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低碳城市特征实用13篇

低碳城市特征
低碳城市特征篇1

1.国外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实践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先进的科技和较高的经济水平。因此国际大都市率先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早在20世纪70年代,丹麦就已经开始推广低耗能的社会经济。20世纪90年代,哥本哈根减少了1/5的碳排放量,城市区域供热和废弃物回收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哥本哈根有一半以上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民众低碳意识较强。这也表明,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民众有着普较强的低碳意识,低碳城市规划较为容易实施。

德国的弗莱堡重在交通运行和能源上的减排,实施城市太阳能发电,在交通运行上开设自行车专用道和城市有轨电车。加拿大的多伦多采取深层湖水来取代空调制冷,以LED照明灯替代霓虹灯和传统灯泡,发展垃圾填埋沼气发电。这些国际大城市根据城市具体情况进行低碳规划,并彼此联合抵制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2.中国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实践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受到国际低碳理念的影响。2007年,我国城科会和美国的能源基金会共同研究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理念。2008年,WWF选择中国的保定和上海,作为低碳城市试点,以此积累经验。保定市构建新能源制造区和太阳能示范基地,并创造再生能源的交流网络,支持清洁能源产品的出口;上海市减少城市建筑的能耗量,并调查和审计大型公建的能耗情况。提高交通运行节能率。随后,杭州市推行“六位一体”理念,即建筑、交通、低碳经济、环境、社会和生活。厦门市低碳城市规划重视空间布局,推行交通和建筑节能降碳,并发展交通、建筑低碳模式。我国多个城市制定了清洁能源、节能、建筑、循环经济与交通的专项性规划。低碳城市建设多在城市新区试点,探索产业的转型。许多都是宏观框架内,没有可行性的行动计划。

3.中外低碳城市规划特征的比较

3.1规划目标

世界发达国家低碳城市规划重在减少碳排放量。而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是下降碳排放量的比例。倘若某城市经济增长较快,下降碳排放量速度缓慢,那么该城市依旧有很高的碳排放量。固然规划目标不同,但也是由于经济体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早已经历了高能耗和高排放阶段,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之后,城市的碳排放只在交通、建筑和日用方面。而我国依旧存在高速度和大规模的发展阶段,有着旺盛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我国出口产品生产每年都要消耗1/5的能源。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低碳经济目标是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耗的比重,使得碳排放量达到稳定,逐步下降碳排放量。

英国伦敦市是工业革命发展的老城市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的污染性气体,伦敦市空气质量一直很差,被称为“雾都”。2007年,伦敦市长倡导民众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量。伦敦政府制定了《交通战略草案》等,向行驶市中心的机动车征收额外费用,用小型绿色能源装置部分替代电网供电,改善建筑能源效益。而我国政府绩效考核和英国不同,低碳城市规划采取的措施不会违背政府的要求。因此,低碳发展和政府的低碳目标很接近。伦敦城市规划按照发展愿景和城市情况,它们的低碳城市规划目标比较高。而我国低碳城市规划更符合国家要求。

3.2规划内容

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的内容较多,以能耗部门进行划分,有建筑、工业、农林、能源和交通部门。一些城市规划还加入了废弃物管理。国外低碳城市规划不存在产业部门,主要是交通和建筑领域。加拿大的多伦多用垃圾填埋沼气发电。中外低碳城市规划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是由于碳排放来源和政府职能不同所导致的。我国城市是由地理单元城市和城市附近的村镇构成,城市政府职能全面,特别强调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而西方国家城市职能简单,主要是建筑和交通。例如美国“纽约规划2030”规定,政府对社会工商业、电器用品、家庭、政府、新建建筑五大领域采取节能政策,以增长清洁能源供应。严格限制建筑耗能量,并设定BRT,对交通高峰期行驶进曼哈顿区的车辆额外收费。

3.3规划动机

97年的《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后,发达国家有着降低碳排放量的责任。城市消耗能源量是巨大的,约占3/4的全球能源消耗量,碳排放量达到了4/5。一些学者认识到人类受到的气候变化威胁将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基础的革命。主动转变和被动承担两种作用下,西方国家开始了低碳城市的规划。欧洲国家的低碳城市方案更侧重于低碳经济未来发展的机遇,也有一部分规划动机是为了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人群,有着较高的环境质量要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保护方面,这些人群有着很大的感召力。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动机是经济发展的途径和质量,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减少碳排放量。在发展经济时,必然需要大量的能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约束。低碳发展也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发觉全球有更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时,可推广太阳能和风能的设备制造,并推广海外。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动机还包括政府官员政治晋升,通过低碳城市的名目能够获得优惠项目和政策。综合比较而言,西方国家规划动机较为明确,有主动性。而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存在一点的被动因素。

3.4实践途径

国外低碳城市实践多在消费性部门,而我国低碳城市实践躲在生产性部门。实施过程中,国外侧重于城市建筑、企业、基础设施、家庭、城市交通方面的减碳,而我国侧重于研究节能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国外是低碳经济生活,而我国是产业升级减排。国外民众低碳意识性强,采取财税激励和自愿性政策。而我国多是强制性政策,且政策工具很单一。这也是因为我国是强政府、弱市场,而国外是小政府、大市场。

结束语:

中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源基础方面,都将低碳城市规划当做重要战略举措。但是,中外低碳城市规划有着许多的不同。这些差别表现在低碳规划的目标、内容、动机和实践途径方面。西方规划多以市场政策为工具,而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却依靠政府的行政措施。我国在城市试点规划时要吸取中外的经验教训,采取市场手段和激励措施来完善实施途径,提高实施规划效率,并降低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朱婧,刘学敏,姚娜.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3, (14).

