉大的趋势,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甘肃省委第十一届七次会议确定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2009年以来,围绕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甘肃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和措施,争取打破区域之间经济封闭运行的模式,实现“行政区经济”向“市场区经济”转变,其中主要包括: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促进兰-白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兰-白经济区的中心引领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快推进酒-嘉一体化建设,把酒-嘉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推进金-武一体化进程,积极支持金-武经济区的发展;推进天水市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同时引导整个陇东地区共同融入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以国家支持藏区发展为契机,甘肃出台《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采取特殊政策,加快甘肃省内藏区发展;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契机,加快平凉、庆阳等地的发展。至此,形成了通过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区域经济战略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三)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体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体量大幅度提升,特别是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GDP由1978年的64.7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020亿元,增长了77倍。财政收入由20.53亿元增长到933.62亿元,增长了45倍。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丰收,突破1000万吨大关,结束了改革开放初期粮食短缺的局面,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经济获得全面发展。工业发展成就斐然,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34.6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524.3亿元,增长了73倍。伴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逐步实施,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向合理,装备制造业、太阳能、风能等新兴工业发展势头迅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9.28%调整为2011年的36.21%。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飞跃,尤其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相继建成一大批电力、交通、通信、水利、生态等重点项目和骨干工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突破,甘肃省生存生活的基础条件大为改善。

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农村地区贫困率逐年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分别由1978年的110元和407元增加到2011年的3909元和14989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低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切实关系民生问题的社会事业实现全覆盖。

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保障,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在历经“阵痛期”之后,逐渐理顺关系,成效显著。医药卫生、财政管理、投融资、文化体制改革等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在全国大风向的指引下亦展开破冰之旅。开放程度迈出新步伐,对外贸易总量进一步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454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7.64亿美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兰-白都市圈建设扎实推进,兰-白经济区将继续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引擎,酒-嘉经济区、金-武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天水等陇东四市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的发展,民族地区和边远革命老区的逐步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四)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

1 纵向比较,成就较大;横向比较,差距明显。60多年来,甘肃取得的巨大成就已在前文中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横向比较来看,甘肃与全国、西部省份以及西北其他省份的发展仍有不小的差距。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作为比较经济发展差异的代表性经济指标。从表2可以得出:一是甘肃总的经济体量较小。2011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119.5亿元,在全国31个省中位居27位,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西部12省(市、区)中也仅位居第8,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中位居第3。二是人均指标更低。由于人均指标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所以本文更多地使用人均指标来表示地区经济的差异。就人均指标来看,甘肃整体上处于中国经济的“洼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6107.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2%,位居29位,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5%、73.5%、57.9%和46.5%,位次分别为第28、28、31和29位。就西部12省(市、区)来看,甘肃省人均指标的位次分别为第10、9、10、12、10位,几乎垫底。聚焦西北5省区来看,陕西省为西北地区经济的领头羊,大多数指标都远高于其他省份,甘肃省处于中间靠后位置,有些指标甚至不及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2 多头并进,战略重点不突出。1978年以后,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出现多头并进的局面。从突出发展农业到重点发展工业再到发展现代服务业,从重视农村发展到重视城市发展,从重视局部地区或区域的发展到突出整体协调发展,每一个战略决策的初衷都是好的,每一个战略的制定都是针对当时认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由于全面出击,受经济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而不能集中精力办大事,把本应用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的有限经济资源过于分散化,致使投资的规模收益下降,使制定的发展战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一岸两翼”的发展战略、“抓两头、带中间”的三大块战略、“再造河西”战略等,在这些战略的制定之初,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都非常清晰,并且受政策导向的影响,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资源开始流向战略重点区。战略本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往往事与愿违,当这些战略初见成效后,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均衡发展战略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关系,最终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把本应集中办大事的、有限的经济资源分散化,致使战略重点不突出,战略效果不理想。

3 深入不足,战略体系不完整。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定战略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战略的实施,只有实施了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在于战略体系的完整。倘若没有完整的战略体系和战略内容,就会出现“天再大而无从下口”的局面,战略再好而没有具体实施的抓手。但在我省战略制定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深入不足、战略体系不完整的现象。一些地方或部门在没有经过详细调研、掌握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战略规划,这些战略往往没有完整的体系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结果只能以会议形式和文件形式落实战略精神。

