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用13篇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区域作为应对政治、行政事务的方法和手段,已成为热点的研究课题。区域适应,对应对当今世界经济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在韩国,区域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已经实施了很长一个时期,但它并没有从实质上促进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虽然多个地区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其主要是通过外部合作和大规模的发展促进的,这种外生的增长战略对培育区域适应能力没有促进作用。以韩国忠清南道为例,尽管通过政策的制定,该地区表面上有了全方位的发展,但实际上,不仅限制了特定地区的发展,而且其发展的结果没有扩展到区域社会,也没有起到提高生产率、增加就业和收入的作用。

为了解决区域间经济悬殊、区域适应能力低等问题,韩国许多地区已提议并执行了与内生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倡议。内生发展指使地方和区域社区能发现本地的资源,并利用适用于局部地区的外部资源,来确保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内生发展强调了不发达国家的内生和自我依赖式的发展。基于内生发展的未来区域发展倡议是必要的,这些倡议囊括了社区建设、社会经济、地区食物系统以及农村社区商业等,这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适应能力的建立。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等矛盾较多。因此,探讨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的问题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本文以韩国为例,总结了其通过内生发展来促进区域发展、培养区域适应能力的相关政策,为中国区域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际经验。

一、韩国内生发展的相关经验

为了缓解新自由主义理论造成的经济、社会问题,韩国政府在李明博总统的领导下,通过颁布与5个区域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密切相关的区域政策,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从而开创了区域政策新局面。内生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到韩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节以韩国忠南清道为例(下文简称忠南),介绍韩国以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的相关经验。

(一)忠南地域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忠南地区包含了8个市及8个郡,其总面积为8 601km2,占韩国国土面积的8.6%;拥有205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2000—2009年,忠南地区的GDP增加率是年平均9%,居韩国第一,人均GDP居全国第二。其产业构造按就业者为基准来看,分别是农林渔业19.5%,矿工业17.4%,建设业5.7%,服务业及其他57.3%。各个产业的生产额分别是:农林渔业7.2%,矿工业49.8%,服务业及其他43%。总的来看,忠南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矿工业。

虽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但是其发展中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一是过高的对外依存度,2008年忠南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为144.7%(世界平均贸易依存度仅为41.81%),并且,忠南地区此时主要所得40兆元中,有16兆元流出境外。并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忠南本地四年制大学毕业就职者在本地区就职率仅为18.5%。二是忠南地区经济过渡依赖大企业,如在阿山市经济发展中,其中仅三星电子占有64.2%,因此三星电子一个企业发展的波动,将会牵动整个阿山市经济发展,容易引发经济危机。三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生活、就业水平相悖离,2000—2008年忠南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达到全国第一,但是其平均雇佣增长率仅为1.1%,低于全国平均的1.4%。并且,该区域人均消费位居全国第11位,贫困阶层的比率为全国第一。四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深化,忠清南道16市县中,仅西北部圈的天安市、阿山市、瑞山市、唐津市四个市,就占忠南地区GDP的68.1%。五是偏向能量多消费性经济,2006年,忠南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5.21吨,是全国平均排放量3.34吨的4.6倍,居全国第一,忠南地区的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基于内生发展的新发展战略

为了缓解忠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矛盾,当地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促进内生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期获得区域经济的全方面发展。

第一,促进农水产业和农渔村的发展,扩大优质农业,发展以生活空间,经济活动空间,环境及文化景象空间的农渔村;第二,培育地区产业,根据各个地区不同发展特色培育地域产业,并支持地区资源循环性的中小企业发展;第三,加大对中小企业及微小私营者的保护,为传统市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并控制大资本的流通;第四,加强忠南地区各个经济团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社会经济部门的培育;第五,强化社会资本的形成,加大对福利财政的投入,扩大福利事业,完善对老弱者、女性、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构建区域内居民相互信赖的关系网络;第六,各地区培养该地的领导人,留住本地人才,注重各地区间的城乡交流;第七,合理实施地方分权政策,构建新的治理体系。

二、韩国内生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通货膨胀率高、贫富差距大、社会道德缺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并且,2011年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加之较高的对外贸易依赖,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担忧。因此,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缓解社会矛盾是迫在眉睫的。而通过内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韩国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中国当前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其发展经验来看,给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促进经济内生发展首先要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利用农业多功能性,发展优质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拓展农业及农村的功能。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基准,重点发展投入少、消耗少、产出高的产业,如支持服务业的发展,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第二,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发展历史与特色,鼓励各地区培育内部特色企业,并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激活中小型经济圈的发展。第三,引导资本要素支持产业创新,为新兴战略性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制定实施金融业空间布局规划,为区域发展建设当地的金融融资体系,解决区域发展资金问题。第四,培育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传统市场注入更多新鲜活力。并完善市场机制,解决由于寡头和垄断形成的市场失灵,更好的通过优胜劣汰机制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第五,走创新的道路。目前中国就业问题仍较为严峻,在此时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取代人力劳动力,提高生产率是不可行的。因此,创新道路主要是指教育创新。一方面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则要积极促进中国教育结构的转变。合理对高等教育学院进行宏观调控,建立人才预警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透明、全面的人才需求信息,引导民众理性选择,以此来缓解选择专业扎堆现象。第六,实现资源能源的创新驱动,引导区域合理利用其内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通过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2

Keyword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内容: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提速,房地产投资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房地产周期也成为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区域经济的周期受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和房地产投资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一、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

房地产存在投资周期长、回收慢、环节多等特点,而且投资规模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呈现相同的趋势性,基本和宏观经济周期同向,但也有房地产行业本身的特点。一方面,在两者协调发展时,房地产投资可以大力促进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两者无法实现协调发展时,房地产投资很可能导致区域经济走向衰退,甚至进入萧条。