低碳城市特征篇2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之最大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各国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具体实施、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我国低碳城市的概念是由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的主题报告中率先提出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3 低碳城市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设想,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付允等学者(2008)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能源、经济、社会、技术的内在关系框架。方伟坚 (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部分国际组织也积极展开对中国的研究。2008年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正式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旨在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低碳技术应用,构建低碳领导力体系,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亚洲协会美中关系研究中心推出了《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制定了优先合作领域如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4 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

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进行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明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定位,构建低碳城市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量、可推广的规划实施指标体系,并融人法定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要求,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创新,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4.1 理清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二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都是侧重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因此相对来说生态城市内容更宽泛、更综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一个子集。因此有专家学者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将低碳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概念之一来进行阐述。

4.2 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必须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我们应该将其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

4.3 细化碳排放核算和模拟方法

定量分析和测算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4.4 合理量化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由概念到可操作的关键所在。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一方面需要注意尽量使指标体系简化,另一方面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可控制和可操作性。此外,指标体系还应具有可考评性,对规划的实施与成果检验可进行有效指导。

5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5.1 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

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5.2 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 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5.3 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 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 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5.4 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6 低碳城市规划的建议

低碳城市特征篇3

[keyword]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path; method; construc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是世界的“城市化年”,人类历史上首次有50%的人口集聚在城市[1]。未来,城市人口将继续增加,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越来越凸显,综合研究大量的国内外城市发展案例发现,低碳生态城市遂成为世界各国城市良性发展的首要选择。

一、低碳生态城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概述

1.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发展概述

(1)生态城市发展

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与行动实践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思想萌动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学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生态城市理论研究阶段。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工业化国家公害泛滥成灾时期,公害严重的国家开始通过严格的立法和环境教育的普及推进大规模的城市生态化建设。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环境危机深刻化、全球化,很多国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开始加强城市的生态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低碳城市发展

低碳的概念最初在经济发展领域产生。英国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2]。随后,低碳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人民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力图通过改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实施低碳技术和新的制度来保证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2007年“低碳城市”的概念开始得到关注 [3],我们定义的低碳城市是“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和低碳化生产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4]。

2.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

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前者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后者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博士在哈尔滨举行的“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上首次提出来的,他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进行了复合,并将两者的目标相结合,提出了建立起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成功实践案例的分析及总结

笔者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成功的建设实践案例,总结出不同区域的国家和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普遍共性经验和独特个性特征(表1)。

表1不同区域生态城市建设总结 [5]

1.北美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北美洲国家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公害频发的情况后开始强化对土地的调控管理,一系列重要环境法令的颁布实施,在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立法先行与立法创新,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通过公民诉讼制度自下而上地推动城市环境问题得以解决是美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特色。

2.南美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在南美洲的生态城市建设实例中,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堪称世界性的典范,把城市设计、规划和管理合为一体,实现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关注社会公益和市民教育,是南美洲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特征。

3.大洋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大洋洲的城市也经历了高度的城市化过程,但没有经历后工业负面影响,他们普遍具有先天优美的生态环境。政府制定并不断修订环境保护标准,并借助奥运会等有利的契机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上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以旅游产业等作为经济依托的大洋洲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生态城市建设早已成为全民化的参与项目。

4.欧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欧洲的城市在经历了城市环境恶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等现象之后,多数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意识到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1973年第一个环境行动计划提出到2008年布鲁塞尔“市长公约”的提出,低碳生态城已被默认为未来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环境法治和公众参与意识强,政府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区域性战略的有效结合,是欧盟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特色。

5.亚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等差异使得亚洲的生态城市建设区域差异性较为明显,基本可以划分为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为代表的三个典型区域。

(1)新加坡

新加坡在刚摆脱殖民统治之后城市曾一度面对拥挤不堪、污染严重和人居环境差等情境。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逐步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境、土地和规划法律制度,起到了十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作用。因此,通过精心的城市规划和严格的环境法治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国家是新加坡的特色

(2)日本

日本也曾受到生态退化、公害事件频发等情况的威胁。如今,日本已从“公害列岛”转变为世界上环境立法最全面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城市规划中,与土地及城市建设等相关的法律就有200多个,2000年颁布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使日本成为循环经济法制先进国。以高新科技为支撑和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规范城市的低碳生态化建设是日本的特色

(3)中国

从1984年12月上海“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到2003年《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等相关规范的颁布,中国也经历了短暂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生态城市建设各具特色。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6]:一是新建的生态城,如深圳的光明新城、天津的中新生态城等;二是已有城镇向低碳生态城镇的转型,如青岛、威海、珠海、贵阳等城市。

三、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的规划优势与策略

1.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的优势

综合研究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低碳生态城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的工业化过程,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我国应把握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功。

第二,中小城市应明确在疏解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和交通压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在现有城市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已有城镇向低碳生态卫星城的成功转型。

第三,我国原有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城市发展形态为低碳生态城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底蕴。山水城市形态强调山水与城市和谐共存,使山水景观成为城市永续的、不断增值的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低碳生态城建设的基础。

第四,各个地区的地理地质状况、气候情况和资源条件等存在的地区性差异决定了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的规划策略

结合国外低碳生态城市成功案例的建设经验和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得出多层面推进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1)重视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法律、政策上的保障可以相对比较快地提高和完善,且作用明显。当前我国的法制尚不健全,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继续加大国家层面上的法律和政策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法律趋于生态化。

(2)重视城市规划在低碳生态城建设方面的作用

从国外的建设经验来看,各国都十分重视城市生态规划、完善城市规划立法,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核心作用。因此,我国的低碳生态城的规划也应该为未来的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路、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战略指导。

(3)低碳生态城的建设与城市建设一体化进行

从国际经验来看,应将生态目标的实现融入到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统筹安排和科学规划,使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低碳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

(4)重视低碳经济产业发展、开发清洁能源

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注重能源技术的应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5)环境教育的普及

借鉴各国成功案例的建设经验,我国政府应积极支持环境教育,加强环境道德、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参与意识。

(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和国际化的合作

实践证明,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低碳生态城的建设只有在区域和国际范围内分工协作、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共同的低碳生态化目标。

四、结语

低碳生态城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的经之路,已成为世界未来良性发展的首要选择。在建设低碳生态城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也要认识到我国特殊的城市发展形势,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现状,提出适合我国城市的低碳生态城的建设模式和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10,(Z1):12-17

[2]熊青青,吴健.10措施建设低碳城市[J].城市住宅,2010,(Z1):68-69

[3]戴亦欣.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2-18

低碳城市特征篇4

1 低碳城市的概念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2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2.1 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2.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2.3 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

(2)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3)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

(4)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

(5)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2.4 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3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未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其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系统性原理

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

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

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

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区域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

3.2 生态调控原理

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锋军,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的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3.3 层次原理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①资源短缺;②人多地少;③经济贫穷。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建设只能走资源、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贫穷决定了我国不能停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70%以上的能源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走向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潮,中国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立即动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4 结语

总之,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重要战略。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仅仅需要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更需要城市居民对于低碳城市生活的真正领悟,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进步才能建设成真正的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特征篇5

