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实用13篇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1

我国拥有13亿人口,网民规模达7.1亿,是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部署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国家也都在积极制定相应的数字经济战略,力图抢占数字时代的制高点。特别是以经合组织(OECD)为代表的相关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跟踪数字经济发展,在政策制定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OECD各国数字经济战略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政策范围到底有多大,有哪些主要聚焦方面?显然,以上问题对把握全球数字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制定我国相关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二、 OECD数字经济战略的根本目标和政策范围

经合组织(OECD)是由35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巨大影响力日益显现,OECD各国政府愈加认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大部分成员国陆续把数字经济政策上升到国家战略,希望通过战略性举措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34个OECD成员国中有27个制定了国家战略。部分国家虽然没有总体战略,但分门别类制定了若干针对特定领域和部门的政策,这些部门政策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框架。

1. 根本目标。数字经济战略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例如日本宣布到2020年要成为全球最l达的IT国家。澳大利亚目标到2020年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国家。英国则聚焦优势领域,希望通过数字经济重构英国的全球竞争力。德国强调发挥数字经济的创新潜力来实现国家长期增长和充分就业。意大利强调在全社会传播数字理念,提高居民信息化技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丹麦在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构建信息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基于信息产业下的增长。

2. 政策范围。数字经济战略通常建立在信息产业政策基础之上,与现有宽带网络、数字政府、网络安全等信息产业政策存在交集。例如《奥地利数字议程》就是基于奥地利宽带计划、数字健康、数字教育等若干信息产业政策建立的。《瑞典数字议程》同样是基于国家宽带计划、数字政府、数字健康等信息产业政策而建立。然而数字经济的跨部门融合特征,使数字经济战略的政策视角相比传统信息产业政策要更为宽广。政策范围从关注信息产业自身发展进一步拓展到商业创造、生产率提高、公共治理、居民就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各领域。

三、 OECD数字经济战略的主要聚焦方面

OECD数字经济战略主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在供给侧,包括大力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提高ICT产业国际竞争力。在需求侧,则包括加强电子政务、鼓励中小企业部门购买信息产品和服务,扩大信息技术普及率,提高老年人、残疾人网络使用率。总体来看,OECD数字国家战略主要聚焦于提高宽带基础设施水平、推动ICT部门发展、建设数字政府、推动ICT部门与教育医疗融合、构建网络安全五大方面。

1. 提高宽带基础设施水平。宽带网络是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构建快速、高效、便捷、低价的宽带网络对于加快发展新产业、促进形成新业态、不断构建新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OECD宽带战略主要聚焦于三大方面:一是提高宽带网络连接速度;二是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三是改善现有宽带基础设施弹性。

在提高宽带网络连接速度方面。英国提出到2015年底使全国2Mbps宽带覆盖率达到100%,到2017年底使全国24Mbps超高速宽带覆盖率达到95%。美国提出到2020年为至少1亿个家庭提供最低100Mbps的实际下载速度和最低50Mbps的实际上传速度。瑞典提出到2020年实现世界级的宽带基础网络,保证全国90%的家庭和企业能够享受至少100 Mbps速度的宽带服务。捷克计划使所有捷克居民的网速达到30Mbps,并使至少一半家庭的网速达到100Mbps。

在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方面。加拿大提出“连接每一个加拿大人”――保证农村地区的居民能接入高速宽带网络,充分享受廉价的无线服务,参与并受益于数字经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政府计划在五年内投资3.05亿加元来完善宽带网络设施,让28万家庭享受到至少5Mbps的宽带服务。澳大利亚计划在2020年以前,缩小首都和其他地区网速鸿沟。葡萄牙旨在通过促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民网络访问情况,为此葡萄牙政府启动了五个农村地区高速网络公开招标,项目覆盖超过100万人,投资价值高达1.56亿欧元,力争到2020年前使宽带速度超过30 Mbps。

在改善现有宽带基础设施弹性方面。卢森堡尤其关注超高带宽领域,希望保证冗余光纤的使用。挪威通过强化交通运输部、通讯部、供应商、邮电管理局在网络安全上的协作,提高电信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日本提出在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时,ICT部门可以借助冗余的ICT基础设施而正常运转。为此日本做出了三方面部署:一是提高国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如海底光缆)的冗余;二是调整数据中心布局,将目前集中在东京地区的数据中心分散至其他区域;三是推动区域合作,鼓励建设分布式网络。

2. 推动ICT部门发展。ICT部门是数字经济的基础,OECD各国数字经济战略普遍提及推动ICT部门的发展,重点在鼓励研究和实验开发、标准制定和推广、吸引和扩大民间投资三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在鼓励研究和实验开发上。各国非常关注新兴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法国计划投资1.5亿欧元支持物联网、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方面的研发。德国提出在柏林和德累斯顿建立两个大数据中心,推动大数据创新在“工业4.0”、生命科学、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并促进ICT、信息安全、微电子、数字服务等领域的投资。日本强调支持超高速网络传输技术、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软件开发和无损检测、多语种语音翻译系统。加拿大则计划向“加拿大研究基金”注资15亿加元来增强高校科研能力,特别是ICT领域的研究能力。

在ICT标准制定和推广上。欧洲数字议程提出“信息技术标准和兼容性”的概念,以确保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库和服务之间无缝交互。英国也强调了标准和兼容性的重要性,提出英国政府需要联合标准制定领域的相关机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来共同推进“英国标准”,抢占国际标准的制高点,提高英国未来的全球影响力。同时,英国还呼吁为“云计算”、“5G移动”、“移动物联网”等现阶段常用概念制定更为准确地定义,使这些概念更容易被纳入标准和服务中。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数字战略中,提高标准只涉及一些特定领域。例如,德国主要在“工业4.0”框架下,重点关注ICT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与“传统”制造业在相关标准上的协同与优化。

在吸引和扩大民间投资上。法国计划投资2亿欧元在巴黎市13区建设世界级的数字企业孵化器“弗雷西奈敞厅”,规划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最多可以容纳超过1 000家初创企业。并拨款1 500万欧元用于国际推广,来吸引潜在投资者。卢森堡旨在为现有ICT公司保持积极的营商环境,吸引新的数字业务。埃及数字国家战略旨在吸引投资,来扩大现有ICT公司规模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3. 建设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是数字经济的“催化剂”,开放公共数据、建立子档案是建设数字政府的两大重点任务。诸多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里都提出要公开政府数据,例如爱沙尼亚提出开放公共部门数据推动业务创新,促进技术和数据的联合使用。日本提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先进IT国家”,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一站式电子政务门户访问公共部门数据,享受公共服务。许多国家数字经济策略都提出,要以政府牵头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建立所有公民的数字身份和电子文档验证系统(包括电子账单系统),提高各方面对数字经济的信任,来促进电子健康、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等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

4. 推动ICT部门与教育、医疗融合。人口老龄化是OECD国家面对的共同难题。近年来,ICT部门的快速发展为相关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机遇。OECD数字国家战略提出将ICT创新成果与教育、医疗领域深度融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最终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口质量。

推动ICT与教育领域的融合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展开。在硬件方面,政策重点在于提高宽带基础设施水平、增加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数量。美国每年专项拨款39亿美元用于建设和改造宽带网络,以保证各地区学校和图书馆都能享受高速稳定的宽带连接。加拿大计划在四年内投资3 600万加元支持学校更新计算机硬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字设备和技能培训终端,以支持个性化学习。在软件方面,推动数字教育的关键在于增加在线授课内容。英国旨在促进大规模网络公开课(MOOCs),来支持ICT学习、劳动力再培训。澳大利亚数字经济战略提出加快开发新课程,通过促进产业间合作来推动数字化学习,并将网络学习资源扩展到家庭和工作场所,提供在线虚拟学习机会。

数字健康是数字经济战略关注的另一个目标领域。将ICT应用于医疗行业,能够提高诊疗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构建全新的医疗模式。电子健康档案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它能够在整个医疗系统内实现医疗信息实时共享,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护理。意大利计划投资7.5亿欧元来减少过度医疗和低效医疗,提高与健康有关服务的预防成本比率。具体措施包括为所有公民建立电子健康记录、电子医药处方、发展远程医疗、推动在线预约以优化卫生资源和减少等待时间。奥地利建立全民电子健康系统,旨在协调电子健康财务、互操作性、卫生机构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简化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和流程。澳大利亚数字经济战略同样聚焦电子档案和远程医疗。计划到2020年之前把老年人、母亲、婴儿、和那些慢性疾病患者能够访问的共享的个人电子健康记录比率提高90%。逐步推广远程医疗保险计划、全科医生视频会诊热线、孕妇婴儿帮助热线等远程医疗服务。