首先来看两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的正面促进作用,经济必须增长,才能取得发展,才有基本动力,获得进步,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增长只有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同样地,经济发展了,能回过头来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区域经济健康向上,能给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使经济得到协调、持续、稳定增长,带动整个社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一直是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必然促进投资扩大,而投资因为需要垫付资金,必须取决于社会总产品增长后的资金转化成都,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成都直接影响投资额度,而投资的增长一般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增量水平影响投资总量,投资总量反向推动经济增长,在给定的科技水平和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由投资总量和增长率决定,长期看,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消费需求和能力的增长,短期内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增长主要靠扩大政府支出类型的积极财政政策,民间自主型投资缺位,或者增长无力。而从投资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增长一直比较快,其它方面的投资水平较低,所以,在其它类型的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速度实际上由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决定。

其次,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两种主要影响方式和前进路线,一是在该项投资还没变成现实中的物业前,因房地产投资总量变动而发生的影响,也即投资分配量超出GDP增长速度,则会造成资金膨胀,比例失衡,引起投资泡沫;二是成为物业后,不同产业部门,直接到其生产能力和平衡发展,如果过于偏重消费类物业,像饭店、宾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或商业类物业的建设规模,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由于国内经济增长一直以来习惯于依靠增加固定投资来拉动,而固定投资属于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产生投资乘数效应,大幅提高房地产行业对gdp的贡献度。因此,国内的gdp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依赖于房地产投资,并且几倍于国内经济的增长率,使住房价格不断上扬,吸引大批实业型企业进入该市场,导致一些地方的房地产投资不单单是过热,已面临泡沫破灭的巨大风险。

二、房地产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

经济的内部因素结合外部的环境条件,两者共同作用,形成综合性经济的增长,事实上,在正常的社会实践中,资源环境甚至人口的优劣变化都将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但是,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式绝大多数都假定外部环境不变,只从经济内部的运行体制分析和研究经济增长,忽略了外部环境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

首先来看看何谓“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会危害到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从传统的数量增长方式改变成有数量、有质量、有效益的广义增长方式。其特征是增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效管理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付出尽可能小的自然资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可持续发展和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关系密切,运行环境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有利于稳定和维持社会政治构架。

其二,从生产要素看,土地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资金则是紧缺资源,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房地产投资。但是,人们过去只侧重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忽略了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脱节。

其三,从生态环境看,房地产投资需要占用大量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稀缺,不可再生,这些资源被占用必然制约其它行业发展,所以要合理配置协调已有资源。房地产投资后,房产直接改变当地的空间状况,不但大量分割原有环境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还额外创造了房产的内外空间,消耗大量空间资源。密集的楼群和高层建筑把空间分割得过于细碎,使人与自然互相隔离,产生强烈的窒息感和压抑感,不断侵害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长期以来,这种靠消耗土地、水资源的粗放式发展,忽略了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所以,房地产投资应当把城市规划专家和生态保护专家纳入其中,听取他们的意见,使房子与自然生态环境无缝衔接。

其三,从资金融通看,由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因此,当房地产投资的发展严重超出真实需求,或者投资结构根本不适合社会需要,容易积压大量资金,造成金融行业的坏帐,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引起金融危机。所以,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以合理的投资结构,使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应给房地产投资保证一个畅通的融资渠道。

总的说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为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两方面。社会环境是特定范围内人们的生存交往环境,是特殊的社会文化,不单单要适应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实现“安居”和“乐居”,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另外,还要尊重和保护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把社会文化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3

定位转型符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

“地区经济司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工作职能宽泛,任务十分繁重。”刘苏社介绍说,具体工作包括: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组织拟订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指导全国区域合作和组织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协调国土开发整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扶持老少边穷和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统筹推进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协调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如何更好地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各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作出更大贡献;如何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思考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下更大功夫,提高工作主动性,增强工作执行力,这些是地区司在深入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结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部门转型对比情况及我委自身需要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刘苏社说。

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统一安排,结合地区经济工作实际需要,日前,地区司有关负责人陪同委领导赴江苏、江西调研经济形势,组织有关部门赴藏区调研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赴安徽调研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情况,赴云南调研地震应急落实情况等等。

据了解,调研过程中,地区司有关同志除了深入工矿园区、项目建设点实地以外,还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需要重点支持的政策措施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定位转型等问题,听取了地方和企业的意见与建议。

刘苏社介绍,各项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如何上下联动,项目和资金安排如何体现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导向,这3个方面的问题受到地方普遍关注。

2014年,地区司委托第三方,对12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开展实施评估。刘苏社表示,就是要推动区域规划制定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重规划编制向重规划实施转变,从重一般性、常规性规划向重事关全局性、根本性规划转变。

“新常态下,区域间的分化比较明显,如何把握地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针对新常态、新要求创造性地做工作,特别是加强各地形势研判,做好政策预研储备,至关重要。”刘苏社认为,当前,在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既要有行业分析,也要有区域分析。例如,面对区域走势分化,地区经济工作应该怎么做;又如,“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之间有什么关系,地区司应该做哪些工作,这些都需要创新。

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深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今年3月份,地区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5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方向大致分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新变化,培育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主要思路,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6个方面。特别是,要研究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前提下如何加强区域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消费、产业、土地、价格等政策工具的相互衔接、配合,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组合。

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敢于和善于自我革新,自觉破除思维定式、行为习惯和路径依赖,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刘苏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主动调适工作状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统领地区经济工作。

“继续把推动区域战略和规划实施作为突破口,加强区域规划后评估工作,查找规划实施中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规划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刘苏社介绍说,地区司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思路、政策工具和推进机制,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重大国家战略摆在工作中心位置。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做好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相关工作。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引领带动“三北”地区发展,辐射东北亚发展。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落实好相关重大区域规划,统筹好国内区域合作和与周边国家区域、次区域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衔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实施“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处理好编制跨区域、次区域规划与缩小区域政策单元的关系。

刘苏社表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抓好潜力地区和薄弱地区,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4