全球产业分工下,中国变成“世界工厂”更使得中国的能源消费量飙升,BP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中指出,2013年中国碳排放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8%,而同年中国的GDP仅占到全球的12.4%。中国于2009年11月首次世界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在2015年11月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更进一步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201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了覆盖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一批具备相应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的8个城区和城镇,开展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本文基于各省市的低碳城(镇)试点工作报告,梳理目前8个低碳试点城(镇)的发展特征,总结各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以往文献研究成果,提出相应对策,探索切实可行的低碳城(镇)发展路径。

二、 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发展特征

国家试点低碳城(镇)是以建设国家低碳发展的典范城(镇)为目标,以小尺度的城(镇)空间为载体,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城(镇)生产低碳化、生活低碳宜居化、能源资源利用综合化、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化、空间布局集约合理化(欧阳慧,2016)。目前,各低碳试点城(镇)具备以下特征:

(1)基本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开发潜力空间巨大。各试点基本以开发建设新城新区为主,并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启动时间上来看,各试点启动时间较晚,最早启动的湖北武汉花山生态城于2008年开始建设、珠海横琴新区于2009年开始建设,其余的基本在2010年后开始建设,最晚的福建三明生态新城于2013年7月才开始启动;从开发程度上来看,各试点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仍处在园区规划、交通设施建设前期阶段,土地开发程度较低,以官塘新城为例,现城市建设用地只占总用地的12.16%;从试点城(镇)单位面积产值来看,各试点区域内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较低,以深圳低碳国际城为例,单位面积土地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

(2)以当地原生态为依托,因地制宜构建低碳生态环境。各试点以低碳为纲领,充分结合当地原生态特征,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全方面统筹空间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绿化等各个领域,划分建设区、限建区、禁建区,建设区又进一步划分为起步区和拓展区,起步区是近期布局的重点地区,而拓展区则基于起步区的发展状况,以其为中心进行空间上、技术上、产业上的延伸拓展。如云南呈贡生态城充分应用TOD原则和NMM理念,充分利用呈贡新城山湖之间的平坦地带,自然形成的“依山伴水”的地理环境,采用“多组团、多中心”的分区布局,构建以城市森林、城市隔离带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化生态系统。湖北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结合本地“一江两山四湖”的地域特征建设水生态示范区、沿山体地区修建林地景观“花山”、“花果山”,打造集合生态环保、教育、展览、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城市。青岛中德生态园借鉴德国“莱茵模式”,结合当地天然生态岩石的地域特征,构建镶嵌在自然景观中的岩石区―城市岛。

(3)以无煤化为方向,以优化能源结构为目的。各试点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为例,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达到 10%~15%,公共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达2%~5%。同时有效促进高品质能源的使用,禁止使用非清洁煤、低质燃油等高污染燃料;珠海横琴新区也在产业发展、城市环境、交通、建筑、能源、水资源、固废利用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低碳安排,在区域内以天然气和电力替代煤炭消耗。数据显示,2014年该地区天然气和电力消费比重分别为83.15%和16.84%,其万元GDP能耗为0.403吨标煤/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依托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规划建设之初,各试点积极与具有先进经验的国家进行合作建设,将先进的低碳城(镇)建设经验引入到我国多个低碳试点城(镇)中来。青岛中德生态园引入“莱茵模式”,编制绿色低碳规划,利用对德合作优势,开展德国绿色低碳技术的引进工作,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计划积极组织园区开发公司在德国上市,探索境外融资路径。深圳国际低碳生态城充分利用低碳城与欧美等国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现有成果,拓展低碳技术、低碳特色学院、低碳服务等重要领域的合作,同时依托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会、C40、R20等国际组织的现有合作资源,吸引和集聚国际优势资源建设低碳城市。

(5)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产城融合”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各试点积极探索“产城融合”的低碳发展模式,将以人为本、产业发展低碳化及城市发展低碳化进行有机结合,以低碳产业培育导入为抓手,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城市升级。积极引进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排放的高技术产业,同时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发展低碳特色产业,从而实现城(镇)低碳化。以湖北花山生态城例,花山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良好,花山生态城在初期规划中就探索了生态农业专项发展研究,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构建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农业产业低碳化。从产业体系构建上看,各试点瞄准知识产业、生产业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产业,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强发展商贸服务业,延伸至时尚休闲产业、文化创业产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从产业结构上看,各试点以低碳为目标,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横琴,呈贡来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其试点产业比重均相当,并且三产比重均超过当地其他地区水平。

(6)紧扣低碳主题,逐步构建完备的低碳指标体系。各试点以“低碳”为纲领,搜集有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根据低碳城(镇)的特点、要求、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并结合试点的实际情况,建立以“绿色、低碳、和谐、共融”的核心发展理念,以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为基础,涵盖智能电网、绿色建筑、专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规划体系。中德生态园建立了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大类,并在每一类指标下设计五大类一级指标,四小类二级指标,指标体系涵盖空间、能源、交通、生产、生活等领域。湖北花山生态城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低碳生产生活”等四方面的目标,并基于上述目标提出30项低碳城市建设指标。

三、 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发展面临的问题

1. 以低碳为纲领的发展意识有待加强。各试点积极推动低碳引领、多规合一,然而由于各相关部门间对低碳的认识不统一,特别是担心低碳发展制约当地经济增长的思想仍存在,导致在许多地区政策落实中面临一些阻力,例如在能源系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部门间易出现分歧,难以形成合力。针对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各试点相关部门出台了多种涉及空间的规划,主要有:主体功能区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类型多,体系庞杂,深度不一,编制目标、期限不同,技术标准和要求也不同,造成各类规划之间难以衔接和协调,有限的空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管制。

2. 低碳城(镇)建设保障资金缺口较大。为支持各试点建设,各地区推出由政府财政引导,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协同运作的的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部分试点提出了设立低碳发展专项资金,但因为各试点为尚未开发或部分开发的城市新区,创建初期投资需求非常大,按照各试点项目的需求,八家试点的资金总需求在2 331.92亿左右,以统计局的201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 469亿元估算,八家试点的的资金需求规模很大,在经济下行、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资金筹资压力比较大。