5. 构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措施也频繁出现在OECD数字经济策略中。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的《国家网络安全评估指南》提出了构建网络安全的几条关键举措:发展网络防御能力、增加网络弹性、降低网络犯罪率、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资源投入和研发支出、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英国反复承诺保障国家网络安全,重点在研发和人才方面加大投入。牵头11所高校开展网络安全研究、资助78名博士、为2个研究机构提供资金,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在各研究机构、行业、政府通讯总部之间流动。德国计划推广使用安全的通信基础设施,促进信息技术安全产业发展,强化在线服务的安全性。澳大利亚的数字战略旨在通过一些专项行动,如“国家打击网络犯罪计划”、“数字公民最佳实践原则”,来解决数字安全问题。匈牙利拨款1 700万欧元用于信息技术安全,以最大限度保护网络、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公共管理电子服务和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数字风险管理。

四、 主要启示

本文总结回顾了OECD主要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根本目标、政策范围、主要聚焦方面。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一些先进理念、成功经验、成熟做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一,必须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是当今世界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数字经济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全方位辐射带动作用,顺应趋势、把握历史机遇,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发展的全局高度,科学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抢占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制高点。

第二,高标准建设宽带基础设施。宽带网络是发展数字经济的硬件基础,要提高网络速率,降低网络资费,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人均网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破除数字经济发展的硬件瓶颈。要抢占宽带网络发展先机,加快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和商用,加强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地址管理、标识管理与解析,构建未来网络创新试验平台。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发展。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

第三,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政府先行。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目前,我国80%的数据掌握在政府手中,稻荨吧畈毓胫小笔羌大浪费,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社会救助、质量安全、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第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引导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重点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普惠金融、高效物流、益民服务、电子商务、便捷交通、智慧能源、绿色生态、人工智能、创业创新等十一大领域,在跨界融合中,逐步建立产业组织服务体系,改变产业发展规则和路径。

参考文献:

[1] OECD.OECD Digital Economy Outlook2015[J],2015.

[2] OECD.OECD Internet Economy Outlook2012[J],2012.

[3] 蔡跃洲,张钧南.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J].经济研究,2015,(12):100-114.

[4]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2

“单一数字市场”是指满足以下3项条件的市场: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可以保证自由流通;居民、个人和商家能无缝衔接且所有线上活动都是在公平竞争条件下进行;个人资料信息高度保密,不考虑其国籍或居住地。基于此,文章认为,“单一数字市场”战略的目标非常明确:

第一,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包括: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质优价美的商品物流服务、改变同种商品在不同成员国不同价的现状、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以及推动提供跨境电视服务等。

第二,创造利好环境以便数字网络和服务能更好地发展。包括:电信领域改革、全面评估现有在线平台作用和质量(如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强化个人数据保护、完善个人数字化服务等。

第三,实现数字经济增长潜力的最大化。包括:欧盟范围内各个国家间的数据资源自由流通、在现有基础上从电子医疗和交通规划等方面入手建立统一的系统以实现联通共享等。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预测,“单一数字市场”战略实现后,每年将给欧盟带来4150亿欧元的收入,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增长的就业机会和预期中稳定的经济增长。可以看出,帮助欧盟摆脱现有经济困境是这一战略最主要的目标。

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表示,当前跨境壁垒以及国家间电信、版权、电子商务、数据保护、消费法规等方面的差异,正在阻碍欧盟国家数字市场的发展,而“单一数字市场”战略的目的就是尝试克服这些阻碍。

欧盟面临三大挑战

“碎片化”一直是欧盟发展面临的一大棘手问题,这一“先天性”难题给欧盟许多政策的实施都带来巨大挑战,“单一数字市场”战略的实施也不例外。

欧盟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成员国之间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丹麦、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已跻身世界前列,是欧盟数字经济发展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国家,仍需突破一些内在因素的阻碍,迎头赶上。

另外,欧盟还需破除诸多跨境壁垒,如地理阻碍以及版权法规、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不统一。文章提出,目前欧盟内的消费者在购买除本国外其他成员国生产的数字信息产品时,还存在许多不便之处。更令一些消费者头疼的是,一些在本国购买的电子信息产品,在欧盟其他国家使用时也遇到很多困难。 2016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国企业表现抢眼。

例如,欧盟内只有49%的互联网使用者在线听音乐、看视频和玩网络游戏,其中,只有近一半的消费者会在线购买音乐,不到20%的人会从欧盟内其他成员国在线购买音乐。部分消费者表示,除在他国购买在线数字商品不便外,对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担忧也是因素之一。

再者,欧盟内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和商家的销售习惯也是一大挑战。文章指出,由于版权相关法规的限制,欧盟内消费者对数字信息产品的需求度始终无法维持高位。同时,欧盟目前采用网络销售方式的企业并不多,仅有不到1/5,过去5年里这一比例也只上升了3.5%。可见,为保护绝大多数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欧盟需要在各国的法律法规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文章认为,“单一数字市场战略”真实地反映出欧盟在面对当前一系列实际困难时的雄心壮志,至少,欧盟不希望自己的数字市场和经济只是各成员国网络市场的“拼凑物”。然而,要想实现“单一数字市场”战略,欧盟的28个成员国不仅需要尽最大努力消除部分差异,还要以巨大的勇气和担当创造一些共通之处。

战略的新启示

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市场发展不会面临欧盟当前的局面,但欧盟“单一数字市场”战略的提出,仍给其他国家和地区数字市场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文章认为,期待数字市场发挥潜力并为经济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的思路和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数字市场的发展极其迅猛,欧盟这一战略实际略显“僵化”。欧盟计划该战略在2020年全部实现,可鉴于当前的完成情况(仅完成全部计划的1/3),这一目标很难按期完成。为此,欧盟需调整该战略的完成期限,其中不少具体项目的实施细节也要随之调整。

例如,目前仅有8%的欧盟家庭办理访问速度至少为100Mb/s的超高速宽带网络,而这与欧盟设定的到2020年达到一半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不过,欧盟这一战略中“整合资源,避免碎片化”的思路非常值得借鉴。为促进欧洲的中小企业、研究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等充分利用新技术,作为推行“单一数字市场战略”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出台了产业数字化新规划。近期,欧盟已开始协调各成员国和地区在产业数字化方面作出整体规划,并利用欧盟公私合作关系吸引投资,如建立泛欧盟数字创新枢纽网络、建立大规模试点项目加快物联网建设进程等。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3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强调,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

 

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4

开展档案信息化,档案工作者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观念。档案工作者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需要从无到有、由浅入深,对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也应从旁观者不如到实践参与者,对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使用也应从初级应用阶段发展到能够提出更多、更深档案工作业务需求的研究与发展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应用效果。

一、打破档案馆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实施需求驱动战略

需求驱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的重要战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范畴十分宽泛,它是档案管理理论的发展,是档案管理手段的变革,是信息社会的需要,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因此,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从电子档案的形成和管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出发明确系统建设内容,需求驱动才能成为现实、才能获得相应的发展条件。比如在自动化网络办公环境下,文档一体化会变得十分急需;有了现金的应用网络,人们对信息的网络服务会变得比较迫切;在熟练使用计算机档案目录信息和网络检索的情况下,全文检索的需求又会提出来;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档案(实物原件)及其内容信息,需要将其数字化成电子的图像文件,在网上提供利用,减少库房档案的翻阅次数;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的开发也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IT资源管理应走向专业化服务轨道,保障滚动发展战略

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将是一个逐步发展、渐进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而确定滚动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1、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必然导致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拓展,不应一味追求设备更新,二是要善于接受新的思维和应用技术。

2、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积累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信息积累得越多所拥有的资源才越丰富,能够提供的服务才会越宽,开发潜力才会越大,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才会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无论是文档一体化、馆藏数字化、还是信息资源的整合都将是一二个滚动发展的过程。

3、就数字化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而言,从目录检索、全文检索到社会化开发、知识化管理、辅助决策支持,从单份的档案信息到基于对象管理的信息链接加工,从本单位共享、行业共享、区域共享到全国共享、全球共享,以及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等都是一个滚动的递增与发展的过程。