欠发达区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和发达地区曾经选择的路径相同或相似,即走工业化道路。其理论支撑是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也应该是由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过渡到以第二、三产业占较大比重的过程。但这种观念忽略了现阶段落后地区发展工业的特殊性。首先表现为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落后区域与较发达区域在社会经济发面存在较大差距,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条件下按照“规律”去发展工业,和已经建立起完善工业体制的发达地区相竞争相当困难。同时,严格的环境保护的国际背景也不允许欠发达地区走传统的工业化老路。其次表现在欠发达地区的内部环境是否适宜走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及如何选择工业化路径,因为欠发达区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严重缺乏,导致其走工业化道路困难重重。

不发展工业,落后区域的经济难以发展,收入就业等社会问题难以解决;发展工业,又在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并对环境造成得不偿失的损害,欠发达区域在工业化过程中陷入了这样一种悖论。如果内陆欠发达地区照搬沿海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其结果必然会出现这种两难局面,陷入恶性工业化的怪圈之中。

(二)欠发达区域产业转移的低层次承接悖论

落后地区由于缺少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发展基础,故在发展规划时,政府均将招商引资放在工作首位,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希望通过外部的“输血”和产业拉动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但部分欠发达区域对产业转移的承接问题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其在规划过程中过分强调把握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和引进相关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存在一个问题,即发达区域转移出的产业要么是其区域的夕阳产业,要么是缺乏知识技术含量,仅是利用落后地区的廉价资源的相关产业。这些产业表现为高密集资源消耗和高环境污染、低产业附加值和低发展空间,使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在产业结构上处于不同的等级;同时,由于缺乏产业竞争力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难以持续。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当落后区域用资源环境要素换取发达区域的低层次产业时,其在经济结构体系中会跌入更深的谷底,这种累积因果循环效应会使区域间的差距继续加大。因此,欠发达区域需要思考如何对待国内外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浪潮以及如何把握机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尤其是组织与自组织能力,从而摆脱低层次产业承接现象。

这两大悖论的产生与欠发达区域人的发展观念息息相关。现阶段,国际发展环境已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但是欠发达区域尚未转化其发展思路,采用传统发展观念去解决变化中的问题,是导致区域发展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差异

现阶段,欠发达区域与工业化早期的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起飞期的亚洲“四小龙”及中国沿海地区所处的外部发展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在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共同作用下,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面临着双重压力,即如何在进行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从而缩短与发达区域的综合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现阶段欠发达区域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差异性分析,是进行科学选择其发展路径的必要前提。

(一)制度要素的区域差距与发展差异

制度控制是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首要要素,制度缺失是制约欠发达区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发达区域在主体行为约束、政府政策制定和市场机制运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保障了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并左右着全局发展规则的制定。同时,全球制度框架又处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欠发达区域在原有制度环境下建立的观念与现有的制度环境已出现偏差。因此,如何适应全球制度框架甚至通过发展去影响全球制度框架是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现阶段发展战略选择中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二)技术要素的区域差距与发展差异

欠发达区域落后的又一因素是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由于落后地区吸引和集聚科研机构以及人才的能力低下,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所能吸纳的技术要素较少,生产方式转变缓慢,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导致了落后区域的技术进一步落后,从而陷入了负的因果累积效应之中。同时,由于技术要素在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工业化进程中以资源要素优势为中心的外部发展环境已经转变。因此,欠发达区域要从依靠资源优势的观念转向到依靠技术要素,通过技术要素的积累与引进,缩小其发展差距。

(三)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减弱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技术创新的加快,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升,而传统的资源要素在生产投入过程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即经济发展对资源要素的依赖性下降。新技术的创新使新的资源替代产品不断出现,从而降低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资源要素的需求和依赖。但是资源要素的基础性地位并不会随着技术要素的地位提升而降低。因此,资源需求的外部环境的差异对现阶段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战略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环境因素的制约性差异

环境保护在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现阶段欠发达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绝对不能走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环境的制约、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欠发达区域发展战略选择的又一要求。

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动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欠发达区域如何选择其发展战略、缩小与发达区域间的差距,此问题的解答比工业化时代初期更为棘手。因此,转变发展观念,重新选择真正适合本区域的发展模式,就成为摆脱发展悖论,走出怪圈的唯一也是真正的选择。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提出,代表人们在总结正反发展经验之后在发展观念上取得的重大转折。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并不排斥发展,但突出强调了对发展问题的全面理解,在寻求并加快发展以减少贫困的同时,认识到发展是要缩小发展差距而不是消除差异。

三、欠发达区域战略选择的真实基础

欠发达区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发展路径。但由于落后地区落后的原因千差万别,故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发展路径,如可以通过集群、增长极、梯度产业转移等方式促进欠发达区域的发展。但无论选择何种发展路径,欠发达区域在战略选择过程中均需兼顾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正确选择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问题的核心,而产业发展突破口的选择在其中尤为重要。选择的产业应在远期内具有较强的地域根植性、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及潜力。通过产业选择培养欠发达区域的经济组织与自组织能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1)区域根植性和投入产出联系。作为发展突破口的产业首先要依据区域某方面优势进行选取。通过对区域优势的利用,能够增强产业与区域间的联系,在带动本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从而避免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飞地”现象。(2)市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选择的产业并不仅仅能依靠当地初级资源优势参与竞争,其同时需具备一定的“软”竞争优势。所谓“软”竞争优势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具有的其它区域短期内难以模仿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其并能通过创新不断加强这种优势的发挥。即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产业的知识技术含量及其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也就是说,能够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提升和区域综合效益的改善。基于此,欠发达区域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时,可以有效避免产业转移的低层次承接悖论,促进区域自身经济增长能力的提升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政府的合理干预

欠发达区域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是落后区域发展的保证。(1)区域制度的完善。欠发达区域政府要通过新的行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原有政策和管理行为的修正改变原有的政府发展观念,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经济规划与管理。其次对市场机制的完善,具体包括促进价格体制、流通体制和竞争体制的完善等,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的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调节。(2)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其能够加速各要素区域间的流动,从而在有利于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促使当地发展观念的转变。其中尤其注重的是软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可以建立或加强区域科研实力、技术的应用效率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知识含量的提高。欠发达区域政府依据当前规划发展重心和实际情况,通过法律法规、行政指导等产业政策对企业行为进行抑制或诱导,促使其向规划的目标接近,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避免政府过度的对市场进行干预,使企业和政府在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5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成共生理论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不同的共生体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是不同的;在不同层次的共生分析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同的。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利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存在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在组织程度上,存在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状态。