3. 基础设施亟需加速建设,兼顾低碳与经济发展操作难度大。国家试点低碳城(镇)基本是新城新区,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基础设施薄弱。从各试点的待建基础项目库来看,基本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启动时间较早、规划面积较小的青岛中德生态园、无锡中瑞低碳城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分别占到40%和83%。从已完成情况来看,深圳国际低碳城,属于发达城市落后地区,目前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在新建、改建市政道,解决断头路多、交通不畅,新建高压电力通道、市政干管等线路的层面。国家试点低碳城(镇)覆盖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虽然各试点在当地属于龙头经济地区,但各试点内部来看,基本包括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各试点经济发展差异度大,经济发展阶段也不一致。深圳国际低碳城处于发达地区深圳,虽片区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低端,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是深圳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但借助深圳的发展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的走跨越式低碳建设之路并不难,而三明国家生态城处于后发山区,经济实力相比发达地区要弱,经济资源很有限,不能容忍一定的经济损失来实现低碳城建设。因此,统一当地政府、企业和居民对于保护环境的认知,扭转“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成为了当务之急。

4. 特色产业挖掘较少,重点发展方向模糊,同质化较为严重。各试点的地方特色产业布局较少,并未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产业在低碳发展的优势。以湖北花山生态城为列,花山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从基础项目库来看,花山生态城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及住房地产,特色产业在低碳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重点产业发展上,各试点基本都集中在高技术产业、旅游、文创领域,产业选择重合度高,其中高技术产业的方向过于模糊,基本都涵盖了目前大部分可以实现低碳的技术研发产业,并未很好的结合区域产业优势,集中发力于几个可落地、可持续的高技术领域;而旅游、文创领域的规划偏重于自然资源的初级层次开发,缺乏对当前国内旅游、文创的深度研究,挖掘区域内生态经济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5. 尚未建立专门的支撑管理体系。国家试点低碳城(镇)仍停留在以完成低碳指标,重点促进新城新区投资建设的层面上,对低碳发展中的低碳管理缺乏自上而下专门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运营主体。各试点至创建以来,积极参考国际先进国家地区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指标体系。但现状来看有待加强,以主要的低碳指标单位GDP能耗,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来说,只有珠江横琴、云南呈贡测算了有关的数据;从能源消费结构上看,各试点均强调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但只有珠江横琴具体测算了能源消费结构,其余的试点暂未有结论;从碳排放管理信息平台来看,各试点处在规划或建设前期阶段,尚未开展碳排放管理,以2008年最早启动建设的湖北花山生态城为例,尽管较早提出建立分区布点与移动式相结合的“大气质量实时监控中心”,但在从上报情况看,湖北花山生态城未有大气质量数据,而其他地区对于碳排放的数据监测体系仍停留规划层面,有待下一步的建设中很好的贯彻落实。

四、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低碳转型是我国“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期,城镇化发展与城市低碳化两个目标需要同时完成。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以经济增长为重点,同时贯彻低碳理念,实现城市的低碳城镇化发展。

1. 统筹规划建立完善低碳城市发展支撑体系。总结目前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的城市建设模式,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理顺低碳城市建设的部门职能分工,明细各级政府部门在低碳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确定统一核心的低碳发展指导部门,建设完善专门的自上而下、层次完整低碳城市管理体系,对低碳城市的建设和监督给予有效的指导。强化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温室气体监测、统计、监督体系,全面开展温室气体的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

2. 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并积极采用PPP等融资模式化解资金缺口问题。政府通过加大研究和落实是低碳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试点低碳城市项目建设。通过设立低碳城市风险投资引导资金,通过对低碳技术企业参股、并购等资本手段,实现低碳技术企业的发展。试点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以财政拨款,地方债为主,依赖性较强,市场化融资机制不足。PPP等融资模式有利于丰富低碳城市的建设资金来源,确保更多民间资金流入低碳建设项目,快速有效的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项目落地。积极探索“绿色债券”金融政策和制定银行绿色评价制度,支持风险资本等民间投资机构投资低碳技术创新的企业,完善低碳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

3. 以低碳发展为契机推动新旧城市建设。将低碳发展有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体系,以低碳发展与功能需求为原则推进试点城市的建设。将低碳相关指标加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如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城市绿化率等。按照低碳生态的原则建设新城改造旧城,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强调城市土地建设的紧凑发展,重点推进城市骨干网、城市排水、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着重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沼气等能源供给,改变居民用能方式。

4.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低碳产业体系。充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围绕试点的功能定位,考虑当地产业特征,借助地方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低碳科技产业、低碳技术服务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构建以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主的低碳产业体系。鼓励和引导低碳产业链发展,着力发展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低碳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低碳产业集约式发展,形成低碳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 陈飞,褚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及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13.

[2] 郑艳,王文军,潘家华.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09,(6):23-27.

[3] 吕斌,熊小平,康艳兵.我国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思路初探[J].中国能源,2014,(12):31-35.

[4] 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7-22.

[5] 宋德勇,张记录.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15-20.

[6] 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7] 蒋长流,杨志敏,张卫.低碳城镇化的型构与演化路径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6,(2):32-36.

[8] 欧阳慧.基于碳减排视角的国家试点低碳城(镇)发展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6,(6):15-20.

[9] 杨重光.新型城市化是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9,(11).

[10] 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

低碳城市特征篇6

        1 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 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 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低碳城市特征篇7

关键词:城市化;土壤有机碳;北京

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类活动通过改变景观格局、土地利用方式、植被、土壤,从而对城市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含量产生严重干扰,进而改变城市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城市化通过多个途径影响土壤的碳氮特征。快速城市化导致生态用地数量萎缩,破碎化、孤岛化等格局劣化问题日趋严重[2];加速升高土壤温度,增大土壤呼吸的碳通量[3]。而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碳氮特征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对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主要考虑土地利用经济产出,难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4]。有必要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开展城相关研究,为城市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合理建议。

 

北京是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其城市化特征主要是中心城区的扩张和郊区城镇化[5]。按城市化程度高低可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

 

1 研究区概况

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54’2”,东经116°25’29”。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此形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以褐土为主,地形复杂,地貌类型较齐全,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生态环境多样化,植被种类丰富,并有明显垂直分布规律。北京18个区县被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4大功能分区[6]。不同功能区根据其城市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功能特点被区分为具有不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区域。

 

2 研究方法步骤

2.1 野外调研与试验设计

2.1.1 研究区设置。2012年7~8月中旬抽样调查:首都功能核心区选择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城市功能拓展区选择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城市发展新区选择通州区、顺义区和大兴区;生态涵养发展区选择门头沟区和怀柔区。

 

2.1.2 城市化梯度样带划分和调查路线设置。从城市的西部、东部、北部和南部向市中心共划分4个梯度样带。为排除车流量的不同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梯度带沿国道和通往国道的主干道,样点沿道路两侧随机布设。

 