4、在自动化办公、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档案工作还将逐步实现数字档案馆和智能化控制的目标。这些都是一个滚动发展和持续完善的过程。

三、探索科学决策新途径,保障应用普及战略

一谈到信息化建设,大家都会联想到资金的专项投入、设备的专门购置。事实上,一方面没有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不可能开展信息化应用工作,另一方面在全国绝大多数档案专门管理机构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购置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后,能够真正用起来并取得成效才是最重要的。只建设不适用,或使用得非常浅显都是当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当前首要的工作是在资源应用的推广、普及和深层次使用上下大工夫,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中着力强调应用普及问题,将她们纳入制度建立和培训工作中。必须在更新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手段、加强培训引导、建立健全制度方面上下齐动,重点是要发挥决策者和重要业务职能部门的关键作用。应用普及工作将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生命力,关系到国家信息化战略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的成败。

四、保障信息化稳定发展,实施专业化服务战略

档案信息化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化战略实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化需求很强的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单靠档案部门自身力量是很难全方位地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依靠、联合专业的IT服务公司,采用咨询、规划、设计、研发、实施、培训等系统建设的外包模式,甚至是服务器、数据的专业化管理和技术维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售后服务,以及更新升级等都必须依托社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力量,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及时解决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有效探索和拖动档案信息产业化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有效探索和推动档案信息产业化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有效探索和推动档案信息产业化的市场途径。

五、传承档案文化,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5

何谓“数字化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环节上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等信息技术、信息装备和通信网络系统等数字化电子手段处理和传递交易信息的一种企业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各种交易信息处于数字形式之中,大量的数字信息经压缩和加密后以光速传送,且质量稳定可靠。此时,企业的信息传送已经达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它又可称为企业的信息化,是跨跃了手工工业经济(以有形货物和纸介质记录、处理、传递交易信息)和传统工业经济(以电报、电话等模拟信号处理、传递交易信息)的知识经济(或者说新经济)时代的产物。

纵观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的情况,虽然比起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七五”时期),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原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的问卷调查,76.5%的被调查企业成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也有信息化人才队伍;67.4%的企业建立了基础性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89%的企业接入了互联网(Internet)。也有像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兖州矿业集团公司、长安汽车(集团)公司等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区、“光谷”等一些数字化企业。但全国真正实现经营活动数字化和经营数字化产品的“数字化企业”并不多。问卷显示,虽然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已经上网,大部分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内联网(Intranet),但只有36%的被调查企业全部或部分建立了企业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24%的能够运用电子商务系统(EC),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应用的水平还很低。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挑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一大瓶颈。除此之外,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处理和传递还处于模拟信号阶段、甚至于纸介质手工阶段。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反映当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我国企业数字化程度还不够高,更没有普及,它必然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使优势企业的优势难以发挥,陷入“企业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陷阱,一般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劣势企业更是惨遭淘汰。

二、实行信息化管理,迎接我国企业跨跃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打造数字化企业,实现我国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入手。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建设信息化企业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信息处理与传递的手段还比较落后,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实现。现在又面临着国家经济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如果让企业按部就班地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过渡,完成传统工业化,再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必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仅要被信息时代抛弃,还会使本来相对落后的企业经济在全球企业发展中沦为“第三世界”,更不用说如何与世界接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了。

跳出以上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要抓住当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以及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和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企业的体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制定跨跃式的企业发展战略。

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企业跨跃式发展战略,是我国企业发展战略的首选。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长远运作方向与目标的筹划与安排。环境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外生变量,企业战略总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浙江义乌就做了很好表率。义乌虽然只是个县级市,但其小企业和全国小商品市场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能够利用国内外远程物流与快递电子信息系统实现本市商品的全球采购和远程配送以及利用国际信用卡联盟和银行自动结算系统进行资金结算与融资。因此,要使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具有竞争力,成为成长型企业,抓紧制定企业跨跃式发展战略是关键。国外有位管理学家指出,企业在某一阶段有效的管理惯例,也许会导致下一阶段危机的出现。我国一些企业习惯于机械化、半机械化时期的管理观念和做法,在信息化时代,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还用过去的老套路去管理企业和处理现在的问题,肯定会遇到许多挑战和危机。所以,作为一个成长型企业,与其守住过去机械化、半机械化的习惯做法不放,还不如抓住机遇,赶快引入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对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再造,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跳跃”。

三、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促进我国企业效益增长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但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必须继续努力和稳步推进。为此,应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重,“一个都不能少”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两大主要任务,一是继续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苦练内功,发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二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企业,以信息化管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这两个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其中改革发展既是基础,又是目标,信息化是推动力。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应首先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构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责、权、利相协调的企业运行机制;然后,要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引进信息化手段和装备,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管理创造企业资本与利润双可持续增长的业绩,跳出企业“边际报酬递减”的陷阱。

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搞好总体规划,切忌盲目无序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统筹兼顾,精心安排。这里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全国、地方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做好总体规划,二是企业本身的信息化建设要做好总体规划。从全国来说,应制定全国及地方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先指导国家重点企业、地方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搞好试点,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从企业本身来说,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分三步走的战略:首先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建立基本资源体系的信息化,解决一些局部但非常关键的企业管理问题;其次是整合企业信息系统,进入ERP阶段,通过信息集成与系统藕合将企业大部分活动纳入信息化处理,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再次是将企业内联网与英特网对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采购和供应链的竞争,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外市场信息资源,实现企业交易信息处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实现资本和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切忌缺乏总体规划,各部门各自为政,根据各自的需求,引进不同的应用系统和供应商。这样看起来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家都在动手,而且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却容易造成重复投资,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兼容、信息不能共享,只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最终导致企业信息不能集成,不能形成整体效应。

三是高起点,跨跃式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件耗时费钱的工作。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至今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大部分仍然没有实现数字化企业和信息化管理,可见其难度之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多引进和培育IT产业及经营数字化产品的信息化高端企业,发挥各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促进高校、科研和企业联手,实行横向联合。有的可以直接引进国外最新应用系统和供应商,争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起点,并实现隔代升级,以提升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在信息化建设投资方面,除了企业自筹和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外,一些成长型企业可以引进创业投资和风险基金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问题。应充分宣传和展示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和经营效益,以这些数字化企业为样板和辐射源,通过它们的示范效应,向一般企业和周边地区扩散,成扇面推进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6

一、西方数字信息产业政策

1.美国数字信息产业引导政策

首先是美国的自由经济。美国人似乎痴迷于各种新的信息开发和应用。他们拥有着悠久的创新历史和丰富的创新经验。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将近半个世纪内,美国研发费用中用于研究的那个部分中的差不多85%来自美国国库。20世纪50年代,大量资金投入到军用计算机的开发之中,使得计算设备方面的知识有巨大的增长。20世纪60和70年代,美国政府主要对网络技术给予支持,对互联网的的出现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美国是崇尚自由的国度,自由女神像是美国自由崇拜的象征。现如今,自由经济一直为美国所推崇。美国政府尽量少插手干预经济,以防止被支持的行业和部门形成对政府的依赖,从而妨碍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鼓励人们敢想敢干。这样的经济政策,给予了现当代数字信息产业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少了政府的主动扶持,为了生存发展和经济利益,数字信息产业内部会主动寻求创新的途径。然而,自由经济带来的经济泡沫,带来经济动荡,2007底起从美国最先爆发的金融危机持续至今愈演愈烈,并且将全球经济拖入泥潭。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势必会影响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崇尚自由的国度所实行的开放战略。尤其是人才开放战略,在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同时,美国也从其他国家引进大量人才。近些年来,美国每年留出29万个名额专门用于从国外引进高科技人才,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优先入境,不受国籍、资历和年龄的限制。这种做法,为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基础,把世界各国培养的人才当作美国人才队伍的储备力量。

其次是文化开放战略。美国不单是不设文化管理部门,甚至不制定文化政策。政府只是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障。在这种自由和安全氛围的促进下,美国对文化产业采取的是多方投资和多种经营的方式,鼓励非文化部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美国文化产业十分依赖于境外的投资,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产业经营的开放性、跨国性。例如,在好莱坞,最具实力的电影制片厂之中,哥伦比亚三星的老板是日本的Sony公司,福克斯的老板则是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而且事实证明,近些年来美国好莱坞影片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大制作影片的投资达到了天文数字。利用强有力的金融市场来支撑美国电影产业,大投资的持续使得文化产业在美国经济总产值中的地位遥遥领先。