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生界面集中体现了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机理,是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共生界面选择机制是处理共生单元复杂关系的核心。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共生系统的状态是由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组合决定的。

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商品与资金流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商贸流通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流通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得以实现的。商贸流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指的是各种劳务性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与流通,这其中不可避免会包括生产资料以及消费资料在内,我国商品流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兴起而诞生的,在流通过程中,商品实现了自己的增值。现阶段,我国以及全球的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如何实现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费用最低、增值最大、流通时间最短、流通环节最简练、流通网络越发达,是我国流通经济领域以及物流管理领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说,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的流通经济取得了很大进步,城市流通经济体系逐步建成,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与信息网络也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流通经济网络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加快经济流动、促进经济增值的重要推动力量,商品流通是流通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流通成分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商品在流通中可以实现增值,而区域经济是其增值的基本保障,通过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形式增值,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商品市场的繁荣。

商贸流通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资金的流通。伴随着商品与贸易的流动,大量货币资金在不同地域间自由流通,这些货币资金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对于我国的流通以及物流体系来说,其中最基本的应该是实体商品的流通,但是最为关键的是整个货币资金的流通,流通体系正是因为有了货币资金的流动,才有了发展的活力,货币资金为整个流通体系注入了血液。货币资金不仅是现代宏观经济体系和微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社会化流通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现代流通经济体系需要高度重视资金流通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资金的控制,实现对整个流通经济体系的监督和管理,也应充分利用资金的力量推动物流经济的发展。重视货币资金的流通,还可以提高整个流通经济系统的运营效率,掌握货币资金流通的效率、发挥货币资金流通的作用、缩小资金流通的分配范围,对于整个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现如今,通过商品贸易引进资本,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众多地区发展经济的做法,因此促进商贸流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6

经济转型,简单的说,就是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化转变。经济转型,自有国家和经济形态出现之始就成为各国面临与追逐的重要课题,同时它也是各国走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途径,而以经济转型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十分迫切但任重道远。众所周知,经济转型内涵丰富多样,但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经济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经济转型的速度与效率。于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视域下,如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我国经济转型步伐成为当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之计,根本之计。

一、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首先在产业层面上实现转型是促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第一步。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不断提高各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效率,实现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毋庸置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又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做到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两个方面的内容,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基于国家产业计划与政策,根据各地区产业类型的不同及其运行现状,实现有保有压,有上有下。具体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好“保”和“压”的关系,明确“保什么”和“压什么”。将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来抓,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另外,要加速服务产业发展,优先发展生产业,提高生活消费服务业发展水平。二是运用科学的方式解决“如何保”与“如何压”的问题。对要保的重点项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其做大做强。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据现实需求运用多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

区域经济结构旨在解决区域之间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以及产业分工协作等几个重大的经济任务。区域经济结构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国民经济的整体转型离不开对区域经济的调整与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科学合理化,能在国民经济全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国民经济整体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不再是梦。总之,合理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实现各区域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很重要。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优化升级,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

这些政策有效促进了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加速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特色经济形态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原有的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当前大的经济压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区域经济机构的优化升级,应做到:一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应在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指导下实施,遵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与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二是区域经济机构调整应遵循“阶梯发展,有效转移”的原则。实现我国东南产业西北移的目标,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 推动需求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

内外需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推动需求结构调整,为经济转型提供动力需求很有必要。毋庸置疑,经济转型下的经济增长是有内外需结构中的消费、投资与贸易三方元素决定的,三者是否协调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与运行,实现经济转型具有影响力很大。目前,只有调整需求结构,扩大内需(外需在我国影响力相对较弱)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持久动力,不断实现经济增长,才是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根本之计。

扩大内需,实现需求结构增长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二是加大力度,促进居民就业,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实际,调整相关政策,从房价与车价入手,并不断促进相关产业产品消费,实现拉动内需的目的。三是整顿市场秩序,提高商品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和谐良好的消费环境,打击一切假冒伪劣现象,促使消费者放心、安全消费。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通过以上方式,促进需求结构调整,可有力实现我国经济快速转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结构调整视域下,要想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就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需求结构,初次之外,还要在贸易结构调整和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不可否认的是,实现我国整体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努力的过程,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等要素在内的各方的共同进步和不懈奋斗,任重道远。(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7

(2)区域经济理论。针对“区域经济”的概念,有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叶依广(1991)认为区域经济是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夏立华(2005)则侧重不同行政区域以相同或互补要素禀赋为基础,以共同发展目标为纽带形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综合来看,区域经济特征主要包含高度地缘性,以市场为导向,有边界特性和内部结构的动态性等。伴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步,我国的区域经济开始获得快速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及21世纪初,区域经济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现状,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顺应了区域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比如个别点、地区或地带会得生优先开发,重点开发,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逐步实现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相对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协调理论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理论基础,其主张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向优势地区倾斜,体现出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思想。

二、保险对区域经济推动机理分析

保险存在不同的险种,而不同的险种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侧重点是存在差异的,比如财产保险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补偿,即在发生财产损失事件后,财产保险可以对其进行补偿,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继续,避免因偶然灾害导致的破产,起到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作用,这体现了财产保险侧重经济补偿的属性;而人寿保险则侧重于储蓄功能,可以被当作社会上重要的契约性储蓄机构,其通过积累大量寿险资金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寿险公司积累的非流动性长期稳定资金为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现代金融的四大支柱之一,保险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体现着金融中介的功能,如保单保费收取与支付间的时滞性使得保险公司存在一定量的闲置资金,可以向其他领域进行融资,使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尤其是充分激活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宏观视角来分析,保险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稳定经济发展。前面也分析过,经济补偿是保险的一大基础功能,其通过风险分摊将少数受害者的损失分担到多数人身上,以便减少经济损失,维持社会再生产的继续。二是保险资金融通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庞大的保险市场而言,保险资金的规模已经不容忽视,人寿保险等的储蓄资金转化投资,能直接刺激经济增长,而且一般保单保费在收取与支付之间存在的时滞性原因又会积累一大笔资金,保险资金可以有效改善社会融资结构、稳定资本市场及推动金融改革。三是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维护经济发展。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包括社会保障管理、社会风险管理、社会信用管理等,其是从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保险的功能的,面对着保险业已经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具有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如减少经济体内风险稳定人们的经济生活、提高资本使用率、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以减轻政府负担等。