4 组织不力,战略落实不彻底。完整的战略体系很重要,倘若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组织实施这些战略,出现组织不力的状况,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战略成效。因为每个战略规划的出台,往往牵扯到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利益,为了整体经济的持续性、长远性发展,局部利益必须做出牺牲而服从整体利益。受利益驱使,部门利益或区域利益可能不会主动服从全局利益,此时如果组织不力,必然会给战略的整体实施成效带来影响。以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为例,其实该战略最早由甘肃倡导发起,并得到黄河上游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积极响应。以今天的视野来看当时的战略,仍然认为黄河上游经济开发区建设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就全国来说,也是一项较早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起初,针对这一战略,甘肃配套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但由于实施过程中组织不力,部门间推诿现象严重,许多好的举措并未真正贯彻落实,致使该战略收效甚微。

5 流于形式,经典战略不持续。不可否认,甘肃在有些战略上流于形式,存在着“喊口号”、“空谈”、“跟风”等不良风气,在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依托无可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甘肃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敞开大门、开发致富”的发展思路,旨在依靠国内外、区内外的市场和资源,走开发型、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可以说,这是非常经典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惜的是,每一届政府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发展思路,使得这一经典战略并没有得到持续贯彻落实。应该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甘肃就已经找到了发展经济的精髓,之后提出的战略无非是开放开发战略的拓展与延伸,如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始终围绕着开放开发战略展开工作,少些形式,多些务实的精神,把开放开发战略不断深化,充实完善,应该会取得比今天更大的成就。

四、结论

(一)甘肃的历次腾飞都与国家宏观战略导向有密切关系

纵观甘肃60多年来每一次大的发展都与国家宏观战略息息相关。建国后,国家倡导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并把较多重点工业项目布局在甘肃,使得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省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甘肃作为全国重要的后方基地,国家把一大批军事工业和电子工业布局在此,促进了甘肃工业的再次腾飞。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拨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左的思想,实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引上了正确的轨道,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甘肃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经济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新世纪前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进一步助推了甘肃经济的发展。

(二)纵向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横向一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60多年来,甘肃与自身比较,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在与全国其他省区比较后,可知甘肃与其他省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经济体量差距明显,人均经济指标也远远落后发达省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甘肃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实施的战略有成功之处,也有局限

60多年来,甘肃制定了不少经济发展战略,这其中不乏经典战略,没有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甘肃经济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当然,在战略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如战略体系不完整,流于形式,组织不力,落实不彻底等,影响了战略的实施成效,在谋划未来经济发展中应引以为鉴。

(四)甘肃必须坚持走开放开发战略

总结过去经验,可以得出,开放开发战略是甘肃应该坚持的经典战略。当前甘肃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富民兴陇、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更离不开开放开发战略,这是甘肃崛起的根本战略。

(五)坚持战略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战略是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总的导向,这就要求制定的战略措施必须具有持续性。可以根据每个时期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发展形势,对战略进行适当调整或创新,但对经典战略制定的发展目标、方向不能随意更改甚至放弃,而应继承并不断发展。只有如此,才能稳步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五、讨论

甘肃目前尚处于基础性发展阶段,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是甘肃经济最主要特征,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是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开放开发战略是甘肃应该始终坚持的经典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开发战略是推动甘肃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兴陇的根本举措,这是正确的选择、明智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也是甘肃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对开发内涵的分解

发展不足是甘肃经济的症结所在,之所以发展不足,根本原因是开发不足,加强开发,对甘肃来说意义深远。当前情况下,开发的概念有别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应当说它具有“深度开发”和“科学开发”的内涵,是对甘肃经济发展条件的综合的、全面的开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推进区域开发。突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甘肃已经在省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积极争取“行政区经济”转变为“经济区经济”。促进兰-白经济区发展,保持其核心增长极的地位,带动周边地市发展;通过酒-嘉-体化、金-武一体化的实施,加快河西地区的发展;推动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等地积极融入关一天经济区,同时加快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