2.日本数字信息产业引导政策

二战后的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确立了“技术立国”战略,通过大量引进、消化、吸收欧美的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国内新兴产业逐渐形成发展,使战后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日本的外向型经济,也让日本很快地吸纳新的技术,使数字信息产业能很快的在日本兴起。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不断追求品质精良的制造,特别追求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技术的精炼研究,以稳定的企业间的交易与合作关系为保障,形成了一种纵向系列化的封闭式创新。日本的经济飞跃,为数字信息产业在日本的发展打下经济基础。

同时,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产业制定与产业结构设计的国家。日本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干预程度很强,干预的主要手段为提出明确产业政策。但20世纪90年代则成为日本经济“停滞的十年”,或者说是“失去的十年”。1994年,日本提出“新技术立国的方针”。1995年,日本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经济结构改革思路》。1999年又提出了“产业技术产业创新基本战略”。日本虽然看到了计算机技术变革的机遇,但是在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上出现了失误。

经过日本政府对数字信息产业逐步重视,并对其发展方向的调整,日本的数字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从2001年,日本政府开始新方向的产业调整,公布《IT基本法》,实施“IT立国战略”,成立“IT战略本部”,制定《e-Japan战略》(日本IT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方针,最终获得了很好的收效。

二、西方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前景

1.美、日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动态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文化、科技、经济一体化是各国现代数字信息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主要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运作,也促成了文化产品的更新换代,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经济发展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同的,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科技的提升一方面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一方面经济的稳定发展又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科技与文化的一体化主要是指科技为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提供技术手段的同时,科技创新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为文化的创新提供源泉。三者互相联系,相互影响。

美国文化霸权地位的取得,在经济和政治因素促成的基础上,科技含量仍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它直接构成了美国文化产业的输出机。以美国的3D电影为例,美国的数字银幕增幅惊人,由2009年的7736块增长至2010年的16522块。占美国的总银幕数39500块的40%之多,其中3D银幕增长了4500多块,现在3D银幕已经占据了美国数字银幕的半壁江山。同时,在2010年10部票房最高的电影中,有7部电影推出了3D版本,而在历史票房排行榜上,共有7部电影的全球票房超过了10亿美元,其中3部就是去年上映的:《阿凡达》(28亿美元),《玩具总动员3》(10.6亿美元),《爱丽丝梦游仙境》(10.2亿)。还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的ipad和iphone的问世,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是电子产品的简单意义,而是代表着一种潮流,是时尚文化的标志。

日本文化、科技、经济一体化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动漫产业链的形成。近十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平均每年的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日元,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实际上,加上动漫衍生品的销售收入,广义的动漫产业在日本 GDP中的比例平均在 6%以上。2005年整个动漫产业占日本 GDP的比例甚至超过了16%,超过了汽车工业。

日本的动漫产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壮大,与其文化、科技、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方向是密不可分的。

在电子游戏方面,也因为与动漫的相互渗透,使得日本的电子游戏产品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接着,就是动漫周边产品的制作和销售。动漫周边包括包括以动漫为主概念的玩具、食品、饰品等实物,同时也包括音乐、图象、书籍等文化产品。就这样一部成功的漫画能通过长长的产业链与科技结合,经过再创作,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2.美、日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纵观美、日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利用电子媒介向全球输出文化及价值观念是更好的往经济、文化、科技的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传媒产生了重大的变革。从传媒的发展历程看,人类历史上的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化”、“书面和印刷文化”、“电子媒介”三个阶段。如果缺少了电视、电影、收音机、印刷新闻媒介和广告这些传媒的支撑,那么,至少美、日文化的传播不会如今日这般普泛与深入。

电子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和光碟等等。电子媒介的出现让信息的传递从传播速度上,更加快速;传播范围上,更加广泛;传播质量上,无论是图像、还是声音质量都更高。

美、日这种利用电子媒介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输出,不仅仅影响了人们饮食、服饰等等表像的文化符号的改变,还促成了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流。日本利用电子媒介输出其文化和价值观,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年轻人们出现了“哈日一族”,中年一辈,也大多都经历过通过日本电影迷上山口百惠、高仓健的时代。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7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16-04

Research on Enterprise Operating Strategy for Digital LibraryWang Jinghui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angchun 13011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libraries,discussed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company management,business model and marketing strategy for enterprise operations strategy.

〔Key words〕digital library;enterprise operating;marketing strategy

1 构建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环境

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离不开基础环境的支持,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目前,数字图书馆经营的非企业化是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晰、行政化的资源配置以及非科学化的管理都影响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必须转换数字图书馆的体制,改革数字图书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数字图书馆现代企业制度。对数字图书馆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可以按照“三权分离”的思路进行,即政企分开、国有资产所有权和营运权分开、资产运营权与日常经营权分开。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应建立三级管理的组织结构对数字图书馆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即部级管理机构――所属数字图书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专营国有资产的企业性机构。

2 实施完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

实施企业化运营的数字图书馆,必须彻底摆脱当前行政部门附属机构的尴尬地位,从行政束缚中解脱出来,明确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主体和运营主体,实行完全公司化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创造更大利益,以使数字图书馆作为独立的社会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而融入社会。数字图书馆的经营与普通公司不同,它的收益小,而且还要承担版权的费用,所以将其进行完全的公司化管理制度,可以在得到社会效益即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扩大经济效益,从管理到产品推广到客户服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

2.1 公司化管理的部门结构及功能设计

通过对数字图书馆和一般企业运营模式的深入分析、归纳和总结,笔者设计了符合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其部门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

与普通公司管理结构不同的是,数字图书馆有属于自己的几个特色部门,例如生产运营部、市场部和客户服务部等,具备一些数字图书馆的特殊职能。

2.1.1 生产运营部

生产运营部主要分为3个部门即生产部、研发部和数据部。生产部主要是负责在工厂进行印刷版图书的加工工作,将新近的图书用MARC编目输入到电脑中,使其成为电子版的图书。研发部主要负责研发能使印刷版图书加工成电子图书的程序,以及公司一些部门需要使用的程序,并对数字图书馆的网站进行维护。数据部主要负责将电子图1 数字图书馆公司化管理结构图

图书进行加工处理,使其符合上传到网上标准,对新进图书进行、分类和挂接。拷贝部主要负责拷贝顾客订单上的相关书籍和视频,然后寄给客户。

2.1.2 市场部

市场部中的销售部主要是负责销售自己的服务器、销售网站上的电子图书等。版权部主要负责和作者、出版商谈版权问题,保护数字图书的知识产权,提供大量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

2.1.3 客户服务部

客户服务部主要分为在线咨询和售后服务。在线咨询是针对每个进入数字图书馆网站的用户进行在线的咨询服务,提供及时的帮助。售后服务主要是对大客户的服务器、所订的电子图书等出现问题后进行售后的服务。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策略研究Feb.,2012Vol.32 No.22.2 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设计

对于数字图书馆这种产品与技术更新快的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就相当重要,如果合作的得当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合作就是指首先所有部门都要对公司的产品及服务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其次,各部门之间要多进行沟通,利用每次的例会时间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得出试行的方案;最后,要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有所创新,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积极研发高知识含量的信息产品,实现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和知识的外化,不断增加知识资本的价值,以创新产品占领和拓宽信息市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如图2所示:图2 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图

2.3 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

所谓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就是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有的放矢地为具体用户创造符合其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为其提供定向化的预定信息与服务,运用数字图书馆的新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从事信息资源内容组织、数字化加工、数字图书馆技术总体解决方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应用开发,面向全球提供专业性、系统性、主动性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内容服务[2],并帮助用户建立个人信息系统的一种信息服务平台[3]。

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结合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方式,设计如图3所示的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完全是取决于用户的需求,他们不仅可以在网上进行论坛交流、在线阅读、管理个人数字图书馆等,还可以通过注册信息,提供一些作者自愿提供给图书馆的信息,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员利用这些信息方便与用户沟通交流,便于改善其个性化服务的质量。此平台可以将用户按年龄、教育水平和对书的喜欢类型不同,将用户合理的分为不同的群体。对于用户查找图书,更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检索系统,这个检索系统首先应将图书做一个很好的分类,所以不但要考虑到网络信息数量多、内容庞杂、变化快、稳定性差、类型多样、范围宽、用途广以及网络信息组织特殊、控制性差的特点,还要考虑到网络信息用户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并且要做到比用户早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为他们提供先行服务,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为用户提供符合他图3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结构