三、强化保险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险种创新,优化产寿险比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保险公司必须不断强化险种创新,设计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更能满足人们个性化保险需求的险种或险种组合,突显服务社会功能的基础上为自身发展赢得市场空间。相对于银行业而言,保险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并不是明显,但财产保险的经济补偿与风险分担作用,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以及人寿保险的资金储蓄功能,有效分担了政府的部分社会负担,如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寿险比例,以实现保险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完美融合。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8

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以及东盟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首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1993年6月,这一机制正式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过长达25年各成员经济体的共同努力,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的网络。

徐秀军认为,APEC是一个非正式多边协商与合作的平台,它更多是发挥一个平台的功能。在这一平台下,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得到深化,并呈现“多头并进,竞争发展”的格局。这一格局的特点表现在:在APEC这一平台下,区域经济合作遵循不同的路径,各种路径并行发展,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亚太经合组织目前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有两种体现形式:一是亚太路径,它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主要依托;二是亚洲路径,它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主要支撑。这两种路径为实现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机遇和动力。

但也应该注意到,亚太地区经济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受创伤截止到现在并没有完全消退,经济增长内生的动力不足,外需低迷,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处于放缓态势。这是目前存在的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同时各种区域安排在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制约作用,徐秀军说:“各成员互相合作,互相竞争,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因为一些不良竞争也造成了区域内资源内耗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背景,本次APEC会议提出要进行亚太自贸区(FTAAP)的谈判,以更大范围地推动各成员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各经济体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市场开放,从而通过这个平台巩固和加深各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创造更便捷的条件,加强区域市场一体化以及区域市场的整合。

经济一体化需多方推进

如何更有力地实现经济一体化?徐秀军认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要在务实合作的基础上,发挥现有区域自由贸易区和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促进各种机制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和相互协调,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引导地区成员最终迈向更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

徐秀军说,现阶段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首先是继续夯实务实合作的牢固基础,为实现茂物目标创造条件。目前,亚太地区经济仍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经济体面临外需低迷、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经济增长放缓、区域经济合作不协调等问题,区域经济合作基础面临诸多考验。在此情况下,深化务实合作对于确保经济持续复苏、充分挖掘区域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以及实现各成员共同发展繁荣具有关键作用。这要求采取切实措施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各成员消减贸易和投资壁垒,减少过度监管、简化投资程序和增加政策透明度,切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加强联合研发和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等。以此来保障APEC的两个“轮子”良好运转,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再次,不断深化区域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区域大国的引领作用。长期以来,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模式为推进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今年来东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力受到诸多挑战。随着中国等经济体的经济迅速崛起,东盟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领导“10+3”和RCEP等区域合作进程日益感到力不从心。再者,新的区域协调机制的兴起为区域成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进程,吸引力已不如从前。亚太区域大国竞争的加剧,使东盟的作用日益边缘化。为此,应该重新审视大国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回到大国主导的轨道上,以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整合带来整个区域的一体化。

第三是积极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亚洲路线图与美国路线图的相互融合。当然,APEC框架下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了以RCEP为核心的亚洲路线图和以TPP为核心的美国路线图。RCEP是东亚地区参与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谈判,它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兼顾了成员国不同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是对东亚既有成熟自贸区的整合。而TPP是美国主导的“高标准的、全面的、面向21世纪的自由贸易协议”,在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升级上具有引导作用。两者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相互不可替代。最后,适时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目前,亚太地区成员已经具备启动FTAAP进程的初步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无论是亚太地区的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基础建设等国内条件均符合启动新的区域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要求。其次,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走过25年历程,已形成了涵盖每个地区成员的经济合作网络,各成员在宏观政策协调、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丰富经验和教训。

最后,目前正在进行的TPP和RCEP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能够为FTAAP供参照和借鉴,有助于地区各成员为FTAAP设定更加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尽管FTAAP建设仍面临许多障碍,但从长远来看,排除障碍创造条件建设FTAAP、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亚太地区各成员的共同利益所在。

总之,把现有的、已经启动的区域经济谈判,按照既定方向推进并且深化下去,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首要任务。其次是整合各种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在巩固原有的经济合作安排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安排。这其中,还需要每个成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达成多方共识,更大程度地促进自身以及亚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各经济体应摒弃传统的零和博弈模式,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理念。在经济合作方面,各参与方都会从中取得硕果,所以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才能促进各成员之间的共生共荣;在制度上,建立整合各经济体制的各种协作机制,同时,从物质层面保障各成员之间顺利互联互通。但是这一项任务的实现,我们还面临很大挑战,例如资金不足问题。针对这一挑战,我们建立了亚投行,通过融资的形式实现提供物质层面的保障。另外,市场对等开放是对各成员提出的前提基础,扫清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利因素也显得尤为重要。

促进国内改革与创新

徐秀军表示,要更加重视创新改革对于促进增长的作用,增长是目标,创新基础,改革是手段。从本质上讲,改革也是一种创新,一种基于创新的改革,是在创新基础上的调整。对于改革而言,虽然改革的重点在各个国家都不一样,但改革是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型升级谋发展的共同出路,没有改革,各个国家想摆脱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长期性矛盾是很困难的。要想进入到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没有创新是很难做到的。而创新与合作之间也有内在关系,即如果能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生产要素的流动更为自由便利,这其中就包括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流动,将有助于促进创新的进程。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9