2.1.3 土壤调查设计。采样既考虑梯度带的划分,也考虑城市区界,按可达道路沿线取样。非建成区:森林群落中,从中心到边缘随机选2~3个点做深50cm的剖面。其它群落中,土壤剖面设在样地附近,每个样地各1个,剖面上每隔10cm用环刀取1个土样。建成区:受地下设施限制,对每个样点取0~20cm的表层混合土。由于城市土壤局部变异性大,在每个绿地斑块均匀取2~3个对照样。建成区中因被水泥等建筑材料封存的土壤暂不列入研究当中。调查道路39个、非建成区样地22个、工业区14个、公园34个、果园7个、农田17个、学校2个、医院7个、政府2个、住宅区27个,共计170样点,347个样品。

 

2.2 样品处理和分析测定

2.2.1 土壤样品预处理。风干后,称取300g,拣根、石子等。取60g过2mm筛;过筛后称重20g全部过0.15mm筛,装袋、贴标签以备用。

2.2.2 测定方法。容重的测定采用环刀法: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量(g)/环刀容积(100cm3)。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由北京农科院草叶中心测定,采用的方法分别为toc有机碳分析法和凯氏定氮法。表层(0~20cm)土壤碳密度的计算:土壤有机碳i=bicihi。其中:土壤有机碳i表示地类i的表层土壤碳密度;bi代表土壤容重(g/cm3);ci代表地类i的土壤有机碳含量;hi表示土壤厚度,这里取20cm。

 

3 结果分析

3.1 各功能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碳氮特征分析

3.1.1 首都功能核心区。该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医院绿地有机碳含量最高(7.04 g/kg)。其次,是住宅绿地和道路绿地,土壤有机碳分别为6.51 g/kg和6.19 g/kg;公园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少(4.26 g/kg);文教区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2.87 g/kg)。医院、住宅区、道路绿地有机碳含量较高,公园、文教区绿地含量较低。

 

全氮含量大小为文教区绿地>道路绿地>医院绿地>住宅绿地>公园绿地。文教区全氮含量是其它绿地类型全氮含量的2倍,其它几种全氮含量相近。土壤碳氮比大小为住宅区绿地>道路绿地>医院绿地>公园绿地>文教区绿地。土壤容重作为反映土壤紧实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其均值来看,不同绿地类型的对应值大小排序为公园绿地>医院绿地>住宅区绿地>道路绿地>文教区绿地。首都核心区人口密集,公园和医院作为公共场所受人为干扰大,故土壤紧实,而文教区绿地保护较好,少人为干扰,所以土质疏松。土壤碳密度:医院绿地(1.70kg/m2)>住宅区>道路绿地>公园绿地>文教区(0.60kg/m2)。

 

总之,文教区绿地土壤中除全氮含量外,其它指标均最低,说明该类型绿地土壤质量较差。医院、住宅区绿地的土壤有机碳、碳氮比和碳密度都较高,因此,土壤质量相对较高。

 

3.1.2 城市功能拓展区。该区调查的绿地类型多于首都核心功能区,增加的有工业区绿地、农田和人工林。与首都功能核心区相比,该区城市化程度没有首都功能区高,但进程较快。不同绿地类型的有机碳平均含量大小为公园绿地>人工林>道路绿地>住宅区绿地>文教区绿地>医院绿地>工业区绿地。

8种绿地类型全氮含量相近,0.68~1.00g/kg,较一般土壤的含氮量1.00~2.00g/kg低。全氮含量为医院绿地>农田>文教区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人工林>工业区绿地>住宅区绿地。各类型绿地土壤碳氮比分布在1.33~4.11,不同绿地类型下相差大。公园道路>绿地>人工林>住宅区绿地)>工业区绿地=农田>文教区绿地>医院。从土壤容重均值来看,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绿地土壤容重差异较为明显。大小依次为:农田>工业区绿地>医院绿地>文教区绿地>住宅区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人工林。表层0~20cm的土层深度,土壤碳密度公园绿地(0.64kg/m2)>道路绿地>人工林>住宅区绿地>工业区绿地>农田>文教区绿地医院(0.14kg/m2)。

 

总之,该区公园绿地和人工林土壤各指标数值都较高,说明土壤质量和肥力较高。而工业区、医院绿地土壤的各项指标都较低,说明其土壤质量和肥力较差。

3.1.3 城市发展新区。有机碳含量:工业区绿地>人工林>政府部门绿地>果园>道路绿地>农田>公园绿地>住宅区绿地>工业住宅区绿地。9种绿地类型的全氮含量在0.510.91g/kg变化。全氮含量大小为公园绿地>工业区绿地>人工林>道路绿地>政府部门绿地>农田>果园>工业住宅区绿地>住宅区绿地>公园绿地>工业区绿地。

 

政府部门绿地碳氮比最大(11.11),工业住宅混合区绿地最小(为1.11)。其它几种碳氮比为公园绿地=工业区绿地>人工林>果园(10.12)>道路绿地>农田>住宅区绿地。各种绿地类型容重大小为:工业住宅区绿地>住宅区绿地=农田>道路绿地=公园绿地=政府部门绿地>工业区绿地>人工林>果园。

 

工业区绿地有机碳密度为2.38kg/m2,显著高于其它绿地类型,推测工业区的废物排放中含碳有机物使土壤碳密度增大,工业区住宅区绿地最小(0.12kg/m2)。其余几种绿地类型的土壤碳密度大小依次为:政府部门绿地>人工林>果园>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农田>住宅区绿地。由于该区所有绿地类型土壤容重相差不大,所以碳密度的大小与有机碳含量吻合。人工林较果园、道路绿地、农田等人工干预少,故枯枝落叶层厚,有机质累积比较多,土壤肥力高、土壤碳密度较大。

 

3.1.4 生态涵养发展区。该区共调查了12个土地绿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人工林>文教区绿地>道路绿地>农田>郊区林地>果园>公园绿地>住宅区绿地>医院绿地>农田+果园>工业区绿地>城郊绿地。全氮含量:郊区林地>人工林>公园绿地>农田>果园>文教区绿地>医院绿地>公园区绿地>住宅区绿地>道路绿地>工业区绿地>城郊绿地。土壤碳氮比在1.29~10.05,不同类型相差大,文教区绿地最大、农田果园混合区最小。

 