们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运用数字图书馆的新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从事信息资源的内容组织、数字化加工、数字图书馆技术总体解决方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应用开发,面向全球提供专业性、系统性、主动性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服务内容[4]。“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用户提供正确的信息”已经成为了信息服务的基本原则。

3 采用知识资本运营的核心经营模式

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关键是搞好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以资本流动为前提,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为目的,是科学经营和管理资本的资本流动过程。首先,资本运营强调的流动是前提条件,如果资本不流动,就没有资本运营可言。其次,资本流动不是随心所欲的盲目流动,而是要流向资本效益高的企业或部门,流向回报率高的地方。只有明确这个目的,才能搞好资本运营。再次,资本运营除了流动外,还要科学经营管理资本,要把资本流动与经营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进行资本运营。

按照一般企业资本运营规律,数字图书馆实施资本运营,其内容除了按照市场规律对数字图书馆机构本身、资产和产权进行整体重组外,其核心内容是知识资本运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企业运营的重要资本。所谓知识资本是指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企业所有能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资本实质上就是知识企业全部资本的总合。

知识资本运营是无形资产的经营。具体讲,知识资本是指品牌、信誉、技术和知识产权等,不再是有形物质资产和资金。知识资本运营是指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综合运用各种精神资源,创造出能够获得社会认可的精神产品和知识商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知识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并促进它们转化为现实的可以用价值衡量的财富。数字图书馆机构、资产和产权重组是间接资本运营。数字图书馆机构重组主要是解决组织机构形式不合理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传统图书馆是以文献信息收藏、管理和公益为主的事业型机构,国家投入的资金不能作为资本在经营过程中使其增值。

数字图书馆除了具备一般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外,它还具有信息产品开发、生产与经营的功能,它已由完全公益事业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因此, 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字图书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企业化运营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进行重新组合与改造,进行体制创新,促进体制转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开展资本运营,经过资本运营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本增值的目的;数字图书馆资产重组主要是改变资产形态和存量资产的比例,调整不同资产的组合结构,实现资产向资本的转化。作为现代企业的数字图书馆只有摆脱这种管理体制,进行体制改革,建立相应的企业运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确立法人地位,明确法人财产权,数字图书馆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4 采取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

数字图书馆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并最终获得成功,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转换运营机制,成立以经营管理知识信息为主的现代知识企业,走企业化运营道路,同时,确立资本运营在数字图书馆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资本运营,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持续发展的治本之举。建立正确的市场营销形式和策略,对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志在必得的。所以数字图书馆应根据自己自身的发展制定一个适当的营销策略。

4.1 定价策略

因为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也会影响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经济效益。图书馆是个非盈利机构,但图书、期刊的大量采购、各类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图书版权的费用等,都要付出很大的开支。因此,使用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消费者付费的方式是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环节。除了政府财务部门预算的方式直接支持图书馆的款项外,图书馆在影印电子图书、网上下载或在线阅览、信息检索等收费项目都应仔细评估后再定价,以科学、合理的价格,在实现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成本效益。

4.2 服务策略

首先要求所有管理人员要对我们网站上的产品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每个产品的特点、不同产品适合的不同人群,这样才能保证管理者在消费者咨询时能达到有问必答,保证了客户服务的质量才能保留住客户群。因此,图书馆要以用户第一的观念,结合自己的馆藏特色,提供优质品牌的服务[5]。拥有了好的口碑的信息产品及服务,数字图书馆就会在复杂的企业化营销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实习时,经理开会曾说过,我们任何的部门都要了解公司的产品和经营的理念,这样才能让我们公司的形象不断提高,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所以要求员工要时刻对自己严格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4.3 竞争策略

战略管理领域许多重要的思想来自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工作[6],他的竞争战略阐明了管理者可以使用的3种一般战略。成功取决于所选择的战略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产业的特性相匹配。数字图书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运行当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竞争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数字图书馆企业的成败。第一种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cost leadership strategy),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企业化运营这就是指通过提高收集信息资源的速度和水平、加工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率来扩大企业的规模,进而降低成本,用较低的成本打败竞争者;第二种战略是差异化战略,是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并得到顾客广泛认同,对自身产品进行改进,使其与竞争者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有一种战略是基于二者之间的叫聚焦战略(focus strategy),目的是在狭窄的市场区隔上寻求成本优势(成本聚焦),或者差异优势(差异化聚焦)。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可以选择这种聚焦战略,因为现在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它不具有规模经济性或者足够的内部资源以成功地实现其他两种战略[7]。数字图书馆在网上可以运用广告、网上销售、公共报道与公共关系等促销方式来介绍数字产品、情报资源,以达成宣传的沟通和交流,或以网上论坛等形式,及时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馆藏资料,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开发新的产品,提高服务水平[8]。

4.4 技术的集成策略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自身多样化、系统化的特点,涵盖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组织集成创新,形成数字图书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配套产品开发,带动相关技术产业发展。将开发创新作为其营销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转变数字图书馆的经营观念。数字图书馆只有改变以往传统图书馆的管理、营销和服务方式,增强自身的开发和创新能力,才能获得企业化运营的强大生命力。

5 结 论

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在于企业化运营数字图书馆,实施完全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和知识资本的运营模式。根据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平台,寻找用户所需的服务方式。因为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不仅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是为了保护作者及出版商的版权,更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在用户之前想到他们所想的,提高服务质量。信息时代,知识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国际高技术竞争中的制高点,同时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因此,鼓励和促进数字图书馆企业的发展就成为国家经济政策中的重点,只有把数字图书馆的经营方式企业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和市场经济接轨,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常友寅.推进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J].情报资料工作,2005,(3):71-73.

[2]张秀兰,蒋玲.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新模式探索[J].新世纪图书馆,2006,(2):55-56.

[3]李培,江向东.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4.

[4]张秀兰,蒋玲.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新模式探索[J].新世纪图书馆,2006,(2):55-56.

[5]王远康.图书馆信息营销中的精品服务策略[J].现代情报,2005,(11):15-16.

[6]Michael Porter.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J].2005,18(4):791-803.

[7]D.Miller and J.Toulouse.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J].2002,(2):47-62.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8

发展战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品牌也是一个城市实力的重要表征,它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腾飞。[1]品牌工作方面,龙文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培育、社会支持”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龙文区品牌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共有注册商标716 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 件,司法判定驰名商标5 件,著名商标35 件,知名商标63 件,商标国际注册20 件,国外注册商标(含港澳台)24 件,企业字号与商标同名83 家。获得省知名字号认定的企业3 家。品牌效应带动了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 年全区有规模工业企业395 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64.4 亿元,现价增长30%;产值上亿元企业52 家。工业园区支撑作用明显,蓝田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18.4 亿元,占全区总量的72%。品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龙文区商标品牌同样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龙文区的商标注册总量不多。

目前龙文区共有各类经济实体 5650 户(企业1700 户,个体工商户3950 户),全区企业拥有自己注册商标仅占了企业总数的11.9%。低于全市平均值(全市注册商标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2.1% ),与龙文区临近的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龙海市和长泰县的企业注册商标数分别占企业总数的20.1%与28.5%。

(二)龙文区的商标品牌发展不平衡。

龙文区下辖四个镇,一个开发区。其中步文镇拥有注册商标 243 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34%),司法判定驰名商标1 件,著名商标2 件

,市知名商标8 件;朝阳镇拥有注册商标157 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22%),司法判定驰名商标2 件,著名商标15 件,市知名商标28 件;蓝田镇拥有注册商标115 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 16%),著名商标2 件,市知名商标7 件;郭坑镇拥有注册商标30 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4%),著名商标2 件,市知名商标3 件;蓝田开发区拥有注册商标171 件(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24%),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 件,司法判定驰名商标2 件、著名商标14 件、知名商标17 件。

以上数据表明,朝阳镇仅占全区注册商标比重的22%的商标注册量,却拥有42.8%的著名商标和44%的知名商标,步文镇的商标注册量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品牌数量却不多,蓝田镇和郭坑镇的品牌和商标注册数均较低。综上所述,龙文区品牌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