环渤海区域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交往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作为中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同时环渤海地区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连接枢纽,强大的创新能力、发达的金融业也使这里成为外商在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其中40%以上设在北京;而天津拥有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万余家;大连的外资企业数量和质量在全国达到一流。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区。① 

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环渤海地区在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传统的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环渤海区域经济已进入到一个跨越式发展期,未来环渤海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大,渤海区域沿海经济走廊相互协作的逐步深入,环渤海5省市提速发展的态势将会进一步明显。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由此带动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也将为“环渤海经济圈”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环渤海地区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沿,它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但随着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界定和发挥政府职能已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高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消除地方保护,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 

二战后,随着区域合作组织如欧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非盟等等成立与发展,国际间这种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迅速得以发展,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有关国际上区域集团引起的“管辖权统一”的理论,“管辖权统一”对各种特殊利益集团是一种制约,它极大地减少了贸易壁垒的长度,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奥尔森指出:“由于在相互独立的国家之间实行了自由贸易,就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再利用政府的强制权利来加强卡特尔组织所需要的对产出的限制了。同时,也没有任何方式在所有国家中间再去建立维护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的法律,因为并没有任何共同的政府存在。”奥尔森所谓的“管辖权统一”就是指国家间经济合作制度。“管辖权统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同样也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省市之间的合作。 

(一)进一步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的作用,加大区域间政府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前提下,加强区域联合发展已成为环渤海各省市的共识。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为代表的协调机制。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通过2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为环渤海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2004年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通过了《2•12廊坊共识》、《5•21北京建议》、《6•26廊坊框架》,第一次将环渤海的发展与东北亚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一次建立了官、学、商共同参与的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对话磋商机制,第一次实现了环渤海地区领导人联手打造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全家福”;2008年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确定了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给环渤海区域合作带来崭新的工作局面。 

自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以来,各成员市围绕《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天津倡议》和工作议案狠抓落实,环渤海区域合作不断扩大,经贸交流日趋活跃,合作成果日益显著,科技、交通、旅游、环保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同时,还分别成立环渤海区域环保合作网络组织、环渤海区域口岸合作组织、环渤海区域人才协作联盟。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环渤海地区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集中签订了16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达182.69亿元。 

(二)加强政府协调机制,逐步建立统一有效的权威性区域协调机构 

政府要在环渤海城市群中发挥协调作用,逐步由低层次松散型到高层次紧密型的环渤海区域性协调机构,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综合安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资源开发等内容,协调解决区域联合的重大事项,制定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指挥与协调权威性机构,以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政府协作、区域合作市场中介组织参与等法律制度,保证在区域横向合作活动中,政府逐步实现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从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型政府转变为高效率型政府、从传统型政府转变为现代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为了协调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保证区域横向合作计划的有效实施,各级政府还可以考虑成立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构或区域性的经济协调专业职能机构,负责区域经济开发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同时为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建立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协调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应由区域内各类企业自愿参与,代表区域内企业的共同利益,反映企业的共同要求和愿望,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加强行业的内部协作关系,搞好区域内企业的自身管理,促进区域性各类企业的共同发展。 

此外,为适应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渤海区域间政府应在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市长联系会作用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建立环渤海区域间协调机制,包括社会团体、高等院校及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等之间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体系。还可以针对区域经济联合的具体合作内容成立相关专题工作组,协调区域合作中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问题,以谋求共同发展的目标。 

区域间各级政府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走向成功的关键。目前,环渤海区域发展的种种制约和障碍清楚地表明,区域内各省市间迫切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管辖权统一”,以消除地方壁垒,减小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约,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顺利形成。各级政府应当把握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提高区域间联合紧密度、健全统一的市场机制、建立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区域合作层次等方面入手,通过组建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从深层次上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环渤海的科技资源优势,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力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北京有中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充分利用环渤海区域的强大科技资源优势,制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规定,鼓励本地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各地政府应推动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重大科研课题的联合攻关,加快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且,结合本地实际,对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重大科研课题合作研发的当事人给予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包括提供资金资助、给予物质奖励、优先职称评定和聘用等方面,以此发展研发机构,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应建立健全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和区域性人才市场,完善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区域内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鼓励和保障人力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各地政府应该对流动人才的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子女的入学入托等问题给予当地居民同样待遇。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 

政府可以采取适当优惠扶持鼓励建立区域内技术市场,完善持续激励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体现技术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加大鼓励区域间技术服务优惠政策的力度,对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区域间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给予税收扶持;加强区域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市场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社会、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的建设。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制订区域宏观调控法律规范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区域间各省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不正当竞争、地区保护和市场条块分割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打破行政和市场壁垒,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则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美国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平衡,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为了对落后地区进行治理开发和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分别于1933年通过了《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流域开发法》、1961年颁布《地区再开发法》、1965年《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等一系列法案,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负责领导、组织管理和规划落后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这些立法举措,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法律规范,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协调机制。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注重依靠法律制度来保证其实施,这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措施,这一成功经验,也完全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并且,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基本性宏观调控立法还处于空白。由于没有统一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从而也使得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制度难以建立,也就无法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尽快制订宏观调控基本法是极其必要的。但在没有基本法的前提下,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政府也应积极探讨制订相关的法律性文件,予以促进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0

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环渤海地区在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传统的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环渤海区域经济已进入到一个跨越式发展期,未来环渤海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大,渤海区域沿海经济走廊相互协作的逐步深入,环渤海5省市提速发展的态势将会进一步明显。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由此带动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也将为“环渤海经济圈”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环渤海地区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沿,它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但随着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界定和发挥政府职能已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高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消除地方保护,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

二战后,随着区域合作组织如欧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非盟等等成立与发展,国际间这种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迅速得以发展,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根据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有关国际上区域集团引起的“管辖权统一”的理论,“管辖权统一”对各种特殊利益集团是一种制约,它极大地减少了贸易壁垒的长度,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奥尔森指出:“由于在相互独立的国家之间实行了自由贸易,就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再利用政府的强制权利来加强卡特尔组织所需要的对产出的限制了。同时,也没有任何方式在所有国家中间再去建立维护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的法律,因为并没有任何共同的政府存在。”奥尔森所谓的“管辖权统一”就是指国家间经济合作制度。“管辖权统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同样也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省市之间的合作。