城郊绿地、道路绿地、工业区绿地的土壤容重近似相等(1.33g/cm3)。各类型土壤容重大小为医院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城郊绿地=工业区绿地>农田>人工林>住宅区绿地>果园>农田+果园>郊区林地>文教区绿地。郊区林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少人为干扰,故土质疏松、容重小。土壤碳密度大小为:人工林(3.15kg/m2)>文教区绿地>道路绿地>农田>果园>郊区林地>公园绿地>住宅区>医院绿地>农田果园混合区绿地>城郊绿地>工业区(0.04kg/m2)。

 

3.2 城市化对土壤碳氮特征的影响分析

以上分析可看出:不同功能区土壤指标差异明显。就城市化程度来说,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功能涵养区。城市发展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城市功能拓展区最少。因为前者具有良好的自然和资源条件,有机质含量受人为干扰少,而后者是城市化较高的地区,土壤受人为建设干扰较大。生态涵养区土壤有机碳也处于较高水平,这与生态涵养区的主要功能有关。由于土壤碳密度与土层厚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容重有关,四功能区容重差异不大相近,故碳密度变化与有机碳变化吻合。

 

全氮是反映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一般在1.0~2.0g/kg。4个功能区全氮含量为0.78~1.27g/kg,肥力较低,与北京土地利用有关。不同功能区各绿地类型的全氮含量为生态涵养发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主要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关,人为干扰大会加快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从而减少有机质积累,生态涵养发展区中人为活动最少,首都功能核心区也因其功能完备,少有新建工地和工程,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建设更加密集,人为活动更加频繁,使全氮含量较少。

 

4个功能区的碳氮比差异也较大,从2.46变化到9.16,不同功能区各绿地类型中土壤全氮含量的大小次序与各功能区总体平均的土壤全氮含量大小次序相一致,即依次为城市发展新区>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功能拓展区。此外,4个功能区总体的土壤容重变化范围为1.24~1.35g/cm3,变化差异较小,各绿地类型之间的差异也不大。

 

总的来说,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氮比明显低于其它3个区域,土壤总氮的含量也相对较低。分析其原因,应该与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化速度较快,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表层土破坏较严重,从而使得有机碳沉积过程被破坏,而降低了土壤碳含量。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区在这3个指标上就远远高于其它2个功能区,是因为上述两区均属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功能区,人为活动干扰影响小,有利于有机物的贮存和碳沉降,从而提高了土壤碳含量。综上,可以说明城市化发展速度与有机碳和碳氮比大体成负相关关系。快速城市化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同时,改变了表层土的性质,从而改变了土壤碳氮特征。

 

4 结果与结论

不同功能区城市化程度和速度不同,表征碳氮特征的各项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化发展速度与有机碳和碳氮比大体呈负相关关系。在各个功能区内,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对应的表征碳氮特征的各项指标也有较大差异。以空间代替时间,对比不同城市化程度功能区、对比同一功能区不同绿地类型下各项指标,可以看到:快速城市化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同时,改变了表层土的性质,从而改变了土壤碳氮特征。

 

参考文献

1 李路路.人口的变化、道路建设和城市规模的扩展是城市化的主要特征[j].社会学研, 1987(3)

2 曾辉,姜传明.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研究——林地的结构和异质性特征分析[j].生态学报,2000(3)

低碳城市特征篇8

1 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辩证关系

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是一对辩证关系,首先来考虑一下生态环境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得人们生活的更加愉悦,使人们的精神更加饱满,使人们更加投入到工作之中去,这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城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们的健康发展为要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人们可以健康的生活。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城市的资源才能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发展的各项资源都没有受到“污染”,这就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而如果生态环境恶化,那么就会引起一些列的问题,比如,城市的污染问题,有可能使得城市的居民身体条件恶化,人们的健康水平下降,这有可能导致人们的工作能力下降,这就可能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最极端的生态问题,比如生态问题引发的大规模的流行病,有可能使得城市的发展完全停滞,有时甚至可以完全毁灭一座城市。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必须的条件。

其次,城市规划及发展也会对生态产生影响,城市的规划必然会对城市的特定范围产生影响,对某些特定区域的规划可能会加速或减缓城市特定功能区的发展,城市某些区域的发展或倒退又会对周围的生态产生影响,比如,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都设定的经济开发区,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发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郊区,在设定之前这些郊区的环境相比于城市的核心地带的生态要更好,随着经=经济开发区的设立,这些区域会飞速发展,这些区域的人员将逐渐趋于密集,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也将增大,这就可能使得周围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迹象,很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随着重工业的入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厉害。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使得一个城市的生态变得更加美好,而一个差的城市规划会使得城市的生态陷入恶性循环。

生态和城市规划发展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能站在系统思维的角度去审视生态与城市规划发展的关系,制定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方案是每一个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2 生态型城市规划发展方案的特征

2.1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的发展是可以持续进行的,城市的功能可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发展, 城市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功能,城市能通过适当的自我调节来实现城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要求城市可以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求城市的发展有城市居民的参与。

城市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较为复杂,必须结合城市的空间结构、景观格局、城市功能、资源利用效率、生活环境质量、生态安全格局、社会平等与公平性、发展潜力等一些列属性来来评价城市的可持续性特征。

2.2 低碳的特征

低碳的特征是未来生态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需要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把握。

2.2.1 能源的低碳[1,2,3]

城市对能源的利用能否实现低碳的主要标志是,能源能否最充分的利用,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能否有效进行处理。能源的消耗和产业结构紧密相关,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对能源消耗就远远大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导向的城市。因此,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化以及优化升级对城市能源消耗至关重要。当然,技术的革新对能源消耗影响也非常大。

2.2.2 交通和空间的低碳

交通的低碳意味着城市的交通系统碳排放量的降低,城市规划中应该鼓励土地的有效混合利用,并且在城市的郊区(组团或新城)培育次中心和城市中心形成星云网络状结构,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导致的职住的分离,分离的职能区必然会加大城市的交通量,交通量的增大意味着更多碳的排放,从而对城市造成污染。

空间的低碳主要体现在建筑节能方面,有效的建筑规划和城市规划,能使得建筑的耗能能力大大降低,这就使得能源消耗的减少,从而减少碳排放量。

2.2.3 低碳的生活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低碳产生影响,低碳的生活方式对城市的低碳很有益处,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鼓励城市中的人们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很有必要。对于低碳的生活,可以建立低碳教育基地、低碳文化宣传机制和奖惩机制,提升低碳社区品质;建设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垃圾回收系统和碳排放监督系统,保障低碳城市功能。