(三)品牌质量不高。

全区的注册商标数三分之一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的状态,而且全区仅拥有驰名商标1件,全区没有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全区的品牌影响力较小,带动作用略显不足。全市获得省知名字号企业有36 家、其中芗城区6 家、龙海市5 家、平和县3 家。相对比较,龙文区仅有3 家,数量上偏少,与龙文区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匹配。经验表明,知名品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和企业长期努力逐渐积累的结果,政府的积极举措对推进企业品牌战略具有重要作用。[2]

二、促进龙文区品牌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实施企业商标注册和创建企业省知名字号品牌,有利于提高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整合提升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品牌竞争时代,政府应担当起区域品牌建设的规划者和建设者重任。政府应及时调整品牌战略,将品牌带动战略升级为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这既是区域品牌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3]因此,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打好商标品牌战略。为进一步推进龙文区品牌战略,针对发展上存在的不足,从政府引导角度出发,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

加强对实施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战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工商、财政、经贸、质监、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各部门协作机制,并落实具体工作措施;要将实施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战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其他经济、社会工作一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实施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战略与其他经济、社会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全力推动龙文区品牌工作发展。

(二)着力政策扶持,落实保障机制。

政府培育企业自主品牌的职责,就是要通过研发扶持帮助企业提高这些核心能力,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对龙文区优质品牌的企业,在人才引进、用地审批、科研立项、用电保障等公共资源配置方面优先给予支持。政府应安排一定财政预算资金,吸纳社会各类资金,设立实施品牌带动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品牌的策划,培育、创建、宣传、保护、奖励和支持品牌发展、带动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加强引导,积极支持商标暨省知名字号品牌的应用,鼓励企业将商标或省知名字号作为知识产权评估办理质押贷款,扩大融资渠道,特别是金融系统要主动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质押贷款问题,以此激发创品牌的热情,促进品牌企业做大做强。转贴于

(三)加大品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

政府及企业应充分发挥市、区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网络等新闻媒介作用,大力宣传、推介国家、省、市以及龙文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实施品牌带动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引导企业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商标品牌的影响面,不断提高龙文区品牌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进一步完善品牌宣传扶持措施,各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品牌宣传广告提供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优惠服务,为龙文区品牌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四)培育地方品牌,加强公共保护。

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地标”申请注册和规范使用,将龙文区的重点项目和公有性质文化资源纳入商标品牌发展的范畴,主动深入调查本地的风景点、名胜古迹、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称资料,提出保护措施,加强公有性质商标资源保护。引导碧湖生态园、欢乐城地下广场等重点项目和龙文塔、扶摇关帝庙等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称进行商标注册,防止公共商标资源被恶意抢注或被个别企业、个人独占使用,避免公共利益受损。

(五)鼓励境外注册,拓展国际市场。

建立“商品出口、商标先行”策略,鼓励出口型企业做好商标境外注册,拓展国际市场;引导定牌加工企业逐步扩大在出口商品上使用自有商标的比例,以进一步推进龙文区出口自主品牌建设工作,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收购并购国际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如福建双飞日化有限公司成功收购美国Solar 公司2 个已有十多年历史的知名商标品牌40 个及其所有营销网络,首开漳州民企收购国际品牌先河,并且自己申请注册境外商标4 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品牌推广的同时,通过企业在香港上市,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力。

(六)发挥集群效益,带动产业发展。

商标品牌效应对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带动区域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起着主要动力引擎的作用。现今龙文区已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以青蛙王子(中国)日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日化产业、以漳州红梅家具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钢管家具产业、以漳州市港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罐头食品产业、以福建升源粮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粮食产业、以恒丽钟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石英钟产业、以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陶瓷用品产业集群。据统计,2010 年以上六大产业累计生产总值达36.38 亿,出口创汇额达18.75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 年以上六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出口创汇实现“双增长”。可见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的品牌创建,对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七)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权益。

实践证明,企业在创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可能出现被仿冒、侵权的情况。名牌产品的实质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 ,由于比同类产品的价格更高 ,利润更为可观 ,必然引起大量的造假行为。[5]实际上,被侵权并不可怕,从另一方面讲,被仿冒侵权也是品牌影响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因此如何帮助企业保护商标知识产权,尽最大可能防止商标所有权人利益受损是关键。企业和政府重点应加强宣传力度,密切部门协作、区域协作,积极引导、支持、帮助、配合企业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以查处商标侵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傍名牌等类型的案件为主,加强对大要案的查处,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三、促进龙文区品牌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一)落实创牌激励机制……政府各部门要根据政策规定,兑现奖励政策,按承诺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奖励金。同时,积极运用财政杠杆,推动品牌工程。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商标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应用于服务区域商标品牌发展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各部门要加大对著名、驰名商标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工业发展资金、科技发展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等各项政府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上,适度向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和知名字号企业倾斜。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激发企业的创牌动力,进一步提升品牌经济的整体实力。

(二)落实各单位职责任务。

切实把实施商标战略从企业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切实加强对商标品牌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明确各部门所应承担的职责任务。政府负责协调解决在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全区商标战略工作稳步推进。同时指导专人作为商标战略事务联络员,与各成员单位协调沟通商标品牌创建的相关事宜。

(三)明确各成员单位业务职能。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有利于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齐心协力的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发展。各部门应健全协作机制,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定期召开商标战略联席会议,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品牌战略工作中重大问题。引导全区各类企业依法注册、使用、管理商标,帮助商标主体单位开展质量管理、认证工作,提高全区农业品(涉农产品)的知名度,创建一批具有龙文特色,高附加值的农特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 王芳凝。发挥政府在品牌战略中的主导作用[J].辽宁经济,2010(7):63.

[2] 陆松福。政府在推进企业品牌战略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22.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9

一、概述数字经济定义及内涵

1.定义数字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改革,全球化发展目标,围绕数字技术,基于知识资源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经过长期的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渗透于社会各行业领域发展,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数字经济理念使得企业更加关注数字技术的应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推进数字化创新,加快内部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实现稳定增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与市场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内涵数字经济内涵,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演变。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开始意识到国家经济增长中数字经济的作用,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数字经济战略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应用数字经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目标在于发展经济,基于数字化技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数字经济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有效融合数字知识理论与各生产要求,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以此构建新市场经济形态。相较之传统经济,数字经济比较独特,无线网络移动宽带是信息基础设置,服务于数据分享与传递。企业管理策略优化,要求重视工作人员数字素养的提高,确保新消费者数字化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便于企业合理制定战略决策适应数字经济时展潮流。

二、企业当前服务质量现状

近些年,职能服务方面,企业积极变更内部基层单位分配情况。但为了更好地实现内部服务指标,应用逐层下发方式将任务发给基层部门,基于是否达到内部业务指标判断基层员工工作质量,此种情况下很多员工片面追求工作数量,工作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服务工作中,不重视客户提出的部分问题。公司内容还未建成完善的投诉体系,由此使得用户服务体验大打折扣。形象服务层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互联网运行方面企业有明显的优势。因公司成本投入少,广告宣传不到位,使得辐射范围有限。技术服务层面,企业固网优势在中间地位。近些年,公司增加了布网投入,进一步升级固网,网速、技术深度及通信质量方面优势地位明显。实际工作中,因成本投入有限,人口少及偏僻农村地区企业布网率还有待提高。

三、数字技术对企业管理创新带来的影响

1.数字技术使得企业知识储备不断扩大为了保障企业有效进行管理规划,搜集并分析多元化知识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数字技术背景下,企业部分产品与服务产生跨界竞争状态,由此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企业经营活动中,打破了传统围绕某一项目进行的局面,而是引入与消费者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产品内容。应用大数据资源库创新传统服务理念,构建人工智能化服务平台,借助网络平台企业能够接触到不同行业产品信息,全面搜集消费者购买信息,掌握用户个性化发展需求,探究跨界合作更多机会,以此丰富企业只是储备,为企业经营发展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2.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实施开放性管理网络数据自身具有开放性,所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策略时,要秉承开放性原则,借助流动性管理企业了解更多内外部信息,合理应用各部门知识资源,促进企业有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有效应用数字化技术,增强各部门沟通联系,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公开企业管理标准有效传递内外部管理信息。条件允许情况下,企业还可构建独立服务网站,全面掌握用户消费需求,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有效连接众包众筹工作及外部信息资源,借助数字化技术深入发掘相关管理数据信息,为企业经营发展技术问题的解决开辟新的渠道,降低内部财务风险节省生产成本投入。另外,还可构建开放性人才管理模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全球化企业宣传软件,借助专利数据库与企业相关文件,用户搜索企业相关服务内容的数据信息,以此吸引更多用户。3.推进企业创新管理流程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创新管理流程要求根据制定管理计划、开发管理内容及调整管理环节等顺序。此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有效应用数字技术可打破企业传统管理流程各环节接线,不受时间与空间束缚,快速创新管理内容,节省资源投入成本。研发新技术产品时,可技术结合用户反馈意见适时修改设计方案,而企业管理部门要及时做出决策,快速调整经营策略。