(一)进一步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的作用,加大区域间政府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前提下,加强区域联合发展已成为环渤海各省市的共识。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为代表的协调机制。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通过2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为环渤海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2004年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通过了《2?12廊坊共识》、《5?21北京建议》、《6?26廊坊框架》,第一次将环渤海的发展与东北亚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一次建立了官、学、商共同参与的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对话磋商机制,第一次实现了环渤海地区领导人联手打造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全家福”;2008年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确定了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给环渤海区域合作带来崭新的工作局面。

自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以来,各成员市围绕《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天津倡议》和工作议案狠抓落实,环渤海区域合作不断扩大,经贸交流日趋活跃,合作成果日益显着,科技、交通、旅游、环保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同时,还分别成立环渤海区域环保合作网络组织、环渤海区域口岸合作组织、环渤海区域人才协作联盟。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环渤海地区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集中签订了16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达182.69亿元。

(二)加强政府协调机制,逐步建立统一有效的权威性区域协调机构

政府要在环渤海城市群中发挥协调作用,逐步由低层次松散型到高层次紧密型的环渤海区域性协调机构,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综合安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资源开发等内容,协调解决区域联合的重大事项,制定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指挥与协调权威性机构,以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政府协作、区域合作市场中介组织参与等法律制度,保证在区域横向合作活动中,政府逐步实现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从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型政府转变为高效率型政府、从传统型政府转变为现代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为了协调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保证区域横向合作 计划的有效实施,各级政府还可以考虑成立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构或区域性的经济协调专业职能机构,负责区域经济开发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同时为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建立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协调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应由区域内各类企业自愿参与,代表区域内企业的共同利益,反映企业的共同要求和愿望,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加强行业的内部协作关系,搞好区域内企业的自身管理,促进区域性各类企业的共同发展。

此外,为适应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渤海区域间政府应在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市长联系会作用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建立环渤海区域间协调机制,包括社会团体、高等院校及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等之间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体系。还可以针对区域经济联合的具体合作内容成立相关专题工作组,协调区域合作中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问题,以谋求共同发展的目标。

区域间各级政府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走向成功的关键。目前,环渤海区域发展的种种制约和障碍清楚地表明,区域内各省市间迫切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管辖权统一”,以消除地方壁垒,减小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约,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顺利形成。各级政府应当把握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提高区域间联合紧密度、健全统一的市场机制、建立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区域合作层次等方面入手,通过组建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从深层次上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环渤海的科技资源优势,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力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北京有中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充分利用环渤海区域的强大科技资源优势,制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规定,鼓励本地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各地政府应推动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重大科研课题的联合攻关,加快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且,结合本地实际,对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重大科研课题合作研发的当事人给予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包括提供资金资助、给予物质奖励、优先职称评定和聘用等方面,以此发展研发机构,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应建立健全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和区域性人才市场,完善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区域内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鼓励和保障人力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各地政府应该对流动人才的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子女的入学入托等问题给予当地居民同样待遇。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

政府可以采取适当优惠扶持鼓励建立区域内技术市场,完善持续激励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体现技术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加大鼓励区域间技术服务优惠政策的力度,对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区域间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给予税收扶持;加强区域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市场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社会、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的建设。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制订区域宏观调控法律规范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区域间各省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不正当竞争、地区保护和市场条块分割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打破行政和市场壁垒,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则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美国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平衡,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为了对落后地区进行治理开发和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分别于1933年通过了《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流域开发法》、1961年颁布《地区再开发法》、1965年《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等一系列法案,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负责领导、组织管理和规划落后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这些立法举措,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法律规范,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协调机制。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注重依靠法律制度来保证其实施,这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措施,这一成功经验,也完全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并且,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基本性宏观调控立法还处于空白。由于没有统一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从而也使得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制度难以建立,也就无法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尽快制订宏观调控基本法是极其必要的。但在没有基本法的前提下,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政府也应积极探讨制订相关的法律性文件,予以促进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1

第一,长三角两省一市自身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我们的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来延伸。如何统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情况下,走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以及如何实现和谐发展,加强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制定这样一个文件,第一个意义就是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起点上,来创造新优势、获得新的发展。

第二,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其综合实力进一步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逐步形成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四大板块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东部要率先发展,只有东部率先发展了,才能带动其他三大板块。长三角是我们沿海地区三大引擎之一,一定要加快发展,才能实现全国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三,面对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怎么样进一步提升、提高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长三角地区也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加快这个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们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完善我们的外贸的增长方式;有利于抗御国际上的金融风险,提高我们国家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长三角地区是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地方,这个地方的进一步开放,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有利于为全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探路的作用,发挥示范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去年5月15日,总理亲临上海,在上海主持召开了进一步推出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座谈会。在会上,总理全面分析了长三角面临的形势,总结了长三角多年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今后长三角地区努力的方向,同时明确,国务院要专门制定一个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

《指导意见》对长三角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到2020年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什么样的区域呢?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叫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第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杜鹰说,《指导意见》专门有一章论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其中也提到了户籍制度的改革。我一直以为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一定要水到渠成。城乡两种户籍制度,最终正像上个世纪90年代初粮票的消亡一样。城乡两种户籍制度最后不是被取消的,而是在一些条件具备以后自然消亡的,在这方面两省一市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全国率先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使城市的福利体制货币化,如何提高农村的福利水平。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2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industrial restructuring;economic policy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97-02

0 引言

不论哪一种区域,作为全国的一部分,其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承认区域相对优势的区位,从比较利益角度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二是从宏观经济层次上协调区际关系,追求国民经济整体的最大利益。与全国产业结构优化相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如何摆正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并把它们最大限度地协调起来。