2.2.4 碳的吸收利用

生态型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对碳进行回收利用,目前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中,很少去考虑碳的回收利用,这一方面是归因于技术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的观念之中还没有这样一种碳回收利用的思想。比如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碳吸收利用的实例,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使得建筑垃圾占用的农田等减少,还能充分利用建筑垃圾作为混凝土填料,这个填料可以减少对粗细骨料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碳的排放。另一个例子是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存,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气候很有益处,但是目前在城市工业的发展中很少有城市规划中涉及二氧化碳的储存问题。因此,在生态型城市规划中,适当地引入这些新的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理念对城市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3 生态型城市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生态型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的规划符合生态的要求,生态的要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必须的,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是基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和谐的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采取科技、行政手段、法律等手段,促进城市系统向更有序、更稳定、更协调的方向发展。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

生态型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远景目标,生态型城市规划可以使得我们国家目前的城市发展从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向社会稳定、生态安全、生态功能健全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变,并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与技术组织与改造城市产业,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较少废物的排放,保护与培育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途径。

3 结论

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生态环境会影响城市规划发展,城市的规划发展也会影响生态,二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以后城市的规划必须采用生态型的城市规划,这样能保证生态和城市的相互协调发展。生态型城市规划必须从可持续的角度以及低碳的角度加以审视,只有在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才能说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城市规划,这样一个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未来将主导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低碳城市特征篇9

1 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2生态位原理与低碳建筑探索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3建筑生态化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构)筑物。

低碳城市特征篇10

1.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

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

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

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2.生态位原理与低碳建筑探索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3.建筑生态化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构)筑物。

3.2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低碳城市特征篇11

近年来,“低碳”一词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公认的时髦语,“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也应运而生,政府官员、普通民众、专家学者都已从自己的视角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诠释,其答案可谓五花八门,在此无法一一列出。本文的“低碳城市化”这一概念与以上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有根本的区别。

(一)“低碳城市化”相对于“高碳城市化”

何为“城市化”?不同学科的学者的界定各不相同。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把“城市化”定义为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或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笔者从经济学视角界定的“城市化”就是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化、农村向城市转化、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城乡这两大区域在产业、空间、人口、资源,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互流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城市化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虽然他们在时间长短、发展模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差不多都是走了一条“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城市化道路。这种高碳城市化道路以对资源的掠夺性消耗、生态环境的掠夺性破坏为代价,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道路。本文提出的“低碳城市化”就是区别于传统的“高碳城市化”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为特征的城市化模式。这种“低碳城市化”模式就是要根本改变传统“高碳城市化”模式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寻找一条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化道路。

(二)“低碳城市化”不等于“低碳城市”

以往的城市化是城乡分割的城市化,城乡发展相互隔离[2]。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时期,低碳城市规划则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3]。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热的逐渐兴起“,低碳城市”这一术语以及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低碳城市”的定义、内涵、衡量标准、低碳城市规划、低碳城市技术开发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城市”这一区域,而忽视了“农村”这一巨大区域的低碳发展道路。“城市”与“农村”在空间、产业、人口等方面既有差异、又相互影响和制约,二者本不可分。城市化就是城乡互动的过程,因此“低碳城市化”必须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寻找“城市”与“农村”的低碳化发展模式。切不可将“低碳城市化”简单地等同于“低碳城市”或“低碳城市规划”。如果只注重“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将“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这无疑是将城市的高碳发展模式转移到了农村,就可能出现规划设计的“低碳城市”建成的同时,又新增了许多高碳发展的农村,这不符合“低碳城市化”发展模式。“低碳城市化”是城乡统筹的低碳化发展模式。

(三)“低碳城市化”是以“低碳经济”理念引领的城市化

“低碳城市化”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城市化模式,是用低碳经济理念来引领的城市化,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为特征的城市化。“低碳城市化”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城乡生产方式(包括产业结构、生产结构、资源配置结构等)的低碳化;其次,城乡生活方式(包括交通、建筑、消费等)的低碳化;最后,低碳城市化的价值观念(包括低碳经济理念、政府管理体制、城乡规划编制等)。“低碳城市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内容。

三、低碳城市化:四川省的机遇与挑战

实现“低碳城市化”不仅是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后危机时代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四川省在低碳城市化的新征程中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也是即将迈入“十二五”门槛的四川省必须首先要解决的课题。

(一)挑战

1.城市化滞后的工业化模式面临挑战。一方面,四川省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加速城市化进程面临挑战。2009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18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47万人,增长了0.6%。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168万人,乡村人口501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8.7%,比2008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4]。但四川省城市化率仍然比全国平均数46.6%低7.9个百分点,位列全国26位。另一方面,各市、县城市化率差距较大,城市布局及规模很不合理(见表1)。86同时,四川省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高碳城市化模式转变面临挑战。2008年末,四川省工业化率为46%,四川省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8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8.9、46.3、34.8。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工业主导特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四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6.5%,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0.5%。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而且部分行业工艺装备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面临挑战。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低碳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传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主要是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来推动,表现为高碳城市化特征。近年来,四川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开始发生改变。2008年,四川GDP单位能耗为1.381(吨标准煤/万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72(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3.55%,而全国平均下降值为5.25%[6]。可见,四川经济增长的高能耗特征依然明显,四川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碳”增长方式的转变面临挑战。

3.能源消耗和开发结构的调整面临挑战。当前四川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进而转化为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过高,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短期内难以成为能源供给主力。煤电属于“高碳”能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41%。2008年,四川煤电装机容量为1274.1万千瓦,煤电发电量超过383.2亿千瓦时,是能耗大户和主要的碳排放源。由于风能资源贫乏,以及大部分市州属于日照五类地区,四川新能源开发一直以材料设备制造为主,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明显滞后。面对减少碳排放和弥补能源供求缺口的迫切要求,以材料设备生产为主的新能源开发格局需要重新调整。

4.对低碳经济资金投入不足瓶颈难以解决。低碳经济引发的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国际上碳减排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技术:第一是替代技术,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即新能源技术;第二是节能技术,如整体联合气化循环发电技术(IGCC);第三是碳捕获和碳存储(CCS)技术,包括燃烧后和燃烧前对二氧化碳的捕获。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低碳技术的支撑,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高耗能产业的改造、转型同样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四川省发展低碳经济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低碳技术研发和节能支撑项目的政府投入特别是市县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金融系统对低碳项目支持也不够,还未形成有效的全社会共推低碳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对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二)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以低碳经济的理念引领我国城市化模式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变,走“低碳城市化”道路也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难得的机遇。低碳城市化转型同样也给四川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带来新的机遇。成都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城乡统筹规划、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走在了全国城乡统筹的前列。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选择中国具有代表性的50个主要城市进行了新型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由“城乡发展动力系统”、“城乡发展质量系统”和“城乡发展公平系统”综合评估而出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水平排序中,成都的总体评价列全国第五位[7]。成都在三年的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积累的经验为四川省其他市县的城乡统筹和新型城市化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为四川省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战略,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低碳经济的的背景下,走新型化城市化的低碳发展道路必然为推进四川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带来新的机遇。