四、数字经济下企业运营创新

1.企业数字化竞争与战略数字化竞争,是企业转型速度与效果竞争的表现,表现为应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企业业务转型或扩张形成多样化竞争形式。传统企业发展中,新一代原生数字企业冲击着传统企业发展,如数字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形态,今日头条等新闻聚合器、微信及微博等社交网络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用户对新闻生产过程与品牌认知也发生了变化。而且,新兴数字企业出现跨界竞争,如企业从传统数据服务转入通信设备制定与互联网接入市场。当前,数字化转型有很好的效果,促使更好地顺应数字时展,增强人才、资本及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现阶段,客户或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数字技术有了更强的依赖性。数字技术利于促进企业有效融合线下实体与线上虚拟空间,实现协同进化发展,促进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调整并更新内外部互动方式。日常工作中,企业从真理层面理解数字技术的变化,合理制定决策驱动数字化技术发展,自上而下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数字意识与良好工作习惯,主动学习并应用数字技术,创新传统工作流程并支持新数字业务发展,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变革进行中有效抓住机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数字化管理及商业模式企业数字化管理中,可利用新方式创造经济利润,提高客户与员工价值理念。战略层面,企业要先明确数字化战略目标,明确主要负责人并详细制定计划,保障内部上通下达更加认同企业组织,向组织外明确传递数字化转型预期。另外,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字化技术满足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要对传统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强数字化业务与职能工作整合。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活动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数据分析师专业人才不足等。此种情况下,企业可通过内培外聘方式,构建良好工作环境吸引数字化人才,结合数字化战略更新企业内部文化建设。数字化平台是利用线上技术构建的双边或多边化创新商业模式,其打破了传统行业发展规模,形成新社群市场,原有互相竞争的企业或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可参与平台建设。数字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平台运营过程中对基础设施与有形资产产生的需求。同时,零成本传递并复制数字化信息、经验与数字系统等,智力扩展成本不断减少。平台有很多获益方式,如交易佣金的收取、服务费单方面的收入等,还可基于平台数据服务于市场营销、数据交易及投资咨询等。数字平台不断增长的参与用户规模及互动数量,有效提高了平台价值指数,为网络平台效应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数字化创新市场与营销传统市场中,用户大多是被动接受产品,在数字经济时代,用户可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并表达自己对产品的意见。因产品生产周期变短、市场发展呈现精细化趋势,用户忠诚度变弱、线上商业活动趋势及用户多元化消费渠道等,此种情况下用户更加注重个人消费体验。所以,企业要积极搜集、汇总并分析用户消费数据,整理分析线上与线下用户,结合用户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创新内容,保障用户实际消费体验效果,以此增强用户购买欲望。数字化转型时代,数字营销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而企业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构建优质化数字品牌,完善虚拟与实体空间用户体验效果,积极与用户互动。如为了塑造良好口碑与品牌形象,企业加强网络社交营销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优势,更好地满足客户感知需求,实现用户消费与售后保障等无缝衔接,借助分享想法、完善设计、众筹、成立产品讨论组及粉丝社区等模式积极参与相关商业活动。4.数字化创新产品与生产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产品功能与形态进行调整,实现数字化功能。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对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优化,运动服中安如数字化传感器获得消费者信息,根据这些数据结合数字化技术对产品进行优化创新,以此保障产品使用效果增强竞争力。此外,企业传统产品生产中,服务提供面临数字化转型,如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产品加工。实际生产中,如果根据传统制造工艺及数字化技术,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快速转型服务。生产制造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实现精益化生产目标,因而企业要虚拟环境中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模型、验证与仿真,在数据平台中统一生产所有前后端环节,增强生产过程的柔性、灵活及智能化特点。5.数字化创新商品与服务贸易现阶段,数字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利用互联网或数字交换等先进技术,改变了生产及服务模式,缩短了交易时间与成本投入,快速形成共享经济模式。而且,融合线上或线下模式,借助数字平台打破了时空有限性,促使企业快速简化贸易流程。客户输出数字贸易服务中,其知识比较密集,重视企业与用户间的交流互动性。数字贸易具有创新性,因而企业对外输出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并应用各类新知识与技术,加大创新力度,确保知识应用模式与新技术、生产要求保持一致。而且,企业还要进一步完善数字资源及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规范应用数字金融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贸易活动中,受云计算或互联网等技术影响有了更广泛的服务范围与产品种类,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基于现有资源优势,应用数字技术便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人才、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对生产与创新进行重新组织以构建丰富产品线,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五、企业服务质量提高策略

1.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力度现阶段,企业网络在技术服务质量层面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与电信公司加大了网络建设投入,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网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种情况下,企业要积极完善技术服务水平,增加投入建设联通网络。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为用户构建更加稳固、快捷的互联网环境,保障企业网速与固网地位优势。同时,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品质与效率,保障用户群体消费体验,塑造良好品牌形象。2.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当今,联通布网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内联通网点随处可见。实际工作中,窗口工作人员要直接面对客户,用户与公司间发挥着桥梁作用传递各类信息。所以,企业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要确保窗口服务人员保持良好工作素养与形象。窗口员工要具备一定的耐心与高度责任心。公司要定期为员工组织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技能与工作素养。另外,合理制定监督体系,有效监管各窗口人员服务情况并做好抽查,确保窗口服务员工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作用,以防消极怠工或与用户出现冲突。3.加强服务宣传工作人员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宣传公司产品。企业相关人员要正确看待广告宣传的作用,增加成本投入用于广告宣传。通过广告为广大用户传递企业优势,尽可能确保广告形式新颖抓住用户眼球,还要满足用户心理消费需求。另外,利用广告可增强企业知名度,各营业点还可组织更多的活动,利用商业或折扣活动激发用户消费欲望。4.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单一化产品与渠道明显落后于时展潮流。此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也要积极拓宽产品发展取得,利用多元化营业厅如网上、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及手机App等先进营业模式,与各电商平台或电子设备公司加强合作交流,促使各营业厅从传统营销模式转为旗舰厅或体验厅模式,为消费者构建更加快捷方便的体验平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通信行业发展中,中国联通通信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其营销渠道与策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移动与电信等其它通信公司的快速发展直接冲击着企业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看待市场竞争,吸收国内外行业发展先进经验,同时有效应用数字化技术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借助数字化平台加强宣传新业务产品,便于消费群体快速了解公司业务产品,同时还要重视营销策略与渠道的创新,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岳.大变局时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变革[J].现代企业,2021(07):53-54.

[2]周云,王嘉琳.数字经济下的企业运营和服务创新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21(06):127-128.

[3]孔莉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2):69-70.

[4]陈晓红,唐立新,李勇建,霍宝锋,刘士新,顾远东,张兴伟,吴刚.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运营与服务创新管理的理论与实证[J].中国科学基金,2019,33(03):301-307.

[5]施克瀚.共享经济下的企业运营思路创新[J].西部皮革,2018,40(06):110+113.

[6]王静.浅谈加强企业运营管理的路径及方法[J].河北企业,2018(02):16-17.