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意义

区域产业政策(regional industry policy)是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区域经济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与政府产业政策紧密关联,前者是后者在区域层面上的延伸和具体化;后者是前者在宏观层面上的体现。二者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共同服务于全国及各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及效果有赖于其实施机制及政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现代产业理论指出,资源配置结构的演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就是结构的高级化,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保证经济增长率较高的产业部门对资源的需要,使社会总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可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使总量增长始终有充分的后劲,以较高速度进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保证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一马当先,可以造成万马奔腾的局面,使整个经济增长不断获得新的驱动力。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能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进行健康发展。

2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协调的范畴与均衡的重点

我们知道,区域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以区域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有关产业的保护、扶值、调整和完善,参与对有关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方面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来影响区域布局和发展政策的总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接近理想状态而实施的政策措施。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并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如果没有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完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则落后产业可能得不到及时淘汰,而运用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协调问题,首先是地区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其涵义是各地区根据国家的总体产业政策,在深入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来确定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并加以一定扶持;其次是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即各地区在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看到自己是否能发展某些产业,还应当看到其他地区是否更适合发展这些产业,是否已经发展了这些产业。通过地区之间优势与劣势的相互比较,明确本地区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之所在。同时,通过一定机制加强地区之间协商,协调好彼此的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合理的区域分工,避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主要要协调好一些三个问题:

(1)地区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

(2)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

(3)政府间协调机构和企业间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

3 对政府在协调区域产业结构时突出经济政策均衡的建议

3.1 实施经济区域制度和政策一体化,统筹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主要是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地区之间的行政协调,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经济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同时,构建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和磋商机制,制定与协调各行政区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减少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并逐步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统一政策,在区域内营造交易成本降低的政策环境。

区域产业政策不仅服务于各区域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还应服务于国家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方面,国家制定实施的区域产业政策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幅员广阔,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产业素质和水平差别也较大。正对这种状况,国家区域产业政策应有效地发挥各区域资源、要素比较优势,促进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并进而实现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应该因地制宜,从各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区域产业政策应选择特定时期合适的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的区域产业组织结构,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区域比较经济利益,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3.2 持续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包括加强各地区现有支柱产业的跨地区企业联合和重组;建设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和企业网络;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通过产业区域转移实现区域结构和布局优化。应持续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遵循效益原则,合理布局区域产业生产力,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布局合理,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实现的,而必须充分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区域产业结构与生产力的区域布局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二者是一个是同一的运动变化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就意味着生产力空间或区域布局的调整,因为产业总是坐落于一定区域之内,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区域产业布局是区域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实现,从原则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力区域布局调整的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主要是解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即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以求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因此,通过区域产业政策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将有效地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实现产业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益最大化。

3.3 实施灵活的政策,充分挖掘经济政策倾斜性的特征,促进重点、特色建设的发展

如果说系统性是对区域产业政策的整体结构而言,那么倾斜性则是对区域产业政策系统内部各项政策地位及作用的要求。即是说,在区域产业政策内部,各项具体的产业政策并不处于等同地位,其作用和地位具有轻重缓急之分,这主要与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目标和面临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有关。与国家产业政策相比,区域产业政策的这种倾斜性更为明显,更强调要优先发展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是内外开放的,各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要求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通常采取非均衡发展方式,从来没有平衡发展区域各个产业的区域产业政策。当区际交换能比本地区自己经营具有更大的收益时,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某些行业或产品生产,通过区际交换和协作来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我平衡,强求区域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搞封闭式发展。因此,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应当是重点突出、适度倾斜、整体协调的政策,倾斜性是其重要的特征。

从中央政府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来说,倾斜性则表现在中央政府立足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对特定区域产业发展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倾斜和扶持,以实现全国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众所周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依托于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形成进而放大的。因此,中央政府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协调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施具有一定倾斜性的区域产业政策,促进落后地区产业的振兴和发展,进而推动这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区域产业政策的这种倾斜性在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过程中实施的经济政策,相当一部分是促进这些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它们既构成中央产业政策体系中带有一定倾斜性的区域产业政策。

4 结语

如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以及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应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这方面不取得突破,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任何经济政策都要为解决特定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是针对区域产业发展过程而制定的有关政策,其制定实施同样服务于一定的目标,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质上就是正确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数量和规模,使之承担起全国区域分工的任务,以此为核心,协调各产业之间在数量和比例上的关系。在原有主导产业因条件发生变化,优势被削弱的情况下,使新的主导产业接续上来,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新陈代谢,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势头。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3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期的产业集群理论是国外较早应用于解释开发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对它最早的涉及来源于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本地化优势” 。其后,韦伯(Alfred Weber)总结的“企业集群四要素” 及波特(Porter Michael)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高峰。

其后陆续的理论研究都指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都有非常大的贡献。在1986年,Henderson提出,产业集群内企业容易促成企业分工专业化,享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0年后,Audretsch和Feldman研究指出“产业集群有利于创新,尤其是集群式创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最后在2001年,Anthonv.J.Venables运用Krugman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从地理角度分析,研究了地理集聚对经济绩效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集群促进创新与经济增长,即产业集群能够通过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实现自我加强。同年,Gary Gereffil从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出发,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指集群内部产品、功能、工业流程和价值链的整体提升。

国外其他学者重点研究产业集群的有:Young. A提出的产业集群有利于分工报酬的增加。Edward Feser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Best指出产业集群的最基本动力是专业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萨克宁森在 《地域优势:硅谷和1218号公路地区的文化竞争》中分析硅谷的成功在于其区域文化优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其中最早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外国学者的理论上进行深化和探究,其中代表有:

1.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2001年,王缉慈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的关系,指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

2.构建报酬递增的微观机制模型,在2001年,刘军国认为产业集群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企业协作,形成了报酬递增和分工不断深化的机制。

3.产业集群具有集聚经济和竞争优势,在2003年,吴利学和魏后凯发现产业集群降低了其平均成本以及集群中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使产业集群所在区域无形资产提高,对其他地区企业很有吸引力,从而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

在线咨询