2.为优化四川省经济布局带来良好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客观上要求开展排污权和用能权交易,这样有利于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方面,低碳城市化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低碳经济理念推进城镇化,需要对传统“三高”产业进行改造,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快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服务业等低能耗产业的发展,这必然为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带来良好机遇。另一方面,低碳城市化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以低碳经济理念推进城镇化,需要对四川省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乡规划、区域经济规划等进行重新审视,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为基本原则,以低碳发展为核心理念,这必然为四川走低碳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带来新的机遇。

3.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良好机遇。四川省各类自然资源丰富,不仅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也是一个庞大的碳减排市场,具有极大的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水能和光能资源,充分挖掘二者潜能,将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整个产业链条低能耗、低污染,这有利于加快第二代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在国家通过“金太阳工程”和“屋顶计划”提供高额资金补助,以及按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太阳能发电量的背景下,四川省初露端倪的新一代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抑制汽车这个重要的碳排放源,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这对四川省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借助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实现弯道赶超,四川省相对落后的汽车工业也有可能实现突破性发展。

4.为生态农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四川省是农业大省,也是较早接受低碳概念并探索碳汇交易的省份,具有发展低碳农业的巨大潜力。以低碳经济理念推进四川新型城市化,不仅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也有利于推动四川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和低碳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既满足了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又能够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加快不用化肥和农药的种植业发展,以及增加碳汇收入的林业发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据估算,开发我国林业吸收二氧化碳潜力的50%,可以减排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全国目前碳排放年均增长量的4倍以上。这为四川省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

四、四川省实施低碳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低碳城市化”是四川省“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笔者以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低碳城市化战略重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低碳化为导向加快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

从四川省城市化现状看,城市化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各市、县城市化率差距较大,城市布局及规模很不合理。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将是未来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与传统城市化不同,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8]新型城市化就是走低碳发展道路的城乡一体化。作为四川省会城市的成都在近几年的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建设世界性田园城市的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不仅为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四川省走低碳城市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只是省会城市的发展,而是全省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43个市辖区、134个县的共同发展。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表明,特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极易带来“城市病”,也违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走低碳城市化道路才是未来城市化模式的必然选择。低碳城市化模式需要我们从全省大局出发,对城市布局、城市规模、城市生产和生活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笔者以为,四川省未来城市规划的思路应该是重点扶持和发展县级城市。基于此,就需要对全省各县(县级市)的资源禀赋、人口、自然条件、产业特色等比较优势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低碳发展为导向,从产业、人口、市民生活等方面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和规划。

(二)以低碳化为导向优化四川省区域经济布局

以低碳化为发展导向,从功能区规划和四川省区域经济布局入手,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技术为手段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四川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四川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各类自然资源也较为丰富。四川省各地区地理环境、人口、交通、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就需要以低碳发展理念为导向,针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对特色产业、城市规模、城乡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生态保护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基于此,可将四川全省经济区域大致划分为:成都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

(三)以低碳化为导向促进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

低碳城市特征篇12

1.低碳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框架概述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是由国际自然基金会提出的,其具体理念是通过提高紧凑化城市建设的进程,来控制城市的规模,从而降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低碳的概念最先是有西方国家的提出的,原先是针对景观设计提出的一种理念。我国将这一概念引入后,将其应用到了城市规划设计中,并根据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现状,提出了我国实现低碳化城市建设的目标。

我国建设低碳化城市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设计低碳城市规划的整体框架和相应技术的选择。第二个步骤是对低碳化城市规划的具体过程进行一定的调整。第三个步骤是对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的创新性研究。第四个步骤是制定低碳化城市化建设具体指标。最后是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

低碳程式化建设的管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土地管理使用、环境和区域设计、运输管理和输送系统。

2.低碳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策略

我国对低碳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有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缺陷的完善。在研究界,对低碳化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理想模型已经逐渐达成了一致,即低碳化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当以紧凑型城市为基础。

紧凑型城市是在低碳城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状况和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紧凑型城市的建设采用的是土地密度和混合型的利用方式,并且引进了新的城市建设技术,能够促进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从低碳城市建设的方面,紧凑型城市理念的优势在于能够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进行有效的优化;能够显著的降低交通运输的成本;能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周期;能够对土地和其他城市资源的综合利用。

3.国内外相关研究特点的总结

3.1低碳城市研究过程的阶段特征

自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人们就开始关注低碳理念的研究。这为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强调节能环保的做法由来已久,但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不再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综合性环保要求,因此低碳城市的概念逐渐被提了出来。并成为了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低碳城市的理念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对城市建设的目标进行重新的定位。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研究成果和建设规模上都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并且研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理论阶段。

3.2研究领域的层次结构

当前,国内外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上。首先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化。低碳化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理念。这两个概念是可以进行综合应用的,并且相关的理论可以对城市建设的流程形成一定的支持。第二个层面是对可持续理论的开发。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支撑的,因此要确保规划和建设的质量,就要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内涵进行拓展和深入研究,使其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最后,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开发应当将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为目标,并明确各个环节的建设目标。

3.3研究范畴的横向划分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控制和城市空间布局。其次是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的相制性研究。所谓的相制性就是指低碳城市规划和设计是相互制约的。对两者的协同研究能够起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3.4研究方法的技术支撑

与先前的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相比,低碳城市具有更加显著的特征。这一理念对环保这一抽象的概念有更加量化的标准。“碳审计”成为了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性因素。与传统的城市建设相比,低碳城市采取了更加有效的碳计量指标和控制措施,并对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了动态管理。

3.5碳排放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低碳化城市建设的根本和是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具体的解决思路有两个。首先是在传统的建筑学理论基础上建设能源消耗和城市形态相协调的城市建设模型。其次是在规划学和地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形态环境建设的绩效考量标准。

4.结束语

低碳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无论是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是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应该加大对低碳城市相关概念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低碳城市特征篇13

【 key words 】 ecological principle, low carbon building,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 1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