[7]林志.企业的运营管理及未来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7(26):77+79.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10

网络经济时代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以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倡导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NⅡ)为开端。从1993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继美国之后,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纷纷提出建立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自从互联网这一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以来,网络经济发展势头已迅猛超出了所有预言家的想象,正以几何级数高速膨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资本家是利用一种新技术,而且仅以它能否带来比不用它时更大的经济利益为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正是这样一种与巨大经济利益相关的重大技术发明,它惊人的发展速度几乎完全在于巨大的利益驱动。“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野蛮发家史,走的是一条强盗式的道路,它们通过掠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才换来了今天的经济发展成就。一旦达到目的,就将一套冠冕堂皇的所谓贸易规则制定出来,将非法变成合法,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金科玉律。现在,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再一次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机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想重温旧梦,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新一轮“圈地运动”。它们试图依托网络和信息优势,控制世界的有形和无形资源,使之朝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流动和积聚,以期达到像19世纪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强大的资本优势控制世界一样,在21世纪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控制世界。这种“吸血鬼”式的网络资本主义特征是信息时代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它的实际价值和所产生的效益绝非首日之殖民掠夺,技术侵略等传统手段所能够比拟。

面对这一严峻形式,我们必须关注近10多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这两个引人关注的发展趋势和它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11

1995年,个人电脑对普通人而言,还是个顶稀罕的玩意儿,甚至见都没见过,上网也是闻所未闻。此时,美国学者、M1T媒体实验室主席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已经出版了其著作《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按照他的解释,“数字化生存”是指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他总结数字化生存有四大特质——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与赋予权力。可以说,数字化生存是现代社会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生存方式。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比如,生产力要素的数字化渗透,生产关系的数字化重构,经济活动走向全面数字化,就连工作、学习、娱乐、购物等日常生活都打上了数字化的烙印。这种方式既是对现实生存的模拟,更是对现实生存的延伸与超越。尼葛洛庞帝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

如今再重温《数字化生存》,说不上有多少新鲜感了,因为一切正在我们周围发生,但还是不得不佩服“预言帝”当初的真知远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加速到来,网民的数量也急遽膨胀。据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RoyalPingdom的调查报告,2012年全球网民总量已超22.7亿,较5年前的11.5亿将近翻番。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达到4.2亿。报告认为,中国网民数已经处于高位,网民增长和普及率都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升级等因素,促进了手机网民数的快速提升。显然,对于世界上大约1/3的人来说,“数字化生存”已成为“现在进行时态”。

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共识

伴随着“数字化地球村”的日益成型,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经历了上一轮金融危机的元气大伤,欧盟把欧洲复苏的希望寄托在数字经济的提升之上。在今年的欧盟秋季峰会上,欧洲理事会主席赫尔曼·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宣布将通过鼓励投资政策、统一市场法规、增加劳动者技能等三大举措发展欧盟数字市场。此次欧盟秋季峰会将建立“单一数字市场”上升到关乎整个欧盟竞争力、经济持续增长的高度。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估计,欧盟范围内若能实现统一数字市场,将在10年内带动5000亿欧元的经济增长,电信基础设备建设、网络消费、电子商务等领域都会受益于该市场的建立。

澳大利亚也于今年了首个国家云计算战略。澳大利亚宽带、通信及数字经济部长史蒂芬·康罗(Stephen Corrroy)称:“这是一个将互联网摆在我们经济核心位置的一项议程。国家宽带网络是这个数字经济的基石,澳大利亚将创建并使用云服务来加强整个数字经济的创新。”他表示正确地采用云计算战略,到2020年将为澳大利GDP增加33亿澳元。同时,他认为云计算最大的变革在于个人和小型企业。“现在规模较小的企业还没有参与其中,需要支持和采购云服务的信心。作为澳大利亚国家云计算战略的一部分,政府将为10家行业领先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以开发专门针对领域的数字业务包,这个举动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和熟悉云计算。”

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 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其目标是:建成一个连接到各社会机构、团体和每个家庭的宽带高速网络,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开展多样化的高级信息服务,全面满足人们在生产、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信息需求。如今奥巴马政府在推动更新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持续发展也下了大功夫。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2年,美国无线网络的年投资额以40%的速度增长,从每年210亿美元增长到300亿美元,已经超过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汽车公司。2013年,美国的有线网络投资额预计达到350亿美元。

而今年8月,我国国务院正式公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这标志着中国宽带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被认为是升级基础设施、为促进信息消费提供前提。由此可见,数字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谁都不想在新一轮的经济大潮中丧失竞争地位。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12

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不足

国家对数字乡村发展作出了规划,制定了发展目标,那么,要如何推进?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数字乡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以农村电商为主的乡村数字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2.8%。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今年5月底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显示,在乡村经济数字化方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互联网平台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2020年超过10%的农产品零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距,使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变成不是一件单纯在数字化上发力即可奏效的事情。数字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综合施策,特别需要针对数字乡村面临的挑战,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办法。售额来自网络销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帅对《中国信息界》表示,在部分地区数字经济对促进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淘宝村为例,从最初全国只有3个发展到2021年突破7000个。很多农村呈现出了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产业发展。与城市相比,目前乡村在数字经济发展上仍明显落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数字经济在农业的渗透率仅占农业增加值的8.9%、远低于工业21%和服务业的40.7%。中泰证券今年4月题为《农业数字化专题研究:助力农业的一场“阳谋”》的报告指出,虽然我国总的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数字经济农业渗透率刚刚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距离高收入国家12.5%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数字经济在乡村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可能加剧不同地区间的城乡数字鸿沟。据《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数字水平发展较高的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县域仍处于数字乡村发展的中等及以下水平阶段,地区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篇13

1.信息环境改变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发展的趋势

1.1信息环境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

信息环境下,用户借助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将分布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网络方式相互连接,不受时空限制,充分地、合法地,自由地、免费地访问、获取和使用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凭借馆藏之外的数字文献资源,用户对公共图书馆传统馆藏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弱化,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单靠公共图书馆传统的纸质馆藏资源,图书馆提供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的时代一去永不复返,用户关心的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信息,不再偏重某一载体信息,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信息环境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周期、节奏,用户决策的时间变得很短。

1.2信息环境改变了公共图书馆馆藏内涵结构

传统馆藏以纸质资源为主,数字馆藏以电子资源为管理对象,它依托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介,以光盘、录音带和其它数字化设备作为馆藏存储的载体,凭借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超容量数据库存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超文本技术、元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等向用户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通过网上数字资源库群、借助用户信息浏览平台,将信息快捷地传输给用户,突破了时空界限,成为业态未来的发展方向。信息环境下的馆藏结构超越了传统馆藏结构的局限,扩展到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和数字资源,馆藏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突变,实体馆藏资源和虚拟馆藏资源共存的复合型、多元化馆藏结构成为数字馆藏的主流模式。信息环境震撼了传统馆藏信息封闭的态势,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范围更广、密度更高、效率更优,现代公共图书馆迎来了时空界限零态的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时代。同时,馆藏发展战略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公共图书馆要适应信息环境,必须深入研究馆藏、用户、市场,重新规划和优化馆藏结构,树立长远的馆藏发展目标,在考虑馆藏的学科结构的同时,要规划馆藏资源的载体类型结构,逐步加大数字资源的比重。划分馆藏级别,确定基本馆藏、核心馆藏、重点馆藏、特色馆藏的比例,要把馆藏资源特色化建设作为馆藏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要把握国际业态馆藏发展战略的最新动态,适时调整馆藏发展战略。制定具有前瞻性、前沿性、可预见性、预警性、可操作性、连续性、一致性和开拓性的馆藏发展战略,精心规划战略重点,亮化馆藏发展目标,确保馆藏稳步、健康、高效、持续发展。

1.3信息环境加剧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管理的难度

传统馆藏管理主要针对纸质文献的选择、获取、分析、记录、集成、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组织、检索、传递、保藏等方面。信息环境下,馆藏资源迅猛增长,载体形式丰富多样,资源数据库日益增多,数据库访问量多变,馆藏资源面临复杂多元选择环境,多元选择标准与传统馆藏存在质的不同。采访任务日益繁重,馆员要面对馆藏资源的重组、应用、传播、共享、创造和创新等,要熟练掌握馆藏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馆员的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传统馆藏主要任务是对馆藏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加工、储藏等。信息环境下,馆员不仅是馆藏资源的管理者,而且是馆藏资源的收集者和传播者,是馆藏资源的“导航员”和“领航员”,不仅是文化工作者而且是教育工作者。馆员通过网络和传播馆藏资源信息,为用户随时、适时“导航”和“领航”。采购、编目、流通和阅览是传统馆藏的工作重心,数字馆藏重点关注信息数据收集分析、参考咨询和网络导航。信息环境下,馆藏资源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

1.4信息环境改变了公共图书馆馆藏服务的方式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