2 加快资源开发。甘肃具有相当丰富的能矿、风热等自然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同时作为文化大省,也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加快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成为实施大开发大开放战略的主要竞争力。

矿产资源开发。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据《2009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矿产中,甘肃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居前5名的有29中,居前10名的有59种。今后的矿产资源开发不应仅仅是初级产品的开发,而是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风能和光热资源开发。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甘肃丰富的风能和光热资源。甘肃风能资源依据面积大、地处戈壁、交通运输方便、联网送出条件好、极大风速极限气温且湿度小等特点,大面积开发风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肃年日照时数为1700~3400小时,尤其以河西走廊的中部和西部最为富集,开发前景广阔。借助当前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深层次开发风能和光热资源,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甘肃在我国新兴能源开发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旅游资源开发。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风格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既是促进甘肃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发展文化大省的有力抓手。

农副产品资源开发。近年来甘肃形成了马铃薯、制种、中药材、草食畜牧业等特色优势农副产品布局,大力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3 促进产业开发。产业开发是开发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在大开发的过程中,紧紧依靠产业开发带动支撑转型跨越。主要包括改造提升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风热、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全力打造富民产业,包括发展劳务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业和生活业的升级和全面发展。

4 加快小微企业开发。上述提到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开发中,除个别产业外,多数需要大中型企业来开发和承载,这也是很多年来甘肃始终重视大中型企业发展而忽视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因。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相较大中型企业来说它具有数量大、分布广、跨行业、灵活快捷的特点,同时又紧贴市场和消费者,因此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可以为甘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助推剂。着重在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支持、培育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推动经营模式的创新,推动全民创业,增加居民收入,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5 注重消费潜能的开发。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是国家的长远战略。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甘肃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倒数的位置,收入低是制约甘肃消费能力弱的主要瓶颈,如何通过消费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摆在甘肃人民面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挖掘居民消费潜能一方面是不断创新消费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最主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有钱消费、敢消费。

(二)对开放内涵的分解

每个区域在发展条件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如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但也存在发展的劣势和不足。如果不注意与其他区域优势互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仅仅依靠本区域经济要素的开发,就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只有统筹开放开发两大发展主线,以开发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开发,积极合理利用省内外各种经济要素,不断丰富和创造经济发展条件,才能为甘肃的持续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关于开发方面,甘肃已经做了较多的工作,而开放则明显不足,经济开放程度、区域经济合作程度都还比较低。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篇13

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工艺还是整体的信息化建设,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企业自身的产品结构来说,整体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断地缩短,这对于企业的营销战略制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驱动着企业市场营销战略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对于企业的营销人员和队伍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消费主体的因素,以及营销团队的因素等,以此来确保企业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对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服务效率低

当前在其他竞争过程中,整体的产品结构就有一定的趋同性,无论是产品的特点,还是自身的质量都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就在于自身的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当前企业现有的营销战略整体的营销服务效率和质量并不高,消费者对于营销服务缺乏有效的满意度,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任和关注,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企业的营销策略单一

现如今在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过程中,营销战略的制定还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这不仅无法有效吸引社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对于企业的营销效果也并不明显。尤其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单一化的营销策略无法有效支撑自身的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我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缺乏对于目标市场的有效调研,无法全面整合当前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对于同行业的产品结构以及产品价格等也都不了解,很难支撑企业营销活动的有效开展,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产品库存,这不仅极大的浪费了企业的营销资源,同时也大大影响了企业市场营销的效果。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营销战略的优化对策

(一)有效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当前我国的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都在不断地提升,产品的质量也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也要切实关注自身的服务质量,关注营销人员的服务态度,积极强化自身的售后服务工作。例如:企业可以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售后服务保障,为消费者提供上门维修的服务,以此来提升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这也能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于企业的服务认可。同时在营销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也要明确自身营销活动存在的不足,及时地进行改变和完善,制定动态化的营销策略,以此促进自身行业发展优势的提升。

(二)创新营销手段和策略,打造多元化的营销格局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因此,在自身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平台打造多元化的营销格局。例如:积极建立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营销活动的推送,以此来吸引社会消费者的关注。不仅如此,企业也可以积极借助官网以及微博的诸多的媒体平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营销范围,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在行业当中的影响力。

(三)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工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